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家谱详细资料 | |
家谱派系: | (无) |
家谱堂号: | 八字墙 |
创建时间: | 2011-03-23 |
版主登录名: | cqbshe |
开放状态: | 私密 |
浏览次数: | 2703 |
总人数 (含配偶): | 1686 |
总辈份: | 13 |
世号排序方法: | 自然辈份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945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741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1363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323 |
最老成员生日: | 1661年1月12日 |
最新成员生日: | 2008年7月7日 |
家谱文选: | 0 |
抒怀留言: | 0 |
起源省份: | 重庆 |
起源地名: | 重庆市璧山县河边蒲牙 |
第一继承人: | |
第二继承人: |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MzA2NS5odG1s |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
予读王阳明先生家训摘录于谱,垂示后裔,谨遵勿违 传家二字曰耕与读。兴家二字曰勤与俭。安家二字曰让与忍。防家二字曰奸与盗。倾家二字曰淫与赌。勿存猜忌之心。勿听离间之言。勿作非分之事。勿专公共之利。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门户不患衰而患不和,交友不患宽而患从邪。若夫不孝子弟,眼底无几行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体倦如凝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家业,辱父母声明,斯人也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得入吾祠,葬无茔登吾谱乎哉。 |
字辈派语 |
何氏谱例十则 一、修谱原为传信而作,今仿古人之例以创业之始名讳可详者为始祖。故吾族以其亨公为始祖。不敢远追历代,恐传闻未确,紊乱宗支,虽上有如鸾公廷夔公,可凭此时尚未入川,若奉为鼻祖,则又有乖典礼。 二、谱中系图兄弟排列均依大小宗为次序,长房居左,二、三、四、五……居右,从左到右叙去,以明左昭右穆之意。 三、谱中所叙本支之外,尚有自一世以至五世俱无生庚死甲,又无世系来历,或系手足,或系嫡堂从堂,均不可知,故以堂伯祖,堂叔祖总记于后,以俟考查庶合收族敬宗之意。 四、祖宗血脉乃一本之流通,倘有年老无子遵照律例,可立本宗之子,由亲而疏,如疏房无可过继,则抱异姓,异姓子孙果能克肖生养死葬,仍酌分给财产,但不可为嗣以免异性乱宗。 五、族人有夫室年逾三十以上无子者,准予再娶,为嫡室者不得萌生忌妒,从中阻挠,致使绝嗣以蹈不孝之名。 六、族人凡兄弟叔侄务要和睦,倘有欺凌竞争之事,宜先凭族人理处解散,不可奏明官府致伤骨肉,反损家资。 七、族人有德行道艺世可风之文人以及贞孝节烈之妇女,均须载之谱中,以励后世子孙而树坊表。 八、婚姻为人伦之始,宜结联异姓,不可同姓为婚。甚有兄纳弟媳,嫂为叔妻,均有乖伦常,如有犯此例者,永远不许入祠。 九、族人有在外游学,家贫不能自给者,邀阖族人等筹议补助,以励成材,有光门闾。 十、祖等前议立蜀璧字派,原以国泰文元盛,安邦正朝廷,十字为准,但廷字系先祖廷燮公字派,不得复用此字,谨以堂字易之,且再拟十字续录于后,以足成二十字之数,嗣后总归画一,挨次命名,不得彼此异同,自行紊乱。 祖等议立字派仅得十字今再拟十字续录于下 国泰文元盛安邦正朝堂 传家敦孝友福禄万年长 |
姓氏典故 |
第一种解释: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相传黄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居于姬水之滨,故而改为姬姓,其后裔后稷被周人尊为始祖。后周成王(周文王之孙)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避难逃亡到江淮一带,当地人因"韩"、"何"音不分,后误写为何,子孙沿用。 第二种解释: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 第三种解释:出自冒姓或赐姓。如汉时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复姓贺拔氏为单姓何氏。五代吐谷浑亦有何氏,吐谷浑亦作吐浑,为鲜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入明,被朝廷赐姓何氏,其后也有以何为姓的。 第四种解释:回族中的何姓,据河北大厂《何氏家谱》载,何氏世居江南金陵上元县,始祖失兀喇,元时赐给蒙古名“ 何也思答儿”。明初,何也思答儿随燕王至北京阜城门,后于永乐初年封武德将军、上千户,次年(1404年)迁至河北大厂庄定居,并取“何也思答儿”首音为姓。何姓也有取“火者”(原意为显著和富有,后演变成了尊贵、学者、圣裔等)首字谐音者。现居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回族,仍将何姓发为“火”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