| 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
|
|
|
|
| 家谱派系: | (无) |
| 家谱堂号: | (无) |
| 创建时间: | 2016-10-06 |
| 版主登录名: | 邵明和 |
| 开放状态: | 私密 |
| 浏览次数: | 106 |
| 总人数 (含配偶): | 63 |
| 总辈份: | 6 |
| 世号排序方法: | 自然辈份 |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39 |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24 |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48 |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15 |
| 最老成员生日: | 1909年4月3日 |
| 最新成员生日: | |
| 家谱文选: | 0 |
| 抒怀留言: | 0 |
| 起源省份: | 云南 |
| 起源地名: | 富源中安迤山口滑石板 |
| 第一继承人: | |
| 第二继承人: | |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MTQxOTUuaHRtbA== |
|
|
| 忠厚、善良 |
|
|
| (无) |
|
|
| 邵氏的姓源较为纯正,主要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通挚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位召公或召伯。他后来还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他的子孙袭召公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 周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陕西省境内。后来,燕国被秦国所亡,召公的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据《氏族博考》所载:“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由此可见,召氏和邵氏其实同出一姓,只是写法不同而已。至于召姓改邵姓的原因,历史上没有留下史料记载,改姓的时间说法不一。据有关学者考证,是在秦朝建立前后,同时,又据有关资料可知,至汉乃有以召为姓的,此后,召姓因多改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