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23 21:21:44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50718 跟帖次数 15

第一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周武王时期司寇忿生受封地苏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依照史籍记载,颛顼为黄帝的裔孙,在《史记》、《帝王世纪》以及某些苏氏族谱中均有详细说明,在黄帝的二十五个儿子中,最早取得“姓”的名号者仅有十四人,这些姓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姓,现代姓氏则是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氏”。黄帝正妃是采自西陵氏族的嫘祖,她为黄帝生下的两个儿子分别是青阳与昌意。昌意曾在“若水”一带的西南地区长期生活,并娶当地土著蜀山氏族的昌仆为妻,他们的儿子颛顼从小便在西南地区生活,后随氏族东迁到中原。

颛顼既是古史传说中的英雄般的人物,也是当时统合天下的部族名号。学术界对颛顼的本意有着多种的理解。《论衡》中谈到的“颛顼戴干”,有的学者以民族志与考古发现相结合,解释其为原始部族时人们在头部佩饰器具从而形成的一种头部装饰,这种装饰使得其成为“扁形变头”。根据史籍中将“颛顼”与“高阳”并称的现象,其含义为旭旭升起的太阳。而这种对自然的崇拜现象,在当时应是较为普遍的。

颛顼及其部族东迁的过程,也是以颛顼为首的部落联盟形成的过程,也是史前部族融合发展的过程。颛顼在河南、山东、河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活动留下有大量的遗迹。其最重要的传说是保留在史籍《淮南子》等书中的“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的传说,两大部族的长期征战,在史籍中形成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传说,颛顼也因此而获胜,部落联盟获得了空前的扩大,并以此赢得了五帝之一的赞誉。

颛顼的统治中心也在中原。史籍记载,颛顼在河南许昌、杞县、淮阳等地居住。在史籍《左传》中记载:“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帝丘在东周时为卫国的都城,其位置在今河南濮阳附近。颛顼尽管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但他的功绩主要在宗教礼仪上。史籍《大戴礼记》中,对他的功绩有十分精要的概括,称赞他是很有谋略,通晓道理的人,他的行为举止符合天意与鬼神的意志,所以说他是人与神的沟通者,他所开启的由宗教对人的控制的办法,以及对社会组织结构的改造,在当时是个进步。颛顼逝世后,埋葬在顿丘城外,即今河南省内黄县,据说他活了九十八岁,颛顼之后,其部族又分裂为若干个部落。《世本》的“帝系篇”等文献,甚至在一些“苏谱”中,也有“颛顼八子”的记载。颛顼娶邹屠氏之女生苍舒、陨鼓、祷戴、大林、龙降、廷坚、仲容、叔达等八子。颛顼又娶胜奔氏之女生子称,称生卷章,卷章又名老童。

老童及其部族,也如他的先祖那样在中原生活,但也在关中、江淮等地区生活,其遗族后来还远迁到岭南活动。老童(卷章)的部族后又发展为重黎和吴回。

重黎,由重与黎二个部落合并而成,重黎实际上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的后裔逐渐裂变为“九黎”,并成为“黎民百姓”中的主体。重黎曾担任过帝喾时的“火正”。“火正”是传说时代掌管火源的职官,因为火的发明传说为祝融氏所为,因此“火正”又称为“祝融”,重黎因任“火正”,重黎也与祝融有了联系。火的发明,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火可以驱除野兽,使人类在与其他动物的争斗中处于优势;火可以熟食,食物成分的改变为人类智力的进步创造了条件;火可以用作耕种,“刀耕火种”的初期农业的兴起,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以看守火种,到对火神的祭祀,以至火化升天等均由祝融(炡)负责,因此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重黎受命与流落在南方的共工氏进行战斗,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帝喾以平叛不力而杀了重黎,并让重黎的弟弟吴回袭任火正祝融之职,吴回便也有了祝融氏之称。

吴回在南方与共工氏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与他的部族也因此重返中原,这在史籍《路史》、《左传》中均有记载,在河南郑州有“祝融之墟”,其具体地点在新郑与新密附近,即西周时期郐国所在地。吴回及其部族虽然在陕西、山西、甚至东南地区生活,但最终以中原为中心,吴回逝世后也埋葬在“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区。

陆终传说是吴回的儿子。根据对其名号研究,陆终是以捕食善跳动物而著称的部落,并以此作为图腾以及首领的名字。陆终及其部族也在中原一带活动,山西的平陆、河南豫北地区的“大陆”(吴泽)等便是这种活动遗迹的反映。在豫北地区的获嘉、修武、辉县交汇处的吴泽,实际上也是当年吴回曾活动过的地区,这里与颛顼故都也相去不远,并有亲族在其附近居住,因而具有较好的生活基础。

陆终生六子,分别是陆樊、陆惠连、陆篯、陆会人、陆辔牲、陆季连。其中,陆樊封昆吾为己姓。

昆吾是苏氏的先祖,这为诸多苏谱所公认。陆樊封于昆吾,又称昆吾氏。由陆终及部族发展衍变而来的昆吾部族,其首领亦称“昆吾氏”。“昆吾”的字义,在典籍《夏小正》解释为:“昆,小虫。”又称,“昆者,众也。”“小虫动也。”在典籍《说文通训定声》中认为,昆吾为众虫之意,吾即音的尾语。昆吾源自陆终,二者都有“众虫”之意,一方面反映二者的图腾相近;另一方面说明其部族人口众多,兴旺发达。在史籍《国语》、《史记》中都记载:“昆吾为夏伯”。

在史籍《吕氏春秋》记载有“昆吾作陶”。《说文》及其相关著作也有“昆吾者,壶之别名。”“昆吾,圜器也。”昆吾氏也在中原地区活动。他们的踪迹与夏人相近,如在山西传说有夏都安邑的地方,有“昆吾亭”。河南濮阳为“颛顼之墟”,这里不仅有“昆吾台”,也有“昆吾之墟”,《竹书纪年》写道:“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于有苏。”“帝芬”,有的书中记载为“帝槐”,是夏朝第八个王,属于夏朝中期。

据史籍《世本》中记载:“苏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史籍《元和姓篡》记载:“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邺西苏城是也。”在史籍《新唐书》中也记载:“苏氏源于己姓。颛顼裔孙吴回为重黎,生陆终。生樊,封于昆吾。昆吾之子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是也。”

有苏氏,“有苏氏”在商朝仍有活动,其重要人物是苏妲己。史籍《今本竹书纪年》记载:“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在典籍《国语》一书中,也有类似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史籍《史记》表述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有苏氏”是商朝的重要部族,但与商王室的关系并不融洽;商王室讨伐“有苏氏”,掳得了美丽的妲己,而且殷纣王十分喜爱妲己的美色。

苏国的建立,是苏氏历史上的大事。西周政权建立后,周天子对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在史籍《左传·成公十一年》中记载:“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杜预注解为:“苏忿生,周武王司寇苏公也,与檀伯达俱封于河内。

关于苏国的领地范围,据史籍《后汉书》中记载:“温,故国也,苏忿生封。”在史籍《括地志》中说:“故温城在怀州温县西三十里,汉、晋以为县,本周司寇苏忿生之邑。”温就是是苏国国都,位置在今河南温县以西安乐寨与招贤一带。

据史籍《左传》记载,春秋前期,周桓王将苏国的田地给予了郑国,这些地方有“温、原、缔、樊、隰城、攒茅、向、盟、州、陉、隤、怀。”其中,温、州、陉(邢),均在今温县境内。原、樊,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内。缔、向,在今河南省沁阳市境内。隰城、怀,在今河南省武陟县境内。盟,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境内。隤,在今河南省焦作市郊。攒茅,有考证为攒城与茅城,均在今河南省辉县市境内。以上诸邑,很难说是苏国的全境,即便如此,也包括了今济源市与焦作市的全部、今新乡市的西部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区。显然,苏国之境与姬康叔受封的卫国为邻。

关于苏国的爵位,在历史文献中皆称苏国国君为“苏公”、“苏氏”、“苏子”、“温子”等多种称呼,尽管当时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说法,但实际上执行得并不严格,因此,苏国可能为伯爵,否则国境不可能有如此之大,因此,其国君能够出任周王朝的司寇,称作“苏公”。

西周时期,是苏国的重要发展时期,传世的青铜器著录在史籍《三代吉金文存》一书中,其中的《史颂鼎》有长篇铭文,记载了史颂受命视察苏国,掌握并实行苏氏之法。在史籍《三代吉金文存》中收录有苏国铜器《苏公簋》,这件器物铭文不长,却记述了苏、周联姻的史实。

两周时期,异姓诸侯间的联姻,是密切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手段,苏国之女嫁与周王朝之男,一方面反映了苏国对周王室的仰慕,同时也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苏、周关系密切的标志。在三门峡虢国墓地也发现有西周晚期的苏、虢联姻的器物。虢国的国都在上阳,位置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近郊,虢国虽不属于大国,但却是周文王姬昌的弟弟姬虢叔所封,其君主虢仲曾辅佐周夷王姬燮南征淮夷,结果还酿成了国人暴动;虢文公为周宣王姬静执政时期的重要卿士,在周王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门峡墓地中发现的“苏甫人”盘、匝,正是苏女远嫁虢男的反映。“苏冶妊”鼎,记载了作为苏侯夫人的妊姓女子,为她的女儿远嫁他乡,而专门作器的情况。在三门峡墓地,还发现有“稣子叔”鼎、“稣貉”豆等,其铭文不长,但都可以说明苏、虢两国之间曾有着持续不断的良好关系。此外,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宽儿鼎》青铜铭文拓本中,记载了“苏公之孙宽儿”的历史史实,对研究苏国史,也有重要的帮助。青铜铭文中的“苏子叔”、“苏公子”,也都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苏国宗室的重要人物。

在典籍《诗经》中,记载了苏公与暴公的史实,“苏公作是诗以绝之”。史籍《世本》中记载:“暴辛公作埙,苏成公作篪。苏成公,平王时诸侯也。”篪是一种乐器,“管乐十孔,长尺一寸,吹孔有觜(嘴),如酸枣。”

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的礼乐制度发生了动摇,周天子的神圣地位也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苏国与周都仅一河之隔,苏国成为王畿之地,其相互间的矛盾也大大加剧了。

苏国与列国间的矛盾,首先来自于郑国。郑国是西周时期最后被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郑国的始君姬友,是周宣王姬静(姬靖)的同父异母兄弟,初封在西周王畿地区的关中,“犬戎之乱”后,郑武公姬滑突协助周平王东迁,并在王畿重建郑国。郑国受封的地方原来也有一些小国,郑武公则先后灭掉了郐、虢等八个小国,在中原拥有了一席之地,成为在中原有一定影响的强国。

郑国势力的扩大,严重影响了周王宗室的利益,因此周、郑二者交恶,并互以太子为质。周平王逝世后,在郑国为人质的太子姬孤因哀伤过度,不幸身亡,其子姬林嗣位,是为周桓王。

周桓王对郑国称霸心有余悸,在朝中对郑侯不恭,引起郑国朝臣的不满,他们力主挑战王权,以观其行。这一天,郑国大将姬祭足率领郑国军队自玉门津渡过黄河,以向苏国借粮遭到拒绝为由,强行收割苏国境内已成熟的小麦并运回郑国。其后,又到王城附近公然强抢周王宗室的稻禾。可见,在诸侯称霸的时代,苏国是周王的亲信国,但却受到郑国的伤害。周桓王并令卫、陈、蔡等国组成联军讨伐郑国,却被郑庄公姬寤生分头击退,周天子的神圣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到了后来,周桓王与郑国发生了田地之争,周桓王在郑国取得了邬、刘、芜、邗的土田,而将属于苏国十二邑的部分田地无偿送给了郑国。苏国在这场大国争霸的游戏中不仅没有讨回麦子被强抢的公道,反而又在周天子的懦弱中丧失了赖以生活的土地,至此,苏国与周天子的密切关系宣告结束。

在周釐王姬胡齐五年(公元前677年),周釐王去世,周惠王姬阆即位,苏国在此期间主动卷入了周王宗室间的宫廷纷争之中。

在周庄王姬佗时受宠的王桃生下了王子颓,由蒍国担任王子颓的老师。到周惠王姬阆继承王位后,强取芜国的菜园子用以畜养野兽,边伯的房子因邻近王宫也被占取。周惠王还夺取了子禽、祝跪、詹父的田地,收回了膳夫石速的俸禄。如此一来,这些利益受到侵害的王公大臣便联合起来,由司寇苏侯出面串通了卫、燕两国,逼新即位的周惠王出奔,奉立王子颓为新君,以苏国为后盾,并用武力征讨周惠王。

不过,战事进行得并不顺利,边伯、子禽、祝跪、詹父、石速这五位大夫被周惠王的王师击败,逃到苏国都城温(今河南温县),苏国国君则协助王子颓逃往卫国。后来,卫国与南燕国的联军成功地攻克了王城成周,到了冬天,正式立王子颓为周王。

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的春天,郑厉公姬突为了维护周王室的尊严,出面调解这次王室纠纷,但没人理他,周惠王便乘机流亡到郑国。当年的冬天,王子颓在成周设享礼招待五位大夫,用最高的规格演奏所有的曲乐。

郑厉公听到这件事后,对虢国国君说:“寡人听说:悲哀和高兴得不是时侯,灾祸一定到来。现在王子颓观赏歌舞而不疲倦,这是以祸患为高兴。司寇杀人,国君为此而要减膳撤乐,何况敢以祸患而高兴呢?篡夺王位,祸患还有比这更大的吗?面临祸患而忘记忧愁,忧愁一定到来。何不让天子复位呢?”虢君说:“这也是我的愿望。”

周惠王四年(公元前673年),郑、虢两国君主在弭地(今河南密县)进行密谈。夏天,郑、虢两国联军突然攻入王城成周,郑厉公怒杀了王子颓和那五位大夫,周惠王正式复位。而苏侯则顽固据温邑叛周。

接着,周惠王命新即位的齐桓公姜小白讨伐参乱的卫国,在强大的齐国军队面前,卫国、燕国皆战败。如此一来,因王子颓事件受到牵连的苏侯怕周惠王的报复,便投靠了杂居中原的北狄族人。

但苏侯却又和北狄人相处不来,时常发生纠纷和摩擦。到了周襄王姬郑二年(公元前650年),北狄趁晋献公姬诡诸新丧而晋国国内大乱之时,攻占了晋国东边的骊戎地区,又顺带攻击苏侯所据的温邑,此时的周王室则按兵不动看热闹,北狄人遂放心攻打并灭亡了苏国,与周王隔河相峙。

苏国灭亡后,苏侯逃亡到与他保持有姻亲关系的卫国,而国人们则分逃到各个诸侯国。

从夏王朝中期始,自苏国灭亡,苏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苏氏。远徙他方的苏氏族人记住了“河内”和“司寇公”,并形成了最早的苏氏“河内派系”。其后裔也逐渐远迁到河南的杞县、原阳、沁阳、南阳、洛阳、嵩县,或迁移至陕西的武功、扶风等地。随着历史变迁,苏氏族人逐渐迁播到更远、更广大的地方。



第二个渊源:源于大月氏族,出自西汉时期西域的康居国苏韰王,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早在西汉时期,在西域的康居国(今新疆及中亚一带)有小五王,其中苏韰王居苏疑城。

康居国,与秦、汉时期的大月氏族属于同一民族,大月氏族在匈奴的威逼下远迁西方时,留下的一小部分族人组成了汉朝时期所称的康居国。

据史书记载:“康居国去长安万二千里”,在汉朝初年国势颇盛,拥有今新疆北境以及苏俄的中亚之地。到了晋朝之时,他们对于中国仍然十分归顺,曾经数次遣使入朝。直到唐朝时期,这个国家仍然继续存在,但被称为康国,列入昭武九姓国之中。

到东汉时期,康居国在今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分有一个小附庸国“于寅国”,其国相苏榆勒曾拥立广德为王,在于寅国与莎车王国的交战中起过重要作用。

康居国苏韰王,就是以所居之城“苏疑城”为部族姓氏称谓的,后汉化为苏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朝鲜族,出自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三韩麻斯部落,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在东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民族中(马韩、牟韩、辰韩),有马韩部落廉斯氏族首领苏马諟,在汉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被汉光武帝刘秀敕封为汉麻斯邑君使,并赐姓为苏,苏马諟所统辖的汉麻斯邑隶属乐浪郡。

在苏马諟的后裔子孙中,多以苏为姓氏,称苏氏,今朝鲜、韩国、中国大陆朝鲜民族中的苏氏,其根源中的一部分即为苏马諟的后裔子孙。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汉时期辽东鲜卑乌桓部首领苏侯延,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东汉灵帝刘宏执政时期,在辽东郡有苏侯延,为鲜卑北支乌桓各部的两猛首领,拥众千余部落,自称峭王。

苏侯延所在乌桓各部,在东汉王朝强大之时与汉王朝关系甚好,后由于东汉末年中原内乱,国势急剧削弱,因此长期为汉王朝戍边的乌桓族人,乘机分庭抗礼,苏侯延也就拥兵为王,并与汉军对抗。

苏侯延后被东汉王朝所灭,部众为鲜卑慕容部吞并,其后裔子孙在隋、唐时期大多融合于汉族,汉化称苏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汉时期代北鲜卑慕容部首领苏拔庞,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北方的鲜卑族人,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就参加了东汉政权对辽东诸胡叛军的讨伐,其中鲜卑慕容部大都护苏拔庞在这次讨伐中立有显赫战功,被汉和帝刘肇封为率众王,并被赐金帛。随后,苏拔庞又在东汉王朝讨伐乌桓部的过程中再立功勋。

慕容·苏拔庞的后裔子孙,到南北朝北魏时期分衍有跋略部,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在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实施中,汉化为单姓苏氏,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突厥突骑施部可汗苏禄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唐朝,属于突厥突骑施别种者,以苏禄氏为“可汗”,结众二十余万,雄居西域地区,后受西突厥阿史那可汗的辖制。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突骑施部的苏禄可汗与唐朝来往密切,突骑施·苏禄曾受唐玄宗封为左羽林军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进封为特勒遣侍御史,册立为“忠顺可汗”,赐汉姓苏氏,并与金河公主合婚。

唐玄宗曾在在丹凤楼专设御宴款待苏禄可汗的使臣,二者之间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友好关系。

突骑施·苏禄可汗的后裔子孙,在突厥民族被灭亡之后,多内迁中原,后逐渐汉化,融合于汉民族之中,称苏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奚族,出自唐朝时期奚族首领苏支,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奚族,属于东胡支系,在唐朝时期居于北方地区,因受突厥民族的迫害,因此与唐朝关系一直较好,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与唐朝建立了朝贡关系,其“大酋”名叫苏支,为世袭称谓。后因配合唐朝征战高句丽有功,整个部族内附,唐高宗李治专置了饶乐都督府,由苏支任都督,受到唐朝很好的待遇。

在奚族苏支氏族中,有以本族首领称谓汉化为姓氏者,称苏氏,后融合于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龟兹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域龟兹国君主苏伐勃殃,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西域的龟兹国主苏伐勃殃,于唐高祖时遣使来朝,勃殃逝世后,其子苏伐垒继位后又于唐太宗时遣使献马,被赐以玺书,抚慰甚厚,由此开创了数十年间的友好联系。

在苏伐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汉化称苏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西南夷,出自唐朝时期西南清远国王苏唐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南方属于西南蛮的清远国王苏唐磨,在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与诸多小族纷纷内附,被唐朝中央政府例授为将军、中郎果毅等职官。



第十个渊源:源于西羌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域大勃律氏国君主苏弗舍利支离泥,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唐朝西域有大勃律氏国,唐开元年间(公元714~741年)遣使来朝。唐朝正式册封其君“苏弗舍利支离泥”为王,又将其继任者“苏麟陀逸之”为王。后因吐蕃势力较大,而与中原疏远,唐朝大将高仙芝受命远征,平定后置归仁军,并授其新君苏失利之为右威卫将军,赐紫袍黄金带。

在苏失利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汉化称苏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西南夷,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宋朝,位于今湖南新化、安化的梅山蛮首领苏方、峒主苏甘所部与诸蛮互有争战。后在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被章悖率宋朝官兵以武力平定。留居新化一带者成为汉族,并成为当地大姓。南逃湘南者成为瑶族,有的并远徙两广,云南及越南、老挝、泰国的北部山区。

在云南黎县黎州诸蛮有雨林蛮,其头领苏吠在宋太祖时被授为怀化将军,说明苏氏蛮族虽与宋朝有矛盾,但仍保持有较为友好的关系。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苏氏,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大多取自经名首音。据文献《回教民族说》中记载:“苏里曼…之后裔取姓苏。”《中国回回氏氏来源》中说:“苏达尼,就取自第一个音‘苏’为氏”。

据文献《中国回族大辞典》中的记载:“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苏家回族老人讲,元末明初一位阿拉伯商人名叫苏拉玛尼,沿丝绸之路来到韦州经商,并长期定居下来,其后裔均姓苏。”此外,也有因“速来蛮”的“速”(与苏音相近)赐给苏氏的。如明朝哈密使臣、锦衣卫指挥佥事速来蛮四世孙乌令班时,便赐给姓名苏荣,其后裔便均以苏为氏。

苏氏中也有的是改氏。元朝时期,福建泉州有一位自西域而来的穆斯林阿合抹,留居后取名苏唐舍,并取回族蒲氏女为妻,其后裔便以苏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元史》、《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等的记载:

⑴.如今居住在山东省鄄城县的苏氏居民,一直认定自己是蒙古族后裔,而且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并以一本清朝咸丰年间所修《苏氏宗谱》为证。据该《苏氏宗谱》记载,元朝末期元顺帝执政时期民不聊生,全国范围内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当时成吉思汗的后代镇南王孛尔只斤氏·脱欢之子淮王孛尔只斤·帖木尔不花正在元大都(今北京)朝中任监国,并由侄儿义王孛尔只斤·和尚辅佐其执政。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明太诅开始大举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所率明军的强力攻击下,于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农历8月攻陷元大都,元朝政府自此灭亡,元顺帝逃往应昌(今内蒙古克什腾旗西北一带)。元大都被徐达、常遇春攻破之后,义王孛尔只斤·和尚乘乱出逃,按《元史》记载:“至正二十八年,顺帝将北奔,诏淮王帖木尔不花监国,和尚佐之。京城将破,即先遁,不知所之。”因此,终有明一朝,人们都不知义王孛尔只斤·和尚的下落。其实,眼看元朝即将灭亡,孛尔只斤·和尚携带家人潜往山东鄄城,然后改汉姓为苏氏。由于该支《苏氏宗谱》中关于孛尔只斤氏·和尚等的事迹与历史记载相互吻合,山东省鄄城县的孛尔只斤·和尚苏氏之后代已被当地民政部门确认为成吉思汗的后代。

本书按:

孛尔只斤·脱欢,为著名的元朝初期将领,他是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的第九个儿子。

孛尔只斤·脱欢在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农历6月被晋封为镇南王,之后领十五万元兵出征安南(今越南),结果败绩。元世祖以其“丧师辱国,断其朝请”为罪名,在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61年)澈其王号,改其徙驻江苏扬州,直到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孛尔只斤·脱欢病逝在扬州。

孛尔只斤·脱欢有六个儿子,其第三子为孛尔只斤·宽彻不花,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晋封威顺王,镇守武昌。他也有六子,分别是:孛尔只斤·别帖木儿、孛尔只斤·答帖木儿、孛尔只斤·报恩奴、孛尔只斤·接待奴、孛尔只斤·佛家奴、孛尔只斤·和尚。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孛尔只斤·宽彻不花与其子孛尔只斤·别帖木儿、孛尔只斤·答帖木儿率军进攻红巾军徐寿辉,结果被徐寿辉的部将倪文俊击败,俘孛尔只斤·别帖木儿。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孛尔只斤·宽彻不花与其弟孛尔只斤·帖木尔不花以兵镇怀庆,未几,复还武昌,再命其子孛尔只斤·报恩奴、孛尔只斤·接待奴、孛尔只斤·佛家奴以大船四十余只水陆并进,至沔阳攻倪文俊,且载妃妾以行。船至汉川县鸡鸣汊搁浅,遭到倪文俊的火攻,孛尔只斤·接待奴、孛尔只斤·佛家奴皆死,孛尔只斤·报恩奴自杀,妃妾皆陷。孛尔只斤·宽彻不花逃走陕西,后战死于成州。

孛尔只斤·宽彻不花逝世后,其子孛尔只斤·和尚被元顺帝敕封为义王,侍从在元顺帝左右,后在元朝末期辅佐叔父孛尔只斤·帖木尔不花监国。

据本书考证,今天生活在山东省鄄城县的孛尔只斤·和尚苏氏之后裔子孙多达四千余人,皆已经完全汉化。

⑵.蒙古族敖拉氏,亦称鄂拉氏、傲雷氏,汉义“山”,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黑龙江多金(今黑龙江上游与讷穆尔河会流的弯曲之处)、拉夫凯(今黑龙江讷穆尔河以西)、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布特哈(今黑龙江讷河)等地。后有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ora Hala。请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单氏、敖氏、山氏、阎氏、鄂氏等。

⑶.蒙古族巴鲁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rut Hala。后多冠汉姓为苏氏、白氏等。

⑷.蒙古族舒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ur Hala。蒙古族舒穆尔氏所冠汉姓为舒氏,而满族、锡伯族舒穆尔氏多冠汉姓为苏氏、舒氏、徐氏等。

⑸.蒙古族苏尼特氏,源出元朝时期雪尼特部,为成吉思汗第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之第四子寻尼特所组建的氏族,世居巴颜鄂隆(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n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苏氏。

⑹.陈蒙古八旗的一支,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后裔子孙皆冠汉姓为苏氏,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一带。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史稿》等的记载:

⑴.满族额苏哩氏,亦称鄂苏哩氏、亦称阿苏氏、阿苏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阿速部(安煦烈部),以姓为氏,满语为Esuri Hala,汉义“网”,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阿库里(今乌苏里江上游支流俄罗斯境内阿库里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齐齐哈尔(今黑龙江齐齐哈尔)、额苏里(今俄罗斯海兰泡额苏里河流域)、黑龙江及松花江沿岸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

⑵.满族舒禄氏,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满语为Sulu Hala,汉义“白马”,源于辽代回鹘“述律氏,满语为”,世居长白山,后多冠汉姓为苏氏、徐氏等。

⑶.满族舒穆哩氏,亦称苏某力氏,满语为Sumuri Hala,世居海兰木(今吉林和龙)、萨尔碧图(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鄂伦春自治旗交界处诺敏河中游),后多冠汉姓为苏氏、莫氏、舒氏等。

⑷.满族嵩佳氏,亦称宋嘉氏、宋家氏、松佳氏,满语为Su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董鄂(今辽宁桓仁、宽甸一带)、长白山海兰(今吉林和龙海兰河流域)、松江(今吉林安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苏氏、嵩氏、宋氏等。

⑸.满族苏佳氏,亦称苏家氏,满语为S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尼亚满(今辽宁新宾)、德里悟赫(待考)、讷殷(今吉林抚松县松花江上游流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苏氏。

⑹.满族苏尔佳氏,满语为Surgiya Hala,世居松花堡(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苏氏。

⑺.满族苏克察氏,满语为Sukc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苏氏。

⑻.满族苏拉喇氏,亦称松佳拉氏,满语为Sulara Hala,世居黑龙江,后多冠汉姓为苏氏、松氏、谢氏等。

⑼.满族苏木克氏,亦称苏木克起氏、苏穆特氏,满语为Sumuk Hala,世居地待考,后多冠汉姓为苏。

⑽.满族倭彻埒氏,亦称乌哲勒氏,满语为Ucer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苏氏、倭氏、魏氏等。

⑾.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氏、乌孙氏),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乌氏、吴氏、关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⑿.满族伊苏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移室部,以姓为氏,满语为Isu Hala,汉义“素面青缎”,世居苏瓦蜒沟(今吉林双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伊氏。

⒀.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梨树)、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伊罕阿林城(今吉林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伊氏、何氏、赵氏、尼氏、潘氏、许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族苏都哩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达斡尔族苏都哩氏,亦称苏都尔氏、索多哩氏、索多尔氏,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duri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索氏等。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今白族、侗族、苗族、黎族、彝族、土家族、傣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苏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苏忿生、苏韰王、苏马諟、苏侯延、慕容·苏拔庞、突骑失·苏禄、苏伐垒、苏唐磨、苏失利之、苏吠、阿合抹(苏唐)、苏继芩。

苏辙《民赋·序》全文 -- 古之民政,有不可复者三焉。自祖宗以来,论事者尝以为言,而为政者尝试其事矣。然为之愈详而民愈扰,事之愈力而功愈难。其故何哉古者隐兵于农,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安平之世,无廪给之费,征伐之际,得勤力之士,此儒者之所叹息而言也。

然而熙宁之初,为保甲之令,民始嫁母赘子,断坏支体,以求免丁。及其既成,子弟挟县官之势以邀其父兄,擅弓矢之技以暴其乡邻,至今河朔、京东之盗,皆保甲之余也。其后元丰之中,为保马之法,使民计产养马。畜马者众,马不可得,民至持金帛买马于江淮,小不中度,辄斥不用。县岁时阅视。可否权在医驵,民不堪命。民兵之害乃至于此,此所谓不可复者一也。

周官泉府之制,凡民之贷者,以国服为之息。贷而求息,三代之政有不然者矣。《诗》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而《孟子》亦云:“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盖有是道矣,而未必有常数,亦未必有常息也。

至于熙宁青苗之法,凡主客户得相保任,而贷其息,岁取十二。出入之际,吏缘为奸,请纳之劳,民费自倍。凡自官而及私者,率取二而得一,自私而入公者,率输十而得五。钱积于上,布帛米粟贱不可售。岁暮寒苦,吏卒在门,民号无告。二十年之间,民无贫富,家产尽耗,此所谓不可复者二也。

古者治民,必周知其夫家田亩六畜器械之数,未有不知其数而能制其贫富者也,未有不能制其贫富而能得其心者也。故三代之君开井田,画沟洫,谨步亩,严版图,因口之众寡以授田,因田之厚薄以制赋,经界既定,仁政自成。下及隋唐,风流已远,然其授民田有口分、永业,皆取之于官,其敛民财有租庸调,皆计之于口。其后世乱法坏,变为两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田之在民,其渐由此,贸易之际,不可复知。

贫者急于售田,则田少而税多,富者利于避役,则田多而税少。侥幸一兴,税役皆弊。故丁谓之记景德、田况之记皇祐,皆以均税为言矣。然嘉祐中,薛向、孙琳始议方田,量步亩,审肥瘠,以定赋税之入。熙宁中,吕惠卿复建手实,抉私隐,崇告讦,以实贫富之等。元丰中,李琮追究逃绝,均虚数,虐编户,以补失陷之税。此三者皆为国敛怨,所得不补所失,事不旋踵而罢,此所谓不可复者三也。

故臣愚以谓为国者当务实而已,不求其名。诚使民尽力耕田,赋输以养兵,终身无复征戍之劳,而朝廷招募勇力强狡之民,教之战阵以卫良民,二者各得其利,亦何所不可哉富民之家取有余以贷不足,虽有倍称之息,而子本之债,官不为理。偿进之日,布缕菽粟鸡豚狗彘百物皆售,州县晏然。处曲直之断,而民自相养,盖亦足矣。至于田赋厚薄多寡之异,虽小有不齐,而安静不扰,民乐其业,赋以时入,所失无几。因其交易而质其欺隐,绳之以法,亦足以禁其太甚。昔宇文融括诸道客户,州县观望,虚张其数,以实户为客。虽得户八十万余,岁得钱数百万缗,而百姓困弊,实召天宝之乱。均税之害,何以异此!凡此三者,皆儒者平昔之所称颂,以为先王遗法,用之足以致太平者也。

然数十年以来,屡试而屡败,足以为后世好名者之戒矣。惟嘉祐以前百役在民,衙前大者主仓库、躬馈运,小者治燕飨、职迎送,破家之祸,易于反党。至于州县役人,皆贪官暴吏之所诛求、仰以为生者。先帝深究其病,鬻坊场以募衙前,均役钱以雇诸役,使民得阖门治生而吏不敢苛问。有司奉行不得其当,坊场求数倍之价,役钱取宽剩之积,而民始困踬不堪其生矣。

今二圣鉴观前事,知其得失之实,既尽去保甲、青苗、均税至于役法,举差雇之中惟便民者取之,郡县奉承虽未即能尽,而天下之民知天子之爱我矣。故臣于《民赋》之篇,备论其得失,俾后有考焉。

跟帖时间 2010-02-23 22:20:1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辙《武昌九曲亭记》全文 -- 子瞻迁于齐安,户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迤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奚。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欲,车马列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尽,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东省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饮,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跟帖时间 2010-02-23 22:17:3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轼《水调歌头》全文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跟帖时间 2010-02-23 22:14:0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全文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跟帖时间 2010-02-23 22:08:5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洵《养才》全文 -- 夫人之所为,有可勉强者,有不可勉强者。煦煦然而为仁,孑孑然而为义,不食片言以为信,不见小利以为廉,虽古之所谓仁与义、与信、与廉者,不止若是,而天下之人亦不曰是非仁人,是非义人,是非信人,是非廉人,此则无诸已而可勉强以到者也。在朝廷而百官肃,在边鄙而四夷惧,坐之于繁剧纷扰之中而不乱,投之于羽檄奔走之地而不惑,为吏而吏,为将而将,若是者,非天之所与,性之所有,不可勉强而能也。道与德可勉以进也,才不可强揠以进也。今有二人焉,一人善揖让,一人善骑射,则人未有不以揖让贤于骑射矣。然而揖让者,未必善骑射,而骑射者,舍其弓以揖让于其间,则未必失容。何哉?才难强而道易勉也。

吾观世之用人,好以可勉强之道与德,而加之不可勉强之才之上,而曰我贵贤贱能。是以道与德未足以化人,而才有遗焉。然而为此者,亦有由矣。有才者而不能为众人所勉强者耳。何则?奇杰之士,常好自负,疏隽傲诞,不事绳检,往往冒法律,触刑禁,叫号欢呼,以发其一时之乐而不顾其祸,嗜利酗酒,使气傲物,志气一发,则倜然远去,不可羁束以礼法。然及其一旦翻然而悟,折而不为此,以留意于向所谓道与德可勉强者,则何病不至?奈何以朴?敕小道加诸其上哉。

夫其不肯规规以事礼法,而必自纵以为此者,乃上之人之过也。古之养奇杰也,任之以权,尊之以爵,厚之以禄,重之以恩,责之以措置天下之务,而易其平居自纵之心,而声色耳目之欲又已极于外,故不待放肆而后为乐。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我又安可急之以法,使不得泰然自纵耶。今我绳之以法,亦已急矣。急之而不已,而随之以刑,则彼有北走胡,南走越耳。噫!无事之时既不能养,及其不幸,一旦有边境之患,繁乱难治之事,而后优诏以召之,丰爵重禄以结之,则彼已憾矣。夫彼固非纯忠者也,又安肯默然于穷困无用之地而已耶。周公之时,天下号为至治,四夷已臣服,卿大夫士已称职。当是时,虽有奇杰无所复用,而其礼法风俗尤复细密,举朝廷与四海之人无不遵蹈,而其八议之中犹有曰议能者。况当今天下未甚至治,四夷未尽臣服,卿大夫士未皆称职,礼法风俗又非细密如周之盛时,而奇杰之士复有困于簿书米盐间者,则反可不议其能而怒之乎?所宜哀其才而贳其过,无使为刀笔吏所困,则庶乎尽其才矣。

或曰:奇杰之士有过得以免,则天下之人孰不自谓奇杰而欲免其过者,是终亦溃法乱教耳。曰:是则然矣,然而奇杰之所为,必挺然出于众人之上,苟指其已成之功以晓天下,俾得以赎其过,而其未有功者,则委之以难治之事,而责其成绩,则天下之人不敢自谓奇杰,而真奇杰者出矣。

跟帖时间 2010-02-23 22:06:3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洵《六国论》全文 --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跟帖时间 2010-02-23 22:03:1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氏的历史名人(二) -- 苏兆征:(公元1885~1929年),广东香山人(今广东中山),著名中共工运领袖之一。

苏兆征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也是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参加和领导过震惊中外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第三届执行委员长。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至第六次代表大会期间,他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苏兆征是广东省珠海市淇澳人,1885年11月11日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十八岁时,他离开家乡到香港谋生,在外国轮船上当杂役,开始了海员生涯。旧中国的海员工人,饱受外国资本家和封建包工头的残酷剥削,饱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歧视。亲身的经历使苏兆征产生对帝国主义和资本家的憎恨,也逐渐产生反抗情绪。那时,孙中山正为推翻清朝统治而开展革命活动。苏兆征认识了孙中山,并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他与其他海员一道,为筹集革命经费、传递消息及运送军火物资等而奔波。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苏兆征和其他中国海员一样,为这一汹涌澎湃的革命潮流所激励。他认真学习了有关介绍十月革命的书籍文章,眼界日益开阔,斗志更加坚强。1920年,苏兆征在一艘英国轮船上做工,一天,他看见工头无理打伤了一名中国海员,便挺身而出,找船长交涉,带领海员们起来斗争。船长看见海员们如此齐心,生怕事情闹大而不可收拾,终于接受了海员们所提出的要求,赔偿医药费和开除行凶打人的工头,并口头表示今后不再虐待中国海员。斗争的胜利,使大家认识到要反抗资本家压迫剥削,要争取自身的权益,就必须加强团结,敢于斗争。1921年3月在苏兆征、林伟民等人的努力下,香港海员成立了“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它是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工会之一。

面对着帝国主义和资本家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从1921年9月起,香港海员工会先后三次向轮船资本家提出增加工人工资、改善待遇及反对包工头剥削的要求。但轮船资本家拒不答复。于是,香港海员在1922年1月12日,毅然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大罢工。

罢工开始后,苏兆征被选为罢工总办事处总务部主任和谈判代表之一,后来又代理香港海员工会会长。当时的罢工斗争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香港英国当局和外国轮船资本家对罢工海员抱着仇视的态度;另方面,海员工会一些领导人如陈炳生、翟汉奇等人动摇妥协,干扰罢工斗争,罢工队伍内部也存在着海员生活困难等实际问题。但苏兆征与林伟民等骨干分子一道,不为香港英国当局的高压政策所动摇,不为资本家的甜言蜜语所迷惑,也不为重重困难所吓倒,他们紧密地依靠广大罢工工人,坚定地维护海员的根本利益,勇敢机智地展开罢工斗争,并争取香港其他行业工人的同情和支持,使罢工人数由一万多人增至三万人以上。由于航运交通完全停顿,物资匮缺,人心惶惶,市面一片紧张,香港英国当局惊呼:这次罢工是“陷本殖民地生命于危险之境”。香港其他行业工人又先后加入罢工行列,罢工人数激增至十万人以上,使香港完全陷于瘫痪状态。香港英国当局和轮船资本家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只好向海员工人让步,为时五十六天的香港海员大罢工终于取得了胜利。这次罢工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的起点。

在香港海员罢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罢工斗争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这使苏兆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工人阶级谋利益的革命党,因而决心追随共产党。1925年春,苏兆征代表香港工会到北京参加国民会议促成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期间,他进一步接受党的教育,在北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前,苏兆征负责大会的筹备工作,保证了大会按预期目的胜利进行。选举了第一届执行委员会,苏兆征被选为执行委员。不久,上海发生了著名的“五卅”惨案。为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和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香港工人和广州沙面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于6月19日举行了举世闻名的省港大罢工。

罢工首先由香港海员工会发起。在苏兆征、邓中夏、杨殷等人的带领下,香港工人冲破各种阻力,义无反顾地奋起罢工。罢工工人纷纷撤回广州坚持斗争,在广州成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大家一致推选苏兆征为罢工委员会委员长,兼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在省港罢工过程中,苏兆征等领导人,坚定地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尊重和发扬广大罢工工人的民主精神和首创精神,正确掌握运用“单独对英”等一系列的斗争策略,带领二十万罢工工人英勇地坚持斗争,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给香港英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苏兆征在罢工斗争中立场坚定,大公无私,与群众同甘共苦,深受工人的爱戴。他十分关心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1926年1月初,在他主持下,全国海员第一次代表大会于广州举行。会上,他被选为全国海员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同年5月初,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苏兆征与刘少奇、邓少夏、李立三一起领导着大会进行。到会代表对苏兆征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赞扬,因而选举他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苏兆征成为全国工人所拥戴的领袖。

由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国内革命势力逐渐向全国发展。1926年底,国民政府决定从广州迁往武汉办公。中华全国总工会也决定迁往武汉。1927年3月底,苏兆征离开广州前往武汉领导全国总工会工作,并代表中国共产党担任国民政府劳工部部长职务。4月,党的“五大”在武汉举行。苏兆征出席了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及中央政治局委员。

蒋中正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汪精卫集团也加紧与蒋中正勾结,极力压制工农革命运动。苏兆征坚定沉着地领导各项工作的进行。5月间,他主持召开有中国、苏联、英、法、美、日、朝鲜和爪哇等国代表参加的太平洋劳动会议并致开幕词。会议决定成立太平洋劳动会议秘书处,作为联络宣传及行动的机关。苏兆征被选为秘书处成员。6月19日,苏兆征主持召开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并在会上分别作了关于全国海员总工会工作报告及国民政府劳工部工作报告。针对汪精卫集团日益加紧反革命活动这一事实,鲜明地宣布:“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中国无产阶级将坚持斗争到底!”大会选举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时,苏兆征再次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此时,武汉形势日益危急。6月底,在汪精卫一伙的纵容下,发生了军队非法强占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地点的事件。苏兆征当即挺身而出,要求当局立即将军队撤走。为保存革命力量,苏兆征参加了我党及时疏散干部等应变工作,对从广东来到武汉的一些部队和干部,想方设法地加以妥善安排,还及时将劳工部十余万元存款分送给武汉工人救济所。苏兆征和一切坚定的共产党人一道,在白色恐怖中继续带领人民群众进行英勇的斗争。7月下旬,他前往九江一带发动工人起来配合南昌起义。8月2日,他领导武汉工人进行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的政治罢工。

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的总方针。苏兆征出席了这次会议。会前,他还参加了起草关于职工运动决议案等筹备工作。会议选举临时中央政治局,苏兆征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并与瞿秋白、李维汉担任政治局常务委员。

1927年12月,广州革命军队和工人群众举行了武装起义,建立了广州工农民主政府。苏兆征被推选为广州工农民主政府主席。12月中旬,苏兆征来到上海,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他具体负责领导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财务小组的工作。在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为组织人民群众坚持革命斗争而奔忙。1928年2月,他在上海先后主持召开了太平洋劳动会议秘书处第二次会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会后,苏兆征离开上海,率领中国工会代表团前往苏联,参加3月中旬在莫斯科召开的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他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职工问题的报告,引起了各国代表的重视,被选为职工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7月,他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情况,他和瞿秋白等人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他还应邀参加了农村工会国际代表大会,当选为农村工会国际副委员长。苏兆征成为国际职工运动中享有威望的领导人之一。

在莫斯科期间,苏兆征出席了1928年六七月间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会前还参加了筹备工作。他与其他同志一起,拥护正确路线,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进行了斗争。会上,苏兆征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兼任中央工委书记。

艰苦严峻的斗争环境和长期忘我地工作,使苏兆征积劳成疾,并患了盲肠炎。因他的身体虚弱,医生建议他在苏联先休养一段时间再施行手术。但苏兆征一心惦记着祖国的革命事业,不顾医生和同志们的劝阻,于1929年2月初毅然抱病回国。

苏兆征回到上海后,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2月中旬,他主持召开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会议结束后,他盲肠炎发作,家人把他送到医院时,病情已十分严重。当周恩来、李立三、邓颖超等同志闻讯赶往医院看望时,他已处于弥留状态。他看见大家来了,极力挣扎着,用十分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广大人民已无法生活下去,要革命,等待我们去组织起来,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奋斗…大家同心合力,达到革命的最后成功!”在场的邓颖超立即把他的遗言记录下来,然后交给党中央。苏兆征在生命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人民的疾苦,念念不忘把革命进行到底,表现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者彻底革命的可贵品质。

1929年2月25日,苏兆征不幸与世长辞,终年四十四岁。

苏兆征逝世的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全党发出了关于悼念苏兆征逝世的通告,号召全党同志要牢记苏兆征的遗言,“要一致地继承着苏兆征同志的精神,向前奋斗!”共产国际在同年12月举行的赤色职工国际第四届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也特意为苏兆征的逝世默念致哀。

1985年11月,在苏兆征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珠海人民在市区香洲的海霞广场,竖立起苏兆征同志塑像,以表达对这位党和工人阶级的杰出领导人的崇敬与缅怀。



苏振华:(公元1912~1979年),原名苏七生;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28年参加平江农民暴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一师三团排长、连政治委员、师经理处政治委员,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总支部书记,第五师第十三团政治委员,第四师第十二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大队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员、教导第三旅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冀鲁豫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五兵团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贵州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海军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9年2月7日突然心肌梗塞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七岁。



苏 静:(公元1910~1997年),福建海澄人(今福建漳州龙海)。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参谋、侦察科副科长、科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第二科科长,东进支队司令部秘书长兼军法处处长,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兼敌工部部长、战时工作委员会公安处副处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秘书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情报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情报处处长、作战处处长兼情报处处长,中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兼队列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代表,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11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苏 进:(公元1907~1992年),河南郾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5年参加冯玉祥部国民革命军,先后任排长、连长。1926年秋任国民联军总司令部副官、参谋,后任洛阳军官教导团队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被派赴日本留学,入士官学校。1930年回国,任冯玉祥部西北军总司令部参谋、第十四师手枪旅(一旅)参谋长。同年冬部队改编为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任第七十四旅手枪团(一团)团副。1931年12月率部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五军团红十五军第四十三师第一二七团团长。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五军第四十四师师长,后调任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总队长。1933年任瑞金红军学校军事主任教员,10月任红军大学参谋科科长,后改任红军特科学校训练处处长。率部参加攻打赣州和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任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大队政治科科长。1935年8月任红军大学骑兵科科长。9月随中央红军主力先行北上,到达陕北后任红军学校骑兵科主任教员。1937年夏担任庆阳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副旅长,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大生产运动。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并出席大会。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铁道司令部司令员兼驻中长铁路军事总代表,东北铁路护路军司令员。参与领导恢复东北铁路运输、支援解放战争。1948年秋任东北野战军总部炮兵司令部副司令员,9月兼任炮兵纵队司令员。1949年2月担任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率部参加天津战役和进军中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主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五岁。



苏 鲁:(公元1902~1976年),原名苏达余;湖南浏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第十八师第五十二团排长、副连长、连长,第五十三团副营长、营长、代副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第三大队大队长,第二特务队大队长,第二十五团团长,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十八军分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第一八四师副师长,第十八兵团第六十二军副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西省军区长治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部第四九五仓库库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6年因病在太原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苏 鳌:(公元1912~1975年),原名苏树钦;湖南浏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参加鄂东南游击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鄂赣独立师排长,红三军团第十六军第七师第二十团连党代表,红六军团第十七师第四十九团副营长,第五十三团团长,第十八师参谋长、红十八师副师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第七一七团营长,独立第四支队支队长,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第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第五大队大队长、支队参谋长,中原军区鄂北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西北军政大学副教育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军械部部长,西北军区骑兵司令员,西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5年因病在郑州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苏克之:(公元1919~今),河南深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人民自卫军第一团政治处宣传员,八路军第三纵队第七支队第十九大队连政治指导员,冀鲁豫军区南进支队第二十一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总支书记,第三十二团政治处副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教导第一旅第二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宁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参谋长,辽河支队支队长,安东军区辽南军分区第三团团长,辽南独立师团长,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第十三师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六师副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师长、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广州军区炮兵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第三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苏宏道:(公元1916~今),湖北江陵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鄂川黔省政府特务队队长,红二军团第六师连长。参加了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连长,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队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二团副营长、营长、支队长,军区骑兵团副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区独立四旅十三团参谋长、副团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第四旅十团团长。参加了蟠龙、宜川、西府陇东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师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陕西军区宝鸡军分区司令员,陕西省兵役局副局长,陕西省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务部部长、副教育长,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军事学院副教育长兼高级系主任,军事学院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苏启胜:(公元1909~1967年),福建永定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参加了闽西农民暴动,1929年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连政治指导员。1934年进入红军大学政治科学习。后任红军干部团第二营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总部教导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教导团副团长,第一二○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独立第二支队政治委员,晋西北区党委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兼民兵总指挥部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委军工局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政治部主任,冀热察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察哈尔军区副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二○八师政委。参加了著名的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海军政治部主任,海军东海舰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海军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7年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八岁。



苏焕清:(公元1909~2003年),安徽霍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后方医院政治委员,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巡视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副官、副官主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官主任,第四科科长,师供给部代部长。参加了晋东南九路围攻和主攻盐城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师后勤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供给部部长,第四野战军供给部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较好地保证了作战部队的军需物资供应,为夺取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财务部部长,军需部部长,运输管理部部长,车管部部长。1957年毕业于后勤学院。后任总后勤部营房部部长,总后勤部副参谋长,总后勤部管理局局长,管理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参谋长。长期担任我军后勤部门高级领导职务,主管或兼管综合协调、财务、军需、物资、营房及车辆管理等业务,为我军后勤业务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3年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四岁。



苏锦章:(公元1916~今),河北定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三纵队第八支队第二十三大队参谋,第二十二团营长,第七军分区司令部队训股股长,军分区参谋长。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冀中五一反“扫荡”和正太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独立第八旅参谋长,第六旅参谋长,第二纵队随营学校副校长,第七纵队第二十旅参谋长,冀中军区参谋处处长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河北省军区副参谋长,军副参谋长、副军长,北京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副军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苏炳文:(公元1892~1975年),字翰章;辽宁新民古城子乡村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东北民众抗日救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苏炳文原为东北军将领,曾任上将军事参议官。“九一八事变”后,在黑龙江省的海(拉尔)满(洲里)地区率部抗日,一度誉满全国。

苏炳文在少年时,目睹了列强瓜分中国,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于是立誓习武,志愿保国卫民。为了学到本事,他先后考入沈阳陆军小学、北京陆军中学和保定军官学校。1914年,苏炳文军校毕业后入伍,从上等兵做起,至1931年已成东北军的一员干将,官任黑龙江省呼伦贝尔警备司令及省府委员,掌握海满地区军政大权。

“九一八事变”后,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猖狂侵略东北,苏炳文奋笔述怀:“正气有歌文宋瑞,鞠躬报国武乡侯。”这两句话,明确表达了他保持民族气节和抗日报国的决心。他将全家二十余口人送往北平,自己留在东北,全力筹划抗敌。

1931年10月,日寇指使汉奸进犯黑龙江省府所在地齐齐哈尔,黑龙江省代省主席马占山,率部在江桥英勇抵抗,揭开了黑龙江省抗日的序幕。苏炳文坚决支持马占山江桥抗战,立即派出一半兵力赶赴江桥参加战斗,剩下一半兵力,负责维护海满交通,以保证马占山部的物资供应。

江桥抗战失利后,黑龙江省局势十分混乱。日伪当局知道,在东北军里,苏炳文是寥寥可数的毕业于正式军校的高级将领之一,他在海满地区很有号召力,于是采取各种手段,极力拉拢他,企图使他充当为日寇服务的汉奸。

1932年3月,关东军拉来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以他为傀儡,成立了所谓的满洲国,在长春举行伪满洲国建国仪式。日寇为了拉拢苏炳文,曾邀请苏炳文参加这次仪式,被苏炳文当场回绝。日寇不死心,又由关东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出面,邀请苏炳文到齐齐哈尔晤谈,也被苏炳文拒绝了。4月,关东军司令部又派宫崎少佐跑到海拉尔面见苏炳文。宫崎奉命向苏炳文提出:“现在满洲国急需人才,我们希望借重将军,中东铁路护路司令、满洲国军政部部长、黑龙江省省长这三个职位,请将军任选一个。”苏炳文不为高官厚禄动心,冷冷说道:“本人才力威望不足,难以胜任。”

苏炳文在拒绝充当汉奸的同时,暗中加紧了抗日准备。当时海满地区,有许多从敌占区逃出的爱国学生,他们大多数人怀抱着抗日救国的志向。苏炳文热情地接待他们,挑选出一百三十人编成学生连,实行军事训练。接着,他又派人到各地招募新兵,以学生连为骨干,成立了步兵第九团。苏炳文还召集了一百多名从沈阳逃来的技术工人,在博克图兵营秘密办起了兵工厂,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大量手榴弹和地雷。此外,苏炳文还储存了一个月的军粮,扣留了从哈尔滨开来的数百节货车、客车和车头,并派人与其他抗日队伍联络,派部下潜入敌占区侦察。苏炳文详细地制定了抗日起义计划,海满抗日烽火即将点燃。

1932年9月27日早上,在满洲里、海拉尔、博克图厅兰屯、富拉尔基等地,人们突然发现,一夜之间,那里原来挂的“满洲国”国旗全都不见了,高高地飘扬起了中国国旗。原来的护路军官兵,每人臂膀上多了个袖标,上面印着四个醒目的大字:“铁血救国”。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苏炳文打出了东北民众救国军的旗号,海满抗日起义爆发了。

在满洲里,救国军按照苏炳文的部署,占领了车站,禁止列车行驶,切断了电话线,隔绝了这里与外界的联系。然后,苏炳文派人把日寇驻满洲里领事、特务机关长和伪国境警察队的日寇队长带到司令部,当场捆绑起来。另有两营战士,迅速包围了伪国境警察队。伪警察卧恃营房坚固,负隅顽抗。救国军立即调来火炮轰击,并押来警察队的日寇队长,令他向伪警察喊话劝降。伪警察见到这个阵势,自知顽抗下去绝无出路,于是全部缴械投降。在海拉尔,救国军占领了飞机场,当场击毙日寇十余人;在博克图,救国军击毙了三名日寇间谍,逮捕了所有日伪人员;在扎兰屯,日伪人员也被一网打尽。苏炳文领导的海满抗日起义成功了。

10月1日上午9时,东北民众救国军成立誓师大会,在海拉尔隆重举行,到会者有军民各界四千多人,一些中外记者也参加了大会。会场上空,救国军的大旗迎风飘扬,“坚持抗战,收复国土”的口号声此伏彼起,震动着海满大地,苏炳文在大会上宣誓就任东北民众救国军总司令。他庄严宣告:为国家恢复失地,为民族争生存,为东北同胞驱逐敌寇,是东北民众救国军坚决奋斗的目标。大会结束后,苏炳文以东北民众救国军总司令的名义,向全国发出通电,控诉日寇的罪行,表达抗日救国的志愿,号召东北和全国同胞,痛下抗日决心,同仇敌汽,共纾国难。

在海拉尔召开救国军成立誓师大会的同一天,从富拉尔基到满洲里,所有救国军驻地,都有军民集会誓师抗日。海满地区的抗日烽火,被熊熊点燃。

东北民众救国军成立后,苏炳文立即指挥部队向齐齐哈尔发动进攻。驻扎在黑龙江省地区的关东军多门师团,得知苏炳文举旗抗日后,急令长谷部旅团三千多人在嫩江东岸警戒,并炸毁了富拉尔基江桥,出动六架飞机封锁了江面,企图阻止救国军前进。

10月6日,日寇二百余人分乘三十余只橡皮艇强行渡江。救国军奋起击敌,打沉了敌船数只。但日寇又增加五百兵力,在轻重机枪掩护下分批强渡。救国军与日寇顽强激战四小时,后因兵力不足,退守富拉尔基。渡江而来的日寇,气焰十分嚣张。时有救国军一团官兵,利用有利地形,迎头痛击日军,当场歼敌五十余人,来敌便不敢贸然轻进。第二天,日寇陆续开来一千余人,疯狂向救国军阵地发动猛攻。但救国军官兵不畏强敌,顽强阻击,双方互有伤亡。日寇没想到救国军作战这样勇敢,这时第十四师团长藤信义率部急忙增援海满。7日,日寇援军从齐齐哈尔西南偷渡嫩江;8日,与救国军发生战斗。守卫在这里的一团救国军,冒着日寇猛烈的炮火,分两路迂回反击。日寇又出动三架飞机助战,向救国军官兵俯冲轰炸,霎时间,救国军阵地上弹如雨下,在巨大的爆炸声中,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救国军官兵伤亡惨重,团长右臂被断,一营长负伤昏倒,二营长阵亡,连排长伤亡十余人,战士伤亡四百多,救国军被迫撤出阵地,但日寇也因伤亡过重,无力前进,丢下数具尸体退了回去。

10月10日,敌我双方又在富拉尔基展开激战。日寇竟然灭绝人性地使用毒气弹,使前线救国军伤亡过半。苏炳文对日寇的暴行气愤异常,他一面发表通电,向全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控诉日寇罪恶,一面组织救国军向日寇发动了强力反攻。

10月21日晨,苏炳文指挥救国军向富拉尔基发动攻击,日寇猝不及防,死伤无数。当夜,救国军又乘敌不备发动突袭,千余官兵冲入日寇驻地,与敌激战3小时,歼灭驻岗子的日寇后,又杀向富拉尔基市内,和日寇展开了巷战。守城日寇虽负隅顽抗,但救国军锐不可当。日寇指挥官原加少雄少佐中弹重伤,斋藤实代行指挥,也被击中,当场毙命,中岛花又代指挥,又被击毙。日寇连丧三名指挥官,士气跌落,很快败下阵来,救国军收复了富拉尔基。22日,日寇调集大批骑兵和炮兵,向富拉尔基反扑,救国军与日寇激战后退出富拉尔基休整。24日,救国军再次攻城,至28日,夺回富拉尔基。接着,救国军乘胜前进,一直打到齐齐哈尔城下。苏炳文在富拉尔基指挥的这次战役,给日寇以沉重打击,在北满抗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日寇在战场上遭到失败后,又开始向苏炳文发动“和平攻势”。日寇先是指使伪黑龙江省长韩云阶出面,数次致电苏炳文,许以高官厚禄,要他解除“误会”,但他的这些“好意”,遭到苏炳文严正拒绝。汉奸劝降失败后,日寇决定亲自出马,但他们又不敢直接到海拉尔与苏炳文谈判,于是就用飞机把给苏炳文的“求和”信投到海拉尔。日寇在“求和”信中说道:“敝军夙知您是黑龙江省的泰斗,国家的柱石。然而您的一时迷误,引起了纠纷。您以抗日为名,树起了反满旗帜,这将毁掉您的前程,对此,我们深表惋惜。请您思之再三,与我实行和平解决。”接着,关东军司令部又致电苏炳文,劝他说:“我们希望您忠诚满洲国,如能和平解决,您的荣誉可得到保证,若失掉和平机会,只有和阁下干戈相见。”日寇还以两百万日金和伪政府部长职务作诱饵,劝苏炳文投降。

日寇见苏炳文仍然不为所动,就指使汉奸韩云阶写信给苏炳文,威胁说:“日军现在渐渐集结在齐齐哈尔附近,不出数日日满大军即将开来…要使日军停止此举,全在兄的态度了。”伪满洲国执政溥仪也来电劝苏炳文投降,并许以高官厚禄。同时,日寇还向海拉尔空投传单,恶毒地散布苏炳文已同意日寇要求的谣言。

日寇用尽了所有伎俩,但苏炳文不为功利所动,不为胁迫所屈,始终保持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使日寇的“和平攻势”彻底失败。

日寇恼羞成怒,立即露出了狰狞的面目。11月11日,关东军司令部发出作战命令,调集了数倍于救国军的兵力,向苏炳文发动了进攻。面对凶恶的敌人,苏炳文发出通电表示:“我军正严阵以待,虽余一兵一卒,亦与之周旋到底!”

11月中旬,日军以第十四师团为主力,调集了大批飞机、坦克和大炮,向嫩江两岸的救国军发动了猖狂的进攻。他们先用飞机和大炮交互轰炸,将救国军前库勒、库勒呼拉、后库勒一带阵地工事全部摧毁,然后在坦克车的掩护下向救国军阵地冲来。英勇的救国军官兵不畏强暴,冒着枪林弹雨,与日寇展开血战,多次打退日寇的进攻。但日寇增兵源源不断,救国军却毫无外援,武器弹药不足,最后被迫撤出第一线阵地,转移至朱家坎第二线阵地。

11月22日,日寇集中了步兵、骑兵、炮兵近三万人,在飞机配合下向朱家坎发动了总攻。苏炳文沉着指挥部队应战,救国军官兵全都抱定了以死报国的决心。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子弹打光了,就用大刀长矛与敌人肉搏。在激烈的战斗中,救国军伤亡过半,但没有一个人离开阵地。看着战士们流血牺牲,苏炳文心中十分难受,为了保留抗日的火种,他下令部队撤向碾子山第三线阵地。

在救国军危急之际,苏炳文一面急电国民政府请求接济补给,一面与马占山、李杜等东北抗日将领联名致电国联,要求国际社会制裁日本侵略行径,并郑重声明:“东北人民对于暴日只有抵抗,决不屈服!对于伪政权绝不承认…政府纵不能以武力收复失地,而人民则精诚团结,誓将日寇驱逐出境外,还我大好河山,不达目的绝不终止!”

但由于没有援兵,苏炳文和他率领的救国军,在海满地区完全陷于重创难复,孤军无援的困境。11月29日,日寇出动步兵、骑兵、飞机、坦克,同时向碾子山对兰屯等地救国军阵地发动总攻,还从齐齐哈尔调兵迂回至救国军侧后,拟切断救国军的退路。苏炳文指挥救国军官兵奋起迎战,但终因兵力相差悬殊,伤亡惨重,被迫撤出海满地区。

1933年1月,部分救国军经艰苦跋涉到达张家口,参加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继续抗日斗争。苏炳文在日寇的紧紧尾追下,率领部分救国军进入前苏联境内。至此,他领导的海满抗日斗争惨烈地结束了。

苏炳文作为黑龙江省军政要员,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不向敌人屈服,保持了民族气节,并积极领导抗日斗争,最后虽然失败,但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一致称赞。黄炎培先生的诗句“桓桓苏将军,纵败也堪豪”,道出了人们对苏炳文海满抗战这一壮举的由衷称赞。

1933年6月,苏炳文率部回国,被任命为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委员。“七七事变”以后,苏炳文以为报国有期,屡次请缨奔赴前线,但民国政府不理不问。南京失守后,他随民国政府迁居重庆,就任上将军事参议官。

1938年8月,苏炳文出任军委会风纪巡察团第三团主任委员。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以“思想异动,不满现状”为由,逼迫苏炳文退出军籍。这时,他对民国政府已失去信任,只身返回东北的新民故里,以筹办工厂为业。在人民解放军解放锦州之际,他与国民党军第八兵团司令周福成毅然率领所辖部队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苏炳文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委员。1954年,他又被推选为中央人民政府第三届委员。同年12月,就任黑龙江省体委主任。他还先后任民革黑龙江省委员会副主任、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常委等职。

1975年5月22日,苏炳文病故于哈尔滨黑龙江医院。终年八十三岁。



苏祖馨:(公元1896~1963年),字馥甫;广西容县杨梅镇新塘村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二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四十八军军长。

苏祖馨北伐时期任营长、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师长、军长、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期间因战功卓著,荣获民国政府授予忠勤勋章、青天白日勋章和美国政府授予的自由勋章。

苏祖馨父亲苏明珍,母亲李作英。兄弟姐妹六人,苏祖馨排行长兄。其少年家境清贫,父体弱多病,全赖其母勤俭持家,维持生活。他七岁入新塘小蒙馆,后入大仁山大馆。1909年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西陆军小学第四期,与黄绍竑、白崇禧同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广西陆军小学改为广西陆军速成学校,苏祖馨转入步兵科学习,1914年冬毕业后在陆荣廷部第一师见习,后任排长。1917年转到马晓军模范营任连附。1922年随黄绍竑经广东廉江回容县,与在玉林的李宗仁合作。1923年任黄绍竑部连长。1924年夏在“定桂讨贼联军”伍廷风第二纵队任营长。1925年在进剿旧桂系沈鸿英部时,在宜北击葬沈部师长郑右文,为李、黄、白统一广西立下战功。

1926年7月6日李宗仁率第七军夏威、胡宗铎、李明瑞三个旅赴湘北伐,苏祖馨进任营长,率先入湘,旗开得胜。后又参加著名的贺胜桥、箬溪、德安等战役。10月在王家铺战役负伤。1927年5月攻克安徽明光等地,6月进占徐州后,苏祖馨升任第七军第三师十六团团长。后又参加北伐龙潭之战及讨伐唐生智战役。

1929年3月,在蒋桂战争中,新桂系在武汉的实力被蒋中正瓦解,苏祖馨所在之第七军第三师被蒋中正改编为第九师,苏祖馨任旅长。同年冬,苏祖馨离蒋回桂,在黄旭初教导第二师任副师长兼第六十一团团长。1930年3月,新桂系与第四军张发奎联合通电反蒋,5月两军倾巢入湘,苏祖馨所在教导二师亦北上。6月在衡阳与蒋军激战中桂军惨败,桂张军被迫撤回广西。

1931年苏祖馨任第七军第十九师副长兼第五十五团团长,在桂、柳、邕一带补训。1936年6月1日陈济棠、李宗仁发动两广“六一”事变,反对蒋中正,苏祖馨升任抗日救国军第四集团军第十五军(后改为四十八军)第四十五师师长,蒋、桂和解后,苏祖馨进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深造。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西新成立第三十一军,苏祖馨任该军第一三五师中将师长,辖第四○三、第四○五两旅四个团共九千九百余人,于1937年11月到达苏北海州布防,受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1938年1月中旬,苏祖馨奉命开赴安徽明光镇(今安徽嘉山),与日寇展开极为激烈的明光争夺战,明光几得几失。日冠在以苏祖馨的第一三五师为主力的第三十一军勇猛阻击下,伤亡两千多人,是日冠在淮河流域遭受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此役苏祖馨师也伤亡、失踪一千一百八十二人,但苏祖馨师所在的第三十一军在明光阻击牵制敌军四十多天,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灭日寇两万余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苏祖馨因此获记大功一次。

日寇在台儿庄失败后,纠集三十余万兵力包围徐州,企图一举歼灭中国军队第五战区主力。因此国军主动撤出徐州,苏祖馨师也奉命突围,为掩护第四十八军和淮北兵团撤退,苏祖馨师在正阳关与日寇激战五天,伤亡一千两百余人。之后,在大别山以南、长江以北与西犯日寇战斗。在数次战斗中,苏祖馨师击败日寇七百余人,自己也伤亡惨重。自1月中旬战至9月上旬,仅剩下不足两个营的兵力。后第五战区命令第三十一军第一三一师士兵归并第一三五师。10月15日,苏祖馨第一三五奉命扼守豫鄂两省交界之重要关口平靖关,阻滞日寇进攻武汉,掩护友军西撤。苏祖馨师在此关与日寇玑谷第十师团血战七昼夜,歼敌一千两百余人,所部伤亡、失踪一千五百余人。是役苏祖馨以“作战出力,统筹有方”记大功一次。

1938年11月,第三十一军干部奉调广西补训。翌年春,重建苏祖馨师辖三个团共五千余人。1939年11月22日,日冠到达邕江南岸。23日清晨,苏祖馨临危受命为邕江北岸守备司令,当天日冠强渡邕江,苏祖馨师虽多为新兵,仍与优势日冠顽强抗战。1940年7月1日,苏祖馨升调第五战区代理第四十八军军长(在安徽)。苏祖馨因南宁失守,十几个县的百姓遭受蹂躏,不愿就位。10月13日,苏祖馨收家电悉父病故,他匆忙料现完父亲原事,即归队指挥所部参加龙州战役。28日克复龙州,日冠向越南退逃。30日,第三十五集团军克复南宁。

1942年3月28日,苏祖馨擢升第四十八军军长,驻守安徽,同年12月18日,苏祖馨指挥所部四一四团于太湖县击落日冠飞机一架,击毙驻汉口日冠第十一军司令官冢田攻大将和高级参谋藤原武大佐等十一人。日冠机毁人亡,为了报复泄忿,随调集大部队,在飞机掩护下大肆扫荡大别山游击根据地,所到之处实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此后,苏祖馨在大别山地区与日冠作战中,歼敌一千余人。

1945年8月26日,苏祖馨以治军有方,战功显赫,升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四十八军军长。同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苏祖馨任安庆区受伤降官,负责接受日冠受降事宜。9月15日在安庆城举行受降仪式。苏祖馨身着戎装,神采奕奕,正式入城。日冠第一三一师团长小仓达达次中将、独立混戊旅旅长门胁卫大佐率军官及乐队十里郊迎。受降日冠两部官兵共计两万三百七十人。当晚,苏祖馨在宴席上即度致词说:“今日之会,为中国家至高上光荣,亦是我全国军民最大幸事。回想甲午以来,国家受尽日人欺凌,吾人能及身雪耻,接受日军肉袒受降,此乃八年抗战换来之代价,至堪庆祝;惟今后建国工作,仍甚艰巨,吾人必须共同努力,完成建国大业。”

抗战胜利后,苏祖馨希望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安定富强,所以他因厌恶内战,加之与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不和,于是他辞职回乡,在1946年秋返谷县杨梅乡老家闲居。当时他与乡亲言道:“我已尽责,于心无愧,吃刀口、睡刀背几十年,今天能平安回来足矣!”日常以咏诗、习书法为乐。他常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来教子,要求儿子奋发读书,致力科学。

1949年11月,新桂系主力第三兵团被人民解放军击溃,退至广西,其兵团司令张淦于11月20日前后率军路过容县时,曾敦请苏祖馨“出山”,但被苏祖馨坚决推辞。

广西全境解放后不久,苏祖馨移居香港。一些故旧劝其去台湾,他亦不去。

1963年5月3日,苏祖馨在香港病逝,终年六十七岁。苏祖馨生有六子:苏尚基、苏尚荘、苏尚严、苏尚坚、苏尚周均在大陆工作,苏尚智则在香港工作。



苏文钦:(公元1907~1996年),字日晴;湖南醴陵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台湾省“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主任。

苏文钦原为第五十一师师长,国民革命军军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后为民革成员。

1996年在湖北武汉病逝,终年九十岁。



苏国平:(生卒年待考),苏东坡第三十三世孙;江苏江阴人。著名当代苏氏族谱续修者。

苏国平历尽艰辛,于2002年完成了《全国苏氏家谱》的续修工作。

凡是需要寻根的苏氏后人,其世系只要在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修谱时列入修定者,苏国平均有记载。

苏氏族人可以通过苏国平予以查询、续修。

苏国平的联系地址:江苏剩江阴市东门外要塞璜大村。



苏士亮:(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指挥学院院长。

苏支前:(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

苏国栋:(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榆林基地副司令员。

苏恩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工程学院副院长,指挥学院教授。

苏礼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后勤学校校长。

跟帖时间 2010-02-23 22:01:0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氏的历史名人(一) -- 苏忿生:(生卒年待考),著名周初大臣,苏氏鼻祖。

官至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后被封于苏国(今甘肃河内)为王。



苏 秦:(公元前?~前371年待考),字季子;河南洛阳人。著名战国时期政治家。

苏秦被人们认为是有名的辩士。在公元前三世纪初的历史舞台上,他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一生为了燕国的强大而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同时又大大影响齐、赵、魏等国的政治决策,为燕伐齐做了准备。他取法诸于百家的学说加以融汇,游说诸侯国君,讲究机谋权变,被推为当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说齐归燕地:燕王晚年,让位给大臣子之,引起太子平和将军市被的叛乱。齐国趁机派兵攻燕,仅五十余天就占领燕国全境。燕国因此残破。赵武灵王护送燕公子职回国,立为燕昭王。燕昭王广纳贤士,积极准备对齐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报复行动。苏秦在这时来到燕国。昭王派他到齐国交涉仍被齐占领的燕国土地。苏秦到齐,对齐宣王说:“燕昭王是秦穆公的女婿,有强秦作后盾。齐占燕地,必然是燕和秦都不满于齐。如果大王能把所占的燕国十城之地交还燕国,那么燕和秦反而会感激大王的恩德。大王即可以秦燕为支持,号令天下。天下亦莫敢不从,则齐国霸业可成。”宣王大喜,归还燕国旧地。苏秦归燕。受到燕昭王的重用。

劝齐王伐宋:苏秦洞察了昭王想攻齐的意图,献计于昭王道:“我们虽然收回了被齐占的土地。然而当年亡国之恨不可以不报。如果使齐西劳于宋,南疲于楚,我们即可趁机发动进攻,一举灭齐。我请求到齐国说宣王攻宋。”燕昭王遂拜苏秦为上卿,出使齐国。秦国一向与宋国交好,齐伐宋就必须与秦绝交、恰好秦派人到齐国商议共同称帝的事,苏秦趁机劝说齐王:“齐秦并立为帝,天下人是尊齐还是尊秦?”齐王说:“当然是尊秦了!”“那么齐放弃帝号,天下是爱齐呢,还是爱秦?”“当然是爱齐了!”“两帝并立,共约伐赵,与齐军独攻宋,哪一个更有利呢?”齐王回答:“当然伐宋有利!”苏秦接着劝齐王道:“如果我们同秦一样称帝,天下只尊秦国,如果我们放弃帝号,天下就爱齐而称强秦,共约伐赵又不如单独伐宋。所以,我主张放弃帝号以顺应天下。”齐王听从苏秦建议,联合赵国在阿地会盟,约定共同抗秦,秦齐关系恶化。苏秦趁机劝齐王攻宋:“宋国国君荒淫无度,天下共愤,如果我们挥师西击宋,正是奉天讨罪的壮举,大王必然贤名震于诸侯,且可得到实际的利益,使齐雄踞东方,成为中原诸侯之长。”齐于是攻宋。燕为了取得齐的信任,派兵协助齐国。宋在联军攻击下,割淮北地求和,而齐国实力也因战而衰弱。

合纵攻强秦:苏秦在齐国,继续作削弱齐的工作。他劝齐王大兴土木,纵情享乐,对外则大肆战争,广树仇敌。齐秦关系恶化,再加上齐攻宋国,秦王非常震怒。苏秦劝齐王先采取军事行动,以打击遏制秦势力的发展。同时也想使齐的力量进一步被消耗。齐王对燕怀有顾虑。苏秦为燕辩解说:“燕国国小力弱,一向依附于强齐,而齐之所以能号令天下,也正是有了燕的支持。这种友好关系是燕国人心所向,怎么会对齐有异心?”齐王释然。于是,苏秦出使,为齐王合纵攻秦而奔走。苏秦分别游说韩赵魏燕四国国君,各自出军兵粮草,以攻秦国,推选赵国宰相奉阳君为合纵长,而齐国实际上却是合纵的真正组织者和指挥者。齐国名义上合纵攻秦,其实不过是借齐制秦,使其不能抽身救宋,齐好再次攻宋。苏秦极力主张强攻秦国,然而齐既不卖力,赵韩魏燕自然也都互相推让而逡巡不进。因此联军始终未与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尽管如此,齐劳师袭远,仍然大损国力。

合纵反攻齐:齐王发动攻秦的同时,展开了对宋的第二次进攻。这实际上使其他四国联军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既无法合力攻秦,又不能马上撤兵回国。于是各国对齐都暗怀不满。本来苏秦此时南下,明着合纵攻秦,暗中却在积极为燕联系反齐的同盟军。苏秦见各国离心,便暗中劝在魏国的孟尝君:“昔日您在齐国时,为齐立下盖世之功,而齐王暗昧,不但不重用,而且使您背井离乡,远来归魏。今又弃信义于不顾,玩弄联军各国。燕军有攻齐意,赵国也早对齐怀恨,如果联合起来东击齐国,则中原势大,魏和先生您也定会名动天下。”孟尝君答应了苏秦的建议。苏秦又劝说齐王同秦求和:“魏赵距秦近而齐地距秦远,如果我们五国合纵不能击败秦,魏赵为了保存国家就肯定要向秦求和,秦一旦同其他国家联合,定会连横来攻打齐。望大王早作准备,先与秦谈和,以免形势被动。”齐王以为苏秦说的很有道理,便抢先与秦做出友好的表示,并打算用亲秦的韩聂做宰相。赵国奉阳君正忙于合纵攻秦,见齐王未商量就先与秦交好,大为恼怒,便联合魏燕要对正忙于攻宋的齐国开战。齐王慌忙从宋撤军,并答应送给奉阳君土地,奉阳君才停止了攻齐的行动。

苏秦拘于赵:奉阳君得到齐王关于土地的许诺,与齐的关系又和好起来,而苏秦在暗中进行的对燕赵关系的离间活动,也被奉阳君察觉。于是奉阳君把苏秦拘留在赵国,限制其行动。苏秦向燕王求救,并打算继续进行离间活动。燕王向赵奉阳君提出严重抗议,奉阳君释放苏秦,然而苏秦却再也不能找到机会在赵活动。他想去见齐派至赵的使臣,赵不许。苏秦无奈,离开赵入齐。

自陈功与过:苏秦入齐之后,燕昭王对他产生了怀疑,因为他以时机未到为辞,几次劝阻燕昭王对齐的进攻,于是昭王打算让别人替换苏秦回国。苏秦感到非常委曲,向燕王写信申辩。这封信可以说是他对自己一生功过的一个评说。他说:燕和齐仇恨由来已久。我为燕齐的邦交奔走,本来就难以获得各方面的信任。齐是燕国的心腹大患,我在齐国,大可使齐不谋攻燕,小可使齐赵关系破裂,以此为大王的大事作准备。五国伐秦,燕虽然出兵出粮,但一来免去齐称帝燕称臣的耻辱,二来没有齐赵攻燕的祸患。后来奉阳君接受齐的封地,将我扣在赵国。大王救臣下出于水火,现在齐赵都不谋攻燕,燕得以修饬国力,我虽无功,但自以为可以免罪了。我作为燕臣,在齐国活动,本来就会有流言蜚语。我如在齐显贵,燕国大夫就不信任我,我在齐作贱,世人就看不起我。我如受齐王重用,燕大夫就会对我抱有希望,希望达不到又徒增埋怨。齐国如有不利于燕的地方,就把责任都归到我头上,天下人不攻齐,就说我善于为齐谋划。我的处境也可以说是够危险的了。我不畏死报效于大王,大王却怀疑怪罪于臣下,我实在感到恐惧。尽管我自以为可以列于天下公卿之中也无可愧疚,如大王只是重用有才的贤人,我愿在齐与他认真合作;如大王不放心我,我就回燕侍奉大王,以宽解大王的忧虑。燕昭王终于没有撤换苏秦。

荡荡身后事:苏秦为了恶化齐赵邦交,使齐广树仇敌,再劝齐王攻宋。公元前286年,齐灭宋。齐国力也渐渐疲衰。同时由于奉阳君向齐索要封邑,齐赵关系又出现裂隙。苏秦频繁的活动,终被齐王和齐大夫发觉。齐王将苏秦车裂于市。苏秦死时年五十余岁。苏秦死后,燕赵魏秦韩五国联合,在燕将乐毅的带领下大举攻齐,连陷城池七十余座。齐王出逃,被杀。齐国后来虽然又夺回国土,国力却大衰,从此一蹶不振。而燕赵魏秦四国之所以发动这场战争,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苏秦生前活动的缘故。



苏 武:(公元前140~前60年),字子卿;杜陵人(今陕西西安)。著名东汉外交使臣。

苏武为代郡(今河北代县、蔚县东北部)太守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汉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拜中郎将,奉命持节与副使张胜、假使常惠,募士百余人出使匈奴。

单于骄狂自傲,并不优礼汉使。当时有一个投降匈奴、被匈奴封为缑王的汉人和其他一些降人打算劫单于的母亲归汉,苏武的副使张胜也卷入这一阴谋。事情败露后,单于欲尽杀汉使,其大臣以为不可,主张拘降汉使。单于便传讯苏武等。

苏武认为这是对大汉朝侮辱,拔刀自尽未遂,单于敬其忠烈,遣医调治,诱逼其降。苏武不屈,单于大怒,幽禁于地窖中,绝其饮食。苏武以旃毛和雪而咽,得不死。单于又将他远徙至北海(今俄国贝加尔湖)上牧羊,告诉他只有公羊生乳,方许放归汉朝。

武在冰天雪地中,掘草根以充饥,牧羊时始终手持汉节(外交使臣的权杖),节旄尽脱仍不释手,在饥寒交迫中吃尽了各种苦头。

后来汉昭帝时汉朝与匈奴和亲,请遣返汉使,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交还苏武等九人,其时苏武在匈奴牧羊已十九年。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返抵长安,拜典属国。

苏武与上官桀父子、桑弘羊有旧交。后霍光以谋反罪杀上官桀等,苏武因此罢官。汉昭帝逝世后,苏武预迎立汉宣帝事,被赐爵关内侯,复为右曹典属国,终年八十岁。



苏 林:(生卒年待考),河南外黄人。著名三国时期曹魏国大臣。

博学多才,官至散骑常侍。



苏 烈:(公元592~667年):字定方;冀州武邑人(今河北武邑),著名唐朝将领。

苏烈少时以勇猛闻名,十五岁初上战场。公元630年随李靖突袭东突厥时作为先锋以二百骑兵大破敌阵,使颉利可汗狼狈逃窜。公元656年从程知节征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在唐军与四万突厥军激战不敌时,又率五百骑兵冲阵大破敌军。

公元657年农历闰1月21日唐军以苏烈为伊犁道行军总管,率任雅相、萧嗣业,发唐兵与回纥兵万余人,从北道讨伐贺鲁;又命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余众,农历12月苏烈率军在金山北,击破处木昆部,其俟斤懒独禄等率万余帐归降,苏烈征调其千名骑兵从军。

唐朝采纳薛仁贵建议,争取泥孰部共袭贺鲁。苏烈率唐及回纥兵万余人至曳咥河西,贺鲁率十姓兵十万将其包围。苏烈命步兵持矛环据南原,自率骑兵列阵于北原。西突厥军三冲南原未逞,苏烈率骑兵乘势反击,大败西突厥军,追击三十里,斩获数万人。次日唐军继续前进,胡禄屋等五弩失毕举部归降,贺鲁与处木昆屈律啜数百骑西遁。五咄陆部闻沙钵罗兵败,也归附阿史那步真率领的南路唐军。苏烈于是命令萧嗣业与回纥婆闰率骑兵向邪罗斯川进发,追击贺鲁,苏烈与任雅相率新附之众继后。时遇大雪,深约二尺,诸将建议待天晴后再进军。苏烈说服部众,利用贺鲁以为唐军必然休兵的侥幸心理,踏雪昼夜兼程地继续追击。进至双河,南北两路唐军会师,又长驱二百里,直抵金牙山贺鲁牙帐。贺鲁及其将士正准备外出打猎,苏烈乘其无备,突然发起攻击,斩俘数万人。贺鲁与其子咥运、婿阎啜等逃往石国西北之苏咄城。苏烈乃息兵,令西突厥各部落返回居所,修,通道路,设置驿站,掩埋尸骨,慰问疾苦,划定疆界,恢复生产。并将贺鲁掳掠的牲畜、财物等,全部归还原主。苏烈命萧嗣业率兵继续追击,自引大军凯旋。

贺鲁逃到石国,被石国人诱捕,送交萧嗣业。农历12月11日唐军在西突厥故地设置漾池、昆陵二都护府,以阿史那步真、阿史那弥射为都护,分统其十姓各部。都曼率所部及疏勒、硃俱波、喝般陀三国反叛,苏烈率军一万三千人昼夜奔驰三百余里,击败并迫降都曼,平定了葱岭以西。

公元660年受命率兵攻百济,农历8月引兵自成山渡海,在熊津江口大败百济军队,斩杀数千人,然后水陆并进,直趋百济都城俱拔城。百济倾国迎战,仍被苏烈大破,斩杀万余人,国王扶余义慈被迫率众归降,百济国遂灭。公元661年于浊水击破高丽军,并围困高丽都城平壤,后因为大雪而退军。回国后拜为凉州安集大使,专事防御吐蕃、吐谷浑。

苏烈在抗击突厥、援救新罗的战斗中战功卓著,使大唐势力西至中亚,东至朝鲜半岛,因功封邢国公。苏烈于公元667年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苏味道:(公元648~705年),赵州栾城人(今河北栾城)。著名唐朝诗人、文学家。

苏味道九岁能属文,以才华著称。二十岁进士登第。累转咸阳尉。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吏部侍郎裴行俭征西突厥,奏为掌书记,从军至安西。武后时,累官至凤阁鸾台三品。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无所建白。遇事依违两可,不作决断,时人号为“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即位,苏味道被贬为眉州(今四川眉山)刺史,五十八岁逝于四川,归葬栾城苏邱。一子因故留居眉山。

苏味道和李峤齐名,并称“苏李”。在初唐诗人中,苏李往往与沈宋相提并论,他们都大力创作近体诗,对唐朝律诗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苏李的成就不及沈宋,但由于他两人身居高位,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他的名篇《正月十五日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镂金错采,而韵致流溢,历来为人传诵。

新、旧《唐书》著录《苏味道集》十五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仅十六首。除《嵩山石淙侍宴应制》一首为七律外,余均五言律诗。



苏廷硕:(公元670~727年),京兆武功人(今陕西武功)。著名唐朝文学家。

袭封许国公,曾与宋王景合作,共理政事。文学上,时人有与张说(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后人辑有《苏廷硕集》。



苏 颂:(公元1020~1101年),福建同安人。著名宋朝宰相、政治家、天文学家、药学家。

官至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后在元祐年间出任宰相。在天文学方面,北宋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年组织韩公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著有《新仪象法要》一书,叙述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和制造,并首次在人类史上发明了钟摆的核心部件“锚纵器”,被称为“世界钟表之父”。在医药方面,编著了《图经本草》,对药物学的考订有很大的帮助。

年轻时就很聪慧,博学强记,参加乡试即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他的一位同窗学友智力稍差而落榜,不免气馁,但在他的鼓励下从商下海,后来成了福建有名的船王。

苏颂文学修养颇佳,诗文富有灵气,若钻研下去,也会成就非凡。但人各有志,他喜欢科学研究,常对发明创造兴趣盎然。宋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在他的主持下,制成了水运仪象台,兼有观测天体坐标、演示天体运动和机械计时等三种功能。国际科学界高度评价这一发明创造,认为他很可能是后来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他还专门撰写了一本书《新仪象法要》,详细记载了水运仪象台的构造、用法和相关说明,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卓越成就。于是,也无形中证明了苏颂在世界钟表史上的始祖地位。

苏颂与文学家苏轼同朝为官,虽非兄弟,但在文学、医学方面有着共同爱好。史载宋熙宁农历6月21日,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苏颂刚从江西婺州卸任,到安徽亳州当太守路过杭州。因此在东坡处留住几日,畅叙友情,并与陈襄、孙奕、黄颢等一起游览石屋洞风光,还留下了几人共同的题名,今乃珍贵的文化遗迹了。

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是一个大型的仪器与钟表合一的科技装置。其高度按宋时木矩尺计算是三十五尺六寸五分,将近十二米,相当于现在的三层楼那么高,宽二十一尺。庞然大物也!全台是一座正方形上窄下广收分的木制建筑。用木板做台壁,板面画有飞鹤。台分三层,底层南向有两个门,靠北台壁设有木板长台,系操作场所,打水人运转水轮的地方。操作台前面有一组提水机械:由升水下轮、升水下壶、升水上轮、升水下壶、河车以及天河组成。转动河车把水由升水下轮(筒车)逐级提升灌入到天河(受水槽)中。在这组提水机械的东侧,有一组“铜壶滴漏”式的装置:在一个木架上设两个方水槽,高的是天池,低的是平水壶。平水壶有泄水管,使平水壶经常保持一定的水位。平水壶下边的出水口就可以保持恒定的水量。平水壶之西,有一座直径十一尺的枢轮,它是全台机械结构的原动轮,由水来推动。那是一个由三十六个水斗和钩状拨子组成的水轮。枢轮顶部附设一组杠杆装置,相当于钟表里的“擒纵器”(俗称“卡子”)。它和公元十七世纪欧洲的锚状擒纵器非常相似,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但却早了三个多世纪。

枢轮下面有退水壶,退水壶上有水管与升水下壶相通。这样周而复始,水流循环一周,泄水槽就又成为水源了。当枢轮水斗注满一斗的时候,它的重量使枢叉失去平衡。这时格叉又向下倾,枢叉向上仰起。枢轮的铁拨子拨开关舌,拉动了天衡,是天关向上开启。枢轮向下转动一斗,天关又随即下落。由于左右天锁的擒纵和抵拒作用,使枢轮只转动一个水斗。枢轮转动的速度是由漏壶的流量决定的,由一套擒纵器加以控制。搁下天文方面的功能不讲,单是计时方面,一天一夜的误差只有一秒,相当精确。

苏颂在《新仪象法要》中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只写出天轮和拨牙机轮各具有六百个齿,余下的齿数都未写明。也许是为了技术机密吧?当时这样大的仪器摆在都城里,不但方便报时,而且是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如能保存至今,那么苏颂的大名不会在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之下呢。苏颂在公元1090年制造的水运仪象台不但计时准确,而且有擒纵器,正是擒纵器工作时才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这是钟表与计时器的根本区别。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论证:“苏颂把钟表机械和天文观察仪器结合以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他比罗伯特•胡克先行了六个世纪,比方和斐(与胡克同被西方认为是天文钟表的发明人)先行七个半世纪。”

苏颂在医药上也有卓越的贡献。公元1061年,他撰写了《本草图经》二十卷,记载药物七百八十种,附有标本说明图。这是世界药物史上的杰作之一。苏颂也是一个政治家,他受命编写外交史料《华戎鲁卫信录》二百二十九卷,书目五卷共两百册,



苏 洵:(公元1009~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州)。著名北宋散文家、政论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据说他在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十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朝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木刻活字印本、《嘉祐集》十五卷。
苏 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州)。著名北宋文学家、诗词名家。

宋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宋元佑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宋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农历7月逝世于常州,终年六十五岁。

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绍圣。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苏轼今存诗两千七百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如《次韵章传道喜雨》、《答吕梁仲屯田》、《石炭》、《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表现了人民的痛苦,针砭了时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还有些诗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此外,苏轼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如《读孟郊诗》、《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石苍舒醉墨堂》等。苏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触处生春,艺术上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体察敏锐,诗笔爽利,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可做到写物传神,颇饶情韵。苏诗想象丰富,奇趣横生,比喻新颖贴切,引人入胜。苏诗有时直抒胸臆,议论英发,文思如潮,极富气势。苏诗的议论化,固然有助于抒写的自由和格调的流畅,但对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则不无影响,又由于应酬赓和,某些和韵诗近于文字游戏;矜才炫学,某些作品有用典过多或粗率冗长之弊,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苏轼对古近各体均能驾驭自如,但更长于古体和七言。他的七古波澜壮阔,变化莫测,最能体现奔放的才情,妙笔驰骋,奇气横溢。五古则写得朴厚无华,词清味腴,以自然入妙见胜。苏轼的七律也很出色,气韵天成,格调流丽圆转,略与白居易、刘禹锡诗风相近,而更为奇警。苏轼对五言近体用力较少,五律五绝不多,而七绝则写得精美明快,有不少传诵颇广的名篇。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而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

宋元佑年间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苏轼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括成(水调歌头),在词体上也堪称创制。以前词家于调名外极少立题,苏轼不少词作不但始用标题,有的还系以小序,小序长者达数百字,文采斐然,颇能引人入胜。苏轼以诗为词,扩大了词体的表现力。苏词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联翩,逸兴遄飞。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凭高眺远”、(满庭芳)“归去来兮”等,这类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白,下开辛弃疾的某些清旷奇逸之作。在语言和音律上,也体现了苏轼的创新精神。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他重视音律,但不拘泥于音律。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都各具风韵。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龙吟)咏唱杨花,幽怨缠绵;(蝶恋花)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风情妩媚动人。

苏轼对散文用力很勤,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等,大都是同苏轼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其中除有一部分大而无当带有浓厚的制科气外,确也有不少有的放矢、颇具识见的优秀篇章。如《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见解新颖,不落窠臼,雄辩滔滔,笔势纵横,善于腾挪变化,体现出《孟子》、《战国策》等散文的影响。叙事纪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广为传诵的名作。记人物的碑传文如《潮州韩文公庙碑》,记楼台亭榭的散文,如《喜雨亭记》。其写景的游记,更以捕捉景物特色和寄寓理趣见长,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即地兴感,借景寓理,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和谐统一。苏轼的记叙体散文,常常熔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不拘常格,勇于创新;在风格上,因物赋形,汪洋恣肆;更能体现出《庄子》和禅宗文字的影响。书札、题记、叙跋等杂文,在东坡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所写书札尺牍如《上梅直讲书》、《与李公择书》等,大都随笔挥洒,不假雕饰,使人洞见肺腑,最能显现出作者坦率、开朗、风趣的个性。苏轼写了不少题记、序跋、杂著,品诗评画,谈论书法,总结创作经验。如《南行前集叙》、《书吴道子画后》、等。此外,苏轼还有一些记述治学心得的杂文,如《日喻》、《稼说》等,写法上能就近取譬,深入浅出,内容上也有不少独得之见。苏轼还有流传较广的笔记文《东坡志林》,此书东坡生前已提及,但未完成,今传本实后人编辑。《稗海》所收《志林》,内容较多,史论而外,还有不少随笔、杂感、琐记,写人记事,言简而明,信笔挥洒,颇饶情致。如《记承天寺夜游》、《记游松风亭》,随手拈来,即有意境和性情。此类文字,实开晚明小品文一派。另有《仇池笔记》,亦系后人辑录而成。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不少人才。他的作品在宋朝广为流传,对宋朝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受到金朝诗人、明朝公安派作家和清朝宗宋派诗人的推崇。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苏词直到清朝,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苏轼的大量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苏轼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他于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帖》、《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等。苏轼论画卓有所见,主张“神似”、“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画史上很有影响。他善画竹石,学文同而又自具风格。苏轼画真迹,今仅存《古木怪石图》等。苏轼在学术上的著作有《易传》、《书传》等。

苏轼的书法在宋以后很有名,位居“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宋朝开国以降,帖学大行,言比尊“二王”,加上历代帝王的好恶,书法的格式主要以权臣的书体为转移。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和限制了宋朝书法的发展。因此一说起宋朝说法,必以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大家为概括。四家之外,宋徽宗赵佶独树一帜,亦堪称道。苏轼的的书法,师法“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诸多名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他从不拘于形式,注重吸取各家有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苏轼在讲到他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苏轼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他在执笔方法上运用异于常人的特殊方法,还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醉翁亭记》等。书法之外,苏轼的画亦很有名,他善画竹石,学文同而又自具风格。苏轼画真迹,今仅存《古木怪石图》等。

苏轼诗文集合刻本有明成化程宗《东坡七集》本。包括附录的《年谱》共一百十二卷。有清末端方校印本、《四部备要》铅印本。从宋朝开始,苏轼作品的注本不断出现,较著名的:诗注有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由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文注有南宋邱晔编注的选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明末茅维的《东坡先生全集》,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文集》。词注有近人朱祖谋的编年本《东坡乐府》和今人龙榆生的《东坡乐府笺》。

苏轼又是一位杰出的艺术评论家,于文学、于书画等都有深刻、独到的论述。他曾透过书法与诗的演变,发现由魏晋至唐朝的特点、转捩及其两者的沟通处。如<书黄于思诗集后)云:“予尝论书,以谓钟(繇)、王(羲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真卿)、柳(公权),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武)、李(陵)之天成,曹(植)、刘(桢)之自得,陶(渊明)、谢(灵运)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脓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馀于所及也。”正由于颜、柳体兴起,致使钟、王之法式微;又因李、杜崛起,才使六代的古诗中衰。可见诗、书之道是相通的。此类论诗文、书画之见解,苏轼发秘者甚多。

苏轼书论中有“寓意”说,从中可见他对时代书风及以往书史的认识的深度。苏轼在<次韵子由论书)诗中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尝谓不学可。”又(石苍舒醉墨亭)诗:“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些以诗论书的言论闪烁着书艺智慧的光辉。宋人将书法艺术用以写意、乐心、游息,可以不计工拙,在自由的挥洒中,抒发精神的自由,视为人生一乐。苏轼认为在明窗净几的环境中挥毫,且笔砚纸墨又极精良,这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欧阳修曾有书法“乐心”说,苏轼也视书法为求适意、寓意而已:“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怀晚岁,则犹贤于博弈。”他从作字中体会到“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这是一种获取心灵快感、调节生活色彩与节奏,又是寄寓作者意志、抒发情怀的雅行,因而至老不倦。

书法既为寓意,当自出新意。苏轼就自我剖示过:“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自出新意,是一种抒写自我的意趣;不践古人,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创造。苏轼的书法确实是追求自我精神的遨游,信手遣兴,显其天真烂漫。宋人尚意趣,有苏轼振响于前,又有黄庭坚反“俗气”、米芾讲“真趣”继响于后。而一以贯之者,即是不作“奴书”,超越世俗,让书法自由地抒写性灵,表现意趣!苏轼认为,新意之出,当在变法,因此他赞扬颜真卿:“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不拘古人成法,广学博取,变化镕铸,才形成独特的风格。他的“变法”书法观,曾遭到当时一些人的非议,说“东坡用笔不合古法”。黄庭坚则反问道:“今俗子喜讥评东坡,彼盖用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是岂知法之意哉?”黄庭坚、米芾都从苏轼的变法观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苏 辙:(公元1039~1112年),字子由,嘉佑进士,苏洵之子,苏轼之弟;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州)。著名北宋散文家。

苏辙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仁宗嘉□二年(公元1057年)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四年(公元1089年)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卷)中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豁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朝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八十四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有《栾城应诏集》十二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木刻活字印本。



苏舜钦:(公元1008~1048年),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人(今四川中江,一说四川三台)。著名北宋诗人。

自曾祖时移居开封。他是诗文化大革命新运动中的重要作家,与欧阳修、梅尧臣友善并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祖父苏易简,宋太宗时参知政事。父苏耆,官至工部郎中、河东转运使。苏舜钦二十二岁时,因父亲官职而得以补太庙斋郎、荥阳(今河南荥阳)县尉,宋景□元年(公元1034年)进士。历任蒙城(今安徽蒙城)、长垣(今河南长垣)县令。

苏舜钦在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范仲淹、杜衍、富弼等人延揽人才,准备实行新法。苏舜钦是杜衍的女婿,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反对政治改革。时值进奏院祀神,苏舜钦按照惯例,用所拆奏封的废纸换钱置酒饮宴。王拱辰诬奏苏舜钦以监主自盗,借以打击范、杜。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与会的名士十余人同时被贬逐。被废后离开开封,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复官为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即病逝。

苏舜钦青年时期,就以文章知名。他不受当时浮艳文风的束缚,与穆修等致力于古文和诗歌的写作,在诗文化大革命新方面,对同时的许多作家有过积极影响。欧阳修《苏学士文集序》说“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高度推崇他在诗文化大革命新运动中的地位。苏舜钦文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原于古,致于用”,强调继承儒家文艺思想中的现实精神,文学要反映现实。他对散文创作的主张,见于《上三司副使段公书》:“尝谓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言也者,必归于道义;道与义,泽于物而后已。至是,则斯为不朽矣。故每属文,不敢雕琢以害正。”这和韩愈的文论一脉相承。他对诗歌创作的主张,主要见于《石曼卿诗集叙》:“诗之作,与人生偕者也。人函愉乐悲郁之气,必舒于言”,“古之有天下者,欲知风教之感,气俗之变,乃设官采掇而监听之,由是弛张其务,以足其所思”,因此,“弊乱无由而生。厥后官废,诗不传,在上者不复知民志之所向,故政化烦悖,治道亡矣。”这与白居易的诗论精神相一致。

苏舜钦的文学创作,可以进奏院事件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在前期,其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紧密联系。许多上皇帝书和上执政大臣书,打破了骈四俪六的束缚,文笔犀利,议论激烈,抨击弊政,要求改革,多是有战斗性的政论文。诗歌的突出特点也是具有政论性和战斗性,往往就当时的政治事件和现实问题直抒己见。如《感兴》第三首,就林姓书生上书获罪的事件对统治者堵塞言路的残暴手段进行揭露和抨击。《庆州败》就一次丧师辱国的战役,对主将的怯懦无能和执政者的用人不当作了尖锐的指斥。《己卯冬大寒有感》、《城南感怀呈永叔》、《吴越大旱》等五言长篇,深刻反映了天灾人祸交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的社会现象,对广大人民的苦难倾注了同情。《送李冀州诗》、《寄富彦国》、《送杜密学赴并州》、《送安素处士高文悦》一类诗,极力描述外患严重,鼓励友人们效命疆场。《吾闻》抒发了他梦寐不忘保卫边疆的壮志,诗中写道:“予生虽儒家,气欲吞逆羯。斯时不见用,感叹肠胃热。昼卧书册中,梦过玉关阙。”象这种抒写英雄抱负的主题,在宋诗里最早见于苏舜钦的作品。

在后期,隐居生活局限了他的视野,反映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作品减少,寄情山水的作品增加。散文《沧浪亭记》描写了沧浪亭的幽美风景,抒发逃避现实、冲旷自得的生活情趣。《初晴游沧浪亭》、《淮中晚泊犊头》、《夏意》等小诗,也写得新鲜恬淡。但他并没有真正忘怀于世事,象散文《答韩持国书》和诗歌《遣闷》、《淮中风浪》、《夏热昼寝感咏》等,都暴露了世态的炎凉和政治的黑暗,抒发了蒙冤受害、壮志难酬的悲愤。

苏舜钦是慷慨、豪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诗人,他的诗歌也热情奔放,有别于梅尧臣诗的微婉古淡、含蓄深远。欧阳修评他的诗“笔力豪隽”、“超迈横绝”,《宋史•苏舜钦传》也说他“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放,往往惊人”。例如“老松偃蹇若傲世,飞泉喷薄如避人”;“况时风怒尚未息,直恐泾渭遭吹翻”,想象奇特,借助自然景物形象抒写愤世嫉俗、勃郁不平的情怀,最能体现他的诗歌风格特点。但他的诗大多缺乏含蕴和韵味,语言也往往失之粗糙与生硬。

诗文集有《苏舜钦集》十六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木刻活字印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苏六朋:(生卒年待考),字枕琴,号怎道人、罗浮道人、南水村老;广东顺德南水人。著名清朝岭南派风俗画家。

幼年从罗浮山宝积寺德堃和尚学画,后在广州石亭巷设石亭池馆,以卖画自给。善画人物,早岁精细之作多仿宋、元画法,山水作青绿重彩,晚年专攻意笔人物,略有黄慎之风,常写道释、仙人及民间生活与市井风俗,形象生动逼真,运笔流畅,颇具奇思,作细笔者尤佳。画有《群盲聚斗图》为时人所赏。



苏长春:(公元1814~1849年),字仁山,别署静甫、教圃、夤珊、七祖、栖霞等,自号菩提生身尊者鱼潺;广东顺德县杏坛乡人。著名清朝玄妙观道士。

苏长春个性刚强,不合流俗。善画人物、山水,兼写花卉。作画不泥古人法度,自辟蹊径。用笔构图冲破传统,能自成一家。与同乡苏六朋称“二苏”,写仙道人物用干笔焦墨,以线条和白描法,偏重写意,逸笔草草却能表达精神特性。论者谓其“白描有如石刻造像,苍劲古朴,气韵淳厚”。

传世作品有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作《三十六洞真君像图》轴及《柳鸦图》轴,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博物馆;《五羊仙迹图》轴、《八仙图》轴、《簪花仕女图》轴、《白描山水图》轴等现被收藏在广州美术馆。

苏长春曾在画上题识数骂清乾隆大帝,其父为免株连,以不孝罪与邑宰谋其下狱,约一年后逝世于狱中,终年三十六岁。

苏长春传世作品不多,艺术市场中较少出现他的作品。据资料显示,香港国际拍卖中只成交了他几幅作品。1986年5月一幅《空江秋声图》轴价格是一万七千港元,《学书图》轴是六千港元。1988年5月又成交两幅,《罗汉》轴达到九万五千港元,《别裁诗意图》轴是四万八千港元。从这次交易之后,艺术市场上再未见他作品出售。许多藏家表示,因苏长春作品较少,现在价格又没达到一定高度,他们不会轻易拿出,等到价格大幅度提高之后,再考虑出售。



苏光铨:(公元1869~1919年),字学金,号蕴玉;福建德化得中乡宝美村人。著名近代德化瓷雕艺术家,何朝宗优秀雕塑风格和技法主要传人。

苏光铨出生于雕塑艺术家庭。其父德明,邑武生,善雕塑,系民间泥塑木雕佛像巧匠,间亦从事瓷雕制作。

苏光铨幼从父学,长得家传技艺,尤嗜瓷雕,对前代各瓷雕艺术风格与工艺技术广采博取,潜心钻研,深得何朝宗等大师之艺术技巧与优秀传统精华;故瓷雕技术全面,技艺精湛,所作仿明仿何作品,维妙维肖,真伪难分。毕生亦以瓷雕为业,于程田寺格营建店房作坊,以“蕴玉”为号,从事经营瓷雕制作。

作品大多为传统题材,诸如立莲、立龙、立鱼、坐岩、送子、善才、披坐等各式观音与如来、罗汉、弥勒、达摩及八仙、和合二仙、寿星、文昌帝君、玄天上帝等神仙佛像外,有关云长等历史人物塑像,以及仿明产品梅花杯、牡丹杯、八仙杯、梅花高足杯、爵形杯,香炉、花瓶等浮雕艺术实用品。造型精巧别致,雕刻工细入微,尤以首创捏塑虬根交盘,老干横斜、新技挺秀、繁花满树,或绽雪吐香,或含苞欲放,形态逼真之整株瓷梅花最具特色,加之雪白瓷质,更是栩栩如生。产品有八寸与十六寸二种规格,盘根无盆与配古色古香长方形花盆两种造型。此外,所作各种古代仕女亦甚出色,如西施、昭君、貂蝉、杨妃、麻姑、婵娥等等,优美秀丽、仪态动人为前所少见。

其作品皆工重脸型、神态刻画。衣纹线条处理讽逸流利,疏密深浅得宜。生产制作采用土模印制,再加捏塑雕刻,得意作品背部盖有“蕴玉”或“苏蕴玉”或“博及渔人”等印章,少数在底座手划“苏学金手作”字样,仿明作品则盖有“德化”二字葫芦形篆书及“大明万历年制”正楷等印章。产品除于本号零售外,大部系接受国内外古玩商户订货,并经台湾、香港转口外销。

公元1915年,苏光铨所作瓷梅花入选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获得金奖;时县令吴承铣表彰其作品为德化瓷艺赢得国际荣誉,特赠以《极深研究》大匾;“蕴玉”号亦随之誉驰中外,苏光铨遂成明朝以后德化瓷雕艺人中杰出代表、名家与大型国际展览评比首次金奖获得者。

苏光铨虽具有精深瓷雕艺术研究造诣,然限于历史条件及世俗观念,技艺外传甚少。初授艺徒仅苏芒、邓雄二人,均因早亡未成名,后与丁溪善作雕制佛像之许友义交深,二人志投,情若手足;许友义虽工泥塑木雕佛像技艺,然未通瓷雕原料配方、制作工艺、烧成技术之奥秘,遂拜苏光铨为师习研瓷雕,苏光铨深知许友义之为人与雕塑功底)欣得传人,视为知心,名虽师徒,实胜兄弟,故将毕生研究心得、创作经验、技术秘要倾以授义。许友义亦不负所望,竭诚研习,勤奋实践,终成既得传统又富创新之一代瓷雕名师。

苏光铨配妻林呢(盖德林地人)无生育,至四十三岁时,于程田寺格土地庙遇水口山坪人带一三岁男孩求卖,苏光铨见此子聪慧,喜爱不舍,买为嗣子,取名苏其读,表字勤明(明为苏氏字辈,勤为勉其勤奋之意);中年得子,欣慰异常,爱抚备至。至勤明十岁时,苏光铨患沉菏,自知不起,乃托于友许友义,嘱优培养,务传以瓷雕技艺以继其后。

苏光铨逝世后,许友义即携苏其读至许家,勉继父志,严加督促,竭诚授以瓷雕技艺;苏其读长成后,许友义又以养女廖宝配其为妻,命返苏家继承父业,复于程田寺格故址以“蕴玉”原号复业。苏其读深受许友义之影响,作品兼得苏、许两家之长,产品多所创新,“蕴玉”瓷雕声名重振,老客户濒临垂顾。

苏其读生二子,长子苏玉景,次字苏玉峰,皆从瓷。苏玉峰聪敏好学,工瓷雕,尤精瓷花制作,颇具乃祖遗风,现为德化县工艺美术陶瓷厂技术员,已有百多种作品问世;所作《孔雀花屏》、《飞天》、《十八罗汉朝观音》等作品获全国工艺美术创新与工艺美术百花奖,三层透雕大花篮等深受国内外好评;1987年唾月省授予工艺美术专家称号。

“蕴玉”名号现在为其裔孙苏又好等所创办之工艺陶瓷厂沿用为厂名,“蕴玉”,至今已绵延四代。可喜一代瓷雕名家后继有人,苏氏艺徒遍及德化各厂;不断为德化瓷雕优秀传统之继承发展作出新贡献。



苏曼殊:(公元1884~1918年),原名子戬,小名三郎,学名玄英,原名玄瑛,后为僧,法号曼殊;广东香山人(今广东中山)。著名近代文学家、佛学家。

苏曼殊在清光绪十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五岁时苏曼殊随父亲回广东,二母亲仍在日本。

苏曼殊十二岁时便在广州长寿寺由赞初和尚剃度出家,然后受具足戒,并嗣受禅宗曹洞宗衣钵,由此可见苏曼殊在青年时代即学识渊博,灵慧敏捷,否则他小小年级是无法弄通深奥的曹洞宗经义的,而且曹洞宗选中苏曼殊为传人,也恰好证明苏曼殊在佛学方面的精深造诣。

此后,苏曼殊到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并利用假期到泰国,斯里兰卡等国游历,学成后回国,在日本其间,参加国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组织,倾向于民主革命。

苏曼殊不但是一位佛学渊博的僧人,他还是为多才多艺的才子,他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多种文字,和陈独秀,柳亚子等文学泰斗交往甚密,在佛学上他着有《梵文典》,《汉英辞典》,现存的著作有《文学因缘》,《焚剑集》等。

苏曼殊英年早逝,于1918年病逝于上海,终年三十四岁。

跟帖时间 2010-02-23 21:52:2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氏的典故、趣事 -- 啮雪:典故出自于《汉书·苏武传》。苏武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使者。西汉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地侵扰边关,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苏武一行人抵达匈奴后,被匈奴单于扣留下来,单于让汉朝叛臣卫律前来劝降,苏武至死不从。单于见劝降不成,就把苏武囚禁在地窖里,不给苏武吃喝,借此消磨苏武的意志。当时大雪封山,苏武饥渴难耐,只好口吃雪块,吞咽毡毛,即使这样苏武也不向单于屈服,最后被流放到北海荒无人烟的地方长达十九年之后,才获释回汉。后来人们用这个表示坚贞不屈,元朝丁鹤年的《自咏》里就有这个典故:“啮雪心危天日远,看云泪尽岁时深。”

苏轼与酒:苏轼字东坡,四川眉山人,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苏轼的词:苏轼是北宋词坛的巨擘,在北宋词坛上,他突破了柳永以来“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在词中,他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而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元佑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苏轼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听颖师琴诗》,扩成《水调歌头》,在词体上也堪称创制。以前词家于调名外极少立题,苏轼不少词作不但始用标题,有的还系以小序,小序长者达数百字,文采斐然,颇能引人入胜。苏轼以诗为词,扩大了词体的表现力。苏词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联翩,逸兴遄飞。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凭高眺远”、《满庭芳》“归去来兮”等,这类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白,下开辛弃疾的某些清旷奇逸之作。在语言和音律上,也体现了苏轼的创新精神。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他重视音律,但不拘泥于音律。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都各具风韵。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龙吟》咏唱杨花,幽怨缠绵;《蝶恋花》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风情妩媚动人。

兄妹戏丑:蜀地多才女,到宋朝又出了个苏小妹。可说宋朝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革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询,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苏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像。

苏轼难荆公:宋朝大文豪苏轼,号东坡。他经常和王荆公(王安石)在一齐研究字义。有一次,东坡指“坡”字请教王荆公字义。王安石解释道:“‘坡’者乃‘土’之‘皮’。”东坡听了,不以为然,反问道:“照这样说来,即么‘滑’字乃‘水’之‘骨’喽?”王安石闻之,半天默然无语。

苏轼缀句讽老道:苏轼因上书论新法不便,触怒权贵,由开封府推官而调任杭州通判,政事之余,常纵情于山水,以遣愁怀。听说杭州西北一百余里的莫干山风景秀丽,决定亲往一游。春天时节,桃李盛开,惠风和暖。一日,苏轼游兴勃发,信步登山,但见林木蔽天,山涧飞瀑,小道曲折,景色清幽,不觉心旷神怡。他满山游转,兴致越高。转过山弯,突然发现一座飞檐红墙的道观,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别有一番气势。他走得有些困乏,便到观内客房休息。道观的主事是个老道,他见苏轼葛巾芒鞋,衣着简朴,以为是山野村夫人观瞻仰,便指着一个圆凳冷淡地说:“坐!”又对道童说:“茶!”苏轼见老道对自己态度轻慢,也不在意。他取过道童放在桌上的茶,呷了一口,觉得味道苦涩,便不再饮,转身同老道攀谈,询问道观的来历。老道一一告知。通过交谈,老道方知来客精通庄老之学,谈诗论文,头头是道,不类凡夫俗子,颇为惊异。此时苏轼已站起身来,走到窗前观景,他便指着旁边的黑漆木椅说:“请坐!”又吩咐道童说:“敬茶!”道童一听观主吩咐敬茶,便知来客不凡,忙把苦涩的茶倒了,重沏一杯菊花茶奉上。苏轼谈得口渴,一饮而尽。老道见苏轼态度从容,谈吐不凡,有心结识,待他饮完茶,便彬彬有礼地问道:“适听高论,妙语如珠,使小道大开茅塞,获益匪浅。不知先生仙乡何处,尊姓大名?尚望明告。”苏轼回答说:“在下苏轼,西蜀眉州人(今四川眉山)。”老道一听,方知这个葛巾芒鞋,衣着简朴的游山者,就是文才盖世、大名鼎鼎的苏学士,连忙躬身赔礼:“适才不知学士驾到,小道有眼无珠,诸多简慢,尚乞恕罪。”说完,亲自端了一把日常坐的雕花金镂红木椅放在上首,恭敬地说道:“请上坐!”又连声吩咐道童说:“敬香茶!”苏轼见老道前倨后恭,知他是势利之人,也不谦让,端然上坐。道童见观主对苏轼如此敬重,连命自己敬香茶,便赶到盾房,取出观主去年云游杭州时带回的龙井茶,重新沏上,恭恭敬敬捧给苏轼。苏轼才呷了一口,沁人心脾,不由精神一爽,谈兴更浓,从孔子问礼于老子,谈到三教源流,彦征博引,鞭辟入里,老道随声附和,那敢再置一词。这时,红日衔山,雀鸟归林,苏轼见天色不早,便欲起身告辞。老道苦留不住,便命道童马上铺纸磨墨,然后对苏轼说:“学士文才书法,海内尊仰。今日得识尊颜,实是三生有幸。乞请大笔一挥,手书一联,则山门增辉功德无量矣!”苏轼见纸已铺好,不便推辞。他想到老道先冷后热,前倨后恭,皆因自己薄有微名,如为山野村夫,决然不会如此。觉得看破红尘的世外之人,竟然如此势利,未免有些可笑,决定借此机会开导一下。他向来文思敏捷,略一凝思,便把老道对自己和道童说的三句话,缀成一联,写在红纸上: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老道见苏轼在联中隐含讽喻,批评自己不该以势利眼光看人,不由满面通红,又是惭愧,又是感动,便恭敬地对苏轼说:“学士开导,语重情长。小道不才,今后再不敢以衣冠取人了!”苏轼也自谦了一番,然后拱手一礼,告辞下山。

不知辛苦为谁甜:苏东坡字子瞻,他任杭州太守时,经常与诗僧佛印参禅、唱和,二人最是友善。东坡喜欢吃烧猪。佛印和尚住金山寺时,常常做好烧猪等待东坡来吃。一天,苏东坡又来到金山寺,而佛印做的烧猪却被别人偷吃了,佛印甚感不快。苏东坡便作了一首游戏诗,安慰佛印:“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为甚酥:苏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有一天,曾去何秀才家聚餐。何家做的油果非常酥脆可口,苏东坡边吃边问:“这种油果叫什么名字?”主人回答说还没有取名字呢。东坡又问:“为甚酥?”(为何这么酥脆)座中众客皆曰:“您说的‘为甚酥’三字就可以作为它的名字了。”还有,潘长官因知苏东坡不能饮酒,东坡每次来赴宴时,就特地为他准备了一些度数低的甜酒。苏东坡饮之笑着打趣道:“这酒一定是错煮水了。”一天,苏东坡忽然心血来潮,想吃油果,便作了一首小诗向何秀才索求之:“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已倾潘子错煮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都是药名:苏东坡和姜至之参加朋友的宴会,二人同坐一席。席间,姜至之先说了个酒令:“在座的诸位各要打一个药名。”于是指着东坡说:“你就是个药名。”东坡莫名其妙,连忙请教。姜至之说:“子苏子。”东坡随口对他说:“你也是个药名,如果不是半夏,那一定是厚朴了。”姜至之一时不解,反问东坡有何说法。东坡笑着告诉他:“不是半夏、厚朴,为何以姜制(至)之呢?”

文字游戏:苏东坡听说王荆公的《字说》刚完成,前去荆公处祝贺,并戏言道:“大作中说:以‘竹’鞭‘马’为‘笃’。但我还有个疑问:“不知以‘竹’鞭‘犬’,又有什么可‘笑’的?”荆公笑而不答,却反问道:“‘鸠’字以‘九’从‘鸟’,难道也有什么证据吗?”东坡立即作答:“《诗经》上说:‘尸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它们的爹娘,恰好是九个。”王荆公听了,欣然点头应允。时间长了,才知道苏东坡又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七分诗,三分读:秦少章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东坡鉴赏。未等东坡看诗,他自己先有声有色地吟咏起来,直读得感情四溢,声闻左右。吟完诗,征询东坡的意见:“祥正这些诗能评几分?”东坡不假思索地说:“十分。”郭祥正大喜,又问何以能有十分。东坡笑着答道:“你刚才吟诗,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

免税:苏东坡被朝廷贬谪黄州时,监管黄州的贸易税收工作。有一个书生给东坡写了一封信,请求减免他家的税收。信中说:“我的船上没有什么货物,因此无法纳税。一切听凭大人您的指挥,请求您让我到荆南府取回亡父的灵柩吧。”众官员看了,笑得前仰后合。

好了你:苏东坡生性豪爽率直,内心最存不住事,他曾说:“比如食中有蝇子,必欲吐之而后快。”晁美叔(晁端彦字)每次往见东坡,东坡都说这样的话。有一次,东坡对美叔说:“我被昭陵选拔在贤科,当时的文魁俊彦,往往相结为知己。皇上在便殿召群臣策对,我每每直陈时事,都蒙皇上赞许采纳。不久,我便屡屡呈上章疏议事,词旨虽然很剀切直率,皇上也从不怨怒。假使不是我给朝廷提建议,又有谁能提中肯的建议呢?我现在所担心之事,只不过害怕朝廷杀我罢了。”美叔闻之,默然无语。东坡长叹良久,又说:“朝廷如果真要杀我,我这条小命又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有一件事,杀了我以后,反倒好了你。”二人遂相对大笑而起。

老婆子涂面:晋人王濛清约自守,家中每有来客,必是清茶相待,时人戏称为“今日有水灾”。苏东坡早年曾到一家做客,主人热情好客,一遍遍地劝茶,苏东坡不胜受窘,笑对主人说:“正所谓老婆子涂面。”主人不理解此意——搽(茶)了又搽(茶)。

换羊书:黄庭坚开玩笑地对苏轼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被世人戏称为换鹅字;今人韩宗儒为人贪得无厌,每得到您的一幅字,便到殿帅姚麟那里换取十斤肉。如此来说,可以称您的书法为换羊书了。”一天,苏轼在翰林院撰述正忙,这时韩宗儒派人送来一封信,目的是想让苏轼回信,以便拿他的字换肉。来人站在门庭下,督催甚急。苏轼笑着对他说:“回去告诉你们的上司,今天就断了他的肉食吧。”

巧借欹器进忠言:北宋初年,铜山苏易简在太宗朝任中书舍人兼翰林学士承旨。一次,他在宫中当班,闲暇时把欹器放在水中试验。皇上得知后,晚朝时询问他说:“您在水中试验着玩的,大概是欹器吧!”苏易简回答道:“是的。它是江南人徐邈制作的。”皇上让易简拿来欹器,放在水中试验。苏易简乘机向皇上进谏忠言:“我听说太阳升得最高,比如到了中午,就要开始回落;月亮到最圆的时候,比如每月十五,就开始亏缺;欹器中的水一旦盛满,就会翻倒;事物发展到最繁盛的阶段,就会开始走向衰败。陛下持盈守成,对于自满要时时警惕,谦虚谨慎,有始有终,不仅巩固先帝已经取得的成绩,还应该开拓出一个崭新的未来,把国家治理得更好。这是天下百姓的幸运。”苏易简的机敏的忠言,专门被记录在史书之中。

正骨名医苏七块: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天津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人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动骨找他来,他手指一触,隔着皮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肘子周围的小衬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也没听,照样摸牌看牌打牌,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便用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表现得斩钉截铁了。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谢,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个骨头,跟手左拉右推,卜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勺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两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玉玺与苏家的诚信:故事发生在台儿庄大战那年,山东峄县望族苏家住进了一位姓丰的国民党军官。临开战时军官交给苏焕文一块玉玺,说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印,乃无价之宝,让苏老先生代为保存,打完仗他来取。苏老先生看过玉,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接。丰军官单膝跪下说:“此玉自祖上传至鄙人手上,鄙人一直视玉如命,未有一分一秒不带在身上,但此次前线杀敌,生死未卜,最担心的就是这块玉落人敌手,故托于苏先生。生,我来取玉;死,玉归您。望勿推辞。”苏老先生见他言辞恳切,不便再推托,只得收好,并许诺说:“你放心打仗去吧,人在玉在,人不在玉也要在。你的玉,等你来取。”台儿庄大战历时十余日,惨烈异常,双方军人战死无数。大战结束,丰军官却未来取玉。苏老先生叹了口气,以为丰军官已战死,把玉取出来,看了又看,不知该如何处置,想了半天,就把玉装在一只铁匣子里,在大门外挖了一个深坑埋了,又在上面栽了一棵芙蓉树。又过了几年,峄县一带闹土匪,一天夜里,一伙蒙面恶人闯进了苏家,把苏老先生绑起来,用绳子拉到树上,点名要那块玉。苏老先生宁死不给,被土匪活活烧死,玉仍无恙。转眼到了文化大革命,一伙造反派听说苏家给一位国民党军官保存过玉,就给苏老先生的儿子扣了一顶“内奸”的帽子拉去游街,造反派的头子对苏树玉说,只要他交出玉,便可既往不咎。苏树玉不肯。造反派头子命手下狠狠打他,打了一夜,苏树玉已经奄奄一息,仍是摇头。抬回家中,苏树玉只给儿子苏守玉交待了一句:“那块玉上有爷爷和你父亲的血,守好玉,我们苏家不能失信于人…”就咽气了。十几年后,苏守玉做了一家公司的老板,也知道了那块玉的价值。有一年,他做生意失败,欠下银行巨额贷款,为还债,一天夜里,他伐倒老宅门前的芙蓉树,找到玉,想卖玉翻身。想起了爷爷与父亲的惨死,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那句话,不由痛哭失声。天明,他没卖玉,而是把传了数代的苏家老宅卖了。又过了几年,忽然从台湾来了一位老人,几经辗转找到苏守玉。苏守玉看了他的证件,把那块历尽劫难的玉交到了老人手上。他只字未提苏家为了这块玉所付出的代价。老人颤巍巍地说:“孩子,为什么不告诉我你爷爷和你爸爸为了守玉而牺牲自己的事呢?”苏守玉学着父亲那样摇了摇头说:“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干吗?再说,我们一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当初的诺言。”老人老泪纵横,把玉交给苏守玉说:“这块玉应该放在你们苏家。”苏守玉坚拒,仍然把玉还给老人说:“我们苏家有一块玉,那就是做人的诚实和信用。”苏曼殊酒醉按剑高歌:这年冬天,苏曼殊经朋友介绍,到南京陆军学堂任教,从而结识了青年革命家赵声。在他的《燕子龛随笔》中有一段话,描述了他俩的革命情谊。文中写道:“赵伯先少有澄清天下之志,余教习江南陆军小学时,伯先为第三标标统(相当于团长),始与相识,余叹为将才也。每次过从,必命兵士购板鸭黄酒。伯先豪于饮,余亦雄于食,既醉,则按剑高歌于微风细柳之下,或相与驰骋于龙蟠虎踞之间,至乐!”并为赵声作画一幅,题诗一首:“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由此可以看出,苏曼殊是如此衷情革命,豪侠本色表露无遗。“子谷其行似狂,其志实狷。今之人洁白如子谷者,诚不多觏也。不甚解世事。一日,余赴友人酒食之约,路遇子谷。余问曰:‘君何往?’子谷曰:‘赴友饮。’问:‘何处?’曰:‘不知。’问:‘何人招?’亦曰:‘不知。’子谷复问余:‘何往?’余曰:‘亦赴友饮。’子谷曰:‘然则同行耳。乃至啖,亦不问主人,实则余友并未招子谷,招子谷者另有人也。”由此可以看出,苏曼殊是那样纯真,简直像个孩子。他也不问清楚,就跟着朋友,到朋友的朋友家去大吃大喝。事实上,人家没有请他,而请他的却另有其人,可是记不清楚了,这神糊涂和憨相让人觉得可爱。这就是苏曼殊。

跟帖时间 2010-02-23 21:45:4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氏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三苏望族;五凤功臣:上联典出北宋朝时期的散文家苏洵(公元1006~1066年),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以文章名于世。其散文语方流畅,笔力雄健,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下联典出西汉朝时期的大臣苏武(公元前?~前60年),字子卿,杜陵人(今陕西西安)。汉武帝时为郎。汉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利诱,欲命名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始可释放。他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行节不屈。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至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方获释回朝,官至典属国。死后,汉宣帝(年号五凤)命画其像于麒麟阁,以彰其节操。

五教传诵;片言息争:上联典出隋朝时期的武功人苏威,字无畏,由高熲推荐,历官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宰相),与高熲共掌朝政。他以廉洁谨慎著称,又多次就轻赋、节俭等事进谏,都被文帝采纳。隋炀帝时继任宰相,后因高熲被杀及直言进谏而免官。曾著《五教》,全民传颂。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道德。下联典出北齐时期的武强人苏琼,字珍之,历官刑狱参军、南清河太守,境内清明。有忆普明因兄弟争田而久决不下,他对兄弟二人说:“难得者是兄弟,易得者是田地。有什么可争的呢?”乙普兄弟深受感动,便不再争了。

引锥剌股;仗节全忠:上联典指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人苏秦,字季子,从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出游数年,裘敝金尽,憔悴归家,父母不认他,嫂子不为他做饭,妻子连织布机都不下。于是发奋读书,瞌睡时便拿锥子刺大腿,终于学成。后入齐国从事反间活动,又联络六国合纵抗秦,身佩六国相印。《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三十一篇。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杜陵人苏武,字子卿,汉天汉初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对他多方威胁利诱,又把他迁往北海边牧羊,坚持十九年而不屈服。始元年间,汉与匈奴和好,才被遣送回朝,官典属国。节,谓符节,古代使者所持的凭证。

若兰织锦;小妹工诗:上联典指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女诗人苏蕙,字若兰,丈夫窦滔任秦州刺史,因罪迁徙流沙,苏蕙织锦成《回文璇玑图诗》寄去,表达思念之情。唐朝武则天曾作《璇玑图序》,说它“显现五彩,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字,纵横反复,都成诗句”。下联典指文学故事人物苏小妹,相传是苏洵的女儿、苏轼的妹妹。与秦少游新婚之夜,故意用诗词、对联考试秦少游,后在苏轼暗中帮助下,秦少游才得完成。

眉山三杰;沧浪一亭: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文学家、眉山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苏洵字明允,嘉祐年间得欧阳修推荐,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义安县主簿。文章语言晓畅,笔力雄健,有《嘉祐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时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又因作诗“诽谤朝廷”贬至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文章汪洋瓷肆,明白畅达;诗作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又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迭宕;能画竹,还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嘉祐年间进士,历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宰相)。著有《栾城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诗人苏舜钦,字子美,绵州盐泉人,迁居开封。景祐年间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庆历年间由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当时,他岳父杜衍为宰相,对政事有所整饬,反对派便通过诬陷苏舜钦而打击杜衍,于是,苏舜钦因小事被除名,退居苏州沧浪亭。诗风豪健,为欧阳修所重;又工书法、擅长散文,有《苏学士文集》。



2.五言通用联: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此联为近代学者苏曼殊(公元1884~1918年)自题联,现悬于浙江舟山普陀寺。苏曼殊,字子谷,广东中山人,生于日本,父中国人,母日本人。有《苏曼殊全集》。

汉室忠臣第;宋朝学士家。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苏氏宗祠联。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朝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朝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唯一的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一百四十三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3.七言通用联:

武著迁秋源苦竹;功传万代念芦山:此联为台湾省新竹县东镇苏氏公祠“武功堂”联。联首嵌“武功”堂名。联语典指西汉时,杜陵人苏建以校尉跟从卫青出击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定居武功,成为望族,故称武功堂。苏建后人苏益随王朝、王审知于唐末入闽,为福建“芦山堂”苏氏始祖。清乾隆、嘉庆年间,从汀州府永定县苦竹入台湾的苏氏,多定居于新竹,建武功堂。对联写出了苏氏先祖自陕西武功迁福建的足迹,表达了台湾新竹寻根问祖的思想感情。

襟怀谈定天无二;气象光昌月是元:此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平陵人苏章,字孺文,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官冀州刺史,当时有老朋友任清河太守,贪山赃枉法,苏章到清河去查处他,他没宴招待,热情叙旧,并高兴地说:“人人都有一个天,只有我有两个天。”苏章说:“今日我和老朋友饮酒,是私谊;明日冀刺史办案,是公法。”果然依法处理了他,一州肃然。

唐宋八家三席占;指挥六国一身荣:上联典出唐、宋两朝的八个散文作家,即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苏氏占了三人。下联典出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公元前?~前284年),东周洛阳人(今河南洛阳),字季子。他曾与赵奉阳君(李兑)共谋,发动韩、赵、魏、齐、燕五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请服,退还部分侵地。赵封他为武安君。

北海牧羊不屈志;南天放鹤超然情:上联典出西汉朝时期的大臣苏武事迹。下联典出北宋朝时期的文学家苏轼典故。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下联典出北宋朝时期的六个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鹰并称为苏门六君子。其中前四人,在《宋史.黄庭坚传》中谓“天下称为四学士”。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此联为北宋朝时期的文学家苏轼(公元1036~1101年)自题联。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与欧阳修一起参加诗文化大革命新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青山有约常当户;秋水为神不染尘:此联为苏轼诗句联。

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此联为苏轼诗句联。

无数云山供点笔;且将墨竹换新诗:此联为苏轼诗句联。

北客几人谪南粤;东坡到处有西湖:此联为广东省惠州市西湖苏(轼)公祠联。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倚靠君山,双龙应侍;聚回沙水,百凤和鸣: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苏氏宗祠联。

瑞雪飞花,映中郎之节;金莲绚彩,辉学士之文:上联典出西汉朝时期的大臣苏武事迹。下联典出宋朝时期的进士苏舜钦,字子美,范仲淹荐其才,召试集贤校理。好为古文诗歌,其体豪放,往往惊人。善草书,酒酣落笔,争为人所传。有《苏学士集》。

才名列大家,父子媲美;文章雄百代,乔子流芳:全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眉山“三苏”。

跟帖时间 2010-02-23 21:41:5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氏的字辈排行 -- 湖南靖州苏氏字辈:“应再正昌才茂光元万仁君同秀世明宗大义乾坤武功为藩祖泽余庆笃生哲贤广昭帝德永锡周官汉封节显唐选尤宣麟阁焕美凤昭增欢侯伯爵列少保禄颁平林重任南阳久安笔珍许国文着眉山清高志远刚直履端善行积福□奇术登纯孝可表道学相传谟谋克绍统绪长延天佑启后炳耀千年”。

湖南益阳苏氏字辈:“固能福文盛志彦祖崇永安成国正天心顺光昌启后英圣道昭隆运贤良显大名其祥开世业有子绍宗勋选士惟升秀傅家益尚清万邦同照曜端拱庆承平”。

湖南醴陵苏氏字辈:“金克渊志祖廷国可眉正仁开景运新怀忠本孝尚清纯敬承先泽家光永树德扬名振汉滨”。

湖南湘潭苏氏字辈:“□珔仁开景运新怀忠本孝尚清纯敬承先泽家光永树德扬名振汉滨”。

湖南靖州苏氏字辈:“云益应再政昌才茂光元万仁均同秀”。

福建漳州苏氏字辈:“文佛郎言五十干启国崇潜惟恒允用奕世振家风孝友承宗志诗书迪俊英伯仲和叔季科甲永联登”。

福建南安苏氏字辈:“仕广齐孔君于卿尔伯夫灵汝启子昭一廷则可兴(世永诸荣绪源茂显台升)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立世上学圣贤诗书礼乐继万年”。

福建安溪苏氏字辈:“五宗老子孙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在家常早起爱国愿年丰语及尹际诗书满腹中”。

福建同安苏氏字辈:“平存世子德君国有道庆象贤允克盛守法宜永宁文章灿奕冀勋猷振盈廷嘉谋昭伦绪踵懿耀景声”。

广东潮州苏氏字辈:“伯仲衍昭穆云祗茂祖宗文章华国运诗书传家风亲长心承顺忠贞性俊聪纲常能敬笃亦世永昌隆”。

广东潮汕苏氏字辈:“伯仲衍昭穆廷良希道时景正孟崇闻天俊有光从以秉绍朝庆云礽茂祖宗文章华国运诗礼传家风忠贞性睿聪纲常能笃敬亲长心诚顺奕世永昌隆”。

广东阳春苏氏字辈:“高贤昭章经”。

广东海丰苏氏字辈:“启世明伦理孝友立纲常敬恭在桑梓礼义是吾乡忠信以为本积善有馀庆兴育传纪广邦族自荣光”。

广东揭阳苏氏字辈:“文章华国运忆世永昌隆”。

四川资阳苏氏字辈:“永远于宗世大荣龙登金光玉绍先德贤才必振兴”。

四川蓬溪苏氏字辈:“万仁君寿秀尚元泰定德中朝向启智昌财茂光颜”。

四川邻水苏氏字辈:“昌才茂光延万仁再知维新进文明振起宗传均颢达永承世泽定增荣”。

四川三台、江西吉安苏氏字辈:“仁再知昌才茂光延万培元涵泰运植品选端方纪述昭宏烈纯文焕国章天锡赝藩翰荣隆辅弼良庆熙崇俊彦履洁富怀邦(复怀芳)伦常扬道义福禄寿永康”。

四川资阳苏氏字辈:“永远於终世大荣龙登金光裕绍先德贤才必振兴”。

重庆大足苏氏字辈:“德相伏林宗谷文必才景万桌朝廷贤明际世运兆周应封温邑祖公遗泽长武烈麒麟阁倬登上书堂雄词称秘叔金印佩洛阳计谋千载善后裔嗣荣昌”。

重庆永川苏氏字辈:“国正天兴顺永远定家帮福禄承世代祯祥祁后坤”。

重庆彭水苏氏字辈:“关吉少勤磨开健古道民国方明鸿世必登本昌大永学茂艮田德配忠”。

重庆江津苏氏字辈:“祖武成家本友世钰文兑泽世开荣芳光宗祖德长洞公成景江”。

广西南宁苏氏字辈:“世成永耀其昌”。

广西合浦苏氏字辈:“振国成家远渊源世泽长贻谋其翰苑继述永书馨”。

广西田阳苏氏字辈:“福朝吉广(少)正”。

江苏徐州苏氏字辈:“诗书传家远忠厚延世长”。

江苏宿迁、洋河苏氏字辈:“作则宜良永衍令绪”。

江苏连云港苏氏字辈:“元育昭启伦日长同士循”。

安徽合肥苏氏字辈:“万世绍先德宏开绪永昌士修崇正学道大际元良”。

安徽皖南苏氏字辈:“训典增全哲”。

安徽舒城苏氏字辈:“顺宗永国祥仁义礼智信大友其天堂”。

四川达县苏氏字辈:“春子正如成三良朝自兴光宗能耀祖世代永昌荣”。

四川宜宾苏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官清民治安雪贤忠富贵容华世代宽”。

四川广元苏氏字辈:“子年永崇如道显国恩奉孝传”。

河北唐山苏氏字辈:“昆应九守文鉴仕廷克广宗永继”。

河北廊坊苏氏字辈:“凤福帮振会文”。

河北苏氏一支字辈:“立庆世金文玉”。

山东临沂苏氏字辈:“永兴清秀”。

山东兖州苏氏字辈:“传衍广继繁秉公懋昭言希闻毓宪庆光绍从显先”。

山东邹城苏氏字辈:“德庆世传广胜业代宗永远明”。

湖北武穴苏氏字辈:“唐忠洪本焕(汉)玉锦永堂光”。

湖北房县苏氏字辈:“廷永元宗清道德本令生”。

湖北苏氏一支字辈:“国月门宇光世传祖德昌发祥应永茂显达志远方”。

浙江余姚苏氏字辈:“洪华正昌佐庆炳宗才贤善成垂鸿章绪克笃长”。

浙江泰顺、苍南、玉环、福建福鼎苏氏字辈:

名派:“克天观钦文明世友仲芳孝秉忠苗秀(裔)维(其)永昌荣昭祖令德丕振来日长仁义传世泽礼智崇武功育才树圭璧登科进大同”;

字派:“吾宗承许国素着显文章瓜瓞绵延远衡山纪凤翔派衍普万里后昆继先贤贻谋沐春晖诗书可立言”。

甘肃金州苏氏字辈:“应先新世泽光明正大因文章时道顺友志毕在亭”。

甘肃甘南苏氏字辈:“思生永海”。

辽宁大连苏氏字辈:“尚成景国进廷长益智广明文良恩德家立永安昌维忠方守法积仁保平康”。

辽宁沈阳苏氏字辈:“天下太平国立显仲德安宝百事仁”。

陕西西乡苏氏字辈:“天克世美丙德林赔建桂香枝永盛世久发祥成任新兴科家才华树芝明”。

河南镇平苏氏字辈:“士丈占修志安有清克芳常泰全哲崇宏显襄林扬英惠恒裕立元新明玉良道德宣延熙秉肇锡敬光”。

贵州苏氏一支字辈:“登连子实成”。

天津苏氏一支字辈:“忠启孟明德齐文宝连成庆有余”。

苏氏一支字辈:“文鹤永廷桂良”。

苏氏一支字辈:“昌弈世安康美利庆汉朝”。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3 21:39:1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氏的家谱文献 -- 1.介绍:

⑴.修谱:

系统反映苏家言论的专书,是见于《汉书》中的《苏子》三十一篇,《风俗通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书中多有所反映。从唐朝司马贞为《史记》作索引的有关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确有《苏氏谱》的存在。

北宋时期确实有苏谱的编修,其中有苏轼为,本谱题写的“苏氏族谱”;有苏洵为本谱完成的《谱例》、《苏氏族谱序》、《族谱后录上下篇》、《大宗谱法》、《苏氏族谱亭记》等;从收集到的苏洵五世孙苏继芳于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所写的《眉山苏氏重修族谱说》等资料看”仅眉山苏氏的族谱在宋朝曾多次编修,

另外,从苏颂三世孙苏砒、五世孙苏汉为苏谱写序的情况分析,在宋朝,苏氏家谱的编修已十分普及。到了明朝,谱书的编写更加普及,传世的苏谱并不多,仅见有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编辑的《新安苏氏族谱》十五卷。

⑵.体例与内容:

苏氏的家谱与其他姓氏一样,体例与内容大致相同。由谱名、题辞、谱序、凡例、世系、族规、行状、文献等组成,有的还有画像、五服图、字辈谱、续后篇等部分。台湾新版的苏氏族谱则分作志、序、传、昭、论)系、说等部分。

⑶.谱名:

有称家乘、家谱、宗谱、族谱、支谱等,有的冠以地名、堂号、次数。如《苏氏七修族谱》、《醴北苏氏续修族谱》、《苏氏武功五修族谱》等。

⑷.题辞:

多请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权贵与名人,以及在本族内有声望的同宗题写。如前述司马光、岳飞,以及苏轼等为苏谱题辞,其中司马光的题辞为:“辕轩肇迹,昆吾启祥;司寇脉衍,平陵功敫;弁州贻泽,凤阁传芳;眉山挺秀,奕世荣昌。”岳飞的题辞为:“眉山苏氏,世传至宝。”苏轼的题辞为:“之帙”。

⑸.谱序:

谱序有自序与他序两种。自序由修谱人撰写,他序则请社会名流与地方官吏撰写。序言的内容包括有本派系分衍播迁的情况,历次谱书的编撰情况,修谱的原因、目的与经过等。他序中则包括对谱主家族的赞美与希望等美好祝辞。



2.家谱:

江苏江阴武功苏氏澄江族谱,(清)苏宗振编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忠孝堂排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苏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聚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七卷之六~七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吴县歙县迁苏潘氏家谱七卷,(民国)潘廷燮等增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上海竞新印刷所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苏氏族谱十八卷,(民国)苏清泉、苏凤岐编纂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常州聚星堂铅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

江苏江阴澄江苏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清)苏宗振辑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忠孝堂排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

江苏常熟琴川苏氏支谱四卷,(清)苏錞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鄞县鄞竹庄苏氏宗谱三卷,(民国)俞廷兰、胡德坊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继绪堂续修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浙江宁波市档案馆。

浙江象山昌国苏氏宗谱两卷,(民国)苏忠谔重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象山县文管会。

浙江慈溪苏氏族谱四卷,首一卷,(清)苏时鉴续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龙井苏氏族谱十二卷,(民国)苏应龙、苏友仁重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德化县档案馆。案馆。

安徽苏氏族谱四十八卷,(清)太石西邑十排公编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安徽休宁新安苏氏族谱十五卷,(明)苏大编辑,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编,清康熙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清乾隆元年(公元1730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休宁新安苏氏重修族谱五卷,(清)苏钰编修,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休宁新安苏氏族谱四卷,(清)苏钰于修,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编,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忠孝堂排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新安苏氏重修族谱十卷,附三卷,(民国)苏天祥等序,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波阳苏氏初修宗谱三卷,图两卷,(清)苏兆雄、苏孟畅等编,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介眉堂藏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美国、日本。

安徽休宁新安苏氏重修族谱十卷,附三卷,(民国)苏天祥等序,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同安苏氏族谱,(清)苏功成重修,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修,1984年复印旧抄本。现被收藏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晋江湖子苏氏家谱,(清)苏德海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安溪清溪珍田苏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安溪清溪湖山恒产张苍苏氏谱,(清)苏輭栏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上杭苏氏族谱,(清)苏荣堂等修,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武功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中国家谱网站。

福建晉江雷蓝苏氏三姓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台湾省、厦门大学历史系资料室。

河南太康苏氏家乘二卷,(清)苏绍献等编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许昌文星斋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河南许昌苏氏家乘二卷,(清)苏文生、苏春芳等重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许昌文星斋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河南鄢陵苏氏家乘三卷,(清)苏诚等续修,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河南鄢陵苏氏家乘六卷,(民国)苏渥霖等续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美国、日本。

河南太康苏氏家乘二卷,(清)苏培成、苏还朴等续修,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河南许昌苏氏家乘一卷,(清)苏傑等续修,清乾隆年间修,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河南鄢陵苏氏家乘三卷,(清)苏诚等续修,清道光九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河南鄢陵苏氏家乘六卷,(民国)苏渥霖等续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河南新密苏氏族谱,(现代)苏遂陆等修,1998年排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北武昌苏氏宗谱,(民国)苏善夫主编,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苏氏白玉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南浏阳苏氏次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浏阳苏氏武功五修族谱三十一卷,首两卷、末一卷,(民国)苏崇浩纂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四件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苏张氏族谱,(清)苏周安、苏周燕修,清朝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邵阳苏张氏族谱,(清)苏周安、苏周燕修,清朝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广东苏氏族谱附武功书院世谱十卷,附三卷,(民国)苏天祥等增补,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有瞵堂据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刻本补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番禺苏氏房谱,(清)苏玉书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南海苏氏族谱十卷,(清)苏廷鉴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广东省东莞市博物馆。

广东苏氏族谱附武功书院世谱十卷,附三卷,(清)苏廷鉴、苏体岩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武功书院有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苏氏族谱武苏书院世谱十卷,附三卷,(民国)苏天祥等增补,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德有堂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番禺苏氏房谱,(清)苏玉书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南海苏氏族谱十卷,(清)苏廷鉴编,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四卷。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广东省东莞市博物馆。

四川眉山苏氏族谱一卷,(宋)苏洵撰,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宛委山堂刻《说郛》本,现被收藏在首都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云南大学图书馆均有。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安乐居刻《苏老泉全集》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眉山三苏祠刻《三苏全集·嘉祜集》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三苏全集·嘉祐集》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嘉祐集》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中华书局铅印《四部备要·嘉祐集》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四川简阳苏氏族谱一卷,(清)苏文生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简阳苏氏宗谱五卷,(民国)苏梓材主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内江贞利印刷社铅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四川内江苏氏族谱四卷,(清)苏从忠纂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内江苏氏祠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

山西忻州苏氏族谱,(民国)苏懋章等辑,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石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苏氏族谱十卷,著者待考,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燕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苏氏族谱,(清)苏邦璋编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苏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民国)苏齐盛等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聚星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波阳苏氏初修宗谱三卷,图二卷,(清)苏兆熊、苏孟暘等编,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介眉堂藏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通谱新编苏氏大族谱,(现代)颜中其主修,1994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3.“三苏”后裔宗谱:

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5月出版的《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一书提及的“三苏”后裔宗谱有多部,它们依次为:

⑴.《眉派苏氏族谱》:

该六卷(太平、石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木刻活字印刻本六册,系出眉山派。唐凤阁侍郎味道贬官四川刺史,为眉山派始祖。苏洵父子皆其后。宋建炎间辙四世孙苏继芳,因遭时变遁迹太平吉岭,是为南迁始祖。阅六世有苏裕泽者,复由吉岭迁石埭之盖山。此谱为太平、石埭两支合谱。第一卷为谱序、谱例、源流考、总系图及迁各地支派。第二~三卷为诰敕传记,第四卷为迁祠记、碑记,第五卷为本派历修序跋,第六卷为人物传、墓志铭等。

⑵.《苏氏重修族谱(茶陵)》:

该谱为清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存第一~二卷、第四卷。始迁祖苏兴华,原江西吉水县人,明永乐间任长沙府茶陵知州,致仕落籍当地。第一卷为服制、墓图,第二卷为为诰敕及苏轼、苏辙传记,第四卷为世系源流、世系图传等。

⑶.《毗陵前舍苏氏重修族谱》:

该谱十二卷,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文海堂木刻活字印本。始祖苏轼,北宋中叶著名文学家,原籍四川眉山,晚年置田常州,子孙因入籍毗陵。传至十一世苏大安者,元末明初人,自郡城迁于青山门外前舍里,是为前舍始迁祖。第一卷为序例、世系源流,第二~七卷为分派世系图表,第八~九卷为传记,第十~十二卷为诗文。内有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苏辙、曾巩等撰文。

⑷.《苏氏族谱》:

该谱十八卷,(常州)苏辛伯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聚星堂铅印本十六册,始祖苏轼。二始祖过,传至七世苏耀宇,别为常州派分祖。至十一世太一、太和、太三、太七,时当元末明初,衍为曹村、兰溪、阳湾、苏家渚四支。

⑸.苏氏十修族谱:

该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湘潭)苏晃本等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始祖苏洵,四川眉山人。始迁祖苏植,原籍江西泰和县,明洪武十六年因宦转居长沙府城,子苏金谆,徙居湘潭七都,为本支始祖。另《苏氏七修族谱》二十卷(湘潭),为苏植子金诰徙居湘潭八都,为本支始祖。卷三苏洵谱论、家训等。



4.苏轼第三十一世孙苏国荣修《苏氏族谱》:

苏国荣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4年苏国荣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到中国戏曲研究院从事戏曲研究工作。出版了《中国剧诗美学风格》、《戏曲美学》、《宇宙之美人》、《艺术的三维观照》等学术专著,以其新颖独到的见解和睿智的哲理思辨,在海内外学人中引起广泛注意。他在戏曲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开拓意义和领先地位,在戏曲理论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公元1101年苏东坡从贬地海南岛遇赦北还,途中病逝于常州,其子苏过因而居留当地。苏家一脉,自此繁衍,耕读传家。

苏国荣在1993年从北京专程去无锡,登门拜访了族人苏茂伦先生,第一次见到由苏茂伦先生站的装帧得整整齐齐的《苏氏族谱》复印件,这是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续修的聚星堂版本。苏国荣当即与同去的海峡两岸的兄弟们商议,决定以此为契机,发动同里苏氏一同来续修已中断了近半个世纪的族谱在苏国荣的倡议下,很快成立了族谱修撰筹备小组,村中每户发了表格进行原始调查。此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繁复琐细,不仅需要热情和毅力,还需要相当的人力财力,因此进行并不顺利。为此,老苏几年间数次偕夫人回无锡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进行组织协调工作。1997年初夏,在苏家渚支苏轼族亲商量修谱的会议上苏国荣语重心长的一席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修家谱是我们家里的私事,不能动用公家的钱,更不能因为修谱害人家去犯错误。关于经费还是大家凑凑。”两万五千万元的印制费中,他个人出资一万余元,而他为修谱所耗费的心血和精力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旧有族谱的断句和标点工作没有较高的学养难以胜任,这全要靠他一人默默地坐冷板凳;新搜集的材料体例不一,字迹潦草,甚至有不少错字,需要一一订正,加上族谱已多年未修,数十年间人事沧桑,变化极大,材料的搜集和史实的考证,相当不易。

就在重病住院化疗期间,苏国荣连续呕吐,浑身疼痛无力,他还是咬紧牙关,让妻子搀扶自己以惊人的毅力在病床上一字一句地校阅着《苏氏族谱》。他看到样书中仍有错字,坚决要求改正重印,不惜为此承担经济损失。他说,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代。苏国荣一再强调要做到尽善尽美,不能留下任何一点遗憾。他忍受着巨大煎熬,抱病写成的修谱前言和后记,长达万余言,对修谱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记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就在临终前几天,特地赶印的样书送到了他面前,看到印制精美的《苏氏族谱》,苏国荣欣慰地笑了:“终于了却我一桩心愿,我放心了。”



5.世界苏氏宗亲总会会歌:

颛顼赫赫我祖先,历史五千年,文化播海天。

河南省,固姓县,祖国寻根源。

治乱未应闲,开拓遍江南。

朝代有更 替,血统一脉相沿。

勤谨耕读努力懋迁,经营四海边。

苏武大名垂宇宙,留胡久不归,大节永不亏。

平陵侯,典属国,武功称族徽。

唐宋文名重,三苏最光辉。

敦睦 重伦理,天亲血浓于水。

承先启后家风谨守,宇内振德威。

跟帖时间 2010-02-23 21:34:3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武功郡: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置郡,治所在今陕西省眉县东部一带地区。汉朝时期置武功县,故城在今陕西郿县东四十城,后汉移置故斄城,故治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北魏时期省美阳县置武功郡。北周时期郡废,改美阳置武功县。金国时期改曰牙亭。元朝时期复称武功。清朝时期属陕西乾州,今属陕西关中地区。

蓝田县:秦朝置雍州蓝田县,以地产美玉(次等美玉叫蓝)故名。北魏时期并入霸城县,后复设蓝田县。北周时期升为郡后又置蓝田县,此后一直沿袭至今。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蓝田县是人类始祖的发祥地之一,有闻名中外的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唐朝诗画家王维辋川别墅遗址,被誉为“第二敦煌”的佛教净土宗胜地水陆庵,蔡文姬纪念馆、兼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秀的省级自然风景区王顺山森林公园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名胜古迹还华胥新石器时代遗址,辋川、汤峪温泉等。



2.堂号:

河内堂:以望立堂。

武功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蓝田堂:因线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芦山堂:北宋的时候,苏芦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水运气象台,集观测天体、演示图象与自动报时于体,比欧洲人发明的时钟表早了六百余年,被誉为中国时钟的祖师,世界钟表之父。苏氏以“芦山”为堂号。

忠孝堂:资料有待补充。

白玉堂:资料有待补充。

路阳堂:资料有待补充。

嵋山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有堂:资料有待补充。

有瞵堂:资料有待补充。

四件堂:资料有待补充。

介眉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继绪堂:资料有待补充。

聚星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3 21:31:1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氏的迁徙分布 -- 苏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一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七百十三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5%左右。

1.先秦时期:

苏氏族人的迁移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汉书》记载:“襄国有苏人亭。”《汉书》也载:“曲逆有苏水,东人濡。”“河北苏”是苏氏历史上极有影响的苏氏大族,《史记》记载,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围邯郸。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燕众反燕地。”

苏国居于中原地区。苏子或苏公的活动范围并不大,其主要居住在豫北焦作市的温县。东达卫国也就是今濮阳一带;南达王城,即今洛阳;东南达郑国,即河南新郑,西南可达虢国,即今三门峡一带。以上情况说明,苏国国王的活动范围在今河南省的黄河两岸,大致在今焦作、新乡、郑州、濮阳、洛阳、三门峡等地的范围之内。

苏国灭亡后的战国时代,苏氏族人外迁的主要聚居地在洛阳,并涌现出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一族。

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与和,促使了“士”的大量出现,这一阶层也可以说是依靠知识,依靠谋略为生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其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不停地游说,奔波于列国诸侯之间。苏秦以鬼谷子为师,在云梦山(今河南淇县境内)学术多年。他西至秦国,又东去赵国(今河北邯郸),主要居住在燕都(今河北易县),以后又多次到赵国、齐国(今山东淄博)、魏国(今河南开封)等,其活动范围在今河南、河北、山东诸省。但苏秦也南到荆楚(今湖北江陵)地区游说楚威王。苏秦的兄弟苏厉、苏代也主要活动于燕国、齐国等地,足迹亦到中原的魏国,西可达秦。苏秦家族以“纵横术”而名闻天下,长期的游说活动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眼界,异地的居住,使他们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与阅历。

在《竹书纪年》中,记载了战国时期秦国大将苏胡统领大军讨伐韩国,结果被韩国大将韩襄大败于酸水。这场战事虽不能阻挡秦军东进,但对秦军是一次重创。苏胡也成为入居关中,即“陕西苏”的最早的名人。苏秦到荆楚,并不是苏氏族人中最早涉足此地。《史记》记载: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庄王不理朝政,日夜寻欢作乐,并下令有敢于劝谏者,立即处死,绝不赦免。时任楚国大夫的苏从,从大局出发,冒死直谏。楚庄王问他道:“你没有听说我下的命令吗?”苏从说:“如果杀死我能使您清醒,就是我的愿望了。”楚庄王听后顿时醒悟,并立即停止了寻欢作乐,认真处理朝政,他还任命苏从辅佐朝政。

2.秦、汉时期:

史籍《史记》曾记载“项羽大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军队攻打的对像是秦军,统领秦军的将军苏角,被楚军攻杀。作为秦军将领,苏角应与苏胡一样,久居关中,他们均为苏氏族人西进的早期移民。此外,在与刘邦军队决战的秦将中有苏驵,他曾统军在泥阳(今甘肃宁县)与刘邦手下的大将郦商决战,而兵败。苏驵,以及苏角、苏胡等,见于史载,说明在秦国及至秦朝,有以武为职的苏氏族人为秦帝国而尽力。

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正式任职内右史的苏纵便在长安生活。汉武帝晚年病重于甘泉宫,权臣江充以病在巫蛊为由,而到太子宫中追查,时任黄门的苏文即为江充的随从,在此后的一系列宫中争斗中,受冤杀者甚众。始作俑者江充不仅被杀,也被夷灭九族,苏文亦被焚于“横桥”上。到王莽当政时,方士苏乐受命在宫中筑“八风台”,“台成万金”,可见筑台耗费巨大,并在台上作乐。而同为苏氏族人的儒生苏章,则不仕王莽,隐逸而去。

此外,在长安还有富豪苏回,被贼人绑票,时任京兆尹的赵广汉,以计擒住了贼人。

在京城及附近居住苏建苏武家族。

苏益在《吾族渊源》中,讲到了苏建苏武家族的来源:“汉兴,高祖徙天下豪杰以实关中,苏氏亦由河南河内而迁秦,遂家于长安杜陵间。至汉武帝时,建公官校尉,从卫青大将军,西汉元朔二年,匈奴人寇击退之,收河以南之地。西汉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立大功,封平陵侯,居长安而葬武功,其后遂家其所封,是为武功人。”

江浩在《苏氏族谱源流四修序》中提出:苏秦子“廷奇,居相位。奇五世孙胜,徙居杜陵。越十世,建为平陵侯,后为游击,复为右将军。”

到了东汉时期,京师移都洛阳。苏竟,字伯况,西汉平帝时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善图纬之学,能通百家之言。王莽时外放为代郡中尉,时值内乱国弱,匈奴扰边,仅代郡独能保全。东汉光武帝时,拜为代郡太守,并坚拒匈奴,后因病离开代郡,到京师拜为侍中。数月,因病免官。苏竟回家养病,潜心学问,作《记诲篇》等文章传于世,年过七十而逝世于家中。这种籍在外地,在京城任职并家居洛阳者,在史料中亦有记载,如曾在东汉宫中任中常侍的苏康,在东汉特有的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中,苏康深受汉桓帝的重用,左右朝政,与窦太后势力进行争斗。此外,光武帝时,还有在京城任司隶校尉的苏邺,系下狱而死,与他同案而死者有“用气自行”的王磐和丁鸿。在顺帝时,有在当时世家大族崔援手下任门生的苏祗。

在陕西武功世居着苏建的后代。东汉时期,有苏章家族。苏章为扶风平陵人,他的祖父苏纯为中陵公侯,在“三辅”一带受人尊敬,被时人称为“大人”。苏章官至冀州刺史,他的哥哥的孙子叫苏谦,曾任金城太守。苏谦的儿子叫苏不韦,为报父亲被杀之仇,而卧薪尝胆,追杀仇人,很有阳刚之气,但也受到责难,并遭受满门被杀之灾。

苏砒在《苏氏世谱原序》中记载:“汉兴,天下混一。苏氏封侯者四人:江阳侯息,海常侯弘,薄侯昌,而史失其传。”

平陵侯苏建。其中,在汉武帝时,集中兵力,平定南粤王叛乱,南粤王赵建德便是由伏波将军的司马苏弘抓捕归案的。苏弘也因功受封为海常侯,其海常侯国在琅琊(今山东胶南)。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7月受封,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苏弘死,无后而国除,前后共七年。

蒲侯,见于《史记》和《汉书》。其封地由《汉书》标定在琅琊,但从“蒲”义考察,应在今山西境内。苏昌在囝县(今河南杞县)以县尉的身份,参与平定淮阳王谋反而有功,于延和二年(公元前91年)11月受封为蒲侯,食封一千户。他的儿子苏夷吾后继封为侯,到西汉成帝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被削为民。其侯国历汉武、昭、宣、元、成帝等五帝共七十三年。江阳侯的封国在今四川泸州一带,《史记》记载其地在“东海”,即今苏东北、鲁东南一带。江阳侯,《史记》又作“江陵侯”。孝景六年(公元前151年),赵国相苏嘉因平定吴楚之乱,而受封,食邑二千五百户。

《史记》年表所列江阳侯的诸侯分别为:第一代是江阳康侯苏嘉,《汉书》作“苏息”,其在位年代为前元六年~中元三年(公元前151~前147年)。第二代是江阳懿侯苏序,在位年代自中元三年~建元三年(公元前147年~前138年)。第三代是苏明,《汉书》作“苏朋”,在位年代自汉武帝建元三年~元朔六年(公元前138~前123年)。第四代是苏雕,在位年代为元朔六年~元鼎五年(公元前123年~前112年)。

东北地区有任西汉辽东太守的苏季,在《汉书》专列有他的“赋一篇”。在山西还有汉文帝时屯军句注(今山西代县)的将军苏意。在今山东金秀一带有汉朝的山阳郡,《汉书》记载:三年“十二月,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史,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汉书》、《天文志》、《五行志》、《杨胡朱梅云传》、《谷水杜邺传》、《何周武王嘉师丹传》等均有记载,有的并记这次起义历时年余,历郡国四十余,并将其与陈胜起义并列。苏令的故乡不得而知,但他主要活动在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交界及邻近地区是没有疑问的。在汉朝桂阳即今广东连县,有被称为仙公的苏耽,他因善于道行而盛名于世。

另外,在东汉初年的战乱中,在今甘肃一带的以隗嚣为首的反对王莽的势力中,有志士苏衡为“祭酒”,参与了军国大计的谋划。在《后汉书》中记述了凉州刺史梁鹄治罪苏正和一案,参与此事的盖勳并没有因与苏正和有仇,而借机报复,他说:“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并秉公断案,使苏正和“喜于得免”,苏正和是武都即今甘肃西和县人。

在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也还有非常活跃的苏氏族人,如虽为王莽的使臣,但被刘秀极为看好的苏伯阿,以为其为“王者受命”。

陈留人(今河南开封)苏茂,他是汉更始帝手下的一员大将,为更始帝任命的“讨难将军”,他击破方望主刘婴的大军,又在弘农(今河南灵宝)与赤眉军大战,他还受命进攻温城,与寇恂大战而受挫,并受命守护洛阳。以后他又率军攻杀淮阳太守,以广乐(今河南虞城)为中心,并依附刘永,被刘永任命为大司马、淮阳王。刘永被光武帝俘获后,他又拥立刘永之子刘纡为梁王。后与庞萌等合兵三万,进国桃城(今山东任城),汉光武帝刘秀亲率大军,坐镇蒙城,指挥决战,苏茂兵败。苏茂在今苏鲁豫皖交界处,与刘秀军多次对阵,可以说是当时刘秀最为头痛的精锐之师。在当时的混战中,还有鄙(今河北高邑)大姓“苏公”,这位苏公虽然史不见名,但在今河北高邑一带苏氏族人已成为当地的大姓,当是没有疑问的。

属于“河北苏”者,还有当时在律历方面很有造诣的苏统,他是钜鹿人(今河北平乡)。东汉永平年间,在奉车都尉窦固手下任司马的苏安,出战北匈奴车师王。东汉初在南方的交阯任太守的苏定,依法治郡。他们的里籍虽不得而知,但北到大漠,南到越南北部,都有苏氏族人活动的踪迹。此外,还有一些不知里籍的苏氏族人,如东汉初年进攻弘农郡,生获郡守的苏况;赤眉余部将领苏臣;以及东汉末任职汉中太守的苏固等。见于《后汉书》的还有一些苏氏族人,虽然无法肯定是“武功派”,但为今陕西人是无疑的,如扶风人有苏固,还有因伪言图谶事而下狱的苏郎等。京兆霸陵人(今陕西西安)有苏顺,字孝山,他以才学见称,好善学术,隐处求道,晚年被拜为郎中,所著赋论、杂文等十六篇。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分裂时代。在这个时代,充满了战事、饥荒,民族间的争斗,以及南北的对峙,充满了人生的痛苦,居住地的迁徙与漂泊不定,但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并最终趋向于统一。

陕西是苏氏族人的大本营。苏则家族,在武功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史中隋唐时期的苏氏名人都号称为苏则的后代,这类的文字也见于苏家的相关谱牒。苏则是扶风武功人(今陕西扶风),他生活在三国的曹魏时期,曾在西北边地酒泉郡、安定郡(今甘肃镇原)、以及金城郡(今甘肃榆中)作郡守,积极发展生产,使当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尽快恢复。苏则有儿子苏怡、苏愉及苏慎,苏愉在西晋时曾任太常、尚书。

苏愉的儿子苏绍为诗人,在西晋时也有一定的名气。从《晋书》中可知,苏愉还任过凉州刺史,晋泰始年间(公元265~274年)曾与河西的鲜卑人大战,而退守内地。

苏则的后代苏湛为北朝时人,西晋末年大乱时,举家避难河西,北魏时回归故里,苏湛的父亲苏拥曾任秦州抚军司马,苏湛在北魏孝庄帝时任尚书郎、散骑都尉和中书侍等职,主要生活在当时的都城洛阳。在《晋书》中,还记有源于“秦雍之世门”的苏霸,他在鲜卑秃发部的南凉政权中任昌松太守,昌松郡在今甘肃武威县一带,他为南凉守城,面对强敌,发出了“吾宁为凉鬼,何降之有”的誓言,城陷后而壮烈殉职。

苏翘,与苏霸同乡同宗,在昌松郡的漠口屯兵五千,为南凉将军。由匈奴刘氏建都长安的前赵政权,有武功男子苏抚见于史籍。八王之乱时有任长安令的苏众等。还有出生在今陕西武功县苏坊村的苏惠,她因怀念丈夫而独创的《璇玑图》诗而著称。北周时期,属于武功派系苏则之后的最著名家族为苏绰家族,他在宇文氏掌权的西魏、北周政权中官拜大行台度支尚书,并兼司农卿,他提出的《六条诏书》是一个纲领性的治国施政方略,为北方实力增强,以及北南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弟弟,苏椿,曾在武都郡、西夏州、弘农郡任郡守,还担任武功郡守等要职,在乡里极有威信,后进爵为侯。苏绰的堂兄为苏亮,西魏时任职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车骑大将军等要职,苏绰工于经画大政,苏亮则以文字典章而著称,二人均为当时的贤才,世称“二苏”。

河北作为苏氏族人的分布中心,也已经形成。苏双,与刘备同乡,为“中山大商”,他在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经商,与刘备相交甚密。在东汉末群雄并起的年代,苏伯、田银在河间(今河北献县)举起义旗,以致曹操欲意亲征,后在手下的劝说下改派曹仁行晓骑将军,都督七军讨伐,并平定了这股异己势力。在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政权中,属于王族宗室慕容皓的妻兄叫苏泥,他们家族世居中山(今河北定县),当时这里也是后燕的都城所在。在苏氏族谱中常常提到“平陵六派”,其中“武邑”、“武疆”两派都属于平陵即苏建的后代。《仙源苏氏源流考》也提到“赵郡之苏”,为苏章之后因官于邯郸,而留居于赵郡的史实。但从先秦以来苏氏族人的分布情况考察,“河北苏”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世居武邑郡(今河北武邑)的苏侃家族,其祖父苏护曾任武邑太守,在当时应该是地方的望族。苏侃曾长期在南朝的宋、齐两朝任职,他与萧道成关系交往甚密,萧氏建立南齐政权后,他亦任黄门郎、射声校尉等要职,直接参与了南齐政权的内部机要大事。

属于武邑者还有苏淑,他在北魏政权中历任太学博士、员外散骑侍郎、殿中侍御史,除在京师洛阳外,他还在荥阳(今河南郑州)、乐陵(今山东乐陵)、中山(今河北定县)等郡任郡守一类的要职。属于武强(又作“武疆”,在今河北武强)者有苏琼,他在东魏政权中先后任南清河太守、乐陵太守等,有关他“公堂悬瓜”的故事,已成为廉正自律的千古美谈。

河南是苏氏族人的最早聚居地。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城)也应有“苏氏世族”。三国时期,陈留外黄(即今河南民权西北部)苏林,是曹魏政权中不可多得的大儒,被奉为“儒宗”,他长期在京师担任散骑常侍、太中大夫等要职,退休后还收有许多学生,是当时儒生们向往和敬仰的儒学宗师。河南籍的的苏氏族人应有不少,但多已失传。由于河南位居中原,为当时的政治中心,因而有许多客居于中原的苏氏族人。如魏文皇曹丕的皇姬苏氏,她是邯郸怀王曹邕的母亲。曹操时有宫中的工匠苏越,曾在宫中移植“美梨”树。当时曹氏都邺(今河北临漳),但多次移住洛阳。邺都位于今河南河北交界处的漳河之畔,也是当时的战略要地,在曹氏建都前,为袁绍的势力范围,袁绍的儿子袁尚曾安排苏由、审配守邺,苏由后投奔曹操,并协助攻取了邺。在魏嘉平六年(公元254年),时任黄门监的苏铄与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等共谋大事,与当时的权贵司马家族作对,事情败露后被捕身亡。这件事不仅见于《三国志》,也见于《晋书》,这件事的失败也标志着曹氏政权已成为司马氏手中的玩偶。西晋孝愍帝时,也有在宫中担任殿中都尉的苏马,受命执行帝王间的机要联系。

此外,在北方地区还有一些十分活跃的苏氏族人,如曾在曹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并州刺史遣部属追击北鲜卑比能所部,追击者将军苏尚,便生活在今山西及北方大漠一带。在今甘肃一带,酒泉苏衡与羌人及“丁令胡”万余骑攻掠边县,张既与夏侯儒受魏帝之命迎击,苏衡后归顺曹魏,受命守护西部边陲。十六国时冉魏政权定都邺,而在常山郡(河北元氏西北部)任太守的苏亥,实际上守护的是冉魏政权的。北大门,后在慕容氏打击下弃常山而奔于新兴(今山西忻县)。以后他又与慕容恪大军作战,又奔于并州,苏亥是冉魏政权中十分活跃的军事人物,正是军力不济而最终导致了冉魏政权的覆灭。在西晋时,还有常山太守苏韶,他与李含有一定的往来。在前燕时期,原属于张平所部“镇北”苏象等,率垒壁一百三十八个,归顺前燕慕容儁,被复官封爵。在刘聪的前赵政权中,有部将苏铁,在攻取三辅中,立有战功。在与后燕政权抗击的势力中,兰汗的左将军苏超迎击慕容宝。北方的苏氏族人也有随元帝南下者,如周访的部将苏温受命痛击以竟陵(今湖北钟祥)自立的杜曾。

在今山东的苏峻家族,也是南下东晋而于史有载的。苏峻是长广挺县人(今山东莱阳),东晋建立后,他南下广陵(今江苏扬州)而被封为膺扬将军。苏峻主要活动在鲁、苏、皖一带,对当时的朝政有较大影响。

南北朝时期,中原士民南迁是中原地区最有影响的移民活动。苏氏族人在南方的活动见诸于文献,曹魏大将乐进领兵击走刘备的部将关羽与苏非等。当时在孙吴的势力范围内黄祖居于夏口(今湖北武汉),他手下有都督苏飞,数次向他推荐甘宁,以至孙权平定黄祖时欲加害苏飞,在甘宁的力保下,苏飞得以赦免。此外,还有在孙吴政权中任长沙太守的苏代,以长沙、零、桂等三郡割据的苏马等,在孙坚大将朱治的打击下,才得以平定。

4.隋、唐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家统一,民族交融,但在唐末五代又出现了短暂的分裂时期。

隋、唐时期“新士族”的大量涌现,形成了众多的“望族”。

苏威家族自三国时苏则,尤其是自北朝到隋唐,以苏绰、苏威父子和苏瑰、苏颠父子为主,在武功派系中,具有较大影响。

唐末昭宗时的苏检,他的祖父为苏迢,父亲为苏蒙,苏检在唐末的动乱中,出任宰相,以后家族又遭血洗。他也是武功派系,但来源还不太清楚。

属今陕西省,还有唐扶风人(今陕西扶风)苏孝慈,他的父亲苏武周,为北周兖州刺史。孝慈在隋时任大司农、兵部尚书等。他的长兄苏顺,为北周眉州刺史。苏顺的儿子苏沙罗,任隋资州刺史,检校利管总管事。雍州蓝田(今陕西西安蓝田)有苏垧,在武后时期官拜右台监察御史,以后又为户部尚书;他的儿子苏晋,玄宗时为吏部侍郎,他与当时的名相宋璟有过很好的合作。京兆武功(今西安武功)有苏源明,玄宗时为国子司业,肃宗时为考功郎中知制诰,以及秘书少监等,与元结关系密切。五代时的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西安)有苏逢吉,他的父亲苏悦曾在前蜀政权任职。他后来在后汉政权中任中书侍郎,拜同平章事,成为后汉的宰相。原居武功,后徙高密(今山东高密)的苏禹硅也在中书省任职,与逢吉同为相职,并兼刑部尚书、左仆射。后周政权建立后,苏逢吉被杀,苏禹硅也还官任原职,不久被免官,但人却善终。

唐朝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还有苏氏族人在那里任职与生活,并被记录在史籍中。如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在宫中“作乱”的卜者苏玄明,唐德宗时上奏皇帝褒奖裴冕的苏正元,唐宪宗时参与平定吴少诚之乱的神策军都将苏元策,曾为唐玄宗驸马、以寿安公主为妻的苏发,唐文宗时殿中侍御史苏特为潘州司户,苏特还著有《唐朝衣冠盛事录》一卷,在京城任御史等职,在京城任四门博士的苏德融参与了《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春秋正义》等书的复审,后一本书源于著名学者孔颖达之手,可见苏德融在当时的权威性。在当时的宫廷禁军中有军将苏佐明,他参与了宫中政变,而在文宗初立时被诛。武则天时,有内附的契丹酋帅孙万荣叛乱,左羽林将军苏宏晖受命领兵拒敌,虽有“弃甲而循”之嫌,但因立功赎罪,免遭杀身之祸。此前,他作为将军参与了平定“默啜复犯塞”的军事行动。神策军是当时中央政权重要的军事力量,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吐蕃犯边,在屯驻咸阳保卫长安的将官中,有神策将苏清沔。安史之乱时,在潼关抵御乱军的将军中有苏法鼎。在高宗时有太常博士苏知机上奏,专议公卿衣冠事宜,并得来纳。以上这些苏氏族人,籍贯不详,但他们多在长安附近活动。另外,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墓志拓片,在今陕西发现的隋唐苏氏墓主号“武功”者,有陕西蒲城发现的苏慈墓志,墓主为隋洪州总管;有洛阳发现的曾任唐密云郡录事参军的武功苏氏墓志。在西安市东郊韩森寨的基建工地的唐苏三墓中,出土墓志为“唐沙河县尉刘府君故夫人苏氏墓志铭并序”,从志文可知,刘夫人叫苏璋三,京兆武功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苏氏武功派的影响。

河北苏氏族人也有较多的分布,在苏谱中提到的平陵六派,属武邑(今河北武邑)、武疆(强)(今河北武强)、赵郡(今河北邯郸),可见平陵侯的后代在河北占有较大的份量。在《新唐书》中,唐朝宰相中有苏味道,他属于赵郡鸾城人(今河北石家庄),他的先祖为汉并州刺史苏章,以后有人因官居于赵郡,因此而留居下采。苏味道的父亲苏荣,也没有多大官位,味道自小聪颖,并以文才出名,因此他及第后官位虽不算十分畅通,但在武则天当政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跻身相位。在当时强权当政时,他为避免得罪各方,而处事模棱两可,故又有“苏模棱”之称。味道弟味玄,也居官膳部员外郎。味道子辈有苏伯,膳部员外郎;苏份;苏倜,兖州刺史;苏惋,职方员外郎。味玄子辈有苏偃。味玄孙辈有,苏油、苏准、以及任郴州刺史的苏汤。

武邑的苏家,有隋右卫将军苏克忠,谏议直陈的苏安恒,尤以唐初的南征北战的骁骑卫大将军苏定方最为知名。苏定方,名烈,字定方,为冀州武邑人,后徙居始平(今陕西兴平)。定方,带领大军先后征讨突厥、高丽、贺鲁、百济、西域等,迁升为左骁下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等。他的儿子苏庆节,随父转战四方,也被封官授爵,可以说苏定方父子的武功伟业,是与唐朝强盛密切相关的。

河南为苏氏族人的起源地,也居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尤其是唐武则天时,将洛阳作为东都,因此,也留居了许多名人。如在洛阳出土的唐朝苏氏墓志,有英武军石厢马使苏日荣夫妻、司功台内给事苏永、东都留守苏咸、左金吾大将军苏威妻,以及隋朝的光禄大夫苏威妻和北朝的密县令苏屯等。此外,唐末苏特为陈州刺史,后落籍于此。他的儿子苏循,在唐昭宗时为礼部尚书,后迎合朱温建立了后梁,并在朱温登基中担任典礼仪式上的册礼副使,苏循的儿子苏楷仅任起居郎。后他们二人投靠晋王李存勖,苏循任节度副使,苏楷为尚书员外郎。

其他地区的苏氏族人,如四川唐朝时有苏涣,他与杜甫有较多的交往,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为进士,官至待御史,以刚毅正直,为政清明而留名于世。广东唐朝有南海人(今广东广州)苏妙,年少聪慧,官至泉州刺史,以德政著称。

在新、旧《唐书》中,还有一些活跃在方方面面的苏氏族人,尽管记载简略,对其分布也可有一般的了解。比部郎中苏端,性格疏狂,他对司徒杨绾的谥号有异议,而被唐朝宗贬为广州(有称“巴州”)员外司马。在南蛮有曩贡节度苏论,他应该是居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的唐朝苏氏族人。在德宗时藩镇朱讹手下任幕僚的苏玉,在朱讹自号“大秦皇帝”,并四处联系时被杀。西川节度副使刘辟,以梓州(今四川三台)拥兵而立,刘辟女婿苏强受命守成都,而被俘。苏强的兄长苏弘远在晋州(今山西临汾)为官,也受到牵连。贞元年间随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长期驻守今四川的苏峗,作为别将受命平定东蛮,苏峗还任巂州总管(今四川西昌),在多次平叛中立功。

在唐朝后期的朋党之争中,牛派首领李宗闵的女婿苏巢,进士及第,后经李党究赅,苏巢以“贡举不公”而成为牺牲品。在唐朝的孝子中,有乐陵(今山东乐陵)的苏伏念、南陵(今安徽繁昌)的苏仲方。在唐宪宗时,在淮西留守吴少阳属下任判官的苏兆,经常劝他与中央合作,少阳逝世后子吴元济接任,他密谋起兵,而将有碍于他的逆行的苏兆缢死,唐宪宗追赠苏兆为尚书右仆射。唐敬宗时荆州(今湖北荆州)刺史苏遇以“决阴事”著称,为牛党宰相李逢吉赏识,而以苏遇为左常侍。唐末蔚州(今河北蔚州)刺史苏祐,为北部边族沙陀所败,后在今河北灵寿,被人所杀。在唐后期拥兵自立的吴元济手下有节度判官苏肇,在他的周旋下,常常向少阳晓以大义的杨元卿免遭陷害。

另外,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有术士苏嘉庆上言在京东朝日坛东置九宫贵神坛,被唐玄宗采纳并亲祀。在唐玄宗时还有为范阳蓟(今天津蓟县)令的苏孝愠。在吴元济淮西之乱时,有苏表向当时的宰相武元衡献上“破淮西策”,但未被采用。在隋唐的军队中,也有苏氏将兵。如在隋末揭竿为王的萧铣,他曾遣将军苏胡儿夺取林士弘的豫章,并由苏胡儿领兵据守。在唐初的对外征战中,总管苏海政参与对突厥的战事;以后他以飚海道行军总管的身份,主持了对龟兹的战事,杀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他还以沙州刺史的身份参与了对西戎的战事,在唐朝初期已较有名气。在对西南吐蕃的战事中,神策副将苏太平戍守陇州(今陕西陇县),并受命出救华亭。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后,右监门卫将军苏孝祥作为平叛大军的后军总管,与徐军战于阿溪。德宗时,淮西吴少诚,又以兵反,诸镇将兵奉旨讨伐,神策将苏光荣受命守小激水(今河南临颖),因各镇兵马步调不一,军阵溃决,仅苏光荣部有出色表现,宪宗时,苏光荣还以神策普润镇使出任泾州刺史、泾原节度使。此外,唐朝时新罗“王之弟”为苏金添明;西羌的东女国清远王弟为苏历颠,他还受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试卫尉卿。

5.宋、辽、金、元时期:

苏氏铜山派重要人物,在宋初任参知政事的苏易简,从“居翰林”时便来到当时的北宋都城汴京生活,苏易简数代均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生活,不仅有自己的宅院,还有自家的坟茔,易简的儿子苏耆,逝世后即归葬于“开封县宰辅乡中书村先茔”。易简的另一个儿子苏叟,逝世后也归葬于“开封县宰辅乡风池原先祖墓穴之下”。

到了易简的孙子苏舜元,在江吴一带任职后,逝世后即埋葬在润州丹涂县(今江苏丹涂)五老山下。他们对家乡,也就是祖籍的印象已极为粗浅,其故乡情结,与隋唐时期重出身、重家世,自然是无法相比的。我们再以苏轼为例,自从苏家父子三人走出四川后,除了苏洵死而回故乡眉山送葬外,其余的时间很少能回去,似乎已把常州作为养老送终之地,在那儿购置了房产,而且在那个并非故乡,也非任职之地居住了较长的时间,即使在逝世后,也没有“落叶归根”,而是选择了既非故乡,生前也很少生活过的“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即今河南郏县作为终老之地。

苏氏族人在南方形成了福建、浙江、江苏,即南方苏氏族人分布格局的三大中心。每个省都有十余个地方,与苏氏族人有关,这在以前是极为少见的。这是因为在五代时期中原战乱时,有相当一部分中原士民南迁福建、浙江,如苏颁的先祖苏益便是这次南下移民的苏氏族裔之一,他们随王潮、王审知在福建建立了闽国,他们带去的中原先进文化,加速了当地的开发与发展。另一方面,南宋政权建都在杭州,中国政治中心的南移,也使大批的高层士民集聚在当时的京城附近。

在金、元时期,由于辖区的原因,《金史》中的南方籍苏氏族人极少;而元朝的苏氏族人,记载上以河北为代表的北方苏氏族人为主。

苏绎《浙东四明苏氏族谱源流》,写于元成宗大德丁酉(公元1297年)。主要记述浙江四明(今浙江宁波)一带的苏氏族人迁移情况。其主支谱系为苏忿生、苏建、苏嘉、苏纯、苏章。迁移路线也是河南、陕西、河北。苏章是个关键人物,其后裔有苏味道,尔后居眉为眉山之苏。另一支为苏则、苏绰、苏瑰、苏益等,苏益随王潮入闽为隰州刺史,居于温陵(今福建泉州),为闽派之苏。有关主支谱系,多以正史史传人物进行组合排列,尤其是将蜀派苏易简与闽派支系混淆,绝对是不可取的。但在苏洵以下的谱系,如苏轼四世孙为苏甲原,国学博士,余姚县尉,南宋灭亡后,隐居于四明之月湖。生子六人:苏江为直学,居董溪;苏河为学正,居余姚;苏淮为提举,居董溪;苏海为学正,居奉化;苏溪为乐正,居于鄞县。

苏基《重修同安苏氏族谱序》中,谈及在闽、粤地区苏氏族人的徙迁。其最早在仙游,以后又分居到同安田头,以及青礁。宋时分居虎溪,到明洪武时分迁太江、合浦。从太江分迁到碧浦、广林、松浦、洪福等地。以后又散居车田、黄山之麓、漳浦、南靖,以及广东海丰、东计、兴化等处,还有居住在上平、龙溪、海澄等地。

6.移居台、港: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公元1624~1662年)。荷兰殖民者鼓励东南沿海的大陆民众到台湾移民。祖籍福建同安的苏鸣岗(即苏明光)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与入结伴到东南亚谋生,后定居巴达维亚,从事制糖业与商业,被当地华入公推为华入领袖,

清政府实施对台湾的管辖权,不仅大陆居民激增,台、陆间的贸易活动也日趋繁荣。

台湾商号林立,为协调行动,减少内耗,而形成了对某行业、某地区市场的垄断,建立了以大商入为中心的商业集团“郊”,又称为“郊行”、“行郊”、“郊商”。在“台南三郊”中的“北郊”,拥有商号二十余家,郊行内部组织系统完善,有董事、秘书长、总干事等,立纲陈纪,章法森严,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北郊”的核心是“苏万利商号”。

清政府收复台湾后,实行了鼓励大陆移民开垦台湾的政策,

从现存台湾的苏氏家谱中可以看到苏氏族人的入台始祖,大部分生活在清朝。

来自福建汀州府永定县苏颂子苏诒后裔者,清乾隆年间,有苏昌龙入垦台后里;苏禄进、苏乾秀、苏乾德入垦今新竹香山;苏章焕、苏周琮入垦今苗栗头份。嘉庆年间,有苏新长入垦今苗栗铜锣(铜锣湾);苏进魁入垦今新竹芎林(九芎林);苏湖宗入垦今桃园芦竹(桃仔园芦竹厝)。道光年间,有苏拔益入垦今苗栗公馆;苏成昭入垦今新竹关西;苏开全入垦今新竹东。

自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入台者,清康熙年间,有苏嘉祉入垦今高雄湖内。清乾隆年间,有苏武入垦今台北市土林区。嘉庆年间,有苏全、苏燕、苏道、苏由、苏忒、苏老、苏足七兄弟入垦今台中大肚。道光年间,有苏进入垦今桃园市;苏宗信入垦今台北淡水;苏圆入垦今台北三芝;同治年间,有苏振信入垦今嘉义朴子(朴仔脚)。

自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入台者,明永历时有苏泽恩入垦今台南安定(台南直加弄)。清雍正年间,有苏国浩入垦今台北汐止(水返脚)。嘉庆年间,有苏嘉骞入垦今台北市南港区。

自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入台者,清康熙年间,有苏懋德入垦嘉义六脚(六脚佃)。清乾隆年间,有苏彭进入垦今嘉义布袋,苏文清、苏文万兄弟入垦今台中清水(牛骂头);苏克国入垦今台北淡水;苏昌启入垦今台北林口(台北树林口)。清同治年间,有苏式月入垦今台南市。

自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入台者,主要是苏结(苏颂从叔)派下。清乾隆年间,有苏懋禄入垦今彰化市(米线);苏明岩入垦今台北古亭区;苏光和入垦今台北汐止;苏其缘入垦台北泰山,苏兴存入垦今台北景美区。嘉庆年间,有苏清癸入垦今台北汐止。

自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入台者,清乾隆年间,有苏共入垦今嘉义市。清道光年间,有苏瑞祥入垦今台北士林区。龙溪苏氏族人,早在明万历初年,便有苏正顺携长子苏振文入垦今台南安定。

自广东揭阳县入台者,清乾隆年间有苏笑入垦今嘉义市。自广东大埔县入台者,清乾隆时有苏扬武入垦今嘉义民雄;苏挺秀入垦今苗栗公馆。

自惠州府陆丰县入台者,有苏朝尚入垦今苗栗三湾。嘉庆年间,有苏嘉七、苏嘉清兄弟入垦今新竹香山。

苏氏族人入住台湾,在他们的聚居地,有一些相关的地名,如云林县有“苏秦眉”、“苏秦村”;嘉义县有“苏厝村”,旧称“苏厝”、“苏厝寮”;台南县安定乡有“苏林村”、“苏厝村”,这些地名,有的还是现代行政村的名称,是苏氏族人早期活动轨迹的反映。

香港新界的原居民中,有苏氏族人分布。香港移民中以广东人居多,苏氏也不例外,其祖籍有番禺、高要、顺德、南海、东莞等地,还有一些在侨居,后返港创业。
7.移居海外:

《岩山衍派苏氏族谱》记载:从十四世至二十一世中,每代都有苏氏族人向海外发展的记载。如十四世苏光成,生于清康熙己巳年(公元1689年),逝世于清乾隆丙寅年(公元1746年),“往夷邦柬埔寨无回”。与苏光成同辈的苏光生,“往夷邦卒”;苏光辉,“殁于夷咖哕吧”;苏光端,“往外夷,不归”。十五世中的苏祖庆,“往夷邦柬埔寨”;苏祖果,“殁于外夷”;苏祖春,“往暹罗”(今泰国);其他如苏祖密、苏祖转、苏祖能、苏祖荔、苏祖迎等,“往外夷”,“殁于夷邦”,或“往外夷不回”,可见许多连具体的居住地,都不太清楚。十六世中的苏德提,“因往暹罗邦”,即到今泰国。十八世中的苏功龀(公元1867~1894年)“殁于岷邦”即菲律宾。十九世中的苏敷诲,“逝世于岷邦”;苏敷鞣的续妻为“小吕宋”的罗丝;其他同宗兄弟,有“殁于双安南之埠”,或“殁于杏眼”,或“居夷邦”,总的来说都在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其二十世、二十一世的苏氏族人,亦有十余人,远渡重洋,在东南亚谋生。从该族谱看,自清朝清康熙时期,直到清朝末期明初,均有苏氏族人到海外发展。

《龙井苏氏族谱》记载:十九世中的苏金讲、苏金认、苏金鹏等“葬南洋”。二十世中的苏玉榜、苏玉相、苏冬水等“往南洋”。这两世的年代在公元1841~1915年之间,其中苏玉富,“南洋槟榔屿中华中学肄业”。

⑴.缅甸:

苏氏族人在缅甸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仰光市的庆福宫建成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4年),石碑上所刻董事人有苏品堂、苏大江、苏永昌等。也就是在清朝的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旅缅的苏氏宗亲还在仰光建筑了“芦山堂”,又称“正简公宗祠”。在缅南重镇毛谈棉也设有“芦山堂”,堂联为:“芦山南渡衍派分支溯源祖国”,“山川北向钟灵蕴结发展他邦”。在勃生、毛礼两地有苏氏宗亲居住,并成立了苏许连联宗会以及“三季堂”。

⑵.菲律宾:

除在首都马尼拉外,在南吕宋区、中吕宋区、北吕宋区、美骨区、三描礼智区、宿务区、怡郎区、加帛示区、岷籣佬区,不仅居住有苏氏宗亲,而且还有相应的地区组织,这些组织总汇成“菲律宾武功苏氏宗亲会”。该会创立于1937年,二战时暂停会务,二战后恢复会务活动,并租赁民房为临时会所,1962年在岷市那位亍,专置两层木质楼房,作为新会所,直到1994年建成了砖石结构的永久会所、至今,宗亲组织也已有四十余届。其苏氏族人组织机构庞大,并承办了世界苏氏宗亲组织的筹备与成立大会。菲律宾的苏氏宗亲多次组团到大陆寻根。苏世庆作为菲律宾武功苏氏宗亲会理事长,以及世界苏氏宗亲总会的首届理事长,在各国苏氏宗亲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⑶.新加坡:

早在1929年便专门成立了“芦山公所”,二战后又正式成立了“新加坡苏氏公会”,他们在每年的农历11月23日苏颂安葬日,都要举行聚餐联欢会。新加坡的苏氏族人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活跃在当地的许多领域,在房地产、金融、餐饮业,服务业等均有苏氏族人的身影,其中的苏晋兴还获得了总统颁赐的“公共服务星章”,苏全兴也获得了总统颁赐的“公共服务奖章”。

⑷.泰国:

苏氏族人以广东潮汕地区为主,广东籍主要分布在潮安、潮阳、东莞等,福建籍分布在同安、晋江、龙岩等地。泰国苏氏族人主要居住在首都曼谷,在北榄府、吞府、京都府等均有分布。泰国苏氏族人主要活跃了经济领域,

⑸.马来西亚:

在一些地区也设立了宗亲组织,这些地区以及全国性的宗亲组织,均为苏、许联宗。

⑹.非州:

苏氏宗亲有的是以东南亚移民非州,有的则是从祖国大陆远渡重洋的淘金者。

⑺.朝鲜、韩国:

苏氏族人总数大约有三万余人,朝鲜、韩国苏氏族人的鼻祖为朝鲜半岛古老的马韩部落廉斯氏族首领苏马諟,始祖为高丽国吏部尚书苏继芩。

⑻.其它:

在加拿大也有苏氏宗亲的身影。越南、柬埔寨、印尼均有苏氏分布,有的也成立了苏氏宗亲组织。

8.现代分布:

⑴.江浙地区:

①江苏:

江苏是苏氏分布的重点地区。在江南地区分布着苏轼的后裔,其中苏轼长子苏迈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常州、以及常州西北的安家舍、薛家乡、新闸镇等地,约一千六百余人。武进的安家舍乡前舍周围的十余个村庄;薛家乡晨光村委苏家村(沿河苏家村)等村庄,有大量苏氏分布。苏轼幼子苏过的后裔分布在常州城,及城东武进洛阳、崔桥、戴溪、运村、郑陆等地,以及无锡、苏州、江阴、常熟等地,共二千五百余人。太仓、无锡、镇江、苏州、南京、宿迁、徐州等地区有苏氏分布。在苏北地区盐城、建湖、阜宁、响水、滨海等地分布着数千户苏氏人家,他们也是苏东坡的后裔,原居于苏州阊门,明初“洪武赶散”时随章士诚来到了“苏家咀”。“苏家咀”位于建湖附近,是江南北迁苏氏的集散地。另在宜兴元上乡毫阳村、可酉乡等均有苏氏分布。在常熟的唐市镇,珍门上仙村、周行陶舍村等也有苏氏分布。

②上海:

嘉定的苏氏有一千六百余人,在全县的姓氏中排名第四十四位,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嘉西人数最多。嘉定还有满族苏氏,但其来自辽宁。金山县、崇明县也有苏氏。宝山县苏氏有一百余户,在吴淞、大场、盛桥等乡镇均有分布。南汇县主要分布在彭镇、大田、老港等乡镇。川沙县,共有苏氏宗亲一千二百余人。

③浙江:

温州、海宁、杭州、宁波、瑞安、玉环、苍南、平阳、泰顺等地均有苏氏分布。

⑵.东南地区:

①福建:

同安、晋江、安溪、南安、惠安、永定、海澄、厦门、永春、南平、闽清、泉州、福州等地,均有苏氏分布。

②广东:

潮汕地区分布有苏氏宗亲二十余万人,在顺德、梅州、汕尾等地都是潮汕支派,有许多已迁居海外。在普宁、海丰、潮州、怀集、罗定、顺德、南雄、东莞等地均有苏氏宗亲联谊组织。南海、佛山、阳江等地也有苏氏分布。

③海南:

苏氏宗亲分布在儋州,文昌等地。

⑶.西南地区:

①广西:

藤县、梧州、岑溪、容县、北流市、平南、蒙山、昭平等地源流扁的苏氏宗亲多是明、清时从闽、粤两省迁来。贺县、灵川、乾江、南宁、宁明、桂平、陆川等地也有苏氏。

②云南:

昆明、苍山、石屏、嵩明也有苏氏分布。

③四川和重庆:

苏氏分布较为广泛,如双流、苍溪、巴县、内江、江津、永川、三台、自贡、成都、江油、蓬溪、合江、泸州、乐山、长寿、宗庆、广安、南川、丰都、南充、铜梁、犍为、黔江、隆昌、璧山、双流、奉节等等。仁寿的洪峰、彰加、青岗、分水等乡镇都有苏氏分布。

⑷.两湖地区:

①湖南:

津市、攸县、平江、长沙、湘阴、宁乡、桃江、浏阳等地均有苏氏分布。

②湖北:

红安、京山有苏氏分布。

⑸.皖赣地区:

①江西:

德安、崇义、永新有苏氏分布。

②安徽:

萧县周围的苏、鲁、豫、皖地区,也有苏氏分布,他们多是唐末苏检的后代。在安徽的皖南地区,也有苏氏分布,其与浙江、江苏的苏氏分布较为接近,分属眉山派和铜山派。

⑹.中原地区:

①河南:

是苏氏的起源地和聚集地,至少有三十余个县、市都有与苏相关的地名,如苏村、苏庄、苏营、苏阁、苏桥、岗苏、苏王、苏楼、苏木、苏所、苏堤、苏班枣、苏秦村等,它们是古今苏氏族人生活轨迹的反映。太康的苏氏分布在城郊、九岗庙等乡镇。商丘全县有三百二十八个姓氏中有苏氏。鹿邑的苏氏分布在苏湾、苏庄、葡萄架等村。林县的城关镇等也有苏氏分布,全县的苏氏人口为三千四百余人。长葛全县二百零六个姓中有苏氏,主要分布在苏楼、苏庄、苏菜园、东魏庄村等地。洛宁、新安均有苏氏。孟津的苏氏分布在老城村等地。

汤阴全县二百三十一个姓氏中,苏氏共拔白人,其中北大街的苏氏出有不少人才。夏邑的四百七十七个姓氏中有苏氏,也有苏庄。扶沟的二百七十九个姓氏中有苏氏,汴寨村等有苏氏分布。光山槐店乡苏上湾村、朱湾村也有苏氏分布。陕县的前史村、苏村等有苏氏。淅川的一百八十余个姓氏中有苏氏。鄢陵的二百三十一个姓氏中有苏氏。虞城的三百二十八个姓氏中有苏氏,并有回族苏氏。商水二百八十一个姓氏中有苏氏,分布在邓城乡白蛇岗等村。西华二百四十九个姓氏中有苏氏。新县的二百七十七个姓氏中有苏氏。浚县的三百三十七个姓氏中有苏氏,人口在万人之间。禹州的白沙南街等村有苏氏分布。沈丘的槐店镇苏堕等村也有苏氏。西平的三百零二个姓氏中有苏氏。安阳县的辛店乡东招贤村也有苏氏居住。延津的二百六十五个姓氏中有苏氏。长垣的东赵堤、邱村等也有苏氏分布。

另外在巩义、新乡、辉县、郾城、镇平、南召、信阳、孟州、荥阳、民权、睢县、潢川、获嘉等地也有苏氏分布。

②山东:

淄博、莱阳、济阳、烟台、宁津、寿光、蓬莱、济宁、章丘等地有苏氏分布。

③河北:

青龙的小马七彩乡青河沿等地有苏氏分布。宣化的新堡、青羊岭、郭隆庄等都有苏氏分布。清河县共有苏氏三千二百余人,分布于全县的十九个乡镇,涉及的村庄有申花庄、西垒桥、后苏、白沟驿、侯召村、大琉璃村、何庄等。宁晋有苏家庄,文安的苑口村等地均有苏氏分布。正定苏氏历史悠久,现存苏氏人口至少有二千余人,分布在南关村、固营村、店上村等地。藁城、保定、高阳、晋县、满城、唐山、故城也有苏氏分布。

④北京、天津:

有苏氏。

⑺.西北地区:

①陕西:

扶风是苏孝慈、苏蕙的故乡,在该县苏坊村、西苏村等地,均有苏氏分布。高陵、延安、武功、华县、吴旗等地也有苏氏分布。

②宁夏:

吴忠县有回族苏氏。

③甘肃:

分布在靖远等县。

④山西:

陵川、洪洞、原平、安邑以及沁水的苏山村、南郭村、杏林、苏庄等均有苏氏族人分布。

⑤内蒙:

托克托有苏氏族人分布。

⑻.东北地区:

①辽宁:

锦州、新民、海城、锦县、沈阳、辽阳、兴城、金县、朝阳有苏氏族人分布。

②吉林:

伊通的新家村,有苏氏族人居住。

⑼.台湾地区:

苏氏在台湾的分布据台湾官方统计资料,其各县市共有一千六百九十个姓,苏氏列第二十三位,人口总计达二十万余人,主要分布在高雄县、台北县、台北市、台南县、高雄市。在乡镇、区级,依数量分别为高雄路竹、台南善化、云林北港、台北市松山区等。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撰的《台湾省通志》中保存有许多珍贵的资料。人口中排列前十名的大姓分别为:陈、林、黄、张、李、王、吴、蔡、刘、杨。苏氏位列第二十四位。

9.“三苏”后裔遍五洲:

眉山人(今四川峨眉)苏轼,为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他的书法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他的文章明白畅达,同他的父亲、散文学家苏洵以及弟弟、散文学家苏辙,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东坡祖籍纪念馆介绍:“东汉顺帝时,苏章之后定居栾城,世称赵郡苏氏。”赵郡苏氏至唐朝有苏味道。苏味道于神龙初年(公元705年)病逝眉州刺史任上,一子不能归,眉山苏氏自此始。苏洵和其子苏轼、苏辙系苏味道裔孙,由于他们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在唐宋八大家中占居三家。“三苏”父子对其祖籍栾城十分怀念,自称赵郡苏氏或栾城苏氏,苏辙自己全部作品用《栾城集》命名,并在为其兄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为弘扬“三苏”刻苦奋进精神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光辉业绩、满足苏氏后裔到栾城寻根谒祖的强烈愿望,县委、县政府决定筹建《苏东坡祖籍纪念馆》,馆址座落在县城东北部一公里。纪念馆主体部分为“三厅一廊一阁”:一为苏氏源流纪念厅,设置苏氏先祖塑像和布展源流资料,建筑面积三百五十平方米;二为苏味道纪念厅,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重点反映苏味道与“三苏”渊源关系;三为三苏纪念厅,突出反映苏东坡及苏洵、苏辙事迹,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另外还设有碑廊,建筑面积约一千五百平方米,初步计划镶嵌三百块全国知名书法家关于苏味道与“三苏”的书画作品及苏东坡书法手迹。银花阁为仿古高层建筑,内可布展。纪念馆两庑,为建筑面积两百平方米的侧室四座,设三个展室和接待处、档案处、办公处等。整个建筑风格古朴大方、内涵丰富,由全国知名苏轼和苏学研究专家论证、策划,资料丰富,证据确凿,既是海内外苏氏后裔寻根谒祖之地,又是研究苏轼、苏味道、苏洵、苏辙的资料库,并且是旅游和启迪青少年奋发学习的胜地。纪念馆总占地面积约一公顷半。

⑴.苏洵之子苏迟后裔在浙江金华:

据宋濂撰《太史苏平仲文集序》写到:“平仲名伯衡,其先居眉。自文定公(苏洵)长子、徽猷阁待制迟来知婺州,遂家焉。今为婺之金华人。去文定公九世矣。”刘基在《苏平仲文稿序》写到:“平仲于文定公为九世孙。文定公长子讳迟,以徽猷阁待制、工部侍郎守婺。遂家于婺。故平仲今为金华人。”苏伯衡后裔现居金华等地。

⑵.苏轼第四子苏辽后裔在四川筠连:

四川筠连苏氏始祖苏辽为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第四子,后任教谕定居筠连,至今墓葬于筠连城东之凤凰山。苏辽的后裔苏奎章,在明嘉靖元年(公元1521年)十六岁时随父上山遇到老虎,老虎欲伤其父,苏奎章奋力与老虎救父的孝行入《明史》。如以前苏氏的家联为“籍托筠阳先百族,派分宋朝祖三苏”,表明苏氏为宋朝苏东坡的后裔。

⑶.万绿湖边苏家围的苏轼后裔:万绿湖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境内,因处处是绿,四季皆绿而得名。万绿湖集水域壮美、水质纯美、水色秀美、水性恬美于一身,全国罕见。万绿湖内设有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和河源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地球北回归线上“沙漠腰带的东三奇”之一。三百七十平方公里的浩瀚碧水,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延绵青山,三百六十多个绿色岛屿,在蓝天、白云、朝霞、夕阳的映衬下,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这里峰峦叠秀、飞瀑扬波、松涛拍岸、鸟语蝉鸣,万绿湖呈现给您的是一个镜花水月般的人间仙境,一个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乐园。距湖边十余公里有一个"苏家园",是苏东坡后裔的居住地,八百年前苏东坡的第七代后人苏天荣路经此处,夜泊东江河,梦中五仙人飘然而至,向其暗示此是隐居休养生息的佳处。苏天荣骤然梦醒,第二天观看此处,果然两江夹一处,林茂土沃,村人生活恬和陶然。但凡事俗务缠身,终怀梦想而去。到苏天荣第四代后人即苏东坡第十一代后人时,他们带着祖先的梦想全家从中原迁徙而来,在此生根落叶,圆了先人的梦。我在苏公社祠里看苏家的族谱,苏家的渊源原来可追溯到汉朝的苏武,苏东坡的祖先中还有一个苏味道。居然也是宰相之才。村中距今汉八百余年的宋朝客家建筑别有风味。这里古榕、竹林、水车、小河相映成趣,让人留连忘返。秀丽的自然景色、悠久的人文建筑使"苏家园"成为河源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纯净美丽的山水风光和纯朴自然的风土人情,吸引着每一个人。

跟帖时间 2010-02-23 21:28:5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苏氏的各支始祖 -- 苏固营:宋嘉泰二年壬戌六月初九日午时生,景定五年甲子九月初十日寅时没,葬汾湖洲神堂山翼向石志山豫章南昌丰城县迁居益邑二十一里汾湖洲子二超逊孔出。元配:刘氏,生没葬失考。继配:孔氏,宋嘉定十二年已卯二月十五日酉时生景炎二年丁丑八月十八日申时没,葬二十一里粟山汉巽向。

苏 洵:字明允,晚号老泉,四川眉州眉山人,由进士出身,除试袐书省校书郞,又官霸州文安县主簿,纂太常因革礼书一百卷授中议大夫,赠光禄寺丞加太子太师,宋大中祥符元年茂申正月初六日子时生,治平三年丙午四月十六日戌时没,年五十有八,四年丁未十月壬申葬眉州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事行详宋史文苑傅及欧阳修所譔墓誌铭著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元配:程氏,大理寺丞文应之女,通经史有气节追封成国太夫人,宋大中祥符九年丙辰二月初七日未时生,嘉祐二年丁酉四月初四日午时没,葬合夫冢。子三:景先(殤)、轼、辙。女三:长适柳子玉、次适程之才、三适秦少游。本源二世系(洵公次子)苏轼:字子蟾,宋景祐三年丙子十二月十九日卯时生,公於嘉祐元年丙申登进士第,神宗初任監官兼判尚书祠部四年通判杭州改知徐州,元丰初谪授黄州就东坡築雪堂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初迁翰林学士,七年迁礼部尚书端明殿侍讲学士后授瓊州别驾四载移州节度副使复朝奉郞提举成都府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七月二十八日辰时没於常州毗陵县寿六十有六,葬汝州郟城县钓台乡上瑞里追赠资政殿大学士乾道六年庚寅加赠太师谥文忠事行详宋史本傅及第,辙所譔墓誌铭著有易傅论语说书傅唐忆辩疑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元配:王氏,方之女,追封通义郡君,宋景祐五年茂寅二月初八日卯时生,治平二年乙巳五月二十八日巳时没於京师葬眉州彭山县安镇可龙里祔姑冢右。生迈字伯达作文颇有父风,宋元丰七年甲子官仁代令改任饶州德兴尉解组后不复归遂家於江西南昌府子五簟太府卿,符礼部尚书,箕,筌,筹厥后符裔固营迁居湖广长沙府益阳县汾湖洲。续配:王氏,元配王氏之妹同安郡生阙,宋元祐八年癸酉八月初一日没於京师葬阙。生迨字仲和,随兄迈赴饶州任。子四:簿;箭;节;答。过字叔党历官郾城合通判中山府皆有政绩,因葬父汝州郟城县不忍离墓遂家河南颖昌自号斜川居士,著有文集二十卷,时称小坡。子七:籥;籍;节;秀;箪;遂;箾。侧氏,王氏,名朝雪,钱塘人,宋嘉祐八年癸卯五月二十五日午时生,昭圣三年丙子七月壬辰没於惠州,葬丰湖之上棲禅山寺东边。生豚殁。苏辙:字子由,宋宝元二年已卯三月十六日子时生,年十九与兄同登埋进士第,累翰林学士,迁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郞崇宁中仕築室许州号颖滨遗老又号乐城居士。著书作傅隐居不出者十年政和二年壬辰九月初二日丑时没,寿七十有四,葬眉州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追复端明殿学士湻熙中谥文定事行详宋史本傅著有诗傅春秋古史老子解乐城集八十四卷。元配:贾氏,宋景祐四年丁丑十月初六日午时生,元符二年已卯十二月二十九日辰时没,葬眉州彭山县祖坟山内。生迟,适字得贵,随伯父轼子迈赴饶州任子三:连;琬;玨;遜亦赴饶州任,女适王子立。初迁祖:工;苏植,字添培,原籍江西,元至正四年甲申二月十一日辰时生,明洪武三年庚戌恩科举人,十六年癸亥迁湖广长沙府教授遂家长沙府城内卽今苏家巷。永乐二十年壬寅八月二十日未时没,葬南门城外醴陵坡有傅。元配:王氏,元至正六年丙茂五月初二日寅时生,明永乐五年丁亥十月初五日午时没,葬合夫冢。生:金论(居醋陵);金諄(居湘潭七都);金诰(居湘潭八都)。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3 21:25:1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