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5-25 14:03:31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2205 跟帖次数 6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伏羲氏之后舜帝七友之一东不訾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圣贤群辅录》、《集韵》中记载,远古时期的舜帝,有七个挚友,其中之一叫东不訾。

舜帝的七友分别为: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这在史籍《尸子》中也有记载:“舜七友,有东不訾。”

在东不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东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东氏族人大多尊奉东不訾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神农氏炎帝裔孙羲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远古时炎帝创制了八卦,八卦方位以东方为尊。

远古人类以渔猎、采集为生,神农氏教导自己的族人制作耒、耘、耜、耠、耡等农具,从事农业生产,使人们过上定居的生活,固而被人们称为神农氏。据说,神农氏发明用火烧山方式经营农作,开创了刀耕火种,固而又称为烈山氏。由于他运用火来兴邦安民,所以被世人尊为炎帝。

神农氏的举措推动了中国原始社会从采集、渔猎向原始农业演进的历史,相当于母系氏族社会时代。相传神农氏还亲尝百草,曾一日中毒七十次,发现了许多治病的草药,后来著述了《神农本草经》,为民疗病,因而也被人们尊为医药发明者。

据传,神农氏在位时间,还在部落当中开市场、通财货,启发了原始的商品流通。神农氏在统治了一百四十年后去世,其后代共传八代,子孙共统治五百二十年,后与黄帝部落融合,成为现今炎黄子孙的先河,统称华夏族。

神农氏一族人从事务农劳作以后,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是开始农作的重要时刻,于是伏羲的后代人中以农为本的人群中,逐渐形成了复姓东方氏。

神农氏裔孙中有一个人叫羲仲的,出于震位(震位在八卦中主东方),其族人成为东蒙氏部落,世代执掌东方青阳令。他的后代子孙遂以东方命氏,称东方氏、东蒙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耳目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周敬王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楚惠王熊章即立,他暂时摈弃了以往历代楚王即位后即穷兵黩武大力外扩的做法,收缩自保,楚国军队全部收缩国内,并竭力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为此,楚惠王特“设耳目史,督自王而士”的朝堂所有士大夫的行为,以大夫子闾任之,并开作严格的行为记录(后子闾在“白公之乱”中拒绝当楚王,而被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杀死)。

从此,楚国逐渐从濒于危亡的大难中复苏,国力开始渐充,威名益著,而且让其他诸侯国没有感觉像以往争霸主的那种气焰灼人之态,在国内使民众得到了安宁,并在诸侯国面前树立了一个并不招惹反感的形象。

九年后的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楚国恢复了元气,楚惠王霸气初涌,乘吴国被越国打败之机,亲率楚军攻吴。第二年的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霸气再现,一举灭了陈国。到了周贞定王姬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国势力再次达到鼎盛时期,楚惠王一举灭了蔡国,两年后再灭了杞国。接着,又命公输般制造云梯,如果不是为墨子所止,即会向宋国进攻了。

从此,耳目史之官位为各诸侯国所看重,在整个战国时期,成为国君的特权侍从史官。

到秦朝时期,秦始皇将耳目史改称“御史大夫”,并赋予超然的监察之责,“掌监诸郡”,因此又称“监察御史”,成为天子的重要耳目,并且规定:“耳目官自当独立,其行不受阶级所限。”

自秦朝开始,御史大夫不论品级,总是“立于朝堂正位之左末位”,即最东边第一排第末列之首,随时出告奉谕所察,甚至直言指责天子而无讳。由于御史大夫原是耳目史,职掌监察之职,又在上朝时站居文职站班的最东边,因此又称其为“耳东官”、“闻东史”等。

在耳目史、耳东官、闻东史、御史大夫、监察御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耳目氏、耳东氏、闻东氏等,后统称耳东氏,亦有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陈国,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陈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国君世为妫姓。建国君主陈胡公是舜帝后裔,本名妫满,据胙土命氏的之惯,称陈公满、陈满,字少汤。

在史籍《史记·陈杞世家》中记载:“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陈国建立后,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国境辖地为今河南东部和安徽的一部分。

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熊章十年,陈湣公妫越二十三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灭了陈国,杀陈湣公,其地设为楚国陈县。由于陈地所处战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此成了楚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经济中心,虽然陈国后来数次复国,但一直就是楚国的附庸。到了战国末期的周郝王姬延三十七年(楚顷襄王熊橫二十年,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徙国都于陈城,史称“陈郢”。

楚灭陈后,陈涽公的长子陈衍避居于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兰考),次子陈温避祸于晋国,其他陈国公族子弟多纷逃外邦。为避楚人追杀,就有拆“陈”字改为复姓阜东氏、东阜氏者,后以字形近而称耳东氏、东耳氏,亦有取谐音称尔东氏者,为单姓因故改复姓的特例之一,世代相传至今,成为“陈”字的代称。

在阜东氏、东阜氏、耳东氏、东耳氏、尔东氏等陈氏家族姓氏群体中,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者。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张氏,是汉朝重臣东方朔的后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东方朔,是西汉王朝时期著名人物,本姓张,其父名叫张夷,但在他出生前便去世了,母亲田氏在他出生三天后逝世,东方朔由其兄嫂代母抚养成人。因为他出生时东方天刚亮,月望在朔,所以其伯父为他取名叫东方朔。

东方朔在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官拜大中大夫,他以诙谐、幽默闻名于世,能洞察事理,直言切谏。当时,汉武帝下诏求贤,东方朔上书毛遂自荐,引起汉武帝注意,招入宫中面试。

东方朔说话妙趣横生,行事放荡不羁。一次,汉武帝赐宫中官肉,左等右等,主管分肉的官员迟迟不到,东方朔实在不耐干等,便拔出佩剑,自己动手割了一块肉扬长而去。负责分肉的官员知道后,到汉武帝面前告了他一状。次日上朝,汉武帝让东方朔当着百官检讨。东方朔便检讨说:“接受赏赐而不待诏命,何等无礼;拔剑割肉,何等壮烈;割肉不多,何等廉洁;肉归夫人,何等真情。”汉武帝听后忍不住大笑,不但免了他的罪,还另赐肉百斤、酒十斗,让他带回家“再归夫人”。

后世民间流传着许多东方朔的有趣故事,他被人们奉为“喜神”,其后裔子孙多以东方为姓氏,奉东方朔为复姓东方氏的得姓始祖之一,曲艺界的相声行业也都尊东方朔为祖师爷。

在东方朔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名字中的“东方”为氏,形成一支东方复姓。后有子孙在西汉末期王莽篡汉时,避难将复姓东方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方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简改姓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汉朝时期,复姓中有著名的东宫氏、东郭氏、东门氏、东阕氏、东野氏、东田氏、东陵氏、东蒙氏、东莱氏、东邱氏、东乡氏、东里氏、东关氏、东闾氏等,皆是从古代沿袭的复姓:

⑴.东宫氏,源于芈姓,宋朝学者王应麟在《姓氏急就篇》中考证:“东、西、南、北、宫、门、乡,皆姓也。”自注云:“东宫氏,齐东宫得臣。”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东宫得臣,见载于典籍《诗经》与史籍《左传》。在典籍《诗经·卫风·硕人》中美庄姜曰:“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在史籍《左传·隐公三年》中记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杜预《左传注》云:“得臣,齐太子也。此太子不敢居上位,故常处东宫。”孔颖达《正义》曰:“案《齐世家》,齐庄公生僖公。东宫得臣,未知何公太子。案《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卫庄公之立,在春秋前二十五年,齐僖公之立,在春秋前八年,然则庄姜必非齐僖公之女。盖是庄公之女,僖公姊妹也。得臣为太子早死,故僖公立也。”此中称东宫得臣为“太子”,实在是据“东宫”二字而推测,事实上,“东宫”并非专为太子所居。在史籍《左传·襄公九年》中记载:“穆姜薨于东宫。”穆姜乃鲁襄公祖母,欲废鲁成公而立其奸夫叔孙侨如,事败,被终身幽囚于东宫。此“东宫”乃为冷宫或别宫。齐得臣居“东宫”,或者未必为太子,也未必“早死”,其后嗣以“东宫”为氏,唯是此“东宫”与“太子之宫”或“太子”无涉,而是解释为“东宫氏”。详见郭店楚墓竹简记载。

⑵.东郭氏,源于姜姓,出自齐桓公姜小白后裔子孙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齐桓公有子孙住在都城临淄外城的东门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代子孙遂以居住地名称为姓氏,称东郭氏。

⑶.东野氏,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周公姬旦长子伯禽之幼子姬鱼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西周初期,周公姬旦长子伯禽的幼子名叫鱼,被封食采邑于东野(今山东曲阜),姬鱼有一子,就以东野为氏,叫东野田。当时,姬鱼在曲阜修建了较为宏伟的周公庙,由于姬鱼非常想念自己的父亲,就经常登上周公庙前的一块巨石向都城凝望,这块石头就被称为“望父石”。先秦时期,楚考烈王熊完派遣春申君黄歇大军在秦庄襄王嬴异人(嬴子楚)元年(楚考烈王十四年,公元前249年)灭了鲁国,鲁国公族五百余门被杀,唯公族东野质提前带子携谱逃到至吴地,后于秦始皇嬴政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返回鲁地。东汉末期因避黄巾战乱,东野氏举族流于东海(今山东郯城),寄居五世,后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由第三十七世祖东野芳抱谱及亲族五十七人再还鲁地。元朝末期因避战乱荒乱,举族多次迁移遇寇,相即失散,还鲁者甚少。至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授第七十五代祖东野沛然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时,在曲阜的东野氏家族仅百余人,居河南寝丘下溜村(今河南沈丘)。

其后代有人遂以地名为姓氏,称东野氏。另外,在春秋时期鲁国有大夫季平子(季孙间如),因有功于国,被封赐食采邑于东野(今山东平邑),其后代中有人以地名为姓氏,称东野氏。

⑷.东田氏,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卫国东田邑(今河南内黄东田),属于以邑名为氏。东田地名卓著,是华夏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建都、建业、建陵之地,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商鞅故里、是西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南北朝冉魏皇帝冉闵、唐朝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民族英雄岳飞童年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

⑸.东陵氏,东陵在古邗国,春秋中期邗国被吴国所灭,地归吴国。越王勾践在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灭吴国后,吴王夫差之葬地称东陵,地归于越国,因有以地冠氏称东陵氏者。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楚怀王熊槐灭越国后,东陵地归于楚国。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国,东陵地属秦国的广陵县。汉朝初期称扬州为广陵郡,汉高祖刘邦封侄刘濞为吴王时,曾建都于此,称吴国,后又更名为江都国。汉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建江都县,“江都”之名始见于史,后为隋炀帝陵。

⑹.东蒙氏,即第二个渊源中神农氏的后裔之姓氏。

⑺.东莱氏,源出地名,出自古东莱,即今江苏省张家港的东莱镇一带地区,时居于斯地之住民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东莱氏。另外,在东汉末期,有辽东刺史公孙度“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后公孙氏的辽东割据势力被袁绍所灭,其后裔中有避于营州而安然者,遂改以地名为姓氏,称东莱氏。

⑻.东邱氏,源出姜姓,属于以地为氏,姜太公受封于齐国,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其后有丘氏,居于营丘东部的,称东丘氏,后避孔子名讳,改称东邱氏。

⑼.东乡氏,源于子姓,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大夫叫子为人,被封于东乡,史称东乡为人,其后裔子孙遂以东乡为氏。

⑽.东里氏、东阕氏、东门氏,出自战国时期郑国都城东阕住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周宣王姬静(姬靖)封庶弟姬友于咸林,建立了郑国,为伯爵诸侯国。郑国传二十二世至郑康公姬乙执政末期的周烈王姬喜元年(郑康公二十年,公元前375年),一直积极穷兵黩武的韩哀侯发兵彻底灭了郑国,将韩国都城从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迁于郑都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韩国疆域大扩,国境包括了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地区。郑国灭亡后,其国人后裔传有单姓四十八氏,复姓三十六氏。东里氏、东阕氏、东郭氏,即源于郑国的姬姓分支之一,出自郑国国都新郑城的东阕住民。东阕,即城郭东门一带地区,城郭与东门之间称“东郭”,东门以内称“东里”,其时居于东里之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东里氏;居于东门附近的,称东门氏或东阕氏;居于城郭与东门之间的,称东郭氏。

⑾.东关氏,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军镇关隘称谓。

⑿.东闾氏,源于姜、姬二姓,最早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为都城东门之称谓,后各诸侯国都城的东门亦多称东闾,居于斯地的住民,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东闾氏。另外,在春秋晚期的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伐楚还师,吴王阖闾命其筑大、小二城,大城即今江苏省的苏州市,小城即今江苏省无锡市的故阖闾城(今江苏无锡胡埭乡湖山村和常州武进区雪堰桥乡城里村之间)。驻居于阖闾城东的军民中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东闾氏。

在这些复姓氏族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人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宇文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宇文部,是汉宣帝时期东部鲜卑的一个部落。宇文部起源于辽东地区,为两汉时期南匈奴单于之后,到了魏、晋时期,成为著名的北方鲜卑族宇文氏部落。

宇文部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皆为姜姓,从祖先葛乌菟起世袭为鲜卑东部大人。据典籍《周书》记载:宇文氏其先为鲜卑君长,有名普回者,“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其俗谓天子曰‘宇’,谓君曰‘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

普回袭任大人时,在打猎时拾到一颗玉玺,上刻“皇帝玺”三字,便自以为是天授神权,当地鲜卑族人呼天为“宇”,呼君为“文”,意即“天子”,于是普回从此自己号称“宇文”。

东晋时期,宇文氏部落进据中原,号称宇文国,以宇文为姓,全称为“东方宇文氏”,简称“宇文氏”,皆奉普回为得姓始祖。

到了南北朝时期,宇文部归附于北魏王朝,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推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其汉姓分称东方氏、宇文氏,其东方氏中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东氏者,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高句丽,出自唐朝时期高句丽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高句丽,亦称高句骊,简称有句丽、句骊,又叫高氏高丽,公元前37~公元668年,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其人民主要是居住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扶馀人(包括沃沮人和东濊人),靺鞨人及古朝鲜遗民。由于高句丽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南韩、北韩国,都声称高句丽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

高句丽王族姓高氏,有多种说法。在史籍《晋书》中记载:“朱蒙自以高辛氏之后,姓高氏”;在朝鲜史籍《三国遗事》中记载:“自言是天帝子,承日光而生,故自以高为姓”;在李氏朝鲜学者李承休撰著的《帝王韵记》中则记载:“朱蒙初诞,举国高之,故姓高氏。”不过,这些史料的记载都缺少置信度。

据朝鲜史籍《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的记载,汉元帝刘奭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国。一些学者认为高句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已成立了。“高句丽”作为一个地理名词,早在汉武帝刘彻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就已经出现在《汉书》中。而据史籍《旧唐书》的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认为高句丽国有九百年的历史了。

考察大多数的史籍,多认为高句丽国建于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一世纪中期,一些考古发现表明高句丽国最初的所在地,在公元前而世纪就有集权化的濊貊部落国家存在,不过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濊貊人曾自称为高句丽。史书中首次将高句丽和濊貊部落联系起来的,是史籍《汉书》中对发生在汉成帝刘骜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高句丽地区起义摆脱玄菟郡控制的记载,说明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其国民的主体是由濊貊人和扶余人组成的。据史籍《三国志》的记载,扶余和濊貊属同一族,说同一种语言。

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高句丽有大将军渊盖苏文,东姓,他刺杀了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后,唐朝与高句丽的关系紧张起来。由于渊盖苏文对唐朝很有挑战性,于是在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渊盖苏文属下府录事参军东何投靠唐朝,又跟从李勣将军征伐高句丽过,期间东何献火攻战术,使唐军一举攻破南苏罗城,因功被唐太宗赐姓练,其后代相传姓练,称为练氏。不过,当时高句丽国民在渊盖苏文和杨万春的带领下击败了唐军的入侵,保卫了都城王险城(今朝鲜平壤)。

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高句丽国西南的盟友百济国被唐朝和新罗国联军所灭。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继位的唐高宗李治又持续在唐龙朔元~二年(公元661~662年)发兵攻打高句丽,虽然唐军的攻击给高句丽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唐朝一直都未能真正战胜高句丽国。

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丽将军渊盖苏文去世,其长子渊男生继承其职。渊男生后来到前方去视察军情备战,让两个弟弟渊男建和渊男产留守都城。渊男建和渊男产这二人则趁大哥不在,共同诬陷他叛逃于唐,并逼高句丽宝藏王高宝藏下令通缉渊男生。渊男生走头无路,只好投靠唐高宗并被重用。由于渊男生十分熟悉高句丽国的情况,于是唐高宗命渊男生率领唐军继续攻打高句丽国,渊男生也希望借用唐朝的力量夺回大权。唐乾封三年(公元668年),渊男生率领唐军攻破高句丽国的都城,而在其后,唐高宗也没有给渊男生任何“复权”的机会,高句丽国最终灭亡。

在高句丽国灭亡后,唐朝大批迁转其君、臣以及国民入中原,渊男生的后裔子孙归居洛阳一带,很早就指故国地望为东氏,后迩还繁衍为相当庞大的东氏一族群体,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吐蕃族,出自金国时期吐蕃酋长东永昌,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吐蕃族,就是今日藏族的先民之一,其中有以先祖名字汉化为东氏者。

金国时期的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农历9月,金宣宗完颜·珣赐予陕西边地的少数民族大族豪强“东永昌姓为温敦氏”,东永昌就是吐蕃族部落的酋长,汉名叫东永昌,其后裔子孙一度为女真族姓氏温敦氏。

金国灭亡之后,该支吐蕃族温敦氏恢复原姓氏,一部分人以汉姓称东氏,一部分人以汉姓温氏称之,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张氏,明朝末期明孝宗孝康张皇后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其皇后为孝康张皇后,河北沧县兴济人,父亲为国子监生张峦。

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农历2月6日,张氏与时为皇太子的朱佑樘成婚。同年的农历9月,张氏被正式立为皇后。

张皇后在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农历9月24日生下了皇长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面貌非常清秀,“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举止非常”,因此明孝宗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对于张皇后自然更是宠爱。晚明学者黄景昉曾描述说:“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皇帝、皇后像民间的夫妇一样,每天一同起居,形影不离,这在封建皇帝的私人生活中实属少见。

张皇后为人机智贤明,曾辅佐明孝宗、明武宗两帝成政事。但是,她的两个兄弟张延龄、张鹤龄却依仗着是皇亲国戚,横行乡里,怨声载道。

因此,在张皇后死后的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明世宗朱厚熜为平民愤,下诏将其全家抄斩。其时,张延龄、张鹤龄的部分子孙四散逃亡,为便于以后相认,大家按逃跑的方向将张氏分成了东、南、西、北四个姓氏,其中的东氏世代相传。因此,世有“东南西北本姓张”的说法流传至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土族,出自土族的什东加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土族,是中国西北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自称为“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尔”(白蒙古)、“土昆”(土人、吐浑)、“土户家”等。居住地附近的藏族人则称他们为“霍尔”(藏北游牧民的泛称),汉、回族人称他们为“土人”、“土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土族。

在土族的民间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是蒙古人和当地的霍尔人通婚繁衍的后代。霍尔人就是吐谷浑人的后裔,所以多数研究者认为,土族人是古代吐谷浑人的后裔,也就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个分支。

土族人早期从事畜牧业。至今,土族人仍有牧养羊的爱好和习俗,家家户户都精于养羊,且爱羊至深。

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互助、民和两个方言体系。土族人过去一直通用汉文,现有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

土族现有人约为十九万一千六百余,主要聚居于今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数人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及周边的民和、大通、同仁等县,还有少数人居住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土族东氏,源出土族的什东加氏部落,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东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北宋宗室赵氏的后裔东古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女真族东古氏,亦称东果氏、东峨氏、栋鄂氏、董鄂氏,董额氏、董古氏,满语为Donggo Hala,源出冬古河之名,后为部落名,最后成为姓氏。后有鄂温克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冬古河之名,最早见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明廷敕谕建州左卫都督凡察:“安插尔等于三土河及婆猪江迤西冬古河两界间同李满住居处…”其敕文中明确了“冬古河”,即今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雅河上游支流黛龙江一带。

董鄂氏人先人,原居图们江上的瓦尔喀(今吉林珲春),其族源实际上是北宋宗室赵氏的后裔。金国时期时被掳至北境为奴,以“久处变为土著成了女真人”,在明朝时期随建州左卫西迁至明廷为之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即在冬古河上定居,遂以地为姓,称栋鄂氏。随着人口每每繁衍,而自成一部,称董鄂部。

董鄂部在明朝后期属于建州女真,是建州左卫的一个部,后来成为著名的“建州五部”中的最强部。清朝中叶以后多称东氏、鄂氏、董氏、栋氏、古氏等。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台湾土著,出自台湾光复后户籍管理员,属于音讹改字为氏。

狮子乡公所秘书东光义家族,是目前全台唯一姓“东”的。他说,台湾光复后户籍员的“笔误”,给了他们家族这个罕见的姓。他说,姓“东”的好处是,人家只要看到他的姓,就记起来了,但有人自作聪明将他改姓,例如他报名参加讲习,常有主办单位把他的姓改为“果”,因为百家姓有果,没有姓东的,还有他自我介绍时说姓“东”,有人误以为是“冬”。

东光义说,父亲是孤儿,生长在狮子乡内狮村,台湾光复后重新取汉文名字,可能是语言不通,加上户籍员的“笔误”,把他父亲的原住民名字改为“东秋汉”。父亲娶妻生下四男二女,随着儿女结婚生子,如今全台目前姓东的才二十二人。东光义说,他们懂事后,曾问为什么姓“东”,父亲也答不出来,他们兄弟曾要寻根,可是父亲是孤儿,无从找出答案,最后的合理的解释是户籍员“写错了”。

东光义怀疑,户籍员当时可能听不懂父亲的原住民语言,而且可能想把父亲冠姓“陈”,结果只写到“东”,漏了“耳”旁,因户籍员已调走且无法找到,于是就将错就错,姓“东”到底了。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蒙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东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东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东不訾、羲仲、东方朔、普回、东永昌。

东氏的历史名人 -- 东园公:(生卒年待考),著名“商山四皓”之一。

是汉代的一位著名隐士,他曾力谏汉高祖刘邦废太子之事。



东良会:(生卒年待考),亦称春良会;巩昌人。著名元朝总兵。

个性耿直,事亲孝顺,教子爱国。

元朝任商州总兵时,遇红巾军起义,他让长子携眷属前往华州居住,次子携眷属前往朝色居住,临行前对两个儿子说:“国家把土地交由我管理,义当死守。”

红巾军攻城时,他指挥全城将士奋勇死守,直至战死。部属在他忠勇的感召下,个个奋不顾身,虽死伤众多但城未失守,保住了全城人民的生命财产,为州郡地方官员树立了榜样。



东 郊:(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官御史。

巡按应天,行部过常州,后来明武宗南巡时遇江彬纵其党,横行州郡。推官张曰韬上书于东郊,东郊命登己舟,在危急时救护了明武宗。



东尧叟:(生卒年待考),字曰稽;元和人(今江苏苏州)。

善山水。见《畊砚田斋笔记》。



东兴明:(公元1934~今),吉林洮安人。著名当代中医师。

1951年毕业黑龙江省白城卫校。原郑州卷烟厂职工医院院长。

现任郑州仲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副主任医师,中华华佗医药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加拿大传统医学会国际医事顾问兼理事,英国世界传统医学会注册理事,世界中国药学会和传统医疗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科技咨询专家、香港中华中医学院研究员。

研究出具有中医特色速效中草药剂二十四种,发现四个新的针刺穴位,并按自己的名字命名为“东乳穴”、“东明穴”、“东氏速效葛泽仙汤”等,已在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以“中国传统脾胃病学”、“新编儿科急症”等为代表的医学专著五部。

参加国际、全国、省级医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会共五十来次。由于他精于针灸、疑难杂症的,在世界针灸杂志、外文版、中国针灸杂志、人民军医杂志,多省医学杂志及专著书籍上发表论文共四十五篇,被世界多国传统医学院、学会、研究会评为世界优秀论文八篇,获《世界名医家金奖》、《医学金象奖》、《新医新药国际华佗杯金奖》、《盾牌奖》等。全国性评为优秀论文两篇,省、市级六篇,获武汉军区科技大会一等奖;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被评为郑州市卫生系列先进工作者,东乳穴论文发表在世界针灸杂志外文版,并获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大奖。

荣列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称号,获英国世界传统医学会、优秀论文奖、《世界名医论坛优秀奖》、1998年香港国际中医药暨中西药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金杯奖、获香港中华中医学院《世界名医家金奖》。复方苦参液治疗外伤及慢性皮肤溃疡一文获世界医药中心,国际交流出版社优秀论文奖,针刺东氏阿是穴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被国际华佗学术思想研讨会录用。针刺东氏面瘫穴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研究论文,被全国第三届中医药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学术交流大会录用,针刺放血东明穴治疗眼病(被美国跨世纪名人名作收入),针刺内关穴治疗急性荨麻疹两篇论文被选入《中国医药卫生学术库》。



东 白:(公元1937~今),辽宁黑山人。著名现代作家、书画家。

现为盘锦市作家协会及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诗词楹联学会及漫画学会会长、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楹联学会及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盘锦文学》及《盘锦诗词》主编、辽宁大学民俗中心研究员、辽宁作家文学创作基地主任、全国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代表。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文学艺术创作,出版文学艺术专著四十多部。主要作品有诗集《月在中天》、《爱的恒星》、《东白诗词集》、《和平是一段间冰期》,散文集《渤海金环》、《犁尖烟雨》、《辽河入海的地方》、《三更灯火》,艺术评论集《漫画漫话》,艺术专论《论讽刺诗与漫画的结合》、《论苏联与中国反法西斯漫画》、《张仃漫画的战斗风格》、《浓郁的关东风情》等,主编《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盘锦市卷》、《汉语诗库·辽宁卷》、《红草滩丛书》、《盘锦诗词三百首》、《辽河碧玉》等。

先后被评为全国民间文学集成纂先进工作者,辽宁省优秀文学编辑,散文集《辽河入海的地方》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美术作品有《两种弧度》、《华夏之根》、《重心在下头》、《猫与鼠》、《京华百叶》,书法作品有《一日不可闲过》、《以牛为师食草化乳壮呈中华》、《山归原主》等。作品被收入六十多种国家及世界诗、文、书、画集。多有专家专著予以评论,评论家阿红称其为“才能多向辐射”。

集作家、诗人、画家、书家、民俗家、评论家、活动家于一身,擅长速写、文学插图、治印、书刊装帧设计,其作品构思独特,思想性强,文化内蕴深厚。



东光明:(公元1941~今),法名然德居士,号逐香斋主;山东青岛人,祖籍河北河间。著名国画大师。

1986年应聘于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艺术研究室任教,任书画教研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研究中国画山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部主任,中国华夏文化艺术海外联谊会理事,神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画圣吴道子书画院高级艺术顾问、教授、一级美术师。

国画创作以山水为主,兼及花鸟,追求典雅明快,清新流畅的艺术风格



东 炎:(公元1943~今),吉林长春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宁夏大学学报》副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兼全国古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宁夏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宁夏语言学会理事,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教授,宁夏教育科研所研究员等职。

1968年毕业干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宁夏从事高等教育与教学工作,历任宁夏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科研室副主任,宁夏教育学院学报副主编等职。

主要研究语法学、训治学、逻辑学。在校内外主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语法史》、《中国古代文化史》、《语文教学法》等十二门基础课和选修课;曾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多次获教学优秀奖。

出版著作十二部,如《古代汉语专题讲座》(江西人民出版社,主编)、《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标准化试题库》(同为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获优秀图书奖)、《形式逻辑教程》(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二十四史精华译注》(《立国志》卷撰稿人,北广出版社)等。其主编的几部教材在全国五十多所高校使用,并受到好评。

另结合教学在全国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如《谈训访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正文训达例说》、《玉与中华文化》、《蝉文化探微》、《训诂与语法述略》等十余篇曾获国家级学会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并有多篇论文引起日本、台湾等学者的重视,被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交流。



东书义:(公元1943~今),天津人。著名经济学家。

毕业于天津大学。现任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武清县支行经济师。天津金融会计学会首批会员,《经济研究杂志》1998年度特邀通讯员。

发表的《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的探讨》、《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的几个问题》在等论文,先后被《银行会计论文选》、《金融与市场》等刊物刊登。其中《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的几个问题》1997年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科学化研讨会论文评选中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荣获《人事信息报》编辑部、《现代管理文集》优秀论文一等奖。入编《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入编《中国百科学者传略》、《中国专家大辞典》



东明珠:(公元1945~今),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著名现代医学家。

1964年毕业于九江医专医疗专业。现任江西省上饶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中国微循环江西分会理事,特聘福建生物工程学会、福建研究所研究员,江西省八届人大代表,多次荣获“省三八红旗手”、“省巾帼建功标兵”、“省卫生模范工作者”、“白求恩式医生”、“优秀知识分子”、“优秀共产党”,先后受表彰五十余次,先进事迹在《江西日报》、《江西党建》、《江西妇运》、《时代主人》、《上饶日报》、《神州之魂》刊登。

她工作认真负责、医德高尚,技术精益求精、基础理论扎实,能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现状的发展趋势,能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新项目,解决本专业急危疑难杂症。1992年经考试公派赴日本研修心血管专业,回院后能开展新技术,1997年与上海医大基础研究部联合办医,在上饶地区创办第一家心脑管病监测治疗中心,在光量子磁化研究治疗民展中取得较好成就,在脑血管病诊治方面造诣颇深。

1991年上饶地区发生世界罕见的一甲胺2.4吨泄漏恶性事件(现场四百余人中毒,当场死亡十四人),她出任现场抢求主持人,在世界医党支部上无载抢救方安析情况下,凭借娴熟的业务,丰富的临床经验,大胆、果断、创新地制定了现场抢救方案,使绝大部分危重病人转危为安,并撰写了“急性一甲胺中毒74例临床分析”及“东莨菪碱抢救一甲胺中毒致肺水肿30例分析”,获地区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成为制定《职业性急生一甲胺中毒诊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主要参考文献。

1992~1996年,她与上海职化所工同研制《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国家标准,并经国国家技术临测局及卫生部监制发布,填补了世界空白。

近年来撰写医学论文二十余篇在全国医学刊物上发表,并著述急诊内科抢救手册等三种著作。1998年《急性一甲胺中毒74例临术分析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世界名医论坛》论文奖,1999年获欧亚传统医学新进展暨世界名医成就颁奖大会优秀论文证书及金奖,1999年1月撰写论文《制霉菌素鲜大蒜汗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肠道白色念珠菌病78例临床分析》获泰国曼国会议金象奖。

1998年入中华巾帼大典、中华名医创新大典、中华特色名医大辞典、中国当代名医名药大典、中华百年大典。为当地最受患者欢迎的医生。



东林发:(公元1946~今),江苏南通海门东灶港镇人。著名中国特级烹饪大师。

二十三岁起担任毛泽东的专职厨师,毛泽东家宴制作者,上海粤菜“元老”。

东林发层是毛泽东的厨师,其厨风融粤川沪菜系,兼东南亚风味,为现代“新上海菜风”之沪川粤菜代表,他的传人们认为,师傅在料理菜品时的秘诀已经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东林发说:“当年我在毛主席家烧菜,一烧就是五年,记得他最爱吃红烧肉,尤其是肥肉。”毛泽东经常对身边人说“肥肉最能养老”。

东林发在其厨师生涯里,几乎见证了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的中国外交史,他在锦江饭店时还曾亲自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里根,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元首和政要们下厨烹肴。



东 生:(公元1951~今),鄂温克族,女;黑龙江讷河人。著名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二轻局联社副主任、纪委书记。她于968年8月到巴盟乌拉特前旗白彦花乡插队,1970年12月抽调呼市制锁公司当学徒,1971年入团并担任团支委,1973年9月~1976年9月在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学习.1976年9月—1979年6月在制锁厂任团总支书记,1979年6月~1980年10月在呼市皮鞋厂政工科工作,1980年10月至今在呼市二轻局工作,1984年在党办工作。

1994年任二轻集团企业联社副主任(副处级),1996年兼任二轻局纪委书记,其间1989年9月~1992年9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并毕业。

多年来在工业系统从事党务工作,从1989年起连续三届六年被评为呼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等。曾任呼市第七届党代会代表。在从事党务工作,特别是组织干部工作中,她深刻认识到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是否选配好这个企业的厂长,因此,在选拔优秀的企业家过程中,她下功夫,摸索出一套新力考核管理办法,从注重民意、重德方面到注重考核其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科学的企业干部考核办法,对二轻系统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起了重要作用。

1994年提任联社副主任以来,从事经济工作,分管全系统的生产,改革工作,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下经济的管理模式,加强生产调度,深入企业解决生产和企业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几年来协助局主要的领导,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几年被评为市工业经济先进单位、企业改革先进单位。

跟帖时间 2010-05-25 14:13:0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东氏的典故趣事 -- 东施效颦:源于《庄子·天运》。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一位美女,《庄子》里面记载道:有一次西施害心痛病而捂着心口,皱眉戚额地走路。村子里有一个名叫东施、模样长得非常丑陋的女子看见后,认为西施那种样子非常好看,于是就模仿着西施,也捂着心口,皱眉蹙额地走在村庄里,想增加自己的美貌,博得别人的赞叹。可是,事与愿违,人们见了好那种怪模样,赶紧把门关上,不愿见她,即使见了她,也避得远远的。她只知道西施眉蹙额看起来很好看,却不知道为什么西施皱眉蹙额就非常好看。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跟帖时间 2010-05-25 14:10:4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东氏的字辈排行 -- 湖北巴东东氏字辈:“梦和贞祥文明先光永远长久万世吉昌”。

湖北恩施、江西淇水东氏字辈:“大志芳凤茂发祯祥正明先光永远长久必连天良家国全盛万世其昌”。

山东济南历城、青岛城阳东氏字辈:“来迎志光庆元祥”。

辽宁营口东氏字辈:“继维高峥德”。

河北青县东氏字辈:“宝凤长俊德(月)光明”。

跟帖时间 2010-05-25 14:08:5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东氏的家谱文献 -- 东野志,著者待考,明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至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起即失续。现被收藏在河南省沈丘县下溜村。

跟帖时间 2010-05-25 14:07:2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东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曾以山东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2.堂号:

平原堂:以望立堂。

友舜堂:古时东不訾是舜的朋友。

玉林堂:明朝东升,博学能文,教子有方,生有四子,其中三人中了进士,人们称他“玉林凤群,科第世家”。

跟帖时间 2010-05-25 14:06:2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东氏的迁徙分布 -- 东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六十位门阀。

东氏目前在中国分布较广,今河南省的沈丘县,江苏省的海门市、通州市,河北省的霸州、沧州市青县、邢台市隆尧县、高碑店市、石家庄市赵县,陕西省的西安市周至县、澄城县、渭南市华县,天津市的静海县、武清区,山东省的济南市历城区、沂源市、东阿县、青岛市城阳区,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大庆市,湖北省的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巴东县,辽宁省的铁岭市鞍山区、葫芦岛市、阜新市、营口市,甘肃省的兰州市、永登县,青海省的互助县,云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重庆市,加拿大联邦共和国多伦多市等地均有分布。

跟帖时间 2010-05-25 14:04:4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