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家谱-贾桥田氏家谱二 - 族脉网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世图 集锦 名册 影集 资料 内容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派系:  新乡贾桥
家谱堂号:  (无)
创建时间:  2020-02-18
版主登录名:  崔永辉
开放状态:  私密
浏览次数:  0
 
总人数 (含配偶):  462
总辈份:  13
世号排序方法:  自然辈份
 
男性人数 (含配偶):  225
女性人数 (含配偶):  237
 
在世人数 (含配偶):  321
辞世人数 (含配偶):  141
 
最老成员生日: 
最新成员生日: 
 
家谱文选:  0
抒怀留言:  0
 
起源省份:  河南
起源地名: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大槐树镇
 
第一继承人: 
第二继承人: 
 
亲友链接:  Zl9wdWJsaWNfMTY4NDUuaHRtbA==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延津县王村田氏族谱》立谱序国有史,邑有志,姓有谱,此乃中华之传统也,然国何为而有史,邑何为而有志,姓何为而有谱?盖因读史乃知中华民族之变迁,阅志乃晓地方风土人情,观谱乃明宗祖之源流,盖意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者也。族谱,乃记载本族世系之资料,阅之,能使人知过去,明现在,想未来,树立正确之家族观,继承前人之美德,发扬祖宗之高风,求进以自励,求善以自律,求强以自奋,进而精诚团结,艰苦奋斗,大则为国建功立业,小则为家族增光添彩,此乃立家谱之宗旨也。忆吾始祖诞生于山西大槐树县,时逢中原战乱,地广人稀,于明武二十一年,吾祖奉诏迁延,迄今610多华。子孙兴旺,支派众多,苦无牒以编列者也,愧对吾辈之先人。余偿稽诸古,作世家者,太史公也,欧公则作阡表,苏氏则作族谱,于今,立谱之风更盛。然吾王村田氏,至今无语,传说纷纭而莫辩,亲情殷殷而难名,元于盛世今逢,教化大兴,无饥寒之虑,有辈出人才,何人不思一睹祖宗之名讳风采,一览今人之世序业绩,以为家之宝、族之魂而传之永远?余亦田氏之后人,敢置立1.

第2页
族谱于事外乎?虑及我村吾姓之前辈,欲立家谱而未竞,后人理当完成以慰之,且使来者展卷一阅,则数百年间各支派尊卑有等,长幼有序,了如指掌。不但上可以慰高、曾、祖、父之灵,且下可以启子、孙、曾孙之众。故承先志敬而立之,是为序。念余才薄能浅,敢附作者之名?仅能在此写几句序言,见余平素立族谱之意云!十一世孙田秀仁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第4页
田氏家族变迁史我祖宗是河南省延津县榆林乡王村人,田富被生活所迫推小木轮铁轴平板车到本省新乡县合河镇以贩卖小猪娃为生。钱有余,镇上(合河街)朱家看晚生有望把女儿朱氏嫁于田富为妻,婚后生三子,长子生金,次子生银,三子生财,田富不幸去世,三子年幼。负重担的朱氏生活无靠,据说朱氏领其一小儿生财到舅母家,其舅母拒之门外,被生活所迫的俩长兄弟不到成年,在杨树湾抬货顾口全家,节衣缩食,勤俭渡日,生活日渐富裕在贾桥买地盖房,开大船厂造木船,自己有大船运送货物到天津.(祖宗十代孙贾桥六代孙田文印撰稿1999年元月22日于罗山县县城)

第5页
书香录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有学历职称者可以上榜。(一)田乃安清朝宣统时未取上功名私塾先生,在村高湾教私塾(孔子道).(二)田发霖中国国民党铁路局郑州分局专科学校毕业。(三)田武龙合河乡民政主任。(四)田文亮中国军官学校毕业。(五)田春霖续十个字:继、续、中、禾、宝、士、多、学、豪、仁的功绩,(六)田武明北站区派出所所长。贤德录特别是孝敬父母、祖父母的子孙媳妇。孙子孙媳。做长辈的要原谅下辈的难处,要循循善诱、引导子女走上公德的轨道。

 字辈派语
广富生乃霖,

文武发齐群。

继续忠禾宝,

士多学豪仁。

 姓氏典故
第一种解释:出自妫姓,妫满之后,为陈氏所改。相传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边居住,他们的祖孙有留在妫汭河一带的,就是妫姓。周武王灭周后,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为帝舜之子商均的第32代孙)。武王封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陈桓公的弟弟在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免,自立为陈历公。太子免的两个弟弟欲报杀兄之仇,就趁陈历公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二人相继为国君,就是陈庄公和陈宣公。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杀了。陈历公的儿子叫陈完(为妫满的第10代孙),他同御寇的交情很好,御寇被杀后他怕被株连,便逃到了齐国。齐桓公就将他封于田地。陈完因为逃到了齐国,不愿用原来的国名为氏,遂以采地为氏,改称田氏。传至田和任齐国相国时,他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

第二种解释:出自妫姓所改。明朝初年有辅佐惠帝的妫子澄,因废削诸藩之权,而引起了靖难之祸,京师不久便被各诸侯攻破,妫子澄被俘获,不屈而死,他的儿子为避祸而改名换姓为田终。后子孙也以田为姓,称田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