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氏的历史名人 -- 夔 安:(生卒年待考),著名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丞相、军事家。
夔安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太祖武帝石虎手下丞相,他聪敏而才能卓越,十分贤明,不仅在行政事务上卓有见地,将后赵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军事指挥上也独树一帜。
后赵建武五年(公元339年)农历8月,东晋王朝的镇东大将军庾亮镇守武昌,派遣手下大将毛宝、樊峻驻戍邾城。
后赵太祖十分讨厌东晋的外戚庾亮,便以夔安为中坚将军大都督,率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将军领兵五万人攻击荆州、扬州北鄙,另派二万骑兵攻邾城。
夔安采取“围点打援”的战略,不断消灭晋军的有生力量。当时庾亮拥有二十四万晋军,军力远高于后赵,但手下毛宝在夔安的紧紧围逼下,不断求救于庾亮,而庾亮自以城固,则不时遣兵出救,结果出援之兵不断被夔安消灭,致使自己防御日渐空虚,形成此消彼长之势。
到了农历9月,夔安手下的石闵击败晋军于沔阴,杀其将军蔡怀;夔安又指挥李农领军攻陷了沔南;朱保也击败晋军于白石,杀郑豹等五将军;张貉则攻陷邾城,杀死晋军六千余人。毛宝、樊峻被迫弃城突围出走,在长江边被夔安率轻骑追上,将毛宝、樊峻逼入江中溺死。
之后,夔安率后赵大军进据胡亭,再进逼江夏;东晋的义阳将军黄冲、义阳太守郑进等皆降于夔安。随后,夔安再次率军进围石城,当时东晋的竟陵太守李阳拒战,夔安一举破之,斩首五千余级,声威大振,东晋朝廷一时惶恐。
在消灭了东晋的有生力量之后,夔安指挥退兵,回途中还顺带抢掠了后汉国的东部,挟持七千余户迁于幽州、冀州,充盈了后赵北部。后赵太祖对夔安的军政才能皆十分赞赏,一直予以重用。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超人之处之一,就是极其善于总结历史,他一直十分赞赏夔安的军事才干和所其创造的“围点打援”战术,并将其归纳入“运动战”的十大战术之中。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多次成功地指挥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使用了该战术,即引诱强势敌军分化出行,再以局部优势兵力一鼓歼灭之。最终结果,就是八百万国民革命军被逐渐削减为一百五十三万,最后逃往孤悬之岛台湾,而人民解放军则由四个师迅速增加至六百七十万。力量的对比,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坚实基础。毛泽东曾诙谐地解释该战术说:“这就叫作‘加减法’”。
夔 信:(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官吏、学者。
官至雩都令,考核政绩时,被列为第一。 跟帖时间 2010-06-01 21:38:3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夔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雩都贤令;汉室高才: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夔信,官雩都令,考核政绩时,被列为第一。下联典指晋末十六国时期的后赵丞相夔安,聪敏而才能卓越,为一时贤相。此联与下一版本仅易一字。
雩都贤令;汉室相才: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夔信,官雩都令,考核政绩时,被列为第一。下联典指晋末十六国时期的后赵丞相夔安,聪敏而才能卓越,为一时贤相。此联与上一版本仅易一字。
2.八言以上通用联:
抚宇勤劳,循良闻望称廉吏;才能敬达,燮理阴阳乃异才:上联典指汉末南北朝时期的夔安,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夔信。 跟帖时间 2010-06-01 21:36:1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夔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2.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相汉堂:东晋时期十六国中后赵政权(汉)的夔安为丞相,才能出众,敏捷干达,十分贤明,因此有相汉堂。
萃涣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6-01 21:32:58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夔氏的迁徙分布 -- 夔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六十七位门阀。
夔氏族人早期主要活动于江淮之间,汉、唐之际开始逐渐向陕西扩展,并以京兆郡为郡望。
夔氏目前已经属于为罕见姓氏,目前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钟山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克什克腾旗、台湾省的花莲县等地有少量分布。 跟帖时间 2010-06-01 21:31:5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