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2-28 21:11:12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2021 跟帖次数 10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上古时期官吏元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元士,亦称适士,就是士大夫中的第一等爵位。

在夏、商、周时期,在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文官建制中,均有上士、中士、下士之爵号,其中的上士即称“元士”,在“士大夫”中属于第一等官称爵位。

在北魏王朝时期,元士与君主的汉化姓氏“元氏”谐音,因此改称“适士”,为偈者之属,官秩为七品。到了明朝时期,改“给事中”为“元士”,最后又改为“源士”。

在元士们的后裔子孙中,很早就有以官爵称号为姓氏者,称元士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元氏、士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殷商名臣元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五书》上记载:在殷商王朝末期,商帝乙(公元前1101~前1076年在位)废长子弃,立二子受辛为君。当时,商太史元铣曾据法力争,然商帝乙固执己见,仍立受辛为太子。受辛就是后来著名的商纣王。

显然,在商朝时期即有元氏一族,具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那位以识之明而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铣,是元氏最早的始祖之一。

元氏族人大多尊奉元铣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元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左传》中记载:“元,出卫大夫元咺。”在史籍《韵会》中也记载:“<左传>有卫大夫元喧。”

该支元氏一族出自春秋时期卫国上大夫元咺,是周文王的后裔。

周襄王姬郑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春秋霸主晋文公姬重耳计划进攻卫国,由于晋国强大,因此消息传来后卫国人皆惧怕之极,刚刚即位的卫成公姬郑吓得干脆弃国出奔。

国不可无君,卫国大夫元咺当即决定立卫成公的弟弟姬叔武为君。

不久,爆发了晋、楚两国之间“城濮之战”,晋军大胜,晋文公遂大会诸侯于践土(衡雍,今河南开封荥泽)。周襄王命令王室大臣尹氏、王子虎和内使叔兴父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还赏赐给晋文公许多东西,其中有“大辂”、“戎辂”两种车辆及车辆上的服装和配备、红色的漆弓一件和一百个红色箭镞、一千个黑色箭镞。此外,周襄王还赏赐称为“虎贲”的勇士三百人给晋文公。周襄王给晋文公的命辞是“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意味让晋文公恭敬地服从天子的命令,以安抚四方诸侯,并惩治不忠于王室的邪恶之人。对于周天子的恩宠,晋文公辞谢三次,然后才接受命令,并且说道:“重耳谨再拜叩头,接受何宣扬天子的赐命!”晋文公三次之朝觐周襄王表示尊敬。晋文公的这些措施,换得了周王室对他的支持,他的霸主地位由此而得已确立,没有必要征发卫国了。

“践土之盟”后,晋文公命令卫成公回国。卫成公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姬叔武,大夫元咺只得奔亡晋国,并向晋文公告状,说明在国难当头时卫成公不履君职,弃国出逃的实情。

晋文公最看不起不忠于自己国家的君臣,听后大怒,立即派兵逮捕了卫成公,交给周襄王去处理。并令元咺返国主持国政。元咺回国后,又立公子姬瑕为卫国君主。

周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30年),卫国人叛杀了元咺,请求卫成公归国。晋文公此时正是“城濮之战”之后,忙于肃清狄族人并组织对楚国的战争,无暇顾及卫国。

周襄王遂遣返了卫成公,卫成公回国后,一如以前,杀了卫君公子瑕后自己复位。这就是历史上传说的卫成公两次为君。

在元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元氏,族源发源于河北、河南一带。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官职元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元帅,原称中军帅,指诸侯国三军中的中军主帅。按周礼,王六军,侯三军,子一军。无论是六军还是三军,都有一核心的中军,其中军的主帅就称作中军帅,在史籍《左传·正义》中引作“及为元帅”,后世就称中军帅为“元帅”。

在春秋初期,各大诸侯国除了有特权的齐国军队拥有五军以外,皆为三军,每军六千余人。

后来,由晋国开始,在周襄王十九年(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春秋霸主晋文公姬重耳就曾“谋元帅”,在管仲的建议下将军制扩大,军队扩充为六军,与周王室平起平坐,元帅成为总领主帅。后来这种军事建制与官职的模式为各诸侯国所效仿,衰弱的东周王室也无可奈何。

到了唐朝时期,唐高祖李渊开始分制左右兵马元帅,后又有“天下兵马大元帅”,统一节制朝廷所有军队,成为后世军队建制中的最高统帅或军事长官。而在宋、金、元诸朝时期,各分路军队的军事长官皆称元帅。

在元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元帅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元氏、帅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芈喻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芈喻,字元钧,就是楚共王熊审(公元前601~前560年)之族父,也就是楚共王的叔叔。

芈喻在楚共王执政时期为楚国上大夫。

在元钧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元氏、钧氏、喻氏、俞氏等,世代相传至今,为芈姓元氏鼻祖。



第六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华元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华氏,源出子革氏。在史籍《元和姓纂》中引《世本》记载:“季平子支孙为子革氏。”

在史籍《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季孙使公华、公宾、公林迎孔子。王符以华氏次公之氏后,则华氏当即公华氏。”

在史籍《左传·成十五年》中记载:“华元使向戍为左师。”子向戍,是宋桓公的曾孙。在《世本》中记载:“桓公生向父盻,盻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鳣及合左师。左师即向戍也。”

华元,全名子华元,安徽濉溪人,时为春秋时期宋国执政上卿,曾任右师。

周定王姬瑜十一年(公元前596年),楚国派申屈出使齐国,临行前,楚庄王芈旅(熊侣)特意嘱咐申屈:不要从宋国经过,免得麻烦。宋国的执政大夫华元听说了,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就设伏击杀死了申屈。为此,楚庄王大怒,“投袂而起”,出动大军包围宋国国都整整九个月。

宋国派出使者到晋国告急,但晋国上一年刚在“邲之战”中被楚军打败,不敢再冒与楚国全面冲突的危险,只是派使者解扬为使者劝宋国坚守,不要投降。解扬经过郑国时,被郑国抓起来交给了楚国。楚庄王亲自接见解扬,企图买通他,要他向宋军喊话,说晋军不再提供救援,以次断绝宋军的希望。

开始,解扬坚决不同意,但经楚庄王几次威逼利诱,解扬才答应下来。可是当解扬来到了望城楼车上时,就对着城中大声疾呼:“晋国援军不日就到,请宋国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楚庄王大怒,解扬平静地说:“我答应你的条件,只是为了实现我的使命,现在使命实现了,请立刻处死我吧。”楚庄王无话可说,反而释放了解扬回晋国。

长期围困而毫无战果,楚庄王便打算退兵,可申屈的父亲死死拦在车前,说:“我儿子不惜生命以完成大王的使命,难道国王要食言了吗?”楚庄王无言以对。申屈的父亲就建议:咱们在宋国建造住房、耕种土地,表示要长期占领宋国,宋国就会表示屈服了。楚庄王觉得此计大妙,遂立即装模作样地实施起来。

宋国见楚军不肯撤退,就派华元为使者来谈判。华元半夜里潜入楚军大营,劫持了楚军统帅子反(司马子反),说:“我的国君要我为使者来谈判,现在城内确实已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但是如果订立城下之盟则情愿举国牺牲。贵军退到三十里外,我国唯命是听。”

子反无奈,就在床上保证一定做到。第二天,子反将此事报告了楚庄王,楚庄王令楚军真的退军三十里外,和宋国停战,双方保证不再互相欺瞒。而华元作为这项和约的人质,搬迁到楚国去居住。

在华元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元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魏武侯的公子元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地名为氏。

该支元氏,出现于距今大约二千四百余年前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魏国,魏国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

战国中期的周安王姬骄六年(公元前396年),魏国君主魏文侯逝世,其子魏击即位,是为魏武侯。魏武侯将自己的儿子封赐在元氏邑(今河北元氏),史称公子元。

在公子元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元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拓跋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北魏王朝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字涉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在汉末、魏、晋之后,中国南北分立,以拓跋·珪为代表的鲜卑拓跋氏曾经雄峙北方,先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后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至洛阳,入主中原。北魏王朝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共历十七帝,一百七十一年。

拓跋珪即北魏道武帝。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史籍《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

⑴.鲜卑族拓跋氏,原为皇族宗室姓氏。传到北魏孝文帝拓拔·宏之时,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今河南洛阳),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下诏改汉姓为元氏,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此后,鲜卑族拓拔氏皆改汉姓为元氏,后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大多活跃于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地区,逐渐成为当地望族,在历史上能人名士辈出。

⑵.鲜卑族纥骨氏,为北魏孝文帝长兄拓拔·纥骨的部族称谓,亦为拓拔部皇族姓氏之一,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之后,嫡支改汉姓为元氏,三世后以及其庶支改汉姓为胡氏。

⑶.鲜卑族普氏,为北魏孝文帝二兄拓拔·普的部族称谓,亦为拓拔部皇族姓氏之一,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之后,嫡支改汉姓为元氏,庶支改汉姓为周氏。

⑷.鲜卑族拓拔氏,为北魏孝文帝三兄拓拔·拓拔的部族称谓,亦为拓拔部皇族姓氏之一,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之后,嫡支改汉姓为元氏,三世以后及其庶支改汉姓为长孙氏。

⑸.鲜卑族达奚氏,为北魏孝文帝大弟拓拔·达奚的部族称谓,亦为拓拔部皇族姓氏之一,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之后,嫡支改汉姓为元氏,三世以后及其庶支改汉姓为奚氏。

⑹.鲜卑族伊娄氏,为北魏孝文帝大弟拓拔·伊娄的部族称谓,亦为拓拔部皇族姓氏之一,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之后,嫡支改汉姓为元氏,三世以后及其庶支改汉姓为伊氏。

⑺.鲜卑族丘敦氏,为北魏孝文帝大弟拓拔·丘敦的部族称谓,亦为拓拔部皇族姓氏之一,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之后,嫡支改汉姓为元氏,三世以后及其庶支改汉姓为丘氏。

⑻.鲜卑族侯氏,北魏孝文帝大弟拓拔·侯的部族称谓,亦为拓拔部皇族姓氏之一,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之后,嫡支改汉姓为元氏,三世以后及其庶支改汉姓为亥氏。

该支元氏族人尊奉拓跋·珪为得姓始祖。



第九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北宋初期玄氏家族,属于因谥改姓为氏。

北宋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将自己的父亲赵弘殷追封为“大宋宣宗圣祖皇帝”,因此下令天下姓氏不得与他父亲的谥号冲讳。

源出姬姓的玄氏家族为为讳,只得改姓为元氏,属于因谥改姓为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元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元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元铣、拓跋珪。

元氏的帝王国君 -- 拓跋·珪:(公元371~409年),鲜卑族,字涉珪,北魏孝文帝追册为元珪;代北拓跋部人。著名北魏祖昭成皇帝,即北朝时期北魏政权开国皇帝太祖道武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86~409年为期二十四年,终年三十九岁。

最早,拓跋部的什翼犍自称代王。此人生而奇伟,宽仁大度,身长八尺,隆准龙颜,长发委地,相貌英伟,经过三十多年苦心经营,兼并邻近诸部,击高车,破没歌部落,攻伐刘卫辰部,节节胜利。他至此自称代王,并与同属鲜卑族的前燕慕容氏广结姻亲,大具开国气象。可惜什翼犍生不逢时,恰值比他更英武豪雄的前秦苻坚弑杀苻生自立。苻坚先是灭前燕慕容氏,而后就把目光投向什翼犍的代国。被什翼犍打败的刘卫辰往南跑到苻坚处求救,正给了苻坚大帝攻伐代国的最佳借口。公元376年,前秦大司马苻洛率朱彤、张蚝、邓羌等一帮虎将,统众二十万劲卒进攻代国,独孤部、白部纷纷败退,什翼犍属下的南部大人刘库仁也在云中仓皇败逃。急得什翼犍忙拨十万兵马给刘库仁回击前秦军,可惜当时天道煌煌,苻家军队势不可挡,石子岭一战代国军队大败。关键时刻,什翼犍又身患重病,自己不能统兵打仗,就带着一帮人马窜逃到阴山之北。其时诸部离散,高车等部落全都反叛,四面侵逼,搅得拓跋部落惶惶不可终日。过了月余,前秦兵因抢掠甚多,带着无数的战利品慢慢后撤。什翼犍稍稍喘了口气,回到云中安顿。

什翼犍的亲侄拓跋斤对自己在父亲死后不得重任一直怀恨在心,就劝什翼犍的庶长子拓跋寔君说:“王爷宠爱慕容妃,她生的儿子个个都已长大,王爷想立他们为世子,准备把你这个长子先杀掉。如果现在不动手,大祸马上要降临。”什翼犍的世子拓跋蹇五年前因救父亲伤肋而死,故而拓跋寔君一直觊觎王位。听堂兄挑拨,他也就信以为真,趁着败亡荒忽之际,他和拓跋斤带人杀掉慕容妃所生的六个异母弟,冲入帐中,顺便把什翼犍也一刀结果。可怜老英雄征战一生,最终死于逆子之手。由此,国中大乱,部落逃溃,已经回撤的前秦大军回师云中,一举灭代。深受儒家父子君臣大伦影响的苻坚大帝知道了拓跋寔君弑父的事,恨得咬牙切齿:“天下善恶的道理到哪里也是一样啊!”派人把拓跋寔君和拓跋斤押至长安,宣布罪行,车裂了两人。

代国灭亡的前五年,什翼犍的大臣长孙斤谋反,一次朝会时他拔刀直奔御座想刺杀什翼犍。当时身为嫡子的拓跋寔徒手与其格斗,以身护父,被长孙斤刺中肋部,伤重而死。代国灭亡时,拓跋寔的儿子拓跋珪当时年纪尚幼,被生母贺兰氏带着逃走,往依刘库仁部。后来,苻坚兵败淝水,北中国各部族乘乱纷起,刘库仁的儿子刘显要杀拓跋珪,多亏贺兰氏机智多谋,带着儿子逃回娘家贺兰部,依附拓跋珪的舅舅贺兰讷。不久,贺兰讷的弟弟贺兰染干见自己这个外甥越来越得众心,想方设法要杀掉拓跋珪,但皆未得逞。

这拓跋珪生下来就是个大胖孩子,体重比平常的婴儿重一倍,年纪很小就会开口说话。爷爷什翼犍死时,拓跋珪年仅六岁。逃过几次劫祸,大难不死,加上他是什翼犍嫡长孙的身份,十七岁那年,拓跋珪在牛川即代王位,改元登国。同年四月,改称魏王。自此之后,拓跋珪连年征伐,先后击破刘显、库莫部、高车诸部,又忆恨前仇,讨伐舅氏贺兰部。一直与代国(魏国)有世仇的刘卫辰此时也派儿子直力鞮攻击贺兰部,贺兰讷向拓跋珪乞降,毕竟骨肉相连的血亲,拓跋珪反击直力鞮的军队。接着,他率军征伐黜弗部;又在戈壁上冒险行军,连追三天,在南床山大破柔然,斩杀五、六万人。(据史籍《魏书》记载,柔然是东胡苗裔,原姓郁久闾,世祖太武帝拓跋焘讨厌柔然人数次侵掠反叛,头脑简单,状类如虫,所以改其号为“蠕蠕”。所以在《魏书》上面只有“蠕蠕”,没有“柔然”)

偏偏刘卫辰父子面对拓跋珪如此雄主不仅不避其锋芒,反而再三侵掠,趁拓跋珪伐柔然之际,又派兵攻击魏国南部。拓跋珪大败直力鞮于铁床山,获牛羊二十多万头,擒斩直力鞮。刘卫辰连老巢悦跋城也顾不得守,奔遁而走,路上被手下所杀,传首于魏国。拓跋珪忆起新仇旧恨,把俘获的刘卫辰家族五千多人不分老少,全部杀死,投入黄河,一时间河水全部变成红色。刘卫辰全族尽灭,只有刘卫辰的第三子勃勃逃脱,就是后来追立大夏国的那位杀人如麻、积尸成京观的赫连勃勃。(刘卫辰并不姓刘,其三世祖刘虎在史籍《魏史》中被称为铁弗刘虎,是南单于后代。“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汉朝与匈奴和亲,把些宫女和宗族远亲嫁给匈奴,后来好多种落就冒姓刘,自称是汉宗室皇族后代。俘杀西晋称帝的刘渊、刘聪父子本就是汉化极深的匈奴贵族,建立国家后就称国号为“汉”,自认为是承袭汉祚,立汉高祖以下的多位汉帝牌位大行祭礼。后来刘曜称帝,又改祭匈奴昌毒单于和刘渊,真正是“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这几位刘姓匈奴汉化程度达到能做高难度汉诗的地步,而铁弗刘氏则可能是扯虎皮做大旗的冒充汉朝宗支,只是某个人娶过刘曜的女儿罢了。北方人把胡父鲜卑母的人称为“铁弗”,部落因以为号。后来的刘勃勃耻姓铁弗,改为“赫连”。史籍《魏书》中赫连勃勃也不叫勃勃,称为“屈孑”,鲜卑语是“卑下”的意思,为太宗拓跋嗣亲自下令更改,以示轻蔑。汉族皇帝、满族皇帝喜欢对谋反或与自己争位的皇族改以恶姓,北魏皇帝则爱对不服从自己的部落和人施以恶名。)

拓跋珪在攻灭刘卫辰部的战争中,共获良马三十多万匹,牛、羊四百多万头,奠定了国家繁盛的物质基础,周围各部落纷纷降服。

苻坚攻伐东晋失败后,北中国狼烟四起,从前的部族蜂拥叛乱,大家打得不亦乐乎。慕容垂乘苻坚败兵之际收复了前燕的失地,自己称帝,恢复了燕朝(史称后燕)。慕容垂立国后,先拿自己的亲戚开刀,灭掉同是慕容氏的西燕。西燕国主慕容永在都城即将被围之际,一面向晋朝求援,一面向当时还是后燕附庸国的北魏乞求救助。拓跋珪也知道之唇亡齿寒的道理,犹豫之下还是派兵去救援西燕。军队走到秀容,慕容永的西燕已经灭亡。早些时候,拓跋珪为了巴结慕容垂,曾派弟弟拓跋觚向后燕进贡,慕容氏的年轻后生们知道北魏多良马,就扣下拓跋觚当人质。拓跋珪做事也很刚狠,坚决不向燕国献马,两国的关系也就陷入断绝的地步。

既然撕破脸皮,一不做二不休,拓跋珪不时派兵袭扰燕国边境,侵逼那些降附后燕的部落。这些事情攒在一处,最后气得老英雄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八万精兵自五原发兵伐魏。此时的后燕连战连胜,锐气无比,且人强马壮,铠坚矛利,拓跋珪初闻燕军伐魏也吓得不轻。幸运的是,燕军统领、太子慕容宝完完全全是个绣花枕头。此人“少而轻果,无志操,喜人佞己”,他的继母段氏就曾对慕容垂讲过:“慕容宝资质虽雍容华贵,但柔而无断,太平时期能为仁明之主,乱世战时可不是济世救国的雄才。如要托之以国家大业,他不一定能承负得起啊。而且,赵王慕容麟奸诈任性,总有看不起太子的意思,恐怕以后要弄出事端。”(慕容宝登基后马上派慕容麟逼迫这位母后自杀。段氏临死怒骂:“你们兄弟连母后都逼死,怎能保全国家。我不是惜死,只是想我们燕国临灭亡也不久啊。”可叹段后一派忠言不久就实现了。)

可能慕容垂临老变得昏庸,没能听得进贤后和大臣之言,仍派慕容宝率兵灭魏,也想让这位太子兵胜立威,日后更顺理成章地承继帝位。其间,燕国大臣高湖也谏劝:“魏国与燕国世为婚姻通好。为了索要马匹我们不让拓跋珪的弟弟回国,本来就理亏在我。加之拓跋珪沉勇有谋,从小就历经艰难,志气果锐,现在他手下兵精马壮,不是容易战胜的对手。我们的太子年纪太轻,现在让他专任一方统帅,他肯定会轻视小看魏军,万一得不了胜,可能会严重损毁太子的威望!”

北魏大将张兖听说燕军来攻,就上言魏王拓跋珪:“燕军新近破翟钊于滑台,灭慕容永于长子,现倾国而来,肯定有轻我之心。我们应该假装害怕,退兵回避,让对方产生骄傲轻敌之心,才有机会战胜燕国。”拓跋珪依计,把部落国人全部向西迁移,渡黄河千余里,以避燕军兵锋。燕军一路皆捷,在五原收降魏国别部三万余家,停车造船,准备渡河一举攻灭魏国。

农历8月,拓跋珪治兵于黄河南岸。农历9月,进军于岸边。燕国太子慕容宝整军准备渡河决战,忽然暴风大起,数十艘军船漂往南岸。魏国俘获燕军甲士三百多,全部释放,让他们归回燕军阵垒。慕容宝出发时,慕容垂已经得了重病。到五原后,拓跋珪派人在路上截守,把燕国所有往来的使者尽皆抓获,又押着这些人隔河对慕容宝大喊:“你爸爸已经死了,还不早点回去争位!”慕容宝等人非常忧恐,兵士也心中骇动。魏、燕两军相持几十天,赵王慕容麟手下将领慕容嵩认定老皇帝已死,暗中作乱,想杀了慕容宝奉戴慕容麟为皇帝,自己抢个新皇功臣当当。事情败露,慕容嵩等被杀,慕容宝、慕容麟兄弟两人暗中也互相猜疑。农历10月,燕军烧船夜遁。当时黄河尚未结冰,慕容宝认为魏军没有船不能追击,就不设断后的军队,慢慢后撤。农历11月,寒流忽至,一夜暴风,黄河结冰。拓跋珪亲自引兵从冰上过河,不带辎重,只选精兵二万骑急追燕军。

燕军行至一个叫参合陂的地方,忽遇大风,黑气如堤,自后而前,飘忽于军营之上。随军一个叫支昙猛的和尚劝慕容宝:“风气暴迅,可能魏军要追上我军,应该派兵防御。”慕容宝认为已经离魏军很远,笑笑没有答应。支昙猛坚持要派兵御卫。慕容麟一旁大怒:“以殿下神勇,兵士强盛,足以横行沙漠,魏军怎么敢追击我们!再妄言惑众,定斩不饶!”和尚激动得直哭,谏道:“苻坚以百万之众,败于淮南,还不是因为恃众轻敌啊。”司徒慕容德劝慕容宝派兵护卫,不得已,慕容宝派三万军士殿后。派出的巡逻兵也大不以为然,骑行十多里地,就各自跳下马鞍躺在草地上睡起大觉来。

魏军昼夜兼行,四天后于夜幕中到达参合陂西面。当时燕军在参合陂东面的蟠羊山水边扎营。拓跋珪连夜分派诸将,马束口、兵衔枚偷偷逼临燕军。日出时,燕军起营将要东还,回头猛一望瞧见山上鬼神一般静静站立的魏军,顿时大惊扰乱。拓跋珪纵兵击之,自上而下冲杀,燕兵赴水淹死、被人马践踏而死就有万余人。北魏略阳公拓跋遵率军上前,堵住刚刚游过河的燕军,四、五万燕军一时懵住,都放下兵仗束手就擒,迸散逃走的不过几千人。太子慕容宝、赵王慕容麟等人因所骑的马好仅以身免,单骑逃出,燕国陈留王慕容绍等数千将吏不是被杀就是被俘。魏王拓跋珪挑选了有才的燕臣后,想对被俘的四五万魏军派发衣粮遣还。中部大人王建劝道:“燕国强大,现倾国而来攻打我们,我们侥幸大胜,不如都把这些人活埋掉,燕国就空虚易取了。”拓跋珪听此言有理,就把近五万魏兵全部活埋。这个数字为中国历史上活埋敌军的第四名。第一是秦将白起在长平“坑赵卒四十万”,第二是楚霸王项羽坑投降秦军二十万。第三是唐朝名将薛仁贵活埋铁勒军十三万。唐太宗时,铁勒九姓在天山反叛,薛仁贵领军来战,对方派数十个勇士挑战,薛仁贵临阵拔箭射杀三人,吓得十几万敌军齐齐下马投降,旋即被坑杀。当时军中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古人一直认为“杀降不祥”,白起最后被秦王迫逼自刎,项羽自杀于垓下,拓跋珪被儿子杀死,惟独薛仁贵于七十之年善终。

逃窜回国的太子慕容宝深以参合陂兵败为耻,劝慕容垂让他再次统兵击魏。慕容德也劝慕容垂:“魏国击败太子,陛下您应该亲自挂帅伐魏,以免后患。”慕容垂于是召集各处精兵,准备转年大举击魏。三月,慕容垂以古稀之年,皇帝之尊,不得不亲自帅兵攻打魏国。姜是老的辣,慕容垂引兵密发,越过青岭,经天门,凿山通道,出其不意,直奔云中。驻守龙城的魏国拓跋虔认为燕军新败,不值畏惧,不料燕军未打过败战的隆城兵勇锐争先,直攻平城,拓跋虔一战败死,部下皆降。这下轮到魏王拓跋珪肝胆俱裂,吓得他想从都城逃跑,可当时属下诸部落听说拓跋虔败死的消息,都怀有贰心,拓跋珪又急又怕,不知能往哪个地方逃窜。也是天不亡魏。燕军经过参合陂,见到积骨如山,残尸遍野,被活埋杀掉的燕军父子兄弟见此惨状,放声大哭,声震山谷。慕容垂悲从中来,惭愤吐血,在距平城三十里的地方旧疾复发,十天后死于军中。拓跋珪想引军蹑追,但他又怕慕容垂假死,慑于老英雄威名,这位魏王退至阴山等候消息,看来老而又死的慕容垂也能吓得年轻英武的拓跋珪不敢动弹。

慕容宝听说老爹驾崩,慌忙退军,至中山即位。这位草包登上皇帝之位,燕国国势不判而知。同年(公元396年)农历7月,魏王拓跋珪称帝,称道武帝,改元。农历8月,他亲率四十万大军伐燕。魏军南出马邑,络绎两千余里,鼓行前进,民屋皆震。转年农历2月败燕国冀州刺史慕容凤,进至信都。这一来,吓得幕容宝把家里的珍宝全部拿出来招募兵士抵御。

公元397年农历2月下旬,拓跋珪扎营于巨鹿,晚间被慕容宝的军队偷营成功,大火烧及行宫,这位北魏道武帝来不及穿衣戴帽,光着脚丫子击鼓招兵。天亮后,魏国将士缓过神来,列队成行,以骑兵冲击慕容宝军队,燕军大败,万余人被斩首,又有十二、三万将士逃入山中忽遇大风,冻饿而死。慕容宝一路败将下来,中间子侄兄弟相互攻杀,这位燕朝皇帝四处流浪,皇皇如丧家之犬,于公元398年被自己的舅舅兰汗诱杀于龙城。至此,后燕在北中国已不是北魏的对手。不久,它又分裂为辽东的北燕和山东的南燕两个小国,慕容氏族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399年,魏军又大破高车三十多部落,俘获七万军士,得马匹十多万,牛羊一百四十多万。卫王拓跋仪统三万多骑横行沙漠千余里,又破高车逃迸七个部落,俘二万多人、五万多匹马、牛羊二十多万。在以后的八九年中,北魏四处兴兵,征伐不已,成为北方强国。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三十多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一晚上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见的鬼物说话。他上朝时喜怒无常,追思朝臣旧恶前怨,大加杀害。见到大臣脸色有异,或呼吸不调,或言辞失措,就大叫而起,亲自殴打击死在大殿之上,尸体都一字排开摆放于天安殿前。这一来朝野人情骚动,各怀忧惧。

拓跋珪年轻时,到贺兰部见到自己母亲贺太后的妹妹很漂亮,就对母亲说明心意,要娶小姨为妻(拓跋珪部起自沙漠,礼仪人伦不同于汉族)。贺兰太后开始坚决不答应:“不行!我这个妹妹太过于漂亮了,必有不善不吉的兆头。而且她已经嫁人了,不能夺抢别人的妻子。”拓跋珪便秘密派人杀掉贺兰氏的丈夫,纳之为妃,还生下了清河王拓跋绍。拓跋绍自小就凶狠无赖,喜欢打劫行人,剥光人家的衣服取乐,又常常杀猪剁狗,荒悖无常。拓跋珪很生气,曾经把他头朝下吊在井里,垂死之时才放他出来。

公元409年的一天,性情无常的拓跋珪公然大骂贺兰妃,把她关在宫里,要杀掉她。贺兰妃派人向儿子拓跋绍求救。当时这位小王爷才十六岁,凶猛性格酷似其父,夜里与宦官宫人密谋,跳过宫墙,冲入天安殿。周围侍者惊呼“有贼”,拓跋珪四处摸索半天也找不到武器,被冲进来的逆子拓跋绍一刀杀死,终年三十九岁。

据逸史记载,北魏道武帝时有个预言很灵的巫婆说皇帝当有飞来横祸,惟有灭“清河”,杀“万人”才可免祸。于是拓跋珪派人屠灭了清河一郡,又亲手杀人,想凑够一万整数。他常常坐在辇上,手里拿剑,直刺前面抬辇人的后脑,一人死,马上另一人代替,每出行一次就杀死几十人。最后,拓跋珪有个爱妃名字就叫万人,与他儿子清河王拓跋绍私通。当拓跋珪欲杀贺兰氏时,拓跋绍见父亲欲杀母亲贺兰氏,又恐私通之事泄露,于是干脆杀掉了拓跋珪。估计在北魏道武帝临死的一瞬间,肯定能恍然大悟那巫婆所说的灭“清河”、杀“万人”的谶言就应验在身边的这两个人身上吧。

拓跋珪大气磅礴,励精图治,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当时纷乱的社会,其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共历十七帝,一百七十一年。故原鲜卑一族的元氏均奉拓跋珪为元氏的得姓始祖。



拓跋·嗣:(公元392~423年),鲜卑族,北魏孝文帝追册为元嗣,魏道武帝长子;代北拓跋部人。著名北朝时期北魏政权第二位皇帝太宗明元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409~423年为期十五年,终年三十二岁。

北魏道武帝末年,决定立当时为齐王的拓跋嗣为太子。按照代、魏旧例,只要立嗣子就先杀其生母。于是,道武帝赐死拓跋嗣生母刘贵人。然后召儿子入宫,当面训谕:“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就是提防母壮子弱,母后临朝乱政,搞出吕后那样的局面。现在准备立你为太子,我就效仿古人的作法,这样也是为了国家长久之计。”拓跋嗣天性孝顺,闻言哀泣不已,伏地痛哭。被“寒食散”折磨得本来就烦躁不安的道武帝大怒,怒斥儿子出宫。

拓跋嗣回到自己住处,日夜号泣,拓跋珪听此情形,又派人召他入宫训话。左右宫人见状,都劝他不要入宫:“皇上大怒,殿下您入宫说不定就被杀,不如先找个地方躲避起来,等皇上怒气消解后再入宫不迟。”拔跋嗣听劝,带着两个随从跑出都城藏了起来。

不久,清河王拓跋绍入宫弑父。第二天中午,拔跋绍召集百官于端门,隔着大门,从门缝问百官:“我有叔父,也有哥哥,公卿众人想拥立谁呢?”大家闻言都愕然失色,没有答腔的。过了好久,南平公长孙嵩回答:“我们拥戴王爷您。”大家此时才知北魏道武帝驾崩,但都不知死因,所以没一个人敢出声。散朝之后,传闻纷纷,大家才知北魏道武帝死因可疑,朝野汹汹,人怀异志。拓跋绍毕竟是个少年,又无人辅佐,听说外面人心不安,只知道从府库里搬出大批布帛赏赐王公。

齐王拓跋嗣听说道武帝被弑,偷偷往都城奔返。拓跋绍派人寻找拓跋嗣想杀掉他,几次未果。百姓和众大臣得知拓跋嗣回城,奔走相告,欣然响应,争出奉迎。拓跋嗣在城西一露面,宫里的卫士就把拓跋绍抓住送给拓跋嗣论处。拓跋嗣论数罪恶,杀掉了拓跋绍和他的母亲贺兰妃。同年,登基为帝,时年十八岁。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在位十五年,礼爱儒生,好学史传,采集经史,隆基固本,内和外揖,可以称得上是北魏开国以来的一位仁厚的守成之主。

东晋权臣刘裕出身寒微,靠军功步步升高,他灭了邪教头子孙恩、卢循,又杀了自称皇帝的桓玄,进而灭亡南燕,汲取前朝慕容宗族性喜反复的前鉴,他杀了慕容宗族三千多人,基本上让这一支活跃了上百年的显赫宗族灰飞烟灭。刘裕本人也成为南朝第一位平灭北方国家的大英雄。接着,刘裕又灭西蜀,直逼曾经击灭前秦的后秦。此时的后秦是仁弱儒雅的姚泓在位,加之内讧连连,落得只好向拓跋嗣求援。

北魏大臣纷纷劝拓跋嗣出兵助后秦,想从中捡便宜,惟有大臣崔浩劝谏:“刘裕必克姚泓。陛下您虽有精兵,但没有良将可使。不如安静等待,查观局势。刘裕灭秦后,一定返回南方篡位,到时关中可尽为我有。”拓跋嗣大加赞赏,赐崔浩御洒及水晶盐等奇物,然而他毕竟想从交战双方取利,仍派长孙嵩等将领随时准备攻击晋军。

晋军不堪骚扰,在黄河北岸摆个却月阵,以两千七百士兵加上一百张可发尖槊的大弩,大败魏军。长孙嵩三万骑兵被杀一万,狼狈而还。拓跋嗣又惭又悔,忙向崔浩道歉。刘裕俘获姚泓后,果然急忙回建康篡位,关中不久就被赫连勃勃夺占,其时为公元418年。留守关中的二十万晋军全部被赫连勃勃的夏军杀掉。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在位时,对内巩固王朝统治,对外趁刘裕病死时进攻宋国,费了不少气力,取得了河南一些地方,在付出相当的代价后,算得上是取得了南北朝战争的第一次胜利。

由于长途攻战劳顿,拓跋嗣回到平成就病死了。他是北魏时期极其重要但又是过渡性的皇帝。



拓跋·焘:(公元407~452年),鲜卑族,北魏孝文帝追册为元焘,魏明元帝长子;代北拓跋部人。著名北朝时期北魏政权第三位皇帝世祖太武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423~452年为期三十年,终年四十五岁。

拓跋焘即位比较顺利。在汉臣崔浩建议下,他十二岁就被立为太子。同年就统兵远赴大漠抗击柔然的入侵。公元423年,三十二岁的北魏明元帝病重,还是少年的拓跋焘受命鉴国,统驭臣下,聪明大度,已浑然有帝王之风。

拓跋焘刚继位,柔然三万大军士大举进攻,一度占领北魏旧都盛乐。拓跋焘怒不可遏,亲自率兵,收复盛乐。他又组织五路大军,渡大漠追击柔然,使对方大败而去。

公元425年,夏国国主赫连勃勃死。这位赫连勃勃就是曾帮助前秦大帝苻坚灭掉什翼犍代国的刘卫辰惟一跑掉的儿子。赫连勃勃身材魁伟,高八尺五寸,姿容秀丽,后秦的国主姚兴一见就很喜欢他,让高平公没奕于收留他,没奕于还把自己女儿嫁给勃勃做妻室。姚兴派勃勃为安北将军,配以鲜卑族两万余户帮助没奕于镇守朔方。没几年,这位贪暴无亲的勃勃就杀掉老丈人,并领其众,自称大夏天王,自立为国。勃勃改姓为赫连,意思是家族显赫与天相连,与自己有血源关系的部落均改姓为铁伐,意思是刚锐似铁,皆能伐人。刘裕攻灭后秦后,赫连勃勃乘刘裕回朝时大举破晋,大败刘义真,积数万人头为京观,号为“骷髅台”。同年称帝,定都统万。赫连勃勃最出名的是他的凶残暴虐,视民众如草芥。他命工匠蒸土筑统万城,城墙完工一段,就以铁锥试验,扎进一寸,就立杀筑墙匠人,并把尸体筑进墙内再换一批工匠。制造兵器的匠人最惨,必死无疑。制弓的匠人献弓,如果射甲不透,立杀;如果射甲透入,马上把制作铠甲的匠人杀头。循环往复,反正难逃一死。他又常常喜欢坐在城上,置弓刀于侧,随便看谁不顺眼就杀掉。统治末期,赫连勃勃诸子相杀,最后立赫连昌为太子。

魏帝拨跋焘亲率大军直扑夏国。到君子津,天寒冰结,他自率二万轻骑渡河直袭统万,夏主赫连昌出城迎战即败,退入城内。魏军在周围杀掠一番,获牛马十余万,扬长而去。同年夏天,拓跋珪又自率轻骑三万倍道先行,再扑统万。

到了城下,魏人知道攻城最难,就把老弱残兵绕城示弱,把精兵埋伏于深谷之间。夏兵中计,鼓噪出城追击。正好当时有风雨从统万城方向顺风朝魏军而来,拓跋焘的亲信太监赵倪劝道:“现在天不助人,风雨方向正和我军相逆,冲杀看不清,将士又饥渴,不如陛下您率兵躲躲,来日再战。”崔浩一旁叱道:“我军千里制胜,正是掩袭不意,怎能改变主意!”拓跋焘大声喊:“好!”挥兵迎前。混战中,拓跋焘身中流箭,马受伤倒地,自己差点为夏兵俘虏。换马再战,魏帝亲手刺杀骑兵十余人,又杀夏国大将一名。

紧接着,魏军乘胜追夏主到城北,赫连昌来不及入城,奔逃上邽。拓跋焘只率少数几个直追入城,夏兵发觉,紧闭四门。拓跋焘等几人慌忙用妇人裙子系在槊上往下吊人,才勉强逃出。夏国无主,又值天色已黑,坚城厚墙再也无用,一会儿功夫就被魏军乘乱攻破,魏人尽俘夏国王公后妃,获马三十万匹,牛羊数千万头,珍宝无数。天亮后魏主进城,看着穷极文采、雕梁画栋的壮大台榭,再摸摸坚硬得可以磨砺刀斧的统万城墙,拓跋焘叹道:“蕞尔小国,使用民力至此地步,怎么能不亡国!”宋朝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一》记载:“延州丰林县城,赫连勃勃所筑,至今谓之赫连城,紧密如石,斫之皆火出。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马面密则城不需太厚,人力亦难功也。予曾亲见攻城,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功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须使敌人不能到城下,乃为良法…赫连之城,深为可法也。”由此可见,丰林城还不是什么赫连勃勃的重要城池,也有“斫之皆火出”的特征,数百年后仍然如此坚牢,可以联想统万城的盛景。

公元431年,灭亡夏国后,拓跋焘又远击柔然。接着,在南朝宋国已占领黄河南岸的情况下,冒险西进,准备攻击盘踞在青海、甘肃一带的割据政权西凉。国主乞伏暮末听见拓跋焘出兵的消息就宣布投降,烧掉都城,自己带着国人往魏国指定的平凉方向走。夏国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此时逃奔在外,率众袭杀乞伏暮末,没几天,他自己和十几万部属又被青海的土谷浑(鲜卑族)部落在黄河边打败,人被送到魏都平城,和哥哥一起被处斩。这个号称要一统天下万城、皇族赫赫、上与天连的国家,从赫连勃勃开始才二十四年。更为可悲可笑的是,赫连定还顺手帮魏国灭了西秦。

公元436年,北魏攻克北燕首都和龙,灭掉了北燕。北燕源自后燕。公元407年,河北冀州人冯跋杀后燕帝慕容熙,拥立慕容云(原名高云,是高句丽人,为慕容宝养子,赐姓慕容)。不久,慕容云被属下离班杀害。冯跋平定叛乱,没有再立慕容氏,他自称天王,沿袭燕国国号,史称北燕。冯跋当皇帝有二十二年,立国初年政治还算清明,公元430年病重,宠妾宋夫人不想太子冯翼继位,想立自己的儿子,便把太子哄进宫内关起来。冯跋的弟弟冯宏闻信带兵入宫,不仅把病危的哥哥活活吓死,杀死宋夫人及其儿子,还顺手把侄子也是太子冯翼也杀掉,自己继位天王。坐稳帝座,又把冯跋一百多个儿子统统诛杀干净。冯大哥真能生,冯小弟真能杀。兄弟折腾,国力日弱,才当了七年皇帝,北魏大军杀到,冯宏一路逃跑,窜到自己的附庸国高丽。已是败亡之君的冯宏还对从前的属国国主高丽王喝叱摆谱,而北魏又派人来追索,高丽王乘人之危,派人把冯宏和子弟十余人统统在北丰杀掉。公元439年,拓跋焘又亲率兵马包围北凉,国王沮渠牧犍投降,北凉灭亡。至此,北中国已全为魏朝一统,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十六国纷乱相争、攻伐不已的局面。

公元450年,南朝宋国皇帝刘义隆自以为元嘉盛世近三十年,国力空前,大举北伐,揭开魏宋第三次南北大战的序幕。战争爆发前,太武帝刚刚族灭了汉族大臣崔浩。

说起这位崔浩,是最令人叹惋的一位知识分子。此人历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无论是平定北方诸国还是对南朝作战,崔浩的谋策都为北魏军队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人纤妍洁白,长相如美貌妇人,生性敏达,常以张良自比。平凉大胜后,太武帝在一次盛大宴会上手拉崔浩,向沮渠蒙逊的使者说:“所说的崔公,就是眼前这位。才略之美,当今无比。朕干任何事情一定先征询崔公的意见,成败在胸,没有一点不符之处。”累积功勋,崔浩官至司徒。就这样一个善于谋人的大家,却不善自谋。他自己笃信道教,就讽喻太武帝灭佛。拓跋焘言听计从,寻个机会在全国大杀和尚,毁灭佛寺,成为灭佛帝王“三武一宗”中很有名的一位。而当时北魏上至太子、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信佛的人不计其数,崔浩此举正得罪了一大批鲜卑贵族。崔浩主修国史时,又直抒其原,不避忌讳,内容涉及魏王朝先辈许多同族杀戮、荒淫暴乱的史实。文人喜功,崔浩又把国史铭刻于石碑上,方一百三十步,费银三百万,想使内容万代流传。鲜卑贵族、诸王以及嫉恨崔浩的群臣纷纷上言,惹得太武帝拓跋焘怒不可遏,这位还未完全开化的胡人武夫,毕竟不是英武神明的苻坚大帝,他不仅尽诛崔浩全族,又族诛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临刑之前,崔浩被囚于城南木笼之内,兵士数十人,在台上嗷嗷大叫向他脑袋上小便,如此精明的文人谋士,死前还受尽污辱。这种遭遇,为几千年以来文人功臣所历见,以至于写《魏书》的魏收发此感慨:“崔浩才艺博通,究览天人,政事筹策,时莫之二,此其所以自比比于子房也。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遇既隆也,勤亦茂哉。谋虽盖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岂鸟尽弓藏,民恶其上?将器盈必概,阴害祸佑?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

北魏皇帝从道武帝开始就喜欢整族诛杀对手或者臣下,他攻克燕国都城中山后,就把出主意杀害弟弟拓跋觚的程同、傅高霸等人夷五族,用大刀慢慢挫死;讨伐刘卫辰胜利后,把刘卫辰宗室五千多人全都弄死扔进黄河。到太武帝则更“发扬光大”,对魏国最有大功的崔浩竟连姻亲都杀绝,惨绝人寰!而后到了北齐高洋灭魏后,魏国皇族几千人全被诛杀无遗,大概也是他们先辈好杀的报应吧。

公元450年农历4月诛杀崔浩等四姓数千人,农历9月,拓跋焘自领大军南征。滑台一役,连连上书北伐让宋文帝刘义隆起了“封狼居胥”意念的王玄漠,真正到了战场商则是十足的草包,兵仗相接,即一败涂地。魏军以每日一、二百里的速度推进,连战连捷,南朝将士百姓死伤无数。拓跋焘几路大军直指建康。其间,宋国将军薛安都、曾方平、刘康祖等人竭力死战,救护了一些军队和城池,但总体上抵挡不住北魏大军的攻势。魏军很快攻打到长江边上,大拆民房,砍伐芦苇,声言要造船渡江。建康城内居民惊骇,纷纷把家里值钱东西放进箩筐里,荷担而立,随时准备城破时逃命。自招兵灾的宋文帝刘义隆登上石头城,忧色满面,直后悔杀了能打仗的大将檀道济。双方相持许久,魏军补给不济,便在一天晚上沿江举火以示威吓后,遍烧民舍后退兵。

公元415年春,魏军回军途中攻到盱眙城,宋国大臣臧质守城。拓跋焘在城外大大咧咧向臧质喊话,要尝尝南国美酒。臧质从城上吊下来两大坛屎尿送给魏军。拓跋焘大怒,一晚在城外筑起长墙把城团团围住,断绝水陆交通,运东山土石填平护城河。他又写信给臧质说:“现在攻城的兵士,都不是我鲜卑族人。城东北是丁零族和胡人,南面是氐族羌族。如果丁零兵士死掉,正可减少我大魏常山赵郡一带的贼人(丁零族常依常山、赵郡的群山叛乱);胡族兵士死掉,并州贼就没了(胡人爱占并州一带反叛);氐人、羌人士兵死掉,关中贼可以灭掉(氐、羌两族虽国家已灭,族属繁盛,广居关中)。爱卿你如果替朕杀光他们,倒帮了我大忙。”臧质复信,凛然道:“我现在已完全知晓你的奸怀,童谣讲‘虏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希望你有幸为乱兵所杀,不幸的话就被我俘虏后绑在驴上送闹市问斩。如果天地无灵,我被你俘虏,杀剐随意,足以报效本朝。现在春雨已降,军队四集,你别急着往回跑,但请安心攻城。如果缺粮的话,我送你些军粮。你送我做礼物的刀剑,等着我把它们向你身上劈砍吧。”拓跋焘大怒,派钓车、冲车攻城,均不能破城。术穷之后,拓跋焘不惜人命,派兵士轮番肉搏攻城,后面立有鲜卑督战队,士兵前后都是死。最后,杀伤万计,死尸堆得与盱眙城墙一样高,仍然被勇敢顽强的南朝军民打退,坚城三旬不拔。春天疫病频发,魏军水土不服,又怕宋朝水军自淮入海与彭城的军队汇合夹击,拓跋焘便烧掉攻城器具退走。回师路上,魏军杀伤当地人民不可胜计,中青壮年马上杀掉,婴儿贯穿在槊上挥舞盘旋以为乐,所过郡县,赤地无遗。而魏军自己也人马死伤过半,国人怨恨。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南时,太子拓跋晃监国,为人精察干练,信任属下仇尼道盛和任平城。拓跋焘有个宠信太监名叫宗爱,本性险暴,冒皇帝名义干了许多违法的事,他和道盛等人关系又紧张。“恶人先告状”,拓跋焘一回来宗爱就捏造对方的罪名,太武帝大怒,处斩道盛等人,太子属下多名官员连坐处死,太子拓跋晃很快就“以忧卒”,其实就是被残暴的父皇活活吓死的,终年二十四。过了不久,拓跋焘又追念起这位嫡子的好处,常常落泪思忆。

天天伺候在他身边的中常侍宗爱心中疑惧,害怕哪天这位性情暴躁的皇帝追究前事,把太子死因推在自己身上。于是这位大太监先下手为强,夜里带人潜入永安宫弄死了这位威名卓著、不可一世的拓跋焘,时年四十五岁。

对于这位武功赫赫的北魏太武帝,史书上记载:“帝…性清率俭素,不好珍丽,食不二味;临城对阵,亲犯矢石,左右死伤相继,神色自若;由是将土畏服,咸尽死力。群臣请增峻京城及修宫室,帝曰古人有言:‘在德不在险’,勃勃蒸土筑城而朕灭之。岂在城也?…听察精敏,下无遁情,赏不违贱,罚不避贵,虽所甚爱之人,终无宽假。然性残忍,果于杀戮,往往已杀而复悔之。”

时光再过二十年。拓跋晃的嫡长孙拓跋宏(元宏)继位,全面汉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最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奠定了以后隋唐盛世的牢固根基,而以纯种胡人进驻中原的鲜卑族,无论从相貌到文化,都融合并消失在中华大家族的滚滚血脉之中。



拓跋·余:(生卒年待考),鲜卑族,北魏孝文帝追册为元余,魏太武帝少子;代北拓跋部人。著名北朝时期北魏政权第四位皇帝南安隐王,在位时间从公元452~452年为期半年,终年岁数待考。

公元442年封吴王,后改封南安王。中常侍宗爱杀太武帝,于公元452年3月矫太后令立南安王,同年10月杀之。



拓跋·濬:(公元439~465年),魏太武帝嫡孙,拓跋晃长子,北魏孝文帝追册为元濬;平城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北朝时期北魏政权第五位皇帝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在位时间从公元452~465年为期十四年,终年二十六岁。

宗爱杀南安王,殿中尚书源贺等拥立皇孙濬即位。



拓跋·弘:(公元448~471年),鲜卑族,北魏孝文帝追册为元弘(元邻),魏文成帝长子;平城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北朝时期北魏政权第六位皇帝显祖献文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465~471年为期七年,终年二十三岁。

以皇太子嗣位。公元471年传位于太子宏,自为太上皇,后为冯太后鸩杀。

元 宏:(公元466~499年),鲜卑族,原名拓跋·宏,魏献文帝长子;平城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北朝时期北魏政权第七位皇帝高祖孝文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471~499年为期七年,终年三十三岁。

公元386年,拓跋珪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北魏政权(公元386~556年),且日益强大,尽占长江以北地区,成南北朝对峙之势。传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以皇太子即位,时年五岁,由冯太后临朝。公元490年冯太后死亲政。公元493年由平城迁都于洛阳,将皇族拓跋氏改成了元氏,自己也改名为元宏,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

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顺利平定地方叛乱后回到了都城洛阳。仪仗行过闹市,鼓乐喧天,百姓们停下了手头的活计拥在路边恭迎着他们的君主,人人欢呼着雀跃着。拓拔宏在御辇中透过薄纱微笑着巡视着他的子民。突然,他的眉头慢慢皱起,脸色越来越沉。等到入了宫,他的脸已经象块冰冷的青石。

“传任城王!”还没坐定,他立即下令。

“治理国家,礼教为先。朕离开的这些日子,都城的教化可有进展?”他狠狠盯着伏在地上的任城王,他在出征前任命为都城全权留守的这个稳重精干的宗室领袖。额头的青筋隐隐暴起。

“臣认为每天都有进步。”任城王答得平平稳稳,好象胸有成竹。

“是吗?”拓拔宏冷笑一声,咬着牙挤出一句话:“刚才回城,朕看街上很多妇人穿着夹领小袖的胡服呢。”

暴风雨终于发作了,拓拔宏毫不留情地把留守众臣骂了个狗血喷头。最后,他吩咐史官:“把今天这事给朕记了下来,让后人永远记住!”

文武百官一声也不敢吭,只是脱了帽子拼命叩头。他们完全理解能主上的雷霆震怒:固执的主上向来是把彻底的汉化当成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的,谁敢阻拦,就得遭到最无情的惩罚。他的亲生儿子,前太子恂,不就是在三年前因违抗父亲的汉化政策送了命吗?可怜他才十五岁呢。

看到自己离开没几天,百姓们就又穿回三令五申禁止的胡服,作为负责教化的留守官员,只挨一顿骂应该是谢天谢地了。

不仅仅是禁穿被称为“胡服”的鲜卑衣,还有禁说鲜卑话,甚至把祖上传下来用了不知道多少代的姓氏也改成了汉姓,北魏孝文帝带头把自己的姓“拓拔”改成了“元”。这还远远不够,他要大臣百姓读汉书,学礼仪,背儒典,最让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居然把无上神圣的祭祀仪式也改头换面,用了汉族那套,筑圆丘祭天,掘方池祭地,弃本族天神不顾而祭起什么昊天大帝和五方上帝来。

北魏孝文帝是极为坚毅的,他完全不理会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他更是强大的,按着自己的规划,几乎是独自一人,一步步把鲜卑这个来自遥远北方、茫茫草原的桀骜不驯的民族引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轨道上来。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理解拓拔宏,连后人也感叹:“举措奇特,为中外历史所罕见”(黄仁宇)。但后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元宏选择的是一条先进的路——他的眼光实在是看得比死死不肯换下那身胡服的那些臣下远得多了。

中国地大物博不是一句假话。在这广袤的大地上,如果想长久地统治,必须得有一套划分等级、维持秩序的思想。这是每个王朝行使政权的理论基础,否则只凭强权再无敌的军队也无法阻止天下的分崩离析,——尤其在汉武帝用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把天下牢牢抟成一团以后。强大的匈奴用武力征服西域那么多年,可西域从来没有因此形成一个庞大的统一国家。儒家思想,当仁不让地以其广阔博大而又牢固完整的体系远远凌驾于百家学说之上成为每一位雄主的首选。汉化,几乎也就成了儒家化的代名词。入乡随俗的辽、金、清等王朝较为长久、较为成功的统治,和顽固抵制汉化的元朝的短命政权,就是汉化效果正反两面的例子。农耕和游牧间的斗争,结果必然是游牧被农耕同化,这是前人反复阐明了的。

当北魏朝野上下用丰盛的羊肉酪浆,在羯鼓琵琶迅疾的节奏里满足地庆祝一统北土半分天下的煌煌伟绩时,元宏独坐深宫,微微皱着眉头,轻轻咂了一口手中那杯南方士人大夫简直不可一日缺少的,叫“茶”的苦涩的液体,同时恭恭敬敬地翻开了南方人奉若神明的四书五经。他有些生涩地在一行行方块字间游走,如饥似渴地寻找着下一步的启示。

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了滚滚长江,投射到了榛莽丛生的南方大地。他不想他的王朝象匈奴以及其他很多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那样,只是在辽阔的北方大地上象一阵狂风刮过,扬起满天黄沙后便烟消云散。他日夜企盼着能有一天,“魏”字大纛能飘扬在日月照耀下的每一寸土地上。他力排众议的汉化,正是为了那一天做着准备。

可是,元宏以三十三岁壮年病逝后,仅历二世,三十来年,北魏就在内外交困中悲惨地解体了,宗室几乎被杀戮殆尽,族人沦为他人之奴…汉化不久的北魏无可奈何地在历史上圈下了一个血淋淋的破碎的句号。但元宏的汉化政策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 恪:(公元484~516年),鲜卑族,原名拓跋·恪,魏孝文帝第二子;平城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北朝时期北魏政权末位皇帝世宗宣武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499~516年为期十七年,终年三十三岁。

元恪是元宏的次子,母高氏。

他在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农历1月北立为皇太子。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农历4月12日以皇太子嗣位,在位十六年。死于北魏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农历1月。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



元善见:(公元523~551年),鲜卑族,原名拓跋·善见,魏孝文帝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世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著名北朝时期东魏政权开国皇帝孝静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534~551年为期十七年,终年二十八岁。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愤高欢专权,奔往长安。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农历10月,经高欢和百僚的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于邺城东北,改元天平,东魏正式建立,年仅十一岁。由于年幼,由权臣高欢辅政。

高欢善于玩弄权术,权势益大,权倾朝野,令东魏孝静帝天天都提心吊担,对高欢颇为畏惧。

高欢执政至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死,期间土地兼并情况严重,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皆尖锐,屡败于劲敌西魏宇文泰。而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权势更大。

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高洋再继任父兄之职,他见篡魏之时机已到,于东魏武定八年(北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农历5月废帝而自立,改国号“齐”,东魏灭亡。

高洋改封元善见为中山王,邑一万户;上书不称臣,答不称诏,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乘五时副车;封王诸子为县公,邑各一千户;奉绢三万匹,钱一千万,粟二万石,奴婢三百人,水碾一具,田百顷,园一所;于中山国立魏宗庙。

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农历12月,元善见被高洋以毒酒毒死,终年仅二十八岁。

东魏年号有四:天平、元象、兴和、武定,元善被高洋赐谥号为“孝静帝”。

东魏孝静帝自幼聪明,能洞悉先机,且好文学,美容仪。力能挟石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嘉辰宴会,多命郡臣赋诗,从容沉雅,有静孝文风。

但元善始终只是一个傀儡,未能亲政。



元宝炬:(公元507~551年),鲜卑族,原名拓跋·宝炬,北魏孝文帝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著名北朝时期西魏政权开国皇帝文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535~551年为期十七年,终年四十五岁。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愤高欢专权而奔关中依靠宇文泰,次年初,宇文泰鸩杀了北魏孝武帝,改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文帝,成为西魏的开国君主,改元“大统”,都于长安,史称西魏。

元宝炬即位时二十九岁,四十五岁时驾崩,其子元钦嗣位。



元 钦:(公元490~554年),鲜卑族,原名拓跋·钦,西魏文皇帝长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著名北朝时期西魏政权第二位皇帝废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551~554年为期四年,终年岁数待考。

以皇太子嗣位。

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即位,沿用西魏文帝年号,此年去年号,称元年。

他讨厌宇文泰专权跋扈,因此谋诛宇文泰,不料事泄,反在西魏废帝元钦三年(公元554年)被宇文泰所废,不久即被毒死。



元 廓:(公元?~557年待考),鲜卑族,原名拓跋·廓,魏文帝第四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著名北朝时期西魏政权末位皇帝恭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554~557年为期四年,终年岁数待考。

即位前封齐王,魏废帝三年农历1月即皇帝位,去年号,称元年,改元氏复姓拓跋氏。

西魏恭帝元廓三年(公元556年),宇文泰之侄宇文护掌管国家大政,为大司马,后封晋国公。

西魏恭帝拓跋廓三年的农历12月(公元557年),宇文护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周,改封西魏恭帝为宋王。不久,就杀了元廓。同年,宇文护扶持宇文觉称周天王,建立北周政权,是为北周孝闵帝。

至此,西魏灭亡。

跟帖时间 2010-02-28 21:39:4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元氏的历史名人 -- 元 勰:(公元?~508年),字彦和,北魏献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著名北魏武宣王。

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北魏宣武永平元年(公元508年)被冤杀,后平冤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号“武宣王”,农历11月6日葬于长陵北山。

关于彭城王元勰的死因,史籍《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记载的:

北魏立高皇后之时,彭城武宣王元勰再三劝谏不可,北魏宣武帝不听。高肇由此而怨恨元勰,数次在北魏宣武帝面前进谗言诋毁元勰,北魏宣武帝不听信。元勰崐推荐自己的舅舅潘僧固为长乐太守,京兆王元愉反叛,胁迫潘僧固与他同伙,高肇因此而诬告元勰北与元愉勾结相通,南招蛮贼。

彭城武宣王元勰手下有两个下属,即郎中令魏偃、和防阁高祖珍,希望让高肇提拔他们,就与高肇勾结一起陷害元勰。高肇命令侍中元晖上报北魏宣武帝,元晖不从,又命令左卫元珍去报告。北魏宣武帝就此事询问元晖,元晖说明元勰不会如此;北魏宣武帝又以此事问高肇,高肇叫来魏偃和高祖珍作证,结果北魏宣武帝就相信了高肇的诬陷。在戊戌(即农历18日),北魏宣武帝召元勰以及高阳王元雍、广阳王元嘉、清河王元怿、广平王元怀、高肇一起入宴。因为这时元勰的妃子李氏正在生产,因此他再三推辞不去赴宴。中使相继而来宣召,元勰万不得已,只好与李氏诀别,然后登车而去,进入东掖门,过小桥,拉车的牛不肯向前,打了它很久还是不向前迈进,又有使者责备元勰来的迟了,于是只好去掉牛,由人把车拉进去。

当时宴会在宫中举行,到了夜间,全都喝醉了,北魏宣武帝令他们各就方便之处休息。不一会儿,元珍带着武士送毒酒来了,元勰说:“我没有罪,希望能一见圣上,死而元恨!”元珍说:“圣上怎么可以复见呢?”元勰说:“皇上对明,不应该没有事就把我杀掉,乞求与诬告我的人当面对质!”武士用刀环向元勰的脸上打去,元勰大声呼喊道:“冤枉啊!老天爷!我如此忠心反而被杀!”武士又痛于殴打,逼迫元勰饮喝毒酒,接着武士上前杀了元勰。

天亮之后,用褥子裹了元勰的尸体装在车上送回他的府第,声称大王因酒醉而死去。李妃放声大哭,高声喊道:“高肇冤枉杀人,伤天害理,老天爷有灵,你怎么能得到好死呢?”

后来北魏宣武帝得知了真相,在东堂为元勰举哀,赠官和葬礼莫不优厚加倍。朝廷之内的大小官员,无不丧气叹息,连行路的男女都流着眼泪说:“高令公冤杀了贤德的彭城王。”

从此,朝廷内外对高肇更加憎恨了。



元 志:(生卒年待考),鲜卑族,北魏皇族。著名北魏大臣。

从小博览书传,颇有文才。任洛阳令时,不畏强暴凶悍;任荆州刺史,威名享誉荆楚;后任雍州刺史、西征都督。尚书邢峦曾称他“露竹霜条,故多劲节。”



元景皓:(生卒年待考),北魏人。著名东魏大臣。

公元550年,高洋废掉了东魏的孝静帝,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齐朝,历史上称为北齐。

在原来的东魏政权中,元氏贵族势力庞大。高洋夺权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就尽力削减和限制元氏贵族的势力,这样一来,与元氏贵族的矛盾就非常尖锐了。

有一次,高洋要到晋阳巡行,担心元氏贵族趁机谋反,就对元氏贵族大加杀害。

当时的定襄县令叫元景安,他为了逃避被杀的厄运,想改成高姓。他的堂兄元景皓听说后,怒斥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己,竟抛弃祖宗,换成别人的姓,太可耻了!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是说,大丈夫宁可为玉器而被打碎,怎么能求做完整的瓦片,苟且偷生?

而贪生怕死、一心保命保官的元景安竟将堂兄的话告诉了高洋。高洋本来就对元氏贵族怀有戒心,听到这事,更是火冒三丈,立刻下令杀了元景皓。

后世人常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



元 稹:(公元779~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洛阳人(今河南洛阳)。著名唐朝诗人、文学家。

元稹八岁丧父,少经贫贱。十五岁以明两经擢第。二十一岁初仕河中府,二十五岁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八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司马、虢州长史。唐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农历3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

元稹的文学创作,以诗的成就最大,他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他非常推崇杜甫的诗,其诗学杜甫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

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启发了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主题不够集中,形象不够鲜明。和刘猛、李余《古乐府诗》的古题乐府十九首,则能借古题而创新词新义,主题深刻,描写集中,表现有力。

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在元集中也列为乐府类,旨含讽谕,和《长恨歌》齐名。其铺叙详密,优美自然。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不同一般艳诗的泛描。悼亡诗为纪念其妻韦丛而作,《遣悲怀三首》流传最广。

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部行诗一百韵〉》,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这种“次韵相酬”的做法,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很容易产生流弊。

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其传奇《莺莺传》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所作传奇《会真记》,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为后来如金国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等。

元稹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合集多种。其本集《元氏长庆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今仅存六十卷。

唐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为尚书左丞,唐大和五年(公元831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终年五十二岁。其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今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等。



元 结:(生卒年待考),字次山,号漫郎;河南郡人(今河南洛阳)。著名唐朝将领、诗人。

唐朝天宝年间进士。曾参与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历官道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水部员外郎。其诗能反映社会现实,散文也多涉及时政,著有《元次山文集》。唐朝宗执政时期,他以亲老退居樊上,著书自娱,自称“酒徒”。

他继承了陈子昂反对六朝骄俪文风,致力于古文写作,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有《浪说》七篇、《漫记》七篇等。



元德秀:(生卒年待考),字紫芝,元结之族兄。著名唐朝文士。

少年丧父,事母至孝,考进士时,背着母亲入京城。母亲去世,他在墓侧筑室而居,食不加盐,睡不铺席。任鲁山县令,一年后辞去,住在山水俱佳的陆浑,弹琴自娱。宰相房琯曾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元 载:(生卒年待考),字公辅;岐山人。著名唐朝天下元帅行军司马。

他嗜学好属文,以明庄、老、文、列四子之学,策入高科。初授新平尉,历度支郎中。肃宗嘉其奏对,委以国计。充使江淮,都领漕輓。俄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以附李辅国,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排去忠良,引用贪猥。大历中,以贿败,伏诛。集十卷,今存诗一首。



元德昭:(生卒年待考),本姓危,字明远;江西南城东兴乡苏源村人(今江西黎川荷源乡苏源村)。著名五代时期吴国将领。

吴越王依重其才,但忌其姓“危”字刀下有“厄”,遂改姓元氏。后由于他战功卓著,吴越王拜他为丞相。



元 绛:(公元1008~1083年),字厚之;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北宋大臣、文学家。

元绛从小聪颖好学,五岁时便能作诗,九岁时拜见荆南(今湖北江陵)太守,太守试以三题,并将其文章呈进于朝。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进士及第。初授江宁推官,摄上元令(今江苏江宁)。

官任上,当地有一豪强王豹子,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元绛不惧豪绅,依法将其捕获,予以斩首。元绛善于断案,有一妇人状告邻居与其夫嗜酒争吵,乘黑入室砍断其夫脚。元绛见该妇哭而不哀,言其夜与夫同眠却衣裙无血污、该妇回去后与一僧私语谈笑。即令捕回妇、僧,审出实为奸情杀夫。百姓无不称颂。

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后改任通州海门县(今江苏启东)。该地民众多以贩盐为生,按律盐为官办,百姓贩盐犯法,制置使欲治盐贩罪。元绛认为该地产盐,并以此为生,超过规定存盐数,情有可原,宜略施惩戒放之。后升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今浙江台州),转为度支判官。

宋皇祐四年(公元1053年)为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调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农历12月,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

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农历5月,受耆宁(神宗子)事牵连,贬知亳州,改颖州。三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宋元丰年年,以太子少保致仕。

元绛在官期间,操持有当,支持王安石变法。工于诗文,“景灵宫”作神御十一殿,令其作《上梁文》,一夜之间完成。朝廷颁给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诏书亦多出自其手。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两首,《宋诗纪事》存其诗六首。

元绛逝世后,赠太子少师,谥号“章简”。



元奉宗:(公元961~1038年),字知礼;余杭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北宋大臣。

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进士,释褐知歙州绩溪县,徙常州武进令;为漳州从事,除忠正军节度掌书记,俄改淮南幕、擢太子中允,领庐州榷酤,又知蜀州晋原县。

宋仁宗时,迁太常丞,赐五品服,知通州海门县,又迁太常博士。入拜尚书屯田员外郎,有监郡之行,请余杭一闲局,求分务南都,旋即告老归姑苏,终官都官员外郎。子绛。范仲淹“以公年德,尝修乡丈之礼”;又因其“孝友之风”、“抱道于身”而加敬,为撰墓志。



元好问:(公元1190~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秀容人(今山西忻县)。著名金国诗人、文学家。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国的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

元好问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人家。他的祖先原为北魏皇室鲜卑族拓跋氏。相传,他的祖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一说为秦王拓跋翰,另一说为南安王拓跋余)。后来,后来的祖先又随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迁洛阳,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北魏分裂之后,户籍落至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五代时期以后,又由河南移家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他的高祖元谊,在北来晚期徽宗宣和年间(1119-1225年)官忻州神武(虎)军使。曾祖元春(一作椿)任北宋隰州(治今山西省隰县)团练使,又从平定移家忻州,遂为忻州人。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任柔服(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丞。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平时诗酒自娱,著有《东岩集》。

元好问出生后七个月,即过继给他的任县令的二叔父元格(后元好问称他为陇城府君)。

元好问生活的时代,正是金元兴替之际,金朝由盛而衰被蒙古灭亡,蒙古本是金的臣属,崛起后征伐四方而灭掉金国。在这样的大战乱大动荡的社会环境里,元好问也经历着国破家亡,流离逃难的痛苦煎熬。

大致来说,元好问的一生可以分成这样几个大的阶段:

二十一岁前,他过的是学生和公子哥儿的优裕生活。这二十来年,随着他的过继父元格,转徙于山东、河北、山西、甘肃的县令任上,一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很早显露出文学才华,八岁即因作诗而获得“神童”的美誉。虽然初次参加科举未能魁名高中,但因多遇名人指教,学问大为长进,打下了做诗为文的深厚根基。太原王中立(字汤臣)、翰林学土路铎(字宣叔)、名儒郝天挺(字晋卿)等都对元好问有过指教师授的功劳。另一方面,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科场失意的打击,使元好问养成了嗜酒的不良癖好。

二十二~三十五岁,是元好问科场多次挫折和遭受战祸、家破人亡,由山西逃难河南并在豫西逐渐定居时期。其间,他备尝了人生的痛苦艰辛。不过,通过应试汴梁,他得以与朝中名人权要如赵秉文、杨云翼、雷渊、李晏等交接结好,不仅在学问上受到高明的指点,诗文大为进步,而且为以后的仕途进退也打下了重要基础。

自三十五岁中博学宏词科入选翰林院,到金哀宗完颜·守绪金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汴京城破被蒙古兵俘虏,是他宦海浮沉和仕途最终结束时期。这一时期,他因不满史馆的冷官生活,很快辞官回豫西登封家中闲居。后被荐举出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再调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经历蒙古围城、崔立叛降、汴京城破、被俘囚押的饥饿忧愁、流血流泪、生离死别等恶梦般的生活。自金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农历4月被蒙古兵俘虏,押赴聊城羁管软禁,到元太宗窝阔台十年(公元1238年)农历8月四十九岁结束羁系生活,他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冠氏之间,并逐渐与蒙古国的汉军首领严实、赵天锡等接上关系,生活逐渐好转和自由。这期间,他痛心金国的沦亡,奸贼的误国,并为了以诗存史,勤奋编辑金国已故君臣诗词总集《中州集》。以“中州”名集,则寓有缅怀故国和以金为正统的深意。

从窝阔台十一年(公元1239年)秋五十岁时返回故乡忻州,到元宪宗蒙哥七年(公元1257年)农历9月4日六十八岁时在获鹿寓舍逝世,是他的遗民不仕和为金史编纂四处奔忙搜求有关资料时期。这期间,他的交游范围更广、作诗为文更多,对蒙古国的态度也逐渐转变。

元好问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对当时所有的文学形式除金院本之类的戏曲作品未见流传至今的实证或记载传说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有,如:诗、词、歌、曲、赋、小说,传统的论、记、表、疏、碑、铭、赞、志、碣、序、引、颂、书、说、跋、状、青词,以及官府公文诏、制、诰、露布等,均掌握熟练、运用自如。

元好问的作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他的同时代人和后世都对他的诗文有极高的评价。他的朋友徐世隆说他:“作为诗文,皆有法度可观,文体粹然为之一变。大较遗山诗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文宗韩、欧,正大明达,而无奇纤晦涩之语;乐府则清新顿挫,闲宛浏亮,体制最备。又能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得前辈不传之妙,东坡、稼轩而下不论也。”他的另一位朋友李冶更誉其为“二李(李白、李邕)后身”。《四库全书总目·遗山集》评元好问称;“好问才雄学赡,金元之际屹然为文章大宗,所撰《中州集》,意在以诗存史,去取尚不尽精。至所自作,则兴象深邃,风格遒上,无宋南渡宋江湖诸人之习,亦无江西派生拗粗犷之失,至古文,绳尺严密,众体悉备,而碑版志铭诸作尤为具有法度。”

元好问又是一位高明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论诗三首》、《论诗三十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校笠泽丛书后记》等等,都很精辟地评论了古代诗人诗派的得失。他也主张作诗为文要“诚”、要写“情性”,还提出许多写作时的技巧原则,反对生硬晦涩,乱排典故,做学问要“真积力久”等等,都是他几十年亲身实践得来的结晶,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元好问当过中央和地方官,都尽心竭诚,兢兢业业,关心国家兴亡,关心民生疾苦,所以政治声誉非常高。当他罢职镇平县令,时元宵佳节,百姓老老少少对他恋恋不会,敬酒惜别。在内乡县令任上时,他“劳抚流亡,边境宁谧”,所以当他因母亲去世,按照传统礼制为其母亲罢官守孝三年“丁内艰”时,“吏民怀之”赞许他:“元好问劳抚流亡,循史也,不当徒以诗人自之”。他任南阳县令时,为当地人民争得减三年赋税,发展生产,使人民有休养复苏之望。所以河南志书称他“知南阳县,善政尤著”。《南阳县志》记载:“南阳大县,兵民十余万,(元好问)帅府令镇抚,甚存威惠”。

元好问目睹亲历金朝的衰亡和蒙古灭金的全过程,又从政多年,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使他时刻关注着金国的命运和金国史迹的保存。当金如败亡前夕,他就向当政者建议用女真文小字写一部金史,但未能如愿,他就私下编撰了一部《壬辰杂编》。金灭亡后,他抱着“国亡史兴,己所当任”的爱国信念,决心以自己一人之力修一部金史,并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他拒不应聘作蒙古国的官,以表明自己的遗民身份和对故国的忠忱。但为了写金史,又不得不与出仕蒙古国的中上层官员相周旋,以便取得他们的协助和必要的资料;也正因如此,而引起许多人对他的不谅解,“百谤百骂,嬉笑姗侮,上累祖弥,下辱子孙”。

为了完成自己修金史的宏愿,元好问忍辱负重二十多年,直到去世,并为修金史,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建了一座“野史亭”,作为存放有关资料和编辑写作的地方。多年的奔波,使他积累了金朝君臣遗言往行的资料上百万字,后称“金源君臣言行录”。他又抱着“以诗存史”的目的,编辑成了《中州集》。这是一部金国的诗歌总集,里面不仅收录了他所知道的金期一代已故或未仕于蒙古国的诗人词客、包括金朝两位皇帝及诸大臣以至布衣百姓的诗词两千一百十六首(其中诗两千零一首,词一百十五首),而且为每位作者共二百五十余人写了小传,给中国文学史填补了空白。《金史·艺文传》就是以它为蓝本写成的,后来的《全金诗》自然也是在它的基础上增补而成的。同时,《中州集》也为金国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可惜,正当他满怀信心地说只需破费三数月功夫,查阅抄录了《金实录》上的有关内容,即可着手《金史》的著述时,他的一个朋友却从中作梗,未能得在蒙古万户、汉军首领张柔处见到金实录,以致功亏一篑,使他抱恨以殁。

元好问生前虽然未能实现自己修成金史的愿望,但他所收集的这些资料,却为元朝修宋、辽、金史,以至明朝修元史,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为修金史奠定了基础。元好问尊重史实,不阿时俗,秉笔直书,所以后代学者一致认为,《金史》与元好问关系密切,《四库全书总目》称“多本其所著”。元好问这种国亡修史的作法,也为后人所仿效。如明朝遗老万斯同拒绝应清政府的博学宏词科的征召,也坚决不要清朝给的七品俸的纂修官官衔,却以“布衣”参与修《明史》。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创清史馆,也有不少清朝遗老为报故主来参与《清史稿》的编撰。

元好问十分重视和努力保护人才,喜欢奖掖后进。金哀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农历4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初,元好问即向当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个中原秀士王若虚、王鹗、杨奂、张德辉、高鸣、李治、刘祁、杜仁杰、张仲经、商挺等,请来耶律楚材予以保护和任用。而经他教育或指授出来的文坛名手如郝经、王恽、许楫、王思廉、孟琪、徐琰、郝继先、阎复等多人。尤其是他保护和教育白朴的故事一直传为文坛佳话。白朴之所以后来能成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为白朴的《天籁集》作序的王博文认为,这与元好问的教导分不开:“遗山之后,乐府名家者何人?残膏剩馥,化为神奇,亦于太素(白朴字)集中见之矣。然则继遗山者,不属太素而奚属哉!”

元好问对蒙古国的态度有一个矛盾变化的过程。他痛心于金国被蒙古灭亡,对金哀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金汴京西面元帅崔立投降蒙古和出卖金朝后妃大臣极为痛恨,但对崔立开门投降,客观上使汴京百万生灵免遭一朝全部涂炭死亡之祸又并不完全否定。因此,他被胁迫参与了为崔立撰写功德碑的重要政治事件,这也是他后来一直耿耿于心、别人对他指摘嘲讽的重要口实。在金元交替之际,元好问的思想十分痛苦和矛盾。他一方面痛心金朝的腐败和混乱,希望有一个除旧布新局面的出现,当他看到金朝被蒙古灭亡已成定局后,就把金朝那54位“天民之秀”推荐给蒙古国这个“维新之朝”。对于那些归降蒙古国的金朝旧臣如耶律楚材、张桑、严实、赵天锡等,只要他们曾为减轻金国人民少遭屠戮之苦做过一些好事,他都能够予以谅解。

元好问在蒙古国生活了二十四五年,通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他对蒙古国的看法逐渐发生变化。他对中原那些出仕蒙古国的汉族世侯如上述张柔、严实等能够兴文教、安定百姓生活表示赞赏。尤其对蒙古贤王忽必烈重视儒学、大兴学校,实行较利于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十分感激;对忽必烈击灭云南地方势力,取消它的半独立状态、恢复汉唐旧疆的赫赫功业特别钦佩,为其歌功颂德。从而他逐渐把蒙古国政府看作像汉唐那样值得自己骄傲的合法正统的政府,在他的《刘时举节制云南》七律诗中,他直接称蒙古国为“汉家”:“云南山高去天尺,汉家弦声雷破壁。九州之外更九州,海色澄情映南极”。渐渐地,元好问也把自己看作是蒙古国的一个臣民,对立的情绪逐渐消失。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春夏之间,元好问虽已六十三岁高龄,却还是与他的好友张德辉一起北去觐见忽必烈,请求忽必烈为儒教大宗师,忽必烈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他俩又提出蠲免儒户的兵赋,忽必烈也答应了。

元好问多才多艺,除了长于诗文、从政之外,还深于历算、医药、书画鉴赏、书法、佛道哲理等学问,他的朋友遍及当时的三教九流,既有名公巨卿、藩王权臣,也有一般的画师、隐士、医师、僧道、士人、农民等,据有人考证,其有文字可据者达五百余人,例如李杲(东垣)、张从正(子和),被尊为金元四大医学家中的两位(另两人为金国的刘完素,元朝的朱震亨)所以他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位社会活动家。

元好问学问深邃,著述宏富,援引后进,为官清正,尤其在金元文坛上居首屈一指的地位,即使至明清、堪与他伯仲者也难得一二,被他的学生、师友及后人尊称为“一代宗工”、“一代宗匠”。迄今流传下来的据信是他的作品的有:诗一千三百八十余首,词三百八十余首,散曲六首,散文二百五十余篇,小说《续夷坚志》四卷二百零二篇,《中州集》十卷,《唐诗鼓吹》十卷。另有已经散佚的著作多种:《锦机》、《东坡诗雅》、《杜诗学》、《诗文自警》、《壬辰杂编》、《金朝君臣言行录》、《南冠录》、《集验方》、《故物谱》等。

元好问有四子五女。长子元拊,字叔仪,仕元为汝州知州;次子元振,字叔开,太原路参佐;三子元总,字叔纲,都省监印。另一子小名阿辛,早卒。五女中次女元俨后为女道士。

跟帖时间 2010-02-28 21:37:0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元氏的典故、趣事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语出《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室亲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寓义: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泥瓦而保全自己。南北朝时的东魏,孝静帝是名义上的皇帝,朝廷大权掌握在丞相高洋手中。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洋代魏自立,建立了北齐王朝,年号天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高洋杀害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就这样,高洋还不放心,担心自己篡夺来的皇位得而复失。公元559年6月20日,天空出现日食。掌管天文的太史对高洋说:“今年应当除旧布新。”高洋听后十分疑虑,他把彭城公元韶召来问道:“西汉末年王莽夺取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很快就让刘秀夺了回去?”元韶说:“因为当初王莽没把刘氏宗室全部杀光。”一句话,勾起了高洋的杀心。他下令把原皇室的宗室近亲四十四家逮捕下狱,押到东市处死,前后共杀掉七百多人,连婴儿也无幸免。高洋的凶暴残忍,使原魏帝的远房宗族非常恐慌,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定襄令元景安提出,脱离元氏,请求高洋赐姓高。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大丈夫宁愿玉碎,不为瓦全,怎么能抛弃自己的宗族,改从别人的姓氏呢?谁知元景安胆小怕死,他卑鄙无耻地把元景皓的这些话都报告了高洋。结果,景皓被处死,元景安得以苟且偷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即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泥瓦而得保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不愿屈辱地活着。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得到升华,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操,用以比喻宁愿为了正义高尚的事业而献身,不愿屈从失节而苟全。

跟帖时间 2010-02-28 21:34:3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元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源自商代;望出河南:此联典出元氏的源流和郡望。

宫中才子;樊上酒徒: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诗人元稹,字微之,河南郡人,早年家贫,贞元年间举明经科,历官左拾遗、监察御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其诗以平易取胜,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宫中称他为“元才子”。著有《元氏长庆集》。下联说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元结,字次山,号漫郎,河南郡人,唐天宝年间进士,曾参与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历官道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水部员外郎。其诗能反映社会现实,散文也多涉及时政,著有《元次山文集》。唐朝宗执政时期,他以亲老退居樊上,著书自娱,自称“酒徒”。

紫芝眉宇;露竹霜条: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元德秀,字紫芝,元结族兄。少年丧父,事母至孝,考进士时,背着母亲入京城。母亲去世,他在墓侧筑室而居,食不加盐,睡不铺席。任鲁山县令,一年后辞去,住在山水俱佳的陆浑,弹琴自娱。宰相房琯曾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下联典指北魏时期的皇族元志,从小博览书传,颇有文才。任洛阳令时,不畏强暴凶悍;任荆州刺史,威名享誉荆楚;后任雍州刺史、西征都督。尚书邢峦曾称他“露竹霜条,故多劲节。”

金钗沽酒;翠腕成阑:全联典出唐朝时期的元稹悼亡诗:“泥他沽酒拔金钗。”陶宗仪在《元氏掖庭记》中评论说:“元静懿皇后诞日,南朝宫人献柳金翠腕阑,似手镯类,但扁而用于臂境。”

河南世泽;元和家声: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元稹,河南人,诗以平易胜,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号元和体。



2.六言通用联:

宝岳行军元帅;长寿光禄大夫:上联典指隋朝初期的名将元景山,字宝岳,洛阳人。勇猛善战,仕周,击败吐谷浑;平齐,斩宇文亮,官拜大将军。文帝即位,拜上柱国。伐陈,为行军元帅,威名显赫一时。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右光禄大夫元寿,字长寿,洛阳人。性仁孝。炀帝立,为杨素行军长史,又从帝西讨吐谷浑,以功累官右光禄大无。从征辽东,道卒,谥景。

邕内神明之誉;宫中才子之呼。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元绛。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元稹。



3.七言通用联:

邕州使威名驰誉;烈女传学士增修: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南城人元绛,字厚之,天圣年间进士,任广东转运使时,侬智高(广源州壮族首领)反宋攻邕州,建大南国,元绛驻军邕州,享有威名。后历官翰林学士、参知政事。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元万顷,拓跋氏后裔,敏于文词、性情放达。曾跟从李勋征伐高丽,管书记,后任著作郎、凤阁侍郎。著有《烈女传》等。

才子诗宫嫔喜咏;列女传学士增修: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元稹,宫中妃嫔多诵其诗,号“元才子”。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元万顷,号“北门学士”,增修《烈女传》等。

四面常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句联。元稹(公元779~831年),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此联为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句联。

摇笔尚堪凌浩荡;题诗端为发幽妍: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元稹诗句联。

白雪任教春事晚;贞松惟有岁知寒:此联为金国时期的文学家元好问诗句联。元好问(公元1190~1257年),字裕之,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号遗山。七岁能诗,二十岁成学,名闻京师。兴定进士,任内乡令。正大中,为南阳令。天兴初,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有《遗山集》。

百年人物存公论;四海虚名只汗颜:此联为元好问自题联。



4.八言以上通用联:

七岁神童,诗文名世;一时才子,元白流芳:上联典指金国末期的文学家元好问。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诗人元稹。元稹与白居易常相唱和,世称“元白”,号“元和体”。

跟帖时间 2010-02-28 21:30:5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元氏的字辈排行 -- 广东汕头、靖海、天津静海、湖南临湘、安徽肥东、河南汤阴、马来西亚元氏字辈:“启士应宗春立荣茂登邦绵达永兆丰隆”。

山东威海、昌邑元氏字辈:“海思仲仔珠贵世礼常为何发贺先仕克茂均兴瑞”。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8 21:27:1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元氏的家谱文献 -- 元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农历9月4日元喜红手抄本,原谱存于遗山祠(元好问家祠),但已佚。元喜红手抄《元氏家谱》现被收藏在山西省忻州市古城南十里处的韩岩村元喜红处。注:元喜红先生已年逾八十岁。

跟帖时间 2010-02-28 21:25:1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元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2.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8 21:21:3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元氏的迁徙分布 -- 元氏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九十一位门阀。

元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其最初的发祥地在黄河域的河南、河北两省一带。望族居于河南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

元氏虽然头绪众多,但仍可归划为四大主流:

一支以官职称谓为氏,根据清朝学者张澍著《姓氏五书》上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

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之后,周王朝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別出現两支元氏。

一支则为后来融入汉族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如纥骨氏、是云氏这两支鲜卑族人均改为元氏,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三支以上。后来繁衍的人数比较少,主要活动于中国北方。

另一支出自其他少数民族。他们的最初的活动地区,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如唐朝的大诗人元稹与名臣元结,就全是河南人。

跟帖时间 2010-02-28 21:19:1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元好问家族世系 -- 先 世: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后改姓元。落籍汝州(今河南临汝)。

远 祖:元 结(公元719~772年),字次山,唐肃宗时,任监察御史,道州剌史。卒赠礼部侍郎。唐代古文运动先驱之一。

高 祖:元 谊。北宋宣和年间为忻州神虎军使。

曾 祖:元 春。北宋隰州团练使,后赠忠显校尉。曾祖母王氏。

祖 父:元滋善。金国进士,历任柔服丞、铜山令。祖母赵氏。

生 父:元德明(字),号东岩。未仕,教授为业。生母王氏。

嗣 父:叔父元格。历任掖县令、陵川令、陇城令。母张氏。

叔 父:元 升,字德清。以兄荫补承奉班。

长 兄:元好古,字敏之,殁于贞祐二年忻州屠城之祸。

仲 兄:元好谦,字益之。

元好问:字裕之。元配张氏,继配毛氏。

长 子:元 拊,字叔仪,小名阿千。仕元,汝州知州。

次 子:元 振,字叔开,小名宁儿。仕元,太原参佐。

季 子:元 摠,字叔纲,小名阿中。仕元,都省监印。

长 女:元 真,婿程思温。

次 女:元 严,婿杨思敬。婿死后为女冠,宫中女教,号浯溪真隐。

三 女:元 珍,小名阿秀。早卒。

四 女:元叔闲,婿翟国才。

五 女:名字待考,婿霍继祖。

注:元好问尚有一子,小名阿辛,早卒,著有《清明日改葬阿辛》诗。元拊、元真、元严、元珍为张夫人所出;元振、元摠、元叔闲及另一女为毛氏所出。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2-28 21:16:1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元氏的各支始祖 -- 1.元结一族世系:

远祖:元 结:字次山,唐朝礼部侍郎

始祖:元 谊:妻赵氏,宋朝宣和年间忻州神虎军使

第二世:元 春:妻王氏,宋朝忠显校尉、隰州团练使

第三世:元滋善:妻赵氏,金国正隆年间仕为柔服丞

元滋新:字仲美,妻史氏、杨氏,

第四世:元德明:号东岩,妻王氏

元 格:陇城,妻张氏

元 升:字德清,妻杨氏

第五世:元好谦:字益子,妻王氏

元好古:字敏之,妻张氏

元好问:字裕之,妻张氏、毛氏,生于明昌元年七月初八、卒于明宪宗七年九月初四

第六世:元 抚:字叔仪,妻赵氏

元 振:字叔开,妻李氏

元 总:字叔钢,妻张氏

元博奉:妻赵氏

第七世:元若祖:妻金氏

元若成:妻任氏

第八世:元林枝:妻毛氏

元林泉:妻张氏

元林茂:妻刘氏

第九世:元仲智:妻周氏

元仲贤:妻姚氏

元仲和:妻宿氏

元仲义:妻李氏

元仲信:妻张氏

元仲理:妻赵氏

第十世:元天佑:妻张氏

元天昌:妻米氏

元天根:妻刘氏

元天梁:妻赵氏

元天柱:妻王氏

元天星:妻朱氏

第十一世:元保章:妻高氏

元保瑞:妻杨氏

元保琪:妻赵氏

元保瑾:妻王氏

元保珍:妻周氏

元保峥:妻陈氏

第十二世:元守成:妻李氏

元守仁:妻宋氏

元守业:妻米氏

元守基:妻张氏

第十三世:元存广:妻李氏

元存德:妻李氏

元存善:妻刘氏

元存满:妻王氏

元存厚:妻刘氏

元培俊:妻张氏

第十四世:元忠理:妻王氏

元忠佩:妻金氏

元忠在:妻杜氏

元忠信:妻王氏

元忠实:妻赵氏

第十五世:元子良:妻刘氏、马氏、王氏

元子温:妻张氏

元子敬:妻徐氏、米氏

元福星:妻刘氏

元福贵:妻陈氏

元福祥:妻赵氏

第十六世:元世安:妻李氏

元世玉:妻姚氏

元世兴:妻张氏

元世茚:妻王氏

元世银:妻毛氏

第十七世:元文贤:妻赵氏

元文政:妻刘氏

元文祥:妻赵氏

元文吉:妻米氏

元文腾:妻李氏

元文庆:妻李氏

元为成:妻赵氏

元一成:妻王氏

元三成:妻王氏

第十八世:元绍珠:妻冯氏

元绍玉:妻李氏

元绍章:妻刘氏

元光月:妻王氏

元光明:妻吴氏

元光亮:妻赵氏

第十九世:元学诗:妻王氏

元学义:妻赵氏

元学才:妻马氏

元学通:妻马氏

第二十世:元宏山:妻赵氏

元宏奇:妻李氏

元宏基:妻高氏

元宏顺:妻王氏、刘氏

第二十一世:元全泰:又名旺,妻李氏

元淳泰:又名熙,妻张氏

元清泰:又名照,妻刘氏、邢氏

第二十二世:元攀荣:妻张、徐氏

元攀富:妻张氏

元攀桂:妻韩氏

元攀寿:妻姚氏、李氏

第二十三世:元 亭:妻李氏

元 利:妻张氏

元 贞:妻张氏

元 金:妻李氏

元 椿:又名全楼,妻张氏

元 榆:又名黄楼,妻李氏

元 槐:待考

元洲良:妻李氏

元洲田:又名白林,妻杜氏、王氏

第二十四世:元生荣:

元生华:待考

元润年:待考

元红灯:待考

元二忙:待考

元三忙:待考

元四忙:待考

元喜红:待考



注:元喜红先生提供资料。

跟帖时间 2010-02-28 21:13:2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