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07 09:44:00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51359 跟帖次数 12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大臣吴权之后裔,属于以氏族名称或国名为氏。

吴氏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我国乐曲的发明者。

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史籍《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知识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在史籍《路史》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史籍《山海经》中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私通怀孕,三年后一胎生三子,分别叫鼓、延、殳。

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氏等族的始祖。

吴权属于远古的吴氏族,史籍《路史》已说得明确。其实,吴权不但是人名,它还极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为这样,有的史书又说吴权是颛顼时的人,传说各异,无须深究。陈明远在《中国姓氏大全》中说:吴权的后裔以吴为氏,成为吴氏的一支。

中华民族以黄帝作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中记载:黄帝的母亲,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吴枢。

到颛顼帝时,又有个叫吴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担任火官祝融。吴回是远古吴人中又一个杰出的半人半神的人物。他是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到高辛氏(帝喾)时代,吴因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吴回之兄重黎担任了高辛氏的火官,叫做祝融,后因办事不力被高辛氏帝喾消灭。这样,吴回接替重黎担任帝喾高辛氏的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职责,一是观测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这是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一件极神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吴回担任祝融后,声威远振,逝世后被尊为祝融神,典籍把他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祝融与火打交道,逝世后成为火神,也叫“朱天菩萨”,现在许多乡间民俗一遇火灾,则口中大呼“朱天菩萨保佑平安”,双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学说的理论中,火与南方相配,于是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以红为色。

吴回成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领后,吴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分离成八个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吴回生陆终,陆终娶西南鬼方氏妹一个名叫女媸的为妻,剖腹生产,一胎生出六个儿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氏、季连。这六个儿子,又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拥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陆终的长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离出去后,居住在昆吾,大约在今山西安邑一带,氏族被赐姓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后来昆吾氏东迁至河南许昌一带。传说昆吾氏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对此,在典籍《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壶的别称。昆吾氏的后裔繁衍发达,产生出昆吾、樊、昆、吾等姓氏。“吾”字古音与“吴”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吴”而成为后世吴氏的一支。史籍《路史》中对“昆吾”下注:“氏书又有吴氏”。如果说吴回从吴氏族同化于重黎祝融氏并分化为祝融八姓是古代吴人的一次离异的话,那么昆吾氏之后一支改从吴氏就是吴族的一次小小的回归。

帝喾时期,犬戎部落有一个英勇善战的首领吴将军。吴人在高辛氏时,有一支加入西方犬戎部落,以狗为图腾。吴族中的一位杰出者,以英勇善战成为犬戎部落的首领,史称为“吴将军”。吴将军能征善战,与中原高辛氏领导的华夏部落集团为敌。帝喾高辛氏克敌无方,只好以重赏求才:谁能砍下吴将军的人头来见,就许诺将自己两位美丽倾城的公主嫁他为妻。诏令下达后,无人应征,后来高辛氏身边一位号称昆吾犬的将军杀死了吴将军,还娶了公主。但这是《路史》的说法,至今尚未见到有吴氏自称为昆吾之后者。

夏朝少康时有个人叫吴贺,他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史籍《帝王世系》载有其事。《中国姓氏大全》中说:“传说中夏朝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吴贺见于《帝王世纪》,他曾与羿比射。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即吴,它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史籍《路史》中就说:“商纣时亦有吴伯。”

古吴族人的后裔,当为吴氏之源。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古公亶父之子太伯(泰伯),属于以国名为氏。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氏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

黄帝起初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北部),便以姬为姓。相传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姓者十四子,其后分十四支部族。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氏就是从玄嚣这一支传递下来的。玄嚣的第四世孙高辛氏帝喾做了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娶有邰氏之女姜嫄为正妻,姜嫄是周族的母系祖先。古代《诗经》记述了关于姜嫄生弃时的传说。相传姜嫄一天出去游玩,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出于好奇,用脚踩了一下,回家后竟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姜嫄对此又惊又怕,把这孩子视为怪物丢到荒郊野外。然而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先后有牛羊来喂养他,樵夫来解救他,大鸟用翅膀温暖他,致使这孩子三弃而不死。姜嫄认为一定有神灵保佑他,于是就决定抱回去抚养他,并因此为之取名弃。弃小时非常聪明,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成年后非常善于农耕之事,他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块地适合种什么庄稼,因此,附近的老百姓纷纷效仿他,尊他为农师。

弃被后世周部落奉为先祖,世称之为周弃。周弃大约生活在舜、禹时期,他曾协助大禹治水,为大禹的农官,故世称后稷。周弃逝世后,被后世奉为农神后稷。终夏之世周弃子孙世为夏朝农官。传至不窋之时,正值夏朝末年,在史籍《史记》中记述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夏朝末年政局混乱,周族首领不宙不再做夏农官,他率部族迁徙到了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西北地区。周族生活在戎、狄之间,经常受其骚扰,从不窋到古公亶父十余代,周部落一直在不断地迁徙之中,但他们仍能父子相承,世系保持不乱。公刘时期,周部落为躲避戎、狄的侵扰,又举族迁居到豳地(今陕西彬县)。豳地土地肥沃,周人在这里恢复了祖先的农耕传统,农业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周族在首领公刘领导下开始了复兴,《史记》描绘了当时周人富足的社会情景:“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归焉。”因公刘在周族发展史上贡献很大,周人作诗《公刘》来歌颂他、纪念他。

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亶父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亶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周原可谓周人居住的祖地,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庄稼生长,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大力建设城镇和村庄,让族众过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了官职,建立了近似国家职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称呼就是因为古公亶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来。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领,他发扬光大了周人数代奋斗的事业,为周人取代商朝建立周王国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后世周文王称其为太王,《诗经》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则把其作为一位仁君加以颂扬。在吴氏的一些家谱中,尊古公亶父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亶父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周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相传太任生昌时曾出现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资过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朝人的社会传统,古公亶父去世后,应由长子太伯继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应是虞仲,季历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机会继承王位,昌作为季历之子更没有机会继承王位了。但太伯认为三弟聪颖贤良,便决定放弃继承权力。后来古公亶父病重,太伯和虞仲借口外出为父亲采药,离开了周原。史籍记述,兄弟俩从陕西岐山一带出发,来到荆蛮吴越地区(今江苏、浙江一带),吴越地区居住着原始落后的少数民族,他们和中原风俗迥异。兄弟俩入乡随俗,纹身断发,在周人看来这哥俩已成为蛮人、残人,再无资格继承王位。

太伯、虞仲奔吴后,季历得以继位,后传位给周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负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为灭商振兴周族苦心经营,他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其子周武王发继位后,向商王朝大举进攻,四年后,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虞仲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后世吴氏子孙则多把太伯、虞仲尊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记述,太伯、虞仲所到达的荆蛮地区,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无锡、苏州一带。太伯、虞仲一支就是古书记载的痰阳诸姬(古代居住在汉水北岸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们与楚国为邻,楚国是为五帝之一的颛糠帝后裔所建。楚国强大起来以后,汉阳诸姬受到来自楚人的威胁,被迫迁徙,其中太伯、虞仲一支,东迁到江苏吴地,征服了当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吴国。据《史记》中记载:“自太伯作吴,五世而周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二,吴,在蛮夷。”周武王克商后,分封太伯、虞仲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虞仲始迁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当时尚未开发的东南之地吴。不管后世对其迁徙过程有多少种解释,但姬姓周人太伯、虞仲一支最后到达了江苏古吴地是没有争议的。

太伯、虞仲到达江苏吴地后,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当地土著吴人的普遍欢迎,他们纷纷前去投奔。太伯、虞仲兄弟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吴地百姓。他们被太伯、虞仲兄弟的高风亮节、仁义之德所感化,自愿拥立太伯为君长,因太伯所居处属吴地,故太伯在这里建立的姬姓国家称“句吴”(“句”为发声词头,无字义),简称吴。

太伯建吴之时,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诸侯混战不已。太伯恐怕战乱祸及吴地,影响吴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苏无锡东南梅里营造了一座城市,相传此城的内城周长三百步,外城周长达三百余里,人们在里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一样,耕作种庄稼,自给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扰。太伯无子,他去世后,虞仲继立为吴君,他把哥哥太伯葬在梅里(今江苏无锡),后人在其坟墓附近修建了一个至德庙来纪念这位让贤的吴氏先人。

江苏苏州、无锡一带有关太伯遗迹很多,至今江苏无锡东面的鸿山(一名梅里山)上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之一,全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围常年绿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太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痛欲绝。太伯入葬那一天,吴人纷纷前去送行,因太伯生前喜欢种麻,人们就各采一束麻子在腰间,以表达对太伯的怀念和哀悼之情。此后这一风俗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直到今天,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仍为中华民族许多地区的丧葬礼俗。

一般史书皆称太伯没有子孙,但后世吴氏族人仍称其为开氏始祖,称其弟虞仲为吴氏传代血缘始祖。不过,有日本皇家学者经考证后证实自己就是吴太伯的后裔,如历代日本天皇就自称是吴太伯的血缘后裔。当然,日本政界从五代十国以后历来习惯撒谎骗人,否则,何不干脆举国跪求认祖归宗,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吴日省”呢!

虞仲接任吴国国君后,继续开拓哥哥所奠定的基业。在吴氏发展史上,虞仲其地位仅次于太伯,可谓至德第二人。虞仲去世后,吴人把他葬在吴国虞山上。虞仲墓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间,墓门在山麓下,面临北门大街,门前牌坊为清乾隆年间所建,上书“敕建先贤虞仲墓门”,进墓门,沿山坡往上走数十步,可见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写的“南国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一时逊国难为第,千载名山还属虞。”墓上立有四块墓碑,正中一块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的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虞仲至今仍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虞仲葬地虞山今已成为海内外吴氏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虞仲下传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做吴君时,周武王已攻灭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周朝初期实行分封制,封周王亲族、灭商功臣、历代先圣的后裔到各地做诸侯。周王朝寻找太伯、虞仲后裔封诸侯,因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制宜正式册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列为诸侯,建立了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仲因此称为虞仲,与其先祖虞仲同号。

吴、虞兄弟之国,历经整个西周,传国十余代,一直到东周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变化,周天子丧失了号令天下诸侯的权威,人们不再遵从传统的周礼国法,各个诸侯国为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了激烈的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强国。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国土,称霸诸侯。

虞国和虢国(今河南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中原称霸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国和晋国之间隔着虞国,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然后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与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以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讨伐虢国,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给晋国,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宫之奇是虞国著名的贤臣,深为晋国所忌讳,史籍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他听说此事后,急忙面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但是虞公听不进去。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国讨伐虢国,虞国理应助晋伐虢。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了虢国的力量。三年后,晋国看到灭掉虞、虢两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定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

虞公仍然不听劝谏,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国行将灭之,就率本族人氏离开了虞国,临行前叹息着说:“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顺手灭掉了虞国。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国共历十二君。虞国灭亡后,后裔为纪念故国以虞为姓,虞姓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姬吴的早期分支,与吴同属太伯、虞仲之后。

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次战争,楚国虽然失败,但实力未损,楚庄王时又卷土重来,楚与吴越结盟重新对抗中原大国晋国,此后楚军又北上与晋爆发了邲之战,这是楚晋争霸以来的第二次大战。邲之战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失败后的晋国时刻寻找机会想战胜楚国,因此,晋楚间小规模的战争接连不断。为调解晋、楚之间的争端,避免各国受到牵连,公元前579年以宋国大夫华云为主,发起了解除楚晋争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晋两国仍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宰相)子反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了楚的敌国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逐渐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扎。其中季扎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太伯、虞仲遗风,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季扎认为这样做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会引起内乱,坚辞不就。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太子。寿梦临终时留下遗命,将来一定要传王位给季扎,吴人也要求立季扎为君。季扎为了躲避就君位,离家逃到了荒野之中。诸樊不得已只好做了吴王,并立下规矩,他百年后,君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传给季扎。吴王诸樊一心要传位给弟弟季扎,就不太爱惜自己,打仗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公元前508年诸樊亲自率军伐楚,直逼楚国边境城市巢邑(今安徽巢湖)。楚国巢邑守将牛臣对部下说:“吴王做事勇敢而轻率,如果打开城门,他必定第一个冲入城来,我埋伏在城门,乘机射死他。他一死,楚国边境就安定了。”楚卒按吩咐打开城门,诸樊果然抢先冲入城门,被躲在暗处的牛臣一箭射死。诸樊在位十三年,按约定传位于余祭。余祭即位后,封四弟季扎于延陵,故季扎又号延陵季子。余祭在位期间,因季扎通晓周礼,曾代表吴国出使中原诸国。余祭在位四年,逝世后传位于三弟余昧,余昧在位十七年,此时吴国霸业初成。余昧时世时,遗命传位季扎,终于了却了父兄的心愿。吴国百姓也要求季扎继承王位,季扎仍旧谦辞,后见难以推脱,再次出逃。

季扎出走后,吴人只好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国君,是为吴王僚。这引起了诸樊之子公子光的强烈不满。公子光认为自己是诸樊之子,叔父季扎推位后,按继承顺序,理应由他继位。于是公子光“阴纳贤士,欲以袭僚”,谋取王位。这时,楚国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了楚国大将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来被公子光收留。伍子胥为人勇敢而有谋略,他得知公子光的意图后,就把逃之途中结识的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专诸受到公子光的极高礼遇,他愿意为公子光效命刺杀吴王僚。

公元前515年吴王僚乘楚平王病逝楚国举行国丧之际,派弟弟盖余、烛庸率军伐楚,同时又派季扎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向。楚国早已做好准备,派大军截断了吴军的退路。吴军进退两难,吴王僚的两个弟弟盖余、烛庸不能回归吴国,吴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见时机成熟,假意宴请吴王僚,让专诸伺机刺杀僚。据《史记》记载,吴王僚为防万一,自王宫至公子光家,沿路设护卫军士,连公子光家堂前、阶上、席旁都有卫兵带刀护卫。公子光推说足疾故意离开现场,而在窟室中布上带刃甲士。专诸把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借献鱼之机,得以靠近了吴王僚。专诸突然拔出鱼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传后世的鱼肠剑。混乱中,刺客专诸被吴王僚的卫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杀散僚的卫兵。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为感谢勇士专诸,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重用伍子胥执掌国政。远在楚国作战的吴王僚的弟弟盖余、烛庸听到公子光弑君自立的消息后,感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后来兄弟俩又投奔了楚国,楚国把养邑(今河南沈丘)分封给他们。从此,吴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带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别以两公子的名字盖余、烛庸为氏,成为姬吴的两大分支。

季扎回国后,不愿看到吴国再闹内乱,就承认了阖闾为君的合法性。《史记》记载季扎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吴王阖闾即位后,实施富国强兵之术,他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府。现在的苏州城(姑苏)就是伍子胥协助阖闾修建的都城,姑苏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设,又兼及南方水乡的特点,它周长二十三公里半,有八个陆门,八个水门,是一座设计精巧、攻守兼备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吴国的军事实力。在伍子胥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从齐国投奔吴,把自己著名的十三篇兵法进献给阖闾。阖闾为测验孙武兵法,在宫中选了一百八十名美女充当士兵,以两名爱妃做首领,让孙武试演。演习过程中,两位爱妃恃宠对孙武排兵布阵视如儿戏,在孙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孙武按照军事法令斩杀了阖闾的这两位爱妃。据史籍记载,阖闾痛失两位爱妃后,食无味,寝不安。然而阖闾看到孙武确有用兵的本领,就没有责怪孙武。他任用伍子胥为谋主,孙武为将军操练军队,为进击强邻楚国做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率兵大举攻楚,在唐、蔡两国军队的引领下,吴军第五战五胜,长驱直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开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杀父之仇。楚国忠臣申包胥指责伍子胥鞭打王尸无道之极。伍子胥解释说:“吾日墓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后来,申包胥不畏路途险远,远奔秦国求救兵。申包胥感怀祖国君民蒙受苦难,在秦宫庭外,痛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秦王。秦答应发兵救楚。秦楚联军击败了吴军。战乱中,阖闾之弟夫概乘机回国自立为王,阖闾闻讯,立即领兵回国击败了夫概,夫概率残余逃到了楚国,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今河南遂平),其后裔以棠溪为氏,这是姬姓吴氏的又一分支。

阖闾回吴后重整军备,一年后再度伐楚,占领了大片楚地。公元前504年吴国水军打败楚国水军,俘获楚国两位水军将领和七位大夫,随后楚国陆军又在繁阳(今河南新蔡县北部)失利于吴军。楚国由此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楚昭王被迫迁都,吴王阖闾的事业可谓达到了顶峰。

吴国的南方邻国是越国。历史记载,越国乃夏禹之后,是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南迁建立的国家。越国和吴国一样,统治阶级是中原贵胄之裔,人民大众则为当地土著居民,习惯文身断发。到越王允常时,夏禹之裔已传二十余代,吴越曾发生战争。吴响应晋牵制楚,楚则利用越来牵制吴。公元前537年及公元前518年,越曾两次助楚攻吴,吴越属敌对国关系。打击楚国后,吴王阖闾一直伺机攻打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逝,勾践继位。吴国乘越国举行国丧期间出兵伐越,越国勾践率军抵抗,两军战于携李(今浙江绍兴)。由于吴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越国上下齐心,一举打败了吴军。战争中吴王阖闾伤了脚趾,吴被迫退兵,途中阖闾的伤趾继发感染,生命危在旦夕。阖闾临终前嘱咐太子夫差:“你不要忘记是勾践杀害了你的父亲!”夫差满含泪水答应说:“一定不忘报父仇!”阖闾逝世于归国途中。

阖闾逝世后,夫差即位,是为吴王夫差。他不忘父仇,时刻准备伐越。他让属下立于他经常出入的宫门之处,每当夫差经过,下人就大呼:“夫差,你忘了是越国杀死你的父亲吗?”夫差就高声回答:“不敢忘,三年一定报仇。”夫差以此勉励自己,他继续重用伍子胥,又封楚国亡臣伯嚭为太宰。经过三年准备,吴王夫差厉兵秣马,准备大举伐越以报父仇。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军相战于夫椒(今江苏太湖椒山),吴军士卒以复仇为动力,个个勇猛善战,一举击败越军,攻入越境。越王勾践只剩下五千甲士,退守会稽(今浙江绍兴市郊)。越王为避免亡国,接受了大夫文种的建议,“卑辞厚礼”向吴求和,条件是勾践入吴为吴王臣仆,夫人为奴婢,进献宝器,越可免于亡国。

夫差洋洋自得,准备接受越国的请求。伍子胥劝谏夫差说,吴越同处三江之地,其势不能并存,勾践是位有能力的君主,加上范蠡、文种等良臣的辅弼,如不及时歼灭,其后患定会无穷。正当吴国君臣争议不决之时,越国送上美女、宝物贿赂太宰伯嚭,请伯嚭劝说吴王夫差接受越国纳贡称臣。伯嚭本来就妒忌伍子胥,他接受了越王的贿赂后,一再劝说夫差接受越国求和。夫差听信了伯嚭的劝说,接见了越国求和的大夫文种,在吴国朝廷,伯嚭和越国大夫文种一唱一和,文种委婉地暗示夫差,一旦越国得不到吴王的宽恕,勾践将会杀妻灭子,毁坏宝器,凭借剩下的五千甲兵与吴拼个死活,吴国到头来将一无所获。夫差最终接受了越的和议条件。伍子胥闻讯无可奈何地叹息说:“二十年后,吴国就会变成废墟了。”

吴越讲和后,越成为吴国的附庸国,勾践夫妇及其大夫范蠡等三百余人到吴国为吴王服役。相传,勾践为夫差养马,做了马夫,勾践夫人为吴王打扫宫室,夫妇俩表现出毫无反抗之意。为进一步麻痹、消磨夫差意志,越国又送上美女西施,对越王勾践完全放松了警惕。七年后,夫差准许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不忘国耻,每晚睡在柴草上,并在门边挂一串苦胆,进出之时都要舔食一下苦胆,扪心自问:“你忘记战败后的耻辱了吗?”他像农夫一样下田耕作,夫人也如农妇般亲自织衣、做饭,生活俭朴。勾践重用文种、范蠡等贤能之士,励精图治,国力逐渐恢复并强大起来。

夫差好大喜功,一心向往中原称霸,他先后讨伐了蔡国、鲁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掘成邗沟,以沟通江淮,为北上做准备。公元前485年他又不自量力,联合一些小国,从海上进攻当时强大的齐国,结果被齐国打败。公元前484年夫差再度进军中原讨伐齐国。他联合鲁国在艾陵(今山东莱芜)打败齐国,俘虏齐将多人,缴获一批战利品。夫差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看到数次的征战耗空了吴国国力。越国也派人来吴朝贺吴伐齐的胜利。此间吴举朝上下皆大欢喜,惟独伍子胥心情沉重,他再次向夫差陈述说:“越是吴的心腹之患,得到齐,只不过得到一片石田,石田是不能种庄稼的。”他断言:“越不为沼,吴其泯矣胥。”此时的夫差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苦口良言。伍子胥逐渐对夫差失去了信心,一次乘出使齐国之机,伍子胥把儿子托咐给了齐国的鲍氏,并改姓王孙氏。吴王夫差对伍子胥没完没了的谏言愈来愈反感,伯嚭趁机向夫差讲了伍子胥寄子齐国之事,夫差听后大怒,以私通敌国,怀有二心之罪,赐死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对夫差说:“我死之后,请挖出我的双眼,挂在姑苏城东,总有一天,我会亲眼看到越国大军攻入吴国。”夫差为发泄对伍子胥的仇恨,竟恨及枯骨,令人把位子胥的尸首包在皮革之中,抛入江中,其名曰:“鸱夷浮江。”

公元前482年吴国大旱,农业欠收。夫差仍决定出师北上与齐晋争霸中原。越国趁吴国国空,倾全力出动精兵分三路攻入吴国。越军攻入吴都姑苏,焚烧了吴国都城,俘获了太子友。夫差闻讯,挥师南归,后来竟向越国求和,越国自度不能一举灭吴,就答应了吴国的求和。此后越国又两次攻入吴国,在越的打击下,吴的军事力量几乎消耗殆尽。公元前473年越军攻入吴都。夫差率随从逃到姑苏台上,被越军重重包围。夫差派人向勾践请罪,希望像越王勾践当年那样做个附庸国,得以保全吴国社稷,此举遭到勾践拒绝。勾践只答应封夫差到甬东(今浙江舟山群岛)做个百夫长,夫差以年老为名表示难以接受,最后被迫自杀。死前,夫差用布把自己的脸蒙住,悔恨地说:“我没有脸面在九泉之下见到子胥啊!”吴国灭亡后,吴国子孙逃往四方,他们感念故国,便以吴为姓。

早在吴亡之前,就有吴人流落异国他乡。吴越之间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战争中,一部分吴人做了越国战俘,幸存下来滞留在越国,其中有夫差的儿子吴友及王孙弥庸。在吴越战争中失败的吴国王室成员大多流向了楚国,诸如吴王余昧之子盖余、烛庸,阖闾之弟夫概等。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在父死之后,举家逃亡到楚国和宋国,其后称庆忌氏。然而与公元前473年吴国这场大灾难相比,这些都显得微乎其微。在这场大灾难中,上至吴国宗室贵族下至吴国普通百姓,都历经了彻心透骨的亡国灭种之痛。据史籍《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大批吴人被赶出家园,有的远走他乡,有的到越国做苦役成了越国奴隶。愈是离散于异乡,愈是怀念故土,血缘、地缘标志的“吴”就愈加被突显出来,亡国后的吴人纷纷以吴为姓。流落在越国的吴人在越人监督下修建了大型水利设施辟首,这座长达千余米的水利设施后来改名为吴塘,以纪念早期吴氏先人流亡异国做奴隶的艰辛。后来越国灭亡,在越的吴人又随越人南迁,两汉后期的阳山(今广东阳山)吴霸家族就属随越人南迁的一支吴人。

吴国灭亡后,大批的吴氏宗室被流放到偏远荒凉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这支吴氏尊吴王诸樊为始祖,后世繁衍成江西历史上最悠久的吴氏宗族。

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进贤吴氏等支都是吴鸿后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难到了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氏的重要一支即歙州吴氏,他们也以诸樊为始祖,其后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吴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吴氏最为兴旺,成为望族。

吴季扎为辞让王位曾两度出走,季扎是受中原文化熏陶较深的吴人,曾代表吴国出使文化发达的中原各国,和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叔向、子产、晏婴都有过交往。尤其是季扎曾出使保存周朝礼乐文化最完备的鲁国,他对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嬴得了鲁人的敬重。

在齐国,他与齐国政治家晏婴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谈。当时齐国已政出私门,齐重臣陈完控制了齐国政局,他削弱公室,扩张自己的势力,先后灭掉了栾氏、高氏等齐国公族。在此形势下,季扎劝告晏婴明哲保身,交源于己的权和封邑,以免除灾祸。晏子政治家,采纳了季扎的建议。史籍《史记》说晏婴“是以免栾高之难”。

在郑国,季扎和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相谈投机。他向子产预言了郑国政局的走向,并忠告子产说:“现在郑国政治腐败,国家将会出现困难,到时您会掌握大权。希望您当政时要谨慎,以礼治国,不然,郑国将会出现一场大混乱。”后来子产果然当政,他进行改革,铸刑鼎,倡导以法治国,引发了一场大争议,连北方晋国大臣叔向也写信批评子产铸刑鼎将会导致上下秩序混乱。

后来,他又到了晋国时值晋国国君正渐失权威,韩、赵、魏、范、中行、智氏六家异姓卿大夫掌握着国家大权,其中以韩、赵、魏三家发展势头最盛。季扎当着韩宣子、赵文字、魏献子的面说:“晋国的归宿将在你们三家身上。”临行前叮嘱叔向说:“现在晋君越来越弱,大夫们的势力都发展起来了,以后政权将归于韩、赵、魏三家,先生一向坚持道义,不肯屈从于时势。我奉劝先生早想存身之道,以远离灾难。”

叔向是晋国一位保守的政治家,其宗族也是晋公室中仅存的一支,其他各支已为六家异姓卿大夫所灭。在政治上,叔向倾向维护公室,反对卿大夫进行的改革,因而成为韩、赵、魏等异姓卿大夫仇视的目标。叔向以后,其宗族果然为三家所灭,晋国也分裂成韩、赵、魏三国。

据史籍《史记》记载,季扎受阖闾委派出使中原诸国,途经徐国时,遇到徐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扎的佩剑,但不好意思开口索要。季扎看出了徐君的心思,因为还要出使他国,不便立即解剑相送,想等回来路经徐国时再相送。不料回来时徐君已死。季扎凭吊了徐君之墓后,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的人问季扎:“徐君已死,为何还要送给他佩剑?”季扎回答说:“当时,我心里已把佩剑默许给他了,只是不便相送,现在岂能背信弃义,违背自己心中许下的诺言。”

季扎在吴氏血缘史上也的确是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来自吴虞仲嫡裔,当初为让国逃到延陵(今江苏常州)乡下,长兄诸樊只得将延陵封给季扎,季扎因而号延陵季子。此后,季扎后代世居于此,延陵成为吴氏的著名郡望。

季扎逝世后葬在上湖(今江苏江阴)中的小岛上,相传大圣人孔子因推崇季扎之德,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吴人为纪念季扎,在他墓旁建庙,世代祭祀。今天除江阴申港外,江苏省境内还有四处季扎墓“丹阳延陵镇一处,常州三处,并且都有上述碑文。自古史籍对季扎葬处的记载多有不同,但不管季扎葬于何处,这些墓碑都表现出后人对季扎的怀念之情。吴氏子孙以太伯、虞仲、季扎三位先祖而莨豪,后世吴氏宗族的祠堂往往取名“至德堂”、“三让堂”、“三德堂”,以彰显其祖先谦让之德风。

据吴氏家谱资料记载,季扎生有五子,个个都道德高尚。其中长子随季扎出访齐国时逝世,其名字不见记载。《礼记》说季扎长子葬于嬴、博之间(今山东莱芜),至今遗迹尚存。其子吴濮婪在吴国灭国时,为避战祸,携带妻子、老母及何姓人家逃到太湖之中,后来定居在太湖东洞庭武峰山下,他隐吴氏濮,与何姓人家世代通婚,隐居荒山野岭之中。为不忘先祖吴季扎,其后代在濮公山下结一草庐名曰濮公庵,借奉祖先季扎神主,濮氏数代不与外界沟通,直至南宋时期才恢复吴氏。

吴征生为季扎次子,在亡国之难中孤身一人逃往齐国,所幸被齐平公接纳。他在齐国娶妻生子,其后成为季扎后裔中最发达的一支。吴征生之子取名启蕃,寄寓着吴征生希望后代兴旺发达,立志复兴吴国之葸。但吴征生没能实现其宏愿,最后客死异乡,葬在齐国葵丘(今山东淄博)。到吴启蕃时历史已步入战国时代,在其父逝世后,投奔了鲁国。吴启蕃在鲁入仕为官,出任鲁相,并娶鲁国贵族叔孙氏之女为妻,定居于曲阜,逝世后也葬于此地。其子吴诩早年就学于孔子弟子颜高门下,研习儒术,后来,没有入仕为官。吴诩以学问称名于世,他具有战国士人的性格特点,游说诸侯,合则留下,不合则去,一生往来于齐鲁之间,居无定所。吴诩娶齐田氏之女为妻,逝世后葬于齐地(今山东胶南琅砑台)。吴诩生有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暨一支,后世子孙散居齐鲁之间,不见于经传、谱谍记载。吴售生有三子,其中次子吴庸成年后卷入鲁国政坛之争,失败后逃往晋国,逝世后葬于今山西翼城。至此季扎后裔从山东迁到山西。这支吴氏在山西翼城一带居住不过三代,吴庸之孙吴申又举家南迁于楚,出任楚国大司马。

吴庸其他子孙则留居山西,后世迁徙线索不详。吴申之时,已是战国末期,吴申看到楚国政权摇摇欲坠,迟早必为强秦所灭,于是弃官而走,举家南渡长江,辗转来到江西庐山一带定居下来。从此吴申寄情于山水之间,再未入仕为官。吴申在此精心抚育二子,长子吴芮、次子吴倓倓。吴芮就是青史有名的长沙王吴芮,西汉长沙王吴芮家族的显现标志着吴氏的崛起与复兴。至此,季扎次子吴征生一支自吴亡到秦二百余年,辗转流徙了几近大半个中国。

季扎三子吴重道、五子吴木熹历史记载不详,亦很难考订出其后世流徙过程。季扎四子吴子玉一支在吴之后,坚守家园祖地延陵,奉祀祖先季扎。史籍《丹阳吴氏宗友录》详细记载了吴子玉一支在祖地延陵的世系传递,这支吴氏号称延陵吴氏,一直到宋元时期仍子孙兴盛绵延不绝。

吴国灭亡后,季扎长孙吴濮婪为避祸逃到太湖东洞庭武峰山一带,隐其姓吴为濮,此后数代,达一千八百余年之久。濮氏世代打鱼、耕田为生,与世隔绝,后世称濮氏不识世间朝代更替,各朝政府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支子民。唐宋以来洞庭濮氏人口日益增多,开始重视家族的历史渊源。唐长庆年间(公元82l~824年)。洞庭濮氏季扎第四十世孙濮孟牵头初修了洞庭濮氏家谱,到了北宋,又进行了重修。随着宗族的日益壮大,家谱的兴修,越来越多的濮氏族人了解了家族历史,濮氏认祖归根意识逐渐增强。

北宋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濮氏宗族推举族长濮肇为代表,出面向朝廷献粮赈荒。濮氏的义举受到朝廷的表彰,宋朝廷下诏征用濮肇做官。但是隐居一千多年,不愿张扬的族风使濮肇辞绝了征用,仍率族人隐居于太湖边。

靖康之乱后,百姓纷纷南迁。太湖周围也住满了南迁的移民,从此,濮氏宗族开始广为人知。濮氏宗族一直保持吴氏先民的纯朴之风,族人乐善好施,南迁百姓闻其声名,纷纷前去投奔。濮氏宗族居地周围移民越来越多,族长濮百被移民们尊称为“仁义山长”,无意中濮氏族长成了这一带百姓的首领。由于移民的日益增多需要政府出面管理,濮氏也希望复归本姓,得到官方和民间的承认。

南宋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年),族长濮百去南宋京都临安朝见宋宁宗皇帝,上奏濮氏宗族家世和移民情况。宋宁宗听说是先贤季扎之后,御笔一挥便恩准濮氏宗族恢复吴氏。

元朝范寅撰写的《洞庭吴氏世谱通考》记载了南宋宁宗皇帝关于濮氏复姓为吴的圣旨御批:“这濮百既是季扎之裔,避乱隐此,劳心耕作,自食其力,困苦历世,情甚悯焉。着所在勘慰忧恤,将濮仍复姓吴,仰体国家不废遗逸之典…”

濮姓复吴后,大宋朝廷为表彰单扎长房一支世代开发太湖地区之功,将其地命名为吴巷,其行政归属于平江郡,同时划出山地四亩六分族田,永免赋税,以供吴氏祭祖之用。此后这支吴氏以吴氏嫡宗标称于世,又因先祖吴濮婪隐居太湖东洞庭武峰山南,故又称洞庭吴氏。到了元朝,洞庭吴氏裔孙吴宣新修了洞庭吴氏族谱,正式以吴氏标明世系。吴宣所生四子,其次子吴寿宁在皇庆年间于濮公庵旧址建立了季子庙,作为吴氏祠堂,庙旁有宋名臣范仲淹裔孙范寅题名的“延陵祠堂”石碑。此后洞庭吴氏又数次续修家谱,使这支吴氏的历史非常清楚。
第三个渊源:源于有虞氏,出自周文王时虞仲的封地虞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有关资料记载,相传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时曾被封于虞国(今山西平陆),公元前658年被晋所灭,其后子孙中有人便以国名为氏,姓虞。

相传远古时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领袖,姚姓,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金文中虞、吴字相通,其后亦有姓吴的,为山西吴氏。

舜的三位妃子,嫡妃娥皇无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两女八子,但子女都为不肖子孙。只有商均能继承父业。舜去世后,中原形势发生巨大变故,夏禹夺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领职位,建立起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长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区,继续当有虞氏的首领。有虞氏成为夏朝的一个小方国,当时已从陕西东迁到今河南省虞城县北,国号“虞”。在夏初虞国有虞思,曾帮助亡国的少康,并将两个美丽贤淑的女儿嫁给少康为妻,终于帮少康复兴了夏朝。商朝以后,虞国衰落中绝。大约自商均开始,舜的嫡传子孙以虞、吴为氏。

史籍《元和姓纂》中说:“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上古虞字写作“吴”,只是到战国时期,虞、吴开始区别。



第四个渊源:源于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吴氏,以苗族最多,最突出。苗族吴氏主要分布在湖南和贵州苗族地区,他们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汉字姓,而成为吴氏的,也有一部分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同化于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吴氏。

苗族吴氏,至迟在元朝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义首领,就是吴氏族人,名叫吴天保。明朝苗族吴氏中还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学大师、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吴鹤。

苗族原本无姓氏,受汉文化的影响许多苗民借用汉族姓“吴”氏。清前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时,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汉字姓“吴”氏来作为自身姓氏,进行苗籍户口登记。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吴、龙、廖、石、麻”五大姓,而吴氏最多,排在首位。

湖南的苗族吴氏,广泛地分布在今湖南西部,西南部的湘西自治州、怀化地区和邵阳城步县等苗族分布区。据民国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记载,乾城(今湖南吉首)的苗族吴氏,主要集中在坪垅、犁口嘴、三岔坪、地岭波等地。凤凰县的苗族吴氏,则以阿拉营、鸭堡寨、櫐木营、沙坪一带最多。永绥(今湖南花垣)的苗族吴氏,自吴氏祖公禄祖率其子孙居住于吉峒乡瓦水、窝必、铅藏乡的铅藏一带,子孙再逐渐迁徙到各地。因此,永绥以吴、龙、石、麻四姓为多,而又以吴氏人数最多。在吉首的新坪乡一千二百多户人家中,吴氏近一千家,方圆数十里内都是一姓,且为同一吴氏血缘家族。与新坪乡毗连的新民乡和凤凰第九乡,也以吴氏人数最多,几乎占80%。所以湘西大姓,以吴氏冠首。

湘西苗族的吴氏在历史上又分出一支改从伍姓。在湘西苗族中,吴、伍虽不同姓但却同宗,所以两姓不能通婚。

据史籍《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民族志》和部分族谱记载,今靖州的苗族吴氏都是从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直接或经贵州等地转迁来的。如靖州三锹乡冈冲村苗族吴氏家族,是从江西太和县魏司巷,中经贵州天柱远口,再于明朝中叶迁入靖州的,至今已传三十一代,繁衍成六百余人的一个家族,大堡子乡同乐村苗族吴氏家族,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从贵州天柱县远口迁来,至今已传二十四代,发展至五百余人;藕团乡新寨村苗族吴氏家族,也来自远口,至今已传二十一代,发展至四百余人;新厂乡燕团村苗族吴氏,明朝自远口迁来,至今已传二十一代,有五百余人;平茶乡地祥村苗族吴氏,清朝自贵州锦屏新化乡印寨再经江边迁来,至今已传十一代,发展至四百余人。

湖南苗族吴氏分为禾孝与禾弄两系。

在贵州苗族地区,吴氏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汉字姓吴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汉字姓而形成。只如贵州台江县方召“各务收”(即务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领导苗民起义失败后,清朝政府强迫户口登记,将“务收”家族的“务”译成“吴”,其后裔于是变成了苗族吴氏。这些苗族吴氏,与汉族姬姓吴氏无任何血缘联系,就是苗族中不同地方的吴,有的也同姓不同宗,互相之间无内在的血缘关系。

苗族吴氏在历史上产生了大批优秀子孙,为中国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因此,吴氏史自然不能忽略这特殊的一支少数民族中异彩纷呈的吴氏宗族。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传统的蒙古族七大汉姓中,吴氏居其一。相传远古时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个部落的酋长名叫吴兰苏和,他的后裔就以他的汉译名“吴兰苏和”中的第一个字为姓,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吴氏。

据史籍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巴尔虎蒙古吴西勒氏,原居喀尔喀地区(今我国的新疆东部,以及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等地),因遭受葛尔丹部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大清朝廷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清朝中叶以后取原姓氏首音的谐音汉字“吴”为氏。

⑵.蒙古族翁尼特氏,亦称倭依特,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n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鄂氏、吴氏。

⑶.蒙古族乌佳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giy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⑷.蒙古族乌喇特氏,以部为氏,世居翁克都济讷尔(翁鄂洛城,今黑龙江哈尔滨)、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⑸.蒙古族乌噜特氏,源出元朝时期乌鲁特部,以地为姓,世居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边外地区)、锡喇穆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⑹.蒙古族乌济奇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jig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⑺.蒙古族乌梁海氏,以部为氏,内扎萨克之喀尔沁土默特左翼都统皆乌梁海氏,乃元朝大臣济喇玛之后裔,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乌噜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阿尔泰山(今新疆准葛尔盆地东北侧天山北出支脉)、唐努山(唐努图瓦,今蒙古国西北部唐努山)、黑龙江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gh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吴氏、乌氏、于氏。

⑻.蒙古族乌梁海济勒默氏,世居辽河(今辽河流域)、阿尔泰山(今新疆准葛尔盆地东北侧天山北出支脉)、唐努山(唐努图瓦,今蒙古国西北部唐努山)、黑龙江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ghaigilm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

在蒙古民族中,还有许多人改为汉姓吴氏。例如在史籍《续通志》中记载:明王朝政府曾赐给许多蒙古人吴氏,如赐“巴图特穆尔曰吴允诚,子额特特穆尔曰吴克思,玛噜曰吴成谔,勒哲特穆尔日吴良布,敦日吴守义,济兰曰吴克诚,多罗曰吴存敬,玛噜曰吴管”等等。

另外,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陈蒙古八旗中的一些族人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第八旗共同派驻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影壁山附近。清朝中叶以后改汉姓为吴氏,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满汉名臣传》等的记载:

⑴.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部、乌孙部),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

⑵.满族乌色氏,亦称吴色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吾塞部,满语为Use Hala,汉义“皮带”,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吉林乌拉(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区、松花江两岸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乌氏。

⑶.满族乌拉氏,亦称吴拉氏、乌喇氏,隶属依彻满洲,满语为Ula Hala,汉义“江”,世居郑家堡(今吉林双辽郑家屯)、乌拉街(今吉林永吉乌拉街)、黑龙江两岸等地,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随军驻守丹东凤凰城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解氏等。

⑷.满族乌雅氏,亦称吴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延部,在金国时期为女真兀颜部,满语为Uya Hala,汉义“猪”。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德尔吉穆湖(,今黑龙江虎林东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乌氏、穆氏、包氏、鲍氏、黄氏、邵氏、朱氏、牛氏等。

⑸.满族乌尔汉氏,亦称乌尔罕氏,乌拉尔汗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兀里坦部,满语为Urhan Hala,世居辽河流域、乌噜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

⑹.满族乌勒锡氏,亦称吴尔锡氏,满语为Ulsi Hala,汉义“掌管喂养祭祀牛羊的小吏”,世居长白山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⑺.满族乌灵阿氏,亦称吴灵阿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的乌陵部,金国时期称乌林答部,满语为Ulinga Hala,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蔡氏。

⑻.满族乌鲁哩氏,亦称吴鲁哩氏,满语为Uluri Hala,汉义“猕猴桃”,世居沾(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那氏、石氏、赵氏。

⑼.满族乌苏哩氏,亦称乌苏拉氏,以地为氏,满语为Usuri Hala,世居德尔吉色钦(今黑龙江虎林东北)、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乌氏、武氏、吴氏。

⑽.满族乌苏占氏,源出辽国时期女真乌萨扎部,以部(姓)为氏,满语为Usujan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什海兰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⑾.满族乌扎库氏,亦称乌札库氏,满语为Ujaku Hala,世居噶哈里氏、倭济石氏、绥分。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阿氏、吴氏。

⑿.满族武佳氏,亦称吴佳氏、乌佳氏,满语为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索伦(今黑龙江嫩江市以西广大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乌氏、武氏。

⒀.满族乌尔古宸氏,亦称吴尔古禅氏、吴尔古察氏,满语为Urguce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木楞(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一带)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⒁.满族乌尔瑚济氏,亦称吴讷虎沁氏,满语为Urhugi Hala,世居松花江两岸、乌苏里(今乌苏里江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乌氏。

⒂.满族吴穆氏,满语为Umu Hala,汉义“勿、不要、不行”,世居长白山区,是满族脱谱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⒃.满族吴努齐氏:满语为Unuci Hala,世居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

⒄.满族吴济克忒氏,满语为Ugiket Hala,世居待考。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吴氏。

⒅.满族吴扎拉氏,又称为兀喇氏、兀扎拉氏、兀札喇氏、乌扎喇氏,满语为Ujara Hala,取首音为汉字“吴”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萨尔和(今俄罗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庙噶山(今黑龙江汤原,一说在今俄罗斯黑龙江口庙街)、黑龙江沿岸地区。始祖兀喇·忒秋和儿子吴扎拉·敦得力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到凤凰城驻防,居住于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后营子村岔沟、民主二队等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子乡关门山村的吴氏亦是由吴家堡子移居过去的。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乌氏、武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鄂伦春族中有吴氏,他们是由鄂伦春族中的吴查尔坎氏的汉译简化而成,亦称乌恰尔坎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ciyark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赫哲族人的吴氏,也是由赫哲族姓氏的读音转译而成,如赫哲族吴克定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keding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赫哲族吴氏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如优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编剧吴白丰,就是该支吴氏族人。



第九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布特哈志略》、《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的记载:

⑴.达斡尔族鄂诺氏,亦称俄嫩氏、鄂内氏、鄂讷氏、斡难氏,为达斡尔族著姓之一,世居黑龙江北境、鄂嫩河(今黑龙江上游北岸支流斡难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n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鄂氏、敖氏、吴氏等。

⑵.达斡尔族乌礼苏氏,亦称乌力斯氏,世居齐齐哈尔、黑龙江沿岸。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ris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⑶.达斡尔族吴然氏,世居黑龙江流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yan Hala,汉义“懦弱”。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吴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记载:

鄂温克族吴扎氏,以地为姓,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ja Hala,为满族书面语言“谷物”之意。

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满族吴扎氏多冠汉姓为吴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吴氏,为分布较广的大姓之一,其来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据史籍《信阳民族志》记载:河南信阳回族中有一支吴氏宗族。回族吴氏应为姬姓吴氏被同化形成。又如回族人吴钟,清初武术家,河北沧州孟村县人。作为福建泉州的回族吴氏,仅是一种迫而改的姓。

据文献《报告发见蒲寿庚家谱经过》中的记载:“明初蒲家被剿,不敢姓蒲,改氏吴,因吴、蒲一音相近。族人不甘心,在死了人时,墓碑上正面写‘吴某某之墓’,反面暗写‘蒲某某之墓’。”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泉州地区曾发掘出一块墓碑,果然正面刻着吴氏,背面则刻着蒲氏。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哈尼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明清云南土司通纂》一书记载,哈尼族中有吴氏,自公元十四世纪下半叶的明朝洪武年间的吴蚌颇而始宗族始盛。

吴蚌颇,居云南临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民众开辟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长官司土副长官之职,世领其所垦土地,准其世袭。从此哈尼族吴氏蚌颇一支,就世袭为左能寨土司副长官。

吴蚌颇传吴猎豆,吴猎豆传吴龙胜,吴龙胜传吴安,吴安传吴上登,数世皆杰骜而不听道府铃束,后被除职。

清朝初年平定云南时,吴蚌颇的第十一世孙吴应科率本宗族投诚,清王朝因授给他土舍之官。之后,吴应科传吴顺,吴顺传吴世臣,吴世臣传弟吴世标,吴世标传子吴义,吴义传吴廷辅,吴廷辅之子吴俟在清嘉庆三年袭职。

至民国时期,左能土司仍为哈尼族吴蚌颇家族后人吴忠臣世袭。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锡伯族原居伯都纳(今吉林扶余)地区,后有一部分融入满族。

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有三百余锡伯人携家属驻守辽宁丹东凤凰城,后裔散居于凤山一带,取汉字“吴”为氏。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此外,其他少数民族如侗族、壮族、白族等,都有吴氏族人分布。据史籍《皇朝通志》记载,在满州旗分内的高丽人中有吴氏。民国《奉天通志》也记载有吴那海,是高丽吴氏,归旗,居海州地方。朝鲜族吴氏许多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到高丽族后形成的。

除苗族外,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吴氏,他们大多属于少数民族改用、借用汉姓“吴”而成,与姬姓吴氏没有血缘联系。但也有少数例外,如越(粤)族中的吴氏,就是吴国灭亡后,吴氏子孙南下逃难到越人中,久之便融合,同化为越人,汉武帝时有越人吴阳,封外石侯。



得姓始祖:吴泰伯(吴太伯、姬泰伯、姬太伯)、吴虞仲(姬虞仲)、吴季厯(姬季厯)、吴季札(姬季札)。

吴氏的历史名人(五) -- 吴 岱:(公元1918~1996年),福建长汀南山镇大田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补充团连政治指导员,第十五师直属队青年干事,第四师总支书记,巡视团巡视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以及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补充团营政治教导员,山西赵洪独立营政治主任,教导第二旅第四团政治委员,滨海军区第六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平型关、郯城、诸诚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回国后,任旅大警备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顾问。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6年11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吴 肃:(公元1910~1997年),四川遂宁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作战参谋,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作战科科长,新四军军部作战科副科长,第一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分校教育长,苏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教导旅第二团团长,苏浙公学教育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师副师长,第十纵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八军参谋长,华东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参谋长,华东军区空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谋长,中南军区空军参谋长,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空军学院副院长,南京军区空军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7年8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吴 恺:(公元1917~2000年),原名吴宝丰;天津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编译处俄文军事翻译、翻译组长,军委四局编译处战术科副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科副科长,学员队队长,干部飞行队政治指导员,牡丹飞行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飞行教员,飞行大队副大队长,飞行大队大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11月6日,吴恺指挥空八师第二十二团九架杜-2型轰炸机,在沈阳于洪屯机场起飞,由空二师护航、空三师掩护,轰炸了朝鲜西海岸的大和岛,美军在大和岛上设有大功率雷达、对空台和窃听设备。空八师第二十二团此次轰炸共投弹八十一枚,命中七十二枚,大和岛敌指挥被彻底摧毁。后任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副校长、校长,空军师长,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技术部副部长,高炮指挥部副司令员,空军军训部部长,武汉军区空军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0年5月31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八十三岁。译有《前苏联红军战士战斗勤务》。



吴 烈:(公元1915~2001年),江西萍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参加了安源煤矿工人罢工、安源保卫战和护厂斗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前委特务队排长、队长、连长,国家政治保卫大队大队长,闽西独立团团长,国家政治保卫团营长,国家政治保卫局科长兼保卫大队大队长,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负责护卫中央纵队和中央的年老同志,出色地完成了保卫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任务。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甜水铺、山城堡、横山、定边、盐池、东征、西征等战役和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警卫教导大队大队长,中央警备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兼延安北区卫戍司令员,为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安全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热东军分区副司令员,热南军分区司令员,第二十二军分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第二十二师师长,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第二○七师师长,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了热河、辽西、新立屯、锦州、辽沈、杨村、平津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公安纵队司令员,中央军委公安部队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备部副部长,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二炮兵第二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北京卫戍区第二政治委员,北京军区顾问等职,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贡献了力量。曾当选为江西瑞金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8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吴 罡:(公元1917~今),河北枣强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枣强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冀南区第六地委组织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独立第五旅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第二十九旅政治委员,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中原军区第五十八军第一七三师政治委员。1949年2月,率领第一七三师在桐柏军区执行剿匪任务,5月,第一七三师在豫西地区进行剿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海军政治部主任、干部部部长,海军政治干部学校政治委员,海军指挥学校政治委员,海军政治学校政治委员,海军学院副政治委员,1982~198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吴 涛:(公元1912~1983年),蒙古族,原名吴文启;辽宁沈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曾任中共绥西垦区工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绥西垦区抗日先锋队中队长,总队组织科科长、参谋长,冀热察挺进军抗联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十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兼中共中心县委书记,平北军区第十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热西支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八旅政治委员,东北佳木斯卫戍区司令部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和辽沈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炮兵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直属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内蒙古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内蒙古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3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一岁。



吴 彪:(公元1910~今),原名吴德彪、曾用名吴敏攻;湖南长沙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第三十八团宣传队中队长,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宣传队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寇政大为第二分校上干科政治协理员,大队政治教导员。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干部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教科科长,乌丹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三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八军14四师副政治委员。参加了辽沈、平津、湘赣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波兰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武官,军委情报部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吴习智:(公元1913~1985年),陕西安定人(今陕西子长)。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瓦窑堡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部长,中央军委总供给部财政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科长,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科长,中央军委生产管理委员会办事处主任。1941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央军委后勤第一办事处处长,三边分区物资局局长兼西北商店总经理。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供给部副部长,西北野战军财经工作队队长、供给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财务部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
长,1969年到1975年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5年5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吴子杰:(公元1913~2004年),湖北天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三支队班长、文书、分队长,红二军团独立团管理科科员、连长、侦察参谋,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等职,参加了洪湖苏区的二、三、四次和湘鄂川黔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及湖北潜江县畔湖战斗,湖南龙家寨、陈家窑战斗,贵州则家坝战斗,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亮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独立一旅教导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第三五八旅第四独立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五师第五十四团团长等职,参加了山西马鞍山、康家会、米峪镇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独立四旅第十四团团长,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四旅副旅长,第一野战军第二军第四师副师长、师长等职,先后转战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参加了蟠龙镇、三岔湾、运城、瓦子街、永丰镇、全渠镇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第四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第三师师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第七师长。回国后任第一军副军长,沈阳军区炮兵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吉林省军区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顾问等职,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是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4年11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一岁。



吴世安:(公元1911~1984年),河南新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连长、营长,第九军第八十团团长,第三十三军第九十八师师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教育科副科长,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副旅长,第五师第十三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江汉军区独立旅旅长,湖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参加了中原突围战斗,率部解放镇安、柞水、安康、应山、安陆等,参与指挥应城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省公安总队队长,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司令员兼武汉卫戍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4年8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吴仕宏:(公元1918~今),四川通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九十师副排长,红四方面军总部骑兵排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部警备参谋,第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军事教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营军教主任,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轮训队队长,第二十八团参谋长,第二十九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太军区独立旅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第二十三旅参谋长,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八纵队第二十三旅副旅长,第六十军第一七九师代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第一七九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军第一七九师长,回国后,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吴永光:(公元1919~1982年),原名吴世昌,湖北大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排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译电员、机要科副科长,新编第八旅机要股长,第四旅机要股长,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机要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机要室主任,冀南军区机要室主任,晋冀鲁豫第十纵队司令部军政处副处长,桐柏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副处长,第四野战军第五十八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洛阳军分区司令员,河南省军区干部部长、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员,武汉军区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2年1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吴华夺:(公元1917~今),河南新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东北游击总指挥部特务大队队长,红二十五军交通队班长、手枪队分队长,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三团第三营连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营长,第九团团长,第二师第四旅第十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四师参谋长,纵队副参谋长兼第六师师长,华东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务部行政管理部部长,队列部副部长、部长,院高级系主任兼函授系主任、速成系主任、参谋系主任,军事学院教育长,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省国防工办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5月23日因病在兰州逝世,终年八十岁。著有《我跟父亲当红军》、《火烧来安鬼子兵》等。



吴自立:(公元1902~1975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0年入湘军当兵。1926年在武汉新六军当排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第二纵队第五大队第三中队分队长,不久任中队长。同年12月任纵队特务大队大队长。1930年7月调任红八军第三纵队第八大队大队长,第六师第七团团长,红三军团补充团团长,第一师第一团代理团长。1931年后任红三军团红八军第四师第三团团长、师部副官长、红五军军部副官长,第一师代理参谋长等职。参加创建发展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局设营股股长。1935年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部第四科科长。10月到达陕北,11月任军委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第四科科长。1936年任军委第四局局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外交部交通局局长。1937年初任红军驻西安采办委员会副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副官处处长,中共湘鄂赣特委军事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后勤部经济建设处处长,中央军委经济建设部副部长等职,参与组织开展军队大生产运动。曾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东北人民政府航务局局长,中原支前司令部副司令员兼长江航务局局长等职。参加了解放东北和中南的支前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中南军区军运部部长,中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广东、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5年10月11日因病在长沙逝世,终年七十三岁。主编有电影剧本《怒潮》。



吴克之:(公元1911~1985年),原名吴钟华;广东琼山人(今海南)。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人广东燕塘军校学习。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伍。

抗日战争时期,任琼崖抗日独立队第三中队长,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后纵队)第二大队长、第一支队长兼琼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琼崖独立纵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中共琼崖区委委员、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兼第3总队长和政治委员、第一副司令员、纵队党委副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副书记、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后历任南京军事学院研究部副部长、训练部副部长,防化学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总参谋部防化部副部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于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5年9月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四岁。著有《不倒红旗》、《吴克之回忆录》等。



吴钊统:(公元1913~1991年),河南信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6年参加儿童团,任中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重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营部书记、团团部书记,第十一师谍报科长,红四军政治部统计科科长、总务处处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组织科长,直属政治处主任,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随南下支队到中原。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五师第三旅副政治委员。中原突围,率部由伏牛山向北突围,与上级失去联络,边打边走,经月余行军,到达陕西洛南地区,与中原局取得联系,返回河南,豫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率部开展游击战争。后任晋冀鲁豫军区总医院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卫生部副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卫生部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55年入解放军政治学院,1957年结业。后历任高级通信学校政治委员,通信兵学院政治委员,通信兵副政治委员,总参谋部通信部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1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吴纯仁:(公元1921~今),陕西渭南韩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6年受叔父引导去陕北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四科、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第八连、第五连战士、文书。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第二连文书,11月参加了广阳伏击战。1938年3月任连文化教员,参加了伏击侵华日寇第二十师团辎重队的战斗。1940年3月,参加了鲁南白彦镇战斗。12月,任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二营组织干事,7月参加江苏盐城、阜宁地区反“扫荡”作战,11月任第十九团第一营政治教导员,12月改任营长。1945年初,率部队参加淮南黄铜庙反突击战斗,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8月任新四军第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副参谋长、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5月,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第四十六团团长,率团参加了东北夏季攻势作战。1949年10月、11月先后率团参加了广东、广西战役。1950年1月任第四十三军第一二九师副师长,率部队参加海南战役。6月先后担任第四十三军第一二七师副师长、代师长、师长等职,率部队剿灭了钦州匪患。1951年秋进汉口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1952年至1956年,参加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函授学习,完成本科学业,并入朝鲜参观作战三个月。1956年10月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63年7月任陆军第五十五军第一副军长,后兼任军党委书记。1967年8月任广州军区司令部参谋长,12月转任副司令员。1968年1月,调福州军区任副司令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吴林焕:(公元1915~1979年),原名吴基荣,一名吴基云;湖北大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五团副连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第七十四师营长,手枪团团长,第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十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第十四旅副旅长、旅长,鄂皖兵团副指挥长兼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旅长,豫鄂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员,京汉铁路汉口分局军事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二军副军长,副军长兼柳州市警备区司令员,第一战车学校副校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9年4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吴詠湘:(公元1914~1970年),湖南湘阴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六军军部谍报员,湘鄂赣军区独立营连长,第四十七团参谋长,独立营营长,东北分区参谋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营长,第一团参谋长,第一支队司令部作战参谋,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第五十四团兼政治委员,第一师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团团长、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雪枫大学教育长,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二旅副旅长、旅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参谋长。

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副军长、军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一军军长,1956年患鼻癌回国治疗,继续担任第二十一军军长。1957年偕夫人朱虹全家迁居杭州。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70年3月16日因鼻癌在上海逝世,终年五十六岁。著有《湘鄂赣人》、《战斗在鄂赣的红十六军》等。



吴宗先:(公元1916~1994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1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师战士,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第二五三团班长、排长、连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第二七六团副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团营长,青年纵队第二团副团长,第一二九师新编第四旅第十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团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第七七一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副旅长,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教导旅旅长,第一野战军第六军第十六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在新疆参加剿匪战斗,担任东线指挥。后任空军第二十五师师长、军长。1956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空军系。同年在河北杨村成立空军第六军,吴宗先任军长,赵正洪任政治委员。同年6月移驻山东潍坊,1967年迁往济南,同年以该军为基础组建济南军区空军领导机关,任济南军区空军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6月23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吴诚忠:(公元1911~1968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通信队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第三十三军第九十九师团政治委员,第四军第十一师副师长,第九军第二十五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工作队队长,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团副团长、团长,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鄂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五师警卫团政治委员,吕原军区独立第二旅旅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四旅旅长,河南军区陈留军分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许昌军分区司令员,河南军区干部部副部长、部长,政治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8年10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吴树声:(公元1912~1967年),原名吴建勋,河北博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伍。

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清苑特区区长、中队长,河北民军第二团政治处宣传科科长,晋察冀边区定县县长,冀中行政公署第一专区专员,第七专区专员,第十一专区专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行政公署民政科科长,民政厅厅长。1948年后调任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后勤部部长。参加了著名的平津、太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后勤部部长。回国后,历任华北军区生产部部长,油料部部长,北京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处长,北京军区军事交通处处长,后勤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67年8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五岁。



吴荣正:(公元1915~1973年),四川通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排长、连长,第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团副营长,第七十三团代营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营长,新编第四旅第七七一团副团长。参加了著名的响堂铺、百团大战、狼牙山、老爷岭、破击正太路等三十多次战斗。数次负伤。其所在的第一营连续九个月无非战斗减员,完成作战任务好,因此被授予模范奖章。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十七师第五十一团团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第一二七师参谋长,第四十八军第一四三师副师长、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第一四三师副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二十一师师长,昆明军区炮兵司令员,解放军第五十速成中学政治委员,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73年10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八岁。



吴保山:(公元1915~1972年),江西赣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赣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第九军团地方工作科长,第三十二军地方工作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二○师第三五九旅第七一八团组织股股长,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大队政治委员、大队政治委员,延安军政学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八路军留守兵团陇东警备五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第十一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新开岭、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一师政治委员,第四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第四十一军副政治委员,第四十六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六军政治委员。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战役系。后历任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总参谋部第三部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1972年1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吴振挺:(公元1916~1994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河口县独立营排长,独立团连长、副营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第二二三团连政治指导员,陕南游击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手枪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二团政治教导员,第四团营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第十四旅第三团副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旅第二团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第三大队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兵工程系政治副主任,洛阳工程兵学校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部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5月28日因病在洛阳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吴效闵:(公元1921~1977年),山西太谷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第四支队副排长,第三支队政治主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游击第一团连政治指导员,第一纵队第二十五团营政治专员,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第二十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第十旅第二十九团政治委员、团长,第二野战军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副师长。在淮海战役中获战斗英雄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历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7年10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六岁。



吴瑞山:(公元1913~今),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通信队队长,队政治指导员,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连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区队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营长,热河教导第二旅第一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任热辽纵队第二十七旅第七十团团长,冀察热辽独立第十七旅副旅长,冀热辽独立第一师副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第二十四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第一三五师副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五军第一三五师师长,第五十四军副军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十四军副军长、军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军长,1962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闽北指挥部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吴嘉民:(公元1909~1995年),湖北新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阳新县福丰区自卫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阳新县福丰区自卫队中队长,鄂东南自卫军司令部特务营营长,湘鄂赣军区平浏游击大队政治委员,赣东北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江西省地方工委宣传部部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连政治指导员、营长,第一师第二旅第四团政治委员,第五团政治委员,特务团政治委员,苏浙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苏南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九军第八十七师政治委员,第二十八军政治部主任,苏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政治委员,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5年6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吴融锋:(公元1916~1974年),江西永新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第九师政治部俱乐部主任,红九军团第七团俱乐部主任、总支书记,红三十二军第二八○团政治处主任、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教育股股长、政治处主任、宣传科科长,第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第一野一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53年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政治委员,国防工业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1963年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1966年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党委书记孙志远逝世。周恩来主持追悼会,并提名由副部长吴融锋代理三机部党委书记,主持日常工作。

1955年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1974年10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八岁。



吴铨叙:(公元1939~今),江苏常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54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年10月毕业于沈阳炮兵学校。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防炮营排长、文化教员。1961年3月~1969年10月任炮兵团司令部侦察参谋、作训参谋、连长和师司令部参谋。后任师炮兵室副主任、师司令部作训科科长。1976年5月起任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陆军第一军参谋长。1983年7月入军事学院高级指挥班学习,1985年7月毕业后任陆军第一集团军政治委员,1990年6月任集团军军长。1992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1995年7月起任副总参谋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十六届候补中央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2000年晋升上将军衔。



吴 瑕:(公元1925~2001年),河北徐水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39年入伍,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宣传员,随军记者,剧社队长,报社编辑,旅政治部宣教科长,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空军第二军文化学校校长、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军政治部副主任,空军工程学院政治部主任,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空军政治学校校长,空军政治学院院长,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沈阳黎明机械公司党委书记等职。

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2001年4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吴玉谦:(公元1943.9~今),山东宁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6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班长、排长、团司令部参谋、副营长。1973年任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副团长、团党委常委。1976年任副师长、师党委常委。1978年入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1980年9月任师长、师党委副书记。1983年5月任副军长、军党委常委。1986年12月任集团军军长、军党委副书记。1995年7月任沈阳军区参谋长。1996年11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党委常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十五、十六中央候补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吴光宇:(公元1940~今),江苏洪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58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学习。1959年2月转入空军第十二航学校学习。1962年毕业后任空军航空兵兵飞行员。196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中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1980年2月任空军航空兵师长。1982年入空军学院学习。1983年5月任空军军长。1985年8月任空军上海指挥所司令员。1990年1月任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93年1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济南军区空军司令员。1994年10月起任空军副司令员、党委常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1988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94年7月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



吴晓恒:(公元1932~今),女;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军医科大学,分配到齐齐哈尔军医学校任助教、军医。1970年随学校迁到广州南方医院。1976年参加青藏高原医疗队。1983年任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负责全校医疗工作,协助校长主持了第一座面向海外华侨的医院“惠侨楼”的医疗、后勤等方面的全面改革。1984年南方医院在全军医院大检查中获得了好评。

“惠侨楼”连续两年被广州市评为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被总后勤部树立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标兵并荣立二等功。

1985年底,他受命分管全校科研工作。所撰写的《正确运用运用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促进院校发展》等十余篇探讨和反映科技兴校的重要文章,先后在《中国高等教育》等杂志发表,1990年学校获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实现了零的突破;获二等奖的数目是他上任前的三倍多。

1988年底被授予少将军衔。



吴焕先:(公元1907~1935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1923年考入麻城乙种蚕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任箭厂河地区农民协会总负责人。1927年1月建立起新县境内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任支部书记,不久任紫云区委书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创始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卓越的将领、杰出的指挥员。

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会主席。后带领部分武装在黄麻地区和光山南部坚持武装斗争,为开辟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苏区创造了条件。后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会主席、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黄安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苏区后,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参与领导重建第二十五军并任军长。在国民党军重兵划区“清剿”、苏区大部丧失的严峻形势下,指挥部队连续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胜利。1934年4月第二十五军、第二十八军合编为第二十五军后,任政治委员。11月奉中共中央指示,率部进行长征,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进入陕西南部秦岭山区,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组织地方武装和发展红军主力,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开辟了鄂豫陕苏区,先后任中共鄂豫陕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

1935年7月率红二十五军西进,接应中共中央和红军北上。同年8月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终年二十八岁。随后,红二十五军在新任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率领下于9月与陕北红军会师,10月毛泽东表彰红二十五军的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1985年值吴焕先牺牲五十周年之际,国家主席李先念,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帅亲笔题词悼念;河南省人民政府在新县为吴焕先烈士立碑塑象;新县人民政府创办焕先小学,整修烈士故居,以示纪念。



吴佩孚:(公元1874~1939年),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戚继光的老乡)。著名国民革命军第一级陆军上将。

北平武备学堂步兵班毕业、陆军速成学堂测绘科毕业。

吴佩孚是直系军阀首领。其父以戚继光的字“佩玉”为吴佩孚取名子玉,吴佩孚之对日不污此名。他少时读私塾,二十二岁以院试第三十七名考中秀才,1898年投天津淮军聂士诚部,后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测绘科学习,回队后被授予陆军中尉、上尉衔,1906年任北洋军第三镇第十一标第一营管带。1911年随第三镇统制曹锟镇压山西革命军,升为第三标标统(翌年改称第三团,吴佩孚任团长),1914年升任第六旅旅长。1916年又随曹锟入川,镇压护国民革命军,被授予陆军中将衔。

张勋复辟后,吴佩孚与张勋相战获全胜。1917年代理第三师师长兼前敌总指挥,与护法军作战。1918年6月被授予孚威将军衔,他主张南北议和。1919年吴佩孚通电全国,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同年12月冯国璋病逝,吴佩孚成为地位仅次于曹锟的直系军阀首领。

1920年7月直皖战起,吴佩孚联合奉系大败皖军,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北京政府。9月任直鲁豫巡阅副使。

1921年8月升任两湖巡阅使。

黎元洪任大总统后,1923年1月6日授予孚威上将军衔。2月下令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造成举世震惊的“二七”惨案。10月曹锟贿选总统后,担任其为直鲁豫巡阅使。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任讨逆军总司令,因直系将领冯玉祥回师而大败,率残部两千余人先逃至武汉,不久退入鄂豫交界的鸡公山。

1925年3月,吴佩孚投奔湖南军阀赵恒惕,10月孙传芳于江苏发动反奉战争,吴佩孚在武汉通电全国,自称受十四省区将领推举就任讨贼联合军总司令。

1926年下半年,北伐军挥师北上直抵武汉,吴佩孚的主力在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中逐步被歼。1927年吴佩孚率残部投奔四川军阀杨森、刘存厚。

1930年北伐成功,蒋中正两度邀吴佩孚出山从政,后因杨虎城劝阻,未就。

1932年1月,吴佩孚到北平闲居,曾通电声讨溥仪充当伪满傀儡。

1937年华北沦陷,日寇利诱吴佩孚出任北平维持会长。吴佩孚以“日本必须从中国撤军”为条件予以坚拒,并在给汪精卫的复信中表示“誓与国家生存,同其命运”。

1939年12月4日,经日本牙医寺田施行手术后,于当晚暴卒。因其不屈从日寇的威胁利诱,晚节清白,病逝后的1939年12月9日,民国政府特褒奖追赠一级陆军上将军衔。

吴佩孚有儒将之称,其所赋《满江红》:“北海满州,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前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剥,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大有武穆遗风。

吴佩孚遗著有《春秋正识证释》、《易箴》、《大丈夫论》、《日食参考说》等。他曾自写一联概括自己一生:“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怡性,真个解甲归田。”

1946年12月17日,吴佩孚葬于北京玉泉山。



吴光新:(公元1881~1939年),字自堂,段祺瑞妻弟;安徽合肥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毕业、陆军大学毕业。

历任北洋军第三镇炮兵管带、第二十师师长等职。

1917年任长江上游总司令兼四川查办使。1920年改兼湖南检阅使,不久任湖南督军,因湘人反对未就职。直皖战争时以安福系祸首之一,被王占元拘禁。

1924年任段祺瑞内阁陆军总长、陆军训练总监,次年被免职,随段祺瑞迁居上海,1935年4月5日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1939年在上海病逝。1940年被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追赠陆军上将军衔。



吴宇森:(公元1946~今),广东广州人。著名电影导演、演员、编剧。

吴宇森四岁时随家人迁到香港,十九岁开始拍摄实验短片。

还在学校的时候,吴宇森就开始探索立足香港电影市场的切入点。二十五岁在邵氏兄弟影片公司作为助理导演开始正式拍片。二十七岁独立执导了影片《铁汉柔情》,此时他已加盟嘉禾公司,还导演了《女子跆拳群英会》和《少林门》,后一部影片中成龙第一次担任重要角色。

1983年,吴宇森离开嘉禾加入新艺城有限公司,执导了《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喋血街头》、《英雄本色Ⅱ》、《辣手神探》等影片。

吴宇森打入好莱坞的第一部影片是尚格云顿主演的《终极标靶》。他还与好友张家振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WCG公司,并拍摄了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断箭》。他进军好莱坞的第三部影片是尼古拉斯·凯奇和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变脸》。他创造了美国影片新的票房纪录。

吴宇森在拍片的同时还为电视台拍摄名为《纵横四海》的系列节目。1998年,他首次拍广告片,为NIKE作宣传。

吴宇森的二战题材新片《风语者》,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并由他的新公司《狮岩制片公司》出品。

目前,吴宇森正着手准备他的新片《华工血泪史》,该片可能由尼古拉斯·凯奇和周润发联袂主演。



吴方臣:(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副院长。

吴宝森:(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后勤学院院长。

吴其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后勤部部长。

吴学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装备部副部长。

吴胜利:(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吴福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东海舰队参谋长。

吴仁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海军东海舰队第一航空军军长。

吴世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

吴学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广州军区空军装备技术部部长。

吴锦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济南军区空军装备技术部部长。

吴绪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吴建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

吴树超:(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少将,指挥学院海军战役学教授。

吴建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武装警察学院副院长。

吴云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湖北省武警总队政治委员。

吴承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武警交通指挥部主任。

吴国瑞:(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海南省武警总队政治委员。
吴绍周:(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兼第八十五军长。

吴奇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广东省绥靖公署副主任。

吴铁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海外部部长。

吴 郁:(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东北剿匪总部空军司令。

吴克仁:(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六十七军军长。

吴逸常:(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九战区参谋长。

吴克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二三一师师长。

吴铁铮:(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三军参谋长。

吴 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师长。

吴中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四十六军第一七四师师长。

吴宗远:(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十四军第八十五师代师长。

吴庭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十八军参谋长。

吴家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六十四军第一五六师师长。

吴 鸢:(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第一处处长。

吴兴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六补给区司令。

吴 瑶:(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一战区高参。

吴 展:(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一三一师第三九二团团长。

吴斯怀:(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总司令部作战署署长。

吴 石:(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参谋次长。

吴纪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办公室主任。

吴少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军医局医疗保健处处长。

吴迺宪:(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高参。

吴 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高参。

吴达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人力司司长。

吴俊势:(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主计局处长。

吴金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督察部计划处处长。

吴奇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新闻处处长。

吴若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行政院国家安全局”科研室主任。

吴东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军事调查局”局长。

吴辉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宪兵总司令。

吴继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第五十八师第一四七旅旅长。

吴其梁:(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军事管制区及海防部副总司令。

吴顺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中将,台湾省空军副总司令。

吴庆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总部第一后勤指挥部指挥官。

吴煜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后备役司令部政治作战部副主任。

吴自雄:(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总部副督察长。

吴子敬:(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总司令部计划署副署长。

吴国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第八○三总医院院长。

吴燕鸣:(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马祖岛防卫司令部参谋长。

吴木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兵工生产署政治作战部主任。

跟帖时间 2010-02-07 10:35:4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吴氏的历史名人(四) -- 吴禄贞:(公元1880~1911年),字卿,寿卿,号娱园,别号梦泽雄;湖北云梦人。近代民主革命先驱。

吴禄贞于清光绪二十二(公元1896年)投湖北新军护军营,次年入湖北武备学堂。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冬选送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习骑兵科。不久加入兴中会,后发起组织励志会。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统领大通前军,失败后复至日本留学。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毕业回鄂,任鄂军学务处会办,将弁学堂总教习,护军全军总教习,武备学堂会办等职。他常以武昌花园山孙茂森花园李廉方寓所为机关,与学界耿伯钊、万声扬等聚议革命方略,被同仁视为领袖,并介绍刘静庵、胡瑛、张难先等多人投入新军,为军运奠定基础。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11月和次年2月,应黄兴之约,两度赴长沙参加华兴会的发起和成立会议,策划长沙起义。5月,奉调晋京,署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马队监督,仍与湖北革命志士暗通声气。1906年以监督赴西北考察边务。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7月,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住奉天(今辽宁沈阳),任军事参议,旋任延吉边务帮办,于1908年提出《延吉边务报告书》十余万言,力证延吉自古为中国领土,迫日寇退出所侵占的间岛地区。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授陆军协都统兼督办延吉边务大臣。是时,吴为奉天同盟会辽东支部主要负责人,大清朝廷疑忌,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2月,改授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随肃亲王巡视蒙古。草成《经蒙条议》数万言。不久,被派赴德、法两国考察军事。同年冬归国,擢任陆军第六镇统制,驻石家庄。

武昌起义后,吴禄贞藉赴滦州“宣抚”之机,与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会商联合举兵起义。此时,山西已宣布独立。他断然截留南运武昌军需,并电奉大清朝廷“大赦革命军而息战事”。大清朝廷大惊,疑其为革命党,但仍不敢贸然撤其职,乃佯为嘉许,11月4日授吴禄贞署理山西巡抚以示笼络。吴禄贞察觉大清朝廷已怀疑自己,于6日赶赴娘子关会晤山西都督阎锡山,密议组织燕晋联军,由吴禄贞任联军大都督兼总司令,阎锡山副之,并约期会师直捣北京。

事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所疑忌,密遣被吴禄贞革职的周符麟至石家庄,收买其卫队长马惠田,于11月7日凌晨将吴禄贞杀害。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初,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以大将军例赐恤。翌年遇难忌日,营葬于石家庄。

公元1982年,吴禄贞陵墓迁葬石家庄长安公园。吴禄贞平生气魄雄伟,负文武才,为“盖世之杰”。著有《吴绶卿先生遗诗》、《吴禄贞集》刊行。



吴玉章:(公元1878~1966年),原名吴永珊;四川荣县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这段今人熟悉的话语是毛泽东在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月15日在中共中央为吴玉章同志补办六十寿辰庆祝会上有感而发的。毛泽东同时指出:“我们的吴玉章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

吴玉章少有大志,勤学不倦,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留学于日本并加入同盟会,主持《四川》杂志,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受命回川发动起义,与同乡龙鸣剑、王天杰共同举事,于9月25日宣布荣县独立,建立荣县军政府而开起义之先河。后又组建内江军政府,再赴重庆举事。

辛亥革命后,吴玉章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遭通缉被迫流亡法国,与蔡元培等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初回川在成都与杨闇公秘密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吴玉章加入中国共产党,留任在国民党中工作而成为国民党中央九大核心人物之一。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吴玉章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民国十七~二十六年(公元1928~1937年),吴玉章由党派往前苏联、法国和西欧工作,参加过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回国后,吴玉章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校长等职,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同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我党著名的“延安五老”。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12月,吴玉章随周恩来一起去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建国后吴玉章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玉章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后,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越发坚定。(公元1938年)底在一次与蒋中正的会面中,蒋中正对他说:你是老同盟会、国民党的老前辈,还是回到国民党来吧。面对劝诱吴玉章明确表示:“我加入共产党是相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深知只有共产主义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对于这一点,我是不动摇的,决不会二三其德,毫无气节的!”

1960年5月吴玉章以八十多岁的高龄,写下一首“自励诗”:“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八十八岁高龄的他还时常登上讲台给中国人民大学师生讲党史。吴玉章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青年,真正做到了“一辈子做好事”。

吴玉章于1966年12月12日在北京病世,终年八十八岁。

其外孙女吴小兰,为叶选平之妻,原深圳市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吴鼎昌:(公元1884~1950年),字达诠,别署前溪;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达县。著名近代报业家。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夏,吴鼎昌在天津与留日老同学胡政之、张季鸾聚会,当他得知胡政之、张季鸳有续办《大公报》的志向,就主动投资五万元,自任社长。在续办《大公报》之初,吴鼎昌遵守“不党”的诺言,没有参加任何政治派系,专心阐述他的经济理论。他曾与《大公报》同人谈过他的新闻观点,“我们办报是为新闻的…我们办这张报是毫无目标的,如果有目标的话,那就是为新闻而新闻,要真心作人民的耳目喉舌。我们不为了某种利益而办报,更不为了某一个派系而办报,也绝不为某一个个人而办报,我们是为了人民全体的利益而办报”。这段时间吴鼎昌住在天津,他虽兼差较多,但不过问具体事物,他每天晚上到《大公报》编辑部来聊天,看看当天外边来的电报。他跟大家闲谈,不论公事,只讲新闻。

吴鼎昌工于筹计,《大公报》初期的订购白报纸,结算外汇,都是他运筹帷幄,选择时机,每次总是恰到好处。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5月22日,《大公报》累计发行一万号,作为日发行量五万份的报社社长吴鼎昌,接受了来自各界的祝贺,蒋中正专门寄来贺词,赞誉《大公报》为“中国第一流之新闻纸”。这一天又正巧是他四十八岁的生日,他对下属吟诵着一首绝句:“已过光阴不计年,无端文字著因缘。今朝正是予初度,一年题签满十千。”喜在眉梢。

吴鼎昌虽然在经济领域大显身手,又成功续办了《大公报》,但他的心思始终在政治,他是想以经济和舆论作为“敲门砖”,寻求时机继续在仕途发展。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5月吴鼎昌到上海,联络各方,发起“废止内战大同盟”。他把“内战”的标准定为“争权利,夺地盘”的“非剿匪性质的战事活动”,意图是支持国民党“剿匪”,支持政府“讨伐”西康刘文辉的独立,反对十九路军的独立,以此向蒋中正暗送秋波。7月间蒋中正在庐山与吴鼎昌会面,连续谈了几天,对吴大加赞赏。8月27日“废止内战大同盟”在上海成立,吴鼎昌任大会主席,并向全国通电,宣传他的主张。11月民国政府在南京组建“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的前身),网罗各方面的有名人士参加。在金融界方面,钱昌照给蒋中正推荐了三个人,即吴鼎昌、徐新六和张嘉璈。12月12日吴鼎昌又以无党无派的身份参加蒋中正组织的一个“名流内阁”,担任实业部长。

此次是吴鼎昌二度为官,他确是想在政界有所作为,对此《大公报》资深记者孔昭恺一段回忆,可见一斑:“实业部有个小镜头:吴鼎昌假日照常到部,有事就办,无事看书。不论这是否是吴的为官之道,但与当时‘上海度周末’之风,却是强烈对照。在南京,每到星期六下午,不少官员(也有几个新闻界人物)一窝风似地跑上海度周末,家在上海时还有得可说,有的在上海‘金屋藏娇’,有的到上海花天酒地。五院中有一位院长每周‘例行’,风雨无阻。不知吴鼎昌有意还是无意开‘顶风船’,可这股风照刮不误”。由此可以看出吴鼎昌的“为官之道”。

在就任实业部长前,吴鼎昌在《大公报》上刊登启事,声明辞去《大公报》社社长的职务,仍保留董事头衔。从此,他不大过问《大公报》的事务。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7月吴鼎昌兼任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四部部长,主持京沪企业的内迁工作。11月吴鼎昌转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兼滇黔绥靖副主任,12月兼任贵州全省保安司令,并参加国民党。这时,他就彻底摆脱了无党无派的身份。

吴鼎昌在主黔期间,一直提倡卫生、教育。

从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起,吴鼎昌就致力于加强卫生行政机构,充实卫生设备。当年4月在吴鼎昌的主持下,设立了一个卫生委员会,主持全省的卫生行政。从4月到年终,用于卫生设施的费用为四十万元,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度卫生经费为七十万元,这在财力不充裕的贵州,算是比较多的。到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底,全省八十四个县普遍成立了卫生院、卫生所。在中等教育方面,吴鼎昌从检定和训练合格师资入手。此外,鉴于交通不便,政府耳目难用,所以在教育厅设了三十个视导员,时常视察各校,督导改进。吸食鸦片是当时贵州的一个大问题。在军阀割据时,各县都种鸦片烟,因而贵州人吸食鸦片也很普遍。吴鼎昌到任后,首先下令从10月起,在本省产烟最多的黔西等二十二个县断然禁种,制订了禁种鸦片后农业生产抵补办法大纲,通令施行。吴还指定民政厅第三科专管禁烟事务。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1月吴鼎昌从贵州到重庆,担任民国政府文官长,成了蒋中正的重要幕僚之一。当年9月,吴鼎昌一度兼任国民党中央统计局秘书长。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8月任南京政府制宪“国大”筹备委员会委员。4月“国民大会”选举蒋中正为“总统”,吴鼎昌被任命为“总统府秘书长”。这时,人民解放军的攻势很猛,蒋中正已经溃败得不成样子,大势已去。当时《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问吴鼎昌:“你为什么还担任那个秘书长?”吴对王说了老实话:“这时候我不敢辞职,蒋中正一翻脸,可以把我的财产统统扣留。”他还说:“我已经上了蒋中正的贼船,就不能轻易下去了。”他又继续干了一段秘书长的差事。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12月28日吴鼎昌为了不牵连《大公报》社,就在报纸上刊登“启事”,声明从1949年元旦起辞去《大公报》董事。这是他善后布置的第一步。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蒋中正被迫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任“代总统”,吴鼎昌便顺理成章地辞去了“总统府秘书长”的职务,开始料理自己的财产,把应该转移的钱都汇寄到国外去了。这是他善后布置的第二步。等到蒋中正准备南逃时,吴鼎昌背着人民判决的第十七名头等战犯的罪名,避居香港,未去台湾省。

1949年2月王芸生在香港候船北上,《大公报》香港版在他的直接指挥下,言论上有利地配合解放大军南进,拥护解放全中国。这时,吴鼎昌也在香港,却对一切都保持沉默,不轻易表态。有一天,吴鼎昌约王芸生到吴府见面,起先王芸生估计他会对《大公报》香港版的态度不满意,结果他只谈了时事,对《大公报》只字未提。此后,《大公报》港馆经理费彝民、编辑主任李侠文曾在浅水湾邂逅吴鼎昌,吴鼎昌甚至很赞同《大公报》香港版的言论:“你们可以这样做”。此时,吴鼎昌的好友周作民、周诒春已返回大陆,据说吴鼎昌也有北归的想法。

1950年8月22日吴鼎昌患肠癌,死在医院手术台上,终年六十六岁。



吴全德:1923年生,浙江黄岩人。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吴全德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1952年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全德教授提出银氧铯阴极光电发射的物理模型,推导出长波光电激发的光电流密度和量子产额公式,计算了它的长波光谱响应理论曲线,指出对长波有贡献的平均银超微粒的直径为31。此理论被国外有关文献称之为“吴氏理论”。

他对超微粒子~半导体薄膜材料的结构和特性进行系统研究,获国家级科技奖。他还与合作者提出实用多碱光电阴极“多碱效应”的解释以及多晶光电发射模型的理论,提出固体表面上原子团和超微粒的形成和生长理论,并推广到外延生长条件等问题。



吴 桐:(公元1901年~1962年),字子琴,回族;内蒙古托克托人。著名武术大师。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前,著名武术大师荣连生在归绥中学执教,吴桐从师于他,学到“阴把枪”和“太极剑”。因为家学渊源,又“八卦”而“太极”,他的造诣已深,功夫已成熟,所以对“阴把枪”、“太极剑”也有很大的发展。

吴桐在武术上虽然有了成就,但他的成就真正得到发展,还是解放以后的事。他是绥远省“九一九”起义通电签名者之一,起义后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深入乌盟、伊盟农村,做了较长时间的工作。他常说,解放以后回族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翻了身。他自己在党的培养教育下获得了生命。他多次到北京参加全国运动会,还荣幸的当选为“太级拳”国家裁判。解放后他在内蒙古体委工作,工作积极认真,教人学习“太级拳”也更热心了。他还雄心勃勃,要争取继续工作,完成关于“太级拳”和“阴把枪”的著作。

可惜,吴桐于六十年代初就患病,1962年扶杖出席了国庆节的庆祝大会,不久于10月20日逝世,终年六十一岁。



吴 澄:(公元1940~今),浙江桐乡人。著名自动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

吴澄于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国家CIMS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87年~1992年主持多学科科技人员联合攻关,共同完成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试验工程,解决了我国企业实施CIMS工程的总体关键技术,确保了信息集成的实现。获国家863计划启动之日起,参与并领导了CIMS主题的发展规划及组织实施,全面做好研究,攻关、应用,特别是高技术的成果转化工作,为我国CIMS试点企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CIMS成功之路作出重要贡献。我国CIMS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先后获得由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每年只评出各一名的“大学领先奖”和“工业领先奖”,这使我国成为美国以外的、唯一获得这两个大奖的国家。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 澄:(公元1900~1930年),女,昆明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云南第一位女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东陆大学文科班预科学生。

1926年11月7日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建立,吴澄被选为书记。在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斗争中,她不仅积极参加,而且站在斗争前列,热情洋谥地写了很多讴歌革命,号召摧毁反动统治的诗歌和文章。

1927年4月12日蒋中正发动革命政变后,云南处于白色恐怖中。她被派至蒙自苗族、彝族地区工作并建立武装斗争根据地,同时在查尼皮召开了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省临委,推进全省的革命斗争。李鑫同志称赞吴澄有高度的革命精神,吃苦耐劳,擅于组织工作的能力。

1930年6月因叛徒出卖,吴澄、李国柱夫妇、省临委书记王德三、宣传部长张经辰被捕,1930年12月31日在昆明地台寺被杀害,吴澄未出世的孩子也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



吴 镇:(公元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沙弥、梅花和尚等,嘉兴魏塘桥任(今浙江嘉兴)。著名元朝画家。

吴镇与黄公望、王蒙、倪瓒齐名,并称“元四家”。工词翰,山水宗巨然,墨竹效文同,俱臻妙品。因他变法自成,文同以竹掩其画,吴镇则以画掩其竹,尤其画墨竹,其画山水,则以苍古沉郁取胜,常用披麻皴。

为人孤洁,索画者虽豪贵不能求,唯以佳纸好笔求之,欣然就画。他画山水竹石,每题诗其上,如题墨竹曰:“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生态,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隙,虚心抱节山之阿,青风向月聊婆娑,寒俏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又曾题五言诗曰:“我爱晚风清,新篁动清节…夕阳欲下山,林间已新月”。时人称为“三绝”。《梅道人遗墨》记录了他的题画诗、词、跋等百余首。

其作品有《渔父图》、《双桧平远图》、《秋江渔隐图》、《秋山图》、《清影图》等。其著作有:《墨竹谱》、《竹石谱》等传世。



吴良镛:(公元22~今),江苏南京人。著名建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于青少年时代正值二十世纪上半叶,战火纷飞,国土沦丧,南京告急,吴良镛辗转逃难至重庆,家仇国恨,加之居无定所的生活,促使他立志学习建筑。1940年他以战后重建家园为奋斗目标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1944年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我国建筑与规划界最具声望的大师,作为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在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吴先生在学术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赏。就在记者采访的前几天,吴先生在巴黎接受了法兰西建筑科学院授予的院士证书和证章。当吴先生拿出那枚金质院徽时,透过他从容而坚毅的眼神,似乎可以看到半个多世纪来他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所付出的种种努力。特别是最近十几年的业绩,我们信手拈来,都能列举很多。

1992年他主持的“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规划设计”荣获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设计金奖”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1999年他在北京主持了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起草了国际建筑领域的世纪宣言《北京宪章》;2000年他与四十多名两院院士、一百多名建筑师联名上书,呼吁、请求重新论证法国设计师安德鲁的设计方案;2001年主持完成了《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2002年获荷兰克劳斯亲王奖“桂冠奖”;自2002年12月起参与《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并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修编工作中作为领衔专家。

自入清华始,吴先生一直从事建筑教育工作。1946年抗战胜利后,吴良镛协助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建系之初,梁思成在美讲学,只有林徽因教授与吴良镛二人执教。1947年梁先生讲学返校后,逐步在教学中开始增加欧美现代建筑教育内容。1948年夏,经梁思成推荐,吴良镛赴美,在著名建筑师E.沙里宁主办的匡溪艺术学院进修。1950年当他获得该学院硕士学位时,梁思成来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急需建设人才!”他毅然回国,重新执教清华。

1951年吴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更有效地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的生力军",其后又多次提出建筑专业和建筑教育要结合实践等建议。他与农业大学汪菊渊教授联合建议清华大学与农业大学合办园林绿化专业,并在清华大学招收了我国第一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学生,这就是后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系的前身。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原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并入清华,建筑系规模迅速扩大。吴先生在担任建筑系副主任期间,负责主持日常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他注意汲取国外经验,并注意从国情和本专业教学特点出发,开始制定建筑系的全新教学计划。经数年努力,清华大学建筑系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学生数量进一步增加,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很快成为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

数十年来,他以严谨的学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50年代初,他就是指导建筑学专业第一批研究生的导师;1981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培养出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他所主持的研究课题"北京奥林匹克及亚运会建设规划研究"被评为国家教委的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他正在指导二十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其中不少论文都以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效益得到很好的评价。这几年试行全国博士论文评选制度,在入选的三名建筑类博士论文中,有两篇是吴良镛教授指导的。

八十年代以来,吴良镛悉心研究现代西方建筑教育的成就与不足,总结了我国建筑教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对中国建筑教育的系统设想与建议:关于“建立多层次的教育结构,广泛培养多种建筑人才”、“教育机构、研究机构与生产实践结合”、“注意职业教育的地区性”、“重视建筑师的社会培养与社会联系”、“教学上将建筑设计扩展为人类居处环境的创造与设计”等,是对我国建筑教育特点的概括,也是对建筑事业发展战略的倡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1988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改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培养出一批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园林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他所致力探索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学道路,也为推动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鉴于吴良镛在建筑教育领域做出的贡献,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

西方的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中国的古建筑是“土木的史书”,保护起来更为不易。从1978年起,吴良镛即开始对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的整治进行研究,其后又深入到对破旧危房地区改造和新型四合院的规划设计工作。依据他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及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构想,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能适应旧城环境及其肌理的原则,1988年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吴良镛主持了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吴良镛认为,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需要新陈代谢。如果把城市当作“木乃伊”去保护,当然矛盾重重,要把它当作有生命的机体,不能大拆大建,而是要通过城市的“新陈代谢”,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有机更新,保护城市文化,清除“死亡细胞”,更生“新细胞”,恢复城市的“微循环”,做好旧建筑的适当再利用。吴良镛将胡同的房屋按照质量分为三类:质量较好的七十年代以后建的房屋予以保留;现存较好的四合院经修缮加以利用;破旧危房予以拆除重建。重新修建的菊儿胡同按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高度基本上是二~三层,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

菊儿胡同改造得到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1991年菊儿胡同试点被评为北京市优秀设计一等奖,获1992年度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1990年英国一位知名建筑评论家曾说,菊儿胡同的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改都具有指导作用。吴良镛认为,这才是菊儿胡同改造的实质所在。他所做的项目,都是依据这种思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吴先生强调说,现在大家都在说创造性,不能只说空话,而要做实事。最近二十年来,吴良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蜂拥而至,对我国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短短二十年时间里,尽管房子盖了不少,但是“千城一面”,这些未经消化的舶来品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脉与肌理,以致中国的一些城市成了外国建筑大师或准大师“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的“实验场”。谈到这个问题,吴先生不免有些神情激愤,“并不是说不能借鉴西方,我也不是反对标新立异,恰恰这是文化艺术最需要的。我本人就是留学生,也经常出国和国外的建筑师接触。这其中当然得学习国外的东西,但不能照抄照搬。他们有些是成功的,也有些是不成功的,我们有的人甚至认为昙花一现的东西也是中国的未来,这是不能认同的。”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失。可惜我们自己的建筑师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还不够,钻研不深。吴良镛对此深为担忧:“我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的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尊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中学'和'西学'要结合起来”。

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是由吴良镛主持设计的。吴良镛说:“现在有些建设本来位于非常好的地点,特别是一些文化建筑,却没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在里面,我心里很难受。我们做孔子研究院的设计,就把其定位于在特殊地点(孔子家乡)的特殊功能的建筑(以研究和发挥儒学文化为内容)。它必须是一座现代建筑,又屹立在这个文化之乡,必须具备特有的文化内涵。在对战国时代的建筑文化以及对中国书院建筑发展的沿革、形制进行一番探讨之后,从建筑构图、总体布局、室内外造型包括装饰纹样等,都做了一定的探索。然后再运用西方和中国建筑的技巧予以现代形象表达,创造一种'欢乐的圣地感'。”整个设计独树一帜,被誉为该市的现代标志性建筑。

吴先生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可以让建筑师、规划师“借题发挥做文章”的城市、地段几乎所在皆是。有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就好像顿生慧眼,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但有了李、杜题韵,东坡记游,即刻光彩照人。“科学和艺术在建筑上应是统一的,二十一世纪建筑需要科学的拓展,也需要艺术的创造。艺术追求的高低、文野、功力等一经比较即可显现,这是我们的建筑师必须补上的课。”吴先生谆谆告诫。

蓝天、绿地、碧水,清洁、安宁、宜人的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渴望,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然而,近半个世纪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几乎相当于有史以来的总和。人类在享受人类大脑所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遭遇大自然的惩罚。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必须改变。如何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成为永恒的主题。作为国内“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吴良镛认为,当今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人居环境包括建筑、城镇、区域等,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从整体上予以探索和解决。他举例说,过去我们以为建筑是建筑师的事情,后来有了城市规划,有关居住的社会现象都是建筑所覆盖的范围。现在我们城市建筑方面的问题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通过从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教育、甚至哲学的角度来讨论建筑,形成"广义建筑学",在专业思想上得到解放,进一步着眼于“人居环境”的思考。

吴良镛说,他毕生的目标就是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一个建筑师的追求和情怀。

1989年吴良镛把数十年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心得,写成了十五万字的专著《广义建筑学》出版。这本分为聚居论、地区论、文化论、科技论、政法论、业务论、教育论、艺术论、方法论及广义建筑学构想等十章的学术论文,是我国第一部现代建筑学系统性理论著作,是他对建筑学进行广义的理性探讨和观念更新的研究成果。本书从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论证了建筑的本质、建筑学科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揭示其内涵的广博和综合性质。在总结历史经验及对国外相关理论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当前我国建筑界存在的问题,展示了一个系统的建筑学理论研究框架,并对实际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多方面建议,热情地提倡建筑工作者必须培养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这也是他在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和沙里宁的影响下,一直努力从中与西、新与旧之中寻求适合于中国建筑学术方向的主要研究成果。该书出版后,引起我国建筑界的广泛关注,被推荐为“一本建筑师的必读书”。1991年被授予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

1999年国际建协第二十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由吴良镛教授起草的《北京宪章》。作为对宪章的诠释,吴教授同时发表了《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一书,在建筑学发展历史的关键时刻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与近年来在国际设计领域广为流传的两种倾向,即崇尚杂乱无章的非形式主义和推崇权力至上的形式主义,形成了强烈对比。非形式主义反对所有的形式规则,形式主义则把形式规则的应用视为理所应当;尽管二者的对立如此鲜明,但它们却是源于同一学说,认为任何建筑问题都是孤立存在的,并且仅仅局限于形式范畴。此外,出于获取愉悦、表达象征或者广告宣传的考虑,为数众多的先进技术手段被用于满足人们对形式的热切追求,成为当今时代的另一特征;从分析形式的风格和类型,到表达复杂的形式构成,再到构筑最奢华的形式梦想,其中的技术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先进和发达,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屈从于对形式主义的幻想、好奇和迷恋。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吴良镛近年来为促进北京城市的理性发展一直不懈努力。吴良镛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即开始对北京区域规划建设进行研究;九十年代中后期又对迅速发展的北京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002年受北京市政府委托,他作为《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推动者和制定者,把他对北京区域规划建设研究的主要成果,如:完善中轴线和长安街“两轴”,强化“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两带,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多中心”空间格局等,都写进了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真正的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因为不能够通盘解决城市所在地区的发展战略问题,就无法科学地实现一个城市的发展定位及空间秩序的合理安排。可是,由于区域规划理论及其实践的缺失,作为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并列的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的京、津、冀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由于北京与天津这两大城市在区域上缺乏分工协调,产业结构雷同发展,导致天津的衰落。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缺乏统筹,导致繁荣的城市周围净是落后的乡村。而作为这一地区的特大型城市,北京长期以来只是围绕着建成区这一个点做文章,新城放在古城之上建设,不但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还形成了以古城区为单一中心、以一圈圈环路向外扩张的"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的就业功能过度聚焦于中心区,郊区人口每天如潮水般进出城上下班,交通与环境问题持续恶化…“我们必须从更大空间范围研究北京的发展,重点解决包括京、津、冀北诸多城市在内的大北京地区的发展战略,然后再回到北京的问题上。”他发出的这一声呼吁,今日终成现实。

谦谦风度的吴良镛,似乎文人的气质、艺术家的气质更浓于建筑师的气质。吴良镛自小就喜欢绘画。特别是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就读时,徐悲鸿、吴作人、傅抱石等著名绘画大师都在该校的艺术系执教。吴先生有幸聆听他们的演讲,欣赏他们的画展,观看他们的教学,深受其艺术熏陶。毕业后的那几年,他又徒步行走于重庆、贵州、云南一带,边走边画,曾有很多优秀的画作问世。吴良镛迄今为止已举办过七次画展,第一次举办画展是在1949年,最近的一次适逢他八十岁生日。他也不无遗憾地说,后来由于战争以及各种运动或别的原因,很多珍贵的画作都丢失了。

1990年吴良镛先生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提名为该会荣誉资深会员,并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先驱者之一,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水彩画家,多产作家。”

中国的建设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吴良镛说,因为自己的阅历比较丰富,看问题相对细致,加上理论方面的修养,所以他时刻感觉到一种义务,希望能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多引导年轻的同行们。年逾八旬的吴先生,仍致力于区域规划、人居环境、旧城改造等多方面的研究,为新世纪的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出谋划策。
吴邦国:(公元1941~今),安徽肥东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电真空器件专业毕业,工程师。

1960~1967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电真空器件专业学习。

1967~1976年上海电子管三厂工人、技术员,技术科副科长、科长。1976~1978年上海电子管三厂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副厂长、厂党委副书记、厂长。1978~1979年上海市电子元件工业公司副经理。

1979~1981年上海市电真空器件公司副经理。1981~1983年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党委副书记。1983~1985年上海市委常委兼市委科技工作党委书记。1985~1991年上海市委副书记。

1991~1992年上海市委书记。1992~1994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1994~1995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95~199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1997~1998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98~1999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大型企业工委书记。

1999~2000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企业工委书记。2002年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企业工委书记。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四届四中全会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吴阶平:(公元1917~今),江苏常州人。著名医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吴阶平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认字,六岁时就能阅读《史记·项羽本纪》、《三国演义》等。十岁之前在私塾读《四书》、《五经》,打下较好的古文功底。同时,也学习数学和英语。吴阶平的父亲是个经营企业很有办法的企业家,思想开明务实,主张子婿和亲戚们学医。医生能治病救人,又不会失业,还特别强调要做一个好医生,一定要到协和医学院学习。所以,当1933年吴阶平从天津汇文中学毕业时,步其姐夫、长兄之后,选学了医学,由汇文中学保送进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科。1937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北平协和医学院。在学期间由于患肾结核症,切除右肾,休学了一段时间,至1942年仍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吴阶平在学校期间,特别受到泌尿科专家谢元甫教授的栽培与赏识。珍珠港事件后,北平协和医学院被迫停办。协和名医如谢元甫、钟惠澜、关颂韬、孟继懋、林巧稚等相继来到中央医院(人民医院前身)任职。院长钟惠澜高标准、严要求,健全管理制度,彻底改造这座过去由法国修女控制的中央医院。几度春秋,培养出一批学有专长的医务骨干,吴阶平便是其中出类拔萃的新秀。1942年他在中央医院任住院医师,以缜密的临床思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他所经管的病人的病史、病情的发展和变化了如指掌。1944年他提升为外科住院总医师,翌年又升为外科主治医师。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1947年他在北京大学医学院以讲师身份开始踏上讲台,同时兼任外科主治医师。

1947年,吴阶平接受学校委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师从C.哈金斯教授(1966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吴阶平在他的指导下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深受哈金斯器重。当他结束进修时,哈金斯以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工作条件恳切挽留,并许诺把吴阶平的家眷接来。吴阶平婉言谢绝,于1948年12月回国,迎接祖国的解放。

1949年,吴阶平在北京大学医学院任外科副教授,即筹划建立泌尿外科。1951年,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三八线上浴血奋战时,他作为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军手术队队长,率领一支精干队伍奔赴长春,在后方医院工作,荣立了大功。

吴阶平是我国泌尿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工作中,他充分注意到教学、科学和临床三结合,特别强调科研为临床服务,把科研成果融合于临床工作中,为病人服务。在任住院医生期间,他特别注意观察病人的病状表现和病况变化,发现每位病人对药物、手术的反应以及最终治疗效果各不相同。他认为,住院医生每天都要接触病人,反复实践的机会极多,而且每一次都可以了解到诊疗工作的全过程,只要深入病人的实际,认真观察变化,认真总结经验,理解病人的感情,就能够有更新的知识和手段为病人服务,并能很快的提高治疗效果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使工作精益求精,成为一个好医生。吴阶平的临床科研工作一开始就从我国的临床实际出发,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深入分析一般认为已无疑问的问题。建国初期,结核病人较多,肾结核在泌尿外科病人中占很大比例。一侧肾结核患者,在切除病侧肾之后,可以靠另一侧正常无病症的肾存活。如果双侧肾都患结核,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少量的进口链霉素对晚期患者毫无疗效,因此被认为是绝症。吴阶平勤于思考,对一般所谓“双侧肾结核”的诊断产生怀疑,从1953年开始积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他应用“肾穿刺”的方法,从患者无功能的肾中取得尿液,进行结核菌检查和肾造影,并对诊断为“双侧肾结核”晚期病人的尸体进行检查。根据大量资料和临床实例,他发现在诊断为双侧肾结核的患者中,约有15%实际是可以治疗的一侧肾结核,对侧的肾由于膀胱结核性挛缩或输尿管下端狭窄引起输尿管积水和肾积水,因而丧失功能。他提出“肾结核对侧肾积水”这一新概念,此病的症状与双肾结核在临床表现上十分近似,但在治疗方案和能否痊愈的前途上是截然不同的。吴阶平在理论上和临床工作中把双肾结核与肾结核对侧肾积水区别开来,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他这一创见是泌尿外科学一项突破性进展,1954年初发表后,迅速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使全国数以千计的病人得到挽救。我国目前资历最老的泌尿外科专家王以敬在《泌尿外科学》中高度评价了吴阶平的科研成果。吴阶平的专题论文在俄文杂志上发表以后,苏联医学界很快报道了类似的病例。

用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实行计划生育的方法有时失败,达不到避孕的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在手术前已经通过结扎断端的精子仍有可能在术后使女方怀孕,因此已有百年历史的输精管结扎术并不能在术后立即收到避孕效果。吴阶平在1956~1957年间采取了改进措施,即在用手术切断输精管尚未结扎之前,向远段精道(即输精管、精囊、后尿道)注入少量杀灭精子的药物(如醋酸苯汞溶液)。此法简便可靠,1958年发表后,已在全国推广使用,对计划生育工作做出重大贡献。以上两项科研成果均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0年吴阶平遇到一例临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而手术表明并无肿瘤,只发现髓质增生。他查遍内分泌学专著,或否认有这种疾病存在,或根本忽略这一情况,在文献资料中他查到4篇报告,其中提到六例与他所见的类似。他认为此症虽属罕见,但不容忽视。从1960~1976年的十六年中,他收集到十七个病例。在经历三个病例之后,他已能做到手术前即诊断为髓质增生。当时的化验条件不够完善,而且多数病例是“文革”期间收集的,但足以证明有这种疾病存在。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够确定某一种疾病的存在则属于重大贡献。卫生部授予他科技成果甲等奖。1977年他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这17个病例的报告。其中只有一例是错误诊断;其他十六例病例或者治愈,或者治疗效果较好,病情有显著改善。这十六例均有病理资料。十六例中有一部分曾先在其他医院诊治,均被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978年他又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了他的专题报告。1979年美国《泌尿外科年鉴》选入了这篇英文报告,摘要刊出,给予很高评价,国际医学界正式承认吴阶平的这项创见。1983年9月他参加在联邦德国举行的国际外科学会第三十届大会,并担任大会副主席,在会上作了“肾上腺髓质增生十五例长期随诊”报告。此项随诊复查工作一直延续到1985年,无一例演变为嗜铬细胞瘤。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吴阶平研究一侧的肾被切除后对侧肾的代偿性增长现象。当肾病病人一侧发生病变的肾需要切除时,只要留存的另一侧肾属于正常,便认为肾切除对病人日后的劳动能力和寿命不会有什么影响。吴阶平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认为这种论断虽是一个指导原则,但临床实际并不如此简单。他观察到多数做过肾切除手术的人,劳动能力和寿命确实都不受影响,但也有少数人则不然。关键在于留存肾是否有充分的代偿性生长。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又注意到肾切除时的年龄与后来留存肾能否充分代偿有明显关系。对这项属于泌尿外科的根本性问题,早在60年代他已有进行研究的愿望。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开展研究。80年代初期,实验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吴阶平即指导全国泌尿科专业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开始进行这项科研,用年轻和年老的大白鼠,在切除一侧肾后,观察两者的留存肾代偿性生长的差别。所谓“代偿性生长”是依靠肾切除后血清中出现的“促肾生长因子”对肾细胞的影响而实现的。在实验过程中,分别培养年轻和年老的大白鼠的肾细胞,同时收集两者在肾切除后的血清。实验方法是分别用两种血清与两种肾细胞进行交错组合式培养(即A-a,A-b,B-a,B-b)。观察究竟是年轻、年老的肾细胞对同样血清有不同反应,还是血清不同而影响了年轻和年老的肾细胞反应。

通过反复多次实验,充分证实了吴阶平临床观察所得结论的正确性:①年轻动物的代偿性生长明显大于年老者;②年轻和年老的肾细胞对同样血清都有反应,但前者反应强得多;③年轻和年老动物在肾切除后,血清中都有促肾生长因子,但年老的促进作用小得多;④如果用年轻动物切除肾之后的血清与年老的肾细胞一起培养,就可以得到相当好的代偿性生长。在首次实验获得成功后,第二个博士研究生继续研究这个课题,直接用人体肾细胞和肾切除后的血清培养,也按年龄进行交错组合式培养,获得同样结论。在研究中还发现有的抗癌药物对肾代偿性生长有一定影响。代偿性生长最重要的阶段是肾切除后最初两周。如果抗癌药物的应用延缓约两周,则能避免药物对代偿性生长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术后的代偿大有关系。这项科研工作既属基础性的应用研究,又直接与临床实际相关。在学术上既有理论意义,又能应用于临床实际。这一特色反映了吴阶平几十年来医学科研工作的卓越贡献的现实意义。

吴阶平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深刻体会病人的痛苦、家属的心情。他认为医生除了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临床工作要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基础;而且还要有服务的艺术,医生要善于发挥病人的积极性,取得家属的合作,以便很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利于病人的康复。

吴阶平还是一位杰出的医学教育家,1946年就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他很欣赏F?培根(Bacon 1561—1626)的警句:“学问本身并不教给人如何运用它,运用学问的智慧在学问之外,靠观察体会才能得到”,并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来启发学生,说明解决一切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来自实践,否则就不能真正懂得前人从实践总结出来的知识,更不能掌握这些知识为自己所用。他说:“…实践、思考、知识的自觉结合至关重要。三者缺一不可,思考是结合的关键,从重视思考到善于思考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中认真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1987年6月13日北京医科大学向吴阶平颁发了首届“伯乐奖”荣誉证书和闪光的银鼎。吴阶平兴奋地表达自己的感想:“我平生获得的奖励不只一种,但我最重视的是北京医科大学授予我的第一个‘伯乐奖’。”

吴阶平长期担任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及医疗组的工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吴阶平历任北京第二医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中央理事会理事、副主席、亚太地区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副委员长等职。他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顾问,国际内分泌外科医生协会会员等。



吴孟超:(公元1922~今),江苏常州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著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历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外科考研室主任、普通外科主任、肝胆外科主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等职。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解放军医学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中德医学协会副理事长,中日消化道外科学会中方主席,国际外科学会委员等。

擅长诊疗的疾病: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国家级成果一等奖) 。

著有《腹部外科手术学》、《肝脏外科学》、《外科手术图解》等。



吴作人:(公元1908~),祖籍安徽泾县,生于江苏苏州,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少年时代。著名现代书画家。

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

1927~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

1930年赴欧洲学习,先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王家美术学院白思天院长画室学习。入学第二年即在全院暑期油画大会考中获金奖和桂冠生荣誉。他勤奋学习,掌握了熟练的专业技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油画作品,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白思天院长称赞他“既不是弗拉曼画派,又不是中国传统,用乃是充满个性的作者”。

1935年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抗战期间随校西迁重庆。1938年率“战地写生团”赴前方作画。

1943~1944年,赴陕甘青地区写生,临摹敦煌壁画。

1944~1945年初赴康藏高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写各色风貌,作大量写生画,举行多次展览。1946年之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教学和领导工作,并创作出大量为人民所喜爱的作品。

吴作人在六十余年艺术生涯中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沃土中。他禀赋深厚,学贯中西,刻意探求,大胆创新。他以“法由我变,艺为人生”的艺术观,循着“师造化,夺天工”的创作道路,继承和发展传统,为“中国水墨画”的开拓了新的风貌,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国当代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杰出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作品无数次地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其作品为海内外收藏家、博物馆所搜求。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讲学、举办个展或联展、参观访问、文化交流等活动。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

吴作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选为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六届人大常务委员、第七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委、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吴 仪:(公元1938~今),女;湖北武汉人。著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196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1956~1962年西北工学院国防系、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学习。1962~1965年在兰州炼油厂任车间技术员、政治部办公室干事。1965~1967年在石油工业部任生产技术司生产处技术员。1967~1983年在北京东方红炼油厂任技术员、技术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

1983~1988年在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任副经理、党委书记。1988~1991年任北京市副市长。

1991~1993年任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93~1997年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党组书记。1997~1998年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党组书记。1998~2002年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

2002年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2003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4月23日兼任新成立的国务院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总指挥,4月26日兼任卫生部部长(至2005年4月)。

2004年2月任新成立的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吴先恩:(公元1907~1987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6年任本村农民协会宣传委员、农民自卫队小队长。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大革命时期,担任箭厂河村农协委员、农民自卫队小队长,参加了镇压土豪劣绅的农民运动和反击地主武装进攻农会的自卫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黄麻起义和开辟柴山保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秋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任湖北黄安独立团第一营政治委员,独立团经理处处长,黄安独立师经理处处长,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1934年5月任红四方面军总兵站部部长,红九军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长征和西征。到达延安后,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供给处军需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大队队务主任,第二分校供给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硝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参加了集宁、包头、清风店、石家庄、平津、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厅厅长,1952年秋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1954年回国后,入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55年起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1987年11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岁。



吴克华:(公元1913~1987年),江西弋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军第一团排长,军政治部特务连连长,军部特务大队大队长,红七军团第二十师第六十团营长,少先队中央总队部参谋长,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第三十七团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司令员,第五旅旅长,山东军区第五师师长,胶东军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一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海南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乌鲁木齐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7年2月13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吴法宪:(公元1915~2004年),江西永丰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十二军第一○五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中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团总支书记。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二团政委。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政治处副主任。后任第六八五团政委。1938年10月奉命由山西挺进山东。同年底到达湖西地区,任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后任支队政委。1940年5月奉命率部南援华中,任八路军第五纵队政治部主任。1941年任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吴法宪赴东北。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任辽西军区副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政委。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第三十九军政委,第十四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7年空军政治委员、司令员,1967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

文化大革命中,吴法宪积极参与了林彪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73年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庭确认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依法剥夺吴法宪获得的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004年10月17日因病在济南齐鲁医院逝世,终年八十九岁。



吴信泉:(公元1912~1992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6年参加本地农民协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第三师班长,第三师司令部参谋、特务连政治指导员,第十一团营政治教导员,红三军团第十二团、第十四团、第十五团特派员,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十五军团保卫局第一科副科长,师特派员,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八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第六八七团政治委员,第三四四旅政治部主任,新编第二旅政治委员,新编第三师第八旅政治委员,淮海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部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淮海地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三十九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十四兵团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第二副司令员、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一级国旗勋章、二级国旗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4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岁。



吴富善:(公元1911~2003年),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27年参加本地工人运动。曾任吉安青工学徒联合会副委员长兼武装自卫队队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特务连政治委员,师直属机关政治处主任,红一军团第七师第十九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第一师第二团俱乐部主任,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援西军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七七一团政治委员,青年纵队政治部主任,新编第四旅政治委员,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巡视团主任,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齐齐哈尔卫戍司令,嫩江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嫩江省林甸地委书记,西满军区独立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西满野战军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四军政治委员,广州警备司令员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3年12月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二岁。



吴瑞林:(公元1915~1995年),原名吴尚德、吴上德,曾用名杨昆、吴炳成;四川巴中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将。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川陕甘少年先锋营营长,少年先锋团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共青团团委副书记,共青团通江县委书记,少共川东北特委书记,中共大金省委组织部部长兼少共大金省委书记,大金省干部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鲁东南临市特委书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政治委员,中共泰山地委军事部部长,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警备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警备第二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反敌“三路围攻”、“六路围攻”,三战杨家横、贷崮保卫战,攻克临沂、费县、蒙阴、临沂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参谋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安东军区司令员,辽南军区司令员兼独立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军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指挥了安阳、新乡、解放恩施和四川等诸多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二军军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1955年10月调任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1959年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1965年8月6日指挥了“八六海战”,击沉国民党“章江”、“剑门”两艘军舰。1967年6月26日指挥了“六二六空战”,又大获全胜。1968年10月任海军常务副司令员、党委副书记,分管作战指挥和工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二枚。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5年4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岁。



吴 西:(公元1903~2005年),壮族;广西扶南人(今广西扶绥)。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25年投身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连政治指导员,红七军连党代表、政治协理员、组织干事、俱乐部主任,红三军团第六师政治部敌工科科长,红二十八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等职,参加了广西龙州起义,后随部队远征,参加了广西长安镇、广东梅花村等战斗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随部队长征,参加了湘江、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宣传科科长,敌工部部长,冀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支队政治委员,晋察冀边区第七地方委员会书记,冀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冀中平原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晋察冀军区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第十八兵团随营学校政治委员,参加了解放太原和解放大西南等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第四海军学校筹建委员会政治委员,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海军政治干部学校校长,海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共海军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副书记,海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中共海军后勤部监察委员会书记等职。是北京市第四、第五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5年7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一百零二岁。



吴 忠:(公元1921~1990年),原名吴光珠;四川苍溪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0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军第九十师第二六八团排长,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排长、副连长,晋西独立支队第二团连长、副营长,教导第三旅第八团营长,鲁西军区第八军分区地区支队支队长,第五团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第二十旅第五十八团团长、副旅长、旅长,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第五十二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在军事学院毕业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第三十一师师长,参加了1952年冬季作战和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第一九○师师长,机械化一师师长,第四十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79年3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任东路指挥,指挥第四十军全部、第四十二军、第五十四军各一部和两个坦克团,占领了高平等六城。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年三十四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年轻的将军。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0年2月26日在海南岛因车祸不幸逝世,终年六十九岁。



吴 杰:(公元1914~1997年),原名伍书普,湖北大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师政治部少共书记,巴山县独立营政治教导员,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政治处主任,第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第四方面军总部科长,四局局长和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科长,河北民军冀西游击区副司令员,太岳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第三军分区独立旅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邢台市公安局局长,中共周口市委书记兼周口市市长,开封市市长,参加了上党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武昌市公安局局长,武汉市人民法院院长,市建筑工程局副局长,公安部队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务部副部长、院务部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8月16日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跟帖时间 2010-02-07 10:27:2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吴氏的历史名人(三) -- 吴 樾:(公元1878~1905年),字孟侠,又字梦霞;安徽桐城高店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先驱。

吴樾的父亲是一位塾师,家境清贫。吴樾八岁丧母后,随父就读。他在少年时期就表现了见义勇为的品质。吴樾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所以进步很快。时值戊戌变法前后,一时间,“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全国上下,纷言变法。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变法”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吴樾年岁稍长后,曾一度在清苑县支应局担任司事。不久由著名学者京师大学堂总教司(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吴汝纶推荐,进入保定高等师范学堂读书。

吴汝纶是桐城派后期作家,吴樾的堂兄,对吴樾的影响很深,特别是他的教育思想,深为吴樾所推崇。面对列强侵略国况日下的时局,吴汝纶曾经对吴樾说:我们国家所以如此落后、贫穷,不如西方国家,主要是没有新式教育,培养不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他告诉吴樾:创办新式教育,是救国强民之道。吴樾在高等学堂读书时非常刻苦、认真,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学堂曾叫他充任学长(相当于现在的班长),并发给“品端学粹”的牌示,以资鼓励。他在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按照吴汝纶的教诲,用很大的气力来创办两江公学。

当时,两江(指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在保定的子弟不少,人们酝酿成立一所两江公学。吴樾同保定高等师范学堂的几个同学积极参与学校的筹备工作,并不遗余力地为之奔波劳碌。

办学的校舍定在两江会馆。但会馆为当地驻军所盘踞,而且态度蛮横。吴樾找到直隶布政司杨士骧(安徽泗县人)恳切陈词,饱含激情的述说办学的必要性,直讲得口干舌燥。他的一腔热情感动了杨士骧,杨始出面交涉,又花了不少钱,才设法把驻军从两江会馆迁出。校舍落实后,吴樾起早摸黑地筹募基金,修葺房屋,添置教具、图书、桌椅。经过紧张的筹建,两江公学开学了,百余名学生得到了就读的机会。

两江公学开学后,吴樾和几位同学分别担任了国文、数学、地理、历史等教学任务。吴樾搬进公学,朝夕与学生相处,以全副精力管理好学校。他还同一位叫金慰农的同学共同主办了《直隶白话报》,用以传播革命思想,扩大革命影响。在两江公学的影响下,保定私立学校发展很快。当时人们评论说:庚子(公元1900年)以后全国学风日盛,保定一直走在前面,保定办学又自两江公学为发端。

吴樾在戊戌变法时曾受到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以后直信奉康梁学说。进入保定高等师范学堂以后,阅读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的许多著述和论文,思想起了很大变化。

吴樾后来在《暗杀时代》一文中谈到自己思想转变过程时说:看到立宪派主办的《清议报》后,受到立宪派的影响,盼望早日实现立宪。有人对康梁非议,他还站出来为其辩护。他读了许多革命者的著述,如:《中国白话报》、《警世钟》、《自由血》、《黄帝魂》、《广长舌》、《攘书》、《近世中国秘史》等,认识到救国图存,必须首先坚决推翻清朝政府,中国再不能走改良主义的道路,因而深恨康、梁之说误国害人。

在两江公学宿舍里,每天深夜,一灯如豆,吴樾埋头书案,用心阅读鼓吹革命、强烈反清的图书报刊。当他读了《嘉定屠城记》、《扬州十日记》,了解了清军入侵时在嘉定和扬州两地所施行的令人发指的暴行后,拍案而起,发誓要推翻建筑在千百万人尸骨基础上的清朝政府。尤其是读了《革命军》和陈天华的《猛回头》,更使他革命激情汹涌澎湃,他深深叹服邹容和陈天华的革命胆略与绝顶才华,决心以邹容、陈天华为榜样,必要时以身殉国来唤醒民众。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赵声北上保定,投新军从事革命活动,经革命党潘赞化的介绍,得以结识吴樾。两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食则同桌,卧则同榻,推心置腹地倾心相谈了几个昼夜。赵声的到来,使吴樾眼界开阔,革命志向更加坚定。赵声也为吴樾的气概所感动,两人很快建立起亲密的友谊,并以兄弟相称。他们在一起谈论得较多的是革命道路问题。他们都认为康梁的保皇立宪主张是一种误国误民的反动主张,只有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才可以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但在具体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却有不同的主张。吴樾主张以突击的方式杀掉大清朝廷反动统治阶级的头面人物,藉以达到革命目的。赵声则主张采用发动武装起义的办法来实现革命目的。赵声不赞同吴樾的主意,他曾多次恳切地劝告吴樾:纵然冒着生命的危险,杀掉了一两个满清贵族,还会有其他的人来代替,所以暗杀并不能解决革命的根本问题。吴樾虽然觉得赵声说得有理,但他认为在当时政治气氛沉闷的情况下,暗杀与革命比,暗杀易,革命难。他对赵声说:今后我从其易,你为其难,我搞暗杀,你搞武装。他还慨然地说:我已将此身许国救民,为革命事业即使是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今后提大军北上为我报仇雪恨的必定是你。赵声虽然不同意暗杀主张,却为吴樾这种慷慨赴死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当下两人挥泪告别。
赵声到达天津之后,赋诗寄赠吴樾:“淮南自古多英雄,山水而今尚有灵。相见尘襟一潇洒,晚风吹雨太行青。双擎白眼看天下,偶遇知音一放歌。杯酒发挥豪气露,笑声如带哭声多。一腔热血千行泪,慷慨淋漓为我言。大好头颅拼一掷,太空追攫国民魂。临时握手莫咨嗟,小别千年一刹那。再见却知何处是,茫茫血海怒翻花。”

赵声辞别吴樾回南京时,绕道北京,找到革命党人杨守仁,将吴樾情况向他作了介绍,希望他能去保定帮助吴樾建立革命组织“北方暗杀团”。杨守仁也主张进行暗杀活动,在日本横滨留学时学会了制造炸弹的技术(革命党人能制造炸弹,从杨守仁开始)。他很为自己有了志同道合的人而高兴,随即遵照赵声的嘱托,专程从北京秘密赶到保定找到吴樾后。他们商定,由吴樾、金慰农、杨醒余、马鸿亮、金燕生、张啸吟等六人组成暗杀团,相机而行。

第二天的深夜,在两江公学翠竹轩内举行了庄严的歃血入盟仪式。杨守仁对大家说:我应赵伯光、吴梦霞两位之邀前来保定,为大家主盟,成立“北方暗杀团”。我们的最终的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建立民主政治的国家。参加组织的成员都要忠贞不渝地为我们的宗旨努力奋斗,不泄密、不叛变,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他问大家:“能做到吗?”六人齐声回答:“能!”声音虽然很轻,但语调沉着而坚定,反映了六位革命者为革命贡献一切的坚强决心。次日,杨守仁就秘密地回到了北京。

从此,吴樾经常同北方暗杀团的同志研究如何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分析:慈禧深处内宫,奕匡深居简出,暗杀不易得手,惟有铁良经常外出,又掌握兵权,防范也较松,所以他们决定把铁良作为主要暗杀对象。吴樾购买了一支日本产的小型手枪,又购买了一张铁良的画像,挂在翠竹轩里,早晚把他当作靶子练习瞄准。这一时期吴樾还把自己的革命思想随时记录下来,汇集成一篇万言书《暗杀时代》,其中包括《暗杀主义》、《复仇主义》、《革命主义》、《揭铁良之罪状》、《杀铁良之原因》、《预计杀铁良的效果》、《敬告我同志》、《敬告我同胞》、《复妻书》、《与章太炎书》、《与同志某君》等十二篇。在这些著述里,吴樾表达了他为国锄奸、舍身取义的耿耿丹心和铮铮铁骨。吴樾壮烈殉国后,《民报》的增刊《天讨》全文刊载了这篇文章。

当吴樾等人正在积极准备进行暗杀活动的时候,杨守仁再次从北京来到保定。吴樾向他介绍了准备的情况。杨守仁问:你们打算刺杀铁良,用什么武器来进行呢?吴樾出示了日本制造的小手枪。杨守仁看了微笑说:这是东洋货,用它来打狗,尚且打不死,何况是要刺杀警卫森严的铁良?他说着从包里取出一个大的纸包,对大家说:我带来了一件利器,比手枪厉害万倍。他打开报纸,露出一个铜的圆罐,直径约三寸,四周固封,像一个食品罐头。大家都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杨守仁说,这是我自制的炸弹,明天到郊外试验,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威力。

次日,杨守仁、吴樾和北方暗杀团的成员来到保定城外的一个山谷中,这里树密草深,乱石嶙峋。他们安排两个人坐在高处山石上望哨,其他人在一块巨石下面刨了一个洞,把土制炸弹埋在洞里,将炸弹引线牵出来,又找来一些易燃的枯枝,摆成几米的一条导火线,并同炸弹引线相联结。而后让大家在安全的地方隐蔽好。杨守仁和吴樾点燃枯枝后迅速跳到附近的一个土坑里。枯枝在燃烧,眼看就要烧到引线了,但奇怪的是炸弹并未引爆。又等了一会,还是无声无息,于是吴樾、杨守仁奋身跃出坑外,跑到埋炸弹的地方察看,原来枯枝在中途熄灭了。他们赶快将枯枝重新点燃,迅速转身跃进土坑,就在这时,“轰”的一声巨响,土石飞扬,浓烟弥漫,炸爆成功地爆炸了,炸弹周围的石头被炸成碎片,飞向四边,弹坑旁边的树枝也被弹片削去很多。

土制炸弹的引爆成功,给暗杀团成员以很大的鼓舞,吴樾尤为高兴。他向杨守仁及北方暗杀团请求了暗杀铁良的任务,离开保定,来到北京,寄居桐城试馆,经常怀揣炸弹,寻找铁良。因此前铁良曾在一次遇刺中几乎丧命,故而经常居家不出,而且防范甚严,以致无隙可乘,吴樾只好滞留京城。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当时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维新舆论遍及朝野。大清朝廷为了缓和革命气氛,愚弄人民群众,放出“预备立宪”的空气,并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相绍英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大清朝廷的这一骗局,容易蒙蔽群众,松懈斗志,影响革命运动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杨守仁同吴樾进行了商讨。杨守仁说:如果大清朝廷的骗局麻痹了民众,大清朝廷的反动统治就可能继续下去,我们的国家恐怕就永远没有重见天日的时候了。吴樾听了心情也十分沉重,他思索片刻后慨然地说:我用你制造的炸弹去把五大臣炸死,以此唤醒民众,粉碎大清朝廷阴谋。杨守仁听了心中为之一震。因为当时土制的炸弹没有电器装置,引爆的线头又不能过长,点燃后来不及掷出去就可能爆炸,投弹人就首先牺牲。杨守仁觉得太危险了,不同意那样做。吴樾说现在事情迫在眉睫,顾不了许多了,只要我能炸死五大臣,使大清朝廷立宪骗局破产,使天下志士和百姓坚定倒清信念,我虽死无憾。杨守仁为他这种舍身取义的精神所感动,同意了吴樾的打算,并就如何接应吴樾行动作了具体部署。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10月24日,这天是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的日子。天刚亮吴樾就起身,打扮成仆人的模样,怀揣炸弹来到正阳门车站。这里岗哨林立,戒备森严。吴樾夹在仆人中间大模大样地混进了车站,走上站台,踏上了五大臣乘坐的高级包厢,急急向车厢里走去。这时一个卫兵拦住他问:你是跟哪个大人的?吴樾回答是跟“泽爷”(即载泽)的。恰好这个卫兵是载泽的侍卫,觉得面生,顿生怀疑。又问:你是几时跟泽爷的?吴樾说:最近才跟的,边说边往里走,这个卫兵拦住了他说:且慢,待我问过泽爷。吴樾恐怕事情败露,急忙从怀中取出炸弹,用火柴燃着引信,他正要把炸弹向车厢内掷去,不料列车已经发动,车厢砰然相撞,发出剧烈震动,炸弹被震落在他的脚下,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烟雾弥漫,车穿地陷。吴樾壮烈牺牲,五大臣中的绍英伤了右股,端方、戴鸿慈受了轻伤,载泽在慌乱躲藏时擦破了头皮。一时间正阳门人喊马嘶,一片混乱,各大臣官吏魂飞魄散,狼奔豕突。五大臣被吓破了胆,逃回府邸后龟缩不出,哪还敢去出洋考察?连慈禧得知正阳门消息后也惶惶不安,一度躲进地下密窖。

吴樾这次英雄壮举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北方暗杀团”成员、吴樾好友马鸿亮事后撰文写道:这次事件“虽荆轲之匕,力士之锥,未能命中,然而夺祖龙之魄,振志士之气,声闻全国,名震环球。徐锡麟烈士、熊成基烈士,相继起于皖,黄花岗烈士发于粤,武昌义举遂覆清祚,皆此一弹首发其难,有以速之成也。”

吴樾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到南京,赵声痛哭失声,几天茶饭不进,发誓要为吴樾报仇雪恨。消息传到东京,著名革命党人、鉴湖女侠秋瑾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了《吊吴樾烈士》的诗一首,诗中有:“皖中志士名吴樾,百炼刚肠如火烈。报仇直以酬祖宗,杀贼计先除羽翼。爆裂同拼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可信懵懵天竟瞽,致使英雄志未伸。电传噩耗风潮耸,同志相顾皆色动。打破从前奴隶关,惊回大地繁华梦。死殉同胞剩血痕,我今痛哭为招魂。前仆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5月26日在北京桐城试馆的礼堂里隆重举行了追悼吴樾的大会,著名革命活动家徐谦、章太炎、蔡元培等都到试馆参加了追悼会。随后,吴樾的遗体被送回安庆,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同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时牺牲的八位烈士一起安葬于安庄西门外平头山畔,孙中山亲笔题写了“皖江烈士墓”。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安庆市将最繁华的大街命名为吴樾街,在吴樾的故乡桐城县,建立了吴樾祠,办了吴樾中学、吴樾小学。吴樾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吴蕴初:(公元1891~1953年),字葆元;江苏嘉定人。著名化工专家、化工实业家,中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

吴蕴初十岁入学,后入上海广方言馆学外语一年,因家贫辍学,回嘉定第一小学当英文教师养家湖口。不久考入上海兵工学堂半工半读学化学,以刻苦好学成为德藉教师杜博赏识的高才生。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毕业,到上海制造局实习一年后,回学堂当助教,同时在杜博所办上海化验室做一些化验工作。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经杜博举荐到汉阳铁厂任化验师。在该厂试制矽砖和锰砖获成功,被升任砖厂厂长。不久,汉阳兵工厂聘他担任理化课和制药(炸药)课课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化工原料短缺,燮昌火柴厂在汉口筹办氯酸钾公司,聘吴蕴初为工程师兼厂长,利用兵工厂的废料以电解法生产氯酸钾。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吴蕴初回到上海,与他人合办炽昌新牛皮胶厂,任厂长。这期间,日商在上海倾销的“味の素”,引起了他的注意,并摸索研制成功味精,后建成上海天厨味精厂。

为使味精所需盐酸自给,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建成天原电化厂。该厂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盐酸、烧碱和漂白粉等基本化工原料的氯碱工厂。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吴蕴初了解到美国杜邦公司的合成氨试验工厂停业,有一套设备待售,便买下设备,建设了天利氮气厂。天利厂用天原厂电解车间放空的氢气制合成氨,部分合成氨再制成硝酸,这是我国生产合成氨及硝酸的第一家工厂。

为使天厨、天原所需耐酸陶瓷做到自给,吴蕴初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建成天盛陶器厂,生产多种耐酸陶管、瓷板、陶质阀门及鼓风机等,创国产耐酸陶瓷工业之先河。至此,天厨、天原、天盛、天利四个轻重化工企业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实力雄厚的“天”字号化工集团,在我国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为使天利氮气厂和同时在建的永利公司南京铔厂之间避免矛盾激化,吴蕴初与范旭东坦率地通函协商,划定了各自的经营范围:永利在长江以北,天利在长江以南,从而形成了所谓“南吴北范”的格局。

吴蕴初热爱祖国,积极抗日。早在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他就开始组织生产防毒军用面具,支援抗战。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后为保存民族工业,吴蕴初积极组织内迁,于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建成了香港天厨味精厂、重庆天原化工厂及重庆天厨味精厂,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又建成天原电化厂宜宾分厂。

抗战胜利后,吴蕴初回到上海,收回了天原、天利两厂,并接收了日寇占领上海期间在浦东建成的一个小氯碱厂作为天原被严重破坏的赔偿。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底这个小厂恢复生产,成为天原电化厂的浦东工场。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5月天原恢复生产,并于(公元1949年)恢复到日产十吨烧碱的水平。

吴蕴初信奉实业救国。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他受南京民国政府资源委员会委托赴英、德考察,与德商签订购买人造石油的全套设备和技术;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他与重庆民国政府人员同往新疆考察,准备筹建天山电化厂;他还制订了《天原电化厂股份有限公司战时战后扩建计划》,将全国分为六个区,各有所重,形成电解食盐化学工业网,并自建盐场、碳精板厂、石棉厂等以供应氯碱工业的需要。吴蕴初的这些努力终因各种原因未获成果,但体现了他实业救国的抱负和雄才大略。

在重庆期间,吴蕴初作为“国民参政员”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多次交往。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准备邀请工商界人士座谈,需要名人出面作东时,吴蕴初挺身而出,与王若飞共同签名发送请帖。事后,王若飞和邓颖超为此专程到他的寓所致谢并赠送了一条延安的毛毯、一袋小米和一包红枣。王若飞说: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吴先生这样的实业家振兴工业。以上这些均给吴蕴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蕴初于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底出国。

上海解放时,他在美国,听到上海天原等厂一切正常,十分欣慰。不久,他收到钱昌照来信,邀他回国,分外高兴。

1949年10月吴蕴初到达北京,受到周总理亲切接见并设便宴招待。一见面,周总理就说:“味精大王回来了,欢迎!欢迎!”周总理还说:“中国化学工业将会有很大发展,希望吴先生能为化工事业继续努力。”吴蕴初受到极大鼓舞。这年11月他返回上海,受到天原电化厂全体职工热烈欢迎。此后,他担任了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工商联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及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化学原料工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等职。他与共产党人密切合作,积极努力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委派他赴前苏联访问,回国后,准备请他到北京工作,进一步发挥他的才能。

不幸的是,夫人戴仪的病逝使吴蕴初十分悲痛,加上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1953年10月15日,吴蕴初在上海病逝,终年六十二岁。



吴 虞:(公元1871~1949年),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笔名吴吾;四川成都人。著名近代思想家,学者。

吴虞少时曾从吴之英学诗文,从今文经学家廖平习经,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以后与父亲的关系破裂,被逐出家门。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吴虞留学日本,归国后担任成都中学教习。一度主编《蜀报》。辛亥革命后,任《西成报》总编、《公论日报》主笔、《四川政治公报》主编。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吴虞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教授,晚年任教于成都大学、四川大学。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吴虞因遭尊孔复古派的排斥打击,被迫辞职。

吴虞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批判儒学,揭露吃人的“礼教”。他批判儒学中以孝为中心的封建专制和家族制度,指出:“详考孔子之学说,既认孝为百行之本,故其立教,莫不以考为起点。”考的范围统括一切,“居住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无信,不孝也;战阵无勇,不孝也”,“凡人未仕在家,则以事亲为孝,出仕在朝,则以事君为孝。能事亲、事君,乃可谓之立身,然后可以扬名于世”。

吴虞认为,中国要得到真正的共和,就必须除去君主专制与家族制度,而儒家伦理学说、社会组织上的家族制度,和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制度联系在一起,必须加以批判。吴虞反对以礼为准则的等级观念,揭露儒教以礼杀人的本质。他在鲁迅《狂人日记》的启发下,以中国历史上的实例,揭露“吃人的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他认为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礼,学礼、复礼、传礼是孔子思想和一生活动的主线。孝,是维护封建道德的主要内容,礼则是封建道德的主要表现形式。

吴虞还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儒家道统”的作用,就是思想专制。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被定于一尊,孔子也成为“至圣”,结果形成中国长期来思想学术专制的局面,严重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他指出:“自孔氏诛少正卯,著‘侮圣言’、‘非圣无法’之厉禁;孟轲继之,辟杨墨,攻异端,自附于圣人之徒;董仲舒对策,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韩愈《原道》‘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之说昌;于是儒教专制统一,中国学术扫地!”

他坚定地认为“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已!”

吴虞于“五四运动”前后,在《新青年》上发表《吃人与礼教》、《家族制度与专制主义之根据》等文章,大胆冲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被认为是攻击“孔教”最有力的武器,被称为“只手打倒孔子”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曾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吴承仕:(公元1881~1939年),字检斋;安徽歙县人。著名清朝末期学者。

清光绪年间举人,章炳麟的弟子。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院教授。

研究音韵训诂及古代名物制度。所著有《经籍旧音辩证》、《经典序录疏证》、《三礼名物》、《礼服释例》、《释车》、《六书条例》、《淮南旧注校理》等。尚有未刊行之杂文笔记甚多。



吴稚晖:(公元1865~1953年),原名吴眺,字稚晖,晚年自称老人,笔名燃、燃料、夷;阳在阳湖雪堰桥人(今江苏武进)。著名近现代无政府主义者。

吴稚晖的曾祖父叫吴玉裕,祖父叫吴治永,父亲吴有成,世居雪堰桥。他的母亲邹氏是无锡北门人。他生在农历二底,古书上将农历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称为“眺”,故取名吴眺。后来他才改名敬恒。

吴家历代以种田为生,家境贫困。吴稚晖的祖父逝世时,只能买口有缝的松木板然后用纸把缝煳起来。吴稚六岁时,年方二十五岁的母亲就病逝,下葬时只能在下层衬以稻草。外祖母陈太夫人可怜他,把六岁的他带到无锡抚养成人。由于吴稚晖一口无锡话,至老未改,许多人把他当作是无锡人。吴稚晖总是笑着说:“说我武进人可,无锡人可,总之,是中国人也。”

吴稚晖七岁进了无锡某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他天资颖特,学习刻苦。外祖母家的生活亦艰苦,在吴稚晖十五六岁时,更是窘迫,往往断炊,衣衫褴缕。

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十八岁的吴稚晖应聘担任私塾教师,借以稍缓困境,外祖母将自巳的外衣典当后给他买了一件布袍,使他免了衣衫破旧走上讲台的难堪。以后,他白天在私塾教书,晚上便常到无锡崇安寺春源茶社,与孙揆均等一边蝎茶,一边讨论八股及时务,这种讨论对他学业的长进帮助极大。

吴稚晖的文章长于史论,研究《皇清经解》颇有功力,对诗赋喜读而常作,“稚晖”这一名字便是因景仰南朝诗人谢玄晖而取。

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吴稚晖考中秀才。

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进入江阴南菁书院读书,入学第一天,他去谒见书院山长芮以周,目睹芮以周的座案上有“实事求是,莫作调人”八个大字,给他以深刻的印象,他曾自称:一生只认得真理的是非,而不肯便调和。可以说,就深受这把个字启示的彻底的精神之影响。

吴稚晖二十七岁时外祖母去世,吴稚晖对外祖母的感情极深,说“其恩至笃”。就在这一年,他参加乡试中了举人。次年到北京参加会试而未中,仍回到南菁书院。有一天,江阴知县经过孔庙而未下轿,吴稚晖与同学纽永建等看到后,认为这是“非圣无法”之举,便拾起石子掷击,知县大怒,把吴稚晖押入县署,后经芮以周交涉,知县承认拘捕举人为非法,便用轿和音乐队闼回书院,风波才算平息。但芮以周怕以后招惹麻烦,便请他们离开书院,后来吴稚晖转读苏州紫阳书院肄业。在这一段时间里,吴稚晖只想以苦读求功名,他自称自已在甲午前乃一“懵不知革命为何物,但慕咬文嚼字”的“陋儒”。

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迫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起等维新派领导了波及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吴稚晖一则受到甲午战败的刺激,一则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始觉中国要学习西方工艺造大炮机关枪才能抵抗敌人,所谓“兴学之不容缓”,乃开始冒充为维新派小卒。后来,他到天津北洋学堂教书。

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冬放年假,他就去北京南海会馆拜访了康有为,大家谈到最重要的问题乃八股、小脚、鸦片三害,吴稚晖认为除此三害,要从自巳做起,他说:“八股,我们可以自动不赴考;小脚,可以不缠;鸦片,可以相戒不染。”他还写了一个三千字的摺子,在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膛历春节那天地候在彰仪门大街,拦住了朝贺回宅的瞿鸿,请他专呈光绪皇帝,但瞿鸿说:“你的摺子还有可以商量的地方,我带回去细看再说”,然后轿即如飞而去。过了一天,吴稚晖知道不会有什么回音,便离京返津。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农历6月吴稚晖到上海南洋公学任教,这年清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令,他闻讯后就在无锡崇安寺创办三等学堂响就变法,推行新教育,并与朋友约定不再读线装书,又改名敬恒以自警,即唯“敬”与“恒”方可肩天下之重任。

如果说甲午惨改使吴稚晖开始觉悟“中国不能不学西方式艺那么戊戌变法的失败和八国联军侵华,进一步刺激他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农历3月,吴稚晖离开财洋公学,东渡日本,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不久,国内清朝政府开始实施“新政”,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办新学堂。他便于这年农历12月份从东京回到广东。吴稚晖在广东办学招生,直接接触到官场内幕,深觉与他个性格格不入,亟亟掩鼻摇头而去。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他便带了二十六个少年再赴日本,自巳仍入高等师范。时清驻日使为蔡均,吴稚晖请求他保闼江苏、浙江、江西自费学生九人入成城学校,那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一年后即可升入士官学校,但蔡均不答应保送。吴稚晖与孙揆均带着二十六个学生赴使馆与蔡均争论,吴稚晖伶牙利齿,据理力争,其余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亦广为声援,相持至一星期之久。蔡钧恼羞成怒,竟叫日本警察以“防害治安”罪名,驱逐吴、孙二人出境。吴稚晖气愤异常,写下了绝命书,愤投水自杀,幸被警察所求而未死。在被迫登上法国邮般回国时,正在日本的蔡元培先生闻讯赶到船上护送他回国。吴稚晖由次事件,信识到清朝政府的腐败。回到上海后,便在欢迎大会上慷慨陈辞,痛斥大清朝廷腐败,丧权辱国,革命思想由此引发。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农历10月,吴稚晖、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爱国学社,吴稚晖任学监兼国文教员。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起,爱国学社在张园发起演说会吴稚晖等纷纷登台演说,《苏报》将张园演说词刊登出来。当年夏季,《苏报》聘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为撰篙人,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推荐、发表了邹容的《革命军》和章太炎的《客帝篇》、《驳康有为政见书》、《革命军序》等文,革命旗帜鲜明,一时欢迎如狂。清朝政府文教部门十分恐惧,并派人勾结上海公共徂界工部局捉拿邹容、章太炎、蔡元培、吴稚晖等人。结果,章太炎在徂界被捕,邹容自动投案,吴稚晖在亲友的劝说下连忙离开上海,先坐船到香港,后转赴英国。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农历8月吴稚晖抵达英国,他在英国雒极为当地中国留学生排忧解骓,在留学生中声望很高。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春,孙中山赴欧洲,在伦敦拜访了吴稚晖,这是两位革空家相见之始。孙中山请他一起到老师康德黎家里吃饭,殷殷相待。会晤给吴稚晖留下深刻印象,他事后回忆:“国父是一个很诚恳、平易近情的绅士。然而祗觉是伟大,是不能形容的伟大,称为自然伟大,最为适当。世俗所谓伟大,都是有条件衬托出来的,或者是有贵人气,又或者有道学气,又或者有英雄气,或者摆出名士气,而国父品格的伟大,纯出于自然。”是年夏,小中山到日本,各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东京联合成一个中国同盟会,以实现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为奋斗目标。是年冬,吴稚晖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在伦敦加盟。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他与张静江、李石曾在巴黎组织世界社,发行《新世纪》,并组织中华印字局,广印书报,鼓吹革命。巴黎《新世纪》创刊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6月26日,停刊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5月21日,每周一期,共出一百二十一期,吴稚晖始终主持其间。《新世纪》成为革命党的一大喉舌,与在东京出版的《民报》东西相应辉。

吴稚晖在主持《新世纪》其间,以雄健犀利的笔锋论述了许多重大问题。他屡屡蓍论培击清室,认为清贼不除,卟使四百兆人浮沉于欲进进步能进步之地位。欲争起直追,能左右于优等之民族,同趋于公善,非破弃一切障得不可。破弃一切障碍则以毁灭皇统为根本之图,万以毁灭满洲皇统为根本之根本,故他说:“排满革命,非种族上之问题,乃革命条件上之事类也。”他又屡屡著论痛斥满清之所谓,立宪“决不能真”。因为真立宪就意味着清朝政府自割头,丧失统治权。而由于清朝政府只会搞假立宪,革命也就必不能免。他又针对国人的麻木,作文鞭笞,甚而至于将昏睡的中国人讥讽为“猪生狗养”,话虽尖酸,却能惊醒国人的灵魂,促国人毅然奋起。他又大谈科学教育,学习西方工艺,认为要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要造就一代新人,非注重教育不可。

吴稚晖在巴黎主编《新世纪》周刊时,正值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盛行之时。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比较稳定的时期,出身俄国的克鲁泡特金创造了互助论,宣称自巳是一个共产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者。他认为互助是生物界以及人在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类通过互助即可进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吴稚晖在雒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斗争中接受了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宣传无政府主义,鼓吹实现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它没有强权、军队、法律,消灭阶级、去国界、毁政府,众生一切平等,人我无界,无争无尤,无钆怨无竟怡怡然四海如春。在这个社会里,物质文明十分发达,凡劳动都归机器,每人每日只要工作两小时,便已各尽其能,人们享用的东西,应有尽有,使人各取所需,全世界共用一种语言,80%的经费用于教授人民生活科学知识,20%的经费教授人们的无政府思想化理。这个社会不再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区别,只有化理而没有法律,人人正直无私,诚实可欺。从吴稚晖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其大同思想与儒家的大同思想相联系,受克鲁泡特金的思想影响,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吴稚晖还进一步论证了无政府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为“人性本善”。他认为“世界本善,人性亦本善”。只是接触到环境的影响才使“本善”的人性发生了变化。世界的发展是善恶交替发展、斗争的结果。那么,如何才能使人性发露接触万事万物时能不受环境影响而达到善呢?他认为这有待于“理智”的“审查”,即通过理智的作用使恶制于善,使善善相续。吴稚晖一再宣称,“人类向于进化,本由良德”,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性之良心、良德不断推动发扬的结果,无政府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不过是人性本善之善的实现。

吴稚晕又揭示了三民主义是实现无政府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他认为,进入大同社会,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到“天下为公”,使天下的人必须人人为公,不可为私,做到这一点,办法有三条,即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其中重心是民生主义。实行民生主义,可以使地尽其力,物尽用其用,人尽其能。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用还着为了物质财富去你争我夺,自然可以做到人人为公,社会进入无政府的大同时代。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思想境界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和教育,所以吴稚晖充分肯定了科学、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意义,强调科学与教育是产现无政府主义的手段。

需要指出,吴稚晖的在流亡欧洲时开始接受无政府主义而逐渐服膺之的;在创办《新世纪》时,他对无政府主义的宣传是与反帝、反清、反封建主义和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结合的;辛亥革命后,把无政府主义看作社会发展必然一阶段,认为共和制是现实的奋斗目标。这一切都在历史中起了进步的作用,表现了一个要求国家富强、人类幸福的思想家的气主的胸襟。而在北伐战争以后,他鼓吹无政府主义主要是为了与共产主义思潮相对抗,反对阶级斗争,而实质上,他已经把无政府主义束之高阁,并逐步摆脱其影响,背离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成为国民党蒋中正统治的竭诚拥护者。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崩溃已成定局。孙中山由美国至英国,准备返回国内。吴稚晖在伦敦为孙中山处理各种函电,共商建国大事,定青天白日旗为国旗,于伦敦唐人街首先悬挂。孙中山临回国时,关照稚晖也要及早回国。这样,吴稚晖在孙中山抵达上海三天后即12月28日也到了上海。

民国肇建,各派势力竞相争权夺利,就连同盟会内部也是争得不可开交。孙中山非常重吴稚晖,要记他出任教育总长一职,但吴稚晖恰恰与一般人相反,坚决推辞。此后直到孙中山逝世的十多年时间里,他所致力的就是提倡教育、科学。

吴稚晖走遍中国南北,到过英、德、法、日,深知汉语同文不同音,各地方言常令外地人无法听懂,而其文则因无注意,让人骓以学习。吴稚晖认为,“无音可读”是汉字的一大缺点,如若能为汉字“娶一注音老婆”,并把所注国音并入汉文内,在全国推广,不仅可弥补汉字的缺陷,且可便利平民,成为他们真正的“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早在1895年,他便草创了“豆芽字母”,与卢戆章的“第一快音新字”同开中国拼音了母之先河。在巴黎时期,他又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改革进行过研究。现在,这位革命元勋可以完全投入。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1月,他担任国语读音统一会会长,并在该年2月召开的全国读音统一会会期中,用三个月时间,主持制定注意字母。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在此基础上取六千余字编定《国音字典》,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出版。

自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起,他主持国语统一筹备会(后改为国语推行委会),提出在国推行注音符号的任务、方案、办法;修订标准音,审定《国音常用字沁》等多种国语书籍,颁为国家本;在各国立师范学校增设国语专修科,并出任上海国语师范学校校长,亲自在国语师资班兼课,以训练推行国语的人才;编制《汉语拼音表》、《注音符号》一类的通谷教材,力图国语推行的通俗化、简易化、普及化。吴稚晖以后仍继续关注这一工作。他以自己毕生精力轶珩国音统一工作,奠奠定了民国年间推“语同音”的基础。

吴稚晖十分关心教育。民国建立后,他就中国传统教育的缺点,以及今后的教育目的、方针、作用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他还发起俭学会,设立北京留法预备学校,倡导组织青少年赴法勤工俭学,将其新教育思想付诸实践。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他与李石曾等发起勤工检学运动;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初在《中华新报》辟“客座谈话”专栏,介绍留学欧洲应具备的知识和外国风俗见闻;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初与李石曾等发起组织留法勤工检学会;民国九~十一年(公元1920~1922年)间筹建了中法里昂大学并出任校长;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又创办了海外补学校,为国民党要人子弟出国留学作准备。

吴稚晖致力国音统一和倡导勤工俭学,在中国现代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前者有利于提高全国平民的识字能力和文化水平,后者培养了科学技术和政法人才,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要人物都接受了他的教育和影响。

吴稚晖抱着革命不是为做官,但仍十分关心国事。他的名言是:官是一定不做的,国事是一定不可不问的。所以,他以民国元勋致力国音统一和倡导勤工俭学,他以普通公民积极参与政治。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钉国民党重要领导人宋教仁,吴稚晖愤然离开北京,回到上海与蔡元培创办《公论报》,抨击袁世凯的专制统治,竭力鼓吹讨彭运动。后来,袁世凯镇压了小中山领导的讨袁运动,孙中山流亡日本,吴稚晖出走英国。吴稚晖十分关国事,当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1月法国报纸披露袁世凯与日本谈判签订“二十一条”内容后,吴稚晖与蔡元培等函件来往,揭露袁世丧权辱国。有趣的是,袁世凯自以为地位巩固,革命党人已是穷途末路,只要稍加笼的一个有影响失物,他便授勋位于吴稚晖,不料,吴稚晖毫不领情,立即写信回绝,其中有言:“切盼公等宝贵精神,专注于国难,勿更以揶揄为消闲,侮辱书生。公民吴敬怛敬上。”这一封信诙谐而讽剌,传颂一时。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孙中山组织第二次护法运动中发生了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迫逃到永丰舰,返回上海。吴稚晖得知这一消息,便从法国回国奔走于京、沪、奥间,劝陈炯明悔过讨贼,虽因陈炯明不听劝告而未成,但吴稚晖的一片爱国热忱和深入虎穴的勇气是令人钦佩的。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始,在北代誓师大会上,年过花甲的国民常元老吴稚晖将孙中山的遗橡和党旗国旗授给时任北代军总司令蒋中正,并臻词激劢全体将士。

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注精卫投降日本。吴稚晖最痛恨卖国求荣的汉奸,立即进行口诛笔代,称汪精卫为“汪精怪”;陈璧君为“陈屁裙”;褚民谊为“鼠狒黑”,使人一提到这些名字,就对这”臭了自己,臭了国家,还臭祖宗,更臭子孙,真是畜类“的汉奸深恶痛绝。抗战胜利后,他以八十一岁高龄当门而坐,欢庆胜利,其欢乐之情,无异于一般青少年。

由于吴稚晖坚持认为中国不能实行阶级斗争,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实验于中国,故从北代战争后积极反共,思想没有能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继续前进。

1949年,他为国民党统治的行将垮台忧心忡忡,体力大衰,时病时好。2月24日他被蒋中正的专机接到台湾省。1953年10月30日吴稚晖病逝于台北,终年八十八岁。

吴稚晖一生十分简朴,敝衣败絮,安之若素,外出总是以步当车,经常罢车。他视金如身外之物,通通用来接济别人。他身边唯一珍贵的东西,就是他两万多册的藏书,还有从二十一岁开始日积月累而成的二十余箱文稿、信件、剪报。其中重要著作有《客座谈话》、《上下古今谈》、《荒古原人史》、《二百兆平民大问题》、《注音符号作用之辨证》、《稚晖文存》等,在台湾省出版的有《吴稚晖先生选集》(上、下册)、《吴敬恒选集》(共十三册,分为哲学、文化教育、国音文字学、科学、政论、书信、序跋游记杂文、上下古今谈,各为一册或二册)。

吴稚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具特色而有过较大影响的人物。他学贯中西,爱国坚定,生活淡泊,臻力教育,嬴得了当时人们的崇敬并受到其深刻的影响。蒋梦麟曾称赞他是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照的彗星;胡适誉之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的思想家之一;196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十三届大会上举存他为“世纪伟人”。

无论是吴稚晖的生平,还是其中丰富的思想,都是十分值得研究的。

跟帖时间 2010-02-07 10:20:2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吴氏的历史名人(二) -- 吴三桂:(公元1612~1678年),字长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著名明末清初将领。

先世由徽州(今安徽歙县)迁高邮(今江苏高邮),后流寓辽东中后所(今辽宁绥中)。

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吴三桂生于辽东中后所城一个低级军官之家。其生母史料未载,其继母是明朝名将祖大寿的妹妹。父亲吴襄给他起名三桂,字长白。他排行老二,哥哥叫吴三凤,弟弟叫吴三辅,还有两个妹妹。其原籍是安徽徽州(一说江苏高邮),大约在他的祖父一代便由于经商的原因,迁徙到了辽东。

因为父亲吴襄出身军旅,且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1年)中过武进士,因此吴三桂从小便受到骑射训练,他手不离箭、身不离鞍,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功,特别是大刀,因为他臂力过人,更舞得出神入化,成了他一生的随身武器。吴三桂从十多岁起,便喜欢狩猎,常常带着家人,出没于山林之中,多年的狩猎生涯对他后来的军事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

吴三桂十六七岁时,应试武举,得中武举人,这得益于父亲对他的严格训练和自己的刻苦习武。吴三桂除了武功不凡外,还勇猛过人,这首先展露在一次对后金的战斗中。

明崇祯皇帝二年(公元1629年)农历10月,皇太极亲率五六万大军,绕道内蒙,直趋北京。崇祯皇帝误中皇太极的反问计,将大将袁崇焕逮捕入狱。这时,吴三桂父子俱在祖大寿军中。袁崇焕被捕之后,祖大寿率辽兵奔返宁远,崇祯皇帝派使者到山海关才迫上祖大寿,宣称只罪袁崇焕一人,与众将无关。如此,祖大寿才返回建昌(辽宁凌源),打算截击后金兵,这时,已到了明崇祯皇帝三年(公元1630年)农历2月。

一天,吴襄带领数百人外出侦察敌情,忽然与后金上万名兵将相遇。后金兵欺吴襄等人少,欲迫其投降,故围而不攻。祖大寿见后金兵多,不敢派兵出城救援,吴襄等眼看只有死路一条了。吴三桂眼看父亲被困,万分焦急,于是大胆向祖大寿请战。祖大寿不允,吴三桂便带着家丁二十人,出城救父。

吴三桂提刀上马,亲自居中,左右各置家将一人,其余十八骑分作两翼,勇敢地冲入包围圈。后金兵见二十余骑明军冲来,一时束手无策。吴三桂拈弓一箭,射中一后金兵将领,那位将官从马上卜跌落下来。吴三桂恰好去割取后金将官首级,不料那个将官忽然跳起,用短刀刺中吴三桂的鼻梁。吴三桂顾不得面部流血,手起刀落,将那个将官的首级砍了下来。接着,他与父亲吴襄合兵一处,一马当先,率众突围。后金兵以为少数明兵是诱敌之计,未认真阻拦,况且吴三桂英勇过人,因而他们突破了重围,回到城中。

祖大寿亲自出城迎接,并替吴三桂申请擢升。吴三桂孤胆救父之事,一时传为佳话,他也由此功被提升为游击将军。这时,他还不到二十岁。他十六七岁中武举,不到二十岁便进入将军行列,在当时可谓出类拔萃。他大眼大耳高鼻,生得一表堂堂,虽说身材不算太高,但力气却超平常人。虽然在救父一战中,鼻梁上留下了疤痕,但并未严重影响他的相貌,见过他的人都赞赏他奇伟的体魄、雄赳赳的丰姿。

吴三桂不但精武,而且习文。他天天鸡鸣即起,半夜方息,除了练武之外,手不释卷。他从书中吸取了不少营养,这对于他日后的军旅生涯是很有补益的,他不单是一介武夫。他将《汉记》中的两句话,作为自己终生的座右铭:"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他少年得志,要当皇帝身边的大官,要娶到像汉朝阴丽华那样的美人,在封建社会里,这种追求是很自然的。后来,他当真如愿以偿,当了平西王,娶到了陈圆圆这样倾国倾城的美人。但是,得到这一切的代价也是惨重的,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倒退了上百年,他本人也落了个灭族的惨痛下场。

就在吴三桂春风得意之际,他的家庭却出现了挫折。明崇祯皇帝四年(公元1631年),皇太极发动了攻取大凌河(辽宁锦县)之役,祖大寿率三万兵固守。辽东巡抚丘禾嘉督率总兵官吴襄、宋伟率兵四万相继数次增援大凌河。在第四次增援行动中,由于吴襄部率先逃遁,致使太仆寺卿监军道张春等三十三将被俘,明军大败,并由于这再未向大凌河增援,导致祖大寿坐以待毙。败报传到北京,朝廷震怒,削掉了吴襄的总兵官一职,让他戴罪立功。吴三桂由于是低级军官,没有受到处分。好在当年山东孔有德、李九成兵变,吴襄参与镇压兵变有功,终于官复原职。吴三桂在此战役中,跟着父亲勇敢作战,这使得他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明崇祯皇帝十二年(公元1638年)农历7月,二十七岁的吴三桂被任命为宁远团练总兵。总兵官独当一面,吴三桂在六年间,由游击而参将,再副将,再升到总兵官,与他同时代的将领相比,可谓独步青云。在明清长期战争中,宁远与锦州是关外八城中最重要的两城,朝廷派吴三桂驻守宁远,表明了对他很是看重。

吴三桂的飞速升迁。一面是他在同辈人中,确属佼佼者,才能过人。另一方面,也是靠他良好的社会关系。除了他舅父祖大寿兄弟的帮衬外,他拜于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方一藻门下。更关键的是,吴三桂拜监军使宦官高起潜为义父。吴三桂轻易升任总兵是由于这三人的大力支持。

吴三桂升任总兵之后,首先抓了练兵,他依据洪承畴的部署,用了二年的时间,练成辽兵三万,成为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劲旅。此外,吴三桂与其父吴襄一起,经过多年经营,还组成了一支吴家亲兵。这批亲兵有三千多人,由吴氏家丁家将组成,只听命于吴氏父子。他们在经济上得到优厚的待遇,所以也特别能战,是吴氏父子的子弟兵,常常于关键的战斗中敢效死力。

吴三桂升任总兵之后,还积极参加对清军的作战(皇太极于公元1636年在沈阳称帝,将国号由后金改为“大清”)。他曾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与接应蒙古多罗特部民的清济尔哈朗、多铎等率领的清军激战于杏山(今辽宁锦县杏山)。同年农历7月他又率领步兵五百余人自松山夜袭清兵镶蓝旗营地,迫使该股清军移营。同月,又在杏山,战胜了善战的清多尔衮、豪格带领的清军。

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清军对锦州形成包围,锦州粮草溃乏。当时运粮官都惧怕清军,将粮食卸在宁远,不敢送往锦州。吴三桂胆识过人,亲自率兵将一万五千石大米安全押送到锦州,坚定了锦州将士守城的决心。

这些事实均显示,吴三桂升任总兵官之后,积极报效朝廷,为保卫大明江山而奋勇战斗。

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发生了明清兴亡史上的重要一役“松山决战”。松山是距锦州九公里的战略要地,而锦州是通向山海关的辽西走廊之重地。清太宗皇太极决定攻下锦州,以扫清通向山海关的阻碍,他亲临前线指挥,倾全国之兵,志在必得。

明朝兵部也已明白清军意图,便派蓟辽总督洪承畴出关督师,并调八镇总兵会师援锦,这八镇总兵官是: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蓟镇总兵白广恩、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八镇兵马共十三万人,聚集于松山与杏山之间,这已是明王朝所能使用的所有重要兵力。在八镇兵中,吴三桂、白广恩、马科是可以独当一面的骁将,尤以吴三桂率领的辽车兵最为强悍。吴三桂训练有精锐骑兵一千,每五十骑为一队,共二十队,每队有一骑领官。作战时,吴三桂将写有二十骑领官的竹签插在靴筒上,他每取出一签,叫出该骑领姓名,该骑领即率领本队骑兵,跟随吴三桂冲锋陷阵。在八镇兵马中,吴三桂统辽兵两万,实力是最强的,洪承畴也尤其看重他这个门生。

农历4月25日明清双方在乳峰山上下激战,明兵出动六万人,清兵只三万余人。双方激战一天,互有伤亡,吴三桂部表现杰出。在连续的战斗中,明宣府总兵杨国柱战死,而清军已先后按清太宗的部署,将明军围困于松山地区。明军统帅洪承畴觉察到被歼的危险,便于农历8月21日晚召开八镇总兵会议,要求大家第二天拚死一战。没想到,大同总兵王朴胆小怕死,当晚便率本部兵突围逃命。

王朴带头逃跑,动摇了明军军心,八镇兵均争先拔营。吴三桂见此形势,亦不怠慢,马上带领本部人马,从大路杀出。清兵小路兵力集中,大路反而兵力不多,被吴三桂抓住机会,逃进杏山城,王仆也逃至此城。明军死伤不少,不少人被海潮吞没,决战完全失败。接着,农历8月26日吴三桂与王朴又从杏山逃至宁远,兵士死亡殆尽。

松山一战,明军全军覆没,五万多人马被歼,松山、杏山、塔山、锦州四城失陷,统帅洪承畴于松山城破后被俘,名将祖大寿降清,明朝经营数十年的宁锦防线如果土崩瓦解,从此,明朝再没有能力抵抗清兵,只剩下一口残存的气息维持生存。做为朝廷十分器重,一向以敢战著称的吴三桂,在松山战役中,置其老师洪承畴于不顾,竟然尾随王朴仓促逃命,做了可耻的逃兵。他甚至连曹变蛟、王廷臣二人部不如,这二镇总兵,后来死守松山,城破后被杀。寻根究底,还是为了保存实力。在明清战乱之际,谁都懂得武力的重要。吴氏父子苦心经营多年的吴家军,是不愿为明朝陪葬的。吴三桂要保持这支力量,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封妻荫子服务。

吴三桂逃至宁远后,积极收留败兵,蓟镇总兵白广恩也兵败来归,与吴三桂一起守城。此时宁远孤悬山海关外,已很难守卫,但崇祯皇帝仍令吴三桂收集残部坚守。由于此时,除了吴三桂,大明朝廷已无将可用。松山战败后,朝廷将王朴斩首,而只将吴三桂降职,让他戴罪立功。同样是逃兵,朝廷却处分不同,就是由于此时关外,离不了吴三桂。吴三桂也不负厚望,半年多,便重新集聚了三万人马,坚守宁远孤城。

那时,大清朝廷对吴三桂发动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劝其投降。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祖可法,哥哥吴三凤,姨父裴国珍,表兄胡弘先,挚友张存仁、邓长春等人降清后都写信劝吴三桂降清。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农历4月,清太宗本人直接给吴三桂写了亲笔信。农历10月份清太宗又再次写信,劝吴三桂早降。吴三桂面对这种形势,却拒不降清。

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农历8月,清太宗去世,年仅六岁的福临登机,即顺治帝。皇帝年龄太小,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农历9月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便除丧服,率大军攻击宁远以西至山海关的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三小城。

农历9月24日,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开城墙,攻占中后所,斩明将吴良弼等二十令人,歼明军第四千五百余人,俘四千余人,农历9月29日~10月1日又攻破前屯卫,斩明将李辅明、袁尚红等三十余人,歼明军第四千余人,俘二千余人。中前所明守将总兵黄色见二城已失,便离开了城市逃跑了,清兵就轻易地得到了城池不久又得到了中前所和明兵一千多人这三城的失陷使宁远与山海关二百公里间的明军防线彻底瓦解,宁远已成为真正的孤城,明军已不堪一击。此时。宁远已彻底处于清军的控制与包围之中,守城军民已是人心惶惶。

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农历12月,明守备孙友白便从宁远逃出,投降了清朝。但吃惊的是,吴三桂仍拒不投降,欣喜的是清军也没有再向宁远发动攻击。

吴三桂这样执著拒不降清的原因有两条。一是明朝的忠君思想束缚着他,在明朝,名节非常重要,儒家的教育尤以忠君为先。在明朝高级将吏中除非被俘或走投无路者,极少自动降清者。吴三桂自幼受儒学教育,不乏忠君思想。尤其是做为汉人,投降少数民族的清朝,在当时士大夫官吏中,一般是很难接受的。非万不得已,是不愿失去名节的。二是明帝于吴三桂父子有恩。吴三桂父子相继任职总兵,是大明朝廷特别的恩遇。三桂父亲吴襄在大凌河战役中,临阵脱逃,朝廷仅降职处理,很快又恢复了原职。三桂本人松山一役中败逃,也只降职处分,仍命其负全责守宁远。三桂的许多亲属降清,皇帝也未连累吴三桂。皇恩独厚,是他此时拒不降清的第二个理由。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历1月1日,李自成农民军在西安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农历1月8日李自成率百万大军东渡黄河,分两批向明朝首都北京进发。农民军摧枯拉朽,明军已如强弩之末,大明朝廷已危若累卵。

此时,明崇祯皇帝已无计可施,又加上国库亏空,士兵得不到兵饷因此士兵们都不愿再听他的号令,将领也不愿再为他卖命。万般无奈之际,他又想起了吴三桂父子。崇祯皇帝于正月初将已闲居在家的吴襄招进京,命他提督御营。这显然是因为吴三桂手握重兵,为了扰笼吴三桂,不得不重用吴三桂之父。接着,崇祯皇帝又想把吴三桂这支生力军调进关来,对付农民军。因此,他亲自招见吴襄。吴襄慷慨陈词,说农民军不是吴三桂的对手。崇祯皇帝欲调吴三桂,又害怕落丢弃宁远的罪名,一直下不了决心。众大臣互相推诿,谁也不愿就此事负责。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历3月初,农民军已进至宣府城,离北京只有二百余公里了。这时,明崇祯皇帝才做出了弃宁远,招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四将入京勤王的决定。四将均封伯,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伯。这时,山东总兵刘泽清托辞坠马伤脚,拒不奉诏,吴三桂与蓟辽总督王永吉路远,只有蓟镇总兵唐通带了八千人马先到北京。明崇祯皇帝封唐通为定西伯,命他把守居庸关。不想,唐通却投降了农民军,居庸关不攻白破,农民军直趋北京。

时年三十三岁的吴三桂受封为伯,他的高兴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受命平西,当然是让他与农民军作战,他只要能脱离宁远这座危城,他也是迫不及待的。那时,吴三桂有精兵四万,加上辽民数十万,他在农历3月6日受命,10日便率军民抛弃宁远,向山海关进发。庆幸的是,清兵直到农历3月16日才得到吴三桂撤离的消息,而这时,吴三桂已带领兵众到达了山海关。吴部到达山海关时,李自成军已攻至北京郊外,各种消息传到了吴三桂的耳中,他有些犹豫。但君命难违,吴三桂还是领兵向北京进发,农历3月20日到达丰润并在这里打败了投降李自成军的原明降将白广恩、唐通,并收降了八千人。但是北京已于农历3月19日被农民军攻破,明王朝灭亡了,明崇祯皇帝吊逝世于煤山寿皇亭下。

北京陷落,吴三桂进京已无意义,他掉转马头,率军返回山海关。明王朝已经不存在了,吴三桂已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为明将,他何去何从?是降清,还是降李自成?吴三桂犹豫不定,他面临的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选择。

李自成毕竟是有为的农民领袖,他进驻北京的第三天,就从狱中放出明原职方郎中张若麒,让他任山海关防御使,特地从事劝降吴三桂的工作。张若麒与吴三桂关系密切,他出面劝降,是起一定作用的。这一举措是非常正确的,辽兵及吴三桂是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吴三桂的去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哪一方能操纵中国政权。李自成进京后惟一不安的便是吴三桂这支辽军的存在。李自成听取其谋士顾君恩的提议,十分重视山海关的动向。李自成不愿以武力解决山海关的问题,他希望政治解决,盼望吴三桂率军来降。

李自成的愿望不是没有依据的,当时明政权已彻底垮台,明大批朝臣向大顺政权投降。李自成为促成吴三桂归降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农历3月底,李自成派人两次赴山海关。赏辽兵白银四万两,赏吴三桂白银万两、黄金千两、锦千端,并封吴三桂为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北京被大顺军俘获,奉李自成命写信劝吴三桂投降,李自成还派专使巡抚李甲和兵备道陈乙面见吴三桂,许以封侯之位。

对吴三桂来说,李自成封官送饷,如同雪中送炭,投降还可以解救父亲,何乐而不为?他招集众将,正式宣称,接待李自成来使,向农民军投降。

农历3月28日吴三桂全军缟素,为崇祯皇帝及遇难的后妃治丧,然后将山海关交李自成派来的唐通镇守,率本部人马进京,向李自成投降。农历4月4日吴三桂军抵达永平(今河北卢龙县)西沙河驿。在这里,吴三桂相继见到了逃出京的家人以及父亲派出的亲信傅海山,他们向吴三桂叙说了吴襄以及吴三桂爱妾的情况。当开始听到父亲吴襄被捕时,吴三桂并不在意,以为这是李自成为迫其投降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他一投降,父亲必被释放。当听到父亲被拷打将死,交了五千两银子还不顶用时,吴三桂的头发便不禁地竖了起来。及至听到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抢走时,吴三桂十分愤怒,他说:“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他马上下令,停止前进,掉头返回山海关,并一反常态,纵兵掠夺,直杀回山海关。清朝诗人吴梅村的《圆圆曲》中有两句写到了这一情节:“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说到陈圆圆,还得回忆一段往事。陈圆圆名沅,字畹芬,是江苏武进县金牛里人(今奔牛镇)。她的父亲是个货郎,走东串西,做小买卖为生。货郎还会唱,陈圆圆从小便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十八岁那年,因家贫,流落至苏州,卖身为妓。陈圆圆长得国色天香,演唱又冠绝一时,人称色艺双绝。她在苏州是无人不知的,她虽色艺甲天下,却是红颜多薄命。明崇祯皇帝十四年(公元1640年)秋,当地窦霍豪家企图将她抢走,她闻讯躲起来,才幸免于难。明崇祯皇帝十五年(公元1641年),陈圆圆又一次被抢,抢她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田弘遇。田弘遇是山西人,曾在扬州任千总,只因其养女嫁与崇祯皇帝为妃,成为皇亲国戚,一时便身价百倍,成为右都督,处处作威作福。这次,他到南海进香路经苏州,听得陈圆圆之名,便指名索要。陈圆圆又躲藏起来。田弘遇以二千金之高价付与圆圆之母,当地人又害怕其权势,便把圆圆交给了弘遇。田弘遇把陈圆圆弄到手,原意是想用女色取悦明崇祯皇帝,不料明崇祯皇帝因战局危急,竟无心收留陈圆圆,田弘遇倒讨了个没趣。此后,陈圆圆就成为田家的歌伎,供田弘遇玩乐。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农历7月,田贵妃病逝,田弘遇立感朝中无人,便想方设法想拉扰一位有实力的将军,他想到了吴三桂。刚好吴三桂于第二年(公元1643年)农历5月受命勤王,来到了京师,田弘遇便将这位年轻的将军请到家里观乐舞。吴三桂欣然前往,对他来说,结识一位有势力的朝官,加上还是皇关,有什么不好?酒足饭饱,田弘遇使唤出家伎来表演歌舞。舞女中带头一人貌若嫦娥,声似啼莺,舞似飞燕,把个吴三桂看得如痴如呆,他迷迷糊糊地问道:"这就是人们传说的陈圆圆吧?"田弘遇做了肯定的回答,同时又提议将陈圆圆送给吴三桂。吴三桂喜出望外,得一绝代佳人,是他夙愿之一,这次见到陈圆圆,实在是天遂人愿。他将皇帝赏赐的千金交给田弘遇,请田弘遇临时继续照顾陈圆圆。因他家中此时已娶辽东人张氏为妻,待他安排一下,过些日子再来迎娶。对陈圆圆来说,即使嫁给吴三桂,只能做妾,但比起侍候一个年迈的老人来说,还不如嫁给一位年轻有为的将军。而且,吴三桂生得一表堂堂,文武全才,皇帝此时又非常宠信,亲自赐尚方剑给吴三桂。因此,陈圆圆从心里盼望三桂速来迎娶,让她早日脱离樊笼。她与吴三桂虽只见了一面,但已经以身相许了,他焦急地等待着。正如吴梅村《圆圆曲》所叙:“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历3月20日,李自成军进京的第二大,便将京中原存明吏登记姓名,拘禁起来,用夹棍严刑追赃银、派饷。仅大将刘宗敏府中,就拘禁了三百余人,吴三桂的父亲也在其中。吴襄只拿出五千两银子,远远不够,整天被拷打不休。除了追赃逼饷之外,李自成本人及众将还大肆搜罗美女。刘宗敏占据了田弘遇宅,也掳走了陈圆圆等歌伎。一个简单的行动,暴露了李自成农民军低下的素质;一个愚蠢的行为,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

吴三桂一怒之下,杀回山海关,将守关的唐通杀得只剩八骑逃回北京。这时,吴三桂的兵力已达五万,他在演武场阅兵誓师,将李自成的使节李甲斩首,陈乙割两耳后放回。他亲自给父亲吴襄写了回信,表明与李自成彻底决裂。到那个时候,他已没有退路,为了可以报仇,他不惜任何代价。是李自成、刘宗敏的错误行为将已经决心投降的吴三桂重新逼反,是李自成大顺政权种下了灭亡的祸根,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又出现了一次大倒退,是李自成、刘宗敏等人给清军打开了国门。这一深重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借鉴。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历4月6日,李自成了解使节被处死的消息,9日又看到了吴三桂给父亲吴襄的信。他感到了问题的严重,他非常震怒,责备刘宗敏误事误国。李自成甚至亲自将吴襄释放出狱,并设宴招待,以示笼络。但一切都太晚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时机稍纵即逝。李自成只剩下一条路:出兵讨伐吴三桂。

吴三桂既然已与农民军决裂,就不能不考虑后路问题,他虽然到处发檄文,要“乾坤再整,日月重光”,但他自己也明白,凭自己手上的五万人马,决不是李自成农民军的对手,他只有一个选择,即是投靠正在勃兴的清朝。降清,并非他心中所愿;投降他与之交战了十数年的大清朝廷,他与他做为明朝的忠臣之初衷相违;投降异族也与他的思想观念不同;谁愿背千古骂名?但他不得不这么做,仅靠他自己的力量,是无论怎样无法对抗农民军的,而万一被农民军歼灭,他自己的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岂不全成了泡影?他前半生辛苦聚集起来的武装岂不是白忙一场?为了他的自身利益,为了解燃眉之急,吴三桂做出了他人生的又一选择,降清,他命书吏起草了一封向清摄政王多尔衮请兵的信,遣副将杨坤、游击郭云龙星夜赴沈阳面呈。

李自成也估计出吴三桂降而复叛的分量,虽然百官日日劝他登基,他却无心登机。他明白山海关的重要地位,他担心吴三桂与清军的联合,他从大局考虑,决定尽快以军事手段解决吴三桂的问题。他不顾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重要谋臣的反对,决定亲自领兵讨伐吴三桂。农历4月13日李自成率马步兵十万,带领刘宗敏、李过第一班大将,亲领精兵七千,出正阳门,向山海关迸发。他将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带在军中,盼望吴三桂还眷恋故主之情;他将三桂父吴襄也押在军中,希望吴三桂还顾虑父子之念。一场关系着大顺政权命运的决战马上就要在山海关展开。

大明政权寿终正寝,关外经营多年的清朝也急迫地向北京扑来,志在逐鹿中原,夺取天下。摄政王多尔衮采纳了谋臣范文程的建议,乘明朝刚被推翻,大顺政权未稳之际,挥师入关,获得全国政权。多尔衮亲率十万精兵,带领多铎、阿济格第一批猛将,倾其举国之力,于农历4月9日从沈阳誓师出发。留守沈阳的只有很少的老弱残兵,多尔衮已是孤注一掷,成败在此一举,他率军从蓟州、密云方向,依据过去清军屡次进攻明军的老路前进。

农历4月15日清军进至翁后(今辽宁北镇附近),突然停止前进,原来替吴三桂送信的使者郭云龙、杨坤已赶到此地。多尔衮看了吴三桂请兵的信后,未敢轻信,迟疑不决。他觉得这确是千载难逢之良机,吴三桂竟会送上门来;同时,他对多年来拒绝投降、一直与清军作战的吴三桂还抱有戒心,其中是否有诈?多尔衮思虑再三,决定将杨坤留作人质,派其妻弟拜然与郭云龙一起回山海关探看虚实。同时,多尔衮采取了两个行动,一是改变行军路线,直趋山海关,二是调取攻城用的红衣大炮,发往山海关。这两个措施后来都被表明,是非常及时的,对农民军来说,则是致命的。多尔衮给吴三桂复了信,并从第二天开始,加快行军速度,于19日赶到锦州。20日中午在连山驿(今辽宁锦西)碰到了吴三桂派来送信的郭云龙与孙文焕,信中请求多尔衮速速发兵到山海关。多尔衮虽未得到吴三桂归降的明确回答,但他仍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判断出形势的端倪,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清军日夜赶路,从而提高了行军的速度,一日一夜行一百余公里,于21日凌晨赶到了山海关外。多尔衮望着面前这清军数代攻伐、想尽办法而未得到的雄关,感到夙愿即将实现,一统天下已不再是梦想。

与多尔衮神速发兵的行动相反,李自成的大军却行动迟缓。山海关距北京仅三百五十公里,农民军却按常规走了九天。李自成一边亲率大军来征讨,一边却仍对吴三桂抱有幻想,希望吴三桂不战而降,他在行军路上几次写信向吴三桂劝降。吴三桂为了迷惑李白成,派了高选、李友松等六将前往大顺军诈降。李自成虽对六将心存戒备,但由于仍对吴三桂存有希望,因此把这六人留在军中,并且没有急于行军,而是心存侥幸。这就在客观上给吴三桂留出了请清兵与备战的时间,主观上也未做具体打大仗的充分准备,李自成与城府很深的多尔衮相比,在战略眼光、胆识与魄力上,自然是稍逊一等。

农历4月21日李自成大军抵达山海关,不见投降的吴三桂,迎接他的是全副武装的辽兵。李自成马上识破了六将诈降的诡计,将六人杀掉(其中一人跑掉),然后最后一次派使者劝降,遭到吴三桂拒绝后,便布置攻关。双方当天在关外石河西(今山海关燕塞湖一带)爆发了一场激战。农民军英勇冲击,几次攻人关内,辽兵凶悍善战,几次击败农民军的进攻,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晚,吴三桂将队伍撤回关城。

当晚,吴三桂彻夜未眠,他已感到形势的严峻和紧迫,他派佘一元等五名士绅再去见多尔衮。多尔衮虽率军到达了离山海关七公里的欢喜岭,但因为他对吴三桂、李自成都产生了疑虑,故停驻不进。多尔衮安慰了众士绅,并派亲信范文程与五名士绅一同回见吴三桂。吴三桂已顾不得再摆什么架子,他马上飞马去面见多尔衮。多尔衮喜出望外,他这时才相信吴三桂是真心投清,他与洪承畴一起见吴三桂,他哈哈大笑,说:“天下在掌中矣!”一句话,表明他深知吴三桂的重要,也反映出他夺取天下的远大志向,他不愧为清朝一统中国的核心人物。

吴三桂与多尔衮相约事成后,以黄河为界,南北分治,并马上与多尔衮歃血订盟、折箭为誓,亲自剃发,以示永不反悔。多尔衮让吴三桂军肩系白布,以防混战中误伤。接着,吴三桂返城,令开城门。清主帅多尔衮、英王阿济格、豫王多铎分三路共五万余骑兵浩浩荡荡开进了山海关。当清军入关之时,吴三桂率本部五万多人马出关杀奔石河西战场。

李自成已经在石河西岸红瓦店一带进行决战的战场,投入了所有兵力。经过21日的战斗,他已经感觉到辽兵是他所遇到的明兵中最强悍的,他原来想的攻下山海关再登机,现在已成了问题,这一战的结果已很难预料。吴三桂亲自出马,手下大将吴国贵等身先士卒,吴军来势迅猛。农民军也不示弱,前仆后继,李自成亲自指挥。战至中午,吴军已有些支持不住,即将败阵。多尔衮看机会已到,下令出击,数万清军骑兵,以正白旗骑兵为先锋如离弦之箭冲入战阵。这支主力军以逸待劳,势如破竹,特别是清军擅于骑射,势不可当。李自成发现后,急忙退走,刘宗敏已受了伤,一见满洲兵到,马上败逃,清军、吴军联兵追杀二十公里,大顺军大体被歼,大将阵亡十五人。

这是一场历史命运的决战。决战的结果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决战的胜利奠定了清朝的二百年的基业;决战的失败决定了大顺政权的结束;吴三桂也从决战中达到了他个人的目的,封侯称藩、荣华富贵。决战的结果使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停滞了,倒退了,强大的中国在近代史上败落了、落后了,这是一场民族的悲剧、国家的悲剧。做为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吴三桂难逃其咎,他永远是国家的罪人。

战败后,李自成当晚退到永平,并派原明降官张若骐与吴三桂议和,李自成答应交出明太子和两王,吴三桂则保证让李自成平安返回北京。但多尔衮是不可能放弃追踪农民军的,他一方面以顺治帝的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并令吴军将士全都剃发,表示完全归顺;另一方面命吴三桂为先锋,调马步军第一万给吴三桂,让他于农历4月23日领兵出发,追击李自成。李自成恨吴三桂不遵守协议,便在永平城西十公里的范家庄,将吴三桂之父吴襄斩首,用竹竿挑着首级示众。吴三桂投降清朝,最先受报复的便是他的父亲。

李自成匆匆逃回北京,即位皇帝,在清、吴联军兵临城下之际,他决定离开北京,并将宫殿付之一炬。他对吴三桂的叛变恨之入骨,于农历4月27日将吴三桂的继母祖氏、弟弟、妹妹及其族人三十四口一并处死。4月30日李自成率军撒出了北京城,他来去匆匆,在这座古老的帝京只做了四十一天的主人,正式当皇帝才两天。因为他本人的素质,再加上缺少优秀的参谋人员、以及政策的失误,这位曾经推翻大明王朝、叱咤风云的人物马上便失去了以前的光彩,也失去了大顺政权统一全国的机会。政策失误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对吴三桂这支力量失控,这个历史的教训是多么沉重!

多尔衮不准先到北京的吴军进城,而是命令吴三桂追击农民军。吴三桂虽说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这时,他焦急地在找寻陈圆圆的下落。李自成军经涿州至保定,再至定州(今河北定县),一路丢弃了大量财物、妇女,希望减缓清、吴军追击的速度,但吴三桂毫不为所动,不准兵士拾取,尾随李自成军紧迫不舍。定州一战,大顺军重要将领台大成阵亡,左光先受伤,农民军已成惊弓之鸟、不堪一击。

就在这兵荒马乱之际,吴三桂却得到了意外的惊喜,他在追击中找到了日夜思念的爱妾陈圆圆。陈圆圆趁着兵乱,逃离了刘宗敏,回到了吴三桂身边。这对于失去不少亲人的吴三桂来说,不能不是一种很大的安慰。吴梅村的《圆圆曲》写道:“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娥眉匹马还?”

定州败后,李自成收集残部于真定(今河北正定)与吴军决战,死伤万余人,李自成中箭受伤。随后农民军出固关,退入山西境内。李自成设置兵力固守山西,自己过太原,回到西安,准备东山再起。吴三桂与清军追至固关城下,此时不仅是士兵甚至连马匹也十分疲乏,因此不愿再战,就班师回京了。多尔衮虽对吴军厚加赏赐,但对吴三桂想封藩齐鲁一事,却不加理会,他需要吴三桂为其继续消灭农民军冲锋陷阵。

吴三桂回京之时,南明弘光政权派人来与其联系,并带来黄金一千两,白银十万两。而吴三桂此时,已一心一意投降清朝,不但不受金银,不受封赠,也不见来使。他已甘心为清朝鹰犬,什么效忠大明,只是他为自己降清寻找的借口。

农历10月1日清顺治帝在北京即皇位,开辟了清朝的新纪元。接着,多尔衮使命令英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出征陕西,继续追剿李自成农民军;命和硕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征讨南明弘光政权。两路大军均有降将随征,吴三桂军受命于阿济格麾下效力。但因为大顺军对河南怀庆地区的进攻,改变了多尔衮的初衷,他决定两路大军夹击陕西,会师西安,先消灭农民军再去对付南明政权。

攻打农民军的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农历5月13日,多铎军占领陕西门户潼关,守将马世耀投降。两天后,多铎军便进入了西安,李自成奔向商州。阿济格、吴三桂部首先征服了宣府、大同,接着攻下了榆林、延安,又紧迫李自成军至河南、湖北。武昌一战,大顺军再败。农历4月下旬,李自成军在江西九江被多铎部完全击败,全军覆没,大将刘宗敏、左光先被俘,李自成的两位叔父及军师宋献策也被俘。李自成独自逃走时,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下李家铺河滩,被当地源口寨乡勇头目程九百等杀死,时当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农历5月2日。一代农民英雄虽然推翻了明朝政权,但因为政策失当,不仅未能建立统一的大顺政权,反而倒在清军及吴三桂军的屠刀下,真是千古遗恨。

在阿济格麾下,充当主力军的便是吴三桂的部队。这次追击大顺军,历时八个月,穷追万里,将农民军彻底击败,并导致李自成之死,吴三桂对清朝的贡献可谓大矣。顺治帝特进封吴三桂为亲王,并受到优厚的赏赐。多尔衮觉得大量军队驻扎北京有所不便,便命令吴三桂率本部人马返回锦州驻防。从清顺治二年~五年(公元1645~1648年)这段日子,吴三桂过着悠游生活,没有打战,没有做大事,十分悠闲自在,但命运并不让他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他注定要成为一个乱世枭雄,他还要在全国引起波澜。

在吴三桂随阿济格军追剿李自成军之时,多铎已将南明弘光政权消灭,但明宗室仍在积极活动,相继成立隆武政权、永历政权,各地的反清活动也一直没有停止,尤其是张献忠在四川建立的大西政权,对大清朝廷更是一种威胁。于是,多尔衮陆续派满蒙八旗兵与降清的汉军分赴各地征讨或驻防。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初,吴三桂接到了镇守陕西汉中的命令,农历4月他携带家眷及部伍离开了锦州,在北京会见顺治帝后,即赴陕西上任。

吴三桂军第一到陕西,便投入了战斗,起初在阶州(今甘肃武都)将明宗室王朱赤釜等击败,歼灭七千余人。接着他率军北上,攻打叛清的原延安参将王永强,在富平流曲将其击败,恢复宜君、同官(今陕西铜川)二县,杀王永强。又连克蒲城、安塞、清涧数县,消灭了榆林义军,又分兵渡过黄河,包围了保德、府谷,农民军内乱,先后向吴三桂投降。吴三桂部到陕西三年,剿抚农民军约四五万人,陕西大体平定。

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农历12月,多尔衮病逝于内蒙喀喇城,大清朝廷内部起了波澜。多尔衮被告发谋逆,牵连了很多重臣,其至包括老奸巨猾的范文程在内,但因为还要利用吴三桂等,因此仍对吴三桂表示信任,并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农历9月调吴三桂部出征四川。早在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清军便由和硕肃亲王豪格率领推翻了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但两年后,张献忠余部与明宗室又趁清大军撤走之际,再次起兵。
至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农历2月吴三桂入川时,四川已由南明永历政权派刘文秀略定了四川大部。刘文秀、孙可望本来均是张献忠的部下,如今投靠南明永历政权,他们的军队,是出奇能战斗的队伍。

吴军入川后,连克保宁、嘉定(乐山),接着,又由佛图关攻下重庆,杀南明总兵李廷明等,又分兵围成都,南明守将投降,一直深入到叙州(宜宾)。吴三桂又分别招揽了漳腊、松潘等地,南明的将士也都陆陆续续投降了吴军。这时,南明为对抗吴三桂军,特派遣刘文秀、白文选、王复臣三将率步骑六万,其中包括云贵土司“猓猡”部众,前来迎击吴三桂军。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农历7月,刘文秀军攻克重庆,活捉吴三桂部将白含贞、白广生。接着,刘文秀又向吴三桂驻守的叙州猛攻,将吴三桂围困于阵中,多亏吴三桂部将杨珅拚死力战,才将吴三桂从重围中救出。刘文秀乘胜追击,吴三桂节节败退,从绵州直退到保守城内。城外,刘文秀用十三头大象领十三营,列阵四重,刀枪耀日。吴三桂从征以来,从未打过如此惨的败仗,从未遇到过如此强劲的对手。

吴三桂面对强敌,心存退意,大将李国翰也建议向陕西回撤,只有杨珅力主决战。吴三桂一再思考,觉得撤退无法向大清朝廷交代,遂决定拚死一战。他在城上发现刘文秀部下张先壁部是薄弱环节,便决心以张部为突破口。不想,一开战,张先壁就战败了,其他各部一见此情不由得也慌了手脚,大将王复臣自尽而亡,刘文秀带领残兵逃回云南。这一仗,吴三桂亲自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结果反败为胜,度过了一生最困难的时刻。此役之后,四川基本平定,吴三桂为大清朝廷又立了一大功。平定四川后,吴三桂率部返回陕西汉中,一直到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农历2月,这四五年过着比较宁静的日子。

就在吴三桂驻兵汉中的时节,云贵高原的南明永历政权却成了大清朝廷的心腹大患。南明永历政权依赖的支柱便是原张献忠余部,特别倚重的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此数将皆原来张献忠部下精锐,投入南明后,屡建奇功。如刘文秀曾收服四川,李定国在湖南击毙了清和硕敬谨亲王尼堪,在广西逼得投清的定南王孔有德兵败白尽。但此数人内部也不团结,特别是孙可望与李定国矛盾更深,这就给清朝最后征服云贵提供了条件。

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农历9月,孙可望忽然携妻向洪承畴投降,清世祖十分欢喜,封孙可望为义王。这是一个罕见的契机,清世祖觉得这是一举推翻永历政权的时候到了,决定兵分三路,征讨云贵。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农历2月25日,三路大军同时出兵,吴三桂与李国翰自南郑出发。

吴军第一路进展顺利,农历4月3日便到达重庆,接着渡过綦江,进入贵州省境。吴三桂大军所至,桐梓、遵义二城均不战而降,特别是遵义遗留有三万多石粮食,给吴军提供了给养。农历5月21日吴三桂军进入贵阳,仅在开州(今开阳)倒流水与守将梁亦英进行了一场不太激烈的战斗,歼梁手下人马二千多。在此期间,重庆曾受到李来亨等农民军的围攻,吴三桂率军回救,击退了农民军,然后返回遵义驻守。

当年农历10月由信郡王多尼在贵州平越府杨老堡召集了有吴三桂等参加的军事会议,约定吴三桂、多尼、赵布泰三路出兵,于农历12月会师昆明。刘定国、白文选等连战皆败,与永历帝向西奔逃,先至永昌,再至永平。吴三桂率兵紧迫不舍,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农历2月,吴军先后占领了大理和永平,南明永历帝逃至腾越(今腾冲)城。李定国率军殿后,渡过潞江(怒江)后,在磨盘山设三道伏,等待顺军的到来。

农历2月21日吴三桂军大摇大摆地进入了磨盘山,眼见进入埋伏圈的已有一万二千多人。不想此时,南明永历大理寺卿卢桂生忽然跑至吴三桂军前投降,并泄露了李定国的伏兵之计。吴三桂大惊,赶快撤兵,伏兵冲出,双方激战数小时,直至清赵布泰、多尼援军赶到,李定国才率残部撤退。此一战,南明虽损失精锐四千余人,但击毙固山额真沙里布、祖泽润等十八名将官以及辅国公干图、扎喀纳等。清军此役损失近万人,是其入关后的最大一次败仗。

南明永历帝不少护从和臣属背叛,他与不多的臣子逃进缅甸。吴二桂等清军占领腾越后,一直追击到中缅边界,然后率部返回昆明,一路上又招降了不少南明官员。经过一年的征战,吴三桂等三路大军彻底打垮了南明政权,将永历帝逐出境外,除去了清朝统一中国的最后障碍。在三路大军中,冲锋陷阵、一马当先的还是吴三桂的部队。

因为云南山高皇帝远,不易治理,况李定国等还未收伏,因此由洪承畴提出应留一王率大军在云南镇守。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农历3月23日,清世祖顺治皇帝决定,命吴三桂镇守云南。这是吴三桂军旅生涯的又一个转折点,吴三桂的后半生,便以云南为舞台,演出了又一幕热闹的活剧,在全国引起又一场新的动乱。

洪承畴提议留一王镇守云南并力荐吴三桂担此重任,吴三桂是很感激的。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农历1月洪承畴回京时,吴三桂设宴招待,并请教他日后自己的白固之策。洪承畴意味深长地说:“不可使滇一日无事也。”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地方如果安定,朝廷便会诛杀鹰犬。这个道理吴三桂是清楚的,他不单明白了洪承畴的话,也依据他的话去行事。请兵进缅和计捉永历都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本来,南明永厉帝进缅后,一直过着被软禁的生活,李定国、白文选各剩下几千人在边疆一带流窜,也不会做出大事来。但朝廷此时正为粮饷发愁,议论撤军、裁军。吴三桂起家靠的是军队,为王靠的是军队,他最清楚军队对他的重要性,没了军队,他这只虎就成了羔羊。因此,为了防止裁撤他的军队,他率先提出出兵缅甸、消灭永历的建议。大清朝廷经过再三考虑,答应了吴三桂的建议,于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农历8月下令,进军缅甸。

吴三桂在进军缅甸前,却诬水西(贵州黔西)三土司图谋不轨,对三土司进行了进剿,直到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农历3月才剿平了三土司。此时,大清朝廷又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清世祖顺治皇帝于顺治十八年农历1月忽然去世,只活了二十四岁。清圣祖玄晔只有把岁,由索尼、鳌拜等四大臣辅政。吴三桂为表忠心,亲自到北京祭灵、但朝廷害怕出意外,只让他在城外搭厂设祭。祭灵完毕,吴三桂便挥师缅甸。因为瘴气弥漫,大军无功而还。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农历9月,吴三桂出动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向缅甸进发,志在获南明永历帝。南明政权重要将领顾白文选在吴三桂穷追之下,没有了退路,向吴三桂投降。缅王担心吴三桂攻城,便欺骗南明永历帝说带他去见李定国将军,因此把南明永历帝骗至吴三桂军营。吴三桂未用一兵一卒,便将南明永历帝捉获到手,遂于农历12月10日下令班师,大军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农历3月13日回到昆明。

清康熙元年农历4月25日,吴三桂奉命将南明永历皇帝及其十二岁的太子、还有皇室王维恭之子用弓弦一一勒死,然后焚尸灭迹,南明永历帝之母与妻子及宫人李贵芳于押解北京途中均自杀。南明最后一员大将李定国听到南明永历帝的死讯后,绝食七日,于清康熙元年农历6月26日去世,其子率部投降了吴三桂。自此,南明政权完全覆灭,吴三桂也去了心腹之患,云南相对平静了。

为了答谢吴三桂消灭南明永历政权的功劳,清圣祖于康熙元年农历5月11日亲自决定,将吴三桂晋封为亲王。这是很大的殊荣,清朝建国二百余年,将汉人封为亲王的,只有吴三桂以及后来的降将尚可喜,再无第三个汉人得到过这一礼遇。吴三桂用南明永历帝父子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他降清以后,的确是忠心耿耿,说大半个中国都是吴三桂替大清朝廷攻下来的,也不为过。

除了进缅俘获永历帝外,吴三桂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初,与贵州提督李本琛一起会剿水西土司头领安坤。安坤本已降清,被一个名叫常金印的人说动,带领数万人反清,曾杀死清永顺总兵刘安邦。到这年农历11月,吴三桂大破安坤,将安坤及其叔父安如鼎,以及土司安重圣、安重乾等一并处死。吴三桂奏请朝廷在水西地区设平远府、大定府、黔西府,具体行使管辖权。

就在吴三桂远征水西未归时,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农历3月,云南省城以东诸土酋联兵反清,声势浩大,连克昆阳、通海、江川数县,志在获得昆明。吴三桂得知情况后,亲率大军赶回昆明,接着在新兴一战,擒获这次起义的主谋王耀祖,然后分兵进攻,先后夺回被攻占的城池,将起义首领齐正、正义、赵印选等人俘获,但是,吴三桂完全镇压了此次抗清活动。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初至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1月,吴三桂与属下张国柱、卞三元、吴国贵、马宁等,先后进剿滇南以苗、瑶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反清武装,并最终获胜,擒获女酋陇氏、斩郎岱、土酋陇安藩及水西土目阿豆等人,并在这些地区设置开化府、永定州、威宁府等。经过这几次大的镇压,云贵局势大体上趋于稳定。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3月,吴三桂又奏报蒙古干部台吉占据丽江,要求亲征。农历9月吴三桂率军至大理,并无战事,农历11月返回昆明。实际上这只是蒙古要求通商,并无入侵之事,吴三桂虚张声势,仍是有意制造事端,防止大清朝廷削其兵权或将其调走。实际上,从清康熙六年起,直至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起事,云贵再未发生大的变乱。吴三桂在云贵当起了土皇帝,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吴三桂坐镇云南,朝廷许以大权,他设置四镇兵马,操纵生杀大权,委派一般官员。清康熙元年农历12月,朝廷又把贵州交给吴三桂管理,可谓信任有加。吴三桂在紧紧掌握兵权的同时,也不忘聚敛财富,他除了大肆圈地外,还定了很高的租税,并垄断金、银、铜、铁、铅的生产,获取高额利税。吴三桂还说服朝廷,准许云贵与西藏互市茶、马,从中渔利。此外,他在修建宫殿时,又意外地得到原永历政权的窖金二百余万两,真是不义之财。

在聚敛财富的同时,吴三桂还不忘大兴土木,修建王府。他将王府从原来的南明蜀王刘文秀旧居又迁到永历帝住过的五华山故宫,而且不断扩建增修。王府中的近华浦、安阜园、万卷楼等,都巧夺天工,别有风味。吴三桂有三宝,一是白虎皮,二是六尺高的天然大理石屏风,三是帽顶上的大红宝石,他经常向人夸示此三宝。

吴三桂性情风流,他除了有正妻张氏外,最宠爱的要数其妾陈圆圆了。吴三桂原先是想立陈圆圆为其王妃的,陈圆圆一再推辞。吴三桂专门在昆明城外,为这位美人建造了一所“野园”。吴三桂经常来到野园,饮酒作乐,陈圆圆歌舞作陪,吴三桂最爱听的是陈圆圆唱的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为得美人之心,吴三桂不管路途遥远,想尽办法派人寻找陈圆圆的父母及兄长,并把他们请到了云南,只是由于他们住不惯,才给了大批金钱,让他们衣锦还乡。

除了陈圆圆外,最受吴三桂宠爱的还有所谓“八面观音”和“四面观音”。此两人原是明礼部侍郎李明睿的家妓,给事高安用计将二人弄到手,献给了吴三桂。吴三桂非常宠爱,将此二人藏之于丽宫金屋。吴三桂身边还有一个侍儿名叫莲儿,年方十七岁,姿容秀丽,日夜陪伴着吴三桂。这些妻妾仍不能满足吴三桂的情欲,他还四处遣专人购买秀女,其后宫美女不下千人,可谓极人臣之盛。

正当吴三桂踌躇满志、在云贵称王称霸之时,大清朝廷却在积极筹画撤藩事宜。撤藩的导火线来源于尚可喜的撤藩申请。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接受了手下谋士金光的建议,急流引退,请求回辽东养老。康熙皇帝对三藩早有不满,一直准备撤藩,这时尚可喜自请撤藩,真是求之不得,马上表示同意。尚可喜准备自己带领分兵丁和家口回辽东老家,而让长子尚之信继承王爵,继续镇守广东。

尚可喜的撤藩申请给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出了个难题。同年农历7月3日吴三桂给清圣祖上了自请撤藩的奏疏;农历7月9日,耿精忠也上了同样内容的奏疏,但吴、耿二人都是被迫的,是不诚心的。清圣祖撤藩心切,不加思索地提笔同意了吴、耿二人的申请,谁知此举却引起了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这是圣祖始料不及的。吴三桂原先还想朝廷会拒绝他的撤藩请求,不料圣祖却同意了,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历史又一次让他选择,是老老实实按照朝廷安排,到关外做一个空头王爷,还是再次抗拒朝命,再次举起反叛的大旗?这一次的选择甚至比上一次降清还是降李自成更难决定,这又是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撤藩虽只二字,却对吴三桂属下数万人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吴三桂割舍不下云南的宫殿、财产、美人、权势;吴三桂的部下也难以舍弃他们在云南得到的一切;吴三桂与他属下数万人都不愿离土重迁,他们害怕回到辽东生活受到影响,他们更离不开这早已熟悉了的四季如春的云贵高原。利益的驱动与民族情感交织在一起,吴军上下呼出一个声音,用武力反对撤藩,用武力反抗大清朝廷。

此时,吴三桂还有一个顾虑,即他的长子皇驸马吴应熊还在北京,他派心腹李恕、张镳赴京去接吴应熊,吴应熊却不赞成父亲轻举妄动。李恕、张镳无奈,只得偷偷带了吴应熊的庶子吴世墦返回云南。吴三桂见孙子来到,更坚定了起兵的决心,他已经要为自己和属下奋力一搏!他不能失去已经得到的一切,谁要夺走这一切,他便会武力相向。他想到,皇帝年幼,全国没有什么人可以挡住他吴三桂的道路。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农历11月21日,吴三桂召集了四镇十营总兵,正式下令起兵,他自任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建国号周。云南巡抚朱国治拒不投降,被三桂部下乱刀砍死。其余几位不肯反清的官员李兴元、高显辰、刘昆等都被看押起来。接着,吴三桂率三军拜谒永历帝陵,去满装、易汉服,重新蓄发,宣布与清朝完全决裂。次日,吴三桂以六十二岁的高龄亲自披挂上校场,三箭皆中目标,他骑在马上,雄心壮志,锐气一如往昔。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农历12月1日,吴三桂自云南出只北伐,兵锋直指贵州。贵州总督甘文焜全家自尽,提督李本琛已密投三桂,如此,吴三桂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贵州全境,贵州巡抚曹申吉也投降了吴三桂。吴三桂虽说轻松地拿下了贵州,但同时却犯了一个错误,他从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起改称周王,年号称周王元年。这时有人劝他用大明年号,立明崇祯皇帝的后裔,如此可以号召一切反清复明的人都参加这场兵变。吴三桂没有听从,这在后来看来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他失去了大批反清复明人士的支持,这显而易见是不智的。

从清康熙十二年~十三年(公元1673~1674年)农历3月,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吴军便连克沅州、常德、辰州、长沙、岳州、衡州,据有湖南全境。一江之隔的湖北也发生了响应吴三桂的湖广总兵杨来嘉与郧阳(今郧县)副将洪福的起义。四川提督郑蛟麟与川北总兵官谭弘、四川巡抚罗森、总兵官吴之茂均降吴,全四川都纳入了吴三桂的控制之下。吴三桂起兵三月,便拥有云、贵、川、湖四省,声势震动全国。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农历2月27日,广西将军孙延龄投向吴三桂,广西提督马雄素与孙延龄不睦,他决定降吴不降延龄。但事隔不久,孙延龄又准备叛吴投清。吴三桂得知此事,派其孙吴世琮设计除掉了孙延龄,杀掉了拒不降吴的广西巡抚马雄镇全家,从而直接操纵了广西。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农历3月15日,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宣布与清朝脱离关系。福建总督范承漠反对叛清,耿精忠把他拘禁起来。耿精忠与吴三桂约定,他主攻江西、浙江。因为耿精忠的起兵,开辟了第二战场,减轻了吴军的压力,形势对吴军有利。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4月20日,广东潮州总兵官刘进忠将福建军迎入,起兵叛清,靖南王尚可喜这时已将王位传给次子尚之孝,引起长子尚之信的不满。刘进忠又引入台湾省郑锦的军队,而且祖泽清于六月叛清,广西马雄军也向广东进攻,广东省会广州已芨芨可危。此时,尚之信在吴三桂的利诱下,于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农历2月21日发动兵变,接受了吴三桂“招讨大将军”的封号,派兵把守其父尚可喜的府第,炮击清兵大营。因为尚可喜在战乱中去世,因此广东也被划入了吴三桂的势力范围。

吴三桂起兵之后一直盼望西北能开辟新战场,他把这一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老部下陕西提督王辅臣与甘肃提督张勇身上,便派汪士荣为使,去劝说二人起兵。哪知王辅臣不念旧情,反将汪士荣交给朝廷,朝廷将汪士荣处死。吴三桂本已死心,谁知陕西经略莫洛却一手逼反了王辅臣,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农历12月,王辅臣在宁羌击毙莫洛,起兵造反。王辅臣于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农历2月5日攻下西北重镇兰州,西北震动。

在这样大好形势下,吴三桂却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他饮马长江,本当痛饮黄龙,直捣京师,吴三桂却不过长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个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时机。吴三桂的谋士刘玄初在重要时候写了封信,劝其渡江北上,他却无动于衷,逗留观望,企图与大清朝廷分长江而治。万一这时他挥军北上,清朝的江山就可能变色,而他却顿足不前。缺少进取精神,是吴三桂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历史就是如此毫不留情。

因为吴三桂的犹豫而未能把握住这次机会,但是康熙皇帝却恰恰相反,调动全国的军事力量,向吴三桂扑来。清康熙大帝首先削去吴三桂的亲王爵,然后处死了吴三桂留在北京的儿子吴应熊父子。到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农历4月,清康熙大帝已组织了十路大军进剿吴三桂军,甚至将蒙古兵也征调到前线,总兵力在二十万以上。双方的主力都摆在湖南,吴军在岳州,清军大本营在隔岸的荆州,一直对峙着。

清康熙大帝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西北的王辅臣首先被击败。清军首先攻下秦州,总兵陈万策投降。接着便包围了兰州、巩昌。兰州、巩昌相继攻破,清军便围住王辅臣的根据地平凉。康熙特派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亲临平凉,指挥战斗。清军以巨大代价夺取了城外的制高点~~虎山墩,平凉城失去了屏障,王辅臣于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农历6月归降,西北平定。西北战场的胜利使康熙消除了肘腋之患,并最终可以抽调西北劲旅对付吴三桂,吴三桂的失败便注定了。

在福建战场,清军也由守势转为攻势,向耿精忠派往江西、浙江的队伍以及留守福建的部众发动了猛攻。处州、仙居、黄岩等地先后落入清军之手,不少耿军将领向清军投降。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农历10月,耿精忠率众向清军投降。他投降前,杀掉了长期关押的范承漠等人。耿精忠投降后,台湾省来的郑军也支持不住,退回了台湾省。耿藩的降清使康熙大帝可以从容包围吴军,湖南战场的战略决战来临了。

广东也传来了对吴三桂不利的消息,尚之信再次降清,并请清军入粤。吴三桂急调大将马宝等攻韶州,不料吴军在韶州大败。接着清军又向广西进攻,吴三桂派其孙吴世琮前往广西救援,广西形成了拉锯状态。而在江西,吴三桂的骁将之一高得捷忧郁而死,清兵攻破吉安,大将韩大任降清,共歼吴军第四万余人,吴军损失惨重。

在政治与军事逐渐恶化的情况下,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农历3月1日,吴三桂急忙在衡州即帝位,宣布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但是吴三桂的政治和军事上的不利处境并没有因为他的登机获得丝毫改善,清军加紧了对湖南岳州和长沙的进攻,志在必得。吴三桂本人的志气和身体均一天天衰败,他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这位六十七岁的老人再也无法展现当年的神勇,他已是风烛残年。

吴三桂振奋精神,于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上半年在永兴、彬州连胜清军,歼敌万人,毙都统宜理布、统领哈克三等人,但总的形势并未改观。岳州被围数年,粮食难以为继,吴水师重要将领林兴珠降清,岳州已有许多吴军将士向清朝约降。守将吴应期是吴三桂的亲侄,作战非常勇敢,但为人妄自尊大,不少将士是他逼迫下降清的。他还偷偷盗卖岳州存粮,岳州本有三年存粮,防守力量很强,结果被他卖掉不少,最后还是因缺粮而无法坚守。

天不假车,吴三桂于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农历8月忽然中风,农历8月18日便病逝了。吴三桂的死给吴军笼罩了一层覆亡的阴影,覆灭的日子不远了。这位一生轰轰烈烈的将军,却凄凄惨惨地死声,他反复无常的个性给社会、给民族都带来了灾难,他在历史转折的关头,把历史拉向后转。但谁也无法否认这个人物的力量,他在一系列事件中举足轻重,若不是他忽然中风死亡,清军要取得完全胜利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位传奇人物带给人们不少反思,这位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像转眼即逝的流星,他留下的苦果只有让他的子孙们去品尝了。

吴三桂去世,使吴军士气低落,同时各部因缺少主帅无法统属作战力大为削弱,有利于清军的反攻。清军乘机大举进攻,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农历1月,岳州粮尽,吴应期率众逃离,这座坚守五年的城池被清军攻占。岳州一丢,长沙便不可守,守长沙的胡国柱也于当月撤出长沙。湖南战场形势大变,除辰州、武冈、新宁外,湖南已非吴军所有,真是兵败如山倒。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初,清将察尼向辰州发动进攻,袭破辰龙关,吴军弃辰州逃回云贵,一万余人马降清。在进攻湖南的同时,康熙派图海率西北三将张勇、王进宝、赵良栋攻取四川。图海四路并进,攻克兴安、汉中后,挥师入川,到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农历2月,全川平定,只剩下云贵这一吴军的老巢了。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农历9月,清康熙大帝令贝子章泰、赖塔、赵良栋三路大军向云贵发动总攻,由蔡毓荣总指挥,这期间四川部分地区叛乱,调赵良栋前去镇压,另二路如期出兵。吴军已丧失了战斗力,贵阳轻易被蔡、章夺取。吴军内讧,郭壮图害死吴应期,独掌政权,吴三桂孙吴世墦才十六岁,凡事取决于岳父郭壮图。

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农历2月15日,清两路大军会师交水,吴军大势已去。马宝、夏国相势急降清均被处死,胡国柱自焚而死。吴世墦与郭壮图死守昆明,这时赵良栋已击败四川叛军,也赶到昆明参加会战。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农历10月28日,昆明粮尽,部分将领阴谋兵变,吴世墦与郭壮图父子自刎身死,昆明被攻破,吴三桂掀起的八年之乱至此完全被平定。

清军夷诛吴三桂满门,并到处寻找吴三桂的尸骨,大肆纵兵抢掠,蔡毓荣抢走了“八面观音”,穆占抢走了“四面观音”,陈圆圆不知所终,也许她于城破之前便逃离了昆明,这到如今还是一个谜。一代枭雄吴三桂的一生是壮烈的,也是曲折的,但最终他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吴文镕:(生卒年待考),字甄甫;江苏仪徵人。著名清朝重臣。

吴文镕是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屡膺文衡,称得士。六迁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督顺天学政,剔弊清严,在任累擢詹事、内阁学士。召回京,署礼部侍郎,寻实授。调刑部,兼署户部侍郎。迭命偕大学士汤金钊赴安徽、浙江、江苏及南河按事。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吴文镕出为福建巡抚,时方严烟禁,英吉利窥伺沿海,偕总督邓廷桢筹防,敌兵至,不得逞。清道光二十年调湖北巡抚,未行,暂护闽浙总督。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入朝,后改任江西巡抚。值岁祲,力筹抚抚恤,裁减漕丁陋规。吴文镕在江西数年,举廉惩贪,吏治清明。捕教匪戴理剑等,及南安、赣州会匪,并置诸法。

清嘉庆二十八年(公元1816年)吴文镕调任浙江巡抚。入境过衢州时,廉得游击薛思齐贪劣,劾戍新疆;又劾不职县令五人。因官多调摄,徒烦交代,政无考成,奏革其弊,风气为之一变。以覈办清查,本省官吏不可信,请简派户部司员来佐理,诏不许。未几,命偕侍郎季芝昌清查浙江盐务,奏筹变通章程以专责成,除浮费为要务,盐课日有起色。浙东渔山岛为盗薮,檄水师捕获百余人,毁其巢。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浙江发大水,吴文镕以遇灾恐惧,上疏自劾请罢,诏以其言近迂,严斥之。吴文镕亲赴嘉、湖诸属察灾轻重,力行赈抚。秀水令江忠源勤廉称最,治赈治盗及塘工皆倚办,以忧去。吴文镕叹曰:“贤如江令,可令其无以归葬乎?”自支养廉五百两畀之,奏办赈功,以忠源首列。

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海塘连决,吴文镕驰勘,落水几殆,自劾疏防,革职留任。塘工竣,复职。后擢吴文镕为云贵总督。

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入觐,吴文镕甚重之,嘉其忠诚勇於任事,勖以察情伪,惜身体,吴文镕益感奋。永昌边外夷匪肆掠,久不靖。吴文镕至,檄土守备左大雄深入搜捕,擒斩数百,匪遁雪山外。粤匪日炽,吴文镕疏论提督向荣冒功讬病,恐误军事,诏选将才,奏保游击巴扬阿等九人。贵州黎平知府胡林翼治团练剿土匪,令得便宜从事,疏荐之。江忠源在广西军中,吴文镕致书曰:“永安贼不灭,若窜湖南,不可制矣!”清咸丰二年调闽浙总督,未行,而粤匪果由湖南北窜,破武昌。清咸丰三年春,遂踞江宁,东南大震。云南永昌回匪亦蠢动,吴文镕调兵扼险,亲驻寻甸督剿。主寻调寻调湖广总督。粤匪方自下游上窜,连陷黄州、汉阳。吴文镕9月抵任,是日田家镇诸军失利,武昌戒严,城昼闭,居民一夕数惊。巡抚崇纶欲移营城外为自脱计,吴文镕誓与城存亡,约死守待援,议不合。贼已逼城,吴文镕坐城上激厉将士,守数旬,围解。崇纶转以闭城坐守奏劾,诏促进复黄州。吴文镕方调胡林翼率黔勇来会剿,又约曾国籓水师夹攻,拟俟两军至大举灭贼。崇纶屡龁之,趣战益急。吴文镕愤甚,曰:“吾受国恩厚,岂惜死?以将卒宜选练,且冀黔、湘军至,收夹击之效。今不及待矣!”清咸丰四年1月,吴文镕督师进薄黄州,屯堵城。大雪,日行泥淖,拊循士卒,而辎粮不时至。贼分路来犯,都司刘富成击却之。贼复大至,吴文镕挥军力战,后营火起,众溃,投塘水死之。崇纶奏称失踪,署总督台涌至,乃得实以闻。诏依总督阵亡例赐恤,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号“文节”,祀京师昭忠祠。

古逾数逾数月,曾国籓进兵黄州,访询居民,备言战殁状,皆流涕。於是疏陈当时无水师,不能制贼。吴文镕筹置之难,为崇纶倾陷牵掣,以至於败;且讳死状,欲以诬之。清文宗皇帝咸丰震怒,逮崇纶治罪,吴文镕志节乃大白。清同治年间,湖北请建专祠。



吴其浚:(公元1789~1847年),字沦斋,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著名清朝政治家、科学家。

吴家是当地的官宦人家,好几代人都当朝做官。在当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指导下,这样的人家都藏有相当数量的图书,这也为吴其浚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了条件。加上吴其浚的聪明伶俐,好学好问,学习这些古诗词倒也并不费多大力气。

孩子的天性是与大自然接触,与大自然成为好朋友,吴其浚也是如此。他喜爱大自然中的红花绿草和苍松翠柏。吴其浚是一个有心人,在游玩的同时,对见到的动植物,特别是植物,经过自己的观察,总要提出一些自己不能解释的问题来,而且总要追根究底。他十几岁时,父亲在湖北当楚北学使(管教育的官)。有一次,一位远方来的客人,带来了一种大家都没见过的水果,外形好似鸭蛋,可味道却是酸酸甜甜的橘子味,十分可口好吃。高兴之后,吴其浚开始仔细端详起这个奇怪的水果。“这个水果叫什么名字啊?”他好奇地问来客,可客人说这水果也是别人送他的,他也不知道水果的名称。吴其浚转而又问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却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吴其浚想:“世界上有多少种花草树木啊!就连人们吃的一些水果,也有大人不知道名字的。我要是能把见过的各式各样的植物分类,整理一下,应该是多有意义的事!”也就从这个时候起,那种不知名的水果在吴其浚的脑海里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使他幼小的心灵里萌生了要从事植物学研究的念头,从此,他步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植物王国。

吴其浚对于研究植物兴趣极高,往往会耽误了他背诵《四书》《五经》的时间。这可惹恼了世代官员出身的父亲。父母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一心指望儿子能够走仕途之路,光宗耀祖。因此对吴其浚的管教十分严格,自然会对他研究植物很不满意,认为是“玩花弄草,不务正业,”要求吴其浚专心读书,好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好在吴其浚是孝子,又非常聪明,并不惧怕学习背诵那些枯燥无味的八股文章。

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二十一岁的吴其浚参加全省大会考名列前茅,成为举人。

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他进京参加了全国的殿试,并且金榜题名中了状元,随即被任命为翰林院管修撰的官。这下让他的父母吃了一颗定心丸,不再干涉他研究植物了。吴其浚也就趁此机会,或骑马或坐船,一路尽情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每当他遇到没见过的奇花异草,总会停下来认真观察,详细记录。

吴其浚别号雩娄农。雩娄是他家乡河南固始的古称,这个别号的意思就是固始的一个农民。这大概也是他在向世人表明自己立志研究植物的志向。

吴其浚在北京只当了两年官,就又被任命为广东的正考官。后来,官位越做越大,先后当过总督和巡抚,到过河北、山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西、贵州、福建、云南等许多地方,大半个中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可无论在哪里做官儿,或是从一地到另一地,吴其浚从来没有放松过他的植物学研究。也正是在全国许多地方的周游,才使吴其浚见到了更多奇花异草。他走到哪里,就研究和搜集那里的植物。由于公务繁杂,他就专门找了一些擅长绘图的人作随从,让他们把植物标本绘成图。只要他一有空,就会自己动手整理标本、绘图、研究。有时,为了搞清一种植物的生活习性,他会向一些有经验的农民和江湖郎中请教问题。

我国的中草药历史悠久,中草药里的知识内容博大精深。可当时并没有一部权威性的植物分类学专著,植物的命名相当混乱。比如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就有好几种叫法;而有时不同地方说的同一个名字,在不同地区却是指不同的植物。江湖郎中游走各地,有时就会出现问题,不是当地没有药,就是用错了药。吃错了药不但不能治病,严重时还会丧命。吴其浚看到这些情况,决心用毕生的精力编一部最全最准确的植物学专著。

吴其浚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精神。他很喜欢读书,只要看到书里记载的有关植物的内容,都会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留作资料。他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可并不迷信前人。他每到一地,都会花费相当大的精力采集各式各样的植物标本。无论水里生的,还是土里长的,只要是以前没见过的,都会仔细研究,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最后趁它还没有枯萎时,照原样一丝不苟地画成图,再附上详细的文字说明,保存起来,成为第一手资料。

吴其浚虽然做了大官,周游了许多地方,见过许多珍贵的植物,可是小时候吃过的那种不知名的水果,他却始终记忆犹新。二十多年以后,皇太后赐给他一筐水果,筐外面写着“蜜罗”两个大字。“蜜罗是个什么样的水果呢?”吴其浚一边心里想着,一边打开水果筐。没想到一打开,发现这里面的水果正好是他小时候吃过的那种不知名的水果。当时正是隆冬季节,吴其浚用温水浸泡那些已经冻成冰疙瘩的水果,化冻后,切开放在盘中,满屋飘香。吴其浚很是高兴:他终于知道了二十多年前,在家乡吃的一种不知名的水果名称了。可是他并不满足,因为还不知道蜜罗到底是产自哪里?他的生长有何特性?后来仔细打听,得知是福建的地方官给皇帝进贡的。以后,他被派往湖北做官,当地有人请客。在宴会上,他发现席上有蜜罗,又听说附近就有蜜罗树,立即让人带他去看个仔细,还叫人准备纸笔,认真画起图来。至于赴宴之事,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

以后在江西、云南、贵州等地,吴其浚也见到了这种果树,并了解到蜜罗在云南被称为蜜筒,在贵州又被称为香橼,而实际上它们都是柑橘类水果的一种。这样,在吴其浚心里几十年的一个疑团终于被解开了。

吴其浚就这样一面为朝廷做事,一面进行自己的植物学研究。经过几十年辛勤的工作,他收集的资料装了满满几大箱。他开始准备着手系统地整理这些资料,并把它们编成一部大书。他白天处理公事,晚上伏案写作。长期的辛苦工作,使他得了重病。当时他在山西太原作巡抚,为了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本书,他给皇帝上书,请求辞官,皇帝同意了他的要求。从此吴其浚更是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写作了。吴其浚要做的事太多了,有些植物,自己从未见到过实物,没有亲自观察过,闻过,摸过,只能从别的书里转绘下来。可是他的病却越来越严重,临终前。看着凝聚着自己一辈子心血,却没有时间写完的书稿,他满含热泪地对家人说:“这是我毕生的心血,一定要设法把它整理出来,这样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这位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杰出的植物学家,就这样充满遗憾地永远闭上了双眼,离开了他如此热爱的大自然,如此向往的五光十色的植物世界!这时他才五十八岁。

吴其浚辞世后,云南蒙自人陆应谷继任山西巡抚。对于吴其浚的才学和志向很是敬佩,他决心完成吴其浚的遗愿,承担起整理遗稿的重任。两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吴其浚的愿望,一部中国十九世纪重要的植物学专著出版了。此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名叫《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二十二卷,收集植物八百三十八种,分谷类,蔬菜、山草、石草、隰草、蔓草、芸草、水草、毒草、果类、木类等十一类。主要编辑整理了经史子集四部中有关植物的文献,搜罗宏富,并引录了陆羽的《茶经》,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等文献资料八百多种,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有关植物论述的摘要和汇总。

另一部分是《植物名实图考》,共三十八卷,记载植物的分布涉及中国的十九个省。其中记载每种植物,大半根据吴其浚亲自观察和访问所得,附绘精图,并择要记载了植物的形色、性味、产地、用途等;对于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考订特别详细,纠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大部分植物图依据新鲜植物绘制,且图形精确逼真,能真实反映植物的特征,至今仍是研究我国植物种属,及其固有名称的重要参考资料。现在许多植物定名也常常要参考它。比如八角枫、小二仙草、马甲子等植物名称,都源于这部书。《植物名实图考》是全书的核心和精华,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植物学巨著。许多国家研究植物学和药物学的专家都十分重视这部书。

德国一位植物学家曾评价《植物名实图考》:“刻绘尤极精审”。1919年当它再次重印这部书时,许多外国学者争相购买和从事研究。这部书不仅让我们中国人,也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植物学所做的重大贡献。
吴大澂:(公元1835~1902年),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江苏苏州人,后客居上海。著名清朝金石学家、文字学家。

吴大澂早先入萍花社书画会,从陈奂学篆书,并参以古籀文。清穆宗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进士,官至湖南巡抚。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甲午中日战役中因督师失利,吴大澂被谴回籍,为龙门书院院长。

吴大澂精鉴赏,喜收藏彝器玉石文物,得《宋微子鼎》,铭文客字作愙,因又号愙斋。

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与顾沄、黄念慈等结书画社于怡园。善画山水、花卉,用笔秀逸,饶有雅韵,得力于金石书法。书法精于篆书,工稳严谨。平时书札往往亦以篆书为之。

向桑称赞吴大澂:“工小篆。酷似李阳冰,又以其法作钟鼎文,为世所推重,行书则师曾文正(曾国藩)。兼善刻印,风格古朴。吴大澂的传世作品有同治八年作《梅花图》,现藏故宫博物院;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作《匡庐瀑布图》轴,图录于《晋唐五代宋元明清名家书画集》。

1915年神州国光社出版了吴大澂的《吴清卿临黄小松访碑图册》。吴大澂还著有《愙斋集古录》、《说文古籀补》、《愙斋砖瓦录》、《古玉图考》、《恒轩吉金录》,《愙斋诗文集》等。



吴敬梓:(公元1702~1754年),字敏轩;安徽全椒人。著名清朝文学家。

吴敬梓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二十二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五十三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二十年时间,直到四十九岁时才完成。

《儒林外史》全书五十六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比如,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叫范进的读书人,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能考上一官半职。不幸的是,直到他五十四岁了,还没有考中。因为除了读书以外,范进几乎没有其它的谋生本领,所以他生活困难。穿着破旧的衣服,每天连饭都吃不饱,周围的人也都看不起他。但他对考试着了迷,宁肯冻死或饿死,也不放弃年年参加考试。终于有一次,他考中了一个候补官员的位子。当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范进时,他竟一下疯了。恢复正常的范进立刻身价百倍,有人送给他房子,有人送给他田地,有人送给他钱,甚至还有人主动上门来给他作仆人的。及至范进真正做了官,他又徇私枉法,提拔那些不学无术的人。

在《儒林外史》中,类似的故事很多。作者希望籍此说明,正是这种过度追求功名富贵的考试制度,腐蚀了读书人的灵魂,污染了社会风气,同时吏治腐败,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儒林外史》中也有一些关于正直善良人物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主人公或者是同作者一样有真才实学但不求作官的读书人,或者有良好社会道德的的下层人物。这些人轻视功名富贵,过着自给自足而清贫的生活。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现在,《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可与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媲美。



吴沃尧:(公元1866~1910年),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因住佛山镇,别署我佛山人;广东南海人。著名清朝末年文学家。

吴沃尧出身于一个衰落的仕宦人家,十八岁时寓居上海,常为报刊撰小品文。曾赴汉口主持《楚报》笔政,会华工禁约事起,以该报为美国人所经营,遂辞职返沪。后与周桂笙等创办《月月小说》,并自任主笔。他所作小说,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最为有名,此外还有《痛史》、《九命奇冤》、《电术奇谈》、《劫余灰》等三十余种。

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吴沃尧与高太痴编辑《字林沪报》副刊《消闲报》。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始作长篇小说。后客居山东,游日本,复回上海。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应汪庆祺之聘,与周桂笙编辑《月月小说》,次年主办广志小学。曾参加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其政治倾向接近于改良派。

吴沃尧所作小说颇多,为清朝末期谴责小说家的著名代表。著作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痛史》、《九命奇冤》、《电术奇谈》、《盗侦探》、《恨海》、《社会龌龊史》、《新石头记》、《上海游骖录》、《两晋演义》、《糊涂世界》等,短篇有《趼人十三种》等。

吴沃尧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10月21日在上海病逝,终年四十五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共一百零八回,自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始在梁启超主编的《新小说》上连载四十五回,全书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完成。小说以“九死一生”为主角,描写他自一八八四年中法战争以来所见所闻的各种怪现状。第二回云:“我出来应世的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蚊;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可见其宗旨大致与《官场现形记》相类。不过,这部小说涉及的社会范围比《官场现形记》要广,它以揭露官场人物为主,又写到洋场、商场以及其他三教九流的角色;除了大量的反面人物,还写了九死一生、蔡侣笙、吴继之等几个正面人物。

吴沃尧性格强毅而多愤世之慨,所以文笔格外尖锐;他对社会问题的态度,是“主张恢复旧道德”(《新庵译萃》评语),所以抨击的矛头,往往针对旧道德传统的破坏。但描写之中,“伤于谥恶,言违真实”(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情况,较之《官场现形记》更为严重。像苟观察跪求新寡的媳妇嫁给制台大人充当姨太太以便自己升官;符弥轩虐待祖父,逼得他向邻居讨饭,甚至几乎将祖父打死;莫可基冒顶弟弟的官职,霸占弟媳,又把她“公诸同好,作为谋差门路”,无不行同禽兽,绝无情理。以这种不近情理的描绘来批判社会统治阶层的道德问题,是难以取信于人的。所以鲁迅批评这部小说“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

在结构方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也是单篇故事的串联,但始终以“九死一生”的见闻为线索,较有连贯性。全书用第一人称叙述,为过去的长篇小说所未见,可能是受了翻译小说的影响。



吴禄贞:(公元1880~1911年),字缓卿;湖北云梦人。清朝末期民主革命家。

吴禄贞性格豪侠,喜赴人之急。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考入武昌武备学堂。次年官派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旋加入兴中会。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吴禄贞奉孙中山命秘密回国,参与唐才常自立军起义,事败后重返日本继续求增。1902年毕业归国,由张之洞派往武昌武普通学堂任教习,参加武昌花园山聚会,宣传革命思想。次年冬,应黄兴约赴长沙筹划湘省独立方略。1904年5月经良弼荐举调京在练兵处任马队监督。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农历7月,吴禄贞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至奉天(今辽宁沈阳)任军事参议。值日本派兵侵占延吉,制造“间岛事件”,经实地调查写成《延吉边务报告》十余万字,力驳“间岛”谬说,固我之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四月提升为协统兼督办延吉边务大臣。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春,吴禄贞调京任职,授以镇红旗蒙古副都统,并派赴法、德两国阅操。同年冬回国,在保定任陆军第六镇统制。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后,吴禄贞乘奉命赴滦州宣抚之机,与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密议共举,迎接革命军北上,建立民主政体。时山西宣布独立,受大清朝廷委派率兵镇压,在娘子关与阎锡山会晤,拟组织“燕晋联军”以攻北京。并下令扣留经石家庄南运之军火,上书大清朝廷主张停战。大清朝廷佯为嘉许,调署山西巡抚以夺其兵权。当年农历11月7日夜,吴禄贞被袁世凯派人收买其卫队长马蕙田刺杀,终年三十一岁。著有《吴禄贞集》传世。



吴昌硕:(公元1844~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

吴昌硕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钱松、赵之谦等人的影响。31岁以后,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阅历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成为一代宗师。

吴昌硕在篆刻上的成就,对我国篆刻艺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他把诗、书、画、印熔为一炉,开辟篆刻艺术的新境界。他的成就主要来源于艺术的修养和思想,具体表现在:

吴昌硕写诗喜欢用“硬语迸向”,刻印间用“钝刀硬入”。他写诗,把西湖的“南北高峰作印看”,将诗与印熔在一起。他刻的“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一印,是唐周朴题安吉董岭水诗的起句;下面接句是“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他很欣赏这首诗,认为这十个字“笔力著墨处在无字处,每用此印,辄陟遐想”。这印特刻起句,意在“无字处”,颇为含蓄,真所谓“印中有诗”。

吴昌硕的画起大落,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感极强。

吴昌硕的篆书个性极强,印中的字饶有笔意,刀融于笔。所以他的篆刻常常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这个“丑”主要体现在“残破”上,古而今即象古印又是新的,变而正几变化多又是合于正规的特点。

吴昌硕的篆刻,今天学习的人很多。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从公元1898年开始就向吴昌硕请教,并向日本篆刻界介绍,产生极大的影响。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



吴如孝:(生卒年待考),著名太平天国顾王。

吴如孝在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参加金田起义任左一师帅。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率军克武昌,升木一总制;5月镇守镇江,因功升殿左一指挥;7月多次出击清江南提督邓绍良兵营,升殿左五检点。

曾参加击破清军江南大营,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封顾王。



吴 历:(公元1632~1718年),原名启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著名清朝画家。

吴历工诗文书画,早年曾随陈瑚学经学,随钱谦益学诗,随陈岷学琴,随王时敏、王鉴学画。他政治上不满清朝统治,思想消极,有出世之念,先近佛教,后加入天主教,教名西满,曾打算赴欧洲修道,但未成行,先居澳门,后往来于上海、嘉定一带传教。

吴历擅山水,广泛师承宋元诸家,于吴镇、王蒙用功尤深,并吸取西洋画的某些手法,加以变化发展。其画风貌多样,既刚劲雄伟,又淡雅浑朴,早年善用重墨、积墨,笔墨细润沉着;中年后干笔枯墨与水墨渲染反复进行,画风沉郁苍秀。为时人所重,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并称“四王吴恽”。

作有《琵琶行图》、《消夏图》、《泉声松色图》、《横山晴霭图》等传世。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三余集》传世。



吴八月:(公元1728~1796年),又名吴世宁;吉首平陇人。著名清朝苗族起义军领袖。

吴八月的苗族原始宗教“巴得雄”赐法名吴华领,苗族武林中尊号“八月肖”,“肖”系苗姓,即汉姓“吴”,“八月肖”即“吴八月”,吉首平陇(今吉首市社塘坡乡平陇村,此地于清朝属凤凰厅地,后划给乾州厅,即现在的吉首市)一位普通的苗族农民。据考,吴八月原籍凤凰厅杉木寨。

吴八月幼时随父迁居平陇,无甚家产,仅靠其父子兄弟烧炭抬轿挑脚维持生活。当时,(清)王朝在苗疆正以武功推行其“改土归流”政策,清朝统治阶级对苗族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日趋严重,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是时,吴八月正值风华少年。苗族人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苦难境况,激起他立志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他访得龙牙半冲石老喜武艺高强,便前往拜师。石老喜是远近闻名的苗族武术大师,且又会苗老师“巴得雄”,阴阳兼通,文武双全,门徒甚多。且夫妻只生独女一人,进财多而耗费少,家庭颇为殷实。

一天,吴八月来到石老喜的面前投师。石师傅早知他家吃口多,田产少,便说道:“世宁,这门路不是一月半载能学好,费力大,又不顶饭吃,还是回去展劲做工夫,勤奋过日子吧!”

吴八月再三央求而不纳,便认为石老喜嫌他家境贫寒,怏怏辞去,感叹道:“官老爷袒护客家,土神仙不救苗人,怪不得果雄(苗语:苗家)受欺侮!若我吴世宁有你石师傅的本事,我尽招天下穷苗练好武艺,看他官家奈我何?”石老喜闻言大惊。心想,这小子有种,口出大言必有大志。我应当好好教他。于是便假装生气地训斥道:“人小胆大,满口胡言,什么官家苗人,是讲得的?你若真的立志学武,就把我牛栏里那头小水牛早晨抱去放山上吃草,晚上抱回来让母牛喂奶,三年为限,若能坚持,我便收你做徒弟如何?”吴八月答道:“一言为定!”石老喜点头认可。从此,吴八月早上抱牛上山,傍晚抱牛归家,日复一日,不觉三年过去,水牛儿已长有两三百斤那么大了。吴八月还是一如既往地用双手托起那日益长大的水牛,练成了一副坚实的体魄和惊人的气力。

传说,一次吴八月到乾州卖柴,因不识汉字,误撕了长沙副将高一靖之孙子高雄张贴的擂台榜文包盐。此榜已贴出几天,无人敢揭。看守空等了多日,今见一苗族青年扯下了榜文,便执意要吴八月与高雄比武。吴八月自知冒失,悔而晚矣,只得勉强壮胆说:“我无意扯了榜文,登擂台比武我不去,肯饶便饶我这一次;若不肯饶,请到平陇来。”高雄正愁着没人敢揭榜显不了本事,今闻此讯,便欣然答允,将擂台改设于平陇。

比武之事,不翼而飞,远近传开。日期一到,人们早将个比武场围得水泄不通。比武场临时设在平陇寨前一块大平坝上。这块平坝,后联苗人住房,前是阡陌良田。比武场上,右角悬着千金赏银,左角放着一副黑棺,正面挂一副对联:胜利人领赏,败死者入棺。横批是:汉苗比武。苗族观众见了这个场面,都为青年吴八月捏一把汗。

比武开始了。高雄一身武将装束,操一把龙泉剑,威武登场。吴八月明知是去送死,但为了不给苗人丢丑,也拿了一把砍柴畲刀,慷慨走上前去。高雄瞟了八月一眼,心中暗笑道:原来是这等莽夫,初生牛犊。我如一剑宰了他,不显出我高氏门派武艺高强,待我先耍几路剑术再杀他不迟。吴八月死盯着高雄,心想:“听说他就是前朝来杀我苗人的高一靖之孙,长沙大地他不坐,偏偏跑到我苗疆来欺人。只要我能近身,准一刀劈他为两爿。”这时,只听得“啪”地一声,高雄凭地一跃,“呼”地一个早地拔葱,跳了个一丈多高,轻轻落了下来,随即挥剑起舞。只见一道寒光缠绕,简直泼水难进,人们看得跟花缭乱。吴八月感到无隙可击,暗暗着急。高雄舞了一阵子剑,慢慢向吴八月逼来。吴八月左避右躲,退近园圃边。也是急中生智,他猛地拔下一株老茶树南瓜架反向高雄扑来。这株瓜架,枝多杆粗,瓜藤缠绕,严实无缝。高雄纵有本事,砍了树枝有瓜藤,削了瓜藤还有瓜架,如何招架得住。吴八月往前一推如泰山压顶,高雄躲闪不及,跌倒在瓜架之下,连呼饶命不迭。吴八月看了那副黑棺一眼,又瞧了瞧滚在瓜架下的高雄,也无心伤他性命,将瓜架一摔,先回去了。打那以后,吴八月名传湘黔,威震官府。

吴八月离开比武场,家门不进,径直来找石老喜,一见面便嚷道:“师傅,跟您三年,险些丢了性命,您于心何忍!”石老喜笑道:“功夫你已学到一半了。此次比武时,我就在你旁边人群中,若那小子真的要害你,我留这条老命去喂狗吃?若不是你抱三年牛,怎能拨动那瓜架打败高教头呢?”八月闻言,领悟师傅用意了。从此以后,石师傅将乎生所学,尽传吴八月,且又教他学汉文,学苗老师“巴得雄”。八月成了他最得意的门生。

石老喜的独生女石舶柳,天资聪颖,从小既跟母亲学针线,又跟父亲习武艺,石师傅没有男儿,早把她当作掌门后人传教。夫妻俩视女儿如掌上明珠,早有心为她找个好后生。可是,石师傅门徒百十个,石舶柳一个也没挑上。石师傅夫妇正为此事耽心。自从吴八月投拜石家门庭以后,石舶柳看在眼里,爱在心里,有时寻机与吴八月切磋一些武术手法,借以表示爱慕之意。吴八月心中当然有数,只因家境贫寒,不敢启齿。石师傅夫妇也早有心眼,便“招郎上门”,将吴八月入赘做女婿。圆配以后,石师傅更是有心教,吴八月也更加努力学。

十年之后,吴八月不仅继承了石师傅的全部技艺,且认真地吸收了苗疆各家各派的好经验,集民族之精华于一身。他新编了《大四门拳》、《八合拳)以及“九滚十八踢”、“九牛造栏”等等策手招式。这些套路及招式,朴实无华,灵活多变,有很高的实战价值。同时,吴八月将苗族武功不仅在实践中加以创造发挥,而且在理论上加以总结阐明。他著成了《拳术秘决》一书,将苗族武术这一文化珍品第一次公诸于世。吴八月的这些努力,将苗族武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吴八月在武功方面的造就,为他日后领导轰轰烈烈的苗民起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苗民乾嘉起义爆发前期,吴八月与石三保、石柳邓等头人秘密串联苗寨,以地区、宗教或姓氏恢复“鼓社”活动,建立“榔”“款”组织,广泛开展“登仙”活动,以发动群众。同时,还四乡传授“吴八月拳术”,以至日后起义军的主要部将,大都是他早年的门徒,为建立苗民起义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起义初期,吴八月为起义军书写文告,宣传振兴苗民族、反对统治阶级民族压迫的政治主张。

当起义爆发以后,吴八月率领起义军英勇作战,且身先士卒,挥动九十一斤的大钢刀,劈开乾州城门。以后,吴八月的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起义根据地不断得到开辟和巩固。吴八月不仅领导苗民抗击清军,而且还广泛团结了汉族及其它兄弟民族人民群众一道反清,筑成一道铜墙铁壁,成为反清的中坚力量。他们连续取得攻克乾州和一打镇竿道,二打镇竿道,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的重大胜利。

在清军的残酷“会剿”之下,吴八月亲自战败永州镇总兵苏灵,湖南提督刘君辅,贵州提督彭廷栋等数十名清军高级将领,全歼了湖广总督福宁进犯苗疆的所部六千人,取得了震惊(清)王朝的“狗爬岩大捷”,巩固并开辟了苗民起义军地盘。

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农历8月,吴八月被各路义军首领公推为“吴王”,建立了以“吴王”为首的苗族人民政权。

清乾隆六十一年(公元1796年)农历11月3日,吴八月于卧盘寨为叛徒出卖而被捕,并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3月15日在清军大营被脔割示众,慷慨就义,终年六十七岁。

吴八月所生四子一女,三子吴庭礼为二任“吴王”,后病逝于军中;四子吴庭义为三任“吴王”,因战地重伤被俘,解往北京凌迟处死。乾嘉苗民起义的杰出领袖,苗族武术史上的著名武术大师吴八月为苗族人民献出了他的一生。



吴大澄:(生卒年待考),字清卿,号恒轩;江苏吴县人。著名清朝金石学家、书法家。

吴大澄著有《斋斋集古》、《恒轩金石录》、《古玉图考》、《说文古籀补》等书,还有《篆书论语》间世。

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沙俄夺走了我国黑龙江以北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公元1860年)沙俄又夺走了我国乌苏里江以东四十万平方公里,割去了珲春以东大片领土和广大海域。沙俄并不就此罢休,他们还偷移界碑,蚕食领土,大兵压界,随时有进犯我珲春的危险。

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吴大澄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奔波于吉林、珲春、宁古塔之间。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吴大澄前往珲春的途中路过凉水泉子,发现这里空无人烟,遂命工匠修筑了七所房屋,令人前来开发,并在一所房屋上挂了匾额书日“劝农所”三个字,始有七户来此种田,以后几年间这里则变成了一大村庄。

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吴大澄再次前往珲春同沙俄重新勘查国界,再次路过凉水泉子时,他发现这里已变成了“鸡犬家家相毗连”的大村庄,吴氏很是欣慰。吴大澄在这次谈判中据理力争,争回了黑顶子一带地方,重新立了“土字牌”,并把“土字牌”往前推移了十几华里,从而又为我国争回了一些领土。同时又在马滴达、春化两处补立了“萨字牌”和“啦字牌”,在长岭子要隘上立了铜柱,争回了图们江出海权,对于吴大澄的这些丰功伟绩,凉水人们深深的敬佩和爱戴,他们派人从珲春到都统衙门借了吴氏在珲春期间新书写的大龙大虎二字携刻在孤山子角下图们江岸上的一个平整石头上。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日寇重修珲图公路时,乌山喜一发现了吴氏当年的石刻,认为价值重要,遂移至珲图公路的北侧山角下,1980年国家拨专款在此修筑了具有清朝风格的亭榭,1986年又由于修筑珲图二级公路和铁路将石刻移至珲春河畔。



吴懋鼎:(公元1850~1928年),字调卿,又名荫柏;婺源人。著名清朝实业家。

吴懋鼎幼年随父经商到苏州。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进入上海汇丰银行,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升为副买办。

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被派往天津筹设汇丰天津支行,次年银行开业任买办。其后,又任英商仁记洋行买办。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清朝政府任命他为关内铁路总办,任职三年,以“办事干练”称之。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曾上书光绪帝,建议在全国各大城市筹建商会。戊戌变法期间,被任命为京师农工商总局三督理之一。

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吴懋鼎便开始兴办实业,是天津著名的买办资产者、“天津四大买办”之一。曾先后开办天津自来火(火柴业)公司、织呢厂、北洋机器硝皮厂、打包公司、电灯公司、自来水公司等。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大清朝廷赏给他二品顶戴,并委任为商部三等顾问官。晚年,大清朝廷曾拟派他任山西巡抚、财政总长、他均推辞未就。



吴汝纶:(公元1840~1903年),字挚甫;安徽桐城人。清朝末期散文家、教育家。

吴汝纶是清同治年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师事曾国藩,又与李烘章关系密切,曾、李奏议,多出其手。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吴汝纶任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教习,并赴日考察学制,回国后创办桐城中学堂,是桐城文派末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于治学和教育事业上,对中西文学采取兼蓄并用的态度,主张讲洋务,搞教育救国。有《桐城吴先生全书》留存。

吴汝纶在年青时即博览西方百科知识书籍,对西方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方法都有浓厚的兴趣。他交往的欧美和日本友人很多,从中吸取营养与活力。美国女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学会第一批外籍会员),也是教育家(曾任北京贝满女中校长)的麦美德(路崇德),曾对人说:“吾见中国人多矣,学识襟抱未有万一及先生者,真东方第一人也。”麦美德与秋瑾金兰盟姐吴芝瑛是生死之交,而且吴芝瑛又是吴汝纶的侄女,其中另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轶闻。

吴汝纶高瞻远瞩,站在时代潮流的浪尖上。他多次反复强调不学西学则国必亡,他猛烈批评“朝方守旧,野尤蠢愚。”明确表示:“开学堂以西方为主,所以取人之长,辅我不足。”他的教育新思想不仅见于言论,还见之于行动。他是个埋头苦干,踏地实干的教育家。他在河北莲池书院执教的十四年中,创设西文学堂和东方学堂,接待来访学者和收留学生,开设英文课程,宣传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在他访日回国设置的大、中学校课程表中,西方的课程比重很大,有的已超过中学。

吴汝纶的治学精神是务实求真,不尚虚浮。他与桐城派文学家刘大櫆都对程朱理学的"理在事先"和虚玄理念持有已见和非议。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严复更是批判程朱的“理居气先”和陆王的“良知良能”唯心主义观念。可以说刘、吴、严三人的哲学理念有些是相通的,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成分,他们对中国传统的"道"并非固定不变的维护。

严复与吴汝纶是莫逆之交。严复在给吴汝纶的信中诉说自己每当深更夜半,想起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而人民又麻木不醒时,不禁号啕大哭,忧国忧民之情催人泪下。而吴汝纶在《答严几道》一信中,则平地一声吼地说:“此后必应改习西学,中国浩如烟海之书,行当废去,独留此书。”充分表现了他与旧学的彻底决裂。

在吴汝纶的促进、支持、协助下,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即《进化论与伦理学》和亚当斯密的《原富》,为之作序,并帮助宣传发行。由吴汝纶亲自删定的“节本天演论”更为畅销。《天演论》这本薄薄的书,一出台,就在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使得后来的鲁迅、孙中山、毛泽东、胡适这些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都使这本书成为他们觉醒追求真理的原动力,留下了一串串历史佳话,吴汝纶本人也因为这本书使他自觉地成为一个社会进化论者,更坚定了他向西方学习的决心。

吴汝纶对国家教育思想的志向、理想、精神的追求,或者说主旋律是什么呢?先请看看他有关的诗句。如:“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何当泛扫浮云尽,天汉东西一色明。”更为明显地是他为亲手创办的桐城中学堂亲自撰写的对联中的下联:“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吴汝纶的教育思想宗旨便是“中西合璧”,这是从他孜孜以求力倡西学的思路发展而成的。

吴汝纶独排众议,独树一帜,鲜明地举起“力倡西学、东西合璧”的大旗,从当年的独木桥走向后来的康庄大道,其中经历多少崎岖曲折、险境环生的历程都是难以想象的。要知道他的言论虽是片言碎语,却锋芒毕露,直刺时敝。吴汝纶除了有超群的大智外,也还有非凡的大勇。当然,他也是用了鲁迅的坚而有韧的战斗手法。

跟帖时间 2010-02-07 10:17:0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吴氏的历史名人(一) -- 吴 起:(公元前?~前381年),卫国左氏人(今山东定陶)。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吴起年少时曾不吝千金以求仕,与李悝俱从曾申学儒。因兼并战争愈益激烈,乃弃儒习兵,后入鲁求仕。齐攻鲁,相传吴起杀妻(齐国人)求将,大破齐兵。然终被鲁穆公猜疑,闻魏文侯下诏求贤,遂奔魏任将,击秦,拔其五城。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部)、元里(今澄城南部),并增修,此二城。次年(公元前408年)攻秦至郑(今华县),筑洛阴(今大荔南部)、合阳(今合阳东南部),尽占秦之河西地(今黄河与北洛河南段间地),并置西河郡,任两河郡守。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十二石之弩(指弩的拉力,一石约合三十公斤力),背负矢五十支,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

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材士以明法。甘与士卒同劳共苦,衣食与俱,相传亲为士卒吮疽,深得军心。同时,文治与武备并行,整顿吏治,重视蓄积,使百姓亲附,故拒秦、韩颇有成效。又趁魏武侯视察西河时谏其以德政治国。后遭魏大夫王错的谗害,被迫离魏奔楚。楚悼王久闻其声名,任之为宛守(今河南南阳),一年后擢升令尹,主持变法图强。尔后率军南攻百越,进至洞庭、苍梧(今广西梧州)一带,北胜魏,西却秦,使楚之兵威盛于时。周安王二十一年楚悼王死,变法因过于仓促、根基不固而夭折,吴起亦于同年被楚贵族射杀并车裂。

战国时期,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兵书《吴子》将战争性质区分为“义兵”、“强兵”等类型;战备上提出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在战略战术上,强调料敌应变,积极利用外界条件,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法;在将才上要求将领掌握“四机”以指挥作战。《吴子》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



吴 广:(公元前?~208年),字叔;阳夏人(今湖南太康)。著名秦朝末期农民起义领袖。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农历7月,秦二世下令征调淮河一带贫苦农民九百人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陈胜、吴广也在被征之列,并指定为屯长。在秦尉的监督下,这九百名戍卒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寺坡乡刘村集),适值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期到达指定地点。按秦法,戍卒误期要处斩。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陈胜、吴广密谋起义。他们杀掉秦尉,发动戍卒起义,号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戍卒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的旗帜。

大泽乡起义爆发后,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攻下陈县(今河南淮阳)之后,在大家拥戴下,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打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鼓舞了全国的反抗斗争。于是,在全国范围内,人民纷纷参加起义。此时,项梁、项羽也起义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刘邦则起义于沛县(今江苏沛县),其余“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农民军以陈县为起义中心,向秦王朝发动总攻。当时兵分三路,目标是秦王朝的国都咸阳:一路由吴广率领进攻荥阳(今河南荥阳),以便打开通去咸阳的大道;一路由宋留率领,迂回南阳(今河南南阳),攻武关;另一路由周文率领,进攻关中,直取咸阳。

各路大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横扫中原广大地区。尤其是周文的大军,在西征的途中,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群众争先恐后参加起义军。起义大军跃过函谷关,直插关中,一直打到距咸阳只有几十里的戏(今陕西临潼),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

周文大军至戏的消息,使秦二世恐慌万状。他采用章邯的建议,大赦天下,释放并武装骊山刑徒和奴产子,由章邯率领三十多万大军,向起义军猛扑过来。同时从北方调回王离军队作为援军。周文大军由于孤军深入,后援不继,先后失利,周文自杀。西路军失败。

章邯击败周文后,率军向荥阳反扑,吴广在率军攻打荥阳时被部将田臧假陈胜之命杀害。公元前209年12月,章邯和王离的边防军也共同进攻陈县。陈胜军只得放弃陈县,向东南退却。当陈胜退到下城父(今安徽亳县城父集)时被其车夫庄贾杀害。陈胜、吴广牺牲后,由他们点燃的反秦斗争的烈火并没有熄灭。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虽然前后只有六个月时间,但是他们所领导的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创精神,“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英雄气魄,鼓舞着后来的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腐朽统治,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



吴 芮:(公元前241~前201年),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瑶里人。著名秦汉之际长沙王。

自从吴国开氏始祖太伯廿三世孙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73年被越国灭亡,勾践毙夫差于余杭山卑犹亭,吴国王子王孙先前己四散避难。据<吴氏宗谱>载;吴王夫差被越国灭亡后,越王勾践命人斩草除根,杀戮吴王夫差后人,于是,太子鸿和王子徽的子女,分别从安徽休宁翻过虎头山和婺源嶂公山隐匿到了浮梁的瑶里、九龙、西湖、江村、兴田、金竹山、南安、寿安、鹅湖、蛟潭、三龙、福港等地驻扎了吴国南溃兵马生存下来。

吴芮是太伯的第廿九世孙。吴芮在小时候十分聪颖,很受祖父疼爱,经常对他讲祖上的故事,回忆吴国的辉煌和富饶,讲解历史上的种种教训,从医学角度讲解易学的辩证道理,从棋艺中讲解当年祖先里著名军事家吴起的兵法、阵法。从小教他健身强体,练习拳脚武艺。经常和爷爷为伴爬山采药,听爷爷讲祖公公太伯爱民如子的开国故事。他打猎捕鱼,饲养家禽,参加农业劳动。

青年时代的吴芮,经常研究《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带着吴氏族人子弟和当年跟随一起南下军士的后代演练阵法。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吴芮见到徐福,徐福是一个富于冒险精神,涉猎广泛,精通儒墨道兵医各家的人,徐福祖上曾在吴国任御医,随太子友(太子鸿)一起南下到瑶里,其后人也一直以医传世。徐福到瑶里,吴芮的父亲吴申热情接待了他,而吴芮特别喜欢听这位走南闯北的朋友讲天下见闻。徐福特别看重吴芮兄弟俩,尤其是吴芮的弟弟吴莚,吴莚由于长期采药打猎,练就一身好武艺、好箭法,吴莚也想走出去见识一下世面,于是,吴莚从旧部后代中又挑选十几个能医善猎、有武艺、还会制陶、会种植药园的青年作徐福的弟子和侍卫,离开家乡随徐福而去。这一去,吴莚他们再也没有回来,据说,随徐福走遍名山大岳,四处奔波行医,最后随船携三千多人东渡入海到日本去了。

周郝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位于湖北江陵的楚国都城郢城被秦国攻占,楚王室东迁至安徽寿春,秦军追击楚国王室,无暇顾及番越地带。在战国时代末,兵荒马乱,散兵游勇四处抢劫,吴芮不忍看到乡亲受到损害,组织队伍抗击流寇。吴芮为人宽厚,对于散兵游勇,只要不袭扰百姓,一律给予出路。在乡亲们的支持下,队伍不断扩大,他十八岁时就统制兵马一万七千多人,分布在通向浮梁的各处要道,这支部队军纪严明,很受百姓拥戴。他的母亲梅氏为人十分贤慧,要他藏兵于民,兴农兴商。所以,他的部队吃穿不缺。在那时候,浮梁没有地方政权。吴芮派出自己队伍中的得力骨干到四乡发展,其势力范围北到安徽祁门,东到赣浙边界,南到福建,西到都昌鄱阳。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农历2月,秦国面临各地义军武装割据的局面,采纳左相李斯谏言,稳定南方,阻止百越地区背叛,封吴芮为番君。“番”字的含义就是土著种田人的意思,“君”不是指君王,意思是指用一个竹子做的束发的帽子“冠”,即给吴芮管理整个番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职权的封号,不给财政支持也不收税。吴芮父亲并不高兴他做什么官,只希望他爱护百姓,但同时也希望彻底解决吴越相争之后吴氏后裔隐蔽生活的局面。吴芮很希望象他的祖辈一样也找一个象太湖一样的地方发展事业,他爷爷给他一张“太衍水”(今昌江河)流域图,希望借朝廷给予的合法身份要他出去打天下,吴芮牢记家中长辈嘱咐,带着自己的队伍,告别乡亲,离开瑶里。从此以后,吴芮开始了新的征途。

从水路进入鄱阳湖后,吴芮靠岸建城,立为据点,这就是今日的鄱阳县。后来清人蒋士铨有七古咏:其中道“暴虐当时苦秦政,独有番君重民命。抚字能仁杀贼勇,汉家名将秦时令。…丈夫功业立天下,生王死神宁苟且?江湖民心亦易得,在尔鄱阳后来者。”在鄱阳,吴芮首先用强硬手段清除盗匪劣徒势力,积极发展民生大计,开通航运,开发渔产,推广农业。

由于秦始皇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各地人民投奔吴芮。他听从部下意见,起用刑徒(秦朝对反抗朝廷人面上剌字的犯人)支持项羽,出兵横扫赣,湘,桂一带,史书上载:“番阳令吴芮,甚得江湖民心,号曰番君。布往见之,其众已数千人。番君乃以女妻之,使将其兵击秦。”一年间,吴芮不仅在鄱阳湖流域行仁政发展经济,而且势力范围扩大了数倍。公元前204年,吴芮攻取长沙后,在滨临湘水的这块沃土上,建设起了古城长沙。当时北方兵荒马乱,吴芮辖区相对来说平静,吸纳了大量商家南下长沙。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人郦道元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湘水》中说:“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即芮所筑也。”这是现有的历史文献中关于长沙城最早的,也是最权威的记载。之后吴芮被项羽封为衡山王。史载“番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又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

吴芮在洞庭湖一带巡视时结识好友张良,在其劝导下,拥戴刘邦。项羽失败后,吴芮以吴国君王之后的身份,和韩信等人拥刘邦为帝。上表书说:“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这份出自张良手笔的请愿书被列入史记。刘邦也感谢吴芮的帮助,诏曰:“故衡山王吴芮,从百粤之兵,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以为王,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其以芮为长沙王。”

吴芮完成了父辈之托,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但是没有想到却面临着政治斗争的旋涡。吴芮公开吴王之后代的身份,埋下隐患。韩信反叛汉王,使刘邦对异姓王不信任。有一次刘邦试探性地对吴芮说:“吴,古之建国也。昔荆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后。朕欲复立吴王,其议可者。”吴芮说:“沛侯濞重厚,请立为吴王。”叫刘邦的侄子刘濞去做吴王。吴芮按照张良计谋,保存实力。他一方面命其第五子吴元带一部份家眷回到瑶里生活,另一方面,将自己的部分精锐亲兵分到刘贾帐下。刘邦一共封了八个异姓王,吴芮对封王并不感兴趣,不主张汉王分封绪候,他也知道,刘邦封王在战争年代是为了收买人心,根据历史教训,他开始低调行事。把自己大部分地区的领地让刘邦封给他的子女。张良辞官隐居后,在吴芮家中生活了一个多月。他的女婿英布野心勃勃,不听劝导,立意谋反,吴芮闻讯后立即通报荆王刘贾,要刘贾小心,后刘贾在鄱阳被英布鸠杀。

刘邦帝业定,刘邦和吕后就用种种方法,去消灭异姓功臣。吴芮的一举一动,刘邦了如指掌。但吴芮以德政稳定民心,不是做给刘邦看的,是真心实意从老百姓过日子出发。刘邦逝世后,吕雉一直想借机除掉吴芮,长沙王交出南越管辖权后,吕后突然削除汉封赵佗的“南越王”爵位,并遣军讨伐。吕氏朝廷派出的军队战争失败,引出很多复杂的民族矛盾,直到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吕雉要求长沙国派吏抚平,长沙王派出辛追、陆贾去谈判。辛、陆因与赵佗有旧,在南越受到盛大欢迎。赵佗献白壁、翠鸟、犀角、紫贝、生翠、孔雀等珍物,愿长作汉之藩臣,而实际上仍称王如故。吴芮的军队向南发展,兵发南越,不战而屈人之兵,史料说是围而不歼,以和求全。占领南越后,吴芮派出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在南越推广“芮”稻,尽一切力量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向所有下属谈吴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宣传“重民”理念。至今,广东和海南还在种这种稻子。吴芮以示好措施,在广西、南越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和平共处政策,帮助该地区发展,在广西、越南等地区受到尊敬,至今在越南、桂林、柳州还有吴芮庙。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时年四十岁的吴芮与同甘共苦多年的爱妻毛苹(湖南著名女才子)泛舟湘江,庆祝自己四十岁的生日。吴芮望远山,思念家乡瑶里;看湘水,回忆青年时代在瑶里河畔晨鸡起舞的日子。面对明月,其妻吟咏:“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吴芮听罢心潮澎湃,留言:“芮归当赴天台,观天门之暝晦。”。是年,夫妇双双无疾而终.吴芮的英年早逝,成为历史之谜,在各地史料中说法不一。



吴 汉:(公元?~44年),字子颜;南阳郡宛人(今河南南阳)。著名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吴汉出身贫苦,为人质厚少文,青年时代曾在本县当过亭长。王莽末年,他因门下宾客犯法,恐怕株连,逃至渔阳(今北京密云),以贩马为业,往来燕蓟之间(今河北北部及北京一带),结交各地豪杰。更始政权建立后,刘玄派遣南阳人韩鸿为使臣前去招降河北地区各州郡。韩鸿召见吴汉,非常器重,遂以刘玄的名义委任为安乐县(今北京顺义)县令。

当时王郎假托汉成帝后裔割据邯郸,刘秀亦以更始政权大司马名义经略河北,河北各州郡王莽故吏何去何从,深感困惑。吴汉素闻刘秀有忠厚长者之名,决心归附。他劝渔阳太守彭宠归附刘秀,以建功立业。彭宠乃决定归附刘秀,并派吴汉与上谷郡诸将会师南下去追赶刘秀,沿途攻杀王郎派到幽州各地的将帅,在冀州巨鹿郡的广阿(今河北隆尧)赶上了刘秀。刘秀任吴汉为偏将军,使其率骑兵围攻邯郸,攻克邯郸后,赐号建策侯。

为了补充兵源,刘秀准备到幽州去征兵,但又顾虑刘玄所派幽州牧苗曾从中作梗。晚间召见邓禹,询问谁去可以完成征兵的任务,邓禹推荐吴汉,说:“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刘秀乃拜吴汉为大将军,持节征发幽州所属十郡骑兵。苗曾听说后,果然暗中在军事上作了部署,并下令各郡不得发兵。吴汉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率领随从二十人前去苗曾驻地——无终(今河北蓟县),苗曾见其人少,以为没有准备,便亲自出城迎接。吴汉乘其无备,令随从就地斩杀之。于是幽州各郡震恐,吴汉征调全部兵员南下,至清阳(今河北清河)刘秀驻地待命。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乘更始尚书令谢躬北征尤来农民军,令吴汉、岑彭袭取邺城(今河北磁县)。当时谢躬北征尤来,留大将刘庆、魏郡太守陈康共守邺城。吴汉派人劝降,陈康乃开城投降。后来谢躬兵败回邺,又乘其不备伏兵杀之。吴汉兵不血刃,夺得了邺城,降数万之众。此后,吴汉又随刘秀北上进攻铜马、重连、高湖各支农民军,常率骑兵冲锋陷阵。刘秀占领河北全境后,他又与诸将劝进。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以吴汉功高,拜为大司马,统帅全军,更封舞阳侯。

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吴汉率领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等大破檀乡农民军于邺城以东之漳水上,农民军第十余万人被迫投降。光武派使者封吴汉为广平侯,食邑四县。后又率军南下,扫荡河内郡各地豪强割据的屯聚;又进兵南阳,攻取更始诸将据守的宛、涅阳(今河南南阳)、郦(今河南南阳)、穰(今河南邓县)、新野各县。然后与秦丰军大战于新野之黄邮水,击败之;又与冯异军北上击溃铜马、五幡农民军余部于新安(今河南渑池)。

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吴汉率领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进攻驻屯在河内郡轵县(今河南济源)地区的青犊农民军,最后迫使这支起义军投降。之后又率领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南下攻打割据梁地(今河南东部)的梁王刘永,困其大将苏茂于广乐(今河南虞城)。刘永手下另一大将周建率兵十余万人前来救援,吴汉以轻骑接战。初战失利,坠马伤膝,只得还营养伤,诸将对他说:“大敌当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吴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饷士,士气大振。次日天明,周建、苏茂出兵围吴汉军。吴汉选精兵为前锋,奋力还击,结果大破之。苏茂、周建弃城突围出走。吴汉留杜茂、陈俊守广乐,自率大军与盖延围刘永于睢阳(今河南商丘)。不久,城中食尽。刘永、苏茂、周建等弃城出走,刘永部将庆吾杀永以降。于是梁地宣告平定。

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吴汉又先后率领陈俊、王梁、耿弇、王常等扫荡河北农民军余部五校、富平、获索等各路农民军。第二年(公元29年)吴汉随汉光武帝东征董宪。东海郡人董宪,王莽末年起兵攻占郡城,同时琅邪郡人张步亦起兵攻占琅邪郡。归附更始政权的梁王刘永,遣使拜董宪为翼汉将军,张步为辅汉将军。刘永逝世后,其子刘纡为主。后来在汉兵追击下,刘纡与其将苏茂先后逃奔东海,与董宪合兵。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汉光武帝派遣平狄将军庞萌与虎牙大将军盖延共击董宪,诏书只下到盖延处,庞萌怀疑汉光武帝听信盖延谗言不信任他,遂发兵反叛,与董宪合流。汉光武帝闻知大怒,率兵亲征庞萌、董宪。吴汉先后在东海郡之新阳、建阳(今山东枣庄)等地击败董宪。后来董宪逃至郯县(今山东邦城),吴汉又率军攻克之。董宪与庞萌乃南下退保朐县(今江苏连云港),吴汉又跟踪追击进围朐城。第二年(公元30年)城中粮尽,吴汉遂下其城,董宪,庞萌逃出,但先后被人追斩;同时张步亦被斩,苏茂投降。东方诸郡国完全平定。

关东平定后,汉光武帝以陇、蜀未平,令吴汉率军入关中镇守长安。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吴汉随汉光武帝西征隗嚣,与岑彭围隗嚣于西城,关中诸郡甲卒亦奉调围城。汉光武帝将东归,告诫吴汉说:“诸郡甲卒但坐费粮食,若有逃亡,则沮败众心,宜悉罢之。”吴汉与诸将以兵多势众,贪图留诸郡兵以借其力,遂不遵命,后来果然粮食短缺,士卒逃亡。隗嚣部将行巡,周宗亦率所借蜀兵前来救援,吴汉终以军粮不继而告败退。直至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隗嚣割据势力才得以平定。

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吴汉奉命率征南大将军岑彭自荆州入蜀讨伐公孙述。岑彭攻破荆门后,率领大军长驱入蜀,吴汉留守夷陵,装修舟船。事毕后,率所部三万人溯江西上,适逢岑彭遇刺身亡,便兼领所部大军。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春,吴汉率部与公孙述大将魏克、公孙永大战于南安县(今四川乐山)鱼涪津,大破蜀军,遂北上进攻武阳,歼灭前来救武阳的蜀将史兴部众,乘胜攻下成都西南的广都,前锋直逼成都市郊。汉光武帝曾经告诫吴汉:“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吴汉求胜心切,率步骑兵两万余人进逼成都,倚江为营。自驻江北,留副将武成将军刘尚率万余人屯守江南,相去二十余里,在江岸修筑浮桥作为联络。汉光武帝闻知大惊,遣使责问吴汉说:“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它者,急引兵还广都。”诏书未到,公孙述果然使其将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围攻吴汉,另派兵万余人攻刘尚,使其两不能救。吴汉与谢丰大战一日,兵败还营,召诸将训话:“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必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应诺。于是闭营三日不出,乘谢丰等不备,夜间拔营疾走与刘尚合军。谢丰、袁吉发觉后急忙率兵追击。吴汉等奋力迎战,大败蜀军,斩谢丰、袁吉。此后,两军激战于广都、成都之间,汉军第八战皆捷,遂围成都。

这年农历11月,辅威将军自北道攻破涪城(今四川绵阳),南下至成都北郊,与吴汉军合围。公孙述乃自率数万人出城大战,吴汉使护军高午、唐邯率精兵数万人冲锋陷阵,蜀兵大乱,高午冲入阵中刺伤公孙述,公孙述返回城中伤重而亡。次日,公孙述大将延岑开城出降。吴汉、刘尚、臧宫率部入城,“遂放兵大掠,焚述宫室”,兵民死者不可胜数。汉光武帝闻之大怒,谴责吴汉,又指责汉副将刘尚失伐罪吊民之义。于是,巴蜀平定,全国宣告统一。

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吴汉奉命率领扬武将军马成、捕虏将军马武北击匈奴。汉建武十八年,蜀郡守将史歆据成都反,光武又令吴汉率刘尚、臧宫将兵讨平之。

汉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吴汉病逝。按西汉霍光葬礼旧例,发北军第五校尉所属兵车、甲士送葬,赐谥号“忠侯”。

吴汉刚强果敢,勇于任事;东征西伐,屡立大功。自建武元年起任大司马,以终其身。他生活俭朴,不多置田宅。然为将不注意整饬军纪,放纵将士,残害百姓,甚至多有屠城之举。

吴汉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六。



吴汉月:(公元912~952年),女,苏州人。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之妃,最后一个国王钱弘俶之母。

《吴越备史》第四卷记载:“夫人钱唐人,讳汉月,中直指挥使吴珂女也。幼而婉淑,奉文穆王。时恭穆夫人尤宠爱之。夫人善胡琴,性慈惠而节俭,颇尚黄老学,居家披道士服,余皆布绢而已…封吴越国顺德夫人。薨年五十九。”吴汉月死于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农历6月,同年农历8月归葬在慈云岭施家山南坡。



吴隐之:(生卒年待考),字处默,吴质六世孙;濮阳鄄城人(今河南濮阳)。著名晋朝清廉重臣。

吴隐之还有一个胞兄吴坦之。吴隐之家境贫寒,其父母早逝,兄弟俩相依为命。

吴隐之年轻的时候,博览群书,以孝著称于世。相传,他和哥哥吴坦之为去世的父母哭丧时,其悲声惨切,不但令行人为之流泪,而且出现了双鹤哀鸣、群雁不飞的情景。后来,吴隐之兄弟因孝名远扬,被朝廷征召做了官。

吴隐之兄弟间感情真挚,东晋大司马桓温专权时,袁真对其不满,起兵反叛,最后失败了。吴坦之因支持袁真受牵连而被桓温逮捕,即将被除死。吴隐之听说后,急忙赶去面见大司马桓温,情愿替兄赴死。使桓温被感化了,从而赦免了吴坦之,吴隐之也因此受到大司马桓温的赏识。吴隐之官职屡次升迁,后来出任为晋陵郡(今江苏镇江)太守。

在太守任上,吴隐之勤于政事,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平时穿布衣,出门不坐车子,他的妻子虽贵为太守夫人,也是亲自纺纱织布,就连到集市上买的劈柴都自己背回家。相传吴隐之的女儿出嫁时,他的朋友谢玄不知道他家拮据,派有名的厨师前去帮忙操办婚事。厨师到他家后发现他家几乎穷得一无所有,家人正牵着一条狗准备去卖钱,换取嫁女的费用。后来吴隐之升为秘书监,生活依然清苦。所得俸禄大都接济了贫穷的亲戚朋友,冬天到了甚至连棉被都没有,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贫苦。

位于五岭之南的广州地区,盛产象牙、珍珠和名贵药材。历任广州刺史大都贪泞受贿,搜刮百姓,使得民怨沸腾,晋简文帝司马昱为改变此弊端,决定委任清官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吴隐之赴广州上任途中,在距广州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石门的小镇,那里有一股涌泉叫石门水。据说,外地人一旦饮了这里的泉水,便会起贪心,干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人们都称它为贪泉。历任广州刺史东窗事发后,都以误饮贪泉为借口为自己开脱罪责。吴隐之到达此地后,他认为官吏贪不贪,关键在于心术正不正。他掬水而饮。饮过贪泉水,还做了一首诗以表明心志,诗中写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到任后,严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简朴。起初,人们认为刺史不过是在装模作样罢了。可是一年过去了,吴隐之仍一如既往,时常以贪泉的事来警诫自己。一天,随从送来一包剔骨的鲜鱼,他立刻警觉起来,拒绝接收这份礼物,并严厉警告说:“一定要以身作则,不吃请,不受贿。如再发生此类的事,必定要严加惩罚。”

在吴隐之的感召下,广州地区风气为之一变,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民风也淳正了。吴隐之饮贪泉而不贪的行为,不但受到东晋皇帝的嘉奖,也备受后人称赞。唐朝名臣魏征在编修史籍《晋书》时,为清官吴隐之写下了“晋代良能,此焉为最”的评语。如今广州越秀博物馆内,仍竖有一块刻着“贪泉”两个大字的石碑,这是广州老百姓为纪念清官吴隐之的趣闻佳话而立的。



吴 猛:(生卒年待考),字世云;濮阳人(今河南濮阳)。著名二十四孝之19(恣蚊饱血)、晋朝道士。

吴猛他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不让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后来吴猛入仕吴国为西安令。四十岁时,得至人丁义神方,继而师从南海太守鲍靓出家为道,复得秘法。吴黄龙年(公元230年)吴猛得到白云符,遂以道术大行于吴、晋两国之间。晋武帝时以所得秘法尽传许逊。当时流行有许多关于吴猛的传奇故事,有作家郎宝感其异,收集其各种传说撰写了《搜神记》行于世。

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公元374年)解化于宅,宅号“紫云府”。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宋徽宗封其为真人。



吴 兢:(公元670~749年),汴州浚仪人(今河南开封)。著名唐朝大臣。

刘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

与同时代其他官员相比,吴兢的仕途还是较为顺畅的,没有大起大落。在魏元忠、朱敬则双双为相的唐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被举荐为“有史才”,“因令直史馆,修,国史”,从此吴兢步入仕途。他为史臣,耿直敢于犯颜直谏,保存至今的吴兢几篇奏表反映了他的事迹,如《上中宗皇帝疏》是对当时政治局势较有影响之作。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李显无力驾驭全局,武三思、韦后、安乐公主都在觊觎最高权力,阴谋之事连接不断。一时朝中人人自危,气氛恐怖。吴兢不计个人安危,毅然上表中宗,直率指出把相王李旦说成太子李重俊的同谋,是一场阴谋。他十分珍惜与相王“亲莫加焉”的兄弟之情,“若信任邪佞,委之于法,必伤陛下之恩,失天下之望”。吴兢分析说,如果相王被诬治罪,那么中宗本人也将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地。由于吴兢奏表颇有影响力,加上御史中丞萧至忠的进谏,终于使相王平安无事。

数年后相王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收还权纲,锐于决事”,一反唐中宗、唐睿宗难以独掌权柄的局面。然而权力的集中也带来负面影响,群臣面对唐玄宗不敢大胆进谏。吴兢感到这种状况不利于唐室,遂上疏劝唐玄宗对进谏者有所区别,改变赏薄罚重的做法,如进谏者“所言是”,则“有益于国”;即使“所言非”,也“无累于朝”,“陛下何遽加斥逐,以杜塞直言”。吴兢在奏章中举出了前代皇帝虚心纳谏致胜和骄横拒谏致败的实例,还特别赞扬了唐太宗李世民虚怀若谷、导人使谏的故事。

吴兢所上谏疏皆关乎封建政治之大事,他的《谏十铨试人表》即是一例。当时在选用官员时,皇帝绕开吏部而在禁中做出决定。吴兢很反对,认为朝廷各个部门应各司其职,选官事必须由吏部主之。他强调的是要按既定法规行事,甚至皇帝也不能例外,任意改变制度,“上自天子,至于卿土,守其职分,而不可辄有侵越也”。

吴兢终年七十九岁,其著作有《吴氏西斋书目》、诗二首等传世。



吴道子:(公元680~759年),画史尊称吴生,因唐玄宗赐名道,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州)。著名唐朝画圣。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晋代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一位是唐朝杜甫,被誉为诗圣,还有一位被誉为画圣,那就是唐朝的吴道子。

童年的吴道子极为不幸,双亲早故,生活孤苦,迫于生计,自幼便学书习画。清苦的生活,辛勤的学习,使他过早地成才,二十岁左右时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了。

唐开元年间,唐玄宗知其名后把他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为他改名道玄。从此他成了御用画家,没有皇帝的命令,不能擅自作画,让其教内宫子弟学画,因封内教博士;后又教唐玄宗的哥哥宁王学画,遂晋升为宁王友,从五品。这样,一方面对他这样一个平民意识很强的艺术家是一种约束和限制,另一方面,他得到了最优厚的条件,不再浪迹江湖,利用条件,可以施展他的艺术才华。

唐宣宗(公元847年)被推崇为“画圣”,民间画塑匠人称他为“祖师”,道教中人更呼之为“吴道真君”、“吴真人”。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一代宗师,千古流传。

唐中宗神龙年间,吴道子在当时著名学者韦嗣立门下当一名小官,并随之来到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通过对蜀国山水细致深刻的观察,吴道子,成功地创立了一种笔简意远,近于粗放的“疏体”蜀道山水画法,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楼观背景的附庸地位,使山水画终成为一独立画种。因此,吴道子又被后人尊为中国山水画的祖师。

吴道子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每一挥毫,必须酣饮”,因此,经常是醉中作画。传说他描绘壁画中佛头顶上的圆光时,不用尺规,挥笔而成。在龙兴寺作画的时候,观者水泄不通。他画画时很快,像一阵旋风,一气呵成。当时的都城长安(今西安)是全国文化中心,汇集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和书画家。吴道子经常和这些人在一起,使他的技艺不断提高。有一次,在洛阳同他的书法老师张旭和善于舞剑的裴将军相遇,吴道子观看持剑起舞,左旋右转,神出鬼没,变化万端,很受启发,即兴在天宫寺墙壁上画了一幅壁画,画时笔走如飞,飒飒有声,倾刻而成。随后张旭又在墙壁上作书。这一次使在场数千观众大饱眼福,高兴地赞叹:“一日之中,获观三绝!”

还有一次,唐玄宗要看嘉陵江的景象,派吴道子去写生。吴回来后,要人准备了一匹素绢,用了一天时间,在大同殿上画出嘉陵江三百余里风光,令唐玄宗赞叹不已,认为和在此前不久另一位画家李思训用几个月功夫画成的嘉陵山水一样美妙。

吴道子是一位全能画家,人物、鬼神、山水、楼阁、花木、鸟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唐开元、天宝年间是吴道子绘画创作的极盛时期。

吴道子是一个多产的画家,他作品的数量很大。据说寺廊壁画有三百余堵,有记录的卷轴画有一百多件。其中佛教、道教题材为多,还有山水、花鸟、走兽等。可惜今已无存。《送子天王图》(一称《释迦降生图》)是宋人对他作品的临摹本。它所表现的是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子以后,其父净饭王抱他拜谢天神的佛经故事。从中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吴道子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恺之、陆探微“紧劲联绵,如春蚕吐丝”那种游丝描法,因为游丝描的线条圆润挺健,但如铁线一般而无变化。

吴道子开创兰叶描,“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莱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他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同时,他敷色比较简淡,甚至不着色。他在创作的时候,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很有点表现主义的味道。这些,似乎都透出了后来疏笔水墨画的先声。

据宋徽宗赵佶亲自主持编纂的《宣和画谱》载,时间过了几百年,到宋朝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宫廷中还收藏有吴道子的卷轴画九十三件。目前所惧到的画迹、碑刻、画目以及关乎吴道子的画诗画跋、口传画迹、海外存迹等还有三百九十一件。公认的吴画代表作品是《天王送子图》、《八七神仙卷》、《孔子行教像》、《菩萨》、《鬼伯》等。现存壁画真迹有《云行雨施》、《万国咸宁》等。现在台湾省的《宝积宾伽罗佛像》、《关公像》、《百子图》等。还有一些真迹摹制品,如《吴道子贝叶如来画》(七幅)、《少林观音》、《大雄真圣像》等。海外存迹有流入德国的《道子墨宝》五十幅,流入日本的《溪谷图》等六幅。

当吴道子的艺术生涯正值辉煌时,天宝十四年发生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兵溃入京城,唐僖宗李儇逃往四川,溃兵及市民涌入宫中抢掠,“秘府藏画亦多有流散”,皇室的书画毁损散失不计其数。生性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吴道子誓死不与乱军合流,随即在画坛销声匿迹。以后历代更迭,名画都有散失。明隆庆、万历年间国库空虚,皇室竟用内府名画折抵官吏奉禄,使许多名画流入贵族官僚之手。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清皇宫的书画又被外国人大量掠走。

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曾以佛教“非中国之教”,下令毁灭佛寺,除京都长安、东京、洛阳各留两寺,同州、华州、高州、汝州名留一寺外,其余尽皆毁去。全国共毁佛寺四万六千六百所,僧尼归俗二十六万多人。

五代时期,周世宗柴荣于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农历4月下诏,严禁私自出家,当年废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所。所以,吴道子的真迹留下来的很少。但寺庙虽然废毁殆尽,毕竟有个别保留下来(河北曲阳北岳庙壁画);宫廷所藏卷轴虽然几乎全部流落民间和国外,却也未必全部毁失。

千古“画圣”吴道子在艺术上取得的卓著成就,是祖国古代艺术殿堂中永远璀璨的一颗明珠。



吴元济:(公元783~817年),沧州清池人(今河北沧州)。著名唐朝宪宗时叛藩首领。

吴元济是中国唐朝宪宗时叛藩的首领。吴元济之父吴少阳为淮西节度使,治蔡州(今河南汝阳)。

唐朝宗、德宗以来,淮西镇勾结河北诸镇,成为大唐朝廷心腹大患。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吴少阳死,元济匿不发丧,伪造少阳表,称病,请以元济为留后。朝廷不许。吴元济于是遣兵焚舞阳(今河南舞阳)、叶县(今河南叶县),攻掠鲁山(今河南鲁山)、襄城(今河南襄城)、阳翟(今河南禹州)。

唐宪宗发兵讨伐。时河北藩镇中,成德(今河北正定)的王承宗、淄青(今山东益都)的李师道都暗中与吴元济勾结,出面为之请赦。因朝廷不许,李师道便遣人伪装盗贼,焚烧河阴(今河南荥阳)粮食,企图破坏唐军的军需供应;又派刺客入京刺杀武元衡,砍伤裴度,企图打击主战派。但唐宪宗不为动摇,以裴度继武元衡为宰相,主持讨伐事宜。两方相持数年。

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10月,唐邓节度使在降将李祐导引下,于雪夜奇袭蔡州成功,破城俘获吴元济。11月吴元济被斩于长安。至此,唐朝统一的局面暂时有所加强。
吴 棫:(公元1100~1154年),字才老;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著名宋朝音韵训诂学家。

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进士,宋绍兴年间任太常丞,后出任泉州通判。宋朝音韵学家,时称通儒。

唐朝陆德明作韵书《释文》。吴棫著《毛诗叶韵补音》十卷,曾说:“陆氏集团旧韵九家以已见定为一家之学。又说:我所著诗韵,都是未经陆氏叶韵的内容,凡已经叶韵的则从陆氏之说,但其中训义有不同,有一字一义的就释一条,有二义或三义的则释二条或三条。武夷徐藏为此书作序,曾说:自补音书成,三百篇始得为诗。从而考古,铭箴、诵歌、谣谚之类,莫不字顺音叶。”

《直斋书录题解》说:吴棫所著《韵补》,“自古易、诗、书而下及颐、苏凡五十种,其声韵与今不同者,皆入焉。”吴棫所著《书裨传》十三卷,分总论、书序、君辨、臣辨、考异、训古、差牙、孔传凡八篇。《直斋书录题解》说它“考据详博。”所撰又有《诗补音》、《论语续解》十卷《考异》一卷,《说例》一卷及《字学补韵》、《楚辞释音》等(均已失传)。

后来朱熹所注诗、传、楚辞等书的见解,多来自吴棫之说。并说:“近代训释之学,以才老为优”。旧建瓯志收也称:“自宋以来,著书以明古音者,始自吴棫。实为宋朝研究音韵学的开路人。



吴 玠:(公元1093~1139年),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人(今甘肃静宁)。著名宋朝抗金将领。

吴玠年少时就善于骑射,在宋夏战争中初露头角,成为副将。他和弟弟吴璘长期保卫四川,击退金兵侵略,又曾在和尚原大败不可一世的完颜宗弼,所以当时名声赫赫,功勋不亚于中兴四将。

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兵攻略泾原,吴玠归都统制曲端指挥,在青溪岭初败金军,开始了日后抗击金兵保卫四川的事业。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宣抚处置使张浚召见吴玠,对他很赏识,授予统制官职。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吴玠升为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金将撒离喝来攻,在彭原店被吴玠击败,金兵再次来攻,吴玠败走泾原,被降职。吴玠以后跟金军作战,也是胜败参半,不象岳飞胜率那么高。张浚爱才,启用他为秦凤副总管。农历9月张浚集合五路兵马与金军决战,出发前吴玠曾经表示反对。宋军在富平战役大败溃散,四川震动。吴玠收拢残部,在散关东面的要地和尚原设立营垒准备死守,风翔人民爱戴吴玠,给吴军输送粮食,常常被金兵截杀。

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金将没立和乌鲁折合准备会师和尚原,吴璘截击金军乌鲁折合部,使会师计划失败。张浚上报吴玠的功绩,被擢升为陕西诸路都统制。农历10月间完颜宗弼亲率大军攻打和尚原,准备消灭吴玠。吴玠用叠阵法配合强弓劲弩大败金兵,宗弼中箭逃窜,南宋朝廷士气大振,升吴玠为镇西军节度使。

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金军撒离喝进击兴元,吴玠从河池驰援,在饶风岭大战金军第六日,金军在宋军叛徒指引下避开正面,走小路偷袭,宋军溃败,吴玠退保三泉,金军攻陷兴元。

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金军完颜宗弼,撒离喝,伪齐的刘夔指挥十万大军进攻仙人关,吴氏兄弟指挥所部死守,下令退后者斩。吴的部下杨政用撞竿破坏敌军的云梯,吴璘用驻队矢轮番射击金兵,王喜、王武组织敢死队突击金军,射伤金将韩常,金军败退凤翔,吴玠取得和尚原以来又一次大捷。此次进攻,金军联合伪齐,本来势在必得,全靠吴玠奋战,保全了四川。宋高宗拜吴玠为检校少师、奉宁保定军节度使。

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吴玠命部将马希仲出击熙州,被金兵击败,还丢失了巩州,吴玠把他斩首。

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宋金和议成立,双方以大散关为西部边界,赵构知道吴玠功劳极大,赐他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兼节制陕西阶、成等州;太监送皇帝的诏书到四川的时候,吴玠已经病重,赵构命令太医去给他看病,不料路途遥远,太医还没到,吴玠就死在仙人关了,终年四十七岁。宋帝追赐少师头衔,谥号“武安”,宋淳熙年间,追封涪王。

吴玠的弟弟吴璘继承了哥哥的事业,继续保卫四川二十多年,但战绩不如他哥哥。他在宋孝宗执政期间因为与四川安抚制置使沈介不和,请求入朝。来到杭州,宋高宗亲自接见,并赐给佩刀。吴璘生前被拜为太傅,逝世后追赐太师,封信王,可见宋朝对吴氏兄弟的器重。

吴玠保卫四川十年,注意裁汰冗员,任用贤能,他修复水堰,提倡屯田,使乱世百姓安居乐业,把四川变成经济文化十分发达的重镇,为朝廷提供的收入帮助南宋稳定了局势,为后来宋朝长期抵御金朝和蒙古的侵略奠定了基础。他喜欢读历史书,每看到书上有可注意的地方就在桌上和墙上作笔记,以致墙上写满了格言。元人脱脱评价他说,“用兵本孙吴,务远略,不求小近利,故能保必胜。御下严而有恩,虚心询受,虽身为大将,卒伍至下者得以情达,故士乐为之死。选用将佐,视劳能为高下先后,不以亲故、权贵挠之。”

吴玠晚年喜欢搜罗美女和丹药,他很欣赏岳飞,曾经送岳飞美女一名,被岳飞谢绝。吴玠的儿子们骁勇善战,继续保卫大宋的光荣家业,可惜吴玠的孙子吴曦后来叛变投金,导致吴家从此没落。



吴 充:(公元1021~1080年),字春卿;浦城人。著名宋朝大臣。

吴充与其父吴待问(礼部侍郎),兄吴育,世称“吴氏三贤”。公元1038年进士,历任谷熟县主簿,国子监直讲。任宋吴王宫教授时,曾作《六箴》(即视、听、好、学、进德、崇俭),宋英宗曾书之屏风以自戒。仁宗时,历任吏曹及诸州转运使,曾谏留遭贬被逐的欧阳修。英宗时为盐铁副使。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宋神宗即位,吴充知制造。不久,同知谏院,他奏请革除停棺不葬的陋习,宋神宗下令颁布施行。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吴充之子吴安持是王安石的女婿,为避嫌,解除谏职,改知审刑院,权三司使。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为枢密副使。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任工部侍郎、枢密使。

吴充与王安石虽是姻亲,却不赞许王安石变法,屡向皇帝陈说新法弊端。皇帝认为吴充秉公正直,中立无私。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被罢相,吴充取代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曾召回被王安石斥退的司马光、吕公著等十数人入朝任职。

当时王珪与吴充同居相位,吴充性格沉稳谨密,遭王珪妒忌,暗中掣肘。司马光致函吴充废除春苗免役、保甲等法,吴充不采纳。王珪上奏起用蔡确,待及蔡确横乱干预朝政时,吴充屡遭诬陷,上表请求罢相。吴充因政见不一,一再受政敌诽谤,病情加剧,七次上表辞职。

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吴充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乙宫使,同年农历4月病逝。

宋神宗得悉吴充冤情后为其洗怨。吴充逝世,宋神宗辍朝二日,亲到吴充家祭奠。吴充临终前,曾告诫妻不要以私事向朝廷求取,宋神宗闻悉后,更加悲痛。



吴 璘:(公元1102~1167年),字唐卿;德顺军陇干任(今宁夏隆德)。著名南宋将领。

吴璘刚毅沉勇,善于用兵。十八岁从军,戍边御夏。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在和尚原之战中,从兄吴玠凭险据守,大破金军,擢泾原路马步军副都总管。

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金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集兵十余万攻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吴璘自七方关(今康县东北)入援,转战七昼夜与吴玠会师,激战连日,大败金军,升熙河兰廓路经略安抚使。

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任行营右护军都统制。吴玠病逝后,吴璘继其统兵守蜀。宋金议和后,吴璘力陈不可恃和忘战,坚持以主力留屯蜀口,建策依山为屯,控扼险要,以防金军突袭。次年(公元1140年),金军败盟攻宋,奉诏节制陕西诸路军马,在扶风(今陕西)等地屡败金军,授镇西军节度使。

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吴璘在剡家湾之战中,俘杀金军万余人。同年,宋金再度议和,吴璘坚持治军经武,严备不懈。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2年),以四川宣抚使统帅川陕诸军,带疾督战,屡挫金军。翌年,乘胜反击,相继收复秦凤、熙河、永兴三路所辖十六州、军。

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朝议主和,吴璘奉诏自德顺军南撤,金军乘势突袭,部众亡失大半,所复诸州尽弃。

吴璘于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病逝。著有兵法两篇,均已佚传。



吴 潜:(公元1195~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安徽宁国,随父徙居新市。著名宋朝文学家。

吴潜是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丁丑科状元。历仕浙东安抚使、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等。

宋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拜右承相。贾似道当权后,因政见不合落职。

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贬循州,被贾似道党羽刘宗申毒害(德枯元年昭雪),归葬德清县北张家山。吴氏故居在新市状元桥南吴家园。

吴潜工词善文,有《履斋遗集》传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其诗余激昂凄劲兼而有之,在南宋不失为佳手。杂文虽所存不多,其中如《与史弥远》诸书,论辩明晰,犹想见岳岳不挠之概,是固不但其人品足重矣”。



吴天保:(生卒年待考),苗族;靖州人(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著名元朝少数民族起义领袖。

元顺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农历闰10月领导靖州等地苗、瑶、侗各族人民起事,攻克黔阳。元至正七年农历2月进攻沅州,农历5月攻克武冈。元朝遣湖广行省右丞沙班统军镇压。

农历7月吴天保再次进攻沅州,连克溆浦、辰溪二县。农历9月二次攻占武冈,波及宝庆府(今邵阳市),沙班兵败被杀。农历11月吴天保率义军第三克武冈,继陷靖州。元朝廷命威顺王宽彻不花、镇南王孛罗不花,以及湖广、江西二行省,合兵进讨。

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农历3月,吴天保四攻沅州不克。

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农历12月克辰州。后来吴天保率苗、瑶、侗义军北上,连克潭州、岳州,转战湖北,入河南,曾一度攻占荥阳。

吴天保后战死,所部多散入刘福通部或徐寿辉、陈友谅各股起义军部队。



吴 莱:(公元1297~1340年),字立夫,本名来凤,门人私谥“渊颖”先生;浦阳人(今浙江浦江)。著名元朝学者。

元延祐间举进士不第,隐居松山,深研经史,宋濂曾从其学。

所作散文,于当时的社会危机有所触及,要求“德化”与“刑辟”并举,以维护元王朝统治,也能诗。著有《渊颖吴先生集》传世。



吴与弼:(公元1391~1469年),字子博,号康斋;江西崇仁人。著名元末明初学者。

吴与弼资禀聪慧,自幼好学,八、九岁时已露才华,读书乡校,成绩优异。既长进京,跟随在朝廷做国子司业的父亲吴溥,习学子必读文章。

十九岁那年,吴与弼看了《伊洛渊源录》(南宋朱熹关于理学源流的记述),慨然向慕,也想做个理学家。于是放弃举子学业,谢绝交往,日夜研读《四书》、《五经》和洛学(以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兄弟为首的学派)、闽学(以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为首的学派)两个学派的语录,整整两年,足不出户。

吴与弼中年以后,家境穷困,衣食不给,他一面躬亲耕稼,一面义务讲学。晚年受知朝廷,屡征不就。元天顺元年,元英宗派行人司行人曹隆,带着诏书、礼物和银钱,征他进京赴任;他不敢抗命,以借读“秘阁书”为条件,在朝中做了两个月的左春坊左谕德,就借口有病,又回乡讲学。他曾感叹地对人说:“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难矣。吾庸出为?”由于他不应科举,心忘仕进,饱览经史,博贯理学,因而学问日高,声誉日广,四方来求学者,络绎不绝。弟子数百人,著名学者陈献章、胡居仁等,都出自他门下。

吴与弼治学推崇程朱,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贫而乐”。文章效法欧(欧阳修)苏(苏洵父子),认为古文虽然平易,寓理却很精深,值得效法。他的诗文,就与欧、苏相似,大都是积中发外之作,风格清明峻洁,曲折纡余,读了能使人自然兴起。著作有《康斋文集》、《日录》等。

吴与弼教学,“本之以小学、四书,持之以躬行实践”,常用程子的话勉励学生说:“言人,当以圣(圣人)为志;言学,当以道(指法则、规律)为志。然进修不可躐等(越级),必先从事于小学,以立其基;然后进乎大学,以极夫体用之全。”要求学生循序渐进,打好基础;不要好高骛远,一步登天。

在朝政方面,吴与弼主张加强教育,整顿吏治,爱护百姓,广开言路。他辞官归里后,在呈英宗的谢表中力陈十事,说:“一曰崇圣志,二曰广圣学,三曰隆圣德,四曰子庶民,五曰谨命令,六曰敦教化,七曰清百僚,八曰齐庶政,九曰广言路,十曰君相一德同心。”

吴与弼的哲学思想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但他的教育方法则有值得称道之处。吴与弼的施政主张,虽有“子庶民”、“广言路”等条目,但其主要目的不在“爱民”,而在维护大明王朝的封建统治。



吴贞毓:(公元1618~1655年),字元声;宜城镇人。著名明朝末年抗清大臣。

吴贞毓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明崇祯皇帝十六年(公元1643年)中进士。

明崇祯皇帝自缢后,南明福王在南京即位,国号弘光,贞毓任户部主事。福王死,唐王称帝,改国号为隆武。吴贞毓任吏部文选主事。唐王失败后,他参于拥立桂王,贞毓升太常卿。次年(公元1647年)农历1月改年号为永历,吴贞毓任郎中。农历2月永明王逃至桂林,吴贞毓任吏部左侍郎。

南明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任户部尚书。

南明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农历2月,永明王因广东西会城失陷,吴贞毓随驾先至浔州(今广西桂平)。其时,孙可望在贵州自称秦王,胁迫朝廷降旨封赠,吴贞毓和大学士严起恒都竭力反对,孙可望便怀恨在心。同年农历11月孙可望密派亲信将官把严起恒杀害。当时吴贞毓因奉旨出使在外,才免遭其害。吴贞毓回朝后,进封为东阁大学士(宰相)。

南明永历五年(公元1651年)清兵南征,形势紧迫,永明王召文武官员商议,有的主张到海滨李元胤处,有的说到安南(今越南)避难,有的主张渡海抵福建附郑成功。武臣马占翔、宦官庞天寿与孙可望相互勾结,阴谋策划,坚持要到贵阳。吴贞毓因以前反对孙可望封王,没有多言。于是,孙可望一伙于南明永历六年(公元1652年)农历2月遣兵,迎永明王人贵州安隆,改为安龙府,作为永明王的宫室,其实是一座非常卑陋的房舍。宫人守将也不行君臣的礼节。永明王心中忧惧,但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这时,马占翔管军事,庞天寿指挥勇卫营,军政大权都落在孙可望亲信党羽的手中。他们相互勾结,策划另设内阁九卿科道官,改印文,立太庙,定朝仪,甚至准备改国号为“后明”。

永明王愈来愈感到事态紧急,听说晋王李定国已定广西,军声大振,便与吴贞毓等人密议,想下密旨,令定国统率大军速来护驾。吴贞毓说:“主上忧危,正是我辈报国之秋,谁能充此使者?”当即有林青阳愿受命冒险前往。李定国接到永明王的旨意,感慨涕泣不已,决心率兵前往贵州救驾,迎接永明王。但是,贞毓等人奉永明王密诏,召李定国勤王的事,在定国到来之前就泄露了。

南明永历九年(公元1655年)农历3月,贞毓等十八人为孙可望所杀害。吴贞毓就刑前,神色不变,面对苍天道:“吾尽忠保国,今逼于奸逆,以死报国,臣之职也!”并赋绝命诗一首:“九世承恩愧未酬,忧时惆怅定良谋;躬逢多难维依汉,梦绕高堂亦报刘;忠孝两穷嗟百折,匡扶有愿赖同俦;击奸未遂身先死,一片丹心不肯休。”赋诗毕,慨然就义,终年三十八岁。

在吴贞毓等人殉难两年后,永明王由李定国护驾人云南。为了追念吴贞毓的功绩,便封赠他为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谥号“文忠”。在吴贞毓等人殉难的地方马场建立祠庙,还竖了一块大石碑,上面大书“十八先生成仁处”。封吴贞毓的儿子戬谷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千户,后随王逃至缅甸,为缅甸人所杀害。

吴贞毓后迁葬川埠阳吊,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乾隆大帝赐与谥号“忠节”。后人为祭祀吴贞毓及族叔吴炳,在宜城西庙巷建立了“二忠节祠”。



吴 昆:(公元1552~1620年),字山甫,号鹤皋,自号参黄子;安徽歙县人。著名明朝医学家。

吴昆出身儒门,祖父元昌、父之韬,“俱修德而隐者”。叔祖吴正伦,堂叔吴行简,俱当地名医,十五岁考举人未中,“投举子笔,专岐黄业”。家藏医书颇丰。吴氏“日夕取诸家言遍读之”,随邑人余午亭习医,渐有成,余勉其出游。遍历三吴、江浙、荆襄、燕赵等地,师医道贤于己者,由是医学大进,兼之热心治病救人,声名很快传播开来。

吴昆在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著《医方考》、《脉语》二卷,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著《黄帝内经素问吴注》二十四卷,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著《针方六集》六卷。另著有《十三科证治》、《参黄论)、《药纂》、《砭考》,均已佚传。

吴昆学术造诣很深,在《素问》研究、方剂学研究方面具有突出的成就。

《素问吴注》对《素问》进行疏解,先简述大意,再分段注释。取譬形象,说理透彻,密切联系临床,深受医家欢迎。

《医方考》系方书,按病证分二十四门,每门下收方若干首,共收方剂七百余个,方论严谨简明,是学习方剂学必读之书。

《脉语》荟萃各家脉法,解脉理,阐述了取脉方法、三部九候、生理和病理脉象、妇女小儿脉象特点等。对太素脉持批判态度。明确规定了病案书写格式。《针方六解》强调针药并行。

《针方六集》收入针灸腧穴六百四十一个,系统介绍了窦氏针法及历代歌赋、治病要点,切于临床,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教师、科研人员阅读使用。



吴承恩:(公元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人(今江苏淮安市)。著名明朝文学家,名著《西游记》作者。

吴承恩从小天资聪明,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方面的才能。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他在科举场上极不得志,考了多少次竟连个举人都没考中,直到他四十五岁时才考上一个岁贡生。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任长兴县丞,不久辞官。

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开始撰写《西游记》。另撰有《花草新编,》、《禹鼎志》等著作,但已失传。今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读稿》一卷。

由于科场失意,境遇不好,生活贫困,他曾遭到势利之行徒的笑骂。这种种遭遇使他加深了对封建官场、科场的腐败以及社会上的炎凉世态的认识,心灵里埋下了不平和反抗的种子,于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开始撰写《西游记》。

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屡试不第,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他厌恶腐败的官场,不愿违背本心,对黑暗的现实持否定态度。他在《二郎搜山图歌》一诗中写道:“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惜。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认为“民灾”的形成,社会现实的丑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用人不善,让“五鬼、四凶”那样的坏人当道。他想“致麟凤,行王道”,扭转乾坤,但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只能空怀慷慨,抚事临风叹息。

《西游记》虽然是吴承恩晚年写成的,但却作了毕生的准备。小时候,吴承恩经常跟从父亲遍游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听来许多优美神奇的神话故事。他从小就有好听奇闻的习性,在读私塾时,经常瞒着父亲和老师,偷偷地阅读“野言稗史”。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三十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五十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吴承恩曾写过一本志怪小说《禹鼎志》。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他的志怪小说、神话小说,写的虽是神仙鬼怪,其实着意的还是在于“人间”,为的是寄托他的政治理想,鞭笞邪恶势力,使读者“悚然易虑”,并非无为而作,或搜奇猎异以资谈笑。他创作《西游记》目的也是如此。

在《西游记》四十五回中,他写到孙悟空布置自然之神布云、打雷、下雨时,特别命令雷公邓天君说:“老邓仔细替我看那贪脏坏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几个示众!”孙悟空最恨的是“贪脏坏法之官”,这与吴承恩在许多诗文中所表现的特别仇视贪官污吏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西游记》的神话世界里,处处有人间的影子:神圣的天宫表面气派不凡,至高无上的玉帝却贤愚莫辨,十分昏庸,和人间的王朝相仿佛;地府森严,官官相护,贪脏枉法,无辜的人有冤难伸,和地上的衙门并无两样;妖魔鬼怿杀人吃人,贪财好色,仗着魔力法术称霸一方,无恶不作,简直是人间各种恶霸、官僚的化身。

《西游记》还写到了一些人间国度,那里的统治者大多是“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的”,这同样是明朝廷君臣祸国殃民罪行的写照。吴承恩塑造的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一切称凶逞狂的妖魔鬼怪在它的金箍棒下都推动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或一命呜呼,或束手就擒,这都反映了吴承恩扫荡社会丑恶现象和丑恶势力的强烈愿望,也是《西游记》民主性精华之所在。

吴承恩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西游记》和前面提到的《禹鼎志》外,他还写了许多风格清逸的诗歌,收集在《射阳先生存稿》中。



吴伟业:(公元1609~1671年),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人。著名明末清初诗人。

吴伟业出身在一个没落的书香之家,十四岁即能写一手好文章。后受学于同乡张溥,很受张溥赏识。崇祯皇帝初年,张溥继东林党之后倡立复社,吴伟业积极参加了复社的活动,成为该社的重要成员。崇祯皇帝四年,他以会试第一、殿试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取进士。当时有人为了攻击主考官周廷儒,连及吴伟业。崇祯皇帝亲自审阅了他的试卷,作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的批示,这场风波才算平息。此时,吴伟业尚未成婚,崇祯皇帝又特赐他归里娶亲,荣极一时,以后,他历任翰林院编修、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左中允、左庶子等职。这一时期,他写了不少词藻华丽的诗歌,但大多未能流传下来。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历3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吴伟业时在家中,闻讯后号啕大哭,欲自缢,幸被家人所觉。同年农历4月他在南明弘光朝任少詹事,因与把持朝政的权奸马士曲等不合,居官两月就辞官归里。明亡后,他闭门不出。这期间,他亲历国变,饱经忧患,写下了不少悯时伤世之作,如《避乱》、《读史杂感》、《琵琶行》、《圆圆曲》等,诗风趋于沉郁苍凉。有些诗篇以同情的笔触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不幸命运,如《芦洲行》、《捉船行》、《马草行》等。

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朝廷征诏至,他再三推辞不过遂不得已入都。先后任秘书院侍讲、国子监酒。顺治十三年,因母丧辞官回家,以后一直家居不仕。这出了许多反映个人身世之感以及仕清后悔恨心态的诗篇,格调更显得悲怆而低沉。《贺新郎·病中有感》是这类诗词的代表作。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吴伟业在临终前作诗四首,对自己一生中降清出仕这段历史深表悔恨。

吴伟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学识渊博,著述甚多。他不但工诗能文,而且熟悉音律,擅长度曲填词、杂剧传奇、绘画等。但他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诗取经唐人,各体皆工,而以七言歌行最能自成一体,时称“娄东派”,世称“梅村体”,与钱谦益、龚鼎孽并称“江左三大家”。他一生写诗千余首。著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绥寇纪略》、《春秋地理志》等传世。

跟帖时间 2010-02-07 10:13:5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吴姓典故、趣事 -- 吴汉杀妻:吴汉,字字颜,南阳宛人。关于吴汉及其家世的历史演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有一出京剧《吴汉杀妻》,也叫《斩经堂》。汉朝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王莽篡汉后,下令捉拿汉宗室刘秀。吴汉守关时,捉住了刘秀,准备送去报功,其母告诉吴汉说,王莽是他家的仇人,吴汉的父亲就是被王莽杀害的,那时他年龄小不懂事,现在应该为父报仇。吴母命令吴汉杀死王莽的女儿,扶助刘秀兴复汉室。吴汉持剑去杀妻子,正好其妻在经堂念佛,吴汉不忍杀她,将实情告诉了她。王莽的女儿听后自刎而死,吴母因为促使吴汉下决心反对王莽,也上吊自杀了。于是吴汉死心塌地追随刘秀去打天下,后来成为东汉王朝建立之初的名将之一。

调笑诗:有一位姓吴的老儒学教官,牙齿尽落,耳朵有缺口,又不曾长胡须。学宫里的一个学子作诗嘲讽他道:“先生贵姓吴,无耻之耻(齿)无;然而无有尔(耳),则亦无有乎(胡)。”这首诗很快传到了县令耳中。一天,县令和这位吴教官都去拜见上司知府大人,排列位次时,望见了吴教官,不觉哑然失笑。知府对县令莫名其妙地发笑很生气,县令便在后堂向知府说明自己失笑的原因,并将学子的嘲讽诗念给他听。知府闻之,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势利鬼:有一个姓吴的读书人,后来年纪很大了,却越来越趋炎附势。有一次,这个吴氏读书人应邀出席一个规模盛大的宴会,看到一个平民打扮的人最后才到,便略微应酬一下,向那人作了半个揖,态度非常傲慢。过了一会儿,他看到主人对这个平民打扮的人极为恭敬,内心感到很纳闷,便暗暗地询问别的客人,才知道这位平民打扮的人原来是著名戏曲家张伯起(张凤翼)。他对刚才的失礼甚是后悔,便满脸堆笑地走向前去,想再作一揖献个殷勤。张伯起看到他前倨后恭的样子,感到非常恶心,便笑着阻止道:“我刚才已领受了先生您的半个揖了,敬请您让我把这半个揖还给您吧!鄙人再不敢烦劳您致礼了。”
 〖贤人吴隐之〗
  吴隐之,字处默,祖籍濮阳鄄城,是吴质六世孙。吴隐之还有一个胞兄吴坦之。吴隐之家境贫寒,其父母早逝,兄弟俩相依为命。
  吴隐之年轻的时候,博览群书,以孝著称于世。相传,他和哥哥吴坦之为去世的父母哭丧时,其悲声惨切,不但令行人为之流泪,而且出现了双鹤哀鸣、群雁不飞的情景。
  后来,吴隐之兄弟因孝名远扬,被朝廷征召做了官。吴隐之兄弟间感情真挚,东晋大司马桓温专权时,袁真对其不满,起兵反叛,最后失败了。吴坦之因支持袁真受牵连而被桓温逮捕,即将被除死。吴隐之听说后,急忙赶去面见大司马桓温,情愿替兄赴死。使桓温被感化了,从而赦免了吴坦之,吴隐之也因此受到大司马桓温的赏识。吴隐之官职屡次升迁,后来出任为晋陵郡(今江苏镇江)太守。在太守任上,他勤于政事,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平时穿布衣,出门不坐车子,他的妻子虽贵为太守夫人,也是亲自纺纱织布,就连到集市上买的劈柴都自己背回家。相传吴隐之的女儿出嫁时,他的朋友谢玄不知道他家拮据,派有名的厨师前去帮忙操办婚事。厨师到他家后发现他家几乎穷得一无所有,家人正牵着一条狗准备去卖钱,换取嫁女的费用。后来吴隐之升为秘书监,生活依然清苦。所得俸禄大都接济了贫穷的亲戚朋友,冬天到了甚至连棉被都没有,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贫苦。
  位于五岭之南的广州地区,盛产象牙、珍珠和名贵药材。历任广州刺史大都贪泞受贿,搜刮百姓,使得民怨沸腾,简文帝司马昱为改变此弊端,决定委任清官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吴隐之赴广州上任途中,在距广州20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石门的小镇,那里有一股涌泉叫石门水。据说,外地人一旦饮了这里的泉水,便会起贪心,干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人们都称它为贪泉。历任广州刺史东窗事发后,都以误饮贪泉为借口为自己开脱罪责。吴隐之到达此地后,他认为官吏贪不贪,关键在于心术正不正。他掬水而饮。饮过贪泉水,还做了一首诗以表明心志,诗中写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吴隐之到任后,严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简朴。起初,人们认为刺史不过是在装模作样罢了。可是一年过去了,吴隐之仍一如既往,时常以贪泉的事来警诫自己。一天,随从送来一包剔骨的鲜鱼,他立刻警觉起来,拒绝接收这份礼物,并严厉警告说:“一定要以身作则,不吃请,不受贿。如再发生此类的事,必定要严加惩罚。”在吴隐之的感召下,广州地区风气为之一变,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民风也淳正了。
  吴隐之饮贪泉而不贪的行为,不但受到东晋皇帝的嘉奖,也备受后人称赞。唐代名臣魏征编修《晋书》时,为清官吴隐之写下了“晋代良能,此焉为最”的评语。如今广州越秀博物馆内,仍竖有一块刻着“贪泉”两个大字的石碑,这是广州老百姓为纪念清官吴隐之的趣闻佳话而立的。
  -
  〖高邮吴三桂家族的兴与衰〗
  高邮吴氏在明清之际因迁居辽东的裔孙吴襄、吴三桂父子而知名于世,吴三桂生于1612年。吴三桂先世本是安徽徽州人,其后迁居江苏高邮,形成高邮吴氏。吴三桂的祖父是个以贩马为业的商人,奔走于北方各地,后定居于辽东,到吴三桂父亲吴襄时,其家族才开始振兴,形成明末辽东有实力的军事家族,高邮吴氏也随之名震四方。
  吴襄,少年时读书很少,成年后,体格强健,从军到镇武将军李成梁部下效力。明天启年间,吴襄中武进士。崇祯年间,吴襄先后历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军事要职。他和世守辽东的祖氏家族联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吴襄在辽东拥有一支精锐的家族亲军和大量的庄园,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都是明代世守辽东的重要将领,其下有表兄弟祖泽润、祖泽远、祖泽溥、祖泽洪等十多名副参将军官。
  明末国势衰落,后金兴起,辽东战事频仍。青年吴三桂随父征战辽东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经历,也锻炼了初步的军事组织才能,有了一定的声誉。
  吴三桂早年就善于钻营,注意全力结交军政要人。太监高起总监宁锦军马时,吴三桂便拜这位以杀良臣冒功为能事的阉人为义父。崇祯年间,重臣洪承畴经略辽东时,吴三桂也拜在他门下。此后吴三桂在这批人的扶植下一路飙升,几年间,从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升任团练总兵,成为明朝一位重要将领。
  明清在关外对峙时期,升任要职的吴三桂虽然参加过一些抗清战争,但败多胜少,过大于功。崇祯四年吴三桂随父参加救援大凌河战役,战斗间吴三桂父子见形势不妙而临阵脱逃,造成明军四万余人全部溃败,大凌河也因援绝而陷入清军之手。崇祯七年吴三桂父子参与救援宣府、大同战役畏敌不前,致使乱兵骚扰地方。吴三桂独当一面后,适逢以洪承畴为主帅的13万明军被清军主帅皇太极围于松山。吴三桂没接到命令就擅自提前率军夺路逃跑,结果连大印也被清军缴获。在吴三桂影响下,各路兵马争相败逃,明军损失惨重。这次战役号称松锦战役,明军的失败为日后清军入关打通了道路。吴三桂因之被降三级,驻守宁远。
  吴三桂驻守宁远期间,明清之间的政治军事对峙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吴三桂成了明清两个政权之间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明朝而言,松锦失陷后,宁远成为阻挡清军入关的主要屏障。吴三桂驻守宁远后,收罗兵勇,召集散兵,军队增加到三四万人。1643年,吴三桂凭借这支军队入卫京师,抵御清军进关取得了战绩。这一年,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三城相继失守,惟独吴三桂守住了宁远孤城。在此情况下,明政府自然把吴三桂视为东部边陲的保障,并在其入卫京师时,给予武英殿赐宴之恩荣。对清而言,夺取宁远是清军入关的前提。清人为达到其战略意图,动用已经降清的吴三桂的亲戚故旧,对其进行了频繁的,劝降活动,信使往返不绝于道。吴三桂既未立即决定降清,也没有做出毁书斩使誓与清军决战到底的激烈行为。吴三桂此时掌握着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他洞观时局因而他决定在日后时局剧烈变化时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此时明政府可谓内外交困,李自成起义军西出西安,东渡黄河,连克临汾、太原、大同、定宣府等要地,进军矛头直指京师。面临覆亡的明政府,朝野上下把吴三桂视作救命稻草。崇祯皇帝召见其父吴襄,将吴襄提升为中军府都督。又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急调其入卫京师。吴三桂早就想撤离孤宁远,他接到命令后,不到十天就将宁远50万军民撤至山海关。当吴三桂率部抵达永平时,北京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李自成大军已攻下北京,崇祯帝已吊死煤山,在京大臣也多已投降李自成,吴三桂成了丧家的猛犬。此后吴三桂在多种政治势力之间进行投击,不管投向何方,全以自己的利益为定。
  永平离北京不过数百里,吴三桂最初决定降李,他曾接待了李自成派来招降的使者,甚至在途中大张告示宣称进京朝见新主,李自成的檄文中也曾有“吴三桂知天命所在,已回心革面”之说。这仅仅是吴三桂在特殊形势下的权宜之计,他一方面想借此保全自己的特权财产及身家性命;另一方面还抱有充当新王朝佐命功臣的希望。然而,农民起义军对旧事物巨大的破坏力彻底摧毁了吴三桂的幻想,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等人开始对在京的明朝官员进行追赃,有的甚至实施拷问,其父吴襄也在其列。吴襄也私下给吴三桂写信,要他速来救父。此时,李自成也认识到了吴三桂的重要性,即令刘宗敏释放吴襄,并令写信劝降吴三桂。这两封信一前一后仅差一两天,吴三桂看到两封内容截然不同的家信,断定李自成的招降活动不过是一场骗局,下决心和李自成决裂。
  明代晚期,社会腐败,官僚士大夫多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常常妻妾成群。少年得志的吴三桂出入达官贵人之间,深受影响,吴三桂早年就纵情歌舞声色。入卫京师时,曾以千金购得苏州名妓陈圆圆,藏之密宅,后世称之为“金屋藏娇”。
  在吴三桂和李自成决裂之后,腹背两面受敌,山海关以西李自成重兵已近在咫尺,山海关之东是日益逼近的宿敌清。在生存大计的权衡下,吴三桂不顾民族大义终于将目光投向雄居东北的满清,这是势所必然。但吴三桂清楚地意识到,明清对峙几十年来形成了民族仇视,如已降清的洪承畴、祖大寿等皆为士林所不耻,遭朝野上下所唾骂。因此他不敢贸然地降清。当年曾招降他的皇太极此时已经去世。他精心设计出了一套投石问路的具体步骤。吴三桂先发出了关于他和清军联合入犯的假情报以试探各阶层的反应,广造复辟舆论,宣扬“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正统”,并煽动在京的明遗老遗少为崇祯帝发丧。
  此时虽然已存在吴三桂降清的客观形势,吴三桂向清军统帅多尔衮发出了第一封求援信,在这封信里,吴三桂以明朝臣子的身份向清求援,灭除李自成等流寇,使明朝得以复发,而不是请清入主中原。想待消灭了起义军后,以“子女玉帛”和部分土地作为对清出兵的酬谢和报答。在进军路线上,吴三桂严加限制,要求清军自喜峰口、龙井关、增子岭、密云等处进入明境。这些地方是从前清兵历次进攻内地的旧路,现在又是李自成起义军驻扎的要地。然而就在这时,吴李对峙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新变化。李自成开始对吴三桂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增派数万大军开赴山海关,山海关行将成为吴李决战的主战场,吴三桂面临灭亡的命运。吴三桂被迫改变初衷,由不许清兵从山海关入境,到迫切要 求清军从山海关入关,企图使清军与即将到来的起义军决战。
  长期以来,山海关一直是清军入关作战的主要障碍,越过山海关,入主中原将会一泻千里。这次吴三桂主动献关,对清军来说是求之不得的极好机会。多尔衮立即命令全部军队折而向东。为逼迫吴三桂彻底降清,多尔衮在行至山海关外五里处停下,按兵不动。此时吴三桂形势十分危机,一方面李自成大军压境,即将发动进攻,另一方面,内部出现士兵骚动,有将瓦解的迹象。吴三桂在清吴之间信使往返八次的情况下,向清军做出了新的让步,表示愿剃发归顺大清,割让北京在内的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同时也提出了“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的条件。多尔兖接受了吴三桂的这些条件。于是清、吴联军迅速击败了李自成起义军。
  山海关之战结束后,清摄政王多尔兖封吴三桂为亲王。由于吴三桂联合清军击败了李自成,实现了亡明士大夫的共同愿望,因而他又得到南明政权的赏识。南京福王政权在建立之初,便遥封吴三桂为蓟国公,派专使北上,携银犒军。
  清军入关后,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清政府实行高官厚禄收买政策,亡明官僚纷纷归降清朝。吴三桂看风使舵,又放弃了拥立明太子的主张,成了满清忠实的鹰犬。吴三桂在追杀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为表示对新王朝的忠诚,对一些反清的朱明后裔,不遗余力地斩尽杀绝,因而获得了清政府的信赖和倚重。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三桂以平西大将军身份南征云贵,攻打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桂;王永历政权。四年后,吴三桂在缅甸追杀擒斩了桂王。
  吴三桂将各地起义军及南明政权逐一消灭。清王朝授予他总管云南军民事务的大权,后来又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娶公主为妻。吴三桂在云南开藩设府,成了割据云南的土皇帝,后来逐渐和清政府的统一政策发生了冲突。清政府要求在新占领区行使中央统一的行政管辖权,在军事上裁减军队,减轻财政压力,这打破了吴三桂世镇云南的美梦。几年来吴三桂一直在处心积虑地经营自己的这一独立王国,其辖区内官吏可不经朝廷而擅自任免。各省缺员时,吴三桂则安插亲信,谓之西选。同时他还以重金收买在京的朝官及各省将吏为其效劳。
  他四处搜罗人才,招纳李自成、张献忠余部,编练军队,积极备战,成了分裂割据势力的总代表。清康熙政府掌握了吴三桂动向后,做出了撤三藩的决定。三藩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难王耿精忠。
  吴三桂得知后,联合其他三藩,于1673年发动叛乱,吴三桂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康熙帝历时八年才将三藩镇压下去。
  在叛乱中吴三桂又打起了复明的旗号,反叛前率部下祭扫被其杀害的桂王之墓。后来,吴三桂在节节败退的形势下,又撕下复明的面纱,在湖南衡阳自立为帝,国号大周。在前线告急文书传来,吴三桂忧惧交加,不久病死了,终年67岁。
  吴三桂死后,其部下拥立其嫡孙吴世蹯继位于衡阳,在清军的有力进攻下,吴世蹯节节败退,地盘越来越小,只得退回云南。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被迫自杀,吴周政权从而告灭。
  吴氏家族成员中,长子吴应熊在反叛之初被杀于北京,其侄儿辈也多战死。吴三桂庶子、妻妾,在吴世蹯死后被清军屠杀殆尽。

跟帖时间 2010-02-07 10:07:4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吴姓宗祠通用对联 -- 1.门楣题辞:

延陵高风:“延陵高风”指周章正式封吴之后,国势日强,至仲雍的十九世孙寿梦正式称王。寿梦有四个儿子,最小的季札为人仁义礼让,最为贤能,为父所喜,为兄所爱。寿梦想让位给他。季札象他的先祖泰伯一样,执意推让,并远逃他乡,终身不受国位。吴王就将他封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市、江阴县一带),称为延陵季子。因此,吴氏亦有称延陵堂者。延陵遂成为后世吴氏的郡望之一。



2.四言通用联:

世家第一;至德让三: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让位于弟季历及季历子昌(文王)。孔子称其有“至德”,《史记》列为世家第一。

延陵世泽;梅里家声:全联典自春秋时期的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武进)称“延陵季子”。泰伯让位而避于吴,住今江苏省无锡梅里。

延陵望族;廷尉名官:上联典出春秋时期的吴季札。下联典出西汉时期的吴公,文帝时为河南太守,征为廷尉。尝荐贾谊于文帝,文帝召贾谊为博士。

治平称最;明体达用:上联典自西汉时期的吴公,公正廉明,治平为天下第一。下联典自清朝年间的吴廷栋治学以明体达用为主。

治平称最;让德留芳:上联典指西汉吴公。下联典指吴氏的来历。

宫女列阵;箫鸾成仙:上联典出春秋时期的孙武以《兵法》教吴王宫女列战阵以显治军之能。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文箫与仙女吴彩鸾结为夫妇,双双成仙而去。

清操绝俗;画圣留名:上联典出西晋时期的吴隐之任职各地,均著清操。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吴道子为著名画家,世人誉为“画圣”。

鹰扬虎视;剑气玉光:上联典自三国时期的吴质,曹操赞其“鹰扬其体,虎视凤观”。下联典自明朝年间的吴伯宗,人称“玉光剑气,殆不可掩”。



3.五言通用联:

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典用台湾省台南市吴氏大宗祠联



4.六言通用联:

三让两家天下;一剑万世千秋:上联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下联典用季札挂剑徐君之墓树的典故。

孙子能教宫女;文箫幸遇仙姝:上联黄指春秋吴王阖闾用孙武操练宫女事,在操练女军时,不顾吴王面子而杀他两名爱妃,果然使军纪严明。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吴彩鸾遇书生文箫事,想传书生文箫于太和年遇到他,受她接济。十年后,一起到吴中越王山,各跨一虎成仙而去。



5.七言通用联:

渤海家风千古兴;延陵世泽万载隆: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国的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于江阴申港东南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季札重信义。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此事传为千古美谈。据史籍《春秋》记载:季札于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逝世后葬在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今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耸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

百年丕振延陵绪;三让犹存泰伯心: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泰伯。权威姓氏著作《元和姓纂》云“周太王子泰伯、钟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泰伯亦作太伯)。姓氏学者咸认吴氏始祖是泰伯。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而周太王意将家业让于三子季历,泰伯为遂亲愿与二弟仲雍两次出逃,从陕西岐山一直跑到南方今江苏无锡一带,建立起氏族小国,并沿用第一次出奔建立的国号句吴。当地的土著吴人,仰慕泰伯兄弟的贤德,有一千多户归附他,于是泰伯成为句吴的首领。泰伯逝世后无子嗣,由二弟仲雍继其位且世代相袭。至周武王时,封仲雍的曾孙周章为吴国国君。

楼危明月芭蕉翠;水涨白帆杨柳青:上联典指南宋词人吴文英,工词。下联典指明朝小说家吴承恩。

人称祖师号画圣;我恨王郎曰频香:上联典出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被誉“画圣”,民间绘塑艺人奉为“祖师”。下联典出清朝女祠人吴藻,字频香。

吏部文章昭日月;将军功业炳山川:典用佚名集吴天发碑字帖联。



6.八言以上通用联:

秘义烟涵,瑰词雨散;文章绮合,藻思罗开:采用清朝书法家、金石学家吴荣光联。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富饶迁石里,派衍东山:此联采用安徽省歙县胡埠口吴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吴氏源于延陵季子,即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因不愿继承王位受封于延陵。“西土”,胡埠口在延陵以西。下联“石里”,指附近吴氏散居地石门坞、石门坑等;“东山”,为当地小山名。

胄继缙绅,高出延陵鼎族;政务宽厚,早标太守芳名:上联典指春秋吴国的季札。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吴公。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此联为江苏省无锡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氏始祖周太王之子泰伯让位幼弟季历开辟江南的史实,其联在今江苏省无锡县的泰伯祠(又称至德寺、让王庙)和泰伯墓。泰伯因三让天下,德行高尚而被后人尊为至德。天下吴氏均尊泰伯为开姓始祖。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采用清朝小说家吴敬梓自题联。

持议刚方,坐席正讲官之体;风裁峻厉,飞帛书御史之名:上联典自北宋朝时期的吴申,持议刚方,上书“争讲官正席”。下联典出北宋·吴中复,累官殿中侍御史,风节峻厉,先后弹罢宰相梁适、刘沆。仁宗飞白书“铁御史”三字赐之。

至德启云礽,三让两家天下;大宗绵雪堰,千秋一脉江南:典用吴氏宗祠联。

始国忆江苏,碑前遂得追根志;迁台荣栗邑,海外还存慕祖心:此联为台湾省苗栗县吴氏宗亲会敬献给江苏省无锡市泰伯祠联。1992年10月中旬,来自东南亚、台湾省、香港、美国等地的泰伯后裔一行一百九十八人,在“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的带领下,到无锡泰伯祠寻根祭祖,于人宗亲,洒扫成礼,盛况空前。台湾省苗栗县吴氏宗亲会还特意敬献了这副新堂联。

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芬流兰谷;派衍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此联为吴氏宗祠联。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此联为吴氏宗祠联。

跟帖时间 2010-02-07 10:04:5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吴氏的字辈排行 -- 湖南岳阳吴氏字辈:“祥肇起文新世泽先勋自古远腾芳传家之道惟仁让懋德千秋载宠光。”

湖南洞庭吴氏字辈:“嘉时永定克绍景从懋光必应继礼承宗。”

湖南益阳吴氏字辈:

豫章支派:“绍世承添共景木学啟齐家助国兴”;

邵阳支派:“通必政福受忠廷永喜嘉友庆新世朝能大立光显应名成”。

八修新派:“荣章开泰运嗣续茂芳春仰源思祖泽敦本耀先声治际昌隆会恩敷亿兆宁清芬怀礼让南楚育奇英”。

湖南资阳吴氏字辈:

本原派:“祖德继文志凌道一大贤忠良辉映家邦声名肇啓元愷齐芳永新世泽锡祚其昌”;

二修派:“祖德继文志凌道一大贤忠良辉映家邦声名克振品尚端方敦厚孚信守正安常”;

三修派:“祖德继文志凌道一大贤忠良辉映家邦承平世运治化光昌茂才必选以衍其祥”;

四、五修派:“祖德继文志凌道一大贤忠良辉映家邦声名肇啓衍庆最长永新世泽锡祚其昌”;

六修起字改啓新派:“梅里遗徽远延州令望扬相傅惟礼让定许迪前光”。

湖南湘潭吴氏字辈:“啓自大朝堂傅家世德光书林文国美才学永隆昌”。

湖南望城吴氏字辈:“继嘉道开世泽中和盛朝荣锡佐定宏勋光增诒翼蔚啟人文”。

湖南芷江芷水吴氏字辈:“揖让开周祚功勋定汉基前贤垂美荫英哲继光仪骏烈贻诗礼鸿模教孝慈家声南楚盛万世庆咸宜”。

湖南湘乡吴氏韬系字辈:“姬周丰镐盛贤圣地灵钟泰伯龙三让偕行有仲雍君吴传廿世季札绍遗风”。

浙江嵊县吴氏字辈:“天地君亲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福建永定吴氏字辈:“念万仕谭志国以毓瑞集其子仁光裕乃昌宜宗礼让德永振世嘉兴绍贤良衍庆发文武显达”。

安徽宿松吴氏字辈:“金木水火土国士日方永怀诚秉信国学笃行诗书世第长振家声东山衍庆德泽维新”。

辽宁满族吴氏字辈:“荣贵继世广福庆永鸿昌华国忠明志维新裕保良”。

河索吴氏字辈:“始祖黹□世玉元山可汉之自昭绪远庆长贤良方正”。

陵海吴氏字辈:“浩大遂生原圣谕赞为至崇积豫洪宣扬烈君南纪观乐知政隆达节用明礼陵海胤祚长川增协云起绵蔚式棣华承阴树乔梓绍述嘉贤名泰赓清美”。

聋阳仙闻吴氏字辈:

孝义流子里支派:“六万正政荣永惟领汉仪文献经□□恩惠□標焕幸鈺演”;

仙问木村支派:“六万正政嗣浩伦荣汉礼通泰永良康福安宁华瑞奕祥昌熙延陵蕃衍盛□田瓜□分”;

山口支派:“六万正政嗣浩千皋告远大德齐启茂淋溁溱湘涤淞溎洙潗”。

延陵吴氏一支字辈:“崇德傅先让光昭茂万年”。

延陵吴氏一支字辈:“长原垂弈□□□□事业宣声远动□□”。

石版吴氏一支字辈:“兴兴啓开家世文名道德光士先敦孝友品必尚端方修业恒宗正存仁永保良木培枝益茂显达庆绵长”。

吴氏至德堂一支字辈:“元运初开英勇方隆仁慈泽惠恭让温恭锡福迪吉敦本睦宗富强显达孝友高风元运初开英勇方隆仁慈泽惠谦让温恭锡福迪吉敦本睦宗富强显达孝友高风”。

吴氏至德堂一支字辈:

永兴支派:“著作高风远永兴世泽长诗书承祖训礼让绍家光唐宋文章盛元明继述昌孝思维类兰桂庆腾芳”;

通山支派:“先宗功茂永礼义道之常秀士开文运鸿儒绍祖光”。

吴氏思源堂一支字辈:“国士登来世文章启今时德原泽宜远材高功应奇英伦光前列叙余炳忠夷家庭修法则为政树鸿猷一本乐昌顺封赐记岐周”。

吴氏三让堂一支字辈:“忠厚传家远行亲继泽长衣冠登相位黼黻发荣光”。

吴氏一支字辈:“傅经立大本翼德守朝仪光裕宜师厚承先庆履绥”。

吴氏一支字辈:

乾派:“宗伯文仲起汝邦大德与祈天锡瑞裔耀裕庆家声秉礼遵和睦怀仁启显荣同期崇克让祖□永为程”;

坤派:“丹桂碧兰香秀连清芝芳英贞荣翟淑婉毓琳琅孟传名训正湛著今仪良宜室贤相助□成家义有方”;

吴氏一支字辈:“传经立大本翼德守朝仪光裕宜师厚承先庆履绥”。

跟帖时间 2010-02-07 10:01:5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吴氏的家谱文献 --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杨继盛编纂,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著者待考,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吴如胜编纂,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吴呜凤撰,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清)吴守恩编纂,清雍正年间编纂,手写本。现被收藏在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民国)吴恩培编,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清)吴优善、吴鸿盘编纂,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编纂,清光绪十八年 (公元1892年)铁刻版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清)吴宝善编纂,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编纂,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泺南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吴淑珍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两卷,(清)吴德达辑、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仁泽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民国)吴承祜编纂,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至德堂铅印本三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清)吴丽生编纂,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苏吴氏汇修宗谱十二卷,(民国)吴仲山纂修,民国年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三让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淋水县云合乡陈里坑屯竹窝里。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民国)吴祖起编纂,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锦绣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屯小吴家。

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民国)吴怀镡重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至德堂油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赣榆县档案馆。

江苏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一卷,(清)吴昆田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镇江市图书馆。

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吴其稑等重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清江柏碧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清)吴芸等编纂,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清)吴引孙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仪徵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屯。

江苏泰州富安县吴氏重修族谱八卷,(清)吴嘉珠纂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图书馆。

江苏泰州海陵南圯塘吴氏族谱,(民国)姚龙光重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爱字号第六卷、忠字号第一~二卷、第四~六卷。现被收藏在江苏丹阳县图书馆。

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民国)吴金波重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屯塘河队。

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清)吴春元、吴占熊撰,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南京市博物馆。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清)吴章焕六修,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铅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清)赵坤连纂辑,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三让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民国)吴江、吴杓等重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三让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锡纯等重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均安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清)吴国桢主修解簠编辑,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怡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世铮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镇江市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毗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清)吴富德、吴其贤等续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三让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清)吴川法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思让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民国)吴祥鸿等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思让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清)吴赓麟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两卷,(清)吴允祥、吴有章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清)吴观周辑,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著者待考,民国年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二十八卷。现被收藏在江苏档案馆。

江苏常州毗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清)吴志尚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振宜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民国)吴世仁、吴培育等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至德堂铅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常州毗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民国)吴德洪、吴德兆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州吴氏统谱,著者待考,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江苏档案馆。

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清)吴人秀、吴世馄纂修,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西省文史馆。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清)吴亭甫纂修,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仅存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清)吴振钧等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仅存卷首、第一~十三卷。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世谱六卷,首两卷,(清)吴祥霖等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统谱六卷,首两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至德祠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无锡吴氏统谱六卷,首两卷、末三卷,(民国)吴叔渭等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闾江吴氏续修宗谱十八卷,(清)吴超然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经远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

江苏江阴严渍吴氏宗谱四十卷,(清)任震初纂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96年)恩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翔九等九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二十五卷,(民国)吴增甲纂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源德堂铅印本二十五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宜兴吴氏宗谱二十一卷,(民国)吴唱续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继述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宜兴钟离吴氏重修忠义分谱八卷,(民国)吴莲溪编编纂,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恩敬堂铅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苏州吴氏家乘三卷,(清)吴潮吴文垲修,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源远堂本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苏苏州图书馆。

江苏常熟新修丹阳分常熟吴氏支谱六卷,(清)吴焕文吴焯等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手写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江苏常熟市图书馆。

江苏常熟海虞城东吴氏支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吴县吴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康熙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吴县武山西金村吴氏世谱四卷,(清)吴公肃等修,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谱六卷,(清)吴永锡、吴定国等修,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洞庭祠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历史系。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四卷,(清)吴哲等纂修,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六卷,(清)吴经望等纂修,清道光九年至十一年(公元1829~1831年)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二~六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乘不分卷,(清)吴懋煜辑,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苏昆山徽州吴氏迁昆支谱,(民国)吴鸿畴编辑,民国年间苏州大苏印刷公司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吴江吴氏族谱三十五卷,(清)吴安国续辑,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卷。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

吴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近庄纂、吴祥霖补辑,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杭州吴氏家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仅存六卷。

浙江杭州吴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浙江余杭吴氏宗谱两卷,(清)吴之梁、吴载有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余杭吴氏宗谱八卷,(清)吴光煜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承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余杭延陵吴氏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余杭县塑料厂。

浙江萧山吴氏家谱四卷,(清)吴斐续修,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爱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吴氏家谱四卷,(清)吴瑞芝等重修,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爱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泰顺九绽吴氏族谱四卷,(清)蔡葆贞重辑,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泰顺县文博。

浙江嘉兴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蹯重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60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

浙江海宁吴氏宗谱六卷,(清)吴芸孙、吴昌年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桐乡州钱吴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清)吴学浚等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永怀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平湖吴氏本支家谱不分卷,(清)吴若娘续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

浙江海监吴氏宗谱不分卷,(清)吴本智等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海监吴氏族谱六卷,(清)吴昌年、吴昌祺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浙江湖州菱湖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衍麟纂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湖州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清)吴容光续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湖州下塘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清)吴孝诚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湖州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民国)吴邦诠、吴孝诜等续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湖州皂湖吴氏宗谱八卷,(民国)吴秋香、陈溶新重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长兴吴氏宗谱十卷,(清)吴俊卿主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凤林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长兴县白阜乡大齐口村屯。

浙江绍兴会稽吴氏家谱不分卷,(明)吴链修、林乔纂,明嘉靖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十五卷,序状志铭一卷,(明)吴有临纂修,明万历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三十一部,(清)吴国梁等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仅存十一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支谱不分卷,(民国)吴隐编订,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活字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支谱不分卷,(民国)吴善庆编,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吴邦枢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东阳渤海郡鸡峰吴氏宗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象岗乡。

浙江义乌椒山吴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浙江义乌椒山吴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浙江义乌延陵吴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民国)吴德洗等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活字本四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省衢州吴氏宗谱两卷,首一卷,(民国)吴礼荣重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浙江衢县铜峰吴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浙江衢县延陵吴氏宗谱四卷,(民国)吴长安、吴元骏等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衢城北隅居士郑荫槐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浙江常山柏溪吴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连塘屯。

浙江常山柏溪吴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杨瀚八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石村。

浙江常山梧峰吴氏宗谱,(清)吴鉴、吴绍达等续修,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仅存第一卷。

浙江常山梧峰吴氏宗谱,(清)吴可权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浙江仙居厚仁吴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六卷、卷末。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仙居吴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缺第三~四卷、第六~七卷、第十三卷、第十八卷、第二十六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天台吴氏宗谱略存不分卷,(清)吴志勤重修,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黄岩黄邑凤洋湖头东吴氏宗谱九卷,(清)吴际清编纂,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仅存第一卷。

浙江遂昌吴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县湖山乡大畈屯。

浙江遂昌平昌吴氏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县石练乡。

浙江遂吕吴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县对正乡山前屯。

浙江松阳岗头吴氏宗谱三卷,(民国)吴家斌主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樟溪乡岗头屯。

安徽吴氏宗谱三十卷,(清)吴燮和等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四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吴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兴让堂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十二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合肥东乡吴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清)吴重仁、吴门南等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芜湖吴氏宗谱首一卷,(民国)吴官生编纂,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仅存卷首、第一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泾县泾川茂林吴氏宗谱五卷,(明)吴范道等纂,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缺第四卷)、安徽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泾县延陵吴氏宗谱十三卷,(清)吴一湫编纂,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安徽泾县石匮吴氏族谱正编六卷,首一卷,附旧编二卷,首一卷、附编二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四代饮旌五世同堂全图一卷,(清)吴慎月编,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泾县吴氏始祖图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谱系不分卷,(民国)吴家骏手录,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支谱不分卷,(民国)吴家骏录订,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精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新安世家梢云吴田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梢云吴氏族谱十卷,(明)吴大经纂,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仅存第八~十卷)、上海市图书馆(仅存第一~三卷)。

安徽徽州左台吴氏谱图续编不分卷,(明)吴饮仪等纂,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安徽徽州左台吴氏大宗谱不分卷,(清)吴正遂汇纂、吴阀总辑,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徽州左台吴氏大宗谱三编,(清)吴正遂编。(民国)、吴洁华补订,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中华书局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三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有两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考系不分卷,(清)吴允文等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仅存三册)、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家乘世谱,(清)吴文蚧编纂,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盐城市图书馆。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锡维编纂,清光绪年间叙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族谱不分卷,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休宁商山吴氏族谱不分卷,(明)吴士信修,手抄明化年间版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休宁商山吴氏重修族谱两卷,(宋)吴浩纂修,(明)吴士彦等续辑,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休宁新安商山吴氏宗祠谱传一卷,(明)吴应迁辑,(清)吴献吉等续辑,清康熙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休宁县市吴氏本宗谱十卷,(明)吴抿、吴兆等纂修,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休宁新安休宁乾滩吴氏会通谱十二卷,(明)吴爵、吴斌等纂,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休宁吴田吴氏分支统谱,(明)吴显纂修,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一~五卷。现被收藏在南京市图书馆。

安徽休宁璜源吴氏族谱八卷,(明)吴应期纂修,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保和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休宁茗州吴氏家记十二卷,(明)吴瑞毂编,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手写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休宁茗州吴氏家典八卷,(清)吴翟辑,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吴厚夫翻刻,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紫阳书院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休宁海阳吴氏族谱一卷,(明)吴维东等修,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休宁吴氏族谱一卷,(明)吴维东等修,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休宁泰溪吴氏世谱不分卷,(明)吴怀敏重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休宁衡川吴氏家乘不分卷,著者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安徽休宁衡川吴氏宗谱聘公房摘支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歙县新安歙南昌溪太湖坵吴氏宗谱十四卷,(清)吴念祖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缺一卷)。

安徽歙县仟源邑氏宗谱八卷,(清)吴永凤、吴兴寿等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安徽歙县石潭吴氏叙伦祠宗谱不分卷,(清)吴绍周编纂,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歙县石潭吴氏宗谱十六卷,(民国)吴寿根等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缺一卷)。

安徽歙县昌溪庠里吴氏宗谱八卷,(清)吴景桓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恩成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祁门祁东福州吴氏宗谱不分卷,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黟县横岗吴氏会通宗谱不分卷,(清)吴世翔编纂,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种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黟县黟北吴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吴士恺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石台吴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石台县大寅乡。

安徽桐城吴家砦吴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灏、吴谦昀等续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吴氏宗谱三十二卷,末两卷,(清)吴友谦等续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仁义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高甸吴氏宗谱九十一卷,首一卷,(民国)吴健吾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安庆东方书局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仅存第九十卷)、安徽省博物馆(仅存卷首、第一~三卷、第九~十八卷、第二十四~三十六卷、第三十八~四十一卷、第四十三卷、第四十八~五十卷、第五十二卷、第五十四~五十七卷、第五十九~六十一卷、第六十五卷、第六十七卷、第六十九卷、第七十三卷、第七十七~七十八卷、第八十一~八十二卷、第八十四~九十一卷)、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仅存第三~七十八卷、第八十~九十一卷)。

安徽桐城吴氏家乘小纪一卷,(民国)吴闿生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油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安徽怀宁皖怀梅冲吴氏编修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凤等撰修,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萃英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怀宁吴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两卷,(民国)吴志强、吴祥森等重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怀宁吴氏宗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吴佩绅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观乐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潜山潜阳吴氏宗谱两卷,(清)吴承珂等修,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潜山吴氏宗谱六卷,(清)吴邦辅等续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尚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庐江潜川吴氏宗谱八卷,(民国)吴学廉、吴学藻等续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延陵吴氏族谱十卷,(清)吴文炳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福建延陵吴氏重修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有秩堂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七卷。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福州世美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诚玉重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连江吴家路并竹兜吴氏族谱一卷,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连江县档案馆。

福建连江马鼻竹兜吴氏族谱一卷,(清)吴茂才、吴清光重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连江县档案馆。

福建同安鹿港吴氏义二房族谱不分卷,(清)吴举纂修,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同安庄江鼎汉石壁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道芳纂修,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安溪清溪华地吴氏谱系不分卷,(清)吴鸣熙重修,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同安矿溪吴氏家谱不分卷,(清)吴德功纂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晋江潘径吴氏家乘不分卷,(清)吴达法修,清咸丰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晋江灵水吴氏家谱二十七卷,(清)吴梓材、吴绍莘等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广州留香斋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广东省汕头市图书馆(仅存第一卷、第九~二十一卷、第二十三~二十七卷)、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南安鳌岱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淮光序,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南安吴氏宗族谱不分卷,(清)吴廷栋 梁又修,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漳州大溪吴氏宗谱不分卷,(清)吴春茂纂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龙海海澄梧贯吴氏家谱五卷,(清)吴梓材 吕绍华等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漳浦官詹山后吴氏家谱不分卷,(清)吴学海、吴馄耀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浦城西吴(吴氏)宗谱十二卷,(清)吴懋基主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豫章集贤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不全)。

江西永修吴氏重修谱不分卷,(清)吴建锟、吴建公等重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婺源环溪吴氏家谱四卷,(清)吴月楼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宝诰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首都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江西婺源旋海吴氏支谱五卷,首一卷,(清)吴鸿晟、吴运嘻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金溪疏溪吴氏家乘十一卷,首一卷,(清)吴廷相纂修,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南城东坪源头吴氏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吴葆真、吴琦等八修,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临溪荪圻吴氏支谱不分卷,(清)吴师颜序,清乾隆十年(公元1805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山东陵县吴氏族谱四卷,首一卷,(清)吴莹等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山东沾化吴氏家谱七卷,(清)吴庆垣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东临沐吴氏支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临沐县曹庄镇曹庄。

河南获嘉吴氏家谱一卷,(清)吴太惠创修,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档案馆。

河南获嘉吴氏和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大鸣、吴廷续修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河南睢县吴氏族谱一卷,(民国)吴乃建重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民权县吴岗屯。

河南固始吴氏家乘不分卷,(清)吴子健辑,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南固始吴氏族谱一卷,(清)吴文世重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河南固始吴氏秉义堂支谱不分卷,(民国)吴华修编辑,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北平京城印书局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北黄冈吴氏宗谱,(清)吴亮清、吴海卿等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双合堂木刻活字印本,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河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黄冈吴氏宗谱三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三让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黄冈市档案馆。

湖北黄冈吴氏宗谱四十九卷,(民国)吴心田、吴绍周等编,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冈邑五柳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九册。现被收藏在河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广济吴氏宗谱三卷,首一卷,著者待考,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广济县档案馆(缺卷首)。

湖北通山吴氏宗谱,(民国)吴从周、吴柳屯等七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北嘉渔吴氏宗谱,(民国)吴德明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嘉渔张怀卿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河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崇阳吴氏宗谱,著者待考,1939年直笔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崇阳县大源乡大源屯(不全)。

湖北崇阳吴氏宗谱三卷,(民国)吴元善总修、吴完生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延陵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崇阳县西庄乡拓田屯。

湖北松滋吴氏宗谱四十六卷,首一卷、末两卷,(清)吴庆扬续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湖北来凤万家塘吴氏支谱一卷,(民国)吴宝炬撰,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来凤县县志办公室。

湖北来凤吴家庄吴氏支谱不分卷,(民国)吴国寿等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武昌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市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

湖南浏阳水源吴氏四修族谱,(民国)吴德时修、吴笃实编纂,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延陵堂木刻活字印本,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吴氏六修支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延陵堂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十一~十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吴氏六修家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选鸿、吴选蓬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仅存卷首、第十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吴氏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汽上吴氏房谱十卷,(清)吴文藻总编纂,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潭扬泉吴氏家书十七卷,(清)吴宏璋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庆余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湖南湘潭扬泉吴氏家书二十二卷,(民国)吴宏璋、吴堪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张百香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潭乌石吴氏四修族谱五十九卷,(民国)吴肇源等撰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奉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湘乡吴氏韬系支谱十卷,首两卷,附先世迹容,(民国)吴耀埕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延陵堂石印本八册,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吴氏八修族谱六卷首两卷,(清)吴芝园修、吴云编纂,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仅存卷首二册,另一部存卷首上一册)。

湖南岳阳吴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清)吴句葺修、吴前美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翼行编纂,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仅存一册)。

湖南湘阴吴氏族谱,(清)吴启瑛编纂,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石版吴氏族谱八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听彝堂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平江吴氏宗谱不分卷,(清)吴赓泰等修,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昭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吴氏庙家谱两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广东广州吴氏族谱监步房不分卷,(清)吴德华修,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珠海吴氏谱牒十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珠海市山场乡。

广东珠海延陵吴氏世系表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珠海市翠眉乡。

广东潮州陵海吴氏族谱十二卷,(民国)吴佐熙编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广东省汕头市图书馆。

广东潮州银湖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吴兆蓉主修、吴农、吴山等编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汕头名利轩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省汕头市图书馆。

广东中山延陵吴氏族谱十卷,(清)吴天炳、吴据德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5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广东中山香山吴氏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南海吴氏族谱两卷,(清)吴基选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广东三水吴氏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广东梅县梅南吴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吴锡章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广东丰顺汤田吴氏敦伦堂族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现被收藏在广东省汕头市图书馆(仅存第一卷)、广东省汕头市档案馆、广东省丰顺县档案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丰顺县汤田吴氏简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高要县水坑吴氏家谱五卷,附一卷,(民国)吴远基续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高要县档案馆。

广东高要桂岭吴氏家谱七卷,会一卷,(民国)吴远基续修,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高要县档案馆。

广东四会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大猷纂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广东四会窑屯吴氏族谱六卷,(民国)吴大楠等续修、吴大韶等编校,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西桂平吴氏支谱七卷,首一卷,(清)吴邦祺等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四川金堂吴氏族谱八卷,(清)吴璋主修吴明纂辑,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云山祠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重庆吴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吕德坤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34年)重庆吕氏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四川綦江吴氏族谱十卷,(民国)吴廷榘、吴昌绪等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重庆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仅存一册)。

四川江津吴氏族谱四卷,(民国)吴传芳修编纂,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宗让祠铅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四川三台吴氏族谱五卷,(民国)吴玉芝等续修,民国年间成都铅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简阳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永保纂修,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简阳吴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吴通南、吴文巽纂修,民国年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仁寿吴氏族谱七卷,(民国)吴子中、吴天衡纂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仁寿隆山书局石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仁寿吴氏族谱七卷,(清)吴溶江纂修,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仪陇吴氏宗支谱一卷,(清)吴愈先修,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四川仪陇吴氏家谱三卷,(清)吴德政编辑,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四川仪陇渤海吴氏支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四川仪陇吴氏宗支公谱一卷,(清)吴道南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四川仪陇吴氏宗支谱一卷,(民国)吴道南编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间有补续)。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四川迁建吴氏宗谱一卷,(民国)吴光辉主修、吴光鉴分编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喜德县档案馆。

四川吴氏家传谱汇初稿不分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喜德县档案馆。

甘肃泾川延陵吴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仅存一卷)。

彰化岱阳吴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台湾省彰化吴氏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香港吴氏重修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香港新界元朗吴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张呜球等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香港新界沙头吴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武峰吴氏家谱不分卷,(明)吴嘉誉纂修,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吴氏支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吴氏宗谱五卷,(明)吴全等纂修,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世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清)吴可恂编纂,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正宗谱不分卷,(清)吴允榕纂修,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梦孔撰。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向杲吴氏世纪四卷,(清)吴我炽、吴我燕纂修,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吴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重修本。现被收藏在浙江泰顺县博物馆。

吴氏秉良公房谱两卷,(清)吴氏族人续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家乘,著者待考,(清)吴光国校,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清)吴启雷纂修,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家谱三卷,首一卷,(清)吴鏊辑,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云梯等重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族,著者待考,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江县档案馆。

吴氏家乘,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谱系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山西省图书馆。

渤海吴氏家谱,(清)吴士琛编订,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东里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笃忠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蛟川吴氏宗谱,(清)吴有容等重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贻燕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云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仅存一册)。

吴氏族谱一卷,(清)吴锡勤编纂,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潮阳县博物馆。

吴氏宗谱六卷。(清)吴终年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吴氏族谱十卷,(清)吴兆贞编,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吴氏家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另一部缺图像一册)。

鸠江吴氏家谱四卷,(清)吴益寿编辑,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世让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鉴清等纂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族谱十四卷,(清)吴炳贵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吴氏族谱一卷,(清)吴廷春撰,复印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琼山县档案馆。

吴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吴氏家乘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明谦纂修,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仅存一册)。

吴氏宗谱八卷,(清)吴宗录等辑 清宣疑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吴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仅存一册)。

吴氏族谱不分卷,(清)吴鏊等纂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孝义吴氏宗谱四十二卷,吴氏族谱十二卷,(民国)吴学潜等重编纂,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活字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吴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两卷,(民国)吴志强等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三让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渤海吴氏族谱十一卷,首一卷,(民国)吴琮等三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仅存第十~十一卷。现被收藏在福建省连城县档案馆。

吴氏宗谱十二卷,(清)吴望魁等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集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族谱十卷,(民国)吴廷榘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重庆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缺第一卷)。

吴氏支谱十四卷,前编一卷,外编一卷,(民国)吴永滋等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吴氏家谱,(民国)吴贞魁等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石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纂修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南陵县档案馆。

吴氏族谱三十五卷,(民国)吴正权重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渤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五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吴氏宗谱三十六卷,首两卷,(民国)吴传篪等编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兰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冯墅分宗谱十卷,末一卷,(民国)吴越材等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二十卷,首—卷,(民国)吴升荣等编纂,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世谱三十卷,首一卷,(民国)吴治埔主修、吴治鸠编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让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续刻十卷,末一卷,(民国)吴莘耕纂辑,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贺宗谱五十二卷,(民国)吴人镜七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历代及德庆广公派下迁西族谱一卷,(民国)吴冠凡编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毂城县图书馆。

吴氏宗谱,著者待考,继述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秭归县档案馆。

渤海吴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跟帖时间 2010-02-07 09:59:2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吴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延陵县:商朝时期就有延陵县,辖地在今江苏省常州一带地区。汉朝时辖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部一带。西晋时期分曲阿县的一部份重置延陵县。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长沙郡:亦称长沙国。距今约十五~二十万年以前,长沙地区有人类的活动,经过十五~二十万年的发展,长沙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五千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公元前三千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公元前两千五百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的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传说,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过长沙。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后来就把长沙这片地土封给了他儿子少昊氏。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记载: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胙,赏赐),据此,传说中的少昊氏是远古长沙的一个氏族首领,是开发长沙的第一人。长沙,夏王朝时期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期,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即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据典籍《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营建雒邑告成,各方诸侯来贺,贡物中有“长沙鳖”一种,这是“长沙”一名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商、周时期,中原文化传入,长沙进入青铜器时代。长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半地穴式房屋,过着氏族生活,主要以石器作为工具,生产上依靠刀耕火种。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铜铸造技术传入,开始使用和制造青铜工具铜斧,到西周后期出现了铜制大锄(松土工具)、铜插(耙,松土和起土的农具);而且还制造出了形制考究、纹饰精美的青铜容器、乐器。长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铜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艺水平,富有鲜明的越族风格;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在宁乡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珍品;1959年以来宁乡、长沙县出士的十几件铜镜,一般重七十~八十公斤,最大的二百二十一公斤半,为中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商代铜镜。东周以后,长沙进入春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年代,春秋末期,楚国(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战国初期,越国灭吴国,楚、越两国对峙开始,长沙成为楚国东南边陲的要塞。战国中期,楚国实行变法,国力强盛,对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湖南全境纳入了楚国版图,长沙成为楚国南部的军事重镇,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广阔地域的政治军事中心,楚国在长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对长沙的进入,加上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古越人消失了,长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楚人的南侵,带来了中原和江汉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使长沙地区进入了铁器时代,长沙结束了商周以来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原始状态,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楚国至楚怀王时国势日弱,诸侯各国特别是秦国对楚国多次发起战争,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军南下,打败楚军在江南的余部,楚国以长沙为政治军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国所征服,楚国灭亡。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八百多年,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区,长沙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从秦朝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朝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汉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长沙国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始封至汉孺子婴居摄二年(丁酉,公元7年)被废除,存在了二百多年,长沙国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古长沙城作为汉王番都,临湘古城位于长沙国的中心地带,为历代长沙王的驻所和长沙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古书《水经注》记载,临湘城(即古长沙城,史称临湘故城)系吴芮始封长沙王建筑。汉后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废除。吴氏长沙国时期,为古代长沙历史上辉煌时期,政治上始终不渝维护国家统一,是西汉王朝的忠实诸侯王国。刘邦所封八个异姓诸侯王臧荼、韩信、英布等七个诸侯王全部消灭,唯独吴氏长沙国自始至终效忠朝廷,就是淮阴王英布(长沙王吴芮之女婿)反叛,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还大义灭亲。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始封,到汉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其五世孙吴著死,因无子被撤除,共传五代,历时四十六年。王国的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有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由朝廷直接委任,名为辅佐诸王,实际上是派来掌握本国实权以控制地方的。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之子汉景帝继位,重置长沙国,史称“刘氏长沙国”,汉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庶子刘发封为长沙王。刘发之长沙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削诸侯王国势力的时候,自汉前元二年~汉中元五年(公元前155~前145年),随着朝廷对诸侯番国管理体制的改变,这时的长沙国辖地大为缩小,已析出桂阳郡和零陵郡,仅有临湘、罗、下隽、益阳、连道、湘南、安成、丞阳、茶陵、攸、昭陵等十三县;长沙国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实际权力,不得干预自己所辖诸侯国的政务,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改制以前称为“臣相”),下至县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到刘舜被废,共传七代八王,历时一百六十四年,随西汉王朝灭亡而拆除。汉绥和元年(戊辰,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为帝建“新朝”,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改名“抚睦县”。王莽政权很快就被西汉末农民大起义所淹没。汉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原西汉皇室宗族、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刘秀(即光武帝)拥兵称帝,又建立起一个汉朝,因以洛阳为都,史称东汉。由于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队伍和各色武装割据,刘秀又展开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东汉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刘秀遥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汉建武九年(己丑,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对刘秀统一天下的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刘秀于东汉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年)统一中国。长沙已早在汉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被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隋朝初期,长沙郡被废黜,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朝的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曾改潭州为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宋朝时期,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元朝于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在太平天国军攻打长沙的清朝末年,曾国藩成为“湖南第一人”,长沙府涌现出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对晚清的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戊戌变法的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之后自立军起义、华兴会、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浏萍醴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活动。黄兴在清朝末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直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长沙在民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民国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毛泽东、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并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方针。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曾是长沙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物业繁荣,初期成为抗战的大后方。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成为长沙城最为悲惨的事件,全城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几乎损失殆尽。民国二十八~三十三年(公元1939~1944年),长沙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日双方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中方取得前三次战役的胜利。1949年8月5日,长沙正式建立共产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沙开始重建与发展。长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早期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初期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沙经济开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中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武昌郡:三国时期曹魏、孙吴两国各置江夏郡。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三国吴孙权分江夏、豫章、庐陵三郡之地,设置武昌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不久改名江夏郡。曹魏时期江夏郡的治所在上昶(今湖北云梦)。晋朝灭孙吴后,还治旧地,晋朝太康初年又改为武昌郡,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长江以南,嘉鱼、咸宁、通山等县以东和江西九江、瑞县等市县地。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

2.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武昌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

吴兴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逝世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至德堂:孔子对泰伯的谦让精神十分敬佩,感叹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言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因而泰伯被称为“三让王”,援引孔子的赞语,吴氏的总堂号称为“至德堂”。

怡德堂:

源德堂:

树德堂:

世德堂:

种德堂:

昭德堂:

尚德堂:

德让堂:

三让堂:

思让堂:

世让堂:

崇本堂:

瑞本堂:

源远堂:

思敬堂:

有秩堂:

崇礼堂:

均安堂:

履成堂:

敦厚堂:

敦睦堂:

双乐堂:

双合堂:

思源堂:

听彝堂:

诒安堂:

均安堂:

兰蕙堂:

集贤堂:

贻燕堂:

笃忠堂:

永思堂:

奉思堂:

云山祠:

庆余堂:

五柳堂:

宝诰堂:

集贤堂:

有秩堂:

仁义堂:

保和堂:
凤林堂:

永怀堂:

爱敬堂:

承善堂:

继述堂:

恩敬堂:

经远堂:

振宜堂:

锦绣堂:

柏碧山堂:

跟帖时间 2010-02-07 09:53:0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吴氏的迁徙分布 -- 吴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位,在台湾省名列第七位,人口约两千九百五十三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5%左右。

1.秦朝以前:

古代的吴国,位置是在现今江苏省无锡县一带,此地也是吴氏发源地。周初,是太伯的封地。至十九世孙寿梦的时候开始称王,国势也日益强大,国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带。与此同时,吴氏首先向北临近的齐、鲁之间迅速迁徙繁衍。这一带的吴氏,多为寿梦第四子季札之后。其后迁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吴氏子孙在亡国之前,有过一些零星的外迁活动。如与邻国争霸时,有少数吴氏子孙在战争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国,远离家园。公元前537年吴楚交战,厥由(吴王寿梦第五子,季札之弟)受命前往敌营犒劳楚师,侦察敌情。一至楚营,便被抓住。楚人本拟杀他祭鼓,厥由大义凛然,严辞斥敌,使楚人折服,结果不辱使命。楚国撤兵,但厥由也被带回楚国。此后,他流亡楚国,娶妻生子。后代以名为姓,形成吴氏的分支厥由氏。又如夫差的儿子吴姑蔑,在与越人作战中被俘;吴亡前数年,夫差的太子吴友和王孙弥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国。

又有许多的政权争夺中失败的王室成员,因为避难,被迫背井离乡,流亡异国,我们在第一章提到过吴王余昧的两个儿子盖余和烛庸,逃难至楚,家族迁居河南沈丘一带;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家族曾先后流亡到宋国和楚国;阖庐之弟夫概迁居棠溪。这几支吴氏家族,后来都另立门户,开创新的姓氏。

更多的吴氏成员,流落异国后,还牢牢地守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氏。史籍《左传》上有个吴句卑,与第十七代吴君有同名之雅,是阖庐时期人。他是楚左司马戌的亲信。司马戌曾在阖庐王朝做过官,后避难到楚。吴句卑也一同逃亡来此,遂定居在楚。

越灭吴后,将王室成员大批发配到边远偏僻之地。罗泌在史籍《路史》中记载:越灭吴,勾践流放了夫差仅存的三个儿子(太子友、姑蔑、王子等三子,早被越人俘虏至越,传闻已被杀)。夫差的新太子叫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如今,竟繁衍发展成今日江西吴氏中最古老的一支。秦汉以来的鄱阳吴氏,就是吴鸿的后裔。吴鸿是夫差之子,夫差是诸樊嫡长孙,可见鄱阳吴氏与季札后裔延陵吴氏同宗异支。鄱阳吴氏传到北宋,出了个进士叫吴伸,官至提点刑狱。吴伸后裔传到吴得政时,又迁居执礼桥。元朝有裔孙叫吴仲常,中进士。传到明清,人才辈出,明朝见于史籍记载的有进士吴镛、举人吴霖等二十四人,清朝名见经传的有进士吴焯、举人吴邦宁等十四人。吴鸿在江西的后裔,还有鄡阳山下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支。余干吴氏,元朝还产生了著名的大学者吴正道。

夫差的家室又有一部分逃难至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氏中的重要一支歙州吴氏,他们也以吴王诸樊为始祖。歙州吴氏后来又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楼下)吴氏等分支。

许多吴氏子孙为了逃难,被迫流亡到周围各国。清咸丰十年雍睦堂《长沙吴氏支谱叙》中说:越王勾践灭吴后,吴氏子孙纷纷逃难,“散处吴楚、闽越间”。可惜典籍记载阙如,当时具体的流散情况,无法详知。

吴季札的家族原居在始封地延陵。吴国灭亡之后,季札家族成员,有的离开吴国,逃到异国他乡谋生,有的隐居山林,有的则坚守乡土故园。

吴季札五子,长子早逝,葬于山东。季札长孙叫吴濮婪,吴国灭亡之际,吴濮婪携老母顾氏、妻仇氏,与一何姓至安徽歙县,其后人家一起逃难到五湖。初至包山销夏湾,不久迁于东洞庭武峰山(亦称虎山)之南。为了躲避越人的迫害,吴濮婪隐姓埋名,改姓濮氏。从此,吴濮婪一支,世世代代隐居在这荒山野岭之中,不与外界通消息。濮何二家,隐居世外桃源中,渔樵耕读,不为外人知晓。吴濮婪生子濮午,生女濮秀。吴何二家,世代结为婚姻。吴家虽改姓濮氏,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本族祖先,当初吴何二家逃来太湖,便在濮公山下结一草庐,名叫濮公庵,供奉祖先季札神主。南宋时改为延陵季子祠。吴濮婪一支,千多年来绵绵不绝,后至南宋时又恢复吴氏。

吴季札五子中,以次子吴征生一支最发达。国破家亡后,吴征生孤身一人逃离家乡,避难齐国,被齐平公接纳,并娶公主姜氏为妻,生一子,取名启蕃。启蕃之意,当是立志复兴吴国。只可惜吴征生一生复兴无望,最后客死他乡,葬在齐国葵丘(今山东淄博)。

吴征生去世后,其子吴启蕃投奔鲁国,官任鲁相国,娶鲁国贵族叔孙氏女为妻,因而家室又迁到山东曲阜。他逝世后也葬在此。启蕃的儿子叫吴诩,弃政学文,在孔子弟子颜高门下学习儒家学说,颇有名于当时。吴诩去世后葬在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吴诩娶田氏为妻、生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暨一支,后代散居齐鲁之间。吴售娶石作氏,生三子:瓐、庸、裔。吴庸因卷入鲁国政争,后失败逃亡到晋国,去世后葬在山西翼城。这样,吴征生后裔的一支又自山东迁到山西。

吴庸在山西生了两个儿子:吴勾余和吴樟。吴勾余生子叫厥由,与先祖辈季札的五弟同名。吴勾余葬在绛邑(今山西翼城)。

吴厥由的一个儿子叫吴申。到吴申这一代,家族又南迁到楚国。吴申还颇有出息,在楚国官任大司马的高职。当时战国诸侯争霸已接近尾声,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定局。吴申见楚国必亡,于是急流勇退,携带妻儿老母,自楚国南渡长江,隐居在江西庐山。终日以山水诗酒自娱。吴申在这里调教抚育了两个儿子:长子吴芮,次子吴莛。吴芮不负祖先,重振宗族的家声,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沙王。

在季札当时尚存的四位公子中,独有四子吴子玉一支,坚守家园,奉祀延陵季子的庙祀。《丹阳吴氏宗支录》记载,吴子玉生了两个儿子,吴忠和吴恕。后代绵远悠长,子孙昌盛发达,世世代代族居延陵,到宋元以后,构成延陵吴氏的主干。



2.秦、汉时期:

吴芮属吴征生这一支,父亲自楚迁居庐山。秦朝时,吴芮以才能出众,当上了番阳(今江西鄱阳)县令。他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为“番君”。秦末农民起义。吴芮纵观天下大势,知秦必亡,遂率领当地越人起兵响应。后转战西北,与项羽等入关破秦,立下汗马功劳,项羽封他做衡山王。汉朝一统天下,分封功臣,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食邑三千户。自此,吴氏宗族中吴芮一支又自江西迁到湖南。可惜命不长,吴芮做长沙王还不到一年,就于当年农历6月过早地去世,葬在临湘,谥号为“周文王”。

吴芮去世后四百余年,孙权大破长沙,有人挖毁吴芮的墓冢,取棺木用作孙坚庙的材料。打开棺木一看,衣服容貌鲜艳如新,掘墓者大为奇怪。后来掘墓人在寿舂见到南蛮校卫吴纲,又大吃一惊:这吴纲身材容貌竟与棺中吴芮酷似无异。一问,吴纲竟是吴芮的第十六世孙。这一奇事在史籍《世说新语》、《搜神记》、《水经注》都有记载。

据顺治五年抄本《蓝湖吴氏家谱》记载,长沙周文王吴芮生了六子一女:嫡长子吴臣,次子吴郢,三子吴浅,四子吴阳,五子吴元,六子吴质,一女嫁黥布为妻。

吴芮嫡长子吴臣,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其父吴芮去世后嗣袭为第二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八年去世,葬在临湘,谥号“成王”。长沙成王吴臣生四子:吴回、吴正、吴平、吴重。

吴回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其父吴臣去世后继嗣第三代长沙王位,居临湘,在位七年后逝世,葬在临湘,谥号“哀王”。吴回生两子:吴右、吴陟。

吴右,《汉书》又作“吴若”,为同一人。吴若在汉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其父吴回逝世后,继嗣为第四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八年后去世,葬在临湘,谥号“共王”。吴若二子吴差、吴传。

吴差,《异姓诸侯王表》写作“吴产”,即同一人。汉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长沙王吴若去世后,吴差继位为第五代长沙王,居临湘。吴差做长沙王二十二年后,于汉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逝世,葬临湘,谥号“靖王”。长沙靖王吴差没有儿子,因而长沙国被废除。

汉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闻名全国的年轻诗人、政治家贾谊被派到长沙给靖王当太傅,因此被后世称贾太傅。长沙古有贾太傅祠。贾谊当长沙王太傅时,做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朋艮鸟赋》。

吴芮的次子吴郢,初任长沙国柱国,后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农历9月被封为义陵侯,食邑一千五百户。义陵,即今湖南省溆浦县。吴郢做义陵侯两年,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去世。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吴郢之子吴重嗣封为第二代义陵侯,在位十年,于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去世。义陵侯吴重无子,绝嗣。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农历9月因为其父长沙王的功德而被封为便侯,食邑二千户。便侯国,在今湖南永兴县。吴浅做便侯三十七年后,于汉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去世,谥号“顷侯”。便顷侯生子吴信,汉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嗣封为第二代便侯,在位六年后去世,谥号“共侯”。便共侯吴信生子吴广志,汉孝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嗣袭封为第三代便侯。便侯吴广志生吴千秋,孙嗣第四代便侯。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实行削蕃政策,加之吴千秋“坐酎金罪”,侯国被废除。吴千秋迁居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至此,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这一支后裔从湖南永兴一带向北远迁山西,后裔散居中原各地。

长沙王吴芮第四子吴阳,《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作“吴汤”。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农历7月被封为沅陵侯。沅陵侯国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南。吴阳做沅陵侯二十五年,于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去世,谥号“顷侯”。沅陵顷侯吴阳生的一个儿子叫吴福,于公元前162年袭封第二代沅陵侯,在位十七年去世,谥号“顷侯”。吴福的儿子叫吴周,于汉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嗣封成为第三代沅陵侯,去世后谥号“哀侯”。沅陵哀侯吴周也无子,他去世后侯国被废除。

长沙王吴芮家族中五人封王、九人封侯,在汉初荣极一时。但家族虽尊荣显贵,子孙人丁却不大兴旺。在吴芮六子中,其他几支均传至三五代便告终结,独有第三子吴浅家族一支,绵绵不绝,但到第五代以后,也离开湖南,北迁中原。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长沙王吴芮的第六世孙便侯吴千秋被免除封爵后,被迫从湖南迁居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吴千秋的儿子见于族谱记载有两个。大概是忧虑吴芮后裔人丁不旺,祈祷上天保佑家族繁昌之意,吴千秋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叫吴衍陵、吴胤陵。一个“衍”字,一个“胤”字,寄与了无限的希望。上天终于没有辜负这一支吴氏家族,自北迁中原后,吴芮后代子孙果然逐渐人丁兴旺起来。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衍陵娶妻刘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全,次子吴介。吴全一支,又自山西东迁到亳(今河南商丘)。吴全娶冉参之女为妻,生的儿子叫吴隆。吴隆与妻端木氏生的两个儿子是:长子吴复兴,次子吴复奇。复兴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希望家族复兴。果然,他的这一支后裔,不久便又复兴起整个吴氏的声威。吴复兴自毫迁居南阳(今河南南阳),去世后葬在宛(今河南南阳)。吴复兴的儿子吴章,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为人刚直不阿,不幸被王莽害死,也葬在宛。吴章生育了四个儿子:长子吴尉、次子吴汉、三子吴翕、四子吴演。传到吴汉这一代,家族因吴汉的功业而昌盛一时。

吴汉官拜大司马,去世后谥号“忠侯”,史称“广平忠侯”。吴汉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成。次子吴国,都封侯。

吴成在广平忠侯吴汉去世后,以长子身份嗣封为第二代广平侯。不久为家奴杀害,谥号“哀侯”。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吴成逝世后,广平侯国被一分为三。

广平哀侯吴成生了四个儿子:长子吴旦,次子吴吁,三子吴宣,四子吴昕。

吴旦,在史籍《水经》中写作“吴且”,系字形相近至误。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广平侯国废除后,改封吴旦为濯阳侯(今河南遂平),以奉吴汉之祀。濯阳侯吴旦去世后,无子,国除。

吴盱是吴成次子,在史籍《水经注》中写作“吴财”,与《汉书》相异。汉建成二十八年吴盱被封为筑阳侯(今湖北谷城)。汉建初八年(公元83年)因长兄吴旦逝世后无子,于是朝廷徙封筑阳侯吴盱为平春侯(平春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北部),以奉吴汉之祀。

平春侯吴盱生子名叫吴胜,族谱作“吴如胜”。吴盱去世后,吴胜嗣封为第二代平春侯。吴如胜在世时,创修吴氏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修创的吴氏族谱,是吴氏族史上的一大盛举。谱载吴盱生有二子:长子吴允佐,次子吴允承。

吴汉的次子叫吴国,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被封为新蔡侯(今河南新蔡),后裔繁衍不详。

吴汉的哥哥吴尉,也是光武帝刘秀的一员猛将。在跟随刘秀打天下时英勇战死。刘秀对他也格外关照,封吴尉的儿子吴彤为安阳侯(今河南正阳)。子孙也兴旺发达。

吴汉的弟弟吴翕,因哥哥的功荫被封为褒亲侯。吴翕之子吴安国,封侯,迁居江东。

吴汉四弟吴演,封大将军,生子吴丹。吴丹绝传。

东汉一朝,大司马吴汉一家,封侯者达十令人之多。在当时整个吴氏中,以这一支最为显贵、最兴旺发达。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了吴郡。

汉永兴二年(公元153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江苏苏州)建立吴太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氏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胜以家传《世系》进呈,汉桓帝审阅确认后,拍案称好,命太尉黄琼等议以吴胜次子吴允承封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今江苏苏州)主持吴氏始祖太伯庙祀。这在吴氏发展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吴氏宗族得到朝廷的重视,皇帝的亲自过问,太伯庙的官修,标志着吴氏宗族的复兴和繁荣昌盛。至此,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到吴氏的故土江苏吴郡。

吴允承去世后,葬在姑苏(今江苏苏州),诏谥号“文孝侯”,所以谱又称“奉祀文孝侯吴允承”。允承的一个儿子吴倘,袭封奉祀侯,继续主持苏州太伯庙祀。去世后葬在苏州,赐谥号“良侯”,族谱称“奉祀良侯吴偳”。吴偳家族到魏晋时,仍兴盛不衰。

东汉末年河南郡吴雄家族,吴雄字季高,少年丧母,家境贫寒,曾官任司法官廷尉之职。汉顺帝元年(公元151年)升大司徒,位居二公,地位显赫。他的儿子吴訢、孙子吴恭都曾官任廷尉,掌管全国司法。吴雄家因此被称为法律世家。吴雄后裔非常发达兴旺,明朝杨继盛写的《吴氏叙宗》中,把天下吴氏分十二宗,其中吴雄被列为“忠”字宗始祖,杨文称吴雄后裔从河南东迁到安徽翕州(今安徽休宁),另一支则北迁,成为渤海吴氏的一支。

岭南吴霸家族,吴霸字子公,西汉末年阳山人(今广东阳山),据后世研究者推测,吴霸先世是吴亡后迁到越国的吴人又随越人南迁的一支。清朝《广东通志》记述了吴霸的生平。吴霸年轻时非常强壮,就任地方军官。他曾带兵驻扎浈阳(今广东英德),并施行军屯,招揽流民开垦荒地,后人为纪念他的开发之功,将他曾驻守的山命名为吴山。后来吴霸又升广郁(今广东巴马、凌云县一带)都尉,负责监视夜郎国。他的族人希望借助其势力迁居广郁肥沃之地。被吴霸以扰民为由制止。吴霸此举深为当地百姓敬佩。汉昭帝时吴霸又升任牂牁郡(今贵州西部)太守。史籍《广东通志》中说,吴霸后裔兴旺,五岭以南,特别是广东一带的吴氏大部分是吴霸的后代。



3.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至隋唐的七百余年间,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入侵中原,致使北方战争频繁,南方则相对安定。因而北方士民大量南迁,吴氏宗族也在南迁之列。据唐朝林宝撰写的《元和姓纂》记载,这期间的吴氏大族主要分布在吴郡、武昌、濮阳、渤海、陈留等地,并呈南兴北衰之势。

自吴允承回迁吴郡奉祀先祖吴太伯三代之后,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吴氏家族成为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治的国戚,孙策、孙权兄弟的母亲吴国太便源于吴郡吴氏。

据文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吴允承之子奉祀侯吴妁早逝,留下两子两女。长子吴熊庆继承父业,留居吴郡。次子吴景和两个姐姐南下钱塘(今浙江杭州)投奔亲戚。吴氏姐弟少年寄人篱下,历经生活艰辛之苦。吴氏两姐妹由于源于名门之后,如花似玉,德才兼备,远近闻名。

吴郡富春人(今浙江富阳)孙坚当时才二十岁,在当地做官,很有势力。他慕名前去求婚,吴家亲戚嫌孙坚粗鲁、狡诈,不答应这门亲事。孙坚遭到拒绝后既羞惭又气恼,他扬言要报复。吴景的大姐姐怕连累亲戚就劝说:“不要因为我一人而拖累大家,如果那人不好,就怪我命运不好吧。”这样吴家大女儿就嫁给了孙坚,史称吴皇后,后来她的妹妹做了孙坚之妾。谁料孙坚日后竟发达起来,后官至破虏将军,领豫州牧,成了东汉末年的一大军事割据势力。吴夫人先后为孙坚生了四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妹妹为其生了孙朗、孙仁两兄妹。孙权则继承父兄打下的基业,成了一代帝王,建立了东吴政权,与魏、蜀鼎分天下。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吴夫人去世,与丈夫孙坚合葬于高陵(今江苏丹阳),后尊为武烈皇后。

吴景,少时与两个姐姐相依为命,因而深得孙策、孙权兄弟的敬重,他官至丹阳太守,封扬武将军,为孙吴政权屡建战功。吴景去世后,其长子吴奋继续被孙权重用,封为吴郡都督,统兵镇守东方,后封为新亭侯。吴奋逝世后,其子吴安袭爵,吴安之时,孙权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四子孙霸封为鲁王,他与太子争宠。吴安和东吴一些大臣依附鲁王孙霸,图谋杀害太子。事情败露后,吴安随鲁王孙霸一同被孙权赐死,吴景长子一支至此绝传。吴景次子吴祺被孙权封为都亭侯,逝世后,子吴纂袭封,吴纂娶东汉都亭侯滕胤之女为妻。孙权逝世时遗命滕胤、诸葛恪辅佐幼主,吴纂岳父成了东吴顾命大臣。后来孙坚之弟孙静的曾孙孙峻、孙琳兄弟弄权,杀害了滕胤、诸葛恪,诬陷其谋反。吴纂一家受株连而遇害。至此吴郡吴氏只剩下吴妁长子吴熊庆这一支了。

吴熊庆自幼聪明过人,被时人誉为神童。吴妁逝世后,吴熊庆即以长子身份留居吴郡,顶立吴氏门户。孙权称帝后,尊封大舅吴熊庆为太傅、吴郡公。这支吴氏在东吴四代被封侯,以国戚、先贤后裔风光于世,直到东吴天纪四年(公元280年)东吴灭亡,吴熊庆四世孙嗣贤侯吴之则遇害,这支吴氏才退隐于民间。半个世纪后,东晋王朝建立,江浙一带又成为统治中心。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晋明帝追封古先贤后裔,吴之则之孙吴皋益被封为昭衍公,这支吴氏又重新肇显于世。尤其是吴皋益长子吴佶因娶晋明帝穆皇后之妹庾氏为妻,与皇帝结为亲戚而官运亨通。吴佶在东晋出任高官中书令,后又被封为渤国公。吴佶共生七子,后世人丁兴旺,数代得以封侯拜爵。东晋末年,其四世嫡孙镇北将军吴豫,在与北魏的战争中阵亡,其孀妻刘氏携幼子吴戢迁徙到暨阳(今江苏江阴)。吴戢一支在暨阳定居六代,历宋齐两朝,其间有子孙出仕为官,名见于正史记载。到吴戢六世孙吴樛时,又迁居武昌郡的汉阳山。吴樛是吴季扎第四十一世孙,南齐时人。他迁居汉阳山后,隐居不仕,以耕读传家,其子孙兴旺数百年而不绝,成为当地望族,世称武昌吴氏。后来,武昌郡也成为晚唐吴氏的七大郡望之一。

吴樛生有二子,其中以长子吴盾一支较为兴旺。吴盾在南朝梁武帝时,官任大司马、侍中等要职,陈霸先起兵灭梁时战死。吴盾逝世后,得到朝廷追封,被诏葬于今湖北江陵,并建祠祭祀。吴盾家室因而从武昌汉阳山迁居江陵,吴盾这一支吴氏历南朝后期战乱,至隋唐两代,其裔孙都曾入仕为官。其中吴盾曾孙吴若远,字伯高,唐太宗时考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之职。吴若远对吴氏最大的贡献,是在其先祖吴胜修撰的家谱基础上,编撰了完整的吴氏正宗族谱。至此,吴氏正宗的迁徙流变的历史才清晰可鉴,有史可考。据吴氏家谱记载,吴若远之子吴世伟娶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平乐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新封侯。吴世伟生有二子,长子吴佐、次子吴兢。次子吴兢迁居汴州仪,后来成了唐朝著名的史学家。吴佐之子吴可博唐玄宗天宅年间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仆射,成为唐朝显赫一时的政要,赐封为渤海郡公。吴可博逝世后,其长子吴舜咨凭借父荫当上了山阴令。其家室迁往山阴(今浙江绍兴),后代子孙繁衍成山阴吴氏。

山阴吴氏以诗书传家,出了不少文人雅士。其中就有吴舜洛长子吴翥,他生性淡泊,看轻仕途,定居山阴,潜心著书立说。著有《山阴集》、《闲情集》、《招云集》传世,从以上书名可看出吴翥寄情于山间、白云的高雅志趣。唐武宗年间,当地政府多次请他出山做官,均被其拒绝。地方官后来把他的事迹上报朝廷,连唐武宗都很钦佩其清高气节,赐号他为“文简先生”。吴翥作为山间文士被当朝皇帝赐名成为一时美谈。吴翥长子吴融也是文人,称得上唐后期著名的文学家。《旧唐书》记载,吴融自幼勤奋读书,后中进士,做了韦昭度的书记官(即幕僚之类的官)。他的文章洒脱而华丽,因而常常恃才傲物。一次韦昭度讥笑他写的文章不好,吴融公然反驳:“此自是吴家文字,非老夫攻之乃意。”此后,吴融文章以“吴家文字”为号成为文坛美谈。吴融先后历任著作郎、侍御史、户部侍郎、翰林之职,后裔兴旺。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融生有主子,繁衍成为山阴吴氏的三大分支,这三支吴氏后来又分迁各地。其中,吴融次子吴元睿迁回祖籍江陵,此距其先祖吴盾(季扎四十二世孙)诏葬江陵大约有三百余年历史。三子吴少颠一支迁回诸暨(今浙江诸暨)。吴融长子吴元三,字若虚,官至翰林院修撰,他娶唐宗室之女为妻,生有三子。其长子吴彬,字文郁,封骠骑将军,家居陕西咸阳,后又迁回吴郡虞山。至此,季扎次子吴征生后裔经一千余年辗转流徙,到公元十世纪,由季扎五十三世孙吴彬回迁到其直系先祖吴季扎始封之地::古延陵。

吴元三次子吴彪一支也迁回吴国旧地(今江苏无锡),主持吴氏始祖吴太伯庙祀,成为无锡吴氏主宗。无锡吴氏后来又分衍出六合、高邮、晋陵、邗里、新塘等众多的吴氏分支。

隋唐,吴氏在我国南北方都得到巨大的发展,并逐渐在许多地方形成当地一大郡望。其中南阳吴氏,为汉初长沙王后裔吴复兴所开基,其后子孙繁衍各地,形成许多吴氏望族分支。但就其繁衍的势力和分布的密集程度而言,在魏晋以后,吴氏北上繁衍明显的缓和了许多,基本上是以我国南方一带为其繁衍的地区,这是与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吴氏子孙在江南分支开基的地方主要有今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温州、临海、平阳、临安;江西的兴国、石杭;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广东的潮州、嘉应州、南雄;广西的梧州、南思等地。其开基大都在秦汉以后,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在隋唐之前;福建、广东等地在唐以后。

另据史料记载,入闽始祖祭公字孝先,为太伯六十二世孙,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时随王审知入闽平黄巢起义,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间,称吴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粤始祖吉甫公,为宣公与世孙,宣公原居四川后迁江西南丰,后因战乱迁至福建汀州宁化县总之,吴氏虽遍及全国,但繁衍发展中心为江南一带。

据清光绪二十二年版的《海盐吴氏宗谱》记载,廷尉吴公晚年定居石门语溪洲钱(今浙江桐乡西石门),故居至清朝末期尚存。谱称语溪洲钱吴氏,家族非常兴荣。大约在宋朝中期,吴氏子孙,恃贵犯法,给语溪洲钱吴氏带来厄运。谱称因为这次犯事,至使语溪吴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窜毙殆尽”,仅有一胤,侥幸逃过于这场劫难。

大难后幸存的一胤生了三个儿子,后来分居三处:长子吴德昭,留居石门洲钱祖居;次子吴德彰,赘居德清(今浙江德清)勾垒;三子吴德辉,赘居海宁县治前。留居语溪氏,后又分出三派:一派为吴绳翁后裔,分居马头村;一派分居海盐;一派分居石硅村,为吴申孙的后裔。

海盐吴氏一派,以吴馨为一世始祖。据《海盐吴氏宗谱》记载:海盐吴氏一世祖吴馨,字世芳,明末处士,世代居住在石门语溪洲钱。吴馨生子吴贤济,字北皋,排行第四。吴贤济是石门县的岁贡生,即秀才,当明朝末年,为避兵灾战乱,他将家室迁居海盐冈图画桥,成为海盐吴氏的始迁祖。

吴贤济迁居海盐画桥后,娶妻李氏,生育两子:长子吴相,次子吴宰。这两个儿子,以后又分为海盐吴氏的两个支派:吴相一支为海盐吴氏东支,吴宰一支为西支。海盐吴氏东西两支,后裔人丁兴旺,以书香传家。

陈留吴氏,属季札一支的后裔。传到吴恢这一代,家族始兴。吴恢官任南海郡(今广东广州)太守,是二千石的大官。吴佑是吴恢的小儿子,自幼随父亲学习儒家经典,稍大便颇有主见卓识。吴佑十二岁时随父亲到广州。当时,吴恢准备制作大批竹简用来写经书,吴佑劝阻说:“此书写成,势必动用车辆搬运回中原。别人不知内情,还会以为你在广州搜刮了大批珍奇异物。大凡易引起嫌疑的事,君子都极为慎重。”吴恢听后,感慨地说:“吴氏宗族,真是世代不乏优秀的‘季子’呀!”父亲去世后,吴佑回到长垣县牧养读书,自得其乐。后举孝廉,又以品性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升任胶东侯国(胶东侯国在今山东平度县)宰相。任职九年,为政宽仁,深得人心。后又改任齐侯国(今山东淄博)宰相,因刚直不阿,得罪大将军梁冀,被降为河间侯国(今河北河间、献县一带)宰相。不久,辞官回乡,以教授经书为业,成为当时著名学者。他活到九十八岁时寿终正寝,葬在长垣(今河南长垣)。

吴佑生了两子:长子吴凤,少子吴恺。吴凤,字君雅,官任汉朝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太守。这是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到达今朝鲜国的吴氏成员。吴凤生的一个儿子吴冯,字子高,官任鲷阳侯国(今安徽临泉鲷城)宰相。吴凤的弟弟吴恺,任新息(今河南息县)县令。

陈留吴氏吴恢祖孙四代为官,知名于当时。吴佑后代繁衍发达,因而陈留一地,成为魏晋至隋唐时期吴氏的一大郡望。



4.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吴氏已遍布全国。上代的一些吴氏大宗仍保持兴盛局面,季扎次子吴征生一支在两宋产生了科举官宦世家吴相家族,濮阳吴氏的一支经辗转迁徙后形成根深叶茂的汝南:太原吴氏,渤海吴氏成员南迁江南后落地生根,在两宋时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吴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吴氏正宗季扎四子吴子玉一支延陵吴氏开始复兴。

隐姓达千余年的季扎长房后裔洞庭濮氏于南宋初年复姓归宗。这一时期,由于民族关系问题的存在,宋金长期对峙,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吴氏军事世家甘肃水洛吴玠、吴磷家族。以上吴氏望族都很重视世系传承,其历史渊源十分清晰。



5.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吴氏的分布更为广泛,自上古保持世系传承不乱,代有显贵的世家大族几乎绝迹。这时期吴氏望族大都由唐宋时期的单家发展而来,并从地区分布上呈同姓异宗交叉分布,吴氏的迁徙多是由于战乱、灾荒、析居、任官、政府组织移民等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时期的江西南昌吴氏虽号称诸樊、夫差后裔,但其先祖却是来自安徽歙县的流民,定居南昌后,繁衍成当地大族。江西德兴建节的吴氏则是唐末为避黄巢兵乱而迁来的。江西戈阳吴氏在五代战乱时,从金陵(今江苏南京)迁来的。

湖南益吴氏主要有三支,九都冲吴氏其先祖吴世春、吴永鉴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来湖南益阳经商,从而定居益阳,后裔繁衍成益阳九都冲吴氏。泉峰吴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学湖南,而定居益阳,后世繁衍成益阳泉峰吴氏。夹流溪吴氏则是明初从江苏、江阴县迁居湖南益阳夹流溪,据其家谱记载,到清乾隆时,这支吴氏已传了十三代。



6.近现代: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舞台上最显赫的吴氏人物当属吴佩孚。吴佩孚属登州吴氏。据说吴佩孚曾考证他是延陵吴季扎的裔孙,吴氏开氏始祖吴太伯的第一百二十一代嫡孙。

据《吴氏家谱》记载,登州吴氏源于泰州吴氏,而泰州吴氏又源于浙江吴田吴氏。吴田吴氏是明朝浙江山阴吴氏吴溶、吴渊、吴溥的后裔。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这支吴氏的家谱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烧掉,因而吴田吴氏可确认的始祖为吴回。

在历史上,吴田吴氏迁居泰州。今江苏泰州有两支,一支是吴田吴氏第十四世裔孙吴潮先迁泰州而成泰州吴氏始祖,另一支是吴田吴氏五世裔孙吴承护下传十二代裔孙吴万四,也自吴田迁至泰州东的安丰。随着泰州吴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吴潮裔孙吴僧儿吴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迁登州(今山东蓬莱),其后裔形成登州吴氏。登州吴氏虽然家族不甚显贵,但人丁倒还兴旺。登州吴氏自吴僧儿下传十六世孙吴可诚时,这支吴氏已没落无闻。



7.迁居台湾:

吴氏的发源地江苏南部距离台湾省较近,因此吴氏人迁居台湾省的历史较早。早在吴国灭亡之时,吴氏子孙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迁到了台湾省,然而见于历史记载的却是在元朝。

明清以来自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吴氏迁居台湾省的逐渐增多。在台湾省的历次统计中,吴氏长期稳坐第七把交椅,这与南明永历年间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省,从潮州沿海,尤其是饶平、南澳、澄海各县收了不少暤姓士兵有关。在台湾省历史人物中,吴氏人占有相当比重,如被称为“阿里山之神”的吴凤,宜兰的开拓者吴沙,抗倭名将吴彭年和吴汤兴,抗日民族英雄吴海水,著名作家吴浊流等都是近现代史上来台的著名吴氏子孙。
8.迁居海外:

自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至今两千余年,吴氏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往复迁徙,而且还远播国外。早期吴氏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国门被打开,中西经济文化的往来加强,一部分吴氏子孙远迁欧美各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氏子孙已遍布全球。

⑴.日本:

日本与吴国故地隔海相望,国破家亡之后,吴国王室的一些幸存者,到达了日本岛。此后,他们便在这里扎了根。他们给当时落后的日本带来文明的种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为当地民众的首领。这一批优秀的吴氏族人在日本备极兴旺,后来的一支演变成当今的日本皇室。

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我国的史籍《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都记载了这类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吴氏的后代。这一历史事实,引起了中日许多学者史家的浓厚兴趣。元朝初年,中国史官金履祥在他的《通鉴前编》中提到:“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人海为倭。”不久,在海洋彼岸的日本著名僧人中岩园在《日本纪》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数百年后,到民国初年,吴氏裔孙吴佩孚将军惊奇地发现,他和当时的日本天皇同为吴太伯的第一百二十一世子孙。

时至今日,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日下恒夫等更推定吴人东渡日本在周贞定王姬介十九年(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灭吴以后。这一批东渡日本的吴氏宗族成员,今天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但有的后代数千年来仍保留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演化成今天日本的“吴”、“吴人”、“吴羽”、“吴服”、“吴汉”、“吴服部”等许多姓氏。如当代日本著名经学家、日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吴文炳博士,日本统计学家、“国势普查之父”吴父聪等,都是日本吴氏的佼佼者。但也有一部分东渡日本的吴人,已演变成其他的姓氏,如“松野”等。日本《新撰姓氏录》中记载:“松野,吴王夫差之后,此吴人来我之始也”。

近世以来,大批吴氏子孙移居日本,成为日本华侨、华裔的重要一支。如著名日籍华人围棋大师吴清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⑵.越南:

越南和我国一衣带水,在民族独立前曾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辖区。吴氏人迁往越南的时代很早,春秋末年越灭吴,大批吴人南迁,加入越人队伍,后来越国灭亡,吴人又随越继续南迁,大约在秦汉时期到达越南地区。秦汉以后,内地吴氏人因做官、经商、从军等原因陆续有人迁居越南。唐中期,渤海吴氏裔孙吴纳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举家迁到越南北部,此记载也见于唐元和年间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

南迁越南的吴氏子孙不断开拓进取,建立了功业。唐末五代时,南迁越南的吴氏裔孙吴权在越南建立吴朝。据文献《丹阳吴氏宗支录》记载:吴权家族源于延陵吴氏,唐昭宗时,吴权生于唐王朝属地林州(今越南和西省),其父吴旻是当地政府长官:州牧。吴权自幼胸怀大志,性格沉稳,成人后借父之威,先后击败附近地区的武装割据势力,建立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遗憾的是吴朝只历吴权、吴昌炽父子两代,就被丁朝取代了。此后,吴权后裔散居于越南各地,据说吴权后世子孙在姓名中间加一“昌”字,以作为吴权家族的标志。在吴朝以后的一千余年中,又有许多汉族姬姓吴氏迁入越南,进一步壮大了吴氏队伍。明朝灭亡后,一部分明乾:遗民流亡到了越南,形成越南华裔“明少二人”,其中有不少暤姓人。著名人物有诗人吴仁静,他曾任越南阮朝礼部尚书,是祖籍广东的吴氏后裔,著有《汝山诗集》流传于世。

越南黎朝时,有杰出的史学家吴士连,他创作了越南第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大越史记全书》。李朝时又有著名学者官僚吴俊。近代越南吴氏著名吴氏人物,是南越政权的最后一位总统吴庭艳。吴氏在越南姓氏人口排列上为第六位,越南文字在使用拉丁字母前,一直使用汉字,吴氏之“吴”与中国无异,不过古代迁往越南的吴人虽仍姓吴,但已融入越南民族中,成为今天越南吴氏的一部分。

⑶.朝鲜:

朝鲜与我国东北相邻,自夏商以来就是我国的附属国,吴氏人到达朝鲜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据史籍《后汉书》记载:东汉陈吴氏裔孙吴凤官任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地区)太守,举家迁到朝鲜。此后的历代王朝又有不少暤姓人迁入朝鲜,今天他们已完全融入朝鲜民族,成为朝鲜吴氏的一部分。吴氏在今天朝鲜一百四十三个姓氏中为二十大姓之一。

⑷.东南亚:

吴氏人移居东南亚一带始自元明时期,那时东南亚叫南洋。菲律宾的吴氏华人家族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来自广东、台湾省地区的吴氏人,但迁移时代较晚。据统计,公元十九世纪末期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大约有五万多华侨华人,其中吴氏人口位居第七。公元二十世纪以来,吴氏人的影响逐渐扩大。1904年成立的马尼拉商会,吴克诚是发起人之一,他是自福建晋江移民到菲律宾的。后来,吴克诚成了当地维护华人权益运动的领袖。抗日战争时期,菲律宾华人组织了“菲律宾华侨抗敌委员会”,成员中有吴氏人吴道盛等人,其下属抗日游击队福建队的指导者也是吴氏人吴扬。由此可见吴氏人在菲律宾的影响。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吴氏家族主要是从广东、广西、福建移入的,清朝中期移居这些地区的吴氏人逐渐增多,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创业,到二十世纪初年,吴氏人在当地开始产生影响,一些吴氏华人、华侨成为当地商界、文化界的领袖人物。印尼的主要华人报刊《商报》就是由著名的华侨报人吴炳良编辑出版的,后来他担任主编、社长,并出资买下该报。吴氏主持的《商报》为华人仗义执言,维护华人的利益,成为在当地华人社会具有相当影响和生命力的报纸。近代中国发生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远在南洋的华人华侨积极响应,其中有吴氏人参与其中。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新加坡华侨同盟会会员吴文乔,受命前往印尼,和印尼华侨吴伟康等人组织了印尼同盟会,他们和祖国大陆的资产阶级革命遥相呼应,从物质、精神两方面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加坡由于华人华侨比重较大,吴氏人的影响也较大,以致名人辈出,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就是其中之一。

⑸.移居欧、美:

当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后,吴氏宗族成员便开始走向欧美。

近代移居美国的吴氏家族,大都聚族而居,并建立起本身的宗族组织。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美国吴氏华人宗族联合蔡、周二姓,建立起共同的宗族组织“至德公堂”,购置三藩市天后庙街138号为会所,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重建会所,下属组织有“三德公所”。在纽约中华公所的六十侨团中,“至德三德公所”即是其中之一。吴氏的宗族组织除三藩市的“至德三德总公所”外,又在沙加缅度、市作顿、洛杉矶、霍斯敦、芝加哥、纽约、波士顿等州市设有分公所。美国吴氏华人宗族参加的联合性华人宗族社团还有“美东联成公所”,二十世纪初由广东开平、恩平籍华人建立的“肇庆会馆”。二十世纪前期,在美国华人社会中,吴氏虽不算大姓,但却产生了许多优秀人物。如来自美国华人社团“联成公所”祖籍中国河南的吴乾初,便于民国二十一~二十三年间(公元1932年3月~1934年2月)任纽约中华公所的第二届主席。

在当代美国华人社会中,吴氏宗族的发展之快,势力之强,人才之多,又远在他姓之上,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其中,美国华人中的吴氏风云人物有祖籍浙江余杭的吴家玮为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1984年全美华人协会会长祖籍浙江余姚的吴仙标在1984年当选为特拉华州第一位美国华人副州长。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著名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美籍华人吴健雄。美国华人任职最高者广东客家籍华人吴达和任美国夏威夷州州长,第一位华裔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男配角吴汉等。

跟帖时间 2010-02-07 09:48:4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吴氏的各支始祖 -- 吴泰伯、吴仲雍、吴季厯:周太王长子,生商武丁丙申年四月初四日酉时避位少弟秀恩遂偕仲弟托名采药宁处荆蛮夷人义而归之立为勾吴长端委以治寿九十一岁逝世,商武乙丙寅年四月初四日丑时葬吴县北五十里无锡西梅里村隐山上去泰伯所居城寸里邵今江苏无锡县所辖勃海是也,东汉永兴初郡守豹立庙于苏州阁门外唐龙纪间从徙于阁门内。太王次子吴仲雍,子一,季简兼嗣胞兄泰伯与兄同窜荆蛮,断发文身,及武王受追封巷孝王,及封其曾孙周章于吴,以继泰伯嗣,又封虞仲子虞以几,仲雍墓在常熟虞山。

吴季札:春秋吴王姬寿梦第四子,让国过耕,延陵事春秋为及更记呈,民家生子三:常、征、生,重道,逝世葬延陵墓在今之申浦崇祀乡贤祠。

吴普兴:行一元至正壬辰进士任山东临淄县尹详省郡县志至顺庚午七月初九辰时生,明洪武己酉逝世,葬花园墩祖山向巽。元配:孺人朱氏葬邑东大岭下郭家口向酉子一麟。继配:董氏葬东门山黑岭向申。庶配:罗氏,叶氏,高氏俱葬花园墩向巽有传。

吴德观:字瞻宇,行明一,字世为三衢开化石井人,乃延陵奕叶之分派也,公明敏秀发器宇恢宏元至正庚子岁因省严君于兰江杨埠寓舍得以交庭院兰邑之名士且嘉是地之山水明秀遂欣而羡之乃卜居于常满塘之滨而肇基陵开国季子小像又宋苏文忠所写矮松图携以为分宗之左劵耳实甘棠始迁之鼻祖也。元至正辛巳年农历11月11日生,永乐甲申年农历4月9日终,娶朱家山背朱氏,元至正癸未年农历9月16日时生,永乐丁亥年农历4月28日张,葬甘棠之北阡。生三子:胜;涛;寿。女二:长适在城郭;次适楼下应文杰。

吴溥阳、吴从周:字估州,生殁葬俱未详,氏万氏,生殁葬俱未详。子一:士用。迁南始祖:吴从周,士用之子,字必固,按公于清顺治未年由北迁南洛业沅江大潭洲明天启七年丁卯农历1月18日未时生,寿九十一岁,清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农历8月9日酉时殁,葬蜘蛛祖山碑记。配:张氏,明崇正五年壬申农历9月23日寅时生,寿六十八岁,清康熙三十八年已卯农历10月25日申时殁,葬蜘蛛祖山夫妇合冢碑记。子三:应举;应元;应魁。女二:长适刘,次适郭正生。

吴荣赐:字君钦行,江湖府长与县太都清上杭村人,母陈火幼失,惟刚有志事,爱好言菩萨不枸于岸,多慷慨,善与豪侠交,尤苦迁,有无挥霍不为计。三十年俸三千金给四号。四十四号妣。二长子天与十二至治元月六日巳时生,明永乐址二年十月十八日辰时逝世吉,丰里之白水堂西终年九十有四初元至正二十三年秋农历9月,江西谅战死,江浙伪吴王张士诚屡败二伪,残兵散在焚掠,公以勇伏,为豪杰,陈秉诸人推为谋略,精锐监保而边都堡寒烦。

吴存礼:敬五三子,一名慎字,祖成明,邑庠生生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八月初十日行时,逝世于成化十九年癸卯二月十一日酉时,寿八十六岁,葬园后田丙山,王向,兼子行分金。配周氏,生于建文四年壬午十月初二日戌时,逝世于天顺七年癸未八月二十九日,寿六十二岁,葬合。兆子二:锡文、锡武,女一。

吴敏学:字彦行,号朴林士,任宜与教谕,改苏州府学都,教授卜居金板,至德庙东皋桥里,生永乐十三年乙未农历9月庚子,逝世成化十七年辛丑十一月辛卯,寿六十七。配程氏,明封孺人,先逝世合葬长邑谢堰岭之麓主穴,子一,尚贤。

吴德二:第九十世,生子二:慎一、虞二,字行二,元至正甲申三月初二生,娶周氏,生子四。洪武四年荣二十一都民户焉,逝世年八十,墓在木里蛇山。至寿梦生四子札其秀子也,灵王十年封于延陵故称延陵秀子让可继之值安好爵之居高风清节详载延陵祖德录。

吴印奎:配王,县村王一公女合葬大荒地村西南第一祖阡通称西大台吴家老坟,子三:龙;寿;益,清顺治八年,公自山西省太原府上瓦房村迁迁至奉天辽阳城高丽门内占地五十余亩再迁城东北五十里孟胡也于该村南五里许辟村名大荒地居之。

跟帖时间 2010-02-07 09:46:1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