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家谱-河南省镇平县朱国棐 - 族脉网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世图 集锦 名册 影集 资料 内容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派系:  (无)
家谱堂号:  (无)
创建时间:  2015-04-12
版主登录名:  fwsx99
开放状态:  公开
浏览次数:  119
 
总人数 (含配偶):  10
总辈份:  4
世号排序方法:  自然辈份
 
男性人数 (含配偶):  7
女性人数 (含配偶):  3
 
在世人数 (含配偶):  0
辞世人数 (含配偶):  10
 
最老成员生日:  1328年10月21日
最新成员生日:  1361年08月09日
 
家谱文选:  0
抒怀留言:  0
 
起源省份:  河南
起源地名:  开封市
 
第一继承人:  200719185@qq.com
第二继承人: 
 
亲友链接:  Zl9wdWJsaWNfMTE1NDkuaHRtbA==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鎮平恭定王有爌,定庶八子,永樂初封。成化七年薨。 鎮平榮莊王子堠,恭定庶一子,成化九年以鎮國將軍襲封。十八年薨。 鎮平端裕王同,榮莊庶一子,成化二十一年以鎮國將軍襲封。弘治十八年薨。 鎮平昭順王安泭,端裕庶一子,正德六年以鎮國將軍襲封。十五年薨。無子,除。 附镇平国宗理 镇平府宗理 朱睦栏 朱安?、子 初封奉国将军,不知何年兼理镇平府事。薨。 以后不详

 字辈派语
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家传洪德远,国庆凤鸣春,纪事常行孝,钦宗永保仁

 姓氏典故
朱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四大姓,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在台湾排名第三十二。朱姓原作邾姓,出自曹姓。其祖先曹挟,是古帝颛项的后代,被周武王封在邾,建立了邾国。因为邾国比较弱小,就依附于强大的鲁国。到战国时期,邾国被楚国灭掉,邾国的王室成员逃到沛,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又把“邾”的右半边去掉,就成了朱姓。 发展和演变:朱姓也有另外一个起源,是说帝舜时有一个大臣叫朱虎的,他的子孙也以朱为姓。虽然这一支的时间比较早,但朱虎的后代却没有资料可以查证。

朱、庄、严三姓联宗:1970年,生活于台湾、香港的朱、庄、严三姓发起并完成联宗,编辑出版《朱庄严氏大族谱》。[15] 三姓得以联宗的历史因缘并不单一,而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庄、严二姓原姓“庄”,后因避讳而改姓“严”。郑樵《氏族略第六》避讳第八:“庄氏避汉明帝讳,改为严氏。”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籍氏避项羽讳,改为席氏”,“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帅氏”等等。《朱庄严氏大族谱》转载《香港庄严宗亲总会会刊》中的《庄严氏族考》一文,作者严既澄,所述庄、严二姓渊源颇详,兹引如下:

庄、严二氏,均导源于春秋时代之楚国,原属芈氏。至春秋末叶,楚庄王之后裔,始有改称庄氏者,此亦我汉族古代以谥为氏之例。惟在楚庄王之前,宋国已先有庄氏之族,见于《左氏传》;其地区亦在今河南省之东南部,与楚国领土相毗连。宋国之庄氏苗裔不多,远不如楚国之一支。故今日回溯我族之起源,仍当以楚庄王之后裔为主,而以宋国之庄氏为旁支。当时楚国幅员甚广,至战国时代,且一跃而为七雄之一,与鲁省之齐国,同为新兴之秦之劲敌。由是庄氏之族人,亦随政治势力之扩张,而遍布于中原各地;惟仍以楚国本部所辖之豫、鄂、湘、桂,以及吴越两国之领土为宗支最繁。至东汉明帝时,以明帝名庄,乃讳庄为严,所有西、东汉严姓之著名人物,殆均为庄氏所改称。大抵两汉时通都大邑之中,当不复有以庄为姓者;惟山陬海隅、政令不及之处,或不免有一仍旧贯者。至晋、唐以后,恢复本姓者渐多,从此庄、严二氏遂并行于中国各地。

庄、严二姓以东汉明帝以前之庄姓,为二姓联宗的根据。因此,庄、严异姓联宗的性质,大致接近于本文第一节讨论的源于同一古姓的异姓联宗类型。

第二,朱与庄、严联宗的根据,源于赘婿关系。《朱庄严氏大族谱》载有《朱庄严三姓渊源》一文。此文原作者为庄氏龟洋十二世孙庄英玉,作于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岩岭十九世孙庄顺安(序平)于1968年改写。移录如下:

夫始三郎庄公,号太平山老人,系唐黄门都监庄森公之第十三世孙也,父庄杉公,母苏氏;先世乃广东潮州府揭阳县人氏。值宋末元初,世景扰攘,屡遭兵燹;父祖避乱,侨居大埔县神前乡狮子口住焉。不幸年幼失怙,依伯松公教养。迨元至治二年(1322),公年廿七,未娶也。素谙勘舆之道,因游于霞漳靖邑永丰里龟洋社。有朱开山公者,邑首富也,一子早哀。公游来朱家看地有素,朱翁以公性行端悫,笃信忠义,甚器之,许以故男妇何氏,招婿入嗣,依以为老。公事双亲,犹生身父母;翁视东床,犹如己出。翁婿相得,一家圆融,乐莫大矣。何氏生二子,朱翁无嗣,公承业垂统。厥后建祠祭祀,配以必文、必华二孙,盖不忘所自也。而庄公特祠,不与朱翁同庙,礼也。自是朱嗣庄续,传统四百星霜,裔孙何止巨万,诚吾朱、庄不祧之祖也。

洎夫明清变革之际,皇明沦亡,国姓遭劫,族人唯恐罹祸,因而倚附于庄氏者众。及至局势大定,满清虽停止杀戮,惟代远族繁,子姓混淆不清,且鲜有再复朱氏本姓者,故而相议朱、庄不通婚姻,以示同气连枝之意也。

复考庄、严二氏联宗,其在汉以前原为一姓,以有嫌名之讳,遂成音义之分。氏虽各判,系本同源。昔者漆园作吏,庄周并称道家之祖;富春垂钓,严光独具高义之风。至若考亭世德,朱熹穷理道贯孔孟,皆我三姓先祖之光,抑亦后人之矩范也。

据此可知,朱、庄、严三氏得以联宗,是因为在元中期庄氏通过“招婿入嗣”的方式与朱氏发生了世系联系。[16] 根据元代制度,庄氏入赘属养老女婿性质,俗称“补代”,故所生子姓朱,在法律上属于朱姓后裔,即“朱嗣庄续”。[17] 因此,在朱氏聚居的地区,庄、朱二姓祖先分庙祭祀,庄氏不具正式祖先的地位,只是一个“特祠”,其目的是将庄氏世系与朱氏世系作并列的对照,以示父系血统渊源,是所谓“不忘所自”。清初朱氏子孙为避牵连,一时间有改姓庄氏的趋向。这一行为在世系关系上属于向庄(严)氏的“归宗”或“复姓”。由于年代久远,“子姓混淆不清”,改、避已意义不大,只能相约不通婚姻,以免世系过于混乱;最后,在朱、庄、严三姓间,构成了异姓联宗关系。这一解释,大致上说明了三姓联宗的历史渊源。

庄、严二姓联宗尚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朱、庄、严三姓联宗显然只是始三郎庄公后代所能接受的一个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