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家谱详细资料 | |
家谱派系: | (无) |
家谱堂号: | (无) |
创建时间: | 2014-11-11 |
版主登录名: | 河南叶县2667273959 |
开放状态: | 公开 |
浏览次数: | 1806 |
总人数 (含配偶): | 1397 |
总辈份: | 29 |
世号排序方法: | 自然辈份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1011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386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677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720 |
最老成员生日: | 1449年 |
最新成员生日: | 2011年 |
家谱文选: | 0 |
抒怀留言: | 0 |
起源省份: | 河南 |
起源地名: | 河南叶县 |
第一继承人: | 2667273959@qq.com |
第二继承人: |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MTAzMDkuaHRtbA== |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
始祖毛治公,江右人【江西新建县钱州村】,后迁山西洪洞,明洪武初年復迁河南叶县。河南叶县都是毛治公后裔,今有5000多人,分布在叶县几十个村镇。 |
字辈派语 |
字派:十五代时,十六代之,十七代羽,十八代继,十九代中,二十代清;自21代至30代字派:庆泽相应承,荣铭向福冲。 |
姓氏典故 |
第一种解释: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的遗物。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第二种解释: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姓。 第三种解释:南北朝时有代北(今山西离石、灵石、昔阳以北和河北蔚县、阳原、怀安等地)少数民族,世代为酋长,亦称毛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