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家谱-胡氏族谱新开塘世系支谱 - 族脉网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世图 集锦 名册 影集 资料 内容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派系:  (无)
家谱堂号:  安定堂
创建时间:  2009-07-28
版主登录名:  huguiqiu
开放状态:  公开
浏览次数:  1601
 
总人数 (含配偶):  79
总辈份:  23
世号排序方法:  自然辈份
 
男性人数 (含配偶):  56
女性人数 (含配偶):  23
 
在世人数 (含配偶):  77
辞世人数 (含配偶):  2
 
最老成员生日: 
最新成员生日:  1948年08月21日
 
家谱文选:  0
抒怀留言:  0
 
起源省份:  湖南
起源地名:  湖南岳阳新开塘
 
第一继承人: 
第二继承人: 
 
亲友链接:  Zl9wdWJsaWNfNzI0Lmh0bWw=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本支源流考

盖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然宗族甚大,分有亲疏,而要自祖宗视,则均是子孙,何有亲临疏哉!
我胡氏一族,系出妫。自胡公满受谥以来,由周而秦、而汉晋,以历宋、元、明、清,世远代久,支流各别,聚散不一,其地迁居不一。其省溯本寻源,而难详者阙以俟之。今仅纪本支。
自明建文初,彦六公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木牌楼迁居湖南岳州府巴陵县青岗岭,即今青岗驿落业下门而居。彦六生五子:文、义、礼、智、信。嗣遭张李之乱,义、礼、智、信后裔避居湖北监利县草场湖,其支繁叠出,近居于监邑者固多,远迁于他县别省者不少。
至仲文公生子迁暨凯,迁生芾棠,凯生草棠。芾棠生晓明、斗山,斗山回原籍丰城,四世孙朝治、朝贡复迁湖南巴陵青岗驿,后迁新墙下街,卒迁庙山嘴。晓明生宗圣、天贯、天报、天春、天信,天贯迁一都虎形山。天报、天春、天信无传。宗圣生万均、万镒、均雨、时雨,均雨早卒无传,时雨迁一都刘名段。万均生继盛、思泉,继盛生益秀,迁大源冲。思泉生名珍、席珍、哲玉,名珍世居青岗驿下门;席珍、哲玉无传。万镒生冬槐、近明、长发,冬槐生幼东、肖东,近明生心夏,俱迁易俗河,转迁郭埠桥,后迁新墙街观巷。幼东生公美,迁井勘上。肖东生缙河,长房四世孙盛华,徙段内。周华世居新墙街观巷,次房三世孙见忠,徙王家坊。心夏生千益、惟新俱迁张家庄。千益生士奇,迁观家桥徐婆塘,三世孙振玉,分居黄家坡。惟新生士魁,世居张家庄。长发迁观家桥杜饥冲,三世孙若鼎,迁嵩梓山。
草棠生天明,天明生宗琏、宗颜。宗琏四世孙加爵生大德、大贤,大德居青岗驿下门;大贤迁青岗驿中门,三世孙子荣长子振璜、三子振衍、四子振瑶、五子振玮、迁青岗驿上门。
宗颜迁新开塘前垅下坻坪。宗颜生必川,必川生一象、报堂、继安。一象生爱凡,爱凡生加敕、加勤,至三世孙翠柏、季琏,迁青龙山木星栉。报堂生华楚、召楚,华楚生君绍,迁徐家垅上屋,三世孙振荣四子启杰,迁一都袁家铺。绍楚生君用,迁张家坡。继安生魁凡,魁凡生瑞国、瑞卿,瑞国迁徐家垅中屋;瑞卿迁徐家垅下屋。加勤生大杰、大次。大杰、大次由贺家嘴迁磨刀坑坳口下雷雨门。
由是人丁蕃衍,迁移愈多,若无谱牒之传,卒鲜考证之籍,举凡祖宗之名字、生年、卒岁、娶配、葬所几何,不致淹没而无闻,又遑问,几世几代徙居某处,某族出于某支,某支同于某支耶?余心恻然!虑其世世远稽,因不惮劳薪,遍历通族,逐户采辑,依次参互,考订成编。购工剞劂,卑后之考家乘而识本源,庶世世子孙无相紊也!至于建祠立庙,余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后有作者,余望之。谨序。
后裔远忠敬亭氏谨撰于同治壬戌年
摘自《大清同治重编谱》

始迁祖
彦六(1376--1447)正贡,字大容,号彦六,元惠宗二十七年丁丑五月十五日午时,明建文初由江西丰城县木牌楼迁居湖南巴陵(今岳阳)县青岗驿,殁明英宗正统十二年丁卯九月十日午时,寿八十一岁。葬木星嘴亥山巳向。
妣赵氏(1386--1461)生明洪武十九年丙寅二月初一子时,殁英宗天顺五年辛巳八月十九午时,葬上门冲内筲箕坡株林嘴中排,癸山丁向。生子五:长仲文、次仲义、仲礼、仲智、仲信,义、礼、智、信迁居湖北监利县草场湖,(据本支源流考)后裔繁衍未录。

 字辈派语
溯源为显上,缵绪在怡伦。荆楚文风蔚,淮阳祖荫深
前贤荣梓里,后秀振乾坤。赢得千秋福,炎黄万代亲

 姓氏典故
第一种解释: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第二种解释: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第三种解释: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第四种解释: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回族中的胡姓取自祖辈回回名首音。据《元史;氏族表》载:赡思丁三子忽辛,纳速刺丁四子忽先的后裔有以忽为姓者,也有改为虎姓和胡姓的。又据金吉堂《回教民族说》称:“胡山……之后裔姓胡。《枣林杂组》:长安县儒学训导胡山……长安回人众多,而胡姓在明清间为大族。”再有,清代内务府的回回人喀尔迪克,后改姓胡,遂为胡姓回族的又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