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 |
|
![]() |
![]() |
家谱派系: | (无) |
家谱堂号: | 四知堂 |
创建时间: | 2023-03-09 |
版主登录名: | 杨文 |
开放状态: | 公开 |
浏览次数: | 2858 |
总人数 (含配偶): | 297 |
总辈份: | 13 |
世号排序方法: | 指定辈份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180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117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168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129 |
最老成员生日: | 1651年2月14日 |
最新成员生日: | 2012年02月25日 |
家谱文选: | 0 |
抒怀留言: | 0 |
起源省份: | 湖南 |
起源地名: | 湖南省祁东县鸟江镇丁字大江杨家屋 |
第一继承人: | yang000wen@163.com |
第二继承人: |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MzU1Ni5odG1s |
![]() |
孝敬父母 兄弟团结 勤俭持家 好学求上 易登公三修族谱序 时逢盛世,政通人和,民族团结,社稷安宁,人民共乐升平,国家繁荣昌盛。凡世盛典兴,族旺谱立,古今亦然。今国有史记,县有县志,则家必有谱,且宜常修常新,以记历史,辩渊源,明祖德,光宗谊.或记承前名后千秋业,或叙继往开来万代荣. 我杨氏宗族起源于西周,杨姓始祖杼,周康王六年封于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为杨侯,建杨国,其子孙遂以封邑为姓,后杨氏子孙繁衍各地,根深叶茂,源远流长,距今已三千多年。是中国六大姓之一。古往今来,杨氏人才辈出,隋时勤德文王杨坚,今朝前任主席杨尚昆,都曾叱咤风云,独领风骚。 清康熙年间,我祖易登公自祁阳县下马渡杨家湾举家东迁至现今祁东县鸟江镇旧庄房蜗居,后建成杨家屋,经多年苦心经营,节俭向善,家资渐丰,曾拥有良田万亩,房屋百间,儿孙成群,六丁兴旺。后因偶降天灾,家道逐渐中落。虽再次搬迁至杨河冲,锣鼓塘,仍难逃厄运,一蹶难振。 祖所生三福’三禄公也因此分家别住.三福公后裔后定居在虞茅塘一带,三禄公子孙在屡经背井离乡奔波迁徙之苦后仍迁返原址杨家屋.历数年,子孙协力克勤克俭同兴家业.兴佛事,祈神佑,建石佛,祁祝山两寺院劝人向善,家道逐渐巨复,子孙从此繁盛.易登公之三禄公是为现杨家屋之始祖. 民国六年(公元一九一七年),蒋杨氏宗谱(四知堂)在原过水坪镇百吉老戏台编修,距今已八十余载.然世事沧桑,人性多移,社会发展迅猛,人口增长加快,如再不续修,恐有负祖德遗风和尊章重伦的美德,使丗序混乱,长幼难分,族谊向背,则我辈责之大矣.此次修谱,旨在弘扬我杨氏宗族易登公耕读并重,勤奋立身之美德,尊长爱幼,重族重谊,亲睦仁厚之精神.树杨氏声望,耀祖宗门庭,展宗族宏威,育国家栋梁,以永葆我杨氏宗族傲立于国家万姓之林矣. 是为序. 十世嗣孙荣均敬撰 公元二00一年仲夏月于长沙 |
![]() |
易友三玉文吉永茂枝荣 仕能逢上达子孙为良臣 世代国中显定德伦华恒 益时开景运名誉满朝廷 科技普新章同力育精英 承前启后旺人才圣贤敬 |
![]() |
第一种解释: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第二种解释: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第三种解释: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第四种解释: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