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家谱-江苏省沭阳县 - 族脉网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世图 集锦 名册 影集 资料 内容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派系:  (无)
家谱堂号:  会稽堂
创建时间:  2010-06-09
版主登录名:  夏炳武
开放状态:  公开
浏览次数:  4348
 
总人数 (含配偶):  654
总辈份:  15
世号排序方法:  指定辈份
 
男性人数 (含配偶):  638
女性人数 (含配偶):  16
 
在世人数 (含配偶):  653
辞世人数 (含配偶):  1
 
最老成员生日:  1930年09月17日
最新成员生日:  0095年03月20日
 
家谱文选:  1
抒怀留言:  0
 
起源省份:  江苏
起源地名:  世居沭邑祖籍南昌
 
第一继承人:  2635562@qq.com
第二继承人:  xiabingwu@126.com
 
亲友链接:  Zl9wdWJsaWNfMzcyOS5odG1s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沭阳县夏氏谱图序
民国五年丙辰阴历八月
郑渔仲云。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谱图之学尚矣。然矫诬僭托,亦由是而起,如新唐书表專记人谱谍,郑氏斥其私家冒荣之书,难为信史。不其然欤。
吾宗自兴祖由江西来沭,越四传,永泰公始卜宅宝墩之阴,是为绍吉之高高祖。族伯景黄公,敦厚长者,享大年,能谶前言住行,每趋侍必絮言永泰公以下历世之清白俭勤,艰难拮据,辟硗瘠而诛蓬艾,崇質直页敦孝友,以仪其先,型于家而式其乡里。余誌之不改志。景黄公又曰,吾居四距若千里,田无瘠于此者,他宗代出聪颖,能张大其势,吾宗多恂谨,惟是安于淡泊,习于朴素。不耻恶衣恶食,而耻鳏寡之或悔。礼让之有阙,不以负村勇役其乡为荣。而以莠言之不出其口,污垢淫厉之气之不集其身为荣,用是守先人之庐舍,阡陌有基,勿坏吾宗老之所遗者。顾不大者,因述自兴祖以下相传之次,使绍吉具而谱之。欧阳公曰:姓氏之出,其来也远。故其上世多亡不见。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邵吉之为此稍与世俗异。循欧阳公例也。故前用横图,后用直纪,可详者详之,不可详者略之。其诸无蹈隋唐以来之陋习,而蒙郑氏冒荣之诮乎。班孟坚有言,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畝,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重本源也。今景黄公之殁久矣,无有克道前世之详者,光復之会,谱图幸不毁于火,故序其大凡如此。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又曰:夙兴夜寐,无知忝尔所生。愿与诸族人共勉之。
民国五年丙辰阴历八月乙已嗣孙绍吉谨序


沭阳夏氏家谱图序
辛未(一九九一)年冬
家之有谱,意在启迪后人尊祖敬宗,使之称谓有别。古人常把“持家、治国、平天下”并重,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一个家族能团结向上,和睦共处,遵纪守法,克勤克俭,它对整个社会之进步和稳定,将起着不不容忽视之作用。因此,续家谱,并非为了搞家族宗派,达到以强凌弱之目的。
自改革开放、海峡解冻以来,海外亲族不断来函来人寻根求谱,承簇叔继才、簇兄秉元、族弟秉甲、秉建等热心宗族修谱事宜,奔波各地搜集记录宗族源流支派,命秉宇整理刻印,今校写已毕,洽似了却一桩心愿。
夏氏之由业已久矣。我们祖国就称为华夏之邦。远祖夏禹王曾登会稽山而治天下洪水。因此,姓夏之堂记叫作“会稽堂”。
吾祖自始祖兴公于明末清初之际,由江西南昌来沭阳,迄今已三百余年。至于何故东迁,谱中讳而不言,据老人传说,是“红缨赶散”过来的。今天推论,“红缨赶散”就是清兵(头戴红缨帽)入关后到处赶杀抗清汉人。其突出的暴行则为“杨州十日”、“嘉定三屠”。吾始祖东迁,实则为抗清未成而躲避满清异族的残害。
始祖兴公以下之辈份,先拟十五字为“献文良永曰,廷德景芳继(后三字又作啟毓维、殿绍丰),秉立以延新”,后又由族叔继山增十字号“云怀增其守,崇广兆光乾”。日前已传至延宗辈,含兴公历十五代。当簇派传至“永”字辈时,已分为四支定居:永吉公定居于阴平东北五里之夏沟埃,永祥公定居于阴平北七里之河哨村,永泰公定居于阴平北五里之宝墩,永昌公定居于阴平东二十五里之贤官亭。此时,当在清朝乾隆之中叶。
五族未出大人物。据家谱记载,始祖兴公系举人出生,二世祖献公为廩生,远公为邑庠生,三世祖文升公京师国子监太学生,其事迹行状,谱中未有记载。
永泰公之五世孙,即秉宇之祖父绍吉公,于清朝光绪庚寅(一八九零年)入学为附生(秀才),旋列优等为增生。曾任沭阳县三市(区)副仪长,清乡市佐。者有《知非草堂诗文集》,还是清曾任北洋军阀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章士钊氏题写的书名,吴绍矩铁秋先生作序。一九七五年七月,由秉宇之五伯父丰隽任远公编辑再版。清孔德成、余井塘二位先生题写书名,丁治磐、王公与二公作序。阴平乡志把绍吉公列为当地主要知名人士之一。
丰隽公辛丑(一九零一)年生,杨州中学毕业后入东北讲武堂学习军事,甲子(一九二四)年参加北伐。战争结束后,毕业于上海法政大学。抗战期间,曾任泗阳县承审,江苏省保安司令部军法官。胜利后在镇江当律师,是江苏省参议会民选议员,一度兼任议长,解放前去台湾,仍从事律师事务。一九九一年九月十四日于台中市寓所无病而终,享年九十二岁。
近年来,永昌公五世孙炳文、炳武和永吉公六世孙未来、立军,七世孙以春等先后考取大学为及中专学校,由是观之,吾族大有复兴向上之希望,此实可告慰先人于地下,愿与族人共勉之。
辛未(一九九一)年冬嗣孙秉宇谨序

 字辈派语
始祖兴公以下之辈份,先拟十五字为“献文良永曰,廷德景芳继(后三字又作啟毓维、殿绍丰),秉立以延新”,后又由族叔继山增十字号“云怀增其守,崇广兆光乾”。

 姓氏典故
第一种解释:出自姒姓。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妫为姓。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3代,16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有以国为氏,称为夏氏。

第二种解释:出自姒姓。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第三种解释: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