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家谱-孝感花园韩氏族谱总谱 - 族脉网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世图 集锦 名册 影集 资料 内容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派系:  琦公
家谱堂号:  昼锦堂
创建时间:  2018-04-27
版主登录名:  17008260
开放状态:  私密
浏览次数:  220
 
总人数 (含配偶):  2716
总辈份:  12
世号排序方法:  指定辈份
 
男性人数 (含配偶):  1242
女性人数 (含配偶):  1474
 
在世人数 (含配偶):  2088
辞世人数 (含配偶):  628
 
最老成员生日: 
最新成员生日:  2021年09月23日
 
家谱文选:  12
抒怀留言:  0
 
起源省份:  江西
起源地名:  湖北孝感花园
 
第一继承人:  13907299418@139.com
第二继承人: 
 
亲友链接:  Zl9wdWJsaWNfMTU5OTkuaHRtbA==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韩氏家乘序(酬联谱情写出)
欲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思后之昌,必安其先。此天下之定理也!概自赢秦失道,豪杰纷争。兵燹漫天,尸填巨港。吾祖居当秦晋豫间争夺要艟。因而老赢转壑。少壮逃生者擢发难数。自此骨肉各离,远楼江左,迄已年逾二千。今欲承先启后,本末莫详,每思秋水伊人,忧伤曷极。
至感吾族“鄂州市碧石镇”群贤,深明大义。秉慎终追远之精诚,奋收族团亲之伟举。跋山涉水,胼胝无辞;溯故索新。艰难费计。决心正本清源,大成谱帙。俾先有所凭,后有所仰。最得上安宗祖,自能下昌儿孙。若此隆恩旷德,诚足垂光亿代矣。遁涉身背景,闻远无求,似水流年,崦嵫已逼。幸荷眼明身健,行适居宜,圣迹贤踪,朝孜夕励。每及修身明德之章,不禁掩卷嘘唏深忆古人觉我也!
惟兹大族同仁宏开谱事幸余缘得一团千年疏若陌生一旦亲为骨肉此情此景堪颂堪欣是故不揣剪陋聊尽枯肠谨袄赘数言籍申敬意是为序。
癸酉季春上浣二十二世裔孙大春 遁拜 撰

二修编委会成员名单(2019年)
主编:世懿(金州)
执行主编:万贤(子东)
编排:天奇
顾问:子鹏、念国
总监:念国
委员:金州 新州 念华 道伟 清桥 亚平 亚初 兵文安文 顺臣 树生 念国 春雷 子鸾 子元 新明 建华少明 有清 保桥 世合

一修编委会成员名单(1993)
硕臣、家享、家文、国传、道乾、道正、大章、发诚、炼华、清乔、清太、福初、焕明、大福、大爱、建华、金州。

联谱感怀
致谢诸公凛古风,怀今念昔寄情浓。
陈踪憾佚收新迹,小异聊抛取大同。
万叟开家传世首,虔公创国战时雄。
四年群力才粗就,后继观兹应动衷。

癸酉季春上浣二十二世裔孙大春 遁拜 撰

韩氏始祖根源概述
吾氏早为周代武王之后。先武王封子于韩,位列侯爵,后并于晋,因称韩氏。今陕西韩城之地。晋、韩公万即吾始祖。嗣后晋封先公武子于韩源,累世得为晋卿,至先虔公与赵籍魏斯分晋立国,得为景侯。以至桓惠王,建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得晋之南部和中部一带。有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之地,命名韩国。立国时为公元三七六年乙亡年。自此韩为战国七雄之一,我族之巨,徒可概见。然而天命攸归,六国并为秦有斯时我族逐成韩氏。除极少衣冠外,余悉黔首。
秦自并国以来,穷奢极侈。人命草菅。因而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几至无日不干戈,无人不甲胃。遍地烽烟,血流漂煦杵。故我祖居山西陕西河南一带之先宗,为图苟全性命,而颠沛流离,天涯远逋!
根据谱志,其四散分栖者,有今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之各地。自此落籍各地之先宗,经过几世几年,即成各地始祖矣。迨至晋代五胡及宋代辽金元强冠之乱,徒动只有局部南渡。至我分居湖北、湖南各处宗亲,大都由明灭元后一三八六戊申洪武元年,由江西迁来者。总计至今一九九三癸已居有六百二十五年矣!

结 论
综上所述吾祖根源,系根据史记、辞源、康熙字典等书,悉心探索,再度祥查,各面考证相符而成笔者。但管蠡之识,难免错讹,涉及猎之处,敬希改正。谨表谢忱!

补 遗
至我近世始祖长明举公、次可举公是同胞兄弟,于明太祖推翻元朝建都金陵(南京)称为大明皇帝,国号洪武元年。天下太平时,我二祖乃于第二年由江西同迁至湖北孝感花园东约十二华里许刘店东南三华里许山坞落籍安家,大始祖不愿山居,乃转向西迁至离花园东南五华里许东河边落籍分居。自此东山坞称为老屋,西河边称为新屋。前次修谱时因年老思维不够,竞将此谱重要的二始祖名字及迁居和分开地点都遗漏了,今特尽心补入谱内,使得流传千古。

二十二世裔孙大春拜补

族谱各村血脉图谱
卷一:花园一致六组 新街
卷二:花园一致村五组七组
卷三:刘店 西河边 陆岗东 杨岗街

序言
谱者,忧国之史也。史记百代帝王兴衰,谱载一族之源流,修谱明宗支,晓昭穆亲疏,扬先贤美德,励后昆贤俊,可以俊,正家风,净民魂,敦亲睦族,和谐安邦。
泱泱社稷,重冠裳而晔煜,自秦吞六国后,韩氏先祖流亡各地,后经元、明、清九域移民,劳燕分飞。至吾韩遍布 神州,徙东南亚、港、澳、台者无数。
稽考,吾族先祖 二公于明朝末年,由江西徙阳新后迁武昌再落籍于孝昌(有鄂州民国老谱为证),二公披荆斩棘,结茅而居,勤耕苦作,后定居于陡山及韩家河,迄今子孙繁衍已近千人。因历史因素,吾族老谱尽焚,后公元一九九三年大春公不辞劳苦多方走访收集资料终撰成册,此为一修谱也。大春公为后世留存宝贵资料,系此次修谱之蓝本。
今逢和谐盛世,国家倡导修谱建祠,弘扬民族优良家风,族人应时而动,金州不分寒暑收集资料编撰,又亏子东整理成册,天奇配合编排,才得以付梓刊行。
吾以拙文,忝而为序。是望吾族:卓绝氏林,挂云帆水击万里;丕振家声,歌圣代而韵布千秋。
韩宁河庄 念国熏香净手拜撰 2019年夏月

韩氏家谱电子版续修序
盛世修志,由来以久。续谱不仅是世系的延续,更是族风家道的传承。现存手稿族谱系一九九三年春在原谱遗失的艰苦条件下,由大春公等前人呕心沥血的辛勤笔耕下,历尽艰辛,靠回忆及走访和翻阅大量史记终修成此谱。乃上可告慰祖先在天之灵,下可安韩氏族人之心,实感欣慰。此谱书凝聚韩世家族老一辈人之心血,也成为本次续修家谱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大春公补遗:至我近世始祖长明举公、次可举公是同胞兄弟,于明太祖推翻元朝建都金陵(南京)称为大明皇帝,国号洪武元年。天下太平时,我二祖乃于第二年由江西同迁至湖北孝感花园东约十二华里许刘店东南三华里许山坞落籍安家,大始祖不愿山居,乃转向西迁至离花园东南五华里许东河边落籍分居。自此东山坞称为老屋,西河边称为新屋。前次修谱时因年老思维不够,竞将此谱重要的二始祖名字及迁居和分开地点都遗漏了,今特尽心补入谱内,使得流传千古。)
原手稿族谱作为现有母本己经问世二十五载了!它承载着我们对先人的纪奠。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外出务工、经商、求学、任职者遍布神州大地,多数已定居他乡,甚至有的落籍海外。如今年代久远,则离者愈离,散者愈散,不知根在何处?祖属何支?续修族谱已是当务之急。同时此次续修族谱要以正本清源,取信除疑;清根理枝,寻亲归宗为重点,把我孝昌韩氏族谱与中华韩氏总谱合理衔接。续修出一部贯古今、明世系、完整清晰的韩氏大家族新族谱,方不失这次续修之意义。
修谱是一项艰巨而浩瀚的文化工程。本次宗谱之续修,是利用电脑数据编辑整理,在保留原谱内容不变的基础上,分别予以订正、完善、增补并做必要的说明或注释,并砺志力求精确,并以“孝昌花园韩氏续谱管理群”为依托平台,通过编辑人员的辛勤工作和编委会成员的不懈努力,使族谱续修工作井然有序,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字资料和厚重的历史记忆,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深感欣慰!这是家族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为后人天经地义承载的担当!
此次续修族谱,打破了重男轻女旧的传统观念,实行男女平等,女性与男性同样登记入谱。妻子入谱以法定名字载入族谱;列入世系吊线图,其行传与同辈男性一样。此举不仅执行了国家男女平等政策,而且得到了族众的理解与支持。
本次族谱编修历时二载,延用苏式老谱体例和版式,将原直版改为横版;从右向左翻阅;对老谱的谱序、贺赞、诗词、楹联、历史文献资料,照原文重刊。以示为尊重历史,敬重先祖,启迪后世。
在当今欣逢盛世,国泰民安,万民颂党奔小康的新时代下,不断弘扬传统美德正能量,承载先辈们的谦让与奉献,勇敢与智慧,追求与梦想。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笔宝贵精神财富,促进韩氏子孙和谐相处、团结互助。通过家族根亲文化将传统美德的火种洒向韩姓每一个角落,绵延不断,让韩氏子孙后代在奔向“中国梦”的幸福大道上,更加智慧地开拓未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以无愧于先祖,无愧于时代!
由于历时久远,涉及人员多、分布广,又无资料考证,加之部分人员已多年失去联系,存在纰漏之处恐在所难免。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敬请改正。 

二十三世裔孙万贤
二十四世裔孙世懿 敬撰
 
作者注:原创手稿族谱作为现有母本(第二十四世裔孙世懿收藏)己经问世二十五载了!为能广泛流传于后世查阅,现特制成了电子文本族谱,网络版族谱现已上传至“族脉网”孝感花园韩氏族谱(http://www.youstem.com/),以便易于传颂后世!电子文本的制作始于一九九五年六月十八日至二零一八年三月十八日时全部校验完稿,并载入了“族脉网”。为此次制作族谱倾注了我无数个日夜,其中艰辛就不多叙了!承蒙念国、金州及我韩氏家谱续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鼎力协助和支持,还有众多族人的期盼,在此我深表感谢!最后能圆满完成,我倍感欣慰!文本中有不尽完美之处,期望族人来信来涵斧正,以便及时修改。如需要载入本支信息核准增修,请提供本人世祖和兄弟姐妹的信息核对无误后方能增修,联系电话:13907299418。
--本网络族谱制作于二〇一八年三月十八日
制作者:韩万贤(子东)【第二十三世】

源流追踪
源流一词,内涵非常丰富。原指水的本源和支流。通常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也就是说人们编修家谱首先要搞清自己的始祖是谁,他是从哪里来的,即自己的根在哪里。其次就是要搞清自己的先辈、世系如何。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说:“舒守谦即元舆之族也,聪敏慧悟,富有春秋。元舆以源流非远而礼遇颇厚。”清韩程愈《睢阳袁氏(袁可立)世系谱序》中指出“逞者寒族亦有小乘,兵火之后徒深太息。贱兄弟极力咨访,仅得近支源流,与开美与参所书略同,余盖可以自信矣。”由此可见,我们要编辑韩氏谱牒,首先就要进行韩氏源流的考察,弄清韩姓是怎样形成的,韩氏家族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姓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根据袁义达、杜若甫,所编《中华姓氏大辞典》的统计,从古到今,中华民族的姓氏多达11969个(也有人认为有12000多个)。本章主要阐述中国姓氏的由来和姓氏的发展演变。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据传,三皇五帝时期,太昊伏羲氏“始制嫁娶以麗皮为礼正婚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女皇氏“正姓氏以判万民”;黄帝“定氏族别其子为十二姓”。
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的统一族号。在原始部落里,图腾、族名和祖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姓氏。得姓氏方法的多样性,是造成数千年来中国姓氏源头极其众多而复杂的主要原因,也反映出我国姓氏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多彩性。
韩姓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姓氏,是中国最古老得姓氏之一。据《史记韩世家》载: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以封地为韩氏。
《史记韩世家》上述一段话意思是说:韩氏是炎黄子孙,首先与周、姬同姓,血源始祖是唐叔虞,受姓始祖是韩武子(万)。韩万是桓叔成师的儿子,封地在曲沃的韩原,武子韩万的后人三世韩厥(实际是五世)以封地为姓,历史上才出现了韩姓。
《山南谱》、《氏姓谱》、《全唐文》及中山阴进士吴畦撰《唐赠左散骑常待汝南韩公神道碑》中(均以厥为韩万之玄孙)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之说。《元和姓纂》曰:“韩出自唐叔虞之后。晋穆成师生万,食采于韩,因以命氏。”《通志氏族略第二》载:“韩姓,姬姓之别族,出晋穆侯之少子曲沃成师,是为桓叔。生万,是为武子,食采韩原”。以上典籍都认为:韩姓受姓始祖是曲沃成师的儿子韩武子(万)。
春秋晚期,晋国由赵、韩、魏、知、范、中行六卿专权。晋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90),赵氏击败范氏、中行氏;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知伯与赵、韩、魏、晋出公怒而告齐、鲁,想借兵讨伐四卿,四卿害怕被诛,就反击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赵、韩、魏三家灭知氏,瓜分了知氏的土地,从此晋国为赵、韩。魏三家所瓜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周天子正式为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开国君王是景侯韩虔,建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又迁都郑(今河南新郑县)。历经八代至公元前230年为秦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姓韩。
由此可见,韩姓的起源,先以封邑为氏,即武子万食采韩原:后以国为名为姓,即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被秦灭后,后人以国为姓。真正意义上是从韩厥开始,姬万(韩万)的子孙正式以韩为姓,而韩厥也就成为普天下最早姓韩的始祖之一,其后裔不断发展壮大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名族融合中,姓氏也发生了变化。三代(夏、商、周)以后姓氏合一,特别是许多少数民族姓氏汉化,姓氏变得更丰富了。北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改革,把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氏,其中“出大汗”姓改为韩姓,鲜卑族三字姓“破六韩”也改为单姓韩。明代甘肃宁夏改“可汗”氏为韩姓,甘肃循化厅土司是撒垃回人,清明也取韩姓为族姓,锡伯族哈斯胡里氏、韩吉利氏、韩亚喇氏也均改为韩氏,彝族安韩氏省去“安”字改单姓韩,其它少数民族中也有一些部落改姓为韩,使我韩姓人数进一步增多,终成为《百家姓》中排名第十五位的大姓,直至当今(2010年12月)按人口统计仍是排名第二十五位的大姓。这些少数民族复姓转化为韩氏,壮大丰富了韩氏人口,只能算是韩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一定要严格地与韩姓起源区别开。韩姓始祖只有一人,即武子韩万。这就是“天下韩氏一家亲,韩无二姓”的由来。
吾祖嫡系沂州司户韩朏,避安史之乱由沧州徙博野后,本支脉系人丁兴旺,进入鼎盛期。宋建隆初,三朝宰相魏国公再徙相州(今河南安阳),以朏公为相州一世祖纂家乘传于世,一个完整南阳世第形成。
建炎南渡时,琦公裔孙流布江南各郡。吾支慤胄公系魏国公韩琦四子纯彦公之孙,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随父南渡金华,为金华系一世祖。金华系六世韩骊(月珠公)为遂文学泰斗韩愈公心愿,于公元1227年举家迁江右宁州泰乡二都莲塘(今江西修水太阳升镇)。月珠公生四子:通、逵、远、达。
本支鼻祖通公由修水迁通山,通公五世祖绍宗公由通山迁阳新枫林杨湾。绍宗公生文怒公于杨新长乐园。文恕公生进、键、锪、镐、钰、鎡五公。进公留长乐园,键公迁蕲春,锪公生子明举,可举二公迁武昌后辗转迁孝感韩家河(来源于鄂州民国谱,本谱以此为据进行溯源,后世贤能若能找到科学依据,以科学依据为准)。镐公迁大冶(今鄂州碧石),钰、鎡二公外迁失联,明举、可举二公落籍于孝感花园东刘店三华里许山坞。后可举公见东边河土肥水美系迁居于韩家河。所以,刘店许山坞韩家为韩家老屋,系明举公之裔,韩家河为可举公之裔。明举、可举二公应为孝昌韩氏迁始祖,孝昌韩氏乃明举、可举二公之裔孙。

 字辈派语
举体遵循仁义克展经纶自修及治名振光登国家道大万世长春乾肇坤维庆昭开穆继祥伦彰常更显本固支尤昌书博词宏建日温时习方


 姓氏典故
第一种解释: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为氏,为唐叔虞之后裔。曲沃武公灭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韩国,封其小叔叔姬万于韩,称为韩武子,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邑为氏,称韩氏。韩厥7世孙建立韩国,公元前230年被秦所灭后,其宗室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韩姓,并大都聚居于颖川郡。

第二种解释: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唐叔虞的后代。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儿子被称为晋侯。晋侯的后代毕万,曾被封在韩原。毕万的后代就用封邑名"韩"作为姓氏。

第三种解释:以国为姓。韩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虔。韩被秦灭后,韩国国君的后代,有的就以国名"韩"为姓。

第四种解释:以少数民族的复姓改为韩姓。后魏,鲜卑族有二字姓"大汗"氏,孝文帝改革时,以"汗"与"韩"音相近,改单姓韩。

第五种解释:以人名为姓。传说,上古时黄帝有子昌意,昌意生子韩流,其后有韩经,尧时为仙人,韩经之后遂为韩姓。

第六种解释:回族中的韩姓,据山东禹城县韩家寨《韩氏祖墓碑志》载:“邑西韩氏,居韩家寨,来自西域,崇奉回教,为邑望族……”据传,韩氏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由青海省循化县迁入禹城,初居西白庄(大程乡),后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迁至韩家寨。此外,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入朝归附、在南京锦衣卫任百户的西域回回人卜尔者丁,其四世、五世孙均改为了韩姓。在西北地区,有一些回族韩姓,祖上系青海循化撒拉族韩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