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 |
|
|
![]() |
家谱派系: | 芭蕉豫章 |
家谱堂号: | 黔西新仁支 |
创建时间: | 2020-06-15 |
版主登录名: | 星火从然 |
开放状态: | 公开 |
浏览次数: | 35 |
总人数 (含配偶): | 14 |
总辈份: | 5 |
世号排序方法: | 自然辈份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7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7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0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14 |
最老成员生日: | |
最新成员生日: | |
家谱文选: | 5 |
抒怀留言: | 0 |
起源省份: | 江西 |
起源地名: | 贵州大定 |
第一继承人: | xinghuocongran@163.com |
第二继承人: |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MTcwMjYuaHRtbA== |
![]() |
前 言 国家有历史,地方有县志,家族就应该有家谱;编写宗族谱的目的在于弄清族源、理明世系,记载历代人丁繁衍、迁徙和文明进步、周折等真实状况;从而知源流、明兴衰、正人伦、清善恶,为宗族传承和提高人口素质提供历史资料和借鉴依据。 由于历史原因,根据各方资料记载,现仅存已知先祖至高祖登凤公起。 作者介绍 姓名:罗健巍 性别:男 民族:汉 生于日期:1991年12月3日 学历:毕业于贵州大学土木系建筑工程专业 系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华镇干井村生长人氏 第1世大发公之第7代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写自黔西新仁始祖罗大发一脉的传承,在本书中还引用了许多资料,如中华干支纪年表、十二生肖属性表、九族五服图等相关文献资料 续谱宗旨 正 本 源 以 序 宗 族 明 世 系 以 聚 族 人 悉 支 派 以 知 血 缘 序 昭 穆 以 敬 宗 祖 详 迁 徙 以 溯 源 流 载 祖 德 以 启 后 昆 立 家 规 以 范 族 人 与 时 进 以 遵 国 法 罗氏图腾 “罗”字是个会意字,从网从维,本意是捕鸟的网。远古时代,河南罗山一带,活动着一个以织网捕鸟为生的罗部落,其部民便是罗姓的先民。罗姓以忠厚淳实的家风,刻苦向上的品格,塑造自己完美的形象。罗姓子孙似乎具有一种顽强沉毅的生命力,在历史纷繁复杂的变化中,不停地开拓生命空间…… |
![]() |
罗氏海衍 金国登照忠 文世啟發逹 道長春永鸿 興萬智正吉 昌 |
![]() |
第一种解释: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妘"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据《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鄢、郐、路、逼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掌管民事),后人尊为火神因有攻,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到了周朝的时候,有子孙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称为罗国。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的枝江县),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 第二种解释:出自他族或他姓加入。一是,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实行汉化,将原鲜卑族复姓多罗氏、叱罗氏皆改为汉字单姓罗。二是,唐代,西突厥(游牧于今新疆大部分和中亚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可汗斛瑟罗归附长安,留居中国,其子孙以"斛瑟罗"为氏,后简为罗氏。三是,赖氏族人也有在春秋战国之时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的。四是,清代爱新觉罗氏中有的也改姓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