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3-18 09:58:29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2629 跟帖次数 8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直系裔孙惠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远古时期,黄帝之孙叫颛顼,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陆终的第二子就叫惠连。

在惠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祖上的名字为姓氏者,称惠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的周惠王,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东周王朝时期,第五位君主名姬阆,于公元前676~前652年在位,逝世后谥号为“惠”,史称周惠王。

在周惠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为惠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釐公之子公子惠,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姓纂》中记载:陈釐公生公子惠,字子得,后分两支:一为子禽氏,一为惠氏。

陈釐公(陈僖公)妫孝,是陈国的第七位君主,在位期间为公元前832~前796年共三十六年。陈釐公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字子得。在公子惠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惠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公子尾,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鲁惠公姬弗涅,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十三任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68~721年共四十六年。

鲁惠公为鲁孝公儿子,周文王的第八世孙,后承袭鲁孝公担任鲁国君主。他在位间励精图治,国势大振,百姓悦服。

周平王姬宜臼建立东周王朝期间,感激秦文公护送迁都洛阳,允许他用天子礼祭祀天帝。此事被鲁惠公知道了,也向周平王申请允许用天子之厘举办祭祀活动,不料却被周平王拒绝了。鲁惠公因此大怒,认为姬姓嫡族怎能不如异姓?因此故意擅自用天子之礼祭天,还特意通知了周平王。周平王因东周初定,内外不稳,遂不敢过问,假作不知。

鲁惠公在位四十六年逝世,因适夫人无子,乃立庶长子姬息,是为鲁隐公。鲁惠公还有次子姬威、三子姬恒(公子尾)。

公子尾姬恒为门下丁公府椽,流誉他方,各国归仁,遂以“他方”二字合成为“施”字,食采于饱,封为施国,号曰“施父”,逝世后其谥号亦为“惠”。

在姬恒的后裔子孙中,分衍有两个大氏:一支以先祖谥号为姓氏,即称惠氏,另一支则以先父名号为姓氏者,称施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的周惠王,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姬姓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姬发分封开国元勋,其弟周公旦以公爵位封于鲁国,都曲阜,但留朝执政,由长子姬禽父(字伯禽)代为就封,史称鲁公。姬禽父第五代孙名姬称,即第十二位鲁君鲁孝公(公元前796~前769年在位),有季子字子展(公子展、夷伯展)。

公子展之孙曰姬无骇。周桓王姬林五年(公元前715年),姬无骇逝世。当时诸侯以字为谥,鲁隐公便命其子惠伯巩之族以祖父字为展氏。此乃展氏得姓之始。

柳下惠,本名展获,字禽,又字季,公元前720~前621年,是春秋时期鲁孝公姬称后裔姬无骇之子,“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为“柳下惠”。由于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柳下惠曾为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

柳下惠是展氏、柳氏二姓的得姓始祖,也是惠氏的得姓始祖之一,该支后裔以先祖谥号为姓氏,称惠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惠氏之源,在唐朝时期手写本《四海姓望谱》中有明确记载。在《四海姓望谱》中记载:“惠氏 承姬姓周文王之苗 曹周公旦之胤绪,曾伯禽之别族,柳下惠之后。”这说明,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是部分惠姓人的祖先。

法国汉学家、探险家、文化强盗伯希和(Paul Pelliot,公元1878~1945),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从敦煌盗掠弄走的文物中,就有唐朝时期的手写本《四海姓望谱》残卷,即著名的历史文献“伯3421号文书”,其中就记载了该支惠氏之源。伯希和曾携带部分敦煌写本精品出示给在北京的学者罗振玉、蒋斧、王仁俊、董康等人观看,自此中国学术界始知敦煌莫高窟内有唐朝遗书。

珍贵无比的唐朝史籍《四海姓望谱》现被收藏在法国巴黎博物馆。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惠公姬夷吾,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晋惠公姬夷吾,是晋献公之子。

姬夷吾之母为小戎子,她与其姊大戎狐姬同嫁晋献公。大戎狐姬生晋文公重耳,重耳年长于夷吾。太子申生、公子重耳与夷吾皆有贤行,受晋献公宠爱的骊姬为了给她儿子奚齐争夺君位,屡次对他们几个人加以陷害,使其先被疏远,后遭迫害。夷吾先被封于屈(屈指二屈,北屈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南屈在其南),在太子申生受骊姬诬陷自杀后,他从绛都(今山西翼城东南)逃归屈,整兵自守。其后晋献公派兵伐屈,夷吾不能坚守,逃亡到梁(今陕西韩城南)。

晋献公在位二十六年去世,遗命骊姬之子姬奚齐继位。大夫里克等杀死姬奚齐,派人迎接公子重耳回国为君,重耳谢绝;又派人迎公子姬夷吾。姬夷吾当即就要启程归国,跟随他流亡的人觉得此事可疑,因为国内还有晋献公的儿子可以立为国君,反而来迎接流亡的公子,说不定其中有什么阴谋。于是派人到秦国,请秦穆公发兵护送姬夷吾回国即位,许在事成之后,把晋国黄河以西之地割让给秦国。又派人给里克送信许愿,说只要回国做了国君,就把汾阳之邑封给里克。

周襄王姬郑三年(晋惠公元年,公元前650年),秦穆公发兵送夷吾回国,立为国君,是为晋惠公元年。

晋惠公即位以后,首先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背弃割地给秦国的许诺,派人到秦国致歉,说:“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婉转地表达了不能割地给秦的意思。第二件事是除掉里克等原来杀死奚齐另立国君的人。最先对付的是里克,不但不封给他原来许诺的汾阳之邑,而且把他手中的权也夺了。过后还不放心,恐怕里克故伎重演,迎立依然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就下令让里克自杀。惠公对里克说,如果没有里克,他当不了国君;但是,里克杀过奚齐,有这样的人为臣,国君就没法当。里克绝望地说:“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只得伏剑而死。除掉里克以后,还害怕他的同党兴风作浪,又寻机将那些当初与里克同谋的人一齐杀死。做完这两件事,惠公解除了他的内忧外患,可是国内人心已经离散。

周襄王五年(晋惠公四年,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请求秦国卖给一些粮食。秦穆公听从了百里奚的建设,暂不计较晋惠公悔约的前嫌,派了大量的船只运载粮食,由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南)至晋都绛,沿渭河入黄河转汾河再转浍河,运粮的船络绎不绝,称之为“泛舟之役”。第二年,秦国发生灾荒,也请求晋国交给一些粮食。晋惠公与大臣商议此事,有人认为应该答允,秦国能不念前嫌给晋国运粮救灾,晋国理应回报。但又有人认为,没有割地给秦国,两家已成仇敌,现在给秦国救灾,无疑是给敌人助长力量,这事不能答应。惠公采纳了后一种意见,没有给秦国运粮。

周襄王七年(晋惠公六年,公元前645年),秦国渡过灾荒,秦穆公率兵大举伐晋。晋惠公整军抵御,因他的所做所为不合情理,不得人心,君臣不和,士气不振。两军战于韩原(今山西河津与万荣之间),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

秦穆公对晋惠公的怨恨难以平息,预备把他杀了祭祀上帝。多亏秦穆公的夫人是晋惠公之姊,以自焚要胁秦穆公,才劝阻了此举。晋惠公在秦国当俘虏期间,秦晋两国重新订立盟约,然后被礼送回晋,继续为君,直至逝世。

晋惠公在位期间,晋国在大国争霸中无所作为。晋惠公的政治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国君的宝座,为取得和维护权力不顾一切。为了谋求回国即位,他甘愿割让国土,更不用说封官许愿了。登上宝座之后,就自食其言,一概反悔,遂造成背信弃义的狼藉声名。而在秦国遭灾时,又以怨报德,企图依靠自然灾害打击秦国,再一次在道义上失败。韩原的战败被擒,只不过是前两次失败的自然延续而已。

晋惠公使晋国处干“失道寡助”的地位,当然不能和其他大国争衡,较一日之短长了。但晋惠公并非一个庸碌无为的君主。晋惠公在位期间,在国内大力采取各项惠民政策,使晋国社会继续得到稳固和发展。晋惠公之所以许秦赂又背赂、作爱田,作州兵、和戎等一系列政治作为,其主要目的都是从晋国自身富强为出发点的,不仅在客观上为晋国的富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且为后来的晋文公及其以后晋国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

因此,晋惠公逝世之后,晋文公以“柔质慈民曰惠”给其所上谥号为“惠”,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惠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惠公姜元,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记载:“齐惠公子子襄之后。惠旧作桓”

齐惠公姜元,就是齐懿公姜商人之子,齐桓公姜小白的嫡孙。

齐懿公在位时期非常骄横,人心不归附,所以齐懿公后来被丙戎和庸职杀死。齐懿公死后,齐国民众还不解气,又废黜了齐懿公在国内的太子,从卫国迎接公子姜元回齐国为君,是为齐惠公。

齐惠公在位十年,多实施惠民之策,得到了齐国民众的欢迎。至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齐惠公病逝,其子姜无野继位,即齐顷公。

齐惠公在位时期,宠臣崔杼曾得到齐惠公的宠幸,到齐惠公逝世后,另外的高氏、国氏贵族怕受到崔杼胁迫,便联合起来把崔杼驱逐出国,崔杼便逃到了卫国。

齐顷公继位后,给先王齐惠公上谥号为“惠”。

周定王十八年(齐顷公十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率军南下攻鲁国龙邑(今山东泰安),其宠臣卢蒲在战斗中被杀,齐顷公怒而攻至巢丘(今山东泰安)。同年,齐顷公在马鞍山下(今山东济南)与晋国展开了著名“鞍之战”,结果大败,齐顷公被晋军追逼,“三周华不注”,差点被俘,幸得大臣逢丑父相救,二人互换衣服,佯命齐顷公到山脚华泉取水,得以逃走。回国都后不久即逝世了。

而被驱逐到卫国的崔杼则得到卫国之助,乘机齐顷公逝世之机复辟回齐,扶立公子姜购,是为齐庄公。

在其后的齐惠公之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惠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贤哲孟献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记载:“孟献子之孙子为服惠伯。”

孟献子,就是仲孙蔑,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上大夫。

孟献子为人勤俭,为大夫时经常四处体察民情,他常说:“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主张俭用和发展生产,时称贤大夫。后世的曾子对孟献子十分推崇。

孟献子有个裔孙叫服惠伯,其后分衍有惠氏、服氏两支,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楚惠王熊章,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楚惠王熊章,在位时期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成为一方强霸。

周敬王姬丐四十年(楚惠王九年,公元前480年),楚惠王乘吴国被越国打败之机,率兵进攻吴国。

战国初期的周贞定王姬介二十二年(楚惠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了蔡国(今河南上蔡)。

到周贞定王二十四年(楚惠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又灭杞国(今山东安丘)。

楚惠王曾命鲁国人公输般(鲁班)造云梯,准备向宋国进攻,后为墨子所制止。

周考王姬嵬十年(公元前431年),楚惠王逝世。楚惠王在位五十七年,将楚国领土扩大了将近一倍,继位的楚简王熊中给其上谥号为“惠”。

在楚惠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卫姓氏者,称惠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桓公疫裔孙惠伯彭,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

在史籍《世本》中记载:鲁桓公生僖叔牙,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鲁文公十八年襄仲杀惠伯。”

惠伯,是公子彭的封号,他属于鲁国三桓集团。

春秋时期,鲁国的国政在季孙氏之后便由东门襄仲掌握。东门襄仲是鲁庄公的儿子,名字叫公子遂,字襄仲。由于他住在鲁国都城东门旁边,史称“东门襄仲”。

当时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家族,史称“三桓”。“三桓”各自一直在扩张自己的势力,直接威胁到鲁文公姬兴的权威。公子遂竭力维护鲁君,多次企图铲除“三桓”的势力,在周顷王姬壬臣二年(鲁文公姬兴十六年,公元前611年),公子遂就曾找个由头杀了三桓的中坚力量之一的公子彭,但公子遂却最终也没有取得成功,因此与“三桓”成了死对头。

公子彭被杀后,其后裔子孙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封号为姓氏者,称惠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鲁桓公疫裔孙惠伯彭,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元和姓纂》中记载:“季悼子生惠伯鞅,鞅生懿伯拊,为公之氏。”

季悼子,就是季孙纥,亦称季平子,是季武子之子。鲁昭公七年,季武子逝世,季悼子代立。

秋七月,平子伐莒,取郠,献俘,始用人于亳社。臧武仲在齐,闻之,曰:“周公其不飨鲁祭乎!周公飨义,鲁无义。《诗》曰:‘德音孔昭,视民不佻。’佻之谓甚矣,而壹用之,将谁福哉?”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孔子对于开始用俑作为陪葬的人为什么那么痛恨呢?为什么诅咒他断子绝孙呢?因为俑以人为形,是对人本身的不尊重。

孔子对于季悼子伐莒,以人作为牺牲品,虽然没有留下评述,但从以上孔子针对“始作俑者”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于这件事绝对十分痛恨。

季武子的专制,季悼子的残暴,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鲁国君弱。

季悼子的儿子叫惠伯鞅,惠伯鞅的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惠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时期秦惠文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秦国自秦襄公开始为诸侯,至秦穆公凡九世。在秦穆公时期开始称公,至秦惠文王则傲称为王。

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56年~前311年,是秦孝公嬴渠梁之子。

秦惠文王为太子时曾犯法,当时商鞅掌刑法,曾黥其师以辱之。故而在秦孝公一死,秦惠文王即位,就将商鞅给予车裂。然而,秦惠文王并未废除商鞅之法。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任用贤能,推行法制,并不断向外拓展领土。周显王姬扁三十九年(秦惠文王八年,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命大良造(秦国最高行政长官,掌军政大权)公孙衍在雕阴(今陕西甘泉)打败魏军,逼迫魏国尽献河西地于秦国。秦国此后以黄河、函谷关为界抵御关东诸侯,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上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周显王四十四年(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自称为王。

周慎靓王姬定三年(秦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318年),韩、赵、燕、楚、魏五国“合纵”攻秦,被秦军打败。张仪又游说拆散齐、楚联盟,秦乘机打败楚军,占领汉中。

在对关中六国作战取胜后,秦惠文王采用大将司马错的建议,于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16年)出兵灭蜀,随后又灭掉苴(今四川昭化)和巴(今重庆嘉陵江北岸),使得秦国“擅巴蜀之饶”,为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秦惠文王逝世后,继位的秦武王嬴荡为其上谥号为“惠文”。

在秦惠文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惠文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惠氏、文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三妃之一的惠妃,属于官职称谓为氏。

惠妃,为封建王朝嫔妃名称,始建于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设四妃制,惠妃为其中之一。唐朝时期沿袭隋制,唐太宗李世民将四妃裁撤为三妃,后唐高宗李治又恢复为四妃。

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妻妾一大堆,最高者为皇后,之下设有四妃:宸妃、惠妃(亦称淑妃、惠淑妃)、德妃、贤妃;再下为四嫔:喜嫔、容嫔、仪嫔、敬嫔;再下为四昭:昭仪、昭容、昭媛、婕妤;再后就是美人、才人,人数不等,最末的就是秀女。

惠妃在内宫权利颇大,官秩与宰相相同,授领正一品,职掌辅佐皇后的论命、妇礼,几乎无所不统,但不得干涉外政,俗称“内命妇”。

在历代惠妃的族人中,均有以先祖母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惠氏,以表显赫,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库莫奚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库莫奚族珠鲁氏,源出金国时期库莫奚族术鲁部,亦称述律部,世居赫舍里河(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后逐渐融入女真族,成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满语为Juru Hala,满语“双”,后多冠汉姓为惠氏。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惠和氏,亦称辉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回特部,以部为氏,满语为Hunhe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辉发(今吉林辉发河上游)、富尔坚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一带)、长白山区,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惠氏、何氏。

⑵.满族赫舍里氏,亦称何舍里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纥石列氏族和金国时期女真纥石烈部,以部为姓,满清时期有译写为“黑舍利”、“赫舍哩”等,后在《八旗氏族通谱》、《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统一规范为“赫舍里”。不过今有满族同胞有别出心裁者,复古称为纥石列氏、纥石烈氏等。赫舍里氏的满语为Heseri Hala,人数众多,是满族大族,世居都英额(今辽宁清原英额门)、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辉发河上游)、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多尔济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黑龙江色钦(今黑龙江虎林)及穆理哈(今黑龙江穆理哈村)、塔散堡(今黑龙江塔散堡)等地区,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中叶以后,赫舍里氏多冠汉姓为惠氏、何氏、高氏、康氏、赫氏、张氏、芦氏、贺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佟氏、普氏等。



得姓始祖:惠连、周惠王(姬阆)、公子惠(妫子得)、公子尾(姬恒)、柳下惠(展获)、晋惠公(姬夷吾)、齐惠公(姜元)、孟献子(仲孙蔑)、楚惠王(熊章)、惠伯(公子彭)、惠伯鞅、秦惠文王(嬴驷)。

惠施《历物十事》全文 --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南方无穷而有穷。

今日适越而昔来。

连环可解也。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跟帖时间 2010-03-18 10:56:3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惠氏的历史名人 -- 惠 仲、惠 同:(公元前1001~前947年待考),父子俩。著名西周时期史学家。

西周穆王时期历史学家,和撰写《史记》的太史公司马迁齐名,时任史官。



惠 施:(公元前370~前310年待考),宋国人,与庄周(庄子)为友。著名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代表人物。

惠施与庄子为朋友。曾任过魏国丞相,他主张联合齐、楚二国,停止战争,并曾随魏惠王见齐威王,使魏、齐互尊为王。

惠施知识渊博,以善辩出名,具有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当时的名辩思潮中,惠施代表名家两个基本派别的“合同异”(合万物之异)派,认为一切差别、对立是相对的,看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先秦的逻辑学发展有一定贡献。

惠施是宋国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区是魏国,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齐和楚联合起来对抗秦国。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那里与庄子成为朋友。魏惠王死后,张仪失宠,惠施回到魏国。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因此经常为外交事务被魏王派到其它国家。

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的著作中的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他的“历物十事”。他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除《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作为和言论的记载。

典籍《庄子·天下》记载了惠施历物十事,今学者大多认为其命题表达了惠施“合同异”的思想,并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惠施注意到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及其辩证性质,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也具有相对主义的局限。据史籍《汉书·艺文志》记载,惠施著有《惠子》一篇,已佚。其学说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中。

庄子曾称他“多方术,书五车”。作为战国时代“名辩”思潮中的思想巨子,惠施与公孙龙共同将名辩学说推向顶峰。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惠施著有《惠子》一篇,但早已亡佚不可考。其言行及思想散见于先《庄子》、《荀子》、《韩非子》、《吕览》等先秦诸子的著作中,以及《战国策》等史料中。其中尤以《庄子》记述最完备。庄子与惠施交情深远,记录其与惠施的数次争辩以及惠施的主要名辩思想“历物十事”。“历物十事”见于《庄子·天下篇》,由于没有作者本人的评述,所以几千年来,对其理解众说纷纭,不能定论。

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历物之首,先明宇宙之原理。惠施意在说明“在数量上是不可测量的,因此所有的测度都是虚幻的。”而如果一切测量是虚幻的,那么“至大”和“至小”就没有真正的区别了,即“大一”就是“小一”。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在于与惠施在历物十事中的一贯思维是一致的。对此也可借引西方哲学界的研究,如库萨的尼古拉在《论有学识的无知》一书,便极力论证“极大”就是“极小”,两者是完全一致的。惠施的这种论点在历物中非常重要,是其他论点存在的先决条件。

⑵.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冯友兰将“无厚”解释为二维平面,“大千里”解释为面积。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被普遍接受,但禁不起仔细推敲:何以一个思想大师定义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几何模型,作为他毕生思考的十大论点之一?这句话要倒读“其大千里,无厚,不可积也”,这样一来,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即使千里之大,在惠施看来,也是“无厚”,因为“不可积”。这种解释与紧接下来的“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不正是形成很好的对比么?

⑶.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从中可以看到惠施理论的严密性,讲了“其大千里,无厚”之后,就引出惠施重要观点“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在理论是合理过渡,更可贵的是,这里包含惠施的伟大的平等思想。这个论断是有针对性的,《易·系辞》开宗明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低陈,贵贱位矣”。针对这种以天道定人道的论调,惠施否定“天尊地卑”,而提出“天与地卑”,实际上便是否定了“贵贱”天定的说法,这才是他真正要阐明的看法。另观察惠施的政治主张,便有“去尊利民”的思想,可以认为惠施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否定君主制的思想家之一,所以梁启超赞扬其为“主张绝对的平等论”,此言不虚!

⑷.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前三论点是关于空间的,此论则是关于时间,以及时间作用下物体的变迁。“日方中方睨”,说明时间的常流不居,根本就没有一个“定”字。时间问题是所有哲学问题中最困扰人类的,因为其存在远在人类理解的范围之外,对此,大多数哲学家只能发出“逝者如斯乎”的概叹了。“物方生方死”一句,不能解作生命的生死问题,应理解为万物的生灭,物体的任何改变,都可看作生,这种生必然是由其他的灭生成的。比如,花瓶打碎,对花瓶而言,是灭,对碎玻璃片而言,是生;又如,铁生成锈,铁是灭,铁锈是生。对人也是一样,活人死了,对于活人来说,是灭,对于死人来说,是生。从这个角度看,人与外界,无非就是生灭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已,与万物无异,这就为后面的“泛爱万物”论点定下基调了。

⑸.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先讲“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万物的差异是绝对的,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是在变化之中,但既然变化,时时刻刻在生灭中,此时的物体已不同于刚才的物体,根据“日方中方睨”的法则,物体的变化随时间变迁不居,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这就是万物的毕同性。小同异则是指人的经验认识,对事物妄起分别而产生的同异观。

⑹.南方无穷而有穷:

前五个论点是泛论,后四个论点是例论,以实例论证前面的认知。“南方无穷而有穷”之义,是“大一”和“小一”理论的变体。南方,拟理解为中国的南方,而非泛指方向,这与绝大多数注释者看法不同,之所以理解为中国的南方,理由是惠施的第七个论点和第九个论点都是针对中国地理而言,所以此种理解应更具合理性。中国南方地域有限,因而是“有穷”,然而这种说法并不能体现名学之特征,根据第一论点的公理,可以得出,任何独立分出的宇宙体的一部分,都具备有“至大无外”和“至小无内”的特征,因而其实质是“无穷”的。

⑺.今日适越而昔来:

惠施这个论点到现代被严重歪曲,认为由于时差的存在,使日期可能存在变化、提前的可能。这种说法极不合理性在于,时差与日界线的界定,都是人为界定的,是用于避免全球时间的混乱,这二千年前的惠施怎会想到?考虑到惠施的时间观念(日方中方睨),应理解为“今”与“昔”的问题,时间中的“今”忽乎而过,不可把握,我们所说“今”,实际上早落入“昔”中。

⑻.连环可解也:

此论点为最难解之问题,章太炎引《国策》解连环法,认为解连环是用铁锤敲碎,这种解释毫无深义,所以胡适也认为“关于连环可能是最没意义的”。更有甚者,有人认为这种解连环的只是一种“辩解”。最合理的说法来自郭沫若:“庄子所谓‘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连环如各得环中以运,则彼此不相拘束,是不解而自解了。”但后来郭沫若写的《惠施的性格与思想》中,又否认这种提法。连环各是独立的,在空间上是可分的,而不是相连的,举例说明,人有连体儿,这就存在“解”的问题,如若是两个人手挽手,则不存在“解”的问题,为何?我为我,彼为彼,自身是独立,哪有什么要“解”。

⑼.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今人多以地圆说解此,以为地球既圆,任一点都可为中心;或以宇宙无限论解此,以为对于广阔空间,任一点均可以中心。此两种说法均索然无味。在我看来,这里包含有两重意义:其一,看似写“天下之中央”,实际不然,何以知之,第三论点“天与地卑”,天既与地卑,哪来的天下中央之说?所以忽而是“燕之北”,忽而是“越之南”,无非隐义是“均无中央,亦均是中央”。其二,既然要说天下不存在中央,为何为这么模糊煌说法呢?这里是有深义的,中国向自以为天下之中心,周围尽是民智未开的蛮夷,惠施本是“泛爱万物”之人,今反用其意,偏偏说天下中央很大,就是不包括中国,这还是“去尊”的思想,又一次体现其伟大的平等观,为最后的总结作了铺垫。

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这一句中也隐含对第九个论点的解释:天地一体,何来天下中心。这个论点是对历物的总结,也是惠施思想最深刻、最超人格处。儒家讲“仁”,仁者爱人,但是有差别的爱,体现在“五伦”上;墨家讲“兼爱”,是无差别的爱,但只是对于人类自身;惠施的“泛爱”,包纳天地万物,实为超越儒墨,与佛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义趣相同,遥相呼应。可以说,只凭这一句,惠施便理应在中国哲学史中留名千古了。

惠施的历物十事,不是简单的理论堆砌,而是有系统的,而且也是有目的。先举宇宙原理:“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是基本空间观念,引出“无厚”的概念,既然无厚,自然“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进而包含对贵贱天定理论的抨击。继空间阐述后,进而举时间原理“日方中方睨”,由时间的流动不居引出事物的变迁不定,所以有“同异”之说。至此前五点为基本原理部分,以下为四个例证,“南方无穷有穷”证空间原理;“今日适越昔来”证时间原理;“连环可解”证“同异”原理;“天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突兀其平等、去尊的核心理念。最后以“泛爱万物,天地一体”总结其为学的精髓所在,义理所归。惠施仅因庄子而得以传其学问,现无法深悉其貌,惠施学问,庄子虽有微言,却崇敬有嘉,惠施死后,庄子慨叹道:“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毕竟惠学之不传,惠施之悲,抑或名学之悲,抑或先秦学术之悲,抑或中国文化之悲,无以言之。



惠 盎:(生卒年待考),又称惠孟,战国人。

高诱曰:“惠盎,宋国人,惠施族也。”。



惠叔兰:(生卒年待考),又称子兰,卫国人。著名孔子弟子。



惠 嚚:(生卒年待考),著名秦朝北海太守。

他是山东省琅玡郡一带开基始祖。北海郡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惠 乘:(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交州刺史。



惠 根:(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太仆。



惠 片:(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儒生。



惠 衢:(生卒年待考),三国时期人,山东琅邪人。著名三国时期扬州刺史。

惠衢是《三国志》中的人物,陈寿所著《三国志》是正史,有惠衢其人。

本书按:

《三国演义》是小说,没有惠衢其人。



惠 觉:(生卒年待考),著名南北朝陈国豊州刺史。



惠 生:(生卒年待考),著名北魏高僧。

北魏孝明帝时,奉胡太后之命与敦煌人宋云共同前往西域求典,遂至印度而还,得大乘经典一百七十部。

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胡太后下诏宋云、惠生二人西行取经,这次中西文化交流在中国佛教史、文化史、交通史上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不管当时主事者个人的思想行为如何,但在客观上起到了良好的社会作用。

宋云、惠生西行取经回国后,他二人各自都写出行记,杨玄之《洛阳伽蓝记》摘录了这二书的内容,原二书己失传,《伽蓝记》保存了这批文献资料。

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农历11月冬季,寒风料峭,洛阳城各大御道上行人稀少。正在这时,从洛阳城西阳门走出一行十几人,都是绵装裹身,车载马驮,蛮有精神地踏上了西去取经的大道。这就是明帝之母胡太后下诏派遣的崇立寺僧惠生,和居住在洛阳城北闻义里的敦煌人宋云,协同一行人,一起到西域去求经。

惠生、宋云离开洛阳四十天后,到达赤岭(今青海西宁丹噶尔西南一百三十里,称日雅拉山,又称日月山)。这是大魏国的边陲,国家在这里没有关卡防站。赤岭,因为不生草木,所以才叫赤岭。这座山有鸟鼠同住一个洞穴。不同种却能在一起生活,鸟是雄的,鼠是雌的,合为一阴一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鸟鼠同住一个洞穴的来历。

从赤岭出发,向西行走了二十三天,渡过了流沙,到达吐谷浑国。一路上,气侯寒冷,多大风大雪,飞沙走石,举目都是,只有吐谷浑城困围比别处稍稍暖和。吐谷浑国有文字,字形同魏国的一样。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政治制度,都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政治法令民族习惯差不多。

从吐谷浑向西行三千五百里,到鄯善城所自立的王被吐谷浑所吞并。现今的鄯善城的主人是吐谷浑国王第二子宁西将军总部落三千来抵御胡人。

从鄯善向西行,一千六百四十五里,到达左末城。城中的居民总共有上百家,土地干旱,决开渠水来灌溉地种植庄稼。当地人不知道用牛、用犁耙来耕地。城内画佛像与菩萨,但没有同胡人的相貌一样。访问古老的事情,当地人说是吕光讨伐胡人的时代所画的。

从左末城向西行走一千二百七十五里,到达末城,城旁边的花果和洛阳的一样,只有房屋是用土做的而且是平顶,这一点同洛阳的不一样。从末城西行二十二里,到达捍魔城,城南十五里有一座大寺,寺里有三百多僧众,大殿有金像一躯高一丈六尺,佛像仪容超绝,相貌金光闪闪地,一直是面朝东站着,不肯向西看。当地人传说:“这尊像本是从南方腾空而来的,于阗国王亲自见了还礼拜他,用车把像往回运,到半路上,天色己经入夜,住下来休息,人们忽然不见了这尊像。国王就派人寻找,谁知像又回归到原来的地方。国王就在附近造起了一座塔,并封四百户人家来供应洒扫。这四百户人家中有人患病了,就用金铂贴到像的患病处,立即可以痊愈。后人在这尊像的旁边,造成了一尊一丈六尺高的像和很多像塔,甚至有几千座。都是悬挂着五颜六色的旗盖,也有万把个。这里有一多半魏国的旗幡,旗幡上用隶书写着,大多写着是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南朝梁延昌二年(公元513年)只有一幅,视其年号,是后秦姚兴在位时(公元394~415年)造的旗幡。

从捍魔城向西行走八百七十八里,到达于阗国。国王头上带一副鸡冠样的金冠,头的后面下垂二尺长五寸宽的生绸绢,作为装饰。威严的仪仗队有鼓、角、金钲、一副弓箭、二枝方戟、五张槊,还需有一百多个身上佩刀的武士。

于阗国的风俗是女人们褡着衣衫,束着腰带,骑马快跑,跟男人们没有两样。人死了,用火焚烧后,收起骨灰埋葬。在埋葬骨灰的地方,上面再建立起一座塔。守丧的人要剪短头发,并用刀把脸部划出血,表示哀悼,头发长到四寸长时就和平常人一样了。只有国王死后,不用火焚,把遗体放到棺材里,在远远的野外埋葬,并且建立寺庙来祭祀,以表示纪念。

过去时,于阗国不信佛法,有一次,一个经商的胡人,把一个名叫毗卢旃的沙门弄到城南的一棵杏树下,向着国王伏罪说:“现在总算把异国沙门弄在城南的杏树下了。”国王听说后,十分气愤,就亲自立即前去看毗卢旃。毗卢旃告诉国王说:“如来派我来,令国王造一所覆盆浮图,使国王的福祚永远昌盛。”国王说:“今天我如果见到了佛,我就会立即从命。”

国王话音一落地,毗卢旃就敲钟告佛,就派罗‘目侯’罗变形为佛,从空中而降显出了真容。国王五体投地,之后,就命令在杏树下建立寺舍,画罗‘目侯’罗像。像画好后,罗‘目侯’罗忽然不见了。于阗王更加相信,又建造精舍一处把像放在里面。今覆盆之影,常常到精舍的外面,见到的人无不向他致敬。这处精舍中还藏有辟支佛靴,至今不烂,看起来不像皮做的,也不像是丝绸做的,谁也不能说清楚。

于阗国境,东西不过三千多里。

北魏神龟二年(公元519年)农历7月29日,进入朱驹波国。该国的人民都是在山上居住,五谷很多,但吃的都是麦面。这里不设立屠宰场所。吃肉的人都是吃那死亡的动物肉。风俗言语和于阗国相似;文字与婆罗门的一样。这个国家的疆土,在五天内就可以完全走个遍。

农历8月初,进入汉盘陀国界。再向西走了六天,登上葱岭山。又向西走了三天,到达钵盂城,三天后,到了不可依山。这里很冷,冬夏积雪,山上有个池子,毒龙藏在里面。过去有三百商人,一天在池边住宿,恰巧龙恼怒了,一下子杀死了所有商人。盘陀王听说了,把位子让给了儿子,他自己向乌苌国学习婆罗门咒去了。在四年之中,完全掌握了婆罗门咒术,回国后,又恢复了王位。有一天,国王向着山上的池子里的龙发咒语,那龙立刻变成了人,向着国王悔过。国王就把龙迁到葱岭上,离这个池子有二千多里远。那位古代国王,就是现今国王的十三世祖。

从汉盘陀国以西,都是山路,崎岖不平,有一条一千里远的长坂,万丈高的悬崖,在这里实在感到登天的险阻。像太行、孟门比起这里也就不险了,崤山的函关,陇西的长坂,比起这里那就平坦多了。自葱岭出发,步步渐高,这样一直走了四天,才到了葱岭的高峰,大概从山腰下来,实际上也得半天时间。汉盘陀国正在山颠。从葱岭以西,所有的河水,都向西流。这里的人都说,这个地方是天地的正中央。老百姓都是在水流边决个口,来灌溉耕种。他们听说中国的田地都是靠天下雨来种作,而笑着说:“老天怎么会跟你的期望相同呢?”

汉盘陀国城东有条孟津河,向东北流到沙勒。葱岭高峻,不生草木。时令农历8月,天气己冷,北风驱走了大雁,飞雪飘落千里。农历9月中旬,进入钵和国。这里都是高山深谷,人们视险道如平常一样。国王年住的地方,凭借山势作为京城。人民的穿着装饰,只有用毛毡作的衣裳。地方土地很贫瘠,物产不丰富,人们都位在洞窟里当风。大雪紧的时候,人和畜相依为命。钵和国的南界,有座大雪山,上午天暖融化,傍晚天冷冻结,远远望去象一座玉石山。

农历10月初,进入厌哒国。这里田地高庶,一眼望去,山水分明。人们住的地方没有城郭,都是以游牧为主。用毛毡作房屋,随季节性而赶到水草茂盛的地方,夏天却随凉爽处,冬天却就温暖处。乡村土著不认识文字,礼乐教化,都缺乏。他们不知道,日月运转的程度,每年没有盈闰,月没有大小,一年只用十二个月算。厌达国,还受到各国的贡献,南至牒罗国,北尽敕勒国,东披于阗国,西及波斯国等四十余国都来朝贺。当时,国王张起大毡帐,方圆四十步大,周围用毛毡作墙壁。国王穿着锦缎衣服,坐在用金镶制的大床上,用四个金凤凰作床脚。他见到大魏的使者,接连两次跪拜接受了诏书。在摆设的宴会上,有一人就在客人的面前唱歌,只有唱歌,也没有音乐伴奏。厌达国王妃,亦是穿着锦缎衣裳,长八尺多玫瑰五色珠子装饰着。王妃外出就坐着车,回宫坐在金床上,金床是用形状为六牙白象和四狮子作的,其余大臣的妻子都是随后。撑着伞。他们的头上亦似乎有角,团圆圆的下垂着,形状象宝盖。从他们的服著上的不同,也可看出他们的身份贵贱高下。厌达国在四方少数民族国家中要算最为强大的了。国家不崇信佛法,却供奉许多外国神。他们屠宰生畜,带血而食。用的是七种宝贵的器物。各国来贡献的,都是很多珍奇的东西。厌达国距离京师洛阳二万余里。

农历11月初,进入波斯国。波斯国国土很狭小,有七天就可以走过去,人们都是依山而居,物资产品贫乏。这里的风俗习惯,可以看出是凶凶的,散漫的,见国王没有礼貌。国王出入王宫,跟随只有几个人。波斯国水利资源丰富,过去河水浅,后来山崩截流,形成两个大水池。毒龙潜藏池中,出现很多灾异之事。这里夏天多暴雨,冬天多积雪,因此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艰难。这里的雪闪着白光,以致照耀得人眼都睁不开,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人们祭祀龙王,可以得到平安。

农历11月中旬,进入赊弥国。这个国家渐渐地脱离了葱岭。土地贫瘠,人民大多都贫困。所有通道都很高很窄,仅仅能通过人马。一直劲儿一条道路,从钵卢勒国向乌苌国,用铁索作桥梁,悬空作为渡具,从桥上向下看不到底,桥两旁没有任何抓捉的东西,一旦疏忽闪失,那就要葬身到万丈高的山崖下了。因此所有的行人一听说就不走这条路了。

农历12月初,进入乌苌国。乌苌国北接葱岭,南连天竺。这里气候暖和,国土方圆有数千里大,物阜民殷,同神州的临淄一样;肥沃的土地,与咸阳的上等土质相同。卑罗施放儿子的处所,菩萨投身饲虎的地方,依然还在,旧有的风俗虽然遥远,而当地的风尚还存在。乌苌国国王精进,素食菜蔬,坚持长斋,每天早晚礼佛,击鼓吹贝来伴奏,琵琶、箜篌、笙箫样样都有。国王在每天午后,才办理国事。这个国家对于犯死罪的人,不设立杀掉的刑法,只是把死犯流放到空山里,任何自己找东西来吃喝生存。对涉罪的嫌疑犯,让他们来服药,以清浊来区分验证;根据犯罪的轻重,当时就判决。该国土地肥美,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百谷丰登,五果繁多而成熟,夜里听到清脆的钟声,几乎响遍世界各地。地上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冬天和夏天接续不断,僧俗们可以随意去采摘,作礼佛供养的物品。国王见到宋云一行人,说是大魏国派来的使用权节,就顶礼膜拜,接受诏书。听说大魏太后崇信佛法,立即就面向东合掌,满心诚意,遥致敬礼。命懂得大魏国语的人向宋云说:“您是太阳出处的人呵?”宋云回答说:“我国东面有大海水,太阳就从那里出来,正符合如来说的那样。”王又问道:“你们的国家出圣人吗?”宋云一一说到周公、孔子、庄子、老子等大德;又说到蓬莱山上银宫金堂,里面有很多神仙圣人;又说到管辂善于占卜,华佗精于治病,左慈擅长方术,这样的事情,明明白白地告诉给国王。国王说:“诚如您说,贵国即是佛国了。在我百年之后,愿到贵国托生。于是,宋云和惠生一同走出城外,寻找如来教化的遗迹。水的东面有佛晒衣处。最初,如来在乌苌国弘扬佛法,教化俗众。龙王听说后,非常愤怒,便兴风作雨,这时,佛僧伽梨,全身湿透。雨停止后,佛在一块大石下面,向东而坐,晒着袈裟。年岁虽然久远,明灿灿地象新的一样,不是直直地顺着条纹缝隙看,就不能清楚的看到,以致于一丝一缕也都是新的一样。猛一看去,好象不很明显;如果刮目相看,那纹路慢慢地清晰起来。佛坐处和晒衣处,都建有塔记其事。水西有处池子,是龙王潜藏的地方。池边有一座寺,寺里有五十多位僧人。池里的龙王,每次兴风作雨,国王就祈祷请求,并且把金、玉珍宝投放到池子里去,这些宝物顺着水流,然后涌现出来,令僧人们取回。这所寺僧的衣食,全是靠龙而由人们施济的,当地人称为龙王寺。王城北八十里处,有如来踏石的足迹,当地人己建起一座塔笼罩住它。如来踏石的地方,象是带水践踏泥地,测量它的结果没有准儿,有时长有时短。现在立了一所寺,可容纳七十多僧众。距塔南二十步远,有块泉水石,佛本来是清静,有一次,噬断杨枝,把杨枝载到地上,就活了,现今长成了大树,胡名叫婆楼。王城北有一座陀罗寺,寺内举办佛事活动最多。有座高大的佛图,僧房靠近它的一侧,浮图周围有六千躯金像。国王每年举行法会,都在这座寺内,国内的僧众,都会集在这里,宋云、惠生见到那些和尚的戒行精苦,看到他们的风范,特别恭敬,于是就施舍了两个奴婢,来供应打扫寺内的卫生。离王城东南,在山路上行走八天的路程,就是如来苦行投身饿虎的地方。这里高山巍峨,危峰直插云宵,优质木材和灵芝草,满山葱生。林中的泉水婉转清丽,奇花异草,光彩夺目。宋云和惠生割舍自己部分旅行资费,在山顶上造成一所浮图,用隶书刻在一块石头上,颂扬大魏朝廷的功德。山上有座收骨寺,住了三百多僧众。王城南有一百多里的地方,有如来昔日在摩林国剥皮作纸、拆骨为笔处。阿育王建立一座塔来笼盖住它,塔高十丈。拆骨的地方,骨髓流出来附着在石头上。现在观看那髓脂的颜色,仍是肥腻得同新流出来的一样。王城西南方五百里处有座善持山。那里的甘泉美果,在经记中见有记载。山谷中气候和暖,花草树木,在冬天还是青青的。当孟春来临,温风渐吹,鸟鸣春树,蝶舞花丛。宋云远在异国,因为看到这种美丽的景色,引起归国的情思,独自痛念中肠,遂牵动起旧疹复发,轻轻重重一个多月,最后得到婆罗门咒,平善康复。在山的上半腰东南方有个太子石室,有一个洞口两间洞室。太子石的前边十步远有块大方石,说是太子常坐在上面,阿育王就在上面建了一座塔,并作了一篇文,记载这件事。塔南一里处,有一座太子草庵。离塔一里,向东北方下山五十步处,有太子的男女绕树不愿离开,最后婆罗门用木杖鞭打他们,血流满地。那棵树还长着,流血的地方,现在成了泉水。石室的西边三里远,是天帝释化为狮子,当路蹲着遮曼坻的地方。石上的毛尾爪迹,现今仍清晰可见。阿周陀窟和闪子供养盲父母的地方,都是塔记。山中有过去五百罗汉床,南北两行,相对坐着,按次序一一相对。有一座大寺,寺内有僧人二百人。太子年食的,泉水北有座寺,常常有数头驴运粮上山,没有人驱赶,它们自己来来去去,早上出发,中午就到达,恰巧就到吃中午饭时。这是护塔神渥婆仙使它们这样做。这座寺过去有沙弥,经常扫除灰尘,因为进入神定,维那来挽牵他,不觉皮连骨离。这里有渥婆仙代沙弥除灰的地方。国卫给渥婆仙立了一座庙,在庙内画有他的形象,用金铂贴身。隔山岭有座婆奸寺,是山夜叉所建立的,住有八十位僧徒。他们说罗汉、夜叉常来供养,洒扫院落,拾取柴禾。凡是俗僧不能住寺。大魏国沙门道荣到此处礼拜后离开,不敢停留。

到了北魏正光元年(公元250年)农历四月中旬的一天,进入乾陀罗国,土地亦和乌苌国相似,原来的名字叫业波罗国,为厌达国所灭,于是,立敕勤为国王。治理国家以来,己经历两代。国王生性凶残暴烈,大多执行杀戮刑法;他不信佛法,好祭祀鬼神。国内人民都是婆罗门种,崇奉佛教,好读经典,忽然有了这种的国王,远不是情感所能接受的,国王又依仗自己的勇力,同其它小国争地盘,接连发兵战斗,己经历三年。国王有七百头象,一头象能负载十个人,每人手持刀楂;象鼻子上缚着刀,跟敌人相攻击。国王平时好在国境线上停留,终日不回朝,军人老了还不能回家,人民常年服劳役,老百姓都是怨气冲天。

宋云到了军中,通告了诏书;国王却凶暴傲慢没有礼貌,坐着来接受大魏的诏书。宋云见他是远方的少数民族,不能够治服,只有任他傲慢,也不能责备他。国王派了个翻译官员告诉宋云说:“您远涉各国,经过千难万险的道路,恐怕劳苦得很吧?”宋云回答说;“我大魏皇帝深深体味到佛教大乘,特远求经典,道路虽然险要,但不能说疲劳。大王亲自统率三军,远远地到国境线上去,寒往暑来,天气骤然变化,莫不劳顿受损?”国王回答说:“我不能降服一个小小的国家,实在愧对你的询问。”

宋云开始认为国王是少数民族,不能用礼仪来责备他,任他意坐着接受诏书;等到亲自会见几次,才发现他也有人情,于是就责备他说:“山有高低,水有大小,人处在世间,也有尊卑,厌达、乌苌王他们都拜受大魏诏书,大王您为何独独不拜?”国王回答说:“我见到大魏皇帝就拜;今得诏书,坐着阅读,有什么可见怪?世上人得到了父母书,还自己坐着读;大魏如我的父母,我也坐着读诏书,就是按礼来说,亦没有过失。”

宋云无法来使国王屈服,后来,国王将宋云送到一座寺中,供给的东西都很少。当时,跋提国送幼狮子两头给乾陀罗王,宋云等见到了。随后,看到幼狮子的意气雄健勇猛,想到中国所画的狮子,与其外貌不甚相合。于是,又向西走了五天,便到了如来舍头给人的地方。这里建有塔寺,寺内有二十多个僧人。又向西走了三天,到了辛头大河。河的西岸上,有如来作摩竭大鱼,从河水跃出来,在十二年中用肉救济人的地方。这里也建起塔,并有记文。石头上还有鱼鳞纹在。又向西走了三天,到了佛沙伏城。平川原野都是肥沃的土壤;城郭都是端直的;民众中有很多殷实富户;这里林木茂盛,泉水流淌;地方盛产珍宝;民风习俗淳厚善良。这座城内外,有很多古寺,名僧大德很多,他们的道行都很高奇。城北一里处,有座白象宫,寺内都是石雕佛像,极其庄严美丽,有很多佛像,通身金箔,光灿灿地耀人眼。寺前有棵系白象的树,这座寺的兴建,实际上是由此引起的。树的花叶像枣一样,到冬天果才熟。当地父老传说,这棵树灭了,佛法也就灭了。寺内壁上绘有太子夫妻以子女乞婆罗门像,当地人见了,没有谁不悲泣的。又向西走了一天,到了如来挑眼给人的地方。这里也建有塔寺,寺里有块石头上有迦叶佛迹。又向西走了一天,便乘船渡过了一处深水,有三百多步宽。再向西走六十里,便到了乾陀罗城。城东南七里处,有座雀离佛塔。相传佛塔的来历,就是如来佛在世的时候,同弟子一起游化到这里,指着城的东方说:“我入涅洹后二百年,有位国王名叫迦尼色迦,在这里要建立一座佛塔。”
佛入涅洹后二百年,果然有位国王字叫迦尼色迦,有一次出游城东,发现四个童子累牛粪为塔,有三尺高,不一会儿就消失了。国王感到这些童子很奇怪,立即就建塔笼盖住这个地方,可是粪塔渐渐高起来,以致挺出塔外,离地有四百尺高时,才停止。国王更加扩大塔基三百多步,从此地架木建筑,才建成与粪塔一般高。上有铁柱子,高有三百尺,有金盘十三重,总计离地七百尺高。塔功告竣,粪塔和原来的一样,在大塔南三百步处。当时,有婆罗门不信是粪塔,用手摸摸看,结果摸了一个洞。年岁虽然久远,但粪塔仍不烂,用香泥填洞,一直不能填满。现在有天宫笼盖着它。这座雀离佛塔自从创建以来,经过了三次天火焚烧,焚烧之后,国王就加修葺,又还本来面目。当地父老说:这佛塔经天火七次大焚烧,佛法也当灭了。《道荣传》说:国王修告佛塔,木建工程己经完结,但还有铁柱子,没有人生办法把它树起来。国王在塔的四角建起了大的高楼,放置了很多金银宝物,国王与夫人暨各王子,都在楼上烧香散花,一心一意请神保助,然后用轳轳绞索,一举便树了起来。所以,胡人们都说是四天王帮助的,如果不是神帮助,光靠人是不行的。塔内的佛教事物,都是金玉制作的,形态千变万化,很难说明白。早上旭日东升的时候,那金盘光彩夺目;微风吹拂的时候,那宝铎叮当和鸣,西域各国的浮图,这里算了最最第一的了。这座塔初建成时,用珍珠制作罗网,覆盖在塔的上面。后来,经过几年,国王才考虑到这扇珠网价值万金,将来百年之后,恐怕有人侵占掠夺;又考虑到大塔破坏了无人修补,于是就解下珠网,以铜镬盛着,在塔的西北有一百步远处,挖了个大坑,埋下了这些珍珠,地表面栽上树,叫菩提树。这棵树的枝条向四面伸展,密叶繁茂,遮蔽了天空。树下面四方都有座像,每座高一丈五尺,常常有四条龙来主管这些珍珠。谁如果存心想挖取这些珍珠,那么祸变立即产生。在旁边树有石碑,刻着铭文,嘱语来的人们,若这座塔坏了,就劳驾麻烦后来的贤人们,可以挖出珍珠来修治。这座雀离佛塔的南面有五十步远处有一座石塔,它的形状是正圆珠笔形,两丈高,很能够表现出它的神奇变化,就是能给人表示出吉凶,如果接触它,是吉的话,就表示出金铃鸣叫回应,是凶的话,即是你用手摇撼它,亦不肯鸣叫。惠生己远在异国,恐怕不会吉相返回故国,于是就向神塔敬礼,乞求神塔给一个验证,于是就用手指接触它,铃铛立即鸣叫回应。惠生得到这个验证,以此安慰了他的心,后来惠生果然以吉相返回。

惠生起初离开洛阳的时候,皇太后下令赠给他一千口五色百尺旗幡,五百枚金香袋,还有两千口王公大臣的旗幡。惠生从于阗国到乾陀罗国,所有佛教法事的地方,统统都流布,到这时几乎都流布完了,而只留了太后的一口百尺幡,打算奉布尸毗王塔。宋云用奴婢两人来供奉雀离游图,永远充作打扫卫生的。惠生就减少旅行的资费,并巧妙的减省高级工匠,用铜摹写了一躯雀离浮图仪和释迦四塔变。

于是向西北行走了七天,于是,向西走了七天,渡过一条大河,到如来为尸毗王救鸽的地方,亦建起了一座塔寺。过去尸毗王的仓库被大火焚烧,其中粳米被烧焦,至今还在;如果服下一粒米,就可以永远不患疟疾。该国的人民必须在禁忌的日子来取得。《道荣传》说:到那迦罗阿国,有佛的顶盖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面有孔,可受人的手指,多似仰着的蜂窠。到耆贺滥寺,这里有佛穿的十三条袈裟,用尺子量它,有的短有的长,用木筒装着,上面贴着金箔。这条锡杖轻重不定,值得重的时候,一百来人举不起来;值得轻的时候,就是一个人也能掂得起。那竭城里存有佛牙佛发,并且用宝贵的瓶子来盛装,早晚都供养,到瞿波罗窟,见到了佛影。进入山窟,有十五步远,面向西朝洞门内远远望去,那众多的佛像明光可见;走近去看,就黑洞洞地什么也看不见。用手去触摸,只有石壁。慢慢后退,才能见到那佛像,容颜挺挺奇特,为世间所少有的。窟的前面有块方石,上边有佛的足迹。窟的西边有百步远处,是佛浣衣的地方。窟的北面一里远,有座目连洞窟。窟的北面有山,山的下面有七佛亲手作的浮图,有十丈高。有人说,这座浮图陷入地下的时候,佛法就要毁灭了。并排建造了七座塔,塔的南边有块石头,上边有如来亲手书写的铭文,字迹清晰,可以识别。

惠生在乌苌国住了两年。西域的风俗,大同小异,不能一一记述下来。到了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冬天才回到天朝洛阳。

这次在西域取回的佛教经典,总共有一百七十部,都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典籍。



惠可通:(生卒年待考),著名隋朝参军。



惠二过:(生卒年待考),唐人。少陵有《送惠二过东溪诗》云:“空谷滞斯人。”



惠 庄:(生卒年待考),唐人。著名唐朝儒生。



惠静寿:(生卒年待考),唐人。著名唐朝将领。



惠 询:(生卒年待考),唐人。著名唐朝学者。

《幽人诗》云:“往与惠询辈,中年沧洲期。”注家以为询即其名,乃盛唐高士也(旧泣:惠苟,谓惠昭、荀珏)。



惠 襄:(生卒年待考),洪氏《隶续》云:“《晋铜漆盘款识》今在宜兴惠公襄家。”



惠彦和:(生卒年待考),孙仲觌《大全集》有《与惠彦和书》数十通;宜兴人。



惠 畴:(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官吏。

宋朝时,常熟知县,勉励农民勤于农事,发动人民学文化,表扬奖励好人,惩罚坏人,把地方治理地很好。他建了一座阁子,丞相在上面题上“景言”两个字作为对他的旌表。



惠 崇:(公元?~1017年待考),建阳人(今福建建阳,一说淮南人)。著名北宋画家、诗人、僧人。

擅画鹅、雁、鹭,尤长于小景,作品多画寒汀远渚、水鸟飞集,将山水与花鸟相融合,形成诗意盎然的小景山水。苏轼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诗句咏惠崇山水画的特点。有《溪山春晓图》等传世。惠崇亦工诗,宗贾岛、姚合,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与生活琐事,其诗收入《九僧诗集》。



惠 直:(公元?~1129年待考),字子温,最初名叫直方,后去“方”留“直”,改姓名为惠直,意在保留正直之名;当涂人。著名宋朝大臣。

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进士。历任德化簿、歙州推官。

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中词学兼茂科,迁太常博士。

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以随使节从吕公望奉使金,超拜朝议大夫,途遇兵剽行李,疾作,卒于高邮。



惠 直:(生卒年待考),原名惠直方,字子温;安徽当涂人。著名宋朝大臣。

惠直最初名叫直方,后去“方”留“直”,改姓名为惠直,意在保留正直之名。

宋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举进士,历任福建德化主簿、歙州推官、太常博士。



惠希孟:(生卒年待考),字秋崖;江苏江阴人。著名元朝大臣。

天资聪慧,博涉群书,著有《易象钩玄》、《杂礼纂要》、《家范》等书。其兄惠希颜,弟惠希点无子嗣,希孟奉兄抚弟,相爱无间。



惠希孟:(生卒年待考),字秋崖,江阴人。著名元朝学者。

天资聪慧,博涉群书,着有《易象钩玄》、《杂礼纂要》、《家范》等书。其兄惠希颜,弟惠希点无子嗣,希孟奉兄抚弟,相爱无间。



惠 民:(生卒年待考),明朝满城人,明天顺年间进士。



惠 显:(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延绥镇中协副总兵。



惠登相:(生卒年待考),号过天星;清涧人。著名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明末农民起义之时,点灯子亦乘机而起,而成了起义首领。



惠孟臣:(生卒年待考),荆溪人。著名明末清初壶艺名家。

大约生活在明朝天启到清朝康熙年间,“孟臣”姓惠,是从听泉山馆珍藏的白砂大壶中得知的,根据是此壶底款有“天启丁卯年荆溪惠孟臣制”楷书十一字。关于他的姓氏、籍贯和大约生活年代有了较明确的断定。



惠周惕:(公元?年~1694年后不久),原名恕,字符龙,又字研溪;江苏吴县人。著名吴学派的开山祖师,清朝经学家。

《清史稿·儒林传》说:“清二百余年谈汉儒之学者,必以东吴惠氏为首。惠氏三世传经,周惕其创始者也。”



惠周惕:(生卒年待考),原名惠恕,一名惠惆惕,字元龙,号研溪;江苏吴县人。著名清朝经学家、砚溪学派创始人。

惠周惕是清朝著名经学家惠栋的祖父,他的《诗说》是研究《诗经》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诗经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著有《易传》二卷,《诗说》二卷,《春秋问》三卷,《三礼问》六卷。而说诗尤解人颐。博而不芜,辨而不诡于正。大旨谓“大小雅以音别,不以政别。”谓:“正雅变雅,美刺杂陈,不必分‘六月’以上为正,‘六月’以下为变,‘文王’以下为正,‘民劳’以下为变。”谓:“二南二十六篇皆疑为房中之乐,不必泥其所指何人。”谓:“周、召之分,郑笺误以为文王。”谓:“天子诸侯均得有颂,鲁颂非僭。”其言率有依据。

《诗说》主要涉及了关于《诗经》的这样一些理论问题:《大雅》、《小雅》区分的依据;《诗经》中所谓的正变问题;《二南》所指涉的具体对象;汉学和宋学关于“赋“、”比“、”兴“看法的对错等。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诗经学的方法与成就,同时又在某些方面开启了清朝《诗经》研究的风气之先。

古代学者对于读书的方法有许多论述,南宋学者陈善在谈读书方法时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入。终当求所出。”人们把它归纳为“能入能出”读书法。后来,惠周惕对这种读书法又进行了深入阐释,他说:“初贵能入,既读贵能出。”“古人云‘博闻强记’,又云‘不守章句’,二者似乎相反而实相成。惟博闻强记,前后贯穿,烂熟于胸中,而后能领会其意于章句之外。”在惠周惕看来,读书既要“入乎其内”,博闻强记,又要“出乎其外”,不守章句,才能学有所得。只有经过博闻强记,牢牢记住书中的要点、警句,把前后内容贯穿起来,达到十分熟悉的地步,才能进一步深入领会文章的深刻含义,这就是“能入”。但又不被书本上的具体字句和观点所束缚,而要独立思考,领会精神实质,把书上的死文字,变成自己的活知识,变成能应用于实践的技能,这就是“能出”。能入能出读书包含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能入,即深入到书本知识——前人知识经验的结晶中去;能出,就是要把书本知识和自己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我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能入能出读书法,其实是先辈所一惯主张的。所谓“熟读精思”,“读书要有间”,就是指通过读书深究其义,发现问题,找出矛盾,做到“沉浸于中而超拔于外”。

惠周惕因喜爱红豆,便在自己的书院种了一棵红豆树,并自号红豆主人(老),其子惠士奇后来也被称为红豆先生。其孙惠栋人称小红豆先生。除了字号、称呼外,其中父子连住宅也均与红豆有关,如惠周惕有“红豆书庄”,惠士奇有“红豆斋”。

“红豆书庄”的这棵红豆树,是苏州城历史上四棵古红豆树中唯一保留下来的一棵,现为苏州一宝。



惠士奇:(公元1671~1741年),字天牧,一字仲孺,惠周惕之子,晚年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著名清朝经学家。

其父亲惠周惕、惠士奇自己和儿子惠栋,三世都是清朝著名的经学家。

惠士奇是清康熙年间中进士,官编修、侍读学士,曾典试湖南,督学广东(广东学政)。传他父亲惠周惕的学说,撰写《易说》、《礼说》、《春秋说》,搜集汉儒经说,征引古代史料加以解释,方法比宋儒缜密。他以经学倡导,士风大振。因病辞官后,在家研究经史,晚年尤精于经。古音古字,皆分别注疏,援引诸史百家之文,以为佐证。

清朝经学家皮锡瑞认为,惠氏为清雍正、乾隆以后汉学大宗,但未尝废宋学。实际上,所谓“法程朱”,是惠士奇认为程朱的学问也来自汉人,最终是以汉人为法的。

惠士奇其人,才学出众,十二岁就做得一手好诗,后来考中进士,清雍正皇帝派他到广东担任学政。惠士奇在地方主持科举考试,期间“一文不取”,这在当时的考官中实在是难以找到的,因此他以清廉著名于岭南。对这样官声颇好的有“德”之员,如何提拔晋升,清雍正皇帝命两广总督杨琳详加考察,因才致用。杨琳奏报说,惠士奇的特长在于舞文弄墨,至于行政管理则显得能力不足。据此,清雍正皇帝将惠士奇召回京师,迁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专掌论撰文史之事。

惠士奇著有《易说》、《春秋说》、《琴笛理数考》,另著有《红豆斋小草》、《咏史乐府》等。



惠 栋:(公元1697~1758年),字定宇,号松崖;江苏吴县人。著名清朝学者、官吏。

他生在经学世家,家学渊厚,师有专门。祖父惠周惕,字元龙,又字研溪,是吴学派的开山祖师。

惠栋初为吴江县学生,改归元和籍。自幼笃志向学,家多藏书;日夜讲诵。于经史、诸子、稗官、野乘及七经毖纬之学,靡不津逮。小学本《尔雅》,六书本《说文》,馀及《急就章》《经典释文》、汉魏碑碣,自《玉篇》、《广韵》而下勿论也。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676年),诏举经明行修之士,陕甘总督尹继善、两江总督黄廷桂交章论荐,会大学士九卿索所著书,未及呈进,罢归。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举博学鸿儒科,因为丁忧,未参加考试。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才成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惠栋于诸经熟洽贯串,谓诂训古字古音,非经师不能辨,作《九经古义》二十二卷。尤邃于《易》,其撰《易汉学》乃追考汉儒易学,掇拾绪论,使学者得窥其门径。凡《孟喜易》二卷,《虞翻易》一卷,《京房易》二卷,干宝附焉。又《郑康成易》一卷,《荀爽易》一卷。其末一卷,则先生发明汉《易》之理,以辨正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学。其撰《易例》二卷,乃镕铸旧说,以发明《易》之本例,随手题识,笔之于册,以储作论之材。其撰《周易述》二十三卷,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康成、宋咸、干宝之说;约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书垂成而疾革,遂阙“革”至“未济”十五卦及《序卦》《杂卦》两传。虽为未完之书,然汉学之绝者干有五百余年,至是而粲然复章。撰《明堂大道录》八卷。《褅说》二卷,谓褅行于明堂,明堂法本于《易》。《古文尚书考》二卷,辨郑康成所传之二十四篇为孔壁真古文,东晋晚出之二十五篇为伪。又撰《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王士祯精华录训纂》二十四卷,《九曜斋笔记》、《松崖笔记》、《松崖文抄》及《诸史荟最》、《竹南漫录》请书。

史籍《清史稿·儒林传》中说:“清二百余年谈汉儒之学者,必以东吴惠氏为首。惠氏三世传经,周惕其创始者也。”他少年传其父惠有声(字朴庵,明贡生,曾以九经教授乡里,尤精于研究《诗》之学),受业于时人汪琬,而与徐枋雅相友善,结为知己。

但惠栋一味推崇汉儒旧说,不论是非,墨守信从,厚古薄今。

惠栋工诗及古文词,皆有规度。至于中年,为贫困所厄,于是遍游四方,得与当代名士相交。当时已成为社会名儒的朱彝尊曾极口称赞他的学问,因之文名益著。

惠栋认为只有汉人才保存了圣人的真谛。在惠栋的著作中,几乎全是发明汉人言论。钱大昕在《潜研堂文集》中评论说:“惠氏世守古学,而栋所得尤精;拟诸前儒,当在何休、服虔之间,马融、赵岐辈不及也。”也是把他同汉人相比。因此,惠栋可称是汉学大师。

后因惠栋不习国书,改任密云知县(今北京密云),有善政,不久,惠栋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农历5月逝世于官任上,终年六十二岁。



惠宏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公安部警卫局局长,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军代表。

跟帖时间 2010-03-18 10:50:5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惠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蒙庄为友;经史传家: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宋国人,与庄子为朋友。曾任过魏相,主张联合齐楚,停止战争,并随魏惠王见齐威王,使魏、齐互尊为王。知识渊博,以善辩出名,具有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当时的名辩思潮中,代表名家两个基本派别的“合同异”(合万物之异)派,看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先秦的逻辑学发展有一定贡献。庄子曾称他“多方术,书五车”。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经学家惠士奇,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年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清康熙年间进士,官编修、侍读学士,曾典试湖南,督学广东。传他父亲惠周惕的学说,撰写《易说》、《礼说》、《春秋说》,搜集汉儒经说,征引古代史料加以解释,方法比宋儒缜密。另著有《红豆斋小草》、《咏史乐府》等。

名不去直;动必中规: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惠直,初名直方,后去方名直。下联典指元朝时期的惠希孟,性聪慧,博涉群书,兄希颜、弟希点皆无嗣,希孟奉兄抚弟,笃爱无间,著有《杂礼纂要》、《家范》等书。



2.五言通用联:

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此联为清朝时期的经学家惠士奇撰书联。清朝经学家皮锡瑞认为,惠氏为雍乾以后汉学大宗,但未尝废宋学。实际上,所谓“法程朱”,是惠士奇认为程朱的学问也来自汉人,最终是以汉人为法的。他认为只有汉人才保存了圣人的真谛。在惠栋的著作中,几乎全是发明汉人言论。钱大昕在《潜研堂文集》中评论说:“惠氏世守古学,而先生所得尤深,拟诸汉儒,当在何邵公(休)、服子慎(虔)之间,马融、赵歧辈不能及也。”也是把他同汉人相比。因此,惠栋可称是汉学大师。

跟帖时间 2010-03-18 10:43:2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惠氏的字辈排行 -- 河南南阳惠氏字辈:“伯良贵基运三应府绍迪美文民克士恒本昌天臣章大先贤志永远保定成廉让宽信传仁义忠和同明宪光祖德秉子振朝芳景兆之兰凤学维万世祥”。

河南枣阳惠氏字辈:“士恒本昌天臣立修述祖家道永宜正学昌明汉运兴隆”。

河南邓州惠氏字辈:“士恒大清永万世功成必有名祖宗积德厚善报获余庆”。

浙江诸暨惠氏字辈:“天会运世阴阳太极宗祖嗣孙承功继德渺然先裔益宏正息端本孝友秉朗赫奕孟仲叔李百千万亿争承豪富”。

山东单县惠氏字辈:“庆锡玉万彦义所继光明正大鸿运延长”。

安徽泗县惠氏字辈:“恩荣延庆义方肇谋友善师仁懋德逊志”。

四川南江惠氏字辈:“宗延育栋梁福禄兆安康顺泰耀兴旺盛锦颂荣昌”。

跟帖时间 2010-03-18 10:36:3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惠氏的家谱文献 -- 河北抚宁惠氏家谱一卷,(清)惠连魁、惠万镒新续,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稿本。现被收藏在河北省抚宁县下庄乡下庄村(有两部)。

浙江诸暨暨阳惠氏宗谱六卷,(清)惠冬宝纂,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今缺第二卷。

浙江诸暨暨阳惠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惠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惠氏宗谱四十二卷,(民国)惠仰泉等主修,惠士皆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百岁堂铅印本四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惠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百岁堂晒印本,今仅存图表四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跟帖时间 2010-03-18 10:19:4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惠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至今已千余年。

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2.堂号:

琅琊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景言堂:宋朝时期,常熟知县惠畴,勉励农民勤于农事,发动人民学文化,表扬奖励好人,惩罚坏人,把地方治理地很好。他建了一座阁子,丞相在上面题上“景言”两个字作为对他的旌表。

余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百岁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3-18 10:17:2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惠氏的迁徙分布 -- 惠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古老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但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零四位门阀。

据有的学者认为,惠氏是上古时期陆终的第二子惠连的后代。如果依照这种考证,惠氏人是更加源远流长了。

惠氏族人在早期主要在陕西、河南等地活动,并在扶风(今陕西西安)形成郡姓望族。古代的扶风郡在今陕西东南地区,最早的惠氏老家便在那里。其后的两千多年期间,尤其是宋朝以后,因战乱等原因,惠氏族人主要活动地区转移到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长久以来在历史上成名的惠氏名人,几乎全是江浙人氏。



如今惠氏以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等地为多。

跟帖时间 2010-03-18 10:09:0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惠氏的各支始祖 -- 惠元佑、惠 善:南宋初自汴梁吴兴之大全港,子善,再迁长洲阳山。是为浙江惠氏始祖。

跟帖时间 2010-03-18 10:01:1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