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08 19:52:24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18956 跟帖次数 9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韩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上古时黄帝有子昌意,昌意生子韩流,其后裔中有个人叫韩经。传说,韩经在尧帝执政时期后来成为了仙人,举日飞生,传为佳话。

在韩流、韩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韩氏,史称韩氏正宗。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王朝晋国侯后裔毕万的封邑韩原,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姬叔虞(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被封赐于唐,因此称唐叔虞,他建立了唐国,后迁晋地,成为后来的晋国。唐叔虞的儿子被封为晋侯,晋侯的后代有毕万,曾被封在韩原(今山西河津)。毕万的后代就用先祖封邑为姓氏,称韩氏。

西周初年,周公灭子姓唐国后,封叔虞于唐,史称晋国,因建都在唐,故叔虞又称唐叔虞。

春秋时期,晋昭侯姬伯分封叔父姬成师于曲沃,结构造成了晋国的分裂局面,后为曲沃武公统一。曲沃武公夺得晋国君位以后,灭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韩国,封其叔父姬万于韩地,称为韩武子。韩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邑为氏,称韩氏,这个韩邑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韩氏一直在晋国位列公卿。至战国初期,韩厥的七世孙韩虔同赵氏、魏氏一起瓜分晋国,建立韩、赵、魏三国。

韩国在战国时期为“七雄”之一,开国君主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韩虔。

起初,韩国建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到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国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国后,迁都于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

周烈王姬喜元年(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了郑国,迁都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历经八代,至韩襄王韩仓(姬仓)执政时期,于秦王赢政十六年(公元前230年)被秦国所灭。

灭国后的韩国宗室和国民,多以故国名为姓氏,称韩氏。韩氏族人大多聚居在秦、汉时期的颍川郡一带。到西汉末年,河南尹韩骞因躲避王莽之乱,移居南阳郡,是为河南、陕西韩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汉王朝初期刘邦属下大将韩王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韩王信,是战国末期故韩襄王韩仓的庶孙。

刘邦成为汉王后,立韩王信为韩王,韩王信后因破楚军项羽有大功,在刘邦即汉朝帝位后,便剖兵符给他,正式封他为韩王,以颍川为王都。后又下诏把韩王信的封邑改在太原以北的地方,以防御胡人,改以晋阳为王都。

韩王信曾请求将其王都改设在马邑(今山西朔州),自然被被刘邦所拒绝。后来,韩王信叛汉降胡,并出兵攻打太原,结果兵败。之后,韩王信遂与太子韩婴亡走于匈奴。

韩王信亡走匈奴后,又生了个儿子叫韩颓当。后来,韩颓当又率众重新归附汉王朝,与韩婴一起被封侯,韩颓当被封为弓高侯。后来又因军功卓著,子孙累登显仕。

韩王信一族在西汉末年遭王莽之乱,分播为昌黎(今河北昌黎)、三原(池阳,今陕西中部)、颍川(今河南禹州)、阳夏(今河南太康)各支系,异地而居,以避国乱,这些韩氏支系都是弓高侯韩颓当的后裔,是韩氏起源比较晚的一个分支。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汉朝时期卫氏朝鲜司马韩陶,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起兵远征朝鲜.

汉武帝下令楼船将军杨仆从山东征集五万兵卒,左将军荀彘率十万汉军从正面出辽东,两路夹击攻破由原燕国后裔创建的卫氏朝鲜都城王险城(今朝鲜平壤),至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卫满朝鲜被灭亡。其后,汉武帝把卫满朝鲜的原国土分为四个郡,分别为:乐浪郡、真番郡、临屯郡及玄菟郡,历史上合称为“辽东汉四郡”。

卫满朝鲜大司马韩陶(韩阴)在王险城破前,率部下投降,被汉武帝封为荻苴侯,封地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一带,称荻苴国。韩陶一族及其属下后留居江浙地区,融入汉族,世代繁衍生息,形成韩氏一族。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中有出大汗氏、破六韩氏部落。

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农历1月,魏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汉姓。

当时北鲜卑族有复姓出大汗氏,北魏孝文帝在进行汉化改革时,因“汗”与“韩”音相近,因而把“出大汗”改为单姓“韩”氏,同时把鲜卑族的复姓破六韩氏也改为单姓“韩”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倭夷,出自唐朝时期廷卫韩志和,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大唐王朝在唐宪宗李纯执政时期(公元805~820年在位),属下有个著名的飞龙卫士韩志和,为倭奴国人,原名待考。他崇尚中华文化,自愿留居中原,成为唐宪宗的贴身卫士。

韩志和有着灵巧的手艺,他善于把木头雕刻成鸾鹤鸟鹊等的形状,然后把机关放到它们的肚子里,发动机关,它们就飞到二、三百尺的高空,飞到几百步外才落下来。他后来又为唐宪宗制作龙床御榻,脚一踩上去,龙的鳞须爪角全都会动,卷曲而有气势,像活的一样。传说,他曾在唐宪宗面前放出五、六十头蝇虎子(一种大体型的蜘蛛),把它们分开站成队,让它们按梁州曲跳舞,完全符合曲子的节拍,唱到词的时候,殷殷有声,曲子唱完就一个接一个地退下去,好像有尊卑等级似的。

唐宪宗当时看到后非常高兴,重赏给他许多金钱和丝绸,并赐姓为“韩”,名“志和”。而韩志和一出宫门,就把那些金钱和丝绸全施舍给别人了。

韩志和后来留居中国,后裔子孙融入汉族,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一带地区,世代为韩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哈勒图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哈卜图儿哈思部,以部为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ltut Hala。蒙古族、满族哈勒图特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韩氏。

⑵.蒙古族吉喇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ilat Hala。蒙古族、满族吉喇特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后多冠汉姓为韩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西域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韩氏,据山东禹城县韩家寨《韩氏祖墓碑志》记载:“邑西韩氏,居韩家寨,来自西域,崇奉回教,为邑望族…”

据传,回族韩氏于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由今青海省循化县迁入山东禹城一带,初居西白庄(大程乡)一带,后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迁至韩家寨,其后裔子孙后以居地名称汉化为韩氏。

此外,于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入朝归附、在南京锦衣卫任百户的西域回回族人卜尔者丁,其四世、五世孙均改为了韩氏。在西北地区,有一些回族韩氏,祖上系青海循化撒拉族韩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出自明朝时期鄂温克哈尔卡拉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布特哈志略》记载,鄂温克族哈尔卡拉氏,世居雅鲁河流域(今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rkala Hala。

鄂温克族、满族哈尔卡拉氏,在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韩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羌族,出自明朝时期西羌可汗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时期,居于今甘肃省临夏地区的大土司为可汗部首领,为可汗氏,在明太祖朱元璋严令禁胡姓的厉诏下,改姓氏为汉字单姓韩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西域人,出自明朝时期西域人实哈塔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明朝初期,有元朝时期留下的西域人实哈塔,原为安息人(今伊朗),精通天文数术,明太祖朱元璋赐其姓为韩氏。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南彝族安韩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严令禁胡姓,在西南地区的彝族安韩氏族人便将原姓氏省文改为单姓韩氏。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哈勒塔喇氏,满语为Haltala Hala,世居吉林乌拉,后多冠汉姓为韩氏、哈氏。

⑵.满族哈斯呼哩氏,亦称哈呼拉氏,满语为Hasihuri Hala,世居伯都讷(今吉林松源)。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韩氏、哈氏。

⑶.满族韩佳氏,亦称韩尔佳氏,满语为Ha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地广泛,后所冠汉姓即为韩氏。

⑷.满族罕扎氏,满语为Hanja Hala,汉义“廉洁、清洁”,世居巴颜和罗地区(今内蒙古锡林郭勒西乌珠穆沁旗),后多冠汉姓为韩氏。

⑸.满族罕古拉锦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合答斤部后裔,以部为氏,满语为Hangulagin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分散,后多冠汉姓为韩氏。

⑹.满族翰颜氏,满语为Hanyan Hala,世居赫林台(今辽宁东部地区)、嫩河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韩氏。

⑺.满族赫济哩氏,亦称哈齐里氏,满语为Hegiri Hala,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辉发部集聚区,包括辉发城、多壁城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韩氏。

⑻.满族金米特氏,满语为Ginmit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今北京市满族中有此姓氏族人,所冠汉姓为韩氏。

⑼.满族颜济哩氏,亦称杨吉哩氏、焉哲勒氏,满语为Yangiri Hala,世居沈阳、伯都讷(今吉林松源)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族、锡伯族颜济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韩氏、阎氏、杨氏、沈氏等。

⑽.满族哈勒塔喇氏,满语为Haltala Hala,世居吉林乌拉(今吉林松源),后多冠汉姓为韩氏、哈氏。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锡伯族哈斯胡里氏,亦称哈斯呼哩氏、哈呼拉氏,世居伯都讷(今吉林松源)。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sihuri Hala。锡伯族、满族哈斯胡里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均改为汉姓韩氏。

⑵.锡伯族韩吉利氏,世居伯都讷(今吉林松源)。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jeri Hala。锡伯族、满族韩吉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韩氏、哈氏。

⑶.锡伯族韩亚喇氏,世居伯都讷(今吉林松源)。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njala Hala。锡伯族、满族韩亚喇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韩氏、哈氏。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柯尔克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历史上,散居于黑龙江省的柯尔克孜族嘎普韩部落,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取汉字“韩”为姓氏,称韩氏。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高丽姓》记载,满清建国后,世居义州(今朝鲜新义州“义州古城”)、开城府(开州,今朝鲜开城)的朝鲜族人,皆冠汉姓为韩氏。



第十七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布特哈志略》记载:

⑴.鄂伦春族卡格依尔氏,亦称卡日基尔氏,世居雅鲁河流域(今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agelr Hala。后多冠汉姓为韩。

⑵.鄂伦春族哈尔卡拉氏,满语为Harkala Hala,世居雅鲁河(今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所冠汉字姓韩。



第十八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清朝时期,居于今甘肃省循化厅的土司是撒拉回人,后取汉字“韩”为其族姓,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九个渊源:源于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保安族、土家族、苗族、壮族、白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韩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韩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韩氏的历史名人(二) -- 韩登举:(公元1869~1919年),原籍辽宁复州,后迁吉林夹皮沟。著名近代东北抗日、抗俄英雄。

韩登举是名震关东韩边外家族韩宪宗的孙子。

韩宪宗随父母迁居于今吉林省九台沐石河花曲柳沟,最后定居于今吉林省桦甸木箕河地窨子。

韩宪宗出身农夫,后来到桦甸砍椽沟、老金厂等地淘金。他因为勤奋、节俭、富有谋略、善于团结人,而且设“火绳计”赶走了霸占金场的土匪,立下大功,所以深受金夫们的拥戴和金夫自卫团老团长李成的赏识。

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李成主动把金夫自卫团长的职位让给了韩宪宗。从此,韩边外家族统治夹皮沟金矿区,长达八十年之久(公元1854~1934年)。

韩宪宗善于创业,他既宽以待人,又严格执法,深受金夫们和其他居民的爱戴:他成功地化解了朝廷的封禁,软硬兼施、拒官兵于境外,不准土匪和盗贼踏入区内半步,使夹皮沟金矿区达到了鼎盛时期。

韩氏家族的第三代、韩宪宗的继承人、小韩边外韩登举比韩宪宗更为出色。韩登举不仅善于守业,爱护百姓,成功地抵制了封建官僚、军阀、土匪和日俄帝国主义者对夹皮沟金矿的一次又一次觊觎和冲击;而且,韩登举还是闻名遐迩的抗日英雄和抗俄英雄。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年仅二十六岁的韩登举,率领五百名乡勇,主动奔赴辽东战场,参加夺回海城的五次战役和辽阳保卫战,大败日寇,立下赫赫战功。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韩登举又率领乡勇保家卫国,两次击败俄国军队的大举进攻,迫使其退回吉林城。韩登举是当时难得可贵的爱国英雄。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韩登举病逝后,韩氏家族便逐渐走下坡路。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10月,韩氏家族终于不堪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重压,被迫将全部财产出卖给侵华日寇的《大同殖产株氏会社》。



韩复榘:(公元1891~1938年),字向方;河北霸县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行伍出身,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

韩复榘出生在河北霸县一个穷人家庭,从小喜爱舞棍弄棒,1910年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务农。后经人介绍到冯玉祥的部队当兵,由于打仗勇敢,深受冯玉祥器重,并随着冯玉祥的升迁而不断得到提拔,与石友三、孙良诚、刘汝明、孙连仲等成为冯玉祥的得力战将,被称为“十三太保”。1929年5月,韩复榘因一件小事与冯玉祥发生摩擦,遂脱离冯玉祥,投靠了蒋中正。1930年9月被蒋中正委任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兼山东省保安司令,后来又任第三路军总指挥重职,统治山东达八年之久。

韩复榘曾任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主席。1929年投靠蒋中正,1930年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后兼山东省保安司令,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1935年4月3日晋升二级陆军上将军衔。

韩复榘在任山东省主席期间,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人民群众,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暴动。同时截留地方税收,扩充自己的军队,与蒋中正的中央保持半独立关系。由于韩复榘为人刁猾多疑,善于应变,本性难改,自然与蒋中正貌合神离,矛盾日渐加深,乃至成为蒋中正一大心病。

抗日战争爆发后,韩复榘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抗战全面展开后,韩复榘表面上佯装抗日,实则观望其局势,一心保存实力。

日寇本来是比较害怕韩复榘的,因为韩复榘毕竟是行伍出身,手中还有几十万剽悍的山东军队,因此在进兵山东之前,便曾暗地派人找过韩复榘,以探虚实。虽然韩复榘的态度极不明朗,但狡诈的日寇看穿了他的心思,便悍然出兵进攻山东济南。自以为是的韩复榘以为日寇不会进攻山东,然而在日寇进攻山东时,韩复榘为保存实力,不战而率兵东撤,接连放弃济南、泰安、济宁诸城,退往鲁西南,使日寇轻松攻占济南。后又与刘湘等人密谋倒蒋。蒋中正闻知此讯,大发雷霆,连骂了好几个“娘希皮”。这次,自然找到了一个对韩复榘下刀的借口和良机,遂立即通知韩复榘到徐州开紧急会议。

1938年1月8日,还蒙在鼓中的韩复榘按期到达徐州。蒋中正又突然由汉口发来急电,说会议改在河南开封召开。会议地点的陡然变化,韩复榘不由心中一震,犹豫起来。他本不想去开封,但又一想,这是一次大的军事会议,参加的高级将领有四五十人之多,大概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时,韩复榘的心腹师长孙桐萱也从济南赶来了,身边还有由保镖魏大公执掌的手枪队一个营,量他老蒋也不敢轻易动手。同时又加上李宗仁一再劝说,便放弃了忧虑。

不过这天晚上,韩复榘还是坐卧不宁,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异常感觉。韩知道自己的处境恶劣,心事重重。魏大公是韩复榘的老乡,对他了解极深,见他的卧房灯火通明,就敲门进来说:“主席,天不早了,还不休息吗,有什么吩咐?”韩复榘见魏大公进来,立刻说:“大公,我正想找你。我心中不安,来给我相一面吧。”魏大公并不推辞,在韩复榘的面前端坐下来,凝神聚思,静观默察,又让韩复榘把手掌伸出来,仔细地摸看,立起身来,推开窗户,仰脸注视夜空星斗,半晌不语。韩复榘是急性子,连连催问:“大公,怎样了,是吉是凶?”魏大公回过头猛地跪在他的面前,哭泣道:“主席,我恳求你快离开这里,此行凶多吉少啊,只怕招来不测。”

韩复榘起身扯起魏大公,厉声说:“大公,不许胡言!”转过背,自言自语地说:“我进退两难啊,大概气数已尽。大公,你不要难过,我虽是戎马一生,却也光宗耀祖了。我知道这次老蒋不会放过我的,事到如今,只能听天由命了。你看天快亮了,到处有重兵把守,我是走不脱的。再说,我一走,也会被天下人嘲笑。我看不如这样,趁天未大亮,你化装潜逃吧!若我万一不测,记住每逢清明,给我烧点香纸。”

一向忠于他的魏大公一听这话,又叭地一声跪下,泪如泉涌:“主席,我决不能走,我要与你有难同当啊!”

韩复榘把手一挥:“这是命令!你一定要设法逃出去,以便照顾和保护我的妻儿老小。给你带上我的名片和亲笔信,把她们安排好后,要抓紧把济南、天津银行里的存款提出来。”说罢推魏大公一掌:“好兄弟,赶快逃走吧!”魏大公知道韩复榘的脾气是说一不二的,只得按令而行。

魏大公走后不到一个钟头,天就大亮了。孙桐萱见韩复榘的房间里仍然点着灯,敲门进房,见韩复榘的脸色非常苍白,就问:“主席夜里没休息好吗?”韩复榘说:“我睡不着啊!”孙桐萱说:“我与李宗仁先生接触多次,没有发现什么可疑迹象。何况我们这次来的人多,有我在,请主席放心吧,我想不会出什么问题。”

9日,韩复榘一行到达开封,住在黄河水利委员长孔祥榕的公馆里。李宗仁转告韩说,城内驻军多,不方便,让韩的装甲车暂驻城外,一个营的卫队也要留在装甲车上。听了这话,韩的疑心更重了。可是事到如今,只能听天由命了。

11日下午7时,蒋中正亲自从南京赶来主持会议,并预先通知说,这是一次高级将领机密军事会议,为避免日寇飞机扰乱,所以会议定为晚上召开。并强调这次会议谁也不能请假。

当孙桐萱和卫兵陪同韩复榘坐汽车来到河南省政府大门口时,车子被几个军警宪兵拦住了。他们敬礼后指着门前张贴的一张通知让韩看,只见上面写着:“凡参加会议的将领请在此下车。”韩复榘的车辆停放在门前的一片空地上,然后步行向里走。到了第二道门口,又有军警宪兵阻拦,左边的墙壁上贴着“随员接待处”。韩复榘看了心里非常生气,但又不便发作,就把他带去的三个卫士和孙桐萱的一个卫士,均留在接待处了。这时,来参加会议的将领都进了二道门。韩复榘对孙桐萱低声说:“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尽是些关关卡卡,老子从未见过。”孙桐萱摇手示意,要他注意。

韩复榘、孙桐萱同那些刚进来的将领一起往里走,走了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墙上又有一张通知写着:“奉委座谕,今晚高级军事会议,为慎重起见,所有到会将领,不可携带武器进入会议厅,应将随身自卫武器,暂交我处副官长保管,给予临时收据,待会议完毕后凭收据领回。”孙桐萱见要把武器交出,顿时皱了眉头。这时韩复榘倒坦然,他看到站在他身边的其他将领将手枪从腰间掏出来交给了副官处,取回收据。韩复榘嫌孙桐萱迟疑,推了他一下,同时把自己身上带的两支手枪掏出来,让孙一齐递上去,便同那些将军中的熟人笑谈着步入会议厅。韩复榘入座后,向两边环视一眼,刚好与坐在蒋中正左边的亲信刘峙目光相碰,刘一副神气十分的样子,令人胃酸。

会议由蒋中正亲自主持。他脸色铁青,目光咄咄逼人。蒋中正劈头便说:“我们抗日是全国一致的,这个重大的责任应该说是我们每一个将领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竟有一个高级将领放弃山东黄河天险的阵地,违抗命令,连续失陷数座大城市,使日寇顺利地进入山东,影响巨大。今天我问韩主席:你不发一枪,从山东黄河北岸一再向后撤退,继而放弃济南、泰安,使后方动摇,这个责任应当是由谁来负?”

韩复榘没想到会议一开始,蒋中正就直接将矛头指向自己,他一听火从心起:你蒋中正算什么,不就是靠洋人和中国的几个军阀扶上去的么,我姓韩的是靠勇气拼出来的,在北半个中国也是赫赫有名的。想到这里,韩复榘从位子上霍地站起来,毫不客气地顶撞道:“山东丢失是我应负的责任,南京丢失该谁负责任呢?”韩复榘的话没能讲完,蒋中正一拍桌子,疾颜厉色地说:“现在我问的是山东,不是问南京!南京丢失,自有人负责!”韩复榘正想开口反驳,刘峙走过来拉住他的手劝道:“韩主席,委座正在冒火的时候,你先到我办公室里休息一下吧!”刘峙拉着韩复榘从会议厅的边门走出去。韩复榘气呼呼的,脖子拧着,两只眼睛发红,脸上青筋直冒。刘峙装出极关心而且亲热的样子,继续拉着韩复榘的手,向院子里走去。院子里早预备了一辆小汽车,刘峙说:“韩主席,上车吧,这是我的车子。”

韩复榘不知是计。刘峙向司机使个眼色,立即把车门关了。刘峙招手说:“韩主席,你一路好走,我还要回去参加会议!”小汽车前座上早有两个人等在那里,等车子开动了,那两个人迅速地从前座钻到后座上来,一边一个,把韩复榘夹在中间。其中的一个人掏出一张逮捕令,出示给韩复榘看。韩复榘这才恍然大悟,但表情极为镇静。他从车窗向外一望,只见路两边布满了荷枪实弹的宪兵,他们如临大敌,戒备森严。汽车飞快地驶到开封火车站,从一辆专车走下两个特务,把韩复榘拖出来,推拥着上了火车,沿途不停,直达汉口下车。

春寒料峭的汉口车站,早有五辆汽车等着,四辆大卡车上全是宪兵特务。韩复榘被押进一辆小汽车里,一直开到江边码头,由专轮载车渡江到武昌。1月12日夜晚,两个押送韩复榘的特务把他交给“军法执行总监部”,软禁在一座二层楼上。直到这时韩复榘才清楚,这个押送他的人正是特务头子戴笠和龚仙舫。因戴笠曾与韩复榘有仇,戴笠显出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待韩复榘被刘峙领出以后,蒋中正大声宣布说:“韩复榘目无中央,违抗命令,大敌当前,擅自撤退,为民众所不容,为党纪国法所不容,现已逮捕法办,请诸位安心供职!”蒋中正的这一突如其来的宣布,使参加会议的高级将领目瞪口呆,会场里鸦雀无声。片刻,只见孙桐萱从座位上站起来向蒋中正求情说:“委座,韩复榘是个粗人,多有不对,希望能予以宽大处理。”

蒋中正冷冷地对孙桐萱说:“你的那个主子韩复榘罪有应得,已交军法总监部组织会审,他的军政职务已被革除。第三路军总指挥由你继任,另委任军长曹福林为津浦路前敌总指挥,你们要安定军心,共同抗敌,别的就不要讲了。”孙桐萱当时心想:韩复榘必死无疑,看来我是无力回天了。

韩复榘被软禁了七天,1月19日蒋中正才组织高等军法会审。何应钦为审判长,鹿钟麟、何成溶为审判官,贾焕臣等为军法官。1月21日上午,刚组成的军法执行总监便正式对韩复榘进行审讯。坐在被告席上的韩复榘面色苍白,但表情沉静,两眼仍然有神,显然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何应钦问他:“你不遵命令,擅自撤退,在山东强索民捐,侵吞公款,收缴民枪,强迫鲁民购买鸦片等项,这许多罪行已经查实,你是否有话申辩?”韩复榘只是昂首微笑,一句话也不答复。几个陪审的法官一再追问,韩复榘依然一言不发,傲然对之。审判毫无结果。

1月24日晚上7时左右,有一个军统特务到楼上来,对韩复榘说:“韩主席,何审判长请你去谈话。”韩复榘信以为真,就随着那个特务下楼了。当他下到一半时,只见院子里面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哨兵。他知道,这一次是死到临头了。韩复榘想开溜,对那个特务撒谎说:“我脚上鞋小,有些挤脚,我回房换双鞋再去。”他边说边回过头去,脚刚向上迈出一步,站在楼梯边的那个军统特务就向他的头部开了一枪。第一枪没打准,他还回了一下头,说:“你打我的胸…”话没讲完,身后连续响起枪声。

韩复榘向前挺了挺身子,歪倒在楼梯上,头部中两弹,身上中五弹,仰面向天,眼睛还睁着。这一年,韩复榘四十八岁。

附_韩复榘的笑话:

⑴校园训话:

一次,前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挺胸凸肚出现在齐鲁大学校庆演讲台上。未开口倒也威风凛凛,大有学界泰斗之状;口一张,信口雌黄,搞得满座师生愕然、哗然:“诸位,各位,在齐位: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大概有个五分之八啦,没来的举手吧!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敝人也实在很感冒。…今天兄弟召集大家,来训一训,兄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应该互相谅解,因此兄弟和大家比不了。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笔筒里爬出来的,兄弟我是炮筒里钻出来的,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蓖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象…就象…对了,就象对牛弹琴。”正当听众哭笑不得之时,他又提示性地交代:“今天不准备多讲,先讲三个纲目。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行,兄弟我双手赞成,就是一条,‘行人靠右走’着实不妥,实在太糊涂了,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呢?还有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国人都在北京的东交民巷建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儿也建个大使馆?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第三讲他的进校所见,就学生的篮球赛痛斥校总务长道:“要不是你贪污了,那学校为什么这样穷酸?十来个人穿着裤衩抢一个球像什么样子,多不雅观!明天到我公馆再领笔钱,多买几个球,一人发一个,省得再你挣我抢。”三个纲目”讲完,韩主席扬长而去,但不知“靠左走”是否能找到他的官邸。

1930年9月5日,草莽英雄韩复榘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正式成为独霸一方的土皇帝。在统治期间,他经常外出明察暗访,有时带几个随从去明察,有时则模仿“巡抚大人”只身微服私访,留下了不少趣闻。

⑵撞出科员:

一天,天刚蒙蒙亮,韩复榘就衣饰朴陋地只身一人骑车私访,看上去像个传令兵。突然,一个行人急匆匆地迎面走来,把韩复榘的车子给撞倒了。韩复榘掉在泥沼中,衣服和鞋子都弄脏了。韩复榘大为光火,爬起来抓住那人说:“你没有长眼睛吗,往车子上撞!我的衣服脏了,你得赔钱!”

谁知那人并不理会,急慌慌地挣脱手就想逃。韩复榘更加恼怒,便问:“你是什么人,敢如此不讲道理?”

那人说:“你的衣服能值几个钱?不是我吝啬,我实在是有刻不容缓的急事。”

韩复榘问:“你有什么急事?”

那人答道:“我有财政厅的事。”

韩复榘复问:“你是什么人?”

那人说:“我是财政厅的书记员。今天韩主席召集开会,时间快到了,岂敢延误一分一秒?”接着又告诉了他的地址,说:“你晚上到我家去,我一定赔你衣服钱,现在没时间跟你理论。”说完,便挣脱了手,一溜烟地跑了。

韩复榘望着他的背影站了许久,心想此人对参加会议如此认真,精神可嘉。第二天,韩复榘召见财政厅长王向荣,询问财政厅有无此人。王向荣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有这么一个人,他司状誊录,是个小差使。”转头又问韩复榘:“主席为何认识他?”

韩复榘说:“不必多问,如有科员空缺,即可提拔他。”王向荣回去后,心想此人定与主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不等科员出缺,就立即把他提拔了。

⑶“劫富”:

1934年7月间,韩复榘约了参议姚以阶、张联一起去千佛山游览。到了山上,大家在“洞天福地”小院的北屋里闲聊起来。姚以阶进言说:“从前济南有四大富绅,即东关陈家,西关毛家,南关傅家,北关回民金筱卿家。现在,陈、毛、傅三家都已经衰落了,惟有金家还非常富裕。金家不仅有钱,房产也很多,估衣市一条街几乎都是他的房产。钱多了伤身,这是主席常说的,主席何不让他家捐一笔钱赈济灾民呢?”

韩复榘听后笑着点了点头。他回到省府后,召来了城外公安分局的局长雷万里,问清楚了金家的住址是西安永长街,于是就带着副官卫士前往金家。进了金家大门,他没有通报,就径直走进金筱卿的卧室。这时,金筱卿正横卧烟塌,吞云吐雾,一见进来了一群人,为首的是韩主席,大为惊慌,战战兢兢地爬起来慌忙让座。

韩复榘坐下后说:“你经常吸大烟吗?这得处罚你!”

金筱卿俯首连声说:“该罚!该罚!请主席吩咐。”

韩复榘不假思索,随口说:“罚你十七万元,送到省府去!”说完,就带领随从离去了。

过了一天,金筱卿果然派人将十七万元送到了省府。

⑷“济贫”:

有一次,一个农民推着一车陶器进城,不巧被骑着自行车私访的韩复榘撞倒,一车陶器散了一地。这车陶器可是穷人的命根子,于是,这个农民心疼得直跺脚,像是要哭的样子。韩复榘见状,就掏出一张名片给他说:“你不要着急,你到前面那个衙门去,把这张名片交给站岗的卫兵,他就帮你找到我,到时我赔你钱。”说完,他就骑车先回省政府了。

这位农民无奈,只好按照韩复榘说的办法,推着车子到了省政府门外。卫兵见有韩主席的名片,忙报告班长向韩复榘请示。韩复榘一面令农民进见,一面叫人穿便衣到一家糖果店称两斤糖果。

韩复榘在私访中得知糖果店的店主惟利是图,经常缺斤少两。糖果买回后,韩复榘就叫人称了一称,果然少了半斤。韩复榘立即下令传来店主,训斥说:“你卖糖果短秤,得罚你五十元,以后可不许再短秤!”店主无可奈何,只好乖乖交出五十元钱来。于是,韩复榘把这五十元钱和糖果转付给农民,作为赔偿费。

这位农民捧着钱,千恩万谢之后才离去。



韩先楚:(公元1913~1986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二二五团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红十五军团第二二四团团长,第七十八师副师长、师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八团副团长、第六八九团团长,第三四四旅副旅长、代旅长,新编第三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第一大队大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第三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兼第四十军军长和湖南军区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壮族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枚。

1986年10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韩 伟:(公元1906~1992年),湖北黄陂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战士。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排长、副连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纵队教导大队中队长,第二纵队四支队第十一大队大队长,红二十一军第二纵队第五支队支队长,福建军区独立第一团团长,独立第八师师长,军区参谋长,红三十四师第一○○团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军事教育主任,第二军分区第四团团长,冀中军区警备旅副旅长,第九军分区司令员,雁北支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二十兵团第六十七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师范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中央军委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韩练成:(公元1908~1984年),原名韩圭璋;宁夏固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5年参加西北军。曾任国民联军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营长、团长。参加过北伐战争。后任国民党军第七十二师参谋长,独立第十一旅旅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政府军第一七○师副师长、师长,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国防部研究院研究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第四十六军副军长兼师长、军长,海南岛防卫司令官。积极参加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脱离国民党军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兰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军区副参谋长。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科学和条令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部长,甘肃省副省长。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三届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1984年2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韩振纪:(公元1905~1975年),河北高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4年入保定陆军讲武堂学习。曾任国民军第二军见习参谋,西北军总司令部科员,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部上尉参谋。1931年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第十四军侦察科科长,红十三军参谋处处长,瑞金红军学校教员、副营长、营长、副团长,中央苏区步兵学校训练主任,红军干部团参谋长,红军大学教员、队长、大队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七团副团长、第六八七团政治委员,延安中央党校军研究主任,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参谋长,八路军第二纵队参谋长,新四军军工部部长,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第五分校副校长、校长,新四军第二师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军工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东北重工业机械局局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机械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驻前苏联大使馆武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5年3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岁。



韩 庄:(公元1912~1991年),安徽宿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任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秘书处译电员,第五师教导大队分队长。1937年参加平西抗日游击队。

抗日战争时期,任平西国民抗日寇副连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第二总队总队长,第一军分区第三团营长,充一团政治处主任,游击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充第二十六团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河南地区队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北平办事处秘书长,第三纵十一旅旅副政治委员,独立八旅副政治委员,炮兵三团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炮兵主任。参加了太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第六炮兵学校副校长、校长兼政治委员。1954年毕业于高级炮兵学校,后历任高等军事学院炮兵教授会主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8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韩卫民:(公元1903~1981年),又名韩福安;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6年参加工会和反帝大同盟组织,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与党失去联系,回到家乡。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组织群众,筹粮筹款,转运伤员。1928年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乡苏维埃主席,区农民协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和区游击队政治指导员。1930年带百余名赤卫队员参加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十一师第三十二团宣传队队长,第三十六团教育参谋,第十一师通讯股长等职,历经鄂豫皖苏区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移,1935年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3月率部参加响堂铺伏击战。1940年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十四团参谋长,8月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协同团长率部攻克狮□山。3日后驻阳泉日寇进犯狮□山,第十四团据险抗击,韩卫民身先士卒,手持双枪参战,第十四团激战六昼夜,歼敌四百余人,击落飞机两架。1942年4月任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参谋长,1945年8月任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率部在上党地区继续消灭残存的日伪军据点。时阎锡山命所部第六十九军沿同蒲线向上党地区发动进攻,韩卫民奉命迎击,以一昼两夜急行军到达壶关城外,经两小时激战,攻破壶关县城,歼阎军七百余人。旋围攻长治县城,该城守敌弃城逃走,韩率部追击,歼其一部,余敌被赶进包围圈,一举全歼。后任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焦作军分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独立第七旅旅长,率部参加太原、焦作、新乡等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山西省军区榆次军分区司令员,山西省军区参谋长,有资料说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归国后,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1年10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韩东山:(公元1903~1986年),原名韩志鑫;湖北礼山人(今湖北大悟)。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1月参加黄安(今红安)赤卫队,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一军第三十二师任班长、排长。1930年5月任鄂豫皖边罗山独立团连长。1931年4月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六团营长、副团长。参加了巩固发展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一至四次反“围剿”与进攻战役及西征入川的战斗。1933年7月成立红九军,任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团团长。1934年5月任红九军第二十五师师长。率部参加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多次反“围攻”作战。1935年5月随方面军长征,6月率第二十五师在夹金山北达维最早同中央红军会师,会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主持召开欢迎大会。同年10月奉命率部南下转战川康边。1936年5月调入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学习,同年秋随方面军北上到达甘肃会宁会师。10月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副师长,11月参加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团副团长。1938年后任一二九师补充团团长,第三八六旅副旅长。1939年任东进纵队副司令员。率部参加创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晋东南反“扫荡”作战。1940年先后入延安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春任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河南军区司令员,率豫西部队参加收复失地扩大解放区。1946年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二旅旅长,后任鄂豫陕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率部参加中原突围的艰苦作战。1947年4月任晋冀鲁豫军区陈(先瑞)韩(东山)野战纵队政治委员,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副司令员,兼江汉军区副司令员。1949年6月任湖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率部参加解放中原地区的多次重要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参谋长、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河南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参谋长,湖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一级解放三个勋章。

1986年1月13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韩 增:(公元1929~今),河北藁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将。

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太行军区分区医院看护。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延安保卫战。后任中央军委作战部科员。1958年毕业于海军指挥学校。后历任海军艇长,海军东海舰艇支队副参谋长、副支队长、支队政治委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副政委,中国共产党东海舰队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90年6月离职休养。

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韩怀智:(公元1922~2003年),河北平山古月镇曹家庄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测绘员、班长,1941年入延安军事学院学习,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参谋、连长、副科长等职。参加了反“九路围攻”作战、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冀南区春季反“扫荡”、香城固战斗、太行区夏季反“扫荡”作战和“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察热辽军区团参谋长,东北野战军支队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副团长等职。参加了饽罗树、梨树沟、杜家屯、三十家子、金岭寺等战斗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四野战第十二兵团第五十四军团长、副师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兵团第五十四军副师长,参加了金城战役。回国后,1954~1980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1960年毕业于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任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率部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1980年5月以后,任总参谋长助理兼军训部部长、副总参谋长,协助总参谋长负责全军军事训练、院校教育和兵种军事工作。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阿根廷”友好小组副主席。兼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军学位领导小组组长、《当代中国》丛书军事工作卷和民兵卷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为我军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2003年4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韩忠礼:(公元1944~今),山西泽州大东沟镇东沟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8年7月参加工作,196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就读于太原市铁路中等技术学校、解放军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中央党校领导干部班等,大学文化。现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管理处管理员、副处长、师后勤部部长、兰州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副局长兼军区宁夏工副业基地主任。1991年9月任兰州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局长。1999年10月被中央军委任命为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辛勤笔耕,先后在省(军)级以上期刊、杂志发表研究文章三十多篇,其中《抓住关键环节,进入领导决策》及《加强民主集中制是实现班子建设的根本》,入选《二十一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文集。

1999年10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立三等功一次。



韩林枝:(公元1952~今),梁垛镇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韩林枝1969年11月参军入伍,197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海军潜艇支队战士、无线电军士长、支队参谋、潜艇副艇长、潜艇艇长。1984年8月起历任海军潜艇支队副参谋长、参谋长、支队长。1986年7月进入海军指挥学院学习,1996年5月进入国防大学学习。1997年2月任海军某基地副参谋长。1999年10月被派往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学习。2000年4月任海军某基地副司令员。2002年3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海军少将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舰队副司令员。

韩林枝自幼与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尽管父母不放心他玩水,但他总是爱到村里小河游泳。家里人拗不过,只好跟着他在岸边跑。十岁那年,他想到“大风大浪”中锻炼,跳进了一条大河,游得筋疲力竭,似乎快要下沉了,家里人急得不得了,他硬是凭着一股毅力,游完全程。

中学毕业后,他在村里当了一年的村干部。虽然年纪轻,可威信挺高,时间不长,留给村里人的印象很深。1969年天赐良机,东台来了接兵部队,爱水的他铁了心想当海军。全家人谁也舍不得这颗独苗苗远离家乡。他连续三五天睡在最疼爱他的婆婆身边做思想工作,终于说服了婆婆,领头使全家人允了口。

当兵苦,海军更苦,潜艇兵尤其辛苦。潜艇里活动范围小,成天见不到阳光,温度又很高,不能经常洗澡,训练工作任务重,没有坚强的意志是坚持不了的。韩林枝始终保持着农家子弟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的作风,重活累活抢着干。入伍仅一年,他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他晋升为无线电军士长,工作更踏实负责。他准确无误地收发电讯,及时传递上级指示,从未因错收漏发或机器故障影响潜艇执行任务,多次受到领导表扬和嘉奖。在部队的培养下,在大海的洗礼中,他从战士,到军士长,从参谋,到副艇长、艇长,一步步走向成熟。三十一岁时走上了正团职岗位。三十八岁时走上了副师职领导岗位。他摸熟了大海的秉性,读熟了战士的心语。碧海重浪装进了他的胸襟,强军卫国融入了他的心田,逐渐成长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高级军事指挥员。在祖国的万里海疆,他见证了新中国海军潜艇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为新中国人民海军潜艇事业的发展做贡献。这期间,他多次指挥潜艇执行远航任务,多次成功组织各种重大军事活动。

1993年4月18日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这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临海军潜艇部队视察。韩林枝同志有幸直接指挥部队接受了江泽民主席的检阅。检阅后,江主席又亲切接见他,并询问了他的情况,他倍受鼓舞和鞭策。

韩林枝挚爱海洋,同时也渴爱知识的海洋。在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他说,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坚强的意志,就是学习。他一有空暇就读书。从政治到军事,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到古代的孙子兵法,从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到现代海湾战争,他都爱钻研。学习,使他明白了一个真谛:强大的国家,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国防,而强大的国防必须有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海军,祖国统一更需要海军强大。他先后三次被选调进国内外高等军事院校学习深造。1986年9月进入海军指挥学院学习,1996年5月被选调进国防大学深造,1999年10月被派往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学习。他善于跟踪钻研国内外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注重对海军战术战法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所撰写的军事论文曾多次获奖,有的论文还被收入《中国军事文库》。他注意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自己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具备了较高的组织指挥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在带领部队圆满完成各项重大任务中表现出了较高的谋略水平和指挥部队作战训练的军事才能。

在人生的旅途中,韩林枝遇到了一位德才俱馨的忠实伴侣。妻子周网珍,和他同年出生,同是东台梁垛人。十八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梁垛镇殷陈村妇女主任。盐城师范学院毕业后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随军后曾担任驻地某小学校长,当选为省人大代表,评为全国小学特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



韩雅玲:(公元1953~今),女;山东长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

1994年7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技术四级,少将军衔。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心研所所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心血管学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军区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等十七种学术刊物编委。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韩雅玲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尤其是高龄急危重症冠心病的抢救和治疗及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介入诊治。率先在国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治疗心衰伴低钠血症及顽固性心衰,使心衰住院病死率下降10%。应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心衰一千五百余例,使病人原扩大的心脏缩小,反映泵血功能的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率先在军内开展双心室起搏的方法治疗晚期重症心衰二十余例,配合药物治疗后,病人生存延长,心衰症状明显缓解,取得了比单用药物更好的疗效。对冠心病应用介入治疗(包括PTCA、支架、药物涂层支架、旋磨、旋切、切割术等)成功率达97%以上,术后病人心绞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长期随访(三年以上)存活95%以上。尤其对入院时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心跳骤停、严重心律紊乱等危重的老年冠心病人,急诊介入治疗抢救成功率可达90%以上,挽救了大量老年危重冠心病人的生命。还将这种方法推广到全国、全军七十余家医院,目前在本单位已作为常规治疗。被授予辽宁省“三八红旗手”,沈阳军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先后主持七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军队“十五”重点课题一项。获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七百五十余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用于血性心力衰竭的系列研究。获各类三等奖六项。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3年7月被授予授予技术少将军衔。荣获“学雷锋金质奖章”。在军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八十多篇,主编或参与编辑专著十四部。



韩济生:(公元1928~今),浙江名山人。著名生理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生理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大连医学院生理高级师资班进修,后,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单位生理系任教。从1965年开始从事针灸原理研究,1972年以来从中枢神经化学角度系统研究针刺镇痛原理。发现针刺可动员体内的镇痛系统,释放出阿片肽、单胺类神经递质等,发挥镇痛作用;不同频率的电针可释放出不同种类阿片肽;针效的优劣取决于体内镇痛和抗镇痛两种力量的消长。研制“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用于镇痛和治疗海洛因成瘾有良效。

在国内外杂志及专著上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主编,“中枢神经介质概论”、“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原理”、“生理学多选题汇编,”、英文生理教科文、“神经科学纲要”(获国家教委科技图书特等奖)等著作,1981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博士三十余名,硕士二十余名,博士后十余名,进修生七十余多名。



韩启德:(公元1946~今),上海人。著名病理生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病理生理学家,1997年10月增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在西安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7年8月在美国埃默里大学药理学系进修。现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长期以来从事心血管基础研究。近十年在肾上腺素受体(AR)亚型研究领域获重要成果,1987年在国际上首先证实AR包含A、B两种亚型,这项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发现很快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公认,在AR亚型研究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主要结果在《自然》与《分子药理学》等杂志发表,近年来系统研究AR亚型在心血管分布、功能意义以及病理生理改变,曾于1993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这方面的工作在国际同类研究中具有特色并有较大影响。在心血管神经肽研究中也有较多成果,关于神经肽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心血管的作用以及病理生理的研究曾先后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与国家教委科技二等奖。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据不完全统计,发表的论文至1996年10月已被SCI引用一千二百余次。

主编,《血管生物学》、《心血管药理学进程》等书籍。讲授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受体学等诸门课程,1993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博士二十余名,硕士十余名,博士后三名。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中央委员、医卫委员会主任与北京市委副主任委员。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秘书长、国际心脏研究学会理事与中国分会主席、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与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临床与实验药理学与生理学》、《中国药理学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十余种国内外期刊的编委。

1990年获卫生部授予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1年获国家人事部与教委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4年由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韩 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七十三军军长。

韩练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四十六军军长。

韩锡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

韩汉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三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

韩增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七十一军八十八师师长。

韩步洲:(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三十三军军长。

韩天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一○五军第二五一师师长。

韩世儒:(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五十一师副师长。

韩尹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四十二集团军参谋长。

韩炳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山东省第二十四保安旅旅长。

韩文彬:(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山西省太原绥靖公署机械化兵团司令。

韩宪元:(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长。

韩云超:(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海南岛乐东县县长。

韩梅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东北保安第三支队司令。

韩 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七二师新编十三旅参谋长。

韩永庆:(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总部总务处处长。

韩豫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宪兵司令部二○三指挥部指挥官。

韩德勤:(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韩子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职务待考。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24:0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韩氏的历史名人(一) -- 韩 厥:(生卒年待考),韩献子。著名春秋时期晋国上卿。

韩厥主要活动在晋灵公六年(公元前615年)至晋悼公七年(公元前566年)之间。

韩厥的祖上受封韩(旧说在今陕西韩城西南,清人考证在今山西河津与万荣之间)为食邑,故以韩为氏。

据史籍《国语•晋语》记载,晋灵公时期,赵盾推荐韩厥任司马之职,执掌军中刑律。秦晋河曲之役,赵盾为中军元帅,他派出办事的人驾着他的战车横冲直撞,扰乱行军序列,韩厥当即将驾车的人逮捕,依法处以死刑。别人都为韩厥担心,对他这样不徇私情、不畏强权的做法感到不理解,以为这样只会触怒元帅,对自己不利。反而是赵盾庆幸自己推荐了一位十分称职的官员,还向其他将领夸耀自己的荐举之功。

韩厥担任司马一职的时间很长,一直以执法无私著称。齐晋鞍之战时,郤克为中军元帅。韩厥在军中即将桉律斩人,郤克知道后即刻驱车赶去,想说情救下。等他赶到,为时已晚,死刑执行完毕。郤克不但不能怪罪韩厥,还下令把尸体示众。于此可见,郸厥的执法是无可指责的,即便是他的上司也暗自折服。

以后韩厥任新中军主将,兼仆大夫;又为下军主将。晋厉公八年(公元前573年)任中军元帅,执掌晋国国政。

韩厥的政治主张,是素朴的民本思想。在晋景公谋划迁都时,韩厥献策,主要就是从人民生活方面考虑。许多人建议,从故绛(今山西翼城)迁到郇(今运城解池西北部)、瑕(今运城解池南部)之地,那里土地肥沃,盛产食盐,“国利君乐”。韩厥认为,郇,瑕之地“土薄水浅”,地下水位高,太潮湿,容易生风湿病,引起人民愁怨,应该迁到新田(今山西侯马),那里“土厚水深”,利于居住,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服从政令,是十世之利。后来晋国迁都干新田,即是采纳了韩厥的建议。

在战争的战略问题上,韩厥也是这种人民本位的思想。晋厉公五年(公元前576年),楚国侵伐郑、卫两国,当时晋国执政栾书打算出兵伐楚,韩厥不同意。他认为,楚国要是经常驱使人民从事侵略战争,人民必然会反对。失去人民的支持,怎么能进行战争?所以,应该先让楚军横行一时,等待它失尽民心,那时就不堪一击了。这样的观点,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后来成为新兴贵族争夺诸侯公室政治权力的有力思想武器。

韩厥从政期间,诸侯争霸是时代的典型特征,他自己的活动都从属于晋国称霸的目标。但是,即便是在这个时期,晋国内部各大家族之间争权夺利的矛盾和斗争已很激烈。而韩厥在这种内部斗争中,一直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姿态。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栾氏、邯氏协助景公攻灭赵氏。韩厥虽然与赵氏渊源甚深,但没有起兵发难,只是事后在保全赵氏后裔上起了作用。晋厉公七年(公元前574年),栾书与荀偃迫于情势,骤起发难,杀胥童,废厉公。他们曾请韩厥参与其事,韩厥断然拒绝。这两次大家族之间的斗争都与国君有牵连,所以韩厥说:“弑君以求威,非吾所能为也。”实际上是不愿意参与家族之间的争权夺利。正是由于他这种超然的态度,使得韩氏家族得以保全壮大,成为后来“政在私门”时的六卿之一,三家分晋后的韩氏诸侯。

晋悼公七年(公元前566年),韩厥告老致仕,退出政坛,其子韩起(韩宣子)继位为卿。此后韩氏在晋国的显赫地位始终没有衰落。



韩 非:(公元前280~前233年),又称韩非子;韩国人(今河南)。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创始人。

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家庭。曾与李斯同师事荀卿,他纵观天下形势,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缘道理以从事“,实现“法、术、势”合一,以收“道法万全”之效果。

韩非在政治上主张变法图强,积极向韩国君主献计献策,却不被采用,于是他转而埋头于著述之中,写出了《说难》、《孤愤》、《五蠹》等十余万字的作品。它们把法、术、势思想熔为一炉,从而大大丰富了法家学说的思想内涵。在总结批判前期法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体系,成为古代法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封建法治理论的奠基人。

这些作品传到秦国后,受到了秦王的高度重视。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曾经发出感叹说:哎呀,寡人能够见到这些作品的作者并与他有所交往,即使死掉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于是发兵加紧攻打韩国。韩国国君只好派韩非出使秦国。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提出的法、术、势三种理论观点,一直是封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依据。所谓“法”,就是指法律、法令。所谓“术”,就是指统治的权术。所谓“势”,就是指权力,势力。这三者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其中“法”是公开的,是约束公众的;“术”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要深藏不露;“势”是“法”和“术”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只有握有实权,有了巨大的权势,才可以推行法治,使用权术。

在文学方面,韩非提倡文学的“功用”标准,他的“画犬马难,画鬼魅易”的论点,含有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因素。有许多名著、名言,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和《削足话履》等至今仍为人们传颂不已。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韩 信:(公元前?~前196年),淮阴人(今江苏淮阴)。秦末汉初著名军事家。

韩信本为布衣,家贫,曾求食于漂母,受辱于屠儿。开始时曾依附项梁,继而跟随项羽,曾屡次进言,但不被采纳。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韩信弃楚投汉。先为管理仓库的连敖,继因夏侯婴荐举而升治粟都尉。屡与萧何接谈,被视为奇才。他曾自度不会被刘邦重用,乃不辞而别,结果被萧何连夜追回,恳切荐于刘邦。农历7月被刘邦拜为大将。受任伊始,即剖析天下形势,陈说刘、项短长,为刘邦定下东征方略。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农历5月收集彭城之战后大败而归的汉军余部,与刘邦会于荥阳(今河南荥阳),率兵阻击楚追兵,汉军得以重振旗鼓。

其后,韩信独当一面,开辟北方战场,为灭楚兴汉做出巨大贡献。汉王二年农历8月韩信以佯作正面进攻、实则翼侧偷袭的战法,大破魏军,俘魏王豹。后农历9月击代,擒代相夏说。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农历10月井陉之战,背水设阵,歼灭赵军,杀代王陈余,获赵王歇。其“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的大胆决策,是“知己”而用兵的典范。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农历10月袭齐,进克临淄(今山东淄博)。继而在潍水之战中,采取壅堤堵水、佯败诱敌、半渡而击等战法,大败齐楚联军,杀楚将龙且,擒齐王田广。

平定齐地后,韩信自请为齐王,致使刘邦开始对他疑忌。他犹一心侍汉,断然拒绝项羽使臣及部下谋士劝其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的游说。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农历12月韩信在垓下之战中,指挥汉军聚歼楚军。是月被刘邦夺去兵权。农历1月由齐王改封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州)。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韩信被诬谋反,械缚至洛阳(今河南洛阳),因无实据,贬为淮阴侯。从此韩信泱泱不乐,称病不朝。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农历1月被人告发与谋反的陈豨相勾结,为吕后、萧何诱杀于长乐宫。

韩信自言用兵“多多益善”,实则“择人而任势”,因势用兵,以兵造势,故能出奇制胜,战必胜,攻必取。他谙熟兵法,娴于军务,智勇双全,治军严明,曾与张良一道整理古代兵家著述,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他与张良,萧何并称”兴汉三杰“,著有《兵法》三篇。



韩安国:(公元前?~前127年),字长孺;梁县成安人(今汝州小屯村)。著名西汉朝政治家。

韩安国出生在今汝州市小屯镇,自幼博览群书,他曾在山东邹平县田生家里学习《韩子》及杂家学说,特别喜欢战国法家学说韩非子的著述,成为远近闻名的辩士与学问家,后来在梁国(国都在商丘)梁孝王朝内当中大夫,得以接触政治,成为梁孝王身边的得力谋士。

韩安国文精武备,能言善辩,吴楚七国之乱时,梁孝王拜韩安国为将统帅梁国兵马,击退吴兵于梁国东界,后又当使臣往长安以动人的言辞疏通了梁孝王与汉景帝的关系,从此,韩安国威名传播四方。后来,韩安国以自己的才华为梁孝王开脱罪名有功,被汉景帝委任为梁国内史,直接对朝廷负责。在此期间,他又帮助梁孝王和汉政权化解了几次危机,深得汉景帝的信任。

安国曾因轻罪被囚于山东蒙城监狱,狱吏田甲虐待羞辱于他,他愤愤不平地说:“死灰难道不会再燃烧吗?”意思是我还会再复职的,你要对我客气点。谁知田甲毫不示弱,竟恶狠狠地说:“如果燃烧了我会用尿把他溺灭的。”不久,安国复官为内史,便将田甲叫到跟前说:“死灰复燃了,你怎么不溺灭呢?”田甲叩头求饶,安国不咎既往,一笑了之。

梁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梁孝王死,梁共王即位,韩安国又犯法被罢官回到梁县老家。汉建元(公元前140~前135年)初,太尉田推荐安国于汉武帝,汉武帝叫他当北地都尉,因安国在处理事务中显出非凡的才干,于公元前135年便当上御史大夫(副丞相),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与处理。

韩安国任御史大夫时,北方的匈奴派使者来请求和亲,汉武帝让群臣商议。大行(外事官员)王恢说:“汉与匈奴多次和亲,大都不过数年便违背盟约,不如兴兵讨伐。”韩安国则说:“匈奴兵强马壮,行动象鸟飞一样方便,很难制服。得到他的土地,我们也不稀罕,战胜他们,也显不出我们多么强大。况且,跑到千里之外去作战,是十分不利的。比如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山东薄绸);冲风之极(暴风d最后),力不能起鸿毛。不是它的力量不大,是到了最后力量用尽的缘故。打仗不如和亲。”韩安国生动的比喻和有理的讲解,博得群臣的赞同,最后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使汉王朝北方多年无战事。

韩安国当了四年多御史大夫,曾推荐名士壶遂、臧固、郅他等入朝作官,受到汉武帝的器重。一日韩安国和汉武帝一同外出,不慎从车上摔下来,严重伤足。当时汉武帝想用他为丞相,因他伤足无法工作,遂改任薛泽为相。韩安国伤愈后,被任命为中尉。

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大举入侵,被车骑将军卫青击出雁门(今山西山阳)。当时韩安国为材官将军,屯兵渔阳(今北京密云),因兵败被匈奴虏走千余人及大量牲畜,汉武帝派使责备,并迁他到右北平(今河北唐山丰润区)。

韩安国看到汉武帝对他疏远,且又兵败内疚,心中抑郁,不数月,在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吐血而亡。



韩 遂:(公元?~215年),字文约。著名东汉将领。

韩遂在汉灵帝时参加宫伯玉、李文侯起事。后杀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万。他与马腾共同推汉阳人王国为主。旋废王国,割据凉州。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率众至长安,受封镇西将军,还屯金城(今甘肃兰州)。

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韩遂与马超同叛曹操。曹操用离间计,使韩遂与马超反目,遂因而兵败于渭南,逃返金城。后为其部下所杀。



韩擒虎:(公元538~592年),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今河南新安)。著名隋朝将领。

韩擒虎出身将门,父为北周大将军,袭封新义郡公。因军功升至上仪同,曾任永州、和州刺史。

隋朝建立后,韩擒虎经高颎推荐为庐州总管,坐镇庐江(今安徽合肥),为灭陈做好准备。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11月,隋军以韩擒虎为先锋,率精兵五百人自横江夜渡,袭取采石(今安徽当涂),向建康(今江苏南京)挺进。所过之地,陈军丧胆乞降,由是很快便攻下建康城,并俘陈后主于枯井之中。韩擒虎以功封上柱国,出为凉州(今甘肃武威)总管。不久被召还。

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韩擒虎突然病逝,终年五十五岁。



韩 翃:(生卒年待考),字君平;河南南阳人(今河南沁阳)。著名唐朝诗人。

唐天宝年间(公元754年)进士。

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淄青节度使侯希逸署为幕中从事、检校金部员外郎。后归京闲居十年,又入汴宋节度使幕任职。

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唐德宗以其有诗名,擢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

韩翃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余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讳、夏侯审唱和),存诗较多,大都是送行赠别、流连光景之作。高仲武评其诗曰:“韩员外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多士之选也。”徐献忠曰:“君平意气清华,才情俱秀,故发调警拔,节奏琅然,每一篇出,辄相传布,亦雅道之中兴也。”有《韩君平集》。

据孟綮《本事诗》载,唐德宗曾赏识其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韩诗多为送行赠别之作,在当时颇负盛名,为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野珍之。集五卷。《全唐诗》录其诗三卷。



韩 滉:(公元723~787年),字太冲。著名唐朝政治家、画家。

韩滉历经唐玄宗至唐德宗四代,从地方官到藩镇、宰相,是一位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政治家。他在公退之暇,常常在家中鼓琴,而书法、绘画也都有很突出的成就,尤擅长人物画和畜兽画。《唐朝名画录》说他“能画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韩滉绘画具有一种浑厚朴实风格。从选材到表现,都有别于象王维一类士大夫孤芳自赏、脱离现实的创作倾向。据说,韩滉留下的三十六幅画,其中三十四幅带有农家风情。

有一次,他与友人谈论绘画之事,友人问道:“近来论画者谈及驴、牛和马,皆认为是常见之畜,最难状貌图形,不知吾兄有何高见?”韩滉稍加思索回答说:“此话有一定道理,因牛马都是人们熟悉的家畜,平日所常见,画家稍有不慎,或者偶有误笔,人们就能发现,所以一般画家都不涉及此类题材。”说到这里,他停顿一下继续说:“不过,我以为自古迄今,农事为天下之本,而耕牛则为农家之宝。只要画家能够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画出特色的。”友人听了非常佩服他的独到见解。

在一个天气晴和的日子里,韩滉带领随从来到郊外田间小道上,迎着和暖的春风,心旷神怡。看到几头耕牛在低头食草,二三牧童在嬉耍,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远处又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趾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在开阔的田野里,有几位农夫正在田间用牛耕地翻土。韩滉看得出神,连忙命随从取出画夹,他全神贯注地速写出一幅幅耕牛图景。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绘出状貌各异的五头牛: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食草;一头牛翘首向前奔驰,仿佛是撒野的猛兽;一头牛在回顾舐舌,露出一幅旁若无人的样子;另一头牛则纵趾而鸣,好像在呼唤着离去的伙伴;还有一头牛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归来,令人回味无穷。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显示出农村古朴的风俗。韩滉对这幅画的创作非常满意,取名为《五牛图》。





韩滉的《五牛图》问世以后,人们惊叹他所画的五头牛,不仅形似,而且形态各异,各具特征,肥瘦有别,牛色互异,笔法简朴,曲尽其妙,真是神妙之笔。这画虽为长卷形式,但所画牛却各有独立,除了一丛荆棘之外,别无景物。这幅画在用色上很有特点的。现实的黄牛,品种虽多,但色相变化不多,图中三头黄色,两头深褐色基本是最典型的毛色,全画虽然只用两种颜色,给人的感觉却是丰富多彩的。这幅画还有个很大的特点能从牛身上看到一种感情,从它们不同的姿势,各自的眼神,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它的憨诚、健壮、朴厚、执拗、勤奋的性格。好像作者实际上是通过体察牛的脾性,将人的感情带入笔端,使牛也富有了人情味。

这幅稀世名画到了宋朝一直被宫廷珍藏。到了元朝,经过战乱,此画为书法大家赵孟钍詹亍K?渤鐾?猓?鬃晕?珳辍段迮M肌诽獍希?圃薮嘶?吧衿?诼洌?∈烂?省!焙罄词朗虏咨#?珳甑钠渌??鞔蠖忌⑹В?┒勒夥?段迮M肌匪淅??倌眩?两袢员A粼诒本┕使?┪镌海?晌?使?植厥?考?俚奶瞥?婊?茏髦?唬?枪?壹兜奈幕?灞Α?



韩 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唐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公元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韩愈改真博士。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选,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

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晋升为中书舍人。

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刑史。

当长安士庶奔走赞叹唐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供奉之际,韩愈毅然上《论佛骨表》反对宪宗佞佛,勇犯人主之怒,几乎遭到杀身之祸。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被贬到潮州任刺史后,一向排斥佛老的他却与大颠和尚交往,使人格外注意,议论不已。现在看来,韩愈的文化精神有多个方面,他与大颠交往,正体现韩愈文化中包容的一面。

大颠是佛教禅宗南宗高僧石头希迁的弟子,于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在潮阳西幽岭下创建灵山寺,韩愈刺潮时大颠已经八十多岁了。大颠“颇聪明,识道理”,又是禅宗南宗的嫡传法孙,韩愈认为难得,乐意和他交往。韩愈调离潮州到袁州做官时,脱下身上官服锦袍,珍重留给大颠作为纪念,“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

一向张扬儒道、排斥佛老的韩愈在潮州与大颠交往,会考虑到有什么后果的。在他生前,社会上已经有了谣传,须要他作辨正。在他死后,“大颠与韩公来往事,演为灵山问答。“对韩公与颠师实无所加损。”

韩愈剧烈排佛,是看到元和年间佞佛现实对统治阶级不利。当远贬潮州的结局降临,情绪冷静之后,韩愈与大颠交往,希望从这位僧人身上体验佛理深浅,显示一种包容大度的襟怀。事实上,韩愈排佛触及佛教的理论并不深,甚至有人指出他是“攻其皮,嗜其髓。”

韩愈任潮州刑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

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韩愈因病告假,农历12月2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韩愈是唐代散文家兼诗人,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儒家道统而提倡学习古文,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古文。他对古文创作的要求是,“必出入于仁义、“文从字顺各识职”、“唯陈言之务去”、“师其意不师其辞”。因忠于古文,其成果颇硕,《原毁》、《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在诗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或反映时事,或写中下层文士的政治失意和个人遭遇,都很有特色,如《汴州乱》,《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古诗往往规模宏大,才气纵横,气势雄伟。为了矫正大历诗的平庸、熟俗,他探索了诗歌发展的新路。不过像《陆浑山火》、《南山》、《石鼓歌》、《月食》等,故意搜集险怪,过分散文化、议论化,有伤诗意。

在文学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雄浑,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同工异曲”、“俱收并蓄”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唐大历(公元766~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产生了不良影响。

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其散文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论说文,可分为两类,一是宣扬道统和儒家思想,如《原道》《原性》《原人》;另一类也或多或少存在着明道倾向,但重在反映现实,作不平之鸣,而且不少文章有一种反流俗、反传统的力量,并在行文中夹杂着强烈的感情倾向,如最有代表性的《师说》《马说》。

②杂文,与论说文相比,杂文更为自由随便,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如《进学解》通过设问设答的方式,反话正说,全文多用辞赋铺陈的手法排比对偶,行文轻松活泼。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嘲讽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获麟解》等,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③序文(即赠序),大都言简意赅,别出心裁,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感慨,如《张中丞传后叙》《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此外,韩愈还在传记、碑志中表现出状物叙事的杰出才能,如《毛颖传》《柳子厚墓志铭》等。

④传记、抒情散文,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后期与高僧大颠过从甚密,心契神往;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的一生,曾从事过不少活动,应该提到的主要有三项:

一是“道济天下之溺”的反佛兴儒活动。这是当时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的中唐时期,他一生经历了代、德、顺、宪、穆宗五个皇帝的执政年代。这个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和藩镇割据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统治阶级认识到只有大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政统地位,才能形成适合封建统治阶级要求的意识形态,巩固其统治地位。韩愈自幼学六经百家之书,《旧唐书•韩愈传》记载:“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答李翊书》说:“始者非三代两汉之收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说明韩愈的世界观自幼就是在儒家学说的熏陶下形成的,成为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欧阳修说:“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苏轼谓:韩氏“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浩然而独存”。韩愈自认为在“抵排异端,攘斥佛老”,复兴儒学方面有“回狂澜于既倒”之功劳。

韩愈的政治观点反映在他的《原道》、《原人》、《谈荀》、《州孔子庙碑》等文章中,文中表达的是他的忠君、清政、兼礼法、重传统的一整套新儒学的思想。这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政治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他在反佛斗争中的批判精神,对当时的教育有积极的影响。

二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韩愈提倡古文,是为了“文以载道”。古文运动在意识形态方面主张儒家思想。古文运动在文体上排队自魏晋以来盛行的淫靡空泛脱离实际的陈词滥调,给古代教育教学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学风。古文运动名为复古实则是革新。

三是与以上两项活动相济相成的教育教学活动。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敢为人师,注重师道,传道授业。提携后生,在我国古代教育中也是有着很好的影响的,对形成我国古代优良教育传统,起着积极的作用。

韩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亲自执教之外,还表现在对科举制度和传统教育的批判上,并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指出当时科举制度的流弊是:“有司者,好恶出于真心。”他认识到靠科举考试是选不到人才的。同时他还提出了识别人才、培养人才的有见地的学说,如他在《杂说四•马说》一文中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这就是说,他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只要善于鉴别又培养得当,人才就会大量涌现出来。

韩愈对当时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批评。他做四门博士时,请求恢复国子监生徒,要用学校来培养人才;做国子博士时,作《师说》、《进学解》,倡导尊师重道,指出成才之道;做国子祭酒时,奏请严选儒生为学官,整顿国学。

韩愈作《子产不毁乡学颂》,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地方教育的现象,歌颂郑子产的不毁乡学。他重视地方教育,在潮州做刺史时,拿出自己的薪俸兴办州学,发展地方教育。

韩愈的教育思想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为实现“古道”而提出的教育目的的学说;与其人性论观点相联系的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尊师重道的“师说”;在《进学解》里及其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关于教学思想方面的理论。

关于教育目的,韩愈的政治主张就是儒家的仁义之道以及“三纲”“六纪”之说。他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是:忠君、清政、兼理法、继传统几个要点。为此,韩愈阐发了《大学》“修齐治平”的观点,进一步将培养目标标准化。《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自韩愈起《大学》的地位被提高了。韩愈在《原道》里引用了《大学》里的纲领段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其意者,将以有为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将修心养性看成是万事之本。强调:“诚意”、“正心”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朝以后,《大学》成为独立的儒家经典,被列为“四书”之一。

韩愈所说的“清政”,是指为官要廉政,政治要清明,要能除弊抑暴,目的是巩固封建国家的政权。

关于兼礼法,这里的礼指的是封建等级制度。“仁”与“礼”是儒家思想中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两个方面。韩愈将礼乐刑政并提,做为治国之方。他奉“六经”又通百家,是文人又兼官僚,修文事也治军事,因此,在治国问题上,他主张儒经与法律兼顾,刑政与教化并重。

礼乐是指思想文化、行为举止方面,刑政是指政治法律方面,两者不可或缺。

韩愈说的“传统”就是儒家的“道”,也就是体现“三纲”、“六纪”的封建等级制度,伦常道德和行为礼仪。

在上述诸标准中,忠君是核心内容,清政、兼礼法、重传统都是培养忠君,实行忠君思想的必然要求,儒生具备了这些品德,就可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按着教育目的的要求,教育内容基本上是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即一是道德教育,包括仁义道德的整套儒家论理;二是知识教育,包括书、易、春秋;三是政治教育,包括礼乐刑政。

关于教育作用,他写了《原性》一文,表达了他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性是先天的,人性具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性”分上中下三品。上品的人“善焉”,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也”,而下品的人则是“恶焉”;他认为性之外还有情,情是“接于物而生的”,它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种。情也是分上中下三品的,他认为具有上品性的人,七情的表现都能“适中”;具有中品性的人,要求七情适中,但往往“有所甚”“有所亡”,即过与不及,而不能恰如其分;具有下品性的人,“直情而行”,毫不控制。
韩愈认为,“三品”的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不能互相转化。在“品”的内部,可用教化和刑罚,使人发生一定的改变。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在既定的品格之内使性移动。韩愈的性三品说,坚持上下品不可移,教育的作用必然要受到很大的局限。但是,他提出的“性情”之说,对宋明理学是有影响的。

韩愈在教育史上的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关于“师道”的论述。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耻学于师”的风气,而且,这种风气已从魏晋始流传几百年了,“师道之不闻也久矣”,当时韩愈刚进国子监当四门博士,面对这种不良风气,为恢复师道,不仅自己抗颜为师,并做《师说》,对师道作了精辟的论述。当时柳宗元评论说:在“师道不存的情况下,唯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招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师说》的基本精神与“古文运动”中的“文以载道”的思想是一致的。《师说》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篇比较全面地从理论上论述师道的文章。它的思想意义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师道的观点,是有创见的,是韩愈教育思想的精髓,为我国教育史提供了新的比较进步的见解。《师说》这篇文章虽然只有四百五十六个字,但它精湛的思想却一直影响着历代教育工作者,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中珍贵的教育文献。是一份宝贵的教育遗产。

《师说》中所论述的观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师和“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是阐述教师标准的,意识是一个教师没有一定的“道”,那就不成其为教师,“道”是师存在的基础,是师存在的前提条件,师道不可分离。我们将“道”理解为一种主义、信仰和理想,那么它就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教育思想。教师承担的社会职责是离不开政治信仰和理想的。离开政治信仰的教师是不存在的。

②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师说》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对教师的职责进行了论述。这个论述从韩愈作《师说》起至今一直在启示着教师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天职,这个论断的生命力就在于韩愈在很大程度上提示了教师的职责这一客观真理。韩愈所说的“传道”当然指的是传儒家之道,传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授业是指讲古文六艺之类的儒家经典,受到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解惑则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答学生在“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问。他认为上述三项任务是紧密相联的,但传道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传道是目的,是方向,授业解惑是进行传道的过程和手段。三是有主有次前后有序,职责分明地论述了教师的工作,在当时起到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开创一代师风的作用。

③“圣人无常师”。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观点,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观点在师生关系上的一种论述。他认为,人不分“贵贱、长少”,只要有传道授业的本领,就具备了做教师的条件。“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人行必有吾师”是韩愈“圣人无常师”的思想渊源。“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优良传统,这精辟的论断,使《师说》放出异彩。

韩愈在阐述教师问题时,认识到了“道与师”、“道与业”、“师与生”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含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因素。提出了教师既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提出了既要教师起主导作用,又要学生以能者为师,提倡教学相长,这些卓越的见解,不但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理论,而且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教师职责、政治与业务、教书育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均具有启发意义。

关于教学,韩愈自己勤奋求学,曾几度做大学教授,招收过很多学生,成为当时大批青年的导师,所以,在自学和教学方面均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见解。

在《师说》中,关于教师职责,师生关系的论述已是教学客观规律的很有价值的概括了。关于学生如何“进学”的问题,韩愈在《进学解》中提出的第一句名言就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他治学多年宝贵经验的结晶,也是他对先人治学经验的总结。在这里他要求学生在业务方面要“精”,在德行方面在“成”,而达到精和成的惟一方法,就是“勤”和“思”;反之,如果嬉游终日,不勤奋用功,那么学业就会荒废,如果随随便便,不认真思考,那么德行就会毁堕。这些虽然都是平凡的道理,但是,它却是学习成败的规律。韩愈用明确、形象的语言固定下来了,对后来人们的学习和思想修养,起了极为有益的影响,成为人们的座右铭。自古以来,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勤奋和独到。韩愈在文学方面高深的造诣,就是靠这两条得来的。

韩愈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生动活泼。他“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恢笑啸歌,使皆醉义忘明。”教学是一种感情艺术,韩愈“抗颜为师”“以师自任”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正是他教学生动活泼、不拘俗套的原因所在。

在写作教学上韩愈是更有见地的。从“文以载道”观点出发,“以道弘文”。他认为“道盛则气盛,气盛则文昌,文以贯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这是写作的基本特点。他还认为写文章要奇雄简约,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他的文章自成体系,形成所谓“韩文”派,影响深远。

总之,韩愈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文人。他的一生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始终奉行“达则兼济天下”,似乎从来也没有甘心“穷则独善其身”的地位。所以,他虽然遭到被贬山阳令和潮州刺史等几次重大打击,然而并不灰心颓废,报国之志不减,仍然关注人民的疾苦,他既有非常伟大的超乎常人的一面,又有敢于为天下先,敢于言常人所不敢言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的伟岸气节。如谏迎佛骨,说服王庭凑之举,均为彪炳千秋史册的伟业。韩愈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种精神,可以说是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韩愈的政治品德,是儒家师徒的基本内容,使其成为一代师表,他在文学和哲学上的成就及才华使其教育思想大放异彩,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前导。他的教育思想流传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学习、研讨与借鉴。



韩 偓:(公元844~923年),字致尧,小名冬郎;京兆万年人。著名唐朝诗人。

韩偓是唐昭宗龙纪元年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农民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他随唐昭宗奔凤翔。朱温(全忠)窃权后,以不附朱全忠补贬斥,受到排挤贬官,后避乱入闽中,依王审知而终。

韩偓十岁为诗,受到姨父李商隐的赏识。其诗歌受李商隐影响甚深。早年受知于唐昭宗,写宫苑游宴诗较多。后值动乱,并被外贬,也写过一些感时伤乱之作。其诗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著有《翰林集》传世。



韩延徽:(公元882~959年),字藏明;幽州安次人(今河北安次)。著名辽国大臣。

韩延徽少有英才,燕帅刘仁恭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又授幽州观察度支使。后为后唐节度使刘守光幕僚,奉命出使契丹,被辽太祖留用,颇受器重,参与筹划军机。他请求建筑城郭,分市里,用来安置降辽的汉人,又为其定配偶,传授垦艺,对辽地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稳定了对所属汉人的统治。

辽太祖初年,为辽确立各项制度,正君臣,定名分,加速辽封建化的进程。

辽天赞四年(公元925年),从征渤海,因功拜左仆射。太宗朝,封鲁国公,仍为政事令。出使后晋归来,改任南京三司使。世宗朝,迁南府宰相,建政事省。



韩熙载:(公元902~970年),字叔言;潍州北海人(今山东潍坊),著名五代十国南唐官吏。

韩熙载是后唐同光年间进士。其父光嗣为后唐皇帝李嗣源诛杀,韩熙载逃归南唐,南唐李昇时,任秘书郎,辅太子于东宫。李璟即位,迁吏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书舍人,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钱贬值,他提议铸铁钱,提高币值。一枚新大钱,当十枚旧钱;一枚新小钱,当二枚旧钱。仿“开元通宝”规格,徐铉为书篆文。新钱铸成,广为流通。韩熙载拜户部侍郎,充铸钱使。后升任兵部尚书,勤政殿学士承旨。

韩熙载博学多闻,才高气逸,举朝未尝拜一人。他善为文,史称“制诰典雅,有元和之风。”文人、道释求他撰写铭志碑记者不绝。又善谈论,审音能舞,画笔精妙,工书法,与徐铉齐名。善品评歌舞书画。

韩熙载心直口快,好进忠谏而受到后主李璟的猜忌,几罹杀身之祸。韩熙载终于认清,这个不问国事,成天只知吃喝玩乐、写诗填词的皇帝,是不会把国家命运放在心上的,迟早要亡国。再进忠谏,不但于事无补,还会遭到杀身灭族之祸。

为了迷惑李后主以保全自己,他一反正直敢谏的常态,假装成一个沈湎于酒色歌舞之中,已与南唐其它大臣同流合污的庸碌之辈。他请了长假,在戚家山“养屙”,成末与四十多个姬妾谈笑取乐。他领到俸禄后,尽数散发给这些妻妾,然后再穿着破衣衫,挎着破篮子,到各姬妾的院子中去乞讨,以博一笑。由于他对姬妾不加管束,由其来去,弄得满城人都以为他是个胸无大志,不问国事,成天围着女人转的昏官。朝中大臣也以此为话题取笑他。

李后主虽有所闻,还是不甚放心,便派著名画家顾闳中到韩府探察。顾到韩家,看到他正拥着妻妾歌女宴饮取乐。回家后,便画了一幅画,用五个场面勾画出韩当晚的活动情况。这五个场面中,以韩熙载与宾客聆听艺伎演奏琵琶最为生动。李后主看了这幅画后,发现他是在用宴乐、歌舞掩盖其政治抱负,因为他的眉宇之间充满着隐忧与沈思,便决定将韩熙载逐出京城。于是找个岔子令其南迁。这时,韩熙载已高,不能也不愿再远离金陵了。他只得上表请罪,苦苦哀求从轻发落,留在金陵养老。李后主见他语言悲切,也看到他确实老了,掀不起大风大浪,就取消了将他发配南方的命令。

韩熙载经过这场惊吓,闹了一场大病,终于不治而死。李后主听到韩熙载的死讯后,心中非常高兴,却假惺惺地哭着说:“可惜啊!韩熙载死了,我再也不可能提拔他当宰相了。”还装模作样地追封他为“古仆射同平章事”,谥号“文靖”,赐衾绸以葬。

韩熙载著有《定居集》、《拟议集》(已佚)、《格言》五十余篇传世,论古今王霸之道,舒雅为之作序。



韩令坤:(公元923~968年),磁州邯郸武安人(今河北邯郸)。著名北宋将领。

韩令坤自幼精通武艺,后为周太祖效力,与赵匡胤交往甚密。“陈桥兵变”后因战功加官兼侍中。

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任成德军节度,坐镇常山抗击契丹。

宋乾德六年(公元968年)病逝,宋太祖于讲武殿为其发丧。



韩重斌贝:(公元?~974年),邯郸武安人。著名北宋将领。

韩重斌贝少年投军,效力于周太祖郭威帐下。因军功升为控鹤军(皇帝宿卫军)都指挥使,兼虔州(江西赣州)刺史。因拥戴赵匡胤有功,官至殿前都指挥使兼任义成军节度。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任彰德军节度。

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任北面都部署,于定州与契丹军作战大胜。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病逝,朝廷追赠侍中。



韩 琦:(公元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今河南安阳)。著名北宋宰相。

韩琦的家族在当时也非常地显赫,他的外祖母李氏是后晋宰相李崧的侄女,外祖父韩构曾做过知府。韩琦的父亲名叫韩国华,是北宋初期的名臣,在《宋史》中,专门有传记载韩国华的事迹。说他曾出使辽朝,最后官至右谏议大夫、泉州知州。因为在泉州做知州时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深得人们爱戴,韩国华逝世后,泉州人曾为悼念他而罢市。

韩琦是宋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指挥防御西夏战事,时称“韩范”,名重一时。

韩琦于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被召回朝中任枢密副使,提出改革弊政的八条建议: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抑侥幸,进有能,退不才,去冗食之人,谨入官之路。参与范仲淹等人主持的“庆历新政”。新政失败,韩琦出知扬州,后改知定州、并州。在并州时收回契丹冒占的土地。

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韩琦出任相州知州。宋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任枢密使;宋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宋英宗嗣位后,他极力缓和了两宫(曹太后、宋英宗)矛盾,使太后还政与宋英宗,升任右仆射,封魏国公。宋神宗即位后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名重一时。

韩琦于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逝世,终年六十八岁,谥号“忠献”。韩琦著有《安阳集》五十卷传世,《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韩 亿:(生卒年待考),字宗魏;雍丘人(今河南杞县)。著名北宋大臣。

韩亿在宋仁宗时累官至尚书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

韩亿在担任洋州主管时,洋州大户李甲,在哥哥逝世后,逼迫大嫂出嫁,并将大嫂所生的儿子改作他姓,自己则独吞所有家产。他大嫂投诉官府,李甲贿赂官府,所以官司一拖十几年都没有结果。韩亿到任之后,检阅累积已久的公文,发现还不曾找到接生婆作证,于是下令产婆来作证,李甲于是无话可说。而大嫂及其儿子的冤情自然大白。

韩亿不仅为官十分清廉,而且教育孩子有独特的方法,就连皇帝都让他给太子当老师。韩亿有八个儿子,地位都很高,名声也都很好。一次在陕西作通判的二儿子回家探亲时,韩亿向他问起最近发生的一桩疑案,他却一时回答不出来。韩亿大怒,骂他失职,而且举起手杖还要打他。二儿子连忙认错,从此在自己的工作中兢兢业业,不敢有一点马虎。

由于韩亿教子有方,当地人都把他家作为学习的榜样。



韩 绛:(公元1012~1088年),字子华,韩亿第三子;开封雍丘人(今河南杞县)。著名宋朝大臣。

举进士甲笠,任陈州通判,直集贤院,为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宋仁宗时,知制诰,因审办贪官擢为右正言,曾修起居注,后迁龙图阁直学士、知练院,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以讨平羌乱,加端明殿学士,召知开封府为三司使。

宋神宗立,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赞成王安石变法,又任陕西宣抚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进观文殿大学士。王安石罢相后,由他代相。宋元丰初年,为建雄军节度使。

宋哲宗即位后,升其为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官至司空、检校太尉。七十七岁逝世,谥号“献肃”。绛工豪翰,其书师法颜真卿、柳公权,风格刚劲挺拔。



韩 驹:(公元1080~1135年),字子苍,学者称“陵阳先生”;仙井监人(今四川仁寿)。著名两宋诗人。

韩驹于宋徽宗政和初年以献赋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不久因曾从学苏氏,谪监蒲城(今河南长垣)市易务,移分宁县(今江西修水)知县,召为著作郎。

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任秘书少监,次年迁中书舍人。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由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调任黄州(今属湖北)知州。宋室南渡初任江州(今江西九江)知州,病逝于抚州(今江西抚州)任上。

韩驹早年作诗学苏轼,蒙苏辙赏识,说他的诗“似储光郑羲”,因此知名。后与徐俯交游,得以结识黄庭坚,并也学黄庭坚作诗。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就把他列入其中。不过他论诗作诗颇有自立而不依傍他人的精神。南宋人王十朋就称赞他的诗“非坡(苏东坡)非谷(黄山谷)自一家”。他写过一首论诗诗说:“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这首诗比较值得重视,首先它是宋人以禅喻诗风气的反映,说明当时禅学已在很深的程度上影响了诗学。据《豫章诗话》卷四记载,韩驹早年还写过一本讨论诗法的书就叫《陵阳正法眼》,可能也是一本以禅论诗的书。第二它指出了遍参诸方、广泛取法和信手拈出、冲口而成这样两个阶段。这是韩驹本人的创作体会,同时又是黄庭坚诗论的继承和发展。不过韩驹更强调“悟罢”之后的境界,这与苏轼的诗论比较合拍。从这个意义上看,他似乎是综合了苏、黄两家的创作精神,这与同时的吕本中提倡“活法”而并重苏、黄的倾向较为一致。

韩驹的创作态度比较认真,写诗反复推敲,不厌多改,据说有写好寄给人家已好多年,而追要回来加以修改的。而且很注意诗语的来历,陆游见过他的诗歌草稿,上面反复涂改,又一一注明用典出处。这种作风很像黄庭坚而不类苏轼,难怪被归人“江西诗社宗派”。不过韩本人对此“颇不悦”,并说“我自学古人”。客观地说,韩诗确实受到黄庭坚很大影响,律诗多瘦硬生新之句格,但他并不把黄庭坚的诗法当作金科玉律,作诗虽用典而不堆砌,较多的情况下是白描,用字也不故求生硬,不至于把诗句弄得晦涩难读。总之他可以算是“江西诗社宗派”中黄、陈之外才情较高的一位诗人。其诗论和实际创作上的一些个性特色,显示了江西诗派艺术上的某些转机。还有一点可以顺便一提,韩驹在南渡后写过一些要求抗战、爱国忧国的作品,甚至有“逆胡未灭壮士耻,子虽年少有典型。短衣匹马肯从我,与子北涉单于庭”这样的诗句。江西诗派中其他一些诗人也有类似的内容。这类作品的存在,说明江西诗派转变的另一种契机和方向。



韩 昉:(公元1075~今),字公美;燕京人(今北京)。著名辽末金初重臣。

韩昉是辽末状元,仕金朝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后加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上),累世通显。韩昉主要活动在辽末和金太祖、太宗、熙宗朝与海陵王初年。一方面,因为博学多才而得到赏识;另一方面,也因为全力效忠于女真统治者而受到信任和重用。时人称他为“皇帝之师,国家智囊”。

韩昉五岁丧父。勤学苦读,于辽天祚帝天庆二年(公元1112年)中状元。其岳父丁文道是辽太子近旁的高官。其岳母韩氏,是辽代重臣崇文令公韩延徽后代,辽枢密使、司空兼中书令韩绍雍的孙女。韩昉与岳母韩氏都是燕京人,同姓韩,都是韩延徽一族,而非亶系亲支。辽天庆三年韩昉岳父去世,韩昉为其撰墓志铭。不久,任承奉郎,右拾遣,权史馆修撰等。辽天庆三年后,又迁升五品的少府少监,并为乾文阁侍制,加卫尉卿及掌外制的知制诰。

辽天祚帝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韩昉偕萧容使宋,于宋军营地见童贯和蔡攸,说:“女真在吞食各国,如果辽国不存在了,金肯定会成为南朝的祸患。唇亡齿寒,不能不考虑。”童贯、蔡攸等人叱骂着把韩昉等人赶出去。韩昉在庭院中大声说:“辽国和宋国永远结交友好,结盟的誓书都还在。你们可以欺骗朝廷,难道还能欺骗上天吗!”童贯等人并没有把此事报告朝廷,然而后来辽、宋、金三国的形势发展,正如韩昉所预料的那样,辽、宋均被金所灭。

童贯没有接受辽国韩昉结好之约,而攻辽又不能取胜,只好请求金太祖克燕。金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11月,金太祖兵不血刃取燕京,辽宰相左企弓等向金投降。金太祖宽容了他们,并谕令官复原职。而赵温讯、李处范、王顾儒、张轸、韩昉等却逃入宋境。金将娄室、高庆裔等,坚决要求将这些人按“海上之盟”的规定还交金国。宋使卢益和马扩认为不可,说:“听说这几个人已经到达京城,现在要将他们送给金国,必然把宋国的虚实全部告诉金国。此事非同小可”。而赵良嗣却不听劝告,在金天辅七年(公元1123年)3月到宣抚司将韩昉等人绑上,押送金军宗翰营帐。其实金宗翰对这些人特别宽容,给他们解了绑绳,重新任用。韩昉自此仕金。

韩昉是有名的秀才。降金后,金太宗任命他为卫尉卿、知制诰。在金第一次攻宋的天会四年(公元1126年)6月,高丽国国王王楷向金称藩。金太宗派韩昉出使高丽,向其索要誓表。高丽人对韩昉说;"中国事奉辽、宋二百余年,没有誓表,也没有失去藩臣的大礼。今天事奉大金国,应与我们事奉辽、宋的礼等同。而屡次盟誓,会滋长混乱,圣人都不赞成。”

韩昉说:“贵国一定要用古礼,古代帝王巡奉诸侯,诸侯在四岳朝拜天子。现在,天子刚刚开始向西巡幸,贵国则理应跟从朝会天子啊!”高丽人听韩昉这么一说,无以回答,于是说慢慢商义。韩昉说:“誓表、朝会,一句话就可决定。”高丽在韩昉步步紧逼之下,理屈词穷,终于如约向金国进呈了誓表。誓表“愿恭修臣职,举邦国而乐谕,传子孙而永誓。”韩昉从高丽回国后,受辅佐太宗的完颜宗干的夸奖:“不是爱卿,谁能把这件事办理得这么好?”同时,他对执宰大臣说:“今后,凡出疆的使者,都应很好地加以选择。”

金灭辽后,颇有进取精神的金太宗下令由汉儒学士教完颜子孙学习汉文化。从金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开始,韩昉做了太祖嫡长孙完颜亶的教师。这时,完颜亶只有八岁,他就是大金国第三代皇帝金熙宗。

金熙宗完颜亶从开始跟韩昉学习汉文化,一直到金太宗天会十二年(公元1134年)韩昉到礼部任职,在这八年里,韩昉从中原的汉字开始到四书五经,从《史记》到《资治通鉴》,从《楚词》、《离骚》到唐诗、宋词等,将中华文化经典、史籍,尽教完颜亶,完颜亶因此而全然如一汉家少年。从而加速了女真社会由落后的奴隶制向先进的封建制迅速迈进,韩昉是功不可没的。

韩昉自金太宗天会十二年(公元1134年)到金熙宗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在礼部任职达七年之久,官至翰林学士和礼部尚书。他不但在金熙宗进行重大的政治改革中积极参与制定仪礼,而且模仿汉制,颁布新官制,推行科举,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们进入金朝政治机构。在金政权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起过一定的作用。

金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金熙宗颁行新官制,由翰林学士韩昉撰诏书,首先说:"皇祖有训,非继体者所敢忘"一句套话,继而谈到制度或"因"或"革",要变革是不得已,"所由集事,盖变则通,而通则久,皆当今之急务。庶将一变而至道,乃从所议,用创新规”。表明熙宗采纳了群臣建议,决心定官制。诏书最后是皇帝命将“具所改创事件,宜令尚书省就便从宜施行”。韩昉能将“治国安邦”之策、颁布新官制的道理,条条陈述得清楚、透彻,可见他对当时社会情势和金熙宗面临的使命十分理解,颇有见识,所以韩昉才不断升迁,官居显位。

韩昉是一位“深明治道”的知识分子,他积极支持女真政权。在金熙宗进行的重大改革中,与燕京降臣蔡靖和宇文虚中等人参与制定礼仪制度。还参与撰修国史、制定文字、撰写诏册、碑文。

史载:“昉善属文,最长于诏册,作太祖睿德神功碑,当世称之”。睿德神功碑是金熙宗天会十三年(公元1135年)二月,在燕京城南建立的,碑石存于当时的礼部,系韩昉撰,宇文虚中书。有诗云:“十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百年功业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石断龙鳞秋雨后,苔封鰲背夕阳中。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诗文颂扬碑之高大雄伟,说太祖东征西讨奠定了金政权的基业,而韩昉所撰碑文,文字之优美生动,可与司马迁文媲美!又因碑建置于城南御园,该碑又称御园碑。其碑文内容,可从"大金得胜陀颂"碑中窥见一二,因为“大金得胜陀颂”是参照“实录”和“睿德神功碑”写成的。碑文大致内容是说皇太祖在一个高坨子上誓师,骑着高大骏马,格外威武。他说天地显灵来救我,大家要协力奋战,一定能取得胜利。并说:“如大事克成,复会如此,当酹而名之。”后果然“其兆复见。”这些赞颂太祖的文词和鼓舞军士斗志的誓言,都是出自韩昉之手,表明他积极支持女真贵族征战,颂扬完颜氏夺取天下是靠天助神威与强大的武功。

史载:“上(熙宗)曰:‘自韩昉,张钧后,则有翟永固,近日则张景仁、郑子聃,今则伯仁而已,其次未见能文者。’”说明韩昉居能文者之首,颇为熙宗器重。金熙宗常与群臣议论古今,吸取历代兴亡教训。在金熙宗朝,关于河南、陕西等地是否归还南宋,金代统治阶级内部有争议,主和派宗磐、宗隽等主张把河南、陕西地归宋朝,让宋向金称臣,遭到宗干、希尹等主战派的反对,两派各持已见,斗争十分尖锐。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8月,金熙宗采纳主和派意见,下诏把河南、陕西还宋,并于金天眷二年晋封宗隽为兖国王。因此,主和派势力大增,于是韩昉与主战派宗干、希尹等积极争取熙宗的支持,策谋反击。当时有人密告熙宗,诬主和派割河、陕两地,是他们与宋朝内外勾结,欲夺取大权。金熙宗一时没了主意,便对侍臣说:“唐太宗与群臣议政,足可法规”。韩昉说:“房玄龄、杜如晦因唐太宗开明纳谏,所以敢直言议政。”金熙宗又问:“唐太宗固一代贤君,那么唐明皇如何?”于是韩昉分析了唐玄宗有始无终,而致酿成天宝之乱,即“先用贤臣姚崇、宋璟,故成开元之治,而晚年怠于万机,委政于杨、李,奸谀是用之故吧。”金熙宗听了韩昉一席话,觉得有理,倍加赞赏。正是在韩昉引经据典,阐明不能任用奸相的道理影响下,金熙宗才于同年7月召宗磐、宗隽入朝,将他们逮捕处死,由韩昉撰写《诛宋兖诸王诏》,其诏曰:“皇伯.宗磐.煽为奸党,坐图问鼎,行将弄兵。皇叔…宗隽,为国至亲,与朕同体,内怀悖德,…擅公之财,市恩而惑众,力摈勋旧,欲孤朝廷。”韩昉在所撰诏书中,历数其罪行,为金熙宗诛叛逆又立一功。

金代以武立国,但十分重视文化发展,且十分重视录用辽宋人才。金代一些著名文学家,如韩昉、吴激,以及蔡松年、宇文虚中等,都是由宋、辽入金而得到重用的汉族知识分子,他们在政治上被委以要职,参与撰写重要的诏书、册文,成为女真统治者的顾问、参谋。他们在宋金文化交流上都作出一定贡献,在传播汉族文化上起了桥梁作用,对加速女真社会封建化进程起了促进作用。文人韩昉就是这中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韩企先:(公元1082~1146年),兴中府人(今辽宁辽阳),祖籍蓟州玉田(今河北蓟州)。著名金国宰相。

韩企先是辽中书令韩知古九世孙。辽乾统时进士,辽国灭亡后入仕金国。

金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韩企先任枢密副都承旨,迁转运使,后调任西京(今山西大同)留守。金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侍中,封楚国公,为管领汉地的行政长官。金天会十二年(公元1134年)升任尚书右丞相,应召至上京(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南波罗城)朝见辽太宗。

金熙宗执政时期韩企先仍任右丞相。金皇统元年(公元1141年)封濮王。

韩企先博通经史,对金初典章制度的制定和重要官员的任命作用颇多。金世宗称赞他“汉人宰相无能及者”,世称贤相。逝世后谥号“简懿”。



韩世忠:(公元1089~1151年),字臣良;绥德人(今陕西绥德)。著名北宋抗金将领。

韩世忠于宋元祐二年(公元108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勇气过人,能骑未驯服的马驹,好喝酒、不受约束。十八岁应募参军,身体魁梧、风度潇洒、双目有神,时而挽三百斤强弓飞马射箭,时而舞铁槊急驰峭壁之间,勇冠三军。

韩世忠入伍不久便随军征讨西夏。西夏人凭借牢固的城防工事死守银州(今陕西米脂)。韩世忠奋勇当先攀上城楼,杀死敌将,掷其首级于城下,接着又率一批敢死战士,同一支掩杀过来的西夏人马死战。他跃马挥矛斩杀其监军附马。战后他被提升为武副尉。

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在抗击金军并收复燕山府的战斗中,韩世忠率五十骑在滹沱河风驰电掣追杀金军两千余骑。宋钦宗即位后,随内侍官梁方平屯驻睿州(今河北睿县),梁军防备不力,军士不善骑,甚至在马下扶鞍而行,金军迫近时,数万人仓卒奔溃,韩世忠拚死突围,得钦宗召见,授选锋统制。此后,他又以不足千人兵马平定淄州、青州叛军数万之众。

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首次南侵,攻下真定(河北正定),韩世忠率兵往赵州(今河北赵县)迎敌,金军围城,赵州城粮尽援绝,多数人主张突围,韩世忠却趁雪夜率三百勇士直捣敌营,使金军惊慌失措,甚至自相残杀,天明时主将被杀,余众一哄而散。

两年后,金军第二次南侵,攻破汴京,掳宋徽、钦二宗北归。宋高宗在南京应天(今河南商丘)即位。韩世忠奏请迁都长安,派军收复河北、河南失地,而一心只想保住皇位的高宗却迁都去了扬州。

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东京(汴京)留守宗泽忧愤成疾而亡,金军因后方无人牵制,再次大举南侵,万人袭取扬州,高宗仓惶渡江,经常州、无锡、平江(今江苏吴县)南走杭州。韩世忠随同转战江南,曾被金军主力击破于淮阳,出走盐城方得脱身。叛将苗傅、刘正彦逼高宗退位,韩世忠从海路赶到常熟与张俊等相约,又往秀州(今浙江嘉兴)修理战具,斩叛将使者,进军临平(今浙江余杭东北),舍身力战,击退叛军两千,又沿浙江扬州、信州进兵擒获叛将,斩杀其主。被封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

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军乘江防未固,两路渡江,连破建康(今江苏南京)、杭州、越州、明州(今浙江堇县),宋高宗乘楼船逃往海上,金军海路追击三百里未能追上,恐归路被断,遂于(公元1130年)春沿运河北撤。韩世忠迅即连夜率部八千直趋镇江焦山寺(镇江东北九里)等险要之地,断定敌军第一定要登金山(镇江西北七里)龙王庙查看军情,遂派几百名士兵埋伏于岸边和庙内,约定击鼓为号,由岸边伏兵先杀入,庙内伏兵随后杀出,夹击捉敌。不料金军五骑闯入庙内时,庙内伏兵喜出望外竟不待鼓声先冲杀出来,敌返身而逃,其中一坠马又仓惶跨马逃离的穿红袍、系玉带者正是金军统帅金兀术。金兀术急欲渡江,与韩世忠军江中会战,金兀术在南岸,韩世忠部沿北岸,边打边行,一日接战数次,每次韩世忠皆站在高大海船之上亲自指挥,夫人梁红玉也身披盔甲亲擂战鼓助威,宋军士气高涨,正是:“十万敌兵来假道,八千骁骑截中流”。

金兀术又以送还财物、奉献名马为条件请求借路渡江,遭严词拒绝,于是退往长江下游的黄天荡(今江苏江宁东北四十公里),此处水面宽阔,前无出路,退路遭韩世忠封锁,一时无计可施,后采纳他人献策,连夜沿黄天荡东北五公里处已淤塞的老鹳河掘十五公里大渠通秦淮河,再循路向建康逃走。

逃至牛头山又遭岳飞伏击,岳飞乘胜收复了建康。金兀术退至长江渡口后,欲从东西两面渡江夹击韩世忠部,韩世忠令工匠连夜打制一端装系大铁钩的铁索,发给土兵。次日,微明时分敌船前来。韩世忠令两队渡船环绕敌后,精壮士兵以铁索钩住敌船奋力将敌船钩翻。金兀术无奈又悬赏求得一策:乘海风停息,宋军海船风帆无力不便行驶,以轻便战船射火箭袭击宋军海船所悬草编之物。第二天,海风骤停,敌箭如雨,烟焰满江,宋军猝不及防,败退三十五公里,金兀术乃得在被困四十八天后乘机渡江。

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秋,金与伪齐联兵七十多万人进犯淮南,南宋派魏良臣出使金朝求和,韩世忠率军从镇江赶往江北大仪(今江苏扬州西北部)迎敌,命令士兵伐木筑栅,自断退路,激励士气。待魏良臣行至扬州,急令军士拔灶停炊,谎称:奉命退回镇江,见魏快马驰离,又迅即指挥士兵布设五个营阵、二十余处埋伏,约定闻鼓声出击。金军得魏良臣密报,立即派铁骑兵奔袭扬州,行至距大仪五里的长江口,鼓声砰然大作,伏兵杀声四起,“背嵬军”(卫队)各持长斧,上劈人胸,下砍马腿,金军纷纷落马陷入泥塘,韩世忠亲率精骑八方袭来,金军别将挞勃也等二百余人被活捉,与此同时,在高邮、亚口等地的部将也频传捷报。韩世忠又追杀金军抵淮河岸,金军溃散,夺路而逃,争挤落水淹死无数。从此,韩世忠得“武功第一”称号。

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宋高宗授韩世忠武宁和安化军节度使、京东和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司府设楚州(今江苏淮安),韩世忠常身披草衣与军士一起劳动,梁夫人也编苇盖屋,编练军队第三万,扼守淮河,又联络山东义军,力图恢复两河地区。次年,金废伪齐,韩世忠请求全军北伐,恢复中原,秦桧令韩退驻镇江。韩世忠上奏十余次,反对议和,要求护卫江淮,愿率先迎敌,以死报国。朝廷不准其行。

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秦桧代宋高宗跪拜金使,称臣议和。次年(公元1140年),金朝内乱,毁约南侵,韩世忠领兵围攻淮阳。大败金援军于沟口镇,被封英国公。转年,又奉命救援壕州(今安徽钟离),在闻贤驿指挥骑兵暗夜攻金军,赶到濠州城已被攻破,遂与金军于淮河边大战,后因归路被金军放树堵塞,回师。金军渡河北去,不敢再犯。同年,秦桧收韩世忠、张俊、岳飞兵权,召韩世忠赴临安任枢密使,韩世忠仍坚决反对议和。秦桧又阴谋挑动三大将之间矛盾,然后逐个剪除,使张俊、岳飞以检阅为名,拆散韩家军,又使人诬陷韩世忠图谋重掌兵权,岳飞将此事秉公急报韩世忠。韩世忠也是满朝文武中唯一敢对岳飞冤狱面责秦桧的人,更遭秦桧忌恨,再唆使亲信弹劾,韩世忠愤而辞职,闭门谢客。

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韩世忠病逝,葬于江苏吴县灵岩山西南麓。

韩世忠性格耿直,轻财重义,平生战功赫赫,全身刀痕箭疤累累,双手仅余四指,还不能活动。治军严整,韩家军与岳家军齐名。特别对兵器设计独具匠心,克敌弓、连锁甲、及骑马跳涧、洞靶射箭的方法都是韩世忠首创的。



韩道昭:(生卒年待考),字伯晖;真定松水人(今河北正定)。著名金朝音韵学家。

韩道昭曾撰《五音集韵》,改併《广韵》韵部。又改变韵书编,次体例,用“三十六字母”排列各韵中的字,是韵书与等韵学相结合的首创者。



韩山童:(公元?~1351年),栾城人(今河北栾城)。著名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韩山童的祖父因传授白莲教,被谪徙永年(今河北永年)白鹿庄。他继续传教工作,声称天下将大乱,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又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藉以鼓动百姓起事。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与刘福通等聚众,杀白马黑牛,宣誓起事,部众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故被称为“红巾军”。他被推奉为明王,不久被捕杀。



韩林儿:(公元?~1366年),栾城人(今河北栾城)。著名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韩林儿之其父是白莲教主韩山童,因组织反元起事被官军捕杀。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1年)被北方红巾军首领刘福通等迎至亳州(今安徽亳县)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实际上是受制于人的傀儡。

亳州被元军攻占后,他随刘福通退守安丰(今安徽寿县)。

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4年)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次年,汴梁失陷,还都安丰(今安徽寿县)。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59年)张士诚军兵围安丰,他往滁州(今安徽滁州)投靠朱元璋军。后被朱元璋命部将沉于江中溺死。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18:4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韩氏的典故、趣事 -- 死灰复燃:源于《史记•韩长孺列传》。西汉时期,韩安国是梁孝王的大夫。后来汉景帝因为一件小事而不满梁孝王,眼看梁孝王性命危在旦夕,韩安国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去拜见汉景帝的姐姐,诉说梁孝王对汉景帝和窦太后的忠心。梁孝王得到了保全,韩安国也因为游说有功而得到价值千金的赏赐,并且很受梁孝王的信任,后来由于韩安国恃宠而骄,结果犯了国法,被流放到了蒙地。狱卒田甲进常欺侮韩安国,韩安国非常气愤地说:“死灰复燃乎?”意思是说,失败了就不能重新振作起来吗?田甲傲慢的说,如果你能复燃,我就尿泡尿来浇灭它。后来韩安国不但被释放出狱,而且官复原职。狱卒田甲知道后,害怕遭到韩安国的报复,就逃跑了。韩安国闻讯后对别人说,如果田甲不赶快回来,就要杀死他的全家。田甲听到消息后赶紧光着身子前去请罪,韩安国笑着讽刺田甲说:“现在你就可以撒尿了。”田甲一听这话,吓得面如土色,赶紧跪下向韩安国磕头求饶,而韩安国却轻蔑地说:“像你这种势利小人,才不值得报复呢!”后来,人们用“死灰复燃”来比喻已经失势的人或事物也可以重新兴起。现在常用来表示已经销声匿迹的坏事情又重新出现和发展。

独当一面:源于《史记•留侯世家》。刘邦与张良一起东征讨伐项羽,可是到了彭城却被项羽打败了,当军队撤退到下邑的时候,汉王刘邦心里非常烦恼,跳下马来,十分着急地对张良说,谁可以为他建功立业,他说把关东地区作为封赏。张良深思了一下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犯将,他与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正在梁地反击楚军,这两个人都可以使用,汉王的将领中,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他可以一个人独自承担重任,如果要拿出关东地区来封赏,可以分赏给彭越、黥布和韩信这三个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打败楚军取得天下。于是刘邦便派人游说黥布归汉,又派人同彭越取得联系,共同对付项羽。后来,人们用“独当一面”来说明一个人可以独立承担某种工作。

胯下之辱:淮阴侯韩信,是淮阴地方人。当初,他是平民时,家中贫穷,也没有什么好的德行,常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很多人都讨厌他。淮阴的屠宰户里,有些恶少,公然侮辱他道:“韩信,你能不怕死,就用你的剑来刺杀我;如果怕死不敢刺,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于是,韩信低下头趴在地上,从那恶少的胯下钻了过去。满街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是胆小鬼。他后来助刘邦奠定汉业,被封为淮阴侯。汉王五年正月,改封齐王信为楚王,都城在下邳。韩信到了自己的封国,把那位曾经侮辱过自己、命他从胯下钻过去的人找来,任命作巡城捕盗的武官。并且对他部下的各位将领说:“这位是壮士,当年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他又没有什么道理,所以当时忍下了这口气,才能有我今天这样的功业。”

多多益善: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非常有军事才能,可是在项羽手下却得不到信任。后来他离开项羽投靠了刘邦。开始也得不到刘邦的重用,在丞相萧何的推荐下,才做了大将军,为刘邦建立西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封他为齐王,后又改封为楚王。刘邦称帝以后,害怕朝中大将争夺自己的皇位,所以时时提防着。有人密报韩信将要“谋反”,刘邦听后心中非常着急,召集大臣们商议,最后采取了陈平的计谋,把韩信骗到皇宫夺了他的兵权,把他从楚王降为淮阴侯。韩信知道刘邦的心思,所以常常称病不去上朝。有一次,刘邦和韩信谈论武将的本领,当时他们两人的意见不同,刘邦问韩信,像他自己那样的人能带兵多少,韩信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刘邦不过能领兵十万。刘邦又接着问韩信能带兵多少呢?韩信回答说他带兵越多越好。刘邦听后哈哈大笑,不禁问道:“既然你带兵越多越好,怎么会被我捉住呢?”韩信镇定自若地解释说:“您虽然不能带兵,但善于用将。这就是我之所以被您捉住的原因。”后来,人们用“多多益善”表示愈多愈好。

余音绕梁:古代有个叫一位韩娥的善于唱歌的女子,往东到齐国去。在路上,吃的东西没有了,经过雍门时,她用歌声换取食物。歌唱完后,她走了,可是,歌声的余音还萦绕着雍门的大梁回响,三日不绝。住在附近的人,还以为她没有走呢!韩娥路过旅店时,有个旅客欺侮她,她放声哀哭,发出悠长的哭泣,使得当地的老人与小孩也想哀伤地相对哭泣,三天吃不下东西,欺侮过她的那个旅客连忙追赶着向她道歉。韩娥又用舒缓的长声唱起了歌,使当地的百姓高兴地跳起了舞,跳得都停不下来。只好送了韩娥很多的礼物,才让她离开。因此,雍门的人,至今善于唱歌,也爱哭泣,这是仿效韩娥的声音。

韩湘子的传说:韩湘子,字清夫,韩愈的侄孙子。韩湘子生平无考,民间传说其为“八大仙”之一。他手中的宝物名为紫金萧,据说是用南海紫竹林里的一株神竹做的。韩湘子是道教八仙中比较年轻的一位神仙,也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根据历史记载,他本来名叫韩湘,是唐朝(公元681~907年)著名的大文学家韩愈的侄孙,曾经考取了进士并担任过唐朝时期中央政府的官职。在官方的历史著作中,并没有说他修道成仙。而在另一些著作中有记载说,韩愈有一位修行道术的侄子,他不听从叔叔的劝告,不喜欢读书,使得韩愈非常气愤。但是,经过修炼后,他能施展一些神奇的法术。后来,人们就把这两代人的事迹糅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韩湘子成仙的传说故事。据说他成了神仙后,还曾经试图说服叔叔韩愈进行修炼,但遭到叔叔拒绝。在民间的形象中,韩湘子是一位擅长吹奏笛子(中国一种传统的乐器,用竹子做成)的年轻人。

传说韩湘子生有仙骨,率性而行,对繁华艳丽之事感到厌恶,喜好恬淡清幽。佳人美女,不能让其为之心动;美酒佳肴,不能让其为之丧志。他专心致意地勤于修炼,潜心钻研道学。韩愈屡屡劝他要好好作学问,韩湘子却答道:“我所学与您所学是不同的。”韩愈因此发怒而斥责他。一天,韩湘子出外访道寻师,恰遇吕洞宾和汉锺离,于是韩湘子离家出走,跟随二人学道,并得其真传。后来,韩湘子游历到一地方,见一片桃林,仙桃红熟,他攀树摘桃,不想树枝突然折断,韩湘子堕地而死,尸解成仙。韩湘子想度化韩愈,但韩愈不信道学之事,于是他就先用法术来打动他。正好那年天大旱,皇帝命韩愈去南坛祈祷上天降雨雪。韩愈祈求多次,亦不见雨雪从天而降,因此面临著被罢官的危险。韩湘子装扮成一道士,在街头立了一招牌,上面写著:“出卖雨雪。”有人见此,马上通报韩愈,韩愈即派人请他一起代为祈祷。只见道士登台作法,瞬间,天降鹅毛大雪。韩愈却不信这是道术使然,于是对道士说:“这雪是我求来的,还是你求来的?”道士说:“是我求来的。”韩愈说:“有何凭据?”道士说:“这雪三尺三寸厚。”韩愈派人一度量,果然如其所说,韩愈这才相信道术不同凡响。

有一天,是韩愈的生日,亲朋好友登门致贺,韩愈设大宴招待他们。湘子不期而至,向韩愈祝寿。韩愈见到他是又喜又怒,湘子坐在席间,韩愈问他:“你长久游历在外,不知你的学问是否有长进,请作一首诗,来表达你的志向。”韩湘子开口便吟:“青山云水隔,此地是吾家;手扳云霞液,宾晨唱落霞。琴弹碧玉洞,炉炼白朱砂;宝鼎存金虎,芝田养白鸦,一瓢藏造化,三尺新妖邪;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有人能学我,同共看仙葩。”韩愈听完他所吟之诗,问他:“你难道有造化自然的本事吗?”于是韩愈命他造酒开花。韩湘子即搬了一酒樽到大厅,并以金盆将其盖住。过了一会儿,开樽一看,美酒已成。韩湘子又聚土成堆,很快,只见盛开碧花一朵,花与牡丹一般大小,但颜色比牡丹更华丽。花上有金字二行: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不明白这是何意。湘子说:“天机不可泄漏,日后自会应验。”在坐的宾客无不称异。酒席散时,韩湘子又向韩愈告辞而去。

唐宪宗时,韩愈因谏迎佛骨,惹唐宪宗大怒,贬韩愈为潮州刺史,限日动身。韩愈别离妻儿,往潮州而去。走了不到几天,寒风急起,大雪纷纷。韩愈走到一处,雪有数尺之深,马难以前行,附近不见一户人家,不知路在何方。想循路而退,也无归路。风刮得紧,雪飘得急,韩愈是全身湿透,难捱的冻饿,万般愁苦无处诉说。就在韩愈绝望之时,只见一人冒著严寒,扫雪而来,一看竟然是韩湘子。韩湘子问韩愈:“您还记得那花上所写之联吗?”韩愈问:“这是什么地方?”韩湘子答道:“这里是蓝关。”韩愈嗟叹良久,才说:“事物既然有此定数,我为你补齐那花上之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于是韩愈与湘子到蓝关傅舍中借宿,韩愈这才相信湘子所说皆是真实的。这一夜,韩愈与韩湘子谈论著往来之事,修真的大道,韩愈是心悦诚服。第二天,辞行之前,韩湘子取出一瓢仙药,对韩愈说:“服一粒,可以御寒暑。”韩愈恍然大悟。韩湘子说:“你不久就会回来,不止是没病,还将再被朝廷重用。”韩愈问道:“我们后会有期吗?”韩湘子答道:“不知道。”于是飘然而逝。后来韩湘子再次度化韩愈,韩愈终于也得道成仙。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13:1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韩姓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名高三杰;文冠八家:上联典出汉朝初期的军事家韩信,淮阴人,初属项羽,继归刘邦,被任为大将。楚汉战争中,刘邦用他的计策,攻占关中。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间相持时,他率军抄袭项羽后路,破赵取燕、齐,又与刘邦会合,在垓下击灭项羽。汉朝建立,被封为楚王,因被人告发谋反,降为淮阴侯,又被告在长安谋反,为吕后所杀。善于带兵,著有兵法《韩信》三篇。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下联典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早年成孤儿,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年间进士,官监察御史,因故贬为山阳令,后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参与平定淮西的战役。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剌史,后官至吏部侍郎。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力求新奇,以文入诗,对宋诗影响较大。有《昌黎先生集》。

南阳望族;北斗高名:全联典出唐朝时期的韩愈,博通经史百家,为文笔力雄健,气势磅礴,为后世古文家所崇,仰之如泰山北斗。

勇推擒虎;兵罢骑驴:上联典出隋朝大将韩擒虎,原名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人,有文武才能,以胆略著称。北周时袭父爵为新义郡公,隋文帝任他为庐州总管,委以灭陈重任,开皇年间为先锋,渡江攻入建康,俘获陈后主,因功进位为上柱国。下联典出南宋名将韩世忠,字良辰,绥德人,行伍出身,防御西夏有功,又曾以偏将参加镇压方腊起义军。宋金战争开始后,在河北力抗金军,后随高宗南下,升至浙西制置使,因讨伐刘正彦兵变有功,任御营左军都统制。建炎年间,金兵渡江,他率八千人乘海船到镇江,扼守长江,断金兵后路,转战至黄天荡。绍兴年间,在大仪大破金和伪齐联军,被称为中兴武功第一役,后任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极力谋划恢复。秦桧主和,他多次上疏反对,被召至京,授枢密使,解除兵权,自请解职,隐居西湖,携酒骑驴,以游玩自乐。逝世后追封为蕲王。

贾勇擒主;携酒骑驴: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的韩擒虎屡挫陈师,擒获陈主归,进位上柱国。下联典指南宋·韩世忠为秦桧所忌,罢其兵权,韩骑驴携酒,纵游自乐。

高文翊世;道降翕和: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韩愈文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倡“文以载道”说。

堂开昼锦;诗著香奁:上联典出北宋大臣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天圣年间进士,官右司谏,曾上书弹劾宰相王隋、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使四人同一天被革职。宝元年间,出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当时人称“韩范”,边地谣谚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后历任定州、并州知州,在并州时,收回契丹冒占的土地,立石为界,并驾驶防御。嘉祐年间入朝,任枢密使、宰相,经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后出知相州、大名。王安石变法,他多次上疏反对,与司马光等人同为保守派首脑。封魏国公,著有《安阳集》。家中建有昼锦堂,欧阳修为之写《昼锦堂记》。下联典出唐末诗人韩偓,字致尧,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人。龙纪年间进士,历官弄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曾随昭宗逃奔凤翔,官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后因不愿归附朱全忠而被贬官。早年诗作多写艳情,辞藻华丽,被称为“香奁体”;晚年所作,多写唐末政治变乱及自己的遭遇,风格慷慨悲凉,有《韩内翰别集》。

锦州世泽;南海家声: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唐属南海郡)剌史。



2.五言通用联:

有客如擒虎;无钱请退之:上联典指隋朝大将韩擒虎。下联典指唐朝文学家韩愈(字退之)。上下联均切韩氏。

汲古得修绠;文章大雅存:佚名集唐诗句题韩氏祠。下联为唐朝文学家韩愈诗句。

八代名犹昔;三余课业新:全联典出唐朝文学家韩愈,主张恢复儒家正统地位,坚决排斥佛老,对唐王朝诏迎佛指骨进宫,呈递了谏迎佛骨表的奏章,几乎被杀,谪贬潮阳,仍不后悔。“八代”,指韩愈“文起八代之衷”。“三余”谓:“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八,阴雨者时之余也。”



3.七言通用联:

輨輨光锁千门日;赫赫名标五色云:全联典指北宋时期的韩琦事。

章台柳诗才子笔;夜照白图匠心功:上联典出唐朝诗人韩诩,“大历十才子”之一,诗集中有《章台柳》诗。下联典出唐朝画家韩干,善画名马,《照夜白图》为他的存世代表作。

文价早归唐吏部;将坛今拜汉淮阳:上联典指韩愈,官至吏部侍郎。下联典指汉初军事家韩信,淮阳人。

慷慨千金酬一饭;正严一表重千秋:上联典出韩信,曾受瓢母一饭之恩,后赠以千金。下联典出韩愈,因《谏迎佛骨表》奏章,几乎被杀。

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采用湖南省衡阳韩文公(韩愈)祠联。

文明气运参天地;殿墨万年贯古今:采用台湾省台南市韩文公祠联。



4.八言以上通用联:

红叶题诗,喜逢良友;碧舆却坐,务绝奢华:上联典出唐朝时期的于祐题诗红叶,为宫女韩采萍拾得藏之。后二人结为夫妇。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柳公绰妻韩氏,每归,不坐金碧舆,着素衣,屏绝奢华。

对至今留,自有传家云叶;制不可草,岂徒争艳香奁:上联典指北宋时期的韩琦事。下联典指唐朝末期的韩偓事。

开汉将才,允矣无双国士;有唐相业,卓然第一文臣:上联典出韩信。下联典出唐朝名相韩休,工文辞,有“笔头公”之称。

制不右草,岂徒争艳香奁;对至今留,自有传家云叶:上联典出唐朝末期的诗人韩偓,著有《香奁集》。下联典出北宋大臣韩琦。

金殿传胪,云呈五彩之瑞;词场树帜,文起八代之衰:上联典出宋朝时期的大臣韩琦,传其中举时有五色云现。下联指唐朝时期的韩愈。

原道有宏文,南海波平能逐鳄;成仙也好义,蓝关雪拥度离尘:采用安徽省芜湖县新义街韩氏宗祠联。

北斗旧家声,羡当头皓月一轮,光兹堂构;南阳新世第,仗对面青山万岁,壮我门楣:采用安徽省潜山县西山村韩氏宗祠联。

文章起八代之衰,谏佛骨、驯鳄鱼,养士治民,昌黎德教千秋在;相业定两朝之策,铭彝鼎、被弦歌,丰功伟绩,魏王声名万古传:采用广东省平远县韩氏南阳堂联。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10:2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韩氏的字辈排行 -- 1.派语的社会功能:

派语的功能与作用,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区分同姓同系人的辈份。如果没有字派,而仅仅只知道年龄,就很难判断同姓者某某的辈份,因为有的人年龄大反而辈份小,有的人年龄小反而辈份在前,这就会辈份不分,尊卑难辨。有了派语,在同姓交际的过程中,互通派字,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等等关系,就一清二楚了,才不致于产生辈份世次的混乱。

相州韩氏文献的一段话,很清楚地说明了派语的这种功能:“相韩本支得与圣贤孔、颜、曾、孟诸氏后裔同,能世次毫不紊乱,实赖有此命名、宗派维系所致也。”



2.派语用法及规律:

凡逢字辈的单数,则取其为人名的偏旁,人名取单名;凡逢字辈的双数,则取其独立而人人名,人名取双名。如第一组“玉彦口胄”等八字,韩琦兄弟逢字辈单数“玉”字,故人名都以“玉”字为偏旁,取单名,如韩琦、韩琚、韩碹。忠献王韩琦的子侄,逢字辈双嫩“彦”字,故皆取“彦”字独立人人名,起双名,如韩琦有五子,名忠彦、端彦、纯彦、粹彦、嘉彦;他的侄子有考彦、方彦等。第三字“口”,系单数,故取其为偏旁,单名,如韩治、韩浩、韩邕等。第四字“胄”,系双数,故取“胄”字独立,双名,如韩肖胄、韩膺胄、韩仁胄、韩保胄、韩述胄等。余此类推。派语的使用方法,还有一种情况,即人数较少又处偏远之地的支族,其派语不是用完若干字,又另起新的派字,而是采用周而复始的办法。



3.各派字辈:

山东日照韩氏一支字辈:“挺公(曰)学敬帮立修平”。

山东日照韩氏一支字辈:“居公(伯)建治邦立秀”。

山东莒南韩氏字辈:“邦首文成本玉克传林辉茂振臣继广一西增北祥”。

山东枣庄韩氏字辈:“作玉书荣光建业梦造怡”。

山东平阴韩氏字辈:“清魁天三振得□允法文九美道兴敬明子效继顺承宗正修衍嗣连庆恒传”。

山东沂水韩氏字辈:“文殿宗庆福春忠茂成”。

山东黄县韩氏字辈:“学克德永成其世”。

山东宁阳韩氏字辈:“有兴兆登殿炳玉立耕田”。

山东宁津韩氏字辈:“君天文德自似忠存殿立全永功明太世光方金玉在□□□□□□□卫国大印正兰红”。

山东枣庄韩氏字辈:“作玉福荣光建业正(梦)兆(造)仪(怡)怀本培元祥修家齐茂俊延学卫泽长”。

山东胶县韩氏字辈:“裵玉文廷瑞光大振本宗”。

山东莱州韩氏字辈:“希玉万广德生洪振国廷”。

山东即墨韩氏字辈:“学守明先志万世德安康”。

山东韩氏一支字辈:“金玉永国凤延雨复都城春来景明立秋书万宝中”。

山东羊流韩氏字辈:“世汝树耀增”。

山东栖霞韩氏字辈:“中电为国利言道”。

山东平阴韩氏字辈:“清魁天三振得□允法文九美道兴敬明子效继顺承宗正修衍嗣连庆恒传”。

河南夏邑韩氏字辈:“善凤贤德宝守庆元祥起道济圣远绍显光懿开柬旌昕杰俊迪匡赢魁骞勋巍耀先宗弼嗣赓叶繁延长相国志昌茂孝义联殷望尊家训恒古万代传

河南汝州韩氏字辈:“香风思国文维兆照宏玉松存善”。

河南叶县韩氏字辈:“金荣思清恩树德子秀文同宗知爱敬万代福长春”。

河南温县韩氏字辈:“广万相克之邦继永”。

河南禹州韩氏字辈:“开广同钦永向佳”。

河南南阳韩氏字辈:“永存家发世传祖德”。

湖北滠水韩氏字辈:“贤慈继志先德用章梦修学立喜绪宏”。

湖北麻阳韩氏字辈:“友文迁通上启朝正天子宗景志永仲”。注:循环使用。

湖北十堰韩氏字辈:“发启祥宝”。

湖北建东韩氏字辈:“正大廷方啟永庆裕宗之德鸿昭纪美作述可崇熙克孝培家本兴仁定国师绍荣先泽远一发万千支”。

湖北广水韩氏字辈:“忠厚传家文明启运”。

湖北滠水韩氏字辈:“贤慈继志先德用章梦修学立喜绪宏长”。

湖北天门韩氏字辈:“光明学士文章定可”。

江苏春晖韩氏字辈:“学以全为范衷其慎是举作求躬日方迪遵集受敷宜”。

江苏徐州韩氏字辈:“玉厚庆凤祥百硕长”。

江苏铜山韩氏字辈:“大孟之文向连殿长玉贵耀风经书陆良培植深厚广承吉祥德行方正久保安康”。

江苏海州韩氏字辈:“开竹继振生”。

江苏扬州韩氏字辈:“长山玉九连国正民心顺家和永康宁荣华增富贵子来定乾坤”。

安徽合肥韩氏字辈:“金铭明永宪宝善传家克守正道福庆荣华”。

安徽庐江韩氏字辈:“文章华国忠厚传家”。

安徽寿县韩氏字辈:“孟廷庆佳勇承宣维宝善”。

安徽黟北韩氏字辈:“玉彦口胄乡卿立甫”。

安徽安庆韩氏字辈:“荣明华彦云富□永万广如尚光志希先进修锡庆士宗传承可久仁厚泽常新恒立端方品旋敦秩序伦祥开洪毓秀吉聚合怀珍瑞兆桐枝茂昌隆复祉臻”。

浙江绍兴韩氏字辈:“人淳禾溥金信水贞火明土永木茂竹承”。

浙江萧山韩氏字辈:“心之言可山问日世淳禾溥金信水贞火明土永木茂竹承”。

浙江萧山韩氏字辈:“心之言可山问日世

浙江绍兴韩氏字辈:“人淳禾溥金信水贞火明土永木茂竹承”。

湖南上川韩氏字辈:“玉登正尔国世泽大文章”。

湖南常德韩氏字辈:“天子正中景致永栋渔万思连祖德昌隆”。

湖南澧县韩氏字辈:“为学成名克绍先业永照其昌”。

河北廊坊韩氏字辈:“庭井万丙”。

河北永年韩氏字辈:“裕後存忠孝承先献佩居世怀修道德儒重读诗书”。

河北泊头韩氏字辈:“宝洪永炳成”。

黑龙江呼兰韩氏字辈:“刚行建基业”。

黑龙江哈尔滨韩氏字辈:“树德家风勇”。

黑龙江韩氏一支字辈:“广学士忠合(守)”。

四川云湖韩氏字辈:“学应辵知金世映兴朝久家承建业传作忠培远泽笃孝绍先贤”。

四川峨眉韩氏字辈:“兴银华登金邦”。

四川宜宾韩氏字辈:“玉登正尔国世泽大文章”。

辽宁大连韩氏字辈:

长派:守志复玉阳邦君道昆冈行建基业永始得仲魁元泰运逢康世昭明正大中英光连美利文化克全功”;

支派:显守有元培国兆兴恒玉树德家芳永振庭会文长业辅膺仁寿增进朝作业敬尊嗣殿立昌复继远明”。

辽宁凤城韩氏字辈:“九士振良全天子喜万年”。

海南文昌韩氏字辈:“卿废甫心良言可山问济芳训剑敏迫时德腾素循以翼准丰元光畴定衍禧绪敦裕承会庆世永清”。

北宗相州韩氏字辈:“本大宗子孙千载一修寸念门尚中行示以文为工其力作曰惟善卜兆方长”。

重庆潼南韩氏字辈:“一二三士元明常继今永昌盛远洪中德开治道景芳绍祖荣仁志尚维合本善一通成才思文正连旻茂其高升”。

吉林延吉韩氏字辈:“殿守明先志苦寿乃合汤(学守明先志万世德安康)振德秀福永万”。

陕西横山韩氏字辈:“殿维文祖树”。

广东平远韩氏字辈:“政能锡受建奕世”。

甘肃武威韩氏字辈:“廷敬智应兆”。

贵州道真韩氏字辈:“方日之升永坚金石世继忠贞克宏先志”。注:唐穆宗李恒赐予韩愈家族的班派字辈。

紫泥韩氏字辈:“元受祖宗善德福庆昌隆”。

韩氏一支字辈:“兆宪延宝紀庆”。

韩氏一支字辈:“正大光明承先继世”。

韩氏一支字辈:“立志启仁文

韩氏一支字辈:“大井如师学乃立朝庭啓秀兰”。

韩氏一支字辈:“金生明云延长青”。

韩氏一支字辈:“金明永献宝胜传家”。

韩氏一支字辈:“方石之孔永坚金碧世继忠真克红先志”。

韩氏一支字辈:“从有应成忠孝远继仲维尚诗书长”。

韩氏一支字辈:“士金(师)云少乃”。

韩氏一支字辈:“增志维大有方正兆宜传本培同兴立庆启茂竣炎”。

韩氏一支字辈:“富贵永国明丕忠锡(世)云广德”。

韩氏一支字辈:“湘兆新安帮定国”。

韩氏一支字辈:“涿玉书荣光建业梦正怡”。

韩氏一支字辈:“清奇鼎应孟朝廷世德作求天必佑”。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07:2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韩氏的家谱文献 -- 山西汾阳韩氏支谱一册,(清)韩诊敬重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福荫堂校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汾阳韩氏支谱四卷,(清)韩镇岳等纂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恭寿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洪洞韩氏家谱两卷,(明)韩景伶编,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洪洞韩氏家谱,(明)韩文等纂修,(清)韩殿魁等续修,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洪洞韩氏重修宗谱两卷,(清)韩有庆等纂修,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海松江韩氏支谱两卷,(清)韩文衍重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海松江韩氏文若公支宗谱,(民国)韩绮章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抄杂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扬州韩氏支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八(公元1892年)年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延令韩氏族谱八卷,(清)韩长贵等重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润州韩氏家乘三卷,(清)韩复纂修,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继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镇江韩氏宗谱两卷,(清)韩有和主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广德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金陵韩氏族谱录一册,(清)韩印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润州大沙韩氏宗谱两卷,著者待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广德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毗陵韩氏宗谱,著者待考,原道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金埴韩氏家乘十二卷,(清)韩树榀重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锡山韩氏宗谱二十卷,(民国)韩念祖等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春晖韩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清)韩勰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昼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云东韩氏家谱五卷,(清)韩奕辑,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晋阳韩氏世谱一册,(清)韩学韩等辑,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杭州韩氏家谱三册,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义桥韩氏家谱十卷,(清)韩乃建重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义桥韩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民国)韩拜旒接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南韩氏续修宗谱四十卷,末一卷,(清)韩家坤主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重修,昼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南韩氏家谱六十八卷,(清)韩殿扬等增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昼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一都韩氏家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韩沛金等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昼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宁波相韩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昼锦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宁波韩氏宗谱六册,(民国)周颂清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昼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余姚韩氏东岙支宗谱七卷,(清)韩明和修,韩明盛纂,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北咸安韩氏宗谱十六卷,(民国)韩叔金等主修,韩思溶纂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大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东羊山韩氏重编宗谱四册,(民国)韩迪周、韩百年重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昼锦堂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迁东阳高阳韩氏宗谱六卷,(民国)葛树棠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徽徽州韩氏宗谱一册,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河南黟北南阳韩氏宗谱一册,著者待考,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河南南阳郡韩氏族谱,(清)韩家相等纂,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袁郡韩祠主谱三卷,(清)韩修五纂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袁郡韩祠主谱三卷,(清)韩文蔚等纂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韩焕先祠主谱四卷,(清)韩毓淇等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韩焕先祠丁享谱四卷,(清)韩毓淇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韩氏世谱一册,(清)韩文祯等纂修,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韩氏族谱一册,著者待考,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韩氏族谱一册,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韩氏荣公支谱三册,(清)韩联俊纂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韩氏族谱一册,著者待考,清朝时期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东淄川韩氏世谱四册,(清)韩瀛州等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东淄川韩氏邑乘五卷,首一卷,(民国)韩振铭续辑,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东栖霞韩氏谱书,(清)韩元英纂,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东临沭韩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北武汉韩氏宗谱,(清)韩洪蔗、韩国海总理兼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韩氏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西花山韩氏宗谱,(民国)韩继海等采辑,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昼锦堂阖族同刊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北武汉新洲韩氏宗谱,(民国)韩溶等续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韩氏南渡支谱三册,(清)韩学志撰,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云湖韩氏四修族谱十九卷,首一卷,(清)韩朝瀛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长沙韩氏支谱十二册,(清)韩文龙等纂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长沙韩氏支谱六卷,(民国)韩开锡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紫泥韩氏族谱一册,(清)韩勉兹编,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宣汉韩氏宗谱一卷,(民国)韩艳如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重庆合州南阳郡韩氏支谱一卷,(民国)韩氏宗祠编,民国时期十四世裔孙忠槐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甘肃礼县韩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手写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甘肃庄浪韩氏世系源流四卷,(民国)唐维翰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韩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韩寰康等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昼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韩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韩国霖等纂辑,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有怀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韩氏族谱四册,(明)韩士鳌纂辑,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兴国韩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韩进春主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潭云湖韩氏四修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民国)韩朝瀛主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洪洞韩氏家谱,(明)韩景伶编,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山西洪洞韩聋氏家谱不分卷,(明)韩文等纂修,(清)韩殿魁等续修,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山西洪洞韩氏重修家谱两卷,(清)韩有庆等修,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上海松江韩氏支谱两卷,(清)韩文衍重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

上海松江韩氏文若公支宗谱,(民国)韩绮章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抄杂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注:与《松江韩氏支谱》合册。

江苏扬州韩氏支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江苏泰兴延令韩氏族谱八卷,(清)韩长贵等重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镇江润州韩氏家乘三卷,(清)韩复纂修,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继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镇江韩氏宗谱两卷,(清)韩有和主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广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苏州云东韩氏家谱五卷,(清)韩奕辑,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

江苏太仓晋阳韩氏世谱,(清)韩学韩等辑,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杭州韩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

浙江萧山义桥韩氏家谱十卷,(清)韩乃建重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萧山义桥韩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民国)韩拜旒接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湘南韩氏续修宗谱四十卷,末一卷,(清)韩家坤主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重修书锦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萧山湘南韩氏宗谱六十八卷,(清)韩殿扬等增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书锦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肃山一都韩氏家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韩沛金、韩嘉茂等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书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

安徽黟县黟北南阳韩氏宗谱,著者待考,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安徽潜山南阳郡韩氏族谱,(清)韩家相、韩麟等纂,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江西宜春袁郡韩祠主谱三卷,(清)韩修五纂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宜春袁郡韩祠主谱三卷,(清)韩文蔚等纂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宜春韩焕先祠主谱四卷,(清)韩毓淇等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国宜舂韩焕先祠丁享谱四卷,(清)韩毓淇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韩氏世谱,(清)韩文祯等纂修,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韩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韩氏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韩氏族谱,(清)韩联俊纂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五卷、第七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韩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北武汉韩氏宗谱,(清)韩拱原、韩国海总理兼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韩氏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武昌花山韩氏宗谱,(民国)韩继海、韩绍亿等采辑,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画锦堂阖族同刊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新洲韩氏宗谱三卷,(民国)韩濬等续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河东乡同心村。

湖南长沙韩氏南渡支谱,末四卷,(清)韩学誌撰,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卷末二~四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云湖韩氏四修族谱十九卷,首一卷,(清)韩朝瀛修,韩承烈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十三卷、第十五~十九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长沙韩氏支谱,(清)韩文龙、韩修纂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韩氏支谱六卷,(民国)韩开锡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广东番禺紫泥韩氏族谱不分卷,(清)韩勉兹编,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浙江萧山湖南韩氏宗谱,(民国)韩培良等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锦堂修木刻活字印本六十八册,缺第三十~三十一卷、第六十四~六十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汾阳韩氏支谱一卷,(清)韩铃敬纂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福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汾阳韩氏支谱四卷,(清)韩镇岳纂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恭寿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韩氏宗谱,(清)韩洪原、韩国海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韩氏支谱十四卷,(清)韩文龙韩修纂修,清同治年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韩氏支谱六卷,(民国)韩开锡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潭万门楼韩氏五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时期五灵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资料有待补充。



3.河北昌黎发现韩愈家谱:

一本在光绪二十三年重修的《韩氏家谱》最近由韩愈39世孙韩英利向新闻界展示。韩英利目前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荒佃庄乡韩家营村的村长。据这本已保存了一百多年的《韩氏家谱》载,韩氏家谱于明崇祯皇帝十五年仲秋已是第五次重修,至清康熙五十七年,清嘉庆十八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又三次重修。

《韩氏家谱》中提到,韩愈之祖为后魏尚书令韩茂,韩茂之子韩均从河南颖川徙居北平之昌黎,为昌黎韩氏之始祖。韩均官居定州刺史,韩均之子韩俊官居雅州都督,韩俊之子韩仁泰官居曹州司马,韩仁泰之子韩睿素官居桂州长史,韩睿素之子韩仲卿官居秘书郎赠尚书左仆射。韩仲卿生有三子,第三子即是后来成了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的韩愈。

《韩氏家谱》记载了韩愈以下的宗子世表,至光绪二十三年已是三十四代。

据展示《韩氏家谱》的韩英利先生讲,这个家谱原系韩愈嫡裔三十六世孙韩寿堂所保存。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韩寿堂亲手将家谱从废墟中抢救出来。



4.陕西发现韩信韩愈同宗的宗谱:

一部记载了韩氏起源、崛起及表明西汉名将韩信与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为同宗的《韩氏宗谱》,新近在陕西省城固县原公镇西坝村的韩家巷被发现。

这部《韩氏宗谱》是年六十岁的韩氏后裔韩安发保存的祖传之物,系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所镌木刻印谱,共两册。其中记载:“韩氏本姬姓之苗裔,周襄王时,有食采于韩者,因以为姓焉…起世为晋卿,确有可考六传。而与赵、魏二家三分晋地,化家为国,其傍支之子抱其宗谱以奔楚,两传而生(韩)信。(韩)信有雄才大略,文武足备,为古今名将。始因家贫而投霸王项(羽),仅授以执戟郎官,不能大用,故弃楚而就汉,佐高祖,平定天下,爵封淮阴侯…起其子后移居西蜀,相传六十世复迁河南,到唐朝宗时,而文公生焉。文公名(韩)愈,字退之。宪宗攫为太尉,爵封昌黎伯,以文学著称…起后五十世,又迁居于安徽奉阳生(韩)成。”

从这部家谱中得知,韩成的儿子韩政迁居关中高陵县南乡上,其子为世袭金带指挥、受命镇守汉中阳平关总兵的韩国栋,与元兵作战逝世于战场。韩国栋之子武显侯韩奠邦率子韩镇、韩熔扶柩到城固北乡原公安葬,韩氏家族便迁居于此,形成了韩家巷自然村。

韩家巷由上百个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古建筑院落组成,目前仍集中居住着韩氏后代两千三百多人。村子中部有气势恢宏、雕梁画柱的“韩公祠”,占地约五亩,为三进老院,共有正房十六间,侧房八间,照壁、牌楼各一座,东有“华佗堂”,西有“祖师厅”。清明节前,韩氏后裔们还自发集资捐款上万元,对韩公祠部分损坏之处进行了修缮。

据多次到韩家巷实地考察的汉中市文物部门介绍,《韩氏宗谱》记载年代跨度长达两千多年,分段撰谱留下的时间、空间,在衔接上有待更多的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05:2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韩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颖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南北朝时期东魏朝武定年间(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颖阴(今河南许昌),北齐则改为长社县。隋朝初期曾废黜颖川郡。唐朝时期复改为长社,后又曾改许州为颖川郡。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昌黎郡:昌黎郡是在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时期逐渐形成的。自三国曹魏于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设置辽东属国,后改为昌黎郡,辖境相当于今辽宁辽河以西大凌河中下游及小凌河流域地区。至隋朝初期,以昌黎(今辽宁义县)为中心,在辽河以西设有昌黎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一带。隋、唐两朝在卢龙县境内。大辽国时期置广宁县,为营州治所。大金国时期为昌黎县。



2.堂号:

颍川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昌黎堂:以望立堂。唐朝大文学家韩愈,河北昌黎人。他一生从事古文运动,反对骈体文的华而不实,主张恢复秦,汉朝的散文体。历史上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泣杖堂:汉朝时候,韩伯愈最孝。一次他犯了过,母亲用拐杖打他,他的眼泪像下雨一样掉下来。母亲很奇怪地问:“我过去打你,你都是欢欢喜喜地接受,今天为什么掉泪呢?”伯愈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对母亲说:“娘呀!过去您打得疼,我知道母亲建康有力,所以喜欢;今天杖落在我身上,我一点儿感不到疼了,我知道母亲体力衰弱了,所以难过得掉泪。”

画锦堂:资料有待补充。

荣归堂:资料有待补充。

荣事堂:资料有待补充。

书锦堂:资料有待补充。

继锦堂:资料有待补充。

福荫堂:资料有待补充。

恭寿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翕和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02:1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韩氏的迁徙分布 -- 韩氏是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人口约九百三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8%左右。

韩氏最初得姓是在今陕西韩城,韩氏的繁衍发展主要有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三个时期。

1.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韩氏最主要的发展时期。自三家分晋之后,韩国建都于平阳,韩景侯时,迁都于阳翟,至韩哀侯时,又迁都于新郑。韩国的多次迁都,使韩氏迅速繁衍,也使得韩氏在河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至后来韩氏迅速成为当地的一大望族,并且成为韩氏历史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两汉时期韩氏的两大郡望已经形成。与此同时,已有韩氏迁居江苏。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中原多年战乱,小国林立,韩氏从河南等地大举南迁。

3.隋、唐时期:

唐宪宗时,韩愈被贬潮州刺史,为韩氏入广东最早者。唐末已有韩氏迁至福建。

韩氏的发展、流布,从春秋战国的迁地、徙都、拓展,经颍昌黎、南阳、相州、越城各个世系,到南宋以后,就几乎逐渐遍及全国。其中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等地的韩氏,多为韩世忠的支系子孙。

4.两宋时期:

南宋末,曾于建炎南渡至浙江的韩氏后裔御前大将军韩先,扈驾南下,由浙江人福建,由福建而广东平远县.南宋时,番禺古塌韩氏,南渡之后,先是居于浙江会稽,相传韩世卿谪广南后,即居于南雄珠玑巷。后来他的孙子韩振宗(一说韩洪泽)又由南雄徙广州番禺。

从南宋起,经元、明而至清,韩氏在江南的流布,范围越来越广,支系越来越多,人数越来越众。

湖南湘潭云湖韩氏,为当地望族。其祖自明朝由安徽徙江西,后由江西徙湖南星沙(今湖南长沙),再由星沙徙云湖。

江苏苏州韩氏,是韩琦十二世孙由安徽凤阳迁往苏州的,后又有一支由苏州迁海安(今江苏海安)。另外,苏州韩氏还有一支是由浙江柘林山头迁入的。

自南宋以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都是韩氏迁居生息之地。每迁徙一次,就开拓一地,流布一方。四川、广西、台湾省等省,先后也有韩氏迁入。

韩氏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

5.迁流海外:

韩氏的流布在海外亦有流布发展,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英国、新加坡、越南、古巴、法国、美国、瑞士等。他们祖孙相继,侨居国外,艰苦创业,不仅为所在该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为中国,为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传播中华文化,为增进与各有关国家的友谊,也都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在海外韩氏中,各有关国家都出现了一批事业突出、成绩显著、为该国或为当地所认可的代表性人物。

6.潮汕、台湾省韩氏同系韩愈裔孙:

韩清奇,福建莆田人,元末明初为避战乱由福建莆田迁居于潮州府揭邑之霖田(今揭西河婆)。据揭阳《韩氏族谱》记载,韩清奇的远祖是唐朝末年卜居于福建沙县的兵部侍郎韩。

韩致光(公元842~923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韩官拜左谏议大夫,迁中书舍人。乾宁三年(公元897年)任兵部侍郎。后为避迫害而占籍福建沙县,成为福建韩氏的始祖。按江苏《锡山韩氏宗谱》,韩乃是韩愈的五世孙。韩愈生韩昶,韩昶生韩绾,韩绾生韩亘,韩亘生韩。

由此看来,韩清奇是韩愈的后世裔孙。据韩思道编撰,刊于1973年的《韩氏家乘考》,祖籍河南孟县(韩愈家乡)的韩氏“清“字辈中,有韩清濂,韩清溪。后来两人皆南下迁徙卜居台湾省。这说明,河南孟县的韩氏辈序与由福建莆田迁潮的韩氏辈序相吻合。从而可以看出,福建莆田的韩氏是由河南孟县的韩氏辗转迁徙而来的。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了韩清奇(福建莆田人)是韩愈(河北昌黎人)的后裔。自韩清奇占籍潮汕之后,韩氏便在潮汕地区蕃衍迁播。

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韩清奇裔孙韩见渠由揭邑霖田到黄陇都松柏蓝村设私塾授学徒,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其家眷最后卜居于潮阳黄陇都潘岱(今广东汕头红场镇潘岱);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韩见渠第六代裔孙韩振灏由潘岱迁居于黄陇都刘厝庵(今广东汕头仙城镇刘厝);今台湾省的桃园、八德等地的韩氏也是韩清奇的后裔。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另一支韩氏也由福建莆田迁徙入潮,其开基祖为韩镇翁,韩镇翁最先卜居于潮阳峡山都长厝村(今广东汕头沙陇镇),清初迁界,韩镇翁裔孙被迫迁徙各地。今仙城镇新湖村、五石及仙城,潮州彩塘,普宁咸寮,惠来点埔、里行、神泉及陆丰碣石国头及湖东,皆系韩镇翁之后。潮汕人口约两万移居港台等地超三万。

潮汕韩氏人口不到两万。揭阳约一万,主要集中于揭西河婆,惠来点埔、里行及普宁咸寮;汕头约五千余人,主要集中在潮阳仙城镇新湖,五石及刘厝,红场镇的潘岱,陈店镇的定安及海门镇的城北、北新;潮州约两千余人,主要集中在潮安彩塘;此外,旅居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地的潮汕籍韩氏约三万多人。

跟帖时间 2010-02-08 19:59:3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韩氏的各支始祖 -- 1.韩氏三祖:

⑴.远古始祖:

韩浞(亦作寒浞),夏朝伯明氏之子,今山东潍坊东北人。曾杀羿代夏,立为帝。因为在姬周之前,所以是韩氏的远古始祖。他是现存所有先秦古籍中记载最早的韩氏人。

⑵.血缘祖先:

周武王有个幼子叫唐叔虞,是周朝晋国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韩氏的血缘祖先。周武王逝世后,成王年幼,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把唐封给了叔虞。

⑶.受姓始祖:

叔虞的儿子名燮,燮自唐徙居晋水旁,就改称晋侯。燮生武侯,名宁旅,为三世。武侯生成侯,名服人,为四世。成侯生厉侯,名福,为五世。厉侯生靖后,名宜臼,为六世。靖侯生厘侯,名司徒,为七世。厘侯生献侯,名籍,为八世。献侯生穆侯,名费王,为九世。穆侯生成师,封于曲沃,是为桓叔,为十世。成师之子万,即韩武子,为韩氏受姓始祖。



2.源于韩氏的变姓:

⑴.韩氏:

韩氏除“韩氏”以外,据《通志·氏族略》中记载,韩氏中还有以国爵为氏的,如“韩侯氏”;有以名字为氏的,如“韩婴氏”、“韩言氏”、“韩厥氏”、“韩籍氏、“韩褐氏”。

⑵.韩侯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侯氏:周宣王时,韩侯支孙氏焉。

《元和姓纂》韩侯氏:周宣王锡命韩侯,支孙氏焉。

《姓镐》韩侯氏:《韩诗外传》云,周宣王大夫韩侯子有贤德。

⑶.韩婴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婴氏:姬姓。《姓纂》云,晋韩宣子元孙也,为韩婴氏。

《元和姓纂》韩婴氏:晋韩宣子子孙韩婴,云韩婴氏。

《姓氏寻源》韩婴氏:《潜夫论》云,韩桓叔之后有韩婴氏。郑夹漈云,《世谱》韩宣子元孙无名婴者,惟韩宣王太子名婴。汉韩王信之子名婴,为襄城侯。或其后世以为氏。

⑷.韩言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言氏:姬姓。《世本》晋韩厥生无忌,无忌生襄,襄生子鱼,为韩言氏。

《元和姓纂》韩言氏:《世本》晋韩厥生无忌,无忌生襄,襄生鲁,为韩言氏。

《姓(角崔商)》韩言氏:《左传类解》云,晋大夫韩子鱼之后为韩言氏。

《姓氏寻源》韩言氏:“《姓纂》“鱼”作“鲁”,讹。《潜夫论》云,韩桓叔之后有韩言氏。

⑸.韩厥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厥氏:姬姓。韩献子厥支孙氏焉。

《姓氏寻源》韩厥氏:《姓纂》云,韩献子厥支孙以为氏。一引作韩献氏,讹。有斡献氏出于宋,无韩献氏。

⑹.韩籍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籍氏:姬姓。晋韩起之子籍,字叔禽,为韩籍氏。

《元和姓纂》韩籍氏:晋韩起子籍,字叔禽,为韩籍氏。《姓(角崔商)》、《姓氏寻源》并引。

⑺.韩褐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褐氏:姬姓。《英贤传》云,晋韩厥之后韩子云,赵肃侯大夫有韩褐胥居。

《古今姓氏书辨证》韩褐氏:《英贤传》日,韩厥后,赵肃侯大夫有韩褐胥居,《姓腮》与《姓氏寻源》并同。

⑻.韩余氏:

《通志·氏族略第六》韩余氏:韩余氏者,韩氏余子之族也。《古今姓氏书辨证》韩余氏:《世本》韩宣子余子之后氏焉。谨按《春秋》,晋成公宦卿之余子以为余氏。盖嫡子之母弟,官子韩起也。

《姓(角崔商)》韩余氏:《姓考》云,晋卿韩宣子之后有名余子者,奔齐为韩余氏。《路史》云,韩信子(应为韩王信)亡人匈奴,景帝时,子颓当亦来降,余在匈奴者为韩余氏。

《姓氏寻源》韩余氏:《路史》其说与《世本》异,疑非是。

⑼.韩献氏:

《元和姓纂》韩献氏:晋韩献子,支孙因氏焉。

⑽.韩信氏:

《姓(角崔商)》韩信氏:出《姓纂》。

《姓氏寻源》韩信氏:《姓纂》云,韩王信之后有韩信氏。

⑾.公族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上平声一东:公族氏,东汉《郭泰传》有公族进阶,其先出自晋公族大夫之后。春秋时期,骊姬乱晋,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元公族。及成公自周归,晋始宦卿之嫡子,以鞅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其后遂有以官为氏者。

《姓(角崔商)》公族氏:《姓源》云;韩无忌为公族大夫,称公族穆子,后因氏。又夷姓,后魏独孤部有公族氏。

《姓氏寻源》公族氏:《风俗通》云,晋成公立嫡子为公族大夫,韩无忌号公族穆子,后以为氏。《潜夫论》云,韩桓叔之后有公族氏。

⑿.平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平氏:姬姓,韩哀侯少子姥,食采平邑,因以为氏。秦国灭掉韩国,徙下邑。汉有臣相平当,生晏,司徒。北齐有平筌,望出河内、燕郡。

《路史》:韩哀侯少子姥,食采平邑,后以为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平氏:出韩侯少子姥,食采平邑。秦国灭掉韩国,因徙下邑,氏焉。

《姓(角崔商)》平氏:《氏族大全》云,韩哀侯少子采邑,因氏。《集韵》云,齐相晏平仲之后。《千家姓》云,河内族,北齐有平桓。

经何光岳先生考证,他认为:“韩之平邑,在乎阳,今山西临汾市。为韩哀侯少子姥所封,则平出于姬姓之韩后无疑。”

⒀.横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横氏:《风俗通》云,韩公子咸,号横阳君,子孙氏焉。

《姓(角崔商)》平声升三庚:横氏,《风俗通》云,韩王子咸,号横阳君,因氏。《千家姓》云,颍川族。《吕氏春秋》横革佐禹。

《姓氏寻源》横氏:《荀子·成相篇》横革佐禹。亦见《吕氏春秋》。横姓宜始此。《路史》云,刘后有横氏,韩万后有横氏。《战国策》楚知横门君之善用兵,后必有为氏者。

⒁.侠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侠氏:即荚氏,音荚。韩侠累之后。《急就章》有侠却敌。

《古今姓氏书辨证》人声三十帖:侠氏,韩相侠累之后。《急就篇》有侠却敌。

《姓(角崔商)》侠氏:《姓纂》云,韩相侠累之后。《姓源》云,《汉书·功臣表》有侠侯,后以封为氏。《千家姓》云,平阳族。

《姓氏寻源》侠氏:《史记》侠累。高诱云,韩傀侠累也。《战国策》名傀累,一云即荚氏,音荚。《路史》云,汉(夹鸟)侯国后有侠氏。

⒂.蔺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蔺氏:姬姓,韩厥玄孙曰康,仕赵,食采于蔺,因氏焉。

《元和姓纂》蔺氏:韩厥玄孙康食采于蔺,因氏焉。裔孙相如,为赵上卿。

《古今姓氏书辨证》去声升一震:蔺,今望出中山、华阴。出自姬姓,晋穆侯之子成师,封邑于韩,裔孙韩献子厥,厥玄孙康,食采于蔺,因氏焉。

跟帖时间 2010-02-08 19:56:2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