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氏的历史名人 -- 广 明:(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宰相。
广 汉:(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赣州通判。
有惠政,百姓立碑纪念他。
广 嵩:(生卒年待考),六安人。著名明朝楷书吏。
明朝洪武年间举楷书吏,专用楷、隶字体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后任中书令。此后,“中翰”为明、清两朝时内阁中书的别称。
广 厚:(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湖南巡抚。
广 禄:(公元1900~1973年),满族,广佳喇氏;新疆伊犁察布查尔纳达齐牛录人。著名近现代民族史专家。
1914~1918年就读于伊犁惠远师范学校;1919~1925年就读于北平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法律。
1926~1927年宰桑领事馆担任代领事;1927年返回新疆担任杨增新的俄文秘书。
1930年任驻京代表,献国玺玉料,办理新疆交通、通讯等事物;1931年担任民国立法院立法委员,办理接受一万三千名抗日义勇军的接受事宜;1933年担任中华民国监察院监查委员;1934~1939年就任塔什干总领事;1939年11月~1944年10月冤狱五年八个月。
1944年底任国民党新疆省党部执行委员兼社会处长;1948年任行宪后的第一届立法委员;1949年4月25日至台湾。
1950年代末担任了台湾故宫博物院资深研究员和台湾大学教授。
1962年发现清朝开国老档案。
1973年1月4日,病逝于台北市邮电医院,终年七十四岁。
著作有:《一年来的新疆社教》、《新疆的过去、现在、未来》、《苏联侵略新疆之回顾与前瞻》、《俄帝侵华史实:处心积虑并吞新疆》、《新疆三十年动乱亲历谈》、《批判盛世才》、《新疆史》、《新疆自治问题》、《盛世才怎样统治新疆》、《俄帝侵略新疆之阴谋》、《广禄回忆录》、《老满文原档与满文老档之比较研究》、《清太租朝满文原档》、《旧满州档译注》、《七十自述》、《锡伯族由盛京迁移新疆伊犁的历史》等。
广崇武:(公元1938~今),笔名秦考文;陕西城固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1963年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陕西省高等教育局工作。
曾担任陕西省高教自考办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陕西省报业协会理事、陕西招生考试报社社长兼《自学考试报》总编。现任全国自学考试报刊宣传协作会常务副理事长。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西安社会科学培训学院特邀教授。
他主管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直到1985年10月,从11月开始,从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和报纸总编工作。除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外,还与陕西省社科院和有关大学的教授、省自者办的同志,分别合著《现代行政管理学》、《自学考试与成材》等五部著作;独自撰写的有《自学考试百题问答》、《新世纪自考之路》等三部著作,公开出版发行。
由本人独立写的论文近三百余篇,发表在中央、省内和省外的三十多家报刊上。凡是按照通知约定进行评奖的论文有二十二篇。其中,一等奖九篇,二等奖四篇,三等奖九篇。《人才市场的理论基础》和《试析人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别获得陕西省人才市场理论研讨会一、二届的一等奖。
另外,还得到国家人事部的奖励。还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结构与功能》、《自学考试教育规律初探》、《自学考试与教育》等论文,分别获陕西省考委和陕西省教育统计与测量科研论文一等奖,并收入全国和省上“科研论文集”中,公开出版发行。
在全国1996、1997、1998年“中华大地之光”征文中,均荣获萨那等奖。他曾被授予陕西省高等教育局、陕西省教委机关党委的优秀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以及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授予的《中国考试》杂志优秀通讯员称号。
广 宏:(公元1960~今),四川乐山人。著名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
现任党总支书记、政工师。积极探索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研究出现的新间题,总结新经验。
始终坚持“稳定、鼓励、创新”的宣传工作指导思想,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责任考核制,思想政治工作“四个一”活动,根据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重大课题调研活动,不定期的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先后提出了如何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功能,企业开展理论学习面临的现状及对策,新时期企业宣传工作应实现的六个转变,树立企业形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依靠职工办好企业应解决的几个问题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指导性,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受到上级的好评。
先后有四十一篇理论、经验总结文章分别在国家部、省、市以上级刊登载。并有几篇文章分别获得部、省、市优秀论文奖。是乐山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心研究组成员,获得乐山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奖。 跟帖时间 2010-05-25 12:11:4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广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职司中翰;碑立赣州:上联典指明朝初期的六安人广嵩,洪武年间举楷书吏(专用楷隶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后任中书令。“中翰”,为明、清时内阁中书的别称。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广汉,任赣州通判,有惠政,百姓立碑纪念他。
2.八言以上通用联:
开国孝廉,任中翰楷书之职;赣州军事,俪士元别驾之才:上联典指明朝初期的广嵩事典。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广汉事典。 跟帖时间 2010-05-25 12:09:2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广氏的字辈排行 -- 山东兖州广氏字辈:
长支派:“莅俭序”;
遇支派:“镱钧珍宏铨钦”;
本支派:“征粼潢湘渭汶涛济洁沂”;
宁支派:“梧栋”;
次支派:“勤魁坦”;
玉支派:“田生良昌秀胜善林镜锾淦芳祯祥”;
本支派:“凇源沭汉涧泗安漳海法浩治浙溪”;
宁支派:“桓森”;
三支派:
庄支派:“孚正福梅谨”;
遇支派:“铜铢鑫镇铎铣”;
本支派:“湖江”;
宁支派:“校楷”。 跟帖时间 2010-05-25 12:07:4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广氏的家谱文献 -- 贵州正安广氏家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广远波处。 跟帖时间 2010-05-25 12:05:3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广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苏省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2.堂号:
丹阳堂:以望立堂。 跟帖时间 2010-05-25 12:03:4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广氏的迁徙分布 -- 广氏是多民族、多源流,但相对人数罕见的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五十七位门阀。
今天津市,重庆市,云南省的昆明市、陇川县、马关县,安徽省的宣州市、六安市,江西省的九江市德安县,黑龙江省的绥化市望奎县,贵州省的遵义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鸟海市,陕西省的韩城市,甘肃省的酒泉市,河南省的郑州市、卢氏县,湖北省的武昌市,广东省的澄海市,湖南省的常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田林县,河北省的邢台市,四川省的合江市、乐山市,山东省的曲阜市等地,均有广氏族人零散分布,其中广东省的潮汕地区在澄海市有一百多人,主要集居住在东里镇一带。 跟帖时间 2010-05-25 12:02:1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