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12 07:16:24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11315 跟帖次数 10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申伯后裔的封地谢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炎帝,世称神农氏,被谢氏族人奉为始祖之一。关于谢氏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谱书都说是源于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如在史籍《元和姓纂》中说:“谢,姜姓,炎帝之胤。”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说:“周异姓国:…谢氏,姜姓,炎帝之裔。”在史籍《万姓统谱》中也说:“谢,陈留,商者。炎帝之胤。”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但司马迁在撰著《史记》时,依据《世本》,未将炎帝正式列入《五帝本纪》之中,而把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作为五帝,仅将炎帝附于黄帝,故而在后世其名不显。

炎帝,为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姓姜,由于以火德王,所以称为炎帝。由于其执政时间较早于黄帝,所以史籍《史记》中说:“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在史籍《帝王世纪》中说:“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据史籍《竹书纪年》的说法,“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可知炎帝最早的活动区域在姜水一带。姜水,在今天陕西的岐山、武功一带,属渭水流域。

炎帝部落后来还有多次迁徙。在史籍《帝王世纪》中说炎帝“初都陈”,即今河南的淮阳县;又说“又徙鲁”,鲁即曲阜,在山东西南部。炎帝还有一支向南发展,在史籍《竹书纪年》中说:“炎帝…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烈山后来建了厉国,其地望在湖北省的随州市,与河南省桐柏县接壤。在史籍《史记》中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阪泉,在今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县城东一里,说明炎帝的足迹除到过陕西、河南、湖北外,还到达过河北地区。

至于的炎帝一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史籍《白虎通》中记载:“制耒耜,教民农作。”第二,史籍《帝王世纪》中记载:“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第三,史籍《太平御览众》中记载:“神农耕而陶。”第四,史籍《商君书》中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第五,史籍《淮南子》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

近年来,考工作者在炎帝的主要活动地区,先后发现了距今七千多年新石器时代前期的磁山一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出土了许多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铲和石镰等石质农具(木质农具难以保存不知其形),还有石磨棒、石磨盘之类的粮食加工工具,以及储存在窑穴中的碳化粟谷,炎帝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业文化,因而被后人尊称为神农氏,当做农神,世代敬仰。

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中的记载,炎帝裔族传至商王朝未期,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地。到周王朝以后,他竭力反对周武王姬发以武力进军讨伐商王朝,在周武王灭商纣王以后,他们二人又逃避到首阳山(今河南偃师雷首山),“拒食周粟”而饿死,但其后裔子孙仍留在周王朝。

到周成王姬诵继位之后,摄政周公旦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建申国,为伯爵诸侯,因称申伯,是为申氏一族之始祖。

到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娶申伯之女为王妃,生子为姬静(姬靖),即位后是为周宣王。周宣王继位后,便在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封母舅申伯于谢国(今河南唐河),谢国成为申国的附庸国。

到了一百四十年后的周庄王姬佗九年(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由于申国位于南阳盆地,是周王朝控制荆楚地区的重镇,因此楚文王熊赀发动了攻申国之战,不久即攻克了申国,回兵时顺带又攻击了母舅亲戚邓国。

楚文王在这次战役中,虽未正式灭掉申、邓两国,但楚国的势力实际上已伸入南阳盆地。申国王族子孙及国民在国破时大多逃迁至新都之邑谢国,后即有以新国名为姓氏者,称谢氏,是为河南谢氏之一,史称谢氏正宗。

谢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任姓,出自周王朝封予黄帝后裔申伯的谢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左传》、《古今姓氏书辨证》等的记载,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由此可见,谢氏的一部份为黄帝后裔,得姓时间为夏王朝以后。当今谢氏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黄帝为祖先,自称是黄帝的裔孙。

宋朝王应麟在《姓氏急就章》中引《世本》曰:“谢,任姓,黄帝之后。”古籍《世本》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学著作,记载了从黄帝到春秋时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这是谢氏出于黄帝的最早说法。

汉朝王符在《潜夫论》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班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及谢、章、昌、采、祝、结、泉、卑、过、狂大氏,皆任姓也。”王符是东汉时期人,根据这段记载,可知汉朝有人认为谢氏是黄帝之后。

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说:“谢,伯爵。<荆州记>曰:棘阳东北百里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大文豪欧阳修在《谢绛铭》中也说:“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申伯。其地西甚广,郑公友言谢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两人皆指出,谢氏得名于谢国,黄帝之后,诸侯国,伯爵。至周朝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后人以国名为姓氏。

宋朝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谢,源于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名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谢水,属于以居邑为氏。

西周时期,周宣王姬静曾经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到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后,这部分族人也随之东迁至龚邱(古兖州,今山东宁阳)。

为了纪念故地,周宣王的庶子将新封的龚邱地方也称作谢丘,后有一部份族人以居邑谢丘为姓氏,称谢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谢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先秦时期司射官,属于以官职称谓字讹为氏。

先秦后期,秦国中人的姓氏之中就有射氏,出自军制司射官。后因“射”与“谢”二字同音通假,常被写作“谢”,后人遂有以讹字为姓氏者,称谢氏。

关于射氏的来源,史籍记载不一。在史籍《万姓统谱》中记载:“射氏源于晋大夫貌之后。”而在史籍《姓氏考略》中,则认为“射氏由古司射官而来。”

在史籍《汉书》中,颜师古更认为:谢氏是射氏的一个分支。



第五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文王南迁时期的楚民,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居住在今四川彭水县一带的谢氏人祖先。据考证,他们可能源于被楚文王南迁荆山一带的谢人,约在战国时迁居涪陵,与巴人杂居,有的融入巴人。东汉末年,一个叫谢本的人请求以丹兴(今四川黔江)、汉葭(今四川彭水)二县设涪陵郡,得到批准,可知他在当地已有相当的势力。另据晋人常琚所撰《华阳国志》说,蜀汉后主延熙十三年(公元250年)涪陵大姓徐巨起兵作乱,被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分赢弱配督将韩、蒋,名为助郡军。遂世掌部曲,为大姓。晋初,移弩士于冯翊莲勺。其人性质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故迄今有蜀、汉、关中、涪陵,其为军在南方者犹存。”就是说,谢氏作为涪陵四大姓之一,因受徐巨的牵连,被邓芝北迁于蜀(今四川成都),担任猎射官或助郡军,后来又被称为弩士,在蜀汉亡国后北迁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这些被两度迁移的涪陵谢氏,人数当在千家以上,可见其势力之大。也正是因为这种迁徙,涪陵谢氏一分为三,在蜀郡和冯翊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迹。

早在东汉时期,涪陵谢氏的一些人还与当地的白虎夷人融合在一起,甚至有人当了他们的首领。《东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中有“白虎夷王谢节”,显然就是其中之一。白虎夷是巴人中的一支,繁县在今四川鼓县西北,正是谢人的迁徙之地。邓芝迁徙涪陵谢氏之后,勉强留下来的谢氏人又有南迁南中地区者。《华阳国志》说永昌郡有陈、赵、谢、杨四姓,都是“大姓”,可见谢氏迁到这里以后仍然保持其大族地位。永昌郡就是今天以云南保山县为中心,包括缅甸东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由于涪陵谢氏居住在古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他们很早就扮演了民族融合的先驱者角色。早在东汉初年,他们中的一支南人黔中,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领袖,后采演变为隋唐时期的东、南、西三谢蛮。据《华阳国志》等书记载说,西汉末年牂牁郡(今贵州凯里)功曹谢暹与郡中大姓龙、傅、尹、董氏拥郡自保,后听说汉光武帝刘秀起于河北,乃派人绕道番禺江(今广东珠江)北上,奉贡汉朝。汉光武帝嘉之,赐号义郎。从此,谢氏世代承袭,发展为大姓。至西晋末年,巴人李特据成都称帝,晋宁州刺史王逊“欲迁牂牁太守谢恕为涪陵太守”,以抵抗李特。这个谢恕就是牂牁人。其后,李特侄李寿控制了南中地区,“惟牂牁谢恕不为寿所用,遂保郡独为晋”。

不久,东晋王朝灭亡了李氏政权,对牂牁实行羁縻政策,实际上是承认了谢恕对牂牁郡的世袭特权。于是,谢恕便分封子弟到郡内其他各县,出任长官,也允许他们世代相继,从而使谢氏势力在牂牁郡内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为了便于进行区分,居住在牂牁郡南庄州(今贵州贵阳青岩)者称南谢,牂牁郡东应州(今贵州三都)者称东谢,牂牁郡西琰州(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者称西谢。而以后的隋唐王朝因为他们居住在蛮族人生活的地区,则习惯把他们称作南谢蛮、东谢蛮和西谢蛮。所以在史籍《旧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白蛮。其首领谢元深,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甚尊畏之。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谢元深入朝,以其地为应州,仍拜元深为刺史。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俱来朝见,拜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此外,在《新唐书》中,也有一系列关于谢蛮人活动的记载,如: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授谢龙羽为牂州刺史、夜郎郡公;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矩州刺史谢法成率七千户内附;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牂牁大首领谢元齐死,诏以其孙谢嘉艺袭封;唐贞元中期(公元785~805年),谢讪出任邛州(今四川邛崃)刺史;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谢文经任牂州录事参军;等等。他们活动的地区和统辖范围,主要是贵州东南部一带。



第六个渊源:源于牂牁蛮,出自秦、汉之际西南地区三谢蛮,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蛮,是中国古代对西、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三谢蛮”,是指东、南、西三支,因其首领姓谢而得名。

三谢蛮原为一支部落民族,是西汉时期自今重庆涪陵地区南迁至今贵州省境及广西一些地方的古巴人后裔,因其后居地属牂牁郡,故通称其为牂牁蛮。在两汉王朝、三国、两晋至南北朝时期,三谢蛮独立生存,并没有归属于任一中央王权。

三谢蛮主要从事畲田耕作,无文字,刻木为契,宴聚则击铜鼓。当时该民族据有万寿、且兰、广谈、毋敛等县地,族大人众,酋长世袭。以后居住的方位,约于南朝时期分为东谢蛮、南谢蛮、西谢蛮,统称“三谢蛮”。直至唐朝初期,“三谢蛮”的首领相偕一起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贡称臣,才再次正式归入中央王朝统治。

据史籍《旧唐书》、《新唐书》等书记载,唐朝“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今四川彭水)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官僚,西连夷子,北至蛮,其酋长谢元深世为酋长”。当时,三谢蛮所统辖境域地方千里,约东起今榕江县,北至贵州东北境,北邻剑河,西及八寨,南迄广西北境。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农历闰12月丁未,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向唐朝进贡,唐太宗以其地置应州(今贵州思南、德江一带),以谢元深为刺史,隶属黔州都督府。

南谢蛮首领谢强也在之后不久即向唐朝进贡。唐太宗以谢强为南寿州刺史,隶黔州都督府,次年改任庄州(今贵州贵阳青岩)。

西谢蛮首领叫谢汕,势力范围在琰州(今贵州镇宁),唐贞观中期被任为功州(今贵州修文)刺史。

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矩州(今贵州贵阳)刺史谢法成招慰比楼等七千户内附;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牂牁大首领谢元齐逝世,诏其孙谢嘉艺袭封,其权后被西赵蛮赵氏政权夺取。

在随后的历史演绎中,三谢蛮逐渐融入汉族,如今,贵州谢氏大多为汉族,只有少部分融入布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



第七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秦、汉之际西南地区谢沐,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壮族、瑶族主要居于中国广西、湖南等地。族中谢氏的来源,主要与秦、汉时迁居谢沐的谢人有密切关联,属于以居地名称汉化为氏。

秦朝末期至两汉、南北朝时期,今湖南江永地区有谢水与沐水两支小河流,为春秋时期越国之地,古越人通称其为“小水”。在战国时期,楚国人霸其地,分称其为谢水、沐水。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其地设置了谢沐县,县名就源自谢水与沐水,县治位于今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桃川镇上甘棠村。

此后,故居于谢沐之地的武陵蛮(今瑶族)、乌浒蛮(今壮族)逐渐按汉俗以居地为姓氏,称谢氏、沐氏等,是壮族、瑶族中较早启用的汉姓之一。

在广西临桂县宛田乡石灰窑村瑶族典籍《评皇券牒》中,记载有“奉东门大将军、金骑都尉谢思宠”,可知当地瑶族中当时已经有了汉姓谢氏。在史籍《武岗州志》中也记载,当地瑶族主要居住在十三个地方,其中居于上下渣坪团和小麻溪团者皆有谢氏,为著名大族;广东连山县瑶族中有盘氏、赵氏、李氏、冯氏、邓氏、黄氏、谢氏、韦氏、覃氏等姓氏,其中的谢氏与韦氏、覃氏等姓氏,都是源于壮族,因入赘瑶族而来。

此外,近代以来,一些瑶族人由广西南迁至今越南北部山区生息繁衍,自称为山瑶人,越南人则称其为山由人。这些瑶族人主要由八个大姓组成,其中之一便是谢氏,为大族,近年来与中国大陆过往十分密切。



第八个渊源:源于侗族,出自秦、汉之际西南地区三谢蛮,属于以族称汉化为氏。

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地区,隋、唐时期是东谢蛮的活动范围。

东谢蛮的绝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但也有一少部分与西谢蛮部落的族人一起发展成为侗族,其中便有以族称“谢”为汉姓的族人。

侗族谢氏族人主要居住于今湖南省的新晃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县、贵州省的玉屏县等地。新晃县侗族中,有杨氏、吴氏、姚氏、龙氏、谢氏五个著姓。

在清高宗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一部分谢氏侗族人北迁至今湖北省的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先后建造了十五座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飞山庙。

在新迁的湖北地区,谢氏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第九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高车族直勒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唐书·谢偃传》中的记载,隋末唐初有个人叫谢偃,是卫州人(今河南淇县,唐贞观元年移治汲县,今河南卫辉),他在隋朝时期担任散从正员郎,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公元627年)应诏对策高第(考试成绩优秀),被唐太宗李世民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调任魏王府功曹,受诏献赋,以能得规讽之意,受到唐太宗的称赞。当时有李百药工诗,而谢偃善赋,人称“李诗谢赋”,谢偃以文学著名于当时。

谢偃,祖先为高车民族直利曷部酋长敕力犍,本姓直勒。在史籍《旧唐书》中说,谢偃的祖父叫直勒·孝政,在北齐政权中任散骑常侍,后改汉姓为谢氏。直勒氏,属于以贵族身份称谓为姓氏,原称“敕勒氏”。

敕力氏,源出南北朝时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的高车族。高车民族,是匈奴民族的近属分支,在语言上属土耳其语系,汉朝时期称为丁零。至南北朝时,北方的鲜卑人、柔然人称其为敕勒,而汉人则因为其“俗多乘高轮车”而称之为高车或狄历,南朝人则仍旧称其为丁零。直勒、敕勒、敕力、狄历、丁零,都是高车民族汉译音之对转。

到公元五世纪时,被北魏王朝击败的数十万高车族人被迫从漠北迁居大漠以南,接受北魏王朝的统治,负担赋税和兵役,逐渐融入鲜卑民族,而北魏王朝亦接受了高车民族“直勤”这一称谓,成为一种宗室贵族身份的代表,称作“直懃”。后高车族人由于不堪忍受奴役,到北魏末年,族人在酋长胡琛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各族人民联合发动的反抗运动,在推倒北魏王朝后,便逐渐与汉民族融合在一起了。

在北魏王朝时期,“直勤”代表了拓跋鲜卑的“种戚”身份,是指北魏神元帝拓拔·力微、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之孙系的贵族身份。到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执政时期,拥有直勤身份的鲜卑拓拔部嫡系贵族还有很多,如使持节征东大将军(安定王)直勤伐伏玄、侍中尚书左仆射安西大将军(平北公)直勤美晨、使持节征南大将军(勃海王)直勤天赐、侍中尚书令安东大将军(始平王)直勤渴言侯、散骑常侍殿中尚书令安西将军(西阳王)直勤盖户千、使持节征南将军(京兆王)直勤子推、使持节征南大将军(宜阳王)直勤新成、侍中太尉征东大将军直勤驾头拔、侍中太尉(陇西王)直勤贺豆跋等等,直勤这一名号,涵盖了全部北魏王朝宗室的宗亲范围,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直勤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执政时期,北魏王朝空前强大,统治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地区。在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拓拔嫡系的直勤一系皆汉化改为元氏,另外还有一支出自虏镇东将军(武昌王)宜勒库莫提,改为奚氏,但没有汉姓谢氏。

在谢偃的先祖直勒孝政被改姓以前,直勒一族中早已有人以族名为姓氏。据史籍《魏书》和《高车传》记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三年(公元400年)农历11月,高车直利曷部酋长敕力犍率九百余落内附,被北魏道武帝授以扬威将军之职,置司马、参军,并赐谷两万斛,以直勒孝政身份成为北魏王朝中的贵族,是北魏王朝中拥有直勤身份而非拓拔嫡系的特例之一。在史籍《周书》中也说,北周明帝武成元年(公元559年)陈欣与开府敕勒庆破齐将王鸾嵩。从时间上推算,敕勒庆应是与谢偃父同时期的人。

而高车直利曷部酋长敕力犍的及其后裔的世袭直勒孝政身份,是在北齐政权时期由北齐文宣帝高洋改为汉姓谢氏的,这个身份一直沿用到隋朝时期。

按照高车族部落酋长世代相袭之惯,则谢偃之父与敕勒庆都是高车直利喝部酋长敕力犍的后裔,或许二人之中还有一人接任了本部落的最高职务。如果这种推断无误的话,那么,改汉姓为谢氏的直勒孝政就出在高车直利曷部落,而当年率众降魏的敕力犍,就是他的血缘先祖。

该支谢氏族人后在河南郡生息繁衍,融入汉族,亦成为河南谢氏中庞大的一支,史称河南谢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蒙古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清朝时期,一些蒙古部落在摆脱了厄鲁特蒙古噶尔丹汗的控制后,归附于满清政权。清政府组建了蒙古八旗。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伯苏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别速惕部后裔,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eis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谢氏。

⑵.陈蒙古八旗萨拉氏一支祖上萨拉·白达色,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到辽宁丹东凤城牛庄落户,后取其名首字谐音汉字“白”为氏,萨拉·白达色的弟弟萨拉·黑达色则携眷至丹东岫岩地区落户,取汉字“谢”为氏,隶属于镶蓝旗蒙古。今后裔散居于岫岩哈达碑、偏岭、凤城大堡、石城、宽甸长甸等地。

⑶.巴尔虎旗蒙古中的谢京氏族,原居喀尔喀地区,因遭受厄鲁特蒙古噶尔丹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清廷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取原姓首字谐音汉字“谢”为氏。

⑷.蒙古兀良合部的锡勒朱徳氏族、哈日玛赤氏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多冠汉姓为谢氏、邢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萨察氏,亦称沙岔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撒铲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aca Hala,汉义“头盔”,世居瓦尔喀浑春(今吉林珲春)、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谢氏、隗氏、白氏、魁氏等。其中,谢氏为乾隆大帝钦赐之姓,专用于具有官身之萨察氏族人。

⑵.满族沙拉氏,亦称萨加拉氏,满语为Sala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则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谢氏、边氏、查氏、沙氏、程氏、山氏、白氏等。

⑶.满族苏拉喇氏,亦称松佳拉氏,满语为Sulara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谢氏、松氏等。

⑷.满族锡尔馨氏,亦称谢京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锡尔沁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irhin Hala,世居和托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谢氏、金氏等。



得姓始祖:伯夷、申伯、谢孝政(直勒·孝政)。

谢文东 [蹉跎人生] -- 谢文翰,满族人,1887年出生在辽宁省宽甸县。谢文东小时候念过四年私塾,16岁就当家,种过地、养过蚕、还贩卖过马匹。

谢文东在贩马时曾结交了几个土匪朋友,1925年,几个土匪朋友绑票牵连到了谢文东,谢文东被官府捉拿,他带领兄弟及全家共12口人从辽宁逃到了黑龙江省依兰县土龙山区,投奔到西太平屯老关家,通过表叔关明林的关照,谢文东全家开始依靠租种土地维持生计。

谢文东带领兄弟、子侄们边种地边开荒,家中经济状况慢慢地有了改观。到1934年,谢文东家人口已达到了三四十口,有男、女劳力十四五个,拥有土地四十五垧,房屋十间,牛马20多匹(头),大车两挂,农忙时还雇些短工,谢文东成了一名地主,而且当上了土龙山区第五保保董。

谢文东矮胖身材,胆大气粗,好打抱不平,善于交际。此时谢文东家已买了两支手枪、四支大枪,他用这些枪看家护院,谢家一家人都学会了打枪。

九一八事变后,原东北军将领、依兰镇守使、二十四旅中将旅长李杜将军组织抗日自卫军,举起了抗日义旗,谢文东参加了李杜的部队,担任土龙山骑兵旅团长。抗日自卫军失败后,谢文东回家组织了一个几十人的自卫团。

日本占领东北后,就开始了往东北地区进行武装移民,并把黑龙江三江地区的依兰、桦川、勃利三县做为最早的移民区。1932年8月,日本国会通过了第一批向“满洲国”武装移民500户的提案。同年10月,日本第一批493户武装移民开拓团到达黑龙江三江地区。他们把将近1000垧熟地占为己有,并以执行 “警备”任务为借口,到处骚扰中国百姓,掠夺中国农户的财物、耕畜和农具,当地农民称他们为“屯匪”。

1933年7月,日本第二批移民开拓团494户到达依兰土龙山地区。1934年1月,日本关东军决定为日本移民开拓团进一步拓展土地,他们在土龙山地区以每垧地一块钱的所谓地价强行向土地持有者进行征购。按当时依兰县的土地价格,每垧熟地约100元左右,这就等于日本人在无偿向中国人抢掠土地,当地的农民和地主都纷纷起来抵制,但日本人开始强行收缴地照,他们怕农民反抗,又同时决定没收各户的枪支,这无疑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地主和农民都感到,土地是命根子,枪支是安全的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没有了枪支就等于失去了安全。在民族压迫的深重苦难中,大家感到只有走武装反抗的道路。

1934年3月8日,依兰县土龙山区第五保保董谢文东带领当地的农民举行了暴动,全区各地六个保共有2000多人参加,参加暴动的有许多是地主和地主子弟,暴动队伍兵分两路,直奔土龙山街里(太平镇)。

暴动农民解除了太平镇伪警署20多名伪警察的武装,并袭击了前来安抚的伪县长关锦涛带来的30多名伪军,打死十多名,缴获步枪数十支,子弹数千发。3月 10日,谢文东率领暴动队伍阻击了前来增援的日本关东军第十师团六十三联队联队长饭冢朝吾大佐带领的一队日军和一队伪军警,饭冢大佐被愤怒的农民活活打死,伪警察大队长盖文义、铃木少尉等17名日军被击毙。

这场暴动引起了轰动,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通讯社和报纸都发表了消息。《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救国时报》都进行了报道。饭冢是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来被打死的第三名大佐级军官,日本天皇为此追赠饭冢大佐为少将,后来在依兰还为他建立了“忠魂碑”,称他为“开拓之父”。

1934年3月12日,暴动队伍撤出了太平镇,在半截河子召开了整编会议。会议决定,部队取名为抗日民众救国军,大家一致推举谢文东为总司令,全区六个保,编成了六个大队。为了进一步扩大队伍,谢文东派人到各处联络,附近各县的人听说打死了饭冢大佐,都纷纷拉起了队伍,有的前来投奔谢文东的民众救国军,有的带着队伍前来和谢文东会面。谢文东的队伍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1934年3月19日,民众救国军在九里六屯设伏,阻击了前来“讨伐”的1000多名日军,击毁敌汽车17辆,击毙日军北川大尉以下74人,伤日军北条大尉、小泉大尉、吉田中尉以下50余人,“讨伐”的日军被迫撤回了依兰县城。

坐镇于佳木斯的日军第十师团在师团长广赖的指挥下对土龙山地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他们在飞机、战车的掩护下攻进土龙山地区,飞机狂轰滥炸,日本兵每到一处,见人就杀,见房就烧,土龙山区成了一片火海,这次日军报复,共杀害群众1200多人,炸毁和烧毁房屋900余间。民众救国军连续与日军接仗数次,伤亡很大,最后撤出了土龙山地区,转战于依兰境内。

1934年4月23日,谢文东带领民众救国军转战到驼腰子一带,攻打了日军的一个金矿,歼敌60余名,缴获野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步枪200余支、沙金400余两、其他战利品无数。金矿工人、附近农民纷纷参加队伍,队伍由原来的2000多人发展到 4000余人,部队重新进行了整编,成立了两个旅、七个直属团。

1934年10月,谢文东的民众救国军被日伪军近万人包围,经过数日苦战,部队损失惨重,人员伤亡贻尽。就在这时,赵尚志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与谢文东接触。在赵尚志的帮助下,谢文东重整旗鼓,人马重新壮大起来。以后,谢文东的部队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联合进行多次战斗,沉重打击了日本关东军,谢文东也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9月18日,谢文东的部队被改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谢本人担任军长。1937年九、十月间是抗联八军最兴盛的时期,人员有2000余人,共有七个师、一个教导大队和一个军部警卫营,抗联八军还建立了被服厂。

抗联八军在谢文东的带领下,转战于依兰、宝清、桦川、桦南、勃利、方正等各县,经过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战斗,屡屡重创日军的有生力量。

此时的谢文东却已是家破人亡,儿子一直跟随着谢文东共同战斗,出生入死,妻子已惨死在日军的刀下,老母、儿媳、孙儿被日军逮捕入狱,谢文东正经历着一场人生的考验。

从1939年冬天开始,日本关东军出动70万日军和30万伪军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大讨伐”,东北抗联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当时东北抗联共十一个军,总兵力三万余人。面对敌人疯狂的围剿,东北抗联的损失是惨重的,人员伤亡巨大,整个抗联队伍锐减到不足2000人。

东北抗联一部分由周保中、李兆麟率领,被迫陆续撤退到苏联境内,成立了抗联教导旅;一部分完全被日寇围困在深山和原始森林中。谢文东的抗联八军也由原来鼎盛时期的2000多人锐减至一二百人,而且被分别包围在不同的区域中。

抗联八军已断粮多日,而且战士们已是衣衫褴褛、衣不蔽体,除了牺牲的战士外,冻死、饿死的战士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饥饿难忍,偷偷下山投降了日军。抗联八军7个师,除了战死的师长外,有5个师长率部下投降,副军长滕松柏、副军长兼七师师长赫奎武都先后率部下投降。赫奎武还做通了谢文东警卫营营长姜永茂的工作,在赫、姜二人的劝说下,谢文东也产生了动摇。1939年3月19日,谢文东终于率领军部仅有的24名部下从深山中走出来,向日伪投降,抗联八军全军覆没。

谢文东投降后,被押送到伪满洲国首都新京,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和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亲自会见了他,对谢文东给予了特殊的礼遇,并给他以伪满洲国高官的许诺,但谢文东拒绝了。

在从新京返回依兰的途中,谢文东企图从船上跳入松花江中自溺,但被押解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自杀未遂,从此,日满当局对他的生活、起居都实行严格监控。谢文东以自己年过半百为借口,坚持不为日满政府做事,并提出自己养家糊口。他要求到勃利县,在城子河煤矿当了一名普通员工,直到东北光复。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迅速派员到东北接收,蒋介石还委任东北元老莫德惠为“东北宣慰使”,从重庆飞赴长春,以政府的名义对东北各地的原抗日首领和一些知名人士进行封官、慰问和安抚。国民党北满特派员武康亲自找到了谢文东,对谢文东说,中央政府希望谢文东能出来重组军队,对抗已深入北满的共产党军队,谢文东接受了国民党的邀请。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报请国民党中央政府,蒋介石亲自任命谢文东为国民党第十五集团军上将总司令,武康任参谋长兼总指挥。

当时在北满的合江和牡丹江地区,主要有谢文东、张雨新、李华堂、孙荣久四大国民党土匪部队,号称“四大旗杆”,共有匪部1万余人。谢文东在军部设立了8大处和1个警卫团,下辖2个师、6个团,总人数近4000人,成为北满地区最大的国民党土匪队伍。

追剿谢文东的是八路军著名的三五九旅和先前到达东北的合江军区部队,这两支部队都是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部队。三五九旅于1945年12月13日挺进北满,他们首先解放了北满重镇哈尔滨,然后进入合江地区,此时的三五九旅旅长是刘转连将军。

1946年2月21日,谢文东部被合江军区部队包围,投降、伤亡人员数百。4月底,合江军区部队又发起对依兰太平镇、湖南营的战斗,分两路向谢文东发起进攻。武康根本不会指挥军队,与民主联军一接触即溃不成军,1500余名匪徒大部被击垮或活捉,谢文东率余部2000余人撤往鸡西一带,驻鸡西的正是三五九旅部队。谢文东听部下说,该部队在陕北只会搞生产,只会开荒种地,不会打仗,便十分轻敌,决定攻打鸡西,没想到被三五九旅打得落花流水,损失更惨重,整个匪部乱成一团。

谢文东部被打散后,又集合残部与匪首李华堂、张雨新部汇合,凑集了近9000人,占领了刁翎县城。8月5日,合江军区四、五支队配合三五九旅将谢文东等包围,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共歼敌7000余人,解放了刁翎,谢文东等匪首分头率少数残匪逃入深山密林躲藏,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合江军区和三五九旅发动了继续追剿谢文东和李华堂的依南战役,经过半个月的深山剿匪,又毙伤和俘虏土匪879名,缴获各种枪支807支、马 116匹,给谢文东以沉重的打击。

剿匪部队和当时的中共合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同时采取政治攻心策略,促使谢文东早日投降。中共合江省政府主席、当年的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谢文东的老战友李延禄将军派人给谢文东送去了一封亲笔信,说:“当年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共同抗日,国民党中央政府说支持我们,但是我们却没有得到中央政府的一粒粮食和一颗子弹,他们现在利用你来打共产党,你也曾参加过共产党,共产党到底怎么样?你心里应该明白。”李延禄希望谢文东能幡然悔悟,悬崖勒马,向共产党投降,共产党是有宽大政策的。但谢文东说:“我已无路可走,再说国民党是中央政府,代表国家,你们共产党都归他管,何况我了,我既受到了政府的委任,就只有听政府的了。”谢文东拒绝投降。

谢文东一方面听命于国民党政府,另一方面又对国民党的一些人员不满。国民党合江省党部书记张玉书,到处拉拢控制土匪部队,给很多人封官加委,致使一些土匪听命于张而不理谢,谢文东十分恼火,两人火拼了起来。张说:“我是省部书记,你敢把我怎么样!”谢文东说:“省党部书记是个干什么吃的,算个屁,老子照样枪毙你!”最后,谢文东竟当着众人的面把这个省党部书记、国民党省级大员给枪毙了。

自1946年的七八月份以后,北满的大股土匪基本被消灭,投降和被俘人员大部分被遣散回家,既往不咎,发给路费,分给土地,回乡务农;只剩下溃散的小股土匪还在顽抗。此时的谢文东在合江军区和三五九旅的追击下,已疲于奔命,他依仗熟悉地形的优势,在深山老林里东躲西藏,带领着同他一起在抗联八军时任师长的秦秀权、陈凤山等十几个忠实的部下逃到了刁翎四道河子一带。

1946年11月20日,谢文东部仅剩有6个人了,他们来到了四道河子山里的一座小土地庙前,谢文东跪在小庙前祈祷,希望土地神能保佑他们父子平安。然而这时,谢文东已被三五九旅八团五连的战士包围了,谢文东没等拔出枪来就成了俘虏。

谢文东被三五九旅战士押到合江军区司令部,交由合江军区关押。谢文东对军区的看押人员说:“我在北满是有影响的人物,我要见你们司令,我要和他面谈。” 合江军区司令员贺晋年正好刚同中共合江省委书记兼合江军区政委张闻天会谈回来,听到谢文东要同他面谈,说:“我不见他,谢文东与我是敌我关系,要见面只能在法庭上见面,向人民宣判他的罪行。”贺晋年给张闻天打了电话,告诉他谢文东已被俘获,同时又给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发去了活捉谢文东的电文。

1946年11月23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致电嘉奖合江军区和三五九旅全体指战员,电文是:“此次刁翎剿匪战斗…生俘匪首谢逆文东,为人民除害,巩固了解放区后方的治安,特电嘉奖。林彪。”

谢文东被押赴勃利县公审,在公审的头一天晚上,他看到为他准备的几盘好菜还有酒,就知道死期到了。他让看守找来了合江军区司令部保卫科科长王世芳,他对王世芳说:“我是中央国民政府任命的第十五集团军上将总司令,我老谢头当过抗联的军长,也参加过共产党,打过日本鬼子。历朝历代、中国、外国都讲投降不杀,优待俘虏,日本鬼子都没敢杀我,你们共产党就这样说杀就把我杀了?我抗日有功啊!”

1946年12月3日上午,召开了公审大会,公审大会上宣布谢文东死刑,立即执行。谢文东被拉到勃利县新修的东北民主联军牺牲战士墓碑前执行枪决。

跟帖时间 2012-05-03 02:14:0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admin

谢氏的历史名人(二) -- 谢冰心:(公元1900~今),女,原名谢婉莹,笔名悲君、婉莹、男人、冰心等;祖籍湖北咸宁,出生于福建福州隆普营。著名现代文学巨匠。

谢冰心出生于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当她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时,便跟随父母离开福州到山东烟台。是烟台芝罘的海抚育了她,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并赋予她海一般的性格。

儿时的谢冰心没有上过学堂,只在私塾里当个附读生,但七岁的她已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与《水浒传》。

辛亥革命爆发前,谢冰心的父亲谢葆璋辞去海军军校校长的职务,全家回到福州,冰心进了福建女子师范学校预科。

1913年谢冰心随家到了北京并于次年考取教会学校北京贝满女子中学,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科,之后由于过多宣传工作她不得不“弃理从文”。

谢冰心是被“五四运动”的热潮震上文学舞台的。1919年,中国文坛上突然冒出了一位“冰心女士”。这年9月18日至22日的《晨报》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署名为“冰心”的一篇“问题小说”《两个家庭》,“冰心”这个名字最先出现在中国文坛上。接着,短短四年间,谢冰心创作了短篇小说三十多篇,散文近五十篇,诗三百把势余首,还出版了诗集《繁星》与《春水》。

“冰心”很快名声大振,这一时期,大家还不知道“冰心”就是燕京大学的女学生谢婉莹。谢冰心说:“在燕大时,大家只知道她叫谢婉莹,那时大家都看报纸、杂志上登的冰心女士的文章,人人称羡,可不知道就是她。”在老师周作人(鲁迅)讲新文学课时,还把谢冰心的作品作为范文来分析,说现在文坛上流行“冰心体”,却不知道谢冰心就是他的学生,正坐在教室听讲呢!

问她为什么要保密,谢冰心嘿嘿笑了,缓缓地说:“那是新文化运动初期,写东西的人很少。而我念的是理预科,数、理、化成绩都很好,一心只想学医…因为胆小,怕人家笑话,就取了个笔名‘冰心’。这一写,写滑了手,这也是被‘逼上梁山’的啊!”

1923年,谢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及金钥匙奖,同时得到去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深造的机会。在美国就学期间,她以散文通讯的形式写下了《寄小读者》,并寄回国,告诉家人她在美国的所闻所见。这些信件被公开出版后深受国内儿童的喜爱。

毕业回国后,谢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冰心辗转于昆明、重庆,在各大学任教。1952~1955年冰心两度随赴印访问团到印度,促进了中印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冰心一直关心中国社会的发展,直到年逾花甲,生病卧床还不忘写一些小短文反映社会问题。

谢冰心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作家和诗人,而且是一位翻译成果颇丰的翻译家。她一生的各个时期都没有离开翻译,可以说冰心是在二十世纪初翻译文学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七岁时因给兵船上的士兵们讲《三国演义》的故事得来许多林译小说,如《孝女耐儿传》、《滑稽外史》、《块肉余生述》,十岁时从祖父的书架上捡起林纾先生译的法国作家小仲马写的《茶花女遗事》看,后来,又寻来了严复译的英国名作家斯宾塞写的《群学肄言》与穆勒写的《群已权界论》。

在繁忙地从事中国文学创作的同时,谢冰心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翻译实践。

谢冰心的翻译是双向的,她不仅把一些中文的作品译成英语,而且也把外国作品译成中文。早在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她就选择了翻译作为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研究方向,写了题为“李易安词的翻译与编辑”的毕业论文。除此之外,大部分译作都是英译汉。她的第一部英汉翻译作品是纪伯伦的散文诗《先知》(1931年)。

1955~1965年间是谢冰心的翻译高峰期,她先后翻译了来自八个国家五十多部作品,包括诗歌、诗剧、民间故事、书信、小说、散文诗等7种形式,这些作品几乎都源于东方国家,其中有纪伯伦的《沙与沫》(1963年);泰戈尔的《吉檀迦利》(1955年)、《园丁集》(1961年)、诗剧《暗室之王》《齐德拉》、书信《孟加拉风光》,小说《喀布尔人》、《弃绝》等(1956年),印度的穆·拉·安纳德的《石榴女王》;印度萨洛季妮·奈都的诗选;加纳的以色列·卡甫·侯的诗歌《无题》;美国尼姆·威尔士的诗歌《古老的北京》;朝鲜元镇宽的诗歌《夜车的汽笛》;马耳他总统安东·布蒂吉格的《燃灯者》。

一直到晚年,谢冰心还与丈夫吴文藻一起参加了《世界史》和《世界史纲》的翻译工作。

谢冰心的丈夫吴文藻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他们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56年的恩爱夫妻。冰心同志在80高龄的时候曾风趣地讲述他们的恋爱经过:

那是在1923年,谢冰心在燕大女校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斐托斐名誉学会”的金钥匙奖,并得到燕大女校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大学研究院的奖学金,赴美留学。

而吴文藻呢,则是192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学堂,去美国纽约哥伦比正大学研究生院深造。

8月中旬,他们同时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留学。当时的谢冰心已是文坛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心管有不少小伙子热情写信追求她,她却一个也不谈。在船上,忽然有几位女同学大惊小怪地告诉她:“在这条船上有清华一个男生,个子高高的,走路都扬着头,不理睬人。可傲气啦。听说人家给他介绍过好几位女朋友,他一个也相不上。咱们去看看怎么样?”这话引起了谢冰心的好奇心。她赞成一起去见识见识。

果然是一位仪表堂堂而却十分高傲的小伙子。谢冰心自然也不甘示弱,就大大方方和他攀谈起来.他发现小伙子很和她谈得来,那傲气全无踪影。将近半月的船上旅行生活,使他俩建立起奇遇的友谊。

踏上美国国土后,由于分赴两个学校,又是你东我西,便分道扬镳了。

冰心同志笑着说,奇怪,这个骄傲的小伙子隔几天便给她寄一本文艺杂志。又过了一段时候。杂志里面夹一个小条。再过些天,小条变成了宽条,都是用英文书写得整整齐齐。再过若干时候,写来了信,投来了情书。谢冰心发现小伙子是真诚的,便也呼应起来。往返的书信,密切的来往,使这一对远在异乡的年轻伙伴,渐渐地由相知而相爱。

终于,在1926年谢冰心于威尔利大学研究院毕业并取得文学硕士学位返国时,捎上了一封吴文藻向她的正式求婚信件,这是要呈报谢冰心父母亲的。好玩的是,这封信是经过她修改过的。

谢冰心与吴文藻博士于1929年结婚。婚礼简朴,在西山大党寺度过新婚之夜。此后,他们一直风雨同舟,和睦相处,生下了一男二女,可谓美满幸福的家庭。

不料,风云突变的1957年,吴文藻被错划为“右派”,这使谢冰心极度痛苦。正在这时,周恩来总理知道了,就和邓大姐把谢冰心接到他们家里,总理请重心长地说:“吴先生的事,现在需要的是你关心他,帮助他,而不是别的。这,就要看你的啦…”这亲切的话语给了困惑中的谢冰心极大的温暖和鼓励力量,也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吴文藻的错划问题彻底平反后,他们夫妻之间更是相亲相爱,相敬如实。俩人都是一样的不服老,不间断地从事着写作和学术研究,晚年的生活可谓丰富、和谐、充实、快乐。

不幸的是吴文藻于1985年9月24日先她而去了。好在谢冰心的子女都很忠厚、孝顺,使得她生活得一如既往,还有她的许多老朋友、新朋友、小朋友,也都常来常往,祝福她健康长寿。

如今,谢冰心的心境好多了,精神也焕发起来。她常说:“人,活着,就要做事,为孩子们,为后人…”于是,她又执笔辛勤耕作于文苑。

谢冰心与胡适:

五四运动时期,只有胡适知道谁是作者“冰心”,因为他是《晨报》的主编,而且胡适还是谢冰心夫妇订婚的证婚人。1929年6月15日,谢冰心与吴文藻在燕京大学的校长楼成婚,结婚的证婚人就是校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

婚后不久,谢冰心再次来到燕京大学加纪念燕大建校十周年的活动。触景生情,冰心提议将校长楼命名为“临湖轩”,在场之人一致称好,并请当时的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题写了“临湖轩”三个大字,事后制成匾悬挂在大厅。

“临湖轩”有了名字,那么这个“湖”呢?大家争执不休,钱穆灵机一动,建议称为“未名湖”。如今,这两个举世闻名的名字皆为毛泽东手书,更显气魄磅礴。

1949年8月,时在日本的谢冰心写信给胡适说:“文藻还瘦,还忙,不过精神还好。小女宗黎高了一点,多说了几句日本话,她从来不记得北平,因为她八个月就离开了。但她口口声声要回北平去,说想哥哥姐姐,想祖国,我不知‘祖国’两字,在她心里是什么滋味。”

这是一封意味深长的信,也反映了谢冰心一家与胡适私人之间关系的亲切。其后,谢冰心不宜谈胡适,胡适也不宜谈谢冰心。直到1991年胡适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谢冰心才撰文首次向广大读者公开谈论胡适。她说:“作为五四时代的大学生,胡适先生是我们敬仰的‘一代大师’”。

谢冰心与梁实秋:

谢冰心和梁实秋最初是以文敌相见。1923年7月,也就是梁实秋即将赴美国留学前夕,他在《创造》周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对谢冰心的《繁星》与《春水》两部小诗集进行了批评。

在前往美国的轮船上,经许地山介绍,谢冰心认识了梁实秋。可能是谢冰心当时没给梁实秋好脸色,也可能是因为自己“骂”过谢冰心,梁实秋后来说,谢冰心给他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不容易亲近的人,冷冷的好像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五四青年都有一种英雄气概,谁怕谁呀!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经典对话:梁实秋问冰心去美国修习什么专业,她简短地回答两个字“文学”。然后问梁实秋学什么专业,他回答说“文学批评”。他们的谈话到此打住,连“半句多”也没有。

梁实秋与吴文藻是清华的同班同学,谢冰心在船上开始与吴文藻谈恋爱,与梁实秋的交往也就多了起来。其实梁实秋是个大才子,还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特别是很讨女人喜欢的人。谢冰心与梁实秋很快就化“敌”为友了,他们与几个相好的同学在一起海阔天空,谈笑风生,还兴致勃勃地办了一份文学壁报,题名“海啸”。

1925年3月28日,波士顿地区的中国留学生公演英语的中国传统剧《琵琶记》。剧中,梁实秋饰男主角蔡中郎,谢冰心饰蔡中郎的新欢宰相之女,另一女学生谢文秋饰蔡中郎的发妻赵五娘。三人中只有梁实秋以前演过戏。但才女毕竟不同于一般人,在舞台上有板有眼,别有情趣,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牛津大学读学位的许地山知道后,立即写了一封信表示祝贺,还调侃梁实秋说:“实秋真有福,先在舞台上做了娇婿。”后来,谢文秋与朱世明订了婚,谢冰心便对梁实秋开玩笑说:“朱门一入深似海,从此秋郎是路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1927年的5~8月,梁实秋以“秋郎”为笔名在《时事新报》、《青光》副刊上发表了百来篇小品。

抗日战争时期,谢冰心夫妇和梁实秋在重庆相聚。梁实秋没有带家人来重庆,而是和同学合买了一处住房,题名为“雅舍”。

1941年,一群文人在“雅舍”为梁实秋的生日摆“寿宴”。宴后,梁实秋一定要谢冰心在他的一本簿册上题字。谢冰心略加思索后写道:“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这时,围在书桌旁边的其他男士大为不满,都叫着说:“实秋最像一朵花,那我们都不够朋友了?”于是谢冰心说:“稍安毋躁,我还没有写完。”接着笔锋急转,继续写道:“虽然是一朵鸡冠花,培植尚未成功,实秋仍需努力!”

抗战胜利后,吴文藻被民国政府派往日本工作,谢冰心跟随夫君也到了日本,并成为东京大学第一个女教授。

在日本,谢冰心得知梁实秋正在收集各种版本的杜诗,就不惜高价帮他买了日本的版本。后得知梁实秋去了台湾,立即给他写信,让他办理手续前往日本,她和吴文藻将为他一家安置在日本的生活。这份友情让梁实秋极为感动,终生感激。

1951年,台湾纷纷谣传吴文藻、谢冰心夫妇双双“自杀”了,梁实秋在台湾听到消息后悲痛不已,写了悼文《哀冰心》。1968年,台湾又再次盛传“冰心和吴文藻双双服毒自杀”,梁实秋又写了悼文《忆冰心》。

1984年,梁实秋的学生胡百华与梁实秋的长女梁文茜一起拜访了谢冰心。他们把梁实秋与第二个妻子韩菁清的照片送到冰心手中时,谢冰心指着照片上年轻漂亮的韩菁清说:“他这一辈子就是过不了这一关!”

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在台北病逝。事后梁文茜对谢冰心说:“父亲去世时一点痛苦都没有,您不要难过。”

“我怎能不难过呢?我们之间的友谊,不比寻常啊!”谢冰心怀着深情写了《悼念梁实秋先生》,接着又应约写了《忆实秋》:“多么不幸!就在昨天梁文茜对我说她父亲可能最近回来看看的时候,他就在前一天与世长辞了!实秋,你还是幸福的,被人悼念,总比写悼念别人的文章的人少流一些眼泪,不是么?”

谢冰心与老舍:

抗日战争时期,老舍在重庆作过一首著名的嵌名诗:“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素园是指作家韦素园,其他三人均为原名。这是一种游戏诗,但也极富深情、深意。

谢冰心是被宋美龄以“同窗学友”的名义亲自邀请到重庆来的,本有民国政府安排的住宅。谢冰心工作一段后,觉得不适应,就千方百计地辞了职,继续从事自由写作。她在歌乐山的半山腰购买了一座土坯房,也就是“老舍”。虽然是平民住宅,但环境甚美,严严实实地被松树林包围着,树林中依稀夹着一些竹子,称得上“素园陈瘦竹”。这处“素园”浓阴蔽日,密林挡风,冬暖夏凉,还可远眺嘉陵江,谢冰心很喜欢,就把这幢房子命名为“潜庐”。

与谢冰心大不一样,老舍是当时抗战文学的主要领导人。除了勤奋创作外,老舍还要联络各方,组织各种活动,并上前线采访和慰问将士。仅1939年下半年就先后到了五个战区,行程两万多里。

为了工作,也为了友情,老舍经常来冰心的“潜庐”,喝了酒后就躺在走廊上的帆布床上休息,惬意极了。在极其繁重而且充满激烈斗争的领导抗战文艺的岁月里这种时光更为难得,老舍自然要“谢”冰心了。

谢冰心难忘这段愉快的日子,她在1987年12月写的《又想起了老舍先生》中说:“老舍和我们来往最密的时期,是在抗战时代的重庆。我们都觉得他是我们朋友中最爽朗、幽默、质朴、热情的一个。我常笑对他说:‘您来了,不像清风入座,乃是一阵热浪,席卷了我们一家人的心。’那时他正扛着重庆的‘文协’大旗,他却总不提那些使他受苦蒙难的事。他来了,就和孩子们打闹,同文藻喝酒,酒后就在我们土屋的廊上,躺在帆布床里,沉默地望着滔滔东去的嘉陵江,一直躺到月亮上来才走。”

舒乙在《老舍的关坎和爱好》中对上述情景有更具体的记述:“平时,冰心管教孩子甚严,给孩子们分花生、铁蚕豆什么的,是按颗按粒数的,比如,每次每人只能吃五粒,老舍一到,全放开了,‘咱们今天不数数儿,随便!’但孩子们还是要问母亲:‘我们能吃多少?’冰心说:‘两粒!’这时老舍插话了:‘不行不行,要说二十个,二百个!’”

有一次,谢冰心的孩子们居然与老舍讨论起老舍的作品来。孩子们问:“为什么您的书中好人都姓李?”老舍则把脸一绷说:“我就是喜欢姓李的!你们以后要做好人,下次,我再写书,书里的好人就都姓吴!”



谢 赫:(公元1984~今),山东青岛人。著名年青商业围棋棋手。

1995年入段,1996年进入国少队,师从曹大元九段。

2002年获全国个人赛冠军,2005年获第五届理光杯冠军,2006年位居围甲联赛多胜榜榜首,2007年升为七段,获第六届春兰杯季军,2008年获第七届招商银行杯CCTV电视快棋赛冠军,以九十万元创中国围棋甲级联赛转会费的记录。

1991年4,谢赫到青岛少年宫学棋,启蒙老师赵庭。9月进青岛嘉峪关学校上学。10月在青岛嘉峪关学校首届艺术节上获“小围棋王”称号。当年围棋国手华伟荣七段指导青岛晚报队,发现谢赫棋才。

1992年11月,到北京中国棋院短训一个多月。

1993年4月去上海二体校培训,师从谢裕国教练。5月去浙江衢州代表青岛参加全国围棋团体赛。7月去兰州,第一次参加段位赛,五胜五败被淘汰。8月去北京中国棋院参加围棋夏令营。9月去上海二体校培训。10月获上海市南市区小学组冠军。12月获上海市儿童冠军。

1994年1月去石家庄,第一次参加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3月代表青岛参加济青擂台赛,三连胜。5月去济南参加济青少儿对抗赛。8月获在天津举办的第八届希望杯冠军。11月参加由徐荣薪七段创建的中信少年队。

1995年1月代表青岛参加第八届晚报杯,和古力同获晚报杯八强,创最小年龄进成人业余八强记录,中国棋院授予业余六段。3月去郑州中信队集训。5月去漳州,代表中信参加全国团体赛,是年中信打上甲级队。6月在平顶山,入段。8月获首届山东省少年冠军。获东宝杯冠军,参加国少队选拔赛。参加世界四城市(中日韩、台北)团体赛,担任中方主将。

1996年4月升二段。5月跟罗建文、华伟荣访朝。7月在国少队短训。8月参加国少队选拔赛,发高烧赢古力,夺得全国少年围棋赛亚军。入选国少队。10月签约齐鲁晚报围棋俱乐部。11月去北京中国棋院,加入国少队。拜曹大元为师。

1997年4月参加杭州段位赛。5月四川新都,参加全国团体赛。8月参加国少队选拔赛。再次入选国少队。9月安徽安庆个人赛,三胜五败,被淘汰。

1998年3月太原段位赛十胜两败,升三段。4月杭州团体赛第一轮赢王磊,第二轮输王治国,八胜一败。8月国少队选拔赛,获亚军。9月成都个人赛,第一次战胜九段(廖桂永、郑弘)。七胜四败,列第十二名。

1999年1月电视快棋赛,赢师傅曹大元九段。5月兰州乙级团体赛,六胜三败。7月北京裕新奇然杯段位赛九胜三败,升四段。9月杭州个人赛,七胜四败,列第十名。

2000年1月签约福建红古田,参加甲级联赛。同月,入天元战八强。3月打入名人战八强。4月围甲联赛开赛,十四胜八败,赢孔杰、古力、邱峻等。福建红古田获季军。7月山西晋城段位赛,六胜六败。8月获阿含桐山杯四强。9月杭州个人赛八胜三败,获季军。11月去韩国参加中韩青少年对抗,任副将,古力主将。

2001年2月上海新人王战,进四强。4月围甲联赛开赛,十二胜十败,福建红古田第五名。7月参加段位赛。9月平顶山,参加全国个人赛。11月NEC杯职业围棋赛西安站胜周鹤洋,进四强。上海站半决赛负常昊。

2002年4月围甲联赛开赛,十七胜五败,被评为第四届联赛最佳新人。5月去四川绵阳参加全国体育大会。7月杭州段位赛,六胜三败升五段。同月去韩国参加三星杯预选赛。9月成都全国个人赛,赢孔杰、彭荃,获全国个人冠军。10月首届“雷诺杯”霸王战,胜古力获冠军。

2003年4月围甲联赛开赛,福建红七匹狼队转让给齐鲁晚报,更名齐鲁晚报鲁抗队。十五胜四败,鲁抗队获季军。8月三星杯胜崔哲瀚,进八强。10月三星杯胜李昌镐,进四强。11月三星杯半决赛三番棋,0:2负于朴永训。

2004年3月在江苏同里,第十八届中国围棋天元战0:2负于古力,获亚军。4月围甲联赛,十五胜七败,齐鲁晚报鲁抗队保级成功。7月成都段位赛,八胜四败。

2005年4月第5届理光杯邀请赛,谢赫战胜王檄,获得冠军。6月在宁波参加全国段位赛,升六段。7月在济南参加全国个人赛,获亚军。8月职业棋手等级分排名第六名。9月第十一届NEC杯围棋赛,战胜孔杰,打入四强。11月参加农心辛拉面杯三国擂台赛,连胜韩国元晟溱六段、日本山田规三生八段,获两胜。

2006年5月第5届CSK杯亚洲四强赛第三轮谢赫连胜陈诗渊,结城聪,崔哲瀚。第十一届LG杯世界棋王赛第二轮,谢赫中盘胜李世石。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围棋赛,获得季军。7月第五届招商银行杯电视快棋赛,打入八强。8月第8届阿含·桐山杯快棋赛,打入八强。9月第六届春兰杯中盘胜李世石,打入半决赛。11月2006“大宝杯”国际新锐围棋赛,中国队夺冠,谢赫担任主将取得三连胜。12月2006中国和围甲联赛宣告落幕,谢赫六段以十七胜五败位列胜局榜榜首。第七届理光杯,打入八强。

2007年3月第6届春兰杯,获得季军。4月第二十届中国围棋名人战,打入本赛。6月第十二届LG杯世界棋王赛,打入十六强。第九届阿含桐山杯十六强。7月武汉全国围棋段位赛,升为七段。10月第四届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赛,打入十六强。

2008年2月以九十万元的转会费从山东网通队转会重庆冷酸灵队,创中国围棋甲级联赛转会费的记录。3月第八届理光杯围棋赛,打入四强。4月第六届应氏杯,打入十六强。5月第七届招商银行杯CCTV电视快棋赛,获得冠军。最新围棋等级分仅次于古力、常昊,升至第三。6月第20届亚洲杯电视快棋赛,战胜张栩,打入四强,后不敌李世石。7月,获第四届丰田杯参赛权。8月,在第四届丰田杯上,淘汰西克西那业余七段、朴正祥九段、李世石九段而闯入四强。半决赛一番血战后,惜败于朴文垚五段,止步四强。9月,在三星杯上负于主动挑选的对手山下敬吾。



谢友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广州基地政治部主任。

谢达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主任。

谢国雄:(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某基地政治委员。

谢明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某试验基地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

谢修梧:(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参谋长。

谢来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南京军区空军装备技术部部长。

谢荣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

谢久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总参谋部某研究所所长。

谢曙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甘肃省武警总队政治委员。

谢廷献:(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民国中央军校黄埔中学校长。

谢淑周:(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一二二军第二一七师师长。

谢代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新编第五军一九五师师长。

谢士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河北省保定绥靖公署军务处处长。

谢懋权:(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七十师第一四○旅旅长。

谢清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七十师第一四○旅旅长。

谢翔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卫生处处长。

谢达夫:(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陆军第二二六师副师长。

谢晋元:(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团长。

谢远灏:(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参谋。

谢化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行政院国家安全局”驻美国特派员、台湾驻巴布新几内亚代表。

谢抗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后勤次长。

谢国榆:(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人力司副司长。

谢添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军法处处长。

谢云龙:(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三军参谋本部作战及计划参谋次长室军事动员处处长。

谢英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松山指挥部指挥官。

谢孔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装甲独立第八十六旅旅长。

跟帖时间 2010-02-12 07:43:5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谢氏的历史名人(一) -- 谢 安:(公元320~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著名东晋政治家。

其家族是流寓江东的北方世家大族士族。沉静有识鉴,少有名望。居会稽东山,屡次谢绝征召,与王羲之、支遁等遨游山水,以音乐诗文自遣。年逾四十岁才出仕,历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吴兴太守、吏部尚书、中护军。

桓温专擅朝政,公元371年废皇帝司马奕为东海王(后改封海西县公),立司马昱为帝(晋简文帝)。次年简文帝卒,桓温因简文既未禅位于己,又未受命摄政,率大兵入朝将发动政变,慑于谢安等人,未果。司马曜(晋孝武帝)继位,桓温又求加九锡以准备禅让,谢安等故意拖延,至桓温病逝,使东晋统治延长了四十七年。

桓温逝世后,晋孝武帝年幼,谢安累官至侍中,独综朝政,政由安出。谢安为相施政宽和,不以察察为事。为了拱卫京师,培植朝廷军事实力以抗衡长江上游,将北来侨民征募为北府兵,由侄谢玄统率,改变了荆、扬两重镇的均势。前秦攻下梁、益,占领襄阳,又南进徐、淮。

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坚以号称百万之众伐晋,京师震恐。谢安任征讨大都督,坐镇建康,运筹帷幄,指挥谢玄等取得肥水大捷。翌年九月,谢安请求北伐,令谢玄为前锋,收复徐、兖、青、司、豫、梁六州(今山东、河南、陕西南部地区),但谢安父子叔侄遭会稽王司马道子(晋孝武帝同母弟)倾陷排斥,未竟其功。自淝水之战后,进位太保、太傅,声望极高。荆、江二州刺史桓冲逝世后,朝议以谢玄继任。谢安为消除疑虑并调和荆、扬关系,任命桓石民为荆州刺史、桓石虔为豫州刺史、桓伊为江州刺史。但他仍不为司马道子所容,被迫于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农历4月以抵御前秦为名北赴广陵,筑新城留住。

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农历7月谢安病重,返还建康(今江苏南京),农历8月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谢 玄:(公元343~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著名东晋军事家。

谢玄是晋朝宰相谢安之侄,自幼聪慧过人,与表兄谢朗一起,都被谢安所器重。谢安常告诫子侄,并问:“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唯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谢安听后很高兴。谢玄小时候喜欢佩带紫罗香囊,谢安对此很是担心,但为了不让他伤心,于是便在一次和他作游戏的时候设法把香囊取到手中,把它烧掉,并劝说他以后别带这种东西,谢玄很听谢安的话,于是从此也不去佩带这一类物什。谢玄长大后,显示出经国才略,朝廷几次召用他,他都推辞不受。后来谢玄与王珣被大将军桓温召为掾吏,不久任征西将军桓豁的司马、领南郡相,监北征诸军事。当时北方前秦最为强大,前秦王符坚四处用兵,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多次侵扰晋国边境。于是朝廷商议要挑选一位能够防御北方的良将。

晋太元二年(公元377年)10月,谢安推荐了谢玄。中书郎郗超虽然一向和谢氏不和,但听到这一举荐却十分高兴,他称赞道:“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而别人却不赞同郗超的意见,郗超又说:“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亦得其任,所以知之”。于是朝廷召谢玄回朝,任他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谢玄上任后,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然后他鉴于当时晋军缺乏战斗力的事实,招募勇士,组成“北府兵”。他所招募的人多是从北方逃来的农民,他们这些人背井离乡、历尽磨难,有北上抗敌、重返故乡的强烈愿望。经过一段时期的严格训练,成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

晋太元十三年(公元388年)正月,谢玄逝世于任上,终年四十六岁。晋庭追赠谢玄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其子谢瑍嗣。谢玄文武兼备,立志挽救危亡,以图恢复。他创建的“北府兵”,能征善战,特别能吃苦耐劳,成为东晋最为精锐的武装力量。在淝水之战中,“北府兵”军阵严整,使秦主望而生畏,可见其强。



谢灵运:(公元385~433年),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著名晋、宋期间诗人。

谢灵运他是谢玄的孙子,袭爵封康乐公,后世习惯称他为谢康乐。谢灵运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出生后不久就寄养在钱塘杜家,十五岁时回到建康,所以小名曰客儿,后世又称之为谢客。生平谢氏和王氏同为东晋以来的高门领袖。谢灵运在青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其才学很早就受到族叔谢混的赏识,和谢瞻、谢晦等从兄弟齐足并驰,成为谢氏族中一时之秀。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谢灵运出仕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次年豫州刺史刘毅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以谢灵运为记室参军。刘毅与刘裕同属北府兵将领,刘毅名位略次于刘裕,后来势力扩大,渐至对峙抗衡。在二刘对抗的过程中,谢混支持刘毅。义熙八年(公元412年)谢混为刘裕所杀。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刘毅兵败自杀。但刘裕对谢氏家族仍然采取优容拉拢的态度,以谢灵运为太尉参军。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谢灵运又为骠骑将军刘道怜的谘议参军,转中书侍郎。是年,刘裕北伐后秦,谢灵运奉使至彭城慰劳。两年以后(公元418年)再次到彭城慰劳刘裕。不久因为杀死门人被免官。

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国号宋,降谢灵运的封爵为康乐侯,又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谢灵运自恃门第高贵,兼负才华,自以为“宜参权要”,但刘宋王朝对他始终怀有疑忌。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出为永嘉太守,在郡不理政务,纵情山水,“遍历诸县,动□旬朔”。一年后称疾辞官。谢灵运既不见重于刘裕,就和刘裕的次子、有可能继承帝位的庐陵王刘义真往来密切。刘裕逝世后,刘义真被徐羡之等杀害。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又杀徐羡之等。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征谢灵运为秘书监,入京。不久,谢灵运又辞官归始宁,和谢惠连、何长瑜等往来吟咏。这一个时期,他还象在永嘉一样,时时出入于深山幽谷之间,探奇觅胜,出游时从者曾多达数百。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宋文帝又让他出任临川内史。不久,被人以叛逆罪弹劾,流徙广州。元嘉十年(公元433年)在广州被杀,终年四十三岁。

谢灵运的主要诗歌创作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他开始,山水诗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流派。魏晋以来,崇尚清谈。东晋偏安江左,清谈之风变本加厉。这种风气侵袭到文学创作的领域里,造成了玄言诗的盛行。这些诗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既谈不上言志缘情,也谈不上风华辞采。但是玄言诗和山水诗又并非截然的对立面,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山水有“以形媚道”的一面,山水之中包孕着玄趣。因此玄言家大多喜好山水,借山水言玄。例如玄言诗的主要作家孙绰的《兰亭》诗,就有相当生动的景物描写。到东晋后期,模山范水的作品渐渐增多,诗风开始转变。《宋书》中把山水诗的倡导之功归于殷仲文和谢混:“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但从这两位作者现存的作品来看,玄言成分依然相当浓厚,描写技巧也不够成熟。真正大量写作山水诗而且在艺术上卓有成就的作家是谢灵运。在政治上不能得志,谢灵运寄情于山水,加之他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登临寓目,每每发为诗篇。由于写作的对象是过去的文学作品中少有的,没有多少可资借鉴的技巧,要成功地把奇秀的江南山水反映在诗篇里,作家必须自铸新辞,精心刻镂。谢灵运的山水诗所以超越前人,原因就在于体现了这一方面的新的创造。鲍照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两位和谢灵运同时代的诗人使用的同一比喻,说明了谢诗的特点,即鲜丽清新。

这一特点体现于对山水形象捕捉的准确。“春晚绿野秀”、“青翠杳深沉”,同样是绿色,却是两幅完全不同的画面,前者为暮春,后者为深秋。“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清,远峰隐半规”,写落日时的短暂景象,只用了“□清”两个字,就把读者带到了雨后山林这一特定的环境里。为了准确地捕捉形象,诗人确乎是“经营惨淡,钩深索隐”,调动了多方面的艺术技巧。例如他的名句“白云抱幽石,绿□媚清涟”,既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以生命,又利用浅深、明暗的对比显示了大自然丰富的色彩。“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以有声烘托无声,由动而见静,细致地写出了深山夜色。

谢灵运在写景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情。《登池上楼》之所以受到历代读者的赞赏,不仅是因为“池塘生春草”这一猝然偶得的名句,而且是由于通篇的情景交融,不同的景物只是诗人情绪变化的背景。《过白岸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空翠强难名,渔钓易为曲”等句,把老庄哲学化入山水景色之中,由景涉理,进而引起荣悴穷通的感慨。《入华子□是麻源第三谷》,由“天路”登群峰之首,若入云烟,自然地引起思古幽情,又一转而为忧生的嗟叹,以景启情,浑无痕迹。谢灵运诗中时时可以见到佳句,但通篇完整的作品不很多。他登山临水“寓目辄书”,自然难于有那么许多精致工巧的名句,因而常常借助于汉赋铺陈排比的手法,填塞一些典故完篇。而致力于追求新奇,也易流于艰涩险怪。

同时,谢灵运本人还没有摆脱玄言诗的消极影响。他兼通玄佛,有的诗篇固然能够做到寓理于情,寓情于景,但也有不少作品的结尾,理往往游离于情景之外,类似说教,沉闷乏味。谢灵运诗篇中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其中虽有一些对时政的不满,但多是个人的怨望。不过,也可以从中了解当时士大夫的精神面貌。更为重要的是,谢灵运以其文学创作活动促使了玄言诗向山水诗转变。他那刻意追新的艺术实践,为后来者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唐朝的李、杜、王、孟、韦、柳诸大家,都曾从谢诗中吸取过营养。钟嵘在《诗品》中说他“颇以繁富为累”,又说:“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这样的意见虽然不免谥美,但大体上还是中肯的。

宋朝刻本《三谢诗》著作谢灵运的文,成就不能和诗相提并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赋十余篇,最著名的是《山居赋》,谢灵运自己有注,《宋书》中录其全文。从文学的角度看,价值并不很高,只是其中对始宁别墅的详细描写,可以作为今天研究东晋庄园制度的重要资料。《岭表赋》、《山居赋》中有一些景物的刻画,《江妃赋》中对神女的描写,则颇有匠心独运之处。

谢灵运早岁信道,转而奉佛,与名僧慧远相往还。元嘉间辞官归始宁,又广结僧徒,精研佛理。他著名的哲学论文《辩宗论》,阐述顿悟,企图折中儒释。他曾经注释过《金刚般若经》;又曾和僧人慧严、慧观等共同润饰昙无谶译的《大般涅□经》。经过润饰的经文,比原译远为流畅优美,世称南本,原译则称北本。

谢灵运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除诗文创作以外,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元嘉年间曾奉诏撰《晋书》,《宋书》中说“粗立条流,书竟不就”,《隋书》录有谢灵运撰《晋书》三十六卷,当是已经写成的部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据《文选》、《太平御览》等辑,有失传文。《隋书》所录谢灵运著作,除《晋书》而外,尚有《谢灵运集》等十四种。但有的恐只是分合繁简之别,有的是谢灵运辑,抄前人的诗赋集。《谢灵运集》十九卷(梁二十卷,录一卷),北宋以后就已散失传。明朝李献吉等从《文选》、《乐府诗集》及类书中辑,出谢灵运的作品,由焦□刊刻为《谢康乐集》。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谢康乐集》二卷,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均有辑录。黄节有《谢康乐诗注》。



谢夷吾:(生卒年待考),字尧卿;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著名东汉大臣。

东汉建武末期,官为郡督邮。

汉永平中期,举孝廉,除寿张令,迁荆州刺史,历巨鹿太守。

汉建初中期,左转下邳令。他曾经极力推荐班固的才华。



谢 庄:(公元421~466年),字希逸;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出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著名南朝宋大臣、文学家。

谢庄是谢弘微的儿子,大谢的族侄,曾官至吏部尚书。

谢庄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入仕,在东宫任过洗马、中舍人。稍后,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又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谢庄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

谢庄在南朝刘宋的诗坛上享有相当的声誉。他的一些写景诗,幽雅可读。他注意诗歌的声律,是永明诗歌的先导和前奏。谢庄还有一些杂言诗,其中某些句子,已经透露了唐人七言歌行的风味。

在谢庄的诗中,完全看不到大谢的焦虑和颜延之的激昂,仅有的一点乡思,也没有超出怨而不怒的范围,有一些好诗写的得流丽凄婉,毫无窘涩之态,颇足体现他作为门阀领袖的大家风范。



谢 赫:(公元479~502年),著名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

善作风俗画、人物画,著有《古画品录》,为我国最古的绘画论著。他评价了公元三~四世纪的重要画家。提出中国绘画上的“六法”,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就是指出了:通过真实的描写收到教育的效果。这一理论认识的出现是进步的现象。

他提出绘画的“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气韵生动”是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顾恺之的关于绘画艺术的言论,以及魏晋以来人们对于人物的鉴赏评论所一致强调的人的精神气质的生动的表现。这些言论是谢赫提倡“气韵生动”的根据。“骨法用笔”主要的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从古代画论中可见古代画家和评论家对这一点的重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构图。“传移模写”是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也是复制的方法。关于临摹,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是一个画家所必须熟悉的。由此可见,“六法”是古代绘画实践经,提高为理论的。

关于“六法”,过去存在着若干混乱的看法。或有意的加以神秘化,例如说:五法可以学,而气韵只能先天的。或者用气韵生动否定其余诸法的必要性,而流为形式主义的掩护。或者把“六法”当作创作实践的技法,用以证明古人的写实技法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诸如此类混乱的看法,都有待用历史观点加以澄清。

谢赫的“六法论”之重要,乃在于他作了这一整理集中的工作。虽然“六法”之间的正确的科学的逻辑的关系没有完全明确起来,然而由于反映了绘画艺术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完整的认识,而此认识既肯定了根据对象造型的必要性,也提出了理解对象内在性质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笔墨是表现对象的手段。

《古画品录》的大部分文字是谢赫评论曹不兴以及他同时代的二十七个画家的作品。他在评论中,把画家分成六品,即六个等级。这一方面也是当时对人品评所采用的方法。对人的评论以精神气质、风度为标准。所以这一分别等第的方法,和“气韵生动”的概念,都和当时评论人的风气有关系的。除画品以外,当时还有《诗品》、《棋品》等,都是借用了评论人物分别等第的方法。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对于画家的评论的重要意义也在于保留了可贵的史料。在他之后有陈朝姚最的《续画品》,唐朝李嗣真的《后画品》,僧彦悰的《后画录》,这就开始了中国绘画史的最早的著述,至唐朝时期,由张彦远汇集成《历代名画记》。



谢 眺:(公元464~499年),字玄晖;籍上虞;陈郡夏阳人(今河南太康)。著名南朝齐诗人。

谢眺与谢灵运同族,后世与灵运对举,称“小谢”。

曾任宣城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后被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而死。

谢眺擅长五言山水风景诗,风格清丽,观察描写,细致逼真,自然得体,为李白所推许,有“我吟谢眺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的评语,是永明体作家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沈约赞誉:“二百年来,无此诗。”

著有《谢宣城集》传世。



谢子远:(生卒年待考),福建汀州人(今福建长汀),著名清朝将领。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进士,官至总兵。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携十六姓人开垦湘地(今湖南),促进和发展了湖广地区的经济与文化。



谢清高:(公元1765~1821年),嘉应州程乡金盘堡人(今广东梅县)。著名清朝航海旅游家。

谢清高有中国的马可波罗之称,著有《海录》一书。

十八岁时,谢清高便出洋谋生。随外商海船遍历南洋群岛各地和世界各国,历经各种艰难险阻,但也增长了他的见识和人生经验。他学习外国语言,访问各岛屿、城寨、风土人情和物产,为他更好地从事他所钟爱的航海事业打下了极其坚固的基础。

航海十四年后,谢清高回到祖国。三十一岁时他双目失明,流居澳门,从事口译以糊口。这期间,他口述海外各地各国所见所闻,请人记录成《海录》一书。

《海录》书中记载了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罗芳伯(嘉应州人)在昆甸(今马来西亚东部婆罗洲的昆甸)地区,组建公司,设立自治行政管理机构,建立法制,号称“大唐总长”,临终禅让贤者的丰功伟绩,史实详尽,文笔优美,为研究华人海外奋斗史的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因为他在中国航海史上的杰出贡献,谢清高被后来人誉为中国的马可波罗;他的《海录》也被人们与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相提并论。

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谢清高因病在家乡逝世,终年六十六岁。



,字焕南,笔名觉哉、飞飞、见心、马彬、敦夫等;湖南宁乡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司法制度奠基人。

1884年5月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考入长沙湖南商业师范林习所,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夏毕业后回宁乡县云山学堂任教。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8月31日到长沙,主编《湖南通俗报》,宣传新文化新思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加入新民学会。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7月,北伐军攻克长沙,担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常委、秘书长、代理省党校校长,《湖南民报》总编辑。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马日事变”后,在汉口与徐特立主编《大江报》。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起,在上海主编中国共产党中央秘密刊物《红旗》周刊,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还协助李求实编辑《上海报》。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秋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省委政治秘书长,并主编省苏维埃机关报《工农日报》。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到中央苏区,任毛泽东秘书,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为《红色中华》撰写大量社论、专论、时评和杂文。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处长。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回延安,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西北局副书记、边区政府秘书长、边区参议会副议长。为《新中华报》的“小言论”专栏和延安《解放日报》的“一得书”专栏写了大量杂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内务部长、司法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参与制定了各种救灾救济抚恤政策和制度。1959年,谢觉哉担任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推进新中国司法制度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工作繁忙情况下,仍坚持为《新观察》、《中国妇女》、《北京晚报》撰稿,晚年,对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成长非常关心,经常就报刊编采业务、记者修养写文章,对年轻一代言传身教。著有《一得书》、《谢觉哉日记》等。

谢觉哉一生,不谋私利,不图虚名,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实事求是,数十年如一日,甘做人民的公仆。他常常对子女说:“我是共产党人,你们是共产党人的子女,不许有特权思想。”他规定子女不能随便用他的车子。在内务部工作时期,他本着“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精神,除亲自参与制定各种救灾救济抚恤政策的制定,还奔波于各地灾区,访贫问苦,具体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他不仅亲自办案,典型示范,而且深入到全国各地法院,亲自查看案卷,大胆纠正冤假错案,更好地保护了人民的正当权益。

“为党献身常汲汲,与民谋利更孜孜”,这是延安时期人们向谢觉哉祝寿时赠送他的诗句,这也是谢觉哉革命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谢 珂:(公元1892~1974年),字韶卿;河北徐水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五集团军参谋长。

谢珂十七岁入陆军小学,后入保定军官学校,继升北京陆军大学,毕业后,在东北任职。

1928年任黑龙江省国防处参谋长、督军公署参谋长。

日寇侵占辽、吉两省后,五百多日寇乘铁甲车从四平侵入洮南。洮辽镇守使张海鹏当即叛国投敌。张海鹏得到日寇大批军火后,与日寇合流谋图北犯黑龙江省。当时,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远在北平,省内军政无人主持;省内主力部队全在关内,省城齐齐哈尔只有一个团的守军。日寇步步逼近,省城一片恐慌,投降派气焰甚为嚣张,日寇特务公开活动。面对恶劣局面,谢珂挺身而出,主持省务,并电请万福麟、张学良立即派大员来齐主事。张学良决定由黑河警备司令马占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军事总指挥,并任谢珂为军事副总指挥兼参谋长。

马占山远在黑河一时不可能到达省城,谢珂立即召开会议,严辞痛责投降论调,表示与日寇血战到底,号召全省军民齐心合力,抗击强敌。并急调齐齐哈尔周围的朴炳珊团、朱风阳团、吴松林旅等部,集中齐齐哈尔布防,令原来在齐齐哈尔的徐宝珍团,前往江桥构筑阵地准备迎敌。在谢珂的主持下,齐齐哈尔军民团结一心,抗战热情高涨,投降派销声匿迹。

1928年10月16日晨,日伪军队在飞机掩护下,由泰来大兴江桥南端向我守军进攻。谢珂当即下令,给予痛击。在谢珂的指挥下,我军反击成功,伪军先锋司令徐景隆触地雷身亡,其三个先锋团溃散,参加战斗的日寇军官多人毙命。江桥抗战首战告捷。谢珂即令将江桥拆断三孔,以防止敌军再犯。10月19日,马占山到齐齐哈尔就职,谢珂即将布署一切情况向马作了详细报告,同时将军用物资、款项开列清单交给马占山。其时有人利用谢珂备战之绩与首战之功,劝谢珂继续主持省政,不要交出军权。为维护抗日大局,谢珂表示今后一切服从马主席,甘为副职。

谢珂在江桥抗战期间,是前期的直接指挥者,在马占山到职后,为马谋划方略、合理调度,使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受到重创,让江桥抗战打出了声色。因为谢珂为江桥战斗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作出了正确的军事布防,开创了斗志激昂的抗战局面,并初战告捷,为以后的战斗作了奠基,也坚定了马占山的抗日决心。江桥战事失利后,谢珂随马占山率黑龙江军政两署及部队于11月19日迁往海伦。

1932年3月,谢珂准备取海路出国,在大连被日伪警察扣留。日伪当局深知谢珂的能力和影响,对他许以要职,多次劝降,而谢珂矢志不移,拒不投降。9月,日伪又提出以恢复谢珂的自由为条件,要他去劝说中东铁路军哈满司令、呼伦贝尔警备司令苏炳文投降。谢珂假作答应。与苏炳文会面后,便立即在呼伦贝尔组织起东北民族救国军,再次竖起抗日大旗,与其他抗日部队合围省城齐齐哈尔。后因救国军孤力寡援,坚持至年末,即被迫退入苏联境内。

1933年6月,谢珂从苏联去欧洲转道回国,到张学良军中任职。“西安事变”期间,他以东北军、西北军代表的身份参加与国民党的谈判。后随军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新中国成立后,谢珂任沈阳市政协常务委员、民革沈阳市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市人民委员会委员。

1974年病逝,终年八十三岁。



谢甫生:(公元1902~1985年),湖北大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21年以后就读于武汉中学,在董必武、陈潭秋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影响下,研读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思想。1927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河南、陕西、湖北、天津、上海从事兵运、情报联络工作。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置个人身家于不顾,往返奔走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传递情报,负责联络。及时准确地向党中央提供重要军事情报,为保卫第三国际驻远东代表的安全做出了贡献。1938年参加了冀东暴动。冀东暴动是中共河北省委和冀热边特委在冀东八县发动的抗日武装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参谋长和挺进军参谋主任,晋察冀分局社会部派遣科科长,负责对东北日军的情报工作。1942年入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十一军分区参谋长,本溪地区与南满军区参谋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第二十九执行小组组长,辽东军区副参谋长,第三纵队参谋长,1948年任独立第五师政治委员,东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五舰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主任,海军军事学院第一副院长,海军学院院长,海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海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1958年离开军队,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使。1963年离任回国,1964年担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5年9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谢升标:(公元1903~1938年),字若鹏,号小美;浙江临海大田邵家渡西洋村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

谢升标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过杂货铺小伙计,他从小立志报国,从军后曾在“中央军校”深造,由上尉机枪连长,中校团长,上校旅长,直到苏、浙、皖少将游击司令,先后参加过北伐、南翔大战,受命为边区游击司令后在江苏宜兴一带建立根据地,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开展敌后武装斗争。

1938年3月徐州会战前夕,日寇进逼溧阳,时任苏、浙、皖少将游击司令的谢升标在赴屯溪向第三战区长官薜岳请示机宜后,为配合第五十九师、第六十师与日寇正面的作战,率部于广德凤凰岭、金鸡山一带出击敌后,运动中与敌遭遇,地势极为不利,日寇据山巅枪炮齐下,此时,日寇在第五十九师、第六十师强大攻势下,唯剩下金鸡山一带的退路,于是孤注一掷,疯狂突围,对担任夹击的谢升标所部形成反包围。谢升标沉着应敌,坚守待援,为占领有利地形,率部仰攻,不幸被日寇炮弹击中阵亡,终年三十五岁。

谢升标的遗体被护送至金鸡岭。由太华乡大涧村村长汪荣生张罗用广德式厚棺入殓,在“兴福庵”前两百米处的竹园里落葬,与青山翠竹同眠。副司令吴保恒主持了追悼会,当地军民上千人参加了大会,战士们鸣枪致哀。

谢升标牺牲后,各地报纸纷纷作了报道,消息传到他的家乡临海。1938年4月25日下午2时,临海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及各界人士,为谢司令抗日阵亡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谢升标家属、所在部队代表和一千多民众参加公祭,沉痛悼念抗日英雄谢升标司令。

抗日英雄谢升标是临海这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爱国将领,是临海人民的好儿子,也是临海人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在深切缅怀谢将军,宣传他的英雄事迹的同时,更要学习他为国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继承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传统。从谢将军的身上,我们不仅能够深深感受到一种“苟利国家生死已”的豪情壮志;而且也总是会被他朴实无华,廉洁奉公,身先士卒的美德所打动;这种美德正是我们今天大力弘扬的临海“台州硬气”式的精神之核心。

1939年,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追赠谢升标为中将。

1988年5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谢升标将军为“革命烈士”。2000年,谢升标烈士遗骨移葬于临海烈士墓。



谢承瑞:(公元1905~1937生),江西南康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团长。

1927年10月入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攻读陆军专业,1930年1月毕业。

1937年,谢承瑞担任教导总队第一旅第二团上校团长,所部与第八十七师第二六○旅防守工兵学校。

1937年12月9日,防守淳化的国民党第五十一师败退回城,紧接着在尾追的日寇第九师团的猛攻下阵地失守,遂退入南京光华门,与第八十七师、第一五六师、宪兵教导二团等坚守城垣,并迫退城外日寇。

12月10日,光华门两次被突破,但入城日寇均被歼灭,有少量残敌隐藏于城门洞内。谢承遂建议组织敢死队清除残敌获准。半夜,谢承瑞指挥部队从箭楼上将汽油桶摔到门洞口,点燃烧敌,并亲率教导二团敢死队打开城门,与从城上缒下的第一五六师敢死队前后夹击,日寇悉数被歼,且俘获一人。

此战中,原本抱病参战的谢承瑞自己也为火焰灼伤,此后坚守光华门。

12月13日日凌晨,谢承瑞受命撤往下关,在挹江门因身体虚弱,竟然被拥挤失控的人群踩倒身亡。之后,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该事件中死难三十四万中国人。

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追赠其为陆军少将军衔。



谢国仪:(公元1907~2000年),江西兴国永丰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参加赣西南农民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特务营班长,江西兴国县西江村自卫队队长,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六团连长,第四师第十一团连长,军委警卫营营长。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第一~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抗大第二分校直属支队支队长,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第五团副团长,团长,雁北军区第五军分区广灵县区队队长。带领部队开展反蚕食斗争,发展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副司令员,河北军区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军区编练指挥部司令员,华北军区补充团集训指挥部部长,北京军区司令部动员处处长,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山西省军区建设作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0年5月24日因病在太原逝世,终年九十三岁。
谢富治:(公元1909~1972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30年参加工人纠察队,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任宣传队队长、连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红九军第二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共川陕省委组织部部长。1935年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政训处主任、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第三八五旅政治委员,太岳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太岳纵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八纵队司令员,1947年与陈赓司令员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陈谢兵团),强渡黄河,进军豫西。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政治委员。曾参加渡江、解放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川东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云南军区、昆明军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军委办事组成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谢富治参与了林彪、江青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8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并撤销原《悼词》。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宣判时,因谢富治已经死亡,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决定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1955年曾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依法剥夺谢富治曾获得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2年3月26日因患胃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谢胜坤:(公元1911~2005),江西万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四团战士、班长、司务长,红军合作总社采办科长,红军学校教导团供给处处长,红三军团团供给处主任,红一军团师供给部粮秣科科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陕北反击战、东征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兵站第二科科长,新四军第四师供给部部长,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反摩擦和巩固豫皖抗日根据地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六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舟嵊要塞区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筹备委员会代表、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5年4月6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九十四岁。



谢云晖:(公元1912~2002年),四川冕宁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大学时代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参与发起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新四军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青年科科长,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副团长,苏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训练部副部长,抗大苏中大队政治委员,抗大第九分校政治主任,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第一师第三旅第八团政治委员,第八纵队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在皖南、苏南、苏中等地坚持抗日和反顽斗争,参加了郭村保卫战、黄桥战役、盐阜反扫荡和天目山战役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第八纵队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八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参加了苏中、涟水、鲁南、枣庄、莱芜、孟良崮、濮阳、豫东、济南、渡江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干部部副部长、第九兵团政治部代主任,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从朝鲜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解放一江山岛及浙江沿海岛屿的战斗,1960年任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1970年任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2年1月6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九十岁。



谢忠良:(公元1913~1983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到中国工农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学习,编在工兵连第二期,这个学校的校长兼政委是刘伯承,工兵连的指导员是邓小平的妻子阿金。谢忠良当时文化水平很低,学坑道作业时,连“垂直掘进”和“水平掘进”都不懂,计算流速时,四十五米除以三十八秒也算不出来。学校十分刻苦,不仅学会了识字,还掌握了坑道作业、操舟架桥、门桥漕行、河川测量等知识。刘伯承对工兵连十分关心,亲自给谢忠良讲过射击学的课程,还交代学校照顾工兵连,工兵连的菜金每天比步兵连、炮兵连和政治连高三分钱,碰到晚上作业,还有夜餐。1932年6月在红校毕业,成了一名工兵。以后在战斗部队当了连长、营长、特务大队大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被派到新四军任军部参谋,军部教导队工兵主任教员,军参谋处侦察科长。皖南事变时,项英、周子昆和军部作战科长李志高、侦察科长谢忠良等隐蔽在蜜蜂洞。项英、周子昆、项英的副官刘厚总、周子昆的警卫员住在一起。刘厚总杀害了项英、周子昆。谢忠良听到枪声后赶到现场,掩埋了项英、周子昆。后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参谋长,第七师第五十五团团长,浙东纵队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先遣纵队第一支队支队队长,先遣纵队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干回了老本行。后任福州军区工程兵主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3年6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岁。



谢 锐:(公元1914~1987年),江西弋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军第三十三师第五十九团担任青年干事,红十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铅山县少先队队部部长,1934年底被团县委撤职,调任闽北分区少先队部干事。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任金资贵特区委书记,闽北独立师第四纵队第一支队政治委员。挺出外线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立足于群众,时刻不忘做好群众工作,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军事清剿,在资光贵一带坚持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排长、连长、宣传队队长、营政治教导员,第二师第六旅第十八团营长,第五旅第十四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第十三团团长,第五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二十一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师长。渡江战役时,我军占领南京后,第二十五军奉命东进追击逃敌。第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张怀忠率领部队越过芳山镇,在湾沚镇与逃敌遭遇,第七十四师冒雨打退敌军二十多次进攻,关闭了敌军南逃之门。谢锐手下的一个团与敌接触,得知敌军为第二十军全部、第九十九军一部和一个保安旅。谢税率第七十五师以最快的速度直插敌侧后,与第七十四师将敌合围,首创一个军歼敌一个军辉煌战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参谋长,1956年毕业于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任装甲兵学院副院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于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7年5月1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谢正浩:(公元1914~1992年),江西于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时期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九师第二十六团排长、第一师第二团连长,红一军团防空大队副大队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作战参谋、侦察科科长、作战科副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关中军分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第七七一团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教导旅参谋长,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十六师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副参谋长兼迪化(今乌鲁木齐)军区副参谋长,铁道公安部队参谋长,1954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副参谋长,回国后,任海军旅顺基地参谋长、副司令员。1960年毕业于海军学院高级班。任东海舰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1965年参与指挥崇武以东海战,击沉台湾国民党海军“永昌”号炮舰,击伤“永泰”号猎潜舰。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9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著有《谢正浩将军著作集》。



谢 斌:(公元1914~今),原名谢海龙,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0年9月在吉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军第二师第五团战土、班长、排长,红一军团第二师特务连连长,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司令部第一科科长,第七十三师第二一七团参谋长、团长,红十五军团教导营营长,第七十三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冬进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队长兼军事教员、支队长,抗大第三分校大队长。1940年春调广东珠江三角洲敌后开展武装斗争,后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副司令员,参加了珠江三角洲的沙湾、西海、林头、南荫、翠微、横门、乌头山和日伪军对中山地区的四路、十路围攻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五大队大队长,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副师长,第九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七兵团第二十二军第六十六师师长。参加了洛阳、开封、睢杞、济南、淮海、渡江、进军浙江等战役。在济南战役中荣立二等功,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一等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上海航空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参谋长,华东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空军第五军军长,福州军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1983年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家祥:(公元1914~今),江西瑞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任红九军团三师9团技术书记、连政治指导员、军委警卫营特派员,总政治部锄奸部干事,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一旅政治部锄奸科科长、教导大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到东北任热辽纵队第二十二旅第六十五团政治委员,第二十二旅政治部主任,第八纵队第二十三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第一三四师政治委员。第二十三师是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原红九军团老部队)为基础,加上热河军区警卫团等部队组建成冀察热辽军区独立十六旅,后编为第二十三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五四军政治部主任。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四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回国后,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任第五四军政治委员,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1970~1975年任成都军区第四政委。1969年12月,中央决定刘结挺、张西挺停职,接受批判,并增补谢家祥、谢正荣为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4年调回军队。1971~1979年,还担任了四川省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就是邱会作曾说的“九大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咱们八纵就出了十个”之一。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 良:(公元1915~1991年),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八师炮兵连政治委员,第二十四团连政治指导员,1934年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后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第三十七团政治委员,西路军第五军第二十三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甘肃山丹县战斗中负伤截去左腿。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留守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时,立一等功。后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平原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六高级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炮兵学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11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附_独脚将军:

谢良将军是位多次走入地狱的人,但他一次次都返了回来,靠的仅是那一只腿。在西路军一次战斗过后,警卫员突然发现谢良腿部有鲜血,在这以前,谢良竟没发现自己负伤。原来,他脚上早就中了一枪,只是情势紧迫,没有觉得。几天过后,因无法治疗,眼见化脓,生子弹却无法取出。万般无奈,他让人用一把大剪刀,活生生将逐渐变黑的脚趾剪掉,就这样,后来连脚掌也失掉了。

1939年毛泽东得知谢良失去左腿后,关切地说:“才二十多岁嘛,很年轻,腿没了,怎么办?上苏联去治。”当时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批准他去前苏联治腿伤。在去前苏联途经乌鲁木齐时,正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谢良滞留新疆,后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坐了四年牢。在狱中他自学了《辩证唯物主义》、《联共党史》、《资本论》等著作,还利用《俄华字典》自学了俄文,写了三十万字学习笔记,为他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自学准备,谢良开始了创作。在狱中他完成了处女作《在新疆女监狱中的斗争片断》。开始他写了几万字,但被狱卒搜去烧掉,这样四易其稿,最后终于在解放区华北新华书店出版,还翻译出版了《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条件》等许多论著。

此后,几十年如一日,他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坚持写作。至今他已出版了《边城女囚》、《铁流后卫》、《五颗红星》、《独脚将军传奇》等七部小说。回忆录。其中《铁流后卫》曾一版再版,发行数十万册,并被译成朝鲜文于1983年出版。1980年谢良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挂将军衔的作家。故有“将军作家”和“独脚将军”之美称。



谢 明:(公元1915~1985年),江西于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于都县桥头区儿童局书记,共青团于都县古龙冈区委书记,少共国际师第四十五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晋察冀军区第二支队六大队政治处主任,第五大队政治委员,第四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政治部主任,热西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热西地委书记,热西军分区司令员,热河军区独立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第二十二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政治委员,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政治学院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5年4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岁。



谢锡玉:(公元1916~1995),江西莲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通科招待所代所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第三期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警卫连政治指导员,山东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大队长兼政治教导员,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政治委员、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第八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第二十六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二纵队第六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三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涟水、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第四混成旅政治部主任,空四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四师政治委员。回国后,1955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空三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广州军区空军汕头指挥所政治委员,空七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5年9月6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谢振华:(公元1916~今),江西崇义上堡乡甲子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当地农民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团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第五师十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第二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委员,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0年任新四军第三师组织部长兼敌工部长。1941年任团长兼政治委员。1945年任苏北淮海军分区政委兼华中军区新十旅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副政治委员兼第三十五旅政治委员,兼第十二纵队司令员,第三十军军长,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一、二总队政治委员,军事学院基本系主任,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九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政治委员兼军区党委书记。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10月39岁时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有法:(公元1917~1995年),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六团第二连文书,军委直属队后方政治部宣传分队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统计干事。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基本建设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委员、顾问。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当时年龄最小的中将(仅三十八岁)。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5年1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谢立全:(公元1917~1973年),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司号员,红二十一军第一二三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第五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美国记者斯诺把他采访的通讯编着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8年2月中译本在上海出版。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而改名为《西行漫记》。《西行漫记》的封面是一位英姿焕发的红军号兵,迎着朝阳,吹奏前进的号角。吹号的就是谢立全。

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大队政治委员。1940年,中共中央派谢立全和谢斌参与组建珠江三角洲抗日武装,1940年6月,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成立,统一领导南番中顺地区党的组织和抗日武装。8月,广东省委将谢立全和谢斌分配到中心县委,负责军事工作,以五桂山为根据地,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大队,并建立了民主政权。任广州市郊游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珠江部队副司令员,中路游击队指挥部副指挥,中区抗纵队副司令员,广东人民抗日军参谋长。国民党的一些部队也同共产党结合,组成一支“抗日歼伪,保卫家乡”的游击队伍。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同日寇共进行了一百四十多次的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大队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五舰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主任,海军军事学院第一副院长,海军学院院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3年10月30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五十六岁。著有《珠江怒潮》、《挺进粤中》等。



谢正荣:(公元1918~1977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0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第二三○团排长,红二十八军第八十一师通信连连长,红军大学步兵科第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五台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五大队营政治教导员,第六大队营长,第四团副团长,第四纵队第十一旅第三十一团团长,第十一旅副旅长,第十九兵团第六十四军第一九一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第六十四军第一九一师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四军第一九一师师长,在朝鲜升任六十四军副军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和朝鲜西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第六十四军军长、第五十军军长,1969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省国防工办党组书记兼主任,主持修建成昆铁路。1971年8月任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在中共十一届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77年12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九岁。



谢福林:(公元1917~1976),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宣传队队长,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七团宣教股股长,冀鲁豫支队第三大队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新编第三旅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员,第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第十九旅政治委员,浙江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参加了陇海、济南、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副政治委员,第二十一军副政治委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一军政治委员。回国后,1957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1961年任黑龙江省军区政委,1969年任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76年4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九岁。



谢镗忠:(公元1918~1989),江西赣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九军团第三师第八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二军教导队代政治委员、第九十六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三五九旅第七一八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警备第一旅一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第三十旅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十六旅、第十七旅政治委员和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一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八军第一四二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海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群工部部长、文化部部长,武汉军区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顾问。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9年12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一岁。



谢 光:(公元1929~今),江苏宜兴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兵团随营学校区队长、军后勤部文教研究组组长。1958年毕业于军事工程学院空军系。后历任军事工程学院助教,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国防工业办公室副局长,国防科学工业委委员会科技部副部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第二、三届理事,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中将军衔。



谢建东:(公元1945~今),广东高要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

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十六期毕业、三军大学陆军学院1968年班毕业、战斗学院1970年班毕业、兵研所1974年班毕业。

历任二三四师师长,作战署署长,陆军步训部指挥官暨步兵学校校长,三军大学陆军学院院长,国防部联督部主任等职。

2000年5月31日晋升二级陆军上将军衔,2000年6月~2003年1月担任联合勤务总司令,2003年1月担任后备役司令部司令长官。

跟帖时间 2010-02-12 07:40:5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谢氏的典故、趣事 -- 谢公屐:南朝宋康乐侯谢灵运喜游名山大川,穿带齿木鞋。为了上下山方便,他把鞋齿作些改进,将死齿改为活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可以省却许多力气,身体也更容易保持平衡。在西晋以前,男女除穿履(单底布鞋)、舄(复底布鞋)、长靿靴(长筒靴)外,还盛行穿木屐。为了表示男女有别,将男用木屐做成方头,女屐做成圆头。西晋以后,男女混一,皆穿方头木屐。名士阮孚素好木屐,曾对人修屐,喟叹一生不知要穿坏几双;谢安指挥钥巴水作战,也穿木屐,得知前方获胜后,高兴得把鞋齿都折断。但他所穿的肯定还是死齿屐,因为如果可以拆装自如,哪里还有折断之理。所以,活动齿木屐的发明权无疑是属于谢灵运的。由于他的爵位本是康乐公,人宋后才降为康乐侯,因此,人们多沿用旧习,称他为谢公;而他发明的活齿屐,也被称为谢公屐。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白梯。”

“千金”的来历:南朝梁司徒谢肋幼聪慧,特受父亲谢庄喜爱,常把他带在身边。他也非常争气,十岁时便能写出很不错的文章。后随父亲游土山,受命作游记,援笔便成,文不加点。宰相王景文对谢庄夸他:“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谢庄也手扶儿子的背说:“真是我家千金啊。”“千金”一词,由来已久,但用来指人,这还是第一次。从谢肋被称为“干金”开始,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用这两字比喻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把少女称做千金或千金小姐,则是元明以后的事。况且,其基本含义也与当年谢庄夸赞谢肚时大致相同。

内举不避亲:晋太傅谢安初执掌朝纲时,苦于朝廷积贫积弱,没有一支军队可以捍卫朝廷,便有意组织一支军队来。但由于有许多国家大事需要处理,他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而不投入全部精力,又难以实现这一目的。考虑再三,最后决定把此事交给一个得力的人去办理。当时的朝中,文武将官不谓不多,但真正能胜任此职的,只有他侄儿谢玄一人。但任用亲族,自古多忌,“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若不用他,再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人。他最后打定主意:为了国家,不顾众议,只用谢玄。谢玄后来果然不负重托。他首先从流民中招募最骁勇的人充当士兵,然后又从士兵中挑选良将,组成一支全新的军队。后来又经过数年的严格训练,使它真正达到了坚无不摧、战无不捷、百战百胜的程度,出色地完成了组建新军的任务。接着便发生了淝水大战。战前,谢安作为东晋的总指挥,再一次违众举亲,用弟谢石担任前线大都督,侄谢玄任前锋,生子谢琰任前锋中前锋。战争打响后,谢琰首立战功,谢玄、谢石也相继告捷。故史书说,前秦之败也,“成于玄、琰,然后时实为都督焉”。这其实也是谢安“内举不避亲”政策的胜利。谢安能以大局为重,任人唯贤,不以亲故论英雄,在当时实为惊人之举。就连他的政敌郗超也佩服他的这种魄力,说:“安违众举亲,明也。”

拒淫示淫过,一门俱显贵:谢迁,明朝余姚人。少年时应聘于毗陵郡(今江苏武进)富户任家教;富家女儿见谢迁少年博学,举止优雅,而有爱慕之意。有一次趁父母外出时,到谢迁住处,细诉自己仰慕之情。谢迁面对着这么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来访,而且主动向自己表达心意,他不但没有沾沾自喜,反而严肃的劝导少女:“女子未嫁,应当洁身自爱、举止庄重;你单独来找我,一来:落人你父母家教不严之口实;二来:若遇轻狂男子,使你丧贞失节,更将终生蒙垢、受人轻视,父母及夫家都无颜面。好男子内心尊重、敬爱的是端庄贤淑的女子,而不是轻佻、率性而为的人。请你快回去,今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富家女听了,猛然醒悟,幸亏谢迁是正人君子,自己才未受轻薄;但想到自己的轻率让人误解,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掩面而去。谢迁第二天就向富家辞职归返。

桃红柳绿:出自谢尚所作乐府诗《大道曲》:“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据《乐府广题》载,谢尚为镇西将军出镇寿阳时,曾于酒楼上据胡床衣紫罗襦弹琵琶作《大道曲》,往来路人都不知道他是位列三公,出镇一方的将军。谢尚善吹笛,曾于牛渚月夜于江中吹笛以和袁宏咏史诗,《对韵全璧续编》有云:“牛渚矶头,谢尚细吹玉笛;含章檐下,寿阳初试梅妆。”将此事与寿阳公主始兴梅花妆并列。史载谢尚善为鸲鹆舞,李白有诗《对雪醉后赠王历阳》云:“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牛渚怀谢亭、祠和亭,采石镇谢公祠、赏咏亭,此古今四座建筑均为纪念谢尚于牛渚采石之时发现并赏识了当时并不为人所知的寒士袁宏而建。李白有诗《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就是将自己比作袁宏,而叹息当世无如谢尚那样的名士能发现并赏识自己。

谢灵运体:公元385~433年,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著名南朝宋国山水诗人。谢灵运是淝水之战的前敌指挥之一谢玄的孙子。谢家三代单传,为了使谢灵运顺利成人,信奉道教的家庭就把他送到钱塘杜明师的道馆中寄养。于是,谢灵运就有了“客儿” “阿客”的小名,后代人也习惯称他为谢客。谢灵运寄居钱塘时,笃志好学,博览群书,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谢灵运十五岁时回到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十八岁就袭封康乐公。谢灵运在官场生涯中几经挫折。到三十八岁时任永嘉太守时,他对政治已有所怨倦,开始寄情于山水,后来辞官回会,凿山浚湖,探奇访胜,排遣政治上的不满情绪。晚年任临川内史,在政治纠纷中因谋反被收。最后在广州被杀。谢灵运文化素养极为深厚,他工诗文,能书画,通史学,又熟精佛教老哲学。谢灵运一生着述非常丰富,但他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尤其是山水诗。谢灵运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他作永嘉太守以后写的。他的山水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他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目击的山光水色,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在艺术上,他也开辟了南朝诗歌崇尚声色的新局面。谢灵运是扭转当时崇尚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在他身后不久,模仿谢灵运诗作风格的人越来越多,一时有所谓“谢灵运体”。下及唐朝,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都曾从他的作品中吸取过营养。

跟帖时间 2010-02-12 07:36:2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谢姓宗祠通用对联 -- 1.宗祠门楣题辞:

宝树流芳:谢氏在东汉以后,成为望族,世称“崔卢王谢”,为“四海大姓”之一。尤其到了东晋,家世更为显赫,宰相谢安、都督谢石,名将谢玄均出自一门。谢石是谢安三弟,谢玄是谢安侄子。谢家三杰在中国军事史上,导演了一出以少胜多威武雄壮的大戏――淝水之战。他们三人仅统帅东晋八万兵马,却打败了前秦苻坚九十万大军;使秦军丢盔弃甲,望风溃逃。成语“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出自此战事。战后,东晋朝廷表彰谢家功臣称:淝水之战,功在一族。考东山,在浙江绍兴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谢家叔侄寓居会稽,在东山建有豪宅,谢安致仕归第,常游东山以山水自娱。许久不朝,帝心思慕。适值炎天,晋帝乘舆幸安宅,距安宅数武,停舆憩榕树下,凉爽宜人,百倍精神,帝问左右:“此树谁家所种?”左右以谢对,帝赞曰:“是谢家之宝树也,联若得之,可卜长生。”王勃《滕王阁序》“谢家之宝树”正指此事。堂号“东山堂”、“宝树堂”均源于此。



2.四言通用联:

系承申伯;源出洛邑:全联典指周宣王时,为申伯封邑于谢,后为氏。

庭生玉树;世济凤毛: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名将谢玄,字幼度,陈郡阳夏人。他叔父谢安任宰相时,任他为广陵相,组织北府兵抵御前秦,太元年间在淝水大捷,并率军收复徐、兖、青、豫等州,进兵到黎阳。后镇守淮阴,又因病改任会稽内史。曾回答谢安的问话说:“子弟们好像是芝兰玉树,让他们生长在阶庭。”下联典指南朝北齐阳夏人谢超宗,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孙子,好学而有文辞,宋时任新安王国常侍。新安王的母亲逝世后,他写了诔文,当时皇帝见了,大加赞赏,对谢庄(谢安弟弟谢万的玄孙)说:“超宗非常出众,身有风毛,简直是又一个谢灵运!”人齐官黄门侍郎,因恃才纵酒失去礼仪,出为南郡王中军司马。

乌衣望族;凤羽名流:上联典出乌衣在江苏省江宁东南,南朝宋谢弦微等望族居乌衣巷。下联典指南朝宋国诗人谢灵运之孙谢超宗,陈郡夏阳人。好学有文辞,帝大嗟赏,曰“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矣”。

程门道学;江左风流: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谢良佐,为理学家程颐四大弟子之一。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谢安,风流洒脱,人称风流宰相。

托佣复仇;蔽障解围: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谢小娥,改男装托佣仇家,手刃仇人,报杀父杀夫之仇。下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谢安侄女谢道韫聪慧有才名,曾以青绫步障自蔽,为小叔解围。

忠义两尽;节孝双全: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谢枋得,拒仕元,绝食而死。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谢万程,居唐县,家贫不能葬父,娶妻卖身葬翁,郡丞感其孝,县旌“节孝双全”。

南邦世泽;东晋家乡:此联为广东省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谢氏祠堂联。

东山世第;西晋家风:此联为谢氏宗祠东山堂通用堂联。



3.五言通用联:

淝水震北寇;宣城惊南文:此联为河南省南阳市东谢营村谢氏宗祠联。

决心扶世运;翘首望神州:此联为谢觉哉诗句联。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此联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谢晋元自题联。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当代女作家谢琬莹(冰心)自题厅堂联。



4.六言通用联:

治法轻能退谷;文章美若叠山: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教谕谢金銮,字退谷,侯官人。清乾隆举人。喜读宋儒书,博通传注。有《泉漳治法》、《退谷文集》等。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进士谢枋得,字君直,弋阳人。号叠山。为人豪爽,观书五行俱下。好直言,以忠义自信。私谥文节,世称叠山先生。有《文章轨范》、《叠山集》。



5.七言通用联:

西堂自夸夫奇梦;东山系望于苍生: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政治家谢安,字安石,早年隐居东山,人为之语曰:“安石不出,如苍生乎。”下联典指南朝宋国的谢灵运,尝在西堂思诗不就,忽梦见族弟惠连,得“池塘生春草”句,大以为工。

东山丝竹陶情早;春草池塘得句新:上联典指东晋大臣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早年住在会稽,纵情山水间,以丝竹陶冶情操。四十多岁才出来做官,孝武帝时位至宰相。当时前秦势力强盛,相继攻破梁、益、樊、邓等地,他派弟弟谢石、侄子谢玄为将领,加强防御。太元年间,前秦大军南下,江东震惊,他又派谢石、谢玄前去抵御,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又收复一些失地。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时,谢氏受到排挤,他出镇广陵。下联典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玄的孙子,东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人宋,历官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其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曾在西堂构思诗句,忽然梦见弟弟谢惠连,得“池塘生春草”一句。

龙烟缥缈乌衣室;凤烛辉煌宝树堂:安徽省怀宁县受泉村谢氏祠堂联。

江左称风流宰相;程门重道学先生: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宰相谢安,每游必以歌妓自随,时人谓“风流宰相”。 下联典指北宋时期的学者谢良佐,学者称上蔡先生,曾从程颢受学,后卒业于程颐,程门四大弟子之一。

相业古今三太傅;家声吴越一东山:河南省南阳市谢营谢氏家祠联。

曹子有才称八斗;仓师无字不千斤:广东省肇庆市茅坡谢氏宗祠联。联首嵌房名“曹仓”。

明朝工官居首府;元朝鼎甲及第家: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祠堂联。

凤毛仪世风流远;玉树生庭物色佳: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祠堂联。



6.八言以上通用联:

施障解围,曾传才女;托佣诛盗,群仰勇娥: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谢道韫。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谢小娥。

绝粒元都,忠义两尽;悬旌唐县,节孝双奇:上联典指南宋时期的谢枋得。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谢万程。

诗思神奇,忽梦西塘青草;志趣高尚,醉卧东山白云:上联典指晋朝的谢灵运(公元385~433年),梦中得“池塘生春草”佳句。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宰相谢安“寓居会稽,放情丘壑”事。

诔拟芙蓉,藻思挹凤毛之彩;赋志鹦鹉,风华袅蓝王之烟:上联典指宋朝的谢超宗。下联典指谢弘微子谢庄,七岁能文,文帝见而异之。叹曰:“蓝田生玉,岂虚也哉”。

近傍碧溪潭,光照临风玉树;远怀乌衣巷,派分当日金陵:此联为安徽省青阳县谢家村谢氏宗祠联。

姜水源长,伯祖启航,陈留始发;东山地沃,安石兴苗,宝树成荫:此联典出谢氏郡望之“陈留堂”、“东山堂”、“宝树堂”堂号典故。溯谢氏之源,出于吕望之后,望,姜姓也。为太岳后,岳又炎帝后也,炎帝家冀州姜水,遂以姜为姓。至周宣登极,求后于申,申伯以女应之,称为元舅,封于申,城于谢。考谢属陈留郡,故陈留为谢氏发祥之地,陈留堂号本此。

黄蕉丹荔岭西多,祀祖敬宗,应念我同姓;文德武功江左盛,承先启后,毋忝尔所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东泉圩谢氏宗祠联。

胥宇兆鹿眠,纪当年斩棘,丕基肇启创垂志事;斯堂恢鸿绪,诒奕世告虔,入庙永昭尊敬仪容: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祖厝联。传说魁斗村谢氏人家的远祖是猎户,原本居住在仙游大圳。在一次追逐雄鹿时,发现了一处小溪淙淙,山花烂漫的山谷,仿若桃源仙境。猎人再也不想走了,他把全家搬迁到这里,长久地居住下来。此处,就是如今的魁斗村。魁斗村人杰地灵。历史上魁斗村谢氏人家“世敦诗书,人多好义”,人才辈出。三世子孙谢孟,乃元朝状元及第,才华横溢,睿智过人,被后人赞誉为“胪唱第一”。十二世子孙谢鸣珂,时任湖广衡州府阳县知县,为人嫉恶如仇,爱民如子,被世人赞誉为“民之父母”,受到当朝皇帝的颁诏褒嘉。十三世谢维,读书成诵,聪敏过人。明末清初随郑成功抗清,屡立战功,郑成功叹曰:“吾无知人之明,有谢维之才能,近在肘腋而不能早用。”可知,谢维乃民族英雄。

跟帖时间 2010-02-12 07:33:5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谢氏的字辈排行 -- 1.简介:

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祭祀时,生子孙也按这种规定排列行礼,即左为昭,右为穆,父曰昭,生子曰穆,余类推。后来,“昭穆”泛指家族的辈分。

“辈字”约始于唐朝,就是同宗同辈人都用一个固定的字来代表,让人一看便知是某个家族的第几辈(第几代)。辈字名一般都是二字名,其中一个字代表辈分,另一个字是同辈人各自不同的代表符号。因为辈分名具有明显的传承性,所以直至现在仍被一些家族所采用。辈分是家族世系次第的分别,都明确写在族谱里。

谢家人在历史上以字排辈的情况,最早见于陈郡谢氏的第五代,是由谢安开创的先河。他为长子取名瑶,次子取名琰,共用“玉”字偏旁,实际上就是谢氏字辈的雏形。此后,第七代晦、昭兄弟共用“日”旁,综、约、纬兄弟共用“纟”旁,惠连、惠宣共用“惠”字,灵祐、灵运共用“灵”字;第八代世基、世平、世休共用“世”字;第十代才卿、几卿共用“卿”字,谖、诵兄弟共用“言”旁;第十二代俨、伯共用“人”旁,等等,都是这种情况的演变和发展。另据《南史谢庄传》记载,谢庄有“五子飚肋颢嵸瀹世谓庄名子以风月景山水”则是另外一种情况的字辈。

广东《谢氏梅县属世系》:

一世:谢朴六,生于南宋理宗宝祐元年,原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因任梅州尉令,遂卜居。生子三:谢天佐,居白渡;谢天保,迁居潮州;谢天佑,居丙村。

二世:谢天佑,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官粤南观察使。生子一:谢君仲。

三世:谢君仲,生子二:谢英德、谢文兴。

四世:谢英德,生子三:谢一里、谢二里、谢三里。

五世:谢一里,生子三:谢瑛、谢碧、谢璋。

二里,生子三:谢遂、谢曼、谢崇。

三里,生子三:谢璿、谢蓼、谢磝。

源于祈福求吉的目的,排辈分用的字都是吉祥如意之类的喜庆字,往往列出数十代辈字,写入族谱,以便于本族子弟起名乏用。族谱里的辈字,排列有序,用字讲究。为了便于记诵,大都编成四言、五言、七言等字数相同的句子,多数还押韵。

谢氏族人没有在全国范围排过辈次,自然没有全国统一的辈字,但不同地区聚族而居的谢氏,大都有本地区世代承袭的昭穆(即辈字)。

以用做字辈偏旁的玉、丝二字为例,它使用于谢家的第五代和第七代。当时正处在谢氏政治地位确立前后,它的家族风貌还没有完全从文化世家中摆脱出来,政治世族的特殊地位还没有固定下来。因此,对族中子弟所寄予的愿望和对政治、经济利益的渴求势必十分强烈,于是便在字辈中反映出来。所使用的玉、丝二字,一方面具有鲜明的经济色彩;另一方面,玉字也是用来代表贵族子弟的,如前述“蓝田生玉”便是如此。命名者的用意显然在于:希望后代成金成玉,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光耀祖宗。

世、卿二字用于第八代和第十代人中。他们生活在家族的鼎盛时期,为之命名者有世为公卿、永享世禄之意,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日、人、言三字反映的是自然现象和社会存在,用做字辈时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不明显。

惠、灵二字则是宗教信仰的标志。陈郡谢氏原是道教世家,东晋中叶后,一部分人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开始改信佛教,用惠、灵二字做字辈,正是他们要区别于传统家教的证明。用灵字做字辈的谢灵运是虔诚的佛教徒,其事例已见以前各节所述;排行惠字辈的谢惠连,在《高僧传》和《广弘明集》等佛家经典里,多次提到“弟子惠连”云云,对佛教也是坚信不疑的。

谢庄分别以风、月、景、山、水五字作为五个儿子名字的偏旁,更反映了他的文化心态和精神追求。史籍说他七岁时便能写出好文章,长大后风度闲雅,悦意山水,写过《月赋》等著名篇章,极力讴歌大自然的美丽。但常为仕宦所羁,不能尽骋其志。于是便寄情于五子,让这些人世间的风、月、景、山、水常在眼前,既能激发其生活情趣,又可聊以自慰。

总而言之,字辈作为谢氏先祖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之一,除与姓氏和其他文字一起组成人名外,又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正因如此,南北朝以后的谢氏人便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让字辈文化一直保留在自己的姓名之中。
2.字辈:

福建闽侯谢氏字辈:“喜添元世一文廷国君兆仲仕日向”。

福建惠安谢氏字辈:“昆肇文思仕居建承宗定士邦英谨希顺志兴发庆友双和平济世忠孝传家”。

福建宁化谢氏字辈:“文得子宗宇乔宸祥宪朝显世贤逢良士应时起荣华望日崇”。

福建漳浦谢氏字辈:“恩庆为良才东山久万锦文锡世道永汝时孔敏达宝树成瑞连江左声名远南邦德泽长还基承继绍百代盛流芳”。

台湾叠山公派谢氏字辈:“奠贤益朴友振腾天福文亭凤日朝阳锦龙从清云上致立久光科甲仕鸿恩”。

台湾兴公谢氏字辈:“弘开景运长韶文祖德光贝振蜚声烈燮世有书香”。

台湾宏献公派谢氏字辈:“承继南邦曾孙恢祖德栽植宝树兰桂发天香”。

湖南浏阳各支谢氏字辈:

谢奕汉聪房支派:“道学应时起英才待日登金兰发秋秀玉树占春先德厚辉光远恩深嗣绪绵”;

谢奕俊浩房支派:“世上启程梅仕贤声必开仁让恢先绪谦恭拔美才”;

谢奕成报(杰)房支派:“洪永承先志家传复旺声义方长启盛贞利日怀清”;

谢据成福房支派:“成元朝起毓求文清陞碧章焕永用明庭家馀善庆国普深仁”;

谢据达生房支派:“孔佳周海眷京长衡祥芳大德光前烈永远绍书香”;

谢据子野房支派:“兆凤祥耀昌绪长奕世芳大德光前烈永远绍书香”;

谢据达传房支派:“继永得仲友时裿达仕兴文章华尚国世代沐恩深”;

谢安立纪房支派:“君正天心顺世代献朝廷文章先耀达诗书起贤英”;

谢安华远房支派:“偲锡福生久如升新碧天方来中立定其珍起发先”;

谢安居俊(焕)房支派:“居振沐廷钦荣兴朝大清文贤俊德显定作万堂春”;

谢安日高房支派:“思奇敬锡乔生九如陞新维命福善积储”;

谢安天锡房支派:“天达志玉荣生九如陞新维命福善积储”;

谢安旻房支派:“成元士文章生玉润家声凤麟赓济美兰桂远传芬”;

谢安法宁房支派:“尚铉昆子奕世荣昌忠和永远兰桂传香广德发达华彩名扬加声有锦万正星良”;

谢安大五房支派:“清逢希晋朝奕世绍书香传家惟孝友报国本文章”;

谢安良善房梓兰支派:“启伯昇忠厚文显国光华英贤隆上品俊德耀名家”;

谢安良善房学谕支派:“元才耀西晋科发显东京道德能济世性善建嘉贞”;

谢安怀善房乐勤支派:“采展耀西东文章五凤风声华希祖德事业焕宗功”;

谢安怀善房乐敏支派:“道学传宗祖名贤光万邦芳兰锺秀瑞贵显定荣昌”;

谢安法强房世还支派:“文廷仕朝盛世富永兴隆传家惟忠厚学业必恢宏”;

谢安燕诒房支派:“清正朝能举恢先绍晋芳允恭应克让忠信颂声长”;

谢安荣贵房支派:“建登瑞贤文芳名德世有英才大运宏开”;

谢安天佑房支派:“佑通宗昌志日存英元策士上生仁锡正景贤光先绪传家世代启书绅”;

谢安均玉房支派:“开万兴东福声名日久长忠厚传家宝世代衍书香”;

谢安念二郎支派:“贤声远达福禄悠长家有馀庆世代荣昌”;

谢安益进房支派:“存东增和才德兆兴聪听彝训远绍书香欣逢景运大振纲常望隆士庶名显朝堂”;

谢安益达房支派:“伯献列国才能优长聪听彝训远绍书香欣逢景运大振纲常望隆士庶名显朝堂”

谢安益捷房支派:“伯辉光华家有善庆聪听彝训远绍书香欣逢景运大振纲常望隆士庶名显朝堂”;

谢安子乐房支派:“明廷联尚献盛德耀文昌声华光裕日科甲振宗祊”。

湖南浏阳谢氏通派字辈:“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奈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冠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美遐迩壹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湖南宁新谢氏字辈:“光昌兴宗德富贵古流传”。

湖北枣阳谢氏字辈:“立修怀德远伦正泽会长学典定中道运开永克昌”。

湖北随州谢氏字辈:“懋修伦常昭训万纪兰玉长荣贤才济美诗书流传家泽永远”。

河南光山、新县、罗山、息县、固始、商城一带谢氏字辈:“中耐成联芳绍复焕其章汝克昭明德慎守尔彝常雍熙延祖宪启迪寿炽昌国家资屏翰勋名耀前光”。

河南谢氏一支字辈:“两本洪洞绵世泽东迁永邑振家声”。

四川荣县谢氏字辈:“永世仁德茂久远益传芳敏达英才显琼琳佩玉堂”。

四川岳池谢氏字辈:“天国朝嘉有永茂芳平治世泽钟灵运宽仁德义长玉树延先绪荣华万代昌”。

广东谢氏一支字辈:“士崇文学道德才华曰圣维彦汝克绍嘉应元启裔宏宗世遐”。

江西弋东谢氏字辈:“余烈暖林野众芳揖兰荪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远水昭匹练因晴见吴门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广西横县谢氏字辈:“宏植基绪锡履南邦根本孔固技业蕃昌培成宝树蔚为栋梁文经武纬家国之光克承前烈长发其祥”。

江浙长江一带建宁迁来谢氏字辈:“希君永应日晋朝家风振明世祖泽长人才常蔚起仕绩庆繁昌。”

陕西谢氏一支字辈:“鼎世有元玉曰仁裕俊英克贤承先德宏业绍凤鸣经国继永盛成家道益明懋才开景远启秀庆隆平”。

谢氏一支字辈:“良士先学书英家善治铸维国建成安春唤俊柏树忠义传芳远民勇全新富守本庆振兴荣华顺天孚”。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12 07:31:2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谢氏的家谱文献 -- 1.简介:

⑴.概述:

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春秋时晋国史籍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撰有日记体《宜州家乘》,后人撰修家谱,袭用“家乘”之名,意为家族之史。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也有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后者又称“族谱”、“宗谱”、“家谱”或“家乘”。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官方选用人才必须考察谱牒,因此,撰修族谱之风盛行,隋朝以后虽然施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取仕,但直至明清时期,许多家族仍编修族谱。族谱主要内容有姓氏起源、播迁、分支始祖、世代相传的统系、辈字、祠堂、祖茔、族规等,正文前有序和凡例。

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其中又分为《陈郡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前一种家谱在书中共引用七处,后一种引用一处。从全部引文综合分析,这两种家谱的基本内容,包括东晋时两族谢氏人员的名讳、字号、承属关系、官爵、姻娅、子女、子女婚配等等。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谱牒,不仅朝廷选官要查寻家谱,而且社会上嫁女择婿也要以家谱为据。为防止假冒,国家还专门成立有谱局,社会上也有专门编撰和研究谱牒的世家。所以谢氏最早的家谱,有可能是根据谢氏提供的资料由官府修成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东晋建国以后。

《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大概源于当时的官谱。至于《隋书》中收录的《谢氏谱》十卷,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家谱,即可能源于谢氏族人之手。但遗憾的是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

目前所见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根据《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史籍编辑的《世说》。全谱包括世系表、正文、别族、人名考补四个部分,收录三国至隋陈郡谢氏九十四人,附录会稽谢氏四人。这部家谱的现存最早木刻活字印本,藏于日本,与宋本《世说新语》汪藻《叙录》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锣版影印的形式与《世说新语》联合刊布发表。

⑵.修谱:

谢氏修谱,约始于东晋、南朝时期。南朝梁刘孝标为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作注释时,曾引用《谢氏谱》。此谱分为《陈国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此外,《隋书》著录《谢氏谱》十卷,《新唐书》著录《谢氏家谱》一卷。可惜这些书都已亡佚。

据福建谢氏源流研究室主任谢宗楷先生多年调查、发掘、整理,初步发现共有谢氏族谱四百零一部,其中:福建省一百六十六部,涉及四十四个县市;江苏三部;浙江二十三部;安徽五部;江西八部;山东四部;河南三部;湖北二部;湖南六部;广东八部;广东二部;四川一部;台湾档案机构藏谱目录一百六十八部;泰国二部。另有《世界谢氏通讯》报道的《成都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银山谢氏族谱》《广东南海谢氏族谱》等多部族谱,可见谢氏谱牒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的。这些族谱,今仅存有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名人作的序数十篇,其中著名的有宋朝《苏公老泉赠谢氏谱序》、黄庭坚《谢氏世谱序》、苏轼《谢氏宗谱谱序》、朱熹《谢氏宗谱序》、彭龟年《谢氏旧谱序》、文天祥《江西信州叠山谢先生谱序》、谢枋得《修辑族谱原序》及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为福建长乐谢氏宗谱所写的序。

宋朝的作者都是著名人物,按理说所作谱序应是非常珍贵的,但是,有些问题却值得考虑:首先是谱序的真伪应予以辨别;即使是这些名人所写,由于时代的、阶级的、知识的局限,他们论述之事是否符合史实,也须加以研究。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写《谢氏宗谱谱序》,落款“宋元祐五年知杭州眉山苏轼”,一本作“知浙江杭州眉山苏轼东坡”,一本作“通判浙江杭州眉山苏轼”,其中必有传抄者妄自增删者。文中有“熙宁三年余以谪通判杭州”、“绍兴与杭接壤”等语。据《苏东坡年谱》载,苏轼先后两次去杭州任职。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辛亥(公元1071年)因获罪王安石,“乞外避之,除通判杭州”;第二次是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除龙图学士知杭州”。于此可知,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的时间为“熙宁四年”,而不是“熙宁三年”;元祐五年应为“知杭州”而不是“通判浙江杭州”。再者,“绍兴”作为地名,最早是在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而北宋时的苏轼(公元1101年)已死,怎能会有“绍兴与杭接壤”之语呢?更重要的是文中所说“谢氏自申伯得姓”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申伯从来也没有姓过谢。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即使源于名家之手的谱序或谱中所记内容,也必须经过鉴别方能参用。

宋朝以后,谢氏由于分散全国各地,随着私家修谱之风的兴起,各地的谢氏族人也纷纷修谱,发放给族中宗亲,并定期续谱,不,断更新。每当新谱一出,旧谱除留少数几部由族长保存外,其余全部销毁,加上社会动荡和天灾人祸,早期家谱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就笔者所知,目前台湾谢氏族人保存有一部明朝万历年间所修的《谢氏统宗志》,大概是较早的一部家谱。至于在此以后的各种落谱牒,较为常见者,有民国时期所修《谢氏宗谱》、明万历《海沧石塘谢氏族谱》、清同治《南海丹山谢氏世谱》、《番禹芳村谢氏族谱》、《西贡沙角尾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眼山谢氏族谱》、浙江上虞《盖东谢氏宗谱》等。

1947年由硕儒谢鸿轩发起并主持,约请各地谢氏宗亲,开始编写一部新的家族通谱。经过多人一年时间的辛勤耕耘,新谱于次年冬至日全部修毕,并请谱师来宗祠中雕版印谱。又过了半年,新谱雕印完毕,共三十二部,每部十二册。定名为《谢氏宗谱》,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影响,目前这部家谱完整的只有两套。另在台湾的大半套,是由修谱者本人于1949年从大陆带去的。当时修谱者正在督印新谱,来不及将谱印完,仅带一些印毕的纸页匆匆上路。至台湾后经分捡整理,编为家谱的第二~十册。另外三册终因海峡隔阻,多年来一直未能补齐。

近年来两岸关系解冻,寄居台湾的谢氏人纷纷回思念多年的家乡寻根祭祖,又从家乡访得新谱的第一卷、第十一~十二卷带回台湾,使分散的家谱终于合璧。

⑶.世系:

在谢氏人及其编修的家谱中,多称炎帝为太始祖,申伯为始祖,并说他是炎帝的六十三代孙,在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因功被封于申国谢邑。子孙别姜为谢,以地为氏。这样,就用一条血缘纽带把炎帝和申伯联系在了一起,同时还确定了申伯受封的确切时间,不过,仅就这一时间而言,历史上还有不同的记载。就笔者所见,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书籍是《竹书纪年》,这本书原是一本在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从魏安厘王墓中发掘出来的书籍,记夏商以来至魏哀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它的原书在宋朝以前已经亡佚,今天所能看到的除几种辑本外,还有一种是由明朝人伪造、假称是南朝人沈约编定的《竹书纪年》。属于辑本者一般还能遵循历史的原貌,不擅自改写或添加原文;伪造者不仅全部抄袭他书,而且还随意添文去字,望文生意,甚至加注日期。说申伯在宣王某年确切受封者便源于这本伪造的书中,全文是“宣王七年,王赐申伯命”,而前者对此事只字未提。这种确切的受封日期与前述受封时间虽有两年之差,但也大约是其说的根据,当然也不否认可能是另有所据。至于谢氏有关家谱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做法的初衷,大约也不外乎为了解开人们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使人有一种确切无疑的历史感,同时也使之树立一种以祖宗为荣的自豪感。另外,大约也正是由于这一缘故,谢氏人还编定了自己传说中的世系,并在这一世系中确定了自己列祖列宗的姓名,以及他们的事迹、婚配、子女、迁徙、寿夭、在位时间等情况,使我们从另一方面看到了他们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



2.家谱:

全国谢氏十修族谱十卷,明正统年间始修,(清)谢蓉峰、谢立甫续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注:该族散居于江苏如皋、金坛、北京通州等地。

全国谢氏通谱,(民国)谢炳灵主修,谢绍事编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注:谱记为《湘桂沿边谢氏宗人》。

全国谢子春后裔谱系,著者待考,四川遂宁一派出所,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二卷,注:该族散居于湖北、四川等地。

辽宁谢氏谱册一卷,谢怀贤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镇江润州谢氏九修族谱十卷,(清)谢大才等纂,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丹阳西州谢氏族谱十卷,(清)谢公文等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玉树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常州谢氏宝树堂创修族谱三卷,(清)谢圣池修,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江苏常州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六卷,(清)谢顺德、谢楚宝等主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三卷、第十一卷。

江苏常州谢氏宗谱二十二卷,(清)谢迎梅等续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今仅存第一~十四卷。

江苏常州谢氏源流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毗陵瑞云堂酌古准今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六卷,(清)谢光照等纂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八卷,(民国)谢承恩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二十二卷,(民国)谢约纂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江苏毗陵谢氏六修宗谱二十三卷,(民国)谢安度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玉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

江苏毗陵谢氏四修宗谱二十二卷,(清)谢礼和等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玉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今仅存第十二~十八卷、第二十一~二十二卷。

江苏毗陵谢氏五修宗谱二十二卷,(民国)谢五福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玉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三册,今仅存第一~九卷、第十一~二十二卷。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六卷,(民国)谢庆成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宝翰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六十卷,首一卷,尾一卷,(民国)谢锡平等纂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清)谢达和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六卷。

江苏武进谢氏源流,附龟巢先生崇祀录,(清)谢兰生纂,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咏梅轩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苏武进毗陵谢氏宗谱五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兰生等修,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

江苏武进毗陵谢氏宗谱六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明)谢天锡始修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民国)谢锡平、谢灏朝等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三~六卷。

江苏武进毗陵谢氏宗谱二十三卷,(民国)谢约编纂,谢顺福主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毗陵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丹徒谢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恩浩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留余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江苏江左谢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残本。注:记事至清乾隆年间。

江苏无锡谢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谢耀文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三册,今仅存第一~十二卷、第十四~二十四卷。

江苏无锡锡山谢氏宗谱二十八卷,(清)谢凤彦等纂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

江苏无锡、武进谢氏宗谱二十六卷,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毗陵玉树堂、锡山宝树堂铅印本二十册。

江苏江阴峒岐谢氏重修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国)谢鼎镕等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毓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江苏江阴谢氏家乘人物传一卷,艺文补一卷,(民国)谢鼎镕辑,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苏江阴澄江青(咸角)谢氏宗谱二十卷,(民国)谢富金主修,谢凌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江苏江阴澄江青(咸角)谢氏宗谱二十卷,(民国)谢富金主修,谢凌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苏江阴峒岐谢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谢七宝主修,谢鼎镕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毓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注:卷首书名页题《云间原本》。

江苏江阴峒岐谢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清)谢舱主修,(清)谢环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毓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江苏江阴峒岐谢氏家乘艺文补,谢鼎镕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注:版心题《冶盒丛刻》。

江苏江阴长泾谢氏支谱,民国年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

江苏宜兴宜邑谢氏六修宗谱,(清)谢映楼等纂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江苏宜兴具墅谢氏重修七修宗谱十二卷,(民国)谢圣斌主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江苏宜兴义安谢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今仅存第十一~十六卷、第十八~二十四卷、第三十卷、第三十二卷。注:记事至清光绪年间。

上海谢氏家乘,(清)谢文锡纂修,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续谱十卷,(明)谢莹始修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清)谢肇型重辑,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存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再续谱十卷,补遗一卷,(民国)谢鲁珍、谢联瑶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存著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四房谱六卷,(明)谢直庵始修于明成化年间,(清)谢楹源重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09年)敬业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族谱,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二房谱十二卷,清光绪六年始修(公元1880年),(民国)谢庚重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三房谱十二卷,(民国)谢桂荪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十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续谱十卷,(清)谢克爱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存著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一~六卷、第八卷。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大房谱六卷,(清)谢元寿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承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浙江余姚姚江四门谢氏宗谱,著者待考,叙摘录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二房谱十一卷,(民国)谢嗣庚等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葆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二房续谱,(清)谢嗣达等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葆光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二房谱,(清)谢嗣庚等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稿本七册,残本。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三房谱民国初稿本四册,著者待考,今仅存第八卷、第十卷~第十二卷。

浙江余姚谢氏家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余姚谢氏三房玄十公支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四房谱六卷,(清)谢芳洲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敬业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后塘河房再续谱十卷,补遗一卷,(谢)联瑶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存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浙江余姚四门谢氏后塘河简明谱,(谢)联瑶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存著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浙江鄞县鄞东五路溪谢氏宗谱四卷,(民国)谢孝顺、谢友皓等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陈留堂续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浙江象山勺溪谢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清)虞峻重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象山岙底谢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陈凌霄重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象山勺溪谢氏宗房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王庆余重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浙江象山勺溪谢氏宗房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杨世华重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浙江绍兴古歙谢氏统宗志八卷,(明)谢廷谅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家刻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卷。

浙江绍兴谢氏世谱,著者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浙江绍兴状元桥谢氏宗谱,(清)谢云衢等辑,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修,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绍兴会稽孟葑谢氏宗乘六卷,校补一卷,(清)谢家福纂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稿本两册。

浙江绍兴盖东谢氏族谱,明朝初期谢珮始修,(民国)谢秉初、谢椒生重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浙江绍兴谢氏宗谱三卷,始修于清道光年间,(民国)谢武通、谢功义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浙江诸暨暨阳甘溪谢氏宗谱四卷,(清)谢正国等续修,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新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浙江诸暨暨阳紫岩谢氏宗谱二卷,(清)谢培福等修,谢潭沧编,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浙江诸暨暨阳甘溪谢氏宗谱四卷,(民国)谢泰林等续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新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浙江上虞谢氏续修族谱,(清)谢氏族人合修,清光绪年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浙江上虞古虞谢氏宗谱四卷,(民国)谢挹芬等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浙江上虞东岚谢氏宗谱,(民国)谢铤编,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谢氏族谱,(民国)谢秉初等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浙江上虞盖东谢氏族谱,(清)谢晋勋纂修,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浙江上虞盖东谢氏族谱,(清)谢莱纂修,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残本。

浙江上虞古虞谢氏新宅谱四卷,(民国)谢挹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浙江东山谢氏世系图,(明)谢钝、谢元景始修于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清)谢家福订补,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桃坞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嵊县谢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兰溪高潮乡皂洞口谢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东阳宝树谢氏重修宗谱四卷,(清)谢继周等纂修,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

浙江东阳宝树谢氏宗谱四卷,(清)谢鸿械纂修,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浙江东阳宝树谢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六卷。

浙江东阳宝树谢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五卷。

浙江浦江浦阳谢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卷。

浙江常山五里乡大十弄村陈晋谢氏宗谱,(清)刘嗣响始修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常山五里乡大挵村谢氏宗谱,(清)刘嗣响始修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民国)刘宗盛重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浙江常山大桥头乡潆圩村陈旧坞陈留谢氏宗谱二卷,(清)谢配鹏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常山狮子口乡占家山村谢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末一卷,始修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民国)谢风官重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常山大桥头乡桥坑村陈旧坞谢氏宗谱一卷,始修于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民国)王逢图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常山大桥头乡永旺村山头谢氏七修宗谱,(民国)谢肇干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常山大桥头乡潆圩村陈旧坞谢氏九修族谱五卷,首一卷,(民国)徐云徒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常山芳村镇石壁底村野猫洞谢氏宗谱十一卷,(民国)谢火龙重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七卷。

浙江遂安遂邑义峰谢氏宗谱,(清)胡理儒纂修,传抄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六卷、卷首;另有一部今仅存第五~六卷。

浙江宁波谢氏家乘摘录,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临海枧桥谢氏宗谱九卷,著者待考,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天台承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

浙江临海枧桥谢氏宗谱十三卷,(民国)齐谓贤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三卷、第五~六卷、第八~十二卷。

浙江临海八叠乡八叠村台临八叠谢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民国)陈崇实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松阳谢村乡南坑村陈留谢氏宗谱二卷,著者待考,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注:一名《南坑谢氏宗谱》。

浙江平阳陈留郡谢氏宗谱,(清)谢天庭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浙江平阳陈留谢氏宗谱,(清)谢月甘纂修,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周山聚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

浙江会稽谢氏家谱,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

浙江暨阳甘溪谢氏宗谱四卷,(清)谢光明纂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949年)新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旌德谢氏重修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泰保纂,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博安徽歙县古歙岩镇大塘谢氏重修家谱三卷,(明)谢鸣皋纂修,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刻《谢氏统宗志》本。

安徽歙县谢氏统宗谱一卷,(明)谢友可纂,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歙县古歙谢氏统宗志八卷,(明)谢廷谅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卷。

安徽歙县歙北黄山茅村谢氏家谱,著者待考,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木刻活字印本,残存一册。

安徽歙县歙北黄山芳村谢氏家谱一卷,(明)谢师教纂修,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木刻活字印本。注:一名《谢氏统宗谱》。

安徽歙县歙北黄山谢氏仁彦公派宗谱,著者待考,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歙县歙西伦堂谢氏家谱,著者待考,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

安徽歙县范川谢氏重修支谱十二卷,(清)谢师文始修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民国)谢其兴重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

安徽歙县古歙谢氏统宗志八卷,(明)谢廷谅等纂修,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安徽歙县新安谢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康熙年间修,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安徽歙县歙西范川谢氏支谱十二卷,(民国)谢炳华等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

安徽祁门王源谢氏孟宗谱十卷,(明)谢惟仁纂修,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五卷。

安徽祁门金吾谢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明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祁门中山谢世家谱序,(清)谢二玉编,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祁门金吾谢氏宗谱,(明)谢镒纂修,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安徽祁门王源谢氏孟宗谱十卷,(明)谢显纂修,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五卷、第九~十卷。

安徽怀宁宝树堂谢氏四修宗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明)谢正帮、谢正啺始修于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怀宁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

安徽怀宁宝树堂谢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渭滨、谢祖述等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二卷、第五~七卷、第十五卷、卷首、卷末。

安徽怀宁宝树堂谢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七~八卷、第十一~十二卷、第十九~二十卷、第二十三~二十四卷、第二十七卷、第三十一卷、第三十六卷、第三十七~三十九卷、第四十一~四十二卷、第四十五卷、第四十九卷。

江西萍乡萍北灌树下谢氏族谱四卷,首一卷,(清)谢席轩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

江西万载潭溪谢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嘉庆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七卷、第九卷、第十九~二十卷。

江西万载潭溪谢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嘉庆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

江西万载潭溪谢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据宝树堂原本纂修二册,今仅存第一~二十卷、前编第二卷、第十七卷。

江西万载潭溪谢氏族谱后编三卷,(民国)谢籽春等纂,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后编卷。

江西铜鼓谢氏族谱,首一卷,(清)谢春荣纂修,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奕要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今仅存首卷,第五卷、第七卷、第十卷、第十二~十三卷。

江西铜鼓谢氏重修族谱,首一卷,(清)谢竹林等纂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东留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卷首、第十一~十二卷。

江西丰城谢氏族谱(清)谢境纂修,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文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江西袁郡谢公祠牌位册一卷,(清)谢历科等纂,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玉山岩坪谢氏迁玉族谱十四卷,末一卷,(清)谢若潮纂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善继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书名据书签、版心题书名页题陈留家乘。

江西南丰陈留郡程山谢氏支谱二卷,(清)谢鸣谦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西瑞金叶坪谢氏八修族谱,(民国)谢馨庭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残本。

江西瑞金叶坪谢氏六修族谱,(清)谢茂才纂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

江西瑞金北关谢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

山东栖霞后亭□村谢氏谱书一卷,(民国)谢毓翠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东烟台福山谢氏家乘,(民国)谢汝敏等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石印本一册。

河南太康岩坪谢氏迁玉族谱十四卷,末一卷,(清)谢若潮谢钟坙等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善继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河南陈留谢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三卷、第五~六卷。注:记事至清道光年间。

河南陈留谢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九~十卷、第十七~二十一卷。注:记事至清同治年间。

湖北黄冈吕阳村谢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清)谢启贤等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

湖北新洲刘集乡铁甲村谢氏宗谱三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新洲徐古镇张湾村谢氏宗谱四十四卷,(民国)谢鹤续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谢氏宗谱四卷,(清)谢永泰等纂,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注:该族散居于益阳、宁乡等地。

湖南善攸潭谢氏五修族谱十二卷,(清)谢绣园始修于清康熙年间,(清)谢声伟等重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注:该族散居长沙、攸县、湘潭等地。

湖南高仙谢氏五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谢国蟥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注:该族散居衡山、醴陵、长沙等地。
湖南长沙谢氏支谱五卷,(清)谢源昶、谢继家修,谢继姓纂,清同治四年(公元180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

湖南长沙谢氏续修族谱十卷,(民国)谢增纶等续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同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湖南长沙白泉谢氏家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谢基极等纂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宝树堂铅印本二十册。

湖南长沙湘西谢氏四修族谱十卷,始修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民国)谢光曙在民国年间重修,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湖南长沙谢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残本。

湖南浏阳谢氏族谱,(清)谢文华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二十一卷。

湖南浏阳浏东谢列宗祠志八卷,(清)谢翰臣纂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八卷。

湖南宁乡谢氏七修族谱,(清)谢为登纂,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

湖南宁乡南江谢氏七修支谱八卷,首一卷,(清)谢太院、谢述佑修,谢述澄谢光道纂,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

湖南宁乡谢氏三修族谱六卷,谢重汉始修于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清)谢典福、谢典禧纂修,谢垂发、谢垂长等总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宁乡谢氏五修族谱十四卷,(清)谢先震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湖南宁乡谢氏续修家谱六卷,首三卷,(民国)唐荤秀、陈松庭等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宁乡谢氏三修族谱十三卷,(民国)谢凤德、谢汉秋修,谢咏崧等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十~十二卷。

湖南宁乡宁邑谢氏续修族谱十卷,(清)谢克培纂修,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四~五卷、第七~十卷。

湖南宁乡宁邑谅房谢氏八修支谱,(清)谢筱槎等纂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五卷、第八卷。

湖南宁乡陈留谢氏六修本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道源纂修,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七卷。

湖南宁乡谢氏谅房九修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谢远垦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五卷、第七~十二卷。

湖南宁乡谢氏十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陈留堂石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六卷~第七卷。

湖南宁乡谢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六卷。注:记事至清光绪年间。

湖南宁乡谢氏九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九~十卷。

湖南宁乡谢氏八修家谱八卷,(民国)谢远显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五~六卷、第八卷。注:第五卷目录题《谢氏聪房八修支谱》。

湖南宁乡谢氏七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清)谢先炯纂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

湖南宁乡沩宁谢氏四修支谱八卷,(清)谢绪说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

湖南宁乡谢氏八修族谱四十一卷,首四卷,(民国)谢垂坦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今仅存邵隆房第三~四卷、第六卷、第十三卷,邵兴房第一卷、第四~八卷、第十卷,守真房第二卷,卷首上、中、下册(残本)。注:书名页题《回崘公祠梓行》。

湖南宁乡谢氏五修族谱,(清)谢垂炯等纂修,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七卷、第九卷。

湖南宁乡谢氏六修族谱十三卷,首三卷,(清)谢家塾等主修,(清)谢典锴等纂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今仅存邵隆房第一~二卷、第四卷,邵兴房第三卷,邵祖、邵宗房第一卷,邵福房第一卷,邵祺房第一卷,卷首

湖南宁乡谢氏七修族谱,(民国)谢垂鋈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今仅存邵隆房第一~三卷,邵兴房第一~二卷、第四卷,邵昌房第一卷,邵祖房第一卷,邵宗房第一卷,守真房第二卷,邵福房第一卷,邵祺房第一~二卷,卷首下。

湖南宁乡谢氏六修族谱十八卷,(民国)谢洪为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今仅存第三~五卷、第八~十四卷、第十六~十八卷。

湖南宁乡谢氏四修族谱,(清)谢渥恩纂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六卷。

湖南宁乡谢氏通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铅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二卷。

湖南宁乡谢氏七修支谱八卷,首一卷,(清)谢太院等纂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湖南醴陵谢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

湖南醴陵北城谢氏族谱,(清)谢崇周等纂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式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卷。注:书名页题《敬宗堂梓》。

湖南醴陵屈塘门村谢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宝树堂,铅印本五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十三~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九卷。

湖南醴陵郧塘谢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第七卷,记事至清乾隆年间。

湖南醴陵醴东江□谢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绍吉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八卷。

湖南湘潭中湘花石谢氏族谱四卷,(清)谢金度纂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湖南湘潭古塘谢氏族谱十卷,四礼辑,宜一卷,(清)谢祖锡、谢祖仪纂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湖南湘潭中湘谢氏四修族谱,(清)谢国湘等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湖南湘潭舌塘谢氏续修族谱十八卷,(清)谢辉光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赵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湖南湘潭古塘谢氏续修族谱十八卷,(清)谢辉光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起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湖南湘潭中湘谢氏三修支谱二十卷,(民国)谢梦池等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东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湖南湘潭中湘留型山谢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卷五。

湖南湘乡谢梁氏族谱,(清)谢梁坦白纂,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末。

湖南湘乡谢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振梁修,谢旅纂,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式南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湘乡谢氏续修族谱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吉隆、谢石泉等纂,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卷末。

湖南湘乡上湘谢氏续修族谱,首一卷,(清)谢定纶、谢继仁纂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

湖南湘乡谢氏三修族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克斋、谢祝眉等修,谢益斋谢岳春等纂,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

湖南湘乡谢氏续修族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宣统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五~六卷、第八卷、第十二卷、第十四卷、第十九卷。

湖南湘乡谢氏大宗族谱,首二卷,著者待考,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六卷、卷首上、下册。

湖南湘乡谢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旅纂修,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式南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注:书名页题陈留郡谱。

湖南湘乡谢氏续修族谱三十一卷,首二卷,末一卷,另二卷,(清)谢宽仁等纂修,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式南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八卷,卷首上册。

湖南湘乡谢氏大宗族谱十二函三十九卷,首函二卷,(民国)谢征广等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式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首函卷上。

湖南湘乡谢氏昂房支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式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五卷。

湖南衡山兰村谢氏派分衡山自扬州晌向荣公位下房谱,(民国)谢云廷等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东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南临湘聂市南庄谢氏九续族谱,(清)谢守琨纂,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湖南郴州郴阳谢氏续修族谱,(清)谢孝渊、谢孝隆等续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湖南郴州谢氏宝树堂续修族谱五卷,(清)谢多名等续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湖南永兴谢氏二修族谱十七卷,首二卷,末一卷,(清)谢家瑞在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始修,(清)谢孝裕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湖南永兴谢氏族谱十三卷,首一卷,(清)谢美哉等纂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

湖南新化坪上谢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清)谢汝清、谢楚冈纂辑,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湖南新化坪上谢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一卷,(民国)谢盛逮、谢步周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耒阳罗渡谢氏通谱民国乡贤祠木刻活字印本一册,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八卷。

湖南攸县兰村谢氏五修族谱二十一卷,文艺三卷,谢绍洛等纂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三册,今仅存第一~九卷、第十一~二十一卷、文艺第一~三卷。

湖南邵陵谢氏族谱十一卷,末一卷,(清)谢志儒纂修,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六卷、第十一卷、卷末。

湖南谢氏四修族谱三卷,(民国)谢辅埥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陈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湖南谢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二卷。注:记事至清道光年间。

湖南谢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残本。注:记事至清同治年间。

广东番禺芳村谢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民国)谢伟略重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

广东番禺石桥谢氏族谱二卷,(民国)谢履真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广州广安印务局承印本两册。

广东番禺石桥谢氏谱二卷,(民国)谢履贞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广州长乐街广安印务局铅印本两册。

广东揭阳谢氏宗谱十卷,(民国)谢德勋纂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油印本四册。

广东南海丹山谢氏世谱,(清)谢瀚中、谢家玉纂,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广东南海谢康裕堂家谱草本,(民国)谢诗荣重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手写本。

广东南海丹山谢氏世谱,(明)谢天骥等著,(民国)谢耀重辑,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广州启明公司铅印本四册。

广东台山增补东山志谢氏宗谱三卷,(清)谢镜清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广东阳江程村谢氏家谱一卷,(民国)谢永钦、谢彦康重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注:附录有《我村一百八十年概略》、《我村的风俗》。

广东连平上坪谢氏四五修族谱序六卷,谢泰和等纂,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蕉岭谢锡光家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广东蕉岭新纂谢氏万兴户族谱,(清)谢敬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广东高要水坑谢氏家谱二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广东四会威整乡谢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谢家谱,(清)谢仰泗编,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手写本。

广西横县谢氏族谱,(民国)谢秀森主编,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铅印本两册。

四川成都华阳谢氏续修族谱一卷,(清)谢星拱等始修于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四川成都华阳重修谢氏族谱二卷,(民国)谢益侯、谢世挺等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华阳谢氏宗祠排印本一册。

四川成都续修谢氏族谱,(民国)谢世琼续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一册。

四川绵阳罗江谢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四川绵阳罗江谢氏宗祠族谱一卷,(民国)谢钦安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石印本一册。

四川遂宁谢氏重修家乘五卷,(清)谢元璧始修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民国)谢大楷、谢大澍纂,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石印本五册。

四川仪陇谢氏族谱一卷,(民国)谢彬、谢志康等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石印本。

四川仪陇谢氏宗谱一卷,(清)谢芝兰手订,木刻活字印本。

贵州贵阳谢氏瓜瓞谱,(民国)谢启元重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宝树堂重订石印本一册。

谢氏续修宗谱十二卷,(清)谢洪棻等辑,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起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陈留郡谢氏族谱二十卷,末一卷,(清)谢氏族人阉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谢氏续修族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式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谢氏族谱,(清)谢鑋九等纂,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亲长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谢氏五修族谱九卷,首二卷,(清)谢朗亭等修,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迥仑公祠木刻活字印本十册。注:书名页题《太传旧家》。

谢氏支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谢芳纶等编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谢氏续修宗谱十二卷,(民国)谢培芝等撰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惇叙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谢氏族谱,(民国)谢世琼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一册。

谢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东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三卷。

谢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东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八卷上、下册。

谢氏族谱,(清)谢敬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今仅存第一~六卷、第八~二十四卷、第二十六卷。注:记事至清光绪年间。

谢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宝树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五卷、第十一卷。注:记事至清咸丰年间。

谢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二卷。

谢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下册。

跟帖时间 2010-02-12 07:29:1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谢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陈 郡:秦朝时期置郡。西汉朝初期改为淮阳国。东汉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汉献帝时改回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太康县、西华县、商水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一带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将其管辖区域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五、六个县的范围之内,其中的太康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阳夏县。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时期皆改为陈州淮阳郡。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明朝时期废黜。



2.堂号:

陈留堂:以望立堂。是谢氏最早发祥地之一,也就是现在河南省陈留县。

会稽堂:以望立堂。是谢氏在东晋时期的根所地,也是秦朝的郡名,包括江苏省东部和浙江省西部。

淮阳堂:以望立堂。

冯翊堂:以望立堂。

下邳堂:以望立堂。

安晋堂:因谢安命名。晋朝时的谢安名望很高,朝廷屡次请他做官他都不干,一直到了四十岁那年才当了司马。在作官的过程中表现了高风亮节,拜为尚书仆射加后将军。在淝水之战中携其侄谢玄大败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得此堂号。

东山堂:东山位于浙江省上虞县之西南,在晋室谢安末出任征讨大都督前隐居所在地,山上尚有蔷薇洞、池屐池等遗迹。另在浙江临安之西,及江苏省江宁之北各有一座东山,当谢安征讨玁狁建功后,曾在江宁之东山修建別邸,迄今江宁东山山顶仍有一寺庙古迹,寺中祀奉为谢安遗像。

宝树堂:相传晋朝孝武帝驾临谢安官邸,見其庭园中有 一株雄传大树,长得青翠茂盛,当时孝武帝指着大树对谢安言道:“此乃谢家之宝树。”谢氏以“宝树”为堂号,由来在此。另有一说,出自《晋书•谢玄传》:“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唐朝文人王勃撰《膝之阁序》,文中就有“非谢家之宝树”之句。

哲经堂:资料有待补充。

存著堂:资料有待补充。

敬业堂:资料有待补充。

阁老堂:资料有待补充。

起风堂:资料有待补充。

乌衣堂:资料有待补充。

宣城堂:资料有待补充。

威怀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承仁堂:资料有待补充。

葆光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承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聚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同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新燕堂:资料有待补充。

奕要堂:资料有待补充。

式南堂:资料有待补充。

惇叙堂:资料有待补充。

亲长堂:资料有待补充。

雍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善继堂:资料有待补充。

文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东留堂:资料有待补充。

奕要堂:资料有待补充。

毓芝堂:资料有待补充。

留余堂:资料有待补充。

咏梅轩:资料有待补充。

宝翰堂:资料有待补充。

瑞云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12 07:25:3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谢氏的迁徙分布 -- 谢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分布很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基本上都有谢氏族人,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四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一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69%左右。

谢氏人主要源于炎帝和黄帝,其中尤以自称源于炎帝之后者最多。由于炎帝以姜为姓,尊其为祖先的谢氏人也被认为是姜姓后裔,并以此与源于黄帝之后的姬姓谢氏相区别。仅就姜姓谢氏而言,他们血缘先祖可考的历史大约以跟随炎帝参加与黄帝之间的阪泉之战为最早,其后因炎帝的失败而被迫南迁安邑,殷商时期再次南迁,居谢水,到达今天的洛阳西部一带。西周建国后经营成周,他们被迫再次南迁,与黄帝之裔的古谢国人交错杂居。从此,分别来自炎黄二帝的两支谢氏人便融合在一起。

炎帝部落在黄帝族兴起时已很衰落,以至在阪泉之战时被彻底打败,部落从此分崩离析。其中的一支由河北北部南迂山西安邑县一带(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并以巫咸之名知名于世。

故在史籍《太平御览》第七卷、第九卷中引《归藏》曰:“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意思是说“巫咸”是一位著名的巫师,《世本》说“巫咸作筮”,《路史》说神农使巫咸主筮,与《归藏》参校,知巫咸是炎帝部落的人。阪泉战后,炎帝族不胜,巫咸即率余部西迁,在山西西南部的安邑县定居下来,专事采药治病,继承发展炎帝的事业。由于其技艺世代相传,名闻遐迩,其居住的地区也被《山海经》等书称为巫咸国。

据史籍《山海经》中记载:“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从这段记载可知,巫咸国民有操蛇而行的习惯,可见是一个与蛇有密切关系的部族。在史籍《帝王世纪》中明确记载:炎帝是一个感神龙而生的人,龙即是蛇,说明巫咸国与炎帝有渊源关系,更可证巫咸国民即炎帝的后裔。

巫咸国民因职业的不同,又被分作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个流派,其中的巫谢便被认为是最早的一支谢氏人。据史籍《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爰在药。”这段记载意思是说,灵山上出产草药,巫谢等常在此采药。灵山与前述登葆山都在安邑县境内,巫谢与巫咸音同字异,其含义也当与巫咸相同,指以巫术和医术世代相传的一部分人。这是一段对谢氏来源有特殊意义的记载。

巫咸国对内虽有支派之分,对外则被视为一体,擅长巫医的国民被通称为巫咸。商朝中宗时期(公元前1447~前1330年),巫咸国早已被纳入商朝统治之下,其中一个被称做巫咸(又作巫贤)的人曾奉命“祷于山河”,其后代便被誉为“神巫”,说明巫咸国民在商王朝中仍以医术知名。

1.南迁谢水:

炎帝的子孙在巫咸国中生息繁衍了数千年,至殷中宗时巫咸国民之一的巫咸与伊尹之子伊陟夹辅中宗,“治王家”,“殷复兴,诸侯归之”。其后商朝迁都于耿(今河南温县),巫咸国的一部分人也南迁于谢水流域(今河南洛阳),成为炎帝的谢氏传人。

谢水在今洛阳西,据史籍《山海经》记载: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其西五十里曰瞻诸之山。“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谢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阴,而东流注于毅水。”郭朴注“谢”曰:“音谢。”是谢水又作谢水。而谢水发源地的瞻诸山在洛阳市新安县东南部的磁涧乡岭东村南,属秦岭崤山余脉,俗名黑羊山。从此往南人宜阳县界,有一因山得名的黑羊山村,便是谢水流经的地方。谢水今称马沟水,由瞻诸山发源,东南流经新安县磁涧乡的岭东、前洼二村,人宜阳县寻村乡的黑羊山村,经刘沟、小郭坪等村,在小郭坪东南约一公里处注入龙潭沟水,然后流进洛河。谢水从发源处到人龙潭沟,全长不足十公里。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它在一年中已经很少有水,河床的最浅处也与平地一般无异。但当年的谢氏先祖从安邑迁到这里,正是靠这条水生息繁衍的。

在史籍《水经》中说,洛水支流之一的惠水发源于魔山的交角水合白石山南,东南流。与源于娄涿山的瞻水汇合后,继续流向东南,再与谢水汇合,最后注入洛水。惠水今称龙潭沟水,瞻水今称南赵洼水;白石山今名依旧,娄涿山俗名镂脚山,又名磨盘山,都在瞻诸山西;魔山仍因旧名,在瞻诸山东。由此可知谢水在南北朝时就已是先人惠水,然后再人洛水,形成今天所见的地理面貌。谢水的得名大约与巫咸人亦即谢人迁居这里有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既称巫咸国分为巫谢等十大支派,又说瞻诸之山有谢水,以此与其他先秦史籍参校,可知巫咸国民在殷中宗时确有一支因巫咸“治王家”的缘故南迁,并最终定居在谢水一带。这支南迁的巫咸人属巫咸国中何种支派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南迁后定居的地方被称为“谢”推断,他们显然是巫谢人,或者是因“巫咸”与“谢”同音而转的别称。他们到谢水流域后,应与当地人一样从事农业生活,而不再以医巫为专职。因此若十年后,他们也不再被称做巫咸或巫谢。这样,他们便彻底地从巫咸国中分化出来,成为中原地区华夏族的一员。

巫谢人定居谢水流域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原地区一支不容忽视的势力至西周建国以后,为了在洛阳一带安插亲信势力,他们被作为西周的异姓臣民从谢水一带迁出,沿秦岭东部的熊耳山和外方山南下,到达南阳附近的泚水、谢水流域,并最终在那里定居下来。

谢人这次南迁的原因是西周王室经营洛邑。原来,周部族兴起于关中的渭水流域,灭商建国后仍都关中,未能适应新的形势,因而引起了在东方的武庚、管叔、蔡叔、霍叔和徐、奄、薄姑等国的叛乱。周公亲自率师东征,苦战三年才平定叛乱。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成王、周公除大封诸侯于天下外,又在洛水支流岸修建洛邑(今河南洛阳白马寺),把商朝遗民迁到那里,严密加以监督又在西岸修建王城今洛阳王城公园),以八师军队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据史籍记载,洛邑与王城相距十五公里。由此往东至圃田(今河南郑州),西至周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千里之内,都是王畿之地。伊洛地区一下子成了周朝的东方重镇。

谢人居住的谢水流域,由于西周王朝经营东方的缘故,也变得十分重要起来。后来被当做周朝东都的王城,面积约四十平方里,由此向西南不远,便是谢人活动的谢水流域。据史籍《尚书》、《逸周书》、《帝王世纪》等书记载,王城建成后,成王亲自驾临,视察新建的宗庙、宫殿和朝市,观看新城规模,并从关中调来八师(每师二千五百人)驻防,一度把王城作为国都。此后,西周王公贵族也不断迁居于此,周王每到东方巡视,都要在此召见诸侯、处理政务、决定国家大事。而谢人活动的谢水流域,地处西周王畿之内,接近东西交通咽喉的函谷关口,东北毗邻王城城池。作为王城附近的一大隐患,西周统治者不能不留意这一事实。出于加强东都防卫的考虑,强迫他们迁出这一地区,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2.先秦、晋时期:

周宣王在位的时候(公元前827~前782年)曾把舅父申伯分封于谢,让他在这里建立一个诸侯国。从此,谢人成了中国的臣民。申伯之名最早见于《诗》,生平、来源已大多不可考知。《史记》中说,虞夏之际,曾封当年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的四岳的后人于申,据此可以推断申伯的祖先可能与四岳有关。四岳在尧舜时是四方部落的首领之一,他在《元和姓纂》第三卷申姓部里排名在炎帝之下,又说他出于炎帝的姜姓部落,那么也就是炎帝的后人。史籍《元和姓纂》中还说“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其所指也是上述所说的申伯。由此可以认为,申伯也是炎帝的后裔,与谢邑所居谢民中的一部分人是同一个先祖。

申伯因有周宣王元舅的身份,封谢时受到了特别的优待。周宣王不仅亲自为他选定封地,派召公等人为他准备好就封后所需要的一切,而且还赏赐给他车马、硅璧、朝板等象征身份地位的器物,亲自到五六十里外的郧(今陕西眉县)为他设宴饯行。申伯因有这样的荣耀,就勇武番番地到谢邑就任。至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的时候,又率“南国之师”随宣王北伐姜姓之戎。

申伯及其子孙受封谢邑后,即成为周朝南方的一个重要诸侯国,级别也从伯爵国上升为侯爵国。其后又嫁女与周宣王之子周幽王,生太子宜臼。周幽王宠幸褒姒,废宜臼而立褒姒子伯服,宜臼只好逃到申国求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及犬戎攻周,杀幽王,虏褒姒,立宜臼,迁周都于洛邑,开创了东周政局,而宜臼也被称为周平王。这是申国最强盛的时期。后来楚国在南方兴起,申国中衰。至公元前688年前后,申国最后被楚国灭亡。

由于申国建立在谢人活动的谢邑之地,受谢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以至在亡国之后,申伯后裔中的不少人改姓谢,成为又一批谢氏人。故史籍《元和姓纂》中称:“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后失爵,以国为姓焉。”在史籍《姓氏急就章》中也说:“谢氏,南阳棘阳县有谢城。周申侯于此作邑,后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谢,“炎帝之胤。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谢,以邑为氏”。今天谢氏人大都尊申伯为始祖,其原因就在这里。

申伯封谢后,曾有一批不愿做附庸的谢人离谢邑而去,迂往东方或南方。至春秋初年,留居的谢人又遭楚国的奴役,先后迂往湖南、四川、浙江等地,遂把种子撒向全国。

在申伯受封前后由谢邑外迁的人中,有一些人东迁到今淮河与泖水相交的东南部一带。后人因他们迁居于此,也把这里称做谢城或谢邑,1979年3月河南信阳市吴家店乡坟扒村刘忠富院内,出土一批西周末期的青铜器,其中就有当年谢人铸造和使用的器皿。一支铜削上还铸有文字,铭文是“佳系仲榭子用”。铭文中的“榭”字即谢字,说(明)谢人确实在这一带活动过。《清一统志》记载,河南罗山县西北十五公里有谢城,在淮河之南,泖河东北。清朝的罗山县今名依旧,谢城当在该县尤店乡西围孜与罗围子两村之间。这里西距信阳市坟扒村不远,显然是当年谢人迁到这里后的一个活动中心。

留在申国的谢人在东周初年又有一次迁徙记录,不过这次是属于追随申国贵族而来。如史籍记载,申侯在西周末年联合其他国家灭亡西周,拥周平王建立东周,还把周朝国都迁到离自己较近的洛邑。为了加强对周平王的控制,又派军队屯驻在洛邑东郊。这时是申国最强盛的时候。与此同时,又在南方发展势力,攻占淮水上游诸小国土地,派亲近人等到那里建邦立国。于是在申国本土之外,又有了新的谢邑、谢城、申国。乾隆《信阳县志》:“信阳、罗山皆申伯国也。”民国续修《信阳县志》:“谢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淮河北、泗河西北。《方舆胜览》云:申伯所封之地。即今平昌关北之古城。”古城旁又有楚王城、太子城,相传都是当年申国人和谢人迁徙之地,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多次在河南信阳北三十公里的长台关一带的古城址中发现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铜器及其他文物,证明当时确有申国移民居住。而信阳在北周以后称申州,颜师古等人都认为“古者申与信同”,可知二者有渊源关系。

申国谢邑在被楚国灭亡后,除有一部分人留居当地外,大多被作为战俘迁到淮河上、中游。他们中属于申伯之后者多改姓谢以纪念故国,而谢人则仍以谢为姓。又过了百余年,楚国与吴国在淮河流域争霸,楚灵王担心他们对自己不利,便把他们与许、胡、沈、道、房等国遗民一起,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从此,这部分人便流落到南方各地。

楚灭申谢后,被迫南迁的谢人有一些摆脱楚人的控制,继续南迁到潇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汉朝时,已经成为一大势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此后便在这里设谢沐县。《水经注》中说,湘水支流之一的观水出谢沐县,西北经观阳县西。汉朝的谢沐县即今湖南江永县,谢沐则在该县西南十三公里处。

南迁荆山的谢人中,约在战国时期,还有一支西迁至四川涪陵,以后便成为那里的豪门大姓。至于秦汉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谢氏人,则大多与迁居荆山的谢氏人有关。而在北方各地的谢氏人,则多与留居谢邑的谢氏人有关。

谢氏先民,除部分人留居祖根地外,早在西周后期及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向外迁徒,其中有不堪忍受统治者的压迫而自动迁出的,也有被大国强迫外迁的;近者移居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一些地方,远者迁往东、南、西三方较远的地方。在河南省境内,主要是向东南方向迁居今信阳地区及向东北方向迁居今太康县。信阳、罗山以及汝南,都是谢氏先民聚居之地。太康谢氏,也是在秦汉以前迁入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谢氏在申国故地得姓,后来随着申国被楚国灭亡,便开始了被动或主动的迁徙过程。其中大部分人被迁到淮河流域的上、中游地区,其后因楚国与吴国在这里争霸,~楚灵王又把他们中的一部分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亦即楚国的国都附近。此后,这部分人便以此为中心开始了在南方各地的迁徙。如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战国时期南迁到潇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汉朝时,已经成为一大势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不久便在这里设立了谢沐县(今湖南江永)。又如另一支谢氏人在战国末年西迁到重庆涪陵,后来还发展成为当地的豪门大姓。至于秦汉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谢氏人,除一些与前述被迁往越国的谢氏人有关外,又与迁居荆山的谢氏人有关。而在北方各地的谢氏人,则多与留居谢邑的谢氏人有关。至两晋十六国时,以陈郡阳夏谢氏为代表的谢氏人从北方渡江南下,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原分为南北的谢氏人因而获得了新的交流。隋唐以后,全国一统,谢氏无论南北,合而为一,顽强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个著名姓族。

春秋后期,鲁国有成大夫谢息,说明在此以前已有谢氏迁入今山东省。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楚灵王为防止灭国遗民被吴国勾引起来叛乱,强迫迁徙申国及许、胡、沈等国遗民于荆山(今湖北南漳),其中便有以邑为氏的谢氏人。与此同时,还有一支谢氏迁至今湖南江永县西南十三公里处,因这里是谢氏聚居点,西汉在此置谢沐县,一直延续至隋朝。大约在战国时期,河南谢氏有一支溯长江三峡西上,迁至四川涪陵。东晋人常璩所撰的《华阳国志》记载:“延熙十三年,大姓徐巨反,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之”,“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遂世掌部曲,为大姓。晋初移弩士于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来化镇),其人性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于此可知,涪陵谢氏有一支于汉朝西迁至蜀郡;至晋初,蜀郡谢氏又有一支北迁至陕西渭南。《华阳国志》记载“永昌郡”大姓有陈、赵、谢、杨;《校补图注》称这四姓皆中原旧姓。永昌郡系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置,治所在不韦县(今云南保山金鸡村),说明涪陵谢氏有一支于东汉时向西南迁移至今云南省。该志还在牂牁郡下记载:“大姓龙、傅、尹、董氏与功曹谢暹保郡,闻世祖:在河北,乃远使使由番禺江出,奉贡汉朝。世祖:嘉之,号为义郎。”引文中的牂牁郡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治所在故且兰县(今贵州凯里);“功曹”为官名,系郡守下功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除掌人事外,并得参与一郡的政务;“世祖:”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番禺”即今广东广州。史籍称谢暹是牂牁郡人,说明西汉时已有谢氏迁徙到今贵州省,这支谢氏当系涪陵谢氏南迁的一支,他们居住在贵州及广西的一些地方,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酋长,后形成东谢蛮、南谢蛮和西谢蛮。

汉朝至晋朝,谢氏除在上述地区发展繁衍外,还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一些地方。这些地方的谢氏,有的直接从祖根地迁入,有的则是间接而来,他们植根于江南,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东汉时有谢氏改为射姓者。东汉末,大鸿胪谢服,奉旨出征。天子以为将军出征姓谢字不祥,将其改姓射名咸。从此谢服及其子射登、射援便不再姓谢而姓射了。

历史上谢氏的迁徙和分布,大多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有被动迁移和积极迁徙等多种形式。比较积极的因素有:族中有人在朝中做官,为了仕宦的方便,举家向做官的地方迁徙,进而留居在那里;或者因功高受封而迁居受封之地。另外,读书人四处求学和商人们的各地贸易,也有定居他乡的可能。另一方面,比较被动的因素有:国家灭亡、民族矛盾加剧、战乱、灾荒等等,都会引起大规模的迁徙。当然,由于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如因在官场上失利避免受迫害,因仕宦失误而家族受累发配远方,因与邻里结仇而迁徙相避等,也是谢氏人小规模迁徙的主要原因。至于因家族势力发展太快,人口太多,不得不分庄另居,或者为改变生活环境而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迁徙,在历史上也是时有发生的。

回顾中国的民族发展史,一些重大的历史、政治事件,都是引起谢氏大规模迁徙的直接原因。如自春秋战国以来,大小规模的战争总不间断,这些战争又往往同旱涝灾荒相交织,其结果无疑会引起谢氏人的迁徙和避难。另外,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际,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和三国时的战争,两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南北朝的分裂和战乱,隋朝统一后的大征发、大迁徙和隋唐之际的战乱,唐末及五代十国的纷争,北宋末年的战乱及宋朝廷的大规模南迁,宋与辽夏金等政权的对峙,元末明末大战乱,明清大移民,等等,都导致和形成了大规模的民众迁徙。特别是在民族矛盾激化、汉族政权被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所灭亡、取代时,移民的浪潮更加汹涌澎湃,几乎可以波及到举国上下所有的地区。因此,在上述大的历史背景下,谢氏人出于主动或被动,内因或外因,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便有了难以数计的迁移运动,从而造成了更为广泛的分布。

具体到谢氏人在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迁徙活动,我们根据史传和家谱,还是可以得知一些的。如陈郡阳夏谢氏的第二代人谢衡,虽然祖居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但在西晋末年因避乱迁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至他儿子谢鲲时又一度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谢鲲弟谢裒,则因出任吴国内史而居于吴(今江苏苏州)。谢裒子谢奕,则又在担任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县)令时迁居剡县。此后,这支谢氏人便分布在这一地区,并在上虞(今浙江上虞)和始宁形成两大居住中心,一直绵延至今。宋朝时,谢衡三十二世孙谢波迁居会稽漫池,三十三世孙谢某居水沟营,三十七世孙谢善观居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此前,在唐僖宗时,谢衡的后人中还有一支迁居江西鄂都,数传至谢新,元朝时任梅州令(今广东梅州),徙家于此,被后人尊为梅州派开基祖。此外,由于这支谢氏人进一步分衍的缘故,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还被尊为这些新支派的祖先。如由于谢衡始迁会稽,便被尊为东山会稽派始祖;谢衡五世孙谢肇被尊为稽金公支派始祖;四十世孙谢枋得被尊为叠山派始祖,等等。又如会稽山阴谢夷吾的后代在唐朝时有人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至今仍有不少人生活在这些地区。

3.唐、宋时期:

唐朝至宋朝,由于朝廷调遣、征战、兵燹等原因,中原地区几次向南方,尤其是向闽越地区大移民,居住在谢氏祖根地河南的谢氏,每次都有族人加入移民行列。

唐朝初期,福建南部及广东东部畲族酋长蓝奉高、雷万兴等集结人马,劫掠城乡,为害百姓。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朝廷派光州固始人(今河南固始)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三千六百名、战将一百二十三员入闽平乱;后又派陈政的两个哥哥率领一批军校前往增援,陈政之母魏氏带着陈政之子陈元光随军前往。陈政的两个哥哥及陈政先后病亡,二十一岁的陈元光于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代父领兵,经过九年征战,平定了局势,进行了一番建设,使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随陈氏父子戍闽的中原将士,共六十四姓约七千多人,几乎全部在福建漳州安家落户。当时迁闽的家属有四百余户四十姓,其中即有谢氏。

唐朝末年,寿州人王绪在黄巢起义的影响下聚众起义,攻克固始。固始人王审潮(王潮)、王审邦、王审知三兄弟参加义军,公元885年至漳州,杀王绪,次年攻取泉州,降唐,后据有泉、汀五州之地,王潮任威武军节度使。公元898年王潮死,其弟王审知继任,尽有今福建之地,公元909年被后梁封为闽王。在河南固始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的有二十七姓约五千人,其中即有谢氏军校。这一批中原人全都在福建定居,为开发和建设福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福建谢氏谱牒资料记载,随王氏兄弟入闽的谢氏有谢彦时(谢正一)、谢淇、谢浩、谢康、谢文乐等人,后分衍为几支。柘荣溪坪《谢氏族谱》云:“后梁乾化间,我祖彦时公,从王审知入闽,为左朝仪大夫,掌建州武夷冲佑观事,及致仕,偕弟正二公卜居是乡。”福安晓阳《谢氏族谱》云:“始祖淇公,自后梁太祖朝随王审知入闽,始迁古田,旋迁晓阳之地创立基业。”古田石床《谢氏族谱》称:“浩公,兵马使,随王审知入阿,生子雍,弃官居石床。”连江龙山谢氏谱称:“康,唐光州刺史,随王审知入闽,传至南宋,基,避地龙山开基。”宁化、连城、松溪三个村的《谢氏族谱》均载:“始祖文乐公,字季远,左学士登云幼子也,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时,公兄弟自大梁徙居杭州,再投金陵威武节度使。王审知闻公博学多才,奏辟为判官,挈家相随入闽。审知屡用公策,削平黄巢。及审知为闽王,公为王府长史,寓居邵武禾坪鹳树下,后徙居黄连镇。其子望,字汝标,孙彦斌,相继为黄连镇将。”这一支谢氏,分布于闽西,后分衍到江西、广东。

福建谢氏谱牒资料还显示,唐朝谢氏除了随陈氏父子、王氏兄弟入闽者外,还有因任官、避乱等而迁往福建的。入闽时间最早者是谢成。古田石床《谢族家谱》云:“成公仕唐,为国匡霸侯,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为唐平南守,居三山福城,不慕北土,竟为南枝。”第二位是阳夏谢氏谢灵运的后裔谢善宰。建宁客坊水尾村《谢氏族谱》云:“灵云生凤,凤生超宗,超宗八传到令淮,唐朝时官居散骑常侍,出任韶州长史,后改任虔州节度使。唐圣历戊戌(公元698年)为避李奇乱而致仕,携子德额及家眷一百二十余人从江西雩州县(今江西兴国)择迁广昌张川际开基。令淮四传至善宰,唐金旌光禄大夫,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再避乱携家众入闽,定居绥西(今福建建宁)西里元彭田社,又曰龙津坊开基。”

谢善宰的后裔,主要分布于闽西建宁、宁化,其后又有分迁于江西广昌、广东梅县、浙江等地者,是闽西一大派系。第三位是霞浦麦山始祖谢文仕。谱载:“文仕公号闽峰,原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仕唐,大中宣宗朝甲戌八年(公元854年)特授光禄大夫,受兵部尚书职,至大中己卯十三年(公元859年)辞职归田,由淮入闽,驻福州,后寻至福宁麦山下埔樟澳开基。”谢文仕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闽东霞浦、宁德等地,是闽东一大派系。第四位是谢十八。惠安东园《谢氏族谱》云:“谢十八,名讳失传,据称,于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因避黄巢乱而入闽,兄弟四人,一居福州闽县,一居晋江,二居惠安,一居永春坂头。”第五位是谢滔。南安东门《谢氏族谱》云:“谢滔字国珍,唐僖宗文德六年(公元888年)进士,福建御史大夫,避黄巢乱于闽之泉州、晋江。”谢滔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第六位是东汉山阴人谢夷吾的三十三世孙谢肇(字景初),他“唐末任福州太守,因征蛮有功,任韵州刺史,闽粤卒叛,复提兵剿平,诏授金紫光禄大夫、一等检校、户部尚书,生子孙遂居福建,其曾孙谢贞吉迁福建邵武乌州”。

五代时入闽的谢氏有两支:一支始祖是东晋宰相谢安的后裔。谢安世孙谢致中,唐僖宗时任左散骑大夫,生九子,其“季子英,后梁时仕古闽参军、节度使”,留居福建。谢英的后裔,分布于仙游、莆田、永泰等地。一支始祖是谢荫隆,他“于后晋开运甲辰(公元944年)自豫章临川迁建昌军城,续以荒年,移居邵武水东坑”。谢荫隆的后裔,今分布于闽北三明的邵武、将乐、沙县、明溪、永安一带。

4.两宋时期:

中原居民有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时间在“靖康之变”前后,流向是长江以南,主要是江浙地区,络绎于南行道上的移民队伍中,也有不少谢氏人。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冬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四月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抢掠大批珍宝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农历5月康王赵构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同年农历10月,南宋政府自商丘南迁扬州,又逃到镇江,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这一时期,中原人为逃避战乱,多次大规模南迁,主要是到江浙一带,也有逃到江南其他地区的。在这批大迁移中,有不少是中原地区的谢氏人,其中有史籍记载的是谢克家。谢克家是蔡州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进士,随宋室渡江后,寓居浙江杭州,高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宋朝时期,谢氏还有继续迁入福建者。据谢氏《报德堂谱》称:谢澄源,原名四十五郎,自光州固始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溪,生子十一郎,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迁连城曲溪口,复迁上杭州谢峰溪。这一支谢氏,分布于龙岩、连城、上杭、漳州、泉州及粤东等地。宋孝宗淳熙年间,谢均兰由固始迁永定山前。宋理宗时礼部尚书谢宗贺之子谢琚,知邵武府事,遂在福建定居。宋理宗时殿中侍御史谢星,字林寿,因不顺从权贵被贬玉融州(今福建福清),致仕后隐居于平潭君山岚下村,其后裔称“东岚谢”,分迁于漳州、泉州、长乐、闽侯、福清等地。还有谢受甫,字玉贤,宋末由江西洪都迁顺昌水南。

谢氏经过多次迁徙、繁衍,至宋朝,已遍布南方各省,今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区都有许多谢氏聚居点。谢氏在南迁的同时,由于官职调迁、游学、经商等原因,也有徙居北方各省的,至元朝,已分布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河北省及东北的一些地区也都有谢氏的聚居点。

唐朝时,谢夷吾和谢缵的后代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生息繁衍,有些也生活在中原各地,从而在分布上与以前相比更为广泛。另据唐朝史籍《贞观八年条举世族事件》、《新集天下姓望世族谱》、《元和姓纂》、《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这一时期的谢氏主要有会稽和陈留两大望族,各以谢夷吾和谢缵为祖先,说明上述两支谢氏人在汉魏南北朝以后仍在顽强发展。不过,据《唐书》记载,在唐朝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有九十九姓、二百三十七望、三百六十九人出任宰相,但没有一人源于谢氏,说(明)谢氏人在这一时期的地位与此前两个时期相比已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与唐朝或隋唐五代时期的谢氏有所不同,宋朝或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谢氏获得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在南宋时期更是如此。当时谢氏的知名人物,仅见于正史的就有谢文节、谢元壤、谢方叔、谢谔、谢麟、谢德权、谢皋、谢绛、谢淳、谢良佐、谢泌、谢涛、谢深甫、谢枋得、谢崇平、谢景温、谢贝见、谢炎等数人,见于其他记载的又有谢茂希、谢伯景、谢履、谢伯宜、谢词、谢允昌、谢季成、谢皓、谢文龙、谢湜、谢升、谢黻、谢佃、谢安时、谢潜、谢举廉、谢逸、谢薖、谢如意、谢洪、谢发、谢勋、谢孚、谢英、谢孝义、谢师稷、谢汝明、谢公旦、谢梦生、谢子强、谢斑、谢升贤、谢应瑞、谢堂、谢昌元、谢徽明、谢翱等人,与唐朝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在血缘上大多是或自称是谢夷吾、谢缵的后代,在籍贯上除传统的会稽、陈留两郡及所属各县外,又有福州、富阳、龙溪、资州、歙、嘉兴、晋江、光泽、惠安、寿春、金堂、许州、政和、新喻、临川、开封、资阳、颍昌、丰州、长溪、仙游、遂宁、弋阳、天台、泉州、永嘉、当阳、祁门、建宁、瓯宁、邵武、武宣、长汀、永康、咸州、浏阳、建安、宁乡、临海、崇仁等地,若以当代行政区划分则是浙江、河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安徽、湖北、江苏等省,其中又以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省最多,反映了它在祖居地和新住地共同发展且以东南各省为中心的基本规律。

总的来看唐宋时期的谢氏,其基本特点正如以上所述。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发掘其中的特殊性,便会发现其最为知名的人物应是唐朝的谢偃、谢肇,宋朝的谢涛、谢良佐、谢逸、谢翱、谢枋得、谢深甫,以及宋理宗谢皇后等人。诸人所在的谢氏家族,如卫州谢氏、江西兴国谢氏、浙江富阳谢氏、寿春上蔡谢氏、临川谢氏、长溪谢氏、信州弋阳谢氏、台州临海谢氏等无疑也都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当然,由于在宋朝以后私家修谱之风盛行,许多谢氏人也像其他姓氏的人一样编修了自己的家谱,并在其中记录了自己家族发展演变的历史,使我们能够得以从另一个方面对其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些记录在家谱中的谢氏家族当然也不乏影响重大者,其中如先后居住在仙游、莆田、潮州一带的宋会稽知府谢斯立、潮州总管谢升一等人所在的家族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5.元朝时期:

宋朝以后,元朝时期,谢氏的发展再度陷于沉寂。在此之前的金朝中,曾有谢库德、谢夷保和谢里忽三人名载史籍,但他们大抵有另外的血统来源,或者直接是少数民族姓名的汉字译音,与其他朝代中的大多数谢氏名人并无相同之处。这种情况大约开启了这一时期谢氏的新的先河,所以到元朝以后的谢氏名人,见于史籍记载的也只有谢让、谢端、谢一鲁、谢伸温和谢睦欢等人,即使加上见于其他书中的谢景章、谢俊民、谢晖等著名人物,其总体数量也依然难以与此前的宋朝相比,在某种程度上倒与唐朝有相似之处,说明谢氏在发展中,于这一时期曾呈现了波浪式的规律,其巅峰是在宋朝,而唐朝和元朝都是其低潮时期。

另外,从历史上一些谢氏名人的籍贯上,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一些分布特点。如东周时期的谢息是鲁国人,生活在今山东曲阜一带;西汉时的谢殷封章乡侯,居住地在今湖北荆门西;后汉时的谢甄是汝南召陵人,其地在今河南郾城东;谢弼是东郡武阳人,其地即今山东莘县;谢该是南阳章陵人,居住地在今湖北枣阳南;谢夷吾是会稽山阴人,其地即今浙江绍兴;两晋南北朝时的谢衡、谢安、谢万、谢灵运等都是陈郡阳夏人,其地即今河南太康;唐朝的谢偃是卫州卫人,其地即今河南浚县;五代时的谢瞳、谢文节都是今福建福州人;宋朝的谢涛、谢绛是富阳人,其地今属浙江;谢履是福建惠安人,谢季成是福建晋江人,谢良佐是河南上蔡人,谢逸是江西临川人,谢勋是福建建安人,谢谔是临江新喻人(今江西新余),谢方叔是威州人(今四川理县),谢折贤是福建仙游人,谢翱是福建蒲城人,谢枋得是江西弋阳人,谢深甫是台州临海人(今浙江台州);元朝谢让是颍昌人(今河南许昌),谢应芳是江苏武进入;明朝谢徽是长州人(今江苏苏州),谢肃是浙江上虞人,谢琏是福建龙溪人,谢绶是山东乐安人,谢铎是安徽太平人,谢迁是浙江余姚人,谢榛是山东临清人,谢有儒是湖北蒲圻人,谢杰是福建长乐人;清朝的谢济世是广西全州人,谢清高是广东嘉应人(今广东梅州),谢升是山东德州人,谢墉是浙江嘉善人,谢朝恩是四川华阳人,谢家福是江苏吴县人,谢宝胜是安徽寿州人,谢启昆是江西南康人,谢家乐是浙江钱塘人。

在东周至清朝期间,谢氏人的分布呈越来越广泛的趋势,而且相继到达今天的河南、湖北、山东、浙江、江苏、江西、广东、福建、四川、陕西、河北等地,说明这些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是谢氏人的分布中心。当代谢氏分布特点表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
6.迁居台、港、澳:

在台湾,谢氏是位居第十三位的大姓。谢氏人的迁居台湾,谢氏自大陆徙居台湾,最早者在明朝后期,距今已有三百八十余年的历史。

明熹宗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福建南安人郑芝龙与颜思齐设寨于笨港(今台湾北港),郑芝龙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汉人,渡海到台湾垦荒。漳、泉二州有不少谢氏人加入拓垦行列,成为最早入台的谢氏移民。郑芝龙之子郑成功,被南明永历帝封为廷平郡王,率领将士数万人入台,经过八个月的战斗,于清康熙元年国怀抱。郑成功的部下有个谢贤,任工官,还有个谢岩,任州官,他们二人于公元1664年前后到达台湾,是有名可查考入台最早的谢氏人。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五个月后病逝,其子郑经嗣位,据守台湾,至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郑氏父子主台期间,闽、粤人大批徙居台湾,其中有谢某徙居今台南市,逝世后葬在新丰区埤仔头。还有一位谢氏人,来台后辗转定居于现在的桃园市。

清朝政府领有台湾后,谢氏入台者络”绎不绝。有文献记载的谢氏入台及在台的活动即有将近二十起。例如:

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有一谢氏人与黄、冯、邱诸姓,合筑茅港尾保五社课碑。

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朱一贵领导台湾农民起义时,有广东籍移民谢必凤及其家族,协助清朝官兵平乱。

清康熙年间,有一位谢氏移民,到达大若榔西堡的学甲庄开垦。

清康熙末年,有谢、蔡、杜、陈四姓人合垦今苗栗县后龙镇。

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泉州人谢榜进入现在台北县林口乡嘉宝树的宝斗厝坑开垦。

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谢俊元捐建麻豆镇北极殿的齐房。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谢启湖与洪、邱、杜、余等姓人,修建水堀头桥。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谢尚赐与乡人邓、赖、曾、邱等姓,设置里港天后宫的义渡。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有谢朝及谢夸、谢标、谢建、谢群、谢钦先后携眷渡台,居住在彰化县二林堡路上厝乡,以务农为生。

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谢明显居住于麻豆保虞朝庄,与庄民同立武庙香灯禁碑。

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谢章和与其他姓的人,呈请官府严禁棍徒诬控。

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谢荃观将其父所遗水田一丘(在大加腊中心庄),出典于邱鲁士。

清乾隆年间,谢秀川由桃园入垦大岭(王献岭);泉州人谢友远,与陈振声到达台北县石碇乡的鹿窟村路开垦。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谢翏与杨启元等人,合建东螺西堡的北斗街。

清嘉庆末年,谢品八垦水底村中三股。

明、清时期移居台湾的谢氏人,基本上全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及广东的沿海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人自称是叠山公(南宋末期爱国诗人谢枋得)的后裔。近现代,谢氏入台人数更多。此外,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日本的姓“平尾”,1945年台湾光复后,这些人奉命重新改姓谢。三百八十多年来,谢氏在台湾已扎下深厚的根基,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是全台湾的第十三大姓,人多而势众,台北、台中、台南、基隆、新竹、高雄、花莲、澎湖、南段等市、县还建立有谢氏宗亲会。

至于在香港和澳门,也有不少谢氏人居住。他们大多是历史亡的广东谢氏移民,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客家人。当然,在近年以来,也有不少其他地区的谢氏人陆续迁到这里居住,进一步扩大了谢氏人在这里的队伍。另外,他们也像生活在台湾的谢氏人一样,活跃在当地的政治、经济、文教等领域,并且为了加强同姓宗亲之间的联系,还成立有谢氏宗亲会,并与总部设在台湾的世界谢氏宗亲总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8.移居海外:

目前,生活在海外的谢氏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欧美,大洋洲等地。谢氏徙居海外,除了南宋时的谢升卿改姓名为陈日(日巨火)迁往安南(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最早始于明朝。明英宗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汀州人(今福建长汀)谢文彬,因取盐下海,飘泊至暹罗国(今泰国),留居该国,官至坤岳(学士)。明宋神宗万历庚子年(公元1600年)福建厦门海沧谢氏有人乘船南渡,到吕宋(今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谋生。清朝至近现代,有更多的谢氏人走出国门,飘洋过海,历尽艰辛,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谋生求发展。多数是从台湾出发,也有直接从大陆迁往海外的,移民的目标主要是东南亚,也有到亚洲其他地区及大洋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及欧洲的。现主要分布在亚洲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朝鲜、韩国、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越南、缅甸、印度,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加拿大、拉丁美洲巴拿马、苏里南,欧洲法国、英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

侨居海外的谢氏,为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泰国有谢易初、谢国民、谢慧如、谢枢泗、谢其昌、谢伯诚等。谢易初,祖籍广东省潮汕澄海县外砂区蓬中乡,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其弟谢少飞在泰国建立卜蜂集团,以饲料及养殖业起家,至五十年代逐渐成型。目前,卜蜂集团的负责人是谢易初的四儿子谢国民,业务有农业、工业、水产养殖、种子及化工产品、外贸、房地产开发、服务、石油化工、机动车制造、电话及卫星通讯服务等九大系统,拥有的公司超过四百家,遍布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土耳其、印尼等地。其中,在中国所设立的合资及独资企业超过七十家,投入的资金累计超过四十亿美元。据有关资料显示:谢国民的财富约六十亿美元,在世界华人“五十位超级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五位。谢慧如,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官塘镇实湖,十四岁赴泰国打工,后创办泰联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时拥有财富约十亿美元,1996年八十三岁时逝世。他不仅是泰国屈指可数的富侨,而且是著名的慈善家,他在泰国及故国桑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捐献,每年以千万计,曾获泰皇御赐四等皇冠勋章。谢枢泗是著名实业家,曾被泰皇赐封男爵,并获白象勋章。谢其昌为和艾市前市长。谢伯诚是著名的儒家哲学士。

印度尼西亚有谢桂芳、谢建隆、谢建智、谢建友等。谢桂芳为嘉应州人(今广东梅州),曾任兰芳共和国(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第八任大总统。谢建隆,祖籍福建省,出生在西爪哇马札琅卡,青年时期曾以修补车胎为业,做废纸生意,1957年与弟弟建智、建友等开设了阿斯特拉国际有限公司,经营汽水、香茅油及农产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从事汽车买卖,并在印尼装配日本汽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成为印尼最大的汽车装配商。由于其长子谢重生经营不当,曾造成十三亿美元的损失,但现在谢建隆的财富仍超过十亿美元,是世界华人亿万富豪之一。有著名学者谢益谦、旧金山华人权益促进会执行主席谢国器等。澳大利亚有飞艇发明家谢缵泰,祖籍广东开平。苏里南有财政部长谢欣。

从大陆迁往海外各地的谢氏人,当初在国内的时候有同宗共族的人安排一切,一旦远离宗族,客居他乡,方才体会到亲情的重要。于是,来自各地、本非同宗的谢氏人,基于血浓于水,又是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共同感受和同宗族谊的亲切感,自发地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宗亲联谊团体,藉以作为彼此间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合作团结的手段,共谋宗亲间的福利。

谢氏宗亲联谊会,目前在世界各地已有四十多个。其中如新加坡南洋谢氏总会创办于1929年,至今已有六十三年的历史。在1989年10月15日该会在新加坡海京海上大酒楼,举行了纪念总会成立六十周年暨互助部成立三十七周年纪念大会,会后还出版了纪芯特刊。再如泰国谢氏宗亲总会,下辖合艾等宗亲分会,1982年10月派团参加了在香港召开的谢氏宗亲第三届恳亲大会,两年后又承办了第四届恳亲大会。此外又有旧金山谢氏宗亲会,加拿大多伦多谢氏宗亲会,三藩市谢氏宗亲会,马来西亚谢氏联宗总会,香港谢氏宗亲会以及台湾北县、桃园、新竹、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台东、花莲、基隆等地的宗亲会等。在此基础上,由香港宗亲会和三藩宗亲会联合倡议,1977年8月世界谢氏宗亲总会在旧金山宣布成立,随后召开了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其后,在1979年10月、1988年10月和1989年10月又分别在台北和旧金山召开了第二至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1979年的大会上确定大会会址设在台剑匕,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聘任谢东闵为名誉会长。在以后的几次会议上,又决定创刊《世界谢氏通讯》、设立海外青少年宗亲回国求学奖助金、聘请各地热心宗族事务者执任总会荣誉职务、组织谢氏源流研究会、统一制定会徽、协助各地成立宗亲分会、编印谢氏历代文献等。总会会址在台北市阳明山谢氏大宗祠,亦即台北市士林区岭头仰德大道一段12巷39号。

此外,世界性的谢氏宗亲联谊组织还有:世界谢氏恳亲大会、世界昭伦宗亲恳亲大会、全球谢氏宗亲总会,等等。

9.现代分布:

据有关资料显示,广东、江西、四川、湖南四省的谢氏人较多。这四省谢氏人合计,约占全国谢氏人口的45%。谢氏祖根地河南唐河、南阳二县(市),谢氏共有聚族群三十余个,三千余户,一万四千余人。

谢氏大多数为汉族,但也分布于壮、侗、瑶、白、苗、黎、彝、回、满、土、畲、布依、仫佬、仡佬、土家、朝鲜、蒙古等民族及台湾土著中。其中,白、壮、侗、布依族谢氏,系由谢蛮融入形成;瑶族谢氏,有部分系湘南汉族谢氏男子入赘瑶族,所生子女便继承父姓而为谢氏,还有一部分系由壮族谢氏融入形成;畲族谢氏,系原居于广东的瑶人,东迁至福建漳平县谢畲演化而成;仡佬谢氏,系由其他族谢氏久与仡佬族杂居而逐渐融入仡佬族,主要散居于湘西。至清朝末期,多数演变成汉族,有的则成为苗族;满族谢氏,世居辽东,有满洲的汉族谢氏融入满族形成的,也有满族多字姓改为单字谢氏的;土族谢氏,系由谢加氏简化而成。

谢氏还是客家十大姓之一。“客家”是汉族一个特殊的民系,形成于公元四世纪初至十三世纪末。西晋末永嘉年间,黄河流域接连发生战乱,一部分汉人因避难南徙渡江,至唐末及南宋末,中原汉人又大批过江南下。这些汉人,经多次迁徙,辗转至赣、闽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些汉人的自称。客家人以广东东部的梅州、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市县最为集中,还有一部分分布在江西、福建、贵州、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岛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及欧美一些地区。他们的语言保留了较多的中原古音韵,称为“客家话”。

到了当代,谢氏人的分布呈现出更加广泛的趋势。目前谢氏在全国的数量已有数百万之多,占全国大姓中的第二十四位。在分布上,除已遍布于各省以外,在南方各省尤其人口众多。当然,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所致,谢氏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并不是均衡的,人口也是有多寡之别的。全国人口普查中的部分省市的谢氏人口资料的抽样调查显示,谢氏的人口分布就有南方较多、北方较少的分布规律。具体说来,在被抽样调查的全部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人口总数的0.678%,在所调查姓氏中位居第二十九位。如果再作进一步的考察,就会发现在被调查的北京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人数的0.742%,位居北京大姓的第二十五位;在被调查的上海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0.454%,位居上海大姓的第四十九位;在陕西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0.311%,位居陕西大姓第六十位;在辽宁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0.635%,位居辽宁大姓的第二十九位;在四川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1.074%,位居四川大姓的第二十二位;在广东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0.741%,位居广东大姓的第三十三位;在福建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0.765%,位居福建大姓的第二十三位。

谢氏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在国内早已形成以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河南,湖南,四川等省分布最为集中的基本格局:

⑴.河南:

河南省作为谢氏的发祥地及早期居住地,在谢氏中的重要地位早已为人所知。但该省的早期居民大多外迁或影响在外,留下的大多在接连的战乱中死亡殆尽,因而在当代的河南省谢氏居民中,大多认定是在明朝时由山西洪洞等地回迁而来的,并非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当地。比如,居住在今南阳市宛城区东西谢营一带的谢氏人,便是清朝洪洞县移民的后裔。相传明末李自成军几乎把当地居民全部杀光,因此他们才在人清以后有奉命人迁之举。他们最初居住的地方叫做谢营,后在雍正年间一分为二,并因有东西之分而称东西谢营,其中西谢营便是他们的原居地谢营。当地的谢氏人口如今已达数千,尊谢义为始祖,并说他有子十人,除一人疯癫无后,都有后代传世。其中五人的后代现居西谢营,二人的后代居东谢营,一人迁居鲁山县桐河嘴谢营,一人迁谢庵。后来,在西谢营居住者又有人迁唐河谢岗、谢庄、谢冲、双桥等地,居鲁山者迁唐河营苍台谢家庄(原老鸹窝谢庄),居谢庵者迁瓦店等地。自民国以来,由此外迁者多有回村祭祖、修谱之举。他们分布在当地及附近的各自然村中,以及新野、唐河、鲁山、方城、湖北枣阳、襄樊等地,是一支有影响的谢氏支派。

与南阳谢氏不同,居住在今太康一带的谢氏人是在元朝由江南回迁而来的。他们尊奉元处士谢成为始祖,而谢成也被认为是魏典农中郎将谢缵的三十四世孙。谢成之后,这支谢氏人又分居于县中的柏岗、谢家堂、潮庄、槐邱寺、谢坡等地。如今人口约有四万之多。其中居谢家堂者是谢成次子谢叔宗的后代,是在谢叔宗孙谢斌、谢志时因避水患而迁居的;居槐丘寺者是谢成第三子谢季宗的后代,是在谢季宗之子谢敏、谢忠时迁居的;谢成长子谢伯宗仍留居柏岗一带。为了记述各支派的发展繁衍过程,该支谢氏人从明朝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6年)开始编修家谱,后又在清朝康熙十二年(公元1674年)、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两次重修,至1883和1985年再次续修,成为其一家之史的可靠蓝本。

今天居住在河南的谢氏人,可知者还有一支是从其他姓氏改姓而来的,居住在河南东部的永城市一带。据有关家谱记载,该支谢氏人最初与崔、张、陈三姓同宗,属于四兄弟,于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随父由山西洪洞迁居永城古城村。其父见当地地广人稀,便让四兄弟各姓一姓,各属一村。其最初一、二代尚归葬沙士刘集公共墓地,其后便各营所葬,其中谢氏墓地在张氏村右。至民国时,该支谢氏人还与其他三姓人联合修谱,并述其渊源为“两本洪洞绵世泽,东迁永邑振家声”。在修谱时,其世代已传至二十一世,至今仍在当地发展繁衍。

⑵.浙江:

浙江省是谢氏的又一个传统祖居之地,其在谢氏发展史上知名最早的家族会稽山阴谢氏便居住在省内的今绍兴市一带,而陈郡谢氏南迁后所形成的“东山谢氏”也以今浙江东部一带为居住中心,可见其具有突出地位。今天,生活在浙江南部一带的谢氏人便自称是陈郡谢氏之后,是由谢裒及其三个儿子谢奕、谢据、谢安的后代发展而成的三大宗支。其在历史上除元朝时期诸人外,又有南宋重臣谢深甫、理宗谢皇后、明朝“状元宰相”谢迁等人知名于世。此外,今绍兴市一带也多有谢氏人居住,其尊奉的祖先或是谢夷吾或是谢衡,亦即两位会稽山阴谢氏或会稽东山谢氏的开基祖,说明当地谢氏人在血统上还较为复杂。除此之外,北宋时任会稽知府的谢斯立曾被一些人认为是台州临海人,其祖籍也在今浙江南部地区。谢斯立的后代传至谢升一(壶山)时又迁居潮州,从而在广东东南部一带发展,而台州临海显然也正是其祖居之地。至今,在当年的上述几支谢氏人居住或知名之地,依然是当地谢氏人居住的最为集中之地之所在。

⑶.福建:

福建省的谢氏来源较为复杂,其中一些自称是当年由陈郡谢氏进一步分衍而来的会稽东山谢氏之后,另一些则在唐末随王审知兄弟由兴州固始迁来,血统来源之间尚存在些微的差别。其在当代大约分布在全省的六十六个县的二百多个自然村中,其中如安溪县城厢的过溪谢厝村、南洋村、员室村、石古村,参内乡的员潭村,以及福安城山、连江白河、龙岩、古田、仙游、莆田、泉州、宁德、南安、晋江、永春、惠安、石狮、厦门、宁化、永定、漳浦长汀等地,都有较多的谢氏人居住。其居住在安溪者相传是由兴州固始迁来,初居永安里东皋乡,至三世谢马成时又迁厚安。该支谢氏人在后来的传衍中颇为显赫,在宋朝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进士谢仲规时曾被赐与紫金鱼带,人称金鱼谢氏或金鱼世第,其居住的地方又被称为谢衙巷,在今泉州市城厢仍见其名。

龙岩一带的谢氏人相传也由兴州固始迁来,尊奉东晋豫州刺史谢万为远祖,最初迁居之地是宁化石壁,其后在谢澄源时迁曲溪口,再迁上杭古田上家邦、谢家坊,直到元朝末年由谢万十二郎迁龙岩上坪坞笼坑,而万十二郎也成为龙岩谢氏的开基祖。

与龙岩近似,居住在今惠安一带的谢氏人相传迁自兴州固始朱皋镇。当时同迁的是兄弟四人,分别定居在福州闽县、晋江、惠安溪西、永春坂头等地。其中初迁惠安者失其名讳,被其后代尊为十八公,占籍于二十二都民安里科龙溪西。后来,十八公娶庄五娘,生谢光,并为之娶徐十四娘,生子三人,繁衍至今。在其后代中,居住在今东园镇上仑村的谢氏人尊谢执中孙谢昆山为开基祖,已传二十四代,有七百多户、一千八百余人,使用共同的字辈。此外,他们自清朝末期以来还编修了家谱,留传至今者主要有《上仑村西头刊家谱》、《长房刊家谱》等,其中的一些还由其移居马来西亚等国的族人带至海外。

宁化一带的谢氏人多属于客家谢氏,县中的石壁是其祖先迁来时的中转站。其中一支的始迁祖谢文乐相传是申伯的四十九世孙,如今已传五十二代,亦即申伯的第一百零一世。现在所使用的字辈基本在“良”至“崇”之间,亦即其始迁祖的第四十二至五十一世孙。

居住在永定一带的谢氏人,其中一支自称是陈郡谢氏的后代,以及宋元之际的弋州弋阳谢氏谢枋得的传人,始迁祖是元末人谢四九郎,初居永定洋背。其后代除在当地生息繁衍外,自第十五世起又有人开始向外迁徙,到达台湾、印尼、四川、福安、漳州等地,仅在十五~二十世之间就有外迁者六十六户,其中有四十二户迁往台湾。如今,迁居台湾的人主要居住在高原村等地,人数已达数千户之多,而留居当地的人数则远远低于这一数量。

漳浦一带的谢氏自称是谢枋得的后代,或以他的字号相称为“叠山派”。始迁祖谢光启初居东区十七都赤水堡清水岩石边,后与三个儿子武庆、承庆、元庆再迁十五都锦湖城,称“西谢”,后又分衍洋尾石、鸟墩、茂林、东蔡、下墟、后雄、赤湖下品、城边、古史巷、埔仔,以及广东随丰、澄海、台湾等地。其中居住在后雄村一带者,所居之地原称锦湖城月是堡吉春社,以“敬爱堂”为堂号,所用楹联是“东山叠嶂丹山峙,淝水清流锦水长”,现有一百六十多户,人口近千。另外,迁居台湾的人有一些居住在彰化县二水乡,是前国民党高官谢东闵的祖籍所在。

居住在长江一带的谢氏人,其中一支约在明朝时由建宁迁来,初居馆前乡双坑口村,现在则主要居住于新桥镇三坑口村一带。其始迁祖谢德麟初来时仅携子谢满子一人,至今已传二十二世。

仙游一带的谢氏人相传是陈郡谢氏的后代,在后唐建州节度使谢英之子谢祐时因家祸而迁居县中的苏里湖山度坑,娶妻黄氏,生子谢文炜、谢文炳。宋神宗时侍御史谢温及南宋进士谢洪、谢源、谢泽可、谢汝翊、谢升贤、谢懿德等人都是他的后代。后来,该支谢氏人又迁莆田、福清、漳州、永泰、永春等地,因所居之处多属兴化府管辖范围,故又被称为兴化谢氏。

⑷.广东:

广东省谢氏大都是历史上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移民的后代,在血统上尊奉由陈郡谢氏进一步分衍而成的东山会稽派,或自称是该派某位传人的后裔。其中如居住在潮汕梅州一带的谢氏人都自称是谢升一(壶山)或谢逢春、谢寄生之后,其详情已见以前各章所述,在此不赘。所应提及的是分布在该省海丰、陆丰、丰顺、汤坑、潮阳、潮安、澄海、惠来等地的谢升一后代,以及迁居江西、台湾、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或国家者,还有一些联谊活动,仅在1999年底的一次祭祖扫墓仪式中就有来自海内外的万余人参加,可见其分布范围之广和影响之大。

⑸.海南:

海南省谢氏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其中约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北部一带。相传在南宋时,福建莆田人谢对到今儋州市开办木棠盐场,其后便留居于当地并在新州、新英等地发展。在此之前,源于杭州富阳谢氏的谢景温被贬至海南并去世于雷州,其第三子谢东望等人为守墓之故而留居于遂溪县槟榔村,后来又有人迁居甘蔗园村、文昌县山湖村等地。至于谢景温弟谢景平,以及南宋时临高知县谢景惠、晋江人谢渥等人,其后代相传也有在临高等地者。此外,在儋州市龙湖村集中居住着千余位谢氏人,相传由高州或电白迁来,但其祖先似乎与上述诸人无关,大约有另外的血统所出。

⑹.广西:

广西谢氏的来源和分布尚缺乏完整的资料,目前仅知居住在宾州及宾阳、横县、灵山、贵港、平南、宜山、马山、南宁、邕宁等地者自称是宋朝将军谢寄一的后代,因他随狄青南下平蛮而留居宾州。他有子四人,其中长子谢仁福的后代在后来迁居福建、广东等省;次子谢仁寿定居宾阳县,其后又有人迁居来宾、马山、上林、宜山等地;第三子谢仁双定居横县,后来又有人迁居灵山、贵县、钦州、平南、玉林、陆川等县;第四子谢仁全定居全州冷水滩一带,后来又有人移居湖南等地。近年,该支谢氏人曾在宾州谢氏家庙组织联谊会,进行各地宗亲的联络、修谱等工作,并与英、美等国及台湾的谢氏宗亲组织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⑺.四川、重庆:

四川与重庆是谢氏人口较多的省市,其中居住在岳池一带的谢氏人自称是陈郡谢氏的后代,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湖南新陵县迁居岳池资马乡黎梓卫大庙山曾家嘴,始迁祖为谢天元之子谢国训,使用“天国朝嘉有永茂芳平治”字辈,后来又迁合川县东里二甲石龙场、广安、龙洞沟等地,进而分成广大族派。民国时期,该支散居各地的谢氏人曾集中在一起排定新的字辈,以便接续已经用完的十个字辈。现在已传至“世”字辈以下,而以此辈最为年长。

与岳池谢氏不同,居住在荣县的谢氏人以元末人谢隆福为始祖,最初居住于福建、浙江一带,后在谢余盛时迁居江西瑞金鸡公寨,又于谢永昌时迁居荣县,当时已是清朝初年。如今已传十余代,遍布于县中各地,并使用自己的字辈谱。

居住在通江一带的谢氏人自称是申伯五十八世孙谢伯琳之后,在南宋理宗以前居住于高安,后经湖北麻城孝感乡移居成都石磨子街,再迁通江犬道山鸡子顶女娲寨上桂花屋基(今瓦室镇桂花村),其后又有迁居合川、遂宁埃山堳华山冢、平昌白土坪、崇清瓦铨坪、尚溪,以及北京西庙冢、安徽、台湾、越南等地者。其中桂花屋基因是其初迁之地,一直有外迁者来此寻根,近年还联合编修了家谱。

双流、巴县的谢氏人具有相同的血统,相传原籍广东连平,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其始迁祖谢子越率领人川,初居简州西乡坝,后迁华阳老窑沟(今双流境内),并留居于此,其后裔又有迁巴县西里曾家场者,如今已传十余世。

⑻.贵州:

贵州省亦即古代的夜郎国所在地,而“夜郎”二字根据当地史家研究,实即“谢郎”,亦即居住在深山溪谷间的谢氏人。该支谢氏人大约是申国灭亡后南迁的申伯后裔,自东汉以后多以谢为姓,成为夜郎国的统治者,直到唐末五代时期都是如此,唐朝所谓的“三谢蛮”所指也是他们。故而,在汉唐间的历史上,该支谢氏人曾出了东晋宁州刺史谢恕、唐朝夜郎郡公谢龙羽、黔州刺史谢元深、南寿州刺史谢强、邛州刺史谢汕、胖州录事参军谢文经等著名人物,宋朝以后又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一支身份特殊的谢氏人。

⑼.湖北:

湖北是谢氏人较多的省份之一,但其源流为人所知者尚少,仅有居住在孝感、大悟一带的人自称是明朝初年人谢伯六的后代。谢伯六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筷子巷瓦屑墩迁黄陂西南乡共木岗,其后又有人迁居今址。但自谢伯六而上源于何处,其现存家谱并无记载,其裔孙中有人返回筷子巷寻根也未有结果,看来只有发掘其他家谱中的记载才能解开疑团。

⑽.山东:

山东省谢氏分布较广,目前所知者已有单县、曹县、郓城、金乡、潍坊、兖州等十九个县市。其中居于单县者自称是陈郡谢氏之后,远祖尊奉由其进一步分衍而出的信州弋阳谢氏谢枋得,窿其长孙谢信孙时客居汴京(今河南开封),至五世孙谢兴又迁舌单县,成为县中谢氏的一支。此外,谢枋得次孙谢仁孙迁居山西洪洞,五世孙谢升迁单县西南二十公里谢家寨,成为当地谢氏的开基祖。至于其他各地的谢氏人,也多有尊谢枋得为远祖者,或自称始祖来自山西洪洞,与单县谢氏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近年来,他们曾经召开宗亲联谊会,共同商讨成立全省性宗亲组织等事宜。

⑾.山西:

山西省谢氏为人所知者,一支居住于临猗、万荣一带,尊奉宋朝人谢毅为远祖,而以其曾孙谢天吉为鼻祖。相传谢天吉在元朝曾任兵马大元帅,选尚公主,称驸马公,去世后葬于临骑东庄,其子孙也落籍为当地人。后来,该支谢氏人又迁万荣,分居于大谢村、小谢村、谢村、大谢庄、东装庄、,大甲村等地。如今,除谢村、小谢村再无谢氏人居住外,其余都是其裔孙聚居之地。其中大谢庄原有一座被称为“七业堂”的谢氏祠堂,奉祀移居而来的兄弟七人,七兄弟之后至今仍以所在的次序“门”相称。

⑿.陕西:

陕西作为历史较为悠久的省份,境内也多有谢氏人居住。其中居住在东南部安康一带者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从福建武平迁来,始迁祖名为谢世显。其子孙在传历四代后,因有兄弟七人而分为七房,除居于当地外又迁岚皋、紫阳、白河等地,如今已传至十六代,有一千六百余户、六千余人。该支谢氏人在清朝曾出过谢玉珩、谢裕楷、谢俊崇等三位进士,另有七人中举,自称陕南望族。他们由于与福建武平中山镇谢氏之间具有确切可考的渊源关系,因此多与之有密切联系,并在族谱中记载了始祖谢世显以前的血缘传承情况,其根据便来自武平的族谱。该谱称武平谢氏始祖是南宋初年人谢九二郎,其远祖由兴州固始迁江西,而他则由江西迁龙岩上坪,再传十五代至谢映斗时迁居武坪,当时已是明朝末年,而谢世显亦即谢映斗孙。正是由于有这种斑斑可考的血缘关系,安康谢氏在修家谱时也不忘祖根,并依据武平祖籍家谱中记载二十字字辈续补了新的二十字字辈,使二者合在一起成为一首完整的四十字字辈诗。如今,该支谢氏人仍在使用这一字辈,并已传至“德”、“宏”辈以下,可知所用的仍是武平字辈,仍在传承着这种无法割裂的血缘关系。

如今,谢氏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此姓,四省谢氏人口约占全国谢氏人口的40%以上。

跟帖时间 2010-02-12 07:22:5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谢氏的各支始祖 -- 关于谢氏传说中祖先的名字和世系,在许多《谢氏家谱》中都有记载,其间虽存在一些差别,但总体上大同小异,谱续下来为:



第八世祖:  姜榆罔,在位五十五年。蚩尤作乱,禅位于黄帝,降为侯。娶妻伊耆氏,生子姜柱(帝柱)。

第九世祖:  姜 柱,因父降为列侯,被分封于丁洛,世袭其职。娶妻伊耆氏,生子姜庆甲。

第十世祖:  姜庆甲,娶妻陈张氏,一作陈绛氏,生子姜戏。

第十一世祖: 姜 戏,娶妻有邰氏,生子姜器。

第十二世祖: 姜 器,娶妻风氏,生子姜祝融。

第十三世祖: 姜祝融,相黄帝而治天下,辩乎南方。娶妻挚氏,生子姜垂。

第十四世祖: 姜 垂,娶妻蜀山氏,生子姜伯益、姜伯夷。

第十五世祖: 姜伯益,舜命为虞,佐禹治水有功,禹崩以天下授之,公不受,乃避居箕山之阳。娶妻虞氏,一作有娥氏,生子姜若木。

第十六世祖: 姜若木,娶妻石费氏,生子姜费昌。

第十七世祖: 姜费昌,娶妻祝绛氏,生子姜房。

第十八世祖: 姜 房,娶妻视山氏,一作蜀山氏,生子姜仁昌。

第十九世祖: 姜仁昌,一作仁公。娶妻有娥氏,一作娥氏,生子姜天英。

第二十世祖: 姜天英,娶妻蜀山氏,生子姜硅。

第二十一世祖:姜 硅,娶妻扈氏,一作有扈氏,生子姜敏。

第二十二世祖:姜 敏,娶妻嫩訾氏,一作娶紫氏,生子姜豹。

第二十三世祖:姜 豹,娶妻鬼方氏,生子姜谦。

第二十四世祖:姜 谦,娶妻有扈氏,一作扈氏,生子姜澄。

第二十五世祖:姜 澄,娶妻挚氏,生子姜晔。

第二十六世祖:姜 晔,娶妻风氏,生子姜宇。

第二十七世祖:姜 宇,娶妻己氏,生子姜清。

第二十八世祖:姜 清,娶妻伊耆氏,生子姜宝。

第二十九世祖:姜 宝,娶妻鬼方氏,生子姜宽。

第三十世祖: 姜 宽,娶妻有娥氏,一作娥氏,生子姜典。

第三十一世祖:姜 典,一作兴公。娶妻有娇氏,一作蟜氏,生子姜明。

第三十二世祖:姜 明,娶妻有娇氏,一作蟜氏,生子姜车。

第三十三世祖:姜 车,娶妻宝惠氏,一作实费氏,生子姜能。

第三十四世祖:姜 能,娶妻蜀山氏,生子姜宏。

第三十五世祖:姜 宏,娶妻宝惠氏,一作实费氏,生子姜瑞。

第三十六世祖:姜 瑞,娶妻风氏,生子姜倚。

第三十七世祖:姜 倚,娶妻宝惠氏,一作实费氏,生子姜拜。

第三十八世祖:姜 拜,娶妻有娥氏,一作娥氏,生子姜世长。

第三十九世祖:姜世长,娶妻景仆氏,生子姜恭。

第四十世祖: 姜 恭,娶妻鬼方氏,生子姜祥若。

第四十一世祖:姜祥若,娶妻有邰氏,一作邵氏,生子姜范。

第四十二世祖:姜 范,娶妻陈绛氏,生子姜箨。

第四十三世祖:姜 箨,娶妻有娇氏,一作娇氏,生子姜安世。

第四十四世祖:姜安世,娶妻伊耆氏,生子姜忠贞。

第四十五世祖:姜忠贞,娶妻挚氏,生子姜绍良。

第四十六世祖:姜绍良,娶妻风氏,生子姜庵年。

第四十七世祖:姜庵年,娶妻蜀山氏,生子姜卿。

第四十八世祖:姜 卿,娶妻景仆氏,生子姜詥。

第四十九世祖:姜 詥,娶妻风氏,生子姜彦。

第五十世祖: 姜 彦,娶妻姬氏、鬼方氏,生子姜绥章(一作姜绂章)、姜筠生(一作姜虺筠)。

第五十一世祖:姜筠生,一作姜虺筠、吕筠生。娶妻姬氏,生子姜尚(吕尚)。

第五十二世祖:姜 尚,字子牙,号飞熊,一称姜太公。年八十遇周文王,相周武王而治天下,周尊为师尚父,封齐侯,生子孙世袭。娶妻马氏,生子姜丁、姜王、姜年、姜彦、姜柯、姜绍、姜骆、姜铎、姜青、姜易、姜尚、姜其、姜佐。

第五十三世祖:姜 佐,封于申。娶妻景仆氏,生子姜汲(申汲)。

第五十四世祖:姜 汲(申汲),娶妻有扈氏,一作扈氏,生子姜陵高(申陵高)。

第五十五世祖:姜陵高(申陵高),娶妻姬氏,生子姜嵩(申嵩)。

第五十六世祖:姜 嵩(申嵩),娶妻温氏,生子姜谋(申谋)。

第五十七世祖:姜 谋(申谋),一作姜某(申某)。娶妻顾氏,生子姜成(申成)。

第五十八世祖:姜 成(申成),娶妻马氏,生子姜胡(申胡)。

第五十九世祖:姜 胡(申胡),娶妻温氏,生子姜献(申献)。

第六十世祖: 姜 献(申献),娶妻有施氏,生子姜宁(申宁)。

第六十一世祖:姜 宁(申宁),娶妻顾氏,生子姜恩(申恩)。

第六十二世祖:姜 恩(申恩),字宏道,娶妻孟氏女适周厉王,生子姜诚(申诚)、姜申甫(申甫)。

第六十三世祖:姜 诚(申诚),号申伯。辅周宣王中兴,周宣王赐封于谢,生子孙因以为氏,遂为谢氏受姓始祖。娶妻王氏、高氏、张氏,生子谢弘、谢猛。



谢 棐:字克诚,号励齐,南宋咸淳二年丙寅二月十八日酉时生,元朝天历元年戊辰阵亡,加封忠毅侯御,葬吊弓山有望碑华表。元配:阮氏,南宋咸淳四年戊辰正下六日丑时生,元泰定三年丙寅四月二十八日寅时卒,葬吊弓山诰,封贤淑夫人。生子一:谢玉甫。为陈留郡豫章支下棐公派衍五世第一世。是为湖南安化始祖。

谢 成:字雃正,号敵万,即棐公胞弟也,因兄阵亡怀恨复阵有功受封永平侯。元朝至元二年庚辰五月十五日午时生,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八月十六日现时卒,归太和葬谢家巷本屋后。元配:王氏,元至元六年甲申八月初八日酉时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十月初四日未时卒,葬同夫山。生子一:谢盛。为陈留郡豫章支下成公派衍五世第一世。是为湖南益阳始祖。

谢 铎:字裒,晋朝名儒,吏部尚书,生有六子:奕、据、安、万、石、铁,居浏阳者,多为奕、据、安三公后裔,于明末清初自粤迁来。奕公裔析居浏阳石嘴头、太平山、七居坳、白沙寨上等处;据公裔析居沙田湾、栗树排、上洪、宝盖洞等地;安公裔析居溪头、观音堂、团山背、石阬里、杜家洲、荷花平、军山、白沙大平及平江石排里、万载株木桥、夏家岭等地。是为湖南浏阳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12 07:19:4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