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3-21 16:26:46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485 跟帖次数 6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后康叔后代卫宣公之太子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中的记载:“汲氏,卫宣公太子之后居汲。因以为氏。”

春秋时期,周文王之后康叔被封于卫,其后代有卫宣公姬晋,将自己的长子姬伋封为太子,赐于汲邑(今河南卫辉),邑内有汲水过境,因称汲邑,史称“太子汲”。

卫宣公是一个荒淫无度的君主,上演了一场著名的夺子之妻的历史名剧。

太子汲是卫宣公爱夫人夷姜所生,因以为太子,并且令右公子辅佐。后来,姬伋长大了,右公子为其娶齐釐公姜祿甫的女儿宣姜为妻,还未入室,就被卫宣公所见。

卫宣公见齐女长得美貌,就强先下手抢来自己娶之,而为太子另取他女。卫宣公得了齐女后,还生了公子寿、公子朔,令左公子辅佐。

太子汲的母亲夷姜逝世后,齐女成了正夫人。正夫人与二儿子公子朔共同在卫宣公面前谗恶太子汲,而卫宣公自从夺太子妻之后,一直担心丑事纵发,心恶太子,必欲废之。当闻听谗言后自然大怒,乃乘机派遣太子汲出使齐国,而令活跃在边境地区的强盗在卫、齐两国边界(今山东临沭白旄镇)刺杀太子汲。卫宣公交给太子汲一展白旄,之后通知强盗,见持白旄者杀之。

临行前,正夫人的大儿子公子寿探知到弟弟与母亲进谗言挑唆卫宣公欲杀害太子汲,乃匆匆赶来告诉太子汲:“界盗被父君收买,但见白旄即杀太子,太子您可不能去啊。”

太子汲叹息道:“逆父命求生,不可!”坚持出行。

公子寿见太子不听,乃偷来白旄而先骑马至边界。强盗们见来了个持白旄者,立即蜂拥而上,将公子寿杀死。不久太子汲又至,见弟弟横尸于地,便对那些强盗们说:“你们要杀的是我,我才是真正的太子。”强盗们面面相觑良久,之后再上前杀了太子汲,回报给卫宣公。卫宣公这才松了一口气,失子无痛,立即改立公子朔为太子。

到了周桓王姬林二十年(卫宣公十八年,公元前670年),卫宣公逝世,太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

卫国的左、右公子和许多大夫皆不满卫惠公以谗杀嫡兄继位,因此在卫惠公四年(公元前696年),左、右公子以卫惠公谗杀前太子汲而代立为理由,发动了武装叛乱,国人纷纷响应,扶立太子汲之弟姬留(字黔牟)为卫君,史称韂君卫黔牟。卫惠公则仓惶逃至外公家所在的齐国。

卫黔牟在位八年,除了在周庄王姬佗六年(公元前691年)与鲁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外,国内平和。

后来齐襄公姜诸儿以匡扶正统为名说动周庄王,在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率诸侯共伐卫黔牟,捉住了卫黔牟,诛杀了左、右公子,将卫黔牟交给周王朝为囚,卫惠公则在齐襄公的扶持下再次复位。

这一历史事件之中,太子汲(姬伋)的后裔家人纷改姓氏迁逃至濮阳地区(今河南滑县),其支庶子孙遂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汲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濮阳汲氏一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宣公支孙受封于汲,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的记载:“齐宣公裔孙受封于汲,后代子孙以邑为姓。”

春秋晚期的周简王姬夷十八年(公元前554年),晋平公姬彪、卫殇公姬秋联合两国之军进攻齐国,反被齐灵公姜环指挥齐国军队击败,齐军甚至一直攻破卫国重镇高唐,卫殇公赶紧求和、割地赔偿,方了此事。晋平公孤掌难鸣,也退军回国。

乘此大胜,齐灵公夺占了卫国肥沃的汲河流域的一部分地区(今山东菏泽),并将齐宣公姜积的支孙封于斯地。

汲河,亦称清河、汲堂河,就是古菏水,因此称其为汲君,汲邑成为了齐国的一个邑地。

在汲君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称汲氏,是为清河汲氏一族。



本书慎按:

关于姬姓、姜姓二支汲氏发源之地的清河,历史上有称为河北邢台清河者,亦有称为江苏淮安之清河者。

本书考证,古清河并非邢台清河,亦非淮安之清河,而是指古老的济水,流经山东菏泽地区的河段古称“汲堂河”,就是古籍中记载的“济水所汇,菏水所出”之菏水。济水,古亦称汲水,原为西周至春秋中期卫国境内河流,后山东菏泽地区为齐国所夺占,称其流经今菏泽的河段为清河,因此今山东菏泽平原一带古亦称“清河隃”,是真正的姬姓、姜姓汲氏本贯所在。

至于河北的清河,在春秋乃至战国中期一直称“甘泉”,后改“贝丘”,直到先秦以后方改称为“清河”,并在先秦时期设为郡,今有部分汲氏族人以此为本贯郡望,其实是错误的,此非汲氏本贯。

而淮安的清河,在春秋乃至秦朝时期皆称“戎水”,亦称“汲水”,至汉朝时期曾经一度称为“清河”,今有部分汲氏族人以此为本贯郡望,其实也是错误的,此亦非汲氏本贯。



第三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两周时期工匠汲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汲人,亦称伋人,就是引工,不是打水的内侍,而是专职负责进行书简汲版的工匠。

“汲”,就是“引、穿引”,其职责将单一的竹简穿引上皮制绳索成册,一般是二十支空白竹简“汲”为一册,称“版”;而将已经书写了内容的竹简汲为册,就称为“书”;将一版或一书捆扎好保存,需时取用,就称之为“策”。

汲人(伋人),就相当于今印刷行业中的装订工,隶属于冬官府司管辖。在典籍《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载:“匠人大汲其版。”

在汲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汲人氏、汲工氏、伋人氏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汲氏,世代相传至今。

本书慎按:

今许多小学、中学的语文课堂上,一些老师在解释“策”字时,都说是将竹子捆扎成束,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纯粹是误人子弟之谈。



第四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斗克黄,属于避难制邑改姓为氏。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楚大夫箴尹斗克黄之后,子孙以官为氏。”

箴,就是谏臣,箴尹,就是谏官之长,兼任外交之职,为楚国的一种官位,由忠明严正的贵族担当。

斗克黄,是楚成王熊恽执政时期执政上卿斗克之孙,隶属于若敖氏家族。楚庄王芈旅(熊侣)即位后,斗克与公子燮乘令尹子孔、太师潘崇领军去攻打群舒之机,发动了武装叛乱,结果被庐大夫戢梨所杀。

斗氏与王权矛盾继续尖锐化,故而后来子越孤注一掷,先杀了工正蒍贾,再谋害楚庄王,以求夺取政权。至此,若敖氏经楚文王熊赀、楚武王熊通、楚成王熊恽、楚穆王熊商臣诸代的兴盛与挫折,终于与王室摊牌,开始铤而走险了。

斗氏家族的力量在楚国是非常强大的,叛乱的声势当然也很浩大。楚庄王从大局出发,开始时采取妥协态度,提出以“三王之子(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的子孙)”为人质谈判解决。但斗克的侄子斗椒骄狂已极,拒不接受。

于是,楚庄王亲领大军出征,会师于漳河两岸。同年秋,王军与若敖氏之族战于皋浒(今湖北襄阳)。斗椒向楚庄王连射两箭,一箭射在铜钲上,一箭穿过车盖,均几乎伤着楚庄王,军队惊恐而开始后退。楚庄王急中生智,派人传令说:“先君楚文王攻克息国时曾得到三支利箭,斗椒偷走了两支,现已射完,用不着害怕了!”楚国军队才稳定下来。楚庄王接着亲自击鼓,王军奋勇进击,很快把若敖氏的叛乱镇压了下去。

斗克黄当时任箴尹,当斗椒率族在国内发动叛乱时,斗克黄正出使齐国。回来至宋国时,便听到了楚庄王镇压斗椒叛乱的消息。身边的好心人皆劝他不要再回去了,以免祸及于身。而正直的斗克黄则以“君命为重”,依然回国向楚庄王复命,然后到司寇那里自拘于司败(泛指司法机关),主动请罪伏法。

楚庄王十分敬佩斗克黄的正直忠诚,顾及到其先祖斗克的功劳,仍然任用斗克黄担任箴尹,但改其名为“斗生”。

楚庄王镇压了斗氏叛乱,消除了楚国的内政隐患,加强了王权,巩固了统治,有利于楚国的图霸与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斗氏一族在楚国历史上是有功劳的,不应因子越领其族叛乱而予以完全否定。经此事件后,斗氏家族开始黯然。楚庄王开始起用孙叔氏等其他贵族。

孙叔敖上台后,大力整顿楚国令典,劝养农耕,使楚国日益强大,终使楚庄王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成为第三代春秋霸主。

在斗克黄(斗生)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箴氏。春秋末期,箴氏族人躲避战乱而四处分散,其中有一部分逃迁至汲水一带(今河南卫辉),指地名改称为汲氏,世代相传至今。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该支芈姓汲氏族人中,后有省去“氵”偏旁称及氏者。



本书按:

今有台湾省的汲东昌声称:“汲氏乃古代东北满族人姓氏,后迁山东成为汉姓。”

此说乃为无稽之谈。

从先秦时期的肃慎民族,到秦、汉、两晋时期的邑娄民族,从南北朝时期的勿吉民族,到唐朝时期的靺鞨民族,至宋、辽、金、元、明时期的女真民族,及至明末清初最终形成的满族,历史上从无汲氏。

在清朝时期的满洲八旗中确有汲氏族人,但那都是汉族人,这在满清史册中记载得十分清楚:“满洲旗分内尼堪姓”。

尼堪,满语全称为nikan gurus,是后金政权建立后对明朝的称谓,就是“汉蛮子家”。整个清朝时期,“尼堪”专指“汉奴”,《大清律》中严厉禁止满族人与尼堪、以及非在旗的其他民族通婚。

满洲旗人,并不代表其民族属性就是满族人,所谓“旗人”,包括了满族、蒙古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汉族、维吾尔族、鄂温克族等诸多民族中被编入八旗旗籍的一部分人,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甚至后来还有索伦八旗,但其民族属性并没有改变,“旗籍”不代表“满籍”,绝不能认为“在旗”就是满族人了,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如今,许多地方的民政、公安部门根本就未搞清楚“旗人”、“在旗”、“旗籍”、“满籍”之间的相互关系,胡乱批复许多汉族人或其他少数民族人转为满族,这是民族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严重错误行为,应当予以坚决制止和改正。

古人云:“其勿视人而舔其尾者,是为奴。”就是指如今一些人拼命找由头贴靠少数民族的不正常现象。那么,您干脆就姓“山顶洞氏”、“蓝田氏”、“河姆渡氏”、“大汶口氏”、“红山氏”、“龙山氏”好了,历史久远且辉煌无比,皆为诸族之祖,实无必要再去考证什么民族属性了。



得姓始祖:太子汲(姬汲)、齐宣公(姜积)、斗克黄(斗生)。

汲氏的历史名人 -- 汲 黯:(公元前?~前112年待考),字长儒;濮阳人(今河南滑县)。著名汉朝大臣。

据史籍《史记》介绍说,汲黯以性倨少礼、好游侠、尚气节而著称的名士,为官以清静治民。据《汲氏族谱》记载,汲黯为汲氏十三世祖。

汉武帝执政时期,汲黯任东海太守,继为主爵都尉。以直言切谏闻名。后出为淮阳太守,在任十年死。

汲黯是一个不太被一般人所熟知的人物,但在历史上却与东方朔一样是很有名气的。杜甫就有诗云:“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曾国藩亦曾自称“立朝本非汲黯节,媚世又无张禹才”。可见,对他们来说,汲黯是一个值得作为参照或者对照的人物,所以知名度可想而知。

对一般人来说,要了解汲黯不妨从两个成语典故入手:

有一个成语叫做“后来居上”。这个成语的意思现在基本上是指新旧交替时后来的人或事物可以胜过先前的,有赞许的味道;但当时汲黯说这话的时候却可以说是一句“牢骚”。汲黯发“牢骚”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位列九卿时,公孙弘和张汤还是个芝麻绿豆官,后来他们两人都提升得很快,公孙弘封了侯又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与汲黯平起平坐了,有时候被重用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他。于是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居上。”这个说法很有趣,把汉武帝的人才储备以及使用比喻成农夫堆柴,早就储备的人才就像叠在下面的木柴,而后来寻觅到的人才则像堆在上面的木柴,结果使用起来自然是“后来居上”了。汲黯的这种说法看起来是为自己打抱不平,仿佛在提倡论资排辈的做法,其实他是在尽谏议之责。在汲黯那个时代,“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说法已经有了,再何况后世对“毛遂自荐”的做法也是加以赞许的,所以有人把汲黯“后来居上”的言辞归结为“褊心”而所发的牢骚,似乎是不公允的。

另一个与汲黯有关的成语典故是“门可罗雀”。这个典故是司马迁借用翟公之口来说汲黯与郑庄的境况的(郑庄也是汉朝时的贤臣)。由于他们品行高尚,为官清廉,因而“及居郡”,也就是等到削职为民的时候,既没有权也没有钱,自然是门可罗雀了。

汲黯之所以能成为直谏匡君的诤臣,除了他的正直和不能容人之过的个性外,他的家世和资历也许是一个原因。春秋时,周文王之后康叔被封于卫,其后代有卫昌公,太子居于汲,称太子汲,其后代支庶子孙遂姓汲氏。汲黯的祖先有宠于周时始封的卫君,所以先后十世担任卿大夫。

汲黯在汉景帝执政时期就当上了太子洗马(太子家宦,太子出入时为先导),所以在汉武帝时能够直谏匡君也是比较合乎情理的。用汲黯的话来说,就是皇帝设三宫九卿百官来协助治理天下,如果臣僚们都顺情说好话,讨皇帝一时欢喜,到头来只能把皇帝引到邪路上去。大臣们如果处处都为自己的荣辱去留考虑,天下就遭殃了。汲黯的这种说法与后世所说的“知善不举,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的忠君报国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当然,汲黯的成名也与汉武帝的容忍有很大的关系。汉武帝应该说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当时西汉国势兴盛,人才辈出。汉武帝知道汲黯是站在维护封建皇朝的根本立场上来谏诤自己的,因此虽然讨厌汲黯,但还是允许他说点真话的。

当时,汉武帝大兴教化,准备独尊儒术,广招天下儒生,并总是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如何如何,意思是要实行仁义之政。皇帝能发布这样的施政演说,臣民本应该欢呼雀跃的,但汲黯偏偏要扫皇帝的兴。大概,汲黯看穿了汉武帝的内心世界,洞察了皇帝所说的言不由衷,所以他就说:“陛下内心充满了欲望,对外却宣称要施行仁义,难道你真的想仿效唐尧虞舜的样子治理国家?”这样的诘问,使得汉武帝非常难堪,真可谓恼羞成怒,他脸色一沉,铁青着脸罢朝而去,把汲黯和群臣晾在一边。当时的公卿大臣们都替汲黯感到害怕,以为他闯下了大祸。

不过,作为人君的汉武帝确是胸怀海量,他只是私下对人说:“甚矣,汲黯之戆心!”这“戆”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傻、愣”的意思,读作gāng,如“戆头戆脑”;一种是“戆直”,读作zhuāng,表示憨厚而刚直。不知道当时汉武帝念“戆”的时候是发的什么音,总之他觉得汲黯在朝堂上过分(甚矣)了,但也仅仅是觉得过分而已,并没有进一步追究的其他想法。

也许,在汉武帝的眼里,朝廷的确需要这样一个特别的人发出一点不同的声音,所以他对汲黯反而另眼相待。因抗击匈奴而威名赫赫的大将军卫青来谒见汉武帝,汉武帝会坐在床上接见他;丞相公孙弘求见,汉武帝有时候衣冠不整也会相见;惟独汲黯来了,汉武帝立即就要注意自己仪表,衣冠不整就不敢露面。有一次,汲黯有事上奏,汉武帝正好没戴帽子,连忙躲进帐幕里,叫别人传话,就按汲黯的意见办。可见,汉武帝对汲黯不但很敬重,甚至还有点敬畏的味道。

汲黯劝谏汉武帝,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辩才,逞口舌之能,而是实实在在为了汉朝的江山社稷着想,因而有时候语出惊人,往往要别人为他捏一把汗。匈奴浑邪王降汉,率众南归,汉武帝闻报后,叫长安令准备两万辆马车前往迎接。长安令连忙备办,但苦于马匹缺乏,手头又没有钱,所以只好以赊帐的形式向老百姓买马。百姓惟恐县令无钱支付,就将马匹藏匿起来,以至在规定的期限里长安令无法凑齐足够的马匹。汉武帝非常恼怒,要把长安令问罪斩首。汲黯按捺不住,入朝面诤,说:“长安令无罪!只有把我杀了,老百姓才会把马牵出来。”这番话说得汉武帝一愣一愣的。汲黯的意思是,浑邪王叛主降汉,已经由各地传驿相送,何必再用使天下骚动的办法来迎接他们?结果汉武帝默认了汲黯的主张,既救了长安令一命,也使长安的百姓逃过了一劫。浑邪王的部众到了长安后,得到很多赏钱,便有钱财向当地人购买东西。按照汉朝的定例,任何人不得持兵铁出关,卖给胡人。民间不知法律,把铁器卖给了匈奴人,这样按规定应该处死的有五百多人。于是,汲黯又向汉武帝进谏,说:“匈奴断绝和亲,屡攻边塞,朝廷发兵讨伐,士兵死伤不可胜数,所费的财物的数目也非常巨大。我以为陛下捕得的胡人,应该罚做奴婢,赏赐给死难士兵的家属;获得的财物,也应该遍赏兵民,这样才能谢罪天下,消除老百姓的怨气。现在你没有这样做,反而倾府库所有赏赐他们,叫老百姓供养他们。老百姓以为朝廷这么厚待胡人,就可以随便贸易,怎么知道在长安街上与胡人做买卖如同把兵铁输出边关?陛下不忍心以匈奴人的性命谢罪天下,却以所谓的法律条文来处死五百多名无知的长安百姓,我觉得陛下这种做法不可取。”这次进谏并没有上次那样荣幸,汉武帝没有采纳汲黯的意见,反而旁敲侧击地说:“我好久没有听汲黯说话,现在他又开始胡说八道了。”

汲黯喜欢直谏,因而讨厌巧言令色、出尔反尔的人,其实他这样做很容易得罪人的。有一次,汲黯与公孙弘等约好了去谏劝汉武帝,谁知事到临头公孙弘变了卦,顺从了汉武帝的旨意。汲黯认为公孙弘虚伪奸诈,为人有问题,就当面指责公孙弘:“本来已定好了谏议,现在却见风使舵,真是不忠!”汉武帝问公孙弘怎么回事。公孙弘并不说明事情的原委,只是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是忠厚的,不了解我的人才会以为我不忠厚。”汉武帝反而认为公孙弘说得有道理。大概在汉武帝眼里公孙弘是从善如流的人,并不像汲黯那样固执、执迷不悟。汲黯耿直的个性有时候反而成全了巧舌如簧的人。又有一次,汲黯对汉武帝说:“公孙弘位在三公,俸禄优厚,然而故意使用布被子,这全是做作。”汉武帝就问公孙弘。公孙弘很聪明,他先表示自己确实如汲黯所说的那样有沽名钓誉之嫌,然后很圆滑地举了管仲、晏婴一奢一俭的例子,来解脱自己做作的嫌疑;并说如果没有汲黯之忠,陛下怎么能听到这样的话。汉武帝听了这以守为攻的回答,更认为公孙弘是谦让的君子,而汲黯似乎成了无事生非的好事者。

汲黯的劝谏并不是都能奏效,但他仍不改初衷。就在张汤以更改律令而掌握司法大权的时候,汲黯在朝廷上质问他:“你身为正卿,对上不能褒扬先帝的功业、做到国安民富,对下不能教化天下解除人们的邪心、让监狱失去作用,那么你何必要搞乱原先制定的律令?你这样做是要断子绝孙的!”汲黯简直把话说到了极点,其痛心疾首的样子可想而知。后来汲黯被排挤出朝廷,他在出任淮阳太守前,又对大行李息说:“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不肯替老百姓说话,专门阿谀奉承皇上。皇上不喜欢的,他就诋毁;皇上喜欢的,他就歌功颂德。他在朝廷里用奸诈的计谋迷惑皇上的思路,在朝廷外勾结贪官污吏作为资本。你作为公卿为什么不早早向皇上说明真相?你如果同流合污的话,肯定也要受到惩罚的。”李息胆小,终究不敢揭发。倒是后来张汤之事发之后,因为汲黯有这么一番话,汉武帝也给予李息定了相当的罪(抵息罪)。

朝廷里有汲黯这样一位忠贞的大臣在,的确也有威慑作用。淮南王曾经想谋反,但因害怕汲黯,只好作罢。淮南王认为,汲黯喜欢直谏,恪守节操,能为正义而死,很难诱惑他。要是朝廷里的人都像丞相公孙弘这样,事情就好办了。此事传到后世,便成了“汲黯在朝,淮南寝谋”的典故,常被人引用。

汲黯的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尽管是出于“社稷之臣”的忠诚,但难免会使皇帝扫兴的。汉武帝特别喜欢马,有一年他得到了一匹号称神马的马,自然是十分得意。那时,汉武帝刚刚设立了乐府,就命人作了一首乐曲,进行兴师动众的演奏。汲黯看不过去,自然又要进谏。他说:“凡是为王的制作乐曲,对上是为了继承祖宗的伟业,对下是能够教化黎民百姓。现在陛下得了一匹马就作词作曲,在宗庙里演奏,难道先帝和百姓能够理解这样的作为?”真是在汉武帝的兴头上泼了一盆凉水,说得汉武帝闷闷不乐默默无语。

汲黯的这种刚直的个性,尽管汉武帝能够包容,但也很难长久地在朝廷呆下去。那年刚好在淮阳发生“民多盗铸钱”的骚乱,汉武帝就把罢了官的汲黯叫来,叫他去那里赴任。汲黯并不想离开朝廷,他首先感谢皇帝还能任用他,然后以身体不好为借口,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想做个中郎,出入宫禁,给皇上出主意提谏言补过拾遗,这是臣的愿望。”但汉武帝却说:“你难道看不上淮阳这个地方吗?现在所以派你去,是因为那里的官吏与百姓关系不融洽。我只是借重你的名望,不要你出什么体力,你只要高枕而卧就可以把它治理好了。”汉武帝的意思再也明白不过了,他并不想让汲黯再留在宫中,也不忍心把个忠心耿耿的谏臣永久性地处在罢官的失落中,所以就安排了这样一条出路。话说到这样的份上,汲黯如果再不赴任,也就太也不识时务了。

汲黯在淮阳当了十年的太守。由于他曾经预言了张汤的下场,汉武帝在张汤败亡后就让汲黯享受了诸侯的待遇,这个待遇他一直享受了足有七年。

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汲黯去世,汉武帝十分怀念他的功劳,因此官其弟汲仁至九卿,还让其子汲偃官至诸侯相。

传说,在汲黯逝世后,众人护送其棺木送往家乡的途中,走到今河南郸城县西约一华里处,天刮起了大风,漫天风沙掩埋了他的棺木,众人皆认为这是天意所葬,随后此处便成了一大土丘,因而形成了名垂千古的“汲冢墓”。

汲黯在满朝官吏浊多清少的环境里,能为官清正,为人正真,同情人民疾苦,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四个字:“淮阳政清。”后世满清的嘉庆皇帝十分敬仰他,于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农历2月专门为其立碑以怀念。

本书按:

汲黯去世三年后的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汲黯的弟弟汲仁和侄子汲偃商议后,决定把汲府家产变卖了,随后将汲黯的遗骨迁至原籍濮阳。因此,所谓著名的“汲冢墓”里面是空空如也。



汲 桑:(公元?~307年待考),茌平人(今山东茌平)。著名西晋农民起义军首领。

汲桑本为牧民首领。

晋永兴二年(公元305年),成都王司马颖的旧将公师藩等在清河隃(今山东平原)起兵,汲桑联合了羯族部落酋长石勒率牧民响应。公师藩败后,汲桑与石勒回到茌平牧区。

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汲桑再次起事,自称大将军,以石勒为扫虏将军,释放囚徒,攻占邺城(今河北临漳),杀新蔡王司马腾。后为允州刺史苟晞和将军王讃联军所败,不久,汲桑被依附于东燕王司马腾的流民所杀害。



汲 固:(生卒年待考),梁城人。著名北魏忠义者。

北魏孝文帝执政时期(公元471~499年在位),汲固为兖州从事(今山东兖州)。

兖州刺史李式因事入狱,当时李式之子李宪刚满月,李式谓众曰:“今无程婴、许臼此类人乎?”汲固在一旁站出来大声说:“古今岂殊?”遂藏起李宪。

官军大肆搜捕之时,汲固以婢女之子代之,自己却抱着李宪逃往他乡,一直抚育李宪到十余岁,李宪一直称呼汲固夫妇为郎、婆(鲁西南地区古称爹、娘),直到获大赦后方归。

后来的兖州刺史高祐为表彰其节义,提拔任命汲固为兖州主簿。因汲固救出刺史李式刚满月的婴儿,忠勇无比,因此为世人所称道。



汲 靖:(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将领。

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鄂州驻剳御前中军权统制王宣,大败金人于蔡州确山县。

王宣以所部距确山三十五里而营,质明,候骑报金军至确山,众怕而欲不战,王宣不可。乃舍其步士,引骑兵三千先行,分为三陈。

金军冲击宋军阵心,王宣令诸军以背刀冲夺,三阵俱进。当时的秉义郎、右军副将汲靖有勇力,王宣召之。

汲靖请百骑,王宣与骑二百。汲靖上马据鞍高呼曰:“今日汲靖为国家破此敌,敌若不破,誓不生还。”左右闻之,人百其勇。

王宣点头说:“汲靖事济矣。”

汲靖驰入金军阵内奋击,敌众披靡。汲靖出入者三,只伤亡了二骑。诸军勇气大增,亦奋进,金军大败而遁,王宣整众不追。



汲明学:(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邯郸县丞。



汲 宛:(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寿州通判。

跟帖时间 2010-03-21 16:44:5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汲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云天义士;霜雪孤臣:上联典指北魏的梁城人汲固,孝文帝时为兖州从事。兖州剌史李式因事入狱,儿子李宪刚满月,李式大声问众人:“难道现在没有程婴、杵臼这样的人吗?”汲固说:“古今还有何不同!”便将李宪抱回家藏了起来。来人搜捕时,李式有个下属把自己婢女生的男婴交上去,很快被查了出来。汲固带李宪逃走,遇到大赦才得以返家。后来,兖州刺史高祐非常赞许汲固的节义,任他为主簿。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濮阳人汲黯,字长孺,性格倨傲,崇尚节义,好黄老之术。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时历官东海太守、主爵都尉,常直言切谏,武帝曾说:“古代有社稷之臣,汲黯很像。”后因主张与匈奴和亲被武帝疏远,出任淮阳太守。

汉廷旌直;兖吏匿孤:上联典指汉汲黯在朝以直谏闻名,武帝赞之曰:“古有社稷之臣,黯近之矣。”下联典指北魏时期的汲固为兖州从事,刺史李式坐罪,固抱式子而遁。遇赦始归。

节义高标;兖州从事:后魏孝文帝时兗州从事汲固,勇救刺使李式始满月的婴儿,为人称道,升为主簿。

性介耿直,卧治淮阳:汉武帝时大臣汲黯的事典。



2.七言通用联:

濮水悠悠源脉远;阳光煦煦恩惠长:汲氏望族居住地“濮阳”二字的嵌字联。

跟帖时间 2010-03-21 16:38:2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汲氏的字辈排行 -- 安徽怀远汲氏字辈:“治国如文永同长兴家绍祖业旭道维民臣”。

河北邯郸汲氏字辈:“和德承太广忠厚续先康”。

山东莒南汲氏字辈:“之兴彦崇绪龙茂庆传长广生忠厚泗永远元正方”。

东北地区汲氏字辈:“金汉惠义寿崇国淑进学忠”。

黑龙江哈尔滨汲氏字辈:“和德承太广忠厚绪仙康”。

汲氏一支字辈:“恒守怀德广”。

跟帖时间 2010-03-21 16:35:5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汲氏的家谱文献 -- 汲氏族谱,著者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有残缺。现被收藏在山东省菏泽市图书馆。

跟帖时间 2010-03-21 16:33:45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汲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 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2.堂号:

濮阳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西河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汉朝汲黯,汉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汉武帝时为东海太守。把东海治理得人民富裕,地方太平。召为主薄督蔚,朝廷夸他是社稷之臣。

清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3-21 16:31:2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汲氏的迁徙分布 -- 汲氏或是典型的汉族姓氏,其他少数民族中没有汲氏族人分布,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但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十三位门阀。

汲氏族人早期主要在河南、山东一带,并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周围地区迁徙。

唐、宋时期因战争、仕宦等原因,汲氏族人有迁居江南及东北等地者。

如今在山东省的昌邑市、临沂市莒南县、青州市、济南市,天津市,北京市,吉林省的吉林市、白山市,辽宁省的沈阳市、盘锦市、台安县,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双鸭山市,安徽省的巢湖市和县、芜湖市、蚌埠市怀远县,河南省的濮阳市范县,山西省的太原市,台湾省的台中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均有汲氏族人分布。

跟帖时间 2010-03-21 16:29:1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