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氏的历史名人 -- 简 狄:(生卒年待考),传说中上古娥氏之女,帝喾之妃。
尧执政时期,简狄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好,简狄得而含之,误吞,结果娠而生契。契后为殷商之祖。
简 卿:(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学者。
博学多才,受《尚书》于卫宽。
简 雍:(生卒年待考),本姓耿,字宪和;涿郡人。著名三国时期蜀汉大臣,简氏得姓鼻祖之一。
少年时与刘备友好,跟从刘备到荆州,任从事中郎,还将妹妹嫁与刘备。
刘备入川,他曾打前站进成都先见刘璋,官拜昭德将军。
简雍学用强直,能言善辩,多有讽谏,终生为刘备所器重。
简文会:(生卒年待考),著名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大臣。
简文会自幼聪颖,勤奋读书,精通经史,善于作诗。
高祖天皇大帝刘龑(五代十国时南汉建立者,公元937~943年在位),简文会参考中了第一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后官至南汉尚书右丞。
简正理:(生卒年待考),字西碧;新喻人。著名宋朝大臣。
历永兴、桃源、新野令,至御史。居官廉介,以儒术饬吏治,时誉翕然。
简克己:(生卒年待考),南海人。著名宋朝学者。
少师事张栻,著有《南轩集》,得其传。退归杜门,以真知实践为事功,务启迪后进,人称简先生。
简 芳:(生卒年待考),字德馨;上高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朝弘治年间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性情耿直,执法严明而公正,名重一时。
简而廉:(生卒年待考),邵阳人。著名明朝孝子。
通五经,举孝行,以明经任临利训导,著有《孝经解》。
简大狮:(生卒年待考),台湾台北人。著名清朝未年台湾抗日民军首领,
他对日寇侵占台湾十分愤慨,并在台北聚众起义,多次给予日寇以沉重的打击。后日本政府勾结清朝官吏将他杀害。
简朝亮:(公元1851~1933年),字季纪,号竹居;广东顺德人。著名近代学者。
公元1875年求学于广东名儒朱九江。研习经史、性理、词章之学。后以讲学著述为主。
著有《朱先生讲学记》、《尚书集注述疏》、《论语集注补正述疏》。
简照南、简玉阶:(简照南公元?~1922年,简玉阶公元1877~1957年),兄弟俩;广东佛山澜石黎涌人。著名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始人。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俩家境贫寒,没受过任何正规教育。
简照南十七岁到香港,在叔父简铭石开的“巨隆号”瓷器店学做生意。由于聪明好学,他很快就精通业务,不久被派日本收理账款。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大量洋货源源不断输入中国,佛山经济受到猛烈冲击。佛山的手工业产品,无法与洋货竞争。不少手工业作坊因此破产、倒闭,大批工场荒芜,大量工人失业。“救亡图存,匹夫有责”,一批爱国人士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发展民族工业。其中来自佛山澜石黎涌的简照南、简玉阶兄弟,成为二十世纪初活跃在民族工商业界的两颗闪亮明星。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简玉阶随兄到日本经商。不久兄弟俩在曼谷开办“怡生兄弟公司”经营百货,随后又开办“顺泰轮船公司”,由租船航运到自购船承办海运,航线遍及东南亚各地。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垄断组织英美烟草公司成立,在短短的几年中,这家公司就垄断了中国的卷烟市场。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春,中国国内掀起了抵制美货的运动,给民族烟草业提供了发展契机。简氏兄弟瞅准这一机会,决心投资民族烟草工业。下半年,简氏兄弟集资十万银元,在香港正式成立“广东南洋烟草公司”,厂址设在香港东区罗素街。兄弟俩高举“振兴国货、挽回利权”的旗帜,与英美烟草公司周旋抗争,谱写了一曲发人深省的民族志气歌。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农历4月28日,南洋烟草公司开始制造卷烟,以每天三十件的生产量投放市场。
广东南洋烟草公司的成立,极大地刺激了英美烟草公司。“英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对策,寻找排挤和打击“南洋”的方法。“南洋”生产的卷烟中,最为畅销的“白鹤”牌的商标颜色,与“英美”所产的“玫瑰”牌商标颜色有些相近,“英美”便以此为借口诬陷“南洋”侵权。可气的是,香港当局站在“英美”一边,强行将“南洋”价值两千多元的“白鹤”牌香烟在府前焚毁,简照南被迫放弃“白鹤”商标。但随后不久,“南洋”又推出“双喜”、“飞马”两个新品牌,由于物美价廉,很快在市场上走俏。
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初,“英美”借口“双喜”牌与其出品的“三炮台”牌装潢相似,派员警告“南洋”立即停售“双喜”牌香烟,否则将以冒仿商标罪提起诉讼。同时,还派员向香港和九龙各烟贩警告,禁止出售“南洋”香烟。烟贩慑于“英美”势力,遂不敢出售“南洋”的产品。“南洋”从此一蹶不振,前后开工仅十三个月,负债十余万元。到了5月,简氏兄弟忍痛宣布广东南洋烟草公司破产。
广东南洋烟草公司破产后,简氏兄弟将机器物料折价拍卖。“南洋”的遭遇,使很多人意识到从事烟草业危险重重,拍卖最终告吹。进退两难之际,简氏兄弟的叔父简铭石伸出援助之手,他用九万元将拍卖品买入,整理后又交给简氏兄弟,改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为总司理,简玉阶为副司理,在香港重新注册为无限公司,小规模经营。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2月,“南洋”第二次正式开业。尽管“南洋”开设后的头两年仍然亏损,但已有商业盈利,还清了所欠债务。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广东遭特大洪水灾害,佛山、石湾、澜石及珠江三角洲其他多处地方皆成泽国。人民流离失所,粮食短缺,苦不堪言。简氏获悉灾情后,马上在广州捐出巨资和数十万斤大米,以公司名义组织赈灾。由于家乡族人的房屋被洪水冲毁,简氏兄弟还捐出巨资,在村内兴建了五十套青砖瓦房送给族人居住,不分贫富。这条一百多米长的街道,由于多为简氏族人居住,故被称为简地街,又称简地村、简地坊。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简照南在上海租入东百老汇路栈房,购置了卷烟机,次年便开工生产卷烟。第一批产品投入市场后,效果良好。由于生产顺利,简照南不失时机地扩大生产规模,先将原来租用的地方买下来,后扩建厂房,几年之后“南洋”宏伟的厂房出现在黄浦江畔。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南洋”盈利一百五十万银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盈利二百余万银元,营业额达一千四百余万银元。同年,简照南将无限公司改为有限公司,将上海分厂改为总厂,业务重心逐渐由香港转移到了上海。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10月,简照南公开向社会招股,并于当年对公司进行改组成立新公司,定名为“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设在上海,分别在天津、北京、营口、济南、青岛、汉口、南京、镇江、汕头、厦门、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设立分公司。还在河南许昌、山东坊子、安徽刘府设烤烟厂,全公司制烟工人总数达数万人。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简照南因积劳成疾于上海病逝。
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公司盈利四百多万银元,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公司盈利达一千二百多万银元之巨。“南洋”真正成为民族资本中最大的烟草企业,简氏兄弟也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华侨巨商。简氏兄弟所生产的品牌“红双喜”,现仍在香港、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烟厂生产。
1949年9月,简玉阶应邀出席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是全国工商界十五名代表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洋公司经过军管,于1951年2月转为公私合营,简玉阶被任命为副董事长,简照南之子简日林受聘为总经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从此纳入社会主义轨道并于1966年改成国营。简玉阶在后来还担任过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等要职,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7年10月,简玉阶在上海病逝,终年八十岁。
在今广东省佛山市的禅城老城区臣总里19号,一栋欧式园林建筑群曾引来许多外人驻足探看,这是民国初年简照南兴建的简氏别墅。据当地老人介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侵华日寇来到佛山,简氏家族逃难南洋,这栋别墅就由简氏兄弟远房亲戚的后人看守。如今,风雨沧桑百年流逝,简氏别墅空空如也。
简英舟:(公元1964~今),台湾南投人。著名台湾921大地震救灾英雄。
草岭山位于台湾省南投县与云林县的交界处,山顶为台湾著名的观光点之一,简氏一支家族家族很早就居住于山顶以山产为生。
简英舟是一名警察,在草岭山的山腰上一个派出所工作,平日安居乐业,敬忠职守,他的希望就是几年后退休能到山上去安享晚年,享受山野之乐。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了大地震。简英舟家住在山脚的竹山镇,当晚原来是没有班的。当深夜可怕的强烈地震时,简英舟一见附近的房屋严重颓塌,立刻组织了一个救灾队,先回到他工作的半山腰村落中救灾,一见那里的房屋几乎全倒伤亡惨重,他心想在山顶的许多亲朋好友是否也是如此呢?
简英舟在其管区将许多伤者一个个背下山。事后简英舟才知道,草岭山上的简家族人居住之地发生了可怕的“大走山”,整个山体扭曲变形,五户人家三十四口人仅剩七个人奇迹般的存活下来,其他的人全部罹难。正在努力救人的简英舟听到这个消息万分难过,之后将所有的亲友遗体找到了,那一次共有二十七位亲人离开了人世。
一年后,台湾又发生了纳莉台风,当地再次发生了泥石流,简英舟一样担负起救灾的工作,但在救援时身受重伤,至今仍未完全康复。 跟帖时间 2010-06-17 15:18:1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简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姓启简伯;望出范阳:全联典指简氏源流和郡望。
猷赞蜀幕;德重明廷:上联典指三国时期涿郡人简雍,字宪和,少年时与刘备友好,跟从刘备到荆州,任从事中郎。刘备入川,他曾打前站进成都先见刘璋,官拜昭德将军。能言善辩,多有讽谏,为刘备所器重。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上高人简芳,字德馨,弘治年间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性情耿直,执法严明而公正,名重一时。
赞猷蜀幕;流废晋廷:上联典指三国时期的涿郡人简雍事典。下联典指春秋时期晋国的简伯事典。
受书裕学;从事参猷: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简卿,博学多才,受《尚书》于卫宽。下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简雍,事刘备为从事中郎。
2.六言通用联:
殷商鼻祖源起;中国状元第一:上联典指上古有娥氏之女简秋,帝喾之妃。尧时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好,简狄得而含之。误吞之。娠而生契,后为殷商之祖。下联典指南朝后汉的尚书右丞简文会,南海人。幼颖异,工诗,性耿直。高祖天皇大帝刘龑(五代十国时南汉建立者,公元937~943年在位)初开进士科,文会中第一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受尚书之峻业;建定国之鸿谟: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简卿事典。下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简雍,少与先主刘备交善,刘备率兵围成都时,简雍入城劝说刘璋归命,功拜昭德将军。
3.七言通用联:
竹报平安多吉兆;门迎瑞日显祥和:此联为镶嵌简氏“简”字的析字联。
贯通五经称孝子;历令三县守清廉: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孝子简而廉,邵阳人。通五经,举孝行,以明经任监利训导,著有《孝经解》。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御史简正理,字西碧,新喻人。历永兴、桃源、新野令。居官廉介,以儒术饬吏治,时誉翕然。
4.八言以上通用联:
从倪宽受尚书,渊源克绍;师南轩讲性理,道学相传: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学者简卿事典。“尚书”,即指《书经》。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学者简克己,南海人。少师事张栻,著有《南轩集》,得其传。退归杜门,以真知实践为事功,务启迪后进,人称简先生。 跟帖时间 2010-06-17 15:11:3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简氏的字辈排行 -- 湖南安化简氏字辈:“清思玉交正益而大日通永成光祖志长远绍宗功孝友傅家训贤良翊国忠本源能世守福泽自昌隆统绪垂基缵贻谋啟后昆维新逢盛治億代振斯螽”。
湖北孝感简氏字辈:“正大光明修齐平志”。
贵州安顺、遵义简氏字辈:“世庆思忠永绍细家生正”。
江西高安简氏字辈:“承先绪永…”
重庆合川简氏字辈:“吉顺明世代永长春”。
云南宣威简氏字辈:“为惟德居世亮秀仕俊成连”。
台湾云林简氏字辈:“成文英铭国”。 跟帖时间 2010-06-17 15:08:5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简氏的家谱文献 -- 广东粤东简氏大同谱,(民国)简朝亮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铅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东粤东简氏大同谱十三卷,首一卷,(民国)简竹居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铅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东粤东简氏大同谱十三卷,首一卷,(民国)简宾侯总理,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铅印本。注:始祖为[五代]简一山,始迁祖为[南汉]简文会。
广东顺德简岸简氏家谱五卷,首一卷,(民国)简朝亮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铅印本。注:始祖为[宋]简应辰,始迁祖为[宋]简少闰。
湖南安化简氏重续五修族谱十三卷,首两卷,(民国)简长焜主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始祖为[宋]简宗奭,始迁祖为[明]简升漳。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福建简氏族谱序,(民国)简清章序,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南昌白沙简氏重修谱二卷,(现代)简氏合族编修,2000年计算机打印复印本。
贵州开阳简氏族谱
重庆江津简氏世奇族谱
重庆渝北简氏族谱
中国妈妈镇简氏分支族谱
河南尉氏永兴镇前杜柏村简氏族谱
南海麦村系广西桂平市垌心乡王举村分支简氏族谱
辽宁简氏族谱
重庆涪陵两汇简氏族谱
江西临安俯迁移贵州安顺紫云板当简氏族谱
湖南益阳简家族谱
简氏通志燕赵简氏族谱
四川泸州纳溪白节简氏族谱
粤西简氏族谱
广东惠来大旗村简氏族谱
江西吉安青原区富滩简氏族谱
广东吴川窑地街简氏族谱
广西灵山沙坪简氏族谱
湖北利川文斗支简氏族谱
河北衡水枣强王均乡简氏族谱
湖南辰溪简家湾村简氏族谱
富顺简家简氏族谱
云南宣威杨柳乡留田村简氏族谱
海南屯昌水口村简氏族谱
四川达川开江分支简氏族谱
湖南新化游家镇东岭乡简家院简氏族谱
范阳郡简氏族谱
贵州大定富瑞支系简氏族谱
四川资中简氏族谱
江西临江简家村简氏族谱
湖南娄底新化枯溪简氏族谱
河南信阳光山简氏族谱
湖南邵阳简氏六修族谱
江西新余水北简氏族谱
江西新余鹄山桐村简氏族谱
广东广州番禺屏山简氏族谱
四川泸州简氏族谱
江西新余渝水简氏族谱
广西横县新福镇简氏族谱
贵州简家坪简氏支系族谱
湖北荆门简氏族谱
河北清河大简庄简氏族谱
贵州富瑞简氏支系族谱
重庆巴县简氏族谱
四川成都简氏族谱
广东广州小洲系简氏族谱
广东省惠来县东港镇大旗村简氏分支族谱
江西九江涌泉简氏族谱
四川通江简氏族谱
海南简氏族谱
丰顺简氏族谱
福建永泰简氏家谱
湖北保康金斗简氏族谱
重庆涪陵简氏族谱
河南信阳平桥简氏族谱
江西新余下村简氏族谱
饶平迁丰顺简氏族谱
广东吴川梅录窑地简氏族谱
通海简氏分支族谱
广东广州小洲简氏族谱
江西高安相城镇大塘村简氏族谱
云南通海简氏族谱
重庆潼南简氏族谱
四川射洪简氏族谱
江西进贤简氏族谱
新余水北罢塘简氏族谱
重庆潼南简氏族谱
江西新干界埠简氏族谱
江西上高泗溪简氏族谱
湖北郧阳简氏族谱
广东吴川板桥简氏族谱
重庆酉阳简氏族谱
四川德阳简氏族谱
湖南益阳资阳简氏族谱
广东新会简氏族谱
台湾简氏分支族谱
江西临江入黔简氏族谱
河南信阳平桥简氏族谱
简氏通志荆楚谱
范阳南靖简氏长教谱
广东吴川板桥简氏族谱
湖北襄樊宜城雷河简氏族谱
范阳简氏洪源会益族谱
河南淮滨赵集简氏族谱
广东大埔简氏族谱
湖南株洲醴陵简氏族谱
湖北安陆王义贞镇毛河乡简氏族谱
贵州简氏分支族谱 跟帖时间 2010-06-17 15:05:2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简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范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定兴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魏文帝黄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改涿郡置范阳郡,其治所在蓟(今河北蓟县),其时辖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区、房山区及河北省涿州市一带。西晋时期改为范阳国,北魏时期复改回范阳郡。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唐朝时期的幽州范阳郡,本是幽州涿郡,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又名为方镇。唐宝应元年(壬寅,公元762年)改幽州,并兼卢龙。唐大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涿 郡:春秋战国时期初为燕国涿邑,秦朝时期属于上谷郡。汉高祖刘邦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设立涿郡,辖涿(今河北涿州),领二十九县,其中良乡县、西乡县和阳乡县北部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境,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博野县、涿州市一带地区。王莽时期改名为垣翰郡。东汉复名涿郡,省西乡县,仅良乡县在今北京市境。三国时期曹魏改为范阳郡。西晋时期为范阳国。十六国、北朝时期为阳范郡。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废幽州改置涿郡,辖蓟州,故城在今北京市区西南,领九县,其中蓟、昌平、潞、良乡四县及怀戎县的东部在今北京市境。唐朝时期改涿县为范阳县,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改范阳县为幽州。明朝时期省县入州。民国时期改为涿县。
2.堂号:
范阳堂:以望立堂。
涿郡堂:以望立堂。
德感堂:宋朝时有简士杰任清江司礼参军。范大成请他入幕府,改任蒲圻知县。他在做县官的时候,不设科条,只重教化,百姓都不忍犯罪。后被升为贺州知州。
溯源堂:资料有待补充。
恩孝堂:资料有待补充。
追来堂:资料有待补充。
显清堂:资料有待补充。
惠宗堂:资料有待补充。
余瑞堂:资料有待补充。
余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元光堂:资料有待补充。
嘉告堂:资料有待补充。
其慎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6-17 14:56:3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简氏的迁徙分布 -- 简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八位,但在台湾省则排名第三十二位,如今简氏人口约有六十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2%左右。
关于两千多年以来简氏的播迁情形,在文献《简氏祖先考》中有记载:“在涿郡者,汉时有简卿,其在范阳者,三国时有简雍。”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简氏族人因离乱南迁,散居南海、靖安、新喻、东管、马平、四川等处。
北宋灭亡,宋室南渡,简氏族人避乱于福建宁化,后游南剑州,建宁府。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迁上杭。三世祖迁太平里洪源村(先为洪源开基祖)。九世简德润,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入赘南靖张家。是为张窖开基祖;子三、二世贵祯,自南靖移居广东,子孙分播潮阳、番禺等县。
据文献《简氏姓族考》记载:“三国时,简雍为中郎。时天下大乱,家人从之,有在邵阳,有在远安,有在江西新喻,靖安,蜀之巴县。五季后梁时,契丹寇北方,涿州无日不忧兵,其宗有宦游岭外者,乃留焉不归。若黎涌系一山,则自涿州逾河涉江,而先入粤者,后晋割北方十六州贿契丹,而涿在其中,简氏宗族因而至岭外者渐众,分居粤东诸邑。”显然,简氏族人是在五代之前就已经逐渐向南播迁的,他们有的直接徙入广东,有的由赣入闽,再分支至广东,后来就在广东地区繁衍成为一个大的家族。
台湾省的简氏族人,大多是从福建省的南靖一带迁居的。 跟帖时间 2010-06-17 14:54:0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简氏的各支始祖 -- 简宗奭、简泰清:行小八,葬義城嶺元配:晏氏,葬龙潭生子二:富;蘷商楚。泰清公下五代合表第一派:(昇漳之子)简泰清,字伯疑,住城南,明永乐十年壬辰正月初三亥时生,成化十年甲午二月十五子时没。寿六十三,葬涼叶溪鄭家冲简家托亥山巳向元配:李氏,明永乐十五年丁酉五月二十八寅时生,成代八年壬辰十一月十三午时没,寿五十六,葬崧山癸山丁向。生子二:贤;良。是为湖南安化简氏始祖。 跟帖时间 2010-06-17 14:52:4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