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3-03 07:07:09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11994 跟帖次数 8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时期的酿酒发明者杜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世本》记载,杜氏是黄帝时期的酿酒发明人杜康的后代。

相传,杜康原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后,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地种粮食。黄帝命杜康管理生产粮食,杜康很负责任。由于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粮食越打越多,那时候由于没有仓库,更没有科学保管方法,杜康把丰收的粮食堆在山洞里,时间一长,因山洞里潮湿,粮食全霉坏了。黄帝知道这件事,非常生气,下令把杜康撤职,只让他当粮食保管,并且说,以后如果粮食还有霉坏,就要处死杜康。

杜康由一个负责管粮食生产的大臣,一下子降为粮食保管,心里十分难过。但他又想到嫘祖、风后、仓颉等臣,都有所发明创造,立下大功,唯独自己没有什么功劳,还犯了罪。想到这里,他的怒气全消了,并且暗自下决心:非把粮食保管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里发现了一片开阔地,周围有几棵大树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树干。树干里边已空了。杜康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粮食装在树洞时,也许就不会霉坏了。于是,他把树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树,都一一进行了掏空处理。不几天,就把打下的粮食全部装进树洞里了。

谁知,两年以后,装在树洞里的粮食,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慢慢地发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粮食时,突然发现一棵装有粮食的枯树周围躺着几只山羊、野猪和兔子。开始他以为这些野兽都是死的,走近一看,发现它们还活着,似乎都是睡大觉。杜康一时弄不清是啥原因,还在纳闷,一头野猪醒了过来。它一见来人,马上窜进树林去了。紧接着,山羊、兔子也一只醒来逃走了。杜康上山时没带弓箭,所以也没有追赶。他正准备往回走,又发现两只山羊在装着粮食的树洞跟前低头用舌头舔着什么。杜康连忙躲到一棵大树背后观察,只见两只山羊舔了一会儿,就摇摇晃晃起来,走不远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飞快地跑过去把两只山羊捆起来,然后才详细察看山羊刚才用舌头在树洞上舔什么。不看则罢,一看可把杜康吓了一跳。

原来装粮食的树洞,已裂开一条缝子,里面的水不断往外渗出,山羊、野猪和兔子就是舔了这种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闻了一下,渗出来的水特别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尝了一口。味道虽然有些辛辣,但却特别醇美。他越尝越想尝,最后一连喝了几口。这一喝不要紧,霎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刚向前走了两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时,只见原来捆绑的两只山羊已有一只跑掉了,另一只正在挣扎。他翻起身来,只觉得精神饱满,浑身是劲,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挣扎的那只山羊踩死了。他顺手摘下腰间的尖底罐,将树洞里渗出来的这种味道浓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来后,杜康把看到的情况,向其他保管粮食的人讲了一遍,又把带回来的味道浓香的水让大家品尝,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有人建议把此事赶快向黄帝报告,有的人却不同意,理由是杜康过去把粮食霉坏了,被降了职,现在又把粮食装进树洞里,变成了水。黄帝如果知道了,不杀他的头,也会把杜康打个半死。杜康听后却不慌不忙地对大伙说:“事到如今,不论是好是坏,都不能瞒着黄帝。”说着,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黄帝了。

黄帝听完杜康的报告,又仔细品尝了他带来的味道浓香的水,立刻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一致认为这是粮食中的的一种元气,并非毒水。黄帝没有责备杜康,命他继续观察,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仓颉给这种香味很浓的水取个名字。仓颉随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饮而得神。”说完便造了一个“酒”字。黄帝和大臣们都认为这个名字取得好。

从这以后,人类远古时候的酿酒事业开始出现了。后世人为了纪念杜康,便将他尊为酿酒始祖。

另外一种传说是:杜康又名少康,夏王朝时期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第五位国王,据史籍《史记·夏本纪》及其他历史文献记载,在夏王朝第四位国王帝相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政变,帝相被杀。那时帝相的妻子后缗氏已身怀有孕,逃到娘家“虞”这个地方,生下了儿子,因希望他能像爷爷仲康一样有所作为,所以,取名少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为生,带的饭食挂在树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时间后,少康发现挂在树上的剩饭变了味,产生的汁水竟甘美异常,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就反复地研究思索,终于发现了自然发酵的原理,遂有意识地进行效仿,并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从而奠定了杜康中国酿酒业开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为“杜康酒”。

在杜康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杜氏。如果杜康是杜氏的得姓始祖,那么杜氏至少也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该支杜氏正确读音作dù(ㄉㄨˋ)。



第二个渊源:源于祁姓,出自帝尧裔孙刘累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黄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有个叫祁的,尧姓伊祁,杜氏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代。

尧除承继祖辈姬姓外,又因其母庆都(居于今河南淮阳的有锋氏族部落之女)在祁地伊长孺家生下他,故又以地名“祁”为姓。

中国古史传说的“帝”都有氏号,如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尧的氏族部落善于农耕和烧制陶器,又曾以唐(今河北唐县)、陶(今山东定陶)地为部落居住地,遂被人们尊称为陶唐氏,故有帝尧陶唐氏之称号,亦单称为“唐尧”。陶唐氏的后裔曾建国于刘。当时夏后氏的六世孙孔甲为夏王,他好方鬼神。传说天降雌、雄二龙,孔甲不会养,陶唐氏的裔孙刘累就向豢龙氏学扰龙。豢龙氏畜龙以事帝舜,因而被赐姓。而刘累因为学扰龙而事孔甲,也被赐姓为御龙氏。到西周时,刘累的后代建唐国,人称唐杜氏。后周成王把唐国灭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称为杜伯。周宣王时,杜国又被灭,作为周大夫的杜伯也无罪而被杀害。杜伯的子孙大多投奔其它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为姓氏了。

姬姓(或祁姓)尧的氏族部落在迁徙中不断发展,活动范围不出今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其部落中有不少氏族,活动地域亦较多,地名随族迁移,形成河北“唐”地名,山西的“唐城”、“北唐”、“南唐”、“西唐”、“东唐”,以及山东的“陶”地、山西的“陶城”等。他被众部落首领推举为“帝”后,定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帝尧聪明通达,善于团结天下各部落,又带领百姓从事原始农业生产,从事制陶器和货物交换,掌握天气变化和春夏秋冬时令,又不误农时地劝民播种、收割,使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合和万国。帝尧又信任和重用华夏、东夷的部落首领,带领百姓导河治洪水,平水土,威望大增,被尊为“文祖”。

在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建立后,禹王又封帝尧的后裔于唐(今山西翼城故唐城),称唐国。徐才宗在《国都城记》中说:“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有晋水。”禹初都于今山西临汾市,不久,又迁都于今山西夏县,再迁于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他封尧的后裔于晋南,一是说明对帝尧的尊奉,二是说明对尧、舜故都地区的重视。“晋南有汾水,尧舜禹为都”,就反映了晋南在古代社会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姬姓唐国传到夏朝中期后衰落,余民中的一支渡过黄河,定居于今河南鲁山县的刘村,更姓刘氏。其后,刘氏人又建立弱小的刘国(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刘国贵族刘累被夏王孔甲任命为驯养龙的官员。因他曾从师于豢龙氏,故孔甲封刘累为“御龙氏”。龙本是炎黄以来华夏族的图腾崇拜物,被崇奉为“神龙”,神圣不可侵犯。但孔甲昏暴,却以死去的雌龙(母龙)肉食之,味美无穷。他又令刘累另外寻找雌龙驯养,供其食用,刘累知难以找到,必被孔甲处死,便悄悄逃回刘国。夏王孔甲怒,灭其祖先的姬姓唐国,余众四散,一支余众乘夏末之乱,在今山西太原复建立弱小的北唐国,以与翼城故唐国相区别。

公元前1600年,在成汤建立商王朝后,都于西亳(今河南偃师)。鲁山的刘国(刘累后裔)、太原的北唐国及翼城等地的姬姓唐民,因仇视夏王朝,所以在成汤灭夏时,均纷纷归服于成汤。据史书记载,夏王桀被商军打败后退守于鸣条(今山西夏县故夏邑城),商军追击并包围了夏墟,故唐国余众做内应,助商汤军攻克夏墟,囚禁夏王桀,立下功劳。因而商王汤又恢复了在今山西翼城西的姬姓唐国,称“南唐”。商王汤又灭亲夏王室的韦国(亦称豕韦,彭祖后裔),封刘累的后裔于韦,恢复其祖姓姬或祁,仍称韦国(今河南滑县废滑城,今名妹村)。

韦国、南唐、北唐忠于商王室,关系密切。尤其是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市)而更名殷朝后,晋南成为殷的王畿地,与唐国的关系更为密切。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殷王去唐国田猎的记载,还有唐国奉殷王命讨伐邻近的长人国、苦方国等记载。专家们认为这个唐国指的是“北唐国”,当时国力比较强盛,南唐国则比较弱小。殷王武丁时,迁封韦国国君刘姬贡于夏墟(今山西夏县),称唐国(西唐),封其子于韦(豕韦),成为子姓韦国。这样一来,商朝时山西地区便有北唐、南唐、西唐三个姬(或祁)姓唐国,国君均为帝尧的后裔。

周成王时,亲商的西唐国暗中参与纣王之子武庚的叛乱,被周公旦大军征服,强迁于周朝镐京(今陕西长安镐京村)东南的杜村(今陕西长安曲江乡三兆村),封其弟姬虞于唐(今山西夏县),称唐叔虞,国号仍为唐,后改称晋国。

杜村的得名,是因姜姓炎帝裔支族后土部落曾居于此,其图腾崇拜为杜树(古称甘棠树,今称野刺梨),遂将居地称“杜”。唐国迁于杜地时,国君为姬晖(刘晖、祁晖),依附于周王朝,更国名为杜国。

姬晖娶王氏女为妻,生子姬智。姬智妻魏氏生子姬皙,晳妻金氏生子姬贯。贯妻熊氏生子姬行义,行义妻姜氏生子姬知。知妻魏氏生子姬鼎方,鼎方妻戎氏生子姬聪,姬聪娶妻曾氏,生子姬伯。伯为杜国国君后,称杜伯国(非西周的伯爵国),人口已较多,经济有所发展,国力已较强盛,成为周王朝的亲近国。于是,周宣王召杜伯人王室做官,封为“伯”爵。这就是《汉书》记载晋国大夫范宣子所说“祖自虞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的发展史。唐朝史学家颜师古对这段话注释说:“唐、杜,二国也。殷末,豕韦氏徙于唐。周成王灭唐,迁至于杜,为杜伯。”周宣王一行巡视杜国时,就住在杜伯家,还令工匠铸铜礼器相赠送,关系相当密切。

周宣王时,唐杜国君在朝任大夫,人称杜伯。周宣王有个宠妃叫女鸠,她看上了英俊的杜伯,就想方设法去引诱他。杜伯是个正直的人,拒绝了女鸠的勾引,女鸠恼羞成怒,在周宣王面前诬告杜伯欺负她。周宣王轻信了女鸠的话,就把杜伯抓起来处死。

杜伯被屈杀死,他的子孙大都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裔族便以国为氏,称杜氏,后人哀杜伯之忠,立祠于杜陵,号为杜主,又曰右将军庙,至今尚存。

当时,杜伯之子隰叔逃奔晋国,后仕晋为士师之官。其子孙遂为士氏,后食邑于范,又为范氏。杜氏、士氏、范氏三氏同宗同源。

春秋初年,唐杜国被秦国所灭。公元前687年,秦武公置杜县,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的东南部。西汉元康六年(公元前65年),因汉宣帝筑陵于该地,遂改名为杜陵。

据有关史料所证,杜陵杜氏族人的世居地,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少陵原东南端一带,此地因世居杜氏贵族,故而在唐朝时期便在该地设置“杜曲”地名。后又因其南设杜固地名,后世便称杜曲为北杜,杜固为南杜,两社之杜氏族人史称杜氏正宗,为杜氏家族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支杜氏正确读音作dù(ㄉㄨˋ)。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杜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楚国有君主名叫熊艰,号称杜敖,亦称堵敖、庄敖。

据史籍《史记·楚世家》中记载:“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文王二年,伐申,过邓,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六年,伐蔡,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楚强,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齐桓公始覇,楚亦始大。十二年,伐邓,灭之。十三年卒。子囏立,是为杜敖。杜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杜敖,代立。”

杜康姬伯芈囏(熊艰),就是楚文王长子,周惠王姬胡齐元年(公元前676年),楚文王熊赀病逝于军中,熊艰即位,是为楚杜敖(堵敖)。在其当了国君之后的第五年(公元前672年),楚杜敖欲杀其弟芈頵(熊恽),熊恽及时逃出国,躲过屠难。后熊恽在第二年(公元前671年)即联合了姬姓随国,乘楚杜敖自以为独掌朝纲而疏忽大意之机,率军突袭楚国,一举弑杀了楚杜敖,自己即位为楚国君主,是为楚成王。

在楚国历史上,诸“敖”是赫赫有名的,计有若敖熊仪、莫敖熊屈章、蒍敖熊艾猎(孙叔敖)、霄敖熊坎(宁敖)、杜敖熊艰(堵敖、庄敖)、郏敖熊貟、訾敖芈比、共敖熊作等等,“敖”在古楚语中,就是“王”的意思,皆有一时把持国政的历史。

在楚杜敖熊艰被弑后,其族人后裔分散避难,有以先王称号为姓氏者,称杜氏、或称堵氏,后统称为杜氏,世代相传至今。

芈姓杜氏源出杜敖(堵敖),其“杜”、“堵”的读音皆作tú(ㄊㄨˊ),今音读作dù(ㄉㄨˋ)亦可。

本书按:

在历来的先秦论坛上,一直有学者认为熊艰即位时才九岁,弟弟熊恽才六岁,五年后各十四岁、十一岁,因此发动彼此相互残杀的可能性不大,《史记》所记有误,而且楚国有立幼为王的惯例,因此熊囏可能是早殇,因此熊恽即位。

本书认为,此说的根本立脚点,在于熊艰、熊恽皆为楚文王妃息妫所生,因此推算出其时二者的年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熊恽为息妫所生已可肯定,而熊艰是否为息妫所出,根本就没有历史记载能够予以明确。因此,所推算熊艰即位才“虚九岁”,是非常值得商榷的:若按熊艰被杀时才十四岁计,熊恽才十一岁,是否有能力说动并调集姬姓随国的军队,大有可疑!且年仅十四岁的熊艰是否能有后裔,更是大大值得推敲,芈姓杜氏的来源也就成为悬疑命题了。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杜蒯,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

“杜”字作为植物解释,是中原地区鲁、楚国对某一类植物的称谓,非晋、秦、卫国所据地区的称谓。在晋、秦、卫国所据地区,“杜”就是牡宰,亦称灶宰,通“屠”字;“蒯”就是一种专门屠宰牺牲的刀剑。

杜蒯,是春秋时期晋、秦、卫诸国掌管膳食和祭祀牺牲的官吏,是官职称谓,通称宰夫。后来战国时期的魏、赵、韩、秦诸国仍以“杜蒯”为内宫宰夫的官称,历史上著名的“杜蒯”有数人。

春秋时期,晉国在晋平公姬彪执政晚期,有个内廷小官叫作杜蒯,姬姓,名字待考。

晋国大夫下军佐荀盈(智盈、知盈、智悼子、知悼子,公元前565~前532年待考)是晋国卿佐,是晋平公的重臣。周景王姬贵十三年(晋平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32年)农历6月,荀盈出使齐国回来的途中在河南内黄病逝,灵柩运回绛(今山西绛县),尚未下葬。当时晋平公在宫内摆宴娱乐,开怀饮酒,并命乐师师旷、近臣李调陪饮,又鼓钟助兴。

杜蒯听说后,直接进入寝门,走上堂,舀了一杯酒命令师旷喝,又舀了一杯酒让李调喝,然后自己也喝了一杯,什么也不说就下堂了。晋平公感到杜蒯的举动很奇怪,赶紧把他喊了回来,问他刚才的举止是什么意思?

杜蒯说:“纣王死于甲子日,夏桀在乙卯日被流放,后来的君王都把甲子、乙卯作为忌日,不敢奏乐。如今,您的大臣荀盈死了,灵柩尚未安葬。肱股之臣逝世,这种悲痛要比甲子、乙卯之日大得多,而您却在饮酒作乐。师旷身为晋国的乐师,居然没有提醒国君,所以我让他喝罚酒。李调是国君的近臣,竟为了酒食而忘了国君的过错,所以我也让他喝罚酒。”

晋平公马上问杜蒯:“那为什么你自己也喝酒呢?”

杜蒯说:“我不过是个宰夫,却超越了自己的职权,过问起国君的过失,所以也要受罚。”说完,杜蒯洗了酒爵,又舀了酒,面向晋平公高高举起。

晋平公听了杜蒯的话后,十分惭愧,他马上下令终止娱乐,对着对杜蒯行了一个礼,然后对左右诸臣、侍者们说:“将来即便我死了,也一定不要废了这个酒爵,要传下去,让后人永远记住杜蒯的劝戒。”

杜蒯的所作所为表明的是:“君臣之间如果不能体现出应有的情分,君臣关系就会不正常,社稷就会有危险。” 杜蒯的一句话使晋平公幡然感悟,后来很隆重地为荀盈发葬,并严格规定了晋国的君臣后事的要求。一时间,感动了许都有识之士,纷纷从各国前来为晋平公服务。杜蒯也因此成为千古名传的贤人。

后来在唐玄宗李隆基主持朝政时,礼部尚书苏颋病逝,李隆基正准备欣赏歌舞,起居舍人韦述上疏说:“在贞观永徽年间的时候,当有大臣去世,就停止朝事举行哀悼,表达朝廷从始至终的恩德。皇上有旌贤录旧的恩德,臣子有生荣死哀的美誉。从前,智悼子死,平公摆宴娱乐,杜蒯一句话却使平公感悟,《春秋》上记载了这件事。已故礼部尚书苏颋,连续两代做宰相,世代忠诚清明。苏颋又事奉陛下二十多年,现在遽然不归,国人痛心嗟叹。希望考虑惟盖般的旧谊,股肱似的亲情,把朝事暂时放一放,而表示君臣之间的情谊。”当天,唐玄宗即停止了一切宫廷娱乐活动,并罢朝一日,设帐驻在洛城南门哭悼苏颋,并追赠苏颋为右丞相,赐谥号“文宪”。到了苏颋下葬的那天,唐玄宗正在游历咸宜宫,并准备出猎,当听说为苏颋送葬之事后,马上终止出猎活动,并说:“苏颋将要下葬,我怎能忍心自己娱乐呢?”半路上又回来了。

到了南宋时期,国君没有出席朝廷重臣的丧礼,理学大师朱熹就尖锐地指出:这不仅是君臣感情淡漠的表现,而且也是国家衰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杜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称杜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杜氏正确读音作tú(ㄊㄨˊ),今音读作dù(ㄉㄨˋ)亦可。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北魏王朝时期有鲜卑拓拔部独孤浑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记载,南北朝时北魏政权有独孤浑氏,为鲜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

鲜卑独孤浑氏,排在鲜卑贵族一百一十姓之末,是代北地区鲜卑族代国旧部。

独孤浑部原为鲜卑拓跋部的从属部落之一,原游牧于云中一带(今内蒙古托克托)。曹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拓跋部大人拓跋·力微率部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之后召集诸部,以武力确立了拓拔部在部落联盟中的大酋长地位,建立了代国。在拓跋·力微病逝后,诸部离叛,独孤浑部则是最先离叛的部落之一,曾一度依附于万俟部。

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国经淝水之战惨败后,国力日弱,拓跋·力微十六岁的儿子拓拔·珪不失时机地召集父王的旧部,以武力加智慧实施占地称王之策,迅速扩展势力。到了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拔·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为“魏”,史称“北魏”,之后鲜卑万俟部归附拓拔·珪。

独孤浑部转了一大圈,仍然随着万俟部回复到拓跋部中。此后,拓拔·珪将独孤浑部被排位在贵族行列的最末。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以后,即开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①易鲜卑服装为汉服。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农历12月甲子,北魏孝文帝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这是易鲜卑官服为汉制官服的具体执行措施。

②规定官员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并称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岁以上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逐步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则要立即改说汉语。如有故意说鲜卑语者,降爵罢官。

③迁往洛阳的鲜卑人,要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北魏故都城,今山西大同)。

④改鲜卑贵族原有的姓氏为汉姓,并定门第等级。所改之汉姓,以音近于原鲜卑姓者为准。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是最高的门第等级;另外的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这八姓贵族的社会地位,相等同于当时北方汉族最高门第的崔、卢、郑、王四姓。其他等级稍低一些的鲜卑贵族姓氏亦皆改为汉姓,其等第与汉族一般士族相当。

⑤积极鼓励鲜卑的皇族和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藉以建立政治联姻,由是加强汉族与鲜卑族的民族融和。

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过程中,独孤浑氏大多改为汉姓杜氏、独氏、独孤氏,逐渐融入汉族,是为河南洛阳杜氏。该支杜氏正确读音作dù(ㄉㄨˋ)。



第六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徒单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女真族徒单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秃丹部落。

宋、辽时期,女真族徒单氏部落与完颜部、乌济赫部散居于珠河胡凯山一带地区(今黑龙江尚志帽儿山)左近之地,后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成为金国女真诸部的中坚。

徒单氏在金国时期世有高官,诸如徒单·恭、徒单·兀典、徒单·合喜、徒单·镒、徒单·月凝、徒单·克宁、徒单·阿里出虎、徒单·麻等等。

在金国中后期,朝廷开始进行政体、法制、教育等一系列的汉化改革,特别是在第六代帝王金章宗完颜·麻达葛(汉名完颜璟)继位后,更是大力着手进行汉化改革。

金章宗,是金国历代帝王中汉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皇帝,他诗词创作甚多,又爱好书法、绘画,在朝中设立书画院,搜集和整理散佚的书籍和书画名品,尤其推崇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书。

金章宗善书法,知音律,雅尚汉文化。曾推行过女真族姓氏的汉化,后来因怕走上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的老路而放弃了这个尝试。

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宋理宗赵昀端平元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六年,公元1234年)农历1月,金国在蒙古与南宋两国的联合攻击下灭亡,不少女真族人将姓氏改为汉姓以避兵祸,其中的大多数徒单氏族人退回乌喇(今吉林永吉)、苏完(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黑龙江流域等地生息繁衍,后逐渐变称为都善氏、图克坦氏等,还有一些徒单氏族人取谐音汉字改为单字汉姓杜氏、单氏、都氏、图氏等。

而后来的满族都善氏、图克坦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多冠汉姓为杜氏,读音皆作dù(ㄉㄨˋ)。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杜尔根基特氏,亦称德特齐特氏,世居英郭和罗(今俄罗斯托木斯克州)。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etecit Hala。

蒙古族、满族杜尔根基特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杜氏、德氏。

蒙古族杜氏读音作dù(ㄉㄨˋ)。



第八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德敦氏,满语为Dedun Hala,汉义“站”,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杜氏、邓氏等。

⑵.满族杜鲁穆氏,亦称都噜氏,满语为Duru Hala,汉义“模样”,世居长白山区、黑龙江流域。按后来俄罗斯学者史禄国的调查记录,都噜氏族为新、老满洲共有的姓氏,后多冠汉姓为都氏、鲁氏、杜氏等。

据俄罗斯学者史禄国在《满族的社会组织》中记载:

⑴.满族杜奇勒氏,满语为Ducile Hala,这个氏族人口不多,也不知道这个姓氏的含义,世居爱珲地区(今黑龙江黑河),被俄国人称为“杜切尔”,后来由于哥萨克对他们采取斩尽杀绝的血腥政策,以至于人口非常稀少,后多冠汉姓为杜氏、图氏。

⑵.满族杜朱氏,满语为Duzu Hala,为新满洲部族,人数不多,亦无分支,民国初年多改汉姓为杜氏、朱氏等。

满族杜氏读音皆作dù(ㄉㄨˋ)。



第九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伦春族都勒氏,世居黑龙江上游额尔赫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ure Hala,汉义“原来”。

鄂伦春族、满族都勒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杜氏、都氏等。

鄂伦春族杜氏读音作dù(ㄉㄨˋ)。



第十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达斡尔族德都哷氏,亦称德都尔氏、德都拉氏,以地为氏,世居黑龙江德都哷屯(今俄罗斯海兰泡东北部),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edure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杜氏、德氏。

另外,达斡尔族的德贡氏、达力德尔氏等,亦均改汉字单姓为杜氏。

达斡尔族杜氏读音皆作dù(ㄉㄨˋ)。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温克族杜拉拉氏,亦称都拉喇氏、都拉尔氏,世居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杜拉尔(今内蒙古阿尔山杜拉尔林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ulara Hala。

鄂温克族、满族杜拉拉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杜氏。

达斡尔族杜氏读音作dù(ㄉㄨˋ)。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裕固族,为隋、唐时期的回纥民族后裔之一,信奉藏传佛教。未婚女子有带头面的习俗。

裕固族近90%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康乐、大河、明花、皇城区及马蹄区的友爱乡,其余居住在酒泉市的黄泥堡裕固族乡,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裕固族自称“尧呼尔”,崇尚骑马和射箭。据史籍记载,宋朝时期,裕固族先民被称为“黄头回纥”,元朝时期称为“撒里畏吾”,明朝时期称为“撒里畏兀儿”,清朝时期称为“锡喇伟古尔”,民国时期称为“锡喇伟古尔”、“西喇古儿黄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曾一度称为“撒里维吾尔”。1953年经该民族代表协商,确定以同“尧呼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族称。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一致称为裕固族。

裕固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语、汉文是裕固族共同进行书面文字交际的工具,通用三种语言:甘肃省南部裕固族自治县西部的裕固族人使用西部裕固语(尧呼尔语),甘肃省南部裕固族自治县东部的裕固族人使用东部裕固语(恩格尔语),裕固族人还通用汉语。

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裕固族的杜曼氏改汉姓为杜氏,世代相传至今。

裕固族杜氏读音作dù(ㄉㄨˋ)。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明朝丹徒人(今江苏镇江)陆堇、清末杭州人戴杜衡、民国广东大浦人曹传美(改名杜埃)、河北饶阳人王润象(改名杜澎)、湖南宁乡人戴杜波(改名杜波)等。



得姓始祖:杜康、姬伯、芈囏(熊艰)、杜蒯。

杜氏的历史名人(二) -- 杜聿明:(公元1904~1981年),陕西米脂东区吕家崄杜家湾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江苏省徐州“剿匪”总部副总司令。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抗日英雄。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终老大陆。

其青年时代为中国抗战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杜聿明是国民党军队中少有的西方化将领。如果说张自忠是中国传统武将的代表,孙立人是中国儒将的代表,张灵甫是中国少壮派猛将的代表,那么杜聿明则可算是中国少有的西方化将领的代表。

在抗战中,杜聿明是为数不多的“闪电战”的坚持者。与大多数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中积极防御,稳打稳扎的战术不同,杜聿明的特点就是进攻!以优势的火力压制敌手,以最快的攻击速度打挎敌人,其经典战役就是昆仑关大捷。当然,杜聿明的成功与蒋中正对他的宠爱分不开,他所掌握的部队是国民党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这也是他有条件去完成他的军事部署。然而,他最后的失败却也恰恰是因为这一观念,在广阔的淮海战场上,面对人民解放军“运动战专家”粟裕将军的口袋战术,杜聿明仍然坚持进攻战术,以至最终被分割包围,惨遭俘虏。

杜聿明一生最为辉煌的战绩,则是在抗战八年中缔造的。他消灭倭寇的数量虽然不及薛岳,但他面对的敌人都是日本最精锐的部队,其战斗的艰苦程度和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杜聿明手中有中国当时最先进的坦克部队,因此杜聿明的胜利,是中国陆军第一次运用现代化战争方式打赢的胜利,其对中国陆军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1939年11月17日,为截断中国西南国防交通线,日寇在防城、北海登陆,进占钦州,发起对华南的攻击。11月24日,号称“钢军”的日寇板垣第五师团之中村正雄的第十二旅团进占南宁,一个月后,又攻陷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12月16日,杜聿明奉命率第五军反攻昆仑关。这是第五军组建以来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战役,杜聿明要求各师长:“督促本部官兵奋勇向前,一举消灭敌人的‘钢军’,打出我们第五军的威风来,让日本鬼子知道中国机械化部队的利害!”

12月18日拂晓,在战车、炮火掩护下,第五军对昆仑关日寇发起猛烈攻击。郑洞国的荣誉第一师担任主攻,与日寇展开白刃战,首先占领了仙女山。当夜各部乘胜进行夜袭,占领了昆仑关。可是,12月19日午后,日寇在大批飞机掩护下发动反攻,昆仑关又被夺去。此后,双方反复争夺,伤亡惨重。杜聿明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他运用灵活战术,机动作战,随时调整作战部署,成功地包围了昆仑关之敌。日寇凭着“钢军”武士道精神和所占优势地形,顽固抵抗。杜聿明经过缜密的分析,决定采取“要塞式攻击法”,稳扎稳打,缩小包围圈,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从12月23日起,日寇虽增援了两个大队的兵力,旅团长中村正雄亲自督战,也不能挽回败局,反被当场击毙。第五军相继攻克同兴堡、罗塘堡、653高地。第二○○师师长戴安澜亲自督军奋战昼夜,前赴后继,终于夺取了界首阵地。杜聿明情不自禁欢呼:“昆仑关大门打开了!”12月31日,邱清泉的新编第二十二师以凌厉攻势突入昆仑关。

这次战役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而告结束。日寇一个旅团长、两个联队长、三个大队长被击毙,班长以上军官死亡达85%以上,士兵死亡四千人,被俘一百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临死前在日记本上写道:“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那是因为我军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抵抗。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军队更顽强的军队…”

捷报传出,举国欢腾,全国各地记者纷纷前来采访。当时《中央日报》在题为《记杜聿明将军》的文章中称“中国机械化部队开始歼敌,则杜聿明督率始,在昆仑关大捷后,敌人开始认识到,中国军队已踏入世界近代军队行列。”昆仑关战役结束后,杜聿明在巍峨的昆仑关上建了一座“陆军第五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含着热泪亲笔楷书了四百字的悼念碑文。他对记者们说:“这次抗战胜利…需要着重宣传的是,本军是民众的武力,民众是本军的父老,本军的胜利,其实也是民众的胜利。”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杜聿明率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军将士,与日寇作战一千七百余次,共歼灭日寇六万多人。这一数字虽然仅次于张自忠与薛岳这两位抗日名将,但其战斗的含金量却为最高,因为他面对的都是日寇的王牌师团。

1945年10月18日,杜聿明被撤销昆明防守总司令及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之职后,离开昆明回到重庆。同一天,就发表了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命令。

杜聿明上任后第四天,蒋中正对杜当面指示,要与苏联接洽,接收东北领土主权。杜聿明经过近十天与苏军联络,发现苏军已宣布自东北撤军,营口苏军已经离去,被东北民主联军接收。为此,杜聿明便向蒋建议:要接收东北非用武力不能解决。11月5日,杜聿明急飞重庆向蒋报告,请求迅速抽调兵力,由美舰掩护从葫芦岛或营口强行登陆。11月8日,杜聿明到达秦皇岛,率先向东北解放区挑衅,指挥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向榆锦进攻。14日,杜聿明下达向山海关进攻的命令,决心在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未到达之前,夺取要点,分兵两路继续向绥中追击前进,之后,占领兴城、锦西、葫芦岛三个要点。杜聿明到锦西后,按原定方针,命令部队向锦州攻击。由于东北民主联军有计划地撤退,26日杜聿明率部进入锦州,同日还占领了山海关。是年12月16日,国民党政府迫于国内、国际和平建国的舆论,与中共举行和谈。蒋中正一面谈判,一面下令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积极进攻。杜聿明接到蒋的指示后,于12月23日命令第五十二军冒雪进占北镇、黑山,然后又分兵两路,分别向阜新、营口进攻,占领了北票、朝阳、黑水等城。1946年1月10日,杜聿明又按照蒋的密电,赶在停战令即下前,抢占了平泉等重要城市。

杜聿明自发动夺取东北的战役以来,多次奔赴前线指挥,日夜不息,疲劳过度,于2月18日乘专机飞北平,秘密进入白塔寺中和医院治病。3月16日,动手术割去左肾。4月16日,返回沈阳。杜聿明回到沈阳后,得知在他卧病中,熊式辉、郑洞国曾指挥由美舰从上海、广州、越南等地陆续调来的五个军,向解放区猖狂进攻,虽然进占了抚顺、鞍山、铁岭、法库等地,但受到东北民主联军坚强阻击,损失重大,士气低落,形成僵局。因此,如何消灭共军主力,打开僵局,成为杜苦心思考的核心问题。他决心一方面就现有态势,让郑洞国继续向四平进犯,一方面搜集东北民主联军的情报,寻找主力,以求一逞。杜聿明认为:从地形上看,本溪为沈阳门户,如将东北民主联军压迫于山海关以南,就可扼要据守,抽出一个军到四平方面,以优势兵力向四平进攻。于是命第五军、新编第六军对本溪准备攻势。4月28日,在空军掩护下,两个军分两路向本溪攻击。杜聿明在本溪得手后,迅速转而全力策划进攻四平街之战。他先调第一九五师及第八十八师至铁岭,掩护中长路的安全,又令新六军迅速集中辽阳附近,用火车输送至开原,以击破四乎街,一举收复长春、永吉为目的,部署两翼攻击,企图压迫东北民主联军于辽河套内而歼灭之。5月14日,国民党在飞机炮火协同下,并始猛攻,经过激烈战斗,东北民主联军实行战略撤退,杜聿明部于5月19日侵入四千。随即,杜聿明向蒋中正派来的副总参谋长白崇禧说明了要——举进占长、永的决心和处置,并分析了双方态势,列举四点理由:㈠进攻四千目的,就是为了击败共军主力,一举收复长春、永吉,如不继续前进,则前功尽弃;㈡国军整训,共军也整训,而共军扩充非常迅速,必然坐大;㈢进攻命令已经下达,中途变更会引起混乱,有被敌各个击破危险;㈣长春为东北首府,永吉、小丰满水电站电力可以利用,在地形上可依松花江天堑与共军隔江对峙。杜聿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到长春绝不停止。白崇禧曾一再问杜聿明:“有无把握?”杜聿明肯定说:“绝对有把握。”使得蒋中正、白崇禧均同意了杜聿明收复长、永后再和共产党谈判,下停战令的计划。为此,杜聿明在以扇形追击打破东北民主联军之离心退却,保持追击重点于长、永方面,作了部署。5月23日,国民党军进占长春,至5月31日止,又占领了松花江以南永吉至农安之线。杜聿明到东北仅仅半年,就先后侵占了辽西全部及沈阳外围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海城、营D等重点城市,北沿松花江与东北民主联军相对峙。不久,停战期限届满,国共谈判破裂,杜聿明怀着抢夺整个东北的野心,策定了南攻北守的全局作战指导原则,于8月间派副长官郑洞国负责指挥对热河省的全面进攻,扫荡热河境内的共军。10月,又派第五十军进攻安东、通化等重要城市。该军第二十五师在暖阳边门被全歼。杜聿明并未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认为这不是战略上的错误,而是个别将领无能,仍坚持既定扫荡方针,向临江进攻,部队再一次遭受沉重打击。至此,东北国民党军开始走下坡路。

1947年5月15日,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渡江南下,展开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18日,攻占怀德。24日,占领四平街外围重要城市。26日,攻入法库。27日,攻入昌图。6月15日,开始总攻四平。杜聿明与郑洞国等高级幕僚研究了全盘情况,认为本溪的东北民主联军对沈阳威胁甚大,决心以第五十三军为主力进攻扫荡,以固沈阳门户,然后集结可能集结的兵力去解四平之围。根据这一决定,由郑洞国指挥对本溪的攻击,20日攻下。杜聿明又根据电台侦察,中长路以东电台甚多为判断:共军主力可能在中长路以东的山区,并可能在移动之中。于是,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开始攻击,指挥右翼兵团向四平街左翼包围攻击前进,击破东北民主联军后,大胆分头猛进,力求包围消灭东北民主联军;中央兵团由现地发起进攻,击破当面之敌,即迅速追击而歼灭之;左翼兵团协助中央兵团向双山、昌北以北占领阵地之敌右翼包围攻击,击破当面之东北民主联军后,即向三江口郑家屯追击前进。命令下达后,杜聿明部各部队在飞机炮火协同下大举进攻,战斗甚为激烈,直到6月30日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撤退,四平之围随之而解。后来,在东北民主联军铁拳锤击下,杜聿明迭遭惨败。他日夜谋划,一筹莫展,以至忧郁成疾,不能亲事,于7月、8日垂头丧气离开东北,到上海医治。

1948年6月,经过近一年的医治和疗养,杜聿明身体康复,蒋中正遂任命杜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杜聿明上任不久,奉蒋中正命令指挥第二、第十六、第十三兵团去增援济南。途中,杜聿明获悉济南于9月24日被人民解放军攻克,王耀武(第二绥靖区司令)被俘,急忙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掉头转向徐州、商丘等地。同年9月21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辽沈战役。10月初,完成了对锦州的包围,切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通往关内的唯一通道。蒋中正为了挽救败局,赶紧将杜聿明调回沈阳。10月15日,杜聿明急忙从徐州飞抵沈阳。次日,锦州便失守。他不敢在沈阳再住,急忙乘飞机飞锦西,再乘汽车溜到葫芦岛,转飞北平。19日,蒋中正电召杜聿明等人去北乎参加军事会议,研究收复锦州事宜。会前,杜聿明和卫立煌商定,不同意进攻锦州,认为此时强攻锦州,将会招致全军覆灭。蒋中正则坚持收复锦州的意见,当晚,蒋中正派参军罗泽闾去找杜聿明,要杜聿明接卫立煌之职(任东北“剿总”总司令)。他拒绝说:“我有病,不能去。”第二天早上,杜聿明谒见蒋中正时,反问道:“校长看收复锦州有几分把握?”蒋中正说有六成。杜引用孙子兵法对蒋说:“庙算胜者得算多,庙算不胜者得算少,多算胜,少算败。现在我们算到六成,只会失败,不会胜利。”杜聿明又问蒋中正有多少兵力。蒋中正说少于共军。杜又引孙子兵法对蒋说:“五则攻之,十则围之,倍则奇正并用。有奇无正,有正无奇,每战必殆。以目前的敌我兵力比较,不仅没有五倍、十倍的兵力围攻敌人,而且是敌倍于我,敌人有奇有正,并可能集中五倍、十倍兵力攻围,消灭我军,所以我认为目前收复锦州是凶多吉少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蒋中正根本听不进杜聿明的意见,即命令杜聿明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辽热边区司令官,指挥廖耀湘兵团以营口为后方,全力进攻锦州,并说:“光亭去指挥,我相信收复锦州是有把握的。”21日,杜聿明回到葫芦岛,召集高级将领开会,传达蒋中正必须攻克锦州的命令要旨后,见各将领面有难色,便询问当面的敌人有多少?坚固工事在什么地方?弱点在什么地方?等等。

为了给各将领打气,杜聿明强打精神说:“打仗要打巧仗,而不是笨仗。你们过去攻塔山不是打巧仗而是打笨仗,不是打活仗而是打硬碰死拼的仗,所以死亡大而任务完成不了。现在我们任务仍然是打塔山,但是我们不去打塔山本身,而要选择敌人的弱点,突破一点迅速扩张战果,包围敌人的后方,一举歼灭。这样可以牺牲少而战果大。这就是打巧仗,而不是同敌人死拼。”他还说:打活仗的战法是要稳扎稳打,即要大家先将现有阵地巩固,站稳脚跟,再找敌人的弱点去打,等到把敌人打垮以后再全力出击,包围迂回敌人。只要抓住对方弱点,打得猛,追得快,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同时警戒搜索的兵力要用得少而派得远,主力兵力要集中,就可达到一举击破。10月23日,廖耀湘第十九兵团向黑山发起猛攻,即遭到人民解放军的毁灭性打击。至26日,廖兵团即被全歼。27日凌晨,蒋中正派专机到葫芦岛接杜聿明去北平,商讨对策。蒋中正问杜聿明:“你看怎么办好?”杜聿明考虑了一下说:“我看廖耀湘已经靠不住了,只有赶快把营口的部队撤退。沈阳是否能撤出来还是个问题尸当晚,杜聿明奉蒋命来到沈阳卫立煌家,研究了如何巩固沈阳防务及撤退营口的方案。11月2日,沈阳解放。这时,杜聿明在葫芦岛日夜坐立不安,担心人民解放军马上来打锦西,一直等到蒋中正命令从海上撤退时,即开始部署第三十七军、第五十二军、第五十四军由葫芦岛撤往上海的工作。11月8日上午,杜聿明在锦西机场乘飞机逃往北平。正当杜聿明在东北葫芦岛指挥部队撤退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1月6日发动强大的攻势,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

在这之前,蒋中正指示国防部拟就一个“集中兵力于蚌埠附近,以击破共军攻势为目的”的“徐蚌会战计划”,并委任杜聿明为徐州“剿总”副司令。当蒋派许朗轩(国防部第三厅副厅长)征求杜聿明的意见时,杜聿明表示同意“徐蚌会战计划”,并写信请蒋饬令会战部署由刘峙(徐州“剿总”总司令)指挥,迅速按计划实施,否则有被人民解放军牵制而无法撤退的可能。可是,当杜聿明于11月9日晚匆匆由北平飞抵南京时,获悉蒋中正未毅然决然实行“徐蚌会战计划”,已采纳何应钦(国防部长)和顾祝同(参谋总长)提出的“守江必守淮”的主张,不禁心烦意乱,非常恐慌。第二天夜晚,杜聿明即奉蒋令飞徐州,指挥解黄伯韬之围。

此时,刘峙和李树正(参谋长)被各方面的情况所眩惑,对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企图作不出全面判断,束手无策。杜聿明认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部署,总有主从之分,绝不会处处都是主力,于是根据他过去的经验,作如下判断:

①华东共军目前还不是直接攻徐州,而是集中主力先消灭黄伯韬兵团,以有力一部打援;

②徐州以西黄口、九里山以北至不老河北岸之共军,只有极少数一部牵制国军,可以大胆抽调兵力。

杜聿明还判断中原野战军主力可能南下阻止黄维兵团的北进,于是提出两个方案:

①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迅速击溃中原野战军六个纵队,然后回师击破华东野战军,以解黄伯韬之围;

②全力解黄伯韬之围。

但是,刘峙、李树正坚决反对第一案,认为第二案符合蒋中正的意图,但要召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商定后,方可行动。

10日中午,刘峙得到中原野战军确已南下,当面只有两个纵队的情报,才决心将第二兵团东调,协同李弥第十三兵团解黄伯韬之围。杜聿明即令邱清泉兵团主力星夜向徐州东南张楼附近集结,李弥兵团向徐州以东苑山附近集结。他力主寻求人民解放军之一翼实行迂回包围,击破后再向其主力攻击。后苦于情况不明,刘峙的坚决反对,以及顾虑徐州机场安全,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来的设想,而实行正面攻坚。12日,杜聿明将主力展开于创集、苑山、不老河间地区。13日开始攻击前进,战斗一直打到16日,非常激烈。17日,人民解放军大部队经双沟向东南分路撤退。刘峙、杜聿明都误以为人民解放军崩溃,令全线追击,结果受到人民解放军在第二线阵地的继续顽强阻击。22日,黄兵团在碾庄地区全部被歼。黄伯韬兵团被歼后,刘峙有放弃徐州西逃之意。杜聿明认为刘峙太泄气了,想的只是下策,说:目前还未到考虑这一方案的时候。如果增加五个军到蚌埠,李延年兵团、黄维兵团和徐州部队南北夹击,打通津浦路,这才是上策;中策是坚守徐州,尚可以牵制敌人南下。

但是,杜聿明的决策没有得到蒋中正的采纳。11月28日,蒋中正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徐州。12月3日,杜聿明各兵团按计划向永城方向撤退,忽然接到蒋中正空投的亲笔信,令杜聿明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协同蚌埠北进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解黄维兵团之围。杜聿明感到蒋中正的命令必然导致全军覆没,又慑于蒋中正的淫威,恐不解黄维之围,蒋中正必将整个失败的责任归罪于他,遂决定服从命令,最后为蒋中正效忠。果然,当杜聿明率部按蒋中正的命令到达规定位置后,便发现人民解放军追击部队已形成包围态势。4日,杜聿明采用遂次攻击战法,严令第二兵团攻击前进,第十三、十六兵团加紧构筑工事,进行顽抗。6日,人民解放军向被围困在陈官庄——带的国民党军发动全面进攻,邱清泉、孙元良见态势险恶,主张突围。杜聿明沉痛地说:“今天做恐怕晚了,既违命令,又不能全师,有何面目见老头子!”杜聿明召开会议,最后决定分头突围,到阜阳集合。未几,杜聿明又改变主意,决定邱清泉、李弥兵团不突围,继续向人民解放军发起攻击。同时,他迭电蒋中正,催促速调大军与人民解放军决战。自10日起,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陈官庄、青龙集地区的进攻,对国民党军展开了二十多天的政治宣传攻势。17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发表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但杜聿明未曾看到。陈毅也给杜聿明写了一封信。他拿这封信去试探邱清泉的态度,见邱清泉将信撕掉烧了,就立即告辞而去。19日夜,杜聿明又写了一封信给蒋中正,提出上中下三策,请蒋中正作最后决定:上策是必要时放弃武汉、西安,集中力量与共军决战;中策是各兵团持久固守,争取“政治上的时间”(意即和谈);下策是突围。

年底,蒋中正曾电杜聿明:“听说吾弟身体有病,如果属实,日内派机接弟回京医治。”杜聿明感到,抛下数十万将士只身逃走,决不忍心,即复电蒋中正:“生虽有残疾在身,行动维艰,但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请钧座决定上策(指上中下三策的建议),生一息尚好,誓为钧座效忠到底。”

1949年1月1日,蒋中正宣言和平。杜聿明也觉得只有和平才是出路。但到1月3日,杜聿明忽然接到蒋中正的命令,按原定空军掩护突围方案实行,自5日起投足三天的粮弹。杜聿明见蒋中正还是选了下策,认为这下子没有希望了。果真,人民解放军于6日发动声势浩大的攻击,国民党军一触即垮。杜聿明急电空军轰炸支援。7日,李弥兵团司令部所在地青龙集阵地被突破,杜聿明又急电请蒋在10日投毒气弹,掩护突围。9日黄昏前后,杜聿明到陈官庄第五军司令部,企图纠集残部,按照蒋中正的命令于10日上午突围。然而,邱清泉、李弥等人威胁式的劝杜聿明,必须当晚突围。他被迫给蒋中正发了最后一个电报,说:“各部队已混乱,无法维持到明天,只有当晚分头突围。”之后,他仅带着副官、卫士十来个人单独行动,10日凌晨,即被人民解放军战士所俘。

当杜聿明被俘的消息传出后,他的妻子曹秀清马上赶到南京,要求见蒋中正夫妇。蒋中正未接见,只批示:“杜已被俘,着速厚慰其家属。”曹秀清不满,便到总统府吵吵闹闹,说:“我的丈夫身体有病,还要他率部突围,他走不动,突什么围呀!不是明明要他的命么?”当时小报登载“曹秀清大闹总统府”的文章,就是描写这件事。南京解放前夕,曹独携四个子女飞到了台湾。

杜聿明被俘后,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的优待。原来他健康状况不佳,患有多种疾病。多年来,在战犯管理所医务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杜所患的胃溃疡、肺结核、肾结核等长年痼疾终于逐渐好转、康复直至痊愈。特别是对他的脊椎炎的治疗,人民政府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医务人员除投以药石外,还为他特制了一具合身的石膏板,使他能够舒适地安眠入睡。就这样,杜聿明的脊椎炎也获得痊愈。

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杜聿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始,他对共产党能否打败拥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国侵略军,是持怀疑态度的。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扫国内一部分人中存在的崇美、恐美思想,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也震荡着他的心灵。他深情地说:“我对于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感到无比兴奋和敬佩。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确实站起来了。”

1957年,美籍华裔杨振宁博士获得诺贝尔奖金,周恩来在北京立即派人与杜聿明联系。此时,杜聿明才知道自己的大女婿为何许人。他为大女儿高兴,也为自己高兴,更为中华民族高兴。他在一张十六开的无格信笺上写下:“亲爱的宁婿:我祝贺你获得诺贝尔奖金,这是民族的,你要注意政治。杜聿明即草。”

同年秋,人民政府组织战犯到祖国各地参观访问,杜聿明喜出望外。杜聿明随行参观了北京城郊、市区、官厅水库以及天津、沈阳、鞍山、长春等地,看到新中国各方面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受鼓舞,特别是参观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当他在装配车间看到从流水作业线上每八分钟开出一辆汽车时,心情非常激动。到了停车场,他还要求开了一下这种崭新的卡车。从外地参观回来后,杜聿明被特许观看了1958年国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盛况。他感慨地说:新中国新在那里,我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新中国是真正的国家;第二,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第三,新中国开始有计划的建设。”

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接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他声泪俱下地说:“党和毛主席对我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头等战犯,给予特赦,我无限感慨。誓在有生之年,继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使自己成为新人,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社会主义道路,无论遭受狂风暴雨的阻碍,生死以之,决不返顾!”13日,周恩来、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十名特赦战犯。杜聿明对周总理说:“学生对不起老师,没有跟着老师干革命,走到反革命道路上去了,真是有负老师的教导,对不起老师!”周总理回答说:“不能怪你们学生,要怪老师没有教好。”说罢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杜聿明又向陈毅副总理检讨说:“我在淮海战场刚刚被俘时,老总要见见我,我当时抱着与共产党誓不两立的反动立场,拒不见面,确实是顽固透顶,应该罪加一等。”陈老总摆摆手,笑着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1960年7月,周总理、陈毅宴请来中国访问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邀请杜聿明作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是非洲战区地中海战场的指挥官,杜聿明是中国战区中缅战场的指挥官,彼此彼名,互相倾慕。席间,英国元帅问他:“你的百万大军到哪里去了。”杜聿明指了指坐在对面的陈毅元帅说:“我都送给他了。”陈毅却摇摇头,笑道:“你没有这样大方,是我们一口一口吃掉的。”事后,杜聿明说:“这当然是说笑话,真正说来,陈毅那句话我只能同意一半,因为国民党军队有一半是败在自己手里的,这方面我有切肤之痛,在心里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就象过去机械化部队的战车,留在泥泞道路上的车辙…”

1961年3月,杜聿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文史专员。他积极撰写文史资料,力求忠实地把过去的经历记录下来。早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期间,杜聿明就通过中国政府的帮助,与在美国的大女儿杜致礼、女婿杨振宁博士取得了联系。1958年,又与由台赴美的妻子曹秀清取得了联系。经过长期的通信,曹秀清逐渐打消顾虑,于1963年6月由美国飞赴北京。1963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精心安排下,杜聿明携妻同在北京团聚的战犯和他们的家属一起,到祖国各地参观一些建设项目,游览名胜古迹。1964年11月,杜聿明被特邀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他写信给周总理,表达自己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感戴心情,决心以有生之年,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竭尽努力。

1978年,杜聿明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中央人民政府在悼词中这样评价他:“他虽然走过曲折的道路,但他有光荣的后半生,为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民怀念他!”



杜金荣:(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

1995年1月1日晋升二级陆军上将军衔,1995年1月~1998年1月担任台湾省“总政治作战部”主任。

2007年4月26日,据台湾省媒体报道,关于台军退役将领占用职务宿舍的案件,台湾省当局防务部门诉讼“催讨”获得胜诉判决。据报道,台北地方法院在4月25日判决的前台军“总政战部主任”、退役上将杜金荣,必须交还位于台北市林森北路精华地段的“官舍”,并给付相当租金的六百五十万新台币(和一百六十二万人民币)的“不当得利”。“官舍”交还前,还得从去年11月起,每月给付台当局防务部门军备局一万多元新台币。本案还可上诉,但如果杜金荣败诉确定却不愿返还占用的宿舍和给付等同租金的“不当得利”款,台当局防务部门军备局则可诉请法院执行强制搬迁,以及查封杜金荣名下财产作为抵偿。

杜金荣是在1996年间任职台军“总政战部主任”,在职期间获配住位于林森北路八十五巷一户面积五百十平方米的职务宿舍,1998年底退伍后,未将所配住的职务宿舍缴回。负有管理权限的台当局防务部门军备局在屡经催讨无效后,就在2006年10月提出返还房屋及要求给付“不当得利”的民事诉讼。

实际上,台军退役将领违法占用“职务官舍”是存在已久的现象,台湾省当局防务部门沟通返还无效后,采取了诉讼手段要回,目前共有二十多件在诉讼中。



杜 果:(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政治部副主任。

杜希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北海舰队副参谋长。

杜之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国防科工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

杜常青:(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武装警察技术学院副院长。

杜建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北宁线护路司令兼天津市市长。

杜春沂:(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八十三军军长。

杜永鑫:(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七十二军第二三三师副师长。

杜辅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一○七军参谋长。

杜心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测量局局长。

杜从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总统府”参军。

杜德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三军参谋本部情报参谋次长室军情处处长。

杜建兴:(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花莲县防卫司令部第一二八旅旅长。

跟帖时间 2010-03-03 07:28:0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杜氏的历史名人(一) -- 杜 康:(生卒年待考),著名传说中人物,世界酿酒业祖师。

传说他原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后,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地种粮食。黄帝命杜康管理生产粮食,杜康很负责任。

由于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粮食越打越多,那时候由于没有仓库,杜康把粮食堆在山洞里,时间一长,因山洞里潮湿,粮食全霉坏了。黄帝知道这件事非常生气,下令把杜康撤职,只让他当粮食保管,并且说,以后如果粮食还有霉坏,就要处死杜康。

杜康由一个负责管粮食生产的大臣一下子降为粮食保管,心里十分难过。但他又想到嫘祖、风后、仓颉等臣都有所发明创造,立下大功,唯独自己没有什么功劳,还犯了罪。想到这里,他的怒气全消了,并且暗自下决心:非把粮食保管这件事做好不可。

有一天,杜康在森林里发现了一片开阔地,周围有几棵大树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树干,树干里边已空了。杜康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粮食装在树洞时,也许就不会霉坏了。于是,他把树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树,都一一进行了掏空处理。不几天,就把打下的粮食全部装进树洞里了。谁知两年以后,装在树洞里的粮食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慢慢地发酵了。

有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粮食时,突然发现一棵装有粮食的枯树周围躺着几只山羊、野猪和兔子。开始他以为这些野兽都是死的,走近一看,发现它们还活着,似乎都是睡大觉。杜康一时弄不清是啥原因,还在纳闷,一头野猪醒了过来,它一见有人,马上窜进树林去了。紧接着,山羊、兔子也一只醒来逃走了。杜康上山时没带弓箭,所以也没有追赶。他正准备往回走,又发现两只山羊在装着粮食的树洞跟前低头用舌头舔着什么。杜康连忙躲到一棵大树背后观察,只见两只山羊舔了一会儿,就摇摇晃晃起来,走不远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飞快地跑过去把两只山羊捆起来,然后才详细察看山羊刚才用舌头在树洞上舔什么。不看则罢,一看可把杜康吓了一跳。原来装粮食的树洞,已裂开一条缝子,里面的水不断往外渗出,山羊、野猪和兔子就是舔了这种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闻了一下,渗出来的水特别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尝了一口。味道虽然有些辛辣,但却特别醇美。他越尝越想尝,最后一连喝了几口。这一喝不要紧,霎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刚向前走了两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时,只见原来捆绑的两只山羊已有一只跑掉了,另一只正在挣扎。他翻起身来,只觉得精神饱满,浑身是劲,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挣扎的那只山羊踩死了。他顺手摘下腰间的尖底罐,将树洞里渗出来的这种味道浓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来后,杜康把看到的情况向其它保管粮食的人讲了一遍,又把带回来的味道浓香的水让大家品尝,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有人建议把此事赶快向黄帝报告,有的人却不同意,理由是杜康过去把粮食霉坏了,被降了职,现在又把粮食装进树洞里,变成了水。黄帝如果知道了,不杀他的头,也会把杜康打个半死。杜康听后却不慌不忙地对大伙说:“事到如今,不论是好是坏,都不能瞒着黄帝。”说着,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黄帝了。

黄帝听完杜康的报告,又仔细品尝了他带来的味道新奇浓香的水,立刻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一致认为这是粮食中的的一种元气,并非毒水。黄帝没有责备杜康,命他继续观察,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仓颉给这种香味很浓的水取个名字。仓颉随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饮而酉神。”说完便造了一个“酒”字。黄帝和大臣们都认为这个名字取得好。

从这以后,远古时候的酿酒事业便开始出现了。后世人为了纪念杜康,将他尊为酿酒始祖。



杜 林:(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大臣。

在汉光武帝时曾官至大司空。他最大的成就是在学术方面。他博学多闻,被誉为通儒,后世推崇他为“小学之宗”。



杜 密:(公元?~169年),字周甫;郑州登封人。著名东汉大臣、文学家。

杜密曾任代郡太守、太山太守、北海相。汉桓帝时任尚书令,后迁河南尹、转太仆,因“党锢之祸”被免官。汉灵帝时陈蕃辅政,他复职为太仆,“党锢之祸”再起,遂自杀。

杜密与孪膺齐名,时称李杜,为东汉“八俊”之一。太学生称誉其为“天下良辅杜周甫”。“噤若寒蝉”这个成语就是他创造的。



杜 诗:(公元?~38年),字公君;河内汲县人(今河南汲县)。著名东汉机械学家、水利家。

杜诗青年时期就才能出众,在河内郡(今河南武涉)任吏员时,人们赞扬他处事公平。汉光武帝初年,为侍御史。

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土兵,在洛阳民间为非作歹,老百姓惶恐不安。杜诗通告萧广约束部下,萧广不予理睬。杜诗下令按法诛萧广,并将经过情形向上汇报,得到表扬。汉光武帝见他能干,又派他去河东郡(今山西夏县)诛剿降汉复又叛变的杨异等人。

杜诗到了大阳(今山西平陆,属河东郡),听说杨异率部下企图北渡。立即派人设法焚烧掉他们的渡船;另又派人收复河东那的地方军,并进行突然袭击,终于歼灭杨异等人。杜诗被迁为成皋(今河南荥阳泛水镇)令,任职三年,政绩裴然。再迁为沛郡(今安徽濉溪)都尉,转汝南(今河南平舆)都尉,“所在称治”。

汉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诗迁升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太守。在南阳郡任职七年,“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政化大行”。在此期间,他还做了两件在科学技术史上有意义的事:一是兴修水利;一是制做水排。秦汉朝期,长江流域的灌溉以汉水支流唐白河地区的发展最为显着,而唐白河的灌溉又以今河南的南阳、邓县、唐河、新野一带较为发达。唐白河地区为浸蚀、冲积平原,年降雨量约90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适于作物生长。这里开发较早,到西汉中期经济已相当发达。农田水利在西汉后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汉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年)南阳太守召信臣对此地的水利和农业生产有特殊贡献,因而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誉为“召父”。东汉时期南阳水利事业进一步兴盛,杜诗在这方面也作出了很大成绩,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杜诗“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所谓“水排”,就是利用水力推引鞲鞴鼓风的器具,用于冶金。生铁的早期发明,是中国对世界冶金技术的杰出贡献。要获得液态生铁需有较高的炉温。有风就有铁,鼓风技术对于生铁冶铸的发展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从商周以来,都用皮囊鼓风,子继父业,年轻工匠必须学会缝制皮囊的技巧。鼓风装置由人力驱动(人排)发展到用畜力和水力驱动(马排、水排),是东汉冶铁技术的重大创新。由于杜诗的倡导,水排至迟在公元一世纪上半叶于南阳地区已较多地使用。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的功效不仅比人排、就是比马排也高得多,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以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鉴于杜诗的功绩,南阳老百姓把他比之召信臣,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元朝《王祯农书》详细记述了立轮式和卧轮式水排的形制,并绘有图形。

杜诗于东汉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逝世于南阳郡,死时身后“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最后由朝廷赐赙才得以丧葬。



杜 预:(公元222~284年),字符凯;京兆杜陵人。著名西晋大臣、著作家。

杜预继羊祜后筹划灭吴,追谥征南大将军。

杜预博学多通,于政治、经济、军事、历法、律令、算术、工程诸方面均有著述或研究,号称“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为现存最早之《左传》注本。原有集已失传,后人辑有《杜征南集》。



杜 弢:(公元?~315年),字景文;蜀郡成都人。著名西晋时期农民军起义领袖。



杜伏威:(公元598~624年),齐州章丘人。著名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袖。

自幼豪放,有胆气。杜伏威家贫,常得辅公轘接济,二人遂为刎颈之交。

隋朝末期,隋炀帝荒淫无道,天下反叛,杜伏威与辅公轘在家乡聚众起事。时杜伏威年仅十六岁,因作战勇敢,被推举为首领。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杜伏威、辅公轘率军进入长白山(今章丘、邹平交界处),投靠左君行起义军。不久二人又率军转战至江淮一带,杜伏威自称将军。为对付隋军的镇压,辅公轘来到下邳(今江苏邳县),对当地的起义军首领苗海潮言明联合抗隋大义,苗海潮欣然率军归附,起义军声势日壮。不久,隋江都(今江苏扬州)留守派校尉宋颢领兵前来镇压,杜伏威用计将隋军引入芦苇荡中,放火将其步兵、骑兵全部烧死。尔后又与赵破阵领导的海陵(今江苏泰州)起义军合并,力量进一步壮大,并以六合(今江苏六合)为根据地不断扩展武装,逐渐成为江淮地区三大起义军之一。

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7月隋炀帝亲征江淮,派虎牙郎将公孙上哲率军进攻杜伏威起义军,双方战于盐城(今江苏盐城),公孙上哲军队全部被杜伏威歼灭。翌年正月炀帝又派右御卫将军陈曾率精兵八千再来讨伐。陈曾率军打败过许多支起义军,又曾经远征琉球(今台湾),是隋朝名将。杜伏威用激将法引其出战,大获全胜,又乘势攻克高邮等地。从此杜伏威起义军兵威大振,江淮地区许多小股起义军纷纷前来归附,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轘为长史。

杜伏威善于治军,与将士同甘共苦,战斗所获资财全部赏给将士,因此每次战斗,将士们都奋勇冲杀,争效死力。起义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赢得人民的拥护。

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将宇文化及杀炀帝于江都,隋太原留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各地农民起义军及割据势力纷纷建立政权。为减少对手以求更大发展,杜伏威向在东都(今河南洛阳)称帝的越王杨侗上表称臣,被封为楚王,拜东道大总管。次年九月又降唐,被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又拜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南部安抚大使,封吴王,赐姓李氏。辅公轘被授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

杜伏威志在夺取天下,一面佯向隋、唐称臣,一面加紧吞并周围势力,扩大地盘。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杜伏威遣辅公轘与阚棱、王雄诞等人率军进攻江淮地区另一支较大起义军→李子通起义军。不久,辅公轘又率军兼并了昆山(今江苏昆山)闻人遂安起义军。至此,杜伏威起义军尽有江东、淮南之地,其境南接五岭,东至大海,为江淮地区最大的武装力量。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王朝先后镇压了河北刘黑闼起义军和山东徐圆朗割据势力;农历7月召杜伏威入朝,封其为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书令,位在齐王李元吉之上,表面上恩礼有加,实际上是将其软禁。

杜伏威入朝后,江淮起义军由辅公轘领导。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农历8月,辅公轘起兵反唐,称帝于丹阳(今江苏丹阳),建国号“宋”,署置百官、大修兵甲、转漕军粮,并与占有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的张善安联兵,准备共抗唐兵。

这时北方起义军已全部被平定,为统一天下,唐朝派赵郡王李孝恭、岭南道大使李靖、齐州总管李世诵等率水陆大军向江淮进击,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三月击破辅公轘军数道营垒,直逼丹阳城下。辅公轘向会稽退却,退至武康(今浙江武康)时为地主武装所俘,执送丹阳,壮烈牺牲。

辅公轘举兵反唐后,杜伏威亦于唐武德七年农历2月被鸩杀于长安。



杜 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生于河南巩县。因杜甫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著名唐朝诗人。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七岁学诗,十五岁扬名,二十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①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唐天宝四年(公元731~745年),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唐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二十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②唐天宝五~十四年(公元746~755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曾应试“制举”;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献“大礼赋”三篇得唐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农历10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一百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③唐肃宗至德元年~唐干元二年(公元756~759年),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公元758年农历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公元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二百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④唐肃宗上元元年~唐朝宗大历五年(公元760~770年)十一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公元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公元765年严武逝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公元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在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公元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终年五十九岁。逝世前作三十六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十一年间他写诗一千余首(其中夔州作四百三十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作品代表了唐朝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

唐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

杜甫所写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十五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

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朝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杜诗中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一千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

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但逝世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朝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杜 牧:(公元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著名唐朝诗人。

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

杜牧在二十三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关于杜牧生卒年,钱大昕《疑年录》据杜牧大中六年《自撰墓志铭》推断,生年为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年为大中六年(公元852年),但也有学者考证其卒年在大中七年以后。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进士及第,制策登科,授弘文馆校书郎。同年十月离开长安,到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府署中担任幕僚,后转入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和宣歙观察使崔郸幕中任掌书记、判官等职。十数年间奔波各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进一步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多所探究,尤喜议政谈兵。在淮南幕府中写的政论文《罪言》等,对修明朝政、削平藩镇提出了切中时弊的见解。著名的《张好好诗》,也写在这一时期。

唐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回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及比部员外郎。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在地方官任上,常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革弊政,免除猾吏豪胥额外强征的苛捐杂税。会昌年间,宰相李德裕主持抗击回纥侵扰和平安泽潞藩镇叛乱的军事活动。杜牧为了实现其政治主张,上书陈述用兵方略,得到采纳,并取得“泽潞平,略如牧策”的成效。可见他确有实际政治才干。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回朝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复出为湖州刺史,一年后又内调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生性耿介,不屑逢迎权贵,仕宦不很得意,从而对社会政治持清醒的批判态度。但抱负难以施展的苦闷,又造成他纵情声色、颓废放任的生活作风,有一些风流艳事流传。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他最推崇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而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献诗启》中说:“某苦心为诗,未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清朝洪亮吉也说他“文不同韩、柳,诗不同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全祖望甚至称誉他为“唐长庆以后第一人”。

诗歌创作是杜牧最特出的方面,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长篇如《郡斋独酌》,着重表现诗人“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拯物济世的抱负,直抒胸臆,感激淋漓。《感怀诗》反映唐王朝安史乱后数十年来藩镇跋扈、边患频仍的动乱历史,画面宏伟,意气纵横,可与其《罪言》并读。余如《杜秋娘诗》、《张好好诗》同情封建社会里妇女的不幸遭遇;《李甘诗》赞扬朋友的刚直气节,情事委曲尽致,亦称名篇。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一些抒情写景的小诗如《泊秦淮》、《山行》、《江南春绝句》等,都能用质朴的口语、简洁的白描,传达出悠远不尽的诗情画意,历来传诵人口。而象《赤壁》、《题商山四皓庙》、《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类咏史绝句,则又叙议结合,警拔精悍,往往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自出手眼,读来一新耳目。当然,他也写了一些放浪不羁、流于颓唐轻薄的作品如《遣怀》、《赠别》,属于消极的部分。

杜牧的诗歌具有独特风格。刘熙载《艺概》把他的诗风和李商隐加以比较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指明了两人的区别。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前人用“俊爽”二字来概括这一基本风貌,是比较中肯的。杜牧的文章在晚唐也自成一家,“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据他的《上知己文章启》中说,他所写的《燕将录》、《罪言》、《原十六卫》、《与刘司徒书》、《送薛处士序》、《阿房宫赋》等,都是对现实有感而发,具有针砭时事的政治内容,尤其是《罪言》一篇,为宋祁写《新唐书》全部收录,并得到欧阳修的赞许,认为笔力不可及。

另外,《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一文还反映了作者进步的辟佛思想。文章语言方面,杜牧坚持使用散体,笔锋犀利,明白晓畅,在晚唐四六骈文风行的情况下,继承了中唐古文运动的传统。他还把散文的笔法、句式引进赋里,写出象《阿房宫赋》那样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的新体“散赋”,突破六朝、唐初以来赋作日益骈偶化、声律化的趋势,对后来赋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尊前集》中录有题杜牧撰的《八六子》词,全首长达九十字。有人据此认为杜牧是文人中第一个采用民间曲子里的长调作词的人。但据后人考证,其风格不类唐人所作,此事尚无定论。

本集和校注本《新唐书》著录杜牧《樊川集》二十卷,其甥裴延翰所编次,共收诗文四百五十篇。后经人增补外集一卷,北宋田概补编别集一卷,共收辑诗歌一百七十余首,附于书末,但其中混入一些他人作品。《樊川集》的通行刊本有清光绪年间杨寿昌景苏园据日本枫山官库所藏宋刻本印摹的影宋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年间的翻宋刊本以及1978年出版的新校本。注释本中最通行的,当推清人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此外,杜牧曾为《孙子》十三篇作注,收入《十一家注孙子》中。



杜 瑗:(生卒年待考),杜元之子;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出生在交趾郡府(今越南河内)。著名晋朝大臣。

杜瑗聪明好学,有父亲之风,成年后以才学著名。杜元逝世后,其子杜瑗被晋帝任命为交趾郡太守。晋安帝即位(公元397年)后调杜瑗任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广治河与甘露河汇流处)太守。不久,他又任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荣市)太守。内地的杜氏人陆续迁入这些地区。

九真郡(今越南广治、河静两省)太守李逊是交趾的豪强,势力较大。他想控制交州郡(今广东广州),暗使其子率地方势力阻止晋安帝派的交州刺吏赴任。杜瑗奉命率军击败李逊的父子军,杀李逊,铲除了地方势力,迎交州刺史上任,以功劳被安帝升任为龙骧将军,又拜其子杜玄之为宁浦(今广西横县)太守。后来,林邑(今柬埔寨)王范胡反叛,攻占了日南、九德、九真三郡,又包围了交州郡,形势危急。杜瑗组织军民反击,杜玄之也率宁浦军支援,收复九德郡,乘胜又收复日南、九真,迫使范胡军退回林邑。晋安帝升杜瑗为冠军将军,迁任交州郡太守,并任其子杜慧度为交趾郡太守。杜慧度镇压了卢循勾结李弈、李移、李脱(均为李逊之子)等人发动的叛乱,将他们的首级献于建康,被晋安帝封为龙编县侯(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之后他又亲近刘裕。公元前420年太尉刘裕废晋恭帝建立宋政权后,拜杜慧度为辅国将军,攻占了林邑。杜慧度被宋文帝封为功勋侯,以交州刺史职领其它四郡太守。



杜苟鹤:(生卒年待考),杜牧之子;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著名唐朝末诗人,史评为五代诗人。

杜苟鹤的“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佳句,多少年来传诵不绝。杜鹃啼血,源于一个凄美的传说。传说古代蜀国国君杜宇,周朝末年在蜀称帝,号望帝。后来归隐让位于其相。那时正当二月,子鹃鸟鸣,蜀人感怀之,称子鹃为杜鹃。
杜荀鹤:(公元846~904年),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人(今安徽石台)。著名唐朝诗人。

杜荀鹤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的生活。

后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时世行》十首于朱温,希望他省徭役、薄赋敛,却不合朱温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温部下敬翔劝说他“稍削古风,即可进身”,因此上颂德诗三十章取悦于朱温。朱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唐大顺二年(公元891年)第八名进士。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

田□在宣州很重视他,用为从事。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田□起兵叛杨行密,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田□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不久得重疾旬日而逝世,终年58岁。

《唐风集》通行有明汲古阁刊本,近人刘世珩辑《贵池先哲遗书》本,有补遗一卷。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即以刘刻本为底本,并据《全唐诗》加以补录、校勘,编成《杜荀鹤诗》,与《聂夷中诗》合刊印行。又有清初席刻《唐诗百名家全集》本,题为《杜荀鹤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三卷。



杜秋娘:(生卒年待考),女;金陵人(今江苏南京)。著名唐朝美女。

原为唐朝镇海节度使李锜之妾,李锜谋叛被杀后入宫。

杜秋娘善长诗词及唱金缕衣曲,曾经很受唐宪宗宠爱,后赐归乡,穷老却无所依,凄惨死去。因此,古代人以“杜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

杜秋娘后成为后世画家笔下侍女图的楷模。



杜如晦:(生卒年待考),京兆杜陵人。著名唐朝谋臣、宰相之一。

初唐时期李世民的名相,参与谋划和发动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史称:“玄龄多谋,如晦善断,当世语良相,常称房杜。”



杜光庭:(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末期文学家、教育家、道教天师。



杜荀鹤:(生卒年待考),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著名唐朝末期诗人。

其部分诗篇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惨痛境遇,在当时较突出,有《唐风集》。



杜受田:(公元1788~1852年),字芝农;滨州旧城里人(今滨城镇南街杜家)。著名清咸丰皇帝之师。

其父杜谔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清道光三年杜受田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后为山西学政。

清道光十五年特召进京,直上书房,教授太子读书。

清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充上书房总师傅、实录馆总裁。清咸丰时期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调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有一次清道光帝命各位皇子到南苑打猎,实际是试一试皇子们的武艺怎样。按清朝惯例,皇子读书时外出须向老师请假。杜受田沉思良久,向四阿哥耳语:“阿哥到猎场中,只坐观他人骑射,自己千万不要发一枪一矢,并约束随从不得捕杀任何生灵。回来时,皇帝一定会问何故,你可以回答:‘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

当天狩猎结束,六阿哥所获猎物最多,正在顾盼自喜之际,见四阿哥默坐,随从也垂手侍立,感到奇怪,就上前问道:“诸兄弟皆满载而归,为何四阿哥一无所获?”四阿哥平静地回答:“今天身体欠安,不能与诸兄弟驰逐猎场。”天色将晚,诸皇子携所获猎物复命。果然皇上询问缘故,四阿哥就把杜受田教的话说了一遍。清道光帝龙颜大悦,对身边的大臣说:“这才是君主之度。”

平心而论,四阿哥无论文韬武略,还是健康状况,都比不上六阿哥。清道光帝直到死前仍对传位之事下不了决心。有一天清道光帝重病在床,自知无回天之术,临终前最后考察两位皇子的能力和气度,决定继承人。

六阿哥的老师授计说:“晋见时,皇上若在病榻上询问治国安邦大计,你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而杜受田则对四阿哥说:“你若陈条时政,论智力、口才根本比不上六爷,只有一策:皇上若自言病老,将不久于人世,你只管俯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

晋见时,清道光帝果然询问身后治国大事,六阿哥无视皇上痛苦之状,口若悬河,大谈自己治国安邦的见解和抱负;四阿哥则一如师言,面对父皇的垂问,悲伤得涕流满面,以至于不能作答。

清道光帝在病榻上,仔细观察两人的言谈举止,最终被四阿哥的举动所感染,对身边的大臣说:“皇四子仁孝,可当大任。”第二天清道光帝驾崩,领班大臣宣读密谕:“着皇四子奕詝继位。”四阿哥终于击败六阿哥,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年号“咸丰”。

清咸丰帝即位后,感激老师的拥戴之恩,任命杜受田为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遇事言听计从,奉若生父。清朝协办大学士相当于明朝的宰相,在朝廷中最有权势。杜受田也想凭借咸丰的信任以展自己的治国宏图。清咸丰帝即位不久,他首先建议起用林则徐、周天爵等在鸦片战争中因主战而被撤职的大臣,以镇压刚刚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山东、江淮地区受灾甚重。杜受田上疏请截留江、广漕米六十万石救济灾民,并荐山东、江宁布政使督办赈务。是年7月9日杜受田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逝世于淮安清江浦,终年六十四岁。

杜受田逝世后,清咸丰帝伏案痛哭流涕,如丧考妣;他亲自带领两班大臣前往祭奠,并追赠杜受田为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太师大学士”和“文正”是清朝人臣中最高级的一种册封,清嘉庆帝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仅杜受田一人而已。



杜 平:(公元1908~1999年),江西万载黄茅镇和平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三纵队政治宣传科科长,红三军军政训练大队大队长,红一军团卫一部政治委员,无线电政治委员,红三十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政治委员,警备第一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秘书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秘书长兼组织部副部长,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朝鲜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党委书记,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3月4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九十一岁。



杜义德:(公元1912~今),湖北黄陂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一师第三团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营政治委员,第二十九团政治委员,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总部四局局长,直属纵队司令员,骑兵师师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副校长,新编第四旅副旅长,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冀南军区副司令员,西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南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十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杜 屏:(公元1915~今),湖南长沙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军委总政治部统战部训练队队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连长、副营长。

坑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第一支队第二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教育长,苏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参谋长,第二十一旅副旅长,第六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第六十七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军副军长,随第二十三军入朝作战,回国后,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后任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副部长,总后勤部装备部副部长,总参谋部装备部部长、顾问。负责了整顿全军装备的工作,主持了恢复和健全制度,淘汰旧杂装备、多途径抢修装备等项工作。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杜 彪:(公元1914~1986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六霍农民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第二七七团排长,师警卫营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第二七六团连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连政治指导员,第一二九师新编第一旅一团营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第二十九旅副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第十一师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师长,海军厦门、汕头水警区司令员,福建基地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参谋长,上海基地司令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6年12月21日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杜文达:(公元1914~1995年),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特务团勤务员,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排长、第一连政治指导员、总支书记。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军分区十一大队政治委员,第一军分区第六团政治委员,冀中军区第七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三纵队第十一旅旅长,独立第二○六师副师长、师长兼保定警备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省军区参谋长,第二十兵团副军长、代军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3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杜西书:(公元1919~1994年),福建邵武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副排长,红一方面军特务团连副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独立营政治委员,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先遣大队政治处主任,第三团政治委员,蒙南支队政治委员,山东纵队和第一旅第三团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第三团政治委员。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吉军区第一军分区第十三团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独立第十师第二十八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五一师副政治委员。参加了辽沈、平津,广西、滇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海军第一航空学校政治委员,海军航空兵部政治部主任,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2月1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杜国平:(公元1904~1992年),湖北广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04年出生于贫农家庭。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第二十九团第一营排长、第二十八团第三营连指导员,第三十四团第三营政委,第十二师第三十六团参谋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第四支队特务团团长,第四旅第十二团团长,新四军路西联防司令部参谋长,淮南军区津浦路西军分区参谋长,1943年7月去延安党校(四部)学习,学习期间曾以新四军二师代表身份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满军区吉北军分区副司令员,牡丹江军区独立八师参谋长,牡丹江军区参谋长。1948年8月调任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一支队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师师长,第一九○师师长,黑龙江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顾问,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黑龙江省人大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6月24日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杜海林:(公元1917~1986年),四川广元人(今四川旺苍)。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师连长,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团副营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六支队连长、副营长、营长,冀鲁豫军区第九军分区第十六团副团长、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副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十六军第四十六师副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六军第四十六师师长、第十六军副军长,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生产建设兵团解散后,调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6年12月13日逝世,终年六十九岁。



杜瑜华:(公元1914~2004年),陕西褒城人(今陕西南郑)。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考入杨虎城的宪兵营当学兵,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杨虎城部队从事兵运工作。1936年组织领导安康保安队起义,成立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任参谋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陕南抗日第一军参谋长,西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双十二”事变后,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改为警卫团,任红十五军警卫团组织科科长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大队教员、五队队长,第二分校大队长,晋察冀军区骑兵第一团副团长、第二团副团长,第三军分区定唐支队支队长等职,参加了粉碎日寇“扫荡”“封锁”“蚕食”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第九旅参谋长、副旅长、代旅长,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第一八九师师长等职,参加了晋北、正太、保北、石家庄、太原、兰州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参谋长,副军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军政干部学校校长,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等职。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11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一岁。



杜铁环:(公元1938~今),辽宁鞍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55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考入人民解放军第五炮兵学校(后改名沈阳炮兵学校、炮兵侦察学校)。195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毕业于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见习排长,团宣传处宣传股文化教员,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青年科干事,军政治部干部处干事,保卫处副处长,干部处处长。1978年任团政治委员,1980年任师副政治委员。1984年任陆军第六十七军第一九九师政委。1985年任陆军第六十七集团军副政治委员。1988年任第六十七集团军政治委员。1992年11月任总政治部主任助理。1993年12月任总政治部副主任。1994年12月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1996年11月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97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0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杜玉福:(公元1930~今),吉林汪清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历任空军飞行员、飞行大队大队长、副团长、团长。1961年入空军学院学习。后任副师长、师长、副军长、1973年5月任空军副政治委员,1975年11月任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89年9月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杜 镛:(公元1888~1951年),原名月生,后改名镛,号月笙;出生于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近代史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

杜月笙在四岁以前,母父相继逝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养育。十四岁到上海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日夕与流氓、歹徒为伍,又嗜赌成性,不久被开除,转到潘源盛水果店当店员。后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陈世昌当时是上海小东门一带的流氓头子,绰号“套签于福生”,在青帮中属通字辈,杜月经按序排在悟字辈。

由于陈世昌等人的关系,杜月笙获得机会进入黄金荣公馆。他机灵诡诈,善解人意,很快获得当时法租界华探头目、黑社会头面人物黄金荣的赏识,成为其亲信,由佣差上升为鸦片提运,并负责经营法租界三大赌场之一公兴俱乐部。因杜月笙善于纠合同伙、勾结军阀,他成为鸦片提运中最有势力的一个。

1925年7月杜月笙在租界与军阀当局庇护下,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势力日大,成为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的“上海三大亨”之一。同年担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在上海三大亨中,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比起黄金荣、张啸林来,杜月笙确实高明一些,他善于协调黑社会各派势力之间的关系,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敛财、会散财,他通过贩卖鸦片、开设赌台等活动大量聚敛钱财,然后又以这些不义之财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后来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台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干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

杜月笙常做些收买人心的事情,他将持续多年购买预防传染病的药水送到浦东老家,按户免费发放。每逢上海及附近地区发生灾害,他必定出面组织赈济。他有时作出维护工人利益的形象,出面调解劳资纠纷。他一改传统流氓身着短打、手戴戒指、卷袖开怀的打扮,而是四季身着长衫、打扮斯丈,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形象。他附庸风雅、广结名流,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为蒋中正镇压革命运动充当打手。4月11日晚他设计骗杀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随后又指使流氓镇压工人纠察队,因此获得蒋中正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后,他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虽是虚衔,但有助于提高社会地位。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1929年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通过结交金融界徐新六、陈光甫、唐寿民等著名人士,他的银行业务颇为兴旺。1930年起杜月笙在家乡买地五十亩,大兴土木,起造杜家祠堂,1931年6月8~10日举行家祀落成典礼和“奉主入词”典礼。仪仗队有五干人之众,自法租界杜公馆出发,长达数里,巡捕开道,鼓乐震夭。杜祠开酒席三日,每日千桌,包括蒋中正、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上海市长张群等在内的党国要人都送了匾额。排场之大、靡费之巨,极一时之盛。

1932年杜月笙开始组织恒社,1933年2月25日举行开幕典礼,杜月笙自任名誉理事长,社名取“如月之恒”的典故,名义上是民间社团,以“进德修业,崇道尚义,互信互助,服务社会,效忠国家”为宗旨,实际上是帮会组织。杜月笙借此广收门徒,向社会各方面伸展势力。恒社初成立时,有一百三十余人,到1937年达五百二十余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市社会局。新闻界、电影界等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参加进来。1934年杜月笙任地方协会会长。

1937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在全国人民抗日要求推动下,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他参与劳军活动,筹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食品送到抗敌后援会。他弄到一些军中急需的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送给抗日将领。他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将从外国进口的一千付防毒面具赠送给八路军使用。上海沦陷后,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于1937年11月迁居香港。在香港利用帮会的关系继续活动。他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上海党政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上海的门徒协助军统特务刀劈了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筷庵。1940年他组织人民行动委员会,这是在国民党支持下的中国各帮会的联合机构,杜月笙为主要负责人,由此实际上成为中国帮会之总龙头。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杜月笙迁居重庆,建立恒社总社,向大后方发展势力。他组织中华贸易信托公司、通济公司等,与沦陷区交换物资,借此中饱私囊。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杜月笙于1945年9月初返回上海收割旧部,重整旗鼓。由于租界已被收回,国民党势力可以公开活动,帮会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1946年12月上海参议会选举议长,杜月笙经过多方活动,虽然以最高票当选议长,但因国民党不支持他,所以他当选后马上辞职。此后他致力于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教育、新闻等各业中发展势力,担任各种各样的董事长、会长、常务董事、校董达七十个。

1948年蒋中正为了挽救严重的财政危机,派蒋经国到上海实行市值改革,发行金圆券,要求民间将所持法市外币及金银一律兑换成金圆券。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没有完全照办,被蒋经国以投机倒把罪逮捕,后被判了六个月的徒刑。经过此事,杜月笙明白自己在上海大势已去。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连连获胜,上海解放指日可待,5月1日杜月笙携家出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在香港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杜 铨:(公元1934~今),陕西佳县店镇乡杜家沟人。著名美籍华人。

生于1934年农历2月26日。祖父杜重华曾随爱国人士于右任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后来返回佳县从事地方教育事业三十多年。父亲杜衡,是中华民国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的召集人。

杜铨出生在杜家沟名门富裕家庭。杜铨有弟弟杜奎、杜瑜,妹杜筱兰,新中国成立前均随父母逃往台湾。

杜铨生于1934年,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威斯康辛大学食品工业博士学位。他曾在美国工作、成家,生有五个儿子,后返回台湾。

大陆改革开放后,他多次表示,要带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们回乡认祖;他的小弟杜瑜,生于1943年,中兴大学毕业后赴加拿大留学,获得生化博士学位,返回台湾后自办电脑公司;他的妹妹杜筱兰,1935年生,台湾中学毕业后,赴日本山野美容专修学校学习。1968年她又到美国纽约市美术学校学习。返回台湾后,专门从事钻石检验工作。1993年她专程回大陆,为母亲实现落叶归根的夙愿作安排,对故土十分热爱。

新中国成立前去台湾的国民党官员及各方人士中杜氏甚多,知名者前已述。新中国成立后,也有移居台湾的杜氏人。



杜聪明:(公元1893~1986年),字思牧;台湾淡水人。著名现代医学家。

台北医学专门学校毕业。之后,他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院深造,获医学博士学位。

1921年回台湾后,任台北医专教授。之后,他又到美国、法国、德国、英国考察和研究药理学数年。回台湾后,任台北帝国大学教授,推举为第十三届日本药理学会理事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兼院长,当选为台湾医学会理事长、台湾省科学振兴会理事长。

1947年出任台湾省政府委员,被派往欧美考察医学与药理学。

1954年创办私立高雄医学院并任院长,同时被聘为“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委,又被选为亚细亚太平洋联合医学会第六届总会会长。

1971年当选为台湾医学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2月25日逝世,终年九十二岁。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3-3 07:24 编辑 ]

跟帖时间 2010-03-03 07:23:4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杜氏的典故、趣事 -- 杜康与酒:杜康,善造酒。在《中州杂俎》、《直隶汝州全志》里,都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杜康造酒的过程。据说河南汝阳杜康村的酒泉沟,有一棵老桑树,这便是杜康发明酒的地方。杜康小时候牧羊,每天日出,就把羊赶往母羊坡放牧。晌午,就到酒泉沟吃饭看书。酒泉沟古时称空桑涧,桑树丛生,一股清泉穿林而过。泉边有棵老桑树,因年代久远,树身已空。杜康就在树下吃饭。他常缅怀祖选,饭难下咽,就把剩饭扔进桑树洞里。乡亲们见杜康不思饮食,日渐消瘦,就给他送来曲粉充饥。无意中,他又将曲粉扔进了树洞,这样剩饭和酒曲发了酵,变成了酒。杜康饮了此酒,才知酒能解忧助兴。于是他总结了经验,从此以酿酒为业。以后人们命名的除“杜康沟”、“杜康泉”、“杜康河”,还有“杜康墓”和“杜康庙”。魏武帝曹操在《短歌行》中“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杜康是古代酿酒的专家。

跟帖时间 2010-03-03 07:21:2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杜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民歌慈母;世号诗王: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侍御史杜诗(公元?~38年)。杜诗,河内汲县人(今河南汲县)。字公君,光武帝时为侍御史。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阳太守,曾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大,较欧洲早一千一百年。他又征发民工修治陂池,广开田地,发展农业生产。时称“前有召父(召信臣),后有杜母。下联典指“诗王”,是对唐朝大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巩县人,字子美)的颂称。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又有政治抱负。靠献赋得官,历任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诗作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显示出唐朝由盛转向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风格以沉郁为主,语言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杜工部集》。唐朝冯贽《云仙杂记》:“鹅冠童子告曰:‘汝本文星典吏,天使汝下谪,为唐世文章海。九云诰已降,可于豆垅下取。’甫依其言,果得一石,金字曰:‘诗王本在除芳国,九夜扪之麟篆熟,声振扶桑享天福。’”

书成通典;名列瀛洲: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史学家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出生于世代显贵之家。历官岭南、淮南等节度使,贞元末年,升任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宰相),王叔文改革时,充度支、盐铁等使,主持财政,封岐国公。官位虽高,仍勤奋不倦,白天处理政务,夜晚灯下苦读,博览典籍,精通古今,用三十年左右时间,著《通典》二百卷,内容翔实,源流分明,详而不繁,简而有要,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下联典指唐朝初期的大臣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唐王兵入关,他助李世民筹谋,临机善断,参预玄武门之变,协助李世民夺得政权。历官天策府从事中郎兼文学馆学士,太宗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宰相),与房玄龄共掌朝政,主持制定中央组织机构设置、规模及典章制度。贞观年间,太宗选出十八位功臣画像于凌烟阁,杜如晦居首位。后因病辞职,太宗常派人探望,病死后,太宗甚至废朝三天,以示哀悼。

耽思经籍;图像凌烟: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杜预,博学多通,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成一家之言。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杜如晦,太宗时为尚书右仆射,封莱国公,与房玄龄共管朝政,图其像于凌烟阁。

金陵度曲;玉简遗珍: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杜秋娘,年十五为李錡妾。尝为錡唱词云:“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下联典指杜兰香,自称东汉人,降于洞庭包山张硕家,留玉简唾盂等具,授硕以道,硕成仙而去。

南阳世泽;莱国家声: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杜诗事典。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杜如晦事典。



2.五言通用联:

耽思乎经籍;图像于凌烟:上联典指西晋时期的将领、学者杜预(公元222~284年)。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人。曾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以灭吴功,封当阳县侯。多谋略,时称“杜武库”。撰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左传》注解流传到今的最早的一种,收入《十三经注疏》中。下联典指唐朝初期的大臣杜如晦(公元585~630年)。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人。隋末曾任滏阳尉。唐兵入关中,助李世民筹谋。官至尚书右仆射。逝世后谥号“成”,绘像于凌烟阁。

学业醇儒富;星斗焕文章:此联为佚名集杜甫诗句联。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此联为朱德(公元1886~1976年)所撰书四川省成都杜甫草堂联。



3.七言通用联:

守道还如周柱史;著书曾学郑司农: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杜牧(公元803~852年)诗句联。

云霞晴光转物候;春夜喜雨知时节: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杜甫诗句联。

枫林绿树丹青合;玉杯锦席风云流: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杜甫诗句联。

梦醒扬州甘薄幸;心忧社稷老风尘: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杜审言(公元645~708年)诗句联。杜审言,字必简,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有《杜审言集》。

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法家何绍基撰杜工部(杜甫)祠联。“人日”,指农历1月7日,人多到此旅览。



4.八言以上通用联:

花折应时,金陵度曲;兰谪降丽,玉简留珍:上联典指文学故事人物杜秋娘,唐朝杜牧《杜秋娘诗序》说是唐朝金陵女子,十五岁时为浙西节度使李錡的妾,曾为李錡唱“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后入宫,为宪宗所宠爱,穆宗时曾为皇子保姆,文宗时因皇子被废,她返回故乡。下联典指东汉时期的仙女杜兰香。相传有渔夫在洞庭湖岸边捡一个三岁女童,养到十多岁时,出奇的美丽。忽然有一天从空中下来青童仙人,携女而去,临走时说:“我是仙女杜兰香,有错被谪人间,现在要回天上去了。”后来,她又降于洞庭包山张硕家,传授给张硕道术,又留下玉简等物,张硕也成仙而去。

卜筑草堂,误传严武宅;驰名武库,癖好左氏书:上联典指四川省成都杜甫草堂。下联典指西晋时期的将领、学者杜预事典。

跟帖时间 2010-03-03 07:18:5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杜氏的字辈排行 -- 山东莘县杜氏字辈:“英茂润达…”

山东莱州杜氏字辈:“炳宝宏健…”

山东淄博杜氏字辈:“荣业所基曰严与敬”。

山东济宁杜氏字辈:“尚培市西绍明现宝传如甲运文官富礼昌”。

江西上高杜氏字辈:“传家唯礼乐华国在文章书香诗克肇百世定流芳”。

江西宜春杜氏字辈:“维本芝隆世美克少经文纬武辉光远照”。

江西杜氏一支字辈:“家学渊源照祖德世传忠孝印文章”。

辽宁丹东杜氏字辈:“万世永国…”

辽南杜氏字辈:“文永奈国景成全万世英日新传道德”。

四川巴中、湖北孝感杜氏字辈:“文金国正天星元明崇贤登良”。

四川西充杜氏字辈:“三生仁泽仕永照国家祥”。

重庆云阳杜氏字辈:“亭治征折春方国穆文印忠怀福禄寿山海万联新”。

重庆铜梁双山、沙田坝、圣灯铺杜氏字辈:“天朝登仁延世泽流芳久忠孝培德深傅家有礼义万代赐昌宁永远荣华盛乾元亨利贞”。

陕西榆林杜氏字辈:“儒浩元良益修成芳善树培礼(应)庆玉功昌”。

陕西打锅杜杜氏字辈:“耽思乎经籍图像于凌烟”。

安徽贵池杜氏字辈:“元七世重魁已辰寅祖彦克必邦文应宗尚善芳以远伯仲惟和德可荣守正谦恭诚有志安朝康国曰良臣思昌一本传贻永懋继纯禧景万龄”。

贵州赫章杜氏字辈:“子元开进兴文发照礼廷祖宗恩德厚”。

浙江玉环杜氏字辈:

行派:“崇宗世永文昌华国俊敏盈廷书香馥郁”;

字派:“圣广兆明英宜恒献道学儒生兰桂荣显”

河南邓州杜氏字辈:“志林永广建国德廷人泽走传申成心”。

内蒙古喀喇沁旗杜氏字辈:“广传伟(万)业在崇辉锡成基治世长发桂泰灿生荣培”。

杜氏一支字辈:“正应用光文才得世志春方国胜显名直至上朝廷”。

杜氏一支字辈:“敬孝户吉祥万年广传茂”

杜氏一支字辈:“忠厚肇基启佑荣昌敦崇礼义扶正纲常遵守祖训世继贤良求锡尔福长发其祥”。

杜氏一支字辈:“春芳升映秀朝廷友大光”。

杜氏一支字辈:“远世如正大光宗德安全少祖仁孝忠维保善幸字作田耕雾云天开启兴传自逢遵承家能有道富贵此长”。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3-03 07:16:5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杜氏的家谱文献 -- 浙江绍兴会稽东浦前村杜氏家谱六卷,(清)杜云、杜蕉亭等重修,清嘉庐十九年(公元181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会稽东浦前村杜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清)杜耀川纂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永言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会稽东浦前村杜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清)杜锡泰、杜增荣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永言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山阴杜氏宗谱八卷,(清)杜其兰、杜国枢等续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浣花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嵊县剡北杜氏宗谱十卷,(清)杜汝蓝、杜世思等重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01年)清介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东阳岘西杜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十七~十八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红旗乡白坭堪力村。

山东滨县滨州杜氏家乘,(清)杜银汉等六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泽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北杜氏宗谱十八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宝田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图书馆(另有一部)。

湖北江夏杜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杜利川等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宝田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人民大学图书馆。

湖南平江录存杜氏家谱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图书馆。

广东广州城兰杜氏家谱,(清)杜汝濂重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广东番禺江都杜氏族谱,(清)杜倬重修,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玺泾杜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清)杜呜岐等续修,陈秀章纂,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敦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左镇杜氏家谱,(清)杜文林等编纂,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伊川县档案馆。

源杜氏宝录四卷,(清)杜璟辑,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乡湘上杜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清)杜春葵、杜荣国主修,清乾隆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杜氏族谱三卷,(民国)杜天麒参著,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承侯祠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合江县县志办公室。

青暘杜氏续修世谱十卷,(民国)杜祥根等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瑞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临安杜氏宗谱,(民国)杜子喜等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余庆堂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康下徐让村志(徐姓,另有杜,陈,吕,骆,金等姓),(现代)徐起龙等修,1995年排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沩宁杜氏六修支谱七卷,首一卷,民国乙酉年(公元1933年)武库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第六~七卷质量较差。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杜氏家谱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天津市图书馆。

湖南平江杜氏四修族谱二卷,首二卷,(民国)杜远献、杜家方编,1979年复印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舌耕图书馆。

湖南宁乡沩宁杜氏六修支谱七卷,首一卷,(民国)杜光炽修,杜荣孝、杜芬传等纂,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

湖北黄冈杜氏宗谱,首三卷,(民国)杜维珩编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三卷,第一~十九卷、第二十~二十一卷、第二十五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黄冈县档案馆。

湖北黄冈杜氏宗谱十二卷,(民国)杜超铨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宝田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湖北黄冈杜氏宗谱三十八卷,(民国)杜良信续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周铺乡洪山村。

湖北新洲黄冈杜氏谱二十四卷,首四卷,(民国)杜良俊、杜家庆等四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三店镇南桥村杜新华手中。

天津武清杜氏家谱,(民国)杜涵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州杜氏宗谱十二卷,(清)杜绍彩、杜寿庚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0年)振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鄞县鄞县邑管江杜氏宗谱十八卷,(民国)杜恒焕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花溪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鄞邑管江杜氏重修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不全。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管江乡管江村。

浙江象山丹城杜氏家谱一卷,(民国)杜增源重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管。

湖南平江录存杜氏家谱,著者待考,1979年复印民国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有两部)。

杜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跟帖时间 2010-03-03 07:13:5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杜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汉阳郡: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曾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魏恢复天水原名。北魏时期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省甘谷县境内,到南朝北周时废黜。隋朝时期又曾以成州为汉阳郡。五代时期后周置汉阳军,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2.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汉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诗圣堂:唐朝大诗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历史上称他为“诗圣”。

少陵堂:同诗圣堂。

宝田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言堂:资料有待补充。

振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浣花堂:资料有待补充。

清介堂:资料有待补充。

泽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义堂:资料有待补充。

瑞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余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武库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3-03 07:11:4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杜氏的迁徙分布 -- 杜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七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六百四十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左右。

1.概述:

周成王姬诵执政初期,亲旧商的西唐国暗中参与纣王之子武庚的叛乱,被佐政周公旦大军征服,强迁于周朝镐京(今陕西长安镐京村)东南的杜村(今长安县曲江乡三兆村),封其弟姬虞于唐(今山西夏县),称唐叔虞,国号仍为唐,后改称晋国。

春秋后期,鲁国公室的大权已被季孙、叔孙、孟孙三贵族所控制,三家各立一军。杜泄就是在鲁昭公姬将时期(公元前541~前510年)被叔孙豹聘为家臣的,时年约二十多岁。鲁定公姬宋执政时期(公元前509~前495),季平子的势力已强于叔孙、孟孙两家,独掌了大权。不巧,叔孙豹在这时逝世,季平子下令,不准以卿士身分安葬。杜泄等家臣怒,认为三家均为卿士,欺人太甚。他们不仅以卿士礼仪安葬叔孙豹,而且还以周王赏赐的宝器辂车随葬。季平子闻报,大怒,想要尽捕杀叔孙豹的家臣,杜泄大惧,携家人偷跑出鲁国,去郢(今湖北江陵)投靠楚昭王熊壬(熊轸,公元前515~前489年),以避杀身灭门之祸,因而得到楚国的保护。

先秦时期,杜氏族人播迁繁衍于今山西、山东、湖北、四川、河北等省。

汉朝到南北朝时期,杜氏族人在今河南境内分布较为普遍,如南阳、内黄、卫辉、登封、偃师、许昌、林县、邓州、林宝、洛阳、新野等地均有其族人;陕西西安的杜氏比较兴旺。此外,今四川德阳、彭山、绵阳、成都、山西永济、太原、安徽庐江霍山、浙江杭州、湖北襄阳、江苏高邮、句容、河北临漳、正定、山东潍坊、章丘等地、也都有杜氏的聚居点。

杜氏族人在宋元期间有族人徙居福建、广东。

清朝有迁至台湾的,杜氏族人有的又进而远徙海外。

2.由郢迁南阳:

杜泄一家迁居郢后,楚惠王熊章(公元前488~前432年)任他为朝官,其子杜绰就生于惠王时期。杜泄逝世后,至楚声王熊当执政时期(公元前407~前402年)任杜绰为大夫,其子杜段就生于声王时。

楚悼王熊疑时期(公元前401~前381年),杜段成为以才学著名的青年。在楚肃王熊臧执政时期(公元前380~前370年)杜段三十余岁,另有弟弟杜挚向西入秦国。

楚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杜绰逝世,杜段袭父职任楚大夫。时其弟杜挚被秦孝公嬴渠染(公元前361~前337年)任为朝臣,在商鞅变法中持反对态度。

至楚怀王熊槐执政末年(公元前299年),杜段一直任楚大夫。楚顷襄王熊橫执政时期(公元前298~前263年),杜段逝世,其子杜赫以文武双全、善于指挥军事闻名。杜赫因叔父杜挚曾任秦国大臣,对秦国的不断强大十分向往,于是便投靠了秦昭襄王嬴则(嬴稷,公元前306~前251年)。后来,杜赫因在秦昭襄王的统一战争中屡建奇功,被拜为大将军,封于南阳衍邑(今河南南阳),于是称“杜衍”。杜赫有子数人,知名的有杜秉等。

秦庄襄王嬴异人(嬴子楚)执政时期(公元前249~前246年)杜赫逝世,其子杜秉被任为官吏。迁居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的杜挚,子孙名字失载。传至西汉初时有杜樨,从咸阳迁居霸陵(今西安市灞桥区毛西乡毛西村),与其子杜苍均隐居读书,不做官。苍的儿子杜信,是民间医生。

杜信有子杜勋,在汉元帝刘奭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以军校随陈汤的大军出征匈奴,立有战功。他的堂弟杜季雅在汉成帝刘骜执政时期(公元前32~前7年)是位侠客。

杜挚世系示意表:杜泄(由鲁迁楚)→杜绰→杜段、杜挚(由楚迁咸阳)→杜赫(段之子)→杜(禾犀)→杜敝虫,挚的后裔)→杜苍→杜信→杜勋、杜季雅。

3.中原迁茂陵:

中原(今河南)的杜氏人是战国末期或秦朝,由秦都咸阳迁入的,汉武帝时期又相继西迁于国都长安的近郊。

⑴.繁阳杜氏人迁居茂陵:

杜赫少弟约于秦惠公时,未随兄长人秦,而是迁居魏地繁阳(今河南内黄)。传至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1~前87年),以豪族被迁于茂陵(今陕西兴平)。西汉末年有杜邺,父亲早逝,随母亲居住于杜陵外祖父张敞家。舅父张吉教杜邺读书,博学多才。杜邺与杜钦(杜周之孙)均以才学闻名,又字同为“子夏”,时人为相区别,称杜邺为“大冠子夏”,称杜钦为“小冠子夏”。汉哀帝即位(公元前6年)后,杜邺任御史大夫,出任凉州(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刺史。杜氏人有的避汉末之乱,便迁到了凉州。杜邺之子杜林,字沉静,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跟随表叔张竦读书,博通经史。王莽建立新朝后,他任扶风郡(今陕西兴平)吏。更始年间农民军攻克长安杀王莽后,杜林和弟杜成避难于河西(今甘肃武威),茂陵的杜氏人有的便移居于此。汉光武帝时期(公元25~57年)杜林劝割据河西的同郡人隗嚣归顺东汉,不听。后来,杜林以送弟杜成灵柩回故乡为由,辞别隗嚣东返。安葬弟弟于茂陵后,他赴洛阳朝拜陛下,汉光武帝召见后,称赞不做隗嚣封官的杜林,赏赐御衣、车马,任命为光禄卿。皇太子刘强在生母郭皇后(名圣通)被废后,主动让位于封立的阴皇后(名丽华)长子刘庄,得到父皇光武帝欢心,被封为东海王(今山东郯城),拜杜林为王之师。他教导和辅佐东海王治国有功,被召回洛阳任少府卿。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汉光武帝刘秀又拜杜林为大司空,成为“三公”之一的高官。次年,杜林病重,汉光武帝亲幸其府探望,并赐宝器予以隆重安葬。其子杜乔,官至丹水长(今陕西商县)。

⑵.南阳衍邑杜周迁居茂陵:

杜赫的儿子较多,有一子叫杜秉,任秦朝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太守。秦昭襄王时封于南阳衍邑的杜赫后裔,在秦朝末年的有杜得臣、杜秉。杜得臣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征战有功,被任为中郎将。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未央区)后,封杜得臣为棘阳侯,家居南阳(今河南南阳),在汉文帝刘桓五年(公元前175)逝世,子孙失载。

杜秉有子杜札,从汉文帝至汉景帝刘启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任南阳太守。

杜札有子杜周,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1~前87年),以“豪族”被迁于茂陵(今陕西兴平)。杜周,南阳杜衍人,自幼生长在太守家,受到父亲杜札的良好教育,知书达礼,尤其熟悉刑律和法令。父亲逝世后,执法严厉的义纵任南阳郡太守,聘杜周为府吏,颇有才干,得到义纵赏识。之后,义纵向廷尉张汤推荐杜周之才,被召人长安任廷尉府吏,其家也由杜衍迁居茂陵(今陕西兴平)。边疆的少数民族首领反叛,攻城略地,抢夺财产和人口,汉武帝大怒,斥边将和官府镇压不力。廷尉张汤派杜周出使边疆,查办此事。他赴任后,以法严惩不全力镇压叛乱的官吏和军将,斩首示众,将吏惧而死战,击败少数民族首领,维护了边境的安全,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汉武帝的表彰,升任御史中丞。张汤逝世后,汉武帝拜杜周为廷尉,深得信任。他执法严酷,网罗罪名,兴大狱,将二千石俸禄以上的官员相继处死百余人,郡国狱中的犯人多达十余万,引起朝野愤怒,时人称其为“酷吏”。汉武帝为平民愤,不得不表面上治罪于杜周,罢免其廷尉职。但不久,汉武帝又任命杜周为执金吾,并将大臣桑弘羊和卫皇后的“巫蛊”(以木刻武帝像,咒其早死,系奸人诬告)案交其查办。杜周为讨武帝欢心,处死了被诬告的理财大臣桑弘羊、皇后卫子夫,株连杀死数百人,又逼皇太子自杀于今河南灵宝,朝野人闻“杜周”二字就不寒而栗。年迈昏庸的汉武帝明知皇后、太子是含冤而死,却还下诏说杜周是“尽力而无私心”,加官为御史大夫,又赏赐财宝,致使其“家资累巨万”。不久,汉武帝又封杜周的长子延寿、二子延考为官。

汉昭帝刘弗陵执政时期(公元前86~前74年),杜周逝世,赐葬于平陵(今陕西兴平)。其长子、二子居住在茂陵,逝世后亦葬于平陵父亲杜周墓旁,子孙失载。至东汉初期,他们的后裔有杜保,被汉光武帝任命为越骑校尉,豪侠仗义,爱打抱不平,后为仇家所害。他的后代传至东汉末时有杜廪,官至中郎将。

汉献帝刘协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杜廪随凉州将军马腾攻董卓部将李催,兵败后被杀于槐里(今陕西兴平)。

茂陵杜赫后裔世系表:杜邺(赫后裔)→杜林→林乔、杜得臣、杜秉(赫后裔,居衍邑)→杜札(秉之子)→杜周(札之子,迁居茂陵)→杜延寿、杜延考(周之子,居茂陵)、杜延年(迁居杜陵)→延寿或延考后裔杜保→杜保后裔杜廪。

⑶杜延年迁居杜陵:

杜周的小儿子延年,博通经史,明律令,但性格和为人与其父、两位兄长不同,断案公允,执法严明,不滥杀无辜,受到朝野称赞,累迁官为御史大夫,封为建平侯,迁居汉宣帝的杜陵邑(汉宣帝的杜陵在今陕西长安县曲江乡三兆村,杜陵邑在今长安县樊川的杜曲镇)。从此,杜曲成为杜氏宗族的大本营。

杜延年有六个儿子:

长子杜缓,在汉宣帝本始年间(公元前73~前50年)任校尉,跟随中郎将赵充国击匈奴,出生人死血战,立下大功,升任谏议大夫。之后他又出任上谷郡(今河北怀来)都尉,北征防御匈奴有功,又升任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太守。汉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汉宣帝召他回长安,任太常,封建平侯。汉元帝初元年间(公元前48~前44年)后,经济衰退,西羌反叛,杜缓捐资数百万钱支援军队,受到朝野称赞。汉成帝执政时期(公元前32~前8年),杜缓逝世;二子杜继、三子杜他,均任朝官或地方官;四子杜钦,字子夏,以才学闻名于京师长安,一目盲,不做官。汉成帝即位(公元前32年)后,大将军王凤聘他为武库令,不断上书劝汉成帝勤政治国,汉成帝接受劝告。不久,他以眼疾辞官。王凤慕其才,又聘其为大将军府吏,对杜钦言听计从,十分尊重。王凤逝世后,他辞官漫游天下名山大川,作赋授徒,名声大振;五子杜绪任地方官,六子杜熊,官至郡太守。从此又形成六家杜氏人。

杜缓之子杜业,官至太常,刚直不阿,痛恨宦官、外戚专权,被罢官。汉成帝即位(公元前32年)后复拜杜业为太常,后逝世;杜熊之子少卿,官至荆州(今湖南常德)刺史,任职数十年,杜氏人遂慕名迁居荆州郡所,东汉朝逝世。杜少卿有子杜穰,字子饶,东汉朝任谏议大夫。穰之子杜敦,字仲信,东汉朝任西河郡(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后移于山西离石任太守,政绩优异。其次子杜笃,文学家;杜业之孙杜操,字伯度。杜敦有子杜邦,字召伯,东汉朝任中散大夫;杜笃有子杜硕,为大商人。杜邦有三个儿子:长子杜宾、二子杜宏、少子杜繁。杜宾有两个儿子:杜翕、杜崇。杜翕有子杜契,字广平,三国时期任吴国谋士,后专心学道教,隐居于蜀(今四川),家人亦居蜀;杜崇有子杜畿。杜畿有三个儿子:杜恕、杜理及杜宽。

杜陵延年世系示意表:杜周→杜延年→杜缓、杜继、杜他、杜钦、杜绪、杜熊→缓之子杜业、熊之子杜少卿→少卿之子杜穰→穰之子杜敦、杜笃、业之孙杜操→敦之子杜邦、笃之子杜硕→邦之子杜宾、杜宏、杜繁→宾之子杜翕、杜崇→翕之子杜契、崇之子杜畿→畿之子杜恕、杜理、杜宽。

4.迁入台湾: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福建、广东等地的杜氏人开始向台湾谋生。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3年)大臣杜三策曾奉命出使台湾。之后,杜氏人便有进入台湾谋生的,至清朝始有记载。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在台湾苗栗县垦耕的移民中就有杜氏人。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福建的杜瑞莪、杜鸾成等携家人迁入台北县淡水镇深奥里垦耕谋生。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福建人杜伯瑞又携家人进入台湾淡水镇硬石里进行垦耕。

近代,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又有不少杜氏人从大陆移居台湾。杜氏人多分布台湾苗栗、新竹、台南、彰化、台中地区。台湾籍杜氏人士的祖先亦有在大陆者,与福建、浙江、广东的杜氏人有着渊源关系。

5.移居海外:

东南亚:东南亚诸国的杜氏人,多是由云南、广西等地迁人的,以越南北部的杜氏人最早。东晋王朝建立(公元317年)后,晋元帝司马睿任命杜元(杜预后裔)为宁浦(今广西横县)太守,携家属赴任,亲近的本族人有的也跟随前往。之后,杜元又调任交趾郡(今越南河内)太守,家人随迁。隋唐时期,几位杜氏人去交趾或日南等地做官,还有流放于灌州(今越南荣市)的杜氏人。约至明清时期,越南、柬埔寨的杜氏人已或多或少地分布在东南亚诸国,直至印度。

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国的杜氏人,多从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徙人。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杜氏人多从东北及山东等地迁入;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友好往来或征服这些邻国时,杜氏人或做官或经商或避难,也有移居四周邻国者。

唐朝宰相、文学家、史学家杜佑的族侄儿杜环,在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七年(公元748年)随军征伐西域叛乱之国,归属安西都护府(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置,治所初在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唐高宗李治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在招抚西突厥诸属部属国后,将治所移至今新疆库车县。唐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治所又移入托克马克附近。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阿尔泰山西部至咸海所有游牧部落和葱岭东西地区,东起银山,西包括阿姆河两岸城廓诸国。

武则天大周长授二年(公元692年)又将治所迁回今新疆库车县,归都护、大将高仙芝统一指挥。当时不仅安西都护管辖境内的属部属国有叛乱,而且境外的吐蕃(活动在今青海及西藏的大部分地区)、东突厥(今新疆北部偏东)、大食(今阿拉伯的叙利亚、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亚等国)等,也不断侵犯唐朝国土。

唐玄宗为保护安西都护府辖地的安全,在守捉(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设立了前方哨所,派驻了军队。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高仙芝率大军越过葱岭(今新疆克孜勒开阿尔克孜自治州),经今吉尔吉斯斯坦进攻常东犯唐境的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塔什干省),灭其国,收归唐朝所有。又征服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控制了里海东部地区。石国的王太子逃人大食后,向国王哭诉亡国状,求出兵夺回故国土地。大食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派军东进,高仙芝率唐军三万人迎战,西行军七百里,在恒逻斯城与大食国军队激战,由于地理环境不熟悉,加之军需供应不上,被大食国军打败,部分将士被俘虏,高仙芝带残军退回石国坚守。杜环也是被大食国俘虏的唐将之一。

杜环等将士被大食军俘虏后,大食国王未下令杀害,而是予以优待和安置,让他们(包括杜氏人)向大食军队和百姓传授军事技术和制造工具等,以表示对大唐帝国友好。杜环是名相杜佑的侄儿,大食国王对其从父仰慕,又赏识杜环的博学多才,欲拜其为官,被辞谢。国王对杜环另眼相待,给予优厚待遇,允许他自由参观和考察地方民情风俗,属部或属国也热情欢迎和派车送行。杜环学问渊博,又是旅行家,懂得几国语言,博闻强记。在大食国留住的十多年内,他游历和考察了今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意大利等国,记录了诸国的疆域、自然风貌、经济与文化状况、宗教信仰及乡土民情等。

唐肃宗李亨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杜环历经千辛万苦,由慕其名望的外国商船船长相助,才从中东由海路回到广州,受到广州刺史的热情接待,派车马护送他回到长安,唐肃宗亲自召见,予以安慰和赏赐,晋升了官职,并派助手协助他完成《经行记》一书。

跟帖时间 2010-03-03 07:09:2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