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15 08:27:30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2973 跟帖次数 9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公旦之子伯禽封邑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周武王的弟弟姬旦有封地在周,称为周公旦。周公旦当初被封在东方鲁国,但是他要留在周都辅佐周王,就派儿子姬伯禽去鲁国(今山东曲阜)。

姬伯禽到了鲁国以后,继续征伐封地周围的淮夷、徐夷两地,使鲁国成为当时的东方大国。

据说,姬伯禽和姜太公同时前往封国,姜太公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把齐国整顿就绪,然后回报周公。周公旦非常惊讶地问:“您是如何处理国政的,怎么这么快呀?”姜太公笑笑说:”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繁缛礼节,并依从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去安排政务,所以很快就使齐国的民心安定了。”

而姬伯禽却过了三年之久才向周公旦回报。周公旦问他:“为什么这么久了才来呢?”姬伯禽说:“我竭力改变了当地人的社会习俗,制定了新的礼仪,教会他们三年守孝之道。所以回来得晚了。”

周公旦听后叹息地说:“唉,鲁国将来必定要向齐国称臣了。为政繁琐,百姓就不会亲近;只有为政简易,百姓才愿意归附啊!”

鲁国从周公旦开始共传了三十多代,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到了战国末期的秦庄襄王赢子楚元年(公元前249年),鲁国最终被楚国的楚考烈王所灭,后裔被迫迁居下邑(国都以外的附属城邑),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为鲁氏。

鲁氏族人大多尊奉周公姬旦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晋时期北方乌桓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通鉴》记载:“东晋时乌桓人有鲁氏。”

乌桓族,中国古代民族之一,亦称作乌丸、古丸、乌延等,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与鲜卑民族同为东胡部落联盟的组成部分之一,民族语言与鲜卑民族相同,属东胡语言的分支,无文字,刻木为信。东胡部落联盟强盛时,乌桓族与鲜卑民族同为其重要成员。

乌丸之名,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指出:“夫燕亦勃、碣之间二都会也…北邻乌丸、夫余,东缩秽貉、朝鲜、真番之利。”近有学者认为“乌桓”初为部落大人之名,后来引申为部落之名。另有学者认为乌桓族、鲜卑民族不是因山得名,而是以族名转为山名,后又有乌丸川等。

乌桓族的先世,据史籍《后汉书·乌桓族传》中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王沈在《魏书》中也有相同看法,认为乌桓族与鲜卑民族同出自东胡。

乌桓族在加入东胡部落联盟之前,曾被战国时期的魏国史家称为“赤夷”。在史籍《竹书纪年》中提到:“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吠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赤夷尚赤,居于东方,与乌桓人有关。在乌桓族习俗中,穹庐皆东向,并把天地、日月、山川。日色近赤,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对于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带的乌桓族来讲至关重要。丁谦指出:“乌桓族者,乌兰之转音也,蒙古语红曰乌兰,故《传》中又称为赤山。”

乌桓山即赤山。乌桓族人死后,烧其所着衣物,杀犬以殉,“使护死者神灵归乎赤山”,赤山为乌桓族祖先的根据地,故称其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其后的赤山即“渔阳赤山”,则是乌桓族南迁后之地,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赤山。也许是乌桓族自原来辽东西北,西拉木伦河以北的赤山迁出,至老哈河流域以后,别立一赤山以为纪念。乌桓族人往往请萨满唪诵指引路径,以一犬牵之,使死者之魂历经险阻回归到赤山。这种习俗说明其祖先当初就是坐着犬拉雪橇到蒙古草原东南部的。乌桓族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吸收了一部分匈奴族人和汉族人。

秦、汉之际,乌桓族活动于饶乐水一带(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东邻挹娄、夫余、高句丽等,西连匈奴族,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当时鲜卑民族居北部,乌桓族则居南部。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

乌桓族与鲜卑民族同为东胡部落联盟的一支。公元前三世纪末的秦末汉初,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东胡部落联盟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部分迁居乌桓山(今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以北),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从此称“乌桓”。

自匈奴族击破东胡后,乌桓族势孤力单,故而曾役属于匈奴族。匈奴族单于每岁向乌桓族征收牲畜、皮革,若逾时不交,便没收其妻子为奴婢。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军大将霍去病击破匈奴族左地,将匈奴族逐出漠南,乌桓族又臣属于汉朝。因徙乌桓族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驻牧,并在幽州设置了护乌桓族校尉,持节监护乌桓族各部,“使不得与匈奴通”,并为汉王朝侦察匈奴族动静。其时,乌桓族的活动地区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东部、赤峰市北部、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北部地区,代替汉王朝北御匈奴族。

王莽执政时期,下令乌桓族不得再向匈奴族缴纳皮布税,匈奴族因此遂劫掠乌桓族的人、畜。王莽又驱使乌桓族与匈奴族开战,并以乌桓族人的妻、子为人质,以杀戮相威胁,如此一来,乌桓族反都忿而降靠了匈奴族。直至东汉初期,乌桓族还经常与匈奴族联兵一起,扰乱代郡以东各地。在汉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汉光武帝刘秀曾派大将马援率军前往讨伐,却没有获得什么胜利。

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族因权利之分再次发生了内乱,且遭受了旱灾、蝗祸,乌桓族乘机攻击之,迫使匈奴民族转徙漠北。汉光武帝刘秀当即乘势乃以金、帛贿赂乌桓族各部大人(首领)。

到了东汉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辽西乌桓族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名贵族相偕降汉,晋贡奴婢、牛马及虎豹、貂皮等,汉光武帝乃封其渠帅、大人共八十一人为王侯、君长,允许其部族内迁,使驻牧于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雁门、太原、朔方这十郡鄣塞之内,其地域为今东北大凌河下游、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中部、内蒙南部、鄂尔多斯草原一带。汉光武帝同时还设置了护乌桓校尉司于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掌赏赐、质子、关市诸事。此后,经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三朝,东汉王朝与乌桓民族各部皆相安无事,东汉王朝社会经济繁荣,国家相对稳定,史称“明章之治”。

乌桓族南徙后,原居地为鲜卑民族所占居,少数留居塞外的乌桓族人皆归降鲜卑民族。

自公元二世纪初起,塞外的乌桓族开始常助鲜卑族、南匈奴族寇掠汉朝边境,而塞内的乌桓族则多跟从护乌桓校尉司抗击鲜卑族、匈奴族的联合侵扰,同族相战,一时为历史笑柄。公元二世纪中期,东汉王朝与南匈奴族对抗,各部乌桓族乘机各自为政,或从汉攻匈奴族,或与匈奴族联兵攻汉,乱成一团。直到公元二世纪末期,东汉王朝还频频利用乌桓骑兵去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军。

例如在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汉灵帝刘宏诏令乌桓族人张温为车骑将军,发幽州乌桓三千骑兵至关内镇压凉州起义军。当时乌桓族人因数次被征发,死伤惨重,财富略尽,结果人心浮动,军无斗志,皆临阵不战而逃归幽州各部。到了汉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泰山太守乌桓族人张举、中山相张纯等干脆造反,利用幽州的乌桓族人寇掠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四州,张纯还自号弥“天安定王”,为诸郡乌桓族元帅。到了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张纯死后,乌桓军亦随之瓦解。

在东汉末期,幽州刺史、中郎将、都亭侯公孙瓒在河北地区称霸之时,便与乌桓族多次交战,收服了一些乌桓族人,被乌桓族人称为“白马将军”。

乌桓族在两汉时期虽然先后经过两次南迁而逐渐发展壮大,但一直受汉王朝护乌桓校尉司以高压军事分割政策予以管辖,因此被拆分成若干个部落,并使其各自为政。因此,乌桓族一直未能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到了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东汉王朝势力急剧衰败,因此在辽西乌桓族大人丘力居逝世后,由其侄子蹋顿即位。蹋顿有武略,乘东汉势衰,统一了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族诸部,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乌桓部落联盟,史称“三郡乌桓”。

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冀州牧、大将军、邺侯袁绍被丞相曹操败于著名的“官渡之战”,旋即病逝。到了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袁绍之子袁尚等在曹操的军事打压下逃奔辽西,投奔了三郡乌桓的首领蹋顿。

为此,在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发动了远征三郡乌桓的重大战役,两军战于柳城,结果三郡乌桓惨败,蹋顿及名王以下皆被斩杀,降曹军者达二十余万口。之后,曹操将柳城、幽州、并州各郡乌桓族族人共万余落二十六万余人徙居中原,也将其妻、子为人质,精壮人丁皆编入军中作战,成为三国争鼎的主力。由是,三郡乌桓骑兵成为曹操军中的中坚力量之一,逐渐为汉族人所同化。而残留在故地的少量乌桓族人,因其地不久即为鲜卑民族所占,均与鲜卑族融合。这段历史,就是三国初期著名的“乌桓之战”。

乌桓族自被曹操击破后,势力逐渐衰落。当时除了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族内迁外,其它诸郡乌桓族大多留居原地,并保有一定实力。直至两晋时期,无论在塞外或塞内,乌桓民族的活动尚频见史册。

据史籍《魏书》记载:“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各以多少称酋庶长。”乌丸往往成为杂夷的泛称。除散居上述诸郡外,又扩展至陕西的上郡、冯翊、北地三郡。而雁门郡的乌桓族,与鲜卑民族、匈奴族等融合成为铁弗刘氏或独孤氏,后发展为赫连勃勃的夏国。幽、并二州乌桓族继续内迁,遍布于太行山以东今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并积极参与十六国、南北朝时各地区的政治斗争。一部分久处郡地,逐渐被同化于汉族,乌桓族的姓氏系统中相继开始有郝氏、刘氏、张氏、王氏、鲁氏等出现;而另一部分随着鲜卑民族的强大而加入其中,先同鲜卑民族融合,最终随鲜卑民族汉化而同化于汉族。

西晋王朝初期,幽州北边障塞内外乌桓族分别归附鲜卑民族慕容氏、宇文氏、段氏统治,并逐渐与鲜卑民族融合。有一部分最后加入道库莫奚族之中。自幽州北边而甫,直至冀州的渤海、平原二郡,乌桓骑兵营分布其间。当时,王浚为幽州刺史兼乌桓族校尉,最后以乌桓族和鲜卑民族的兵力为后盾南面称制。而并州乌桓族人张伏利度拥众两千壁于乐平(今山西昔阳),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为石勒所吞并。石勒攻下幽州后,徙幽、冀二州乌桓族人于襄国(今河北邢台),到公元四世纪中叶,皆归附于前燕国。

前秦国苻坚灭前燕国后,“处乌丸杂类于冯诩、北地”。而后不久,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垂则利用乌桓族之助,又建立了后燕国。慕容垂曾引丁零、乌桓之众二十余万人为飞梯、凿地道以攻邺城(今河北临漳),并以乌桓族人张骥为辅国将军、刘大为安远将军、鲁利为建威将军,随慕容氏南征北战。

北魏王朝初期,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率鲜卑部落联盟攻伐信都(今河北冀县),张骧举城降,后张骧又逃往中山(今河北定州),依附于鲜卑慕容详部。北魏道武帝怒而攻克中山,慕容详兵败,张骧被擒。

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张骧之子张超又收集了部分乌桓族、汉族约两千家三万余人,占据了渤海郡南皮(今河北南皮),自称为乌丸王,后南走平原(今山东平原),割据一时。第二年的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张超为北魏王朝的征虏大将军庾岳所击杀。

据史学家们考证,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天山镇西北七十公里处,有—座乌辽山,即当年乌桓族人迁驻的乌桓山之地。乌桓族人在这块土地上逐步成长、壮大并向南迁徙,与建都于中原的封建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密切交往,直至进入中原各地。

隋、唐以后,乌桓族这个古代民族逐渐在历史中消失,被融合于其他各族之中。

远在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族人从五郡塞外南迁时,便与广大的汉民族和归附汉朝的南匈奴各部、鲜卑民族、羌民族、氐民族等其他民族错居杂处。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乌桓民族形成了许多汉化的姓氏,主要有鲁氏、郝氏、审氏、桓氏、乌氏、渐氏、王氏(原乌丸氏、乌桓氏)、薄氏(原薄奚氏)、展氏(原辗迟氏)、库氏(原库褥官氏、库褥管氏)等。

随着乌桓民族的汉化融合过程,该支由乌桓族人形成的鲁氏,成为汉族鲁氏的重要一支,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西、河北、陕西鲁氏之主源之一。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金、元、明时期蒙古绰罗斯部,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⑴.蒙古族绰罗斯·卓多穆:为古老的蒙古绰罗斯部后部大人(专职掌管后勤、运输、畜牧生产和妇女儿童的生活等),在金国时期成为女真所辖卓鲁部,后在元朝时期形成为卓多穆氏。明朝时期,有女真族引其为姓氏者,满语为Jodomu Hala,与女真绰罗氏同源,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兴安盟境地)。蒙古族、满族卓多穆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鲁氏。

⑵.蒙古族绰罗斯·巩卜失加:为元朝时期驻守甘肃平番县一带地区的蒙古族绰罗斯部人,世代为地方执政长官,明朝时期称其为“土司”。绰罗斯·巩卜失加的父亲为元朝末期著名的武定王、平章政事绰罗斯·脱欢。元朝灭亡后,在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绰罗斯·脱欢率诸子部落投诚,明太祖朱元璋授其长子绰罗斯·巩卜失加为百夫长,俾统所部居庄浪,以功升百户。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绰罗斯·巩卜失加殉职于“阿鲁台之难”(明朝初期明军与蒙古瓦剌部的战役),传子绰罗斯·失加,累署庄浪卫指挥同知。明成祖朱棣赐其汉姓为鲁氏。其后裔鲁鉴、鲁麟、鲁经三世,皆为明朝名将。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明王朝以鲁经的曾孙鲁印昌出任青海西宁副总兵。当闯王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河西地区时,鲁印昌散家财享士卒,提兵至西大通,与李自成起义军的贺锦部遭遇,鲁印昌挥兵奋战,部卒殆尽,全军战殁于阵。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鲁印昌之子鲁宏率部归附满清政权,袭指挥使,锡之敕印。鲁宏逝世时,嫡子鲁帝臣年幼,由其族人鲁大诰代理地方事务。吴三桂叛乱之时,鲁宏之妻汪氏曾主动捐献军粮四百石。鲁宏的曾孙鲁璠,在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回族起义军攻围兰州城时,亲率土番兵三百人赴援,战于乱古堆坪。在与回族义军战斗中,因兵无后继,寡不敌众,鲁璠身负重伤,他裹创力战,竟突围归营。乾隆大帝闻知此事后,特旨赠加一等职衔、花翎。后盐茶回民再次起义,鲁璠领土番兵防守兰州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回族人张格尔在沙俄唆使下进犯甘肃边境,扬威将军长龄进讨,鲁璠之子鲁纪勋奉檄购办驼只、运军粮。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清军进剿安集延,仍承办驼只。鲁纪勋娶额驸阿拉善亲王之女,此后鲁氏一族习尚奢豪,盛极而衰。鲁纪勋嫡孙鲁如皋承袭祖爵,在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鲁如皋助军饷以攻太平天国。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甘肃省城修建钱局,鲁如皋又捐本管山场木植数万株,加二品顶戴、花翎。清同治初年(公元1862年),青海地区回族民众再次起义,鲁如皋率本部参与镇压,以功加副将衔。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西宁肃清,鲁如皋功加提督衔、誉勇巴图鲁。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鲁如皋逝世,其子鲁焘年幼,由母亲和硕特氏掌管地方事务。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农历4月,鲁焘嗣职。蒙古族绰罗斯家族鲁氏一祖自鲁焘以上,世袭掌印甘肃番部土司指挥使,驻扎甘肃庄浪,分守连城。鲁镛,与鲁鉴同族。明朝时期以官舍随征,授总旗。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鲁大诰随鲁希圣等归附满清政府,仍授前职。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鲁瞻泰袭。自鲁泰以上,世居甘肃古城,袭土指挥使。鲁福,鲁鉴次子,跟从鲁鉴征讨,屡立战功。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鲁培祚随鲁典归附满清政府。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鲁应选袭职。世居甘肃西大通峡口,袭土指挥同知。

⑶.蒙古族绰罗斯·把只罕:绰罗斯·把只罕氏绰罗斯·脱欢的第三子。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绰罗斯·把只罕随父亲归附明王朝,被明太祖朱元璋授予指挥佥事,后随同侄子鲁失加(绰罗斯·失加)一起被明成祖朱棣赐汉姓为鲁氏。数传至鲁典,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绰罗斯·把只罕先于绰罗斯·巩卜失加家族归附满清政府。清陕西总督孟乔芳嘉其功,委署甘肃镇海营参将,随大军征剿。再数传至鲁绪周,在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回民起义,鲁绪周率所部御贼,阵亡,其子鲁熹袭职。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鲁熹之子鲁服西袭职。自鲁服西以上,世袭掌印土司指挥佥事。鲁之鼎,与鲁典同族。明时朝时期世袭土指挥副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随鲁典归附满清政府。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鲁维礼袭职。自维礼以上,世居甘肃大营湾,袭土指挥副使。鲁国英,与鲁典同族。明正千户。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鲁大诚投诚,随鲁典剿甘、凉回民起义,力战阵亡。其子鲁景成,仍袭正千户世职。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鲁福山袭职,世居甘肃古城。鲁三奇,与鲁典同族。明世袭副千户。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鲁三奇随同族鲁典归附。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鲁政袭职,世居甘肃马军堡。鲁察伯,与鲁典同族。明朝时期实授百户。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归附满清政府。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其子鲁襄仍袭实授百户。由蒙古族绰罗斯·失加被明帝赐改的汉姓鲁氏,为甘肃、青海、宁夏一带地区蒙古族鲁氏的主源。



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博都哩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在金国时期为孛术鲁部,以姓为氏,满语为Boduri Hala,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后有达斡尔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鲁氏、博氏、范氏、花氏、卜氏、布氏等。

⑵.满族都噜氏,亦称杜鲁穆氏,满语为Duru Hala,汉义“模样”,世居长白山、黑龙江地区。据俄国学者史禄国调查,这个氏族为新、老满洲共有姓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鲁氏、都氏、杜氏等。

⑶.满族瑚噜氏,满语为Huru Hala,汉义“阜地、鸟背、龟背”,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一带)。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鲁氏、胡氏、於氏(注意:不能写作“于”)等。

⑷.满族石穆鲁氏,亦称石莫勒,满语为Simulu Hala,世居浑春(今吉林珲春)。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鲁氏、石氏、穆氏、萧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宋、元朝时期西域来华定居之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鲁氏,取自经名“安拉迪尼”(真主的宗教),简称“鲁丁”的首音。

宋、元两朝时期,经名尾部缀有“鲁丁”的回回族人很多,如元朝中期的伯笃·鲁丁,原为答失蛮人(即大食国人,古阿拉伯帝国),在元英宗孛儿只斤·宗硕德八剌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为了考取进士,便取汉姓为鲁氏,字至道,史称鲁至道。鲁至道后来历任广西任肃政廉访副使、礼部侍郎、秘书太监、漳州路总管,特别是对广西的文化教育建设,有利于元朝时期岭南地区文化教育活动的恢复和发展,对推动广西桂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元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





元朝阿拉伯人伯笃·鲁丁(鲁至道)之墓



在元朝时期,为读书求仕而取汉姓“鲁”为氏者甚众,如真定、济南路监榷课税使鲁坤原为大食国人,吏部尚书鲁企贤原为康里人,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府元帅鲁得之原为安息人等等。



第六个渊源:源于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佤族木依库氏,源出巴饶克氏族,即佤族的一个分支,世居今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三县地区。

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巴饶克氏族部落首领的子孙随孟连土司姓氏汉化过程分别以三子之名为汉姓,其一即为鲁氏,系由当地汉族最高执政长官所赐改。



第七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白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鲁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鲁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姬旦(周公)、姬伯禽(鲁禽公)、绰罗斯·卓多穆、绰罗斯·巩卜失加、伯笃鲁丁。

鲁氏的历史名人(二) -- 鲁仲连:(公元前305~前245年),又名鲁仲连子、鲁连子、鲁连;齐国人(今山东茌平冯屯镇望鲁店村)。著名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

史记记载“鲁仲连者,齐人也。”并没有说清鲁仲连具体是哪里人。因此只有根据地名进行推测,王士桢在《池北偶谈》中说:“新城(今桓台县)东北锦秋湖上,有鲁仲连陂,传为鲁仲连所居。”而又在《皇华纪闻》中说;“茌平县有鲁连村。吾邑之北近古狄城,亦有鲁仲连陂,鲁仲连冢。”

从史记得知鲁仲连最后是归隐于东海。东海,又称少海,即今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境内的锦秋湖。湖南岸有个华沟村,古称鲁连陂,就是当年鲁仲连隐居的地方。由此可以推断,鲁仲连是生于茌平县,卒于归隐之处新城(今桓台县)。

鲁仲连善于谋划,常周游各国,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不任官职,好持高节,坚持儒家道德观点,反对尊秦为帝,以义不帝秦而被传诵千古。其肯定事物的两重性,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性。

公元前260年秦国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鲁仲连以利害劝阻赵、魏大臣尊秦为帝。赵、魏两国接受他的建议,联合燕、齐、楚等国共同抗秦,邯郸解围。公元前249年齐国派军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年余不下,百姓灾难沉重,他以亲笔书信劝说燕将撤守,齐国复得聊城。史籍《汉书•艺文志》记载有《鲁仲连子》十四篇,今已佚传。有清朝马国翰辑本。



鲁 恭:(生卒年待考),字仲康,莽羲和鲁匡之孙;扶风平陵人。著名东汉中牟令。

“德化为治”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崇高政治理想,数千年来想而往之,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而在大约两千年以前的东汉朝期,却的确由鲁恭办到了。

据史籍记载,鲁恭当中牟令时,以德为治,结果出现了“三异”,那就是“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子有仁心。”如此社会境界由鲁恭办到了,实是鲁氏人最值得自夸的一项莫大殊荣。



鲁 丕:(公元36~111年),字叔陵,鲁恭之弟;扶风平陵人。著名东汉大臣,累官至侍中。

鲁丕沈深好学,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号称当世名儒。

汉章帝时举贤良方正,除为议郎,迁新野县令。政绩为当州第一,擢拜青州刺史。迁赵相,门生就学者常百余人,当时称为“五经复兴鲁叔陵”。

又历东郡、陈留太守,所至有绩。

汉安帝时官至侍中、左中郎将。



鲁 峻:(公元110~172年),昌邑人(今山东潍坊昌邑)。著名东汉官吏、学者。

专治鲁诗颜氏春秋,初举孝廉,累官至屯田校尉。

汉熹平元年(公元172年)卒于住所,终年六十二岁。次年农历4月,门生故吏于商、马荫等三百二十人为之树碑颂德,史称《鲁峻碑》。



鲁 肃:(公元172~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今安徽定远)。著名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军事家、政治家。

鲁肃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所以,在当地颇有名,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特任命他为东城长。鲁肃辞不受命。周瑜任居巢(今安徽桐城)长,曾请鲁肃资助军粮。鲁肃慷慨地指给他一个装有三万斛粮食的大粮仓。周瑜感激不已,遂结为知己。

公元200年,鲁肃在周瑜的引荐下归附孙权。孙权非常器重鲁肃,与他“合榻对饮”,议论时事。鲁肃劝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孙权很佩服他的才能。公元208年赤壁大战时,鲁肃为赞军校尉。他首先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拒曹的战略方针,并出使刘备处,以促成孙刘联盟。公元210年,周瑜病逝,鲁肃被任命为奋武校尉,领周瑜军,驻扎在江陵。后来,转屯陆口,被授予汉昌太守、偏将军。次年(公元214年),转横江将军。公元215年,驻兵益阳(今湖南益阳)。

公元217年,鲁肃因病逝世,终年四十六岁。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赤壁之战,孙刘两家以弱胜强,打败了曹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鲁肃和诸葛亮的精心谋划。赤壁战后,曹操的实力仍然比刘备、孙权强大。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鲁肃对此非常清楚。他认为,无论是东吴孙权还是占据荆州的刘备,都不足以与曹操抗衡。摆在两家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联合抗曹;二是各自为战;三是不战而降,归附曹操。只有走联合抗曹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他终生不渝地坚持这一战略方针,并为之竭尽全力。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贝,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那是艺术家的创造,并非历史。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语)。所以,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

鲁肃为人方严,虽在军陆,手不释卷,善谈论,又能属文,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鲁 胜:(生卒年待考),字叔时;代郡人(今山西大同阳高)。著名西晋学者、逻辑学家。

少有才操,曾宰建康令。年轻时曾在京都洛阳做过佐著作郎。晋惠帝时调任建康(南京)令。见世道多故,便称疾去官,专事著述。著有《墨辩注》、《刑名二篇》、《正天论》等,今仅存《墨辩注》序文,文中提出"“名必有形”的唯物观点。其所著涉及到极为丰富的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和逻辑对象争论的历史情况。

他精研天文历法,在任时还上书请求修改历法。著作仅存《墨辩注序》。



鲁 徽:(公元?~314年待考),著名十六国前赵文人。

他为刘聪前锋大都督安南大将军赵染长史。时刘曜军次渭汭,赵染次新丰,晋愍帝遣素綝东讨赵染。鲁徽尝劝染弗轻敌,染不听,与綝战而败,自以为无面见之,遂杀徽。

《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谓十六国时文人“皆迫于仓卒,牵于战争。竟(章)奏符檄,则粲然可观;体物缘情,则寂寥于世”,又谓鲁徽与杜广、徐光、尹弼等“知名于二赵”。似鲁徽以擅公文闻名,然其文已无存者。



鲁 爽:(公元?~454年待考),小名女生;扶风郡县人(今陕西眉县)。著名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大臣。

初为北魏荆州刺史,数有过失,惧诛,在南朝宋嘉元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叛归南朝宋,授司州刺史次年率军北伐,进至虎牢,以水军失利,退还。

刘劭弑文帝,他与荆州刺史刘义宣起兵入讨,孝武帝即位,迁豫州刺史。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与荆州刺史刘义宣、江州刺史臧质俱反,兵败被杀。



鲁 秀:(公元?~454年待考),小字天念,鲁爽七弟;扶风郡县人(今陕西眉县)。著名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大臣。

初为北魏中书郎,后随鲁爽叛归宋,授辅国将军。

刘劭即位,授右军将军,使统兵攻新亭,遂率军归孝武帝,授司州刺史。

后随荆州刺史刘义宣起兵反,与兄长鲁爽率军攻雍州刺史朱脩之,兵败被杀。



鲁 瀚:(生卒年待考),清江人(今浙江)。著名宋朝诗人。

涉猎广泛,尤精于易,善诗。有林园二十亩,坞内有含笑花数十株,自号笑坞老人。



鲁伯能:(生卒年待考),安吉人(今浙江安吉)。著名宋朝学者。

博学强记,九岁通五经,日读万言。夜乘月光诵读达旦,生平以翰墨自娱,历官处州太守。



鲁宗贵:(生卒年待考),室名筠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南宋画家。

工花竹、禽鸟、窠石,用笔意趣有余,描染佳妙,尤长于写生,鸡雏乳鸭,颇有生意。

南宋理宗绍定(公元1228~1233年)时为画院待诏,常出入杨驸马家。善画花竹、鸟兽、窠石,用笔工细,描染极佳,饶有意趣。尤长写生,鸡雏鸭黄最有生意。《绘事备考》著录其作品有《金葵翠羽图》《竹枝山鹧图》等30件。传世作品有《夏卉骈芳图》册页,现藏故宫博物院;《春韶鸣喜图》轴图录于《浙江古代画家作品集》。



鲁 贞:(生卒年待考),字起元,号桐山老农;浙江开化人。著名元朝经学家。

元顺帝元统年间举人,隐居不仕,其邃于理学,胸怀夷旷。

著有《桐山老农文集》、《春秋按断》、《中庸解》、《易注》等。



鲁 治:(生卒年待考),吴郡人(今江苏苏州)。著名明朝画家。

善画花卉、翎毛,美伦精巧,着色天然,饶有风韵,落笔潇洒脱俗,活泼有生趣。



鲁 穆:(生卒年待考),字希文;天台人(今浙江天台)。著名明朝大臣。

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进士,授御史。

明仁宗监国时,他屡上疏言事,直声振朝廷。升福建佥事。理冤狱,摧豪强,民呼之为“鲁铁面”。

明英宗即位,他被晋升为佥都御史,后病死。



鲁得之:(生卒年待考),回族;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明朝书画家。

善书,工写竹,发竿爽劲,扫叶清利,纵笔自如,备见潇洒。著有《墨君题语》、《竹史》、《细香居集》。



鲁九皋:(生卒年待考),字洁非,号山木;江西新城人。著名清朝官吏。

清乾隆进士,出选山西夏县知县,有惠政。著有《山木居士集》。



鲁 迅:(公元1881~1936年),本名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著名近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鲁迅日记》,《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鲁 韧:(公元1912~2002年),天津人。著名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鲁韧参加《埋头苦干》、《清宫外史》、《天国春秋》、《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等影片的拍摄,并开始在昆仑、中电、文华等影片公司任副导演。

1951年他编导了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太阳照亮了红石沟》,影片拍完后受到好评。

1957年后鲁韧相继导演了《洞箫横吹》、《钢人铁马》、《今天我休息》、《李双双》等富有时代生活气息和轻喜剧样式的影片,显示出他寓教于乐,幽默风趣,质朴昂扬的导演风格。其中《李双双》最为成功,并于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李双双》也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由于鲁韧善于导演轻喜剧,这些影片为演员仲星火喜剧表演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他们进行了前后长达九年的艺术合作已成为影坛佳话。

七十~八十年代,鲁韧又编导了《于无声处》、《飞吧,足球!》、《车水马龙》等片。由于鲁韧坚持现实题材及喜剧样式,因此他导演的影片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烈的喜剧性。

获奖代表作:《思想问题》、《洞箫横吹》、《新风歌》、《太阳照亮了红石沟》(兼编剧)、《钢人铁马》、《于无声处》、《猛河的黎明》、《今天我休息》、《车水马龙》、《飞吧,足球!》(兼编剧)、《李双双》等。

鲁韧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1月23日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终年九十一岁。



鲁加汉:(公元1916~1991年),河南新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第二一八团通信员,红三十一军政治部敌工部干事、科长、部长,军供给部政治委员,军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卫生部政治委员,第三八六旅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师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太岳军区供给部政治协理员,军区后勤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第十八兵团办事处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西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部长,茂县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成都军区干部部部长,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四川省军区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1981年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12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鲁瑞林:(公元1912~1999年),甘肃临夏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第一团班长、连政治指导员,第三十八团营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政治部民干事、股长、民运科科长,第三十一军供给部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分区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旧关、七亘村、神头岭、响堂铺、安阳、白晋、磁县、武安、涉县、林县、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三纵队副司令员,第十八兵团第六十一军副军长,第六十一军政治委员,甘肃临夏专员等职。先后参加了上党、临汾、晋中、太原、咸阳、扶眉和解放大西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一军政治委员,西康军区副政治委员兼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兼凉山工作委员会指挥部党委书记,西南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云南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为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强军政军民和民族团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加强部队建设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9年7月14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鲁玉昆:(公元1929~今),湖南岳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连副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宜川、扶眉、兰州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毕业空军航空学校。后任空军飞行员、飞行大队大队长、师技术检查主任、团长、副师长。1963年入空军学院指挥系学习。后任空军师长、军副参谋长、副军长、军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鲁英麟:(公元?~1948年),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前第三十五军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在河北省涞水县城和庄疃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围城打援战役。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傅作义为改变被动战局,将所部主力第三十五军等部由张家口调至北平(今北京)近郊及平津之间地区,连同该地区原有部队共七个军又一个师,编成三个机动兵团,企图采取“以主力对主力”的战法,对付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部队,确保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区。

第三十五军是傅作义的“王牌军”。从1931年起,傅作义本人长期兼任这个军的军长,直到1942年才将军长一职交给他最亲信的将领董其武。1945年由鲁英麟接手。

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罗瑞卿、第二政治委员杨成武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晋察冀军区的指示,为打击傅作义集团,策应东北民主联军的冬季攻势,决心集中所部五个纵队及地方部队一部展开铁路破击战,调动和分散国民党军,尔后在运动中歼其一部。12月27日晚起,晋察冀野战军第一、第二、第三、第死纵队和北岳、冀中军区部队及友邻冀热察、冀东、渤海等军区部队各一部,在十万民工配合下对平汉、平绥、北宁、津浦铁路展开破击战。至29日,将保定至涿县(今河北涿州)、南口至清河、黄村至魏善庄和静海至唐官屯等段总长四百余公里的铁路全部破坏,并拔除沿线国民党军据点十余处,使北平、天津、保定、张家口间的铁路交通陷于瘫痪。

傅作义急调第十六、第三十五、第九十四军和暂编第三军增援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北段,配置在涿县至徐水之间。晋察冀野战军于1948年1月7日以第六纵队佯攻保定。上述国民党军各军及新编骑兵第四师随即沿平汉铁路南进保定、满城地区。11日晚,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七旅和第八旅一部对涞水城发起攻击。为解涞水之危,国民党军第三十五军军长鲁英麟率所属新编第三十二师和第一○一师两个团连夜由保定乘汽车北援。

1月12日,新编第三十二师主力西涉拒马河,进占庄疃。第三纵队第九旅立即将其包围,第一、第二纵队在涞水以东、以南地区阻击第三十五军军部及第一○一师的进攻。入夜,第三纵队将所部第八旅主力、第七旅一部由涞水城郊调至庄疃,会同第九旅围歼新编第三十二师。1月13日晨,各部队在炮火支援下突入村内,与守军展开激烈巷战和白刃战。经四小时战斗,全歼新编第三十二师。与此同时,第一纵队在温辛庄歼第三十五军军部;第二纵队在武村、高洛歼第一○一师一部。此役,共歼鲁英麟部八千余人,缴获汽车八十余辆,牵制了华北傅作义部主力,策应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冬季攻势。

涞水战役之后,1948年3月26日,鲁英麟因兵败自杀身亡。
鲁道源:(公元1900~1985年),字子泉,自号铁翁;云南昌宁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名将。

鲁道源生于顺宁府右甸珠山村一户士绅家庭。学年时代在珠山、顺宁、昆明读书,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三期。毕业后,先后在滇军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之职。其间,鲁道源热忱关心家乡右甸的设治及中学筹建等问题,并利用军旅契机,委派副官陈德铨(右甸人)筹划请求设县事宜,经陈及右甸仕绅四处奔走,多方寻求支持,终在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10月)获省民国政府批准,由顺宁、永昌两府析置设“昌宁县”。

鲁道源和孙渡同系龙云部属。1938年出征抗日前,孙渡任龙云的总参谋长,鲁道源任第五旅旅长兼云南造币厂厂长。抗日军兴,云南组编第六十军出征时,龙云即任命鲁道源任第六十军军长卢汉下属的师长。由于卢汉、鲁道源在1929年遵蒋中正之命讨伐桂系的战斗中生过嫌隙,故鲁道源拒不就职,及至次年组编第五十八军,孙渡任军长,他才慨然受命任新编第十一师师长。1940年冬调任副军长,1944年孙渡升任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后,鲁道源继任第五十八军军长。

孙渡与鲁道源的性格、风度虽截然不同,但相处情感始终很好。孙渡与鲁道源在平时互相谏诤,但战时互相信赖。1940年卢汉回滇新组第一集团军时,将鲁道源调升第五军副军长。鲁道源认为此事是卢汉用明升暗降之计解除他的师长兵权而大发牢骚,要与卢汉决裂。孙渡不假辞色地指责他“意气用事”,劝他“静以制动”,待机重握兵权。鲁道源这才到军部就职。

鲁道源中等身材,紫檀面色,虎背熊腰,说起话来虎虎生风,令人望而生畏。

1938年8月部队由昆明出发,鲁道源正患急性胃炎留昆明治疗,部队由副师长马崟统率沿京滇公路徒步开赴前线保卫武汉。10月底到达长沙时,蒋中正已下令放弃武汉,第五十八军奉令沿崇阳到—通山公路布防,掩护武汉守军撤退。日寇侵占武汉后,为扩大外围据点,以部分兵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窜犯通山、崇阳。新编的第十一师官兵未经战阵,乍受日寇猛烈炮火轰击,就放弃阵地,反身奔回长沙,经集团军总部收容集中到醴陵待命。为此,军事委员会除给孙渡记过处分之外,还撤销了新编第十一师的番号。到1939年春南昌会战后才正式恢复番号。

在昆明养病的鲁道源得知情况,引为奇耻大辱,立即带病赶到醴陵,曾多番函电恳请龙云及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转请军事委员会准予恢复番号,戴罪立功。

1939年春,第五十八军奉命开赴赣北侧击沿南浔铁路南犯日寇。部队由醴陵出发,经浏阳、越茂竹山至铜鼓,又向南到达靖安时,南昌已告失守。部队即在锦江南岸布防,相机袭击江北日寇。师部驻在高安县所属的金堆罗。鲁道源以逸待劳,抽调和团连排长、军士集中作短期训练,按步兵操典要求,严肃军纪、风纪,一再激厉官兵“为抗日救国而死,虽死犹荣,立功受奖,逃亡者杀!”由此,士气更振。

1939年至1940年在锦江防守战斗中,鲁道源发扬滇军吃苦耐劳、善于爬山涉水的优点,经常组织小部队于夜间涉水渡江奇袭日寇,或伏击由靖安、奉新进出南昌的日寇车辆,虏获上交了不少战利品,因而受到战区及军事委员会多次嘉奖。

鲁道源治军强调军民合作的鱼水关系。他常对官兵说:我们吃的要靠老百姓供给,宿营要住老百姓的房子,行军要靠老百姓作向导,伤兵要靠老百姓抬担架运送,敌情要靠老百姓报告…我们军队是游动的鱼;老百姓是潭活水。鱼离开水就会死去,军队离开老百姓就不能战胜敌人。每次部队开拔,必命政工人员随同先遣设营人员作前导,安抚战地居民;离开宿营地时,以军风纪纠察队殿后,凡查出借物不还,估买强占破坏军民合作关系的人和事都作严肃处置。部队调到后方休息整顿时,就由部队的“春秋剧团”演出京戏或话剧与群众联欢,邀请乡老座谈。同时,平整乡村道路,打扫清洁卫生,军医处免费为老百姓治病。1941年春,军部驻湘北南江桥附近的君子堂村时,邹姓中年房东患腹肿病卧床不起,多方医治无效,家人忧伤,邻人为之焦急。鲁道源嘱咐军医处长朱兆麟(云南会泽人,云南大学医学系毕业生)悉心为他治疗。朱兆麟吩咐患者家属将仰卧竹床的病人抬出医院,在病人腹部插一个管子,排放出大盆腥臭腹水,肿胀顿时消失。服药之后,数日即告痊愈,乡亲奔走相告,传为佳话。

鲁道源有多方面的生活情趣,他喜欢唱、演京戏《霸王别姬》和《盗御马》中的黑头,且嗓音洪亮,字正腔圆,颇有京戏泰头金少山的韵味。因此,他驻军江西樟树镇时,就买了八蟒八靠的京戏剧装八大箱;又聘民间演唱京戏的文、武、须生、青衣、花旦的艺人作教员,还从各营连中挑十四五岁的小兵学习排练演唱,组成了京戏队;另接纳沦陷区流亡的知识青年组成话剧队,编演救亡剧目,统名“春秋剧团”,自兼团长,由他的秘书任副团长负责统率。部队在前方作战时,剧团在后方排练,部队撤到后方休整时,即公演慰劳军民。

鲁道源爱习武术,部队调到后方休整时,每天早晨必集合各处官佐教习太极拳。军书旁午之暇,他常与参谋长鲁元(云南剑川人)、军法处长李屏苍(云南大理人)研习诗句,相互唱和。更喜爱书法,每日必临摹钟鼎,大小篆各种碑贴十数张。他写的字有骨有肉,遒劲有力。驻军南江桥时曾偕幕僚攀登巍然屹立湘鄂之间的幕阜山,凭吊三国周郎赤壁鏖兵的英雄业绩。游罢归来,即兴手书“雄霸南天”四个长宽丈三的篆书大字,交秘书率石工四名上山镌刻于山巅的百丈峭壁上,寄寓他的雄心壮志。

孙渡与鲁道源统率第五十八军,可谓“文经武纬”,相得益彰。在赣北、湘北的历次攻防战斗获得了“常胜军”的荣誉称号,特别是1942年初三次长沙会战中在影珠山的堵截战斗,更是打得有声有色,留下了云南三迤健儿浴血奋战、杀伤大量日寇的光荣战绩。在影珠山掩埋的日寇坟场一直被当地人民称作“万人冢”。

1940年12月,第五十八军由赣北调湖南。12月4日,新十师师长高振鸿失九岭,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立即电令孙渡,命副军长鲁道源即率新编第十一师收复九岭。鲁道源到前方后,收容新十师部队,指挥第二十八团苏向文部、第二十九团龙沛霖部于九日攻占宝盖山及龙华山。12月10日,并指挥新编第十一师茅嘉谷等团向九岭反攻。友军第一三三师攻占杨白尖,侧击九岭之敌,日寇不支败退。12月11日九岭全线阵地收复,日寇回窜通城。战区长官部得到捷报,撤了新编第十师师长高振鸿的职,命鲁道源兼任新编第十师师长。

当时日寇企图攻下九岭沿平浏公路进犯长沙的计划未逞,又集中两个师团的兵力,由鄂南的咸宁沿粤汉铁路南下进犯长沙,随即与我方防守新墙河的部队第九十九军(广西部队)发生激战。第五十八军奉命增援,固守新墙河以迟滞日寇。激战四个日夜,我负伤官兵源源送到师指挥所,鲁道源亲自一一慰问。

12月25日拂晓,日寇在飞机掩护下突破友军阵地直趋长沙,揭开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序幕。战区司令部采取“口袋”战术诱敌深入。当我军迟滞敌人于新墙河畔的五个日夜里,战区即做好保卫长沙的准备工作,于是命令前线部队避开日寇主力迂回敌后,截断日寇补给线,尾随至距长沙约五十公里的山岳地区,第二十军(四川部队)占领古华山;第五十八军居中占领东西影珠山;第九十九军占领明月山堵死了日寇退路——影珠山与明月山之间的栗桥大道及影珠山与古华山之间的福临铺大道。

1942年1月3日,侵入长沙郊区的日寇在我岳麓山炮兵火力的压制下,又遭我保卫长沙部队的猛烈攻击,日寇在伤亡枕藉、又无补给的情况下,只好放弃攻占长沙计划,返身撤退。

影珠山高五百余米,周沿十五公里。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苍苍,千百户农家散居山坳。东影珠山巅有三间青瓦白壁的庙宇。第五十八军的军指挥所及新编第十师的师指挥所就设在庙宇上下。

1942年1月3日下午,隆隆的炮声自长沙方向传来,由远而近。入夜,北风呼啸,敌我双方一阵紧似一阵的枪炮声与风声相应和,有如疾风骤雨,又似潮水拍岸,彻夜不停。白天,枪炮声沉寂时,日寇的飞机就窜入阵地上空,擦着山岭盘旋侦察,连续四日。1月7日午夜,日寇阵地上连续朝我影珠山发射耀眼的照明弹,继之,一股日寇亡命地从我军山脚下的防御薄弱地段冒上了影珠山,与警戒部队短兵相接。在这紧要关头,孙渡镇定自若,手握电话筒与左右友军联系,调动各属山下部队合力出击敌军;鲁道源冒着弹雨指挥警卫,以旺盛火力居高临下压制窜上山来的敌人。鏖战至1月8日拂晓,终将窜上影珠山的千数日寇全部歼灭,俘虏了钻进红薯地窑及荆棘丛的日寇士兵二十一名,旭日东升时清扫战场,山沟山坳中,道路上堆积着横七竖八的日寇尸体。

会战告捷后,第五十八军调驻长沙市东北的枫林市休整,《阵中日报》的战地记者伏笑雨,《中央日报》的战地记者胡定芬,《扫荡报》战地记者王淮冰等报道了第五十八军将士浴血奋战影珠山,杀伤大量侵略军的战绩。中央电影制片厂还到枫林市拍摄了《影珠喋血》的镜头。

鲁道源临危授命,赣东追穷寇,冬春战锦江,三次长沙会战,特别是克覆常德大捷,是其半生戎马中最为辉煌的一页,名噪中外。曾获蒋中正亲自颁发的“华胄”勋章。

1943年3月以后,鲁道源率第五十八军继续参加了长衡会战及宁岗、永新、遂川等战役,直至日寇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他受民国中央命令,代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接受武汉沿长江至安庆地区日寇投降。9月14日华中受降大会在南昌举行,他登坛接受了日军第六野战军司令兼第十一军军长笠原幸雄代表华中全部日军呈献的投降书。中国人民抗战八年,洗雪了近百年来被侵略、被侮辱的耻辱,人民的功绩,应永垂史册。

1949年2月,鲁道源升任第十一兵团中将司令。7月下旬,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云南省主席,不料尚未到任,局势激变,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占云南,鲁道源便携家眷辗转逃往台湾。

1976年,鲁道源被选为台湾省“国民大会”代表。

1985年3月12日,鲁道源在台北市荣军总医院病逝,终年八十五岁。



鲁宗敬:(公元1898~1976年),湖南浏阳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黄埔军校第二期炮科毕业,曾任广东省广州绥靖公署军法处执行监察。

1949年逃往台湾。1976年5月病逝于台北市,终年七十九岁。

跟帖时间 2010-02-15 08:55:2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鲁氏的历史名人(一) -- 鲁 班:(公元前507~?年待考),复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等。因为他是鲁国人,“般”与“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后世称他为鲁班。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这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为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建立创造了物质基础,铁器的推广和使用,给农业和手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一时期风起云涌的奴隶与平民的反抗斗争和起义,给奴隶主贵族以沉重打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日趋没落,官府手工业独霸天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出现了私营手工业和独立个体手工业;不少世代为奴的手工业奴隶因此获得了解放,有了游走各地、到处做工的自由和施展才华的机会。鲁班有可能就是这个时期获得自由的奴隶工匠。 鲁班出生在鲁国一个世代以工匠为生的家庭。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使他从小就喜欢上机械制造、手工工艺、土木建筑等古代工匠所从事的活动。小时候他跟随家人参加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在劳动中,他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和家人请教,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悉心观察他们在各项劳动中高超的操作技巧。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他本人不断地努力,使鲁班逐渐掌握了古代工匠所需要的多方面技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当时有名的能工巧匠。

公元前450年以后,鲁班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作兵器。他曾创制了威力较大的攻城器械云梯,并准备以此来进攻宋国,他为此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墨子发生了辩论,俩人展开了一场攻城与守城的演习,鲁班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攻城,都被墨子—一化解。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以造福老百姓,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墨子的这种思想,于是便把精力投入到木工工具、机械等各种实用技术上,埋头从事各种发明创造,留下了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例如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千百年来就一直流传在民间。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子,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尽,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清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续实践。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 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鲁班在长期的木工实践中,需要经常与木头打交道,发现了许多可以进行改进的技术问题。如怎样才能使木板既平整又光滑,在鲁班之前,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木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鲁班根据工作需要,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发明了刨子。有了这种工具,就可以把不平的木头刨平,把不光滑的木料创光滑了,对提高水工技艺很有帮助。其他如钻(打孔的器具)、铲、凿于、墨斗(木工画线用的)和曲尺等,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其中曲尺,后人称之为鲁班尺,是木工用以求直角的,直至今人仍为木工所使用。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它使许多木工工匠从比较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且成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使木工工匠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改变了以前许多工匠全凭手工和经验进行操作的落后局面,使木工技术的很多方面可以凭借比较简单的工具提高工艺水平和质量。 鲁班在木工工具的发明创造上,得到家人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他的母亲和妻子对他的帮助更大。例如,鲁班在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都是由他的母亲拉住墨线的一端,他自已拉住另一端,以便弹墨放线。这样每次放墨斗线都需要他母亲帮忙,很不方便,鲁班也觉得有必要想出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经过他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试验,鲁班设计了一个小弯钩,拴在木头的一端,这样放线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小弯钩钩住木头的一端,以代替原来的手工操作,只需一个人就行了。从此以后,弹墨线就不用再让母亲帮忙。后来木工就把这个小弯钩称为“班母”,以纪念他的母亲对他的帮助。又如,刨木料时顶住木料的卡口,人们称之为“班妻”。据说这是因为鲁班以前刨木料时候,都是由他妻子扶着木料,后来他发明了卡口,才不用他妻子帮忙了。

史书记载,鲁班还发明了石磨。自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去掉谷物壳皮和破碎豆麦就成为人们必须的一种烦琐劳动。为此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作出了不懈努力。相传在六千年以前人们就开始用石头将谷物压碎或者碾碎,四千多年以前,人们发明了一种称之为“杵臼”的碾米工具。这种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之为“杵”,它是一个用木头或其他材料做的律枪;另一部分称之为“臼”,它是在石头上凿出一个圆坑。操作时将米放在“臼”中,然后用“杵”宋春捣。这种装置比起直接用石头来碾碎谷物已有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如比较费时,每次只能春少量谷物;比较费力,它全仗手工春搞,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因此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以代替手工赛捣。鲁班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非常了解老百姓的需要和疾苦,因此他决心解决这一难题。为此,他经常到人民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去观察、思考,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在劳动人民智慧的启发下,经过他的刻苦努力,鲁班终于发明了一种更为简单实用的磨粉工具。他用两块比较坚硬、厚实的圆石谷凿上密布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之转动,就能够把谷麦磨成粉末,这就是中国两千多年以来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的石磨。石磨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巨大进步,它将“杵臼”的上下运动改造成旋转运动,将“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并且可以使用畜力等作为动力,这就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此,将谷物磨成粉就不再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劳动,而成为一项比较容易的日常简单操作,对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起到非常有益的促进作用。

鲁班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发明家,发明创造了多种简单机械装置。如鲁班曾对古代的锁进行了重大改进。锁在中国奴隶社会的周代就已经出现,其形状象一条鱼,构造比较简单安全性比较差;经过鲁班改进后,其形状、结构均有较大变化,锁的机关设在里面,外表不露痕迹,只有借助配好的钥匙才能打开,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能够代替人的看守。史书记载,鲁班曾用竹子做成一只木鸟、能够借助风力飞上高空,王天不落地,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还有一种传说,说鲁班曾制成机动的木车马,这辆木车马由“木人”驾驶,装有各种机关,能够在路上自动行走,一直到汉代还在流传。后世不少能工巧匠,如三国时的机械发明家马钧、晋朝的区纯、北齐的灵昭、唐朝的马侍封、清朝的黄履庄等,都受到这个传说的影响,对木车马进行过研究、探讨。史书还记载,鲁班曾制作了一种称之为“机封”的装置,可以用机械的方法进行下葬,具有很高的技巧,人们对此很佩服,但由于当时盛行厚葬,这种方法未能得到实施。 在兵器方面,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史书记载,鲁班曾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曾用此兵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越船后退就可以钩住它,越船前进又可以进行阻挡,既能攻、又能守,颇具威力。鲁班还曾将梯改造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越过城墙攻占城地,非常有效。 在雕刻和建筑方面,鲁班也有很多发明和贡献。

古书记载,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石刻地图。《列子•新论•知人篇》中记载了鲁班雕刻凤凰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鲁班刻苦钻研、勇往直前的精神。传说有一次,鲁班雕刻一只凤凰,当他还没有雕成时,就有人看了讥笑道,你刻的凤凰一点都不象,脑袋不象脑袋,身体不象身体。鲁班听了非常生气,但并没有灰心丧气和停止工作,他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他人的讽刺。因此他更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经过他的木懈努力,最后终于将凤凰刻成。他刻出的凤凰栩翎如生、非常逼真,赢得了众人的赞誉,那些曾经讥笑他的人也不得不佩服鲁班的高超技艺和刻苦精神。史书还记载,他曾制作了安装门环的底座,也深受人们的欢迎。 鲁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据史书记载,伞就是由她发明的。她看到鲁班和很多工匠成年累月在外给人盖房子,经常是风吹、雨淋、日晒,没有什么东西遮挡,很是辛苦。于是她决心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她开动脑筋,反复试验,终于做成一把伞,让鲁班出门做工的时候带上,这样不论走到那里,也不论是刮风下雨,都不会受到风吹雨淋的袭击了。

直至今天,伞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关于鲁班发明创造的故事和传说很多很多,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这些传说和故事虽然不一定全部真实,却表达了人们对鲁班的敬仰和怀念,歌颂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鲁班被人们现为技艺高超的古代工匠的化身,成为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附1_鲁班学艺:

鲁班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能工巧匠,被誉为木工的祖师。

清水河向东拐了个大弯子,弯子里有个堡子叫鲁家湾。鲁家湾里住着一个姓鲁的老木匠。老木匠已经五十八岁了,十几岁学艺跟班,算起来已经做了四十多年的木匠活。勤劳的老木匠一生盖了两个堡子:鲁家南湾,鲁家北湾。老木匠有个怪脾气,做了一辈子的木匠活没有收过一个徒弟。当别人要拜他为师学艺的时候,他总是推辞说:“跟我能学出个什么手艺来,你没看看我盖的那些歪歪扭扭的房子,打出的不周不正的箱柜?”常了,人们都知道他这个怪脾气,要学木匠手艺的人也就不向他学了。

老木匠一生都不满意自己的技艺,他不但不教别人,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教。一辈子省吃俭用,一个铜钱都能摸出水,就这样他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和三匹快马,准备留给自己的儿子长大投师学艺用。

老木匠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鲁拴,十八岁了;二儿子叫鲁宾,十五岁;最小的儿子十二岁,就是鲁班。

鲁拴和鲁宾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汉,从下生到长天,锛子倒了不知扶,斧子掉了不知捡,凿斧锯动都没有动过一下。爹爹和妈妈都不喜欢这哥俩。

鲁班从小就勤快好学,常常跟在爹爹后头,帮着拉线和做些零活,瞅着爹爹扬锛使斧砍木头。有一次晌午吃饭的时候,妈妈忽然发现鲁班大半天没在家,便有点慌神了,连忙出外去找,找了大半天才在一家新房子门前找到了他。鲁班正蹲在一边,两手托着下巴颊,呆呆地瞅着几个木匠做窗子哩。

鲁班六七岁就愿意动斧动锯,把圆木头砍成方条,粗粗的木头锯成薄板子。长到了十岁的时候,所有的“家把什”(工具)他都会使唤了,斧子凿子在手上乱转。鲁班成天不闲手,做了很多的小木柜、小板凳、小车…,房檐子底下,堂屋地上都摆满了,象小家俱铺一样。鲁班看见妈妈坐在炕上打线很吃力,便从南山上砍了一棵柳树做了一把椅子,说:“妈,坐在椅子上打线吧,省得腰痛。”鲁班见姐姐的针线箩筐没有地方放,便从北山上砍了一棵榆树,给姐姐做了一个木箱,说:“姐姐,把针线箩筐放到箱子里去吧,省得乱放丢针掉线。”可是当大哥、二哥求他做点木活的时候,他不但不给做,还要申斥说:“有木头有斧子,自己不能去做吗!”爹爹、妈妈和姐姐都喜欢鲁班。

三个儿子一天比一天大了。一天,老木匠把大儿子唤到跟前说:“孩子,你也不小了,不能总指着爹爹养活你们。‘三岁牤牛(公牛)十八岁汉子’,你应该学点手艺了。还是学个木匠吧,不过爹爹不能教你,我的手也拙,艺也粗,从来连一个徒弟都没有收过。你带上一百两银子,骑上一匹快马,上终南山去找隐居的木匠祖师吧!”老头说完瞅了瞅鲁拴;闲懒成性的鲁拴哭丧着脸,一句话也没有说,接过银子骑上马,扭扭晃晃地走了。

鲁拴走出大门,心想:“终南山离这十万八千里,上哪去找师傅去”于是他骑着马,东蹓西逛了三年,银子花光了,马也卖掉了,光杆回来了。老木匠气的没说二话,就把鲁拴赶出了大门。

老木匠又把鲁宾叫来。“孩子啊,你也长到十八岁了,拿上一百两银子,骑上一匹快马,上终南山去寻找师傅去吧!千万别象你哥那样。”老头说完又瞅了瞅鲁宾;鲁宾的嘴都要噘上天,哭哭啼啼地接过银子,懒懒地骑上马走了。

鲁宾走了一天一夜,一打听,终南山离这有一万多里的路程,便泄气了。他信马由缰地混过了三年,花光了银子,卖掉了马,披着麻袋回来了。老木匠气的更厉害,拿起榆木拐棍,一顿棍子又把鲁宾打出去了。

老木匠唤来了鲁班,流着眼泪摸着鲁班的头说:“孩子,你那没有出息的两个哥哥都被我赶出去了,爹爹一生的希望这回都放到你一个人的身上。你不能让爹爹的这颗心一凉到底,千万千万不要象你两个哥哥那样…”没等爹爹把话说完,鲁班就接过话头说:“爹,你放心吧!儿子早就包好银子,备好了马,只等你吩咐了。找不到师傅,学不好手艺,我决不回来见你!”

鲁班拜别了爹妈,骑上马,便向西方奔去。老木匠瞅着儿子的背影,揩着眼泪,嘴里不住地叨咕着:“还是我的鲁班啊…”

鲁班扬鞭打马,人急马也急,一天就跑了三百多里路程。鲁班走了十天,赶过三千里路,光光的大道走到尽头了,前面出现了一座高山。山又高又陡,道又弯又窄,道上长满了刺棘和狼牙石。鲁班勒住马犯愁了。这时忽然从山脚下走过来一个老樵夫。鲁班牵马上前作了个揖,问:“老大爷,终南山离这还有多少里路程?”老樵夫捋了捋胡须,慢吞吞地说:“嗯,直走六千里,弯走一万二千里,要找简便道走就得跨过这座大山。”鲁班又问:“大爷,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帮我跨过这座大山?”老樵夫晃了晃头:“这样高的山,一年也爬不到半山腰。”鲁班说:“一年爬不过去爬二年,二年爬不过去爬三年,爬不到山顶我死也不下山!”

老樵夫听他说得这样坚决,也很佩服,笑着说:“你拿我这把镰刀吧,用它砍刺拨石很快就能上去。”鲁班一听可乐坏了,接过镰刀便向山上走去。镰刀轻轻地向地上一拉,刺棘和尖石都拨开了,他很快的就登到山顶。鲁班把镰刀挂在一棵大树上,骑上马又向西方的大路跑去。

鲁班又走了十天,又赶过三千里的路程,光光的大道又走到了尽头,前面横淌过来一条大河。又黑又绿的河水,扔下一块石头子儿,半天都翻不上水花来。鲁班勒住马又愁住了。这时从河对岸划过一只小船来,船头上坐着一个年轻的渔夫。鲁班牵马上前作了个揖,问:“大哥,这儿到终南山还有多少里?”渔夫屈指算了算,说:“嗯,直走三千里,弯走六千里,要找简便道走就得横跨过这条大河。”鲁班接着问:“大哥,能不能想办法把我渡过河去?”渔夫皱着眉头说:“这不行!河又宽水又深,自古以来这条河淹死过无数过路的人!”鲁班说:“不怕水深探不到底儿,不怕大河宽到天边,不跨过这条河我死也不转回头!”渔夫见鲁班很刚强,笑着说:“兄弟,牵马上船吧,我把你渡过河去。”

鲁班渡过了河,又奔上大道,追风赶日又走了十天,三千里路程甩在脑后头。光光的大道又走到了尽头,眼前出现了一座高山。鲁班心想:“这座大山恐怕就是终南山了。”山峰很多,曲曲弯弯一千多条小道。从哪一条道上山呢?鲁班又愁住了。这时他发现山脚下有一处小房,房门口坐着个打线的老大娘。鲁班牵马上前作了个揖向:“老奶奶,终南山离这还有多少里?”老奶奶张口就答:“直走一百里,弯走三百里;三百座山头,三百个神仙,你要找哪一个?”鲁班一听乐坏了,连忙回答:“我要投奔木匠祖师,从哪一条小道上去?”老大娘说:“九百九十九条小道,正中间那一条路就是!”鲁班连忙道谢,左数四百九十九条,右数四百九十九条,踏上正中间的小路,打马向山上跑去。

鲁班到了山顶,只见一片树林子里露出几疙瘩(在这里是“块”或“片”的意思)房脊,走近看是一溜三间房子。鲁班轻轻地推开了门,屋子里横竖放了一地破锛子烂凿子,连脚都插不进去。鲁班向床上一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伸着两条腿正在睡大觉,象雷一般地打着呼噜。鲁班心想:“这个老头子一定就是木匠祖师了。”鲁班没有惊动师傅,把破锛子烂锯收拾起来放在木头箱子里,便规规矩矩地在长凳上坐下,等着老师傅醒来。

老师傅的觉可真沉,翻了好几次身都没有醒,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才睁开眼睛坐了起来。

鲁班走上前,跪在地当心,说:“老师傅呀,徒弟今天拜上门,请求师傅能收我学艺。”

老师傅问:“你叫什么名字啊?从哪儿来的?”

鲁班回答:“我叫鲁班,从一万里地外鲁家湾来的。”

老师傅又向:“学艺为什么来找我呀!”

“因为你是木匠的祖师!”鲁班回答得很干脆。

老师傅停了一下,说:“我要考问你一下,答对了我就把你收下;回答不对可别怪师傅不收你,怎样来的还怎样回去。”

鲁班的心跳了一下,说:“如果今天回答不上来,明天来回答;哪天回答上来,哪天让师傅收留!”

老师傅说:“普普通通的三间房子,几根大柁几根二柁?多少根檩子?多少根椽子?”

鲁班张口就答:“普普通通的三间房子,三根大柁,三根二柁,大小二十根檩子,一百根椽子。五岁的时候我就数过它。”

老师傅把头轻轻地点了一下,接着问:“一件技艺,有的人三个月就能学去,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学去,三个月和三年都扎根在哪里?”

鲁班想了想回答:“三个月学去的手艺,扎根在眼睛里;三年学去的手艺,扎根在心里。”

老师傅又轻轻地点了一下头,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一个木匠师傅教好了两个徒弟,大徒弟的一把斧子,挣下了一座金山;二徒弟的一把斧子,在人们的心里刻下了一个名字。如果你学好了手艺,跟哪个徒弟学?”

鲁班马上回答:“跟第二个学。”

老师傅不再问了,“好吧,既然你都回答了上来,我就得把你收下。不过可有一件,要向我学艺就得使用我的‘家把什’,我已经有五百年没使唤这些玩艺儿了,你拿过去修理修理吧!”

鲁班站起身来,把盛“家把什”的木箱放到磨刀石旁,一样样地拿了出来。这时候他才仔细地看清:斧子长了牙,长锯连一个齿都没有留下,两把凿子又弯又秃,长满了锈。鲁班连一口气都没有喘,挽起袖子便磨了起来。白天磨,晚上磨,膀子磨酸了,两手磨起了血泡,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象一道弯弯的月牙。鲁班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磨利了,长锯磨出了尖齿,凿子也磨出刃了,所有的“家把什”都磨得又快又光又亮。鲁班一样样地送给老师傅看了;老师傅看完了只是点了点头,连一句“行”或是“不行”的话都没有说。

老师傅吩咐说:“为了试试你磨的这把锯,要你把门前那棵大树锯倒,它已经生长五百年了。”

鲁班扛着锯走到大树下,大树可真粗,两只胳膊没抱住,往上一瞅,呀!树尖都快要顶天了。鲁班坐在大树下锯起大树来,足足地锯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才把大树锯倒。鲁班扛着大锯进屋去见师傅。

老师傅又吩咐说:“为了试试你磨的这把斧子,要你把这棵大树砍成一只大柁。要它光得不留下一根毛刺儿,圆得象十五的月亮。”

鲁班转过身提着斧子就出去了。一斧子砍去大树的枝桠,削去了树疤,足足地砍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才把一根大柁砍好,他提起斧子进屋去见师傅。

老师傅接着又吩咐:“还不行,为了试试你磨的凿子,要你把大柁凿出二千四百个眼子:六百个方的,六百个圆的,六百个三楞的,六百个扁的。”

鲁班提起凿子便凿了起来,只见一阵阵木花乱飞,他越凿越有劲儿。足足地凿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二千四百个眼子凿好了,鲁班提着凿子又去见师傅。

这回老师傅可高兴了。他离开花藤椅子,接下鲁班手里的凿子,揩去了鲁班脸上的汗珠,夸奖说:“好孩子,什么也难不倒你,我一定把我全部的技艺都传授给你:”说完便把鲁班领到西间屋里去。一进屋,鲁班的眼睛就睁大了,眼神也不够用了。原来这间屋子里摆了好多的模型,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楼阁桥塔、椅凳箱柜,制造得都特别的精致。老师傅笑着说:“你就一个个地拆下来再安上,每一件模型都要拆下一遍,安上一遍;拆安好了,你的手艺也就学好了。你自己就专心地学吧,我不在你的身边唠叨了。”老师傅说完就走了出去。

鲁班拿起模型,翻过来看掉过去看,拿在手里不舍得放下。老师傅让拆安一遍,他拆安了三遍。每天只见他进屋不见他出屋。饭放凉了顾不得吃;胳膊腿累乏了,顾不得伸一伸。每天老师傅睡觉前来看看,鲁班在房子里拆安;睡觉醒来看看,鲁班还是在房子里拆安。当老师傅催促他睡觉的时候,他只是“嗯嗯”地信口回答,可是拿在手里的模型却不放下。

就这样,鲁班苦学了三年,手艺学成了。老师傅为了试试他学的如何,便把全部的模型都毁掉,鲁班凭着牢固的记忆,一样样地又重新给做了出来。老师傅又提出好多新的样式让他制做,鲁班细心地一琢磨,也能很快地按着老师傅的要求做出来。老师傅很满意。

一天,老师傅把鲁班叫来,难分难舍地说:“徒儿,三年过去了,你的手艺也学好了,今天该下山了!”

鲁班一听,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说:“那不行,我的手艺还没有学成,我还要再学三年呢!”

老师傅笑了。“以后你自己学吧,今天说什么你也得下山!”徒弟要走了,师傅送给徒弟点什么东西呢?老师傅想了想说:“你磨的斧子、长锯、凿子就送给你用吧!”

鲁班呆呆地瞅着师傅,哭了:“穷徒弟留给师傅点什么东西呢!”

老师一听又噗哧地笑了:“师傅什么也不要你的,只要你不丢了师傅的名声就够了。”

鲁班含着眼泪拜别了师傅,下山了。

鲁班回来的路上,没有找到指路的老奶奶、渡河的渔家大哥和赐刀跨山的老樵夫。为了报答他们的恩情,鲁班在终南山下盖了一座大庙,在大河上修了一座大桥,在第一次跨过的高山上造字一座大塔。据说这些东西直到今天还有哪。

鲁班回到家,拜见了爹妈,拿着师傅赐给的斧子,记着师傅的嘱咐,给人们做了很多的好事,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后世人尊称他为木匠的祖师。

附2_鲁班造伞: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那时候,人们出门很不方便。夏天,太阳晒得皮肤火辣辣地痛。下雨天,把衣服淋得湿漉漉的。鲁班想帮人们解决这个困难,心里很着急。他心里想:要能做个东西,又能遮太阳又能挡雨,那才好呢。

鲁班动了好多脑筋。后来,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个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接着,他们隔一段路造一个亭子,造了许多亭子。这样,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来了,躲一躲;太阳晒得难受了,歇一歇,喘口气儿。

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鲁班自己挺不满意。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还得再想办法!鲁班心想: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可是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呢?为了这个事儿,他吃饭不香,睡觉不安。

鲁班想了许多天,还是没有想出来。一天,天气热极了,他一边做工,一边抹汗。忽然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花塘边玩,一会儿,一个孩子摘了一张荷叶,倒过来顶在脑袋上。鲁班觉得挺好玩,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鲁班师傅,您瞧,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仔细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一面有一丝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以凉快。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细的条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得叫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又轻轻巧巧。”

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的,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出了什么事了?”

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说:“你试试这玩意儿,以后大家出门去带着它,就不怕雨淋太阳晒了。”

鲁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说:“不错不错,不过,雨停了,太阳下山了,还拿着这么个东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拢起来,那才好呢。”

“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就跟妻子一起动手,把这东西改成可以活动的,用着它,就把它撑开,用不着,就把它收拢。这东西就是咱们今天常用的伞。

跟帖时间 2010-02-15 08:50:5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鲁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源自曲阜;望出扶风:全联典指鲁氏源流和郡望。

平阳世泽;谯国家声:同上。

中牟循吏;东海高贤:上联典出东汉朝时期的平陵人鲁恭,字仲康,十五岁时,与弟弟鲁丕一同在太学学《鲁诗》。章帝时任中牟令,专以德政治理,教育感化百姓。当时遭蝗灾,只有中牟得免。河南尹袁安派人去察看,他随行田间,见有雉鸟飞过小孩身边,来人问:“你为什么不去捕捉雉鸟?”孩子答道:“它将要育雏,不能害它。”那人回去向袁安报告说见到了三异:蝗虫不入中牟县境,德化能及于禽兽,童子具有仁爱之心。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齐国人鲁仲连,隐居不做官,善于谋划,常周游各国,为人排难解纷。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时,魏国使者新垣衍请求尊秦昭王为帝,他找到平原君,极力劝阻,并对新垣衍说:“如果尊秦昭王为帝,我只有跳东海而死!”后来,齐国要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多次攻打不胜,他写信劝说燕军将领撤去防守。著有《鲁仲连子》十四篇。

驰声豪族;抗节朝廷:上联典指西晋朝时期的郿县人鲁芝,字世英,三国曹魏时期举孝廉,官天水太守,齐王曹芳时,曹爽执政,任他为司马。司马懿起兵发动政变时,他找到曹爽,建议保住许昌,但未被采纳。曹氏兄弟被杀后,他既不争辩,也不求饶,很受司马懿敬佩,得以免死。后官至光禄大夫。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谯郡人鲁宗道,字贯之,进士出身,宋天禧年间任右正言,提过不少建议,真宗曾在殿中壁上写“鲁直”。宋仁宗时官参知政事(副相),多次当百弹劾骄横的权贵,被视为“鱼头参政”(根据他的姓“鲁”为鱼字头,又因为他鲠直如鱼头:此联另有版本上联二字“声”为“名”。

指囷济急;论钱惩贪:上联典指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家中富裕,好施舍,周瑜任居巢长时,求他资助粮食,当时他有两囷米,各三千斛,便指一囷给周瑜。后随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东汉建安年间,曹操率大军南下,严重威胁孙氏政权,他与周瑜坚决主战,并建议联合刘备共拒曹操。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任为赞军校尉,助周瑜在赤壁大败曹军。周瑜死后,他带领军队,先后任奋武校尉、横江将军,极力主张与刘备和好。下联典出西晋朝时期的南阳人鲁褒,字元道,好学博闻,自甘贫困。元康年后,朝政腐败,贪官横行,他有感于时事,隐姓埋名著《钱神论》,以讽剌现实。当时,此文被广为流传。

工匠鼻祖;笑坞老人:上联典指春秋时期鲁国的巧工鲁班,又名公输班,敦煌人。传说,他是“木鸢”和一些木工工具的发明者,被后世工匠奉为鼻祖。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诗人鲁瀚,字子明,清江人。力学强记,尤精于易,善诗,有林园二十亩,坞内有含笑花数十株,自号笑坞老人。

义姑存侄;妙典游仙:上联典出《列女传》载,齐国攻鲁国,一妇人弃其子,而抱其侄逃,齐国大将感其义,领兵而退,鲁国君赐其妇人号“义姑”。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鲁妙典,女道人,入九嶷山成仙而去。

义姑弃子;妙典游仙。同上。

地封曲阜;政异中牟:上联典指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典阜县,以国为氏。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鲁恭,宰中牟,境内现三奇。

鱼头参政;笑坞老人: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鲁宗道,刚正不阿,人切其姓,曰为“鱼头参政”。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鲁澣,以坞内有含笑花,自号“笑坞老人”。

挥戈返日;解纷拒金: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为之返三舍。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鲁仲连喜为人排难解纷,平原君以千金为贺寿,仲不受金而去。



2.五言通用联:

三龄即帝位;九岁谙经书:上联典指春秋时期的鲁衮公,名午,即位时三岁,在位三十一年卒,谥号“襄”。下联典指宋朝学者鲁伯能,安吉人。博学强记,九岁通五经,日读万言,夜乘月光诵读达旦。生平无所嗜好,惟以翰墨自娱。历官处州太守。有文集百余卷。

图书生计足;风月举家清:此联为佚名集汉代鲁峻碑字联。鲁峻,字仲严,东汉昌邑人。治鲁诗颜氏春秋。初举孝廉,历拜屯田校尉。



3.六言通用联:

挥戈足以返日;解纷岂在受金:上联典指战国时期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为之返三舍。下联典指战国鲁仲连喜为人排难解纷,平原君以千金为贺寿,仲不受金而去。



4.七言通用联:

横江将军排众议;奋武校尉定三分:全联典指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鲁肃(公元172~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今安徽定远)。出士族。初率部属百余人从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充横江将军。曹操兵临赤壁,进逼江东。他独排众议,建议联刘拒曹,被孙权采纳。遂败曹兵于赤壁,奠定三分于下的局面。拜奋武校尉。

中牟贤令有三异;关左名儒通五经: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司徙鲁恭,字仲康,平陵人。章帝时宰中牟,专以德化为理,时螟蝗伤稼,独不入中牟。恭行阡陌,有雉过童子旁,掾曰:“何不捕之?童子曰:”雉将雏,不可害之。掾归,称为“三异”。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中郎将鲁丕。字叔陵,陵平人。好学,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5.八言以上通用联:

家无长物,琴书自乐;天生高人,风雅之宗:此联为佚名集汉代鲁峻碑字联。

巧夺天工,日益求精,尤须即物穷理;圣参造化,神乎其技,岂止画栋雕梁:此联为台湾省台中市鲁班庙联。

跟帖时间 2010-02-15 08:46:5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鲁氏的字辈排行 -- 湖北荆州鲁氏字辈:“颜始万千此世亿二代昌道文人一行□□治国邦举贤寿爵禄显祖保安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追前远严慈流后长”。

湖北咸宁鲁氏字辈:

文宠支派:“正光士邦家远定启昌明良开盛世”;

文烈支派:“之孔公开继志恢先泽宏文应运隆安全贤德懋立圣功崇”;

文台支派:“大光明敦本前程”;

文班支派:“国运兆大昌平”;

文青、文亨支派:“山川呈瑞映云汉焕天章”;

文彬、文道、文富支派:“时泰贤书盛行高士品光”;

文贵、文高支派:“主臣咸一德端必庆明良”;

各支合派:“纯德肇世运成周朝祚长礼乐宣对教至道协里乡功高垂勋久义发常传扬人伦绍祖业佐治显忠堂逢时恒建树书诗六纪纲崇尚维孝友锡福保泰康新怀思昭考慎修召禧祥均济贞元会来庭展经彰英才齐遂达声名振春芳广习尊俊哲宝善庆其强”。

湖北京山鲁氏字辈:“智方德修志”。

湖北荆门鲁氏字辈:“大进兴芳德修志尔”。

湖北汉川鲁氏一支字辈:“正本之方德修志耳四海名扬”。

湖北汉川鲁氏一支字辈:“正大光明又起文仁家声可振”。

山东文登鲁氏字辈:“芝风文昌占登云明显龙国富吉祥庆永禄士世康”。

山东滕州鲁氏字辈:“景显在开大宜佳(家)维(伟)念君”。

山东济宁鲁氏字辈:“卓景首先延绪广”。

山东泰山鲁氏字辈:“秉曰成德传继永兆绩昌兴隆庆贤祥福贵禄泰长”。

河南濮阳鲁氏字辈:“万姓子地天宗邦承先德治世守典则东方开景运来福变西国”。

河南罗山鲁氏字辈:“道钟世金玉传家正宝珠”。

河南商丘鲁氏字辈:“思安勉传兴”。

重庆璧山鲁氏字辈:“文思正大光明显永世荣华富贵兴”。

重庆秀山鲁姓字辈:“侯其言世泽诗礼振家声”。

四川鲁氏一支字辈:“哲世圣朝大安德彩正庆永承恩泽经文光宗必耀祖纬武齐家能治国”。

四川简阳鲁氏字辈:“宗太守敦希孙耳子三寄继述光先德永昌东国基客佳原重学从本启亭诗人才常药秀万世仔文慈。”

湖南蓝山鲁氏字辈:“文东国世积富贵德全昌”。

安徽鲁氏福支字辈:“殷宏国定文正宗传家齐本立盛学永昌”。注:三国东吴大都督鲁肃后裔字辈。

鲁氏一支字辈:“孝崇正学忠信昭睦”。

鲁氏一支字辈:“忠厚继昌诗书传家远纪先登德化天地国光祥”。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15 08:44:2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鲁氏的家谱文献 -- 湖南湘乡鲁氏重修族谱,(清)鲁坤铉、鲁乾苍纂,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江苏句容鲁氏宗谱四卷,(清)鲁振官等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德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甘肃鲁氏家谱两卷,(清)鲁纪勋纂,清朝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甘肃省永登县档案馆。

浙江余姚姚江景嘉桥鲁氏四修宗谱十二集二十卷,(清)鲁汉卿、鲁森标纂修,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全国鲁氏世谱列传,著者待考,清朝同治年间闻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常山球川桥头鲁氏宗谱六卷,(清)鲁绍境纂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景忍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东坑村外东坑。

安徽桐城鲁方氏族谱二十三卷,(清)方宗诚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宁乡鲁氏续修族谱八卷,(清)鲁直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浏阳星湾鲁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敬宗祠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五卷、第八~九卷、第十二卷、第十四卷、第十六卷、第二十七卷、第三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大邑鲁氏支谱六卷,(清)鲁登朝等纂修,清朝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鲁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扶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华容鲁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双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常山西村鲁氏宗谱十卷,(民国)鲁开模、鲁周治重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西村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山岭村外山岭。

浙江余姚姚江景嘉桥鲁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鲁元恺、鲁周春等续辑,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西黎川鲁佐文公家庙九修宗谱十卷,(民国)鲁球等修,鲁之泗校,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铅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山东棲霞鲁氏族谱十卷,(民国)鲁经腹纂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铅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棲霞市蛇窝泊镇朱留村。

浙江省常山西林鲁氏宗谱五卷,鲁延勇等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在民国七年印本上增补。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汉川蒲东鲁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三兴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跟帖时间 2010-02-15 08:39:4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鲁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新蔡郡:原为周朝吕国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带。春秋时期蔡平侯从上蔡迁都到下蔡,故名,也称为新蔡。汉朝设置新蔡县。晋朝时期晋惠帝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南北朝时期北齐改为广宁郡。隋朝时期又改名为蔡州。



2.堂号:

扶风堂:以望立堂。

新蔡堂:以望立堂。

三异堂:源出东汉宰相鲁恭,鲁恭以德化为治,天下出现三异:“虫不入境、野鸟化为家禽、童子有仁心。”

三兴堂:资料有待补充。

琴书堂:资料有待补充。

扶风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厚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经堂:资料有待补充。

孝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敬宗堂:资料有待补充。

双桂堂:资料有待补充。

景忍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文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15 08:37:0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鲁氏的迁徙分布 -- 鲁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十五位,人口约一百八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2%左右。

起初,鲁氏族人多分布在山东省。当时的鲁国拥有非常广大的封地,包括现在山东济阳县东南、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早期的鲁氏人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

到了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灭掉,子孙被迫迁居下邑(今安徽砀山),后此地被齐国所占,鲁氏开始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如战国末期的著名学者鲁仲连即为齐国人,后来义不仕秦。

秦、汉之际,鲁氏开始向当时政治文化的中心关中地区迁徙。王莽篡汉时,有扶风平陵人鲁匡在朝中任职,号为“智囊”,其子在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其孙鲁恭为东汉名相,恭之弟鲁丕任侍中高职,由于此支扶风鲁氏历代显贵,族大人众,于是形成了鲁氏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扶风郡。东汉中期以后,鲁氏开始向河南新蔡一带迁衍,后昌盛壮大为鲁氏新蔡郡望。并以新蔡为中心,向安徽、江苏的北部缓慢迁衍。东汉末年,临淮郡东城县人(今安徽定远)鲁肃为避战乱,举家先迁曲阿,后渡江定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其子鲁淑,孙鲁睦均为将于东吴,三家归晋后,子孙散居江南各处。

西晋时期。著名学者鲁胜为代郡人(今山西阳高),鲁褒为南阳人。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至隋唐以前,鲁氏已广布江东一带。

唐朝前期,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鲁氏得以平稳发展,除继续繁衍播迁于江南一带外,在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都得以发展。

宋、元之际,居江苏、江西、安徽、浙江一带的鲁氏为避兵火南迁入闽粤,西迁入湖广。元末起义军四起,后为争皇权互相攻伐,致使两江、两湖、两河、皖鲁之地成为杀人战场,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形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之凄凉景象。

明初洪武年间,鲁氏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北京、天津、江苏、湖南等地。

清朝中叶以前,山东鲁氏发展迅速,并随闯关东之风潮到东北谋生,亦有临海之鲁氏赴台,进而播迁海外。鲁氏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内蒙、西北一带。

如今,鲁氏族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安徽之鲁氏为多,这两省之鲁氏约占全国鲁氏人口的40%左右。

跟帖时间 2010-02-15 08:32:4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鲁氏的各支始祖 -- 鲁道茂:元季自江宁府东城迁居句容县南门鲁墓村。江苏句容鲁氏始祖。

鲁至道:西域答失蛮人,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中进士,元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到广西任肃政廉访副使。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由礼部侍郎迁秘书太监。其后担任过一些其他的职务,如赣州路达鲁花赤、建州路达鲁花赤等。元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任职广西,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任漳州路总管,享年约六十余岁。是为广西、云南回族鲁氏始祖。

鲁失加: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赐其汉姓为鲁氏,累署庄浪卫指挥同知,其后裔鲁鉴、鲁麟、鲁经三世,皆为明朝名将,是为甘肃蒙古族鲁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15 08:30:2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