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图 | 集锦 | 名册 | 影集 | 资料 | 内容 |
![]() |
|
![]() |
![]() |
家谱派系: | (无) |
家谱堂号: | (无) |
创建时间: | 2013-04-12 |
版主登录名: | mtbjwc |
开放状态: | 公开 |
浏览次数: | 1174 |
总人数 (含配偶): | 121 |
总辈份: | 10 |
世号排序方法: | 自然辈份 |
男性人数 (含配偶): | 116 |
女性人数 (含配偶): | 5 |
在世人数 (含配偶): | 86 |
辞世人数 (含配偶): | 35 |
最老成员生日: | 1981年3月 |
最新成员生日: | 2013年2月 |
家谱文选: | 0 |
抒怀留言: | 0 |
起源省份: | 江苏 |
起源地名: | 青山泉 |
第一继承人: | |
第二继承人: | |
亲友链接: | Zl9wdWJsaWNfNzA3Ny5odG1s |
![]() |
为人处世,诚义为先;持家理财,切记勤俭.劳动为本,求本固源;从工从商,公平实干.敬老扶幼,至孝至爱;兄弟妯娌,团结固坚.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教育子女,严字当先.族人有难,八方支援;邻里相处,和睦为先.对待亲朋,不分贵贱;志士同仁,与人方便.为官一任,要洁要廉;事业要成,苦功有恒.若要有错,定要改正;严于律已,人人尊重.遵纪守法,约束自己;严字是爱,松字是害.政府号召,积极响应;勤学勤练,任劳任怨.牢记家训,家兴族旺;百余真言,代代相传. |
![]() |
东振文世德,兆志玉有元,汉廷家升广,天希忠孝贤,光明瑞永祥,宗宇继治长. |
![]() |
第一种解释: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其始祖为赵奢。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大业。大业之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帝舜赐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世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后建立赵国。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世居邯郸。史称马姓正宗。 第二种解释: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第三种解释:出自他族改姓。西域人马庆祥,人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遂以马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马祖常之后亦为马氏。金元以后,为回族大姓。 其中,回族中的马姓最为多,故有着“十个回回九个马”之说。马姓主要来自祖名(经名)首音。如“我教之马,则多为阿拉伯人名之译音。首音,均可以马字译也。”(《滇南丛话》)“‘马’是第一音节的音译,原来是人名,”(《回族人物志;明代》)后来就成了中国姓氏了。这也就是“以名为姓”的演化过程。在穆斯林当中,取尊贵的圣名穆罕默德为经名者最为多,且圣名在中国历史上又曾被“一名多译”(马罕默德、马哈迈德、马哈马、马合麻、马哈木、马哈默等),故姓马的也就多了。再有,穆萨等一些带有M字头的经名,在翻译时,也在向“马”靠近,如将其译成“马沙”等。马姓,除取祖名(经名)的首音外,还有许多是取自中后部的“马”。如乌马儿、亦思马因、哲马鲁丁、默里马合麻之后裔取中间的“马”,阿合马之后裔取后部的“马”。还有,即便是祖名(经名)中没有“马”,也因谐音关系,取了马姓。如“吉雅漠低音,字元德,漠音与马同,故名马元德”。(《回教民族说》)又如清代内务府回回玛苏哈,便以“玛”音而改马姓。回族中的马姓,还有一些是因各种原因改作马姓的。据云南《保氏宗谱》称:“有因世变逃避于蛮夷间者。有改姓马氏者。”也‘有从母之故,改姓马者。”又如寻甸马氏《族谱》载:“始祖姓纳,南京应天府籍……至二世祖,于明弘治年始就寻甸而卜居焉。改姓马。”明成祖永乐年间,敕封武德将军、咸宁候、世袭锦衣卫指挥使的赛哈智(赛典赤七世孙),“后辞职隐居滇西,改姓马氏。”(《中国回族大辞典》)在“ 1949年前,有一位为中国朝圣者作引导工作的阿拉伯人,名‘代理理’,来青海经商,在西宁娶回民女为妻,生一子二女,因回民多属马姓,当时青海的统治者也姓马,故给子女冠以马姓……彼之子女现仍居西宁。”(《回回姓氏考》这些“同姓不同宗”的马姓,极大地丰富了回族马姓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