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家谱详细资料 | |
家谱派系: | (无) |
家谱堂号: | 守义堂 |
创建时间: | 2012-04-12 |
版主登录名: | zxc131979 |
开放状态: | 私密 |
浏览次数: | 5418 |
总人数 (含配偶): | 2800 |
总辈份: | 27 |
世号排序方法: | 指定辈份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1608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1192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492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2308 |
最老成员生日: | |
最新成员生日: | 2010年 |
家谱文选: | 0 |
抒怀留言: | 0 |
起源省份: | 江西 |
起源地名: | 德安县太平乡 樟树市 |
第一继承人: | |
第二继承人: |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NTEyNS5odG1s |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
陈氏家谱网络版序: 陈坊楼下家谱历经五修,经过十年动乱族谱已毁之贻尽。如今不少宗支移居全国各地,本村有志子弟也根据自身条件奔赴祖国各地发展。编修家谱之事在本村议之难决。为了让守义堂一族了解祖先、勿忘祖宗;为了让后族子孙了解先祖的治国、治家的业绩;为了仿效先贤为国为民做贡献;为了让外地同宗方便认祖归宗;为了让本族同宗相互扶持、以后永远保持联系;应家乡父老乡亲之邀,特编篆江西陈坊楼下家谱网络版。网络版可以做到每个上网的人都有一本,网络版可以永久地传承下去。让每个族人了解本族,不论在天南海北都可以找到自己在家谱中的辈份和先人的名帏、事迹。如果需要也可以打印成册。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守义堂子弟要以义字为做人的根本,学习先贤平、实、霸先、崇等公的遗风。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审时度势、战胜困难,完成自己的志向目标。为国分忧,为民谋利。希望本家谱能够凝聚本族后辈之力,为振兴中华、振兴本族,造就众多的英材!本次家谱为第六次篆修。是原本族苏堂公遗议,2012年起由敏川倡导,美生、小羊、风儿、春斌等收集各支脉素材资料,依据隆兴提供的陈坊楼下家谱原件,由敏川编篆、校对、审核完成的。此次篆修均由以上诸公自费,未收本族人一文费用。历次家谱资料繁多,且以文言文居多。根据目前的社会变化和文化背景,为了方便阅读,本谱将原谱中不能打出的字,更改为相应的简化汉字,并添加部分标点符号,酌情予以摘录。鉴于文字篇幅限制,关于家世来源,请参阅(颖川派陈氏家谱)网络版。23世裔孙敏川 敬撰 楼下陈氏创修族谱序(公元1567年) 陈之先君本于九江义门,其来也远其传也久。宋嘉定三年庚午永叔公举进士,授临之清江学諭,性好恬遯休致。后去城东五里许置田宅为隐乐居,勅建恩荣坊以旌其贤。遂名其地为陈坊,而陈坊始有陈氏矣。厥后陈姓居陈坊者皆冐其名,吾三世府君兴可公恐真伪相淆,因树书楼以别之,故又谓之楼下陈氏。至我朝宣德年间,五世祖朝卿公好学明理练达世故,有志修谱未遂,迺为宗支图。以俟于后椿由茂名作县尉比归林下 ,与姪继虞论世之,所从来者因得此图 。阅之其世次名位称行,家法旌表歌詠诗词碑銘叙记,纎悉具载历历可考,而后知古人之用心亦密矣。竊闻莫为于后,虽盛弗傳椿于编续之责豈能辞哉。世系自五世以后,支分孕息恩义乖方,又况亲疎之相形、远近之相忘有大不同者哉。且自始祖以至吾人之身其初一也,以其后相视者言之则如塗人也,矧一人以至于为塗人而可谓同族者哉。今因所传而益修之,庶几自一世而五世、五世自九世,而至于千万世亦惟以此为准。虽有亲疏远近之别,而一观此谱之成,则情义之相维,孝弟之心油然而生,虽疏犹亲矣、如是庶几一人不分,而至于为途人也,猗兴盛哉兹务也,总其綱以成先德者继虞也。撰其亊以昭令典者文岡、柯子也、印州熊子也。與其劳以極综理之周者万善也、继端、继清也、以时也、子腾、子翔也。因书以俟后之贤子孙续焉。九世裔孙知茂名县尉事心泉芳椿 敬撰 楼下陈氏二修族谱序(公元1740年) 夫家之有谱,犹木之有根、水之有源也。木有根知千枝万叶莫非一根之发育,水有源知派息支分莫非一源之蕴注。益根深而本愈固、源远则流自長。然则欲溯本穷源谱之所系,不綦重哉。吾宗陈氏者,盖自帝舜之裔胡公满,於周武王得天下时受封陈国,后因以为氏。由是而大亢厥宗者,累朝叠产,其人书史纪载、典册傳流已班班可考。吾陈坊楼下一派始迁祖永叔公,以江洲义门裔中,宋嘉定庚午间进士,官清江学谕卜居。于是傳数百年,至有明嘉靖丁未年十世孙韶公始,将朝卿公所留宗支图创修宗谱,付给各房子孙执據。自韶公創修而后,又历百年,子孙生息愈繁也。乃搜罗散佚杖阅残篇,将闕载维藩公以下,諱字生年、死月稽考的实,拟抄辑增补。踰寒越暑数月,拮据而谱始成。由是后之人由委溯源,由末溯本。而永叔公以下十余傳一脈之裔,固条分縷析而瞭如指掌。功成命序于余,余不揣固陋,爰述其顚末,以俟后之重修者,付之棗梨是为序。十七世孙邑庠生斯昌敬撰 楼下陈氏三修族谱序(公元1762年) 国有史家有谱由来尚矣,第世之人每于木本水源有顧之,而漠不经心者虽先代有谱仅存,亦尝度外置之矣。予今岁于陈氏适有陈君如其翁,昆仲深切本源之思,恒矢敬宗之意。因携家乘詣塾,嘱予課徒之暇,抄謄一册以傳后世。予阅其图,见其系出江洲一派,至宋嘉定时有进士永叔公宦游临郡清邑,因卜居陈家坊遂为陈坊始祖。于是特沭皇恩旌表其贤,勅建恩荣坊故名其地。其后兴可公創建书楼又谓之楼下以别其名,而且自始祖以下前代纪载世次,井然名号备述。凡先后事迹及贒哲歌詠、诗词、碑銘、傳记纎悉畢具,陈氏之谱可谓詳矣。但自明嘉靖二十六年之后,汝崇载录之以后,未经增人者已久。今幸其翁有志于此,其用心之诚有非寻常所能及者,向非代有伟人烏,能俾家谱之祥明等于国史之並存不朽哉。予因不揣固陋,欣然而代为之书录生殁、葬娶彚成一册。以俟付梓书成,因即潦草数言以附于后,夫亦不没其翁尊祖敬宗之意云耳。后学卢飞翔敬撰 楼下陈氏四修族谱序(公元1812年) 夫谱之修也何为也哉,是孝子慈孙恐其傳世久远,宗之繁或昭穆之无序或長幼之失伦,故不得不广搜博览,集畧考祥以成篇,而谱遂名焉。是谱之修也非徒以誇门庭之耀也,所以别姓氏、辨亲疏,敦天显、叙人伦以示不忘而乘无穷也,此谱之所由修也。然谱顾可易言修也哉,益必朔其源乃可以知其流,穷其始乃可以知其终,其初本于一人而厥后遂分为千万人,自千万人而上推之则依然一人也。盖族之曼衍尤水之流行,合无不分亦分无不合,当其分也处于不得不分之势,川流不息脉络分明而出无穷也,此族之分者似之其合也,处于不容不合之理。万壑朝宗、汪洋浩瀚会于有归也,此族之合者又似之人未有无本之人,亦犹水未有无本之水,水无本而必竭,人无本而不生其道一也。故凡由本及支,生生不已者皆谱之所必及者也,谱豈易言修也哉。虽然情之所亲以服,而见服之等輒以五世为准,始于衰而终于緦麻,余则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故自高祖而上则亲尽而无服,虽亲尽无服尤吾祖也,自三从兄弟而下则亦亲尽而无服,虽无服尤吾族也。苟非有谱以联之,一族之内势必至喜不庆、忧不弔,相视如塗人也,豈知今日视为途人者其初皆吾一本也。以一本而视之为塗人,教家之道固宜如是乎,此谱之所以不可不修也。篙之先祖考皆有志重修是谱而未逮焉。每一追忆因有继志述事之思,虽不敢云善继善述,然是谱之修亦诚,继述之不容己者也粤稽。我陈氏自始祖永叔公卜居於此,宋时刺建恩荣坊以旌其贤,故有陈坊之号;至三世祖兴可公搆楼以课子侄,故又有陈坊楼下之号。诗曰: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则永叔公有焉。又曰: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则兴可公有焉。是二公首一开创、一守成,以迄于今凢数十世,其间芬揚芹藻、誉重乡邦者每不一其人。谱虽未能尽举嘉言慈行而表障之,然录其人、祥其世系,亦可见我陈氏傳流之远,而作述者有人也。故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傳予,於是日夜搜考辑而成之。凡所为别姓氏、辨亲疎,敦天显、叙人伦瞭如指掌、秩然大备,其有裨于陈氏之宗祊豈滜r哉。将见瓜瓞绵绵、百世其昌,又于斯谱肇始矣。然则永叔公固为开创之祖,吾辈又为兴可公守成之孙,紹前休而启来,兹其所在斯乎,其在斯乎予小子何敢让焉,是为序。十七裔孙斯蒿敬书 楼下陈氏合(五)修族谱序:(公元1870年) 自宗法废而谱学始兴谱也者,士子敬宗收族显以示亲亲之,继而隂以绍宗法于无穷者也。然收族大滥,则流纷而源反混其蔽也;诬收族大略,则尾缺而身不全其蔽也;陋自始迁祖以下蔓延而瓞系之,不侈声援不遗寒畯,其谱法之尽善尽美者乎楼下陈氏,吾乡之著姓也。其先出自浔阳义门,始迁祖永叔公以进士薄宦临阳。因家焉建坊于其居之,故名陈坊;嗣又建书楼以自别于诸陈之附居者,故又名楼下。然则凡为楼下之嫡派者,宗族之宜收也彰之矣。然陈氏自嘉庆壬申谱才四修,霆兮为二叩其故,则以族大人繁议多歧出,其隐君子琴公者,为合而互有所谦,曷若分而各行宗是,遂兴其同数人力分议兆利,而行之不得已也。今琴公之喆孙曰炳荣慨然召继述之。思而又念同舟秦越之郉不可以为训也,乃聚其族而谋之曰:敬宗者必严宗辨收族者,必溥其慈严宗辨义也,溥宗慈仁也,吾不敢显背先人之义,吾敢不隐承先人之仁乎。今一脈而歧而二之非先人意也,盍仍合之以昭吾宗一本之。盛以无失吾义门之遗风可乎,皆曰诺。于是各抱宗谱牒以来,纂修者、缮写者、校对者釐然大備,不数月而剞劂告成。问序于余余曰:敬宗收族之谊夫人知之,鲜有得宗道者,是故攀豪族附名贤附会牵连,撰造世系自以为有光家乘矣,而不知適诬宗祖也,其于敬宗也何有不当,祥而祥必有不当,略而略者或鄙弃微贱,闕略荒蕪是忘其祖也,其于收族也何有。今陈子远绍旁捜不遗余力,能使千百年之派系不缺不滥,瞭然如指诸掌其用心可谓勤矣。而又能联已渙之人心使之散而复聚,宗族中诸君子又能踴躍从公冺其微嫌,勷兹盛举是皆所见者大识,亲亲之谊而知法之不可有所遗也,是皆可者也。爰不辞而书数言以弁其首。棖湖杜友松顿首拜譔 陈坊楼下陈氏族规: 1、祠堂之建也,所以尊祖考、叙昭穆、敦伦纪、严礼法。务使规模恢宏、肃整,庶足以壮观赡而妥。先灵每春秋举行祀典,当存如在之心,毋致隕越贻羞。凡我族众登斯堂者,尊卑長幼各宜循分,自处班次不可凌乱。一门之内雍雍睦睦,斯太和之象,著名为聚顺者在是焉。 2、谱牒乃合族祖宗之名字、行实詳载于中,所关系至重。今谱已纂成,俟刷完之日每房各领一部,敬謹收貯。每一年终则会聚族众,各请出谱谍,将本年生卒、娶葬、名字、年月开载于上方,不至遗漏。如有将谱谍收藏不謹,致为虫鼠损坏者罚銀二两,借外人私看者罚銀三两,典当及遗失者罚銀二十两,请众修補。不服断者即行出族。 3、男女婚姻人道之大經。凡糸良家子女、门户正大,不论贫贱,皆可对亲。如有贪图微利、不顾辱及祖宗,将子女同姓合婚,及婚配仆隷、下贱者,即行出族不得姑容。 4、子孙有是非口角,相爭不决者先打扫祠堂,请尊長断理。如有卑幼欺凌長辈、肆意辱骂者,查明果实卑幼虽理直,亦先薄责数板,然后断事。其请尊長时止奉点茶,不得用酒,亊后再置酒酬谢可也。 5、子孙有能奋志读书,进学中举人、进士者。族房人等公备起送于祠堂,设祭席以谢祖宗之庇次,设喜筳以明族党之光,于公费内支钱若干,交值年者办理。捐、贡、监自行起送。 6、異姓抱养之人非我宗支,不得入祠堂与祭祀。其团拜、喜筵等项止许立侍斟壶,不许上席违者逐出。其养子有婚嫁亊务不许由正门出入,亦不得在祠堂请酒,犯如前例。 7、族房尊長必得公平正直才能处事之人,足以训式子孙、和睦乡里乃堪胜任。但为尊長之人多系年迈,血气已衰不无颠倒,又或顾忌子孙不肯任亊,其少者又多力田愿樸、不晓亊体。今议尊長之下,许举族中贤能子弟一人,公同设立为议長。凡族中有亊,知闻尊長,从直理断。所立之人亦必矢诚矢公,竭心办亊方称任。使如有假公济私、狥情爱憎等弊听,尊長即行斥革,再为选立。 8、清明省墓岁事之重者。各处墳山均祖宗遗骸所在,应公同逐一掛纸,视其有无侵占伤损勿致失业,每家各鬪钱文,以为三牲香烛之费。 9、子孙有行止不端,在外捞摸、开宝、窝赌者,尊長痛打惩责。如再不悛,鸣官究治,仍行出族。 10、子孙有不孝、不弟,干犯名义者,尊長务行责打令其改悔,再三不俊即令出族。 11、族内或有奸险阴恶、挑唆是非,计呑财产者尊長即逐令出族。 12、幼殤名字不得入祠也。古者年十九至十六为長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凡为殤服以次降一等,不满八岁为无殤之殤,不得与于祭下殤之祭终父母之身;中殤之祭终兄弟之身;長殤之祭终兄弟之子之身。殤与无后者从祖袝食,皆言本家私祭也,若祠堂公众之所,乃以孩童攔入祖宗之位可乎?且以卑幼之殤而令尊長跪拜其前,亦觉未安。但古者二十而冠为成人,今则十五以上郎多婚娶,今酌擬年过十五者其名字准入祠祔祭,未过十五者概行祭于本家,不得混入牌位,以滋褺渎。 楼下陈氏家训: 1、祖宗传言:凡我子孙每年国课漕粮,务要依时完纳不可拖欠。若能趂时完纳,则官府目为良民,百福自此而基,全家自得至乐矣。 2、尝读明太祖高皇帝木鐸之辞曰:孝顺父母、尊敬長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则为良民。吾族子孙信能行此六者,在家则为贤子、在邦则为贤士、穷则身安、而福流達则名显、而位通于古则为尚德之士、于今则为遵制之民矣。 3、宗族子孙虽不克歩武前人,躬膺榮命亦须各务本业。士宜勤读以希上達,农务勤耕以备饥寒,至于田畆沟界,不可侵彼益此,商贾在外勤励为上。无事浮荡,庶足为克家之令子也。 4、宗族長幼会聚,當谈及理义庶几,启迪后人。切不可虚浮妄诞,引或后进,坏吾家法。 5、宗族長幼未能深明礼义,间有行亊违道者,常用善言教正,令其改过自新。庶彼渐由礼门义路自不至,於妄行违道耳。 6、宗族间有贤能子弟通古今、達事变,當孳孳不倦、勉厉后人,庶几有所長,益上承下效习以成风,不墜故家气象。 7、宗族子孙世居楼下,凡邻里亲戚朋友或有吉凶等亊,理合徃贺致弔者,则不可缺礼。若遇邻里争斗搆讼,尤當善言、竭立排解。此和邻睦族之要道也。 8、宗族子孙违犯敎令、及有叔姪兄弟相互争競,或至詈骂殴打,此人家不幸之事。族長當推能言者几人,徃用好言规戒。先须责其为弟、为侄以正名分,然后据事论理,剖决是非。不使取议于乡党、邻里可也,如果再三不悛,断行出族无污吾门。 9、宗族子孙自幼虽贫,亦当教他读书识字,收养良心支持世亊。不可令之纵逸、游手好闲,庶几長大循理成就一个好人。 10、祖宗所创基址子孙宜世守之。凡各处基址墙垣,每年须要清查益覆、毋令倾颓,所谓籓篱不固、盗贼将瞰之矣。 11、祖宗续置各处墳山,仙人体魄所藏,必加爱护。呵禁樵牧,岁时致祭,庶先人体魄安妥,而汝子孙亦阴受其福也。 12、祖宗传言:凡纵情搬演、不惟费出、無经而且勾奸引盗,凡吾子孙当謹戒之,违者议罚。 13、宗族子孙自幼读书,不可放纵旷荡。师長责罚,父母不可溺爱。一暴十寒功业难进,当思古人教子有断机者为何如哉。又有一等子弟,至顽而难读者,父兄亦不可弃而不教也。所谓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14、宗族住居巒林树木,凡我子孙不论人已之地,无见小利轻易砍伐,有伤基脉,至四围圳界宜开导明白。 15、子孙虽富贵不可势骄。宗族盖宗族宗一本,如木之千枝万叶同此一本,凌侮宗族是凌侮祖宗也。当思祖宗积德,始获有今日之富贵。如范文正公之处宗族,斯为善矣。 16、父子兄弟同居共爨,俱要慈爱孝顺,一心撑扶家业。不得私积钱谷及私造饮食,以起争端。 17、男女居室之大伦。须要分别内外,非丧非祭不相授器。谓身修而后家齐,一身正百事无不正矣。 18、宗族子孙或有户婚、田土因利失义、大小相爭不决者,须要请鳴尊長从公与之处分,不许輙行。经投官府并虚辞耸告,不惟倾家废产,枉受鞭樸,亦且有玷宗亲邻友。其戒之哉。 陈氏宗谱源流记: 凡家之有谱尤国之有史,是谱之一书所系最大,其可废夫。故于吾族宗支,虽代远年湮、时異世殊不能悉述。然木本水源、载在尚书、班班可考。吾用是敬为之祥述于左。我陈氏一宗,原出自周武王求舜之后得妫满,封于大昊之墟名曰陈国,是为胡公。公生申公,犀传十八世。入春秋后,湣公越为楚所併遂亡,凡二十五君,历六百四十余年。(祥见左傳) 越之子衍,衍生辇、辇生履辉、辉生国昌、昌生裔、裔生仲丕、丕生从善、善生德绍、绍生述、述生平。平字叔孚,仕汉辅高祖以奇计同张良佐帝定天下。平生原仁、仁生子远、远生澄、澄生與京、京生湯。湯字公汉、汉生元帝时同甘延寿矯制斩郅支單于,赐爵关内侯。湯生晟、晟生会可;可生珍、珍生綱、綱生翔、翔生实。实字仲弓,汉桓帝时为大邱长。实生諶、谌生長子纪齐字季方、谌生次子纪生字元方。纪生群、群生泰、泰生凖、凖生匡、匡生逵、逵生康、康生英、英生公弼、弼生鼎公、鼎生安、安生高、高生永、永生猛、猛生道臣、臣生文讚、讚生談先、霸先。霸先字兴国,有大志好读兵书。受梁褝在位三年,是为南朝陈高祖皇帝。霸先生昌競,神气清秀、读书一览成诵,江陵陷殁於周,兄談先子蒨以临川王嗣位,蒨是为文帝,凡九年改元天嘉、天康。蒨生伯宗、立凡三年改元炎光,是为廢帝。談先次子頊即位,十四年改元大建,是为宣帝。公元569-583年,頊生叔宝、叔明、叔逹。宝即位是为后主,遂失国。叔明入隋生志高、高生才、才生藴圭、圭生兼。唐开元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兼生京、京无子抚从子褒为嗣。褒生瓘,为高安县丞。瓘生鈺时天下大乱,避难于泉州仙游乡。钰生瓖、瓖生伯宣、宣生檀、檀生望。迁居九江府德安县大平乡長乐里,是为江洲陈氏。望生机、机生感。感字伯通,为大夫。感生蘭、蘭生青、青生六子:伉、侍、仲、俛、伟、伸。仲生崇。始立家法以教家,是为江州尚义之祖。崇生衮。因东隹奇盛建书堂数十间,是为东隹书院。云衮與昉同居九世,長幼七百余口,有畜犬百余共一牢室,一犬不至諸犬为之不食,乡党以为义感所致。南唐鼎元年旌表义门,免其家役。衮生霖、霖与从兄弟鸿、競、旭、蕴、恭、子姓益至二千七百余口,常苦乏食。宋淳化元年詔本州贷米二千石。其后競死,旭年止受贷未一半或勸之全受而糶,旭曰:朝廷以旭家値荒岁,以王租贷(私)室,豈可见利忘义为罔上之事乎。宋大宗闻之深加嘆赏,至咸和五年勅建义门立碑,命中书舍人胡旦记之。后天聖四年勅赐德安义门陈氏孝弟之风卓然罕比,许立祠堂五龛,赠我显祖青公以上五世公爵,永享祭祀。霖生矩字知成、矩生三子:倜、儻、偓,随从父延赏来知筠州军事,因留居焉。延赏字子中淳化壬辰进士,初授殿中丞,改授筠州同知,遂留寓於城之南是为陈家湖焉。子中卒葬高明门外,厥后倜、戃、偓、值、俊、僖、傑七公或迁大田、迁善富、迁陵和、迁山谷、迁秋圹、迁义泉、迁宁州各处。(俱祥见大成谱)我延赏公抚继儻公为子,始迁椒坊,乃生四子。其三公子皦(祥见大成谱)生大经、大揚、揚生爨、爨生三子:長曰汉祚、次曰汉祐、幼曰汉祀。汉祚公生三子:炳公、辉公、焕公。辉公又传二子邦直、邦彦。邦彥公生为善、善生烈公、烈生斗南、南生申之。申公以后(祥见善富谱)。汉祀乃生便宝、便宝生邦達,为蒐田之基祖。世系祥见嵬田。我汉祐皇祐壬辰进士,乃生便金。便金生三子,長邦辅、次邦显字世榮、幼邦隆字世道。便金卒葬征溪神屮,昆弟同居庐墓三载。邦显宋官知事以绍圣,乙亥年始迁独城,乃生三子。長文郁、次文英、幼文华。邦显公卒葬荼梅树下,其文郁公尝于淡竹园内,终日哭奠荼梅树下,遂号哭荼子(世系祥见独城谱)。我邦隆公仍居征溪生教授文贵、文贵公生宓、宓公生二子,長信叔、次永叔。信叔号恕齐为邑庠训导(世系祥见征溪谱)。我祖永叔宋嘉定三年庚午,举进士授清江学諭。遂于城之东关外五里许,置田宅为乐隐居,勅建恩榮坊以旌其贤。因名其地为陈家坊而卜居焉,是为陈坊基祖。凡自江州义门一脉者,卽是的派后之贤智子孙。稽览源流记庶可参考。 楼下陈氏八景题詠:廪生朱拔群拜撰 1、环村带水―盈盈一水自澄清 似带环村信有情 春涨满时花正落 文章瀲灎本天成 2、当户屏山―巍然山势倚云隈 当户如屏擁碧苔 古峭芲颜常不改 開门时见送青来 3、横桥宿鷺―溪桥横接大江濱 白鷺忘机夜哉当留此地 搏风应逐早行人 4、深树啼鶑―深林树色鬱葱葱 百囀流鶑语自工 巧舌频翻缘底事 一枝聊借度春风 5、芦溪漁唱―芦溪隔岸是渔家 破浪归舟趁日斜 收网得鱼同唱晚 鸣榔皷擢逐新鸦 6、稻陇田歌―稻田万顷喜同沟 我稼如云庆有秋 鼓腹浑忘东作苦 欢歌旧德念先畴 7、菴中笛韻―茅庵隐隐隔城东 玉笛遥聞弄晚风 雅韻欲流还断续 恍疑人在画楼中 8、楼下书声―高楼隐隐接江城 过客频聞颂读声 借问藏修谁氏子 义门遠绍旧簮缨 楼下陈氏八景题詠:十九世裔孙丙榮敬书 1、环村带水―绿水自縈迥 旋绕村中路 莫笑不通渠 繫得离舟住 2、当户屏山―当户独亭亭 青莑似画屏 十联詩正好 休使笑山灵 3、横桥宿鷺―缓步小桥东 夜深万籟静 忽听杖藜声 惊得佳禽醒 4、深树啼鶑―携得双柑去 深林好听鶯 勝逰时领畧 春雨复春晴 5、芦溪漁唱―小艇溯溪流 声逐凉风起 曲终不见人 渐入芦花里 6、稻陇田歌―漫道野人歌 中有真奇妙 东作复西成 总是昇平调 7、菴中笛韻―古调谁能识 禅林日落时 风前三弄者 或恐是桓伊 8、楼下书声―诗书化气貭 此意谁能识 但听此中人 声声出金石 陈坊楼下陈氏事蹟: 祠堂一所。在于众居之中前后二棟,乃先代遗宅也。穿水井一口。在于大门之左,众所汲也。恩荣坊。在于祠堂之前,为进士永叔公旌贤建也。书楼一所。先代建储遗书。茶亭一座。建于后龙山书楼之后。承恩堂。心泉公建于祠堂之东。敬恕堂。荣卿公建也。龙岡书屋。草圹公建于后龙山之右。芦溪书屋。芦溪公所建于居宅之左。墳山一所。在于横坑作飞凤饮水形。四至俱有水沟为界。墳山一所。在于水口作象形。东、南、西至芦圹、北至桥园。墳山一所。在于桥园祖坟之后,草圹公新迁地也。墳山一所。在于游家坳作寅山申向。前葬源渊公墓,后葬观雅公墓。墳山一所。在于福兴桥孔家山,作寅山申向。观雅公所迁。墳山一所。在于枫林头,地名铁畬。墳山一所。在于楼家山,作犀牛望月形。墳山一所。在于园湖弦上,建中公迁也。墳山一所。在于小洋姜坊渡头,懋中公、和中公二户所迁。墳山一所。在于小洋社山,南至湖、东、西至出业人山、北至李家墓。作亥巳兼辰戌。墳山一所。在于楊家潭之西,芦溪公新迁地也。新圹一口。在于草圹之西,草圹公续置五七图业也。邹婆圹一口。在于圩岸脚外,东至地、南至洲地、西至城郎庙、北至圩岸。陆地一片。在于圩岸脚外。成化年间取土成圹。东至王曰遂圹、南至陈荣地、西至邹婆圹北至圩岸。鬼祭圹一口。在于圩岸脚内,成化年间洪水冲地成圹。东至田、南至岸脚、西至园渐、北至祖坟山中有上圩大路一条。新车圹一口。在于新车垅内,四至俱田。刘公圹一口。在于居宅之前。东、北至行路、西至田、南至路。土岡井一口。在于居宅之后。东、南至行路、西、北至田。弗流湖一口。在于牌头上。四至俱行路。陈伯湖一口。以本地为名。四至俱路。姨婆桥一座。在于草圹弦上。乃先代侍婢因艰于行饁,即出私积修之,遂得名焉。高车桥一座。在于陈伯湖出水口。陆地一片计地七畆。化成二十一年,洪水冲推沙石壅塞在于地,名畬上。 陈坊楼下陈氏基址图: 江州义门陈氏家法、宗谱说、重谱说、尊祖说、睦族说、姓氏说、江州义门基蹟、江州义门事实录、累朝旌表恩賜事蹟、书堂记等均见颖川陈氏家谱 江州义门题詠: 居远东隹对白云 义风深可勧人伦 儿孙盡得诗书力 门巷偏多车马塵 柳上落霞粘笔砚 池边怪石间松筠 乡閭岂独民遷善 堦砌兼闻犬亦驯 朱實垂庭秋橘熟 清香袭座藥畦春 他年好卜为鄰住 悔葺吾庐洛水濵 右内翰楊公亿诗 水阁山齐驾碧虚 亭亭华表映门閭 力田岁取千箱稻 好事家藏万卷书 每对盃盘烧野筍 别开池沼养溪鱼 吾生未有林泉计 空槐妨贤卧面庐 右内翰王公禹侢诗 三百年来烟爨同 衣冠江左慕家风 儿孙歌舞诗书内 乡党优游礼义中 孝弟芸编争纪録 门閭天语錫褒崇 莫将天闕方朱氏 叶叶相承奉始终 右丞相張公齐贒诗 西齐辉赫亘山隅 佳致高风世莫如 乡党名流依绛帳 烟萝幽境次仙居 趨庭子弟皆攀桂 弹鋏賔朋偏食鱼 汗简傳经亚鄒鲁 粉牌留詠尽严徐 盃盘特进先生饌 门巷应多長者车 墳籍豈维精四郭 絃歌常见习三余 玳籫珠履延髦士 縹帙牙籖列赐书 碧沼暮涼浮凾蓞 纱窓夜静漏蟾蜍 闲亭瀟洒移崖石 华表崢嵘冠里閭 我恨霸留在黄阁 不陪诸彦曵長裾 右承相晏公殊诗 孝义冠乡閭 门多長者车 岁收千顷稻 家贮一楼书 待客开新酒 留僧煑嫩蔬 三公老且病 无暇访山居 右特进李公昉诗 羣贤肄业文方盛 孝友承家族更豪 旌表異恩门弟贵 史书新傳姓名高 谋孙有后荣非数 待士无疎众豈劳 我想东隹终有业 只应胜槩属仙曹 右承相宋公淇诗 闻说东隹院 名将闕里偕 生徒似东鲁 书籍胜西齐 俎豆侕风盛 壎箎乐韻諧 门徒双桂茂 编牒九流排 讲学褰纱幔 题诗掛粉牌 荀陈傳旧族 游夏结同侪 绿实州生橘 清阴市种槐 夜蟾穿户牖 日曝照巖崖 远客来千里 新恩岀両堦 横经定何日 慿此寄幽怀 右内翰楊公亿诗 旌闕书亭焕水乡 四时烟景似沧浪 浔阳霁色连莎砌 庐嶽清阴复草堂 田里从容应逊畔 儿孙逰戏亦成行 吾君至理形天下 谁播风谣缀乐章 右秘丞陈公尧叟诗 |
字辈派语 |
兹则拟定二十字(甫敦其祥遠 高明啟秀长 乃懐仁厚美 大道智洪昌)。 以二十一世甫字为始,嗣后挨字取之。 清同治九年庚午岁季夏月(1870年) 希望:1、后辈子孙已经取名的要尊重历史可以不变,可按先辈另取字或号以符合字辈派语辈份字。2、以后生孩子时尽量使用辈分字取名。3、取名时少取或不取单名,以减少与先祖和族内的同名 。 永叔公派下后裔徙迁臚列: 1、(五世)荣卿公派下九世孙观文、观武、观政、观秀徙居湖广荆州府公安县大光村大洋桥。2、(十七世)迎荣公迁居四川重庆府枫门市。偕子三人:肇珌、肇琅、肇琯,因商其地而卽家焉。3、(十九世)肇珂之三子錫庆寄居赣州府郑家村。4、(五世)朝卿公派下九世孙才伸公亦徙居荆州大光村。偕子綿、鑑、鋼、銊、鉊,迨至明嘉靖年间复迁于常德府清泥湾。5、(九世)才儒公子之子:天一偕弟钦,二公均生長于荆州之大光村,因商其地遂卽家焉。6、(十七世)绚炳公之子淡烈兄弟二人寄居荷湖舘。7、(十六世)斯訓公子佑逹寄居中洲铜锣港管姓村。8、(十六世)斯着公之子光練寄居中洲双湾。9、(十九世)振俸公之子衕万寄居中洲欖上。10、(十六世)斯川公之子元友寄居水溪楼下。 |
姓氏典故 |
第一种解释: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厉公的儿子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第二种解释: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 第三种解释: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第四种解释: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第五种解释: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第六种解释: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