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 |
|
![]() |
![]() |
家谱派系: | 舟山派 |
家谱堂号: | 定海堂 |
创建时间: | 2019-03-22 |
版主登录名: | dongpeiqing |
开放状态: | 私密 |
浏览次数: | 0 |
总人数 (含配偶): | 183 |
总辈份: | 19 |
世号排序方法: | 自然辈份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183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0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178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5 |
最老成员生日: | |
最新成员生日: | |
家谱文选: | 0 |
抒怀留言: | 0 |
起源省份: | 河北 |
起源地名: | 浙江舟山 |
第一继承人: | |
第二继承人: |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MTY0MTUuaHRtbA== |
![]() |
董姓,出自帝舜赐予颛顼后裔飂之子的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相传,颛顼的己姓后裔中有个人叫飂叔安,史书上亦称廖叔安。飂叔安有个儿子叫董父,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于是舜帝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董父为鬷川侯(今山东定陶),还赐他以董为姓氏,他的后代就是董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董氏正宗。。 今日董氏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冀、豫、晋这三省就占董氏总人口的31%,滇、鲁、辽、浙、川、鄂这六省又占38%,而冀州地区居住了董氏总人口的10%,为董氏第一大省。 沧州董氏一脉,源出浙江宁波定海(今属舟山),毗邻苏杭余姚,海天胜地,鱼米之乡。 史载永乐元年八月,明成祖诏改北平府为顺天府,为迁都北京之始,后诏令,迁徙直隶应天、苏州十郡及浙江等九省富民近四千户充实京畿。我董氏始祖亦受皇命于大明永乐年间迁移河北,充实京畿。 《沧县志·方言》有云:“讥物之老也。明成祖靖难之师,数次南下,而沧盐一带人民死亡逃散殆尽,故至今有燕王扫北一语。今之居斯者,概于永乐二年由他方迁来。考世家大族之家乘,其永乐以前之家,寥寥若晨星焉,是以溯物之老旧,亦以永乐二年为止。”这恰与该志《大事年表》中“靖难兵起,三年之中纵横河北数千里,杀戮几无遗孑,为前此未有之奇劫”、“永乐二年,迁大姓实畿辅,沧州居民土著甚少,大抵皆外省迁至者”之述相表里。 |
![]() |
培德学之秉,鸿增其庆长。 |
![]() |
第一种解释:出自己姓。相传颛顼(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的己姓(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的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之后裔飂(音刘)有个儿子叫董父,相传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董父为鬷川(今山东定陶北)侯,还赐他以董为姓氏,他的后代就是董氏。 第二种解释: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春秋时,周朝有大夫辛有,辛有有两个儿子在晋国任太史,董督(考察并收藏之意)晋国的典籍史册,他的子孙世袭晋国史官,以官为氏,称董氏。 第三种解释:出自己姓,以姓为氏。相传颛顼的孙子吴回爱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有个儿子名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县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儿子有叫参胡的,姓董,其后裔就以姓为氏,也称董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