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26 16:23:02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27074 跟帖次数 11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远上古伏羲大帝下属之官黄龙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黄龙师,亦称黄龙、黄师、黄中官、龙师等,是传说中上古伏羲大帝所设置的官名,为中官。

传说,在伏羲为帝时,天上有瑞龙出现,因此伏羲以龙名任命属下官称。在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师者,长也,以龙纪其长官,故为龙师。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百官各隶其部,以中官为首。”

黄龙师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龙氏,后省文简称为单姓黄氏、龙氏等。子孙建黄国。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远古黄帝下属之官黄云,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黄云,是传说远古黄帝所设置的官名,为中官。

传说,在黄帝受命时,天上有瑞云出现,因此黄帝以云名任命属下官称。在史籍《集解》中记载:“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黄云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云氏,后省文简称为单姓黄氏、云氏等。子孙建黄国。



第三个渊源:源于少昊氏,出自远古黄夷氏族。属于以图腾为氏

在远古蒙昧洪荒时代的中国东部地区,有许多以鸟为图腾的原始人群,生活在这一广大地区,典籍称之为东夷。其中有九支氏族最为强盛,组成为部落联盟集团,史书称其为九夷。据史籍《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这九夷是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其中的黄夷氏族,就是黄氏的最古老的族源。

黄夷是因为崇拜黄鸟而得此名。其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远古时代,在燕山南面的古幽州一带,栖息着各种鸟类,其中有一种后人称为黄鹂、黄莺的黄鸟。这种黄鸟,不仅小巧精灵,色泽艳丽,而且叫声清脆,婉转悦耳。典籍《诗》的第一节这样描写:“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对于长期采集、狩猎在山林中的原始先民们来说,这小巧活泼的小黄鸟,它们成群地在空中林间飞腾、跳跃、呜叫,给先民们带来天籁般的谐趣和原始愉悦。他们对黄鸟的喜爱之情,转而变为尊敬,后来发展至顶礼膜拜,就把它当作自己氏族的守护神和标志,因而也就成为这一氏族的图腾。这个氏族就叫做黄鸟族、黄氏族,简称为黄夷、黄族、黄人,成为东夷族鸟夷的一支。

黄氏族人所居之地,地名多带黄字。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古代叫黄水,后来才改为“潢水”。史籍《热河志》第七十一卷这样介绍:“《新唐书》始作潢字,辽金史因之。《清一统志》原本谓别于西黄河,故曰潢。”后来,黄人由内蒙东部向东南部方向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之一的黄夷。今山东黄县东南部有古黄城,掖县南有黄山,兴博县有黄山,黄阜、济南西南部三十公里处也有黄山。这一带就是远古黄夷栖息活动的地区。

在东夷集团中,黄人的势力发展非常迅速,很快就成为东夷集团中势力强大的一支,因而被推尊为部落联盟首领。在野蛮时代中期,东夷部族集团由凤夷氏族的少昊金天氏为部落联盟大首领时,黄夷就与风夷结成了婚姻氏族,后来又加入了少昊部落。当时,东夷集团都普遍崇拜鸟。由于东夷集团大首领少昊氏族的图腾是凤,因此凤便成为百鸟之王,成为了神鸟。凤鸟中有一种雌性的鸟,叫做皇(后写作凰)。这种鸟与黄鸟一样,通身都鲜艳亮丽的黄色羽毛,而且这两种鸟名的读音完全相同。皇鸟是凤鸟的配偶,恰巧黄夷又是凤夷的婚姻氏族。这些相同、相似、相通之处,黄人便自然地用凰鸟来取代原来作为氏族图腾的普通小黄莺,崇拜的对象改成了凰鸟。这样,黄鸟变成了皇(凰)鸟,黄夷的图腾由黄鹂鸟变为金凤凰。

当历史进入到野蛮时代中期,大约是炎黄之世时,东方黄夷部落部分成员陆续内迁到了华北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尽是一片黄色:黄色的平原,黄色的山峦,还有横穿北部中国的黄色的大河,人们便崇拜起大地和大河并把这条河叫做黄河。

由于黄人内迁中原,用原本是黄鹂鸟的颜色“黄”字来指称大地的颜色,所以才有了《说文解字》的注释:“黄,地之色也”。

黄氏人加入东夷集团后,与少昊氏结成了婚姻氏族的关系。后来,少昊氏族势力越来越强大,少昊就成为东夷部落集团的大首领,这样,黄夷降而为少昊部落的附属氏族,它与少昊凤鸟族的关系也由婚姻氏族变为父子氏族。因此,黄夷便以少昊为本族始祖。《宋学士集》说:少昊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他被封于汾川,后世尊其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裔建立了沈、姒、蓐、黄等国,后被晋国一一灭掉,其中黄国的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氏的一支,晋国的黄渊便是其后裔。

少昊,大约生当炎黄之世,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关于他的事迹,各种典籍的记载不尽一致,光是他的名字,各种典籍就有很多种不同的写法,如“少昊”、“少皓”、“少皋”、“少嗥”、“睥”、“少阜”、“少晖”等,还有不同的称呼,如称为“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等。

据史籍《左传》、《帝王世纪》记载:少昊名叫挚。少昊的母亲,在史籍《帝王世纪》中说是“女节”,在史籍《拾遗记》中则说是“皇娥”。据史籍《春秋元命苞》记载:黄帝之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今河北盐山),女节在梦中幻觉这颗巨大的流星落在身上,意感而生下了少昊。史籍《拾遗记》第一卷中则更有一段神奇而缠绵的叙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当她来到穷桑的苍茫之浦时,遇到一位神童,他的容貌俊美绝俗,自称是白帝之子,即太白星之精。这位太白星化身的美少年,下凡降落在苍茫水边。他与皇娥相遇,便一见钟情。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瑟,皇娥依瑟而清歌,白帝子答歌,从此与皇娥嬉戏宴游,乐而忘归。享受了一段浪漫生活之后,皇娥便怀有身孕,后来生下一位圣子,取名叫“挚”。因生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又取名为“穷桑氏”,也叫“桑丘氏”,这就是黄氏的远古始祖。

少昊挚长大后,成为东夷族鸟夷的首领,后来氏族壮大,当上了东夷部落联盟首领,便从原来的住地穷桑迁都曲阜。

少昊族是古史上确切记载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史籍《左传》记载郯子谈上古的氏族标记时云:“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是说,少昊即位之日,有风飞集于庭,少昊氏认为这是祥瑞之兆,因此以凤鸟为族神,以凤鸟为图腾,以鸟给各个氏族命名,称自己氏族为“凤鸟氏”。史籍《拾遗记》也有与此大致相同的一段话:“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一号金天氏。时有五凤,随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

史籍《左传》中对少昊的功绩有比较具体的记载:“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大意是,凤鸟氏,就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玄鸟氏,是掌管春分秋分的官;伯赵氏,是掌管夏至冬至的官;青鸟氏,是掌管立春立夏的官;丹鸟氏,是掌管立秋立冬的官…改善器物用具,统一尺度容量,让百姓得到平均的。这段话记载了少昊测量天象、制定历法、发展生产、订立制度标准的功绩。在历正、司分、司至、司启、司闭这五种鸟宫中,比起司分(春分与秋分)、司至(夏至与冬至)、司启(上半年的立春与立夏)、司闭(下半年的立秋立冬)来,凤鸟氏是观象授时、确定历法的主体,故云“凤鸟氏历正”。这是少昊氏最大的功绩。史籍《路史》也说少昊氏是中国古代最早确定星宿的部族,曾“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有八宿”,还将北辰列为最尊贵的星位。后世以星宿定部族区域,以星定人,均源于此。少昊氏还是一个会创作乐曲的氏族,史称少昊曾作乐名曰《九渊》。

另外,大量的神话传说也以各种神异的方式叙述了少昊在测量天象、制定历法方面的主要功绩。史籍《帝王世纪》中说,少昊当东夷部落联盟领袖,一直当了一百年后才去世。



第四个渊源:源于皋陶氏,出自夏朝东夷族首领伯益,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伯益的父亲是皋陶。《潜夫论》中说:“梁、葛、江、黄…皆皋陶之后也。”

皋陶,名繇,字庭坚,是历史上著名的传说人物。据史籍《帝王世纪》的说法,他出生于曲阜少昊之墟。曲阜,偃地,故舜帝赐其为偃姓。据史籍《世本》和刘向所著的《说苑•君道》中,皋陶当上了大理之官,作五刑,即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传说他的外貌是青绿色,像一个削皮的瓜。他的嘴唇像鸟喙,是至诚的象征,能洞察人情,明白决狱。史籍《论衡•是应》中说皋陶治狱,当判决有疑时,就令獬豸决狱。传说中的獬豸,就是只有一只角的羊。据说它很有灵性,能分辨是非曲直,确认犯罪与否,如被疑对象有罪,獬豸就会以角顶触。这种办法很灵验,故典籍称其为“助狱为验”的“一角圣兽”,史书上说当时天下无虐刑,无冤狱,小人畏惧,天下太平。舜帝对他的成绩极为赞赏,便把他封于皋,所以,又叫皋繇。因为上古“陶”、“繇”读音相同,所以又写作皋陶、咎陶、咎繇。皋陶帮助夏禹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政权的领袖,夏禹很感激,便指定他为自己的接班人,正准备让位,但皋陶却于此时去世了。他逝世后葬在六地(今安徽六安)。古时那里还有皋陶墓,世人又称为公琴。

皋陶生了六个儿子(一说三个),长子大费(读音作bì),即伯益,是黄、赵、江、秦等姓的共同血缘祖先。

伯益,原姓伊氏,名益,字赜凯,又字虞余。他是传说中的一位大英雄。年轻时的伯益,就很聪明,有才智,史籍《吕氏春秋》说他发明了以封占卜岁时吉凶的方法,又最早发明打井取水。关于打井取水的事,有些典籍说得很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在史籍《淮南子》中说:“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由于伯益富有才华,夏禹就向当时中原氏族联盟政权首领帝舜推荐他,帝舜派他辅佐夏禹治水。在佐禹治水的过程中,他立下了大功,夏禹在治水成功后受赏时对舜说伯益也有功劳。舜便赐给伯益白色的旗旒,并说:“以后你的子孙一定会昌盛的!”舜的话果真灵验,后来伯益的后嗣非常繁盛发达。

在史籍《国语》上说,伯益能议百物,以佐帝舜。伯益来自东夷少昊鸟氏族,所以传说他能知禽兽之言,能与飞鸟通话,在史籍《汉书》中说:“伯益知禽兽。”在史籍《后汉书》中说:“伯益综声于鸟语。”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这与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上所言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的意思是相通的,所以舜曾任命他为虞官。而在史籍《孟子》中另有记载,说舜派遣伯益担任火官,伯益用火焚烧山泽,迫使猛兽逃匿,使过着畜牧流徙生活的人们从此过上了安居垦种的生活。后世尊他为保佑人们免遭猛兽伤害之神“百虫将军”,并修庙祭祀他,就是这个原因。

舜对伯益的十分信任和器重,便将自己美丽的小女姚氏嫁给了他,并且封伯益于费,所以伯益又叫大费,或叫费侯。

舜之后,夏禹继承了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禹对皋陶伯益父子都非常信任,先打算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皋陶,不意皋陶去世,后指定皋陶长子伯益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在晚年授政于益,让自己的儿子夏启为臣。夏禹在位十年,东巡会稽时逝世,临终遗言传位给伯益。传说伯益为夏禹守丧三年后,将王位避让给了夏启,自己在箕山之北隐居下来。在华夏族人的拥立下,夏启于是即天子之位。这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原来氏族社会“公天下”终于被阶级政权的“家天下”所取代,中国历史进入了文明时代。夏启即天子位以后,便开始消灭伯益的势力,在夏启六年,将伯益杀害。伯益逝世后,夏启以隆重之礼厚葬伯益,又“岁善牺牲以祠之”,即每年都以牺牲来祭祀他的亡灵。

伯益虽然被害,但他的家族后裔却十分繁荣昌盛,所分衍出黄氏、赵氏、江氏、秦氏等十多个姓氏,都尊他为始祖。



第五个渊源:源自黄国,出自夏朝时期的古黄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上古黄国有两个:一是豫地潢川黄国,二是晋地汾水黄国。

潢川黄国建国的时间是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朝初年。

潢川黄国为伯益后代所建,而伯益是被夏启杀害的。伯益逝世后,夏王朝与伯益后裔东夷族的斗争并未结束。作为伯益东夷集团的一支,黄国也一直参加了反抗夏王朝的斗争。这种斗争从夏启开始,一直持续到夏朝第八代国王姒芬时期,《竹书纪年》有这样的记载:“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畎夷…黄夷、白夷…风夷。”这里所说的黄夷,已不是远古炎黄时代的黄夷黄鸟氏族,而是指夏朝的潢川黄国。至夏芬时期,潢川黄国已被夏王朝所征服。

被征服的潢川黄国,后来又有许多人参加了商族灭夏的斗争。公元前十六世纪,原来属于东夷集团的殷商部族在杰出首领成汤的领导下不断强盛起来,最后消灭了夏王朝,建立起历史上强大的殷商帝国。潢川黄国与商族同属原东夷集团,都受夏王朝的压迫,因此,当商族兴起、夏商鼎革之时,潢川黄国人便立即参加了商族反夏、灭夏的斗争。商王朝建立后,潢川黄国成为了商王朝时期的小盟国。

两周之际,潢川黄国势力有所发展,它与淮水流域的同族,原东夷集团的江、道、柏、弦等诸嬴姓国结成同盟,并成为东夷诸嬴姓小国的盟主。它还通过与周王朝封在汉阳地区的同族姬姓诸国的联婚,以改善与周王朝及中原各国的关系。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南方的荆蛮楚国日益强大,对淮、汉流域诸小国的威胁也日益严重,因此,潢川黄国更进一步加强与嬴姓诸国的同盟,又与汉东的姬姓随国结成同盟,共同抵抗楚国的威胁和侵略。公元前704年“楚子会诸侯,黄、随不会”。黄、随两国的抵制,使楚国大为恼火,便在这一年派蓬章出使潢川黄国进行谴责,同时派大军攻打潢川黄国的盟友随国。

史籍《春秋》中记载:周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潢川黄国与相邻的同姓小国江国一起参加了齐侯主持的贯(今山东曹县)之盟会,次年又参加阳谷(今山东阳谷)之盟,从此与中原齐、宋、郑、卫、鲁等诸侯国结成了反楚同盟。公元前656年潢川黄国与齐、鲁、宋、卫、江等盟国一起攻打亲楚的陈国。次年,楚国便进行报复,决定灭掉潢川黄国。但潢川黄国的统治者自恃与中原大国有同盟关系,又有齐、宋等中原大国的庇护,所以,没有作战略防御。公元前648年,楚成王以潢川黄国不向楚王纳贡为借口,大举入侵潢川黄国。因潢川黄国既不设防,盟国又坐视不救,结果以惨败告终。历史上建国长达一千四百余年的古老潢川黄国,至此被楚国灭亡。

关于古潢川黄国故城的地理位置,据考古调查和考证,古潢川黄国故城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地区潢川县西北部六公里淮水之南、潢河西岸的隆古乡。潢川黄国故城遗址至今仍在,保存完好,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城内遍布春秋时代的遗址遗物,鼎足、鬲足、铜镞、瓦当俯拾皆是。1978年文物普查时,在故城内发现青铜冶炼、制造作坊十二处之多,还出土了一批铜器残片。城西,则是一片密集的墓葬区。

1983年在河南潢川之南的光山县城旁宝相寺发掘了古潢川黄国国君黄君孟夫妇的合葬墓。墓主是春秋早期潢川黄国灭亡前的某一任君主黄君孟夫妇。黄君孟其人,经传无载,也不见于谱牒。墓中夫妇都是三重棺,即内椁、外椁、内棺。黄君孟的夫人孟姬,是某一周同姓国大贵族之女,生前高贵,故逝世后陪葬享受了与国君相等的规格。黄君孟夫妇墓中还出土了不少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竹木漆器、丝织片,共二百余件。其中最多的是玉器,而且精美绝伦,这是其他诸侯国墓所没有的现象。黄君孟的随葬器物共七十件,其中玉器为五十四件;黄夫人棺中的随葬器物共一百六十九件,其中玉器一百三十一件。玉器中,又是佩玉为主,造型是生动写实的虎、鱼、蚕、人首等形状,还有兽面纹、窃曲纹等繁复古朴的玉器,十多件色彩艳丽的玛瑙串饰。从这些玲珑剔透、造型精美的大批玉器中,可以看出潢川黄国极高的琢玉水平。潢川黄国在春秋前期与姬姓国有联姻和结盟关系。潢川黄国在周朝被封为子爵,所以国君自称“黄君”或“黄子”。

晋地汾水黄国是少昊裔孙台骀的后裔建立的。少昊去世后,黄帝集团的颛顼取代了少昊的部落联盟首领权,原少昊部落的许多鸟夷氏族纷纷向中原内地迁徙,有的还加入到中原华夏颛顼集团。据史籍《左传》记载,少昊的裔子(嬴)昧,做了华夏部落颛顼的水官。昧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台骀。台骀像他的父亲昧一样,很善于治水。当时,汾、洮两河水涝成灾,久治不好。颛顼派善于治水的台骀前去治理。台骀采取疏导和障堵相结合的办法治水治河,很有成效。汾、洮两水治好后,人民得以安居。为了嘉奖台骀治理汾、洮的大功,颛顼便将汾川流域封给他作采邑。台骀去世后,人们感怀其功德,尊他为汾水之神。以后,台骀的后裔,在这里建立了沈、姒、蓐、黄四个小邦国。黄夷建立的汾水黄国,是其中杰出的一个。所在之地汾、洮,汾水即今山西汾水,洮水为今山西闻喜县涑水河上游的洮水。洮水北岸、绛县西部十五公里有地名横水(即黄水),旁有一溪名横水,又叫黄水,是洮水的支流。这一带便是古汾水黄国的故地。至春秋早期,周人在这里建立的晋国强大起来,兼并这里的小邦国,汾水黄国也被晋国所灭。

嬴姓汾水黄国被灭之后,黄人以国为氏,姓黄氏,成为历史上黄氏宗族的族源之一。这支嬴姓黄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今山西一带。春秋时,黄氏宗族的许多成员在晋国做官任职,如晋国贵族大臣黄渊,就是此支黄氏的后裔。不过,此支黄氏的后代宗族潺弱,载于典籍史书的人物仅见黄渊一人。这支晋地汾水黄国之后的黄氏,后来日见衰落而至于消失。

故而,天下黄氏,都公认其祖根在河南潢川。



第六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颛顼的曾孙陆终的子孙的封地黄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中国上古有三皇五帝的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与后来的黄氏有直接的血源关系。颛顼实际上是上古的一个部落首领,号高阳氏,相传他出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曾任命重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任命黎为北正之官,掌管民事。可见颛顼的部落已经有了国家政权的雏形。颛顼怒触不周山的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据《淮南子•原道》记载,颛顼曾与共工争帝,颛顼不胜,怒触不周山,而不周山是天的西北部支柱,它的崩毁造成天向西倾斜,江河遂向东流去。颛顼的曾孙陆终娶鬼方之女。传说此女长期怀孕而不生产,十一年后,其左肋裂开,生出了三个儿子,同样右肋也生出了三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成了许多氏,其中之一为赢氏。

嬴氏又分成了十四个分支,其中之一即黄氏。陆终的子孙在周武王灭商之后被封于黄,其都城在光州定城西六公里,即今河南潢川县西。由于黄国与楚国邻近,所以长期依附于楚国。其实从血缘上看,楚国王族与黄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楚国的祖先是陆终的第六子季连,即从其母肋下生出来的儿子之一。周文王时季连的后裔鬻熊为周文王师,由于这个原因,周成王便封其子于丹阳,从此建立了楚国。楚国强大以后,便不断扩张疆土,消灭了周围许多小国。公元前648年黄国终于被楚国灭亡了。黄国灭亡后,其国人不忘故国,遂以黄为姓。他们虽然分散于各地,但多距原黄国不远,其中在江夏(今湖北新洲西部)一带聚居最多,故后人遂以江夏为黄氏的郡望。

陆终始祖之说相当普遍,尤盛于浙、川、滇、黔、桂、台湾等省,氏学经典《元和氏纂》中明言:“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在以陆终为始祖之说中,黄氏家谱中还出现了几种与此紧密相关而又不尽相同的说法。

一是以陆终之子为始祖,如广东《开平黄氏族谱》宋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的谱序说:“我黄氏,派出陆终之季子讳云者,轩辕黄帝七世孙也。”

另一种情况是以陆终之孙为始祖,如《中国文化百科全书》“氏族”章所引台湾《黄氏宗谱》以陆终长子昆吾之子高为黄氏一世祖。

还有一种很特别的情况,如《新安黄氏会通谱》中,并列陆终及其后裔四人:陆终、樊(陆终之子)、梁(樊之后,事周武王)、缗(梁泽之后)。在陆终的子孙后裔中,有相当数量的黄氏家谱都南部陆为公为一世大始祖。



第七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吴国黄池,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史籍《春秋·哀十四年》中记载:“哀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黄池,为春秋晚期吴国之地,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大公圩一带,地处水阳江、青山河、青戈江交汇处,西南两面与长江巨埠芜湖隔河相望,是吴国北境重镇,历代皆为与楚国频繁接兵之处,在历史上的宋朝理宗赵昀时期曾有“丹阳”之称。

战国初期的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国,黄池归越国。一百十八年后的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宣王熊良夫灭越国,黄池又归楚国。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灭楚国,黄池成为秦王朝当涂县辖下的一个镇。

越灭吴时,黄池有姬姓人以故居为姓氏,称黄氏;楚灭越时,黄池又有姒姓人以故居为姓氏,称黄氏;秦灭楚时,黄池又有芈姓人以故居为姓氏,称黄氏。

黄池黄氏,出三姓之源,是为鞍山黄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黄渊,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黄渊,氏春秋时期晋国栾氏集团中箕氏家族的亲信干将,是公卿大夫箕遗的属下大夫。

春秋末期,箕遗因在晋国的势力越来越小,权利被一再削弱,因此准备反叛。

周简王姬夷二十年(晋平公姬彪六年,公元前552年),晋国的公卿大夫箕遗联合了黄渊、孔嘉父(孔子的祖先)三人合力作乱,计划败露,被晋平公借赵武子为代表的赵氏家族势力击败并处死。

在典籍《国语·晋语》中记载:“平公六年,箕遗及黄渊、嘉父作乱,不克而死。”详细过程在《东周列国志》中有记载。

在黄渊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黄氏,其后代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威信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谱》之语:“渊公字好善,迁居黄岗之地,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第九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秦、汉、魏时期内廷之官黄门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黄门郎,是秦朝时期设置的内廷官员,由于在禁宫黄门之内办公,有宦官、非宦官两类,称作黄门郎,皆是帝王亲信。

到汉末魏、晋朝时期,机构改称为“黄枢”,后统一改为“门下省”,官员仍称黄门郎。

在“门下省”中,设置有诸多黄门郎的官职称谓,例如黄门、黄门丞、黄门从丞、黄门监、黄门都监、黄门署长、黄门令、黄门侍郎、黄门从官等等,权利颇大,多为光禄勋,势力熏天。

在黄门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黄门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黄氏、门氏,是黄氏、门氏的重要姓氏来源之一。



第十个渊源:源于官位,出晋朝时期官吏黄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晋朝时期,由于散骑常侍、侍郎、侍中、黄门侍郎等经常与平尚书共同奏事,因此世人统称这些官吏为“黄散”,成为一种官称,为帝王所用。每当帝王属下有亲信推荐的人才入堂,应对得宜,便多“宣补黄散”,享受内廷官吏待遇,可以直接入内为帝王国君出谋划策。

在黄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称为姓氏者,称黄氏,其中不乏北地匈奴、氐、羌、鲜卑、突厥等少数民族首领。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晋朝时期官吏伝屏睿?粲谝怨僦俺莆轿?稀?

伝屏睿?墙??逼诮?谰?凶ㄖ罢乒艿弁醭甸?墓僭敝?疲??实圩钗?捉??顺械5墓傥唬?腔鹿佟?黄令同时掌管皇宫禁卫之正宫大门、大道,以及帝王出游时所行途径的一应安全事务,官权颇大。

据史籍《杜氏通典》中记载:“伝屏睿??伲?鱽舆金根车。”

在伝屏畹暮笠嶙铀镏校?幸韵茸娴墓俪莆?帐险撸?苹剖希?来?啻?两瘛?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唐朝时期官吏黄阁,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黄阁、黄扉,是唐朝时期“门下省”官员“给事中”的俗称,由于这些官员时常在宫廷大内做事,频繁亲近皇帝,加之“门下省”的衙门是唯一具有黄颜色的,因此称其为“黄阁”、“黄扉”。

在给事中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称为姓氏者,称黄氏,世代相传至今。最有意思的是,在唐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唯有唐朝时期“门下省”黄氏后裔的姓氏不必顾虑违讳,皆因“大唐国威”世为历代封建帝王所尊崇之故。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元朝时期蒙古官吏黄台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黄台吉,亦称为洪台吉、鸿台吉、珲台吉、欢台吉等,实际上是汉化的蒙古语,就是“皇太子”之义。

起初,黄台吉为蒙古大汗之储君、太子的称谓,后逐渐成为蒙古贵族多用的称号。非太子者,只要家族显赫、身份权势足够,亦可使用“黄台吉”之称,成为官号,逐渐失去其原本的含义,因此,后来被汉化为汉姓黄氏。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⑴.王改黄氏:

上古音黄、王相同,今天中国仍有一些地方黄、王不分。据史籍《舆地纪胜》第一百二十八卷记载:“闽州越地…皆蛇种,有王姓,谓林、黄等是其裔。”可知古老闽越王姓中有一部分是因音读混淆而改姓黄。又据《幼学堂文稿•黄忠桓公墓碑》记载:明朝末年著名抗清英雄黄得功,安徽合肥人,本姓王,后改姓黄,迁开原卫,封靖南王,后以身殉国。

⑵.陆改黄氏:

浙江富阳黄氏始祖黄公望,本姓陆,名坚,少孤,依永嘉黄氏,遂改其姓名。后迁富阳,其裔为富阳黄氏。

⑶.巫改黄氏:

巫、黄,古音近似。据史籍《江西通志稿》记载:宋末进士巫双瑞,为理宗公主驸马,元人灭宋时自杀而亡。元朝追杀宋室王亲国戚,巫氏后裔遂改巫为黄。今江西石城郭北黄氏,即巫双瑞后裔。

⑷.丁改黄氏:

元朝著名文学家黄溍之父黄铸,本姓丁,为丁应复之子,人继义乌人黄塄为后,遂改姓黄,生子黄溍。今浙江义乌黄氏多为其后。

⑸.吴改黄氏:

据清总理大臣吴廷芳所撰《续修宗谱序》记载:桐城谢河黄氏始祖黄全三,本姓吴,为延陵季子吴季札后裔,原籍鄱阳,元末迁居桐城。为避徭役之苦,投靠亲戚鹿城黄氏,后遂改姓黄,成为今桐城黄氏的一派始祖。

⑹.金改黄氏:

据史籍《棠溪黄氏族谱序》记载,南宋初,有金姓武将镇守江西临川,居临川城西。后金氏的一位祖先,因逃难而易金为黄。宋隆兴年间,有金氏后裔黄细二迁居崇仁县颖秀乡棠溪,成为棠溪黄氏始祖。

⑺.范改黄氏:

在史籍《桐江集》中记载:邵武人黄洽,本姓范,婺州兰谿人,嗣黄氏为后,遂改姓黄。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壮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南地区百越夷族黄洞蛮,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黄洞蛮”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黄氏之源。历史上的少数民族黄氏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闽州越地的越族黄氏。历史上少数民族黄氏的产生,完全是汉族黄氏宗族与各少数民族融合、同化的结果。这一融合同化过程,早在黄国灭亡之后就开始了。

公元前648年楚国灭黄国,黄氏遗民们被楚国征服者强制驱逐出潢川故土,接着便大规模向东南部、西南部和广大江南地区迁徙。数百年后,至秦汉时期,黄氏遗民们已散处于江南、闽粤和湘、鄂、川、黔交界地带的广大地区。先秦时期,楚国江南的这些地区是当时的巴、濮、蛮、越等少数民族生活和栖息之地,因而被人们视为“南蛮荒服”的不毛之地。黄氏遗民南迁江南后,因长期与当地的土著蛮越杂居生活,到秦汉以后便有一部分黄国遗民被完全同化而融合到土著蛮越民族中去了,形成中国南方蛮越土著民族中的黄氏。

黄洞蛮兴于南北朝、盛于唐朝中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闻名的少数民族黄氏。六朝隋唐时期的黄洞蛮是由汉魏时期南方蛮越黄氏族姓发展演变而成。它的形成时间大约是在陈朝。史籍《陈书》中记载:“天嘉五年(公元564年),世祖使湘州刺史华皎征衡州黄洞。”又说:“仍迁衡州平南府司马,破黄洞蛮贼有功。”这就是“黄洞蛮”之史的最早出处。黄洞蛮,也写作“黄峒蛮”,是指黄氏的溪洞蛮夷。由于汉族封建政权不断征伐和拓展,生活于湘南岭北的一部分黄洞蛮也被迫随着其他蛮越民族一起不断向南迁徙。至隋唐时期,他们已广布于岭南两广地区,成为这一时期岭南少数民族西原蛮、乌浒夷等蛮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黄洞蛮的势力不断增强,故《新唐书·西原蛮传》有这样的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西原蛮中的黄氏家族,与韦氏、侬氏两姓共同控制了十余州。后有韦氏、周氏不肯依附,黄氏即行攻击,把这两个家族势力一直驱赶到了海边。

生活于岭南地区的黄洞蛮,不仅受到唐王朝沉重的赋役剥削,而且深受以买卖僚蛮人为奴再输于内地的“僚市”之害。至德元年(公元756年),黄洞蛮首领黄乾曜在黄峒(今广西大新)聚众起义,得到了陆州(今广西钦州)、朱兰(今广西东兰)、武阳(今广西罗城)等一百余洞西原蛮僚的积极响应,拥众二十万,先后攻陷桂管十八州,席卷广西数千里地,声势浩大。黄乾曜又建立起强大的政权机构,自称中越王,并以武承斐、韦敬简为帅,公然与唐王朝分庭抗礼,坚持起义斗争达四年之久。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大唐王朝派大军镇压,同时采取分化瓦解政策,经过大小二百余战,才将起义镇压,黄乾曜等首领被斩首,余部归顺了唐朝。

后来,黄洞蛮与唐王朝的关系趋于缓和,黄氏峒僚中部分子弟便走出山峒,参加了大唐王朝的科举考试,有的因此加入了读书做官的行列。

公元八世纪末九世纪初,岭南蛮洞黄氏势力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又迅速强盛起来。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黄洞蛮首领黄少卿、黄少高兄弟在厂‘西黄洞聚众起义反唐。唐王朝调遣大军镇压,起义军失利后被迫接受招安。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唐王朝特任命黄少卿为归顺州刺史(今广西靖西),其弟黄少高为有州刺史。不久,黄少卿兄弟再次率部起义,接连攻占十八州之地,席卷广西南部部和广东西南部部广大地区,纵横岭南两广,公开与唐朝分庭抗礼,其声威远振宇内。

唐文宗李昂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年),大唐王朝以经略史董昌龄、董兰父子为帅,采取剿抚齐下的政策,终于征平反叛的各洞势力,收复了黄氏所占的十八州,给黄洞蛮以沉重的打击。从此黄洞蛮一蹶不振,黄氏势力元气大伤,族姓成员大多奔散,有的走出山寨,融人汉族;有的南逃至越南,成为今日越南京族中的大姓;有的逃奔至湖南、贵州,成为后世当地侗族、布依族大姓。而留居广西的黄洞余部,则多归太州刺史黄伯管辖,其后裔演变成今日广西壮族黄氏。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黄乌罗特氏,亦称璜郭罗特氏、洪鄂罗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elot Hala,后多冠汉姓为黄氏。

⑵.蒙古族煌古台氏,亦称皇古罗特氏,源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次子组建的晃豁坛氏,世居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uanggut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黄氏。



第十七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回族黄氏,是少数蒲氏回族人为避元朝末期“反色目”诛杀之祸而改为黄氏。

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故而蒲氏回族人将“黄”字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氏。

黄氏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第十八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记载:

⑴.满族鄂济氏,满语为Wegi Hala,达斡尔族共有姓氏,汉义“森林”,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乌喇(今吉林永吉)、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松花江、黑龙江沿岸,后多冠汉姓为鄂氏、敖氏、陈氏、黄氏。

⑵.满族广佳喇氏,满语为Guanggiyara Hala,亦称广佳氏,瓜尔佳拉氏,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广吉喇,以姓为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黄氏、广氏、考氏。金国末期,蒙古有广吉喇部,经常骚扰北境,疑为该部后裔。

⑶.满族黄佳氏,满语为Huanggiya Hala,世居贝珲山秦(今吉林蛟河东张广才岭)、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土默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凌河(今辽宁锦县)。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蒙古族黄佳氏多冠汉姓为黄氏。

⑷.满族伊喇氏,亦称伊拉喇氏,即引用契丹国姓耶律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移喇部,满语为Ilan Hala,汉义“三”,世居三姓(今黑龙江依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刘氏、王氏、肖氏、萧氏、李氏、黄氏、白氏。

⑸.满族吴扎拉氏,满语为Wudala Hala,新满洲部族,发源于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人数很多,后分衍有四支汉姓,即黄氏、紫氏、红氏、白氏。



第十九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满族乌雅氏,亦称吴雅氏,锡伯族源出古辽西鞑靼乌丸部,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德尔吉穆湖(今黑龙江虎林),是锡伯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满族则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延部,在金国时期为女真兀颜部,满语为Uya Hala,汉义“猪”,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

锡伯族、满族乌雅氏,在清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黄氏、吴氏、乌氏、穆氏、包氏、鲍氏、邵氏、朱氏、牛氏等。



第二十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土家族、苗族、傣族、维吾尔族、畲族、羌族、侗族、赫哲族、黎族、彝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黄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黄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伯益、陆终、黄渊、黄歇、黄香、吴全三、丁铸、巫双瑞、陆坚、范洽等等。

黄立众 [蹉跎人生] -- 黄立众,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1960年被开除学籍。回到家乡后恰逢“大跃进”期间,农民生活困难,黄立众决定组织“劳动党”,想通过暴力途径改变现状。1961年,黄立众被逮捕,公社缴获了“劳动党党章”、军事搏斗知识教材等罪证。1971年,黄立众被判处死刑。

黄立众,字美琦,号立众,曾用名黄道河,曾化名赵为民。1936年12月7日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昆山乡芦塘黄村。195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1958年8月被开除团籍,1960年6月被开除学籍。黄立众被开除回家后,因户口本上注明了开除原因,觉得很没面子,在回家乘铜陵至无为土桥的轮渡上,一气之下,将户口本扔进长江,曾先后去过芜湖、上海、南昌、长沙等城市找工作,均因没有户口证明无功而返,被迫在家务农。

黄立众曾组织社员外流以求生存,但由于地方民兵看管过严,只有6人外流成功,其中包括黄立众的弟弟黄和道。而且当时地方法纪荡然无存,地方干部违法乱纪,任意捆绑、吊打社员和克扣社员饭票,普通百姓毫无民主自由可言。由于粮食供应不足,又没有外流机会,许多社员只有坐以待毙,家乡到处都见饿死人现象。正如他后来所交待的那样:“回到家,因户口失落,到处找工作,四处碰壁,于是被迫与社员一起参加劳动,…几两米的生活不是人受的,我们县的死亡率就高达27%。于是我就拿起阶级斗争理论,唤起人民群众为自己的生存权作斗争”。

总之就是这样,黄耳闻目睹农村农民生活困难,而且当地农民也经常向他反映地方干部横行霸道,群众生活困难问题,但农民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他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份子,有责任向上级政府反映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于是调查民情,搜集农村粮食产量、人口死亡数字、口粮标准、干部作风、群众劳动情绪等材料,组织社员上访,向公社反映,要求政府解决困难。由于社员胆小怕事,他自己又是地主成分不宜上访而未果,看到许多农民被活活饿死,其他农民仍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黄立众决定自己组织“劳动党”,想通过暴力途径来改变现状。

黄立众首先发展自己认为可靠的骨干成员,然后利用这些骨干成员筹建“劳动党”组织机构,自己幕后策划指挥,成立特别委员会、党委会和区委会,在区委会下面设立支部和小组。特别委员会负责与各区委员会联系工作,党委会负责审核和批准入党成员名单,区委会负责宣传和政务工作。还计划在当地小村庄建立“自卫团”,在大村庄建立“保卫团”,并从中选拔正规军和游击队,在各村设正、副村长,在群众中发展“农协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组织(还打算雇用转业军人做军事顾问。由于该案及时被破获,这些组织仅具雏形,有的还在筹画之中,没来得及成立)。

黄立众发展成员的方式是通过熟人、亲戚朋友来发展联络的。先由他自己发展骨干成员,再由骨干成员分别向各处发展其他成员。要求参加者填写入党申请书,也可叫人代写。后来为了加快发展速度,口头报名即算是加入“劳动党”,甚至也可由别人代替报名参加“劳动党”。申请加入“劳动党”的人必须由劳动党成员介绍,本人鉴字和按手印,青年、妇女都允许参加。党费五分、一毛随便给,完全视其本人的生活状况和自愿决定。“劳动党”的活动经费,一部分是来自党费,一部分是木匠组成员节衣缩食和卖柴草积蓄的钱。黄立众还非常注重向外地发展,要其弟黄和道利用外流机会到淮北濉溪市发展。其发展原则正如黄立众所说,“要冲破一个集体到另一个集体去,这样全国就像一挂爆竹,编起来就可以一起爆炸”。为了与外地联系方便,在枞阳县、土桥等地建立了联络站。

在“劳动党”组织初具雏形后,黄立众亲自撰写“致全国同胞书”、“关于人民群众就是力量问题”和其他宣传材料,制定“党纲党章”、“惩治官僚主义临时条例”、“入党申请书”和“土地纲领”,等一系列“劳动党”组织理论,同时编制歌谣,刻写传单,进行宣传,动员社员加入“劳动党”组织。

针对当时农民的生活情况,黄立众编写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歌谣,对农民的困苦情况进行宣传,如“政府说得都好听,口口声声为人民。我农民实在难忍,哎哟,哎哟,我农民实在难忍;四两米稀饭照见鬼魂,浮肿病到处流行,田里草长得比人深。一亩七斤、八斤,哎哟,哎哟,一亩七斤、八斤”。在田头地间向当地社员宣传参加“劳动党”的好处,如妇女一天只干8小时活,月经期不下地劳动。对农民说目前的困难不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在社会主义大家庭,就应该得到救济。并引用黑格尔的话说:“人民是大地之王,一切政党,其理论政策都是人民的工具,当它丧失了工具作用时,人民将它一脚踢开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他说目前的困难不仅仅是下面的官僚主义的错,这还是上级党的错。告诉群众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活动。

他还向“劳动党”成员说,这个组织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没得吃,我们就要想办法,想偷的办法,偷不著,放一把火,一起来抢。据笔者走访得知,黄立众本人和当地群众尽管有这种想法,但是由于民兵看管过严,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这样做,这只不过是群众在饥饿的驱使下一种莽撞的想法而已。他还讲饿死了许多人,以后找公社算账,去惩办那些吊、捆、打、骂社员的官僚主义干部。

除此之外,“劳动党”组织还购买油印机,刻写标语、宣传单,其标语和宣传弹内容有“还我民主”、“还我自由”、“反对打人骂人”、“反对夜间干活”、“要吃饱饭”等。要求解决群众粮食和冬天生活问题,要求增加粮食,改变粮食政策。

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利用社员想摆脱困境的迫切愿望和大多数社员的愚昧无知及农村中的资讯闭塞状况,黄立众说自己是北京大学派下来成立“劳动党”的,他是三县调查员,下来调查农村群众生活的,上面有彭德怀领导,省里有省副书记张恺帆领导。为了煽动群众的情绪,制造恐慌气氛和混乱局面,“劳动党”还利用当时国际形势和大陆同台湾的紧张关系,大肆散布谣言,如“毛主席不爱人民,人民饿死完了”,“美国很快就要同苏联打仗了”,“国民党飞机送粮,在襄安(无为县属下的一个镇)丢了兵,在福建丢面粉了”,“飞机来了不要怕,不是丢传单,就是丢面粉,不是丢饼子,就是丢红糖”,“上海活动了,南京活动了。飞机运粮到景德镇,还丢灰面”,“劳动党爱人民,共产党不给人吃”,“福建被台湾打过去了,上海、南京爆炸了,台湾飞机炸的”等等。尽管没有资料表明是黄立众亲自杜撰、传播和散布这些谣言,但有资料证明,确有“劳动党”成员在传播和散布这些谣言。

在发展武装方面,1961年元旦,黄立众利用熟人关系到无为县县城大量搜集、侦查无为县城军警布置情况,以及县公安局、民警二支队人数和武器种类等军事装备情况。曾动员土桥公社民兵教员潘荣明,让其答应在暴动时,利用职权将土桥公社民兵使用的一梃机枪和三十六支步枪全部献给暴动人员使用,并打制一批刀矛。如果武器不够,一旦暴动发生后,就有甚么用甚么,如在田里做事手里拿著锄头,就用锄头,拿著鍁就用鍁。暴动时,一家老小全部上。同时准备在暴动时,散发传单,对解放军进行思想宣传,企图让解放军掉转枪口。

暴动的时间确定在61年春节,黄立众开列了将要杀害的地方干部名单。布置徐长松抢夺临湖大队枪支,借木匠组作掩护特制八把斧子作为杀人武器,又召集焦兆祥等12人成立突击队,准备以500人攻打生产队、大队和昆山公社,以500人攻打普济墟农场(今属铜陵市,为关押犯人的劳改农场),劫夺犯人,扩大暴动力量。两支队伍汇合后再攻打无城,入山(大别山余脉一直延伸至无为县西南境内)展开游击战争。其计划周密而详细。正如黄立众后来所交代的,“原准备发展到一百万人才暴动,本来发展特别快,发展的社会条件非常好。可后来社员要求快点暴动,我打算将人数缩小到15000人才行动。准备足够力量全面行动,首先建立政权,建立武装斗争,将公社干部监禁起来,对那些罪大恶极、贪污腐化干部不客气,实行饿死政策,并建立自卫队来保卫人民胜利果实。对人民解放军采取说服办法,讲清我们不是造反,而是没有办法,来瓦解人民解放军…”

由此可知,黄立众组织的“中国劳动党”,组织严密,纲领明确。至破案时,不到3个月时间,共发展成员119人,散布当时牛埠区昆山、汪田、民权、湖陇、练溪、洪巷6个公社和湖陇镇,波及无为、枞阳、濉溪三个3个县、市。从其成员构成来看,有地主11人,富农3人,坏分子3人,土匪1人,伪三青团分队长1人,地主子弟9人,小刀会会员1人,兵痞3人,被清洗干部12人,被开除学生1人,共45人,占该案成员总数38%。基层干部中少数政治上动摇的分子,也参加了这个组织,其中有木匠组组长1人,生产组长2人,民兵干部5人,社办工厂车间主任1人,生产队会计2名,共11人。其中还有共产党员2人,共青团员5人,基干民兵8人,普通民兵37人。这个组织共有骨干分子28人,包括主犯1人。其中有三青团分队队长1人,地主子弟5人,被清洗干部5人,计11名,占骨干分子总数39%,其他皆为农民。14其参加人员社会成份的多样性,涉及面之广,在秘密状况下,短时间内参加人数之多,甚至还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加入,也正说明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以黄立众为首的“劳动党”反党反政府案件被破获后,在无为县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劳动党”组织和成员受到无为县政府和公检法部门的沉重打击和严肃处理。经无为县委拟处,芜湖中级人民法院(当时无为县隶属于芜湖地区,后改隶属于巢湖地区)同意,判处黄立众死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吴舜臣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他人有9人被判3至7年有期徒刑。

黄立众本人自入狱后,无为县人民法院曾多次组织法官对其进行审讯,无奈黄的政治理论修养太深,常常针贬时弊,慷慨陈词,始终不肯认错,并在狱中组织号犯,冲击监狱,写“反动黑诗”,如(1)五言:“饿死千千万,家家无鼠粮。感时天落泪,悲来风癫狂。大道埋枪炮,羊肠伏虎狼。何当再北上,奏本给太阳。”(2)焦面诗:“一步一陷井,井井埋活人。先生教学生,为民要忠诚。饿死千千万,为何不动心?”(3)菩萨蛮:“铁幕难买自由贵,青春誓给人民累。饿死地灰悲,遍野尸骨堆。今朝还杀人,龙心何时碎?莫学秦始皇,快获真舜尧。”

此外,黄还利用节省下来的草纸来记写他的思想。经狱警多次教育而仍不悔改,再以装疯卖傻以求保释出狱,继以绝食、自尽以示威,坚持“造反有理,革命无罪”,写信给毛主席,要求狱中领导代其向省和中央上诉,自1961年至1970年在无为监狱关押期间,其生活基本如此。

此后,随著政治形势的发展,在深入调查“劳动党”案件的过程中,对“劳动党”组织的审查和处罚力度也在加大。197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无为县公检法军事管制小组刑事判决书(62)刑字第27号判决书判决首犯黄立众死刑,立即执行;判处主犯吴舜臣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他同案犯7人分别被判处3至10年有期徒刑;8人被判管制2至5年;9人被判为反革命分子、监督生产;有11人被判为反革命集团成员;有83人不定为反革命集团成员。给无为县社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即使那些没有被划为反革命集团成员的“劳动党”成员后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地方干部的批斗和迫害,那些被判刑的“劳动党”成员不仅自己本人遭受打击,连他们的家属、亲戚及朋友都受到牵连,据《无为县志》记载,1968年,安徽省无为县牛埠区汪田、湖陇、练溪、洪巷公社和湖陇镇在清理阶级队伍中,错把一些人打成反革命组织“劳动党”。这个案件涉及12个生产大队,牵连180多人,关押70人达100多天,造成严重后果。15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

跟帖时间 2012-05-22 15:46:4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admin

黄氏的帝王国君 -- 黄 巢:(公元?~884年),曹州冤句人(今山东菏泽,一说曹县)。著名唐朝末期农民起义领袖,大齐政权缔造者,在位时间从公元881~884年为期三年,终年岁数待考。

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

唐懿宗咸通末~至唐僖宗乾符初(公元860~879年),连岁凶荒,黄河以南尤其严重。农民起义纷纷爆发。

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初,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发动起义,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农历5月,黄巢与同族兄弟、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募众数千响应。接着王仙芝、黄巢两军会合,协同作战,东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就西向进攻洛阳周围地区。唐统治者急调大军夹击。

王仙芝、黄巢乃于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农历10月间南趋唐州(今河南泌阳)、邓州(今河南邓县),以后又活动于今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反复冲击敌人。同年底,蕲州(今湖北蕲春)刺史裴偓对王仙芝进行诱降,王仙芝动摇,欲受唐官职。黄巢指斥他说:起初我们共立大誓,横行天下,现在你独自取官降敌,广大群众何所归宿!因怒击伤王仙芝的脑袋。王仙芝畏众怒,不敢受唐命,遂与黄巢分兵作战。黄巢率军北上,攻克郓州(今山东东平)、沂州等地。以后王、黄虽曾一度合攻宋州(今河南商丘),不久又分兵。

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战死,尚让率余部奔亳州(今安徽亳州)与黄巢所部会合,推黄巢为黄王,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署置官属。从此,黄巢成为起义军的最高领导人。两支义军会合后,势力又见壮大。黄巢再度北上,克沂、濮等州,然后沿黄河南岸西进,“欲窥东都(洛阳)”,唐朝急调军队增援东都。黄巢知攻东都无望,于是引兵南下,渡过长江,东趋下游。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遭到镇海(今江苏镇江)节度使高骈部将张璘、梁缵的阻击,义军乃转由浙江南进,开山路七百里,进入福建,攻克福州(今福建建安)。

黄巢在福州地区大力打击官僚、地主,杀了顽固不化的“处士”周朴。后率大军沿海岸南进,于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农历9月攻占岭南重镇广州。

经过大约两个月的休整,黄巢在这年冬又率领大军北伐,自号“义军都统”,并发表文告,宣布即将打入关中,指斥唐朝以宦官掌握朝政,纲纪紊乱,朝臣与宦官勾结,贿赂公行;还宣布义军禁令,禁止刺史广殖财产,县令犯赃者全族处斩。他所指责的都是当时极弊,深得群众拥护。义军拥众数十万,从桂州(今广西桂林)出发,乘大筏沿湘江顺流北上,攻克潭州(今湖南长沙),又下江陵(今湖北江陵)。本欲乘胜进兵中原,直趋关中,但至荆门(今湖北荆门)时为唐将领刘巨容所败,乃转而东进。于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农历5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击毙淮南(今江苏扬州)节度使高骈的骁将张璘。

农历7月,自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长江东岸)飞渡长江。高骈与唐廷有矛盾,又慑于义军声威,虽拥兵十余万,但保境而已,不敢出战。黄巢渡江后以破竹之势跨越淮河,于11月占领东都洛阳。进军途中,义军“整众而行,不剽财货”,沿途群众纷纷参加义军,众达百万。入洛阳城后,义军劳问居民,闾里晏然。黄巢北攻时,还特意转牒唐朝各镇兵将:你们各宜守垒,勿犯我兵锋。我将入东都,到京师向皇帝问罪,与你们无涉。这些话分化了敌人营垒,所以兵行无阻。

黄巢在东都并未久留,随即转旗西指,于年底突破潼关(今陕西潼关)天险,最后攻下了京师长安。唐僖宗和大宦官田令孜南逃成都。

义军入城之日,向贫民散发财物,并由大将军尚让向群众宣布:“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农历12月13日(公元881年1月16日)黄巢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原唐朝官员,四品以下酌情留用,三品以上全部罢官。其中枢主要官员有:尚让为太尉兼中书令,赵璋为侍中;原唐官崔璆和杨希古并同平章事(即宰相);孟楷、盖洪为尚书左、右仆射,兼军容使(掌管近卫军队);翰林学士中还有著名诗人皮日休。黄巢在长安执行严惩皇族、公卿的政策,唐宗室留长安者几无遗类,义军查获降官张直方夹壁中隐藏的高官显贵百余人后,全部处死。大齐政权还没收富豪的财产,号称“淘物”,富室皆赤脚而行。次年,唐军曾一度攻入长安,义军暂时撤出,当夜反攻,将唐军驱逐出城。

但黄巢既未派大军追击唐僖宗,也没有首先全力歼灭分镇关中的唐朝禁军,大齐政权也缺乏必要的经济政策,生产、财政均无着落。这样,敌我力量对比就逐渐发生了不利于义军的变化。关中地主坚壁清野,使大齐政权陷入严重的缺粮困境;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大齐的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朱温叛变降敌;沙陀族李克用应唐朝的乞援,率劲旅一万七千人南下;敌方军力大大增强。这时,黄巢发现困守关中已很不利,乃于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农历4月东撤,攻逼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节度使秦宗权战败,投降黄巢。

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农历6月间,黄巢率领义军开始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守将赵犨顽抗,义军久攻不克,这时朱温和李克用又先后前来增援赵犨,黄巢遂于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农历4月撤围,逾汴而北,途中又遇到唐徐州节度使时溥的阻击,作战不利,最后退至狼虎谷(今山东莱芜)。不久于农历6月17日兵败自杀(一说被其外甥林言所杀),历时九年多的唐末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至此结束。

不久后,大唐王朝即告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

跟帖时间 2010-02-26 17:20:2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黄氏的历史名人(三) -- 黄仁霖:(公元1901~1983年),江西安义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联合勤务总司令(公元1955年月~1959年2月)。

东吴大学毕业,美国田纳西州梵特贝尔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历任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干事、职业夜校校长。参与组建励志社,并任总干事,先后在南昌、成都、兰州、赣州,长沙、沈阳等地设立励志社分社,为中央统计调查局骨干分子。

黄仁霖是宋美龄嫡系中的嫡系,这可以从他的出身窥其全貌。黄仁霖的岳父是余日章,余先生是一位牧师,在宋美龄嫁给蒋中正时,曾经为宋主持婚礼。原先,宋家是希望请江长川牧师主持,但江牧师不愿为蒋中正帮这个忙,只有请余日章帮忙。由于余日章慨然应允,日后,在黄仁霖成为余牧师的女婿时,宋美龄为了报答余日章这份恩情,当然义不容辞地负起照顾余牧师女婿的责任。(注:但据黄仁霖自己的回忆录写道:“很多人以为我参加政府工作,是经由宋美龄介绍的,但是,实际上,我只在慕尔堂里认识她,孔祥熙博士才是提携我进入政府工作的人。”)黄仁霖的回忆录中写道:“就在那一晚,我搭火车到南京,我有少数几位朋友,以前是青年会的干事,现在孔博士的部里工作,他们立即把我带进去晋见部长,如我所料,孔博士很高兴地接见了我。我告诉了他,我的一些遭遇,他很诚恳地告诉我说:‘仁霖,我想青年会的工作范围,不足以供你去发展你的才干,我要告诉你一个新的机会,在那里,你有极庞大的领域可以发展,蒋总司令要创办一种运动,名叫励志社(英文简称OMEA即军官道德励进会)。这是总司令的一个观念,因为在军事作战中,征服一些城市和省份并不难,但要改变人心,却很不容易。他想要发起一个运动,以此来改变他的军官和学生们的心理和行为。’孔博士说,总司令正要他找一个人到军营里推动这个运动。他说:‘我想,你做这个工作非常适宜,而且你可以完全无拘束地放手去做这项工作,而且发展前途无可限量。’”

黄仁霖曾经在基督教青年会工作,本身也是基督教徒,奉派到“励志社”任职,所以对蒋中正提出那些和基督教的一些清规戒律相似的规矩,履行起来并没有很大的困难,而且还因为黄仁霖有留美的经历,因而在作法上十分具创意。在“励志社”,许多军官和学生终于学会了如何遵守礼仪和现代的生活习惯,例如若是有人随地吐痰,黄仁霖就交待下面的人,在每扇门的背后,放一个小拖把,只要有人进了“励志社”大门,老习惯不改,任意就是一口浓痰吐在地上的话,便会有“励志社”的同仁,拿着一把拖把把吐在地上的痰拖干净,然后再对吐痰的人加以劝导。这样日子一久,便再也没有人好意思敢于在“励志社”吐痰了。

黄仁霖知道蒋中正和宋美龄夫妇对军官们的衣着是否整洁十分重视,特地在“励志社门口放置了一副镜子,镜子的旁边还悬挂了一则标语,写着“整衣冠”,要进入“励志社”的朋友们,都能事前修整衣冠,不使服装零乱有碍观瞻。黄仁霖引进了不少美国式的东西进“励志社”,比如,他把从美国留学时代看到的自助餐用餐方法,引进到“励志社”,使这种吃法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种用餐法,并且逐渐风行。黄仁霖还引进了西方的淋浴方法,在“励志社”的浴室里,就设计了一套只能盛水5加仑的桶子,让军官和学生可以尝尝洗淋浴的滋味,可是,又不浪费水。1937年黄仁霖出任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干事,曾组成军事委员会战地服务团及伤兵慰问组。

1943年随侍蒋中正出席开罗会议。1947年赴美考察军事后勤业务,旋出任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副司令。黄仁霖一直为宋美龄手下大将,宋美龄对外的联系,常由黄仁霖负责。

退台后,黄仁霖于1954年擢升“联勤司令”,任期至1959年1月。1954年五月黄仁霖等会同美军顾问麦克唐纳少校戡定台北县中和乡为经校新址。6月1日,军需训练班扩充而成立财务学校,校址仍为松山需训班原址。

1955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军衔。

1958年黄仁霖出任台湾东吴大学董事长。9月,外双溪新校址之教学大楼建筑完成部分学系迁入新校舍上课。1959年任招商局董事长。

1961年黄仁霖出席墨西哥国际港埠会议,并当选为会长。1965年出任驻巴拿马“大使”十年,后旅居美国,获美国奥立佛脱及俄克拉荷马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曾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中央评议委员。

1983年,黄仁霖在台北病逝,终年八十二岁。著有《黄仁霖》回忆录。



黄幸强:(公元1931~今),湖南安乡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台湾省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陆军总司令,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陆军官校第步科第二十三期、“陆军指挥科参谋学院”正规班1971年班、“三军大学战争学院”正规班1980年班毕业。

1972年任第三十三师第九十七旅旅长。1973年4月任第三十三师师长。1977年2月任第一二七师师长。1980年11月任陆军官校教育长。

1981年7月任第五十八军中将军长。1982年3月任第四十三军军长兼澎湖防卫司令部司令。1983年7月任陆军官校校长。1985年任第八军团司令。1987年4月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1987年12月2日晋升陆军二级上将。

1988年6月任陆军总司令。1991年6月~1993年7月任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

1993年7月~1994年7月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1994年8月任驻希腊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1988年7月当选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



黄慕松:(公元1884~1937年),广东梅县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中华民国广东省政府主席,1937年3月20日在广东逝世。1937年4月12日追赠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大学校长。早年肄业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后入广东武备学堂,毕业后选派去口本留学。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炮工学院。此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任广东黄埔陆军小学教官、校长。

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民军参谋长。民国成立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总统府军咨府(后改参谋本部)第五局局长。1913年任国防考察委员,曾赴蒙古、新疆实地考察。回京历任陆地测量总局局长。后再度日本。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

1918年冬,赴英国留学,并在德法两国考察,历时两年。回国后,任中俄界务公署参议兼中俄会议专门委员,并兼交通部路线审查会主任。

1925年5月任军务善后委员会委员。同年南下广州任粤军总司令部编审委员会委员长兼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副主任。

1927年6月7日至7月29日代理陆军大学校长。同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8月任参谋本部测量总局局长。

1930年再度代理陆军大学校长。不久奉派去英国出席万国航空会议、第四届万国测量家联合会会议、第三届万国航空摄影测量会议,并作为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出席国际军缩会议。

1931年12月26日任参谋本部参谋次长。同年12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被推选中央海外党务委员。1932年9月26日任参谋本部第一厅厅长。1933年4月,28日特任薪疆宣慰使,处理新疆事变,9月任陆军大学校长,同年底任新疆省党部指导委员长。

1933年藏历12月30日(民国二十二年12月21日),十三世达赖喇嘛园寂,司伦(在特殊情况下,可代行摄政王职权)朗顿·贡嘎旺秋立即电告达赖驻南京办事处处长贡觉久乃和孜仲·曲培土旦,令他们火速向国民党中央政府报告。国民党中央政府对此极为重视,在南京为达赖喇嘛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复电朗顿·贡嘎旺秋,向西藏全体僧俗官员及人民表示慰问。同时,准备派代表团来藏致祭。次年4月,以参谋本部次长黄慕松为首的国民党中央政府代表团,由南京出发,到成都又做了一番准备之后,经康定、甘孜、德格、太昭,于8月28日抵达拉萨。孜噶(专为达赖办事的机构)委派曾谆(布达拉知宾)拉丁·阿旺扎巴(原达赖驻南京办事处官员,后返藏),雪噶(专为摄政王办事的机构)委派卓尼(秘书)哲阿·洛桑顿珠,噶厦委派色新·洛桑顿珠等三人为代表,明天出发到墨竹工卡等候迎接。

色新·洛桑顿珠及佣人一行,于第二天从拉萨出发,夜宿蔡德庆(在达孜县所在地),次日黎明,前往墨竹工卡,到达后即指令墨竹工卡宗本派人到几十里外察看情况。下午,派出的人回来报告说:“代表团业已到仁青岭(现格桑兵站一带),明日中午左右可到墨竹工卡。”次日10:00许,色新·洛桑顿珠等代表和墨竹工卡宗本穿戴礼服。孜噶、雪噶代表身着僧官服饰,内着马蹄袖短褂、腰系红色缎带、挂笔套、脚穿紫红色朝靴,色新·洛桑顿珠身着噶厦七品官礼服,头戴碗口大小的黄色呢帽,身穿枣红色长外套、系腰带、挂笔套、脚着枣红色朝靴;色新·洛桑顿珠等束整衣冠,携带阿细哈达,乘快马到墨竹工卡前两公里处恭候代表团。12:00许,远方出现了一列整齐的轿队,前拥后簇,威武异常,渐近再看,共有轿子十顶左右。最前面的一顶大轿是用绿色缎子围裹,轿檐四周缀有丝线红缨,轿窗嵌有玻璃。轿夫是从四川雇用的汉族人,身穿毛兰布便衫,头戴斗笠,脚穿黑布鞋,步调整齐,轿身平稳。轿队后面有大队人马,驮运和肩挑大批物资。轿队到后,色新·洛桑顿珠立即将手中的哈达高高举起,以示欢迎。代表团翻译官询问色新·洛桑顿珠来此之意,色新·洛桑顿珠回答:“是西藏地方政府孜、雪、噶三大机构的代表,奉命前来迎接代表团,求见黄长官。”经翻译官禀报后,将色新·洛桑顿珠三人引向前去,色新·洛桑顿珠手捧哈达稳步行至第一顶轿前。翻译官向色新·洛桑顿珠介绍说:“这就是代表团团长黄慕松先生。”

黄慕松专使下轿后,其池官员也相继下轿,色新·洛桑顿珠依次向黄慕松和其他官员敬献哈达。黄慕松大约五十多岁,言谈平静深沉,颇有气魄,俨然一位要员。他接过哈达后,点头微笑,对翻译官说:“谢谢西藏地方政府。”话毕,上轿。随同黄慕松来藏的卫队约两个排,五十多人。此外,还带有一杂技团。

色新·洛桑顿珠三人先策马赶回墨竹工卡,令该宗速备人马食宿,便即刻返回拉萨,向噶厦汇报前往墨竹工卡迎接中央政府代表团的情况,禀明朝表团后天到达。翌日,噶厦派员在拉萨东郊的贡本塘搭起一顶十分华丽的大帐篷,铺设彩色绚丽的卡垫,陈设精巧茶具。黄专使和噶厦的席位设在正中。四品和小四品以及五品、七品官员等,也依照常规安排了座位。

28日上午,噶伦朗穷巴和彭雪以及各级俗官,穿着礼服,佩戴整齐,按各自的品位,在贡本塘恭候黄慕松专使的到来。11时许,黄慕松专使衣着整齐,仪容庄重到达贡本塘,噶伦们将他迎进帐篷之后,黄慕松专使和噶伦互献哈达,互致问候。接着,苏德巴(噶厦大司膳)恭献茶饭(即人参果米饭)。食毕,黄慕松专使起立,全体官员也随之起立。这时,贝勒措科(现拉萨地毯厂所在地)军乐齐鸣,迎接中央政府代表团的藏军列队向黄慕松专使行军礼,黄慕松专使满面笑容,点头回礼,然后上轿。

黄慕松专使一行到达拉萨后,下榻于八角街南侧的吉堆巴人院,即国民党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的所在地。第二天,噶伦赤门巴、朗穷巴、强金·土旦夏加和彭雪巴等高级官员,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前往谒见黄慕松,黄慕松专使和部分官员在门口迎接,进屋后,互献哈达,地方政府代表把酥油、肉、米、面、鸡、鸡蛋等礼物敬献给中央政府代表团。会见时,为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担任翻译的,是曾在北京雍和宫当过方丈的大喇嘛,他在北京住过很长时间,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而且和国民党中央代表团的某些官员素有交往。

几天后,黄慕松一行到摄政王热振和司伦朗顿·贡嘎旺秋等重要官员的府上回拜,赠送了丝绸、锦缎等礼物。同时派代表向地方政府各机关和官员分赠了礼物,这些礼物除丝绸、锦缎外,还有黄慕松身着国民党官服的照片以及搪瓷制作的国民党党徽。9月23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的授礼和册封仪式,由总堪布代授玉册、玉印。接着,黄慕松同各位噶伦共商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日期、仪式及其他事项。

1934年10月1日,在布达拉宫达赖喇嘛灵堂举行了致祭仪式。参加人员计有国民党政府代表团成员,地方政府有摄政王热振·土登江白益西丹巴坚赞、司伦朗顿·贡嘎旺秋,各位噶伦以及地方政府各级僧俗官员和三大寺活佛、堪布等。黄慕松与司伦平坐,待其他官员按品级依次就座后,即进茶饭。

黄慕松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的其他官员,身穿藏青色大宫花缎的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脚穿黑布鞋。灵堂内设有十三世达赖生前宝座,宝座上供奉着达赖披氅,宝座右边放有金桌茶几,茶桌的边沿嵌有贵重的珍珠宝石;大厅中间的木柱上挂有金丝缎做的各式挂幡;四周墙壁上挂有佛像和“唐噶”(即画轴)…大厅富丽堂皇,庄严肃穆。

11点,开始举行致祭仪式。黄慕松起立,全体也随之起立。仪式的第一项是黄慕松将一包捐助修建达赖灵塔的黄金敬献在达赖宝座金桌茶几上,同时敬献金制茶架和茶碗盖等器皿。全场脱帽,司仪高呼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接着,黄慕松代表国民党中央政府追封十三世达赖为“护国弘化普慈园觉大师”。仪式完毕,全体人员依次步出大厅。

随后,噶厦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国民党中央政府代表团全体人员。黄慕松也设宴答谢。与色新·洛桑顿珠参加了宴会,黄慕松的随从翻译与色新·洛桑顿珠同桌,他是一位二十多岁的汉族青年,说一口流利的拉萨话,他让大家“不要客气,请吃!”色新·洛桑顿珠对其产生了仰慕之情,心想:“这个年轻人是从哪里学的藏话呢?”便顺口向他提了我的想法,他说:“我生在拉萨,后随父母回内地,现在军队中任连长。”

第二天晚上,民国中央政府代表团举行晚会,为大家演出杂技。后来也常为噶厦官员们演出,据说很精彩,色新·洛桑顿珠因为忙于各项事务,一次也未看成,很是遗憾。

黄慕松在藏期间组建了国民党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设立了电台,建立了国立拉萨小学以及诊疗所和一所气象台。

1934年11月28日,黄慕松一行结束了在拉萨的使命,西藏地方政府在西郊“吉彩卢定”(清朝建立的接官厅),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参加欢送的有两名噶伦以及七品以上的僧俗官员,黄慕松一行在雄壮的军乐声中启程,取道印度返回南京。1935年3月15日黄慕松任蒙藏委负会委员长。此次活动,加强了民国中央政府与西藏之间的关系。

1935年4月4日黄慕松晋升陆军中将军衔,同年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7月29日出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委员。

1937年3月20日,黄慕松在广东去世,终年五十四岁。4月12日,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追赠上将军衔。遗著有《黄慕松先生遗著》。



黄旭初:(公元1892~1975年),广西容县杨村镇东华村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华民国广西省保安司令,桂林市绥靖公署副主任。1937年9月2日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曾任旅长、师长、绥靖公署副主任,中将加上将衔。1931年起,连任广西省主席十九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

黄旭初父名黄人光,号寅生,晚清秀才,曾任广西同正县(今广西扶绥县)县长。母覃氏。黄旭初兄弟四人,其排行第二。兄黄萌初,弟黄晓初、黄旦初。家有良田十数亩,家道小康。黄人光以设塾授徒为业,黄旭初幼随其父读书近十年,黄人光课读从严,黄旭初亦刻苦攻读,因此,黄旭初对国学有相当基础。

1906年黄旭初进容县简易师范学习。1908年7月入苍梧长洲蚕业学堂读书。1911辛亥革命爆发,广西革命军兴,黄旭初弃文就武,由苍梧赴柳州参加革命军。1912年2月,他又从柳州到桂林,入广西陆军速成学校学习。1914年初,黄旭初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由于成绩优异,得由学校保送,入北京中国陆军大学第四期深造。这期间,袁世凯称帝,黄旭初在陆大与同学陈良佐暗中支持广西讨袁护国。

1917年初,黄旭初在陆大毕业后,分配回广西在谭浩明的督军署任参谋。同年5月,督军署成立广西陆军模范营,以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马晓军为营长。黄旭初为上尉连长。黄绍竑、白崇禧等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在该营充中尉连附。1917年冬,黄旭初随军出湘,参加护法战争。模范营改编为湘粤桂联军总司令部队卫队第一营,黄旭初仍充任上尉连长。1918年桂军从湘北败退湘南,卫队第一营改编为护国民革命军队第一支队第一营,黄旭初升充少校营附。

1919年桂军从湖南败退回桂,第一营扩编为广西陆军第一师第二团,马晓军为团长,黄旭初为该团少校团副,黄绍竑、白崇禧在该团分任营连长。1920年黄旭初兼任营长,秘密参加了“同志会”。1921年6月任桂军督军署中校参谋。同年8月,任广西军政署科长。1922年任广西陆军第五独立旅参谋。1923年任定桂军参谋长。1924年任广西陆军第一军参谋长。1925年任广西陆军第一纵队司令官。

1926年广西年接受广州国民政府领导,广西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黄旭初出任第七军第四族长。1927年7月任第七军第六师师长。8月10日黄旭初率师从韶关开往江西会昌堵击共产党“八一”南昌起义军。同年任第十五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

1929年4月蒋桂在武汉发生战争。蒋中正决心消灭桂系。1930年任广西总司令部军事委员会委员,黄旭初随李宗仁参加中原大战。1930年8月,任第十五军军长。1931年5月27日受广州“非常会议”国民政府任命为广西省主席兼第十五军军长。1931年6月辞去第十军军长职务。7月1日,黄旭初在南宁正式就任广西省政府主席。

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1月16日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后任广西省党部执行委员。1933年任广西省党部常务委员。1935年1月兼任广西大学校长。同年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9月2日任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同年入庐山训练团第二期。1938年兼任三民主义青年团广西支团部主任。1941年9月任全国水利委员会委员。

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8月兼任广西省保安司令。1947年任广西省党部主任委员。同年9月22日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广西省监督。

1949年5月18日兼任桂林绥靖公署副主任。同年12月2日由南宁飞海南岛,后去香港寓居。其后曾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

1975年11月18日,黄旭初在香港去世,终年八十四岁。著有《我的母亲》。



黄绍竑:(公元1895~1966年),字季宽,广西容县黎村镇珊萃村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中华民国浙江省政府主席,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37年9月2日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中将加上将军衔。曾任军长、战区副司令长官、广西省政府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湖北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内政部长、交通部长、国民党中央监察院副院长、监察委员、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季员、军事委员。

黄绍竑的家族为容县望族,父亲黄玉梁为晚清举人,精通医理。母钟氏。兄弟五人,即绍端、绍彦、绍琦、绍竦、绍竑,姐两人,妹三人。

黄绍竑早年入广西陆军小学第四期,与李宗仁、白崇禧同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随学生北伐敢死队赴武昌参战。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16年毕业后回广西陆荣廷部第一师任职。1917年5月任广西陆军模范营马晓军部连副,同年10月参加护法运动,升任连长。1921年任田南警备司令马晓军部第一营营长,1922年任“广西自治军”第二路第三支队司令。1923年2月任沈鸿英部第八旅旅长。1923年6月底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讨贼军第一军军长。1924年11月代表李宗仁去广州商谈统一事宜。同月23日经廖仲恺、许崇禧统一广西。1926年1月16日黄绍竑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

1926年3月19日广西军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后,黄绍竑任第七军党代表。1926年6月1日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北伐战争时,留守广西。1927年4月2日李济深、黄绍竑应蒋中正急电邀约,由粤抵沪,参加“清党”密会。会后急电黄旭初等告以“清党”决策。1927年5月任中央政治会议广州政治分会委员。7月6日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30日桂军黄绍竑部七个团集结白鹅圩附近,企图截击“八一”南昌起义部队。9月任国民政府委员。同年应李济深之请任第八路军副总指挥,编组了第十五军,任军长,在汕头、潮州截击贺龙、叶挺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

1929年桂系与南京国民政府关系破裂。11月黄绍竑、李宗仁、白崇禧三个在广西成立护党救国民革命军队,黄任逼军长、兼广西省省长。1930年支持反蒋的中原大战。大战失败后,桂军残部退回广西。此时,黄脱离桂系,去南京面见蒋中正后赴香港、菲律宾旅行。1932年2月18日任国民政府委员,5月3日任内政部次长兼代交通部部长。1933年出任弱平军事分会参谋团参谋长,5月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同日方作外交交涉。

1934年12月12日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35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1936年12月2日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全省保安司令。1937年任庐山军官训练团总队长。芦沟桥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作战)部长,8月调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9月2日任中将加上将衔。同年11月26日复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1942年9月28日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6年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1947年6月6日任监察院副院长。1949年4月,黄绍竑任国民党当局和平谈判代表团代表到北平参加与中共和平谈判。他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希望结束战争,恢复和平,并由和谈代表团推定他回南京,劝告国民党当局接受“和平协定”,终因南京国民党当局拒绝接受“和平协定”,导致和谈破裂。对此,他深为不满,随即去香港,联合四十四位国民党人士,在香港发表《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与国民党政府公开决裂。

1949年8月,他由香港到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法案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兼和平解放台湾工和委员副主任等职。

1957年,黄绍竑曾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后经过复查,已予改正。文化大革命斯间,黄绍竑因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于1966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一岁。黄绍竑的追悼会于1980年12月31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

黄绍竑著有《五十自述》一书。



黄琪翔:(公元1898~),字御行,广东梅县水车墟茶山乡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中国战区抗日远征军副司令长官,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6年6月13日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北伐名将。黄家祖先世代务农。茶山乡在梅江上游,地处僻壤,山多田少,生活困难。他的父亲黄富霖,被迫远渡南洋谋生,在海外经营小商贩,其后改营“水客”业,替邻亲华侨捎带信款或物品,往来于梅县、香港、新加坡、印尼之间,借获微利以维持家小生活。母亲刘桂伍居乡务农,勤俭持家。

黄琪翔童年时在村塾就学,1910年在其族叔黄钧选创办的梅县务本中学读书,其后列广州进优级师范附中求学。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活。

从1912年至1919年间,黄琪翔由广东陆军小学毕业,升入武昌第二预备学校,后来加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学习期间,他由于聪颖过人,成绩优异,为师友所期许。保定军校毕业后,派任边防军第一师炮兵团排长。1920年调回保定军校任分队长。

1921年孙中山在广东就任非常大总统,举行北伐。黄琪翔受革命思想影响,并因为北洋军阀政府黑暗,财政困穷,一般军政人员欠薪欠饷,生活无着,即于1922年辞去保定军校职务,回到广东参加革命。其时孙中山北伐进军江西,粤军第一师全部参加北伐。黄琪翔到广州就就任粤军第一师少校参谋,留后方办事处。陈炯明叛变,北伐军回师讨逆失败,粤军第一师辗转回到西江候命。黄琪翔应辎重营营长张发奎之邀任该营少校营附。不久该营改为该师第二团第三营。从此黄琪翔与张发奎共事直到大革命失败离开第四军为止。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住宣言中指出了中国之现状及其前途,重新阐述三民主义的真谛,制定党纲及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定国民革命的任务为: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建设三民主义的新中国。不久又颁布建国大纲。同年11月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开国民会议,以谋国家之统一与建设;废除不平等条约,以谋国家的独立与自由。并指出国民革命将分两步走,第一步使武力与国民相结合;第二步使武力化为国民之武力,永绝军阀与帝国主义之祸根。当时的粤军第一师在邓演达推动下,各级军官都曾认真学习这些革命文献,受到很大影响。粤军第一师当年所以能成为革命的中坚,原因就在于此。由于一方面受这种革命理论的指引,另一方面因常与邓演达共同作战,被邓演达的革命意志和艰苦战斗精神,感染日深,使黄琪翔在革命战争过程中对孙中山的信仰和革命思想的认识逐步发展。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大元帅府,领导革命。在整顿粤军中,由于张发奎升为第一师独立团团长,黄琪翔也跟着升为中校团附。同年4、5月间参加讨伐沈鸿英的清远战役和围攻肇庆城战役;11月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柏塘战役。其时粤局仍极混乱,外有陈炯明盘踞东江不断进扰,邓本殷、申葆藩盘踞南路、高雷、海南岛负隅抗命;内则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部盘踞广州市和附近各县,阳奉阴违,不听指挥。为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亟须扫荡叛逆,统一粤局,广州革命政府乃于1925年春举行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黄琪翔任粤军第一师第一旅第一团(团长张发奎)第三营营长,参加第一次东征。当东征军分路出击时,蒋中正指挥的黄埔军校教导团追至鲤湖、棉湖一带,受到陈军林虎部的猛力抵抗,遂急调粤军第一师第一旅陈铭枢部迅由海丰的六平墟经河田向安流进攻兴宁,断敌后路。黄琪翔率领第三营为前锋,急向陈军总指挥林虎所在地的兴宁挺进。其时,陈军林虎部刘志陆、黄任寰、王业兴、王定华等部两万余人正集结向东征军作包围反击。黄琪翔率部到达兴宁附近神光山下,时已天黑,乃在当地宿营,准备翌晨相机进取兴宁县城。而当时陈军主力亦向兴宁移动,冀于拂晓抵达神光山,与原在神光山巅设防之陈军取得联系。但张(发奎)团一、二营在登山夺取阵地时,即与敌遭遇激战。是时晨雾迷潆,黄琪翔闻神光山枪声甚密,知悉己军尚未夺得山头阵地,而该山是控制兴宁城之制高点,夺得该山,则兴宁城之守敌不攻自破。黄琪翔乃率部直绕敌后,将敌黄琪翔旅包围击败,俘敌甚众,夺下神光山,并即移师援助第二团在普济桥渡河。林虎见大势已去,遂漏夜率残部向江西逃窜。事后蒋中正和苏俄顾问加伦将军到前线视察,对是役机动作战官兵,极为赞赏。

第一次东征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即把陈炯明部击溃,逼残敌流窜于闽赣边境。东征军回师广州,又解决了滇、桂军全部武装,奠定了革命根据地。

1925年7月,在广州成立的国民政府将驻粤各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粤军第一师扩充为第四军。张发奎升任独立旅旅长,黄升任该旅第二团团长。8月间,叛军陈炯明部乘东征军回师讨伐滇、桂军时,又窜扰潮、梅、惠粤东地区,于是国民革命军又作第二次东征。独立旅参与作战协同友军向东扫荡,由惠阳趋紫金严击敌右侧。敌人回窜潮梅之后,仍有2万余人,还积极作负隅布防。东征军推进当中,遇敌于紫金县龙窝墟,谭曙卿部第三师溃败,总指挥蒋中正慌忙后退。敌军由蓝塘趋安墩,来势汹汹。独立旅正由惠阳趋紫金途中,与敌相遇,时敌兵力十倍于我,在实力大相悬殊下,黄挥军冲杀,突破敌阵数处。随后援军赶到,协力猛攻,激战至次日始将敌击溃。是役敌方主力虽被击溃,而独立旅损失亦重,计阵亡营长罗子良,连排长十数人,士兵则伤亡数百。第二次东征迅速进占潮、梅各地,陈炯明部复向闽赣边境溃散。

与此同时,盘踞在广东南路各属附逆作乱的邓本殷部,乘机出兵侵犯恩平、开平、台山、新会各县,广州国民政府遂令李济深为南征军总指挥,率部南征。在这期间,第十二师师长梁鸿林因愤蒋中正驱逐许崇智、扣押梁鸿楷,竟哗变而去职,张发奎的独立旅扩编为第十二师,梁师的第三十四团(团长叶挺)改为独立团。黄任该师第三十六团团长(该师辖三个团,师长陈可钰,副师长张发奎,独立团团长叶挺,第三十五团团长缪培南),全部参加讨邓战役。

1925年12月,第十二师甫抵雷州,即奋向邓部猛攻,旋将敌击败。残敌渡海向海南岛逃窜。残敌渡海后连同原驻海南岛部队共有2万余人,其主力分布于临高、儋县一带,据险固守。1926年1月,第十二师部队分乘帆船两百余艘由雷州之外罗港渡海,直向海南岛的新埠港进攻,占领新埠港后,黄琪翔率领所部欧震营斜出铺前港,一面掩护友军登陆,一面攻击该地之敌以作牵制,使友军经东坡、锦山、三江市之线,于1月3日克复琼州府城。同时临高、儋县之敌也被击溃。卒使邓本殷力穷势蹙,逃往越南。至此盘踞南路多年的邓部已被根除,四分五裂的粤局遂告统一。黄在每次战役中均作出了他的贡献。

1926年6月5日国民政府颁布出师北伐动员令。参加北伐的有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四、六、七、八等7个军,约10万人。第四军参加北伐的为叶挺独立团和第十师陈铭枢部、第十二师张发奎部,于5、6月间先后由广东进入湖南。北伐战争旗帜鲜明地以“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为号召.同时提出“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建立廉洁政府”等口号,深得人民拥护,形成革命高潮,便利了北伐的军事进行。北伐计划以打倒直系军阀吴佩孚,夺取武汉为第—阶段。湖北、湖南是在直系军阀控制下,故北伐军作战,也就以湖南、湖北为主要战场。在北伐军出发之前,湖南唐生智部表示拥护革命,输诚国民政府.受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吴佩孚借口援湘.派兵入湖南,唐生智退守衡阳,困守待援。这时叶挺独立团(战斗序列归第十二师指挥)等作为先遣部队,挺进湖南,应援受困的唐生智。



叶挺独立团到达湖南永兴,吴佩孚派谢文炳、唐福山等部队由赣西进扰湖南,攻击衡阳侧背,唐生智告急。叶挺部由永兴急赴安仁,与原驻安仁的第八军张团奋勇击败敌军,克复攸县。7月3日北伐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共同率所部进驻攸县。这时第四军担任湘江东岸作战,目的是占领醴陵、株洲,以呼应湘江西岸第七、第八两军,同时对赣西监视,巩固北伐军右侧的安全。7月12日,北伐军收复长沙。第四军亦进驻浏阳。敌军集结于平江、汨罗一线,构筑强固工事,其中在于江城附近集结的兵力有第五十混、成旅陆坛全部、第二十五师陈嘉谟之一部、桂军第一路司令韩彩凤部、湘军游击司令周凤岐部之孙建业、娄云鹤、王献臣等部,统由兼平通防御司令陆坛指挥,固守以平江为中心的防御线。另外以汨罗为中心的防御线,在河夹塘、南渡、长乐街、张密碑一带驻有余荫森、叶开鑫、董政国、宋大霈等部。全部兵力不下十万人。
北伐军针对此情况,于8月中旬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第二期作战计划。第四军接受命令,由第十师、第十二师分中、左、右翼指向平江进攻。进攻部署,大要是:一、第三十五团任左翼;向敌佯攻,牵制敌人正面主力;二、第十师任右翼,进攻敌阵地,绕平江城之北,保我右侧背安全;三、第三十六团、独立团任中路,进攻敌阵地后,继续攻平江县城,并占领之。8月18日完成攻击准备,19日开始进攻。担任中路的独立团和三十六团分两路夹击平江之敌。叶挺率独立团扫荡平江西南面外围之敌;黄琪翔率第三十六团扫荡平江东北面外围之敌,分向平江县城进攻。第三十六团向平江东北面进攻,沿路未遇敌人,直至接近县城之金窝山、西坑遇敌军韩彩凤部数百人扼守,团长黄琪翔乃令前卫第二营向前攻击,并以左侧卫前进控制。敌人一触即溃,纷纷窜入县城,第三十六团乘胜追击,占领了平江城东北的古城岭,俯击城中。敌军头目陆坛正在城中,闻警即以全力防守城东北据险抵抗。黄琪翔指挥所部第一营对敌军正面作战,另派第二、第三两营从间道绕过敌阵地占领平江西北一带高地,将敌包围,猛力冲杀。敌阵大乱,溃退入城。黄琪翔亲率第一营蹑尾紧迫,遂于是日午前10时进入平江县城。入城之后黄琪翔率团部直属特务排由民众带路直冲敌司令部。陆沄见状自杀。此时叶挺独立团亦扫清平江外围敌军,进入县城,历时不到一天,城内外残敌均告绝迹。

克复平江之后,敌军防守泪罗、平江一线阻止北伐军前进的计划完全失败。在营田、新市的敌军三万余人,仓皇退守粤汉铁路线上的汀泗桥,沿河筑垒,扼桥固守,以待吴佩孚的援兵。

北伐军第四军攻克平江之后,兼程由平江经通城、崇阳向北推进,于8月25日到达汀泗桥南岸,与敌对峙。吴佩孚在平江、汨罗一线被击败之后,慌忙赶到武汉,亲率援兵刘玉春部万余人由武昌乘火车出发,驰援汀泗桥,此役为北伐军胜负关键,又是北洋军阀生死关头,因此,双方在此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北伐军第四军被阻于汀泗桥南岸,摆在前线的有第十师的二个团,第十二师的一个团和独立团。其位置,桥南端是独立团,稍后是第十师各团,沿河东侧是三十六团;第四军军部在桥南十余里小市集内;第十二师一个团跟着作后卫部队。26日拂晓,全军向汀泗桥发动进攻。敌人凭借优越地形,居高临下。我军向上仰攻,又阻于河流,造成很大伤亡。一旦吴佩孚援兵到达,情势更将不堪设想。当晚在军部开军事会议,共谋对策。黄琪翔建议所部第三十六团全部为前锋,于即晚开赴桥上游某地,强渡北岸(日间已侦察地形,可以徒涉,而又远离敌阵地),直冲汀泗桥北岸之敌,估计一夜之间可达桥北;我军又从桥南上面冲击。必可一举歼敌,夺此天险。黄陈述意见后,与会各人均赞成此计。俄顾问尼基金盛赞此项意见,并称是胆识俱全的奇谋胜算。会后立即行动,并派第十师协同动作。黄琪翔于是晚10时出发,以急速行军到达偷渡点,下令全团依次渡河。夜静天低,早光闪耀,万籁俱寂,只闻水声。午夜全部渡河,略作整理,即沿北岸疾进,黑夜之中,出敌不意,连夺敌军阵地,占领张央园东北一带高地,继续向据守张央园左方之敌进击。但敌军占有优势地形,火力猛烈。黄琪翔乃向陈铭枢(按:陈铭枢率第十师三个团跟踪而至)建议。乘夜夺取敌中央阵地,作为我军据点,然后于27日拂晓全线总攻。陈铭枢也同意,遂改向敌中央阵地攻击,激烈战斗,反复冲杀,终夺得敌阵地,而第三十六团第一营任前锋作战,伤亡亦复不少。

北伐军已夺得敌中央阵地,但敌仍极力顽抗,以密集炮火向北伐军猛射。第三十六团第一营奋力反击,占领敌炮兵阵地,第十师的第二十九团和第三十团也同时奋进,,雪领了敌军阵地数处。第十师第二十八团更迂回朱家埔、山窝、廖方、安春等地,直趋汀泗桥之北,截敌后路。拂晓时候桥南岸的独立团和第三十五团在张发奎指挥下向盘踞铁桥之敌猛攻。7时许,北伐军在汀泗桥北岸的部队已将汀泗桥东北一带高地全部占领,分向铁桥冲击。扼守铁桥北岸及其西高地的敌军,除一部分残敌漏网向贺胜桥溃退外,全部被包围缴械。至是北伐军完全占领汀泗桥,并于是日午前1l时进占咸宁县城。

北伐军进攻部队以第四军独立团为前锋,直逼贺胜桥。追击至贺胜桥已是下午4时前后,立即向吴军猛攻。次日上午在北伐军猛烈攻击下,敌军溃向山后奔逃,北伐军把一个个工事都占领了,直冲向车站,向吴所坐火车射击,要活捉吴佩孚。吴虽力图奋战,亦无法挽回危局,只得开车向武昌狼狈奔逃。北伐军进占贺胜桥车站,俘获了大批战利品和俘虏,都交后续部队第八军处理。第四军作战部队,跟踪追击,直至武昌城下。吴佩孚无地立足,逃往河南,由湖北督办陈嘉谟、第八师师长兼武昌城防司令刘玉春困守孤城。第四军和第七军一部分将武昌城围困,并由邓演达为攻城司令指挥作战。于l0月10日攻克武昌。

在围困武昌时候,北洋军阀孙传芳(当时占有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五省地盘,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为挽救吴佩孚败亡,调所部精锐谢鸿勋等五个师从江西进扰湘、鄂边境,袭击北伐军侧后,企图解武昌之围,挽救吴佩孚败局。蒋中正亲率第一军(代军长王柏龄)、第六军(军长程潜)各部从湘、鄂边境进入江西,复调第七军由军长李宗仁统率由武昌开赴修水、武宁、德安间增援。由于蒋中正指挥失当,北伐军从南昌至九江沿南浔铁路作战,将主力暴露在敌人监视下,盲目进攻。

南昌一役,第一军、第六军被孙军击溃,蒋中正仅以身免。德安一役第七军亦被击败,溃退武宁。在此危急之际,急调第四军星夜驰援,时第四军已攻下武昌城,抽调第十二师由张发奎指挥急赴江西前线。孙传芳击败蒋中正后趾高气扬,通电宣传胜利,讥讽北伐军妄自尊大,终必灭亡。张发奎率部到达武宁后侦知孙军主力谢鸿勋部分驻德安、马回岭,设防据守(按:德安与马回岭相距仅二十余公里),乃以黄琪翔三十六团为左翼攻马回岭以南地面。黄琪翔采用声东击西出敌不意战术,佯向德安进攻,到达聂桥,黄琪翔忽挥军转向马回岭。德安之敌见北伐军向德安进攻,急调马回岭敌军向北伐军后方进击。不料北伐军从聂桥转向马回岭。北伐军行动迅速、勇敢,到达马回岭时,敌没有料到北伐军骤至,措手不及,遂为北伐军冲击溃乱。谢鸿勋师部设在马回岭市街内,黄琪翔率部直捣师部,谢鸿勋足部负伤,由马弁背负奔逃,旋马弁被击毙,谢爬匿草丛中,卒亦被击毙,全师尽歼。德安之敌也被黄琪翔部解决。同时在德安、南昌间各军猛烈进击,歼击孙传芳在江西的四个师,俘获师长;两人,击毙师长一人。至是孙传芳在江西主力全部被解决,少数残余败兵,溃逃南京、杭州,一蹶不振。

占领南昌,击溃孙传芳军队之后,北伐军在军事上获取了全面胜利。第四军第十二师也回到武昌休整候命。第四军在这阶段战争中,克敌制胜,俘获甚多,被群众称为“铁军”。“铁军”不仅是对四军(特别是黄、叶两团)英勇善战、功绩显赫的赞誉,也是对四军不拉夫、不扰民、不筹饷,密切联系群众,深受百姓爱戴的褒奖。休整期间将军队扩编为两个军,即第四军和第十一军。张发奎任第四军军长,陈铭枢任第十一军军长。黄琪翔、叶挺两人战功最著,在北伐途中已明令晋升为少将(按团长军衔为上校),至此黄琪翔升任第十二师师长,叶挺升任第二十四师师长。黄琪翔就职之日,邓演达代表军事委员会亲临会场宣布命令,庄严肃穆,视为重典。

在北伐进程中,革命阵营内起了严重的分裂。1926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决议在广州的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来武汉。1927年1月5日蒋中正在南昌宣称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暂设南昌,这是蒋中正背叛革命的行动表现。经过斗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才得迁来武汉。1927年4月12日蒋中正以凶恶的反革命行动举行、“清党”?在上海、南京、广州以及其他各地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群众,全国进步人士尽皆愤慨。武汉国民政府免去蒋中正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等职。随后以第一集团军第四方面军(后扩编为第四集团军)为骨干,由唐生智任北伐军总司令、举行第二次北伐。此前,第十一军因军长陈铭枢离武汉,武汉政府令张发奎暂兼第十一军军长。黄琪翔任第四军军长,率部参加北伐,进军河南。

第四军以黄琪翔为前敌指挥,沿铁路东北以占领开封为目标,经上蔡、临颍、鄢陵、尉氏、朱仙镇直指开封。临颇为奉军主力驻地,号称奉军精锐的荣臻部三万余人,装备有飞机、坦克等武器,严阵固守。临颍战地敌军主防在东西洪侨,在河水环绕的城寨,仅东西两桥可通,布满障碍物和严密火力,飞鸟雄进。北伐军以无比英勇的壮烈牺牲精神,猛力进攻。自晨至午,伤亡极大,全军不惜重大牺牲,坚决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进行决战。第十一军第七十七团团长蒋先云(中共党员)即于是役牺牲。此为北伐战争中最严酷艰苦的一次战役。黄琪翔指挥第四军坚定勇敢与全军共生死,十荡十决,指挥若定,击败了奉军,占领了东西洪桥。

北伐军进击奉军时候,困处在陕西的冯玉洋部国民军(武汉政府编为第二集团军,冯玉祥为总司令)乘机东出潼关,进占洛阳与北伐军会师郑州,并开郑州会议。冯玉洋以举足轻重之势,提出与蒋中正凋解、妥协主张,北伐军遂退回武汉。将河南伞境交冯玉祥接管,第二次北伐也告终结。

武汉北伐军向河南进军时候,驻防湖北的夏斗寅、杨森等部叛变,进攻武昌。5月20日武汉卫戍部队在叶挺指挥下,击败叛军,武汉解严。5月21口湖南何键部许克祥团突然在湖庙长沙叛乱,袭击农工团体,屠杀农工,是为“马日事变”。6月底何键部队公开叛变,在武汉的唐生智部队,功;受影响,岌岌可危。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决议“制裁共党”,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疯狂地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及工农大众,断送了革命。8月1日,由周恩来任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了南昌起义。由广东出发参加北伐的第四军,至是分成两部分,即一部分在南昌参加起义,一部分由黄琪翔率领驻在九江。原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至是乃隐藏到幕后,将职务交由黄琪翔代理。

在这次事变中,黄琪翔虽仍有实行孙中山三大政策,在广东建立革命基地的雄心壮志,然而在政治上缺乏正确的领导,而又限于水平,提不出政治上的主张,在张发奎的控制下,茫无所向,郁郁于怀,深感困惑,曾说,北伐至此,最觉痛心,拟将第四军所有枪炮抛沉大江中,所存军中若干款项,平分全军作路费还家,做个真的解甲归田。这虽属愤懑之词,亦可见其当时的不安。

在武汉政府反共之前,形势突变中,曾将武汉军校学生编为独立师,以侯连赢为师长。准备编入第二方面军战斗序列中参加东下讨蒋,由武汉移驻九江。但南昌起义后情势一变,乃改编为第四军教导团,以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兼任团长,随同第四军行动,留驻在九江候命。

“八一”南昌起义之后,震惊了国民党内部,在广东的李济深慑于南昌起义部队趋向广东,除派军队堵截之外,另与张发奎妥协,欢迎在九江的第四军部队回粤休整,以增声势。9月初在九江的第四军由黄琪翔率领,经南昌、丰城、清江、吉安、泰和、赣州开回广东。

汪精卫在武汉分共清党,原拟宁汉合流,分得一脔,不料在武汉方面见弃于唐生智,南京方面被拒绝于西山会议派,穷无所归,在第四军回师广东之后,与张发奎、陈公博、顾孟余等回集广州,谋划其政治投机,又勾通原在广东的部队薛岳、黄镇球两师,并与原在广东的第五军李福林妥协,阴谋取代李济深,夺取广东地盘作政治资本。11月16日汪精卫与李济深同船由香港往上海。17日即由张发奎、黄琪翔派兵占领国民党在广州的中央各机关和地方各军政机关,改组广东省政府和政治分会,成立其他新的军政机关,这叫“张黄事变”。事变之后,全省震动,在广东东江的陈济棠、蒋光鼐、蔡廷锴等正集结回师进击广州;广西方面的黄绍竑率领数师军队由西江东下,夹攻广州。张发奎所指挥部队只得孤军力图挣扎了。

这次事变当中黄琪翔以第四军军长被任为广州卫戍司令,以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兼任该司令部参谋长,拱卫广州,事变后军事紧张,当时决策,东守西攻,对东江方面采取以吴奇伟、李汉魂等师为主力防守增城、石龙一线,西江方面则采取打击计划,集中力量对广西来敌予以严重打击。由黄琪翔统率薛岳、许志锐等师为主力迎击西来之敌。广州卫戍事宜由参谋长叶剑英代拆代行。黄琪翔认为事变已经发生,现处四面楚歌之下,军事上集中全力打击西来之敌,是当前重要关键,卫戍广州只是维持后方秩序,有教导团和后方留守的少数兵力,以及公安局长朱晖日指挥的公安部队就可以了。

12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教导团为主力发动广州起义,占领了广州。变起仓卒,黄琪翔于是日深夜接到军部值班参谋电话报告军部附近发生枪声,黄琪翔当时对此突然事件,无从判断,乃告诉参谋急报叶剑英参谋长处理。盖黄琪翔已定日内出发西江,一切广州卫戍事宜由叶负责指挥。此时枪声愈紧,乃下楼往找张发奎(当时黄与张共在东山一座楼房,黄琪翔住楼上,张住楼下)叩门时张发奎一手持枪;—手开门,始迎黄琪翔进入。紧急当中遂与张逃出住宅,由腊德渡河往广州河南李福林家,同往军部计议。李福林亦不知所措,经调查得悉广州市内发生共产党暴动事件。乃由张发奎急调在广州附近的薛岳等部回广州协同李福林的部队镇压。第二天薛岳部队即向广州进击。参加广州起义的部队仅有第四军教导团和若干临时组成的工人队伍,力量不大,在第四军的强大兵力压迫下,广州起义被镇压下去了。之后,黄琪翔回到(肇庆会馆)第四军司令部,薛岳等一些将领亦先后来到军部。当时众议纷纷,莫衷一是,黄琪翔建议请叶剑英参谋长到来商议善后。会场有一军官大声向黄说:“军长你不清楚,有人看见叶参谋长在公安局指挥暴动作战,叶参谋长请不来了!”黄琪翔此时才略明真相。大家面面相觑,一时静默。其后张发奎还派人搜查叶剑英住宅,但无所获。

广州起义是在张黄事变反对李济深运动后20余天内发生的。李济深以此为口实,攻击第四军勾结共产党,甚至说与共产党唱双簧。在上海、香港、南京各报上,纷登其事。汪精卫为卸脱自己,保护张发奎,将一切责任都推到黄琪翔身上,公开通电指责黄琪翔掩护和引用共产党,造成广州暴动。第四军内部亦因此对黄琪翔不满,在纷乱矛盾局势下,黄琪翔无以自解,乃只身逃往香港。

黄琪翔于1927年12月15日秘密逃离广州,社会上一般议论以至反动政府都以为黄是制造广州暴动罪人,香港政府亦复注意。故黄赴港时,香港政府已准备在省港渡船一抵港岸即将黄琪翔逮捕。事为梅县同乡丘哲等侦悉,乃先派一同乡富商的游艇驶往海面,登上黄琪翔所乘渡船,将黄琪翔接上游艇。黄琪翔当时只穿衬衣出房门,即为一相熟的同乡和行丁拉进小游艇,其随来家属均未告知,直送到香港日本人开设的旅馆里。黄琪翔在香港匿居约一个月时间,甚感苦闷,得丘哲建议,往日本游历,复得同乡潘植我(在日本神户经商)的招待,于1928年春与丘哲同到日本。游览日本名胜古迹,及对日本工业、生产、社会、学术等情况作研究、学习,略知梗概。

1928年间蒋中正军队继续北伐,在济南与日本军队发生冲突。日本军队肆意屠杀中国民革命军队民,还杀了南京政府驻山东外交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中日双方关系紧张。在日本的中国人,随时有可能被侮辱杀害。黄琪翔在日本不能再居住下去,于1928年?月间乘轮船赴德国,打算到欧洲游历学习。

1928年8月间黄琪翔到了德国柏林,进入柏林大学补习一个时期德文(黄在八年军事学校学习过德文,略有基础)。这时邓演达正在柏林作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学习。黄琪翔深佩其学习精神,对邓的言论、主张,更多感受。其时宋庆龄亦在柏林,叶挺也来到柏林,都获会晤。他们都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经过莫斯科前来德国的。邓演达对于中国今后应该往何处去,作了详细研究,提出他的见解主张。他认为中国革命应该从中国社会的结构来决定革命性质,指出现阶段的革命是具有民族、民主革命任务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的政治、经济、社会大改革,是以农、工和其他生产劳动者联盟为领导的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中国国民党应当负担这革命,由于叛徒们的背叛,大革命遭受失败,人民痛苦,社会黑暗。组织新党,复兴革命,是责无旁贷。邓演达这种主张,黄琪翔是表示赞同的。这时宋庆龄、叶挺等先后离开柏林。

1929年5月间,黄琪翔接到宋庆龄由莫斯科给他一封电报,说她要来柏林有事和他商量,嘱到车站接她。黄琪翔如约接车。宋庆龄对黄琪翔说,国民党在南京建造好中山陵,要将孙中山灵柩由北平香山碧云寺移葬南京,请宋回国主持“奉安典礼”。并问黄可否陪她回国。黄琪翔略有顾虑说,他在大革命中任第四军军长,反对蒋中正背叛革命,人所共知,回去恐有危险。宋称可以保证不发生危险。于是以秘书名义护送宋庆龄回国。孙中山安葬以后,由宋庆龄的介绍,黄琪翔和蒋中正礼节性地见了面。次日黄琪翔陪宋庆龄回到上海。

1930年5月邓演达由欧洲回到上海,黄琪翔与之会晤。邓氏本着他对中国革命的政治主张,写成《我们的政治主张》作为纲领,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黄力予赞助。1930年8月举行结党式,成立中央干事会,黄亦参加,并担任军事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个组织主要是反对南京反动统治,复兴中国革命,在黑暗的统治下独树一帜,在当时情势下,起了动摇反动统治的影响。1931年8月间,南京当局勾结上海租界当局,利用叛徒告密,逮捕了邓演达和其他工作人员等数十人。反动当局企图一网打尽,也派特务去逮捕黄琪翔。适黄琪翔外出,深夜未归,特务就在黄宅客堂守候。所幸家人特意把亭子间的电灯拧开。黄琪翔为人机警,回来时见亭子间灯光明亮,知有变故,遂绕道逃走,幸免于难。1931年11月蒋中正秘密杀害了邓演达。中共组织上遭受严重的破坏,工作活动无形停顿,各地方组织亦渐次涣散。在这严重的情况下,各方面同志都转入地卜,分散各地。黄琪翔和部分同志仍留居上海,各方属望他主持中央继续工作。黄琪翔在这艰险时期,毅然负责-与各地联系,起着中心作用,并编印《邓演达遗著》数于册和出版邓演达纪念集、《演化》周刊等刊物,表示继承邓演达遗志,进行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全国震动。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反动面目暴露无遗。抗日呼声,响遍全国。国民—党内部纷争,由蒋中正扣留胡汉民所引起的宁粤分裂,亦借此妥协,以蒋中正下野为条件,进行宁粤合作,调蔡廷锴部十九路军警备京沪,保持秩序。蔡驻上海,在全国抗日呼声高涨、一致要求团结对外当中,深有感受,亦图奋起救亡,申张正义。黄琪翔与蔡廷锴是北伐前后第四军老战友,关系良好。此时在上海又比邻而居,时相过从。对当前形势,屡经研讨,认为非抗日不足以图存,非反蒋不足以言抗日,默契之下,关系加深。1932年1月28日驻上海日寇向十九路军进攻,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抗拒南京撤退命令,坚持苦战月余之久。黄琪翔曾至前线参与作战,并发动在上海同志组织义勇队参加战斗,发动群众支援战争,进行募捐慰问工作。淞沪抗战在蒋中正妥协政策卜,因断绝支援而告失败,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

蔡廷锴对于南京政府实行对日妥协政策,深为不满,感到政治环境险恶,正义仍须力争。黄琪翔与其商谈打开局面,开辟新道路,在政治上适应现实主张,双方更加密切了关系。蔡廷锴为表示信任起见,邀(清)黄介绍同志任十九路军特务团长。黄介绍周力行(即周士第)担任。

1932年夏十九路军移师福建,蒋中正企图假手红军消灭该军,责令“剿共”,使十九路军走上绝路。1933年6月间红军彭德怀的第三军团主力东进,击败十九路军,情势危急。黄琪翔特感关切,在上海和章伯钧、麦朝枢、彭泽湘等集议,黄认为唯一办法只有和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进行合作始有生存立足的可能,应设法在上海找寻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请陈公培设法在上海与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联系,并设法转知江西中央苏区,同时秘密通知在福建的蔡廷锴。

1933年8月间,陈铭枢由欧洲回到香港与李济深等在香港协议联系国内反蒋势力,进行反蒋策划,计议在福建成立人民政府,以资号召。于是由陈公培在福建延平西南地区,进入苏区与红军第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见面,商议停战,由彭德怀答复同意,前线情势缓和下来。

1933年9月间黄琪翔、章伯钧、彭泽湘、麦朝枢等来到香港与陈铭枢、李济深等商议以反蒋抗日为号召,一面联络各方组织政府,以反蒋抗日、提倡人权、实行民主、改善人民生活,在农村实行“计口授田”为纲领,进行工作,做好准备;一面进行与中共联系,由陈公培、徐名鸿到江西中央苏区商议合作。11月上旬,黄琪翔、章伯钧、郭冠杰、麦朝枢、彭泽湘等来到福州。11月20日在福州南校场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黄琪翔为大会主席团主席宣布开会,会上通过了《人民权利宣言》。宣言历述南京政府媚外残民的罪状,宣布中国为中华全国生产人民之民主共和国,中国最高权力属于生产的农工及共同支持社会结构的商学兵代表大会;否认南京政府,号召全国反帝反独裁的革命势力,组织人民革命政府于最短期间召开第一次全国生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解决国是…。会上选出李济深、陈铭枢、黄琪翔等11人为人民政府委员,公推李济深为主席。22日正式成立人民革命政府,国号为中华共和国,改元为中华共和国元年,国旗改用上红下蓝中嵌黄星旗。这就是当时报章所载的改元易帜的“闽变”。

福建人民政府的活动,是在忙乱和充满矛盾中进行的,尽管在联共反蒋、抗日大前提下表面一致,但内部是相当复杂的。在这期间陈铭枢主观上为求政治上的统一,组织新党,对临时行动委员会施加压力,要求解散组织,共组新党(生产人民党)。黄琪翔认为不能接受此要求。在相持间,蔡廷锴目睹现状,感到不安,力劝黄琪翔说:“目前局势严重,而内部斗争,矛盾重重。现在他人没有党,只有你们有党,这样易增矛盾。我们将来重新合组新党,一致团结,共赴时艰。”黄琪翔将此意和章伯钧、彭泽湘、郭冠杰等在福州的同志们商议,觉得当前局势,大事未成,内部发生严重分裂,对于革命是不利的。在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国民党员联名宣布脱离国民党之后,黄琪翔等为着革命利益,为着团结一致,不得已忍痛接受要求,宣布解散临时行动委员会。

1933年底至1934年初,蒋中正动员了大量军队大规模地向福建进攻,同时出动海、空军力量,猛烈轰炸,袭击福州、漳州、泉州、厦门等地,人民政府虽图奋力抵抗,但由于内部混乱,兵力悬殊,支撑月余,终归瓦解。在蒋军压境当中,黄琪翔曾与蔡廷锴到前线力图挽救,而败局已成,福州危急。1934年1月13日,李济深、陈铭枢、黄琪翔等纷纷离开福州,经泉州、漳州、龙岩、永定转道汕头到香港。未足两月的福建人民政府就此终结。第二次出国和重建组织1934年初,福建人民政府运动失败后,黄琪翔、章伯钧、彭泽湘、郭冠杰等,先后来到香港和在香港的彭泽民会晤,总结事变经过,认为在政治总方针上主张实行民主,团结全国,对日抗战,改善人民生活,解决土地问题,是当前正确方向,今后仍须继续进行。他们为着恢复组织,分别派遣人员在全国各地进行联系。同时因在福建事变之后,形势严重,决定负责甲志分别离开香港,以减少外间注意。黄琪翔去欧洲,章伯钧、郭冠杰去日本,彭泽湘在香港负责联络。

1934年夏黄琪翔秘密离开香港赴欧洲到达德国柏林。其时德国正是希特勒当政时候,厉行法西斯专政。国民党于此时派出一批人在德因留学,在中同驻德使馆庇护下学习法西斯专政手段,对中国在德国的留学生,进行监视。当时中国在日本侵略下,全国各地人民纷起提出抗日要求。在德国留学的中国进步学生,也奋起作抗日表示。1935年初,由留德学生朱江户、许德瑷等组织“留德学生抗日联合会”,在中国共产党员的支持下进行活动。黄琪翔亦叁加该会。在“团结抗日”的口号下,公开活动,开大会讲演,散发宣言、传单,提出抗日要求。由于这个组织的活动,对在柏林的蒋中正派的留学生形成对立,经常发生斗争。有一次留德学生抗日联合会召开大会,到会人数较多,正在开会当中,国民党驻德大使馆通知希特勒政府派大队警察捣乱,并将主持大会的黄琪翔、朱江户抓到警察局去了。此事发生之后,中国驻德使馆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法西斯专政的横暴,真相毕露。群情愤激,经过斗争迫使国民党使馆不能不通知希特勒政府当局,把抓去的黄琪翔、朱江户释放,从此,在留德学生界团结抗日的号召逐渐深入人心。

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照亮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前途。这时候在国内外的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同志如彭泽民、丘哲、章伯钧、彭泽湘、郭冠杰都认为抗日救国工作应急起行动,本着过去精神,恢复组织。其时黄琪翔尚在德国,对于抗日救国工作,很是关心。经由国内外同志函商为抗日救国工作的进行,协议恢复组织。黄琪翔极力赞助工作的进行,特筹助经费3000元汇寄香港。11月lo日在香港召开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章伯钧、彭泽民、郭冠杰、丘哲、彭泽湘等二十余人,会上决定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通过了以抗日为中心任务的《临时行动纲领》,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推举黄琪翔(时在德国)为总书记,并确定各部门工作的负责人和各地方工作的负责人。发表宣言,主要内容:要求国内团结,实行民主,执行抗日,反蒋主要反对蒋的官僚政治和对日妥协政策,以完成民族解放任务。

1936年l0月间,黄琪翔在柏林忽然接到由国民党政府驻德国使馆转来陈诚给他的一封电报,内容是说,现在国内正在进行国共合作,团结抗日,要黄琪翔迅速回国,共同抗战。黄琪翔与陈诚虽曾相识(保定军校先后同学,邓演达在世时与陈诚亦有会晤),但已多年不相往来,现在以共同抗战为理由,要求回国参加抗战,可能是国内政治形势有所好转,团结抗战局面也许到来。于是黄琪翔决心回国准备参加抗战。

黄琪翔由德国回到香港,和在香港的同志彭泽民、章伯钧、丘哲、彭泽湘、郭冠杰、杨逸棠、陈卓凡、李伯球等会晤,一致认为当前主要任务是实行民主团结,联合抗战。而首要问题是如何推动联合工作,进行抗战。黄琪翔说:“自己是一个军人,在民族危难当中,抗战救亡是责无旁贷,应当运用一切可能机会,积极参加民族解放战争。”黄琪翔由香港到上海时候,正值发生西安事变。中共和毛泽东主席派周恩来等来到西安,帮助张学良、杨虎城妥善地解决西安事变。黄琪翔对此英明决策,深为佩服,认为中国共产党眼光远大,对国家、民族负责精神,感人至深。1937年1月间,黄琪翔往南京会见了陈诚。对于西安事变,陈亦有感受,觉得中共从政治上处理问题,不以感情代替政策,实堪佩服;但对张学良、杨虎城则恨之入骨。黄琪翔复由陈诚引见了蒋中正。蒋中正在当时对黄琪翔表面上还很客气,但并没有谈及团结抗战问题,仅仅说以后诸事,可以和陈诚商量。不久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发表黄琪翔为中将高级参谋,这是安插吃闲饭的敷衍。黄琪翔对陈诚表示他个人回国是为团结抗战,这是出处关键,有抗战前途,始能安心住下,当前沉寂闷人,殊为失望。1937年春,由陈诚建议任黄琪翔为训练总监部炮兵监。训练总监部总监是唐生智,在总监部下设各兵种分监实际上也是吃闲饭工作。由于西安事变的妥善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逐渐地臻于成熟,延安和南京间进行了谈判,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重要领导人员,由延安来到南京和蒋中正、国民党谈判团结抗战重要决策。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曾特往访黄琪翔会谈情况,以扩大抗日统一战线。

由于形势的变化,团结抗战的救亡运动普遍地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形成了抗战高潮,逼迫着蒋中正、国民党不能不顺应全国人民的要求。1937年夏,蒋中正召集各地高级将领在庐山集训,以加强团结为号召,借此笼络各方军事力量。黄琪翔亦由陈诚的推动参加庐山的训练。

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蒋中正被迫进行抗战,在庐山召集各方代表人物开会,发表了宣言,表示决心抗战。庐山的训练团也告结束,参加训练的各地军官都分别回转各自的岗位去。黄琪翔也回到南京。1937年8月13日,日寇在上海发动进攻,“八一三”抗战开始。蒋中正派张治中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统率宋希濂、孙元良、王敬久等各部队,还派了德国人法根豪森将军为顾问。又由于陈诚、唐生智、白崇禧等的建议,派黄琪翔为该集团军的副总司令在上海作战。随着战事逐渐扩大,蒋中正调集各地军队如广东军、东北军、四川军等杂牌军前来上海参战。在一个多月当中,调集在上海作战的不下30多师。9月下旬,黄琪翔调任第八集团军总司令。

11月上旬日寇利用其海、空优势,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绕攻上海之后。黄琪翔闻警星夜赶赴松江,急抽调上海作战的部分队伍,驱逐登陆日寇,无效,乃扼守黄浦江以图阻止日寇前进,保障松江以固上海侧后安全。黄琪翔只率参谋若干人驻松江城指挥,倾注所有残存部队,竭力抵御两昼夜,终于溃败。次日拂晓,日寇坦克冲进松江,黄琪翔由小道退出,转道嘉兴。至是上海完全陷落在日寇铁蹄下。八一三抗战也就以失败告终。

黄琪翔到嘉兴后转赴徽州(后方兵站所在地)稍事休息。认为对日抗战必须是全民抗战。要动员全体人民一致参加,首先要在政治上有开明表现。在抗战的军事上说,应该对敌我真实情况和力量,作出恰当的估计和分析,重新确定战争指导方针。中、日寇事力量相比较是悬殊的,但日寇入侵中国土,也存在着许多弱点。在作战方面,正规战争之外,必须采取其他措施为辅。从华北战场以至上海作战,每次战役硬拚之后,主力受重大伤损,撤退奔逃,增加敌人疯狂攻击气焰。这种被动情势下欲求相持局面亦不可得,更说不到反攻。必须确立战区防守部队,即驻所在战区的永久部队。阵地能守固然死守不退,即使阵地被突破或被全占,所有防守部队也不能离开所属战区(或省区)地面,坚持在敌人占领区内,配合当地人民作广大的、持久的游击战,绝不允许向后方溃逃。如有溃败离开该战区的任何部队,即取消部队番号,不予补充或重编。一方面是整饬军事纪律;一方面是改变战争指导方针扭转战局。黄琪翔根据这样设想拟具电报密向蒋中正建议,但未被采纳。

1937年年底黄琪翔由安徽徽州回到武汉。1938年国民党的军事委员会改组,成立了政治部,以陈诚为部长,黄琪翔为副部长,当时中国共产党方面亦接受蒋中正、国民党的邀请,派周恩来为副部长,并约郭沫若任该部第三厅厅长(主管宣传工作)。这是作为团结抗战的一种表示,也可说进步的表现。政治部的设立意味着团结各方面抗战力量,各方都寄予期望。黄琪翔在此力图与周恩来合作,扩大团结抗战的影响。首先是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青年学生运动;其次增进各党各派以及社会人士的联系,作公开活动,壮大抗日战线阵容。但就此便受了捣乱和限制。在政治部成立之后,国民党派CC系首脑之一的张厉生为秘书长,派蓝衣社头目贺衷寒为第一厅厅长,派特务头子康泽为第二厅厅长。他们掌握了部内大权,直接在蒋中正和陈诚庇护下,进行反共的活动。为防止黄琪翔的左倾和制止他作政治活动,又要求他重新登记为黄琪翔为弥缝裂痕,委曲求全地重新登记为1938年3月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在武汉召开大会,国民党派CC学生捣乱。黄琪翔当时新出任政治部副部长,穿军装莅会,喝令捣乱学生不得捣乱会场,即被国民党顽固派认为“袒护共产党”。8月间,黄琪翔不容于政治部,被调任为军训部次长(部长白崇禧),离开武汉前往桂林就职。

当时所谓军训,事实上是纸上谈兵,不接触实际,等于投闲置散。这两年间,日寇继武汉之后占领了广大的中国地区,进行“扫荡”、“绥靖”,为更大的侵略战争作准备,战场上出现暂时缓和。1939年秋日寇蠢蠢欲动,在湖南、湖北前线,渐形紧张,蒋中正在紧急情况下调黄琪翔任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驻湖南邵阳,指挥李默庵的一个军和第四军,作对敌进攻长沙的准备。但军队还设调集到战场上,又被凋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驻湖北襄樊,应付日寇进攻。黄琪翔在匆忙中又赶赴襄樊,指挥作战。第十一集团军指挥的军队有广西部队第八咐‘四军莫树杰部队和杂牌军第三卜九军刘和鼎部,以八十四军莫树杰部守备襄花路(襄阳至花园)并监视随县城之敌。三十九军刘和鼎部推进至枣阳。自1940年4月以来,敌人在平汉路南段及花随路、汉宜路(汉口至宜昌)、大洪山外围、京钟路(京山至钟祥)、大洪山区,调动频繁,集结大量兵力。当时判断其作战目的为占据宜昌,当然会以有力部队打击大洪山及随枣方面的我军,以解除其侧背威胁。

宜枣战役为抗日战争比较重大战役之一。当时我方由第五、第六战区协同作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是李宗仁,在随枣和当阳、荆门一带配置汤恩伯、张自忠、黄琪翔三个集团军兵力。第六战区主要在长江南岸,长江和宜昌为长江卜游江防军总司令郭忏所辖,归第六战区范围。1940年5月初,随县之敌向我进犯,同时京钟之敌向大洪山我军猛把.我方以黄琪翔部任正面,汤恩伯部任左翼,张自忠部任右翼迎击来敌。汤恩伯集团军在敌军进犯之际,为保存实力,不战而逃,枣阳方面暴露敌前,形势急转直下,黄琪翔被迫退出枣阳,转至襄樊担任守备,相机反攻枣阳。阻击日寇的第八十四军奋力片战,一七三师师长钟毅阵亡。同时另股敌军直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防线,激战中张自忠壮烈殉国。在这全线崩溃之下,黄琪翔痛心疾首,满怀悲愤,当被迫离开驻地枣阳总部时,在办公室的黑板上,挥泪仿书岳飞所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所有随同作战人员,无不感动。

十一集团军总部撤至襄樊之后,坚持作战,在樊城前方外围襄枣路上不断反攻,发生几度争夺战。由于指挥适当,将士用命,于1940年6月收复了枣阳。在枣阳时特召集总部全体人员及驻枣阳军开会追悼张自忠总司令和阵亡将士。黄琪翔在致词中屡次哽咽不能成声,泪流满面,悲痛心情,实出肺腑,与会官兵,尽皆感泣。

黄琪翔指挥作战总是沉着、冷静、胆大心细,详尽研究敌情,核察地图,虽敌机在头上盘旋,炮声在耳边轰响,都若无其事,镇静如常。在他的总司令部内,引用一些进步人士参与工作。如引用廖沫沙、朱洁夫以及陈卓凡等任重要工作,都有积极贡献。夫人郭秀仪亦以战场为家,随同工作,不避危险,组织战地服务团,联系群众,救死扶伤。赠医施药。鼓舞士气,安定民心,在保卫襄樊战争中,作出贡献。

宜枣战役时,敌军进至吕堰驿、双沟一带,其后有撤退模样,避战的汤恩伯为争夺战功,谎报克复吕堰驿,在重庆盛传捷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令黄琪翔进取双沟,断敌后路。黄琪翔星夜督率刘和鼎军猛攻双沟,激战两昼夜,双沟得而复失。发觉敌军愈战愈多,吕堰驿仍在敌手,所谓克复乃汤恩伯谎报战功的骗局。而进攻双沟的部队因此付出极大牺牲。这是抗战中千百例腐败现象中的一例。
1940年9月间,第五战区第十一集团军番号撤销,黄琪翔调任预备集团军总司令,这样就结束了战场生活。撤离襄樊之日,群众挥泪送别,依恋不舍的真挚情景,表达了平日寇民一家共同抗战实际状况,在国民党统治地区,是罕有的现象。

1941年初,蒋中正为了某种意图,托黄琪翔向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成员转达他的意见,谓第三党(指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是继承邓演达遗志,现在全国抗战是进行民族革命,也是邓演达主张的一部分,第三党的朋友们,应列入全国一致的抗战行列,在艰苦抗战中,也应该由政府分配一些实际工作;拟由政府拨出一笔款项,指定一定地区,由第三党主持进行实验工作,安定秩序,组织生产,以厚国力,继续抗战云云。黄琪翔将此意向当时在重庆的邓演达旧友们庄明远、黎季纯、杨逸棠、丘学训等十余人以及章伯钧等商谈,一致认为当前抗战,我们实际上参加了,各人有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应尽的职责。民族革命为邓演达基本主张之一,我们在颠沛流离中,始终不渝地进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有具体主张,一致行动,只求政府有开明的政治表现,在团结抗战大前提下,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以达到抗战的目的。由政府分配实际工作和拨款资助及划定地区进行工作实非必要。黄琪翔听众意坚决,婉言谢绝了蒋中正的意见。

1941年6月黄琪翔被调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由重庆赴恩施。当时,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参谋长郭忏。第六战区是保障由湘西进入四川之路,抗战中最沉寂的一个战场,但当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多已沦陷,产粮地区除四川平原外,仅有洞庭湖以西一带的湘西地区。粮食是战争中之宝,在第六战区成立湘谷转运处,由陈诚任处长,后来诚因事务纷繁。改由黄琪翔兼任处长,主要任务是把湘西的粮食抢运到鄂西以供应各军。征粮业务由重庆粮食部派倪振亚当副处长负责处理。运费由重庆粮食部发出汇到湘谷转运处,分发使用。那时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成风,上下其手,陈诚、郭忏皆知其实况,亦无从抑止。黄琪翔在湘谷转运处任内一年多时间,睹此情况,深感国民党的腐败是从根上烂起,常说对贪污作战,比对敌作战还困难。

黄琪翔在第六战区时候,新四军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俘,他正义凛然,不为势屈,由蒋中正批交陈诚在恩施拘禁看管。在恩施期内,黄琪翔不避嫌疑,与叶挺时相过从并予照顾,不单止乡情旧谊,尤钦其高风亮节。其后,黄琪翔过肇庆旧居诗曰:“时花异草知何在?红叶长留天地间。”盖纪念叶挺之作也。

1943年在昆明重新成立远征军长官司令部,以陈诚为司令长官,黄琪翔任副司令长官。陈诚不久因患肠胃病不能工作,由蒋中正调回重庆养病,另派卫立煌接任远征军司令长官,黄琪翔仍任副司令长,自原职。中印公路在云南境内称中印公路东段,为维持交通,守备山印度通过中缅边境的油管,成立了中印公路东段警备司令部,由黄琪翔任司令。

抗战胜利后,1946年初,黄琪翔在撤销中印公路东段警备司令部后,由云南回到重庆。




1946年3月17日,在重庆的各党派领袖和各界人士欢宴新近来渝的李济深、李宗仁、田汉以及刚从监狱释放的叶挺和廖承志。与会者有周恩来、邓颖超、张澜、冯玉祥、沈钧儒、董必武、王若飞、秦邦宪、潭平山、黄琪翔等百余人。宾主频频起立为民主奋斗的战士祝酒。黄琪翔在席间慷慨陈词,他说:“我从军队巾来.报告一点军中消息。胜利之初,军人很兴奋。但跟着就渐渐烦闷。很多官兵来问我,他们担忧内战爆发。我当时多方说明国内外大势要趋于和平,保证内战不会发生,要他们安心训练部队。但后来事实一天天证明与我见解相反,心里很难过。特地到重庆来看看。看了回去更觉自己打自己嘴巴,精神痛苦之极。后来政协开会,又给我以恢复自己的希望,天天看报收听广播,知道结果完满,禁止冲突已成定案,心里转而高兴,又特地来重庆看看。经与各方接触,虽然问题不简单,波折仍有,但从大处看,内战已绝对不能了。我衷心希望政协决议实现。”

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之后,各界人士和各党派间亦在酝酿国民代表大会名单,黄琪翔通过陈诚的关系,被国民党方面提名为国大代表。1946年10月11日,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队侵占张家口,蒋中正集团被这一“胜利”冲昏了头脑,即于当天下午宣布将召开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违反政治协商决议所规定的“国民大会”,并定于是年11月12日在南京开幕(后延期三日召开)。这个分裂的、独裁的大会遭到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抵制。黄琪翔与章伯钧商量,认为这个大会毫无意义,但为着知道些政治内情,从中起些作用,还是出席了大会。

黄琪翔在“国民大会”闭幕后,估计内战不可避免,他不忍看残害民族生存的内战,自己又无挽救之力,思想上十分痛苦。1947年6月,黄琪翔赴德国任中国驻德军事代表团团长之职。驻德中国民革命军队事代表团在柏林除了按月向国防部汇报些当时国际情况,作为应付公事之外,简直无所作为,一切问题皆由苏、美两国控制,英、法也是站在旁边,至于其他各国更是站班候命,连同英、美、苏、法代表团都没有什么交往,仅仅和其他小国的驻德军事代表团偶然有些来往。在当时占领柏林之后,苏、美两国冲突很大,特别在西柏林换用新马克问题闹得形势紧张,人们都关心苏、美是否会因此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问题。当时美军总部政治部顾问墨菲曾为此事召集接近西方各国的军事代表团负责人征求意见,多数人表示担心。黄琪翔也参与这次会谈。黄认为第二次大战刚刚结束,各国人心厌战,第三次大战发生的可能性不大。这是黄琪翔在柏林期间唯一的和美国方面的接触。

1948年9月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整个形势对蒋中正十分不利。恰在此时在柏林问题上苏、美两国发生尖锐矛盾,形势紧张起来。这时黄琪翔忽然接到蒋中正署名的一封电报,略称:“闻柏林美苏关系紧张,冷战有变为热战可能,究竟情况如何,希即回国报告”等语。黄琪翔当时推测蒋中正在“剿共”内战失败情况下,把希望寄托在第三次大战上。黄琪翔在当时还存留着希望蒋中正采取和谈政策的幻想。认为在当前国际情势下,蒋中正把希望寄托在第三次大战是画饼充饥,有可能恢复和谈。于是抱着这个幻想回到国内,在南京见了蒋中正。黄琪翔将以美帝为首的帝国主义者集团的百孔千疮,尔虞我诈,世界人民又都一致反对战争,拥护和平,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说,都不可能发生第三次大战的种种情势,一一向蒋中正作了汇报。蒋中正很感到失望。同时黄琪翔对于目前国内战争和对共产党问题,认为不是战争所能解决的,希望设法恢复和谈,从政治上来处理当前问题。这样一来,蒋中正更加表示不耐烦,当面告诉黄琪翔说:“不必再回德国去了。”并说:“你可到台湾去看看在那里养病的陈诚。”

黄琪翔在会见蒋中正后所有幻想都幻灭了。他原拟劝蒋不成功,便辞职不再回到德国去了。现在不待黄琪翔提出辞职,便不让他回德国去,这正合了他的愿望。但蒋中正又要琪翔黄到台湾去看陈诚,这明白是要借陈诚关系留黄琪翔在台湾以备用,以此作为考验黄琪翔的真实态度。黄琪翔经考虑后决定往台湾一行,在台湾会见了陈诚。此时陈诚鉴于战争形势屡遭失败.表示悲观。黄琪翔乘机明说他个人意见,劝陈诚出来从事奔走和谈工作。陈诚表示蒋中正对内战坚持到底,他无能为力。果不出所料,陈诚主张要他将家搬到台湾。黄琪翔感到面临无可挽救的局面,不能有其他选择了,乃对陈诚答以回到上海后商量再定。就此离开台湾回到上海,旋飞广州,连忙出逃香港。这是1948年底的事。

黄琪翔到达香港后即和当地中共负责人取得联系,和国民党方面完全断绝了关系,表示要立刻到解放区去。后来中共负责人接到中央指示,转告他广东尚待解放,希望他暂时在南方做些工作,因此黄琪翔留在香港。此时农工民主党在香港的组织活动,他尽可能地参加,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有积极的表现。1949年8月间中共方面通知他到北平去,并且准备好船位、他十分兴奋,带着全家大小连同年迈的母亲,并将他在香港的一些房产变卖,与现款扫数带到北平,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黄琪翔以特邀代表资格参加。他在会议中发言略称;“这次人民政协所提出的三大建国方案,虽然是到现在才完成它的法律手续,可是它的雏型早在毛泽东主席的言论以及历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告中可以看见了。中国人民百年来的革命斗争没有白费,三大文件,完全反映出中国广大人民的要求。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成果。他们是值得赞美的,值得感谢的。”又说:“二十年来我在政治圈里摸索着,我有时鼓舞,也有时彷徨,革命的发展是那样的错综复杂,要看得清楚,把握得稳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了现在,我深信在毛泽东旗帜之下,中国是确定的走上光明伟大的前程了。”又说:“我们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将带来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时代,这是不容怀疑的。有毛主席的领导,有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团结合作,有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做卫队,政权是绝对巩固的。有计划的生产经济建设,一定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多数人民也会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各兄弟民族和谐地团结在一起,内患是从此绝迹了。在外交上我们和苏联合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合作,和各国革命人士合作,我们拥护世界和平,我们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到底。”黄琪翔自认是二十年的摸索,终于得到了光明,但又觉得怎样来工作,又有才疏力拙之感。政协会议闭幕之后,黄琪翔被安排为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他还以他自己对于政令法制诸种学识,素无研究,只有从头学起,勉力赶上。

1949年冬中国农工民主党召开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黄琪翔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中央执监会议秘书长。1950年春周恩来为着推进统一战线,加强各民主党派领导工作,建议原与民主党派有关的民主人士归队参加工作,以便于进行团结、教育、改造等实际工作。自此以后黄琪翔对于农工民主党的工作更多参与。这时农工民主党进行整理组织工作,成立了中央工作委员会,以章伯钧为主任委员,黄琪翔为副主任委员。季方、郭则沉亦负责日常实际工作。其后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黄琪翔被选任为委员,前往参加成立会议。会后,被任为司法部长。黄琪翔在中南司法部长任内,移居武汉。农工民主党成立武汉市组织,黄琪翔兼任主任委员,经常来往于武汉、北京之间,兼顾工作。

黄琪翔在农工党内,主要是联系内部,调解纷歧,做“人和”工作。当时在农工党上层的一些同志之间,思想上有分歧,加上感情上的冲突,隐隐然成对立状态。黄琪翔觉得这个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应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消除成见,团结一致,共同前进。章伯钧当时是民主同盟副主席和农工民主党主席,黄琪翔主张农工民主党内应以章伯钧为首,搞好团结。1953年间农工:中央调李伯球来中央任副秘书长,黄琪翔认为适合当时需要,而且希望农工党内部工作,多多依靠李去做,减轻个人工作负担。这时黄琪翔黄对于农工民主党的工作是乐观的。

1954年大区取消之后,黄琪翔调回北京。是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黄琪翔被选为代表参加会议,在第一次会议当中黄琪翔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和法案委员会委员。会后并被任为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还是以农工民主党秘书长身份主持农工党工作和代表农工民主党参加各种会议。

1957年4月间中国农工民主党召开全国工作会议和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黄琪翔被选举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兼秘书长。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黄琪翔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摘掉“右派”帽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黄琪翔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身心备受摧残。1966年8月底红卫兵冲入黄琪翔住宅,对他和夫人进行迫害,并将他赶出家门。他万分无奈,只得迁往农工民主党宿舍。从1966年9月7日到1970年5月18日,这四年多的时间里,黄琪翔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冤郁愤激,苦痛钻心,郁结成心肌梗塞之症,虽往医院就医,而当时医院在“造反派”控制下,敷衍了事,以致黄琪翔病势日增,精神锐减。

1970年5月间周恩来闻知黄琪翔的情况后,特予照顾,通知黄琪翔由农工宿舍迁往建国门外灵通观大楼。但造反派们仍不甘心,借题发挥批判黄琪翔“贪图资产阶级享受”,是“资产阶级复辟的先锋”,并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在这长期残酷迫害下,黄琪翔身心备受摧残,于1970年12月10日去世,终年七十二岁。

周恩来闻知噩耗,当即委派军代表前往慰问黄琪翔夫人郭秀仪,并指示政协全国委员会特予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人民日报》、发表消息,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并送花圈表示哀悼。

黄琪翔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问题,于1980年6月间由中共中央明令予以了改正。



黄百韬:(公元1900~1948年),原名新,字焕然;原籍广东,生于天津。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任第七兵团司令官,1948年11月22日在碾庄与人民解放军对阵中阵亡,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追赠陆军上将军衔。

民国时期,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一向以蒋中正的嫡系军队为主力、中坚,象五大主力中的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第五军、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等,很少有人知道被嫡系中央军瞧不起的杂牌军中,也出现过王牌将星,他就是黄百韬。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领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二十五师,是中原战场主力,作用巨大,参加的重要战役和取得的胜利有:一,苏北系列攻坚战;二,孟良崮增援战;三,南麻临月句增援战,四,胶东扫荡战;五,大别山战斗;六,盐南战役;七,豫东战役等。其战功及作用仅次于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和第十八军。

黄百韬曾在北洋军阀、江苏督军李纯手下当传令兵,李纯失败后,他投降张宗昌,后又随张宗昌部下徐源泉投降蒋中正,升师长,蒋中正送黄百韬进入陆军军官大学特别班第三期学习。先后在冯玉祥的第六战区,鹿钟麟冀察战区做参谋长。后来由于偶然机会,到顾祝同的第三战区做参谋长,惩治贪污腐败,励精图治,任劳任怨,小心守法,极力表现自己。1940年为顾祝同策划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由于出身杂牌,始终不得顾祝同的信任,后被顾祝同外放充任第二十五军军长。

黄百韬自知不是黄埔嫡系,又没有靠山,地位不稳,日子艰难,只有靠战功站稳脚跟,所以在历次战争中,战则争先,退亦谨慎,拼死搏斗,培养出了强悍的个性,逐渐以显赫战功取得了顾祝同及蒋中正的信任。

解放战争开始后,黄百韬率整编第二十五师进入苏中,进攻邵伯,虽未成功,但也是粟裕苏中七战七捷收获最小一仗,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伤亡两千余人,而人民解放军伤亡一千余人。

随后在1946年4~12月,黄百韬对苏北解放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先后攻占了泰县、高邮、宝应、盐城、阜宁,在反共内战终特别卖命,特别积极。1947年1月10日,黄百韬率部攻占苏北沐阳,1月18日进攻新安镇地区。

在蒋中正发动的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期间,黄百韬指挥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师。他及时发现张灵甫的第七十四师孤军突出,迅速命令张灵甫回撤至垛庄桃圩之线,与第二十五师、第八十三师靠拢。但当时张灵甫狂妄自大,自恃兵力强大,不听黄百韬的指挥和劝告,结果在孟良崮陷入人民解放军的重围。

第七十四师陷入重围之后,只有黄百韬的第二十五师增援最为积极,黄百韬倾第二十五师全部兵力不顾牺牲,不顾伤亡拼死增援,在遭到重大伤亡后,先后攻占三山店,交界墩,界牌等地,在进攻最后一道阵地天马岭时险些成功,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第一纵队也无法阻挡,眼看就要突破,恰巧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的一个营经过,帮助第一纵队守住了阵地,致使黄百韬功亏一篑,结果第七十四师全军覆没。没有这一个营的碰巧经过,张灵甫的第七十四师将被黄百韬成功救出。

1947年6月,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对山东解放区发动第三次全线进攻,在决定山东解放区生死存亡的第二次战役即南麻临月句战役中,华东野战军率部增援,冒死血战,先后解了南麻、临月句之围。在南麻牛心崮战斗中,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成钧被第二十五军的特等射手击中,受了重伤(成钧是当时华东野战军十二个纵队司令员中唯一临阵受伤的高级将领)。

在这两次决定性的战役中,由于黄百韬率第二十五师拼死作战增援,才获得最后胜利,而第二十五师伤亡巨大,团、营长死伤半数以上,官兵伤亡上万。当时国民革命军在南麻临月句战役的巨大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彻底丧失了沂蒙山根据地,沂蒙山区根据地失守,使华东野战军进入了最困难,最黑暗的艰苦时期。

在一对一攻坚战中,遭遇战或防守战,华东野战军不是第二十五师对手,这可从粟裕总结南麻、临月句战役的报告中清楚看到这个问题,粟裕曾批评当时打援的第七纵队和地方武装渤海军区的三个团时说:“可是我们打援的部队不大得力,甚至在敌我相等的兵力下还堵不住他”。

在彻底地占领沂蒙山区后,黄百韬的第二十五师已成为国民革命军的主力军,后被派往胶东半岛,扫荡胶东进攻烟台,彻底切断了东北解放军与山东解放军的联系。解放战争初期,山东很大一部分人员、物资是通过烟台到东北的。所以国民革命军三大战略目标,即为占领延安、占领沂蒙山、占领胶东及烟台,最后一个目标即由黄百韬指挥第二十五师为主力来完成,1947年8月8日,黄百韬率领第二十五师抵达潍县,8月10日到寒亭,8月11日到昌邑,8月底到高密;9月10日占领平度,9月18日占领胶东中心城市莱阳(莱阳是胶东仅次于烟台大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国共两军后来为莱阳进行了猛烈的争夺战),9月20日到栖霞,9月底占福山,10月2日攻占烟台,彻底切断了东北解放军与山东解放军海上通道,缴获战利品巨大,被蒋中正授予“光华宝鼎勋章”一枚。

不久,黄百韬部被调往大别山战场,1948年1月6日,第二十五师第一○八旅的四个营在太湖西李杜店与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主力第三纵队第九旅遭遇,战斗打响后,第一○八旅主力从太湖赶来增援,在一对一情况下,第九旅明显打不过第一○八旅,歼敌五百左右,自己伤亡五百七十九人,第九旅二十六团团长赵玉亭、二十五团政委段超杰在战斗中牺牲,当时第九旅赶快撤出战斗。因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宗旨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不打兵力相等的对攻战,阵地战,不硬拼。

随后黄百韬的第二十五师被调到苏北战场,又取得了不太为外人所知的盐南大捷。

1948年4月,黄百韬率第二十五师、第四师组成南线兵团,与张雪中率领的第七十二师与第八十三师组成北线兵团,南北对进,企图全歼苏北兵团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十一纵队、第十二纵队于盐城、阜宁以东滨海地区。

5月23日,韦国清本打算先集中优势兵力,以第二纵队、第十一纵队消灭整编第二十五师和第四师,经过激烈战斗后,发觉碰上了硬钉子,一对一战斗完全占下风。第二纵队和第十一纵队不敌第二十五师,且伤亡重大。这时,黄百韬第二十五师不断发起反攻,向前推进,随后南北二线包夹苏北兵团。到5月底,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南北兵团在合德会师,形成合围,形势万分危急,许多同志准备拼命。后来,在韦国清正确指挥下,经5月27~29日三天激战,虽损失惨重,仍于6月2日突出了包围圈。

1948年6月,著名的豫东战役爆发,黄百韬在这个战役中立下头功,战功卓着,战后蒋中正亲自为黄百韬佩带青天白日勋章。

黄百韬到底在豫东战役中有何战功,竟受到如此殊荣呢。

豫东战役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封战役,顺利成功,第二阶段、睢杞战役,不太成功,只完成一半,原因何在,黄百韬部奇军杀出。当时区寿年兵团二师,只消灭了第一师,且自己伤亡重大。例如,以第六纵队四个团围歼第七十五师十六旅四十七团两个营的杨拐战斗,也打成了败仗,伤亡超过两千余人。

睢杞战役以消灭区寿年兵团为目标,区兵团由第七十二师、七十五师和新编第二十一旅组成,开始顺利达成了围歼第七十五师于龙王店及周围村庄任务,准备转兵进攻位于杞县铁佛寺的第七十二师,国军为增援中原战场,以黄百韬的第二十五师为主,并入第三快速纵队,第二交警总队组成一个兵团,星夜来援,救援第七十二师。当时人民解放军对黄百韬的来援是没有准备的。人民解放军以敌第五军、第十八军为主要可能增援对象,作了充分准备,以华东野战军的第三纵队、第八纵队、第十纵队、两广纵队共四个纵队阻击第五军和第八十三师,以中原野战军阻击胡琏、吴绍周兵团。

黄百韬兵团的突然杀到,是“刺斜里杀出了程咬金”,令人民解放军措手不及,只得令王秉璋司令率领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由东小楼出发阻击黄百韬兵团,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之三十二、三十三旅急驰逻岗、董店一线设防,谁知黄百韬兵团行动迅速,以迅雷不及掩耳势,已越过这两地,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三十三旅在急行军中分别于张连池,伯党集一线与第二十五师展开遭遇战,虽然略迟滞了第二十五师的推进,但伤亡重大(当时称伤亡一千七百余人,但从战后将三十三旅拆散并入三十二、三十一旅的情况看,伤亡应远远大于此数),只得败下阵来,使第一纵队第一师陷入被黄百韬兵团及第七十二师夹击的危险境地。黄百韬兵团迅速靠近铁佛寺,华野不得不停止攻铁佛寺第七十二师,使得第七十二师得以完整脱险。日后成为邱清泉兵团的主力。

由于黄百韬兵团威胁太大,华东野战军转兵进攻黄百韬部,抽调主力第一纵队、第四纵队、第六纵队及两广纵队围攻黄百韬兵团于帝丘店,开始了豫东战役第三阶段,而第三阶段则是以失败告终。可以说粟裕在第三阶段的作战决策是错误的,经开封、睢杞、第二阶段作战后,华东野战军伤亡又大,又疲惫,已成强弩之末,但粟裕勉为其难,造成了虎头蛇尾。

区寿年在被俘后曾对与粟裕说:“你胃口太大,违反了兵家之道,接下来要失败。”粟裕不以为然。

再说整编第二十五师见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蜂拥而上,镇定地退入帝丘店为中心的村庄内防守,华东野战军不顾伤亡,日以继夜猛攻,希望一鼓作气吃掉第二十五师,黄百韬部连日血战,形势危急。黄百韬一面奋战,一面苦思破敌之策。曾国藩名句给他很大启发,即“凡善亦者,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于是他亲率两营部队,在四辆坦克掩护下,反守为攻,发动逆袭,创造了国民革命军战史上兵团司令带队冲锋的唯一战例,他的参谋长死劝也未拦住他。面对绝对优势共军,他的部队伤亡重大,团长李景春也重伤倒地,黄百韬本人也受伤,仍大呼口号,死战不退,部队受司令激励、鼓舞,拼死猛冲猛打,一举夺回了四个村庄,遏制了华东野战军的进攻势头,稳定了阵线。与此同时,邱清泉的第五军采用大迂回战法,绕到包围黄百韬兵团的华东野战军背后,出其不意地猛烈进攻,全线击溃了华东野战军,并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黄河边上,俘虏了几千名伤员。

后来在谈到睢杞和帝丘店战役时,皮定钧说:“此次战役,我们杀伤敌军也很大,要谈起来,我们就是杀伤敌军一个整师,但是我们“三弟兄”(华野第一、第四、第六三个纵队)都残废了”。

黄百韬率以基本日式装备为主的第二十五师,屡屡重创以美式装备为主的华东野战军,纯属不易,豫东战役,第二十五师重创中原野战军的第十一纵队,救出了整编第七十二师,面对占绝对优势的人民解放军,坚守帝丘店,亲率部发动反攻,会同邱兵团,大破华东野战军于帝丘店,所以,蒋中正把最高荣誉给他是很恰当的。

淮海战役爆发后,黄百韬升任七兵团司令官,率部七万人在碾庄被黄百韬重兵集团包围,黄百韬率部在无险可守的平原上坚守了十五天(公元1948年11月8~22日),给黄百韬造成了巨大伤亡,使战后粟裕紧张地一下昏了过去。这比起王耀武率十万大军守坚城济南只守一周,形成了鲜明对比。

碾庄战役收尾时,黄百韬与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一起突围冲了出来,在途中,黄百韬拔枪自杀身亡,结束了反人民的一生,终年四十九岁。自杀前,黄百韬拿出名片一张,在背后写上“黄百韬尽忠报国”,交给副军长杨廷宴,请其转交蒋中正,以表示其反动立场至死不变。



黄 维:(公元1904~1989年),号悟我,后经蒋中正改名为培我;贵溪盛源乡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十二兵团司令官。

黄维出身于农家,父早逝。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毕业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以经济不宽裕入学鹅湖师范,毕业后在家乡任过小学教员,因与乡绅不睦弃职离乡。

民国十三年黄维进入黄埔军校,居然是江西同乡方志敏为他居中联络而成的,中共江西地下省委负责人之一的赵醒依是他的新生入学介绍人。经方志敏、赵醒侬协助考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在黄埔三期人伍生总队任中尉区队长。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2月10日,黄维率入伍学生随蒋中正先后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任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升为营长,旋任第二十一师第六十一团团长,在南京栖霞山与直系军阀孙传芳部展开激烈战斗,以表现勇敢果断著称。次年,黄维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历时三年。毕业后得到第十八军军长陈诚的厚爱,提为第三十一旅旅长。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年仅三十四岁的黄维被蒋中正任命为整编第十八军军长,成为这个王牌主力的第三任军长,黄维在蒋中正的官邸受到校长的亲自接见,校长送给他一张自己的照片,亲笔题写:“培我将军惠存。”黄维本号悟我,蒋中正并非疏忽的改为培我让新任军长黄维深感蒋的期许之深,矢志杀身以报。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黄维调任国防部联勤总部副总司令,

1948年,蒋中正坐困愁城,着手组建新型兵团对抗日益准备与他决战的解放军,他想起了他的主力王牌十八军,新组建的兵团包括第十八军、第十军、第十四军、第八十五军,命名为第十二兵团,司令官的人选却让蒋中正大伤脑筋。当时胡琏已经是首选,然而,白崇禧一贯讨厌陈诚、胡琏,拼命抵触,蒋中正不知是怎样的考虑,竟然放弃了胡琏,转而派遣参谋次长林蔚去上海看望养病的陈诚,请十八军的老长官来评选自己的新部下,陈诚知道蒋的用意所在,就此推荐黄维,黄维时任新制军官学校校长兼陆军训练处处长。蒋中正立即表示同意,并且不顾何应钦、白崇禧对黄维的“书生不宜典兵”的评价,召见黄维委以重任,黄维顾虑重重,有畏难情绪,他和蒋中正约法三章:“等我打过这一仗之后,我还要回去办我的军校,司令官还是胡琏同学来做。”蒋中正当然应允。

黄维口中的胡琏同学算得上国民党军为数不多的虎将,胡琏,字伯玉,是陈诚、罗卓英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干将,他在国民党军中有善于苦战、鏖战、硬战之称,当然也素有骄横、狭隘之称。1946年国民党山东重点进攻过程中,胡琏在12月13日受到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长戴之奇的指责心怀不满,此后一战,胡琏坐视第六十九师被华野主力围困而不救,最后直接使戴之奇自杀和第六十九师全军覆没,蒋中正在南京为戴某人发哀,却对胡琏无丝毫指责。次年,华野在泰蒙会战中再度设伏邀击胡琏,胡琏大意被围,如果不是第五军救援得力,胡琏可能就在那时便效忠党国了。尽管如此,胡琏在众多的国军将领中仍然算是很少吃“共军”的亏的所谓的名将了。

胡琏久任十八军和整编后的十一师师长,以十二兵团司令官志在必得,没想到让他眼中的书呆子黄维凭空摘了桃子,大为不满,此前,胡琏可以攻掉罗广文取而代之,然则对于黄维的来路确实奈何不得,毕竟是陈老总亲自点将,所以内中闷气最重,以致于不就兵团副司令一职,进而挑动杨伯涛等心腹旧部和黄维大搞摩擦,新建兵团一开始就布满了不祥之兆。

被胡琏策动搞摩擦的杨伯涛也不是等闲之辈,这位第十八军在大陆最后一任的军长肩上扛着的两颗金星不是靠着贿赂和吹牛得来的,此人在抗战末期的湘西会战中力挫日寇,曾经受到来自国民党六届六中全会和蒋中正的亲自表彰并得以接见留影。在杨伯涛看来,黄维尽管也是土木系的大将,而且年辈长于自己,然而,黄维并不是战将,大敌当前,“老头子”把个书生派来对第十八军指手画脚,真不合时宜。不过闹归闹,最后还要表面上尊重司令官的“权威”,所以,一直到淮海战役爆发之前,大家倒也相安无事。

淮海战役开始后,杨伯涛和人民解放军杨勇部接触,双方互有胜负。可是,久历戎行的杨伯涛发现了苗头不对,以他过去的经验,人民解放军总以运动战为宗旨,辅之以切尾、断腰、斩首等行动,很少硬拼、苦打、猛攻一类的消耗战,唯独此次例外。而且,杨勇硬是用精锐的老四团拼掉了杨伯涛几千人,涡河以南的人民解放军对十二兵团视而不见,涡河以北则严阵以待,且充分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作风,狠打狠追。杨伯涛预感人民解放军一定有巨大的后援或者主力才得以这么轻易的表示出决战的决心来。在这点上,司令官黄维和他心有相契,黄维建议兵团采取“核桃”战术,即以蒙城为中心,构筑工事,然而远远的把触角伸出去和人民解放军接触,形成一个铁拳瞄准目标集中主力打下去,前进中继续占据有力地形,接着逐次跳跃、稳扎稳打。他用第十军向蒙城靠拢,用第十八军攻取蒙城。应该说,这个方案至少可以保证第十二兵团不被人民解放军的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全部吃掉。可是,那位被白崇禧讥为“步枪指挥官”的蒋校长再次帮了人民解放军的大忙,他来电给黄维指示,让黄维火速增援被围的第七兵团黄百韬,并立刻赶往宿县。至此,黄维不免长叹一声。

1948年11月21日,在黄维兵团前往宿县途中,人民解放军占领了蒙城,彻底切断了黄维的后路。

11月24日,杨伯涛终于有点明白“共军”的企图了。他建议黄维:兵团主力迅速向固镇靠拢,接触李延年兵团,合力沿津线向北运动。这是置之于死地而后存的唯一出路,黄维不得不佩服杨伯涛的临战的脑筋之清楚,自然照办。当日下午4:00,杨伯涛的十八军已经完全行动起来,不料在6:00,书生大将的黄维的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命令部队在双堆集宿营,目的是为了等待跑散了的后续人马和暂时的休息,就是这半天的等待,让人民解放军的七个纵队加陕南十二旅、豫皖苏独立旅一共二十多万大军,把黄维兵团紧紧地围困在纵横只有十八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带,等待黄维、杨伯涛的只有灭亡了。杨伯涛得知黄维的昏招之后,破口大骂黄维混蛋,然而一切都晚了。

黄维被围,蒋中正、陈诚赖以起家的第十八军成了瓮中之鳖,让南京的蒋总统坐卧不宁,亲自找来胡琏,承认自己用人不当,请胡琏务必走一次,救第十八军于水火之中。胡琏大抵是在上海闲的太久了,也可能是上次在山东被他逃脱的太容易了,不太以为当年的粟裕能把他老虎一样的第十八军怎么样。于是,他拍着胸脯保证此去一定学习常山赵子龙,杀他个七进七出。胡琏两天之后到达双堆集,开口就是斥责杨伯涛等人:“我在南京之时是怎么交待你们的?共军两大主力会师必有大动作,你们打的乱仗,硬是往共军的口袋里面钻。”这种指桑骂槐的做法如果换了他人早就吵翻了,好在黄维素来风度俨然,再加上败军之将何敢言勇,自是不计较,就请胡琏这位当代赵子龙来全面负责指挥。等到胡琏一接手,他胡伯玉也明白了“粟郎”也非吴下旧阿蒙了,如今,解放军的本钱也大了,打起仗来山呼海啸。知道胡琏的到来,总前委粟裕下令:“再调上去三个纵队八万人,把双堆集给我打成下一个孟良崮。”只打了五天,胡琏便支持不住了,他跑回南京去,这个赵子龙没有救回“阿斗”,却是告诉“主公”:我们应该赶紧的撤退。蒋中正只好同意,让胡琏再次回去转达他的意见。12月13日,胡琏回去的第六天,解放军主力吹响了总攻的号角,第十二兵团全面崩溃开始了。

临出逃前,胡琏和黄维无一例外的都准备了大量的安眠药。杨伯涛问他们作什么用?他们说留着为校长和党国成仁,杨伯涛大不以为然,军人嘛,照着脑门开上一枪不就完了吗?吃药那不是妇女的游戏吗?杨伯涛于是就不要安眠药,等到十一师全被打垮后,杨伯涛中将向一条小河纵身一跳,争奈河水太浅,只没了他半截身子,而且,十二月的河水又太冷,杨伯涛没有开枪给自己一家伙,反而从冰冷的河水爬了出来,毕竟“千古艰难唯一死”啊。走了不远,杨伯涛被俘,死前也不原谅另外一个“战犯”黄维。胡琏命最大,坐着一辆装甲车跑了,后来又逃到台湾,成为台湾军界的“祖宗”,只是在其晚年绝口不提双堆集和粟裕。

书生将军黄维被人民政府改造了很久之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后来他写了一篇回忆录,总算是对自己的后半生做了一个体面的总结。
黄 雍:(公元1900~1975年),字剑秋;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先为中共党员,后为国民党员。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独立第三十一旅旅长,国民党三青团中央干事会总务处副处长,军事委员会高参。



黄 鹤:(公元1897~?年),字萼楼;湖南湘阴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党员。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第二十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军政部部附。



黄珍吾:(公元1900~1969年),字宝循,海南文昌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党员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青年军副军长,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台湾省宪兵司令。



黄梅兴:(公元1904~1937年),字敬中;广东平远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民党员。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第八十八师二六四旅旅长。



黄 鳌:(公元1902~1928年),字昭军;湖南临澧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民党员。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02~1928,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政治部主任、秘书长,苏维埃湖南省军委书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



黄子琪:(公元1904~?年),广西荔浦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民党员,日寇汉奸。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汪伪政权陆军师师长,军委会参赞武官。



黄承谟:(公元1901~1933年),福建上杭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民党员。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独立第二旅旅长。



黄 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南海舰队司令部参谋长。

黄 璜:(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东海舰队副政治委员。

黄代培:(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试验基地政治委员,装备部政治委员。

黄茂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航空兵部副司令员。

黄铁须:(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福建基地政治委员。

黄得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航空兵部副司令员。

黄天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

黄永福:(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指挥学院副政治委员。

黄达萍:(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成都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

黄植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

黄 宏:(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乙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后勤工程学院副院长。

黄先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教授。

黄玉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武警黄金总队指挥部主任。

黄正荣:(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武警警卫局副局长。

黄晓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武警交通指挥部主任。

黄谱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云南省武警总队总队长。

黄正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黄 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九军军长。

黄 翔:(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九十二军军长。

黄光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一三九师师长。

黄师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九兵团联络官。

黄祖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九十一军军长。

黄永淮:(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八十八师副师长。

黄 红:(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九十五师二八四团团长。

黄纪福:(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四七七旅副旅长。

黄焕荣:(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二○五师副师长。

黄启东:(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二十三师参谋长。

黄志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六十四军一五九师师长。

黄镇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江西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豫章山区绥靖区司令官。

黄 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七十一军八十七师师长。

黄炳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联合勤务总部第十兵站总监。

黄维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高参。

黄文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新编第八军八十八师师长。

黄建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新编第八军暂编五十四师师长。

黄铁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徐州“剿总”前指总务处长。

黄 梁:(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七十九军一九九师师长。

黄鼎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一二二军二四五师师长。

黄希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三十六军一六五师师长。

黄显荣:(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二级上将,台湾省空军总司令。

黄伟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总政战部副主任。

黄正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中将,台湾省海军官校校长。

黄荣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中将,台湾省空军副总司令。

黄康群:(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中将,台湾省空军联合勤务部台南后令部司令。

黄南东:(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联合后勤司令部政战部主任。

黄云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陆军第十军团副司令。

黄庆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中将,台湾省空军副总司令。

黄国道:(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军情局一处处长。

黄永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常务次长。

黄光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家安全局”驻美国代表。

黄 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电讯发展室主任。

黄穗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军事发言人

黄龙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总统府”第二局高级参谋。

黄振远:(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第十军团摩步第二○○旅旅长。

黄源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马祖防卫部政战部主任。

黄振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航空特战部空骑第二○○旅旅长。

黄奕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高级中学校长。

黄四川:(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管理学院政战部主任。

黄静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空军情报次长室二处处长。

黄中森:(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通航联队联队长。

黄启东:(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总部副署长。

黄明福:(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军管区及海防部高雄市团管区司令。

黄海彬:(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独立第七十一旅旅长。

黄焕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第三支援处处长。

黄清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空降特战司令部政战部主任。

黄太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将,台湾省海军第二造船厂厂长。

黄正清:(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职务待考。

跟帖时间 2010-02-26 17:10:2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黄氏的历史名人(二) -- 黄文明:(公元1908~1995年),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七团团部技术书记,第五师政治部干事、团政治处技术书记、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二团政治委员,中共完县县委书记兼支队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二团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四纵四旅政治委员,第十一旅政治委员,第九旅政治委员,第三纵队第九旅政治委员,第八旅政治委员,第六十三军第一八八师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十九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副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兵团干部部副部长、部长,志愿军第六十四军政治委员、志愿军干部部副部长、部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工程兵副政治委员,通信兵政治委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枚。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5年9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黄正清:(公元1903~1997年),藏族,汉名黄正清,藏名洛桑泽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采玛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从小在家放牧,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好枪法。曾任地方保安司令。彭德怀元帅曾称赞他“为全国少数民族走上革命道路作出了榜样”。

解放战争时期,黄正清(洛桑泽旺)担任蒙古族拉卜楞的保安司令,还担任过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国民党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等职。1949年秋,解放大军进军西北,洛桑泽旺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率部队起义,为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大西北建立了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正清(洛桑泽旺)先后担任过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副部长,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甘南藏族自治州州长,甘南军分区司令员,甘肃省副省长。是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7年10月6日因病在兰州逝世,终年九十四岁。



黄玉昆:(公元1917~1997年),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孔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青年团区委宣传科科长,红三军团参谋处文书,第四师政治部秘书。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团连政治指导员,第一一五师警卫营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直工科科长、教导第五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滨海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挺进纵队第四支队副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十九旅副政治委员、第一纵队第三师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二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第三航空学校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是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8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岁。



黄玉庭:(公元1912~1991年),原名黄应庭;江西万年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军第八十三团副排长、指导员、连长、副营长,中央苏区第一分区第二大队队长,第六大队大队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营长、团长,第六师第十八旅代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六纵队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团团长、旅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六纵队第十六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四军第七十一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预科总队总队长,1951年5月第七十一师改编为空十五师,任空第十五师师长。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十五师师长。空十五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绩不俗,击落敌机五十一架,击伤十六架;被击落四十一架,被击伤三十七架。回国后,离开空十五师,任第二航空预科总队总队长,后来离开空军,先后在山东省军区三个军分区(德州军分区、惠民军分区、淄博军分区)担任司令员,后任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3月20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黄立清:(公元1913~1988年),湖北大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立清任红二十一军连政治指导员,第九十二师第二七四团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科长、组织部副部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六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独立第一旅第二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黄立清任晋绥军区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绥蒙军区副政治委员,绥远军区第二十二师独立第十一旅旅长,第二十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立清任西南军区干部部副部长、部长,沈阳军区防空军司令员,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3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黄有凤:(公元1914~1989年),江西兴国东村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兴国县乡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军学校团政治处干事,军委机要秘书,西方野战军司令部机要科科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指挥部机要科科长,军委机要处代处长,中共中央机要科股长、机要科办公室主任兼机要训练班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机要处处长,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第一副局长,总参谋部机要局局长、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9年7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黄光霞:(公元1915~2002年),河南新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留在军部任战士。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任红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通讯员、通讯班长、排长,军部特务营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第三十九师第二七八团营长,参加了苏家埠、商潢、黄安等战役和中央根据地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一团副团长,东进纵队第八支队第二团团长,第一团副团长,太行军区新编第七旅第十九团团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数次反“扫荡”战役战斗。1941年组织和指挥了枣强县娄子镇战斗,被列为第一二九师十个典型战例之一。1942年十九团被授予“冀南战斗模范团”称号。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第十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十四纵队第四十二旅旅长、衡水军分区司令员。战争年代作战英勇,指挥果断,四次负伤,被评为三等甲级残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军事运输部部长,河北军区沧县军分区司令员,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为部队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2年2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黄连秋:(公元1912~1982年),又名黄长岳;湖南平江虹桥枧黄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9月随国民党新八军毕占云部起义,奔赴井岗山参加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一师第三团班长、连政治指导员,第一团卫生队政治指导员,师卫生队政治指导员,第一团政治处副总支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一师第一团总支书记,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团政治委员,第萨那团政治委员,第二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十四团政治委员,第二区队政治委员,第十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察哈尔军区独立四旅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三旅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第六十六军第一九八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六军一九八师政治委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六军政治部主任,华北空军政治部主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2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终年七十岁。



黄作珍:(公元1914~1991年),江西宁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宁都县少先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第一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师供给部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组织干事,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三军分区第二团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大队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大队政治委员,军政干部学校第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北军政大学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陆军学校政治部主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十九兵团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卫戍区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1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黄忠学:(公元1911~1992年),湖北天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九师警卫营书记,红二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代政治委员,红二军团第四师宣传科长。是个有文化的干部,在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宣传科长时,编写过一出话剧,内容是反映湘西根据地反围剿中活捉敌师长张振汉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教导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第一二○师政治部组织部巡视团主任,第三五八旅教导营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九军分区游击队支队长,第九军分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七军政治部主任。第七军的前身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吕梁军区机关一部和独立第十旅、独立第十二旅。1949年第七军由晋入陕,接着解放甘肃,留驻天水地区,参加修建天兰铁路。1950年第七军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分别开赴济南、锦西改编为炮兵部队,军部仅辖第十九师。1951年第七军撤消番号,军部一部分充实第一高级步兵学校,调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后勤学院政治部主任,海军青岛基地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北海舰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东海舰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12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黄忠诚:(公元1913~2002年),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5年在遵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团第二营九连班长,第三团第三连连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教导营连长,冀鲁豫支队教导营营长,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二旅第六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二十三团副团长,第十旅参谋处长,第二支队参谋长,第十旅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吉军区第二军分区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十九师参谋长、副师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四军参谋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四军师长、第四十四军副军长,中南军区海军西营基地司令员,军事学院海军系副主任,海军学院副院长,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2年12月11日因病在长沙逝世,终年八十九岁。



黄径琛:(公元1916~1991年),江西宁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参加国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国家政治保卫局保卫大队副排长,红军学校第三团军事教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兼军事教员,抗大一分校营长、军事总教员,抗大第一分校直属大队大队长,抗大第一分校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谋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六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五师副师长。淮海战役强攻碾庄圩时,分工指挥炮兵。第二十五师的任务由碾庄圩南方、西南方攻击,得手后直捣黄伯韬兵团司令部。第二十五师由第七十三团主攻,第七十四团助攻,第七十五团为二梯队。第一天几度进攻失利,黄径深指出,由于侦察得不够仔细,没有把敌人的火力点全部摧毁,使突击队碰了钉子。黄昏后,再次攻击开始,东南西北全线炮兵猛烈向敌射击,西北方向,我军战车也参加战斗。第七十三团再次担任突击任务,第七十三团就是着名的“济南第一团”。黄径深组织的炮火一延伸,第七十三团突破了碾庄圩,将守敌全部瓦解。1949年任第三十三军副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上海防空司令部参谋长,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参谋长,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空军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6月1日因病在武昌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黄经耀:(公元1915~2005年),江西于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政治部通信战士、班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排长,苏鲁豫支队第三大队连长、副营长,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二十团营长,第八旅第二十二团副团长等职。参加了广阳、孝义、午城等对日作战,创建苏鲁豫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山东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粉碎日军七路围攻大扫荡的战斗,打通华北与华中战略联系的艰苦斗争。此外,还配合淮海部队参加宿北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四师第十团团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六师副师长等职。参加了开辟西满、北满根据地的斗争和秋、冬季攻势作战、锦州攻坚战、辽西黑山大虎山会战、沈阳攻坚战、平津战役、湘西剿匪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六师师长,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六师师长,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回国后,1953年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黑龙江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陕西省军区司令员、陕西省委书记,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宁夏军区司令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等职。为西北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5年8月16日在因病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岁。



黄炜华:(公元1914~2001年),福建上杭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政治部秘书,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师司令部队列参谋,陕甘支队第五大队技术书记,红一军团第二师司令部作战参谋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司令部作战参谋,苏鲁豫支队参谋长,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而是团团长、旅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吕梁山脉地区抗战和苏鲁豫敌后根据地作战等。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参谋长,第十纵队军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参谋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宜当战役、川东追击战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航空处处长,中南军区空军参谋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谋长、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参谋长。回国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空军军事订货部部长、军事科学研究部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军事科学研究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1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黄荣海:(公元1915~1996年),江西万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二军特务训练队班长,红一军团政治部特务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特务营政治教导员,第一一五师政治部直工科科长,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三军分区第五团团长。打起仗来经常身先士卒,人送绰号“猛子”。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第二十一旅副旅长,第六纵队第十八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第一二八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第一二八师师长,第四十三军副军长兼第一二八师师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第四十三军军长,1964年任广东省军区司令员,1969年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6年10月13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黄思沛:(公元1910~1988年),江西宁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古口游击队,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第四师第一营第一连连长,红八军团第二十六师第六十一团营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调任红一军团随营学校连长,红一师特务队队长。1937年6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1938年毕业。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1939年1月奉命到国民党军第五路军第四支队第一大队任大队长,同年年底返回新四军,任第六支队第三总队参谋长兼八团团长,萧县自卫团副司令员、豫皖区苏边保卫司令部参谋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六旅副旅长兼参谋长。1944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赴东北任辽吉军区第二十二旅副旅长。1946年参加围攻长春的战斗,后调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七师副师长。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四保临江战役。1948年7月调任辽北军区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后,任东北军区警卫师师长,吉林省委军事部部长,吉林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后历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黄胜明:(公元1914~1996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一师第一团排长,红军学校连指导员,中央干部团上级干部队区队长,红九军团营政治教导员,独立团政治委员,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红军大学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庆阳步兵学校第一团政治教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政治委员,隰县工作团团长,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处主任、代政治委员,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华北军区补训兵团三旅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补训第一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复员委员会秘书处长,中南军区后勤部生产部副政治委员、运输部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6年8月18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黄振棠:(公元1912~1996年),江西上犹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宣传队分队长,红二十一军第四十三团青年干事、军政治部青年部长,红三军团教导营连政治指导员,红四师第十一团总支书记,红六师第十六团代政治委员,红一军团一师团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政治部主任、代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团政训处主任,第七六九团政治委员,第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四旅政治部主任。曾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四旅副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新四旅政治委员,第六军十七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六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三军副政治委员。回国后,任六十三军副政治委员,第六十五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969年,郑维山、杜文达、黄振棠、张正光组成内蒙前线指挥所,统一全面领导内蒙古的工作。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两枚,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一枚。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6年2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黄曹龙:(公元1911~1979年),湖南浏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过攻打长沙。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兵站部第十三分站政治委员,第二十三分站政治委员,第四运输大队长,陕北总兵站十分站站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副官处队列科科长,总兵站部兵站站长,第四办事处处长。1942年起,先后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宁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总兵站部政治委员、部长,第十二兵团后勤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驻南宁办事处主任,总后车管部副部长,兰州军区后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9年4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八岁。



黄朝天:(公元1915~1987年),原名黄朝钿;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特科学校教员,排长、连长,干部团特科营连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侦察科参谋、侦察科科长,警备第四团参谋长,警备第七团团长,河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二旅参谋长,鄂西北军分区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旅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副师长、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师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师长、志愿军第二十军参谋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参谋长、第二十副军长,舟嵊要塞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1987年4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黄惠良:(公元1912~1975年),壮族,广西平治人(今广西平果)。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第二十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第十九师第五十五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第二二四团政治处主任,第七十三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八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三四四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一二九师晋冀豫独立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新编第三旅政治部主任兼第七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一旅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纵队政治部主任,龙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辽东军区一六九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一六九师各团分别补充到十三兵团各军。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政治委员,负责具体组织抗美援朝后勤运输工作,曾到朝鲜检查各汽车团、运输分部和兵站工作。1952年因严重的胃溃疡离职休养。1954年到第五十七速成中学学习。1956年任辽宁省军区副政治委员。1965年回广西,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5年4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黄鹄显:(公元1914~1986年),福建上杭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一○○团班长、连政治指导员、连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局参谋。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9月随红军总部留在川康边区,后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作战科科长,红三十军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总部特务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纵队参谋长,冀察热辽军区第二旅副旅长,第十三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第一三四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五军第一三四师师长,坦克一师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师长。装甲兵先后入朝的有:坦克一师、散步师、第二十六师第五十三团、第二师第三团、独立第一、二、三、五、六、八团,作战二百四十六次,除配合步兵歼敌外,击毁敌坦克四十辆,击伤三十四辆,捣毁敌地堡工事八百六十四个。1952年6月率坦克兵一师回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参谋长,装甲兵学院院长,湖南省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装甲兵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

1986年4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黄新友:(公元1912~1985年),原名邓新友,壮族,广西凌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第十九师第五十五团战士、班长、排长、师政治部宣传员、组织干事,红三军团司令部作战参谋,北上先遣支队司令部作战参谋,中央军委科员,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作战股股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七一团参谋长、师教育科科长,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六八八团参谋长、团长,干校校长,第一二九师新编第一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第八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兼分区司令员,晋冀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交通部副部长,河南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副部长。1958年2月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5年10月15日因病在郑州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黄德魁:(公元1910~1992年),甘肃临夏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原在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931年参加宁都暴动后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政治部警卫排排长,第十三师第三十八团第三营连长、第一营营长,红四方面军第九十三师第二七四团参谋长,第三十一军警卫团副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调到李先念部下,任鄂豫挺进纵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第十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第四十四团政治委员、团长,鄂豫边区豫中指挥部指挥长,豫中军区分区参谋长,中原军区二纵第十五旅第四十四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第十四旅参谋长,第十五旅第四十四团团长。中原突围时,第二纵队第十五旅旅直和第四十三团、第四十四团接应掩护南路军突过平汉铁路后,因敌情严重,无法按原计划归建第二纵队,即西渡襄河,进入武当山,奉命组建鄂西北军区第三军分区,部队改编为第三、六、九大队。1946年9月,上级决定第十五旅主力转移到陕南,归建二纵。第十五旅旅直和第三、六大队一千三百多人在经过由鄂入陕的必经之地时,刚通过一天门,就遭到敌军阻击,黄德魁指挥两个连从两侧山垭攀登陡崖,冲上山顶,将敌击退,第十五旅一鼓作气通过了二天门和三天门。

解放战争,任鄂西北军区和平支队第六大队大队长,豫鄂陕军区第五军分区支队队长,野战纵队第七支队支队长,晋冀鲁豫军区第三十五旅副旅长,第一○四团团长,襄西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江汉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宜昌军分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公安第十一师师长,建筑工程第七师师长,第五步兵预备学校校长,河南省冶金厅副厅长,湖北省民政厅副厅长,湖北省副省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5月11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黄锦辉:(公元1903~1928年),广西桂林人。苏维埃南方局军委委员,广州市军委书记,待考。



黄玉章:(公元1928~今),江苏如东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少将。

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参加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团政治处干事,华东野战军连副指导员。参加了杨泰线、灵甸港、苏中七战七捷、涟水、鲁南、莱芜、泰安、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立过三等功四次,四等功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营教导员。1955年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军事学院教员、研究员,军政大学学员大队副大队长,军政大学教研室主任,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1985年11月任科学研究部部长,1992年11月至1993年12月任副校长。是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毛泽东军事思想学会会长,第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第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2003年7月离休。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发表军事著作数十篇,荣获军事学院一等奖、二等奖,模范工作者称号各一次,多次荣获学术成果奖。



黄学禄:(公元1938~今),河南信阳柳林乡人(今河南信阳河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56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至1971年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分部三兵站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军第一三四师四十团战士、排长、见习参谋、见习助理员、干事、师政治部干事、军政治部干事。其间,先后参加了甘肃临夏平叛战斗和西藏平叛战斗。1971年至1982年任武汉军区政治部组织处处长,第五十九师政治部主任、师党委常委、政治部党委书记。1983年起任第二十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政治部党委书记,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军区党委常委等职。为所在部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是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7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黄信生:(公元1940~今),河北新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师第八十二团第一连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第二十八师司令部作训科见习参谋、参谋,军务科副科长,作训科副科长,第二○五师司令部作训科科长、司令部副参谋长、第六一五团团长、第二○五师司令部参谋长、副师长、师长。1985年7月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军长,1990年6月任军长。1982年8月至1983年1月在军事学院基本系速成班学习,1988年9月至1989年1月在进修班学习。1991年4月至5月在研究系学习。1994年12月任第三十八集团军军长。1995年7月任北京军区参谋长,1997年3月后任南京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8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黄恒美:(公元1940~今),江苏沭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预备学校、空军航空学校学员、飞行员、飞行中队长、大队长、航空兵副团长、副师长,航空兵第二师师长、空军某军副军长,空军上海指挥所代理副司令员、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93年12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空军空军司令员。2000年12月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

1988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95年晋升空军中将军衔。



黄公略:(公元1898~1931年),原名黄汉魂,字家杞;湖南湘乡桂花乡人。著名工农红军将领。

1916年参加湘军,当过湘军文书、排长、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武昌城等战斗中立有战功。同年底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军事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7月同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十三师四团党代表,后任红五军第二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红五军主力开赴井冈山后,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1929年9月任红五军副军长,参与制定和指挥红五军向北开辟鄂东南地区,向南打通与湘赣苏区联系的作战行动,扩大了湘鄂赣苏区。1930年1月调任红六军军长,率部在赣西南地区艰苦作战,发展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大块的革命根据地。后任红一军团第三军军长,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委员。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坚决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挥红三军英勇作战,屡建战功。在龙冈战斗中击退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的连续进攻,在富田战斗中歼灭敌军第二十八师等部,在老营盘战斗中歼灭敌军第九师独立旅。1931年9月15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敌第五十二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在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终年三十三岁。

黄公略的牺牲,全军伤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曾发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将吉安、吉水两县间建公略县。建县之日,毛泽东亲撰、高悬挽联以悼英魂:“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毛泽东并在其著名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写道:“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足见其对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的信赖和倚重。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初期,“朱、毛、彭、黄”四人曾一度齐名,不幸的是黄公略不久便牺牲于敌机扫射之下,但他在革命史册上留下的功绩却长久令人缅怀。



黄继光:(公元1931~1953年),原名黄继广;四川中江石马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级战斗英雄。

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信员、代理班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1953年10月13日,上甘岭战役打响。敌人动用两个多师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和炮火的掩护下向我军发动猛攻。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时,敌人的一个中心火力点用三挺重机枪和四挺轻机枪拦住了部队前进的道路。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与另外两个战友炸掉这个火力点。当前进到距火力点三十~四十米时,两位战友一个牺牲,一个重伤,任务就落在黄继光一个人的身上。黄继光忍着右臂被击穿的剧痛,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继续前进。在接近敌火力点时,连投几枚手雷,但未能将敌火力点全部炸毁。在身边已无弹药的情况下,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黄继光毅然扑向敌火力点,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射击孔,壮烈牺牲,终年二十一岁。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七师五个连,夺回阵地。

根据黄继光生前的申请和表现,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认他为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追记特等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并追授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各一枚。

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



黄奋锐:(公元1904~?年),字天咎;广西惠阳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三部副主任,中国共产党党员。



黄 华:(公元1913~年),曾用名王汝梅;河北磁县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燕京大学肄业。

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任北平学生联合会党团成员、燕大学生会主席,1936年任陕北苏区红军总部翻译、后方司令部秘书,曾协助著名加拿大记者埃德加·斯诺、英国记者尼姆·威尔士、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等采访中央苏区。

1937年10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1938年历任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组织部长、中共长江局青委、全国学联党团书记,中央青委委员。1940年任延安青年干部学校教育长。1941年任朱德政治秘书、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4年任中央外事组联络科长,参与接待中外记者参观团和美军观察组的工作。

1946年参加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任叶剑英的秘书、代表团新闻处处长。

1949年历任天津市军管会外事处处长、中共南京市委委员、南京市军管会外事处处长、主持接收国民党外交部、向各国原驻华使节宣布中共中央的建交原则。同年当选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委员。

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员、上海军管会外事处处长。1953年任朝鲜停战政治谈判中方代表和外交部西欧非洲司司长等职。1954年和1955年,随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亚非会议,任中国代表团顾问和发言人。1958年任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方顾问。1960年至1971年相继任驻加纳、埃及、加拿大大使。曾任中央三人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谈判邀请尼克松访华公告文稿事宜。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为中国首任常驻联合国及其安全理事会的代表。1976年任外长,曾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过二十九、三十二、三十三、三十五和三十七届联合国大会。1978年和1982年,率团参加联大讨论裁军问题的特别会议,阐述中国在裁军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并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提出了《关于立即停止军备竞赛和进行裁军的主要措施的建议》。

曾先后出访过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扎伊尔、伊朗、巴基斯坦、坦桑尼亚、联邦德国、印度、美国、尼日利亚、苏联等三十多个亚、非、欧、美洲国家。1978年8月与日本外相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主持与美国代表的建交谈判,1982年与美国国务卿黑格签署关于解决美售台武器问题的“八一七公报“。1979年随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1983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多次以副委员长身份率人大代表团到各国访问和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中共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5年至1995年出席国际行动理事会年会,现任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会长、中国福利会主席、宋庆龄基金会主席。



黄 杰:(公元1902~1995年),字达云;湖南长沙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台北卫戍司令,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司令,“总统府”参军长,台湾警备总司令,“国防部”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在大陆时期黄杰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军军长,陆军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六军军长;1945年任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在缅甸击退倭军打通中印国际运输线;抗战后任长沙绥靖副主任,第五编练司令等职。

黄埔军校等毕业后,黄杰担任教导第一团侦探队第一排中尉排长,随即投入一连串的战斗。

1926年,黄杰任教导第一团第三营营长,随东路军北伐。“济南事变”中,倭军强攻济南城,守备济南的第一师第五团团长李延年电告黄杰立刻率部护送蒋中正离城,以避开倭军炮火。黄杰近身护卫蒋中正徒步离开济南。中原大战时期,黄杰任第一师第二旅少将旅长。接着参加蒋中正的五次对苏区围剿。

1933年1月日寇由东三省侵犯山海关和热河时,黄杰奉命接替南天门防务,守备黄土梁、南天门、八道楼子一带阵地,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战役。1935年4月13日授予少将,任第二师师长。1936年10月晋升中将,任第二师师长。

“七七事变”时,黄杰正在庐山军官训练团任队长,带职受训,随后投入了激烈的淞沪会战,接着又调任成都中央军校(黄埔军校成都分校)教育处长,担任教育工作,一直到1944年5月黄杰才重新带兵,担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

1944年年底,黄杰率部攻击龙陵,经三个月的激战连克龙陵、芒市、遮放、畹町等四大据点,最后与新一军及美英盟军在缅北姆色举行会师典礼,这是抗战末期盟军著名的一战。

1949年渡江战争结束后,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队虽然号称还有两百万,但军心涣散。蒋中正与李宗仁明争暗斗,各将领各怀鬼胎,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指挥体系,实际上已成瘫痪状况,一击就溃。失去有效防线的国民革命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大包围追击方针下,只能四处逃窜、投降与溃散。不过另一方面,尽管兵败如山倒,国民党内仍有几个孤臣孽子,怀抱少时读诸葛武候出师表的愁绪"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诚惶诚恐,忠实地执行上级的命令,黄杰就是其中一位。

尽管如此,在国民党阵营中,黄杰并非真正有份量的人物。他没有高明的政治手腕,也没有出众的才华,不属于第一线的人物。在国民党党政军高官的合影中,他总是被安排站在后排不显眼的位置。但是,他是一位勤于做笔记、写公文、忠心耿耿的军人,这种人格特质注定在国民党存亡之秋时发生一些作用。在大批国民革命军精锐部队被歼,蒋中正最重要的亲信将领被俘或主动献城投降之际,黄杰成了蒋中正没有选择中的选择。

1949年,黄杰带领着一支国民革命军队,在国共内战的尾声中一路披星载月,由湖南退入广西后,在解放军的炮火间隙中,这支大约三十万人的国民党部队最后只有三万人经中越边境爱店进入越南。入越南境时,所有武器、收发报机、照相机以及菜刀铁器等均被法军没收。在树倒猢狲散的窘状中,这支部队却在黄杰率领下保持了基本的建制与尊严。进入越境后,他们又成为各方势力杯葛的筹码,被软禁在越南富国岛达三年。

1953年,被称为“海上苏武”的黄杰终于率部回到台湾。黄杰撤往台湾后晋升二级上将军衔。

历任台北卫戍司令,陆军总司令(公元1954年7月~1957年7月)兼台湾防卫司令,总统府参军长(公元1957年6月~1958年7月),台湾警备总司令(公元1958年8月~1962年11月),对台湾军力进行嫡系大接替,成为受益者之一。

1960年晋升陆军一级上将军衔。在1962年12月~1969年7月,黄杰担任了台湾省省主席,主要处理的是省民食衣住行之大计,包括防台防洪措施,农业产销、工商登记、学校教育、甚至舞厅、电影院、咖啡座等,都是他所管辖的范围。黄杰经常出现在各种巡视的场合,与民众密切接触,一改其原来情报头子的神秘面目。

1969年7月升任国防部部长(公元1969年7月~1972年6月),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委员会上将顾问,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

1995年1月14日,黄杰病逝于台北,终年九十四岁,葬于台北五指山国民革命军队公墓特勋区一区。



黄镇球:(公元1898~1979年),号剑灵;广东梅县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联合勤务总司令,“国防部”副部长,台北卫戍司令,台湾警备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副主席。

湖北第二预备学校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历任粤军第十一师参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团长、副师长、师长,整编第四师旅长。

1929年赴德国研习防空学。

1933年回国筹建防空学校。1934年就任校长暨防空委员会副主席。后历任防空处处长,南京防空副司令,防空厅厅长,防空监总监。

组织筹划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防空演习“首都防空演习”。后升任后方勤务总司令、联合勤务总司令、参谋次长国防部次长、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代理广东保安司令。

1949年逃往台湾后,于1950年再度出任联合勤务司令部总司令。

1954年后调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转任“总统府”参军长。

1961年晋升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1962年改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当选国民党八届中央委员,后为中央评议委员、“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

晚年兼任香港崇正总会顾问。1979年病逝于台北。著有《防空讲话》、《防空十二年》等。

附_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防空演习:

1934年,正当日本加快侵略步伐,全面进逼华北之际,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抗日浪潮和军界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于11月21日至22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防空大演习。参加演习的军兵种和政府部门及民防人员之多、组织协调之复杂也是新中国成立前绝无仅有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侵华气焰甚嚣尘上,日寇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鲸吞东北后,1932年又挑起了上海“一二八”事变,接着于1933年上半年又集中优势兵力侵占热河,向长城一线发起大规模进攻,把侵略矛头指向整个华北。在淞沪和长城抗战中,尽管中国民革命军队民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日寇凭借优势装备尤其是强大的空中力量,使中国民革命军队民遭受惨重损失,包括蒋中正嫡系中央军在内的许多成建制部队在日机的狂轰滥炸下伤亡殆尽,牺牲极大。

而此时的蒋中正正集中精力忙于剿共,把有限的金钱都用来购买枪炮对付毫无空中力量的红军,哪有闲钱去买昂贵的飞机用于国土防空?到长城抗战结束时,中国的各型飞机不足300架,而日本仅作战飞机就有2700架。日寇依仗空中优势在中国的天空耀武扬威,日本飞机可以成编队地在长城沿线和平津地区飞行,甚至可以家常便饭似的飞临中国首都南京进行侦察。而中国的国土防空却是一片空白,许多重要城市和要点目标连最起码的防空设施如高射炮、高射机枪和防空洞都没有。日本军方头目甚至狂言:战争如果全面爆发,仅靠轰炸就可使“国民政府和‘支那军’彻底丧失抵抗意志”。

国民革命军界智囊蒋百里将军和在德国学习防空回国的黄镇球将军面谏和上书蒋中正,强调对日防空袭作战的重要性,急切要求政府迅速建立有效的国土防空体系。

宋庆龄、何香凝和社会各界爱国人士还纷纷捐款购买飞机保卫国家领空。一心剿共的蒋中正虽然对抗日持消极态度,但对日本频频加快的侵略步伐和巨大空中威胁不得不予以重视,尤其是淞沪、长城战役中其嫡系精锐部队在日寇飞机狂轰滥炸下遭受的严重伤亡,使他对全面战争一旦爆发首都南京的安全十分担忧。

在日本侵略和全国抗日呼声的双重压力下,蒋中正被迫把国土防空力量异常薄弱,人才、经费、材料极度缺乏的实际,责成其军事部门直接在南京筹组防空建设事宜。1934年1月,南京军事委员会下令将高射炮教导队、防空研究班、防空军士队合并,在杭州笕桥成立防空学校,任命黄镇球为该校校长,以培养防空专业人才。不久,蒋中正又接受了黄镇球关于组织防空演习的报告建议,特命黄镇球具体负责组织筹划“首都防空演习”。

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1934年11月21日-22日,防空大演习在南京地区正式举行。21日上午7时40分,设在鸡鸣寺和南京下关电厂主厂房顶部的日造立式防空警报器凄厉地响起。紧接着,演习指导班派出的广播车在南京各主要街道和居民区广播演习注意事项,敦促市民遵守演习规则。相关演习地段正在上班、街上行走及家中的市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紧急跑向防空掩体或安全地带进行隐蔽。南京各重要路口由全副武装的宪兵和警察实施戒严和交通管制,胸佩演习标志的工作人员,迅速指挥着来往车辆和人群进行疏散隐蔽。

不久,空袭紧急警报声再次响起,随后空军编队飞机飞临南京上空,剧烈的模拟爆炸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轰炸声中,南京各要点的防空高炮、高射机枪响成一片。有几幢楼房被“敌机”击中,顷刻间黑烟滚滚,十多辆消防车鸣着刺耳的警笛赶到被炸现场开始灭火工作。烟雾弥漫之中,几辆救护车也赶赴现场抢救“伤员”。21日夜晚,当空袭警报声又一次响起时,实行灯火管制的整个南京及周围地区顿时一片漆黑,人们再次从家中跑出在臂扎白巾的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空袭隐蔽。演习区域上空飞机轰鸣,地面炮声隆隆,探照灯光柱四射,军警的警笛声和消防车、救护车的鸣叫声交织一片,整个南京地区笼罩在一派“战争”气氛之中,演习场面颇为真实壮观。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机空袭南京达四个月、一百十八次之多,但“死伤的数目并不大,政府也照常指挥全国作战,并不曾因空袭而受影响”。随后的战时首都重庆被日寇定为“航空进攻作战”的首要目标,但仍顽强抗击日机“战略轰炸”、“无区别轰炸”、“月光轰炸”、“地毯式轰炸”等狂轰滥炸长达五年半之久,在血与火中表现了中华民族不被任何强敌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为了纪念这次南京防空大演习,1940年国民政府颁布命令,将每年的11月21日这天定为“防空节”。

跟帖时间 2010-02-26 17:02:0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黄氏的历史名人(一) -- 黄 歇:(公元前?~前238年待考),名歇;楚国人。著名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楚国春申君。

黄歇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

黄歇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顷襄王时,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楚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王退兵。楚顷襄王病重,黄歇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即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任他为相。在秦军围攻邯郸时,黄歇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

当时楚考烈王无子,黄歇以此为忧。后来,黄歇娶赵人李园之妹,待李园妹有身孕后,献于楚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园妹被立为王后。李园因此逐渐掌握大权,蓄养死士,欲杀黄歇。楚考烈王病死后,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了黄歇及其全家。

黄歇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

在楚顷襄王熊横还是太子的时候,曾在秦国作为人质。公元前302年,熊横在私斗中杀死秦国的一位大夫逃回楚国,秦国和楚国的关系开始恶化。

公元前299年,秦国伐楚,攻下八个城池,楚怀王入秦国求和,被秦昭王强行扣留,最后于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国。

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即位,秦昭王对其非常轻视,大举出兵准备灭掉楚国。秦昭王派遣白起攻打楚国,夺下巫郡(今四川东部)、黔中郡(今湖南、四川、贵州交界地区)两郡,并于公元前278年攻下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向东直打到竟陵(今湖北潜江),楚顷襄王被迫把都城向东迁往陈县(今河南淮阳)。

这时的楚顷襄王急于和秦国求和,于是在公元前272年派遣辨才出众的黄歇出使秦国。当时秦昭王派遣白起进攻韩国和魏国的联军,在华阳大败他们,擒获魏国将领芒卯,韩国和魏国只好向秦国臣服并听命于秦国。秦昭王已命令白起同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正准备出发。这时,黄歇恰巧来到秦国,听到秦国这个计划。黄歇于是上书劝秦昭王说,秦国和楚国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如果秦国欲攻打楚国,必然会导致两败俱伤,很容易使韩、赵、魏、齐等国家得渔翁之利。这还不如让秦国和楚国结盟,然后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其它国家。秦昭王被黄歇成功说服,于是阻止了白起出征,派使臣给楚国送去厚礼,与楚国缔结盟约,互为友好国家。

黄歇接受盟约后回到楚国,楚顷襄王派黄歇和太子熊完做为人质去到秦国,秦昭王将他们扣留了十年。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不同意熊完回去楚国,黄歇知道秦国丞相范雎和熊完关系很好,于是试图说服范雎。黄歇指出楚顷襄王可能会一病不起,如果秦国能让熊完回去,熊完即位后必然会感激秦国,努力维护和秦国的关系;如果不放熊完回去,而是利用熊完要挟楚国,楚国必然会另立太子以对付秦国,秦和楚的关系就会破裂,而被秦国掌握的太子熊完也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价值的人。范雎将黄歇的意思转达给秦昭王,秦昭王让熊完的师傅回去探问一下楚顷襄王的病情,回来后再作打算。

此时的黄歇为太子熊完深深担扰,他觉得如果楚顷襄王真的不幸去世,而熊完又不在楚国的话,把持楚国朝政的王室宗亲阳文君必定会把自己的儿子立为新太子,这样,熊完就不能继承王位了。于是,黄歇让熊完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得以出关,而他自己却在住所留守,并以熊完生病为借口谢绝访客。等熊完走远了,秦国没办法再追到时,黄歇才向秦昭王说出实情,秦昭王大怒,想让黄歇自尽。范雎劝道,熊完即位后,必定会重用黄歇,不如让黄歇回去,以表示秦国的亲善。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意见,因而将黄歇送回了楚国。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称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黄歇被楚考烈王任命为楚国令尹,封为春申君,赐给淮北十二县的封地。十五年后,由于与齐国相临的淮北经常发生战事,黄歇请求楚考烈王把自己的封地淮北十二县换到江东,楚考烈王答应了黄歇的要求。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赵国的大败,四十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

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国的丞相平原君赵胜前去楚国请求救援,楚考烈王弃秦楚两国的盟约不顾,派遣春申君领兵救援赵国。与此同时,魏国也派出信陵君魏无忌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溃秦国,解除了邯郸之围。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遣黄歇向北征伐鲁国,次年黄歇灭掉鲁国,任命荀况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通过援赵灭鲁,黄歇的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增,也使楚国重新兴盛强大。

黄歇在对外穷兵黩武的同时,对内则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竞相礼贤下士,招引门客,最高峰时黄歇有门客三千多人,其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于首位。黄歇的门客多逞强好斗,奢侈浮华。有一次,赵国的平原君派门客拜访春申君,春申君把他们安排在上等的客馆住下。平原君的门客想向楚国夸耀赵国的富有,他们特意在头上插上玳瑁簪子,亮出装饰着珍珠宝玉的剑鞘,前去拜见春申君,而春申君的上等门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让平原君的门客自惭形秽。

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西周国,同年,寄居在西周国的周赧王死去,作为天子之国的周朝不复存在。

公元前249年,秦国秦庄襄王即位,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又带兵灭掉东周国。

公元前242年,各诸侯国担忧秦国吞并中原的势头不能遏制,于是互相订立盟约,联合起来讨伐秦国,并让楚考烈王担任六国盟约的首脑,让春申君当权主事。六国组成合纵联军,由黄歇任命庞暖为联军主帅,六国联军曾一度攻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秦国倾全国之兵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而逃。楚考烈王把作战失利的罪责归于春申君,从此开始冷落黄歇。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当时楚国的国舅李园想取代黄歇的地位,于是暗中豢养了刺客准备刺杀黄歇。黄歇的门客朱英得到了这个消息,提醒黄歇注意李园的动向,但黄歇没有理会朱英的警告。不久,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抢先进入王宫,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前去王宫奔丧,在棘门受到李园刺客的伏击,当即被斩头扔在棘门外。同时,李园派官兵前去春申君的家中,将春申君的家人满门抄斩。同年,熊悍继位,是为楚幽王,李园取代黄歇,被任命为楚国令尹。

清乾隆年间的《光州志》中记载:“光州内有黄歇宅”,又载:“州境(在潢川)即在所赐十二县中,今州治其遗宅也。”近年又在潢川出土的清乾隆七年九月《光州十景》的石刻中有《春中遗宅》一首,并注:“周东三里河北有春申君丹炉,在光州治后有春申君漆井”。由此可见,潢川不仅是黄歇的封地,而且也是他的家乡。

公元前241年,楚国都城由陈郢(今淮阳)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这时黄歇的封地由淮北十二县改封吴地,其家族也随之迁离黄国故城。他在改封的广大地域内分设都邑,在今上海、苏州一带,治理申江,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绩显赫,深得民心。故此,当地人纷纷以其姓或号为许多山、水、地方命名,如江苏省阴县君山也叫黄山,今天上海的黄浦港,上海简称为申,都是因纪念黄歇而得名。2002年9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

1930年吉鸿昌将军率部驻潢期间,曾在专署后院内的春申君墓地旁建立墓碑。碑上除“春申君墓”四个醒目的大字外,还注明:“春申君故居即在此。黄歇被杀后,其门客将其遗骸偷葬于故宅内。”之后多次有人对春申君墓地加以整修。

原春申君墓碑现已残断,半截残断碑上“尸葬于宅后”一段文字仍清晰可见。据专家论证和北宋出版的百家姓记载,黄歇是中国大姓氏之一黄姓的始祖。春申君墓位于潢川县隆古乡隆古村黄国故城内,周围有黄宫遗址、天池、老龙埂水库等景点。春申君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区保存完好。自1995年以来,每年都有泰国、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印尼等黄氏宗亲寻根团一万人左右到黄故城寻根问祖,拜祭黄歇。



黄 香:(生卒年待考),字文强;江夏安陆人。著名二十四孝之13(扇枕温衾),汉朝大臣。

黄香九岁丧母,事父极孝。他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汉安帝(公元107~125年)时任魏郡太守(今河北),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所著《贼》、《笺》、《奏》、《书》、《令》凡五篇,今有《九宫赋》、《天子冠颂》遗世。



黄 霸:(生卒年待考),字次公;淮阳阳夏人。

以豪杰役使徙云陵。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坐同产有罪劾免。后复入谷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逝世史。



黄 宪:(生卒年待考),字叔度;汝南慎阳人。

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终年四十八岁,天下号曰“征君”。



黄 琼:(生卒年待考),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黄香之子。

终年七十九岁,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



黄 琬:(生卒年待考),字子琰。著名东汉末期大臣。

黄琬少年丧父,早而辩慧。后做官至五官中郎将。在汉光和末期,大尉杨赐上书推荐黄琬有拨乱反正之才,由是征拜议郎,擢为青州刺史,迁侍中。汉中平初期,出为右扶风,征拜将作大芹、少府、太仆,又为豫州牧。后与杨彪同拜光禄大夫,及徙西都,转司隶校尉,与司徒王允同谋诛杀董卓。董卓手下大将李郭汜攻破长安后,收黄琬下狱至死,终年五十二岁。



黄 盖:(生卒年待考),字公覆,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零陵郡泉陵人。著名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郡守、偏将军。

祖父时从南阳迁居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北零陵)。黄盖幼时家贫,备尝艰辛。打柴负薪之馀,常诵读经书,并研习兵法。

黄盖后举为孝廉,辟公府职。东汉末年孙坚在江南起兵,黄盖往从。屡经征战,被孙坚拜为别部司马。孙坚逝世后又随从孙策和孙权。曾任浔阳令,又迁丹阳都尉,使山越归服。凡境内动乱,黄盖常被委为守长。先后共历九县,多得安宁。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黄盖随都督周瑜、鲁肃等迎击曹操于赤壁。曹军北来,不习水战,用连环将船舰联结,以求平稳。黄盖建议火攻,而又先作书报曹操,诈称欲降。约期以战船十艘,装载柴草,灌以膏油,用布蒙蔽,顺东南部风向江北疾驰而去。曹军以为黄盖果真来降,纷纷出营观望。及近曹军战船,黄盖顺风纵火,火借用势,曹军仓皇失措,全军大溃。黄盖以破曹功任武锋中郎将。后为郡守,平定了“武陵蛮”和长沙、益阳等地“山贼”,加偏将军。

黄盖姿貌威严,性情刚毅,办事果断,从不延缓,而又能体恤部属,善于治军。黄盖逝世后,时人绘像祭祀。《三国志》有传曰:“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吴书》曰:“又图画盖形,四时祠祭。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



黄 忠:(公元?~220年),字汉升;南阳人。三国时期著名蜀汉将领、五虎上将之一。

黄忠早年先在荆州牧刘表部下任中郎将,与刘表侄儿刘磐共守长沙的攸县(今湖南攸县)。赤壁之战后,刘备收江南,黄忠投归刘备。

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2年)黄忠由葭萌(今四川广元)受命回军进攻益州牧刘璋。他常常冲锋陷阵,身先士逝世,其勇毅名列全军之首,为刘备攻占成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益州平定后,他被任命为讨虏将军。

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随刘备北上进军汉中时,陷阵勇毅,老当益壮,奋力迎战魏将夏侯渊等。夏侯渊的部众很精锐,黄忠每次都是冲锋在前,鼓励并率领着士兵们,全军金鼓震天,欢呼呐喊声撼动山谷,终于在翌年夺得了战略要地定军山(今陕西勉县)。由于战功卓著声名大振而晋升为征西将军。

刘备立为汉中王后,黄忠又被任命为后将军,与前将军关羽齐名,赐爵关内侯。第二年黄忠去世,追谥刚侯。



黄公度:(公元1109~1156年),字师宪;绍兴人(今浙江绍兴)。著名南宋初学者。

生于北宋大观三年,逝世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

黄公度出生于书香世家,幼年勤奋好学,公元1138年他高中状元,一时名声大震。

初任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升秘书省正字。当时正值秦桧任相,奸臣当道。黄公度因讥切时政,被降为主观台州崇道观,后改肇庆府通判。在岭南任职期间,他以宽、仁为政,深受百性拥戴,被当地人祀于学馆。

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秦桧死后,黄公度被召还京,见宋高宗,多议时政。宋高宗对他很赏识,立即下诏拜他为考功员外郎,准备重用。可惜天丧斯文,黄公度还没来得及施展宏才,即于第二年去世,终年四十六岁。后累赠正奉大夫。著有《汉书镌误》、《莆阳知稼翁集》传世。黄公度任职虽然不显,但文名却极高,他的状元的夺得,更为莆田东里黄氏带来极大的荣誉。

黄公度的后裔,也多以文章勋业传家。史载公度娶左朝奉郎方符之女为妻,生五子:沃、泮、洧、洙、南僧。其中,长子黄沃,举人,以父任补官,任朝散郎权通判抚州,后以朝请大夫任邵州知府,事见《宋史翼》。幼子黄宁,即南僧,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特科进士,由雅州助教过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此外,黄滔第九世孙还有黄洽(公元1122~1200年),字德润,居侯官,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试春官第二,遂举进士,初官新泉州惠安县尉,后官至御史、资政殿大学士,成为南宋孝宗、光宗两朝名臣,传列《宋史》。黄洽去世后谥文献,有《文集》、《奏议》共八卷。又有黄贝,官任广州东莞县丞。

黄公度长子黄沃生的儿子见于记载的有二个:黄处权、黄处材,是为莆田黄氏第十代。其中,长子黄处权,官任新泉州惠安县主簿。此外,莆田东里黄滔第十代裔孙见于记载的还有:黄汝嘉,进士,官任广州通判;黄粢,监南岳庙;黄汝猷,进士,官任广东肇庆府高要县令;黄钺,字子授,乾道五年进士,任潮州通判。

黄滔、黄公度的后裔,见于记载的还有很多,大都有文章之才。如黄公度的第十一代也即莆田始祖黄滔的第十九代孙就有黄廷良、黄廷宣、黄廷用。其中,黄廷宣,官任明朝广东按察司佥事;黄廷用(公元1500~1566年),字汝行,号少村,又号四素居士,明嘉靖十四年进士,初任庶吉士,累升至工部侍郎,传见《明史》。

黄滔第二十代孙黄希英,进士,官至中亚大夫、长芦监运使。另有名叫黄崇翰者,万历、天启时人。第二十二代有黄鸣廷,举人,官任河南长葛县儒学教谕。另有黄鸣乔、黄鸣俊。第二十三代有黄起有,进土出身,官至通议大夫、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土。另有黄起昂、黄起洛,均明末崇祯时人。



黄 权:(生卒年待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著名汉朝谋臣。

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相当于秘书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璋不听,竟遣使迎先主,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望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先主假权偏将军。徐众评曰:权既忠谏於主,又闭城拒守,得事君之礼。周武王下车,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所以大显忠贤之士,而明示所贵之旨。先主假权将军,善矣,然犹薄少,未足彰忠义之高节,而大劝为善者之心。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於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逝世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谏曰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臣松之以为汉武用虚罔之言,灭李陵之家,刘主拒宪司所执,宥黄权之室,二主得失县邈远矣。诗云“乐只君子,保艾尔后”,其刘主之谓也。权曰魏文帝谓权曰:“君舍逆效顺,欲追踪陈、韩邪?”权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之陪乘。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汉魏春秋曰:文帝诏令发丧,权答曰:“臣与刘、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实,请须后问。”后得审问,果如所言。及先主逝世问至,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文帝察权有局量,欲试惊之,遣左右诏权,未至之间,累催相属,马使奔驰,交错於道,官属侍从莫不碎魄,而权举止颜色自若。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权曰:“蜀中有卿辈几人?”权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蜀记曰:魏明帝问权:“天下鼎立,当以何地为正?”权对曰:“当以天文为正。往者荧惑守心而文皇帝崩,吴、蜀二主平安,此其徵也。”明年逝世,谥曰景侯。子邕嗣。邕无子,绝。



黄 泓:(生卒年待考),字始长;魏郡斥丘人。著名晋朝大臣。

其父黄沈,善天文秘术。黄泓从父受业,精妙逾深,兼博览经史,尤明《礼》《易》。性忠勤,非礼不动。署为进谋将军,太史令,关内侯,寻加奉车都尉,西海太守,领太史令,开阳亭侯,又封平舒县五等伯,常从左右,谘决大事,灵台令许敦害其宠,谄事慕容评,设异议以毁之,及以泓为太史灵台诸署统,加给事中。泓待敦弥厚,不以毁己易心。慕容败,以老归家,叹曰:“燕必中兴,其在吴王,恨吾年过不见耳。”

九十七岁逝世。逝世后三年,伪吴王慕容垂兴焉。



黄 回:(生卒年待考),竟陵郡人。著名宋朝大臣。

出身充郡府杂役,稍至传教。臧质为郡,转斋帅,及去职,将黄回自随。臧质为雍州,黄回复为斋帅。臧质讨元凶,黄回随从有功,免军户。

先是,王蕴为湘州,颍川庾佩玉为蕴宁朔府长史,长沙内史。蕴宁朔去职,南中郎将,湘州刺史南阳王翙未之任,权以佩玉行府州事。先遣中兵参军,临湘令韩幼宗领军戍防湘州,与庾佩玉共事,不美。及沈攸之为逆,庾佩玉、幼宗各不相信,幼宗密图,庾佩玉知其谋,袭杀幼宗。

黄回至郢州,遣辅国将军任候伯行湘州事,候伯以庾佩玉两端,辄杀之。湘州刺史吕安国之镇,齐王使安国诛候伯。



黄法挘?公元?~577年),字仲昭;巴山新建人。著名南朝陈国将领。

少劲捷有胆力,步行日三百里,距跃三丈。颇便书疏,闲明簿领,出入郡中,为乡闾所惮。

侯景之乱,于乡里合徒众。南陈天嘉二年周迪反,黄法捖时?岫级轿饷鞒梗?值嫌诠ぬ痢5掀剑?品⊕功居多,征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镇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仪同,鼓吹并如故。未拜,寻又改授都督江、吴二州诸军事,镇南大将军,江州刺史。

南陈天嘉六年征为中卫大将军。废帝即位,进爵为公,给扶。南陈光大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南陈光大二年徙为都督郢、巴、武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郢州刺史,持节如故。

南陈太建元年进号征西大将军。太建二年征为侍中,中权大将军。太建四年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南豫州刺史。

南陈太建五年大举北伐,都督吴明彻出秦郡,以黄法捨?级剑?隼?簟F肭财淅?敉醪狡镂逋蚶丛??谛♂??恰;品⊕遣左卫将军樊毅分兵于大岘御之,大破齐军,尽获人马器械。于是乃为拍车及步舰,竖拍以逼历阳。历阳人窘蹴乞降,黄法捇褐??蛴旨崾兀?品⊕怒,亲率士逝世攻城,施拍加其楼堞。时又大雨,城崩,克之,尽诛戍逝世。进兵合肥,望旗降款,黄法挷涣罹?壳致樱??愿Ю停??胫?耍?⒎呕贡薄R怨?邮讨校?姆庖逖艨す??囟?ЩАF淠昵ǘ级胶稀⒒舳?葜罹?拢?魑鞔蠼???现荽淌罚?鲆匚灏倩А?

南陈太建七年徙都督豫、建、光、朔、合、北徐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寿阳,侍中,散骑常侍,持节,将军,仪同,鼓吹,扶并如故。

南陈太建八年农历10月逝世,终年五十九岁。赠侍中、中权大将军、司空,谥曰“威“,其子黄玩嗣位。



黄公绍:(生卒年待考),字直翁;昭武人(今福建邵武)。著名宋元间音韵训诂学家。

宋咸淳进士,入元不仕。

约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前撰成《古今韵会》,为字书训诂之集大成著作。其书以《说文》为本,并广泛参考了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同时人熊忠以其徴引浩繁,使用不便,另编有《古今韵会举要》传世(《古今韵会》原书已不传)。



黄庭坚:(生卒年待考),北宋分宁人(今江西修水)。著名二十四孝之24(涤亲溺器),宋朝诗人、书法家、文学家。

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是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黄道婆:(生卒年待考),松江府乌泥泾人(今上海)。元朝棉纺织革新家,又称黄婆。

元元贞年间,她在崖州(今海南)居住了三十多年,学习了当地黎族民间的纺织技术。回归故里后,将在崖州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与发明,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

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被后人成为“纺织之祖”。

元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为她立祠院。1957年在上海为她建墓园并立纪念碑。



黄 皓:(生卒年待考),

蜀汉后主刘禅所宠幸的宦官,董允逝世后任中常侍、奉车都尉,弄权乱政。

蜀国灭亡时以重金厚赂邓艾左右,得以免死。



黄 苾:(公元288~?年),东晋人,黄香第十代孙。

东晋初年,新安始迁祖黄积的次子黄苾又徙居婺州金华府浦阳县开基,后裔形成江夏黄氏的最大分支-金华黄氏。黄氏之称金华,是以郡名称,非以县名称。金华黄氏即唐初黄氏六大郡望之一的婺州东阳郡黄氏。东阳郡后改为金华郡、金华府,故黄氏在宋朝以后即称金华黄氏。浦阳县始建于唐朝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在此以前,浦阳只不过是婺州东阳郡的一个戍镇,故黄氏不称浦阳而称东阳或金华。浦阳在今浙江省浦江县,也仍属于金华市。

金华始祖黄苾是黄香的第十代孙。明人宋濂在《诸暨孝义黄氏族谱序》中说:“隋开皇间有自江夏迁婺之金华者其讳曰苾。”以后许多黄氏族谱都从其说。其实,黄苾不是隋朝人,而是东晋时人,他所迁之地实为婺州(金华郡)的浦阳(当时无此县名),而不是后来的婺州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后来人们以讹传讹,遂误认为黄苾所迁金华是今天的金华县,其实是金华市的浦江县。据聚斯堂谱记载,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做官,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按察,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当时的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赏识黄苾的才干,遂将自己的女儿嫁与黄苾。后来金陵一带战祸连绵,兵荒马乱,黄苾偕妻到浦阳隐居,去世后也葬在浦阳镇,子孙繁衍兴旺,形成东南大族浦阳黄氏,黄苾被尊为始祖,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

黄苾和吴氏生了两个优秀的儿子,黄居中和黄居正,兄弟二人都高中进士,官居要职,大大地光大了浦阳黄氏家族的门楣。其中,次子黄居正,字光内,官任吏部侍郎。他娶妻孙氏,生三子,又皆能承继祖业家风,个个都取得了功名:长子黄梦美,任德安县令;次子黄梦彩,任袁州判官;三子黄梦圣,也是进士出身,官至福州刺史。浦阳始祖黄苾的长子黄居中,字畅外,以进士出身入仕,累官至侍讲学士。他娶妻赵氏,无子,继娶张氏,生二子:梦祥,梦端。浦阳黄氏自黄苾开始,祖孙三代八人,个个都为官人仕,还出了三个进士,从此奠定了黄氏的家业。但自第四代开始,除黄梦瑞一支能继续保持浦阳黄氏祖宗的功名勋业外,其他各支都开始衰落。传至黄汝知一代,家族复兴,声名再振。黄汝知自己官任黄门侍郎,聚斯堂记载他的三个儿子十三个孙子,个个都做官任职,能宏扬祖先家业,重振浦阳黄氏家族的声威。自黄苾至黄亿,浦阳黄氏传十五代,世居今浙江金华市浦江县,浦阳黄氏后来又分出众多的分支,宗族备极昌盛兴旺,成为江夏以后最著名的黄氏宗族。



黄子澄:(公元1350~1402年),名湜;分宜人(今江西分宜)。

明洪武年间进士,授修,撰,侍读东宫,累迁太学东卿。建文帝即位,命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建议削夺诸藩王权。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7月燕王朱棣举兵政变,师名“靖难”,指责黄子澄、齐泰为奸臣。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率军渡江攻破京师(今江苏南京),黄子澄被执,抗辩不屈,被凌迟处死,诛灭九族。



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一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史学家,学者尊其为“梨洲先生”。

所著《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为中国历史上系统的哲学思想专著,开辟了清朝史学研究的风气,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他学承刘宗周,远宗王阳明,是蕺山学派的重要传人。黄宗羲虽为王学后劲,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立足于“天崩地解”的社会现实。将王、刘之学廓而大之,已非理学旧规所能包括。黄宗羲认为,“儒者之学,经天纬地”,他主张合学问与事功为一,以期“救国家之急难”。由于志存经世,因而凡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学问,他都广为涉足,博及史学、经学、天文、历算、律吕、舆地、诗文以及版本目录诸学。他一生勤于著述,讲学不辍,培养了像万斯大、万斯同这样的一些著名经史学家,也为后世留下了诸如《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明文海》等大量的著述。

黄宗羲理论贡献突出地表现为对君主专制政权体制的系统批判。早在顺治十年,为探讨“治乱之故”,他即撰写《留书》一部。全书对中国古代政权形式的演变,历代兵制,特别是明朝卫所制度的得失,以及晚明的党争等问题都进行研究。清康熙元年,南明永历政权崩溃,复明化为泡影,黄宗羲转而走向以著述救世的道路。于是他将先前在《留书》中的理论探讨加以深化,于次年完成了他的不朽名著《明夷待访录》。



黄本骥:(生卒年待考),字仲良,号虎痴;宁乡县人。著名清朝经史学家。

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举人。道光十七年(公元1838年)授黔阳县教谕,建教泽堂,教授诸生。

黄本骥博览群书,对经史、地理、目录之学都有研究。尤癖爱金石,聚秦、汉以来金石文字数百种及刀布、琴砖、书画等,名其居曰“三长物斋”。他将清乾隆《历代职官表》增以清朝所设员额、品级,详注各表标题之下,分为六卷,仍题原名,以便观览。又著《郡县分韵考》十卷,以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1年)所有之府、厅、州、县,依韵分编,历朝沿革考订详明,以便临文引用,检韵即得。

其他著述有《圣域述闻》、《三礼从今》、《三志合编》、《疑疑孟》、《孟子年谱》、《避讳录》、《书画谱》、《湖南方物志》、《皇朝经籍志》、《三长物斋诗略》五卷、《文略》六卷、《缣山绀雪》十二卷、《古志石华》三十卷、《痴学》八卷、《诗韵检字》一卷等三十多种,大多收入《三长物斋丛书》中。



黄 慎:(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画家。

善画人物,兼工花鸟,山水。为“扬州八怪”之一。

黄 兴:(公元1874~1916年),原名轸,教名仁牧,字岳生,号谨吾,又号杞园,别署庆午、竟武、近午、廑午。后因从事革命活动,改名兴,号克强,曾化名李有庆、李寿芝、张守正、张愚诚、张愚臣、李经田,“二次革命”失败后避居日本时又化名冈本义一、今村长藏;湖南善化人(今湖南长沙)。著名辛亥革命领袖之一。

黄兴1893年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1896年中秀才。1898年由城南书院保送到武昌两湖书院深造,开始接触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关怀国家民族前途。1899年10月被派赴日本考察教育。

1900年春回国。戊戌维新和自立军起事相继失败,开始倾向革命。1902年夏被选派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年底与杨毓麟等创办《游学译编》,“专以输入文明,增益民智为本”。旋又组织湖南编,译社,准备有计划地译介西方名著。

1903年黄兴与留日学生五百多人集会声讨沙俄侵略罪行,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名军国民教育会),教授枪法。不久自认为运动员,回两湖策动反清革命。后在明德学堂任教,利用课堂讲授激发学生爱国思想;物色同志,酝酿成立革命团体。11月与刘揆一等筹组华兴会。1904年2月华兴会正式成立,被推为会长。随后积极联络会党,运动新军,计划于阴历十月十日慈禧太后生辰,炸毙在皇殿行礼的全省官吏,宣布起义。不幸事泄失败,逃亡日本。

1905年7月下旬经宫崎寅藏介绍,与孙中山在凤乐园会晤,共商建立全国性革命组织。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提议推举孙中山为总理,被孙中山指定为庶务,居协理地位;又提议将《二十世纪之支那》移交同盟会,作为同盟会机关报。年底离日经香港潜入桂林,发展革命组织,策动郭人漳、蔡锷反正。1906年转赴新加坡,协助孙在南洋各地建立同盟会分会。返日后又派刘道一、蔡绍南等回湖南运动会党,策划起义。年底萍浏醴起义爆发,复派周震鳞、谭人凤回国策应。1907年2月与孙中山、章炳麟等共同审定《革命方略》,在旗式问题上与孙中山发生争执。为顾全大局,励从孙意。3月因孙中山被迫离日,代理同盟会总理职务。4月离日赴香港。此时东京发生倒孙风潮,主张以黄代孙任总理。黄兴闻讯后表示坚决维护孙中山的威信,拒绝出任同盟会总理,使东京倒孙风潮很快得以平息。夏季抵河内与孙中山共谋南方起义,亲自主持或参加钦州防城、镇南关、钦廉上思、河口起义。

1909年陶成章等再次掀起倒孙风潮,黄兴竭力为孙中山辩解,坚决维护孙的领导地位。1910初再赴香港策划广州新军起义。11月赴槟榔屿参加孙中山主持的秘密会议,商定集中全党力量,在广州再次起义。1911春与赵声等在香港成立统筹部,任统筹部部长。4月27日黄花岗起义爆发,亲率敢死队进攻两广督署,伤右手。失败后潜往香港养伤。赞成同盟会中部总会在武汉发动起义的计划。

武昌起义后黄兴乔装赴鄂,指挥汉口的汉阳保卫战,苦战近月,促使各省次第光复。汉阳失守,辞职赴沪,被光复各省代表推为副元帅,代行大元帅职权。得悉孙中山回国,推辞赴宁组织临时政府。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后任临时政府陆军部总长兼参谋部总长。临时政府北迁后任南京留守,6月解职,8月被选为国民党理事,9月赴北京与袁世凯会商国是。1913年宋案发生,他一度主张法律解决。“二次革命”中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再次亡命日本。

1914年孙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黄兴因与孙中山意见不合,拒绝加入。6月由日赴美。孙中山在叙别宴集古句书联相赠:“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在美国积极宣传反袁,策动各派力量联合讨袁,并为组织讨袁军出谋划策,筹集军饷。1916年7月回上海,与孙中山重新携手,共商国事。

1916年10月31日黄兴因患胃血管破裂而逝世,终年四十二岁。孙中山单独署名发布通告,主持丧务,并作祭文、挽联,盛赞战友才干贡献,慨叹“后死何堪”。

著作收入《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等。



黄 侃:(公元1886~1935年),字季刚,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著名现代音韵训诂学家、文学家。

黄侃曾从师于章炳麟,擅长音韵训诂,兼通文学。历任北京大学、东南部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等校教授。所著有《音略》、《声韵通例》、《集韵声类表》、《尔雅略说》、《尔雅郝疏订补》、《文心雕龙札记》等。



黄飞鸿:(公元1847~1924年),南海西樵禄舟村人。

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五岁从父习武,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

黄飞鸿经不起此沉重打击,忧郁成疾,是年冬天不治去世,终年七十七岁。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黄春辉:(公元1933~年),女;河北人。著名无机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黄春辉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在稀土功能配合物的研究中,首次在稀土配合物的光学微腔中同时观察到荧光增强和寿命缩短这两个介观物理现象;以铽配合物组装成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绿光亮度达到目前同类工作已知的最高值920坎德拉/平方米。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设计的原理引入到光电转化材料的设计中。在具有二阶非线性的半菁染料体系中,发现了两者在构效关系上的相关性,开发了一类新的光电转化材料。美国物理化学杂志连续刊登了她们的工作,并于2000年被权威杂志《Chem.Rev》大段引用。此外还参加编,写了《无机化学丛书第七卷,钪及稀土元素》,《稀土》等三本专著。发表论文二百余篇。曾获得专利二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排名第四)、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排名第一)。

她热爱祖国,治学严谨,勤奋努力,不断开拓进取,学风正派。她忠诚于教育事业,注重教书育人。共培养硕士生十余名,博士生二十余名。研究小组中有一名博士生于1996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及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另一名青年教师获1998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及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



黄克诚:(公元1902~1986年),湖南永兴县下青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将,军事家。

1902年10月1日生于湖南省永兴县下青村。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起在国民革命军唐生智部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等职。1928年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起义,任永兴红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后率部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团长,不久改任第二路游击司令,返湘南活动。1930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的团、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第三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1932年春反对冒险打赣州,使部队脱离了险境。长征中参加了三军团进行的主要战役、战斗。到陕北后曾任第一方面军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政治委员。1940年春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率主力一部南下豫皖苏和皖东北部地区,先后任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10月初率部驰援黄桥作战,进至淮海盐阜地区,与新四军北上部队会师,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1941年后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和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区党委书记。1945年6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公元1950年递补为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5年9月底率新四军第三师主力进军东北部,后任西满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国共产党西满分局副书记、代理书记,是建立西满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46年3月在苏联红军从东北部撤离时,指挥部队歼灭国民党收编的伪军警,先后解放了四平、长春、齐齐哈尔。1947年后历任东北部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东北部野战军第二兵团政治委员。1949年1月任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1952年11月调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1954年兼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58年10月任总参谋长。自1954年起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长。1959年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上,批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中的错误,与彭德怀等被错定为“反党集团”撤销职务,长时期受审查。

1977年12月出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顾问。1978年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并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1982~1985年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

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黄永胜:(公元1910~1983年),湖北咸宁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团长、第二师师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热辽纵队司令员,热河、热辽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东北野战军第痃从队司令员,第四进驻战军第十四兵团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华南军区、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兼军政大学校长,军委办事组组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在文化大革命中,参与林彪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71年被撤职,1973年被开除党籍,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依法剥夺黄永胜获得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3年4月26日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青岛市台西医院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黄火星:(公元1909~1971年),江西乐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戈阳第四旅击大队政治委员,赤色警卫师第一团政治委员,红十一军第三十三师第九十五团政治委员,福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福建第二纵队政治委员兼第五支队政治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团长,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五十五团政治委员,第七师政治部副主任,和含支队政治委员,十九旅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二十九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兵团政治部主任,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厦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江苏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兼中央军委总直属队政治部主任。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1年4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黄志勇:(公元1914~今),江西崇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崇义县委执行委员、区委宣传科科长,红七军第五十六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军政治部地方工作团宣传队分队长,红三军团第十六团俱乐部主任,第六师俱乐部主任,红八军团第六十三团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三十九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员,第四大队主任,军委总参谋部作战科代科长,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独立第十四旅副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独立第十六旅政治委员兼中共热中地委书记,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参谋长,湖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副政治委员,荆江分洪总指挥部副总指挥,中南军区工程部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装甲兵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黄新廷:(公元1913~今),湖北洪湖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团长,第三五八旅副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第三五八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一师师长,第一野战军第三军军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黄 远:(公元1911~1992年),广东宝安人(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毕业于复旦大学,是复旦大学的高才生,会英文和日文。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民运部干事、调研科科长、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山东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2年到山东军区后,山东的敌伪军工作顺利展开,多次召开敌军工作会议,研究敌军工作的任务、政策、方法,统一编印敌伪军工作教材,拟制对敌伪军的喊话和标语口号,在各地建立武工队、敌工站,选调干部充实和加强各级敌工部门,把山东军区的敌伪军工作和统战工作搞得有声有色。1944年,有四大股伪军八千三百人反正,编为山东军区四个独立旅,小股伪军反正有七千多人。山东军区俘虏的日本和朝鲜人员,成立了日本解放联盟和朝鲜独立同盟,作了许多反战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济南市政府秘书长,第三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南京市委秘书长、市政府财政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兼政工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国防部第十研究院政治委员,国防工业政治部副主任,政治学院副教育长、训练部部长。

199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黄 厚:(公元1913~1992年),江西安福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十六师第四十九团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第四十九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挺进大青山,参加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绥蒙军区骑兵1团副政治委员,骑兵第四支队支队长,骑兵第二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绥蒙军区绥东军分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六军第一九八师副师长,参加了第四次战役。负伤回国后,历任绥远省军区察盟军分区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平地泉军分区司令员,乌兰察布盟军分区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副司令员。1978年升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1981年7月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1月11日因病呼和浩特市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黄 烽:(公元1916~今),原名黄宝澄;福建福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技术书记、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政治处副主任。1939年初秋,老“江抗”奉命西撤,在沪宁路东阳澄湖畔的后方医院留下一批伤病员,他们在人民群众掩护下,为避开日、伪、顽的追捕,分散隐蔽于芦滩、芦荡之中。有一天湖水猛涨,激流中冲走一位伤病员,当时在那里养病的老“江抗”五路参谋长夏光发觉这样不行,就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伤病员会议,进行姓名登记,当时有三十六个伤病员,夏光组织轻伤同志出来放哨。到了1939年11月6日正式成立新“江抗”,以痊愈的伤病员组建了特务连(实际兵力一个排)。这段故事后来编成了家喻户晓的京剧《沙家滨》。刘飞(中将)和黄烽就在三十六名伤病员之中。黄烽后来担任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五十二团政治处主任,苏中军区高宝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治委员,新四军一师二旅五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七纵队五十九团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第八十九团政治委员,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二旅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九军第八十六师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第十一师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冲击指挥所空十一师政治委员。参加了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回国后,任空第十一师政治委员,空军政治部群众工作部部长,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1969年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黄 萍:(公元1917~2002年),江西大余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军医处看护员、电台报务员,中央第二梯队电台报务主任。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之后,与红四方面军电台突然失去联络,引起中央领导严重关注。黄萍耐心呼叫、守听,终于和红四方面军电台恢复了联络。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调到红四方面军电台任报务员、报务主任,援西军电台报务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电台报务主任,支队电台队长,山东纵队司令部电台队报务主任、副队长,中央山东分局电台区队长、通信科长,胶东军区司令部电台副中队长、通信股股长、通信科科长。参加了胶东区1942年冬季反“扫荡”和山东军区1944年冬季攻势作战,跟随部队转战南北,出色地完成了电台收发报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司令部电台副中队长、通信股股长、通信科科长,第三野战军东线兵团通信分局副局长,华东军区通信联络局业务处处长,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电信处副处长兼华东电信管理局副局长,江苏省南京市电信管理局局长、江苏省邮电管理局局长。参加了解放高密、即墨、孟良崮等战斗和淮海、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邮电部工程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处长,军委通信部工程建设处处长,通信兵副参谋长兼工程建设处处长,沈阳军区司令部通信兵处副主任、司令部通信兵部主任,通信兵学院院长,总参通信部副主任、顾问等职。经常深入基层、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不断探索现代通信的特点和规律,重视通信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部队建设,为我军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0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2年11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五岁。



黄 霖:(公元1914~1986年),湖南省浏阳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七师第二十团排长、副连长、连长,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连长、营长,中央军委警卫团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北公学大队长,八路军第一二○师旅教导营营长,新四军第五师第一支队参谋长,第五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第五师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五师第十三旅副旅长,河南挺进兵团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桐柏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豫西地委书记,中共豫皖苏第四地委书记,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益阳军分区司令兼中共益阳地委书记,华南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粤中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6年6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黄一平:(公元1903~1980年),广西贺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19年考入县立高等小学,1921年考入县立中学。在中学参与发起组织贺县中学学生会,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党失去联系,1938年重新入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月曾任广西特委委员,同年10月偕同邓拔奇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报告广西斗争情况。返回香港后,邓拔奇代表特委改组成立中共广西临时省委,指示黄一平重回浔州四属,设法收集被打散的农军坚持武装斗争。黄一平回广西后,因找不到交通联络站折回香港,香港交通联络站也撤离,黄一平失去与党组织的联系。1929年任红七军前委委员,被任命为红十九师五十五团政治委员,红七军前委在“打到柳州去”、“打到桂林去”、“打到广州去”的口号下,制订了“先取桂林,然后向柳州推进”的进军方案。军前委调黄一平只身潜赴桂林搞兵运,待他在短期内创造基础和联络点后,前委再派三十余名连、排干部潜人桂林作内应。数天后,红七军决定放弃攻打桂林、柳州、广州的冒险计划,挥师转战粤湘赣边以期与朱、毛红军联络,指示黄一平暂在桂林汽车工人中从事地下活动。1931年,黄一平在广州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在广州设立联络点,从事兵运工作。1932年被国民党当局查获,跳楼逃脱。先后在香港、云南、广西、福建寻找党组织未果。1932年经越南转赴云南省的广南县,在南生公司做了两年的记帐工作。1935年到澳门大华公司做工,后在国民党福建省同安专员公署和蒲城县政府当事务员。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得知原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出任新四军参谋长,于是奔赴皖南,见到张云逸,谢绝了让他到第三支队当副官的安排,到教导队当了学兵,同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由学兵、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教导队干事、副队长,至1940年任新四军教导大队大队长,率领教导大队浴血奋战七天七夜,重创顽军,确保阵地不失。由于他在半塔集保卫战中的出色表现,被提升为八团团长,黄桥决战时任新四军独立团团长,后历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团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军教科长、训练处长,1942年任新四军二师四旅参谋长,1944年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淮南军区第四旅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师政治委员,1947年9月任十纵第二参谋长,1948年3月任第六纵队副参谋长,1948年11月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第二参谋长。参加解放四平战斗、辽沈战役,率部直驱津唐地区,截断傅作义集团海上逃路,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江西、广州、湛江、海南岛的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南军区第二副参谋长,中南军区广东武装部部长,广东军区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64年转业,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分管三线建设工作。1972年离职到桂林休养。1977年12月被推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届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0年12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黄仁廷:(公元1911~1982年),安徽六安石婆店镇邓冲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孔军少将。

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五团连长,红二十八团特务营营长,鄂东北独立团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叁年游击战争。1937年肃反曾被撤职、扣押。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四支队九团营长,第十四团营长,主力军第二师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特务营营长,盱嘉支队独立团团长,甘泉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淮南军区独立旅第三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六师第十八旅副参谋长,第六纵队第十八师副参谋长,淮北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江淮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警备一旅旅长,第十四旅旅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二十四军七十一师师长,空军第二十九师师长,山东省军区昌潍军分区司令员,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2年12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一岁。

跟帖时间 2010-02-26 16:52:1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黄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宗祠门楣:

春申遗风。颂楚国名相黄歇风范。战国时期黄歇曾任楚国宰相近三十年,政绩卓著,封春申君,是战国著名四君子之一。苏东坡赞春申曰:“宏才伟略,大度深思,三千朱履,百万雄师,名列四杰,声振华夏。”

叔度高风。说的是东汉黄宪,字叔度,传见史籍《后汉书》。史称黄宪虽家境贫寒,却是一位非凡才气的大才子,他十四岁时,就被全国名流称为师表。黄宪谢世后,当朝宰相陈蕃说:“若叔度在,我绝不敢先佩印绶矣!”宋儒学大师朱熹也盛赞曰:“黄宪言论风旨虽不尽见,然其气象温象,圭角晖焉,而见之者感于心,品其最高乎,使得圣人作之,当居颜氏之科矣。”

东观流徽。说的是东汉黄香,黄香出自官宦世家,九岁失母,为子极孝,当时的江夏太守刘护闻名召见题“门下孝子”;《三字经》云“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香少聪颖,博通经典,以文章闻名京师,时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后入仕,初任郎中,汉章帝召见,让他入东观(国家图书馆)读尽皇家藏书,官拜尚书郎,升为左丞相,黄香被尊为江夏黄氏大始祖。

山谷腾辉。说的是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官刑部侍郎。初时与张采、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称“天下四学士”,诗文极受当时士林推崇,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书法行、草、楷皆精,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北宋四大家”。



2.四言通用联:

教化第一;孝友无双。上联典指汉朝丞相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少学时学律令。武帝时未补侍郎谒者,历河南太守丞。时吏尚严酷,而霸独用宽和为名。宣帝时为廷尉正、扬州刺史、颍川太守。后官至御史大夫、丞相,封建成侯。汉世方治民吏,皆霸为首。为政对外宽和,对内严明,后世将他和龚遂作为封建“循吏”的代表,并称“龚黄”。下联典指后汉尚书令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年九岁,失母,事父至孝。夏月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稍长,博通精典,能写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和帝时官至尚书令,勤于政务,又举荐不少人才;安帝时官魏郡友谊赛守,当时遭水灾,他拿出俸禄及所得的赏赐来赈济贫民。后卒于家。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文章。

飘飘意气;汪汪澄波。上联典指宋朝进士黄伯思,字长睿,别字霄宾,自号云林子,元符年间进士,官秘书郎。遍览册府(帝王藏书的地方)藏书,以至废寝忘食,性好古文奇字,彝器上的款识,他都悉能辨正。自六经到子、史、百家,无不精通。善画,工诗文。篆、隶、正、行、草、飞白,都极绝妙。著有《翼骚》、《东观余论》等。因身体瘦弱,人称“风韵洒落,飘飘有凌云之意”。下联典指后汉孝廉黄宪,字叔度,博学,善言谈,被当时名士荀淑誉为颜回。年十四,与友人语移日不能去。大臣陈蕃、周举尝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荫,复存于心。”郭泰少游汝南,称叔度:“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曾举孝廉,有人劝他做官,他也不拒绝,但去到京城后,马上又回来了,什么官也不做。

徽流江夏;景焕阳春。全联典指黄氏郡望为江夏郡。战国时楚国贵族春申君黄歇,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时任令尹,受封淮北,又改封于吴。门下有食客三千,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曾派兵攻秦救赵,后灭鲁国。考烈王死后,他在内乱中被杀。因曾住江夏黄鹤乡仁义村,从战国以后,江夏一直是黄氏发展繁衍的中心。

江夏世泽;淮阳名家。全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黄香,江夏人,以孝闻名。

颍川课最;江夏无双。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黄霸,擢颍川太守,治绩最优。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黄香。

颖川德政;江夏贤声。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箭楼黄氏祠堂牌坊联。全联追宗溯源典指颖川的黄霸和江夏的黄香事典。

南邦相业;东观书馨。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箭楼黄氏祠堂正殿联。全联讲典指楚相春申君黄歇和东汉黄香的功名业绩。

汪洋叔度;孝友庭坚。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黄宪,字叔度。下北典指北宋朝时期的黄庭坚,苏轼谓其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3.五言通用联:

江夏源北国;万石肇南雄: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黄氏宗祠联。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朝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朝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道:“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一百四十三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4.六言通用联:

赤日远衔葵影;薰风浓带荷香:此联为唐末工部侍郎黄峭山《夏》诗句联。

宋朝奎章学士;中华开国元勋:此联为广东省饶平县城的黄氏老大宗祠联。上联典指饶平县黄氏所宗始祖黄峭山。下联典指民国时黄氏后人最优秀代表是黄兴。



5.七言通用联:

江夏垂德源流远;三七遗芳世泽长:上联典指黄氏的郡望是江夏。下联典指峭山事迹。江夏黄氏经过灿烂辉煌的江夏阶段之后,分衍成两大支系即著名的福建邵武黄氏和浙江金华黄氏。邵武黄氏的大始祖就是黄峭山。黄峭山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虽然名不见经传,事不载史志,但在海内外千千万万的黄氏宗族中,其知名度绝不亚于黄歇、黄香、黄庭坚诸位。谱载峭山是唐末五代人,年少即威猛仗义,曾组织乡民御寇,屡建奇功,官至刑部尚书,奎章阁学士,封千户侯,太子少保。卸任返乡之后创办书院,培养学子,代出英才。他有德才兼优的三位夫人和二十一个儿子、一百五十五个孙子,一百十三个孙女,还有三百三十四个曾孙子,一百十六个曾孙女,创造了一个古今罕见的巨大家族。尤其是到了晚年,黄峭山送出二十一房儿子奔向闽、粤、赣各地开创家业的壮举更是人世间开拓奋进精神的典范,千古流芳。上犹县大部分黄氏均是黄峭山后裔。在广东省潮州市黄氏大宗祠内就悬有此联,据说是始祖黄峭山公的遗墨。

名流惊世诗书士;技艺超人纺织娘: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公元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人(今江西修水)。治平进士。调叶县尉,知太和(今江西泰和)。哲宗时,进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知宣州(今安徽宣城),鄂州(今湖北省武汉)。章惇、蔡卞劾其所修实录多诬,遭贬谪。徽时起用,后又遭贬。论诗推崇杜甫,艺术上修饰装饰,用工深刻,开创了“江西诗派”,能词、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出苏轼门下,与张耒、晁无轨、秦观同为“苏门四学士”。著有《山谷集》等。下联典指元初女纺织家黄道婆,松江乌泥泾镇人(今上海华泾镇)。幼为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虐待,逃往崖州(今海南崖县)。她在海南岛居住了三十多年,虚心向海南黎族人民学习先进纺织技术。十三世纪九十年代返回家乡。引进黎族纺织工具并加以改进,制成捍、弹、纺、织等一整套生产工具,传播错钞、配色、综线、挈花等纺织技术,使原来土地贫瘠、民食不给的乌泥泾从事棉纺织业者日众,生产技术迅速发展,“乌泥泾被”名闻全国。她去世后,当地人民为其立祠。她对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咏诗句春归何处;题菊花秋艳几时:上联摘自黄庭坚《清平乐》词中名句。下联典指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公元?~884年),曹州冤句人(今山东荷泽)。率百万众,攻入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长安被围后撤季,后不屈自杀。他曾有《题菊花》、《菊花》等诗作传世。

欢承渌渌咸康俗;忙咏田园鲁直诗:全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黄庭坚事典。

诗罢春风荣草木;书成快剑斫蛇龙:此联为黄庭坚诗句联。

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此联为清朝画家黄慎(公元1687~1761年)自题联。黄慎字恭寿,福建宁化人。久寓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雍正布衣,与郑板桥友谊甚深。字学怀素,善草书。以对母孝顺为人称道。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此联为清末诗人黄遵宪(公元1848~1905年)自题联。黄遵宪,字公度,广东嘉应人。光绪举人,维新派。曾任驻外参赞。后参加戊戌变法。

光前已振家声久;裕后还留世泽长:冯骥才著《阴阳八卦》第八回《黄家后门联》语。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此联为佚名作黄氏《七律•认宗》诗之颈联。诗的全文是:“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身居外境犹吾境,久住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根深叶茂同庥庆,三七男儿总炽昌。”

绵绵世泽留孙子;赫赫家声继汉唐:此联为“黄氏源流”歌之联句。“黄氏源流歌”,即“内八句”全文是:“梅江江上旧华堂,阀阅相传江夏黄。百里华封留政绩,千年翰院擅文章。绵绵世泽留孙子,赫赫家声继汉唐。如见普谱应起敬,今人远仰昔高阳。”诗中梅江,指广东嘉应。高阳即颛顼。

西晋伦常南粤士;六年庐墓一生心;额匾:奉旨旌裱:此联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上合村黄氏宗祠二堂匾联(正面)。联语典指大孝子黄舒,为黄香之后(下同)。黄氏子孙多能继承孝的传统,将孝道发扬光大。因此,历代黄氏祖先中,又孕育出许许多多的大孝子。如晋朝时,在今广东东莞县出了一个孝子叫黄舒。传说黄舒家贫,靠自己的发愤工作来侍养双亲,父母去世之前,尽力满足他们的最后要求。凡父母心里想要的东西,就是远在千里也要找来。父母死后,起庐于墓上,坚持为亲人守护墓庐。虽深野无人,猛兽狂吠,也安然处之无异。在今天看来,这种为死去的亲人守墓的做法未免过分,但在当时却是至孝的表现。黄舒的事迹后来受到官府的旌表赞扬。后人又为他建立词庙,把黄孝子作为神来敬祭尊祀,这就是在广东东莞县的“黄孝子特祠”。千余年后明朝有位伟大的剧作家汤显祖还为他写了一篇《东莞县晋黄孝子特祠碑》。

名开子舆当日里;孝传司马鰄朝人:此联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上合村黄氏宗祠二堂联(背面)。

巫家妇居然大贵;女参军愿作男儿: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黄霸娶巫家妇,与共终身,后大贵。下联典指前蜀朝时期的临邛女黄崇嘏,易男服为蜀能军。

金墩入阁一相国;黄府进士三尚书: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沙坂金墩黄氏宗祠联。祠祀江夏金墩黄氏初祖黄府(公元1130~1210年),字用藏,又字大方,号东美,行火二十一。宋进士平江令黄彻之季子。南宋初由兴化军(今莆田城西)西门巷徙居黄石镇金墩村遂为金墩开基祖;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登状元木待向榜进士,至宁宗历三朝累官从政郎、签书岳州平江节度判官、出知潭州长沙县事、转知扬州江都县令、通直郎、平海军佥判(宋朝驻平海东美乡)通奉大夫。事以廉介称有惠政,士民德之,秩满疏请终养致仕归,谥清惠,追赐庙号金墩;配塘南陈士楚侍讲女诰封宜人赐御葬敕印石“黄府佥判”于陵前。始祖黄府陵园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西北三里许鸡峰山下北磨华严寺后殿东麓(陈宓秘书丞撰文,张渊篆额书丹)。黄府公崖书“宋石烟灵”遗迹今尚存,子黄安石宋进士朝请郎、出知河南南阳县事、翰林院馆阁校勘、朝奉大夫;长孙黄近新州府教授(子五:松、权、贾、昂、梨);次孙黄远校书郎(子二:棣、梧)居清江下墩。为福建黄氏望族之一,莆田黄石金墩黄氏居第古有读书亭,家声赫然,贤士辈出。



6.八言以上通用联:

凤翔守魁卿督及第;榜眼探花文武巍科: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沙坂金墩黄氏宗祠联。

光升汝良,锡衮治国;法司宗伯,宰辅安邦: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沙坂金墩黄氏宗祠联。

水源深,江夏颍川光俎豆;土德旺,石公山谷荐馨香:此联为四川省三台县黄氏宗祠联。

地峙湖城,愿作祖先肖子;支分梅月,期为盛世良民:福建省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黄氏宗祠联。祠祀开基祖黄鸿熙以下诸先祖。

学识渊博,紫阳一生著述;襟怀阔达,安南千顷汪洋:福建省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黄氏宗祠联。祠祀开基祖黄鸿熙以下诸先祖。

发迹江西,不愧武成世业;播迁湖北,丕振山谷家风:此联为湖北省秭归县东平里黄氏宗祠联。

祠宇重新,惟期光前裕后;规模由旧,肃此春祀秋尝:此联为湖南省靖州县城的渠阳黄氏总祠(又叫“黄氏家庙”)正殿联。

树廿一宗支,追崇维廿一;礼三千客食;配享以三千:此联为四川省三台县黄氏宗祠族用联。上联典指黄峭山二十一子分为二十一支,下联典指即春申君养游土三千的盛事。

水源深,江夏、颖川光俎豆;土德旺,石公、山谷荐馨香:此联为四川省三台县黄氏宗祠族用联。上联典指黄氏发源地江夏郡和颖川郡,下联典指和歌颂了汉初黄石、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勋业。

勉子谱新篇,遗响难忘徐刺史;律躬同古曲,蜚声犹记阢乡侯:此联为湖南省隆回县石门乡黄氏宗祠联。

黄子炎孙,孝友一堂,赫赫矣紫云百姓;宗功祖德,蒸尝万古,巍巍乎佳里宗祠:此联为台湾省南县黄氏家庙“崇荣堂”联。

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公树勋庸垂汉史;琼南孙枝,海外生聚,世传孝友振家声:此联为黄氏宗祠联。

清白传家,若不涤虑洗心,曷以光昭令绪;文章报国,须知禀经酌雅,庶几黼黻隆时:此联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学正“永享堂”联。

世泽浚源长,孝友无双,千秋俎豆昭前列;家声遗韵远,文章第一,百代衣冠推后贤:此联为原湖广武昌府江夏县黄氏大宗祠“江夏堂”联。全联歌颂江夏黄氏源远流长和兴旺繁荣,而又突出黄香开创的孝友家风和文章勋业。

湘水绍家声,肯构肯堂,位叶乾坤钟地脉,颖川传世泽,善继善述,序分昭穆振人文:此联为广东省深圳市龙田黄氏“祖公堂”联。上联典指三国黄氏的著名人物黄盖。下联则指东汉朝时期的黄霸。

启后光前,想当年事业炳炳麟麟,自是既明且哲;元功硕德,愿来世子孙绳绳继继,无忘显祖荣宗: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黄氏宗祠联。

世笃忠贞,历宋、元、明以际国朝,百代冠裳垂统绪;家传孝友,合绥、会、通而联黔芷,一堂俎豆荐馨香:此联为湖南省靖州县城的渠阳黄氏总祠(又叫“黄氏家庙”)正殿联。上联既突出了黄氏“忠贞孝友”的家族传统。下联又说明了靖州渠阳黄氏总祠为绥宁、会同、通道、黔阳、芷江等地为黄氏的共同祖祠。

念祖父勤劳,若作室,若稽田,燕子诒孙,总廑绸缪于风雨;维桑梓恭敬,如临深,如履薄,服畴食德,敢志陟降在庭阶: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箭楼黄氏祠堂正殿联。

汉史著蜚声,记与胡吕诸公,梗和议、上弹章、翦除误国权奸,松柏后凋撑宗室;肤功镇蛮服,历受元明数代,建专祠、隆祀典、酬报当年惠泽,梓荪繁衍遍渠阳:此联为湖南省靖州县城的渠阳黄氏总祠(又叫“黄氏家庙”)正殿联。

文人慧业播江西,看世谱留贻,八百载炳炳麟麟到今日,手泽摩挲、椒衍瓜绵,难忘旧德;烈祖洪图开南国,喜家声继起,二十传原原本本在后昆,心香祷祝,箕裘弓冶,永迪前光: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箭楼黄氏祠堂正殿堂柱联。全联典出箭楼黄氏是由江西分派,至题联当年(公元1886年)已历八百多年,传世二十余代。

跟帖时间 2010-02-26 16:40:3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黄氏的字辈排行 -- 黄子澄入川后裔黄氏字辈:“玉长儒泽世多学宗有光道崇尚守政兴民可安良家广仁必重廷治姚应祥维先常云显”。

紫云派黄氏字辈:“先人贻则礼奕世種书田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行達明新学修崇德性坚安分踏仁寿廉光乐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承乃后贤以斯善繼述振繩億萬年俊秀溯淵源群倫仰閩泉子孫遵祖訓恩澤永相沿心懷樹宏志奮步齊向前纯良昌百代千載喜壽绵”。

箭楼黄氏黄氏字辈:“祖德前功大光宗镇福庭应元昌载日治世起文明于以端其本钧瞻懋笃敦郎官忠义重统绪国家同杞梓兴鸿业衡湘显骏勋”。

湖南醴陵黄氏字辈:“良庆诒谋远谟猷一本传发祥徵孝友积善启英贤锦绪宜增美芳声永绍先恢宏昭世德国士克长绵立志光庭训信心金石坚山川钟毓秀日月复周全慎修垂典范敬业守清廉兰桂馨香继诗书福禄延”。

湖南渠阳黄氏字辈:“俊秀仁公定真良均同透万元再通光昌传汉保进大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名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日承家食采方发祥同子姒肇锡类姬姜善欲功钦衍分封域共江会齐交自正在楚祚弥昌国仰春申义篇成博士章中山闻诏语东观启书藏西代通侯贵千秋且叶光合宗文书续先业炳淮阳”。

湖南湘潭黄氏字辈:“国正添心顺官廉泽自长洪教敷华夏家声永振扬文章傅奕世礼乐绍书香源本垂谟远常伦聚一堂”。

湖南中湘黄氏字辈:“启甲昭先佑显光裕俊英忠良开世泽孝友振家声江夏芳诒远湘南气运清修培延福履兴育庆□明”。

湖南益阳黄氏字辈:“永守以光之科国正亨时忠义承先泽经书启继英大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名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日建家食采方发祥同子姒肇锡类姬姜”。

湖南湘阴黄氏字辈:“志鼎开南楚良学继之夏宗流传世泽长本枝先化添世本思兴祖正武堪绳金玉荣华贵芳名允代称祖德前功大光宗镇福庭均继显学时垂谟裕后昆孝义承先泽贤儒庆炽昌家声径济振礼乐焕文章积善明仁寿开来达典常升恒钦道范晋鼎懋平康勋业兴衡嶽恢宏发楚湘西南皆有耀敦厚绍传良春去仪国器秋桂瑞名扬守绪修宣召清基得久长”。

湖南资阳黄氏字辈:“鼎宽玉廷人章国世维顺孝友美隹声文明昌景运林焕培金润松辉基钜深林熙坚锡溥相烈堂钧清”。

湖南湘潭黄氏字辈:“子友秀万国克德义嗣新绍流康泰正顺家兴盛光明世永昌文章增贵显经济佐贤良振起承先代传延衍上祥毓才储远大立本务端方志继功能建谋贻道守常修齐昭美善福泽庆舒长大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多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日承家食采方发祥同子姒肇锡类姬姜善御功钦衍分封域共江会齐交自正在楚祚弥昌国仰春申义篇成博士章中山闻诏语东观启书藏两代通侯贵千秋祖业光合宗文节织先泽炳淮阳”。

湖南常德回族黄氏字辈:“隆德从景朝廷友绍门民之自世家文盛修善纯仁贤为国瑞有道方享树高声远本固枝荣先泽孔长万代永典”。

福建东石黄氏字辈:“昭穆为文章华国诗礼传家慎行修身忠信为主承先启后孝友当遵”。

福建诏安黄氏字辈:“元钦万国定封彊亿庶超郡奕世昌重义兴仁崇政教荣华富贵耀宗坊昭明日月乾坤春珠玉田财大发芳为官拜相朝天子金榜标名永代扬”。

福建南安黄氏字辈:“守怡和衍卿印(胤)德顺秀”。

福建永春黄氏字辈:“明瑞清敦厚”。

福建拱溪黄氏字辈:“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木火土金水千万亿兆庆福禄寿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节温良恭俭让”。

湖北黄州黄氏字辈:“延中文武靖国安邦名存简册功利旅常”。

湖北黄氏慎明堂字辈:“源远流长世绪昌本深枝茂振纲常文章道德天心佑继述从先永庆康”。

湖北江夏黄氏一支字辈:“兆(忠)孝允若业纪崇伦继志昭本天佑新群宪令功举荣耀华英同辉先烈远振家声”。

湖北江夏黄氏一支字辈:“昌忠孝允若业纪崇伦典兆孝允若业纪崇伦植忠孝允若业纪崇伦景行先达仰慕贤哲伦兴朝治理茂修纪立伦昌吉可徽诗礼克继善明昌毓风文发祥支友本道讲德必友仁世文章正宗秉国钧谨言超齐家明久道化城诗书联甲”。

江西吉安、贵州修文、四川自贡黄氏字辈:“卒仕登天荣华富贵世锡昌明一经大沛道学相传焕文庆蔚首先书培君将永惠”。

江西龙山黄氏字辈:“基业恢广嗣续延绵顶理永盛礼全资顺荣华宝贵金玉满堂贤良方正智仁信义中和孝友睦姻任恤宽裕温柔发强刚毅博厚高明悠久远定继往开米奕叶衍庆”。

江西兴国黄氏字辈:“梦子昌先绪明良敏凤文发祥原有本善积植家祯宜思功德重崇厚裕傅承廕嗣贵贤哲志立震坤声和能襄永祚谦必兆长荣慎履孚中可□得心向仁开来更继上率论典常敦泽远方蕃盛升行定克徵恢宏绍懋业仕学济康盈迪纪循彝育安居以寿凝”。

江西南昌黄氏字辈:“世守儒宗训家傅正学书宏纲开瑞运嘉社锡祯符勤业前徵远通经圣绪孚时雍元会合雅化绍唐虞朝廷尚文德万国景贤良忠信心常泰严恭体益壮孝慈家道善仁厚祖功长诚正修齐治隆平世永昌”。

江西遂川黄氏字辈:“礼义传家谦恭叔孙得意和孩”。

四川荣县黄氏字辈:“世永俊占文正天星顺良成德家清敦仁阳开万景国朝维士守宗耀荣”。

四川祁阳黄氏字辈:“世伯良金应国大一二三孔道光明远”。

四川湖山黄氏字辈:“宫商角徵羽声音谐律吕君臣民事物繁会昭规矩章社张纾循环赓续翕纯”。

四川德阳黄氏字辈:“立身侍翰裕万代荣华长诗书谆孝友和睦振家邦”。

四川黄氏一支字辈:“维宗予启学一见通胜开天子永其正文光远洪兴”。注:入川始祖黄通贞。

广东龙川黄氏字辈:“日月天光德山河壮地基太平有意宝”。

广东揭西黄氏字辈:“世永笃守祖宗成宪大纳国纪益振家声光昭显德荣耀千秋赞承至士于万斯年”。

广东阳春黄氏字辈:“世启兰昂(炳)纪立纲举”。

广东揭阳黄氏字辈:“奇天继光奕世相传士农工业科甲昭宣文章华国功烈济时庆同朝野荣连宗支世敦诗礼家崇雍睦先训克守万载嗣续”。

浙江杭州、福建福州黄氏字辈:“天從棟肇開基傳及二翁四庫兒一十二夫頒月令親疏遠邇象年時以西為號由均美將序支流自此立俎豆馨香科甲顯左昭右穆得其宣”。

浙江陡亹黄氏字辈:“积善允征祥百世应怀祖泽立心思济同一源共振家声”。

浙江黄氏一支字辈:“积善允征祥百世应怀祖泽立心思济同一源共振家声”。

贵州六盘水黄氏字辈:“肇元显系崇应思正道中克家承祖泽辅国述宗功”。

贵州毕节黄氏字辈:“正中大文明英贤定嗣生传家唯有道主德永华新”。

广西容县黄氏字辈:“文章政治昭家模昌荣永耀富贵长绵”。

广西广州黄氏字辈:“公候卿上士爵位享荣华景瑞开龙运高明光裕时豪杰成周会宏昌世德家祥符登大庆嘉兆启元亨”。

海南琼崖黄氏字辈:“家敦孝友世守循良宏兹远谟载锡之光桂兰应瑞华萼呈祥子孙逢吉福禄永康”。

河北邯郸黄氏字辈:“仲淑季禮则奕世種书田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

云南会泽黄氏字辈:“万开清成永明”。

马来西来黄氏字辈:“漢朝名顯公邦士永長詩禮傳家室文章華國昌”。

黄氏江夏堂一支字辈:“国文隆道德孝友兆蕃祥培植英才盛同臻大业昌”。

黄氏江夏堂一支字辈:“家庆祖寿有念文许金兴仕国中登续派:光大世贤良可立功通派:功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名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日承恩食采方发祥同子姒肇锡类姬姜善御勋钦衍分封域共江会齐交自正在楚祚弥昌时仰春申羲篇成博士章丰都闻诏语东亲启书藏雨代通侯贵千秋学业张合宗高节绩先泽炳”。

黄氏幽燕堂一支字辈:“隆德从景朝廷友绍门民之自世家文盛修善纯仁贤为国瑞有道方亨树高声远本固枝荣先泽孔长万代永兴”。

黄氏一支字辈:“立志光庭训信心金石坚山川钟毓秀日月复周全慎修垂典范敬业守清廉兰桂馨香继诗书福禄延”。

黄氏一支字辈:“由聪及均厚诚伯孟本中士正必明良和平行令式先兆升元吉延家世永昌富大廷希应尤立宁东方”。

黄氏一支字辈:“鴻廣性儉睿强中察均存致讓智剛正審志纯溫聰寬毅文篤盛遜良明柔莊理偲儀持恭依發居密怡”。

黄氏一支字辈:“均广左子梦孝友庭如常显记文世祖飞鸿系纯良立志承先业全家起后光诗书言授责礼若应加强”。

黄氏一支字辈:“隱士宜超隆熙琢章奕”。

黄氏一支字辈:“文连开隆治科元必显明宗功垂贻厚永锡作朝卿”。

黄氏一支字辈:“士本子昌廷敏允纯伯以明俞肇甫孙爾君恩方年福祿攸同祖德式孚孝思维则”。

黄氏一支字辈:“莆田開基一世岸二世谣三世華字萼四世昌朝”。

黄氏一支字辈:“泉郡开基士本子昌廷敏允纯伯以明俞肇甫孙爾君恩萬年福祿攸同祖德式孚孝思维则”。

黄氏一支字辈:“建田文正科仁义礼智信三月本仲德安邦世代兴”。

黄氏一支字辈:“光登绍虞顺官清民自安”。

黄氏一支字辈:“世德克昌庭茂振宗同瑞兰亚学文明”。

黄氏一支字辈:“启寿忠彦应贵元道芝宪色纯肇毓尔成治贤开华文洪”。

黄氏一支字辈:“开宗明义福寿永康敬修祖德积厚流光经纶焕发家国显扬文章济美兰桂联芳富贵长远万世荣昌”。

黄氏一支字辈:“大宗景知亮際鐘英毓秀呈奇共襄太平佐国文章共逢聖明仲甫可愿勉汝翼为嘉猷達尊祖德孙思若其有志夫亦致斯”。

黄氏一支字辈:“瑞子中黄由成宗有寿永家高建祖国名义振全球”。

黄氏一支字辈:“学昌惟及第(弟)大道(惠慧)生明史”。

黄氏一支字辈:“荆湘源远江右思新文章世德礼乐家声东西晋汉起风翔麟芸薹紫阁珠玉盈廷衣冠济养卿尹经纶克绳祖武伯仲齐名”。

黄氏一支字辈:“大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名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日承家食采方发祥同予姒肇锡类姬姜善御功钦衍分封域共江会齐交自正在楚祚弥昌国仰春申义篇成博士章中山闻诏语东观启书藏两代通侯贵千秋且业光合宗文书续先业炳淮阳”。

黄氏一支字辈:“仁賢體乾允希應有輔淑用原台鼎世守怡和衍祯胤哲孙秀德耀道光永绵佩绶”。

黄氏一支字辈:“振復樹愛益柏志有茂甫卿士允宣超熙卓章奕獻和延康居靖咸宗克正佑止敦景寬世”。

黄氏一支字辈:“奕世必光侯文章昭国瑞”。

黄氏一支字辈:“传家忠孝大万事显才能运乾坤几枝族同争荣清”。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6 16:38:0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黄氏的家谱文献 -- 1.简介:

黄氏谱牒源起于何时,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传说,早在商王朝时期,便有陆终的第四十四代孙黄成德,创修了最早的《黄氏宗谱》传后。到了黄成德的第十一世孙黄飞虎,因逃避商纣王迫害而改从母姓“王”氏。后黄飞虎曾孙黄爱辅、黄爱弼等以家藏谱牒上呈周武王,得以复姓“黄”氏。商、周时期,黄国已是一个独立的小邦,作为一个国家,已有专门记录黄国王族历史和世系的谱牒了,因而商周时期便应有黄氏谱牒。

传说战国末年楚相春申君黄歇也曾删改增修黄氏族谱,并将谱系上呈御览,又亲自制定了黄氏最早的字派。

汉魏之始,门第始兴。谱牒学也于此时开始发达起来。江夏黄氏,这时才开始了确实可信的家史族谱在民间流传。六朝隋唐是中国谱牒之学始盛时期,但因为当时黄氏的衰落,黄氏族谱也就不见于《魏书》和《新唐书》等官方正史,仍在民间流行。

直到宋朝,随着黄氏的兴旺,也出现了黄氏谱牒的繁荣。各地黄氏纷纷立祠修谱,家传、谱序,多见于当时名人文集中。

明清以来,黄氏谱牒之学更加发达,长盛不衰。这一时期的许多族谱,至今仍被流传和保存下来。“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时期,大陆中断修谱,许多谱牒也遭焚毁,而港台、南洋则未曾中断,许多家谱还被公开出版发行。如台湾即于1961年、1964年、1965年曾有黄氏族谱公开出版。近年来,在大陆内地兴起了修谱和寻根之热。

目前,有较大价值的黄氏族谱,一是《竹桥黄氏族谱》二十册,民国十五年浙江余姚“悼伦堂”第五次重修。该谱修撰极精,卷首有大理学家王阳明所撰之序,又载有自汉丞相黄霸以后历代名人画像计八十幅。族谱体例,“寓纪事于《编年》,以《世表》为伦次”。编年、世表之外,又另立《列传》一门,入传者有八十一人之多。此谱现存浙江余姚市梨洲文献馆。二是《经铿黄氏家谱》,该谱为清光绪“敦睦堂”第七次修谱计三十卷,现存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三是《禾坪黄氏大成宗谱》四卷,清光绪十五年版,是研究邵武黄氏的重要史料,现存当地黄峭山裔孙处。四是《渠阳黄氏世谱》十八卷,1989年湖南靖州黄氏总祠“江夏堂”第八次重修,是研究南宋大臣黄龟年家族的重要史料,主要流传于湘黔地区。



2.家谱:

北京大兴黄氏顺天支谱,(清)黄承林纂辑,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吉林黄氏诚正堂伯房祖宗世系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上海金山黄氏族谱,(清)黄玠、黄端履编纂,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铅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上海嘉定重辑黄氏雪谷公支谱,(民国)黄士焕重纂,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三鑫印务局铅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上海崇(明)黄氏家乘二十二卷,(清)黄汉荣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10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文化管理委员会、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丰县黄氏族谱十卷,(清)黄火敦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九华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丰县顺河乡黄庄村。

江苏江都维安阜洲黄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民国)黄承良修,刘崇泉纂辑,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中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南通黄氏支谱,(清)黄世谦编,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敦礼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

江苏海门黄氏家乘,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册。现被收藏在苏州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浮桥黄氏宗谱二十卷,(清)黄元鹏续纂,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毗陵黄氏宗谱十二卷,(清)黄敦懿等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55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东直黄氏玉林公宗谱四卷,(清)黄永全等重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青畅黄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民国)黄震宏修,黄淡佳编辑。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立木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杭州武林黄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礼耕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余杭黄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余杭市文化管理委员会。

浙江萧山黄氏族谱三十卷,著者待考,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萃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残缺三册)。

浙江萧山黄氏备遗录,附昭潜录二卷,(清)黄春林等编,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萃涣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埭上黄氏家谱三十卷,(清)黄尊编,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今仅存第二十五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萧山埭上黄氏家谱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萧山埭上黄氏家谱三十卷,首一卷,续寻一卷,搜遗寻一卷,词翰录四卷,备遗录二卷,词翰续录二卷,(清)黄中咸等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萃涣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埭上黄氏家谱三十卷,首一卷,词翰录四卷,备遗录二卷,词翰续录二卷,(民国)黄伯英编辑,1925年萃涣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鄞县四明石桥黄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陈宪曾、黄敬贤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世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

浙江慈溪湖山黄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博汝、黄时清重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慈溪湖山黄氏宗谱八卷,(民国)王醒华、黄恒泰纂,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浙江慈溪县档案馆。

浙江象山马坡黄氏谱一卷,(民国)屠耀台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化管理委员会。

浙江象山溪沿黄氏族谱一卷,(清)鲍之交新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化管理委员会。

浙江象山黄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化管理委员会。

浙江绍兴汤浦岭下黄氏宗谱四卷,(清)黄锡元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绍兴会稽汤浦岭下黄氏宗谱四卷,(民国)黄永和、黄大堃等重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望烟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绍兴会稽陈村黄氏宗谱十卷,(清)黄培清等续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五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绍兴会稽陈村黄氏宗谱十卷,(清)黄秀甫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五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兰溪柏山黄氏宗谱四册,著者待考,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伯社乡井头村。

浙江兰溪金黄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屏山乡何夏庄。

浙江兰溪蛟湖黄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新周乡(有二部,其一残)。

浙江兰溪黄氏宗谱三卷,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朱家乡。

浙江义乌赤山黄氏宗谱三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文化管理委员会。

浙江义乌黄氏宗谱四卷,(民国)黄庆荣等重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衢县东坑仓黄氏宗谱三卷,(民国)黄金声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顺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化管理委。

浙江临海黄氏宗谱,(清)黄瑞纂,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六卷、第十三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市博物馆。

浙江临海芙蓉黄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市博物馆,今仅存第十卷;浙江省临海市桃渚乡芙蓉村,今仅存卷首、第一卷。

浙江常山黄氏宗谱一卷,(清)吴敬先重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市毛良坞乡溪源山村。

浙江常山黄氏族谱一卷,(清)谢耕来重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市东鲁乡林坂坞(不全)。

福建连江江夏黄氏孟季合谱四卷,(清)王维藩续修,清宣统元年稿本。

福建连江江夏黄氏孟季合谱,(民国)陈鸿枢续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稿本。

福建闽清厚浦黄氏支谱二卷,(民国)黄昌继等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崇德堂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长乐青山黄氏世谱四卷,(民国)黄钟丰等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志坚堂铅印本四册。

福建同安锦里黄氏家谱七卷,(清)黄涛等重修,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著存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福建莆田莘郊黄氏族谱四卷,(清)黄化龙重修,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莆田莆阳黄巷黄氏族谱,(明)黄汝良纂修,清朝初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莆田莆阳剌桐黄氏续修族谱,明万历七年黄兆亨首修,(清)黄中瓒修,清光绪二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莆田莆阳碧溪黄氏宗谱三辑,(清)黄邦士辑,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仙游东厢黄氏族谱八卷,(民国)黄碧青续修,民国三十八(公元1949年)年油印本。

福建晋江桃园大溪黄氏族谱,(清)黄石鼎修,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安溪道光丙申忝山紫云房文谱,(清)黄栳编,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漳州龙溪壶山黄氏族谱图系,(清)黄觉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福建龙海海澄江夏黄氏族谱,(清)黄元华修,清嘉庆五年(公元180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漳浦黄氏族谱,(清)黄天爵修,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南靖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浦城西溪黄氏世谱十六卷,(清)黄锦澜重修,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浦城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浦城兴浦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石城北关黄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石城北关黄氏九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泾县双井黄氏宗谱六卷,宝庆二年吕端首修,(民国)黄鸾纂,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徽州新安黄氏通谱十六卷,文献目二卷,外集三卷,(明)黄录程天相纂修,明弘治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徽州新安黄氏通谱七卷,著者待考,明弘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徽州新安黄氏统宗世谱,(明)洪垣等纂修,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徽州桂城黄氏续修宗谱十二卷,末一卷,(清)黄廷钰、黄元栋纂修,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天平镇。

安徽徽州新安黄氏横槎重修大宗谱,(清)黄茂侍等修,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安徽休宁休邑黄氏思本图一卷,(明)黄显仁等编,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新安休邑由潭黄氏支谱,著者待考,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伦堂黄氏世谱四卷,明游轮纂述,黄显编刊,明嘉靖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古林黄氏重修族谱四卷,(明)黄文明纂修,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休宁黄氏剖明宗谱,(清)黄中侠编,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古林黄氏重修族谱十二卷,首二卷、末一卷,(清)黄治安、卢鹏纂修,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休宁海阳商山黄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五城镇和祥门摘枝谱,(清)黄世培钞,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休宁五城黄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旌德续修旌北黄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圣伟等修,汤殿邦纂,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叙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安徽续溪黄氏重修族谱六卷,(明)黄槐、黄管纂修,明隆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续溪东关黄氏续续修宗谱十卷,首一卷,(清)黄俊杰重辑,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叙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安徽歙县新安左田黄氏正宗谱派系二十卷,文献十九卷,(明)黄积瑜纂修,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歙县新安左田黄氏正宗谱,(明)黄积瑜修,有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婺源汪思新安左田正宗谱序,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歙县左田黄氏孟宗谱七卷,(明)黄应榜等纂修,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歙县左田黄氏孟宗谱,(明)黄桂等纂修,明嘉靖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歙县左田黄氏孟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歙县左田黄氏宗派图,(宋)黄天衢修,明末清初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歙县歙西竦塘黄氏统宗谱十卷,(明)方信纂修,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明)黄玄豹重编,(清)黄景管参补,黄介孚等八修,臣槐等校补,明隆庆时重编,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校补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有两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歙县潭渡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叙事至清光绪年间。

安徽歙县遂阳广川黄氏宗谱二卷,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黄政始修,(清)黄守纶篡修,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安徽歙县虬川黄氏重修宗谱,(清)黄开簇修,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桐城黄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清)黄魁等重修,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培根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初黄自章五修,(清)黄兴岩等撰,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金耀等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三卷,末一卷,(民国)黄南垣等七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介孚等八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德永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

安徽桐城黄氏宗谱二十二卷,(清)黄南垣续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

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完谱,(清)黄慕颜、黄菊佳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德永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八册。

安徽桐城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怀宁黄氏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末四卷,黄三俊辑于清康熙三十八(公元1699年)年,另名“皖怀库岭山黄氏族谱”(缺十二卷),(清)黄绍庭黄钰鍈五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铭戒堂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怀铭戒堂黄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怀宁黄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二卷,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宽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

安徽宿松山余黄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清余河清笨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尊孟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潜山潜阳黄氏宗谱七卷,(清)张义高等纂修,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潜山黄氏宗谱四卷,(清)黄绍庭、黄永清等修,另名“江夏郡黄氏宗谱”,清同治五年联珠堂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潜阳联珠堂黄氏宗谱,(清)黄绍庭、黄永清等首修于清同治五年,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寿县寿州黄氏宗谱,(清)黄廷槐、黄文亘等编,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西黄氏大成宗谱十卷,(清)黄文英等纂修,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黄氏大成宗谱十卷,(清)黄孔箕等纂修,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黄氏大成宗谱十卷,(清)黄永锦等纂修,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黄氏重修族谱十卷,(清)黄氏后族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江西黄氏词谱,(清)黄宏标等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课最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西黄氏重修词谱,(清)黄文凤等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课最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江西黄氏主宗谱,黄氏自汉至清历代祖像,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黄氏宗谱,(民国)黄氏合族纂修,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南昌桃溪黄氏宗谱四卷,(清)黄土琦等续辑,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崇仁堂铅印本八册。

江西南昌黄氏族谱十一卷,首一卷,(清)黄德峻等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江西南昌豫章黄祠四修主谱,(清)黄振声等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江西南昌江西黄氏宗祠五修主谱,(清)黄卷、黄幼等始修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民国)黄序鹧、黄耕民等重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黄氏敦睦堂铅印石印合印本八册。

江西南昌黄氏族谱,(民国)黄文鹢主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衍庆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萍乡萍北视田黄氏族谱,(清)黄氏合族纂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四卷。

江西铜鼓黄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铜鼓县温泉禄田社湾。

江西万载潭溪黄氏族谱,(清)黄道荣、黄开荣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万载潭溪黄祠信房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清)黄忠烈、黄大成等纂修,清同治元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万载袁郡黄皆贤堂主谱三卷,首一卷,(清)黄尧家等纂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西万载黄氏族谱,(清)黄升洪、黄桂神等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万载潭溪黄氏族谱正编九十三卷,续编一卷,后编一卷,(清)黄震清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清江东里黄氏族谱十四卷,(清)黄振载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抚州黄氏四修支谱,(清)黄守晋纂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双井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江西南丰义家湾黄氏宗谱二卷,(民国)黄朝纶、黄国相等纂,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江西南城江西南黎黄氏宗谱二十六卷,(民国)黄风音等五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江西宜黄北山黄氏十一修谱,(清)黄秩柄等序,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江西宜黄北山黄氏十二修谱,(民国)黄氏合族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宜黄东皋黄氏十一修族谱,(清)黄文璧等修,另名“抚州宜黄东皋黄氏族谱”,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

江西广昌平西岳溪黄氏族谱六卷,黄绍春首修于明嘉靖三十六年,(清)黄正瀚、黄正藻等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新于临淦窗前黄氏重修族谱,(清)黄登第编辑,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积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西吉水城南黄氏宗谱,(民国)黄淦等修辑,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山东即墨仲村黄氏族谱提纲一卷,(清)黄相轼纂修,清朝年间石印本。

山东栖霞田家村黄氏祖谱,(清)黄严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栖霞县亭口镇田家村。

河南黄氏族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普怡等纂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河南密县黄氏宗谱十五卷,(民国)黄福临重订,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河南鲁山牛岭石黄氏家谱,(清)黄家驹首修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黄细渍修,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局。

河南镇平焦岭黄氏家谱,著者待考,原书作镇平黄族总谱,记事至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北武昌黄氏宗谱,(清)黄善经纂辑,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民国)黄鹏程、黄睛台等续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城关镇城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三甲续修支谱,(民国)黄丰玉、黄功玉续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前进乡黄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七甲续修支谱九卷,(民国)黄子厚、黄敦夫续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前进乡黄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九甲续修支谱,(民国)黄俊臣、黄新应等续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三店镇西河村。

湖北新洲黄氏十甲支谱,(民国)黄功臣、黄功济续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前进乡黄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西一甲续修支谱,(民国)黄宏廷、黄悦贤等续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三店镇三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二甲续修支谱十一卷,(民国)黄康衢、黄善能等续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三店镇三店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二十七卷,首四卷,(清)黄上锐等清乾隆十二年首纂,(民国)黄文彬、黄月卿等续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幸福乡石桥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十四卷,(清)黄子珩、黄际美等清咸丰八年创修,(民国)黄端夫、黄小筱四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红旗乡董椿村。

湖北新洲黄氏宗谱四卷,首二卷,(民国)黄志清、黄清直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幸福乡王河村黄家堤。
湖北宜昌县二户坪黄氏族谱一卷,(民国)黄德大纂,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孝感黄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清)黄玮民首修于清康熙年间,(民国)黄仰嵩、黄彩廷等续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云萝黄氏溯源录一卷,(清)黄曰瑚编,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北黄冈黄氏宗谱,(清)黄文庵清道光年间创修,(清)黄启焜总纂,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双井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鄂洲鄂城黄氏宗谱八卷,(清)黄应旅、黄元吉首修于清嘉庆十年,(民国)黄经武督修,黄国梁总编辑,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忠孝堂石印本。

湖北广(清)黄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文明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广济县档案馆。

湖北崇阳黄氏宗谱二十二册,(民国)黄继相总修,黄继清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崇阳县双港乡采育村三组。

湖南黄氏四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绍召等纂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

湖南上湘黄氏三修支谱,(清)黄际盛、黄焘泽纂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湖南黄氏世谱五卷,(清)黄世崇等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湖南黄氏五修族谱,首二卷,(民国)黄纯宣、黄群贤、黄纯九、黄善植等纂,该族散居常德、益阳等地,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长沙黄氏族谱四卷,首二卷,(清)黄家焠、黄声璠等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长沙经铿黄氏家谱三十卷,首一卷,(清)黄沄、黄锡焘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

湖南长沙经铿黄氏伯宣公支谱十卷,(民国)黄寿鹏、黄成等修,黄式圻、黄厚昌等纂,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华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

湖南长沙黄氏支系考,(清)黄仁济辑,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黄氏家乘,(清)黄仁济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长沙黄氏支谱四卷,首一卷,(清)黄世萼清同治二年创修,(清)黄荣恺、黄瓒鼎等重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四善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长沙湘东黄氏二修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民国)黄起腾、黄经通等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长沙汀龙黄氏族谱十卷,(民国)黄宇达续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石印本十册。

湖南长沙河头黄氏四修族谱五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运倘修,黄焕茆等纂,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长沙黄氏三修支谱六卷,(民国)黄遵型等修,黄凤谋等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长沙黄氏族谱拟稿,附湘西黄氏别录拟稿,版心作“湘西黄氏六修族谱拟稿”,著者待考,记事至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南长沙黄氏重修族谱六卷,首四卷,(民国)黄庆达纂序,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浏阳浏西黄氏三修族谱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坤震、黄暄申修,黄聊申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沩宁义城黄氏族谱十二卷,(清)黄克知修,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永庆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黄氏五修族谱,(民国)黄先铺纂序,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泉塘黄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醴陵醴东黄氏族谱八卷,(清)黄忠瑞、黄庆降总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潭黄氏族谱八卷,(清)黄武廷订修,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潭白泉黄氏族谱十二卷,(清)黄奇殉纂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湖南湘潭鸿桥黄氏初修族谱十八卷,(清)黄永杰、黄光植纂修,清宣统二年两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湖南湘潭中湘黄氏三修族谱十五卷,(清)黄煈腾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首撰,(清)黄良烟等编辑,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

湖南湘潭锦鳌峰黄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黄静安等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中湘黄氏三修族谱续修,族人公议取锦鳌峰为籍名,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湖南湘潭黄氏爱东公支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思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湖南湘潭中湘黄氏八修族谱二十四卷,(民国)黄润经黄修,黄修齐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湖南湘潭箬林黄氏四修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清)黄金陵、黄家喙等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首撰,(民国)黄家升、黄世纯等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爵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

湖南湘潭乐郊黄氏五修谱十四卷,(清)黄采侥、黄常仟等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首撰,(清)黄隽能、黄衡纂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敦本堂铅印本十四册。

湖南湘乡县西门三眼井黄氏续修支谱五卷,(清)黄元斋、黄诚斋续修,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湖南湘乡县西门三眼井黄氏三修支谱五卷,(清)黄选英、黄卓亭等纂修,封面、版心均作“黄氏三修支谱”,雇页作“淳公房黄氏支谱”,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揆一公、河源公始修大支合谱,清道光年间各支分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湖南湘乡黄氏六修族谱三十二卷,首四卷,(清)黄大德修,黄思澍纂,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溍福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乡黄氏南陂公房三修宗谱七卷,(清)黄楷盛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初修,黄识渊、黄名归纂,清同治五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湖南湘乡黄氏支谱六卷,(清)黄声昭、黄声添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湘乡上湘北门黄氏支谱八卷,(清)黄文国等修,清光绪年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湖南湘乡黄氏四修族谱九卷,首二卷,(民国)黄遇恩、黄廷舒等重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毕仰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湖南湘乡衔埠头黄氏燕霄房支谱,著者待考,民国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阴东江黄氏世谱补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黄昌燮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湖南永兴黄氏宗谱二十五卷,附一卷,(民国)黄清寅、黄显修纂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三册。

湖南道县黄氏族谱,(民国)黄有玺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道县档案馆。

湖南蓝山黄氏宗谱,著者待考,现被收藏在湖南省蓝山县档案馆。

湖南江永黄氏族谱一卷,(清)黄存之重修,清光绪五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江永县档案馆。

湖南常德府黄氐族谱六卷,(清)黄家香等纂,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常德幽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湖南常德黄氏五修族谱,首一卷,(民国)黄声访纂序,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石门黄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黄隆旺修,黄凤仪等纂,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石门黄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清)黄炎深清乾隆年间初修,清宣统年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湖南汉寿黄氏六修族谱,(民国)黄训典修,黄经海纂,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沅江黄氏四修族谱十二卷,首二卷,(民国)黄合源、黄丙源纂,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湖南沅江黄氏五修族谱十八卷,(民国)黄宏阜等纂序,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益阳黄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安化黄氏五修族谱,首二卷、末一卷,(民国)黄经声修,黄训开、黄先声等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安化黄氏五修支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黄应升、黄礼徽等修,黄礼征、黄传中等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

广西邕宁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百济乡那垌村。

广西武鸣武缘东乡黄氏家乘纂一卷,(民国)黄诚沅撰,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武缘东乡,

广西武鸣粤西武缘起凤黄氏家乘,(民国)黄诚沅辑,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武缘堂铅印本合订一册。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武缘东乡起凤村。

广西容县洛川黄氏谱略十六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档案馆。

广西容县黄氏家乘,(民国)黄宏宪、黄量铨等编辑,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容厢乡三和村。

四川成都锦官黄氏四支分谱,(民国)黄氏中正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日新工业社铅印本一册。

四川新都黄氏族谱,(清)黄宪型等纂,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新都永兴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四川锦阳黄氏三修族谱,(清)黄仁虎、黄绍书等纂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绵阳黄氏五修族谱,(民国)黄敢昭纂修,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德阳黄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清)黄义侦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罗江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四川中江黄氏族谱二十六卷,(民国)黄兴辅、黄德朋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中江石印本三册。

四川内江黄氏族谱,(清)黄锡宗纂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四川内江黄氏族谱二卷,(民国)黄祖墀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内江县永远乡强安村。

四川内江黄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石印本一册。

四川资阳黄氏族谱三卷,(清)黄礼中、黄汝森等纂,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四川资阳黄氏族谱四卷,(民国)黄立树纂,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四川筠连黄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宣汉石门黄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清)黄以华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

贵州贵阳枫林黄氏家乘,(清)黄彭年编著,崇祀乡贤录记事至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清同治至清光绪年间成都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甘肃礼县兰仓黄氏家谱二卷,(清)黄大烈、黄兆麟等创立,(民国)黄秉章补,木刻活字印本。

台湾台北深坑乡黄氏族谱摘略,又名“葛盘黄氏族谱摘”,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

香港新界黄氏维则堂族谱,(清)黄铨桢编,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香港新界沙头角锁罗盆村黄氏族谱,(清)黄辉新藏,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香港黄氏族谱,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香港北头椎则堂家祠。

香港黄族宗亲会六周年特刊,香港黄族宗亲会编,铅印本。

国谕黄氏家谱,(明)黄凤腾纂修,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木刻活字印本。

黄氏族谱,(明)曾维纶序,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黄氏宗谱,著者待考,记事以明洪武至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黄氏家乘四卷,(明)黄嘉善等纂辑,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黄氏金字谱牒,首二卷,著者待考,清朝初期锡类堂木刻活字印本。

黄氏家谱,墓图一卷,(清)黄之伟、黄始上纂修,清朝年间聚斯堂木刻活字印本。

黄氏续录五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木刻活字印本。

续修黄氏宗谱六卷,(清)黄徽纂修,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麟峰黄氏宗谱十三卷,(清)黄心庵、黄虞世纂修,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8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横林黄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宪安等纂,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宝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黄氏三房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荣阳黄氏族谱十八卷,(清)黄印侯、黄汝靖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黄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兴岩等撰,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西麓双井黄氏十一修族谱十六卷,(清)黄家章等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北门黄氏支谱六卷,(清)黄文炯纂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黄氏族谱,(清)黄翰修等撰,书口题“江夏渊源”,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石印本一册。

黄氏佑启堂户口,(清)黄天爵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黄氏宗谱十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黄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清)黄氏族人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野田黄氏宗谱八卷,(清)黄凤舒等重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孝友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黄氏族乘,著者待考,记事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

六滩黄氏支谱十七卷,(清)黄明瓒纂修卷端、书签题“黄氏续修支谱”,木刻活字印本。

鹏溪黄氏尚羽公房谱十一卷,(清)黄琪等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黄氏家乘二十卷,(清)黄守平纂修,稿本。

西庄黄氏家谱,(清)黄之骥录,稿本二册。

痛思堂城西黄氏族谱,(清)黄钹纂修,稿本。

江夏黄氏宗谱,(清)黄之润纂修,稿本。

沙龙黄氏族谱十卷,(民国)黄兆枚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石印本十册。

南溪湾港黄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黄敬成等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黄氏雪谷公支谱十卷,(民国)黄土焕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华德印务局铅印本。

黄氏六修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黄廷枢等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五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黄氏家乘十六卷,(民国)黄兆鼎编纂,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孝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箭楼黄氏族谱二十三卷,(民国)黄于时清康熙年间初修,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黄氏族谱,(民国)黄文浚编,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黄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燕山黄氏宗谱,著者待考,手写本一册。

江夏黄氏宗谱二十六卷,(民国)黄振邦修,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

全国黄氏通书,(现代)黄燕熙主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一千四百四十一页。

全国中华姓氏通史黄氏部分,(现代)刘佑平著,东方出版社三百六十八页。

全国黄氏史话,(现代)彭光宇、赵志凡、黄昌喜编,江西人民出版社二百六十页。

全国江夏黄研究,(现代)黄赞强、黄雄著,暨南大学出版社三百七十六页。

全国余姚黄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清)黄庆曾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鄂垣朱印木刻活字印本。

全国黄钮同宗谱,附松阳母集二卷,钮氏源流考一卷,(民国)钮永建编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铅印本。

跟帖时间 2010-02-26 16:34:1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黄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云梦西南)。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零陵郡:零陵、永州是两个重要的古地名。永州在隋朝以前称零陵。隋朝以后,永州、零陵成为一地二名。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零陵县,也有纪念舜帝之意。三国时期孙吴国置郡,为黄盖之族所建。唐朝初年废黜。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按“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废除州、郡、县制,实行州、县制。因郡西南有“永山永水”,将零陵郡改置永州总管府。从置永州总管府到现在,永州这一地名和行政区划名称,已经存在一千四百多年了。1949年10~11月,永州各县先后解放,永州专区于10月正式成立。1950年5月,永州专区改名零陵专区。1952年11月,衡阳、零陵、郴州三个专区合并为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湘南行政区撤销,原零陵专区所属各县,除新田划归郴县专区外,其余县全部划归衡阳专区。1962年12月底,恢复零陵专区,专员公署设零陵县芝城镇(今芝山区),辖八县:零陵、东安、道县、宁远、江永、江华、新田、蓝山。原零陵专区的祁阳、祁东二县划归衡阳专区。1964年5月,划零陵、道县的十二个公社和九个国营林场,设置潇水林区管理局。1968年9月,改零陵专区为零陵地区。1979年,零陵县东风镇改名永州镇,由地区直接领导。1982年1月,改永州镇为县级永州市。1983年2月,祁阳县重新划归零陵地区管辖。1984年6月,撤销零陵县,恢复县级冷水滩市。至此,零陵地区辖永州、冷水滩两市和祁阳、东安、双牌、道县、宁远、江永、江华、新田、蓝山等九县。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以国函[1995]110号函批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零陵地区和县级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地级永州市。原县级永州市改名芝山区,原冷水滩市改名冷水滩区。地级永州市辖原零陵地区的九县和芝山、冷水滩两区,市委、市人民政府驻芝山区。1997年7~8月,市委、市人民政府先后迁驻冷水滩区。

巴东郡:三国时期蜀汉国置郡,为黄权之后所建。唐朝初年废黜。

西 郡:三国时期曹魏国置郡,为酒泉黄衍之后所建。西魏时期废黜。

晋安郡:亦称南安郡。东汉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置南安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隋朝初年即被废黜,一说是在宋朝初年被废黜。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松阳郡:亦称缙云郡、松阳县。西汉时期属回浦县地,东汉建安四年(己卯,公元199年)分章安县地置松阳县。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析松阳东乡地置括苍县,以其地有括苍山而得名。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置松州。唐武德八年废州复县;同年,省遂昌县入松阳县。唐景元二年(辛亥,公元711年)遂昌从松阳析出。唐乾元二年(己亥,公元759年)析南乡地置龙泉县,至此,县域基本稳定,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东南部遂昌县一带。唐朝贞元年间,县治由古市迁今址。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庚午,公元910年)易名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改称白龙县。宋朝咸平二年(己亥,公元999年)复名松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8年11月撤松阳县并入遂昌县,1982年1月复置松阳县。



2.堂号:

江陵堂:以望立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

零陵堂:以望立堂。

巴东堂:以望立堂。

西郡堂:以望立堂。

晋安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东阳堂:以望立堂。

松阳堂:以望立堂。

江夏堂:以望立堂。后汉黄香,小时死了母亲,他对父亲最孝,夏天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扇凉,冬天把父亲的被褥暖热。人夸他的孝:“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宽和堂:汉朝黄霸为河南太守。当时的官吏都很严肃,黄霸为政独尚宽和。宣帝时,他任廷正(司法官),因事被关在监狱。从官到民一齐为他呼冤,终于平反昭雪。

炽昌堂:以黄峭山公外八句诗末“炽昌”二字为名。

里炽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敬堂:资料有待补充。

逸敦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厚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锦堂:资料有待补充。

萃焕堂:资料有待补充。

礼耕堂:资料有待补充。

立木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礼堂:资料有待补充。

中宜堂:资料有待补充。

务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志坚堂:资料有待补充。

著存堂:资料有待补充。

叙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培根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永堂:资料有待补充。

铭戒堂:资料有待补充。

宽和堂:资料有待补充。

尊孟堂:资料有待补充。

课最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仁堂:资料有待补充。

衍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积厚堂:资料有待补充。

双井堂:资料有待补充。

文明堂:资料有待补充。

华阳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孝堂:资料有待补充。

爵公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溍福堂:资料有待补充。

毕仰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幽燕堂:资料有待补充。

务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武缘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兴堂:资料有待补充。

罗江堂:资料有待补充。

椎则堂:资料有待补充。

锡类堂:资料有待补充。

聚斯堂:资料有待补充。

宝善堂:资料有待补充。

孝友堂:资料有待补充。

追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桂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6 16:32:0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黄氏的迁徙分布 -- 黄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三千八百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8%左右。

1.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部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2.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氏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今日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据说就是因黄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荆州),形成秦朝时期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后来发展成汉朝最著名的江夏黄氏。

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

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朝,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他的十三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据史料《客家姓氏渊源》记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十五公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武汉)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太尉黄琼都世居江夏,故其族人以“江夏”为郡号。

3.两汉、两晋时期:

汉朝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

晋朝,由于“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苏峻、祖约为乱于江淮”这三次大的战乱,中原人被迫空前大规模的持续南迁。黄氏也是从晋朝开始大批人居福建。据史籍《闽书》记载:“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即晋安黄氏。

据说,后来的莆田黄氏、侯官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时期:

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有五十八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台湾《紫云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守恭者,于唐高宗总章年间(公元668~669年)随陈政、陈元光入闽,垦荒致富,其子孙蕃昌兴旺,成为闽南大族。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十二姓人闽,定居浯州。今福建金门黄氏,多为这支随陈渊入闽的黄氏后代。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事后梁太祖朱全忠义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

唐末五代时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兄弟入据八闽,中原黄氏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渡江南下入闽,前往投奔。如宋人黄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乱,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再如黄振龙,“九世祖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因仕焉居,言路有直声,后迁至中丞。”据宋朝学者何澹所撰《黄公(永存)墓志铭》记载,福建邵武峭山派始祖黄惟淡,也是唐末从光州固始人徙昭开的。河南光州固始,是黄氏人闽的一个重要“源头”或途径。

据《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体》记载,括州松阳郡四姓之首为黄氏,婺州东阳郡五姓有黄氏,濮州濮阳郡六姓有黄氏;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鄂州江夏郡三大姓之首为黄氏,泉州南安郡五大姓之首为黄氏,处州缙云郡三大姓之首也是黄氏。隋唐时期,黄氏由一而二,开始主宗分流,分为两大支:金华黄氏和邵武黄氏。

还有一支与浙江金华和福建邵武两派黄氏都有着渊源关系且也属于江夏分支的著名黄氏宗族江西盱江黄氏。

盱江,位于今江西省南城县东南部,是古代的一个小驿站。盱江黄氏兴起于唐朝中期。盱江黄氏是江夏黄香曾孙黄琬的一支后裔,其始祖是黄孟偻。

盱江黄氏发展到第四代也即黄孟僻的曾孙辈黄省谕兄弟三人时,各有功名,家族大昌。这时,宗族也开始分枝。

黄翰长子黄省谕,字保仁,唐宪宗年间(公元806~820年)进士,官御史大夫。夫人吴氏,生五子:羽衣、黄裘、黄表、黄裹、黄衰、黄兄弟五人,支分数派。黄衰、黄裘兄弟二人,徙居茅山。黄表一支,家族最旺。他排行老二,居盱江。黄表的后裔,极为兴旺,散布于江西全省各地。他成为后世官溪黄氏和抚州、金溪等派黄氏的共同始祖。黄表长子黄琬,后迁居福建邵武,成为福建邵武黄氏的一支。次子黄琰,徙居金溪(今江西金溪县)枫林乡大柘村。据《湖南黄氏世谱》记载,仅黄琰这一盱江分支,就裂变出今天的乌石、火源、常丰、桂田、新田、新庄、田步、东乡、牛头岭、五里冈、五凤、宝峰、贵溪、安仁、团山、峡山、岩背、路口、蓝田、瑞州、饶山、砂源、沂阳等不同黄氏支派。

黄翰的次子黄省和,字保义,又字仁甫。生于公元796年。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官任秀州崇德县令,后升节度使,封万户侯。生子黄荣。五代时期,为避战乱,这支家族便从盱江迁居至浙江金华府(今浙江金华),构成金华黄氏的一支。

黄翰第三子黄省居,字保信。唐宪宗期间(公元806~819年)官任淮南转运判官。生二子:宝、贾。长子黄宝,初任仆射之职,后官至银青光禄大夫。他的后裔,又分居饶州府安仁县(今江西余江县),成为今日江西安仁黄氏始祖。次子黄贾,也官至银青光禄大夫。黄贾生三子:老大黄实,与妻张氏携三个儿子黄伯、黄住、黄任一起迁往福建邵武灵槎故城开基立业,是盱江黄氏入闽的又一个重要分支。老二黄陈,其后裔迁居河南陈州(今河南淮阳)。老三黄陵,徙江西广信府(今江西上饶)。

5.宋、元时期:

黄氏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据《黄氏渊源》记载,宋朝,江夏人黄震,官至焕章阁左司马尚书,重修江夏家谱呈奏皇帝,得到了“黄氏忠孝两全,江夏无双,历代簪缨”的御批。宋朝还有尚书左仆射黄潜善,他有九个儿子散处广东各地,居梅州者为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北宋末,金兵攻人开封,河南固始人黄建联南徙杭州,后成为杭州著姓,支分漳浦、饶平、陆丰等地。而最为显赫的是金华和邵武两宗。

⑴.金华黄氏:

始祖是黄香裔孙黄苾。自江夏迁婺(金华府)之浦阳(今浙江金华浦江)。

黄苾是东晋时人,黄香的第十代孙。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做官,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按察,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当时,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赏识黄苾的才干,便招他为婿。后因金陵一带战乱频仍,黄苾夫妻便隐居于浦阳。以后子孙繁衍兴旺,成为东南部大族浦阳黄氏。

浦阳黄氏自黄苾开始,祖孙三代八人均为官入仕,并出了三个进士,从而奠定了黄氏家业。但从第四代起,各支大多开始衰落。传至黄门侍郎(官名)黄汝知一代,浦阳黄氏又家业复兴,声威重振。

婺州(金华郡)浦阳黄氏主宗传到第十七代,即江夏黄香的第二十六代黄洪、黄浩兄弟二人时,正值唐末五代之际。洪、浩兄弟二人,共生了八个儿子。其中黄洪生子三人:黄秘、黄瑕、黄琰;黄浩生子五人:黄琛、黄璞、黄圮、黄琬、黄珍。浦阳黄氏第十八代的这兄弟八人,后来分居各地:黄珌由浦阳迁郯县(今浙江嵊县)双井,黄瑕一支迁江西丰城洗江,黄琰、黄璞同迁江西弋阳,黄琛一支徙居江西清江,黄圯迁居江西洪州分宁(今修水),黄琬一支徙居建宁浦城(今福建浦城),黄珍的两个儿子黄兰、黄苣则分别徙居江西崇仁和浙江湖州。

⑵.邵武黄氏:

这支黄氏,最初是由江夏北迁至中原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然后再折而向东,于隋唐之时再迁居于福建邵武。

黄峭山,为海内外黄氏万派共宗的邵武黄氏大显祖。其名,其事,虽不见于经传史志,但在黄氏族人中、在黄氏家乘中,他事迹独特,名望尊显,流传久远,几乎无人不晓。黄峭山名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实登,号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据福建《麟峰黄氏家谱》,唐末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九月,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潮始人闽”。黄惟淡也于此时带领家族随王朝、王审知兄弟自光州固苎迁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迁居邵武,苎籍邵武平洒乡(今邵武市水北乡旧县村),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黄峭山他娶了三位才德兼优的夫人:第一夫人上官氏(亦作官氏),诰封一品夫人;第二夫人吴氏,诰封一品夫人;第三夫人郑氏。这三位夫人各生七子。这二十一个儿子,个个功名卓著,成就斐然,而且子孙兴旺,后嗣蕃昌。

五代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1月2日,年已80岁高龄的邵武和平黄氏大族祖峭山公,将二十一房子孙召集齐全,然后当众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将黄家自春申君以后数千年所积累的祖产铜钱八十万贯,金银八百余称,一并均分为二十一份,合令三妻位下共二十一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随即离开家乡,另立基业,各自自谋发展。由于当时三位夫人啼泣请求,峭山公便对原来的决定稍作改动,重新宣布:除官、吴、郑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长子一房奉养老母以尽温情之义以外,其余十八房子孙,不许恋此一方故土,须各自信步天下,择木而栖,相地而居。接着,峭山公卜占离家吉日,并于这一天将新修的《黄氏家谱》二十一套分授二十一子,各领一套,嘱令他们随身携带,妥善珍藏,不忘所出。

邵武黄氏的这次大分析,以及随之而来的迁徙流布,相当多的黄氏谱牒都有详细记载。父子兄弟作别时,峭山公曾规定,以二十一子所徙居之地的名称,来代替二十一子之名。

⑶.客家黄氏(属邵武分支):

宁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

黄化,字惟枋,号从章。又名黄宁,或黄朝化,都是因迁居地“宁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公元913年)1月11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黄氏大分析时,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部徙居汀州府宁化县,落籍宁化石壁村,开拓新的基业。黄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进士,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黄化的后裔,在闽粤为官任职的不少,子孙极为兴盛,遍布闽、粤两省各地。黄化被尊为闽粤客家黄氏的始祖,为许多黄氏家谱所尊称的著名的“宁化公”。

⑷.嘉应客家黄氏(宁化客家黄氏分支):

嘉应客家黄氏的开基始祖名叫黄僚。据宝安坪山谱和鹳薮谱,黄僚,亦作黄辽,字海虎,号良臣,南宋(一说元朝),是峭山公第八子黄化的裔孙。是南宋时期进士,初任大理寺丞,宋隆兴三年(公元1165年)升琼州太守,为官海南。任职期满后告老还乡,途经嘉应时,爱此地水秀山清,便卜居于嘉应州城西厢五马坊水巷口。黄僚移居嘉应后,家族兴旺,成为当地望族。其子孙广布于粤、闽、赣三省各地。在嘉应州城的黄氏宗祠里,至今供奉黄僚为始祖神。

福建邵武黄氏许多支中除了最著名的一支峭山派,另外黄膺派也很著名。

黄膺,据多种文献资料所述,他是唐中叶人。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后徙居福建邵武,成为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黄膺的后裔非常显贵,北宋时出了著名的尚书右丞黄履和大书法家黄伯思,因此家族名扬天下。

6.明、清时期:

⑴.迁往台湾的黄氏:

明末清初,闽粤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后来,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

早在明朝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迁徙人台。尔后,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开拓宝岛,艰苦创业。台湾的发展历史进程,将深深地铭记下他们不朽的功绩。

明朝天启末年(公元1625~1627年)福建大旱,郑芝龙便舟载饥民数万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黄氏成员。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迁台黄氏,是明末南安人黄正束,他在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移居今台湾马公,后支分澎湖湖西。这以后,黄氏之人台者,便渊源不断,到了清朝的前期和中叶,便形成丁高潮。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散居于台湾各地。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氏各支派的人迁始祖。

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福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第十七世的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

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均居台湾。

据清光绪年间的《临海黄氏家谱》记载,福建泉州临海黄氏,在清乾隆年间便有人开始迁往台湾。此后,该族子孙多有徙居台湾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黄王艺,于雍正时游学台湾邦寮浪桥,后来就落籍台湾;第八代有黄佳和迁往基隆、黄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黄豆附徙台湾、黄牒居淡水、黄情迁鹿港;第十代有黄公体、黄蜂、黄熙等迁居台湾。

台湾黄氏,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⑵.移居海外的黄氏:

东南部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他们在拓荒,在建设,在创造奇迹。

越南黄氏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黄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了。当时有大批黄氏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加入了越人队伍。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黄氏也随之迁入越南。不断南迁的黄氏中,有秦汉山越黄氏,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氏。越南人中的黄氏,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这些越人黄氏后裔,又从越南继续扩展,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

在历史上,还有一些黄氏中国人,由于政治避难、经商等原因迁居越南。明亡后,许多黄氏遗民不甘事清,纷纷外逃避难。公元1679年,中国龙门副将黄进与总兵杨某等,率三千余众、战船五十余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们进入东浦(当时属柬埔寨)地区。从此,这批人及其后代便在东浦定居下来。当今,黄氏已繁衍成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国的二百余个姓氏中,黄氏是人口数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泰国是中国黄氏移民较早、人数很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泰国黄氏现有三十余万人,在泰国华人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泰国黄氏华侨、华人,不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组织“泰国黄氏宗亲会”,还积极参加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团组织。

南洋大约是在元朝末年,黄氏移居南洋。当时一位名叫黄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他到达婆罗后,便在婆罗国留居下来。之后,他以杰出的才干被推为文莱华人的领袖。后来,成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国王)。他去世后,葬在文莱,子孙世代留居于此,且极为显赫。黄森屏生有一女,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后,黄森屏的女儿便继位为文莱国王。自此以后,文莱国王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第一位渤泥女王黄氏去世后,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纪,文莱国王已传二十余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

明朝开始,迁徙南洋的黄氏大增。公元十九世纪,由于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殖民列强的大炮轰开,因而出现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黄氏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数迅速增长,仅据菲律宾殖民政府公元1893~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十万华人中,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氏华侨就有数千人之多,在当时旅菲华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陈姓。至今,菲律宾黄氏人口已发展到了五万余人。

此外,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大量的黄氏华人华侨。近代以后,南洋黄氏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在菲律宾,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黄氏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黄氏总会”。

移居欧美澳黄氏移居美洲的历史,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早期的美洲华侨各姓中,黄氏人数最多,主要来自广东,其次是福建。广东华侨,又主要来自兴宁、新会、开平、恩平四地,故称“四邑人”。在公元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黄氏人数最多;公元1854年由广东兴宁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一称旧金山)的宁阳会馆中,黄氏人数在二十六姓中排名第一;在公元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黄氏在七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华裔各姓宗亲中,黄氏宗亲人数仍然是最多的。

7.莆田黄氏:

莆田或称莆阳,位于福建省东部海滨,旧为兴化军莆田县。在唐宋元明的历史舞台上,莆田黄氏人文蔚起,英才辈出,家声赫赫,成为这一时期黄氏族姓中最兴旺、最优秀的一支。中华黄氏历史上第一名武状元黄仁泽、文状元黄仁颖均出在莆阳黄氏家族。

莆田黄氏唐桂州剌史黄岸为始祖,其实,莆田黄氏的可知历史仍可上溯入闽始祖黄元方。考稽文献,莆田黄氏也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如《莆阳黄氏大成宗谱》即列黄滔为黄香第四子黄瓒的后裔。黄瓒之后世系依次是:孚礼、连、威、矣、椿、丕诚、伯兴,秉哲、廉、蘼章、聪、正叔、璞、滔,黄滔为黄香第十六代孙。但谱中说黄滔是黄璞之子,而《黄御史集》明言璞是滔的从兄,可见族谱有误。有的文献记载,莆阳黄氏出自晋安黄氏,为晋安郡(今福建省福州市)太守黄元方的后裔,后迁莆田县东涵江,成为涵江黄氏。黄滔与从兄黄璞,世代居住在涵江黄巷,先世即以文学儒业著闻闽省。黄滔的父亲名叫黄绸(见于《御史集》附录),当年黄巢起义,遇儒士之家必焚之。兵过涵江黄巷,黄滔之家也被火焚。于是,黄滔乃从涵江黄巷徙居莆阳东里,后裔即形成名闻天下的莆阳东里黄氏。

东里黄氏始祖黄滔,字文江,唐末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进士,唐光化中(公元898~900年)任国子四门博土,后升任监察御史。当时正值唐室衰败,兵乱频起,军阀割据专权。公元九世纪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以威武军节度使身份占居福建,割据八闽。而黄滔以文学儒士人王审知幕府,成为王审知政权的坐上佳宾。黄滔自幼聪颖勤学,中年即以词赋闻名,当王氏割据八闽时,黄滔更成为东南儒士的首领,中原许多著名的文人如李绚、韩屋、王涤等人,都前来投附黄滔,一时之间,黄滔名声大振。当时闽人碑铭墓碣,大都出于黄滔的手笔。著名的《泉州开元佛殿碑记》,今天仍存刻于泉州开元寺内。人们从这一名作中,可一睹其文章风采。黄滔的诗文见于《唐文·艺文志》著录,今天有《莆阳黄御史集》传世。

黄滔的子孙,据记载有子黄驹。黄向生数子,见于记载的有黄上犹、黄仁余,黄峻,其中,黄仁余官任文林郎、延州延长县主簿。黄滔的后裔,除留居莆田东里外,又支分邵武、汉西南城、临川、金溪及福建各地。

据《宋莆旭黄知稼翁集》中“行状”、“墓志”记载,黄公度的祖先可追溯到黄滔的第五代孙黄陟。黄陟极可能是黄上犹之孙,文献上说他晦德不仕,本人无功名,只是一介平民,后以子孙贵,赠大理评事。黄陟生子黄邈,以子贵赠朝请郎。黄邈生子名叫黄静,就是黄滔的第七代孙,也就是黄公度的生父。史称黄静年轻时就颇有文名,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进士及第,官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出任澧州通判,后升为朝奉郎提举京畿西路盐事,去世后以子贵被赠中奉大夫。黄静生三子:黄庭、黄公度、黄庚。莆田黄氏传到第八代,宗族大盛。如黄公度之弟黄庚,以文艺知名当时。宋绍兴西丑年(公元1157年)中进士,官任福州连江县尉;公度之兄黄庭,以父荫补官,任高州电白尉。另黄公度有个从兄名叫黄泳,字宗永,又字永平,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应童子科,宋徽宗召见,颇为喜爱,曾令遍见妃嫔,妃嫔们争相馈赠金钱食物,第二年赐五经及第,又有从弟黄童,字士季,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进士,知永春、福清二县,后主管台州崇道观,卒赠中大夫。而莆田黄氏第八代最著名的人物当推状元黄公度。

此外兴化郡兴化县黄氏也不逊色,其状元黄定、宰相黄祖舜、赠侍中谥文正黄中庸、赠太尉谥清惠黄府,其后孙曾鹊起四代联登八进士。

跟帖时间 2010-02-26 16:29:4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黄氏的各支始祖 -- 黄 香:字次强,汉建初中拜郎中,累任尚书,妻魏郡太守李氏,一子,葬江夏这陆源口,今安府云梦县城北十里大路西首,墓田二十一亩。是为五桂堂黄氏始祖。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庆历五年乙酉六月十二日卯时生,宋治平丁未进士,元佑茂辰翰林院任吏部员外郞,实录院检讨官国史馆纂修龙图阁学士。建中靖国五年乙酉九月十三日卯时卒于宜州寓,寿六十一岁,大观己丑十一月归葬分宁县双井万子坪首北趾南墓志华表碑铭,德佑乙亥覆议予谥文节公。元配:孙氏,庆历二年壬午九月初三日卯时生,封南溪县君,赠封夫人。嘉佑六年辛丑三月初四日未时年二十岁夫妇合冢同向。子一:相。次配:谢氏,庆历元年辛巳正月初二日丑时生。封介休县太君,治平三年丙午丙午九月十二日卯时卒,年二十六岁,祔葬姑冢。湖南湘阴江夏堂黄氏始祖。

黄 积:自江夏始迁新安歙南,字符集,生西晋泰始庚寅建兴,初入仕任主簿督邮,次任考功员外郎寻禣祭酒,大兴三年升新安太守七年任,卒蔡郡南姚家墩,陶公瞻为撰墓碑文,娶贵溪渭南村张氏,处厥后以始名池为黄墩。子一:寻。后其子孙散居新安各邑。是为黄墩派居安黄氏始祖。

黄世雄:字朝与,配骆氏。子一应科。是为南海学正黄氏始祖。

黄继春:明时自黄浦江东高桥里(今上海宝山)迁嘉定合浦门外练祁塘。是为练西黄氏始祖。

黄南陵:讳定始,封于黄食邑于黄,遂以黄为姓。兄弟三人公居二。妣李氏。生子三:黄嘉,黄台,黄袁。是为江西兴国江夏黄氏始祖。

黄孟偻:字德崇,一字广成。他是江夏黄香的第十六代孙。生于唐高宗仪风丙子年(公元676年)2月15日。原籍江夏安陆(今湖北武昌)。唐玄宗天宝丙戌年(公元746年),黄孟偻以七十岁的高龄中进士,官任西台御史。不久,他奉命南巡江南临汝府。在巡视途中病于盱江,后就近安葬。夫人李氏故世后,合葬于此,即盱江麻姑山。黄孟僯的子孙为了守护祖先坟陵,没有再回江夏故地,而是留居落籍于盱江,后来形成了有名的盱江黄氏。他们将自己的族姓郡望定在安陆,故后世凡以“安陆”为郡名的黄氏,都共宗黄孟僯为始祖。

黄 高:字中衍,高太戊微为车,正伊嘉其贤,以孙女妻子。元配:伊氏,生子,黄旺。是为江夏堂黄氏始祖。

黄伯益、黄茂五、黄茂四:伯益公系出羸姓,历事唐虞夏三朝,至二派大廉公受封,存有黄之地后途以黄为姓,此受氏之始也。自益祖以下传至茂五(四)二公只系嫡派盖推其祖之所自出云。伯益一名柏翳,又名太费。事尧舜二帝,相禹启功动繁盛难以悉载史传昭然。生子大廉一,荷四子,篁墩。生子一:慈溪。二,唐长子,曲阳。生子一:遂昌。三,仪长子,尚文,字焕章,取闵氏,生子三:添爵;添明;添物。茂五(四)二公原籍吴西南昌府丰城县,世居允江迨前.明洪武二年乃迁湖南长沙府湘潭县卜黄龙巷居焉立业花桥石湖等处,即今上五都是也.越后子孙繁衍合建祠宇于潭之奎头市置祭田修谱牒以明水源木本之义。其各房有分迁长善宁邑以及远徙者,谱之标题皆称为中湘黄氏云。一,迁南始祖:黄茂四,字尊伍,号花桥。元至元二年丙子八月十八日辰时生,明永乐十二年甲午九月初三日申时没,葬上五都小五甲石湖狮形山午子山午向,有碑墓图记传畧。清光绪三年丁丑被杨份冐占狮形山内七派祖政廉李氏为伊祖案卷附刊五修谱未。子一,女一。元配:熊之女。元至正九年已丑四月十八日寅时生,明建文三年辛己九月初三日申时没,葬上五都小五甲石湖狮形山午向,有碑墓图传。案同。生添鹤;女归颜。继配:孙,之女。元至正十五年乙未七月二十一日申时生,明洪熙元年乙己十一月十五日戌时没,葬上五都九甲青山琥形山□一八冢第二棺巽山干向兼辰戌有碑墓图记其禁址载。清咸丰八年续买崔戴二姓地契。二,迁南始祖:黄茂五,元至正甲午科贡士,字并三号石湖,元至元四年茂寅十月初四日未时生,明永乐十年壬辰十一月十六日申时没。葬上五都小五甲古湖狮形山子山午向与兄共冢,有碑墓图传。清光绪三年丁丑被杨份冐占狮形山内七派祖政廉李氏为伊祖案卷附刊五修谱未。元配:殷之女,元至正元年辛己十二月二十五日酉时生,明洪武十七年甲子七月初二日辰时没。葬上五都小五甲石湖狮形山子山午向有碑墓图传案同。生子二:添佑;添圆。继配:戴之女,元至正十年庚寅五月二十八日戌时生,明永乐二十二年甲辰七月二十五日子时没。葬上五者小五甲石湖狮形山与殷氏共冢,居右同向有碑墓图记。是为湖南中湘教睦堂黄氏始祖。

黄保义、黄应麟、黄应龙:翰公次子黄保义,名省和,唐贞元十二年丙子生为崇德县令,大中二年茂辰因乱徙婺州金华。子一:荣。元配:唐氏,世谱作王氏没与夫合葬金华山石室之东。至中长子:黄应麒,字廷瑞岁进士,明永乐十二年甲午正月二十八巳时生,立业宁乡四都泉塘坪,寿六十一,成化十一年乙未七月十八申时没,葬宁乡四都八区小冲口龟形山第二层左起第一甲山庚向。元配:冯氏,明永乐十年壬辰十月十九未时生,宣德六年辛亥九月 九辰时没,葬宁乡四都八区泉塘湾祖屋后恩能山左旁甲山庚向。子一:福。女二。继配:周氏,明永乐十二年甲午十月十一酉时生,寿六十,成化八年壬辰三月十四卯时没,葬宁乡都八区祖屋后恩能山左旁甲山庚向。生祒;淮。女一适罗元善。至中次子:应麟,字祥开,邑庠生,立业益阳。至中三子:应龙,字潜善,邑庠生,立业龙阳。是为湖南宁乡泉塘黄氏始祖。

黄鼎初:系吴西临江府新喻县平交乡双井土地生长宣德五年庚戌偕弟鼎诚始迁楚南之星汝滨阳之武潭乡上石门转迁下湘思,生于永乐二年甲申十一月初二辰时,殁壬午二月二十一午时,葬下湘思大屋场后双龙八首已崇山峻岭亥向兼壬丙三分。元配:李氏,系长桥冲生长生永乐八年庚寅五月初三戌时,殁于成化十四年茂戌八月初九寅时,葬下湘思蛇形卯山酉向乙辛三分。生子:宽宇;宽道;宽通;宽刚。是为湖南资阳黄氏始祖。

黄万二:讳万河,字时通,号鹤山,由竹墩始迁竹桥,配慈溪林氏伯七福,妣子八,旧谱冢墓志万一府君墓一在泉水一在竹桥西北原又案总系始福墓在大白宁之北原近子泉水又得□州公墓以泉水,墓以泉水□监州公当是定论,今姑两说并存浙江余姚。是为浙江余姚竹桥黄氏始祖。

黄文宇:世居福建省福州府候官系黄半街考湖南,黄氏世谱系出任公房裔,明光禄大夫万厯元年癸酉三月十七午时,生享寿六十岁崇帧四年辛未二月十三未,时没葬福州府候官县黄半街,有图。其妻陈氏,福建永春州人氏,明诰封恭人尤厯二年,甲戌二月十二未时生享寿六十岁,崇贞五年壬申十月十二子时没葬福州府侯官县黄牛街,有图。生子一:黄豹。是为福建福州黄氏始祖。

黄辛五:字文聪,明国学生,因你均业世居江右业城允江钓鱼台,明初鼎定起,仕明厯官湖南从解组归,辛五公遂籍湖南居善化暮云司与马洲,等处开族焉,公葬善邑八都暮云铺上朱塘山干山异山有碑契约。其妻刘氏,生没失纪,葬夫填侧干山异有碑,有子一:仕凤。

黄宗超:讳字行次,阙世长乐人居沙堤村子基初公元初始祖迁闽县遂为闽县人。黄膺唐末自州固始兄敦隋懿王入居闽清都。迁居闽候东街这清泰坊灵,配林氏,生一子:君华。生卒甲子阙元初,海边蕃庶番舶互市,常岁往来,用海商致饶富,豁达无吝,积而能散,后溺死于海,葬木主衣冠于闽候孝义里凤山之阳,林氏合葬焉,子山午向。是为福建黄氏始祖。

黄省谕:字保仁,唐宪宗年间(公元806~820年)进士,官御史大夫。夫人吴氏,生五子:羽衣、黄裘、黄表、黄裹、黄衰、黄兄弟五人,支分数派。黄衰、黄裘兄弟二人,徙居茅山。黄表一支,家族最旺。他排行老二,居盱江。黄表的后裔,极为兴旺,散布于江西全省各地。他成为后世官溪黄氏和抚州、金溪等派黄氏的共同始祖。

黄景升:配武氏,葬城东文昌阁下,四子相传,自益都县行村迁居即墨东关。是为山东即墨黄氏始祖。

黄 隐:陆终公之后,配裔女,生男高。

黄开国、黄中书:迁义与国山西溪为宜中邑,黄氏第一世祖,邦重公长子达鲸,字时化,自幼竒傽,倜才兼文武,唐元宗开元二十六年敕授邑阳镇守,宽严并济,单民德之,后知禄山将乱,遂叶官卜居义与郡,奉京乡离墨,山西郎,今之上干里广德二年,乱民胡荣,施大章等聚众万馀,扰掠建康等处,官兵莫能乐,遂与义兵战于天长,三战于润州,破灭之,以功封远将军,旋封英勇将军,宜与郡开国男,兼知计与事,是年冬十一月卒葬于国山新居,墓在小龙山,配钱氏合墓,子一:武。刘宋第一世黄中书,讳辅,字公轼,相传为春申君二十五世孙,世居福建莆田县定心乡安乐里,慷慨仗义,以诗文名世,永初三年应,安抚山东,大抒夙抱军民,两受其利又,优礼儒士,昌明道学,元嘉元年捐俸建立乐育亭,于宣圣祠侧为讲学之所,政声大振,厯官司空,陕州剌史,录尚书事,泰始五年以中者,今致仕,永明七年卒于山东之迎辉楼,寿九十七,墓在汉山,配候官陈氏,宣教郎洪州司录陈灜女,子六:桢、杲、札、枞。是为山西黄氏始祖。

黄 偕:本姬姓,文五之后,举公支子,食采于潘,其后子孙以邑为氏,故为潘氏始祖。

黄 二:讳失传,妣闫氏,原籍直棣长州也,与胞兄大公同迁于黄,居无何大公怀土旋归,遂于黄谋千年,创基业永建,乃家积德修行,寿臻耄耋。今虽歴世久远,而族人之支泒繁盛,馀庆绵延,皆其埀祫之深佑启之厚,云葬枣儿市西奎,茔地东长十六步五寸,西长十六步五寸,北可八步二寸五分,南可八步二寸五分,墓前立石碑书王氏始祖,墓石桌一,石香炉一,望柱二,四隅立石为界。

黄大昌:字明显,生于洪武庚戌年二月初六日,顺天府固安禄园舍村人也,明永乐二年甲申岁赐常德卫左部厅,从戎阵亡,增封武将军,殁葬失考。配金氏,生于洪武壬子十月十一日,殁于正统丙寅十月十八日,葬花家巷今名金婆山有碑,生二子,长德忠住严定河花家巷,次德信住青泥湖回面岗后世两房各存谱内。是为江苏南京黄氏始祖。

黄 岸:字宗极,唐进士,官秘书监玄宗官桂州剌史陈十要于明皇亲没,庐墓三年终年八十二进秩金紫光禄大夫封开国谥忠义其先光州固始人,天宝未自侯宫入莆居延寿里黄巷为莆始迁之祖,娶赵氏,封开国夫人,继娶邱氏,封吉国夫人,合葬延福院后,西灵原山北,即今国欢弄西,坐卯向,面朝九华山案外生峰,穴下有田四,水归堂形如玉带,穴形太极图,与黄岗祖祖祠对面,生子:谣。按史桂州即今黄广西省会桂林府也。是为莆阳拱溪黄氏始祖。

黄 应:字世铭,由河南光州固始仳兄敦公避乱随忠懿王入闽。是为福建黄氏一世祖。

黄 鼎:字器之,行六,唐誎议大夫,河南光州固始宗,上元间避乱,徙江西之信州,未几转徙入闽,居浦之溪东,终七月十六日,夫人庄氏合葬画锦潭头郎,今之承康里溪东桥头,土名暇蟆坞山。生子一:锡。考旧谱历年图,始祖生唐渊元二年甲寅,公寿七十三岁,按图推之,应卒于贞元二年丙寅,兹行傅祖书终于七月十六日者后旧谱也。是为西溪黄氏一世祖。

黄省和:字保义,又字仁甫。生于公元796年。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官任秀州崇德县令,后升节度使,封万户侯。生子黄荣。五代时期,为避战乱,这支家族便从盱江迁居至浙江金华府(今浙江金华),构成金华黄氏的一支。是为金华黄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6 16:25:3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