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5-23 08:41:05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15496 跟帖次数 8

第一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远古颛顼帝后裔叔安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传说,颛顼娶滕氏奔的女儿女禄氏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老童,廖氏的始祖叔安便是他的后裔。

老童的寿命特别长,据说有返老还童、死而复苏的本领。他有许多儿子,最有名的是重黎、吴回等。重黎和吴回都做过火正之官,火正之官的职务名称为“祝融”,所以重黎和吴回也称祝融氏。火对人类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从远古时代起就有守火之司的常设机构专门加以管理,火正“祝融”是很重要的官职。吴回在黎之后继任兄职为祝融,他的儿子叫陆终。陆终的子孙繁衍众多,衍生出祝融八姓:己、黄、彭、秃、坛、曹、斟、芈。己姓又衍生出昆吾、苏、顾、温等姓。昆吾,己姓,在夏王朝时期为伯主。

叔安是帝颛顼的后代,夏王朝时被封在飂国为侯,飂,与廖音同,有些古书中也写作郅、蓼、嫪、廖,那是叔安传三十七世到春秋时期以后,飂伯高把“飂”字改写为“廖”字而成为廖氏。

飂国,就是叔安的封国,都邑故址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四十五公里的湖阳镇,东北依势飂山,后改称廖山。到了五代时期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官府曾在廖山之顶建造了一座廖山神祠,俗称廖王庙,附近还有一条小河,就叫作蓼阳河。

古飂国的辖境,约当于今河南省唐河县南部、湖北省枣阳县北部,向东包括桐柏、随州一部分。发源于伏牛山的唐河从这里流过,南流汇入唐白河至襄樊入汉江。在春秋时期,淮河、汉江流域分布着许多小国,如飂国、郧国、随国、绞国、州国、六国、等,后来随着楚国的强大与扩张,这些国家均被楚国所吞灭,那些小国的国人后来大多成为楚国人。

据史籍《左传·桓公十一年》中记载:“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飂伐楚师。”

周桓王十九年(公元前701年),楚国势力的兴起和楚国君主的扩张政策,对周边各小诸侯国造成很大威胁。于是,郧国与随国、绞国、州国、飂国这五个小国联合起来伐楚国,结果作战时各怀诡胎,反而被楚军击败。楚武王熊通随即兴师问罪,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在次年(周桓王二十年,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0年)首先伐灭绞国,随后灭了飂国。

飂国灭亡后,其王族后裔以及国民有改“飂”为“廖”者,称廖氏,以念故国,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偃姓,出自远古颛顼帝后裔皋陶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传说,颛顼还娶邹屠氏的女儿为妻,生了八个儿子,他们合在一起称“八恺”,其中一个字庭坚。庭坚,就是皋陶,他也是廖氏的始祖。

皋陶是东夷部族首领之一。在虞舜帝执政时期任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正直著称。据说,他利用一只名为獬豸的独角神羊断案,准确无误,后世传为美谈。后来在秦、汉以降,刑狱之官都戴獬豸冠,就连清朝时期的御史、按察使的补服也都绣有獬豸的图案。

大禹继舜位,皋陶继续肩负重任,担任要职,他是当时著名的贤臣,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因此被推举为大禹的继承人选。在大禹治水期间,皋陶和伯益发动东夷族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皋陶死在大禹之前,葬于崇山(今河南嵩山),后世祭祀如帝王之礼。在人们的心目中,皋陶的功业与古帝王等同。在史籍《尚书·皋陶谟》、《史记·夏本纪》中,都记载了他的一些有关施政的言论。因此唐朝文学家皮日休曾经赞美皋陶说:“咎繇德齐于舜、禹,道超乎稷、启。”

大禹执政的晚期准备禅位给皋陶。但后来因皋陶先于大禹而去世,大禹便封他的后人于英、六等国。到了西周、春秋时期,分布在汉、淮间的群舒与偃姓诸国,都是皋陶的后代所建立的。其中有的后代封于蓼地(今河南固始、安徽霍丘之间),伯爵,建有蓼国。至今该地还有一座蓼城冈。

周襄王姬郑三十年(楚穆王熊商臣四年,公元前622年),楚穆王为实现向北、东扩张的目标,有计划地吞灭沿途的各个小国,他首先派遣子玉之子成大心、仲归(子家)领军灭在秋季灭了“叛楚东夷”的偃姓六国(今安徽六安)后,又在冬季派公子燮率军攻灭了同为偃姓的蓼国。

蓼国灭亡后,其蓼侯的后裔以及国民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蓼氏,以念故国,古代“蓼”、“廖”二字通假,因此后大多数人改为廖氏,亦有维系蓼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殷商末期宫廷官吏,属于避难合姓为氏。

殷纣王执政时,残酷荒淫无道,在宫廷中担任管理冠盖之官的彦(颜)氏、和管理服裳之官的缪氏两位大夫因之弃官,隐居到维阳(今甘肃武威),两家居于一处,相亲相敬,遂合二氏之字改姓为廖氏,两家的后代由此合并,世代相传至今。

这段历史在文献《小溪廖氏祖祠房谱廖氏考源》、台湾《廖氏大族谱》中都有相同的记载:“廖氏为颜缪二姓并合留形之改姓也,颜姓为冠盖之官,缪姓居衣裳之职。因殷纣无道,荒淫绝谏,虐杀朝臣,暴殓天物,臣民离心。衣冠虽属官爵,宫廷常物而求精美华丽,本属人之常情,当混乱朝政之时,艳装诲淫物议,不无瓜田李下、惑君之嫌,在良莠不齐之时宜有洁已之道,因而弃官隐于维阳山谷(后称武威)。后恐子孙而受追踪之累,始并合改姓曰廖,以表志同道合,留形不忘本源。”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后伯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帝喾,号高辛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玄嚣的孙子,娇极的儿子,颛顼的侄子。颛顼死后,由他继位,在位三十三年,活到六十三岁。死后葬在今河南省濮阳县附近。

高辛氏生来就很灵慧,一出世就叫出自己的名字。他从小生活在颛顼身边,从十五岁起就开始协助颛顼处理部落联盟的事务。三十岁继颛顼之后担任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治理天下。帝喾建都于亳(今河南偃师),后来迁至顿丘(今河南濮阳)。他把恩泽普施给众人而不为自己个人考虑。他天资聪明、卓有远见而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处理问题上顺天意,下合民心,宽仁而威严。他善良诚恳而又信守诺言,并且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所以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尊敬和爱戴。他注重发展生产,节省开支,安抚百姓,教化万民。他在位的时候创立了日月干支系统,发展了农业、养殖业和制陶业,设置各种工正管理生产。史书上称赞他“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郁郁,有文采的样子,形容他的神采风貌,《论语》中有“郁郁乎文哉”的话;嶷嶷,高峻的样子,形容品德崇高;其动也时,说明他治理天下,善于把握时机,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其服也士,指他的穿着、服用、车马、宫室,如同普通士人。这些都体现了帝喾作为当时部落联盟首领的美德和风范。至于“溉执中而遍天下”,对于首领来说,那就更重要了。“溉”者,概也。概是古代用采平量的器具,用斗斛量米,装满以后要用东西刮平,用来刮平的器具叫概。执中,不偏不倚,也就是公平的意思。治理天下,做到了“公平”二字,所以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的广大地区的民众也就心悦诚服了。

帝喾的正妃是有邰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嫄。姜嫄有一次在郊野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心里感到喜悦就想去踩它,结果一踩上去,就觉得身子振动好像怀了孕似的。到时候生了一个孩子,她认为这孩子不吉利,就把他扔在狭窄的小巷子里,但牛马经过时都绕开走怕踩伤他。于是把他移到山上树林子里,恰好那里人多,只好又换个地方。把他扔在沟渠的冰上,飞鸟围集用翅膀遮护枕垫暖和他。姜螈觉得很神奇,于是把他抱回家养大成人。因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弃。弃小时候就喜欢种庄稼,长大后好农耕。尧、舜时担任农师,主管农事,教民耕种,给老百姓带来很多好处。舜把他封在邰,以官为号,称后稷。《诗·大雅·生民》所咏就是他的事迹。

后稷去世后,他的儿子不窋继位。到了不窋末年,逢夏王朝政治混乱,废弃农师,不窋失去官职,流落到戎狄地区。不窋去世后,他的儿子鞠立。鞠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刘立。公刘是周族的著名首领,在夏王朝晚期率领周族迁到豳地(今陕西彬县东北部)。在典籍《诗·大雅·公刘》中,描写了他率领族人迁至豳地初步定居,发展农业生产的情景,歌颂了他的伟大业绩和高尚品德。公刘去世后,他的儿子庆节立,庆节建都于豳。

庆节去世后,子皇仆立。皇仆去世后,子差弗立。差弗去世后,子毁喻立。毁喻去世后,子公非立。公非去世后,子高圉立。高圉去世后,子亚圉立。亚圉去世后,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去世以后,子古公亶父继位。

古公亶父,是周族中非常著名的首领,即周太王,周文王姬昌的祖父。他重修后稷、公刘的大业,积累德行,广施仁义,受到国人的爱戴。后因戎狄族人的不断侵扰,遂率领族人由豳地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各种官职,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使周族日趋强盛。在典籍《诗·大雅·绵》中,即叙述了古公亶父始迁于岐及其定居、发展的经过,并写到周文王的事迹。《诗》中的《绵》、《生民》、《公刘》都是叙述周族兴盛、发展和开国的史诗。

古公亶父的长子叫姬泰伯,次子名姬虞仲,小儿子叫姬季历。季历是太姜所生。季历娶太妊为妻,太妊和太姜一样,都很贤惠。

据说,太妊在生姬昌时,有圣人的吉兆。当时古公亶父高兴地说:“我们家族将会兴盛,要是兴盛的话,大概就在昌的身上应验吧。”姬太伯、姬虞仲知道父亲想让姬季历继位,以便传位给姬昌,便有意躲开跑到南方去了。

古公亶父去世后,姬季历继位,就是公季。公季继承、发扬了古公亶父的传统,努力施行仁义,诸侯都归顺他。

公季去世后,他的儿子姬昌继位,就是著名的商末西伯侯,也就是周文王。西伯侯是殷商末期四大诸侯之一,居岐山之下,由于广施仁政,受到其他大多数诸侯们的拥护。他曾被纣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北),后获释,成为西方诸侯之长。他解决了虞、芮两国之间的争端,使两国归附,随后归附的诸侯有四十余国。周文王在灭了商纣王的死党崇侯以后,迁都于丰邑(今陕西西安)。当时在修建城池时掘得死人骨骼,西伯侯便命人迁地重新予以安葬。有人认为无主祐骨,可以不葬。西伯侯说:“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一国之主。寡人固其主矣。”于是殓以衣冠,为之改葬。各地的人们听到这件事后,对西伯侯更加敬重,闻风归附的又有三十余国。至此,人心向周,周文王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从而为后来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周文王有一个儿子叫伯廖,在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建立西周王朝以后,周武王封其为伯爵。

在伯廖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廖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后裔召伯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周文王的后裔中,还有一个召伯廖,也是廖氏的始祖。

召伯廖是春秋时周惠王姬阆执政时期的王室卿士。周惠王十年(公元前667年),召伯廖奉命出使齐国,赐封齐桓公姜小白为侯伯,同时要求齐桓公讨伐卫国。

召伯廖的先人是召公奭。召公奭是周文王的儿子,与周武王姬发为同父异母兄弟。因他的封地在召(今陕西岐山),故称召公、召伯。周武王灭纣以后,封召公奭于北燕。周成王时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自陕而西由召公治理,自陕而东由周公治理。他与周公共同摄政,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是周初德高望重深得人心的大臣。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召公奭下传至召穆公。召穆公,即著名的召虎,也称召伯虎。后来由于周厉王姬胡在执政时期(公元前878~前841年在位)暴虐无禁,引发国人围攻王宫,周厉王只好逃出镐京,越过黄河,逃到周王室边境的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部)。于是愤怒的国人追杀周厉王的子嗣,召穆公不顾安危,把周厉王的太子靖姬藏匿在自己家,当暴动的国人前来搜杀时,他以自己的儿子替太子而死。

周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在彘地病逝,召穆公立即拥立太子姬靖继位,即西周历史上著名的周宣王。

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淮夷不服周制而在长江流域叛乱,周宣王命召穆公领兵出征,艰苦征战三年之久,平定了淮夷。在典籍《诗·大雅·江汉》中所咏的“江汉之浒,王命召虎”,指的就是这个历史事件。

在召伯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廖氏,成为廖氏的一个来源。

秦、汉以前,在今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分布有廖氏族人。到了汉朝时期,召伯廖的后裔廖颉担任过钜鹿太守,在历史上。钜鹿地区(今河北平乡西南部)的廖氏曾经为当地望族。



第六个渊源,源于冒姓,出自福建的廖氏世家,属于因避难改姓为氏。

唐朝初期,福建的廖崇德有三子九孙,一门高官进爵,但后来为奸臣媾陷,为了避祸,九孙均分改三姓隐迹,后世子孙乃以张、廖、简三姓联宗。

唐朝初年开基福建虔化,廖崇德的子孙很快便分衍至福建及广东各地,廖崇德生三子,长子廖佩,字兰芝,唐总章戊辰年(公元668年)进士,承武威郡祀;次子廖兰楷,继任清河郡公;三子廖兰德,官承太原郡祀。

廖佩次子廖德登,字光尧,为宣州刺史。他生有三子:长子廖瑞碹、次子廖琼碹、三子廖琳碹。时因奸臣,自此子孙埋名隐姓,廖德登命九子分三郡,张、廖、简三姓联宗自此开始:

老大廖文广、老二廖文兴、老三廖文举,仍然本姓廖氏,奉祖传的“武威”为郡望;老四廖文福、老五廖文亮、老六廖文禄,分姓为简氏,以“太原”为郡望;老七廖文有、老八廖文明、老九廖文峰,随母姓为张氏,袭用张氏的“清河”为郡望。

九子三姓,实为一家,同宗同冤,根埴廖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壮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书记载,壮族先人在唐、宋时期有因其居住地区而得名的“西原蛮”、“南丹蛮”、“抚水蛮”等,当时他们已有了廖、宁、侬、黄、莫、韦、周等大姓。现在廖氏仍是壮族的主要姓氏之一。



第八个渊源,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元朝末期,有个人叫简德润,入赘南靖张家,从此派下张、简同宗,以后乃有张、廖、简三姓联宗之说。



第九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明朝时期张愿仔,属于入赘冒姓为氏。

据官陂《张廖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七年,原籍云霄西林村和尚塘张天正的第三子张愿仔(或作张元子)字再辉,到官陂(时称三都)游学,经常住在当地一个名叫廖化(又称廖三九郎)的人家中。廖化为人和善贤达,家殷富足,膝下只有一女,名叫大娘,品貌端庄,禀性贤淑,知书达理,事亲至孝。廖化见张愿仔善良朴实,忠厚勤勉,是理想的东床之选,便将其招赘为婿(张愿仔入赘时兼养子,改名为廖元子),待若亲子,并把全部田园产业都交由张愿仔掌管。张愿仔也非常孝敬岳父母,就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张愿仔四十八岁,独子廖友来出生,在友来未冠之时,廖族有亲眷犯国法而逃狱,以当时社会律法十的规定,往往株连九族,因此连累廖氏全族。张愿仔以廖族家人的身份到官府申辩,不料官司拖累多年,结案后,张愿仔身染重病,临终嘱咐儿子廖友采:“吾深受汝外祖父母知遇之恩,欲舍命图报,未能如愿,汝当代父报答,子孙生当姓廖,以光母族,死当姓张,以存子姓,生死不忘,张廖两全。”

廖友来谨承父志,以张承廖,并立誓:“凡我子孙,生则姓廖,殁后书张,不违祖命,以报廖公之德。吾本姓张,来源于河南河郡衍派,云霄西林和尚塘有祖迹,以后应回祭祖扫墓,以尽孝道,若移居外地,姓张、姓廖由其自便。”于是张廖二姓遂成一脉,生时写廖,死后书张,故有“活廖死张”、“人廖神张”、“张骨廖皮”之说,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清朝时期记耻之事,属于因故合姓为氏。

传说清朝嘉庆年间,因为系出同源的张、廖两姓发生的一次误会,而产生了复姓张廖氏。

官陂廖氏十三世祖廖国宝在朝内当御前侍卫,深得嘉庆皇帝重用,引起张国公的妒忌,于是他假意保举廖国宝出征,在战场上,廖国宝被张国公谋害致死。在廖国宝死后,张国公才知被他害死的原是自家的亲人,后悔莫及。

为接受这一惨痛教训,同时认识自己血缘的真正归属,移居外省或侨居海外的张愿仔公后裔,便把张廖二姓联起来并用。如移居台湾台中西屯区、南投、云林县西螺、板桥、三仑乡的张廖子孙就有数万人,建有三十多座宗祠。他们都一直奉守祖训,除了户籍登记,平时提到自己的姓氏,大多张廖并用。

如旅居日本大孤市侨胞有张廖富源、张廖富南等,都是官陂愿仔公的后裔。又如移居广东潮汕一带的张廖族人,也多用合姓为姓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清朝时期台湾土著,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台湾岛新竹地区的蕃人(土著)协助清军官兵平乱有功,乾隆大帝高兴之下,一口气赐了“卫、金、钱、廖、王、潘、黎”这七个汉姓给当地助战有功的各土著部落,其中有受姓者叫廖敬智,成为新竹廖氏始祖,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苗族廖氏,源出苗族古老的禾瓜家族,现主要居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的廖家冲一带。

早期的苗族人有名无姓,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有的地区开始出现了姓氏,如在湘西地区就有了“吴、龙、石、麻、廖”五姓。

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记载:“苗民生活乡间,多属一姓聚族而居…所以寨子大而团体固,人口多而势力强。古时候,吴、龙、廖、石、麻五姓为湘西苗族五姓。所住区域,几乎占湘西整个苗区。”清朝檀萃在《说蛮》中对改五姓有不同的说法:“生苗、红苗有吴、龙、石、麻、田五姓。”

然而无论从传说或者是实际情况看,“田”应该是“廖”斯误。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毛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毛南族是居住广西、贵州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地市、南丹县境内。

毛南族现有人口七万三千余,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及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

毛南族使用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因长期和汉族、壮族交往,绝大多数毛南族人皆通汉语和壮语。毛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信仰道教。

传说,毛南族的祖先是元、明两代从山东、湖南、福建等地迁到广西的。其实,早在公元十一世纪汉文典籍中就出现了“毛难”的称呼,是沿用地名而约定俗成的族名。毛南族属古越族支系“僚人”以及“伶人”的分支,先后还有“茆滩”、“茅滩”、“茅难”、“冒南”等称谓。毛南族人自称为“阿南”,其意为“这个地方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民族定族名为“毛难”,一直到1986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其族称为毛南族。

毛南族人勇敢顽强、不畏艰辛、富于进取,不论生活的多么艰难,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到学校学习,因此其教育和文化水平都较高,有一支数量可观的本民族的知识分子队伍。

毛南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姓氏。在文献《毛难族简史》中记载:“宋时抚水州民有区、廖、潘、吴四姓”,抚水州后改安化州,就是现在广西环江、贵州荔波一带。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平地瑶的大姓中有廖、黄、李、陈、邓等,灌阳道州千家洞之后散居于富川,主要分布于今富川县富阳、福利、麦岭、朝东、城北乡和钟山县两安、平安乡。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仫佬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中记载:“仫佬族中有廖氏。”

在历史文献《嘉定县志》中,也记载上海嘉定有廖氏,原为贵州仫佬族。当属于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政府持续推行的改土归流运动的结果,即仫佬族头人流改为汉姓廖氏,世代相传至今。

仡佬族现有人口四十四万余,主要散居于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少数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使用仡佬语,属汉藏语系,但其语族、语支未定,分稿、阿欧、哈给、多罗四个方言,往往分散居住在同一个县内的族人也不能通话交流,因此,汉语已成为通用语,不少人还通苗语、彝语、布依语。

仡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仡佬族人和中国古代“僚”人有密切关系。大约在两千年前,古代僚人就在贵州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后来不断迁徙散布到其他地区。自明朝以来,许多史籍上都记载着:“仡佬,古称僚”。

仡佬族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玉米为主,其次还产稻、麦、薯等。在清朝时期,仡佬族人中就出现了一批专业的铁匠,铸犁、制作鸟枪,被人们称为“打铁仡佬”。仡佬族人因为长期与汉族人杂居在一起,所以生活习俗等方面已和当地的汉族相似,但至今仍保存一些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活动、节日庆典、饮食习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仡佬族人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利,生产水平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布依族、壮族、蒙古族、土家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廖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廖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廖(飂)叔安、蓼侯、伯廖、召伯廖、廖崇德、廖友来。

廖氏的历史名人 -- 廖 湛:(生卒年待考),平林人(今湖北随县)。王莽新朝末年绿林起义军将领。

在进攻汉中王刘嘉时,失败被害。



廖 化:(生卒年待考),襄阳人(今湖北襄樊)。

三国蜀汉右车骑将军,封中卿侯,为人忠烈,以果烈著称。



廖 抉:(生卒年待考),亦称廖扶;襄阳人(今湖北襄樊)。著名东汉学者,习诗画。

以满腹浩瀚如海的学问而垂名千古。根据古籍《方术传》的记载,廖抉不但习诗书,满腹经纶,而且精通天文,谶纬风角推考之术,跟从他学习的门生弟子达数百人之多,被人称作“北郭先生”,可见当时他社会上盛誉之隆。



廖匡图:(生卒年待考),虔州人(今江西虔州)。著名唐朝文士。

唐朝天策府学士。精于文藻,并因此扬名。



廖正古:(生卒年待考),将乐人。著名宋朝官吏。

任西安知县,反对王安石“青苗法”,著有《归田集》。



廖执象:(生卒年待考),顺昌人。著名宋朝诗人。

聪慧过人,七岁能写,年二十入京献诗,太宗甚为欣赏。后赴省会考,病殁。据传,隐士陈抟是之曰:“余乃谪仙人,但不能久留尘世。”



廖 刚:(生卒年待考),号高峰,顺昌人(今福建顺昌)。著名北宋大臣。

北宋崇宁进士,甚为君主倚重,官至工部尚书。知无不言,反对奸臣当政,当时蔡京秦桧专权,亦为之畏惧。不但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位军事家。著有《高峰文集》。其有四子,皆为将帅,父子五人年俸皆二千石谷以上,号称“万石廖氏”。



廖 衡:(生卒年待考),顺昌人。著名宋朝官吏。

自幼聪颖,六岁能文,十三岁中乡举,官至转运判官。



廖均用:(生卒年待考),蒲圻人。著名元朝贤士。

忠孝仁义。曾负土成坟葬父,仗义疏财,救济难民,传为美谈。



廖永安:(生卒年待考),巢湖人(今安徽巢湖)。著名明朝将领。

因战功被朱元璋封郧国公。弟永忠,征南将军,封德庆侯,孙镛官至都督。



廖 庄:(生卒年待考),吉水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宣德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性直耿,曾上书讽劝,遭谪。



廖 谨:(生卒年待考),浙江人。著名明朝大儒。

学术渊博,号“廖五经”。



廖 惠:(生卒年待考),四川保宁人(今四川阆中)。著名明末四川农民起义首领,称号“扫地王”。



廖 燕:(生卒年待考),曲江人(今广东曲江)。著名清朝文学家。

文笔恣肆犀利。善草书,如古木寒石,能戏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等。



廖云槎:(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画家。

作品“点染华妙,得者宝之。”其子寿彭“承其家学,亦好写生。”



廖云锦:(生卒年待考),女;华亭人。著名清朝诗人。

善诗,著有《织云楼诗稿》,中有《咏秋燕诗》,其句“伤心春雨香泥尽,羡尔先归到故乡。”广为吟咏。



廖寿恒:(生卒年待考),江苏人。著名清朝大臣、文学家。

历任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其兄丰以儒学著称,谙史通经,尤力推新政,官至浙江巡抚。廖平:四川井研人,清光绪进士,著名经学家。著有《四译馆丛书》、《六译馆丛书》等。



廖仲恺:(公元1877~1925年),广东惠阳人,生于美国旧金山。著名国民党左派领袖,近代民主革命家。

廖仲恺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

1893年父亲在旧金山病故后回国。中日甲午战争后倾心西学。1896年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次年与何香凝在广州结婚。1902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并与有志青年相互激励,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

1903年9月廖仲恺与何香凝访问孙中山,向孙中山表示“想参加革命工作,愿效微力”。随后遵照孙中山指示, 在日本“物识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

1905年9月1日,廖仲恺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总部外务部干事。随后曾奉孙中山命回国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以“屠富”、“渊实”笔名在《民报》发表译作《进步与贫乏》、《社会主义史大纲》等,是最早介绍和探索社会主义问题的中国人之一。武昌起义后在广州就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

1912年5月,廖仲恺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司长,实行地税换契法、整理财政和税收等措施。宋教仁案发生后赴北京运动国会议员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协助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被任命为财政部副部长,致力于反袁斗争。

1917年,廖仲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财政部次长、代理总长,尽力于护法事业。五四运动发生后赞扬和支持学生运动。与朱执信、胡汉民等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发表《三大民权》、《<全民政治论>译序》等文章。同时翻译孙中山用英文写的《实业计划》第一计划。

1919年10月,廖仲恺任中国国民党财政主任。称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空前之举,震慑全球,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于黑暗”。与朱执信等学习俄文,准备赴苏俄学习。

廖仲恺在1919年和1920年多次奉孙命赴福建漳州,帮助援闽粤军的建设和解决财政困难,推动粤军回师广东,驱赶桂系军阀。

1921年5月任中华民国政府财政部次长、代理总长,支持孙出兵讨桂和北伐。陈炯明公开叛变前夕被囚禁于广州郊区石井兵工厂,经何香凝等营救脱险,当即乘船赴港转沪,与孙中山重新会合,协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3年2月与苏联代表越飞联合宣言条款进行具体磋商。3月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财政部长。5月任广东省长。10月以后被孙中山委派为国民党改组委员、临时中央执行委员,积极参与领导改组国民党的工作。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被孙中山指派为主席团成员。在开会过程中,坚持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的原则,促成了大会的成功。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工人部部长。协助孙中山筹建陆军军官学校,任该校党代表,为建立革命军而努力,被誉为“黄埔的慈母”。6月任广东省长。7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支持沙面工人罢工,命令各县县长协助组织农会。9月任大本营财政部长。坚持主张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孙中山北上前夕任所有党军、各军官学校和讲武堂的党代表兼农民部部长。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仍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三大政策,参加领导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支持省港大罢工。

廖仲恺不屈不挠地奉行三大政策,密切地同中国共产党人合作,支持工农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国民革命发展。但他所做的这一切无疑对国民党右派、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是极端不得的。因此,中外反动势力都视廖仲恺为眼中钉,必欲直至于死地。孙中山逝世不久,谢持、林森、邹鲁等人便结成所谓的“西山会议派”,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破坏国民革命领导力量的团结。

从1925年7月开始,国民党右派分子邹鲁、孙科、伍朝枢等人就开始集中攻击廖仲恺,散布种种谣言,企图搞垮廖仲恺,否定三大政策。面对右派反对分子的汹汹来势,廖仲恺与他们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尤其使廖仲恺感到深恶痛绝的是,一部分国民党右派老党员,为了达到反共的目的,甚至不惜与北方反动军阀相勾结。5月间,廖仲恺发表了一篇《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的文章,对国民党老右派做了辛辣的批判,他说:“现在吾党所有反革命者,皆自诩为老革命党,摆出革命的老招牌,以为做过一回革命党以后,无论如何勾结官僚军阀与帝国主义者,及极力压制我国最大多数之工界,也可以称为革命党,以为革命的老招牌,可以发生清血的效力。不知革命派不是一个虚名,那个人无论从前于何时何地立过何种功绩,苟一进不续革命,便不是革命派。反而言之,何时有反革命的行为,便立刻变成反革命派。”这篇文章给邹鲁、孙科、胡毅生、林直勉、朱卓文等老右派刺激很大。他们对廖仲恺恨之入骨,其中一部分人便蓄谋用卑鄙的暗杀手段除掉廖仲恺。

进入8月,满城风雨,流传着国民党右派要杀害廖仲恺的消息,一霎时间阴云四起,压力日增。当时在广州南堤有右派俱乐部“南堤小憩”,朱卓文等右派分子经常在此密划谋杀廖仲恺,他们熟知苏联顾问鲍罗廷、加伦和汪精卫、廖仲恺等,每日必集东山百子路鲍公馆会议。朱卓文等人起初欲以凶手用炸弹机枪狙击,把这些领导人员全部杀害,下手前,公安局长吴铁城获知此讯大惊,从中阻止了这次流血事件。廖仲恺面对这种情势,无所畏惧,继续孜孜不倦地工作。当他听说敌人要用机关枪杀他时,一笑置之,并对人戏言道:“暗杀用手枪炸弹是所见的,若是用机关枪,却新鲜的很。”何香凝劝他多加两个卫士防备一下,他不以为然地回答:“增加卫兵,只好捉拿刺客,并不能阻挡他们行凶。我是天天到工会、农会、学生会等团体去开会或演说的,而且一天到晚要跑几个地方,他们要想谋杀我,很可以假扮工人、农民或学生模样,混入群众中间下手的。我生平为人作事凭良心,自问没有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总之,生死由他去,革命我总是不能松懈一步的。”在8月18日国民政府的一次会议上,从在廖仲恺身旁的汪精卫给他写了一张条子,告诉他有人将对他不利,他当即表示:“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何事顾忌!”8月19日,又有人以确切消息报告他,廖仲恺慨然道:“际此党国多难之秋,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所终日不能忘怀者,为罢工运动及统一广东运动两问题尚未解决!”这一天,他又为给黄埔军校等筹集经费工作到深夜,很晚才回到家中。第二天上午,廖仲恺携夫人何香凝乘车前往党部开会,半路上遇见陈秋霖,随即同车前往,不想竟在戒备森严的党部门前,惨遭杀害,8月的广州出现了这一幕悲剧,苍穹为之低沉。

“廖案”发生后,国民政府迅即组成“廖案检查委员会”,追查暗杀的幕后策划者和凶手。

经查明,暗杀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派集团干的,主要成员便是邹鲁、胡毅生、林直勉、朱卓文、许崇智等人,出面收买凶手的便是胡汉民的堂弟胡毅生及其死党朱卓文、梁鸿楷等人。凶手之一陈瑞在刺杀廖仲恺后,找到朱卓文告以其事,朱卓文当即给陈瑞二百元,打发他离开广州。

案情查明后,国民政府派军队搜查了胡汉民兄弟的住宅,逮捕了胡汉民的哥哥胡清瑞和林直勉,撤掉了梁鸿楷第一军军长的职务,胡毅生、朱卓文事先潜逃,胡汉民也因涉嫌离开广州,国民党右派势力由此受到沉重的打击。

9月1日,廖仲恺出殡时,广州黄埔军校师生、工人、农民、市民群众等二十多万人参加,行列之大,阶层之广泛,情结之严肃,气氛之悲壮,为广州空前之例。他的遗体暂厝于广州驷马岗他的好友朱执信的墓侧。1925年9月1日,廖仲恺北重新安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侧。

廖仲恺以他的壮年生命,为中国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在中华英雄史的丰碑上镌下了他那光耀人寰的英名。

廖仲恺一生的著译编为《廖仲恺集》、《双清文集》上卷。



廖承志:(公元?~1983年待考),曾用名何柳华,廖仲恺之子;广东惠阳陈江人,生于日本东京大久保。著名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

廖承志出生时,父母亲希望其长大后继承革命先辈的志向,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因而给他起名“承志”。青少年时代,跟随父母为革命奔走广州、上海和日本。

1924年8月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5年参加广州学生运动并参与领导所在学校岭南大学的工人罢工斗争。6月参加沙基反帝游行示威。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愤而脱离国民党,去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学习。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东京特支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活动。

1928年5月,因参加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被日本当局拘捕并驱逐出境。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反日大同盟上海分会工作,编辑“反日新闻”。11月受中共派遣到德国做汉堡中国海员工作,任“国际海员工会”执委、汉堡国际海员码头工人总工会俱乐部支委、书记。

1930年夏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30年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1年春到荷兰鹿特丹,领导中国海员工作,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西欧分会。

1932年回国,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中共党团书记。

1933年3月被国民党逮捕,经中共多方营救获释。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川陕苏区省委常委。

1934年任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2月因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而被张国焘关押并开除党籍,后被其押解参加长征。

1936年冬,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经毛泽东、周恩来解救获释,恢复党籍。

1937年4月任党报委员会秘书,参加筹备出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解放》杂志。为党报、党刊和通讯社做了大量工作。10月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1938年1月任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负责领导南方各省的工作及八路军广州办事处,兼任“保卫中国同盟”秘书长。4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为协助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作了积极的努力。10月召开省港地下党会议,决定建立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办和领导香港《华商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到粤北参加领导中共南方工委的工作,奉党中央指示,组织领导秘密大营救,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惠阳大队护送下,与连贯、乔冠华由香港九龙潜入惠阳县田头山、淡水、茶园、惠州等地沿途交通接待站,部署营救困留香港的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把他们安全转移到东江后方地区。5月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进行了英勇斗争。

1945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46年1月经中共中央营救出狱。5月到南京中共代表团协助周恩来工作。9月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为新华社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6~1948年曾历任中共南方局委员、军调部重庆三人小组中共代表、中共南京局外事委员会副书记、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发言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被递补为中央委员。4月被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副书记。5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主席。10月任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团结海外侨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2年12月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外联部副部长。为祖国的团结统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同年负责领导中日民间友好工作(1963年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特殊贡献。

1953年7月被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11月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在反对侵略势力、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成为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

1958年3月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1959年任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

1960年任华侨大学首任校长及党委书记。

1972年任外交部顾问。

1978年起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党组书记,港办主任。是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的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暨南大学复办后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

1982年7月发表“致蒋经国信”,殷切期望台湾当局捐弃前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廖承志与蒋经国相识巳久,“幼时同袍,苏京把晤”,有世交之情,同窗之谊。但两人又各为本党骨干中坚,在政治上各持己见,针锋相对,廖承志曾两次被捕,受到国民党的迫害。但其信仰坚定,意志顽强,将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与国民党进行斗争。当中国共产党重新提出国共合作两岸统一的主张之后,蒋经国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廖承志以国家统一为重,且念及“世交深情”,认为“于公于私,理当进言”,于是致书蒋经国,劝其审时度势,顺应民心,善为抉择。廖承志不计前嫌,虚怀若谷,令万民仰慕,赞誉不绝,而致蒋信亦成为中共开拓和平统一大道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从写作角度评价,“致蒋经国信”堪称上品佳作。析事论理、表情达意、布局用语及格式规范等皆恰到好处,令人叹服。中国写作史上书信名篇如林,内容不一,各有千秋,历代欣赏。致蒋书不但可与之媲美,而且出类拔萃,充分显示了廖承志雄健的笔力。

廖承志学识渊博,通晓五国语言,擅长诗词、书画、戏剧,才华横溢。

1983年6月6日,在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被提名为国家副主席候选人,正当党和人民委以重任时,不幸于1983年6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岳父经亨颐,夫人经普椿,姐姐廖梦醒,妹妹廖光凤。

长子廖晖:中共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现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廖荣坤:(公元1903~1933年待考),湖北麻城乘马岗罗家河湾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早年曾离家投军,因不满旧军队的腐败,一年后跑回家乡。

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与土豪劣绅作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任麻城县农民自卫军排长,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当地的九月暴动。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后在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第二路任队长,随部转移到黄陂木兰山地区坚持斗争。

1928年初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二队队长,曾率队返回黄麻地区,消灭乘马、顺河等区地主武装。7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二大队大队长,参加开辟以光山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和反击国民党军“会剿”的斗争。

1931年1月任红四军十师三十团一营副营长,在新集战斗中担任突击队队长,率队首先攻入城内。同年5月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团长。

1932年5月任红四方面军二十五军七十五师师长。率部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等战役。同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他留在鄂豫皖边区坚持游击斗争。

1933年1月,参与领导组建红二十八军,任军长。与政委王平章率部艰苦转战皖西北地区,反击国民党军的重兵“清剿”,连续取得四道河、胭脂坳、叶家集、双河山等战斗的胜利。4月所部编入红二十五军,他任副军长兼七十三师师长,曾在潘家河战斗中率部担负主攻任务。同年夏季,在“肃反”中被诬陷杀害于湖北红安龙王山。



廖汉生:(公元1911~今),湖南桑植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9年参加湖南桑植苏区游击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代表。湖北鹤峰第四游击大队副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政治部秘书,七师党委书记,九师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军团第四师、第六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副团长、政治委员,独立第二旅副政治委员、代旅长,中共襄南地委书记兼分区政治委员,江汉军区副政委委员、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晋绥军区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一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兵团军政治委员兼青海省军区政治委员和中共青海省委书记,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容标:(公元1912~1979年),江西赣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县政治保卫队班长,县游击队分队长,湘赣苏区独立师第二团连长,红三军团第五军第一师第一团连长,红一方面军第一师第二团营长,独立团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司令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第四支队支队长,第二旅副旅长,第四旅旅长,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第四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军区第四师师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济南警备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公安部队兼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9年5月2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六十七岁。



廖 明:(公元1911~1988年),江西安福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政治保卫队侦察员、中队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湘鄂川黔龙桑独立团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六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政治部组织干事、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独立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第三五九旅第七一七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团副政治委员,第三五九旅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南下支队第四大队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五九旅政治部主任、旅副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二军第五师副政委。参加了著名的中原突围和澄邰、荔北、扶□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政治部直工部部长、直属政治部主任,伊犁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1960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任伊犁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5月15日因病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廖仲符:(公元1913~2001年),辽宁铁岭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冀豫独立第二师参谋主任,第一二九师冀鲁第一支队副支队长,青年抗日游击队第三团副团长,中共中央党校干部科秘书。1940年起,先后入延安军政学院、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龙江军区第三支队支队长,东北民主联军龙江军区警备第三旅旅长,黑龙江省军区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独立第九师师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五五师师长。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参谋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二军参谋长。回国后,任中南军区司令部工程兵处处长兼国防工程处处长,海南国防工程指挥部副主任,广州军区工程兵部主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广州军区司令部顾问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4月12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廖成美:(公元1916~2001年),福建龙岩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4年参加游击队。1935年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连政治指导员、团组织干事,龙岩游击队支队政治委员。红军主力长征后,在闽西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参加和指挥了南洋坝、马鞍山、新祠守、黄畲、溪口镇等数十次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教导员,江北游击纵队新编第七团政治委员,第二团政治委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二师第六旅第十八团政治委员。率部转战苏皖、淮南抗战前线,沉重打击日军,并积极投入对日伪进行的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取得了乌江镇、含山、和县、永康镇、定合、杨家祠堂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开辟和巩固了皖东、苏南、淮南和津浦铁路以西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第六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第三十四旅旅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一○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津浦路阻击战和苏北敌后斗争,随后率部转战淮南、淮北,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特种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华东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解放军高级炮兵学校政治委员,炮兵工程学院政治委员,第二炮兵基地司令员,解放军二炮副司令员。为我军高技术部队的组建和发展壮大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12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廖运周:(公元1903~1995年),安徽淮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河南中州大学肄业,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7年曾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参加过著名的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团参谋、连长,后受党派遣做兵运工作,任寿县学兵团教育副官。参加阜阳和正阳关武装暴动,任鲍刚师的连长、参谋,参加发动芜湖兵变,任抗日同盟军第二师第九团团长,国民党军独立第四十六旅第七三八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第一一○师第六五六团团长、第三三○旅旅长、第三一○师副师长、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在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回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第二野战军第十四军第四十二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兼秘书长,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5年5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三岁。



廖步云:(公元1914~今)。福建武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六师政治部宣传员,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第三连文书。参加中央苏区第三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连指导员、团政治处技术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第三营连指导员。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1940年进入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后任军委总政治部保卫部干事,西北考察团团员,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第五团营政治教导员,清太徐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第一支队副支队长,第十六支队支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第十五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政治部副秘书长。参加了著名的晋中、太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郴县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湖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进入解放军政治学院速成系学习。毕业后任重庆步兵学校政治委员,西藏军区昌都军分区第二政治委员,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四川省军区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述云:(公元1915~1994年),湖北石首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卫生部司药、总支书记、卫生队队长、所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司令部队列参谋、科长,第三八五旅第八团参谋长,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二旅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旅参谋长、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到西南军区工兵纵队任副司令员。1952年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参谋长,侧重抓正规化训练准备工作和实施工作。1953年,工程兵展开了以专业基础技术战术为主的正规训练,系统学习地雷、爆破、渡河、军用桥梁、军用道路、筑城、伪装知识和技能。1954年,工程兵按照工兵、舟桥、建筑专业进行编组,舟桥部队着重学习构筑门桥、浮桥渡场,架设低水桥、水面下桥;工兵部队侧重学习构筑指挥所、构筑和抢修道路、急造桥梁等。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1975年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主持训练工作。组织了全军工程兵伪装技术集训,1976年召开全军工程兵构筑野战指挥工事训练现场会,1978年和1979年,举办了两期全军工程兵团以上干部参加的战役集训,1982年主持召开了全军工程兵开辟道路训练现场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9月6日因病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廖昌金:(公元1906~1972年),江西上犹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家乡的农民暴动,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1931年7月参加上犹游击队,任宣传员、班长。后编入湘赣苏区红军部队,任红八军第二十三师副排长、排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第五十团连长、第十六师第四十八团副营长、营长、红六军团司令部参谋。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营长,第一支队司令部通讯参谋兼教导队队长,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二团参谋长,第一师第三旅第九团团长,抗大九分校参谋长,苏中军区独立团团长,浙西军分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胶东军区滨北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苏南军区松江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黄桥、鲁南、莱芜、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公安总队总队长,兵役局局长,江苏省军区副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2年10月31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六十六岁。



廖政国:(公元1913~1972年),曾用名廖广庆、廖光清;河南息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黄安独立团副连长、连长,红四方面军警卫营连长、副营长,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六团营政治教导员,军委补充团营长、副团长、代团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卢沟桥抗战爆发后,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第二营副营长、营长,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二路第二支队支队长,新四军挺进纵队第一团参谋长,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第四团团长,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第二团团长,第一师教导第一旅旅长,苏浙军区第第纵队司令员。率部夜袭上海虹桥机场,参加了著名的郭村、黄桥、车桥、天目山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华东野战军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军军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副军长。1952年回国后,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军长,1956年入文化速成学校学习,1957年入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任舟嵊要塞区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1970年5月任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72年4月16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五十九岁。许世友当时仰天长叹:“好人为什么不长久?”



廖冠贤:(公元1914~1983年),江西宁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第一○三团连政治指导员,军委教导连政治委员,中共镇原县委宣传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骑兵团政治委员,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三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四纵队第十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十三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著名的上党、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1954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政治委员。同年回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兼空降兵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83年11月15日因病逝世,终年六十九岁。



廖海光:(公元1915~1993年),湖南酃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第二十二师青年干事,红军学校湘赣第四分校指导员,红六军团随营学校指导员,红二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第四师第十一团总支书记、团副政治委员,第六师第十七团政治委员。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过雪山时冻掉了十个指甲。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第三队指导员、抗大一分校大队政治委员。率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山东分校部分干部和学员进入胶东,任抗大胶东分校政治委员。抗战中期,任胶东军区第十六团政治委员,在一次战斗中指挥部队取得彻底歼灭伪顽军一个团又八个连的胜利。后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熟悉胶东部队,熟悉地方工作。为人坦诚、善良、热心,善于团结人,在部队有“廖菩萨”的美称。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第五师政治委员。带队伍有着丰富的经验,第五师成立后,先打了个胜仗,接着在营上、小李村作战失利,部队情绪不高,他认为,一个部队,只能要求它多打胜仗,少打败仗,常胜军是没有的。一个部队,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他和师长周志坚在平度县大朱毛地区构筑了营上、小李村守敌模拟工事,组织部队反复演练了一个月。训练结束,第五师在齐家埠攻坚战中,全歼守敌一个团。1947年,胶东军区原来的第五师、第六师和警备第三旅组建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2月另由胶东军区特务团、滨北军分区独立1团和东海军分区独立团编成新的第五师,周志坚任师长,廖海光任政治委员。8月成立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周志坚任司令员,廖海光任政治委员。成立第二十四军时,任军政治委员。参加了著名的潍县、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政治委员,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3年2月20日因病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廖鼎祥:(公元1918~1995年),江西广昌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广昌军分区政治部宣传员,红五军团第九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十一军直属政治处青年干事。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红军长征的土城战斗,朱德、刘伯承指挥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与敌刘湘部血战,时任红五军团第三十九团第三营第七连指导员红,第三十九团做为红五军团第一梯队,在刀壁山展开,第三营为左翼。按照上级要求,把敌人放近来打。第三十九团与敌郭勋祺的一个团打成拉锯式的消耗战,一度以大刀迎敌。在第三次反冲击中,第七连连长牺牲,两小时后,新任连长又受重伤。廖鼎祥向上级吴克华请求派个连长来,吴克华说:“我手头没有连长储备了,你自己当吧。”“我不是那个料。”吴克华只好给他派了一个犯了错误被撤职的连长。廖鼎祥后来担任红三十一军直属政治处青年干事、股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特务营副政治委员、营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第十九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独立第五旅副旅长,第二十兵团第六十八军第二○二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八军副参谋长、炮兵副军长、志愿军炮兵副司令员。回国后,任炮兵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炮兵参谋长,炮兵政治部主任、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5年12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廖 磊:(公元1890~1939年),字燕农,广西陆川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保定军校毕业。

原为湘系将领唐生智旧部,后投靠桂系将领白崇禧,1929年被唐生智重新接收后不久正式归入蒋中正的中央军。

1936年1月23日授陆军中将军衔,担任第十五军副军长、第七军军长,1937年5月14日晋升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任安徽省政府主席。

1939年10月23日在合肥病逝,时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1939年11月20日追赠为陆军上将军衔。



廖耀湘:(公元1906~1968年),湖南邵阳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九兵团司令官。

廖耀湘是蔡锷将军的同乡,毕业于黄埔六期,1930年以上士资格派到法国,学习三年法语后进法国的圣西尔军校。回国后一路高升,任第九兵团司令。国民革命军有六个军是美式装备,蒋中正给了廖耀湘两个军,可见蒋中正对廖耀湘的器重。

回国后,廖耀湘中将任教导总队骑兵少校连长,三七年任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经历南京保卫战,1937年的冬天,他成了一个难民。“当时廖承担的是守护南京城的责任,南京失守后来不及撤退的他从马群搭一个农夫的马车躲过日寇搜索,藏进栖霞寺。他12月13日当天进寺,带着五个军人。”

廖耀湘一直在寺里藏身,直到栖霞寺的和尚和当时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辛德贝格和京特联系后,偷偷地将他用小船送到江北为止。

1945年抗战胜利后,廖耀湘曾经重游栖霞寺感谢救命之恩,并且题下了“凯旋,与旧友重还栖霞”,至今还留在栖霞寺。

1938年廖耀湘任第二○○师参谋长,参加了兰封会战,桂南会战。1941年任新编第二十二师副师长,后任师长,入缅甸作战,失败后入印度,接受美军训练和装备。1943年10月参加缅甸反击战,战功显赫。1944年升任新编第六军军长。

1942年3月,廖耀湘将军率新编第二十二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的一部赴缅甸与日寇作战,在斯瓦战役中重创日寇第五十五师团。不料当时全盘战局突然于远征军不利,英军方面有放弃缅甸的计划,盟军决定全部退出缅甸。新编第二十二师在归国之路被日寇切断的情况下,历尽千辛万苦进入印度。1943年3月,在印度比尔哈省的蓝迦,廖耀湘的新编第二十二师与孙立人的新编第三十八师组成了中国驻印军新一军,郑洞国将军任军长,总指挥为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史迪威将军。缅甸北部是热带树林,经常有野人出没,而被称为野人山。野人山全为原始密林之高山,极为险恶,大部队难以补给,重武器亦无法使用,日寇精锐第十八师团第五十五联队以小部队构筑据点逐山防阻,在野人山中到处可以见到第五军病困而死将士的白骨,常常是一堆白骨围着枪架而坐,这里躺着中国远征军近十万具遗骸。就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新编第一军击败了日寇精锐第十八师团,自己的损失也非常大,所有的连级干部基本上换了一遍,可见战斗之残酷。

当时滇缅路已经被日寇封锁了一年,中国急需要打出一条国际的交通路线来,以取得盟国物质援助和加强抗战力量,统帅部决定现行反攻缅甸,修筑一条由一度直达昆明的中印公路(后称史迪威公路),以达得当时的迫切需要。于是新编第一军开始了缅北反攻,新编第一军在1943年的初冬季节打通了野人山,继而血战大龙河,歼灭了胡康河谷的日寇,攻克于邦,破天险踏入孟拱河,偷渡南高江,奇袭西通,攻取加迈,扫荡库芒山,攻克孟拱,新编第一军一路斩关夺隘,节节胜利,日寇主力闻风丧胆。

1944年8月,在孟拱之战、密支那攻防战胜利结束后,新编第一军扩充分成两个军,廖耀湘荣升新编第六军军长,下辖李涛新编第二十二师及龙天武新编第十四师;孙立人荣升新编第一军军长,下辖李鸿新编第三十八师、潘裕昆新编第五十师及唐守治新编第三十师。新编第一军及新编第六军为缅北反攻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共歼灭日寇十几万人。

1945年4月,在国军抗战中最著名的雪峰山大战中,为保证战役的胜利,蒋中正特命令陈纳德将军的第十四航空队将全副美械装备的廖耀湘新编第六军三万多人空运到芷江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保证了芷江会战的胜利。

芷江会战胜利后,《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芷江会战胜利佳音,可视为对日战争转折之暗示。”不久,这段评论就被言中。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接收南京,史迪威的接任者魏德迈将军说:日寇现在很嚣张,他并不认为他们失败了,到南京去受降,部队应该有一种威慑力量。现在中国部队有威慑力量是新编第一军和新编第六军,新编第一军还没有回国,新编第六军就在芷江,就在空军基地。到南京几个钟头航程就行了,应该让新编第六军去。

1945年8月21日,以侵华日寇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为首的日寇代表飞临新编第六军当时的所在地湖南芷江向蒋中正国民政府乞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艰苦抗战,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几天后,廖耀湘率新编第六军奔赴南京,接受日寇正式的对中国战区的投降,让日寇投降的心服口服。

新编第一军军长孙立人因为不是黄浦系出身,后来的际遇不如廖耀湘好,之后在台湾因间谍策反,被蒋中正软禁了几十年。

抗战胜利后,蒋中正将新编第六军空运回国,参加内战。在离开之前,廖耀湘对那些留下来看管坟墓的伤兵们说:等着吧,我会回来接你们的。那种气魄,如同麦帅离开东南亚时的豪言壮语“吾将返回”。

山上的野花开了一遍又一遍,满山的树叶落了一层又一层。廖耀湘却一去不返。旧坟堆旁又添了一堆新冢。

据军史学家考证:“四平保卫战,林彪与杜聿明棋逢对手。双方伤亡都很大。5月15日,廖耀湘的新编第六军第二十二师第六十五团进攻威远堡。除了第一次试探性的冲锋外,第六十五团团长李定一上校指挥的所有攻击都是一次成功。客观地讲,第六十五团一个团依靠优势炮火在威远堡打垮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主力(今日第四十集团军的前身,当时第三纵队司令为程世才)。小小的威远堡战斗在东北早期国共较量中意义非同小可。第六十五团一个团可以打垮第三纵主力,新编第六军又有什么样的对手好怕呢?威远堡丢失,四平之战必败。为此,林彪没有等待延安的命令,开始部署撤退。大凡在战斗遭受重大损失且在失利得情况下,指挥战略性撤退是十分危险的。稍有差错,就会造成灾难性的结果。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雪上加霜的是,在撤离四平时,林彪的作战科长王继芳携带大批文件叛变投敌。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由此了解到民主联军实力大损,便放心大胆指挥军队一路猛追,直到把民主联军主力赶到松花江以北。”

辽沈一战廖耀湘被俘后并不服气,拒绝和韩先楚握手,并说要林彪来,从新再干一仗。廖耀湘看来并不知道,他是败在间谍手里。辽沈会战中,由于隐藏在南京国防部的中共卧底刘斐、郭汝槐等的运作,廖耀湘兵团(内含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等)在沈阳、北平、南京三方面往返磋商之中,进退不决,迁延时日,最后廖耀湘兵团在兵力、火力不易展开的在辽西黑山县被人民解放军以人海战术冲散,是间谍摧毁了中国著名的抗日远征军新编第一军和新编第六军。

据余茂春指出:抗战期间代表中共坐镇重庆的周恩来指挥着五千余名情报员;康生主持的社会部以及潘汉年、阎宝航、陈翰笙、熊向辉等都为中共的情报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阎宝航潜伏国民党的军委会,官拜中将,利用身份窃取了大量戴笠的最高机密电报,经由延安转交莫斯科;而国民党军统最重要的部门“电讯总台”,竟潜伏了七名共方间谍,接受驻重庆的叶剑英指挥。

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兼第三厅厅长郭汝槐当年在国民党心脏里,为了保护自己,向上峰检举国防部少将作战处长刘斐有共谍嫌疑,没有想到给他狗咬耗子碰上了,原来他们属于不同部门领导。国民党焉能不败。

杜聿明曾经亲自向蒋中正检举郭汝槐是共谍:“我已经是廉洁的官员,他居然比我还廉洁,家中沙发都打补丁。”蒋中正老眼昏花还不以为然。

令人回味的是,“1974年9月,韩先楚就向林彪写表态信并就怀疑张春桥一事检讨,但在他的心中,身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张春桥甚至不如国民党的战俘廖耀湘:“无论我军吃了新编第六军多少苦头,又怎样恨死了这个冤家对头,他都不能不对这支精锐之师和它的指挥官,怀有几分敬意。更何况这位新编第六军的老军长还是抗战名将,曾在八年抗战中出生入死,为中华民族立过战功。可这“鳝鱼眼” 算个甚么东西?”

廖耀湘初被囚于锦州监狱,同杜聿明,溥仪关在一起,一直到1961年大赦,被送一个政协委员头衔,同那些当年潜伏于身旁的间谍同事,廖耀湘对过去还是耿耿于怀,怒目相向,说是看不起那些专门偷鸡摸狗之人。

廖耀湘于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批斗会上心脏病发作去世,终年仅六十二岁。廖耀湘没有牺牲在战场,没有死于日寇之手,却是死在革命造反派手里,一代抗日名将的后半生就这样毁了,令人不胜唏嘘。

廖耀湘秉性骨梗,不谙世故,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酒食征逐,更是外行,既不逢迎上级,朋友之间,更少周旋,家中宴客六菜一汤,入席时每人斟酒一坏,不斟第二杯。惟一嗜好,就是训练,每逢军队驻定,即亲率连、排、班长,从事实战演习,亲身示范,乐此不疲。

廖耀湘夫人为黄兴的堂侄女黄伯溶,1949年前夕来美国,有一子廖定一任工程师,现在可能退休回台湾了。那一次分离跟生离死别也差不多,他们一家人从此没有再见过面,命运真的是作弄人呀。

据黄兴次子黄一中回忆,当年郭汝槐上战场前夕,带了司机,副官坐吉普车来苏州,接他去上海团聚,家人想去却没有座位。比起现在高级任务出巡的前呼后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廖锡龙:(公元1940~今),贵州思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1940年6月出生于一个贫困山村。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刻苦磨砺,参加军事比武屡摘桂冠,1979年出任陆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团长,并与当年率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2月17日,廖锡龙所在部队从金平向封上发动进攻,3月3日攻克封土。在指挥战斗中,廖锡龙讲求“战斗效应”,做到了伤亡小、消耗少、战果大,受到军委表扬。1984年4月,升任师长的他率部收复者阴山,他在事前反复修订作战方案,实际发起进攻时又力排众议、灵活指挥部队,于4月13日以较小伤亡攻克者阴山,歼敌五百六十余人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而且他本人被媒体评为当年“中国十大风云人物”之一。由于他表现突出的指挥才能,时任军委主席的邓小平亲自任命他为抗越前线的军长。

1995年,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司令员!1999年9月~2001年9月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应用社会学专业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02年11月~2003年3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2003年3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附_收复者阴山之廖锡龙:

我们和廖锡龙又在战地见面了!

这时候,他正在那设于狭长坑道里的师指挥部部署防务,听见我们来了,奔出来紧紧抓住我们的手。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79年3月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期间。那天,他们团刚打完仗绕散撤回到边境。我随副军长王争将军赶去他们团了解工作。

部队分散住在哈尼人那矮小的竹楼和泥屋里。连日行军作战,战士们满身泥污、汗水,脸带倦色,就连团长也抱着头蜷缩成一团躺在军用毛毯上睡觉。只有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在忙着挂军用地图,准备写作战总结,不过,一个个也是头发、胡子长长的。

见副军长来了,参谋们赶紧喊醒团长,叫来副团长、参谋长。

团长实在是太困了,他被叫醒,可还在迷迷糊糊地呆坐在床边上。副军长了解他们这些日子打得很艰苦,对这并不介意,掏出烟来慢慢地吸着,耐心地等待团长醒过来。

这时候,一个脸色微黑腰扎皮带的年轻军人过来了,精神抖擞地立正、敬礼、问好。那身军装是那么整齐,虽然也散发着汗味,泥污却已洗掉。我眼前一亮,这人好气派!

副军长为我介绍:“廖锡龙副团长。一位很能打仗的同志!”

团长汇报,廖锡龙在旁边补充,那浓重的贵州思南口音简洁、明快,显示出他那行伍出身的个性。谈完了工作,突然,他向副军长提出:“副军长,我想调到边防团去!”

“怎么哪?”副军长轻轻地问。

廖锡龙道:“边防部队有仗打,我想多锻炼锻炼!”

副军长称许地微微一笑:“你急什么?仗嘛,有你打的!”

他不知道军、师领导已经有了计划,这是一个能征善战的主力团,需要一个年轻有干劲的团长,他已被列入了待考虑的人选!

五年不见,他有点胖了,也显得稳重了,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这是他在军事学院两年苦读的“副产品”。但两眼还是那么有神,也许是职务的提升和年龄的增长,还增添了几份威严。

者阴山刚收复,指挥所里很忙碌,几十部电话机响个不停,请示、报告、部署防御…

盼了五年多,这次廖锡龙总算打了一个漂亮仗,他的指挥才能也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这次者阴山之战,从发起进攻到全线收复,总共只用了五小时零三十五分。真是够利索的了。一场大战后,对指战员的原订战略方针、兵力的配备和使用、部队的精神气质…我们都想知道,但这时他很忙,我们只想先了解一下,在取得胜利后,作为一位师指挥员他这时候在想些什么?

他笑了笑:“我在想下一次怎么打!老经验老办法,不能老用下去。”说着,他用红蓝铅笔在军用地图上指指点点给我们说开了…

一位指挥员在取得一场胜仗后,总有几笔闪光之处。哪是廖锡龙的得意之笔呢?

等我们走访了一些连队,观察了鏖战过的阵地,再来和他谈话时,我觉得,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应是他的得意之笔!

一位军事家说得好:“指挥官的职位越高,就越需要有深思熟虑的智力来指导胆量,使胆量不致毫无目的,不致成为盲目的激情冲动,因为地位越高,涉及个人牺牲的问题就越少,涉及其他人生存和全体安危的问题就越多。”

在者阴山前线,同志们告诉了我一件廖锡龙与棺材的事:

战斗前夕,师组织科长奉命准备战后的抚恤工作,筹建烈士陵园、置办棺材,这些不愉快的事,都压在了这位中年军人身上。

这边境是喀斯特地形,起伏的石山上多是茅草、小灌木丛,大片的森林很少,要在短时间内置办一批数量不少的好棺木,可不容易!幸好,组织科长是个能干尽职的人,这场收复国土的战斗,又深为西畴人民所支持,经过紧张的奔走,他总算筹集了二百口棺木。

定下这一数字,组织科长是作过一番认真计算的:一、我军能打胜仗;二、正面纵深的敌人在一个团以上,山头工事坚固,易守难攻,还有增援部队…

二百口棺材够不够呢?他没有把握。还是向师长汇报一下吧。不够,再请西畴县同志帮忙。

哪知道师长听了,只冷冷问:“你准备了两百口棺材呀?”

组织科长愣了一下。师长这神态可有点反常,过去,他满意时,总是很干脆地一点头:“可以”;如果不满意,也是痛快地把手一摆:“不行,给我重来!”今天怎么啦?忙问:“是不是少了?不够,我再去办!”

师长用力地吸了一口烟,大声说道:“不是不够,是多了!”

“多了?”

师长把手往后一背,激动地走了个来回,才说道:“这次作战,如果用两百口或一百五十口棺材来埋葬我们的战士,我看,我这个师长应该撤职!”他说得那么严厉、激动。接着,又点了一支烟,默默地一口接一口地吸着,谁也不知道他这时候在想什么。

有人说,战场上伤亡难以预料。一颗125加榴炮弹重七十八公斤,挨上一颗就可能去掉一个排。敌我双方用大炮对射,不是十发、百发,而是千发、万发的轰,还有地雷、机枪、火箭筒造成的伤亡,两百口棺材能算多?

廖锡龙却是胸有成竹,他肯定说:“一百口足够了!”

“一百口?”组织科长又问了一声。

“唔。”师长挥挥手,“去,把多余的退掉!”

组织科长激动地把手举到军帽边沿,庄严地向师长敬礼。他明白了,这次者阴山战斗,师长已稳操胜券!

战斗结束,连一百口棺材也没用完。赞扬之声不断传来,但廖锡龙的心情却仍感沉重。一次,师里别的领导同志去参加州慰问团的一次宴会,他却悄悄溜到正在紧张施工的烈士陵园,和战士一起垒石抬土。他要趁这点空闲,为死去的战友做一点事。

1985年,云南边地的雨水来得早,才4月末,就淫雨连绵了。部队是在4月29日傍晚冒着滂沱大雨出发的。大雨、黑夜、泥泞陡峭的山路、过重的负荷,对年轻的士兵来说,能越过这第一道难关,才谈得上参加明天拂晓的进攻。

平常两、三个小时可走完的路程,如今,要极其艰难地走上一夜!师、团指挥员们淋着雨站在自己的掩蔽部前,深情地目送部队消失在雨雾中。他们都在为部队担心,雨这么大,各个连队能不能按时到位?

山洪吼叫着从四面山头上倾泻下来,好象要把这大小山岭淹没似的。远处有几只饿狼在雨中长一声短一声的哀皋…

半夜过后,廖锡龙一连几个小时默默坐在指挥所的地图前。他十几天来都被缠在修定作战方案、调动部队的各种忙乱事务中,只有在部队已出发,却还未到攻击位置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他才能好好回想一下,作战方案还有什么漏洞?指定的主攻营连、迂回穿插部队是否选对了?那些熟悉的营长、连长、排长甚至个别班长都一一出现在他眼前,他仿佛看到了他们正在雨中走在队伍前头…

战前,师的作战方案一次又一次修改,拍板定案时已改过了十次了。师、团、营、连、排都有沙盘作业;连那些刚入伍的新兵,也能背诵出师、团交给自己的作战任务,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应从什么方向进攻,在什么位置上作战。为这,他天天下营、连检查战前的训练。那些日子,他严肃得怕人,哪个敢有丝毫懈怠?真是苦了战士们。但他想,不这样严,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岂不是一句空话?

出发前,他对营、团下达任务时,是那么严厉:还有什么困难,说清楚。不按时到位,后果自己负责!

营长、团长、政治委员们神情肃然,他们知道,误了戍机是会军法从事的!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哪个不想把这一仗打好?

廖锡龙终于轻轻吁了口气。他仔细回想过了,作战方案对头,团、营、连、排干部的安排也使用恰当。这一仗,一定能按预定计划打好。

战前,在上级召开的一次作战会议上,他斩钉截铁地声称:五个小时左右收复者阴山全线的大小几十个高地。会后,一个老参谋人员不无讽刺地说了一句:“我将拭目以待!”如今,大战在即,上下左右都在注视着我们师呢!

表上的分针和秒针在有节奏地旋转着。时间已是五点四十二分,再过十八分就要开始炮击!按规定,炮火准备三十分钟,步兵就要发起冲锋。

师长侧耳听了听坑道外边,密集的雨点溅在坑道外的岩石上,哗哗啦啦地响得震耳。部队在雨中走了一夜,够苦的了。这时候,各营、团已陆续报来,有的连队已到位,有的连队还没有消息…

廖锡龙叫参谋查了查,是打哪几个高地的连队还没到位?参谋一一作了报告。

虽然总攻时间将到,廖锡龙并没着急。这几个连、排长他都熟悉,每个人都是有胆、有识、责任心强的好干部。他们带的队伍误不了事。至今还没有消息,一定有原因。他安慰那些年轻参谋别着急,再等一等。他断然作出决定,请求上级把炮火准备时间推迟二十分钟,理由是:有几个连还没到位;雨太大,对炮兵射击有妨碍,炮筒容易进水引起爆炸…

上级及时回电:同意。

又过了二十分钟,前沿纷纷报告,步兵全部到达攻击位置。

指挥所里的人都为之精神一振,那熬得血红的困倦眼睛里都闪射着兴奋的神采。好样的步兵战士,终于闯过浓黑的夜雾,滂沱的大雨,深密的山林,泥泞陡峭的道路。这好比大力神已把箭搭在弦上,转瞬就可射发了。

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师长,等待他下达攻击命令。师长燃起了一根烟,缓缓地吸了一口,却说:“请求上级把炮火准备时间再推迟二十分钟。”

挤在掩蔽部里的其他指挥员和年轻参谋们全部吃了一惊。这时候,不赶紧向上级报告部队已全部到位,还要求一延再延,这样不怕上级批评我们作风稀拉、准备不充分么?这也关系到师长个人的威信呀!但师长好象没有考虑这些,只是把那短粗的手掌动了动,命令:“快报!”

回电很迅速,又是同意!参谋们这才如释重负地相互一笑。看来,上级指挥机关,对师长是充分信任的。

雨终于停了。各个连队也确实到位了。但,战士们全部成了湿淋淋的人,冻得在泥水里抖着。一夜急行军,不少人刚赶到指定位置,就累得口吐白沫,一头栽倒在泥水里…

连、排长都为这很着急。他们自己也累坏了,如果,这时候有个短暂喘息时间该多好!但,不行,总攻时间即将到了。

就在这时候,传来了攻击再推迟的命令。连、排长们高兴得真想欢呼。二十分钟不算长,可是在今晨这总攻前的特殊时刻,对年轻战士来说,却是这么宝贵。气喘过来了,枪支检查过了,鞋子里的泥水清理了,走乱了的队伍整理好,气力运足了,要攻击的方向也看清了,可以打得猛、打得狠了!

六时四十分,我方的大小炮全都吼了起来。那本来一片黝黑的夜空,突然被撕裂成了红、黄、黑、紫的碎块,湿漉漉的群山也在战栗、抖动。

山头上的敌人,有的衣裤也来不及穿就赤条条地跃入地堡躲避炮弹,有的还来不及进入工事就被炸成了肉泥…

首发命中,首群覆盖,敌阵地上一片火海。敌官兵在心惊胆战地猜测:炮击以后,步兵是否将进攻?

近几个月来,我大军西移,敌人已有防范,在阵地周围铺设了纵深一百五十米宽的环形地雷区,加固了高桩和低桩铁丝网,储存了可用三个月的粮食。但究竟中国军队什么时候动手,从哪个方向攻击,他们却猜不到,常常是一夕数惊。

师长心想,用兵之法虚虚实实,可以在敌人的惊字上做文章。

4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方的公路上突然车灯忽明忽灭,马达声震耳,山间小路上也是手电筒光一闪一闪,附近大小村寨的狗群更是狂吠乱叫,颇有大军扑近的架势;一会儿,大炮响了,机枪、步枪也吼了…

敌人吓得全都跃入工事还击。慌乱中,他们打出的炮弹比我方多几十倍,把这场“夜战”渲染得异常激烈。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廖锡龙布下的一个疑阵。他只派出了一个连兵力,分成十几个小组来回走动;汽车也只有几辆,那震耳轰响的是一台发电机,附近村寨的边民也乐意为这助威,把自己家的狗打得乱窜…

第二天,敌人才发觉这是一场虚惊。为这,他们受到了一位中将的申斥。

今天,我军炮火一起,敌人虽然感到来势很猛,一时还难断定是否佯动,特别是一声狗吠也听不见,更使他们惶惑不宁。他们哪里知道,我边境村寨的人民又配合得很好,已把家里的狗捆了起来。

炮火还没有停,我多路进攻部队就已摸到了敌阵地前。炮击是六时四十分开始,而某团六连二排七时二十四分就攻上了十六号高地,敌人喊来的拦击炮火也完全落了空…

从晨至午,报捷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到师指挥所。从炮火开始轰击,到全线攻克,清扫战场完毕,转入防御,一共只用了五小时零三十五分。完全在廖锡龙的预料中,虽说敌人还新增加了一个营的兵力!

这是久雨后的一个难得的晴天。白雾沉入山谷,形成了一望无际与远天连接的云海,蔚蓝的天空象洗过一样透明发亮,远山苍青起伏,近处一片浓绿…

战斗结束后,廖锡龙师长到者阴山大小高地去了解部队从进攻转入防御的情况。虽然,战前已有了安排,拿下者阴山后又立即作了部署,他还是亲自检查。这是了解团、营、连干部对上级指示的理解和贯彻能力的好机会。

几个月前,他这个师长还只能化装成边民,躲在高地很远的灌木丛里和岩石后边,悄悄向山头上观察。那天,当他看完了地形,开始往回走时,突然指着那如一列长墙,自东而西横贯于边境上的山岭,问周围的干部:“这是不是我们中国的土地?”

“当然是喽!”

师长那冻得黑红的脸庞,由于气愤,这时候显得更加威严逼人。他愤慨地说道:“中国军人在自己领土上看地形,却要穿着便衣,这难道不是我们的耻辱?”师长这简短的一句话,赛过了冗长的动员。全师都激动了。一连几天,请战书雪片样飞向师部:雪耻,雪耻…

如今,者阴山已回归祖国,但这时候,他仍然没有横槊赋诗的兴致。胜利,对一位高明的将帅永远只是个开始!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要学!

师长的越野车在坦克兵的阵地前停下,再往前就没有路了。坦克兵们很委屈,这次没轮上他们冲击!

师长笑了笑。是的,炮兵、步兵把战斗结束的快,当然轮不上坦克兵逞雄了!

师长走上二十三号高地的南侧。看见他来到高地,战士们很兴奋。他们喜欢这个脸色微黑,长着一副朴实农民相貌的师长。战前,他常来连队,如今,虽然只相隔了几个小时,一场苦战之后,却好似分别了好长时间。他们跳起来立正、敬礼、问好,然后得意地让师长看他们缴获来的高射机枪。

师长知道这是几个冲锋枪手,就故意问:“会用么?”

“当然会用。”

他随意指了一战士,命令他向前方山包上一个白色目标射击。这战士扳动高射机枪,一个利索的点射,又快又准确!师长满意地点点头:“不错!”

战前训练时,他要求全师的战士能使用三至七种武器,这样,在战斗中一兵多用。看来,战士们都认真学了。

他问:“你们的排长是马平么?”

“是。”声音有些暗哑。

师长明白了,战士们还在为排长的牺牲而难过呢!

马平这个排的穿插任务完成得极好。但战前,师长在沙盘前检查马平的战斗计划时,这个军校出身的排长当时没有简洁、明快、准确地把任务说清楚,被他当着全团干部狠狠训斥一顿,责令重作准备。如今,马平在完成任务后却不幸在攻进敌营部时踏雷牺牲。他有些黯然,那是一个能干、有文化、有胆量的好排长,如果还活着,多打几仗,指挥一个连、一个营是不成问题的…他想,当时自己是不是过严厉了?不,不这样不行,玉不琢不成器呵!如果马平排的穿插任务完不成,不仅影响对者阴山主峰的合围,还可能危及师的左翼!

几天以后,部队后撤到西畴休整。

在长达七十公里的曲折多弯的公路上,师长不断从小车里向外探望。今天,他不是以一个军事指挥员的眼光来观察地形,而是一路寻找白色的花。但,这乱石多于沃土的山野,只有红花、蓝花、黄花,偏偏没有白花。按照廖锡龙家乡的古老风俗,白花才能深切地表达对死者的悼念。虽然,其他同志已采集到了不少万年青、松柏,他却仍然执拗地追寻那白色的花。车行迅速,在离西畴三公里处,才采到一株灰白色的报春花。师长赶紧跳下车,珍重地捧起,直驱西畴烈士陵园,献在马平墓前。

五连的战士全都激动了。这不仅是对马平的褒奖,也是对全连的肯定!奥运会闪光的金牌虽然令人羡慕,作为战士更喜欢师长亲手采集的这束花!

这也使我想起了不久前在者阴山战地和一位团政治委员的交谈。他突然用恳切的语气说:“写写我们的师长吧!他可是个有棱有角的人。”接着,他象个年轻小兵一样羞惭一笑:“不瞒你们说,我对他可是崇拜得五体投地…”

几个小时后,我们在这次打得非常出色的一个营里晚餐。战斗刚过,话题当然离不开战争中的人和事,开始还比较拘谨的教导员,喝了几口烈性酒后,谈兴大浓。天热,他把外衣一脱,兴奋地说:“我们师长,莫说叫他指挥一个师,就是叫他指挥一个军也行!”

他的同事(营长、副营长们)一边嚼着菜,一边真诚地点头:“是这样,是这样,这说法不为过…”

他们的神情是那么诚挚、庄重,好象任命即将下达,在征求他们这些“选民”的意见似的,惹得我们都大笑了起来。他们并不知道,几十天后,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会签署一项任命廖锡龙为副军长的命令,不久又任命为军长。他们只是坦率地说出了自己对师长的看法!

将军和士兵一样,也同样受着战争的考验,一仗下来,人们对他总要有毁有誉,那就看他自己的军事才能,胆量智谋,品德如何了。

一将难求呵!



廖国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教授。

廖辅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广西武警总队政治委员。

廖 昂:(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

廖运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八绥靖区副司令官。

廖定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五十四军第二九一师师长。

廖运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九十八军副军长。

廖龄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七十四军第五十八师师长。

廖运周:(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八十四军第一一○师师长。

廖伟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航空特战部空骑第五六四旅旅长。

廖铁鸣:(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陆军炮兵学校校长。

跟帖时间 2010-05-23 08:59:0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廖氏的典故趣事 -- 廖有方卖马葬寒儒:唐朝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诗人廖有方进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他离开京城,前往宝鸡,在宝鸡住进一家旅店。当他走进店内时,听到有人在呻吟,声音非常凄惨。有方前往探视。问他得的什么病,哪里不舒服,家住何处。对方说自己辛辛苦苦读书,多次参加考试无人赏识,如今贫病交加,落到这般田地,说着便向有方下跪叩头。过了一阵,那人又恳求有方为自己料理后事,收拾残骨。有方听了心里感到难受,不知说什么好。不久,那人便死去了。廖有方是一个很重情义的人,尽管只是一面之交,而且自己囊中无余钱,但还是决定满足死者的遗愿。于是把自己所骑的马卖掉,备办棺材,将那位穷途潦倒、命运悲惨的末路士人收殓下葬。为此,廖有方还写了一首《葬宝鸡逆旅士人铭》,在铭中非常动情地说:“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

廖氏闽粤大姓,源出三大主流:廖氏,自唐末五代以后的一千多年来,一直是闽、粤一带的名门著姓。这个南方的名门著姓,跟其他的姓氏一样,最初也是从黄河以北的地区逐渐播适而来的。先是晋朝末年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使他们离开中原的老家,落籍于长江以南。到了唐朝末年的黄巢之乱,他们又辗转入闽,在福建各地繁衍成为庞大的家族。然后,宋朝末年自北方长驱南下的蒙古人,又使他们转徙于广东。关于廖氏家族自黄河以北节节南下的经过,在他们的族谱上都记载得源源本本,脉络分明,譬如《兴廖氏族谱》指出:“祖居汝南,因五胡云扰,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复迁江南。唐时,其祖由法西雩都,避黄巢之乱,迁于汀州宁化石壁寨。后子孙因乱,又迁顺昌,廖氏居于闽者益众。至宋末,复由宁化经长汀、上杭、永定,而入广东——大埔、梅县、兴宁、五华等各地区。”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廖氏,当初又是怎样来的?根据考证,组成廖氏家族的一支出自上古时期的廖叔安;第二支出现于距今三千一百多年前的商纣之时,是缪、颜二姓所改;第三支则系出周朝的姬姓,是周文王之子伯廖的后裔。对于廖氏家族的组织情形,历来姓氏学者的考证结果,可以下列三项文献作为代表——《风俗通》指出:“占有廖叔安,左传作飕,盖其后也”;《小溪廖氏视祠房谱·廖氏考源》指出:“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迨殷纣无道,缪、颜同隐于黄河西产,改姓曰廖”;《姓氏考略》则指出:“周文王子伯廖之后,望出钜鹿”。这三支主流,多年以来亲爱精诚,团结一致,终于使廖氏在不计其数的姓氏群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人人知名,个个尊重的名门著姓。生而能为廖氏家族的子孙,更是每一个都深感荣幸。在悠长历史中,廖氏一向大名鼎鼎,早于东汉时,就有一位“北郭先生”廖抉(一作扶),以满腹浩瀚如海的学问而垂名千古。根据古籍《方术传》的记载,廖抉不但习诗书,满腹经纶,而且精通天文,谶纬风角推考之术,跟从他学的人经常达数百人之多,可见当时他在学术界所享的盛誉之隆

白鸭助祖:明朝万历年间,廖氏先人法海由福建法门勒古巷石滩村迁居广东翁源县,复迁茂名、化州从业。后又迁至二都播阳里冲村,再迁鸭娜坑。他就是广西北流廖氏的开基祖。传三世,至胜周。又迁到二十五公里以外的金坑落业。清顺治年间,廖胜周去世,葬在广东茂名县的金坑岭。廖胜周有三个儿子,其中第三子达荣,字心我,号西城,生于明崇祯年间。他在葬父以后,由广东金坑村迁居广西北流县卞二里冲表,此处即今六靖镇。廖心我为人品行端正,心地善良,手脚勤快,善于经营,父亲去世后,以养鸭为业。有一年秋天,田里的稻谷刚刚收割完毕,他照常每天早出晚归,赶着鸭群下田放养。一天,廖心我忽然发现一只毛色光亮的白鸭子混在鸭群中觅食、嬉戏,样子十分逗人喜爱。可是到了傍晚时分,当廖心我准备赶鸭进棚时,那只白鸭却已不知去向。接连几天,天天如此,廖心我感到非常奇怪。于是暗中留心察看,发现鸭群归巢途中,白鸭眨眼间钻进了坡下的石洞。廖心我便决意一探究竟,急忙捡来柴草将洞口堵得严严实实。然后赶鸭人棚,拿来锄头,挖开洞口,一直挖到尽头,仍然不见白鸭踪影。当他挖下最后一锄,就要扫兴而归时,只听得“当啷”一声,锄头起处露出一锭闪光锃亮的白银。他刨开泥土和碎石,见下面埋着满满两大缸银锭。面对这天外飞来的财宝,廖心我又惊喜又担忧,心想白鸭有灵,老天爷相助,自己日后生活不用犯愁;担忧的是恐怕进财招祸。思来想去,决定前往三十公里外的北流六靖投靠顾姓老表。为了掩人耳目,他把白银装进箩筐,上面盖了一层厚厚的鸭粪,一挑一挑运到六靖,与老表商量支配,共同分享。后来廖心我便在六靖娶妻成家,生了九男四女。廖心我活到七十九岁,于康熙年间去世。他的八个儿子才英、才杰、才彰、才美、才储、才华、才茂、才艳先后成家立业,裔孙散居华东、六靖、清湾、石科、大伦、平政、西垠、新圩、松花凉水井等地,枝繁叶茂,人丁兴旺,现已传至十九世。

避祸分出王张两姓:邢锡铭、张方俊两位先生的《一嗣双祧存两姓张廖原本是一家》一文(见《潮汕文化选》第三集156页),道出了张发仔为了逃避横祸和报答岳父廖氏的收养之恩,嘱其派下子孙后代在生一律改为廖氏,去世后才改回原来张氏,也即“活廖死张”的由来。无独有偶。在廖氏的繁衍和播迁中,也曾发生类似的故事。为了逃避横祸,以求生存,廖氏一族分出王、张两姓,但与“活廖死张”的现象相反。据《廖氏总族谱》和揭阳《五房村廖氏族谱》记载,廖氏出自帝舜颛顼之后。颛顼生卷章,卷章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子六人。后来发生部落战争,兄弟六人都被敌人抓去,其中三人被杀,另外三人逃出牢笼后迁往别地定居避难,创立昆吾国,其后代叔安改国名为,故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唐县。传至伯高,又将国改为廖国,后世子孙遂以国名“廖”为姓,并尊称伯高为廖氏始祖。廖氏世居河南中部地区。传至第83代四十一郎时,为避黄巢之乱,辗转南迁来到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寨定居。四十一郎的曾孙廖元景,生有九个儿子,长子廖文广为宰相,次子廖文兴为参军,三子廖文举、四子廖文福、五子廖文亮、七子廖文用皆为翰林,六子廖文禄为卫经历,八子廖文明为通政司,九子廖文峰提刑部。九兄弟同朝为官,威震朝野,世所罕见。可惜当时已是唐朝末年,朝政腐败,战乱四起。各方藩镇为争城夺地扩充地盘而大动干戈。整个唐室江山被闹得四分五裂,危在旦夕。为了躲避战乱带来的危害和朝廷可能会发生的滥杀无辜而招致满门株连的飞天横祸,九兄弟经过反复计较和商议,决定以分姓分居的办法避开祸乱,寻求生存。具体是:长子廖文广、次子廖文兴和三子廖文举承武威郡,仍属本姓廖氏;四子廖文福、五子廖文亮和六子廖文禄承太原郡,改为母亲之姓王氏;七子廖文用、八子廖文明和九子廖文峰承清河郡,改为祖母之姓张氏。这样,为避祸乱以求生存,廖氏分出了王、张两个姓氏。

牛犬救主:台湾张廖氏始祖张愿仔公是福建漳州府云霄县人,家里所养的一头耕牛和一只犬。元末因战乱避居漳州府诏安县教书,被廖三九郎招为女婿。他对岳父、岳母非常孝敬,好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岳父、岳母待他也很好,把他当成自己亲生的儿子。明朝洪武年间,张愿仔公四十八岁的时候,他的独生子友来才出生。后来,张愿仔公为替廖氏伸张正义,被官司拖累,不能回冢。友来为照顾年老的祖父,便把家里管理农作外务的活儿全包了下来。友来外出办事的时候,常常只有家里所养的一头牛和一只狗与他为伴。当地多山,那时山里还有老虎。一天,友来外出办事,途中遇虎,情况万分危急。为救主人,牛便不顾一切,与虎博斗,那狗飞跑回家,狂叫报信。友采的母亲听到狗的叫声异常,便说:“我儿与牛、狗一同外出,现在只有狗单独跑回来了,路上一定遇到了凶险。”于是急忙招集佃农前去救人。那狗好像懂得人的意思,跑在前面带路。赶到出事地点,只见牛满身是血,拼命护住友来,死死顶住老虎的攻击。众人于是一拥向前,打跑了老虎,救出了友来,牛因伤势过重,终于倒地不起了。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友来的母亲发誓许愿说:“我家一点血脉,幸得天地神灵保佑,搭帮牛犬和各位佃农相救;才免除了灾难。从今以后,子子孙孙,不吃牛肉和狗肉,用来报答救主之恩;佃农不避危险相救,要记住他们的恩德,善待他们,不要有尊卑亡下之分。”

廖司南除弊变俗:廖司南,字湘毓,是明朝时期湖南耒阳人。他考中举人被委任到四川仁寿县当知县。到任以后,发现当地有一种陋俗,多将刚生下的女孩放到马桶尿盆中溺死。这样做实在是太残忍了,于是严令禁止。对于那些极端贫困,确实没有能力抚养的人家,廖司南拿出自己的俸钱给以周济。老百姓感念他的仁惠和恩德,县内风俗很快就有了大的改变。廖司南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在任兴利除弊,做了不少实事。当他死在任上的时候,百姓痛哭哀悼,七日不绝。他的儿子廖应亨能继承父风,崇祯年间,官至监察御史。

跟帖时间 2010-05-23 08:55:2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廖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门楣题辞:

万石流芳:源自北宋顺昌人(今福建顺昌)廖刚,又名世芳,字用中,又字仁庵,号高峰,宋神宗(赵玥)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出生于顺昌县交溪乡,三十六岁时宋徽宗(赵佶)崇宁五年丙茂科进士,宋崇宁至大观年间(公元1102~1107年)赐进士第出身,御史中丞改宋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程的大臣,从一品),封少师,宣和二年,岁次辛亥,盗贼入顺昌,公遣其子谕贼,贼知公素守信义,遵命散去,地方得赖安宁,甚为君主倚重,召封为吏部员外郎,请营建康(南京)亲拥六师,以杜金人窥伺,历拜御史中承,知无不言,当时蔡京秦桧专权,亦为之畏惧、任吏部尚书至士卒,至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不但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位军事家。子四皆士,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父子五人共享万石,时人号称万石廖氏。诗云:“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瓜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



2.四言通用联:

三州世泽;万石家声:上联典指自晋至唐历时数百年廖氏家族之显赫。“三洲”是指廖氏先祖廖彦光的六世孙有三兄弟封为郡公,长为廖延邦,封清河郡公;次为廖延龄,封武威郡公;三为廖延春,封太原郡公。这是廖氏首次分为三郡,也就是三洲的由来。下联典故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据说汉时廖扶(即北郭先生)聚谷万石救济百姓灾荒,故而家声远播;另一说是宋时廖刚和四个儿子均年薪二千石,共万石,父子号称十贵,其居舍门额宋皇帝御封为“万石家风”、“世綵堂”。“万石”指廖刚,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官至工部尚书;他的四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同朝为将帅,年俸禄都在两千石(一石为六十千克)谷以上,五人皆重信义,一门官俸累计超过一万石。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名荣万石;性慧六龄:上联典指北宋顺昌人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少年时曾跟从杨时学习,崇宁年间进士。宣和初年官监察御史,当时蔡京专权,他奏论无所回避,后出知兴化军。南宋绍兴年间历官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对于朝政知无不言,曾建议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因此得罪了秦桧,改任工部尚书。著有《高峰文集》。他四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都任将帅,做到太守一级的官,当时人称“万石廖氏”。下联典指宋代顺昌人廖衡,幼年时机敏过人,六岁能写文章。县尉下乡催租时遇见他,把他抱到县衙,他当场吟诵《雨中山茶》诗,人们大为惊奇。十三岁中乡举,后任转运判官。

山茶咏句;性慧六龄:全联典指宋廖衡,幼警敏绝人,六岁能属文。吟雨中山茶诗,人皆大奇之。

著归田集;称谪仙人:上联典指北宋将乐人廖正古,字明远,治平年间进士,任西安知县,有惠政,曾多次提出王安石的“青苗法”于民不便。后辞官回乡,著《归田集》。下联典指北宋初顺昌人廖执象,字逊父,七岁能写诗。道士陈抟见到他时,说:“你是谪仙人(才学优异,如谪降人世的神仙)啊,但是不能久留尘世。”他不到二十岁就进京城向朝廷进献诗文,太宗看到后也称好,后参加省试时,得急病而死。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上联典指北宋宜宾人廖有衡,字致平,熙宁年间进士,官至朝议大夫。家中有两棵荔枝,果实为绿色,味道甜美,他的好友黄庭坚称他家为“绿荔廖氏”,后来人们便用这个称呼来区别他和其他廖氏家族。下联典指北宋荆州人廖君玉,字国华,元祜年间以朝请郎知英州。他平生好学,此时在桂山建书堂,名叫“紫桂堂”,政务闲暇时就在堂中读书、吟诗。

名荣万石;世綵名堂: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廖刚,忠正耿直,疏陈无所避,官御史中丞,不阿权贵,几欲抗秦不成,改工部尚书,所生四子,皆居高官,人称“万石廖氏”。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廖莹中,建书堂名“世綵堂”。

汝南世泽;五经家声:上联典指廖郡望族居汝南郡。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廖谨,恬静力学,淹贯经史,人号“廖五经”。



3.五言通用联:

武功垂汉史;威德冲神朝: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联以鹤顶格,由首句的第一个字“武”和第二句的第一个字“威”构成“武威”堂名,是指武威郡廖氏。武威廖氏由得姓始祖飂叔安,至春秋时,飂伯高 改飂为廖之后,至汉朝便有廖氏祖先因武功而记载大历史上。上联“垂汉史”的“垂”是指流传,记载的意思,即是指汉朝的历史已有记载。“飂”,是古廖字。

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力行仁义事;奉献忠孝心: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镇溪口村廖氏宗祠联。溪口村是南平廖氏最为集中的一个行政村,人口约五千人,廖氏宗祠就座落一村后的一小坡上。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人民为了避乱事,相携外迁,廖氏祖先就于其时入闽。今日溪口廖氏始祖廖钱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由尤溪入溪口村,从此繁衍生息,是为溪口廖氏开基始祖。宗祠南向,占地约五亩,原址现湮没于水库区内,九五年迁于现址。祠宇系仿清建筑风格,宽大敞整洁,门墙中额为清嘉庆甲子年石刻“廖氏宗祠”,昭然醒目。门前平台左侧面立有数方清代重修祠碑记,以及现今《迁祠记》碑。祠之正厅设一神龛,龛中供廖氏祖先神牌,上额“武威隆望“,”“武威”即其郡望,各地廖氏多同此,以示宗族源流长远。祠厅内的这一副对联题味隽永,是廖氏先祖对后代的谆谆教诲,其后代遵循祖训,力体身行,历代努力不辍,终使家族兴旺昌盛,蕃衍各地,其中海外尤以台湾、东南亚颁较广。在香港,廖氏为当地四大姓氏之一,其祖先多源出于延平,在台湾的安平、彰化、淡水等地,延平廖氏裔亲亦不在少数。按照旧例,溪口廖氏于每年正月初六,春秋致祭,宗祠逢每年八月秋风便邀请五十岁以上老人相聚于此,增进亲谊。有清康熙、乾隆及民国七年三修《廖氏族谱》,1995年又新修有《南剑龙溪廖氏族谱》。



4.六言通用联:

肇候封于德庆;倡节义于南宫: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巢湖(今属安徽省)人廖永忠,征南将军,封德庆侯。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南京大理少卿廖庄,是一个生性刚烈、恬淡的人,喜面折人过。因一封奏折惹怒了明景帝,被贬至四川宁羌驿,充任驿丞。景泰八年正月,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廖庄被起复回到南京。



5.七言通用联:

派衍天横源流远;郡封武威世泽长: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



6.八言以上通用联:

慈孝友恭,一堂吉庆;诗书礼乐,满室荣华:此联为廖氏宗祠通用堂联。

感念恩深,小姑呕血;伤心春尽,嫠妇悲吟:上联典指廖忠臣妻欧阳氏抚养小姑,与亲女同乳,欧阳氏殁后,小姑泣至呕血,病年余。下联典指清廖云锦为马氏妇,早寡,其《咏秋燕》诗云:“伤心春雨香泥尽,羡尔先归到故乡。”

二水绕金盆,源长流远;三峰朝祖庙,人杰地灵:福建省宁化县地区廖氏宗祠通用联。

世綵堂高,历代多贤承祖训,武威望重,传家有道起人文:此联为廖氏宗祠通用堂联。

崇连祠堂,诏邑山连鲲岛峙;远寻地脉,官陂水合虎溪流: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廖氏宗祠崇远堂联。此联以鹤顶格镶嵌“崇远”堂名。上联“诏邑”,指的就是福建省诏安县,“官陂”,指的就是诏安县的官陂镇,而“虎溪”,指的就是位于台湾省云林县的虎尾溪。如此一对楹联简单而清楚地说明此支廖氏族人所从而来的问题。

甘肃武威,承前启后源流长;闽杭觉坊,继往开来子孙昌:福建省上杭县蓝溪镇觉坊村廖氏大宗祠联。上杭蓝溪镇觉坊村的廖氏大宗祠为廖氏花公始祖祠。该祠堂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内有木柱,外有围墙,砖木结构,造型独特,称“蟹型”二宝地,寓意为“家庭旺,子孙昌”。此支廖氏始祖花公与冯夫人仙逝后合葬于上杭庐丰公路旁,形曰“田鸡浮塘”。1983年重修,每年春秋祭祀,前来进香拜祖裔孙,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据廖氏族谱载:“花公官汀居杭,卒于官地汀州,运回觉坊安葬,路经杭之庐丰绿荫水口时,突然风雨大作,扛夫们只好把棺柩停放在路旁一块高地上,急于避雨休憩,待雨后回到停棺场,棺柩却没于地下,故而草草筑坟,放上一块小墓碑以作纪念…此坟筑起后,附近人家每晚都能听到处处蛙鸣。而逢暴雨,四周田园被淹,唯此坟始终浮于水面不没,故而传之为‘田鸡浮圹’。”

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廖氏杨公祠联。廖屋村杨公祠安放的是杨救贫祖师和廖金精的塑像。三僚廖氏尊奉的开基祖和杨救贫勘舆术的传承人是廖金精。廖金精名瑀,字伯瑀,相传其曾入山学道,长居虔化县(今宁都)翠薇峰金精洞,自 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相传他年方十五,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乡人称其为“廖五经”。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廖瑀的父亲廖三传擅长堪舆,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转而研究堪舆之术。杨救贫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瑀与杨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杨救贫,年轻气盛,屡屡与杨公斗法。有一次,黄陂廖氏请杨救贫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廖金精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杨救贫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廖金精这下服了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廖金精原来住在宁都中山坝。为早晚追随杨公,他随师傅迁到兴国三僚村居住,后来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这副对联,就暗寓了这个故事。廖瑀著有《怀玉经》、《俯察本源歌》、《一盏灯》等著作传世。

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知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廖氏宗祠“万源祠”联。为纪念三世祖政廖妣梁安人,廖政第七世孙旺生、九生、曹福、石崇、汝贤等五大房后裔于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岁(公元1848年)在上杭古田建廖氏宗祠“万源祠”,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前堂为议事厅,厅前正中上悬“廖氏宗祠”匾额,后堂为祭祀厅,配祀一脉宗支神位。左右横舍二落四间,还有天井、门坪等。祠宇建筑精巧,典雅堂皇,周边古木参天,壮观秀丽,龙脉腾起,堪称风水宝地。民国初年,为推行新学,该祠改设“和声学校”。祠堂大门横批石刻“北郭风清”(为纪念先祖扶公,字文起,号北郭先生,东汉时人,博学多才),两边镌刻着这副对联。此联实为办学宗旨,意谓: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本族培养新型弟子,继承弘扬优良家风。1929年红四军进驻古田后,该祠又改为“曙光小学”。1929年冬,著名的古田会议在廖氏宗祠“万源祠”召开,该祠成了古田会议会址而永载史册,誉传五洲。

武不屈、文不惊,须立丈夫志气;威可畏、仪可象,乃为君子规模: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以鹤顶格嵌堂名。

溯源本于西周,祖德文谟昭百代;肇冠堂兴南宋,家声世綵振千秋:清朝时有翰林院学士廖甡返乡拜祖,嘉庆皇帝封送这一副饯别送行对联作廖氏堂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气势磅礴,上联点出了廖氏是“周文王之后”的悠长历史;下联通过嘉庆皇帝赞誉廖刚德行,激励廖氏子孙弘扬“世綵家声”。

祖德溯三洲,源远流长,看此日人文蔚起;宗功承万石,根深叶茂,喜今朝景远维新: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源远流长,自唐朝为御史、中丞祖德宗功,当思发扬光大;溪清水秀,由博州迁豫章、南墅瓜繁椒衍,毋忘好友新朋:江西省上犹县仔阳乡源溪村廖氏宗祠联。

尧时著姓,周代分支,念先人志砺雄师,树侯封于德庆,疏陈大本,倡忠义于公庭,骏声振播而骏业开,早负千秋才望;籍隶漓江,宦游贺水,喜此地瑞云毓秀,绍世彩之明堂,桂井飘香,荐宗功之庙食,燕翼贻谋则燕毛聚,律成万古家风:广西贺州市贺街镇廖氏宗祠正堂楹联。

跟帖时间 2010-05-23 08:53:2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廖氏的字辈排行 -- 全国廖氏新排统一字辈:“三才四维正学行宗泽立伟尚承章钟书俊志锡鸿业敏哲体道达远康荣和超咸障葆化华国任重树弘良兰玉秉德文望新光”。

台湾云林廖氏字辈:

下浦里元表支派:“文明登仕锦松国恩武有正镇奉天发隆”。

小茄苳理明支派:“利文士子日初兴必世居仁郁乃登恒立良心存美德宜昭孝义有芳称时逢茂对宜恭仰秉礼传家蔼善能溶哲向辉延博庆扬光大智缵高腾”。

台湾马冈廖氏字辈:“德先春荣瑞景明祥公衍庆自天成文章显达仁为贵远绍渊源启俊英”。

台湾台中廖氏字辈:“汝宗登玉岳元衍孟仁上世庆昌期朝廷承裕随芳锡华国文章启应时”。

台湾三岑乡廖氏字辈:“日大玉英圭锡钦绍盈世文才登科甲振作泰隆兴家声布春晖光前子孙贤祖泽喜超然”。

台湾桃园观音乡廖氏字辈:“国泰民安逢景运文经武纬振家声”。

台湾桃园大鱼池、马坑廖氏字辈:“烈世文国以丁财福禄昌苍梧千载茂丹桂五枝香”。

台湾厚福廖氏字辈:

道烈、道顺支派:“寿则吾宦永世朝恩以承天禄椿松千载茂兰桂四时春燕翼诒谋远鸿图德业新”。

道昭支派:“崇天有荣华富贵万年嘉克守祖功德兴隆同一家”。

台湾平寨廖氏字辈:“再友永元道天理振仕宜可时世大有进德继述显名扬传家礼义长箕裘隆百代宗绪庆荣昌”。

台湾清武廖氏字辈:“宗友永元道日大继子心为朝廷国土良名万世钦文章千载荣中恕一生金”。

台湾廖氏老六字辈:“信能攻先德作述照古今本基源流远诒谋正清深克治祖家法基庆式五金门”。

台湾台北武威廖氏字辈:“文章克立修德为先乃能世守受福于天”。

台湾台北土城乡廖氏字辈:“子邦文士心上慕鹏程绳武光前烈诒谋奕世享”。

台湾台中西廖氏字辈:

屯区勤朴支派:“光明正大克夺世德耀振家昌”。

下庄仔问支派:“傅家德谊惇仁礼华国文章本史书”。

台湾港尾廖氏字辈:“上国朝廷时士天正心大学本宜先荣光献瑞成名世列位圣君亦尚贤”。

台湾屏东廖氏字辈:

大房支派:“相朝镇贵天新振庆运兴文元德昌”;

晚房支派:“相朝镇庚水集瑞德胜荣华国家兴”;

两房合派:“盛登凤彩传芳发修学文武锦兰清忠良仁义鸿龙王桂汉雄光万世英”。

湖南临湘廖氏字辈:“天应长兴永祖源敦大启贤良孝友传家世泽芳国华文章膺上选登朝佐治庆隆昌”。

湖南道县廖氏字辈:

乾派:“盛家治均安积”;

坤派:“菏莲珠花翠”。

湖南娄底廖氏字辈:“国万朝添子世代荣华长忠邦定安太仁泽永兴强”。

湖南湘乡廖氏字辈:“国万朝添子世代荣华长忠邦定安泰仁泽永兴祥克纯宏祖武光宗兆吉昌自修至平治经伦显名扬文德播寰宇道义振楚湘礼贤承先训敦行启善良”。

湖南新化廖氏字辈:“可绍先人志宜贻百代光家声垣振作德泽自延长”。

湖南长沙廖家渡、廖家湾、乌龟山廖氏字辈:“惟时士学之宗文华国光先德永兴景运宏开传贵嗣恒修裕懋振家声”。

湖南长沙湘春门廖氏字辈:“永公开裔源远思贤塘国元玉宗启文光振世家训定发其祥大崇庆典庆晋寿康承先贻泽泰运鸿昌敬培勋业锡福均芳”。

湖南安化廖氏字辈:“应日添元志宗文立大昌荣华兴富贵永远德贤良锦章新灿基镇资深勋封锡泽彩烈储金湘楚炳瑞钟渐来鸿持钧淑懋焕起铭洪”。

湖南嘉禾廖氏字辈:“均斗才文必本荣宗胜仁万大富贵天良久征攸远”。

四川潼南廖氏字辈:

大房支派:“仕国朝庭清富贵礼义新益自成顺道安邦石良珍”;

二房支派:“仕国朝庭大乾元世代新祖宗名正学才裕启人才”;

么房支派:“仕国朝庭用云容家有光永元世先德福贵长发祥”。

四川武胜廖氏字辈:“永远庆挺昌”。

四川宜宾廖氏字辈:“德大(达)世代永昌隆”。

四川大竹廖氏字辈:“子永世应正大光明宗依德胜提维登芳诗书启后孝悌家昌仁义国安文武朝彰”。

四川中江廖氏一支字辈:“正大登明一百顺德维兴有道朝庭浦再起万年春”。

四川中江廖氏一支字辈:“奉知延再通进国永兴隆盛德乾刊大世代获朝中”。

四川成都廖氏字辈:“永作传绍祖宝器道”。

广东连州廖氏字辈:“国家兴隆定有贤良缵承基绪世代修积乃生才俊光耀门庭”。

广东信宜廖氏字辈:“中乾克日逹任德典运修廷荣福锡洪基光祖泽繁昌肇世耀国恩日益兴隆才俊秀年尚茂盛正高登”。

广东开平廖氏字辈:“福锡如章志家兴庆吉祥永宜锦祯英鸿禧荣华胜国泰祖宗长源传流万世”。

贵州遵义廖氏字辈:“碧顺文玉纯思登朝永世万代兴光中祖德金明天开正成志长云”。

贵州大麻廖氏字辈:“文昌子永世应正大光明一仕三升朝才高伍代清尚需昭先德同芳在守城宣能多治化广选名升平”。

贵州兴仁廖氏字辈:“大世国发启永兴闻龙诗云汉明遇学先”。

重庆开县廖氏字辈:“刚嗣理荣讯中光鉴淇林点城万天梦孙泰海询琮年二孝日时五尚仲侗添思贵永大琇正文希元显可绍先人志宜谋百代光家声期振作德泽自延长如树能培植蓬勃竟发扬千秋锺毓秀才华出栋梁”。

重庆江津廖氏字辈:“海昌世泽”。

重庆铜南廖氏字辈:“友达士奎光京周德哲扬文武星士业忠诚现家帮”。

江西鸡田廖氏字辈:

本源原派:“人哲昭长发英雄尚后来永言多福显景运自和开”;

湛田支派:“德仕介景福仁思宗彦祖文运启家声世代振鸿名”;

鸡田支派:“德子玉必仁思文宗福显景运添芳秀世代振鸿名”;

大田支派:“德万添梅正原仲仁思宗彦凤吉光懋世代振鸿名”;

秧田支派:“德必仁应祖宗思文才添国泰运开福世代振鸿名”;

新化支派:“德华志祖昌仁义礼添玄黄任声忠信世代振鸿名”;

四田续派:“继述承昌国敦崇展达才盛朝隆建立富贵应常来”。

江西龙南廖氏字辈:“绍庭为国瑞光彩振家声”。

湖北随州廖氏字辈:“开国承先志有到自传家”。

湖北容城廖氏字辈:“正大昌盛”。

广西全州廖氏字辈:“宏惟嘉晋运达士志连承启盛长思建益安宝惠新任朝如茂学济义敬超明与庆良生广作康景以文受贻宗道远秉定咏业敦用振为发永则章万世英”。

广西桂林廖氏字辈:“永元居耀堂太壬当益日有仕朝廷秉忠扶国传万世标立名显著文”。

云南梁河廖氏字辈:“成仙荣忠昌”。

云南泸水廖氏字辈:“开文洪子良成永朝”。注:循环使用。

陕西安康廖氏字辈:“永公开裔源远思单惟胜万子宗士文章可正家训定发其祥晁崇庆典广晋寿康承先贻泽泰运鸿昌敬培勋业锡福均芳”。

浙江景宁廖氏字辈:“荣后登朝上光华振世昌松青千古茂富贵庆绵长”。

江苏廖氏一支字辈:“清善正坚明良式发和平希廷兴家昌国”。

廖氏一支字辈:“德万天蒙正世代拯洪明继述成昌国敦崇展达才”。

廖氏一支字辈:“克骨青年永世昌学文习有家元祥万代兴隆平安乐先天到得还祖乡”。

跟帖时间 2010-05-23 08:51:4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廖氏的家谱文献 -- 1.简介:

廖氏族人历来重视修谱工作,如张廖家族谨守的“七嵌”中的第七嵌就规定:“迁籍外出,姓张姓廖听其自便,然必须修谱,庶几知木之有本,如水之有源,乃序谱之宗—旨也,子孙分布虽远,序谱一查,天下犹一家焉。”

族谱的倡修以欧阳修、苏洵最为得力,他们不仅亲自编写本族的家谱,而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他们的谱法、谱例影响很大,成为后来族谱形式的规范。

从廖氏命姓帝世、食采周初来看,年代是相当的久远。叔安、伯廖和皋陶的后代都有自己的封国,召伯廖虽然不是诸侯,但他的身份是周朝的卿士,应该算是贵族。古人看重家世,屈原写《离骚》,开篇就是叙述家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按常理推测,最迟在周初廖氏就有了自己世系的记录,尽管名称不一定叫谱牒或家乘。及至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七雄并起,像廖国这类小国陆续被大国所兼并,且不说沦为奴隶,起码诸侯、贵族的名分是保不住了。再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读书人隐姓埋名都惟恐来不及,能够顾得上祖宗的人大概不会很多。汉朝廖氏出了个名人廖扶,人称北郭先生,教过许多学生,算是凤毛麟角了。此后,历三国两晋南北朝,打仗的日子很多,社会动乱,而廖氏从叔安至子璋的各代世系仍得以流传下来,实属不易。虽因时代久远,其中不免有错乱的地方,但其价值仍然十分珍贵。

唐宋时期,廖氏人文蔚起,谱牒随之而兴。从唐朝天宝年间廖琳碹所撰谱序来看,《虔化廖氏族谱》当是现在确知的廖氏最早的族谱。既有谱序,族谱的存在也就无容置疑,只是可惜现已失传。宋代廖氏人修谱的盛况,从欧阳修、朱熹、陆九渊、文天祥等名人所撰序、跋中得到充分反映。自明清以迄民国,可以说是举国上下,无族无谱。

从家谱的体例上看,大多采用前序、后跋、中正文的体例,分别阐述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祭祀等内容。

从编排体例上看,尽管在门目设置和内容详略上不尽一致,但就整体而言,其基本格式是一致的,即一般说来大都有谱名、谱序、凡例、谱论、恩荣录、图像、源流考、五服图、世系表、仕宦记、家传、祠堂、坟茔、族产、族规、昭穆、后跋等内容。如民国十四年廖佩珣先生监修,廖佩鎏等编纂的《惠阳廖氏家谱》,全书分上下二卷,上卷首载宗支谱,内分族姓源流、宗图及各地始祖简明图等;次载恩荣谱,内分进士、举人、贡生、仕宦、封赠、文学、国学、学校毕业、保举,及捐纳、旌节、耆寿等目。下卷首载坟茔谱,内述各代墓域;次载艺文谱,内分经、史、子、集四目;次载家传谱;末载杂录谱。清宣统元年世彩堂本(湖南衡山)《廖氏七修族谱》十八卷,卷一至四谱序、碑记、传记、寿序、墓志铭,卷五至十四齿录,余卷为宗规、墓图、祠堂记、祭田、契约、四礼、山图等。民国十六年本《嘉定廖氏宗谱》六卷,卷一序、氏族源流,卷二世系,卷三世纪表,卷四传状、碑铭,卷五撰述志,卷六宗祠志。有朱熹跋,陆九渊、廖鸿章撰文。 ”

《廖氏族谱诗》廖鸿章:“源头深处话流长,本固根繁万代扬。敦义人伦明上下,家兴孝友乐虞唐。天伦莫大尊亲至,人道当归太古常。幸得名公文叙谱,笔端花彩永生香。”

《廖氏族谱诗》廖文旦:“武威世德绵千载,衍秀分支绪万重。五岭东南联一气,八闽遐迩旧同宗。渊源悠远传忠孝,恩义周全笃友恭。还望光前无遏佚,根深实固比乔松。”



2.家谱:

全国闽粤赣武威廖氏族谱,(民国)廖步宵纂,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上海嘉定廖氏宗谱六卷,(民国)廖寿图续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没)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市文物管理局、上海市嘉定县博物馆。

江苏扬州维扬廖氏家谱二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敦化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兰溪廖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兰溪武威郡廖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高潮乡。

浙江常山廖氏宗谱,(清)绕文重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金源乡(有二部)。

浙江常山武威廖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卷、第三~七卷、第九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金荷材。

浙江常山廖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金源乡。

浙江常山西恒廖氏宗谱六卷,(民国)廖继文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何家乡黄岗村。

浙江常山定阳廖氏宗谱四卷,(民国)王广楫重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芙蓉乡修书村。

浙江常山武威廖氏宗谱八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西村。

安徽绩溪廖氏族谱,(清)廖忱道等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华阳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福建龙岩京源廖氏族谱十卷,(清)廖自芳、廖永坦等修,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廖正柯手写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江西宁都衡田廖氏族谱四十九卷,(民国)廖灿荷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桂馨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宁都廖氏族谱六卷,(民国)廖萱荣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北新洲廖氏宗谱二十六卷,首四卷,(民国)廖朗阶、廖一楷等三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红旗乡七里村。

湖北崇阳廖氏宗谱,(民国)廖绍夫总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崇阳县高见乡石嘴村(不全)。

湖南湛田廖氏家乘二十六卷首二卷,(清)廖世清、廖元吉三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世綵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七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廖氏三修支谱七卷,首一卷,(清)廖光泽、廖光芬等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武威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沩宁廖氏重修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廖章富、廖新敬等修,廖灿珍纂,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万春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卷、第八~十二卷。

湖南宁乡沩宁廖氏重修族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清)廖章煦、廖镇橙等纂,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世綵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卷、第十六卷、卷末,另有一部存卷首。

湖南茶陵宜阳廖氏族谱,(清)廖文恩等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德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湘南湘乡青陂廖氏四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清)廖必定等修,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二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楚南邵辰廖氏宗谱,(民国)廖名缙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宜章宜邑廖氏五修族谱一卷,(清)廖大授编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

湖南益阳廖氏五修族谱十五卷,首一卷,(民国)廖豫章序,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世綵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下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廖氏宗谱一卷,(民国)廖名缙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广东广州珠江廖氏族谱二卷,(清)廖金策等纂,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珠江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广东广州廖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广东番禺廖氏族谱,(清)廖道南序,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南海廖维则堂家谱十二卷,(清)廖升昭、廖景曾等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南海廖维则堂家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廖氏家谱二卷,(清)廖文峰纂,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四川富顺廖氏燕詒祠族谱十六卷,(民国)廖文濂等修,廖文沼纂,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石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四川内江廖氏族谱四卷,(清)廖为兴纂,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内江廖氏族谱三卷,(民国)廖校成续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内江县碑北乡。

四川资中续修资中廖氏族谱五卷,(清)廖小锋、廖西浦等纂,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成都大昌公司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资阳廖氏续修支谱,著者待考,氏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世綵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今仅存第二~四卷、第六~十三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四川宣汉廖氏族谱一卷,(民国)廖吉成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宣汉县档案馆。

四川华阳廖氏族谱一卷,(清)廖洪铣纂,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华阳廖氏族谱六卷,(民国)廖萱荣、廖文炳等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成都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

香港新界廖氏宗谱,(明)廖绍洙撰,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香港新界廖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万载廖氏祠记,著者待考,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武威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潭淦四廖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修原堂铅印本二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廖氏族谱,(民国)廖必大、廖辉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世采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武威廖氏家谱,(民国)廖毓芙等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廖氏续修支谱,今仅存第二~四卷、第六~十三卷,(民国)廖氏佚名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世采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宜邑廖氏五修族谱一卷,(清)廖大授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万邑潭溪廖氏族谱二十一卷,首两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廖氏族谱,著者待考,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廖氏重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武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万邑谭溪廖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廖氏族谱四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万邑潭溪廖氏族谱二十一卷,首两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万载潭溪廖氏族谱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廖氏族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武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杭廖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武威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廖氏族谱六卷,(民国)廖萱荣总纂、廖文炳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山镇安廖氏宗谱四卷,(清)廖峻峰等纂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世采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武冈廖氏德行公裔四修合谱,(民国)廖克仁主修,廖鸿翥纂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世采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武威廖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世采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江西廖氏续修族谱,(清)廖斗才等纂修,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廖氏续修支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威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廖氏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乡青陂廖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世采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五卷、第九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瑞金西关廖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嘉庆廖氏宗谱六卷,(民国)廖寿园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都平溪廖氏九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衡田廖氏六修族谱十九卷,首三卷,(民国)廖树基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桂馨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为乡廖氏重修族谱,(清)廖会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四卷上册、第六卷上、中册、第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衡田廖氏五修族谱,(民国)廖璨蘅等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桂馨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八卷、第十四~十七卷、第二十一~二十五卷、第四十一~四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易河廖氏续修族谱六卷,首两卷,墓图两卷,(民国)廖紫云总理、廖复纯纂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世采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今仅存第一~五卷、卷首、墓图。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衡山廖氏五修族谱五卷,末一卷,(清)廖康誉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世采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二~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临湘廖氏宗谱,(清)廖澄甫总理,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武威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临湘廖氏宗谱,(清)廖昆等纂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武威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临湘廖氏宗谱,(清)廖邦彦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公元1907年)年武威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临湘廖氏宗谱,(民国)廖逢谦等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武威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七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浏阳廖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四~七卷、第十五卷、第十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盐城廖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民国)廖鸿仪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世采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跟帖时间 2010-05-23 08:50:2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廖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武威郡: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在原匈奴休屠王的地域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为凉州的州府所在,历史上曾称“西凉”、“姑臧”。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的地区。西汉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前111年)以后辖地在今甘肃省黄河西部、武威东部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时期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诸国皆建都于该地。



2.堂号:

巨鹿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汝南郡是廖氏最早的发祥地,汝南堂是廖氏人以其祖先发祥地汝南郡取名的堂号,是廖氏最古老的堂号。

武威堂:唐贞观年间,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辈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从唐朝起几百年间声势显赫,均以“武威”为堂号。武威堂是流传最广、人口最多的廖氏堂号。“崇德之父辈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自唐朝起几百年间声势显赫,均以武威为堂号。”如今的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廖氏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后裔。

世綵堂:是廖氏的主要堂号之一。“世綵”的内涵:一是长寿而有福气,“为官者只有造福于百姓和乡里人,才有这样的好福气”;二是宋皇帝(钦宗)御封“世綵堂”,更为显赫而耀。廖刚是宋朝一位极有胆识、极有谋略、威望很高的大臣。他的曾祖母活到九十三岁,曾祖父享年八十八岁,他们都看过自己的第五代孙子。廖家累世奉养白发老人,所以廖刚把自己的厅堂命名为“世彩堂”。后世许多廖氏宗族都喜欢用“世彩堂”作为堂号。

果烈堂:蜀汉廖化,为关羽主薄。关羽败亡,廖化在战场上假装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迁右军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所以叫“中乡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刚烈,就叫“果烈堂”。

中乡堂:同上。

紫桂堂:宋朝时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学,在桂山建了一个书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称“紫桂堂”的。

万石堂:宋工部尚书廖刚,娶秦国夫人张氏生子四,皆士,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父子五人共享万石,时人号称“万石廖氏”。诗云: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瓜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

清武堂:据《廖氏大族谱》载:“明初,张元子入赘廖家” ,为福建诏安官坡张廖一族之源。这派族人从张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一字,合为“清武 堂”。

中乡堂:资料有待补充。

垂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馨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紫桂堂:资料有待补充。

知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本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桂堂:资料有待补充。

武城堂:资料有待补充。

慕维堂:资料有待补充。

修原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万春堂:资料有待补充。

桂馨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5-23 08:48:2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廖氏的迁徙分布 -- 廖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一位的大姓,人口约五百一十六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2%左右。

先秦时期,廖氏族人活动、分布的地区主要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河北一带。

两汉、三国时期,长江流域已多廖氏族人居住。

隋、唐以后,南方成为廖氏族人分布的主要地区。这种变化的出现,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背景相联系的。春秋时期的楚人灭蓼,晋朝时期“五胡乱华”,宋朝时期的“靖康之变”,元朝时期蒙古贵族对汉人、南人的奴役,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的大规模移民以及沿海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等等,对廖氏族人迁徙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三国时期的廖立,是廖氏族人中最早见于记载的南方人。至于他的祖先或者他本人是如何到南方定居的,现在已无从知道了。廖立,字公渊,临沅人。临沅属今湖南常德市。刘备为荆州牧,用廖立为从事,后来升任长沙太守。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廖立只身逃到益州,被任为巴郡太守。刘备称汉中王,用廖立为侍中,后迁长水校尉。诸葛亮称赞他是“楚之良材,当赞兴世业者也”。后廖立因恃才自负,没有被列为上卿而当面质问诸葛亮并诋毁朝臣,诸葛亮亲加弹劾,将他削职为民,徙汶山郡。他在徙所率妻子耕种自守,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流涕叹息。后来廖立就死在汶山。汶山在今四川省。廖立是当时很著名的人物,他从湖南到四川做官,也可以说是迁徙,他的后人是留在四川汶山,或是回到湖南临沅,或是蜀亡后去了北方,无从得知其下落。名人尚且如此,许许多多普通廖氏族人自然更是难免湮没无闻了。

1.台湾省:

台湾廖氏族人有单廖与双廖之分。单廖是指纯粹廖氏族人;而双廖,又称张廖,是明初福建省漳州府诏安县官陂乡张愿仔的后裔。台湾地区廖氏人口约二十八万余人。就分布而言,以云林县的二崙乡最多,约为一万五千余人。其次是西螺镇,一万四千余人。再其次是台中市西屯区、台中市北区、台北县板桥市。这五个地区都是张廖族系的聚居地,是所谓“福佬人”。单廖系廖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为台北县新店市、桃园县、新竹市、苗栗县、高雄县、屏东县等地,他们的先人是从广东省大埔、陆丰、蕉岭等县移居台湾的,是所谓“客家人”。而福佬人和客家人的祖先原来都是中原河洛人。台湾廖氏族人的祖先大多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渡海人台垦殖的廖氏族人,他们为台湾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移居海外:

唐、宋以后,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海上交通更为便利。就拿广州来说,唐时设置市舶司和海关,成为外商海舶凑集之地。又如泉州,北宋时期也已设置市舶司,到南宋、元朝时期,这里就成了全国最繁盛的海外贸易中心。元朝初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称泉州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商港之一。因为有了基础,后来这些地方就成了著名的侨乡。

明朝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更是中外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到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郑和小时候就对外洋的情况比较熟悉,说明当时到过海外的人已经不是少数。郑和在二十八年中,七次出国,遍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过非洲的东海岸和红海海口,对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他的出海受朝廷派遣,属政府行为,但对民间的影响也很深远。

清朝,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列强的炮舰打开了大清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教育的开办,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的是出国经商,有的是从事垦殖,有的是出国留学。

廖氏族人徙居海外起于何时史无明文记载,但至迟在清朝前中期已经有一些人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以入台垦殖来说,尽管要冒很大的风险,早在康熙年间,福建漳州府诏安县的一些廖氏族人已经进入台湾。到了乾隆年间,清政府废止了渡台的禁令,迁徙到台湾的福建人和广东人就更多了。与此同时,一些人便向邻近的东南亚各国寻求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赔款,军阀混战,一方面是民穷财尽,一方面是政府失去控制力。于是有权有钱的出国留学镀金,无权无钱的出国打工谋生,这也是势所必然了。对于老百姓来说,背井离乡,飘泊异域,其中艰辛,不言而喻,但与其窝在家里坐以待毙,何不到外面去闯出一条活路呢。廖氏族人流向海外,当以这一时期为多。通过先人艰苦创业,后人继承发展,以至事业有成。

廖氏族人在海外的分布,以东南亚最为集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有为数众多的廖氏族人生活和居住。其他如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乃至世界其他各地的廖氏华侨、华裔也不少。

海外廖氏华人的祖先多数是从福建、广东、广西以及江西、湖南等省移民的,他们当中有不少是江西廖氏始祖崇德公、福建顺昌廖刚公、福建安溪廖俨公的后代。海外廖氏宗亲团结齐心,慎终追远,光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先辈遗留下来的精华,在他们中得以代代薪火相传。

3.江苏省:

海属两灌地区廖氏:高祖原定居苏州市阊门廖家巷,清康熙年间,迁江北海州府辖区西南廖沟居住。廖沟今属灌南县。人口分布于汤沟镇汤沟村、金星村、白皂乡白皂村,连三村廖庄、张家店镇大前村等地。自高祖体字辈至今已传十二世。

4.浙江省:

平阳县廖氏:平阳处于浙江南部,西邻福建,东南是大海,北接瑞安,揽山海之胜,是鱼米之乡。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区南雁荡山、玉苍奇峰,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平阳、苍南两县,今属温州市。平阳、苍南廖氏集居廖家烊、熊岭、内塘、廖垟,共计三万多人。由福建安溪一世祖琼公派下迁入。迁入时间为明朝嘉靖年间,现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传至三十八世。

泰顺县廖氏:聚居泰顺县大安乡北底后样村。开山祖吾斯,系出福建汀州上杭县,为花公十八代裔孙。

永嘉县廖氏:居永嘉县城东北杭郭村。开基祖镇七,原籍福建建宁。

5.江西省:

丰城市廖氏:南宋末年,廖彪由福建延平府顺昌县迁入丰城湖塘乡定居。其他还有明清时期陆续迁入境内居住的廖氏先人。

新余市廖氏:主要聚居在渝水区,约两千五百余户,万余人,分布在二百余个自然村。多为宋代迁入,主要来自湖南、福建长乐、甘肃凉州等地。

宜春市廖氏:分德翁公和花公两个支系。德翁公是江西宁都光景的九世孙,宜春廖氏的开基祖,有十二个支系散居在全市十五个乡镇,有的已传至三十七世。

万载县廖氏:居万载白良乡范塘。始祖俊文,字彦章,生于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卒于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范塘廖氏,自唐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初居龙江(即县城所在地康乐镇),宋天圣年间迁居现址范塘。

奉新县廖氏:属湖南衡阳廖氏分支。宋代廖择,字从善,在奉新为官,有善政,奉调外邑,父老挽留,因留一子于奉新,发展成为奉新大姓。

瑞金市廖氏:一为西关清河郡廖氏,一为武威郡廖氏。清河郡廖氏,始祖寿郎,是宁都县廖氏始祖崇德二十一世嗣孙少四郎的长子,于宋代景炎年间迁入瑞金。已传至三十世,约有两千多户,一万余人。武威郡廖氏,开基祖起兴,字席麟,系花公传下二十五世裔孙(徽公房),青年时期由粤人赣,在瑞金成家立业,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于都县廖氏:大部分是崇德的后代,也有从福建迁来的顺昌廖刚的后裔。居住在于都的廖崇德的后裔,有的其祖先从福建迁入,有不少是广东兴宁县开基祖德源的后裔,从广东迁入。分布在小溪上嵊、张天窝、上北乡油麻坑、山塘窝、西乡坳背、南乡李坑、南乡新居前、下北乡珏田村、马安大坪脑、贡江镇蔬菜场等处。

兴国县廖氏:兴国县僚溪廖氏,江西虔化始祖崇德公后裔。友麓任兴国县令,是僚溪廖氏一世祖,已传至四十三世。兴国聚景堂廖氏,开基祖昌公系花公之子,现已发展到花公第三十六世。

萍乡市廖氏:萍北廖氏,清顺治年间由新余徙来,始祖期祥系凝公三十代孙。萍西廖氏,系福建杭永廖氏始祖实蕃公的后裔。

宁都廖氏:宁都是中国廖氏的发祥地之一。开基始祖是崇德公。自浙江松阳迁入,始居西门鹅鸭塘,后迁清泰乡麻田、汉源之间。后分流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如廖凝、廖融等。现有人口约四万两千多人。

石城县廖氏:全县廖氏人口约万人。清河郡廖氏均从宁都迁入。还有先后迁入的武威郡廖氏和汝南郡廖氏。主要分布在屏山镇、横江镇、小松镇、琴江镇、大由乡、木兰乡、龙岗乡等城镇乡村。

会昌县廖氏:自南宋宁宗开禧年间第一支廖氏家族进入会昌开基创业,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其间先后有三十六支廖氏家族从福建、广东和省内县外徙居会昌。分布在全县二十二个乡镇中的小密、洞头、高排、文武坝、中村、麻州、白鹅、站塘、周田、清溪、西江、晓龙、永隆、湘江、筠门岭等十五个村庄。

寻乌县廖氏:分别居住在县城以南的留车和县城以北的澄江两个镇的五个自然村。石碣村现在全村人都姓廖。明朝泰昌年间,由花公传下的第八世孙文兴从广东平远县迁来。族亨村,明成化年间由福建武平迁入,开基祖是廷卓、廷兰。桂岭城下村,明万历年间迁入,开基祖是汉玉。北亭村,明朝末年迁入,先公廖三郎,字文宗。桂岭水东村,明代大六公为避祸乱,从福建汀州迁入开基立业。

安远县廖氏:出福建汀杭花公系下,北宋仁宗朝迁入定远县长河村。开基祖为政公四世孙念二郎。念二郎字德明。

定南县廖氏:开基祖法明公系福建上杭花公八世裔孙,明朝建文年间由广东长乐徙居老城,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为全县大族之一,人口有四万多。县内还有天花一九曲廖氏,是广东兴宁始祖德源的后裔。

龙南县廖氏:桃川太平廖氏,古之桃川,即今龙南。太平廖氏源于福建侯官,属武威郡系。始祖符三生于元朝延祐年间,殁于明朝洪武年间,闽之侯官进士,曾任广东翁源县尉。元至正年间定居桃川太平,至今已有六百五十多年,衍传了二十四代,现有人口一万两千多。龙南江东廖氏,明朝宣德年间,开基祖子盈公由广东翁源县迁江西龙南江东,子孙蕃衍,已传二十五世,人口已过三万,为龙南望族。龙南下迳廖氏,开基祖盈满于明朝初年由福建永定迁入,繁衍生息至今。下迳是一个小山村,有“雷峰毓秀,渥泉钟奇,俗则敦尚朴素,人则常存真诚”之美。龙南鸦背廖氏,开基祖文宽是福建上杭、永定廖氏始祖实蕃公的十一世孙,明朝宣德年间徙居江西龙南。

上犹县廖氏:主要分布在梅水乡、营前镇、社溪镇、黄埠乡、沿湖乡、平富乡、金盆乡、双溪乡、水岩乡、陡水镇、源溪等地城镇乡村,多为德源公后裔。其中源溪廖氏,系武威郡望,最早进入上犹县境内是在唐末,开基祖十三宣义,由赣县迁入。

崇义、大余、赣县、遂川等县廖氏:以上各县如崇义磨刀坑、金坑乡,赣县廖家村、大田乡等地均有廖氏分布。

南康市廖氏:主要居住在城区附近的珠和田、洋台上、大坪乡,潭口的迳背、岗背、案背和金银坪,唐江的藕塘、黄麻坑等乡镇的一百八十余个村落,有廖氏四万多人。花公第二十世孙翔仪于公元1660年首迁南康。敏公五世孙德源由闽西迁居广东兴宁,其子敬斋生九子,人称“九思”,其中就有“六思”的后裔于明末清初陆续移居南康,以思明公房裔孙在南康廖氏人口中居首。

6.福建省:

南平市延平廖氏:延平是闽中廖氏的发祥地。上溯八十三世祖为四十一郎,八十八世祖花公由延平播迁上杭(今永定),九十六世祖钱公(即始祖生才)由永定迁居延平龙溪口。生才衍行已二十八世,按花公算起,已衍行三十七世。延平廖氏加上建宁、太宁、将乐等县以及峡阳镇、顺昌县谟武乡廖氏,人口总数有三万多人,为居住地的大姓望族。

顺昌县廖氏:顺昌廖氏约一万五千余人,主要分布在元坑、郑坊、水南、双溪、洋口、埔上、大干等七个乡镇,自唐至今一千余年,为顺昌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顺昌廖氏是中原廖氏最早南迁的一个支系,在中国历史上出过许多历史名人,如宋代著名的爱国名臣廖刚,朱熹的著名弟子、理学名家廖德明,明代廖中,以及廖澄、廖天觉、廖邦杰、廖逊、廖执象、廖蛲、廖衡、廖伯宪等,他们对廖氏的繁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泰宁县廖氏:居住在朱口镇王坑村。始迁祖万一由将乐迁居泰宁朱口镇,至今已传四十一世。

清流县廖氏:居住在田源乡廖武村。廖武村,古称廖屋坪,现百分之九十村民是客家廖氏。这里四面环山,土地肥沃,景色秀丽,历史上有架上金盆、三峰耸峙、二水萦回、虹桥跃鲤等十二景。廖氏家庙的堂联就是这样写的:“二水绕金盆,源长流远;三峰朝祖庙,人杰地灵。”

宁化县廖氏:人口约一万五千余人,主要分布在淮土、方田、曹坊、石壁、济村、中沙、安乐、治平等乡镇。有如下几个分支系:达郎后裔,北宋嘉祐年间,镇万之五子达郎自江西宁都迁入宁化济村定居。英郎后裔,明万历年间徙居宁化石壁桥头,现已传至四十世。景祐后裔,明洪武年间从江西宁都迁来禾坑村。卿祥后裔,宋代由石壁迁居安乐碟上。宠应后裔,明成化年间徙居宁化县中沙乡上官畲村。

大田县廖氏:广平镇苏桥村廖氏,开基祖是廖刚的曾孙节祖。湖美乡仁美村廖氏,自一世祖六三传至今已历二十七世。湖美乡旺建村廖氏,开基祖是旺建。

永安市廖氏:永安市廖氏约一万余人,分属刚公、花公、维德公、德安公四个宗支。其中绝大部分属刚公的裔孙。

长汀县廖氏:现居长汀县境内的廖氏人有一千八百多户,一万一千多人,分布在全县各乡镇。聚居较集中的有城关、河田、四都、南山、新桥等镇。长汀廖氏分属清河、武威廖氏,均系崇德的后裔。

安溪县、南安市廖氏:大多数是唐末五代廖俨的后裔,衍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总人口超过四万人。廖俨是江西宁都始祖崇德的后裔,他的大多数儿孙都在安溪蕃衍,分居于上苑、善益、马狮、新厅、益林、后塘、美井、官桥、尚卿、后沟、东林、房巷等地,并播迁到泉州、惠安、南安和江、浙、湘、鄂、川、粤、桂、台、港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

龙岩市廖氏:龙岩市进贝村廖氏是周文王之子伯廖的后代,是东汉末年鼻祖权公的直系裔孙。开基祖宗长,字翠峰,自明永乐年间徙居进贝,已传二十五世。近数十年来,族人外出的很多,宗亲散布国内各省(区)以至世界各地。

永定县廖氏:永定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县内廖氏人都是廖氏杭永始祖花公的后裔,分布在十四个乡镇三十七个自然村,共计五千余户,两万多人。廖氏是永定县的望族,是推动当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永定县廖氏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如清代永定县十名翰林,其中廖氏就有五名。永定廖氏人继承发扬了廖氏坚忍卓绝,吃苦耐劳,独立奋斗,敢于冒险犯难的精神,不断向有利于自身和宗族发展的地区迁徙定居。他们迁播定居的地方除国内广东、江西、江苏、湖南、广西、海南、香港、台湾之外,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永定县廖氏,在廖氏家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当地廖氏家庙知本堂堂联所说:“源出武威汝南,历周汉晋唐宋元明清,世推望族;派盛楚豫闽粤,数公侯卿相台垣督抚,代显伟人。”

武平县廖氏:千七郎与其子文一郎是武平县象洞乡光彩村廖氏的开基祖,系福建杭永廖氏始祖实蕃的后裔。经五百多年的繁衍,至今已近三十代。

7.湖南省:

长沙市廖氏:廖永忠后裔,明正统年间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徙居长沙湘春门北门正街。始迁祖垂远,字建源,传至宝贤;兴贤由省城迁北门外壕上落业。崇祯末年,元章、元轼迁居善化二都马营煅。其中一支的后裔衡玉入赘湘潭石崙森家,成为迁潭的始祖。

浏阳市廖氏:白沙镇廖氏,白沙廖家煅是宗支的发源地和聚居地,始祖万一于明朝初年由浙江金华迁来。北区社港廖氏,必华后裔。必华系万一曾孙,迁社港后另立支系,尊万一为始祖。当代杰出画家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即出浏阳北区社港廖氏。东乡荷塘廖氏,开基始祖上达,是福建杭永始祖花公实蕃的二十二世孙,清康熙年间,由广东兴宁迁居江西龙泉县,再迁湖南浏阳东乡荷塘成家立业。浏萍廖氏,指浏阳大光园、三口、宝盖洞,萍乡泉江堰、芦溪、大安里廖氏,大多是江西宁都廖氏始祖崇德的后裔,也是福建杭永廖氏始祖实蕃的子孙。清朝前期陆续从广东大埔迁来。始祖是翁一,共分八房:萍乡五房,浏阳三房。

涟源市廖氏:桥头河镇大屋村廖氏,以廖爽为开宗始祖,爽公由福建始迁衡山,历六世至理安,居江西泰和,再六世至淇惠迁长沙,淇惠曾孙城景又由长沙迁宁乡县横田。城景第三子万仪,再由宁乡迁至安化县丰乐乡(现划入涟源市)双陂而后分徙大屋村等地。开基祖是万仪。桥头河镇车田村廖氏,鼻祖廖爽。与大屋村廖氏同出廖迟之子理安。

连源(原安化)、宁乡、湘乡廖氏:连源、宁乡、湘乡三县廖氏多是城景次子万重后裔。万重的子孙除历代迁往福建、广东、江西、四川等地外,现居住在连源、宁乡、湘乡的人口约三万人。其中以添庆一梦颜一纹义支系人口最多,今约两万余人。万重在元朝时曾任指挥之职,殁后葬于湘乡罗汉山,墓联为:“山势似星罗,支界分明,且喜群峰顾祖;水光接天汉,源远流长,争看万派朝宗。”

耒阳市廖氏:耒阳地处湘南,北揽衡阳蒸湘之胜,南接彬州南岭之秀。鼻祖廖爽,爽公生廖凝。凝公生二子:长秉乾,卜居末阳,为耒阳廖氏始祖;次子秉坤,卜居永兴,即松垣房廖氏始祖。秉乾初卜居耒阳县治其后子孙繁衍,遍及四乡,如夏塘、长岭、石准、春光铺、双洲、芭蕉、黄岗等地。历代从耒阳迁出者,省外有福建、四川,省内有常宁、永兴、安仁、桂阳、衡山、湘潭、长沙等县。耒阳廖氏,现已传至四十代。

常宁市廖氏:始祖廖爽,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下马头上五村。常宁廖氏,大多是贵清和显清兄弟的后裔,明初从江西泰和县徙居湖南常宁,至今已有六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现有人口六万左右,其中贵清后裔五万多人。

东安县廖氏:主要分布在金江水库下的七甲廖和八甲廖、山口铺和大庙口等地。全县约有廖氏两万人。

永兴县廖氏:松垣坊廖氏,廖爽后裔。始祖廖凝,字熙绩,生子二:长子秉乾,次子秉坤。秉坤,字巽兰,宋太平兴国年间,举为岳州太守,不就。由衡山至郴州,后卜居永兴松垣坊,现已传至三十二世。鲤鱼塘再逢祖廖氏,再逢祖系浙江杭州钱塘人,由进士第人选翰林院编修,于唐文宗开成年间仕宦郴州,任满定居永兴樟田。子孙繁衍,至今已传四十一代,是鲤鱼塘镇的一个大族。“五四”运动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廖书仓即出自永兴鲤鱼塘镇再逢祖廖氏。

新化县廖氏:分布在新化县官庄桥、旧县、宛平、廖家湾、天门乡、汝溪桥、水口、县城廖家垣等地的廖璋孙的后裔,人口有一万三千余人。新化廖氏是唐末廖爽的后裔。璋孙后裔,除散居本地外,还有部分迁往四川开县和本省的龙山、江华等地的族人。新化璋孙后裔,瓜瓞绵绵,人才辈出,世济其美。

邵阳市廖氏:邵阳市辖区内的廖氏,大多是如琥公的裔外。如琥封镇国将军,守武昌,其先世为饶州人。如琥的十世外尔宇于清朝初年由湖北沔阳茅埠迁湖南邵阳,始居城东高家巷,后迁邵东县简家垅乡双板桥一带。从如琥至今,已传二十二代以上。

邵东县廖氏:双板桥廖氏,双板桥属简家垅乡管辖,因两座石拱桥得名。蒸水流人湘江,卵石游鱼清澈见底。始祖如琥公十世孙尔宇于清初由湖北沔阳茅埠徙居邵阳,爱邵东双板桥山水秀奇,民风淳朴,于是迁来定居。

邵东县、新邵县廖氏:廖万邦公后裔廖氏,万邦是福建顺昌廖刚十三世孙。殁后葬邵东县廉桥镇炉前村寒铁庙屋后,其碑联为:“炉前炼出寒铁秀;万代邦国后人贤。”万邦生四子:必珑、必琥、必佐、必佑。必珑迁隆回,必佐迁衡山京南,必琥居邵东东塘村,必佑派系世居廖家村。魔家村即今新邵县大芝庙乡龙竹村,村中有庵院名园映庵,俗称坪庵。庵前左侧有古枫一株,高数十米,树冠荫盖三亩有余,轻围须十三名成年入手牵手才能合抱。

隆回县廖氏:大水田廖氏,属武威郡祀,开基祖德贞于明初携其子万福由武攸湛田(今洞口县醪田镇湛田村)徙居隆回五都大水田,至今二百六十余年。现已传至三十世,人口约一万余人。全乡十三个自然行政村,村村有廖氏。始祖发祥是元朝翰林院侍讲学士廖人俊的后裔。廖人俊是宋末廖璃之孙。大秧田廖氏,发祥生四子:德行、德文、德贞、德据。德行住湛田,德文住野鸡田,德贞住大水田,德据住大秧田,称四大房,又名“四田”。六都寨镇野鸡田廖氏,开基祖德文,发祥次子。发祥后裔繁衍已达十多万人,分布于隆回、洞口、武冈、城步、新宁、黔阳、辰溪、泸溪、溆浦、新化、涟源、新邵等十多个市县。

洞口县廖氏:湛田廖氏,廖人俊后裔。湛田过去历属武冈州所辖,也叫“武攸湛田”。发祥后裔已传至三十世,人口在数万以上,是一个人口众多、人文蔚起的大家族。

黔阳廖氏:黔阳今属洪江市,这里的廖氏人大多是伯九的后裔。伯九,原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北门外的鹅颈大坵。元朝至正年间,伯九随兄伯六外出做官,伯六任职于贵州都匀,伯九任职于湖南辰州,后来便各自在任职的地方留居下来,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伯九因功诏封镇南将军,后裔始居辰阳王岔尾,后迁本邑石二里桐湾。传至明科由桐湾徙居黄桑坪,复迁安江中胜村。中胜村,过去又叫廖家院子,即今硖洲乡红村,近靠安江镇,负山带水,有平野绿畴,良田沃土,旧多柑柚,物产丰饶。沅水临河浅岸,水洁沙澄,游鱼细石,历历可辨,光影闪烁。伯九后裔,子孙繁衍,分布硖州、龙田、岔头、茅渡、大崇、雪峰、群峰、铁山、洗马、塘湾、湾溪、沙湾、太平、熟坪、龙船塘、土溪、深渡、双溪、黔城、岩垅、红岩、沅河镇、安江镇、江市镇等城镇乡村,衍传至今已二十六代。

常德市、汉寿县廖氏:常德、汉寿廖氏于明代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迁来。同来者五兄弟,嗣兴、嗣容及侄辈明善之父落汉寿,嗣德、嗣福落常德。繁衍至今已有五百九十多年,人口一万八千余人。

临湘市廖氏:方山廖氏,又称“龙形廖家”或“方山廖家”。迁湘始祖月山于元朝末年由湖北蒲圻徙居方山洞中央屋。月山有五子:仁位、义位、礼位、智位、信位。仁、义、智皆远迁异地;礼位后裔还有少部分居岳阳廖家煅;信公后裔除部分外迁,大都在方山附近及本市各乡镇。信公的三个儿子国洲、国清、国华都在朝廷为官。国洲授荣禄大夫,国清任户部尚书,国华任工部尚书,国洲之子敬元授殿前贝勒右将军。今当地尚书墓、将军墓巍然犹存,在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列。月山定居方山迄今,已七百多年,子孙衍递到三十多代。

8.湖北省:

湖北廖氏散居全省各地,多是明朝以来先后由江西迁往湖北的。白兰山、旭山兄弟二人洪武年间宦籍汉皋梅子山由赣迁鄂,至今已有六百余年。汉川、沔阳、天门、潜江、监利、应城、荆门、嘉鱼、蒲圻、钟祥、孝感、汉阳等地都有廖氏分布。总人口最多的是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门市。此外,还有四支廖氏宗亲:一是洪湖石码头支系,二是江陵支系,三是麻城支系,四是鄂州支系。其中洪湖石码头支系于明末由江西迁入湖北,居住地较为集中;江陵支系于明代以前迁鄂,历史较长。

应城市廖氏:陈河镇廖家嘴廖氏,江西吉水县莲花埠鼻祖希愚四世孙兰山公,因仕宦落籍湖北梅子山。明正统年间,六世祖辅谟由天门市沉湖徙居廖家嘴。

洪湖市廖氏:始祖如琥,自明初由赣人楚,奠基业于长江之滨,取赤壁之灵秀,垦湖泽之富饶,历数百年子孙繁衍,根深叶茂。如琥公有三子:长子宣一,落业湖南华容;次子宣二,落业湖北天门岳口;三子宣三,即洪湖廖氏之属祖。

天门市廖氏:马湾镇廖氏,马湾镇位于江汉平原北部天门市东南边缘,是内地闻名中外的侨乡。这里的廖湾村,是廖氏居住最集中的区域。村内廖氏有两支,西支是宪昭的后裔,由天门沉湖迁来;东支是宪春的后裔,由沔阳(仙桃市)迁来。宪昭和宪春为嫡堂兄弟,迁入的时间前后相隔不久,都在明朝正统年间。
9.广东省:

深圳市廖氏:三洲田村廖氏。三洲田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地处梧桐山东麓沙尖山脚下,四面环山靠海,东临大亚湾,南与香港一水之隔。这里是革命老区,廖氏子孙为革命事业和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洲田廖氏开基祖信公字肖波,是花公传下的十七代后裔,原籍福建汀州上杭,明朝隆庆年间徙居惠州府归善县三洲田。至今四百多年中,子孙繁衍了十五代。

惠阳市廖氏:陈江镇廖氏,惠阳市陈江镇幸福管区下径村廖氏,系兴宁始祖德源世系思温公裔孙。离下径村不远的鸭仔步自然村是廖仲恺的祖籍居住地。仲恺父宾竹早年往美国经商,仲恺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他家乡的祖屋后来改建成为仲恺纪念碑,在陈江还建有“仲恺中学”,有“仲恺大道”。淡水、秋长两镇廖氏,系兴宁始祖德源公世系思明、思聪、思恭等房派裔孙。淡水镇廖氏,大多是因建水库由惠东县迁入落户的。秋长镇廖氏主要分布在周田村、苦练、白水碟等地。横沥镇廖氏,主要分布在水东管理区和排沙背自然村。开基祖广谦系兴宁始祖德源传下的思义房后裔,明代从兴宁新圩镇石崖头迁来此地立业。良井镇廖氏,主要分布在北联管理区松洋村。开基祖登南号云峰,系花公传下德秀之裔孙。矮坡镇廖氏,布光管理区,开基祖麒麟系兴宁始祖德源(思温公房)十二世裔孙。霞郎塑管理区,开基祖仕一系兴宁德源公传下(思温公房)十二世裔孙。观音山村,其中一支是兴宁始祖德源十四代裔孙备明、德凤徙居此地立业的。

东莞市廖氏:凤岗镇廖氏,分布在镇内的竹尾田村、松木岗村、小塘村,多是福建杭永始祖实蕃公的后代。奉实蕃为一世祖,现已传至三十二世。明清期间就有族人涉海越洋到国外谋求生存和发展,创建业绩。

龙门县廖氏:广东龙门廖氏是江西宁都廖氏始祖崇德的后裔。宋庆元年间,廖坚自宁都至广东任增城县令,后立籍于西林都(今龙门县王平镇)。坚公是龙门廖氏的开基祖。

惠州市廖氏:惠州市惠城区廖氏主要分布在金带街、朱紫巷、水门仔、朱屋墩、桥东、秀湖、河南岸镇的边塘、冷水坑,惠环镇的横岭村及小金镇的乌石移民二村等地。这里的廖氏,多是兴宁始祖德源传下的九思的后裔。其中金带街、朱紫巷、水门仔、朱屋墩、桥东等地的廖氏,是兴宁德源传下的思问派志良的后裔。小金口镇乌石管理区移民二村的廖氏系由惠东迁来,是兴宁始祖德源传下思聪公派十二世德遂公的嗣孙。

丰顺县廖氏:下八乡镇贵人村廖氏,贵人村在丰顺县西南三十六公里处,地处高寒山区。这里廖氏的开基祖永昌系花公十七世裔孙。清朝顺治年间,永昌公由福建长乐泉沙徙居揭阳县下八乡贵人村,当时还没有丰顺县的建置,丰顺县的设置是在乾隆年间。贵人村廖氏现有一千三百多人。

潮阳市廖氏:潮阳市廖氏主要分布在司马浦乡和贵屿镇下陇村。司马浦乡在潮阳东,普宁西,练江北。廖氏始祖发皇,昔由武威人潮,后复迁居司马浦,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子孙繁衍,人口过万。此处无崇岩山谷之险,有安居德业之风,农业繁荣,商贸发达。所谓“南岭有钟鸣鼎食之家,北流有云帆扇海之驶”,或曰“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舟来车往,纵横交错海陆程”,可见一方水土风气。贵屿镇下陇村廖氏是福建杭永始祖花公实蕃传下徹公房的后裔。传至达聪公,由广东潮安县移居潮阳县贵山都下陇村,立为八世,为下陇村廖氏始祖。

大埔县廖氏: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西接梅县,南邻潮汕、饶平,东北与福建交界,全县廖氏有三万多人,为大埔县大姓之一。按福建杭永始祖为一世,传昌公为二世,昌公生三子,长子徹公,次子政公,三子敏公,为三世。后徹、政、敏三房裔孙分流各地,辟基繁衍。其中徹公二世孙百一郎为避战乱,于宋末从福建迁居潮州海阳县(即今大浦县)长教村开基创业,成为大埔县廖氏的开基祖。至今已有七百多年,衍传三十代。百一郎的子孙分布在大埔境内的有:湖寮镇的长教、莒村、长新、黄坑(即今龙岗);三河镇的深渡、五丰;平原镇的平原、北坑;银江镇的葛藤坪、昆仑、坪上;洲瑞镇的三洲坑、排头;高陂镇的鸟槎、黄泥凹;桃源镇的上墩、尖山下等地。后裔迁居省内外和海外的很多。单就海外来说,定居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地的裔孙就已超过万人。

蕉岭县廖氏:蕉岭廖氏同是福建杭永始祖花公的后裔,分布在三个镇五个自然村。南辄镇富足村水坊廖氏,开基祖文亮系花公传下第十代裔孙,于明代经梅县迁来。三圳镇铁西村廖氏,开基祖荣寿是花公传下的第十一世孙,明朝嘉靖年间迁居铁西村。兴福镇园墩上廖氏,开基祖回宗系花公十一世孙。园墩廖氏,有一支系是清末由五华县徙居蕉岭的。

梅州市廖氏: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连福建,北邻江西,西接河源,南与潮汕接壤,是客家人南迁的集散中心。梅州市下辖梅县、五华、丰顺、大埔、平远、蕉岭六县和海江区、兴宁市,是著名的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梅州廖氏的开基祖是廖仲远。仲远公是福建杭永始祖花公实蕃的五世裔孙。七百年来仲远公的后裔遍布梅州。其中梅县、梅江区以及兴宁、五华,几乎全是他的后裔,大埔、蕉岭、平远也为数不少。至于迁出梅州而至港、澳、台以及海外的,至少有二十万以上。梅县丙村镇廖氏,主要分布在人和、联和、溪联、红光、黄梅等10多个自然村。从始祖念一公传丙村五大房系,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繁衍了二十五代。梅江区水南坝廖氏,是福建杭永始祖实蕃的8世孙得贵的子孙。得贵是仲远公的长曾孙,择居水南坝,成为梅州附城区一带的开基祖。

兴宁市廖氏:廖氏人口包括外出的约四万人,全部是福建杭永始祖花公的后裔,而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德源公的子孙。德源是实蕃的八世孙,敏公的六世孙,仲远的曾孙,大约在十五世纪迁入兴宁县南厢石崖头井塘面上开基,而成为兴宁廖氏的开基祖。

龙川县廖氏:龙川县东部的新径村,四面皆山,森林茂密,中间有一条河,登山俯瞰,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是一个游览胜地。这里所居住的廖氏人的先祖是念一郎。念一郎是杭永始祖实蕃公的第十三代裔孙。念一郎生于五华县大都镇,后来因避乱夫妻各逃一方,妻带次子三郎迁到龙川新径龙华围居住,后迁新径枫树塘立业,故三郎是新径廖氏的开基始祖。

连平县廖氏:连平地处九连山,境内大部是中山,多峡谷地形,自北向南延伸的青云山、九连山两列山脉贯穿其间,群山环抱,峰峦重叠;东南部多丘陵地带,是主要的农业耕作区。连平廖氏人口约一万,分布于十镇。其中元善镇廖氏,县城廖氏开基祖崇轩公,系花公二十三世后裔,清康熙年间自福建永定黄竹坑迁来。南湖廖氏开基祖一德公系武威堂苗裔敬斋公之孙志敏公传下十一代后裔,由广东河源黄沙大寨迁采乌石坳居住。坳牡廖氏系从广东兴宁县石崖头迁来。江西朱陈坑廖氏开基祖盈聪公,系政公传下七代后裔,于明洪武年间闽汀上杭县溪南迁粤程乡石鼓寨再迁连平县陂头腊溪居住。至八世祖乾广公由陂头腊溪迁连平县之善镇江面古楼岗朱陈坑廖屋居住。隆街镇碓砍石廖氏,龙门廖氏始祖坚公后裔,清禄新丰沙田廖氏第四代廖钦公之第三子思忠三郎从沙田镇缠良地方迁入碓砍石,落地生根,长期定居,现已传至十五世。陂头镇廖氏,开基祖系花公传下第九代裔,即汝明公的曾孙盈聪公。明朝洪武年间,盈聪携妻戴氏、张氏随父由闽西上杭溪南迁居广东翁源腊溪。宣德年间,盈聪又携妻张氏及两个儿子迁居江西龙南江东。戴氏及四个儿子留陂头镇繁衍生息。陂头镇廖氏江西龙南江东廖氏一脉同源。高莞镇廖氏,福建杭永始祖花公后裔,开基祖系十二世祖安叔公。现已传至三十三世。族人有移至云南广南府阿普地方及广西西林等地居住的。绣缎镇廖氏,红星柏塘廖氏开基祖鸿业系花公传下二十一世后裔,清康熙年间自本省兴宁迁居连乎乡缎柏塘居住立业。沙径廖氏开基祖系政公九世孙千一郎。其父百一公原籍福建上杭郭坊,为花公十世孙,也系大埔县长教乡廖氏始祖。坳头水唇村廖氏始祖是兆兴公,由广东兴宁移居连平县绣镇坳头水唇村立基开业,今已传至十七代。忠信镇廖氏,原籍广东大埔县长教乡廖族“武威堂”之“百岁公”支派西迁至和平、河源、忠信等地开基创业。清道光年间,二十世祖晋魁公、日泉公迁入忠信,以裁剪制布为生,艰辛劳顿,立下基业。此后,逐渐有长教乡亲迁来,集居一条街,因以布业为主,故称“布街”。

河源市廖氏:源城区埔前镇廖氏,主要分布在埔前管理区塘角村、下浪村。塘角村廖氏开基祖是兴宁始祖德源公传下思聪公房十世裔孙腾灿公,下浪村廖氏开基祖是兴宁始祖德源公传下思聪公房九世孙维公。东源县黄村镇铁岗管理区廖氏开基祖云溪是兴宁始祖德源传下思文派志渊房十四世裔孙。云溪于明朝时期从兴宁迁河源蓝口居住。柳城镇围星村廖氏,始国玉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省赣州府兴国县衣锦乡来广东河源县上莞安家。国玉公孙名智,字尚素,号东山,由上莞移居东源县创业,智公是围星村的开基祖。

紫金县廖氏:紫金县廖氏总人口约两万人,主要分布在紫城镇、龙窝镇桂山围、敬梓镇、上义镇、蓝塘镇、黄塘镇长岌管理区、九和镇官坑等处。紫城镇廖氏,开基祖新柏,号念楼,念四郎系花公传下德山房之后裔。明朝万历年间从福建符桥头迁广东永安(今紫金)县城南门口居住,后移响水桥尾立业。龙窝镇桂山围廖氏,开基始祖叔胤。二世祖蕃初,字广成,系廖氏南京始祖子璋三十五世裔孙,福建始祖花公之政房后裔,广东平远县廖氏始祖念四郎十世裔孙,曾跟祖辈居住平远县河头铁嶂下。蕃公在其父叔胤逝世后曾带领弟弟移居江西,不久仍回平远故里。明朝万历年间迁来永安县上黄砂白石脑居住。明朝天启年间,四世祖配乾兄弟五人由椒坑徙居桂山围,现已传至二十代。敬梓镇廖氏,主要分布在敬梓、联和、正联、塘尾、南村、扬眉、冯坑、田头、甘田等九个管理区,人口有一万余人。开基租月辉公系花公传下十七代后裔,约当明成化年间从五华滴水徙居敬梓,先居冯坑莲塘角,后移正仔寨双口沥小河唇。上义镇廖氏,开基祖元龙系兴宁始祖德源传下八世孙,于明代从兴宁石崖头迁永安洋头柘开基创业。子孙繁衍,分布在石头潭、石下及好义文光、塘肚等村庄。蓝塘镇廖氏,居住较分散,主要分布在上楼、下圩、茜坑龙渡和圩镇。上楼廖氏,是兴宁始祖德源传下(思聪公房)八世孙元凤的后裔,下圩廖氏,开基祖必斌是花公传下十七代裔孙(永安县桥尾堡开基祖新柏公第四代),于清康熙年间从桥尾堡(今紫金县永安大道北路寨下)迁下圩立业。茜坑廖氏,开基祖彩先是本县敬梓镇廖1世祖碧贵公传下十世裔孙。蓝塘圩廖氏的先祖,是德源公传下十八世、十九世的裔孙,由兴宁马岗等地迁来的。黄塘镇长岌管理区廖氏,开基祖柏流公是南粤始祖德源传下十四代裔孙,即下九子二房思聪公的后裔。清康熙年间从东源县黄村镇迁长岌开基立业。九和镇官坑廖氏,开基祖从易系兴宁始祖德源传下十孙普猷的儿子,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石崖头迁永安下黄沙约(即今九和镇)官坑下围开基创业。

惠乐县廖氏:县城平山镇草街廖氏是紫金县敬梓开基祖月辉的后裔,大岭镇塘角沐坑村廖氏多是从博罗或新丰江水库移民迁入的。安墩镇石鼓坑廖氏是紫金县龙窝镇桂山政公房的后裔。增光镇园潭管理区的涧头村廖氏系兴宁始祖德源传下思恭房后裔。白花镇上下苗眉埔村廖氏是福建永杭始祖花公传下仲达的裔孙。稔山圩镇以及该镇船凹村、松坑镇石溪村等地也有当地廖氏和部分廖氏移民居住。

五华县廖氏:五华县廖氏,主要居住大都镇的泮田、栋梁坑、黄蜂寨、圹背、圣靠岭、古楼圹、小径、桥江镇的唐纯、绿水(九安寨、廖屋角)、桥江(泮田)、溜沙(竹园背),棉洋镇蕉坑,梅林镇的米埠、白泥坑、上礤、华光、琴口(圣官寨),长布镇的北洋、栋岭、栋新、源潭,双华镇的大岭下、田心、禾沙径、利圹径、冰圹,郭田镇的蕉洲,油田镇的再兴,中兴镇的龙洞,潭下镇的新田,转水镇的廖屋角,安流镇的三江,华城镇的五口圹(塔岗)等管理区或自然村中。全县廖氏有三万七千多人。五华县廖氏大多是兴宁始祖德源公的后裔。德源是梅州始祖仲远之曾孙。德源生敬斋。敬斋生九子即“九思”。华城五口圹廖氏是思聪的后裔,潭下新田廖氏也是思聪的后裔。郭田镇蕉洲廖氏则源自思明长子志诚。转水镇廖屋角廖氏是思敬后裔。棉洋镇蕉坑村廖氏于清道光年间,从郭田镇蕉州迁入。中兴镇龙洞廖氏系由大都迁居栋岭下观峰(十世)裔孙世科(十二世)之后裔。安流镇秋前湖亦有廖氏人居住。大都镇廖氏主要集中在大都、胜利、联和、丰田、双径五个管理区。开基祖系叔安的九十五代孙、江西虔化崇德世系的十五代孙、广东兴宁德源之孙思明。

南雄市廖氏:南雄市位于广东省北部的大庾岭南麓,史称居五岭之首,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自唐宋至清代,大批珠玑巷先民南迁珠江三角洲各地,如今有百多姓后裔遍布海内外。其中廖氏主要分布在珠玑、邓坊、黄坑、湖口、水口、鸟迳、江头、古市、全安、澜河、帽子峰、梅岭、油山、主田、百顺、坪田、雄州等十七个镇二十多个管理区。珠玑巷廖氏,廖氏人居珠玑巷至迟当在宋代或者更早一些时候。南宋咸淳年间发生“胡妃之变”,度宗胡妃出逃至南雄沙水村,皇上下令追查,因而祸及珠玑巷。廖道南所撰《新会廖氏族谱序》中曾提到此事,说宋代有廖氏先祖德明白南雄官至正郎,相传五世,遭胡妃之变,他的子孙有直祖兄弟十七人乘筏逃散,分居东顺、南新、番禺、从化、新宁、增城、四会、广郡等地。南宋末年,元军攻陷南雄前后,珠玑巷有以贡生罗贵为首的三十三姓一百户因避难离开南雄,沿浈水至韶州,又从韶州沿北江南下至广州,再由广州分散到珠江三角洲各地。这三十三姓中就有廖氏人,据说廖氏人的名字叫德举。关于这一传说也有说是南宋绍兴年间发生的事。有的族谱中记载,廖永安的从子景明在明成化年间自金陵选任广东惠州通判,有治绩,离任以后在昌邑珠玑巷安家,后来搬到南雄县城居住。他的孙子、曾孙、玄孙都在外地做官,后来也就迁离了南雄。现在南雄下城廖氏的始祖是廖永忠的儿子志广。永忠征两广时,东莞伯何贞把女儿许配给他,永忠出兵西征,何氏寄居南雄,生子志广。后永忠获罪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死,志广公便和他的母亲在南雄安家成为开基祖。其他如南浦井水垅及白泥坑、老井、鹅公头、小口塘、里源、邓坊、春坑村、溪塘水西、寺背岭村、密下水、上垅桠坑、牛石多、柴岭,县城小南门、下黄姿村、武台冈、旱楼下、上湖洞、县城小门关、横坌村、瓦寮岗村、申站、黄步水,上坑、黄龙岗村、洋湖下罗田、上城龙勾卷、南雄城马路口、下塘湾、下河塘、上黄岭村等处,均有廖氏分布,其中多为光景派下政公房的后裔。

始兴县廖氏:分布在刘张家山乡、都亭乡、罗坝镇、顿冈镇、澄江镇、司前镇六个乡镇。始兴县廖氏人大多是福建杭永始祖实蕃的后裔。第十一世孙盈聪(政公后裔)于明朝洪武年间与父一起从福建汀州上杭溪南迁广东省程乡(今梅县)石鼓寨。再迁广东翁源县银梅铺腊溪。明朝宣德年间,又由腊溪迁江西龙南县江东。十二世彦璋迁居广东省始兴县跃溪善亨堡水横江(今澄江镇善亨管理区廖屋)开基立业。

连州市廖氏:连州廖氏居住在六个乡镇三十一个村,有一万两千余人。主要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湘东王常侍廖冲的后代。梁武帝中大通年间,冲挂冠隐居于静福山之后,子孙便落籍于所在地的今连州市保安镇一带。此外有明代从福建省迁来居住在上河村的廖氏,还有从广东省惠州迁来居住在东陂寨江村以及从广东兴宁县迁来居住在连州镇半岭廖屋的廖氏。连州正河村廖氏历史悠久,梁朝的廖冲,宋代的廖玖、廖颐都出自这里。

怀集县廖氏:居住在怀集县西北与广西贺县交界的蓝钟镇,廖永安、廖永忠后裔。明成化年间,始祖登宝公自湖广宝庆府(今湖南邵阳)迁广东省怀集县由下坊,再迁蓝钟居住创业。至今已传二十六代。

肇庆市廖氏:肇庆市廖氏人口约一万五千人,主要分布在鼎湖区莲花镇大布村、蔗村以及高要市大湾镇大田村、莲塘镇、白诸镇、活道镇。肇庆市廖氏分两大支系。一是大布廖氏支系,始祖廖振雷,南雄珠玑巷人,宋末元兵陷赣州,避迁高要县东桂峰岗。元初,其子廖贤、廖英,分迁樟树村一围大布村,成开基祖。一是荷木园廖氏支系,据说始祖是宋代廖德明,由鄂州(今湖北鄂州)迁来。

广宁县廖氏:广宁县清桂镇、木格镇廖氏的开基祖是廖河公。河公于清康熙初年从河源迁广东厂—宁县清桂镇。河公的后代有的住在木格镇。

从化市、清远市廖氏:平善是从化廖氏的始祖。平善,字盆龙,八郎长子,坚公的九世孙。一世祖平善传至八世祖聚源,由从化迁籍清远,系清远廖氏的始祖。

新丰县廖氏:在新丰县的黄碟镇和沙田镇,有两支兰芝公以下不同宗支廖氏后裔。一是廖嗣孙的后裔,一是廖仲一郎的后裔。廖嗣孙是新丰县黄碟镇廖氏开基祖,系福建杭永始祖实蕃公的十一世孙惠明公之孙。原籍福建上杭县,他的父母约于明朝中期迁来广东翁源县磜下村。到嗣孙时举家迁到黄碟镇。廖仲一郎的儿子仲全是新丰县沙田镇廖氏的开基祖。始祖廖仲一郎是光尧的后裔,原籍广东省龙门县。仲全于明成化年间迁来广东省新丰县沙田镇。

佛冈县廖氏:主要分布在佛冈县东部水头镇的石潭、桂田、桂元、筒下四个管理区。开基祖以俊,是广东龙门坚公十一世孙,约于明朝宣德年间由从化迁至水头镇石阶口居住,现已传至二十世。在汤塘镇、龙山镇的背底海、中闸村、长腰岭、白沙塘、官路唇等村也多廖氏居住。龙门始祖坚公后裔,法明是汤塘始祖,有的现已发展到三十四世。全县廖氏人口约一万人。

英德市廖氏:居住在翁江流域中段的东乡亚婆石村。这里三面环山,南临翁江,江边矗立着两块巨石,各高约6米。一块较小的显得健壮威严,另一块较大的酷似安逸慈祥的阿婆,亚婆石村即由此而得名。亚婆石村廖氏支系的开基祖是法行公。法行公是崇德公的后裔,于明代经闽人粤,到此定居,垦荒种植,繁衍生息。

翁源县及连平夏田廖氏:翁源四面环山,群峰叠翠,翁江自东向西南贯流县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翁源廖氏主要分布在南浦(包括连平陂头夏田)岩庄、江尾、翁城、三华、华仙、坝仔、周陂、铁龙等乡镇。大约在明洪武年间就有花公后裔的几个宗支分别由江西、福建等省迁入翁源各地。笋洞廖氏,开基祖千七郎,洪武年间由闽汀迁入。南浦镇廖氏,嗣孙公后裔,南浦镇丰山廖氏,法震公后裔,二世祖蒸公由江西迁入。翁城镇廖氏,主要分布在詹坑、泉坑、下泉坑及雪庙。开基祖为崇四郎。

云浮市云安县富林镇廖氏:江西宁都光影公后裔,是福建上杭实蕃公之孙彻公的子孙。开基祖为富公,啁万历年间迁入。

信宜廖氏:双垌廖氏,双垌位于信宜城西北大人山背面。廖族聚居于令坑、文坑、龙骨坑、里村廖屋四个村寨。开基始祖是振盛公,传至今已历十五代,约四百年。明朝末年,振盛公从福建古田珠玑巷迁广东高州,再迁信宜县双垌落业。中垌廖氏,开基始祖廖爱峰,是花公的十四世孙,为政公之子懋孙公的后裔。爱峰于明万历年间由福建迁入广东,至今已传十七代。

化州廖氏:田界垌廖氏,田界垌位于化州南十五公里,交通方便,村后依傍大山,村前田野开阔,群山环抱,风光秀丽。田界垌廖氏是江西宁都廖氏始祖崇德公的后裔,太祖是仲六。开基祖思麟公于明朝嘉靖年间由英德迁高州化邑,后卜居田界垌。合江荔枝洞廖氏,原籍福建莆田县珠玑巷大井头村,始祖胜旺于明嘉靖年间随兄胜由、胜用来化州,至三世祖仲富、仲华从中垌中牯堡上西岸迁荔枝洞、根竹等处创业。七里廖氏,开基太始祖是廖胜由公。胜由公字高远,即仲一郎,明代贡生。定居州南七里村,至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

廉江市廖氏:丰三上石水廖氏,开基始祖是裕奕,名玉琛,号万寿。明代弘治年间由福建省延平府顺昌县合阳迁广东省高州府石城县即今廉江市,公居于今廉江丰三上石水(即今廉江市河唇镇),其子孙散诸四处落业。

雷州市廖氏: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南部”海、遂两县明清时属于雷州管辖。雷州海、遂廖氏属武威郡。开基祖六三公,原籍福建省福州清福县,曾任福建仙游县典史,后调任瓯宁县主簿。明朝中期随儿子六三奉旨人雷。至今已传二十四代以上。

10.海南省:

三亚市廖氏:主要分布在崖城镇的水南村、城西村、羊栏镇的羊栏村、南海办事处的西岛。三亚市廖氏分两大支系。水南、羊栏、西岛为一源,来自福建省凤城,从移崖始祖廖永宣至今相传已有十三代。城西村为一源,相传始祖允芳于清顺治年间从江西柴湖村移居崖城。
11.广西壮族自治区:

合浦县廖氏:合浦县公馆廖氏。公馆镇位于合浦东部,三面群山环抱,一面濒临铁山海港,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交通方便,是北海市第一大镇。全镇二十四个村(居)委会中,十四个有廖氏人居住。公馆廖氏现住人口有一万四千人,是公馆人口最多的一个大族。公馆廖氏太始祖光景原籍江西,后分居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光景裔孙日恭公于清咸丰年间从福建迁居广东恩平,后经商到公馆街上立业。光景公裔孙玉琛公后裔益富公于清咸丰年间由广东廉江迁到合浦县公馆圩镇创基立业。光景公的裔孙敬修公原籍福建上杭县珠玑街瓦子巷。敬修公逝世后,夫人萧氏携子文桢、文广、文庄、文经于明弘治年间迁广东石城彩门山定居。后裔一部分迁移公馆、合浦、钦州、防城等地。文广公为上南山、珠砂岭支派始祖。三世祖何琮公生下一子转姓廖,名千祥,称廖千一郎,子孙繁衍,分居珠砂岭。文庄公是公馆廖屋支派始祖。其孙景文公,即廖宣二郎是公馆廖屋开业始祖。现已传至二十三代。公馆廖氏,祖辈重视教育,族内人才济济。

博白县廖氏:博白县廖氏共有两万五千多人,分布在城厢、径口、三育、浪平、大利、水鸣、那林、江宁、屯谷、旺茂、凤山、新田、宁潭、三江、大垌、沙陂、菱角、龙潭、大坝等二十多个乡镇居住。博白县廖氏的始祖是光景公的后裔玉琛公。玉琛公,号万寿,也是广东省廉江县、广西合浦县廖氏的始祖。

浦北县廖氏:六碾镇横岭里德村廖氏,六碾镇位于浦北县北部,里德村现有人口全是廖氏族人。里德村廖氏太始祖敬修原籍福建上杭县,夫人萧氏携子文广、文桢、文庄、文经于明弘治年间迁居广东石城县彩门山居住。至文桢后裔志现、志达兄弟始迁浦北县横岭里德村。

灵山县廖氏:主要分布在太平、沙平、平南、丰塘、石塘、旧州、三海、佛子、那隆、新圩、屋陆、三隆、文利等十多个乡镇。灵山县廖氏大部分是广西宾阳廖氏开基始祖廖监元的后裔。明崇祯年间,监元的十六世孙霖斗的儿子喜章迁居灵山县三海镇石龙村,后分支到今各行政村。由宾阳迁灵山县的廖氏至今已有三百六十年以上的历史,全县廖氏人口已达一万四千三百多人。

宾阳县廖氏:宾阳县廖氏始祖廖监元,名六,原籍山东青州府演乐塘。宋皇祐年间,随狄青南下广西征侬智高,因功封千户侯,遂居宾阳。六世祖理成、用成、才成、锦成、潭成、克成,分下六大房。六大房现约八万六千余人。理成生茂华、北持、士立、茂清。茂华住宾阳县芦圩乡上廖寨村;北持住芦圩乡下廖寨村;士立住宾阳县芦圩乡下廖寨村中门;茂清由芦圩乡上寨村迁到新宾乡展志村委大木门、安东门;用成生彦经、彦伦、彦缙、彦绩、彦绅,分支迁居各处;才成住宾阳县芦圩乡中廖寨村;锦成由宾阳芦圩乡廖寨迁宾州镇铜鼓廖村;潭成住宾阳县新桥乡东感良村;克成住宾阳县新宾乡高门村。各房子孙繁衍,分布很广。监元裔孙人才众多。

武鸣县廖氏:主要分布在宁武镇长安村那庄、东庄屯;马头镇小陆村板廖屯;罗波镇凤林村板廖屯;锣圩镇高一村伏廖屯;锣圩镇高一村塘伏屯。长安村廖氏祖籍江西吉水县,始祖是德兴公。传至寿远公,于明初从大明山下,即今小陆村板廖屯迁来本村。

南宁市廖氏:郊区那龙镇邓圩村横坡廖氏,太始祖廖源兴,原籍江西省,徙居广西南宁。传至能宽,迁那龙横岭。能宽是那龙镇横岭坡廖氏开基始祖。那龙镇居联村八东坡廖氏的太始祖是廖宗先公。居联村兰廖坡廖氏的太始祖是廖宗赐公。郊区金陵镇南岸村冲卜坡廖氏,是市郊石埠乡灵湾村廖氏的分支,十三世祖圣焕迁冲卜坡,是冲卜坡廖氏开基祖。居联村花浮坡廖氏,始祖是源兴公与德兴公,于宋末由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广西于横塘居住。传至十一世祖应魁公迁至九窖花浮坡,已有25代。郊区坛洛镇上正村招能坡廖氏,是德兴公的后裔。郊区金陵镇金陵村朝阳坡廖氏,是源兴、德兴公的后裔。郊区双定乡武陵村木罗坡廖氏,是德兴公的后裔。郊区江西乡同新村木村坡(上)廖氏,开基始祖是世英,世英原居南宁郊区灵湾,在灵湾廖氏中属十一世,在木村坡(上)是一世祖。上尧乡秀厢村廖氏,开村始祖是德兴公。

邕宁县廖氏:百济乡平派村廖氏,第一代始祖是廖明聪。明朝万历年间,从上思县公正乡那垌村移居平派村,至今已有三百八十年以上。

天等县廖氏:何都镇廖氏,分布在中和街、汉洞、定明三个村。中和街廖氏始祖富和,于清顺治年间由湖南零陵县生桑屯移居天等县向都镇中和街。至今已繁衍至十五代。向都镇福元屯廖氏,始祖廖白和廖马二公,于清顺治年间由湖南零陵县生桑屯迁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向都镇金洞乡廖氏,相传祖籍福建,为广东长乐、兴宁的始祖德源的后裔。

扶绥县廖氏:江西岸村廖氏。江西岸村位于扶绥县城内,与县、镇政府一河之隔,是一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小半岛。村中廖氏是德兴公的后裔。传至十三代祖圣和,始从灵湾迁至扶绥江西岸村落户,圣和是江西岸村廖氏的始祖。至今已传至二十七代。

防城港市廖氏:广西防城现住廖氏人数约五万人,是明朝弘治每周,由福建省上杭县迁来的。其中有绕广东的廉江(原石城)、梅县(嘉应)、广西的玉林、博白而来,主要来自在廉江长山镇至塘蓬镇居住了两百多年的廖氏,他们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又陆续迁到原防城县大录落业。郡名同是“武威郡”。最早到防城大录居住的是十世祖伦昌、积昌、辉昌三兄弟。防城县(区)大录镇廖氏,现有一万三千多人,建有“有德廖公祠”,设有廖氏有德祠理事会。

上思县廖氏:叫安乡那布那郭屯廖氏,是敬修的后裔,敬修夫人萧氏生四子:文桢、文广、文庄、文经。敬修原籍福建上杭,其子由福建迁广东,再由广东迁广西,今防城、合浦、浦北、上思均有其裔孙居住。那郭屯廖氏一世祖敬修,二世祖文广。叫安乡叫昔屯廖氏,祖籍广东南海县。1971年由广西上思县百包乡凤凰村迁入叫昔屯居住。

钦州市廖氏:钦北区四村廖氏,分布在钦州市钦北区大垌镇文头麓、小董镇鸭屎坪、板城镇杨屋山和新塘岭等四个自然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申报汉族(始迁祖原址邕宁县那楼镇那务村的廖氏后裔均为壮族)。先祖由广西宾阳县续迁邕宁县永安村,再迁那务村。在永安初时有廖若干、廖若梅。廖若干生四子,第三子云权迁那务村。云权据传为明末抗清英雄,立誓“宁为明朝鬼,不做清朝臣”。他的孙子振凤(易名文盛)、振威(易名文选)二公避乱徙居钦州,是钦北区四村的始迁祖。如今四村廖氏文风之盛,不亚于城市。小董镇石龙村廖氏,小董镇石龙村青山秀水,风光绮丽,土地肥沃,盛产稻米,所产大蒜驰名远近。石龙村廖氏开基祖是文贵。明末清初,太始祖明玉从潮州府大埔县迁居广西灵山县那隆镇高兰垌村,其后裔志杰又迁至钦州沿海的平吉三冬村,传至芳儒之子文贵再迁至小董镇石龙村,至今已有二百多年。

苍梧县廖氏:京南乡沙占村廖氏,远祖籍隶江西,分支迁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寨,分支再迁广东省广州。远祖为崇德公,历代瓜瓞繁衍。传至遗清,为沙占廖氏始祖。现已繁衍至十三世。古榄村廖氏,散居在古榄、蒙冲寨、古董、岭岭、南毛、深步、立木、礼田、岭坪、双方坪和狮寨各地。开基祖仞弘,是江西崇德第二十六代孙野仙之子,于明朝洪武年间从广东迁入广西,初为商贩,走村串户,最后落脚古榄村,开基创业。旺甫镇龙洞平岭村廖氏,始祖廖槐,字永享,原籍福建汀州连城县,明初任都尉之职,后移居粤东田州演庄。传三世至廖观有,迁广西苍梧县旺甫镇龙洞村平岭小冲上木坪。观有是苍梧县旺甫镇龙洞平岭廖氏的一世祖。平岭村是当地有名的文化村。廖大谦,字若荣,追随孙中山革命,与李济深是亲密的朋友和同乡。

岑溪廖氏:最先人岑的廖氏始祖是廖野仙(思梅),原籍江西临江府新淦县长牌里二十九都。野仙于元朝至正年间宦游来岑,始居岑溪都宫,传数代后部分后裔分居于县城,再传数代逐渐散迁于各地,至今已传二十九世。其次迁入岑溪的是廖世北,明朝时期从广东罗定迁入,始居归义罗沙,后分支移居各处。近百年来有广东信宜县爱峰公养中后裔迁至岑溪南渡、高坡、南渡街落业。以上各支全是崇德公的后裔。岑溪廖氏有天葬墓,是件世所罕见的奇事。五世祖廖章,弘治拔贡,任道州知州,终于任所,运柩归岑,途中至斗塘根子岭,适值天晚,停柩岭上,第二天早上发现灵柩已为蚁穴所掩没,于是便让灵柩就地天葬,该墓一直奉祀至今。

容县廖氏:容县廖氏开基祖之一是朝高公。朝高公曾任容县正堂,祖籍江西泰和县。他的后裔有不少人侨居海外,有的侨居泰国,有的侨居马亚西亚,有的留学日本。现已传至十八世,历时五百年。容县立业村廖氏,始迁祖可揆,其子廖德贞于清朝时期由广东高州迁来广西容县立业村定居。崇尚拳术是立业廖氏的一大传统,历代都有一批拳术好手,有的成为出名的拳术师。

北流市廖氏:北流市位于厂—西东南部,呈长狭形,全市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形成自南向北流向的圭江及其两岸谷地,故名北流。居住在北流市的廖氏,现有两万多人,大多是明末清初从广东迁入的,也有部分是清末从相邻的容县、陆川县迁入的。分布在全市南、中、北部的清湾、六靖、石窝、华东、平政、大伦、大坡外、隆盛、六麻、清水口、新荣、兴隆、塘岸、北流、新圩等十五个镇。北流廖氏,大致可分七个世系。法海世系:该世系现有一万五千人,是市内人数最多的世系。明朝万历年间,一世祖法海有兄弟五人,由福建曾成县法门勒古巷石滩村迁居广东省翁源县(电白县),后复迁茂名、化州。再其后法海迁进二都播阳里冲村,再迁鸭娜坑落业,是为北流廖氏开基祖。传至四世达荣,由广东金坑村迁居北流县卞二里冲表(今六靖镇),子孙繁衍,散居各地。法闪世系:法海之兄法闪,其部分后裔清初迁入北流县。仲远世系:隆盛圩廖氏为仲远十七世振生、喜生之子孙,北流镇金背塘廖氏为仲远后裔十八世展芹子孙。公鉴、公凿世系:原籍福建,今大坡外镇廖氏为公鉴长子法章、次子法保之后代,新安村车子垌廖氏为法保后裔显的后代。野仙世系:岑溪市廖氏始祖野仙后裔共有两支迁入北流市兴隆镇。一支为应震子孙从容县沙田迁入丰垌村、甘竹村,一支从陆川县沙湖迁人丰垌村。纪德世系:由新荣镇五常村迁入。朝秀世系:由化州迁北流民安镇才旺村落业。其他还有解放后维钦从贵县迁入,庆光从容县迁入。北流市廖氏一贯重视兴学,读书育人,蔚然成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陆川县廖氏:分布在全县十六个乡镇,主要集中于乌石镇那壤、子良,清湖镇陆波、永平,良田镇鹿垌,平乐镇平乐,沙湖乡官山、新街,未场镇南中,古城镇长径和大桥镇的平山等地。开基始祖是肇绪公,武威郡支裔。其先由江西迁福建,至肇绪公迁广东化州新圩梧村落业。肇绪公裔孙自明代迁入陆川县,世代蕃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玉林市廖氏:玉林廖氏现有一万多人,居住较集中的是高峰的集义,茂林的金谷、鹿峰,城隍的陈塘,樟木的新发,中村等地。其余居住在城区的四川角、垌口,名山镇的凤凰塘、白头塘,南江的常乐,城西的莲塘,茂林的陂石垌心,蒲塘镇的洋坡、三湾,高峰的龙文、靖文、新河、大同,蔡阳的山背,仁东的东高,福绵的马头岭,成均的东高,新桥的运车岭、高山坡,石和的石脚堡,沙田的六斯江口等,共十五个乡镇。玉林廖氏主要是廖光景后裔文兴、文亮的后代,都属武威郡,肇始于元末明初。文兴一支,传至恩明,历十五世至元景,由合浦诸子街迁至郁林茂林。文亮一支,传至义芳为广西博白三合圩开基祖,再传至宗足、宗器、宗彝三公,移居郁林高沙湖,为郁林樟木等廖氏始祖。高峰集义一支,七世祖广贤、斯贤、敬贤三公由广东惠州府迁郁林鲤塘村安居,后散居集义各自然村。此外,还有一部分则是从邻近县市迁采的。蔡阳镇陈塘廖氏,太始祖是廖贵承、贵享、贵顺三公。陈塘村一世祖是善明、善立。高峰乡黎江桥廖氏,开基始祖是日超、日阳、日华兄弟三人,于清道光年间迁至黎江桥村定居。茂林镇陂石垌心村廖氏,太始祖是敬修公。十世祖识明由北流迁居玉林茂林镇陂石垌心村。

贵港市廖氏:殿僚廖氏,属武威郡,源出西晋子璋后裔,太始祖监元。明嘉靖、隆庆年间,始迁祖非庸、国我、老晚三与二世祖文章、西章从宾州大阮村迁至贵县东津开基,今已衍至二十一代。木梓坡廖氏,是广东兴宁廖氏始祖德源公的孙子思恭的后代。思恭为一世祖,传至十六世鸿贤,全家迁广西贵县木梓坡居住。现已传至二十四代以上。木格镇廖氏,是广东兴宁始祖德源公的后裔。传至十六世于和,于和生四子:东麟、东凤、东鳌、东珠。其后裔分居于溢塘、竹根圩、木格街、漠塘三盛塘等处。

桂平市廖氏:桂平地处广西东南部,宋、元、明、清时,属浔州府府治所在地。桂平市廖氏分布在木乐、油麻、理瑞、罗秀、麻垌、金田、石龙、桂平镇等地。现有人口约一万两千多人。始祖盛泰,福建莆田人,参加讨元义军,授都督、总兵之职。明洪武年间,挥师西粤,封广西御史都督、清益将军,经两广各地,深爱武宣山清水秀,遂留居武宣县平安村。传至四世庆恩,庆恩生七子:贵真、应广、师千、应州、应府、午养、奏奇,分居武宣、贵港、桂平、平南、来宾等地。

平南县廖氏:廖氏在乎南县是大姓之一,现在分布在乎南、官成、思旺、东华、赤马、丹竹、大鹏、安怀、大安、镇隆等乡镇的廖氏,大多数是德源的长孙思明、第四孙思恭和盛泰、帝生、永忠、君门、维川的后裔。

藤县廖氏:藤县古称藤州,位于广西东部,浔江流贯县境中部,以江为界划分为藤南和藤北。藤县廖氏主要分在藤南的城关乡礼秀村、中和村、赤水镇和六坊村,埌南镇的大洴村、界田村,同心乡的平顶村,金鸡镇的镇安村,象棋镇的同乐村,天平镇的新马村;滕北的津北乡永隆村,濛江镇的新城村及濛江街,太平镇的七政村及太平街,东荣乡的杨洞村,大黎镇的来历村、和安村,古龙镇的合隆村、古龙村。藤县廖氏中有不少人的先祖是江苏华亭县人(今上海)。津北乡廖氏的开基始祖是廷秀。古龙镇合隆、古龙村相传为明洪武初廖广的后裔。埌南镇界田村是野仙的后代。天平镇新马村廖氏,开基祖茂尊,字秀生,原住广东顺德县,清康熙年间移居广西平南县武林乡。传至杰业,于清咸丰年间徙至藤县天平镇新白马村开基创业。

蒙山县廖氏:蒙山廖氏的开基祖廖隆公,明成化年间从广西平南迁到蒙山,开山辟岭,植树造林,耕田种地,为子孙造福,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下传裔孙十九代,分别散居蒙山各乡镇,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有上下北荡和佛子等处。

平乐县廖氏:榕津街廖氏,榕津由于古榕树多,又有直达平乐府的大河码头渡口,因而得名。后来有了公路,通了汽车,交通比以前更加发达。榕津廖氏是当地的大姓,就其渊源而言,主要有两大支。在榕津最早落户的一支是源海、源广兄弟。明洪武初年兄弟二人由楚南衡州府珠玑巷迁来粤西平乐县东乡里,先在石子埠暂住,再迁榕津落寨山,最后在榕津山脚根定居。据族谱载,这支的先祖为永忠公。另一支虽然人数较少,落户榕津也较晚,但因人才辈出,影响较大,这支据说是清末从浙江迁来广西。始祖为鸿模,他的孙子发龄、保龄皆有建树。发龄急公好义,为乡人所重。保龄自幼习武,人平乐武庠,历任协标、把总、千总。光绪年间,抵御外侮,中法战争中配合冯子材取得著名的镇南关大捷,成为民族英雄。发龄的孙子振榘、振荣均有名。振榘官至兵部侍郎,封中宪大夫、中义大夫。振荣任过县长,在乡筹建中学。

湘、粤、桂三省毗邻区域廖氏:贺州古城即广西贺县贺街镇,汉设临贺县,隋、唐、宋、元设州,明以后复改为县。这里两千多年间均是州、县治所,历来是湘、粤、桂三省邻接地区的商埠和交通要道,是桂东重镇。早在五代之前已有廖氏先人生活居住于贺州,从宋、元、明、清到民国时期,有二十多支廖氏族人陆续迁到各县乡村城镇落籍安居,繁衍生息。如广西富川、贺县、钟山、昭平、苍梧,湖南江华、道县,广东连州、连山、广宁、怀集等地都有廖氏散居各处。铸于南汉大宝四年(公元961年)的乾亨寺铜钟,重一千五百斤,钟身镌有一千二百八十八字,众缘弟子中就有廖师进、廖廷通、廖仁亮、廖二娘等人的姓名。又有宋进士廖必强曾作《甑山道中》诗:“丹障峰前路,驱车且暂停。山从来耸翠,水自尔清泠。草劲支寒露,鸡灵唱晓星。秦鞭挥不到,天末数伶仃。”

富川县廖氏:石脚村廖氏。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石脚村,是全县廖氏最主要的集居地,全村都是廖氏。始祖辰子公,字飞龙,于明朝初年从粤西连州连山迁居桂东富川立寨,名为石脚村,堂号世彩堂。石脚村家家有果树,户户有鱼塘,是全县养殖淡水鱼的基地。石脚上村廖氏。石脚上村位于富川东面,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全县养殖淡水鱼的基地。始祖是致政公,传至赞元,自明初迁入富川县石脚上村,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钟山县廖氏:珊瑚廖氏。珊瑚位于钟山县东家垌南端,因始祖敏珊、敏瑚而得名。珊瑚是东家垌一个大寨,现在廖氏人口约一万多人,主要集中居住在珊瑚狮山下周围。太始祖廖徐璧,字崇远,是昌公十七代裔孙,元末明初由南京珠玑巷南迁至广西平乐府。长子敏珊,次子敏瑚于明朝宣德年间移居钟山东家垌,开创珊瑚寨。后敏瑚移居湖北,敏珊世居珊瑚,子孙繁衍,枝繁叶茂。

贺县廖氏:莲塘口廖氏。贺县信都镇莲塘口廖氏,是崇德的后裔,是敬斋第九子思义的裔孙。信都镇莲塘口的开基祖是廖锦秀。锦秀生于清嘉庆年间,幼年随祖辈和父辈由广东兴宁迁居广东河源,又从河源迁广东肇庆府广宁县的清水坑和杨梅坪山区一带谋生。后历尽坎坷才找到莲塘口定居下来,艰苦创业,家道日兴。仁义镇福安村架简寨廖氏,开基祖廖仁龙是敬斋的第九子思义的后代。传至肇旺,由广宁县清水坑迁广西贺县仁义镇白石冲。肇旺的曾孙仁龙在民国初年从白石冲移居福安村架简寨。肇旺为移居贺县仁义镇的一世祖。

全州县廖氏:全州廖氏的始祖是廖国器公。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陷东京,宋室南渡。兖州太守廖国器公当时也带领数千百姓渡过长江经洞庭湖溯湘江而上,到达零陵,然后在今广西全州的龙水乡樟树脚安顿下来,就在这里定居了。后来子孙繁衍,分徙湘、桂等处。现在全州县的廖氏,就是国器公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全州县绍水镇的锁石岗村、赤兰老铺里、段美田村、赤兰铺、石塘堰、才湾乡乌石村、安和乡萝卜冲、安和乡沙国村、绵福村、小磐古村、贤山村、茶源村、蛇尾村、下村、新圩村、大口岩、杨岭村、廖家岭、界顶纳口村和两河乡的鲁水村、上宅新屋里村等处。现全州县廖氏宗族人口约有两万一千余人。

灌阳县廖氏:西山瑶族乡罗家村廖氏,是全州廖氏始祖国器公的后裔。开基祖登瀛公于十七世纪从全州县鲁荐瓦子脚移居灌阳西山罗家村。现已传至十五代。

融县廖氏氏:融县包括今融安、融水两县。融县廖氏主要分布在融安县浮石镇的西茶村、仁村、蒙洞、晚渚,东起乡的古黎,大良乡的木林,潭头乡的大境,城东乡的塘寨、大乐岗、大乐村,大巷乡的大巷,长安镇,桥板乡,沙子乡等自然屯和乡镇。融水县的廖氏主要分布在贝江边的小狮,和睦乡和大里,永乐乡的永乐及汪洞乡等地。融县廖氏均为外省籍人,在兵荒马乱或天灾人祸时逃荒避难而迁入融县的。如融安县浮石镇西茶村廖氏,就是广东大巷口鸡爪屯的廖椿公于乾隆、嘉庆年间只身逃荒而来繁衍的后代。融安大陆村廖氏,是湖南下石洞江口廖氏的后裔。

武宣县廖氏:宣武县廖氏人大多是廖盛泰的后裔。廖盛泰,原籍福建省莆田白石乡赖溪村人氏,生性刚强,少而博学,精通兵法,曾参加朱元璋的讨元起义军,为朱元璋所器重,授以都督、总兵之职。明朝建立后,奉命挥师西粤,荡平两广的残余反明势力,以功封广西御史都督清益将军。盛泰在广西期间,深爱武宣山清水秀,遂归莆田携眷来武宣三里乡定居于平安村(今旺村),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传至二十六代。盛泰的四世孙庆思有七个儿子:贵真、应广、师千、应州、应府、午养、奏奇。七兄弟分为七大房。

象州县廖氏:象州县廖氏大多是廖盛泰的后代。盛泰生一子总彩,总彩生子廖政,廖政生子庆思,庆思生七子,七兄弟分七大房。象州廖氏主要分布在马坪乡洞村、木堂村、朝南村、竹官村、回龙村、木怀村、古达村、和弄村,其塘、大塘,马坪街以及寺村、妙皇、大乐、罗秀二水品各乡镇。自盛泰至今,已传二十四代。

鹿寨县廖氏:中渡镇石龙村廖氏,石龙村廖氏是廖扶架的后裔。扶架约于清初偕其子持崔从广西柳州马平县五都迁修仁县龙虎村(今属利浦县),再从龙虎村迁居中渡县(今属鹿寨县)石龙村。扶架与持崔是石龙村廖氏的一世祖与二世祖。中渡镇黄腊廖氏,居住在古车村、塘头村、林村、中村、六洛村、大门村等六个自然村,其中以大门村人数最多。据老一辈人说,大门村廖氏始祖叫廖正乾,大约于明末清初由桂林地区永福县三皇乡清水塘迁来,塘头村廖氏始祖叫廖郎平,来自湖南武岗县。

阳朔县廖氏:福利镇洞心村廖氏,原籍湖南,于明成化年间迁入广西阳朔县富和里山尾村,始迁祖廖金生。明朝万历年间,由政郎公移迁洞心村定居,至今已历二十三代。

田东县廖氏:平马镇、林逢镇廖氏,主要聚居在乎马镇的街道、靖逸村、四平村,林逢镇那娄、中山、冻务、那录及布兵乡保利村等地,几乎都是江西廖氏后裔。据现存家谱及老人口述,此处廖氏始祖为宋朝号千四官源兴、千六官德兴兄弟,原籍江西省吉安泰和县城内道前街,堂号归“武威堂”。宋时迁至南宁府宣化县。清乾隆年间,传至踊螯公,率族人迁至今田东县平马镇靖逸村及林逢那娄屯创业定居。

平果县廖氏:鼻祖廖永忠,后裔在广西安居落户,子孙昌盛,遍布南宁、武鸣、隆安、平果、田东、田阳、上林、天等各地。先祖以庄官云南大理寺少卿,受珍官监察御史,应先官至中宪大夫。传至日胜,至果化州布思村定居,他就是布思村廖氏的太始祖。

12.贵州省:

威宁县廖氏:牛棚镇、迤那镇、斗古乡廖氏,牛棚镇、迤那镇、斗古乡位于威宁县西南部牛栏江的中上游,与云南接界。这里四山横卧,山清水秀,地处云贵高原。明清时期受土司管理,号称“威镇凉山都督府,管辖夷蛮九土司”,历来是个远离“王化”之地,长期受土司的高压统治。威宁县约有廖氏人口七千余人,主要分布在盐仓、二塘、龙场、金钟、猴场、草海、黑石、观风海、秀水、海拉、牛棚、迤那、斗古等十三个乡镇。威宁县廖氏始祖之一是时作公,原居湖广宝庆府武岗文版桥白马街柳树巷锣锅井。明初奉命人贵州“征剿夷蛮”,任“八大指挥”之一周国瑞的副总指挥,在平定“水西叛乱”等战役中立有战功,后定居在威宁北门水井湾,成为贵州省威宁廖氏开基始祖之一。新发乡廖氏,始祖文贤,原籍江西省清江县,后迁湖广衡州府衡山县司天辛辛街。文贤后裔隆发由湖广衡山县迁居贵州省威宁县二塘区小湾街。

六盘水市廖氏:钟山区大湾镇顶拉村廖氏,大湾镇小湾村廖氏始祖隆发之子孙。诗定之子书方,由大湾镇小湾村迁居威宁县二塘区顶拉冲子即现在的六盘水市大湾镇顶拉村。

赫章县廖氏:哲庄乡娃多村廖氏,哲庄乡娃多村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东北与镇雄头屯毗邻,东接毕节县放珠乡,南接赫章县平山乡。娃多村廖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始祖由江西吉安府迁到贵州毕节定居,后裔辗转迁至赫章县哲庄乡娃多村。

毕节市廖氏:放珠镇廖家院子廖氏,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太始祖尧汉公,曾任唐僖宗乾符年间的江南道都御史。子绍升任衡州太守,遂居家于衡州。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传至应松,应松是毕节放珠镇廖家院子廖氏的始祖。

13.四川省:

宜宾廖氏:远祖廖万八郎于明初由金陵迁湖广宝庆府邵阳县小东路富阳二都大山冲。清初四川遭兵燹后荒芜有年,康熙年间旨令调湖广之民人川开垦。国正公于康熙五十四年带领弟兄子侄人川。因人丁众多,一地难居,一半留住宜宾义下乡慈菇塘,一半迁居泸州忠信乡中背石。

14.云南省:

镇雄县廖氏:镇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云贵高原乌蒙山北麓,是云、贵、川三省交界地,自汉朝置县起,曾有“大雄古邦”之称。镇雄县廖氏有三百多户,一千三百多人,除部分在县城附近外,多数散居在坡头,大湾以萨、塘房、中屯、南台等地。镇雄廖氏大多是周文王的后裔。先祖登华,原居湖广麻城。其子廖鲁,因家遭冤难,避居贵州威宁州遵化里翟章坝。传至连山,于清道光年间移至镇雄县定居,为云南镇雄县廖氏始祖。银厂廖氏,先祖原籍湖广武昌汉阳,康熙年间迁至云南镇雄县。中屯乡廖氏,原籍湖广麻城孝感乡,太始祖是天源。传至应魁,在云贵交界处翟底河落业。中屯廖氏为应魁部分后裔。堰塘乡新场村廖氏,始祖仕扬,原籍江西省吉安府白马庙镇学院街乡廖家村,明朝初年迁至云南镇雄县堰塘乡落业。高山廖氏,是福建杭永廖氏始祖花公后裔,为花公之燕及的次子廖政的子孙。传至廷惠公之孙国生,自闽人蜀,居富顺兆化镇。国生子兆堂由蜀人黔。再传至顷德,迁云南镇雄县柳林。板桥镇廖氏,是明开国大将廖永忠的后裔。开基祖应寿,由四川泸州迁至云南镇雄县平坝立业。

15.香港:

香港上水乡廖氏:系出西晋子璋公。降及元末,其聚居于福建汀州之旁支中,有廖仲杰公,原名仲达,因避先祖讳,故改名仲杰。由闽迁粤,辗转南来,落籍新安,今改宝安县,遂成上水廖族开基祖。传至七世祖南沙公,与其侄润宇公共寻村址,合力建村,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建成围内村。围内村地呈长方形,围墙分有四斗,东斗子孙居围内村东面,西斗子孙居围内村西面,南斗居南,北斗居北,各居一方,从而形成上水乡三房四斗的格局。又立围于梧桐河上,因以上水乡为名。此后廖族生齿日繁,遂于村外建屋,由原有围内村,而分成今日之门口村、莆上村、大元村、中心村、上北村、下北村及兴仁村共八村,合称为上水乡。上水乡建有祖祠廖万石堂。六百余年来,人口增至四千余人。

今日廖氏族人以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广东等省为多,这五省廖氏约占全国廖氏人口的70%以上。

跟帖时间 2010-05-23 08:46:3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廖氏的各支始祖 -- 廖宝蕃:宝蕃公,宋季由闽之汀州迁上杭郭坊里。是为上杭廖氏始祖。

廖 氏:是族先世由江西而福建、而广东、清雍正二年,有进者,自广东兴宁迁居蜀之绵竹,父及诸弟七年后居于华阳新河堰。是为绵竹廖氏始祖。

廖 伯、廖延龄、廖延春:廖氏系出周文王子伯廖之后,十数世后至西晋镇压国大将军子璋,子璋又数十世至延龄、延春,居福建,以武威、太原分派,延龄迁江山珠山,延春裔孙应宗迁江山严河。是为镇安廖氏始祖。

跟帖时间 2010-05-23 08:42:3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