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25 20:54:19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44761 跟帖次数 11

第一个渊源:源于有熊氏,出自远古黄帝裔孙的封地商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传说,黄帝有一个裔孙被分封在商于(今河南淅川)。在其后裔子孙中便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于氏,这于氏之始,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子邘叔的封地邘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殷商时期,在中原地区即有邘国,为商王朝的一个分封诸侯国,即武丁之子鄂侯的封国,是历代商王朝君主们经常行猎、游戏的地方。

殷商晚期,周文王姬昌为了实施灭商大计,在姜太公的“弱商”谋略下,有计划地削弱纣王的势力,分步骤灭了黎国、邘国、崇国等纣王的“死党”国,完成了对殷商都城朝歌的战略包围,之后把国都从岐山迁至丰(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水畔),准备攻商。

据史籍《新唐书》的记载,周文王的继承者周武王姬发成功克商之后,大举分封诸侯。他将其第二个儿子姬诞封在故邘国旧址(今河南沁阳西万镇邘邰村),重新建立了姬姓邘国,称邘叔。邘国的主要地域在今河南省焦作市的沁阳县与博爱县一带,与雍国紧邻。

邘国传至东周初年,国君为邘厥。周平王姬宜臼二十八年(郑庄公姬寤生元年,公元前743年),邘国被郑庄公所灭,其地归属郑国。

后来,邘叔的子孙后代就以故国名为姓氏,有的称邘氏,有的则去邑称于氏,史称于氏正宗,是为河南于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匈奴,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民族当于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当于氏,为汉朝时期匈奴民族中的一个部落名称,以部为氏,游牧于河西地区,后留驻于大宛郁城一带(今俄罗斯列宁纳巴德)。

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匈奴乌维单于之子詹师庐即位单于,因年少即位,史称“儿单于”。

汉武帝刘彻派遣光禄勋徐自为(徐息)构筑了五原塞(今陕西榆林)数百里,外列城,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西北至芦沟山(今内蒙古包头、固原之间)。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卫青之子)则分别率领汉军屯兵于五原塞旁侧,疆弩都尉路博德筑障于居延泽上(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以实现阻挡、分割匈奴势力的战略。

当时,大汉王朝对匈奴的的基本战略为北守西攻。在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秋末,汉武帝了解到西域的大宛马特别优良,便借索要“汗血宝马”之机,令汉军大将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出征万里,攻击匈奴在西部地区的核心重镇大宛。李广利率骑兵六千、步兵四万人行进至大宛城索取大宛马。

当时,当于氏部落在大宛的边境城市郁城,首领为郁城王。他挟持沿途小国各城坚守,不给汉军食物。结果李广利因粮草匮乏而退兵回到敦煌,并上书请求罢兵。汉武帝大怒,不但严厉呵斥李广利,拒绝退兵,而且还追加兵员六万人,带领着牛十万、马二万、驴骡驼以万数,多备粮草,转运奉军。

李广利兵精粮足,返兵继续进击。匈奴当于氏部落首领郁城王仍率部作抵抗,结果被汉军中一名骁勇的骑病赵弟所斩杀,全部落随即投降。于是“当道小国皆送迎,给廪食。”李广利大军顺利地直接攻击到大宛城,紧紧包围了该城。

当时的大宛城依山而筑,地势险要,城池坚固,大宛国王根本不惧强大的汉军。谁知李广利根本就不去直接攻城,而是在完成对整个大宛城的包围之后,立即切断了该城的供水系统,然后持续围困大宛城三十余日。当时的匈奴詹师庐单于曾数次派兵前来援救,皆被李广利所击溃。

到了汉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农历1月,大宛城内弹尽粮绝,寒饿难耐,特别是由于无水,军民根本就没有抵抗能力了。李广利直到此时方乘机攻城,一举攻破大宛城,斩杀大宛国王毋。匈奴詹师庐单于只能在远远的山头上眼睁睁地看着大宛城陷落。

其后,汉军“择取其善马十余匹,中马三千余匹。立大宛贵族察为新王,与盟而还。诸所过小国,皆遗子弟从入献见,因为质焉。”李广利一一予以安抚,只有当于氏部落族人不释,并押解着当于氏部落降卒返回中原。

此次战役,汉军将士战死者不甚多,而李广利军中将、吏贪婪,不爱惜兵卒,故而在回师过程中兵卒病、累而死的人数反倒多出阵亡者数倍。汉武帝得获汗血马后大喜,以李广利万里而伐,不录其过,乃封为海西侯;并特封斩杀郁城王的骑士赵弟为新寺侯;拜卿三人,二千石数百人,千户以下千有余人。

当于氏部落除了在途中被汉军虐待而亡者,余众皆被迁入内地,分散而居。在这个过程中,其族人多有取故部落名称汉化为姓氏者,称当于氏,后逐渐融入汉族,省文简化为单姓于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拓拔鲜卑万忸于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鲜卑族拓拔部的万忸于氏族人原为山东于氏汉族人,后随鲜卑改称万忸于氏,亦称万纽于氏、勿忸于氏。

北魏王朝建立后,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器~二十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万忸于氏又恢复为于氏。

这一支于氏虽然是从鲜卑族的万忸于氏所改,一向也被当作外来的姓氏看待,但在实际上,他们仍然是汉族于氏的后代,只是在汉朝之时,有一位名为于公的后代族人跟着拓跋鲜卑离开了中原,随北魏道武帝拓拔·珪迁徙至代北地区(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一带,即河西走廊),并且为了适存于鲜卑族环境而改为鲜卑姓氏“万忸于”。

到后来鲜卑族的拓跋·珪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万忸于氏族又“重回娘家”,复为单姓于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狄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高车民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高车民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自号“狄历”。

高车,在春秋时期称赤狄,到了西晋朝以后,塞外各民族称之为敕勒,实际上是北朝人对漠北一部分游牧部落的泛称,因其“车轮高大,辐数至多”而得名,南朝人则称其为丁零,漠北人又称其为“铁勒”、“狄历”等,都是同一个民族种群的不同称谓。

在高车民族中,有一鲜于氏部落,亦称宣于氏,在南北朝时期能人辈出,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姓为于氏、鲜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复姓淳于氏,出自唐朝避唐宪宗名讳改姓,属于因谥改姓为氏。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所定的皇族七姓中,有复姓淳于氏。

到了公元805年唐宪宗李纯即位后,因为“纯”、“淳”二字同音,为避讳皇帝名讳,遂将复姓淳于氏改为单姓于氏。由此出现复姓淳于氏家族所演化的于氏一族。

不过,到了宋朝时期,该支于氏族人中有部分人又恢复为复姓淳于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于氏、淳于氏同宗同源。



第七个渊源:源于契丹族,出自辽国时期官吏大于越,属于以官爵称号汉化为氏。

大于越,是古契丹民族所建大辽国的最高官位。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耶律亿)在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二年(大辽神册元年,公元916年)建立了大辽王朝,年号“神册”。之后,辽太祖于北面官院所在地设置了“大于越府”,置有“大于越”之爵。

大于越之称,实际上是契丹族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的职官名称,按《辽史》的记载:“太祖以遥辇氏于越受禅,因称。终辽之世,以于越得重名者三人:耶律曷鲁、屋质、仁先,谓之三于越。”

在整个辽国时期,大于越仅授予功勋最大的契丹贵族,地位十分显赫,爵位在辽国百官之上,与帝位平等,亦称“并肩王”。辽国的大于越府故址在林东(今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林东镇)。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公元1125年),辽国被金国所灭。

辽国灭亡之后,在曾为大于越的“耶律曷鲁、屋质、仁先”之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爵称号为姓氏者,汉化称于越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于氏、越氏,世代相传至今。

本书按:

史学家一般认为,大于越没有什么实权可执掌,属于虚衔,如同汉制的“三公”、“太师”。

本书认为,这种认为大于越为“虚衔者”的观念不妥。虽然“大于越”本身没有没有实务,但担任大于越的人却是执掌国内军政实权的极端性契丹重臣,行如春秋时期的上卿大夫,今日的总理,权在诸王之上。

在辽国历史上,共有三位契丹贵族被践选大于越,分别是耶律·曷鲁、耶律·屋质、耶律·仁先。从辽国历史上看,从辽国初期到中期,大于越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大臣所不能替代的。

耶律·曷鲁,公元872~918年,字控温,又字洪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族兄弟,在耶律·阿保机的功臣中位列第一,被辽太祖尊称为“心”。耶律·曷鲁和辽太祖同岁,两人自幼便形影不离,交情极好,是辽太祖为数很少的挚友之一,加大于越爵。在辽国建立之初,他为第一任大于越。

耶律·屋质,公元915~973年,字敌辇,系出季父房。是辽国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在《辽史》中,耶律·屋质被称为“资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博学,知天文”。耶律·屋质历事辽太宗耶律·德光、辽世宗耶律·阮、辽穆宗耶律·璟、辽景宗耶律·贤四朝,勇于任事,善于调停,参与和平息辽国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两次大乱,对辽国初期政权的巩固、社会的稳定起了极其重要作用。历任惕隐、右皮室详稳、北院大王,加于越爵,后在辽保宁五年(北汉天会十七年,公元973年)逝世。在辽国历史上,耶律·屋质为耶律·曷鲁之后“以于越得重名者”的第二人。

耶律·仁先,公元1013~1072年,字一得,又字乣邻,小字查刺。辽国中期的著名将领、重臣。仲父房之后,南府宰相耶律·思忠之子。有智略。辽兴宗耶律·宗真执政时期,初任左千牛卫将军,出入宫中,给事左右。继授崇德宫使,总辖图版,兼领禁卫。迁殿前副点检。耶律·仁先深受辽兴宗的器重,曾称赞他:“唐有大亮,我有仁先。”未几,改任北面林牙,掌文翰。再徙副枢密使。后奉命率军平定了高丽、女真等侵扰。辽重熙十一年(宋仁宗赵祯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耶律·仁先受命出使北宋王朝,索取瓦桥关(今河北雄县)以南十县土地,并逼迫宋仁宗赵祯应允岁增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偿地产。回来后以功擢中书门下平章事,授功臣。辽重熙十三年(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农历7月,率兵镇压武清李宜儿起义,功迁契丹诸行宫都部署,再封南王,受辽兴宗赐诗嘉奖。辽重熙十六年(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晋迁北院大王。辽重熙十八年(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农历7月,耶律·仁先充先锋率军征伐西夏,因西夏国王李元昊远去,未遇敌而还。翌年,知北院枢密使事,迁东京留守,判辽阳府事。任内,开山通道,边境安定,以政绩封吴王。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农历10月,同知南京留守事。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农历6月,擢南院枢密使。辽清宁四年(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农历6月,迁北院枢密使。继受诬陷,出为南京兵马副元帅,守太尉,改隋王。辽清宁六年(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农历6月,昭雪,复北院大王。辽清宁九年(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农历5月,拜南院枢密使,徙许王。农历7月,皇太叔耶律·重元父子纠合四百官员叛乱,围攻辽道宗于滦河行宫(今内蒙古宁城),耶律·仁先当即率领宿卫军抵御,然后与援军会合,击败叛军,辽道宗以功赠安邦卫社尽忠平乱同德功臣,授北面枢密使,加尚父,进封宋王,诏画《滦河战图》以彰其功。辽咸雍元年(宋英宗赵曙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加于越爵,改封辽王。后受政敌耶律·乙辛的排挤,出任南京留守,降徙晋王。辽咸雍五年(宋神宗赵顼熙宁二年,公元1069)农历1月,耶律·仁先出任西北路招讨使,领禁军征阻卜塔里于、图没里同瓦等,后在辽咸雍八年(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病逝在任上。耶律·仁先一生大有政绩,为时人赞誉。

在辽国历史上,耶律·曷鲁、耶律·屋质、耶律·仁先这三位大于越的作用,绝非简单仿佛于汉族王朝的“三公”、“太师”,而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

至耶律·仁先逝世,“大于越”链三而绝,朝堂上下再没有人能够承担大于越之爵,称雄于黄河以北辽阔大地的大辽国势开始迅速走下坡路。五十二年后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辽国灭亡。

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大于越”是虚衔,就如同不能因为国务院总理不直接管理军队、不直接管理商务、不直接管理外交、不直接管理农业、不直接管理治安等等,就称总理为虚职一样。



第八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钦察蒙古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始祖系元朝武平王东路蒙古元帅不花铁木耳,其侄燕铁木耳、撒敦、侄孙唐其时均世为元朝丞相,权势薰天数代。

不花铁木耳共生有九子一女,在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继位后,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受到太师巴邻·伯颜势力的打击,只好退而返回江南封地。

元朝末期,玉里伯牙吾氏家族为躲避红巾军起义而逃到庐州(今安徽合肥),后取家族姓氏首字“玉”的谐音汉字更姓为余氏、俞氏,其扈从和家丁则更为汉姓于氏,统称为“铁改余氏”。

这支蒙古族余氏、俞氏、于氏后来多托称汉族,今广泛分布在西南、中南、东南各地。



第九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乌梁海氏,元朝时期蒙古部名称,族人以部为氏,内扎萨克之喀尔沁土默特左翼都统皆乌梁海氏,乃元朝大臣济喇玛之后裔,世居喀喇沁、乌噜特氏、阿尔泰山氏、唐努山氏、黑龙江、西伯利亚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gh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乌氏、于氏。

⑵.蒙古族人巴延达哩,在明朝时期为著名的牛人,即勇士,明朝时赐其汉姓为于,名忠。

⑶.蒙古族札哈齐特氏,亦称扎哈齐特氏,世居土默特(今内蒙古卓素图盟土默特右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hacit Hala。蒙古族札哈齐特氏在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于氏,满族扎哈齐特氏则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冠汉姓为于氏。

⑷.蒙古族兀良哈氏,在名时期即改汉姓为于氏、乌氏、吴氏、魏氏等。另外,在兀良哈部中还有一个分支兀日罕氏,亦称乌日罕氏,后多冠汉姓为于氏、吴氏等。

⑸.蒙古族于聪氏,在明朝初期太祖皇帝朱元璋所颁布的“禁胡姓”严诏之下,即有取姓氏首音之谐音汉字冠改汉姓为于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⑹.蒙古族扎格斯沁氏,世居辽东西部(今辽宁地区),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于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汉名臣传》、《满族的社会组织》的记载:

⑴.满族尼玛哈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部,在金国时期称尼庞古部,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于氏、俞氏、余氏、胜氏等。

⑵.满族巴颜氏,亦称巴雅氏,源出辽国时期女真巴颜部,以部为氏,满语为Bayan Hala,汉义“富裕”,世居松花江、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木伦(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一带)、齐齐哈尔、敖汉(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于氏、白氏、富氏等。

⑶.满族伊尔库勒氏,满语为Irkule Hala,世居诺罗(今黑龙江饶河)、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乃明村(今黑龙江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后多冠汉姓为于氏、乌氏等。

⑷.满族玉库哷氏,亦称与俞窟里氏,满语为Yukure Hala,亦称俞窟里氏,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松花江、空科巴赛(今牡丹江支流海浪河左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于氏、俞氏。

⑸.满族裕瑚噜氏,满语为Yuhuru Hala,以地为氏,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长白山、裕瑚鲁(今黑龙江右岸俄罗斯耶拉布加),后多冠汉姓为于氏、余氏、玉氏、裕氏、娄氏等。

⑹.满族布尼氏,满语为Buni Hala,世居佛讷赫村(今吉林敦化)、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于氏、布氏、卜氏等。

⑺.满族尼玛奇氏,满语为Nimaci Hala,满族姓氏,汉义“山羊皮”,世居黑龙江北岸地区,人口非常少,后多冠汉姓为于氏、颜氏等。

⑻.满族伊麻斯雉,满语为Imaci Hala,汉义“鱼”,是老满洲部族的姓氏,人数很少,有四个分支,所冠汉姓即为于氏。

⑼.满族于佳氏,满语为Yugiya Hala,这是一支满族脱谱姓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辽阳,后多冠汉姓为于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土族、回族、高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于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于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本书按注:

于氏与於氏,是两个决然不同的姓氏,但由于在1955年颁布的文字改革方案中将“於”字简化成了“于”字,因此今“於”、“于”二氏被交混使用,这是十分错误的。因此,有许多海内外文字学家、声韵学家、姓氏学家曾多次提请过注意和反对意见。

对于这个问题,于氏与於氏族人应当十分认真地加以区分。

於氏出自远古黄帝的臣子於则,亦称𣱏则、𤕘则。据战国时期赵国史书《世本》的记载,黄帝时期有臣子名於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结束了古人光脚走路的历史,因功被封于於邑(今河南内乡),称为於则。於则的子孙后代以先祖封地为姓氏,称於氏。

於氏,不可写作“于氏”;而于氏,也不可写作“於氏”;千万简化不得。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

“姜”是位于陕西岐山的河流“岐水”之古称,由而成为千古以来一直著名的姓氏,具有强烈的母系氏族社会遗风。而“薑”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古字为“𧅁”。鲜薑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被称之为“呕家圣药”,也是百姓家居的调味品。薑可以干制,以利保存并转换药性,干薑药性味辛性热,可克风痹、激生发、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具有辛烈之性。由此,后人改“艹”为“亻”,写作“僵”,专门用来称将死人干尸,亦称作“薑尸”。“姜”与“薑”二字在1955年颁布的文字改革方案中,不顾来自诸多方面的反对意见,被强行简化为一体。但是,作为姓氏,你敢将“姜姓”写作“薑姓”或“僵姓”试试看?!

又注:“於”的古体汉字“𣱏、𤕘、𧅁”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方正超大汉字集库》。



得姓始祖:邘叔。

于右任《国殇》诗文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跟帖时间 2010-02-26 09:36:2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于谦的诗文 -- 于谦《石灰吟》诗文: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平阳道中》诗文: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

牙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于谦《咏煤炭》诗文: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入京》诗文:

手帕蘑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诗文: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于谦《荒村》诗文: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于谦《岳忠武王祠》诗文: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于谦《北风吹》诗文: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除夜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跟帖时间 2010-02-26 09:32:4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于氏的历史名人(二) -- 于 侠:(公元1915~2002年),原名李顺堂;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军第九十师师部通信排排长,第八十八师独立营副营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连长,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第七一九团营副教导员、团政治处教育股股长,营教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三五九旅特务团副政委,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师第十八团政委,第一野战军第二军第六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师长,海军高级专科学校副校长,潜水艇学校校长,北海舰队司令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2年5月30日因病在青島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于权伸:(公元1904~1973年),原名于泉深;辽宁西丰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入东北军讲武堂学习。曾在东北军第一二七师第六四七团任连长。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人民自卫军第九大队大队长,第二团团长,冀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第七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华北军区第二○九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绥远省军区司令部参谋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3年11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九岁。



于笑虹:(公元1914~1973年),又名于得海、于占魁;山东即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入伍,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第六行政区政训队副队长,第二十一支队政治部主任,筑先纵队第一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武装工作团团长,卫河支队司令员,第一二九师先遣纵队第一团团长,新编第八旅第二十二团政委,冀南军区第七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办事处主任,第二纵队第六旅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十军第二十九师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川南区委宣传部部长,宜宾地委书记兼宜宾军分区政委,第二野战军第十军第二十八师政委。后调入海军工作,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修造部政委,工程部政委,第二海军学校校长兼政委,海军科学技术研究部部长,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六机部第七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研究院院长,第三研究院院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3年6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九岁。



于敬山:(公元1919~1996年),安徽宿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营政治教导员,教导第五旅第十四团营政治教导员,第十五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滨海军区第四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第二师四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师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三师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炮兵政治部副主任,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96年10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于永波:(公元1931~今),满族;辽宁瓦房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47年9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团通信员,第四野战军团宣传队副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宣传干事。回国后,入解放军第四政治干部学校学习。

1954年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教导大队宣传干事,军宣传处助理员,师宣传科副科长、科长。

1965年3月任团副政委、政委。1968年政治部宣传处处长,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师政委。

1978年12月任广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军政治委员。

1985年6月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党委常务委员。

1989年11月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1993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于振武:(公元1931~今),辽宁宽甸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

1947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师司令部测绘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入空军第四航空学校学习,1951年毕业。

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团领航主任,飞行大队长,空军师司令部飞行技术检查主任、空军司令部射击训练主任、团长,沈阳军区空军司令部飞行训练处副处长、副师长,空军司令部军训部副部长,空军司令部军训部部长、军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

1994年10月任空军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6年1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于泽民:(公元1932~今),河北遵化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48年入华北大学政治学院学习,同年参加中国人解放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第十八兵团政治部青年干事。1950年入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学习。毕业后,历任空军飞行中队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军副参谋长、师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参谋长。

1987年1月~1993年7月任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参谋长。

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90年7月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

1994年退役。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于 浩:(公元1928~今),山东烟台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41年十三岁时参加革命,毕业于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原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兼《当代中国》丛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卷编辑部主任。1943年十五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先后参加过胶(县)高(密)即(墨)战役、潍县外围战、胶东保卫战、济南和淮海等多次战役战斗,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受嘉奖多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长、师长、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军职研究员兼政治工作研究室主任与《当代中国》丛书解放军卷编辑部主任等职。长期从事宣传教育和军事学术研究工作中,为部队的作战和建设撰写了大量材料,并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多次立功受奖。离休后,被聘任中国书画艺术交流协会荣誉主席,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及多家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其学术研究造诣很深,是军事理论研究员。

于浩自幼酷爱书法,参加革命后,在戌马倥偬之余,仍笔耕不辍,博览中外书刊,广习名家名帖,在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潇洒自如、挺拔苍劲之书风。近三十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赛,和荣获金、银、铜奖,一、二等奖和特别奖、荣誉奖等,并被中外多家书画艺术团体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当代书画艺术名人”、“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名人”、“艺术家”等荣誉称号,其简历、作品被《将军诗书画大展作品集》、《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二十世纪书法作品鉴赏》、《海峡两岸书画家优秀作品集》、《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家辞典》、《国际书画家辞典》、《当代艺苑》、《世界名人录》、《世界传世名画法书鉴赏》、《中华人民共和国书画家作品集》、《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三十余部典集收入出版。

1988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主持或参加撰写过《当代中国》丛书《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各个历史时期《战时政治工作经验选编》、《战时政治工作研究》、《战略学》、《战役学纲要》各级《战斗条令》等多本论著,其中有些被评为全军军事科研成果特别奖和一等奖,他的书法作品被多家艺术博物馆收藏。



于学忠:(公元1890~1964年),字孝侯;山东蓬莱人(吴佩孚老乡)。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抗日名将。

毅军通州速成随营学堂步兵科第一名毕业。

1914年任热河镇守使公署中校副官长。1917年任北洋陆军第十八混成旅炮兵营营长。1921年秋川鄂战起,适两湖巡阅使吴佩孚亲临督战,于往见吴佩孚,面陈战策被采纳,获全胜,得吴佩孚赏识升任团长,旋升任十八混成旅旅长,1924年6月23日由将军府授予将军,1926年任长江上游警备副司令;同年冬任第九军军长兼荆襄警备总司令。

1926年吴佩孚兵败,按吴佩孚之意,于学忠在1927年率部投向奉军,担任第二十军军长,后晋升为陆军中将,他与张学良一见如故,1928年率部将张宗昌部击溃缴械,守住了山海关,从此于学忠成为张学良的嫡系。

1930年中原大战时,于学忠率第一军入关任平津卫戍司令。蒋中正曾数次拉拢于学忠,但于学忠不为所动,1932年8月任河北省主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1933年4月任华北军第一军团总指挥兼第五十一军军长,同年6月兼天津市市长。

1935年4月3日晋升二级陆军上将军衔,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华北军第一军团总指挥兼第五十一军军长。6月因对日寇实行强硬政策,被蒋中正由河北省主席调任川陕甘边区剿匪总司令。

1935年11月任甘肃省政府主席、旋任西北剿匪军第二路司令兼第三纵队司令。

1936年为策应“西安事变”,于学忠在同日发动了“兰州事变”。张学良送蒋中正回南京,把东北军交给于学忠指挥。但万福麟等高级将领相互杯葛,且处于当时各界压力,导致辉煌一时的东北军土崩瓦解。于学忠也调任江苏绥靖主任。

抗日战争中,于学忠出任第三集团军(后改第五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鲁苏战区总司令,先后率部参加了淮河战役、台儿庄会战、武汉保卫战等战役。

1941年任山东省主席,1944年3月改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副院长,自此被释去兵权,1947年起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后,于学忠出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职。

1964年9月22日,于学忠在北京病逝,终年七十五岁。



于豪章:(公元1918~今),安徽凤阳人。著名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

于豪章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一期步兵科、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九期、美国陆军参谋指挥学校两栖作战班,美国装甲兵学校。

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附。193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师上尉参谋。

1940年入陆军大学,1943年毕业后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二课上校参谋。1944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二课课长。1945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师旅参谋长。1947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部第四署军械处科长。1948年任总统府第三局科长,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部人事科长。1949年任蒋中正办公厅作战科科长,成为蒋的侍从武官,同年1月蒋中正第三次下野,随同前往。

1949年底去台湾,任“总统府”高级参谋。曾在“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二期、实践学社联战班、高级班学习。

1950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上校团长。1952年任国民革命军少将师长,副军长。1954年任国民革命军海军陆战队少将参谋长。1955年任国民革命军海军陆战队副司令。1957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九师师长。

1961年5月任参谋总部作战次长室助理次长,1962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团副司令。1964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海军陆战队司令。

1966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后任台湾省“国防部”副参谋总长。

1969年7月晋升二级陆军上将军衔,1969年6月~1975年3月任台湾省陆军总司令、台湾省“总统府”战略顾问。

1974年12月遭遇空难,侥幸生还。

1975年3月出任台湾省“总统府”战略顾问。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



于荣光:(公元1958~今),祖籍山东威海;北京人。著名香港影视演员。

他从小学京剧,十一岁考入北京风雷京剧团,任小演员。

于荣光自小练就了一身很不错的武功,在看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后,遂产生了拍功夫片的想法,不料在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演员培训班时落选。

1982年,于荣光出演影片《木棉袈裟》,饰演反派角色,登上了银幕。初次表演,他不但身手不错,而且演技也不俗,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接着,于荣光又出演了《血泪情仇》、《联手警探》、《古今大战秦俑情》、《阮氏三雄》等影片,武打功夫出众,身手敏捷。他的真功夫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受到了导演们的青睐。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于荣光到香港去发展,拍摄了《海市蜃楼》等影片,在大量的武侠电影中,于荣光饰演的多是反派角色,且多以表现动作为主。

1993年,于荣光与林青霞合作,拍了《东方不败Ⅰ》,虽然是反角,但人物本身有许多复杂、矛盾的心理,于荣光表演的十分细腻,演技大大提高。

1995年,于荣光拍了一部喜剧《翱翔万里》,在片中他戴上眼镜,打扮得斯斯文文,一本正经,把喜剧才华充分表现了出来。在同年的另一部《燃情狙击手》中,他饰演一个亡命天涯的杀手,把人物的刚毅、豪侠、机智与深情表现出来,片中大段的文戏也表现得十分出色。该片公演后大受好评。

1997年,于荣光开始向多方位发展,在当年导演、主演了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平安事务所》,并由此走上了制作人、导演的道路。

2000年,于荣光以制作总监的身份制作了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真言》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大地之子—蔡希陶的故事》,后者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

2001年,于荣光就读北京广播学院,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以 制作总监、制片人、主演等多重身份制作了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钱王》,该片获得中国电视剧金鹰奖。

2002年,于荣光拍摄了二十一集电视连续剧《生死柬》和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一江春水》。

2003年,于荣光与北京海润影视集团合作投资成立——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出任总裁.同年,导演、主演的23集电视连续剧《中国刑警—九月风暴》获公安部金盾奖。

2006年,于荣光监制、主演三十六集大型军事题材电视连续剧《狼毒花》,在全国热播。

2007年,监制、主演的百集系列电视连续剧《侦探成旭之龙城岁月》,参与拍摄拍《三国志之见龙卸甲》。

于荣光获奖的代表作主要有:《木棉袈裟》、《血泪情仇》、《联手警探》、《古今大战秦俑情》、《海市蜃楼》、《东瀛游侠》、《翱翔万里》、《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爆炸令》、《给爸爸的一封信》、《燃情狙击手》等。



于 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第二炮兵某基地参谋长。

于 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于乃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南京政治学院院长。

于广潮:(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

于久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国防科工委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副主任。

于成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第二十八集团军某师政治委员。

于庆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国防科工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政治部主任。

于安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副部长。

于俊久:(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

于怀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于承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

于明初:(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广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

于海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国防大学军队指挥教研室主任。

于顺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解放军报》报社总编辑。

于鸿礼:(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山西省军区司令员。

于桂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河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于清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

于景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黑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

于殿臣:(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于新阜:(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国防大学外国军事研究部副部长。

于德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南京政治学院政治委员。

于 波:(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试验基地副司令员。

于正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指挥学院院长。

于华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湛江基地司令员。

于同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北海舰队后勤部长。

于常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旅顺基地政治部主任,青岛基地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

于际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某试验基地司令员。

于长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第四航空军副军长,军长。

于少贵:(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第五航空军军长。

于曰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成都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于茂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公安部警卫局副局长。

于明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四川省武警总队政治委员。

于溪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武警后勤部政治委员。

于泽霖:(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四十九军第一○五师师长。

于一凡:(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十二军副军长兼第一一二师师长。

于厚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七十六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于建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督察部副主任。

于建贤:(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军医局局长。

于聿敏:(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军事情报局通电处处长。

于 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装训部政治作战部主任。

于焕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官校政治作战部主任。

于秉信:(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金门岛防卫司令部炮兵指挥部指挥官。

于茂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管理学院政治作战部主任。

跟帖时间 2010-02-26 09:30:3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于氏的历史名人(一) -- 于定国:(公元前?~前40年),字曼倩,于公之子;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著名西汉丞相。

于定国从小向父亲学习方术,父亲死后,于定国也做了狱中、郡决曹,补廷尉史,因为参与御史中丞从事审理谋反的案件,表现出不凡的才华被举荐为侍御史,升迁为御史中丞。

刚赶上汉昭帝驾崩,昌邑王征即位,政治淫乱,于定国上书进谏。后来王征被废,汉宣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担任尚书一职,凡曾奏报劝谏过王征的大臣都得到了破格提拔。于定国因此任命为光禄大夫,与尚书的职位相等,很受重用。

几年后,又升迁为水衡都尉,职位超过了廷尉。后为丞相,封西平侯。



于 公:(生卒年待考),东海郯人(今山东炎城)。著名汉朝廷尉、县狱吏。

于公为人执法公允,凡犯法者,于公所决皆无恨。

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一案,以善于决狱而成美谈,并且成为民间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之道德规范,留下了“为善为恶,万应不爽”的千古名言。

附_《东海孝妇案》:

东海有孝妇,年轻守寡,没有孩子,赡养姑姑非常尽心,姑姑想让她改嫁,她始终不肯。姑姑便对邻居说:“这个孝妇待我非常好,她自己过得非常清苦,我觉得她无子守寡非常可怜。我老了,不可以长期连累她耗费她的年华,该怎么办呢?”后来姑姑自缢而死。

姑姑的女儿状告她于官府:“这个妇人杀了我母亲”。狱吏便逮捕了孝妇,孝妇的供辞不承认自己杀了姑姑。狱吏验问考打,逼迫孝妇自我诬陷而伏法。

所有案卷呈报上去后,于公认为这个孝妇赡养姑姑十余年,以孝名闻远近,一定不会杀了她。东海太守并不听从,于公争辩,但没有能够有什么结果,于是怀抱着他所有的东西,在府上痛哭,因此托疾辞去。

东海太守最终断定斩杀了孝妇。结果,东海郡中枯旱三年。

新太守到任后,占卜其中的缘故,于公说:“孝妇不应当死,但前任太守一臆孤行强行断案,这应该就是大旱的根源吧?”

于是太守杀牛亲自祭祀孝妇冢,并借此表障其墓,天立刻降大雨。

这一年,东海郡的收成很好,郡中百姓因此更加敬重于公。



于 吉:(生卒年待考),一称干吉;琅琊人(今山东胶南)。著名东汉方士。

据称,于吉在曲阳泉水上得神书《太平清领书》(实为自著),多巫觋杂语。

后在三国时期至南方以符水为人疗病,人多事之,遂为孙吴国君主孙策所杀,著有《太平清领书》传世。



于 禁:(公元?~221年待考),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今山东泰安)。著名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于禁,魏国五子良将之一。早期随鲍信起兵讨黄巾,后来又一起归附曹操,被任为军司马,从此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屡建功勋。

曹操征张绣失利后,大军溃散,唯独于禁临危不乱,且战且退。路遇青州兵四处抢劫,被于禁追杀后就去告发于禁叛变,于禁先扎下营寨才去见曹操,曹操问他怎么不先来解释,于禁认为分辩事小,退敌事大,曹操对于禁坚毅沉稳的作风大加赞赏,封他为益寿亭侯。

后来在败吕布、破袁绍等大小战役中,于禁等五良将都轮流任先锋和后拒,成为曹军将领中的骨干精英。

曹操曾经因恼怒朱灵而想撤掉他的兵权,就派于禁去办,于禁手执文书仅带数十骑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在曹军中就是这样地令人畏惧。

后官至左将军,假节钺。

汉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包围了曹仁,于禁率军救援,关羽放汉水泛滥,于禁、曹仁所辖七军皆被淹,于禁被迫放弃抵抗而被俘,被关押在江陵,而曹仁的部下庞德却不屈被杀。

后来关羽被孙权所破,于禁获释而到了吴国,直到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才被送回魏国,那时他都已经须发皆白,面容憔悴,见了皇帝泪流满面。

曹丕下旨,认为于禁兵败是洪水暴发所致,而不是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引用春秋时名将荀林父、孟明视的事例来安慰他。后来命于禁去高陵祭拜曹操,并预先在陵中画有他战败降敌,而庞德不屈的图画。

于禁见到图画后,惭愧发病而死。其后曹丕赐其谥号为“厉侯”。



于志宁:(公元558~665年),字仲谧,京兆高陵人(今陕西)。著名唐朝官吏。

于志宁的祖父为北周太师,封燕国公;父宣道,隋为内史舍人。

隋朝大业末年,于志宁调任山东寇氏县令。其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政权垂危。于是,志宁弃官率领族人潜迁至今正宁县永和镇于家庄村一带定居。并在此深挖地道,修建地下营寨,屯军备战,操练兵马,坐观天下大势,待机举事。

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农历11月,李渊入关,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于志宁率众投唐,拜谒高祖于长春宫,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

不久,李渊次子李世民出任渭北道元帅,命于志宁担任了元帅府记室一职,与殷开山一道参赞军事,随军征战,平息了薛举之乱,收降其子薛仁杲。在征战中,于志宁还结识了尚在囚中的贤良之士褚亮。褚亮后因于志宁的保荐,效力于李世民,战功显赫。战罢归朝,于志宁因功受封为天荣府中郎、文学馆学士,为唐初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常与太宗李世民磋学经书,商谈治国之道。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于志宁拜为中书侍郎。一次,唐太宗在内殿宴请贵臣,不见于志宁来赴宴,问何故,司徒奏道:“陛下诏宴三品以上的官员,志宁为四品,故而未来。”唐太宗方才醒悟,于是就加封于志宁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是时,群臣请唐太宗将十六国时的西凉武昭王李暠立为始祖,于志宁以李暠并非因袭王业为由,陈述理由,表示反对,唐太宗深是其言。

有一次,唐太宗欲诏封功臣世袭刺史,于志宁认为这种作法后患无穷,非长久之计,唐太宗从其言。于志宁后为太子师,皇太子李承乾屡有不轨行为,于志宁多次规劝,教其从善,并向唐太宗直奏其行。唐太宗甚为高兴,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

于志宁母亲去世后,准备回家奔丧,上表辞官,皇上夺情劝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亲守丧固然重要,但为国教诲太子更为迫切,请你三思而行。”于志宁只得奉旨行事,未因私情而偏公务。

太子在农忙季节大兴土木建造曲室,数日不来受教。于志宁规谏说:“东宫本是隋代营建,豪华至极,怎能又营修彩饰呢?何况参与修建的工匠多是犯法囚徒,往来出入宫门,多不安全。又闻宫中鼓乐之声不断,狎昵妓女并留宿于宫中,传到外面影响多不好!我多次教诲,你为何不想一想?”太子不但不听劝告,而且还任用了许多宦官,一同作乐。于志宁又劝谏说:“宦官多是奸佞之辈,仗势欺人,混乱宫廷,假传旨意为祸福,你不想想伊戾败宋、易牙乱齐、赵高亡秦、张让倾汉的惨痛教训吗?今殿下前后左右尽用佞人,轻视有品格的贵士。品命失序,纲纪不立,连行路之人都觉得奇怪。”太子不悦,又私引突厥头人,一起戏游。于志宁无法管教,遂上书唐太宗。

太子闻悉后大怒,遣张师政、纥干承基二人去刺杀于志宁。二人入其家宅后,见于志宁忧心如焚、积劳过度、面容憔悴,不忍下手而离去。太子事败,唐太宗知情后,废太子李承乾为庶民,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宫臣皆因牵连而获罪。而于志宁免于罪,加封为光禄大夫、燕国公,监修国史。

唐太宗去世后,皇太子李治于公元650年即位,年号永徽,史称唐高宗。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唐高宗封于志宁为尚书仆射兼太子少师。

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凤翔降陨石,唐高宗问其吉凶,于志宁解释说,这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无关,唐高宗才释去了心中的疑惑。不久,封于志宁为太傅。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于志宁因年老体弱,请求免去尚书仆射之职,诏准其奏。但又拜他为太子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

当唐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时,于志宁态度暧昧,武后憎恶于志宁不趋附自己,免去其职,被贬出京城,降为荣州刺史。此间,于氏族人恐有灭门之罪,离开于家庄,避居在于潜川、于家嘴等偏远地带避祸。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于志宁转华州刺史,旋即年老告退,死于老家,时年七十八岁。朝廷赠幽州都督,谥曰定。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又追封光禄大夫、太子太师。

于志宁知识渊博,秉性刚直,曾为朝廷撰令律,修礼典,编史志,并与司空李责力 修定本草并图五十四篇,其他文集二十卷。

于志宁之子立政为太仆侍少卿,孙辈无人入官。曾孙于休烈进士及第,官至国子监祭酒、工部侍郎、散骑常侍、太常卿、工部尚书等职,封爵东海郡公,赠尚书右仆射;其二子于益、于肃,相继为翰林学士。

于肃有四子于球、于珪、于环、于琮,以于琮最为显贵。黄巢攻陷长安后,欲起用于琮为相,不从,被义军杀死。

今正宁县于家庄有于志宁在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所建玉皇庙遗址和记事碑一通。明朝时期迁来赵、高两姓,曾改于家庄为“双庄”,但因此庄系燕国公故里,名声远扬,迄今仍沿用因于志宁居住而得名的“于家庄”村名。

于休烈:(公元692~772年),京兆高陵人(今陕西西安高陵,一说河南洛阳)。著名唐朝大臣。

唐开元初举进士,累官至积贤殿学士。性恭俭仁爱,礼贤下士。本性真诚朴实,机警聪明。唐肃宗即位当了皇帝,于休烈从中都赶到京城被任命为给事中,后来又改任为太常少卿兼知礼仪使。中原遭到战乱破坏,文物书籍损失严重,于休烈将自己收藏的《五代论》献给国家,唐肃宗皇帝很满意,任命他为工部侍郎。

于休烈在朝中任职三十多年,担任过许多重要显赫的官职,但家中却没有什么积蓄。一直保持正直俭朴,温文尔雅,从来也不将喜怒显示在脸上,他礼贤下士,鼓励提拔年轻人。虽然他官位高责任大,但工作勤奋,不知疲倦。他非常爱好读书,手中整天都拿着书本。



于 濆:(生卒年待考),字子漪。著名唐朝晚期诗人。

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公元874年)在世。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

于濆亦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不过,他的作品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艺术上虽不够锤炼,但质朴无华,明快直切。

《全唐诗》收其诗四十五首。



于 琳:(生卒年待考),宋朝人。著名宋朝地方官吏。

为本州岛防城保甲,尽忠职守。宋建炎初年陈通叛乱,于琳随浙东安抚使讨伐陈通,战败被俘,陈通欲刺面降之,于琳骂不绝口,宁死不屈而遭杀害。



于清言:(公元960~?年待考),晋陵人(今江苏武进)。著名南宋画家,擅画荷花。

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专画荷花草虫,独步一郡,世号“荷”。

宋宁宗一朝(公元1195~1223年)以荷花障进,特旨授承节郎,浙西安抚司、计议官。



于 谦:(公元1398~1457年),字廷益;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明朝军事家、政治家,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在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

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于谦考中了进士。明宣德初年(公元1426年),任命于谦为御史。宣德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整顿军备。

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升兵部左侍郎。次年秋,明京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败,明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军乘胜进攻京师(今北京)。在此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瓦剌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战后,他首创团营军制,加强边戍,委任名将镇守。主张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剌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英宗回朝。

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农历1月中旬,明英宗借夺门之变重登帝位。1月22日,于谦遭诬陷被害。

于谦为臣,在朝堂奏对的时候,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战保,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明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千古成语“两袖清风”就是这样来的。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为一时佳话。

于谦如此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极度不满。

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于谦上疏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明英宗下诏令照此执行。

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在职九年,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棒禄。

当初,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说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自己也知道错了,就把他放出来,但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当时,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明英宗再命于谦为巡抚。当时的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余万人,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又奏请令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前后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时,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再为明英宗起用原职。

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于谦被明英宗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不听。邝埜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皇太后孙氏命明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之后,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郕王暂代皇帝出朝,廷臣们请求将王振灭门九族。而王振的党羽中有个叫马顺的,便出来斥责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在明廷上打马顺,大家都跟着他。朝上秩序大乱,卫卒声势汹汹。郕王害怕得要起来走开,于谦推开众人走上前去扶住郕王不要起来,而且告诉郕王宣谕说:“马顺等有罪该死,不予追究。”大家才安定下来。于谦的袍袖因此全部撕裂。退出左腋门,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于谦的手叹道:“国家正在倚赖你呢,今天虽然一百个王直又有什么作用!”当时,上下的人都依赖重视于谦,于谦亦毅然把国家的安危视为自己的责任。

当初,群臣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一再害怕地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农历9月,郕王即帝位为明景帝。

明景帝即位后,于谦面圣情绪激昂地哭着说:“敌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轻视中国,长驱南下。请命令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营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辄、张仪、雷通分兵据守九门重要的地方,军队驻扎在外城的外面。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亦参与这些事,迁徙外城附近的居民进入城内。储存在通州的粮食,令官军自己去支领,用装足的米作为代价,不把粮食留给敌人。文臣像轩倪这样的人,应该用为巡抚。武臣像石亨、杨洪、柳博这样的,应该用为将帅。至于军队里面的事情,我自己承担,没有成效就判我的罪。”对他的意见,皇帝全都认真地接纳了。

农历10月,明景帝敕令于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持着上皇(明英宗)攻破紫荆关直入,进窥京师。石亨建议收兵固守使敌兵劳累衰竭。于谦不同意,说:“为什么向他示弱,使敌人更加轻视我。”马上分别调遣诸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都督陶瑾在安定门,广宁伯刘安东直门,武进伯朱瑛朝阳门,都督刘聚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阜成门,都指挥李端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崇文门,都指挥汤芦宣城门,而于谦自己和石亨率领副总兵范广、武兴在德胜门外列阵,抵挡也先。把兵部的事交给了侍郎吴宁,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道必定要死战,都听命令。副总兵高礼、毛福寿在彰义门北面抵挡敌人,还俘虏了一个头目。皇帝高兴,令于谦选精兵聚集在教场,以便调动;再命太监兴安、李永昌同于谦一起管理军务。

当初也先部队深入,以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见到明朝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气。叛变了的宦官喜宁教唆也先邀明朝大臣迎接上皇,索取黄金和丝织品以万万计;又邀于谦及王直、胡濙等出城谈判。明景帝不拒绝了这些阴谋,也先更加沮丧。

不久,也先派遣部队窥伺德胜门。于谦令石亨在空屋里设下埋伏,派几个骑兵引诱敌人。也先用一万骑兵逼近,副总兵范广突然发射火药武器,伏兵一齐起来迎击。也先的弟弟孛罗,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也先部队转移到西直门,都督孙镗抵御他,石亨亦分了部分兵力来到,敌寇撤退。

副总兵武兴在彰义门攻打敌军,和都督王敬一起挫败了也先的前锋。敌军正要退却,而几百个骑着马的宦官想争功,纷纷冲马争着向前。结果使明军阵脚乱了,武兴被乱发的箭射死。寇兵赶到土城,居民爬以屋顶,呼喊着用砖石投掷敌人,喧声震天。王竑和福寿的援兵赶到,敌军于是撤退。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请没人理他,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王的部队马上要开到,恐怕截断了他的归路,于是拥着明英宗由良乡向西去。于谦调各将领一直追击到居庸关才回来。

此战评功,加于谦少保、总督军务。于谦说:“四郊多保垒,是卿大夫的耻辱,怎么敢求取赏赐功劳呢!”坚决推辞,皇帝不准。于是增兵守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府州,请求用大臣镇守山西,防止敌寇南侵。

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农历3月,总兵朱谦奏称敌兵三万围攻万全,敕令范广担任总兵官抵御他:不久,敌寇退,于谦请求即驻兵居庸关,敌寇来则出关剿杀,敌寇退则回京师驻守。大同参将许贵奏北面有三个人到镇上,想朝廷派使者讲和。于谦说:“以前派指挥季锋、岳谦前往讲和,而也先跟着入寇。接着派通政王复、少卿赵荣,见不到上皇就回来了。显然,不能依靠和谈。况者我和他的仇不共戴天,从道理上来说也绝不可以讲和。万一和了他要满足无穷无尽的要求,答应则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难,不答应又会发生变乱,这形势也不能讲和。许贵是武臣,而这样恐惧畏缩,怎能敌汽同仇,按法律该处死。”发出文书严厉谴责他。从此边境的将领人人都主张坚守作战,再没有敢说讲和的。

当初也先的诸多要挟,都是由喜宁策划的。于谦秘密下令镇守大同的将领抓了喜宁,把他杀了。又给王伟想办法,让他引诱杀了间谍田小儿。而且利用间谍实行离间,请求特别释放了忠勇伯把台家,答应封给爵位,让他从中想办法。也先开始有放回明英宗的意思,派使者来联系,京师的戒备至此才稍稍放松了一点。于谦上言:“南京重地,需要有人加以安抚稳定。中原有很多流民,假如遇上荒年,互相呼应聚集成群,这是很值得担心的。请敕令内外守备和各处巡抚用心整顿,防患于未然,召回派往内地召募发兵的文武官员和镇守中宫。”

到了农历8月,明英宗被留在北方已经一年。也先见明王朝内部没有发身什么事端,更想讲和,使者接连前来,提出把上皇送回。大臣王直等商议派使者前往迎接,景泰帝不高兴地说:“朕本来不想登大位,当时是被推上来的。”于谦从容地说:“帝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有更改,只是从情理上应该赶快把他接回来罢了。万一他真有什么阴谋,我就有话说了。”景泰帝看看他便改变了面色说:“听你的、听你的。”终于把明英宗接了回来,这是于谦的功劳。

明英宗已经回来,瓦剌部请求朝贡。先前贡使不过百人,到了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增加到三千余人,对给予的赏赐总不满足,便入侵。现在又派三千人来朝,于谦请求列兵居庸关以备不测,在京师隆重陈兵,设宴招待。因此说到和议很难依靠,逐条进上安定边境的三个策略。请求敕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辽东各路总兵官增修墙准备防御。京兵分别隶属于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虽然各设有总兵。但不相统一,请求选择精锐十五万人,分为十营团操,从此开始了团营的制度。

瓦剌入贡,常常携带以前掳去的人口来。于谦一定奏请酬劳使者,前后赎回了几百人。

当初的明永乐年中期,投降过来的人被安置在京畿附近的很多,后来在也先入侵时,很多人成了内应。于谦想分散遣送他们。因为西南有战事,每次出征,都挑选他们精锐的骑手,从厚资助他们前往,然后再遣送他们的妻子,内患得以平定。杨洪以独石入卫,八个城都给了敌人。于谦使都督孙安率轻骑兵出龙门关占据了它,招募百姓屯田,边战边守,八个城得以收复。贵州苗未平定,何文渊建议撤去布使、按察两司。专设都指挥使司,用大将镇守。于谦说:“不设两个司,是放弃了这地方。”建议遂作罢。于谦认为上皇虽然回来了,但国耻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脱脱不花结怨,请求趁机派大军,自己前往征讨他,以报复从前的仇恨,清除边患。皇帝不准。

于谦主持兵部工作时,也先的势力正在扩张,而福建邓茂七、浙江叶宗留、广东黄萧养各自拥有部众和自封的封号,湖广、贵州、广西、瑶、侗、苗、僚到处蜂起作乱,前后的军队征集调遣,都是于谦独自安排。当战事匆忙急迫,瞬息万变的时候,于谦眼睛看着手指数着,随口讲述奏章,全都能按照机宜采取正确的方针方法。同事和下属接受命令,彼此看着都感到惊骇佩服。号令严明。虽然是勋臣老将稍有不守法度,立即请圣旨切实责备。一张小字条送到万里外,没有不谨慎小心执行的。他才思的畅通敏捷,考虑的周到仔细,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性情淳朴忠厚过人,忘身忧国。

明英宗安然回来后,于谦一点也不说自己的功劳。东宫改易以后,景泰帝命令凡是兼东宫太子宫属者支取两份俸禄。诸臣都表示推辞,只有于谦一再推辞。自己的生活很简单俭朴,所居住的房子仅仅能够遮挡风雨。景泰帝赐给他西华门的府第,于谦推辞说:“国家多难,臣子怎么敢自己安居。”坚决推辞,景泰帝不准。于是把景泰帝所赏赐的玺书、袍服、银锭之类,全部封好写上说明放到那里,每年去看一看罢了。

景泰帝很了解于谦,所议论奏请的事没有不听从的。皇帝曾经派使者到真定、河间采择野菜,去直沽制造鱼干,于谦一说便马上停止。任用一个人,一定悄悄访问于谦。于谦实事求是地回答,没有隐瞒,也不躲避嫌疑怨恨。因此那些不称职的人都怨恨他,而不像他那样被皇帝信用的,亦往往嫉妒他。当敌寇刚刚撤退时,都御史罗通立刻上奏章弹劾于谦登记的功劳薄不实在。御史顾(日翟)说于谦太专权,干预六部的大事奏请实行,好像他就是内阁一样。于谦根据祖制反驳他们,户部尚书金濂亦上疏为他争辩,但指责他的人还是不断收集他的材料。各御史多次用苛刻的文词上奏弹劾他,全靠景泰帝力排众议,加以任有,他才得以尽量实现自己的计划。

于谦的性格很刚强,遇到有不痛快的事,总是拍着胸脯感叹说:“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那里!”他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的大臣、勋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又始终不赞成讲和,虽然明英宗因此能够回来,但明英宗并不满意。

徐珵因为提出迁都南京,受到于谦斥责。这时把名字改为徐有贞,比较得到提升进用,经常咬牙切齿地恨于谦。石亨本来因为违犯了军法被削职,是于谦请求皇帝宽恕了他,让他总理十营兵,但因为害怕于谦不敢放肆,也不喜欢于谦。德胜门一仗的胜利,石亨的功劳并不比于谦大,而得到世袭侯爵,内心有愧,于是上疏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景泰帝下诏让他到京师,于谦推辞,景泰帝不准。于谦说:“国家多事的时候,臣子在道义上不应该顾及个人的恩德。而且石亨身为大将,没有听说他举荐一位隐士,提拔一个兵卒,以补益军队国家,而只是推荐了我的儿子,这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我对于军功,极力杜绝侥幸,绝对不敢用儿子来滥领功劳。”石亨更是又愧又恨。都督张辄因为征苗时不守律令,被于谦弹劾,和内侍曹吉祥等都一向恨于谦。

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农历1正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三人乘景泰帝病重之机发动叛乱,迎接明英宗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囗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的儿子。石亨等拿定这个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

奏疏上呈后,明英宗还有些犹豫,说:“于谦实在是有功劳的。”徐有贞赶紧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于是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丙戊改年号为天顺,丁亥,把于谦在闹市处死并弃尸街头,抄了他的家,家人皆被充军边疆。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应该灭族,于谦所推荐的各文武大臣都应该处死。但刑部诸吏都坚持于谦时的原定,这才停止了对各大臣的陷害。当时,有个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于谦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一时之间,要讨好明英宗争取宠幸的人,全都以于谦作为一个话柄。

于谦自从土木之变以后,发誓不和敌人共生存。经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一向有痰症病,景帝派太监兴安、舒良轮流前往探望。听说他的衣服、用具过于简单,下诏令宫中造了赐给他,所赐东西甚至连醋菜都有了。又亲自到万岁山,砍竹取汁赐给他。有人说皇帝太过宠爱于谦,兴安等说:“他日夜为国分忧,不问家产,如果他去了,让朝廷到那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人?”到抄家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

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全国的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一有个叫朵儿的指挥,本来出自曹吉祥的部下,他把酒泼在于谦死的地方,恸哭。曹吉祥为此发怒,鞭打他。第二天,他还是照样泼洒在地表示祭奠。都督同知陈逢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敛了他的尸体。过了一年,送回去葬在杭州。

皇太后孙氏开始时不知道于谦的死,听说以后,连续叹息哀悼了好久,明英宗此时也后悔了。

于谦已死,由石亨的党羽陈汝言任兵部尚书。不到一年,所干的坏事败露,贪赃累计巨万。明英宗召大臣进去看,当即变了脸色说:“于谦在景泰帝朝受重用,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石亨低着头不能回答。

不久边境有警,明英宗满面愁容。恭顺侯吴瑾在旁边侍候,进谏说:“如果于谦在,一定不会让敌人这样。”明英宗无言以对。

这一年,徐有贞被石亨中伤,充军到金齿口。又过了几年,石亨亦被捕入狱,死于狱中;曹吉祥谋反,被灭族,于谦事情得以真相大白。

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明宪宗特诏昭怨复官并赐祭,葬于西湖三台山麓,并将其故宅改为忠节祠。将于谦之子于冕赦免回来,他上疏申诉冤枉,得以恢复于谦的官职,赐祭,诰文里说:“当国家多难的时候,保卫社稷使其没有危险,独自坚持公道,被权臣奸臣共同嫉妒。先帝在时已经知道他的冤,而朕实在怜惜他的忠诚。”这诰文在全国各地传颂。

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明孝宗采纳了给事中孙需的意见,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建祠堂,题为“旌功”,由地方有关部门年节拜祭。万历中,改谥为忠肃。杭州、河南、山西都是历代奉拜祭祀不止。

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明神宗改于谦之谥号为“忠肃”,并在祠中立于谦塑像。

清朝顺治年间,于谦祠毁于战火,像毁祠废,清光绪年间又重建。

于谦祠坐北朝南,东为于谦故宅,院内东侧建有奎光楼,为两层小楼,在今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于谦祠原有门匾书“于忠肃公祠”。上层为魁星阁,悬“热血千秋”木匾,正房五间为享堂,硬山合瓦顶,内供于谦塑像,公元1890年义和团曾在此设神坛。

可惜的是,魁星阁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被震毁,小楼亦在后来被拆除。于谦祠现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于慎行:(公元1545~1607年),字可远,更字无垢;山东东阿人。著名明朝大臣、政治家,学者、诗人、文学家。

于慎行在明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于慎行为人忠厚老成,熟悉历代典章,对明朝礼制建设有较大贡献。其文学造诣亦极高,与冯琦并称于世。

他少年时代天资极高,学习勤奋,十七岁乡试中举。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式举人,谓之鹿鸣宴。主考官非常器重于慎行这位青年才子,提出在鹿鸣宴上为他举行冠礼(即成人之礼),于慎行以未奉父命而婉辞,一时传为美谈。

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成进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官。

明万历初年,升为修撰,参编《穆宗实录》,遂破例以史官充日讲官。日讲原都是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学者充当,像于慎行二十多岁年纪便成为皇帝老师的极为罕见。

于慎行为人忠厚平恕、襟怀坦白。不管对皇上、对首辅还是对同僚皆心胸坦荡、真诚相待。有一次,于慎行等人讲课完毕,神宗让人拿出许多历代字画,叫他们赋诗题字。于慎行字写的不好,只好自己作诗,请人代题,并当众承认自己写不好字。神宗很赞赏,当即写了“责难陈善”四个大字赐他,词林传为盛事。

明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解决了明朝中期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明朝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张居正个人作风独断专行,钳制下僚、压制百官,引起朝中文武官员普遍不满。御史刘台弹劾张居正专恣不法,被下狱谪戍。同僚皆畏张居正之势,不敢再见刘台。于慎行不管这些,亲自登门看望刘台。

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想尊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情”。明神宗予以批准,举朝大哗。于慎行与其他大臣一起疏谏,以纲常大义、父子伦理劝明神宗收回成命,张居正很不高兴。一次,他见到于慎行时说:“可远,你是我最赏识的学生之一,我平时待你不薄,没想到你也这样对我!”于慎行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正是因为您对我不错,我才不得不这样啊!”不久于慎行由侍讲学士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转改吏部,掌詹事府,又升为礼部尚书。

于慎行担心张居正失去朝野上下的拥护,但张居正没有听懂他的话。因与内阁首辅张居正失和,称疾回乡。

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张居正逝世,反对他的势力执掌了朝政,左右了明神宗;于慎行被重新启用,官复原职。这时,张居正遭政敌攻击,死后被剥夺封爵,籍没全家。于慎行在这种情况下,不避嫌怨,已恳挚的语气写信给主持此事的丘橓,“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实堪可怜,望予关照。即请他照顾张居正八十多岁的老母和不成年的幼子。此举得到时人的称赞。丘橓给张家保留了住宅和足够的土地。于慎行的高风亮节、古道热肠受到朝中一片赞誉。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农历7月,他升任礼部尚书。恰在这时,朝中产生了“国本之争”,他也被卷入其中。

明万历帝的皇后无子,王妃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生皇长子朱常洛,此时已经九岁;郑妃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生次子朱常洵。由于封建时代把立太子看作“国本”,于是发生了重大争论。

大臣们认为按“无嫡立长”的原则,应立常洛。而神宗喜爱郑妃,不喜欢王妃和她这个儿子,他想立郑妃所生的皇次子常洵为东宫。但是,王妃名分在郑妃之前,神宗不好把这一想法明说,故而迟迟不立太子。满朝文武见皇长子日渐长大,不能正位进学,非常着急。自明万历十七年起,不断有人提出立储问题,请神宗早建东宫。于慎行身为礼部尚书,对此事义不容辞。

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他连疏极谏,请早立太子。神宗非常生气,再三降下严旨,责备于慎行“以东宫要挟皇上。”于慎行说:“册立之事,是臣部职掌,我如果不说,是为失职。请皇上速决大计,我宁可弃官归里。”神宗很不高兴,大骂于慎行“要君疑上”、“淆乱国本”,把礼部大小官员都停了俸禄。正在这时,发生了山东乡试泄题事件。

于慎行引咎辞职,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农历9月获神宗批准,归隐故乡。

他家居十余年,朝野上下多次荐他出山,明神宗皆不允。至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东宫已立、国本确定,廷推内阁大臣,他又被重新起用,于慎行名列七人之首。明神宗命他以原官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即担任宰相。这时候,于慎行已经年老体弱,重病缠身,经再三推辞不允,只好离家上路,勉强到京进谒时,于慎行由于长途跋涉,身心疲劳,已有疾病,谢恩时,拜起不如仪,遂上疏请罪。归家后卧病不起,起草遗疏,请皇上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

于慎行到京十三天就病逝于京华官邸,终年六十三岁。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于慎行一生以他笃实、忠厚、正直的品德受到朝野上下的尊重。他“学有原委,淹贯百家,博而核,核而精”。他明习典制,朝中礼制多是他亲手修定。他的诗,典雅而清新,为时人所重,被推为万历词馆之冠。明神宗一朝,公认他与临朐冯琦为“文学之冠”,被誉为“人品事业,宇内第一”。

在家闲居十六年,于慎行探讨当世得失之故,旁搜博采,属词比事,写成《史摘漫录》、《谷城山馆文集》四十二卷,《谷城山馆诗集》二十卷,《读史漫录》十四卷,《谷山笔麈》十八卷。尤其是他的《谷山笔麈》记述了明朝万历以前的典章、人物、兵刑、财赋、礼乐、释道、边塞诸事,考溯精当,纤悉具备,为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不可多得的史料,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于慎行另有《谷城山馆诗集》二十卷和《谷城山馆文集》四十二卷手稿,现存山东省图书馆。

回乡家居时,于慎行关心桑梓事业,参予重修《东阿县志》,主持编撰《兖州府志》。他于明万历七年所写的《东昌府城重修碑》,有“万货辐辏,江北一都会”、“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等名句,至今被竟相传引。



于 敖:(生卒年待考),字蹈中;京兆高陵人(今陕西高陵)。著名明朝大臣。

明正德年间进士。明嘉靖年间,驻汾州,分守冀南。当时强宗内乱,胡虏外侵,军民慌乱不安,莫知所措。于敖指挥军民赶筑外城及四方堡垒,加强防御,盗贼不敢犯。官至巡抚都御史。



于竹屋:(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画家,擅画墨梅。



于 振:(生卒年待考),字鹤泉,号秋田;江苏金坛人。著名清朝大臣。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状元。此科为庆祝雍正帝登极大典特设恩科。雍正帝以于振为其登极首科状元,恩赐有加。除依例授职翰林院修撰外,还让他以修撰衔入值南书房。

清雍正二年,出任河南乡试主考官。

清雍正三年,赐居澄怀园。

清雍正五年,出任湖广学政。后因事遭贬,降为行人司司副。



于成龙:(公元1617~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离石)。著名清朝大臣、廉吏。

于成龙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于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清顺治十八年,已四十四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从仆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毅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罗城百废待举,首要在于安定社会,恢复生产。于是,于成龙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首先在全城乡建立保甲,严惩缉获案犯,大张声势地“严禁盗贼”。境内初安后,他又约会乡民练兵,甘冒“未奉邻而专征,功成也互不赦之条”的后果,抱着为民而死甚于瘴疠而死的决心,准备讨伐经常扰害的“柳城西乡贼”。在强大的声势下,西乡“渠魁府首乞恩讲和,抢掳男女中只尽行退还”。接着又在全县搞联防,从此,“邻盗”再不敢犯境。在消除内忧外患的同时,于成龙十分注意招募流民以恢复生产,他常常深入田间访问农事,奖勤劝惰。农闲时带领百姓修民宅、建学校、筑城墙。对迁入新居的农家,还亲为题写楹联,以示鼓励。在深得民心之后,他又以刚柔并用的斗争策略,解决了“数大姓负势不下”的问题,使这些一向桀骜不驯的地方豪强“皆奉法唯谨”。三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于成龙的突出治行受到广两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视,罗城被评为全省治理的榜样。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春,金光祖升本省巡抚,就地方施政征询于成龙的意见。对此,于成龙曾两次条陈,针对广西地方施政的各方面,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主要内容有:一.澄清地方吏治;二.“弭盗”与“慎刑”;三.推行“抚”字催科;四.减轻百姓负担,疏盐行、除灾耗、清杂派;五.改善民族关系等等。这些建议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提出的,但很大程度上也符合民众的利益,表现了他的敢于言事和不怕风险的勇气。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芦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今四川合川)知州。离罗城时,他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出现了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入情景。

四川遭战乱最久,人口锐减为全国之首。于成龙赴任的合州包括三属县,只有丁口百余人,正赋14两,而衙门的各种供役、需索使百姓繁重不支。目睹地方荒残,于成龙确定以招抚百姓为急务,他首先革除宿弊,严禁官吏勒索百姓,又免去规定的驱从,以家仆随身。

合州土地极度荒芜。而流民不附的原因,在于原主认业。为此,他严格规定了“凡一占即为己业,后亦不得争论”的原则。同时要求各县注意为新附百姓解决定居与垦荒中的具体困难,并亲自为他们区划田舍、登记注册,借贷牛种,申明三年后起科。这样,“新集者既知田业可恃为己有而无复征发仓卒之忧,远近悦赴,旬日之间户以千计。”奖励垦荒是清初基本国策,但于成龙实行“禁止原主认业”先于清廷明确规定的十五年前,加之他对具体问题的妥善解决,不到二年,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由于招民垦荒政绩显著,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于成龙被擢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

于成龙去往黄州府(今湖北黄州市)同知任四年,任知府四年,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治盗省讼。“盗”成为清初一大社会问题。在黄州府岐亭镇一带,盗贼甚至白昼劫路伤命,严重影响了地方安定和居民正常生活。于成龙上任之初,即以郡丞身份坐镇岐亭治盗。为了摸清盗情和每一件重大盗案,他总是亲自访察。他多以“微行”的方式,扮作田夫,旅客或乞丐,到村落、田野调查疑情,从而对当地盗情了如指掌。他还特意在衣内置一布袋,专放盗贼名单,“自剧贼,偷儿踪迹无不毕具,探袋中勾捕无不得。”

对待案犯他主张慎刑,以教为主,采取“宽严并治”和“以盗治盗”的方法,取得突出效果。于成龙在词讼、断狱方面也以包公式人物著称。他铁面无私,头脑敏锐而细心,善于从一些常人忽视的细节上发现问题的症结。曾排解过许多地方上发生的重大疑案、悬案,使错案得到平反,从而被百姓呼为“于青天”,民间还流传着“鬼有冤枉也来伸”的歌谣。于成龙在破案、察盗方面的许多事迹,在清人野史、笔记和民间文艺中均得到反映,甚至神化。如清朝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的《于中丞》一节中,就叙述了有关他的两个故事。他的刑法思想在清朝一代很有影响。由于在黄州府同知任上的突出政绩,于成龙又深为湖广巡抚张朝珍器重,再次被举“卓异”。

二是两次平定“东山之乱”。于成龙举“卓异”后,被调主持武昌府政务,并将擢武昌知府。恰在这时,“三藩之乱”爆发了。在吴三桂凌厉的攻势下,贵州、湖南望风披靡。同时吴三桂派许多湖北籍部将,特封官“札书”回籍策反,制造暴乱。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农历5月,麻城县发现“伪札”,知县即以“通贼”罪名大肆滥捕,搞得人人自危。接受了“副将伪礼”的该县曹家河人刘君孚父子乘机联络东山一带山寨发动暴乱。由于于成龙在当地很有影响,被请出来收拾局面。他以“招抚”为方针,查清事件原委后,发出安民告示,使绝大多数协从百姓归家,事态很快趋于缓和。随后,他又冒生命危险只身进入首先发难的刘君孚山寨中说服刘及三百枪手(猎户)。十天之内,一场动乱顺利平息。农历8月,于成龙调任黄州知府,第二次爆乱又接踵而至。其时,潜入的奸细乘黄州府空虚,联络当地豪绅纷纷起事,“高山大潮,烽火相望”,声势与范围大大超过前次。面对险恶的形势,于成龙清醒地认识到黄州府的重要性,他力排众议,制订了决不放弃黄州、组织乡勇相机主动进剿的策略。调集各乡乡勇数千人在东山黄土坳一带,与数量上占优势的暴乱分子展开激战。在他的指挥下,尤其是他身先士卒,危急关头置生死于度外,使战斗获得全胜。当场擒获暴乱首领何士荣。后又乘胜平定了其余叛乱。二十余天内又取得平乱的胜利,受到湖广总督蔡毓荣的高度褒奖。

四年后,于成龙升湖广下江陆道道员,驻地湖北新州(今新春县),在湖北期间,无论地位和环境都有很大改善,但他仍保持了异于常人的艰苦生活作风。在灾荒岁月,他还以糠代粮,把节余口粮,薪俸救济灾民。因之百姓在歌谣中唱道:“要得清廉分数足,唯学于公食糠粥。”为广行劝施,让富户解囊,他更以身作则,甚至把仅剩的一匹供骑乘的骡子也“鬻之市,得十余两,施一日而尽”。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离湖北时,依然一捆行囊,两袖清风,沿途以萝卜为干粮。

于成龙在福建上任伊始,就做了一件为民称颂的好事。当时一清廷为对付台湾郑氏的抗清势力,实行了“海禁”政策。当地统治者不顾连年兵祸,民不聊生,动辄以“通海”罪名兴起大狱,使许多沿海渔民罹难。于成龙在审阅案卷时,发现每案被拟极刑的就达数十人或上百人之多,甚至殃及妇女孺子。于是他坚决主张重审,对怕得罪清室而劝阻他的人说:“皇天在上,人命至重,吾誓不能咸阿从事!”在他的力争和主持下,先后使千余名百姓免遭屠戮而获释,贫困不能归者还发给路费。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夏,于成龙在按察使任上第三次举“卓异”后升任省布政使。福建巡抚吴光祚还专疏向朝廷举荐,称于成龙为“闽省廉能第一”,从此,于成龙得到清廷的赏识和破格招用。康熙十九年春,康熙帝“特简”于成龙为畿辅直隶巡抚,翌年春,又召见于成龙于紫禁城,当面褒赞他为“今时清官第一”,并“制诗一章”表赐白银、御马以“嘉其廉能”。未逾两年,又出任为总制两江总督。

身为“治官之官”,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他指出:“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以一夫不获曰予之喜,以一吏不法曰予之咎,为保郅致政之本。”在黄州时,他衣内的布袋便利了治盗。升巡抚后仆人请去掉,他笑道:“此袋昔贮盗,今以贮奸贪不省之官吏,未可去也!”他新任直隶,即发出清查庸劣官员的檄文,责令各属将“不肖贪酷官员”,“昏庸衰志等辈”“速行揭报,以凭正章参处”。针对各属贿赂公行,请客送礼之风,他从利用中秋节向他行贿的官员开刀,惩一儆百。他赴任江南,入境即“微行”访于民间,面对“州县各官病民积弊皆然而江南尤甚”的状况,不禁叹曰:“噫!吏治败坏如倒狂澜,何止时乎?”很快颁布了《兴利除弊约》,其中开列了灾耗、私派、贿赂、衙蠹,旗人放债等十五款积弊,责令所“自今伊始”,将所开“积弊尽行痛革”。与此同时,他根据自己的体会,又制订了以“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为内容的《新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的行为准则。方法上,他举优劾贪,宽严并济,时人说凡他所到之处,“官吏望风改操”。康熙帝也称其“宽严并济,人所难学”。

对廉洁有为的人材,于成龙反对论资排辈,他对清廷死板的任官“考成”制提出异议,认为不利于吏治建设,造成“问其官则席不暇暖,问其职则整顿无心,势彼然也,”常常使“远大之辞,困于百里,深为可惜!”为此,他屡上疏推荐人材。如直隶通州知府于成龙(史称小于成龙)、江苏布政使丁思孔等都是较有作为的清廉官吏,由于他的举荐而受到康熙帝的重用。

于成龙对科考和教育也十分关心。在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官僚、势豪贿通学政,科考中舞弊之风盛行,贫苦士子虽皓首穷经却往往落榜。针对这种状况,于成龙规定:一旦发现弊行,“立刻正章入告,官则摘印,子衿黜革候者按律拟罪。其蠹胥、奸棍即刻毙之杖下”。对教育的重视还表现于他在各地兴办学校上。即使是像罗城那样条件困难的地区,他也很快办起学堂,并鼓励徭、壮子弟入学。他多以倡导地方绅仕捐资的方式兴办“义学”。

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了。为扼止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民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总督衙门的官吏在严格的约束下,“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他天南地北,宦海二十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二十年后才得一见。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据载,当他出任两江总督的消息传出后,南京布价骤然上涨,“金陵阖城尽换布衣。即婚嫁无敢用音乐,士大夫减驱从,毁丹亚,至有惊恐喘卧不能出户者,…奸人猾胥各拿妻鸟兽窜”。

于成龙逝世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终年六十七岁,卒后居室中只看到“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谥号“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于成龙擅长书法,诗词亦工。他的著述、奏稿等先后由其门人和孙于准辑成《于山奏牍》七卷附录一卷和《于清端公政书》八卷行世。此外,于成龙任职直隶和两江期间,曾组织编写了他《畿辅通志》四十六卷、《江南通志》五十四卷,对整理和保存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资料做出了贡献。



于 准:(生卒年待考),于成龙之孙;山西永宁人(今山西交口)。著名清朝大臣。

官至江苏、贵州巡抚。辑有《于清端公政书》等,于成龙的许多事迹都是他给整理的。



于敏中:(公元1714~1779年),字叔子,号耐圃;江苏金坛人。著名清朝大臣。

于汉翔之孙,清雍正癸卯年(公元1723年)状元于振之弟。少时资性过人,读书勤奋,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考取举人。清乾隆丁已年(公元1737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执掌山西试。不久担任山东、浙江学政,掌管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

于敏中担任浙江学政期间,考吏拔秀,罢庸补能,按期组织匀举,担任会试总裁,所拔多知名士。因其满腹经纶,文章冠绝一时,书法清秀洒脱,又通熟掌故,为乾隆大帝所倚重。

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选任兵部侍郎,后改户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间奉旨编纂《户部则例》一百二十六卷。乾隆二十五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历时近二十年;还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先培植职,朝廷谕书多出其手。

清廷开设四库馆,他受命为正总裁,与大学士刘统勋力主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还担任国史馆、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馆总裁。

平定四川金川时,于敏中负责军书旁午,以书旨功赏戴双眼花翎,画像挂列紫光阁。

清乾隆四十二年于敏中奏准,以纪事本末体撰写《钦定临清纪略》十六卷。翌年,又奉旨编辑《西清砚谱》二十四卷。还著有《素余堂集》、《日下旧闻考》一百五十九卷。逝世后赠文襄,赐祭葬。



于式枚:(公元1853~1916年),字晦若;贺县人(今贺州)。著名清末官员,民初遗老。

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进土,授兵部主事。充李鸿章幕僚多年,奏牍多出其手。公元1896年参加康有为倡设的保国会。

1906年任广东提学使,广西京官联名上奏荐其兼任广西铁路公司总理,规划建筑广西境内铁路。

1907年充出使考察宪政大臣,上奏反对立宪和召开国会,维护专制皇权,立宪派请罢。因得皇族和顽固派支持,擢升邮传部侍郎、礼部侍郎、学部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辛亥革命后悲愤憔悴,稳居青岛,谢绝袁世凯聘为参议。

1916年移居上海,后病逝。



于右任:(公元1879~1964年),本名于伯循,字诱人,曾用名刘学裕、原春雨,号髯翁,晚年又号太平老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号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祖籍泾阳,陕西三原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之一、记者、诗人、中国近代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一代书圣,爱国政治家、革命家。

清光绪年间举人。早年投身民主革命,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

“于右任”,本为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开始向报社投稿用的笔名,后成为他最常用的名字;其他的笔名有骚心、大风、神州旧主、剥果、半哭半笑楼主、啼血乾坤一杜鹃、关西余子等。

于右任生于陕西三原。两岁丧母,由伯母房氏抚养。后经三叔于重臣帮助,入名儒毛班香私塾就读。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成为秀才。两年后又在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和西安关中书院继续求学。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参加岁试,又以第一名成绩补廪膳生,曾被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誉为“西北奇才”。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光绪出逃西安,参加“跪迎”的于右任,更加认清了清王朝政治腐败、媚外残民的面目,写下了不少忧国忧民、抨击时政的诗篇,自编成《半哭半笑楼诗草》,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冬在三原印行。三原知县德锐看到诗集随即报告陕西巡抚升允,升允以“昌言革命,大逆不道”的罪名上奏朝廷。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清廷下令拿办于右任。于右任的亲友听到消息,以重金雇人去开封,向正在那里参加会试的于右任报信。恰在这时,西安的电报局和路驿均发生故障,致使清廷缉捕于的公文反比于的家信晚到,于右任得以迅即逃离开封到上海,化名刘学裕,入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读书。

入学不久,震旦学院主管教务的法籍神甫乘马相伯生病之机,企图使震旦为教会所把持。马相伯愤而辞职,学生相率离校。为解决离校学生的求学问题,于右任出钱、出关系并聘用马相伯、叶仲裕、邵力子等共同另行筹组复旦公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中秋节正式开学。

这一年,大批中国留日学生因反对日本文部省对中国留学生的活动进行无理限制,愤然回国。于右任与王敬方等人发起组织中国公学,使这些留日归国学生能在其中继续读书。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为反清革命造就了大批人才。次年4月,于右任为创办《神州日报》赴日本考察新闻并募集办报经费,由陕籍留日学生康宝忠、好友刘觉民引荐结识孙中山,并于同年11月加入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委任于右任为长江大都督,负责上海一带同盟会事务。

回国后,于右任经过紧张的筹备,《神州日报》于清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公元1907年4月2日)创刊,于右任出任社长。该报一出,世人即谓之“炸弹”。次年2月,毗邻的广益书局失火,祸及报社。重新复刊时,因内部意见分歧,于右任退出该报,另筹《民呼日报》。

清宣统元年三月二十六日(公元1909年5月15日)《民呼日报》创刊,于右任任社长。此前,于即有创刊《启事》公告天下:此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大声疾呼,故曰‘民呼’。”该报问世以后,发表了许多揭露和抨击清王朝黑暗统治的文章,并配以发人深思的漫画,增强了宣传效果。

清政府对《民呼日报》和于右任恨之入骨,扬言要挖掉负责人的眼睛,并于同年8月3日将于右任拘捕。于在狱中多次表示“报纸不能停刊”;但报馆同仁明白:“报纸一日不停,讼案一日不了”,于便一日不得出狱。商讨再三,“不得不重违于君之意”,于同年六月二十九日(公历8月14日)发出《本报特别广告》,声明报馆财产转让。五天以后,《民呼日报》执照被吊销,于被判令“逐出租界”。

于右任并没有屈服,八月二十日(公历10月3日)又创刊《民吁日报》。他改“呼”为“吁”,少了两点,象征已去双眼。但他顽强地表示,即使双眼被挖,仍要为民吁天。当时,因自己不便公开露面,乃以范光启为社长,但他仍是该报的实际主持人。不久,租界又以该报报道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文章“有损中日邦交”为借口,再次将于右任拘捕。11月19日,又查封了《民吁日报》,并不准报社原来的机器再印刷报纸。于右任出狱之后,计划办一规模更大的报纸。

在爱国人士沈缦云等人资助下,清宣统二年九月初九(公元1910年10月11日),以于右任为社长的《民立报》问世。由于有宋教仁、王无生、景耀月、刘觉民、张季鸾、范光启、谈善吾等一批骨干的帮助、支持,《民立报》成为当时国内发行数量最大的报纸。于右任以“骚心”为笔名,在《民立报》先后发表三百多篇文章,对清王朝的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些文章也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学子。毛泽东曾说:“我在长沙第一次看到的报纸《民立报》,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日报,这报是于右任先生主编的。”

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从国外回到上海,首先到民立报馆会见于右任,并题“戮力同心”四字,嘉勉于及《民立报》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右任被任命为交通部次长。1912年春孙中山辞职,于右任亦辞职,回上海继续办报。“二次革命”失败,《民立报》被查封,于右任避居日本,从事反袁斗争。

袁世凯死后,陕西爆发了反对陈树藩的斗争。1918年1月,胡景翼、曹世英、刘觉民等人在三原树陕西靖国军旗,请于右任回陕主持。8月,于右任回陕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指挥这支武装坚持四年有余,成为北方地区唯一响应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军事、政治力量。1922年5月陕西靖国军解体,于右任于当年8月到上海向孙中山汇报了陕事经过,并协助孙中山进行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工作。此时,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驱逐了不称职的原校长,请于出任校长。于右任接受邀请,建议把校名改为上海大学。

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学成立,于右任到校讲话,宣布就职。翌年4月,李大钊到上海,任该校讲座教授,并推荐邓中夏、瞿秋白到上海大学协助办校。在于右任和邓中夏、瞿秋白、叶楚伧、邵力子、刘觉民等人的努力下,上海大学很快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国内很有影响的一所大学。

1924年1月,于右任出席中国国民党一大,提出了国共两党“合则两益,离则两损”的著明论断,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0月,北京政变成功,冯玉祥、胡景翼等邀请孙中山、于右任、刘觉民等人北上。12月31日,孙中山抱病到京。不久,命于右任和汪精卫等组成国民党中央北京政治委员会,处理北方国民党事务。

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于右任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12月,段祺瑞改组国务院,特任于右任为内务总长,于右任坚辞未就。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二大会上,于右任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于右任对爱国学生的遇难十分痛心,亲自筹款,帮助陕西旅京学生会安葬死难和抚恤受伤的陕籍学生。后受李大钊之请,赴莫斯科敦促冯玉祥回国参加北伐,并解被刘镇华围困的西安城围。冯玉祥、于右任回国后,于9月17日在绥远五原(今内蒙古五原)誓师成立国民军联军,冯玉祥任总司令,于右任代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监誓、授旗,并任副总司令。接着,于右任随援陕先头部队,经宁夏、固原、平凉等地进入陕境。11月下旬,刘镇华全线溃退,西安解围,于以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的名义进驻西安,代行全省政务。12月22日,于右任和联军驻陕副总司令邓宝珊发表就职宣言,提出废除旧的政治体制、统一全省财政等十二项整理陕西军政的计划,号召民众“共同起来呀!建设美满幸福的新生活吧!”

1927年2月,根据联军总司令部决定,于右任将西北大学改建为西安中山学院,还创办了西安中山军事学校,为革命培养人才。此前后,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发布许多法令,取消苛捐杂税,减少农民地租;政治部和教育厅还翻印了大量革命书籍,并允许各种进步书刊公开发行。在于右任、邓中夏的支持和大批回陕的旅外学生推动下,全省工、农、学生、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出现了陕西近现代史上少有的革命高潮。

1927年4月12日,蒋中正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民党省市党部接连召开讨蒋大会。于右任在4月27日陕西省党部召集的大会上,痛斥蒋中正“叛党叛国之罪恶”。

宁汉合流以后,国民政府任命于右任为陕西省政府主席,未到任。1928年2月出席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于右任被推选为国民党中执委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还被指定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在同月下旬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又被推为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

1930年11月,于右任在南京出席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被推为主席团五成员之一。这次会上,他被推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于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1938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于右任应邀为该报题写报头;到重庆后,于仍通过屈武与中共保持联系。汪精卫公开投降日寇后,他口诛笔伐,并赞成将其永远开除出国民党。于右任还为《大公报》撰文,首倡将对中国含有篾意的地名“印度支那半岛”改名为中南半岛。1945年9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曾专程去看望过于。于右任亦设宴款待毛泽东。

1948年春,于右任出席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行宪国民大会”,与孙科、李宗仁、程潜、莫德惠、徐傅霖六人竞选副总统,落选后仍任监察院院长。这时,他极力希望通过和谈解决中国问题。

1949年2月15日,由颜惠庆、章士钊、江庸、邵力子组成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到北平、石家庄等地,与毛泽东、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协商和谈事宜。2月27日,颜惠庆、章士钊等人返回南京时,于右任亲往机场迎接。同年4月,国共和谈在北平正式举行。李宗仁原拟派于右任作为特使去北平,于右任亦欣然受命,并做好了动身的准备。但正在北平参加和谈的国民党首席代表张治中认为,于右任暂不离开南京可以促使南京政府批准和谈协定,待南京政府批准和谈协定后,由于右任到北平主持签字。李宗仁接受了张治中等的建议,于遂未能成行。周恩来闻知后,对于右任的处境十分担忧。当国民党和谈代表黄绍和代表团顾问屈武携带《国内和平协定》草案去南京复命时,特别请屈武到南京后立即转告于右任:“如果南京政府拒绝批准这个《国内和平协定》,我们渡江占领南京时,希望于先生在南京不要动,到时候我们会派飞机接他来北平,将来同张澜、李济深和沈钧儒先生一道,组织新政协,我们一同合作。”屈武到南京后向于右任转达了周恩来的意见,但这时于右任已身不由己。4月20日,国民党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军政机关撤往广州,于右任被“护送”至上海。25日由沪抵穗,继续主持监察院院务。7月16日,国民党中常会正式决定成立挽救残局的最高决策机关中央非常委员会,蒋中正、李宗仁为正副主席,于右任是九委员之一。广州解放前于到香港,11月26日奉召到重庆,28日离渝,29日被迫飞抵台湾;原配夫人高仲林、长女于芝秀等亲属仍留在大陆。

暮年,于右任孤独无依,深念大陆亲人,抑郁苦闷,无以释怀,于右任1962年1月24日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大陆》(又名《国殇》)的人间离情绝唱。

于右任是近现代学术成就较高的书法宗师。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便有“北于南郑”之称,“南郑”指郑孝胥。尤擅草书,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他的草书,根基于北魏,宗法于章草,融会四体之妙,博采众家之长,达到了挥洒自如、炉火纯青的境地。海峡两岸同胞,都视“于草”为瑰宝,能得其寸楮片纸,均奉若拱璧。

于右任于1932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草书,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重印。有“近代书圣”之誉。著作《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标准草书》等。于右任先生的弟子刘田依先生在南京生活,目前正在整理、研究于右任书法的相关工作。

于右任的著名爱国诗作《国殇》(又名《望大陆》)发表于1964年11月10日他在台北谢世后。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2-26 09:28 编辑 ]

跟帖时间 2010-02-25 21:23:1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于氏的典故、趣事 -- 笑死于公:古时候,在郯城西边个二十里有个庄子,叫高大寺。庄上有个叫于公的人,在郯城城里当牢头禁子,这个人办事公道,从不欺负那些蹲牢的犯人。这年腊月三十晚上,于公查完了牢房,正想回家过年,忽然听牢里有人搐嘎搐嘎的哭,开始是一个人、两个人,后来全牢的人都随着哭,于公纳闷,就问那些蹲牢的:“我一没打您,二没骂您,您哭什么的?”一连问了好几遍,才有一个上了年纪的犯人,对于公说:“老爷,眼下旁人都老老少少在一起过年了,可我们这些犯了王法的人,都不能回家和妻儿老小在一起,才思这个,心里怪难过,不由人的光想哭。”于公听了这话,寻思道:“天底下的人,那个不是父母生的呢?过年过节,都巴望和亲人团聚,这是人之常情。”沉吟半天就对着那些蹲牢的说:“都甭哭了,后天一早清晨,县令要来查狱,只要大伙能保证,在县令查狱前赶回来,我今晚上就放你们回家过年。”那些蹲牢的听于公这么一说,可恣坏了,一齐朝于公磕头说:“老爷放心,后天天亮以前,我们一定赶回来。”于公打开狱门,就把犯人都放走了。正月初一这天,天上飘飘飖飖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子挤成疙瘩抱成蛋,一个劲的往地上落,不大会就把地皮盖得严丝合缝,于公看到这里,吓得两把捏着胆,心里话:“海了(方言,坏了),演上(方言,碰上)这场大雪,路上找不着路眼(方言,路迹),那些蹲牢的还能回来吗!”于公家中上有八十开外的老母,下有两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还有一位知疼知热的贤孝妻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像一盆火,按当时的国法,私放犯人,犯抄杀满门大罪,于公望着这场漫天大雪,老下个不停,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团团乱转,哪还有心思过年吃饺子。初二这天,天将闪明,雪住了,天晴了,屋外满世界白晃晃的,平地上雪没到膝盖子。于公换上一身干净衣服,蔫头耷脑的准备去送死去,不料,他到牢里一看,我的娘唻,满牢里的犯人一个没拉,都到齐了。他们各人蹲在各人的监号里,一个个都裹着一身雪,跟个雪蛋样。他们见了于公,一齐磕头谢恩。于公见了这光景,仰天大笑说:“皇天无情人有情,哈哈哈哈!”突然一口粘痰堵住了喉头,他咕咚一声张倒在地,死去了。于公下葬后的第三天,蹲牢的亲朋好友,都赶来给于公添坟。后来,凡是刑满出狱的犯人,在回家之前要往于公的坟上添一兜土。年代久了,于公的坟越聚越大,占地十多亩,像一座小山。至今这座墓还在郯城西边,叫县里管文物的管起来了。

于谦速对:于谦小时候束发两髻,有个和尚见了这个孩子,顺口笑道:“牛头且喜生龙角。”于谦马上回答:“狗嘴何曾出象牙!”但是于谦回家之后还是告诉了妈妈,妈妈马上给他梳成三髻。后来于谦出门玩儿,又遇到那和尚,和尚随即笑他:“三角如鼓架。”于谦立即回答:“一秃似擂槌!”那和尚听了,无言以对。

跟帖时间 2010-02-25 21:19:0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于氏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威隆节钺;德卜门高:上联典指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字文则,钜平人,曹操名将。武帝时召拜军司马,征战有功,持军严整,累迁左将军,封益寿亭侯,假节钺。谥厉。下联典指汉朝廷尉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宣帝时任廷尉,为人谦恭,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加审慎之心,当时人说:“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少学法于父。父死,亦为狱吏,后擢为丞相,封西平侯。

救时宰相;当代清官: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钱塘人于谦,字廷益,七岁时,有异僧称他为“救时宰相”。历官监察御史、兵部侍郎、河南巡抚、兵部尚书。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族瓦刺部首领也先南犯,他猝亲征的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于谦率军击退进攻北京的也先,保卫了京师,迎回英宗。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山西永宁人于成龙,字北溪,历官罗城知县、黄州同知、两江总督,所到之处,以清廉著称,时称“天下清官第一”。

勤劳土木;妙选瀛州:上联典指明朝杰出政治家于谦(公元1398~1457年),字廷益,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明永乐年间进士。历官御史、兵部右侍郎。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迁左侍郎。次年秋,瓦刺也先大举寇边,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兵部尚书邝埜从征,留他理部事。未几,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京师震恐。监国成王擢之为兵部尚书,全权经划京师防御。他拥立明成王即位,是为明景帝。农历10月,也先挟明英宗破紫荆关入窥京师,他分遣诸将列阵九门外迎敌。而身自督战,也先挟明英宗北逃。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也先乞和,请归明英宗。及迎还明英宗,安置南宫,称上皇。后以所谓“谋逆罪”被杀害。下联典指唐朝初期的大臣于志宁(公元588~665年),字仲谧,京兆高陵人(今陕西高陵)。唐贞观中为太子右庶子。唐高宗时拜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燕国公。以华州刺史致仕。

瀛洲望重;廷尉门高:上联典指唐朝初期的洛阳人于志宁,字仲谧,文学馆学士,为瀛洲十八学士之一,历官太子右庶子、太子太师、华州刺史,封燕国公。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东海人于公,曾官廷尉,执法公平。其闾门坏,地方父老共同为他重修,他让修得高大些,能容驷马车盖出入,并说:“我治狱多阴德,子孙必有发达的。”后来,其子于定国官至丞相,孙于永官至御史大夫。

廉让世泽;大傅家声: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于义,北周闵帝时为安武太守。以家财分郡人之争讼者,讼者耻愧,移居他州。



2.五言通用联:

长歌昭日月;大笔撼乾坤:此联为台湾政治大学挽于佑任联语节录。于佑任(公元1879~1964年),原名伯循。陕西泾阳人。光绪举人。工诗词,精书法。有《佑任文存》、《佑任诗书》等。亦擅联语。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此联为唐朝诗人于邺《过百牢关贻舟中者》诗句联。

慎行大学士;曼倩西平侯: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礼部尚书于慎行,字可远,东阿人。隆庆进士。万历初历修撰,后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以疾归。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神宗时,词馆中以慎竹及冯琦文学为一时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廷尉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少学法于父。父死,亦为狱吏,后为廷尉,民自以不冤,擢为丞相,封西平侯。

青晚标广德;红叶作良媒:上联典指于志宁五世孙于琮,娶广德公主,后被害,公主亦自缢室中。下联典指于祐题诗红叶,宫女韩氏得之,后结为夫妻,“方知红叶是良媒”。



3.六言通用联:

红叶作良媒合;青史标广德贞:上联典指唐僖宗时期的大学士于祐,在御沟行一红叶,上有诗句,于祐也题一叶,放在上流,被宫女韩夫人得到。后来,僖宗放宫女,于祐娶了韩夫人,二人分别取出红叶相示,说:“可以答谢良媒了。”原来,韩夫人诗中有“方知红叶是良媒”的句子。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于琮,字礼用,于志宁六世孙,宣宗时擢进士第,历官左拾遗、尚书右仆射。娶广德公主。黄巢攻入京师长安,于琮被杀,公主自缢而死。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德及子孙,崇门容驷马;功高家国,泰代出贤臣: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县狱吏于元公,东海郯人。决狱平。东海有孝妇,为太守冤杀,公争之不得,辞疾去。孝妇死。东海旱三年,后太守至。因公言致祭立雨。公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公谓曰:“少高大,令容驷马车盖,我治狱多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后其子定国为丞相,孙永为御史大夫。皆封侯。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于谦。

砥柱中流,独揽朱明残祚;庙容永奂,长赢史笔芳名:此联为魏源题明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于谦祠联。

跟帖时间 2010-02-25 21:13:2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于氏的家谱文献 -- 于氏宗谱五卷,(清)于准纂修,清康熙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浦阳官巖于氏家谱,(清)于德起等纂修,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西溪于氏宗谱十六卷,(清)于贤达等纂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笃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江都于氏十修家谱十六卷,首一卷,(清)于树滋纂辑,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浦阳西溪于氏宗谱十六卷,(清)于贤起等纂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贵州于氏家谱,(清)于德懋编,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铜板刊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浦阳西溪于氏宗谱十六卷,(清)于烈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河北东光于氏族谱,(民国)于汤言等修,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于氏家谱,(民国)于德懋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天津静海于氏族谱四卷,(民国)于春林重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江苏江都于氏十一修家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于树滋纂辑,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于氏家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于德甫、于树等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即墨于氏族谱二卷,(民国)于清中等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为叙堂排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山东荣成于氏支谱四卷,首一卷,(民国)于锡琨、于源璋重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铜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荣城县堐头镇海堐村。

山东壹于氏家谱,(民国)于宗洵纂,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烟台市图书馆。

浙江临安于潜程氏宗谱,(民国)程志鹏、顾丽川等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燕翼堂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北新洲于氏宗谱六卷,(民国)于万国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新洲桃源乡熊店村。

江苏丰县于氏家谱六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丰县师在乡于王庄。

于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山东黄县淳于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黄县诸由观镇淳于村。

四川资阳于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复印件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跟帖时间 2010-02-25 21:09:2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于氏的字辈排行 -- 山东乳山于氏一支字辈:“思尔尚可载嗣继维崇心天年开复性间之一同新作述宜长久斯文善培人国恩承永世祖德绍万春”。

山东乳山于氏一支字辈:“振洪忠孝友慈良西平运祭昌家训敦睦循明君主恩光”。

山东乳山于氏一支字辈:“浩增孝寿…”

山东文登于氏一支字辈:“文崇铭朝学新富承永祥熙铭泽恒昌嘉宁绍远光”。

山东文登于氏一支字辈:“乃家升振宗”。

山东文登、辽宁大连于氏字辈:“文崇铭朝学新富承永祥熙铭泽恒昌嘉宁绍远光”。

山东莱阳、辽宁新金于氏字辈:“兆庆己志…”

山东枣庄于氏一支字辈:“立成保秀光克”。

山东枣庄于氏一支字辈:“玉兰佳贵香”。

山东日照于氏一支字辈:“兴家乐业治国安邦培怀永昌”。

山东日照于氏一支字辈:“兴家月善相贤乃有”。

山东日照于氏一支字辈:“启世明康…”

山东即墨于氏一支字辈:“永忠万瑞彩章”。

山东即墨于氏一支字辈:“京正仕(始)钦周德穆景召”。

山东即墨于氏一支字辈:“正治永敬谨垂”。

山东潍坊于氏一支字辈:“是我先民唯德树敦钦子克世吉古永存”。

山东潍坊于氏一支字辈:“西令长潭宗之”。

山东潍坊于氏一支字辈:“庆本志继顺”。

山东潍坊于氏一支字辈:“廷文凤子筱”。

山东潍坊于氏一支字辈:“荣振国立仕(世)俊”。

山东潍坊于氏一支字辈:“希桂树会守”。

山东聊城于氏一支字辈:“井立祥旭其”。

山东聊城于氏一支字辈:“凤长西绍富”。

山东茌平于氏一支字辈:“化振魁兆吉风廷长”。

山东茌平于氏一支字辈:“永克明俊三山立海”。

山东海阳于氏一支字辈:“华源崇贤道继世绍清光境国成麟炳明廷佐泰昌”。

山东海阳于氏一支字辈:“同谷洛丰年治平万世川”。

山东荣成于氏一支字辈:“洪维天夕吉正大周汉清”。

山东荣成于氏一支字辈:“文朝成世守福书”。

山东荣成于氏一支字辈:“佑克仕春瑛东海本嘉升千秋伟万代世续永昭明”。

山东泰安于氏一支字辈:“甲九兴吉汝光庆衍召立敬长恒建修永茂凡梓化增相连现存明伦启春祚怀保安”。

山东泰安于氏一支字辈:“宪佑兆新…”

山东阳谷于氏一支字辈:“传广昭宪庆瑞连贵思祥丕承登龙脉良泽乐兴长忠新明道显淑法宏德方家修建廷立怀保胜朝昌令闻维纯厚公敬钦绍扬”。

山东阳谷于氏一支字辈:“广兆启长加目孔光”。

山东台儿庄于氏字辈:“忠诚传世广兴(淳)后保家长…永效庆贤良”。

山东嘉祥于氏字辈:“春德云继广凤宪庆善可喜”。

山东泗水于氏字辈:“志士尚景润常茂传万春”。

山东招远于氏字辈:“绍成宝友文学”。

山东长清于氏字辈:“荣福兴业广令文庆园昌”。

山东济南于氏字辈:“华树洪庆宪文德继世昌”。

山东龙口于氏字辈:“国世兴永庆洪祥忠厚善良培机可绍祖德有光”。

山东肥城于氏字辈:“端树仁晶旺”。

山东淄川于氏字辈:“云峰世绪慎守家某恪光祖德”。

山东胶南于氏字辈:“宗廷中全世云”。

山东莒南于氏字辈:“文德新京现兆”。

山东临清于氏字辈:“文洪学昌…”

山东乐陵于氏字辈:“泽澄含书秀泮浚向殿荣麟凤鸣岐瑞述先庆兆祥”。

山东沂南于氏字辈:“成奉兴龄殿(十六世)祥怀修善珂恒春福庆天贞德有法明振志学文厚永世传常年”。

山东临沭于氏字辈:“树恒长治…”

山东泰安于氏字辈:“莲清继承学兴利传宝广宏伟灿凤祥”。

山东济南于氏字辈:“昌传芳茂建曰礼科家邦”。

山东青州于氏字辈:“万学廷永振文山怀立德传世远恪守安家长”。

山东临沂于氏字辈:“迎明金兴嘉”。

山东桓台于氏字辈:“懋师孔孝修亦克”。

山东德州于氏字辈:“文景清新记路学慧连邓”。

山东新泰于氏字辈:“保学一德传兴春兆茂盛庆吉祥宏跃长永贵恩惠绪贤良”。

山东夏津于氏字辈:“廷士清风吉登殿震宝洪”。

山东曹县于氏字辈:“风连松海鸣”。

山东利津于氏字辈:“文景恩长春”。

山东黄岛于氏字辈:“世善殿瑞(文)义”。

山东梁山于氏字辈:“新更继世瑞”。

山东于会于氏字辈:“有君德(夫福)性”。

山东东阿于氏字辈:“挺凤建庆尚英”。

山东成武于氏字辈:“提东守钦清茂兆源”。

山东诸城于氏字辈:“清希殿彦海”。

山东东平于氏字辈:“文树继吉庆红潮”。

山东淄博于氏字辈:“在休望永本立道生先章记述得业昭明”。

山东牟平于氏字辈:“文连振培春忠德”。

山东栖霞于氏字辈:“宗祖世德吉人天相一心富有佐西永昌”。

山东威海于氏字辈:“学允锡文本立道生文章华国一心敬德天喜龙光”。

山东宁海于氏字辈:“汉升恒世芳瑛志适滨龙田”。

山东胶州于氏字辈:“世崇先宗志心法克永敦洪廷丕□启建正学乃纯”。

山东郯城于氏字辈:“建志(学)清(大新)浩”。

山东海阳于氏字辈:“学年勤(云)希恒(文)正海”。

山东郓城于氏字辈:“广天道恒新”。

山东龙口于氏字辈:“清朝守文呈国世兰开有风登瀛洲吉世成林启昌运同兴家业建鸿尤”。

山东蓬莱于氏字辈:“守龙文章大财源茂富绅”。

山东文登于氏字辈:“可德以仁为本”。

山东龙口于氏字辈:“国世兴永庆洪祥忠厚善良培机可绍祖德有光”。

山东于氏一支字辈:“明存(海)成继德光耀书步锦”。

山东于氏一支字辈:“文明观美齐圣同长尊本敬宗”。

辽宁大连于氏一支字辈:“纪善守敬…”

辽宁大连于氏一支字辈:“正志钦周(洲)德”。

辽宁大连于氏一支字辈:“道厚原远流长水”。

辽宁大连于氏一支字辈:“自久际有惠俊清开泰甲永远安家邦”。

辽宁大连于氏一支字辈:“官清民安…”

辽宁大连于氏一支字辈:“兆长清孝…”

辽宁大连于氏一支字辈:“万世永昌新春立业”。

辽宁大连于氏一支字辈:“忠正致荣敬锦正治永敬谨垂”。

辽宁大连于氏一支字辈:“百世其昌凤成文章”。

辽宁沈阳于氏字辈:“广江明元国”。

辽宁鞍山于氏字辈:“国学文太□□茂朝万久□□恩忠致世泽长功成家业昌承启多俊秀建树庆吉祥”。

辽宁铁岭于氏字辈:“国龙永宗图保敦崇钟…景希廷林广国福继得祥禀恩镇殿左守学庆中昌”。

辽宁北票于氏字辈:“永在万兆广凤”。

辽宁庄河于氏字辈:“学永仁恩广廷训继世昌圣朝卿相贵英贤翠善堂”。

辽宁辽阳于氏字辈:“德祖仁智广竞永殿福奎”。

辽宁于氏一支字辈:“春宝海天长万水一江新”。

辽宁于氏一支字辈:“桂占松柏鲜龙泉德焘年”。

黑龙江肇东于氏字辈:“长继文明志永承德化恩”。

黑龙江杜尔伯特于氏字辈:“万善永为本家兴国乃昌景清庭树秀忠孝翰林芳□厚传家远立德子殿邦”。

黑龙江绥化于氏字辈:“永德万福昌世代保安康”。

黑龙江巴彦于氏字辈:“青宪庆瑞连贵石向”。

黑龙江于氏一支字辈:“沛兴圣贤广尧舜”。

黑龙江于氏一支字辈:“连盛泉文国恩光治世昌勋鸿开润启德厚显名良”。

黑龙江于氏一支字辈:“增振云长…”

江苏丰县于氏一支字辈:“运成齐为百世吉孝友传忠义天恩嘉庆堂”。

江苏丰县于氏一支字辈:“运成齐为百世吉孝友洪范典则立”。

江苏江都于氏字辈:“谦恭孝友仲福正常”。

江苏金坛于氏字辈:“勋华崇国望清德治家声”。

江苏灌南于氏字辈:“廷灌元国永祥常盛”。

江苏新沂于氏字辈:“开庆维立科”。

江苏徐州于氏字辈:“德登广同忠厚葆家长”。

江苏连云港于氏字辈:“运心善文志朝”。

江苏南京于氏一支字辈:“长春维寿天锡家祥祖承世德福庆增光”。

江苏南京于氏一支字辈:“世荣成文瑞”。

江苏于氏一支字辈:“希贵兰海江河”。

吉林双阳、山东龙口于氏字辈:“清朝守文呈国世在云有风登瀛洲吉士成林启昌运同兴家业建鸿尤”。

吉林长春于氏字辈:“佰志胜鸿生”。

吉林榆树于氏字辈:“是福寿康忠孝贤良”。

吉林农安于氏字辈:“永世传家宝”。

吉林蛟河于氏字辈:“喜会振海…”

吉林于氏一支字辈:“得万希成文久振云天景延忠洪魁维国世芳”。

吉林于氏一支字辈:“学常国瑞延会芳振道德”。



河北东光于氏字辈:“长宝文永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寿昌”。

河北衡水于氏字辈:“酶(玖)金桂海…”

河北围场于氏字辈:“兆仕清得守文邵敏万洪智”。

河北吴兴于氏字辈:“德国荫金士俊”。

河北沧州于氏字辈:“良振金桐树建”。

河南西平郾城于氏字辈:“守耀重望嘉祖儒天光明正大冠敏慎惠恩庆昌荣民国期续:圣德启景运庭训承孝行宗泽培世久文武永太洪”。

河南六营于氏字辈:“吾福昌广全新连芳从善兆吉因以恒扬俊秀林立祖德延长敬守成效庆贺明良前贤仰瀛海盛誉赞西平兢业立冰志克丕振家声”。

河南民权于氏字辈:“可士文纯天迁奉化共传广兆世克永学法志绍乾江河水中安兴邦宏猷展孔孟曾仁义勤政礼孝廉”。

河南新乡于氏字辈:“风俊成金…”

河南周口于氏字辈:“田凤朝俊云海”。

河南封丘于氏一支字辈:“风运进(海)金光普照万世长青文”。

河南封丘于氏一支字辈:“凤俊运海进金合光永文顺继”。

河南于氏一支字辈:“文世德建震”。

四川达州于氏字辈:“文正家声宗泽延开基建学兴朝联韩映照翌衍庭后炳秀代昌存章先金安广振其永志仲立平伟宁明全光月邦耀纯方义军云祥昭根本远”。

四川宣汉于氏一支字辈:“良登思双丕正家声钟泽延开基建学兴朝连韩英肇吉仁廷俊秉秀代章承昌先金安广振其永志仲立平伟宁明全光月邦耀纯方义军云祥昭根本远”。

四川宣汉于氏一支字辈:“天大怀思学其明德光宗显扬荣昌齐家治国世代流芳森林丕焕克绍书香”。

四川宣汉于氏一支字辈:“先世兴文德安邦成朝廷开多士绍自定光明正忠三元美永远合昌荣”。

安徽芜湖、徽州于氏字辈:“国一帮之首人民富贵长克乘先代志云锡而家强”。

安徽五河于氏字辈:“永景荣家朝献广士少仙(先)业庆亚圣吉祥”。

安徽皖北于氏字辈:“明心云中和德高传纪广”。

安徽泗县于氏字辈:“德绍万辛庆和礼格”。

安徽五河于氏字辈:“永景荣家朝闲广士少仙业吉庆祥”。

湖南祁阳于氏字辈:“开(凯)建品立旭”。

湖南慈利于氏字辈:“培(芝)源敦孝悌继武焕文章理学传家远名臣佐国昌捧纶依日月拜冕肃冠裳”。

湖南常德于氏字辈:“自必承乾坤”。

湖南于谦后裔字辈:“学立恢前绪”。

北京密云于氏字辈:“明长克溪汉思晋宝海”。

北京房山满族于氏字辈:“大清随龙来得派是鲁原”。

北京于氏一支字辈:“荣华海国天鸿云连义尚百世介友川”。

北京于氏一支字辈:“润长福正本庆”。

江西都昌于氏字辈:“振守乾坤致泰运亨通显承兴龙英华月”。

江西于氏一支字辈:“德宗大贤学业超先文明开启道义时增世柄锺正伟厚光朝”。

浙江浦江于氏字辈:

行派:“六五三七始相传念百千万仲云仁礼启后高尚权英盛宗奇杰雄俊在位立勋芳名允振后先继美业”;

字派:“应廷一其官义道德以豊宗祖功可思曾元奕世同”。

浙江浦江于氏字辈:“以起承先荣贤能继祖德”。

湖北于氏一支字辈:“治国安邦成周玉方”。

湖北于氏一支字辈:“孝成家大忠乾坤”。

内蒙古赤峰于氏字辈:“红显永文久”。

内蒙古于氏一支字辈:“殿学海振志占”。

天津静海于氏字辈:“宗源树广茂基业永隆昌”。

山西灵丘于氏字辈:“殿续(学)海振志占”。

甘肃酒泉于氏字辈:“义应龙泽民体歧谐德同龄嘉华永在耀光万世兴立国信为本百年多英才诚正谦清廉大志皓月明”。

贵州于氏一支字辈:“衡进万承忠文武起化龙”。

新疆于氏一支字辈:“锡澜仁有…”

于氏一支字辈:“克恒永(世)文(万)吉(延)京本宗正直”。

于氏一支字辈:“尊世业永香”。

于氏一支字辈:“清文宗永树”。

于氏一支字辈:“文星代金光魏惠齐明亮”。

于氏一支字辈:“长思连忠孝振东永万安传家恩广大继世德宏宽”。

于氏一支字辈:“富贵吉祥瑞世安攀泽(来)…万长宝文永”。

于氏一支字辈:“东海本嘉升”。

于氏一支字辈:“国家之兴旺人夫皆有责为年会绍庆乐凤砚向龙”。

于氏一支字辈:“将自守□得法□永□有元天方兴衍先德继承兆宗昌”。

于氏一支字辈:“柳绍川元甫

于氏一支字辈:“乐传荣宪佑兆培庆安长”。

于氏一支字辈:“基业永远昌”。

于氏一支字辈:“呈瑞宗龚百世昌”。

于氏一支字辈:“大朝登彦世基业永远昌诚进思先泽家道启周邦”。

于氏一支字辈:“长万善召文振武丹桂飘香”。

于氏一支字辈:“洪全(学)湘(京)天(模从)英(绍)国”。

于氏一支字辈:“秉希永广玉云凤国”。

于氏一支字辈:“守希广同占连国”。

于氏一支字辈:“天德永长海振”。

于氏一支字辈:“峰东显(心)世(志)传”。

于氏一支字辈:“明文孔顺天德振业登先”。

于氏一支字辈:“丰维连文德”。

于氏一支字辈:“文宗清(孝庆)”。

于氏一支字辈:“家业永成增”。

于氏一支字辈:“惠洪咯□志海”。

于氏一支字辈:“星玉际法祥迷”。

于氏一支字辈:“维世家克勤宝大国治远守信经方荣安常汝善显”。

于氏一支字辈:“芳正玺德业守成乐道新本立传家远光华世泽长”。

于氏一支字辈:“金延修桂新”。

于氏一支字辈:“为百世吉孝礼忠义”。

于氏一支字辈:“国金西秀天守”。

于氏一支字辈:“奎相志庆学宝亭如”。

于氏一支字辈:“元宝恩明德富贵永世长”。

于氏一支字辈:“应启绍宗德子孙大有光天开维永远万世乃昌”。

于氏一支字辈:“仕兆志…”

于氏一支字辈:“兆占东金…”

于氏一支字辈:“开占庆维…”

于氏一支字辈:“文同庆广…”

于氏一支字辈:“仁和万里…”

于氏一支字辈:“普泉成龙…”

于氏一支字辈:“九家守训…”

于氏一支字辈:“晓正元仓…”

资料有待补充。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2-25 21:11 编辑 ]

跟帖时间 2010-02-25 21:06:0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于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唐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宋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宋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县属卫州。宋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金国皇统八年(戊子,公元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卯,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清朝顺治元年(甲申,)浚县属大名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12月1日,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浚县划归新乡专区。1961年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浚县归安阳专署。1970年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浚县属安阳市。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浚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浚县辖10乡1镇,即城关乡、善堂乡、王庄乡、屯子乡、白寺乡、钜桥乡、大赉店乡、卫贤乡、小河乡、新镇乡和城关镇。1992年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善堂乡、大赉店乡,设立善堂镇、大赉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1995年6月12日,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新镇乡、小河乡,设立新镇镇、小河镇。1997年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将浚县大赉店镇划入鹤壁市郊区。1997年12月29日,屯子乡撤乡建镇。1998年10月8日,钜桥乡撤乡建镇。2000年末,浚县辖六镇四乡,即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钜桥镇、新镇镇、小河镇和城关乡、王庄乡、白寺乡、卫贤乡。



2.堂号:

河内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黎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亦称郯郡堂、海州堂。

忠肃堂:明朝忠臣于谦,任兵部尚书。瓦剌犯大同,明英宗被俘。徐珵力主迁都,于谦为了振兴国家,坚决反对。为了避免瓦剌以明英宗要挟中原,于谦就拥明景帝即位,打败了瓦剌。不料明英宗回来后,听信谗言杀了于谦。多年后方得到平反昭雪,谥号“忠肃”。

救民堂:明朝时候于仲宽,为永新知县。那时南乡龙仁和为乱,带兵的将军要把南乡人杀光,好报他的战功。仲宽坚决反对。南乡人很感激他,生了男孩多用仲宽的姓当儿子的名,永远记念。

为叙堂:资料有待补充。

福谦堂:资料有待补充。

佑启堂:资料有待补充。

笃彝堂:资料有待补充。

燕翼堂:资料有待补充。

光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5 21:02:4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于氏的迁徙分布 -- 于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那种认为于氏是“源流纯净,只有一个”的观念是错误的。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于氏名列第三十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七百三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6%左右。

在于邘国灭亡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于氏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播迁基本是以河南境内为主,如方城、午汤、许昌、伏牛山等地。

秦、汉时期,于氏族人开始以河南沁阳县北部一带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播迁,北迁山西、河北、东迁安徽、山东,西迁陕西、甘肃,此期于氏族人主要是以中国北方的中原地区为繁衍播迁的中心,并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东海、河内,由此,东迁入山东的于氏族人也开始兴旺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军阀纷争割据,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于氏族人跟随着逃难大军,大举南迁于东南广大地区,五胡乱华,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而战争又使中原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战乱,处于河南南部的于氏族人则就近南下湖北,后辗转于四川、湖南。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战乱减少,也由于根深蒂固的恋家思想,于氏族人的迁徙活动基本上有等于无,却繁衍昌盛起来,于氏族人相继在北方形成了几处大的望族。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并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当时即有于氏族人随往黑龙江地区。南宋后期,于氏族人开始由浙入闽,再由闽入粤。

元朝末期,农民起义军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江南人口锐减,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优越位置,所受影响不大。在朱明王朝建立后,迁山西人于人口萧条处,则山西于氏也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其分别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此前有河南于氏族人迁顺天府(今北京)。

清朝时期,河南、河北、尤以山东的于氏族人为多,并且多有闯关东谋生并定居者。至此,于氏族人已遍布天下。

如今,于氏族人的分布以山东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于氏人口的25%左右;其次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等省亦多于氏族人,这六省于氏约占全国于氏人口的65%以上。

跟帖时间 2010-02-25 21:00:2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于氏的各支始祖 -- 于 谦:浙江钱塘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间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期间,平反冤案,赈济灾荒,颇得民心。明英宗执政时期,宦官王振专权,朝廷腐败。蒙古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来犯,明军出兵阻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举国上下为之震动。一些朝臣主张南逃避敌,于谦力排众义,誓死保卫京师,并拥成王为帝(景帝)。后瓦剌军破紫荆关直逼京师,他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大败瓦剌军。后官加少保,总督军务。明英宗被释放后,于明景泰八年发动了“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捕下狱,以“意欲谋逆”罪被叛处死刑,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明宪宗成化年间,于谦被复官并赐祭,葬于西湖三台麓。

于慎行: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隆庆进士。明万历初历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因劾张居正夺情,引疾归。后起官,历侍讲学士、礼部左右侍郎,累迁至礼部尚书。明万历三十三年起掌詹事府,后二年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寻病卒。在史馆以读书为事,明习典制,贯通百家,与冯琦并为文学名臣。其诗文弘丽,一时推为大手笔。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文集》

于公东:海炎人(今山东炎城),以善于决狱而成名,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一案,更是千古美谈。

于 聚:元末避乱自陇西迁今河南通许县东入里之六营冈。生子五,遂别为五房。是为咸平六营冈于氏始祖。

于 平:五代时自浙东迁至浦阳左溪。是为浦阳西溪于氏始祖。

于 明:明季由浦阳西溪徙居公桥,称为后于,而以西溪为前于,官严于氏为后于之后。是为浦阳官严于氏始祖。

于思卿:元季自浦阳徙居兰溪栅川。是为浙江栅川于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5 20:57:2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