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 |
|
![]() |
![]() |
家谱派系: | (无) |
家谱堂号: | 济阳堂 |
创建时间: | 2009-03-24 |
版主登录名: | c383 |
开放状态: | 公开 |
浏览次数: | 759 |
总人数 (含配偶): | 9 |
总辈份: | 3 |
世号排序方法: | 自然辈份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5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4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7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2 |
最老成员生日: | |
最新成员生日: | |
家谱文选: | 0 |
抒怀留言: | 1 |
起源省份: | 广东 |
起源地名: | 梅州蕉岭新铺区徐溪乡高乾村 |
第一继承人: | c383@msn.com |
第二继承人: |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NDEyLmh0bWw= |
![]() |
《蔡氏族谱序》 圣人制礼,莫重乎宗族。宗族之辨,莫详于谱书。谱书之传,莫大乎宗祖。有百世不迁之祖,有五世则迁之宗。祖迁于上,宗易于下。祖宗之传序,人道之本也。古者系出支余小吏之官,所以定世次之承,辨昭穆之例,俾后之子孙,知其宗族之所由来,亲疏之所以别。联疏以为亲,追本以敦繁,莫善于谱矣。后世谱牒不修,而宗法不讲,数世之下遂相视如途人。其能原宗族之理,而追崇其祖宗也哉? 蔡氏惓惓于谱牒。是辑也,出自周文王之子度封于蔡,其子孙以国为氏,历传千百年。今枢密院使挺公、工部尚书抗公慨然欲统其宗,而思吾族播迁南行,苟无谱以继之,则吾始祖晋司徒克公一体而分者将有近于路人,是故修辑谱书以收其族,心甚盛也,事甚美也。 然余闻谱牒之作,所以考古而证前,传今而裕后也,非其裔而强授之不智,得其宗而故弃之不仁。今之举,亦惟宗其宗而无冒他人之宗,祖其祖而无舍自出之祖,斯免不仁不智之说矣,爰书之为序。 时宋绍熙五年春 大学士迁监察御史工部尚书谢谔谨撰。 |
![]() |
广东揭西河婆蔡氏绵基公裔孙辈序: 始居贵鸟山 朝天守蔡联 正宗彝纪定 振兴家美传 高明常眷佑 博厚永生全 燕翼贻谋远 续承奕世贤 清康熙戊午年元旦之三日八世孙樟、球、十世孙正蕡 同参定 (即康熙17年,公元1678年1月25日----蔡远东查勘) |
![]() |
第一种解释: 出自姞姓,乃黄帝之后。据《国语。晋语四》所载,"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又据《潜夫论。志氏姓》所载,"姞氏封于燕┄┄姞氏之别有阚、严、蔡、光、鲁、雍、断、须密氏。"古时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 第二种解释: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得后裔。周灭商后,封文王第5子叔度于蔡,让他与管叔、霍叔一起监管殷得遗民,称为"三监"。武王死后,周成王年纪太小,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又称周公)因此临朝摄政。管叔、蔡叔、霍叔等都很嫉妒周公摄政,便联合武庚反叛,周公讨伐武庚,事后处死管叔,并将蔡叔放逐。后成王改封蔡叔度的儿子胡于蔡,称蔡仲。春秋时,因受楚的逼迫,多次迁移。蔡平侯时迁新蔡(今属河南),称上蔡;昭侯迁州来(今安徽凤台),称为下蔡。蔡国传23代,历24君,立国600多年,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攻灭,子孙散居楚(今属湖北)、秦(今属陕西)、晋(今属山西)、齐(今属山东)等各国,以国为姓氏,称蔡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