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5-10 10:45:04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3037 跟帖次数 8

第一个渊源:源于高阳氏,出自远古颛顼帝之孙重黎,属于以先祖名字与国名为氏。

按史籍《大戴礼·帝系篇》记载:“颛顼产老童,老童产重黎及吴回。”徐广注引《世本》亦说明:“老童生重黎及吴回。”而高诱在《淮南子》中则训注:“祝融,颛顼之孙,老童之子吴回也。一名黎,为高辛氏火正,号为祝融。”铎按:“少昊氏之后曰重,颛顼氏之后曰重黎。对彼重则单称黎,若自言当家,则称重黎。《史记·楚世家·索隐》引刘氏说。”

不论如何,老童的长子重黎在担任火正之职时,因九黎乱德,受命前去镇压。然而他没有完成任务,九黎之乱依然不止,帝喾怒而诛重黎,以其弟吴回接替其职,完成了平定九黎之乱的事业。这在史籍《史记·楚世家》中有记载:“帝喾诛重黎,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

在重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重黎氏、火正氏,后皆省文简改为单姓黎氏,是非常故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远古九黎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与国名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义》等记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著民族之一,相传为远古东夷首领少昊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黎曾被少昊封为火正,负责掌管民事,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黎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等记载,商王朝时期有两个称“黎国”的诸侯国,皆为远古“九黎之后”部落的后裔所建:一个在今山西省长治县西南部,在商王朝晚期被周文王姬昌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省郓城县西部,在商末周初被周武王姬发所灭;两个商黎国皆灭于姬氏父子之手。

这两个己姓黎国的子孙在灭国之后,皆以故国名为姓氏,称黎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是为山东黎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尹祁氏,出自远古帝尧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等记载,西周初期,周文王、周武王灭己姓黎国之后,将其地分封给帝尧的后裔,爵位为侯爵,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其后有黎侯丰舒。

春秋初期,黎国迁都于黎邑(今山西黎城黎侯城)。其后曾多次与狄人发生争战,面队强大的北狄,黎侯无以抵抗,遂逃往卫国,之后在春秋中期的周定王姬瑜十二年(公元前594年)寻求晋国的支持,晋景公姬孺出兵驱逐了侵占黎国的狄人,将逃离在卫国的黎侯送回国都。这在史籍《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记载:“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

在周简王姬夷七年(公元前579年)爆发在隰地交刚邑(今山西临汾隰县)的晋、狄两国“交刚之战”中,狄军大败,晋厉公姬寿曼在回军途中乘势干脆灭了积弱无力且老是成为晋国负担的黎国,其地为晋国所吞并,成为后来士匄家族的封地。

黎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以及部分国民以故国名为姓氏,称黎氏、犁氏,史称黎氏正宗,后来成为整个黎氏家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邾国大夫邻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左传》中记载:周顷王六年(公元前613年),邾文公曹蘧蒢执政时期(公元前665~前615年),为避开鲁国的不断侵扰邾国,准备迁都,他倾向于迁往绎邑(今山西运城绎县),但又拿不定主意,于是求卜。

一旁的史官说:“若是迁往绎邑,则利于民而不利于君。”

大夫邻子则指出:“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君,以利民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

左右臣子们都说:“命可长也,君何弗为?”

邾文公由此决定道:“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邾都于绎。

果然,那峄山之阳地理形势优越,易于防守;土地比较肥沃,适于发展农业生产。邾文公定都后,战乱威胁大为减轻,洪水亦不再为患,由此邾国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奠定了邹城市古代行政区划的基础。

在大夫邻子的后裔子孙中,有称倪黎氏者,这在史籍《路史》中有记载:“倪黎,邻子之后。”其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黎氏、朱氏、倪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春秋时期莒国君主黎比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黎比氏,源出春秋时期莒国君主黎比公之后,这在史籍《世本》中有记载:“黎比氏,莒黎比公之后。”

莒国,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嬴姓,少昊之后也。周武王封己兹舆其于莒,今密州莒县是也。”也就是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一带。

周简王姬夷十二年(公元前574年),莒国君主渠邱公逝世,太子己密州即位,史称黎比公。

黎比公己密州在位时期,所治之政被左丘明在史籍《左传》中称之为“虐”,指出他之执政“国人患之”,说的就是黎比公不顾国力与百姓安危,经常与齐国、鲁国等势力庞大的诸侯国争战,造成了“民不堪命”的情况。

实际上,黎比公执政期间(公元前577~前543年),正是处于齐国、鲁国两国大规模开辟疆土的高峰时期,黎比公充分利用相对强大的晋国为援,以攻为守,屡次击败强大的齐国,算得上是维保莒国能够较好生存的最佳策略。因而,这一阶段是莒国最活跃的历史时期。

在黎比公执政三十四年后,即从周景王姬贵三年(公元前542年)开始,莒国继承者再没有黎比公的那种远见卓识的能力,莒国遂逐渐走向衰亡,历经莒废公己舆、莒著丘公己去疾、莒郊公己狂、莒共公己庚舆等,国势日渐衰败,而晋国公室逐渐强大,国力内耗不复外顾,甚至被三家所分,莒国完全失去了援助,无力再与周边诸侯国较量了。

到了莒郊公己狂执政二十七年后(周敬王姬丐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历史开始推进至战国时期,莒国国事已经渺小到史家都不屑予以记载,终在周考王姬嵬十年(楚简王熊中元年,公元前431年),被即位伊始的楚简王率大军北上攻齐之时“一举而克莒”,莒国就此灭亡,楚国势力直抵胶东半岛。

在黎比公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黎比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黎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东莒城黎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黎弥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黎弥,姜姓,春秋晚期齐国大夫,与孔子是同一时期之人,是当时齐国一位老谋深算的大夫。这在史籍《左传》中有记载:“齐大夫黎弥、黎且,字亦作犁。”

在周敬王姬丐十一年(鲁定公姬宋十年,公元前509年)的齐、鲁两国“夹谷之会”上,孔子代表鲁定公,从齐景公姜杵臼手中讨回了汶阳之地(今山东泰安肥城),鲁定公因此对孔子更加信任,让他担任了大司寇,负责国内治安。孔子终于获得机会,开始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讲求孝道,稳定家庭,安定社会。使鲁国社会和谐,经济蒸蒸日上,国富民强起来。

齐、鲁两国比邻而居,鲁国逐渐强大,引起了齐景公的严重不安,忙找来大臣黎弥来商议对策。

黎弥分析道:“鲁国能有今天的气象,全是依赖孔丘一人,只要将孔丘搞掉,鲁定公失去得力助手,鲁国就会回到老样子,没有什么作为了。”

齐景公连忙说:“你分析得很对,可是鲁定公正宠信孔丘,怎样才能搞掉他呢?”

黎弥意味深长地笑了:“大王不必担心,我们可以采取外交手段。”

齐景公皱眉说:“什么外交手段!上次在夹谷我们已经吃了大亏。这次还用外交手段,行嘛?”

黎弥笑了笑:“大王别急,孔丘最讲究‘君有君德’,还鼓吹‘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那么咱们挑选一批美女连同乐师去送给鲁定公,使他沉溺迷醉于声色之中。那孔丘一定看不惯,肯定会出面劝阻。而鲁定公欢好于此,一定不能接受,反而会讨厌、疏远他。孔丘看到在鲁国难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会离开鲁国,去另寻明主。”

齐景公十分赞赏此计,点头同意。于是便在后宫中挑选出美女八十人,教以歌舞、授以媚术。待一切打点完毕,就派了一个能言善辩、极会办事的人为使者。临行时,黎弥又对使者细细交待一番:“你们到鲁国后,肯定会遭到孔丘的阻挠。你就设法勾通鲁国大臣季斯,把他搞掂了,就可以通过他影响鲁定公,完成这次的外交使命。”

使者衔命而去。而孔子却早已得到消息,把齐国使团拦在内城之外,安排在驿馆里,并派人警卫,不准他们外出。同时封锁消息,也不报告鲁定公。齐国使者无奈,只好先住下。一面天天在驿馆里排练歌舞,以待时机;一方面想方设法接近鲁国大夫季斯。

季斯是一个喜好声色、玩乐的人。他听到风声后,便找个借口微服私到驿馆。他一出现,立即引起齐国使者的注意,也不说破,遂热情招呼,邀请他观看歌舞。季斯看到齐国女乐个个体态轻盈、貌若天仙,早巳心醉神迷,一连数日不去上朝,天天泡在驿馆。

齐国使者看到时机巳经成熟,就请季斯到一间密室,送上一份厚礼说:“我奉命出使,将我国的女乐送给贵国君主。可是十多天过去了,却无法见到鲁君的面。我知道先生您不是一般的人,一定有办法玉成此事。我还要送一套女伎乐舞给先生,请先生一定鼎力相助。”

季斯接受了厚礼,也向齐国使者公开了自已的身份,并说:“孔丘在,这事不好办。不过,我可以先请鲁君到这里来观看一下,再见机行事。”

季斯一连几天没有来上朝,早已引起鲁定公的注意,心想这家伙一定有了好玩的去处,就叫他单独进宫询问。鲁定公本是好色之徒,听了季斯的介绍后立就按捺不住,当天晚上君臣二人乔装改扮偷偷来到驿馆。齐国使者见季斯眨眼示意,早已心领神会,指挥女乐们更加起劲地表演,把个鲁定公看得意乱神迷、痴痴呆呆,忘乎所以。于是不硕一切,当即命令季斯重赏齐国使者,然后将女乐们全部带回宫中享受去了。

从此,鲁定公便再也不上朝,连告朔之礼也废了(自新年一月起,每月朔日即初一,供一只饩羊即杀而未煮熟的腥羊,祭告于太庙,然后上朝奉行)。孔子一连十余天见不到鲁定公,心中着急,便闯入后宫,正见鲁定公与一班女乐们玩得正开心,孔子立即正色加以相劝。

起初,鲁定公还敷衍、推诿,当着孔子之面叫女乐们散去。可是后来孔子常常来劝,鲁定公便心里老大不高兴,季斯又在一旁不断挑拨,鲁定公终于厌恶且大发脾气了,开口大骂,并开革了孔子。

孔子见鲁国没有希望了,就带着学生们出奔卫国去了,从此周游列国。鲁国失去了孔子,政治一天天坏下去,国势一天天弱下去。而齐国却一天天强大起来,并不断成功地蚕食鲁国。

黎弥立此大功,齐景公乐得合不拢嘴,特别加封赐给黎弥一个邑(今山东郓城)。此后,世人称其计策为“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

黎弥之策后被战国山东鄄城人孙膑、秦朝咸阳人杨南柯总结列入三十六计之《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在黎弥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黎弥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黎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东临淄黎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魏国时期黎丘丈人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在史籍《吕贤》中记载:“黎丘,有黎丘丈人,后因氏。”

关于黎丘丈人,在史籍《吕氏春秋》中有记载:

在战国时期的魏国都城大梁以北的黎丘乡有叫黎丘的村子,当时那里有个很奇特的鬼,人称黎丘鬼,它就喜欢装扮成别人的儿子、侄子、或兄弟的样子来捉弄人。

村里有个老人叫黎丘丈人,有一次他到街市上喝酒,醉酒后跌跌撞撞地回家,那黎丘鬼装扮成他一个儿子的样子,假装搀扶他,却在一路上使劲儿折磨黎丘丈人。黎丘丈人吃了很多苦头,终于迷迷糊糊地回到了家,酒一醒后就大骂这个儿子:“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对你不够好吗?怎么我喝醉了,你反而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

黎丘丈人的儿子吓得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没在路上遇见您,您可以问他的。”黎丘丈人相信儿子的话,醒悟道:“啊!那就肯定就是黎丘鬼在捣乱,我本来曾听说过的啊!”

第二天,黎丘丈人特意挎上宝剑,又到街市上假装喝酒,想如果碰上那黎丘鬼,就将它刺死。直到临晨,黎丘丈人还真的又喝醉了,他的那个儿子担心父亲醉了不能回家,就亲自赶去接他。黎丘丈人醉咪咪地看见儿子,以为是黎丘鬼又来捣蛋,就拔出剑来一剑刺死了他。

在黎丘丈人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黎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黎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开封黎氏。

这个历史故事非常凄泠,以此为姓源,当为警世寓言,告戒世人应当明辨真伪。但该支黎氏当非以先祖名号为氏,而是为以居邑名称为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素黎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期间包括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的举措,遂改素黎氏为汉字单姓黎氏,后融合于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赐姓,出自台湾土著,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在台湾省历史上,台湾学者所称的“南岛语系”的平埔族、高山族要比汉族人早至台湾。汉族人后来渡海赴台,后者居上,逐渐成为台湾岛的多数族群,但这并不代表平埔族消失了,而是以另一种型态,继续生存于台湾社会。

平埔族受汉族人影响,接受汉族人习俗,两个民族群文化的接触都已经相互影响、相互涵化,与原本的汉文化或平埔族文化都有所差异,在明清时期,诞生了像“竹堑社”那样的民族群体称谓。

竹堑社,属于平埔族的分支道卡斯族,道卡斯族则分布于台湾的新竹县、苗栗县和台中县的北部,分布区的东部山岳则有赛夏族和泰雅族。

竹堑社起初分布在香山一带,盐水港附近,后逐渐往东北移动,按史籍《台湾新竹厅志》记载:“西南至盐水港与中港社相对,东至咸菜硼的龙冈及杨梅、中坜间的土牛与南崁社为界。”活动范围以头前溪、凤山溪为主,从近海的新竹平原,往东经飞凤台地、竹东台地、湖口台地至马武督、五指山等高地一带。

竹堑社向香山北移至后来之竹堑厅域内,聚居于武营头至北鼓楼街(今台湾新竹中山堂及北门街南头)。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竹堑社归顺清廷成为熟番。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竹堑植竹为城,原居于厅城预定地的社番奉官谕,迁至旧社(今台湾新竹北门旧社里)。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因旧社多水患,全社举族迁往新社、枋寮等移垦,且向西往新埔、关西地区发展,形成现今的分布情况。

到了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竹堑社改番名,乾隆大帝特赐予七个汉姓,分别为钱氏、廖氏、卫氏、金氏、黎氏、三氏、潘氏,称“竹堑社七姓”。之后,竹堑社民薙发蓄辫,穿戴如汉族人。

黎氏为其中之一,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京族、黎族、满族、壮族、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黎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黎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重黎、黎侯(丰舒)、邻子、黎比公(己密州)、黎弥、黎丘丈人。

黎氏的帝王国君 -- 黎元洪:(公元1864~1928年),字宋卿,世称黎黄陂;湖北黄陂人。著名湖北军政府鄂军大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中华民国第三任总统(北洋政府第二任总统)。

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黎元洪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公元1884毕业后任广东水师“广甲”舰二管轮,后一度调任湖北枪炮厂监工。其后又随“广甲”舰编入北洋水师,参加了中日黄海大战,“广甲”舰被击毁后他游水获救。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黎元洪应两江总督张之栋电招赴宁,监修新式炮台,后任狮子山炮台总教官,颇受张之栋的器重。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黎元洪随张之栋回到湖北,任枪炮厂监制兼护军后营帮带官,协助编练新军。

清光绪二十四~二十七年(公元1898~1901年),黎元洪曾三赴日本考察军事、政治。归国后的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由管带累升为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修建了江阴、江宁两炮台。

张之栋回任湖广总督时,黎元洪随赴武汉,在新军中多次破坏湖北革命党人的活动,亲手杀害起义战士。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就在武昌起事的第二天早晨,革命军在黄土坡黎元洪的幕友刘文吉家中找到了他,当即将他带到楚望台,接着又拥至资议局,让他出任都督。

但黎元洪执意不肯接受。他说:“此举事体重大,务要慎重。我不是革命党,我没有做都督的资格,够资格的是孙文,你们何不接他来担任都督。”

这时,革命军将预先拟好的安民告示拿出来要黎元洪签字,黎元洪像怕被蛇咬一般,连声说“莫害我,莫害我!”

黎元洪这种消极抗拒的态度激怒了周围的革命党人,他们气愤地骂道,“黎元洪不识抬举,是满清的忠实走狗”,“干脆给他个枪子儿吃算了”。在场的李翊东也大怒,他举枪对着黎元洪吼道:“你本是满清奴才,当杀!我们不杀你,举你做都督,你还不愿意。你甘心做清朝奴才,我枪毙你,另选都督。”说着就要扣动板机,吓得黎元洪面无人色,出了一身冷汗。

此后几天,黎元洪一直是不思米食,缄默不语,他抱定主意既不再做清朝官吏,亦不宜担任革命军职务。直到10月13日黎元洪仍不肯就任都督,革命军只好将他软禁在军政府。他整天愁容满面,心思重重,心想,这下可完了,朝廷把我当叛徒,党人把我当囚徒,妻妾儿女,不得见面,如有手枪在身,莫如饮弹自尽,一致了之。

然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随着汉口、汉阳的先后光复,以武昌为中心的革命大有形成波澜壮阔之势。在这种形势下,黎元洪看到武汉三镇已归民军掌握,于是,他的态度也开始有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的首要标志就是剪掉长辫。

10月13日,革命军的炮队击退了清政府的兵舰,黎元洪得知此消息后,表面上一副苦愁,但暗中已开始盘算,准备接受革命军的要求。这天下午,他开口同革命党人甘绩熙和陈磊说起话来:

甘绩熙说:“你这几天总是苦脸对待我们,太对不起我们。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天成绩,抬举你做都督。革命成功了,你可做华盛顿;革命不成功,你可做拿破仑。你很讨便宜呢!你再不下决心,我们就以手枪对你。”

黎元洪答复说:“你年轻人说话不要太激烈,我在此近三日,有什么事对不起你们?”

陈磊接着说:“你的辫子就对不起我们,现在武汉三镇人人都剪辫子,你身为都督,就该做个模范,先剪掉辫子,以表示决心。”

黎此时也顺水推舟地说道:“你们不要如此激烈,我决心与你们帮忙就是。你们说要剪辫子,我早有此意,你们找个理发匠来,我把辫子剪去就是了。”

甘绩熙见此状,立即报告有关方面,并请来了理发师。

理发师请示道:“都督剪去辫子,留多长头发?”

黎元洪签道:“剃个光头。”不到半小时,理发师便给黎理了个光头。这时的黎元洪头是圆的,肩是圆的,身子也是圆的,肥头大耳,顶放青光。

蔡济民在旁打趣道:“都督好像个罗汉。”

黎元洪嘻嘻一笑说:“像个弥勒佛。”一句话惹得周围开怀大笑。

黎元洪去掉发辫后,吴兆麟还特地买回一挂鞭炮,以示庆贺。接着士兵们请去掉长辫的黎元洪训话,黎元洪说道:“元洪不德,受各位抬举,众意难辞,自应受命。我前天未下决心,昨天也未下决心,今天上午也未下决心,现在是已下决心了。无论如何,我总算军政府的人了。成败利钝,生死以之。”

黎元洪的一席讲话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转变,也才有了10月17日祭天大典中黎元洪的就职表演。因革命党领袖不在武汉,又因革命党人缺少经验和自信,推举黎元洪出任了湖北军政府鄂军大都督。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被当选为副总统。

袁世凯执政后,黎元洪伙同袁世凯镇压民主革命。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篡改约法、设参政院时,黎元洪被任命为议长。

袁世凯呜呼哀哉后,黎元洪由副总统继任民国大总统。然好景不长,很快他就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发生了府院之争,至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夏天,段祺瑞利用张勋复辟之口实将黎元洪从总统宝座上驱走,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

经过张勋的一通折腾,黎元洪已心灰意冷,遂携家眷去了天津。

在天津,黎元洪度过了五年的赋闲时间。这位爱吃西餐、爱穿西服、爱骑洋马、爱打网球的欧美思想与方式的崇尚者,此时已成为谁也不敢小觑的大实业家,他在房地产、金融、矿业等诸方面的商海里弄潮嬉浪,如鱼得水。由于家私殷实,他推辞了当时代总统冯国璋按月发给他的三千银元生活津贴。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6月,黎元洪在各方的拥戴下专车入京,二度就任大总统。不料宝座未热,就在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8月受曹锟、冯玉祥等军阀胁迫下“辞职”,再次回到天津,之后便不再过问政事,开始专心做生意。

黎元洪在国内先后投资的实业竟多达七十多个,而且还居然个个成功,尤其是他大做房地产生意,不光武昌、北京、天津有三处连片的私宅,而且还凭眼光与财力,开发了许多别人看不上的房地产业,大获其利。当时在天津当寓公的要人很多,成了富翁的也不仅他一个,但有的是靠当军阀时不断克扣下来的巨额军饷起家,有的是凭以前的社会关系致了富,黎元洪却是完全靠遵从经商规律大胆运作而成功。因此,说他是民国第一批最成功的房地产商也不算为过。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6月3日,民国前总统黎元洪在天津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跟帖时间 2010-05-10 11:04:5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黎氏的历史名人 -- 黎 嶷:(生卒年待考),河间鄚县人(今河北任丘),著名南北朝时期北魏将军。

因战功被赐爵容城县男,加鹰扬将军。



黎 侨:(生卒年待考),明州人(今浙江宁波)。著名南北朝时期齐国将领。

因战功被封为永乐侯。



黎 逢:(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文学家。

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在京,与韦应物唱酬。

唐大历十二年登进士第,为状元。

唐建中三年中经学优深科,曾任监察御史。

梁肃《郑县尉厅壁记》言其撰有《郑志》,今佚。《全唐诗》存其诗二首,《全唐文》存其文九篇。



黎 干:(生卒年待考),戎州人(今四川宜宾)。著名唐朝大臣。

曾任谏议大夫,京兆尹。善星纬术。



黎 在:(生卒年待考),邛部川人(今四川越西)。著名宋朝时期都蛮王。

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遣卑郎、离灭等贡宋方物,占城、龟兹、沙州亦皆入贡。

晏殊请图其人物衣冠,并访风俗人情以付史官,诏可。次年,命黎在为保义将军,其部族三十余人为郎将、司戈、司候。

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邛部蛮请岁入贡,以路途遇远,诏谕五年一贡。



黎 錞:(生卒年待考),广安人(今四川广安)。著名宋朝学者。

宋庆历年间进士,苏轼所作《远景楼记》中评其为:“刚而仁明,正而不阿”。



黎 明:(生卒年待考),长沙人(今湖南长沙)。著名宋朝文士。

以孝友信义之高品受人赞赏。



黎 宿:(生卒年待考),东莞县人。著名宋朝文士。

为人敦厚,重礼义。其割股为亲人疗病的事迹,受朝廷表彰,为世人传颂。



黎贵臣,(生卒年待考),字昭文;湖南醴陵人。著名南宋学者。

贡士。幼年读书邑南金龟山下,后受业于朱熹,讲明道学,一时湖湘士子多宗之。

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知潭州,就聘为岳麓书院讲书执事,与湘潭郑一之共同措置书院教务。

卒后,邑人于其幼年读书处建立昭文书院,遗址至今犹存。



黎靖德:(生卒年待考),永嘉县人(今浙江永嘉)。著名宋朝官吏。

曾任沙阳主簿。其博学能文,主持编修过《沙阳县志》,著有《朱子语类》。



黎子云:(生卒年待考),儋州人(今广东儋县)。著名宋朝学者。

家贫好学,常与弟载酒见苏轼,轼题其别墅名曰:“载酒堂”。



黎公真:(生卒年待考),著名元朝官吏。

时任甘泉令,有仁政,深受百姓拥戴,时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



黎遂球:(生卒年待考),番禺人(今广东广州)。著名明朝诗人、亦擅绘山水。



黎民怀:(生卒年待考),从化人(今广东从化)。著名明朝诗画家。

擅长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 贯:(生卒年待考),字一卿;从化人(今广东从化)。著名明朝学者。

黎贯是明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御史。嘉靖时,出按江西。适逢帝从张孚敬议,去孔子王号,改称先师,并减笾豆佾舞之数,御制《改正祀典说》,颁示廷臣,而孚敬复撰写《祀典或问》以希合帝意。贯率同官合疏争。帝震怒、削职为民。久之,卒于家。



黎 淳:(公元1423~1492年),字太朴,号朴庵,学者称为朴庵先生、黎文僖;华容人(今湖北华容)。著名明朝大臣、学者。

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丁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僖”。

博学多才,尤以经史著称,除参与修撰《大明一统志》外,著有《龙峰集》、《明试录》、《黎文僖集》等。



黎民表:(约1549年前后在世),字惟敬,号瑶石山人;从化人(今广东)。著名明朝学者。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授任翰林院孔目。其后,转任吏部司务。

善文,又供职于内阁,任制敕房中书。

明万历年间,官至河南布政使参议而辞归。

平生嗜学,工诗,尤善书画。诗与梁有誉、欧大任齐名,书画皆闻名于时。

著有《瑶石山人稿》十六卷、《北游稿》、《谕后语录》、《养生杂录》、《清泉精舍小志》等。



黎庆永:(生卒年待考),字锡公,号耳庵;华容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进士。累官礼部郎中,迁广西驿道。

摄臬司事,活死囚百余人。为人耿介不阿,督学贵州,请托皆绝。

旋晋贵州按察使。明亡,隐居山谷。著有《西山草堂吾庐诗》。



黎 恂:(生卒年待考),贵州遵义人。著名清朝文学家。

清心淡泊,用心治学,尤长于诗。



黎 简:(生卒年待考),广东顺德人。著名清朝书画家。

擅画山水,画法得元朝四大家之妙。



黎景熙:(生卒年待考),河间郡莫阝县人(今河北任丘)。著名北周将领。

善书法,知玄象,以雅好读书,著述不怠见称,官至车骑大将军。



黎士宏:(公元1618~1697年),一名士弘,字愧曾;福建长汀人。著名清朝大臣。

少游李世熊之门,与弟士毅读书佛祖峰僧寺。

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举人。历任江西广信府推官,永新知县,陕西甘州同知,江南常州知府。

他居官清廉,清查屯粮,彰善惩奸,支放监饷,亲验仓封,诸多政绩,为民称颂。曾被钱谦益等推为海内名士。

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以平息河东之乱,晋升陕西布政司参议、参政。后因母老乞归,家居近二十年。

能诗文、绘画,好古物。著有《西陲闻见录》、《托素斋集》、《仁恕堂笔记》、《理信存稿》等。



黎 简:(公元1748~1799年),字简民、未裁,号二樵、石鼎道士;广东顺德人。著名清朝画家、诗人。

诸生。工山水画,苍润简淡,皱擦松秀,纯似文人逸致。兼能诗词,与其交往的同邑张锦芳、黄丹书,番禺吕坚,皆以诗著称。

著有《五百四峰草堂诗钞》、《药烟阁词钞》、《芙蓉亭乐府》等。



黎吉云:(公元1795~1854年),字樾乔,原名光曙,字月乔;湖南湘潭人。著名清朝大臣。

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转御史。

掌稽查颜料库,杜绝一切弊端。署兵科掌印给事中。

后以病去职,再起为御史。

时鸦片战争起,上疏痛陈时务,语多切直,称于时。

太平军兴,奉命巡城,以言事忏王大臣,降五级,遂致仕。

工书。与何绍基友善。著有《黛方山庄诗集》等。



黎福畴:(公元?~1863年),字寿民;湖南湘潭人。著名清朝大臣。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进士。任蒿城知县,父卒,扶柩返湘。旋投曾国藩军,在江西、安徽筹办粮饷军械。

公元1861年代理无为州事。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署理宁国府,兼摄泾县事。在任三月,病卒,赠太仆寺卿。



黎亚义:(公元?~1883年),黎族;广东儋州人(今广东儋县)。著名清末黎民起义首领。

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他与蒋凤章等率黎民千余人起义。曾攻占田头、王五等地,坚持斗争数月。

后遭清军镇压,起义失败。



黎庶昌:(公元1837~1897年),字莼斋;贵州遵义人。著名清末外交家、散文家。

黎庶昌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上书论时政,以廪贡生得授知县,入曾国藩幕,深得信任,名列“曾门四弟子”。曾署理吴江、青浦等县知县。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随郭嵩焘出使欧洲,任驻英、法、德、西班牙四国参赞,游历了比、瑞、葡、奥等国,写成《西洋杂志》一书,晋升为道员。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任出使日本大臣;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丁忧返国;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服阕,复职使日。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任满归国后,曾任川东兵备道等职。

论文推衍曾国藩之说,尊崇桐城派。作有《拙尊园丛稿》,编有《续古文辞类纂》,又辑刻中国已佚古籍之庋藏于日本者为《古逸丛书》。



黎锦晖:(生卒年待考),湖南湘潭人。著名现代音乐家。

他首创了儿童歌舞和儿童歌舞表演曲这两种崭新艺术形式,曾创办“中华歌舞专修学校”。主要作品有儿童音乐《好朋友来了》、《老虎叫门》等。



黎锦熙:(公元1890~1978年),字劭西;长沙府湘潭人。著名现代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院士。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长沙日报》总编辑、省第一师范教员等。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起,历任北京女子师大、湖南大学等校教授,讲授国语文法,对语言文字科学深有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等职。

著有《新著国语文法》、《中华新韵》、《国语新文字论》等。



黎 光:(公元1914~今),四川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一军特务营排长,第九十一师第二七六团副连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二十六大队营政治教导员、营长,第二十五大队大队长,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第三十团团长,第十军分区第二十九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邑军分区第二十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第四十旅第十一团团长,第六旅副旅长,华北军区第七纵队第二十一旅旅长,第二十兵团第六十六军第一九八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八军第二○二师师长,率部参加了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八军副军长,连云港要塞司令员,上海吴淞口第十五守备师师长,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主任,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黎 光:(公元1917~2005年),安徽霍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校。

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战士、团委书记、科长、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著名的七里坪、潘家河、郭家河、长岭岗、独树镇、劳山、榆林桥、直罗镇、东渡黄河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分校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斗争和大生产运动,参加了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和进军桐柏山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三纵队第三十七旅副政治委员,第十八兵团第六十一军第一八二师副师长、师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著名的中原突围、保卫两淮、转战山东、华北攻坚和进军西北、西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一军第一八二师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川北军区剑阁军分区政治委员,后转业到地方,任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武汉铁路局党委书记,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铁道部政治部主任,铁道部副部长,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为新中国铁路交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后无晋升,转业地方)。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5年5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黎 原:(公元1917~今),原名关俊彦;河南息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教导营参谋长、副营长、教导大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军区警卫团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五团团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第一四○师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第一四○师参谋长、副师长,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第一四○师师长。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副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第四十七军军长,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基本建设工程兵副主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黎化南:(公元1909~1978年),湖北长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参加长阳县游击队。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任长阳县游击队中队长。所部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第七师后,任特务大队任排长。1932年任红三军第七师司令部副官、管理科科长,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4年7月任红三军军部通信连连长。后任湘鄂川黔省军区司令部第四科科长,独立第一团团长。1935年11月参加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任红二军团司令部参谋。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副官主任、供给部部长。1941年4月任晋西北行政公署粮食局局长。1942年任晋绥行政公署财政处副处长、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行政公署财政处处长兼银行行长,贸易总公司经理。1949年1月任第一野战军后勤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防空军后勤部代部长。1957年任铁道兵后勤部部长。1961年任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兼管理局局长。1965年后任总参谋部管理局局长、顾问。1978年3月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8年11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九岁。



黎东汉:(公元1914~今),湖南浏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电台见习报务员,红二方面军司令部电台队队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电台队长、区队长,旅司令部通信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处长,中央前委通信科科长,西北军区通信处处长,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通信科科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通信部干部处副处长、业务处副处长,1950年被评为模范通信工作者并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1952年就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1955年毕业,任通信学院副院长,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部副主任,总参通信部副主任、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黎有章:(公元1915~1958年),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独立第一团排长,瑞金红军学校机枪连连长,特科学校机枪营营长,干部团特务连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任陕北红军大学特科团副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队长、支队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大队长,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滨北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一军参谋长。参加了著名的济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副军长参谋长,兵团副参谋长,福建军区军区参谋长,福州军区参谋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会议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8年6月23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四十三岁。



黎同新:(公元1910~1993年),江西新昌人(今江西宜丰)。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第三军第七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兼青年大队大队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卫生部政治处总支书记,干部团指挥科第三队支部书记,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电台总队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补充第一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三总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政治部主任兼第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第四骑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警卫团团长,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第七师政治委员,第九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第九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回国后,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江苏省计划委员会主任,1970年任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后任南京军区后勤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3年6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黎锡福:(公元1909~1976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一师第一团排长,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连指导员,第三十四团副营长,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团营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介休游击第五支队副支队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第五十七团团长,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他在作战中身先士卒,英勇杀敌,身体九处负伤。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四纵队第十三旅副旅长,南阳军分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十三军第三十九师师长。参加了著名的上党、渡江、上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宁洱边防区司令员,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副军长、昆明军区副参谋长,1960年至1975年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1960年11月5日,为指挥跨越中缅边界作战,任昆明军区前方指挥所指挥,云南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1968年任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1975年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6年5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七岁。



黎新民:(公元1910~1980年),江西萍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七师第二十一团文书,红三军兵站站长,红五军团后勤部没收委员会主任,第十三师第三十九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随营学校副中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第一团第一营教导员,教导第二旅供给部政治委员,滨海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山东军区第二师第五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第二师第五团政治委员,松江军区哈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松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四野战军第五十四军第一六○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著名的临江、宜沙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军区沅陵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海军基地政治委员,万山要塞区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0年5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岁。



黎则文:(公元1974~今),云南曲靖市马龙县旧县镇袜度办事处阿则坡村人。著名世界竞走冠军。

曾为云南省优秀运动员,曾多次代表省和国家参加重大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在第十七届世界杯竞走赛上,云南小伙子黎则文以1小时19分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二十公里竞走个人冠军。这枚金牌也是中国在世界级男子田径项目比赛中的第一块金牌,为中国田径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

1987年9月,十三岁的黎则文就读于马龙县职业中学后开始练习竞走。具有山乡农民的淳厚、坚毅、执著、好强的禀赋,外表平和的他给人以斯文的印象。秋天,喜欢锻炼的黎则文被马龙县的李德磷老师发现,于是李德磷成了少年黎则文的启蒙教练。从此,黎则文无论严冬酷暑都坚持练习,并选定了竞走项目。勤奋、刻苦的训练,加上李老师的科学指导,黎则文的竞走技术水平日渐提高。谁也没有想到:那个每天早晨跑步的他会成为世界冠军。

1989年8月,他初露锋芒,在曲靖地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荣获了三千米、五千米两项竞走第一名。1990年他被推荐进入省体工队。1993年,他成为全国竞走邀请赛冠军。1994年8月,他摘取了云南省第九届运动会五千米和一万米竞走两块金牌。

1995年2月,黎则文入选国家队,4月29日荣登世界冠军宝座后,国家体委授予他“运动健将”的光荣称号。8月份他又在瑞典哥德堡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得男子二十公里竞走第五名。1996年被国家评为“十佳运动健将”。当年,云南省呈贡体育训练基地向马龙县赠送了一面“为国争光”的锦旗,感谢马龙县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个世界男子竞走冠军。

黎则文的冠军之路并不是一路顺风的,相反是崎岖的,在赛前他差点没有参赛的资格。“当时,中国竞走队在世界上虽然不是一流水平,但也相当有实力,开始我根本就没有被列为参赛选手。是当时我的教练沙应正极力地向国家体委推荐我。”黎则文说,“体委认真考虑后,派人来观看我的训练情况,最后决定让我参加全国的选拔赛。”结果,黎则文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参赛权。

“说起夺得世界冠军的事,我最感谢的就是我的教练,他真的是一个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人。”黎则文说,“说实在的,我是第一次参加国家级以上的大赛,跟本没什么大赛的经验。按照教练的指示,我要紧紧地跟着前两名走,不能落出第一集团。结果我走了二十多圈以后,发现后面怎么没人了。当时心很慌,担心是不是冒进了。但自己感觉身体完全没什么透支的现象。这时候,沙指导了解了我的身体状况后,果断让我不要减速,继续领先走下去。当我走过终点时,鲜花和掌声立刻包围了我,但我很茫然,心想,怎么这样就成了冠军了。这个成绩的取得,也全靠了沙指导的果断指示,不然,我一减速,绝对获不了冠军。我师傅虽然年龄上与我们不是同一个年代的,但他的思想完全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黎则文说这话时,一脸的尊崇。

黎则文现在是云南省竞走队的一名教练,谈到做运动员和教练员哪个更累的问题时,黎则文想都没想就说做教练累。“做运动员只需要练好和在比赛中发挥好,累的只是身体。但做一名教练却要操心所有队员的训练、生活和比赛,是身心俱疲。像沙指不但顾不上照顾家,还把师母拖出来照顾我们,比赛前的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师母都要煮鸡蛋给我们吃。说师傅和师母是我人生的第二父母,一点都不为过。云南的竞走运动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是我国在世界大赛上,金牌的主要竞争点。这都是我师傅努力的结果,而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云南,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

今年三十二岁的黎则文已经做了父亲,女儿也快满月了。妻子是他在1997年在朋友聚会时认识的,2002年结婚。“我们的恋爱也相当于一次马拉松竞走。但结婚后,家里的一切全都靠她一个人在操劳着。”说到这里,黎则文脸上有了愧疚之色,但很快又一脸的坚定,“但我现在是一个教练员,由运动员变为教练,其实就是由人之子变为人之父的感觉,我也要像我师傅那样,负起一个做父亲的责任,把运动员给训练成才。”黎则文现在带着八名年轻的运动员。

他连续两届蝉联全运会冠军,为国家和省争得了极大荣誉,为祖国的体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和“昆明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跟帖时间 2010-05-10 10:57:2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黎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修沙阳志;开孝义门: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永嘉人黎靖德,宋嘉祐年间任沙阳县主簿,代理县令处理政务,清廉谨慎,善于处理繁杂的事务,又博学能写文章。曾主持修《沙阳县志》,另著有《朱子语类》。下联指宋朝时期的东莞人黎宿,为人敦厚而重礼义,乡邻都受他的影响而感化。曾割大腿肉为亲人治病,受到朝廷旌表。

堂称载酒;亭号众香: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儋州人黎子云,兄弟都贫困而好学。文学家苏轼被贬儋州时,曾拜访过他们兄弟。他们对苏轼也很敬重,常常载着酒去见苏轼,请教学问。苏轼题其别墅为“载酒堂”。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画家、诗人黎简,字简民,号二樵,又号石鼎道士,广东顺德人,生员。他所住的地方叫百花村,有亭叫众香亭,有阁叫药烟阁。擅长画山水,工诗词而刻意炼句,著有《五百四峰草堂诗钞》、《药烟阁词钞》、《芙蓉亭乐府》等。

蓉城世泽;京兆家声:此联为黎氏宗祠“京兆堂”堂联。

彝伦攸叙;明德惟馨: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归义古城旧县村黎氏家祠联。在归义古城东面沿田道走百余米,便到旧县村,沿着村道行走右边便是一排清水砖墙大宅。青灰瓦面,马头墙高高耸立,屋脊四角翘起,梁檐精雕细镂,气势恢房,颇具典型的明清封闭试庄园风格。最引人注目的是“黎氏家祠”匾,朱红底色,镏金大字熠熠生辉,另有三块巨大的匾额也高悬于檐下,一为“进士”一为“武魁”一为“文魁”,祠堂大门两侧有这副对联。门旁有一对栓马石,石坊上刻有“举人黎启勋丁仲春月吉日立”字样。此外,村上还有“两广巡抚”黎桂生、黎凤梧的宅第、牌匾,抗日将领、原国民党四十六军军长黎行恕旧居也在其中。



2.七言通用联:

经术传家钦北宋;文章华国耀西川:此联为黎氏祠堂联。

文章惟读周秦汉;儒术兼通天地人:此联为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自题联。



3.八言以上通用联:

气压英雄,丕振状元令誉;学通经史,堪称直讲才华: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状元黎淳,字太朴,华容人。天顺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致仕。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朝议大夫黎的事典。黎錞,字希声,文安人。庆历进士,英宗以蜀士为问,欧阳修对曰:“文行苏洵,经术黎錞。”尝知眉州,苏轼作《远景楼记》,称其“简而文,刚而仁明,正而不阿”久而民益信之。

仗节三奏,远景之登楼有赋;簪缨奕世,黎阳之信史堪传: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谏议大夫黎干,戎州人。善星纬术。玄宗时待诏翰林。下联典指黎希声有《登远景楼赋》。下联典指北周朝时期的车骑大将军黎景熙的事典。黎景熙,字季明,曾官著作佐郎,勤于所职,著述不怠。

诚可配天,此处俨如靖乐园;心能格圣,就中即是武当山: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黎氏宗祠联。中堂镇的潢涌村是明清时期东莞四大名乡之一,数百年来名人辈出,其中时任清朝京官的黎攀镠曾上书道光皇帝,明确提出严禁鸦片,比林则徐奏陈禁烟六条方策还早两年。村中的黎氏大宗祠是东莞已知建造年代最早的祠堂,以此为代表的古建筑群极具地方特色。日前,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被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潢涌人90%以上姓黎,黎氏家族从宋开始,迄今已历八百余年、三十多世。黎氏始祖黎宿即著名典故“割股疗亲”的主角。传说当年黎母病重,需人大腿上的肉来配药,黎宿即割股疗亲。此事后来传至朝廷,朝廷恩赐黎宿在村中建“德本坊”一座,以表彰其孝(此类举动清雍正以后被禁止)。现在村中还有巷子名字就叫德本坊。从宋至清,数百年间潢涌黎氏一门共出了五个进士、二十七个举人、八十多个秀才,其中五个进士中有两个入翰林院。黎攀镠是第二十二世,清道光年间中进士,随后在京城、闽南等地任职,官至江南河库道。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每年从国外输入中国大陆的鸦片多达两、三万箱,当时清廷中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为弛禁,一为严禁,弛禁派占上风。时任京官“礼科给事中”的黎攀镠旗帜鲜明地站在严禁派一方。黎氏大宗祠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是东莞目前已知建造年代最早的祠堂,历代均有重修。祠堂共有三进,在布局上呈龟形。祠前正中、左、右各有一个伸向河道的石阶,就像龟头和两个前爪。祠后正中有一个旗杆,两侧也各有一个石阶,就像龟尾和两个后爪。据记载,选择如此造型的目的是“以祈永年”。有趣的是,作为龟身的三进院落朝向并非一致,第一进朝正南,第二进偏东,第三进则偏西。据说如此建造大有寓意,即此“龟”是动着的,正“爬”向有水的地方。祠内至今还保留着两块明朝重刻的大石碑,上面刻有宋、元、明六位东莞名贤为黎氏大宗祠撰写的碑文。石碑保存完整,碑文清晰可辨。

门对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祠环潢水,千年支派永流长: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黎氏宗祠联。

上苑笑看花,喜称人物杰出;高堂题载酒,欢迎长者车来: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人黎治事典。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学者黎子云的事典。黎子云,儋州人。昆弟贫而好学。苏轼尝造访子云兄弟,执礼甚恭,每与弟载酒过从。轼因题其别墅曰“载酒堂”。

祖宗有灵,孰是孰非祸福终有报应;天地无私,为善为恶休咎总无负人:江西省上犹县黎氏宗祠联。

溯家学以紫阳白鹿为宗,若论显扬,何必数东汉科中千八百室弟子;登此堂发春露秋霜之感,是谁瞻拜,独无惭南安迁后二十一传贤孙:此联为黎氏祠堂联。

跟帖时间 2010-05-10 10:56:1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黎氏的字辈排行 -- 四川仁寿黎氏字辈:“万千天仁义礼智信文才必仲朝廷良承世徳雲礽继馨香鸿儒豋甲第经术与年芳耕读传家宝伦常启后生诒谋昭远泽琣养萃群英”。

四川忠县黎氏字辈:“洪文世忠大道永克万帮维正长发其祥”。

四川蓬安黎氏字辈:“国天元明清安长治德春”。

四川遂宁黎氏字辈:“天庭彦相孝暮再发星文茂仁国正永世应成继馨香容源陆秩长鸿儒登甲第经术与年芳”。

广东东莞黎氏字辈:“世笃忠贞声和韵远家传孝友泽浚源长”。

广东阳春黎氏字辈:“达是兴新运清扬佩胜经”。

广东高州黎氏字辈:“启汝伯福载”。

广东信宜黎氏字辈:“国日富贵…”

湖南宝庆黎氏字辈:

六公房支派:“千应添文嗣志朝兴正民大佐锡有光荣华迪吉昌”;

八公房支派:“千应添文嗣受望仲丹正祥光志大基荣华迪吉昌”;

九公房支派:“千应添文嗣受望仲心正祥光志大基荣华迪吉昌”;

十公房支派:“千应添文嗣正资秀胜显宗绍继有光荣华迪吉昌”;

益阳房支派:“千应添文嗣孟廷正楚尚国泰民安乐绪云仍久长”;

合族新续派:“忠孝传家宝崇先裕后良鸿儒登甲第经术世流芳”。

湖南沅江黎氏字辈:“添闻土源德肯梦道发抚行傅泰岳国文进仕生遇昌明世经纶治泽洪振家承祖绪上达步青中东汉贻谋永南湘枝叶荣箕裘宏祖业耕读振家声”。

湖南湘潭黎氏字辈:“良希祚大光培锦泽模烈均鉴湘东烻基锡永懋灿”。

广西桂平黎氏字辈:“道升昌和发士允先聚怀文辉彩仲应远定才阳兆全孔德昌兴泽进荣华区朝延”。

广西天等黎氏字辈:“太仕文成明光德大发展”。

广西贺州黎氏字辈:“三达庆益永远”。

江西崇义黎氏字辈:“土士高正兴陈明祖宗日纯良道学人家福字长发达千秋招贤德仁华富贵永四方”。

河南内乡黎氏字辈:“宗天德国兆尚世开今朝”。

贵州遵义黎氏字辈:“朝怀民焻忠如正天心应官清明治安”。

湖北武汉黎氏字辈:“家齐世祖泽成”。

重庆黎氏一支字辈:“关清明志安守成思俊德”。

黎氏一支字辈:“仁义礼信文才必仲朝廷永承世智德应作绍隆昌国泰天时顺家和地利兴宗源培正达祖本积光明”。

黎氏一支字辈:“声名传万世德业范源新”。

黎氏一支字辈:“光培锦泽穆列均干”。

黎氏一支字辈:“时忠朝应元正文明兴龙世太富贵远昌”。

黎氏一支字辈:“明元同生化大道贵怡忠”。

跟帖时间 2010-05-10 10:54:5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黎氏的家谱文献 -- 江苏句客黎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句容县春城乡袁相大队黎甲村。注:首修於宋乾道年间。

江苏江都黎氏家乘二卷,(民国)黎常寿、黎志骥续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兰溪黎氏宗谱七卷,(民国)黎平祉纂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游埠区祝家村。

湖南宁乡鱼潭黎氏五修族谱民,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另有一部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湘潭黎氏四修家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黎锦鑫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湘潭黎氏续修族谱,(民国)黎静山纂(序),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另有一部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黎氏绪周五修支谱六卷,(民国)黎锦熙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2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湖南汉寿龙阳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中山图榄黎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五~六卷。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南海黎氏家谱,(清)黎斯元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南海黎氏族谱,(民国)黎秉志、黎兆球重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顺德黎桂泽堂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顺德东岸房黎氏家谱四卷,(清)黎镇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顺德黎民族谱,(民国)黎景义纂修,民国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贵州遵义黎汝谦家乘,(清)黎汝谦著,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东北师范大学。

黎氏五修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清)黎佐禹等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黎氏五修宗谱十三卷,(民国)黎国桢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临澧县档案馆。

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铅印本,今仅存一卷。现被收藏在海南省档案馆。

黎阳都氏四修宗谱二十卷,(清)都其琛等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植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石埭黎氏宗谱,(清)黎民怀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都黎氏家乘两卷,(民国)黎常寿、黎志骥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阳黎氏宗谱八卷,(清)黎民怀、黎占元纂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榜城黎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间礼序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黎氏四修家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黎锦鑫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云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开继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坪州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坪州黎氏族谱七卷,末一卷,(民国)黎耀藻等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七卷、卷末。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六~十卷、第十二~十六卷、第十八~二十六卷、第二十八~三十卷、第三十二~三十五卷、第三十八卷、第四十~四十二卷、第四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二十二~二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黎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五卷、第七~九卷、第十二卷、第十四~十六卷、第十八~十九卷、第二十一~二十三卷、第二十五卷、第二十八卷、第三十~三十二卷、第三十四~四十卷、第四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今仅存第五卷、第五十一卷、第五十三~五十九卷、第六十一~六十五卷、第六十七~六十八卷、第七十~七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鱼潭黎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课读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鱼潭黎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课读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顺德大罗黎氏家谱两卷,(清)黎镇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昌后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阴黎氏族谱八卷,附谱录,(清)黎光藻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阴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阴黑鱼塘黎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黎庶康纂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致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黎氏三修谱十二卷,(清)黎世绶等纂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阳黎氏宗谱八卷,附抄补一卷,(清)黎民怀等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859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为宁大田坊黎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黎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九卷之2。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手抄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沅江黎氏六修家谱八卷,(民国)黎世谦等主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尚絅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跟帖时间 2010-05-10 10:53:3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黎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

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纪末由南越国赵佗置郡。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入汉,其时辖地在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宋城郡:隋朝时期为雎阳,是宋国的治所,宋朝时期改雎阳为宋城,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部一带。

新安郡:秦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朝因之。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时辖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一带地区。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后移治休宁(今安徽休宁),再后移治到歙县(今安徽歙县)。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



2.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九真堂:以望立堂。

宋城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载酒堂:宋朝时期,黎子云兄弟家贫好学。苏东坡曾去访问他们兄弟,子云和弟弟也经常带着酒去拜访苏轼,向他请教。苏轼在他们兄弟的大门上题了一块匾叫“载酒堂”。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植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礼序堂:资料有待补充。

尚絅堂:资料有待补充。

致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昌后堂:资料有待补充。

课读堂:资料有待补充。

隆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经秫堂:资料有待补充。

开继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5-10 10:50:3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黎氏的迁徙分布 -- 黎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三位,并有望进的趋势,目前人口约二百四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5%左右。

黎氏早期的发源地当是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

早在战国时期,黎氏族人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另据史料记载,此期有梁国人(今陕西韩城)黎喁迁居江右(今江西)。

汉朝时期,有黎朱苍任长沙相(今湖南长沙),其后代在湖南发展繁衍。

魏、晋、南北朝时期,迫于北方战乱,黎氏族人大批南迁,南方黎氏随之而昌盛起来,一直到后代各个时期。据《黎氏族谱》记载,南朝齐有黎侨因功封永乐侯,被奉为明州(今浙江宁波)始祖。

唐朝到五代时期,黎氏族人更广泛地分布于南北方各个区域,其发展出现了些新特点。黎侨一支传至黎干时,在京兆(今陕西西安)发展成为望族,于是此支黎氏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黎干之子黎度,任虔化(今江西宁都)县令,为宁都开基始祖。黎度之孙黎祚,后晋时任职河南太守(今河南洛阳)。

宋朝时期,黎氏族人有徙居福建上杭、宁化者。此时,史册记载黎氏名人渐多起来,说明黎氏一族势旺较之前代达到一个新的程度,黎氏族人繁茂于以往任何时期。

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迁居梅州程乡(今广东梅县),被视为入粤始祖,其后子孙有迁居广东丰顺、陆丰等地者。

明朝时期,有山西大槐树黎氏迁居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

清朝乾隆年间,有广东、福建籍黎氏族人入居台湾,进而徙于海外。

今黎氏族人尤以湖南、广东、江西等省为多,这三省黎氏约占全国黎氏人口的65%以上。

跟帖时间 2010-05-10 10:48:4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黎氏的各支始祖 -- 黎汤佐:世居昌化,南宋绍兴兵乱,始迁大罗文溪里。是为徐汇、顺德大罗黎氏始祖。

黎梦魁:元末明初由云南易门县迁居湖南湘阴城东门外,后复迁文家铺,子孙散居湘东沙塘基等处。是为湖南湘阴黎氏始祖。

黎福清:元季由江西吉水迁华容,明洪武初由华容再迁湘阴,居县治北二十里五岭铺之黑鱼塘。是为湘阴黑鱼塘黎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5-10 10:47:0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