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 继先贤修身齐家 朴实勤奋、教后辈读书明理 坦荡做人。
汪氏乃金国后裔,本姓完颜,世居完颜地方。 据县志《汪氏族谱》的原序中记载:“……兹与族兄七成额等秉笔修谱,以为君子务本,张骞寻源之一助焉。尝闻先代老父云:汪氏系大金之苗裔,原在盛京北铁岭城范河南居焉,因国朝太祖扎营于范河南岸,夜间营帐失火,汪氏偕族努力救止,而太祖因用为军校。后世祖进京,汪氏一族遂而进京。生于斯、长于斯,竟聚族于斯,遂为京师人焉。至康熙26年,拨为驻防兵。是时,三世祖‘三各’、‘四各’、‘五各’奉母刘氏,偕嫂李氏,并侄常保六名,又自京来奉天岫岩城南蓝旗营,住多年,后移居城东南陡沟子,住多年,后移居孤家子。蹙蹙縻骋,无有底所。后移居哨子河西蓝旗屯处,世世子孙,遂永住此焉……又云,宗谱推始祖为吾蓝泰唉……慎宗追远,殆更有祖唉,然年代久远,湮不可考唉……由今追昔,自大金迄明末垂500余年,所历累朝,休养生息、沐浴太平,流传至今,可谓故家也……” 落款是:“嘉庆七年,正月初十日”。清太祖营帐起火,汪氏族人参与救火,因功被封为军校,从此开始追随努尔哈赤打天下,并最终进了北京城。康熙26年时,三世祖三各率弟四各、五各带母亲刘氏、嫂子李氏、侄子常保共六人离京来到岫岩驻防,最终定居哨子河乡西蓝旗屯。始祖名叫吾蓝泰。 原谱书在沿用近300年后,于康德9年,重新修订了一次。在康德9年正月15日记载的这次重刊谱书序中说:“溯我汪氏之来满州迄今将300年,已传及14世。原系白山之遗脉,金国之后裔,世居京师,供职清庭。于康熙26年拨驻防兵来居岫岩,户落哨水之西蓝旗堡焉,墓葬洋河之北西甸山焉,此我汪氏之所由来也。及嘉庆七年,六世祖永升额念及宗族日繁,散居各处,日远年深,恐长幼颠倒,视亲族若路人,故纛编族谱,以记终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