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 |
|
|
![]() |
家谱派系: | (无) |
家谱堂号: | (无) |
创建时间: | 2011-09-15 |
版主登录名: | 刘先生 |
开放状态: | 公开 |
浏览次数: | 1495 |
总人数 (含配偶): | 982 |
总辈份: | 21 |
世号排序方法: | 自然辈份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594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388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330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652 |
最老成员生日: | |
最新成员生日: | |
家谱文选: | 0 |
抒怀留言: | 0 |
起源省份: | 河南 |
起源地名: | 雨淋头 |
第一继承人: | qfxlsq@163.com |
第二继承人: | 1477409092@qq.com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NDA5OC5odG1s |
![]() |
我始祖刘公讳光德配宋氏,故居鲁中清洲府内人也,生于大明洪武十六年五月十九日子时,为人品质端正耕读传训勤俭治家,永乐帝二年二十一岁因直隶省天雄镇今改名大名府古頓县现为清丰县,因朝代争夺兵荒战乱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缺人耕种,当时朝政发旨迁民始祖光公因生活所迫临时逃居山西洪洞栖身,朝政二次复旨强令迁移于永乐二年四月四日迁入孝子祠即清丰县城东十五里纸房乡雨淋头落户安居,迄今七百余载。我始祖光公奋志图强勤恳务农和睦乡邻乐善好施扶弱济贫数年内家业丰盛相传之清代同治在位时立有碑文确有记载,尚有十四世贤孙东明十七世孙翰如二人自幼攻读善写胸有孝志将原碑文详细誊(腾)抄于一九八一年三月续修现已十周因下列世孙排挤书笔困难有碍,下代同族发起(启)人商定更换为怀念先贤恩德铭刻于碑永垂不朽百世流芳使世代继承祖志以尽孝道之情矣家往音祥安排。现十九世孙刘双全于公元二零二零年三月整理收录编辑成册。 |
![]() |
(无) |
![]() |
第一种解释:出自柳姓,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之后,因柳宗元和当时朝政大臣不和,招惹很多皇室亲信,其后人恐遭陷害,逃荒到山西的洪桐县,后因当地遭水灾,他们纷纷迁移到河南的周口、安徽的亳州、山东的曹县一带,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第二种解释: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第三种解释: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第四种解释: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