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28 20:32:12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9397 跟帖次数 7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传夏禹之后有余氏。”

按史书的记载,大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赐姓为姒。小儿子叫罕,赐姓为余,其后代相传为余氏。大禹之妻是涂山之女,大禹赐小儿子为余氏,有纪念妻子之意。在上古时代,“余”字与“涂”字通假。

姒罕的后裔子孙,以先祖赐姓为氏,称余氏,读音作xú(ㄒㄩˊ),是非常古早的行姓氏之一。传说,至殷商末期,余氏家族是姬姓周族人的主要敌对势力之一,显然姒姓余氏之源要早于姬性余氏。

本书按:

涂山有三:一是古涂山国所在地,即怀远涂山;二为古越涂山,即绍兴涂山;三为巴蜀涂山,即重庆涂山。

本书考证,大禹之妻为涂山人,其故地在古涂山国,即今安徽省怀远县的涂山,非绍兴涂山,亦非重庆涂山。

仔细研究先秦时期吴越文化的主要史籍之一《越绝书》,其中有一段十分重要的记载:“涂山者,禹所取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

关于《越绝书》的作者,史来有东汉会稽吴君高(吴平)、春秋子贡、春秋伍子胥、无名氏、东汉袁康等纷说,至今无定论,但其最终成书时间的两汉时期,则可大致确定。

在《越绝书》中所叙述的禹妻故地涂山,明确指出在“去县五十里。”这是一个绝不可忽略的人文地理要点。

重庆,是战国末期徐夷族人迁徙巴山后,将大禹故事带至重庆地区的,略过不论。

绍兴,古称会稽,是为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所设会稽郡治所在地,始称会稽县,是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陈国永定年间(公元557~559年)。会稽山距旧会稽县不到十三公里,距后来的绍兴县不到七公里。人文地理要素不符。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六公里处的会稽山在远古时期称作涂山,是大禹安葬的地方,非其妻故地。

怀远,为原始社会的唐、虞时代古涂山国所在地,位于今安徽省蚌埠市,春秋时期楚武王四十一年(公元前700年)楚都自丹阳迁郢后即称县制,设县公管辖,是中国最早的建制县之一。涂山,亦称当涂山、东山,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淮河东岸,与荆山隔河相峙,距离怀远县旧城二十四公里。涂山最高峰为凤凰顶,海拔338.72米,禹王宫就建于涂山绝顶之上。完全符合《越绝书》中记载的人文地理要素。

据说,涂山原来是一座完整的山,大禹在治水时将山一劈为二,让淮河水改道,变成由南往北流。涂山也是大禹娶妻及第一次大会诸侯的地方。在涂山上有天下第七泉——白乳泉,泉水清冽,以之煮茶满杯不溢。满山皆石榴,春来芽发,漫山暗红;夏季榴花似火。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御医由余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宫廷御医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晋国人,避乱迁于西戎。传至由余,在西戎为官,世居歙州(今安徽黄山歙县),成为为新安大族。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嬴任好贤德大度,遂留在秦国为臣。

由余在秦国,为秦穆公谋划了征伐西戎之计。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采用由余之计,率军先攻占北地郡和陇西地区,割裂了西戎诸部落之间的联系,之后逐个击破,灭西戎十四国,拓地千里,使秦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西方霸主。

秦穆公因由余之功,赐封其为秦国上大夫。由余的后代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一部分称余氏,一部分称由氏。由、余二氏同宗同源,史称余氏正宗,读音作yǘ(ㄩˊ)。

余氏族人大多尊奉由余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赤狄族,出自秦、汉时期赤狄族隗姓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国语》记载:“潞、洛、甲、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

赤狄隗姓部族,原为周王朝时期生活在中原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主要活动于晋、卫、鲁、邢各诸侯国之间一带地区,后逐渐同华夏族通婚,由余、潞、洛、甲、满五个主要的氏族部落组成。

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晋国为了争霸中原,排除西北部的威胁,开始持续大举进攻赤狄诸部落。周定王姬瑜十三年(晋景公姬据六年,公元前594年),晋军大规模进攻赤狄,灭赤狄潞氏部落。周定王十四年(晋景公七年,公元前594年),晋军再灭赤狄甲氏、泉氏部落,至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在晋国与赤狄之间著名的“太原之战”中,赤狄满、洛氏、余氏部落也被晋国所灭。至此,赤狄隗姓捕族基本上被晋国所吞灭,赤狄族人大多沦融于晋国,成为晋国臣民。

赤狄后裔沿用隗姓,后来成为汉姓,即隗氏、潞(路)氏、洛氏、甲氏、余氏、满氏,世代相传至今,余氏读音作xú(ㄒㄩˊ)。



第四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梼余部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梼余,原来是汉朝时期匈奴民族所居住的地区,有著名的梼余山,匈奴中有梼余部,当以该山名为姓氏,或以该部落名称命山名。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率汉军展开了对匈奴的战略攻势。

在著名的“河西战役”结束后,霍去病被汉武帝封赏,划定一千七百户增封骠骑将军。这位少年将军只休息了一年多,又进行了赫赫有名的“漠北战役”。

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一万骑兵出陇西(今甘肃临洮),越过乌戾山,讨伐修濮,渡过狐奴河(今甘肃石羊河),历经五国,转战六天。在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大黄山)一千多里后,同匈奴兵短兵相接,霍去病身先士卒,率汉军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灭金甲,活捉浑邪王的儿子和相国、都尉,歼灭匈奴兵八千九百六十人,并缴获休屠王的祭天佛象,汉军一万骑兵则只剩下三千余。霍去病因功被加封二千户食邑。

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由于投降匈奴的翕侯赵信替匈奴单于出谋画策,认为汉朝军队不能越过沙漠轻易留在那里。于是汉武帝命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几十万步兵和转运物资跟随其后。霍去病从代郡出兵,卫青从定襄出兵。在霍去病的军中都是敢于奋力战斗和勇于深入的士兵,而且为了让霍去病统一指挥,没有让老将军跟随霍去病,而是大胆起用李敢等人充当副将,完全是年轻人的天下,而大部分老将都在卫青麾下。唯一在霍去病麾下的老将是年过五十岁的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博德被要求与骠骑将军在与城(今内蒙古包头)会师,老将军没有错过日期,及时与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到达梼余山(今蒙古高原杭爱山南麓),俘虏和斩杀匈奴二千七百人。

虽然卫青面对的是匈奴单于主力,但霍去病面对的也是匈奴主要的左贤王集团,但是霍去病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果断越过大沙漠,渡河捕获单于近臣章渠,诛杀匈奴小王比车耆转而攻击匈奴左大将,斩杀敌将,夺取其军旗和战鼓。之后翻越离侯山,渡过弓闾河,捕获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然后在狼居胥山(今河套西北狼山)祭天,在姑衍山(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北肯特山)祭地,并且登上高山以望大沙漠。

骠骑将军霍去病转战两千余里,彻底打垮了左贤王集团,继打败右贤王集团后,再次击垮匈奴的另一只战略集团,霍去病是这次胜利和卫青在主战场打败匈奴单于的主力之胜,使匈奴的三大战略集团都被打垮,没有能力再和大汉王朝进行大规模的作战,漠南从此无匈奴王庭。

这次战役过后,汉武帝又划定五千八百户增封骠骑将军,和霍去病一起出兵的将领都得到了封赏,右北平太守路博德隶属于骠骑将军,与骠骑将军在与城会师,老将军没有错过日期,及时与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到达梼余山,俘虏和斩杀匈奴二千七百人,划定一千六百户封路博德为符离侯。北地都尉邢山随骠骑将军捕获匈奴小王,划定一千二百户封邢山为义阳侯。从前投降汉朝的匈奴因淳王复陆支、楼专王伊即靬皆随骠骑将军攻匈奴有功,划定一千三百户封复陆支为壮侯,划定一千八百户封伊即靬为众利侯。从骠侯赵破奴、昌武侯赵安稽都跟随骠骑将军打匈奴有功,各增封三百户。校尉李敢夺取了敌军的军旗战鼓,封为关内侯,赐食邑二百户。校尉徐自为被授予大庶长的爵位。另外骠骑将军霍去病属下的小吏士卒当官和受赏的人很多。

匈奴梼余部在此次战役中成为被强制内迁的部落,后该氏族部落逐渐汉化,族人中有取原居地名称为汉姓者,称余氏,读音作tú(ㄊㄨˊ)。



第五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古蜀国褒余之道,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褒余,亦称褒斜,著名的古蜀地名称,在史料《汉阳厥碑》中记载:“褒斜作褒余。”是秦、汉之际古蜀国各族部落的集聚地之一。

褒余之所以著名,并不是因为其为古代蜀国的世居地,而是因为那里有一条非常古老的栈道,是从远古的吓、商时期即由劳动人民不懈开凿、直至汉朝初期方始完工的一条古老栈道,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朝时期称“褒余之道”,汉朝时期称“褒斜栈道”。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难》中对褒余栈道有明确的描述。

褒余栈道横跨秦岭,连接关中、巴、蜀地区,完全是由人工凿石架木而成的古老栈道,又叫阁道。褒余栈道由褒谷口(今陕西汉中)经留坝东北(今陕西汉中留坝),越衙岭山,至眉县西南(今陕西宝鸡眉县)的斜谷口,全长二百五十公里,古书称之为:“褒余栈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

至唐、宋时期,褒余栈道是兵家行军必经之路,同时又是商旅的要道。巴蜀的物产,通过栈道运抵关中。唐王朝在褒余栈道上建了十一个驿站。唐、宋以后,由于连云栈道的畅通,褒余栈道逐渐衰落。

褒余栈道地处秦岭深处,在崇山峻岭之中。沿途水流湍急,树密草深,开凿极为困难。从现存的中国最早的一座人工隧道“石门隧道”的遗迹看,内壁平展光滑,没有斧凿的痕迹,数千年前的先民们怎样打通這通隧道的?始建褒道时,火药尚未发明,“石坚不受斧凿”,人们只好采用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据《鄐君开通褒余栈道碑》中记载的施工方法是:先用火烧石面,待石温很高时突然用凉水激冲,热石受冷裂肃,“积薪一炬石为坼,锤凿既加如削腐”。“遇大石塞路,则所锤碎而通之;遇峭壁悬崖,则在崖壁上凿孔,架横木,上复木板,钳钉以通之;遇沟险涧,则石栏以通之。”

栈道沿途楼阁的建造,大多是在崖壁上凿成三十厘米见方、五十厘米深的孔洞,洞中插木柱、石柱,分上、中、下三排,上排铺板成路、下排支木为梁。榫卯结合,远望如空中悬阁。有的仅安横梁,没有立柱,即《水经注》中所说的“干梁无柱式”,多用于危险难以施工的地方。另有“逢水架桥”的桥道。为水中埋没木柱,木柱底端牢牢插入预先凿成的石基孔洞中,上设梁木,再铺木板,即“梁柱桥”。这种建筑形式迄今为沿褒余栈道而居的民众在架桥时所采用。修筑褒余栈道的木材是沿途就地取材,这为建道大大节省了人力、财力。

古褒余栈道的走向为由今汉中褒城北入秦岭,溯褒河而上,经马道、武关,抵留坝县江口镇,再沿红崖河入太白县王家塄、白云,横穿太白县而东,达五里坡源头。东下五里坡入斜谷。经桃川、莺鸽嘴到眉县斜峪关。

褒余栈道的开凿建成,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巴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褒余栈道的开凿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与才能,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历史,就发生在褒余栈道。当初刘邦被迫入汉中的时候,采用张良谏言烧毁了褒余栈道,这次欲北攻关中,则是采用韩信的计策派兵去修复烧毁的栈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迷惑项羽,而暗地里却派韩信统率大军沿陈仓小道北出大散关,攻占了陈仓城。从此,汉军平定三秦,逐鹿中原,一统天下,成就了大汉王朝四百年伟业。

古褒余栈道自战国时修凿,谷道两端有大小石门,现在所说褒余栈道石门是指小石门,是一段隧道,通长十六米三,宽四米二,为汉朝时期开凿,北魏永平二年重修。在石门内外的崖壁上留下众多的镌刻题咏,世代不绝,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门摩崖石刻,上自汉魏,下至明清,其中十三种汉至南宋的石刻蜚声古今,世称石门汉魏十三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修建石门水库,这批石刻被迫凿迁至汉中博物馆陈列。

《鄐君开通褒余栈道碑》记述了汉中郡守鄐君及其部属历时三年开通褒余栈道的情况,又称《鄐君开通褒余栈道刻石》,俗称《大开通》或《开道碑》,是现存最早的东汉摩崖刻石。《石门颂》也记载了司隶校尉杨孟文力驳众议,“数上奏请”修复褒余栈道的史实。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对这两碑的书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杨孟文颂》劲挺有姿,与《开通褒余栈道》疏密不齐,皆具深趣…《褒斜》、《裴岑》、《郙阁》,隶中之篆也。”

从汉中沿褒余栈道一路走来,最后到达褒河发源地之一的紫柏山麓,这是与萧何、韩信并称“西汉三杰”的西汉名臣张良隐居的地方。在留坝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的张良庙,也叫“汉张留侯祠”,是中国早期的道教胜地之一。张良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开国谋臣,晚年功成身退,较之如今“至冢把权以玩”的为官者,更为亿万民众所尊崇。

世代居于褒余栈道沿途之民众工匠、驿站官吏、商家栈伙等,皆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褒余氏、褒斜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褒氏、余氏、斜氏,余氏读音作xié(ㄒㄧㄝˊ)。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元朝有蒙古族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其始祖为元朝武平王东路蒙古元帅不花铁木耳,其侄燕铁木耳,撒敦,侄孙唐其势均为元朝丞相。不花铁木耳共生九子一女,元顺帝继位后,受到太师伯颜势力的打击而返回江南封地,元朝末期为躲避红巾军起义而逃到庐州(今安徽合肥),其一部份后代取玉字谐音更姓为余或俞,其扈从和家丁则更姓为于,统称为“铁改余氏”,今后裔广泛分布在中国西南部、中南、东南部各地,人数甚众。

云南镇雄县余氏,自称系蒙古族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相传铁穆宰相乃是忠臣,太祖听信谗言,要捉拿铁穆宰相的九子一婿。九子一婿星夜出城,逃至贵州,见明太祖朱元璋亲领追兵前来,就躲在凤锦桥下。追兵到来时,有人见桥下水波动荡,提出可疑,朱元璋追得辛苦,未加细查,随口就说:“江中有水,水中有鱼,何必大惊小怪,快快继续向前追赶。”铁穆氏十兄弟逃脱后,原想改铁穆氏为金氏,最后决定改为余氏。

“余”比金字少一笔,又是“水中有鱼”的鱼字的谐音,堪称一字双关。但此类余氏根据多名历史学家考证,实出自于西夏党项羌人,始祖为元末安庆守将余阙及同族之人,世居庐州(今安徽合肥),后世避红军之乱逃入四川,清朝又迁云南、贵州等地,其宗谱记载内容多与史实不符,冒认其祖为元太祖铁木真,统称为铁改余氏,读音作yǘ(ㄩˊ)。

详细情况见后“四.迁徙分布”中摘录学者余胜明的记述。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尼玛哈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不姓氏、金国时期为尼庞古部,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余氏、俞氏、于氏、胜氏等。

⑵.满族裕瑚噜氏,满语为Yuhuru Hala,以地为氏,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长白山、裕瑚鲁(今黑龙江右岸俄罗斯耶拉布加),后多冠汉姓为余氏、玉氏、裕氏、于氏、娄氏等。



第八个渊源:源于傈僳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傈僳族中的挖饶时氏族,自古以鱼为图腾,后在明朝时期的改途归流运动中取谐音汉姓为余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羌族中的余约氏族,后在明朝时期的改途归流运动中为志房名,改为汉姓余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锡伯族余木尔其氏,世居黑龙江流域,在清朝中叶被编入索伦部,迁驻新疆伊犁地区,后冠汉姓为余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古氐族,出自唐朝时期白马氐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四川、甘肃一带的白马藏族,原为东汉末期至唐朝时期的白马氐族之后裔,其中的严茹氏,热则氏、陪茹氏等部落,后多改汉姓为余氏。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白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余氏族人分布。详实情况,有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刊载。



得姓始祖:由余。

余氏的历史名人 -- 余 靖:(公元1000~1064年),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人(今广东曲江),著名北宋大臣。

余靖出身于仕宦之家。少时随舅父师从进士黄正读书,性聪慧,过目不忘,后师林和靖先生,学业大进。

宋天圣初年(公元1023年)进士及第,起家为赣县尉。官至朝散大夫,守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知广州军州事兼广南路兵马都铃辖经略安抚使,柱国,始兴郡开国公。赐紫金鱼袋,赠刑部尚书。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撰襄公余靖道碑谓:“公为人资重刚劲,而言语恂恂,不见喜怒。自少博学强记,至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外鐕浮屠,老子之书,无所不通。”

数上书,建言班固汉书舛谬。命与五洙并校司马迁、范晔二史,奏擢集贤校理。

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因向皇帝上疏为被贬的礼部员外郎范仲淹辩护,与尹洙、欧阳修同被贬,降职为监筠州酒税。由是益知名。

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复起任擢升为谏院右正言,专司向皇帝进谏奏事,余正直敢谏,曾多次为建言“轻徭薄赋”整顿户政,去除贪残之吏,抚疲困之民事而向皇帝抗声力争,以致唾液飞溅至皇帝的“龙颜”上仍意犹未尽。他的建议大多为仁宗所接受,因而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同被誉为朝廷敢于进谏的“四谏”,时论重之。

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受命为出使契丹的使者。他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折服了雄据一方的辽主,从而适时的在复杂的宋辽夏三角关系中维护了宋朝的利益。

他三次出使契丹,习外国语。侬智高叛,经制南事;为帅十年,不载南海一物。广州有八贤堂,靖为其中之一。官至工部尚书。

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余靖回京述职途次南京,偶染风寒,病重不起,卒于江宁府秦淮亭,终年六十五岁。宋英宗闻讯侧然,辍朝一日追赠刑部尚书,谥曰“襄”后人尊称忠襄公。余靖生三子,六女。

余靖著有《武溪集》二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余 深:(公元1050~1130年),字原仲;罗源人(今福建福州)。著名宋朝大臣。

余深是北宋时期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进士,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宋史》、《八闽通志》、《福州府志》、《罗源县志》皆有传。名列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宰相全传》中。

他因由奸臣蔡京引荐,故多遭时人非议,如《宋史》。但后人多给辩解,到了明朝的《大明一统志》就将他列入“人物传”中,并称其忠谏。作为名宦名人,他许多故事流传民间或记载在各种史书志乘笔记中,这里选择三则故事,从中也可算作对他的一生功过是非的评判。

余深老家在罗源县治西里许的地方,并建有聚书所,周环皆水,人称玉环馆,余深中进士,留在京城当官以后,很少回家,老房就住着他的父亲余孟坚及家人余忠,不久余老太爷过世,他丁忧在家。第二年清明时节,余深带着家人余忠并请了一位风水先生到他父亲的坟上祭奠去了。他父亲的坟就座落地县南郊的莲花山上,远望对面席帽山、仙茅山,成三山对峙之势,确是风水宝地,而且坟墓就修建在莲花山的五虎下山之一的虎穴里。按风水地理说法葬在这个宝穴,后人必出贵人,而此时余深虽在京城官居著作佐郎,只是一个正八品的小小京官,因此这次趁着扫墓之机,特请了这位风水先生。

风水先生用罗盘测过后说,这穴位没错,方位坐势也对,虎本可以过山,过山后就可发达。但目前问题在虎过山的路被五里渡的潮水给隔堵了,虎一跃就落海,不能到岸过山,虎过不了海,就上不了另一座山,老爷你就升不了官了,除非在海边筑一条大坝,让虎过度堤坝然后上另一座山,那样老爷你就可能会大发达,不过这样会破坏本县的风水,如此以后罗源就出不了状元郎了,除非老爷升官后再将大坝给毁了。

余深听了点点头,回家后不久,用京城里的积蓄,招募一批强壮劳工和族人,花了一年多时间在县城的东隅海滩将大坝修成,但由于是海水滩涂,种不了蔬菜水果又养不了鱼,只好引附近的几条山水蓄成一个水塘,种一些荷花,这个荷花塘由于是余深造的,所以人们称为余家塘,也就是现在“九大中心”所在的地方,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三年后,余深丁忧结束,上京就职去了,这一去真是猛虎过山,一路呼啸而去。余深由著作佐郎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累官御史中丞兼侍读,后结交蔡京,官封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真是一帆风顺,升官封爵,好不风光。

某日家人余忠进京送给余深一封家书,意思是说这几年围堤越围越长,荷塘越来越大,山水越来越少,周边许多地方积淤了沙土,已经生草长树种不下荷花了,是不是引水改造为田,用于耕种作物,但目前水源缺少,可否请老爷修一封书予知县老爷,请他网开一面允许引小西外河的水到余家塘来灌溉,只字不提毁堤的事。

余深接到信后,想了又想,觉得若引小西外河的水要经小西门过后张街折学宫旁再出北门,定引起群众不满,俗语说“宁可犯天条,不可犯众怒”,还是想想办法。于是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后,来个文字游戏。给家人修两封信,一封给知县老爷的,信中只要求借水一尺,另一封交代家人等知县老爷答应再行事。余忠回家后,即送达县老爷一封信,知县老爷信看后觉得太宰大人也太客气了,借水一尺有何不可,就答应下。家人知道后,打开第二封信,依计行事,连夜组织大量劳力,一夜之间开凿了一条由小西至余家塘的只有一尺宽的河浿,将河水源源不断地引到了余家塘的田地里,等到天亮,知县老爷知道后傻眼了,也就无可奈何了,老百姓觉得生米煮成熟饭,也乐得用水方便,从此罗源城关有了一条穿城的泻洪河沟,以后罗源城内不管发多大的洪水,都不会积涝成灾的。余家塘不再种荷花开始种水稻了,万顷荷塘变成了万亩良田。

后人为了保住水田不断地加固堤坝,只有大台风连着十五的潮水时,才偶尔淹没稻田,只是罗源从此以后没有出过状元,也没有一位的官职高过余深。为这事,老百姓没有忘记风水先生的那句话,就编了一句谶语:“水破余家塘,当立状元坊”。想提醒余家的人,终究只成为俚语。至今余家塘未破,罗源也就出不了状元,立不了状元坊了。

但不管如何余家塘毕竟是罗源人民在九百多年前修建的,它是罗源围海造田历史的第一次,其功是不可没的,其作用还福泽于今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余深自从与蔡京结党后,深得徽宗皇帝的宠信。

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又是一次三年一考的大比之年,余深被举荐担任当年的主考官之一,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材。当笔试结束后,在礼部唱名时,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余深的耳朵,余光庭。这是他的叔伯兄弟,他知道余光庭从小就聪明智睿,刚直不阿,又是一个孝子,是他们余家的又一光荣,因此作了手脚。余光庭现次入试,礼部唱名又名列前茅,宋徽宗闻其名深为赏识。后官任光禄寺丞、出知南阳邓州(今河南邓县)。宋高宗赵构建炎初,抗击金兵,余光庭与城共亡,不屈而死,全家仅幼子随乳母逃脱,不知所终,余皆殉难。后人为了纪念此事,把这段历史记在了《八闽通志》人物传忠烈附死难传中。

余深当权之时,因与蔡京等结党,深得徽宗皇帝宠信之外,也由于他的才华,得到宋徽宗的赞赏。宋徽宗不是一个治国的皇帝,却是一个风流成性的皇帝,喜欢吟诗填词、写字作画,经常秦楼弹琴楚馆抚瑟过着倚红醉绿的糜烂生活。宋宣和年间的一个夏天,宋徽宗高兴之余,召集群臣于御花园,品尝新进贡的闽南荔枝,并当场以十四寒赋诗一首,其中有句“玉液乍凝仙掌露,绛纱初脱水晶丸。”能参加这个盛宴,每个臣子都感到是一件千载难逢荣宗耀祖的事,且不说跟皇帝在一起品尝他所赐的当时最贵重的水果,而且还能和诗一首,尽展才华。

然而荣华富贵就如昙花乍现一样。官当大了不能说没有人忌妒,更何况是与奸臣蔡京在一起,由结党营私而图得高位厚禄,得到的宠信,这本身名声就不好。小人无朋,连自己一党的人都忌妒,余深终于遭人弹劾,罢相了。但据后人考辩,余深也不是一个完全没有良知的人,虽依附奸臣,但没有违背良心,在职期间也为福建家乡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曾奏请免除福建酒禁,得意皇帝恩准,并以己俸代福建缴纳二百多年丁钱,民蒙其惠。宰相王黼欲议攻辽,余深反对,并上《论开边》陈述利害,极言不可。最后因宋徽宗欲取福建花果,余深上书力言不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福州知府,住在福州西门自己的府第中,“余府巷”因而得名。

在他的福州住宅里有一棵老荔枝树,与余深感情很深。余深在家的那几年,荔枝树结的果实又大味道又非常的鲜美,余深给他取名“功亮”,“功亮”是余深的御书阁的名字,以书阁命名荔枝,可见余深对这棵荔枝树有多么的厚爱。到了靖康年间,余深再次遭贬任镇江节度使。这年,这棵名叫“功亮”的荔枝树就不再结果了。

第二年,余深遇赦回到福州,荔枝又和从前一样。荔枝树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到南宋绍兴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来闽在福州,可能还见过那棵荔枝树,于是将这个传奇写入了他《老学庵笔记》。



余允文:(生卒年待考),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著名宋朝学者。

读书精研正学,见司马光等对孟子有毁词,便专作了一篇《尊孟辩》以应。



余端礼:(公元1135~1201年),字处恭,;衢州龙游人(今浙江衢县)。著名南宋宰相。

余端礼是南宋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进士,任乌程(今湖州市)知县。时赋税规定三丁纳一匹,不纳绢则每匹折价一千钱,后增至五千钱,民不胜痛苦。余端礼将此事报府,又亲赴中书省申诉,使乌程县每年蠲免钱六万贯。

宋孝宗志图恢复疆土,召见余端礼所对,深为赞赏,荐为监察御史,升大理少卿,转太常少卿,代理兵部侍郎兼太子詹事,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

宋光宗即位,授余端礼集英殿修撰,任赣州知州,召回朝廷任吏部侍郎,代理刑部尚书兼侍讲。以焕章阁直学士知建康府,召回京师授吏部尚书,升任同知枢密院事。

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蜀帅吴挺死,奏请改变吴氏世代掌握蜀地兵权的局面,宋光宗不听。

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吴挺之子曦果然据蜀叛乱。宋光宗病重,不能至重华宫朝见太上皇宋孝宗,宋孝宗死又不能主持丧事,人情汹汹,局势不安。余端礼竭力赞助宰相留正,请太皇太后垂帘,策皇子嘉王即皇帝位,是为宋宁宗,人心始安。

宋宁宗即位,进余端礼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与丞相赵汝愚共同辅政。

赵汝愚去职后,余端礼先代右丞相,后任左丞相,被誉为“南渡名宰"。拟阻韩侂胄专政,上言朝纲已坏,祸报已滋,然为韩侂胄掣肘,抑郁不得志,称疾求退,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不久,余端礼任潭州和庆元通判,又帅潭州。死后追授少保、郇国公,赠太傅,谥忠肃。



余 阙:(公元1303~1358年),字廷心,一字天心,先祖为唐兀人;世居武威,后迁庐州(今安徽合肥)。著名元朝大臣。

余阙在元朝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第进士。累官参知政事。

余阙的父亲沙剌臧卜,官庐州,遂为庐州人。其父内迁并官庐州,当在元代中期。余阙在其文集《青阳集》中自称“夏人”,实已汉化。

余阙的父亲早死。他只得课授生徒以养活母亲。他后来与元代儒学大师吴澄(公元1249~1333年)的弟子庐州人张恒交往,学问日进。

元惠帝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余阙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他刚毅耿介,在泗州任上,“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不久,被召入京师任翰林文字,又转任刑部主事。以不会阿谀权贵,弃官归庐州。后又被起用,仍直言敢谏。明宋濂在《余左丞传》中说:“阙在位,知无不言,言峭直无忌。人劝阙少避祸,其曰:‘吾纵昏,岂不知披麟为危。委身事君,身虽杀,弗悔也’。”

余阙在浙东道廉访司使任上,为处理母亲的丧事,又回到庐州。

余阙生当元代末年,南方反元义军风起云涌。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余阙任淮西宣慰使,守安庆。时南北音问隔绝,兵食俱乏。余阙上任十天,即遇到盗贼侵扰。江淮大饥。余阙选中潜山境内土壤肥沃的八社,命士兵屯田。第二年春夏大饥荒,余阙拿出自己的薪俸积蓄,设粥赈济;又请于中书,得钞三万锭以赈灾民。民失业者数万得以存活。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夏,大雨水浸屯田,禾苗半没。安庆城下水声如吼。余阙率众加固堤防。秋季丰收,得粮三万斛;军有余力,民有收成。余阙乃令兵士疏浚安庆城的护城壕沟,增高低洼的地势。在外围又环以三道深沟,引长江水注入;四周植木为栅栏,城上筑起飞楼,使安庆城更加表里完固。

时有广西“猫军”五万,由元帅阿思兰沿江而下,进驻庐州,军纪败坏。余阙发布文书,谴责阿思兰。“猫军”所到之处,有横行不法者,余阙即命部下收杀之。“猫军”慑于余阙凛然不可犯之威,顿时收敛。

以上可见,余阙是一位对百姓苦难富有同情心和具有正义感的官吏。这在元末混乱的年代,殊为难得。后论功拜余阙为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旋任淮南行省右丞,仍守安庆。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在蕲水(湖北浠水)称帝的徐寿辉的部将赵普胜(双刀赵)攻安庆,被余阙打败。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农历10月,陈友谅沿江而下,攻克小孤山,直趋安庆城下。余阙坚持数月,至次年农历1月,城陷。余阙引刀自刭。余阙妻耶卜氏及子德生、女福童皆赴死。余阙死时,年五十六岁。

朱元璋对余阙的死难评价很高,说是“自兵兴以来,阙与褚不华为第一。”褚不华守淮安五年,后殉难,其精忠大节,时人比之为唐之张巡。余阙死谥“忠宣,”后人称他为“忠宣公。”



余子俊:(公元1429~1489年),党项羌族;四川青神人。著名明朝将领。

余子俊是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年间进士,授户部主事,在部十年以廉洁奉公称。后以荐擢右副都御使,巡抚延绥(指今延安市及绥德等陕北地区),亲自督建边墙城堡,东起清水营西止花写池。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改巡陕西,主于西安城西北开渠,经汉时故城以至渭河,称“余公渠”。又于泾阴(今陕西西安)凿山引水灌田千余顷。

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以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大同(今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军务。

他力主以延绥边墙法行之于宣府与大同,时以灾害频仍,公私耗敝,为言官劾奏。明宪宗末期,官终兵部尚书。



余 怀:(公元1617~?年待考),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又号曼持老人;福建莆田人。著名清朝文学家。

余怀侨居南京。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他与杜□、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

余怀才情艳逸,其诗词用笔较为深细,表现出悠情绵邈的意境。如《由画溪三箬至合溪》:“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箬水长清鱼可数,篁山将尽鸟空啼。桃源不是无寻处,枫叶纷纷路转迷”,将其怅惘之情,溶入苍凉寥落的画面之中。

朱彝尊评此诗有“晚唐风格”,有一种“秋花”式的“幽艳晚香之韵”。尤其是明亡后,他对一代兴衰,发出千秋感慨,颇多凄丽之辞。他的六首感遇词,通过和王介甫、苏子瞻、陆放翁、刘后村等人的词作,形象地描写了在“故国倾覆”的情况下,一个“九分憔悴”、“心事成灰”的“江南游子”的悲哀。这些作品情感凄怆,词采清丽,颇为吴伟业、王士□所称道。

此外,他的笔记《板桥杂记》记载狭邪之事,共分三卷,上卷雅游,中卷丽品,下卷轶事。其自序曾阐述了以狭邪、艳冶之事生发感慨的原因,认为:“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红牙碧串,妙舞清歌,不可得而闻也;洞房绮流,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名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岂□有过此者乎!”因此,极力渲染当年的繁华,以对照今日的凄凉,是这本笔记的写作上的特点。

还著有《味外斋文稿》、《研山堂集》、《秋雪词》、《板桥杂记》、《东山谈苑》、《砚林》等。



余 集:(生卒年待考),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诗画家。

清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善写山水,兼长画卉禽鸟,无不入妙,尤工仕女,有《秋室集》。



余重谟:(生卒年待考),福建将乐人。著名清朝书画家。

善飞白,大者如盖,宗朱熹、苏轼法,楷草似祝允明,兼工墨竹,精弈棋,又精古文辞。



余昂霄:(生卒年待考),仁和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画家。

举人出身,居官廉洁,善绘事,山水临文征明,有《健松堂集》。



余栋臣:(公元1851~1912年),大足人(今四川大足)。著名清朝末期反洋教英雄。

余栋臣出生贫寒,自幼习武,曾两次参与打龙水镇法国教堂,并为两次反洋教斗争首领。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余栋臣第三次捣毁法国教堂,还发布檄文,声讨洋教,并攻占龙水镇。其后,清军前往围剿,余部因力量悬殊,起义失败。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0年),余栋臣被捕获救后招募兵士,制造武器,再次发动起义,义军很快发展到六千余人,余栋臣被选为首领。义军发布檄文,提出“扶清灭洋”、“除教安民”等口号。农历8月上旬,余下令出兵。义军北攻铜(梁)安(岳),南击永川、江津,东略重庆,西指内江。所到之处,教堂一律捣毁,得到群众普遍拥护,一时间,余威名远扬,成为反洋教英雄。同年农历12月,在清军镇压下,起义失败,余栋臣请降,被长期监禁于成都。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余栋臣被释还大足。不久,被川军第一师师长周俊捕杀于永川南门。



余三胜、余叔岩:(生卒年待考),湖北罗田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余三胜对老生唱腔颇多创造,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其孙余叔岩积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世称“余派”。



余光中:(公元1928~?年待考),福建永春人,出生于南京。著名现代台湾诗人、文学家。

少年时期在四川读中学,曾在厦门大学外文系读了半年。

1947年十九岁时,入金陵大学。

1950年二十二岁时,5月到台湾,9月考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

1956年二十八岁,开始在大学任教。与范我存女士结婚。

1958年三十三岁,赴美国进修。第二年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回台,任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

1964年三十六岁,赴美国讲学一年。

1966年三十八岁,任台湾省师范大学副教授,在台大等校兼课。

1969年四十一岁,赴美国任科罗拉多州寺钟学院客座教授。

1971年四十三岁,任台湾省师大教授。

1972年四十四岁,任台湾省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

1974年四十六岁,赴香港任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0年五十二岁,任台湾省国立师范大学英语系系主任,兼英语研究所所长。

1982年五十四岁,《传说》获台北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

1984年五十六岁,获吴三连文学奖散文奖。

1985年五十七岁,离开香港,到高雄市定居,任台湾省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国语文研究所所长。获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

1989年六十一岁,主编的《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出版,并以此书获金鼎奖图书类主编奖。获选为联合副刊第一位“每月人物”。

1990年六十二岁,获选为台湾省“中华民国笔会”会长。

1991年六十三岁,获美西华人学会的“文学成就奖”、香港翻译学会的荣誉会士衔。

1993年六十五岁,《港台文学选刊》推出“余光中专辑”。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邀请担任“到访杰出学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大全》纳入一整页余光中评传。

1994年六十六岁,评论集《从徐霞客到梵谷》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台湾省中山大学聘为“中山讲座教授”。

1995年六十七岁,厦门大学邀请返校演讲,并颁赠客座教授。

1996年六十八岁,《井然有序》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1997年六十九岁,长春举办全国书展,由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余光中诗歌选集》及《余光中散文选集》共七册。应邀前往长春、渖阳、;哈尔滨、大连、北京等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获吉林大学颁授客座教授名衔及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名衔。获中国诗歌艺术学会颁赠“诗歌艺术贡献奖”。

1998年七十岁,台湾省广电基金会拍摄“诗坛巨擘——余光中”影集。获颁文工会第一届五四奖的“文学交流奖”、中山大学“杰出教学奖”、台湾省“斐陶斐杰出成就奖”、台湾省“行政院”新闻局“国际传播奖章”。散文集《日不落家》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七十大寿发表新作及新书出版等活动,被台湾电视公司“人与书的对话”选为1998年“十大读书新闻”之第六。

1999年七十一岁,傅孟丽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由天下文化出版。黄维梁、江弱水编选《余光中选集》五册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山大学聘为“光华讲座教授”。苏其康主编《结网与诗风——余光中先生七十寿庆论文集》由九歌出版社出版。淡江大学主编之《蓝星诗学》推出“余光中特辑”。《日不落家》获颁吴鲁芹散文奖。应湖南文协之邀访湘,先後在岳麓书院、湖南师范大学、岳阳师范学院、常德师范学院、武陵大学演讲。

2000年七十二岁,香港中文大学校友月刊,选出余光中、丘成桐、牟宗三、唐君毅、钱穆等十人为“中大最重要人物”。获颁高雄市文艺奖。《余光中诗选》当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南京举办“余光中文学作品研讨会”,武汉大学举办“余光中暨香港沙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颁授客座教授聘书。诗集《高楼对海》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2001年七十三岁,江堤编选《余光中:与永恒拔河》,为“岳麓书院千年论坛丛书”之一,由湖南大学出版。黄维梁编选《大美为美——余光中散文精选》,列入季羡林主编丛书《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获第二届“霍英东成就奖”。

余光中诗文双璧,是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作家。他是学院诗人,一生追求诗艺的提升。

余光中在《五陵少年》的自序中,就宣称自己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可理解为“艺术的多美主义者”。在长达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以近一千首诗,为“多妻多美”的信念下了完美的演绎。



余秋里:(公元1914~1999年),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出生于坪里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10月,他参加农民暴动,反抗土豪劣绅的压迫剥削,随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儒林赤卫大队,同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5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余秋里历任赤卫大队战士、分队长、中队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红军学校第四分校连指导员,红军第二军团团政治委员。他参加了湘赣苏区反“围剿”和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5年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余秋里先后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干部大队政治委员、独立第三支队政治委员。1941年5月,余秋里又率部开进宁武地区,创建了管涔山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员、第一军第一师政治委员、第一军副政治委员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央军委总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国务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毛泽东称:“余秋里是帅才!”余秋里后来出任国务院副总理,石油部部长等要职。

余秋里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石油部和国务院的造反派揪斗,将军为人刚烈,拒绝合作,因此被打,气愤不过,在家以写检讨为名不去国务院业务组开会。周恩来问余秋里为什么不来?石油部的造反派说余秋里自绝于人民倍感惭愧所以不来。周恩来等散会之后让秘书给余秋里打电话,让余秋里带着检讨到西花厅来,周恩来带着余秋里去游泳池亲自见毛泽东,毛泽东同意余秋里恢复工作,周恩来对余秋里说:“只要你还在位,就要给我把石油的问题解决,天大的事情有毛主席有党中央在,谁为难你找我来。”余秋里平生流血不流泪,只有这次例外。

余秋里在会战大庆时,一次去工地,发现工人的食堂没有解决,怒火中烧,大骂在场的军代表是吃干饭的,当时的军代表和政治部负责人都惊若木鸡、噤若寒蝉。最后,余秋里说:“工人抛家舍业,豁出命来在这里干,连个像样的食堂都没有,连口热汤都喝不上,三天内不解决一律军法从事。”两天之后,指挥部把办公室中的一间腾出来作为临时食堂。将军这才作罢。

1987年党的十三大后,余秋里退居二线,他仍然时刻关心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他经常深入工矿企业视察,看望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和科学技术人员,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他关心老区的建设,鼓励在老区工作的干部要树立雄心壮志,埋头苦干,把老区建设搞上去。他深情地说:“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不把老区的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就对不起老区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他多次到深圳、珠海视察,为经济特区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欢欣鼓舞,高度赞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1999年2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五岁。

附_独臂将军余秋里:

余秋里是如何失去臂膀的?这要追溯到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省乌蒙山区的得章坝地区。

1936年2月,贺龙总指挥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行进至黔滇交界的乌蒙山区。三个月前,当红军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时,敌人就纠集了大量兵力包围阻截红军。3月12日,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万耀煌部突然改变行军路线,折向镇雄方向,妄图在那里阻截、包围红军。这时,时任红二军团第十八团政委的余秋里接到贺总指挥的命令,要他们火速前进到得章坝,截击敌人。余秋里率团队赶到干沟梁子。红军占领了制高点,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死伤累累,滚落到沟底。敌人缩进了一道山沟,凭借着有利的地形进行顽抗。成本兴团长站起身来观察地形,选择进攻路线。突然,余秋里发现逃到对面山坡上的敌人已部署完毕,正准备着向我方阵地射击,他高喊一声“危险!”不顾一切地站起来,一把将成团长拉倒在地。话音未落,一排子弹射来,击中了余秋里的左臂。他简单包扎一下伤口,随战士们冲向沟底。

正在这时,余秋里接到人民军队将撤出战斗,要求第十八团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的命令。就在他带领部队冲上山顶时,敌人一梭子机枪子弹打了过来,又打在他那已负伤的左臂上,喷涌的鲜血顿时染红了他的衣衫。余秋里低头一看,打断的骨头白茬已穿出皮肉,有两根筋露在外面,微微颤动。他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并用绷带把左臂挂在脖子上,与成团长一起继续指挥战斗。

此役,红军把正在行进中的万耀煌纵队拦腰截断,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万耀煌中溃乱中只身脱逃。敌人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围追堵截,红军每天都要打仗和行军,根本没有时间对余秋里进行治疗,更不用说动手术了。

这时,朱德总司令来电,命令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渡过金沙江后,设法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渡江前,总指挥部派人给余秋里送来一床鸭绒被。当时他的伤口已经发炎,正在发高烧,处于昏迷之中。他全然不知地被战友们抬上小船,在大家的保护下渡过了江。渡过金沙江后,部队进入康藏地区,彻底摆脱了十几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当部队开始在中甸地区的格罗湾休整时,贺总指挥,任弼时政委指示医院领导:可利用这段休整时间,为余秋里做手术,把他的伤好好治一治。医院领导回答:“部队过金沙江时,因不慎医疗器械全掉进江里,现在已无法做手术了。”

一天,曾任红军第十八团团长、后任师长的贺炳炎专程来看望他,劝道:“老余呀,干脆把手锯掉算了,像我一样,当个‘一把手’,多省事。我现在不照样干革命,一点也不比别人差。”余秋里摇摇头说:“不能据,我还要留它干革命呢!”1935年12月,贺炳炎率部在云南瓦屋塘同敌人发生了一场激烈战斗,右臂不幸中弹。医生为了保全贺炳炎的生命,用最原始的木锯为他作了截肢手术。

当红二方面军抵达甘孜后,余秋里的左臂愈加疼痛,医务人员打开绷带检查,只见整条臂膀已发黑萎缩,伤口上爬满了白蛆。但由于无医无药,只得重新换上新绷带,让他躺在担架上,抬着继续前进。

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徽县,医生见他伤势越来越重,左手五指已肿胀坏死,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就会危及生命。红二方面军卫生部长侯政决定亲自为余秋里实施手术。当时正好打了一个胜仗,缴获了一批医疗器械、消毒棉和纱布。手术时,侯政用缴获来的镇痛剂先给余秋里注射,由于不知该药的使用剂量标准,一针下去,余秋里就昏迷过去了。侯政先刮掉余秋里臂上的腐肉,再用一把自制小锯锯断其坏骨,然后又忙着抢救失去知觉的余秋里。

经过抢救,余秋里才缓缓苏醒过来。醒来后,余秋里对守候在身边的贺龙说:“老总,敌人打断了我的左臂,我还有右臂,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自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多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独臂将军。

余立金:(公元1913~1978年),湖北大冶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东南独立第三师机枪连副排长、连政治指导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第十八师第五十三团政治委员,第十八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新四军教导总队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副主任,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中党校副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兼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空军政治委员,中国民航总局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政治委员。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8年1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余 非:(公元1911~2001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二师战士、宣传员,师政治部组织干事、青年科科长,红三军团第二师第十一团政治处宣传队长、团俱乐部主任,红四方面军前总政治部文娱科长,第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七○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三五九旅第七一八团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供给部政治委员,参加了守卫黄河和山西等地的游击战以及大生产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第二十一旅副政治委员、第十九旅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军政处处长等职,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处长,西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等职。他发扬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探索和指导部队建设,为加强空军部队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是党的七大候补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4月25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九十岁。



余 明:(公元1914~1990年),原名余嗣明;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特务队队员、河南光山县便衣队指导员、鄂东北三路游击师手枪队政治指导员,鄂东北独立团手枪队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连政治指导员、第七团政治处主任,第二师第四旅第十二团政治委员,第六旅第十六团政治委员,第七师第十九旅第五十五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七师第十九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二十一师副政治委员,第十三纵队第三十九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政治委员。参加了著名的莱芜、济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军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0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余 潜:(公元1917~1991年),原名于焕堂;河南滑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1937年入伍。

抗日战争时期,任信阳挺进工作团连政治指导员,新四军豫鄂游击独立支队营政治教导员,新四军第五师三团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警卫团政治委员、分校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五师第四分区政治部主任,鄂皖边区指挥部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十五旅政治部副主任,独立第二旅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第三十四旅政治部副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第三十四旅政治部副主任,江汉军区独立旅政治部主任,中南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十一步兵学校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速成系主任、训练部副部长、政治部主任,四川省军区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后勤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余成斌:(公元1911~1978年),河南固始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被派入民团总局当兵,从事秘密工作,因暴露身份离开民团。1928年组织程家集、毛阜集农民暴动,暴动后随部加入固始县游击大队,并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游击大队分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党代表,固始县独立团副团长,手枪大队政治委员,川陕省保卫局秘书长,川陕苏区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二师参谋长,西北保卫局特务大队政治教导员、执行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军法处干事,东进纵队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冀南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政治部副主任,桐柏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战军第五十八军政治部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南军区许昌军分区司令员,河南军区干部管理部副部长,粤西军区司令员,广西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8年6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七岁。



余光文:(公元1902~1985年),曾化名吾必成;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5年参加平江农民自卫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鄂赣独立师传令班长,平江东一区苏维埃政府保卫队长,平修通游击队副队长,红十六军第七师传令班长,湘鄂赣独立第二师机枪连特派员、政治指导员,红六军团第十八师第五十四团特派员、第十八师特派员,红六军团保卫局副局长,红六军团保卫部部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锄奸部部长。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后勤部管理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军委第十八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务部部长、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2年1月3日晋升为少将军衔。

1985年1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余光茂:(公元1915~1998年),原名余律;江西崇义金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五师代排长、连政治指导员,陕北红二十八军第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军委警卫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营政治教导员,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团营政治教导员,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第三团政治委员,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团团长,第一师第一旅第二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参谋长,第四纵队第十一师副师长、第十二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师长。在自己的同乡、第三十军军长谢振华指挥下,率部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和解放上海外围战等重要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军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军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安微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8年1月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余克勤:(公元1913~1988年),河南固始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警卫班长,红三十一军交通队警卫排长,第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区队长、连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北公学支队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营长,冀鲁豫军区独立支队参谋长,和司令员赵基梅、政委谭甫仁率部转战于磁县、林县一带。1940年任新编第三旅第七团团长,在盘丘战斗中,采用“牵牛”战术,歼灭日寇一百余人。后转战鲁西南,屡战屡胜。1941年任教导第七旅副旅长,1944年率南下大队进入豫东,攻打民权县杨城据点,歼灭伪军三百人。1945年任水东军分区司令员,在太康以西歼灭伪军一千人。他指挥的欧阳岗战斗,歼灭日寇八十人、伪军六百人。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第三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独立第二旅旅长。参加了著名的济南、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平原省军区湖西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八军副军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任第三十一步兵学校校长,第八步兵学校校长,洛阳步兵学校校长,济南军区步兵学校校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8年9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五岁。主持编写了《水网稻田地战斗》、《海岸防御》、《山地各类地形射击》等军事教材。



余述生:(公元1915~1993年),又名余淑慎;河南新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红三十一军政治部组织干事,西康雅安独立团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教导营连政治指导员,独立师政治委员,军卫生部总支部书记。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股长,第十三团政治处副主任,旅直属队总支书记,八路军前方指挥部野战供给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供给部副政治委员,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第十八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四川军区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3年8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余品轩:(公元1906~1981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战士、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第九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团政治处主任,第九军第二十七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他杀掉自己的坐骑为部队战士们充饥,并参加了西路军西征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五八旅第七六九团骑兵营营长,第三十三团副团长,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东进纵队第二团政治委员,新编第七旅第二十团副团长,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参谋长,豫西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二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河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原突围后,他带领第二旅直属机关和一个连在湖北省兴山县一带活动,被国民革命军顽固派打散,仅余他和一名警卫员,隐蔽在宜兴县一位开明绅士家当帮工,锄地放羊。后沿路乞讨着回到部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南军区南阳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1年9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余洪远:(公元1907~1991年),陕西西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政治部宣传员,中共巴州县委书记,川陕省委组织部部长,川陕省政府副主席,中共金川省委军事部部长,甘肃省财粮部部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他带领省政府、省委机关一部分和妇女独立团,赶去懋功一带,为迎接中央红军做物资准备,主要是筹措粮食。

抗日战争时期,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中共陕西省汉南特委书记,陕西省政府干部科科长,警1旅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独立第二旅政委。反攻豫北时,独立第二旅原做为第八旅的预备队,因国民党军第六十六师已进至屯子山,第八旅已无法插断敌军,纵队副司令员曾绍山打电话命令独立第二旅:“你们的正东方向,是敌第二快速纵队与敌六十六师的结合部,纵队决定你们火速向东插,坚决把敌人撕开,坚守至黄昏主力赶到时为止。”独立第二旅这支预备队扛上了硬杠子。余洪远率独立第二旅强行军赶到郑岗,国民党军的第二快速纵队前卫与第六十六师之间有三、四公里的空隙。向守志和余洪远商量要在敌人腰间争个立足之地,命令第七十六团的第二营抢占范庄,和国民党军第六十六师接火,张显扬带第七十六团的第一营、第三营抢占了东、西郭村。独立第二旅这支当时的地方部队,在国民党军两面夹击下展开了险恶的阻击战,一直战斗到中原野战军军主力赶到。为此,纵队司令员陈锡联给余洪远打电话:“余洪远同志吗?辛苦了。你们抗得硬,打得好!”陈锡联还专门给独立第二旅一个特殊的奖励:在围歼国民党军第二快速纵队的总攻时,给独立第二旅留了一个口子。余洪远后任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六旅政委、第十五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渡江、广东、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炮兵政治委员,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10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余致泉:(公元1916~1977年),江西吉水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第五十三团排长、连长。参加了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连长,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的营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八团副团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第三十六师第一○八团团长,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第十三兵团副师长兼参谋长。1955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历任步兵第十一师师长,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军区后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叁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7年9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一岁。



余嗣贵:(公元1913~2000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教导队排长,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四方面军卫生部附属医院政治教导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卫生处政治指导员,直属警卫营政治教导员,冀中军区警备旅第二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第四十三团政治委员。参加了晋冀豫边区的反顽斗争、“百团大战”、反击日寇“五一大扫荡”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豫西军区第二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河南军区信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转战南北,在建设地方革命武装、剿匪反霸、支援渡江作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南省军区潢川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河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河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后勤部顾问等职。为人民军队的后勤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0年10月17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余明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东海舰队航空兵部副政治委员。



余洒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是李之龙的好朋友,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是当时红军中的第一个师长。后回上海中央汇报,与苏维埃失去了关系,转而投奔了蒋中正。

后来余洒度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一军军训处处长,在北平大肆贪污腐败,被蒋中正下令枪决了。



余汉谋:(公元1887~1981年),字幄奇;广东高要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陆军上将。

保定军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

余汉谋原为粤军将领,1936年拥戴蒋中正后,于1936年1月22日授予陆军中将军衔,担任粤军第一军军长,1936年9月12日晋升为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任广东绥靖主任兼第四路军总指挥,后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年6月13日晋升为二级陆军上将军衔,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衢州绥靖公署主任,增补刘镇华1945年11月因病退役而出的缺。

1948年5月~1949年1月担任陆军总司令,1949年1月任广州绥靖公署主任、华南军政长官公署主任。

1949年12月,余汉谋随顾祝同、薛岳从海南岛逃往台湾,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第八至第十二届国民党中央评议员。

1965年9月晋升为一级陆军上将军衔,授衔时已无兵权,担任总统府上将战略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员。

1981年12月27日,余汉谋病逝于台北,终年九十五岁。



余伯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陆军上将。

1963年12月晋升二级陆军陆军上将军衔,历任参谋总部特别行政助理官,副参谋总长,“总统府”参军长,“国防部”联合作战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三军联合参谋大学校长等职。



余程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二十六军军长。

余锦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七十二军军长。

余连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宪兵司令。

余禄庆:(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后勤助理次长执行官。

余耀龙:(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部员。

余如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西南游击总指挥部川西前进指挥所主任。

余辉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九十九军参谋长。

余子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一五一师副师长。

余正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行政院国家安全局”训练中心副主任。

跟帖时间 2010-02-28 21:01:0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余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名高四谏;道就单车:上联典指北宋时期的韶州曲江人余靖,字安道,天圣初年进士,仁宗景祐年间,范仲淹被贬,谏官御史都不敢说话,他上书反对,也被贬逐,从此知名,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四谏”。庆历年间官右正言,多次上书,建议严格赏罚,节省开支,反对多给西夏岁币。曾三次出使辽国,通契丹语,因作“蕃语诗”被贬官。后官桂州知州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尚书左丞。下联典指南宋时期的安溪人余克济,字叔济,庆元年间进士,由侯官尉升任梅州知州。当时境内有盗,有人劝他慢行缓去,他说:“乘他们还没有集而优势,正可以及时灭掉。”于是单车上路,盗也退去。

灵鼍负阁;钓鱼列屯:上联典指南宋时期的大臣余端礼,字处恭,衢州人,相传幼年时曾遇大水,与乡邻同处一阁,阁将沉时,有物如鼍来负此阁,众人得救。中进士后,历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刑部尚书等,官至宰相,曾辅佐光宗、宁宗理政,后受韩侂胄排挤。下联典指南宋时期的大臣余玠,字义夫,蕲州人,寒士出身,曾参加淮东制置使赵葵幕府抗击蒙古军,继而升副使。淳祐初年被理宗召见,建议不可轻视武将,愿以收复全蜀为己任,被授予四川安抚处置使,立足重庆,整顿吏治,招纳贤士,筑合州、钓鱼等城,增强防备,曾击退蒙古军。

器徵台辅;胆落豪踪:上联典指余氏名人余尧弼事典。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进士余端礼事典。端礼,字处恭,龙洲队。孝宗时累官吏部侍郎,光宗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宁宗立,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卒谥忠肃。

学尊孟子;清并林逋: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学者余允文,字隐之,建安人。读书精研正学,尝作《尊孟辨》三十余条。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工部尚书余靖的事典。余靖,字安道,曲江人。天圣初登第。曾三使契丹,习外国语。为帅十年,不载海南一物。广州有八贤堂,靖居其一。有《武溪集》。林逋为宋朝诗人。

系承由余;望出新安:全联典指春秋时期的晋人由余,秦奉为上卿。子孙分别以“由”、“余”为姓。

学尊孟子;清并林逋: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余允文,下联典指北宋时期的余靖。



2.六言通用联:

兄弟睦,家之肥;子孙贤,族乃大: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三防主簿余小霞自题联。



3.七言通用联:

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此联为清朝嘉庆进士、清朝两江总督梁章钜(公元1775~1849年)赠余氏名人余小霞联。

尧臣荣列十才子;开龙合称三名家: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新郑丞余尧臣,字唐卿,永嘉人。元末寓居吴中,与高启、王竹等称十才子。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京剧名演员余三胜,名开龙,字起云,罗田人。道光时到北京演唱、隶春台班,对老生唱腔颇多创造。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

蓉裳图文号双绝;武良进士居第一: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著名诗画家余集,字秋室,号蓉裳,钱塘人。乾隆进士。与邵晋涵等荐修《四库全书》,授翰林院编修。工诗书画,画《杨妃出浴图》,上有翁方纲题字,时称双绝。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兵部尚书余煌,字武贞,会稽人。天启中为进士第一。



4.八言以上通用联:

谏草流香,当记曲江遗泽;长茅发迹,敢忘宋朝传声:此联为江西省武宁石渡乡余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北宋时期的曲江人余靖,以直谏著名。下联“长茅”为地名,处于修水、武宁两县间。

琴操七弦,流水高山,自有知音良友;疏宗十渐,忠言谠论,克倾纳谏明君:上联典指周王朝时期余伯牙的事典。伯牙善鼓琴,与钟子期善。子期死,伯牙步复鼓琴,痛世无知音也。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御史余珊的事典。余珊,字备辉,桐城人。居官有威惠,士民德之。

跟帖时间 2010-02-28 20:54:1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余氏的字辈排行 -- 碧潭余氏字辈:

琛下木瓜志仲派:“修齐啟平治立志效忠良积善天加庆登庸永显扬”;

琛下木瓜以仲派:“仁义礼智信公卿士大夫文章崇孔孟光啟述先谟”;

琛下碧潭派:“宗祖文明远诗书正象贤圣朝资辅翊荣贵永钦傅”;

琛下虹桥派:“得勝回朝日功成可远扬新安存志大善庆自天长”;

伦下后山白土上源派:“嘉士兆起维国祯良丕显必成发育攸光弘道在主可以全昌地亨广大永誉斯芳”;

权下讓公木公派:“世大兴发祥永远啟文明才华光上国福祿自天申”。

碧潭余氏另支字辈:“宗祖文明远泽政本家修贤能崇德教经学绍先猷”。

余氏新安堂字辈:“宗祖文明远泽归光绪长珍傅家必达利用国之光自冀基承训当星耀发祥尊荣洵久大蔚起允隆昌”。

余氏新安堂另支字辈:“廷贤士兆庆世德裕敦纯孝友承家本诗礼啓鸿文奕世魁元定荣华耀国光文崇美富积善兆嘉祥道学宗傅广谦恭益受长克生忠孝士景运庆明良”。

安徽六合余氏字辈:“隆庆康贤培宽振泰信寿品宁。”

江西婺源、湖北英山余氏字辈:“九文有道延良善维时思永承敬修端再德家运兆方兴”。

余氏一支字辈:“大继日承志存心自广长光绍怀祖德世显庆家昌毓士咸名贵培才作善良鸿猷恒炳耀永远瑞书香”。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8 20:46:5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余氏的家谱文献 -- 浙江仙居乐安余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黄岩芦洋余氏宗谱稿,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稿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安徽余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第十二卷、第十八卷、第二十三卷、第二十六卷、第二十七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徽州新安余氏世系像谱不分卷,(清)余克制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安徽徽州新安郡余氏家谱,(民国)余日院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九卷。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安徽休宁余绍贤堂族谱三十卷,(清)余家修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石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安徽歙县蓝田余氏统宗世谱,(清)余天柱编,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安徽歙县余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明朝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潛山余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缺卷首。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安徽舒城龙舒余氏宗谱十二卷,(清)余绍瑞、余恩聪等续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敦睦堂活字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人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缺第一~四卷)、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建阳书林余氏重修宗谱不分卷,(清)余振豪等修传钞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新安堂刊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安溪余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

江西婺源沱川余氏家乘,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手抄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妇婺源长溪余氏正谱两卷,(清)余章耀等编,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江西婺源长溪余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余有横等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宝善堂活字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抚州梨溪余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九~十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档案馆。

江西黎川宏村西山余氏族谱八卷,(民国)余会元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黎川县宏村乡余家排。

江西铜鼓余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铜鼓带溪高岭村榧子洞。

湖北余氏宗谱不分卷,(清)余崇福撰,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当阳县档案馆。

湖北武汉丹徒余氏宗谱不分卷,(民国)余毓溥编辑,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新洲余氏宗谱十卷,(民国)余仲明、余朗卿续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绿化乡周山村。

湖北新洲余氏宗谱二十九卷,首六卷,(民国)余希纯等续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余集乡余集村。

湖北黄冈余氏宗谱,(清)余□□撰,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六册、第一卷、第五~十卷、第十二~二十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黄冈余氏宗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民国)余骏勳编纂,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黄冈余氏宗谱,(民国)余宗全、余正财等纂辑,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亲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三卷、第五~六卷、第八~九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南中湘余氏延堂三修族谱十卷,(清)余发初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延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宁乡余氏四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民国)余品香、余和生修,余云樵、余剑龙纂,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新安堂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十八~二十一卷,另有一部今仅存卷首、第二十一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临湘余氏宗谱一百一十八卷,(清)余昌祖、余作诰纂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下册、第一百十卷、第一百十二卷、第一百十四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临湘余氏七修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览渡余氏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八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汉寿余氏续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余烈炳、余谟智等修,余烈汝、余谟福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十五卷、第十九~二十一卷、卷末。现被收藏在湖南图省书馆。

广东余氏族谱三十卷,(清)余振新、余泽探等编,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绍贤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有两部)、中山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乳源余氏族谱十卷,(清)余衍箕、余大林等台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凌云书院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福建长乐余氏世谱家传不分卷,(清)余国纲纂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手抄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台湾。

四川长寿余氏族谱一卷,(民国)余肃宇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长寿县沙石乡场上村、四川省长寿县葛兰乡先桂村。

四川荣县余氏族谱四卷,(民国)余懋昭、余锡朋等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泸县余氏族谱不分卷,(民国)余隆起、余明晖等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合江余氏族谱,(清)余观和编,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柿子林(今仅存一卷)。

四川内江余氏族谱一卷,(民国)余杨亭续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内江县朝阳山乡。

余氏族谱六卷,(清)余衍爻等纂修,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余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云和县文物管理局(今仅存六册)。

余氏族谱二十卷,(清)余桂芬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907年)步云阁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余氏宗谱十八卷,(清)余复魁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忠裔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埠川余氏新纂宗乘五卷,(清)余有伶纂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边田余氏重修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民国)余傅思等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光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余氏宗谱二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文物管理局(有三部)。

余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四谏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七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贵源余氏支谱,(民国)余士勤撰。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山东泗水余氏会通世普五卷,(明)余瑷纂修,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浙江淳安遂安西涧灃南余氏族谱三卷,(清)余之纂修,清康熙年间维新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鄞县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余章乾、余德淇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锦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民国)余光纹修,李向荣纂,石聘玉编辑,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锦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鄞县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锦乐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七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象山峰北余氏宗谱一卷,(民国)郑敬之重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长兴麻园余氏宗谱十二卷,(民国)余树南主修,余福豪协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4年)致和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长兴县煤山乡。

浙江绍兴咸欢河沿余氏家谱一卷,(清)余嘉福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绍兴咸欢河沿余氏家谱一卷,(民国)余嘉福重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敬义堂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龙游高阶余氏宗谱六卷,(清)余天灿、余瑞旭等续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龙游高阶余氏家谱谱目录序例,(民国)余绍宋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常山定阳黄岗余氏宗谱五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何家乡黄岗村。

浙江常山萝蔓塘余氏宗谱两卷,(民国)徐燮续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狮子口乡塘底村(共四部)。

安徽徽州临淮余氏宗谱,(民国)余学湘等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淳安瑶坡余氏宗谱,(清)余佩铨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平江碧潭余氏族谱,(民国)余鲲等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常州毗陵余氏族谱,(清)余升初初稿,余斯浩、余鼎勋续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余氏族谱十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五(公元1936年)年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余氏族谱二十二卷,首卷分上中下册,著者待考,民国戊寅年(公元1926年)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余氏族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碧潭碧潭余氏族谱二十四卷,首十二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一册,缺第七卷,另附之公案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余氏族谱十四卷,首三卷,著者待考,清同治丙寅年(公元1864年)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平江余氏四修族谱二十二卷,首卷上中下册,(民国)余荣晃纂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跟帖时间 2010-02-28 20:44:4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余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新安郡:秦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朝因之。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时辖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一带地区。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后移治休宁(今安徽休宁),再后移治到歙县(今安徽歙县)。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

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明朝时期废黜。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2.堂号:

下邳堂:以望立堂。

清严堂:宋朝的余元一,是朱熹最喜欢的门人,最讲仁义理智信五伦,号“清严”。

忠惠堂:宋朝时期余天锡是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沂王无后,命天锡在王族里找一个比较有贤德的幼儿作儿子。天锡给他找来了贵庄,就是后来的宋理宗。宋理宗即位后,封天锡为奉化郡公,他逝世后谥号“忠惠”。

八贤堂:北宋仁宗时余靖,曲江人(今广东曲江),官至工部尚书。他以敢直言著称。仁宗天圣年间,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四谏”。范仲淹被贬时,朝野百官不敢吭声,惟有他出来为范仲淹主持公道,结果一同被贬。后任右正言,多次上书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多给西夏岁币。他又曾三次出使辽国,因用契丹语做诗被劾。不久又被起用,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著有《五溪集》。后来,广州设有一座“八贤堂”,余靖即为“八贤”之一,可见得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了,怪不得后世广东的余氏人士,都对这位杰出先人的事迹津津乐道。

敬义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亲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四谏堂:资料有待补充。

风采堂:资料有待补充。

绍贤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言堂:资料有待补充。

丰乐堂:资料有待补充。

端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维新堂:资料有待补充。

锦乐堂:资料有待补充。

致和堂:资料有待补充。

明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雍肃堂:资料有待补充。

笃亲堂:资料有待补充。

宝善堂:资料有待补充。

光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忠裔堂:资料有待补充。

延祝堂:资料有待补充。

新安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8 20:41:3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余氏的迁徙分布 -- 余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六百五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1%左右。

1.简介:

历史上,余氏基本上属于较典型的南方姓氏。余氏最早的发祥地在今陕西凤翔至咸阳一带,具体播迁情况因缺乏资料,故难以详考。大致上讲,余氏于汉朝迁入安徽的歙县一带,并落籍此地繁衍发展。

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风翔),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时应繁衍于这一带。秦汉以后,余氏族人东迁,一支迁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一支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余氏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但北方较南方发展态势要弱得多。

魏晋南北朝时,余氏已成为新安郡一带望族。此际,北方战火连绵,社会动荡不安,中原士族开始第一次大举南迁,余氏大族所处之地正当其冲,故其南迁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氏族人继续南迁,进入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有余齐民,晋陵人(今江苏常州),以孝行著称,为唐朝以前唯一见诸史册之余氏人物。唐朝以后,余氏才得以迅速繁衍壮大起来,并逐渐在东南部一带形成两处望族。

唐朝初期,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余氏将佐随往并落籍福建。唐朝末期,有建阳人(今福建)余镐在黄巢攻陷建州时,避居莆田,后耕隐壶山以终;还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入韶州曲江县武溪(今广东曲江),是为余氏入粤始祖。此后不久余渊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长沙,三子余衮迁居浙江杭州,长子余从留居当地。其三子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临川、广东省之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者。

到了宋朝,余氏基本上遍布全国,而且人才济济。

明朝洪武年间,余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际,余氏不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余氏也得以繁衍发展。

清朝,有余氏自福建省迁至台湾,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如今,余氏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氏约占全国汉族余氏人口的77%。



2.云南余氏蒙古族人:

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乃至湖南、安徽、江西迄今为止都还有一种自称为元太祖铁木真后裔的铁改余氏族人,云贵川渝的该族人甚至还在计划编篡一本《中华铁改余通书》。对此一现象历史学界和民族学界早已重视,社科院民研所白滨研究员、内蒙古民委副主任荣盛先生、云南民族学者杜玉亭先生、元史专家方贵龄教授、四川民族学者李绍明先生、元太祖二十九世孙那楚格教授等都曾对此有过研究,并发表过专论。目前学术界对此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铁改余氏是元太祖后裔无疑但世系不能理清,另一种认为铁改余氏是元朝党项人安庆守将余阙的后裔或其同族之人。但近来有人研究了云贵川渝及江西等地多种余氏族谱后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成立,铁改余氏实际上是元朝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后裔。

据四川西昌礼州《余氏族谱》记载:“始祖铁木见元朝东路不花元帅,敕赠两平王…”西昌姜坡《俞氏宗谱》记载:“吾祖元朝东路不花元帅铁木儿是也,敕封南平王…”石棉县《余氏族谱》记载:“始祖铁木儿系元成宗铁木耳同母之弟也,职任东路不花元帅,封西平王…”成都《余氏族谱》记载:“吾余氏启自元朝,始祖南平王铁木建封殖湖广…”云南沾益《余氏族谱》记载:“始祖铁木见南平王也,职任东路蒙古军元帅…”宁蒗《余氏族谱》记载:“先祖铁木耳元太祖铁木真后裔也…”巧家《余氏族谱》记载:“先祖铁木建元朝东路不花元帅也,世镇辽东铁龙山…”重庆《铁改余氏宗谱》记载:“始祖铁木建元朝东路不花元帅,主军事征伐…”此外四川大邑、合江、威远、青神、洪雅、仁寿、内江等地《余氏族谱》和犍为余氏《蒙族源流》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从上述各种谱碟的记载来看,余俞氏始祖系元朝东路蒙古元帅这一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而不花元帅中的“不花”两个字则应该是人名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官衔,以上看来其始祖可能叫不花铁木见或不花铁木儿。其封号为南平王或两平王、西平王尚难确定,但其封号中或许有一个“平”字。中国人家谱中记载的内容未必都是事实,但必然也有是事实的部分。

在史籍《元史》中,东路蒙古军元帅见于史载者唯一人,即元文宗朝丞相燕铁木儿之叔父不花铁木儿,此外不见其它记载。东路蒙古军元帅一职亦于燕铁木儿家族败落后即撤消,从该职物的设置沿革来看始终与燕铁木儿家族有密切关系,他人莫能染指,燕铁木儿擅权后更是将其归入自己领导的大都督府军事系统中。此东路蒙古军元帅不花铁木儿曾主持过对云南大都派诸王的讨伐战争,因功授封武平王知枢密院事拜太尉,而西昌姜坡《俞氏宗谱》记载其始祖南平王铁木儿曾参与平定云南诸王之难,正与此人情形吻合。另外,燕铁木儿、其弟撒敦、其子唐其势曾先后担任文宗、顺帝两朝的宰相,成为元末最显赫的宰相世家。这正与铁改余族谱中“吾本元朝宰相家”的记载相吻合。又燕铁木儿之封地在江南太平、撒敦之封地在庐州、幼弟答邻答里之封地在南京句容、其祖土土哈之封地亦在江南、因此不花铁木儿之封地也应该在江南,这又与青神谱记载“祖籍江南入西蜀”的情形吻合,而后来其九子一女更是在江南庐州分手。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铁改余氏并不是居住在庐州的党项人余阙的族人,因为《明史.俞通海传》中称:“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而俞廷玉据西昌姜坡《俞氏宗谱》记载就是九子十进士中的秀一公,庐州分手后匿巢湖投金花姐水寨。

又据四川长寿《余氏族谱》记载:“始祖铁木键…其子侄在朝中为相者名余登阁…自祖以后,入朝弟兄皆秉性温良保守,上皇归天顺帝即位时,值春月元,顺帝在宫偶得一梦,梦见九根枪矛立于朝。次日早朝,帝将梦命各大臣圆,朝有奸相庞悲奏到,主人龙梦得见九枪矛,乃铁也,想是铁氏弟兄九人在朝官高爵显,恐有谋反之心,顺帝信之乃命奸相庞悲挂帅带大将坚崇尚出兵要诛元臣,铁氏族人自知乃诛九族之罪,遂在凤锦桥边折柳为记,改姓埋名各散一方。”又有“历系原来是铁家…因有奸臣害我意,改姓余氏活生涯。”从元史上来看,顺帝即位后政权实际上掌握在燕铁木儿与伯颜两大丞相家族手中,两派斗争激烈,后燕铁木儿家族发动政变被伯颜铲除,这正与该谱的记载吻合。但元顺帝并未因此将钦察人燕铁木儿家族斩尽杀绝,钦察人在朝中的势力很大,连皇帝的卫戍亲军都有一半掌握在他们手中,而燕铁木儿家族就是他们的首领,因此元顺帝为了安抚钦察人必须缩小打击面,尽量网开一面,避免把钦察人全部逼来造反,史籍《元史》中就有顺帝下令将唐其势、答邻答里之后发往边地的记载,当然其它的燕铁木耳(玉里伯牙吾氏)家族成员同样也不可能在朝中立足了,九子十进士当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返回江南封地的。元末红军乱后,他们逃到庐州可能是要与撒敦的后人汇合。从俞廷玉逃入巢湖又成为水师首领这一点来看,当时逃入巢湖的便绝非俞廷玉单枪匹马一人,必然带有相当势力。而当时在庐州逃散的也绝非九子十进士当还有其它宗族、扈从乃至别的钦察人。四川彭水县向家坝的谭、张二姓便极有可能是当时随九子十进士逃跑的钦察人中的一支。燕铁木儿其先世为钦察王族,姓玉里伯牙吾氏,九子十进士要易族更名不可能姓玉,因为汉族中没有姓玉的,只能取其偕音改姓余或俞、于,目前这三个汉族姓中都有人自称是九子十进士的后人。其中余氏最多,广泛分布在云、贵、川、渝、湘、赣,俞姓则分布在皖、苏、川三地,而于姓则仅见于渝、川两地。从上述多种史料、掌故来判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铁改余氏就是元朝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后裔,其始祖也就是元朝武平王东路蒙古元帅不花铁木儿,铁改余诸谱中之铁木见显系繁写儿字误作见字之故。对西南铁改余氏族源的研究应该采取科学的严肃态度,不能任意杜撰,部分余氏族人将铁改余氏归入元世祖忽必烈幼子铁蔑赤或长孙晋王甘麻喇项下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西南铁改余氏虽然出自于元朝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但不能否认其祖上在元末已经融入蒙古贵族这一基本事实。史籍《元史》上记载土土哈以蒙古贵族女子弟塔伦为妻,其子床兀儿以元朝公主为妻,至其孙燕铁木儿更是以泰定帝皇后八不罕氏为妻且又尚宗室女子四十余人。燕铁木儿之女则为顺帝皇后,其子塔喇海为文宗养子,文宗之太子帖古思则又被燕铁木儿收为养子,其三个姐妹也嫁与皇室成员。这大概就是铁改余氏的祖先在修宗谱时为什么总要和元朝皇室攀扯在一起的原因。又据《元史》记载钦察玉里伯牙吾氏本为早期东蒙古游牧部落,后随契丹贵族西迁中亚,再进入欧洲伏尔加河下游钦察草原的,至元太祖讨伐钦察不过三世。因此严格说来,钦察王族玉里伯牙吾氏应该是早期蒙古人西迁欧洲的后裔。

铁改余氏实际上出自于元朝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始祖系元朝武平王东路蒙古元帅不花铁木耳,其侄燕铁木耳、撒敦、侄孙唐其势均为元朝丞相。不花铁木耳共生九子一女于元顺帝继位后受到太师伯颜势力的打击返回江南封地,元末被红巾之乱逃到庐州(今安徽合肥)后取玉字偕音更姓为余或俞,其扈从和家丁则更姓为于,以上数种统称为铁改余氏,广泛分布在西南、中南、东南各地。

1.“不花”二字在蒙语中译为公牛,蒙古人多有以公牛为名者,但无此为官衔者,在史籍《元史》中也无此例援。

2.内蒙古元太祖的后人都改姓包或鲍,源自于博儿吉特(博耳之斤)之博字,奇渥温(乞颜)则改姓齐,都不姓余,也不姓铁。元朝政府曾有禁令禁止蒙古、色目人仿汉俗,铁木见既为皇室成员更不可能以汉俗用铁字为姓。元朝皇室本身不姓铁,在史籍《元史》中也无皇室成员改姓铁的记录,则改铁为余无从谈起。显系后人按照汉族的思维方式附会而来。

从云南地区余氏之世系即可看出其显系按照汉人字派来杜撰。

《铁改余宗谱》,始祖元朝铁世义;子铁龙、铁虎;孙木真、木耳、木见等。

《余氏历代宗谱序》,始祖元朝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见等。

《铁改为余》,始祖元朝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建等。

《余氏家谱宗支》,始祖元朝铁世义,子铁龙、铁虎;孙木真、木耳、木建等。

《余氏谱序》,始祖元朝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犍等。

《余氏宗谱序》,始祖元朝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犍等。

《铁改余宗谱》,始祖元朝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键等。

《余氏重修宗谱》,始祖元朝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键等。

《余氏族谱》,始祖元朝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健等。

《余氏宗谱》,始祖元朝铁木真。

《云南省宣威县铁改余氏宗谱》,始祖铁木真→拖雷→铁世义(忽必烈)→铁龙(即真金皇太子)、铁虎(宰相)→铁木见(九子一女)等。

《余氏宗谱》,始祖铁世义;子子琳、子高;孙木真、木耳、木建等。

3.一些铁改余族谱称“余氏祖奇渥温,胡人也…”这是对的。奇渥温即乞颜,为蒙古尼伦部和迭儿列斤部的始祖,铁木真是尼伦部后裔。而燕铁木儿是迭儿列斤部的后裔。

4.青神余氏修谱最早,影响最大,后世其它地方的铁改余族谱多受其影响,辗转传抄遭成很多共同的错误。四川学者李绍明早就指出他看到的铁改余族谱源出一本,其结构、内容大同小异,一些糟稗内容的神话也是共同的。青神余子俊的坟在四川夹江,他官至尚书,其父名祥,官至员外郎。《明史》中无其世系,不知四川夹江文管所中有其墓志铭否?

5.四川泸沽湖么梭人中有一支甘麻喇的后代,其世系清楚,没有铁木见及九子记载。铁蔑赤就更荒唐了其早年即死,哪有后人?拉施特著《史集》曾查看过蒙古汗国的金册即家谱,所以比《元史》完备,但没有铁木见及九子记载。

6.铁改余族谱中的叙事诗按蒙古人的传统就是最早口耳传承的家谱,一般是真实的。其祖上为宰相家,元末避红巾之乱改姓为余当有根据。

7.关于秀一公的后人,现在有几支,安徽、江苏、四川的称改来姓了俞,又重庆、江西的说改来姓了余。按重庆的可能是铁改余某公的后人,但不是秀一公的后人,各地的铁改余经常搞错祖先的排行。江西的就未必是铁改余了。其宗谱称秀一公入川后又回江南是侍奉南必氏太后祖母(元世祖妻),则荒诞离奇。既已亡命入川岂又能重回虎口?江西的余氏很多都是金兵南下时从河南迁入的,后世迁云贵后始附会铁改余之说。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一书中,称燕铁木儿指使中书省臣上书要求将其祖土土哈在安丰等处封地转赐与他。由此可知土土哈有封地在江南安丰,而西昌姜坡在《俞氏宗谱》的序言中称:“吾原籍江南风阳府安丰县(今山东寿县,元末战乱后明初废),洪武二十五年祖通渊受钦命来建(今四川西昌)…子孙世袭昭毅将军建昌都指挥…”在史籍《明史•俞通海传》中称:“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子三人,通海、通源、渊。元末,盗起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间道归太祖。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亲往抚其军。而赵普胜叛去…”“濠人”指濠州人,与安丰同属元朝安丰路,明称风阳府。与土土哈之封地吻合。又西昌姜坡在《俞氏宗谱》称秀一公庐州分手后匿巢湖,投金花姐水寨,受寨中人盘诘历由,乃假河间大族俞氏为族籍,冒称俞氏后人更名俞廷玉。按金花姐史有其人,大概在元至正十二年死于反元斗争,其后部属结水寨于巢湖,称彭祖寨,又称金花姐水寨。则九子十进士之庐州分手实为元至正十三年,而俞廷玉最早在元至正十三年始出现于元末政治舞台,这在史书中可以查到。“元末,盗起汝、颍”则指红巾大起义,《明史》中都是如此写法。因此铁改余的祖先既经历过宫廷斗争后来又被红巾之乱,这是先后都经历过的事,故其始终存在两种逃难的说法。这两件事都很大,在其族谱不能没有反映。俞廷玉、俞通海(其妻于氏)、俞通源、俞通渊的墓志铭在史书中和南京雨花台区博物馆都能查到,虽为明朝政府所拟定,仍有不少和铁改余有关联的痕迹。云南省宣威《铁改余氏宗谱》在说明中称云南陆良县有一大支俞通海后裔,但不知到铁改余这回事,其族谱中也自称祖上是汉族。按《明史•俞通海传》中称:“通海…卒,年三十八岁,无子,弟通源嗣其官。”其它史料和各地俞氏谱均作如上记载。云南陆良县那一大支俞通海后裔不知其所出。1981年,四川西昌姜坡十二名俞姓老人联名上书有关部门,要求恢复其蒙古族族籍,称其祖上是铁木真、铁木耳两兄弟,是铁夹余的后裔,由此拉开了铁改余认祖归宗的序幕。

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马街乡石龙村的多衣树、龙马后、李子树、张家水井、槽子、上湾等自然村散居着一支约1500人左右的蒙古族。

该支蒙古族已完全被汉化,在语言、服装、风俗习惯等方面与当地的汉族完全一样,不会讲蒙古族语,也不穿蒙古族服装。但是,据族内的长者讲,他们是蒙古族,而且不是一般的蒙古族,是成吉思汉铁木真的直系后代。他们原来姓铁,后来才从姓铁改为姓余。

关于他们是蒙古族及改姓,有这样一个传说:元朝后期,朱元璋起义,元军战败,他们的祖先被朱元璋的军队追赶。被追赶的祖先共十弟兄,他们被朱元璋的军队追赶到一条大河边。该条河非常深,没有船可以通过。在前面的去路被大河阻挡、后面的追兵马上就要杀到的紧要关头,河面上突然游来一条大鱼,该十第兄即站在鱼背上,该条大鱼将他们驮过了河。十弟兄过河后,该条大鱼消失,追兵赶到河边后也只能望河兴叹,大鱼救了他们的命。为了纪念这条鱼的救命之恩,十弟兄决定从姓铁改为姓余(余、鱼同音)。关于这段传说,有诗十句为证:“余氏原来帝王家,红军追散入西崖,弟兄十人各分手,江北桥头插柳丫,有人记得诗十句,铁改余氏是一家,若有一人不认祖,身生百癞长红痧,若还有人复姓铁,全家一概都死绝。”

据说,从姓铁改为姓余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隐姓埋名,以免暴露蒙古族的身份,招至明朝军队的追杀。因此,整个明朝期间,该支蒙古族的祖先都隐姓埋名,不敢讲蒙语,不敢穿蒙古族服装,只能讲汉话和穿汉族服装。渐渐地,经过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该支蒙古族被完全汉化。该支蒙古族与汉族在风俗习惯上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该支蒙古族不过中秋节,因为农历8月15日是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杀“家鞑子”(农民起义军对蒙古族的称谓)的日子。

在该支蒙古族中,除祖辈相传上述传说及十句诗外,在他们很多祖墓的墓碑上,都有关于他们是蒙古族的记载。1983年前,他们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登记中是汉族,所发给的身份证明资料上注明是汉族。大约在1983年左右,根据他们的申请,在麻栗坡县民委等有关部门作了详细考察后,经云南省民委批准,他们被正式从汉族恢复为蒙古族。从此,在核发给他们的身份证上,民族一栏即从汉族变为蒙古族。

该支蒙古族改姓铁为姓余后,已经历了十六代人。他们的字辈有以下二十字,目前在世最老的为“文”字辈,最年轻的已排至“万”字辈:“雙汗有映鸿子详朝昌坤文学秀仲举万世福禄荣”。

该支蒙古族的后裔之一目前于深圳市工作。由于自元末至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根据上述传说,除云南省麻栗坡县的这支蒙古族外,在中国其他地方应该还有与这支蒙古族同祖同宗(十弟兄的后代)的蒙古族。为了寻宗问祖,根据族内长者的口述,将该族的上述传说、十句诗及二十个字辈整理出来,发表于互联网上,希望能借互联网的力量,寻找到同宗同祖的同胞。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近日,家住乐山市犍为县同兴乡余家湾的七十六岁老人余海奎透露了一个惊人秘密:他和住在余家湾的二十来户人家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他们这个家族从十四世纪中期开始已在此居住了六百多年。

余海奎老人说,他们是从一本编撰于两百年前的《余氏族谱》上发现自己是成吉思汗重孙铁木健后代的。

据犍为县长期研究《余氏家谱》的余元富先生讲述,犍为余氏是成吉思汗重孙铁木健的后代。铁木健育有九男一女,九个儿子都中了元朝进士,后来他招的一个女婿也中了进士。元顺帝时发生红巾军起义,此时铁木健的子弟正在朝中任宰相、尚书等要职,朝中奸佞小人乘机诽谤,说铁木健一家暗中鼓动红巾军。元顺帝听后欲除去铁木健一家,于是铁木健一家便逃出京城,辗转到达泸州凤锦桥。为了避免人马过多暴露目标,大队人马决定分散逃跑川内各地,并相约改姓为余,寓意“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他们在泸州分散后流落到了今天的重庆、泸州、富顺、纳溪、青神、荣县、乐山等地,其中一支到了今天的犍为县。

永红村支部书记袁成发介绍,余家湾现住有十九户人家,人口在九十人以上,绝大多数都姓余。虽然他们都自称为蒙古族后代,但所有的生活习惯和汉族人毫无差异,身份证上民族归属也是“汉族”。经过几百年与汉族共同生活,现在的余家人原有的蒙古族生活习俗没有保留下来。只是从他们耿直、刚烈的性格上,似乎还能见到一丝蒙古族人的影子。另外,余家湾和周边余氏人家自古以来就有不过中秋节的习惯。

云南有蒙古族,和当年忽必烈的南征北战有关,真正把云南归属到中原的集权统治之下的王朝其实是从元朝开始。之前的汉、唐等等的王朝并没有把大理国或者南诏国搞定,包括诸葛亮对于云南的统治也大概类似于现在的一国两制。元朝统一中国,大批的蒙古族到了云南,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

沾益的余氏是铁木真二十世孙余自德、余自祥、余化龙的子孙后代,分别从成都府、贵阳府、江西抚州等地迁徙而来,已经是明朝后期的事情了。但不论从那里来,都保持着不吃鱼的习惯,也都流传着那首认祖诗,墓碑上也都有“如我祖余公,原籍江南乃奇渥温胡人也。官拜明朝宰相…”这些事情,记录在《沾益铁改余氏家族志谱》中。

跟帖时间 2010-02-28 20:38:3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余氏的各支始祖 -- 余 良:字宁仲,初名史咸,字亨仲。自歙州徙洪之分宁安居坳下初开长茅为始祖。寿九十八,卒葬长茅六墓埚子午兼癸丁向。与长茅祖居南北想望事详宁州志。宋真宗仁宗朝赠刑二部尚书。元配:南宫氏,葬合夫墓,子一:庠。是为碧潭余氏始祖。

余 琥:字炳雯,呈珀菴。明正德元年丙寅五月十四午时生,万历十三年乙酉九月初八日酉时没,寿八十,葬旧尊阳都八甲社坟土地现称沙田乡卽松木潭对河之马蹄段屋侧。是为迁长始祖炳雯公世系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8 20:35:3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