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25 13:27:53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19425 跟帖次数 10

第一个渊源:源于妘姓,出自为颛项帝之孙祝融氏后裔的封地罗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妘姓,是中国最古早的姓氏之一。据典籍《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鄢、郐、路、逼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始祖为祝融。

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正(掌管民事、火种),后人尊为火神。因其有大功于民,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诸多史书均称为“祝融八姓”。

到了周王朝时期,祝融的后裔中有子孙被封在宜城(今湖北宜城),称为罗国。罗国在周庄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被楚武王熊通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失国后的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枝江、宜宾一带),遂以故国名为姓氏,称罗氏。至周王朝末期又南迁至今湖南长沙地区。

⑴.句芒发明了捕鸟的“罗”:

在古代神话里,伏羲又叫太昊(暤),是东方木德之帝,木神句芒是他的辅佐,手里拿着圆规(丈量之尺),共同管理着春天。句芒,鸟的身子,脸面像人一样五官齐全却又方方正正的,穿着白色素服。据说,这句芒是少昊(暤)金天氏的儿子,名叫“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因为重是“立木之官”,在史籍《礼记》注疏中说:“木初生之时,句屈而有芒角,故云句芒”。句芒辅佐伏羲,管理着六千余公里的东方土地,还从伏羲发明渔网中得到启发,发明了捕鸟的“罗”。

⑵.远祖祝融:

实际上,在史籍《史记》中记载的“祝融”有两个:

第一个“祝融”,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被尊为赤帝,与伏羲氏、神农氏同为“三皇”,或与赫胥氏、尊卢氏同为“三王”。在史籍《山海经》中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在典籍《礼记》中也说:“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第二个“祝融”,是颛顼之孙,老童之子黎和吴回。黎和吴回为火正之官,“祝融”则是火正这种职务的名称。在史籍《路史·前纪八》中记载:“祝融氏,号也;祝融,职也,本非人名。黎为祝融,回为祝融,皆职。”近现代史学家杨宽在《古史辨》中也认为,古者野蛮之族,恒有守火之司,“祝融”盖即火正之名,其后因以为氏。史学家罗元鲲主修的<新化罗氏通谱>也是这样说的:“我姓昉,(起始)自祝融。按祝融有二,皆司火神。一为火帝…一为火官…<姓氏急就篇>谓罗为颛顼后,是则老童之子祝融官,非古帝祝融也。”

⑶.罗部落:

在河南罗山一带,活动着一个以织网捕鸟为生的罗部落。这个罗部落,便是罗氏的最初先民。罗部落相传是夏商时期芈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大概在穴熊活动于有熊氏之墟(今河南新郑)和熊山(今河南郾城东十七公里)的时候,罗部落便活动于熊山之南一百四十公里的罗山。

明朝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罗山,在县南十里,峰峦环抱,隋因以名县,亦谓之龙山,又名小罗山。县南百里又有大罗山。”罗山县的命名,并非小罗山的“峰峦环抱”,而是因罗部落最早活动于这一带地方而得名。大罗山亦同样因此而得名。

在先秦史籍《左传》中记载:“楚子以驷至于罗油”。又说:“吴败楚于鹊岸,楚子济于罗油”,次于莱山。清朝学者俞正燮在《癸已存稿》中认为罗山就是古罗油,为古罗人活动之地。罗部落活动的范围,有可能到达今湖北罗田县。罗田与罗山相距不远,中隔大别山脉,也正是鸟类密集的地方,也成了罗人围猎鸟兽的理想之地,罗田也因此得名。

到了商王朝中叶,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残余势力范围的荆楚,罗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遭到同样的打击,便随着荆楚部族躲避而西迁。当荆楚迁到今陕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人也迁到楚国北面(今甘肃正宁)的罗山、罗水一带。

⑷.罗国:

在史籍《左传》中杜预注释:“罗,熊姓国。”疏:“《正义》曰:‘罗,熊姓’,《世本》文也。”而史籍《世说新语》注引《罗府君别传》说:“罗盖楚熊姓之后,启土罗国,遂氏族焉。”其它还可作为佐证的,有张树注《世本》说“盖楚君皆以熊为号,疑熊姓,楚所分也”;史籍《路史》说“罗,熊姓罗君也”;史籍《后纪八》说“罗,熊析也”,“濮、罗、归、越、责、滇、麇、麋、半蛮,皆半分也”。

关于坛姓,在典籍《说文解字》中解释:“祝融之后,姓也。”在史籍《通志》中则说:“坛氏,亦作郧,又去邑作云。赢姓,子爵,祝融之后,封于罗,号子。”

熊是荆楚的图腾。穴熊生鬻熊,罗氏子孙由此分支而出。楚君之名每带一“熊”字,“王名带着熊字,据《史记》记载,从最早的鬻熊起直至很后的熊悍,差不多每个王名开首都有一个‘熊’字…‘熊’也就是‘王’…北方认‘熊’为兽之长”。所以,自季连之裔孙穴熊以下的子孙,继承王位的,名前几乎都加一个“熊”字,楚穆王熊商臣以后才摒除此习。

穴熊生鬻熊,罗氏子孙便从此分支而出。

到了商王朝中叶,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的残余势力——荆楚,罗部落是荆楚的分支,自然难逃厄运。又因罗部落人少势薄,是完全没有力量来抵挡这种外力的胁迫的,只好痛苦地随着荆楚部族避而西迁,以维系这个家族的命脉。

当荆楚迁到今陕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人也迁到楚的北面(今甘肃正宁罗山、罗水一带)。在史籍《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县东二十里有罗山。<寰宇记>:罗川水出罗山下,隋以此名县。”在史籍《清一统志》中记载:“罗山,在正宁牧野之战,罗人奇勋,因功封爵,县东二十里。罗水,在正宁县南,西南部流人宁州界。”罗山是从子午岭西来的一支山脉,正位于陕、甘界上。由于罗人迁居于此,这里的山水多以罗为名。

子午岭之北有直罗川,在陕西富县南边,东流人葫芦河。罗川之上还有叫罗川务的地名。后来,隋朝便因罗川之名,建置罗川县。罗山、罗水正靠近周部落的祖先庆节居住的邠地北邻,他们都属于夏族的体系,为抵抗殷人而联合在一起。

另据史籍《山海经》记载的“十巫”中有“巫罗”。这“巫罗”应当是罗人的首领,亦是具有权威意味的巫师,与“巫彭”(今甘肃庆阳彭水一带)等“十巫”都经过“灵山”上天下地。

到了周武王姬发灭商纣之后,罗才被封为子爵,正式成为周王朝的属国之一即罗国。以后,罗国又因周王朝压迫,随楚国迁往湖北房县和宜城。春秋初期,罗国被楚武王所灭,其遗民被迁往枝江和湖南汨罗。罗国灭亡后,“子孙以国为氏”,这便是罗氏的起始。

牧野之战,罗人奇勋,因为封爵汨罗江畔罗国屹立。罗国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古国,从它的兴起到灭亡不短的过程中,一直是充当附属国的角色。虽在对楚国的一战中,曾获得了一次胜利,但又因由骄而淫,弄得国政日衰,走上了一条亡国之路。灭国之后,子孙流散。因此,罗氏子孙一直恪守着忠厚敦实的家风。

周庄王姬佗七年(楚武王熊通五十一年,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武王所灭,其子孙便以国为姓,改为罗氏。为了避免在北进时遭到罗国遗民的干扰,并满足修筑楚都丹阳城大批劳力的需要,楚武王又把罗国的遗民从宜城裹胁到丹阳附近的枝江(今湖北枝江),将罗国人变成自己的附庸,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后来,楚文王熊赀迁都于郢,因罗国人聚居在枝江一带,逼近郢都,卧榻之侧,岂容他入酣睡,于是又将罗国的遗民迁到湖南汩罗一带。今汩罗县西北部八公里的屈原农场蚕桑场,至今尚留有继续的罗国古城城垣和护城河遗迹。

罗氏族人大多尊奉颛顼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初期官吏罗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罗氏,是两周时期的一种官职,专职掌管天下鸟、禽的捕捉与饲养,以供王公贵族欣赏和食用。

在典籍《周礼·夏官·罗氏》中记载:“罗氏,掌罗乌鸟。”在诸侯国中,亦设置有罗氏之官职。

春秋时期“好鹤亡国”的卫懿公姬赤特别喜欢仙鹤,他在宫廷的定昌、朝歌西北鹤岭、东南鹤城(今山西长垣鹤寨)等处均大养仙鹤,由罗氏照料。卫懿公还给他饲养的仙鹤冠有官位品级俸禄:上等竟食大夫禄,较次者士禄。他外出游玩时必带鹤,载于车前,号称“鹤将军”。其时,专门为卫懿公饲养鹤照料仙鹤的饲养员就是罗氏。

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卫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冬天,北方翟狄族人趁卫懿公荒淫奢侈、国人多怨的机会,从邢国的夷仪(今山东聊城)进攻卫国,攻击到荥泽时(今河南郑州广武山和大伾山以北、黄河北岸大堤以南一带地区),卫懿公慌忙发兵抵抗,征召将帅时手下大夫们都说:“君好鹤,鹤可令击翟”。卫懿公又向国人“受甲”(征兵),国人们也都说:“叫鹤去抵抗敌人吧,它们高官厚禄,我们那里比得上它们能打仗呢!”卫懿公无奈,只得带少数亲信赴荥泽迎敌,结果兵败被杀。后来宋恒公子御说连夜出兵,才将狄族人的进攻阻止住,并把卫国臣民救过了黄河,在曹邑(今河南滑县)另立姬申为新卫国君主,是为卫戴公。

在为卫懿公饲养鹤照料仙鹤的罗氏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罗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罗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方鲜卑族拓跋部落灭北凉建立北魏政权。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采取汉化政策,下诏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叱罗氏改姓罗,在史籍《魏书》、《广韵》、《元和姓纂》、《姓解》、《通志》等文献中均有相同的记载,“叱罗氏后改为罗氏”。

据史籍《文苑英华》记载:“夫人讳某,恒州代郡太平县人。祖某,父协,周大将军,南阳郡公。”按史籍《周书》中的记载:叱罗·协在唐建德三年(公元574年)被赐爵南阳郡公,那位长孙夫人罗氏,就是叱罗·协之女,代郡罗氏就是复姓叱罗氏所改。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或汉化为氏。

⑴.在隋朝、唐朝、明朝这三个朝代中,均有帝王对有功或归附的臣子赐以罗氏,其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罗秉忠,蒙古族人,原名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是孛尔只斤·察合台的后裔、沙州卫都督佥事孛尔只斤·昆皆莱(困即来)之子。其兄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既袭父职,明英宗朱祁镇命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指挥使,协理卫事。不久,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率一千二百余人内徙,诏居之东昌、平山二卫,给田庐什器,所以抚恤甚厚。到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病逝后,以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都指挥使,代领其众。明英宗北狩时,塞上多警。朝中大臣们恐怕已经投降的蒙古族人乘机为变,朝议欲徙之南方。适逢贵州苗祖早饭,明英宗令大都督毛福寿南征,乘机擢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都督佥事(相当于专门科室的科长),率所部前往贵州围剿苗族起义军。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后来积战功至左都督,在明天顺初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赐其姓名为“罗秉忠”。明成化初年(公元1465年),川南和滇东地区的山都掌蛮(即僰人,行悬棺葬俗的古老民族)反叛不服明朝政府,明宪宗朱见深令尚书程信率十四万大军征讨,罗秉忠以游击将军之职率军随行。明军抵达永宁时兵分六道,罗秉忠率所部由四川金鹅江进攻,大破山都掌蛮,论功晋封为顺义伯。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罗秉忠逝世,明宪宗赐谥号为“荣壮”,由其子罗监粲(克罗俄监粲)正式受封为世袭宣慰司指挥使。罗秉忠的后裔子孙,遂世称罗氏至今。

⑵.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称巴乐特氏,以地为氏,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边外)、西拉木兰(今河北承德围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y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罗氏、巴氏、白氏、丰氏、陈氏、联氏、高氏、包氏等。

②蒙古族“黄金家族中”的内蒙古翁牛特旗孛尔只斤氏,是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温之后裔,多冠汉姓为罗氏、鲍氏、包氏、宝氏、博氏、奇氏、波氏等。

①蒙古族哈荣古德氏,冠汉姓为罗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阿史那部斛瑟罗可汗,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史籍《通志》、《古今姓氏书辩证》中,都记载有唐朝时“斛瑟罗氏,改为罗氏”的记载,在史冀《唐书》中记载:斛瑟罗原为西突厥阿史那部可汗,在唐朝则天皇帝武曌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斛瑟罗因被原来游牧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一带的突骑施部首领乌质勒所逼迫,率部众七万余人内迁归附于大唐王朝,后逝世于长安。

在斛瑟罗的后裔子孙中,后逐渐汉化者,取先祖名字为罗氏,这就是西域罗氏的由来。



第六个渊源:源于苗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南地区苗族,属于汉族融入苗族化为氏。

清雍正时期撰著的《云南通志》记载:“苗子有九种,黔省最多,正滇则宣威,镇雄亦有,多是花苗…多田、罗、陈、蔡四姓”;清乾隆时期撰著的《贵州通志》说:“西苗,在平越,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升平越防御千户所置,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及清平,所属有谢、马、何、罗、卢、雷等姓”。这在清朝学者李宗防的《黔记》中也有相同的记载。

清朝学者刘人熙在《湖南各县调查笔记》中记录泸溪县的苗瑶族情况时说:“士人蟠林菁者,为吴、龙、廖、石、麻五大强族,外有彭、罗二姓亦强”;民国时期的学者刘锡藩在《岭表纪蛮》中,根据滇、黔省志记载,称西南部各地苗族的姓氏以“杨、韦、陈、罗、田”等十六姓为最多;当代学者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记载,苗族姓氏中以包括罗氏在内的二十一个大姓人数最多。

显然,原本是汉族的罗氏族人在历史上融入了苗族,后成为苗族大姓罗氏一族。



第七个渊源:源于布依族,出自春秋时期古罗国后裔,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布依族罗氏为古罗国后裔,罗国被楚武王熊赀强行迁到今湖南汨罗地区,国人以原国名为姓氏,称罗氏。在汨罗地区那里定居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一支越过罗霄山脉到达了江西地区。

后来,这支罗国族人又从江西辗转迁徙到广西地区,成为今天的布依族。唐朝时期,西原蛮首领就姓罗,当时的西原地区在今广西左、右江流域。



第八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贵州水西彝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罗氏,据文献《贵州府志》记载:贵州水西彝族“安氏,其先曰济火,本姓罗氏”。

据今贵州彝族当地人说,其先为烈显族源的苏纳、义陇家支,后世子孙由于分迁五个不同的地区,而有了五个姓氏,其中有一支迁到大方城东瓜林而冠汉姓为罗氏。

另外,又有彝族俄母氏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汉姓为罗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土家族,出自贵州水西彝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楚武王熊通在周庄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灭罗国时,有一部分罗国人不愿臣服于楚国,便和卢国、庸国之遗民一起向西越过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阆中地区,成为“板楯蛮七姓”之一。

板楣蛮为古代巴人的一支,因曾使用“虎皮衣楯”的武器而得名。东晋著名学者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载:汉高祖“复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在史籍《后汉书》中,也记载了板楯蛮因为汉高祖刘邦建国立有汗马功劳,而被免去租赋之事。



第十个渊源:源于瑶族,出自广西西部背篓瑶,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居住在广西西部一带的背篓瑶族人,认为密洛陀是他们的始祖女神。在他们中流传着这样的《创世歌》(《勒俄特依》):“密洛陀让他们走,密洛陀叫他们结婚。兰和罗成双,韦和蒙结对…”这就是背篓瑶兰、罗、韦、蒙四大姓的起源。

据说,瑶族罗氏的始祖叫罗得元。在瑶族蒙姓中还有大蒙、小蒙的区别,据说大蒙的始祖生了七个儿子,分别姓蒙、兰、韦、罗、潘、袁、卢七姓,是瑶族罗氏的另一个来源。

另外,瑶族勒的楼氏,汉姓也为罗氏。宋朝时期郴州有一位著名的黑风峒瑶首领罗世传,于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农历2月在桂阳黑风峒起兵反抗官府,不久即投降,宋朝廷授以承节郎。后罗世传再次起义,率领起义军经常于边境一带活动,还杀死了宋军的大将飞虎统制边宁,江西、湖南等地的官府闻讯皆惊恐不安。不久罗世传再次被朝廷招安。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农历2月,罗世传与兄罗世禄再次起事,到农历9月为部下所杀。

现在,瑶族罗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巴马、东兰、田东、都安、南丹县大瑶寨等地区。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稗类钞》中记载:

⑴.满族波罗军氏,亦称博尔津氏,满语为Borj1n Hala,汉义“波浪”,满族姓氏,世居阿布海克勒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所冠汉姓待考。

⑶.满族博和罗氏,满语为Boholo Hala,世居萨哈禄(今黑龙江沿岸),所冠汉姓罗氏。

⑶.满族郭尔罗氏,亦称郭啰啰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以地为氏,满语为Gorolo Hala,汉义“钩、躬身、放纵”,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等地,所冠汉姓为罗氏、郭氏、高氏、国氏。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⑷.满族鄂木绰氏,满语为Emuco Hala,亦称鄂穆绰氏,瓦尔喀女真,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佛讷赫村(今黑龙江宁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罗氏、鄂氏。

⑸.满族罗察氏,源出清康熙年间俄罗斯战俘内附入满洲八旗者,讹为鄂温克姓氏,以族为氏,满语为Loca Hala,定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地区),后多冠汉姓为罗氏等。

⑹.满族罗佳氏,满语为L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西克屯(今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西克林,为萨满聚居的地方)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后多冠汉姓为罗氏。

⑺.满族罗岳氏,满语为Loyo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罗氏等。

⑻.满族萨克达氏,原称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东浑河畔)、黑龙江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罗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等。

⑼.满族觉罗禅氏,出自清朝宗室与人私生子的专称姓氏,不得入皇家玉牒,皆被赐姓为觉罗禅氏,满语为Giolocan Hala,以明确其族皆非正支,后有冠汉姓为罗氏者。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土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土族罗氏,源出古鲜卑吐谷浑部罗古尔氏,后逐渐成为土族,以地名称罗古尔·孔(种油菜籽的人)。罗古尔出产油菜籽,后来就成为“油菜地”的称谓。

罗古尔人以擅长种油菜而闻名于远近,故土族语言译成汉语,取罗古尔氏第一个字罗为自己的汉姓,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京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京族原称“越族”,自称“安南”,其祖先是在四百多年前从越南所涂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陆续迁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各族自治县的山心、漓尾、巫头、潭吉诸岛上的。

据调查,今京族共有包括罗氏在内的三十一个姓氏,罗氏京族居住在漓尾。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拉祜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拉祜族人到清嘉庆年间开始出现姓氏,但当时只有李、石、张三姓。后采,由于拉祜族与汉族和临近民族的交往日渐频繁,他们的姓也增加了,目前拉祜族中有包括罗氏在内的多个姓氏。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哈尼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初期,云南临安知府赐给滇南土官李、赵、陈、钱等汉姓,是哈尼族使用汉姓的开始,后来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一些哈尼族人也开始使用汉姓了。

现在哈尼族中使用的汉姓有包括罗氏在内的多种姓氏。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黎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据《明史》记载: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琼州属县生黎峒首罗显、许志广、陈宗等三十三人来朝”,说明在明朝时黎族中便有了罗氏。

现在罗氏黎族人主要居住在海南省的乐东县。



第十七个渊源:源于白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明、清两朝时期,云南兰州(今云南兰坪)白族土知州、土舍官在改土归流运动中,均流改为汉姓罗氏,世代相传至今。今白族中有许多罗氏族人。



第十八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今仡佬族、侗族、东乡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羌族、布朗族、俄罗斯族、仫佬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及台湾高山族中,均有罗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罗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颛顼、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斛瑟罗。

罗氏的帝王国君 -- 罗 芳:(公元1737~1795年),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人。著名兰芳共和国缔造者,第一任兰芳大唐总长,在位之间从公元1777~1795年为期十九年,终年五十八岁。

在公元十八~十九世纪,东南亚地区曾经出现了一个由华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从清乾隆四十二年~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777~1885年),前后立国时间长达一百零八年,其缔造者就是罗芳。

满清政府统治了中华大地之后,大批汉族民众相率流亡海外,以图在海外创立反满基地。到清乾隆大帝登基后,满清的高压统治达到颠峰,汉族人向海外移民也达到新的高峰。至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左右,仅婆罗洲的坤甸地区就有一万多名潮州客家移民。

罗芳自幼聪颖好学,满腹经纶,家人曾劝其参加科考博取功名,但罗芳却从不肯涉足科场,对满清政府的文字狱深恶痛绝。他曾亲眼目睹满清朝廷以文字狱大肆屠杀,遂气愤填膺,自此鄙视清朝功名。

罗芳曾对友人吐露内心所思:“在这黑暗的时代,即使中得一名秀才举人,究有何用?大丈夫在国内不得志,当远行海外,寻一干净富庶之地,扬威异域,为我汉族男儿吐气,怎能整日处于鞑虏淫威之下,供人鱼肉!”

正是在这种愿望的驱使下,罗芳十分留心海外的各种讯息,经常向乡人打听出海谋生的情况。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秋,罗芳收拾起简单的行李,告别亲友,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乡亲结伴出海,自虎门南航,驶向神秘深邃的大海深处。在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初,他们抵达了中国南海南端的婆罗洲坤甸地区

坤甸一带原本是一片荒芜的烟瘴之地,早年曾有华侨于该地发现了金矿,于是吸引了大批来自闽、粤地区的汉族移民。在移民们辛勤地开发下,坤甸日渐繁荣:酒銉中食客把酒论欢,街道上人群熙熙攘,不论是村落、还是市镇,一切建设都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痕迹,时人称之为“小中华”。

然而,当时坤甸并不是一块世外桃源。自从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成立后,为了其在亚洲的利益,东印度公司就以军事力量在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占领了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其后又吞并了爪哇全岛。西方殖民者侵略的严峻的现实要求海外华人团结起来,组建独立国家的呼声日益高涨。

初到坤甸的罗芳在一开始并不受当地华侨的重视,他既不是身形魁梧的大汉,也不是技艺娴熟的工人,身上只带有一箱线装书,于是罗芳的生计一时成了问题。没过多久,罗芳偶然结识了当地天地会的大头领耿生,耿生很欣赏罗芳的学识,邀请他加入了天地会。

在坤甸,天地会是实力强大的社会团体,在一定程度上行使着政府的职能。罗芳加入天地会后,在耿生的推荐下,在当地开办了一个学校,教起书来。中国人的优良的传统就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教师的尊重,于是当罗芳成为了矿工们子弟之师后,便深为矿工敬仰,矿工们除以优厚的酬劳酬谢外,都尊敬地称他为“罗芳伯”。

罗芳教了二年书,手中积攒了不少银子,便改行做黄金生意。当时坤甸的金砂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荷兰人收购而去,所以罗芳经常往来于荷兰殖民地爪哇和坤甸之间,对荷属东印度公司治下的爪哇有较深入的感受,对西方文物也体现出浓厚的兴趣。

不久,罗芳在坤甸也开办了一份报纸,每天雇人抄写几十份,流传于当地华人上层阶级中,以供他们了解南洋的地理、民生。为了给报纸提供内容,罗芳还曾专门雇人到爪哇一带搜罗信息情报。

在耿生病逝后,天地会兄弟以罗芳学识渊博,威望很高,一致推举他为“老大哥”。成为天地会首领后,罗芳决定整顿华人社区,保护华侨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坤甸沿海经常有海盗出入,黄金被抢劫的事情屡有发生,居民不胜其扰,罗芳便倡议华人武装自卫,大家踊跃捐资购买枪械,成立常备武装部队。自以班超自居,嗜读兵书的罗芳对武装部队进行了严格的战斗训练,当时坤甸的常备武装和预备队加起来有两万人以上,在当地是极为强大的力量。

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婆罗洲的土著人发生了内乱,当地的苏丹(国王)无力平乱,于是派出使臣向坤甸华人求援。罗芳一直就对土著人的动静十分留心,叛乱发生后,他认为叛军虽然数倍于华军,但不过是乌合之众耳,不足为惧。如果此次能帮助苏丹平叛,华人社区的地位将得到巩固,华军的威名也将四处宣播。于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出兵。天地会的其他头领虽有明哲保身的念头,但在罗芳的劝说下,认识到这次出兵很有可能成为华侨矿区的壮大是一个契机,最终一致同意派兵。

汉快,华军与叛军在押尾口交锋,相持之际,罗芳用预备队从侧面迂回,从后面袭击叛军,两面夹击,大获全胜。

从此,婆罗洲苏丹对华军的军威又敬又畏,对罗芳更是言听计从,时常邀请罗芳来王宫作客。罗芳趁此机会向苏丹提出借地,苏丹原曾应允罗芳平乱后当致重酬,于是同意坤甸华侨独立自治,并将西至卡普斯河、东临万劳、北达山口洋、南界大院的土地割让于坤甸华侨。这片肥沃的土地纵横数百里,地大物博,自此华侨立国的物质基础已然具备。

土地割让的当天晚上,坤甸华人彻夜欢庆,烟花辉映在异国的海域上,大家都对罗芳敬佩有加。这天晚上,罗芳和几位头领也是彻夜难眠,他们激烈地讨论着华人侨社的前途。有人提议建国号“罗芳帝国”,并为罗芳上尊号“罗芳国王”,但这些建议都被罗芳坚定地拒绝了。

罗芳自己曾深受满洲贵族对汉族民众专制压迫之苦,深知民众在清帝暴政下的悲惨生活,于是坚持独创民主共和政体,就连“罗芳国”的“罗”字也被以有个人崇拜之嫌、含有封建世袭的因素而被去掉,最后定国号为“兰芳国”。罗芳还规定:兰芳共和国的最高统治者定名为“大唐总长”,须在全体华人中经民主选举产生。从此,兰芳国洋溢着的中华民族意识和开创性的民主精神。

此时,北美英属殖民地刚刚发布独立宣言,美国的独立战争正在进行,世界还上没有除兰芳国外的第二个民主共和国家。由是,兰芳国家的建立可谓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罗芳在建立兰芳国的时间为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定都于东万津,并在选举中当选为首任大唐总长。之后,他按照中国的传统,建元“兰芳”,以公元1777年为兰芳元年。罗芳悉心制订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机构,参照西方国家将政府分为司法、军事、财政、经济、教育五部,各司其职,互相制约,隐然有三权分立的模样。

罗芳十分重视教育,举办汉文学校,实行义务教育,并规定各式汉服为国家礼服。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人听说了这个新成立的强盛国家,派人前来观光,交口赞赏,并对汉族人民的智慧和团结敬仰不已。

罗芳建立兰芳共和国之始,就仿效西方当时刚出现的民主制,规定国家的大小事情都必须咨询人民群众之后,才能施行。最难能可贵的两点是:不称帝,帝制自为;称总制、大唐总长。

兰芳共和国建立不久,他就派人赶到北京向清朝政府汇报了相关情况,并进贡方物。又拒绝了人们要他称王的请求,而是规定,他及后世领导人,任何人都不能把兰芳共和国变为一姓人的“家天下”。

罗芳当了十九年的国家元首,于兰芳十九年(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与世长辞,在弥留之际,身边的人问他继承人的人选问题。

罗芳慨然回答:“我华夏儿女漂泊海外,今日方有这样的安身之所,我怎敢将国家看作个人的私有财产?我作大唐总长,不过是为了守土待贤而已,现在到了选择贤能的时候,理应由大家来选择!”罗芳的民主共和的思想可谓贯穿一生。随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大唐总长。此后,还有七个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兰芳共和国的历任领导人率领当地华人以及归附的落后民族改进农业技术、扩大矿业生产、发展文化教育、组织军事训练,使兰芳共和国的实力和影响大增,更多落后民族前来归附,兰芳共和国的版图迅速扩展到位居世界第三大岛的整个婆罗洲,面积有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三十平方公里,当时人口足有七十三万余。

然而,兰芳共和国虽然也设有国防部,但却没有一兵一卒的常规军队,也一直没有在武装设备上加以任何关注。罗芳认为,国民即军队,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一声号召,全民皆兵,因此不必有军队。这个观念成为兰芳共和国一直存在的致命弱点,最终导致亡国。

兰芳共和国的发展壮大,也遭到了西方殖民者和依附于他们的爪哇落后民族的嫉恨。随着满清政府的腐败没落和日益沉沦,中华大地迅速半殖民化,兰芳共和国也完全失去了祖国的支持,被彻底孤立。

兰芳一百零八年(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兰芳共和国,遭到了来自荷兰殖民主义侵略军和爪哇落后民族的联合进攻。兰芳共和国的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因武器装备太落后,而在艰苦征战了数月后,最终在兰芳一百零九年(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初遭到失败,兰芳共和国覆亡。

后来,兰芳国之地婆罗洲由荷兰殖民者转交给了印度尼西亚,改名为加里曼丹岛,只留下了华人辛勤开垦的肥沃土地和当地人民对大唐总长罗芳以及和兰芳国无尽的思念。

跟帖时间 2010-02-25 14:19:5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罗氏的历史名人(二) -- 罗 斌:(公元1914~1967年),又名罗振兴、罗思富;福建武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红军游击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进入瑞金红军学校政治营学习,并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武平县模范队队长,工人师教导团连政治指导员,赣南南雄南山游击队政治委员、游击队队长。红军主力长征后,在赣南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六连政治指导员、第二团第一营副营长、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调查股股长,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军法处主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政治部保卫科科长。1942年进入中共华中党校第三期学习。后任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保卫部保卫科科长、第一师教导团政治处主任,苏浙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兼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华中军区前方指挥所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福建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队后勤部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备部队后勤部副政治委员,中共北京密云钢铁厂委员会副书记,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公安部队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7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三岁。



罗 斌:(公元1915~今),江西永新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第五十团连长,湘鄂川黔军区龙永独立团代政治委员,红六军团模范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独立第一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教员,晋绥军区第六军分区第十九支队政治委员,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独立第十四旅旅长,华北军区第二十三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军二十三师师长。空军第十七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十七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政治部副主任,海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罗元炘:(公元1911~1992年),江西泰和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第四军第二师第五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员、教导队队长,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第三团政治委员、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一团营长,特务团副团长、警备第三旅第九团参谋长、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团团长、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第一四○师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宁都军分区司令员,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宜春军分区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9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罗仁全:(公元1911~1993年),江西吉水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赣江独立团连长、副营长、营长,公略独立营营长,红八军团第七团营长,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参谋长、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队长、干部营副营长,冀鲁豫军区湖西军政干校校长,教导第四旅第十团副团长、团长,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第六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冀鲁豫独立旅副旅长,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江西军区上饶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上党、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常德军分区司令员,湘南军分区司令员,湖南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3年6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罗文华:(公元1914~1989年),江西吉水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保卫局科员,红一师第一团特派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和著名的直罗镇战役。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一团政委,第三支队第十团政治委员,山东纵队特务团参谋长,警备第一旅第三团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第八师第二十三团政治委员,辽宁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第一二五师政治部主任,独立九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一五师副师长。参加了著名的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七航空学校参谋长,东海舰队航空兵第一副司令员,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9年4月3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罗文坊:(公元1916~2000年),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第二纵队连政治指导员,军政治部青年干事兼大队长,红三军第八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军委政治部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红九军团保卫局科长,红一军团保卫局科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政治部锄奸科科长,冀中军区政治部锄奸部部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侦察科科长、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第二次东征作战和著名的平型关、百团大战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四旅副旅长、独立第一旅旅长,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八旅旅长,第二十兵团第二○四师师长。参加了解放石家庄和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平公安总队队长,公安部队第二师师长,公安部队第二副参谋长,公安部队副参谋长兼公安部队高级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0年11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罗有荣:(公元1914~1989年),江西宁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大学区队长、副队长,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二团连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二十一团政治委员,淮海军分区第四支队政治委员,第十旅第二十八团政治委员。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吉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二旅政治委员,独立二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第一三一师政治委员。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广东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市公安总队政治委员,武汉市公安总队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公安军政治委员,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湖北总队第二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9年2月26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罗成德:(公元1908~1990年),陕西延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少年时在省立延安四中读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书为掩护担任延安县交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延川县区委宣传干事,游击队支队政治指导员,1935年任延川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陕北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部长、裁判部部长、内务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三边专署专员兼城防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热河省人民政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国家外贸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局局长,国家外贸部办公厅主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委书记处书记,邯郸市副市长,河北省第四届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0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罗华生:(公元1910~1991年),原名罗大庆;湖南湘潭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5年加入安源煤矿工会,参加过工人暴动,任工人纠察队队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彭杨步兵学校政治指导员,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政治委员、团长。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抗大队长、大队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政治委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独立旅政治委员。参加程道口等战役战斗。1942年底,任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师师长,松江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独立第七师师长,第四野战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五二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五二师师长兼广西南宁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第四航空学校副校长,铁道公安部队司令员,海军旅顺基地司令员,防空高炮指挥部司令员,196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任铁道兵副司令员。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9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罗亦经:(公元1911~1991年),江西赣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没收委员会会计,红一军团没收委员会干事,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供给部财政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繁代浑应中心县委书记,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定襄支队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42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晋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十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十兵团第六十六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平津、太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六十六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第一至四次战役。回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直属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河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工程兵政治部顾问,铁道兵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罗应怀:(公元1915~今),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排长、副连长,红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团连长、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指导员,军委总后勤部审计处财政审查科科长,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第二十六团团长,新四军第四师警卫团政治委员,第四师兼淮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兼后方政治部主任、组织部副部长,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州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福建省军区政治委员,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九死一生》等。



罗坤山:(公元1917~1992年),湖北汉川人(今湖北沔阳),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排长、代连长,师警卫连副连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特务连长,第五团营长,晋绥军区雁北支队支队长,塞北军分区副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团团长,第一野战军第一军第一师副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兵团一师师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率部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和夏季进攻战役。回国后,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吉林省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4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罗若遐:(公元1907~1988年),又名岳夏、岳公远;湖南浏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色中华通讯社新闻台台长,红军总司令部电台报务主任,无线电营营长,红四方面军新闻台台长,红军总司令部第二局局长,军委三局局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电台台长兼秘书、党内交通联络处副主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六支队、第四师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中局秘书。

解放战争时期,任旅大电气工程专门学校副校长,大连大学辅导处处长、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通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通信联络教授会主任,高等军事学院通信联络教授会主任、战略教研室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3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罗厚福:(公元1909~1975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本地亦卫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东北道委第三路游击师连长,特务营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营政治委员,中共河南光山县区委书记、县委书记,鄂东北道委第三路游击师教导队长、师长。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黄安县委书记,新四军第六游击大队大队长,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团长,新四军第五师第十四旅旅长,特务旅旅长,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汉江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在鄂东、襄南等地进行抗日斗争,发展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政权。

解放战争时期,任汉江军区副司令员,鄂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原军区独立旅旅长,湖北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副参谋长,军区干部部部长,湖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5年5月11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六十六岁。



罗洪标:(公元1918~今),福建长汀红屋区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三纵队第十二师排长。1932年进入江西瑞金彭杨学校学习。后任红一军团第三师第九团政治处青年干事、连政治指导员,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分队长、战斗剧社指导员、教导团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晋西北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二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1942年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独立第一旅第二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二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二师四团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派往起义部队第十六兵团第四十一军任军事代表。1950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政治委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干部部副部长、器材部部长。1958年进入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毕业后任解放军工程兵科学研究部部长,援越工程指挥部副主任,工程兵技术学校副校长,工程兵工程学院副院长,兰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罗桂华:(公元1907~1984年),江西萍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安源煤矿工人,1930年在安源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军第七师第二十一团排长、机炮连政治指导员,福建军区独立第九团营长、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闽西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四团政治处主任,第一师第三旅第八团政治委员,南通警卫团副团长,东南警卫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三旅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八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参加了著名的苏中、莱芜、孟良崮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第一医院管理局局长,油料部部长,总军械部驻沈阳代表,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4年3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罗野岗:(公元1914~1981年),四川新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第一分校政治部民运科科长,抗大第一分校独立团政治委员,上级干部队政治委员,中共滨海区第一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共鲁南区委宣传部部长,山东军区警备第八旅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七师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第五十四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第七航空学校政治委员,第六航空学校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部副部长兼修理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1年1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七岁。



罗维道:(公元1916~今),江西泰和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万泰独立营排长,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湘赣军区游击第二大队队长兼政治委员,中共茶攸莲县委书记。坚持了湘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第一师第二旅第六团政治委员,第一旅第一团政治委员,苏南四分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六师十六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军第八十一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空军预科总队总队长兼政治委员,防空军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罗湘涛:(公元1900~1968年),湖南平江嘉义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平江县游击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纵队一大队特务队司务长,湘鄂赣红军医院总经理,独立师第四团军需长,平江独立团管理科科长,湘鄂赣军区留守处主任,湘鄂赣军区供给部军实科科长、供给部部长,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军需处副处长,第一师第三旅供给部部长,第一师军工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军工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8年8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八岁。



罗东进:(公元1939~今),开国元帅罗荣桓之子;湖南衡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9~1965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后任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十五研究所技术员。197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科研处参谋。1976年任第二炮兵科技部参谋。1979年任第二炮兵第二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3年任第二炮兵技术装备部政治部主任。1987年任第二炮兵某基地副政治委员。1990年任第二炮兵后勤部政治委员,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9年晋升为中将军衔。著有《我的父亲罗荣桓》。



罗有礼:(公元1940~2003年),湖北鄂城人(今湖北鄂州)。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57年参加工作,195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60年11月任一九○师军士教导队班长,1963年12月任排长,1964年11月副连长,1965年12月入武汉高级步兵学校学习。1966年4月任连长,1969年10月副营长、营长,1973年10月任副团长,1974年任团长,1979年任主力团团长,1978年8月至1980年2月北京军事学院学习,后任副师长,1983年5月任副军长,1985年8月集团军副军长,1990年第三十九集团军军长,1996年11月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是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7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2003年11月21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罗吉庭:(公元1930~今),湖南攸县大同桥镇观东村罗家铺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

系枫林罗氏二十一代罗学华之子。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为中共党员,教授,核物理专家,研究生导师,少将正军级,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52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湖南大学物理系,曾工作在兰州大学物理系,于1960年奉命调入军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一系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学报》编委。曾任陕西省政协委员,湖大校友委员,中国计算物理学会会员、蒙特卡罗专业会委员、计算物理西北分会理事,《陕西物理》编委、《科学与工程计算丛书》编委、中国国际出版社顾问兼编委等职。2003年4月起,兼任《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顾问。

罗吉庭长期从书数学、物理和核装置(核弹头)的教学与科研,曾讲授“理论物理”、“输运理论”、“数学物理学方法”等三十多门课程,著有“中子迁移理论基础”、“线积分方程与张量计算”等九种教材。通晓英、俄两门外语,译有《E.Fermi:量了力学》、《M.Wbsbluth:原子和分子》等四部专著,主审全军陆军院校《大学物理》通用教材,先后指导过多名研究生,评审多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科研项目和职称评定,以及主持多名研究生的毕业答辩。他负责完成了五个科研项目。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罗成基:(公元1931~今),上海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

1950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学习,1956年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优等生。分配到解放军军医大学。从事放射医学多年。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系统的防原医学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向。曾多次参加中国核试验。在全国及全军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综述数十篇。近年来主要从事放射复合烧伤造血功能的研究受到同行专家的较高评价。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全军学习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为新版全军统编教材《核武器损伤防治学》主编、专著《医学教育概论》主编、专著《防原医学》副主编,曾参加《词海》、《外科学》、《军事高技术》、《军事预防医学》等专著编写。目前承担军队“九五”课题一项、军队协作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题一项、国家军用标准两项。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生、硕士生多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受到嘉奖,曾出席总后第一届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

1986~1991年任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现为防原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三级、文职一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防原医学教研室(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全军重点实验室)主任。教研室1993年荣立集体二等功、1995年荣立集体三等功。现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荣誉委员、解放军全军防原医学专业组副组长、中国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会理事、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委员、《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委、《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杂志编委、《重庆医学》杂志常务副主编。

1956年被授予上尉(正连)军衔。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罗贵波:(公元1907~1995年),曾用名李文华、罗心夷;江西南康潭口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1924年7月于赣州省立师范学校肄业,后回潭口镇小学任教。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家乡开展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28年初组织领导潭口镇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同年8月任中共大余矿区工委书记,10月任安远县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共赣县县委书记、赣县游击队队长兼政治委员,开展游击斗争,参与领导创建赣南革命根据地。1930年初任赣南红军第二十八纵队政委,后任红二十二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同年10月任红三十五军军长,后任政治委员。1931年冬任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三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巩固和发展赣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及配合主力红军的反“围剿”作战。1932年夏入红军学校上级干部队学习,后任红军学校政治总教官。1933年冬起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训练处副处长、政治总教官。1934年10月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任中央红军干部团第三营政治委员、上级干部队队长和政治委员,曾率所部担负中央领导机关及遵义会议的警卫任务,参加抢占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到陕北后,任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又称中央红军教导师)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政治部民运部部长。1938年任晋西北区党委副书记、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员,参与领导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12月晋西事变中,参加指挥反击国民党军阎锡山部的进攻,后任晋西北新军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1940年百团大战中,担任晋绥边区南线指挥。1942年冬任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第八地委书记,领导军民多次挫败日伪军围攻,巩固和发展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5年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区党委副书记、书记,吕梁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48年8月任晋中区党委书记,晋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汾(阳)孝(义)、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1949年5月任太原警备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1950年赴越南,先后任中共中央联络代表,中国驻越南民主共和国顾问团团长、首任大使。1958年1月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1978年12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二书记、省长。为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公元1966年8月递补为中央委员)。1982年9月和1987年11月均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5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八岁。著有《革命回忆录》、《在越南的八年》等。



罗炳辉:(公元1897~1946年),原名罗德富,字宿星;云南彝良人。著名红军十大将领之一,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出生于汉族农家。1929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的征途。

1915年离家出走至昆明堤入滇军炮队。次年参加讨袁护国之役。在滇军中,他训练刻苦,常练功彻夜,以精湛的武艺在历次严格考核中连连晋升,一次不脱。并以公正无私、作战勇敢,深得士兵拥戴。1920年被选作云南都督唐继尧和唐继禹的随行军士,备受倚重。在1922年孙中山北伐中,陈炯明叛乱。时任滇军参军官的罗炳辉,在友军崩谈、滇军陷入覆灭之境而不知的危急关头,用军衣包着弯把雨伞冒充机关枪,三闯匪区,两渡江河,韶山越岭,二十小时奔跑一百公里,挽救了滇军。随即又在强攻桂林之役中立下战功。滇军总司令朱培德极为感激,任命为少校副官、征兵主任,后又任广州孝平兵工厂护厂队队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6月,朱毛红军“汀州整编”为三个军,罗炳辉任红十二军副军长,次月升任军长。1932年2月兼福建军区总指挥,7月任红二十二军军长。1933年12月任红九军团军团长。在1931年和1934年两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参与指挥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荣获红星勋章。长征中率红九军团作全军后卫,在黔、滇、川省单独行军两千公里,巧渡金沙江,激战泸沽,过沪定,扶病克天全,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9月回延安出席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12月抵达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任第一支队副司令员,辅佐陈毅司令员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1939年7月1日第五支队成立,任司令员(次年任新四军江北总指部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二师副师长、第二师师长、第二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率部北上山东,任新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界河战役和临(城)韩(庄)战役。1946年4月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6月初抱病指挥枣庄战役,胜利后病倒,6月21日返临沂就医途中不幸逝世于临沂县兰陵镇(现兰陵美酒厂内)。终年四十九岁,遗有二子二女。6月28日苏皖边区政府发布令,改安徽省天长县为炳辉县(该县1960年复旧名)。1950年,人民政府为罗炳辉建造了宏伟的陵墓。

周恩来亲题:“人民的功臣罗炳辉同志不朽!”

朱德亲题:“炳辉同志纪念,革命彻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

刘少奇亲题:“炳辉同志千古,志在革命,功在人民。”

任弼时亲题:“永垂不朽!”

陈毅亲撰挽联“罗副军长炳辉千古:为被压迫阶级争自由、剧战久经、到死不离民众;当反革命势力已陨灭、丰碑特建、勒铭永记殊勋!”



罗世文:(公元1904~1946年),四川威远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1921年秋考入重庆甲等商业学校读书,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4年任青年团重庆地委书记。后历任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宣传部长、省委军委书记、省委书记。参与和领导了江津、荣(县)威(远)、广汉、梁山、德阳等地的农民暴动和兵变。1924~1925年,协同萧楚女、杨闇公等领导重庆地区群众革命运动。

土地革命时期,1933年受党中央的派遣,和廖承志一起到川陕根据地工作。由于他和廖承志对张国焘的错误提出过批评,遭到张国焘非法关押,直到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才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得到平反和自由。

抗日战争时期,被党中央派回四川工作,先后任中共四川省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川康特委书记,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底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在成都,国民党特务制造了“抢米事件”,然后栽赃造谣说共产党策划饥民抢米,借此大肆逮捕成都地区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940年3月18日,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先后关押在重庆歌乐山白公馆看守所、贵州息峰监狱和重庆渣滓洞监狱。在监狱中受尽折磨,坚贞不屈。他和车耀先、韩子栋、许晓轩等组织了临时党支部,任支部书记,带领难友同敌人展开了坚决的斗争。1946年8月17日,敌人放出话说要将罗世文和车耀先转移南京监狱。罗世文意识到敌人要对他下毒手了,在一本俄文书籍上写下了给党组织的最后一封信,表示:“坚决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8月18日,罗世文和车耀先一起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终年四十二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罗世文和车耀先的骨灰从松林坡挖掘出来,隆重安葬,周恩来亲自为烈士题写了墓碑。



罗亦农:(公元1902~1928年),原名罗善扬,字慎斋,号振纲,又名罗觉、罗一农、林子谷、李汉樵等;湖南湘潭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早年在家乡读书。1919年赴上海,先在一个中学上学,后到一家小报馆当校对工人。1920年8月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与刘少奇、任弼时等同志一起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年冬由共青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旅俄支部委员、书记等职。

大革命时期,1925年3月从前苏联回国,即赴广州参加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的筹备工作。会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驻粤临时候补委员。不久,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长,参与领导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10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第二次扩大会议,会后被派去主持中共北方区委党校工作。12月赴上海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带领区委成员组织工人从经济斗争入手,发展群众斗争,使被北洋军阀封闭的各种产业工会迅速得到恢复,一度消沉的群众斗争又重新高涨起来。1926年11月至1927年3月,为配合广东革命政府的北伐战争,先后与赵世炎、周恩来等组织领导了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打败了北洋军阀的部队,取得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1927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随后被任命为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赴武汉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不久出席了在汉口召开的党的“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随后他根据会议的精神,主持制定了湖北省秋收暴动计划和鄂南暴动计划,并亲自到鄂南与当地特委一起组织领导鄂南暴动。9月,中共中央决定由武汉迁回上海,在武汉设立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领导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南、江西、安徽七省党的工作和革命运动,他被任命为长江局书记。11月,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不久,任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年底离开武汉,前往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当时,他在国民党反动派以万元悬赏捉他的险恶环境下,不顾个人安危,继续坚守领导岗位。

1928年4月15日,因叛徒出卖被捕,4月21日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终年二十六岁。



罗盛教:(公元1931~1952年),字雨人;湖南新化人。著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

1949年11月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

1950年10月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第一四一师侦察队任文书。他在日记上写了一首短诗:“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继续勇敢前进,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

1952年1月2日,部队早操过后,罗盛教向河边走去。这时河面上有四个朝鲜少年正在快乐地滑冰,有一个叫崔莹的少年,忽然失足跌进八尺多深的冰窟窿里,另外三个少年吓得哭叫起来。罗盛教看到有人落水,立刻奋勇跳进冰窟窿去营救崔莹。一连探摸了两次没有找到崔莹。他把头露出水面急忙换了一口气,又钻进水里,第三次才找到了崔莹。他几次把崔莹托到水面上来,可是因为冰窟窿四边的冰太薄了,每次崔莹刚要爬上来,冰块便塌了,崔莹又掉入水中。这时,罗盛教身上的血液快冻结了,全身发紫,面色苍白,已经精疲力竭;但他决心把这个朝鲜少年救出来,又一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入水中,双脚踏着河底的碎石,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候连部的理发员拿着一根杆子赶到了,崔莹抱住杆子才被救上来,但舍己救人的罗盛教却再也没有浮出水面,被急流冲到远处的冰层下面去了。不会泅水的理发员飞快跑回去叫人来营救,等人们赶采用刀斧砍开冰层,将他捞上来的时候,罗盛教已经停止了呼吸。

罗盛教牺牲以后,按照朝鲜人民的最隆重的葬礼安葬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村的南山坡上。几天以后,在罗盛教的墓前竖起了一块五尺多高的墓碑,墓碑的背面用朝鲜文写着:“…生长在朝鲜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永远地牢记着我们的友人罗盛教同志,学习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朝鲜政府和人民为了永远纪念罗盛教,将石田里改名为罗盛教村,将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将安葬罗盛教烈士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在山上修建了罗盛教亭和罗盛教纪念碑,碑上刻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罗盛教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同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追授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一级国旗勋章、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罗常培:(公元1899~1958年),满族,字莘田,号恬庵。著名汉语语言学家。

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

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及研究,对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研究均有贡献;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也做了不少开创工作。

著有《厦门音系》、《临川音系》、《唐五代西北部方音》、《汉语音韵学导论》等。其重要论文收入语言研究所编的《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



罗豪才:(公元1934~今),福建安溪人。著名中国致公党主席。

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教授。

1951年4月在新加坡被英殖民当局监禁。1952年7月被释放回国。同年入广东省广州知用中学、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学习。1956年进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1960年起任北京大学法律系助教、讲师、系副主任。

1984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1985年任北京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1986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北京市华侨联合会主席,中国侨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92年任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市侨联主席。1993年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第八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

1995年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996年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997年任致公党中央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1998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999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2000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3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罗本立:(公元1928~今),安徽肥东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陆军上将,前三军大学校长,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参谋总长(1995年7月~1998年2月)、联合勤务总司令。

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二期(公元1949年),“陆军指挥参谋军大学”正九期、“三军大学战争学院”将官班1976年班毕业。曾任“总统府”第二局参谋、军参谋长、军团参谋三处处长、师长、军长、军团副司令。

赴台后,罗本立曾任“反共救中国国民革命军”补给科科长,“陆军军官学校”上校指挥官,陆军第八军参谋长,陆军第九师少将师长,陆军第一○九师师长,陆军第十军团少将参谋长,陆军第六十九军中将军长等。

1978年罗本立担任“参谋本部”作战次长。

1980年12月任“陆军指挥参谋学院”院长。

1981出任第八军团司令。

1983年任陆军第六军团司令。

1985年奉派“陆军副总司令”。

1987年调任“三军大学”校长,晋级“二级陆军上将”。

1988年当选为国民党十三届中央委员。

1989年11月接任“联合勤务总司令”。

1993年7月升任“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并获颁二等“银辉”勋章。

1995年7月任“参谋本部”参谋总长,并晋升“一级陆军上将”。

1996年底和蒋仲苓一起重新拟订了“中国国民革命军军事组织及兵力调整规划案”,即“精实案”。

1998年2月,罗本立因身体不佳请辞,3月被聘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1998年3月,为了返回祖国探亲扫墓,罗本立决定辞去“参谋总长”职务。罗本立是蒋经国一手提拔的将领,在台军众多将领中,罗本立被视为一位务实、严明、有责任感的指挥官,在官兵中威望很高。

一级上将的职位在台湾省军队中实在是凤毛麟角,能做到这一位置的多是极为重要的将领。

国民党政府以及现在的台湾当局中,授予军队的将军,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中国国民革命军的特级上将只有蒋中正一人,相当于大元帅。授予一级上将始于1935年,早年共有九人授衔,其中包括八位一级陆军上将和一位一级海军上将,这些将领都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风云人物,国民党逃台后,又授予了一些一级上将。这些一级上将很多都担任过台军“参谋总长”等重要职务,能成为一级上将已成为台军将领的军职终极目标。目前台军在世的一级上将只有五位,罗本立退役后,除了“参谋总长”李天羽以外,只剩下高魁元、刘和谦、陈桀龄。而郝柏村、唐飞、汤曜明及现任“国防部长”李杰等人由于曾接任“行政院长”或“国防部长”等重要文职岗位而根据相关规定退役。因此,罗本立是第一位主动放弃军中最高职衔的一级上将。

台湾省军队在世的一级上将中,大部分人士深受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熏陶,赞成两岸统一,并为两岸交流和沟通贡献力量。比如郝柏村先生就因坚决反对“两国论”被台湾舆论誉为“反独大将”。陈水扁上台后,他婉拒“总统府资政”一职,要求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因而遭到陈水扁的记恨。他曾在担任完台湾“行政院长”一职后于1999年到大陆访问,并回乡祭祖,完成了作为一位中华民族子孙的心愿。而像刘和谦、陈桀龄等人也都在各种场合表达过对民进党政府破坏两岸和平、加速“台独”步伐的强烈不满,在台军中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罗本立辞职时,台湾当局称是他认为应在适当时机把位子空出来,让后继者有机会。但陈水扁的战略顾问目前只有八人,距规定员额十五人还有相当空缺,原本就不必再腾出新“位子”,因此,台湾媒体纷纷表示,这其实还是台湾省军队中高级将领表达对陈水扁和台当局推行“台独”不满的一种方式。

2000年5月,罗本立获续聘。



罗友伦:(公元1912~今),广东梅县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作战司令部司令,陆军训练发展司令兼陆军作战司令部司令,总政治作战部主任,联合勤务总司令,台湾省“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陆军大学、国防大学及革命实践研究院结业,曾赴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大学深造。历任军职,累升至军长。

赴台后,民国三十九年8月~四十三年8月(公元1950~1954年)任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1954年7月~1955年9月调任宪兵司令,海军陆战队司令,“国防部”参谋次长,副参谋总长,军团司令,陆军作战发展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主任。

1965年2月晋升二级陆军上将。

1975年4月~1977年6月任联合勤务总司令及驻萨尔瓦多“大使”等职。

罗友伦是台湾省国民党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



罗英德:(生卒年待考),广东广州番禺人。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空军上将,前参谋总长特别行政助理官

大学毕业后,正值“九一八”事变,他决意投笔从军,到空军军官学校、空军教导总队、空军参谋大学等学习,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美国陆军参谋大学、美国海军作战学院及高级军官研究班系统培训,他也是中国国民革命军中受过最全面完整培训的军事人才。

在八年抗战和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参加了大小战役二百八十多次,战场遍及祖国和缅甸、印度、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直接击落敌机六架,战功卓越,先后受勋五十多枚。

当时在南昌空战中,日本的海军航空队里有个飞行队长,叫南乡茂章,他也是日本国航空队伍里的出色人物。在海军航空队里,他是“四大天王”之一。他倚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又机多势众,在空中旁若无人,横冲直撞。他盯上了前苏联航空大队长布拉科维申斯基。布拉科维申斯基正与别的敌机打得紧张之际,没想到南乡茂章跑到他后面来偷袭。南乡茂章正要攻击得手,布拉科维申斯基处于危险之境,忽然一连串的炮弹从侧后向南乡茂章的飞机射来。这一串炮弹打中了南乡茂章飞机的要害处,南乡茂章的飞机突然起火,一下子坠落下去了。布拉科维申斯基转危为安,得救了。这半腰中间解救布拉科维申斯基危险的是谁呢?原来是就是中国空军第三大队的勇士罗英德。

当时罗英德驾驶一架“伊-16”型战机,正在追杀另一架敌机。忽然他发现前苏联志愿航空队领队飞机正被敌机缠斗,偷袭。他从高处看得清楚。于是立刻放弃了他追猎的目标,赶紧拨转机头,朝着偷袭前苏联飞机的那架敌机猛烈开火。没有想到,他打中击落的敌人竟是日本海军航空队里的“空中霸王”南乡茂章。

这次空战,日本飞机被击落下来四架。日本航空队对南乡茂章的丧命十分惋惜,后来那个南乡茂章大尉被日寇封为“军神”,坐入“靖国神社”,可见当时南乡茂章在日本航空兵中的地位。

抗战胜利后,罗英德历任驻英国大使空军武官等职。

1949年逃往台湾岛。

1970年7月晋升二级空军上将、驻韩国“特命全权大使”等。



罗 张:(公元1923~今),江西新建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前预备役司令部司令,台湾省“内政部”警政署署长。1988年6月晋升。

先后毕业于中央军校第十六期和三军大学将官班,并留学美国。曾任营长、教官、处长、参谋长等职。

1959年任海军陆战队作战勤务团上校团长,少将副师长、师长,海军陆战队中将副司令、司令,国防部次长等。

1987年任警总司令部副司令。1984年7月改任“内政部”警政署署长。1988年晋升陆军预备役二级上将。1990年8月卸职,被聘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后又被聘为国策顾问,1996年5月未获续聘。

1988年7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

罗卓英:(公元1896~1961年),字尤青,号慈威,谱名高哲;广东大埔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陆军上将,第十六军团军团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军令部次长,中华民国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广东省保安司令,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他七岁起先后就读于蓝锡莪私塾、新湖学堂、湖山学堂等小学堂、湖山官学、大埔中学。1918年,入保定军官学校炮科,与陈诚是同班同学。

1922年,毕业后回家乡,担任湖辽乡湖山中学校长。1924年实现国共合作以后,全世界反帝、反封建斗争蓬勃兴起。罗卓英辞去湖山中学校长职务,奔赴战场。在广州加入中国国民革命军,任第一炮兵营上尉连长。广东革命政府接连两次东征,讨伐叛变的陈炯明,取得胜利。罗卓英参战有功,被提为少校副营长、营长。他又率部先后再次参加北伐战争以及1930年的中原大战,他因战功累升团长、旅长、参谋长、副师长、师长等职。

1937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罗卓英率部开赴华东,参加上海保卫战。他升任集团军司令官,指挥对日作战。集团军撤离上海后,他赴第三战区任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镇守武汉。他率部在南浔线一带与日寇作战,有效地阻止了日寇向西推进,为国民党政府西移蠃得时间。

在淞沪大战中,8月24日,罗卓英率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十四师、六十七师、九十八师到达长江右岸增援时,罗店已被日寇占,后经第十一师奋力夺回,交六十七师防守。日寇以第三、第十一师团及其舰队、飞机逐次增援,演成激烈的争夺战。当时,上海整个战局中,以罗店争夺战最为激烈。因为罗店距离吴淞、长江口近,离大尝闸北亦不远。敌海军炮可直接命中目标。兼以敌军掌握制空权,可以发挥其陆海空联合作战的优势。而我军被迫在此作战,极为不利。由于我军官兵激于民族义愤,士气高昂,反复冲锋,并发动夜战,终于夺回阵地,英勇杀敌,迭挫敌锋。9月13日,罗卓英部主动将两翼稍向后移,扼守罗店之突出部。敌乃集中其第十一师团主力,先以飞机、大炮轰击,旋以铁甲车掩护步兵由月浦来犯。日寇分三路猛攻,中国国民革命军沉着应战,将敌击退。入夜,敌又集中炮火向淑里桥附近轰击,中国国民革命军所筑工事被毁。这时,日寇乘机派出战车四辆,伴随步兵七八百人,在小金宅方面渡河,袭击罗店之东侧,另一股敌军袭击罗店之北。中国国民革命军奋勇苦战,肉搏多次,始将其左翼敌军击退。这时,日寇一部窜入罗店镇,纵火焚烧。中国国民革命军难以坚守,再度退出罗店突出部,转守西郊预设阵地。9月15日,罗卓英指挥中国国民革命军增援反攻,在大雨滂沱中与敌肉搏,日寇狼狈溃逃,中国国民革命军乘胜追击,恢复了罗店东郊原有阵地。16日,罗店南北两面阵地均有激战,镇南六十七师、十四师和十一师据守顾家阁、南北塘口之线。日寇集中炮火轰击,掩护其步兵猛攻,激战至午,日寇无隙可乘,且以雨后泥泞,日寇坦克不能活动。这时,中国国民革命军炮兵亦猛烈轰击,日寇死伤惨重。罗店镇北中国国民革命军已抵张家堰、洪家宅、李家宅及丁家楼以西之线,日寇顽强抵抗。中国国民革命军则利用敌人旧有工事苦撑,终于固守了新阵地。其后,日寇又向中国国民革命军左翼反攻,经王耀武的五十一师和俞济时的五十八师痛击,敌伤亡惨重,中国国民革命军乘胜追击,获敌二十二联队队旗一面及军用品甚多。罗店,血战旬余,伤亡枕藉。在残酷的拉锯战中,罗店镇已成一片焦土。为了构筑新阵地,六十七师四○一团中校团副汪化霖亲率步兵一个排,在金家宅附近占领前进阵地,掩护全团构筑工事。汪化霖临出发前,团长朱志席心情沉重地对汪说:“任务艰巨,希望你多坚持一点时间。”汪化霖斩钉截铁地回答:“成功不敢预期,成仁我确有决心,不坚持到日暮,决不生还。”日寇在飞机、炮舰连续轰击下,一再向金家宅进攻。汪化霖率部反复搏斗,终于坚持到黄昏,完成了团长交给他的任务后,和他率领的一个排全体官兵均壮烈牺牲。在罗卓英指挥的罗店争夺战中,第十一师代理团长韩应斌,副团长薛先维、曹金轮负伤;营长伤亡十八人。第六十七师师长李树森被敌机炸伤右臂。第六十七师二○一旅旅长蔡炳炎、第四○二团团长李维藩阵亡,第三九八团团长傅锡章负伤。第九十八师路景荣、李远新团长阵亡,侯思明团长负伤,连、排长和士兵们的伤亡之惨重自可想见。

1941年3月,日寇兵分三路大举进犯湘赣交通要道赣西北的上高。罗卓英率部迎头痛击,奋战十四昼夜,获得了著名的“上高大捷”。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卓英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1942年4月,率远征军入缅甸,协助英军对日作战,大获胜利,并救出了被围困的亚力山大将军及其率领的英军七千余人。

1943年3月,罗卓英被晋升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随后,被委以军委会训练总监、青年军训练总监等职。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罗卓英奉命回粤,任广东省政府主席。

1946年6月13日授予一级陆军上将。

1949年,罗卓英携家眷迁往台湾。退役后在台南屏东静居。罗卓英是一位颇有文学修养的儒将。从军期间,在炮火弭漫,战况紧张之际,也从不辍笔,著有诗集《呼江吸海楼》。

1961年11月6日,罗卓英病逝于台湾省台北市荣民总医院,终年六十三岁。



罗 列:(公元1907~?年待考),字冷梅;福建长汀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与林彪、刘志丹同学,陆军大学第十期毕业。

1945年6月28日晋升陆军少将军衔,担任第一军军长。

1948年9月22日晋升陆军中将军衔,担任西安绥靖公署参谋长。后历任国防部第一厅长,国防部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三军联合大学校长,国防部副参谋总长,台湾省“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0年潜逃香港,1951年转往台湾。

1959年7月,晋升二级陆军上将军衔,在6月~1961年8月任陆军总司令。

1961年8月,台湾成立了反攻大陆行动委员会,在会上蒋中正问罗列:“此次反攻大陆有无确胜的把握?”

罗列当时直截了当地回答:“没有把握。”

蒋中正听了恼羞成怒,遂以渎职之罪将之罢职,由刘安祺继任其陆军总司令。



罗 奇:(公元1904~1975年),字振西;广西容县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广州法政大学法科毕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毕业、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一期毕业。

1937年5月14日晋升陆军少将军衔,担任第九十五师师长,历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国防会议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1948年9月22日晋升陆军中将军衔,担任北平警备司令部副总司令。

1949年9月晋升陆军上将军衔,1949年2月~1965年10月任陆军副总司令,历时十六年。

1975年11月18日,罗奇病逝于台北,终年七十二岁。



罗 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委员。

罗 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某工程学院研究室主任。

罗历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三军军长。

罗广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川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

罗贤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六十六军军长。

罗先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八十六军第二八四师师长。

罗莘莍:(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五十二军第一九五师师长。

罗 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新编第六军第二十二师师长。

罗哲东:(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七十师副师长。

罗辛理:(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二绥靖区参谋长。

罗丕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九军官总队副总队长。

罗克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西北补充旅旅长。

罗芳珪:(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八九师第五二九团团长。

罗祖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六兵团第四处处长。

罗 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四十六师第一八八旅副旅长。

罗觉元:(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五十七师第一一七旅旅长。

罗倬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广西供应局局长。

罗恒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行政院”安全局副局长。

罗又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总统府”侍卫室主任。

罗吉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中将,台湾省军事管制区及海防部副司令。

罗文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联合勤务部副总司令。

罗 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中将,台湾省海军副总司令。

罗际琴:(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第八军团摩步第二九八旅旅长。

罗铭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第八军团第一六九旅旅长。

跟帖时间 2010-02-25 14:14:5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罗氏的历史名人(一) -- 罗 珠:(生卒年待考),名溪,字怀汉,罗君用之子,号灵知;原籍湖南长沙府浏阳东乡纯江,后迁江西,居豫章。著名汉朝大臣。

先仕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时(公元前194~前188年),由大农令来江右,官治粟内史,灌(灌婴)侯时为参军知政,官拜相国大司农令。

因居豫章沟,继筑新城,成为豫章罗氏开基始祖,为罗氏族人中很有影响的人物。



罗 友:(生卒年待考),襄阳人(今湖北襄樊)。著名两晋时期大臣。

他曾因为家里很贫穷,遂投奔到晋朝大司马桓温手下找口饭吃。

罗友虽然是因为有才学而得到桓温的赏识,但是由于他平素生性放诞不受管束,桓温认为他不适合担任官职治理百姓。因此,只赏识赞许他而不使用。

后来,同为幕僚的一位同事被任命为郡守,桓温为他设宴话别,罗友也被邀请参加。但是罗友到的特别晚。

桓温问罗友:“你怎幺来的这幺晚啊?”

罗友回答:“我昨天奉您的指示外出,在路上遇到一个鬼嘲笑我说:‘我只见你送别人出任郡守,为什幺不见别人送你出任郡守呢?’我听了后始终感到羞愧,走在路上一直再三思悟这件事,不知不觉就延缓了赴宴的时间,真是罪过。”

桓温听了后一方面感到罗友说的滑稽可笑,一方面也感到惭愧。之后,桓温任命罗友为襄阳太守。



罗 艺:(公元?~627年待考),字子延;原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区),寄居在京兆云阳(今陕西西北)。著名隋、唐时期将领、大臣。

隋大业中期(公元610年前后)升为虎贲郎将。

隋朝末年,罗艺镇守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由于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罗艺拥兵自立,自称幽州总管,统辖幽、营二州。一次胡人来犯,罗艺曾率“燕云十八骑”击退胡军数万,因此声名大震,成为东北地区一大割据势力。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农历12月13日,罗艺归唐,被任命为幽州总管。

后因他与不肯归唐的窦建德作战有功,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农历10月4日,唐高祖李渊特别赐罗艺姓李,封为燕公,后晋封为北燕郡王。

后罗艺率所部助新生的唐王朝击败刘黑闼,统领天节军,镇守泾州(今甘肃泾川)。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进封开府仪同三司,位比三公。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罗艺率军反唐,进据豳州(今陕西彬县),后被击败,逃往乌氏(今甘肃泾川),最终为其部下所杀。



罗 隐:(生卒年待考),余杭人。著名唐朝文学家。

所作散文小品,笔锋犀利,鲁迅谓其所著《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罗 邺:(生卒年待考),余杭人。著名唐朝诗人。

有“素有英姿,笔端超绝”之誉,号“诗中虎”,为唐朝“三罗”之一。



罗 隐:(公元833~909年),原名横,字昭谏;新登人(今浙江新登)。著名唐朝文学家。

唐咸通元年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至唐咸通八年乃自编所作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句休”。

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入湖南幕府。次年夏,受任衡阳主簿,黄巢起义后,避乱归乡。后游历大梁、淮、润等地,皆不得意。

唐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归江东,投靠杭州刺史钱镠,受爱重,遂任钱塘令,拜著作佐郎。

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罗隐奉吴越王钱谬命,从瑞安乘木船而上溯江口,步行至吕江涤头村(今属泰顺县新浦乡)寻访寓贤吴畦(原平章事谏议大夫)出山辅政。此为飞云江瑞安至泰顺江口航运最早一次记载。

罗隐的讽刺散文的成就比他的诗要高。收在《谗书》里的讽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罗隐自己也认为是“所以警当世而戒将来”的。如《英雄之言》,他通过刘邦、项羽的两句所谓“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涂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强盗本质。最后更向最高统治者提出了警(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类似这样的思想在罗隐的杂文中是不时流露的。《说天鸡》、《汉武山呼》、《三闾大夫意》、《叙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骂,涉笔成趣,显示了他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

罗隐也颇有诗名,有一些警快通俗的诗句流传人口。如“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就是一例。又如讽刺小诗《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瑞雪兆丰年,但对贫苦的人民说来,却成了灾难。他的咏史诗《西施》一首也写得比较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第一句多少有一些宿命论的意味,但他反对把吴王夫差的亡国归罪于西施,的确是对传统成见的有力翻案。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对晚唐小品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非常精辟的见解。他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罗 存:(生卒年待考),字仲通,今河南开封人。著名宋朝画家。

宋徽宗一朝内臣,官武德大夫充殿中省尚食局奉御。喜作小景山水画,极有韵致,其秋江归骑图,烟涛雪浪,扁舟翻舞,咫尺天际,坡岸高下,人骑出没,披图便如登高远望,悠然与鱼鸟相往还。时人高度评价其作品“披图便知登高望远,鱼鸟往还,浩然有江湖之思”。



罗 拯:(生卒年待考),字道济,祥符人(今河南开封),著名宋朝大臣。

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历知荥、秀、青、颖、秦五州,为江西转运判官、提点福建刑狱,迁转运使,改任江淮发运使,后来加天章阁待制,所至皆有政绩,处处以国事为重,并因刚正不阿而著称于世。在知荥州时,州城处在两江之间,每次涨水,便浸淹城廊。罗拯倡导州民筑东西两座大堤,以解水患,民甚感其德。



罗 靖:(生卒年待考),河南开封人,宋朝著名学者之一。

长于二程理学,被后人称为“四先生”之一。



罗从彦:(公元1072~1135年),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南剑人(今福建南平),著名宋朝理学传承者。

早年师从吴仪,以穷经为学。崇宁初(公元1102年)曾与宋朝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的首传弟子杨时讲易至乾九四爻,为“二程”的再传弟子,谨守程氏之学,著有《遵尧录》、《春秋指归》、《豫章集》等。



罗 存:(生卒年待考),字仲通;徽封人(今河南开封)。著名宋朝画家。

宋徽宗执政时期内臣。官至武德大地人充殿中省尚食局奉御。

性喜画,作小笔山水,墨竹尤精。虽身在京国,而浩然有江湖之思,其秋江归骑图,烟涛未婚雪浪,扇舟翻舞,咫尺天际,坡崖高下,人骑出没,极有韵致。

时人评价他的画作“披图便知登高望远,悠然与鱼鸟往还。浩然有江湖之思”。其作品被世人加倍珍惜,但传世作品不多。



罗处约:(公元960~992年),字思纯;益州华阳人(今双流),著名北宋词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进士,调临涣县主簿,迁大理评事,知吴县。尝与长洲知县王禹偁以诗唱和,多为苏、杭二州人所传诵。后召为著作郎、直史馆,尝奏请太宗省冗员、息经费。未几,授诏荆湖睡巡视,欲以苛察立名,所奏劾甚众,官吏多遭黜责。处约形神丰硕,富有辞采;然急于进用,时论薄之,其作品在苏杭间多传诵。著有《东观集》、《罗处约诗》一卷,均佚;有《宋诗纪事》、《宋诗纪事补遗》等传世。



罗 愿:(生卒年待考),字端良,号存斋,新安歙县人(今安徽休宁),著名南宋学者。

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进士,曾任赣州通判、南剑州(今福建省南平)和鄂州(今湖北省武昌)知州等职。博学好古,工词章,高雅精炼。著有《尔翼》及《鄂州小集》。



罗追坚参:(公元1235~1280年),蒙古族,亦称八思巴、癹思八、帕克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迦派首领,蒙古族罗氏鼻祖之一。

元朝第一任帝师。

幼从伯父萨班归顺蒙古,住西凉(今甘肃武威)。公元1253年忽必烈召置左右,从受佛戒。

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封为国师。至元年(公元1264年)领总制院事,管理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曾赞助元朝在卫藏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置十三万户,调查户口,规定赋役、设立驿站等。

后又奉命制蒙古新字(即八思巴文),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下诏颁行。

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升号帝师、大宝法王。其随从弟子辈,曾将西藏造型艺术传入内地,并传内地雕版印刷术入西藏。对元朝中央加强西藏地方行政建置,促进汉藏两族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 本:(公元1330~1400年),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晋中祁县河湾村人。著名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

其生平事迹后人所知甚少。他一生相传作过“十七史”演义,有传他曾投身张士诚幕下。撰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今存,其代表作《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罗本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本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朝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本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本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人们看到了罗本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长期以来,中国学界对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一书作者罗本籍贯问题存有多种说法,如山西太原说,山东东原说,浙江钱塘说,浙江慈溪说等。罗本作为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奇才,他为世人留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许多不朽之作,但他的祖籍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祁县考古爱好者杨立仁等,历时十年,发现了罗本的家谱、神轴、砚台、罗氏祠堂等一批珍贵文物,为解开罗本祖籍之谜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据。经考古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等一批专家鉴定证明,罗本是祁县河湾村人。

罗本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写过乐府隐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关于他的小说,《西湖游览志馀》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罗本的作品,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这些作品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就最高。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有现实的描绘,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罗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最为流行的本子是清朝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除小说创作外,贾仲名《录鬼簿续编》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现存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杂剧的基本思想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类似,描写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奸雄争霸造成的悲惨局面。

元末明初,中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本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中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大约是罗氏先祖为仕宦出身的缘故吧,后世罗氏家族很重视对后代进行“水源木本”的家族历史教育,一直保持了“耕读传家,诗礼教子”的家风。在这种家传的影响之下,罗本从小喜爱读书,博洽经史,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罗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

元朝蒙古族贵族的残酷统治和压榨,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方义军,诸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不仅与元军奋战,而且还进行着相互的兼并。据说,步入青年的罗本,就在这个历史大动荡的影响下,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并入其幕府,充任幕客。而且,王圻的《稗史汇编》就说他“有志图王”,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这一点从他后来所著的《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罗本从事小说稗史的创作,似乎应得益于他政治上的失意。正是由于此,他才有时间和有可能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首先用全力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

他有许多的著作传世,诸如《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相传,他还写过十七史通俗演义,并曾参与了《水浒传》的撰写。尺蠖斋评释的《西晋志传通俗演义》序文就说:“罗氏生不逢时,才郁而不得展,始作《水浒传》,以抒其不平之鸣。”罗本的长篇巨制《三国演义》,大约是他后期的作品。这部古典文学名著,描述了从东汉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公元184~280年)统一中国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他依据陈寿《三国志》提供的历史线索和历史人物,博采裴松之对《三国志》补缺、备异、惩妄、论辩,所保存的大量宝贵史料,吸取了西晋至元一千多年来民间传说的丰富营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的生活经历,发挥个人的卓绝艺术才能,纵横捭阖,巧妙驾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近一百年中浩瀚繁富的历史事件,完成了这部七十五万字的古典名著。

在这部名著中,罗本寄托了自己个人的爱憎情感,客观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的、军事的、公开的、隐蔽的、合法的和非法的矛盾斗争。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封建统治阶级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火暗刀的策略伎俩和阴谋诡计。有意或无意地揭示了农民无法生活、铤而走险、纷纷起义的真实历史背景和原因。至于《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则是多方面的,充分地显示了罗本在人物的刻划方面有着惊人的技巧。全书四百多个人物形象中,不管是曹操、刘备、孙权这些群雄之首,还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鲁肃、周瑜、黄盖、郭嘉、许攸、张辽、陆逊以及王允、董卓、吕布这些巨谋勇将,忠奸之臣,都具有鲜明的生动的个人特性。尤其是对张飞、诸葛亮和曹操的形象塑造,真可谓出神人化,呼之欲出。

罗本对战争的描绘是极其成功的,这一点充分证实他确实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战争活动。所以能够把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场,瞬息变化的战斗形势,描述的那样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显示出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正是由于罗本有参加战争的经历,再加上他超人的艺术技巧,以及创作时的苦心孤诣,惨谈经营,才在他的笔下出现了描述战争战役,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虚实照应;铺排战争场面,大肆挥洒,波澜起伏,风驰电掣,气势磅礴;渲染战场气氛,随意勾勒,生动逼真,有声有色。罗本是中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司马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据记载,罗本性格清高,与人寡合。他经历了元末农民战争和社会大动荡,与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张士诚有过联系,在当时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并有一定的军事、政治斗争经验的人物。罗本的文学才能也是多方面的。他写过乐府隐语,还写过戏曲作品《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他的主要成就还是在小说方面,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罗本的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

《三国演义》代表了罗本文学上最高的成就,它是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明清长篇历史小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他在《三国演义》中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起,至西晋统一止的近一百年的历史。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种种斗争。

罗本在《三国演义》中写了四百多个人物,通过夸张,渲染,对比等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了孔明、曹操、关羽、张飞、周瑜、司马懿等几十个典型人物。

《三国演义》结构宏伟,组织严密,条理清晰。罗本善于描写战争,全书一百二十回,描写了大小四十多次战争,每次战争都写出了各自的起因、力量对比、彼此方略等,有声有色,绝无雷同之感。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十分罕见的。《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把封建社会的斗争和历史演变的状况介绍给广大人民。不少农民战争以《三国演义》中的战略战术为借鉴,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三国演义》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大大迈进一步,标志了历史章回小说的辉煌成就。



罗 聘:(生卒年待考),江苏甘泉人(今江苏江都)。著名清朝画家。

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其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

其子罗允绍、罗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



罗 典:(公元1718~1807年),字徽五,号慎斋;湖南湘潭人。著名清朝学政、岳麓书院山长。

罗典于清康熙五十七年生,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乡试第一名,乾隆十六年进士,授编,修,转御史,历任吏、工二科给事中,擢鸿胪寺少卿。两主河南乡试,督四川学政。罗典主持学政,不纯评论诗文优劣,而主要在培育人材。每于试前召集诸生讲学,试毕复行规劝教诲。外出时,闻村塾读书声,即往视察,并予指教。

罗典性刚介廉洁,任工科给事中时,有部属冒领肥私,以银三千两贿典,罗典不纳,并痛加惩诫。

罗典后来以母老为由辞官回乡,主持岳麓书院二十七年,教人治学以坚毅为要,力求读书明理,兼通时务。学生中发名成业者达数百人。书院学租收入,除为学生办理膏火外,全用于修建书院斋舍。

罗典又曾在武陵主讲朗江书院五年。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逝世,终年九十岁。

著有《凝园读书管见》、《凝园诗钞》、《罗鸿胪集》等书。



罗 聘:(生卒年待考),字遯夫,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等,祖籍安徽歙县,迁居扬州。著名清朝画家。

幼年丧父,家贫,随金农学画,曾游历南北,以卖画为生。擅人物、肖像、山水、花卉。其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



罗泽南:(公元1807~1856年),字仲岳,号梅泉;湖南湘乡石牛湾洲人。著名清朝将领。

罗泽南幼年丧父,因家贫,晚上常以松香为灯,甚至借萤光、糠火攻读。先后肄业于涟滨书院、双峰书院、城南书院。罗泽南由附生举孝廉方正。翌年,太平军入湖南,罗泽南在乡倡办团练。是年冬,太平军围攻长沙,罗泽南串兵反攻。咸丰三年四月。因会剿桂东太平军“有功”,擢升知县。协助曾国藩改定湘军陆营营制,并镇压永兴等地人民起事,屡建战功,得曾国藩赏识,后积功升至布政史。



罗士琳:(公元1774~1853年),字次璆,号茗香;江苏甘泉人。著名清朝数学家。

早年精通天文数算,遂以天文生入钦天监推算天历,著有《勾股容三事拾遗》、《四元玉鉴细草》、《增广新术》等一大批著作。

罗士琳初为监生,循例贡太学,游京师,用考取天文生,出阮元门,故相从最久。阮公再抚浙西,初开诂经精会,名彬毕集,因得遍交通人,于当代明算之士尤多相识。

清咸丰辛亥,诏征举孝廉方正,郡县交荐,以老病辞。癸丑,粤寇陷扬州,死之,年垂七十。

罗士琳少为举子业,已尽弃去,专力步算畴人之书,日夕研求。初精习西法,撰《宪法一隅》,阐明历学。复撰《比例汇通》四卷,后虽悔其少作,实便初学问途也。既获暑元朱氏《四元玉鉴》,于是眼膺叹绝,遂一意专精于天元四元之术。以朱氏此书,实集算学之大成,乃殚力一纪,步为全草,并有原书于率不通及列算传写之讹,悉加标识,补漏正舛,疑义更反复设例以明之,推演订证,广为二十四卷。阮文达为之作序。

又尝著《春秋朔闰异月考》二卷,遍列黄帝以来七历,条其同异,以补宋五子之书之亡。

又以祖氏缀术失传(祖冲之《缀书》),则融会诸家法意,作《辑补》二卷。

又甄录古今畴人,仍依阮氏体例,作《续传》六卷。

二十年后,集所校著,都为《观我生室汇稿》十二种,如:《玉鉴细草》二十四卷,《释例》二卷,《续畴人传》六卷,《校正算学启蒙》三卷,《割圜密率捷法》四卷,均别单行本外。

已刊者尚有:《勾股容三事拾遗》三卷,《附例》一卷,《三角和较算例》一卷,《演元九式》一卷,《台锥积演》一卷,《周无专鼎铭考》一卷,《弧矢算术补》一卷,《推算口食增广新术》一卷,凡七种。

其余:《交食图说举隅》,《勾股截积和较算例》,《淮南天文训存疑》,《博能丛话》,复若干卷,均未梓行。



罗存理:(生卒年待考),字神谷,号梓园,自号五岳游人。著名清朝文学者。

清朝广西临桂人,桂林高士。好游,自号五岳游人。山水法巨然,纵横驰骤,不囿师资。喜作穷岩绝壑,灌木丛莽。写粤西山水得心应手。衣冠古朴清癯,喜谈吐纳之术,家贫以笔墨作生涯。



罗 英:(生卒年待考),字伯华,现代杭州人。著名近代书画家。

与蒲华、任预友善。故所作山水,墨法近蒲,而规矩法度惟任是从。亦精园艺,设罗圃于杭州梅花碑,以卖花为业,卖画为辅。

公元1931年左右逝世,终年约七十岁。



罗 进:(公元?~1911年),广东南海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侨居安南海防(今越南海防),在广隆昌机器厂做工。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发誓以身报国。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返回广东,投入清军巡防营统领吴宗禹部,策动军队革命,事泄几遭不测,逃匿于乡间。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初,革命党人谋求大举,黄花岗起义前,被陈春、陈文华邀至广州,任先锋队(敢死队)员。4月27日起义发动后(黄花岗之役),随陈春进攻两广督署,继而转战于小北门一带,毙伤清兵数名,旋因弹罄被执就义。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罗 坤:(公元1884~1911年),广东南海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幼年读书。曾留学日本。回国经香港时,得识孙中山,推崇其革命学说,接受三民主义,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其后常往来于广州与香港之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殊为同志推重。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爆发时,由仙湖街携带枪弹,参加进攻督署战斗,奋勇争先,直入堂内。因张鸣岐逃走,乃出督署,与清兵遭遇,因寡不敌众被捕,英勇不屈,慷慨就义,终年二十七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罗 联:(公元1859~1911年),广东南海良登乡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往越南河内经商,办广隆杂货店。当中国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时,经邓应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之后立即返回广东投身军界,参加革命活动。罗联性格胆大英勇,得到陈春欣赏,同邀前往广州参加起义。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44月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罗属何克夫之部队。在小北门战斗中被捕,关在番禺县的监狱。同族兄弟罗惠南探望时,罗联知道自己必被敌方处死,则嘱咐后人要继其志,努力前进。后又被转关在几个不同地方的监牢里。于四月初八,与同志耀浦廷、罗遇三人被处死,英勇就义,终年五十二岁。临刑时他们高呼:“中国非革命,无以救亡”。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死后留下遗孀,无子,以侄为嗣。



罗乃琳:(公元1880~1911年),字万霖,福建连江潘渡乡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自幼读书而不参加科举,不慕名利,好读史,常论中国科学不发达,专制束缚。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加入光复会。

1911年4月27日(辛亥三月廿九日)抵粤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随革命军攻入两广督署,巷战中弹阵亡,终年三十一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罗仲霍:(公元1882~1911年),又名罗坚,字则君,广东归善白花镇苏茅笼村人(今广东惠阳苏峰),著名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早年家贫,在邻里授徒为业,后赴安南(今越南)。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赴南洋各埠谋生。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毕业于槟榔屿(在今马来西亚)师范学堂。旋筹办吉隆坡尊孔学堂、荷属火水山中华学堂,历充两学堂校长及该埠报馆主笔。1906年结识孙中山后,同年8月加入中国同盟会,遂游历南洋各岛,演说革命。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3月由南洋返香港,从事秘密活动,筹划广州起义。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随黄兴攻两广督署,战斗中伤左足,误入旗人街,被清人执缚,宁死不屈,仍痛斥清吏,遂被清廷杀害,终年二十九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罗遇坤:(公元1885~1911年),一作罗裕坤;广东南海良登乡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早年在越南海防广隆昌机器厂打工。曾参加镇南关之战役,负责运输工作为主。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参加农历3月20日之战役,随黄克强队伍攻克督署。随后转战各处,因敌众我寡,弹缺情况下被捕。在农历3月29日与耀浦廷、罗联同志同时被处死,英勇就义,终年二十六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留下妻子以及遗腹子罗汉强一嗣。

罗荣桓:(公元1902~1963年),原名慎镇,字雅怀;湖南衡山寒水乡南湾村人(今湖南衡东)。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军事家,政治家。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湖南衡东)。

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协均中学和青岛大学读书,参加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爱国活动。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秋,在青岛大学预科毕业后赴广州,旋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进行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4月,到武昌中山大学图书馆读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7月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任党代表。

这支武装在江西修,水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他任特务连党代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连、营、纵队党代表。积极建立军队基层的共产党组织,实行民主制度,尊重爱护士兵,反对军阀作风。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被选为第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8月,任第四军政治委员。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3月,任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第四次反“围剿”后,改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曾兼任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获红星奖章。同年9月任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长征中第八军团撤销,他先后任总政治部巡视员、第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到陕北后,参加了东征战役。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6月,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并兼任培训高级干部的第一科政治委员。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1月,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7月任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9月,率师政治部和少数部队在晋冀边界的阜平、曲阳、灵寿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到吕梁山地区,与代师长陈光指挥午城、井沟和薛公岭等战斗,保卫了黄河河防。同年秋参加扩大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随后任第一一五师政治委员。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3月初与陈光率第一一五师师部和主力一部进入山东,参与指挥樊坝、梁山等战斗,重创日伪军。

他率领的第一一五师部队与山东人民抗日起义武装组成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并肩作战,先后在鲁西、鲁南、冀鲁边、鲁中、滨海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人民武装,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8月,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同年冬,日伪军五万余人“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中央山东分局和第一一五师师部等领导机关被日伪军合围于沂水留田一带。他准确地分析敌情,掌握时机,出敌不意地率部向日军占领区临沂方向转移,跳出敌人重围。挫败日军在山东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3月,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一一五师政治委员、代师长,后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山东分局书记,组织创立了针对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提出“敌人打过来,我们就打过去”的“翻边战术”。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开始,组织了一系列战役,实行局部反攻,巩固、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指挥部队在山东进行大反攻,控制山东境内的津浦、胶济、陇海铁路,收复除济南、青岛少数城市之外的山东大部地区。6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山东主力部队六万余人进军东北部,任东北部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部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东北部野战军政治委员,组织领导了东北部地区大兵团作战中的政治工作。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在部队中推广第三纵队诉苦教育经验,增强指战员的战斗意志,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经验后经毛泽东批示在全军推广。在辽沈战役中,他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关于先打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部予以全歼的战略决策,对夺取战役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他还曾主持组建二线兵团为主力部队输送了大量兵员。

1949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津战役,主持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工作。6月以后被任命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华中局(后为中南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后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1950年4月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兼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11月任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他在领导全军政治工作中,主持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等部队政治理论教育方针。1952年领导筹建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并兼任院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强调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反对林彪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庸俗化。

1959年12月起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分管民兵工作,曾任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起,罗荣桓就经常带病指挥作战,在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曾切除了一侧肾脏,以后长期抱病工作。

1963年12月16日因病逝世于北京,终年六十一岁。毛泽东专作一诗《吊罗荣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附_难得的政治元帅:

在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设史上,铭刻着罗荣桓这个光辉的名字。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是建军的重要起点,从那时起连队有了党代表(后来改称指导员),而罗荣桓即是最早的七个连党代表之一。他由此起步,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军队政工领导人,直至共和国元帅。

毛泽东的悼诗《七律•吊罗荣桓》:“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荣桓曾上过两所大学,三湾改编时是党代表中学历最高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说:“罗荣桓是个人才,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对于罗荣桓的功绩,毛泽东曾有过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

罗荣桓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一个乡绅家庭。读高小时,一位国文老师取《诗经》“桓桓于征”之意,为他改名荣桓。他八岁入私塾,后转入新式小学。1919年,罗荣桓入长沙协均中学,后入青岛大学,受五四运动影响曾参加社会上的反帝爱国活动。

1926年秋,他从青岛大学预科毕业,回乡后组织农民协会,斗争土豪劣坤。1927年4月,他又进入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同年夏,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加入共产党。入党后,罗荣桓被派往鄂南搞农运,随即率农军参加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途中,毛泽东在三湾村将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缩编为两个营和一个特务连,实行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的全新制度。在这次改编中,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罗荣桓被任命为特务连党代表,从此跟随毛泽东在部队中开展政治思想工作。

在1929年底的古田会议上,罗荣桓以基层政工干部的身份当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当时评价说:“罗荣桓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领导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此后,罗荣桓先后担任红四军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罗荣桓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翌年末,他率部挺进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先后任一一五师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对于罗荣桓在山东的功绩,毛泽东在1962年曾有过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既北占东北,南下长江。1945年夏,考虑到罗荣桓伤病交加,中央派人去山东接替他的工作。因日本投降形势突变,罗荣桓随即又强支病体率山东主力部队六万余人进军东北,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参加领导了解放东北和后来进军关内解放平津的作战。

新中国成立之初,罗荣桓被任命为最高检察署检察长,1950年春又出任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53年,他提议创办政治学院,后兼任院长。由于长期抱病坚持工作,他的健康情况日益恶化,1963年在北京病逝,终年六十一岁。出身于乡绅家庭的大学生能够投身革命已属难能可贵,罗荣桓又是从部队最基层干起,与工农出身的战士同甘共苦,最终成为军内的“政治元帅”。从曾国藩、左宗棠组建湘军开始,湖南近代就有从军习武的风气,故有人云:无湘不成军。在三位湘籍元帅中,彭德怀和贺龙均为行伍出身,而罗荣桓则是书生出身。尚武的社会环境对将帅的成长固然有重要影响,选择革命道路又是他们成就事业的关键。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罗荣桓,当时同许多青年学子一样胸怀强国激情,不过最初的志向还是实业救国。罗荣桓开始时的志愿是当一名建筑师,所进的两所大学选择的专业都是理工科。在校期间,旧中国的黑暗现实和社会上汹涌澎湃的斗争浪潮使他无法坐下来安心读书,最终还是汇入这股革命洪流。罗荣桓与多数因贫寒交迫而投身革命的人不同,他出身于富裕的乡绅家庭,又是大学生,自愿去过终日“红米饭、南瓜汤”且单衣草鞋的艰苦生活,还要闯九死一生的枪林弹雨,确实需要很高的觉悟和献身精神。能够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相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使中国富强,才能拯救苦难的人民。

罗荣桓更可贵的一点,又在于他能把理论信仰转化为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从革命军队中最基层的连队干起,与贫苦农民出身的广大战士同甘共苦,而且身先士卒。榜样的作用与革命理论相结合,才能产生最有效的动员力量。罗荣桓能成为出色的政工干部,后来又成为军内的“政治元帅”,首先在于他自身的模范作用。

林彪任红四军军长后,与历任党代表都搞不好关系。毛泽东觉得,这个政委非罗荣桓莫属。罗荣桓初到鄂南组织农民自卫军时,因戴一副近视眼镜、文质彬彬且为人忠厚,任党代表的同时又被推举为管账。农军向修水转移时,罗荣桓除带行李外还提着装有二三百块光洋的箱子。有两个农军战士过来说:“我们帮你扛吧。”罗荣桓见二人很热情,就放心地让他们扛箱子。傍晚,部队宿营时却找不到这两人的影子。丢了全连的家底,罗荣桓懊悔不迭,此后办事就很谨慎。多年后,罗荣桓还常提此事,说当年是秀才造反,脱不了书呆子气,要成为革命者不经过磨练是不行的。毛泽东听罗荣桓夫人林月琴说起过此事,毛泽东表示:“你看,他非常老实,但他又是一个聪明人,从这么一件事上就悟出了一条重要的道理,真是‘吃一堑长一智’。”

罗荣桓顾全大局,很善于团结同志。1930年2月,年仅二十四岁的林彪因指挥有方被提拔为红四军军长,但他个性很强,与历任党代表都搞不好关系,与他做搭档必须既有原则性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毛泽东觉得这个政委非罗荣桓莫属,将他派到红四军后果然把政治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林彪则专负责指挥作战。因罗荣桓在非原则问题上能够谅解和忍让,二人长期相安无事。不过,到东北以后,林彪个人主义越来越厉害,罗荣桓则坚持原则经常提出不同意见。林彪对此非常不满,进入关内见到聂荣臻便发牢骚,还劝他来替换罗荣桓任四野政委,遭到坚决拒绝。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罗荣桓负过枪伤,从1942年起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由于根据地医疗条件太差,罗荣桓强撑病体,常常坐在担架上坚持工作。他对夫人林月琴说:“我要订一个五年计划,争取再活五年,打败日寇。到那时,死也瞑目了。”1946年夏,他因病情加重被党组织送到莫斯科治疗,前苏联医生切除了他的左肾,并建议他修养三年。罗荣桓心系东北解放战争,谢绝了医生的建议,刀口刚愈合便回到东北战场。直到1963年上半年,罗荣桓仍然抱病坚持工作。正如他经常所言:“有一份精力,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

他得知中央拟定元帅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主动提出改为大将。但毛泽东还是坚持原议。

从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开始,罗荣桓就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工作。1928年秋,毛泽东率部迎接第二十八团回井冈山。为加快行军速度,罗荣桓灵机一动,命令战士坐在山坡上顺势滑下。看到几百名战士在草丛中飞速而下的壮观场面,毛泽东不禁脱口说道:“我们都成了‘草上飞’啦!”三十六年后,毛泽东在《吊罗荣桓》一诗中,开头一句就是“记得当年草上飞”,可见当年的情景在毛泽东脑海中的印象之深。

古田会议后,毛泽东慧眼识英才,对罗荣桓一直委以重任。后来,毛泽东回忆红军时期的艰难岁月,发自内心地说:“同我相处这么多年,就是一个罗荣桓,还有一个邓小平。”1955年,授元帅衔之前,罗荣桓得知中央拟定元帅名单中有他的名字,便主动提出自己应授大将。毛泽东得知后还是坚持原议。

1963年,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悲痛万分,几天几夜不能寐。一天深夜,毛泽东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七律《吊罗荣桓》。毛泽东一生写了很多诗词,怀念战友和亲人的作品却很少。《蝶恋花·答李淑一》表达了怀念亡妻杨开慧和战友柳直荀之情,但属于寓意较深的词作。《吊罗荣桓》这首七律,应该说是目前可见的毛泽东惟一的一首严格意义上的悼诗。诗中最后一句“国有疑难可问谁”,足以体现毛泽东对罗荣桓的友情和器重。



罗瑞卿:(公元1906~1978年),四川南充舞凤乡清泉坝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

1906年5月31日生于四川省南充县舞凤乡清泉坝。1924年在张澜创办的南充中学读书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考入在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参加过军校讨伐夏斗寅的战斗。7月15日军校被改编,为张发奎部队的教导团。8月2日张发奎在九江将教导团缴械。他离队回武汉寻找中国共产党党的组织。患伤寒因无钱被医院推出门外,经历了第一次大难不死。

1928年10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被派往闽西,组建和训练游击队,任闽西红军第五十九团参谋长,率部配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开辟闽西苏区。6月随部队编入红四军,任支队党代表。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会后任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与政委罗荣桓积极贯彻古田会议精神,加强政治工作建设,使部队获得很大进步。

1930年6月任第二纵队(后改为第十一师)政委。1931年5月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中头部负重伤,并发大叶性肺炎,经历了第二次大难不死。1932年3月任第四军政委,率部参加漳州战役,进驻海边的石码。6月任第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1933年8月获二等红星奖章。

长征中曾任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到达陕北后任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教育长。1937年2月回延安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主持抗大工作。1938年在毛泽东指导下写成《抗日军队的政治工作》一书,向全国介绍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经验。1939年7月率抗大总校和延安其他学校数千名教学员工到华北敌后办学,途经陕西、山西、河北三省三十个县,行程三千里,通过同蒲、正太两条铁路封锁线,人称小长征。

1940年5月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转战太行山区,参与了百团大战的指挥和多次反扫荡,撰写了《目前政治工作建设上的一些问题》等多篇著作。1943年回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6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参谋长,协助叶剑英同国民党方面和美国方面的代表进行谈判。

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国共产党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委、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第二兵团(后改为第十九兵团)政委,参与指挥正太、石家庄战役。在平津战役中与杨得志等率部在新保安围歼国民党第三十五军。

1949年春参与指挥太原战役。1949年6月负责筹建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长、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9月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秘书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11月兼任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

他参与组织战备,指挥海防和边防作战,组织领导尖端武器及常规武器的研制和生产。1964年和贺龙等领导全军性的练兵和比武。

1965年底被林彪等人诬陷,受到错误批判,被迫跳楼自杀,经历了第三次大难不死。文化大革命中受残酷迫害,左腿致残。

1977年复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任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78年7月出国治腿,8月3日即病世,终年七十二岁。



罗元发:(公元1910~今),福建龙岩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第一野战军十大虎将之一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龙岩列宁青年队队长,红十二军军部特务连政治委员,红十三军第十四师机枪连政治指导员,红十四军直属队总支书记,红九军团第十四师第四十二团代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五团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政治委员,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独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雁北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雁北地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参加了著名的延安保卫战,后任第一野战军第六军军长,参加了著名的系列西北解放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元发任北疆军区司令员兼中共北疆区党委书记,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委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罗舜初:(公元1914~1981年),福建上杭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将。

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区委组织委员,闽西独立团班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红四方面军司令部第二局科长、代局长,军委第二局副局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总参谋部第二局局长,八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参谋处处长,山东纵队参谋长,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鲁中区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军政治委员、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第二副司令员,国防部第十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国防工办副主任兼国防科委副主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1年2月24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六十七岁。



罗 云:(公元1900~1968年),原名罗克贵,湖南新邵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排、连、营、团长。1932年获三等红星奖章。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晋西北新军保安司令部第一支队参谋长、第三支队支队长,暂编第一师第三十六团团长,八路军第十八兵站生产科科长,八路军留守兵团教导一旅一团副团长、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第二十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军区零陵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湘南军区副司令员,湖南军区衡阳军分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8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八岁。



罗 文:(公元1913~1996年),辽宁凌源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3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东北青年解放社”,日本东京大学经济系肄业。1935年参加东北军。有资料说他先后毕业于国民党南京中央军校、日本政法大学、沈阳东大营讲武堂。1938年加入八路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大队军事干事,抗大训练部军事助理员,东北干部队副队长、冀中军区司令部队训科参谋、股长、副科长,冀热辽军区冀东第十二团副参谋长,第十六军分区副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东北军政大学辽东分校副校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副参谋长,第四纵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参谋长。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计划处处长,高级后勤学校教育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参谋处处长、副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了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检查局局长、车管部副部长、运输部部长、装备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1996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罗 平:(公元1917~2003年),河北涿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抗日游击队。

抗日战争时期,任挺进军抗日先锋队中队长,山西省方山县县委书记,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四纵队组织科长等职,参加了晋西抗日游击战、根据地反“扫荡”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六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北岳军区察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长,华北军区第七十军第二○九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绥包、平津、张北、大同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三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近百次空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空军系副主任、副政治委员,空军学院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顾问,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3年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罗 杰:(公元1912~1992年),又名罗玉成,辽宁海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交际副官,新四军八团留守处参谋、连长,第六支队特务营副营长,特务团营长,第四师第十一旅第三十一团参谋长、旅司令部作战股股长,第三十一团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北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辽北军区独立第一师副师长,第四十军第一五三师副师长,第四十一军第一五三师副师长。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战车师副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战车师副师长,坦克第一师副师长、师长,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副主任,坦克第一指挥所副主任,坦克指挥所副主任、主任,装甲兵第二指挥所主任。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朝鲜西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师师长、坦克师师长。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装甲兵系。后任济南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枚。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岁。



罗 通:(公元1915~2005年),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瑞金特科学校班长,排长,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和攻打赣州、乐安宜黄、金溪资溪的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连政治指导员,陕甘宁边区关中保安司令部政治科科长,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第四团政治委员,中共豫鄂区委军事部副部长,路西指挥部参谋长,鄂南指挥部指挥长,新四军第五师第十四旅第四十一团政治委员,中原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湘鄂赣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开辟汉川、汉阳、鄂中、鄂南、湘鄂赣边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鄂东军区参谋长,晋绥军区第九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原军区补充旅政治委员,江汉军区独立第二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五十一军副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原突围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战车学校副政治委员,第一坦克学校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装甲兵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济南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政治委员,济南军区政治部顾问等职。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5年9月1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九十岁。



罗 章:(公元1905~1993年),江西万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万载县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湘赣军区独立一师连指导员,红六军团第十七师第五十团机炮连指导员,第五十一团政治处没收委员会主任,第五十一团副营长,军团政治部政治教导队队长兼政治委员,龙永独立团团长,红六军团卫生部政委、红六军团保卫局局长。参加了湘鄂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有一次王震交给罗章一个任务,派一个营的兵力,趁夜摸到沅江岸边,打敌人个措手不及。当时敌一个加强营,机枪架在山口的两侧,把通道卡得严严实实。如果强攻,就得以身躯铺出一条路。绕过这条通道另选路线,要多花费两三天的时间。罗章派战士攀到距山口两三里路的山上,在树上挂起灯笼、手电筒,然后找来一堆石头,哗啦啦推下山坡。敌人以为红军要强攻,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往灯笼、手电筒那里射击。罗章又命令部队扛来稻草,燃着后推下了山坡,把整个山坡上的野草引着了,火势越燃越猛,敌人欲往后撤,红军兵分两路,左右包抄过来了。敌一个加强营被俘了。王震向贺龙介绍罗章说:“过沅江他是英雄,该立大功的!”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锄奸科科长、军法处处长、供给部政治委员。参与领导屯垦南泥湾,获毛泽东亲题“以身作则”奖旗。

解放战争时期,任鄂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留守处主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留守处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驻兰州办事处主任,新疆军区军事法院院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3年1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跟帖时间 2010-02-25 13:59:3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罗氏的典故、趣事 -- 罗门峡:古名夔门,俗名萝门。进大宁河的第一道峡谷,靠西面绝壁上,有一个酷似萝卜的石头,约一米长,身白叶绿,悬嵌在岩壁间,罗门峡由此得名。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龙门峡口有个姓罗的寡妇,跟前有个小女儿,名叫琼花。母女俩以打草鞋为生,勤扒苦做,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日子。有一年,宁河瘟疫流行,很多乡亲都病倒了。琼花的妈妈年老体弱,也染病在床,无钱治疗。琼花挖些草药给妈妈服用,总不见效。妈妈的病越拖越重,连呼吸都十分困难了。一天晚上,琼花见妈妈已是奄奄一息了,便伏在老母身边嚎啕大哭起来。哭声感动了巫山神女,她驾着彩云从峨眉山采来了两个酷似萝卜的仙药,化作采药姑娘,将仙药送给了罗琼花,并说:“我希望你把这两个萝卜,一个给你妈吃,一个种在屋前地里,千万保管好,以后方便穷人。”说罢飘然而去。琼花妈服了萝卜,病就渐渐好起来了,人也返老还童了,打起草鞋来手脚麻利多了。琼花姑娘也吃了一点萝卜,长得更加秀丽,花颜月貌,成了宁河无双的美女。她把自己种下的萝卜,送给一些无钱医治的病人,真是药到病除,治一个好一个,很快将这场由饥饿引起的瘟疫扑灭了。后来,心地善良的罗家母女还用这种萝卜给巫邑镇上的一个财主老婆治好了病。谁知这个财主起了歹心,既想霸占萝卜,又想强娶罗琼花做小老婆。罗家母女当然不答应。财主不死心,一天亲自带着家丁去罗家抢挖萝卜。罗琼花急了,在妈妈帮助下,抢先挖起门前地里的萝卜王,紧紧抱住,直奔龙门峡。财主和家丁在后面紧迫不舍。眼看只隔几步了,琼花飞步跳下峡谷深潭,潭里顿时升起一股冲天水柱,将琼花轻轻送到峭壁高崖之上。财主抬头望见琼花抱着萝卜站在崖上,便暴跳如雷地指挥家丁们向上攀爬。琼花警告他们:“这萝卜是神女赐给穷人治病的,你们别瞎想,如果不信,死在这里可别后悔。”财主和家丁们不听劝告,硬要向崖上爬。眼看财主爬近了,罗琼花姑娘便把萝卜倒挂在悬壁上,自己变成一只岩鹰展翅飞翔起来。鹰翅卷起一股狂风,把这帮家伙掀下深崖,摔得粉身碎骨。后来,人们把这种萝卜取了个别号叫“小洋参”。为了纪念她,当地人便把龙门峡改称为“罗门峡”。

理发业保护神罗祖:亦称“罗真人”、“罗真先生”。民间传说罗祖发明理发手艺和工具,曾为某一位皇帝理发修面,并收陈七子为徒。因此旧时理发业,尤其是北方的理发业普遍尊奉罗祖为祖师。另外相传清世宗患头疮,按摩处的太监常常因梳理时触及其头痛处而被处死。后来罗祖现身,自荐为世宗理发,方法轻妙,毫无痛感,并医治好了世宗的头疮。太监们感谢罗祖的救命之恩,就尊奉他为行业保护神和祖师。《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新疆的理发业,每年农历六月在罗祖庙举办神会,演戏三天。剃头铺中都供有罗祖神龛,用红布帘盖着,祭祀时掀帘焚香,顶礼膜拜。北京城里的理发业,每年在农历七月十三日这一天,都要歇业庆贺罗祖生日。另外,由于修脚工具与理发工具很相似,故而旧时修脚业也将罗祖供奉为祖师。

罗贯中专注写《三国演义》:据说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一股拼命劲儿,可是六亲不认、敌我不分的,痴迷的程度,可谓直逼今日的乐透彩迷!现在,便来说说他专注为文、难以自拔的轶闻糗事。话说某日,罗贯中又一股脑儿钻进文字阵仗的时候,家里忽闯入个乞丐,哀求施舍点米粮吃吃。这时,罗贯中正好写到《群英会蒋干中计》一回,说周瑜带著蒋干至帐后察看营粮。于是在听了乞丐的哀求后,喃喃回道:“营内粮草堆如山积,即可取之!”乞丐一见主人十分慷慨,便肆无忌惮地搬起米粮。此时,一个在窗边窥探的偷儿见状,索性尾随进屋,两人合力将米粮搜刮个精光。“老天,怎么缸底朝天?米粮,米粮全哪儿去啦?”他娘子回家后,急得哭出泪来!这时,走笔至《出陇上诸葛妆神》一回的罗贯中,听娘子呼天抢地,便顺口应道:“吾料陇上麦熟,何不食之?”其实当时田里的麦子还是幼苗。娘子知他写文写成了痴,叹了口气,只有转向邻人商借米粮作饭。好不容易盼到麦子结实,岂知未及下肚,罗家熟麦便引来成群野猪逞肆、狂食。他娘子对付不来,央求丈夫想想法子!这会儿罗贯中正写到《关云长放水淹七军》的他,居然学起关公语气叫道:“欲操胜算,放水淹之!则罾口川之兵,皆为鱼鳖矣。”娘子听了,连忙引水尽淹麦田,结果呢,猪是赶跑了,麦子也全淹死了。“怎办?这东倒西歪的麦子…”娘子撒了个娇,望向她相公,而这时罗贯中的《陆逊营烧七百里》正好收笔,只见他英勇起身,五步并作三步冲往麦田,准备点火:“速速火攻、速速火攻,以火取之啊!”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他瞥见娘子惊惶的眼神,竟有如身受电击…这把火,最后转了个九十度弯,给抛到水里。围观众人见他悬崖勒马,相互称庆。更有人说,罗才子总算醒了、从世间的另一头回来了!同时间,满怀歉意的罗贯中,顾不得众人眼光,一个箭步在他娘子面前跪下,跟爱妻认错:“呜,孙夫人,千错万错,都是玄德我的错!念在夫妻一场,你便饶了我吧!”语毕,众人绝倒。

“罗佛子”不畏权贵:罗应许,广东省顺德县杏坛罗水人,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4年)中举,历任云南司理,户曹主事,临沅兵备,云南按察副使。罗应许为官廉正,不畏权贵。办案十分认真,最能恤念无辜,多次平反冤狱,被百姓尊称为“罗佛子”。而对为非作歹的恶人,他总是依法严惩。一次,他负责审理布政使亲戚犯罪的案件,上司畏惧权势,不敢通过判决。应许迳直找到布政使据理力争,终于使案犯得到应有的惩罚。罗应许居官精明强干,政绩显著。在战时非常出色完成押运军粮任务,朝廷给他记了大功,按例规,粮储官只能任一年,而他破例连任三年。离任之日,据说夹道远送的人达数千之多。

罗瘿公掖助程砚秋:罗惇曧,字拨东,晚年号瘿公,广东顺德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少年时就读于广雅书院。曾师事康有为。著有《太平天国战记》、《中英滇案交涉本末》、《中俄伊犁交涉本末》、《中法兵事本末》、《中日兵事本末》、《藏事纪略》、《红拂传》、《文姬归汉》等多种。亦富藏书。罗瘿公诗文均有名于时,又爱好戏曲。京剧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原名荣承麟,艺名程艳秋,字菊农,号玉霜,北京市人,出生于满族贵族家庭。三岁时父亲去世,因生活所迫,六岁时卖身荣蝶仙门下学戏。先学武生,后因身体不适,改学花旦、武旦、刀马旦,因嗓音好,又改学青衣。1915年参加春阳友会演出,首次登台,为名演员赵桐珊唱开场戏,为名演员刘鸿升、孙菊仙配戏演出《朱砂痣》、《桑园寄子》、《辕门斩子》,初露头角。程博采名家艺术精华,表演艺术迅速提高,十三岁即成名角。不幸的是,就在此时他的嗓音变了,发生了“倒嗓”,本来是又亮又脆的嗓音,渐渐地出现了“脑后音”和“鬼音”的意味,很不好听。这时荣蝶仙仍强迫程赴上海演出,眼看一个很有前途的艺术生命就要毁于一旦,多亏罗瘿公向程伸出了救援之手。罗瘿公多方借贷,凑齐钱将程从荣家赎身出师,此后他就改姓程了。罗瘿公亲自教程砚秋识字、读诗、练习书法,帮助指导程养嗓练功,又请名师王瑶卿、阎岚秋、乔惠兰、张云卿等教程京剧、昆曲、武功。两年后不仅嗓音恢复,而且能运用“脑后音”来拔高,运用“鬼音”来拖长和变细音了,于是创造出以抗坠继续取胜的程派新腔,别有一种寓刚于柔的味儿,特别适合表现悲剧中的人物,因而风靡一时。程砚秋参加了余叔岩戏班,与余合演《御碑亭》、《打渔杀家》、《审头刺汤》等,又与名演员高庆奎、朱素云、朱桂芳合作演出,博得观众好评。罗瘿公极力为程捧场,天天看程的戏,赞誉不绝。并且亲自动笔,编写出多种适合程砚秋演唱的京剧剧本,如《龙马姻缘》、《梨花记》、《花舫缘》、《红拂传》、《玉镜台》、《风流棒》、《鸳鸯冢》、《赚文娟》、《玉狮坠》、《孔雀屏》、《青霜剑》、《金锁记》等。1921年十七岁的程砚秋终于独立成班,到各地演出,同时又虚心向京剧同辈梅兰芳学习。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终于成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1924年,贫病交迫的罗瘿公病逝前,还托付好友金仲荪继续辅佐程砚秋。成了名的程砚秋不忘罗瘿公的掖助之恩,亲自为他料理了后事,并停演数月戴孝志哀,说:“我程某人能有今日,罗师当推首功。”

共和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1906年5月31日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县的一个衰败了的地主家庭。在外祖父的资助下,罗瑞卿上了学。中学时,他开始接触先进思想,但遭到家庭的坚决反对。外祖父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罗瑞卿,便“约法三章”,要他规规矩矩读书,不许看鼓吹“异端邪说”的书,不许参加党派活动,否则就不继续供他读书。可是罗瑞卿从小好胜心强,有一股豪侠之气。他不顾外祖父的禁令,积极参加南充中学师生开展的抗“佃当捐”斗争。后来,他又和进步同学一起投入到士兵运动和工人运动当中,并担任了工人夜校的教员。从此,他的外祖父断绝了对他的经济支援。可是,年仅二十岁的罗瑞卿没有屈服于来自家庭的压力,毅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新中国成立以后,罗瑞卿曾担任第一任公安部长、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他虽身居高位,但从不搞特权。在担任公安部长时,一次,他和两个随行同志去火车站接客人,因为时间晚了,随行的同志来不及买站台票,便领着罗瑞卿直接到了检票口,只对检票员说了句“我们是公安部的,来接客人”,便进了站。在回来的路上,罗瑞卿想起进站接客的情景,忽然问道:“进站买站台票了吗?”随行的一位同志摇了摇头。等把客人送到住处后,罗瑞卿即对那位随行的同志说:“现在你马上到车站去,补交三张站台票的钱!要知道中国有一句古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能有特权思想啊。”罗瑞卿同志对工作就是这样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粉碎“四人帮”后,罗瑞卿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尽管当时他已年逾古稀,而且腿有残疾,但仍然坚持深入部队,视察国防工事。有的坑道轮椅过不去,他就拄着手杖走,亲友们担心他累坏了身体,劝他悠着劲干,他却说:“《水浒传》里有个拚命三郎,我们今天就要当拚命三郎”。1978年8月3日,罗瑞卿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罗瑞卿怒斗洋人:罗瑞卿刚当兵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正义感极强。因此,他在士兵中享有很高的威信。1927年,罗瑞卿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有一天,他正和几个士兵在武汉江汉关执行任务。突然,江面上出现异常情况,一艘英国小火轮正在追逐着一条中国小木船。小木船在小火轮追逼下,左避右躲,摇摇晃晃,十分危险。撑船的艄公满面惊慌,汗如雨下,几次差点翻船。看着小木船的险境,小火轮上的洋人不但不放手,反而不断叫好,发出阵阵狂笑。罗瑞卿见此情境,顿时火冒三丈,立即朝江面上“啪、啪”打了几枪,以示警告,并示意小火轮靠岸。洋人们一看势头不妙,不得不乖乖掉转船头,朝江边开来。小火轮靠岸后,一个大鼻子洋人傲慢地迈着四方步,慢吞吞地走了下来,他的身后,紧跟着一个奴相十足的翻译。洋人傲慢地抬起头,看都不看罗瑞卿他们。那个中国翻译未等主子开口就骂起来:“你们找死呀,没看见这是英国大人。”说着,和那个洋人便要离去。突然,罗瑞卿一声大喝:“不许走,船上的货物要验关!走,到海关去!”那洋人和狗翻译见这几个士兵真要阻挡他们,不由得恼羞成怒,拔枪就要行凶。未等他们动手,中国士兵抬脚就把翻译踢翻在地。罗瑞卿则对付洋人,他用黑洞洞的枪口对着洋人的太阳穴,警告他:“别动,动一动就打死你!”大鼻子洋人一看这几个兵不好惹,先前的威风早没了。他“扑通”一声跪倒在罗瑞卿的脚下,一边使劲磕头,一边结结巴巴地求饶:“请…请长官饶命,下…下次再也不敢冒犯贵国了。”原来这家伙居然还会讲中国话。看到大鼻子洋人的狼狈相,周围的人无不拍手称快。罗瑞卿厉声教训他:“这里是中国民众的天下,不是清王朝。凡是为非作歹之徒,触犯了中国的法律,一定要严惩!”大鼻子洋人点头如捣蒜,一边连声答应:“是,是…”一边灰溜溜地跟着往海关去了。

吊丧的胡髯:罗汝鹏须髯特多,还不到四十岁,胡须都白了一多半。一天,他去一家吊丧,主持丧礼的人偶然见了他,惊讶地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胡子白成了这个样子?”罗汝鹏幽默地回答:“我这是吊丧的须髯。”在场的客人都被他逗笑了。我祖父昆岳公九十一岁那年逝世,当时罗汝鹏来我家吊唁,看到我父亲悲伤欲绝的样子,便安慰他:“您为什么不请两个小儿医生来救疗一下呢?以致出了人命?”我父亲听了,不由得破涕为笑。记得我进士及第那一年,前来报捷的报子一个劲地向我家索取赏钱,因当时家贫如洗,我父亲无法满足报子的要求,备受其奚落,心里烦闷无比。恰逢罗汝鹏在场,他风趣地安慰我父亲说:“老兄您且不要烦恼,只怪您养坏了儿子,说不得呀。”周围的人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罗厚福违纪:1940年初,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成立。这时中原根据地还是初创时期,地方政权尚未建立,部队的生活十分艰苦。艰苦到了什么程度?那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连纵队司令李先念,有时都饿得半夜爬起来去求参谋长:“总长啊,想点办法呀,这肚子里没有油水不行啊!”可想象当时部队是个什么状况了。当时任纵队一团队团队长的罗厚福,是坚持南方叁年游击战争的本地人,对打土豪筹款的方法老是念念不忘。这时的政策已禁止打土豪了,可他还是要搞小动作,带兵到自己的舅舅家去挑走了两担谷子不给钱。纵队参谋长批评他,他还理直气壮地说:“他家是土豪!”“你凭什么说你舅舅家是土豪?”“他家有谷子呀!”“有谷子就是土豪?哪个文件上告诉你的?现在是抗战了,纪律规定不许再打土豪你明白么?去把钱赔给你舅舅!”“可我这里没有钱呐!”这是实情,最后只好从纵队那点儿家底里挤出了几块光洋赔上,罗厚福自然又挨了一顿批评。一个多星期之后的一天,纵队领导成员正在开会,哨兵进来报告说,有一个中年妇女在外面要找罗厚福。大家摸不着头脑,不知罗厚福又闯了什么祸,就让参谋长出面接待一下。“你是罗厚福的什么人哪?”“我是他姑妈。”“找他有什么事情呀?”“他把我家的猪杀吃了!”“他给钱了么?”“没!”参谋长进去一说这事,李先念也哭笑不得:“这个厚福,光知道犯纪律!”给罗姑妈又赔了几块宝贵的光洋。李先念立即派人通知罗厚福:“马上到纵队司令部来!”罗厚福风风火火地赶来了,他还以为是有了战斗任务。一进门,就看见几个纵队领导都在瞪着他:“你为什么把你姑妈的猪杀了?”罗厚福一听,还是满不在乎:“她家有猪,那是富农!”一听这话,几个领导都站起来了:“养了猪就是富农?”“你还有没有纪律了?”“部队这点经费都让你折腾光了!”罗厚福知道自己又闯祸了,可还有点不服气:“她是我姑妈呀,小时候我没饭吃,她还让我到她家去吃。现在我杀她个猪都不行么?”“是你姑妈也不行!你现在是党员,你姑妈是群众,你还懂不懂群众纪律?”“再要这么胡闹,就关你的禁闭!”最后的决定是:“马上去给你姑妈道歉!一定要你自己去!回头再写个检讨!”罗厚福还想讨价还价:“检讨我写不好,关两天禁闭吧。”“不写检讨,那你就别带队伍了,先调到机关来学习!”一听不让他打仗了,罗厚福马上软了。当天他就去姑妈家道歉,回来还真写了份检讨。罗厚福后来担任新四军五师十四旅旅长、特务旅旅长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

跟帖时间 2010-02-25 13:51:1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罗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门楣题辞:

理学传家:罗氏为何有此四字之题?拜读《罗氏族谱》,言及“理学”者有四处,最先是苏东坡在《罗氏谱赞》中有“理学真儒,后先继续”之句;其后,是明朝人杨士奇在“罗氏族谱序”云“…宋元而下,数百年间,有以勋业垂天让,有以仕宦名海内,有以理学闻…”;清朝人廖绍朱在《罗氏族谱序》中也说到:“…历唐宋以迄前明,闻人辈出,理学文章光昭史乘…”。然而上述文章都是概述,未言及何人何事,清光绪年间的包罗万象有“罗氏族谱题辞”注,其中一句“鸿儒延道脉”注曰:“宋仲素公称豫章先生,朱子曰,龟山倡道,东南游其门者甚众,然潜思力行任重旨远,惟仲素一人而已。”既然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宋大理学家朱熹对罗仲素评价如此之高,想必其学业成就非同一般,在理学方面肯定是出类拔萃者。这一点,在《广东龙川罗氏族谱》中得到证实,该谱载:“罗从彦(字仲素)即著名的豫章先生,他笃治理性之学,著有《遵尧录》(按该书曾传到日本,引起彼邦人士甚大注意,加以研究,由该国文学博士九洲大学教授罔田武彦等编为《罗豫章集》并入和刻影印《近世汉籍丛刊》中)《春秋毛诗语解》等书,对于中国的学术研究,厥功至伟”。罗仲素本人亦有诗“观书有感”曰:“静处观书尘不染,闲中稽古意犹深。周诚程敬应粗会,奥理休从此处看。”诗中“周诚程敬”,“周”即周敦颐,“程”即程颐,均是宋朝理学家。由此,“理学传家”即源自罗仲素其人其事,颂扬罗氏这位显祖的业绩风范。



2.四言通用联:

龟山受学;鸟梦征奇:上联典指北宋南剑人罗从彦,字仲素,在萧山跟从杨时(人称龟山先生)学习。建炎年间曾官博罗县主簿,任职期满后,入罗浮山隐居,不再做官。朱熹曾说:龟山在东南讲学倡道,弟子很多,但能深思力行、得其旨趣者,只有仲素一个人。学者称“豫章先生”。著有《遵尧录》、《春秋毛诗语解》、《中庸说》、《豫章集》等。下联典指东晋耒阳人罗含,字君章,相传梦中吞下五色鸟,从此文思大进。历官州主簿、廷尉、长沙相。大司马桓温很看重他的才华,称他为江左之秀。

江左之秀;湖海散人:上联典指晋朝州主簿罗含,字君章,耒阳人。擅文章,桓温极重其才,誉之为“江左之秀”。累官廷尉、长沙相。下联典指元末明初小说宾罗贯中(公元1330~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太原人(今山西太原),(又有庐陵、钱塘、东原等说)。撰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残唐五代史演义》等,还有杂剧剧本《风云会》等。

诗耽郑女;曲感赵王:上联典指唐朝文学家罗隐,字昭谏,杭州新城人,本名横,因为十次考进士不中而改名。在咸通、乾符年间,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曾官节度判官、给事中等。所作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有讽剌现实之作,多用口语。著有《甲乙集》、《谗书》等。据说宰相郑畋的女儿爱读他的诗。“耽”,谓非常爱。下联典指战国时赵国邯郸女子罗敷,赵王家令王仁的妻子,曾出城在陌上采桑,赵王登台看见了她,很喜欢,要强娶她。她不从,作《陌上桑》诗自我表白,赵王只得作罢。

清推忠节;明著文庄:上联典指清末湘军将领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湖南省湘乡人,诸生出身。咸丰年间与曾国藩办团练,扩编为湘军,后因进攻太平军有功,升道员,相继加按察使、布政使衔。曾与曾国藩标榜程朱理学。死后谥忠节。下联典指明朝学者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吉水人。嘉靖年间状元,曾官翰林院修撰、春坊左赞善,因上疏得罪世宗,被削官为民。从此,甘于淡泊,潜心治学,曾精研舆地,用十几年时间撰《广舆图》。著作有《念庵集》。死后谥文庄。

题诗衣襟;讲学西塘:上联典指明罗复仁致仕,帝赐大布衣,题诗于上,褒扬之。下联典指清罗天闾,居西塘精舍,讲性道之学。



3.五言通用联:

四诗风雅颂;三维长宽高:此联为罗“羅”姓拆字联。



4.六言通用联:

惠播五县德政;寿高双轮花甲:上联典指宋朝进士罗适,字正之,宁海人。历知五县,任京西北得点刑狱。慷慨陈词,体恤民情。尝与苏轼论水利,兴修者五十余顷,民甚爱戴。下联典指后魏屈蛇侯罗结,代人。太武初累迁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时年一百零七岁,精爽不衰。为人忠厚,甚受信任。归老后,国有大事,遣人驰询。终年一百二十岁。



5.七言通用联:

万里山河星拱北;百年人事水归东:此联为罗邺《春晚渡河有怀》诗句联。唐朝诗人罗邺,余杭人。有“素有英资,笔端超绝”之誉,号“诗中虎”,为唐朝“三罗”之一。他留下的一百多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溃灭前的社会真实景象。

岩畔早凉生紫桂;井边疏影落高梧:此联为罗隐《杜陵秋思》诗句联。唐末文学家罗隐(833-909年),本名横,字昭谏,新登(今浙江省富阳西北)。少时即负盛名。因议论时政,讥刺公卿,十考进干不中,遂改名隐。后投吴越王钱鎏。历任钱唐令、节度判官、著作佐郎等官。他所作诗文多愤懑讽刺,同情人民疾苦。所著散文集《谗书》,鲁迅说它“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著名有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革命一生未虚度;戎马廿年耻矜夸:此联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长罗瑞卿(公元1906~1978年)《叙怀》诗句联。

百世雍和修孝悌;一堂敦穆教读书。广东省鹤山市坪山镇罗氏宗祠“以绢公”堂联:上联是指继承百年父子和谐世系,学习儒家的孝悌道德;下联为指满堂和睦,教导子孙去读书。

家声不坠唯端品;壮志欲酬必读书。广东省兴宁市宁新大圳罗氏四角楼祖堂联。该堂联凝聚着客家文化的精华,是一种让客家子孙随时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宣传标语,创造出一种立身处世的文化氛围。这些堂联内容广泛,主要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显扬祖德,激励后生;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乐观豁达,情操高尚;爱国爱家,报效祖国,等等。特别突出勤俭、孝悌和读书为本的精神。



6.八言以上通用联:

理学名高,延平儒士;文藻日丽,湘水琳琅:上联典指宋朝名人罗从彦的事典。下联典指晋朝州主簿罗含,字君章,耒阳人。

读书好、积德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广东省兴宁县宁新大圳罗氏宗祠四角楼中堂联。兴宁罗氏客家人对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奉为信条,尤其是对孟子所言“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的读书为本,重教崇文笃信至深。这种重教化,着力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优良传统,无疑对今天的科教兴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客家文化普及,人才辈出的历史渊源。

慈孝友恭,启迪后人昭世德;诗书礼乐,缵承先绪振家声。广东省深圳市龙岗罗瑞合村罗氏宗祠联。联中“慈孝友恭”云的“慈”,是指父母爱子女;“孝”,为指子女孝顺父母,合两所言“慈孝”,《庄子渔文》记载有“事亲则慈孝”即指能行奉养孝敬的人。“友恭”,指兄弟间之相亲互爱。下连“启迪后人昭世德”,当便为开启、教育罗氏子孙去发扬祖蜚“慈孝友恭”这种的德行:上联“诗文礼乐”云的:“诗书”,指《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著书;“礼乐”,循《礼记仲尼燕居》所载:“礼也者,理也;乐山者,节也。君子无礼不动,无节不作。”下联“缵承先绪振家声”,“缵承”即继承,“绪”指世系,那“先绪振家声”便为继承先祖事业,发扬罗氏祖传良好风尚。

鸟迹徵奇,藻思发琳琅之笔;钱江互瑞,倡言成吴越之功:上联典指晋朝州主簿罗含,字君章,耒阳人。下联典指唐末文学家罗隐。

派衍连城,敢云声价千金重;系开郯国,还念恩流一脉长。台湾省苗栗县铜锣乡罗氏宗祠“豫章堂”联。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由于历史原因,与祖国分离了半个多世纪,台湾与大陆尚未统一.1997年7月1日,香港已实现回归,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也不会遥远。多少年来,身居香港、台湾的人民祈盼团圆,虽然深圳河划界、海峡相隔,而香港、台湾人民与祖国人民情相依,“…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心依然是中国心”。这是现代歌词,而居住在香港、台湾的客家人的宗祠堂联,早就道出了他们情系祖国的心声。

瀛海衍宗枝,系出豫章,一脉渊源承故郡;香港崇昭穆,祠成元朗,八方祀事启新基。香港特别行政区元朗罗氏宗祠堂联。

寝庙卜迁,兹瞰鼓桑澜回,派启湖田流愈远;墓门欣在,迩望金峦霞起,采联平地焕重光:此联为湖南省湘潭罗氏支祠联:上联“鼓桑”,指湘潭鼓桑洲。下联“金峦”,指当地小山名。

跟帖时间 2010-02-25 13:46:0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罗氏的家谱文献 -- 1.介绍:

⑴.谱源:

家谱渊源甚早,一般都推始于《周官》,实际上《世本》乃是中国谱牒最早的著作,司马迁《史记》的世表、年表取法于此,实为后来家谱宗谱之滥觞。在谱学发展史上,经历由专官之掌,演为专门之学,最后变为私家之谱这样三个发展阶段,修谱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三个发展高潮。尤其是清朝可说已达到顶峰,有人统计,“宋元以来,清人修谱最多,保存至今的族乘,至少在二万种以上,清人修的占重要成分,且质量较高”。到了民国,修谱之风仍不少衰。“考中国古代社会,夙重宗族。自大儒欧阳氏、苏氏创谱牒制后,千百年来言家乘者,遵制法古,群相倡导,驯至举国上下,无族无谱”,民国三十七年修《罗氏杞公戊子族谱序》中的这几句话,反映了中国清朝、民国期间“族族有谱”这一历史事实。罗氏之族谱家乘,当然亦不例外。

罗氏族谱最早者,似为修于宋朝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族谱(俗称“柏林罗氏族谱”)。罗颖在《源流总序》中称:“吾祖家豫章,抵颖身,三百余年”,其间“文献足征”,因此族谱中既有唐朝科甲鼎盛、罗氏人才辈出的实录,又记有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的赠诗之类,且溯源重黎,以罗君用为先祖,并及“十八世祖”罗企生,堪称源远流长、后裔繁茂的世家望族。

后来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曾写诗《罗氏谱赞》云:“豫章世家,洪州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礼义仁昭,天伦攸笃。贤子贤孙,旋踵芳躅。以此家风,遗风善俗。”

⑵.形式:

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苏洵倡修族谱家乘,最为积极得力。他们不仅亲自动手编写本家的族谱,而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欧阳修的“谱例”是:“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原则是以远近、亲疏为别,“凡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苏洵的“谱法”是:“凡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他主张一般家庭修谱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世,而政治经济地位比较稳定的皇室贵族等,则可以按照“百世不迁”的“大宗之法”来编写族谱。在编写方法上,他们一采叙述式,一采图表式。他们虽然在体例方法上有别,但“敬宗收族”的目的则相同。

宋仁宗以后,欧阳修、苏洵的族谱成为宗谱形式的规范,影响至为深远。宋绍定元年罗氏《秀川家谱叙》有言:“古人之意,莫重于族,亦莫严于谱。谱者,推其祖之所自出,而合其族之所由分矣。”“先王制礼,以明宗为大务。是以古者有大宗、小宗之别,使其派有所统而不紊。又重之以岁时蜡祭之会,冠婚丧祭之礼,乡射燕饷之仪。其目委曲而繁重若此者,盖所以习其揖让长幼之节,隆其亲亲老老之恩,厚其睦姻慈爱之义,使人人知有忠敬孝友,醇固而无浇薄之风。”因此,罗氏族谱的编写,也基本是效法欧、苏二氏。但这种效法,不是简单模仿,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变通的,因为两者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取长补短的关系。直至清朝、民国,罗氏修谱或“谱体采苏式”,或“参用欧、苏两式”、“集欧、苏两氏之长”。

⑶.修谱:

罗氏修谱是基于“敬宗收族”的观念与目的,以加强家族团结,巩固家族制度。清朝湘军名将罗泽南在《罗氏墨谱序》中说:“宗族者,祖宗一人所自出也。一人之身衍为数千人,数千人之身即一人之身也。人以祖宗之身为身,则当以祖宗之心为心。一族之内,俊秀者尊之,象贤者也;孝子悌弟义士节妇则钦崇之,立身行道,贻先人以令名者也;有位者庆之,大吾门闾者也;富者卫之,能克家者也;贫者、弱者、孤者、独者、鳏者、寡者、疾厄者、患难者,相与救助之,赈恤之,吾祖若宗所不忍视者也;不肖者教戒之,惧辱其先也;老者安之,幼者慈之,亲友赖以递续者也。”

在长期的宗法社会里,许多仁人志士和有作为者都注意把“敬祖收族”的观念推衍成为“忠君爱国”的思想,在国家民族事业受到空前危难的时刻,更把家族观念扩展为民族精神和爱国思想,移孝作忠,毁家抒难,舍“小我”为“大我”,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华容南山罗氏始迁祖为宋朝宣义大夫、抗元义士罗尚德,其后裔罗桢,抗战中为“湖南省民众抗日自卫团”华容县军事参议,“于兹倭奴人寇,兵气嚣然,犹谋纂明世次,敬宗收族”,以“率循宣义遗训,昭示族人”,“收抗日自卫之功,以慰国人”。

民国三十年,新化《罗氏通谱》纂成,总纂罗联焘在序言中特别希望“族中诸父老昆弟”,“各本敬宗收族之旨,益坚团结,共体时艰,以发扬民族精神,奠国家于磐石之安”。湖南安化县英武中学校长罗驭雄,是毛泽东一师同学,国民党左派,曾任北伐军师政治部主任,他对于“敬宗敦族”与“世界大同”的关系有自己的明确见解:“方今时局剧变,国人对于家族观念逐渐冲淡,且国际往来愈频繁,视野愈广大,天下一家,期诸实现。向之所以爱一家一族者,今兼以爱异族异人。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其理想因时代而进步,固未可以厚非。惟是天下之平,基于国治;一国之治,基于家齐。而国为家之积,虽世界纵跻于大同,而家未必即废。故敬宗敦族,实乃世界和平之起点,未可以侈言天下一家、世界大同,而漠然忽视宗族也。”他鉴于安化罗氏杞公后裔有毅力、有热忱、团结之力最强,因此希望“杞公裔诸君子扩此特殊精神而及于全族、全社会,则有裨于民族国家之建设与隆昌,又何可限量!”

既然族谱家乘在团结族人、保家卫国方面有如此重要的任务,因此许多家族成员尤其是一些有地位、有声望的成员和热心分子,把修谱当作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推卸的义务,“朝夕不遑,熙攘其间,乐此而不疲”。

传说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罗氏家谱的,是两千多年前周显王时代的罗凌甫(乘),他是周朝末叶复兴了罗国,头一个以罗为姓,并且重新结集了罗氏宗人,使得罗氏家族自此日益亲爱精诚的关键人物。据说他所编的这部罗氏族谱(家乘),完成于周显王十四年。他在谱序中说:“溯自郐公至乘身三十余世,自黄帝至今数千年矣。罗国子孙流离散徙,罔知所宗,乘幸蒙秦国擢用,授爵封邑。乘辞不受,乞复罗国,并迁都楚南之枝江。因南北争夺,迄无了期,乃追寻源流,辑为家乘。念罗国之后,遂定以国为氏,记录大略,以识前人之功德,以履后裔之孝思,永垂千世云尔。”末尾署明“大周显王十四年岁次丙寅孟冬吉日,荆州枝江罗国始祖郐公三十一世孙乘谨序”。

宋朝罗颖曾编辑了一卷《柏林罗氏族志》,并写了一篇《豫章罗氏源流总序》。明朝罗钦顺致仕里居,族中父老嘱托他秉笔重修族谱,这时他已年高八旬,老而有病,推辞不掉,“焚香涓吉从事”。嘉靖进士、著名学者罗洪先,主修江西《秀川族谱》,如实记载了罗勋至罗宗达的世系及其分支概况。到了清朝,名人修谱的现象相当普遍。至于近代一些学者,都亲自主持或参加纂修宗谱的活动。如近代文史学家、民国初年广东临时省议会议员罗师扬,1926年归里后亲自纂修罗氏族谱;近代历史学家、毛泽东的老师罗元鲲,与毛泽东一起参加“驱张运动”的湖南旅京教职员代表罗教铎,于抗战期间的1941年共同主修湖南新化《罗氏通谱》。

在近些年民间兴起的续修新谱的热潮中,一些有识之士努力使姓氏谱牒文化和正当家族活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犹如使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一样。

⑷.保管:

族谱是神圣的,也是神秘的。各房各支领谱后,均要妥善保存,一般秘不示人,更不能出卖。每年大祭时,都要将谱带到祠堂查核,如保管不善,将受到训饬。擅自出卖的,将被视为不肖子孙而逐出宗族。有的宗族为了妥善保存族谱,特别配制一种谱箱,用来收藏族谱。如新化罗氏民国三十年修谱时,特制三十四个“族箱”,每个需用法币7元2角;安化罗氏民国三十七年修谱时,除征收丁费和领谱费外,还另征“谱箱谷”一种,共修谱重五通,“每通精制木箱装置之,以归划一而免散失也”,并谆谆告诫族人,族谱“系一家之言,自倡修至成卷,固非易事,宜珍而藏之,毋使损毁或失逸”。

⑸.谱序:

在篇什繁多的古代散文中,我们读到过许多“序”文,或诗序,或文序,或图序…但却很少读到过谱序。这是因为族谱的不公开刊行于世,有比较普遍的保密性所造成的。但是,它毕竟属于散文的一种。从罗氏族谱的几篇序文中,我们完全可以对它的艺术特征作出评断。它是一种朴实的纪实散文文体。

族谱本身就是一种纪实文体,它的内容要求真实,来不得半点虚夸和矫饰,家族的发源、迁徙、生息、繁衍,此中涉及的人物、年代、地名、历史事件,都具有一定的纪实性。因此确定了谱序的叙述和论证必须与族谱的内容相吻合,文字也就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形态。如郭嵩焘所作的谱序,对古罗国的盛衰和湘乡韩湾罗氏的源流,均有所考证,“自湖南部诸罗氏,皆原本吉水,从族望也”一句,道出了湖南罗氏的迁徙所自。

族谱记载的是一个家族的发源、迁徙、生息和繁衍的一个悠长的时空范畴,充满了一种苍凉而雄劲的历史感,因此谱序的作者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处,用博大的胸襟、广远的目光以及精深的学养,去俯瞰家族的生命史,并用极具概括力的文字对这部生命史作简约的勾勒,体现出一种大手笔的韵致。

此外,修撰族谱是为了理清这个家族的渊源关系,为了正长幼、明尊卑的人伦之本,以加强家族的认同意识,维护家族的安定团结,进而造益于社会,谱序往往言简意赅地对这些属于儒家的正统思想进行赞颂和阐发。到了近代,更是随时代发展而进步,如罗驭雄所序《杞公民国戊子族谱》一文中的最后一节,阐述了“家”、“国”与“世界”的关系,独具新意:“故敬宗收族,实乃世界和平之起点。”

谱序的作者大多为当时的名人,或以官显,或以文重。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权威性,又为这个家族增添光彩,如明朝的解缙、清朝的郭嵩焘。还有一类作者,既官显文重,同时又是该族的子孙,如罗颖、罗钦顺、罗洪先、罗典、罗泽南、罗驭雄等。



2.家谱:

湖南邵阳罗氏族谱,(清)罗朝扬等纂修,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长沙罗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五卷、次三卷,(民国)罗希佛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第二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浏阳、长沙罗氏二修族谱,首两卷,(清)罗华、罗位云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卷首上、下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浏阳、长沙罗氏三修族谱,(清)罗泰阶、罗寿仁、罗贞卿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9年)丕振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益阳罗氏重修族谱,(清)罗联俊等纂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72年)豫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罗氏续修族谱,(清)罗光炳、罗隆俊等纂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72年)豫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罗氏八修宗谱,(清)罗斐成纂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罗氏九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罗庶丹、罗肿甫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谕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罗氏续修支谱四卷,(清)罗汇唐罗文动罗湘南等纂修,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上湘田心罗氏族谱七卷,首一卷,(清)罗大谱、罗大胄等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明德堂木活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衡阳,湘潭六甲罗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尊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遗训、寿序两部份。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罗氏六修族谱,首一卷,(清)罗楚书、罗光黻修罗光昌纂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豫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祁阳铁塘罗氏八修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民国)罗培晃、罗远湄等修罗基滋等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崇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六卷、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

湖南邵陵罗氏族谱首一卷,(清)罗玉峰修罗凌云罗家声等纂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

湖南邵陵罗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罗伯定、罗伯谨等纂修,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罗氏重修族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乾隆九年(公元1883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罗氏续修宗谱,首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第一~四册,纪事至清光绪九年止。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罗氏续修宗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宣统年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纪事至清宣统年间。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

湖南新化罗氏续修宗谱首四卷,著者待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新化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八十八卷、卷首第二~四下册,纪事至清宣统元年。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罗氏通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国)罗元鲲修、罗联焘等纂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正编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四川简阳罗氏族谱四卷,(清)罗元镒编,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简阳罗氏祠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彭县罗氏支谱,(民国)罗启聪等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内江罗氏族谱八卷,(民国)罗懋昭等续修,民国年间内江罗氏祠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八卷。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浙江上虞罗氏支分谱,(清)罗振玉等纂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董山罗氏宗谱辑略,(清)罗贵岑等辑略,清康熙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慈溪罗氏宗谱十卷,(清)罗兆鹏等纂修,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慈溪罗氏宗谱三十五卷,首两卷,(民国)罗贤赞等纂修,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徽无为罗氏四修宗谱六卷,(清)罗鸿远等纂修,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豫章罗氏重修宗谱,(明)罗宪通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罗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罗氏庙事志七卷,(明)罗应鹤著,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罗氏家谱,(清)罗万锦、罗万绣纂修,稿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跟帖时间 2010-02-25 13:42:3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罗氏的字辈排行 -- 湖南桑植、湖北仙桃、红花堤罗氏字辈:“季道伏存暹人宏大士万瑞嗣胤延世益昌启俊贤自承祖宗德文国福朝先荣显旌加远希绍永兴蕃”。

湖南安化罗氏字辈:“辰梦文兴绍远泰万天寿日祥光发鸿开俊彦正芳华贤才昌盛宗英拔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道高期立达教迪久同遵辅佐贻梁栋仪型重玉金辉煌馀藻采培植积兰芬麟瑞资钟毓鹏程庆允升源长咸锡福嘉运启崇英”。

湖南滦湾罗氏字辈:“教振家声大宜克笃茂本培元植基广泽迪惟前光恒崇先烈继序其荣宏开佑锡”。

湖北天门罗氏字辈:“楚用钦邦世显文方盛永吉祥士宝其昌功德远扬笃滇贤良赞绪丕美家道之光”。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5 13:39:5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罗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豫章郡:亦称南昌府、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长沙郡:周朝即有该地,战国时期楚国始建郡,秦灭楚后承之,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等地。西汉改郡为长沙国,东汉仍改回为郡。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罗 州:即广东省湛江市属廉江市。廉江地处雷州半岛北部,粤佳边界,扼粤佳两省交通要冲。廉江,古称罗州。始建前在秦朝时期属象郡地。汉朝时期属合浦县地。晋朝时期属高凉郡高凉县地。南朝宋、齐时期为高凉郡罗州县地。南朝梁、陈时期为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隋朝时期属高州高凉郡石龙县地。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石龙县建石城县,属罗州,唐玄宗天宝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为濂江县。南汉时期属罗州。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罗州并废濂江、干水县,划入吴川,属辩州,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改辩州为化州。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76年),复析吴川西乡置石城县,属化州,元朝时期属化州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属化州府,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属化州,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属高州府,清朝时期属高州府。民国元年~三年(公元1912~1924年)属高州道;民国三年改石城县为廉江县,属高州道;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废除道制,属高州善后处;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属高雷廉钦琼崖罗阳八属联军总指挥部;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八属联军全部覆灭后,属广东南路行政公署;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公署;民国三十八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公元1949年),属广东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1月11日廉江县城解放,属广东南路专员公署;1950年9月属高雷专区;1952年11月属广东粤西行政区;1956年2月属广东省湛江专区;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三县合并为雷北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1960年11月雷北县易名为雷州县,届广东湛江专区:1961年3月撤销雷州县,恢复廉江、遂溪、海康三县。按原县区域分治和归属;1978年9月属广东省湛江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9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属湛江市;1993年12月经国务批准,廉江撤县设市(二类市),归广东省直辖,并委托湛江市代管。



2.堂号:

豫章堂:以望立堂。

尊尧堂:宋朝时候,豫章人罗从彦是大儒陈颐、程颢的再传弟子。他谨慎地遵守老师的教训,隐居不愿做官,传朱熹的理学,著有《尊尧录》。人们称他“豫章先生”。清朝人廖绍朱在《罗氏族谱序》中云:“罗氏之先系出周之罗国,厥后子孙以国为姓。汉大农令怀汉公(即珠公)肇迁豫章,世为豫章罗氏。”民国学者罗元鲲考证,罗珠“实为罗氏鼻祖,分布天下者皆其后也”,故豫章为罗氏郡望。豫章堂号源此。

嘉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贻谷堂:资料有待补充。

柏林堂:资料有待补充。

明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锦厚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文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祭堂:资料有待补充。

归厚堂:资料有待补充。

光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火龙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丕振堂:资料有待补充。

谕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尊敬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彝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5 13:37:2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罗氏的迁徙分布 -- 罗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二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二百三十六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77%左右。

湖北宜城为罗氏之发源地,后再往南迁,先由湖北襄阳迁至枝江,再迁至长沙,最后于汉景帝时在江西南昌繁衍成当地望族。

罗国传至二十四世万通时,被楚国所灭,万通与次子苍噩逃至襄阳黄龙洞避隐,其长子芳噩逃往四川。

周显王姬扁执政时期,有三十一世罗乘迁往枝江,其孙罗守陇自枝江迁至今湖南长沙。四十世罗君用次子罗珠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为豫章罗氏一世祖。

至南北朝时,江西罗氏子孙,已散居各地。从历史上看,罗氏在秦汉之际已开始崭露头角,三国、南北朝时期,史书上记载的罗氏名人多为襄阳、长沙、豫章三个地方的人,汉宋三国鼎立时期,罗氏已播迁至蜀汉之地的四川。

隋唐两代,是罗氏一个重要的繁衍时期,此时,罗氏便开始了自两湖、江西省境大举向全国各地繁衍。罗氏唐时入闽,宋末元初由闽入粤。唐昭宗时,罗珠二十八世孙罗景新迁往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三十一世有两支分别徙居广东大埔、兴宁。四十五世罗尚立,在唐高宗总章年间,带有河南罗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在福建安家落户。

元朝由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

至明、清时期,罗氏终成为中国一个大姓。明朝又迁往上杭县扶阳,四十世罗君用之子罗新松徙广东梅州。

另外,罗国亡国后,罗氏有部分人从滇南、滇东迁入湄南河下游,融入泰族;迁入四川的有一部分定居阆中,后成为板楯蛮七姓之首姓大族,有的融入土家族或彝族;还有一支迁入贵州东部、南部,融入布依族;迁到湘南的有人融入瑶族。隋唐以前,除上述地区外,罗氏还分布于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一些地方。

自清朝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曾多次向迁徙,还有一些人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中祖籍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一百零八年(公元1777~1885年)。

满族萨古达部族改罗氏,今其后裔散居于辽宁丹东凤城的凤山等地。

罗氏如今在中国分布广泛,但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西、贵州和湖北等省,上述六省罗氏人口约占全国罗氏总人数的70%。

跟帖时间 2010-02-25 13:34:2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罗氏的各支始祖 -- 罗国传至第二十四世妘万通时,被楚国所灭,妘万通与次子妘苍噩逃至襄阳黄龙洞避隐,其长子妘芳噩逃往四川。

周显王姬扁执政时期,有第三十一世罗乘迁往湖北枝江,其孙罗守陇自枝江迁至今湖南长沙。第四十世罗君用次子罗珠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为豫章罗氏一世祖。

秦、汉时期,罗氏有部分人从滇南、滇东迁入湄南河下游,融入泰族;迁入四川的有一部分定居阆中,后成为板楯蛮七姓之首姓大族,有的融入土家族或彝族;还有一支迁入贵州东部、南部,融入布依族;迁到湘南的,有的融入瑶族。

隋、唐以前,罗氏还分布于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一些地方。唐昭宗时,罗珠第二十八世孙罗景新迁往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第三十一世孙有两支分别徙居广东大埔、兴宁。唐高宗总章年间,有河南罗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在福建地区安家落户。

罗珠第四十五世孙罗尚立,在元朝末期由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明朝时期又迁往上杭县扶阳,其子罗新松徙广东梅州。

自清朝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族人,曾多次向台湾迁徙,还有一些人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在清朝后期,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群岛)建立了一个著名的共和制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长达一百零八年(公元1777~1885年)。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5 13:30:4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