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家谱-福建龙岩万安太原堂 - 族脉网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世图 集锦 名册 影集 资料 内容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派系:  (无)
家谱堂号:  太原堂
创建时间:  2011-03-06
版主登录名:  wensx
开放状态:  私密
浏览次数:  1654
 
总人数 (含配偶):  697
总辈份:  22
世号排序方法:  自然辈份
 
男性人数 (含配偶):  627
女性人数 (含配偶):  70
 
在世人数 (含配偶):  693
辞世人数 (含配偶):  4
 
最老成员生日:  1982年03月28日
最新成员生日:  1982年03月28日
 
家谱文选:  0
抒怀留言:  0
 
起源省份:  福建
起源地名:  际头坑
 
第一继承人:  wensx45@163.com
第二继承人: 
 
亲友链接:  Zl9wdWJsaWNfMjkxNy5odG1s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我们先祖大约在明朝末年左右迁居至万安,已有三百多四百年了。到底来自哪里已难以考究了。但依我们的姓氏分布情况来看应是在中原地区,以有文字的记载及姓氏的使用情况来也差不多几千年的事。从史料来看,在周朝曾把太原区居住的人赐予温姓。所以姓温的人都以中原“太原”为其发祥地,包括我们祠堂里有“太原堂”的由来也。
依所了解的资料来看,我们先祖是三兄弟一起向南迁居至万安地区,然后再各自找合适的地方来定居发展。我们与竹贯、背坑原是共兄弟的。背坑的始祖为“壬一郎”,竹贯的始祖为“丙一郎”,而我们的始祖为“贵一郎”。由此可得以证实。同时我们与背坑有一穴祖坟是两村人共有,每年祭扫二村都约定时日共同祭扫。后来因二村不和就不约日期了,他先祭他拔一半草,我先到我拔一半草。
我们先祖刚到时是在百金与人做长工,后迁到我村山顶地名“寨岭”建有一座土堡为祖祠,楼名叫“青兴楼”,到二世、三世时才迁到现在的际头坑,当时在搬迁时也曾在“老屋坑”住了一两年。
我村水尾原叫“板尾”,是高姓人在定居,到明朝末年间,我温姓渐渐开辟至崇祯年间板尾高姓已迁走。龙兴宫还是高姓的遗物。到底迁往何处无人知晓。直至民国三十三年间(1944年)有一上杭人到我村,看到我村龙兴宫上的对联上有板尾,他才问起此地是否板尾,并说他上杭有一高姓在明末年间由万安板尾迁来,现有人口七八十人,这才知道高姓迁往上杭。
由于我祖六代单传,至月明公五十九岁,三个妻子已五十多仍无后,有一次月明公外出,巧遇有一男一女天已黑了到来投宿,问及这位大婶去哪里,据说是找家室对象,他三位妻子开了一个会议说:我们三人已五十多岁了,没有生下一男一女给他老人家继后。遂决定三人所有积蓄拿出来将这位妇人留下,把她娶来时她年岁三十一,名叫“池松妃”。到月明公六十岁生一子即立炎公,六十二岁又得一子立仪公,到六十四岁又生一子即立佐公,至此我村才在人口上得以发展。
立炎公曾在明末任过漳平县官,到七十三岁才回乡。当然建议修建祖祠,由于考虑到风水的问题,立炎公曾要求迁入五尺,但他人不肯,立炎公已老,临终嘱咐他两个儿子:我没有人后你二人要迁走。起初他两个儿子迁往南坪,结果南坪无法安居又回来,后再迁往召武。当时在建祖祠我们村已发展到了人口十八人,但这个祖祠又是土堡,工程太大,人手太少,所以雇请外地人廿十余人在我村工作至过世。这部分人过世后,即由我村附祭,我村有一条河,寨岭土楼叫“青兴楼”,即多取三点水为我村祖祠取名为“清兴楼”(也即现在的“祖屋”)。
自十二世祖水宜公创业做纸业的生意一直延续到十八世,从单纯的买卖到后来的自行开槽生产,经几代人的经营使际头坑成为了一个手工制纸的中心,最盛时期村头及村的对面都是纸厂,同时在漳州也有自己的销售店面。在当时的万安来说也算是一有影响力的家族。由于生意的发展,使我们先祖有机会在外面来吸取了不少经验与知识,使我们脱离了纯粹的农耕生活。
从第九世开始我们先祖们订立了以“字”来区分辈分,在九世以前是没有的。因为村中大家不和直至九世才整合在一起。字辈如下:
元 、世、士、子、时、天、正、家、成、徵、富、裕、邦、德、庆、明、清、孝、友、尊、连、训、诗、书、字、典、常 如:十九世为富,廿十世为裕。

 字辈派语
从第九世开始我们先祖们订立了以“字”来区分辈分,在九世以前是没有的。因为村中大家不和直至九世才整合在一起。字辈如下:
元 、世、士、子、时、天、正、家、成、徵、富、裕、邦、德、庆、明、良、孝、友、尊、连、训、诗、书、字、典、常 如:十九世为富,廿十世为裕。

 姓氏典故
第一种解释: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他的儿子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唐叔虞的后代被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其后代子孙遂以封地名命姓,称温姓。

第二种解释:出自郤姓。周初,苏忿生在周朝任司寇,被封在温。公元前650年,温国被北狄人攻灭,国君温子逃往卫国,称为温氏。后来晋国攻灭狄人,温就成为晋国大夫郤至的封邑。当时郤至在鄢陵之战中指挥晋军打败楚军,成为晋国执政大臣,郤氏一家三族权倾朝野,引起其他晋卿的嫉妒。晋厉公对郤氏专权不满,早就想找借口除掉国中的这些强宗大族。有一次,晋历公带着群臣打猎,郤至打着一头野猪,派人给历公送去,却被历公宠幸的寺人孟张夺去,郤至一怒之下射死孟张。晋历公对此大为恼火,说:"这家伙欺负到我头上来了!"决定除掉郤氏。这个消息被郤氏知道了,郤錡便主张先攻杀历公,郤至却认为宁可被杀也不能犯上作乱。结果历公纠合了一批与郤氏有怨仇的臣子灭掉了郤氏。郤至的子孙中有逃到国外的,以封邑命姓,称温姓。

第三种解释:出自己姓。是上古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

第四种解释:回族中的温姓,源自明代融于回民族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的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温喀刺及后裔。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东王巴都喀;叭哈剌率领包括家人在内计三百余人的庞大使团来燕京访问,因病逝世于山东省德州的北营村,留下次子温塔刺和三子安都鲁及王妃守墓并定居中国。因温安兄弟俩皆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又近同于回族,后便融入了回民族当中。其温塔刺取名子首音为姓(安都鲁亦同),遂产生了温姓。关于温(安)姓的来龙去脉,在温氏十六世孙温寿文于1934年编修的《温安家乘要录》中作了详细记载,颇具研究参考价值。此外,据薛文波《回回姓氏考》载,河北保定地区安、温两家回族‘有安温两家不分之说”,并‘自言其先世为蒙古人,来自蒙古安塔拉之温都鲁地区。其先世弟兄二人,采用汉姓,系按两地名之首育分安、温二姓。”依据这段‘自言”来看,如将其“蒙古地名”——“安塔拉”和“温都督”的首字一对换,这便是山东德州苏禄东王之子“安都鲁”。“温哈刺(塔拉)”。这显然不是巧合。再有,山东德州和河北保定均有“温安(安温)两家不分”、“其先世兄弟二人‘采姓”’之共说,显然是同出一脉。“人名”与“地名”之别,只恐是另有原委。由此可断言,山东德州与河北保定的温安(安温)两姓应是同祖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