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家谱-开地公世系谱 - 族脉网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世图 集锦 名册 影集 资料 内容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派系:  (无)
家谱堂号:  (无)
创建时间:  2017-09-23
版主登录名:  zysh001
开放状态:  私密
浏览次数:  594
 
总人数 (含配偶):  9428
总辈份:  77
世号排序方法:  自然辈份
 
男性人数 (含配偶):  5449
女性人数 (含配偶):  3979
 
在世人数 (含配偶):  8641
辞世人数 (含配偶):  787
 
最老成员生日:  前0338年
最新成员生日:  2024年01月05日
 
家谱文选:  0
抒怀留言:  0
 
起源省份:  四川
起源地名:  资阳市堪嘉镇老荒林
 
第一继承人:  175896197@22.com
第二继承人: 
 
亲友链接:  Zl9wdWJsaWNfMTU0MDEuaHRtbA==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良臣家族13必兄弟8房合修总序

国盛修史,家兴修谱。以谱为镜,可知兴变。古人曰:先祖的嘉言懿行不可湮没,家族世系不可无考,亲族齿序不可无稽,谱牒者,溯渊源,详生殁,载功德,记葬处,别亲疏,序尊卑,敬祖宗、重教化,睦宗族。谱牒是弘扬优良家风、传承家族美德、促进族人进步的懿行善举。
吾张氏出自姬姓,黄帝第五子挥夜观天象,制弓教民,帝命为弓正,赐姓张氏,封之青阳(今河北省清河县),至今约五千年;放眼全球,张姓人口逾亿,族史源远流长,贤良辈出。
据旧家乘及史料载:吾旧宝庆府武冈州良臣家族十三必,亦源于青阳。祖宗有德,荫庇子孙,官宦朝野。战国开地公与其子平公,历任五朝国相,史称“五世相韩”,迁河南开封禹州、南阳;其孙良公史书公认为“汉初三杰”之首。唐尚书郎九皋公官宦长安(今西安),后迁韶关;九皋公传至八世璘公,任国子祭酒,随唐僖宗入蜀,由长安徙成都;十世文矩公,封沂国公,夫人杨氏携子由成都徙绵竹。雍国公咸公、魏国公浚公父子进士及第,咸公被誉为张贤良;浚公始迁宁乡,出将入相,官宦湖湘、江右诸地;栻公大儒,集湖湘学派大成。焯公因早蚤子二,明义、明羲;义公子三,翱、翔、毅甫。翔公(朝凤)在江右(今江西)、河南等地为官,落籍辰州(今怀化);庚公为翔公长子,居溆浦;秀成公官居武冈路总管,留籍山门水口。国辅公孙良臣公十三子,必文公迁石壁(首迁地,下同),必庆公迁隆回大田,必达公迁磨石,必遇公迁湘阴,必胜公住所失考,必禄公分居岩山和黄桥,必全公迁川,必贤公居排上枣子湾,必才公居山门水口,必亮公居蔡山,必马公分居新宁、东安,永州,必辛公迁隆回横板桥,必兴公居山门水口。历朝历代几经迁徙,枝繁叶茂,人丁兴旺,散居湘、川、渝、黔、桂、滇、陕诸省,逾数十万。
自战国开地公起至宋代以前,谱牒官修,我族为官宦世家,应有家谱传世,元代严禁修谱。明洪武九年,太祖高皇帝颁布修谱诏,良臣家族积极响应,明万历年间首修族谱,但因明季战乱兵变失传,现仅存兴公房十余残页。雍正、嘉庆年间或单房独修或几房合修谱书,1828年迁川宗亲合修道光戊子谱,1849年湖南必文、必达、必禄、必贤后裔合修道光己酉谱,戊子谱,己酉谱为现存最完整的合修谱。后各房又历次相继修谱,谱谱相传,脉络清晰,严谨可信。可续谱因祖近不祖远,揣测先祖祖源世系、生卒年月等,造成诸多混乱。加之同根同源族人,因诸多原因,尤其是经济地理历史诸因素,未能达成十三必后裔合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华张氏总会倡议张氏统谱,建立谱牒数字化平台,纸质与网络两谱同修,实现谱书、手机和电脑可以随时搜素查阅,功莫大焉。
全国统修族谱实乃我族之伟业,是张姓几千年有史以来之盛事。为顺应潮流,我武冈(今洞口)张氏良臣家族,2022年响应,勠力同心,三年可成。遂以修家谱而追念先辈懿德,继承祖宗遗训,回报祖先恩惠;考世系,溯本源,明人伦,论字辈,别长幼;彰显祖德,正本溯源,尊祖敬宗,沟通宗亲,增进感情,昭示后辈,兴丁旺族。
乘统谱机遇,良臣家族十三必兄弟中必文房、必达房、必禄房(黄桥)、必全房、必贤房、必亮房、必马房、必辛(照)房八房合修总谱,统一必字辈前的先祖世系、字辈和个人信息,现用字辈列表对照。
1、遵循尊重史实、敬重先祖、遵从早谱,重史求实的修谱原则。本次合修的考证和采信原则一是采信本房谱,凡外房关联谱与本房谱不一致的以本房谱为准;二是采信早谱和合修谱,以良臣家族明万历谱、1828年迁川宗亲道光戊子谱、1849年湖南本土文达禄贤4房道光己酉合修谱为蓝本,并吸收各房早期在必兴等房变更世系因而产生世系争议和众多版本前的老谱成果。蓝本谱书有完整确切记载且前后一致的一律遵从蓝本;三是对蓝本谱书记述不明确、不完整、有冲突的予以考证,对在蓝本谱以前的历房历次谱书仔细甄别,比对分析,慎重判别,其中能够承前启后、一脉相承,有完整证据链和采信依据的信息予以采信。对蓝本以外谱书不予考证,不求全同。四是直系先祖中的历史名人以老谱为主要依据结合史料进行考证。五是对存在诸多矛盾漏洞,版本众多的以合议方式予以取舍,取得共识,整理成文,形成决定,昭示后人,不存疑点,不留后患。
2、统一开地公以后良臣公以上共同先祖的世系和个人信息。本次合修谱为良臣家族十三必兄弟中的8房合修谱,遵循蓝本谱,以开地公为1世祖,开地公至良臣公共49世为我8房共同先祖,49代先祖统一世系和个人信息。为了保持与各房上次谱书的衔接,总谱中的先祖个人信息增加必字辈,列50代。50代世系以天启谱、戊子谱、己酉谱为蓝本结合史料予以考证。
3、结束我迁辰以来前几代先祖的世系争议。明万历老谱记载我迁辰以来前10代先祖字辈为“朝鹤忠秀梦,辅遂臣必发”,以必兴、必才房为主历经嘉庆、同治、光绪年间多次变更,最后改为“朝鹤忠龙秀,辅遂臣必发”,使用至今。本次合修8房主事人唯恐不能尽到追亲认宗之责,反留遗弃先祖之过,按照前述考证原则,合议决定恢复明万历谱和道光戊子、道光己酉两次合修谱老谱世系,恢复“朝(翔)鹤(庚)忠秀梦,辅遂臣必发”的老字辈。凡各房历次(含本房前修谱)与本次合修谱在世系上不一致之处均以本谱为准,且后谱不再变更。
4、统一栻公至良臣公11代共同先祖的字辈。按蓝本谱的记载,8房统一栻公至良臣公11代共同先祖的世系和字辈。世系为:栻(谥号宣公)—焯—明义—翔—庚—忠至—秀成—梦松—国辅—文遂—良臣。对应的字辈为:(魏)宣焯义翔,庚忠秀梦辅,遂臣(必受二)(“臣”以后各房字辈不同,如文房为“必受二”)。
5、8房对照比较从必字辈起到各自现在使用的字辈。必字辈以后到现在各房使用字辈维持现有各房字辈不变,不做统一,为便于比照列表附后。以栻公为起始计代,逐代列出,必字辈(含对应字辈)为栻公第12世,计代代数中每五字辈的第一个字辈数为五的倍数,辈分高低以字辈计代数据区分,各房竖行在同一列的辈分高低等同。
鉴于我等德薄识浅,加之世代久远,时间仓促,难免纰漏,遗我族人及后世子孙据实补缺。凡我张氏后裔,皆应齐贤挥良浚栻,使我张氏宗脉,瓜瓞绵绵,赓续千秋。谨望我张氏后裔,展卷念祖,奋发向上,为子尽孝,为民造福,为国尽忠,光宗耀祖。子子孙孙,兴旺发达!
是为序。

良臣家族必文、必达、必禄(黄桥)、必全、必贤、必亮、必马、必辛(照)房后裔敬撰
2025年乙巳清明



 字辈派语


 姓氏典故
第一种解释: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第二种解释: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第三种解释: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