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5-16 19:13:47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22311 跟帖次数 13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君主戴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资治通鉴音注》等记载,两周之际的春秋初期,宋国君主名叫子撝,字武庄。

子撝在位期间,由贤臣正考父辅佐。子撝爱民如子,深受万民拥戴。

子撝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799~前766年),是横跨西周、东周两个时代的少数几个诸侯君主之一。他于周平王姬宜臼五年(公元前766年)逝世,当时宋国举行国葬,四面八方的人都长途跋涉涌进都城,在其灵柩边长跪不起,周平王特赐其谥号为“戴”,即历史上著名的宋戴公。

在宋戴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谥号为姓氏者,称戴氏;有以其名字为姓氏者,称武庄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庄氏、武氏,世代相传至今。

庄氏族人中有一部分尊奉宋戴公为得姓始祖,且不与芈姓庄氏合谱。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王族之后,属于以谥号为氏。

据史籍《姓氏急就篇》、《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君王芈旅(熊侣,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即位后,申张王权,并采取果断措施,大力平定了权臣若敖氏家族的叛乱。之后重用贤臣孙叔敖改革内政,兴修水利,加强战备。由于楚王芈旅知人善任,终使楚国迅速强大起来。

周定王姬瑜元年(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芈旅挥兵北伐陆浑之戎,仅吞其境,之后陈兵周郊,使人问九鼎轻重。周定王十年(楚庄王十八年,公元前597年),芈旅在邲地(今河南荥阳)大败称霸一时的强大晋军,迫使郑、宋等诸侯国归附,成为代晋而起的春秋五霸之一。

芈旅在周定王十六年(楚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91年)去世,继位的楚共王熊审给其上谥号为“庄”,即历史上著名的楚庄王。

在楚庄王的一支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庄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庄氏正宗。庄氏族人大多尊奉楚庄王为得姓始祖。

战国末期,当秦昭襄王赢稷指挥强大的秦军横扫诸侯之时,有一位楚庄王的贵族后裔庄蹻(亦称庄峤),在楚顷襄王熊橫执政时期(公元前298~前263年)为大将军,受命经略巴、黔中以西诸地。庄蹻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将领,他在公元前299~前276年之间把楚国的势力一直扩展到云南滇池一带,以兵威震服滇地部族民,让楚国的势力范围抵达云贵高原。

之后,他力推“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即是将属下的军士悉数本土化,变易服饰,更改习俗,均在滇池定居下来,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这样一来,由于庄蹻坚持了民族融合的先进政策,因而不仅给滇地带来了楚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加速了滇地的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同时也加强了云南少数民族与中心地域经济与社会的联系,并且为此后中央政权进入西南边疆,置郡设官而解除了民族隔阂的繁篱。

在庄蹻把这块地方纳入楚国的版图,准备归报这番功绩时,正好楚国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昭襄王赢稷的十万大军所袭夺,完全阻断了他的归路。不得已,庄蹻只好率其众在周郝王三十九年(楚顷襄王二十三年,秦昭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76年)自称滇王,统治云南滇地。

一直到秦始皇嬴政灭诸侯,统一中原之时,楚国的这一支后裔仍然是西南夷的一方割据势力首领,逍遥于暴秦的淫威之外。后来,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庄蹻的世袭后人滇王在汉武帝刘彻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归顺于中央政府,汉武帝正式册封滇王,并给庄蹻的后人颁赐滇王印,以其地置益州郡(郡治在今云南昆明晋宁),从而奠定了今昆明市建城的历史。

自庄蹻称滇王起,两千零九十七年后的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迁徙至福建漳州的一名庄蹻后裔族人渡海至台湾岛,首次垦拓了基隆沙连堡的大水堀庄,大水堀庄时属台湾府台北厅,后人深切纪念这位开拓性的先人,立有开山庙于大水堀湖畔,志念其德泽。不过,大家却都不敢呼其名讳,仅称为庄开山公,一百八十余年来,反而非常遗憾地失去了他的真实姓名。至此,整个鹿谷乡(今台湾南投)几乎已完全垦拓。

这段历史,说明了在史籍中的“西南夷”之中,有一部份族人是楚国军队的后裔,而且是由庄蹻(庄峤)将军带过去的。

庄氏族人的一半大多尊奉楚庄王、庄蹻为得姓始祖,并不与子姓庄氏合谱。
第三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中国回族大辞典》中的记载:庄氏,是回族的姓氏之一,现主要分布于海南省三亚市一带地区。

数十年前,马来西亚邦咯岛大丸小学附近的马来人都能讲海南话,他们到咖啡店喝茶聊天,除满口流利的海南话外,还阅读中文报纸。这些人平日身穿“沙龙”,头戴红色“宋谷”,自称海南人,来自“三亚”。他们是真正的海南岛人:海南回民。

海南回民早期从海南岛移居邦咯,整批二百多人,全是男性。因为是回教徒的关系,生活习俗与马来人大同小异,都娶马来女为妻,他们被称为“三亚番”或“海南番”,最终同化在马来社会中,第二代变成真正的土著。

三亚庄氏回族主要居住在羊栏镇的回辉村和回新村,他们多才多艺,尤其善经商。海南三亚羊栏镇的穆斯林,目前人口七千余人,自云祖先分别来自古波斯国(今伊朗)、阿拉伯半岛和越南占城。当年中东的商船来中国贸易,多途经海南岛,或遇海抢劫,或遭台风袭击,被迫登岸羁留落户。至于越南占城的回民,则因境内连年战乱,只好结伴驾船来海南避难。

三亚地区的回民是以波斯、阿拉伯人为主体,其先民一部分是唐、宋时期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入华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蕃客,一部分是宋、元两朝从越南占城入居的穆斯林,还有少部分是来自大陆的回族后裔。大约在明末清初时期,他们陆续从岛内各处向今回辉村、回新村所在地区迁徙,逐渐形成今天的回族集聚社区。

有意思的是,三亚回民的语言不同于祖国大陆内的其他任何一种民族语言,其方言也不同于海南本岛各民族语言,而与沙特阿拉伯语音颇为相近,类似古大食语,今语言学家把它确定为“回辉话”。与大陆回族同胞完全相同的是,其“开斋节”与“古尔邦节”等节日,也同样是他们的主要民族节日。

三亚的回族人依从《古兰经》每日五次向真主祈祷,每周五集中在清真寺做“主麻日”,讲《古兰经》,传授圣训。三亚回族仍然保持着祖先诸多的传统,他们不仅是海南省伊斯兰文化的唯一代表,而且保留有重要的人文景观,其古迹有《正堂禁碑》、《梅山古墓群》、《海棠湾古墓群》和清真男寺与清真女寺都十分著名,平均不到一千人便拥有一座寺院,做礼拜十分方便。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乌扎喇氏,亦称兀札喇氏、吴扎拉氏,族系庞大,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锡伯族、卦尔察女真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jara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部)、瓦丹(今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庙噶山(今黑龙江汤原,一说在今黑龙江口俄罗斯庙街)、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吴氏、乌氏、武氏、庄氏等。该支庄氏鼻祖为萨哈尔察部的乌扎喇·庄机达,满洲镶黄旗人,承袭兄乌扎喇·高赫德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平叛有功,越级晋授二等男爵,累官至副都统,其后裔子孙中有以祖名字首字的谐音汉字为汉姓者,称庄氏。

⑵.蒙古族阿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ute Hala。明、清朝时期即冠汉姓为金氏、庄氏等。该支庄氏鼻祖为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的妃子庄和皇贵妃,她是大学士阿鲁特·赛尚阿之女,也是后来清孝哲毅皇后的姑母。到了清光绪年间,庄妃晋封为皇贵妃,直到清宣统年间逝世,赐谥号为“庄和皇贵妃”,其后有族人在民国初年以先祖母谥号为汉姓者,称庄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乌雅氏,亦称吴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延部,在金国时期称女真兀颜部,以部为氏,满语为Uya Hala,汉义“猪”,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德尔吉穆湖(今黑龙江虎林东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区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是满族、锡伯族众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多为吴氏、乌氏、穆氏、包氏、鲍氏、黄氏、邵氏、朱氏、牛氏、庄氏等。该支庄氏鼻祖为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的妃子,笔帖式乌雅·灵寿之女,初入宫为常在,累进至琳贵妃,所生之子即著名的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贝勒爱新觉罗·奕詥、贝勒爱新觉罗·奕譓。到了清咸丰年间,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尊其为皇考琳贵太妃,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尊其为皇祖琳皇贵太妃,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逝世后,赐谥号为“庄顺皇贵妃”,其后有族人以先祖母谥号为汉姓者,称庄氏。庄顺皇贵妃的族人享恩三世,在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一朝(光绪年间)封三代,皆一品大员。

⑵.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众多”,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部)、马察(今吉林浑江西南部)、占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以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东希占河畔希禅屯)、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兰州皋兰)、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沈阳市西北石佛寺)、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区等地,所冠汉姓为唐氏、谭氏、舒氏、劳氏、庄氏等。该支庄氏鼻祖为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的妃子庄静皇贵妃,主事他塔喇·庆海之女,清咸丰元年以秀女入宫,初为贵人,累进至丽妃。到了清同治年间,清穆宗尊封其为皇考丽皇贵太妃,逝世后赐谥号为“庄静皇贵妃”,其后有族人以先祖母谥号为汉姓者,称庄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壮族、彝族、苗族、裕固族、藏族、台湾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庄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宋戴公、楚庄王(芈旅、熊侣)、庄蹻、乌扎喇·庄机达、庄和皇贵妃、庄顺皇贵妃、庄静皇贵妃。

庄忌《哀时命》赋文 --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步遘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来者不可与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抒中情而属诗。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心郁郁而无告兮,众孰可与深谋?

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道壅塞而不通兮,江河广而无梁。

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钟山之玉英。

揽瑶木之橝枝兮,望阆风之板桐。

弱水汩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

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

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

倚踌躇以淹留兮,日饥馑而绝粮。

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

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

白日晼晚其将入兮,哀余寿之弗将。

车既弊而马罢兮,蹇邅徊而不能行。

身既不容于浊世兮,不知进退之宜当。

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漓而纵横。

衣摄叶以储与兮,左祛挂于榑桑。

右衽拂于不周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上同凿枘于伏戏兮,下合矩矱于虞唐。

愿尊节而式高兮,志犹卑夫禹汤。

虽知困其不改操兮,终不以邪枉害方。

世并举而好朋兮,壹斗斛而相量。

众比周以肩迫兮,贤者远而隐藏。

为凤皇作鹑笼兮,虽翕翅其不容。

灵皇其不寤知兮,焉陈词而效忠?

俗嫉妒而蔽贤兮,孰知余之从容?

愿舒志而抽冯兮,庸讵知其吉凶。

璋珪杂于甑窐兮,陇廉与孟娵同宫。

举世以为恒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幽独转而不寐兮,惟烦懑而盈匈。

魂眇眇而驰骋兮,心烦冤之忡忡。

志憾而不憺兮,路幽昧而甚坚。

块独守此曲隅兮,然切而永叹。

愁修夜而宛转兮,气涫鬶其若波。

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

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

置猿狖于棂槛兮,夫何以责其捷巧。

驷跛鼈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升。

释管晏而任臧获兮,何权衡之能称。

篦簬杂于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负檐荷以文尺兮,欲伸要而不可得。

外迫胁于机臂兮,上牵联于矰戈。

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得息。

务光自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

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于水渚。

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虹霓纷其朝霞兮,夕淫淫而淋雨。

怊茫茫而无归兮,怅远望此旷野。

下垂钓于溪谷兮,上要求于仙者。

与赤松而结友兮,比王侨而为耦。

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后。

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

魂以独寄兮,汩徂往而不归。处

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

鸾凤翔于苍云兮,故矰缴而不能加。

蛟龙潜于旋渊兮,身不挂于网罗。

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宁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

子胥死而成义兮,屈原沉于汨罗。

虽体解其不变兮,岂忠信之可化?

志怦怦而内直兮,履绳墨而不颇。

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

摡尘垢之枉攘兮,除秽累而反真。

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

时厌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

聊窜端而匿迹兮,嗼寂默而无声。

独便悁而烦毒兮,焉发愤而抒情。

时暧暧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

伯夷死于首阳兮,卒夭隐而不荣。

太公不遇文王兮,身至死而不得逞。

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正。

生天坠之若过兮,忽烂漫而无成。

邪气袭余之形体兮,疾憯怛而萌生。

愿壹见阳春之白日兮,恐不终乎永年。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53:1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庄氏的帝王国君 -- 庄 蹻:(生卒年待考),亦称庄峤;楚国人。著名战国时期的楚国将领,第一代滇王,在位时间从公元前278~前?年待考,终年岁数待考。

楚顷襄王时率军通过黔中向西南进攻,越过且兰、夜郎,直到滇池附近。后因黔中被秦国攻占,与楚国断绝了交通,便在滇称王。

公元前三世纪初叶,楚顷襄王派庄蹻率兵通过黔中郡(今湖南常德)向西南进攻,溯沅水而上,攻占且兰(今贵州平越),征服夜郎国(今贵州西部地区),一直打到滇池地区。后因黔中郡被秦军占领,庄蹻归路断绝,便留居滇池地区为王,变服从俗,融合于滇人之中,建都于今云南省的晋宁县附近。

据典籍《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记载:楚将庄蹻于公元前276年入滇称王;至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归顺于中央政府,汉武帝正式册封滇王,并给庄蹻的后人颁赐了“滇王印”,以其地置益州郡(郡治在今昆明市的晋宁县),从而奠定了昆明市建城的历史。

这里灵山秀水,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有烟波浩渺的五百里滇池,雄奇壮丽的山川湖泊,绚丽多姿的彩云流霞;水色山光、田园村舍,苍林翠树,怪石奇崖,以及宽阔的滇池和漫长的湖岸线,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

作为滇文化发样地,晋宁县石寨山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掘的西汉6号墓中,出土了金质“滇王之印”和一大批汉代文物。这枚金印的出土,曾被考古界誉为中国三大出土奇迹之一、是在滇文化探究中里程碑式的一个重发现。

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述:“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近年来,研究滇文化的优秀学者黄懿陆经仔细考证、研究,认为楚将庄蹻及其所率领的大军“至滇池”的时间,应在公元前299年“庄蹻暴郢(在郢都邀集部众、嚣聚鼓噪)”至公元前276年之间;其后,因归路被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所致,无法回归楚国,于是才居留于原地,以兵威建立了古滇王国。

在春秋战国时期,巴、蜀分别是地处今重庆市、四川省的两个诸侯国:巴与楚时有联合,而蜀与秦则联系紧密,它们各自虽然也会出现矛盾、发生战争,但依然还是分属两个利益集团。公元前316年,秦国伐蜀平巴,其后设置了归属自己的蜀郡,派张若为郡守。自此,秦在军事上领先于楚,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公元前308年,秦将司马错带领十万大军从巴蜀乘船沿江而下,攻占了楚地黔中。随后,黔中虽被楚军夺回,但楚国之战略劣势已无法扳回。

公元前301年,齐、韩、魏三国因痛恨楚怀王反复无常、撕毁反秦盟约的背信弃义之举,合兵伐楚。垂沙(今河南唐河)一战,楚军在三过联军合攻之下败绩,楚军大将唐蔑战死。公元前299年,秦国诱骗楚怀王应约赴秦议事,楚怀王抵达武关,即遭软禁,由此而发现中了奸计。秦国要挟怀王,如果不答应割让楚巫、黔中郡于秦,就不得归楚。在战略地理上,黔中郡对楚国的安危十分重要,被秦拘留的楚怀王虽然昏庸,也懂得守土有责的道理,他宁死不屈,决不让地,于是再也没有返回楚国。

公元前280年,秦国再度发兵,一边派司马错从蜀郡率战船万艘、军兵十万,顺江而下,大举伐楚;一边派白起由山西挥师南下,攻打的西北边境…双方不依不舍,拼命争夺。在这场战争中,楚之巫郡、黔中郡被秦军所占。

为了巩固战略后方,楚国将军庄蹻于公元前279年主动请缨,向顷襄王提出,要反攻黔中,以保家卫国。《史记·楚世家》记载:“襄王乃收东地兵(庄蹻统率的军队),得十余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秦。”当楚顷襄王批准了这一方案后,庄蹻马上西征,一举收复“江旁十五邑”,战功赫赫。

次年,秦军大将白起攻陷楚国郢都(今湖北纪南城),楚国王室东迁;庄蹻因退路被秦军切断,就只好率军继续前行,来到蛮荒浑沌的云贵高原。向西进发的庄蹻征服了夜郎部落,到达滇池地区。当时,这一带分布着“劳浸”、“靡莫”等数十个部落,其中以“滇”部落最大。楚军抵达这里后,当地各部族纷纷归顺,庄蹻及其部下既然无法归返故国,于是只好留下来,与滇池地区的土著居民一道从事开发和生产,建立了远避中原帝王统治的自由的滇王国。

庄蹻在滇地最早建起来的城,叫“苴兰城”,这里地处滇东、滇西交通要道,又三面环山,南临滇池,地形险要,适于筑城固守,扼守滇国门户,更兼之土地肥沃,农业生产已达一定发展程度,从此,庄蹻就在这里当了滇人的王;苴兰城,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庄蹻故城”。

至于“苴兰”得名,应该是“且兰”的异写。据史籍《后汉书》的记载:“庄豪(蹻)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歩战。”看来,正因为庄蹻非常看重这进入云贵高原的第一仗,所以后来将所筑的第一座城,也叫“苴兰”。

按照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的说法:“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据文献考证,他是楚莊王之後,故即以莊王之諡為姓。可为什么像这样一位王室子弟,还会发生前面所提及“庄蹻暴郢”的严重事件呢?这还要从楚威王时楚灭越之战说起: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利用齐、越矛盾,发兵讨伐占据着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越国。越王被杀,其宗室子弟互不统属,皆臣服于楚。此前吴灭于越,越又被灭于楚,故吴越之地均归属于楚之疆域。据长江大学魏昌在《楚国史》中考证,越人与楚人同源,芈姓,最早生活在古云梦泽的杨水流域,后来因战乱迁诸长江三角洲一带以及华南广阔区域内,被称之为“百越”;楚灭越之后,越人归降之兵因来自于楚国的“东地”或“东国”,因而被称之为“东地兵”。

东地兵即是由指百越民族归降于楚军队,骁勇善战,由于楚威王非常信任庄蹻,所以就派他统领这支部队“循江而上”,也就是让他们驻守于长江沿线。

公元前301年,齐、韩、魏三国伐楚,楚军大将唐蔑战死;次年,齐、秦联盟,准备再度进攻楚国,楚怀王大惊失色,派出太子熊横入齐作为人质,离间齐国退出齐、秦联盟。接下来,怀王被秦国所拘,太子又被作为人质扣留于齐,致使楚国的局势十分恶劣。

太子熊横之弟子兰亟欲想乘乱登基,但遭到昭睢、屈原等大批正直大臣的反对,众人呼吁赶快赴齐索回太子,归国理政;太子眼见王位难保,也急于回国,于是不惜与齐国草签协议,允诺割让楚国东地六城、合计五百里于齐,以求脱身。

公元前299年,太子熊横归国,就在其即将登基之前,齐国派出战车五十乘,陈兵于边境,威逼楚国兑现割让东地的诺言。鉴于楚国当权者所割让出的土地都是东地兵的世居家园,所以他们愤慨至极,纷纷反对。

不久,熊横登基,是为顷襄王。楚国将要割让给齐国的东地六城,几乎占去疆域的一半领土,于是在是否割让的问题上,为楚顷襄王建言献策的谋臣各执一说,同意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认为楚守不住东地,主张向秦求助者也有之…作为东地兵的统帅,庄蹻对于楚国当局这种举措失当,有辱祖先的丧权失地之罪责非常愤怒,于是聚众起兵,据地自治,扬言不再听从顷襄王的号令。这就是典籍《荀子·议兵》上说的:“唐蔑死,庄蹻起”那段历史。

然而,庄蹻毕竟是楚庄王的后裔,在他的身上,永远流着楚人的血。所以到了公元前280年秦国兵分两路,分别从蜀郡、山西以钳形攻势大举进犯之时,他依然放弃“暴郢”中所作出抗拒当局、据地自治的决定,进而从大局出发,出兵抗秦,肩负起了收复黔中、保卫楚国后方基地的重任。

十余万东地兵士在将军庄蹻的率领下,对江南、巫郡、黔中郡沿长江一线溯流发起反攻,在当时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郢都即将失陷的危局;而楚国王室的东迁,又使庄蹻“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战略的设想化为泡影,但这一壮举,终究是楚国史上军民一心、同仇敌忾抗击强秦不容抹杀的一次重大行动。然而,由于这一举措事实上维护了楚国的利益,所以后来维护秦国利益的商鞅和韩非子都在其《商君书》、《韩非子》中,借助于曾有过的“庄蹻暴郢”事实,厚诬庄蹻为贼为盗,在他身上泼下了一盆盆脏水。

在我国历史上,庄蹻是第一个统一开发西南边疆的历史人物,而“庄蹻王滇(作动词解,意为称王于滇)”的历史功绩,是其在滇地延展了楚文化的脉流,并使之通过与古滇文明的相融合而愈加灿烂辉煌。

作为一名楚国的大将军,由庄蹻率领的数万名余东地兵,堪称文明之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以兵威定属楚”,即以和平进军的方式,威服滇地部族民,让楚国的势力范围抵达云贵高原;其次是“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即是将受到楚文化之人文教化的男性军士悉数本土化,变易服饰,更改习俗,均在滇池定居下来,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这样一来,由于他坚持了民族融合的先进政策,因而不仅给滇地带来了楚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加速了滇地的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同时也加强了云南少数民族与中心地域经济与社会的联系,并且为此后中央政权进入西南边疆,置郡设官而解除了民族隔阂的繁篱。

庄蹻的历史功绩,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得到了中肯的历史评定,这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所说:“太史公曰:‘楚之先岂有天禄哉?在周为文王师,封楚。及周之衰,地称五千里。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汉诛西南夷,国多灭矣,唯滇复为宠王。’”这也就是说,正因为庄蹻在我国西南边疆开发史上功不可没,所以使得楚在先秦时期的各诸侯国中被认为是唯一受上天特别眷顾的国家;即使是到了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汉武帝几乎诛灭了湘、粤、桂、黔、滇等地各个裂土分疆的小国,但对于作为“楚苗裔”的滇国也格外宠爱!

现在看来,庄蹻在祖国受到侵略时奋起抗争的志士仁人。虽然由于其生活阅历、气愤秉赋、行为方式,乃至人生归宿都大相径庭,然而却都以各自的生命闪光,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果说二人还有所区别的话,那只不过庄蹻的故事没有得到广泛流传而已。所以,时至今日,由于受《商君书》、《韩非子》等古代典籍的影响,还有不少人认为庄蹻是个跛足的(蹻字本意为跷、即是蹶子)神秘人物、是个一度纠众嚣聚、抗法“暴郢”的江湖剧盗。

庄蹻入滇立国,最初是为了回救楚国,故对秦实施防守战略:他在东边的曲靖布下重兵,防秦进攻;在西边进军楚雄,以扩大滇国地盘;其势力北抵东川,联合同种同族的僰人;南达蒙自,结交滇东南的土著越人,自己则在滇池东岸建都立国,乃是据中心观望八方,以静制动。与此同时,庄蹻还以其统领的东地兵军士,为西南边疆人民带来了楚国超卓的青铜器铸造技术,以及已经开始出现的铁器以及生产技术。

云南考古学界在位于滇池东岸的天子庙古墓群第41号墓出土文物中,发现有一具巫师纹铜鼎;其口径五十厘米、底径三十八厘米、通高三十二厘米,为云南文化出土物中所仅见。春秋战国时期,鼎一直是国家重器。据文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在这里,鼎代表着国家。这具青铜鼎的三足,均铸有巫师浮雕。那巫师一手持法器,一手持兵器,突出其上通天神,下助卜王权的神奇魅力,这显然是楚地巫文化的孑遗。

庄蹻扎根边疆,思念故国,更重要的是在政务管理上体现出了楚国人崇尚自然、突出个性、开放自由的崇高理想。据古文献表明,由庄蹻所管理的滇王国,人们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各族群众在渔猎农耕之余,尽情地享乐歌舞,由于政务管理上的宽刑简政,轻徭薄赋,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状况。

这里还是西南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这条路起自郢都,西抵南亚次大陆摩揭陀王国的华氏城(今印度巴特那),也就是说,它连接起了长江中游和恒河中游当时世界上经济最为发展的两大地区。自此,多国商人、南北民族在这里汇聚,商贸带来了文化交流,过往商人也沉醉于古滇国歌舞的海洋中,古滇国对外交往频繁,人民热情好客,使这里的茶马古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郭沫若生前在留宿云南楚雄时曾写下了著名的《七律·庄蹻通滇》一诗:“庄蹻通滇肇钖名,楚威远振古边城,濮髳北会无遗迹,诸葛南巡有旧营。民族埙篪真协睦,农田禾黍好收成,海椒到处红成串,百货欣看彩色骈。”今天,人们应当历史地、公正地评价庄蹻。

附_庄蹻王滇与小卜西征之考(姚安县文联撰):

庄蹻王滇,是战国时期云南历史上的大事,是地处边疆的云南与祖国内地建立直接政治联系的标志。然而,史籍对庄蹻王滇的记载歧意颇多。

关于庄蹻的名字:

在史籍《史记》中作“庄蹻”;在史籍《汉书》中作“严蹻”;在史籍《后汉书》中作“庄豪”;在史籍《文选·与陈伯之书》注引《史记》中作“严蹻”。

关于庄蹻的身份:

在史籍《史记》、《汉书》、今本《华阳国志》中说是“楚庄王苗裔”之将军;在史籍《史记·西南夷列传·索引》说是“楚庄王弟为盗者”;在古本《华阳国志》只言是将军;在典籍《荀子》、史籍《吕氏春秋》中将其与唐蔑并称为将军,是捍卫楚都的军事将领;在典籍《韩非子》、《盐铁论》、《淮南子》、《论衡》中则把他与“盗跖”相提并论,是反抗统治阶级的农民领袖。

关于庄蹻入滇时间:

在史籍《史记》、《汉书》、今本《华阳国志》中说在楚威王时;在史籍《汉纪》中说在楚庄王时;在史籍《后汉书》、古本《华阳国志》中说在楚顷襄王时。

关于庄蹻入滇路线:

在史籍《史记》、《汉书》中说“将兵循江北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在史籍《后汉书》、《华阳国志》中作“溯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

关于庄蹻占领地域:

在史籍《史记》中明确记载是“王滇”,占领滇池及其周围数千里之地;在史籍《后汉书》则记载占领且兰,灭夜郎,留王滇池;在史籍《汉纪》中则记载其王靡莫;在史籍《华阳国志》中未言王滇,只说所占之地是夜郎、且兰。

对于这些史籍中的抵牾、矛盾之处,人们应当从最早记载庄蹻王滇事迹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寻找根源。司马迁之所以能在《西南夷列传》中记录下诸如庄蹻王滇等许多宝贵资料,与他“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的亲身经历分不开。但由于其没有直接到达过滇池地区,有关庄蹻王滇的事迹,只能取于“传说异闻”,采摭“旧闻风谣”,故事经过去转述,发生错误和失真在所难免。结合汉武帝时西南夷不断发生战争的实际,势必影响他无法核实已经获取的材料。因而,在记述庄蹻王滇事件时,便发生了诸如既言在楚威王(公元前339~前329年)时,又称庄蹻“欲归报,会秦夺楚巴、黔中(周郝王姬延三十八年,楚顷襄王熊橫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道塞不通”,前后相距半个世纪的矛盾,也就不难理解了。

尽管如此,司马迁对庄蹻王滇的记载,仍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所以,经过两个世纪,班固在《汉书》中全文抄录而无所更改。又经过一个多世纪,荀悦在奉汉献帝之命改纪传体的《汉书》为编年体的《汉纪》时,开始发现了《史记》记载中的矛盾。于是,对庄蹻王滇故事进行订正。继荀悦之后,常璩、陈寿等人相继对此事进行修改,但仍然没有把问题搞清楚,矛盾和抵牾之处依旧如故。为此,后世研究庄蹻王滇存在分歧和争议也就在所难免和无可非议了。

多种史籍对庄蹻王滇事件进行记载,互相抵牾且歧意颇多,矛盾滋生并造成混乱,这是其它历史事件所没有的。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持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事件本身予以否定。

在中国古代,滇楚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流长。

滇楚关系的渊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中。从现有的材料看,可追溯滇楚关系的典型事实是,湖北房县七里河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内涵,与云南滇池周围的滇文化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外:

⑴.在生产工具方面:

在七里河遗址出土了双肩不甚明显的石锄和靴形石锄;石寨山遗址则发现有双肩不甚明显的斧和靴形斧。

⑵.在装饰品方面:

在七里河遗址出土了不少陶手镯和磨制精美的石手镯;石寨山遗址则有许多软玉、石髓以及黄金手镯出土。

⑶.在风俗习惯方面:

在七里河遗址中发现数量不等的人头骨和头骨残片,而在一些墓葬中,墓主缺头骨,其它部位的骨骼却完整无缺,说明存在杀人祭祀的习俗;而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两件“人物屋宇镂花铜饰物”上,有供祭人头举行宗教仪式的场面。该遗址还出土了三件贮贝器,铸有杀人祭祀场面;而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一件铜斧銎部和一件铜剑柄上,刻划有猎头而归和猎头举行祭祀神鬼的场面。

⑷.在墓葬葬式方面:

在七里河遗址和滇文化遗址的墓葬都是竖穴土坑墓,前者有三座晚期墓葬还发现随葬器物的腰坑;云南楚雄万家坝的墓葬也发现有腰坑,坑内随葬铜鼓等器物。

古代滇楚关系的联结集中体现于青铜文化中。在古代滇楚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的时间较早。据中国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鉴定,安阳“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其矿料来自云南。由此推之,早在商代,云南就和楚地有经济交往。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在《中国古代南海交通丛考》中引典籍《庄子》、《楚辞》、《诗经》所记载的若干名词及楚文化若干问题,推论中、印交通线于春秋战国时期,乃至西周初叶。学者丁山在《吴回考》中列举了诸多荆楚文化受印度影响的例证,论述了楚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当在公元前六世纪之前。而此时,楚印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尚未开辟,彼此之间的联系,只能是通过云南,经早期“南方丝绸之路”来进行。方国瑜先生在考证中印之间的交通线时也认为,可以确定中、印早期交通线的实物资料,是战国时期楚墓出土的硫璃珠,它是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以前,自印度经西南的交通线传入之物。

有的学者通过对滇楚两地的青铜文化进行研究,发现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月口铜斧、靴形铜钺、宽刃短铜剑、弯援铜戈等大量典型器物,在楚地的战国墓中屡有出土。这说明在战国乃至更早的时期,滇楚之间的文化联系就得到增强。

另处,从考古发据的材料看,战国时期滇楚两地的文化艺术,也有许多相同之处。石寨山青铜文化的主体民族滇人,其妇女发式的特点是将发叠成一髻,自上而下以带束之,并垂于脑后。而在1949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一幅帛画,画中有一女子,头戴一冠,颈后挽一髻,正与滇人妇女的发式相同。石寨山青铜器图案所反映出的房屋模型和舞俑中,有吹芦笙的情况,说明滇人曾使用芦笙作乐器。而湖南长沙、湖北随县曾有与石寨山铜形芦笙无异的实物出土。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上,云南青铜器在花纹布局和选材方面,受到楚文化的影响。石寨山出土的一种双耳常铸成双虎上爬之状的贮贝器,其以兽为耳的铸造手法,与楚地同类器物的铸造风格类似。

从秦汉以后有文字记载的史实看,历史上确有楚国人来到并开发云南的迹象。素有“省垣门户,滇西咽喉”之称的滇中重镇楚雄,在明代以前称威楚。究其得名,当与史籍《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庄蹻“以兵威定属楚”有关。宣统《楚雄县志》即有“明以楚雄名之,殆取楚地雄威远播之义欤”的记载,反映了迁徙云南的楚人,世代不忘故乡的情怀。宋朝时期大理国的昆明经幢《造幢记》中记载有“楚天宵净于谗雾”,“楚方罢暄,东京辍照”的记载。这里所指的地点,当在今楚雄一带,也充分说明了这种情况。

另外,镌刻于唐朝宗李豫永泰二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今存云南省大理市太和村的《南诏德化碑》记载的“诚节不忠不孝,贬在长沙”,“侯隙省方,驾憩洞庭之野”中所提到的“长沙”和“洞庭之野”两个地名,并非今日之长沙和洞庭湖,而是以楚地命名的南诏地名,也为我们留下了古代确有楚人来到过云南的痕迹。除地名外,史籍中还有一些有关历史上云南民族的大姓来源于楚人和庄蹻后代的记载。据立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现存陆良的《爨龙颜碑》记载,魏晋时期的建宁大姓爨氏之祖先,“故乃耀辉西岳,霸王郢楚子文铬德于春秋,班朗绍纵纵于季叶”,后来“迁运庸蜀,流薄南入”,说明爨氏自己认为是楚人之后。又据史籍《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唐朝前期,滇西洱海周围“数十姓,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各擅一州,不相统属。自云先本汉人,自夜郎、滇池以西,皆云庄蹻之余种也”。此外,《新唐书·南蛮传》中亦记载:“自夜郎、滇池以西,皆庄蹻之后”。

我国南方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多变,研究南方的历史文化,必然要涉及到民族关系。然而,以往人们研究庄蹻王滇,多从秦楚关系及其战略形势进行分析,却忽视了民族关系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从远古时期起,滇楚之间就存在着历史文化和经济方面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反映在民族关系上,就是滇、楚两地都分布着相同的民族即濮人。

濮人,是我国古代南方的一个大族,由于分布广泛,邑落众多,又有百濮之称。相传,公元前十六世纪,他们就向商王进贡土产。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伐纣时也有濮人参加。周成王在成周大会诸侯,濮人又曾贡纳过丹砂。到西周晚期,濮人曾联合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落,与周王朝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厉王亲征,才战胜濮人。对于濮人的分布区城,学者孔颖达的《尚书·牧誓》疏说,“濮在江汉之南”。在史籍《逸周书·王会解》中记载,“濮人以丹砂”。对此,晋人孔晁注说,“卜人,西南之蛮”。又据史籍《史记·楚世家》记载:“叔堪亡,避难于濮”。在史籍《史记正义》中引刘伯庄云:“濮在楚西南”。可见,濮人的分布区域是江汉以南和楚之西南。习惯上,人们又将其分为江汉之濮和西南之濮。

民族关系是社会的政治、经济集中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综观楚国的兴衰发展史,无不与濮人及其分布地区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首先,楚国的兴起和强大是建立在对濮人征服和开拓的基础之上的。据史籍《国语·郑语》记载,周宣王姬静(姬靖)六年(公元前822年),楚国兄弟三人争立,“叔熊逃难于濮而蛮”。在史籍《史记·楚世家》中也记载有“叔堪亡,避难于濮”。从表面看,这一历史事件给人的印象是江汉之南的濮地,是楚国统治集团政治斗争的避难所。而事实上,这是楚国开拓濮地的起点。

周平王东迁之后,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秦、晋、齐、楚,争相拓土。楚国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规模地向濮地进行拓展,史称“楚蚡冒于是始启濮”,并把其作为楚国兴起的标志,与当时各诸侯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相提。蚡冒之后,其弟熊通自立为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兼并了江汉以南的大片濮地。其下代熊赀,立为楚文王,把楚都从丹阳南迁到郢。熊恽立为楚成王后,结好诸侯,“使人献天子”,得到周天子的鼓励,名正言顺地向南方濮地扩张,“于是楚地千里”,成为南方大国。楚庄王即位后,沿袭先辈“入濮”、“开濮”、“启濮”和经略濮地的传统,把拓展并征服以濮地为中心的南方,作为与“通北方”问鼎中原,“得天下”争夺霸主的举国大事来重视,使楚国迅速强大,“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成为春秋时期最后的霸主。

第二,争夺楚西南之濮地,是战国末年秦楚战争的焦点,也是庄蹻王滇的原因。楚西南之濮是一个泛称,它的分布区域当自江汉以南延伸到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和四川部分地区。这些濮人与江汉以南的濮人把相连,族相同。但因地处僻陬,开发较晚,直到汉晋时期,才有文献记载。过去曾有学者提出过濮人原居江汉,因受楚人逼迫逐步向南迁徙的观点,在学术界影响较大。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西南地区的濮人并非都来源于江汉地区。特别是与庄蹻王滇有关的滇池、夜郎、牂牁、且兰等地,自古就有濮人分布。

在春秋战国时期,濮人建立的滇和夜部两个较大的王国崛起于云贵高原,特别是夜郎国,是在取代牂牁政权后逐渐强大起来的,其东部和北部直接与楚国的黔中郡和巫郡相连。战国末年,秦楚相争,在统一和兼并的大趋势下,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的楚国,无法抵制秦国的强大攻势,开始由进攻转向防御,力求自保。

周慎靓王姬定五年(秦惠文王嬴驷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派遣大将司马错灭了巴、蜀二国,把原属楚国控制的汉中至巴的广阔疆域纳入了秦国版图,严重地威胁着楚国的面南边疆。随后,昏庸的楚怀王在威胁和利透面前,中了秦国之计,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又匆忙发兵攻秦,给果大败于丹阳和蓝田。同时,齐国为报复楚国背信弃义,于周郝王姬延十四年(楚怀王熊槐二十八年,田齐湣王田地元年,韩襄王韩仓十一年,魏襄王魏嗣十八年,公元前301年)联合了韩、魏二国一起攻打楚国,楚军大败于垂沙。至此,楚国的北部江山丧失殆尽。周郝王十七年(楚怀王三十年,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楚怀王被虏入秦,“要割巫、黔中之地”,不久,楚怀王死在秦国,楚顷襄王继位。周郝王三十五年(秦昭襄王赢稷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接着,又派蜀郡守张若夺取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

在秦国连连胜利,楚国节节败退的形势下,为了打破奏国的战略包抄和钳形夹击攻势,楚顷襄王派遣庄蹻率兵讨伐,企图通过争夺西南濮地,建立战略后方,挽救摇摇欲坠的楚政权。庄蹻不负众望,率“将兵循江上”,夺得乌江口,攻略巴、黔中以西,又溯沅江而上,先抵且兰、夜郎,继而攻至云南滇池,以兵威定属楚。然而,虽然其转战千里,夺取了西南濮地,但毕竟长途征战,兵力消耗过大,加之秦国又占领了巴、黔中之地,截断了楚军的归路,道塞不通,无法“还报命”,就只有“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长之”了。可见,庄蹻王滇与楚国先祖“入濮”、“开濮”、“启濮”的长久战略是一脉相承的,具有同样的性质,是楚国人经略濮地的继续。

关于小卜西征:

学者宋蜀华在《百越》一书中认为:“为了顺利实现经略濮地的目的,不难设想,庄蹻军中必有不少江汉以南的濮人”。如果说,其观点是一种推测的话,那么,小卜事迹的研究,恰好能够成为这种推测最好的佐证。

小卜事迹,最早见于明朝《明一统志》中记载的“小卜墓,蒙氏(南诏)时土人立庙祀之”的记载。在历史文献《滇史》中记载:“蹻乃以兵威略定滇地,又令小卜引兵收滇西诸蛮”,“小卜,蹻之将,后战死于姚州,置灵异,蒙氏立庙祀之”。清朝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记载:“庄蹻至滇地,以兵威定其地,又使部将小卜引兵收滇西诸蛮”。在历史文献《云南通志》中记载:“楚小卜,在姚安府西北,楚庄蹻之将小卜,平定滇中,战殁于此”。在历史文献《姚州志》中记载:“小卜将军,为楚庄蹻将,战殁葬焉,距今二千余年,墓岿然独存,非夫忠义之气,有不可磨灭者在耶?”民国时期的《新纂云南通志》中记载:“滇西一带今尚有小卜庙,民间流传甚久”。在历史文献《姚安县志》中记载:“姚安有蹻所遣将小卜将军之墓,是姚安已属于蹻所略地…州城北有小卜将军墓。昆明黄琮有《吊姚安小卜将军墓诗》,是姚安实为庄蹻所略地”。黄琮是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曾任兵部左侍郎。其对小卜事迹,曾写有《吊小卜将军墓诗》一首,诗序言:“姚州城西山下,有小卜墓云:楚庄蹻之将,战死葬于此。”

其诗全文说:“姚州州西西山麓,古冢荒凉鬼不哭。风磨雨蚀剩残碑,周时楚将名小卜。孟津会后有濮强,党庸党糜侵楚疆。积怨已深思一报,整兵自奋顷襄王。干戈孤矢纷纷出,偏裨小将皆纪律。将军者谁曰庄豪,庄王裔孙楚宗室。廓清巴蜀入黔中,西指滇池道路通。见说南来司马错,小住牂牁作寓公。当日分兵搜岩洞,小卜英雄能帅众。几回血泪洒蜻蛉,百战余生捐弄栋。国殇满地不生还,雄鬼遥遥望楚关。战骨不须马革裹,葬向空山镇百蛮。冢上丰碑谁所树,累黑岂是当年墓?应是后代悯孤忠,封土勒铭表思慕。周衰楚灭三千年,庄豪轶事渺如烟。惟有死绥三尺土,长留日月照穷边。”

这些记载,为今天的人们探寻小卜事迹,勾勒出了轮廓,当是真实可信的。

小卜之得名,来源于族称,“小卜”即为“濮人将领”。庄蹻受命于危难之际,派遣给他的将土中有许多楚国境内的濮人。他们跟随庄蹻征战,共同肩负开拓西南濮地,建立战略后方的使命。庄蹻率领这些将土,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滇池地区,完成使命而又不能报效国家时,留在当地做了滇王。

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扩大领土,庄蹻在“变服,从其俗”的同时,对所属“分侯支党”。其中有一名濮人将领,在奉命征服滇西诸蛮的战斗中,战殁于今姚安。这名濮人将领后来战死于沙场之后,他的部属在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授给当地土著居民的同时,也把他们开疆拓土、收复滇西的事迹,灌输给了子孙后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当他们的子孙后代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完全融合到一起之后,其后代追溯自己的家世来历时,无疑会把率领他们的祖先开疆拓土的将领当作英雄崇拜,乃至作为神灵祭奠。这就是在南诏政权以后,当地的人们对其立庙和树碑立墓的真实原因。

遗憾的是,虽然其事迹流传了下来,但是这位濮人将领的名字却早已被人们遗忘了。因此,在给其立墓树碑时,就只有以族称当作人名,冠之于“小卜将军”的称谓。



庄 勋:(生卒年待考),庄蹻之子。著名第二代滇王。史料亏缺,待考。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31:3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庄氏的历史名人(二) -- 庄心一:(公元1955~今),上海奉贤人。著名现代金融家。

1971~1975年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军垦战士。1975~1978年为内蒙查干诺尔碱厂工人。

1978~1982年在辽宁财经学院基建财务专业学习。198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投资一部干部、副科长、科长。1986年后,历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办公室副处长、处长、信贷部副主任。

1992年任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1993年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1995年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中共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1997年任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兼中国证监会培训中心主任。1998年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长、中共深圳市党组成员。1993~1998年期间,先后在职攻读西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硕士研究生、陕西财经学院货币银行学博士研究生。

2002年7月任证券业协会主席。2003年12月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2005年2月起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庄则栋:(公元1940~今),祖籍江苏无锡人(一说扬州,其父庄惕生于辛亥革命后由上海迁居北京),出生于北京市。著名乒乓球运动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中国乒乓外交的具体执行人。

自幼喜爱乒乓球运动,1954年十三岁时进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1957年入选北京市乒乓球队,同年参加全国比赛获混合双打冠军。1959年入选国家青年乒乓球队,同年参加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比赛,获男子单打冠军,并与同伴一起获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冠军。1961年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参加过第26、27、28、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三次蝉联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荣获三连冠的人,是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还是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

1965年和鲍蕙荞(中国交响乐团钢琴独奏家)结婚。1973~1976年10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委员会主任。因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犯有严重政治错误,1976~1980年被隔离审查四年。

在中共中央的关怀下,1980年9月解除监护,同年10月去山西,在山西工作近三年,1984年8月分配到北京市少年宫任乒乓球教练工作。

1985年2月和鲍蕙荞离婚。1987年冬与日本佐佐木敦子(时年四十三岁,加入中国籍)结婚,婚后定居北京。

2000年在济南办了一所“济南庄则栋学校”。现已经退休,居住在北京京沈高速路边的一幢欧式风格的小别墅里,每天开着自己买的红旗车接送妻子上下班。是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61、1963、1965年三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73年9月1日国际乒联授予他复制的圣·勃莱德杯。



庄 凤:(公元1919~今),女,原名庄凤仙;祖籍山东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1924年五岁时随家人迁徙到黑龙江省饶河县山村,以务农为生。

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著名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苏联红军远东红旗第88旅女伞兵,被战友们誉为“军中女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4年十五岁时在父母的包办下嫁给邻村李家。1936年十七岁时不顾家人反对,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参加抗日队伍,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第二师第三团的一名女兵。入伍后,和其他女战士们一样,白天行军工作,休息时为战士们做饭、送水、缝洗衣裳。不久孩子被爷爷领回,丈夫也在抗战中牺牲,她的娘家人也在战火中流离失所。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春,所在部队到黑龙江省的富锦、同江等地开辟新游击区。行军途中,女战士们身上的背兜变成了“百宝囊”,除枪械弹药、给养外,还装上了药包、尺剪、补衣的碎布、针线等。此外还因生理等因素,遇到了比男同志更多的特殊困难,但抗联女战士都以自己的英勇和智慧战胜了。同年冬一场大雪过后,日寇又疯狂地对抗联发起冬季大围攻,人数多于抗日联军十倍。抗联战士占领据点、集中兵力打击,庄凤更是弹不虚发。日寇损失惨重,仓皇逃窜,而抗日联军师部却安然无恙。由于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色,被战友们誉为“军中女杰”。

1939年日寇出动七十万重兵进犯。同年冬奉命与女战士们远赴苏联,并担任了妇女排和看护排排长,率女战士排将妇女、儿童和伤病员陆续送往苏联。后随部队到黑龙江北岸的哈巴罗夫斯克市郊区的抗联北野营。

1941年北撤的五百多人被编入苏联红军序列,成立了苏军远东红旗第八十八旅,和战友们在苏联接受了全面系统而正规的军事训练。1942年又和三十多名女战士被允许参加了空降训练,出色地完成了两次空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女跳伞员。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寇宣战,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不久随部队离苏开进东北,投入了新的战斗。任中共沈阳苏军卫戍司令部党支部书记,从事发动宣传、教育妇女及广播工作。同年12月调黑龙江省汤源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农业部东北水利总局办公室主任、秘书处处长。1964年4月调入吉林省,任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1983年12月离休后,还曾参加抗洪抢险,受到表彰奖励,被誉为“永远的女兵”。

先后两度获得俄罗斯政府授予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勋章。1995年荣获俄罗斯政府授予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勋章。十年后的2005年6月2日,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戈里亚切夫受普京总统的委托,亲自来到长春,向原苏军远东第八十八独立旅的四名中国老战士授予了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勋章,时年八十六岁的庄凤抗联老兵也是其中之一。



庄心一:(公元1922~今),原名庄兆存,庄兆廷;山东潍县潍坊奎文区庄家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36年9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开始先后在本村小学、县立模范高级小学、县立中学读书。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第二大队,任战士。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宣传员、文化教员,连队副指导员、指导员,营、团、支队、旅青年部干事,组织部、统战部、干部部干事。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后,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政治部组织股副股长、股长,鲁中军区干部科副科长、科长,鲁中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兼直工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政治部组织科长、政治部副部长、政治部任免处处长。1959年5月任江苏省镇江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60年12月任扬州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68年8月任徽州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74年5月任合肥警备区政治委员。1978年7月任宿县军分区政治委员。1979年7月任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副主任。1983年11月离职休养。

1950年9月当选为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



庄志民:(公元1911~1947年),江苏武进厚余乡杨家村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出身于一户贫农家庭。1925年小学毕业,1928年考入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学校。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在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家乡黄泥墩兴办一所义务小学,自任校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毅然投笔从戎投奔延安。1938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受组织派遣到晋察冀地区从事敌后组织游击战争工作。1940年1月在一次对敌斗争中,不幸受伤被捕。敌人施以种种酢酷刑,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和党的秘密。后来被敌人押送到东北煤矿做苦力,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在一次抬尸出矿之机机智逃脱,历尽千辛万苦,于1944年找到党组织,同年冬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受指派回家乡担任金坛县张捻区、武进县第二区区长,在丹(阳)、金(坛)、武(进)三县的交界区建立抗日武工队,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展对敌武装斗争。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为军,令敌人胆战心惊。

解放战争时期,奉命留守原地坚持地下斗争。带领武工队昼伏夜出,不断打击敌人,还积极配合大部队消灭了许多反动武装。并寻找时机开展除奸活动,干掉了多名地方上的反动人物,为民除了害,也为革命扫除了障碍,粉碎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清剿。

1946年8月,国民党反动派扬言要“扑灭武工队,活捉庄志民”。敌人抓不到他,便凶残地将他的妻子蒋馥华勒死。亲人被杀害,没有被吓倒,更加深了对敌人的仇恨。把握时机,打垮了四乡联防队,镇压了石坤生等八名反动分子,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7年1月7日,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洁白,和警卫员戴根孝隐蔽在嘉泽夏阳村的徐国金家里。被另一名已经叛变了的警卫员韩锁法带领数十名顽军包围了村子,妄图活捉庄志民。庄志民顽强抵抗,为了不连累徐国金一家,在向外突围时,由于敌众我寡,不幸身负重伤。面对狂喊着妄想活捉自己的敌人,用最后一颗子弹对准自己的咽喉开了一枪,壮烈牺牲,终年三十五岁。警卫员戴根孝也不幸牺牲。



庄 克:(公元1906~1930年),福建龙溪人(今福建漳州)。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工人家庭出身。1923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劳动。1924年2月入丹霞书院,学习革命理论,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受党组织的委派,到上海学习工人运动经验。回漳后在丝纱、染布行业组织工会,任漳州工会委员会丝纱工会主任委员。1926年10月,领导丝纱厂工人举行罢工斗争,并取得胜利。

1927年2月,漳州工人举行“二五”大罢工,他带领丝纱厂工人参加,罢工坚持二十二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927年4月,策划组织一支取名“乡团”的工农武装力量,任队长,后又任中共漳州职运会书记。带领乡团战士、工会会员等在市区张贴革命标语、散发传单、打击伪警察等活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地下活动,继续领导工人运动。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先利用高官、厚禄、美女收买。他义正严词地说:“我是共产党人,为工农大众献身,决不与你们同流合污,要砍要杀请便。”敌人又用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火烧铁烫等酷刑,企图使他屈服,但仍坚贞不屈。

1930年3月20日,在漳州市郊墓门头垅顶被害牺牲,终年二十四岁。就义前大义凛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帝国主义!”等革命口号。



庄 毅:(公元1909~1933年),广东陆丰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早年在海丰陆安师范学校就读。1922年海陆丰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深受影响。

大革命时期,1926年任新学生社陆丰分社负责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1月,陆丰成立苏维埃政府,任政府文书。1928年2月国民党军队进犯陆城,随红军部队参战。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县领导机关被迫撤往农村,受命回浮头接应,与庄武等人带领赤卫队和县团部分战士负责警卫任务。后由于敌人紧追,县大批人马由浮头转至海丰大湖。此后随军辗转退入激石溪。5月3日,参加红军反攻海丰城战斗。不久,奉命潜到惠阳白茫花,开设南华中西医疗所作掩护,建立秘密交通站,接济失去联络和执行任务的过往人员。

1929年春,潜赴惠州做敌军工作,曾争取二百名士兵参加革命队伍。同年11月底,接省委指示,与马水到惠阳平海港口镇,做刚从海南岛调来驻防当地的海军陆战队的策反工作,但事未成功。后调回陆丰参加县委工作。1932年奉命重返惠阳白茫花以南华中西医疗所为据点开展工作。因叛徒告密,10月30日,在惠阳白茫花住地遭到敌军逮捕。

1933年1月25日,在惠州佛子坳英勇就义,牺牲时二十四岁。



庄龙甲:(公元1903~1928年),山东潍县潍城区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11年入本村私塾。1915年入潍县二十里堡车站毓华高等小学。1921年夏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预科。1923年夏转入本科学习,不久中共省立一师支部正式建立,被选为第一任支部书记。同年10月遵照党的指示,以个人身份参加中国国民党。

大革命时期,1924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济南继续在校读书,被选为济南学生联合会负责人兼文书股长。同年曾代表山东学生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生代表会议。1926年夏,于一师毕业后,被派回潍县开展党的工作,领导鲁东地区的革命活动。他以教书为掩护,经过半年的积极努力工作,发展中共党员二百多人,建立了三十多个共产党支部。同年冬,召开潍县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共潍县中心县委会,任第一任书记。

1927年蒋中正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根据上级党的指示精神,中心县委决定采取多种方式筹集武器,建立革命武装。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秋夺取二百多枝枪,在全县组织了一支八百多人的农民赤卫队。同时领导了文美中学的罢课斗争、坊子煤矿工人的罢工斗争、曹庄农民的斗争。特别是砸大柳树税局的抗税斗争影响甚大,引起敌人的注意,派密探进行搜捕。1928年10月10日,在安丘杞城村养病时被捕。

1928年10月29日,在安丘南流车站英勇就义,牺牲时二十五岁。



庄述海:(公元1908~1932年),湖北当阳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1928年经中共当阳县委书记傅子和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8年历任当阳县滋鼎乡农会主席、宣传主任和中共当阳县县委委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阳县委书记等职。在陈家场、黄家店、双忠祠一带领导农民进行过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活动。1929年,在黄家店成立中共党支部时,被选为支部书记。同年当阳发生大水灾,中共宜昌道委、中共当阳县委组织农民开展反饥饿斗争。领导雷家港子、黄家店等地一千余农民到江陵县应家巷大地主杨复清家“吃大户”。在他的带领下,数月间,荆、当、江、枝边界地区广大农民纷纷起来参加“吃大户”、抢谷、抢米、抗租、抗税、反高利贷等斗争。

1931年12月初,随荆当大队在二、三区赤卫队配合下,击溃了江陵县国民党团总王益山的团防队伍。1932年3月20日,同中共当阳中心县委书记傅子和等人发动二、三区赤卫队员和1万余农民,配合荆当一大队于雷家港子、杨家大山一带,打垮了县保安队李元超部的两个中队,打死国民党当阳县县长陈秉政的表弟县保安队中队长王德昌。一举攻下了河溶镇,释放了关在河溶监狱的“政治犯”,没收豪绅恶霸的财产分给了农民。

1932年3月23日,国民党当阳县保安团会同川军杨森部大肆反扑,庄与中共当阳县委委员王国良、孙东平等被捕遇害,牺牲时二十四岁。



庄梦祥:(公元1899~1928年),广东陆丰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在陆丰县第一高等小学读书。“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积极投入反帝宣传活动,组织成立陆丰县学生联合会支持斗争。1922年,在海丰陆安师范读书,受彭湃的影响,回县积极参加农民运动。

大革命时期,1924年在碣石高等小学任校长,与农民积极分子秘密组织“贫人党”、“十人团”进行革命斗争。1925年3月1日东征军克复陆丰城后,积极组织农民沿途欢迎和送慰劳品进行慰劳。4月陆丰县农民协会成立,被选为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在海陆丰的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先后发动农民两次赶走国民党右派县长,使陆丰农会有权过问一切。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参与海陆丰三次革命武装起义,为建立和建设苏维埃政府作出了重大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3月初,敌人重兵占领海陆丰县城后,仍在湖东、碣石等地坚持斗争。同年11月中旬与吴祖荣在湖东镇被敌人发现,遭到南圹民团的围捕。在掩护吴祖荣脱险后,自己不幸被捕。在监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迫供,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慷慨陈词,痛斥敌人。除了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外,敌人一无所得。

1928年11月29日,在陆城洛洲被敌人杀害,牺牲时二十九岁。



庄 田:(公元1907~1992年),原名庄振风;广东万宁龙滚乡人(今海南万宁)。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3年去新加坡一橡胶工厂做工。1926年3月在新加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回国,被派往苏联莫斯科红军步兵学校学习。1931年毕业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瑞金红军学校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军模范团政治处主任,红一军团第三师第七团政治委员,红九军团第三师第七团政治委员,营政治教导员,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第三十九团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政治组织科科长,红军大学教导师第三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队队长,抗大三分校大队长、教育长,陕甘宁边区考察团团长,琼崖人民抗日自卫团独立总队副总队长,琼崖人民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副司令员。在敌后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日伪军,建立了五指山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任琼崖纵队副司令员,粤桂边纵队司令员,桂滇黔纵队司令员,1947~1948年任越南国防部军事顾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教育长、副校长,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广州军区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庄祥鸣:(公元1944~今),江苏吴江震泽镇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67年12月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机电管理系。

1968~1969年8月任海军潜艇第二支队机电长,同年9月~1986年历任海军潜艇第十二支队司令部作战科参谋、副科长、科长,2401潜艇艇长,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后入国防大学基本系深造。

1988~1995年4月先后任海军潜艇第六十二支队支队长、海军镇江船艇学校校长。

1995年5月开始任海军指挥学院教育长,1999年任海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多次参加潜艇战备演练和远航,深入太平洋等海域。参加和参与组织9182、9185、9188等多次潜艇发射运载火箭试验任务。先后受嘉奖多次、荣立三等功两次。

1995年2月由海军上校晋升为海军大校军衔,2000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多篇论文被录入《中国军事文库》。



庄铭耀:(公元1929~2002年),台湾高雄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海军上将。

庄铭耀曾赴美、日等国深造。历任海军舰长,士官学校校长,台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91年1月晋升二级海军上将军衔,担任“国防部”副部长,1992年5月~1994年4月出任海军总司令。

庄铭耀亦曾任台当局驻日代表、“国安会”秘书长,是首位台湾籍海军总司令,也是第二位台籍海军上将。

2002年1月6日因肝癌病逝于台北,终年七十三岁。

1992年晋升。

庄村夫:(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豫鄂皖边区绥靖总司令部总司令。

庄谦亮:(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管理学院副院长。

庄则敬:(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将,台湾省海军第一四六舰队副舰队长。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30:1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庄氏的历史名人(一) -- 庄 周:(公元前369~前286年待考),尊称庄子;宋国蒙人(今安徽省蒙城,一说今河南商丘)。著名战国时期思想家。

庄周,又称庄子,他一度做过管漆园的小吏,曾穿着补缀的衣服,捆着绳的草鞋去见魏王,也曾向监河侯借贷度日,经常以钓鱼、打草鞋为生,困穷织晨屦,槁项黄馘。

庄周一向不慕功名,无意于仕途,长期过着隐居生活,对一切抱无所谓态度,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其妻死,竟“鼓盆而歌”,据史籍《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楚庄王闻其名,用厚币相聘,许以为相。他表示宁为“孤豚”,不作“牺牛”,甘愿逍物外。这在仕人往来熙攘,求官逐利的战国时代是不多见的。

庄周“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现存的《庄子》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文字雄美,想象丰富,跌后起伏,妙趣横生,善干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物质实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他否认有神的主宰,认为万物的生长和发展,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自然界本身就有它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他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 

对于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总的原则,庄周也提出了极有价值的辩证观点。他说,事物的生灭是“气”的离合,变化不能离开物质,离开物质就没有变化,事物只是变化,并不是消灭,事物的变化过程是永不停止的。庄周认识到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这是他的哲学思想中景有价值的地方。

庄周在对待哲学的根本问题上,采取的是唯物主义态度,但他的思想方法是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在庄子看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者乐生恶死,死者乐死恶生,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悲。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如大小、寿天、是非等也是如此,以此类推,世界上就没有是非、善恶之分了。他认为以个人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不可能的。在认识论上,庄子走入了唯心主义歧途。

庄周的哲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著作《庄子》在唐朝改称《南华真经》,为道教经典之一,文章汪洋恣肆,想像丰富,多用寓言故事形式,在哲学、文学上都有很高的价值。



庄 舄:(生卒年待考),亦称越舄;越国人。著名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臣。

庄舄出身贫寒,长大后仕于楚国,是古代一个著名的爱国主义者。

据史籍《史记·张仪列传》记载: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

春秋战国时,有一次韩国和魏国因边境纠纷发生了战争。魏国遣使向秦国惠文王求救。要不要出兵,秦惠文王犹豫不决,便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结果大臣们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正在争论不休的时候,原来在秦国供职,后又到楚国做官的陈轸奉楚王之命来秦国访问。秦惠文王见了陈轸,很高兴,以上国使者的礼仪接见了他,并问道:“你离开了秦国去楚国做官,还会想念我吗?”陈轸不作正面回答,而反问道:“大王您知道越国人庄舄的故事吗?”秦惠文王摇了摇头,表示不了解。于是陈轸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庄舄的事迹。

庄舄家境贫困,自幼苦读诗书,颇有一番用世之志,但他在越国怀才不遇,后来投奔楚国,楚王封他为“执?”的最高爵位的大官,他富贵不忘本。不久庄舄生了一场大病。楚王得知后,就问身边的臣子:“庄舄生病了,他原来在越国穷困潦倒,现在我让他做了大官,享不尽荣华富贵,不知道他是否还想念他的越国?”一个侍御官说:“一个人思念祖国故乡的情结,在病中表现得尤为强烈。他如果想念越国,便会发出越国方言的呻吟声;如果他不思念祖国,就会发出楚国的呻吟声。”楚王为了验证庄舄的思想,就派人暗中到庄舄家里去听了一阵子动静,果然听见庄舄在病中呻吟,断断续续发出的都是越国的声音…

陈轸接着说:“我虽然离开大王去了楚国做官,但我根在家乡,情系故国,怎么能不想念大王,发出秦国的吟声呢!”秦惠文王听了非常高兴,便把韩、魏两国交兵,魏王派人求救的事说了,征求陈轸的意见。陈轸说:“这个道理很清楚。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大王可坐山观虎斗,坐收鱼利,等两国战罢,两败俱伤,再伺机出兵讨伐,岂不一举两得!”秦惠文王茅塞顿开,便采纳了陈轸的意见,果然让强秦占尽便宜。

后人遂以“庄舄越吟、庄舄思归、秦声、越吟”等表达不忘故国家园,爱国怀乡的思想感情。

王粲在《登楼赋》一文中描述:“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王维在《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中描述:“庄舄既显而思归,关羽报恩而终去。”李白在《赠崔侍御》一诗中描述:“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杜甫在《西阁二首》诗中描述:“功名不早立,衰疾谢知音。哀世非王粲,终然学越吟。”骆宾王则在《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中描述:“寂寥伤楚秦,凄断泣秦声。”



庄青翟:(公元前?~前115年待考),汉高祖时大将、武强侯庄不识之孙。著名汉朝大臣。

汉文帝时袭爵武强侯。武帝时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汉元狩六年夏农历4月,被任命为丞相。

任相三年,在汉元鼎二年冬,有人盗挖了汉文帝皇陵中陪葬的钱币,庄青翟上朝的时候便与御史大夫张汤约好一起向汉武帝请罪。可是到了汉武帝面前,张汤却没有请罪。

汉武帝命御史大夫追究此事,张汤便上奏说“丞相早就知道是何人所为”,庄青翟因此很害怕。

丞相的三位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素受张汤斥责而萌生怨恨,于是便与丞相谋划,上奏道:“张汤向皇帝奏请施行法令时,商人们总是先知道而能囤积居奇,赚了钱后又分给张汤。”

汉武帝于是问张汤,而张汤却装做不知道,此时又有人上告说张汤诬陷前御史中丞李文谋反,于是张汤上书道:“陷害臣的,是丞相三长史。”之后便自杀了。张汤为高官数十年,死时家产还不到五百金,他的兄弟们想厚葬,他母亲却说:“张汤身为天子的大臣,却遭受恶言中伤而死,何必要厚葬?”

汉武帝听说后,便杀了那三位长史,又将丞相庄青翟逮捕入狱。当年农历12月25曰,庄青翟于狱中自杀。



庄 忌:(生卒年待考),亦称严忌;会稽吴人(今江苏苏州)。著名东汉道家、文学家,严氏鼻祖。

庄忌的思想倾向老庄学说,提出退身穷处,除累返真的人生哲学。他认为现实生活混浊黑暗,一无是处。后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名严忌,常与邹阳、枚乘等唱和,是梁孝王门下著名辞赋家。

遗憾的是,庄忌的许多重要著述皆湮灭于历史长河中,仅留有《哀时命》一篇,为骚赋。

庄忌在《哀时命》中,感叹屈原生不逢时,空怀壮志而不得伸。此赋纯属骚体,保持了西汉早期骚赋所具有的文学特点,感情真挚,篇幅短小精悍,是所有咏屈赋中的极佳之品。



庄 徽:(生卒年待考),扬州江都人(今江苏扬州)。著名北宋官吏。

进士出身,历任徽猷阁待制、平江太守等职。居官有令名,无秋毫之累,以通奉大夫致仕。



庄柔正:(生卒年待考),福建莆田人。著名北宋官吏。

宋元符年间任福清知县。曾改筑天宝陂,在陂帝大榕树下办案,凡投诉者都要背一块石头,理曲者则搬运石块赎罪。陂以石为基,又熔铁加固,数月完工,改名元符陂。可灌溉数万亩农田,百姓得其利。



庄 绰:(生卒年待考),福建泉州惠安人。著名宋朝官吏、学者。

最高职任过鄂州、筠州知府。其学有渊源,多识轶闻旧事。有《鸡肋篇》、《杜集援证》、《炙膏肓法》、《本草蒙求》等。



庄 夏:(公元1155~1223年),字子礼,福建泉州永春桃源里湖阳人(今福建泉州永春湖洋镇)。著名南宋大臣、学者。

庄夏生于宋绍兴二十五年。少年时丧父家贫,跟兄庄晦学习,弱冠精通礼经,入太学就读。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考中进士,出任宁国知县,后调赣州兴国知县。任内施政重教化,兴学校,清赋税,剔蠹弊,息争讼,剖疑狱;对贫赤户欠税逃亡,则给钱代纳,政声卓著,民均感其德。后历任太常博士、转运判官、尚书郎、军器监太府少卿、漳州知府、宗正少卿(兼国史东宫直学士和太子侍读)、兵部侍郎等官职。

庄夏在任兵部侍郎时,史弥远为宰相,朝内官员都不敢言谈边境及宫廷秘密大事,独庄夏直言“西蜀溃卒,宜讨宜招;江淮制阃,宜分宜合;山东忠义,宜剌宜汰”。请诏令“侍从两台谏自为议状,大臣类聚以闻”,忤史弥远之意,言皆不用。庄夏即一再上疏引退,朝廷授予宝谟阁待制奉祠,进焕章阁待制。自此,他退归闾里,闭门著书,自号藻斋老人。

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庄夏被封为永春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并赐建府第于泉州古城内,始自所居永春蓬莱山迁往泉州府第住居。

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逝世,赠少师。宁宗帝为其像题曰:“天生美质,学业逍遥。坚冰志操,历仕三朝。忠言逆耳,书史所标。宗祀繁衍,百世不祧。”其优遇如此。庄夏对经学深有钻研,著有《礼记解》、《国史大事记》、《典故备志》、《遗文》二十卷。

庄夏在泉州古城赐建府第所在的巷,就被人们称为“庄府巷”。庄夏府第后改为庄氏祠堂,即现泉州酒店所在地。庄夏的府第、祠堂遗址现虽不存在,但人们习称的“庄府巷”却一直被沿用下来。而今的庄府巷已拓宽为商业性大街,泉州市人民政府驻地也在庄府巷。



庄 昶:(公元1437~1499年),字孔旸,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应天府江浦孝义乡人(今江苏江浦东门镇)。著名明朝官吏、学者。

庄昶“自幼豪迈不群,博嗜古学,文采过人”,于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乡试中举人,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中进士,改庶吉士,后授翰林院检讨。当时主考官刘定之、柯潜阅卷时赞叹曰:“江浦何如山川而生斯人耶?”

庄昶热爱人民,不满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对民间疾苦充满同情。他在《端午食赐粽有感》一诗中写道:“蓬莱宫中悬艾虎,舟满龙池竞箫鼓。千官晓缀紫宸班,拜向彤墀贺重午。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绳万缕云霞光。天思敕赐下丹陛,琼筵侑以黄金觞。东南米价高如玉,江淮饿莩千家哭。官河戍卒十万艘,总向天厨挽飞粟。君门大嚼心岂定,谁能持此回凋残。小臣自愧悠悠者,无术救时真素餐。”这首诗通过端午节时,皇宫中觥筹交错、鼓乐升平和江淮一带米贵如玉、饥民遍野的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然而无术回天的复杂心情。

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农历11月,明宪宗朱见堔不顾国库空缺,拟于元宵节大张灯火,令朝延文官献诗进赋,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庄昶与翰林院编修章懋、黄仲昭一道上《培养圣德疏》:“…今烟火之举,恐非尧舜之道,烟火之诗,恐非仁义之言…”,触犯皇帝,庭杖二十,贬谪为桂阳州判官。章、黄二人也同时被贬。此前,他们的好友罗伦也因言事被黜,轰动京城,时称“翰林四谏”。由于群臣力谏皇上,为庄昶求情,乃将庄昶改调南京行人司左司副。

明成化七年,庄昶父母相继亡故,按封建礼仪“丁忧”,回到原籍浦口。丧除,他不愿再为官,隐居定山二十七年,以诗书自娱,教授生徒。

隐居期间,他生活清贫,洁身自好,有时以野菜充饥,却经常省下钱粮接济贫民。明成化十八年,浦口闹饥荒,庄昶不但自己赈济家乡百姓,还劝有粮者在寺庙中施粥,以救饥民。他从不接受官僚的赠与。庄昶房屋破漏,江苏巡抚王恕欲赠白银十五镒,他拒绝说:“私室可官办乎?”当时,过往但尚未上任的官吏拜访庄昶,他在别馆接待,已经上任的,他概不接待,因此自号“木斋”。

庄昶隐居定山,建有定山草堂,在草堂左右以石堆垒假山,植以青竹数千竿。庄昶自己写道:“予在定山种竹,天峰阁左右各千余竿,有若屏然。每大雪,竹更苍翠,予坐其间,意甚适也…”草堂旁有天峰阁、半云亭、霁月溪等,还建有春风亭、谿云亭、活水亭、鸢飞鱼跃亭、回海亭、天地一我亭、东顾亭七亭。因在“珍珠”、“卓锡”二泉合流处建“双泉桥”、“活水亭”,庄昶又自号“活水翁”。

庄昶对定山珍珠泉景区的建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人杰地灵,美丽的景观吸引着无数名士骚客光临。明朝奉父命从师庄昶的江南四才子之一文徵明多次到定山草堂拜访庄昶,曾写下《谒庄先生留宿定山草堂》诗。诗曰:“十亩青松四面山,草堂宛转乱流间。若非清福安能到,百访高贤暂得闲。竹圃氓云秋濯濯,水舂供枕夜潺潺。就中何事独堪羡,国事人非不可关。”庄昶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不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是封建社会一位开明的士大夫,也是一位诗人,可称是一位优秀的历史人物,深为当时及后世敬仰。

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后的明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被明熹宗帝追谥为“文节”。

著留有《定山文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如今,庄昶墓位于定山寺后山东侧,土堆墓冢高3米,直径6米。墓前原有明嘉靖时南京国子监祭酒湛若水撰写的“定山先生墓碑”,现仅残存半片。今有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年吏部尚书杨巍撰写,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沔阳傅作霖刻石的庄定山诗碑,诗曰:“此老平生铁作肠,诗篇每带梅花香。若知出处惟渔父,自信粗豪过楚狂。江海高风云滚滚,乾坤正气尚堂堂。至今人到坟头上,松柏常时有雪霜。”诗碑至今仍完好无损地立于墓前。



庄际昌:(生卒年待考),字景说,号羹若;福建晋江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万历年间状元,因不愿依附魏忠贤,还家不出。后起为国子祭酒。

明朝近三百年,泉州出了六百来个进士,但只有庄际昌一个中了状元。这是指人在泉州的,不包括泉州籍的举子,和说梁克家是泉州的头一个状元同款。

庄际昌才思敏捷,写诗写文很紧手,字也写得很好。万历乙卯年,四十来岁时,会试得会元,殿试钦点状元。

那一科共取进士三百四十五人,其中有很多人后来成为历史名人,像崇祯皇帝死了明朝灭亡,拥立福王建立南明政权的大臣马士英,明末抗金名将袁崇焕等,让人称做“名榜”,就像开八闽文运的欧阳詹,同榜的有韩愈等一批名人,让人称做龙虎榜。

别人中状元就做官,偏偏庄际昌中状元却出了问题。《泉州府志》内面记载说因为“对策讹一字,为忌者所摘,不受职而归”。到底是错什么字,有人说是将“醪”字写做“胶”字。这个说法较难成立。将“醪”写做“胶”则大谬,按现时语文教师的说法叫做出现错别字。科举制度非常严格,试卷有差错绝对不取,何况是殿试,人就会上纲上线说是“欺君”。

而在民间传说就很详细了,说庄际昌已经是皇帝钦点的头名状元了,但是有人红目嫉妒、找空找缝,发现状元卷内面一字“马”字写错。按古早马字的繁体字写法,下面应该得点四点,就是“马脚一下踢,马屎泄四节”。庄际昌金殿写策论,因为文章写很长,时间没够用,赶赶紧紧将马字的四点写做一划,交卷的时节时间伫伫到。本来咱平时写字,行书草书,四点都会做写做一划的,没算错,但试卷要求是得写正楷,一笔一划一点都得规范,?做得滥渗的。告的人又借题发挥,说什么马有四脚,四个马蹄缚做一下就走,试卷字写不对,哪会做得头名状元呀!告的人当然不敢说是皇帝目珠没金,而是将罪过推给主考官,说主考官史继偕和庄际昌都是泉州人,徇私舞弊,护自己的门生和同乡。虽然告的人说呀振振有词。但是皇帝已经钦点的状元,既成事实,若随便让人告倒,皇帝自己也没体面。况且,主考官是皇帝派的亲信大臣,皇帝也没去责备伊,追究伊的责任,所以庄际昌的状元原是状元,只是没封给官职,皇帝也没让庄际昌状元游街,而是叫他去游学。

庄际昌做人很乐观,豁达大度,将游学当做参观游览佚佗,青衣小帽,在京城四处行四处看光景。他来到一座府第头前,看见张灯结彩,鼓乐齐鸣,正在咧办桌请人客。庄际昌不管三七二十一,进入去看见大厅主桌的大位没人坐,就大摇大摆地落坐在主位了。

大位边头已经坐两个朝廷命官。人说没到京城不知官小,整个京城,皇亲国戚,王公贵族密密群群,三两步就会撞着一位“大人”。不过从边头这两位官员的官服看,没超过五品,在京城算是孙字辈的芝麻官。状元若是有封官外任,常常是四品的黄堂知府,在京城做官常常是翰林院修撰,还是东宫侍读,庄际昌根本就没将这两个放在目内。

这两个官员不知庄际昌是什么角色,敢来占大位,听他说官话外地腔,“是不是”说做“戏不戏”,就将他当做内山松,要将他趁索。三个人在大厅主桌例不相让。文人冤家去相骂相打,最后总是比诗文做对来见输赢。

庄际昌合这两个官员行酒令抽阄来做诗。头一个官员抽着一个“其”字,先念:“同其也是其,添水就是淇,去掉淇边水,添欠则是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将庄际昌比做狗。

庄际昌抽着第二字“奚”,对嘴念说:“同奚也是奚,添水就是溪,去掉溪边水,添鸟则是鸡——凤凰本是天上鸟,飞落凡间当做鸡。”两个官员听了,猜说一定是游学的新科状元了,真实是没力伫着虎,要怎么办?

第三个抽着“相”字,就念说:“同相也是相,添水就是湘,去掉湘边水,添雨则是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是合庄际昌讲和,各人煞煞去。庄际昌笑笑,坐例大位咧饮吃一顿饱

据记载,庄际昌中状元却没官做,回倒来这厝吃自己,但是他很会乐观对待生活,爱开玩笑,对青年人也以鼓励为主。到明天启元年,明熹宗才补封他做了翰林院修撰,参加修国史,后来又叫他写“起居录”。

到明崇祯帝上台,又升庄际昌做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庄际昌忠于皇家,破病没请假,劳力辛苦没休息,五十八岁时在北京病逝。

庄际昌未死的时候曾在家乡起一座墓圹,题四字“羹元真息”,自己做一对联:“百年忙半世,四大本归虚。”泉州府文庙泮宫内还有一座庄际昌状元祠。今经过重新修缮,已成为文庙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



庄一俊:(生卒年待考),字君斐,号八石山人;晋江青阳人。著名明朝大臣、文学家。

明朝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举人亚魁,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考中进士。

历官户部主事、山西主考、擢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升浙江布政司左参议,里人尊称为“吏部天官”。

庄一俊为官精强其职、刚正不阿、廉洁奉公、文行兼优,在泉州诸山水名胜留下大量诗词墨迹,加载《晋江县志》,名列“文苑”。



庄有可:(生卒年待考),亦名献可,字大久,或字岱久;江南阳湖人(今江苏武进)。著名清朝学者。

博通经史,自言读至二千余遍。有《春秋注解》等。

庄有可沈粹内朗,喜读书,无歧好。迨长,淡于名利,不以世故撄心,惟抱遗经,寝食与共。当其凝心冥求,耳目仅废,块然不复知有形骸,数十年如一日。两游京华,为侍讲孙公、大学士刘公所知,延校中秘,考核翔审,见者服其精博,自以为学问中粗迹也。
平居取诸经传研穷义礼,参考礼制,句栉字比,求其异同损益之故,使如轨辙之合,浩然无滞于心,然后合诸儒之书正其是非而自为之说。首撰《周官指掌》四卷,族祖方耕侍郎大加叹赏。

群经多有纂述,独于《春秋》功力为最挚。凡成《春秋注解》十六卷,《春秋字数义》一百四卷,《春秋天道义》九十四卷,《春秋人伦义》五十六卷,《春秋地理义》十六卷,《春秋物类义》六卷,《春秋字义本》四卷,《春秋小学》七卷,《春秋异文小学》一卷,《春秋地名考》二卷,《春秋人名考》二卷。其说谓:“孔子作《春秋》,属之以词,系之以事,其迹也,非义也。若其义,则以字准数,以数集字,经之以天,纬之以地,而人物之伦类亦无不寓于其中。是故删《书》百篇,所以观政也;赞《易》十翼,所以穷理也;皆数也,皆与《春秋》相发挥而旁通者也。”又谓:“《春秋》一字有一字之义,一句有一句之义,以至一时一年有一时一年之义。一公与数公分之合之,又莫不各有其义。浸及属辞比事,参伍错综,假借断章,千变万化,其义无穷,岂易以端倪测哉!然蔽以一言,则穷理尽性,达诸天道无不备矣。”阳湖左仲辅称以为“论甚奇,惜未能深究其说”。族兄葆琛于其《春秋小学》且有微辞。盖义由独创,与专尚考证,笃守家法者不同,宜乎难得解人也。

此外,庄有可于《易》;有《周易集说》七卷,《易义条析》一卷,《卦序别臆》一卷,《周易原本订正》一卷,删辑《周易玩辞》二卷。于《书》:有《尚书经文集注》六卷,《尚书序说》二卷。于《诗》:有《毛诗说》五卷,《毛诗述蕴》四卷,《毛诗序说》一卷,《毛诗字义》五卷,《毛诗异闻》二卷。于《礼》:有《周官集说》十二卷,《考工记集说》一卷,《仪礼丧服经传分释图表》二卷,《礼记集说》四十九卷。于小学:有《各经传记小学》十卷,《传记不载说文余字》三卷,亦颇采宋元人说。

庄有可为人气穆以愉,不立崖岸。见客喜坦率,不作寒暄语。惟雅疏贵游,授读京师十年,刺不入公卿之门。季子诜男成士,官庶常,每报至,夷然若忘。或议其矫,殊未知曾不缘此为轻重。以功力猛进,故中年精气衰耗,心灼灼如焚,恒嚼黄连咽之。及子贵,迎养于署,犹晨夕手一编弗释。卒年七十九岁。



庄有恭:(公元1713~1767年),字容可,号滋圃;祖籍福建晋江,后徙居番禺(今广东广州)。著名清朝大臣。

庄有恭自小聪颖,十三岁即通《五经》。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即被钦点状元,公元1744年迁光禄寺卿,公元1746年特擢内阁学士,入都迁兵部右侍郎,公元1748年提督江苏学政,公元1750年授户部侍郎,公元1751年仍提督江苏学政,并授江苏巡抚。公元1756年特擢为江南河道总督,公元1764年已被擢为刑部尚书,次年为协办大学士。

庄有恭一生清正,风度端庄,为官清勤,勤政爱民,以“勤政爱民,清廉自励”作为为官之道。

当时江浙是全国的财赋重心,但常受海潮的影响。作为江苏巡抚,庄有恭自然把兴修海塘作为工作中心,曾主持浙江海塘工程,又疏清大修三江水利,著有《三江水利纪略》,其治水思想和方法至今尚有借鉴意义。

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庄有恭逝世于福建任上,终年五十五岁。

庄有恭工书法,风格圆劲,片纸只字都为人重视,争相珍藏。他曾在翰林院献诗文,数次获嘉奖。
庄存与:(公元1719~1788年),字方耕;江南阳湖人(今江苏武进)。著名清朝官吏、学者、经学家、教育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

庄存与在清乾隆乙丑中一甲二名进土(清乾隆十年榜眼),授编修,屡迁内阁学土,擢礼部侍郎。

庄存与为讲官日,上御文华殿,同官者将事,上起,礼仪毕矣。忽奏:“讲章有舛误,臣意不谓尔也。”因进,琅琅尽其指。同官皆大惊,上竟为少留,颔之。提督直隶学政,满蒙生童素无赖,因关防严密,传递者不得逞,遂哄场,几坐免职。典试浙江,浙抚馈金,不受;遗以二品冠,受之。及途,从者以告曰:“真珊瑚也,值千金。”驰使千余里而反焉。其方正耿介如此。

庄存与学贯通六经,悉有撰述,说《易》以孟氏六日七分为经,以马、班天官地理律历各书志为纬。其为文,辨而精,醇而肆,旨远而义近,举大而不遗小,能言诸儒所不能言。计为《彖传论》一卷、《象传论》一卷、《系辞传论》一卷,附《序卦传论》、《八卦观象解》二卷,《卦气解》一卷。于《书》:不分今古文文字同异,而剖析经义,深得孔子序书、孟子论世之意。为《尚书既见》二卷、《书说》一卷。于《诗》:详于变雅,发挥大义,凡毛、郑异说者,多是毛而非郑。为《毛诗说》二卷,补一卷,附一卷,则专释“楚茨”一章,申传笺以难集传焉。于《礼》:独重《周官》,原本经籍,博采传记诸子,为《周官记》五卷。《冢宰记》有官属表,《司徒记》有载师任地谱,《司马记》则补其缺文。无宗伯司寇记,而别采掇《尚书》《国语》等周秦古书,作《司空记》一篇。复采经中大典,如郊庙族属之类,原本郑氏,又遍览古人所论列者,件系而折衷之,为《周官说》五卷。于《春秋》:专主公羊、董子,虽略采左、穀及宋、元诸家之说,而无何劭公所讥“倍经任意反传违戾”诸弊。本赵氏汸《春秋属辞》例,檃括其条,正列其义,以成一家之言,为《春秋正辞》十二卷。至《举例》一卷、《要旨》一卷,尤足阐明家法,示治《公羊春秋》者以途径。于四书不崇虚语,而归中于六经,盖深得汉人遗意;虽多非考亭,要可处乎诤友之列,为《四书说》一卷。厥后从子述祖、外甥刘建禄等畅发先生《春秋》遗绪,遂衍常州派今文之学焉。

久之,庄存与以年就力衰请老,于清乾隆五十三年病逝。

一般认为,清朝复兴今文经学的开创者是常州庄存与。经其侄庄述祖传衍,至外孙刘逢禄、宋翔凤而大张其帜。在《春秋》三传中,他们独崇《公羊传》,重视阐发“微言大义”,后世称之为《公羊》学派或常州学派。常州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根本上在于适应了士人寻求义理的学术潮流。

作为一派宗师,庄存与研究今文经的起因无疑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魏源说:“君在乾隆末,与大学士和珅同朝,郁郁不合,故于《诗》、《易》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往往发愤慷慨,流连太息,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近年海内外论者多以此说明庄氏今文经学与和珅事件的关联。其实,这篇写于公元1828年的序言,对半个世纪前庄存与的心理多出于揣测。魏源所说即使有据,也主要指庄氏有关《诗》《易》的古文经著作,并非流传后世的《春秋正辞》及《春秋要指》。另一方面,当时和珅的反对者也包括一些古文经学家如焦循、汪辉祖等人。这说明和珅专权似非一些学者研究今文经的充分必要条件,或者说两者没有必然联系。魏源的看法主要是借古抒今,感慨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和珅受宠专权是在乾隆四十以后,而庄存与早年即有今文学基础。明末天启年间,庄氏就以理学传家。常州庄氏第八世重要人物是考中进士的庄起元,其母死后得皇帝“诰勅”,称其“女师理学,门风淑顺”。从此,庄氏形成讲求义理的儒学传统。庄起元著《四书导窾》,曾有一定影响。至清朝,庄氏产生“父子卿贰,两代兄弟词林,又继之以兄弟鼎甲,而三世八进士,同榜三进士,一科四贤书”之“佳话”。据后人统计,常州庄氏一族在清朝中进士者二十九人、举人九十人,其中十一人任职翰林院。后者五人出自庄存与家。《庄氏族谱》强调“忠孝传家”,又将科举成就归功于“风水宝地”。但实际上,这与庄氏熟悉作为科考内容的义理之学有很大关系。

庄氏第十二世的庄存与自幼秉承庭训,读书注重博观约取。“其笃志深邃,穷源入微,独有会心。于汉则宗仰江都,兼取子正、平子,于宋则取裁五子…自署斋中屏联云:玩经文,存大体,理义悦心;若已问,作耳闻,圣贤在座。其居敬穷理功夫于此大概可见。”显然,庄存与早年治学与一般汉学家有所不同,不仅兼采汉宋,而且颇究心于董仲舒的今文学及理学,从而为其科举仕途作了铺垫,也为后来偏重今文学奠定了基础。乾隆十年,庄存与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十三年,朝考《汉书》,庄氏仅列二等之末。高宗谕曰:“庄存与不准授为编修,俟引见时,朕酌其人材,或以部属,或以知县,或归班选用。则此后一甲三人,皆有所警,而专心学问。”又谕令其“闭户读书,留心经学”。至乾隆十六年五月,庄存与仍授编修。至乾隆十七年,“大考翰詹,《拟董仲舒天人册第三篇》,公(庄存与)素精董氏《春秋》,且于原文‘册曰’以下四条,一字不遗,上大嘉叹,即擢侍讲。”并入值南书房。乾隆二十年,擢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庄氏本非以考据传家,庄存与又长期在上书房、南书房任职。因此,他即使“留心经学”,也不会象一般汉学家那样专于考据,而很可能沿袭早年的学术路子。

事实上,庄存与之所以比当时其他今文学家更具意义,主要在于凸显了今文学的义理色彩,适应了反思考据之弊,兼采义理的潜流。庄存与的经学门户观念不深,不分汉、宋,兼治今、古。阮元称他“不专为汉、宋笺注之学,而独得先圣微言大义于语言文字之外”:“

《易》则贯串群经,虽旁涉天官、分野、气候,而非如汉宋诸儒之专衍术数,比附史事也。《春秋》则主公羊、董子,虽略采左氏、榖梁氏及宋元诸儒之说,而非如何邵公所讥“倍经任意,反传违戾”也。《尚书》则不分今古文文字异同,而剖析疑义,深得夫子序《书》、孟子论世之意。《诗》则详于变雅,发挥大义,多可陈之讲筵。《周官》则博考载籍,有道述之文,为之补其亡阙,多可取法致用。《乐》则谱其声,论其理,可补《乐经》之阙。《四书说》敷畅本旨,可作考亭争友,而非如姚江王氏、萧山毛氏之自辟门户,轻肆诋诘也。”

庄存与著有《八卦观象上下篇》、《尚书既见》、《毛诗说》、《周官记》等书。后人说他“博通六艺,善于别择”。其实,庄氏“别择”儒经的准绳不是今、古之分,而是有无稳定王朝秩序的微言大义。当时,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已流播于海内,江南汉学家均尊信阎说,也得到朝中一些大臣的支持。但庄存与不支持阎若璩的“辨伪”,认为:“辨古籍真伪,为术浅且近者也;且天下学僮尽明之矣,魁硕当弗复言。”为了避免学术“混乱”,维护文化秩序,他作《尚书既见》,立足于为《古文尚书》辩护,认为其中包含了古圣治国之法。他的观点“颇为承学者诟病”,但由于他的维护,《古文尚书》得以在学官不废。这与后世今文家的取舍显然不同。

庄存与的经学重心在于《公羊春秋》。除了早年的学术基础之外,这也适应了乾隆皇帝统治的需要。随着江南考据学的兴起和理学停滞,乾隆帝对理学的重视程度已经不及康熙,而是试图折中经学各派,其御纂《春秋直解》序(撰于乾隆二十三年)称:“中古之书,莫大于《春秋》”,后世“依经作传,如左氏身非私淑,号为事臣,犹或详于事而失之诬,至公羊、榖梁,去圣愈远”。但其中也提到:康熙《春秋直解》“熔范群言,去取精当,麟经之微言大义,炳若日星。朕服习有年,绍闻志切。”“命馆臣条系是经诸解以进”,以“息诸说之纷歧以翼传,融诸传之同异以尊经”。乾隆帝肯定经学而又重视“微言大义”,上谕也多次宣布要“乾纲独断”、“以维统一”。入值内廷达四十余年的庄存与对此当然了如指掌,较之在野汉学家更能仰承“圣旨”。《庄氏族谱》载其入值南书房、上书房事:“(康熙以来,大臣均)一人仅直一斋,偶有两斋互调者,亦不数见。惟方耕公在翰林时始以侍讲入直南书房,继又以内阁学士兼直上书房,一人兼直两斋,乾嘉朝盖鲜…公以经学名世,一代大儒…仰见纯庙崇尚经学,宏阐微言,是以授以秩宗,几经卅载,俾之典乐,厘定八音礼乐之源,实治统之要。久于其职,正与帝典命官之义千载同符,决非后世十年不迁之比也。”

庄存与“宏阐微言”适应了最高统治者的需要,久值内廷也非“不迁之比”。乾隆四十年以前,和珅尚未进入权力中枢,当然谈不上庄存与因受和珅排挤而转治今文经。即使到晚年,庄存与虽与和珅不合,但仍受皇帝礼遇。乾隆四十七年,《四库全书》成,六十四岁的庄存与仍为总阅官,任礼部侍郎并在上书房行走。乾隆五十年,他参加乾隆帝举行的千叟会盛典。次年“上以存与年力就衰,予原品休致”,乾隆五十三年逝世。

庄存与一生为中枢近臣,熟悉皇帝对学术的喜好和需要。乾隆十九年,庄培因中进士后参加廷试,“上阅前三卷不甚当意,至仲湻曰:此卷通晓事理,甚得政体,不宜作状头耶,乃易一甲第一”。虽不能肯定庄培因中状元是因其兄庄存与的“点拨”,但至少可以说,庄氏兄弟早年受乾隆帝荣宠有加,也不会等到即将“休致”之时因和珅专权而改变学术方向。

从庄存与经学的具体内容来看,他阐发了适应统治者需要的“微言大义”,宣扬天命,维护皇权,尤其是“大一统”思想,但没有明显讥讽朝廷、贬斥权奸的意味。他为《古文尚书》辩护就体现维护学术思想“大一统”取向。当时理学停滞不前,没有生机,汉学考据又基本上把阐述义理和经世致用摒弃一旁,故较佳途径显然是像董仲舒那样阐发“《春秋》大义”。正如后来刘逢禄所说:“圣人之道,备乎五经,而《春秋》者,五经之管籥也。先汉师儒略皆亡阙,…而拔乱反正,莫近《春秋》,董、何之言,受命如向,然则求观圣人之志,七十子之所传,舍是奚适焉?”于是,庄存与继董、何之后著《春秋要指》,注重“义例”,总结出二十二条《春秋》“书法”,阐明“《春秋》非记事之史,不书多于书”。“《春秋》之义,不可书则辟之,不忍书则隐之,不足书则去之,不胜书则省之”。他的《春秋正辞》则采取“属辞比事”的方法,由“辞语”阐发“义理”,分类沟勒《春秋》的“微言大义”,尤其是“三科”“九旨”等内容。

《春秋正辞》发掘的“至圣之法”包括“建五始”、“宗文王”、“大一统”、“通三统”、“备四时”、“正日月”、“审天命”、“察五行祥异”、“张三统”、“俟后圣”等内容。这些论题延续、发展了汉代公羊学,如“建五始”、“宗文王”多沿袭董仲舒、何休的解释,几无新意,即使最重要的“大一统”也相类似。何谓“大一统”?庄存与的解释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郊社宗庙尊无二上。治非王则革,学非圣则黜”。这并非庄氏的发现,而是综合前人众说:“公羊子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记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也。’…董生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此非《春秋》事也,治《春秋》之义莫大焉。”这里除了最后一句,其它都沿袭公羊、董、何的解释。庄氏肯定“大一统”为《春秋》“大义”,包含了维护统治秩序和帝王权威的意义,与其说是针对和珅,毋宁说主要适应乾隆帝的统治需要。庄存与发掘的“微言大义”还包括“通三统”“张三世”等内容,综合孔子、董仲舒、刘向、何休的解释,己见不多。《春秋正辞》对自然灾害的附会讥刺远不如董仲舒多,而较着意阐释儒家的礼仪人伦。他释“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一条何以“不书即位”云:“《春秋》之志,天伦重矣,父命尊矣。让国诚,则循天理、承父命不诚矣。虽行即位之事,若无事焉。是以不书即位也。君位,国之本也。南面者无君国之心,北面者有二君之志,位又焉在矣…元年有正,正隐之宜为正,而不自为正。不可一日而不正之也。”于是,庄存与从此条“不书即位”而记“元年有正”的区别中,发现了国君应遵从天理、父命而不像隐公那样仅“摄”君位的“微言大义”,从而凸显儒家的纲常伦理。这方面宋学的伦理色彩恰好适应其学术需要,故他也多采程朱的说法,如述“正日月”则引程子语:“人理灭矣,天运乖矣,阴阳失序,岁功不成矣,故不具四时。”有的解释则发挥庄氏通礼学之长,如对于“内女”一目的阐释,庄氏就《春秋》隐公二年“九月,纪履緰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指出:“何以书讥?不亲迎也。《春秋》录内女之出入,谨夫妇也,厚人伦也,睦异姓也。兹则且哀亡国也,则曷见?其以不亲迎书,书伯姬归于纪,四者见矣…《礼》曰:舅姑承子以授婿,恐事之逆也。九月逆焉,十月归焉,岂礼也哉!”这种阐述较之公羊、董、何的解释都丰富得多。可见,庄存与发掘《春秋》的“微言大义”着意维护现有的统治秩序和人伦道德,且思想上显得保守。

庄存与仕途得意时治经就较重义理,对于“春秋大义”及经世取向不无心得。“能言诸儒所不能言,不知者以为乾隆间经学之别流,而知者以为乾隆间经学之巨汇也”。当时考据家了解庄氏经学者不多,其著述也是死后多年才刊印。庄存与六十岁以后“郁郁不合”,究竟是因政治上受和珅排挤,还是因学术上不能得到一般汉学家的认可,仍是有待探讨的问题。庄存与的经学不为当时汉学家重视,但适应了嘉道以后的经学义理化潮流,为后来的今文家继承和发扬。在重视儒经“微言大义”方面,魏源和庄存与产生了共鸣,认为庄氏治经“崒乎董胶西之对天人,醰乎匡丞相之述道德,肫乎刘中垒之陈古今。…故世之语汉学者鲜称道之。呜呼!君所为真汉学者,庶其在是,所异于世之汉学者,庶其在是”。在魏源等今文家看来,汉学的“真”“假”之分就在于是否阐述西汉之学的微言大义,这与乾嘉学派的取向显然不同,即使到了清末仍受个别古文家如章太炎的批评。

在考据学笼罩下的乾隆年间,庄存与的学术影响不大,甚至不及考据《公羊传》的晚辈学者孔广森。阮元说:庄氏“所学与当时讲论或枘凿不相入,故秘不示人。通其学者,门人邵晋涵、孔广森及子孙数人而已”。事实上,方耕之学主要是通过家族而光大的。枝繁叶茂的宗族文化成为今文学派生长的肥沃土壤。这是庄存与较之夭逝的孔广森更为彰显的社会因素,几乎与庄氏经学的义理色彩同样重要。

庄培因早逝,其子庄述祖是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这首先是他从庄存与治学,直接传衍家学。庄述祖不仅治公羊学,且援之以治《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阐发义例,卓然成家。他还对《左传》、《古文尚书》等提出怀疑,著述丰富。李兆洛说他“渊源既邃,益研求精密,于世儒所忽不经意者蹈间覃思,独辟户牖。”就学术上看,庄述祖偏重于音韵训诂,义理阐述还比较薄弱,但庄述祖刚直不阿的秉性提升了庄氏学术声望。这方面往往被人忽略了。大体说来,庄氏与和珅的积怨主要是从庄述祖开始的。乾隆四十五年,庄述祖成进士,“相国阿桂公以先生故人之子,欲罗致之。避嫌不往谒。时和相用事,阿公之门下士稍稍去,亦以是疑先生。殿试卷已拟进呈,后卒置十卷后,引见归班铨选。先生遂归,奉母以居。”庄述祖由于“避嫌”而拒绝了阿桂的“罗致”,不仅让阿桂失望,而且招致阿桂的政敌和珅的忌恨。乾隆五十九年,书生性格的庄述祖再次得罪了和珅。是“岁大计,以卓异荐引见,奉旨交军机处记名。同时记名者,必须候和珅门,叩头桥前,独先生与云南知州屠君绅不往,屠君以知州升通判,实降一阶,先生记名签为和珅所撤。今上亲政,章京有知其事者,始补入,而先生已乞养矣…盖非淡于荣进,恐以奔竞之习丧所守也。”在和珅与阿桂的争斗中,不愿趋承迎逢的庄述祖只能终老书斋。但是,庄述祖有“所守”的气节为庄氏赢得了政治声望。嘉庆帝亲政后,庄氏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庄氏弟子洪亮吉等人上书参劾和珅更是把庄氏学者推到了士人注目的中心。

到了庄存与的孙辈,庄氏家学又有所发展,从而基本形成了常州学派。庄存与的族孙庄有可著《春秋注解》、《春秋字数义》、《春秋天道义》、《春秋人伦义》等十余种书,约三百余卷,赞叹《春秋》“义理无穷”。他也对《古文尚书》、《诗经》和《周礼》进行考据,于儒经尊今抑古,以考据学加固了今文经学的阵地。后人记曰:“(其)父自昭先生邃于学,先生恪守庭训,而所进辄过所期。迨长,益取诸经传,精研经义,参考礼制,句栉字比,求其异同损益之故,使如轨辙之合,浩然无滞于心。然后核诸儒之书,正其是非,而自为之说。”庄存与的孙子庄绶甲承父祖之学,精于文字训诂,并涉猎《尚书》,考据《公羊传》。庄绶甲博采诸家、交游广泛,对于常州学派的形成发挥了一定作用。李兆洛说:“君尤力学,得师法,好深湛之思。宗伯公经术渊茂,诸经皆有撰述,深造自得,不分别汉宋,必融通圣奥,归诸至当,而君从父珍艺先生尽传其业…君既负敏达之资,思兼综素业,通汇条流。又承师论交博访孤诣,如张编修皋文、丁大令若士、刘礼部申受、宋大令于庭、董明经晋卿诸子,无不朝夕研咏,上下议论。”庄有可、庄绶甲都不失为推动常州学派兴起的主要学者,但对阐述“公羊大义”没有重要发展,学术地位不如其表兄弟刘逢禄和宋翔凤。

庄存与的外孙刘逢禄属于常州另一个著名的学术家族。庄、刘二族在三个世纪的联姻中,学术上相互影响、传衍。刘逢禄幼年受学,母亲即以庄存与的“经史大义以纠俗师之谬”,受董仲舒、何休今文学的濡染。后来他从舅父庄述祖治经,并汲取今文家孔广森的学术营养。刘逢禄也研究古文经,肯定《毛诗》,又著《今古文尚书集解》。但他不像外家模糊今、古文,而较专主今文,尤重董仲舒、何休的注解,曾著《左氏春秋考证》,像阎若璩疑《古文尚书》那样否定《左传》。他中年以后撰《春秋公羊何氏释例》《春秋公羊何氏解诂笺》等书,自称“向治《春秋》今文之学,有志发挥成一家言”。他对《毛诗》《虞易》评价不高,说“毛公详故训而略微言,虞翻精象变而罕大义,求其知类通达、微显阐幽,则公羊氏在先汉有董仲舒氏,后汉有何邵公氏”。“余自童子癖嗜二君之书若出天性,以为一话一言非精微眇、通伦类,未易窥其蕴奥…晋唐以来之非何氏者,皆不得其门、不升其堂者也。”因而,他像外家一样,重视“春秋大义”,“纠俗师之谬”,明确否定较为流行的古文家观点。他撰文驳钱大昕的《春秋论》,指出钱氏所谓“《春秋》之法,直书其事,使善恶无所隐而已”的看法是“以《春秋》无书法也”。钱氏“欲破纲目,季汉中唐正统之书法”,而在他看来,“史家书法正统之例,则实本《春秋》通三统之义”。刘逢禄说,钱氏认为《左传》胜《公羊》也是不知《春秋》。“《左氏》详于事而《春秋》重义不重事,《左氏》不言例而《春秋》有例无达例。”“故存十一于千百,所不书多于所书。”

他较之外家治学更重义理,曾说:“庄(述祖)先生曰:武王周公之事,后世多疑之。或以为百篇亡,学者不见全经,不能得其实。窃谓不然,武王之伐纣,虽颇缺有间,《雅》《颂》之文具在,而孔子、子思、孟子言之盖详。周公之书则自縢至亳姑存者十一篇。读书而不能心知其意,虽百篇如之何?”对于《春秋》,他较之庄存与更详尽地阐述《春秋》“义例”,尤其重视阐释其“张三世”“通三统”及“王鲁例”思想。在他看来,赵汸、崔子方、乃至孔广森等治《公羊》,“惟无其张三世、通三统之义以贯之,故其例此通而彼碍,左支而右绌”。此外,他也着意诠释今文经及史书中的“议礼”内涵,撰《议礼决狱》四卷,彰显经学的政治历史价值。后来戴望评论云:今文经学自庄存与、孔广森“起而张之,至于先生干城御侮,其道大光,使董、何之绪幽而复明,殆圣牖其衷,资瞽者以诏相哉!”

汉、宋关系是清朝学术的基本问题,它贯穿于清学始终。汉、宋之学不仅为两大学术流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嬗变的内在规定性。偏重考据的汉学和偏重义理的宋学虽为两种学术范式,却非完全对立。任何学术既需考据研究,又离不开义理,只是重心不同。故虽在汉学盛炽的乾嘉时期,学术领域也存在调融汉宋的潜流。由于学术传承不同,士人治学往往有所偏重,但许多学者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固守一隅,学术自身具有兼通汉宋的需求。

正是这种内在规定性凸显了乾嘉汉学的积弊,引发了学术反思,从而推动了兼采义理的潮流。乾嘉年间,一些学者为了弥补经学的义理空间,开始从今文经寻找儒学的“微言大义”,常州学派乃在适应经学义理化的需要中应运而兴,薪火益盛。加之,道咸时期社会变局,经世致用思潮蓬勃兴起,今文经学亦由常州而扩及湘、粤等地,清朝学术结构随之改观,思想新潮亦奔腾向前。



庄培因:(公元1723~1759年),字本淳,庄存与之弟;江南阳湖人(今江苏武进)。著名清朝官吏、学者。

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那一科的榜眼王鸣盛后来成为考据大师,而第二甲第四名的纪昀成为大学问家,第二甲第四十名的钱大昕为一代宗师。因此,庄培因的那一榜被称为“名榜”。

清乾隆二十一年,庄培因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官。清乾隆二十三年,出任福建学政,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清乾隆二十四年病死于任上,终年三十七岁。



庄述祖:(公元1750~1816年),字葆琛,学者称为珍艺先生,庄培因之子;江南阳湖人(今江苏武进)。著名清朝官吏、经学家。

庄述祖生有至性,父殁甫十岁,君丧如成人。少长受经术于伯父方耕侍郎,而学文则取法舅氏彭先生尺木。乾隆丁酉,以官卷中式江南乡试。庚子成进士。归班铨选。乞假回籍,奉母以居。从事小学,治许氏书以先求识字。谓;“六书之义,转注、谐声最繁而无定说。”用《尔雅》之例,编《说文转注》;用《广韵》例,又博考三代秦汉有韵之文,编《说文谐声》。说文之学,由是遂明,而周秦之书无不可读者。乃更校《逸周书》,解《夏小正》。诗书次第皆有撰著。会部撤至,谒选得甘肃,援亲老例改山东。初任昌乐,逾年调潍县。在潍五年,整饬吏治,培奖士林,尝以经义断事,耆宿倾服。岁甲寅,大计卓异,引见,交军机记名。忤和珅,抑不得进,珅败,有知其事者始补入,则已乞终养矣。家居足迹不至州府,亦不以书简通当路,不与乡人酒食之会。然遇后生以学问就正,即诲诱无所隐。侍母以孝,怡怡色养,未尝一日离左右,凡十六年。彼母丧,时已六十有二。哀毁柴瘠,见者嗟叹。又五岁,亦病死。

遗书几百卷,不能尽刻,止先刊序例,使读者可以寻绎。计:《尚书今古文考证》七卷,《周颂口义》三卷,《毛诗考证》四卷,《夏小正经传考释》十卷,《五经小学述》二卷,《历代载籍足征录》二卷,《弟子职集解》一卷,《汉铙歌句解》一卷,《石鼓然疑》一卷,《珍艺宦文抄》七卷,《诗抄》二卷,李兆洛序之,极推其“博而能敏”。其余《书序说义考注》二卷,《校尚书大传》三卷,《校逸周书》十卷,《毛诗授读》三十卷,《诗纪长编》一卷,《乐记广义》一卷,《左传补注》一卷,《穀梁考异》二卷,《辑郑氏箴膏肓起废疾发墨守》一卷,《五经疑义》一卷,《特牲馈食礼节记》一卷,《论语集解别记》一。卷,《明堂阴阳记》长编十卷,《古文甲乙篇》四卷,《甲乙篇偏旁条例》二十五卷,《说文古籀疏证》二十五卷,《说文谐声考》一卷,《说文转注》二十卷,《钟鼎彝器释文》一卷,《声字类苑》一卷,校正《列女传》凡首一卷,《史地决疑》五卷,《天官书补考》一卷,校定《孔子世家》一卷,《白虎通义考》一卷,目录一卷。尤以《古文甲乙篇》发明书契,通平归藏之义为最精。惜稿多未刊,存佚不可知矣。



庄希泉:(公元1888~1988),祖籍安溪龙门镇,福建厦门人。著名爱国华侨领袖。

1911年在海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4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2年经中共中央直接批准,以九十五岁的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正式党员。为此,立下了终生的诺言“永爱中华,此志不渝!”是中国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侨务工作主要领导人之一。

民主革命时期,早年就读于厦门东亚书院和前清举人办的学馆。1906年到上海经商。追随孙中山从事实业救国。1911年辛亥革命后,受上海军政府委托组织南洋募饷队,三下南洋为民主革命筹款。1912年任中华实业银行南洋总分行协理。1916年在新加坡创办中华国货公司。1917年创办南洋女校,探索“教育救国”的道路。在新加坡发动、组织华侨反对英国殖民当局迫害华侨的教育苛例,因而入狱。1921年被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回国后在厦门创办厦南女子师范学校。

大革命时期,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和夫人余佩皋以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福建省党部执行委员的身份,组织成立“厦门国民外交后援会”,发动罢工、罢课,积极推进国共合作,开展抵制日货运动。日本驻厦门领事馆借口其父曾在台北设有商号,称为日本“属民”,将其非法关押在鼓浪屿日本领事馆的地下监狱,进行威逼利诱,要他悔过,但始终宁死不屈,坚决拒绝,后被押送到台湾囚禁了九个多月。经闽台各界多方营救获释后,设法返回内地继续参加大革命,并在上海《新闻报》上公开声明:“我是中国人,不是什么日本属民!”还特地改名“庄一中”,寓意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在菲律宾与爱国华侨王雨亭创办《前驱日报》宣传抗日反蒋。为此,1934年在厦门再次被捕入日本领事馆的地下监狱,遭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又曾遭国民党特务拘捕。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在香港主持闽台抗日救亡同志会,救济难民、筹集款项,联系、介绍海外进步青年到延安参加抗日战争。1938年在香港主持福建救亡同志会,救济难民,刨办建光学校、立华女中,并协助台湾革命同盟出版《战时日本》杂志。1942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安排下从香港转到广西桂林。组织闽台协会和闽台建设协进会,掩护过中共地下党员坚持斗争。当广西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面临危难之际,冒险设法将在香港的全部家产抢运变卖,将款项悉数交给党组织作为抗日活动经费。在重庆联合创办织布厂和建光行,藉以掩护革命同志,支援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返回香港、新加坡,经营进步电影和进出口贸易。1947年任香港工商委员会委员,积极协助中共做海外侨胞统战工作。1949年受中共委托专程飞往新加坡,邀请陈嘉庚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1年兼任中央侨委生产救济司司长、难侨处理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华侨事务办公室副主任。1956年被选为中华全国华侨联合会委员会副主席、代理主席,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1978年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二届全国侨联主席、第三届全国侨联名誉主席,并兼任华侨大学董事长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在安置归国华侨,发展侨乡生产,维护侨胞、归侨合法权益,加强侨胞团结和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88年因病在京逝世,终年一百岁。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岁月中,为华侨事业的发展壮大,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祖国繁荣昌盛,奉献了毕生精力,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

夫人余佩皋: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一生为拯民于水火而奔走呼号。1934年因积劳成疾在上海病逝。临终前,嘱托远在厦门、年仅十三岁的庄炎林继承母志,献身革命。



庄炎林:(公元1921~今),庄希泉之子;祖籍安溪县龙门镇,福建厦门人。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教育家。

早年侨居新加坡柔佛、马来西亚吉兰丹。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庄希泉基金会主席,庄希泉纪念馆筹委会主任,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会长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5年回中国就学,先后在上海民立中学、光夏中学、广西桂林中学、广西大学学习,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在广西参加抗日战争。

1942年后,历任广西省委交通员、广西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桂林市委书记等。



庄公惠:(公元1937~今),上海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1957年9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大学本科文化,化工系无机物工学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历任天津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天津市副市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是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参加编写有《基本有机化学工程》、《物理化学》,分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及二等奖。主要科研领域为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清除。教学成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是高质量教学的关键”获天津市1989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84年担任中央电大物理化学课程主讲教师,并主编教材《物理化学学习辅导》。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5-16 19:30 编辑 ]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28:0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庄氏的典故趣事 -- 涸辙之鱼:源于《庄子·外物篇》,出自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庄周家庭生活非常拮据,经常向别人借粮。有一天他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是一个既吝啬又爱面子的人,他假惺惺地对庄周说,不用说借给你粮食,就是借给你三百金都可以,但是要等到秋后我收到租子后才能借给你。庄周听后非常生气,他讲下面这个故事。庄周说他在来监河侯处所的路上,听到呼喊声,回头一看,发现在地上的车辙中有一条鲋鱼,他好奇地问鲋鱼为何呼喊。鲋鱼说他是东海龙王的大臣,不幸落难于此,想让庄周给他一升半斗之水,这样就可以救他一条命。庄周听后说:“可以,我将要到南方游说吴、越国王,到那边后引来长江水救你,好吧?”鲋鱼听了以后生气地说:“我失去了水就无法自下而上,这是你所知道的。如今,我只求你一点点水,而你却许诺这样的大话,等你引来江水,我早都渴死了,你还不如把我送到干鱼店里让我等死吧!”监河侯听了非常尴尬。后来,人们就用“涸辙之鱼”来表示身陷困境,急待援救。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运用了这个典故:“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亡羊补牢:源于《战国策·楚策四》。战国时期,楚襄王整天淫逸享乐、不理朝政,奸臣州侯、夏侯等又不离其左右。当时有一个名叫庄辛的大臣劝谏楚襄王,如果再这样下去,楚国一定会灭亡的。可是楚襄王不但不听,反而把庄辛大骂一通。庄辛于是率领全家到赵国去了。果然没过多久,秦国就大举进攻楚国,楚国内部空虚,无力抵抗,最后楚襄王被迫逃到城阳。这时他才意识到庄辛的话不错,于是派人到赵国去请庄辛。庄辛回来后,楚庄王内疚地对庄辛承认了错误,问庄辛现在应该怎么办。庄辛诚恳地回答道:“我听见人们说,看见兔子而回头招呼猎犬,还不算太晚;羊跑了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迟。”楚襄王听从了庄辛的建议,果然收复了淮水以北的失地。后来,人们用“亡羊补牢”来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如果及时补救还有希望。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26:4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福建省永春县湖洋镇庄府始祖家庙 -- 永春县湖洋镇锦绣山南麓的“庄氏家庙”,又称“庄府”,原为闽南庄氏开基始祖庄森故居,曾为少师庄夏府第,迄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的历史。听说,湖洋庄府出了四位状元,两位榜眼,成就当地一段佳话,令人神往。阳春三月的清早,我随同该镇的宣委志军前往“锦绣山庄”,一睹先人俊杰的风采。热心的村民听说他们俩要来采访,自发在前面引路。车行数里,拐过村里的一个岔口,前面两棵数百年的老松树伸展腰枝,犹如村民般热情地迎接他们俩。再往前数百米,一座巍峨的闽南古大厝安然而立。

闽南庄氏开基始祖庄森,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卜居永春桃源里。九世孙庄夏,是南宋孝、光、宁宗的三朝元老,官至兵部侍郎,封永春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卒赠少师。其祖墓在湖洋鬼岫山,宁宗为之改名“锦绣山”,遂有桃源庄氏“御墨锦绣”、“锦绣传芳”之誉称。宁宗又赐庄夏建府第于泉州城,泉州庄府巷即因庄府而得名。千年来,庄森的后裔繁衍昌盛,播迁海内外,总数达百万之众。英俊辈出,自五代至清登进士第者就达九十六人,其中文武状元四人,榜眼两人,堪称盛族。

庄夏开府泉州后,子孙星移,经元至明,永春故宅荡弃殆尽。到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吏部尚书庄钦粼等裔孙合资重修永春府第,称“蓬莱堂”。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于旧址建祠,是为“庄氏家庙”。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修,请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毁于火,同年复建。1948年重加修葺。1985年迁居晋江青阳、惠安山腰的庄氏裔孙集资再为翻建,家庙焕然一新。

庄氏家庙为五开间,二进深,单檐歇山顶砖石木结构,犹存宋明建筑和雕塑风格,颇具名祠风韵。祠门前左侧壁,竖嵌着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修祠时所立《示禁碑记》,由甘肃西宁道台庄俊元撰,当时永春州府出示,碑文细述桃源庄氏家庙及先祖墓葬变迁情况,告示周边居民保护文物之戒例。大门前石柱刻联曰:“自唐朝发祥以来,看鼎甲簪缨鹊起蝉联,灵钟锦绣无双地;由闽中著姓而后,任吴齐浙粤支分衍派,本溯桃源总一家。”正门两旁壁垛均用精雕岩石作花框型砌筑。墙中垛皆由细雕之白色花岗岩石板砌成,与辉绿岩之窗雕相映和谐。两旁下壁垛用整块白色花岗岩石板浮雕一对麒麟。右边门额匾题“御墨”,左边门额匾题“锦绣”。正中大厅两边壁书庄氏家训“忠孝”、“廉节”大字。厅中柱联曰:“赐第沐皇恩,前少师,后冢宰,五邑衣冠推锦绣;入庙思先德,左三子,右九孙,一朝簪笏半云仍。”夸耀桃源庄氏的显赫历史。厅上悬挂着庄安世、庄际昌、庄有恭、庄培因“状元”匾共四面,庄奇显、庄存与“榜眼”匾共二面。

遍观各地家庙,恐无如此荣耀也。清朝邑人邱人龙游庄氏家庙,赋诗《湖阳庄少师祠》:“三台翠堪?,松柏青绵绵。古庙半村路,荒桥群壑烟。斯人竟千古,风雅缅遗篇。落日空台望,春愁叫杜鹃。”庄氏家庙于2002年1月被列为永春县级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25:1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庄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望出天水;源自春秋:全联典指庄氏源流和郡望。

滇池坐镇;定山隐居: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楚国将领庄蹻,顷襄王时率军通过黔中向西南进攻,越过且兰、夜郎,直到滇池附近。后因黔中被秦国攻占,与楚国断绝了交通,便在滇称王。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江浦人庄昶,字孔旸,成化年间进士,历官检讨、吏部郎中,因直谏被贬谪,后隐居定山,学者称为定山先生。

歌吟东越;经著南华: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庄舄,在楚国做官,不忘故乡,病中思念越而吟越地歌乐。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曾任漆园吏(管理漆园的小官)。生活贫困,却拒绝了楚威王的重金礼聘。其哲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著作《庄子》又称《南华经》,为道教经典之一,文章汪洋恣肆,想像丰富,多用寓言故事形式,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价值。



2.五言通用联:

父子双进士;明清两状元: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万历进士庄起元,其子清朝乾隆进士培因,俱有文名。阳湖人。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万历状元庄际昌,字景说,永春人;清朝乾隆状元庄有恭,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人。

能除一切苦;照见五蕴空:此联为庄繁诗自题联。

祥和明广宇;露润毓英贤: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海沧祥露庄氏宗祠题联。



3.六言通用联:

献诗博词林誉;鼓盆留蒙吏歌: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庄有恭尝献诗文,数蒙奖励。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庄周,其妻死,周箕踞鼓盆而歌。

肇于闽源于粤;作于祖述于孙:此联为菲律宾岛马尼拉庄氏宗祠撰联。

南华秋水遗韵;锦绣桃源流风:此联为菲律宾岛马尼拉庄氏宗祠撰联。



4.七言通用联:

有可读史二千遍;庄周著经十万言: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诸生庄有可,亦名献可,字大久,武进夫。博通经史,自言读至二千余遍。有《春秋注解》等。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周,宋国蒙人(今安徽蒙城,一说今河南商丘),做过漆园(今涡河北岸)吏。楚庄王闻其名,用厚币相聘,许以为相。他表示宁为“孤豚”,不作“牺牛”,甘愿逍遥物外。著书十万余言,号《庄子》。汉志列于道家,与老子并称为道家之祖。唐天宝初,诏号为《南华真经》。

献诗博词林之誉;筑陂利福清之民: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番禺人庄有恭,字容可,号滋圃,乾隆年间状元,历官修撰、侍讲学士、光禄寺卿、兵部右侍郎、江苏巡抚、江南河道总督、刑部尚书、福建巡抚。风度端庄,为官清勤。工书法,风格圆劲,片纸只字都为人重视,争相珍藏。曾在翰林院献诗文,数次获嘉奖。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莆田人庄柔正,元符年间任福清知县。曾改筑天宝陂,在陂帝大榕树下办案,凡投诉者都要背一块石头,理曲者则搬运石块赎罪。陂以石为基,又熔铁加固,数月完工,改名元符陂。可灌溉数万亩农田,百姓得其利。

福令溥百年之利;翰林标四直之名: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庄柔正事典。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庄昶事典。

源来锦绣无双本;派衍青阳第一枝: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海沧镇祥露庄氏宗祠楹联。

天马回头穇上路;文山挺秀奠庄江: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海沧镇祥露庄氏宗祠楹联。

菲岛思恩业耀祖;青阳怀祖名光宗: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西溪乡祥露庄氏家廟楹联。

青阳衍派开祥露;锦绣光辉照西溪: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西溪乡祥露庄氏家廟楹联。

青阳流派源流远;锦绣传芳世泽长:此联为台湾省台南市佳里镇营顶庄氏宗祠楹联。

华夏无山赐锦绣;五洲有土播芳馨:此联为福建省晋江市锦宅庄氏宗祠楹联。

青阳梅树根株老;菲岛椰林枝叶荣:此联为菲律宾岛马尼拉庄氏宗祠撰联。

天水源长承雨露;永春泽厚占晴晖:此联为菲律宾岛马尼拉庄氏宗祠撰联。



5.八言以上通用联:

山岳钟灵腾蛟起凤;人文荟萃济世经邦:此联为福建省晋江市锦宅庄氏宗祠楹联。

永春桃源锦绣故里;南海椰岛珉城新风:此联为菲律宾岛马尼拉庄氏宗祠撰联。

经演南华,潦园迁吏;节高东淳,光武故人:此联为台湾省台南市佳里镇营顶庄氏宗祠楹联。

锦书南华,道谐春秋义:绣缀北斗,光照天地心:此联为台湾省台南市佳里镇营顶庄氏宗祠楹联。

天朗风和,人文长衍庆;水深流远,祖德永留芳:此联为台湾省台南市佳里镇营顶庄氏宗祠楹联。

家廟重辉,西溪添异彩;子孙发奋,祥露展宏图: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西溪乡祥露庄氏家廟楹联。

清水朝堂,世代源流有意;阳光有彩,子孙发达可期:此联为台湾省台南市佳里镇营顶庄氏宗祠楹联。

桃源肇迹,开闽宗之丕基;锦绣流芳,传世祥之鼎荣:此联为菲律宾岛马尼拉庄氏宗祠撰联。

翰苑能臣,直谏内廷张火;漆园名吏,高隐南华著经: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名臣庆昶的事典。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周事典。

锦栋彫梁,宇壮堂华宗祖德;绣山绘水,地灵人杰振家声:此联为台湾省台南市佳里镇营顶庄氏宗祠楹联。

锦绣御墨,龙输殊恩光阙北;银城卜居,马蹄佳签应西溪: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西溪乡祥露庄氏家廟楹联。

祥焕双村,海骄西溪开国族;露滋七朵,芝兰玉树茂庭阶: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西溪乡祥露庄氏家廟楹联。

山从锦绣,一开诗礼由来远;水接桃源,千载衣冠特远尊: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奎洋镇庄氏大宗祠联,祠祀开基祖庄三郎及派下先祖。

天水溯流风,派衍桃源归一本;青阳蕃奕叶,地钟祥露发千枝: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海沧镇祥露庄氏宗祠楹联。

根扎桃源青阳,衍派五秀繁茂;支分银邑祥露,两梓七莲芬芳: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西溪乡祥露庄氏家廟楹联。

开水衍汪洋,一派宗支流祖泽;桃源开龟岛,万家锦绣属孙林: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奎洋镇庄氏大宗祠联。

同廷中植王晋,三槐奕叶重光七朵;古山下种窦燕,五桂并根先占一枝:此联为福建省晋江市锦宅庄氏宗祠楹联。

胜地占青阳,门对三台,台光永耀;本支分锦绣,源流百世,世泽长绵:此联为福建省晋江市青阳镇庄氏家庙楹联。

跡肇宋时启我后人,允见规模扩大;祠兴明朝绳其祖武,几经阀阅增高:此联为福建省晋江市青阳镇庄氏家庙楹联。

二千年箕裘传承,神州世系源流远;一万里海岛开拓,菲国光华事业兴:此联为菲律宾岛马尼拉庄氏宗祠撰联。

天水源,锦绣脉,俎豆千秋福柞久;南洋志,椰子情,馨香百代海天长:此联为菲律宾岛马尼拉庄氏宗祠撰联。

宗族菁衍,欣瓜瓞绵绵,枝叶蔚蔚;祠宇轩昂,望海波荡荡,白云悠悠:此联为菲律宾岛马尼拉庄氏宗祠撰联。

祥开百世,海峤溪西,各奠方隅聚国族;露濡七朵,兰芽桂萼,永蕃奕叶为馨香: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海沧镇祥露庄氏宗祠楹联。

天水源头,锦绣峰阿,山高水源思先德;菲滨岛上,珉尼市间,叶茂枝繁祷后荫:此联为菲律宾岛马尼拉庄氏宗祠撰联。

天水流芳,青阳衍派,七系双村承玉露;古山祖德,勤励宗光,千支百世占祯祥: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海沧祥露庄氏宗祠题联。

祥临文圃,福荫乡民,村增广宇人增寿;露润海沧,泽滋梓里,社涌英才地涌金:此联为福建省厦门市海沧祥露庄氏宗祠题联。

自唐发祥以来鼎甲簪缨,蝉联锦绣无双地;入闽著姓而后吴齐浙鄂,派系桃源总一家: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湖洋镇庄府始祖家庙楹联。

承祖德由永春跨海而来,披荆斩棘创基业;展宏图凭菲岛迎潮而上,破浪乘风向未来:此联为菲律宾岛马尼拉庄氏宗祠撰联。

承恩御墨亲颂,自宋至明,奕世簪缨夸锦绣;先祖宏图大典,由闽迁粤,本支派瓞溯桃源:此联为广东省潮阳市庵埔庄垄公祠堂楹联。

培百世忠厚之基,积德无穷,开于闽、衍于粵;冠一榜英豪之首,大魁有种,作以祖、述以孙: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湖洋镇庄府始祖家庙楹联。

赐第沐皇恩,前少师、后家宰,五邑衣冠推锦绣;入廟思先德,左三子、右九孙,一朝簪笏半云礽: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湖洋镇庄府始祖家庙楹联。

御墨香流,锦绣山灿,百代之文章,后见孙绳祖武;仙炉瑞压,明光殿焕,千秋之作述,还夸奥绍闽京:此联为福建省靖江市马洲庄氏大宗祠楹联。

锦绣恩浓御墨,自明溯宋,宠贲千秋,频惹御香依王阙;桃源瑞蔼春光,分晋入潮,本支百世,共道春色满青阳:此联为广东省潮阳市庵埔庄从公祠堂楹联。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24:0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庄氏的字辈排行 -- 贵州印江庄氏字辈:“圣世英周汉国君士典良吾中思尚志道德尔而刚”。

贵州思南庄氏字辈:“茂首循天易克开应有章时维清风若子启久传昌”。注:该支字辈循环使用。

贵州江右庄氏字辈:“茂首循天一克开先有章时维清风若子启九传昌学纯裕长大积厚自流芳值之原诚正优超发文祥”。

湖北咸丰庄氏字辈:“运吾师宗永祖太必兴隆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湖北江陵庄氏字辈:“梦首循天一克开先有章其文钦奉若定得久全昌绍宗敦孝敬振绪启贤良时远知传述立徵祖泽长”。

湖北恩施庄氏字辈:“茂首循天一克开先有章其文钦奉若定得久全昌绍宗崇孝义振绪启贤良示远能相守历徵德倍光任应为终书诗词运天长同享福寿喜润月时年光”。

湖北利川庄氏字辈:“一克开先有百世永远忠兴家治国保光华显荣东”。

湖北黄梅庄氏字辈:“元亨利贞登科绍启选扬先德光耀宗芝本从忠厚世代昌旗”。

湖北建始花果坪庄氏字辈:“汝国应交一克开先有章其文钦奉若定得久全昌传家敦孝友辅佐在贤良正大光明远荣华丕泽长”。

湖北建始长梁乡庄氏字辈:“志希国守重玉有远超章奇文钦奉若定得久全昌泮林辉主鉴藻树照圭铭汝极熙阶录泰来灿执钧”。

重庆秀山庄氏字辈:

原派:“国君思明圣因有应吾正佳士我元典子启九修顺”;

新派:“茂首循天一克开先有章时维清风若子启九传昌”;

转派:“学纯裕广大积厚自流光致知原诚正操守发祥长”。

重庆彭水庄氏字辈:“素极典常辉先少志清平承家明经济世忠诚修万代永绍方茂云光前登德学朝庭人文启大吉世泰普安宁进国天心顺福寿久康明”。

山东冠县庄氏字辈:“喜为大献春福禄增享寿清风云雨霞”。

山东临沂庄氏字辈:“子会乾绪新”。

山东威海庄氏字辈:“寿永世绍…”

广东陆丰庄氏字辈:“德才光三国”。

广东潮阳庄氏字辈:“敦厚盛名儒清勤启福基”。

江西南昌庄氏字辈:“曰廷抚昌运四海洽时雍闲永长江水湛然心迹同怀仁以辅义百世仰高风”。

福建晋江庄氏字辈:“祖武丕成诗书礼振宏进家声”。

四川成都庄氏字辈:“文迎红开成瑞景元良大振运时光云朝中正重家德青福将华永杰冒”。

浙江苍南庄氏字辈:“孔孟千载庆”。

辽宁大连庄氏字辈:“熙焕延殿廷春”。

江苏沛县庄氏字辈:“瑞祥永福寿”。

庄氏一支字辈:“守兴应德存”。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22:0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庄氏的族规 -- 奉祖先、孝父母、亲兄弟、和姐妹、睦乡邻、教子孙、修德行、戒恶习、奖名节、讲勤俭。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20:5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庄氏的家谱文献 -- 1.家谱:

金沙带庄严氏宗谱十卷,(民国)严炳耀等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富春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镇江庄氏族谱,(清)庄昆兰、庄养亭、庄孚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庄氏宗谱,(清)庄殖等续修,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愿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庄氏增修族谱三十卷,首一卷,(清)庄斯才纂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武进庄氏增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七~九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毘陵庄氏增修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庄寿承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毘陵庄氏族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庄清华续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铅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晉陵庄氏续修家谱,(民国)庄锺等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愿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江苏金坛金沙庄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庄荣生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8年)德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江苏宜兴荆南庄氏宗谱十卷,(清)庄林初主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天宠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常熟虞山庄氏续修世谱六卷,(民国)庄士祯等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惟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鄞县蛟西庄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庄继梁庄子愚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报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诸暨庄氏宗谱十一卷,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稿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诸暨庄氏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树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金华履湖庄氏宗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卷、第八卷、第二十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物管理所。

安徽徽州新安庄氏族谱六卷,(明)庄歙纂修,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福建闽侯侯官庄氏支谱,(民国)庄琳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共有四部。

福建沙县松洋庄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一卷。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广东陆丰庄氏宗谱,(清)庄云壬纂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四川广汉庄氏族谱四卷,(清)庄氏崇雅祠后裔续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

新加坡庄氏公会金禧纪念特刊,著者待考,1989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

浙江苍南庄严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复印件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

福建安溪双溪庄氏族谱,著者待考,1950年手写本复印件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

福建晋江锦绣庄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复印件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

福建晋江青阳庄氏古山公派家谱,著者待考,1993年计算机排印本复印件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

福建晋江青阳庄氏古山公派家谱,著者待考,1999年复印件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

福建晋邑青阳庄氏族谱序,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稿本复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

福建晋江青阳庄氏轩内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复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

福建晋江晋邑庄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复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

福建晋江青阳庄氏族谱(青阳科田肇基庄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复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

福建晋江松洋庄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复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19:3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庄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一是治所以郯(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二是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三是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2.堂号:

天水堂:以望立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南华堂:战国庄周,著《南华经》。与老子同为道家之祖,世称“老庄”。

武强堂:汉朝庄不识(《汉书》作庄不职,兹从《史记》),封武强侯。

锦绣堂: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庄森随王审知入闽,择居永春桃源裏蓬莱山。第九世庄夏,居官有德政,南宋甯宗皇帝赐其建第于泉州府城,将其故乡鬼笑山御笔赐名为“锦绣山”。这是庄氏堂号“锦绣”的由来。

锦湖堂:资料有待补充。

淋郁堂:资料有待补充。

深垵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篑堂:资料有待补充。

秋水堂:资料有待补充。

静观堂:资料有待补充。

宝绘堂:资料有待补充。

树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报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惟敬堂:资料有待补充。

天宠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星堂:资料有待补充。

愿贤堂:资料有待补充。

富春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17:3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庄氏的迁徙分布 -- 1.历史分布:

庄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十三位,人口约一百九十六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2%左右。

先秦时期,庄氏族人就已经向各地播迁。当时齐国有庄暴、庄贾,越国有庄舄,楚国有庄豹、庄足乔、庄辛、庄善,宋国有蒙人庄周。这些史实表明当时齐(今山东)、楚(今湖北)、越(今浙江)、宋国蒙(今河南与安徽之间)都有庄氏人物居家生活的踪迹。据《史记·西南夷传》记载,庄王苗裔庄足乔(一作庄豪)率军略巴蜀黔中以西,直至滇(今云南滇池),因黔中被秦军攻占,已无归路,庄足乔遂在滇称王,直到汉武帝执政时期始归顺汉朝,时任滇王者皆率其家族入益州(今四川成都)。这说明,庄氏族人在先秦时代已经传播到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秦、汉之际,庄氏族人依旧以湖北、河南为其繁衍中心,此际庄氏族人有庄青翟入朝为相,另有吴人(今江苏苏州)庄忌,为庄氏族人中的杰出代表。

东汉时期,曾因汉明帝名刘庄,庄氏族人避讳改庄为严氏,自庄光(后改严光)开始,庄氏族人长时间为严氏所掠美。

魏、晋以后,有严氏族人复本姓,从此庄、严二氏并行全国。

十六国时期,庄氏族人纷纷从今湖北、河南分散各地,先后迁居今甘肃的天水、浙江的绍兴、山东和江苏间地,后来发展成了庄氏天水郡望、会稽郡望和东海郡望。

唐朝末期,河南光州固始人庄森(王潮外甥)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落籍永春桃源里蓬莱山,是为庄氏族人入闽始祖。

宋末元初,庄森长子庄韦之后裔庄诏迁广东陆丰上沙乡开基;四子庄甲之后,入闽第八世庄元吉为桃源锦绣本派始祖。另有裔孙庄哲迁居同安,哲弟庄光徙潮阳。庄元吉长子名翼,其重孙庄?孙迁居青阳开基;三子名晦,其重孙庄同迁惠安云头乡开基;四子庄夏,其孙庄弥渊迁潮安开基;弥渊重孙庄才翁迁同安开基。

明朝初期,山西庄氏族人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甘肃、湖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

明、清两朝,庄氏族人渡海到台湾者,以南靖庄三郎派下居多,其中农民起义军首领庄大田由福建漳州平和迁居台湾凤山(今高雄县治)竹仔港庄。亦有庄氏入迁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庄氏宗亲在世界各地分布甚广。在古代思想家庄子故里陕西民权县,当地县志办公室专门成立了研究庄氏宗亲的组织,由杨惠民、杨子建、王春德三位老人组成,对庄氏的起源进行刨根问底。而目前在海内外有数十个庄氏宗亲研究会,其中以广州庄氏宗亲总会、泰国庄氏宗亲总会、香港庄氏宗亲会、澳门庄氏宗亲会、新加坡庄氏宗亲会、越南庄氏宗亲会、澳洲和法国庄氏宗亲会等较为著名。

作为庄氏族人的发源地之一,民权县曾多次举办百名庄氏寻根拜祖和庄子国际研讨会活动,邀请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庄子研究会和国内庄子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到庄子故里探寻庄子思想的秘密,领略庄子故里的风光。

如今,庄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江苏、浙江、台湾等省为多,上述四省之庄氏约占全国汉族庄氏人口的60%。

2.庄改严后的分布:

关于庄氏改严氏后,一部分维系严氏的族人的分布状况,按学者严峻、严一刚的调查,对在支系居住附近的邻省(市)各县(市),他们俩采取上门走访的方式,其交通工具主要是两轮摩托车。

严峻、严一刚二人结伴出行对贵州省的印江、松涛、思南、德江、沿河,重庆市的黔江、秀山、酉阳、彭水、石柱、忠县、万州、湖北省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宣恩、鹤丰、来凤、咸丰,湖南省的龙山、保靖、花垣等二十多县(市)有严氏居住的地方进行了走访,行程上万公里,各种道路,好的坏的,甚至是勉强可通行的路都走过,各种天气都遇到过,有时奔走一整天才能找到一二户族人,有些时侯也被误导,找到的不是他们俩这个“严”,而是“颜”或者是同音的“闫”、“连”、“年”等。

他们俩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向年长者查询,请族人回忆,搜寻文字资料。对有文字资料的(如墓碑、家谱、经单簿)进行复印或抄录,他们俩所接触的族人都给予他们俩热情的接待和支持。对其他较远的地方则利用各种通讯手段(书信、电话、互联网网络平台)进行联系和沟通,在各地族人的热心支持下,逐步搜集到一些资料,通过整理综合后编成《严氏居地简介》,供我族人参考。

他们俩走访的大多在西南地区山区县市,主要是两大支系,一是从浙江→江西→贵州再分迁各地的严陵支系。一是从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荆州地区再分迁各地严武一支。其特点是分布地域较广,居住分散,每一居地人口相对较少,且多居高山地区。但沿海各省区的严氏居地就相对集中一些,一个村庄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人。就他们俩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各地严氏的谱谍介绍和历代口传其远祖都上溯至汉时名士庄光(后改姓为严光、严子陵),大多数族人对严子陵的传说都知道一些故事,如“严子陵钓台”,“客星犯帝座”“富春钓渔”、严先生祠堂等,他们俩调查知道的姓严的都是严子陵后裔。对庄氏改严氏的历史许多支系都知道“庄严二姓是一家”的说法。

在搜集到的家(族)谱中,有的的支系对严氏得姓有较详尽的叙述,并把改姓严从严光起上溯姓庄的上五代,从庄助(严助)写起。但各支系族(家)谱重点在叙述本支系的历史,对旁支提及不多,比如湖北江陵、监利、等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严奉权主持编纂的《客星堂严氏族谱》在严光二子严定、严实之后接下来就只记载与支系有关的严实之后,对严定一支就没有记述了,这样从一本族谱上就很难找到各支系的结合点。且多数支系前段族史已失传,几经迁徙后自成体系,各序班派。有记得原用字派的,也各自表述,音同字异。有的记得原派几字,后面自议增补接续班派。有少数族人因各种原因已经不知所出,本源皆失,家史已经无从可考。

从近几年他们俩在各地走访严氏居地的情况来看,各地宗族间缺少联系和沟通,比如他们俩咸丰县分散居住有几支从贵州印江县迁出的严氏族人,在他们俩编纂《富春堂严氏家谱》前,相互了解得并不多,也从未相互交往过,相见多不相识,对家族来源也是只凭一些零星的传说和记忆。通过编纂家谱,仔细清点家史,各自方知本是一个支系,分支并不太远,住地也并不是遥不可及,只是不知而已,通过编谱,大家都知道是一家人,本应和睦相处,相互帮扶,就有了来往,有了交流和沟通。

在没编家谱的地方,同在一个县内居住,本是同根却互不知晓,比如荆州地区严氏一支系进入恩施后散布在各个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荆州编谱联系了巴东、建始的族人,但住在恩施、利川、宣恩的族人就没联系上,有些想编个资料却无从下手,有些本是从荆州上来的却说不清道不明,他们俩走访到他们时,看了他们俩带去的资料,才有了一点明白。所以宗族间的交往和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党和政府提倡创建和谐社会,宗族也算是社会的一个基础,宗族和,邻里亲,社会和谐。宗族在教育族人遵纪守法,培育家族美德也是一不可低估的。这就是他们俩编此《严氏居地简介》,加强宗亲交流沟通的初衷和目的。

贵州省印江县城峨岭镇是贵州严氏主要集居地,进入贵州始祖严 陵,明朝因避兵燹从江西省分宜迁入贵州省思南荆条林居住,至八、九世时九世严容于天顺初年(公元1457年)迁贵州省印江县峨岭寨(即今印江县城)定居,至今五百多年,世族繁衍已历二十三代,现有人口数千余,并先后有不少支系迁湘、鄂、川、邻近各省谋生定居,世系繁昌。印江严氏先后建有两处宗祠,现属贵州省文物保护并整修好的“严氏宗祠”是两祠中后修的一祠,该祠规模宏大壮观,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印江县境现仍有保存完好的祖墓数十座,保存有康熙版手写本《严氏族谱》,对贵州一段族史有较尽记述。

湖北省咸丰县尖山乡大水坪村和朝阳镇落马滩村一带住有从贵州印江县迁出的一支严氏,现有数百户,两千余人口。首迁祖是严琅,号子善和其子严启智等先在二仙岩居住过一段,因地势太高,冬天寒冷,后寻址于大水坪龙洞定居,世系繁衍甚众,在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族人集资筹备修建严氏宗祠,派人到印江祖籍考查,并依据印江“严氏宗祠”为蓝本,在龙洞选址按其实际地形改图成型,伐木兴工,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基本建成,是当地现仍保存完好的集石木装饰工艺为一体的典型古建筑。以前这里是严氏族人春秋祭祖的聚会场所,届时严氏族人齐聚一堂,庄重严肃,亲情融融,祭祀祖先,商议族事。闲时兴学教育子弟。

改革开放后,“严家祠堂”成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族中原保存《贵州严氏族谱》在解放后杳无下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族中有心族人,寻得同宗族人所保存的贵州“严氏族谱”,整理复印保存,并组织续修了1993版的《严氏族谱》。2000年后,族中在严峻、严一刚等的主持下再次对族谱进行了一次较详尽的续修,加入了一些新的与严氏相关的内容,并命名为“天水郡富春堂严氏家谱——湖北咸丰、来凤,重庆黔江部分”,并首次发行了印刷本一百七十余册。按其谱序记载,这支严氏远祖追溯至东汉时改姓始祖严子陵,后由江西省分宜县因避兵荒严陵祖迁徙贵州思南定居,至第八世祖严容时再迁贵州省印江县峨岭寨定居,并先后有支系外迁邻近各省市谋生居住。该支系始迁祖以下四代现都有保存仍较完整的墓碑。

湖北省咸丰县清坪镇高峰村居住一支严氏,也是从贵州省印江县迁出的,始迁祖为严启远和其子严九仁、严九仕。此一支系和大水坪属贵州十一世严英俊后裔,现居地有几百人口,其严启远、严九仁墓保存完好。存有老谱,新修谱和龙洞同稿。沿用字派也相同。

湖北省咸丰县尖山乡卷洞门居住一支从贵州省印江迁出的严氏,和龙洞、清坪在贵州九世祖严容下分支,二十世严尔慈迁居现址,后分成忠塘严九顺一支,来风百福司严九荣一支。该支系保存有前代经单簿为历史依据,沿用字派同龙洞一支。

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绿水乡五台等地居住从贵州省印江迁出的严氏,该支系和上述忠塘同支,曾在咸丰落脚后在九荣时迁居来凤,沿用字派同上,家谱同编。

湖北省咸丰县清坪镇碑垭口、老鸹坪、三角地一带居住从湖南省保靖县迁出的严氏一支,迁来咸丰清水塘定居,已历一十一代。该支系曾和本县龙洞严氏合族,2004年起修编了家谱。

湖北省建始县花果坪金盆村住有一支严氏,有几十户人家,一百多人口。支系支谱从严永春为始祖序代,其续谱又以严交谅为始祖起序。按其严平子所撰谱谱序,始祖从严(庄)助,字义兴公起,严(庄)光,字子陵公为第六代。上一迁徙地是从湖南华容至湖北省江陵一带。

湖北省建始县三里坝乡严家垭居住有一支严氏一百余户,二百来人口,从荆州江陵迁移进山始祖为严超、严一中,现可见老坟为严克美,有碑记,由曾任当地村支书十八年的严钦宗保存有“严氏族谱”,他们俩见到的是由其长子严奉伟(大丰村新华小学教师)手抄的附本,内容和江陵谱基本相同。

湖北省建始县长梁乡阳坡严氏进山始祖严守科,严守臣,清康熙年间从四川巫山碌水迁入建始,现居此地仍有数百人,二零零四年由严伯玉编纂有“客星堂建始阳坡严氏族谱”。

湖北省恩施市鲁竹坝严家槽住有五十余户,一百多人严氏后裔。进山始祖严克伦,曾先后移居恩施、利川等地,至严先畴时基本在恩施鲁竹坝定居。该支系由严奉堂保存有湖北江陵老谱手抄本,系由严奉堂的爷爷手抄,字体工整,保存完好。其谱序对严氏姓源和先祖严子陵有较详叙述,其世系从子陵公起上溯五代至始祖义兴公,均由庄氏改为严氏。

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住有两支严氏,现约有五百余人。其中一支始迁祖为严金榜、严金铭两兄弟在清乾隆年间因受灾,由原籍湖南辰州北上到湖北施南投靠族人,行前居在辰溪河姑慈庙借得盘费北行,到达沙道沟两河口时因盘费用尽,寄身于桃子岔路旁一个名叫阳洞的山洞,以挑贩土陶度日。一日路遇一老妇啼诉儿被官府抓丁,孤身无靠,榜铭二公便拜老妇为义母,将其接至阳洞奉养,三人相依为命。后来在一沟旁偶然挖得金银各一镡,便以此资在沙道沟购置田产,创立家业,成现居此地约三百余人的严氏。另一支系始迁祖为严天佐、严天佑从原籍湖南省辰州来到沙道沟的金堂坪落户,现也有三十余户,一百多人口。这两支严氏现保存有家谱残本半册,其前列谱序,家族赞诗,排行字派等尚可辨认。

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马鞍山村龙凤寺居住一支严氏,据八十多岁的严世国回忆,本支系来源于湖北荆州,是湖广填四川时迁入,中途在建始县落脚,在严开举、严开祥时才迁入利川,族谱已失。

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官田坝村一组严家湾居住有一支湖北省监利迁入此地居住的严氏。所用字派和江陵等地同,按其最早的刘氏祖母碑记,在“一”字辈时祖孙三人迁入此地落脚,刘氏祖母湖北荆州府长阳县盐井张家埸人。其媳陈氏墓碑载,陈氏为湖北省荆州府监利县朱葛里唐谢四庄生人,先年隋其母刘老夫人迁居利川。

重庆市秀山县居住严氏一支原籍贵州省印江,其严松祖时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迁秀山干川(属龙池镇)居住,现有数百人口,严易陶保存有严克明手抄《严氏族谱》”一册。该谱与《黔南严氏族谱》大体相同,因黔南谱始作于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严九让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续修,而秀山存谱是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重抄,其中增加了清朝著名书法家印江族人严寅亮题序,印江“严氏宗祠”示意图和祠堂部分诗联,对严氏来源也从楚庄王记起,比黔南谱多了一些内容。

重庆市酉阳县境内居住有几支严氏,主要分布在龙潭镇井岗园,麻旺和小坝界上一带,都是从贵州省印江迁出来的,在县城附近白鹿庄有老坟一座,存有老谱待查,所用字派同黔南谱。据严循德介绍,该支系族人中已经六十多岁的严循信,在常州驻军任过军长。

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现仍住有一支严氏,据街上(南京街63号)严明骏记载的资料,他父辈传说:本支是从浙江余姚姑苏来此地的,严宪章时在当时四川郁山当盐务使在此地落户,现已历一十三代。他们用的字派是在郁山和另一支从浙江余姚沙堰村迁来的严竹森支系合族时议确定的原来此地严氏较多,现已迁往别地居住,目前只有十余户,几十人口。

重庆市彭水县莲湖镇乐地村曹家沟居住有一支严氏,2005年9月13日严峻、严一刚俩人走访了严方书、严方海、严方文等人,据他们回忆,上辈传言此支系来源于江西,首迁彭水县郁山镇南京街落脚,曾住过普子镇的老厂坪,三义乡的木溪湾这些地方现仍有严氏居住,永字辈共八弟兄,分别名为:富、贵、发、达、福、禄、寿、喜,在严永禄时迁曹家沟定居已七十余年,其家谱失于火灾。

在江西南昌城东有一片美轮美奂的湖水,于是四百多年前,一群严氏村民几经周折,选择此地定居,在这里世代繁衍,于是形成了严家自然村。并与当地人溶为一体,同耕共织,过着和谐的生活。严家自然村,隶属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艾溪湖管理处艾湖村管辖。现有八十二户人家,村民二百五十余人。据艾溪严氏族谱记载,严氏受姓之主乃汉微士子陵公(严光),浙江桐庐为远祖。

严光以下六百余年间世系多不可考证,但从唐朝大理评事严正安以后,旧谱详明,系严氏第一世祖。六世严尧夫曾任黄梅县尉。十六世严汉兴在洪都(今南昌)任御使诵管。严汉兴之子严京扶柩,羡慕鄱阳湖矶山之胜景,仿佛先祖严光之富春,就此定居。矶山位于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南侧,现为南矶山候鸟自然保护区,那里距南昌城东七十公里,风景优美,二十四世严曰润、严曰战三兄弟或渔于艾溪,或耕于艾溪其实不得而之,相传,三兄弟爱其山清水秀,而渔耕可乐不减矶山,逐在此世代繁衍,此三公遂为艾溪严氏之始祖。

3.鲁南庄氏:

学者杜树景也曾考察过山东莒邑望族大店庄氏,明洪武初年,庄氏徙自江南东海郡,已六百余年。其始祖为庄瑜,二世分五支,除世居大店外,长支海后,分住西北庄、河湾、林后、墩后、滩井子、老龙腰、西小庄、大官庄、薛家窖、孙家略庄、赵家楼、东莞、陈村、沂水清泉庄、城西乡波头汪、三山、马鬃窑文家山后、碥山、齐家庄子、马家庄、兰墩官庄、塔巷、刘家石沟、宣文岭、中泉庄、竹园、范家柳叶、南道口、寨里河、朱家庄子、王家垛庄、莒州城里、诸城贾窑街、盛京(沈阳)、盱眙县等。二支涟后,分住纸房,莒州南关、将军山前、朱家庄子、井子、仕沟、滩井子、夏家沟、塔巷、鸡山、毛家堰、南小官庄、西小官庄、巷庄、田家村、水沟坡、沂水鹤水庄、山西、南京三河南、河北金家屯等。三支浩,失考。四支秀后,分住莒州城、石城、宣文岭、沙埠子、庄家庄、庄家埠墩、陈家埠墩、史家坡子、街疃、薛家窑沟西、小公塾、解家庄、周家坡子、王家坡子、四角岭、十字路、相邸、坪上、何家店、将军山前、仕沟、莛宾集前、水磨、小官庄、兰墩官庄、砖疃、南道口、墩庄子、下河、营子官庄、时家庄、老龙腰、沙汪头、店头、略庄、庞家垛庄、田家村、吴家朱流、朱楼、孙由集、云里庄、红沟官庄、西安庄、青州府、前横山、河阳河东、黑涧庄、双石头庄、北大崮庄、前葛杭、后葛杭、七宝山、山头渊、河南庄、匣石头、寨西庄、招贤西北汶村、三十里铺、岳家沟、城北堆子河、沂水司马庄、坦埠、珠宝庄、刘家店子、薛家孟堰、赵家孟堰、日照邵家沟、关东老城桐家庄子、埠宁县二套孙家崖村等。五支伸后,住汲家庄子。

在明、清两朝,山东莒邑庄氏族人科甲连第,是四百余年的仕宦望族。族人中有进士七人(其中翰林一人)、举人二十八人、岁进士十人、拔贡十二人、岁贡十九人、副贡三人、恩贡与优贡各一人、庠生九十三人、国学生与太学生、监生等二百零四人,所授官职巡按一人、道台二人、知府八人、知州六人、知县十六人、翰林院编修一人、县教谕十六人、训导二十六人、守备二人、兵部主事一人、工部主事三人、兵马司副指挥三人、礼部主事四人、刑部主事一人、内阁中书六人,其他二十五人,受朝廷封典三十三人。

山东莒邑庄氏族人中为官者比较著名的的有十世庄咏,清乾隆戊申科进士,历任县知县、沧州知州、河间府知府等还著有《学庸固知录》、《杜津浅说》等,收入山东文献书目。十一世庄瑶,清嘉庆丁丑科联捷进士,任工部都水司主事等职、乡试童考官、河南河北道等。十四世庄陔兰,清光绪甲辰科进士,授翰林编修国史馆协修,晋侍读学士,后东渡留学日本,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山东省议会副议长、国会议员、省图书馆馆长、孔子第七十七代嫡裔孔德成的国学老师等职,书法善颜体,在整个鲁南地区有较大影响。

明朝至今,山东莒邑的庄氏谱牒保存状况良好,多次续修,连续性、延续姓皆较好。

4.闽浙地区庄氏:

学者庄孝赵亦曾认真考察过闽浙边地区,即闽东和浙南部分县(市)庄氏渊源与近代迁衍之况。在闽浙边地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与浙江省之南部,分别隶属于宁德市和温州市管辖。闽浙边地区部分县(市)主要是指福建省福鼎市、霞浦县,以及与之毗连的浙江省平阳县、苍南县和泰顺县。庄氏散居于该五县(市)有四十余个乡镇,上百个村落,总人口近三万人。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边陲,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置县,1995年撤县设市,辖十二个镇两个乡。庄氏主要分布于该市的前岐镇熊岭、梨山、罗唇、彩岙、三坵田,沙埕镇的缅灶墩尾、黄岐,店下镇的彭坑、才堡、日岙、水井头、茶塘,硖门乡的斗门头,点头镇及其马冠、后坑、洋心、牛垟,管阳镇徐陈、后岭、乾头、西阳,桐城镇资国、后胆、山前、百胜、三门里,白琳镇坑门里,磻溪镇金谷,叠石乡登坪,嵛山岛东角,以及市区桐山镇等。全市庄姓人口约四千人,较为集中的有熊岭、彭坑、后坑、马冠、缅灶、罗唇、徐陈等。

霞浦县唐朝称长溪县,元升为福宁州,清为福宁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留县,其建制至今未变;1990年辖十四个乡镇。该县庄姓主要分布于牙城镇的后山、过家洋、雉溪龟山、田头岩,沙江镇的南屏、涵江,长春镇洪江、渔洋、小京,下浒镇赤岐,三沙镇南靖,西洋镇西洋,盐田上坪园、洋子头,崇儒、左岭的梧桐洋、后山,以及县城松城镇等。1990年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一千人以上五千人以下的姓氏五十二个,庄姓列于二十六位,估约三、四千人,较为集中的大体为牙城镇雉溪龟山、后山,沙江镇南屏、涵江,长春镇洪江、渔洋、小京等。

苍南县原属平阳县,1981年从平阳县划出设县。1990年有十个区、五个直属镇、七十六个乡(镇)。全县五千人以上不足一万人的姓氏十七个,庄姓列于十六位,约有六、七千人。主要分布于灵溪镇大观,藻溪镇家针坑、照岙山后、小洋新、九保、蔗岙,马站镇霞关、鼻头、渔寮、澄海岙内、南坪,桥墩大龙乡蔡坪山、过溪、凤村,沪山乡台下,凤池乡白水,钱库镇括山岩头,龙港镇前路,宜山镇江山都口、樟树脚,金乡镇石坪、梅岭脚,水头浦尾山、九保,蒲门乡龙眼、小渔,南麂岛,以及县城灵溪镇等,人口较集中的主要为大观、藻溪、岩头、台下、灵溪等。

平阳县于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置县,现辖十六个镇,十八个乡。该县庄姓分布大体为:水头镇闹村、蒲山下,鳌江镇及其一沙、四沙、墨城、梅源水碧、珍珠岩,长山,肖江镇街后,鹤溪镇南岙,山门镇大坑内,南雁小施,树贤乡沿口,钱仓镇,以及县城昆阳镇等,其人口约五千人,水头、鳌江、昆阳等镇人口较为集中。

泰顺县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建县。1990年辖九个区,六个镇,五十四乡。庄姓主要分布柳峰乡新庄、垟溪乡富家洋、过路坪,洲岭乡洲边,东溪乡秀溪长垟,雅阳镇雅阳溪,泗溪镇,章成乡林垟、双神,以及县城罗阳镇等。全县庄姓人口三千余人,较为集中的有新庄、富家洋、洲边、林垟等。

闽浙边地区庄氏源出天水,来自闽泉,系庄森、庄锐之后裔,庄翼、庄夏之孙,同出一源。

当地《庄氏族谱》均载,庄氏源于芈氏,始于楚庄王,肇于桃源,并同奉楚庄王为太始祖,森公、锐公为入闽开基之始祖。其谱中皆列有上述之世系,并有《森公入闽》、《锦绣山之来历》和夏公或翼公、古山公传略之叙述。其郡望为天水(今甘肃省通谓县西地区)。

庄森,字文盛,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光啟二年(公元860年)入闽。其弟庄锐亦几乎同时入闽。庄锐定居于泉州永春桃源里,为闽泉州一带及移居海外庄氏开基之祖。庄森生四子,长庄韋、次庄章、三庄中、四庄申。庄申八代孙庄裳生四子,长庄翼、次庄果、三庄晦、四庄夏。庄翼裔孙为青阳庄氏始祖,庄夏为泉州始祖。闽浙边地区庄氏大都为庄翼、庄夏之派下分支徙入,并迁衍各地。

明朝年间,为避闽乱,庄翼、庄夏派下分别从闽泉迁徙于浙江省平阳县(今苍南县)之大观、藻溪等地,而后繁衍转徙于福鼎、泰顺、今平阳和霞浦部分地区。

⑴.由庄森世祖长房庄翼曾孙青阳庄古山派下迁入:

①苍南县大观庄氏:

明嘉靖乙丑年,青阳三房庄古山后裔,即庄森二十三世,庄古山十二世孙庄士显从晋江青阳迁徙于浙江苍南县大观南山脚白叶坑口,土名树脚,是为迁平(今苍南县)之始祖。其世系:庄森→庄申→庄述→庄轸→庄荪→庄珦→庄观→庄裳→庄翼→庄元郎→庄弥吉→庄祐孙(号古山)→庄公茂(庄古山三子)→庄復智→庄天禄→庄震颜→庄广祖→庄拱池→庄崇敬→庄春彩→庄奇齋→庄蘭池→庄士显。

明朝未年,青阳庄古山四房庄公望(庄古山四子)后裔,即庄森二十三世,庄古山十二世孙庄我池同两胞弟由漳州龙溪二十五都汰口迁入苍南大观岭脚,亦为迁平之始祖。清道光八年(1828年)修的当地《庄氏族谱》中“迁平宗谱序”云:“我池公胞弟曰瑶池、曰爱池、当明季之世,远抱亲骸携率幼孙,自漳同徙温昆阳二十九都大观岭脚居位。”其世系:庄祐孙—庄公望(庄古山四子)—庄守圻—庄得进—庄财第—庄均和—庄奇—庄周恩—庄遵义—庄拱亭—庄恂直—庄我池、庄瑶池、庄爱池。

②福鼎后坑庄氏: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庄森十九世,庄古山八世孙庄法琚从晋江青阳五店市,随父庄拱理迁居福鼎后崑(今后坑),为福鼎庄氏之始祖。其世系:庄森—庄申—庄述—庄轸—庄荪—庄珦—庄观—庄裳—庄翼—庄元郎—庄弥吉—庄祐孙—庄公茂—庄復智—庄天禄—庄震颜—庄广祖—庄拱理—庄法琚。

⑵.由庄森九世祖四房庄夏派下迁入:

①苍南县藻溪庄氏: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2~1619年),为避闽乱,庄森公十一世,庄夏派下长房十三世庄学絅率子庄赐敬、庄赐福、庄赐让、庄赐劝、庄赐可和孙庄仰渠,由闽安溪迁入浙江;庄赐敬及其子庄仰渠迁于苍南县藻溪燕坑,均为迁平之始祖。

庄学絅之胞弟庄学绶,先世居泉州晋江二十七都吴店市,曾大父庄拙庵迁居安溪,明季由安溪率弟侄来迁温州平阳二十七都藻溪内,亦为迁平之始祖。

庄学絅、庄学绶世系:庄森—庄申—庄述—庄轸—庄荪—庄珦—庄观—庄裳—庄夏—庄梦说(庄夏长子)—庄弥约(迁仙游霞霄庄垅)—庄承—庄世瑞—庄秉礼—庄文盛—庄福信—庄庆—庄璋(号拙庵,迁居安溪)—庄天明—庄大节—庄学絅、庄学绶、庄学绍。

庄夏派下长房十六世孙庄穆,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携子庄圣经,由仙游霞霄徙居平阳(今苍南)藻溪山后。其世系:庄夏—庄梦说—庄弥约—庄承—庄世瑞—庄秉礼—庄闻盛—庄福信—庄庆—庄珍—庄天相—庄大俊—庄万钟—庄有国—庄胤弼—庄穆—庄圣经。

②苍南县蒲门庄氏:

庄学絅四子庄赐劝,于明季由闽安溪,迁徙于温州平阳五十五都埕溪厦谱山(今苍南县蒲门)。

③平阳县北港(今水头镇)庄氏:

庄学絅五子庄赐可,号玉泉,初居平阳大观,复徙北港蒲山下。

庄学绶之胞弟庄学绍之子庄赐程,由安溪迁徙平阳率北港(今水头镇)清街。其世系与庄学絅、庄学绶相同。

明万历年间,庄闻盛次子庄时重,号玉泉,由晋江县吴店市携家迁平邑北港四十四都(今水头镇)蒲山下。

庄闻盛四子庄时麟,由闽南迁温平邑四十九都(当时并属北港镇)铁店。

安溪双溪庄氏九世庄际乾,移居温州北港。

④苍南县台下庄氏:

庄森二十一世,庄夏十三世庄乾允,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由南安县二十六都黄甲园后徙平阳三十三都(今苍南县)台下。其世系:庄夏—庄梦说—庄弥明—庄友容—庄玄明—庄钦—庄恕—庄显良—庄佛养—庄潘—庄智元—庄继德—庄乾允。

⑤苍南县大观庄氏:

庄夏后裔庄闻盛,世居漳州龙溪汰口,明季间携家航海而来,初居温州平邑金乡炎亭倒桥坑,继徙二十九都(今苍南)大观南山边石埕,亦为迁平之始祖。

⑥南港庄氏:

庄夏后裔庄思宽,迁居温平邑南港灵峰。

霞浦县庄氏何时何地迁入未予记载。据苍南《庄氏宗谱》记载,庄明池五世孙庄某于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3年),由泉州五店市迁居霞浦南屏;又载“夏公五世孙英孙公,一作英祖迁霞浦。”而《福宁府志》载,霞浦南屏人庄行成于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已中进士,可见早在此之前便已迁入。该志又载,霞浦人庄元龙于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中进士,并记“居泉州”,可见实际上从泉州迁入。清初之后,苍南、福鼎庄氏亦相继迁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由泉州迁入闽浙边地区庄氏为谋生创业,又渐转徙各地。

⑴.庄翼派下之迁衍:

①苍南大观庄氏始祖庄士显,生子六,明未清初,其子孙迁衍如下:

长子庄以雄之子庄允承,徙于福鼎前岐镇彩岙。次子庄以硖之孙庄公,迁居于福鼎硖门,后移居霞浦半山;四子庄以福之长子庄允富,迁于福鼎管阳镇乾头、七蒲;三子庄允庆,徙居台州太平县古城;四子庄允鸿,移居江南象岗;五子庄允贵,迁居苍南蒲门龙眼。四子庄以福之长子庄允富,迁于福鼎管阳镇乾头、七蒲。五子庄以智,迁苍南蒲门车岭脚,至三代转迁城内;六子庄以公,徙迁平阳县北港四十七都(今水头镇)闹村西垟。

②庄翼十五世孙庄士贤,由大观迁居福鼎十九都五斗岗,再移迁福鼎后胆。

③庄翼十六世孙庄仲裕,携子庄淑财、庄淑涛与侄庄贵官,由闽而泰,庄清先至泰顺坑兜,而庄贵官仍居苏家山;庄淑财于清康熙年间由苏家山复迁泰邑洋边坳头仔。

⑵.庄夏派下之迁徙:

①庄大节三子长庄学絅、次庄学绶、三庄学绍,均迁于平阳(今苍南),三公子孙繁盛,陆续迁衍于泰顺、福鼎,以及“南北两港,岱山闹村、蒲门龙眼、乐清靖江”。

庄学絅之孙、庄赐敬之子庄仰渠,生子六,其三子庄望初徙北港南湖,后同族兄徙居苍南金乡;五子庄望(庄福祐)徙居平阳南港廖家岙;六子庄望庚由藻溪迁于福鼎二都梨美树(今前岐熊岭梨山),为熊岭梨山之始祖。

庄仰渠次子庄望慎之三世孙庄士贵,徙居平阳五十五都蒲门龙眼,士斌、士赋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4年)徙居处州,从藻溪迁居处州又转居士显蒲门下方,后居后嵯。

庄学絅之四子庄赐劝,生子六,其长子庄仰钦迁处州,其孙仍回蒲门;次子庄仰西之子庄望佛,迁居埕溪岙内,时际迁界徙入南港士升麻洋;三子庄仰耀往福鼎秦屿;六子庄仰曾之孙庄元補,住北港蒲山下。

庄学絅之孙庄仰曾之孙庄元補,住北港蒲山下。

庄学絅五子庄赐可五世孙庄士礼,由八港蒲山下移居乐清石鼓垱。

庄学绶之孙、庄赐位之子庄挺秀“见其地窄烟稠,遂兴迁徙,以拓其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奉母同弟庄拱秀由苍南藻溪迁于泰顺八都梧村(今柳峰乡)新庄,为新庄庄氏一世祖。

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895年),庄拱秀之孙庄珠官之三子庄公侨,率子徙居福鼎徐陈清水垅,为徐陈庄氏之一世祖。

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庄挺秀之部分后裔,因外出读书或经商、做工,先后迁于福鼎桐山、云南宣威、浙江云和、霞浦盐田,以及泰顺泗溪、罗阳、雅阳等地。

清康熙年间(1622—1722年),庄学绍四世孙庄显彩同弟庄显玉,由北港清街移居平阳二十二都(今苍南)金乡岩头,为岩头庄氏一世祖。庄学绍四世孙庄显旺,迁于霞浦县小京。

②时庄麟四世孙庄士博兄弟,由平阳县四十九都铁店徙居福鼎九都(今秦屿)彭坑,为彭坑庄氏一世祖。

③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庄元補次子庄士瑞之子庄是发,由平阳北港蒲山下迁居泰顺县八都梧村(今柳峰乡新庄)下垟,为下垟庄氏一世祖。

5.台湾庄氏开基:

南靖奎洋庄氏大宗:开基祖庄三郎及派下先祖。有祀宗诗:“山从锦绣,一开诗礼由来远;水接桃源,千载衣冠特远尊;开水衍汪洋,一派宗支流祖泽;桃源开龟岛,万家锦绣属孙林。”

开台漳籍宗亲,除返乡抄谱外,有的还踊跃参与祖地的修谱活动,两地共修族谱,使迁台宗亲也无一遗缺载入祖地族谱中。

南靖县龟洋(今奎洋)庄氏从开基祖庄三郎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入籍开基,到明宣德年间五世宏茂始修族谱,明景德年间六世朝宾、明正德年间七世廷敏、明嘉靖年间八世伯勚伯义、明万历年间九世望南等续修,清康熙年间至民国十一年又有十三次增补。其中,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续谱是由十六世裔孙、庠生庄景温从台湾回乡主持的,庄景温于“嘉庆戊寅年往台”,在台湾生活几十年,致意于修谱有三年,对宗亲在台情况颇有了解,故《庄氏族谱》对族人涉渡台湾的记载较为详尽。有的记到街道、村庄,有的连从事的职业也予详录。

据其谱记载,庄氏在清朝外迁之族人,以迁台者居多,计近三百余人。其中,第十三世~第十七世最多,而这段时间,即清乾隆~道光年间,正是从大陆向台湾迁民之际。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16:0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庄氏的各支始祖 -- 庄 森:字文盛,名一郎,生于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光启二年(公元886年),随其舅王潮率军入闽。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王潮之弟王审知继任称闽王。庄森分镇于桐城(今泉州市),定居于永春县桃源里善政乡蓬莱村,卒于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享寿九十岁,夫妇合葬在永春县桃源里,为庄氏入闽桃源派开基始祖,也为青阳庄氏肇基始祖。

庄细哥:庄氏第十四世,庄缙三子。生乙丑年十月初二百酉时,自泉州迁居我龙浔天马山西北,地名湖上(现为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三班镇锦山村)。是为闽南庄氏始祖。

庄日昭:庄氏第二十六世公,出维(应)元公次子,居锦湖堂。是为闽中庄氏始祖。

庄元双:庄氏第二十六世,字淑鸾,出景星公长子,生康熙戊子年十一月初三卯时,建居深垵堂。是为闽中庄氏始祖。

庄 锐:河南光州固始县人,生于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随王审知兄弟入闽后分据福州闽岭,官授廉访司提刑使。晚年隐居玉融海口龙江桥头,卒于后唐开运二年(公元945年),享寿九十六岁。配金氏,生三男:长房应祥仍居祖居地河南光州固始县;次房宝文居福州闽侯一带;三房维孝居福清及闽北。是为闽北庄氏始祖。

跟帖时间 2010-05-16 19:14:5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