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家谱-山东省阳谷县郭围子村郭氏族谱 - 族脉网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世图 集锦 名册 影集 资料 内容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派系:  (无)
家谱堂号:  汾阳堂
创建时间:  2015-05-08
版主登录名:  郭宗林
开放状态:  公开
浏览次数:  723
 
总人数 (含配偶):  1633
总辈份:  21
世号排序方法:  自然辈份
 
男性人数 (含配偶):  1405
女性人数 (含配偶):  228
 
在世人数 (含配偶):  1367
辞世人数 (含配偶):  266
 
最老成员生日:  1882年
最新成员生日:  2015年
 
家谱文选:  0
抒怀留言:  0
 
起源省份:  山东
起源地名: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郭围子村
 
第一继承人: 
第二继承人: 
 
亲友链接:  Zl9wdWJsaWNfMTE3NjkuaHRtbA==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重续郭氏家谱前言》87年12月

华夏大地,普天之下,郭氏系百家姓氏之大家庭矣.遍及五湖四海,源远流长。追其姓氏来源已无从查考。但无谱可循,名字乱起。虽辈分清晰、也不雅观。慕其孔孟之分明。实有重续家谱之必要。

思之国不可无历史,无史则清浊不辨,家不可无谱,无谱则自乱无异,想吾郭氏名门之族,为使子孙后代能继先贤之忠厚、刚烈、天赋。避长辈之名讳,维家族之威严、思先祖之思义,此乃重家谱之上成。

溯我郭氏本族,原系山西洪洞县老鸹窝人氏,于明朝初迁至山东汶上县苑庄镇贾柏郭村,定居为第一世祖,吾第六世祖郭公讳朝君,在明弘治年间携带眷属迁至阳谷县城北五里杨刘白村安家。郭公讳朝宾,官举兵部尚书,仍留原地定居至今。

吾族定居阳谷后,兴旺发达不久数百人之众。遂由本族在杨刘白村内分村名为郭坑。

清后期,太平天国李秀成北伐,战乱纷起,为本族之安全,在村周围筑起围墙,即改名为郭家围子村,延续至今。

郭家围子村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目前已繁衍第二十时世。现在族人已达1600余人,遍及辽,吉,黑,冀,甘,川,京,苏等十余省和山东诸乡,县,市。

祖籍原在前扬村西共五世祖,后恢祖郭围子村西,此后各支另行恢祖。

吾郭氏总谱现奉汶上县苑庄镇贾柏郭村祠堂。乃第六世祖。郭公讳朝宾(明弘治年间官拜兵部尚书)所修。前五世祖其内工作详载,此次本族续谱不再重复,乃从第六世开始。

此次修续家谱多承汶上族人多方相助,吾等当以永感其恩。忆值此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之际,续此家谱乃吾郭氏家族之幸甚。

重修家谱族人:传训(延字辈),峰贵,峰华,峰荣(永字辈)。延寿,敬骞(克字辈),克成,运宪,兆华等几位经返周折,多方面查询核对,实乃废寝忘食,辛劳成果。此功不可磨灭,矣实当留名以记之。

 字辈派语
朝尚义新法
翔学单世成
良志廷永克
延宗金兰伟
秀以光甲第
贵灿增锦沛
乐熙型鉴泉
肇基源晋汾
发祥蔚鲁汶
积善震寰宇
厚德载乾坤

 姓氏典故
第一种解释: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第二种解释: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第三种解释: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第四种解释: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第五种解释:回族中的郭姓,早期见于元代福建泉州和惠安等地。据1967年在泉州通淮门外法石乡发现的“惠(惠安县)白奇(白奇乡)晋(晋江县)坡庭(法石乡内)郭氏世祖坟茔”中的波斯文所记,该墓的主人为:“伊本;库斯;德广贡;纳姆(著名的),”即郭氏先祖郭广德(波斯语译汉姓“郭”音为“贡”,且顺序是名在前,姓在后,故郭广德译后为“德广贡”)。今泉州和惠安白奇乡万余名回族和迁居在各地的郭姓回族,多为郭广德之子郭子洪、郭仲远的后裔。(可参见《泉州伊斯兰教石刻》、《郭山义房家谱》、《温陵螺阳奇山郭氏族谱》、《华山里顶前架郭氏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