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氏的字辈排行 -- 山东潍坊、成武步氏字辈:“春连洪(恩永锡)玉(兆延庆)立宪同”。
山东章丘步氏字辈:“成自明云万清连”。
山东茌平步氏字辈:“文大…龄兆玉占广同士(世)万更新”。
山东泗水步氏字辈:“文廷祥得(德)”。
山东邹县步氏字辈:“传宗嘉继广祥占德世长允怀丕承美惟耀显辉光”。
河南延津步氏字辈:“春国爱(红)文…”
河北枣强步氏字辈:“纪加其以恒丰坏召燕国”。
步氏一支字辈:“连春西(锡洪)延(昌玉)肇(照兆昭显宪)德 跟帖时间 2010-05-24 17:07:3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步氏的家谱文献 -- 山东成武步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初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成武县档案馆。
大金村步毓岩家族志,(现代)步进著,2003年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成都市省交通厅公路局成都医院步进处。 跟帖时间 2010-05-24 17:03:0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步姓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源自步邑;望出平阳:全联典指步氏的源流和郡望。
远谋却召;体国尽忠:上联典指西晋发干人步熊,字叔熊,通卜筮术数,收了许多门徒。赵王司马伦闻其大名,要征召他,他对生徒说:“司马伦活不了几天了,我不能去。”司马伦听说后大怒,派兵把他团团围住,他设计得以逃脱。后来,应成都王司马颖征聘为幕僚。下联典指三国时吴淮阴人步阐,丞相步骘的儿子,继父业任西陵督,后降晋,官都督西陵诸军事,被吴将陆抗斩杀。
西陵遗爱;东国名贤:上联典指三国时期的吴国步骘,性宽弘得众,喜怒不形于声色。任西陵督二十年,内外肃然。下联典指春秋时期的齐国步乘,孔子弟子。以贤名配祀孔庙。
荐贤推难;体国尽忠:全联典指三国时期的吴国步骘,避乱世到江东,种瓜自给,勤于读书,常识渊博。孙权召为右将军左护军。官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后拜丞相,前后荐达屈滞,救解患难,多所济益。
力扶圣道;行素书生:上联典指春秋时期的齐国步叔乘为孔子弟子,力扶圣道,配祀孔庙。下联典指三国时期的吴国步骘,官至丞相,服用居处一如书生时。
2.六言通用联:
孔门力扶圣道;吴相仍若书生:上联典指春秋时期齐国步叔乘事典。下联典指三国时期吴国步骘事典。
3.七言通用联:
步步登高紫气近;扬扬得意春风来:此联为以鹤顶格叠字镶嵌步氏始祖“步扬”二字的嵌字联。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平心静气,怡然自得;阳春白雪,高雅难袁: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步氏望族居住地“平阳”二字的嵌字联。
卜筮精通,惟喜叔熊术妙;居处简朴,争夸相国风清:上联典指晋朝方士步熊,字叔熊,发干人。好卜筮术数,门徒甚盛。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右将军左护军步骘,淮阴人。生活简朴。学识渊博。孙权称帝后,升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后拜丞相。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5-24 17:08 编辑 ] 跟帖时间 2010-02-06 10:12:4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步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2.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临湘堂:三国的时候,东吴步涉性格宽宏大量。开始得时候隐居于江东,种瓜自给自足,昼夜读书,勤于钻研,博研艺道,无不精通。孙权知道后拜他为讨虏将军,后又召为主记,迁将军左护军,封为临湘侯。孙权称帝后,拜为骠骑大将军。他前后推荐的人才,提拔埋没的人才,解救受患难的人才很多。当了丞相以后,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东西和平常的书生一样,任西陵都督二十年,大家都折服于他的威望,都很尊重他。
宽宏堂:同临湘堂。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5-24 17:02 编辑 ] 跟帖时间 2010-02-06 10:05:5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步姓的历史名人 -- 步 熊:(生卒年待考),字熊叔;发干人(今山东莘县)。著名晋朝方士。
爱好占卜术,门徒很多。
收了许多门徒。赵王司马伦闻其大名,要征召他,他对生徒说:“司马伦活不了几天了,我不能去。”
司马伦听说后大怒,派兵把他团团围住,他却设计得以逃脱。后来,应成都王司马颖征聘为幕僚。孙权为讨虏将军时,他为主记,后官至丞相。
观其起居住处,仍像是个儒生。在西陵戌守二十年。
步 骘:(公元?~248年待考),一称步涉,字子山;淮阴人。著名三国孙吴国将领,国戚。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步骘迁居到江东去隐居避难。每日种瓜自给自足,昼夜读书,勤于钻研,博研艺道,无不精通。
步骘性格宽宏,生活简朴,颇得人心,喜怒不形于声色,“而内外肃然”。
后来,孙权知道后,拜步骘为讨虏将军,后又召为主记,除海盐长,还辟车骑将军东曹掾。
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步骘出领鄱阳太守。岁中,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次年,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以征讨有功,加拜平戎将军,封广信侯。
东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步骘内调至长沙(今湖南长沙),讨平武陵蛮。
孙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步骘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
孙权称帝,孙权称帝后,拜步骘为骠骑大将军,领冀州牧。同年代陆逊都督西陵以备蜀、魏。步骘官西陵都督二十年,宽宏为政,深得民心,邻敌敬畏。
步骘精通兵法,用兵神速,特别是每在危机的时候,皆能解围营救,其人品甚受到敌方的敬佩。屡立战功。
孙权以步骘之女为皇后,后浙江海盐地区步氏族人遂为贵族。
孙吴赤乌九年(公元246年),步骘代陆逊为丞相,他前后推荐的人才,提拔埋没的人才,解救受患难的人才很多。当了丞相以后,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东西和平常的书生一样。大家都折服于他的威望,都很尊重他。
孙吴赤乌十一年(公元248年),步骘逝世。
步 阐:(生卒年待考),步骘之子;淮阴人。著名三国孙吴国将领。
他继父业任西陵督,后投降于晋朝,官至都督西陵诸军事。后来被孙吴大将陆抗斩杀。
步非烟:(生卒年待考),女。著名唐朝诗人。
据说她姿容纤丽,多才多艺,善诗词,通音律,工击瓯。时为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之妾。
后因鄙视丈夫粗俗、蛮悍,与邻家书生赵象产生爱意。二人频频赠诗应答,此唱彼和,心神相通,情投意融。不久便进而逾墙相从,经常幽会。
后事情败露,武公业责问她,她回答:“生得相亲,死亦何恨!”结果被鞭笞而死。
步 谅:(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将领,江西兵马总管。
步其诰:(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诗人。
步其诰为清末诗坛桐城派大家吴汝纶的高足,著有《吾庐诗稿》两卷,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由河北枣强县步氏族人刊于北平。
步恒鉴:(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末期金融家。
步恒鉴是清朝大文豪纪晓岚的直系遗属纪根沛女士的丈夫。
育有三子,步平、步雄、步原三兄弟。
步恒鉴当时是市银行业务主任,他是一个勤勉、务实的高级职员。
步金门:(公元1839~1904年),字梦莲,号荣诏;河南杞县步大楼村人,居县城西门大街。著名近代教育家。
生于世宦之家,家财万贯,却出生八日而母亡,随父长大成人。
步金门自幼天资聪明,读书不倦,又擅书法,兼习兵略,平日习拳自卫。二十岁考中秀才,知县黄见三十分器重他,将他收为弟子。后乡试不中,家道中落,遂以增贡生资格步入仕途,先后任灵宝、修武、济源等县儒学教谕。
步金门热心教育,任教职多年,始终坚持先做人后做学问、后做官的信条,以身作则,率先躬行。由于当时学风败坏,人品扫地,任职者不求尽职,只计较礼品多寡,他深以为耻,慨然以“兴教化、讲廉耻,力行励学”为已任,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因而遭到同行的忌恨。
他一再教育子女努力求学,砥砺品节,堂堂正正做人,在他的严格教育下,长子中进士,二子中秀才,三、四、五子考中举人,人称“五子登科”、“五凤齐飞”。
步金门为人任侠好义,求危扶贫,热心公益事业。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杞县遭旱灾,百姓大批死亡流离。外省捐赠救济粮运至浚县通知杞县领运,步金门自费带领牛车数百辆,跋涉千里,两渡黄河将粮运回,救济灾民。
步大楼村北临惠济河,群众深受往来涉水之苦。步金门带头捐款,亲自督工建英障桥一座(今英庄桥)群众称便。知县聘步金门总领县儒学修缮事宜,他精心调度,一年告竣。他对贫苦人的借贷求助无不应允,对孤苦无依者常给以衣食,计六七十人之多。
步凤鸣:(公元1859~1904年),亦名步翔藻,号翰高,步金门之子;河南杞县步大楼村人。著名清朝末年大臣、教育家。
生于世宦之家,在其父亲步金门的熏陶下,十岁能文,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一,十三岁补博士弟子员,十四岁食凛,十六岁中举。
主考官爱其才华,曾题赠“惟藻耀而高翔,乃文中之鸣凤”,暗嵌其名为赞,主持学政者认为他有前途,争相把他揽于自己门下,当时著名学者福建黄心源、荣城孙佩南把他比为“今之贾谊”。
步凤鸣后来曾佐理山西及两湖考务,为国家选拔了一批人才。其间他曾周游大江南北,登临泰山,放眼渤海,鼓楫江汉,扬帆洞庭,写下了许多豪情奔放的诗篇。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步凤鸣与三弟凤苞、四弟凤书赴京应试,参与了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公车上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受到了清光绪皇帝的赞赏。
清庚子年(公元1900年)之役,八国联军进占北京,清光绪皇帝、慈禧太后逃西安,步凤鸣奔赴“行在”,受命担任侍读、典籍厅主稿。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步凤鸣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录取三十六人,为其他房管所不及。不久,他遭诬陷外放福建漳州府云霄同知加知府衔,息讼兴学,政绩卓著。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步凤鸣病逝,终年方四十五岁。
步凤鸣著有《别录》二卷、《鸡肋集诗》二卷、《肋编篇诗词》二卷、《甄余篇》一卷、《书启》十二卷及《兰穆斋骈文》等。
步凤藻:(公元1874~1933年),步凤鸣之五弟,字章五,别字彰五、章武,号翰青,自号杞人、林屋山人;河南杞县步大楼村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
步凤藻自幼功读诗文,学业出众,参加童子试名冠诸生,后到信陵明道书院学习,受到师长的器重。
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步凤藻先拔贡,入国学,与祥符靳志(仲云)、孟津许鼎臣(石衡)并称为“中州三杰”。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步凤藻考中顺天府乡试弟十二名举人。当时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他应聘任北泮书局总纂督练处总文案、北洋军管学校文衡等职,后又以知县官阶分配到直隶省藩、臬两司任文案兼统计处事宜及房山高线铁路会办。
辛亥革命后,步凤藻到洹上(今河南安阳)劝说袁世凯参加共和;袁世凯当大总统后,聘他为总统府秘监、清史馆协修,与袁世凯次子袁克文(袁寒云)结为金兰之好,袁克文视他为同胞,亲书“无著天亲”相赠。
袁世凯谋帝制,他极力劝阻;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袁世凯称帝,步凤藻愤然辞职,去上海与袁克文同入济生会,寓集云轩行医济世,以治愈总统冯国璋之妻奇症而名噪京沪。其间他还经常为《晶报》撰文,鞭挞时弊。后独办《大报》十年,深受各界欢迎。
步凤藻热爱自已的祖国,时刻盼望祖国的统一和独立富强。从甲午战争签定《马关条约》起,到“九一八事变”后的三十余年间,他以诗歌、民谣、醉客、短评、答客问等多种形式痛斥清政府丧权辱国、民国初军阀混战、蒋政权恬颜事敌,呼吁当局尊重民心,团结御敌,写下了许多激昂悲壮的名篇。
中日甲午之战,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把台湾割给日本,出卖国家主权。步凤藻借用时人悼念京剧名丑杨三所作挽联“扬三死后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痛骂卖国贼,直指李鸿章。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步凤藻的义女、名演员曹艳秋在台湾演出时,他特地寄诗一首:“版籍殊方俗,衣冠祖国风, 何时罢歌舞,一吊郑成功”,表达了他对台湾人民的深切怀念和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的爱国之情。
步凤藻晚年困居上海,中风卧床,濒于病殁之际,目睹祖国大好河山沦入敌手,乃愤然写下:“有来袭,无反攻,安怪敌虏日汹汹!有退守,无进占,安怪边境为敌陷…塞上屯兵三十万,风吹不度受降城。”严辞斥责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并呼吁停止内战,派兵应敌。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步凤藻又寄诗给曾和他一起在小站随袁世凯练兵的李应谦中将,劝他“转战入东洋”,把日军赶出国境。
步凤藻曾在《山人醉语》一文中写到:“奴隶俳优,世人所鄙,食力作苦,何鄙之有?若夫执政奸政,执法枉法,文也舞弊,武出黩武,虽居权贵,吾亦谓之下流矣!”十分同情下层群众,深恶军阀政客。
步凤藻精通乐曲,当时上海的名演员有一百余人拜他为义父,经常在一起唱和酬酢,欢洽异常,但他对权贵却不屑一顾。他曾在保定军校任教,他的学生许多人当时已位居将帅,每年都给他寄来大量汇款以示敬意,他从未向任何人回信,并将所寄之钱随手散给穷人。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7月,步凤藻病逝上海,归葬帮里步大楼村。
著有《林屋山人集》十三卷,收入所作诗文八百六十一篇。
步正发:(公元1946~今),江苏丹阳人。著名国家公务员,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高级工程师。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系大学毕业。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兵器工业部干部司副处长。1985年6月任兵器工业部干部司副司长,轻工业部人事劳动司副司长。
1990年12月任轻工业部人事劳动司司长,行业管理指导司司长,中国轻工总会行业管理指导部主任。
1994年10月任澳门工委组织部部长、新华社澳门分社人事部部长。
1996年10月任中国轻工总会副会长。
1998年3月任人事部副部长。
1999年8月任江西省委副书记。
2002年3月到2007年2月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现为全国政协委员。
步以諴:(公元1888~1970年),女,字书芸;河北衡水枣强大金村人。著名近现代教育家。
她早年就读于保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与步子方被直隶省选派为首批赴日女留学生。1923年于日本东京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归国。
1924年4月直隶省教育厅长张瑾鉴于本省向无女子中学,拟在特一区大营门外,用大营门中学旧址,美术学校经费,创设直隶省立第一女子中学,经省议会通过,7月初委步子方,步以諴等人着手筹办。10月初招初中一年级学生十名,编为一班,聘请教职员七人,步子方为首任校长,步以諴为训育主任,刘?山为教务主任。该校东临海河,北临墙子河,占地九十亩,包括今海河中学及毗连的解放南园。幽美宁静,设备完善,有校舍二百余间,每年秋季招新生一班。
1927夏,初中第一班毕业,即筹办高中部。是年7月初校长步子方随丈夫徐廷瑾赴保定,在省教育厅任职,由教务主任刘山代理校长,旋即任命步以諴为校长。不久,校名改为河北省立第五女子中学校,并成立图书馆。
1929年秋学生增至六班,高中、初中各三班,共六个学级。
1930年高中第一班毕业,为本校首届高中毕业生。秋季报考人增多,步以諴经请求决定招收高中一个班,初中二个班,完成了初高中双轨制。10月奉令改校名为河北省立天津女子中学。这时有学生九个班,共两百七十余人,教职员二十多人。步以諴任该校校长十余年,经验丰富,常识优良,深受师生们爱戴。
1937年7月,日寇占领天津,入侵军中有人与她在日本时相识,请她留任校长或到伪教育局任职,她断然拒绝,并毅然辞去校长职务,搬出学校,到大营门居住。之后她闭门不出,苦熬八年,靠多年的积蓄度日。有人请她教日语,她坚决不干。
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市长杜建时亲自拜访步以諴,聘请她担任天津图书馆馆员。
步 树:(公元1894~?年待考),字云秀,艺名“谢花甜”;山东无棣逐庙村人。著名东路梆子演员。
步树师承门皂学唱东路梆子,擅演刀马旦。
1914年,自成“五虎”东路梆子戏班,演出活动在山东的黄河南北和河北省的沧州、石家庄,以及天津等地。
擅演《孙二娘开店》、《穆柯寨》、《破洪州》、《杀四门》等戏。
步世绪:(公元1914~1973年),化名杜麦青;河南杞县步大楼村人。著名现代作家。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金华战时文化资料室主任,屯溪战时物资管理局职员,广西桂林文化供应社资料室主任,桂林无线电厂技训班教务股长,重庆中华职业学校教员,香港《大众文艺》丛刊编辑,中国文化部艺术局资料室主任,《文艺学习》编辑部主任,《人民文学》编辑部副主任。
从四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步玉如:(公元1919~?年待考),北京人。著名现代中医学家。
步玉如1940年毕业于北京国医学院医科,后从师京城名医孔伯华。
1942年在北京开业。1955年调西苑医院工作,后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对温热病、杂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中医内科脾胃病,如胃溃疡、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肠炎和痢疾等。并认为脾胃病的主要矛盾是脾湿胃热,在治疗上多采用清化理气法,因而能收到较好疗效。参加研制"胃疡宁"治疗消化性溃疡,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成果奖。
从1978年起培养硕士研究生多名。
诊务之余,主编了《孔伯华医集》,并发表了“加减应用温胆汤的体会”、“百合汤应用体会”等学术论文多篇。
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委员、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常委、兼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山西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步世綝:(公元1920~?年待考),女,艺名布加里;河南杞县人。著名电影演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主演《南征北战》中的赵大娘,《上饶集中营》、《湖上的斗争》、《妇女代表》等一系列影片。
曾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班主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主任等。
现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离休干部。
步万方:(公元1930~今),别名步迈;上海人。著名商业美术家。
擅长年画,目前经营天津杨柳青画店。
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历任天津美术出版社、天津群众艺术馆编辑、创作员,天津杨柳青年画研究室研究员。
作品有《四季花开》、《采莲图》、《虎虎有生气》、《年年都如意》等。
步行洲:(公元1932~今),安徽人。著名地方公务员。
毕业于广德祠山殿中学。历任广德县流洞镇政府党委人大秘书,兼任镇党校教导主任,受聃县史办征集员,亚源大理石活板厂总顾问。
1949年6月入伍,有四十五年的工作生涯,其中税务战线十三年,曾荣为先进税干、镇优秀党员等称号。县人口普查积极分子。善于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注重群众,首创精神:执行上级文件精神一丝不苟;身为性情刚正,敢于坚持原则,顶逆流,反对不正之风;能够做到清政、勤政、廉洁奉功;虽退休为民,但仍为镇办企业排忧解难,引进资金,引进开发,加强集镇市容建设,活跃经济繁荣。
步近智:(公元1933~今),江苏丹阳人。著名现代历史学家。
步近智之父为小学教师,母为农民。
1949年5月从丹阳县立中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立三次三等功。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59年毕业,8月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进入中国思想史研究室为实习研究员,197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1982~1986年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副教授,为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选修中国古代思想史授课。198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8年晋升为研究员,1991年担任中国文化史研究室主任。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12月离休。
步近智研究历史工作很长,主要著作有:
1960~1965年:《论义和团的反帝斗争》、《辛亥革命时期对君权和封建道德的批判》、《春秋时代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对目前道德继承问题讨论的几点商榷》、《辛亥革命前后美帝国主义份子李佳白在华策划的反动文化同盟》,期间协助邱汉生辑录王安石诗义一千二百余条,1981年《诗义钩沉》由中华书局出版。
1979年:《中国史稿·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中国史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
1980年:《唐末五代皮日休、无能子、谭峭的进步思想》、《中国古代“气”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简论》、《中国思想发展史·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是年,开始投入《宋明理学史》研撰。
1984年:《宋明理学史·吕祖谦的理学思想及其后学》、《宋明理学史·杨万里与理学唯心论相对峙的思想》,担任《宋明理学史》下卷的具体组织工作,启动研撰。
1985年:《顾宪成理学思想述评》、《略论刘知几的进步史学思想》、《明末东林学派的思想特征》。
1986年:《中国古代历史观的三种类型》、《刘宗周的思想矛盾和“慎独”、“敬诚”之说》、《论黄道周的复杂而矛盾的学说》。
1987年:《明代万历年间理学内部的一场辩论》、《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陈建和<学部通辩>》、《宋明理学史·陈建和<学部通辩>》、《宋明理学史·顾宪成的理学思想》、《宋明理学史·高攀龙的理学思想和“致用”学说》、《宋明理学史·刘宗周的思想特征及其“慎独”、“敬诚”理论》、《宋明理学史·黄道周的理学思想》、《宋明理学史》,与1997年再版列入《哲学史家文库》。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著作一等奖,1995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1999年获国家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
1988年:《略论我国古代实学思想的兴起和发展》、《退溪学和明代朱学》。
1989年:《论晚明儒学的历史演变》、《汉代的自然科学思想》、《孔子与中华精神》、《驳<河殇>对中国文明的否定》、《中国的实学》、《明清实学思潮史·陈建对王学的诘辩和<治安要义的实政思想>》、《明清实学思潮史·中卷引言》、《明清实学思潮史·顾宪成“志在世道”的实学思想》、《明清实学思潮史·高攀龙的务实致用思想》、《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卷》撰五十三个条目。
1990年,《东林学派与明清实学思潮》、《论明清之际实学高潮中的“利用厚生”之学》、《中华文明史·原始思维》。
1991年:《略论朝鲜爱国学者朴章铉和他的<中山全书>》、《论李退溪的天人之学》、《李退溪的格物论》、《略论朱子“格物穷理”说的认识论意义》,11月,获韩国第四届退溪学国际学术奖。
1992年:《略论明清之际的实学高潮与朝鲜实学兴盛时期的共同特征》、《中华文明史·孔子儒学的创建与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华文明史·儒学的独尊与经今古文之争》、《中华文明史·玄学思潮与儒佛道思想的发展》、《中华文明史·学术思想的多元与汇合趋势的出现》。
1993年:《稷下黄老之学对老子思想的改造与发展》、《论朝鲜李朝中期的道山之学》。
1994年:《论东林学派的历史贡献》、《中华文明史·理学思潮与蓬勃发展的理学流派》、《中华文明史·理学的北传与朱、陆“和会”》、《中华文明史·心学的广泛传播和对理学、心学的批评修正》、《中华文明史·实学高潮与乾嘉汉学》、《中华文明史·近代思潮中的学术思想》。
1995年:《退溪学与孔孟儒学》。
1996年:《中朝实学思潮之异》、《试论中朝实学思潮之异同》。
1997年:《读书最乐》、《儒学百科全书》。
1998年:《略论明清实学思潮及其现实意义》、《明代的学术演变——由理学思潮向实学思潮的转变》、《顾宪成高攀龙评传》。
2000年:《略论王夫之的“理欲统一观”与现代货币拜物教》,
2001年:《18~19世纪中朝华夷观的变革对中朝两过的影响》。
2002年:《杨向奎先生的学术特点与学术风格》、《略论泰州学派与东林学派之异同》、《外庐先生、汉生先生与〈宋明理学史〉》、《漫谈东林学派研究的体会》。
2003年:《顾宪成:与李见罗先生书》、《高攀龙:知及之章》、《好学集——中国思想史学术论文选》。
2004年:《忆侯外庐先生的育才之道》。
2007年:《中国学术思想史稿》。
步 平:(生卒年待考),著名近代史学家。
步平较早即开展了对日本侵华期间使用化学武器的历史研究,现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侵华日军化学战史研究专家。
担任日本多家大学的客座讲授,日本许多反战民间团体和组织和他保持密切的联系,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日军侵华史料。
他为日本遗留化学武器受害者、南京大屠杀、中国慰安妇等跨国诉讼提供了大量铁的历史佐证。 步智信:(公元1941~今),河南鄢陵人。著名当代农学专家,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
步智信197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河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农艺师。现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62年9月~1966年9月河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学习。1966年9月~1967年12月留校待分配。1967年12月~1984年3月任贵州省遵义县新舟区农推站技术员、副站长,县委、县革委会办公室工作员,县革委会副主任、副县长。
1984年3月~1985年7月贵州省遵义地区林业公司经理,地区农牧局局长,桐梓县委副书记。1985年7月~1985年12月贵州省遵义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1985年12月~1988年2月贵州省农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1988年2月~1992年1月贵州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
1992年1月~1993年10月贵州省遵义地委书记。1993年10月~1995年10月贵州省委秘书长(1988年2月~1995年8月兼任省科协副主席)。1995年10月~1998年1月贵州省委常委、秘书长。1998年1月~2003年1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3年1月至今,为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十四大代表。
步占安:(公元?~1947年待考),山东滕州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英烈。
步占安出身于贫农家庭。青少年时期,被迫给地主做短工。
1944年9月,自愿报名参加了鲁南一带的湖东大队,尔后改为凫山独立营,继又改编为鲁南二军分区三营和鲁南二军分区十九团三营八连四班,历任战士、班长职务。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参加了济宁的接庄、郑庄、邹县的东滩、双桥、望云、太平、郭里集、兖州的肖碳、枣庄的陵城(薛城),滕县的界河、颜村等十几次战斗。
1947年11月,国民党从徐州向苍山县倚宿村进攻。当部队正在开饭时,突然被敌人包围。他所在的排执行了反攻突围的任务。为了打开突围缺口,他带领全班战士冲在反攻战斗的最前面,他手持四颗手榴弹,猛冲向前沿,将手榴弹投向敌人,当场炸死了敌方的一名机枪射手,缴获了敌人一挺机枪。随后,又抱起了机枪冲向了敌人,打死打伤数十名敌人,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自己也不幸中弹牺牲。
步占安牺牲后,先后被军分区和团党委分别授予“战斗模范”和追认为“特等功”一次,他所在的班被命名为“占安班”。
步 宏:(公元1958~今),四川成都人。著名免疫及分子病理学专家。
病理学教研室、病理科副主任,四川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宁夏医学院。1983~1993年历任华西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助教、讲师。
1993年在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并任副教授。1994年赴香港大学研修一年。2000年晋升教授。
主要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和免疫及分子病理学研究。
步 进:(公元1958~今),女;四川成都人。著名医务工作者。
现在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成都医院工作。
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1年到地方工作,通过努力学习和钻研,获得大专文凭。
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工会积极分子。
工作之余潜心钻研和探索新的技术,先后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综合性医药卫生类重要期刊)的《四川医学》、《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使用泰利特100尿十项分析的体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与火焰光度法测定血清钠、钾的比较》等论文,并在省市卫生系统工矿医院学术会上交流。
步德迎:(生卒年待考),新疆乌鲁木齐人。著名经济学家。
高级经济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
步尚全:(公元1963~今),蒙古族;河北人。著名当代数学家。
198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法数学班,1990年3月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教授。
步尚全的研究工作主要在Banach空间几何学方面。他利用集合论的序数指数技巧,给出了稳定的Banach空间Krivine-Maurey定理的一个新证明,并证明了解析函数在单位圆上径向边界值刻划的Banach空间具有解析RNP的充分必要条件,对Edgar猜想和Aurich猜想的证明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好评。
步尚全发表有论文十多篇,其中七篇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在1994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步尚全为人谦虚、诚恳,具有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5-24 17:10 编辑 ] 跟帖时间 2010-02-06 09:49:5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步姓的迁徙分布 -- 步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四十八位门阀。
步氏源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是以地为姓的姓氏。
步氏族人后发祥于山西、山东地区,后来很快向南部地区发展,自山东移向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地区。自三国时期开始,步氏族人在东吴所在地的江南地区生息繁衍,为整个家族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今江苏省的南京市六合县、丹阳市、苏州市、丹徒市、扬州市、徐州市,浙江省的湖州市武康县、嘉兴市海盐县、嵊州县、绍兴市,河南省的許昌市鄢陵县、洛阳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承德市、邯郸市大名县、沧州市、保定市、枣强县、章丘市、菏泽市梁山县、成武县、曹县、张家口市隆化县,山东省的泰安市肥城县、莱阳市、济宁市邹县、潍坊市寿光县、淄博市淄川区、聊城市茌平县、曲阜市、烟台市莱州区、无棣县,辽宁省的沈阳市,朝阳市建平县、阜新市、盘锦市,湖北省的武汉市、宜城市,北京市的延庆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中卫市永康县、海原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市、昌吉市,吉林省的吉林市等地,均有步氏族人分布。 [ 本帖最后由 lxyi 于 2010-5-24 17:00 编辑 ] 跟帖时间 2010-02-06 09:47:1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