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
|
|
|
|
| 家谱派系: | 润州系洪公支 |
| 家谱堂号: | 遗砚堂 |
| 创建时间: | 2016-11-22 |
| 版主登录名: | bnm0301 |
| 开放状态: | 公开 |
| 浏览次数: | 22 |
| 总人数 (含配偶): | 478 |
| 总辈份: | 36 |
| 世号排序方法: | 自然辈份 |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477 |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1 |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477 |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1 |
| 最老成员生日: | 1971年3月1日 |
| 最新成员生日: | 1971年3月1日 |
| 家谱文选: | 0 |
| 抒怀留言: | 0 |
| 起源省份: | 江苏 |
| 起源地名: | 盐城 |
| 第一继承人: | |
| 第二继承人: | |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MTQyODkuaHRtbA== |
|
|
| 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 拯书 |
|
|
| (无) |
|
|
| 第一种解释:出自风姓,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创制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故又名庖牺或庖羲。据《路史》载:"包羲氏后有包氏"。 第二种解释:出自申姓,为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申包胥,楚国君蚡冒的后裔,故又称王孙包胥。他曾赴秦国求兵援楚。申包胥的后代以其名字中的包字为姓,为包氏。 第三种解释:据《后汉书》载,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包,成为包姓的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