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氏的历史名人 -- 诸 遏:(生卒年待考),字樊。著名春秋时期吴国贤者。
父王寿梦卒,诸樊立,已除丧,让王位于弟季札。
诸御己:(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时期楚国之耕者。
楚庄王筑屋台,垒土千重,大臣因谏而死者七十二人。诸御己弃耕入谏,楚王遂解层台而罢民役。
楚人歌之曰:“薪乎莱乎?无诸御己,讫无人乎!莱乎薪乎?无诸御己,讫无人乎!”
此处已将复姓诸御氏并入单姓诸氏。
诸 发:(生卒年待考),著名战国时期越国大夫。
他曾奉命出使于梁国,执一枝梅以遗梁王。梁王披衣见诸发。
诸 燮:(生卒年待考),字子相;余姚人(今浙江余姚)。著名明朝大臣。
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进士。历任兵部主事、邵武同知,俱有惠政。
诸燮曾守山海关,忠贞为国。他精理学,论说言辞一洗陈言。
诸 观:(生卒年待考),字民瞻;余姚人(今浙江余姚)。著名明朝大臣。
明成化年间进士,历官数郡,清廉耿介。
他曾说:“贪官污吏,就像是不贞洁的女子,一有污点,还怎么见人!”
诸寿贤:(生卒年待考),字延之;昆山人(今江苏昆山)。著名明朝官吏。
《明史·列传第一百十九》:“诸寿贤,字延之,昆山人。既释褐,上疏愿放归田,力学十年,然后从政。章下所司,寝不奏。既斥归。久之,起南阳教授。入为国子助教,擢礼部主事。戚里中贵干请,辄拒之。遘疾,请告归,授徒自给。久之卒。”
诸 质:(生卒年待考),字叔义;吴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洪武初年由举人官翰林院编修,不久,便辞官回乡。
他为人端庄诚信,平时小心谨慎,惟恐因知识不足而出差错;但与人辩论是非曲直的时候,则侃侃而谈,又非常固执,人们大多都信服他。
诸 娥:(生卒年待考),浙江山阴人。著名明朝孝女。
父士吉,明洪武初期官为粮长,被诬沦死,两个儿子亦罹罪。当年诸娥年八岁,与舅走京师诉冤。乡里人哀之,她死后肖像配曹娥庙。
诸大绶:(生卒年待考),字端甫,号南明;山阴漓渚人(今浙江绍兴)。著名明朝学者。
为官时,曾侍明穆宗日讲六年,深得信任。
据志书记载,大绶“立朝不激不随,有公辅之望”。为人耿直,体贴民情,尊重乡贤,曾与京中绍兴籍官员通力协作,拯救徐渭出狱,免遭杀戮。
卒,赠吏部尚书,谥文懿。徐渭闻之,泣不成声,撰《哀诸尚书辞》。
诸 燮:(生卒年待考),字子相;余姚人(今浙江余姚)。著名明朝大臣。
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进士。历官兵部主事、邵武同知,俱有惠政。
诸燮曾驻守山海关,忠贞为国。他精通理学,著作一洗陈言。
诸 锦:(公元1686~1769),字襄七;浙江秀水人(今浙江嘉兴)。著名清朝大臣、学者。
清雍正年间进士。清乾隆初年,再试博学鸿儒科,中一等第三,授编修。后闭门撰述,不交权要,官至左赞善即告退。
著有《毛诗说》、《飨礼补亡》、《夏小正注》、《绛跗阁集》。
诸 升:(公元1618~?年待考),字日如,号曦庵;浙江仁和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书画家。
擅长兰花竹石,亦能山水,画竹下笔劲利,潇洒不繁,竹竿劲挺秀拔,横斜曲直,不失法度,竹叶皆个分,疏密有致,所画雪竹尤佳。
诸重光:(公元1721~1770年),字申之,号桐屿;余姚人(今浙江余姚)。著名清朝学者。
清乾隆庚辰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历官辰州知府。著有《二如亭诗集》。
诸可宝:(公元1845~1903年),清书画家。字迟菊,号璞斋,钱塘(今杭州)人。同治六年(1867)法人,官江苏知县。善书法,工山水。著《璞斋诗集》。
诸慕贞:(生卒年待考),清画家。字淑宜,浙江绍兴人。其父诸文标于咸丰年间(1851-1861)为粤东守备。善画,尤工画梅,深得其父画法。人赞其“作红梅,雅艳有致”。
诸匡鼎:(生卒年待考),字虎男;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诗人。
著有《橘苑诗钞》。
诸九鼎:(生卒年待考),字骏男,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学者。
著有《清乐集》等。
诸福坤:(生卒年待考),字元简,号杏庐;周庄镇杏村人。著名清朝学者。
其父诸文渊,擅长书画。精通医药。诸福坤早年博览勤学,清光绪年间曾考入京师国子监,为增贡生。与元和知县李超琼、湖南巡抚吴大澂等人积极赞同陶煦的减租变革思想。后归田园居,以利乡济闾之事为己任。并将“荒江老屋”取名为“杏庐”绝迹城市,专心著作。“人瘦不食肉,医穷只著书”。
元和县令李超琼闻其人品质高尚,认为近十年来所少见。诸福坤博学善文,为众推崇,所造就后生以文行名者尤多。柳亚子之父柳念曾、叔父柳慕曾都是当年诸福坤门下的弟子。
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陈去病,在十五岁时从同里镇来周庄,跟从诸福坤学习了五年,遂成一代巨匠。
诸福坤著有《杳庐文钞》六册,后由柳亚子出资予以刊印。
诸闻韵:(公元1894~1940年),原名诸文蕴,号汶隐,别号天目山民;浙江安吉人,吴昌硕外甥。著名现代书画家。
自幼酷爱书画,拜吴昌硕为师,得其传学。曾任上海美专教授,国画系主任,新华艺专国画系主任,昌时艺专教务长,国立艺专中国画科主任。工写意花卉、翎毛,间作山水、寿佛,尤长于画,弟诸乐三。
诸闻韵是一位中国画高等教育的先驱者。1923年,他与潘天寿等人在上海美专首创国内第一个国画系,从而开启了之后美术院校国画系教学的基本建制。他曾先后担任过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昌明艺专、南京中央大学、杭州国立艺专等校国画教授。吴茀之、张振铎、张书旂、李可染、顾坤伯等一批著名画家都曾受过他的教益。
在上世纪初的海上画坛,诸闻韵得吴派艺术神髓,又能立自家面目,其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博古、书法等样样皆通,画路颇宽。
诸文萱:(公元1902~1984年),字乐三,号希斋,别号南屿山人;孝丰鹤鹿溪人(今开发区鹤鹿溪村)。著名现代书画家。
幼年得父献庄启蒙,十四岁能赋诗作词,常为乡邻书写楹联匾额。十九岁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医,得名医丁甘仁器重。
诸文萱很赏识一位黄埔军校毕业的姓曹的抗日军人,有意把他的侄女诸斐介绍给他。在那个战争年代,当兵的命都是拴在裤腰带上的,说不定哪天就死了。诸斐姑娘相貌漂亮,读书识字、温文尔雅,家境小康。而曹军人除了脚上的草鞋、身上的破烂军装,可谓是一无所有。无论从哪方面说,曹军人都配不上诸斐。
但是诸文萱认为,全民抗战时期,工农兵学商,起来救亡,姑娘们应以嫁抗日军人为荣。于是诸文萱出面大做红媒,诸斐嫁给了曹军人。诸文萱还充当男家人,婚事他一手包了,曹军人没花一分钱就当了新郎官。结婚那天很热闹。一顶花轿把诸斐姑娘接到诸文萱家。诸文萱家里办了好几桌酒,大家着实热闹了一翻。
诸文萱为近代杰出艺术大师吴昌硕的入室弟子,精诗、书、画、印“四绝”艺术,堪称全国一流,对继承和发扬吴氏艺术作出重大贡献。
吴昌硕称:“乐三之作,能得我神。”诸先生一生勤奋钻研、博学多能,从事美术教育长达六十年之久,春华秋实,桃李遍及海内外。
诸文萱曾担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政协常委、西泠印社副社长等职。
诸少侠:(公元1927~今),四川人。著名现代医学专家。
曾在四川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等院校从事外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曾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蛇口工业区联合医院院长,中华TDP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人民医院顾问,《重庆医药杂志》编委、深圳市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深圳市卫生局长顾问,川北医学院荣誉教授,《最新医药荟萃》编委,现任深圳南山专家诊疗中心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
1954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医疗系。
1954年起从事腹部外科专业,先以研究肠梗阻为主,着重观察成人肠套选及闭襻性肠梗阻的临床病理特征。1960年以来研究局限性坏死肠炎及肝内胆道出血的机制。1962年主持四川医学院实验外科工作,研究肝脏外科解剖,在我国首先提出把格林森系统及肝静脉系统统称为“肝脏管状结构”,并提出门静脉主枝及肝静脉主枝的表面标志及其测定方法。后又提出肝中静脉与Cantlie氏线的表面投影关系是随年龄变化而移动,修正了自1898年以来Cantlie氏提出的二者相重叠的论点。
1982年指导重庆大学生物力学研究生从事胆汁流变学的研究,提出测定脓性胆管炎引流术后胆汁的粘度可以判断有无残余结石或残留感染的存在,并提供了不同情况的胆汁粘度参照值。1983年负责审阅《简明英汉缩略语词典》及《汉英医学常用词汇》。
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多次出席全国性会议宣读科研成果、1958年以来曾多次担任医院管理工作,对医院管理有深刻体会和独特的见解。1983年到深圳特区工作,负责组建联合医院,对医院管理进行大力改革,受到卫生部及医学科学院领导的赞赏。
1985年应邀到北京在卫生部、医科院及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作《关于城市医院改革》的报告,受到广泛的欢迎,《健康报》发表题为《特事要特办,方法求全新》的专访文章,同年被评为深圳市劳动模范、其业绩先后被列人《中国当代医界精英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二十世纪中国医界首创者大辞典》及《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
诸洵治:(公元1930~今),江苏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1979年度江苏省劳动模范。原任教于扬州师范学院,1985年调入上海师范大学,曾任校实验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硫酸镉标准电池的研究,该项研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五十余篇,通过鉴定并已顺利投产的主要科技成果有四项,其中高精密控温标准电池和WYK-85型温度液位等用途控制仪分别获省级和部级科技进步奖。
诸 勖:(公元1931~今),浙江吉安人。著名电力设计专家。
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
1958年初分配到电力工业部长春水力发电设计院工作。1978年调浙江省水利厅。1982年转入浙江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工作。三十多年来,长期致力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对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东北工作的二十年当中,从事野外地质勘察工作,任技术员、专业组长、技术负责人、勘测工区副主任等职,曾先后参加或主持过十多项大中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如吉林丰满水电站的补强设计、白山水电站的扩初设计、红石水电站的初步设计、辽宁省桓仁水电站的技术设计、回龙山水电站的初步设计以及中朝鸭绿江流域规划的地质勘察工作等。并参与上述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和工程设计书第三卷的编写。其中白山、桓仁两项工程曾荣获国家级优秀勘察设计奖、科技进步奖。在浙江工作期间,任组长,主要负责指导全省各地(市)、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参与工程的审查、鉴定、验收及对病险水库的研究处理。
1985年曾获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献身水利、水保事业”二十七年的荣誉证书。主要著述:合编《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论文《岩溶洞室的稳定性评价》、《浙江沿海地区堤坝软土地基处理》;合著《中国大坝工程地质与基础处理》等。
诸文虎:(公元1936~今),江苏无锡人。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
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任航空工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备设计所高级工程师。
1961年毕业后分配在北京航空工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备设计所,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设计组长、审核和飞机试验设备设计室副主任。
长期从事设计工作,曾参加部级和国家重点工程的多项大型试验设备设计,其中包括第624所的高空试验台排气冷却装置,第626所的1.2米×1.2米超跨音速风洞等。
他在1996年5月荣立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颁发的二等功;1997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证书和奖章(获奖项目为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
诸鸿又:(公元1939~今),上海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通信研究所所长。
主持完成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累计经费一千万元。在信息技术的集成安全性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真集成安全的信息处理系统获1994年度全国电子十大科技成果、1995年度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诸定耕:(公元1940~今),四川蓬安人。著名当代文字学专家。
1963年毕业于今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从事教育工作多年。
自1976年始,即参加国家文化建设重点项目《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审稿和编辑工作。此后致力于各类辞书的编辑和编撰工作。现任四川辞书出版社编审、审读室主任,曾任《汉语大字典》编辑室主任。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理论与辞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理事,曾任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会副会长。
诸定耕除参加《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和编辑工作外,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神话大辞典》、《引用语辞典》、《中国倡廉反贪史鉴事典》等多部重点辞书;复审、终审了《甲金篆隶大字典》、《史记导读》、《中华小百科全书》、《中国新诗鉴赏辞典》、《黄河文化百科全书》等一批重点书稿,亦荣获省级以上多种奖励。
主编或合编的著作有《中国名人胜迹文碑联鉴赏辞典》、《中国宗教胜迹诗文碑联鉴赏辞典》、大型丛书《社会科学千万个为什么》、《中国文学语言艺术大辞典》等;发表的主要论文有《简论汉语大字典与康熙字典》、《论《汉语大字典》、《名物字释义》、《略论语文辞书的创造性》等多篇。
诸君菁:(公元1940~今),女;上海人。著名当代企业家。
上海普林电路板公司总经理,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同年进入上海无线电廿厂,开始致力于印制线路板制造工艺的研究,并成功地主持了我国第一块印制板和第一块多层金属孔化印制板的工业化生产。此间,她发表了十余篇科技论文。
1985年,厂里决定引进外资,发展双面、多层印制板,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几经波折找到合作伙伴,建成了中澳合营上海普林电路板公司,并被任命为董事、总经理。
作为决策人,她注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狠抓市场、质量和成本三大五一节,使产品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取得美国UL和挪威船级社ISO9002认可,在印制电路行业评比中获质量一等奖。1993年销售收入五千八百万元人民币,利税一千零十八万人民币。后来,她又千方百计争取到外商增资四百一十万美元用于公司发展工程。
诸焕灿:(公元1945~今),浙江余姚人。著名现代经史学专家。
现任职于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菜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
素性好古敏求,长年以自学追求学问。经史子集未尝顷刻释卷,以之谨饬自立。熟悉古典文献崇敬阳明学说。对“浙东学术”及中国哲学史,明、清史有所专攻。在国内国外和海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文章《王阳明年谱订误》、《王阳明行迹考察散记》等六十余篇,其中有三篇论文分别获省级和地区级社会科分优路论文奖。
曾先后八次参加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作学术演讲,现是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历史学会会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员、国际中国哲学会会员。1995年被收入《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1997年被宁波师范学院特聘为副研究员;1998年7月被浙江省社科院“中华文化研究所”特聘为副研究员。
著有《学津求索》;主编《黄梨洲三百年祭》论文集;与入编著《姚江文化史》、《河姆渡文化史话》、《黄梨洲研究资料索引》、《星光灿烂》、《姚江风情》等。
诸张林:(公元1946~今),江苏苏州人。著名个人收藏爱好者。
江苏省苏州红叶造纸厂助理工程师,曾任苏州市职工收藏协会副会长,兼任旅游门券分会会长。现集藏旅游门票两万余枚,交通旅游地图三千多张,旅游书籍二千三百册,藏品多次参加全国第四~十一届门券收藏展览,获二等奖三次、三等奖二次,优秀奖二次,多次在其工作单位,苏州、盐城、淮安周恩来纪念馆、遵义等地举办个人门券收藏展览,获荣誉证书几十张,创立苏州市门券分会组织,主持苏州市第一~三届门券拍卖会,江苏省第一~三届门券收藏理论研讨会和江苏省首届门券拍卖会,组织承办江苏省第一~三届门券收藏展览和苏州市首届门券收藏展览、发起成立全国性门券收藏联谊通讯联络网络、编辑出版《全国门券收藏爱好者通讯录》第一~三版,参加1993年在中国万博文化城举办的“中国民间收藏首展”。中国第一~四届体育收藏展览,均获优秀奖。
1989年9月参加北京“全国首届园林名胜古迹游览门票设计艺术展览”获门券收藏奖状。门券论文参加全国第一~五届门券收藏理论研讨会和江苏省第一~三届门券收藏理论研讨会。报纸、苏州电台、电视台多次报道和拍摄其收藏事迹。
1993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收藏十大新闻人物”,排名第六。被郑州职工收藏协会、马鞍山收藏协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多次在《收藏》杂诗和报纸上发表收藏文章、入录多部收藏辞典,为中国民间门券收藏事业和活动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跟帖时间 2010-03-12 13:46:3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诸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民瞻清介;叔义端诚: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余姚人诸观,字民瞻,成化年间进士,历官数郡,清廉耿介。他曾说:“贪官污吏,就像是不贞洁的女子,一有污点,还怎么见人!”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吴人诸质,字叔义,洪武初年由举人官翰林院编修,不久,便辞官回乡。为人端庄诚信,平时小心谨慎,惟恐因知识不足而出差错;但与人辩论是非曲直的时候,则侃侃而谈,又非常固执,人们大多都信服他。
罢筑谏主;奉使行成:上联典指春秋时期楚国的老农诸御己入谏楚王,使罢筑层台而免民役。下联典指战国时期越国的勾践派诸稽郢行成(求和)于吴,后吴国为越国所灭。
忠贞世国;理学传家:全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诸燮事典。
2.五言通用联:
一梅惊梁主;九鼎耀钱塘:上联典指战国时期越国的大夫诸发,奉命出使于梁国,执一枝梅以遗梁王。梁王披衣见诸发。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名士诸九鼎,字骏男,钱塘人。有《清乐集》等。
橘苑留雅韵;杏庐有奇香: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人诸匡鼎,字虎男,钱塘人。有《橘苑诗钞》。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名士诸福坤,字元简,长洲人。有《杏庐文钞》。
3.六言通用联:
宴夺琼林之首;名题金榜之先:全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状元诸大缓荣登榜首。
弘道治绩称最;大缓芳名列先: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滑县令诸弘道,课农兴学,治绩一时称最。指明朝时期的状元诸大缓事典。
4.七言通用联:
兄让王位传佳话;女雪父冤播美名:上联典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名人诸樊,名遏,父王寿梦卒,诸樊立,已除丧,让王位于弟季札。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孝女诸娥,浙江山阴人。父士吉,洪武初为粮长,被诬沦死,二子亦罹罪。娥年八岁,与舅走京师诉冤。里人哀之,卒后肖像配曹娥庙。 跟帖时间 2010-03-12 13:44:2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诸氏的字辈排行 -- 浙江余姚诸氏字辈:“彦和腾谔缓哀大士允长何廷兆克以嘉忠孝永”。 跟帖时间 2010-03-12 13:39:1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诸氏的家谱文献 -- 浙江余姚诸氏宗谱四卷,(清)诸如绶纂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伦叙堂传抄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兰溪诸葛氏重修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诸葛铎总理,诸葛浩等纂修,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诸葛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七卷、第十三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常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金华九龙诸葛氏宗谱四卷,(民国)诸葛小月等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重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续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余姚姚江诸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诸昌龄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伦叙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兰溪琅琊诸葛氏宗谱四卷,(民国)祝谏重纂,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水亭乡。
浙江兰溪诸葛简史,(民国)诸葛政清撰,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余姚姚北诸氏宗谱,(民国)诸启鳖纂修,民国年间敬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三卷、第五卷、第九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常州诸氏宗谱十六卷,(清)诸暄宝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常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跟帖时间 2010-03-12 13:30:1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诸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至今已千余年。
2.堂号:
琅琊堂:以望立堂。
伦叙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敬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3-12 13:27:4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诸氏的迁徙分布 -- 诸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八十六位门阀。
今江苏省的无锡市江阴县、苏州市、昆山市,浙江省的绍兴市、杭州市、嘉兴市、余杭市、湖州市,安徽省的蚌埠市,广东省的河源市,江西省的吉安市等地,均有诸氏族人分布。 跟帖时间 2010-03-12 13:24:5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