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姓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05 22:23:34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9729 跟帖次数 11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颛顼曾孙吴回在尧时其子终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远古时期,少典娶有蟜氏部落之女,生黄帝和炎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炎帝为姜姓,号烈山氏,一作神农氏,以后炎帝姜姓部落与黄帝姬姓部落联合,并尊黄帝为“大帝”(领袖),黄帝为中华人文始祖。

黄帝共传有二十五子,分别由四母所生。据史书记载,黄帝的这四个妻子都很贤慧,正妃为西陵氏女嫘祖,二妃为方雷氏之女节,三妃为彤鱼之女,最后娶嫫母。传说,这位嫫母虽在四人中殿末,长相很丑,但她很善良而有才能。

黄帝与四妃所生的这二十五个儿子,分衍出了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姑、嬛、依等十二个姓,自此,随着人口增多,支系派衍。

“黄帝以姬水成”,说明黄帝的氏族长期居住在姬水流域,氏族即以“姬”为姓,这是“姬”姓的起源。黄帝所传的二十五子,他们散居各地,成为新的氏族首领,后又发展到一百零一个属地(方国、侯国),并派生出五百一十个氏。黄帝与正妃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少昊)和昌意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其后姬姓分衍出一百九十八个氏,陆氏便是由姬姓中衍生出来的,其祖先可追溯至中华民族的共祖黄帝。

关于黄帝的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的派生递传也有许多种说法。据史籍《世本·帝系篇》记载:“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昌意娶于浊山氏之子,谓之昌仆,产颛顼。颛顼娶于滕坟氏,谓之女禄,产老童,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生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所以有的陆氏族谱以黄帝为第一世祖,昌意为第二世祖。有的族谱则以陆终为第一世祖。

史籍《史记·楚世家》中也记载:“楚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曰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祝融为火正之官,使说他昭天地之光明,用火教人熟食,有大功于人类,被人们尊为赤帝,《世本》、《左传》、《山海经》等古籍也都载称祝融是颛顼的后代,虽然它们从颛顼到祝融的代数的记述有所不同,祝融的后裔颇为昌盛,其分布和活动的范围就要大多了。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祝融开始活动于河南新郑一带,后裔后来逐步向南方发展,移向江淮流域,从地理分布情况而言,他与颛顼一样,主要活动在河南、山东的西半部,山西南部和苏皖北部一带。

据史籍《广韵》记载,相传颛顼曾孙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的儿子名终,被赐封在陆乡一带(今山东平原),称陆终。其后代子孙以陆为姓者,为山东陆氏的起源。

陆终,在史籍《姓氏寻源》第六卷中记载:“吴回生陆终,其支庶为陆终氏”,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第三十五卷引史籍《元和姓纂》说:“祝融(吴回)子陆终之后有陆终氏”,有的学者认为以后陆终氏简化为陆氏,当为以后陆氏的始祖。

有关陆终的考证和记载也很引人注目。据文献《邾公钻钟》铭文记载:“陆蟺之孙邾公釖作厥和钟”,因陆终第五子安,生邾。王国维在《邾公钟跋》中记载:“蟺字从虫,章声…以声类求之,当是螽,陆螽即陆终也”,学者李学勤也同意此说。在典籍《庄子》中解释:“马蹄翘足而陆。”司马注:“跳也”。“陆”即是跳之意,终即螽斯,螽斯善跳,陆终即是善跳的螽斯。《尔雅》有草螽,蜇螽、皇螽、钧螽、土螽之分,螽斯繁殖很强,在典籍《诗经·斯螽篇》中,“斯螽”用以比喻子孙众多,螽斯在远古成为人类捕食的虫类,直到现在,中国北方有些地方还有吃蝼蛄、蝗虫和螽斯著称的习俗,并认为是美味而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所以,可认为陆终就是以捕食善跳的螽斯的部落,并以它为图腾之名,同时也作为首领之号。陆终的始居地,在其父吴回始居地的陕西陇县吴山,这在史籍《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和《太平寰宇记》中均有记载。吴回的族裔以后一支留居吴山;另一支族裔,于唐虞之前,随着夏族的东迁,沿渭水北岸,渡过黄河,迁到今山西平陆县之吴山,就是古代很有名的地方,汉时有平陆侯,封地就在这里,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称唐天宝初年,因开凿运河,“得古刀,篆文曰平陆,遂改今名”为平陆县。陆终后裔东迁至于此。

约在商灭夏之际,陆终族裔迁到今山东的汶上县北,《史记·齐世家》载:“康公十五年,鲁败齐师于平陆。”汉因在此地置东平陆县,与山西的西平陆相对,可见此地名系山西的平陆随着陆终后裔的移迁而来。刘宋时,去东字叫平陆县。

后来,东平陆又有一支陆终族裔北迁到陆乡,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以后许多方志及家谱亦均沿袭此说。般县,今山东平原境内,说明陆终之裔又再迁于此,故名陆乡。战国时期,齐宣王封少子通于此,故后裔改姓为陆。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宣王之子田通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陆氏出自妫姓,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字季达,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因以氏焉。”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也称:“陆氏,妫为,田敬仲之后也,十一世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之故地,因此为氏。”

在陆终时代之后,中国进人世袭王权时期,开始尧舜禹统治期,因古史记载舜居妫油,其后因此称妫氏。妫油指妫水隈曲之处,传说舜居于此,尧将两个女儿嫁给他。妫水在山西省永济县南,源出历山,注入黄河。《书·尧典》曰:“嫠降二女于妫油,嫔于虞”,陆德明释文“油,音如锐反,水之内也”。杜预注释史籍《左传》时说:“水之隈曲曰油”,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历山,妫油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油水,实则二水同归异源。”

田完是舜的后裔虞阙父之子妫满的后代。周惠王姬阆五年(公元前672年),陈国内乱,陈厉公妫跃之子陈完逃奔齐,被齐桓公姜小白任为工政。陈完改姓为田,其后代逐渐强大,传至田和,于周安王姬骄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篡夺齐国政权。再传至十一世齐宣王田辟疆执政时期(公元前320~301年),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指邑为姓氏,其后子孙繁衍,皆称陆氏,世代相传至今。

妫姓齐国陆氏是“以乡为氏”,史书与谱载常称“田齐之陆”或“平原之陆”。



第三个渊源:源于古国,出自春秋时期的陆浑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陈留风俗传》、《风俗通义》等资料记载,春秋时期有一古国名为陆浑国(今河南嵩县一带)。

春秋是北国古代少数民族史上重要时期。在华夏族诸侯国四方,分别居住着被称为夷、蛮、戎、狄诸民族。由于各族的不断繁衍和分合聚散,出现了许多不同名称的民族共同体。

当时对西方民族一般都称为戎。西方戎族在春秋时支系很多,名号纷繁。在历史文献《春秋大事年表·四裔表》说西戎:“随地立号,随时易号”,以至关于戎族各支各号的载述多有混淆不清,莫衷一是。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春秋时期戎族支系有陆浑之戎、伊洛之戎、骊戎、冀戎等,他们都是以地名之。其中陆浑之戎,原属于秦西陆浑之地,因遭受到逐渐强大的秦国的进攻而归附于晋国。

春秋时期的陆浑国,是由一支名为陆浑之戎居于陆浑(今河南伊川)而得名。这支陆浑戎,是允姓戎的别部,亦称贲浑戎。陆浑部落最早活动于今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的若水流域。西周初年迁到陕西秦岭以北。西周末年乘周王室东迁之机,东迁到今陕西和河南交界的崤山、熊耳山一带。

周襄王姬郑十四年(晋惠公姬夷吾十三年,公元前638年),陆浑国被秦、晋两国强行迁到今河南以南的伊河流域。仍用原居地陆浑之名而称陆浑之戎,因此后有陆浑县(今河南伊川、嵩县二县之间)。其他如阴戎属陆浑之戎,居晋国阴地。九州之戎也属陆浑之戎,居晋国九州之地。从地域分布上看,实际已深入诸夏的腹地了。

深入诸夏腹部的诸戎不断地与诸夏交往,到了春秋晚期,便逐步与诸夏融合在一起。

周定王姬瑜元年(楚庄王芈旅八年,公元前606年)春,楚庄王熊侣(芈旅)不厌陆浑戎之侵扰,发大军讨伐陆浑戎部落,一直攻击至郑国之境,击溃了陆浑戎。然后,楚庄王驻兵于雒水,观兵于周疆。周定王慌忙派王孙姬满犒劳楚庄王。楚庄王趾高气昂地问起周鼎的大小、轻重,颇有迁周鼎于楚以取代周室之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问鼎中原”之事件。

其后,陆浑戎被楚国拢居于晋、楚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与楚国交往甚密,在楚国操纵下不断侵犯晋国,对晋国形成了直接威胁。

周景王姬贵二十年(晋顷公姬弃疾元年,公元前525年)农历8月,晋顷公发大军灭了陆浑国,亡国之后的陆浑国遗民以国名为姓氏,称陆浑氏、或贲浑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陆氏、贲氏等,世代相传至今,其陆氏即为河南陆氏。

本书按:

关于陆浑国(贲浑国),史学界还有这样的观点:即认为是于西周之末,有一支戎人东迁进入终山骆谷,故称陆浑之戎。这终山指终南山,它东至蓝田,南至郡县,绵亘八百余里。因在周之南,故名南山,也叫终山,即陆终居地而得名。其名甚古,《禹贡》有“终南悖物”句,《汉书·地理志》载:“扶风武功县有太一山,故以为终南。”学者阎若璩在《尚书古文疏证》中说:“终南,南山之总名;太一,一山之别号。”学者顾颉刚在《雍录》中亦认为陆浑地在渭水之南,终南山一带。唐于周至县东二十五里置终南县,在周至县西南之处有骆谷。

骆与陆音相通,很可能骆谷因陆终曾居于此而得名,故山叫终山,谷叫骆谷。而且浑与昆同音,陆浑即陆昆,昆也为昆虫之类。而陆终的长子昆吾,是陆昆即陆终昆吾之简称,后来变成陆浑地名了。

在终南山之北,那儿气候较为干燥,历来是螽斯(蝗虫的一种)的肆虐繁衍之地,至今这一带的人还喜食油炸螽斯,甚至有生食者,说是能滋补身体。陆终就是以捕食善跳的螽斯的部落,并以它为图腾之名,同时作为首领之号,是以物名族,以族名地。



第四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狂士陆通,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著名的狂士接舆,字陆通,是位春秋名人。

在典籍《论语·微子》中记载:“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史籍《庄子·人间世》中也有楚狂士接舆游其门之载,皇甫谧在史籍《高士传》中称楚隐士狂舆姓陆名通。林宝在史籍《元和姓纂》中记载:“接舆氏,楚狂接舆,隐者也,其后为氏。”

陆通,从小喜欢读书,潜心研究各家学说。他反对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亲自耕种,自食其力。

楚昭王熊壬(熊轸)执政时期(公元前516~前489年),楚国政局不稳定。陆通不愿意去做官,就假装疯癫。当时人们都称他为楚狂。

一次,孔子周游列国时来到楚国。陆通唱着歌从驿站门前经过。他唱道:“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孔子听后,立即下车想与陆通交谈,谁知陆通很快躲避起来,孔子终究没有能与他交谈。

楚昭王听说陆通是圣贤之士,便派使者持金百镒(一镒二十四两,合1200克),车马二驷,请陆通为官治理江南。陆通没有答应楚王的聘请,使者无奈,只得如实回去报告楚王。陆通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见到楚王使者的车驾痕迹,便对陆通说:“先生少而为义,岂老而违之哉!门外车迹何深也。妾闻义士非礼不动,妾事先生躬耕以自食,亲织以为衣,食饱衣暖其乐自足矣。”

后来,陆通更名改姓,游遍名山胜地,最后隐居在四川峨嵋山,食桂栌果实,服黄菁子。传说陆通寿数百年,最终成仙。其后裔子孙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世代称陆氏至今。

据清朝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撰著的《枝江县志》记载,位于今湖北省枝江市肖家山的陆通港,曾是楚狂陆通的故居。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古代陆氏起源,除了主要以陆通为始祖的“平原之陆”外,还有因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改革,由鲜卑族步六孤氏改姓所致。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鲜卑步陆孤氏为陆氏,与“穆、奚、于、贺、刘、娄、尉”并称北人八族,是为河南陆氏。

鲜卑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约在西汉初,鲜卑走出高山深谷,开始南徙,至东汉,与汉族有了更多的交往。人晋,鲜卑各族继续内迁,其中一些原来游牧部落逐渐转为定居农业生活并开始封建化,与此同时与魏晋通好。西晋末,北部中国出现混乱局面,鲜卑各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先后建国。在拓跋珪登国元年(公元386年),拓跋硅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魏建国之初,它的文化比较低,发展较落后,为了入主中原,他们很快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至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治政时,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北魏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北魏孝文帝在其执政的时候,采取有关改制的许多积极措施,其中汉化姓氏也是重要的举措之一。

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起宣布定都洛阳,接着在迁都的第三年,他就下令改汉化姓氏。当时鲜卑人多为二~四音节的复姓,因为这些姓氏与汉族姓氏不同,显示出民族的差异,影响“胡”汉二民族的融洽与合作。

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此北魏皇室改姓元氏,太祖以来的八大著姓,全部改为汉姓: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贺赖氏改为贺氏,独孤氏改为刘氏,贺楼氏改为楼氏,勿忸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为嵇氏,尉迟氏改为尉氏。此外,北魏初期所统的一百十八氏,原为复姓,也全部改为单姓。改姓后,鲜卑名字以汉名为准。

同时,北魏孝文帝还亲自拟定条制,规定鲜卑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士人同汉族头等士族崔、卢、郑、李四大姓门第相当,社会地位相同。八姓以外的鲜卑贵族也规定了流品,这样鲜卑贵族与汉族名门糅合起来,确立了“以贵承贵,以贱袭贱”的门阀制度,这是因为中原两晋王朝推行门阀制度,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握有政治、军事、经济大权的士族世代相袭。

为了维护垄断性统治地位,士族上层采取各种措施,主要从婚宦两方面严格限制,防止寒人地主挤入世族队伍,掌握政权,这样,就形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这种门阀政治也深刻影响了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起自北方,鲜卑人口又不多,为了中原地区统治的长治久安,必须获得中原士族的广泛支持,势必顺应久已存在的门阀统治形式,与汉族士族联合,使贵族门阀化,所以他们推行了定姓族措施,从而在观念形态上使鲜卑贵族等同于汉族士家。北魏太和十九年下令“定四海士族”。

在史籍《魏书·宦氏志》中记载:诏令“代人诸胄,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混然未分,故宫达者位极公卿,其功衰之亲,仍居猥任”。鉴于此,孝文帝定姓族:“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八姓成为鲜卑中的第一等贵族,陆氏位列其中。

北魏孝文帝的规定,实际上利于陆氏地位的抬高。凭借了政治力量,使包括陆氏在内的鲜卑贵族和汉族政治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也是陆氏由此显赫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北魏鲜卑原先活动范围在代北,大致在今山西及河西走廊一带,旧都在乎城,后迁都洛阳,所以许多族谱或家谱都称该陆氏为“代北之陆”或“河南之陆”。

关于鲜卑步八孤改为陆氏,在史籍《魏书》、《北史》、《元和姓纂》中有基本相同的载述,主要叙述以陆俟、陆真为始的陆氏后裔族事。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公元?~1266年待考,是蒙古宗王,孛儿只斤·拖雷的幼子,排行第六,与孛儿只斤·蒙哥、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及孛儿只斤·旭烈兀同为唆鲁禾帖尼所生。按照幼子继承父亲家业的蒙古风俗,阿里不哥随唆鲁禾帖尼同住,并继承她的宫帐。蒙哥八年(公元1258年),蒙哥汗大举进伐南宋,以阿里不哥与己子玉龙答失留守大斡耳朵,并统帅留守漠北的蒙古军。蒙哥九年(公元1259年),蒙哥汗在四川合州军前病逝。当时,忽必烈正率领东路军进攻鄂州,阿里不哥谋即汗位,遣阿蓝答儿发兵于漠北诸部,脱里赤括兵于漠南诸州。忽必烈闻讯,立即与南宋言和,迅速北返,并于公元1260年农历3月,在部分蒙古宗王的拥戴下,忽必烈抢先即帝位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而阿里不哥也在留漠北诸宗王的拥戴下,即大汗位于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厄尔得尼召)。双方使者往来,兄弟俩无法取得妥协,于是,阿里不哥分遣阿蓝答儿进军西凉府,与浑都海、哈剌不花军相合;另遣其子玉木忽儿和哈剌察儿(术赤之孙、斡鲁朵之子)南征。忽必烈命廉希宪、商挺抚定关中,大败阿蓝答儿军于姑臧(今甘肃山丹境);又亲自率师北征,败阿里不哥军。阿里不哥奔吉利吉思之地。忽必烈下令禁绝汉地对漠北的物资供应,阿里不哥陷入窘困,于是令阿鲁忽(察合台孙,拜答儿子)往主持察合台汗国事,征集器械粮食以为接济,同时,命他扼守阿母河,以防旭烈兀东援忽必烈。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农历9月,阿里不哥突袭忽必烈戍军移相哥部,逾漠而南。忽必烈急召蒙汉诸军抵敌,大战于昔木土脑儿之地,胜负难分,至冬各自撤回。次年春季,阿里不哥得悉阿鲁忽叛附于忽必烈,便引军西征,击败阿鲁忽,进据阿力麻里。阿鲁忽退走撒麻耳干。阿里不哥驻冬阿力麻里,大肆杀掠,又值大饥,民怨沸腾,部众离散。阿鲁忽整军来攻,阿里不哥穷蹙不支,于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农历7月归降于忽必烈,后病死。在其病逝之后,忽必烈立即展开屠杀阿里不哥家族的行动,其子孙纷纷逃避,其中有以先祖排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陆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亦称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是蒙古族著姓之一,源出蒙古“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族后裔,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锡喇木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克鲁伦(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边外)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jig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陆氏、包氏、鲍氏、博氏、李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②蒙古族博尔吉津氏,亦称白尔济吉氏,源出蒙古“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族后裔,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gig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陆氏、包氏、王氏、梁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赫哲族陆如火氏,亦称努叶勒氏、禄叶哷氏。为赫哲族依兰三姓之一,以部为姓,世居黑龙江沿岸、松花江流域、三姓(今黑龙江依兰)、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奇纳林赫哲部(今黑龙江同江秦得利)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Ruyere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陆如火氏多冠汉姓为陆氏、芦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尼珠氏,满语为Ninju Hala,汉义“六十”,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陆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壮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壮族中的陆氏,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各部落首领在江岩地方集会赐姓,会打鸟的部落从此以壮语(鸟)为姓。

另一说是除了从外地迁入带来的姓以外,主要还有从原始信仰图腾而发展为姓的,陆氏很可能因古代崇拜鸟之故。

壮族陆氏居地以广西和云南为主,其余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等地。



第十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侗族、彝族、高山族、京族、瑶族、土家族、布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陆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合姓,属于自然联姻或政治联姻而两族合姓为氏。

合姓在中国姓氏发展史上是一种特殊的姓氏现象,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陆氏与其他姓氏的合姓主要有陆费氏、陆叶氏和陆范氏。

1.陆费氏:

陆费氏主要分布在浙江和江苏,浙江以嘉兴为主。学者潘光旦在《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一文中对其起源和世系作了考证。潘光旦引张澍所著《姓氏寻源》说:“本姓陆,鬻于外家费氏,亦承费姓,遂成陆费氏。世居桐乡。”桐乡原属汉由拳县地,三国吴以后为嘉兴县地。五代晋以后为崇德县地。明析置桐乡县,属浙江嘉兴府,清因之。所以陆费氏主要分布在浙江嘉兴,其中也出了陆费墀、陆费琼和陆费逵几位名人达士。江苏陆费氏主要分布在江苏吴县西山,陆文灏等修的《包山后埠陆费支谱》介绍了该派陆费支的来源。包山即今江苏吴县西山,这在明朝《苏州府志》、《吴县志》内有确切的记载。该谱由清名家王鸣盛撰《包山陆氏祠堂记》,记内称包山陆费氏系侍郎史陆傲之后,历三十一传至陆元阳、陆元珏兄弟俩。陆元阳居包山之涵村,陆元珏居包山后埠,自是两支并盛。陆元珏以后八传至明朝陆谦,陆谦和陈氏婚配生有第三子,名景荣。其时包山费浩无子,于是将景荣嗣费浩为子,考虑到“谓陆为费后,未协宗法,且惧后人知费而不知陆”,所以合称为陆费氏,该谱以陆费景荣为世祖,记述其后谱系,延及光绪年间。其中陆费德清曾任嘉庆年间奉政大夫,保定府通判,陆费德孚任承德郎、六品顶戴,浙江郡知县等地方官。

2.陆叶氏:

据《安徽(潜山)陆叶氏宗谱》记载:“陆叶氏者,祖籍隶江西鄱水,宦游寄皖北潜山,元末自潜迁桐。”“明初以陆赘叶”,按此谱所述,陆氏自元朝正一公始,叶自明朝文宗公始,至明朝陆叶始为合姓。元朝陆氏始祖正一公,名陆正一,生三子:陆朝一、陆朝二、陆朝三。陆朝一生三子:陆荣一、陆荣二、陆荣三。陆荣一又生四子:陆恩一、陆恩二、陆恩三、陆恩四。明朝叶氏始祖文宗公名叶文宗,女一招赘陆恩三,遂以恩三为嗣。其后历代传衍。对于合姓缘由,这在卷首的谱序内有明确的记述。因“以陆为受姓之始,其倦而不忍忘者,仁也;叶为受恩之始,亦恋恋而不肯忘者,义也,合仁与义以成族”。陆叶氏主要分布在安徽。陆叶氏的后代中似乎没有什么显宦达士,较陆费合姓者少。

3.陆范氏:

陆范氏为复姓中新出,其来源于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和他亲生儿子悲欢离合的故事,博友们可以自行去网上查看。

本书按:

陆定一的夫人严慰冰人尽皆知,在文化大革命中,她受尽折磨仍不屈不挠地坚持真理,更是为人们所称颂,她与陆定一生有三个孩子,分别是陆德、陆瑞君、陆健健。而陆定一参加长征之前的妻子唐义贞却并非人人皆知。

据陆定一在1982年《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一文中说,亡妻唐义贞是湖北武昌人,十七岁参加革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陆定一在莫斯科结婚,回国后担任中央红军卫生材料厂厂长,1935年牺牲。其中提到:“唐义贞烈士,所生两个孩子。第一个是女孩,名叶坪。1931年12月30日生。长征时寄养在雩都。对这个孩子,我尽了力,从1937年找起,到现在没有找到,看来已经无望…第二个男孩,他生的时候,我在长征途中,没有看见过他,对他一无所知。经过四十六年,才查清楚他生在长汀四都圭田乡范家。他的养父范其标同志,是红军残废军人…孩子长大后,辗转找寻,才找到我。我请中央和福建省的组织部门和公安部门核实,确是我同唐义贞烈士的第二个孩子。1980年9月,我请他们全家到福州团聚。”

1979年,陆定一认了失散多年的儿子范家定,为感谢并纪念范其标同志,后改其姓名为陆范家定,并于1987年再次认叶坪为当年失散的女儿。

对此,陆定一之子、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却有自己的看法。首先,他肯定了唐义贞烈士其人的存在,并对她与父亲的革命感情表示十分钦佩。陆健健说:“我父亲从莫斯科回国后遭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排挤与打击,1925年就入团兼党团员的他被撤销了团籍党籍,可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唐义贞却坚信我父亲是清白的,并坚决与他站在一起。可见我父亲与唐义贞的感情是很好的,否则我父亲也不会要求把自己的部分骨灰撒在她的墓地里了。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虽未写到父亲的名字,却曾提到有个日夜思念妻儿的南方人,后来我父亲告诉我说其实斯诺笔下那个南方人就是他。”

至于唐义贞所生的两个孩子,陆健健认为叶坪应该实有其人,因为她三岁时被寄养他人,而那个父亲根本未曾谋面的儿子是否真正来到人间尚不可知,因为有传闻说唐义贞在内部“肃反”时就被残忍地杀害了,其子是否降生都不可考,在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提到:“1935年1月,瞿秋白会同何叔衡及其他几个人离开瑞金附近的藏身之处,动身去闽西,一队女同志与他们同行,包括陆定一的夫人唐义贞…这些妇女的命运都很惨…唐义贞的命运最为悲惨:有人指控她向国民党出卖党的领导人,红军把她处决了,后来证明是错案…”

陆健健认为,虽然父亲生前已认可叶坪与范家定的子女身份,但是作为陆定一的儿子,他不认可范家定!理由是:为什么他们不做亲子鉴定?“既然我父亲健在时他们就相认了,为什么不相信科学做出客观鉴定呢?即使他们和父亲不做,他们姐弟二人也该做一下看是否是同样的血缘吧,毕竟战乱多年失散的人太多了,有必要给自己和他人一个明确的说法。”

陆健健还认为,“其二,在未得到科学认可的情况下,父亲认了就算把那一页掀过去了,我们也不想再追究什么。可又揪着这点‘血缘’大书特书什么《我的外公陆定一》就太没意思了,这样一个外孙对我父亲了解多少?见过几面?我们同我父亲在一起生活了五十多年都不敢写,因为父亲好些事并不愿意同我们做子女的讲,另外我们也不想翻出过去为自己行方便。如果你真要怀念出书也没必要非把‘外公’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吧,你完全可以写《我所知道的陆定一》,不都可以吗?全书五十来万字,我认为有五分之四都是史料性的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

陆健健说:“父亲生前教育我说长大后要做到两点:让孩子上学,让人民说话,这两点因为我的能力有限,我都没做到,但我能做到不打老人的牌谋私利,比如也有出版社约我写父亲,版税相当高,我却不敢随便动笔,怕写出来的东西对父亲不敬。而他们呢,却不断地跟父亲要钱要物,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这是我们做不到的!”

另注:西理工大学教授、陆定一的外孙赖章盛以“荒坪”为笔名,撰写并出版了《我的外公陆定一》一书。



得姓始祖:田通、陆通、孛儿只斤·阿里不哥。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3-15 09:20 编辑 ]

陆氏的历史名人(二) -- 陆柬之:(公元585~638年),苏州吴县人(今江苏苏州)。著名唐朝书法家,有《临兰亭诗帖》传世。

陆柬之是虞世南的外甥。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崇文侍书学士。

陆柬之最初书学虞世南,又学欧阳询,晚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草书笔意尤为古雅,终于成为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与欧、褚齐名。工正行书。

陆柬之善临摹,虽“工于效仿,劣于独断”,但有较高成就。当时亦有人把他与欧、虞、褚并称初唐四大家(但一般说初唐四大家为欧、虞、褚、薛)。隶、行书为妙品,草书为能品。他的书法作品流传甚少,隶行殆已绝迹。依据现在流传下来的《兰亭诗》、《文赋》来看,他的书学师承传递关系,确实与王书是一脉相承的。故观草书笔意古雅,其书名重于世,当不虚传。李嗣真《书后品》指出“陆学士(柬之)受于虞秘监(世南),虞秘监受于永禅师(智永),皆有体法。”又曰:“陆柬之学虞草体,用笔青出于蓝”。《文赋》,墨迹本,无款。晋陆机撰,传陆柬之书。纸本,行书。据《石渠宝笈》载,纵26.6厘米,横370厘米,全卷共144行,计1658字,其中行楷1566字,草书92字。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陆柬之书写的《文赋》,是西晋陆机的名著。

陆机为陆束之远祖。陆柬之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来书写先人的名作,以柬之之逸翰,绍先祖之宏文,所以因称为“二绝”。此帖书法风骨内含,神采外映,字字珠玉,笔笔圆劲。通观全帖,结体稍呈内敛,章法严谨,笔法妍润淳雅,很显然已开赵孟钚锌?橹?群印J榧颐前汛司硎游?灞Γ??词榧颐嵌几?韬芨叩钠兰邸?



陆龟蒙:(公元?~881年待考),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人(今江苏苏州)。著名唐朝农学家、诗人、文学家。

陆龟蒙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陆龟蒙的《耒耜经》是中国唐朝末期记述江南地区农具的专著。陆龟蒙在曾经亲自经营农业,留心农事,对当地农具种类、结构和耕作技术有较多了解。《耒耜经》就是在访问老农和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写成的,收录在《甫里先生文集》第十九卷中。全篇六百多字,所记农具有犁、爬(即耙)和碌碡等。

唐朝曲辕犁使中国耕犁定型化,是中国农具史上一个里程碑。此外,爬、砺和碌碡等都是用于碎土、整地和清理杂草的农具,它们的出现和推广,也是唐朝农具发展的重要标志。

举进士不中。曾为湖州、苏州从事。居松江甫里,有田数百亩,地低下,常苦水潦。经营茶园于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为品第。常携书籍、茶灶、笔床、钓具泛舟往来于太湖,自称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后以高士召,不赴。去世后,唐昭宗于光化三年(公元900年)追赠右补阙。陆龟蒙与皮日休为友,世称“皮陆”。著《笠泽丛书》四卷,有清雍正重刊元本。与皮日休唱和的《松陵集》十卷,有汲古阁本。宋叶茵合二书所载及遗篇为《甫里集》二十卷,有《四部丛刊》影印黄丕烈校本。

陆龟蒙出身官僚世家,其父陆宾虞曾任御史之职。早年的陆龟蒙热衷于科举考试。他从小就精通《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特别是对《春秋》更有研究。在进土考试中,他以落榜告终。此后,陆龟蒙跟随湖州刺史张博游历,并成为张的助手。后来回到了故乡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后人因此称他为“甫里先生”。在甫里,他有田数百亩,屋三十楹,牛十头,帮工二十多人。由于甫里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涝之害,陆龟蒙因此而常面临着饥谨之苦。在这种情况下,陆龟蒙亲自身扛畚箕,手执铁锸,带领帮工,抗洪救灾,保护庄稼免遭水害。他还亲自参加大田劳动,中耕锄草从不间断。平日稍有闲暇,便带着书籍、茶壶、文具、钓具等往来于江湖之上,当时人又称他为“江湖散人”、“天随子”。他也把自己比作古代隐士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在躬耕南亩、垂钓江湖的生活之余,他写下了许多诗、赋、杂著,并于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卧病期间自编《笠泽丛书》,其中便有许多反映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的田家诗,如“放牛歌”、“刈麦歌”、“获稻歌”、“蚕赋”、“渔具”、“茶具”等,而他在农学上的贡献,则主要体现在其小品、杂著之中。

隋、唐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移向南方,使得长期以来“火耕水耨”的南方农业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其标志便是以“耕、耙、耖”为核心的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而总结这一体系的便首推陆龟蒙,他在《耒耜经》一文中写道:“耕而后有爬,渠疏之义也,散垡去芟者焉。爬而后有礰礋焉,有磟碡焉。”他还根据自己对“象耕鸟耘”传说的理解,对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提出了“深耕疾耘”的原则。

在耕、耙、耖的技术体系中,耕是最重要的一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陆龟蒙对当时江东一带重要的水田耕作农具——犁的各部构造与功能作了记述和说明,写了《末铝经》一文。

耒耜本是两种原始的翻土农具,传说农业始祖神农氏“断木为耜,揉木为耒”,实际上最初的耒只是一尖头木棒,后来又在尖头木棒的下端安装了一个短棒,用于踏脚这便是耜。使用耒耜的方式,有一人的“力田”。二人的“耦耕”。三人或多人的“劦(协)田”。后来随着金属工具和兽力的使用,耒耜便进化为犁。初期的犁仅仅是将原来耒耜一推一拔,改为连续推拔。到秦汉时,犁已具备犁铧、犁壁、犁辕、犁梢、犁底、犁横等零部件,但多为直的长辕犁。回转不灵便,尤其不适合南方水田使用。唐朝时长辕犁改进为曲辕犁,并在江东一带广泛使用。

根据《耒耜经》记载,江东曲辕犁为铁木结构,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评、犁建、犁梢、犁盘等十一个零部件组成。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底和压鑱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深浅;犁梢控制宽窄;犁辕短而弯曲;犁盘可以转动。整个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特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中国犁已基本定型。陆龟蒙还对各种零部件的形状、大小、尺寸也有详细记述,十分便于仿制流传。

《耒耜经》一共记载了四种农具,除江东犁以外,还有爬、礰礋和碌碡,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具专著,也是第一篇谈论江南水田农业生产的专文。

陆龟蒙有钓鱼、饮茶、作诗的嗜好,他对各种渔具和茶具都有了解,并为之写诗歌咏。

养鱼之法世传有《陶朱公养鱼经》,而于取鱼之法却付诸阙如,实际上捕鱼远在养鱼之前,捕鱼之法和捕鱼之具必定更多。陆龟蒙据自己多年垂钓江湖的经验,做了《渔具十五首并序》及《和添渔具五篇》,对捕鱼之具和捕鱼之术作了全面的叙述。在《渔具十五首》“序”中,介绍了十三类共十九种渔具和两种渔法。十九种渔具中有属于网罟之类的罛、罾、罺、罩等;有属于签之类的筒和车;还有梁、笱、箄、矠、叉、射、桹、神、沪、(竹字头加椮)、舴艋、笭箵。这些渔具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以及不同的用途和用法来划分的。两种渔法即“或以术招之,或药而尽之”。凡此种种,正如他自己所说:“矢鱼之具,莫不穷极其趣。”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对他的渔具诗十分赞赏,认为“凡有渔已来,术之与器,莫不尽于是也”。在《和添渔具五篇》中,陆龟蒙还以渔庵、钓矾、蓑衣、篛笠、背篷等为题,歌咏了与渔人息息相关的五种事物。总的说来是非常全面的。

渔具之外,陆龟蒙还有《和茶具十咏》,对茶具作了叙述。唐朝的饮茶风气很盛,陆本人就是个茶嗜者,他在顾渚山下开辟了一处茶园,每年都要收取租茶,并区分为各种等级。顾渚山在浙江湖州,是个著名的产茶区。据《郡斋读书志·杂家类》载,茶圣陆羽著有《顾渚山记》两卷。当年陆氏与皎然、朱放等论茶,以顾渚为第一。陆羽和皎然都是当时的茶叶名家,分别著有《茶经》和《茶诀》。陆龟蒙在此开设茶园。深受前辈的影响,他写过《茶书》一篇,是继《茶经》、《茶诀》之后又一本茶叶专著。可惜《茶诀》和《茶书》均已失传。唯有陆羽的《茶经》3卷传世。 尽管陆龟蒙的《茶书》已失传,然而他所作的《和茶具十咏》却保留了下来,“十咏”包括茶坞、茶人、茶笱、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等10项,有的为《茶经》所不见,可与之对照研究。

作为农学家,陆龟蒙的贡献不仅在于农业器具方面,其他诸如植物保护、动物饲养等方面也多有建树。 他对柑桔害虫桔蠹的形态、习性及自然天敌作了仔细的观察,写了《蠹化》一文,尽管他的用意在于借物抒怀,然而此文却是一篇古代关于柑桔害虫生物防治的史料。陆龟蒙观察了凫(野鸭)和鹥(海鸥)对稻粮的危害。写有《禽暴》一文,提出了网捕和药杀的防治办法。陆龟蒙还强调了田鼠对水稻的危害性,写有《记稻鼠》一文,提到了驱赶和生物防治两种防治办法。在动物资源保护方面,他大声疾呼保护渔业资源,在《南泾渔父》一诗中说:“孜孜戒吾属,天物不可暴。大小参去留,候其孳养报。终朝获渔利,鱼亦未常耗。”竭力反对“药鱼”这种破坏渔业资源的做法,极力提倡“种鱼”,采收鱼卵,远运繁殖,借以保护渔业资源。

陆龟蒙作为一位文学家,其成就主要在诗歌和小品文方面;作为农学家,其影响则主要在农具方面,而农具方面的成就又突出地体现在对江东犁的总结。由于犁在农业中的地位,犁的进化史就是古代农业史,这就决定了陆龟蒙在中国农业史上的地位,以致于研究中国犁的学者,言必称颂陆龟蒙的《耒耜经》。

陆龟蒙生于官僚世家,却终身以农为业,虽以隐土自诩,却怀儒家之志,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每见于笔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和皮日休一样“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更为可贵的是,他虽胸怀天下,饮誉文坛,却能将历来不为文人和士大夫所重视的农具,进行细致的研究总结,甘做小人之事,为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留下宝贵的文字记载。这与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他的自传《甫里先生传》和《江湖散人传》,对其生平和个性作了总结。他在《江湖散人传》中写道:“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羁限,为时之怪,民束于礼乐者外之,曰此散人也。”也许正是因为摆脱了儒家传统礼教的束缚,才使他成为中国农业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陆德明:(公元550~630年),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人(今江苏苏州)。著名唐朝经学家、训诂学家。

陆德明初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陈太建中,后主为太子,集名儒入讲承光殿,以弱冠与国子祭酒绿孝克抗辨,屡夺其说,举坐咨赏。

起官始兴王国左常侍,迁国子助教。陈亡归里。隋炀帝嗣位召为秘书学士,授国子助教。王世充称帝欲以为子师,严拒之,唐初,秦王辟为文学馆学士,以经授中山王承乾,补太学博士。高祖已释奠,召博士徐文远,浮屠慧乘,道士刘进喜各讲经,德明驳难,随方立义,遍析其要,众为屈。

唐贞观初年迁国子博士,封吴县男。寻卒。著有《周易注》、《周易兼义》、《易释文》等。两《唐书》有传。



陆 游:(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著名南宋诗人。

陆游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

陆游十二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九千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宋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

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宋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税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

他的诗歌艺术创作,继承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等人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卓越诗人.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中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示儿》。诗是这么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行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他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陆游。

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二十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公元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四川奉节)任通判。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廷,幕府也被撤散。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公元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今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调到嘉州(今四川乐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终于在公元1174年农历10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今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阴老家,也还写了许多记念蜀州的诗篇。蜀州人民也怀念放翁诗人,诗人长溘之后,人们的罨花池旁为他和赵忭(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现在,“二贤祠”已改建为“陆游纪念馆”。

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九千三百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八百多年来,蜀州人民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扶老携幼,不远千百里前来瞻仰、凭吊陆游。罨花池是陆游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榭楼台、林木花草,都篆刻下传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诗篇。

陆游在公元1144年娶了唐琬,第二年,唐琬就被逐出家门,原因依古人的说法是“不当母夫人意”、“二亲恐其惰于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以上的意思是说,唐琬在夫家,与婆婆不合;或说因为夫妻两人太恩爱,公婆认为会妨碍陆游的上进之心,所以常常责骂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真相是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中的说法,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与唐琬是相爱的,他们分手以后,陆游又被迫娶妻,而唐琬也改嫁了皇族赵士程,但真正两人的哀情传世的一段,就是两人的重逢于相别后的十年,在绍兴城外的沈氏园中,那是一个春日,陆游来此赏春,而唐琬和丈夫赵士程也来此游春,而在此意外的重逢.两人重逢,又无法当面相诉离情,随后,唐琬派人送来一些酒菜,默默以示关怀,而就与丈夫离去,陆游在伤心之余,就是园子的壁上题下了一首哀怨的《钗头凤》。

两人重逢后没有多久,唐琬就因心情忧伤而忧死,陆游在其死后(公元1208年)又来到沈园,写下了:“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正是陆游对唐琬最深的怀念,第二年,陆游终于也追随着唐琬去到另一个世界了。

陆游共有七子,在历史文献《陆游年谱》中有记述: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陆子聿。



陆九龄:(公元1132~1180年),字子寿,人称复斋先生;抚州金溪人(江西金溪人)。著名南宋大臣。

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进士,宋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学者号“二陆”。学穷性命之原,其于字画未必屑屑求工,所书端稳深润有法度,临学之士或有所未及。乃知有德有言者,于区区字画亦不苟。卒年四十九。

其六世祖陆德迁因避乱于五代末从江苏吴县迁居金溪县青田,为金溪陆氏之始祖。九渊之父陆贺,字道卿,悉心研究典籍,以学行受到乡里尊敬。其家几代同堂,家道整肃,著闻州里。陆贺先生有六子:九思、九叙、九皋、九韶、九龄和九渊,均学识渊博,号称“陆氏六杰”。九思,字子疆,中举后封从政郎,著有《家问》,为陆氏治家准则。九叙,字子仪,善于持家,以经营药铺为业,供全家各项费用,公正通敏,时人称为五九居士。九皋,字子昭,举进士,授修职郎,文行俱优,率诸弟讲学,学者称庸斋先生。九韶、九龄、九渊并称“三陆之学”,皆导源于九皋。

陆九龄幼颖悟端重。稍长,补郡学弟子员,自诸子百家至阴阳、星历、五行、卜筮无所不涉。后入太学,司业汪应辰荐他为学录。时秦桧当国,不事礼法,遂归家,从父兄讲学,退休在临川的吏部员外郎许忻对陆九龄待之以宾。

陆九龄中进士后本拟为桂阳军教授,以双亲年老道远,改兴国军,还未赴任,逢湖南茶民起义,他主持乡郡“义社”,率门生及乡人习武,防御起义军入境。及至兴国郡治(今湖北阳新),即整肃学规,劝士兴学,学风大振。后调全州教授,未赴任即病卒。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

陆九龄长期跟随父兄研讲理学,为学注重伦理道德的实践。认为“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自古以来圣人相传的“道统”即是“心”,离开“心”犹如“无址”而“成岑”。为学主张“治人先治己,自治莫大于气,气之不平,其病不一,而忿懥之害为尤大”,要使“身体心验,使吾身心与圣贤之言相应,择其最切己者勤而行之”。批评繁琐支离的治学方法,要求“尽废讲学而务践履,于践履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从而做到“习到临利害得失无惧心,平时胸中泰然无计较心”。反对“弃日用而论心,遗伦理而语道”。他对求学者循循善诱,启发这些人去自悟其道。

陆九龄和陆九渊曾参加“鹅糊之会”,虽与朱熹观点不同,但友情不断。有“珍重友朋情切琢”的品格。晚年与张拭互相以书信论学。吕祖谦称其“所志者大,所据者实”。其著作有《复斋文集》。



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待考),字子静,号象山先生;抚州金溪青田人(今江西抚州)。著名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陆九渊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陆九渊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居山五年,阅其簿,来见者逾数千人”。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登进士第。他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的大义,故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任地方官时,政绩颇著,并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去官归里后,他在学宫内设讲席,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此”。著有 《象山全集》。

陆九渊三十四岁中进士,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正,不久,又迁敕令所删定官。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在任敕令所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朝廷轮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

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管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直到宋光宗即位时,又被任荆门军,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但在任仅一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

陆九渊自儿时就好学,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多思上。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竟为这个问题费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后来他读书孜孜不倦,又常在书中发现问题。例如读《论语·学而》,就对《有子》三章表示怀疑;读二程书,就发现伊川(程颐)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或有矛盾处。

陆九渊十三岁时,有一天对自己少儿时思考的问题忽有所觉悟。这天,他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省悟道:原来“无穷”便是如此啊。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他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陆九渊年谱》中说他“因宇宙字义,笃志圣学”,就是说他从宇宙二字,悟得人生之道。陆九渊立志要做儒家的圣人,而他以为,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己的心中,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对宇宙无穷与对圣人之心广大的顿悟使陆九渊似乎进入了一种新的人生境界,正象他后来的《语录》中曾说的: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天之所以命我者,不殊乎天,须是放教规模广大。

陆九渊出身于一个九世同居、阖门百口的封建大家庭。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曾为唐昭宗之相,五代末因避战乱迁居金溪,遂“买田治生,赀高闾里”,成为地方上有名的豪门大族。金溪陆族经过几代变迁,到陆九渊出世时,经济已经衰落,只有十亩左右的菜田和一处药铺、一处塾馆。但至此,陆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仍保有封建宗族大家的风度。

陆门治家一靠严格执行宗法伦理,同时,也靠家庭成员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各尽其能,各供其职。《宋史·陆九韶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可以看作这种情况的生动写照,其曰:其家累世义居,一人最长者为家长,一家之事听命焉。岁迁子弟分任家事,凡田畴、租税、出内(纳)、庖爨、宾客之事,各有主者。九韶以训戒之辞为音员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子弟有过,家长会众子弟责而训之;不改,则挞之;终不改,度不可容,则言之官府,屏之远方焉。

陆九渊自己也曾说:“吾家合族而食,每轮差子弟掌库三年。某适当其职,所学大进,这方是‘执事敬’”。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从小耳濡目染,长大成人后亲身参加家事管理,这样的生活经历对于陆九渊形成对社会国家的参与意识会有很大影响,也许,这就是陆氏兄弟形成“专务践履”之学的学问起点吧。

陆氏有家学渊源,陆九渊的八世祖陆希声“论著甚多”,高祖陆有程“博学,于书无所不观”。到陆九渊父亲这一代虽已家业衰落,只靠经营医药和教书授学来维持家计,但仍“以学行为里人所宗,尝采司马氏冠昏丧祭仪行于家”。陆门家风整肃,闻名州里,甚至受到孝宗皇帝的称赞。

陆九渊的父亲陆贺生有六子,陆九渊排行老六,除他之外,还有四兄陆九韶,五兄陆九龄,都以学闻名于世,号称“三陆子之学”。陆九韶,字子美,因讲学梭山,学者称梭山先生。《宋史·陆九韶传》说他:“其学渊粹,隐居山中,昼之言行,夜必书之。其家累世义居,一人最长者为家长,一家之事听命焉。”他主持陆氏家政,对家规家教执行甚严,治家经济也有良法。他为学主张“切于日用”,“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党,以交朋友。”。并且雅好古学,“读史,知历代兴衰治平措置之方。”

陆氏家风,笃实严谨。他们对当时的士风颇为不满,所以其为学不是以科举中榜为目的,而为履于日用,指导人生。陆氏兄弟没有直接的师承,他们自相师友,相互提携。他们以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作为根底,在日用人生中相互影响,并注重对心与理关系的体悟。可以看出,陆九渊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和家庭背景下生活,其心学思想产生并不是偶然的。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五十岁的陆九渊被任命为荆湖北路荆门知军。次年农历9月3日,陆九渊千里迢迢从江西到荆门上任。当时,金兵南侵压境,荆门地处南宋边防前线。陆九渊看见荆门没有城墙,认为这个行政区域位于江汉平原,道路四通八达,南面捍卫江陵,北面支援襄阳,东面守护随州、钟祥,西面扼守宜昌;荆门巩固,四邻才有依靠,不然就会腹背受敌。于是,下决心修筑了城墙。

陆九渊大刀阔斧地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的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外地的商贩纷纷前来荆门做生意,使荆门的税收日增。他推荐或提拔下属,并不看重资历与出身。他认为,古代录用地方官员,由于不受资历和出身的限制,表现好坏便容易区别,后世斤斤计较资历和出身,有无政绩就不容易判明。

陆九渊清正廉明,秉公执法。有人告状,他不拘早晚,亲自接见受理。断案多以调解为主。如控诉的内容涉及隐私、违背人伦和有伤风化的,就劝说告状人自动撤回上诉,以便维护社会道德风尚的淳厚。只有罪行严重、情节恶劣和屡劝不改的才依律惩治。所以民事诉讼越来越少,到上任第二年,来打官司的每月不过两三起。

陆九渊在象山东坡筑亭,宣讲理学,听众往往多达数百人。荆门原先闭塞的民风和鄙陋习俗显著改变。各级主管部门交相列举陆九渊在荆门的政绩奏报朝廷。益国公、左丞相周必大曾强调,荆门军治理成效突出,可作地方长官“躬行”的榜样。

公元1193年初,陆九渊在荆门病逝,棺殓时,官员百姓痛哭祭奠,满街满巷充塞着吊唁的人群。出殡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他死后,谥为“文安”。

为纪念陆九渊,后人将荆门蒙山改称象山,在荆门城西象山东麓当年陆九渊受理民事诉讼和讲学的象山书院遗址兴建陆文安公祠(俗称陆夫子祠和陆公祠)。

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他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动性作用。他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正宗理学相抗衡。公元1145年4月,他与朱熹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会晤,研讨治学方式和态度。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传为陆九渊当年在南昌开坛讲学之处,“象湖”一名由其号(象山先生)而来。

陆象山的学生,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挥了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象山学派流传不广、至明代陈献章、玉守仁起,始重行得到提倡。在近代有一部分复古主义者还曾经根据陆王唯心主义的教义,企图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陆九渊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发挥,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著名学者郭沫若、马一浮都认为深受陆九渊思想的影响。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但朱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封建道德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学的目的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自称这种方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至于读书,则最重视 《大学》、《中庸》、《论语》 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他和朱熹常相辩难。他们二人有两次会讲颇具影响,第一次是在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鹅湖之会”(鹅湖书院旧地,在今江西铅山县),朱主张先博览而后归之于约,以陆的教法太简易,陆主张先发明人的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以朱的教法为支离。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朱请陆登白鹿洞书院讲堂,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朱则认为切中学者隐微深固之疾,当共守勿忘。朱熹晚年曾劝学者兼取两家之长,并对陆表示敬意。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学为明代王守仁(阳明)所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全集》行世。
陆象山是宋明两代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开山祖。陆九渊之学,学者一般认为是家传。而家学其实只是创造了这一学说形成的氛围和条件。对于陆氏心学,陆九渊曾自称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以为孔子之后其学“自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乃得其传者”。陆九渊对于伊洛渊源,也不否认自己思想与他们的联系,他曾说:“韩退之言:‘轲死不得其传。’固不敢诬后世无贤者,然直是至伊洛诸公,得千载不传之学。但草创未为光明,到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干当甚事?”他以为“伊洛”虽得儒家正统,但二程子之学只是理学的草创阶段,有待于“我”来进一步发明。陆九渊的这些说法自然包含着理学的道统观念及自诩为承担道统的意识,却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即陆氏心学与孟子思想及伊洛渊源的关系。陆九渊思想是自得于孟子,但他是受孟子思想的启发,用孟子“先立乎其大”、“心之官则思”,以及“求放心”等命题,来阐发二程理学中“心性”的层面,使理学的本体论更偏于主观,而与道德践履的思想趋于逻辑上的统一的。这也就是他在理学中的理论贡献。

除此之外,《宋元学案》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陆九渊思想是继程门谢良佐之后,经由王苹、张九成、林季仲发展而来。此一说根据大体有三:

其一,《宋元学案·象山学案》表在陆九渊名下有王梓材注:“庸斋、梭山、复斋弟。艾轩讲友,上蔡、震泽、横浦、林竹轩续传。”以为陆九渊之学,除得自家传,尚可由林季仲(竹轩)、张九成、王苹、谢良佐溯源至程颢。

其二,《宋元学案·震泽学案》全祖望案语说:“洛学之…入吴也以王信伯。信伯极为龟山所许,而晦翁最贬之,其后阳明又最称之。予读信伯集,颇启象山之萌芽。其贬之者以此,其称之者亦以此。象山之学,本无所承,东发以为遥出于上蔡,予以为兼出于信伯。盖程门已有此一种矣。”象山之学黄震以为“遥出于上蔡”,全氏以为“兼出于信伯”,综合两方面,全氏肯定“程门已有此一种”。其实正点出陆九渊心学与程氏学说的内在联系。

其三,全氏于《艾轩学案》又曰:“愚读艾轩之书,似兼有得于王信伯…且艾轩宗旨,本于和靖者反少,而本于信伯者反多,实先槐堂之三陆而起。”此条又补充了林光朝(艾轩)与陆九渊的关系。

陆九渊之学出于家传是确切的,而与谢、张、林等并无师承关系。就思想上看却不无相通之处。从陆九渊对二程的态度来说,亦确有褒贬之不同。如《语录》中说:“二程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后来明道此意却存,伊川已失此意。”此段为傅子云所录。又《语录》同卷严松所录曰:“元晦似伊川,钦夫似明道。伊川蔽锢深,明道却通疏。”这都说明陆氏思想与程颢更为接近。宋代理学自二程之后,程颐之学由杨时、罗从彦、李侗而传朱熹;程颢之学则由谢良佐、王苹、张九成、林季仲传至陆九渊,由此分成两大支流。此说法中,朱熹一支尚有师承关系可考,而陆九渊一支学者认为多出于推断或臆测。其实内中亦包含着学术思想发展的某种必然因素。因此全祖望在《象山学案》序录中对于陆九渊学系做了这样的结论:程门自谢上蔡以后,王信伯、林竹轩、张无垢至于林艾轩,皆其前茅,及象山而大成,而其宗传亦最广。

陆九渊心学是在与朱熹理学的争辩中形成自身特色的。而朱陆之争显示了陆九渊思想与朱熹理学的同异和分歧,也昭示了陆九渊心学立学的理论基点。为了说明问题,这里还要从人们熟知的鹅湖之会谈起。

朱陆之争起于鹅湖之会,因鹅湖之会而使两家分歧公开化。然而鹅湖之会上争论的焦点为所谓“尊德性”还是“道问学”,这看来只是为学方法问题,似乎并未涉及双方分歧的本质内容。所以黄宗羲也曾在《宋元学案·象山学案》中这样评述说:先生之学,以尊德性为宗,谓“先立乎其大,而后天之所以与我者,不为小者所夺。夫苟本体不明,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同时紫阳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谓“格物穷理,乃吾人入圣之阶梯。夫苟信心自是,而惟从事于覃思,是师心之用也”。两家之意见既不同…于是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考二先生之生平自治,先生之尊德性,何尝不加功于学古笃行,紫阳之道问学,何尝不致力于反身修德,特以示学者之入门各有先后,曰“此其所以异耳”…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知者见知,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他指出,所谓“尊德性”与“道问学”,只是理学教人入门方法之不同,二者本不能截然分开。况且朱陆在其中虽各强调一面,却同时兼顾另一面,所以他们这种争议,构不成根本的分歧。朱陆“同植纲常,同扶名教”,都以封建伦理为核心发挥理学精义,即使意见有所不同,也只是“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而已。他们在为学中表现了各人性情和道德实践的差别。

既然如此,我们不禁要问,朱陆之争为什么会沿续几百年,成为贯通理学发展的重要线索呢?双方实质性的分歧到底存在于何处?黄氏这里只就朱、陆后学的门户之见来做分析,显然不足以说明问题。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

鹅湖之会发生在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春天。时吕祖谦访朱熹至武夷,二人共同读周、张、二程书,编辑《近思录》。后朱熹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吕素知朱、陆二人在理学观点上有分歧,意欲调和统一之,所以约陆九龄、陆九渊来鹅湖一会,共同讨论学术问题。据《东莱年谱》记载:“淳熙二年乙未,四月二十一日如武夷,访朱编修元晦,潘叔昌从,留月余。同观关洛书,辑《近思录》。朱编修送公至信州鹅湖,陆子寿、陆子静、刘子澄及江浙诸友皆来会。”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上,二陆主张先发明本心,然后加以博览,认为本心之性千古不变,明心功夫终究久大;朱熹则主张通过问学致知的方法,先博览而后归之约。双方各持己见,陆九龄、陆九渊并赋诗明志,讥讽朱熹格物渐修功夫为“支离”,总不免要泛观。这引起朱熹的不满。双方辩论三天,观点始终未得到统一。与会的还有临川太守赵景明,及所邀刘子澄、赵景昭,另据《宋元学案》,陆氏弟子朱亨道及其兄朱济道也参加了此会。

关于鹅湖之会的详情,《语录》中有一段陆九渊的回忆,其中说:吕伯恭为鹅湖之集,先兄复斋谓某曰:“伯恭约元晦为此集,正为学术异同,某兄弟先自不同,何以望鹅湖之同。”先兄遂与某议论致辩,又令某自说,至晚罢。先兄云:“子静之说是。”次早,某请先兄说,先兄云:“某无说,夜来思之,子静之说极是。方得一诗云:‘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留情传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某云:“诗甚佳,但第二句微有未安。”先兄云:“说得恁地,又道未安,更要如何?”某云:“不妨一面起行,某沿途却和此诗。”

及至鹅湖,伯恭首问先兄别后新功。先兄举诗,才四句,元晦顾伯恭曰:“子寿早已上子静船了也。”举诗罢,遂致辩于先兄。某云:“途中某和得家兄此诗云:‘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举诗至此,元晦失色。至“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元晦大不怿,于是各休息。翌日二公商量数十折议论来,莫不悉破其说。继日凡致辩,其说随屈。伯恭甚有虚心相听之意,竟为元晦所尼。

回忆中详述了鹅湖之会前二陆相互切磋,意见基本达成一致,以及赋诗明志的经过,略述了会上以陆九渊、陆九龄为一方,朱熹、吕祖谦为另一方讨论三天的过程。陆九渊认为,会上,吕祖谦对他与九龄的意见有虚心听取之意,但其观点竟限于朱熹的影响而不能拓展。

又据《陆九渊年谱》,朱亨道书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先生更欲与元晦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复斋止之。

二陆主张“易简工夫”,是以确认先天心性为前提的。其所谓“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和“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的诗句,都是表明先确立“心”本体,以心为一切道德价值根源的观点,主张由“明心”而扩展到读书问学的。二陆把“心”当作人生代代相传、永不磨灭的道德本体,认为千古圣人只是以心相传,不用传之文字,所以陆九渊更欲与朱熹相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这说明他认为朱熹的“支离”,不仅在于方法的不简易,而且在于没有找到道德价值的真正渊源——人心本体。

鹅湖之会后三年,朱熹才和陆诗说:“德业流风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携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诗中的“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一句,不仅婉转地批评陆学“脱略文字,直趋本根”的为学方法,也点出了陆氏心学的本体乃“不依文字而立者”。这恰可以看作朱熹对鹅湖之会上二陆所主张的心本体思想,及陆九渊“尧舜之前何书可读”这一问题的回应。说明鹅湖之会及会后,朱陆双方都已开始意识到,在工夫问题背后,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关于本体的分歧。

鹅湖之会以后,朱陆又一次重要的会晤是南康之会。

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朱熹知南康军,农历2月,陆九渊访朱熹于南康,朱熹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习。陆九渊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者都十分感动,至有泣下者,朱熹也当即离座向众人说:“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并再三表示“熹在此不曾说到这里,负愧何言。”又请陆九渊书写讲义,将讲义刻于石以作纪念。

南康之会,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所讲的核心问题是“义利之辨”,而这正是陆九渊为学的一大宗旨。如《陆九渊集·语录上》曾载这样一段话:傅子渊自此归其家,陈正己问之曰:“陆先生教人何先?”对曰:“辨志。”正己复问曰:“何辨?”对曰:“义利之辨。”若子渊之对,可谓切要。

傅子渊之对所以重要,就在于他道出了陆九渊为学的要义,这要义,陆九渊在南康之会时于白鹿洞书院借《论语》一章做了淋漓透彻的发挥。他讲道: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窃谓学者于此,当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

他认为,儒家以义利判君子小人,其核心问题是辨志。人的认识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习染,而习染的结果却决定于你的志向如何。志于“利”者,必被“利”所趋,志于“义”者,则以“义”为行为的准则。所以为学之要在于立志。他联系到当时科举取士选拔人才的制度谈到:科举取士久矣,名儒钜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好恶如何耳,非所以为君子小人之辨也。而今世以此相尚,使汩没于此而不能自拔,则终日从事者,虽曰圣贤之书,而要其志之所乡,则有与圣贤背而驰者矣。推而上之,则又惟官资崇卑、禄廪厚薄是计,岂能悉心力于国事民隐,以无负于任使之者哉?从事其间,更历之多,讲习之熟,安得不有所喻?顾恐不在于义耳。

多少年来,科举制沿袭下来,使为学问者都不能免此。然而科举取士的标准,是看其做文章的技艺如何,及是否投有司之所好。这样,它引导人们习尚的只是对技艺的追求和唯利是图的风气。像这样,怎么能不使人“喻于利”,又怎么能不与圣贤的教导背道而驰呢?

他指出,为克服这些蔽害,必须提出“立志”。立志,就是不以科场得失为目标,而以“义利之辨”来决定做人的标准;这就是去名利之念,不徇流俗,以圣贤为志,以治平自任。他以为,以这种态度来问学,才得“正学”。否则,“更历之多”、“讲习之熟”,也只能适得其反。故他说:“为辞章从事场屋,今所未免。苟志于道,是安能害之哉?” “士而有识,是可以察其故,得其情,而知所去就矣。退不溺其俗而有以自立,进不负所学而有以自达,使千载之弊一旦而反诸其正…”只要为“士”者以义利之辨来决定“去就”,就可使科举的“千载之弊”而得“反诸其正”。

陆九渊又以“义利之辨”来讲儒释区别,以说明自己为学的理论根据。他认为,儒释的区别不在于本体的虚无与实有,而在于用这种本体来证明经世或出世的思想。儒家讲人生,讲人道、人事,都是为了“经世”,佛教讲生死、讲轮回,只是为了逃避人生的苦难和烦恼。所以儒家的道德修养即使达到“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的境地,也绝不会与佛教的虚无本体相混同。他说:儒者以人生天地之间,灵于万物,贵于万物,与天地并而为三极。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而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人有五官,官有其事,于是有是非得失,于是有教有学。其教之所从立者如此,故曰义、曰公。

释氏以人生天地间,有生死,有轮回,有烦恼,以为甚苦,而求所以免之。其有得道明悟者,则知本无生死,本无轮回,本无烦恼。故其言曰:“生死事大。”…其教之所从立者如此,故曰利、曰私…儒者虽至于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皆主于经世;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

陆九渊讲“义利之辨”,是要人在做人的根本目标上进行一次价值的转换,确立以封建道德为核心内容的人生价值观;并用此价值观去指导读书求知和道德践履。他以为,在这一“本心”的发用下,无论是读书,还是考科举,都是为了义,为了公,而不是为了利,为了私。这样,他便从确立封建道德的价值观方面,找到了维系道问学与尊德性两种方法的共同理论支柱。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得到朱熹赞赏,也正因为这一点。

然而,陆九渊“义利之辨”的讲习,只是在朱陆的不同为学方法上找到了一个统一点,使双方对立的情绪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和。在本体问题上,他们的分歧仍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陆九渊年谱》上有这样的记载:“淳熙八年辛丑…访朱元晦于南康。时元晦为南康守,与先生泛舟乐,曰:‘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

朱熹这一提问,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后来《传习录》文中,王守仁的友人对王守仁所曾有过的关于“山中花树”的提问。事实上,朱熹在这里正是以一种可以令人接受的方式,向陆九渊提出陆氏心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这就是:既然人生于天地间,灵于万物,那么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到底谁先谁后,有没有个前因后果呢?这个问题,恰为后来朱陆的“无极、太极”之争留下了伏笔。

“无极、太极”之争是朱陆关于本体的争论,这是朱陆继鹅湖之会的方法之争以后,又经很长一段时间酝酿所发生的争论,是双方对于争论实质有了进一步认识的表现。

“无极”、“太极”问题,本由陆九渊之兄九韶提出。九韶以为,《太极图说》言“无极”,与《通书》不相类,“盖《通书·理性命章》,言中焉止矣。…未尝于其上加无极字。《动静章》言五行、阴阳、太极,亦无无极之文。”故他怀疑《太极图说》非周敦颐所为,或是其学未成时所作,“作《通书》时,不言无极,盖已知其说之非矣。”他就这一问题向朱熹提问,朱熹作答,双方经两次书信往复,由九韶提出不愿再辩,于是终止。然而这个问题被陆九渊接过,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他主动提出再辩,争辩继而转到了陆九渊与朱熹之间。

陆九韶提出“无极”与“太极”,本是就周敦颐《太极图说》质疑,并无借此立说之意。而朱熹在答书中借《太极图说》发挥自己关于“天理”的观点,谓“太极无形而有理”,并把这当作周敦颐本人的思想加以阐释,由此而批评陆九韶“未及尽彼之情,而欲遽申己意”,“轻于立论,徒为多说”。这又引起陆九渊的不满,他重新提出这一问题,其实是借此机会阐发关于心与理、天与人关系的观点,给朱熹一个小小的回应。陆九渊在给朱熹的第一封信中,叙述了九韶与朱熹辩论的缘由后,即开宗明义指出:“夫太极者,实有是理,圣人从而发明之耳,非以空言立论,使后人簸弄于颊舌纸笔之间也。”他以为,对于“理”,关键不在于发议论、弄纸笔,如何用言辞去表达它,而在于认识它的实在性,并有真实切己的体验。陆九渊这一论点,抓住了朱陆双方分歧的实质,因而朱熹在回信中也不得不先附和他这一观点,说:“若于此有以灼然实见太极之真体,则知不言者不为少,而言之者不为多矣。”

朱熹认为,现在的问题是,理既未明,则人对于理各有所见,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这便会使双方各根据己意取舍对方言语,曲解对方意思。朱陆在辩论开始即暴露的这些观点表明,朱熹强调对“理”的认识与讲明,陆九渊强调对“理”的真实性体验,尽管他们对“理”的问题各有不同的立场,却共同意识到,双方的分歧已不在为学方法,而集中于对“理”(本体)的认识与理解。

关于无极与太极,朱陆双方对“太极”的训解不同,其实表现了对“理”的观点,即界定角度不同。

朱熹训“极”为“至极”,曰:“太极者何?即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具于三者之先而蕴于三者之内者也。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太极即是“理”的总汇,天地万物的究竟至极;“本然之理”、“不属有无,不落方体”,无名可名,故又称之为“无极”;“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根本。不言太极,则太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根本。”他用“无极”与“太极”的不同称呼,表明了“理”与“物”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别。

陆九渊训“极”为“中”,以为“太极”即是“实理”。曰:“盖极者,中也,言无极则是犹言无中也,是奚可哉?”“夫太极者,实有是理,…其为万化根本固自素定,其足不足,能不能,岂以人之言不言之故耶?” “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岂容以字义拘之乎?”他以为“理”所讲的是人生日用之理,圣人所瞩目的是如何践履道德,“言即其事,事即其言,所谓‘言顾行,行顾言’”而不是在名称上兜圈子,所以任何语言文字的雕琢都无益于对“理”的认识。他又指出:“‘无极’二字,出于《老子·知其雄章》,吾圣人之书所无有也。”《老子》首章便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生于无”的观点是老氏从始至终的为学宗旨,“无极而太极”正是贯彻了老氏这种观点。

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这就是他们对理产生分歧的理由。

关于阴阳与道,表现双方对现象与本体问题的不同认识。

陆九渊以为阴阳即是形而上之道,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对立的事物和现象。他说:“《易》之为道,一阴一阳而已,先后、始终、动静、晦明、上下、进退、往来、阖辟…何适而非一阴一阳哉?” “‘形而上者谓之道’,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况太极乎?”因他所谓“理”不分天人、理欲,乃“三极”合一之理,人在此理之中而为理的主宰,所以有“阴阳即是形而上者”之说。朱熹则以阴阳为“形而下”之器,把它看作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故针对陆九渊的观点说:“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如是则来书所谓始终、晦明、奇耦之属,皆阴阳所为之器,独其所以为是器之理…乃为道耳。”陆九渊则斥之曰:“以一阴一阳为‘器’而谓不得为‘道’,此无乃少绌古书为不足信,而微任胸臆之所裁乎?”朱陆此一争议涉及了朱熹理气观与陆九渊道器一元论的分歧。

关于对“中”的看法,其实涉及了与本体论相关的“气质之性”的看法。

与本体论的理气观相应,朱熹认为性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分,据此,他在解释周敦颐的《通书》时以“太极”为“理”,而认为“中”是对“气禀发用”,“刚善刚恶”、“柔善柔恶”的气质的调节。他说:“盖其所谓灵、所谓一者,乃为太极;而所谓中者,乃气禀之得中,与刚善刚恶、柔善柔恶者为五性,而属乎五行,初未尝以是为太极也。”又说:“盖此中字,是就气禀发用而言,其无过不及处耳,非直指本体未发、无所偏倚者而言也,岂可以此而训极为中也哉?”而陆九渊则直以“极”为“中”,认为“中即至理”,“曰极、曰中、曰至,其实一也”。

无极、太极之辩,陆九渊一方为主动挑起者,朱熹则可视为被动应战。陆九渊主动向朱熹发起争辩的原因,他曾在《与陶赞仲》的书中写道:《太极图说》,乃梭山兄辩其非是,大抵言无极而太极是老氏之学,与《周子通书》不类。《通书》言太极不言无极,《易大传》亦只言太极不言无极。若于太极上加无极二字,乃是蔽于老氏之学。又其《图说》本见于朱子发附录。朱子发明言陈希夷太极图传在周茂叔,遂以传二程,则其来历为老氏之学明矣。《周子通书》与二程言论,绝不见无极二字,以此知三公盖已皆知无极之说为非矣。

《宋元学案·象山学案》在朱陆《辩太极图说书》之后有杨开沅案,其中引用了这一段,以为这是“象山所以反复不已”的原因。而陆九渊所以详细述此,一方面在于讲明朱子思想渊源在老氏而不在儒家,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古人所谓异端者,不专指佛老,“天下正理不容有二。若明此理,天地不能异此…若不明此理,私有端绪,即是异端,何止佛老哉?”表明他并不以佛老为辞指摘朱学,而要在“理”的问题上与朱熹争个高下。在《与林叔虎》信中又言:“与晦翁往复书,因得发明其平生学问之病,近得尽朋友之义,远则破后学之疑,为后世之益。”

陆九渊所言朱熹“平时学问之病”在哪里呢?他在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后不久在《与赵咏道》及《与曾宅之》的书信中表述得最为清楚,这就是:

第一,指责朱熹贩卖老氏“有生于无”的观点,离开了儒家思想传统。

第二,认为理为“实理”,“存心”即是明理,“一意实学,不事空言,然后可以谓之讲明”,指出朱熹从事“口耳之学”,是“自为支离之说以自萦缠”,这里表达的是“理”注重体验,注重实行,而不依文字而立的意思。

第三,指出“三极”同此理,天人一理。“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内此理,外此理。认为朱熹以理为外,脱离“实事”、“实德”、“实行”,因此重言辞,“尚智巧”,流弊在于“文貌日胜,事实湮于意见,典训芜于辨说,揣量模写之工,依仿假借之似。”

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双方思考的问题及争议的焦点都集中到“理”上,这使得陆九渊原来并不十分明晰的思想更加明晰,故上两封信可以看作是他对“理”,及“心、理”关系阐述的代表作。

但朱陆这次辩论,在陆九渊一方准备充分,思想明确,因而或直发胸意,或抓住朱熹书中漏洞予以驳斥;而朱熹一方则因对陆九渊挑战姿态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只就文辞训释来发挥思想观点,或指出陆九渊的“理”为一己之见,没能正确理解先哲文字。朱陆各站在不同立场上来论“理”,其观点没有很好的交锋,这是朱熹后来主动提出不再争辩,“各尊所离,各行所知”的原因。同时,这也使得很多研究朱陆之争的学者往往忽视这次争辩的理论意义和重要价值。

无极太极之辩是朱陆之争乃至宋明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透过双方烦琐的辩论言辞,我们不仅可以捕捉到他们争议的真正用意,而且对这一争议的研究,又可以使我们看到,在方法之争的背后,理学与心学确实在哲学宇宙观上存在着分歧。而这,在笔者看来也正是朱陆之争在理学史上表现出长久生命力的原因。

朱陆同作为理学家,他们为学方法的不同如果仅从道德修养上看,确实如黄宗羲在《学案》中所指出的,只是反映了双方在性情与道德实践上的差别,正所谓“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但是朱陆做为哲学家,他们理论所阐发的伦理法则背后,有着世界观与哲学体系的深刻差别,他们所主张的修养方法是与其本体观,即对于宇宙的本质的思考紧紧相联系。

朱熹以读书(道学问)为总枢纽,陆九渊以义利之辨(尊德性)为总枢纽,朱陆言“理”,同以封建伦理为核心,他们的哲学思想、思维逻辑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

朱熹以理为本,意在寻找万物之后决定万物的终极本质。他首先着眼的是自然,意在从自然规律中归结出“所以然”的本体,并把“所以然”推到“所当然”,把“形而上”的当然之理当作人生活动、道德意识的根源。这样,朱熹实际上是以“物”为认识对象,做出知性的概括,归纳为“理”。故此他重视语言的表达与传授,逻辑的概括与抽象。在方法上则崇尚读书、斟酌文字,要人以读书为穷理的主要方法。

与朱熹相对,陆九渊是把“义利之辨”的价值转换放在首位,而把读书放在次要位置的。陆九渊从他所处的时代中政治的腐败,思考到科举的弊病,以为当务之急是救治人心,转变人的立场。他认为多懂得道理并不能改变人的思想,因为知识的背面,有决定人知识方向的东西,这就是“志”,即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动机。

陆九渊以道德主体为本体,他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理性的直觉。他以直觉为本体,而认为这种本体虽超越于人的知识之上,却又不离人的知识。所以他强调尊德性,而又要以求知的手段充实本体,来作为德性的补充。如果说朱熹的知性之“理”论证了封建伦理的根源性、普遍性,那么陆九渊的理性直觉则在于把带有普遍性的伦理规范变为个人的内在体验,这即是他“心即理”的内在逻辑。

朱、陆是理学家,又是哲学家,确立理学伦理本体的价值原则是他们的目标,而对于“理”的哲学建构,本体思考,只是他们建构理学的思维手段。对于理学主旨他们是明确的,而对于各自的思维逻辑、哲学背景却只能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中。因此在辩论中他们不可能将为学方法上升到哲学观点上去加以自觉的认识,也不可能从逻辑上对于自己的哲学思想给予圆满的说明。这就是无极太极之辩没有从理论上焕发光彩的原因。尽管如此,作为后来的研究者,我们却不能不尽力去发现他们争论的理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理学发展以及心学产生的内在动因。



陆秀夫:(公元1236~1279年),字君实;楚州盐城人(今江苏盐城)。著名南宋末抗元大臣。

宋理宗宝亲庆四年(公元1256年)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

李庭芝镇扬州,邀陆秀夫为幕僚,升任主管机宜文字。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又辟任他做参议官。宋恭帝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毫不动摇。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乃调往临安。

宋德祐二年,任礼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不久,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为帝,重建南宋朝廷,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元兵入福建后,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南宋朝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大横琴岛),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

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初,益王赵昰逝世,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八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

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朝的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负帝跳海牺牲。

著有《陆忠烈集》传世。



陆 广:(生卒年待考),苏州吴县人(今江苏苏州)。著名元朝画家。



陆 治:(公元1496~1576年),字叔平,号包山;苏州吴县人(今江苏苏州)。著名明朝画家。

陆治曾从师祝允明、文徽明学书画。

陆治工诗文,善行、楷书法。绘画学文徵明,善画花鸟、山水。花鸟以工笔见胜,得徐熙、黄筌遗意,勾勒精细,敷色清丽,有妍丽派之称,与陈淳并重于世。

陆治的山水既受吴门派影响,也吸取宋代院体和青绿山水之长,用笔劲峭,景色奇险,意境清朗,自具风格,在吴门派画家中具有一定新意。



陆树声:(生卒年待考),字与吉,别号平泉,最初冒姓林;朱家角人,居林家角(今沈巷林家村)。著名明朝大臣。

“朝廷行相平泉矣”这是明朝一代名相张居正对尚书陆树声的赞叹,即说是“朝廷有德行的宰相要数陆平泉了”。

陆树声家世业农,“从小种田,暇时苦读”,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会试第一,得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隶翰林院)任编修,后又起用为太常卿,掌南京祭酒事(国子监主管)。

陆树声管理严格,亲拟学规条教十二章,训励诸生,为朝廷所看重,提升他为吏部右侍郎。树声淡薄名利,以有病推辞。穆宗即位后,再次相召,仍不就任。

明神宗嗣位后,拜陆树声为礼部尚书,初时陆树声亦屡辞朝命,后张居正当国,亲自登门相请才赴任。陆树声狷介耿直,在位时尽心尽职。一年,兵部为按抚边境少数民族,无理要求增加财政支出,已拟照准,陆树声上疏劝止,他力陈当今四方灾情严重,提出“循旧章、省奏牍、慎赏责、防壅蔽(防止奸人的蒙蔽)、纳谠言(采纳正直的忠告)、崇俭德、揽魁柄(大权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别忠邪(分清忠臣和奸贼)”二十四字的方策,得到皇帝的嘉许和采纳,但也因而得罪了中官(太监)冯保,屡次宣陆树声。陆树声至会极门接旨,当匆匆赶去时,却都是些寻常小事,故意戏弄陆树声。

陆树声知其用意,上疏请求退休,宁愿辞官,也不愿与弄权的中官结党。辞朝时,陆树声还奏陈时政十事,其中有“用内侍以给扫除,而防落之渐不可防;优外戚以示眷异,而非分无厌之求不可不节”(重用太监要当心大权旁落,优待外戚要注意节制他们贪得无厌的要求),语多切中时弊。

陆树声返回朱家角后,闭门谢客,安度晚年,至九十七岁病势,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

著有《平泉题跋》、《耄余杂识》、《长水日记》、《陆文定书》等。

陆树声之子陆彦章,明万历十七年进士,端介有父风,官至南京刑部侍郎。



陆陇其:(公元1630~1692年),字稼书;浙江平湖人。著名清朝学者,与陆世仪并称“二陆”。

学宗程朱,反对王守仁的“致良说”,以“居敬穷理”为主。

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进士。历官嘉定、灵寿知县,惠政不可胜纪。行取御史,再疏痛斥藉捐纳以济国用,因是外调,遂乞假归。卒,谥清献。陇其学崇程朱,得其正宗。

著述丰富,有三鱼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四库总目》及困勉录、松阳讲义、读书志疑、卫滨日钞、问学录、读朱随笔、三角堂胜言、松阳钞存等,并行于世。
陆心源:(生卒年待考),浙江吴兴人。著名清朝藏书家。

他收藏了两百本宋朝的珍善本书,因藏书扬名于天下。著有《潜园总集》。



陆润庠:(公元1841~1915年),字凤石;江苏元和人(今江苏苏州)。著名清朝大臣。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状元陆润庠,诞生于镇江,且名与字均与镇江相关。

据《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九》及《中国历代状元名录》、《中国状元大辞典》等书记载,陆润庠,字凤石,生于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卒于1915年。

其远祖陆贽是唐朝名相,七世祖陆肯堂是清康熙二十四年状元,祖父陆方山及父亲陆懋修精通医术,都是苏州有名望的儒中医。

陆润庠于同治十三年参加科考,题为“子曰君子坦”一句,“自诚明谓至之性,孟子曰君子不义”。赋得“无逸图”得“勤”字。经殿试高中进士第一名。

陆润庠考中状元以后曾入值南书房,迁侍读,出督山东学政,后做过御史,又擢内阁大学士,也做过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辛亥革命以后,陆润庠不愿做民国的官员而做遗老,享受逊清的俸禄。

清光绪庚子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狩,达行在,代言草制。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谥文端。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气重,干禄之书耳。曾主讲上海橤珠书院。

陆润庠温和平易近人,接物无崖岸,虽贵为大臣但服用很简朴。他遇变忧愁内结于胸而不外露。当病魔缠身以后终日危坐暝目,不言也不进食,数日而逝,终年75岁。去世以后逊清追赠为“太傅,谥文端”。

在上述《清史稿》等诸文献中虽未见有陆润庠之父何时来镇执教及陆诞生于镇江之事,却从出生于公元1870年的盐城蔡云万所著的《蜇存斋笔记》中见有“吴县陆文端公润庠,字凤石。相传其封翁为润州教谕时诞公于官廨,生之夕,母夫人梦至园中,见一凤凰落阶石上,寤而公生,名以润庠”。言其生于润州庠序(即学校),关于字凤石,一符其母梦兆之祥,另则因旧时县学(今江大梦溪校区内)壁端立有凤石碑一通。

陆润庠书学欧、虞。其撰制的《七言联》华美妍丽,工稳舒缓,属文人雅作。



陆定一:(公元1906~1996年),江苏无锡人。著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宣传思想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陆定一于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宣传思想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七、八、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1934年,在红军长征之前,陆定一正在一个潮湿的屋子里当“刻字匠”。“刻字匠”是什么职务?说来还要费一点笔墨。

早在1928年,陆定一任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表团的代表时,同王明等左倾集团产生了分歧。1930年陆定一回国,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王明上台,利用手中权力,打击迫害陆定一,先以“调合主义”罪名,撤销其工作;继而以“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再给降职处分;到1933年则诬为“逃跑回家”,将陆定一开除团籍,经党中央组织部调查后平反。分配工作时,代总书记博古对他说:“你就在我楼下办公,当个‘刻字匠’吧!”这就是“刻字匠”的由来。具体工作是刻腊版,给报刊写写一般性的文章。不许他参加会议,什么重要消息都听不到,他只能在《新中华报》的字里行间,猜测琢磨大方面的动向。由于李德、博古在军事上指挥的错误,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重失败,整个中央苏区都有点惶惶不安。政治敏感很强的陆定一有所察觉,然而他听不到什么传达指示。《新中华报》的一篇题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的社论,引起他的注意,社论提出保卫苏区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斗争方法,特别指出:“转移地区或缩短战线”。他想:这和原来强调的“御敌于国门之外”、“不失一寸土地”,有了很大区别,难道要转移么?

10月的一个傍晚,陆定一正在看报,忽听一阵马蹄声,接着担任卫生材料厂厂长的妻子唐义贞急促地走进来,陆定一一惊:她正在怀着第二个孩子,即将分娩,怎么从几十里地外跑来?还没来得及问,唐义贞就急切地告诉陆定一:“我们厂已经传达下来指示,红军要长征,很快就要上路。我们得商量一下后事。”陆定一心里虽然曾经有过这种想法,但是事情来得这么快,他还是感到有点突然。

陆定一和唐义贞是1929年在莫斯科结婚的,归国后随着革命工作的需要,白区、苏区经常变换地点,常常双方间连信都不通。直到1933年陆定一到瑞金后,才相对稳定地住下来,陆定一能够常到唐义贞处看望妻女,有了个“家”的概念。今天,面对的现实是:红军要转移,唐义贞不能随队伍同行;留下来,红军主力走了以后,敌人必定要扫荡清乡,地主会回来组织武装,党内会出现叛徒,唐义贞的安全没有保证。怎么办?陆定一十分焦急,唐义贞倒反过来安慰陆定一:你放心地走吧!我是有办法的。她说出了经过深思熟虑的设想:如何把女儿叶坪寄养给可靠的人,自己如何在老乡家里生第二个孩子…还说:不要担心我的安全,有一批女同志,困难时候会帮助我,我同群众的关系很好,分娩后,可以把孩子托养给老乡,我还要继续革命…在匆忙中能够想得这么周到,陆定一同意了唐义贞的一切安排。

夕阳渐渐下山,时间不容许这对夫妻再留恋话别了,唐义贞狠心上马,陆定一在暮色苍茫中伫立。残阳把血色的光辉裹住那柔弱的身影。渐行渐远…此一别竟是永诀。四十七年后,陆定一写了一首诗追忆当时的心情。结婚仅五载,分别却四次,再见已无期,惟有心相知。当夜,陆定一接到出发的通知,他义无返顾地跟随部队走上长征之路。

长征路上,陆定一编在红军红章纵队的干部队伍里,同队的有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等人,他没有职务,没有枪,就拿着一根梭镖跟着走。为了躲避敌军追击,队伍专走夜路,走山路。第一夜走了六十里,第二夜走八十里,走到哪里去?不知道。开始,陆定一干重活,抬担架,挑东西,后来,队伍需要宣传鼓动工作,他就写标语,贴标语,标语的内容,有的是对自己军队,鼓动大家战胜困难,勇敢向前;有的是对人民群众,讲红军政策,还有的是分化瓦解敌人。前有敌军阻截,后有敌军追击,空中还有飞机盘旋轰炸,红军就这样行走在高山险路上。

陆定一所在的红章纵队,在行军中遇到的第一座险要大山是老山界。悬崖陡壁,到山顶需要往上爬三十里,人爬困难,马更爬不上去,有的马刚爬不远,就从悬崖上跌下去,真是触目惊心。仰望山上,已经上去的队伍,在峭壁上像蚂蚁一样的黑点在移动,前面队伍走得慢,后面队伍上不去,越聚越多,人们等得急燥不安。在这种情况下,陆定一和几个同志展开了宣传鼓动工作。演说、喊口号:“加油哇!”“上去呀!”“不要做乌龟啊!”“我们上天啦!”疲惫的队伍,顿时振作起来,口号声此起彼伏,还夹杂着哈哈大笑声。这喊声,这笑声,震撼着沉寂千百年的高山深谷。传下命令来,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陆定一听了,觉得这太危险了,路只有二尺宽,半夜身体一个转侧,不就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不平,一定硌得疼。他横下心躺下去,居然有“闲情逸致”地欣赏起夜景来,“满天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到山上与星光连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的火光还是星光。这真是我平生未见的奇观!”他实在太疲倦了,不一会就酣然入梦。半夜醒来,觉得寒气逼人,混身打战。“天上闪烁的星光,好像黑色幕上缀的宝石,它与我是这样的接近啊!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在四周,把这个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面和下面,有几堆火没熄,冻醒了的同志们正在围着火堆幽幽地谈话,除此以外,就是静寂。静寂得使我的耳朵里有嘈杂的、极远的又是极近的,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不可捉摸的声音,像春天时的蚕在嚼桑叶,像马在平原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这是陆定一在到达陕北时,追忆那一夜的情景,他把人和自然,理想与现实,和谐地、美好地融在一起,他以一个诗人的情怀,描述这艰险苦难的长征之夜。

老山界的顶峰雷公岩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直角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陆定一边走边写标语、贴标语,他掉队了。然而他关心的是整个队伍过山的问题。他看见伤病员都下了担架,由医院中的女同志搀扶着吃力地挪动,没有过山的队伍,已经所剩无几了,他高兴地想:“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一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伤病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所克服,不可逾越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的笨重的队伍所战胜了。”

在一次行军中,陆定一遇见了当时也正在受政治打击的廖承志,那要比“他乡遇故知”的心情更愉快,廖承志也是干重活,身上的衣服很破,天气已经冷了,陆定一立刻脱上自己穿的外套,给廖承志穿上,顺口还念了一首打油诗:胖公何所感?时时饥饿中,交友遍天下,饭吃五洲同。

敌军、天险,是长征中红军必须征服的,而饥饿,折磨着几万红军的饥饿,同样是千方百计要解决的。陆定一到晚年还念叨:“如果不是想方设法找吃的东西,我可能过不了草地。”1935年1月,队伍到了遵义城,许多小贩叫卖米饭,陆定一和战友们连忙买吃,谁知一碗高出碗口很多的米饭,几口就吃完了,仔细一看,原来碗底是平的,看起来饭很多,那是故意堆成高的,叫做“冒儿饭”,红军口里连说“上当”,手却又伸出去再买,那是米饭哪,多香。

遵义会议召开了,这是中国革命战争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军事领导权解决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错误得到清算,代表正确路线的毛泽东掌握了军事指挥权,全军上下一片欢呼。

在榜罗镇召开了全支队连以上的干部会,时间是清晨5:00,这是为了避免国民党飞机轰炸。敌机每天在9点钟以后才会在空中出现。这样的会,是在二次战斗中第一次召开的,人们欢天喜地地冒着冷风加雨,从四面八方走到会场。陆定一特意追忆了这次意义重大的会议,题目是《榜罗镇》,他描写了经过雪山、草地生死战斗的红军战士们,在会场见面时的热烈情景,记述了毛泽东、彭德怀、洛甫等领导人的讲话,他们指出:我们经过了藏人区域,过了雪山、草地,我们党自有红军以来从未有过的痛苦…我们过了天险的腊子口,重新进入汉族区域。现在,我们要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去…任何反革命也不能阻止红军去抗日!为着民族,为着使中国人不做亡国奴,奋力向前…他们还指出:我们的人数虽然比以前少了些,但是我们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我们担任革命中心力量的任务,从前如此,现在也如此…陆定一激情满怀地写道:“庄严的空气,团结一致的精神,笼罩着整个的会场,这个露天的、毫无装饰的,风和雨在飞舞着的会场。人人在谛听着领袖们的讲话,热血沸腾着,寒冷悄悄地逃跑了。”

毛泽东的指挥,一改过去那种逃跑搬家的做法,而是灵活多变,掌握主动,陆定一说:“长征的第二阶段,是长征过程中最主动最有生机的阶段,毛泽东指挥红军,不但能够在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穿插往返,游刃有余,而且能够左右敌人,取得主动。至此,中央红军终于摆脱了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遵义会议也是陆定一革命路程上的一个转折点。受排挤的日子结束了,在中央正确领导下,更加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在革命路上驰骋。他接替邓小平主编《红星报》,又被调任总政治部宣传干事,后任宣传部长,在长征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红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宣传教育工作特别重要,要让自己的队伍,了解民情风俗,严格纪律;要使少数民族知道红军的性质和任务。这些细致的工作,不是枪杆子所能奏效的,要靠思想工作。陆定一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时还自己动手写布告。在刚进入彝汉杂居的越西一带,陆定一就写了一张布告,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张贴了出去,效果很好。全文如下: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贫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夷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民风俗。纪律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夷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红军万里长征”,这个精辟传世的句子,是在陆定一起草的这个布告中第一次出现的。他还写了不少歌词,配上曲就唱,可惜保存下来的不多。只有《长征歌》、《打骑兵歌》、《两大主力军会合歌》等几首完整的保留下来。当时战士唱,民众唱,陆定一自己也唱,五十年后陆定一还为我们唱过,是民歌的调子。

跨过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红军终于到达陕北。“我们胜利了!”陆定一同所有红军战士一样,从心底发出欢呼。长征的胜利是伟大的,伟大的胜利付出了鲜血的代价。陆定一也为长征付出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八、九年过去了,依然音讯全无,人们纷纷猜测:唐义贞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

1943年初冬,毛泽覃的夫人贺一从江西来到延安,陆定一闻讯立刻去见她,那天是11月11日,是陆定一生活史上永远铭记的一个悲痛的日子。贺一说:“唐义贞牺牲了,死得非常痛苦,也非常壮烈!”贺一把陆定一不愿承认的现实给证实了;把美好的幻想彻底打碎了。

当年陆定一踏上长征途,唐义贞住在长江四都圭田村,组织上只给她四个月的粮票和两元钱,到11月11日她生下第二个孩子(是男孩),她把孩子交给老乡,自己回去找队伍。曾和贺一等五个女同志一起相聚过,她们互相约定:如果将来有人见到别人的丈夫,一定要传个口信,唐义贞传给陆定一的口信是:“只要我一息尚存,必定为革命奋斗。党籍虽然没有恢复,但我一定这样做。相信定一也一定会这样想的。至于夫妻,是次要的。如果能够团聚,当然愿意。为了革命而办不到的时候,也只能随它去了。”听了这个口信,陆定一说:“这是一曲正气歌,是一个革命者的遗嘱。”当年五月,由于叛徒的出卖,唐义贞被捕。“铲共团”用酷刑逼供,唐义贞大义凛然,威武不屈。最后,敌人把她的肚子剖开,疼得她满地翻滚,却不出声喊痛,只是啃地上的土,把嘴塞得满满的。就这样,她活活痛死了。死后,地上是血,嘴里是土。

陆老在对我们述说到烈士之死时,声音充满了悲怆和钦佩,同时,还交给我一篇写好的文章,题为《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其中有这样的字句:“她是革命的英雄,她是我的模范,我对她永远敬仰!”陆老对唐义贞的悼念,不仅仅是夫妻之情,而是非常崇高伟大的共产主义同志之情!

年仅二十五岁的唐义贞烈士是湖北武昌人,1926年在湖北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国民革命军北伐到武汉,带来许多传播革命的书籍,这革命的火种,点燃了青年人的革命火焰,唐义贞立即投身在革命洪流里,忘我地工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青年团。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武昌的马场变成了屠杀革命者的刑场,革命形势一下子从高潮转入低潮,洪流里的一部分青年,有人当了逃兵,有人投敌叛变,而刚满十八岁的唐义贞,却是疾风中的劲草,她鄙视懦夫,仇恨叛徒,勇敢地接受党团组织交给她的任务,机警地避开特务和暗探,工作做得非常出色。组织上为了培养这个有为青年,同年秋天决定送她到苏联学习。她兄妹六人,只有她这个最小的是女儿,她是家里的娇女,妈妈怎么舍得她到外国去呢?但是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她决定去!临行前,给妈妈行了一个传统的礼——跪在地上拜了拜,就毅然上路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离开温馨的家,此后再也没有见到母亲和亲人。在莫斯科,她同陆定一相识相恋,1929年结婚了。

革命者的工作是政治,生活也是政治,政治是第一的,而政治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它必然反映到家庭生活中来。陆定一与唐义贞,是志同道合的夫妻,在党内斗争方面,他们观点一致,互相信任。唐义贞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学学习,当时在校学习的王明等,为校长米夫重用,组成支部局,大搞宗派活动,凡持不同意见者,就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手段,开除党籍、团籍,送到西伯利亚当苦力。当时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表团,反对王明等人的做法,但无权过问。而唐义贞因为给支部局提意见,被戴上“反对支部局”的帽子,开除党籍,学籍,送到医务训练班,进行短期训练。陆定一回国,她仍留在莫斯科,她挺得住政治打击。归国后,同陆定一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秘密工作不能随便出门,不能去看母亲,连出门散步也是不允许的。后来被调到闽西苏区工作,担任卫生材料工厂的厂长。陆定一几次受迫害,受排挤,她理解,并且相信陆定一是对的。1933年曾有一位职位比陆定一高的干部找她谈话,说陆定一“逃跑了”,团中央连他的团籍都给开除了,“你不要再等他啦!”唐义贞大义凛然,掷地有声地回答:陆定一不会逃跑,他一定能回来,我等他!

当陆老对我们叙述完这段经过时,喟然长叹:“人生有一知己足矣,唐义贞就是我的知己,我一世也忘不了这个知己!”

有人可能关心:陆定一和唐义贞在长征时期失散的儿女,找到了没有?可以告慰烈士英灵的是:陆定一花了五十多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儿子和女儿。过程十分曲折,这里不再赘述。儿子陆范小定(养父家姓范,陆老不同意儿子改姓陆,就姓陆范,也不许他离开养父母),在1980年找到,那时小定已四十六岁;女儿叶坪失散五十三年,在1987年找到,那时她已五十六岁,陆定一抚摸着女儿的苍苍白发,断断续续地说:“五十三年前,我把你扔啦!现在又捡回来了,捡回来了…”

陆定一长期在宣传思想战线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倾注了全部精力,为党的理论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始终不渝地为中国革命英勇奋斗,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入思考和研究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方式、前途等问题。他积极推动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推行教育改革的试验,探索符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他积极推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形成和落实,对“双百”方针作出系统深刻的阐述。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关心党的建设,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耿耿忠心。在长达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陆定一同志忠诚勤勉,呕心沥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我们缅怀他的伟大功绩,要学习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

陆定一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我们要学习他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弘扬革命风范,继承革命传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附:对陆定一之子陆范家定的访问录:

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西外大街16号2排4栋,陆范家定侃侃而谈:

父亲陆定一和母亲唐义贞是1929年在苏联莫斯科结婚。后来回国,于1931年来到赣南闽西苏区。这年年底,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我的姐姐陆叶坪。1934年10月20日,父亲随主力红军去长征,母亲因为怀孕临产留在了苏区坚持游击斗争。整整一个月后,随红军游击队转战到长汀四都山区的母亲在圭田乡苏维埃干部范其标的家中生下了我,并取名叫小定。没到十天,反动派的搜剿使得形势迅速恶化,母亲把我托养给了范家,找队伍去了。这一走,母亲再也没能回来看过我,一个多月之后,她被捕被敌人剖腹杀害了,那年她刚刚二十五岁。

我的母亲当时化名唐一真,养父范其标只知道她是红军的干部,并不知道她的丈夫究竟是谁。老实本分的养父、养母自家没能有孩子。母亲牺牲后,养育我就好像成了他们夫妇二人的责任,他们对我如同对待亲生儿子一样,还照着范家的宗谱,根据母亲留下的愿望给我起了个名字,叫范家定。

那年头,家里穷啊!但他们东省西省硬是撑着送我上了私塾。按照当地的习俗,在我六岁的时候,养父母帮我娶了个八岁的老婆,也就是我现在的老伴。我十六岁上,老婆生下了女儿,我当了爸爸,后来共有了三男二女五个孩子。

在我长大成人后的一天,养父把我非常郑重地叫到身边,他端详着我的脸,一五一十地把我的身世说给了我。那一夜,我失眠了,往后的几日,我怎么也无法入睡,想啊想啊,谁是我的亲生父亲呢?

我想方设法四处打听,只要是有曾经在苏区战斗过的前辈回来故地重游,不管多远的路,我都会跑过去问:“您认识一个叫唐义贞的吗?您知道她的丈夫是谁吗?”1963年的一天,县委派人找到我,问我有没有母亲留下的东西。我拿出了一直珍藏着的母亲用过的铜盆,一床毛毯,一块父亲给母亲寄包裹用的篮花包布。当时我想,这一定是父亲想看看母亲的遗物。后来不知因为什么给耽搁了,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什么都无从谈起了。”说到这里,陆范家定用手抚着唐义贞烈士的墓碑,老泪纵横了。

其实,陆定一同志又何尝不在牵挂他早年失散在苏区的儿女呢!他1981年所写的《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中,第四部分就是“关于两个孩子”:

  那一年,我还在四都山里的伐木厂工作。快过中秋节了,一天,县委办公室来电话,说父亲要在福州见我,并嘱咐家里人能来多少来多少。四十六年了,我第一次见到我的亲生父亲,当时,我真想能飞。我和养父养母领着孩子来到了福州的西湖宾馆,父亲后我们到达,原本安排他休息,第二天再见面的,谁知他提出马上就见。会客室的门打开了,父亲走了进来,他一面看着我,一面紧紧握住了养父的手连声说谢。这时养父开口了:“唐义贞同志牺牲后,我不知道家定的爸爸是谁,所以就让孩子姓范了,现在你找到了儿子,还是让他改过来姓陆吧。”父亲沉思着,最后说:“你养了他四十六年,这是不能忘记的。你们范家没有儿女,年老应当照顾。所以我建议孩子的名字范家定不改为陆姓,而改成陆范家定。陆范这个新姓,我想是很好的,这是工农团结的姓,双方有利的姓,也是可以纪念唐义贞烈士的一个新姓。希望今后许多代,代代传下去。”就这样,在得到了有关部门认可后,一个意味深长的中国人的新的姓氏诞生了。如今,在长汀,连陆范家定在内,已经有祖孙三代十二个姓“陆范”的人了。

1987年,陆范家定在江西找到了姐姐陆叶坪,陆定一又赶到南昌见到了失散的女儿,了却了一生的愿望。

后来,陆范家定从县民政局副局长的位置上退休,他像对待亲生父母那样给范其标夫妇养老送了终。1996年5月,陆定一,根据他的遗愿,陆范家定从北京接回了父亲的部分骨灰,撒在了母亲唐义贞烈士的坟茔上。



陆 平:(公元1914~2002年),吉林长春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陆平的名字是熟悉的,因为就是那场席卷神州的文化大革命发动之初,在著名的北京大学校园里贴出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让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陆平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1933年2月初,陆平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2月底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一二九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部长、平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察军区、察哈尔军区、华北野战军三纵队政治部主任。1948年后,曾任中共中央华北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常委。1952年后曾任中共松江省委常委、黑龙江省委委员。1954年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解放后于1957年10月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校长。在北大担任领导期间,他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尊重和爱护知识分子。他主持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增设了生物、物理、计算技术、西班牙语等十多个学科,创建了十三陵等几个理科教学基地。他重视并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教学,着手创建了北大附中。他组织开展了胰岛素、微电子等十多项前沿科学的研究。他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北大、清华科研联手合作。他还领导制定了北京大学十年自然科学发展纲要,确定了重点发展的科研项目和学科。他力所能及地抵制“左”的错误路线和错误思潮,明确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法。在他的努力下,北大发展了一批教授党员,使一批知识分子骨干进入到领导岗位。

陆平一生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工作扎实,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从不贪图个人名利。

1975年后,陆平一出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部党组副书记,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六、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原北大校党委书记、校长陆平同志因病于2002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陆平逝世后,胡锦涛、李瑞环、李岚清、曾庆红、王兆国、贺国强、万里、宋平、薄一波、王光英、彭珮云、丁石孙、韩杼滨、任建新、宋健、李贵鲜、胡启立、罗豪才和肖克、杨成武、吕正操、马文瑞、郑天翔、李铁映、王汉斌、孙起孟、钱学森、邓力群等以不同方式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夫人石坚: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入党并进入晋察冀革命根据地。1944年,石坚和陆平在晋察冀根据地结婚,先后在平西、平北根据地做妇女工作。解放后,石坚主要在铁道团工委组织部、哈尔滨铁路局技术学校、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工作。



陆幼刚:(公元1893~1983年),广东信宜人。著名国民党政要、教育家、书画家。

北京大学毕业。

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护国、护法战役。后去日本深造。

回国后,历任广州元帅府秘书、江门市长、广州市政府秘书长、广东省政府秘书长、广东省代理省政府主席等。

抗战胜利后,任广州参议会议长、国大代表等。

1949年后到香港,创办培知中学,任董事长,未几赴美国南加州讲学,又任罗省中华学校校长,从事华文教育,并定居美国。

1983年在美国南加州家中逝世。



陆绍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工程学院政治委员。

陆德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主任。

陆载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白城兵器试验中心总工程师。

陆福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京沪铁路运输司令。

陆华宁:(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马祖岛防卫司令部司令。

陆小荣:(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联合作战训练暨督察部主任。

陆如龙:(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后勤次长室处长。

跟帖时间 2010-03-15 09:43:1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陆九韶传《陆氏家训歌》 -- 听听听听听听听——劳我以生天理定,若还惰懒必饥寒,莫到饥寒方怨命,虚空自有神明听。

听听听听听听听——衣食生身天付定,酒肉贪多折人寿,经营太甚违天命,定定定定定定定。

听听听听听听听——好将孝悌酬身命,更将勤俭答天心,莫把妄思损真性,定定定定定定定,早猛省!

跟帖时间 2010-03-15 09:37:5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陆氏的典故、趣事 -- 一枝春:源出《荆州记》。南朝刘宋时,有两位著名的文士,一个是《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另一个是诗人陆凯,他们两人情趣相投,常在一起撰文赋诗,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陆凯到江南任职时,范晔正居住在长安,他们二人远隔千里,很长时间没有见面,彼此都想念着对方。于是陆岂从江南把一枝梅花寄到长安范晔那里,赠咏梅诗一首,表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写道:“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即,我折取一枝梅花,让驿使捎到北方,交给你这住在长安的老友;江南本无什么可寄,姑且送给你这枝梅花作为纪念吧!后来,人们有它表示咏梅或别后相思。宋代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里就有了这个典故:“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

取陆为名:陆游归居山阴后,他尽力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陆游发挥自己懂医的特长,晚年在农村时,经常以方药来为远近村邻看病。他带着药囊,骑着驴子给农邻送药。老百姓感谢陆游,争着以酒饭款待他,有的还把他看作救命恩人,为了表达他们的敬意,甚至特地把孩子取名为陆。陆游作《山村经行因施药》: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行,共说向来曾话我,生儿多以陆为名。

庸人自扰:唐朝陆象先,曾在益州任都督府长史兼剑南道按察史,后又任蒲州刺史。他处理政事提倡仁恕,反对严刑峻法。有一次,有个小官吏犯了罪,陆象先只是责备了他几句就算了。小官吏的上司说:“像这样的罪犯应该判杖刑。”陆象先说:“人情是相差不多的,我的话难道他不了解吗?如果要用杖刑,应该从你开始。”陆象先经常对人说:“天下本来没有那么多的事,只是庸人自找烦恼,把事情越弄越复杂。处理问题只要能弄清是非,正本清源,事情自然就简单了。”

陆通歌凤:陆通字接舆,是春秋时楚国隐士,爱好修身养性,种田为生,楚昭王时,陆通见楚国政事动乱无常,佯装发狂而不做官。当时人称他为楚狂。孔子来到楚国,陆通经过他的门前歌唱道:“凤啊凤啊!德行为何如此之衰?来世不可期待。往世无法追回。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好保全自己。当今之世,能免除刑害就不错,福比羽毛还要轻,却不知道取得;祸比土地还要重,却不知道回避。算了吧,对人炫耀自己的德行。危险啊,留下自己的形迹。荆棘啊,不要挡住我的路!绕个弯走,不会刺伤我的足!”孔子停住,想与他谈话,陆通却匆匆走开,孔子没法与他交谈。

陆陇其孝母,忤逆儿悔过:陆陇其做灵寿县令的时候,颇有政声。他处理事情总是不动声色,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天,有个老太太控告她的儿子忤逆。陆立即将他儿子叫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个还没有成年的男孩,陆对老太太说:“我官署里正缺少小僮,你儿子暂时可以在这里服役,等到有人代替,我再教育他。”于是命那少年在他左右,寸步不离。陆陇其每天早晨起床后,毕恭毕敬站在太夫人房外,太夫人一起床立即进上洗漱用具,然后再进上茗饵。吃中饭时,他侍候在饭桌边,给母亲献上好吃的食物,而且笑容可掬,等到母亲吃饱,自己才去吃她剩下的饭菜。陆陇其一有功夫,就坐在母亲身边,给她讲一些故事或民间传说,使她愉快。太夫人稍有不舒服,陆陇其就为她扶腋搔痒,取药倒水,几夜不睡,毫无倦意。这样过了几月,那少年突然跪在陆陇其面前,请求回家。陆陇其故意说:“你们母子不和,为什么要回去呢?”那少年哭着回答:“小人一向不懂礼,得罪母亲,看到您的一切所作所为后悔不已。”陆陇其唤来他的母亲,母子相见,抱头痛哭。后来,那少年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子。

陆宗舆被开除陆氏乡籍:1919年6月中旬,浙江海宁县邑庙前,北门外海塘镇、海塔下等三处相继树立起三块五尺余长的石碑,上书“卖国贼陆宗舆”六个大字。陆宗舆,字闰生,1876年出生于浙江海宁,青年时期赴日本留学,归国后为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所器重,后任为中华汇业银行总理。这家银行名义上是经营中日两国间的汇兑事业,实际上是日本借款给北洋军阀政府的收支机关,陆宗舆事实上成为日本的公开代理人。1918年他与曹汝霖等人签订了“有线电报借款”和“吉黑两省金矿及森林借款”合同,将中国有线电报财产、收益和吉黑两省的森林金矿资源抵押给日本,这种卖国勾当,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群起而讨之,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后,陆宗舆家乡的民众在海宁县硖石镇召开大会,公决开除卖国贼陆宗舆的乡籍,不承认他是当地陆氏族内之人,并发表公电。北京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于6月10日下令将陆宗舆等人免职。海宁县人民闻讯后,即再次召开公民大会,决定建立卖国贼陆宗舆碑,当时“观者人山人海,途为之塞”。陆宗舆闻知后,急忙重贿海宁县知事为其毁碑,北京政府内务部也令浙江督军干预此事。当地民众更为激怒,奋起护碑。最后徐世昌总统恼羞成怒,亲自下令拆碑,但陆宗舆在乡亲面前丢尽脸面。

跟帖时间 2010-03-15 09:34:4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陆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望出河南;源自陆乡:全联典指陆氏的房望族和得姓源流。

剑南万卷;云间二龙: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最杰出的诗人陆游,有《剑南诗稿》,存诗近万首。万卷,言其著作和藏书颇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官至宝章阁待制。下联典指西晋朝时期的文学家陆机及其弟陆云。陆机,字士衡,吴县华亭人,曾官平原内史。其《文赋》为古代重要文学论文。陆云,字士龙,曾官清河内史,以文才与史陆机齐名,时称“二陆“亦称”“二龙”。

剑南万卷;洛下双龙: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诗人陆游,少年时深受家庭中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绍兴年间应礼部试,被秦桧所废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年间投身军旅,后官至宝章阁待制。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一直受到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谕。一生创作诗词九千多首(现存),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下联典指西晋朝时期的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吴县华亭人,太康末年同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被称为“二陆”、“双龙”。陆机,字士衡,曾官平原内史;成都王司马颖讨伐长沙王司马乂时,任他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后因谗言被杀。诗作重藻绘排偶,也善作骈文,有重要文学论文《文赋》。陆云,字士龙,曾任清河内史等,后与兄同时被司马颖所杀。诗作重修饰,著有《陆士龙集》。

河北三虎;洛下双龙:上联典指西晋朝时期的陆晔、陆机、陆景文章盖世,人称“三虎”。下联典指西晋朝时期的文学家陆机与陆云兄弟俱有才名,二人遇害,时人有“穴碎双龙”之语。

唐推内相;清著循声: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大臣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唐大历年间进士,唐德宗时官翰林学士,参与机谋,唐建中年间德至奉天避乱,许多诏书都由他起草。贞元年间官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勇于指陈弊政,主张废除两税以外的一切苛敛,又建议改进边防事务,后被裴延龄所谗而罢相。所作奏议,多用排偶,条理精密,文笔流畅。著有《翰苑集》。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学者陆陇其,字稼书,平湖人。清康熙年间进士,历任知县和行取御史。与学者陆世仪并称“二陆”,著作有《困勉录》、《三鱼堂文集》等。

烟波一叟;桑苧半旗: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文学家陆龟蒙,字鲁望,吴郡姑苏(今苏州)人。曾任苏、湖二郡从事,后退隐松江甫里,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朝中曾以高名义征召,他不去。诗以写景咏物为多,有《耒耜经》等。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茶道专家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复州竟陵(今湖北省于门)人。自称桑苎翁,性格诙谐,闭门著书,不愿做官。以嗜茶著名,并对茶道很有研究,著有《茶经》三篇。他是当时品茶的最高权威,被奉为“茶神”。

鹅湖学派;莲社高风: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学者、教育家陆九龄、陆九渊兄弟,抚州金溪人,与兄陆九韶并称“三陆之学”。陆九龄,字子寿,学者称复斋先生,乾道年间进士,曾任兴国军教授,通晓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著作有《复斋文集》。陆九渊,字子静,曾在象山结茅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乾道年间进士,曾任靖安、崇安二县主簿、国子正,官至奉义知荆门军。知朱熹长期辩论,著作被编为《象山先生全集》。兄弟二人曾在鹅湖讲学,被称为“鹅湖学派”。下联典指南朝宋国的道士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人,早年弃家修道,他固辞而离开,居庐山,与诗人陶渊明、僧人慧远等人在东林寺结白莲社。宋明帝时奉召到建康,在崇虚馆收集道经,加以整理,奠定了《道藏》初步基础,并促使南方各派汇归一派,世称“南天师道”。所撰《三洞经书目录》,是最早的一部道藏书目。

奇童知孝;才女工诗:上联典指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六岁时作客,在九江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他怀里揣了三个,临走施礼时掉在地上。袁术问他,他说:“带回家给母亲吃。”传为孝亲佳话。下联典指清陆观莲,其母孕时见观音授其莲花,故生下她后取名“观莲”。长而工诗,与丈夫殳丹生一起归隐,著有《蒋湖寓园草》。

赠梅世泽;怀橘家声: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陆凯曾自江南寄梅至长安与范晔。下联典指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事典。

诗书开越;忠孝传家: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陆贾说南越王赵佗归汉,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陆秀夫精忠报国之事。钱岗村位于从化市与广州市白云区交界处,四周是深绿色的荔枝林,果熟时节,树上“飞焰欲横天”。据《陆氏族谱》记载,钱岗村为南宋宰相陆秀夫后裔所建,村内陆氏村民不仅供奉陆秀夫,还认为他是陆贾的传人。陆氏广裕祠堂建筑共三进,总面宽13.8米,总进深44.2米,建筑面积共816平方米,占地面积约992平方米。它坐北向南,主座三进厅堂的中间均为木构架,两旁为山墙承重,屋面素瓦,但屋顶为悬山顶,有北方建筑遗风,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祠堂中具有明显北方风格的一个实例。在2003年报月,祠堂获得了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在村民的保护下,它完好地保留了七个朝代的历史遗迹。



2.五言通用联:

云间二龙跃;剑南万卷诗:此联为陆氏宗祠堂联。上联典指西晋朝时期的文学家陆机及其弟陆云事典。下联典指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最杰出的诗人陆游事典。

书目藏三洞;文苑号二陆:上联典指南朝宋道士陆静修,字元德,吴兴人。曾在庐山修道,有《三洞经书目录》,为最古的道藏书目。下联典指指西晋文学家陆机及其弟陆云。陆机,字士衡,吴县华亭人,曾官平原内史。其《文赋》为古代重要文学论文。陆云,字士龙,曾官清河内史,以文才与史陆机齐名,时称“二陆“亦称”二龙“。

新语称善论;伯言拜将军: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大臣陆贾,有《新语》十二篇,高祖称“善”。下联典指三国时期吴国的军事家陆逊,字伯言。于陆口大败关羽,破刘备连营,拜辅国将军。

赠梅明友爱;怀橘表孝心: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陆机与范晔友善,陆给范有《赠梅》诗一首。下联典指三国时陆绩年六岁,在做客中怀橘遗母,袁术奇之。

苏州天随巷;耕读绿柳庄:安徽省天长市陆氏宗祠“天随堂”联。

天随家声远;苏州世泽长:安徽省天长市陆氏宗祠“天随堂”联。



3.六言通用联: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此联为西晋朝时期的文学家陆机《猛虎行》诗句联。



4.七言通用联:

官无长物唯求石;家有遗书何用金:上联典指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事典。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陆游事典。

朝来色艳芦江橘;春到香分陇阪梅:上联典指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事典。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陆凯曾自江南寄梅至长安与范晔事典。

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此联为南宋朝时期的最杰出的诗人陆游诗句联。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此联为南宋朝时期的最杰出的诗人陆游诗句联。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此联为南宋朝时期的最杰出的诗人陆游诗句联。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此联为南宋朝时期的最杰出的诗人陆游诗句联。

顾渚一瓯春有味;东风百里雪初晴:此联为清朝同治年间的状元陆润庠自题联。陆润庠,字凤石,江苏元和人,是清朝末代皇帝傅仪的师傅。

玉管漫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绮筵新:此联为明朝诗人陆圻《与歌者陈郎》诗句联。

同居十世儒门第;六相三贤理学家;宋陆儒门:江西省金溪县延福乡青田里陆氏宗祠联。象山所在的陆氏家族曾因十世同堂不分灶而名动大江南北。《西江陆氏家乘》卷七“恩典”记载:“皇帝制曰:江西金溪青田陆氏,代有名儒,载诸典籍。聚食逾千指,合灶二百年。一门翕然,十世仁让。惟尔睦族之道,副朕理国之怀。宣特褒异,敕旌尔门,光于闾里,以励风化。钦哉。”中国自古就有“以孝治国”之说,而宋代尤甚。陆氏家族能二百年不分家,十世而同堂,此为以孝治家的典型,故而受到国家的重视,得到皇帝的下诏旌表,荣耀故里和神州。但今日我们遍访青田村,陆氏大家族所生所息的痕迹几乎丝毫不存,我不禁有些惆怅。观现今的陆氏宗族牌楼,青砖砌就,上复青瓦,显见得是近百年的建筑。当年,陆氏大家族就是聚在祠堂内就餐的,先击鼓三通,象山先生六兄弟和众子弟在其父陆贺率领下拜祖先,然后则同唱由九韶先生撰写的三段《家训歌》,唱完后,众人才能开始就餐。这是一篇真正民间的家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天命、勤俭持家、收敛心性的精神。在这样的精神熏陶下,陆氏六兄弟皆贤,其中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以学识之博而声名远扬,号称“金溪三陆”。



5.八言以上通用联:

怀橘归遗,奇童知孝;梦莲应兆,才女工诗:上联典指三国时期吴国人陆绩,字公纪,官至郁林太守。能天文、历算,作《浑天图》,注《易》,撰《太玄经注》。他六岁时,曾在九江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他怀里揣了三个,临走施礼时掉在地上。袁术问他,他说:“带回家给母亲吃。”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奇女陆观莲,据说她母亲梦中见观音送给莲花,故生下她后取名“观莲”。与丈夫殳丹生一起归隐,著有《蒋湖寓园草》。

母子乔迁,六百余年同歌乐土;兄弟联争,寻常科第克继书香:广东省鹤山市雅瑶镇隔朗村陆氏宗祠联。根据隔朗村《陆氏族谱》记载,隔朗陆氏的始祖为陆顺宗。陆顺宗的祖先大约在北宋年间从浙江省平湖县迁至南雄珠玑村居住。是个书香之家。陆顺宗别号和斋,于南宋初建炎年间自珠玑村南迁(稍先于罗贵等领导的那次大迁徙几的)。在古冈州社仓地(今新会城)落脚。在当地置有田产,生活颇称饶足。陆顺宗于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生子名龟龄,龟龄字天锡,号灵庵,活到八十一岁。龟龄于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生子名士龙,士龙字跃衢,只活到三十七岁。士龙生有三子:长子德显,次子德明,三子德信。陆顺宗翁传到了这第四代,已是颇为显赫了。这古冈州社仓地陆氏成了官宦书香之家。三个儿子或做小官,或考取了功名。长子德显字能昭,号扬庭,官任冈州仓(粮仓)大使,娶郭知县之女为妻。次子德明字能朗,号亮轩,远赴广西习读,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在广西考中了解元。三子德信字能忠,号诚生,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也考中了解元。故有“兄弟双解”之称。联语表述的便是陆氏在这里的开村史。由于这村场选得好,风水俱佳,人丁兴旺,耕地充足,历经几代,子孙繁衍。德显翁的子孙在原开村处聚居,建立了北社。德明翁的孙子沿着山坡向南发展,建立南社。亦有部分子孙迁居别处地方,另开新村。这些氏族派系,后人编有《隔朗陆氏族谱》都有详细记载。此支开村始祖陆德明翁看中了隔朗田庄这个地方,回去和母亲、兄弟商量。母亲和大哥德显都同意从窑头新村迁往隔朗田庄。三弟德信因妻子郭氏是天河堡人,夫妻经过商量,决定迁到天河堡平冈村居住。这平冈村边有一个小湖,人称小湖平冈,以区别于其他多处的平冈村。德信翁生二女,无子。后由德明三子机孙过继为子,在小湖平冈开族。他们在窑头新村置有田产,历代由当地人佃耕,每年农历1月16日,陆氏各地子孙,都必云集窑头新村,聚餐祭祖。由佃户们负责开大锅饭,唯一的菜肴是当地人特制的“禾草焗鱼”。这个活动延续数百年,至1950年方止。德显、德明于元朝元贞年间奉母乔迁在卧牛山的牛尾部位建屋开村,成为隔朗村的开村祖先。

跟帖时间 2010-03-15 09:32:2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陆氏的字辈排行 -- 贵州独山陆氏字辈:“景运庆龙光”。

贵州罗甸陆氏字辈:“锦毕庆龙光增强德永昌朝廷金道义荣跃秀林章”。

贵州陆氏一支字辈:“明锦应忠培朝廷登国智有银开金凤民华极意堆”。

贵州陆氏一支字辈:“应思士志永世其昌久远安定立正朝纲尚奉青田道义文光规矩方圆万代同邦”。

浙江江山陆氏字辈:“文韬武爵学富才高凤凰来朝德盛隆古聪哲睿良仁敬慈惠恭友睦姻垂竹帛智廉勇艺励雍和芳声照曜盈宵汉秀裔积庆绵泽长光前裕后书可久泰集勋名士为祥”。

浙江枫石陆氏字辈:

十一世衍派:“文韬武爵”;

十二世衍派:“学富才高”;

十三世衍派:“凤凰来朝德盛隆古”;

十四世衍派:“聪哲睿良仁敬慈惠”;

十五世衍派:“恭友睦姻垂竹帛智廉勇艺勵雍和”;

十六世衍派:“芳声照曜盈宵汉秀裔积庆绵泽长光前裕后书可久泰集勋名士为祥”。

浙江陆氏一支字辈:“为盛国朝荣□绪世仁祖”。

江苏陆氏一支字辈:“谨炳青秀长日月照山光”。

江苏太仓陆氏字辈:“宁晋致远 清敛孝政 仪相征雄”。

江苏滨海陆氏字辈:“广求学古通今士文有安邦治国臣”。

江苏吴江陆氏字辈:“传家惟孝友华国本诗书鼎亨延世祚恒业守丕基”。

安徽寿县陆氏字辈:“传家典兴彦邓广政忠邦怀凤锦克治”。

安徽濉溪陆氏字辈:“申方月乃迪继静照起后继树连年青”。

安徽肥西陆氏字辈:“传家经伦立建才德”。

湖北黄石陆氏字辈:“登宝垂隆宏才圆士德”。

湖北孝感陆氏字辈:“继业家申远开天白盆龙”。

湖北大冶陆氏字辈:“永正秦元安定登保垂隆红才”。

四川西昌陆氏字辈:“志昌远文明心龙”。

广西蒙山陆氏字辈:“连积长远…”

山东陆氏一支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仰圣昭春光”。

全国布依族、水族陆氏统一字辈:“景远庆龙光祯祥德永昌朝廷钦道义荣耀绣麟章”。

陆氏一支字辈:“应士正万家发兴守中启国益维永成远开光明大显祖广有德学秀克必立”。

陆氏一支字辈:“天家明文维新兆”。

陆氏一支字辈:“土怀建立修先”。

陆氏一支字辈:“承世先永郁敬启召宣家乘以立”。

陆氏一支字辈:“红叶在修身相贤得乃大”。

陆氏一支字辈:“尚兴起家钰安邦仲伦常世地大吉昌”。

跟帖时间 2010-03-15 09:29:2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陆氏的家谱文献 -- 江苏江阴陆氏世谱十七册,(清)陆炜纂修,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无锡陆氏世谱,著者待考,秀野堂木刻活字印本。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无锡陆氏世谱,首一卷,(清)陆熊祥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783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卷。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无锡陆氏世谱,首一卷,正编九十卷,后编五卷,(民国)陆绍云等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仰贤堂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无锡陆氏世谱一百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国)陆瑞星等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仰贤堂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无锡陆氏宗谱,(民国)陆耀明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无锡陆氏世谱九十卷,首一卷,(清)陆大镌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无锡陆氏世谱摘录,(民国)陆熊祥录,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手抄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太仓平原宗谱,著者待考,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吴江汾湖陆氏族谱,著者待考,近代传抄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吴江汾湖陆氏世系,(清)陆焯辑,清咸丰年间手抄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吴江陆氏先德录一卷,(清)陆乃普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羲经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吴江先德录续刻一卷,(民国)陆鼎奎辑,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吴江平原松陵陆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陆乃普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

江苏吴江松陵陆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陆维钰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手抄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吴江陆氏世略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柳弃疾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陆氏宗谱十八卷,(清)陆华玉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永言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陆庄陆氏世谱二十九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怀忠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晋陵茅庄陆氏宗谱八卷,(清)陆南昌纂修,清同治国十一年(公元1872年)怀忠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武进樟村陆氏宗谱十六卷,(清)陆德秉等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继述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江苏武进樟村陆氏宗谱十八卷,(民国)陆兰亭等修,民国九年(1920年)继述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晋陵陆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陆世法等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刻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州白云湾支陆氏汇修宗谱一卷,(清)陆尔隽纂辑,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怀忠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下浦陆氏本支浦十六卷,首一卷,(清)陆鼎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善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下浦陆氏本支浦十七卷,首一卷,(清)陆钟英等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善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宜兴陆氏世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仁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宜兴陆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总编三卷,(民国)陆慰望等编,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

江苏昆山水东陆氏谱系七卷,首一卷,(清)陆宏钟等修,传抄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昆山槎溪陆氏族谱,(清)陆娣纂修,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嘉荫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溧阳阳羡溪西陆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清)陆景宣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仁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苏州陆氏葑门支谱十七卷,首一卷,(清)陆锦娘等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丰裕义庄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苏州陆氏六支家谱一卷,(清)陆启呆纂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苏州平原陆氏支谱,(民国)陆庄浩等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苏州陆氏世谱,(明)申时行等修,明朝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图书馆。

江苏苏州陆氏宗谱四卷,(清)杨壬林木刻活字印本,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江苏苏州吴郡陆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清)陆嵩纂修,清咸丰年间手抄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七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苏州平原陆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清),陆增炜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苏州平原陆氏续修谱略,(清)陆街重录,清朝末年摘抄本。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苏州包山后埠支陆费氏支谱,(清)陆费荣等编,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江苏陆氏世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年间仰贤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九~十一卷,第四十四卷上册、第四十七卷、第六十二卷、第六十七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陆氏世谱,(民国)陆凤韶等编,民国年间仰贤堂铅印本,今仅存第九卷、第三十八卷、第五十一卷、第五十八卷、第七十三~七十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陆氏世谱一百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国)陆佐运等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仰贤堂铅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六卷、第五十七卷。现被收藏在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江苏盐城陆氏宗谱七卷,(清)陆心斋等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景忠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淮安山阳陆氏族谱八卷,(清)陆求可等修,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思过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泰县海陵陆氏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清)陆恩荣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三德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平湖陆氏家史五卷,(清)陆鸣銮纂修,清朝年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上虞上虞雁埠陆氏宗谱六卷,(民国)陆荣泰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兄弟印刷所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吴兴陆氏支谱六卷,(清)陆积昌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吴兴陆氏支谱,(清)陆维纂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吴兴月河陆氏支谱,(民国)陆树堂等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南京图)

浙江金华东阳陆氏宗谱,著者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金华东阳陆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陆应记等纂修,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金华东阳陆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陆兆台等修,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金华东阳陆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陆文焕等修,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金华东阳陆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陆中华等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金华东阳陆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陆庆培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金华东阳陆氏宗谱续编,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四~三十二年(公元1898~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金华东阳陆氏宗谱前编,著者待考,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海宁海昌鹏坡陆氏宗谱三十卷,首两卷,(清)陆振之纂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海宁海昌鹏坡陆氏宗谱三十卷,(民国)陆鹤翔等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希贤祠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

浙江绍兴陆氏族谱,(清)陆曾纂修,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绍兴两溪陆氏家乘四卷,(清)陆岳阳纂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梅湖陆氏宗谱六卷,(民国)陆遵修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中正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嘉兴吴郡陆氏窦巷支世系图表,(民国)陆祖谷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

浙江宁波四明月湖陆氏宗谱十二卷,首两卷,末两卷,(民国)陆本豫等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绳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余姚剡湖陆氏世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陆富祥等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余姚孝义陆氏宗谱七卷,首三卷,(民国)陆今修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咸秩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鄞县四明月湖陆氏重修宗谱十二卷,首四卷,末一卷,(民国)陆本豫纂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绳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鄞县韩岭陆氏宗谱两卷,(清)陆洪才等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永福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韩岭陆氏宗谱两卷,(清)陆益广等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永福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韩岭陆氏宗谱两卷,(民国)陆衍聚等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永福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清源陆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民国)陆根土等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万龄陆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民国)陈运鹏纂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继志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四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虹麓陆氏宗谱八卷,(民国)张虬公重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长兴陆氏家乘,(清)陆连勋等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兰溪陆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登胜乡文化站。

浙江当湖陆氏羲门家谱,(清)陆祖光修,陆元勋续修,清同治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上海陆氏宗谱,(清)陆位纂修,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云间陆氏家乘四卷,首一卷,(清)陆昌耀纂修,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松江档案馆。

上海云间珠溪陆氏谱牒,(民国)陆修先等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石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上海云间珠溪陆氏谱牒,(民国)陆修先等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陆氏世系表,(清)陆咏荃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稿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嘉定市博物馆。

上海崇明陆氏世谱,(清)陆坤元等修,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行素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崇明陆氏世谱,(清)陆坤元等修,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行素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崇明陆氏世谱,(清)陆志铨等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不分卷。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崇明陆氏世谱,(清)陆菊亭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上海崇明陆氏大宗世谱,(清)陆运涛等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崇明陆氏大宗世谱,(民国)陆志铨等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崇明陆氏世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书名据版心题,记事至清道光间。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安徽太湖陆氏宗谱,(清)陆钰山等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怀橘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安徽太湖陆氏宗谱,(民国)陆邦彦等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怀橘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安徽历阳陆氏宗谱两卷,(清)陆天锡等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双璧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安徽潜山陆叶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清)陆济川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歙县陆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湘阴罗湘陆氏支谱,(民国)陆传薪等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河南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广东陆氏世德记,(清)陆师彦等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广西邕宁陆氏族谱一卷,(民国)陆仰阶纂,1949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档案馆。

通城陆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清)陆彝典等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以文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陆氏世谱二十四册,(清)陆浩如等修,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吴兴市图书馆。

东溪陆氏支谱四册,(清)陆徵君专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杭县图书馆。

云阳陆氏族谱十八册,(清)陆恒泰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丹阳市图书馆。

陆氏世谱四册,(清)陆行贞续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开越陆氏世德记六卷,(清)陆师彦等辑,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图书馆。

包山后阜支陆费支谱两册,(清)陆文灏等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南渡陆氏家谱,墓图两册,(清)陆凤翔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杭县图书馆。

陆氏葑门支谱十八卷,(清)陆锦灏重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陆庄陆氏世谱二十八卷,(清)毛羽丰等序,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武进市图书馆。

陆氏平原宗谱二十一卷,(清)陆增炜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无锡观前陆氏世谱四卷,(民国)陆凤周等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无锡市图书馆。

珠溪陆氏谱牒十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松江图书馆。

陆庄陆氏世谱三十卷,(民国)陆鹤舟等重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武进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下浦陆氏本支谱二十六卷,(民国)陆耀科等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武进市图书馆。

跟帖时间 2010-03-15 09:26:0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陆氏的各支始祖 -- 陆经济:字定宇,号安亭,宋理宗埋,任浙江处州府尹,生宋嘉泰壬戌,卒元大德已亥。享年九十八。出处详引。娶鄒氏发秀生宋嘉定茂寅卒元大德癸卯,享年八十六俱葬古路寺后坤山艮向。子一:显明。是为浙江江山枫石陆氏宗谱始祖。

跟帖时间 2010-03-15 09:21:4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陆游的轶事典故 --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真相: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婉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31岁的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诗人七十五岁时,住在沈园的附近,这年唐琬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重游故园,挥笔和泪作《沈园》诗:(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烟雨沈园中,恍恍惚惚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诗人,正缓步踱过伤心桥,踯躅在满地落叶中。已无蝉声,也无画角,只有一个默然凝望断墙柳絮的老人。
  诗人八十一岁,又作梦游沈氏园亭诗,写下了: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这两首诗以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关联到一起,既表示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老而弥坚,至死不变,也寓示唐琬高洁的品行,坚韧的节操,更表现出两人的爱情,尽管经历了尘世风霜,天荒地老,但不变依旧。
  诗人八十四岁,离逝世只一年,再次重游沈园,怀念唐婉,此情至死难忘。
  《春游》诗云: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是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自知不久于人世,仍然念念不忘当日眷侣,这一梦长达五十年——半个世纪,虽然仍自感匆匆,却赢得了天长地久,这正是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崇高的精神境界。
  从那首脍炙人口的《钗头凤》词、传说中唐琬的唱和开始,加上他几十年后陆续以沈园为题悼念唐琬的几首诗,陆游用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爱情悲剧。
  陆游临终前一年,再游沈园,写下最后一首思念唐婉的诗:《春游》: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跟帖时间 2010-02-05 23:49:3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陆氏的历史名人(一) -- 陆 贾:(公元前240~前170年待考),楚人。西汉著名政治家、辞赋家。

陆贾早年随刘邦平定天下,口才极佳,常出使诸侯。刘邦即帝位后,他受命出使南越,说服尉佗接受汉朝赐予的南越王印,称臣奉汉约,被任为太中大夫。刘邦即位之初,重武力,轻诗书,以“居马上得天下”自矜,他乃建议重视儒学,“行仁义,法先圣”,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统治方略,遂受命总结秦朝灭亡及历史上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共著文十二篇,每奏一篇,高祖无不称善,故名其书为《新语》。

哲学上提出宇宙万物都是“天地相承,气感相应而成者”,反对神仙迷信思想,但也有圣人“承天诛恶”和天人感应的神秘思想。后人称《新语》开启贾谊、董仲舒的思想,成为汉代确立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先声。刘邦死后,吕氏称制,大封诸吕为王,他乃称病免职家居。后劝说丞相陈平结交太尉周勃,联络汉代大臣和宗室王侯,对诛杀诸吕、迎立文帝起了很大作用。孝文帝时,再使南越,使尉佗去帝制,归附汉朝。著有《楚汉春秋》和《新语》等。

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贾一生所做的事情主要有四件:一是为刘邦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赵佗去帝号,向刘邦称臣。二是劝说刘邦读《诗》、《书》,使其明白“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道理。三是在吕后专权、刘氏天下岌岌可危的时候,劝说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捐弃前嫌团结一致,从而为日后平定诸吕之乱奠定了基础。四是为汉文帝再度出使南越,劝南越王赵佗第二次去帝号,恢复与汉王朝的臣属关系。

在这四件事中,最能展示陆贾才华与思想光辉的是第二件事情,《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云:“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这是陆贾写作《新语》的缘由,其大旨是为汉天下作长久计。《新语》在稽查古今成败之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其开篇为《道基》,为什么把“道”作为开篇?陆贾认为:“道”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只有奉行“道”的纪纲原则,才能够达到“国治”。从这里出发,陆贾对历史的兴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般认为,入汉以后,总结秦亡原因并获得重要影响的是汉文帝时的贾谊。贾谊的一篇《过秦论》,不但使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而且还给人造成这样的误解:似乎认真总结秦亡天下原因的只有贾谊,是贾谊率先看到了隐藏在盛世之下的危机。其实,远在贾谊之前,陆贾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新语》十二篇中,陆贾多次论及秦失天下的原因。如他在《新语·道基》中指出:“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故虐行则怨积,德布则功兴。”又在《新语·辅政》中说:“尧以仁义为巢,舜以禹、稷、契为杖,故高而益安,动而益固。…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以赵高、李斯为杖,故有倾仆跌伤之祸。”像这样的例子,在《新语》中比比皆是,可以说,关注秦亡天下,从中引出经验教训的是陆贾《新语》的重要内容。

自陆贾首发过秦论之嚆矢后,继续关注秦失天下的是贾山,《汉书·贾山传》云:“孝文时,(贾山)言治乱之道,借秦为喻,名曰《至言》。”贾山的《至言》载于《汉书》本传,从其内容来看,其基本思想是对陆贾思想的深化,贾山之后才出现贾谊对过秦的论述。我们这样说,绝无贬低贾谊《过秦论》之意,只是想说,有汉一代,以秦为喻,关心治乱之道的始作俑者是陆贾。

汉得天下以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时,陆贾能率先看到隐藏在歌舞升平背后的危机,以其思想的前瞻性向沾沾自喜的刘邦进上一言,对于维护两汉四百年的基业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由于陆贾提出的问题是有汉一代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他对问题的提出势必要引起有汉一代思想先锋人物的高度重视。换言之,陆贾思想的先行性和敏锐性,使他成为汉初最富有思想的先锋人物,正是他开启了贾山、贾谊以秦喻治乱之理的先河。

陆贾劝刘邦读《诗》、《书》,从中了悟治乱之理,那么,刘邦是否这样做了呢?答案是肯定的。据严可均《全汉文》卷一引《古文苑》,刘邦晚年曾写过《手敕太子》的诏书,诏书云:“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刘邦的愧悔之辞显然是因陆贾“时时前说称《诗》、《书》”而起的,进而言之,如果没有陆贾向刘邦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并用”之理,使刘邦改变对《诗》、《书》的看法,刘邦又如何能在太子面前申明《诗》、《书》的重要性呢?从这一意义上讲,陆贾在汉初统治思想的形成和建树方面有重大作用,其地位也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

本书按:

大夫山:据说因山顶经常云遮雾掩,山色朦胧而被称为“大乌岗”,后传说为纪念葬于该山的陆贾大夫而改名大夫山。因战乱多年,汉高祖不想再用兵征伐已在番禺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佗,于是派陆贾南下说服赵佗归顺汉朝,还代表汉朝廷授印封赵佗为南越王。陆贾因此有功,被封为上大夫。刘邦死后,吕太后专权,视岭南一带为蛮夷之地。赵佗不满,再次自立为南越武帝。后汉孝文帝再次派陆贾南下,又一次说服赵佗归顺汉朝。前后十七年间,陆贾两下番禺,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贡献。陆贾是否死于番禺葬于大夫山,史书并无记载。改名大夫山,是当地人民对陆贾的敬重和怀念。

陆贾墓:陆贾墓位于陕西省永寿县店头镇桃花塬边。1981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竖立署名永寿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标志碑一块。旧有石碑一通书“汉太中大夫陆公贾之墓”署清代陕西巡托毕沅。该墓三面环沟,一面接塬,现属店头镇关牛山林场,周围松柏杂树交翠。1980年元月永寿县人民政府公布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并设有文保小组及文保员。



陆 绩:(公元187~218年),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著名三国时期天文学家。

陆绩与陆逊同族。年幼的时候,在接见袁术之际将席上的蜜柑偷藏入袖中,被问及,说是要带回去给母亲吃。后诸葛亮舌战群儒时被驳斥为小儿之见。

陆绩在任期满返乡,从当时郁林郡所在地布山县回苏州的陆路遥远,行程艰险有阻,只能走水路行。其行程是从布山北向黔江下船取水道经广信(今梧州市),转上桂江经始安(今桂林市)过灵渠,通湘江至长江下运河往家乡苏州。

陆绩起程当天,不少当时地方官员和两岸百姓自发到江边到码头相送。当官船开到铜鼓滩(卵石大滩)时,由于黔、郁两江汇流水势加急,又由于陆绩任职时从不收取财礼,无多行李,船上的行李也只是原来上任时带来的,所以轻舟渡水难压风浪,船只摇摆不定。无奈之下,船家建议陆绩人靠近铜鼓滩请人搬一大石压舟,陆绩同意这一做法。当大石被附近一群自告奋勇村民抬上船后,陆绩拱手拜谢大家说:“我在布山当官有好多年了,我把布山视为自己的第二个故乡,布山盛产名茶、名果、名桂,天下闻名,我搬一块石头,一是用来压船,二是以后思念布山,看到这块石头就想起布山了,永远思念,也不会忘记布山人名对我的爱戴。”

船家和前来义务搬石的百姓听后,看着这位真正两袖清风的父母官为百姓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即将还乡之际还不忘布山百姓,当场者无不感动得流下依恋泪…。

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过去了,陆绩的克己奉公、清廉,正气的事绩至今一直还在桂平老百姓中传颂。后人为纪念陆绩的功勋,曾在桂平城东处建造一所"陆公馆",内列有陆公画像及事绩供人们瞻仰颂念。



陆 逊:(生卒年待考),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人。著名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陆逊家世为为江东大族。其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都尉。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和,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病死。在此之前陆康已将陆逊与亲属送往江东。陆康子陆绩尚幼,所以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

青年陆逊是温文尔雅的一介书生。当时,陆绩及其外甥顾邵以博览书传齐名,陆逊、张敦、卜静次之,风声流闻,远近知名。但历史却把陆逊推上了政治舞台。

孙策死后,孙权继领其众,为将军,“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陆逊年仅二十一岁,应召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历仕东、西曹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今湘江海宁)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海昌境内连年遭旱灾,他开仓赈济贫民,组织生产自救,缓和了灾情,因此深得民心。

东汉末年,许多农民因逃避赋役而投靠豪强大族,沦落为依附民;豪强大族为了反抗政府征发、保卫和扩大既得利益,把依附民组成武装队伍。这类豪强武装依山阻险,被官府称作“山贼”、“山寇”。他们经常扰乱地方,有的豪强集团还与曹操遥相呼应,对抗孙吴政权,成了孙吴政权的隐患。

当时吴郡、会稽、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北)一带也有很多逃户。针对这种情况,陆逊采用查户整顿的方法,将其中的精壮招募为部曲,其他则用于屯田。时会稽有山贼大帅潘临,造反多年,官府无法平定。陆逊便招兵进讨,终将其平定。时陆逊手下已有两千余人。

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鄱阳的贼帅尤突作乱,影响甚大,陆逊率军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将其讨平,斩首数千。陆逊因功被拜定威将军,屯兵利浦。

通过这些战事,陆逊初步显示了出众的军事才能,很受孙权器重。孙权便将孙策的女儿嫁与陆逊,并经常找他商讨治国大策。

时东吴境内的许多山区越族居民据险自守,不服从孙权政权的统治,并不断起事反吴。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陆逊向孙权建议:“方今英雄棋跱,豺狼规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孙权采纳其建议,任命他为右部督。同年,费栈被曹魏策反,在丹阳煽动山区越族居民起事,充当曹军内应,配合曹军。孙权命陆逊率兵前往征伐。时费栈人多势大,陆逊带去的兵马较少,敌我悬殊。但陆逊采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里派人潜入山谷吹号击鼓等疑兵之计,很快击破费栈武装。勒令各山区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编入户籍,种田纳赋,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万余,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之后,陆逊率所得精兵回驻芜湖(今安徽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这时却上表告陆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陆逊返回知道此事后,反为淳于式说好话。孙权也有些不解,问:“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陆逊说:“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孙权说:“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孙权对其风范甚为佩服。

陆逊虽然在早期活动中初露锋芒,但并不甚为人知,直到建安末年,吴、蜀争夺荆州时,他才脱颖而出,成为吴军一位杰出的后起之秀。荆州地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为争夺荆州,进行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战后,刘备刘备占据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孙权占据了江夏郡和南郡南部。刘备占领荆州大部分地区,既阻碍孙吴势力向西扩展,又威胁着孙吴侧翼的安全,成了孙权的一块心病。从此,吴、蜀争夺荆州的纠纷越闹越大。

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农历8月,蜀前将军关羽水淹魏七军,生擒主帅左将军于禁,乘胜围攻败退樊城(今湖北襄樊)的魏征南将军曹仁,一时威震华夏。魏王曹操采纳丞相司马司马懿、曹椽蒋济的建议,利用刘备拒不归还所借荆州,吴蜀联盟出现破裂之隙,派人劝说东吴孙权抄袭关羽后方,并许诺把江南封给孙权。驻军陆口(今湖北蒲圻)的东吴大将吕蒙认为,关羽素怀兼并江南的野心,是对东吴的很大威胁,建议孙权趁机消灭关羽,以解除后患。孙权采纳其计。农历闰10月,为隐蔽企图,吕蒙称病返回建业,途经芜湖,陆逊前去拜见。陆逊对吕蒙说:“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当可忧也?”吕蒙说:“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陆逊:“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见至尊,宜好为计。”吕蒙大惊,但为不泄露军机,便说:“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经此番交谈,吕蒙发现陆逊是可用之才。后吕蒙拜见孙权,孙权问谁可以替他在陆口指挥,吕蒙极力推荐陆逊,并说:“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即拜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

陆逊至陆口,即写信给关羽,书中写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廪良规。”又说:“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闻徐晃等少骑驻旌,窥望麾葆。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人杖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计,以全独克。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陆逊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在书中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赞赏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对他的仰慕,并且表示绝不与关羽为敌。

关羽看信后,甚为轻视陆逊,愈发大意,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把留守后方、用于提防东吴的军队调至前线,全力对付曹操。这时,关羽虽然在前线取得节节胜利,但他的后方却危机四伏。关羽不善团结部下,引起部下的不满。留守江陵、公安的将领糜芳、士仁因军资供应不及时,关羽声言要惩治他们,糜芳、士仁不堪忍受,顿生异心。这些情报,陆逊都了如指掌。

陆逊见破蜀时机已经成熟,立即上报孙权,孙权即命吕蒙与陆逊同时分道攻取荆州。吕蒙率军攻打公安、江陵。陆逊则长驱直入,农历11月,陆逊率军直下荆州公安、南郡,被孙权任命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其它据点长吏和蛮夷酋长都望风而降。接着,陆逊又派将军李异、谢旌等率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李异率水军,谢旌率步兵破蜀军詹晏等,俘陈凤。又率军大破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秭归大族文布、邓凯等招聚夷兵数千人,企图抵抗吴军。陆逊再次令谢旌攻讨文布、邓凯,二人逃走,蜀军任以为将。陆逊派入前去诱降,文布率众而降。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西蜀的大门。当关羽得到消息,勿勿忙忙从樊城撤军的时候,公安、江陵已经被糜芳、士仁献给了吴军。蜀军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疲于奔命,军心动摇。关羽只得领兵退守麦城,农历12月,关羽率少数骑兵从麦城突围逃窜,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斩首。

陆逊前后斩获招纳蜀军数万人,孙权即拜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

时荆州新定,陆逊即上书孙权:“昔汉高受命,招延英异,光武中兴,群俊毕至,苟可以熙隆道教者,未必远近。今荆州始定,人物未达,臣愚慺慺,乞普加覆载抽拔之恩。令并获自进,然后四海延颈,思归大化”。孙权纳其言。

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曹丕篡汉称帝,改元黄初。翌年(公元221年)农历4月,刘备也在蜀中称帝。与此同时,孙权移镇于鄂,改名武昌。陆逊主张延纳刚刚返回荆州的士人,以扩大孙吴政权的影响,孙权采用了他的意见。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欲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群臣劝谏,决意伐吴,命驻阆中的车骑将军张飞率部前往江州(今四川重庆)与主力会合,张飞却为部将刺杀。七月,刘备令丞相诸葛亮留成都,上将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亲统大军沿江东进。

蜀大军压境,孙权与刘备媾和遭到拒绝,乃与曹魏修盟,曹魏趁势离间孙、刘。农历8月,封孙权为吴王。孙权遂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统率朱然、韩当、徐盛、潘璋、孙桓等部5万人抗拒蜀军,派平戎将军步骘领兵万人镇守益阳(今湖南益阳地区),以防止武陵(湘西、黔东、鄂西南)少数民族助蜀。

当蜀军四万进攻巫(今四川巫山)、秭归(今湖北秭归)时,陆逊采取主动后撤,诱敌深入,集中兵力,相机破敌的方略,令部将李异、刘珂退至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长江东岸)一带,把数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使蜀军战线伸长,露出破绽。

吴黄龙元年(蜀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农历1月,刘备求胜心切,派将军吴班、陈式督率水军深入夷陵地区,封锁长江两岸。农历2月,亲率诸将自秭归,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一带,坐镇猇亭督师。蜀军从巫峡至夷陵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还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率江北诸军进抵夷陵以北与江北吴军相拒,并监视魏军动向,以防袭击;命侍中马良部进驻武陵郡,策应反吴投蜀的少数民族首领沙摩柯部,威胁吴军侧翼。

不久,刘备派前部督张南率兵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吴军诸将请求陆逊派兵增援,说:“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陆逊知夷道城坚粮足,有意让其牵制蜀军,而坚持不予分兵。便函回答说:“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后孙桓见到孙权,谈及此事时说:“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当蜀军频繁挑战,吴将皆急欲迎击时,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欲使蜀军师老疲惫。陆逊说:“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太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厉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敝耳”。诸将不解,以为陆逊畏敌,各怀愤恨。

有些老将和贵族出身的将领不服约束,陆逊则绳之军纪,严加制止。并说:“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剪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

刘备在山谷设伏兵一千人,令吴班平地扎营,企图诱吴军出战。为陆逊识破,仍不与战。但诸将却都要出击,陆逊说:“此必有谲,且观之”。刘备见此计不成,便率8000伏兵从谷中撤出,陆逊说:“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两军相持半年之久。时至盛夏暑热,蜀军无法急战速胜,兵疲意懈。蜀水军又奉命移驻陆上,失去水陆两军相互策应的主动权。蜀军深入敌国腹地,延绵数百里山川连营结寨,因战线过长,运转补给发生困难。农历6月,陆逊决定适时转入反攻,上书孙权说:“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诸将都说:“攻备当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陆逊说:“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

陆逊先攻蜀军一营,但交战不利。诸将皆埋怨道:“空杀兵耳。”陆逊则说:“吾已晓破之之术”。命令将士持草一束,先以火攻破一蜀营,遂令诸军趁势发起进攻,迫使刘备西退。张南从夷道北撤,被朱然、孙桓南北夹击,战死。陆逊命水军封锁长江,孙桓扼守夷道,将蜀军分割于大江东西,遂行各个击破。吴军继施火攻,火烧连营40余寨,蜀军死伤惨重,蜀将杜路、刘宁投降,都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刘备败退至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即集中兵力,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被歼数万。刘备趁夜突出重围,后卫将军傅彤战死。刘备逃奔秭归,令在险道上焚烧铙铠,以阻塞吴追兵道路。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可见蜀军损失之大,失败之惨。

吴军获胜后,诸将这才对陆逊大为佩服。孙权闻后,说:“君何以初不启诸将违节度者邪?”陆逊则说:“受恩深重,任过其才。又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孙权听后,对陆逊的博大胸襟更赞不绝口,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为江陵候。

当刘备逃往白帝城时,部将徐盛、潘璋、宋谦等各自上书,要乘机进攻蜀国。孙权征询陆逊的看法。陆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陆逊为防曹魏乘机袭吴,仅派李异、刘珂部追踪刘备至南山(今湖北秭归南岸山),而未行大举追击。黄权部被吴军截断归路,被迫降魏。不久,魏军果然发兵攻吴,但已无机可乘。

夷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著名战例。作为吴军主帅的陆逊统观两军主客观态势,确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后发制人,相机破敌的战略。并充分利用地势及天候等有利条件,巧施火攻,一举击败蜀军。大获全胜后,又适时停止追击,使曹魏无隙可乘,战略全局运筹周密,堪称用兵奇略。

刘备收集败将残兵,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后,大为惭恚,说:“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并于次年四月病亡。刘备死后,后主刘禅即,由诸葛亮辅政,诸葛亮仍采取联合的策略,与东吴和好,恢复了吴蜀联盟。凡吴、蜀关系处理,孙权都先征求陆逊意见;给蜀的文书,也先给陆逊看,有意见陆逊可代改后再发出。孙权还专门刻了他的大印,交给陆逊,供他日常处理吴、蜀间的事物所用。君臣间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只有光武帝与唐太宗方能做到如此。

黄武七年(公元228年)农历5月,吴鄱阳太守周鲂派人送亲笔信给扬州牧曹休,谎称受到吴王责难,打算弃吴降魏,请求派兵接应。曹休未辨真伪,即率步、骑兵十万人,去皖城(今安徽潜山)接应。魏明帝曹叡(治晋阳,今太原西南)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向江陵(今湖北江陵);建威将军贾逵率军向东关(今安徽含山),与曹休相策应。农历8月,孙权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遣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并派奋武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为左、右督,各统兵三万袭击曹休。时曹休已然发觉,但耻于被骗,自恃兵马精多,仍与吴军作战。双方战于石亭(今安徽潜山),陆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大败魏军。魏军败走,陆逊等督军追杀,直抵夹石(今安徽桐城),斩擒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曹休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但不久便因气愤发病而死。

陆逊班师,仍回镇荆州。孙权“令左右以御盖覆逊,入出殿门。凡所赐逊,皆御物上珍,于时莫与为比”。可谓荣宠之极。后回军西陵。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同年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孙登、皇子及尚书九官等在武昌,让陆逊辅佐太子,并掌管荆州及豫章三郡事务,主持吴军国大事。

陆逊为人正直。时建昌候孙虑不务正业。陆逊正色地说:“君候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朱虑怀恨在心,常暗中抵毁陆逊。

陆逊虽身在军中,但心系国家大事,常上疏发表自己的看法。当时法律过严,陆逊建议宽法待下。便上书说:“臣以为科法严峻,下犯者多。顷年以来,将吏罹罪,虽不慎可责,然天下未一,当图近取,小宜恩贷,以安下情。且世务日兴,良能为先,自非奸秽人身,难忍之过,乞复显用,展其力效。此乃圣王忘过记功,以成王业。昔汉高舍陈平之愆,用其奇略,终建勋祚,功垂千载。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怒,非怀远弘规也”。

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春,孙权欲派军队取夷州(今台湾)、朱崖(今广东徐闻及海南岛),曾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都认为不必,上书说:“臣愚以为四海未定,当须民力,以济时务。今兵兴历年,见众损减,陛下忧劳圣虑。忘寝与食,将远规夷州,以定大事,臣反覆思惟。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波难测,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驱见众,经涉不毛,欲益更损,欲利反害。又珠崖绝险,民犹禽兽,得其民不足济事,无其兵不足亏众。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但当畜力而后动耳。昔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陛下承运,拓定江表。臣闻治乱讨逆,须兵为威,农桑衣食,民这本业,而干戈未戢,民有饥寒。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祖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但孙权仍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兵万人出兵,虽得不偿失,但此举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由此可见,陆逊也有他历史的局限性。

嘉禾元年(公元232年),陆逊率军向魏庐江(治六安,今安徽六安)进发。魏扬州督都、征东将军满宠见吴军舍船登陆,长驱二百里而来,没有后续部队,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极好机会;主张先把吴军放进来,然后待机破敌。因此,满宠没有急于派兵救援庐江,而是督率精锐部队在杨宜口(阳泉水和决水汇合处,今安徽霍丘东北)设伏,迎击吴军。陆逊探得魏军动向,遂连夜率部撤退。

嘉禾二年(公元233年)农历2月春,辽东公孙渊向吴奉表称臣,孙权大悦。农历3月,孙权派使者携金宝珍货,赴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结果公孙渊认为吴国遥远,难以长期依靠,将使者杀死。农历12月,魏国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孙权闻后大怒,欲亲自带兵去征讨。

陆逊即上书相阻,说:“渊凭险恃固,拘留大使,名马不献,实可仇忿。蛮夷猾夏,未染王化,鸟窜荒裔,拒逆王师,至令陛下爱赫斯怒,欲劳万乘泛轻越海,不虑其危而涉不测。方今天下云扰,群雄虎争,英豪踊跃,张声大视。陛下以神武之姿,涎膺期运,破操乌林,败备西陵,禽羽荆州,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圣化所绥,万里草偃,方荡平华夏,总一大猷。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臣闻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强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远征,必致窥闟,戚至而忧,悔之无及。若使大事时捷,则渊不讨自服;今乃远惜辽东众之与马,奈何独欲捐江东万安之本业而不借乎?乞息六师,以威大虏,早定中夏,垂耀将来”。终孙权所采纳。

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农历2月,蜀丞相诸葛亮第五次攻魏(参见诸葛亮攻魏之战),遣使联络东吴协同攻魏。农历5月,孙权亲率大军十万进驻巢湖口,准备进攻合肥新城。遣陆逊与诸葛瑾率万余人进至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沔口(今湖北汉口),准备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还遣将军孙韶、张承率万余人进抵淮河,准备进攻广陵(今江苏淮南)、淮阴(广陵郡治,今江苏清江西)。

魏明帝闻报,遣护军秦朗统领步、骑兵2万人援助司马懿抵御蜀军,遣步、骑兵八千人为先头部队驰援新城。农历7月,明帝亲率水师继进。孙权多次派兵攻打新城,守将张颖等力战拒守,终不能克。满宠招募将士数十人,纵火焚烧吴军攻城器械,射杀孙权的侄子孙泰。时吴军患病者甚多,魏援兵赶到,明帝统率的大军即将到达,孙权遂撤围退兵。与此同时,孙韶也撤军退回。

时陆逊遣亲信韩扁给孙权送信,韩扁返回时,被魏军巡逻的士兵抓获。诸葛瑾闻后,心中甚惧,给陆写信说:“大驾已旋,贼得韩扁,具知吾阔狭。且水干,宜当急去”。陆逊得信后,并未回信,反而派人去种葑、豆,并如往常一样与诸将弈棋、射戏。诸葛瑾说:“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并亲自来见陆逊。陆逊对诸葛瑾说:“贼知大驾以旋,无所复慽,得专力于吾。又已守要害之处,兵将意动,且当自定以安之,施设变术,然后出耳。今便示退,贼当谓吾怖,仍来相蹙,必败之势也”。遂于诸葛瑾定计,仍按原计划向襄阳进军,让诸葛瑾率水军,陆逊自率陆军向襄阳进发。魏军素来忌惮陆逊,马上回城。陆逊与诸葛瑾遂进军前行,并虚张声势,使魏军不敢进攻。进至白围(今湖北白河口)后,扬言狩猎,暗中分兵将军周峻、张梁等攻江夏、新市、安陆(今湖北云梦)、石阳(今湖北汉川西北)等地。吴军所过之处,魏人皆弃物入城,以至将城门堵住,无法关门,魏军只得自杀其民,然后才得以关上城门。吴军斩俘一千余人,尔后安全撤回。

陆逊对所俘之人,好生看待,厚加慰劳,严禁士兵前来侵扰。陆逊此举使魏人感怀,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人都来归附,陆逊倾其财产,“周赡经恤”。

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农历10月,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彭旦乘孙权调集重兵镇压庐陵李桓、罗厉起义之际,再次率众起义。嘉禾六年(公元237年)农历2月,孙权遣陆逊督军征讨。虽遭义军顽强抵抗,但终因众寡悬殊,为陆逊所平。同年,吴中郎将周祗赴鄱阳郡(治鄱阳,今江西波阳)征兵,周祗问计于陆逊,陆逊认为鄱阳郡百姓易动难安,不召不妙。周祗等不听,果然激起民变,吴遽等人聚众起义,杀死周祗,攻下县城数座。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郡治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二郡民众也群起响应。孙权闻讯,派陆逊督师征讨,吴遽被招安,部分义军被收编,得精兵八千余人。

孙权性多疑,晚年更甚。他设立中书校事监察各级官吏,而校事吕壹等恃宠弄权,离间君臣,擅作威福,挟嫌报复,且手段又十分残忍,使许多大臣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即使是陆逊也不敢尽言直谏,只能与潘濬窃窃私议,“言至流涕”。后吕壹事发,孙权诛杀吕壹,深以自责。

赤乌七年(公元244年)农历1月,孙权在前任丞相顾雍死后,任命陆逊为丞相。诏书曰:“朕以不德。应其践运,王涂未一,奸宄充路,夙夜战惧,不遑鉴寐。惟君天资聪睿,明德显融,统任上将,匡国弥难。夫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者,必荷社稷之重。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今以君为丞相,使使持节守太常傅常授印绶。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于乎!总司三事,以训群寮,可不敬欤,君其勖之!其州牧都护领武昌事如故”。

陆逊素有先见之明。当初暨艳大造营府,陆逊为此多次相劝,避免遭祸。还对诸葛恪说:“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广陵杨竺少获声名,而陆逊却言之终败。这些,都被陆逊言中。

不久,陆逊卷入孙权两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陆逊站在太子一边。孙权听信谗言,遂有废黜太子之意。陆逊屡次上疏陈述嫡庶之分,他说:“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他还要求到建业当面申述自己的意见,因而得罪了孙权。太子太傅吾粲、太常顾谭也多次上疏辨嫡庶之义,反对废嫡立庶。但是,孙权既不许陆逊还都,又以亲附太子的罪名处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等流徙。太傅吾粲因几次与陆逊通信,竟被下狱处死。孙权还多次派中使前去责骂陆逊,陆逊忧伤过度,于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农历2月含恨而亡,终年六十三岁。陆逊死后,家无余财。陆逊长子陆延早亡,次子陆抗袭爵。

直到孙吴景帝孙休继位为,才追谥陆逊为昭侯。

陆逊次子陆抗,字幼节。逊死,抗拜建武校尉,率逊众还葬。明年与恪换屯柴桑,又寿春胜魏,督西陵等地。蜀亡,攻巴东罗宪,无功而返。抗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数谏朝堂,厉众治寡、安治乱,亲贤远宦戒于君。守江陵与晋车骑羊祜英雄相惜;筑围墙退杨肇平西陵降步阐众。后上疏求敕薛莹,任人唯贤。又言休养生息,以待时机。凤皇二年,就拜大司马、荆州牧。三年夏,病重上疏,陈西陵利害,劝施仁治,重守西陵,以应急变,秋天卒。
陆 抗:(公元226~274年待考),字幼节,陆逊之子,孙策外孙;吴郡吴县华亭人(今上海松江)。著名三国末期吴军军事家。

陆逊于孙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农历2月含恨而亡时,陆抗时年二十岁,被孙权拜为建武校尉,领陆逊部众五千人。陆抗葬父,还都谢恩时,孙权拿出以前杨竺告发其父的所谓二十条罪状,与陆抗核实。陆抗逐条对答,为父辩白。孙权听了陆抗之言,才消除了对陆逊的猜疑。

孙吴赤乌九年(公元246年),升陆抗为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互换防区,屯守柴桑。陆抗临走时,其驻地完好无损,诸葛恪到后,俨然若新。而诸葛恪的柴桑驻地却颇有毁坏,诸葛恪深为惭愧。

孙吴太元元年(公元251年),陆抗还都治病时,孙权召见他,流着泪对他说:“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

孙吴建兴元年(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孙亮继位,拜陆抗为奋威将军。

孙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魏将诸葛诞在寿春叛魏降吴。吴主拜陆抗为柴桑督,去寿春接援,败魏牙门将偏将军,升为征北将军。

孙吴永安二年(公元259年),拜镇军将军,镇守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翌年,假节。

孙吴元兴元年(公元264年),孙皓继位,加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孙吴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农历4月,大司马施绩去世,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

孙吴凤凰元年(公元272年)农历8月,吴帝孙皓召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步阐数代为西陵镇将,仓卒被召,以为失职,且惧怕遭人谄害,遂于农历9月举城降晋,送侄步玑赴洛阳为质,晋武帝诏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农历10月陆抗闻讯,急遣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部进围西陵。晋武帝则命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接应步阐,命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兵五万进攻江陵(今湖北江陵),令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进攻建平(郡治秭归,今属湖北)以救援步阐。陆抗为避免腹背受敌,命吴西陵各军自赤溪至故市(今湖北宜昌)构筑高墙,内用以围困步阐,外则抵御晋援军,却不急于攻打西陵城。吴军昼夜筑围,异常辛苦,诸将都说:“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陆抗回答说:“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但他为服众心,又命部将试攻西陵,果然受挫,于是将士们努力去构筑工事。当时陆抗坐镇乐乡(今湖北松滋),欲亲赴西陵督战。吴诸将闻羊祜率五万晋军进至江陵,皆请陆抗至江陵督战。陆抗则以为:“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假令敌没江陵,必不能守,所损者小。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遂奔赴西陵。当初,江陵平坦广宽,道路通畅。陆抗任命江陵督张咸作大堰以阻水,用以水淹敌军。羊祜却乘机欲用船运粮草往江陵,并扬言要破坏堰坝,以救步阐。陆抗命江陵督张咸毁坏堰坝,阻断晋军水上粮道,而诸将却不解,以至屡谏不听。羊祜闻堰坝已毁,只得改用车运粮,延时费力,致主力不能速进。农历11月,晋杨肇率援军到西陵,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至建平。陆抗分令张咸固守其江陵,派公安督孙遵于长江南岸机动,防备羊祜军南渡;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拦截晋徐胤水军顺流东下;自率大军凭据长围与杨肇对峙,以待战机。时吴将朱乔、都督俞赞叛逃。陆抗说:“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于是连夜调整部署,把该地防军全部换上了善战精兵。次日,杨肇果集中攻击原吴兵防区弱处,陆抗即命吴军反击,矢石雨下,晋军大败。农历12月,杨肇计穷,乘夜逃走,陆抗本欲率众追击,因虑步阐出城袭击,遂擂鼓,佯作追击。杨肇大惧,丢弃铠甲溃逃,陆抗派轻兵追之,晋军惨败。羊祜各军亦各自撤兵。陆抗转兵攻克西陵,俘杀步阐及其部属数十人,皆诛三族,其余胁从者数万皆赦之。

此战,陆抗指挥若定,先打破晋军分进合击之势,用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用主力围城打援,终于击败晋军,攻克西陵。陆抗入城后,修治城围,然后东还乐乡。陆抗虽立大功,却“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因功加拜都护。

时吴国国势虽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荆州尚有陆抗这样的优秀将领主持军事。于是对吴军采取怀柔政策,每次两军交战,羊祜都预先与对方商定交战的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对于主张偷袭的部将,羊祜用酒将他们灌醉,不许他们再说。羊祜的部队进入吴国境内,收割田里稻谷以充军粮,但每次都要根据收割数量用绢偿还。羊祜常会集部队在江沔一带游猎,但范围往往只限于西晋境内。如有禽兽先被吴国人所伤而后被晋兵获得,羊祜命令一律送还。于是一时吴晋两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一次陆抗生病,向羊祜求药,羊枯马上派人把药送过来,并说:“这是我最近自己配制的药,还未服,听说您病了,就先送给您吃。”吴将怕其中有诈,劝陆抗勿服,陆抗不疑,并说:“羊祜岂鸩人者!”仰而服下。

对于羊祜的这些作法,陆抗心中很清楚,所以常告诫将士们说:“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吴主孙皓听到陆抗在边境的做法,很不理解;就派人斥责他。陆抗回答:“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孙皓无言以对。

吴主孙皓称帝后,荒淫残暴,胡作非为。陆抗虽远驻西陵,但是听说朝政阙乱,深为忧虑,曾多次上书。

孙吴建衡二年(公元270年),驻乐乡(今湖北江陵)后。便上书说:“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但鸿沟以西而已。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限带封域,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臣每远惟战国存亡之符,近览刘氏倾覆之衅,考之曲籍,验之行事,中夜抚枕,临餐忘食。昔匈奴未灭,去病辞馆。汉道未纯,贾生哀泣,况臣王室之出,世荷光宠,身名否泰,与国同慽,死生契阔,义无苟且,夙夜忧怛,念至情惨。夫事君之义犯而勿欺,人臣之节匪躬是殉,谨陈时宜十七条如左。”

时宦官何定把持大权,干预朝政。陆抗上书说:“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靖谮庸回,唐书攸戒,是以雅人所以怨刺,仲尼所以叹息也。春秋已来,爰及秦、汉,倾覆之衅,未有不由斯者也。小人不明理道,所见既浅,虽使竭情尽节,犹不足任,况其奸心素笃,而憎爱移易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今委以聪明之任,假以专制之威,而冀雍熙之声作,肃清之化立,不可得也。方今见吏,殊才虽少,然或冠冕之胄,少渐道孝;或清苦自立,资能足用。自可随才授职,抑黜群小,然后俗化可清,庶政无秽也”。但不为吴主孙皓采纳。

吴主孙皓用诸将之策,多次令吴军入侵晋国边界,使百姓疲弊。陆抗认为有弊无利,便于孙吴凤凰元年(公元272年)上书说:“臣闻《易》贵随时,《传》美观衅,故有夏多罪而殷汤用师,纣作淫虐而周武授钺。苟无其时,玉台有忧伤之虑,孟津有反旆之军。今不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百揆之署无旷厥职。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而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今争帝王之资,而昧十百之利,此人臣之奸便,非国家之良策也。昔齐、鲁三战,鲁人再克而亡不旋踵。何则?大小之势异也。况今师所克获,不补所丧哉?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畜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但孙皓依旧不采纳。

后陆抗闻武昌左部督薛莹征被捕下狱。陆抗上次上书说:“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庶政所以伦叙,四门所以穆清也。故大司农楼玄、散骑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皆当世秀颖,一时显器,既蒙初宠,从容列位,而并旋受诛殛,或圮族替祀,或投弃荒裔。盖《周礼》有赦贤之辟,《春秋》有宥善之义。

《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而蕃等罪名未定,大辟以加,心经忠义,身被极刑,岂不痛哉!且已死之刑,固无所识,至乃焚烁流漂,弃之水滨,惧非先王之正典,或甫侯之所戒也。是以百姓哀耸,士民同慽。蕃、勖永已,悔亦靡及,诚望陛下赦召玄出,而顷闻薛莹卒见逮录。莹父综纳言先帝,傅弼文皇,及莹承基,内厉名行,今之所坐,罪在可宥。臣惧有司未详其事,如复诛戮,益失民望,乞垂天恩,原赦莹罪,哀矜庶狱,清澄刑网,则天下幸甚!”

陆抗虽多次上疏陈言,以匡不逮。但均不为孙皓采用,陆抗鞭长莫及,也只好恪尽职守,慎保边圉。

孙吴凤凰二年(公元273年)农历3月,拜大司马、荆州牧。

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晋武帝复任王濬为益州刺史,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战船,训练水军。使吴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大臣深感忧虑。农历7月,陆抗病重。仍抱病上书:“西陵、建平,国之蕃表,既处下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臣父逊昔在西垂陈言,以为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臣往在西陵,得涉逊迹,前乞精兵三万,而(至)者循常,未肯差赴。自步阐以后,益更损耗。今臣所统千里,受敌四处,外御强对,内怀百蛮,而上下见兵财有数万,羸弊日久,难以待变。臣愚以为诸王幼冲,未统国事,可且立傅相,辅导贤姿,无用兵马,以妨要务。又黄门竖宦,开立占募,兵民怨役,逋逃入占。乞特诏简阅,一切料出,以补疆场受敌常处,使臣所部足满八万,省息众务,信其赏罚,虽韩、白复生,无所展巧。若兵不增,此制不改,而欲克谐大事,此臣之所深慽也。若臣死之后,乞以西方为属。愿陛下思览臣言,则臣死且不朽”。孙皓对此依旧置之不理。同年秋,陆抗病逝,子陆晏嗣。陆晏与陆景、陆玄、陆机、陆云分领陆抗之兵。其中陆机、陆云皆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

陆抗死后,吴国再无良将。晋咸宁五年(吴天纪三年,279年)农历11月,晋军伐吴,晋龙骧将军王濬率水陆大军沿江而下,其作战方略与陆抗所忧虑的完全一样。吴国自孙策平定江东以来,名将不绝,先有周瑜、鲁肃,后有吕蒙、陆逊、陆抗,使得魏、蜀虎视江东而不敢妄自动兵。除陆逊外,四人皆英年早逝,五人死后,吴国即迅速灭亡,可悲、可叹!

在史籍《三国志》中对陆抗评价如下:“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陆 机:(公元261~303年),字士衡,陆逊之孙;吴郡吴县华亭人(今上海松江)。著名西晋文学家。

陆机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 官至河北大都督,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司马颖所杀,并夷三族。

陆机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故世称“陆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实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

陆机出身名门,祖父陆逊为三国名将,曾任东吴丞相,父陆抗曾任东吴大司马,领兵与魏国羊祜对抗。父亲死的时候陆机十四岁,与其弟分领父兵,为牙门将。二十岁时孙吴灭亡,陆机与其弟陆云隐退故里,十年闭门勤学。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陆机和陆云来到京城洛阳拜访时任太常的著名学者张华。张华颇为看重,使得二陆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

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流传下来的诗共有一百零四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评其诗云:“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赋今存二十七篇。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论》,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其文音律谐美,讲求对偶,典故很多,开创了骈文的先河。明朝张溥赞之:“北海以后,一人而已”。

另外,陆机在史学方面也有建树,曾著《晋纪》四卷,《吴书》(未成)、《洛阳记》一卷等。南宋徐民臆发现遗文10卷,与陆云集合辑为《晋二俊文集》。明朝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陆平原集》。



陆 云:(公元262~303年),字士龙,陆逊之孙;吴郡吴县华亭人(今上海松江)。著名西晋文学家。

陆机的胞弟。好学,有才思,五岁能读《论语》、《诗经》,六岁能文章,与兄陆机齐名。年十六,举贤良。

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陆云与兄机离家入洛,在张华家遇名士荀隐(字鸣鹤)。张华要求他俩交谈“勿作常语”。陆云自我介绍:“云间陆士龙”。荀隐回答:“日下荀鹤鸣”。他俩的对话成为当时的文坛佳话,“云间”从此成为松江的别名。

刺史周浚召陆云为从事,对人说:“士龙,今之颜子也!”后出补浚仪令,县称难治。

陆云到任后,下不能欺,市无二价,又能断疑案,一县称神明。郡守嫉妒他的才能,屡派使者训责,乃辞官去。百姓追思他,画像为祀。吴王司马晏任为郎中令。后由成都王司马颖任为清河内史。司马颖讨齐王司马冏时,以云为前锋都督。司马冏伏诛,升云为大将军右司马。司马颖志骄政衰,陆云屡以正言逆旨。及陆机兵败被冤杀,陆云也一起遇害。

陆云死后,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陆云所作诗颇重藻饰,以短篇见长。为文,清省自然,旨意深雅,语言清新,感情真挚。主张“文章当贵经绮”,实开六朝文学的先声。

陆云所书《春节帖》,被选入《淳化阁法帖》。所著诗文三百四十九篇,《新书》十篇。后人汇辑为《陆士龙集》行世。



陆探微:(生卒年待考),苏州吴县人(今江苏苏州)。著名南朝宋国画家。

精于肖像画,所绘人物“骨秀神清,严正生动”,与顾恺之并称“顾陆”,又因笔势连绵不断,有“一笔画”之称。



陆修静:(生卒年待考),吴兴东迁人(今浙江吴兴)。著名南朝宋国道士。

著有《三洞经书目录》及斋戒仪范等。陆法言:临漳(今属河北省)人,隋代音韵学家,著有《切韵》。



陆 突:(生卒年待考),鲜卑族;洛阳人(今河南洛阳)。著名北魏将领。

官至厉威将军、关内侯。

其子陆俟随帝征战,屡建奇功。陆突有子十二人,曾孙数十人,均仕当朝显官,是为官宦显赫之家。



陆 俟:(公元392~458年),鲜卑族;代郡人(今河北张家口涿鹿山涧口村)。著名北魏将领。

曾祖陆干,祖陆引,世领部落。父陆突,北魏太祖时率部民随从征伐,数有战功,拜厉威将军、离石镇将。天兴中,为上党太守、关内侯。俟少聪慧,有策略。太宗践阼,拜侍郎,迁内侍,袭爵关内侯,转龙骧将军、给事中,典选部兰台事。当官而行,无所屈桡。世祖亲征赫连昌,诏俟督诸军镇大碛,以备蠕蠕。车驾还,复典选部兰台事。与西平公安颉督诸军攻虎牢,克之,赐爵建业公,拜冀州刺史,仍本将军。时考州郡治功,唯俟与河内太守丘陈为天下第一。转都督洛豫二州诸军事、本将军、虎牢镇大将。平凉休屠金崖、羌狄子玉等叛,复转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安定镇大将。既至,怀柔羌戎,莫不归附。追讨崖等,皆获之。徵还,拜散骑常侍。

出为平东将军、怀荒镇大将。未期,诸高车莫弗讼俟严急,待下无恩,还请前镇将郎孤。世祖诏许之,徵俟还京。既至朝见,言于世祖曰:“陛下今以郎孤复镇,以臣愚量,不过周年,孤身必败,高车必叛。”世祖疑谓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明年,诸莫弗果杀郎孤而叛。世祖闻之,大惊,即召俟,问其知败之意。俟曰:“夫高车上下无礼。无礼之人,难为其上。臣所以莅之以威严,节之以宪纲,欲渐加训导,使知分限。而恶直丑正,实繁有徒,故讼臣无恩,称孤之美。孤获还镇,欣其名誉,必加恩于百姓,讥臣为失,专欲以宽惠治之,仁恕待之。无礼之人,易生陵傲,不过期年,无复上下。然后收之以威,则人怀怨怼,怨怼既多,败乱彰矣。"世祖笑曰:"卿身乃短,虑何长也?”即日,复除散骑常侍。

世祖征蠕蠕,破凉州,常随驾别督辎重。又与高凉王那渡河南,略地至济南东平陵,徙其民六千家于河北。又以俟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平西将军、长安镇大将。与高凉王那击盖吴于杏城,大破之。获吴二叔,诸将欲送京师,俟独不许,曰:“夫长安一都,险绝之土,民多刚强,类乃非一。清平之时,仍多叛动,今虽良民,犹以为惧,况其党与乎?若不斩吴,恐长安之变未已。吴一身藏窜,非其亲信,谁能获之?若停十万之众以追一人,非上策也。不如私许吴叔,免其妻子,使自追吴,擒之必也。”诸将咸曰:“今来讨贼,既破之,获其二叔,唯吴一人,何所复至?”俟曰:“吴之悖逆,本自天性,今若获免,必诳惑愚民,称王者不死,妄相扇动,为患必大。诸君不见毒蛇乎?断其头犹能为害,况除腹心疾,而曰必遗其类,其可乎?”诸将曰:“公言是也。但得贼不杀,更有所求,遂去不返,其如罪何?”俟曰:“此罪我与诸君当之。”高凉王那亦从俟计,遂遣吴二叔,与之期。及吴叔不至,诸将各咎于俟。俟曰:“此未得其便耳,必不背也。”后数日,果斩吴以至,皆如其言。俟之明略独决,皆此类也。迁内都大官。

安定卢水刘超等聚党万馀以叛,世祖以俟威恩被于关中,诏以本官加都督秦雍诸军事,镇长安。世祖曰:“秦川险绝,奉化日近,吏民未被恩德,故顷年已来,频有叛动。今超等恃险,不顺王命,朕若以重兵与卿,则超等必合而为一,据险拒战,未易攻也;若以轻兵与卿,则不制矣。今使卿以方略定之。”于是俟单马之镇,超等闻之大欣,以为无能为也。既至,申扬威信,示以成败,诱纳超女,外若姻亲。超犹自警,初无降意。俟乃率其帐下,往见超,观其举措,设掩袭之计。超使人逆曰:“三百人以外,适当以弓马相待,三百人以内,当以酒食相供。”俟乃将二百骑诣超,超设备甚严。俟遂纵酒尽醉而还。后谓将士曰:“超可取也。”乃密选精兵五百人,陈国恩德,激厉将士,言至恳切。士卒奋勇,各曰:“以死从公,必无二也。”遂伪猎而诣超,与士卒约曰:“今会发机,当以醉为限。”俟于是诈醉,上马大呼,手斩超首。士卒应声纵击,杀伤千数,遂平之。世祖大悦,徵俟还京师,转外都大官,散骑常侍如故。

北魏高宗践阼,以子丽有策立之勋,拜俟征西大将军,进爵东平王。太安四年薨,年六十七,谥曰成。有子十二人。



陆 凯:(公元?~504年待考),鲜卑族,字智君,陆俟之孙;代郡人(今河北张家口涿鹿山涧口村)。著名北魏大臣。

陆凯出身名门,祖父陆俟官拜征西大将军,父兄也都为朝廷命官。他十五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近侍从。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

陆凯与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友好,常以书信来往。

当时南朝北朝处于敌对状态,但是陆凯与范晔暗地里不断通信,互相诉说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愤。陆凯于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把一支梅花装在信袋里,暗暗捎给江南好友范晔。范晔拆开信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一支梅花,并有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赠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

范晔被陆凯这种一身清白、忠心爱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精神所感动,潸然泪下。这件事传出以后,被南北两方文人称赞不已。后人以“一支春”作为梅花的代称,也常用作咏梅和别后相思的典故,并成为词牌名。

陆凯的哥哥陆琇官拜司部典书,后来因为咸阳王元禧事件受到株连,冤死在狱中。陆凯悲愤至极,不畏强暴势力,到处为哥哥申诉鸣冤。

正始元年(公元504年),北魏宣武帝元恪给陆琇昭雪、追复爵位。陆凯宿愿得偿,十分高兴,摆置酒席款待四方好友,席间表诉自己心愿已遂,不再有所牵挂。不久,陆凯病故,谥号慧。



陆 贽:(公元753~805年),字敬舆;嘉兴人(今浙江嘉兴)。著名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陆贽在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学士。

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出任宰相,但两年后即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贬充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唐永贞元年卒于任所,谥号宣。有《陆宣公翰苑集》二十四卷行世。

陆贽出生地相传在城内甜水井(约在今城区斜西街东首)。陆氏自东汉末即为江南望族,陆贽出生时家门已衰落。父陆侃曾任溧阳县令,早逝,贽受母教成长。

陆贽应博学鸿词得高第,授华州郑县尉,迁渭南县主簿。唐德宗即位,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时藩镇跋扈,朝政紊乱,叛军陷长安,军阀朱泚僭称帝,陆贽随德宗避乱奉天,转为考功郎中。李怀光叛乱,又扈从德宗逃往梁州,转谏议大夫。长安收复后,还东京转任中书舍人。自任翰林学士后,即参赞机要,负责起草文诏,甚得朝廷倚重,号称“内相”。时当危难之际,朝政千头万绪,大量诏书均由陆贽起草,他疾笔如飞,凡所论列,无不曲尽情理。

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陆贽拜兵部侍郎,知贡举。次年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宰相。执政期间,公忠体国,励精图治,具有远见卓识。在当时社会矛盾深化,唐王朝面临崩溃的形势下,他指陈时弊,筹划大计,为朝廷出了许多善策。他对德宗忠言极谏,建议皇帝了解下情,广开言路,纳言改过,轻徭薄赋,任贤黜恶,储粮备边,消弭战争。这些建议有些为德宗采纳,化为实际政策。特别是在藩镇叛乱举国动摇的情势下,规劝德宗下诏罪己,为德宗起草了诚挚动人的诏书并颁行天下,前线将士为之感动,有的听到后痛哭,叛乱者上表谢罪。

由于他善于预见,措施得宜,力挽危局,唐王朝摇摇欲坠的局面得以转危为安。陆贽秉性贞刚,严于律己,自许“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以天下为己任,敢于矫正人君的过失,揭露奸佞误国的罪恶。他认为立国要以民为本,对“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尖锐对比,深为愤慨,同情人民的悲惨生活。他力劝唐德宗爱人节用,轻徭薄赋,反对横征暴敛,主张使“一代黔黎,跻富寿之域”。

陆贽为相期间,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以谄佞德宗信用,“天下嫉之如仇”。陆贽仗义执言,多次上书参奏裴延龄的罪行。德宗信用奸臣,不听忠言,于贞元十年罢陆贽知政事,为太子宾客。唐贞元十一年春复贬忠州别驾,陆贽谪居僻地,仍心念黎民,因当地气候恶劣,疾疫流行,遂编录《陆氏集验方》五十卷,供人们治病使用。唐顺宗即位后,下诏召还陆贽,诏未至而贽已逝。

陆贽是唐朝贤相,他的学养才能和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和后代称赞。权德舆比之为汉代的贾谊,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帝师”之才。有著述多种,流传至今的有《陆宣公集》。其关于时政的奏议、制诰等文章,传诵古今,被称为“经世有用之言”、“昭昭然与金石不朽”、“于古今政治得失之故,无不深切著明,有足为万世龟鉴者”。陆氏后裔繁衍嘉兴、湖州一带者甚众。嘉兴城内旧时有陆宣公祠(今嘉兴市汽车配件厂),多历代石刻,“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嘉兴城区东门外原有宣公书院,清代已不存。东门外原有石桥名宣公桥,为人所熟知,近年整治河道时拆掉,其附近尚有宣公路。郊区新丰镇附近旧时有陆贽墓(按陆贽卒后葬于忠州,此墓或系衣冠冢),今亦不存。城郊古时尚有陆宣公读书台、鹤渚、放鹤处等古迹。

陆贽根据儒家的正统观点,强调人君治国在于“明其德威”,而“致理之体”则应“先德后刑”。他认为,只有兴礼义,才能使人们重视廉耻,只有明教令,才能使社会保持和平;这样才能达到不发生犯罪和暴乱的目的。他主张约法省禁,反对密网严刑;认为法禁繁杂、科条严峻,会使“吏不堪命,人无聊生”;要做到“止塞 □讹”,就必须“削去苛刻”,“务于利人”。陆贽主张信赏必罚,反对轻爵亵刑。他认为行赏要“先卑远而后贵近”;行罚要“先贵近而后卑远”。如果“非功而获爵”,则是“轻爵”;“非罪而肆刑”,则是“亵刑”。这是导致国家衰乱的重要原因。

陆贽又主张整顿刑狱,反对速断苛察。德宗初年,朝廷派一批大臣到各地检查工作。他提出把刑狱作为考核重点之一,检查文书案卷的内容以考核听讼是否公正;检查监狱囚禁的盈虚以考核办案是否及时;检查□盗发生的多少以考察治安是否良好。他又进谏不要因为急于求治而一味“任法”,以致决断太速,不能辨明事情的真相;也不要审察过精,发生没有根据的猜疑。认为这些都将引起国家的祸乱。陆贽还主张明辨是非,反对枉直不分。他认为凡有检举揭发,都应详细审察,弄清情实。如事实确凿,便“据罪抵刑”;如有不实,便反复查对,对“谬举者必行其罚,诬善者亦反其辜”;使法典彰明,制止邪恶。否则,“使无辜见疑,有罪获纵”,是非莫辨,枉直不分,势必造成莫大的危害。此外,陆贽在论罪量刑方面提出了据法原情、宽平执法、罪疑惟轻、胁从不问、鼓励改造自新等主张。

陆贽是唐朝贤相,他的学养才能和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和后代称赞。权德舆比之为汉代的贾谊,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帝师”之才。有著述多种。其关于时政的奏议、制诰等文章,传诵古今,被称为“经世有用之言”、“昭昭然与金石不朽”、“于古今政治得失之故,无不深切著明,有足为万世龟鉴者”。陆氏后裔繁衍嘉兴、湖州一带者甚众。嘉兴城内旧时有陆宣公祠(址在今嘉兴市汽车配件厂),多历代石刻,“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嘉兴城区东门外原有宣公书院,清代已不存。东门外原有石桥名宣公桥,为人所熟知,近年整治河道时拆掉,其附近尚有宣公路。郊区新丰镇附近旧时有陆贽墓(按陆贽卒后葬于忠州,此墓或系衣冠冢),今亦不存。城郊古时尚有陆宣公读书台、鹤渚、放鹤处等古迹。



陆 羽:(公元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或云自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著名唐朝茶道专家。

陆羽为人诙谐风趣,闭门著述,不愿为官,一度靠做零工维持生计,与女词人李季兰友谊颇深。一生的嗜好是喝茶,是当时品茶的最高权威。人称“茶神”。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浙江湖州苕溪,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全唐文》有《陆羽自传》。

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被遗弃于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那时的陆羽才三岁,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后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在湖北天门县西门外西湖之滨被当地龙盖寺和尚积公禅师收养。《陆文学自传》是陆羽于二十九岁时为自己写的小传,可信度较高。他在自传中写道:“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积公以《易经》自筮,为孩子取名,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或有另一种说法,陆羽姓名的取得也颇有意识,据说陆羽年长后以《易》自况,占得《渐》卦,卦辞云:“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其意为鸿雁飞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两羽翩翩而动,动作队伍整齐有序,可供效法,为吉兆。按此卦义,当时还没有姓名的陆羽自定姓为“陆”,取名“羽”,又以“鸿渐”为字。这仿佛谕示着:本为凡贱,实为天骄;来自父母,竟如天降。陆羽在黄卷青灯、钟声梵音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虽处佛门净土,日闻梵音,但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为僧。

九岁时,有一次智积禅师要他抄经念佛,陆羽却问:“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能称有孝吗?”并公然称:“羽将授孔圣之文。”住持闻言,颇为恼怒,就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回头。陆羽被派去“扫寺地,结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并不因此气馁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他无纸学字,以竹划牛背为书,偶得张衡《南都赋》,虽并不识其字,却危坐展卷,念念有词。积公知道后,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旷,又把他禁闭寺中,令芟剪卉莽,还派年长者管束。

眨眼三年,陆羽十二岁,觉得寺中日月难渡。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作了优伶。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唐天宝五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崔与羽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五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晶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

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闽门著述{茶经)。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

唐朝宗曾诏拜羽为太子文学,又徒太常寺大祝,但都未就职。

陆羽的《茶经》,是唐朝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

陆羽除在《茶经》中全面叙述茶区分布和对茶叶晶质高下的评价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令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载:“御史大夫李牺范实典是邦,山俗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以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

不少典籍中还记载了陆羽晶茶鉴水的神奇传说。唐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述了陆羽这样一件事:

唐朝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今江苏扬州),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懂,因之赶郡,泊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于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执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低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荣槽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遭止之,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伏罪曰:‘某自南零齐至岸,舟荡覆半,惧其渺,揭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历经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的(陆羽传)中,也记有此事,但在说到李季卿召见陆羽时,“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陆羽逝世,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唐时曾任过衙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露茶之家.陶为其像,置于炀器之间,云宜茶足利。’唐李肇撰{国史补)也说到,陆羽·茶术尤著,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3-15 09:39 编辑 ]

跟帖时间 2010-02-05 22:30:2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陆姓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吴 郡: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东汉王朝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吴郡之内。隋朝灭陈国后,改吴州为苏州,吴地始有苏州之称。三国时期孙吴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一个吴郡,治所在乌程(吴青镇,今浙江湖州吴兴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东魏时期迁治颍阴(后为长社,今河南许昌)。隋、唐两朝为许州颍川郡。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时期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河内郡:古代,人们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2.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河内堂:以望立堂。

吴郡堂:以望立堂,亦称吴国堂。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元兵杀来的时候,陆秀夫从容拔剑将妻子、儿子驱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尽。

黜霸堂:汉朝时,陆贾随刘邦灭秦建汉。他的口才相当好,两次出使南越。有《新语》送给高祖,要义是崇王黜霸。

翰英堂:上海陆氏的一支,起源待考。

怀忠堂:资料有待补充。

怀橘堂:资料有待补充。

三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源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务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仁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绳武堂:资料有待补充。

咸秩堂:资料有待补充。

天随堂:资料有待补充。

以文堂:资料有待补充。

双璧堂:资料有待补充。

行素堂:资料有待补充。

继志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福堂:资料有待补充。

咸秩堂:资料有待补充。

中正堂:资料有待补充。

希贤祠:资料有待补充。

思过堂:资料有待补充。

景忠堂:资料有待补充。

仰贤堂:资料有待补充。

善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继述堂:资料有待补充。

怀忠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言堂:资料有待补充。

羲经堂:资料有待补充。

尊性堂:资料有待补充。

仰贤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丰裕义庄:资料有待补充。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3-15 09:23 编辑 ]

跟帖时间 2010-02-05 22:28:1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陆姓迁徙分布  -- 陆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位,在台湾省则排在第一百零八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十六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2%左右。

发源于今山东境内的陆氏和由鲜卑复姓步陆孤氏改姓的陆氏,发展成为陆氏的两支主流。两支陆氏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这些地方的陆氏族人大多为陆通的后代。

据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陆通之子陆发,仕齐为大夫,谥号“恭侯”。陆发生有两子:陆万、陆臬。陆万生陆烈,字伯元,西汉时为县令、豫章都尉,深得吴人爱戴,死后葬于胥屏亭,他的子孙成为吴郡吴县人。

以后子孙不断繁衍,到东汉时的陆闳为颖川太守、尚书令,生有三子:陆印、陆温、陆桓,号颍川支。陆桓,字叔文,生子陆续,陆续生有三子:陆稠、陆逢、陆褒。

陆稠任荆州(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分)刺史,另分荆州支。

陆逢为汉朝时期的尚书仆射,乐安侯,生有五子:陆涉、陆表、陆琼、陆吴、陆招。后发展为陆氏乐安(相当于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等地)支。陆表生子陆穰,陆穰生子陆恢。陆恢为两晋之谏议大夫,又分出陆氏谏议分支。

南北朝时期,南北两地的陆氏族人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元朝以后,陆氏族人遍布全国各地。

目前陆氏族人主要分布在江苏、广西、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这五个省、市、区的陆氏人口占全国陆氏人口的65%左右。

陆氏族人在台湾地区诸姓中,排列较后,据盛清沂纂修的《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排列序为第一百零八位,户数为四百三十九户。据林添福、何金赐、何钦藤、林金山撰辑的《台湾区百大姓源流简介》书中排列,陆氏在台湾诸姓中占第九十四位。据此,陆氏人口较1973年有明显增多。该书内还有二则载述:一则称陆氏族人播迁闽、粤及渡海来台之资料,未详;一则载陆氏在台湾县市和乡镇地区情况,其中在台湾分布较多之县市依次为:台北市、高雄县、台北县、高雄市、宜兰县。分布较多之乡镇地区依次为:高雄桥头、台北市松山区、台北市大安区、永和市、台北市古亭区。

陆氏族人在香港各支派及分布情况,目前没有详细的资料。从在香港的陆氏人士来看,不外乎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由内地迁居;一是由本埠长大。由内地迁居香港的陆氏著名人士主要活跃在经济界,其中著名的有陆擎天、陆达兼、陆达权、陆孝佩、陆恭蕙等人。陆氏在澳门出名的有书法篆刻家陆海。

陆氏族人在少数民族中分布主要在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壮族、瑶族、布衣族、哈尼族中。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朝鲜族人的姓与名的排列形式和汉族一样,姓在前,名在后。以单姓居多。中国境内朝鲜人姓氏与汉族相近,1999年调查,中国朝鲜族人的姓约一百多个,其中有陆氏。

赫哲族:现今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大都取有汉姓,一个汉姓往往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赫哲姓,这些汉姓,一般都是单字姓,而且数量不多。目前,在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居住的赫哲人中,仅有包括陆氏在内的十四个姓。这些单字姓是赫哲族与汉族人民在经济、文化和长期友好相处的过程中,受汉族的影响,由赫哲姓演变而来。

蒙古族:蒙古人的姓氏较复杂,在姓名中原来多音节,受汉族的影响,逐步演变为单音节,且不少以汉谐音为姓。在蒙古族几十个单姓中,有的是由蒙古人的姓或部名、人名演变的,也有的采用汉姓,陆氏也在其中。

壮族: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居地以广西和云南为主,其余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等地。历史上,有一部分汉族居住于汉族地区,与壮人同化,姓氏仍用汉姓。从表面上看,壮族有些姓与汉姓相同,但在读音与词义上却有差异。如“陆”,在汉语中是数词,也可以指为大陆或陆地,但在壮语里却是绿颜色或飞鸟的意思。在壮族中陆氏来源有二说。一说是各部落首领在江岩地方集会赐姓,会打鸟的部落从此以壮语(鸟)为姓。另一说是除了从外地迁入带来的姓以外,主要还有从原始信仰图腾而发展为姓的,陆氏很可能因古代崇拜鸟之故。

瑶族:瑶族主要居住在广西、云贵和湖南等地山区,以前长期过着游耕的生活。由于不断的流动迁居,所以他们特别注重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姓氏的延续。瑶族的姓氏有缘自本身民族起源传说,也有从四面八方陆续迁入瑶族而出现汉姓的,如广西南丹县大瑶寨族中十多个汉族姓中就有陆氏。

京族:原称越族,是中国南方惟一主要从事海洋捕捞的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广西南部的山心、巫头、谭吉诸岛上。据对京族老人的调查和当地文物的考订,可知京族的祖先是从越南的涂山、春花、宜地、瑞溪等地陆续迁来占其中陆氏迁来较晚,主要迁入瑶山心岛居住区。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地区及贵阳市郊。这是一个农业民族,喜择低地近水处聚居。布依族在姓氏及文化上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汉姓初在唐朝,然后大多在明朝时期进入布依族地区。现在布依族的姓与汉族已相同,陆氏也是其中常见的姓。

哈尼族:哈尼族主要聚居于云南南部红河和澜沧江流域,也有部分分布在缅甸、老挝等地。哈尼族的姓使用较晚,范围也很小。哈尼族最早的姓是在明初云南临安知府赐给滇南土官的汉姓,随着土司开始使用汉姓的传播,其辖属下的百姓也逐渐采用汉姓。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3-15 09:22 编辑 ]

跟帖时间 2010-02-05 22:25:5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