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08 20:34:50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18988 跟帖次数 13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王朝晋国君主武公次子姬杼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杨氏上朔其世系源流为:

第一世,黄帝:世嗣少典氏。少典氏为诸侯(有熊国君)。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二十四个月后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为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纳四妃,生二十五子。元妃西陵氏之女,曰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二妃方累氏,又名白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生妃及夷彭;四妃曰嫫母,貌恶而德充,生苍林、万阳。其众妾之子十六人而已;已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八月既望,帝在位百年崩,葬桥山,年一百十岁,传子玄嚣。

第二世,玄嚣:名挚,黄帝次子。母嫘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清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清江水,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因号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都曲阜。在位八十四年崩,寿一百岁,葬于云阳,故后世又曰云阳氏。生子曰娇极。传位于兄昌意之子高阳,是为颛顼。

第三世,娇极:玄嚣子,未继位。生子麦嗣位,是为帝喾。

第四世,帝喾:娇极子,名夋。生而祥灵,十五岁佐颛顼帝受封于辛。三十岁以水德代高阳氏为天子。以其肇于帝,故号高辛氏,都于亳。帝四妃:元妃有邵氏女,曰姜嫄,与帝礼祀上帝而生稷;陈锋氏女曰庆都,有赤龙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有娥氏女曰简狄,祈于高襟,有飞燕之祥而生契;娥訾氏女曰常仪,生子挚。帝喾在位七十年崩,年一百零五岁,葬于顿丘。子挚嗣立。

第五世,后稷:名弃,母有邵氏女,曰姜嫄,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而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而不践;徙置平林,适会山林多人迁之;又弃之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因初欲弃之未果,因名为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则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于邵,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卒,子檠玺立。

第六世,檠玺:后稷子,袭父职,务稼穑。

第七世,叔望:檠玺子,袭父职,务稼穑。

第八世,不窟:叔望子,当夏太康政衰失国,不窟不务稼穑,遂失其官,逃窜西北戎狄间。生子曰鞠。

第九世,鞠:不窟子。生子曰公刘。

第十世,公刘:鞠子,虽在戎狄间,复修后稷之业。咸清甲子,自土沮漆渡渭,迁国于豳,百姓怀之,多从而保焉。周道之兴,实自此始。公刘卒,子庆节立。

第十一世,庆节:公刘子,国于豳。庆节卒,子皇朴立。

第十二世,皇朴:庆节子,嗣位豳国。

第十三世,弗差:皇朴子,嗣位豳国。

第十四世,毁喻:弗差子,嗣位豳国。

第十五世,公非:毁喻子,嗣位豳国。

第十六世,辟方:公非子,嗣位豳国。

第十七世,高圉:辟方子,嗣位豳国。

第十八世,侯侔:高圉子,嗣位豳国。

第十九世,亚圉:侯侔子,嗣位豳国。

第二十世,云都:亚圉子,嗣位豳国。

第二十一世,太公:云都子,嗣位豳国。

第二十二世,组绀:太公子,嗣位豳国。

第二十三世,诸益:组绀子,嗣位豳国。

第二十四世,公叔祖:诸盩子,嗣位豳国。

第二十五世,古公亶父:公叔祖子。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因熏鬻、戎狄攻扰,遂去豳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山之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幼,尽归古公于歧下。及其傍国,闻古公贤,亦多归之。古公有长子曰泰伯,次日虞仲;其妃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太任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次子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二人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王季。

第二十六世,季历:古公三子,修古公遗道,笃于仁义,诸侯顺之。王季卒,葬鄂县之南山,寿九十八岁。子昌立,是为西伯文王。

第二十七世,文王昌:季历子,母曰太任。太任之性,诚一端庄,维德之行。及其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而生文王。王生而圣瑞。及长,受殷纣命,为诸侯领袖,得专征伐,称西伯。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王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以此士多归之,诸侯响之,天下三分有其二。以服事,即位五十年,被囚羡里,后六年自歧下,迁都于丰邑,七年而崩,寿九十七岁,谥为周文王,葬雍州万年县西南十四公里毕原上(今陕西咸阳周文王陵)。太子发立,是为周武王。

第二十八世,周武王发:周文王太子。商纣五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西伯(周文王)崩,太子发继位,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爽、毕公高之徒皆左右。周武王率修文王绪业。时纣王无道,周武王以姜尚为师,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周武王十一年农历12月戊午,师毕渡孟津,诸侯咸会,陈师牧野。商纣王闻周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周武王。周武王使帅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太公卒,驰于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心。周武王亟人,纣师皆倒兵,不战以归,周武王驰之,纣兵皆岸畔。纣走,登鹿台自焚而死。于是诸侯尊周武王为天子。周武王十九年农历10月,周武王有疾,后崩,寿九十三岁,葬雍州万年县西南十四公里毕原上。太子姬诵立,是为周成王。

⑴.源于西周唐叔虞次子杨杼:

周王朝灭掉子姓唐国后(殷商诸侯国,今山西翼城),周成王把唐地封给弟弟唐叔(姬虞,字子平),并赏赐给他“怀姓九宗,职官五正”。

唐叔虞的儿子姬燮继位后,改唐国为晋国,唐叔虞就成周王朝晋国的开国始祖。唐叔虞的第十一世孙晋武公当时封次子于杨邑(今山西洪洞),称杨侯,是为杨氏族人的受姓始祖。

其世系为:

第一世,姬杼:周武王姬发之孙,唐叔虞之次子,晋侯燮父之弟。在《海南杨氏宗谱》中,称其又名平杼,并尊其为杨氏开派之始祖。姬杼生于周成王姬诵二十年丙辰(公元前1085年)农历7月11日,在周康王姬钊六年戊辰(公元前1074年)封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姬杼逝世于周穆王姬满二十三年(公元前999年)农历4月8日,终年八十五岁,谥号“忠廉”,葬于弘农西门外金龟形,乾山巽向。配姒氏,生于周成王二十五年(公元前1080年)农历2月2日,卒年待考,诰封贞静夫人。葬同夫山。生有二子:杨伯沃、杨仲沃。杨仲沃官拜中卿大夫,配政氏,生子杨唐。

第二世,杨伯沃:生于周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1045年)农历3月3日子时袭杨侯。逝世于周孝王姬辟方元年(公元前953年)农历5月14日,终年九十二岁,谥号“勤简”。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配胥氏,生于周康王二十六年(公元前1042年)农历6月6日,终年八十九岁,诰封“专肃夫人”。葬同夫山,生子杨庚。

第三世,杨庚:生于周穆王元年(公元前1022年)农历4月20日丑时,逝世于周懿王姬囏十一年(公元前954年)农历10月16日,终年六十八岁,谥号“闵惠”。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寅山申向。配贲氏,生于周穆王元年(公元前1022年)农历6月11日,逝世于公元前953年农历4月8日,终年七十六岁。葬同夫山。生子三:杨文、杨宜、杨亭。直,为邑宰,配郗(胥)氏,生子五:杨元始、杨元发、杨重邑、杨应春(青)、杨常五。杨亭官中都宰,配胥氏,生子三:杨统伯(阮伯)、杨耀高(叔蒿)、杨谓明。

第四世,杨文: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公元前999年)农历1月8日,袭杨侯,逝世于周夷王姬燮二十年(公元前913年)农历1月16日,终年八十六岁,谥号“清勤”。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同父处。配山氏,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公元前999年)农历3月10日,逝世于周孝王二十三年(公元前930年)农历2月2日,终年六十九岁,谥号“端庄夫人”。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生子杨昭成。

第五世,杨昭成:生于周恭王姬黳扈元年(公元前974年)农历7月10日,袭杨侯,逝世于周夷王二十一年(公元前901年)农历6月10日,终年七十三岁,谥号“密察”。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同母处。配宣氏,生于周恭王七年(公元前967年)农历5月11日,逝世于周夷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82年)农历4月25日,终年八十五岁,谥号“敬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四:杨辛、杨康、杨京、杨襄。杨辛配向氏,生子六:杨冉、杨沈(游)、杨杭(慨)、杨载(栽)、杨骞、杨颜;杨京配万氏,生子二:杨羡明、杨羡光;杨襄官太傅,配华氏,诰封紫阁夫人,生子四:杨丰、杨礼、杨鳌、杨鲁。

第六世,杨康:生于周懿王十一年(公元前946年)农历9月14日,官周王朝卿士大臣。逝世于周夷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82年)农历12月20日,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威烈”。葬古塘坳牛形,庚山甲向。配柳氏,生于周懿王五年(公元前952年)农历6月10日,逝世于周夷王三十六年(公元前889年)农历1月20日,终年七十三岁,封慈德夫人。葬同夫山。嗣祀子杨绍甲。

⑵.源于西周宣王少子尚父:

西周的王位由周武王数传至周宣王姬静时,已是西周末年,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周宣王有位小儿子,名姬尚父,因在周宣王时未能获得封爵,直到周幽王姬宫湦时才被封于杨邑,为侯爵,所以在史籍中也称他为杨侯,后建立了杨国。姬尚父的杨国后为晋国兼并,原杨国侯一族的后裔子孙以先祖故封邑为姓氏,称杨氏。

⑶.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太傅杨肸:

伯侨生文,文生突,食邑于羊舌,为羊舌大夫,这就成为后世的羊舌氏。

羊舌突当时辖有铜鞮、杨氏、平阳三邑。羊舌突生羊舌职,羊舌职生羊舌赤、羊舌肸、羊舌鲋、羊舌虎、羊舌季夙。其中的第二子羊舌肸,字叔向,又称叔肸,是晋平公姬彪执政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官居太傅之职,因辅佐晋平公有功,被分封于杨邑(今山西洪洞),其子羊舌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称杨氏。

公元前514年,晋国灭了强宗祁氏、羊舌氏,羊舌伯石有个儿子逃到今华山仙谷,遂居于华阴(今陕西华阴),开始称为杨氏。其后裔子孙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是为山西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⑷.源于西周末期周宣王少子姬尚父:

据史籍《广韵》、《通志》中的记载,周宣王少子姬尚父被封于杨邑(今河南鹤壁),号称杨侯,后并于晋国,因以为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朝鲜族,属于夷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北齐大臣叫箕元,子姓,传说是古箕氏朝鲜的后裔。他陪同北齐公主下嫁高句丽国,被高句丽王封为上堂伯,赐予清州(今韩国忠庆北道清州)为邑。之后,他改姓为杨氏,为朝鲜半岛杨氏的开派鼻祖,其后裔子孙皆称杨氏,以清州为本贯。

朝鲜半岛由第二十三代高丽朝鲜的安孝大王(高宗)王皞执政(公元1213~1259年在位),当时宋朝宁宗赵扩派遣大臣杨浦出使朝鲜,被高丽高宗挽留,封为唐乐君,赐居中华(今韩国仁川),其后裔子孙皆称杨氏,以中华为本贯。

明、清时期,这两支杨氏族人迁居辽东地区,成为今朝鲜族杨氏家族的先民之一。



第三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因为建树功勋而被统治者赐予大姓,以使其门庭生辉,光宗耀祖,是赐姓中最基本的类型。

隋朝名将杨义臣,本姓尉迟氏,尉迟氏属西部鲜卑,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杨义臣之父尉迟崇,在北周时为定州总管,隋朝初期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当时杨义臣年幼,养于宫中,数年后奉诏宿卫宫掖。

由于常在隋文帝杨坚左右,不免引起隋文帝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不仅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杨义臣在皇族的辈份,这在受赐姓者中,可谓极受恩遇。

据文献《回回历史和伊斯兰文化》记载:在回族杨氏中,也有个别是源于帝王赐姓改氏者,如在明英宗朱祁镇执政初期(公元1436年),将入附的西域回回老哈之“子哈铭,改氏杨铭”。



第四个渊源: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姓氏变化中另一种最普遍的现象,是他姓之人因为养父或主人姓杨而转从其姓。

西晋时期,活跃在武都仇池(今甘肃成县)一带的氐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有个外甥令狐茂搜,令狐茂搜为杨飞龙的养子,遂从其养主转姓杨氏,称杨茂搜。后来杨茂搜继飞龙为氐族首领,曾被晋愍帝赐封为骠骑将军。

从其养主现象最频繁的时期为唐末五代。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方镇势力不断膨胀,一些方镇逐渐成为与中央相抗衡的独立王国。或出于政治野心,或为了自保其土,藩帅们纷纷招兵买马,一些凶悍勇猛之徒,皆成为藩帅的义儿假子,转从养主之姓。而宫内宦官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也纷纷养他人为己子。当时从其养主转姓的风气一时大盛。

唐朝时期著名的杨思朂,本姓苏,因为杨家养子,遂从养父姓杨。杨思朂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人。

著名唐朝将领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在唐僖宗李俨执政时期,杨复光因领军镇压王仙芝起义有功,被封为弘农郡公,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灵宝)正是该支杨氏最显赫的郡望。

著名唐朝将领杨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在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为杨守亮,后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

著名唐朝将重臣杨复恭,本姓林,因系宦官杨玄翼的养子,遂改姓杨。杨复恭在唐僖宗执政时期出任左神策军中尉,后来定策立唐昭宗,权倾一时。



第五个渊源:源于变姓,属于因故转姓为氏。

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氏,本为倪氏所改,望出千乘郡,派接浦江倪氏盈公大宗。

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

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氏之恩,即以母姓杨氏应试,登宋元祐三年戊辰科(公元1088年)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诏赠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右仆射,韶阳县开国公,谥文贞。其后裔子孙即为诸暨倪杨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回复祖姓为氏。

有的杨氏成员因为特殊的原因,改了姓,后来又改回杨氏。

北宋名将杨继业本名杨崇贵,后避北汉世祖刘崇名讳,改名重贵。杨重贵少年时投身刘崇,刘崇赐其姓刘,改名继业。刘崇之子刘承钧有养子刘继恩、刘继元、刘继忠,杨重贵赐姓名为刘继业,可能是因为刘崇长子刘贇早死无后,遂以杨重贵为刘继业而为其后嗣。

宋朝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匡义统兵攻北汉政权,围太原,北汉君主刘继元降北宋,而刘继业犹据城苦战。宋太宗喜其忠勇,喻刘继元招降刘继业,于是刘继业归北宋,“复姓杨氏,只名业。”史称“杨业归宋复姓。”

古代,有一户杨姓家人到贵州台江巫脚乡翁慕沟居住,由于那里是苗族欧姓聚居区,这位杨氏苗民不久也改姓欧,以便同欧姓村民亲密相处。后来,他的兄弟又恢复杨氏。解放后,他的儿子也复姓杨。



第七个渊源:源于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杨氏一直是白族中的主要姓氏,人口最多,唐朝时期,杨氏曾成为白族中的第一大姓。

杨干贞,云南宾州人,先世为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权贵,大长和国时为剑川节度使,后为大天兴国权臣。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杨干贞发动所部灭大天兴国君,自立为主,改国号为“大义宁国”。杨干贞因为暴虐操政而被国人所杀,在位八年。

元朝以后,杨氏仍为白族大姓。如杨鼐,白族,云南太和县人(今云南大理),在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中举,出任黄州府通判(今湖北黄冈),任满后居家四十余年,闭门读书,乡人都尊称他为长者。

今云南省喜洲地区是白族杨氏的聚居地。



第八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表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表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iaot Hala。

蒙古族、满族表特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杨氏为回族主要姓氏之一,其来源也相当广泛,但主要出自明朝时期。在史籍《回族人物志·明朝》中记载:元朝的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之孙伯颜察儿,其后裔“居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之羊市,故改羊氏。”元朝被推翻后,为躲避战乱和免遭迫害,其后裔遂迁居山东益都,并改为杨氏。

在史籍《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中记载:改“羊”为杨氏的还有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入附,授官德州卫百户的西域回回虎林比失。虎林比失有子羊羔儿,后裔均为杨氏,“遂成德州回回望族。”据河北、天津、北京、山东等地的回族家谱和口碑传说,他们均是随“燕王扫北”而来的南京钦天监杨家。

明朝安徽歙县人杨光先,曾在清康熙四~七年(公元1665~1668年)任钦天监监正,其六世先祖杨凝为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后任南京刑部尚书,今安徽仍有其后裔。

又据《蒲氏族谱》记载:“蒲本初号诚斋,东石开基公一世祖。崇漠公次子,借母氏姓杨”,今泉州有其后裔。

据辽宁两部《杨氏家谱》记载:一支约在清康熙年间由山东武定府阳信县西营迁入沈阳西关,另一支是由明永乐初年从南京应天府迁至河北后,于第九世开始迁到奉天省沈阳的。在沈阳回族当中,杨氏为大姓,分支也不少,相传有“六杨”。在江苏镇江,据修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的《杨氏族谱小引》中记载:其先祖“洒公与弟西公“于唐初由西域进关,初居“陕西弘农郡”(今河南灵宝),繁衍十二世后,于宋初迁徙并定居镇江,故自称“弘农郡德润堂杨氏”。现镇江依然有“小杨家巷”的地名。

杨氏至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已传至二十五世,由于“族广人繁”,分为“国、泰、民、安”四支,至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已传三十余世,始“立谱排字传世”。据推算,今约已传第四十六世孙。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朝通典·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等记载:

⑴.满族毕力扬氏,亦称别兰氏、必喇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必兰部,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世居和悠(今乌苏里江入黑龙江口一带)、长白山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口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达斡尔族必喇氏多改汉姓为杨氏、何氏。

⑵.满族富勒哈氏,亦称富尔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等,满语为Fulha Hala,汉义“杨树”,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后有赫哲族引为姓氏者。清朝晚期以后,满族、赫哲族富勒哈氏多冠汉姓为杨氏、付氏、傅氏、富氏等。

⑶.满族郭啰啰氏,亦称郭尔罗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等,满语为Gorolo Hala,以地为氏,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西南部)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族、锡伯族郭啰啰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郭氏、高氏、国氏等。

⑷.满族尼玛察氏,亦称倪马查氏、专图尼马察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乃马真氏族,以姓为氏,满语为Nimaca 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滹野(今乌苏里江支流俄罗斯境内达鸟河流域)、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喜禄河(今辽河)、珲春(今吉林珲春)、黑龙江沿岸等地。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榆氏、张氏、佳氏、尼氏、倪氏、鱼氏、和氏、障氏等。

⑸.满族颜济氏,亦称燕济氏、严穆吉氏,满语为Yangi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后多冠汉姓为杨氏、颜氏等。

⑹.满族杨吉哩氏,亦称颜济哩氏、焉哲勒氏,满语为Yangiri Hala,世居沈阳、伯都讷(今吉林松源)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族、锡伯族颜济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阎氏、韩氏、沈氏等。

⑺.满族杨吉氏,亦称扬吉尔氏,满语为Yanggi Hala,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蒙古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族、蒙古族、锡伯族扬吉氏,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⑻.满族杨佳氏,亦称扬佳氏,满语为Y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黑龙江女真,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杨三毕拉赫哲合(今黑龙江三江口、抚远一带)、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族、锡伯族扬佳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⑼.满族扬那氏,满语为Yangna Hala,世居杨察(今安徽郎溪),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⑽.满族扬额理氏,源出辽、金时期库莫奚族遥里部,满语为Yangeri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伯都讷(今吉林松源),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本书按:

有自称为满族人的杨氏一族,今主要分布于今吉林省吉林市。其祖先在明朝时期原居云南、贵州一带,后迁居至山东登州。

清朝康熙年间,该支杨氏北上迁居吉林地区,以耕种官田为业。因为该支杨氏族人能提前交纳五年的额粮,因此被准入汉军镶黄旗。

这支杨氏族人自始祖杨荣至今已传十六世,如今自以为是满族人。但实际上,其民族属性绝非满族,在清朝时期,他们被满清政府“朱圈”记录为“镶黄旗尼勘”,就是用红色在旗籍人上加圈注,仍旧确定为“汉奴”。

因此,千万不要以为“在旗”就是具有满族的“满籍”了,更不要拿着“尼勘”当大旗挥来舞去,自取其辱。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清朝时期达斡尔尼满吉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达斡尔族尼满吉氏,亦称尼尔吉氏,世居黑龙江流域,人口非常稀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imanggi Hala,汉义“雪”。

达斡尔族、满族尼满吉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纳西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杨昌,著名清朝时期纳西族散文家,云南丽江大研里人。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举人,任湖北天门等县知县,疏导江流和修筑大堤很有政绩。他的散文非常出众,著有《四下可斋》集。他还写有许多游记、杂记等,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深得士林叹服。他有大约三十篇文章被收入云南丛书《滇文丛录》《丽郡文征》等集中。

杨元之,著名清朝纳西族诗人,云南丽江大研里人。祖父杨本程,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中顺天乡试举人,任刑部主事。杨元之以善写汉、纳两读的诗出名。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杨再成,著名元朝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人,约在元皇庆元年(公元1313年)在城步建立儒林书院,他对传播汉族文化、教育苗民子弟起过重大作用。

杨再兴,著名北宋末期苗族将领,原为农民起义军战将,曾在战场上击毙宋朝名将岳飞的弟弟,后投降归附岳飞。他英勇善战,勇贯三军,后在抵御金兵的小商河战役中战死。

杨洪,六合人,著名明朝将领,父亲杨璟。杨洪初从明成祖朱棣北征,他机警敏捷,以勇著称。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杨洪出任都指挥同知,明正统九年,率部击败兀良哈部,升任左都督,宣府总兵官,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出任镇朔大将军。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侗族、土家族、高山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杨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杨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变姓,属于因故转姓为氏。

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亦屡有变姓的情形。革命者为了工作需要,转改姓名,以后原姓不再起用,所转之姓一直使用下去。

中共党员杨靖远,满族人,原姓赵,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出任冀鲁边区抗日武装部队副司令员。次年1月被伪保安司令孙仲文杀害。

中共党员杨林,朝鲜平安北道人,原姓金名勋,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出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参谋长,在率先锋营强渡黄河的战斗中负重伤,后不治牺牲。

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原姓马尚德。在他的履历中记载道:“马尚德,号润生,到东北后曾用名杨靖宇…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1923年考入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在学校读书时加入青年团,1927年6月入党。他于1927年春曾领导过著名的确山农民大暴动…领导过1928年的刘店暴动…到1929年他从河南省下关东的时候,已经有一子一女。1929年春天到东北后,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8月入狱,1931年11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儿子马从云1926年生,女儿马锦云1927年生。马从云在信阳铁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郑州铁路局材料厂任职,马锦云也在郑州铁路局托儿所工作。马从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决不要任何“特殊待遇”,他是一名中共党员,在1964年8月因公牺牲,年仅三十七岁,他的遗骨也被安葬在郑州市烈士陵园。1986年,马锦云也因病去世。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2-8 20:35 编辑 ]

杨氏的帝王国君 -- 杨 坚:(公元541~604年),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朝开国君主,隋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581~604年为期二十四年,终年六十四岁。

杨坚之所以能最后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和杨氏的世族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杨氏是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在西魏时期,杨坚的父亲杨忠便和独孤信一起投靠了权臣宇文泰,此后,杨忠因为屡建功勋,而且帮助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所以,官爵升至柱国,封随国公(“随”字后来在杨坚称帝后才改成了“隋”字)。

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杨坚出生。和许多帝王一样,传说他出生时也有祥云出现。但他在青少年时期并不聪明,靠着贵族家庭的关系,他在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里读过书,但由于成绩不好,被讽刺为不学无术,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嘲地说他“不晓书语”。

杨坚虽然读书不行,但因为有父亲的关系,他在十四岁时便开始做官,应了那句话“老子英雄儿好汉”。在北周建立时,因为父亲杨忠功劳卓著,杨坚则借光升为骠骑大将军。后来,又封为大兴郡公。到公元560年,北周武帝即位时,不满二十岁的杨坚做了随州刺史。六年后,当朝的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看出了杨坚的前程远大,就把刚十四岁的女儿许给了杨坚,这就是后来有名的独孤皇后。因为独孤家族比杨氏家族的势力要强大得多,加上独孤皇后的个性,杨坚算得上是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了,据说因为和皇后吵架,杨坚曾出走到深山中,几天后才回来。

杨坚的地位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有的想借机除掉杨坚,但杨氏家族以及独孤家族的势力也对他起了保护作用,加上杨坚的长女又是北周武帝太子的王妃,所以,虽有危险,但终究没有对杨坚构成致命威胁。

公元578年,北周武帝病逝,北周宣帝即位。杨坚的长女做了皇后,杨坚升任上柱国、大司马,掌握了朝政大权。加上年少的北周宣帝也比较昏庸荒淫,在群臣中没有威信,于是,杨坚便开始准备取而代之。

杨坚的行动多少让小皇帝有所察觉,但没有真凭实据,他也没法处罚杨坚,何况他还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更难下决心做事。杨坚为了避免皇帝的猜疑,就想到地方上去任职,也为将来有变时能利用实力争夺皇位。于是,他便把这种愿望告诉了自己的朋友、内史上大夫郑译。

到了公元580年,机会来了,北周皇帝决定出兵南伐。郑译便向皇帝推荐了杨坚,皇帝对郑译原来就很信任,于是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但是,还没有等出征,北周宣帝便一病不起,而且很重。在郑译的参与下,杨坚他们做了一个假诏书,以北周宣帝遗诏的名义宣布:杨坚总管朝政,辅佐刚八岁的北周静帝宇文衍。

北周宣帝逝世后,杨坚等人并没有立即公布消息,而是趁机用假诏书夺取了军政大权,以及京城部队的指挥权。等一切准备就绪后,这才发布了北周宣帝去世的消息,兵辅佐小皇帝北周静帝宇文衍即位。杨坚做了辅政大臣后,首先建立了新的领导班子,吸收了一些有才干的人,稳定政局。然后又向威胁他地位的宗室各王展开了攻势。

刚去世的北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赞在朝廷中和杨坚的地位不相上下,是杨坚秉政的一大障碍。杨坚便派人对他说,你不必再这样劳累地参与政事了,以后的皇帝位置肯定是你的,你只管回家等着就行了。宇文赞一来年轻,二来也没什么谋略,就相信了。没了身边的对手,杨坚又向其他的王下手了。已经成年而且在地方有些势力的是五个王,如果他们联合起兵,杨坚还很难对付。所以,在他们得知北周宣帝病逝的消息之前,杨坚便用假诏书将他们召回到长安,然后收缴了他们的兵权和印信。五个王见自己无法与杨坚抗衡,便秘密联系在外的另一个王起兵,但他不久便被杨坚打败。五王只好寻机下手。一次,他们设下鸿门宴,请杨坚去,幸亏随从的人有所察觉,拉他借口跑出来。然后,杨坚便以谋反罪杀掉了主谋的两个王,其他三个不久也被除掉。北周宗室势力被消除后,杨坚的皇帝之路平坦了许多。

解除了中央的威胁后,地方势力也开始反对他,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将领纷纷起兵。经过打与拉两手策略的较量,杨坚在半年后,终于平定了三地的军事力量,彻底控制了北周的政权,做皇帝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了。到了公元581年的农历1月,杨坚走了一个前人使用过的体面形式:皇帝禅让帝位。他让人替北周静帝写好退位禅让诏书,然后送到他的王府。杨坚假意推辞,最后才接受了大家的意思,穿上皇帝服装,登上心仪已久的宝座。这时的杨坚刚好四十岁。

因为杨坚继承的是父亲的爵位“随国公”,后来又进封为随王,因此把新王朝定名为“随”,但又觉得这个字有个和“走”同义的偏旁,于是,把这个不太吉利的偏旁去掉,成了“隋”。年号也按照惯例改了,定为“开皇”,但都城没有变动,仍上长安。杨坚虽然改了随字,但隋朝还是没有逃脱短命的命运,仅仅三十年便灭了。

说来也是巧合,当初杨坚夺取的是宇文氏的帝位,而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也是命丧宇文氏之手。

杨坚在称帝之后,先是把自己的儿子们封到各地去驻守,同时掌管当地及周围的军事。这是吸收了北周被自己灭掉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杨坚罢黜了一些没有才干的大臣,包括对自己夺取帝位有功的人,将一些有真才实干的人提拔上来,辅佐自己管理国家政务。

在政权基本稳定之后,杨坚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赋税、土地制度、法律、钱币、对外关系等方面,加上对江南的统一。所以隋文帝杨坚在中国历史上还算得上是一个有功绩的皇帝,他对政治体制包括法制的改革,对于唐朝的体制是个直接的影响,实际上,唐朝的体制基本上是隋朝时的翻版。

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但实际很乱。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掌握政权的的是五省,三师是荣誉称号没有实权。三公虽然也有僚属,也参与国家政务,但仅仅是顾问性的机构,没有实权,也不常设置。

执掌国家政务实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以上二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门下省和内史省都是辅助皇帝的决策机构,内史省是起草诏书的机构,门下省则负责封驳,即审查机构。最后执行诏书的机构是尚书省,同时负责日常的政务。尚书省设置尚书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作为助手。下面的具体办事机构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度支,后来改成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都官,后来改成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

除了五省六部,还有御史台、都水台,十一寺和十二府。这些后来基本上成为日本大化改新时参考的内容,如日本的八省制即是把五省和其他的机构融合而成的。到现在为止,日本的行政机构的名称还保留了隋唐时期的名字:中央的省相当于中国中央的部,但他的地方机构是县,县长官知事是标准的中国古代名称,级别相当于中国的省长。其他如北海道、东京都、大阪府,都是从中国学来的名称。包括日本的和服,日本的仕女长相、装束等等,都是和隋唐时期的中国文化极其相似的,这不是巧合,而是直接学习的结果。

对于地方机构,杨坚也进行了改革,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同时,精减了大量的官员,将一些郡县合并。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控制地方,杨坚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刺史和县令三年后要轮换到另一地做官,防止时间长了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

对于法律,杨坚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北周的法律既混乱又残酷,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他在下令制订《开皇律》的时候,就将原来的枭首(即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车裂(即五马分尸)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保留了律令五百条。而刑罚则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到了唐朝,将顺序颠倒过来,从轻到重,内容基本上继承,没有改变。

流传至今最完整的是《唐律疏议》,代表了唐律,其实这也是从杨坚《开皇律》中继承过来的。杨坚对于中国古代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赋税越来越多,所以,农民总是设法逃避。豪强地主也是想尽办法少交租税。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杨坚在建立隋朝后,采用了两项措施,即“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

大索貌阅,就是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是不是隐瞒了,或者报了虚假年龄。输籍定样则是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这样,既增加了收入,也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同时,从豪强手里将原来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也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农民的赋税包括租、调和力役几种,在隋朝,对年龄有明确的规定:三岁以下的男孩和女孩都叫做黄,四岁到十岁的叫做小,十一到十七叫中,十八到六十叫丁,六十以上叫老。

国家的赋役对象是丁,一对成年的夫妇每年向国家交粟三石,这是租。种桑养蚕的地方每年交绢一匹,相当于四丈,以及绵三两;种麻的地区则改为交纳布一端,相当于五丈,以及麻三斤,这两种都叫调。另外,成丁的男子每年要服役一个月,叫力役。到了后来,隋文帝又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的力役可以用布帛来代替,这叫庸。租庸调制在唐朝也基本上实行了。

同时,隋文帝还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度量衡也在这时重新统一。

至于土地制度,隋朝基本上继承了北魏以来实行的均田制:成年男子即丁男可以分到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成年的女子分露田四十亩。奴婢和一般人的占田数相等。此外,官员从一品到九品,可以分到一到五顷数量不等的职分田,以此作为俸禄,等以后不做官了上交国家。各地的行政机关也有一些土地,收入作为办公的费用支出,叫做公廨田。

这些办法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由于有了这些有效的措施,所以,在整个隋朝都是很富足的。因而后来隋炀帝才如此豪爽地向西域的商人炫耀自己的实力,才有了挥霍的资本。

政权稳定后,首先是对付北面的突厥。突厥原来是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后来向东迁移,活动在蒙古草原一带。早在北齐和北周时期,变常骚扰内地。在杨坚执政北周时,和突厥和亲,尽力搞好双方关系。但在杨坚建立隋朝之后,突厥却加紧了南下的侵扰,但被隋军打败。

为了更好地防御突厥势力的侵扰,杨坚曾经三次修长城,巩固北边的防御线。到后来,突厥分裂成了两部分: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因为无法和隋朝抗衡,渐渐地采取了和缓政策,直到接受了隋朝的领导。西突厥则逐渐向西发展,对隋朝没有了威胁。

北面安定之后,杨坚开始对付南方的割据势力。首先是灭掉了后梁。后梁原来就依附于北周,杨坚开始也进行笼络,等势力壮大后,就邀请后梁的皇帝萧琮到长安,其实是软禁,然后派兵占领了后梁国。

当时占据江南的是陈,末代皇帝是喜欢酒色的陈叔宝。在公元588年的秋天,杨坚派兵五十万,东到海边,西到四川,在长江沿线向陈发动了全面进攻。而陈的兵力总共不过十万,而且上下没有积极地备战,只是沉于酒色之中。结果当隋军抓到陈叔宝时,前线的急报还没有打开看过。

陈叔宝到了隋朝,受到杨坚的礼遇,但杨坚很爱节俭,陈叔宝却建议杨坚造宫殿。有一次,陈叔宝应约赴宴,又向杨坚建议修宫殿,以示文治武功。杨坚表面上没有说什么,等陈叔宝走远了,就对群臣说,他就是因为贪图享受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现在又来劝我学他那样。

杨坚创下了基业,并没有坚持多久,在选拔皇储上杨坚被炀帝杨广蒙蔽,结果隋朝被这个喜欢奢侈的儿子挥霍掉了。隋朝从建立到灭亡有三十七年,但从589年灭陈开始算,仅仅二十九年。古代三十年算一世,隋朝这一世有两个皇帝在位,不过,还是比秦朝要长一些。

中国历史有两个循环很相似:第一个,乱世的春秋战国、短命的秦、长治久安的汉。第二个,乱世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短命的隋,长治久安的唐。

杨坚除了他的成就,还有很多的缺点,如喜怒无常,猜疑心重,后来还废除了学校。猜疑忠臣最典型的是高熲。杨坚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重臣独孤信的女儿,而高熲的父亲则是独孤信的属下,还被赐姓独孤。所以,杨坚和高熲的关系也非同一般。而且后来在杨坚建立隋朝时,高熲立下了汗马功劳。杨坚称帝后,高熲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为重臣之一。

杨坚对高熲极为信任,甚至把他当成自己的镜子,说他可以纠正自己的过错。如果有人进谗言诬陷高熲,杨坚从来都不相信,反而把告状的人治罪。高熲的官职已经无法再往上封了,可见在杨坚的心目中高熲的重要性。但在以后对于立太子的问题上,两个人发生了矛盾。当时,杨坚对杨勇已经不满,打算立善于伪装,博得他和独孤皇后信赖的杨广为太子。但高熲并没有觉察杨坚的意思,极力反对废立太子。杨坚认为是高熲在为私利和他作对,因为高熲的女儿是杨勇的妻子,如果以后杨勇即位,那高熲作为岳父,其地位之高可想而知,说不定会效仿自己,取代隋朝自立为帝。因为杨坚是通过外戚这个身份夺取帝位的,所以对于高熲的位置的敏感性极强,但高熲却没猜到杨坚的这些想法。

杨坚后来借处理另一个大臣王世积时,将高熲牵连进去,但只是免了官职,废为平民,没有置他于死地。杨坚在晚年的猜疑有时显得很可笑。他为了禁止官员贪赃受贿,竟派人去向官员行贿试探,如果有人敢收下,就立即处死。

有个刑部侍郎想升官想入了迷,听说穿红裤子可以帮助升官,就在上朝时穿着红裤子去了,杨坚一看,非常生气,他认为大臣穿红裤子是为了辟邪,而这个邪就是指他这个皇帝了。于是命令卫士将这个侍郎推出去斩首。大理寺的官员站出来阻止,说这种罪根据法律够不上死罪。杨坚却说,你可惜他,难道就不知道可惜你自己的命吗?

有次,一个武官的衣服和佩剑不太整齐,杨坚就说是对他的不敬。他不是治武官的罪,而是说御史没有尽到责任,因为御史是专门监督官员的。所以,杨坚就处死了御史,谏议大夫站出来劝止杨坚,竟也搭上了性命。

早期立法有功劳,晚年坏法有过错,这就是杨坚的前后对照。杨坚晚年还大量使用法外酷刑,即杖刑,在宫廷里就经常放着棒子。后来,高熲劝说之后,杨坚曾经把杖棒废除,但他打人时嫌鞭子抽打力量太小,于是,又恢复了杖刑。

在中国古代社会,行刑一般要在秋天,叫顺应天意,即秋天叶子要落,气氛肃杀。而春天万物复苏,要生长了,这时严禁猎杀动物,不许破坏幼小树木。总起来说,就是春夏行赏,秋冬处罚。杨坚在晚年时却破坏了这种历来的习惯,在夏天时就要杀人,有大臣反对,他狡辩说,夏天时老天爷有雷电暴雨,这也是天意在发怒。

杨坚的迷信程度很重,不但信佛教、道教,还信阴阳五行、鬼怪、符瑞、土地神、山神,还有龙王,他都信。在北周时候,武帝曾经灭佛,杨坚这时则予以恢复,下令百姓可以自愿出家。杨坚在各地大建佛寺,正因如此,隋唐的佛教才兴盛起来。

杨坚文化程度不高,认为文化没用,学校也没必要。到了公元601年,杨坚便将郡县的学校全部废除,只留下了中央的国子监,供官员贵族子弟们读书。

独孤氏皇后出身的独孤家族对杨坚以及他的父亲杨忠都有恩惠,所以,杨家基本是从属于独孤家族的。杨坚本来就对妻子有所畏惧,独孤氏做了皇后之后,在参政过程中,更让杨坚佩服,敬畏之心更浓了。历史上曾经有人把杨坚作为惧内的一个代表,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独孤氏的才干不在杨坚之下,实际上,独孤氏也像一个皇帝,或者说她是实际的皇帝。所以,宫中常把他们夫妻称为“二圣”。由于独孤氏看管很严,不许杨坚和其他的女人过多地接触。有一次,杨坚一时兴奋,亲近了一个宫女,皇后知道后,竟杀了这个宫女。因为有妻子的管束,杨坚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荒淫败国。

杨坚一共五个儿子,都是独孤氏所生,但最后没一个儿子让他满意,包括杨广,在杨坚临死时也知道自己没有选对接班人,但为时已晚。

长子是杨勇,小时候很受父母喜欢。但长大后,杨勇却奢侈起来,这犯了父亲的忌讳,加上他迷恋女色,更让母亲讨厌,因为母亲最不喜欢男人有三妻四妾了。杨勇死时仅三十岁左右,但光儿子就有十个,而且不是一两个母亲生的。杨坚夫妻俩都不喜欢了,杨勇的太子之位也保不住了,最后被废为平民。

次子杨广,是儿子中最有心计的。很会伪装,对父亲表现得很节俭,对母亲表现得守规矩,只和正妃子亲近。最终代替了哥哥杨勇,做了太子。

三儿子杨俊,也是奢侈,贪恋女色,放高利贷剥削百姓。妻子为了报复他的冷落,在他吃的瓜中放了药,使杨俊得了病,后来又被父亲免官,后来,杨俊病逝。

四儿子杨秀,不但奢侈,还总想效仿父亲,想着将来做皇帝。他的失败在于太显露,培植势力,编谣言为以后做皇帝造舆论。结果被哥哥杨广暗算,杨广唆使父亲把他调到了长安,然后寻找借口,强加罪名,杨坚在死前把他也废为庶人,即平民。

小儿子是杨谅,他在外地任职,也在积蓄力量,想以后争夺皇位。杨坚死时,他没有奔丧,而是起兵直奔京城,但很快被杨广打败,做了俘虏。

杨坚病重时让杨广等人进宫侍奉。临死时的杨坚终于看清了这个儿子的真面目,但也晚了。杨广写给杨素的信被送到了杨坚手里,信中是询问杨坚逝世后如何安排朝政。看了信,杨坚极为震怒。另一件事更让他伤心,就是他最喜欢的宣华夫人说杨广在夜里调戏她。杨坚这时才后悔让杨广做了太子,赶忙让人去找杨勇来。杨广听说了,赶忙将侍奉杨坚的人全部换掉,当天,杨坚病逝,终年六十四岁。历史上没有说清杨坚是如何死的,后来人们根据杨广的表现,都猜测是他下了毒手。但病重的杨坚因为受刺激而死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坚的谥号是“文皇帝“,所以后世称他隋文帝,庙号是高祖。



杨 广:(公元568~618年),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朝第二代君主,隋炀帝,在位时间从公元604~618年为期十四年,终年五十岁。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历史观点有关,加上对他的谥号“炀“是最贬义的一种,所以,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杨广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是最坏的皇帝。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是他的功绩,应该肯定。既然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没有完全地否定,那么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也应该给予肯定。总之,杨广应该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又名杨英,小名是阿麽。父亲杨坚建立隋朝后,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只有十三岁。除了王位外,还让杨广做并州总管(今山西太原)。杨坚之所以要让很小的儿子担任并州总管,拱卫京城,是吸取了北周没有亲近的重臣辅佐,而被自己灭掉的教训。为了让儿子得到锻炼,真正能在以后胜任,杨坚让很有才干的大臣王韶担任杨广的辅臣。王韶没有辜负杨坚的信任,对杨广尽心尽力,有一次,在他出巡长城时,杨广便趁机造园林,结果等王韶回来后立即劝止了杨广。

后来,隋朝兴兵灭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统帅,但真正领兵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将领。灭掉陈后,进驻建康,即现在的南京,杨广表现得很有气度:杀掉了陈后主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库,不贪钱财,最后将陈叔宝及皇后等人押回京城。灭掉陈后,杨广进封太尉之职。

此后,杨广也是屡建战功: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公元600年,北上击败突厥进犯。这些功劳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从这点来看,他和李世民有些相似,都是次子,都有战功,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得到的皇位,只不过李世民比杨广的政绩突出一些,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的人们就对李世民称誉多一些,对杨广贬低的多一些。

杨广是个典型的两面派,虽然也是出身名门大族,但他的纨绔子弟的色彩更具有隐蔽性。他的性格中糅合了很多正反两方面的特性:既有很强的虚荣心,又喜欢私下寻欢作乐;有纨绔子弟的低下素质,又具有过人的文武才能。在他得到想得到的东西之前,很善于伪装。等到继承了皇位,他的本性中坏的一面就没有了约束,纵情享乐,结果走到了穷途末路。

杨广共兄弟五人,哥哥杨勇是长子,第二便是杨广,老三是杨俊,老四是杨秀,最后是杨谅。在隋文帝称帝后,很快将杨勇立为太子。杨广因为自己的战功在哥哥之上,这使他渐渐有了取代哥哥的欲望。为了实现做太子,以后做皇帝的梦想,杨广费劲心机地将自己伪装起来。而太子杨勇却缺少杨广那样的心机。明明知道父亲杨坚喜欢节俭,他偏偏要奢侈浪费;明明知道母亲独孤皇后痛恨男子宠幸众多姬妾,他还要很张扬地寻欢作乐,不但如此,还冷落了母亲精心为他挑选的妻子元氏。这使得父母都对他有怨气,加上后来杨勇还过分地接受百官的朝贺,使杨坚更为不满,这就为杨广的夺位提供了好机会。

杨广和杨勇正相反,比杨勇善于伪装。知道父母都很节俭,他也装得很简朴,实际却是很奢侈。在听说父母要来时,他就让美丽的姬妾都躲藏起来,自己和正妻萧氏一同到门口亲自迎接,还让年老、面貌一般的妇人穿着破旧衣服侍奉父母亲。杨广的伪装讨得了父母的欢心,他还常给父母身边的侍从们一些好处,送些礼物,这些人回去都说杨广的好话,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杨坚夫妻越来越喜欢次子杨广。

为了加快夺太子位的步伐,杨广在一次进宫回来向母亲告别时,突然跪在地上,很伤心地哭起来,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哥哥杨勇想谋害他。母亲因为平时就对杨勇印象不好,听杨广这么一说,就深信不疑了。

在母亲那加了一把火,就等于太子之位得到了一半,因为父亲对母亲的话基本上是听从的(杨坚是个古代的"妻管炎",有一次和妻子吵架,自己赌气跑进了深山,几天后才回来)。杨广又采纳了亲信宇文述的计策,去请当朝的重臣杨素来帮忙。

杨素很受隋文帝杨坚的信任,为了说服杨素帮助自己,向杨坚提出废除太子之事,杨广让宇文述先找杨素的弟弟杨约,因为杨约和哥哥杨素的关系非常密切。宇文述先是经常陪杨约赌博,而且故意输给他很多的钱,借机将杨广的意图告诉了他:“你们兄弟俩现在和杨勇矛盾很深,如果将来他继承了皇位,那那么兄弟俩也就难逃一劫了。”杨约赶忙问怎么办,宇文述便请他说服哥哥杨素,顺应皇上已经有的废太子的意思,推荐杨广继任太子之位。

杨素兄弟最终答应了杨广的要求。在杨素的努力下,清除了支持杨勇的大臣,最后使杨坚下决心将杨勇废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为了进一步巩固太子之位,杨广让杨素编造罪名,陷害弟弟杨秀,使他也被杨坚废为庶人。到了公元604年,杨坚病倒在了仁寿宫,杨广贪恋皇位,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就找杨素要主意。杨素的回信被送错了地方,落到了杨坚的手里,使杨坚非常生气。后来杨坚又听说自己宠幸的宣华夫人陈氏被杨广调戏,更是火冒三丈,要人把杨勇招来,意思是要废掉杨广的太子身份,传位给杨勇。

杨广安排在杨坚身边的亲信赶忙把这个坏消息报告给了杨广。杨广先是撤掉了杨坚身边侍奉的人,都换上自己的亲信。后来,干脆心狠手辣地将自己病中的父亲和哥哥杨勇杀死,自己踏着血腥之路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听说哥哥篡权夺位,最小的弟弟杨谅起兵讨伐,但不久便被镇压了。

杨广即位后,也做了一些收买人心的事,把政治体制也做了些改革,多少也取得一点政绩。功绩较大的是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主要是进士科的建立,这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第二是修订了法律,主要是将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隋文帝在晚年也犯了些错误,法律的严酷就是其中之一。隋炀帝将一些残酷的法律条文取消,或者是减轻处罚程度。但这也仅是表面文章,像是沽名钓誉。在隋炀帝统治晚期,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残忍了许多,不再按照法律做事,专断性很强。第三是兴办学校,访求遗散的图书,并加以保护。杨广恢复了被杨坚废除了的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还组织人编写了《长洲玉镜》四百卷,和《区宇图志》一千二百卷,这对于保存中国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贡献。

隋炀帝在位期间搞了一些大的工程,主要是修建东都洛阳,以及开凿大运河。在公元605年,即隋炀帝即位第一年,他让杨素等人负责修建洛阳城。当时,每月都有二百万人在工地上劳动,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完成。新的洛阳城有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也就是大城,周围有七十里长。里面的皇城是文武衙门办公的地方。再往里,就是宫城,周围有三十里。隋炀帝修建洛阳城,是有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的。当时首都长安在西北面,往东的路不太畅通,影响了国家政令的畅达。洛阳则处在国家的中心地带,可以有效地治理江南,控制北方,巩固国家。还有,在长安的时候,各地的粮食运往长安要费时费力,白白浪费。到了洛阳便可以很方便地取得粮食,也相应地减轻了百姓负担。

再一个工程就是大运河的开凿。在修建洛阳的同一年,实际上已经开始了。隋炀帝先后开凿疏浚了由黄河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到达余杭(今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今北京)的永济渠。这些渠南北连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运河。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水运大动脉。大运河不仅加强了隋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资能够顺利地到达当时的洛阳和长安,在有利于军事和政治的同时,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大运河还对以后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的元朝、明朝和清朝之所以建都北京,从经济上来看,不能不说和大运河对物质供应的有力保证有很大的关系。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他在位也就是十四年的时间,其他方面不谈,单就大运河一项,我们应该从事实出发,充分肯定隋炀帝的历史功绩。如果我们大胆地设想一下,没有大运河,或许唐太宗李世民也会去开凿的。所以,贞观之治的功绩里面,是不是有一点大运河的因素呢?

隋炀帝向四处用兵扩张的野心从即位第一年就激发出来了。这年,北方的契丹族侵扰营州,被隋炀帝派出的将领韦云起击败,这使杨广用兵的信心倍增。两年之后,杨广开始大规模地开发经营西域。在这以前,隋朝基本上是在张掖和西域商人进行贸易的,隋朝由黄门侍郎裴矩负责具体事务。后来,裴矩上疏主张开发经营西域,这激发了隋炀帝建立像秦始皇和汉武帝那样功绩的强烈欲望。但是,隋炀帝所做的却是赔本的买卖。好大喜功,贪慕虚荣,白白地浪费了国家巨大的财富。

隋炀帝主要是用金钱来引诱西域的商人来朝贸易,还命令西域商人所经过的地方郡县要殷勤招待,这根本不是平等的贸易,而是借贸易之名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但隋炀帝为了开发经营西域,还是派兵做了一些统一工作。如打败了西突厥的处罗可汗,扫除一大障碍。击败吐谷浑,将其领地建成四郡,派遣官员治理,保证了和西域的畅通。

本来,和西域的贸易应该是双方互利的,但在隋炀帝朝贡式贸易的思想指导下,主要是向西域炫耀隋朝的富有,所以隋朝基本上是赔钱的。在西域商人走的时候,还要给予很多的赏赐。本应给百姓带来好处和幸福生活的经营西域,结果使国家耗费巨额钱财,百姓也因此而负担巨增。

公元610年的正月,隋炀帝在洛阳用大演百戏来招待西域商人,前后达一个月之久。洛阳的店铺都用帷帐装饰,让西域的商人们免费吃饭,免费住宿。隋炀帝用巨额国财赚取虚有的名声,用钱引诱西域各国商人和使者来朝贺,面子赚足了,钱也赔老了。其实,这就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朝贡贸易,小国来朝拜,我得到高高在上的荣誉,然后给你丰厚的金银珠宝赏赐。

朝贡贸易比起发动大规模战争讨伐高丽来,危害百姓方面要小得多。前后三次对高丽的用兵,使隋朝的国力大减,隋炀帝的末路可以说和征伐高丽有很大的关系。在东边,高丽是最强盛的邻国,西边的边境已经过了辽河,等于占据了现在辽宁的部分地域。在隋文帝时期,高丽曾经侵扰过,杨坚派兵讨伐,失败之后,杨坚便退兵了,没有再用兵。但隋炀帝却连续用兵三次,结果耗尽了国力。

在公元607年,也就是隋炀帝即位的第三年,他巡游到东突厥,在可汗的大帐碰巧遇上高丽使者。炀帝想让高丽王高元到隋朝,结果高丽王没有答应,这就惹恼了隋炀帝,于是以此为借口出兵高丽。公元612年,经过准备的第一次征伐高丽正式开始,因为长途征战,士兵士气很低。在作战的路上有的将很重的粮食都扔掉了,等到后来缺少粮食时无法再坚持作战,只好退兵。半路上又遇到了高丽军队的伏击,结果大败而归。三十多万人的队伍,最后仅有二三千人返回。第一次征伐失败。第二年,隋炀帝又一次出兵,这次刚到达前线,后方就出现了杨素儿子杨玄感的反叛,洛阳被重兵围攻。杨广听到消息,赶忙退兵救援洛阳。军事物资、营帐灯物都丢弃在了前线上。第二次又失败了。

这时的隋朝四处农民起义不断,王朝已经显露出败亡之兆。但杨广不管这些,在公元613年,又发动了第三次对高丽的战争。这次在平壤附近,隋朝的水军打败了高丽军队,高丽提出罢兵言和。杨广知道无法彻底击败高丽,也同意了。高丽战争以无果而终,隋炀帝的政治生命和个人生命却走向了尽头。

做了皇帝之后,隋炀帝没有了约束他的人,本性逐渐暴露无遗。喜欢女色,喜欢华丽宫殿,喜欢四处游玩。去江都看江南山水前后就有三次之多,北上到突厥可汗驻地,向西还到达过张掖。有一次巡游到北方的长城,结果被突厥围困。也就在这次被围时,唐高祖李渊领兵将他解救出来。

隋炀帝的生活很是奢华,史书上说他每一天都在建造新的宫殿,虽然有些夸张,但和实际情况也差不了太多。联系他引诱西域使者来隋朝贸易时的浪费程度,不难想象他平时自己的奢侈情形。隋炀帝讲气派不仅是对西域的使者和商人,在他巡游时也是摆足了架子。在第一次到南方巡游江都时,他自己乘坐的龙舟就高有四十五尺,宽五十尺,长达二百尺。上下还分为四层,有正殿、超堂,还有侍臣们的住处。里面用金银珠宝装饰得富丽堂皇。其他的人,如皇后、嫔妃、贵人们也各自有独立的船只。但算随行的其他船就有几千艘,前后绵延达二百里之远。两岸之上还有骑兵护送。路过的州县,五百里以内的都要殷勤供应,最后吃不完的就地掩埋。每次出巡的浪费可见一斑,本来隋朝的国力在隋文帝时已经比较强了,但经不起儿子隋炀帝的长年累月的虚耗。十几年后,把整个江山虚耗到了末日。

隋炀帝历来以残暴著称,其实他也很有文才,不过才能没有用到正地方,反而成为他鄙视文人所依赖的条件。文才出众的大臣好几个都被他借故害死。此外,他的文才还用来拒绝纳谏,如果看出来谁的奏章是在指他的过错,是在进谏,他肯定要想方设法地打击报复,因为说话的内容刺激了隋炀帝而被赐自尽的大臣有很多。在三次征伐高丽结束后,太史令庾质因为劝谏他不要到洛阳巡游,说应该让百姓有个喘息的机会,结果被他杀死。时间一长,大臣们就没有敢于进谏的了。这就为小人的横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奸佞小人中,一个是杨素,一个是宇文述,还有其他很多的大臣。杨素专门迎合炀帝的喜好,不敢有一点冒犯。他还跟着主子学,修造豪华的宅院,养着众多的妻妾享乐终日。宇文述也是很善于迎合拍马的佞臣,很擅长察言观色,在跟随出巡时,经常用奇珍异宝讨炀帝的欢心,这样,自己的官位、富贵也就安枕无忧了。三次下江南巡游江都,其中一次就是他劝说出来的,得到了炀帝的赞赏。还有光禄大夫郭衍,也是喜欢献媚邀宠的人,为了讨杨广欢心,献出一个昏招:每五天上朝一次,这样就不会被繁重的政务拖累了。昏庸的炀帝不察其奸,反而认为是个忠臣,说只有郭衍和他是同心的人。现在我们工作五天休息两天,郭衍却主张皇帝工作一天,休息五天,真是天下一绝有这样的奸臣,隋朝灭亡也在情理之中。在各地巡游的时候也是一样,凡是让他高兴的人就提拔,让他生气的就罢官,或者杀死。到江都巡游时,当地的官员竞相献珍异之物,好的就升官,不好的就地免职。

靠这样过日子毕竟是掩耳盗铃,造反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隋炀帝并非一点不知道,不过是不愿意说,不愿意听到消息而已。如果大臣说国泰民安,他就高兴,如果说天下大乱,那很有可能被杀。到了晚上,炀帝毕竟心中烦闷,所以,要由好几个姬妾轻轻摇晃着他才能睡着,在梦中他大概也难以得到安宁,噩梦肯定是少不了的。

在隋炀帝北上被突厥围困,最后解围回到洛阳之后,他知道形势已经不允许停留在北方了,于是开始做南下巡游江都的准备。到了这个时候,他还不忘让江都造了龙舟送到洛阳。等到龙舟送来时,宇文述鼓动炀帝尽快到江都去。有的大臣劝谏,却被炀帝杀死。

隋炀帝这次去江都基本是走上了末路,在那里住了一年多的时间,看着自己的江山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一泄千里,无法挽救。各地的将领也有很多割据称帝的。从太原起兵的李渊虽然没有称帝,但在攻下长安之后,拥立自己的孙子杨侑称帝,尊自己为太上皇,表面上是让他退位,实际是为李渊自己称帝做准备的。

知道日子不多的隋炀帝也没有忘记和嫔妃们寻欢作乐,醉生梦死。他还对萧皇后说些宽慰的话:“那么多的人想把我赶下去,代替我来做皇帝。我就是被赶下去了,也能做个长城公,你也能做第二个沈后(就是南朝陈的末代皇帝陈叔宝的皇后沈氏),咱们还是喝酒吧,何必自寻烦恼。”不过,内心里炀帝还是很担心自己性命的。一次,隋炀帝对着镜子发呆,然后对皇后说:“真是个好脑袋啊,不知道最后谁来砍下它来?”为了以防万一,炀帝还将毒药带在身上,免得被人折磨,不得好死。

公元618年,即隋炀帝即位的第十四年的农历3月,侍从的卫士们推举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为首领,发动了兵变,隋炀帝杨广被勒死,终年五十岁,谥号“炀帝”,是评价最低最坏的一种。

隋文帝杨坚原来夺取的是北周宇文氏的帝位,最后自己的儿子又被宇文氏的后人所杀,历史在这转了一个小圆圈。不过帝位没有再传回去,而是到了李氏那一边,历史演进到了唐朝。
杨行密:(公元852~905年),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五代时期吴国太祖。

杨行密小时候就成了孤儿,因此性格内向,喜欢独处。成年后的杨行密力气很大,据说可以轻而易举地举起一百斤重的东西,而且日行三百里。唐朝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杨行密为了生存也参加了江淮的起义,后来被抓。一般情况下不是处死就是入狱,但刺史却被他很有英雄气的相貌打动了,路上放他了。

后来,杨行密在州里募兵的时候参加了本地的军队,由于他力气大胆子也大,在和秦宗权的战斗中经常立功,所以很快就升为队长,不久又被派到朔方(今宁夏灵武)守边服役。一年后期满回来,但他的上司不喜欢他,又让他到边疆戍守,军吏假装好言劝说,还问他需要什么,杨行密大声呵斥道:“就少你的脑袋!”说完,军吏的人头应声落地。杨行密杀了军吏,然后召集了一百来号人,发动了兵变,自称为“八营都知兵马使”,当地的刺史郎幼复吓得落荒而逃,杨行密就趁势接收了城内的军队,占领了庐州。唐朝廷承认了既成事实,任命他为庐州刺史。

此后,杨行密参与了江淮地区军阀之间的斗争,当时淮南的中心不是庐州而是扬州(今江苏扬州),扬州则在唐朝末年名将高骈控制之下。高骈日子一长变得非常昏庸,迷信神鬼,不再专心政治。他的一员属将毕师铎不满他的所作所为,就起兵反叛,联合另一个地方军阀来攻打扬州,高骈派人向杨行密求救,未等杨行密赶到,高骈已经被毕师铎俘虏了。

杨行密领兵和毕师铎展开了拉锯战,在这次交锋中,杨行密显露出了过人的智谋。为诱敌出战,杨行密先命人堆积金帛做成一寨,派一些老弱的军士去守卫,但在周围却埋伏了两层伏兵。然后,杨行密就自己领兵千人去挑战,一交手就佯装不敌,弃营而走,敌兵饥渴难忍,见杨行密领兵败走,就进了大营抢夺财物,结果中了埋伏,被杀得大败而归。毕师铎一人回到了城中,一气之下杀了高骈。杨行密得知后,命令全军将士为高骈穿孝,自己向着城内的方向大哭了三天,士兵们被杨行密哭得怒气满胸,然后杨行密下令攻城,哀兵必胜,将士一战攻下扬州城。毕师铎夺路而逃。

进城后,惨状让人不忍再看,人们饿得将草根都吃完了,有的竟用泥做饼来吃,饿死了一多半。更令人发指的是,人也被买卖后宰杀出售,父亲卖儿子,丈夫卖妻子,屠夫将刚买来的人像杀牲畜一样杀掉,然后再分割成小块卖。杨行密下令用军粮救济百姓,但也无法满足百姓的需求。占领扬州后,杨行密派遣使者到了汴州(今河南开封),向兼任淮南节度使的朱温递上了归降书。朱温也很狡猾,表面上答应了杨行密的请求,但暗中却又另派将领去任淮南留后,接管扬州,杨行密发觉了朱温的阴谋,就派兵把来将赶走了。朱温无力讨伐,只好让杨行密担任了淮南留后的职务,但双方的关系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扬州城一无粮草,二无外援,杨行密就想放弃扬州,到其他地方寻求发展。未及行动,大兵就压了过来。秦宗权的部下孙儒杀死了投奔他的毕师铎,吞并了他的军队,然后发兵围攻扬州,想一举消灭杨行密,将扬州也收归己有。由于寡不敌众,杨行密只好采纳谋士袁袭的建议,放弃扬州,先退守庐州,然后再袭击宣州(今安徽宣城),谋求发展。杨行密依计行事,到庐州后便改变了发展战略,先将守备空虚的宣州攻克,然后趁势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发展,占领了苏州、常州、楚州(今江苏淮安)等地,势力急剧扩大,领地包括了现在的江苏、浙江和江西、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杨行密的发展,使占有扬州的孙儒受到三面包围,孙儒守不下去了,就残忍地放火毁城,又将城中老弱病残的百姓杀了,当做军粮,然后驱使其他人杀向宣州,军队号称五十万。由于敌众我寡,杨行密的部将几次战败,杨行密又觉得没有办法守了,想弃城向西撤退。谋士戴友规出来劝阻说:“孙儒现在士气旺盛,而且兵多将广,不过,他们的锋芒虽然不可挡但可以挫掉,人多势众不可战胜但可以拖垮他们。如果我们真的弃城而走,就很可能被他们追上擒获。”属将刘威也不同意撤退,他主张全力固守,依靠城池修建坚固的营寨抗敌,用持久对抗的方式来消耗孙儒。这样既能休整部队,又能瓦解敌人的斗志,耗尽敌人的粮草。

杨行密听从了属将们的建议,不再撤退,就地坚守。时间一长,孙儒果然粮食开始短缺,而且在军中又发生了严重的瘟疫,部队战斗力急剧下降,连孙儒自己也得了病卧床不起。杨行密见时机来临,就大举反攻,一战击溃孙儒,还将他活捉。孙儒被杨行密当众斩首,但对于孙儒的部下,杨行密并没有滥杀,他在孙儒的军队中精选了五千名强壮的士兵,组成了自己的亲军,这支亲军的铠甲都用黑衣包裹,所以又号称“黑云都”,待遇优厚,在后来成了杨行密作战时冲锋陷阵的主力。孙儒一灭,杨行密又顺利地开进了扬州城。唐朝廷任命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

此后,杨行密又出兵扩大地盘,将淮河以南和长江以东的大片领土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杨行密为后来吴国的疆土基本上定了型。

在和四处的军阀争战中,杨行密胜多败少,特别是在朱瑾和李承嗣投奔来了以后,战斗力更是大增。李承嗣在朱温攻打朱瑾的时候被李克用派出相救,但被朱温击溃,回河东的退路也被朱温截断,只好和朱瑾南下投奔了杨行密,李承嗣的骑兵战斗力很强,他的到来使杨行密的军队实力陡然增加了许多。杨行密于是就四处用兵,扩张势力。西边鄂州(今湖北武汉)一带的杜洪和东边两浙一带的钱镏都受到了杨行密的压力,纷纷向朱温求救。朱温便派朱友恭率领步骑兵上万人南征。杨行密命大将瞿章先固守黄州(今湖北黄冈),等到朱友恭到的时候就南撤,再坚守武昌寨(今湖北武汉),以静制动,消耗敌军。同时,杨行密另派属将领精兵五千支援瞿章,但最后却被朱友恭击败,瞿章和三千士兵被俘。不久,朱温又派名将葛从周和庞师古分别领兵大举南下。这次杨行密亲自领兵迎战,他先集中自己的精锐主力攻击东边的庞师古,掘开了河堤用水大淹庞师古的军队,同时命令朱瑾领兵袭击庞师古,汴军结果损失惨重,大败而归,庞师古逝世于战场之上。葛从周得知庞师古阵亡的消息,赶忙领兵撤退,半路上又遭到伏击,葛从周率领残兵败将退了回去。

此后,东边的钱镏又派兵攻打杨行密的苏州,结果杨行密的属将周本作战失利,丢失了苏州。杨行密经过充分准备,又派李神福进攻钱镏,在临安(今浙江临安)大败钱镏军队,还活捉了大将顾全武。经过长期的混战,杨行密在江淮一带扎下根来,虽然四处都是敌手,但经过交手,彼此的边界都基本稳定下来,连朱温这样的强敌杨行密都能战胜,其他人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在唐朝末年,皇帝已经没有控制地方军阀的力量了,各地的混战不断,谁有力量有能力将一个地方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唐朝的皇帝便任命他为当地的军政长官,借此安定一方。这样省力,但这也等于鼓励其他人发动兵变夺取军权,因为朝廷极少发兵讨伐,而是承认既成事实,发一道诏书任命了事。杨行密在牢固地占领了江淮地区后,唐朝廷又进封官爵,封他为吴王。杨行密由此名正言顺地当起了地方的自在王。在封建社会,对于人名的避讳非常重视,特别是皇帝和官吏的名字,那句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杨行密也不例外,他的名字在江淮一带也要避讳,当地的“荇溪”要改称“菱溪”,还有平时人们吃的较多的“蜜”也要改称“蜂糖”,因为和杨行密的名字同音。在东汉时期因为要避讳刘秀的名字,所以将秀才改称“茂才”。

朱温打了败仗以后,不再南下,而是向东进攻青州(今山东益都)的王师范,王师范急忙向杨行密求救,杨行密便派大将王茂章领兵出征。王茂章将朱温的军队杀得大败,还将朱温的儿子朱友宁斩杀于战场。朱温异常恼怒,亲自率军讨伐,要替儿子报仇,结果又被王茂章击败。这一仗,使得朱温再不敢向江淮轻易用兵。

局势的稳定,为杨行密在江淮地区的治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杨行密因为小时候就了解民间疾苦,所以在治理江淮时非常注意维护百姓的利益。在击败孙儒后,他便在淮南召集逃亡的百姓,分给田地,让他们耕种,收的租赋也很轻,百姓们从此安居乐业,这对江淮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属下的将士,杨行密也很宽容,和属下的关系非常好。杨行密对于骑射并不擅长,但他很有谋略,而且与将士们能同甘共苦,推心置腹,从而赢得了众人的爱戴。杨行密平时很节俭,经常将早些时候穿的有补丁的衣服套在里面,说是不敢忘本。就是赏赐将士时也没有大手大脚地奢侈浪费。刚到淮南时,他赏赐给将士的东西不过是几尺布帛,几百缗钱,不是公宴绝不奏乐,上下一心地经营江淮,最后终于占有了一块广大富庶的领地,同时也为百姓创造了一片安居乐业的地方。

杨行密为了保境安民,与钱镏通婚,将女儿嫁给了钱镏的儿子,从此两方罢兵,和平相处。在这之前,双方不仅交战,而且互相攻击,杨行密让人用大的绳索做钱贯,称之为“穿钱眼”。钱镏也不示弱,每年让人用斧子砍柳树,叫做“斫杨头”,因为杨柳是柳树的泛称。

杨行密的度量很大,所以对待将士和身边的人非常宽容。他经常早出,不知哪个随从在跟他早出时将兜马屁股的带子割断,偷走了上面镶嵌的金子,杨行密知而不问,第二天还像以前那样早出,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度量。有人反叛,将杨行密的祖坟给毁掉了,这在封建社会是奇耻大辱,等叛将被击败后,有人就提出将叛将的祖坟也毁掉,报先前之仇,杨行密叹道:“他以此做恶,我怎么能再和他一样做这种恶事呢?”杨行密有个非常信赖的亲从张洪,杨行密经常让他背剑随行,有一次张洪竟用剑行刺,但没有击中杨行密,张洪被其他侍从杀死,杨行密又让和张洪关系极好的陈绍贞背剑随行,一点也不猜疑他。

杨行密逝世时五十四岁,以后他的儿子杨隆演建立吴国,杨溥称帝,将杨氏的江淮政权又延续了三十多年,最后被南唐李氏所取代。



杨隆演:五代时期吴国君主。



杨 溥:五代时期吴国君主。



杨 侑:(公元604~619年),恭皇帝,隋炀帝之孙。隋朝末帝,在位时间从公元617~619年为期两年,终年十五岁。

隋元德太子杨昭之子,隋大业三年被封陈王,后改封代王。

公元617年李渊攻入长安,奉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并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次年(公元618年)农历5月禅位于李渊,隋朝灭亡。

公元619年逝世,死因待考。



杨干贞:(公元?~937年),白族;云南大理大营萂村人。大义宁国创建者,在位时间从公元929~936年为期八年。

杨干贞的母亲名弥录,父亲是一杨氏渔人。

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南诏清平官郑买嗣杀舜化贞,自立为王,称大长和国。从此,南诏蒙氏统治结束。

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杨干贞任剑川节度使,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率兵杀郑隆亶。恐下面不服,立侍中赵善政为王,称大天兴国,尽诛郑氏子孙。

后唐天成四年(公元929年)杨干贞废黜赵善政,自立为王,改国号大义宁国,改元“兴皇”。杨干贞为政贪狠暴虐,引起内外怨愤。

五代晋高祖天福元年(公元936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率兵来攻。杨干贞命其弟带兵抵抗。战争失利,杨干贞败死。

杨干贞在位八年,逝世后谥号“肃恭皇帝”。至今有部分白族地区仍奉祀杨干贞为当地本主。



杨尚昆:(公元1907~1998年),重庆潼南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从青年时代起,杨尚昆就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1926年初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壮丽事业。1926年11月,他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初,从前苏联回国后,相继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等职,参与领导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

1933年初,杨尚昆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宣传干事和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副校长等职。6月,任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转战前方。1934年1月,接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同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此后,他和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一起,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指挥所部赢得许多战斗的胜利。

1934年10月,杨尚昆和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开始长征。1935年1月,他参加了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长征路上,他和彭德怀率领三军团浴血奋战,经过抢占娄山关、同一军团再克遵义城、四渡赤水和南渡乌江等一系列极其艰苦的战役和战斗,在危急关头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8月,调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随毛泽东率领的右路军行动,坚决同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斗争。到达陕北后,他先后在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军前敌总指挥部领导机构中负责政治工作,战斗在抗战前线。

1937年8月和11月,杨尚昆先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书记,积极开展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党、建军和建政工作,推动了华北地区群众抗日运动的高涨。1941年初,他回到延安,留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在这期间参加了整风运。1945年4月,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央外事工作组副组长。以后,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1947年4月,任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和书记叶剑英统筹党中央的后方工作。1948年4月,他又担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等职,积极协助周恩来处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尚昆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委书记。他领导调整和健全了中央办公厅工作机构,创立了行之有效的为党中央服务的工作运转机制。1956年9月,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分别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杨尚昆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岁月里,受到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长期迫害,被监禁达12年之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为杨尚昆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

1978年12月~1980年底,杨尚昆相继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副省长,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任广东省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1979年9月,杨尚昆被补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80年9月,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1981年7月,他任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第二年9月,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在1982年和1987年召开的中共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杨尚昆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继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他积极参与党和国家各项重大决策,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8年4月在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同时免去军委秘书长职务,协助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是中共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大代表、十五大特邀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一、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92年10月和1993年3月,杨尚昆先后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和国家主席的领导岗位完全退下来。

1998年9月14日,国家主席杨尚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二岁。

其女杨李,丈夫王小朝,现为中国保利集团(原国家电子工业部保利集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富豪。

跟帖时间 2010-02-08 21:57:1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的历史名人(四) -- 杨 杰:(公元1889~1949年),白族,字耿光;云南大理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先后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日本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

回国后,他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屡建战功。在第二次北伐和中原大战中,历任蒋中正的总参谋长,多次出谋划策,扭转危局。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长、总指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四路要塞司令、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陆军大学校长、特命主权驻苏联大使等职。

1937年10月15日授予陆军上将军衔,担任三军参谋本部参谋次长、防空委员会主任、军令部次长等职。

杨杰著有《国民军事必读》、《大军统帅学》、《军事与国防》、《国防新论》等军事论著,被斯大林称为“战略专家”,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1949年应中共邀请,杨杰准备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月19日途经香港时,被蒋中正指使特务杀害。

1982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杨杰为革命烈士。

附_杨杰将军被害经过:

杨杰为人刚直不阿,渐渐看清蒋中正的独裁面目以及国民党内部的腐朽堕落,非常不满。这种心理促使杨杰从蒋中正的亲信转化为蒋中正的政敌。

一次,有位黄埔学生问起他与蒋中正的关系,他直言不讳地说:“蒋中正这个人,不足与之共事。”他还指出:“蒋中正最重要的一点,他不是按总理(指孙中山)‘天下为公’那样办事。恰恰相反,他私心太重。就拿你们黄埔学生来说,虽同是黄埔生,但浙江籍的黄埔生和非浙江籍的黄埔生就是不一样。至于黄埔与非黄埔,那就更不待言了。”

随着杨杰公开指责蒋中正的言论越来越多,蒋中正对他的监视也越来越紧。蒋中正曾多次想向杨杰下毒手,但鉴于杨杰在西南的影响,总是有所忌讳。可是,当蒋中正得知杨杰策划陆军大学教职员工起义的消息,并从特务手中得到杨杰指使川康军队起义的密信后,蒋中正意识到了杨杰对他的巨大威胁,下定决心,要不惜代价地铲除杨杰。

两人渐行渐远,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杨杰明白,蒋中正磨刀霍霍,不再对自己有什么顾忌。当即,杨杰回过神,取出柜中文件,不待任何停顿,通过一位可靠的学生帮助,立即赶往白市驿机场,搭乘一架运输机,神不知鬼不觉地飞往昆明,托庇于云南省主席卢汉。

杨杰前脚一走,军统西南区区长徐远举带着暗杀特务后脚就跟上了门,他们一连守候了三天三夜,扑了个空,一无所获。消息传至广州,蒋中正严令毛人凤,一定要寻得杨杰踪迹,就地制裁。

毛人凤急命特务们四处搜寻,终于侦知,杨杰已经飞到昆明,成为卢汉的座上宾。他在那里,毫无顾忌,公开与滞留香港的国民党前云南省主席龙云里应外合,鼓动卢汉兴崇义之举,脱离国民党蒋中正的阵营,走和平起义之路。

1949年8月3日晚,当天边那抹灿烂的红霞醉染得滇池如一片沙海时,春城昆明迎来了又一个美丽的傍晚。此时,在三节桥靖国新村,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乘着酒兴刚到家门,机要译电员就迎上前急切地说:“站长,毛局长急电。”

闻听是毛人凤的急电,沈醉红红的脸庞顿时一下拉了老长,他忍不住嘟囔一句:“又他妈催什么命?好事沾不上边,重大任务倒是落不下我。”他展开急电,取出密码本,翻译出电文,就见电文上清楚地写道:“据多方情报,杨杰确已为蜕化变节分子。此人现在昆明公开活动,向各界宣扬赤化主张,危害党国。总裁钧令,限沈站长三天内制裁杨杰,以儆效尤。拒不执行命令或执行命令不力者将按家法从事。以炎”

看完电报,沈醉不由得钳口夺气,瘫坐在椅上。他心里暗自思忖,如此一个烫手的山芋偏偏又落在了他手上。他捏着电文,紧皱着眉,抬眼望向窗外,却见朦胧中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正从窗外经过。他一激灵,几乎就要冲口而出,那人不正是比邻而居的杨杰吗?

正蹲在地上玩耍的他的幼子沈笃礼见杨杰走近,忙起身礼貌地问候道:“杨伯伯好。”

杨杰收住脚步,笑吟吟地抚摸着沈笃礼的头,用那口几十年不改的大理话爱怜地问道:“小笃礼呀,你好。天该黑尽了,你为哪样还不回家?”说完,他又从袋中摸出一小袋糖塞在孩子手中,充满童趣地挥挥手,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家中。

望着消失在暗夜的杨杰,沈醉一时不知所措。杨杰贵为陆军第二级上将,曾任陆大校长、国民党三军总参谋长,门生故旧遍及天下,是一位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家就在沈醉的斜对面,几乎每天都要从沈家窗外的一个大草坪走过,去其好友、社会名流、云南“沱茶大王”严燮成家吃饭、打麻将,时常应酬到深夜才缓缓归来。沈醉除在严燮成家常与之见面外,在其他的许多应酬场合中也常有往来,彼此已很稔熟。按理,暗杀杨杰是易如反掌之事。可沈醉却犯难了,去年军统暗杀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名流,引来各界声讨,弄得很是狼狈。现在,杨杰出入上层,公开露面,又是卢汉座上宾,目标实在太大,弄不好自己也会身陷泥潭,逃不出云南。

沈醉于是压下电文,依旧不动声色。十多天后,毛人凤的急电像一道催命符再传昆明,沈醉一看,较往常措辞更为严厉:“奉总裁面谕,名单所列滇省五人应尽速制裁。杨杰大肆公开活动,为民革走狗相从,极力拉拢煽动党国高级将领,危害国家。务必制裁此人,以免遗患。本座再三声言,如循私枉法,坐昧先机,必以团体纪律严惩。以炎”

沈醉不敢懈怠了,他将毛人凤的一纸电文读得滚烫,心里却依然犯难。军统的暗杀名单上,滇省共有六人,除卢汉视情由蒋中正定夺外,其余五人分别为杨杰、陈复兴、云南省政府民政厅长安恩溥、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谢崇文、保安旅旅长龙泽汇。这些人透过军统的情报分析,为蒋中正认定是云南不稳的异己分子,聚集在卢汉周围、鼓动卢汉投共的中坚人物。在蒋中正反共复兴的布局中,云南是重要的大西南基地。因此,在共产党刘、邓大军入川兵进大西南之际,此五人必须立即制裁以防影响卢汉。

沈醉知道干系重大,却对杨杰不敢贸然下手。此前,他认为如果杀掉杨杰,其余四人会提高警觉,造成他不易动手的困难。再则,沈家老小俱在昆明,一旦发生暗杀事件,就算为了交待舆论,卢汉也不会置之不理。那样,即使他能逃脱,也难保一家老小安全。

毛人凤的第二封电令到来后,沈醉知道拖不过去了。他考虑再三,决定孕妇过独木桥——铤而(儿)走险。他盘算着,杨杰虽与卢汉交厚,以卢汉毕生的军政经历,他不会不懂政治。况卢汉一直在摇摆之中,也不是民革成员,他为了应付蒋中正,对杨杰明目张胆的活动已有不满。沈醉认为,只要不同时暗杀与他有密切关系的四人,卢汉不致于与自己闹翻。

狡兔三窟。为了安全,沈醉凭多年特工生涯的经验,决定先送家眷离开昆明,然后动手,若处置顺利,自己为防不测,可立即携带一部电台逃入国民党余程万二十六军军部。这样,卢汉也就奈之不何。

主意拿定后,沈醉于当日下午便在家中进行布置。

夏夜的昆明,和风习习。沈家一间隐秘的小客厅内,沈醉轻轻掩上门,轻捂住嘴,对手下的三名杀手低声布置道:“诸位已经清楚了,毛局长来了两封急电,奉总裁面谕,必须立即制裁变节分子杨杰。其他的我不多说,完成这次任务是易如反掌之事,杨杰就住在我家斜对面,因此,今天晚上我们务必要干掉他。”说到这里,沈醉面露凶光,狠狠地望了望三名特务。那三人正襟危坐,忙不迭地点着头。

“你们不要顾虑。”沈醉继续布置道,“这回的任务是比较轻松的。列位不用担心,杨杰每晚会从我家的大草坪前经过,只要他一露面,你们就在那里靠近他,用无声手枪朝他射击。草坪中间路没有路灯,先等在那里,你们在暗处,杨杰在明处,他身体肥胖,步履迟缓,可以从容下手且便于脱身。”说到这里,沈醉忽然问道:“你们都认识他吧?”

“认识。”三人齐声作答。

“记住,现在风声紧,千万别弄错人。”

“站长放心,那杨杰烧成灰我们也认识。他不就一大胖子吗?”

沈醉满意地点点头,话锋一转,“如果他今天晚上没有出去,你们就直接潜入杨家动手。杨杰家中没什么人,一个司机和一个厨师,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下手起来方便容易。只要他一中弹,那就没救了。我们的弹头内部都填进了毒药,就是送到最好的医院,请来神医扁鹊、华佗,那也是枉然。”

三名特务立即起身,向沈醉端正地行完礼,便悄悄离去。但这次行动又流产了。原来,他们密谋时,沈醉的老母在屋外阳台听得真真切切,老人家声色俱厉地将儿子痛骂了一番。最后,他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你如果心中尚有我这个老娘,你就要好好做人。不能动杨先生一根汗毛,什么命令纪律我不管,但你不能昧了良心去杀杨先生。”

事母至孝的沈醉知其不可为,只得应答了母亲。于是,他立即飞奔出门,将那三个走不远的特务重新叫了回来,一本正经地宣布道:“情况有了新变化,刚才的布置暂缓实施,等以后再说。”

那三人经沈醉这么一说,巴不得立即脱手,他们如释重负,很快退了出去。

沈母是何等精明之人。她并不因儿子的信誓旦旦而大意,每天早晚,她起床睡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孙儿孙女询问杨杰是否还在。有时,她自己也会主动借故上门查看杨杰行踪。

沈醉只得作罢。

毛人凤却在重庆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数次催促,沈醉只得据实相告,因母亲及家人梗阻,不敢贸然下手。毛人凤虽有不满,但觉得沈醉难处不同以往,出乎意料,他没深究。九月,处心积虑的毛人凤觉着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原来,为了拉拢已心生异志的卢汉,蒋中正将这个暗杀名单上的大佬级人物亲自召来重庆,以商讨建立“复兴基地”为名,做最后的抚慰,探探其真实意图。

这时,海外已传得沸沸扬扬,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已和中共接上头,不久将举行起义。毛人凤捏着那张名单,征询蒋中正是不是可以制裁卢汉了。

蒋中正答复,等他来了重庆再说。

毛人凤大喜,心里暗忖,还是总裁英明,“鸿门宴”上释兵权,杀对手,令人防不胜防。于是,他第三次电令沈醉,立即将家眷送往香港,一旦卢汉来了重庆,肯定会被扣留,这样,沈醉便可随国民党第二十六军趁乱进占昆明。到那时,杨杰、安曾溥、陈复兴、谢崇文、龙泽汇等五人便可举手之间而捕杀。尤其是杨杰,不能再让他跑了。

沈醉依计而行。他召来聚在昆明的十来个特务头目开会,将他们可以掌握的达千名特务和武装部队人员组织起来,准备在昆明来一次大搜捕。同时,监视杨杰的几个特务也做好准备,只待一声令下,立即将他逮起来。然而,事情的变化将毛人凤、沈醉的如意算盘摔了个粉碎。

龙云香港通电,敦促西南各派军阀早作崇义之举。卢汉捧读着报纸刊载的龙云“访谈录”,心中叫苦不迭。蒋中正闻知杨杰脱身,林园再斥毛人凤。

1949年9月9日,一架形似信天翁的钢铁大鸟掠过烟波浩淼的滇池,徐徐降落在了昆明巫家坝机场。

卢汉身着四星上将军服,翩然走下了飞机。后面鱼贯而行的是满脸堆笑的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萧毅肃、凶相毕露的徐远举和一批大小特务。

沈醉站在接机者的行列中,心里如打翻的五味瓶一般,滋味俱全。原先的计划又要搁置了。都说卢汉重庆之行凶多吉少,谁知他吉人自有天相,居然意气风发地又回到了昆明。原来,蒋中正虽认为卢汉不稳,但认为他还不会马上有举动。加之张群等人极力为他打保票,卢汉最终有惊无险地归来了。

沈醉见此情景心想,这样一来,暗杀名单上的那五人岂能轻易下手?早知如此,何必在这离乱纷纷中,将妻儿老母送去香港呢?再看毛人凤那架式,直接派来了徐远举,不是明显地已不信任自己吗?当然,这也表明,暗杀杨杰的任务,确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郁闷彷徨中,沈醉将徐远举接到了他家中。

徐远举迫不及待地关上门,凑到沈醉跟前,从怀里掏出一张名单,用食指往上一点,“老沈,先不说这些。你看看,杨杰可排在第一呢。我来时,毛局长指示我,到昆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抓捕杨杰。快,事不宜迟,我们马上行动。”

“你总得洗漱一下。”

“还洗哪样?”徐远举不耐烦地摆摆手,“去晚了,让他跑了,不要说你、我,就是毛局长到了总裁那里也要喝杯杯茶,交不了差。老沈,干系重大,我带来的那些人都在外面候着。事不宜迟,我们快走。”

沈醉机械地应过后,忙随徐远举向杨杰家扑去。可是,当他们破门而入时,除了一个佣人,杨家已然人去屋空。

徐远举一把拎过那佣人,扼住他的脖子,凶神恶煞地问道:“杨先生去哪里了?”

那佣人半天回不过劲,满脸憋得青紫,好不容易才挣脱开来战战兢兢答道:“我是干活的,不晓得杨先生去了哪里。他给我留了点钱,让我为他看好家。”

“他什么时候走的?”

“前天,呵!不,昨天,连小姑娘都带走了,他没说去哪里,我一个干活的也不好问。长官,我真的不晓得,饶了我吧!”

徐远举颓然垂下头,心有不甘,又欲上前盘问那佣人。沈醉将他拉到一边:“他一个下人,问不出什么结果的。我们再等一等,杨杰家的情况都在我的掌控中,过一会儿,有人会送上门来。也许他们知道。”

果然,不多一会儿,暗杀名单上的陈复光教授急切地闯了进来,他是来找杨杰商量对策的,沈醉迎上前,命人堵在门口,似笑非笑,“陈教授找杨先生吧,我们也在找他,既然来了,大家一起等。徐站长,这位是陈复光教授。”

“主动送上门来了。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徐远举讪笑一声,显然明白了陈复光的身份,他一挥手,便将陈复光和那下人带回了只有沈醉一人的沈家。

沈醉在一家老小去了香港后,已将楼下一间会客室改成了刑讯室。禀承毛人凤的旨意,他用下作手段秘密抓捕了一批人,关在楼下,并私设公堂,动用酷刑,企图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情报。陈复光和那下人被带到楼上会客室后,徐远举奸笑着不停地绕着二人踱步戏逼,楼下则传来受刑者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声声惨叫。

经过一阵折腾,徐远举、沈醉终于获知,杨杰已于当日下午3点去了香港,正是徐远举下飞机时,杨杰乘坐的飞机则刚刚起飞。机票是由一个名叫朱健飞的人用化名代买的,送往机场也由朱健飞的汽车亲自接送。为安全计,杨杰躲在了汽车后备箱里,所以连监视的特务都没发现。

徐远举一听,气急败坏,“咋个会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走?杨杰这一走,如何向局座交待。”沈醉垂下头,默不出声。

重庆山洞林园。蒋中正愤怒地冲着毛人凤咆哮道:“真是一群饭桶。我早说过,我的好学生都死光啦。一个杨杰,我让你们如此兴师动众,居然制裁不到。毛局长,你马上去昆明,亲自动手,不可假手他人。一定要把杨杰找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蹊跷之事呀,卢永衡刚下飞机,那杨杰就上了飞机。”

毛人凤挺直了肥胖的腰杆,立在蒋中正跟前,如就炮烙。捱过这一关后,回到驻地,他恨得牙巴格格作响,立即带上军统的“书生杀手”周养浩飞往了昆明。

踏入沈醉家门,毛人凤就将在蒋中正跟前受的气,一股脑地发泄到了沈醉头上,“我看你是越来越不中用了。从前,你家人在昆明不方便动手,可他们走了,你怎么还不动手?放人一马,疏漏一时,以致于留下今日祸端,让列位同志辛苦劳神。沈同志,你不问心无愧吗?好歹你也是军统的老人。戴老板生前不常夸你,有勇有谋,前途无量吗?我看你是朽木不可雕,山中顽石不成器,你辜负了戴老板,也辜负了总裁,辜负了党国对你的信任。”

沈醉立于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毛人凤发泄完后,似有不甘,又亲自带上沈醉、周养浩、徐远举等大小特务公然闯入杨家,翻个底朝天,将书刊、信札、日记等起获了一大箱抬回了沈家。

五华山上硕大而考究的一栋西式洋楼里。卢汉如坐针毡。“九九整肃”,毛人凤等已抓捕了大批仁人志士,幸亏杨杰跑得快,不然定无活路可言。自己原本是中共公布的43名战犯之一,如今又添了新债,共产党那边能说得过去?如果绑上蒋中正的战车,自己又只能作无谓的陪葬。卢汉觉得自己已被弄得里外不是人,既不愿陪蒋,又不能见容于共产党。以眼下情形而言,起义反蒋时机尚不成熟,他一直采取“戒急用忍,寻机待发”的态度,准备把火色看老点,再作动议。

不料,表兄兼老长官、前云南军阀、国民党军事参议院院长龙云却在香港公开通电,愤怒声讨蒋中正的暴徒行径,指出国民党必将败亡,惟有与共产党组成联合政府才是惟一出路。许是为了虚张声势,龙云居然对记者发表谈话,称云南卢汉已接他的忠告,不日将举行起义。这不明明将自己置于火山口,放入蒸笼蒸吗?卢汉反复捧读着那张刊载有龙云“访谈录”的报纸,心中叫苦不迭。好在蒋中正为了笼络他,表面上未作大的深究。卢汉这才稍微安心。随后,他采用强硬的手段,顶住了毛人凤要他圈杀“九九整肃”抓捕人员的要求,总算是为日后的出路留下了一个好交待。

得知杨杰脱逃,龙云在港发布时局声明,蒋中正愈加出离愤怒,他严令毛人凤在必须制裁杨杰的同时,务必要尽速除去龙云。于是,蒋中正的一道追杀令很快又飞传到了彩云之南。

龙云在那张暗杀名单上,本就是第一梯次的制裁对象。蒋中正欲置之死地,早就在情理之中。天下几人不知,龙云与蒋中正一直有打不开的死结。翻开一部民国史,龙云决非等闲人物。

龙云,字子舟,云南昭通人氏,彝族奴隶主家庭出身。早年与朱德、叶剑英、杨森等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始而于乱世中投身军界。从排长次第而升,逐渐出任云南督军唐继尧的卫队营长。后来,他因护主有功,被唐继尧委以重任,成为滇军旅长、师长、军长。唐继尧盛年弃世后,龙云通过各种手段击败其他滇系军阀,一统云南,成了民国时期名符其实的“南越王”。经过多年经营,龙云将云南经略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成为割据争雄的一个地方实力派。蒋中正为了实现他的统一中国的美梦,一直借机想吃掉龙云集团,但始终无法下手。抗战胜利后,蒋中正以武力接收为名,冠冕堂皇地将龙云的部队两个军交由其表弟卢汉带往越南受降。随后,他命杜聿明发动“五华山兵变”,一举解除龙云武装,完全采用绑票的手段将龙云武装劫持到重庆,出任了有名无实的军事参议院院长一职。其身后的权力真空交由卢汉继认,国民党中央军、大批官吏、特务趁机涌入云南。

龙云到了国民党中央军事参议院,名为院长,实则是被蒋介软禁起来,失去行动自由的高级囚犯兼云南人质。

还是在1946年,蒋中正还都南京后,龙云带着家人被迫相随,被大批警察、特务严密监视。后来,他以重金相谢,求得老友、原美军援华航空志愿队、即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帮助,利用除夕年夜的机会,装扮成一个老太婆,搭乘陈纳德的包机,成功逃至香港,居于其长子龙绳武在港浅水湾一豪华宅第内。1948年,他和李济深、陈铭枢、蔡廷楷等在香港积极联络杨杰、宋庆龄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亦称民革。蒋中正本就恼火龙云的脱身,见他公开唱起反调,早把牙巴恨得痒痒的。尤其是在1949年春夏以后,龙云更是无所顾忌,公开联络西南诸省的袍泽故旧、各地方实力派大员,劝他们立刻兴崇义之举,反蒋起义,迎接共产党的解放。

蒋中正这时已坐镇重庆,准备以大西南为最后依托的基地,同共产党抗衡。他当然害怕西南这些军阀如卢汉、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人心生异志,与自己离心离德。又急又怕中,恼羞成怒的蒋中正对龙云下了一纸必杀令。

毛人凤接到蒋中正的命令后,立即电告已去到台湾的保密局办公室副主任兼行动处处长叶翔之,让他带着6名特务,经广州前往香港,伺机谋刺龙云。

叶翔之也是军统的老牌特务,在毛人凤手中得到重用,多次参与决策了重要的暗杀任务。将他放置在台湾,是为了经营好军统去台后的重建工作。此时,毛人凤顾不了那么多,草草布置一番,便要求叶翔之速行。

叶翔之带着那六名特务经广州到了香港,他们在浅水湾龙绳武公馆附近租了一所房屋,卜昼卜夜,监视龙云的行动,只等毛人凤一声令下,就可伺机动手刺杀龙云。

但是,叶翔之等人发现,龙云不愧为多年行伍的人,平时居于内室,根本不露面。其住宅四周更是保镖林立,对来往行人盯得特别紧,其长子龙绳武出入公然挂着枪,簇拥着剽悍的锡克兵。不要说动手,就连靠近都没有办法。

叶翔之无奈,只得据实告之毛人凤,依靠这种霸王硬上弓的办法断然不行,能否考虑用其他办法,比如通过收买龙云信得过的人接近他身边,采用下毒的办法,可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买谁呢?毛人凤收到叶翔之的报告,冥思苦想。沈醉一听,淡然道:“这还不好办,他从前信得过的一个秘书兼厨师就在昆明,何不从他身上着手?”

一句话点醒毛人凤,他忘乎所以地拍在沈醉肩上:“沈醉,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你为党国立了一功。”

“不过,”毛人凤话锋一转,似有不解,“这秘书还能兼厨师?”沈醉得意地一笑:“这个亲信秘书本叫蒋唯生,现化名刘蔚,是龙云的昭通小老乡。此人出身小绅粮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回滇后被龙云选中当了秘书。但是,这个人不是那种好看不好用的白面书生。他居然烹得一手昭通彝家菜,还能泡制药酒。这一下,更对龙云路子。因此,时常也卷起衣袖,亲下厨为龙云露两手。后来,龙云倒台了,他没有跟去重庆,在昆明开了一家米线店,经营得不大景气。”

毛人凤凝神细听,不住地思忖颌首。随后,他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说服了那位名叫蒋唯生的失意之人,答应到香港协助军统特务暗杀龙云。毛人凤当即派蒋唯生于谈话的第三日,便乘飞机去了广州。这时,他已化名刘蔚,自称是失业教师。国民党军统广州办事处主任郭旭接机后,蒋唯生也不多言,他将毛人凤亲笔写好的信交给了郭旭。

毛人凤在信中写道:“介绍刘蔚前来,希面洽,并妥为招待,协助赴港与叶翔之接洽。”

郭旭看过信,心中明白大半,他问蒋唯生,“刘先生,你们策划好了吗?”

“当然。毛局长派我到香港协助叶处长制裁变节分子龙云。你们这里,得协助我弄到毒药。”

郭旭遂把办事处副处长袁寄滨找来。蒋唯生提出,因龙云喜好他特别泡制的昭通药酒。为此,他与毛局长商量妥了,打算将毒药置入酒中,饭后不会马上发作,过几小时毒发后,即无法医救。可是,为了慎重,这种毒药又不能用市面上的。

袁寄滨明白后,决定先送蒋唯生去香港,先与叶翔之接上头,回头他在广州把毒药搞到手后再寄往香港。

蒋唯生走后,袁寄滨便动手搞毒药,岂料,广州各大药房均以此药是毒剂,非有医生证明,无法购上手。军统特务路子倒是多,广州站通过一名女特务,找到其任医院院长的义父,开具出了处方,一下子就买到了手。很快,消息传到香港,叶翔之派人取走了药。

再说蒋唯生到了香港,联络上叶翔之后,叶翔之当即命他住进龙云家,一则打探动静,再则温习旧情,一俟毒药到手,即可悄然下毒于龙云的饮食中。

蒋唯生藏匕图中,装出落难书生的样子,顺理成章地跨入了龙家。龙云原本就信得过人,见是故旧来投,唏嘘感怀之下,即命家人安顿好蒋唯生。

可是,卖主求荣,毕竟做贼心虚。蒋唯生在龙家,早没了往日的练达随和,他探头探脑,东打探西打探,言谈举止多有反常之处。这引起了龙云大儿媳的注意。有几次,他尝试下厨为龙云做“火爆脆羊肚”的拿手好菜,却为龙家婉拒。

叶翔之很是着急,他招来蒋唯生,“药到了,你赶快照方抓药,把药酒送给龙云,看着他喝下去。”于是,蒋唯生捡来中药,找来一个精致的酒瓶,泡制好了这坛药酒。待出色出味后,便将毒药搅得相配。

荆轲刺秦,舞阳色变。蒋唯生捧着那坛药酒回到龙家,迎面就撞上了龙云大儿媳。“少奶奶,我给老主席泡了坛昭通老家的药酒。”蒋唯生神色极不自然地应道。

“怎么这时才拿来?你从云南带过来的?”

“那自然。那自然,刚来香港,放在一朋友处,差点忘了。”

龙家大儿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傍晚,陪侍一侧的蒋唯生见龙云心情不错,便借机道:“老主席,我差点忘了。我从昭通给你弄了坛药酒,香港这地方天气热,人的阳浊气旺,饮过这个酒后,能开香通窍,败火溢阳。”

龙云一听,大为高兴,他感慨地说:“哎,唯生啦,不瞒你说,自你走后,我就没再喝过昭通老家的药酒了,其他人做得不行。人要过得旧,衣要常穿新。好!难得你一片心意,今晚就喝两杯药酒。”

蒋唯生尴尬地陪着笑,他不经意往旁一看,龙云大儿媳那冷漠而狐疑的目光正剑一般地刺了过来。蒋唯生低下头,东扯西拉地陪着龙云聊起了天。

可是,到了晚上,龙云却并未饮蒋唯生献上的药酒。这让蒋唯生大失所望。原来,龙家为防不测,对龙云的饮食特别注意,一般是其大儿媳亲自立于厨房,要么自己动手,要么严格监管着厨房的整个流程。饭菜上了桌,要用多种验毒方法,检查一遍,这才放心让龙云食用。

蒋唯生反常的言谈举止引起了龙家大儿媳的高度警觉,她觉着蒋唯生突然来到龙家,编排的那些理由难以自圆其说。送来的药酒,虽未验毒,但看成色和药品,却是香港的货,怎能有昭通之说?

龙云没说什么,反劝家人要相信蒋唯生。龙家大儿媳不再争辩,但上上下下已对蒋唯生特别注意了起来。

见药酒下毒不易,叶翔之又生一计,让蒋唯生在龙云的饭菜中下毒。可是,蒋唯生已然胆怯,全然不敢也无机会直接下毒了。

叶翔之黔驴技穷,干脆祭出最后一招。利用蒋唯生的内应,带着特务,直闯龙家,生生狙杀龙云。叶翔之情知这是不易办到的,他无奈地对蒋唯生等说:“不如此,何以复命?逼上梁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屠龙刀”潜藏在身,叶翔之已跃跃欲试。

正待他绞尽脑汁地布置时,毛人凤接到了蒋中正的命令,因杨杰已潜至香港,制裁龙云的事,暂缓进行,立即暗杀杨杰。毛人凤遂密电叶翔之:情况有变,暂放龙云,转而制裁杨杰。限三天内务完成制裁任务,否则按团体纪律处置。

叶翔之轻轻舒了一口气。龙云命大,最后一刻峰回路转,“屠龙”改为“杀羊(杨)。”

在昆明沈醉公馆里毛人凤等私设的刑室内,杨杰的副官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特务们将已瘫倒在地的他拎起来,一把撕开身上那些布条,只见肉末和血水一道从他身上像揭下了一层皮似的扒拉开来。副官惨叫一声,轰然倒在了地上。良久,他气息奄奄地抬起头,心中如万箭穿心,悲鸣地唤道:“就是一块钢铁也要被融化呀。老长官,我只好对不起您了。”

特务们一听,如获至宝。毛人凤凑上前,劝道:“我们出此下策,也是迫不得已。都是党国军人,哪个愿手足相煎呢?没办法,杨杰案子是总裁交待过的。谁也扛不住。说吧,他在香港住在什么地方?”

副官艰难地喘口气,咬着牙,缓缓答道:“香港轩尼诗大道206号4楼,他的大理同乡家。”

毛人凤如获至宝,他命人一边严加看管杨杰副官,一边迅速电告香港的叶翔之。

杨杰借住在香港友人家中,长吁了一口气,对于自身安全,他有所松懈。总以为,凭他威望,又在香港,蒋中正不敢下黑手。龙云等43名滞留香港的精英名流,一起北上,参加全国第一界政协会议。杨杰为把工作做得扎实,他频频与民主党派首领如李济深、沈钧儒,国民党高官黄绍闳、贺耀祖等相商,共同拟定政协的筹建方略与提案。

殊不知,蒋中正对他已下达了必杀令,甚至连多年的宿敌龙云也暂时放过一马,足见蒋中正恨之弥深。两月前,杨杰呆在重庆,见西南地方各派军阀仍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他心中大为着急。情急之下,他顾不得危险,亲笔写好信,让秘书持信密访刘文辉,积极策动他起义。谁知,此信被徐远举获得,作为他叛变的铁证转呈到了蒋中正案头。

蒋中正大为恼怒。西南本是他实现“反共复国”迷梦的最后赌注,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小诸侯”发生肘腋之变。兼之杨杰是国民党内的军事泰斗,任过三军参谋长、陆大校长多年,国民党军队的中上级军官多为他的学生,以杨杰性格,敢说敢做,难保不影响这些人。当得知杨杰避往昆明后,他便数次命军统务必暗杀杨杰。碍于云南的特殊情态,军统一直未能得手。

杨杰去了香港,尤其是与龙云、黄绍、李济深等43人联名发出《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后,公开宣称拥护中共领导,愿为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努力,并历数蒋中正的罪行加以痛斥。

蒋中正恨得咬牙切齿,指示一定要暗杀杨杰。

毛人凤得到了杨杰居港的确切地址,当即命叶翔之尽快策划,迅速完成制裁任务。叶翔之知道杨杰与蒋中正分道扬镳的深层原因后,又知是“钦点要犯”,他不敢怠慢。

1949年9月17日,叶翔之将特务们从浅水湾龙云居所附近撤出,心里却找不着北。他对广州站的特务抱怨道:“这比龙云那里还麻烦,地址都没有,大海捞针,哪里去找杨杰。”

正在焦急不安际,这天下午,广州站的郭旭就带来了杨杰的详细地址,叶翔之一见,高兴异常,嘴里念念有词:“这就好办了。放心吧,我早有了办法。没来香港前,我就仔细研究杨杰的情况,早做出了方案。”旋即,叶翔之马上传令杀手李天山,令他去找交通员卢广声,迅速确认杨杰是否在电报地址上的家中。

卢广声是军统的地下交通员,他伪装成进步的民主人士,参与了杨杰他们的活动。平时,只有一位名叫李天山的杀手单独与他联系。为防暴露,毛人凤曾规定,非到万不得已,不可与卢广声随便见面联络。

李天山找到卢广声后,说明了来意。卢广声立即与他来见叶翔之,他急切地报告了这样的信息:“处座。地址完全属实。我们的行动一定要快,中共方面已邀请杨杰等人去北京参加什么政协会议。杨杰这几天,四处活动,又是辞行,又是招降纳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建议,为免生变故,须在18日也就是明天以前干掉杨杰。不然,就来不及了。”

叶翔之浑身一震,眼前顿即浮现出毛人凤那张奸笑的脸。他明白,暗杀不了杨杰那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想到这里,他杀气腾腾地点头道:“好,就在18日以前行动。”

随后,叶翔之送走卢广声,招来另一名名为韩世昌的杀手,趁着夜色来到了轩尼诗道206号。这条大道紧邻海边,较为隐秘。杨杰偶尔会在白天侧身伏于内侧,频频俯视街面,观察有无可疑情况。平时,他住的4楼房间,用的是先进的防盗铁门,外人不易开启,更何况堂而皇之登堂入内。

了解到这些情况,两名杀手颇为着急,“处座。这下手太难了。”

叶翔之将目光从杨杰居住的四楼收回,狠狠将嘴里的烟卷啐到地上,用脚使劲踩烂烟丝,咬着牙关说:“你们只管行动。我会安排好的,计划早想好了。今晚你们美美睡一觉,给我养足精神。”

9月18日上午,叶翔之悄然来到韩世昌、李天山两杀手的住地。他将包往床上一扬,命令道:“赶快起床,今天下午就行动。”

“你们听清了,”叶翔之压低声音布置道,“情报已送过来了,杨杰马上就要离开香港,今天下午是我们动手的最后机会。李天山负责接应,我坐镇外围,韩世昌具体行动。我这里有封信,以贺耀祖的名义写的,你们以送信的名义敲开杨杰的房门,然后佯作等他回复。这期间,杨杰肯定会看信,你们趁他看信不注意的时候,便可下手。”

正说着,另外两名跟来的特务突然闯进门,指着窗外的206号4楼道:“处座,快看,杨杰悠闲得很,在乘凉呢。”

叶翔之止住话,忙向外望去,只见杨杰在阳台的平台上纳凉,凭着栏杆频频伸出头来俯视街区。叶翔之立即起身布置道:“我们分成两组,韩世昌、李天山一组具体行动。我们另外三人一组,主要在3楼、2楼和楼下望风。记住,李天山不能进屋,韩世昌一人就行了,免得打草惊蛇。清楚了没有?”

“清楚了。”叶翔之满意地点点头,却猛然回头看见韩世昌正抱着一颗榴莲狼吞虎咽地啃着。他气恼地走上前,一把夺过水果,猛地使劲拍在他肩上,“温酒斩华雄。你立功的机会到了。去,完成了任务回来再吃。”

韩世昌是个职业杀手,以手段毒辣、机智善变著称。他简单洗漱了一下,藏好枪械,拿上信,便朝杨杰家急急地走去。他到了门口,正正衣冠,深呼一口气,便叩起了门,“谁呀!”良久,一个警惕的声音飘了出来。

韩世昌别出一口广东腔答道:“我找杨先生,给他送信来了。”

“送什么信?”里面又问道。

“贺贵严先生让我给杨先生送来一封信,说是请他吃夜宵。”

里面顿时没了声音。韩世昌担心地望身后一望,只见其他三人已占据楼道,正紧张地望着他。韩世昌吞咽一口唾沫,润润干渴的喉咙,冲身后做了个“不要急”的手势,仍耐心地立在门口。

好大一会儿,随着“吱呀”一声,门启开了一条缝。韩世昌忙侧身挤了进去,开门的是位中年人,他躬身做了个“请”的姿势,便带着韩世昌径直走到了阳台。

韩世昌忙挤出一丝僵硬的笑意,迎往杨杰,恭敬地递上信:“杨先生,这是贺贵严先生的信,请您今晚一定赏光赴宴。”

杨杰笑呵呵地接过信,吩咐门人道:“快上茶。”那开门的中年人遂转身离去。

杨杰一面开启信封,一面打趣道:“贵严先生真是客气。他还好吧。”

“好着呢。”韩世昌垂手而立:“他家里来了客人,实在脱不开身,这才叫我来,杨先生。”

杨杰一面“呵!呵”应着,一面低下头仔细看起了信。

韩世昌不再犹豫,他迅即从腰间摸出枪,冲上前对准杨杰的头部扣动了扳机。杨杰的身躯“砰”地一声,重重仆倒在了桌边。血从头部汩汩淌出,浑身抽搐不止。韩世昌随即蹲下身,又补上了一枪…可叹杨杰将军,在军政两界叱咤数十载,却终殁于蒋中正的流氓手段里。

韩世昌转身退出。李天山不知什么时候已闯了进来,将那欲为他倒茶的中年汉子紧紧地看住了,不令他有半点声张。韩世昌即将电话线割断,将那中年汉子绑住双手,这才反锁了铁门,立即飞似的下了楼,早已候在那里的叶翔之三人招来两部“的士”,从容逃逸。

9月19日,叶翔之由香港飞至广州,他举着香港的《星岛日报》得意洋洋地对广州站主任郭旭表白道:“你看,杨杰已于昨天下午被我杀了。报上已将杨被刺的相片登了出来。这次,大家都立了功,合作得不错。”

与此同时,中共立即作出反应,严厉申斥蒋中正国民党当局的卑劣行径,对杨杰先生的遇刺表示沉痛的哀悼。

军统上下沐猴而冠。毛人凤受到了蒋中正的大力表扬,心中长吁了一口气。数日后,毛人凤致电叶翔之,称蒋中正对他成功暗杀杨杰极为嘉奖。命发给银元三万元为资金,以励这些冷血杀手。

后来,叶翔之在台湾又受到了奖励,蒋中正亲自召见,当面嘉奖,并发给叶翔之“忠勤勋章”一枚。由此可见,蒋中正对杨杰是何等的切齿痛恨。
杨 森:(公元1884~1977年),号子惠;四川广安人,1937年9月18日晋升为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任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

川军名将,四川陆军弁目队,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

原为川军将领刘湘部下,辛亥革命后,在王陵基部任营长。后私下跑到熊克武部参加讨袁,兵败后曾被滇军俘虏,后在滇军中任靖国二军参谋长、混成团团长等。

1920年在靖川之战中转投川军,担任川军第九混成旅旅长,第九师师长,靖川军第二军总敌总指挥,1922年任川军第二军军长,后兵败投靠吴佩孚。

击败了熊克武的讨贼军后,杨森掌握了四川的大权。1936年2月25日晋升陆军中将军衔,历任第二十军军长、第六军团军团长、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是抗日战争中川军的主力军团,屡立战功,成为抗战后期的三大地方主力部队之一。后历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兼贵州省保安司令、重庆绥靖公署副主任、重庆卫戍总司令等职。

1949年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随即偕孙震逃往台湾,担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1977年5月17日病逝于台北,终年九十四岁。



杨汉黄:(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北海舰队司令部副参谋长。

杨 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

杨应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

杨宝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潜艇学院院长。

杨武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部副司令员。

杨国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政治部副主任。

杨春福:(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福建基地副政治委员。

杨景道:(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杨继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

杨振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政治部副主任。

杨福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

杨群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榆林基地副司令员。

杨文修:(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广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

杨汉龄:(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第一航空军政治委员。

杨占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第十航空军副军长。

杨成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杨成维:(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桂林学院院长。

杨行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导弹试验基地政治委员。

杨位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杨均钧:(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电讯工程学院院长。

杨国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上海基地司令员。

杨国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气象学院副院长。

杨治理:(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

杨胜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指挥学院副政治委员。

杨晓铁:(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工程大学科研部部长。

杨德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工程大学政治委员。

杨德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杨 晔:(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院长。

杨仁清:(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国防科工委航天远洋测量船基地研究员。

杨裕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防化研究院研究员。

杨 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武警学院副政治委员。

杨 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武警学院副政治委员。

杨生礼:(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宁夏武警总队总队长。

杨正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山东省武警总队总队长。

杨进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武警水电指挥部副政治委员。

杨希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武警医学院院长。

杨贵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公安部警卫局副局长。

杨家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山东省武警总队政治委员。

杨德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北京市武警总队总队长。

杨光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三军副军长。

杨宏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六兵团副司令官。

杨澄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

杨宣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军事委员会外事局局长。

杨安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部员。

杨步飞:(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

杨文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整编第七十二师师长。

杨天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陆军总司令部督察长。

杨国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陆军官校校长。

杨雨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联合后勤司令部副总司令。

杨为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陆军第六军团副司令。

杨 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新编第八军军长。

杨文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一二五军新编三师师长。

杨文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十九军暂编三十七师师长。

杨天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十五师副师长。

杨维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五十八师参谋长。

杨 焜:(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九兵团参谋长兼新3军副军长。

杨 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新编第一军第五十师师长。

杨自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四十四军第一六二师师长。

杨 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一○○军副军长。

杨伯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十八军军长。

杨维垣:(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一○五军副军长。

杨绪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八军第一七○师师长。

杨朝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天津市警备司令部第一八四师师长。

杨也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八军参谋长。

杨创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四十八军军长。

杨团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八十四军副军长。

杨唤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中央军官训练团团员。

杨 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七十三军十五师代师长。

杨赞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四十六师参谋长。

杨本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七二师新编十三旅旅长。

杨 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四十五师第二一二旅副旅长。

杨 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三十二师第五十七旅旅长。

杨永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三十二师第五十七旅副旅长。

杨修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一二九军第三五七师师长。

杨 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六十师第一八○旅队第三五九团团长。

杨家骝:(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六十师第三○八旅队第三六○团团长。

杨世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八十四师第二十五1团团长。

杨含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七补给区兵站分监。

杨 彬:(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第四厅副厅长。

杨 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人事司司长。

杨世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督察部副主任。

杨锦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台北市教育局军训室主任。

杨爱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第一处处长。

杨声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中山研究院计划处处长。

杨成荣:(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行政院国家安全局”慈湖管理处处长。

杨学仁:(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空军防炮警卫司令部司令。

杨 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第一旅副旅长。

杨 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后勤部第二兵站总监部副总监。

杨安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总部联合勤务部测量署长。

杨明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中正理工学院院长。

杨建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军事学院陆军学部主任。

杨国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二○三厂厂长。

杨冠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装训部参谋长。

杨本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兵整中心副主任。

杨健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总部军法处处长。

杨复兴:(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职务待考。

跟帖时间 2010-02-08 21:51:0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的历史名人(三) -- 杨白冰:(公元1920~今),四川潼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38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参加八路军和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入陕北公学和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组织部干事。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太行军区1942年夏季反“扫荡”。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第一二九师延安留守处政治协理员,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中共经扶县委组织部部长,经东县工委书记兼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组织部科长,第二野战军后勤部组织部副部长。参加了进军大别山、淮海、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后勤部组织部部长,第二政治干部学校组织部部长兼干部部部长、政治部主任,西南军区青年部副部长,成都军区组织部部长。1960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区副政委、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秘书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57年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9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怀庆:(公元1939~今),山东寿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上将。

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护卫舰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干事,东海舰队干部部干事、科长、副部长、部长,舟山基地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87年入读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90年10月任海军政治部副主任。1992年11月任海军政治部主任。1994年任海军副政治委员。1995年8月任海军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0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94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2000年6月21日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



杨国屏:(公元1934~今),原名杨祖藩;湖北钟祥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上将。

1950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观测员、测绘员,1969年任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部测绘科参谋、作战科副科长和科长。1976年6月任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后任部长。1982年入军事学院学习。1983年5月任陆军第六十四军参谋长。1985年8月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1990年4月任济南军区参谋长。1991年入学习。1993年12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94年12月任副校长。1996年2月至1999年12月起任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8年晋升为上将警衔。



杨国梁:(公元1938~今),河北遵化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6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基地任参谋,1971年任基地司令部副科长,1976年任基地发射团副团长,1982年任基地司令部副处长、处长,1983年任基地副司令员,1985年任基地司令员,同年任第二炮兵副司令员,1992年11月起任第二炮兵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1998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杨德中:(公元1923~今),陕西渭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学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滨海军区连政治指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鲁中南军区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莱芜、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局长兼中央警卫师师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第一副主任兼警卫局局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杨德清:(公元1942~今),湖北应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63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班长,排长。1973年任武汉军区政治部秘书处秘书。1977年3月任装甲兵团政治委员,1980年入政治学院学习。1982年8月任装甲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政委。1985年8月任陆军第五十四集团军政治部主任。1989年11月任军事经济学院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1991年12月任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94年12月任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纪委书记,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1999年5月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2003年12月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第十六届中央纪律委检查委员会委员。

1990年由大校晋升为少将军衔,1996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杨 桓:(公元1927~今),宁夏贺兰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北洋大学肄业。1948年入华北革命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中南军政大学政治部干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大学政治部干事,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讲师,国防科委基地科长、副处长、副团长,国防科工委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第二炮兵技术装备部部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杨永斌:(公元1927~今),山东济宁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43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兵组织。1945年4月参加八路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连副政治指导员。1947年在滕县战斗中,荣立一等功。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第一○三师炮兵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入空军部队。任空军航空预备学校预科总队第三大队政治指导员、训练部政治助理员、大队副政治委员、直属队政治协理员,空军飞行大队政治委员、某基地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1963年入空军学院政治系学习。后历任空军团政治委员,1970年后任沈阳军区空军组织部部长、空军航空军某师政治委员,乌鲁木齐军区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1983年任兰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90年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是第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9月16日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杨振玉:(公元1931~1999年),内蒙古赤峰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47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赤峰县支队战士、文书,师文化教员,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参加了平津战役、太原战役,作战勇敢,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先后任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团射击主任、飞行大队长,参加数十次空战,共击落敌机三架、击伤一架,先后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荣获空军第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958年以后,先后任副团长,空军学院研究部研究员,团长,师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师长兼司令部参谋长,某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空军上海指挥所副司令员,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在历任的各个工作岗位上,均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参与领导了全军院校研究生教育工作。1987年出席了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是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92年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

1999年7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一岁。



杨华荣:(公元1944~今),女;湖南醴陵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

出生于一个革命军人家庭。1963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济南军区军医学校。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2月分配在济南军区某医院任眼科医生。1979年3月调到新组建的基建工程兵通信指挥部卫生处任助理员,负责计划生育工作,使该部队独生子女领证率达到先进水平。1984年5月调到总参谋部管理局工作,任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使计划生育率达到100%,独生子女领证率、晚婚率保持在99%以上,受到总部表彰。1985年2月~1998年1月任总参谋部管理局卫生处副处长、处长。主持制定总参谋部《卫生工作建设规划》、《医疗保健工作规划》和《除害灭病工作规划》,有效地加强了总参谋部的卫生建设工作。1989年她筹划成立总参谋部中心门诊部,从而缓解了机关看病住院的矛盾,推动门诊部业务建设的发展。1998年1月任总参谋部管理局副局长。分管卫生行政、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她指导和参与了《人口与优生》、《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基础知识》等书的编写,被解放军《健康杂志》聘请为编委会委员。

1999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俊生:(公元1943~今),女,著名开国将领杨成武上将之女;福建长汀人,出生于河北易县。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少将。

1961年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自动控制专业学习,1968年毕业分配到某导弹部队工作。1983年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作,先后任武警总部干部处副处长、技术装备部部长、科技开发部主任等职。1996年7月晋升武警少将警衔,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组建以来第一位女将军。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组建伊始,急需大量德才兼备的干部去挑大梁。聂荣臻元帅对杨俊生的思想表现、政治素质、工作业务能力等方方面面比较了解,便向武警总部写了一封推荐信…从此,杨俊生走进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这一年杨俊生四十周岁。开始,她在武警部队政治部工作。三年后就任武警总部警务装备处副处长。1991年3月被任命为武警总部技术装备处处长,全面负责整个武警部队技术装备的业务工作。武警部队重新组建初期,装备建设是弱点,也是难点。装备老化、型号杂、质量差、缺编多等问题特别突出。不仅缺乏武警部队执行处置突发事件和执勤等特殊任务的专用装备,即使原有的老式“车、马、炮”,往往也不够规定数量。于是,她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武警部队武器装备的基本建设上,向着装备建设系列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保证部队“开得动,收得拢、联得上,打得赢”。成立科技开发部,是杨俊生“走中国武警特色科技装备道路”构想的第一步棋。

1993年4月29日科技开发部正式成立,杨俊生兼任该部主任。紧接着,她又走出了第二步棋:边研制边生产,把更多更好的警用装备器材以最快的速度装备到部队。这时的杨俊生,肩上还没扛那颗“将”星…然而,她却很会给自己“排兵布阵”、“四面出击”、“多线作战”。1994年6月,JJ93-l型展合式野战指挥车隆隆地开出研制基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7月,中国武警第一台94式装甲防暴车通过鉴定试验,装备部队使用。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杨俊生在科技兴装的路上迈着坚实的步伐,取得累累硕果。

1996年7月11日晋升为武装警察技术少将警衔。



杨十三:(公元1889~1939年),本名杨裕民,因在家族兄弟中排行十三而得名;河北迁安人(唐山地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冀东抗日领袖、著名化学家、造纸专家、河北工业大学教授。

国难当头,杨十三毅然投笔从戎,组织参与了震惊中外的冀动抗日武装大暴动。

杨十三英勇牺牲后,在山西八路军总部举行了抗日战争以来国内最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为大会亲书横额“浩气长存”,朱德主祭,彭德怀亲致悼辞。



杨秀峰:(公元1897~1983年),河北迁安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法学家,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杨秀峰曾参加和领导了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曾赴法留学,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前苏联学习。回国后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东北大学、天津河北法商学院任教授。

1938年“七七事变”后,他投笔从戎,带领学生深入河北南部、西部农村,组建了冀西游击队,开创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南行署主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

新中国建国后历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高等教育部部长、教育部部长兼国务院文教办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和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杨植霖:(公元1911~1992年),蒙古族,曾用名雨三、王士敏、天虹、长河;内蒙古归化城土默特旗人。

杨植霖1925年参加革命,年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投入绥远地区的农民运动,任归绥县农民协会秘书。

1930年在北平新农农业学校读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被绥远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由王若飞领导与敌人进行斗争,1933年出狱后,在家乡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在归绥与高凤英等组建蒙汉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斗争。是年8月蒙汉抗日游击队与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会合,被编为绥蒙游击大队,杨植霖任大队长兼政委,1939年后历任中共绥西地委书记、绥西专署专员、绥察行政公署办事处副主任、绥察行政公署主任,1945年后历任绥蒙政府副主席、主席,中共绥远省委常委、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植霖先后任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内蒙古分局副书记,自治区政协主席,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等职,1962年调任中共青海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1978年后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顾问,省政协主席等职。曾当选为第五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杨植霖于1992年9月10日因病在兰州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杨为民:(公元1935~2002年),祖籍河北迁安(唐山地区),在革命根据地太行山和延安长大。中国国防科技界、教育界著名专家,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工程系统工程系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所长。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他就担任中国高空无人驾驶照相侦察机的总设计师,为该机的研制、定型和装备部队做出重大贡献,填补了中国无人机研制的空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成果已被镌刻在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上,成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辉煌历史的写照。



杨树达:(公元1885~1956年),字遇夫;湖南长沙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曾留学日本。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教授。研究古汉语语法及文字训诂学。

著有《古书疑义举例续补》、《高等国文法》、《词诠》、《论语疏证》、《汉书窥管》、《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积微居小学述林》、《汉文文言修,辞学》等。



杨振宁:(公元1922~今),安徽合肥人。著名理论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杨振宁1928年就读厦门国小,1933年就读北平崇德中学,1938年插班昆明昆万中学高中二年级、并以高二的同等学历,考取当时由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大的化学系,后来改念物理系。1942年西南联大毕业。1944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1945年在西南联大附中教学后赴美。1948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秋天普林斯顿大学研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58年当选台湾省国民党中央研究院院士、1965年应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托尔邀请筹备创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门,1966年离普林斯顿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担任教授至今。

1957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尽管他们早已入了美籍,但也是“美籍华人”,消息传来,中国人无不引以为傲。杨振宁也是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为自傲的,那年他们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辞,最后一段,他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在教了十七年书之后,杨振宁于1966年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前往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他认为是自己“走出象牙塔”,重新出发,科学界人士对他再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抱持期待与乐观。

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女士,出生名门,为杜聿明将军掌珠,专攻文学,中英文造诣均佳,曾在台湾省教过英文,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中文,言谈举止富书卷气,育子女三人,老大杨光诺计算机工程师,老二杨光宇化学家,老三杨又礼医生。

杨振宁发现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原理:宇称守恒如在弱相互作用中不成立,宇称概念就不能用在θ和τ粒子的衰变过程中,因此可以认为θ和τ粒子是同一粒子。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理论,推翻了物理学上屹立不移三十年之久的宇称守恒定律。这一发现,使瑞典皇家科学院立即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颁发给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博士,因为他们指正了过去科学家所犯的严重错误,更开启基本粒子“弱交换作用”一些规则的研究,使人类对物质构造内层的认识迈进一大步。



杨立铭:(公元1919~今),江苏溧水人。著名核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重庆前中央大学机械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现为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杨立铭教授长期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中国核理论及其队伍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原子核集体运动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微观基论,该理论不但为国际上著名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提供了微观基础,而且可以解决唯家理论未能适用的某些领域中的问题,他的这一突出贡献曾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杨应昌:(公元1934~今),北京人。著名磁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至今。期间曾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路易.奈尔实验室和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材料研究中心工作。现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凝聚态物理博士生导师。

杨应昌教授研究物质的磁性,研究宏观磁性与微观结构的联系,以基础研究为先导,结合中国资源特点,在探索新相,发现新效应,开发新型稀土磁性材料方面取得一系列在国际上领先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王丹萍科学奖,多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杨芙清:(公元1932~今),女;江苏无锡人。著名计算机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9年北京大学数力系研究生毕业。曾留学前苏联,任莫斯科杜勃纳联合核子物理研究所计算中心中国专家。现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杨芙清教授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操作系统,解决了资源共享和多道程序运行等一系列概念和方法,为中国多道操作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她又主持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个使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并在软件结构、软件设计和软件工程支撑环境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多次获国家级科技奖。



杨连弟:(公元1918~1952年),天津北辰仓镇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修复陇海铁路八号高桥时,机智勇敢地攀上四十多米高的桥墩,提前完成修桥任务,荣获“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1950年9月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第一师第一团一连副连长。

在朝鲜战场上,多次出色完成抢修铁路大桥的任务,有力地支援了朝鲜前线的战斗,先后荣立战功六次,其中大功一次。1951年7月,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带领一个排十二次搭设浮桥,并创造出“钢轨架浮桥”的方法,保证了正常施工,使几次中断的大桥顺利通车。1951年8月,出席了志愿军铁道兵首届庆功大会;9月当选为志愿军战斗英雄国庆观礼团代表归国观礼,并应邀列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952年3月重返朝鲜前线。在粉碎敌人“绞杀战”的战斗中,英勇指挥部队坚守百岭川等重要桥梁地段。1952年5月15日,在清川江大桥指挥连队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弹片击中头部,光荣牺牲,终年三十四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光荣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各一枚。他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弟连”。



杨根思:(公元1922~1950年),本名羊庚玺,祖父羊金魁,父亲羊德堂;江苏泰兴羊货郎店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1942年参加革命,1944年3月参加新四军,在新兵登记时,部队同志将“羊庚玺”误听(写)为“杨根思”,从此沿用杨根思名。杨根思这块质朴的矿石投入了人民解放军这座大熔炉,在战斗烽火中炼成了一块好钢。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团参谋,1946年10月在攻击郭里集战斗中,根思用拉雷炸毁碉堡,战后被誉为“爆破大王”。1947年1月攻击齐村国民党守军。杨根思用两包炸药连炸两座碉堡,又抱炸药包慑破敌胆,迫使堡内大批守军缴械投降。战后被评为华东一级战斗英雄。1948年12月由第一七二团参谋调任第一七二团第三连第三排排长,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被评为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大军渡江后,参加解放上海战役,被提升为第一七二团第三连副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参加军首届英模大会,被评为一级战斗英雄。随升为第一七二团第三连连长,出席全国英模代表大会,同年9月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接见。1950年11月7日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团第三连连长。11月29日在朝鲜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南小高岭战斗中,带领三排战士坚守阵地,切断美军退路,接连击退敌人八次反扑。阵地上只剩下三人,通讯员玉喜负伤,重机枪手陈德胜于弹打光,杨根思果断命令两战友撤下,独自坚守,美军第一军官挥舞陆战一师的旗帜发动最后冲击,嚎叫着领队逼近阵地。杨根思举起驳壳枪将美军官及军旗击倒,点燃导火索,身抱炸药包冲入敌阵,轰然与群敌同归于尽,终年二十八岁。杨根思用生命保住了小高岭阵地,为夺取第二次战役胜利立了卓越功勋。

1952年5月9日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光荣称号,并将所在连队命名为“杨根思连”,三排命名为“杨根思排”。1953年6月25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利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各一枚。

1955年泰兴县人民政府亦在其家乡修建“杨根思烈士祠”,后改名为“杨根思烈士陵园”。
杨子荣:(公元1917~1947年),原名杨宗贵;山东牟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级侦察英雄,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杨子荣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今山东烟台牟平区)城南一个叫?峡河的小山村。父亲杨世恩是个泥瓦匠,母亲宋学芝是个刚强的农村妇女。杨子荣四岁那年,父母曾带着一家老少去东北安东(今辽宁丹东)谋生。但父母一天到晚拼死拼活地干,也难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没办法,除了父亲和姐姐外,母亲又领着其他孩子回了老家。在老家,母亲省吃俭用地供杨子荣上了几年私塾。

1929年,胶东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十二岁的杨子荣在母亲的安排下,去安东投靠父亲。开始父亲让他去上学。两年后,杨子荣到姐姐做工的缫丝厂干活,以挣钱补贴家用。但是好景不长。杨子荣三年学徒期刚满,厂子裁人,杨子荣被赶出工厂大门。无奈之下,杨子荣就到码头搬木头、扛大包,到鸭绿江江边放木排、当船工。1938年底他在鞍山千山采矿区找了一份当采矿工的活儿。矿区的活儿也不是好干的,不仅有生命危险,还要常常忍受日本监工的打骂。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看到日本监工毒打自己的工友。一次,他实在是看不下去,夺过监工的皮鞭,为自己的工友出了气,但他自己也无法在矿山呆下去了,在工友的帮助下,杨子荣逃离了矿山,回到了老家牟平。这一年是1943年春,杨子荣二十六岁。

从十二岁离家算起,杨子荣在东北整整闯荡了十四年。这十四年对杨子荣来说,可谓是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体会了生活的艰难辛劳。但也使他熟悉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山情地貌,结交了一大帮穷苦朋友,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段经历,在他后来参加的剿匪斗争中,可谓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杨子荣回家后,正是家乡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他毅然参加了村里的民兵组织,积极配合正规部队,打击日伪军。母亲也为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媳妇是邵家沟一位叫许万亮的姑娘。婚后不久,女儿出世了。女儿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不少的欢乐,而半年后,女儿的夭折,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忧伤和痛苦。

1945年9月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为应对蒋中正发动内战的阴谋,中共中央决定采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命令山东立即派主力部队开赴东北,解放被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了十几年的东三省。为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杨子荣所在的胶东地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参军活动,每个县、乡、村都有参军任务,杨子荣的村也不例外。

杨子荣小时候最爱看的书,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他对书里的英雄人物十分敬佩,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英雄。当他得知村里组织报名参军的消息后,没等跟家里人商量,就报上了名。不过报名时没用“杨宗贵”,而是用的“杨子荣”的名字。

参军后,杨子荣被编在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因为岁数大,被安排到炊事班当了一名炊事员。杨子荣虽说不是太情愿,但既然当了兵,就得听从领导的安排。根据上级指示,杨子荣所在部队经过短暂集训后,于11月下旬开赴龙口。接着从龙口港坐船,开赴东北。部队在辽宁庄河登陆,改番号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辽南三纵队第二支队,随后,继续向北挺进。一路上,一边行军,一边打仗,先后解放了吉北哈南一带的乌拉街、朝阳、舒兰、榆树、五常等城镇,于1946年2月初到达黑龙江省东部的牡丹江地区,驻扎在牡丹江市西边的海林镇。

在进军途中,杨子荣还积极响应部队的号召,每到一个地方,就利用向老乡筹粮、借锅灶等机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宣传人民军队的性质,发动青年参军参战。一路上,杨子荣一人就动员了三十多人参军,被部队评为“扩军模范”。1946年1月杨子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党旗下庄严地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根据上级指示,杨子荣所在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消灭牡丹江地区的土匪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解放战争。部队进驻海林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剿匪战斗。第一阶段,采取集中兵力、分路清剿的办法,先后歼灭了势力最强、威胁最大的郑云峰、马喜山、谢文东等部大股土匪。

看着战友们在前线与敌人拼杀,把杨子荣急坏了,只要有机会,他就趁着往阵地送饭的时候,也拿起枪与战友们一起参加战斗,有时还帮着出出主意、支支招儿。在一次战斗中,一班长负了重伤,不能继续参加战斗。一班是连里的尖刀班,没有个好班长可不行。正当连长为班长的人选犯愁时,指导员一句“你看杨子荣怎么样”,把连长给提醒了。就这样,杨子荣众望所归,当上了一班班长,也遂了自己的心愿。

担任一班班长的杨子荣,如鱼得水,在随后的剿匪战斗中,表现得异常机智勇敢,特别是在杏树底剿匪战斗中,孤身一人,闯入敌阵,硬是把四百多土匪给劝降了,堪称剿匪战斗的一个奇迹。

杏树底村是位于牡丹江北部的一个山村,这里集结了从各处逃窜来的土匪四百多人,他们凭借村子的有利地形和村周围高大的土墙、坚固的工事,与我剿匪部队对峙,企图负隅顽抗。3月22日攻打杏树底残匪的战斗打响,杨子荣带领尖刀班冲在最前面。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组织了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减少部队伤亡,指挥部命令炮火支援。几炮打过去,敌方阵地和村子里立刻浓烟滚滚,也隐约听到村子里妇女小孩的哭喊。如果再打下去,虽然能把土匪消灭掉,但村里的老百姓也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在炮击的间隙,杨子荣一个箭步从沟里钻出来,就挥舞着白毛巾,直奔村里,去劝降土匪。在杨子荣的宣传鼓动下,许多土匪开始动摇,村里的群众也纷纷劝说土匪赶快投降,别让乡亲们也跟着遭殃。这时,几个土匪头目出来了。为首的分别是从青背村、北甸子逃来的残匪许大虎、王洪宾,和家住本村的郭春富、康祥斌。许、王二人色厉内荏,叫嚣着谁投降就枪毙谁;郭、康二人因家在本村,不能不顾村里乡亲们的死活,经杨子荣和乡亲们的一番劝说,有了投降的意思。双方为此发生争执,互不相让。最终,还是郭、康人多势众,占了上峰。杨子荣乘机做工作,土匪们纷纷把枪扔到杨子荣的身边。许、王看看大势已去,也垂头丧气地把枪扔到了地上。就这样,一场血战被杨子荣的勇敢举动化解了。

杨子荣一人劝降四百土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部队,部队首长决定让杨子荣到团里做侦察工作,并担任团侦察班班长,杨子荣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此后,在每次的剿匪战斗中,都是先由杨子荣率领侦察员,乔装打扮,深入侦察,待摸清敌人的详细情况后,再由大部队进行围剿。随着剿匪斗争的节节胜利,剿匪部队不断发展壮大,杨子荣也由侦察班长升任侦察排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经过近一年的剿匪战斗,大股土匪已基本被消灭,但二、三十人一伙的小股土匪仍有不少,而且更加隐蔽,更加狡猾,外号叫“座山雕”的土匪就是其中之一。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两岁时随堂兄到牡丹江,十五岁进山当土匪,十八岁便当上了匪首,有五十多年的土匪生涯,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人称“三爷”。当年,张作霖和日寇都曾想消灭他,但都没成。日本投降后,他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我剿匪部队进驻牡丹江地区后,曾对这股土匪进行多次围剿,消灭了他的大部分人马,只剩下身边二三十个亲信死党,隐蔽在深山老林里,一心等着国民党大军到来。并时常出没山林,抢掠百姓,杀我干部,继续作恶。

按照以往的经验,对这种小股土匪,用大部队围剿是行不通的。团里决定,由杨子荣带领五名侦察员,组成一支剿匪小分队,扮成土匪模样,进山搜寻“座山雕”的匪窝,并待机剿灭。同时,派出部队跟踪配合。1947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杨子荣一行六人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处开拔。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一连转了好几天,才在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工棚里住着十几个人,样子像是伐木工人。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开始没人搭理,后来,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答应领他们去一个地方。他先从屋里拿出一把锯、一把斧子、一把小铁锹和一个盛着半桶苞米面的小铁桶,交给杨子荣等人,然后,把他们带到了十公里外的一个空木棚子,交待了几句后就走了。

杨子荣他们在工棚里一连等了两天,也不见孟工头的影儿,仅有的一点儿苞米面也吃完了,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担心情况是不是有什么变化。正在着急的时候,孟工头回来了,这回他把杨子荣一个人领到了附近的一个屯子,并在屯长家里见了两个人。两人先是一番土匪黑话试探,见杨子荣对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实身份。一位自称姓刘,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称为连长,两人表示同意引荐杨子荣等人上山,并说要下山办些酒肉,准备在山上过元宵节,等禀报“三爷”后,再来接他们上山入伙。

两天后,两人如约来到杨子荣他们住的工棚。杨子荣让战士把两个土匪给绑了,并假意解释说:现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说。两个土匪觉得到了山上自会见分晓,也没太在意,就领着杨子荣他们直奔威虎山。

“座山雕”确实真够狡猾的,一路上设了三道哨卡,当初要是派大部队清剿,不论惊动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过一道哨卡,都由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把岗哨也一块绑了,一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不远,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当地人称做“马架房子”的木棚。

杨子荣命令三个战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带领另外两个战士冲进棚子,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枪口对准土匪。棚子里一共七个土匪,其中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就是臭名远扬的“座山雕”。杨子荣命令战士把“座山雕”和其他几个土匪一起绑了。这次剿匪可谓大获全胜,没费一枪一弹,端了土匪的老窝,活捉了阴险狡猾的“座山雕”和土匪十三人。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海林镇,当地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东北日报》以《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为题,进行了报道,称这次剿匪战斗“以少胜多创造范例”。团里也召开庆功大会,给杨子荣记功,给其他战士也分别记了功。

消灭了“座山雕”,剿匪工作并没有结束。2月20日,也就是活捉“座山雕”的第十三天,杨子荣又领了新的任务,踏上了新的剿匪征程,这次是负责清剿在海林北部梨树沟一带活动的漏网残匪。为保险起见,团里决定,由副政委曲波带领三十人的小分队,随杨子荣一起进山。

经过几天的侦察,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在一个叫闹枝沟的地方,发现了土匪窝藏的地点——一座冒着炊烟的“马架房子”。为了不惊动土匪,在离窝棚三四百米的地方,杨子荣命令侦察员们匍匐前进,慢慢向窝棚靠近。在确定土匪没有发现以后,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一齐向房内猛扑过去,大喊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慌乱中有土匪开始操枪,杨子荣立即扣动匣枪扳机,由于天气太冷,枪的撞针受冻,枪没有打响,其他战士也立即向屋内射击,也没有打响。这时,从屋里射出一颗子弹,正好打中杨子荣的胸膛,杨子荣晃了几晃,便倒了下去。

听到枪声,随后赶到的小分队,在曲波的指挥下,立即向土匪的窝棚猛烈扫射。土匪在房内也拼命顽抗,向外射击。曲波命令战士爬上房顶,向屋内扔手榴弹,终于把这股顽匪全部消灭。

土匪消灭了,但英雄杨子荣却牺牲了,小分队的同志为失去这位英雄的排长、昔日的战友而失声痛哭,纷纷脱帽向英雄致敬。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天是1947年2月23日。杨子荣牺牲时年仅三十岁,参军只有一年多时间。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战斗模范。

为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位英雄,学习这位英雄,3月17日杨子荣所在部队在海林镇朝鲜族小学操场上,为杨子荣和其他几位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授予杨子荣“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将杨子荣生前所在排命名为“杨子荣侦察排”。

杨子荣参军后,就随部队去东北参加了紧张的剿匪战斗,一直没时间给家里写信。家里只知道杨子荣参加了八路军,也不知道到哪去打仗了,更不知道他在部队成了战斗英雄,并且光荣牺牲了,也不知道他用了杨子荣的名字。相反,杨子荣在东北经常化装侦察,扮成土匪的模样,倒给家里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原来,村里一个从东北回来的人,说在牡丹江看到过杨子荣,说他一身土匪打扮,八成是当了土匪了。村里为此取消了杨子荣家的军属待遇,也不再给他家代耕了。

杨子荣的母亲宋学芝听说后,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就找村里干部评理。村干部说,人家都看见了还能有假?宋学芝不服,就背上干粮,到区上、到县上、到地区找,终于在1957年1月等来了一张“失踪军人通知书”。通知书上写着:“经审查确认杨宗贵同志为失踪军人,家属仍享受革命军人家属的优待”。1958年11月政府又根据有关规定,给杨子荣家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看着证书,宋学芝失声痛哭,她哭自己失去的儿子,哭自己终于为儿子洗去了不白之冤。

1966年宋学芝去世。老人到死也不知道,她天天看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的英雄杨子荣就是她的亲生儿子。而杨子荣在老家的媳妇许万亮,因为得不到丈夫的消息,又背上土匪家属的黑锅,再加上婚后孩子夭折的痛苦,忧思成疾,在1952年秋天就带着说不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在海林,海林人民也在为寻找英雄的家乡而奔走。杨子荣是哪里人,烈士纪念碑上没有刻上,《林海雪原》的小说里也没有记载,只知道他是胶东人。《智取威虎山》的样板戏上演后,杨子荣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英雄,海林人民觉得不把英雄的家乡找到,不仅愧对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也愧对全国人民。1966年海林县委组织成立杨子荣情况专门调查小组,赴胶东调查寻找杨子荣的家乡。调查组经过三个多月的走访调查,翻阅了三千多份失踪军人档案,都没有发现与杨子荣相符的人员。第一次调查无功而返。1969年海林县委与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了又一次更大规模的调查。在当时的烟台地委和文登、荣成、牟平、乳山、海阳县委的大力协助下,经过半年多艰苦细致的调查走访,终于有了结果。最后确认,牟平县峡河村的失踪军人杨宗贵,就是杨子荣。1974年,当一张杨子荣在东北剿匪被评为战斗模范的照片送到杨子荣哥哥杨宗福手里时,老人不禁泪流满面,百感交集,失踪多年的弟弟总算有了着落。

杨子荣家乡的干部群众,也为出了这样一个英雄人物而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1991年中共牟平县委、牟平县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位智勇双全的战斗英雄,在县城中心位置建起了“杨子荣广场”,在城南原烈士参军集合的雷神庙西侧,建起了“杨子荣烈士纪念馆”,让烈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成为激励全县人民永远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杨靖宇:(公元1905~今),原姓马,名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人。著名东北抗日英雄,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杨靖宇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民族英雄的楷模广为传扬。他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密林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敌寇血战,为全民抗战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功绩。他本人以草根棉絮充饥战至最后一人的气概,更在亿万国人心头树立起不朽的精神丰碑。

杨靖宇原姓马,1905年生于河南确山一个农民家庭。杨靖宇是他到东北工作时的化名。他幼年丧父,七岁时靠叔父资助进入本村私塾,十三岁考入县城第一高小。在校期间受五四运动影响,他出面领导了罢课和焚烧日货。1923年秋杨靖宇考入开封工业学校,学习期间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于1926年夏加入了共青团,不久转入共产党。

1926年末中共河南省委为配合北伐,派杨靖宇回确山任县农民协会会长。当时农协只有刀矛没有枪,杨靖宇巧设一计,引诱一个军阀部队士兵出来后,突然冲上去只身夺枪。那个士兵追赶时,杨靖宇便掏出准备好的银元丢在后面,说:“这是你的路费。”那个士兵得到钱便开了小差,确山县农协就此得到第一支枪。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确山县委于10月末发动秋收暴动,杨靖宇担任新建的农民革命军的总指挥。不久,他在与“进剿”之敌作战中腿部负伤,被送到驻马店治疗。1928年春他伤愈后在河南从事地下工作,年末奉命赴上海,在党中央办的秘密训练班学习,1929年春天被派赴东北工作。

杨靖宇到东北后,首先到抚顺煤矿搞工人运动,被矿上的日本特务逮捕并引渡给东北军阀。他入狱两年多,1932年初才得以出狱。随后,他代理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重点整合了以吉林盘石地区为中心的抗日游击队,派党的干部开展工作,使其成为共产党在南满掌握的最早的武装,并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1933年初,杨靖宇亲自到这支只有二百五十人的部队当政委。为团结各阶层,他又把队伍的名称改为人民革命军。他吸取党在南方建立红军的经验,亲手制定了政治工作、参军和士兵优待、作战奖励等条例,使部队在打击日伪军的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于1934年成为拥有四千余人的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他担任了军长。同年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二次大会缺席将杨靖宇选为中央政府执行委员,这表明党中央已将他作为东北革命力量的代表。

1935年东北人民革命军联合其他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杨靖宇任第一军军长兼政委,随后又任第一路军总指挥(下属第一、第二军),在东边道(如今的吉林东部及辽东)几十个县开辟了广大的游击区。他的基本部队有七千余人,还领导了一万人左右的统战关系部队,成为抗联中最大一支主力军。

日寇为巩固其战略后方,1938年内将关东军的兵力扩大了三倍以上,并以伪蒙军替换作战不积极的伪满军,加强对南满的“大讨伐”。一些非党的山林武装经不起艰苦考验纷纷瓦解和叛变,杨靖宇率部突围进入长白山区建立密营。日寇在诱降碰壁后,于1939年冬大雪封山时又展开封锁和“讨伐”。因敌追踪雪地脚印和炊烟,部队又衣食无着,杨靖宇决定分散突围。最后,他自己带六十余人东进。因有一个参谋叛变使行踪暴露,激战后他身边只剩两人,被日寇封锁在伐木场附近的山中。

杨靖宇由一个贫苦农家出身的知识分子,在斗争中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创建者和领导人,是中华民族遭受外寇入侵和内部压迫深重的特定历史环境塑造的。民族仇、阶级恨,再加上革命思想的指引,在那个时代会使人焕发出平时难以想像的顽强斗志和拼搏精神。

东北抗日联军“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密林生活与红军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并列为党史上最为艰苦的三次斗争。抗联奋战的条件艰难,不仅在于东北地区党的工作和群众基础相对薄弱,更在于敌寇将当地视为侵华攻苏的战略跳板,还有交通不发达、边远农村人烟稀少和冬季长达半年等特殊困难。杨靖宇在最后关头,虽然明知本人及自己的部队已经陷入绝境,却坚信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光明前途,愿牺牲个人以求全局的胜利。这不仅是共产党员奉献精神的突出体现,也反映出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可贵美德。

杨靖宇曾对人说过,自己上过两个大学,一个是“社会大学”,一个是“监狱大学”。他从事白区工作时,曾五次被捕,入狱两年多。1929年,他到抚顺日寇开办的矿山搞工运,被叛徒出卖。日本特务认定他是“头目”,施以灌辣椒水、灌煤油、上大挂、坐老虎凳等酷刑,连续折磨了五六天。他虽奄奄一息,却始终不招供。在狱中,他刻苦学习,出狱后便带着新学到的知识和更坚强的意志奔赴新的战场。

在抗日联军中,杨靖宇也是一位擅长写作歌词的革命诗人。部队休整时,他总是亲自教唱歌曲鼓舞斗志。除了最喜欢教唱的《国际歌》外,他还在密营中写下了不少诗歌,有些谱上了曲在全军传唱,其中比较有名的诗作有《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西征胜利歌》,那雄壮的词句“铁骑纵横,满洲境内,已有十六军。万众蜂起,勇敢杀敌,祖国恢复矣!”多年后读来还感气势磅礴。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即1940年2月18日两名警卫员下山找粮殉难。日寇从遗体上搜到杨靖宇的印章,估计他就在附近山上,于是加紧封锁各条道路。五天后的下午,2月23日杨靖宇只身到三道崴子路边,碰到几个打柴人,便请他们代买粮食、棉鞋。这几人中有一个是伪满的“牌长”,回村便告密。“讨伐队”迅速开到,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

日寇留下的记载称,他们逐步逼近到五十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讨伐队连续有五人中弹(一死四伤)。日寇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被围者左腕中弹一支手枪落地后,仍以右手持驳壳枪应战。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寇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五天以上,能够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在场的中国护士禁不住流下热泪,日本军官也感叹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

日本关东军为庆祝所谓“胜利”,将杨靖宇的头颅切下送到伪满的新京(今吉林长春)保存,同时又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例训戒部属。

长春解放后,泡在药液中的英雄头颅被找到,脸上冻伤的痕迹还清晰可见。杨靖宇的头颅留下印模后,与躯体合葬于今吉林通化烈士陵园。



杨虎城:(公元1892~1949年),号虎臣;陕西蒲城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杨虎城在早年参加了辛亥革命,1915年参加陕西护国军。

1924年后追随冯玉祥,历任国民三军第三师师长,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同年10月任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

1925年7月任国民党第三师师长,1926年,与国民军第二军李虎臣等部联合坚守西安孤城达八个月之久,以不足一万兵力抗击七万镇嵩军,从战略上策应了北伐战争,历任新编第十四师师长,第七军军长。

1927年任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第十军军长、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一师师长。

1929年弃离冯玉祥,投靠蒋中正,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四师师长,驻防河南。

1930年后任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

1933年曾向民国政府请缨抗日,遭蒋中正的冷遇。

1935年出任陕西绥靖公署主任,曾奉命阻击红军北上,结果损失惨重。

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发表后,杨虎城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积极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协商抗日事宜,1936年12月12日与张学良进行兵谏,发动了“西安事变”,扣押蒋中正及其随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西安事变后,被蒋中正逼迫出国。“七七”事变后,他要求回国抗日,遭到蒋中正拒绝。

1937年11月杨虎城一家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11月30日他在特务的监视下离港飞往武汉,在汉口拜访于右任时,与于佑任交谈了三个小时,正吃饭时,特务来报告,蒋中正要在南昌接见他。两天后,杨虎城到了南昌,立即被囚禁起来,从此成为蒋中正的重要囚犯,在南昌遭囚禁达十二年之久。后来,蒋中正将杨虎城囚禁在长沙,后转移到贵州玄天洞,后来又转至重庆押到中美合作所,1949年2月又将杨虎城移到贵阳黔灵山麒麟阁。

国民党在大陆的末日来临前,蒋中正先逃往,然后又折回重庆,在主持西南地区作战时,亲手布置了杀害杨虎城的计划,可见蒋中正对杨虎城是恨之入骨。毛人凤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在中美合作所中的戴公祠秘密杀害杨虎城将军。

1949年9月杨虎城被骗到重庆,说是蒋中正要见他,并把他送到,杨虎城信以为真。9月17日杨虎城和儿子杨拯中(注:杨夫人已于1947年逝世于狱中)及秘书宋绮云等人到达戴公祠。特务张鹄引他们进入房内,杨虎城走在最前面,儿子杨拯中双手捧着母亲的骨灰盒跟在后面。当杨拯中正要进入卧室时,特务杨进兴从杨拯中身后下手了,匕首刺进了杨拯中的腰间,杨拯中一声惨叫:“爸…”杨虎城猛一回头,还未来得及看清自己儿子的被刺惨状,就被刽子手的利刃杀害了。宋绮云夫妇和他们的孩子“小萝卜头”也一同被害,杨虎城九岁的幼女也未能逃过这一劫难。

事后凶手们在杨虎城父子二人的脸上淋上镪水(硝酸与盐酸的混合液),然后把杨虎城的遗体掩埋在花园的一座花坛里,终年五十六岁。后来还是请杨虎城的牙医辨认出了他的尸体。



杨爱源:(公元1887~1959年),字星如;山西五台人。著名国民革命军第一级陆军上将。

保定军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

杨爱源原为阎锡山旧部,历任山西第六师师长、新编陆军总指挥、第二军军长等职。

1935年4月3日晋升二级陆军上将军衔,担任山西清乡督办、第三十四军军长等职,1935年12月10日授予一级陆军上将军衔,出任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三十四军军长、山西剿匪军第二路总指挥,1937年后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等职,参加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

平型关战斗激烈进行时,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杨爱源和前敌总指挥孙楚闻见枪炮声以为是按计划出击的晋军与日寇打响了。上午九时,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派来的参谋紧急求见,催问晋军为何按兵不动?杨爱源、孙楚闻二人至此方始知晋军前卫第二预备军仍滞留在迷回村一线,并没有按计划行动。

杨爱源大怒,派作战参谋快马急驰迷回村。这时的第二预备军军长郭宗汾还在被窝里睡懒觉,作战参谋闯进卧室责问:“郭军长,你的部队为什么还未行动?杨爱源、孙楚闻二将军正在发脾气呢!”

郭宗汾一脸的不高兴,慢腾腾地钻出被窝,对参谋说:“天气不好,昨天晚上雨雪交加,弟兄们冻惨了。”

“这就是贵部按兵不动的理由?”参谋挥鞭指向窗外,“听这枪声,八路军跟日寇打得惊天动地。天气不好共产党能打仗,日本人也能打仗,唯独我们国军不能打仗,真是岂有此理!”

“年青人冷静点,”郭宗汾趿拉着拖鞋,漫不经心地说,“你回去禀报杨爱源、孙楚闻二将军,第二预备军马上出发。”

养尊处优的晋军动作慢得像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拂晓出击的计划直至晌午仍不见动静。此时,八路军已全歼被围日寇,乘胜猛攻东跑池的粟饭守军。东跑池日寇守敌势孤力薄,经不起八路军杨得志部的冲击,弃阵向团城口退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的六八五团穷追猛打,狡猾的日寇为了摆脱八路军,故意抛弃行李、头盔,作出狼狈不堪状,一路望风而逃。黄昏时分,日寇逃至一村,随即隐蔽。六八五团的尖兵连未经搜索便冲过了村庄,主力通过该村时遭到日寇机枪火力的射击,伤亡很大。

杨得志连忙下令收缩在追击中拉长的战线,日寇乘机摆脱了追击,朝团城口逃窜。半路上正好与郭宗汾的第二预备军遭遇。郭军不知虚实,急催后续部队陈长捷的六十一军火速增援。日寇为夺生路凭借优势火力迅猛冲击,第二预备军尚未摆开阵势便吓得调头南撤,待陈长捷赶到,日寇已不见踪影。

事实上晋军在平型关面临的只有粟饭大佐的两个大队,一千余人。晋军的五个军竟然不敢与之交战,这在抗日战争史上算是一个奇耻大辱。

阎锡山在雁门关接到林彪、聂荣臻的捷报,大感意外。他的军队自开战以来节节败退,致使战局日益恶化。眼下山西存亡千钧系于一发,全国舆论大哗,皆谓晋军畏日寇如虎。阎锡山正处于不打一仗无法向国人交待、打又没有把握的矛盾心理之中。早在他制订平型关会战计划之时,彭德怀就已经看出他决心不大。阎锡山犹豫彷徨之际忽闻八路军出师大捷,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品不出个滋味。他痴痴地望着墙上的军用地图,沉默了半个钟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发来的捷报从手指间滑落。

这些天来,他被那两支锋芒逼人的蓝色箭头折腾得寝食难安,早已花白的鬓发和那抹潇洒的八字胡颜色明显淡化了。他一直在盼望第一份捷报,钝挫日寇的锐气,以告慰天下,晋军并非鼠辈。现在第一份捷报终于盼来了,偏偏共产党抢了头功。林彪,黄埔四期的小字辈,一张稚气未脱的娃娃脸,该他神气了。阎锡山想起近来见过的八路军将领个个卓尔不群,不提才华横溢的周恩来,那是十年前就响当当的风云人物,就连相貌粗丑的彭德怀也韬略满腹,谈吐不俗。朱德、左权、彭雪枫等人的形象从阎锡山的脑海中一一浮现,再想想自己手下的晋军将领,这位老牌军阀不禁感慨万分:良将尽在毛泽东帐下呵!

阎锡山拾起捷报自语道:“本该升你当军长,可惜你是共产党。哼!”

当天深夜杨爱源从平型关打来电话,状告郭宗汾,说第2预备军不按计划出击,贬误战机,他指挥不动,要求阎长官亲自去督战。阎锡山气得骂了半天娘,扣上电话便命侍卫官备马。

阎锡山连夜带着军事执法官张培梅和高级参议续范亭急驰平型关,一路破口大骂,似有将郭宗汾碎尸万段仍难解恨之感。续范亭是老同盟会员,在阎锡山的幕僚中是最资深的一位,他的爱国热情倍受国人赞赏。当时,阎锡山刚刚枪毙了一个军长李服膺,现在该轮到郭宗汾挨枪子儿了。续范亭主张严惩郭宗汾,只是执法官张培梅一直未表态。有“黑脸判官”之称的张培梅对老军阀的脾气摸得比谁都透。

杨爱源的司令部设在平型关通往五台山公路旁的一个小山沟里。阎锡山一到,命令师以上将领立即起床开会。大约凌晨两点,官兵们从睡梦中惊闻阎长官驾到,顿时沸沸扬扬,把个寂静的山谷吵得鸡鸣狗吠,似是错了时辰。阎锡山在山西大搞个人迷信,尤其在军营,中山先生和蒋中正的像可以不挂,他阎长官的像必须挂上。现在,他就坐在他自己的画像下满面怒容,逼视着陆续来到的高级军官们。那是一张大土炕,左右坐着张培梅和续范亭。晋军将领像朝拜庙里的三世佛般神情肃然。

“近日来战况如何呀?”阎锡山拖着长腔,将面前的将领打量了好几遍,他的目光落在谁身上谁就像身上长了刺般不自在起来。

杨爱源朝郭宗汾瞟了一眼,正准备开口,郭宗汾却抢先发言:“报告长官,第二预备军白天与强敌遭遇,敌飞机大炮火力猛得很…”

“你部损失了多少人马呀?”阎锡山微闭双目,沉声问道。

“托长官的福,未损一兵一卒。”

“你不是说敌人火力很猛吗?”

“部队是长官一手拉起来的,宗汾不才自知我弱敌强,乃主动避其锋芒,未敢贪功而损兵折将。眼下战端初起,中央军主力被牵制于淞沪,华北日寇精锐却先朝我晋军开刀,我们要留些余地,保存些实力,不能把力量用尽了。只要晋军不伤元气,即使丢些地盘,将来仍有光复之日。如果与日寇硬拚把老本蚀光了,晋军不存,晋地必失,那时三晋百姓就永难重见天日了…”

郭宗汾花言巧语,滔滔不绝,足足说了一个多钟头。阎锡山一脸的冰霜被这番处处为他本人着想的高论说得消融殆尽。“黑脸判官”张培梅则端坐炕头微笑不语。

“好个郭宗汾,算是把长官的脾气摸透了,轮上你小子升官进爵喽!”张培梅朝郭宗汾瞥了一眼,心上涌起一般醋意。

其他将领略述各部近日战况后,阎锡山便草草宣布散会。他打了个哈欠,折腾了一夜,想睡觉了。

杨爱源待众将散去,将郭宗汾违抗军令,逃避战斗,贻误战机等事又详细述说了一遍。

阎锡山这时睡眼惺松,好像并未听进去。续范亭再也忍不住了,大声道:“郭宗汾的言行,处处都表示对抗战的动摇,长官应该严惩他!”

阎锡山吓了一跳,睁圆双目吃惊地望着续范亭,半晌才说:“哦,我忘了,刚才该碰他个钉子。”

太原解放前夕,杨爱源逃离山西,1949年逃往台湾,担任“总统府”战备委员会顾问。

1959年1月2日,杨爱源在台湾病逝,终年七十三岁。



杨亭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级陆军上将。

1987年12月2日晋升二级陆军上将军衔,历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总政治作战部副主任兼执行官等职。

1990年11月~1994年12月出任总政治作战部主任。



杨德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级陆军上将。

1996年7月1日晋升二级陆军上将军衔,担任三军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1998年4月~2000年6月出任联合勤务总司令。



杨雨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级陆军上将。

2002年2月1日晋升二级陆军上将军衔,担任台湾省军事管制区及海防部总司令。

跟帖时间 2010-02-08 21:47:3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的历史名人(二) -- 杨 涟:(公元1572~1625年),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今湖北应山)。著名明末大臣,东林党的重要人物。

他终生致力于争“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以正宫闱,反阉党以遏止魏忠贤,为挽救明朝末年混乱的政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杨涟的青年时代,正是“东林”方兴的时期,他对于顾宪成等人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势、敢于訾议朝政的气节非常敬佩,每遇东林讲会,他一定千方百计赶到无锡,与东林诸君子探讨性理之学,共商治国之道。彼此志同道合,逐渐成为东林党的后起之秀。

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杨涟考中进士,当了常熟县的知县。为了真实了解当地民情,他常常青衫布履,深入田间、民舍,微服察访,“遍知闾里利病。”深受当地群众的拥戴。后因“举廉吏第一”,升为户科给事中,不久又改为兵科给事中。

杨涟为人光明磊落,不肯巴结权贵。当时神宗已多年不见朝臣,郑贵妃与外朝的官吏多有勾结,垄断后宫,离间神宗与太子朱常洛的骨肉之情,居心叵测。杨涟识破了郑贵妃的阴谋,深深为太子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在他看来,太子是一国之本,“国本”动则天下乱。因此他把稳定太子的地位与爱国忠君联系在一起,坚决支持太子朱常洛。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神宗久病不愈,按礼应召太子朱常洛入御榻前侍药膳。但由于郑贵妃从中作梗,太子竟不得与其父相见。杨涟一面暗遣人晓谕东宫伴读王安,要他叫太子“力请入侍,尝药视膳,薄暮始还”。争取接近神宗的机会,防止郑贵妃假传圣旨,惑乱朝政。同时,杨涟又联合科道敦促大学士方从哲率百官赴乾清宫问安,以示朝臣之力。方从哲惧郑贵妃迁怒于己,便百般推诿,说:“帝讳病。即问,左右不敢传。”杨涟立即引宋朝文潞公河内臣的故事,要方从哲率百僚一日三问“第令宫中知廷臣在,事自济”。方从哲不便再推,只好照办。

神宗逝世后,在青宫苦熬了四十年之久的太子朱常洛终于登上了帝位,是为明光宗。然而,这位多灾多难的皇帝登基后四天,便一病不起。当时宫中纷纷传言,说明光宗之病是因为郑贵妃进美女八人致使明光宗身体亏损。又唆使中官崔文昇进泻药,使其病情加重。杨涟听到这些传言深为明光宗担忧,决心清除郑贵妃对明光宗的威胁,于是便联络朝臣,共请郑贵妃移宫,将她从明光宗身边赶开。又上疏劾崔文昇“用药无状”,同时揭露郑贵妃欲封皇太后的野心。杨涟此疏,语言犀利,火药味很浓,大家都担心明光宗看后会很不高兴。疏上三日,仍没有动静,正要松一口气,忽然宫中传出话来,皇上将于明日召见大臣,并特宣杨涟和锦衣卫官校。朝臣们心里都知道,宣锦衣卫官校入侍,一般都是令其执行“廷杖”。大家推测杨涟此次被召一定是凶多吉少。方从哲劝杨涟赶紧上疏请罪,杨涟执意不从,称“死即死耳,涟何罪?”

次日上午,众臣入朝光宗。明光宗有气无力地说了些要大家各尽其职,效忠朝廷的话,便把目光转向杨涟,盯了他许久,始终不说一句话。大家正在担心,忽听明光宗叹了一口气,指着杨涟对大家说:“此真忠君。”下旨驱逐崔文昇,收回封郑贵妃为太后的圣旨,并且还让杨涟当上了顾命大臣。

杨涟对明光宗的信任非常感激,从此更是孜孜不倦,誓死报效朝廷。农历9月1日明光宗驾崩。他的宠妃李选侍欲学当年的郑贵妃,准备将明光宗的长子朱由校藏起来,“挟皇长子自重”。外臣周嘉谟亦以皇长子既无嫡母,又无生母为理由,主张抚孤于李选侍。李选侍阴狠狡诈,光宗在时,她便恃宠骄横,独霸后宫。皇长子朱由校的生母王氏便是被她害死。后来她又趁明光宗病重,与郑贵妃勾结,要求封郑贵妃为皇太后,封自己为皇后。一次明光宗被她纠缠烦了,便召几位大臣商量,准备封她为皇贵妃。不料躲在门幔后偷听的李选侍不满意,竟然从幕幔后伸出手来将站在明光宗旁边的长子朱由校拉进去,耳语了一番,便将其推出。朱由校当即便跪在地上请父皇封李选侍为皇后。如此僭制违礼,不仅使在场的大臣面有怒容,连明光宗也为之“色变”。如果让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挟持了皇长子,必然会干预朝政扰乱国体。杨涟等一批正直朝臣决意铤而走险,力挽狂澜。

当天上午,杨涟、左光斗促同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燝、韩爌等朝臣一齐到乾清宫。刚至乾清门,便有内宦持梃拦路,不许入内。杨涟大骂道:“奴才!皇帝召我等。今已晏驾,若曹不听入,欲何为?”说完便挥手挡开枪梃,众朝臣一拥而入。大家哭灵完毕,发现长子朱由校并未在明光宗灵柩前守灵,心中暗暗吃惊。问左右的宦官,皆支支吾吾,不敢作答。杨涟见明光宗的心腹太监王安以目示意西暖阁,当下会意,转身对大家耳语了几句,大家便一齐向西暖阁跪下,齐呼求面见储君。李选侍拥着朱由校躲在西暖阁,哪里见过如此阵势,早已吓得六神无主。王安随即入内,假意劝说,称皇长子面见众臣后即可送回。说完便拉着朱由校出阁,等在外面的众臣连忙把朱由校拥入早已准备好的辇车,护驾退出乾清宫。李选侍这才回过神来,慌忙吩咐左右的宦官快去挡驾。宦官们追来拖住轿子,大声叫嚷:“拉少主何往?主年少畏人。”杨涟大怒,大声斥骂道:“殿下群臣之主,四海九州莫非臣子,复畏何人?”众宦官被骂得哑口无言,这才悻悻退去。

杨涟等人将朱由校抬至文华殿,当即举行了“正东宫位”的典礼。并且议定于本月六日在乾清宫即帝位。

李选侍见皇长子被拥走,十分恼怒,无奈大局已定。她决定赖在乾清宫不出,以此要挟朱由校封她为皇太后。消息传出,举朝皆愤愤不平,奏请李选侍移宫的章奏接连不断。李选侍遣宦官召太子入乾清宫议事,被杨涟阻挡。他正色道:“殿下在东宫为太子,今则皇帝,选侍安得召?”怒目将前来传话的宦官逼退。

9月5日,眼见太子登基大典将近,而李选侍仍赖在乾清宫不出。杨涟心急如焚,又联络诸大臣聚集慈庆宫,要大学士方从哲带头请太子下诏驱李选侍移宫。方从哲却不以为然地说:“迟亦无害。”杨涟辩争道:“昨以皇长子就太子宫犹可,明日为天子,乃反居太子宫以避宫人乎?”当时有人提出李选侍是明光宗的旧人,逼之太急是否有失体统。杨涟立即斥之道:“诸臣受顾命于先帝,先帝自欲先顾其子。”并且表示“能杀我则已,否则,今日不移,死不去。”其他大臣亦纷纷赞言助之,词色俱厉,惊动了殿中的太子。太子遣人斥群臣退去,杨涟仍不肯服从,继续抗辩道:“选侍阳托保护之名,阴图专擅之实,宫必不可不移。”在杨涟等的坚持下,朱由校只好下旨遣李选侍即日移宫。李选侍接旨,知败局已定,只好哭哭啼啼地迁出乾清宫。次日,朱由校正式登基,即明熹宗,改次年为天启元年。

从明光宗驾崩到熹宗登基,前后不过六日。杨涟为辅佐太子顺利登基呕心沥血,几乎是夜夜不寝。史书上称在六天内“涟须发尽白,帝亦数称忠臣”。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拜杨涟为左佥都御史。次年,又升为副都御史。

然而,这位在杨涟等正直朝臣舍命扶持下才得以登极的皇帝,并没有像东林党所希望的那样革除万历朝弊政,相反却是变本加厉,更加荒淫奢靡,昏庸无能。宦官魏忠贤和熹宗的乳母客氏相勾结,在宫中独揽大权,肆意为虐。那些邪恶派的官吏也纷纷投靠魏忠贤,结成“阉党”,打击和排斥东林党人。杨涟怀着满腔的悲愤,决心挺身而出,讨伐魏忠贤。

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农历6月1日,杨涟将写好的奏疏藏在怀里,准备趁早朝时面奏皇帝,当场揭露魏忠贤。不巧当日免朝,杨涟“恐再宿机泄”,只好交会极门转呈皇帝。杨涟在奏疏中列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揭露他迫害先帝旧臣、干预朝政,逼逝世后宫贤妃,操纵东厂滥施淫威等罪行,最后指出魏忠贤专权的恶果是“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请求明熹宗“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杨涟此疏,字字句句,如雷霆万钧,击中魏忠贤的要害。魏忠贤闻疏后惊恐万状,慌忙跑到明熹宗面前哭诉其冤。又叫客氏在旁游说,为自己开脱。两人一唱一和,弄得明熹宗真假难辨,好坏不分。反而温言抚慰魏忠贤,“严旨切责”杨涟。

自此以后,魏忠贤对杨涟恨之入骨。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农历10月,魏忠贤矫旨责杨涟“大不敬”、“无人臣礼”,将杨涟革职为民。挤走了杨涟,魏忠贤仍不肯善罢干休,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魏忠贤指使“阉党”大理丞徐大化劾杨涟、左光斗“党同伐异,招权纳贿”,借兴“汪文言之狱”谋害杨涟等人。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许显纯在魏忠贤的授意下对汪文言严刑逼供,要他诬陷杨涟受贿。汪文言宁死不屈,仰天大呼道:“世岂有贪赃杨大洪哉。”许显纯无计可施,只好自己捏造供状,诬陷杨涟、左光斗曾受辽东经略熊廷弼贿赂。魏忠贤立即遣锦衣卫缇骑前去逮捕杨涟等人来京审讯。

是年农历6月,杨涟被逮押送北京,沿途群众闻讯,皆为杨涟鸣不平。他们自动夹道哭送,所过村市,“悉焚香建醮,祈祐涟生还”。6月28日杨涟被下镇抚司诏狱审讯。许显纯将锦衣卫的诸多酷刑一一用于杨涟,折磨得他遍体鳞伤,气息奄奄。后来提审时杨涟被折磨得无法坐、立,许显纯便让打手给杨涟带上桎梏,拖他到堂上躺在地下受审。杨涟仍不屈服,在狱中写下《绝笔》,继续陈述“移宫案”的真相,痛斥魏忠贤紊乱朝纲。魏忠贤得知后气得七窍生烟,令许显纯立即杀掉杨涟。

当年农历7月庚申夜里,许显纯令缇骑在狱中处死杨涟。临刑前,杨涟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称“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写完便仰天大笑,奔赴刑场。逝世时“土囊压身,铁钉贯耳”,惨不忍睹。

忠心报国,力战“阉逆”,贯穿了杨涟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史家评价他“为人磊落负奇节”,是极为中肯的。明崇祯皇帝初年,杨涟冤案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



杨嗣昌:(公元1588~1641年),字文弱,杨鹤之子;武陵人(今湖南常德)。明尚书,东阁大学士。

明万历十六年生。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进士,历任杭州府教授、户部郎、兵备副使。

明崇祯皇帝五年(公元1632年)夏擢右佥都御史。崇祯皇帝七年(公元1634年)升迁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和山西军务。时值中原饥馑,民不聊生。杨嗣昌奏请开金、银、铜、锡诸矿,以苏民困。又先后六次陈说边境事宜,深得崇祯皇帝赏识。明崇祯皇帝八年(公元1635年)冬因父丧去官。

明崇祯皇帝八年(公元1635年)荥阳大会后,李自成军与各支义军协同作战,向明军发起功势。明崇祯皇帝九年(公元1636年)秋杨嗣昌居丧未满,即被任命为兵部尚书,负责督师进剿义军,制定“四正”、“六隅”、“十面之网”之策;即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由四省巡抚分别进剿和防守;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四川为六隅,由六省巡抚分别进剿和防守,合称十面之网。另设总督、总理两大臣,随义军动向,专主征伐。推荐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复提出具体进剿方案,制订军纪,并建议增兵十两万,增饷二百八十万两。以本年农历12月至次年2月为“灭贼之期”。至明崇祯皇帝十一年(公元1638年)3月农民义军不仅未被歼灭,声势仍相当浩大,朝廷大臣群起弹劾杨嗣昌“灭贼逾期”,但因明崇祯皇帝宠信而未被加罪。6月改任礼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仍掌管兵部事。

明崇祯皇帝十二年(公元1639年)张献忠大败明军左良玉于罗猴山(今湖北房县)。杨嗣昌奉旨督师,赶赴襄阳,大誓三军,欲围击张献忠军,以图一举消灭。张献忠突破包围,进入四川,活动于内江、泸州间。杨嗣昌跟踪追击。张献忠采取“以走制敌”战术,使明军疲于奔命。

明崇祯皇帝十四年(公元1641年)1月张献忠由川东挥军东进,杨嗣昌命诸军追歼,双方激战于开县、黄陵,明军大败,将士死伤过半,张献忠遂以破竹之势下夔门、抵兴山、攻当阳、取荆门。2月张献忠自率轻骑下襄阳,杀襄王朱翊铭。当时杨嗣昌在夷陵,闻讯即上疏请死。继闻洛阳已于1月被李自成部所陷,福王被杀,更为惊怖,遂而自杀,终年五十四岁。

杨嗣昌博涉经史,熟识先朝掌故,著述主要有《督师纪事》、《地官集》、《杨文弱集》、《武陵题咏》等传世。



杨 溥:(公元1372~1446年),字弘济;湖广石首人(今湖北石首)。著名明朝大臣。

杨溥与杨荣、杨士奇并称三杨。因居地、郡望,在三杨中时称南杨。

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东宫遣使迎帝迟,被汉王高煦谗言,与文渊阁臣黄淮等同时系锦衣卫狱十年。明仁宗即位后释出,擢行在翰林院学士,不久命掌弘文阁事。

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六月,明宣宗嗣位,罢弘文阁,命其入内阁与杨荣、杨士奇等共典机务。修明朝永乐、洪熙两朝《实录》,命为总裁官。后在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迁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值内阁如故。

明英宗即位初年,与杨荣、杨士奇等多所扶正,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宣宗实录》成,进少保,武英殿大学士。诸大臣与其议事有争者,均平心处之,人皆叹服。入内阁在杨士奇、杨荣后二十余年,三人共掌朝政,辅佐三朝,海内清平。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农历7月逝世,诏赠太师。



杨 荣:(公元1371~1440年),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著名明朝重臣。

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郡望,在三杨中时称东杨。

朱棣率靖难之师进入南京时,请朱棣先谒太祖陵,然后入宫,得朱棣赏识。成祖即位后,入直文渊阁,付之密务。更名荣,日承顾问,勤于政事。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受命往甘肃经划军务,规划多称旨。明永乐八~二十二年(公元1410~1424年),从朱棣五次北征,参决军事。

明永乐十一年,从征蒙古,为明成祖陈说经史。明仁宗即位,进太常寺卿,寻进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汉王高煦反,他首赞帝亲征。其后,帝每巡边皆充扈从。明宣德五年进少傅,明英宗正统三年(公元1438)进少师。其性警敏通达,善观察形势,以善顺从帝意得历事四朝。

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遇人触帝怒致不测,往往以微言导帝意,辄得解。周习地理,凡边徼险易、边将勇怯,无不周知,故其谋划多中肯。重修《太祖实录》及太宗、仁、宣三朝实录,皆为总裁。

明正统五年乞归,途至杭州去世。诏赠左柱国太师。著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杨士奇:(公元1365~1444年),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江西泰和人。著名明朝重臣。

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又以居地、郡望,时人称为西杨。少孤贫而勤学,以授徒自给。

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明成祖北征,命辅太子监国。十二年遭汉王朱高煦谗劾,系锦衣卫狱,仍力言东宫仁孝,太子赖以保全。仁宗即位后,进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历少保、少傅,兼兵部尚书。英宗即位后,与杨荣、杨溥共辅幼主,进少师。

杨士奇受知于仁宗、宣宗、英宗三朝。直文渊阁四十年,任职时间之长为明朝第一。廷修《太宗实录》、《仁宗实录》、《宣宗实录》,皆为总裁。

明宣宗时,高煦之叛平后,力言赵王高燧不叛,使其未受株连。并请蠲逋赋薪刍钱,减官田额,理冤滞,汰工役;又请抚逃民,察墨吏等。英宗时,首请练士卒,严边防,设南京参赞机务大臣,罢侦事校尉、慎刑狱、严核百司等,与杨荣、杨溥同心辅佐,朝政清明。

杨士奇又善识人,所荐皆名士,但荐士必出其门,有攻己者,必欲斥逐。任其子杨稷横虐乡里,侵暴杀人;中官王振擅权,不能匡救,士论以此少之。

明正统九年以子下狱,忧死。诏赠左柱国太师。编著有《三朝圣谕集》、《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文渊阁书目》、《东里文集》等。



杨深秀:(公元1849~1898年),号仪村;闻喜人(今山西运城)。著名清朝末期维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深秀是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举人。通经史、考据、说文、音韵、地理、佛经诸学,在当时留京晋士中颇负声名。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受山西通志局聘,回省助修通志,成《星度谱》二卷、《古迹考》八卷。又主太原崇德书院讲席,任令德堂协讲,讲《尚书》,高谈雄辩,诲人不倦。清光绪十五年进士及第。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授山东道监察御史。时列强欺侮中国益甚,杨担任御史的第二天即向光绪皇帝上了《时事艰危谨贡刍议折》,提出“时势危迫,不革旧无以图新,不变法无以图存”,并代康有为上了《请联英国,立制德氛,益坚俄助折》,揭露了沙俄和德国互相勾结,“合而图我”的阴谋,坚决反对将胶州租让德国,以绝各国“踵其后而瓜分”之阴谋。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俄国割占旅顺、大连,他上疏请联合英、日抗俄,辞甚切直。京城明达人士,相与传抄。又疏请更文体(即废除八股文),定国是。“百日维新”期间,他奔走呼号,主张设译书局、派留学生、择用通才、罢不称职者,得到光绪皇帝赞许。戊戌政变,慈禧太后重新“训政”,杨深秀上疏诘问光绪被废之故,坚请归政,遂被捕下狱。13日处斩,终年四十九岁。

杨深秀经学主今文,好公羊学,精算术,梁启超赞其为“山西儒宗”。书法得李北海遒厚气,画山水有王麓台意,又善画马。诗则苍茫有独见,青年时曾仿元好问《论绝诗句》撰《论绝诗句五十言》。所著多散佚,仅《雪虚声堂诗抄》三卷付刻。

杨深秀早年纂修的《闻喜县志》,对旧志用正误、补漏和赓续的方法,写了志斠四卷,志补四卷,志续四卷,开创了纂修县志新的途径。



杨 芳:(公元1770~1846年),字通逵,号诚斋,杨再思第三十一世孙;贵州松桃人。著名清朝将领。

杨芳行伍出身,历经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曾受封太子太傅、广惠侯、一等果勇侯。

杨芳少有幹略,读书通大义,由于应试不中,后入伍充书识。杨遇春一见奇之,荐补把总。从征苗疆,战辄摧锋,洊擢台拱营守备。清嘉庆二年从额勒登保剿教匪,败张汉潮於南漳,赐花翎。转战川、陕,常充侦骑,深入得贼情地势,额勒登保连破剧寇,赖其乡导之力。

清嘉庆四年歼冷天禄於人头堰,大军追余贼,杨芳以九骑前行,至石笋河,见贼数千争渡,后逼陡崖,左右无路,杨芳遣二骑回报,自将七骑大呼驰下,贼惊溃,陷浅洲中,其先渡者无由回救。五舟离岸,群贼蚁附,舟重,每发一矢覆一舟,五发五覆。不久,杨遇春、穆克登布至,浮马渡,追击贼尽,军中称为奇捷。连擢平远营都司、下江营游击、两广督标参将。

清嘉庆五年杨开甲、张天伦趋雒南,杨芳以千骑扼东路,绕出贼前。贼折而西,黎明追及,见马迹中积水犹潢,急驰之。甫转山湾,见贼拥塞平川,杨芳率数十骑冲突,后骑至,乘势蹂躏,贼仓卒奔溃,擒斩无算。赐号诚勇巴图鲁,擢广西新泰协副将。寻从穆克登布击伍怀志,连败之成县、阶州。贼渡白水河窥四川龙安,旁入老林,冒雨追击,及之於磨刀石,手刃十余贼,伤足坠马,徒步杀贼,复伤臂,射伤伍怀志,大军乘之,大破贼众。清嘉庆帝(仁宗)闻而嘉之,诏问伤状。

清嘉庆六年冉学胜趋甘肃,偕札克塔尔要击於固原,贼反奔,杨芳轻骑摧其后队,又败之於汉江南岸,贼由平利走洵阳。时张天伦踞高唐岭,杨芳破之,余贼与学胜合,东出杨柏坡,杨芳先至,设伏败之,而李彬、苟文明、高见奇、姚馨佐合窜平利。彬走南江,天伦随之,见奇、馨佐入宁羌。额勒登保自追之,嘱杨芳以南江之贼,击天伦,擒其党张良祖、马德清、刘奇;复破见奇、馨佐於桂门关,追及黑洞沟,擒其党辛斗,擢陕西宁陕镇总兵。又败李彬於太平,贼弃老弱逸,获彬妻及其悍党冉天璜。

清嘉庆七年苟文明犯宁陕,其党刘永受、宋应伏分布秦岭北。杨芳由五郎口进,歼应伏之众过半,永受遁,为寨民所杀,文明寻亦授首。额勒登保入楚,檄芳剿陕境余匪,先后擒郭士嘉、苟文学等,贼党溃散。嘉庆八年,总督惠龄檄芳还剿南山贼,芳由洵阳坝深入,冒雨扪崖攀葛,狝薙无遗,遂大搜秦岭南北,陕西贼垂尽。忽有李彪者,自太白山突出,合苟文润扰洋县。芳截剿勿及,坐夺翎顶。贼逼川境,德楞泰至,令芳归防山内。苟文明余党自竹谿窜陕,芳严守汉江,却之,复翎顶。是年秋,三省悉平,凯撤诸军。知宁陕宁陕镇标皆选乡勇精锐充伍,凡五千人,号新兵,芳驭之素宽。

清嘉庆十一年杨芳代杨遇春署固原提督,去镇,副将杨之震摄。以包穀充粮,又盐米银未时给,众鼓噪,营卒陈达顺、陈先伦遂倡乱,戕之震,其党蒲大芳护芳家属出而复从贼。芳闻变,驰赴石泉,诏德楞泰率杨遇春等讨之。秋,贼大掠洋县、留坝,胁众盈万,推大芳为魁。攻孝义,窥子午谷,围鄠县急。芳驰救,鏖战终夜,伤臂。旦日,贼辨为芳,自引去。遇春督诸军战於方柴关,不利。芳与遇春计,贼尚感旧恩,可劝谕,单骑入贼,晓以顺逆利害,犹倔强,与语数年共生死情,声泪俱下,众感泣原降,遂宿贼垒。大芳缚达顺、先伦以献;复率大芳追斩不听命者硃贵等数百人,乃定。德楞泰疏请降兵归伍,被谴责,大芳等二百余人免死戍伊犁。芳坐驭兵姑息,亦褫职遣戍。明年,释还,以守备、千总用。

清嘉庆十五年,杨芳得授广东右翼镇总兵,调陕西西安镇,母忧去官。

清嘉庆十八年,服阕入都,至河南,会教匪李文成踞滑县,总统那彦成留之剿贼,授河北镇总兵。偕杨遇春克道口,进薄滑县。巡抚高杞有兵六千,与总统不协,战不力,芳说杞,尽领其众。文成走踞辉县司寨,偕特依顺保追击之,贼死斗,芳手刃退卒,大捷,以火攻破碉楼,文成自焚死,予云骑尉世职。大兵隧地攻滑城,贼多方御之,历四十日不得下。芳复於西南隅穿穴深入,九日而成。地雷发,城圮,殄贼两万余。蕆功优叙,调西安镇。移师剿平三才峡匪,复勇号,调汉中镇。

清嘉庆二十年杨芳擢甘肃提督。清道光初期以后,历任直隶、湖南、固原提督。

清道光六年回疆军事急,杨芳自请从征,许之农历10月会军阿克苏。柯尔坪为要冲,杨芳先进,一鼓破之,焚回庄,斩贼酋伊瞒及安集延伪帅约勒达什,大军无阻。清道光七年农历2月偕参赞杨遇春、武隆阿进师,三战皆捷,抵喀什噶尔浑河北,合击大破之,遂复其城;率兵六千趋和阗,卷三。月战於毗拉满,分军绕贼后夹击,擒贼酋噶尔勒,复和阗:加骑都尉世职,授乾清门侍卫。张格尔已遁,命杨遇春偕杨芳出卡掩捕,芳军阿赖,檄诸夷部缚献。杨芳言贼遁愈远,道险饷艰,诸夷贪赏妄报不足信,至秋,诏班师。会芳追博巴克之众,入险遇伏,数战始拔全军出,协领都凌阿死之。杨遇春先入关,杨芳代为参赞,遣黑回用间言大兵全退。张格尔俟岁将除,率五百骑来袭,中途觉而反奔。杨芳急驰一昼夜,追及於喀尔铁盖山,歼其从骑殆尽。余贼拥张格尔登山,弃骑走,芳率胡超、段永福等擒之,锡封三等果勇侯,赐紫缰、双眼花翎,晋御前侍卫,赐其子承注举人。张格尔械京伏诛,加太子太保。道光九年入觐,晋二等侯,加太子少傅。

清道光十年浩罕、安集延复扰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城,偕长龄往剿,仍为参赞。兵至,贼已遁。疏言移城屯田事,下长龄等议行。寻回镇。清道光十三年四川清溪、越巂、瓘边诸夷叛,提督桂涵卒於军,以杨芳代之。至则清溪、越巂皆平,进攻瓘边贼巢,斩其酋,十二姓熟夷皆降,山内倮夷亦就抚。与按察使花杰筹治善后,晋一等侯。逾年诸夷复时出扰,降二等侯,褫御前侍卫,以甘肃总兵候补。引疾归。

清道光十六年起为湖南镇筸总兵,抚定变兵。历广西、湖南提督。清道光二十年海疆事起,定海既陷,琦善赴广东议抚,英吉利要挟,攻夺砲台。清道光二十一年春命奕山为靖逆将军,杨芳及隆文为参赞,率师防剿。奕山等不知兵,惟倚杨芳。先至广州,英兵入犯虎门、乌涌,提督关天培战死。敌兵逼省城,严备守御。芳见兵不可恃,而洋商久停贸易,亦原休战,美利坚商人居间,请通商,诏不许;又偕巡抚怡良疏请准港脚商船贸易,诏斥有意阻挠,怠慢军心,严议夺职,改留任。奕山至,战亦不利。四月,英舰退,收复砲台,奕山等遂请班师。芳以老病乞解职,温谕慰之,命回湖南本任。

清道光二十三年许致仕,在籍食全俸。清道光二十六年,杨芳病逝于家。诏念前劳,赐金治丧,依例赐恤,予其诸孙官有差,谥号“勤勇”。

杨芳自剿三省教匪,勋名仅亚于杨遇春。至回疆之役,以生擒首逆,先封侯,绘像紫光阁,论功超列遇春上。汉臣同列者凡九人:署固原提督胡超,贵州提督余步云,直隶提督齐慎,安徽寿春镇总兵郭继昌,陕西西固营都司段永福,陕西马兵升甘肃宁远堡守备杨发,陕西马兵升抚标左营守备田大武等。



杨守敬:(公元1839~1915年),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著名清朝文学家。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举人。杨守敬初习经商,后潜心于历史、地理的研究。精金石之学,善书法,其书初学欧阳询,后致力于颜真卿、苏轼书风的研习,乃自成一家。

杨守敬曾以使馆随员身份赴日本,携古碑帖达万余种,与日本书法家交流研习,因而对日本书坛产生很大影响。归国后,任两湖书院地理教习及勤政学堂总教长。著有《日本访书志》、《书学迩言》、《晦明轩稿》等多种著作。



杨衢云:(公元1856~1901年),名飞鸿,又名合吉,字肇春,号衢云;福建海澄三都乡人(今福建漳州龙海)。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家。

杨衢云生于1856年。少年在香港国家船厂学习机械,因不慎断右手中三指,乃改学英文。毕业后任香港圣约瑟书院英文教员,旋任招商局总书记及新沙宣洋行副经理等职,公元1892年3月13日与谢缵泰等在香港建立革命团体“辅仁文社”,旨在开通民智,议论时事,公元1895年2月21日与孙中山等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10月10日当选兴中会会长,11月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锡兰、南非建立兴中会组织。事败后游历越南、新加坡、印度、南非等地,所到之处皆设立兴中会分会。

公元1896年10月移居日本,以教授英文为业,公元1898年3月21日到日本横滨与孙中山重新筹划起义,公元1899年毕永年等联合全国秘密会党议举孙中山为首领,遂辞退会长职,并荐孙中山代理。同年冬,孙中山谋在广州、惠州起义,他即返回香港参加活动,1900年1月24日杨衢云到香港筹划惠州起义,并决定辞去兴中会会长职务,由孙中山担任;同年6月17日再与孙中山到香港紧锣密鼓地策划起义;10月8日惠州起义爆发,大败清军,清朝政府震恐,派人到香港见杨衢云,提出“和议”,许诺招降革命党首领,以道员、副将任用,准带军队第五千人,给遣散费若千万。杨衢云主张接受,谓此后有所凭藉,大事可图。因孙中山、陈少白坚决反对而罢。

惠州起义失败后,清朝政府悬赏三万银元购杨衢云头颅。同志多劝杨衢云出洋暂避,杨衢云不想浪费公款,留港教英文为业。

1901年1月10日杨衢云在香港为清吏所派刺客击伤,翌日去世。



杨宏胜:(公元1875~1911年),又名洪胜,字益三;湖北谷城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先驱。

杨宏胜幼随舅父学铁匠,曾在南河白鹤观渡口为艄公。1903年投巡防营当兵,后选入湖北新军第八镇十五协三十标,由列兵升为正目。

1911年杨宏胜先后加入革命团体共进会、文学社,其诚笃朴实,为同志所倚重。时革命形势迅速发展,需有同志在外专事联络。杨宏胜退伍出资,在武昌右旗后营门外开一小杂货店,作为联络机关,兼输送军火。常以竹篮盛弹药,外覆青菜,分送各营,不辞劳苦。10月9日夕杨宏胜将党人胡祖舜所藏弹药悉数以人力车载归后分送各营,及至工程八营时,被卫兵追蹑,返身掷弹抵御,负伤被捕,押至清督署时已血肉模糊。虽经刑讯,仍坚贞不屈,终未供出一人。10月10日凌晨,杨宏胜与彭楚藩、刘复基先后就义于清督署东辕门。次年归葬谷城高宁庙后山。



杨师厚:(公元?~915年),颍州斤沟人(今安徽太和)。著名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将领。

杨师厚勇猛善骑射。初为河阳节度使李罕之部将。后降朱全忠(即朱温),委以重任,累迁检校右仆射、曹州刺史。

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杨师厚跟从朱全忠讨平卢节度使王师范,于临朐(今山东)设伏,俘斩万余人,迫师范降。翌年,加诸军行营马步都指挥使。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统前军随从朱全忠讨忠义节度使赵匡凝,师至阴谷口(今湖北襄樊西),造浮桥,渡汉水,连克襄州、荆州(今襄樊、荆沙)二镇,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全忠称帝后,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兼潞州行营都招讨使。当时忠武节度使刘知俊叛后梁投岐王李茂贞,引军占据长安(今西安),遂督师进讨,以奇兵袭取长安。

晋将周德威为策应刘知俊,攻后梁晋州(今山西临汾),杨师厚率军往援,突破晋军控扼的蒙坑(今襄汾南)险地,解晋州之围。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授保义军节度使。

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杨师厚拥重兵屯魏州(今河北大名),任天雄军节度使。选诸军精锐,置银枪效节军。后来,又辅佐后梁末帝朱友贞诛杀朱友珪即帝王位,因功封邺王,加检校太师、中书令。



杨秀清:(公元1821~1856年),广平桂平平隘山人,原籍广东嘉应州。著名太平天国领袖。

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入拜上帝会。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冯云山被捕,而洪秀全外出未归,他假托代天父传言,主持拜上帝会事务。后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四子。

杨秀清属客家,世以种山烧炭为业。杨秀清本人“五岁失怙,九岁失恃,零丁孤苦,困扼难堪。”倍受欺凌的生活使他成为紫荆山地区最早接受冯云山宣传的烧炭工人之一,并很快成长为意志坚定的骨干。

公元1847年12月武宣的地主团练首领王作新,向桂平官府控告冯云山结盟聚会,不从清朝法律,践踏神明,冯云山被捕入狱,后经会众拼死相救,方幸免于难。公元1848年1月王作新再以“聚众谋反”罪名把冯云山和卢六逮捕,转解桂平监狱。洪秀全获悉后,立即赶赴广州设法营救。由于洪秀全、冯云山两位主要领导人都脱离了紫荆山区,队伍内呈现群龙无首之状,许多人开始心怀异志,表现出不同的动向:或畏惧退缩,或动摇观望,而混迹于队伍中的奸细乘机兴风作浪,散布流言蜚语,有的甚至用当地流行的“降僮”这一迷信活动,分化队伍,加之内有疫病流行,外有团练压迫,队伍终于出现了人心惶惶,大有顷刻瓦解之势的严重局面。这样,一度呈现大好形势的紫荆山根据地发生了严重危机。

在这一关键时刻,杨秀清沉默寡言两月有余后,于1848年4月6日在洪秀全早年“异梦”和当地“降僮”迷信活动的启示下,找到了灵验药方:自称天父“附身显圣”,“代天父传言”。据韩山文记载:当时杨秀清“严厉肃穆,责人之罪恶,常指明个人,又宣露人之隐恶。此外又劝人为善及预言未来,又号令兄弟们如何去作。他的说话大体对会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传言的具体内容是:天父“已差天王降生,为天下万郭(国)真主,救世人之陷溺,世人尚不知敬拜天父,并不知真主所在,仍然叛逆天父,理宜大降瘟疫,病逝天下之人,而天父又大发仁慈,不忍凡间人民尽遭病逝,故特差东王下凡,代世人赎之”。这就是杨秀清的第一次“代天父传言”。此后直至1856年在天京变乱中被杀,杨秀清曾多次重演了在1853年以前的“代天父传言”,总的来说都起了积极方面的作用。但其中影响最大,进步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的,还数第一次“代天父传言”。

杨秀清第一次“代天父传言”的主观动机完全是出于对起义事业的热心和诚恳,不能把前后不同时期的“传言”动机混为一谈。杨秀清挽救危机时之所以采取宗教的形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则是由农民本身的局限性和太平天国运动本身的宗教色彩决定的。由于洪秀全发动之始可以披上宗教外衣(从理论到组织),那么杨秀清用宗教方式来号召群众,稳定军心,不但不令人费解,而且是合乎逻辑合乎情理的。杨秀清在采取宗教的形式时,还巧妙地把群众的切身利益(疾病流行)与“天父赎病”紧密结合起来。这就极大地吸引了“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使形将瓦解的队伍能够继续集结在洪秀全的旗帜之下。

杨秀清在传言中第一次以天父的口吻打出了洪秀全为天下“万郭(国)真主”的旗号,号召党众不要叛逆天父,并许诺为世人赎病,这些无疑起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它不仅给会众以精神寄托和安慰,而且使洪秀全的“人主”地位有了神圣依据,大大巩固了内部的团结。正因起过如此明显的积极作用,所以,当洪、冯回到紫荆山根据地对形形色色的“传言”活动一一审查时,只把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和萧朝贵的“代天兄传言”审判为“真者”,其他“传言”均被斥为妖言惑众,传言者被清出队伍。后来洪秀全还亲自下诏,定三月三日为“爷降节”。

杨秀清1848年的“代天父传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确实起了扭转危难局面的枢纽作用,是他对天国事业的重要贡献之一。这不仅为会众所认同,而且也为洪、冯等领导人所首肯。但就在杨秀清出于真诚的动机演出“代天父传言”的一幕时,实际又为新的更大的革命危机的爆发埋下了引线。这是洪秀全和杨秀清本人始料不及的。

杨秀清通过1848年的第一次“代天父传言”,牢牢地掌握了天国至高无上的神权;1851年永安封王建制,杨秀清又取得了节制而王以下诸王的统兵大权;1853年定都天京后,由于洪秀全“临朝而不理政”,杨秀清又在“主”与“军师”的政治体制下掌握了天国,杨秀清三权归一,已经成为总操万权之职的实权人物。但是,从1853年定都天京开始,随着由先前的草莽英雄一变为“小天堂”的主人,其固有的自私性、狭隘性等种种劣根性逐步暴露出来了,开始在追求特权和享乐的封建化道路上越滑越远:思想上追求封建特权(森严的等级制度);作风上追求家长式领导(独断专行):生活上追求帝王式生活(妻妾成群,宫女千计)。如此全面迅速的蜕变终于带来了严重恶果:过去的同甘共苦变成了同床异梦;情同手足变成了离心离德;荣辱与共,变成了互相猜忌和争权夺利。杨秀清的独揽大权,对洪秀全的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杨秀清在天京事变前,不恰当地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了“代天父传言”这一最初的“发明”和独家拥有的“神权”,让洪秀全非常难堪:一旦“天父下凡”,附身显圣,就连天王洪秀全也要随叫随到,也要以子辈的身份屈膝匍伏在杨秀清的脚下,聆听高高在上的“天父”的训诫,甚至还要领受杨秀清人为的侮辱。不仅如此,为了早日实现“参拜天父永为我父,护卫东王早作人王”的目的,杨秀清同样用“天父下凡”的神话为自己歌功颂德的行为,更让洪秀全难以容忍。但事已至此,洪秀全欲用和平方式改变皇权旁落局面已非易事,或者说已根本不再可能。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与生俱来的封建神权的感召力,不会轻易在人们心目中自消自灭。另一方面,杨秀清已将神权、政权和军权集于一身,他不但不会自行放弃使之扶摇直上的封建神权,更不情愿将军政大权复归于洪秀全。恰恰相反,随着杨秀清个人思想的进一步蜕变和权力欲的急剧膨胀,他更变本加厉地向着揽权篡位的方向发展。洪秀全要想改变这种严峻局面,结束这场皇位争夺战,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诛杀杨秀清。

1856年上半年,在杨秀清主持下,太平军先后取得了西征和天京破围战的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军事斗争进入了全盛时期。在这些辉煌的胜利面前,杨秀清把这一切胜利归功于自身,骄矜自傲,“不能自忌”。杨秀清错误地认为,压服洪秀全自称“万岁”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再一次祭起了“代天父传言”这一“法宝”,逼天王封其为“万岁”。这对洪秀全来说不啻冷水击身。已再没有退路的洪秀全决定用杀戮回报杨秀清,他表现主动加封杨秀清为“万岁”,实是借此一面麻痹杨秀情,一面激怒韦辉。

1856年9至11月,终于在杨秀清最后一次“代天父传言”的形式下演出了“逼封万岁”的闹剧,并进而引发了一场由诛杨开始到杀韦为止的变乱悲剧。洪、杨决裂过早地来到了,数以万计的天国儿女不是死在与敌人战斗的沙场上,而是倒在了自己兄弟的刀锋之下。太平天国由此走向衰亡。

不久,洪秀全在诛杀韦昌辉以后,追念杨秀清前功,将其死日定为“东王升天节”以志怀念。
杨 勇:(公元1912~1983年),原名杨世竣;湖南浏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政治部宣传大队长,红三军团连政治委员、营政治委员、第五师第十四团政治处主任,第四师第十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第四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团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三四三旅旅长,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教导第三旅旅长,延安军事学院高干队队长,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3年1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一岁。

其子杨冀平,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天津警备区副司令员。



杨至成:(公元1903~1967年),贵州三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连指导员。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十八团一营连长,井冈山留守处主任,红四军、红十二军副官长,红军大学校务部部长,红军总兵站站长,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黄河两延卫戍司令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校务部部长。1938年赴前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6年回国。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军需部部长,华中军区军需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7年2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杨成武:(公元1914~2004年),福建长汀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师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参谋长,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华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神州军区司令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004年2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岁。

其长子杨东胜,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第二炮兵装备部副部长。

其幼子杨东明,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总后勤部物资油料部部长。

其女杨俊生: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少将,装备部部长兼科技开发部主任。



杨得志:(公元1910~1994年),湖南醴陵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班长、排长、连长,第四十五师管理科科长、九十三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副师长,第二师师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队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团长,三四四旅副旅长、代旅长,冀鲁豫支队支队长,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一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面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枚。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10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杨秀山:(公元1914~2002年),原名杨木森;湖北沔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政治部宣传员,红三军第七师政治部宣传队长、第七师总支书记,红二军团第四师第十一团政治委员,十二团政治委员,第四师副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骑兵营政治委员,第三五八旅第七团政治委员、旅副政治委员,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第四旅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第二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事学院高级系班主任,军事师范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院校部副部长,总参谋部军校部副部长,国防工业委员会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政治学院副院长,后勤学院院长。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2年11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九岁。



杨国夫:(公元1905~1982年),安徽霍丘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游击队分队长、特务队队长,红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连长,第十师第三十团副营长、营长,红三十军第九十师第二六九团副团长、第二七○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山东纵队第三旅副旅长,清河军区司令员,渤海军区司令员兼第七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师长,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副军长,江西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副校长、校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2年2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杨梅生:(公元1905~1978年),原名杨勋梅;湖南湘潭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武汉警卫团。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十一师第三十一团班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团副队长,红一军团第十二军特务大队大队长,第三十六师第一○六团团长,湘赣红三师师长,四川军区参谋长,中央军委警卫营营长,红四方面军总部纵队参谋长,抗日救国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警备科科长,新四军竹沟留守处参谋长,江北指挥部副参谋长,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司令员,独立旅旅长兼路东联防司令部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热河军区代司令员,合江军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六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军长,湖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1月9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杨 力:(公元1918~1999年),江西瑞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1年参加瑞金县中国工农红军游击大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排长,红一方面军总部特务团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注游击第三支队支队长、第四军分区特务营营长、第九地区队参谋长、第三十六团参谋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带领部队在正太路东段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纵队第一旅副参谋长,冀察热辽独立第十三旅参谋长,热西军分区副司令员,冀热察独立第七师参谋长、副师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六军第一五九师副师长。先后参加了内蒙古多伦战斗、承德保卫战、热河省古北口平古线战斗和平津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中成立后,任军委海军司令部训练处处长,海军第一航空学校副校长、校长,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部司令员,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司令员、顾问。致力于军事训练改革,注重加强部队后勤设施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为海军舰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9年9月20日因病在青岛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杨 弃:(公元1918~1975),原名泳周,字郁斌;陕西汉阴蒲溪镇后坝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23年考入省立七中(今安康中学)。1938年上高中时参加抗日民族先锋队,同年7月奔赴延安参加八路军,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九团九连文化教员、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锄奸干事,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二支队特派员,第六团营政治教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六师第十六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三十九军第一十七师政治部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第一十七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干部部部长、军政治部主任,旅大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辽宁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辽宁省常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75年4月23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杨 卓:(公元1914~今),原名杨德财;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兴国县乡赤卫队。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排长,第四师第十一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第十三团特派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师兼第一军分区政治部锄奸科科长,第一军分区第二十五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卫戍区政治部副主任,华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华北军区第三兵团政治部保卫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1960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备部干部部副部长,训练基地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外语学院第一政治委员,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第一政治委员,总参谋部三部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5年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杨 恬:(公元1920~2002年),江西德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入延安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区队长、大队政治处宣传干事、大队政治处宣传股股长、第二分校队政治指导员,抗大总校文工团团长,抗大总校政治部教育科副科长、代科长,第六分校校务科科长,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队列主任,第四科副科长。为培养抗日骨干力量做出了贡献。参加了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在极其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副处长、处长,华北军区南线办事处副主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处长,军区后勤部参谋处处长。参加了陇海线出击作战,在自卫战争中指挥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直属队圆满完成了围困开州敌人及渡河等任务,并努力做好济南、淮海战役中的战勤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总后勤部秘书处处长、计划局代局长、司令部副参谋长兼组织计划局局长,总后勤部司令部副参谋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部副部长,千方百计为志愿军筹措物资。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副参谋长兼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院长,总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国防科委后勤部部长,国防科工委后勤部部长等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后勤保障和管理的路子,为军队后勤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国防科研试验后勤保障工作领导岗位上,认真抓好军需供应、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加工修理等勤务技术和人员生活保障,圆满完成了科研试验的后勤保障任务。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2年5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杨 森:(公元1916~2004年),河南固始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五团通信班长、排长,特务连连长,团通信参谋。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八团通信参谋,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第二分校区队长,中央北方分局警卫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第十二军分区游击大队大队长,军分区司令部通信股股长,第四十团参谋长、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和收复张家口、宣化、新保安、怀来、延庆的战斗。参加了绥远、正太、大清河北、保北、清风店、平津、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二军分区第十二团团长,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五军第一九三师副师长兼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五军第一九三师师长,第六十五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部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4人晋升为少将军衔。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4年7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杨大易:(公元1919~1997年),四川苍溪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第七十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军直属队股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第一分校营政治教导员,第五大队政治处副主任,山东军区特务团政治处主任,滨海军区独立五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师第四团团长、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二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二师师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参谋长、副军长,桂林步兵学校校长,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6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5月29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杨广立:(公元1918~1997年),字泽普;山东滕县柴胡店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6年春考入五所楼私立完全小学。翌年毕业。1936年由张学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

抗日战争时期,任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战士、后为班长。同年7月任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第二营五连政治指导员。1939年秋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进入鲁南,义勇总队第十九团改编为第一一五师苏鲁支队,任苏鲁支队第二营政治教导员。部队改编为第二教导旅第五团,仍任第二营教导员。精兵简政时,部队改设大队,任第三大队政治委员。第一一五师在开展评选模范干部的活动中,在第二教导旅党代表大会上被评为模范干部并授予奖章。1943春,被调到武工队任副队长。时过不久,任命独立支队副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治委员。1944年秋,鲁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成立,独立大队撤销,任总支部书记兼军分区政治部组织股长。1945年8月,第二军分区改编为山东野战军第三师第二十四团,任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八师第二十四团政治处主任,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第二十四团政治委员。1949年部队南下,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二十二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六十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11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杨中行:(公元1910~1987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川陕省委秘书长,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秘书长、红四方面军第一独立师第二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警卫营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保安一团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军区警一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独立一师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宜沙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政治部副主任,第五十军政治部主任、第五十军副政委。回国后,历任第五十军政治委员,沈阳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8年10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杨介人:(公元1909~1999年),山东蓬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蓬莱县人民政府警卫队教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五十五团参谋,第五支队第十九旅教导队队长,第五旅司令部作战科参谋,第十三团参谋主任,第五旅作战科科长,山东纵队第三军区参谋处处长,胶东军区作战科科长,第十六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山东分校副校长、第十二步兵学校副校长,山东军区长山列岛水警区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部训练处处长,济南军区工程兵主任。1965年担任山东省计划委员会主任、副省长。1977年担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99年1月17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终年九十岁。



杨文安:(公元1912~1967年),原名杨辂;山西芮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28年考入运城山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靠公费补贴维持学习生活,在学校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担任芮城同乡学生会会长。1934年毕业后,在运城开办星星补习学校。1936年考入晋绥军军官教导团学兵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指定为支部书记,秘密发展党员四十余人。同年带领部分学兵队员去文水县,与程子华取得联系。因平安到达文水,改名文安。1939年参加山西新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抗日游击第一路纵队第三支队副支队长、支队长,山西保安第二区第七支队第三营营长,山西新军暂编一师第三十六团第三营营长、副团长,山西新军教导大队大队长。1938年率部在马村设伏毙伤日寇九十余人。1940年在大聚会与日寇激战一天,击毙击伤日寇一百五十人。1943年到抗大学习,1944年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杨文安任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五八旅参谋长,后任第一纵队副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副参谋长。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宜川、荔北、扶□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参谋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参谋长。回国后,任防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参谋长。1956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任防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副司令员,空军技术部副部长,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于1967年6月在北京含冤自尽,终年五十五岁。

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为他平反,给予革命烈士待遇。



杨以山:(公元1915~1995),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共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政治青年干事,彭杨学校连政治指导员,红四方面军总部担架队队长,总部供给处军需股股长。参加了鄂豫皖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供给部军需科科长,八路军总部直属供给处处长,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供给处处长。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太行根据地反“扫荡”和林南、温县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供给部副部长,郑州办事处主任,第二野战军卫生部供给部部长。参与组织了洛阳、郑州、渡江等战役战斗的后勤保障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财务部副部长部长,昆明军区后方勤务部副部长,西藏军区后勤部部长,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军区顾问等职。长期深入基层,跑遍了大西南各个部队和哨所,为西南战区的后勤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5年4月5日因病在成都逝世,终年八十岁。



杨世明:(公元1907~1986),湖南浏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浏阳县少先队队长,赤卫军中队长,红三军军医处救护队队长,第七师第二十一团副连长,红一军团卫生部司务长、供给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六大队营政治教导员,第四团政治处主任,第十九团政治处主任,第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十三团政治委员。1943年参加北岳区反“扫荡”,获“晋察冀边区第一等战斗英雄”称号。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第一纵队第一旅副政治委员,察哈尔军区察南军分区司令员,察北军分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六军第一九六师师长,率部参加第四次战役。1952年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六军第一九六师长、北京十三陵水库现场总指挥,第六十六军副军长,华北农垦兵团司令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6年6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杨世荣:(公元1917~1987年),四川营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宣传员,红三十一军供给部瓦职支部书记。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十六团总支书记,决一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决死第一旅第二十五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旅队第三十三团政治委员,豫西军区第二分区政治部主任,豫西独立旅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速成系副主任、主任、大队长,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7年11月27日因患心肌梗塞不幸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杨汉林:(公元1915~1985),江西兴国东村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二军政治部组织干事,粤赣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湘粤赣游击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中共湘南资(兴)汝(城)桂(东)边区县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政治部组织干事,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七师政治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三十四军第一○○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野战军高炮师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干部部副部长、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5年2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岁。



杨永松:(公元1918~今),广东大埔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永定县儿童团团部组织科科长,组织部部长、巡视员,红十二军第一○一团文书,红一军团第三师第三团收发员,第二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师直政处教育干事,师政治部秘书,师直政处教育股长,特务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秘书长,教导二旅第五团政治处主任,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抗大总校秘书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秘书长,第四野战军战车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工程兵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绂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有山:(公元1906~1983年),辽宁辽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5年参加东北军,历任班长、排长。1928年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第四旅第二十五团排长、连长。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任陕北公学军事教员、军事主任教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教导队队长,第一支队副参谋长,第一团参谋长,第三区队区队长,冀察军区教导大队大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宣化警备司令部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第五旅副旅长,军政大学大队长,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参谋处处长,第二十兵团第六十六军第一九六师师长。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平津、太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六军第一九六师长。回国后,任第六高级步兵学校校长,第三十一步兵学校校长。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北京军区司令部军事训练处处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3年4月2日因病在保定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杨克武:(公元1915~2001年),原名杨瑞祯;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第二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第二二三团司令部参谋、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组织干事。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八团宣传干事,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晋察冀军区组织科科长、第一军分区第三团政治委员,平西挺进军作教科科长。1940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任延安军事学院组织科副科长,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总校组织科科长,大队政治处主任,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秘书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榆林军分区副参谋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战役法教授会主任,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室主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1月30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杨怀珠:(公元1910~1999年),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武平县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军总兵站第二十兵站政治委员,军委二局管理科科长,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保卫部侦察队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四次反“围剿”战斗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保卫部保卫科科长,东进纵队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冀南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安总局第二科科长。参加了著名的太行山粉碎日寇四路围攻和百团大战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南进支队政治部保卫科科长,辽西纵队、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十五军卫生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海军军事法院副院长、院长,海军技术部政治委员,海军工程部政治委员,海军后勤部顾问等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9年10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九岁。



杨虎臣:(公元1914~今),湖北天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军部侦察排排长,红二方面军第五师第四团连长、营长。参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司令部副官处副官,第三支队第八团营长、晋西北军区卫生部卫生所所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管理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九军分区工商局局长兼贸易公司理,第十一军分区贸易公司经理,甘肃省贸易公司副经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后勤部西安办事处处长,西北军区后勤部营房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马政局局长农垦部国营牧场管理局局长,总后勤部军马场管理局局长,军马部部长,企业部副部长军需部副部长,军需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尚高:(公元1908~1983年),原名杨向高;湖南平江嘉义镇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六军军政学校干事,湘鄂赣第二独立师连指导员,湘鄂川黔军区大庸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第五十四团政沼委员,红六军团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后,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教导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第七分校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政治部副主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学校管理部部长、训练部部长,后勤学院副院长,总后勤部科技部部长、后勤学院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3年1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杨尚儒:(公元1903~1986),福建连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三纵队第七支队第十九大队司务长,第十二师第三十六团连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营长,团参谋长,红一军团第四师第十一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著名的直罗镇、东征和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团营长,晋西游击大队大队长,晋西支队第一团团长,代理支队长,第一一五师第四教导旅副旅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43年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七纵队队第十九旅副旅长,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率“前方总部”到四平市,部署城防事宜。随后移驻梨树镇,指挥四平地区阻止国民党军北进的战斗。四平城内作战指挥部由马仁兴、杨尚儒、左叶、邓忠仁、杨骥等人组成,马仁兴为指挥。任东北民主联第一纵队第三师副师长,纵队后勤部部长,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后勤部部长,参加了三个机场的修建和反绞杀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86年1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杨明山:(公元1906~1995),河南光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二十四团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九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一团营政治教导员,第八十团政治委员,第二十八团政治委员,红三十军九十一师第二七二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区队长,八路军留守处组织股股长,八路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组织干事,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队第三十八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民主建国军第二军第五师参谋长,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处长,豫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平原军区干部部副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炮兵部干部部部长,河北省军区干部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5年11月10日因病在保定逝世,终年八十九岁。



杨国宇:(公元1914~2000年),四川仪陇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宣传员,第三十一军九十一师第二七四团排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译电译电组组长、机要科科长等职,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攻”作战,田水堡、山城堡等战役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译电员、译电组组长、机要科科长,随部队参加了七亘村、马山村、神头岭、香固城、响堂铺、百团大战以及白晋、破袭平汉路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政处长,中原军区司令部交通队队长、处长,运输司令部副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参谋长等职,参加了蒙城、侯马、新绛、曲沃等战斗和邯郸、晋南、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进军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参谋长,海军训练基地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海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在担任海军领导职务期间,经常深入舰艇和边防海岛部队调查研究、指导工作,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海军的特点和实际出发,狠抓部队战斗力建设;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海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捍卫祖国的领海主权,建立了显著的功绩。离休后,仍坚持学习,著书立说,曾任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干部协会副会长、历史巨片“大决战”军事顾问等职务。是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0年4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杨树根:(公元1915~1998年),江西清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通信员、司号员、师直青年干事、团宣传队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师教导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直总支书记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著名的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省委军事部干部、中共晋中地委书记,山西省委驻太岳办事处军事部部长,八路军游击纵队先遣支队政治委员,新编第九旅第二十七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等职,指挥所部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组织军民开展破袭战、麻雀战,粉碎日伪军多次围攻和“扫荡”。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独立四旅政治委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十八旅政治委员,湖北军区独立师师长等职,先后率部参加了衡水、冀县、高邑、元氏、高唐、濮阳、邓县、襄樊、淮海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南军区第二十四步兵学校政治委员,中南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南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代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炮兵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国务院财贸战线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8年9月30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杨思禄:(公元1917~今),曾用名张友、方力;江西于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师警卫班班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警卫连排长、代连长,冀热察挺进军第三十七团副营长、营政治教导员,冀东军分区物务营营长,冀热辽军区特务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热河纵队第二十五旅旅长,冀东军区第十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教导第三师师长,第二野战军直属教导第二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五航空学校参谋长、副校长,空军师长,第十一航空学校样长,副军长、军长,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顾问。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俊生:(公元1916~1998年),江西瑞金叶坪乡合龙下吴坊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二团连指导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五支队营教导员,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七团政治委员兼团长,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第二野战军第十六军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炮兵指挥所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北京卫戌区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员,旅大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8年2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杨家保:(公元1914~1981年),原名欧阳家保;江西吉水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十一师第三十三团勤务员、班长、红一军团保卫局侦察科侦察员、科员、侦察科副科长、红一军团补充团特派员、红二十九军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长。1936年5月入红军大学学习。西安事变时,随周恩来去西安做保卫工作。当时飞机很小,除两个驾驶员和张学良派来接周恩来的我党驻东北军代表刘鼎以外,只能再乘七个人,共十个人。周恩来一盘算,根据工作需要,七个人不行,问驾驶员能否多坐两个人。驾驶员说,从载重来说是可以的,但都坐在舱内不能保持平衡,有个办法,机头的行李舱是空的,可以躺两个人,这样飞机就平衡了。这时警卫员龙飞虎和杨家保自告奋勇要去躺在行李舱内,周恩来同意。驾驶员就把“飞机鼻头”的盖子掀开,龙飞虎和杨家保钻进行李舱,到了西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军法处科长,江北指挥部军法处军法官、大队教导员,第五支队第八团营政治教导员。1941年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锄奸部侦察科科长,锄奸部副部长,淮南津浦路西军分区公安局局长,苏南行署公安局局长。1944年,到华中局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保卫部部长。1948年担任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副政治委员,进入大别山开展游击战争。1949年任第三野二十军第五十九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第六十师政治委员,第二十军政治部副主任。回国后,1955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政治系,后升任二十军政治部主任,一度在地方工作,任上海市民政局局长,后又回到军队,任安徽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81年7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七岁。



杨银声:(公元1918~1993年),安徽寿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皖西北游击大队宣传员,皖西北游击师连政治指导员。1936年在一次战斗中受伤,组织上把他送到敌人鼻子底下养伤。他以地主家少爷的身份,在巢县教会医院养了一段伤。等到敌军弄清杨银声的真实身份,已远走高飞。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任皖西北特委青年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干事,第三军分区第二十团总支书记,第三军分区第十区队政治委员,雁北军分区支队副政治委员,第五军分区第三十五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九旅第二十七团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独立一旅副政治委员,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五军第一九五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五军第一九五师政治委员。回国后,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五军副军长、第六十五军政治委员,第六三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二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任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3年1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杨焕民:(公元1912~1994年),湖北孝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东北游击队司令部收发科科长,红第七十三师司令部参谋主任,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学队长兼军事教员,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副团长,第五团政治委员,第五师特务旅副旅长兼参谋长,鄂豫皖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抗大第十分校副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十四旅、第十三旅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三十四旅政治委员,江汉军区洪山军分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大冶军分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五十一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十一兵团参谋长,中南军区空军、华东军区空军、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1979年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1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杨植亭:(公元1905~1982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安徽省六安县赤卫队连长、独立团连长,红二十五军军部经理处粮秣科科员、粮食主任、事务长,总务科科员,红十五军团供给部军实科副科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军区直属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边区财经办事处供给总店经理,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华北军区后勤部太原办事处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2年11月3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杨斯德:(公元1912~今),山东腾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苏鲁支队政治部敌工股股长兼特务第二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第六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兼中共赣榆县委敌工部部长,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敌工股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科科长,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前方政治部联络部部长,民联部部长,第中野战军第三十四军第一○○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师政治委员,空军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敌工部敌人处处长,总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兼广州联络局局长,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75年任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副主任。还担任了全国政协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杨辉图:(公元1911~1987年),广东大埔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十师政治部宣传员,红军大学步兵学校三连文书,红军大学庆阳教导师政治部组织干事,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总部直属政治处总支书记兼组织股股长,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组织科科长,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太岳军区基干第一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后勤部供给部政治委员,豫西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豫西、吕梁、洛阳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粤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7年1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杨家瑞:(公元1905~1989年),陕西兴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3年参加中国国民革命军。1927年在西安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兵运工作。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杨嘉瑞所在的部队移防监利县城,杨嘉瑞是连长,得悉贺龙要攻打监利县城,借另一位连长挨了营长打的事情,把驻防监利县城两个连的班排长找来议事,因杨嘉瑞有威信,大家都同意火线起义。第二天,贺龙攻城,杨嘉瑞他们两个连奉命撤到江堤,营长跑来质问杨嘉瑞:为什么红军边攻边喊叫你的名字?杨嘉瑞搪塞说:我咋知道为啥喊叫我的名字?他要叫你的名字,你有什么办法?营长欲将杨嘉瑞软禁起来,红军喊叫杨嘉瑞的声音越来越近,杨嘉瑞手下的一个班长一枪打死了营长,杨嘉瑞指挥两个连,调转枪口,举行了战场起义,这一仗歼敌一千余人。参加中国工农后,任红六军第四十九团第二营营长、副团长、红二方面军第九师第二十七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独立一支队支队长,特务团团长,晋绥野战军独三旅旅长,晋绥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参加了黄土岭战斗,激战两天,击退日寇进攻二十余次,粉碎了敌人突围企图。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三旅旅长,第一野战军第三军第八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兵团副军长,1952年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历任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军区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本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5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跟帖时间 2010-02-08 21:35:4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的历史名人(一) -- 杨 戬:(生卒年待考),著名神话中的二郎神。

二郎神杨戬,是中国神话中第一得力之战神,其能力与孙悟空不相上下。在天界对悟空的第二次大围剿时,就是他追得悟空四处逃窜。由于他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战神,民间对其恭敬之盛,可说是数一数二。只是后来罗贯中在编著《三国演义》时,将关云长说得神乎其神,既忠且勇,遂渐渐地代替了二郎的民间地位。特别是在粤港地区,几乎是所有的店铺,警察局,江湖堂口,以至一般家居都将关公神像摆在正中,而在明末清初之前,那位置可都是二郎神的。

二郎神既有如此民间地位,故有关他的出身传说之多,在仙佛界中可是少见的。

一,随大禹治水之功臣。上古时,诸龙失管,天下大水,天帝命禹率众治水。开始时,禹未有经验,往往劳繁而功微。后有高人指点,先驯服一条“孽龙”,命用龙尾划出许多条水道,令诸水导入大海,水患遂解。屈原有诗曰,“应龙入海,何地何画”,说的正是这个事迹。“二”字古音lie近“孽”字音nie,龙字又与郎音近,上古无文字,事迹皆口耳相传,故人们将“孽龙”传说成“二郎”。

二,古蜀国治水功臣李冰的第二子。当时协助李冰修筑都江堰,出力至多,积劳成疾,升天化神。今都江堰的二郎神庙所祀之神正是。该庙的二郎神像原为坐像,右脚搁在左腿上,此是“二郎腿”的起源。上世纪七十年代,该庙修整,神像改为立姿,手把一支耒铲(古农具),类似一个修水利的民工,太可惜了一处古迹。

三,与李冰和都江堰有关,但非是第二子,而是李手下的两个副官,即“二侍郎”。神庙原名“二侍郎庙”,后人们误作“二郎神庙”。此说有实据,一九七四年都江堰水中曾出土三个石像,一为李冰,背有“XX太守李”;另两个有“侍郎”,下款刻有什么“二侍郎庙”等模糊字样。

四,以上都说二郎是治水之神,后有人著神魔小说《封神榜》,说二郎助姜太公讨伐暴纣,长有第三只眼~~~通天眼,七十二变化,无所不能。自此二郎又成了除暴安民,降魔伏妖的天界第一战神。走遍中国大地,处处可见二郎神庙,水患多处,说是治水之神;火患多处,说是制火之仙。甚至《聊斋》里的冤魂也找二郎伸雪,详见“席方平”篇目。

五,二郎姓杨名戬,有人问,既是李冰之子,为何又会姓杨?据查考,原二郎神为龙变化而成,并无人身原型,李冰之子说,应是后来下凡托生于李家。戬字有三义,第一,剪除;第二,尽,如“戬谷”意为尽善;第三,福。而杨字,原是扬,意为“扬善也”,只因汉姓无扬,故改。我认为,二郎已成了无所不能之战神,故民间各类人等皆尊其为保护神,求他扬善除恶,并祈福佑也。

六,一说二郎原为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第二子,名独健。此子曾率天兵救唐明皇于危难之中,否则,那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也随杨玉环而去了。这一说有四个可疑之点:第一,为杨玉环在天之弟,故原姓杨,那次晚了一步,救姐不了,就救姐夫;第二,本是明皇之小舅子,人们又误传为玉皇之小舅子;第三特有意思,佛教由外国传入,毗沙门天王原为天竺国人士,其第三子本就是闹东海,抽龙筋的哪吒,在外国的佛书中,哪吒画图是一副洋人相,在中国就变成了挂红肚兜的小嘎子,而毗沙门则成了商朝国的陈塘关总兵,后来的托塔天王李靖,而李靖又传作李冰,总之,外国的东西到了中国都得来点变化,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洋为中用”吧;第四,第三子之才尚且如此之高,他哥二郎则更高了,所以有七十二变化,有三只眼,上观天界,下察地狱。

七,据《西游》第六回书,“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中,悟空对二郎神说,“记得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如此说来,杨戬之姓杨出处在此。我记得天帝有九个妹子,又名“九天仙女”,杨母是大妹子。三妹子嫁刘彦昌,西王母骗二郎神去破坏了好事,将三仙女囚禁于华山,小表弟沉香,学表哥样“力劈华山”救母,不知二郎对此有何感想;七妹子嫁董永,由“槐荫老人”作媒;八妹子嫁蒙古族英雄,西王母同样想破坏,但这次二郎反而帮助八姨娘,躲过了西王母的迫害,在大草原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二郎有时真有点犯迷糊,是非曲直都不分。

综述,二郎是天界第一战神,是一条中国龙,只要中国百姓有难,他都能救,不管水里火里,有求必应。他偶尔也会有错,如不该救那昏庸的唐明皇,不该听命于王母而去坏三圣母与刘书生的亲事等,但瑕不掩瑜吧。



杨 朱:(生卒年待考),魏国人。著名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家。

杨朱阐发了一种人生哲学,其核心观念便是“为我”。就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当做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这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来分析人性,来阐释人生。孟子在批驳杨朱时,认为“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把道家重生轻物的态度推向极端。孟子这一句话并不没有言过其实,基本上还是客观的。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显然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这种“为我”的主张,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看,是断断不可取的,因为这很容易流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

杨朱没有留下任何遗作,《孟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列子》等书都曾提起过他,其中《列子·杨朱》篇最详。

据《列子·杨朱篇》记载,杨朱是老子的弟子。老子所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的这话,便有自保其意,是以出了位自私自利的弟子。

另外,有学者怀疑杨朱便是庄子,但应无可能。

关于杨朱,有两个故事较有名:

一,“墨子悲丝染,杨朱泣歧路”,后句所指的便是杨朱的一个传说,杨朱某次外出,遇上一条岔路,或许是一时不能决定走哪条路,或许是联想起人生的歧路,竟哭了起来。后世的“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也有一故事,“阮籍哭穷途”,不同的是,杨朱是遇歧路而哭,阮籍是无路可走而哭。在古代,两人的哭都很名,杜甫有“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泣”之句,雷琯有“朝为杨朱泣,暮作阮籍哭”之句。

二,杨朱其弟杨布外出时穿素衣,在外遇到下雨,便换了件黑衣,回家时他家的狗竟不认得主人了,狂吠起来。杨布气得要打狗,杨朱却说:“你不要打它。如果这狗在出外时为白色,回来却变成了黑色,难道你不同样感到奇怪吗?”



杨 恽:(公元前?~前54年),字子幼;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著名西汉大臣。

杨恽是汉丞相杨敞的儿子,他的母亲,就是司马迁的女儿,而且可能是司马迁唯一的女儿。汉宣帝时,杨恽以父荫补常侍郎。

杨恽以才能见称,名显朝廷,复擢为左曹。后因告发霍氏谋反有功,封平通侯,迁中郎将。杨恽居官清正,有治绩,擢为诸吏光禄勋,亲近用事。杨恽为人轻财好义,廉洁无私,但自矜其能,不能容物,每有忤己者必欲害之,因此得罪了不少朝廷显贵。

太仆戴长乐怀疑杨恽在背后暗算他,就上书告发杨恽平日言论诽谤朝廷,无人臣之礼,杨恽被免为庶人。后逢日食,有人上书归咎于杨恽骄奢不悔过所致,他被捕入狱。廷尉按验时,在家中搜出他写给孙会宗的信,汉宣帝看后大怒,判以大逆不道罪,被腰斩处死。其妻儿被流放到酒泉郡,孙会宗也因此而罢官。

司马迁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将《史记》公开。第一次将《史记》公开的,其实就杨恽。《史记》为何会流传在杨恽手中呢?至少在所谓的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完成十五年后,这部五十两万字的著作才被公之于众。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所说“《史记》一书,传布最早,《汉书》本传,迁既逝世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所谓宣布者,盖上之于朝,又传写以公于世也。”宋朝史学家范祖禹之子范温所作《诗眼》中却说“古人学问,必有师友渊源。汉杨恽一书,迥出当时流辈,则司马迁外甥故也”,称杨恽是司马迁的外甥。古称外孙和外甥经常通用,此处外甥就是外孙之意,并非指司马迁是杨恽的舅父。

由于《史记》是由杨恽公开,是否可以推测,司马迁所遗留下来的《史记》或许并不完整,而是由杨恽经过数十年的整理、修补才大致完成。且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与司马迁的关系非同一般。司马迁逝世于何时,因何而死,史书并无任何记载。那么,杨恽为何不把太史公的生平事迹补全,让我们看到司马迁完整的一生呢。司马迁究竟是不是《史记》的真正作者呢。这些问题很难判断,同样是历史之谜。目前只能说我们所看到的《史记》,至少已经被杨恽、褚少孙进行过大幅度修改,绝非司马迁的原作,而且很多篇目可能并非司马迁所著。



扬 雄:(公元前5年~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今四川成都)。著名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扬雄年少时好学,博览多识,但口吃,不善言谈。他为人不慕富贵,不求虚名。四十多岁时游学京师,受大司马王音举荐官任侍郎、给事黄门。他历经成帝、哀帝、平帝三朝,始终未得升迁。王莽新朝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后有人触犯王莽,扬雄却被株连。为洗刷自己的冤屈,他曾试图投阁自杀,但未遂。后王莽得知他并不知情,又任他为大夫。

扬雄在汉赋写作方面成就尤为突出,与司马相如并称为“杨马”,代表作有《甘泉赋》、《羽猎赋》、《法言》、《方言》等。曾作《剧秦美新》阿附王莽。早年所作《长杨赋》、《甘泉赋》,在形式上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后来从儒家思想出发,以为“词赋非贤人君子诗赋之正”,遂薄词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主张儒家的伦理学说。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又曾著《方言》,记述西汉朝代各地方言,为研究古代语言的重要资料。又继《仓颉篇》编,成《训纂篇》。所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杨子云集》,至清严可均重编,最为详备。



杨 震:(公元59~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著名汉朝学者。

杨震出身于官宦世家,八世祖杨喜、高祖杨敞都曾封侯、拜相,其父杨宝通晓《欧阳尚书》,造诣颇深,为一代宗师。

杨震通晓经典,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之称。他淡泊名利,年轻时多年寓居湖县(今河南灵宝市豫灵镇杨村)及潼关等地。他到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今山东省巨野东南部)时,以前经他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时任昌邑县令,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十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

杨震不但洁身自好,而且力图澄清当时官场贿赂成风的恶习。汉永宁二年(公元120年)他升任司徒。司徒身为三公,地位显赫。当时,乳母王圣因对汉安帝有喂养之功,依仗汉安帝恩典很是放肆,其女伯劳“出入宫掖,交通奸贿”,影响很坏。杨震仗义执言,不避权贵,上疏抨击,提出“政以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要求安帝“绝婉恋之私,割不忍之心,留神万机,诫慎拜爵,减省献御,损节征发”,意即请安帝割断对少年美貌的眷恋,留心国家大事,对于拜封爵位的事要谨慎,上贡要减省,赋役要减轻,让人民安居乐业。汉安帝不但不听谏言,反而将杨震的上疏交给王圣等人传观,使王圣那一帮人大为恼恨。

杨震为官忠贞清廉,生活俭朴。他为官十余年,没有给自己置办产业,不修,豪华别墅,常以蔬菜为食,衣无锦绣,徒步往来不乘坐马车。有人劝杨震为子孙考虑,开置产业发家致富,杨震坚决不肯,慨然说道:“使后世为清白吏子孙,以吾观之,不以厚乎?”所以,他的几个儿子虽然为官,亦都洁身自好,清廉自守。



杨 震:(公元51~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今陕西潼关安乐乡水峪口村杨坡组)。著名东汉大臣。

杨震少贫好学,研究经史,被当时儒生誉为“关西孔子杨伯起”。

杨震致力教学,因其不莫仕途,以致“数十年不答州郡礼命”。五十岁为大将军邓骘所推荐,历任刺史、太守、司佧、太尉之职。

杨震曾执教于华阴牛心峪、潼关东泉店、灵宝泉里。至今牛心峪有“杨震槐市”,东泉店有汉顺帝修建的“育贤宫”,陕西巡抚崔纪忙乱建为“四知书院”,泉里有“三鲚书堂”的名称和传说。据说前后弟子达三千多人。司徙李命曾文立碑以志。杨震教书时以种菜补助生活,他不让学生帮自己种菜,为的是怕学生耽误所学的功课。为此他亲手把学生替他种的菜拔了,自己重新种。实在是“清德洁白”。

杨震最初四迁荆州刺史,后升作东莱太守。在赴任途中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因杨震推荐为官,于深夜拜见恩师时,“怀金十斤,以遗震”。并以深夜无人知道为由,劝杨震留。杨震却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因此后人尊称他为“四知先生”。做了几任刺史、太守的杨震,子孙依然布衣蔬菜,以步代车。老朋友劝他:“为了子孙也该置点家产”。杨震答道:“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杨震被召到京遇,先做太仆,后升太常。汉永宁元年(公元120年)杨震升任司徙,忠言直谏,无私无畏。这时安帝怒位,许多外戚、宦官都相继被封为侯。连这帝的奶妈王圣也被封为野王侯。王圣的女子舍近求远荣也随便理出宫门,骄横宫内。伯荣后嫁给已死的朝阳侯刘护的堂兄,而刘也因是伯荣的女婿,竟违例承袭了刘护的爵位,并且还升到侍中那样大的官。杨震上书备陈乱承爵位的害外。安帝公然将这封谏书转给王对、伯荣看。杨遭到王圣、伯荣忌恨。于是伯荣更加骄横。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杨震升太尉。汉安帝的舅父大鸿胪耿宝要杨震推荐中常待李阎的哥哥做官,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也要杨震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作官,杨震都没有答应。于是遭到这帮宠幸显要的忌恨。司空刘授得知上述情况立即推荐这些人作官,十天内都得到了提拔。

当时外族入侵接踵而至。汉安帝依然吃喝玩乐,荒淫无度,并且还下圣旨为王圣等人修建北京地区第。杨震上书劝阻,并劝汉安帝不该信任宦官,而汉安帝均不采纳。其时,樊丰、周广、谢恽等假传圣旨,动用国库钱物为自己大修房屋花园。杨震上书告发。樊丰等人恐惧,趁汉安帝外出未归,遂以杨震曾救以死直谏的赵腾,并诬杨震为已废的邓骘故吏。因而对上怨恨,且以太史所奏的“星变逆行”为证,藉车驾初归,夜遣使者收回杨震太尉印绶。杨震于是柴癯绝宾客。樊丰等仍恨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杨震大臣不服罪,请遣归本郡。

杨震动身时,门生都去送他,直送到洛阳城西的夕阳亭。杨震乃慷慨对诸子门生说:“死者士之常兮,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祀。”遂饮鸩而死,终年七十四岁。

弘农太守移良受樊丰等人指使,遣吏留停杨震丧事,并将杨震的灵柩弃置于河南陕州的路旁,且贬杨震诸子为邮递,路人皆为之痛哭。

杨震这位勤苦治学,请白为吏,严俭教子,拒贿介廉,嫉恶如仇,刚烈无畏的封建王朝的命官却能成为以自己的生命、家族的生死荣辱、克尽职守反对腐败的民族巨人,而为民族后世树立起光辉的榜样。



杨 修:(生卒年待考),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著名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杨修为汉太尉杨震五世孙。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薄。因材华过人,又是袁术外甥,曹操虑为后患,遂遭杀害。杨修之死,间接导致了后来曹丕的篡位。

杨修为人,历来恃才放旷。一次曹操心情大好,建立花园一所,以供嬉戏娱乐。造成后,曹操亲往观之,但并未加以任何褒贬,只是在门上提笔写了个“活”字,写罢便挥袖而去。人们见此“活”字,皆不知丞相之意,于是惘然若失。谁料此时杨修正巧经过,一看那个“活”字,便说:“曹丞相在门上写‘活’字,‘门’加‘活’,正是一个‘阔’字,丞相嫌门太大,要你们改窄一点。”后来曹操再次造访花园,发现门被改小,于是问其臣道:“谁知吾意?”,左右皆曰“杨修也”,曹操于是大夸其聪明,但心里并不是滋味。

另一次,曹操长子曹丕为了讨好其父,特地派人烹饪了塞北口味的甜品,名为“一合酥”,以取悦父亲,防止其废长立嗣。曹操吃了以后,觉得口味非常独特,高兴之余,便提笔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字,放于案头。后一日,杨修与曹植等经过,发现曹操案头有“一合酥”,杨修便叫大家每人都来品尝。曹操发现后,质问杨修为何将甜品分之众人,杨修说道:“丞相取其名为‘一合酥’,将这三个字拆开来看,便是‘一人一口酥’,此乃丞相之意,我等怎敢违抗?”曹操听罢,嘴上虽喜,心中恼怒。

杨修之死由,只是因为“鸡肋”二字。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那年曹操与刘备大战汉中,诸葛亮智取汉中,使曹孟德不得不退兵三十里。曹操心中怒火焚身,不敢进兵,但退兵又失面子。夜间夏侯惇进帐问曹操,今天的夜间暗号是什么,曹操此时正在吃鸡肋,随口便答“鸡肋”。暗号传入杨修那里,杨修便命令随行军事,可以收拾行装了,说丞相不日便会撤兵。曹操夜间出营踱步,见军士已整顿行装,心中大怒,问其故,皆言曰:“杨修认为丞相已下退兵之意,所谓鸡肋,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曹操大怒而起,“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下令斩之,终年三十四岁(一说四十五岁)。

事实证明,杨修希望曹操退兵是正确的,杨修逝世后,魏军在汉中屡战屡败,便是证据。



杨 骏:(公元?~291年),字文长;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著名西晋大臣。

初为高陆县令,累迁至车骑将军,封临晋侯。因女为晋武帝皇后,受宠信,遂与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时称三杨,可谓权倾一时。晋太熙元年(公元290年)以晋武帝遗诏立为太傅、大都督,辅佐惠帝,统领百官,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开封赏,遍树亲党,疏远宗室,执政严酷,又不听劝谏,导致众叛亲离,为人所忌恨

对杨骏其人,尚书褚契、郭奕曾上书晋武帝,说:“杨骏小器,不可以任社稷之重。”晋武帝不以为然。司马衷即帝位,任杨骏为太傅,做辅政大臣。凡朝中之事,杨骏必亲自过问,“百官总己”;由于害怕“左右间已,乃以其甥段广、张勋为近侍之职”、“又多树余党,皆领禁兵”;然而杨骏在处理一些重要事情上,“谙古义,动违旧典”,于是出现了“公室怨望,天下愤然矣”局面。在对待贾南风的问题上,“骏知贾后情性难制,甚畏惮之”,而“贾后欲预政事,而惮骏未得逞其所欲,又不肯以妇道事太后”。

一味专权的杨骏与权力欲熏心的贾南风之间形成了不可调合的矛盾。经过激烈的明争暗斗,贾南风终于在晋永平元年(公元291年)3月借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之手,诛杀了太傅杨骏及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中护军张劭、散骑常侍段广、杨邈、左将军刘预、河南尹李斌、中书分蒋陵、东夷校尉文淑、尚书武茂等,“皆夷三族”。之后,贾南风又矫设废皇太后杨氏为庶人,徒于金墉城,第二年迫害至死。



杨 香:(生卒年待考),女;晋朝人。著名二十四孝之20(扼虎救父)。

杨香十四岁的时候,就常常跟随着父亲杨丰到田里去收割稻子,因为他们的田里靠近山边,十分偏僻,附近经常有老虎出没。

有一天,杨丰一不留心竟被老虎拖走了,当时杨香手无寸铁,身边没有任何武器,可以用来对付老虎,但是她的心里只想着父亲的安危,完全忘了自身的危险,拼命地往前奔跑,追上老虎,然后奋力一跳,扑上老虎庞大的躯体,两只手紧紧扼住老虎的颈子。

杨香虽然年纪尚轻,但孝心激发的强大力量,却也使得老虎受不了疼痛,张口丢下咬着的人,丧气地逃走了。杨香的父亲由此得以逃离虎口,免于被吃的噩运。



杨大眼:(生卒年待考),鲜卑族,代北人。著名北魏将领。

杨大眼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将军,生当公元五世纪末和六世纪初。那时候正是南北朝时期,这个北魏的骁将屡战屡捷,威名大震。

史籍《魏书》第七十三卷及《北史》第三十七卷中都有为他立传。据史籍《北史》记载:“大眼虽不学,恒遗人读书而坐听之、悉皆记识。今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也。”看来这个人的本领真不小。自己认不得多少字,论文化程度还不曾脱离文盲状态,却能听懂别人读的书,又能口授一通布告的文字,这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这并不太困难。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例如在军队中常见的兵书、战报、命令、文告等等,念起来大概一般军人都容易听得懂。假若读的是自己平素完全生疏的内容,那大概就很难听懂。

但是,杨大眼的这种读书方法,对于一个识字不多而工作上又迫切需要阅读很多文件的人,我想是有实际效果的。这种读书的方法,主要是依靠用耳朵听别人读书,所以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叫做“耳读”法。它是很有用的一种读书方法。

把这种读书方法叫做耳读法,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要区别于所谓“听读”。晋朝王嘉的《拾遗记》中也有一个故事说:“贾逵年六岁,其姊闻邻家读书,日抱逵就篱听之。逵年十岁,乃诵读六经。父曰:我未尝教汝,安得三坟五典诵之乎?曰:姊尝抱予就篱听读,因记得而诵之。”这种听读和前面说的耳读不同。因为听读只是随声诵读,并不一定懂得;而耳读是真正懂得所读的内容。所以说值得重视的是耳读而不是听读。

耳读的方法对于老年不能看书的人,同样也很适用。宋朝楼璹的《醉翁窈事》一书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孙莘老喜读书,晚年病目,乃择卒伍中识字稍解事者二人,授以句读,每暝目危坐室中,命二人更读于旁。”虽然这是因为眼睛有病不能看书才用耳读的方法,但是,我们无妨以此类推,设想到其他的人也许由于种种原因,以致自己不能看书,就都可以采用这种耳读的方法。



杨 素:(公元?~606年),字处道;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著名隋朝诗人。

杨素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为北周丞相,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卒谥号“景武”。

杨素与诗人薛道衡关系很好。今存其诗都是与薛唱和相赠之作。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作五言诗《赠薛播州》十四章(一谓十四首),共七百字。从天下纷乱说到统一,又从求才、立朝、出守写到归闲,末致相思相勉之意。一题数章,章法整齐,而不露排偶之迹。《隋书》、《北史》本传誉为“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为一时盛作”。清朝王士□认为杨诗“沉雄华瞻,风骨甚遒,已辟唐人陈、杜、沈、宋之轨”,显示着隋诗向风骨、声律并重的初唐诗歌发展的趋势。

《隋书·经籍志》著录《杨素集》十卷,今已佚传。《全隋诗》录存其诗六首(一作十九首)。杨素的诗在精警凝练之中,有一种劲健质朴的气息。《隋书》本传说他“词气宏拔,风韵秀上”,和当时所流行的齐,梁轻薄淫靡的诗风有所不同。



杨玉环:(公元716~756年),字太真,小字玉环;蒲州永乐人(今山西芮城)。著名唐朝杨贵妃。

因父杨玄琰早丧,被叔父杨玄皀养大于四川,嫁寿王李瑁为妃。天宝四年,唐玄宗据为己有,册封贵妃,由此杨贵妃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列。人们常说的“环肥燕瘦”中的“环”即指杨贵妃杨玉环,肥指其胖,丰满。以丰满为美是唐朝的审美标准,这种丰满指丰腴,并非臃肿不堪之貌。杨贵妃之丰满美恰到好处。杨贵妃得宠,其姐妹兄弟皆封赏入朝为官。

史家以为,杨贵妃本人并无邀宠、弄权之心,盖因唐玄宗宠信她,任用其堂兄杨国忠所致。“安史之乱”杨贵妃被杀,是红颜薄命,还是女人是祸水所致,不是说三千宠爱在一身吗?为何一到危及权力时便赐其白绫三尺?这成为千古文人骚客演义的素材,人人为之扼腕哀叹。



杨国忠:(公元?~756年),本名杨钊,杨玉环之兄,唐天宝初由唐玄宗赐名国忠;蒲州永乐人(今山西芮城)。

兼领十五余使,权势日盛。

此人志大才疏,绝无治国理政之才,但由于玄宗专宠贵妃,才得信宠,得以平步青云。

宰相李林甫逝世后,杨国忠代为右相,兼吏部尚书,又兼领四十余使,最终结党营私,赂贿公行,激化了与安禄山的矛盾,引起了“安史之乱”。



杨 炎:(公元727~781年),字公南;凤翔天兴人(今陕西凤翔)。著名唐朝宰相,两税法的创制者。

初以文章知名。唐朝宗大历时,杨炎官礼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与常衮同掌诏敕的撰写,其文笔受到朝士的赞许,称为“常、杨”。唐大历九年(公元774年)杨炎升为吏部侍郎。与当时宰相元载有戚谊,又受到元载的赏识和提拔。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元载得罪被杀,他也遭到牵连,被贬为道州司马。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崔佑甫推荐杨炎可以重用,因而从贬所召回,任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中央财赋,本储存太府寺所属的左藏库。安史之乱后,移贮宫廷的大盈内库,由宦官掌管。宦官中饱私囊,帐目混乱,不可究诘。杨炎入相后,首先提出国家租赋不能变成皇帝私产,建议把大盈内库财赋仍拨归有关部门管理。德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他建议废除租庸调制,创立并推行了两税法,为后代所沿用,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一大改革。

唐建中二年,卢杞入朝为相,杨炎与卢杞不合。同年10月遭卢杞诬陷,被贬为崖州司马。途中被赐死,终年五十五岁。



杨惠之:(公元713~741年),吴县香山人(今苏州吴县)。著名唐朝雕塑家。

先学画,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法;后专攻雕塑,成为天下第一塑手,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语。其塑像能抓住人物外形与神情特征,生动传神,并创塑壁法,对后世雕塑艺术影响甚大,被尊为“塑圣”。

杨惠之还创制了“塑壁”的新形式,即在墙壁上塑出云水、岩岛、树石,吴县甪直保圣寺的罗汉塑像相传为他的杰作。著有《塑诀》,已佚传。



杨再思:(公元869~957年),唐未五代靖州“飞山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靖州人(原籍江西),子孙遍布中华大地。

杨再思生于唐咸通十年(公元869年),逝世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终年八十八岁。封为威远侯,芙济侯,广惠侯和芙党侯。杨是唐未五代靖州“飞山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杨励精图治,设立十峒,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并以字派“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杨之七子正岩将“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黔阳、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县)。 有宋以来,再思裔孙即为湘西、黔东等地之土著士家大族、当地首领,后为各地世袭土官,对当地社会之稳定,生产之振兴,文化之发展,不无贡献。

杨再思的后裔能文能武,很是出了几个名将,如宋统制抗金名将杨再兴将军(公元1081~1137年),清太子太傅一等果勇侯振威将军杨芳(公元1770~1846年),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公元?~1856年),国民革命军上将军长杨胜治(公元1895~193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创始人杨至成上将(公元1903~1967年)等等。

杨再思公之子孙广布于中华大地,人丁以百万计。



杨 炯:(公元650~693年),排行七;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唐朝著名诗人。

杨炯在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十二岁时被称为神童,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待制弘文馆,唐上元三年(公元676年)补校书郎,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他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著有《盈川集》传世,《全唐诗》存诗一卷。

史料记载,盈川是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新置的一个县份,范围包括今天浙江衢江区东边几个乡镇和龙游西北,面积不大,但风景优美。杨炯祠所在的老鹰嘴,是一座突兀在江边的赭色山崖。崖下衢江浩荡,滔滔江水由于山崖阻挡,在这里折向东流,形成一片开阔的深潭,人称盈川潭。这里碧水丹崖,江鸥翻飞,风帆数点,渔歌牧唱,终日不绝,被志书称为盈川胜景。

杨炯来盈川前,在洛阳宫中习艺馆里充任一名无所作为的闲职,此前因堂弟参与反对武则天受株连,被远谪到梓州任司法参军。这回在仕途上算是一生中难得的一次升迁,想来心情不会很差。他在写于这一时期的《和刘长史答十九兄》诗里说:“受禄宁辞死?扬名不顾身”,来这里是想有一番作为的。

杨炯在盈川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针对盗贼猖獗,他从调查摸底入手大力整治社会秩序,使百姓有个安全的生活环境;针对吏多枭獍,他严厉打击地方恶势力,惩治那些胡作非为的属吏,致使他们不敢再肆意地骚扰百姓。为了开发衢江对岸荒地,便在江边设官渡,他动员农民去对岸种桑养蚕,还亲自去杭州联系桑苗蚕种,请技术人员来进行指导,帮助联系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当然,他倾注心血最多的,是针对盈川土地干旱之现状,挖溪建塘,兴修水利,而且每每还亲自规划,资金不足就带头捐钱,如修九龙塘,他就将自己为人家撰写碑文所得的钱捐献出来。工程竣工后,为纪念杨炯功绩,百姓将九龙塘改名为“杨塘”。

可惜时运多蹇。尽管杨炯在水利建设上花费了大量力气,但到第三年上,盈川气候竟出现反常,夏霜冬雷,在急需雨水的时候偏偏赤日炎炎,大地干涸异常。作为一县之长,他心急如焚地向天求雨。据《衢县志》记载,“以岁旱祈雨不得,遂赴井而死”。这位首任县令为民求雨,就这样奉献了自己的血肉之躯,与衢江人民结下一段“精诚动天地,忠义感神明‘的生死缘!

像这样情为民所系的文人官吏,莫说杨炯同时代的人中没有,在中国历史上也为数不多。杨炯殉职后,《衢县志》上说:“是日大雨,民称其德。”为表彰这位爱民如子的县令功德,当地百姓在他捐躯的地方建起了杨炯祠,塑像奉祀,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还抬着杨炯神像到全县各地四方出游,接受各乡村民的祭拜,村民们祈祷老县令神灵一如既往地降福于民。这一仪式,经千年相沿成习,一直保留到今天!

盈川从置县到唐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撤消,在历史上先后存在了一百二十年。如今废县之遗迹什么都没留下,连确切的城址在哪儿都无法肯定。唯一留下来的,是杨炯这座古祠,且香火千年不衰。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县界变迁,原祠所在地后来划入龙游县境内,街江区这边人民于是在老鹰嘴又新建了一座杨炯祠。两祠并存,双方经妥善协商,将旧祠神像移至这边新祠供奉,但每年巡游线路不变,无论街江区还是龙游县,原先经过的村庄都必须逐一走到,以示原盈川地方上的人对这位为民捐躯的父母官的爱戴和缅怀!
杨继业:(公元?~986年):本名杨重贵;并州太原人(今山西太原),一说麟州新秦人(今陕西神木)。著名后汉、北宋军事家。

杨继业出身将门,有智谋,善骑射,治军严明,善待士卒。原是后汉及北宋军事家,杨家将第一代人物,又被称作杨老令公。他的父亲杨信在后汉曾任麟州刺史。杨继业青少年时代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的部属。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刘崇在太原建立北汉,杨继业为建雄军(今山西代县)节度使,并赐名刘继业,让他长期镇守北方重镇代州抵御辽军。后来北汉君主刘继元降于宋太宗之后,杨继业依旧坚持战斗,直至刘继元亲自招降。后杨继业归降北宋,任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主要负责与潘美共同防御北方的辽国南下。

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3月,辽景宗发兵十万攻雁门,杨继业出奇兵绕到雁门关以北突袭辽军,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兵,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蕭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杨继业因此被提升为云州观察使。自此杨继业在辽军中声威大震。

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朝。潘美、杨继业为西路军主将。途中由于其他方面军失利,导致辽军的优势兵力正面与其决战。杨继业主张避其锋芒,但遭到了其他将领的反对,并诋毁他怀有二心。杨继业作为从前朝归降的武将,最忌讳他人的猜测。于是在明知前景不妙的情况下,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遭到了失败,并且没有得到支援,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全军覆没。其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役中战死,杨继业无限悲愤,决心以绝食来表白忠心,最后逝世于押解途中。

杨继业逝世后,他的子孙继承其精忠报国的遗志,坚持抗击辽国。其中杨延昭,杨文广最负盛名。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继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宋元的民间艺人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朝,民间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然而根据历史考证,佘太君、穆桂英等人物并非真实存在,而是民间杜撰出来的。

杨继业不怎么喜爱读书,但有智谋,总是与士卒同甘共苦。在朔州败时手下尚有百余人,他劝他们逃跑,可是没有一人愿走,全部战死。

在山西省代县城,有一座古老的钟鼓楼上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流传至今的一处珍贵遗迹。



杨延昭:(公元958~1014年),本名延朗,称杨六郎,北宋名将杨继业的儿子;并州太原人(今山西太原),一说麟州新秦人(今陕西神木)。著名北宋爱国将领。

相传杨继业有七子,他们是延玉、延朗、延浦、延环、延贵、延彬。杨继业、延玉战死,延朗等继承父业,其中较有名的延朗(亦名延昭),即戏曲中的杨六郎。延朗逝世后,他的儿子文虎(亦名文广)随狄青南征,也是宋朝名将。

杨廷昭生于五代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逝世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是北宋抗辽大将杨继业的长子,他自幼就受到其父抵抗契丹、收复失地的思想的影响,还在孩提时代,他就“戏为军阵”,父亲对此十分欣慰,曾高兴地说“此儿类我”每次打仗总要带上他。杨继业舍身保国的高尚气节和身先士卒的勇猛精神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战火硝烟之中,杨延昭逐渐成长为一员骁勇善战的大将。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杨延昭被补为供奉官,由于供奉官只用来表示品级,无实际职掌,所以他始终随当时担任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的父亲在军中。他曾多次被父亲派往宁武关沿线驻防,每到一处,总是修城筑寨,加强边防。雍熙北伐时潘美、杨继业率西路军进攻应(今山西应县)、朔(今山西朔县)、云(今山西大同),寰(今山西朔县东)四州,杨延昭担任先锋,冲锋陷阵。在朔州城下,他满怀收复失地的激情,带领所部战土与辽军鏖战,不幸流矢贯臂,血染征袍,他却毫不在意,越战越勇,杀伤辽兵无数,为西路军连克寰、朔、应、云四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北伐失败,父亲捐驱疆场,杨延昭悲痛之余,更坚定了抵抗契丹、收复失地的决心。端拱、淳化年间,杨延昭先后出任知景州(今河北东光)、江淮南都巡检使,知定远军。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7月,宋真宗获悉辽兵将大举南下,便任命马步军都虞候博潜为镇、定、高、阳关行营都部署,调任杨延昭为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负责警备保州、安肃军(今河北徐水)、广信军(今河北徐水遂城村)三地。农历10月辽军在萧太后的亲自督战下,进攻遂城。遂城城地狭小无备,辽兵集中兵力猛攻,长围数日。进城危在旦夕,城中军民惊慌失措。当此之际,杨延昭显露出一位优秀将领善于因地制宜的良好素质和卓越才能,他除发动军民登城坚守外,并利用当时天寒的自然条件,命军民汲水浇到城墙外皮。第二天早晨,遂城变为冰城,滑溜溜得无法攀登,辽军无可奈何,只好撤退。杨廷昭乘机追杀,截获了辽军许多武器,因功被提升为莫州刺史。

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冬,杨延昭在羊山(在今河北徐水西二十五公里,今称“杨山”)运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大败辽军。—次,辽军南侵,杨廷昭把精锐部队埋伏在羊山以西,他从北面向契丹挑战,且战且退,将敌诱至西山。猛然间伏兵突起,辽军措手不及,弃兵曳甲,大败而逃。这一仗,杨延昭和他的部下生擒了辽军的晌将领,缴获了许多战马和武器。之后,杨延昭被晋升为莫州团练使。当时,杨延昭和杨嗣因英勇与辽军战斗,齐名于河北边疆,边人称之为“二杨”。

宋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冬,宋真宗根据静戎军王能的奏请,诏命静戎、顺安、威虏界并置方田,凿河以遏敌骑。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真宗命令将杨延昭的部下增至万人,驻防静戎之东,保卫河渠,阻挡契丹骑兵的入侵。这年农历闰9月,辽圣宗公其母后亲率数十万大军南下,以统军使萧达兰、奚六部大王萧观音奴为先锋,分兵进攻威虏、顺安军,遭到魏能、石普等大将的坚决反击。东趋保州,被杨延昭所部打败。转攻定州、瀛州,均未获利。在这样的形势下,辽军仍绕道乘虚深入,直达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柯北濮阳),大宋朝廷震骇。

农历11月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固请之下,来到澶州北城,宋军欢呼,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与此同时,几十万宋军陆续结集到澶州附近,辽军陷入兵家最为忌讳的孤军深入之势,并且其统军萧达兰在宋真宗到达之前已被宋军射死,士气稍挫。于是,辽提出苛刻条件议和。宋真宗只求能维持苟安局面,同意满足辽方的物质需求,以求辽军撤退。值此之时,杨延昭提出“契丹顿澶州,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瓢掠,率在马上。愿饰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杨延昭的见解精辟透彻,切实可行,但一味屈辱求和的宋真宗没有采纳这—建议,相反,在宋辽双方订立了“澶渊之盟”后,特别下诏,辽军撤军时,宋军在沿途不许进行邀击。杨延昭不顾这一命令,单独率领部下“抵辽境,破古城,俘(左首右或)甚众。”

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宋真宗选择“有武干善镇静”的官吏戍守河北边境,任命杨延昭知保州兼缘边都巡检使。以后,又提拔他为莫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农历1月7日,扬延昭病逝于高阳关副都部署任所,终年五十七岁。

杨延昭不仅智勇善战,而且还具有许多高尚的品德,他关心士兵,所得到的赏赐全部犒劳部下;生活俭朴,与士卒同甘共苦,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今严明,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部下。故人乐为之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威名震契丹。他去世后,宋真宗甚为悼惜,遣中使护榇以归,河朔主人多望枢而泣。



杨文广:(公元?~1074年),字仲容,一名文虎,杨延昭第三子;北宋名将杨继业的儿子。著名北宋爱国将领。

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

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治平中,选拔宿卫将领,宋英宗以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功劳,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他由此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韩琦派杨文广率领部队在筚篥筑城,控制要道,防御西夏。杨文广先扬言要到喷珠筑城,然后率军迅速赶往筚篥,黄昏时赶到目的地,连夜抢修城寨,构筑好了防御工事,作好了战斗准备。第二天天明,西夏骑兵大至,看到宋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势,作好了准备,只能无奈的撤退,杨文广乘机遣将出击,斩获敌人很多。皇帝下诏嘉奖,赏赐丰厚,并任命他知泾州镇戎军、定州路副总管,迁步军都虞候。

辽国与宋朝在代州的边界划分上发生争执。杨文广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但还没等到朝廷上的回音,杨文广就逝世于任上,北宋朝廷追赠他同州观察使。

作为杨家将的第三代,杨文广并没有建立能与他祖辈父辈相提并论的功绩,因为此时北宋已经与辽国议和,而对西夏的政策也在和战间摇摆,只是防御。但是杨文广继承了杨家将世代忠心报国的传统,没有忘记收复幽燕,平定北方的理想,还在为这个奋斗了三代的目标努力。但是此时的宋朝积弊已深,而且修文偃武的风气已成,讳言用兵,杨文广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杨 寊:(公元1014~1044年),字审贤;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著名宋朝三元及第者。

杨寊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逝世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壬午科状元。

杨寊少年时,很有才学,乡试即为第一。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杨寊进京赴考,国子监、礼部皆第一,崇政殿殿试,宋仁宗临轩启封,见名喜动于色,对辅臣言:“杨寊也”,遂擢为第一,朝内公卿相贺,以为得人。

杨寊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因母亲逝世,未及赴任。丧事办完不久,杨寊亦一病不起,日渐羸弱,终于撒手人寰,终年三十岁,可谓才华未展,英年早逝。时人甚为惋惜,宋仁宗特地降旨抚恤杨寊家属。

壬午科状元殿试第一本应为王安石,因考官见其卷中有犯忌之言语,而第二、三名已有官职,故将列第四名杨寊的考卷作第一进呈。杨寊的好友在其中状元前曾梦见杨寊作“龙首山人”,杨寊自己解梦道:“龙首,我四冠多士;山人,无禄位之称。我其终是乎?”后果中其自解之言。

杨寊是中国科举史上少有的几个三元(解元、会元、状元)之一。



杨 亿:(公元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人(今福建建殴)。著名北宋文学家。

杨亿七岁就会做文章,十一岁时,宋太宗闻其名,诏地方官前去试其文才,于是被送到朝廷,试诗赋,下笔立成,宋太宗大为赞赏,即让他任秘书省正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杨亿赐进士及第。后又为宋真宗所看重,任处州(今浙江丽水)知州、知制诰、判史馆、翰林学士等职,曾主持宋天禧元年(公元1019年)的科举考试,官至工部侍郎。谥号“文”,世称“杨文公”。

杨亿性格耿介,喜交文士,而不附权贵,政治立场与当时名相寇准较为接近,反对朝廷大事祭祀,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杨亿主要以文才称雄当时。《宋史》杨亿传说他“天资颖悟,自幼及终,不离翰墨。文格雄健,才思敏捷”,起草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无需任何修改,经常是挥笔如飞,弄得为他递稿纸的人都跟不上。杨亿“博闻强记,尤长典章制度”,曾主持编撰《历代君臣事迹》(《册府元龟》)等书。“喜诲诱后进”,又喜评品当世作品,一时众望所归,俨然文坛盟主。做文章好为骈体,追模晚唐李商隐等人四六文秾丽典赡的风格,与刘筠齐名,当时号称“杨刘”,诗风文风被视为“新体”、“时文”,左右一代文人,影响极大。

杨亿同时又把这样的艺术追求施诸诗歌。从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起,正式师法唐朝李商隐、唐彦谦等人诗歌“富于才调,兼极雅丽,包蕴密致,演绎平畅”的艺术成就。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杨亿把这一新诗风的实验,通过唱和的方式,推广到编辑《历代君臣事迹》的同僚之中,从而演进为群体创作的风格,这就是所谓的“西昆体”。

“西昆体”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酬唱集》由杨亿编辑,收诗二百五十首,其中杨亿作品最多,七十五首,占三分之一。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杨亿都是“西昆体”的领袖。杨亿之创立“西昆体”,对唐末五代至宋初的诗风是一个冲击。宋初诗坛流行的主要是“白体”和所谓“晚唐体”,而“白体”诗多有俚俗浅易之弊,“晚唐体”诗又不免于细碎小巧。“西昆体”则以丰赡的词汇材料和精密的组织结构显示出某些优势,其中某些作风如“以学问为诗”,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了宋诗的一个基本艺术特征。同时,其雍容华赡、温婉安雅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北宋前期的承平气象,与唐末五代衰乱之际多悲怨哀思之调不同。



杨 时:(公元1053~1135年),字行可,后改字中立,号龟山;将乐县人。著名宋朝理学家。

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登徐铎榜进士,历任州一级的司法、防御推官、教授、通判等职,还担任过知县、秘书郎、著作郎、径筵、左谏议大夫、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等。

杨时少年时,聪颖好学,善诗文,人称“神童”。二十九岁那年前往河南颖昌,拜程颢为师,勤奋好问,学习成绩优异,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后来,杨时学成回归之时,程颢目送他远去,感慨地说:“吾道南矣。”程去世后,杨时又一次北上求学,从师程颢之弟程颐,他不仅学习勤勉,而且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与游酢去拜见程颐,见老师正在厅堂上打磕睡,不忍惊动,便静静地站在门廊下等候。这时,天空正纷纷扬扬下着大雪,待程颐醒来,门外的积雪已经下得很厚很厚了,成语“程门立雪”讲的就是杨时这种好学精神和尊师重道的故事。

杨时一生精研理学,特别是他“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他的著述颇多,主要的都收集在《杨龟山先生文集》中,他的哲学思想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体系,被后人称之为“程氏正宗”。杨时还用《华严宗》、《易经》的内容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并用孔孟的《大学》、《中庸》、《孟子》中"格物致知"诚“形色”、“天性”等概念来丰富、扩充自己的思想。对“理一分殊”、“明镜”等学说有新的创见,还在自然观上,吸收了张载“气”的唯物主义学说。他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罗从彦、李侗、朱熹等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中国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流传到国外,在南朝鲜、日本的影响很大。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宋使压到高丽(今朝鲜),国王就急切地问道:“龟山先生安在否?”

扬时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理学家,还足一个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他在担任地方官吏时,所到之处“皆有惠政、民思不忘”。在虔州任司法时(公元1098年)秉公办案,刚正不阿;在浏阳任知县时(公元1093年)积极上书朝廷,反映实情,赈济灾民;在余杭任知县时(公元1106年)顶住奸相蔡京借口“便民”实为其母筑坟的害民之举,在萧山任知县时(公元1112年)修筑湘湖,蓄水灌田。后人建祠堂、描画像祭祀他。杨时在朝廷任职时,不畏权势,据理直言,所言多卓有见识,所行不乏爱国之举。他以“弃军而归”“帅臣失败”为由,对贪生怕死的童贯“明正典刑”,他还上疏斥责奸相蔡京等人聚敛"花石纲",以为此举有“误国之罪”,“其害尤甚”,要求朝廷废除之,并坚决反对割地求和的投降卖国政策,力主抗金,挽留抗金名将李纲。

但杨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曾上疏:“愿明诏有司,条具祖宗之法,著为纲目…”甚至认为奸相蔡京所作所为是“继神宗为名,实扶王安石以图身利”,“今日之祸,安石启之”,要求“追夺(安石)王爵,毁去配享之像”等,这表现了杨时复古、保守的一面。

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杨时辞世,终年八十三岁,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麓。宋朝赐“左大中大夫”,又赠“太师、大中大夫”等封号,谥号“文靖”,并在将乐龟山麓建有“龟山书院”、“道南祠”,宋度宗赵构为书院题名,清圣祖玄烨题匾:“程氏正宗”。至今每年拜谒杨时陵墓的游人仍络绎不绝。



杨 辉:(生卒年待考),字谦光,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南宋数学家、教育家。

杨辉在十三世纪中叶活动于苏杭一带,其著作甚多。

杨辉的数学著作甚多,虽经散佚,流传迄今的尚有多种。据记载,杨辉编著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公元1261年)、《日用算法》二卷(公元1262年)、《乘除通变本末》三卷(公元1274年)、《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二卷(公元1275年)、《续古摘奇算法》二卷(公元1275年)。后三种为他后期的著作,一般称之为《杨辉算法》。

《详解九章算法》现传本已非全帙,编排也有错乱。从杨辉序言知道,此书取《九章算术》二百四十六问中八十问进行详解。除原《九章》九卷以外,增添三卷,一卷是图,一卷是讲乘除算法,一卷是纂类。可惜图与乘除两卷都已失传,其他除盈不足、勾股及纂类三卷外,也都残缺不全。杨辉对《九章算术》所作的“详解”分为三项:一是“解题”,包括解释题意,名词术语,文字校勘和对题目的评论等内容;二是“细草”,包括图解与算草;三是“比类”,即选取《九章算术》之外与原题算法相同或可比附的例题,作对照分析。杨辉的“纂类”,是将《九章算术》二百四十六个题目按解题方法由浅入深的顺序,重新分为乘除、分率、合率、互换、衰分、叠积、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类。

《日用算法》原书已佚。从《算法杂录》所引杨辉自序可知此书内容梗概:“以乘、除、加、减为法,秤、斗、尺、田为问,编诗括十三首,立图草六十六问。用法必载源流,命题须责实有,分上下卷。”它无疑是一本通俗实用算书。把数学内容编写成整齐押韵的文句,便于群众记诵,表现出中国古代民间数学的特色。

《乘除通变本末》(原书名为《乘除通变算宝》)。上卷叫《算法通变本末》,论乘除算法;中卷叫《乘除通变算宝》,论加减、求一、九归诸术;下卷叫《法算取用本末》,是中卷的注解。

《田亩比类乘除捷法》,其上卷内容是《详解九章算法》方田章的延展,题目与举例切合当时实际。下卷主要是记叙开方术,相当于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其中“五曹刊误”三题,对《五曹算经》予以批评。

《续古摘奇算法》是杨辉搜集“诸家算法奇题及旧刊遗忘之文”编辑成书。其中保存了许多珍贵数学史料。卷上论纵横图,卷下说《海岛》,都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杨辉编写的算书广泛引证古代数学典籍,除汉唐以来的《算经十书》以外,还引用了《应用算法》、《议古根源》、《辩古通源》、《指南算法》、《谢经算术》等许多宋朝算书。这些著作现俱不传,幸得杨辉引用,后世方得知其一鳞半爪。此中如刘益的“正负开方术”,贾宪的“增乘开方法”与“开方作法本源”等都是中算史上极其宝贵的资料。

杨辉的数学研究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在计算技术方面,这是由于南宋社会商业贸易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乘除捷法”为古代改进计算技术之根本。杨辉说:“乘除者本钩深致远之法。《指南算法》以‘加减’、‘九归’、‘求一’旁求捷径,学者岂容不晓,宜兼而用之。”他主张广泛采用以加减代乘除,以归除代商除,化乘(除)数之首数为一(以便用加减代乘除)等民间习用之简捷算法,并加以推广,创造出新的乘除捷法。杨辉提出“相乘大法”,即“单因”、“重因”、“身前因”、“相乘”、“重乘”、“损乘”。这些捷法尽可能化多位数的相乘为一位数的连乘;化乘法运算为加、减法运算;将古代乘法的上、中、下三层运算,变在一个横行里进行。目的在于提高运算的速度与准确性。杨辉还进一步发展了唐、宋相传的求一算法,得到“乘算加法五术”、“除算减法四术”。“增成法”是在北宋初年已出现的一种除法,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引《九归新括》口诀三十二句,使增成法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为后来的归除法。

纵横图,即现今所谓的幻方。早在《数术记遗》就记载有古法“九宫”。杨辉创“纵横图”之名。其《续古摘奇算法》上卷作纵横图十三幅,并对纵横图的构成规律已有所发现和概括,是前代的数术所未有。自此以后,明清两代中算家关于纵横图的研究相继不绝。

垛积术,是杨辉继沈括“隙积术”之后,关于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详解九章算法》及《算法通变本末》记叙级数求和公式,除附于“刍童”之后的“果子垛”与沈括刍童垛相同外,尚有三角垛、四隅垛、方垛垛三式。

杨辉不仅是中算史上一位著述甚丰的数学家,而且尤其是一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他特别重视数学的普及,其著作多为普及教育而编写的数学教科书。在《算法通变本末》中,杨辉为初学者制订的“习算纲目”是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一项重要文献。

杨辉继承古代数学密切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主张数学教育贯彻“须责实用”的思想。他在《日用算法》中说:“以乘除加减为法,秤斗尺田为问;用法必载源流,命题须责实有。”其书中多次引用台州、黄岩围量田图等实例。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循序渐进,精讲多练;提倡“循循诱入”,而又要求“自动触类而考,何必尽传”。在学习方法上,他提倡熟读精思,融会贯通;主张在广博的基础上深入,着重于消化,掌握要领。杨辉特别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他说:“夫学算者题从法取,法将题验,凡欲明一法,必设一题。”又说:“题繁难见法理,定撰小题验法理,义既通虽用繁题了然可见也。”他还要求习题具有典型性,起到“举一(例)而三隅反”的作用。杨辉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

他非常重视数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在《算法通变本末》中,杨辉为初学者制订的《习算纲目》是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杨万里:(公元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今江西吉水)。著名南宋政治家、诗人。

杨万里于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勉励教诲。

宋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杨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宋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5月,杨万里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迁秘书少监。

宋高宗崩,杨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宋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宋光宗即位,召回杨万里为秘书监。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宋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杨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杨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宋开僖二年(公元1206年),因痛恨韩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谥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杨万里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并非谥美之辞。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他起初模仿江西诗派,后来认识到江西诗派追求形式、艰深蹇涩的弊病,于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尽焚其力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他在《荆溪集自序》中曾回忆过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余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陈师道)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他在诗中也曾明确表白:“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潜)谢(灵运)行前更出头。”正因为他不随人脚跟、傍人篱下,敢于别转一路,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钉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特别是他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第一次横渡江、淮,去北方迎接金使,亲眼看到宋朝的大好河山沦于金人手中,淮河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两岸的骨肉乡亲,不能自由往来,心中有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如:“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他路经镇江金山时,看到风景如画的金山的亭台变成了专门招待金使烹茶的场所,愤慨地写下了“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的诗句,深深地鞭挞了屈辱的南宋小朝廷。此外,如《过扬子江》、《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丞相挽词》、《豫章江臬二首》、《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诗章,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国,或歌颂抗敌捐躯的将领,或讽刺卖国投敌的权奸,都是万里的名篇。

他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如《悯农》、《观稼》、《农家叹》、《秋雨叹》、《悯旱》、《竹枝歌》、《插秧歌》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但上两类作品数量并不很多。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大部分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这部分,作品有的题材过于细碎,缺乏高度的艺术概括,流于粗率浅俗。但他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由于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如“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竹影中。”均写得圆转自然,清新活泼,极有思致,和那些专门描摹风云月露的诗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有诗两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传世至今。



杨 锐:(公元1857~1898年),字叔峤,又字纯叔;绵竹县人(今四川绵竹)。著名清朝维新变法先驱。

杨锐为清朝举人,受聘入山西巡抚张之洞幕府,掌管机要文牍,公元1889年被大清朝廷提升为内阁中书,参加《大清会典》修,纂。书成,以功升为内阁侍读。

杨锐在任内曾尖锐批评慈禧不顾国耻民艰,在颐和园内大兴土木,恣意游乐之事等,公元1894年中日交战,支持对日宣战,公元895年春夏间,与应试在京的康有为联络各省举人上书大清朝廷,要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十九月与康有为等发起组织“强学会”,鼓吹开启民智,讲求经济之学,学习西方科技等变法自强之道,公元898年春在京城四川会馆成立蜀学会,嗣又创办蜀学堂。参加康有为在京组织的保国会,并与川籍维新志士组成保川会,宣传改革维新;9月1日被清光绪帝召见,颇为重用;9月21日戊戌政变发生,清光绪帝被囚,维新变法运动失败;9月28日他与谭嗣同、刘光第等六人慷慨就义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著作有《说经堂诗章》、《随史补遗》四十卷等。



杨大异:(生卒年待考),字同伯;醴陵人。南宋大理寺丞。

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进士。先世原籍弘农,避中原丧乱南迁,遂定居醴陵县。杨大异早岁从胡宏受学。登第后,初授衡阳主簿,改龙泉尉。时提刑司赵某,贪财聚敛,曾囤米两万石,引起米价高涨,民皆怨愤。杨大异即将和籴米按原价出售,以平民愤。赵某怒,罗织上奏,杨大异被调为安远尉。

安远峒民不堪压迫,常聚众反抗,官兵多次进攻,未能获胜。杨大异轻车简从,直入起义地带,会见峒民首领,示以恩信,事得平息。以功迁吉州户曹,改广西经干;复除四川制置司参议官。

宋理宗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北兵偷袭成都,杨大异时任西川制置使参议官,协助制置丁黻拒战。兵败,丁黻战死,杨大异身被数创,倒地而绝,全家殉难。明日,部曲往收尸体,杨大异忽然苏醒,得脱险。被授任大理寺丞。杨大异在任内多次平反冤狱,又常有正直言论,招致某些大臣不满,遭排挤,调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

初到广州,系囚者多为农民,以地方官史借故勒索,被诬下狱。杨大异多予释放,并约定交税期限,按期缴纳。嗣又调广南西路提刑狱兼漕庾二司。

杨大异在两广时,先在曲江张九龄故宅建湘江书院;继在桂林创宣城书院,以纪念张栻与吕祖谦。五十八岁时上章请退,调任秘书阁修撰太中大夫,提举崇禧观。终年八十二岁。



杨 幺:(公元?~1135年),本名太;鼎州龙阳人(今汉寿)。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抗金英雄。

南宋初钟相起事,杨幺为其首领之一。钟相逝世后,他与夏诚、黄佐、周伦、杨钦等率其中余部,利用河湖港汊,设立营寨,坚持战斗。朝廷诏李纲为荆湖南路宣抚使、程昌寓为鼎澧路镇抚使,会兵进讨,俱不能胜。

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夏杨幺被推为总首领,自称“大圣大王“,并立钟相次子义为太子。其势力范围起岳州,西迄鼎澧,北达公安,南至潭州界内。其军春夏耕耘,秋冬攻战,水陆两栖。在所辖区,“无税赋差科,无官司法令”,“田蚕丝兴旺”。

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8月岳飞为潭州制置使。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3月诏张浚视师谭州。是时,杨幺拥众二十余万,巨舟千艘,并制“飞黄腾达舟”,以轮激水,发挥水战优势。岳飞则采取“剿抚兼施”,促其分化瓦解。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6月杨幺部将黄佐、杨钦等先后投降,杨幺大寨孤立无援。岳飞又伐君山木结为巨筏,遂破飞舟。杨幺兵败投水逃命,为岳飞部将牛皋所擒杀。



杨再兴:(公元?~1140年),瑶族;武冈军人(今新宁盆溪)。著名南宋抗金将领。

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曹成拥众志成十余万,占道州、贺州,杨再兴为曹成部将。

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岳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南中安抚使,进讨曹成。曹成令再兴集三万之众以相拒,杨再兴阵斩岳飞将部韩顺夫及岳飞之弟岳翻。后兵败,杨再兴匹马跃入深涧,陷于绝境。追兵张弩欲发,杨再兴急呼:“愿执我见岳飞!”乃出山涧,由张宪领见岳飞。岳飞以抗金为重,将材难得,不计个人恩怨,慨然为之松绑,劝其“以忠义报国”。杨再兴大为感动,从此追随岳飞南征北战,遂成抗金名将。

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屯军襄阳,杨再兴师动众奉命进攻伪齐孙都统军于长水县(故城在今河南洛宁)。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8月13日所部与伪齐孙都统、后军统制满在及士卒百余人,伪齐军瓦解,杨再兴乘胜收复长水县,以功由第四副将武经郎升中军统制。

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7月上旬金兀术率龙虎大王等一万五千骑直袭郾城。双方激战数十次,金兵不退,杨再兴单骑冲入敌阵,欲生擒金兀术,却被金军围住。杨再兴经血战杀金军数百人,亦受伤数十处,血透战袍,终获全胜。史称“郾城大捷”。

7月中旬金兀术又率兵十两万进逼临颖,岳飞督军迎战。杨再兴率轻骑三百以为前哨,至小商桥,突遇金军大队,杨再兴陷入重围,即先冲入敌阵,经浴血奋战,斩敌二千余人,其中有万户撒八孛堇及千户百人。终因寡众悬殊,杨再兴及其所部三百人并皆战死。后来查验杨再兴的尸体,检其全身所中箭簇竟有二升之多。

跟帖时间 2010-02-08 21:19:0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的典故、趣事 -- 歧路亡羊:源于《列子·说符》。相传,有一次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一位学者)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于是他派全家会去寻找,同时也请杨子的仆人帮着去找,杨子对此大为不解,感叹着问,失掉一只羊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找呢?失羊者说,因为歧路太多了。可是他们找了一整天回来,杨子问找到没有,他们都叹息说没找到。杨子又感到不解,询问其中的原因,他们回答说:“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返也。“意思是说,歧路之中又有歧路,岔路太多,我们不知道羊往哪一条岔路上去,所以就回来了。杨子听后感触颇深,家里的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杨子:“羊是不值钱的畜牲,何况走失的羊又不是你的,为什么要这样心事重重的?”杨子听后并没有回答。可是这些话被站在一旁的杨子的学生听到了,他感慨地说:“道路因为岔路多,所以容易使羊丢失,学者因为经常替别人打主意而往往为此丧失了性命,杨子的不快乐难道还不明白吗?”后来,人们用"歧路亡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找不到真理,就会犯错误。

一衣带水:源于《南史·陈后主纪》。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两国互不侵犯。北周的相国杨坚把持着重兵,于公元581年废掉了年仅八岁的周静帝,自立为帝,建立了隋朝。陈国的陈后主荒淫无度,国势衰弱。杨坚称帝后,为了独霸中国,早就有灭陈之意,只是苦于势力还不够强大,所以做了一系列的让步。但是陈后主却得寸进尺,企图吞并隋朝。隋朝的谋士认为陈后主即将作乱,会给百姓带来灾难。隋文帝叹息道:”我身为百姓的父母,江南的百姓受到陈后主的压迫,我哪里能因为隔了一条衣带那么宽的长江而不去拯救他们呢?”公元588年,杨坚派了五十万大军,由儿子杨广做统帅攻打陈国,陈国溃不成军,最后投降了隋朝。从此,东晋以来将近三百年的南北对立局面结束,国家重新得到了统一。后来,人们用“一衣带水”比喻两地之间虽有江河海洋的阻隔,但由于都有友好往来的共同要求,所以再宽的江河只不过像一条衣带罢了。这个成语现在多用于褒义。

一丘之貉:源于《汉书·杨恽传》。杨恽是西汉宣帝时期丞相杨敞的儿子,后因告发霍光的子孙谋反有功,升为中郎将,被封为平通侯。杨恽为官清廉,虽然自己很有才干,但是并不恃才傲物,还喜欢拿出自己的财物帮助别人,对别人的缺点和过失也会毫不留情地去批评,为此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杨恽听说匈奴的单于被人刺杀后,便慨叹道:“遇到不好的君王,大臣给他拟订了治国的良策他不采纳,结果自己却丧了命。就像秦二世的时候,任用小人,残害忠良,最终处取灭亡。如果秦二世能够亲近贤良忠臣,他的帝位也许还能保持到现在。总而言之,古代和当今的帝王都如同'一丘之貉'。”后来太仆戴长乐谓杨恽谋反,其中有一条罪状就是上面所说的话,谓其借此表示对当朝皇帝的不满。汉宣帝看后非常生气,立刻判决他大逆不道,施以腰斩之刑。后来,人们用“一丘之貉”比喻两者的品质和行为都是一样的恶劣,属于同一类型,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杨朱的“为我”思想:这些“逸民”、“隐者”之流,是道家的前驱。他们还只是各自随时地发泄一些牢骚,发表一些对新社会不满的言论。他们的思想还没形成为一贯的学说。他们的行动也基本上是个人的,还没有成为一个学派。首先为他们创立一种学说、一个学派的人是杨朱。杨朱本人的历史,我们知道很少。他的名字,见于先秦各书里,也有不同。《庄子》里所说的阳子居,《吕氏春秋》所说的阳生,都是他一人。照传统的说法,他是春秋末老聃的学生,也有说他是战国时人。传统的说法是靠不住的。从战国初期思想斗争的情况看,道家思想的出现总在墨翟以后。在《墨子》中看起来,墨翟所批判的仅只是儒家。可见当时还只有儒墨二家展开斗争。道家的出现,应在以后。《淮南子》说:“夫弦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修礼,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这里所说的次序,就是历史的次序。在孟轲的时候,杨朱已有很大的影响。孟轲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他要“辟杨墨”。从当时阶级斗争的观点看,他辟墨是奴隶主阶级与小生产者阶级矛盾的表现,而“辟杨”则只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内部矛盾。“辟杨”是因为孟轲看来,杨朱所代表那一派,同隐者、逸民一样,只注意对新兴地主阶级的消极反抗。杨朱的中心思想,照孟轲所说的,是“为我”。他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韩非也说:“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之一毛。”《吕氏春秋》说:“阳生贵己。”阳生就是杨朱,贵己就是为我。大概杨朱一派有“不拔一毛”、“不利天下”的口号。这个口号可能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只要杨朱肯拔他身上一根毛,他就可以享受世界上最大的利益,这样,他还是不干。另一个是,只要杨朱肯拔他身上一根毛,全世界就可以都受到利益,这样,杨朱还是不干。前者是韩非所说的解释,是“轻物重生”的一个极端的例;后者是孟轲所说的解释,是“为我”的一个极端的例。两个解释可能都是正确的,各说明杨朱的思想的一个方面。孟轲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在《庄子》书中,也是杨、墨并称。《骈拇》篇说杨墨是“骈于辩者”。《胠箧》篇要“钳杨、墨之口”。可见杨朱和他这一派的人长于辩论,而且辩论的“言”是很多的。他们有很多的辩论,支持他们的“为我”的一贯的理论。在《吕氏春秋》的《本生》、《重己》、《贵生》、《情欲》、《审为》这几篇中,保存有些辩论,其内容就是像这些题目所表示的。我们可以相信,这些辩论是杨朱一派的学说。因为韩非称“不以天下之大利,易其胫之一毛”的人为“轻物重生之士”。《淮南子》也说:杨朱“全生葆真”。《吕氏春秋》这几篇,正是讲这些道理。我们可以用这几篇作讲杨朱这一派学说的资料。当然其中有许多是后来的发展,不是杨朱本人的著作。至于《列子·杨朱》篇虽然标明是杨朱的学说,但是《列子》全书都晚出,不足为据。照这几篇所说的看起来,杨朱派所重的“生”就是生命。“生”的根本就是“身”即身体。杨朱派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为的养生,也就是养身。“物也者,所以养性(生)也,非以性(生)养也(非下原有所字,依俞樾校改)。”《吕氏春秋》说:要帽子是为的头,要衣服是为的身体。如果一个人砍头去换帽子,杀身去换衣服,任何人都知道是不应该的。因为头及身是“所为”,帽子及衣服是“所以为”。照这个例子推起来,“身者,所为也;天下者,所以为也”。身是主体,一切都是为的它。一个人的身,就为他的“我”。为身就是“为我”。从这个前提出发,可以得到如韩非所说的,“不以天下之大利,易其胫之一毛”的结论,也可以得到如孟轲所说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结论。杨朱派认为生命的内容是欲望,“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人在生活中欲望得到适当的满足,这就是生命得到最好的发展。《吕氏春秋》引子华子说:有全生,有亏生,有迫生。“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高诱注:半也。)得其宜也。”“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他说:屈服、羞辱都是人所甚恶者。“迫生不若死”。死是“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从阶级斗争的情况看,这也就是说,宁可死也不愿向新兴地主阶级屈服,不接受地主阶级给予他们的耻辱。这是没落奴隶主以死为反抗的思想。但是,满足欲望也要有节制,不然的话,就要伤生命。《吕氏春秋》说:“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不甘味,与死无择。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早啬,知早啬则精不竭。”这是说,耳须能享受好的声音,眼须能享受好的颜色,口须能享受好的味道,这样生活才有意义;不然的话,就与死没有分别了。但是要想长久生活,长久享受这些享乐,必须保持着生命的存在,不要早死,所以要在很早的时候就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使用太过。这就要及早懂得吝啬,这就是所谓“早啬”。同时为了保持生命,对于欲望要及早的克制。《列子•杨朱》篇引杨朱的话说:“人人不拔一毛,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照孟轲、韩非关于杨朱的评论看起来,这一句话可能是杨朱的思想。这一句话说明,杨朱的“为我”的思想,是他的世界观,同时也是他的政治思想。在社会的大转变时期,各个阶级都企图用它的世界观改造世界,使社会合乎它的阶级利益的要求。这就是“各以其道易天下”。“易天下”就是改造社会。“人人不利天下”,可能解释为,每人都不作有利于社会的事情,也都不作有害于自己的事情。这个原则的前提是,认为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利益的最好判断者,最能知道他自己的利益是什么。谁也用不着管谁,谁也管不了谁。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可能有的,这只是道家的人所幻想的一种生活。他们都赞美这种生活,认为是“至治”。如果这就是“至治”,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便是“至乱”。“人人不利天下”也可能解释为,每个人都不争权夺利。杨朱认为,当时“天下大乱”,主要的是因为人们争权夺利,如果谁都不争权夺利,天下就太平无事了。杨朱企图以这种思想反对奴隶和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阶级进行的阶级斗争。无论照哪一种解释,都可以说明杨朱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上的代表。专就全生保身,满足欲望这一点说,也是有困难的,困难在于人的欲望是多方面的,是互相矛盾的。究竟满足哪一种欲望好呢?杨朱一派认为要“早啬”,要克制,但也可能有另一种想法,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眼前的欲望的最大的满足,不需有任何限制,从而倒向纵欲主义。荀况说:有一派人,“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是它嚣、魏牟也”。魏牟就是《吕氏春秋》和《庄子•让王》篇所记载的中山公子牟。公子牟问詹子:明知道应该“重生轻利”,可是自己不能克制自己,怎么办?詹子说:不能克制就随便好了。既不能自制,又勉强不随便,那就是受了两层伤了。《庄子•盗跖》篇更进一步发挥了这样的思想。照这篇所说的,跖告诉孔丘说:“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这些话只是道家借跖的口说他们自己的话。无论如何,这可以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一种纵欲主义的思想。《列子•杨朱》篇所讲的杨朱思想,正是这种思想。这并不是杨朱本身的思想,但也是从“为我”发展出来的。“为我”的思想,可以从“贵生”发展到它的反面,从“贵生”转化为找死。

杨贵妃复活日本国:杨贵妃(公元719~759年),本名杨玉环,是隋朝名臣杨汪的“四世孙”(应为五世孙女),本弘农华阴杨氏,后曾祖杨J顷徙居河东,这支杨氏人又称为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杨氏。贵妃约在十岁的时候,父母双亡,改由叔父杨玄墩抚养。她天生丽质,又聪颖好学,能歌善舞,精通音律,机智警敏,善解人意。唐玄宗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八月初六日正式册立她为贵妃。杨玉环与唐明皇李隆基结合后,爱情生活还是过得很美满称心的。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贵妃与玄宗等人弃皇宫而逃。次年农历7月15日行至马嵬坡,军队发生哗变,指名要玄宗处死她。年38岁。有人甚至考证出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原是杨贵妃的后代。相传,在日本,姓八木的人很多,许多人将“八木”写成“杨贵”。有人认为,八木家族和杨贵妃也许有血缘关系。据日本渡边龙策《杨贵妃复活秘史》记载:杨贵妃在长安大乱后逃到扬州,东渡日本。日本山口县、向津县半岛的久津,就是她搭船到日本的第一站,至今还有一处名为“杨贵妃之墓”的五轮塔。当地人人都能告诉你详细的地点。还传说杨贵妃是名古屋热田大明神的化身。据说唐玄宗要讨伐日本,大明神化为绝世美女,前来唐土,迷倒玄宗,使其忘却了攻击日本的计划。这位绝世美女就是杨贵妃。她在马嵬坡缢逝世后,灵归热田。如今,热田神宫境内东北角有清水社(俗称清水神),长满了青苔地的石台,或者靠北进内云见山台地的古老台阶,据说是杨贵妃灵墓地的遗址。早在日本的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就有了这种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杨修之死:相传东汉末年,杨彪的儿子杨修,是个文学家,才思敏捷,灵巧机智,后来成为“一代奸雄”东汉相国曹操的谋士,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落成时,操去观看,在园中转了一圈,临走时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了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宽大了。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完工后再请曹操验收。操大喜,问道:“谁领会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亏杨主簿赐教!”曹操虽表面上称好,而心底却很忌讳。有一天,塞北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奶酪),想巴结他。曹操尝了一口,突然灵机一动,想考考周围文臣武将的才智,就在酥盒上竖写了“一合酥”三个字,让使臣送给文武大臣。大臣们面对这盒酥,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杨修求教。杨修看到盒子上的字,竟拿取餐具给大家分吃了。大家问他:“我们怎么敢吃魏王的东西?”杨修说:“是魏王让我们一人一口酥嘛!”在场的文臣武将都为杨修的聪敏而拍案叫绝。而后,操问其故,修从容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虽然喜笑,而心头却很妒嫉杨修。曹操多猜疑,深怕人家暗中谋害自己,常吩咐左右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近前!”有一天,曹操在帐中睡觉,故意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被为他覆盖。曹操即刻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复上床睡。睡了半天起来的时候,假装作梦,佯惊问:“何人杀我近侍?”大家都以实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梦中杀人,惟有杨修又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指着近侍尸体而叹惜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到后更加厌恶杨修。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困于斜谷界口,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悖。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道:“公何收拾行装?”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曹操得知此情后,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说:“你怎敢造谣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程门立雪:杨时自幼聪颖好学,受学于本县即今福建将乐及邵武一些名士之门。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登进士第。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受任徐州司法。适逢当时北宋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颐兄弟讲孔孟绝学于河洛,即在今洛阳等地设馆讲孔孟儒学,杨时认为这是机会难得,于是辞掉徐州司法的官职,毅然偕同建安游定夫(游酢)同往颍昌(今河南许昌)师事程颢。师徒相见恨晚,配合默契,相互切磋,深得程颢器重,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严冬的一天,杨时与同窗游酢去拜访先生程颐。程颐正在小睡。杨时和游酢不愿惊扰老师午休,二人便冒着严冬的风雪站立门外等候。几个时辰之后,程颐醒来出门一看,雪下了三尺多厚,杨、游二人早已成了两尊雪人。后学者被他们这种尊师重道的精神所感动,于是这段趣闻不胫而走,“程门立雪”的成语典故流传至今。

不是六斤半:隋文帝开皇年间,越国公杨素任尚书令。当时有一位姓出名六斤的人想拜见杨素,便带着名纸到尚书省,在门口遇到了儒林郎侯白,请求侯白代他署上姓名。侯白遂写成“六斤半”。名纸很快传到杨素手里。杨素对这个人的姓名感到奇怪,便召来出六斤问道:“你的名字叫六斤半?”出六斤回答道:“您搞错啦!是出六斤。”杨素拿着名纸在他面前一晃:“这上面为何写成六斤半?”出六斤解释道:“刚才在门口请侯秀才代写的,大概是他写错了。”杨素马上把侯白召来,指了指出六斤问道,“你怎么把人家的名字给写错啦?”侯白分辩说:“没写错呀。”杨素便拿起出六斤的名纸,指着侯白书写的“六斤半”三个大字,得意地问道:“肯定是你写错了。若不是你错,为什么人家姓出名六斤,请你代笔,你却写成了‘六斤半’?”侯白恍然大悟,回答道:“是这么回事,刚才我在尚书省门口遇见他,他求我写字,既然他说是出六斤,我捉摸着那只能是六斤半了,不料到竟写错了。”杨素听后,笑得前仰后合。

腊月何处有蛇咬:隋朝时,有一个人内心特别敏慧,但却有个天生的缺陷:口吃。越国公杨素每逢闲闷时,便把他召来畅谈取乐。有一年腊月,杨素与这人在府中闲坐。杨素戏问道:“有这么一个大坑,深一丈,方圆也是一丈,假如把您放在里面,您可有什么办法出来?”这人低头想了好长时间,忽然抬起头来问道:“坑…坑里有…有梯子吗?”杨素说:“当然无梯啦,若有梯子,还用问你吗?”这人又低头想了好长时间,问道:“白…白…白…白天?还是夜…夜…夜…夜…夜里?”杨素不耐烦地说:“管什么白天黑夜?我问您可有法子出来?”这人反问道:“若不是在…在夜晚,眼睛又…又不瞎,为何掉入…入坑里?”杨素听了,大笑不止。杨素又问他:“假如我命你做一军官,守一小城,您手下的兵士不过千人,粮食也仅够吃几天,城外有数万敌军包围。你作为城中主帅,可有什么守城之计?”这人低头良久,问道:“有…有援…援兵吗?”杨素答道:“正因为没有援兵,所以才问你呢?”这人又沉吟很久,抬头对杨素说:“诚…诚如君言,失败难免。”杨素又大笑不止。接着,杨素又问道:“看来你多智多能,我提的问题没有能难住你的。现在再问您一事:今天家中有人被蛇咬了脚,您说应该怎么医治呢?”这人应声回答:“取农历5月5日南墙下雪…雪…涂…涂即…即治。”杨素问:“农历5月哪里能有雪?”这人笑着反问道:“既然农历5月没…没有雪…雪,那么…么腊月何处有蛇咬?”杨素听了,笑得前仰后合,把这人打发走了。

浴狗日:民间传说:农历3月3日为浴佛日,3月3日为浴狗日。有一年的农历3月3日,一位客人来拜望杨南峰,杨南峰因正在洗浴,没有接见他。客人不理解,认为杨南峰太傲慢无礼,寻思着以后报复他。同年6月6日,杨南峰去回访这位客人,这位客人也以正在洗澡为由而拒绝接见他。杨南峰忽然想起他这是在报复,便在客人的墙壁上戏题一诗:“君昔访我我洗浴,我今访君君亦浴;君访我时三月三,我访君时六月六。”嘲讽对方为狗。

跟帖时间 2010-02-08 21:06:1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宗祠通用对联 -- 1.门楣题辞:

清白传家、四知家风、关西世第:均出自杨震的故事。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汉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杨震是东汉著名学者,明经博学,从游者数千人,诸儒称关西夫子。他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名扬古今。据《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为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后,转涿州太守,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杨震自觉抵制贿赂,堪称廉政模范。

四杰传芳:为杨、王、骆、卢、四姓的共同门楣题辞。典故出自初唐四杰陕西华阴著名诗人杨炯、山西河津文学家王勃、浙江议乌文学家骆宾王、河北涿州诗人卢照邻这四位初唐名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被称为“初唐四杰”。“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不同个性特点。其中,杨炯的《从军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长于律诗,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长于歌行。“四杰传芳”盛赞初唐的这四位杰出人物,美名传扬,留芳于世。



2.四言通用联:

三公世泽;四知家声:全联典指东汉杨震,位列三公,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贿之廉名。

四知堪懔;三喜足荣: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扬敬之,擢为太常少卿之日,吐子同时登科,时号“杨家三喜”。

四知足畏;三喜同时: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杨敬之。

才称敏捷;世济经纶:上联典出汉末文学家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世代显贵,好学能文,才思敏捷。建安年间举孝廉,任丞相曹操主薄,曹植把他当成自己的羽翼,交往很密。后来,曹植在曹操那里失宠,而杨修有计谋,又是袁术的外甥,曹操为免除后患,借故把他杀了。下联典出明朝大臣杨士奇,名寓,江西泰和人,曾在湖广各地塾师多年。建文初年被荐入翰林,充编纂官,修《太宗实录》。成祖时,入内阁典机务,成祖北巡,常让他留下辅佐太子。仁宗时,官礼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宰相)。宣宗即位后,任《仁宗实录》总载。历四朝内阁。长期辅政,与杨溥、杨荣并称“三杨”。著有《东里全集》。

四家称秀;三喜同时:上联典出南宋诗人杨万里,字廷秀,因光宗曾为他书写“诚斋”二字,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吉水人。绍兴年间进士,历官零陵丞、奉新知县、国子监博士等,主张抗金。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而自成一家,当时被称为杨诚斋体;对理学也有关注。著有《诚斋易传》、《诚斋集》。下联典出唐朝弘农人杨敬之,字茂孝,元和年间进士,官至国子祭酒兼太常少卿。任职这天,他两个儿子杨戎、杨戴同时登科。当时称“杨家三喜”。

关西世泽;江东家声:全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人称“关西夫子”。

家传清白;世济经纶: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杨士奇。

摘星见志;立雪表恭:上联典出北宋文学家杨亿,字大年,建州蒲城人,淳化年间进士,任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参加《册府元龟》、《宋太宗实录》的纂修,官至工部侍郎。曾与刘筠、钱惟演等诗歌唱和,编为《西昆酬唱集》,当时号称“西昆体”;又以骈文著名。他幼时几岁了还不能说话,一天家人抱他登楼,不小心碰了头,他忽然吟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人们大为惊奇。下联典出北宋学者杨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人,熙宁年间进士,历官右谏议大夫、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先后跟从程颢、程颐学习,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南剑三先生。著作有《二程粹言》、《龟山集》。一次,他和游酢去洛阳见程颐,程颐正瞑目而坐,二人站着不离开。程颐睁开眼时,门外的雪已一尺多深了。后来,便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典故。

系承尚父;望出弘农:全联典指周宣王少子名尚父,封于杨邑(今湖北襄阳),号杨侯。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为弘农华阳人。

鱣堂集庆;雀馆呈祥: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讲堂前,有冠雀衔三鱣鱼至。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宝,尝救一黄雀,传为西王母使者。



3.五言通用联:

神童列四杰;进士第一名:上联典出唐朝诗人杨炯,“唐初四杰”之一。下联典出明朝文学家杨慎,正德间试进士第一。

四知传家永;三公世泽长:全联典出东汉大臣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少年时好学,博览群经,教书二十年,弟子千余人,当时被称为“关西孔子”。曾有冠雀衔三鱣鱼飞集讲堂前,生徒认为是吉兆,先生要至三公之位。后历官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果然达三公。一次,他路过昌邑,经他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里怀金十来送给他,他不接受。王密说:“暮夜,无人知道。”他斥责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叫作无人知道!”王密羞惭而退。他做高官后,全家人生活都很俭朴,有人劝他置、产业,他说:“让后代被人称清白吏的子孙,把这留给他们,不也很厚吗?”后来,杨氏多以“四知堂”、“三鱣堂”、“关西堂”等作堂号。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采用清朝书法家杨宾撰书联。杨宾,浙江山阴人。著有《大标偶笔》等。



4.六言通用联:

痴姨不贪荣利;贵妃可壮门楣:上联典出北魏文明太后宠爱的太监苻承祖的姨母杨氏,家庭贫穷,苻承祖送给她衣服、奴仆,他都不收。曾对姐姐说:“姐虽有一时的荣耀,不如妹有无忧无虑的快乐。”苻家笑她为“痴姨”。后来,苻承祖因罪被杀,株连到亲戚,只有杨氏因贫穷得免祸。下联典出唐朝蒲州永乐人杨太真,小名玉环,通晓音律。初为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唐天宝初年入宫,得玄宗宠爱,被封为贵妃。姊妹都显贵,堂兄杨国忠也操纵朝政。当时民谣说:“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壮门楣。”白居易《长恨歌》也有句:“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5.七言通用联:

文体擅西昆之美;图书生东壁之光:全联典出宋朝时期的杨亿,与钱惟演、刘筠等多有唱和,成《西昆酬唱集》,号“西昆体”。又与王钦若领修《册府元龟》一千卷。

凤律更新占四始;雀环依旧卜三分: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下联典指其父杨宝。

三相贤名齐凤阙;千金诗价重钟山:此联为周师廉题浙江省诸暨金堂村杨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明朝杨士奇、杨荣、杨溥三宰相。杨荣,字勉仁,福建省建安人,建文年间进士,初任编修。永乐年间入文渊阁,以多谋善断受成祖器重,多次随行北巡,升至文渊阁大学士(宰相)。历四朝内阁,长期辅政。著有《北征记》、《杨文敏集》。杨溥,字弘济,湖广石首人,建文年间进士,任编修。永乐年间侍皇太子,官洗马,后因故下狱;仁宗时获释,任翰林院学士;宣宗时入内阁,官礼部尚书;英宗初年,进武英殿大学士(宰相)。“凤阙”,汉朝宫阙名,后用为皇宫的通称。下联典出明初诸暨人杨廉夫,能诗,太祖朱元璋曾称赞他的《钟山》诗“值千金,姑且赏赐五百。”

祠开苕左新门第;村纪关西旧世家:此联为浙江省湖州杨氏宗祠联。上联典出宗祠的地理位置,在苕溪东岸湖州城内;下联典出本支杨氏源于东汉杨震家族。

四知清操惭贪吏;千古文坛重草玄: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事。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杨雄事。

木兰花馥三春瑞;易俗移风万户新:佚名撰杨氏析字联。

载福勋名垂宇宙;云中旭日吊英贤:采用清朝抗日名将杨载云庙联。

忌我何尝非赏识;欺人毕竟不英雄:采用清朝名将杨芳自题联。

是何意态雄且杰;不露文章世已惊:采用明朝时期的杨继盛自题联。

鲁冠千军称无敌;声威万代佩长城:采用杨家祠堂联。



6.言以上通用联:

河洛传真,程门立雪;章坛华胄,清白传家:上联典指北宋哲学家杨时,有“程门立雪”传说。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

祖德恢弘,属守鱣堂旧则;孙枝繁衍,别开鸠水名门:此联为安徽省芜湖县杨家渡杨氏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下联典指本支杨氏居于芜湖,“鸠水”,在芜湖东。

业炳关西,继世簪缨留旧泽;学源河北,传家诗礼焕新声:全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事。

系出弘农,俎豆馨香绵百世;家传清白,箕裘继述振千秋:全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事。

眼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素食琴书:采用清朝书法家杨沂孙自题联。杨沂孙,字舆,清道光举人。善篆书。

关西孔夫子,英雄人物宗风范;北宋杨家将,文武衣冠祖庙光: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杨氏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杨震的故事。下联典指家喻户晓的宋朝杨家将。

溯昌邑辞金作宦,廉明名臣自昔关西重;忆程门立雪帅事,诚敬理学于今海内宗: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杨氏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时期杨震的故事。下联典指宋朝杨时的故事。杨时去见老师程颐,适逢老师小憩,杨时就站在门外一直等着,这时天下着大雪,当老师察觉,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杨时尊师重道的精神是感人的。

忍人、让人、莫去害人,行一片公道增福增寿;修己、克己、安分守己,存半点天理积子积孙:广东省兴宁县大坪镇布路村杨氏宗祠善庆围堂联。兴宁杨氏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总是以“客人”的身份入主异地,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除顽强斗争的一面外,还有仁爱处世、以礼待人的另一面。客家人的处世哲学,尊崇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以“仁”为本,以“礼”待人。在客家族群中,具有敬老爱幼、知上知下的良好风尚。我们进入客家村寨调查,主人们总是热情地招呼喝茶,捧出他们认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体现在此联的主张,劝人“以和为贵”,处世更为直截了当。

跟帖时间 2010-02-08 21:00:4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的字辈排行 -- 四川达州杨氏字辈:“楚其士本正文天如可用才长宜从新知时成先以安全多加仁”。

四川武胜杨氏一支字辈:“司文光国正天加锡大成益婷开久念永世道忠诚”。

四川武胜杨氏一支字辈:“正大光明显万邦德昌红成家维贵子时运继高峰乐善杨红福在负责修谱”。

四川武胜杨氏一支字辈:“再登(正)通关(光)昌盛秀德文方大成孝希国朝廷万世邦祖宗玉元玖富贵金明长天开可执秤永生太平姜”。

四川遂宁蓬溪杨氏字辈:“可继思鹏名单光呸崇作建绍宗辉成修善立开九在寿发伦克多定先德万休尚生居守传年志贤福官孝安”。

四川简阳杨氏一支字辈:“天映本其先永春章荣昌宗枝绍祖德学尚佐家邦”。

四川简阳杨氏一支字辈:“天映本文朝声大章荣昌宗之绍祖德学尚左家邦”。

四川仪陇杨氏字辈:“再正通光康胜旺朝廷邦国永德祥大道洪开呈先遂中良文明映天长”。

四川安岳杨氏字辈:“仁义礼智信天道成其德忠和玉大元明星光上国”。

四川广安杨氏字辈:“文元朝显达人承先绪善述绍嘉声曾荣昭督庆百代著芳明”。

四川巴中平昌杨氏字辈:“林朝怀秀贤体忠大友维正其时长发祥世永昌修德泽征宗帮卫祖宗显民洋”。

四川蓬安杨氏字辈:“再政通光…廷朝大斗维成万庆云宗支寿永华天文世子元道斗金银众明显福新”。

安徽安庆枞阳杨氏字辈:“中浮鼎振大有咸林益千风遇礼代同仁”。

安徽寿县杨氏字辈:“克开新典则伦纪允昭明礼乐徽文献诗书裕哲英”。

安徽保义杨氏字辈:“草亭国多秀…”

安徽杨氏一派字辈:“修治其国功业华昌清高永守典礼增光”。

江苏海安杨氏字辈:“天地仁和德传加士泽长”。

江苏暨阳杨氏字辈:“成感昭满冲友文敬通儒韶书岳镇海然聪道宗绍继洽根燧基钅享泉梁烈垂镕洁棠炬奎锦滋树炳均”。

江苏六合杨氏字辈:“田德常林玉昌保贵如金”。

辽宁兴城满族杨氏字辈:“九守印国朝成忠四永宏景贤德乃大文武庆乾隆”。

辽宁抚顺杨氏字辈:“万金法庆常树立永吉祥兴家助为本盛世久安康”。

山东莱芜杨氏字辈:“聚平田守广永继自东来相处清和里明辉照上台”。

山东临沂杨氏字辈:“传家惟效友继世尚公平一本常敦序同宗保令名法权自先启守之在心中敬绍兴绪远复立鸿文通”。

山东聊城、菏泽杨氏字辈:“万世发纲常光增前明堂永承恩泽远照代延庆祥忠效安守本经纶通善良道德全才仕修齐振家邦”。

山东肥城杨氏字辈:“光玉根鸿丰联仁泽翰清宗昌安会运式序冠邦东”。

贵州织金杨氏字辈:“上大天文士国正玉连方”。

贵州绥阳杨氏字辈:“唯学精月枝忠德长嘉乐登朝思汉世光明应永昌”。

贵州毕节杨氏字辈:“银孟洪灿曾居家永时春正大光明远万代世泽长”。

贵州沿河杨氏字辈:“再正通光昌胜秀”。

广东汕尾杨氏字辈:“梅宏石耆纯绍世耀维与源天宜继畴本允捷位永其明德克开宗道占来初为可贵必广聚居肇毓培立礼宅仁作嘉瑞垂守有成量益大济美集祥长锡萃”。

广东杨氏一支字辈:“祖德能超奕(世)继(瓒)其昌秀(茂)植鸿远育裔桢祥功恩锡爵万福传芳显荣宗祧永远朝邦”。

陕西安康杨氏字辈:“世远嗣番发祥汉佑富本培元钟灵毓秀”。

海南杨氏一支字辈:“有统昌家业大盛兴朝时文明开世泽武略定王功”。

河北晋州杨氏字辈:“秀启诗书第兴发治元建绍度洪隆绪茂盛纯坤乾家传清白玉光宗耀祖先礼义纲常立声名道德贤荣照开广宇吉祥福寿宣忠臣仁孝友学仕科功全”。

河南杨氏一支字辈:“成锡光衍庆思里传家文章华国”。

广西杨氏一支字辈:“金成红景象化龙克照之笔一变通自殊千刻传祖策全家富贵要忠功”。

杨氏一支字辈:“光明道德长…”

杨氏一支字辈:“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

杨氏一支字辈:“玉少之生广德培世业兴”。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57:0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的家谱文献(二) -- 临湘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四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浏阳浏南谢家洲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五~七卷、第九卷、第十六~十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苏州杨氏支谱不分卷,(清)杨廷杲纂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手写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苏州杨氏支谱不分卷,(清)杨廷杲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苏州杨氏支谱不分卷,(清)杨廷杲纂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镜川杨氏支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分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宝山杨氏宗谱,(清)杨应环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萼辉堂手抄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醴陵醴南太障杨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忠武堂铅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盐城杨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两卷、末一卷,(民国)杨同升等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合肥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八卷、第十一~十二卷、第十四~十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四~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长沙杨氏家谱,前三卷、后六卷,首一卷,末两卷,(民国)杨诗笙等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常德向杨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卷上下册,(民国)杨世禄主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四知堂、怀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弘农杨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福建邵武弘农杨氏重修宗谱不分卷,(清)杨继昌等修,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54:1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的家谱文献(一) -- ⑴.修谱:

杨氏谱牒修撰的历史相当悠久。汉朝刘歆在《七略》中提到与他同时的杨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牒》片断涉及杨雄身后世。《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提到数十种南朝士族家谱,其中有《杨氏谱》。《隋书经籍志》录有:《杨氏血脉谱》二卷,《杨氏家谱状并墓记》一卷,《杨氏支分谱》一卷,《杨氏谱》一卷。此外,古籍中还提到北齐有佚名的《杨(忄音)家传》。以杨氏和王氏等为多,南北朝时的杨氏大族,已有编撰家谱之风。

宋至元明时期,私修的杨氏家谱为数不少。元末战乱,杨氏衰落,谱也残缺。明初,分别任司仓、通判的杨氏兄弟罢官家居,商量采撷文献重修家乘,但不久即相继去世。为继承先辈遗志,杨士奇与从兄杨思贻遍访博求,虽为片纸也谨慎过录,积十多年努力,编成《杨氏家乘》。《杨氏家乘》第一部分为族谱,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为家谱,以示尊重亲人;以后依次为杨氏人物事实、哀鞔文字、杨氏人物遗文、赠答之作;末附有助于旁考杨氏行事的名贤文字,总共二十卷。

清朝是私修家谱的大发展的时代,雍正皇帝撰写了《圣谕广训》,下令在各地方宣讲,敦促各宗族“修族谱以联疏远”,各级官僚及地方士绅起而应之,各宗族闻风仿效,家谱之盛,遂为空前。民国时期,笃宗族、勤谱事之风未曾稍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谱之风稍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推动,许多族姓又兴起续修、重修之风,如重庆万州、湖北荆门等地的杨氏组织了不少修谱委员会或理事会,分别致书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请同乡同姓寄去生平业绩,以便辑人族谱。这时的家谱,传统的功能已相当淡化,联络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径发展乡里经济,成为新修家谱族谱的主要目的。久离乡里的杨氏成员,则通过参与修谱来寄托慎终迫远的寻根情怀,当然也不排斥衣锦还乡的骄傲之情。

家谱修好后,要定期续修,一则续上后出子孙,二则根据家族内部调节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适当修改族规。

续修家谱,并不单是循例而行,也是调整族内关系的需要。

⑵.家谱保存:

族谱印好后,谱版安置在小宗祠内,各版片之间用纸搪隔,以免损伤,外用木箱封装,搁置在高架上,以免受潮。族中如有需要加印族谱的,要经管理小宗祠者问清来历,如果确是嫡派子孙,备办好纸张后即到祠中印刷,不得搬到别处,以防版片散失。各房领出家谱多少本,管理小宗祠者要作登记,注明领取时间及领谱人,以便稽查。各家领回的家谱要用木匣装载,置放在香火之上,或密藏于书房之中,每逢伏天取出晒晾,不能让其稍有蛀烂之迹。凡逢岁时祭祀,各家带上原本,到小宗祠集中验看一次,如发现有鼠啮、油污、墨浸及磨坏字迹等现象,族中长辈,要在祖宗牌位前对持谱人严厉申饬,并当众罚银三两,归人祠内,以充日后修谱之资。拒不从命的,不得参与祭祀。家谱不得誊抄,不能传与外人,更不能出售,如有不肖子孙瞒众觅利,族众共同驱逐他,从此不许人祠。这类规定,在不少杨氏家谱中,都有或详或略的交代。

⑶.家谱内容体例:

根据现存的杨氏家谱来看,主要包括:

①谱序:主要记述族姓的来源,先世德行、宗族的迁徙和本家谱的编修、续修情况。谱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请当时的社会名人执笔,详细叙述族姓的起源、发展和迁徙的全过程。以使后代子孙知道祖先源流和他们辗转迁徙的艰辛。

②谱例:也称凡例,说明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家谱的作用和编修家谱的必要睦。

③世家:记述本族的名人事迹。

④诰敕:记录当朝政府对本族人的旌奖文书。

⑤像赞: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画像,在其后写上赞语,歌颂其功德。

⑥世系:这是家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女名都按辈分写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继承关系。

⑦传志:记述先祖名人仕宦的传记,以教育后代子孙。

⑧家训:对子孙的教育准则。

⑨祠规:记述本族祭祀的规矩。

⑩祠堂:记载坟墓、义庄等财产情况。



2.家谱: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现于福建明溪,为宋朝著名学者杨时房谱。该谱除世系传记外,还汇编了有关杨时的诰封敕令及杨龟山年谱、画像及龟山故里图。该谱藏于明溪县龟山乡杨时直系二十三代后裔家中。

墨杨氏家乘,有清至民国续修木刻活字印本及铅印本。该谱除详列世系外,有《祭法》一篇,记叙元旦大祭等家族仪式及规程较详,对杨氏族人的定婚许字,丧仪葬礼等也有一定之规。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记载杨玠《家法》条规较细。

武林杨氏宗谱,有民国时期抄本复印件。该谱第一卷为杨氏《祭规》,订于清乾隆年间,共二十二条,前面数条为先祖遗规,以后为族众同订。谱中所记宗族支派及世系甚详。

黄梅杨氏宗谱,该谱托为杨业宗谱,民国年间手懈本,记载祖宗世系多据民间传说故事以编制,世系谬乱,人物真伪不分。

平越杨氏重修小宗祠谱,(清)杨裕深重修,清咸丰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杨氏谱书,(民国)杨锡绶等续修。该谱包括序及世系等内容。吉林永吉杨氏为满族,谱序称原为汉人,清康熙年间由山东登州莱阳县迁居永吉州地方,后人吉林鸟枪营镶黄旗汉军。谱载始迁祖杨荣,至今传十四世。该谱为了解东北杨氏迁人情况提供了线索。

杨氏族谱,该谱为辽宁岫岩满族易穆查氏族谱,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立谱。参与修谱者有杨伟、杨春静、杨恒荣等。谱中排列族中先人名讳年庚、长幼次序,并注明迁居他方的族人的居住地、支派及子孙繁衍情况。对族中先人事迹略有考实。了解易穆查氏的改从杨氏,该谱提供了重要依据。

杨氏族谱,贵州天柱蓝田镇杨氏族谱。1930年杨正光录,杨恩培藏。封面标明“四知堂第”。谱序谓由南昌府丰城县迁来,至修谱时已历二十一世,至收藏者为二十三世。谱中载字派三种,略有不同,反映由于分房带来一定变化。

杨氏族谱,贵州独山杨一诚草创,杨祖芳重修,亦托为弘农杨氏支系。该谱包括序文三篇、世系表及重要人物小传等内容。谱载先祖杨春为明末人,由江西来黔贸易,卜居独山,至修谱时传十三世。该谱为木刻活字印本。

杨氏谱系,黔西彝族杨氏谱,杨氏后裔于民国时期据彝文谱纂修。该谱包括源流、世系、彝汉文对照乌蒙世系、各家支世次及夷字释略等内容。谱至始祖迄修谱达七十三代,唯中间有阙佚。该杨氏世居黔西,明末改土归流,始从汉姓。该谱为研究黔西杨氏源流的重要文献。

杨氏家谱史,贵州桐梓杨修礼、杨修国等修,1990年据旧谱及其他文献编纂。修谱人称为播州杨氏土司始祖杨端第四十四代孙。谱分三卷,内容较为丰富,重要者有世次记、碑记、姓氏来源、世系源流、谱系、名宦词、人物事迹、仕居分派史、承续总歌及注解、正宗源流等。该谱自杨端往上溯四十八代,谬悠难信;白杨端始谱至今历四十八代。该谱为铅印本。

弘农杨氏宗谱(残),始修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清咸丰初年杨月三等续修。据谱可知杨月三之族散居于安徽合肥、庐州等处。该谱为木刻活字印本。

杨氏家谱,(民国)杨芝田编,该谱始修于明万历年间,至杨芝田已为五修。据谱可知杨芝田之族散居山东临沂、沂州等地。该谱为石印本。

衡湘杨氏族谱,(清)杨世准修。谱中称其堂第为“清白堂”,认为弘农支系。据谱可知杨世准之族散居湖南衡阳、湘乡等地。该谱为木刻活字印本。

杨氏列代世系表,(民国)杨培志编。该谱为铅印本,除世系表外,附坟墓祭祀一览表。杨氏宗谱,(残)据残卷可知谱主为重庆开州人,世系不全。

湖南湘潭杨氏四修支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达文等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支谱十卷,(民国)杨能泽主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潭蝉塘杨氏五修族谱二十二卷,(清)杨云亭等纂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杨氏族谱十二卷,(清)杨盛春等纂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中湘蝉塘杨氏七修族谱四十一卷,杨蓋楚主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中湘中湘棠湾杨氏六修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白杨山下赵氏宗谱十卷,(清)赵西白等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房山杨氏家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椿荫堂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北卢龙杨氏家谱一卷,(民国)杨胜桂纂,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省卢龙县文河地名办公室。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族谱四卷,(清)杨茂森等重修,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重修宗谱十卷,(清)杨志洪等重修,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族谱十卷,(清)杨鸣谦、杨之祥等重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禀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毓瀛等重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序(公元1907年)世清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扬中杨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杨中县图书馆。

江苏句容仁村杨氏家乘附补遗十六卷,(清)杨德益等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句容杨氏族谱,(民国)欧阳莱纂,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句容县陈武乡黄冈大队杨家村。

江苏常州安阳杨氏重修族谱十卷,(清)扬方达修,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州安阳杨氏宗族谱二十四卷,(清)杨德周等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云山杨氏宗谱六卷,(清)杨喜宝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罗巷杨氏宗谱十六卷,(清)杨肇基主修,杨肇登主稿,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杨氏接修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杨氏宗谱十二卷,(清)杨德馨主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武邑杨思桥杨氏宗谱八卷,(民国)杨荣茂、杨顺泉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杨氏宗谱十六卷,(民国)杨培昌、杨孟权重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镇塘桥杨氏宗谱十四卷,(清)杨茂贤等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道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毗陵镇塘桥杨氏重修宗谱十四卷,(民国)杨祖德编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道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杨汉彬、杨文鼎等主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毗陵杨氏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邢村杨氏十修宗谱二十二卷,(民国)杨秉铨等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邢村杨氏宗谱二十二卷,(民国)杨履殿、杨喜培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毗陵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三卷、第五~九卷、第十一~十四卷、第十六~二十二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溧阳沙谿杨氏宗谱二十卷,(清)杨汝舟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无锡鸿山杨氏宗谱六卷,(清)杨际昌、杨宜德续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天乐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无锡鸿山杨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春池主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无锡鸿山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杨楫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杨氏寺头支谱六卷,首一卷,(清)杨秀续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赐书堂杨氏谱传,(清)杨念祖等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赐书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苏州大学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杨氏宗谱十二卷,(清)杨德荣主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宜兴缪墅杨氏宗谱六卷,(民国)杨九成缮稿,杨阿大主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

江苏吴县弘晨杨氏支谱不分卷,(清)杨廷杲重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义庄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

江苏吴县重修湖田杨氏族谱不分卷,(清)杨同人纂修,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沙州杨氏家乘不分卷,(清)杨沂孙、杨希钰等撰,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上海市图书馆、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

江苏吴江杨氏宗谱,(民国)杨学沂等修,民国元年(公元1917年)明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科图历博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太仓杨氏娄城支谱,(清)杨泰煐等纂,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金城杨氏家谱稿,(清)杨德裕编,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宁波西成杨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清)杨濂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一本堂手写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余姚汇头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振铎、杨鸿绪续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余姚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民国)杨家隽、杨荫宸、杨琪等编辑,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绍先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余姚云楼杨氏宗谱四卷,(民国)杨志睦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余姚马清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民国)杨家茂等重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鄞县四明栎谿杨氏宗谱不分卷,(明)杨应鹏纂修,杨如纪续修,明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鄞县栎谿杨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臣柱纂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栎谿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清)杨濂纂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有六册,附世系三册)。

浙江鄞县栎谿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清)杨鄰和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慈谿赭山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杨增濂、周毓邢重纂,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奉化杨氏支谱八卷,(清)杨占亨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象山杭头杨氏宗谱六卷,(民国)类凤鸣重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象山方前杨氏宗谱一卷,(清)顾云峰撰,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象山李家弄杨氏宗谱一卷,(民国)徐沛禄重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象山方前杨氏宗谱一卷,(民国)陈炼芳重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湖州归安杨氏家乘四卷,附杨氏宗祠义产事略一卷,(清)杨炳堃辑,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宝俭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

浙江诸暨富春杨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清)杨凤珠修,杨维莆、杨明斋纂,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新昌彩烟杨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清)杨鼎洛、杨义、杨绷廷等纂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六卷、第八卷、第十二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新昌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新昌杨氏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上虞古虞岭杨氏续修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大礼、金敞续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

浙江上虞沥海杨氏续修宗谱十卷,首一卷,(民国)杨苑、杨启璜修,程鹏纂,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孝义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上虞新桥杨氏弘公房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杨镇陶、杨乾鍠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南省郑州市图书馆。

浙江兰谿杨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岩山乡。

浙江兰谿杨氏宗谱两卷,(民国)杨樟秋、杨玉佩纂,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谿县黄店乡金家堪头。

浙江义乌稠岩杨氏宗谱二十六卷,(清)杨云峦等主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安徽来安杨氏家谱,(民国)杨恩训等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清白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金华弘农杨氏宗谱,(清)杨作传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新昌彩烟杨氏忠存祠宗谱,(民国)杨士庸等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缙云胪膛杨氏宗谱,《杨氏宗谱》重修委员会编,1997年修胶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弘农杨氏族史(统谱),(现代)杨维森修,2000年修胶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邵阳桑林杨氏三修族谱,(现代)杨世崇等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平江蒲塘杨氏族谱,(民国)杨开迪等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绍美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杨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凉伞桥杨氏族谱,(民国)杨立熏等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培本堂修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资阳杨氏家谱,(现代)杨聘纂,1989年油印本一册;杨恺龄自订,杨恺龄修,1991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代县杨氏族谱,(现代)杨光亮等修,1999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康前山杨村志(主要是杨氏,还有其他姓氏如吕、桑、胡),(现代)杨庆生主编,1999年胶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通谱杨氏总祠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暨阳蕾山杨氏宗谱,(民国)杨德尧、杨嘉善等修,民国时期享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高县杨柳萧氏家谱,(清)杨氏先德录,(清)杨希闵辑,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重刊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不分卷,(清)杨齐三纂修,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复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现代)杨健远、杨芬芳等纂修,1983年忠武祠铅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重修湖田杨氏族谱不分卷,(清)杨会元、杨同人纂修,清朝年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前黄杨氏新修族谱,(清)赵振祚纂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毗陵前黄杨氏族谱二十卷,(清)杨开亨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铅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宗谱十二卷,(清)杨德荣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毗陵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杨俊德等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锡山杨氏宗谱四十三卷,首一卷,(民国)杨邦潘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道南祠活字本四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毗陵邢村杨氏十修宗谱二十二卷,(民国)杨秉铨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缪墅杨氏宗谱六卷,(民国)杨九成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姚江杨氏宗谱两卷,(清)叶鸿坤纂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绍光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稠岩杨氏宗谱二十六卷,(清)杨云峦纂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余姚汇头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振铎等续纂,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瑞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宗谱六卷,(清)杨渔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家谱,(清)杨应坦纂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赐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闽浦金章杨氏宗谱,(民国)杨思顺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莆城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金章杨氏宗谱,(民国)杨成遇、杨章霞、徐昌期等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即墨杨氏族谱不分卷,(清)杨可瑞纂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承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即墨杨氏家乘不分卷,(清)杨述纂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铅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家谱,(民国)杨芝田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邑白石杨四修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业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邵东杨氏续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国章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湘草萝巷杨氏续修族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学浚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十二卷,(清)杨盛春纂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3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支谱十卷,(民国)杨能泽等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克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中湘棠湾杨氏六修谱二十卷,(民国)杨显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中湘蝉塘杨氏七修族谱四十一卷,(民国)杨笃培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遗道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万邑杨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民国)杨兴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蒙自杨氏宗谱,杨学周纂修,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关西杨氏宗谱十六卷,(民国)杨三益、杨东海重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叙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乡杨梅壹胡氏海房谱不分卷,(清)胡宗相等主修,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城南倪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三卷,(民国)杨鸿总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翼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城南倪杨氏宗谱,(清)杨吉庵等总理,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翼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今仅存第一~十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土桥杨氏支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光绪丙午年(公元1906年)太和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五修族谱十六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缺艺文卷、第七卷、第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益阳杨氏八修族谱四十卷,首一卷、末卷上下册,著者待考,民国戊子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一册,缺第十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靳江杨氏八修族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4年)白云祠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四修族谱二十二卷,另十六卷,著者待考,民国壬午年(公元1942年)寿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三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咸丰年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六修支谱八卷,首三卷,另两卷,末三卷(上中下册),著者待考,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缺第六卷、第九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蒲塘杨氏六修族谱六十卷,首九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绍美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四册,内有杨开慧。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杨氏族谱四十二卷,首七卷,另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铜铃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二册,内有杨开慧,有两套全,另一套不全,共三套。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蒲塘杨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绍美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桑林杨氏三修族谱十三卷,首两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刘南谢家洲杨氏三修族谱四十卷,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弘农杨氏宗谱两卷,著者待考,民国乙卯年(公元1915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弘农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庚午年(公元1870年)四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弘农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丙申年(公元1896年)四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杨氏家谱六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

杨氏族谱四十二卷,首六卷,另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铜铃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塘杨氏六修族谱六十卷,首九卷,(民国)开迪新严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绍美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手抄杨氏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嘉庆年间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头几页较差。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海南开杨公镇东支谱,(民国)于溶总编辑,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上海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古虞岑仑杨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金敞等纂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沥海杨氏续修宗谱十卷,首一卷,(民国)杨一放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孝义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巴陵杨氏族谱,(清)杨大醇等纂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六卷、第十~十一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巴陵杨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二卷下册、第四~五卷、第八卷、第十卷、第十二卷中册、第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平江爽源杨氏家谱,著者待考,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关西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平湖杨氏支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吉水杨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五卷、第八卷、第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吉水沙溪杨氏宗谱八卷,(清)杨之桢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吉安忠节南岭杨氏族谱不分卷,(民国)杨长春等纂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西平杨氏家谱不分卷,(民国)杨朝重等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邵阳杨氏三修家乘十一卷,首一卷,(清)杨芳茂等纂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邵阳杨氏三修族谱,(清)杨秉彝等纂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邵阳邵东新桥杨氏四修族谱六十二卷,末一卷,艺文集三卷,(民国)杨湘鉴等纂修,民国时期木刻活字印本六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武陵杨氏族谱九卷,(清)杨宗藩等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文运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四~八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武陵杨氏族谱十卷,(清)杨先知等纂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明文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武陵杨氏三修族谱,(清)杨才焕纂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武陵建平杨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五~六卷、第九卷、第十一~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武进漕桥杨氏宗谱六卷,(民国)刘晋等纂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武义官桥杨氏宗谱,(清)杨文采等纂修,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武义官桥杨氏宗谱,(清)杨志荣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杭州杨氏宗谱不分卷,(民国)杨善培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序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东陵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上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东阳杨氏宗谱三卷,(清)杨承信等纂修,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水矶口杨氏家谱,(民国)杨科长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今仅存前第一~三卷,后第一卷、第三~六卷,卷首第一册,卷末第一~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杨氏支谱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杨克晓等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杨氏东四房谱,(民国)杨书钧等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九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杨氏东大房下半谱,(民国)杨书馥等纂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三卷、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杨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杨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岳阳杨氏宗谱,杨氏合族纂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岳阳杨氏宗谱,(清)杨朝拔等纂修,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孝义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岳阳杨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岳阳杨氏族谱,(清)杨伦舫等纂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岳阳杨氏族谱,(民国)杨象骨等纂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卷,另有一册未题卷次。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岳阳杨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五卷、第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金华龙山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四卷、第五卷下册、第六~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金华龙山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二~五卷、第八~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金华金邑杨氏宗谱三卷,(清)杨赏文等纂修,清光绪六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宜兴官庄杨氏宗谱四卷,(清)杨翼亮等主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彝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茶陵杨氏续修族谱四卷,首一卷,(清)杨秉渊等纂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关西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南安杨氏族谱,(清)李翼鹏等纂修,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问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南昌杨氏家乘四卷,(清)杨忠朝等纂修,清朝年间光裕堂抄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南峰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四~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高淳杨氏家乘,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十卷、第十二卷、第二十四卷、第二十九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高淳杨氏家乘,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手写本一册,今仅存第十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剡县剡西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人峰杨氏宗谱,(清)杨德会等纂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人峰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桃溪杨氏宗谱,(清)杨大昌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桃溪杨氏宗谱,(清)杨德时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桃溪杨氏宗谱,(清)杨邦伟等纂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龙溪杨氏宗谱,(清)杨心桂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今仅存第一~九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龙溪杨氏宗谱,(清)杨廷俊等纂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浠水浠川杨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十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益阳杨氏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今仅存第一~六卷、第八~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益阳资阳七甲杨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双梧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黄岩杨溪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清)杨丽生等纂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黄岩葛岙杨氏宗谱六卷,(民国)陶梦松等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萍乡柳源杨氏族谱,(民国)杨兆等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六~七卷、第十一~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萍乡杨氏七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今仅存第一~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萍乡萍北清溪杨氏八修族谱,(民国)杨寿民等纂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思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常州缪贤杨氏族谱八卷,(清)杨顺成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留耕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鸿山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鸿山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杨石渔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安阳杨氏族谱二十四卷,(清)杨道余等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江陂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熊飞等主修,杨夙根等纂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江陂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杨氏宗谱四卷,(清)杨茂畿等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杨氏锡典宗谱两卷,(清)杨星等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崇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须江杨氏宗谱十二卷,(清)蔡元善等主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善化平山杨氏族谱十卷,著者待考,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阴杨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三~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阴剑滩杨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册,今仅存第六~九卷、第十一~十二卷、第十四卷、第十六~二十二卷、第二十四~三十卷、第三十二~三十五卷、第三十七~三十八卷、第四十~四十八卷、第五十~五十一卷、第五十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乡上湘草萝杨氏三修族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杨丕灼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乡上湘草萝杨氏宗谱十二卷,(清)杨仰顺等纂修,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乡上湘水口杨氏支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乡扶塘杨氏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第六卷、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乡扶塘杨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五卷。湘乡杨氏宗谱不分卷,杨辉庭等纂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中湘凉伞桥杨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培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八卷、第十六卷、第十八~十九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中湘蝉塘杨氏七修族谱四十一卷,(民国)杨盍楚主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遗直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汤溪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三卷,另有一册未题卷次。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汤溪莲湖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八~九卷、第十五~十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遂安杨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光何等纂修,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八行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遂安杨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昌周等纂修,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八行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六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婺州杨氏宗谱,(明)杨心镜等纂修,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瑞金西门杨氏七修族谱不分卷,(民国)杨斗光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二十四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瑞金西门杨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瑞金西门杨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瑞金古祭杨氏五修族谱不分卷,(清)杨永绅等纂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瑞金北关杨氏七修族谱不分卷,(民国)杨泽周等纂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文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瑞金北关杨氏族谱不分卷,(清)杨泰铭等纂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瑞金北关杨氏六修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稠岩杨氏宗谱二十卷,(清)杨云峦等纂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稠岩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今仅存第三卷、第五卷、第七卷、第十~十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稠岩杨氏宗谱三十七卷,(民国)杨重绪等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枧畴杨氏续修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枧畴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九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枧畴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赤岸杨氏宗谱十七卷,(清)杨元汉等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九卷、第十一卷、第十三~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赤岸杨氏宗谱十八卷,(清)杨应奎等纂修,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六卷、第八卷、第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赤岸杨氏宗谱,(清)杨太初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七~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赤岸杨氏宗谱,(清)杨承勇等纂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七卷、第十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赤岸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义乌冰湖杨氏宗谱三卷,(清)杨承元等纂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溧阳新溪杨氏承续录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今仅存第一~四卷、第六~十四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溧阳新溪杨氏承录,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今仅存第七~十卷、第十二~十三卷、第十六~十七卷、第十九~二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杨氏五修家谱,(清)杨纪寿总辑,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洋泉杨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四卷、第七卷、第九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白石杨氏五修家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附华阴大同谱记,(民国)杨章梁等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白石杨氏四修族谱,(清)杨业幡等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弘农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十都杨氏宗谱不分卷,(清)杨文等纂修,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公元1831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徐坞杨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佑启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徐坞杨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时期佑启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徐坞杨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佑启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杨氏宗谱十八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杨氏宗谱,(清)杨郊东纂修,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杨氏宗谱,(清)沈于天纂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今仅存第一~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蕾山杨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淳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霞阳杨氏宗谱四卷,(清)杨桥木主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清白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余姚云楼杨氏宗谱四卷,(民国)杨志睦主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余姚马渚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民国)杨积芳等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今仅存第二~十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余姚汇头杨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瑞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第九卷、第十卷上册、第二十卷、卷末。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诸暨浦杨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时期缵绪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箭楼杨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润州埤城谏壁杨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杨其彬等纂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缙云瓯川杨氏宗谱十一卷,(清)杨隆浩等纂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缙云处婺瓯川杨氏宗谱,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缙云弘农郡杨氏宗谱四卷,(清)杨学程等纂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缙云弘农郡杨氏宗谱,(民国)杨连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51:3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弘农郡:弘农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其时辖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华山以南的地区。王莽执政时期改名为右扶风。东汉初期复名弘农郡,东汉末年又因避汉灵帝名讳而改名为桓农郡。三国时期曹魏国再次复名为弘农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移其治到陕县(今河南陕县)。北魏时期又改恒农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今函谷关)。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到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又复置,移治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部,隋朝义宁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陕县。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农郡被彻底废黜。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2.堂号:

弘农堂:以望立堂。

河内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关西堂:以望立堂。东汉朝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

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有一次,有个人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快滚出去!”杨氏因以四知堂为堂号。

叙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淳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享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乐堂:资料有待补充。

天乐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序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瑞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培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文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怀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寿白堂:资料有待补充。

清白堂:资料有待补充。

遗道堂:资料有待补充。

遗直堂:资料有待补充。

宝俭堂:资料有待补充。

忠武祠:资料有待补充。

道南堂:资料有待补充。

绍光堂:资料有待补充。

赐书堂:资料有待补充。

承桂堂:资料有待补充。

克勤堂:资料有待补充。

翼善堂:资料有待补充。

椿荫堂:资料有待补充。

义庄堂:资料有待补充。

明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太和堂:资料有待补充。

白云祠:资料有待补充。

绍美堂:资料有待补充。

铜铃堂:资料有待补充。

光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文运堂:资料有待补充。

明文堂:资料有待补充。

孝义堂:资料有待补充。

彝叙堂:资料有待补充。

问安堂:资料有待补充。

双梧堂:资料有待补充。

留耕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孝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八行堂:资料有待补充。

佑启堂:资料有待补充。

缵绪堂:资料有待补充。

分教堂:资料有待补充。

萼辉堂:资料有待补充。

忠武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46:1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的迁徙分布 -- 杨氏是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位,人口约四千九百二十三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08%左右。

杨氏的发源地是在今山西境内,后为晋国所灭,其子孙因避乱,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内,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1.秦、汉之际:

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今陕西大荔)。杨氏为晋所灭后,便向西发展繁衍,其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境。

至汉时杨氏已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氏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2.晋、唐时期:

是杨氏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朝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氏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隋唐后便逐步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

3.两宋时期:

杨氏已广布江南广大地区。南宋初有大商人杨垢,随康王南渡,自河南定居宝山白沙,“潜心经商,诚一无伪,商民共信,聚集成市”。宋末,杨荣从上虞迁至上海;另支杨氏,与钟王李三姓被流配到奉贤滨海地区;元朝,渤海滨州人杨乘、嘉靖进士杨道亨的先人,相继自杭州和河南迁入青浦;元末,钱塘杨璃迁南汇下沙;著名诗人诸暨杨维桢避乱华亭天马山。

4.明、清时期:

洪武初年,人们称之为“洪武落业”。据志书记载,在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战争中,湖南土著居民遭受了空前浩劫,特别是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等地区成为一片废墟。朱元璋建国后,为了复苏湖南,采取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浙江的杨氏宗族迁往湖广地区。

总之,杨氏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于今河南、陕西、山西三省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一线,直至遍及全国各地。

5.迁徒台湾省、香港:

⑴.台南佳里:

台南即今台湾省台南市,是台湾省西南部的历史名城,清朝时期的公元1661~1886年间为台湾省政治、经济中心。市里有郑成功祠,为著名古迹。随郑成功人台的杨文科就落籍在台南佳里,成为望族。其后有杨文魁,字子伟,号逸齐,奉天人。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以都督佥事调任台湾省镇总兵,到任即分布营讯,讲求军务,又立义塾,延聘内地名儒为师,设置学田资膏火,因之大陆去台湾省者甚多,对开发台湾省起了极大的作用。

有一次蓝理入朝,清康熙大帝问台湾省总兵如何?蓝理对曰:“练兵马,兴学校,洁己奉公,兵民相安无事。自己每日所食惟腐莱。”第二天清康熙大帝对荐举文魁的巴泰说:“杨文魁身为封疆大臣,惟食腐莱,可谓廉矣!”当时蓝理奏言台湾省实行兵屯,文魁亦疏言以为不可,谓“台湾省之田皆为民业,若夺为兵田万不可以,况兵皆由内地调来,父母妻子隔洋相望,谁肯举家渡海以事屯田乎?”清康熙大帝从其言,兵民皆喜。及举军政,被劾者皆无怨言,而所拔将弁,多至镇帅,皆有声。故兵民念其德,绘像立祠以祀之。

⑵.台北半线: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入居台北的杨志申,字燕夫,祖籍福建。为拓建学宫,其父墓另择穴于魁年山麓,平坦如掌,约二亩,邑人说此地为“金盘摇珠”。墓毕后有人告之曰:“您素行孝义,子孙必昌,但您当远徙,十年之后可致巨富。”正是那个时候,半线初启,草莱未垦,志申遂往之,居于柴坑子庄,货番田而耕之,督率诸弟(有六兄弟,志申居二),尽力农耕,数年家渐富,辟田亦愈广。遂凿二八圳,引猫罗之水灌溉,润田数百甲,岁入谷万石。又凿福马及深圳,因之线东西两堡之田,皆为杨氏所有。又以余力开垦淡水、佳腊埔及金包里,岁亦入谷数千石,家畜亦多,佃农数千人,锄耕并进,半线景象是以日兴。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台北建县治,志申移居东门街。他好行慈善事业,睦宗族,恤乡里,治桥梁,捐学田,邑人莫不称颂之。茔墓于彰化,后循众议,祀台邑孝悌祠。以长子振文,追封为中宪大夫。杨振文能识大体,人郡庠,捐资为知府衔,赏戴花翎。孙杨应选,亦有盛名。

⑶.台中:

台中县杨氏的开基祖为杨琏,字至器,号华堂。祖居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金门金沙镇官澳村下八巷。兄弟两人,杨琏居二,其父杨鸿畔之嫡出。杨琏自幼抱有大志,嘉庆年间渡台。初时身中仅有十八枚铜钱,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不得已挑水度日,后改作厨司。每日克勤克俭,兼作生理,渐有积蓄,即开办船头行,即现时所称贸易商。杨琏与内地各行店交接生理,店号杨合顺。其从商不但信用可靠,兼对贫民甚多援助,对政府亦多贡献,数十年间置田园数千甲,发大财。当时娶一妻两妾,育八个儿子,即现时八祧房亲,终年六十三岁。其次子杨润卿,进秀才及廪生;三子杨连卿,进秀才及廪生,至考中恩科进士,由吏部任官福建儒学正堂;五子杨瑶卿,日本占领台湾省时代为参事。其余各房子孙,皆勤俭,继续购有田园数百甲,亦皆昌盛。

⑷.台中沙鹿镇:

沙鹿镇人杨清钦,生于1934年2月23日。幼承庭训,受父亲经商影响。长大后,和昆仲合开味精厂,由小而大,逐渐扩大到今日的味丹集团,员工近五千人,工厂动力达三万匹马力,关系企业计二十余家。

⑸.香港八闽弘农:

孙中山先生的两名亲密战友民主革命先驱杨衢云和“四寇堂主人”杨鹤龄(“四寇”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和杨鹤龄)都是生活在香港的民族精英。在1997年香港胜利回归的前夜,以寓居香港的福建各地杨氏为主体自愿结合而成的民间群众团体:香港八闽弘农杨氏宗亲联合会成立了,并推选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现任会长杨金溪,副会长杨友谊、杨慈意,理事长杨丕汉,秘书长杨思敬。联合会的主要宗旨为:弘扬中华文化,光大杨氏正谊明道、廉洁奉公、清白传家等伦理道德规范;并肩负联络宗谊,增强民族凝聚力,互助互济,加强经济合作,促进闽港文化经贸交流,以及扶危济困,举办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等任务。建会初期就有会员五百多名,包含个人会员与团体会员两种。

6.移居海外:

杨氏向海外比较大范围的移民,是在元末以后,尤其是在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后,这是中国南部特别是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的杨氏人向海外迁移的发轫时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天灾人祸而向海外谋生的。移居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东南亚一带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在鸦片战争以后直到二十世纪初叶,或因政治避难,或为追求西方科技,或为寻找革命真理,杨氏人迁居的主要地区则面向西方欧美一带,这也是杨氏人飘洋过海的第二个重要时期。

⑴.马来西亚沙巴州:

这是杨氏人足迹踏遍东南亚的第一步。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的浙江绍兴人杨云川,曾随军渡海去北婆罗洲,即今马来西亚沙巴州。杨云川在此长期羁留,而与当地鲁顺族酋长女儿相爱而结婚。公主后因杨云川遇难而为夫跳海殉节,留下了“寡妇山”这一游览胜地。而后有原籍福建漳州长泰人杨原抄(公元1858~1925年)于公元1877年只身南渡,抵达新加坡,寄宿同乡宗亲会馆中,后又移居今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经过艰苦努力,创建立古晋市,成为当地著名的实业家和华侨领袖。目前那里已建立了沙捞越古晋董杨宗亲会。如今马来西亚杨氏最活跃的要数沙捞越第三、六、七省的董杨宗亲会,他们的总顾问是拿督阿玛杨国斯。这个宗亲会成立于1971年,包括沙捞越的民丹莪、泗里街、加帛、加拿逸和诗巫等五个地区的杨氏,其次还有美里杨氏公会和雪龙杨氏公会。

⑵.孟加拉:

清乾隆四十五~四十八年间(公元1780~1783年),杨氏人杨阿秋去印度经商,在孟加拉胡格里河畔定居下来,并吸引、接纳中国的侨民,在当时印度加尔各答建立了“中国城”,从而在印度和孟加拉繁衍生息。

⑶.缅甸:

仰光杨氏始于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至今已一百五十余年了。他们为谋团结、敦亲谊,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在仰光建立了“四知总堂”。嗣后,1922年旅缅侨领杨昭固,又倡议新建植德堂于仰光海滨街三若开恒头,门牌75~76号第三、四楼,1925年冬落成。当时“四知总堂”的会址系租赁,岁时莅止、春秋祭祀,咸感局促,1957年由几位正副理事长倡议筹建会所,推举杨唐豪为建委会主任,着手劝募基金,幸得诸族亲热烈支持,踊跃捐献,数月之间,巨款立就,1958年购地于仰光海域街门牌400号,第二年己亥冬兴工,越三年辛丑告竣。内部雕刻布置,历时经岁,至1962年12月举行落成庆典。目前已在全缅各重镇、市区筹设分堂,宗旨是联系宗亲、加强团结,尽力推行族亲福利,并协助贫穷子弟就学或介绍职业。

⑷.菲律宾:

杨氏人已散布在菲律宾全国各地区。宗亲总会成立于1950年3月19日,会址设在马尼拉市,下属还有礼智三描分会(礼智市)、宿务分会(宿务市)、三宝颜分会(三宝颜市)、纳卯分会(纳卯市)、班乃西黑人省分会(怡郎市)和美骨区分会及五宝杨氏家族会等。那里的杨氏人大都来自中国福建的泉州市、厦门市及其附近的晋江、金门、同安、安溪等县。

⑸.新加坡:

新加坡有70%以上的华侨,其中杨氏人占了较大的比重。他们最初去新加坡的具体时间虽然难以考证,但据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在那里就成立了槟城杨氏植德堂公司。嗣后又在那里建立了新加坡杨氏总会及新加坡潮安仙乐杨氏互助社、星洲湖峰社杨氏公会、槟城杨氏公会和新加坡潮州弘农杨氏公会等宗亲会组织。

⑹.泰国:

居住在泰国的杨氏人也不少,他们在那里建立了泰国杨氏宗亲总会。

⑺.印度尼西亚:

居住在印尼的杨氏人建立了印尼杨氏宗亲总会和印尼万隆佛昙杨氏联谊会。后者为以伯侨公为大始祖,直系传下第五十九世的世隆公,开基于福建漳浦县佛昙镇衍派的子孙居住于万隆市者所组成,会员八百余户,达五千余众。还有印尼坤旬杨氏弘农世家,这一家曾于1994年8月组团回河南开封寻根访祖,并参加了新建天波杨府的剪彩活动。

⑻.欧、美、澳洲:

二十世纪以来,杨氏子孙在留学或经商的过程中,侨居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杨氏。这些人在贸易、科学、艺术、工程、政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许多人都成了各界精英。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师学院院士的杨祖祐,当年即被布什总统任命为总统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杨彼德被布什总统任命为全国图书馆及资料委员会委员;生物学家杨祥发获“沃尔夫农业奖”。美国设有董杨宗亲联谊会,加拿大设有董杨宗亲筹备委员会,大洋洲的新西兰也有杨氏宗亲会。

7.诸暨概浦杨氏:

诸暨概浦杨氏本为倪氏所改,望出千乘郡,派接浦江倪氏盈公大宗。

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拒王安石变法,遭流新州。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长,力学皆优,念外家杨氏之恩,即以母姓应试,登宋元祐三年戊辰科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诏赠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右仆射,韶阳县开国公,谥文贞。后裔即为诸暨倪杨氏。

倪杨氏族盛齿繁,至地四世千字辈分为六宗。各宗独立修谱,自成字派。在徐坞杨建有总祠名六宗祠,可惜已毁,各宗各房所建众多分祠房祠俱已毁。

杨千一,杨镇,后裔聚居杨家坞和大路杨,族众人口约一千二百余。家谱为《暨阳十都杨氏宗谱》。该支字派为:“顺瑶卸千万曾正清良恒昶武钦尊敬恭嘉柱煃埆铭淳桂灼坊镛沼杞炼垣”。

杨千二,杨喧,后裔聚居徐坞杨,族众人口约一千三百余。家谱为《暨邑杨氏宗谱》(内页为《诸暨徐坞杨氏宗谱》)。堂号为佑启堂。字派为:“顺瑶卸千万三正大治文浩暹滋椿东振芳菁云霖霁茂燧培钰广衍崇成祥”。

杨千三,杨鉴,后裔聚居长塘头,分迁晚浦和萧山塘头等地。族众人口应在一千以上。家谱待考。该支字派为:“顺瑶卸千万兆正演允涓绶肃性澄彬都富廉康泰备景春育生茂华起全鼎”。

杨千十一,杨钦,后裔聚居溪塔杨,龙山,格塘坞,仕畈坞,徐家坞,乌石庙,小马坞,泄溪等地,族众人口约六千余。家谱为《暨邑杨氏宗谱》(内页为《诸暨概浦杨氏宗谱》)。堂号为缵绪堂。泄溪一支为和六房分迁,家谱为《暨阳杨氏宗谱》(内页为《暨阳泄溪杨氏宗谱》),据传理三公派有分迁江宁者,衍成大族,待考。该支字派为:“顺瑶卸千万曾正宁理圭畴旻和宪寅德胜晓昭时景彰均孝友诗礼克缵承惟昔留彝训奕祀共敬听”。

杨千十二,杨师锐,后裔聚居灵山坞等地,族众人口约一千以上。家谱待考。该支字派为:“顺瑶卸千万兆伏大元采海佛富豪希奇英儒学秀联文庆国朝纲君宰”。

杨千十三,杨谊,迁居城关南门。后裔散居于三十九都金家衕、江东、南门、杨店、老龙头、王家沿、东阳下吴、江下、马蹄山、大门、上山坂、湖水顶、新壁、名二房、斗子岩、落马桥等自然村落。族众人口约三千余,家谱为《暨阳城南倪杨氏宗谱》,堂号为翼善堂。居江东一支新近单独修谱,叫《江东倪杨氏宗谱》,堂号为永源堂。另传有分迁青田而成族者,待考。该支字派为:“顺瑶卸千辛曾荣佑瑞贵升咸轩冕环英道礼永恺悌鼎盛河坊铉广耀熙暤连吉昌”。

另,近现代散居各地者,人数众多,难以一一稽考,合计全族人口当在一万五千人以上。存世族众辈分最大的为廿五世,最小的为三十三世。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43:0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杨氏的各支始祖 -- 杨 正:原籍应天府上元县,仕元为军医官,至正八年随军入大理。是为大理杨氏始迁祖。

杨小溪:明季避难由清东迁至潘家荡。是为始迁祖。

杨泗儒:南宋嘉熙元年由广东南雄州移居香山县之北山乡。是为广东中山北山杨氏侨外支谱始迁祖。

杨元规:宋绍兴间由广陵宦居于香山之南。是为广东中山南开杨公镇东支始迁祖。

杨承斡:北宋时自关西华阴徙居越州上虞岑仑堰。是为浙江上虞岑仑杨氏始迁祖。

杨一句:明末自暨阳地屏迁上虞沥海。是为浙江上虞沥海杨氏始迁祖。

杨文弼:北宋初自湘阴剑滩迁巴陵。是为四川巴陵杨氏始迁祖。

杨 辂:世居陕西华阴五代南唐时官吉州刺史,遂定居吉水亚塘。字殷,驾化英杨及南,为虞部侍郎,知江西吉州,因家陵城,葬吉水六十二都鸪西洞,今地名杨家墓,配郑氏,封广陵,君葬东岡山后落水塘尾,上山。子二:锐、铤。是为江西吉水杨氏始迁祖。

杨大业:明初由弘农迁居河南西增。是为河南杨氏家始迁祖。

杨 俊:元泰定三年自义乌水阁塘来居武义松林山下,号为官桥杨宅。是为浙江官桥杨氏始迁祖。

杨延畏:明朝自绍兴府上虞县来杭。是为浙江杭州杨氏始迁祖。

杨奉叔向、杨 发、杨 静、杨 凤:奉叔向为一世祖,四十五世孙发,唐婺州长刺史,其子静遂居婺州,元末明初,六十四世孙凤,徙居东阳县南湖北。是为东阳杨氏始迁祖。

杨厝尾:明时自漳州迁泉州长南安,是为福建泉州南安杨氏始迁祖。

杨文甫:元至治间自义乌倍磊村迁居浦阳人峰山。是为浙江浦阳人峰杨氏始迁祖。

杨 垂、杨 焕:一世祖垂,南宋时自江西临川县崇德乡太平里来仕婺州治中,二世祖焕,隐居浦阳桃溪。是为浦阳桃溪杨氏始迁祖。

杨 纲、杨 正:杨纲、杨正兄弟,南宋时自临安迁浦阳龙溪。是为浦阳龙溪杨氏始迁祖。

杨晓俊:明朝人。

杨大本:五代时自钱塘来居黄岩杨溪,是为杨溪杨氏始迁祖。

杨廉善、杨守关、杨时敖:一世祖廉善,南宋时因金乱自临海石塘村迁黄岩沙岗。六世祖守关,迁居高桥。十七世孙时敖,清道光初年自高桥迁路桥镇河西,是为上海杨氏始迁祖。

杨 常:本籍山东兖州府县,袭海漕万户候,元末侨居平江路昆山州新安乡。是为杨氏娄城始迁祖。

杨于陵、杨 睿:一世祖于陵,唐穆宗时累迁户部尚书。十六世孙睿,宋宗襄公邦父长子,南宋初自吉水侨居钱塘,筑别墅于无锡鸿山,为建宅之始祖。是为江苏无锡杨氏宗谱始迁祖。

杨 拯:元末卜居无锡安阳山下。是为无锡安阳山杨氏始迁祖。

杨大郎、杨惟监:老祖大郎,宋末归籍湘乡。始迁祖惟监,明朝徙居县治草萝巷,后世或分迁湘潭。是为湖南上湘草萝杨氏始迁祖。

杨国治:明末自江西丰城县迁湖南湘乡,老额五十四都衡阳乡里新丰里。是为湖南扶塘杨氏始迁祖。

杨楚良:元朝自浮梁迁居湘乡。是为湖南湘乡杨氏始迁祖。

杨应秩:明初自吉安府庐陵县杨家庄迁湘潭蝉塘。是为湖南中湘蝉塘杨氏始迁祖。

杨 庆:元末明初自兰溪白水迁居汤溪莲湖。是为汤溪莲湖杨氏始迁祖。

杨 虎、杨子衡:后唐时自开封避地吴越,始居富春,再迁婺城,其子衡,占籍义乌之赤岸,五世孙诜北宋时析居本邑稠岩。是为浙江义乌稠岩杨氏始迁祖。

杨仲文:杨虎十四世孙杨仲文,元朝自义乌官余迁枧畴。是为枧畴杨氏始迁祖。

杨 衡:后唐时自富春迁婺州郡城,再迁义乌南岸。是为赤岸杨氏始迁祖。

杨至公:元末明初自义乌稠岩迁冰湖。是为冰湖杨氏始迁祖。

杨公简:南宋时由临安弃官卜居于溧之新溪。是为江苏新溪杨氏始迁祖。

杨述古:明朝避俺答之乱,由直埭容城县河照村徙居浙江嘉善县草里生。是为浙江嘉善草里生杨氏始迁祖。

杨世文:明末自漳州平和徙广丰桐坂。是为桐坂杨氏始迁祖。

杨文谅:原籍江西吉水,明洪武初封镇南将军,致仕归籍,落业于宁乡三都苦竹塘。是为宁竹塘杨氏始迁祖。

杨性常:明永乐间自江西万载县迁居宁乡菁华铺牛角湾。是为宁乡菁华铺牛角湾杨氏始迁祖。

杨 逋、杨 佩、杨 瑛:明嘉靖间先后由江西吉水徙居宁乡。是为江西宁乡杨氏始迁祖。

杨 讲:先世由江西吉水县徙益阳,后徙戎,居长沙,明永乐时徙居宽邑弛担大胜桥。是为宁乡杨氏始迁祖。

杨正一、杨正二、杨正三、杨正九:元朝自杭州迁诸暨,同居丫江。是为江苏暨阳丫江杨氏始迁祖。

杨 顺:本姓倪,居富有时之紫良,北宋时因避祸随母杨氏匿外家,居诸暨概浦杨家坞。是为江苏暨阳十都杨氏始迁祖。

杨 成:清朝自浙东迁居诸暨泉塘。是为江苏暨阳杨氏始迁祖。

杨 质:南宋时自义乌赤岸迁居诸暨西十四都凤凰山。是为江苏暨阳杨氏始迁祖。

杨怀玉:宋绍兴二年官余姚尉,遭乱难归,遂家于开元之东浦。是为浙江余姚双桥墩杨氏始迁祖。

杨德一、杨功一、杨英一:南宋末由河南迁余姚。是为浙江杨氏始迁祖。

杨 淇:先世居蜀,宋朝自余姚开元乡道塘迁居云楼乡淇奥。是为浙江余姚云楼杨氏始迁祖。

杨元甫:宋监察御史皎三公之孙,士舜韶公之子也,行始十字。太初,宋太宗湻化甲午年正月初七日子时卒,英宗治平乙巳年十月初三日末时,寿七十有二,配沈氏,知太宗至道乙未年五月十四日申时卒,仁宗至和乙未年三月廿八日丑时,寿六十有一,合葬本里晏海塘后。至六世祖,诰封中散大夫,希正公因潮患,迁葬东山乡施家,向東北,其來由詳。希正公墓碣生三子。诚诵自西蜀成都迁于余姚开元都二九里,遂定居焉。是为余姚开元杨氏始迁祖。

杨及承、杨 增:一祖及承,北宋初自泰州迁至润东埤城。八世祖正己,南宋时由埤城徙居润城。至十三世增,元末明初再迁杨家湾,再传六世,族分四支:维锐迁谏壁,维清仍居杨家湾,维敏迁石村,维诚迁纪巷,以谏壁支最盛。是为润州埤城谏壁杨氏始迁祖。

杨讳德:寿祖讳德寿,谱称迁衡始祖,住永伏三都石流源伏羲村。是为三都石流源杨氏始迁祖。

杨均仲:明初由丽水三石杨弄迁居缙云果坑。是为宏农郡缙云果坑杨氏始迁祖。

杨 淮:北宋时官刑部尚书,五世祖宣义公自金陵徙缙云,居邑西鱼仑白木山下。是为宏农郡缙云白木山杨氏始迁祖。

杨 宫、杨 纲:杨宫,始迁祖。五世孙杨纲,明顺天二年迁居临湘。是为临湘杨氏始迁祖。

杨 时:字中立别,号龟山,南剑州将乐县人宋熙宁丙辰进士,历官龙图阁直学士,赠左中大夫,累赠至少师谥文靖绍兴十二年,追封吴国公从祀孔子朝庭以世变未及遍行明弘治九年追封将乐伯始命天下各朝从祀以宋皇祐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巳时生,于南剑西镛州龙池团绍兴五年乙卯四月二十四日卒,于龟山故居葬镛州水南之原,寿八十三岁,其官階事跡有文靖公全集四十三卷及宋史特详。元配:余氏,宋赠硕人,为同邑居士余君永叔女生失考,大亲三年己主月十三日卒,葬失考。生五子:杨迪,杨逈,杨遹,杨適,杨造。生四女:失考。是为湖南长沙平山杨氏始迁祖。

杨宗远:字族盛大,明诰授,奉直大夫元延佑五年戊午九月初三日丑时,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十月十九日丑时没,葬十二里河溪水杨德段石板村卯向。元配:黄氏,明诰授宜人,元延佑五年戊午八月二十八日己时生,明永乐元年癸未三月二十二日未时没,葬合夫茔右卯向。生子一:杨道岳。是为湖南益阳杨氏始迁祖。

杨辛八:字迈生,卒年月失传,原籍江西吉安福县,地名圳上氏。明洪武元年徙湖南长沙府益阳县武潭乡冷水冲,墓靖坡乾井土,地居□靛,置地名赤岗友等处基业。卒葬十甲,处虎形山,后猪狼坡草塘绪巳山姦向。公来自江西,巳□本源马出矣,隶益耤辈基传世,塚墓斯存霍昭祠字□为,始祖非上忘其本也,恐远溯抵无稽,一涉於开会,反失之为江西以前,宁置之不序谱,以传信,旧有定例,生卒年月谱传,不书名讳並地配,庆无传亦不书,攻绲为变本,谟显添注完,俻斯俄偎虚文凤□饶□□取□今□攷旧谱与同校定聊期镇守云宁。元配:陈氏,旧谱载陈氏,亦载孝氏,未详,孰是存以俻,敖云生卒年月尖傅葬庸辛公塚同向共碑。生子三:正一;正二;正三。是为青白堂湖南长沙府益阳县武潭乡冷水冲杨氏始迁祖。

杨 杛:宜王十九年壬曾岁封而山大本□□□□杨侯讳杛公谥忠廉。元配:氏妣,夫人谥宁贞,生子二:伯沃;林沃。化字派始祖:杨化孙,名衍,字傅万。南宋中憲大夫,宋湻熙二年乙未二月十二子时生,宋湻三年丁卯五月二九申时殁,葬汀州府上杭县西洋时离城四十里金器载珠形申山寅向。元配:陈氏,夫人,宋湻熙元年甲午二月初一辰时生。长子:吉雲。是为福建长汀杨氏始迁祖。

杨念九、杨念成:公讳绍,吴邑痒生,明初由江右吉安府永新县烟岡吴村徙居湖南醴陵北乡潭源衡承三德户籍。元延祐二年乙卯二月十一日寅时生,明武三十年丁丑八初十日酉时没。八十三。葬潭源衡老住屋后山申向新茸沙园丰碑柱建专祠三洲原捐立孝庆长至祀今资敬奉“公二老生辰”。元配:孙氏。例授孺人元延祐三年丙辰三月初三日辰时生。明洪武十九丙寅二月十一日戌时没。寿七十一,合葬塋向同共修沙碑表。生子一:層三。始迁叔祖:杨念成。公讳继吴,元延祐四年丁巳五月五日辰时生,明武二十年丁卯七月二十亥时没,寿七十,葬潭源衡公坟嶺人形寅山申向。元配:富氏。元延祐五戊午七月二十四日卯生,明洪武二十九年丙子十初十日丑时没,寿七十九葬潭源衡老屋后寅山申向。生子一:万三。女一:適刘。是为湖南醴陵三洲扬氏始迁祖。

杨福开:南京资善大夫,政公之子,字法魁,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圳上生,元未至正年间明初携其子隆亨元三公徙楚宝庆之邵东卜居查头村后囘籍,省墓在德州我;鲁渡桥,殁葬南京江霞县羊子江墈山上头顶癞子山脚踏羊子江,其生寿卒年月日时俱不可考。配王氏,生寿卒佚,葬大塘边馒头江巽山乾向。子三:隆、亨、元。是为湖北邵东杨氏始迁祖。

杨伯侨:谨按晋侯变之子封为杨侯此杨氏受姓之始祖也,子孙番衍分居关西,宏农钱塘,由钱塘徙居吉安庐陵分吉水坝塘杨庄上径,由上径迁丰城湘塘以迄高安大路龙口抚州等处,今因初分伯侨公为同姓之祖,而宗派别居他郡可考见者与本宗次第並列於后。子生:文。是为湖南湘潭杨氏始迁祖。

杨大郎:宋嘉熙三年已亥生,籍居老二十八上都,今白龙十一都石榴册是也。世是莫稽但志始迁之处令七百馀年之子姓尚知派,先人灵爽云。生子一:彦和。湖南湘潭上湘草罗巷杨氏始迁祖。

杨应秩:字蒞祿,号历山,原籍吴西吉安府庐陵县杨家庄,於元至正十六年丙申八月十六日午时生,明洪武丙子举孝廉建文辛巳简岳州府教授成祖登御□跡星沙越三年選胜湘潭占籍蝉塘作江湖,寿八十四甲双板桥垅中辰山戌向。元配:何,国怀之女,於元至正二十年庚子正月二十三日辰时生,寿八十八,於明正统十二年丁卯八月二十五日未时殁,葬合夫冢同向。子二:浩;英。是为湖南湘潭蝉塘杨氏始迁祖。

杨 震:杨宝之子,字伯起,汉安帝永初二年茂申鄧湾辟为募府累,迁□州府史东安太守永宁元年进位司徒官至太尉,终於延光三年甲子后汉书有傅。元配:邴氏,生子三:奉、秉、泰。是为湖南三鱣堂杨氏始迁祖。

杨 胖:字叔向,一字叔胖,本出姬姓,为晋武公子伯侨之后,伯侨生文,文生突晋大长食邑於羊舌氏,突生职佐晋中华职四子长赤字伯华,次卽胖次鲋字叔鱼穴虎字叔羆,号羊舌四族羊舌凡三县一曰铜袭二曰禺氏三日平杨胖食采杨氏县始以杨为氏,楚迁啟 疆称为杨胖是也。事晋悼公平公昭公位太傅孙子尝载为古之遗直其事跡具春秋内外傅子二伯石季夙。按吕晋叔作杨氏大宗谱始赤泉侯喜旧谱始唐叔虞则孝文公所增辑也,但赤泉卽非受氏之始而叔虞又远出受氏之前,唯广郡焕公静广都焕公静恭世系序云杨氏祖驿而宗震则知所称大同谱中尊胖为第一世祖,正以杨之受氏实自胖始耳,今從之说,详杨氏辨始篇。是为江苏鸿山杨氏始迁祖。

杨叔虞:封于唐邑,子一:变。是为江苏杨氏一支始迁祖。

杨孝虎:受姓始祖:杨膠水。谨按始祖浙江秀水人,宋神宗时为膠水教授,膠水今平庆州也,道遒乱未南归,因卜居卽墨灵山之阳,子孙忘失名讳称膠水公,嗣是谱宗散逸世系莫考我。太原祖修谱有绘像赞纪乃以膠水公为始祖云。始祖以下无可考至我开邑祖有亲笔书宗派一统称元时经历祖讳官者为高祖自是而世次可考昭穆无紊当以经历公为一世祖云。杨官,元管勅经历配□氏。子二:明善、均道。杨孝虎,按:武邑,祖寄辽东,书稿称德玉祖代堂伯祖,孝虎当军知,孝虎祖为一世行次,但支派无考,谨附於此。是为山东即墨杨氏始迁祖。

杨大禄:配魏氏,明自迁入蜀卜居杨家山卽今水井湾。子一。是为四川万县水井湾杨氏始迁祖。

跟帖时间 2010-02-08 20:40:1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