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5-12 20:52:35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14518 跟帖次数 8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

据史书记载,周朝初年周武王姬发大封诸侯时,将先圣的后代中一部分夏禹的姒姓子孙封于谭(今山东章丘),建立了谭国,为子爵,因此称谭子。

谭子是帝禹的后代,因为大禹姓姒,所以有人称谭氏“系出姒氏”。明朝时期的大儒苏平仲曾编纂了一部《谭氏家谱》,他在谱序中写道:“谭本姒姓,子爵。”帝禹,就是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因治水而立功的大禹。而大禹“姒姓”的由来,是因为大禹的母亲修已“吞薏苡而生禹”。

薏苡,是一种草本植物,当时被视为仙草,具有药用价值,远古时期就被人们发现。薏苡又称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回回米、米仁、六谷子等,后来是常用的中药,又是一种人们普遍、常吃的食物。薏苡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又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传说,大禹便因此取“苡”的一部分与“女”合为“姒”姓。大禹是鲧的儿子,鲧的父亲是颛顼,祖父是昌意,曾祖父是黄帝。姒姓夏王朝灭于子姓商汤,商王朝则灭于姬姓周族。

由于谭子国一直就不怎么强盛,不久即沦为姜姓齐国的附庸国。到了春秋初年,齐桓公姜小白称霸诸侯,干脆就吞并了谭国。

史书中关于谭氏的记载最早见于史籍《左传·鲁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在典籍《诗经》中也有类似记载:“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诗中的谭公就是指谭国的诸王孙。

当年的谭国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平陵县西南,齐桓公灭谭国的原因是谭国失礼于齐国。据说,齐桓公出师经过谭国,谭国君主谭子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敬和礼仪,后来齐桓公班师回国后,其他的诸侯小国都来祝贺,谭子又没派使者前往祝贺。于是在周庄王姬佗十三年(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84年)冬天,齐桓公以“谭子不敬”为理由灭掉了谭国。实际上,春秋初期正是诸侯开始逐鹿中原之时,齐桓公灭谭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霸主地位。

谭国灭亡后,国君谭子逃奔到了莒国(今山东莒县),留在故地的后裔子孙为了纪念故国,遂以国名为姓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谭氏族人尊奉大禹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籍谈,属于避难以先祖名字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晋大夫籍谈之后有谭姓。”

“籍”,本义是指国政典籍、文献、史册等。籍氏,就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专职负责掌管王朝的典籍,除了在周王室有籍氏以外,周王朝亦在各个诸侯国皆有派驻该类官吏,如同现今的中央档案馆馆长以及各省派员,时称“董督”,即诸侯下的大政太史官。

在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姬伯厣(公孙伯厣、孙伯厣)曾任籍氏之官。姬伯厣就是周王室贵族中派驻晋国的籍氏,他知识渊博,学问很好,受时人尊敬。在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籍氏、董氏,后来被周景王姬贵斥责为“数典忘祖”的晋国大夫籍谈,即是姬伯厣的后代。

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亦多有自设籍氏之官,除了晋国,在齐国、鲁国、卫国、秦国、楚国、宋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以及到战国时期的韩国、魏国、赵国和其他小诸侯国,也都有以籍氏官,该姓之源繁复,不可一论。

在春秋时期的周景王姬贵十四年(公元前531年),晋昭公姬夷以大夫荀跞和籍谈为使节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设宴款待这二人。

在宴席中,大家所用的酒具是从鲁国进贡的,周景王于是顺嘴向晋国使臣问起:“各诸侯国都会进贡一些物品给王室,为什么独独晋国没有呢?”

籍谈当即回答:“每个诸侯国都曾领受王室的赠予,所以应当进献宝贵的器物回馈王室的恩典。但由于我们晋国地处深山边塞,与王室距离遥远,王恩根本就无从顾及。而我们又穷于应付戎狄,哪里有什么东西可用来贡献呢?”

周景王听了很不高兴,于是便逐一细数了从晋国先祖开始,周王室历来赠予晋国的种种赏赐,然后责问籍谈:“你的先人就是专门负责掌管国家典籍的,为什么你会忘了这些史实呢?”

籍谈听了以后,满脸通红,无话可说。

待荀跞与籍谈离开后,周景王评论籍谈说道:“我看像籍谈这么忘本的人,后代子孙应该不会有什么出息吧!他竟然会列举一堆典故来评论事情,却反而将自己祖先掌管典籍这件事给忘了!”

后来,“数典忘祖”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专门用来比喻一个人忘本。

至秦朝末期,籍氏族人中有一位著名的籍镶在西楚霸王属下为大将,他为了避项籍(字羽,史书多称项羽)的名讳,便改姓为席氏,其后传下席氏一族;亦有籍氏族人避讳以先祖籍谈之名改姓谈氏、以及谐音字谭氏者。

后来项羽战败自杀于乌江,籍氏族人不用改姓避讳了,于是有一部分恢复了族姓籍氏,但仍有人沿袭了谭氏、席氏、谈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瑶族,出自瑶族始祖盘瓠,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瓠之后,望出弘农。史籍《姓谱》记载的“巴南大姓有谭氏”,在《万姓统谱》中也有记载:“巴南大姓有谭氏,碌瓠之后,望出弘农。”望出弘农的意思是指谭氏的望族居住在弘农郡,弘农郡即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流、丹江流域的地区。碌瓠也可写为盘瓠,又称盘王,是流传于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区瑶、畲、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英雄祖神。

在史籍《后汉书·南蛮传》中有关盘瓠的记载,高辛氏糠是黄帝的曾孙,十五岁的时候因辅佐颛顼而建立了很大的功业,被封为诸侯,都城在高辛。后来他遭遇一吴姓将军的侵扰,为此招募天下人,说谁能将吴将军的头斩下来献给他,他就把女儿嫁给他。

当时,糠喂有一条名叫盘瓠的狗,身上长着五颜六色的毛。盘瓠听到后,竟出其不意地将吴将军的头叼了回来并放到糠的帐下。在众目睽睽之下,糠没有办法,只好让盘瓠带走女儿。

盘瓠带着公主来到南方一座大山的石室里,晃身变成了一位英俊威武的青年,公主大喜。后来公主生了十二个孩子——六男六女,盘瓠和他的妻子、孩子们,世世代代在该地繁衍生息,便发展成了被史书称为“蛮”的少数民族。

这个传说虽然有些神奇,却在诸多史籍如《山海经》、《搜神记》、《淮南子》、《水经注》等中都有描述。根据瑶族人的传说,盘瓠的后代主要有十二个姓氏,分别是:盘、目瞫、包瞫、黄、李、邓、周、赵、唐、雷、冯、胡。其中的晖氏家族,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变化为覃、谭、潭三姓,晖姓反而消失了。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盤瓠之后,盘、冉、谭、巴、李、田为巴南六姓。”

近代考古学表明,神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信性,是口传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学者认为,至于盘瓠是人还是是犬,亦或只是一图腾象征,且不必深究,但关于他的神话传说,至少证明了在中国南方确实有谭氏的另两个源头。还有学者曾对盘瓠居住的“南山”加以考证,认为“南山”即为辰州卢溪县西的武山,也就是今湖南省泸溪县境内,属湘西地区。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塔塔儿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世仇部族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塔塔儿部被成吉思汗剿灭后,一部分族人迁入辽东地区,分别融入满族、鄂伦春族,满语为Tat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谭氏、戴氏等。

⑵.蒙古族坦开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nkai Hala。请中叶以后所冠汉姓皆为谭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景颇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景颇族谭氏,源出景颇族中的勒羊氏部落,后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字单姓谭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谭木查氏,亦称穆察氏,满语为Muca Hala,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谭氏、穆氏等。

⑵.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特别多”,是满族著姓之一,人口众多,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部)、马察(今吉林浑江西南部)、占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兰州皋兰)、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沈阳市西北石佛寺)、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区等地,所冠汉姓为谭氏、唐氏、舒氏、劳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谭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谭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大禹、谭子、籍谈、盘瓠。

谭氏的历史名人(二) -- 谭天度:(公元1893~1999年),广东高明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员优秀党员。

谭天度在1920年参加革命,是中共“一大”期间的党员,还是一位世纪老人。

大革命时期,谭天度曾经同周恩来、陈延年、彭湃、邓中夏、苏兆征等同志并肩战斗,参加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他曾引导一大批优秀青年走向革命道路,其中就有著名的革命烈士——陈铁军。

大革命失败后,谭天度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任政治保卫处秘书,为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后来,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谭天度活动于香港、上海等地,坚持地下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他是广东省委的机关刊物《新华南》半月刊的主编,同时任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并参加了抗日武装斗争,先后任中共惠阳前线工委书记、东江军政委员会委员、惠阳大队政委、东宝行政督导处主任等职,参与领导并创建了东江抗日民主政权。

解放战争时期,谭天度在香港从事上层统战工作,同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等民主人士密切合作,参与护送大批民主人士北上出席新政协,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1949年5月,谭天度撤离香港,重返东江参加人民解放战争,任粤赣湘边区东江人民行政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谭天度在广东长期从事民族事务和统战工作,先后任西江专员,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华侨投资公司董事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省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党组成员等职务,为广东的民族工作、统战工作和其他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9年5月30日,谭天度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一百零七岁,是中国共产党至目前为止年龄最大的党员。



谭 政:(公元1907~1988年),原名谭世铭;湖南湘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将。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团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军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红十二军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第三政委兼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南局第一副书记,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华南军区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中央军委常委、顾问,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监委副书记。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8年11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谭甫仁:(公元1910~1970年),广东仁化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士兵委员会干事,红十二军连政治委员,第六八七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七团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三旅政治委员,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七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满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军政治委员,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三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政治委员,昆明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0年12月18日因飞机失事在昆明殉职,终年六十岁。



谭希林:(公元1908~1970年),湖南长沙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黄埔军校,1927年毕业。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排长,武汉革命政府警卫团排长。参加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特务连连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团副营长、代营长,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校长,红军学校教育长,闽西红军指挥部参谋长,红十二军参谋长兼第三十四师师长,红二十一军参谋长、代军长,军委警卫团团长,南路军临时指挥部司令员,干部团工兵主任,特科学校工兵营营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二师第六旅旅长兼政治委员,津浦路西分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皖北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七师代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七师师长,第四纵队司令员,豫皖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胶东军区代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二军军长,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大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0年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二岁。



谭冠三:(公元1908~1985年),湖南耒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秋收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需处文书,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第一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第三十四师训练队队长,第十二师特务连政治委员,第三十四团政治委员兼特派员,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第三十六团政治委员,红三军第九师第二十五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巡视员,陕甘支队第四大队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俱乐部主任、秘书科长,冀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分区兼第七支队政治委员,南进支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共豫皖苏八地委书记兼分区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藏军区政治委员,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第二书记、监委书记、西藏政协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长,成都军区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5年12月6日因病在成都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谭家述:(公元1909~1987年),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茶陵县农民自卫部部长,县游击队副队长、大队长,第二纵队纵队长,湘东独立第一师第三团团长、师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第二十二师师长,红六军第十八师参谋长,红六军团参谋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教员。1939年赴前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5年回国。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华北军政大学教育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高炮指挥部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军校部部长。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7年8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谭天哲:(公元1912~1998年),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政治部青年干事,红六军团译电员。和王永浚(少将军衔)靠手里的一本明码和一张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一个字一个字地积累编成了部分的敌军密码本,并将收到的敌军电报一个字一个字地猜测,译出敌军新的行动和作战意图的情报,使人民解放军对敌情有所了解,保证人民解放军首长订出行军或作战方案。后任红六军团机要科科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政治指导员,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教导营政治委员,雁北支队政治处主任,第三五九旅特务团政治处主任,南下支队第四大队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鄂北军区第二团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第三十师第九十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卫生部政治委员。参加了著名的东北1947年冬季攻势和平津、宜沙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任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56年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后历任海军厦门水警区政治委员,海军福建基地政治委员,海军学院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8年12月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谭开云:(公元1914~2003年),江西永新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任乡童子团团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乡团支部书记,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八师第二十二团排长、连长,红十四军第三十八师第一团连指导员,少共国际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在一次战斗中与敌拼刺刀,接连撂倒五个敌人,自己多处负伤。长征时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员,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总支书记,陕北独立第三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共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大队大队长,抗大第一分校支队政治委员,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政治部巡视团主任,山东警备第三旅政治委员。为我党人民解放军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在山东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期间,他为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第九师首任政治委员,第九师是原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由地方部队编成的独立旅,进入东北时三千人,编制装备均不健全。后与曾克林部合编为第九师。部队中山东参军老成分占10%,东北参军及俘虏成分占45%。该部队“作战力较弱“,来东北后在长期战斗中锻炼进步甚快,战斗力有很大提高,顽强性较强,有攻坚之经验。后担任辽西军区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东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著名的本溪保卫战、四保临江和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沈阳军区干部部副部长,1958年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政治部工作。1960年因受彭德怀、邓华问题牵连,调任辽宁省军区第三政治委员。1964年任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1973年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为推进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3年10月2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八十九岁。
谭震林:(公元1902~1984年),原名谭喜起;湖南攸县城关镇人。著名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指挥家、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谭震林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城市居民家庭。出生时,父亲给他取名喜起,意即喜从人间升起。母亲胡润秀,秉性善良,勤劳贤淑,宽厚仁慈,乐于助人。她常常带着小喜起接济邻家的一位年过八旬的余婆婆,母亲的善良举动,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911年,谭喜起入私塾学习,两年后,在书纸店当学徒,并广泛阅读了进步书刊,从而接受了革命思想。

斗转星移。十二年后,他的兄弟相继长大,父亲又失业在家,全家陷入了饥寒交迫的深渊。父亲不得不让他的兄弟们外出做工。十二岁的谭震林便被送到一家叫“太成堂”的古书铺里当了学徒。两年里,他在那里没有学到什么手艺。不久,老板病故。他又只身来到茶陵县城的徐文元书纸店,再次当学徒。经过两年的学徒生活,他总算出师了。老板见他为人忠厚,勤学苦干,便留他继续在书纸店里当工人。但是,他是多么想读书啊!可是,书店里的书是要卖钱的,又不能随便翻看,他又买不起。不过,聪明的谭震林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白天,他在老板面前卖力地干活,晚上,待老板一家和同伴们睡熟后,他便偷偷地把书拿回住处,再拿棉被或草席堵了窗子,点上青油灯,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第二天凌晨不等老板起床,他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书放回书架原处,当晚又照样偷偷地取下来继续看完。就这样,他伴着那盏昏暗的煤油灯,如饥似渴地读完了《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洪秀全传》等许多古典小说。他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受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熏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他特别崇尚书中的英雄人物的崇高气节和高贵品质。他也逐渐认识到要想打倒封建王朝,推翻不合理的旧社会,靠个人单枪匹马不行,必须像书中“聚众起事”的英雄一样,团结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茶陵县城有十多家书纸业店铺。老板们不仅压迫工人们,让他们拼命为他做工挣钱,还肆意虐待工人。其中,文苑堂的少老板娘是一个心肠狠毒的泼妇,经常欺凌店里的工人。有一次,这个老板娘竟毫无人性地毒打一位在“文苑堂”干了几十年的五十多岁的老工人,当时这个店里的老板——她的丈夫,还是这个老工人抱大的。可是这个才二十多岁的老板娘,竟然无理打骂这个同她父亲年纪一样大的老工人。谭震林怀着满腔义愤,逐店串连发动全茶陵县城的书纸业工人,一窝蜂拥进了文苑堂,逼着少老板娘当着众人的面向那位老工人赔礼道歉。事后,工人们都交口称赞谭震林有胆量。谭震林谦虚地说:“没有大家一起闹起来,我一个人喊破喉咙,她也只当耳边风。她下跪,是因为我们工人齐了心,她斗不过我们。”

1925年春,徐文元书纸店倒闭停业。他又到了徐博文书纸店当书籍装订工。当时,书纸店的老板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便随意解雇工人,并且多招只给饭吃不给工资的学徒工。他目睹失业工人的悲惨遭遇和书纸店老板们的为富不仁,感到无比愤怒,便发动工人团结起来,同资本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选择了旧历七八月,也正是书纸行业的销售旺季这个有利的时机,发动了全城书纸业工人统一罢工。工人们聚集在商会门口静坐示威。资本家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向工人求情,催促他们快回去上班。这时谭震林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工人长年累月替你们做牛做马,拼命干活,你们都不顾工人死活,任意解雇老工人,让这些不拿工资的徒工替你们卖命。当他们年纪大了,就被你们一脚踢开。试问,你们良知何在?良心何在?”在工人们的压力下,商会头目不得不同工人们达成以下协议:“一,被解雇的工人,从即日起,由原店方收回工作,今后不得再有资方随意解聘雇员的事件发生;二,所有雇员的佣金,一律从本月起在原佣金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成;三,…”工人们终于胜利了。他们也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团结得更紧密了。通过两次领导发动工人起来斗争,谭震林受到了很好的革命锻炼,为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和投身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还是谭震林在徐博文书纸店做活计时,他认识了一个叫余来的小学教员。此人便是中国共产党在攸县的负责人之一。谭震林经常与他在一起,交谈各自的经历和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谭震林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先进的革命道理。他逐步认识到:要改变这个不合理的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既要依靠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共产党来领导,也要依靠劳动人民自己的双手,来向剥削阶级作斗争!1926年4月,在余来的指导下,谭震林着手组织建立了攸县第一个基层工会组织——书纸业工会。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在大革命高潮鼓舞下,谭震林满腔热情,积极组织发动家乡人民支援北伐战争,开展农民运动,解除反动武装。1926年10月12日,谭震林经余来等同志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谭震林怀着更高的革命热情投入到了滚滚革命洪流中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到攸县后,谭震林发动县城万人游行示威。“马日事变"后,由于反动派下令通缉,他不得不奔走长沙、武汉,但仍无法找到党组织,被迫回攸县进行地下革命活动。

1927年冬,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谭震林被推举为茶陵工农政府主席,同时恢复了茶陵工会组织,并任工会主席。面对敌人的猖狂反扑,他领导人民组织纠察队、赤卫队配合工农革命军顽强地抗击敌人的进攻,有力地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以谭震林为主席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在毛泽东领导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建立革命政权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政权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谭震林到井冈山后,组织上选派他去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参加学习。他在这一时期内如饥似渴地学习了军事技术和《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理论,同时他还跟随毛泽东先后参加了对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具有重大意义的遂川战斗、新城战斗,在战斗中经受种种考验。利用战斗间隙,他又深入到古城、茅坪、九龙山、遂川、新城等地发动群众,开展社会调查,摸索武装斗争、群众工作和政权建设的经验,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28年10月,在宁冈茅坪步云山白云寺召开了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朱德、陈毅、谭震林等十九人被选为委员,谭震林被选为特委书记。为了加强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和党的思想队伍建设,谭震林开办了短期训练班,并亲自给学员们上课。另外,他还正确处理了“土客籍关系”,有力地增强了湘赣边界党组织和红军的内部团结。“八月失败"时,土籍豪绅带着反动武装回到了宁冈茅坪,客籍人受害尤为严重。10月,红军回归根据地,这一带客籍人感到出头的日子到了,土、客籍矛盾激化起来。当时谭震林疟疾发作。一天,突然听到屋外有哭喊喧闹声。原来,袁文才所率一个排,都是客籍人,抓捕离茅坪五里路远的茶源村的靖卫队大队长尹其中,尹其中是土籍豪绅,闻讯后逃之夭夭。袁文才部就把尹其中的小老婆和村里的四十多名土籍群众一起抓来,还嚷嚷着要杀掉他们。谭震林问清实情后,给袁文才做说服工作。在谭震林的帮助下,袁文才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不仅很快地给这些土籍人松绑,而且派人护送他们回到了村里,平息了这场土客籍百姓矛盾的风波。从此,土、客籍人逐步加强了团结,在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中,相互支持,共同对敌。他也受到了两族人民衷心的爱戴和尊敬。

在井冈山时期,谭震林到新成立的红四军第四纵队担任政治部主任,毛泽东问他:“第四纵队靠什么起家?”谭震林很风趣地回答:“把政治上坚定、打仗勇敢的人提拔起来,把这方面不合格的人撤下去,四纵队不就有战斗力了吗?”他是这么说的,在实践中也是这么做的。

早在192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是县政府主席,韩伟是警卫排长,负责县政府警卫工作,他俩时常在一起。原来韩伟参加过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叶挺独立团,攻打过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城。谭震林在独立团攻打攸县时,主动为独立团带路送饭,组织架设浮桥,曾受到团领导赞扬。韩伟被谭震林那种谦虚认真的态度所感动,越发尊重谭震林,而谭震林也非常信任韩伟,他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1929年,由于红四军在一次战斗中失利,前委机关和军领导险遭不幸,为加强前委的保卫工作,毛泽东亲自指派谭震林组建主要负责警卫工作的混成大队,并兼任大队党代表,谭震林立即举荐韩伟担任该大队副大队长。1930年,谭震林担任红十二军政委,不久,就把韩伟从团长提拔到师长,1931年底,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指令韩伟代表红十二军指战员从朱德手中接过绣有“沉着杀敌”四个大字的军旗,可见谭震林对韩伟的信任程度。1932年成立福建军区,谭震林先是担任军区政委,后又改任司令员兼政委,不久,把韩伟提升为军区参谋长。在短短四年时间里,韩伟连升三级。

红军主力长征后,谭震林领导留在闽西的红军开始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他到郎车组织领导岩南漳边区人民开展游击战争,当时,陈戊己刚入党,本来准备跟队伍上前线的,谭震林到郎车后,时常叫他去办一些事情,每次他都圆满地完成任务,得到了谭震林的信任。当郎车需要选一名共产党员的交通员时,就把陈戊己留在地方担任了交通员。刚开始陈戊己想不通,认为在后方不能打敌人,报不了家仇国恨。谭震林发现陈戊己的情绪后,主动又严肃地对他说:“党的交通员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一定要是共产党员来当。戊己同志,党组织选拔交通员是经过严格考察和审查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作党的交通员需要根子正,出身好,思想觉悟高,立场坚定,对党对革命事业忠诚,不怕艰难困苦,不怕个人牺牲。做到人在文件在,宁可牺牲自己,决不能让文件落到敌人手里。即使被敌人捕住,刀子按在你的脖子上,也得死死保住党的机密。要懂得党的交通员肩负重任,党的机密就是党和红军的生命,关系到革命事业和战斗的成败。干交通员工作,非同小可啊!干这项工作是非常光荣的,也是非常艰苦的,是要随时准备牺牲的呵!”听着听着,陈戊己被深深地打动了,也受到很大的教育,连连点头,斩钉截铁地说:“请首长放心,我陈戊己不是河边柳墙头草,决不辜负党的期望。请首长看我的行动吧!”临走时,谭震林站起来紧紧地握着陈戊己的双手,情深谊长地说:“好同志,你是共产党员,要听从党的安排,眼下组织需要你,你暂时不到前线去,要安心留下来当交通员,这是党对你的信任,我们相信你会想通的!”以后,谭震林又多次找陈戊己谈心,鼓励他好好学习,并告诉他怎么才能当好交通员,笑着对他说:“一个好的交通员不但要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好,对党对革命事业有一颗赤诚的心,还要有机警勇敢的精神,临机应变的本事,妥善处理危机的能力。”从此,陈戊己始终牢记谭震林的教导,不管是送情报,还是做其他工作,都出色完成任务,没有辜负谭震林的期望。

1931年,蒋中正不甘心一、二次“围剿”惨败的命运,亲任“总司令”又发动了第三次更大规模的“围剿”。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谭震林和罗炳辉等同志带领红十二军积极发动群众,筹集经费,准备有力地打击来犯之敌。面对强敌,谭震林、罗炳辉等人为了诱惑敌人,率领部队行动时,走走停停,与敌人若即若离。白天,谭震林命令部队打着旗子,拉开距离,一个连拉成一个营的架势。到尘土多的地方,战士们故意跳跃前进,荡起尘土满天飞扬。敌人的飞机从空中俯望,见到处尘土飞扬,红旗招展,以为人民解放军有千军万马在行动。飞机盘旋几圈后就飞走了,战士们风趣地说:“敌人帮助我们送假情报去了!”谭震林高兴地说:“好呵,正愁蒋中正看不见哩,他倒派来了义务宣传员。”为了更巧妙地迷惑敌人,谭震林和罗炳辉还给敌人设下更多的圈套:在红军行动的道路上,每遇岔路口,都用石灰画上箭头,写上“三军团由此前进”、“四军团由此向北”、“××军往××处”等字样。在显眼的地方,还写下留言:“某某同志速到×处找××,有要事相商。”敌人就这样被人民解放军拖着东奔西突,折腾得士气沮丧,军无斗志,正如后来蒋中正手下的一个参谋长供认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哪里还有力量向红军进攻?而两广军阀眼见蒋军主力深陷中央苏区,便趁机向湖南衡阳进兵,使蒋中正感到了新的威胁。万般无奈中,蒋中正只得下令结束“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主力被迫长征,谭震林与陈谭秋、邓子恢一道,受命留在福建领导革命斗争,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斗争岁月。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有些干部和战士不理解我党的对蒋政策,开始不满起来:为什么不杀了蒋中正为牺牲的同志报仇?为了稳定战士们的情绪,谭震林及时召开会议向大家讲明了我党对蒋政策的理由,使大家茅塞顿开。同时面对顽固派的卑劣行径,谭震林及其他的同志有力地贯彻了党中央的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同他们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斗争,终于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闽南得以基本实现。

为了抗日大计,谭震林率部驰骋疆场,血战繁昌,挺进苏南,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周旋于国民党上层人士之间,向他们晓以民族大义以争取他们共同抗日,他勇闯“鸿门宴”的故事被人民解放军民传为美谈。

在无锡县甘露地区盘踞着一支以杨筱南为首的国民党游击队。杨筱南这个人见风使舵、反复无常。抗战初期,他曾拉起游击队救护过国民党伤员,也曾炸过外铁路阻止日军进犯,还打死过日本兵。1939年,杨部曾被叶飞收编为“江抗”独立第四支队。可叶飞领导“江抗”西撤后,杨筱南便翻了脸,投靠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冷欣。1940年7月,他还把我插入杨部工作的共产党员膝宵吊在树上,亲自挥鞭抽打,以示与“江抗”势不两立。

8月的一天,杨筱南一反常态,备好美酒佳肴,邀请谭震林赴宴,说有要事相商。夏光同志机警地劝告谭震林说:“不要去,说不定这是摆的‘鸿门宴’哩!”谭震林沉思一会儿郑重地说:“老夏,杨筱南对日军没有妥协过,这是我们争取他的一个重要机会。像他这样的人,我们不去做统战工作,把他争取过来,他就会死心塌地倒向国民党。既然他请我赴宴,就是他摆‘鸿门宴’,我也要去闯一闯!不过,”谭震林将话锋一转,“我们也要提防他。你让部队驻在甘露镇附近,再带上七个精明强悍的警卫员,见机行事。”

次日上午,谭震林带着夏光、温玉成以及凌伯泉等七八个警卫员直赴杨筱南的深宅大院。只见大院四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哨兵荷枪实弹,刺刀闪着寒光。突然,从大厅里走出一个彪形大汉,向谭震林迎来,满脸堆着笑,连声说:“今日我杨某有幸,诸位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请,谭司令,请入座!”“杨司令有请,盛情难却,我们不得不来。”谭震林风趣地说着,双目环顾四周。大厅正中,已摆好两张八仙桌,桌上大盘小碟,盛着鸡鸭鱼肉,还有芳香四溢的佳酿美酒。“有酒助兴,我们边吃边谈吧。今日英雄聚会,人生难得几回醉,来,谭司令,我们喝酒。”杨筱南高高举起酒杯,等待谭震林站起身来碰杯。“且慢,眼下国难当头,敌情迫在眉睫,我们应以抗日大事为重。酒嘛,谈好后再喝不迟。”谭震林沉稳应对。杨筱南放下酒杯“突然袭击”道:“贵军言而无信,我等难以心服。你们以合作抗日之名,行吞并收编之实。去年‘江抗’东进,把我杨某数百抗日武装席卷而去。谭司令,这事你一定早有所闻吧?”谭震林不慌不忙地绕了个弯子问道:“杨司令,你本是地方商贾,拉起武装,又为哪般?”“打鬼子,保家乡。”杨筱南脱口而出。“‘江抗’早把地方武装组织起来,开赴抗日前线,难道不是打鬼子吗?既然都是为了抗日,又何必分彼此?杨司令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为什么去年心甘情愿的事,今年突然反悔,耿耿于怀呢?”谭震林步步紧逼:“这不是被人挑唆吧?”谭震林一语击中杨筱南要害,“合作抗日嘛,应该一如既往。朝秦暮楚,有奶便是娘,我们‘江抗’是不会干出这种事情的。”杨筱南一时语塞,满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说:“这这么说,你谭司令同叶司令一样,看中了我杨某这支武装,意在吞并!”说罢,他猛然拔出手枪,“啪”的一声,重重地拍在八仙桌上,一只酒杯被震落在地,砸得粉碎。大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杨筱南的卫兵剑拔弩张,只等上司一声令下。谭震林毫不退让,“呼”地站起,温玉成、夏光和跟随的警卫员也一齐亮出武器。“谭司令,我直言相告,我杨某带出来的部队不是吃素的!‘江抗’欺人太甚,杨某决不手软!”杨筱南继续威胁道。“杨司令,请你听明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如果杨司令敢先发一枪,‘江抗’就有来有往,奉陪到底。赵北、丁松林部就是你杨某的归宿!”谭震林愤怒斥责。不过谭震林又缓和下来,继续说:“如果‘江抗’真的要欺侮你,我们还会来甘露拜访你这司令吗?我们从来是以诚相待的,难道我们能干出互不信任、自相残杀的蠢事吗?”谭震林入情入理的一席话,使杨筱南陷入沉思。这时,一个哨兵慌慌张张地走进大厅在他耳边耳语:“甘露镇到处埋伏‘江抗’部队。”杨筱南听到这里,张大嘴巴,在心里“啊”了一声,顿时瘫软下来。“算啦!”杨筱南暗地思量,“事到如今,何必以卵击石;谭司令亲自登门,总算给我杨某留点面子。”在民族正义和武装压力面前,杨筱南只得同意和“江抗”互不侵犯,共同对敌。

1941年,蒋中正卑鄙地发动了“皖南事变”,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共行动。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谭震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率部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其中黄金山三战三捷,就是在“皖南事变”以后的关键时刻进行的,它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揭露了顽固派的无耻谰言,提高了人民解放军的士气,为坚持江南抗战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当时谭震林受党中央的派遣,化名林俊到江南一带,担任江南抗日救国东路军司令员。陈二妹夫妇在江苏常熟市董浜镇开设的“涵芳阁”茶馆,是我党的地下交通站,她的丈夫陈关林担任站长。谭震林和爱人葛慧敏经常在这里开会,研究对敌斗争的策略。

“皖南事变”后,谭震林从上海回来要立即去李家坝新四军驻地,传达事变真相,陈二妹担任护送任务。她打扮成回娘家的模样,走在谭震林的前面。突然,路边钻出两个特务拦住了谭震林。陈二妹敏捷地返身走过来,指着谭震林,装着气愤的样子说:“你这个人啊,就欠你十斤茶叶钱,盯来盯去怕我赖你的账?那跟我到娘家去拿!”说完,从竹篮子里拿出两包香烟、六个熟鸡蛋塞到两个特务的手里,两个特务经常到茶馆里喝茶,听了陈二妹的这番话,又看了看谭震林的商人打扮,就相信了。

一场虚惊,使谭震林感到自己身上的手枪必须藏起来。这时,陈二妹发现盐铁塘里一只装运沙泥的小船,船夫正是本地的农民,她接过谭震林的手枪,往船舱抛去。机灵的农民领会了她的意图,赶紧把枪掩埋在沙泥里。刚刚埋好,三个人追了过来,除了刚才的两个特务外,还来了个诡计多端的大特务姚增增。姚增增对陈二妹说:“关林嫂,不是我不给面子,咱们是例行公事,这位先生的身上我们要搜一搜!”说罢,一个人便走过来,仔仔细细地检查谭震林的口袋、腰间,结果什么也没找到。陈二妹护送着谭震林平安地到了李家坝。

1941年底,陈关林被日伪特务杀害。陈二妹当时只有二十八岁,她往返于苏州、上海,为伤病员买药、买餐具,给他们烧饭、洗衣服,直到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1982年5月19日,谭震林和夫人葛慧敏来常熟会见老战友,点名要见陈二妹,当地政府中却没有人知道陈二妹是谁。谭震林说明是革命烈士陈关林的妻子,陈二妹才被请到常熟。见到陈二妹后,谭震林激动地向大家介绍说:“你们知道吗?这就是真正的‘阿庆嫂’啊。”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蒋中正卑鄙地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在全国范围内向人民解放军发动了疯狂进攻。为了解放人民于水火之中,人民解放军只得奋起反击,人民解放战争打响了。在解放战争初期,谭震林任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委,并当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委员。他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参加领导和指挥苏中七战七捷,接着又率部挫败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不久,谭震林奉命指挥山东兵团各纵队进攻济南,在攻打济南的战役中,谭震林采用政治攻势的方法,争取了吴化文部万余人起义投诚。这大大地减少了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的阻力,打开了人民解放军进攻济南中心城区的通道,也大大减少了人民解放军的伤亡,很好地保护了古城济南的一些历史古迹。毛泽东对此战大加赞扬:“八天歼敌十万,这是了不起的胜利。我认为,济南战役已经揭开了我们同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济南战役胜利结束以后、山东兵团部队在济南以东农村进行了短时期的休整。谭震林、王建安前往曲阜,参加了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粟裕、谭震林等华东野战军前委领导人,接到中共中央指示以后,立即召开作战会议,反复研究了电报中提出的战役第一阶段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的作战任务,详细拟定了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按既定作战部署,同时向徐州东、西两面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震惊中外的淮海大战拉开了序幕。

还在参加曲阜会议期间,谭震林一面指挥山东兵团南下做好作战准备,一面对敌展开政治攻势,加强对冯治安部起义的联络工作。终于,在生死命运面前,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领第五十九军军部及两个师共两万三千多人于8日起义投诚。谭震林高兴地说:“何、张率部起义,捅开了徐州东北大门,给蒋中正投了个重磅炸弹!”毛泽东在复电中也高兴地写道:“北线何、张起义是淮海战役的一个大胜利,”并指出,“今后数日内歼灭黄伯韬兵团全部,将是第二个大胜利。”

谭震林、王建安指挥山东兵团各纵队,迅速通过刚起义的何、张部防区以后,迅速地追击向徐州方向逃窜的敌人。11日晚将黄伯韬兵团四个军全部包围在碾庄周围一个狭小的区域内,使之成为瓮中之鳖。12月12日,人民解放军发出“敦促黄伯韬立即投降信”。顽敌黄伯韬负隅顽抗,拒绝投降。人民解放军便在三天之内全歼黄部。

黄伯韬兵团被歼后,中央命令“暂缓攻击,转入战场休整”,并“从即日起,两个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以使蒋中正在华北战场不能立即下决心海运平津之敌南逃”。谭震林根据这一指示,抓住有利时机,以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对前沿阵地被围的杜聿明部官兵广播,普遍开展劝降活动。在解放军的强大政治攻势下,不愿为蒋中正卖命的蒋军下级军官和广大士兵,开始成班、成排,后来发展到整连、整营的官兵,纷纷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诚。然而,顽敌杜聿明在蒋中正不管其部队死活的情况下,仍然顽固不化,执迷不悟,还在回复老蒋一电报中表示:“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面对如此顽敌,1949年1月2日,我华东野战军发动对杜聿明集团的全面总攻,仅用了八天就全歼了顽敌,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淮海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蒋中正反动派集团继续盘踞大陆的信心,为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1949年元旦,在毛泽东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鼓舞下,谭震林指挥中集团军艰苦训练,率先渡江,攻破了国民党自诩为“天堑”的长江防线。不久南京、浙江相继解放。杭州解放后,谭震林任杭州市军管会主任兼杭州市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浙江军区第一政委,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从此,他结束了几十年叱咤风云的戎马生涯,开始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谭震林出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并主持华东局工作,顺利完成接管建政、清匪反霸工作,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浙江省建设发展规划,亲自领导修复杭州风景区。1956年,谭震林当选为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57年,谭震林回湖南攸县成功地开展民主办社试点工作。在整个农业合作化期间,谭震林对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作了长期艰苦努力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期间,谭震林气魄雄伟,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同林彪、江青反党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针锋相对地揭露江青的野心,虽遭迫害仍不畏强暴,毫不妥协,曾拍案而起严厉斥责张春桥,为此震断了中指。党中央拨乱反正后的1977~1982年间,谭震林先后当选为中共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谭震林主动退居二线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中顾委副主任。

1983年9月30日,谭震林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谭震林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全心全意的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跟随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为壮大革命武装力量、创建革命根据地、夺取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那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改革开放、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仍很值得国人学习。



谭友林:(公元1916~今),湖北江陵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政治部青年干事,独立营营政治委员,1935年2月任红二军团第六师第十七团政治委员。参加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后任红军学校第四分校上级干部队指导员。1935年11月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月任红二军团第五师政委。在湘黔边瓦屋塘战斗中,师长贺炳炎右臂中弹负伤,他一面派人救治贺炳炎,一面指挥部队奋勇阻敌,掩护军团安全通过。红二、六军团进至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地区后,率部在大定大力开展群众工作,筹粮筹款,扩大红军,并以侦察队为基础,组建了第十四团。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甘孜会师后,任红二方面军第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政治委员,与师长王尚荣率部随红二、四方面军北上。进入草地第二天,得了伤寒病,躺在担架上行军,服了五十多服中草药于治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师前夕,红三十二军遭到阻击,与师长王尚荣率部英勇抗击,掩护军部机关顺利通过,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到陕北后,1933年1月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竹沟留守处教导队队长兼政治委员,豫东游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二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三总队政治委员,第四师第六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哈北军分区司令员,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五九旅副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十二纵队第三十四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三十九军副军长,东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副军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副军长,参加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回国后,任东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司令员,1980年任乌鲁木齐军区政治委员,1983年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谭文邦:(公元1911~1987年),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独立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红十七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干事,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六军团第四十九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模范师营教导员,第四十九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第七一七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三五九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教导队政治委员,第七一九团政治委员,雁北支队政治委员,特务团政治委员,第七一七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牡丹江军区副政治委员,合江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合江军区政治部主任、独立第九师副政治委员。是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第十四师首任政治委员。第五纵队第十四师是南满独立第二师的基础。1945年底,冀东军区的一批干部到通化,建起一个独立团。尔后胶东军区一个团进驻通化,与独立团合并为通化支队,坚持敌后斗争。后改名为杨靖宇支队,发展到一万人。第十四师“游击战经验多,有朝气,有猛冲精神”。后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政治委员、第四十二军政治部副主任。回国后,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任广州军区炮兵政治委员。1964~1968年,任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

1987年8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谭右铭:(公元1910~今),四川云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在万县读高中,因军阀混战而停学。1929年瞒着家人到上海,考入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不久转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从事地下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团支部书记,1933年11月,中共上海中央局军委派他回川,组织万县、云阳地区的地下斗争,任中共云阳县工作委员会、云奉边区特委、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1935年1月,在云阳发动了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辗转回到上海。根据上海南方局军委的指示,9月回到云阳,继续从事地下斗争,后因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上级党组织要求停止组织武装暴动,离开四川回上海。1937年在上海《群众新闻》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6月到达太原,进入山西牺盟会干部训练班学习。1938年任山西新军教导第二师第一团政治处主任,不久任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底去陕北。1940年任晋西独立支队政治部宣教科长,1943年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任山东军区独立第五师政治部主任,师长是聂凤智,1947年,独立第五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五师,任师政治委员,师长是肖镜海,第七十九师政治委员,1949年任第二十军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政治部主任、后升任第二十军副政治委员、1952年升任第二十军政治委员,同年底回国。1953年复到南朝鲜接受战俘,在板门店与美方红十字会小组交谈后,带一个小组进入南朝鲜釜山,然后到济州岛,9月在板门店交接了战俘。1955年任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59年任《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196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谭友夫:(公元1917~1976年),原名谭幼福;河南新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红11军31师在柴山保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府时,投奔中国工农红军参加革命(弟兄六人参加红军,其中四人在战斗中牺牲)。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8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苏区红军游击第五大公务员,红四军第十师宣传员、军政治部青年委员,第二十九团政治处主任、青年科长,第二十八团总支书记。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9月随部西征川陕,参加了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斗争和反四川军阀田颂尧、刘湘发起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1935年6月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担任第五大队政治干事、指导员。1938年抗大第一分校教导员,太行决死队第三纵队第八团总支书记、团政治委员。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到山西新军工作。在山西他积极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独立发展我党抗日武装,组建了著名的“壶关独立营”。不久,又组建了晋东南保安第九团。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十三旅第六十七团政委。参加了平汉战役。1948年任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旅政治部主任。1948年任陕南军区第十二旅政治委员,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康军分区司令员,率部进驻安康地区剿匪,先后荣获二等功、三等功及战斗英雄等勋章共十一枚。1952年入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班学习。1955年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副军长,第十二军副军长,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南京军区后勤部长,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6年2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九岁。



谭知耕:(公元1917~2001年),河南光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29年参加光山县农民赤卫军。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勤务员、宣传员、连政治指导员,第三十一军军部侦察参谋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和川陕苏区反敌“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及广昭、陕南、强渡嘉陵江等战役战斗,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政治指导员、大队参谋长、营长兼政治教导员,第四支队第十四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第十二团长,新四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苏浙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处处长,第三纵队第七团团长等职。参加了对抗天长、仪征、扬州、六合、金牛山地区日伪军“扫荡”、“蚕食”的作战和天目山第一、第二、第三次反顽战役,屡建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任淮南军区独立第一旅副旅长兼参谋长,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副旅长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第六十九师师长等职。率部转战苏、鲁、豫、皖、沪等地,参加了保卫淮阴涟水、鲁南、莱芜、孟良崮、鲁西南外线出击、平汉路(郑州至许昌段)破袭、确山、开封、睢杞、淮海、渡江等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参谋长、副军长,1952年7月调任华东军区第四步兵学校校长,1957年毕业于前苏联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回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战役法教授会主任、1964年任高等军事学院教育长,1971年任海军广州基地第一副司令员,1975年任南海舰队司令员,1978年调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为加强部队建设,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的军事教育和军事科研事业,做出了贡献。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4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谭善和:(公元1915~1991年),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第二十三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红六军团第十七师第五十团特派员,军团保卫局科长,第十六师特派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组织股股长,野战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后勤部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旅政治委员,军区司令部军械处处长,中共河南商城县委书记,中共鄂豫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工兵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工兵司令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指挥所司令员,率志愿军工兵参加重建平壤。1955年回国后,任长沙高级工兵学校校长。1957年入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基本系学习,1960年任工程兵副参谋长,1962年任参谋长。中印边界反击战前,踏勘了中印边界西段边防阵地,组织两个工兵团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喀喇昆仑山进行战前紧急集训。常年在基层、工地、训练场奔波,一年内跑坏了两台专车。叶剑英元帅说: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年跑坏两台车的干部!

1966年任工程兵副司令员。1973年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主管后勤工作和天山公路、南疆铁路建设。1974年对新疆自治区的工交系统进行整顿。1975年至1982年任工程兵司令员,1983年至1985年任乌鲁木齐军区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两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谭善和与萧克、陈锡联等致信中央书记处,建议取消遗体告别仪式。



谭乃达:(公元1938~今),吉林农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56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任陆军自行火炮营炮长、车长,团政治处文化教员、干事,代理连长、指导员。

196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后,任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团政治处副主任、代主任,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团副政治委员、党委常委,军坦克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师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师政治委员、党委书记。

1985年后,任集团军副政治委员、党委常委、纪委书记。1989年任集团军政治委员、党委书记。

1992年11月任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军区党委常委。1993年任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军区书记,军区党委常委。1994年10月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军区党委常委。199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谭辅烈:(公元1903~1982年),江苏高邮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军职。

抗日战争时期,任骑十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二兵团副司令官、徐州警备司令、国防部高参等。

1949年逃往台湾。

1982年6月6日在台湾省台北市逝世。



谭伯羽:(公元1900~1982年),名翊,谭延闿长子;湖南茶陵人,生于长沙。民国政府高级官员。

国民党元老谭延恺之长子。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赴德国留学。

1929年回国,任上海兵工厂工程师,同济大学秘书长。

1934年任民国南京政府驻瑞典使馆代办,后任驻德国商务参事。

1942年回国,任经济部常务次长。1946年任交通部政务次长。

1949年2月逃往台湾,曾任国民党七届中央评议委员等职,后长期寓居美国。

1982年12月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谭华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山西省武警总队总队长。

谭富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广州舰艇学院政治委员。

谭植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陆军指挥学院军事地形学教授。

谭子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二绥靖区司令部政工处处长。

谭 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二十六军第九十三师第二七八团副团长。

谭铭勤:(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军事管制区及海防部台中县团管区司令。

跟帖时间 2010-05-12 21:04:5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谭氏的历史名人(一) -- 谭夫吾:(生卒年待考),著名战国时期吴国人物。

据《吴县志》记载,战国时期曾有一位名叫谭夫吾的人,以无比崇高的言行受到后代人的传颂。

谭夫吾是吴国人,曾与一位名叫张胥鄙的人交情甚笃,后来又因为一些事情绝交了。

后来张胥鄙触犯法律被捕入狱,将要处以死刑。尽管两人已经绝交,但谭夫吾仍惦记这位朋友,他命令自己的一些随从将他从牢狱中解救了出来。

当张胥鄙得知是谭夫吾救了他性命时,就找到谭夫吾,说道:“先生您义薄云天,我一介小人,跟您有天壤之别,因此我开始与您交好,后来又觉得不合适而与您绝交了。我听说君子不因为周围的环境而放弃自己的志向,改变自己的行为。今天我如果跟先生您逃走的话,虽然我会获得安全,但却因为贪生怕死而改变了自己的意愿和行为。这叫做因危易行,是我所不愿意做的事。”这些话说完后,张胥鄙以头触墙自杀了。

谭夫吾悲痛地说:“我要救他性命却不被接受,有讨好的嫌疑;我不明白他高洁的志向,而自作主张救他出来,这是我的愚鲁之处。哎,我这样愚笨,实在对不起君主,也对不住朋友,我真是太虚伪了。世人将因此而讨厌我,至于我自己,我是再也没有颜面活在这世上了!”说完这些,他也自刎身亡。



谭 峭:(生卒年待考),字景升;泉州人(今福建泉州)。著名五代时期道教学者。

幼读经史,属文清丽。父唐国子司业洙,训以进士业,而峭爱好黄老、诸子及《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茅君列仙内传》等书,立志修道学仙。后辞父出游终南山、太白山、太行山、王屋山、嵩山、华山、泰山等名山而不复返。其父驰书责之,乃复信曰:“茅君昔为人子亦辞父学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父知其求道心坚,亦无可奈何;而心常念之,每遣家童寻访,并寄以衣物钱帛。峭将父所寄衣赠贫寒人家,钱帛存放于酒肆。于嵩山师事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

惟以酒为乐,常处醉乡中;夏日穿乌裘,冬著绿布衫,或整天卧于霜雪中,人以为已死,视之,呼吸如故。状类疯癫。每行吟诗曰:“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据南唐沈汾《续仙传》载:谭峭后居南岳,炼丹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入青城而去。

唐末五代社会动乱,谭峭不求仕进荣显,而以学道自隐。

但他十分关心世道治乱,民生疾苦。乃著《化书》六卷一百十二篇。他认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是造成人民痛苦,社会动乱的基本原因,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享乐腐化,是加重剥削压迫,激化社会矛盾的内在因素;提出统治者应用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以医治社会弊病,实现天下太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企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谭峭本老庄思想,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皆源于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最后复归于虚。他写成《化书》后,交南唐宋齐丘,请其作序传世。宋齐丘遂占为己有,一时《化书》被名为《齐丘子》,以致南唐沈汾《续仙传》为谭峭立传时,未述及撰《化书》事。后陈抟揭露宋齐丘欺世盗名的丑行,称:“吾师友谭景升始于终南山著《化书》,因游三茅,经历建康(今江苏南京),见齐丘…乃出《化书》授齐丘曰:‘是书之化,其化无穷,愿子序之,流于后世’,于是杖靸而去。齐丘夺为己有而序之耳。”自此,始正名为《谭子化书》,或称《化书》。元人赵道一编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谭峭传,即在《续仙传》的基础上补叙了陈景元所述陈抟揭露宋齐丘夺《化书》一事。

据《泉州府志》载称,南唐主曾赐谭峭以紫霄真人之号。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王一清(号体物子)作《化书新声》时,在其序中称“紫霄谭真人《化书》”。表明道门中亦称谭峭为紫霄真人。故后遂出现将作《化书》的紫霄真人谭峭与正一先生谭紫霄相混淆。南唐沈汾《续仙传》未载谭紫霄事迹,所列谭峭传,也未记在闽活动及受尊号之事。唯北宋末马令撰《南唐书》,始于《方术传》中提及“道士谭紫霄,泉州人也,与陈守元相善,事王昶,封正一先生,闽亡,寓庐山栖隐洞”,并有诸多神奇传说。南宋陆游所著《南唐书》,在方士传中所记“谭紫霄”,与马令所记大体相同,并增益“自云得道陵天心正法,劾鬼魅,治疾病”等内容。可见两者所记谭紫霄,是传天心正法的符箓派道士,闽王昶尊号金门羽客正一先生,晚隐并终卒庐山栖隐洞。而五代沈汾《续仙传》所记谭峭,为丹鼎派道士,在南岳炼丹,后入青城仙去。二人互不相涉。因此,《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已将谭峭与谭紫霄分别立传。称“金门羽客姓谭氏名紫霄,一云子雷,其先北海人也”。并明确指出《化书》为谭峭所著。到了清初,则又出现《化书》为谭紫霄所著及将两谭事迹相混淆之事。为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木刻活字印本《福建通志》卷五十一《仙释》栏载:泉州府“谭紫霄,幼聪警,及长嗜黄老,得辟谷养气之术。尝作《化书》,授宋齐丘令为序,齐丘因攘为己作。”乾隆二年《福建通志》卷六十《方外》栏所记谭紫霄,则仅摘录马令《南唐书》,而不言作《化书》事。和坤等所撰的《大清一统志》在《泉州府·仙释》栏则又称“谭紫霄…尝作《化书》,授宋齐丘,后尸解去”。到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所编《福建通志》中的“谭紫霄”只综述马令《南唐书》和陆游《南唐书》关于谭紫霄的资料,而不言作《化书》及有关谭峭的经历,才又恢复元以前的状况,将符箓派的谭紫霄与作《化书》的谭峭分别开来。

谭峭的思想和著作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谭 纶:(公元1520~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江西宜黄谭坊人。著名明朝军事家、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谭纶自幼饱览诗书,性格沉稳,有雄才大略。

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中举,次年登进士第。明嘉靖二十七(公元1548年)年,授南京礼部主事。不久,补兵部郎中。

当时有倭寇逼近南京城下,官员惊慌失措,将士“怯懦不前”。谭纶请命募壮士五百,击退倭贼,以能用兵闻于朝廷。

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1年),浙江倭犯猖獗,谭纶受命台州知府。他募乡兵千人,“教以荆楚剑法及方圆行阵”,严格训练,成为劲旅。

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8年)农历5月,倭寇侵扰台州一带,谭纶率兵大挫倭犯。

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9年)农历4月,倭寇再次聚集数万人窜扰台、温、福、泉、漳等州,谭纶亲率精兵与寇大战。三战三捷,军威大振。升浙江按察司副使,巡视海道,转右参政使,兼治兵事。此时,他与浙江佥都司、参将戚继光、浙江总兵官俞大猷等联合,转战于浙江沿海,屡战皆捷,至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浙江倭患得以平息。谭纶改任福建参政。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倭寇又在广东、福建沿海大肆劫掠。农历3月倭陷兴化,朝廷命谭纶为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提督福建军务。谭纶日夜兼程,急赴平海卫。命浙江副总兵官戚继光火速从广东、江西一带回闽;令福建总兵官俞大猷,整饬营内,疏通河道,扼守海口,断敌退路;着广东总兵官刘显速率军驰赴兴化,对倭寇实行重围。农历4月上旬,各路进剿军先后入闽。谭纶召俞、戚、刘商讨破敌之策,自任总指挥,戚继光率中路军直捣倭贼大本营平海卫,刘显率左路军侧翼迂回,俞大猷率水师为右路,断敌退路。各路军分头进击,一举歼寇两千二百余人,解救被掳男女三千余人,随即收复兴化城。以军功升右副都御史。

次年(公元1564年)农历2月,两万余倭寇又围攻仙游等地,谭纶亲率戚继光部驰援,攻下仙游,斩敌千余,又追歼逃倭数千名,残余倭寇抢夺渔舟入海逃遁。谭纶迁陕西督抚。

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农历12月,改调四川。不久,即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

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以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与戚继光共同负责练兵。自居庸关至山海关,修筑边墙两千余里,构筑御敌台三千座,造战车七百乘,佛郎机(大炮)五百架,使京师东、北沿边防御得到大大加强,敌不敢犯。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农历7月,升任兵部尚书,兼理京中军务。

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加太子少保衔。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农历4月,逝世于官任上,赠太子太保,谥“襄敏”。著有《谭襄敏公奏议》、《睹物寓武》等。

谭纶主持兵事近三十年,抗倭、戍边,屡建奇功,与戚继光齐名,号称“谭戚”。他善于用人。戚继光、俞大猷、刘显、李梁、李超、陈其可、胡守仁等一大批战将均得到其重用,被史家称为“善任俞戚而建大勋”者。

此外,谭纶任浙江台州知府回乡时,带回海盐腔戏班,教习本地艺人,并将弋阳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汤显祖对宜黄腔极为欣赏,其著名的《临川四梦》,均由宜黄艺人首次演出以至流传。宜黄腔后经艺人不断探索和改进,不仅在省内广泛流行,在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广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流传。一些曲调还融入了京剧,



谭元春:(公元1586~1637年),字友夏;湖广竟陵人(今湖北天门)。著名明朝文学家,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

谭元春在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乡试第一。与同里钟惺共选《诗归》,一时名声甚赫,世称“钟谭”。他们创立的文学流派称“竟陵派”。

谭元春受钟惺影响,两人文学创作主张一致。他提倡诗文抒写性灵,反对拟古文风,提出:“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认为摹拟古人词句是“得其滞者、熟者、木者、陋者”。主张“吾辈论诗,止有同志,原无同调”。他所提倡的“性灵”是学习古人诗词中的精神,是“专其力壹其思,以达于古人,觉古人亦有炯炯双眸,从纸上还瞩人”。但他强调的“古人精神”只是“幽情单绪”和“孤行静寄”,只着眼于湖光、花草及“孤怀”、“孤意”等,致使他创作的题材极为狭窄。加之又提倡一种“幽深孤峭”的风格,使文风艰涩,往往雕饰字句而忘及篇章,致使后人有字哑句谜、几无完篇之诟。

然而谭元春的山水五言诗却时有佳品,如《夜次阳逻同夏平寻山》、《游九峰山》等,迥然孤秀,有幽冷峭拔风范。其六言绝句《得蜀中故人书》亦朗秀清新,较有情趣。其他一些诗作,虽有一些隽句,但多用奇字押险韵,语句诘屈,令人费解,如:“鱼出声中立,花开影外吹”等。其《夏夜》诗等,此类弊病更为突出。

谭元春的写景散文亦有出色作品,如《游南岳记》写登祝融峰顶所见云海奇观:“晴漾其里,云缝其外,上如海,下如天,幻冥一色,心目无主;觉万丈之下漠漠送声…久之,云动。有顷,后云追前云,不及,遂失队,万云乘其罅,绕山左飞;飞尽日现,天地定位,下界山争以春翠供奉;四峰皆莫能自起,远湖近江,皆作一缕白…”气势雄伟,景界壮观。三篇《游乌龙潭记》将三次游赏的不同时令特征及特异景色描绘得恰到好处,意境毫不雷同。受郦道元影响,语言表现力甚强。其书牍铭序如《求母氏五十文说》、《端石砚铭》、《宋绣观世音赞》等亦洁清隽永,颇有意致。

著作收入《谭友夏合集》二十三卷。包括《岳归堂新诗》五卷,《鹄湾文草》九卷,《岳归堂已刻诗选》八卷及《诸稿自序》一卷。与钟惺共编《诗归》五十一卷,《明诗归》十卷,补遗一卷。共评《诗删》十卷。另有《谭子诗归》十卷;《庄子南华真经评》三卷;《四六金声》十卷;选编《东坡诗选》十二卷;评点《想当然传奇》两卷。



谭 拜:(生族年待考),满族,他塔喇氏;满洲正白旗人,世居查昆木()。著名后金时期将领、大臣。

其父他塔喇·达音布事太祖,仕至都统。

谭拜少时即从征伐,累管兵部吏部尚书,加世职二等男爵。



谭廷襄:(公元?~1870年待考),字竹崖;浙江省山阴(今绍兴)人。著名清朝大臣。

谭廷襄是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郎中、顺天府尹、刑部侍郎等职。

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出任山西巡抚,仍在直隶办理海运。因漕米改折解款之功,升任直隶总督。任时,遇辖县东明县城被水冲塌,水泛成灾,上奏建言拟筹款堵御,并赈抚居民,准行;又以直隶盐枭充斥,害民损财,奏请从严办,得旨。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农历6月,永定河漫溢,廷襄一面严惩防护不力官吏,一面上奏自责其罪。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合陷广东,廷襄奏请清廷封货闭关,恩威并用。朝廷以海运在途,激之生变,虚声无实益,不允。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天津海口有外国兵船驶入,奉旨赴天津偕仓场侍郎崇纶密陈海口情况。疏言俄与英、法、美各国情形虽殊,其心则同一叵测,应关注俄国动态。

英法联军北犯天津大沽口,谭廷襄密陈“天津郡城,无一日之水,无隔宿之粮,城外廛肆毗连,河路错杂,战守两难,不得已仍行议抚,但使津郡能羁縻一日,京师则筹备一日”;及“臣与津存亡自誓已久,非敢以言抚为退缩求生”为理,力主和议,不为战守,致使大沽炮台失守,迫签《天津条约》。被大臣僧格林沁参劾,“上责其恇怯无能”,被革职充军。

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释回后,以三品顶戴署陕西巡抚,督办陕西团练。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赏二品顶戴补授山东巡抚,兼署河道总督。

时曹州、东昌等地,捻党、幅军、长枪会等会党纷纷起义,带兵驰赴茌平督剿东昌、临清等地农民起义军,获胜;适宋景诗率领的捻军抢渡运河,进逼省城,廷襄命营总乌尔贡扎布进剿,大破之。农历9月,命督办山东团练,请于山、湖两路扼要严防,以御外侮,上准其奏。农历11月,御史曹登庸劾廷襄滥保属员,上命僧格林沁查奏,以委用非人,降三级留任。时山东州县积年亏空七十一万余两,请饬查清理,得旨允行。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农历3月,派军镇压马传山等农民起义军。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镇压捻军,生擒起义首领杨蓬山、张全堂。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任刑部右侍郎,后改工部、户部侍郎。清同治四年后(公元1865年),历任会试副考官、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湖广总督、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农历4月病逝,追赠太子少保,赏给陀罗经被,赐祭葬,谥号“端恪”。



谭绍光:(公元?~1863年待考),祖贯广东南海里水村兴义坊,广西桂平人。著名太平天国慕王。

康熙年间,谭绍光的五世祖谭起登客从广东迁广西平南县城,复迁思旺镇、国安乡,子孙散居各村。洪、冯倡拜上帝会,谭氏入会者六十八人。庚戌岁,团营令下,谭氏聚族会商,议定入营者三之二,留乡力田者三之一,有谭国瞻者,晚起登二世,其子方祖孙三世皆赴金田,绍光父应忠,即谭方子也。或曰,绍光尝学徒于梓人,故后有呼曰谭木匠者,史事微茫,不可详考也。

谭绍光入营之初,年齿尚稚,故虽从征万里,职爵初皆不著于史。戊午八年二月,李秀成以副掌率、合天义出京调度援京,绍光从焉,名始见。

庚申十年正月,忠王李秀成自皖南间道袭杭州,谋围魏救赵以解京围,十六日,克广德州,旋入浙,绍光与吴定彩、陆顺德等皆为忠王偏裨。二月初九日,克杭州外城,谭绍光功多,始著闻。九月,从忠王西征,壬戌十一年三月廿二日,与陆顺德、蔡元隆、郜永宽等攻江西临江府不克,时已任宿卫天军主将,赐爵健天义,自将一队矣。卅一日,谭绍光等大破清师于临江府阴岗岭、太阳墟,斩统领郭式源,阵擒副将李金旸。金旸广西人,故天地会降将,号冲天炮,骁勇善战,绍光一战擒之,名声大噪。四月初四日,谭绍光等从忠王克江西瑞州府;旋西上,入于鄂。

忠王之西征,意在收合江西起义之众,初不欲入鄂,英王陈玉成以安庆告急,谋于天王、干王,请各军南北合攻武汉,师庚申杭州故智,调围师回救耳。忠王以为功必不成,难之,不欲往,迫朝命,徘徊久之乃西,至武昌县,失期,英王已退,遂全军东返,谭绍光皆在军中。八月,忠王督谭绍光及陆顺德、郜永宽、蔡元隆等,合翼殿还朝者童容海、吉庆元等自广信入浙,与朗天安陈炳文、僚天燕邓光明等合,九月初十日,克余杭县,旋分陆顺德等攻萧山、绍兴,大军围杭州;十一月十九日、廿一日,克杭州外城、满城。廿八日,留邓光明、童容海、刘裕鸠等守之,自与谭绍光等五路进取松江、上海。

忠诚二天将陈坤书为忠王麾下首将,留守苏福省,驭下宽,所部虽悍勇,然无纪律,颇滋扰,地方苦之。永昌徐少蘧,地方豪姓,不得已降天国,封抚天豫,潜与苏福省文将帅李文炳、慷天福钱桂仁等谋叛归清朝,坤书觉,将究治之,诸人大恐,乃联衔状上忠王,曰坤书扰民,忠王遣人按之,事颇有验,坤书百喙难辩,惧罪遁常州,天王方忌忠王地广兵多,闻之大喜,封坤书护王,割常州郡以为分地。忠王虑腹心有变,十二月初二日,兼程返苏州,以善其后,上海军务,悉由谭绍光节度,绍谭光禀节钺、专方面,自此始,时已升封朝将矣。

时清师守上海者孱弱,花旗国人华尔募洋枪队以为臂助,与谭绍光战,常不利,旬日间,再败奉贤,复败南汇,二城皆为谭绍光所得。初十日,谭绍光、郜永宽、忠二殿下李容发等将三万人攻吴淞,克高桥,次日,克周浦镇,偪宝山、上海,飞函沪上英、法军统领,劝无助清人。英、法以其国私利在上海通商一埠,口虽言中立不辍,实助清师为守,谭绍光等攻二邑不克,解围去。壬戌十二年正月,谭绍光等再攻浦东,与英、法军及洋枪队、清军战,初六日,破知县刘郇膏;英提督何伯、法提督卜罗德合洋枪队等大至,十二日,谭绍光、郜永宽、容发及宿卫军大佐将吉庆元等与大战高桥,凡三日,以炮火不支而败,伤亡甚多,死者千余人为乡民丛葬于所在,号长毛坟,至今存焉。洋兵旋追败谭绍光等于南桥、萧塘、闵行。二月初二日,谭绍光、郜永宽、容发等战洋枪队华尔、白聚文于泗泾,复以英军战舰助战而败,粮船三百为之燔。

忠王闻谭绍光等战不利,复遣王宗李明成、忠逢朝将刘肇均、忠孝朝将陈炳文、忠佑朝将黄金爱等来援,廿三日,大战英、法师及洋枪队于罗家港、龙珠庵、七宝、王家寺,伤英提督何伯,互有胜负。廿七日,李鸿章淮军自安庆运抵上海,沪上形势,乃为一变。清有司与洋人计议,谋籍英、法力,肃清上海周围三十哩。三月初六日,谭绍光等为洋师及洋枪队败于七宝,弃七宝及周浦诸垒。未几,嘉定、青浦次第陷。忠王旋命谭绍光攻湖州府。

湖州当三省咽喉,濒太湖,负莫干、天目二山,形势冲要,自庚申岁起,太平军屡攻之,清总办团防布政使衔福建粮储道徐景贤坚守,不克。徐景贤知兵善守,高城深濠,复于城外还筑土壛,召募兵勇,增设乡团,设水师大营于大钱口,以为犄角之势。自杭州之克,四境长兴、德清、武康、安吉诸县及乌镇、南浔、晟舍、双林、官林诸镇皆易帜,正月,大雪三昼夜,太湖冰冻,坚如平地,太平军乘之,踏兵克大钱口,湖州形势顿孤,慕王大军至,城中知不能久,益夺气,士卒多潜备黄衫、红巾,以为身计。四月十八日,千总熊得胜开城降,湖州克,徐景贤自刺不殊,为谭绍光所擒,送苏州。

忠王素重景贤,闻生得之,亲致书劝降,徐景贤复书峻拒,忠王惜其才,仍诫绍光以勿杀。次岁三月,太仓州陷,有言徐景贤通清吏为内应者,谭绍光召徐景贤责之,徐景贤谩骂,谭绍光大怒,手掣洋枪毙之。

天王以克复湖州攻,封谭绍光为慕王,系衔殿前斩曲留直顶天扶朝纲,号丰千岁。

湖州既克,忠王复调慕王攻上海,廿八日,慕王与听王陈炳文大破英师及常胜军,生擒常胜军统领法尔思德,再克青浦。常胜军,即洋枪队也。忠王旋督慕王等进至法华镇、徐家汇、九里桥,偪上海城垣,攻城不克,旋以曾国荃湘军围天京,天王累诏勤王,解围西去。五月十一日,忠王大集慕王等诸王于苏州,谋解京围,慕王旋仍返上海,七月十二日,与蔡元隆大破清总兵况文榜、熊兆周等于北新泾,斩降将都司刘玉林,再占法华镇、静安寺,去上海城垣十里之遥。清吏急乞英、法等军水陆御之,慕王等与酣战久乃退。忠王之三打上海也,慕王辄充前驱,虽不克,骁勇之名,著于中外。八月初三日,忠王发苏福省,道宜兴、溧阳以援天京,慕王等十四王从焉,大战湘军于天京城下凡四十六日,不能克。天王旋令忠王渡江,进北攻南,道皖北入于鄂,以分湘军之势,忠王以为失计,切谏之,天王不纳。十二月初五日,骆国忠以常熟叛,常熟当苏福省东道门户,忠王闻变大惊,命慕王为前驱先往讨之,十一日、十三日,慕王再败叛将董正勤,斩之,合听王陈炳文至白茆,攻常熟东、南二门。

时军中降卒游民浸多,扰民之虐,往往有之,慕王严谕军中,禁掳掠于四乡,旋返苏州度岁,命部将孝天义朱衣点等代将其众。慕王为主将,常熟垂克,忽离前敌,城中更为严守,上海援敌未几至,城之不下,慕王不能辞其咎也。癸开十三年正月初十日,慕王复至常熟城下,督各军攻城,而淮军、常胜军已自上海大股西上,援常熟、攻太仓州,主客之势易也。忠王旋受诏渡江北上,命慕王、听王主常熟军务。二月廿四日,与淮军及骆国忠等战,大败,孝天义朱衣点被俘杀,慕王令所部拔营还苏州,听王次日亦撤兵入浙,援富阳,盖杭州诸郡县为其分地也。自是苏福省门户洞开。慕王虽号为节制苏福省诸军,然精兵多随忠王渡江,护王坐拥常州,号令不能达,郡县守将,次第封王,爵位相敌,文书平行,虽患寇氛日炽,徒呼奈何而已。

三月廿日,太仓州陷,淮军、常胜军围昆山,四月十二日,慕王与拱王杨张安自苏州援之,十四日,合来王陆顺德、湘王黄子澄攻太仓州,以分敌军之势,不克,旋移屯昆山北门外。常胜军统领戈登合淮军总兵程学启潜以火轮船绕昆山之南,陷正义镇,断援师粮道,慕王遣来王等御之,不利,其弟战死,十九日,昆山陷,慕王自阳澄湖退苏州,告急于天京及忠王。募洋人数十,教练洋枪炸炮,以为备御之计。

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慕王谭绍光在苏州被叛徒刺杀而亡。

史书评论:谭绍光虽广西宿旧,而于天国为新进,数载积功至方面,观其纳降而收湖郡,不失其智;跣足以溃洋兵,不失其勇;解洋炮火舟之妙用,不失其明;释白聚文,抚史密斯,收洋人之心,不失其仁;复书戈登,拒其招降而馈其赠马,不失其义,威动寇仇,遐迩中外,不亦宜乎?然其能制敌而不能制怒,善攻垒而不善攻心,同列睚眦,不知忌讳,捉刀在幕,犹赞粤西,终至城溃一旦,头行千里,虽有捐躯之烈,死国之忠,恃其为军锋,倚其为干城者,孰不扼腕以叹息!



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又署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通眉生;湖南浏阳人。著名清朝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

其父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

谭嗣同少年时博览群书,好任侠,喜词章,富于思想。青年时期为父命所迫,曾六赴南北省试,因不喜科举时文,屡考不中。在此期间,他目睹了清王朝统治腐败,益想奋发有为,立志救国救民,故自名“壮飞”。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惨败,丧权失地,群情愤慨。谭嗣同痛感自己的精力多敝于考据词章,无补于事,决心致力于维新变法。遂与唐才常等在浏阳筹建算学馆,创办新学,并撰文提出变法主张,首开湖南维新之风。为追求新思想,学习新知识,他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北游访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自然科学发生兴趣。在访学中,还遍交维新之士,结识了梁启超,并通过梁启超进一步了解到康有为的维新思想观点。

公元1896~1897年,他以父命入资为候补知府,在南京待委,此间时往上海与梁启超讨论学问,研究变法理论。还潜心读书,与杨文会研讨佛学,撰成其代表性著作《仁学》。

公元1898年2月,谭嗣同回到湖南,与唐才常等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等,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使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6月11日,清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谭嗣同被荐,奉召进京,参与新政。他将浏阳会馆内自己的居所主房北套间,命名“莽苍苍斋”,其上联为“家无憺石”,下联为“气雄万夫”。据说康有为看见后认为锋芒太露,建议修改。他却改为“视尔梦梦,天胡何罪?于时处处,人亦有言。”一个真性情的伟男儿,一个打定主意要抛洒满腔热血的读书人,一个持剑啸行的侠义之士,就这样定格。

谭嗣同临死前最后悔的一件事莫过于“所托非人”的袁世凯。公元1898年9月5日,谭嗣同被授四品“军机章京”,这意味着他直接加入了新政府的决策机构。

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派,反对新政。清光绪皇帝支持的维新派和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的矛盾已趋白热化,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当时慈禧与心腹密谋,欲借“天津阅兵”的机会废黜清光绪皇帝。康有为等则决定由谭嗣同于9月18日夜独自前往袁世凯住处(谭嗣同与袁世凯均住北京菜市口附近,两人也可算邻居),策动他围困颐和园、杀荣禄、囚慈禧,以救清光绪和新政。尽管袁世凯为人摇摆狡诈,但当时维新派已无他途。

袁世凯假装被谭嗣同的赤胆忠心所打动,信誓旦旦。此后便向荣禄告密,出卖了谭嗣同和维新派。9月21日,慈禧太后遂以此为口实抢先发动了宫廷政变,对维新派残酷镇压。康有为等的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谭嗣同所受的传统儒家教育,令他觉得是自己的轻信坏了大事,陷清光绪帝于被动,感恩与愧疚交织的复杂心情,使他发出“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的感喟,决定以死“谢罪”并酬报光绪的知遇之恩;而对于袁世凯的痛恨,也让心底充溢侠义之气的谭嗣同,愿用性命去堵一场奇怪的人生之局,让人们在两人的对比中了解人生于世的意义。事实上,袁世凯自此对于谭嗣同三字,真的是讳莫如深。谁不会被一个为大义赴死的人打动?哪怕他是袁世凯。

公元1898年9月24日,谭嗣同被捕下狱。9月28日即与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等同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害,世称“戊戌六君子”。

临刑前,谭嗣同挥毫慨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且歌且行”。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谭鑫培:(公元1847~1917年),原名谭金福;江夏人(今湖北武昌)。著名近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革新家。

谭鑫培自创“谭派”,被誉为清朝“同、光十三绝”之一。当时有“无腔不学谭”之说。

先工武生,后改老生。幼年随父谭志道进北京,入金奎科班学老生,因其父有叫天之称,故其艺名小叫天。出科后搭永胜奎班和三庆班演出,并向程长庚、余三胜、王九龄、卢胜奎、冯瑞祥等学艺。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转入四喜班,不久即自组同春班。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任踦平署外学民籍教习,专演老生戏。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后),演技愈趋成熟,被京沪两称伶界大王。

谭鑫培在程长庚、余三胜、王九龄及卢胜奎诸家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谭派”,是京剧有史以来传人最多、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的老生流派。谭派唱腔圆润柔美、巧俏多变,富表现力。谭鑫培的嗓音圆润甜亮,略有沙音而益增其美,行腔时高音刚而不直不硬,低声柔而不沉不懈,嘎调又宽又亮,并且具有很高的润腔技巧。

谭鑫培一生创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唱念做打方面均有独特风格,以声调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取胜,念白字斟句酌,清晰流畅;武功根底坚实纯熟,身段灵活洒脱,干净洗练。艺术上富有革新精神,文武昆乱不挡,至今仍被京剧老生所宗法。与孙菊仙、汪桂芬并称老生三杰。

谭鑫培的代表剧目有:《定军山》、《阳平关》、《南阳关》、《太平桥》、《战长沙》、《当锏卖马》、《桑园寄子》、《碰碑》、《乌盆记》、《镇潭州》、《王佐断臂》、《南天门》等。

谭鑫培的弟子仅王月芳、余叔岩二人,传人早期有刘春喜、李鑫甫、张毓庭、贾洪林、贵俊卿等人,其子谭小培、婿王又宸宗谭氏中期的唱法为多。余叔岩、言菊朋等,对谭氏晚年的唱法有较全面的继承。此外,由学谭起家,个人进行了创造发展而形成了新的流派与风格者,余叔岩、言菊朋之外有马连良、高庆奎亦受谭派很深的影响。其子小培、小培子谭富英、富英子谭元寿,元寿子谭孝增,孝增子谭正岩,均演老生,尤以谭氏之孙富英最为出色。

谭派的艺术还影响到京剧武生行的杨小楼,旦行中的梅兰芳、程砚秋等派。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谭鑫培被北洋军阀逼演堂会后心情抑郁,不久于5月10日20:00病逝。
谭人凤:(公元1860~1920年),亦名谭有符,字符善、石屏,号石叟、雪髯;湖南新化福田村人(今湖南隆回鸭田乡南塘村)。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先驱。

谭人凤自幼喜读《船山遗书》,接受民族气节的熏陶。十三岁中秀才,十六岁加入洪门会党。三十岁时,在村内义学任塾师。在地方颇有威信,里中每有争议,务请他排难解纷。在教学的同时,开始联络会党,召集江湖朋友在家乡开山立堂,取名“卧龙山”,自做山主,“抱一部落主义”以自雄。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谭人凤仿照“泰西教法”,创办福田小学堂,接触新学,眼界渐开,对时局日益关心。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开始,谭人凤常读《时务报》等新学书刊,慨然兴致国匡之志。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义和团运动前后,谭人凤与会党秘密联络,进行反清活动。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谭人凤得知黄兴、宋教仁联络哥老会首领马福益在长沙发难,便在会党中加紧活动,先后奔走湘西和广西,伺机响应。后闻宝庆会党起事,由桂返湘相助。1903~1904年间,谭人凤参与发起成立华兴会,复在邑设福田小学,联络本邑及附近各县洪门会党,谋响应华兴会长沙起义,未成。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10月,谭人凤助宝庆党举事,未遂。宝庆事败后,谭人凤为避免官府追捕,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春离开县境,赴长沙,任新化驻省中学监督。同年12月东渡日本,经黄兴介绍,晤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农历12月,萍、浏、醴起义爆发,谭人凤与周震麟、洪春岩、宁调元、胡璞等受同盟会委派,回国密谋响应。事败,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初复返东京,入法政学校学习。农历11月,同盟会发起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他得知起义军占领镇南关,回国将儿子一鸿的官费折抵百金,前往奔赴广西,云南,香港,参与策动一系列反清起义。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谭人凤与宋教仁等酝酿并于次年成产同盟会中部总部,设机关于上海,他负责党务兼军事联络工作。奔走于长沙、武昌、九江间,准备在长江流域发动起义,为中部总部黄兴的联络人。黄兴、赵声在香港设立起义机关统筹部,准备广州起义,谭应召前往参加。广州起义爆发,他要求参加敢死队,因年老体弱,被黄兴劝阻。广州起义失败,有些革命党人意志沮丧,他却振作精神,加紧在长江中下游活动,激励人心,促成武汉“文学社”和“共进会”消除成见,实行联合,和衷共济,相辅而行”。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农历7月,谭人凤至武汉,力促进共会与文学社联合,与宋教仁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部同盟会,被举为总务会议议长兼干事,积极推动长江各省革命势力的发展。武昌起义后,乃抱病于10月14日晨莅鄂,参与制订《中华民国军政府暂行条例》。

汉口战事吃紧时,谭人凤一度赴湘请援。汉阳告急,他于当晚策马至援鄂湘军营中励兵。汉阳失守后,黄兴去沪,黎元洪避走城外,谭临危受命,出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指挥武昌各军,布防御敌,布告安民。

10月22日,长沙起义成功,去长沙敦促湘军援鄂。在新军出发前的誓师会上,当场“湖南子弟善攻取,手执钢刀九十九;电扫中原定北京,杀尽胡人方罢手”军歌一首,激励士气。汉阳失守后,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立下“城存与存,城亡与城亡”的铮铮誓言,昼出洪山,夜归武昌,率领军民,坚守阵地,苦战十天,终于保住武昌,“而固民国之基础”。当时的章太炎曾称赞他:“若夫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不忘平生之言者,唯君一人而已矣。”黄兴赠诗给他,有句云“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复神州第一功。”旋代表湖南出席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被推为议长,主持制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谭人凤反对南北议和,主张继续北伐,并在上海设立北伐机关。后任川粤汉铁路督办,长江巡阅使等职。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3月10日,袁世凯授予谭人凤陆军上将衔及勋章,谭人凤坚辞不受。“宋案”发后,谭人凤力主武力讨袁。1913年6月,谭人凤奉黄兴之命,回湘策动都督谭延闿反袁“独立”,扩军备战。7月,孙中山等发动以讨伐袁士凯为目标的“二次革命”,坚决主张联络各省“同兴问罪之师,以至仁伐至不仁”。9月,袁士凯下令通缉孙中山、黄兴、谭人凤等九人,将谭人凤列为“湘省之乱”的“首魁”。谭人凤再次被逃亡日本,隐居在九州福冈县,更名为林泉逸。期间写有带自传性质的《石叟牌》,保存了许多珍贵的辛亥革命史料。虽远在异国,谭人凤仍关心讨袁大计。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孙中山,黄兴因筹组中华革命党事渐生分歧,谭人凤居间调解,尽力维护党人团结,后孙黄二人俱感佩,誉为“正大稳健之至”。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谭人凤致电蔡锷“直抵燕云,以诛元凶”。并往返于南洋、新加坡等地,筹款和组织力量,积极开展反袁斗争。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春,谭人凤回国,因年迈体衰居沪,仍不辞劳顿奔走,关注反袁护国斗争。6年8月,孙中山在广东组织护法军政府,他积极联络党人,坚持维护南京临时政府《约法》。护法运动时,常有函电勉慰护法各军及有关同志,其间曾一度往来于闽粤间,联络党人,襄助护法军政府。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农历3月6日,谭人凤在沪病逝,终年六十岁,归葬于新化县水车毛田。

著有《石叟牌词》等,另有《谭人凤集》刊行。



谭延闿:(公元1880~1930年),字组庵,号畏三;湖南省茶陵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北伐军总司令。

谭延闿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909年任湖南谘议局议长。

1911年辛亥革命后,谭延闿任湖南督军,1912年加入国民党。从谭延闿的身世看,他在二十四、五岁时便已取得功名,不属于逼上梁山参加革命;他参加革命后,也未被高官厚禄束缚住、为保官保位而倒向北洋军阀。

谭延闿为人做事都极为圆滑,向有“甘草”之称,但以其出身和参加革命时的地位,能够保持为国为民的进取精神,实属难得。

1922年陈炯明叛变后,谭延闿先是变卖家产将穷途末路的孙中山迎往上海,随后他又聚湘军一万多人,讨伐陈炯明。1924年,谭延闿被孙中山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以后又任国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院长。

谭延闿的母亲是丫环纳妾,每当吃饭时都是侍立桌旁,为全家人添菜添饭,而不能同桌。谭母死时,谭延闿已有功名,又是长子,但灵柩仍不能出正门,只能从旁门抬出,谭延闿以长子身份,伏在灵柩上,才从正门出葬。由于母亲的遭遇,谭延闿对封建习俗颇不满,誓不纳妾。谭延闿之妻生了一子三女,很早便去世了,临终前嘱咐谭延闿,望他不再婚娶,将几个子女带好,谭延闿对夫人的遗嘱颇能信守。

谭延闿在孙中山落难之际全力扶救,使孙中山大为感激,孙谭关系也更加密切。此时宋美龄从美国留学归国,孙中山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并让谭延闿认宋美龄的母亲为干妈。谭延闿以“我不能背了亡妻,讨第二个夫人”为由拒绝了。

孙中山去世后,谭延闿和蒋中正的关系日渐密切。蒋中正和宋美龄能够结婚,谭延闿是主要功臣。1927年12月,蒋中正和宋美龄结婚,谭延闿为介绍人。

蒋中正第一次下野重新上台后,蒋中正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任行政院长,两人在工作上和私下里经常有交往,他的小女儿谭祥有时便随谭延闿住在蒋中正家。谭祥字曼怡,上海女子学校毕业,是宋美龄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当过南京陆军子弟学校教员。谭祥品貌端庄、聪颖出众,又辈份小嘴甜,所以甚得蒋中正夫妇喜爱,谭延闿“经常到蒋官邸漫谈,每来必须携曼怡同行”。

1930年9月,谭延闿患脑溢血,病中嘱托蒋氏夫妇在青年军官中为谭祥择夫,并嘱蒋在他死后替他照看第二军将士。同年去世,国民政府下令国葬,其墓就建在孙中山先生陵墓的东面数公里处。



谭平山:(公元1886~1956年),广东高明人。著名中共政治局原委员、民革中央常委。

谭平山是清末秀才,小时随父学过裁缝,后入高明东洲书院学习,清朝末年参加乡试,中了秀才,继而考入广州两广优级师范本科学习,毕业后到雷州中学任数学教员,后担任校长。

1909年在雷州加入同盟会,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当选过广东省参议员。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回广州,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任哲学教授。

在北京大学就读和在广州任教期间,发起和创办了《新潮》、《广东群报》等刊物,写了大量专论和时评,宣传苏俄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宣传“五四”革命精神,并把革命刊物不断寄回家乡进行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

1921年,他在广州与工人运动积极分子梁复燃等组织和建立土木建筑工会,布置梁复燃到佛山组织和发动工人运动,与陈独秀等重新建立广东共产党组织。同年7月正式称为中共广东支部,他任书记,在广东开展党的活动。他又是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被选为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首任书记。

由于谭平山在广东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团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因而获得一定的声望。

1949年2月,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政务委员。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选为常务委员。1956年年,被选为民革中央副主席。

1956年4月2日在因病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一岁。



谭植棠:(公元1893~1952年),曾用名昌泰;广东高明区明城镇濠基坊人。著名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中国共产党广东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谭植棠年青时,爱读《大同书》、《天演论》等著作,接受进化论观点,渴望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1917年,谭植棠怀与广东高等师范的同学谭平山、陈公博考进了北京大学。在学期间,谭植棠如饥似渴地博览进步书刊,寻求革命真理。他从《新青年》看到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茅塞顿开,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光明。

1919年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帝国主义企图并吞中国的消息传到北大。北大师生举行了临时大会,谭植棠参加了会议。5月4日,爆发全城示威游行,谭植棠参加了示威队伍。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宣告成立,谭植棠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的宣传工作。1920年3月,谭植棠与谭平山、陈公博(后伦为汉奸)在北大创办了《政衡》杂专(月刊),公开评论时政,针砭时弊。他在该刊先后发表了《中国历史政权中心转移之研究》、《关于我国承认新俄罗斯的商榷》、《和平主义最后的胜利》等政论文章,主张中国人民应与俄罗斯人民建立友好关系,认定中国必须走俄国革命的道路。

1920年7月,谭植棠从北大毕业回到广州,与谭平山等创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不久,谭植棠被聘为国立广东法政学校教员。为唤起广大民众,他和谭平山等人集资创办《广东群报》。该报先后发表了《怎样材能够发展人类的群性?》、《率国史教育》等文章,指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最凶狠最狠毒的最大恶魔“,号召广大工农民众组织起来铲除这些寄生虫,建立平等自由、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文明的国家。《广东群报》的宣传和影响,为广东共产党的创立作了舆论准备。1920年12月,陈独秀由上海到广州与谭平山等商议建立广东共产党组织。经过酝酿,1921年3月成立了广州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谭平山先后任书记,陈公博负责组织工作,谭植荣负责宣传工作,担任《广东群报》经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8月,成立中共广东支部。谭植棠除了主持办好《广东群报》外,还积极参加创办广东宣讲员养成所,培养革命干部,开办注意字音教导团,启发引导青年教师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6月后,谭植棠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从事工农运动。1924年,谭植棠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二、三届教员,第四届班主作。为培育大批农民运动骨干付出辛勤劳动。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后,谭植棠发起成立了广东各界对外协会,号召各界群众支援省港大罢工。同年9月,谭植棠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担任组织干事。他以农民部的名义,编制了各种表册,分发给各地农运特派员,调查各地民团、土匪、贪官污吏和地主豪绅的情况,及时指导农运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运的深入发展。同年10月,谭植棠同前苏联顾问鲍罗廷等到东江前线,视察潮梅和海陆丰地区的农民运动,慰问东片将士。1926年1月,谭植棠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3月16日,他出席了该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参加研究开办第六届农讲所和开展全国农民运动的事宜。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彭湃、阮啸仙、谭植棠等具体组织指导下,全省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1926年冬的一天,谭植棠在广东各界代表大会上发表讲演,遭到几个右派分子的捣乱。他怒不可揭,由于过度激动,引起肺病复发,吐血昏迷。送博济医院抢救协醒后,他向探病的战友们表示的第一句话就是“重返自己的战斗岗位”。1927年,蒋中正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谭植棠为避开国民党反动派的通辑,离开了广州回到高明家乡治病。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谭植棠扶病参加了谭天度、李守纯等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宣传发动群众,组织青年抗敌同志会、妇女抗敌同志会,并联络社会各蚧成立高明县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民众抗日自卫团等。1944年底,谭植棠病愈离乡,前往东江抗日根据地,任东宝行政督导处财经科长,1946年春,谭植棠奉命到香港,从事统战工作。

1950年1月,谭植棠被调回广州,后在肇庆担作任西江行政专署工商科科长兼贸易、粮食、百货三大公司经理。在1952年春“三反、五反”运动中,谭植棠被错误地定为“阶级异己分子”,清除出党。同年6月26日在广州含冤逝世。

1979年9月27日,中共肇庆地委作出决定:撤销1952年对谭植棠的错误处分,恢复政治名誉。



谭锡畴:(生卒年待考),河北吴桥人。著名现代地质学家。

以大量证据纠正了德国人李希霍误把白垩纪确定为二迭一石炭纪的错误推断。著有《四川峨嵋山地质》、《北京西山地质志》等。

跟帖时间 2010-05-12 21:02:5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谭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七龄登第;三策摅奇:上联典指古代“神童”谭昭宝事典。下联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谭世勋(字彦成,长沙人)事典。

宣猷边塞;锡春土茅:上联典指北宋末长沙人谭世勋,字彦成,元符年间进士,历官郴州教授、秘书省正字。曾扈从皇帝到金兵帅帐,以十条理由说金兵进军之弊、讲和之利。张邦昌建傀儡政权称“楚帝”时,请他直学士院,他以病为借口不上任。著有《师陶集》等。下联典指明朝滁州人谭渊,英武而有膂力,洪武年间袭父亲谭胜的职务,任燕山卫副千户。后跟从燕王朱棣(成祖)起兵,夺九门,破雄县,立有战功。土茅,土阶茅屋,以土为阶,以茅草盖屋。指居住简朴。

土茅锡券;边塞宣猷:同上(上下联互易),上联典指明朝副千户谭渊,滁州人。有膂力,引两石弓,发无不中,从燕王起兵,夺九门,破雄县,骁勇善战,夹河之战中,以马蹶被杀,谥壮节。下联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谭世勋,元符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后扈驾至金帅帐,以十害说其用事者,言讲和之利,词意中激,金人耸听。



2.五言通用联:

洋水家声远;凫山世谭长:全联为唐朝谭忠后裔旌德洋川谭氏大门以及春节用对联。

渤海家声远;洪溪世泽长:此联为安徽省旌德县高甲村高氏宗祠联。上联典出高氏郡望;下联嵌“洪溪”为祠西水名。



3.六言通用联:

七岁能登上第;三子尽作大夫:上联典指宋代人谭昭宝,相传七岁应童子试而登上第。下联典指北宋始兴人谭佚,皇祜年间进土,三个儿子也都成为名大夫。

仙客练月得到;烈妇渍血留痕:上联典指南唐谭峭炼丹得道,后仙去。下联典指宋谭氏妇赵氏为元兵所害,血溅殿楹,如妇人抱婴儿状。



4.七言通用联:

十载父子双进士;一时兄弟两将军:上联典指宋代元符进士谭世勋与其父谭申政和进士,其间时隔约十年。本联可作谭氏家祠联。下联典指元代帅左都监谭资荣,以其弟资用攻汴梁有功,举资用代其职。

为人树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此联为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自题联。

颇有清香留画戟;翩然彩服效扁舟:此联为清光绪进士谭延闿自题联。

吟看桂生溪月上;醉听鲲化海涛翻:此联为五代诗人谭用之《送友人归青社》诗句联。

竹径支分班玉笋;江湾族聚跃金麟:广东省英德市英城镇江湾村谭氏宗祠联。据谭氏族谱载,其入英始祖谭嗣敬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自南京住机迁兹英土竹迳都(今大站镇樟滩管理区果树头村)居住”。谭嗣敬于洪武十九年获贡,曾出任浙江慈溪县令(见《韶州府志》、《英德县志》)。六世祖谭竹坡约于明嘉靖初年,携室来村创业。至乃孙谭亮采(字熙台以武举人资格出任湖南湘乡、善化两任知县)在村中毗邻而建乃兄云台及自身祠两座,于是,谭氏遂为村中望族。长房云台祠于1992年重修。据谭氏族谱称,其远祖“可奕公于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次子守禄公,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居湖南茶陵州上塘太平围落籍。”“湘省谭氏之盛,居全国之冠。盖可奕公元孙十八宏中,除宏政改宏帙迁江西虔州,复迁广东落籍外,其余十七宏后裔,俱散布湖南全省,其盛可知。而茶陵谭氏尤称巨族,民国伟人谭延闿属焉。”该谱又称:“考谭氏有虔翁,讳崇纪,号宏帙。诰赠资政大夫。原由湖广迁居江西尧州虔化县西俊村。今属赣州,隋唐称虔州,故名虔,嗣因避乱,于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壬戍,率众裔迁居南雄珠玑巷沙水村。宁静后复迁于虔。至何时再来广东,未有记载,大约在洪公(虔公长子,登进士,任广州儒学提举)出任广州时间耳。”据此可知,谭宏帙乃随子迁粤,成为谭氏之“入粤始祖”。



5.八言以上通用联:

仙德巍峨四民瞻仰;圣功浩荡万姓占恩:香港九龙峰谭公仙圣祖庙柱楹。

揽湖海英豪,力维时局;勖沅湘子弟,共赞中华:此联为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在公元1897年自撰联。

终南山上神人,涉猎文史;栖隐洞中道士,出入金门:全联典指南唐国子司业谭峭,泉州人。好仙术,居嵩山十余年,后登青城山,相传仙去。亦称紫霄真人。

道协天人,早岁乘龙从此去;情深桑梓,今朝跨鹤定归来:香港九龙峰谭公仙圣祖庙得道亭。

勋名炳炳,荣列戊戌六君子;伟绩昭昭,号称关陇一文人:上联典指清末维新派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曾设立算学会,结合维新志士讲求变法救亡之道。公元1896年至南京任候补知府。1898年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戊戌政变时为袁世凯出卖,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谭嗣全集》。下联典指清朝洮州训导谭咏昭,字仲回,武威人。制行坚洁,擅诗文,为同光间“关陇文人第一”。有《看云书屋诗文集》。

祖宗来自江西,慕三闾风景、五指烟霞,钦仰大夫先屈子;嗣孙守成湖北,绵千秋俎豆、万古馨香,堪羡公爵迈邢侯:此联为湖北省秭归县乐平里谭氏宗祠联。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光阴冉冉,岁月攸攸,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深潭欲海,力如项羽,智若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为什么?请君息坐片时,试把寸心思前想后,得安闲处且安闲,留些奔波过明日;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道途茫茫,牵未住朱颜白发,带未走黄金碧玉,富似石崇,贵比杨素,绿珠红拂皆成梦,今何在?替我解下数文,沽酒半壶猜三通两,会畅饮时应畅饮,西出阳关无故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城东西江北岸山谭公庙联。庙祀元代宁海(今属浙江省,一说山东省弁平县)人谭处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七大弟子之一,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称为“全真七子”。其人道行高深且行侠丈义,颇得人心;在广西梧州城东,西江北岸山上,旧时立有“谭公庙”,所纪念为他正直侠义,扶危济困,尤其是对水火灾祸预见异常准确,而旧时的梧州水火两灾频繁,故人们立庙祀之,以求荫佑。该庙已毁多年,今仅存遗址,在梧州家用电器厂内。据地方志载,旧时庙中有这副长柱联,内容颇有意思和哲理。



6.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峰谭公仙圣祖庙:

九龙峰谭公仙圣祖居广东省惠东县谭公红花园谭阁地,姓谭名德,少年时心灵聪慧,纯朴善良被太上老君收为弟子,传授仙法,能呼风唤雨,撒叶成鱼,柸茶救火。元朝末年民间灾难深重,谭德公广施妙力,消灾解难,救民於水火之中。后在今得道亭圆寂成仙,时年十三岁,当时成群蚂蚁衔泥遮体,蛇龟虎守护数日,被杨大伯公得知报告谭公乡民,将其骸骨收葬。此后还经常显灵,为百姓救苦解难。子民为感其恩德,遂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建得道亭祈拜。今日有得道亭联。谭德公为何在九龙峰圆寂?因九龙峰乃仙境所在。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昆仑派出一支龙,驾雾腾云入广东,先在罗浮方七日,后选尖笔此山峰,从此名山添秀色,瑞霭祥云绕上空,一枝独秀苍穹指,映出紫微显九龙,所以谭德公选择在九龙峰得道成仙。事隔半个世纪,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又选龙穴福地兴建祖庙,即现龙峰祖庙。几经沧桑,星移斗转,一天,明朝国师赖布衣,从湖南过广东,途经韶关梅岭,举目一看,惊呼:“急见东南一仙山,山在祥云飘渺间,倘若凡人得此地,金龙宝殿坐江山。有道仙人占此穴,天地同有永不残。神恩浩荡海内外。灵光永显照人间。”所以谭公自得道成仙以来。功与日月同在,德与天地同有,在广东乃至东南亚一带,扫瘟疫、除邪魔、消灾解难、保境安民。当时惠州府尹,将其事迹上奏朝廷,授予:敕封襄济九龙峰谭公仙圣匾牌。谭公仙圣真虚玄,因有虚玄才成仙,声动虎蛇龟尽伏,功施风雨露无偏。有求必应消灾难,逢凶化吉保康宁,纵有百件疑难事,祈求谭公自安然。祖庙谭公仙圣座前有一副柱联。因此六百多年来一直保持香火旺盛。九龙峰另有一则风水传言:一日,归善县知府出巡,乘船沿西枝江而上。船到平山二渡头(今平山大桥处,原为过渡渡船头),知府看见前面一江两岸有狮象(狮山、象山)把守,不敢鸣锣开道,曰:“狮象把水口,做官多过狗。”遂下令偃旗息鼓,静静而行。上到鲤鱼岭(靠近红花园谭阁地谭氏祠堂)时,发现此处乃风水宝地,又令偃旗息鼓,并说:“鲤鱼把江边,洞内出三仙。若无三仙出,三里九状元。”一打听,方知这里出了谭公爷,多祝出了林世爷,知道仙家已出,于是继续鸣锣开道,一路前行。谭公祖庙之中、外明堂,近有多重禽星作案,更有守水口之效。(左)龙通寺(观音庵)正对土、金案山,与后靠文笔峰,互相呼应。(右)九龙峰合气龙大鹏展翅,九龙峰为九条山脉汇聚而冲起一火形尖峰而得名。凡合气龙之力量尤大,由二龙或多至九龙组成,合者愈多力愈佳。吉书云:“更有二龙合一气,两水三山共一场。”喝形大鹏展翅局,与北京万里长城八达岭居庸关所喝之局类同,该处好像至今还未被风水家披露过。而谭公祖庙在九龙峰的右手一吉地上,前面明堂广阔,远望四处环城围护,案山多重作朝拜之状,更有塞水口之效应。泉穴乃真龙穴表徵之一。

谭公庙传说有很多灵异现象,例如:

①信众在山脚的道旁烧香烛,但烟火却在谭公庙前冒出。

②谭公庙上的琉璃瓦片上有一奇特现象,尽管旁边有不少参天大树,但瓦片上却终年片叶不留,不论何时观看,瓦面上总是洁净如洗。大家留意这种现象后,发觉每天早上八点多及下午四点多,这里总会刮起一阵大风,就算瓦面上有树叶都吹得一乾二净。

③谭公庙前的一对石狮子,一雄一雌,相传小孩子摸摸石狮子将会百病消除,成长后更会像狮子般威猛。而女人摸摸雄石狮子下身的两个圆形睾丸,就可喜得一子。

④林荫路北侧有一株二百多年的榄树,高约二十米,外围二百五十厘米,枝叶繁茂,生机盎然。相传情侣合抱树干亦可得子,人称榄母。而南侧另一棵榄树却终年不结果,俗称榄公。所以求子者千万别“揽错隔离”。

⑤祖庙南侧有一口仙泉井,古制作汽水,口感清爽;用于酿酒,则特别香醇。传说古时来此之人若有病痛,饮了仙泉水,有“水到病除”之效。《郑知县十六穴法》:“贵地时常多有泉,不论冬夏水涓涓,安金上下并泉内,大凿深坑决水。”泉穴乃真龙穴特徵之一,盖如穴场附近,泉水甘美,四时不断,则为真龙穴的表徵

…等等。

在谭公祖庙左手方有一山脉为众龙之主脉。前面有一山脉为众龙之主脉。前面有一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才建的“龙通寺”,供奉观音菩萨,又名观音庵。道理上火星形山不会结作,但有救的是龙通寺后还有一土金形父母星辰为靠,即成火生土,土生金之意,尽化火形煞气,成大结之地。“龙通寺”与“谭公祖庙”立向均为坐丁向癸,外面堂局反为更觉正对,“龙通寺”才是风水大结之地。但为何谭公祖庙不建在龙通寺处,而又在三百九十年后被建成观音宝殿呢?原因应为:一,当时村民或地理先生认为火形尖山不宜作靠,这与上述风水造诣有关。二,后来元运所到,信众将佛道分家,亦方便善信朝拜,机缘巧合下,成就大地。

人有人运,地有地运,神有神运,所谓人神一理,行军出阵同一道理,所以“先有谭公显灵开山门,再有慈航普渡佑黎民”之玄妙。而观音庵在前,谭公庙在后,天界之中,果真有尊卑之分?

跟帖时间 2010-05-12 21:01:2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谭氏的字辈排行 -- 湖南湘乡谭氏字辈:“国久恒兴起继任必承宗(世)世泽常新毓秀钟英敬遵先训思贻令名文章炳蔚建树昌明联芳济美光裕显荣”。

湖南中湘谭氏字辈:“一言大心世玉朝金青史傅芳邦家之光诗礼贻谋允卜其昌”。

湖南湘潭谭氏字辈:“金玉光希一世廷邦奇兴朝生卓異文名达帝几飓徽涵英秀华国宣隆仪文章冠南楚明训裕鼎彝拨选诗书裔萃宗衍奕箕”。

湖南宁乡谭氏字辈:“忠良永远承仁义德仔庭世学胜朝定安邦国泰平诚孝传家本诗书裕后基庆延鸿业振喜起际昌期”。

湖南安化谭氏字辈:“太德仁闻鼎万安绍祖封彦孟廷添日友玉永宇宗正大光明世文章华国英忠孝传家本诗书裕后基庆延鸿业振喜起际昌期手泽芳徽著心田义种陈士林重作育科第久弥新”。

湖南茶陵谭氏字辈:“忠实必志彦有勝绍荣正(学应)文仕(啓世)洪之序家修冀道成孝友承先泽读书继后人声名欣显达功业著贤能”。

湖南茶陵石床谭氏字辈:“启永绍士世之作斯文相传其兆可卜上光宗祖大振家学孝友行修书策信笃敦敏思勤防检由约仰维德范敬慎亲睦”。

湖南上湘横塘谭氏字辈“忠良詠(永)远存?仁)义得仔(子)庭宇启正朝定安邦国泰平礼学光先泽书香懋后昆贤才登景望俊杰振家声”。

湖南长沙青山谭氏字辈:“本景光乾希一世廷邦奇飏徽涵英秀华国献隆仪文章冠南楚明训裕鼎彝拔选诗书裔萃宗永肇基”。

湖南长沙云盖谭氏字辈:“忠宝必志彦有胜绍荣正(学应)启世(文仕)洪之序家修冀道成孝友承先泽诗书继后人声名欣显达勋业著贤能”。

湖南长沙谭家园谭氏字辈:“必大德为肇百世继敏学从孔文逢显达忠信传家法先泽贻承允新枝衍庆长振声昭孝义辅国尚循良”。

湖南攸县西关谭氏字辈:“光大荣国祚士进显忠良德泽运长久善贻远振扬光宗垂裕永万世自联芳”。

重庆石柱谭氏字辈:

起源本派:“祁绵春梅奕会珍云照轩伍菁与裕简时曲济青太玉章祥纶永芳湘崇荣德希诚皓光为恭克用卷建宫可守武进宏仁格安仕处德巽伦正义明仲道善仁瑚公”;

麻成支派:“忠孝正才仁东全文胜维遗思万代玉(国)朝(满)光(鉴元)”;

朝祥支派:“友添绍景单贤丹廷春正世一天地人和永定康宁祈祥千万高增广厚学孔孟言钦明文思光昭先德福寿荣华昭(朝)开大典长怀恩波名推前哲才展东坡谦恭受益虚衷琢磨立身行道登甲联科策对著美经济包罗蛟兴云雨凤鸣卷啊欲贵心同为富多文臣效补职子慕蓼莪吉甫作诵端木切磋古训宜守乃庚载歌”;

朝祯支派:“登单肇文明振家声承先继志学立德贞大道佐国裕顺和平光昭世守普安永清本源克定钟俊毓英”;

朝贵支派:“永全洪家以学承继杨在明廷思乃布宜元士孔迩月映中天可其清言万世明显”;

坡口支派:“洪金满卜书万仲立本之文思启先必裕仁善传芳长逢太运卜应奇昌楷模棫朴奕翼馨香诗礼世家规度程章赞缨贵胃丕振乡邦仰沾高厚福禄安康”;

元贞支派:“书继茂全单良文明启先碧玉人尚传宗正永映天云科奇远代后生照谱贤兹培光泽仕昌达跃万年俊桀思禄林益寿延福增红阳霞高显大海波静清建功立业志龙凤飞朝廷家发吉祥盛锦江辉前程”;

满四支派“满元单龙单世万思景朝德仲承登正延光先原有本文明启治天统绪昭百代宗功照千年辉煌贻巨典没有过著夕贤英雄从已古支泽永远传继述良裴易流徵尚纲然心田作福地善体摄家邦纯武写忠厚杨列绍书香燕翼成谋久蠹斯衍庆长尊前以裕后兰桂同联芳”;

化龙支派:“满元单龙世单汝单文单应朝仕国正天星一才人登第久麟凤昭祥禧家傅明有德大学维清奇必增光尚志承裕永宗宜立言鸿继序伦理贵周知纯孝徽和顺宗先见作为丰功勤善逑佑启锡洪慈后代齐兴发万年福禄时”;

谭广支派:“朝良单宇元功茂运俊杰升荣显承谟烈佑启后昆飞上表天星月红照到万里国太平五洲四海风雷动雨落湿地藤复舒数花多果长得盛凤凰唱曲永傅代”

高台坝支派:“满龙显化广世文汝扬表绍应崇贵书庭良元宇一天地人和永定安宜文明凰希泰国家庆德大学维世傅明清”;

飞龙支派:“满元单龙单世祖单绍子金守本天明国正现祯祥万邦治道崇先学连芳支秀德应长远述弘宗成永定传家忠孝启文光圣朝瑞庆安良善英俊兹培嗣克昌”;

福龙支派:“满元单龙崇远守继斌仕学绍昌思永模廷杨治道安邦定国尊荣显跃明良起喜玖大福报毓秀钟灵盛英才遗世长芳兰兆凤翥俊杰献龙章”;

旦子溪支派:“一二三顶文治世单大正光明道德昌礼义达宗邦国家同胜学卿士显忠良恩泽极深厚万代封侯王”。

重庆万县谭氏字辈:

罗网坝支派:“天地钟英修德立名学优登仕佐时平衡克承盛业龙起(启)凤鸣守以敬慎木茂枝荣”

万县甘霖支派:“顶文稿支世宏开永大尚其朋友以合为家”;

水竹坝支派:“一万三大成文明家道兴永和起洪端修德远立名怀才治玺国显学献知廷顺正成天运百世宗昌荣”;

复兴场支派:“二三四单绍正大光明月务根本立孝培元勤创业纯原昌荣华文富胜昭月专心宽敏会锡福寿万德”;

洞湾支派:“正大光明功贸行成国家讳器思孝先声肇其孔故贻泽永贞年久代远克笃宗盟”;

石家梓通沟支派:“满少知天见甫廷大良明宗元康裕国朝俸丹顶洪世代承先德忠贞启后隆泽沛家声久诗书文正逢兰桂腾芳远枝身根固同”;

盐井沟支派:“宗荣为世大一二奠家邦忠孝名显扬修齐治平本承先定吉祥立德锡福远作善笃庆光常怀恭俭让意志存纯良天地钟毓秀佐国广群英荣华安富贵副仲叔季兴儒学守人道建树昭扣昆霖雨沛恩泽高明代达品贤声同伊周”。

重庆云阳谭氏字辈:“继楚一家泰元奇之永学汝国正高明诗书玉后坤仁仪礼智性金玉满堂新富贵芝华久万事右同春”。

吉林农安谭氏字辈:“甲乃配继成德为本广有学仁福如东海富贵长春山河永威”。

安徽旌德谭氏字辈:“承先希大道有志绍奎光传家惟守德永世克荣昌”。

谭氏一支字辈:“成良道维仁孝庭训玉芳传家本立作善益福权平定美智兴荣昌保国民扬余庆延年”。

跟帖时间 2010-05-12 21:00:1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谭氏的家谱文献 -- 望仙谭氏宗谱,著者待考,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清)谭廷魁等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清)谭鸣春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嘉兴嘉兴谭氏宗谱十卷,(清)谭子性、谭光熙等重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手抄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清)谭新嘉、谭之樑等编纂,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慎远义庄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民国)谭仁恺、谭仁良等创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市三店镇沙畈村。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谭承元等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长沙善化谭氏续修族谱十卷,首三卷,(清)谭宗鍠等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福荫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长沙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民国)谭修功、谭修龄纂序,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宏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长沙硃塘茅图峙谭氏九修族谱二十四卷,(民国)谭善译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思亲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宁乡谭氏族谱十卷,(清)谭明沁、谭显谟纂,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双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今仅存第二卷。

湖南宁乡谭氏家谱二十五卷,(民国)谭汉泉、谭贡山主修,谭显节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今缺第二十五卷。现被收藏在湖辈省图书馆。

湖南茶陵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清)谭万隆、谭致声修,谭元泰纂,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湘西谭氏支谱十六卷,(清)谭继、谭作州纂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六升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一卷,首一卷,(清)谭鹤亭、谭哲堂修,谭襄甫、谭慎堂纂,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湘潭学前谭氏支谱十五卷,(民国)谭修晟、谭成意等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笃亲堂铅印本十五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潭中湘段西塘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清)谭学知纂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焕荣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湘潭谭氏家谱十六卷,(清)谭系均、谭系莹纂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潭润子塘谭氏七修族谱十六卷,(民国)谭茳墀等纂修,谭曙峰等主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湘潭中湘谭氏续修族谱七卷,(民国)谭本芳、谭本杰主修,谭本琪总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济美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潭青山谭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民国)谭华镒修,谭华祝、谭国殷纂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湘西七星桥谭氏族谱七卷,首四卷,(清)谭兴平纂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1~4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湘西谭氏四修族谱十卷,(清)谭作唤、谭作零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壹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田乐堂谭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衡山谭氏重修族谱,(清)谭尚秋、谭毓士等编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临湘中湘谭氏支谱六卷,(清)谭嘉骏纂修,谭福绪主修,清光绪年间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湖南江永谭氏族谱一卷,(清)谭正伦修,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江永县档案馆。

湖南安化谭氏族谱,(清)谭梧轩、谭维新等修,谭溶轩、谭定思纂,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永顺谭氏族谱六卷,谭兴汉等修,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广东佛山谭怡怡堂祠谱,(民国)谭鹤坡编,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大良昌兴印务局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高明谭氏族谱十八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广州民生印刷铅印本,今缺第一~九卷、第十一卷。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开平谭氏家谱一卷,著者待考,广州文元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台山市图书馆。

广东新会城续修南门谭氏家谱一卷,(清)谭沂志、谭永培续修,清光绪二十天年(公元1897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新会县修志会。

陕西宝鸡陈仓谭氏族谱三卷,(清)谭仲修,谭诏伦重定,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手抄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澳门弘农郡谭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谭氏族谱,(清)罗孔志等纂修,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仁源谭氏续修支谱,(清)谭福保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富溪谭氏族谱残,(清)谭兆连修,清朝年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天河谭万庄长房系谱,(民国)谭永就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湘潭谭氏五个族谱,(民国)谭传福等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怀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石朱塘谭氏续修合谱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庚子年(公元1900年)恩亲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谭氏五修族谱八册,著者待考,民国乙亥年(公元1935年)怀裕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沩宁河头谭氏家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端平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潭谭氏成初公派下家谱十二卷,(清)谭青城纂修,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端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茶陵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民国)谭修聿等倡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宏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跟帖时间 2010-05-12 20:57:4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谭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定陶两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弘农郡:弘农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其时辖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华山以南的地区。王莽执政时期改名为右扶风。东汉初期复名弘农郡,东汉末年又因避汉灵帝名讳而改名为桓农郡。三国时期曹魏国再次复名为弘农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移其治到陕县(今河南陕县)。北魏时期又改恒农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今函谷关)。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到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又复置,移治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部,隋朝义宁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陕县。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农郡被彻底废黜。



2.堂号:

济南堂:以望立堂。

弘农堂:以望立堂。

济阳堂:以望立堂。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

端洁堂:典自宋朝谭世勣。谭世勣,长沙人,字彦成。官至礼部侍郎。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逼宋钦宗幸其营,谭世勣为随驾大臣。张邦昌僭位,责令出仕,谭世勣称疾不出,绝食而死。后赠端明殿学士,谥端洁。后人用“端洁”作为堂号,以纪念这位节操高洁的谭氏先人。

六升堂:资料有待补充。

双桂堂:资料有待补充。

壹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源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亲堂:资料有待补充。

善断堂:资料有待补充。

敬爱堂:资料有待补充。

福荫堂:资料有待补充。

笃亲堂:资料有待补充。

焕荣堂:资料有待补充。

念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文元堂:资料有待补充。

端平堂:资料有待补充。

怀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5-12 20:56:1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谭氏的迁徙分布 -- 谭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七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五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8%左右。

1.秦、汉时期:

谭氏发祥地在今山东省境。汉朝前后,谭氏族人发源于北方,也繁衍于北方,主要以山东、河南分布最为广泛,故谭氏望族也系出此两省境内。

公元前684年,齐国吞并谭国。谭国国君由山东北部逃到东南部的莒。留在故国未走的谭国人,便以国为氏,继续在山东北部生活,繁衍后代。期间有一部分谭氏族人沿着东海岸到达了吴越地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秦王朝,不久,因暴虐而失国。楚汉之争,项羽败于垓下,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汉朝有个叫谭闲的人任河南尹。汉朝时,谭氏“望出弘农”的局面已经基本奠定。整个西汉、东汉时期,北方谭氏族人的分布及播迁特征是:源于北方,衍于北方,以山东、河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西汉时期,汉哀帝时尚书令姓谭,汉元帝时有谭氏人任太仆,汉平帝时有谭氏人任朔方太守,这些是谭氏族人在西汉朝廷为官的情况。其间,西汉还有一位公主的女婿也姓谭,由此可见,谭氏族人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成为显姓了。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之时,北方战乱频仍,谭氏族人也同其他士族一样大举南迁以避战乱。这次南迁导致谭氏族人由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变成了较典型的南方姓氏。此后,历代谭氏族人多以南方分布为主,其中以今湖南及其四周各地最为称盛。

3.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谭氏族人在南边的吴国已成显姓,有的还担任了吴国的军事将领。据史籍《三国志·魏书》记载,曹魏明帝年间,王基担任尚书,后来到荆州(今湖北襄阳)任刺史,又做了扬烈将军,带兵攻击孙吴国。当时孙吴国夷陵(今湖北宜昌)的守将是安北将军,名谭正。

4.南齐时期:

零陵郡的谭弘宝家族四世同堂,已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了。当时的零陵郡地处湘南,包括今天从湖南湘乡到零陵一带直至广西桂林以北的大片地区,而谭氏则主要居住在湘乡零陵一带。

到了梁武帝时期,谭氏族人在广东始兴(今广东始兴)已成显姓。据《广东通志》记载,始兴人谭儋幼年读了许多书,还练就了一身武艺。梁太清二年(公元584年),侯景勾结戍守长江的萧正德,渡江进攻建康。侯景兵马所到之处,屠城洗劫,残暴无比。他的野蛮行径引起南方人民的普遍反抗,谭儋也招集始兴有勇有智的人士,保卫始兴。始兴民众很佩服谭儋的为人,便想推举他做守城的主将。当时另一位姓谭的人谭世远与刺史萧勃交好。谭儋发现谭世远处世无常,推测他可能会背叛萧勃,便不做守将而回了家。后来,萧勃真的被谭世远所杀。由此,谭氏族人十分佩服谭儋善于识人的本领。陈代初年,桂阳郡外兵留异反叛,谭儋和侯安都在桃枝岭战败留异。适逢陈宝应在福建一带反叛,留异便逃到陈宝应处,请求庇护。谭憺带领水兵前去讨伐,在晋安俘虏了陈宝应,又捉拿了留异并将之解送到京城。谭儋因此被提拔为本郡的太守。

5.隋、唐时期:

隋、唐两朝以前,由谭氏族人的播迁情况可以看出其由北向南的迁徙的简要历程。

五胡十六国的战乱局面到北周王朝结束,中国自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以后四百多年的分裂混战局面被杨坚在公元589年统一。杨坚出身于汉族贵族官僚家庭,其父杨忠曾跟从宇文泰关西起兵,赐姓普六茹氏,封隋国公。由于杨坚受到过鲜卑贵族的排挤和迫害,因此在隋朝初年颇行人君之道,深受人民欢迎。随着社会财富的积聚,隋王朝对人民也开始刻薄起来,隋炀帝杨广即位(公元604年)后,更是穷奢极欲、好大喜功。从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起,饥寒交迫的人民群众开始反抗,起义的地区逐渐扩大到今山东、河北、宁夏、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省。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自晋阳(今山西太原晋源镇)起兵叛隋。随即攻破长安,拥西京留守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改隋大业十三年为义宁元年,遥尊杨广为太上皇。第二年农历3月杨广死,农历5月李渊逼迫杨侑让位,自立为帝,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至此,隋朝灭亡。

谭氏族人在隋唐时期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西等省。唐玄宗时期(公元712~742年),山东一部分谭氏人因战祸频繁,无法立足,便开始南迁。他们起初迁往河南,后来辗转来到江西等地,最后落脚于湖南。

至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与混乱,造成了历史上“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种分裂引起了北方部落契丹对燕云十六州的侵占,破坏了北方的国防屏障,严重地威胁着汉民族政权的生存。公元十世纪中叶,中国历史的发展出现了建立以汉族政权为主的封建统一政权的趋势。河北大名谭延美家族便是在这种混乱而至统一的过程中兴盛起来的。

6.宋、元时期:

谭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广东、江西、湖南三省。

7.明、清时期:

谭氏族人已遍布大江南北,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南、广东、江西、四川、山东、云南等地。

清朝时期,谭氏族人播迁出现新特点,这一时期,谭氏族人在国内的播迁基本完成,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谭氏族人分布,于是,谭氏族人把新的发展点着眼于国门之外。据载,此时有闽、粤谭氏族人迁至东南亚,侨于新加坡等国。

如今,谭氏族人以湖南、广东、四川、湖北等省为多,这四个省的谭氏约占全国谭氏人口的65%以上。

跟帖时间 2010-05-12 20:55:0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谭氏的各支始祖 -- 谭可亦:公讳下原從亦併大今敬避,庙讳從亦字彦明仕,唐宣议郞以曾孙贵累赠荣禄大夫,係幽州大将军谭忠公之裔也其先世由河南徙居金陵太平府当塗县贵游乡及大唐武德元年茂寅由金陵徙居江西吉州太和县高行乡六十七都地名早禾市鸟龙山石壁渡下公於懿宗咸通十四年癸巳携男守祿挈家属由江西徙茶陵十五都地名鄧塘复僖宗中和二年壬寅八月十三日迁饶溪地名蕉坑改名太平园居焉,卒葬二十七都地名竹子田而考其所生 在於唐憲宗元和元年丙戌岁。元配:李氏,赠贤淑夫人,葬茶陵十五都,地名鄧塘。生子:守祿。是为中湘谭氏始祖。

谭全忠:字成初,号傅溪,二十五都砻上丁向。事入列傅中。元配:李氏,殁葬十八都石下土桥头。生子一:思务。是为湖南湘潭谭氏成初公派始祖。

谭 元、谭忠仁:明初始迁善化六都落业云蓋,元至元二年丙子三月十八日寅时生,明永乐五年丁亥卒,葬云盖柏梓塘龟形山卯山酉向有志碑石墓图。配周氏,元至元六年庚辰生,明建文年卒葬合夫冢坐山右共向志碑石墓图。子二:忠仁,忠义。忠仁,明洪武二年已酉王月初五日未时生,任云南平坝卫落业是省。配:氏,明随夫任云南。元公次子,谭忠义,明洪武五年壬子四月十八日未时生,成化六年庚寅七月二十九日午时卒,寿九十九,葬合妻冢左同向有志碑图。配虞氏,明洪武十六年癸亥七月初九日未时生,正统年卒,葬云盖柏梓塘湖湾园内甲庚向有志碑图。子二:宝一:宝二。是为湖南茶陵谭氏始祖。

谭可亦:字彦明,号宣义,行六,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由江西泰和高行乡早禾渡官楚南,居茶陵。传二十一代至谭元,明洪武间徙居善化六都云盖,生二子:忠仁徙云南,忠义生宝一、宝二,衍两房。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宝一房始修支谱,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宝一、宝二两房合修,1917年两房又续修。宗祠建于云盖柏梓塘。是为长沙云盖谭氏始祖。

谭全忠:谭可奕六世孙,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迁居茶陵太傅。十二世孙谭大感于宋末迁宁乡河头冲。是为宁乡河头冲谭氏始祖。

谭处尧:字仁礼,谭可亦十四世孙,迁居衡州府安仁县井下怀麓堂集,官宋司空相国。文津始迁祖平英公,字儒俊,清康熙中授读省垣,占籍善化文津。是为长沙文津谭氏始祖。

谭文钦:谭可亦二十五世孙派至谭文钦,讳贤一,明初自茶陵卜居长沙硃塘。清光绪初年建祠于茅园峙。族谱创修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1929年八修。该族名人谭拔萃,署宁夏镇总兵。是为长沙硃塘茅园峙谭氏始祖。

谭志材、谭志富:于明成化间自茶陵迁善化,分居南乡八都周子塘、东乡八都洞井铺。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续修族谱,堂号福荫。是为长沙谭氏始祖。

谭必达:明洪武初由江西南昌斗门铁树观携四子:大光、大伏、大仕、大奇迁湘,开基于长沙县北乡翔凤桥。族人分布于谭家园、茅埠桥、大埠头等地。至1949年,已传三十余代,族人约三万余人。宗祠位于谭家园。是为长沙谭家园谭氏始祖。

谭福缘:明初自江西宜春迁浏阳浦梓港。是为浏阳浦梓港谭氏始祖。

谭孝成:宋靖康中自江西洪州新建县迁福建长汀县,再传承新迁居清流。又十四传至谭功安,明时迁长沙县,谭功安之三世孙谭逢琪始自长沙迁浏。是为浏阳梅花巷谭氏始祖。

谭忠凡:由江西迁居湖南茶陵,至九派祖谭仔显,由茶陵徙居湘乡七星街。明末,十派祖谭庭秀继徙宁乡八都杨梅冲。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始修支谱,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续修。是为宁乡谭氏始祖。

谭世勣:于宋徽宗末年由茶陵迁宁乡十都四区晒谷石。清同治5年(1866)续修族谱,堂号双桂。是为宁乡晒谷石谭氏始祖。

跟帖时间 2010-05-12 20:54:0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