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家谱-昭通锁马姓家谱 - 族脉网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族脉网,家谱,打印,免费家谱软件,网上缅怀

 
世图 集锦 名册 影集 资料 内容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详细资料

 
家谱派系:  (无)
家谱堂号:  (无)
创建时间:  2017-09-12
版主登录名:  narij
开放状态:  私密
浏览次数:  0
 
总人数 (含配偶):  403
总辈份:  14
世号排序方法:  指定辈份
 
男性人数 (含配偶):  224
女性人数 (含配偶):  179
 
在世人数 (含配偶):  378
辞世人数 (含配偶):  25
 
最老成员生日:  1841年
最新成员生日:  2019年3月21日
 
家谱文选:  0
抒怀留言:  0
 
起源省份:  云南
起源地名:  昭通
 
第一继承人:  1059955037@qq.com
第二继承人:  1968064020@qq.com
 
亲友链接:  Zl9wdWJsaWNfMTY1OTUuaHRtbA==

 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一、序

锁朝升公后裔,都民京马姓支系的生存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漫长岁月,由于历史、朝代、社会的变迁,统编的家谱一直未能出现,直到祖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以仁字辈为领头的后辈子孙,决心完成这一愿望。

2005年左右,移居各地的后辈子孙们,为安葬在得马寨的几代先辈们立碑时,突然产生寻祖的迫切心愿,大家都回忆起,长辈们生前反复叙说过,我们是锁姓后裔,先祖姓锁,人称锁三大王,是昭通小龙洞中营人,被满清王朝杀害后埋在小龙洞。其子的养父是他的至交,是得马寨都明军马姓,归真后埋在高桥,父辈马兴和(致中)生前曾为两位先祖立过记事碑。知情的兄弟就多次领大家到两地寻访,终于找到了先祖的墓地和碑记,并重新为两位先祖立了石碑,请当地阿訇开经赞圣,感恩真主,怀念先祖。

最令人欣慰的是,上述事实得到了《昭通回族文化史》一书有关章节的印证。

我们这个家族能够生存和繁衍,两辈女先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前代女先祖带领幼子锁维高随同养父马公到深山密林的高桥避难,千辛万苦将幼子养大成人,后来落脚于得马寨;第二代女先祖担负起孝养婆婆,抚养孤儿的重担,使子孙得以繁衍,家族得以形成。

经大家多次商议,决定由马仁龙编写家谱,定名为昭通锁马姓族谱,交付后辈永怀先祖。

马仁钧写于2013年

二、家训导语---先公略史

在昭通都民军马姓中有一个小支系,定居于得马寨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据考证系昭通锁姓家族中锁朝升公的后裔。

据族内世代相传和锁姓族谱记载,锁公是我辈的高祖父,在锁姓族谱中属明德老祖下第六世祖。

高祖父锁公,讳朝升(1841-1865),小名锁三,昭通小龙洞中营人。自幼勤于习武,并在清真寺当过“哈里法”,学得《古兰经》、《圣训》要领,通经达理,且能恪守经训。为人正直,急公好义,有胆有识,刚正不阿,身材魁伟,勇力过人,深得当地穆民爱戴。在清朝末年的“咸同之乱”时期,回民群众无辜受到残酷镇压,面临灭族之灾,锁公临危不乱,积极组织回族群众以村为营,联村互保,成为回民义军的将领之一,在昭通、鲁甸、威宁一带,以原始森林为屏障,与镇压回民的清兵展开游击战,坚持斗争达八年之久,使清兵闻风丧胆。回民群众尊称他为“锁三大王”。同治四年春(1865),清军从外地调集兵力,集中重型火炮,第三次大规模围剿昭通回民村寨,奋战数月的回民义军伤亡数千人,锁公中炮壮烈牺牲。在危难之际,高祖母马夫人带领幼子锁维高在锁公至友得马寨人都民军马姓,马公的保护下,逃往离昭通近百里的高桥深山中避难,并随马公改马姓,自此锁维高就叫马维高。不久马公染上热病归真,无依无靠的母子二人得到当地一董老医生收养。董老医生熟读易经、精通医道,为人仗义,不仅收养维高公为义子,还教他医理,培养他成才。高祖母志守清真,保持回俗,与董老医生结婚后生得一子名董仲书,幼年早逝。两二老又收养一个四川流浪来的孤儿,起名马宏顺,成年后为人精明,成为一名商人,往来于宜宾、昭通、昆明之间。

后来董公归真了,高祖母带领儿子回到得马寨定居,开始行医济世,他医术精湛,在昭通方圆百里都很有名气。自此家景慢慢好转,置有土地房产果园,家道开始中兴。维高老祖公和马氏老祖婆结婚后,于1891年生得我们的祖父宗华,号燦卿(1891-1975)。祖父宗华还在年少时,维高老祖就归真了,享年40余岁。曾祖母马老夫人是一位很能干的人,坚强地担起了孝养老母和抚养孤儿的重担。她为人和善,乐善好施,常免费用家传的胆南星、牛黄米、犀角水为乡亲们治疗时疫热病,深受各族群众尊敬。1940年12月26日曾祖母马老夫人80高寿时,昭、鲁、威、关、永五县的亲友们为她挂“节寿双辉”匾一块,至今尚存。前清进士,孔教会长,云南清真旬刊编辑李公石帆老先生作序文一篇这样讲:

“……昭通得马寨马老夫人,幼守闺训,长适名门,为维高公之原配,事翁姑则竭诚竭恳,相夫子则如友如宾,教子有方,待下无刻;处亲族长乐善好施,对乡邻每婉言和气;不幸马公享年四十有余归真,老夫人志笃冰霜,所遗一子马燦卿先生,自幼蒙老夫人和丸之教,令其出就名师学习,均有心得,而遵守五功五典,娶马氏,出自名门,也有贤能之声,生三子五女,均各成立,长孙致中(1908-1989)系寻甸高等中阿学校毕业,历任教员及清丈处办事员,被今蒙县县长王(凤瑞)公委令为瑞马乡乡长……

马老夫人,八旬而精神矍铄,所谓:松柏节操,女中孝子,女中君子,女中丈夫也。今乡人们特兴庆祝,问序于余,余因素与致中有性命学术之契合,略知其家世来历,遂不揣固陋,实事求是,援笔而为之序云,又为之歌曰:‘龙山苍苍,潭水洋洋,夫人之凤,山高水长’。”

从这篇精炼的序文中不仅可以了解到老祖母高尚的情操,而且也明白了我族中近一个世纪的家世。她老人家1951年归真,享年92岁。老夫人堪称是一位优秀的母亲,她为族人留下良好的榜样,正如埃及诗人艾哈曼德*绍基所说:“母亲是一所学校,培育了她,就等于培育了一个优秀民族。”穆圣(祈主福安之)指出:“天堂在母亲的足下。”自锁公殉难后,其子维高随养父改为马姓,至今已历七代人,子孙兴旺,已从滇东发展分布到寻甸、昆明、玉溪、开远等地。为让后人知道自己的祖人处世的艰辛及为人的风范,撰此文并修家谱,以便垂训子孙,敬主爱人,遵循正道;并知道得马寨都民军马姓的一个支系同锁姓是血缘关系。这一支锁马姓的形成,就象700多年前云南第一任回族省长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改姓为:纳、哈、马、赛、速、撒、锁、丁、穆一样,现在虽不能还宗姓锁,但要互相往来,加深了解,以便共同传承祖人的光荣传统,做他们优秀的子孙。清高伟大的真主在《古兰经》中昭示:“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了你们,使你们成为许多的民族和支系,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高贵的人,便是你们中最敬畏真主的人”(《古兰经》49章13节)。“敬畏真主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抑怒,又能恕人。真主是喜爱行善者的”(《古兰经》3章134节)。诚祈真主引导我们,使我们的后裔,世世代代遵循正道,成为敬畏真主的人。一切赞诵全归真主,化育众世界的主。


 字辈派语
三、锁马姓字派排行

(一)锁姓字派排行
德国永必,文朝在占
正银才培,珍祥有忠
裕云开明,恩宽发应
国庆春琳,意光洪志
武跃成学,功立安能

(二)马姓字派排行
万良开成大,东品建宗兴
仁义传家本,道德永维明
忠孝承先业,正信定乾坤
博爱振国泰,和平仲邦宁
才华真光献,江山继世存

(三)锁姓与马姓字派辈份对照表
马姓辈份锁姓辈份
品...........朝
建...........在
宗...........占
兴...........正
仁...........银
义...........才
传...........培
家...........珍
本...........祥

 姓氏典故
第一种解释: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其始祖为赵奢。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大业。大业之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帝舜赐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世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后建立赵国。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世居邯郸。史称马姓正宗。

第二种解释: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第三种解释:出自他族改姓。西域人马庆祥,人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遂以马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马祖常之后亦为马氏。金元以后,为回族大姓。

其中,回族中的马姓最为多,故有着“十个回回九个马”之说。马姓主要来自祖名(经名)首音。如“我教之马,则多为阿拉伯人名之译音。首音,均可以马字译也。”(《滇南丛话》)“‘马’是第一音节的音译,原来是人名,”(《回族人物志;明代》)后来就成了中国姓氏了。这也就是“以名为姓”的演化过程。在穆斯林当中,取尊贵的圣名穆罕默德为经名者最为多,且圣名在中国历史上又曾被“一名多译”(马罕默德、马哈迈德、马哈马、马合麻、马哈木、马哈默等),故姓马的也就多了。再有,穆萨等一些带有M字头的经名,在翻译时,也在向“马”靠近,如将其译成“马沙”等。马姓,除取祖名(经名)的首音外,还有许多是取自中后部的“马”。如乌马儿、亦思马因、哲马鲁丁、默里马合麻之后裔取中间的“马”,阿合马之后裔取后部的“马”。还有,即便是祖名(经名)中没有“马”,也因谐音关系,取了马姓。如“吉雅漠低音,字元德,漠音与马同,故名马元德”。(《回教民族说》)又如清代内务府回回玛苏哈,便以“玛”音而改马姓。回族中的马姓,还有一些是因各种原因改作马姓的。据云南《保氏宗谱》称:“有因世变逃避于蛮夷间者。有改姓马氏者。”也‘有从母之故,改姓马者。”又如寻甸马氏《族谱》载:“始祖姓纳,南京应天府籍……至二世祖,于明弘治年始就寻甸而卜居焉。改姓马。”明成祖永乐年间,敕封武德将军、咸宁候、世袭锦衣卫指挥使的赛哈智(赛典赤七世孙),“后辞职隐居滇西,改姓马氏。”(《中国回族大辞典》)在“ 1949年前,有一位为中国朝圣者作引导工作的阿拉伯人,名‘代理理’,来青海经商,在西宁娶回民女为妻,生一子二女,因回民多属马姓,当时青海的统治者也姓马,故给子女冠以马姓……彼之子女现仍居西宁。”(《回回姓氏考》这些“同姓不同宗”的马姓,极大地丰富了回族马姓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