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
|
|
|
|
| 家谱派系: | (无) |
| 家谱堂号: | 三省堂 |
| 创建时间: | 2013-07-27 |
| 版主登录名: | mrzxw |
| 开放状态: | 私密 |
| 浏览次数: | 190 |
| 总人数 (含配偶): | 7 |
| 总辈份: | 5 |
| 世号排序方法: | 自然辈份 |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7 |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0 |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3 |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4 |
| 最老成员生日: | |
| 最新成员生日: | |
| 家谱文选: | 0 |
| 抒怀留言: | 0 |
| 起源省份: | 四川 |
| 起源地名: | 四川广汉市新丰、南兴 |
| 第一继承人: | |
| 第二继承人: | |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NzcyOS5odG1s |
|
|
| 据传,祖宗系鲁国郡(今山东),后迁徙广东,大约1645年由广东迁徙入川,在广汉新丰、南兴一带定居,农耕维生,繁衍后代。 |
|
|
| 齐庭世维先,国正天兴顺,官清民治安,家和万世新 |
|
|
| 曾姓来源比较纯正,据有关史料查证,主要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 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太子巫,系出上古圣君夏禹,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