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氏的历史名人 -- 宦 绩:(生卒年待考),字宗熙;江阴人。著名明朝大臣。
据《江阴县志》记载,明永乐二年进士,擅写文章,又负气节,名重一时。
宦 乡:(公元1905~1989年),贵州遵义人。著名国际问题专家。
1932年,宦乡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赴日本、英国短期留学,回国后在武汉、宜昌、上海等地海关任职。
1938~1945年任江西《前线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曾在该报发表社论、专论和有关国际问题的评论文章一千余篇,曾准确作出有关日寇将南下进军和希特勒将入侵苏联的论断,为事实所验证,在读者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1946~1947年,宦乡任上海《文汇报》副总主笔,撰写了大量反对内战、促进国内和平的评论文章。
1948年7月,宦乡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宦乡任天津《进步日报》社长兼主笔,并被推选为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同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任筹备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处长,会后调至外交部工作,先后任欧非司司长,中国驻英国常任代办,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研究室主任,中国驻比利时、卢森堡、西欧共同体大使。
1978年,宦乡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82年,宦乡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仍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他还曾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摩洛哥皇家学院院士、联合国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当选过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是世界关系协会“著名研究员”、世界各国议会联盟中国执行委员。
1986年,宦乡被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1987年,宦乡被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授予名誉院士学位。离开工作岗位后,仍坚持为各报刊撰写有关国际问题方面的文章。著有《苏联东方政策》、《中日战争》、《国际政治学》、《纵横世界》等。
1987年起,宦乡任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
1989年12月28日,宦乡在北京逝世。
宦秉德:(公元1932~今),贵州遵义人。著名现代教育家、机械专家。
195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留校任教,1958年调贵州工学院机械系,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四十余年。
历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1984~1993年任副院长,主管教学,科研,体育等工作。兼任贵州省第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贵州省第四、五届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西南地区高校机制工艺及成组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
他长期担任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机制工艺,工装设计,企业管理,成组技术,工业工程等课程的教学,直接参加机制专业的实验,实习,设计等环节。
科研方向为成组技术,发表这一方面论文四篇,培养了这一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出版的著作有“机床夹具结构图册”、“机械制作培训要求及实施条件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成组夹具设计(CAGFD)”、“关于CAGFD系统图形生成原理”。合编出版了“机床夹具结构图册”一书。主持完成了“计算机辅助成组夹具设计”课题,通过省级鉴定。主持φ25立式钻床设计,试制及批量投产。
他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因此教学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启迪学生,教学效果好,深受欢迎。在教育工作上,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观点,统筹安排工作。
在教学管理上,始终坚持科学的,严肃的观点,采取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曾出席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宦善龙:(公元1941~今),号海上逸人;上海人。著名现代教育家、美术家。
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过省、地、县干部、到志编纂、县局教研室中教语文教研员、县中教师,1985年调中船工业集团江苏江阴澄西船厂子弟学校中学部任教至今。
1991年伊始,问鼎海内外软硬书大赛。迄获优秀一、二、三等、精品、精英、极品(日本)、国际金奖(加拿大世协)、国际荣誉金奖(泰国、美国等)等四十余次,作品流布美、日、新、泰、韩、加、港、澳、台等海内外各地。作品、照片、简历、成就辑入《中国硬笔书法鉴赏辞典》、《中国硬笔书法家名人辞典》、《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精品大典》、《世界名人录》等大型高层典集凡四十余册。
现为中外书画名人研究院名誉教授、中国亚细亚艺术研究院中外书画鉴赏家、中国北方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教授、新长征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客座教授、中国南疆硬笔书示函授学校名誉教授、上海伊凡思艺术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市艺术交流中心书法艺术家等。
荣膺民间书画艺术名人、当代书画艺术名人、中国当代文化名人、世界书画艺术名人、世界金奖艺术家、跨世纪书画艺术人才、特级书画家,当代百名优秀文艺家等多项美称。
宦 坚:(公元1970~今),江苏苏州人。著名造影医学专家。
医学硕士,主要从事同骨骼系统CT研究。目前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
宦立国:(公元1975~今),江苏盐城人。著名苏北草莓大王。
1994年中专毕业后,宦立国起初被分配到盐城石化商场保卫科工作,优雅的生活、舒适的工作、不错的收入,令人羡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他毅然辞掉石化商场保卫科的工作,取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做起了水果批发生意。
因为初涉“商海”,不十分了解市场行情,又缺乏水果存放收藏的技术,加上没有从商经验,一年下来,不但没有赚钱,还赔了本。起初创业失败的宦立国没有气馁,他又请人从银行贷款两万元,继续他的创业之路。
“机遇”,只对充满希望、永不言败的人才具有价值。在水果批发过程中,聪明的宦立国发现,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草莓备受城乡居民的青睐,且市场上货俏价扬。而盐城市场的货源主要是连云港黄川、山东烟台、浙江建德等地,产地距离远,运输成本高,且不新鲜。
2004年11月,他决定成立公司,建立反季节草莓生产基地。创办公司,建立生产基地,解决资金是首要问题,于是,他来了个全家总动员,发动家人向亲朋好友借,可人家听说是借钱建大棚种草莓,都摇摇头,甚至向他投来怀疑的目光。万般无奈,他想到了到银行贷款,可这么大的数额要有人做担保。他来到郭猛镇,找到当时镇里的领导,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并表示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
2005年元月15日,这是宦立国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盐城市味佳果蔬有限公司”在郭猛镇政府的帮助下,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一片喧天的锣鼓声中成立了。有了资金,他租用了十五亩地,搭建大棚,平整土地,开始了草莓种植。小苗刚种下去不久,就遇到了一场大风雪,他半夜里从被窝里爬起来为大棚加温,结果,大棚里暖和了,他却病倒了。妻子看了非常难过,他却说:“这算不了什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在他的勤奋努力下,2005年,十五亩草莓给了他丰厚的回报,年产草莓二十一吨,销售收入二十多万元。
2006年,宦立国在盐都区郭猛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投资一百万元,将租地扩大到一百亩,扩建钢结构温室大棚六十个,开始了大规模的草莓生产。这一年,年产草莓一百五十吨,销售收入一百六十万元,年获纯利八十万元。
2007年又投资二百万元,新租地二百亩,扩建大棚一百三十八座,年产草莓六百多吨,销售收入五百万元,年纯收入二百四十万元,亩纯收入一万余元,成为盐都区高效农业的成功典范。宦立国,成了名副其实的“草莓大王”。
要做强草莓产业,需实施品牌战略,他在工商部门注册了“味可佳”牌商标,以优质品牌来抢占市场,利用农产品展销会、品尝会和促销会等进行宣传,组织公司专业销售人员深入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全力拓宽草莓销售市场。2006年9月,该公司生产的“味可佳”牌草莓被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批准为“无公害农产品”。目前,“味可佳”牌草莓已成为盐城市区宾馆、酒楼、餐桌上人们茶余饭后品尝的佳品,成为上海、南京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大型卖场和名贵水果专卖店的特色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盐城市味佳果蔬有限公司的“味可佳草莓园”已成为盐城市规模最大的无公害大棚草莓生产基地。富裕起来的宦立国没有忘记众乡邻,无论是防汛抗洪还是修桥铺路,他都带头捐款捐物,他常说:“生我养我的是农村这块大地,我要把根深深地扎在这块热土上。”在园区,他吸纳当地劳动力一百三十多名,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四百多万元。
为带动本地和周边更多的群众致富,宦立国成立了盐都区草莓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专业党支部,党支部利用办班培训、印发资料,想方设法尽快让每一位农户掌握草莓生产技术,还专门聘请了五名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周边的农户进行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并负责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指导。
对经济困难户,他自己掏钱建大棚,无偿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帮助他们致富。2008年2月6日,省长罗志军在视察时高兴地对他说:“你为增加农民收入闯出了一条路子,我代表农民朋友感谢你!” 跟帖时间 2010-05-19 21:41:4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宦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名成永乐;誉起江阴:全联典指宦绩,字宗熙,明永乐年间进士,擅写文章,又负气节,名重一时。
名成永乐;望重江阴:同上。
2.五言通用联:
乃姓出玉阙;望族住东阳:全联联典指宦氏的源流和郡望。
3.七言通用联:
宦官门第流名远;进士家风播惠长:上联典指宦氏的源流。下联典指明朝永乐年间的进士宦绩,为宦氏历史名人。
宗正子孙发达久;熙和家族繁衍长: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明朝永乐年间进士宦绩,字宗熙,属嵌字联,上下联嵌“宗”、“熙”二字。
万里东风浴大地;一轮艳阳照尧天:此联为以散嵌法嵌典宦氏望族居东阳郡,镶“东”、“阳”二字联。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宦族开宗,文章传于后世;中山衍派,气节重于当时:上联典指宦氏的源流。下联典指明朝永乐年间的进士宦绩,为宦氏历史名人。 跟帖时间 2010-05-19 21:40:0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宦氏的字辈排行 -- 湖北房县宦氏字辈:“金玉庭忠吉”。
重庆忠县宦氏字辈:“天国文学耳朝廷宜品臣仕途开知汝道运德其仁”。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5-19 21:38:5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宦氏的家谱文献 -- 江苏镇江丹徒宦氏宗谱,(清)宦国卿主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忠武堂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明]宦立,支祖为宦忠道、宦忠和。 跟帖时间 2010-05-19 21:36:1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宦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2.堂号:
东阳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
忠武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5-19 21:33:5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宦氏的迁徙分布 -- 宦氏或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三十三位门阀。望族出东阳郡、中山郡。
今江苏省的镇江市、扬州市运西县、无锡市、金坛市、姜堰县、江都县,重庆市万州分水镇、忠县汝溪镇,湖北省的丹江口市涼水河鎮、保康县、房县,河南省的南阳市,山东省的菏泽市,台湾省的台中市,安徽省的合肥市、芜湖市、宣城市,浙江省的杭州市、金华市,四川省的达州市,北京市,贵州省的遵义市,上海市,黑龙江省等地,均有宦氏族人分布。 跟帖时间 2010-05-19 21:26:3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宦氏的各支始祖 -- 宦 立:约于明代自丹徒大港横山迁郡城北复胜洲。八传至忠道、忠和兄弟,由复胜洲分迁邑之补业洲和忠兴洲。是为江苏镇江丹徒宦氏始迁祖。 跟帖时间 2010-05-19 21:23:4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