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氏的历史名人 -- 阙门庆忌:(生卒年待考),邹人(今邹县)。著名西汉中期儒生。
约生活在汉景帝、汉武帝时期。
曾师事西汉今文诗学“鲁诗学”的开创者申培公,研习《诗经》。其后官至胶东内史,在任期间有廉节之称。
阙庆忌:(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胶东内史。
鲁申公的学生,以所写诗闻名。
阙 礼:(生卒年待考),字羽三。著名南宋朝宦官。
据史籍《宋史》记载,宋光宗绍熙年间末期,赵汝愚等权臣提出建禅位之议,幸亏宦官阙礼入告皇太后,宋光宗之子宋宁宗才得以继位。宋宁宗即位后,擢升阙礼为中侍大夫。他却不居功自傲,所以被誉为“南渡后内侍中唯一可以称道者”的阙氏名人。明末清初从福建迁往四川。
阙士琦:(生卒年待考),字褐公;湖广桃源人(今湖南桃源)。著名明朝学者、诗人。
明朝崇祯年间进士。曾做过南安知县,上任不足半年母亲九去世了,同时他认为做官太辛苦,便辞官归乡,杜门著书,坚决不肯入仕为官。
大明朝廷因其德高望重,要调他入京担任编修,也被拒绝。
逝世后留有诗文集近十种传世。
阙 清:(生卒年待考),河南人。著名明朝官吏。
明朝弘治年间举人,知平凉府,天性纯孝,为政爱民,受到人民的爱戴。
阙 岚:(公元1758~1844年),字文山,一作雯山,号晴峰;桐城人(今安徽桐城),客居吴门(今江苏苏州)。著名清朝画家。
善画山水、花卉,尤工人物。画仙佛像妙甚。仕女每作高髻,近宋人定本。又擅写真,所作画宁繁毋略,宁朴毋巧,铺白设色,确守顾、陆、徐、黄格律。
终年八十七岁。
阙 龙:(公元1875~1918年),字云波;沔阳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先驱。
家贫,少年习裁缝。精拳术,有游侠之风。
1906年投清军第四十一标第三营当兵,喜闻太平天国故事,向往洪秀全等之所为。
辛亥武昌起义时,参与进攻督署。旋任标统,赴汉口与清军作战。不久,调荆襄郧招讨使季雨霖属下任标统;后升协统兼北伐右路司令。南北议和后,任十五协协统,旋改旅长。后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参加反袁活动。
1916年,被黎元洪委为陆军参议。次年赴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后回鄂,拟起兵以助北伐,被襄阳镇守使黎天才杀害于湖北钟祥。后葬于钟祥兰台书院。
阙麟书:(公元1879~1916年),字玉麟,乳名志仁;浙江丽水碧湖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先驱。
阙麟书十六岁入丽水圭山书院,十九岁处州府试名列第一。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入处州双龙会,阙麟书被举为丽水分会会首。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初,革命党人陶成章、魏兰等赴处州,联络金华、衢州、严州会党,策划协同起义。与双龙会会首王金宝商议,改双龙会宗旨仇洋为反清灭洋。农历5月,阙麟书赴金华会见龙华会会主沈荣卿,策动双龙会与龙华会协同响应湖南华兴会长沙起义。农历9月,因叛徒出卖,王金宝在桐庐被捕牺牲,后由阙麟书等领导双龙会。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初,阙麟书入浙江武备学堂。同年夏,联络青田孙靖夫、丽水何子华等组织处州拒约会,反对美国续订限制华工苛约,发动群众抵制美货。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阙麟书东渡日本宏文学院习日语,结识秋瑾、宋教仁,面晤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光复会。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初,阙麟书转明治大学攻政法。农历3月,应秋瑾之约回国,与徐锡麟、秋瑾等多次密谋浙皖起义。徐锡麟、秋瑾殉难后,阙麟书被迫出走。
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春,阙麟书赴上海,先后会见陶成章、陈英士等人,策划浙江起义。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春,阙麟书与张伟文、徐仰山在杭州密谋起义,因叛徒告密,在杭州被捕入狱,经多方营救,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冬出狱,回丽水兴办学堂,宣扬革命,伺机起义。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后,阙麟书奔走于松阳、缙云、丽水等地,共谋光复处州事宜。11月25日,处州城光复。1912年春,赴上海、南京,阙麟书受宋教仁推荐为同盟会浙江支部代表,5月成立同盟会浙江支部,8月改为国民党浙江支部,任参议,筹办《平民日报》。
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死,阙麟书联络褚辅成、沈钧儒、屈映光等反对袁世凯,引起拥袁派的忌恨。1915年4月2日,阙麟书在上海霞飞路遭袁世凯党徒暗杀。
阙中一:(公元1914~1995年),原名阙桂兰;福建永定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通信连班长、特务班长,中央通讯队分队长,执行警卫毛泽东等任务。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后任中央军委警卫连政治指导员,军委交通局外交联络站政治协理员兼总支书记。“西安事变”后,在红军驻西安办事处任周恩来的侍从参谋。
抗日战争时期,奉命赴闽,任闽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参谋长,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第三营政治委员,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政治队政治指导员,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第二营政治委员,新编第三团政治处主任。皖南事变中,与新编第三团指战员一起浴血奋战,突围到安徽芜为地区。后任新四军军部特务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七师第十九旅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第十九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胶东军区第五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二军第九十五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皖南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海军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校长,海军舟山基地政治委员,海军舟嵊要塞区政治委员。当选为上海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5年8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阙德音:(公元1932~今),现名姚平,字梅亭,笔名丁乙,室名寒梅阁,乳名观音宝;江西兴国枫边乡中坊村小坑麻坑嶂人。著名当代诗人。
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5年6月27日随慈母姓姚更名为姚平。
1951年7月,在兴国联中毕业后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而参加革命工作;至1988年3月光荣退休。
1950年5月在县中加入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后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团);1954年6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副师级干部、教授、学者、诗人。
1941年起,先后在本村楼排养正书院、象形湾和上坊村华甫堂私塾学校念书,念《三学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大学》、《中庸》、《论语》等私塾教本。1943年秋,入枫边乡宝贤小学至1945年夏小学毕业后,因家庭困难而无力继续升学,在家助慈母耕作,其间在本村象形湾教小学至1948年夏,并自学古典诗词。
1948年秋,用教书酬金和仰高堂祖田的租谷补贴,报考县中初中部升造,以全县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录取于兴国县正义中学就读。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各门功课总成绩列全校第一名,推选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并享受全额奖学金资助。1949年8月8日,兴国解放,教育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至1950年兴国县中、正义中学、平川中学合并为兴国县联合中学,集中教育资源,加强中学教育,大力提高了教育质量。此时,继续担任本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同年2月20日,以校学生代表资格出席了兴国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同年5月入团后,又担任团支部书记;县中苏友协会成立后,被推荐为县中苏友好协会干事。
1951年5月4日,出席江西省第二届学生联合会代表会议,第一次到南昌,扩宽了视野,看到不少尚未见过的新事物。同年6月30日初中毕业。7月,报名参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受训,在陕西西安正式入伍,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航空预科总队三大队八中队。1952年1月5日,分配到哈尔滨第一航空学校学习,因体验不合飞行员要求,又返回西安原总队,编入一大队一中队一区队。五四青年节以357票选为优秀青年。后转三大队九中队,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表现突出,记二等功一次。12月调到政治部保卫科任工作员。1953年,被派往兰州文化干部学校搞政审工作,期间记三等功一次。1955年12月26日,授予少尉军衔。1956年8月考入南京空军政治学校学习二年,学习成绩全优,被评为青年积极分子,受到表彰和两次会议嘉奖,并兼任党小组组长。1958年2~6月,派往辽宁开源场站以整风工作组员名义帮助搞整风反右工作;6月27日返回西安原工作单位后,分配到空军通信学校三大队任政治干事,后任团工委副书记,评为五好干部。
1960年3月10日,调任兰州空军司令部秘书;同年12月至次年3月,下放到武功独四团一大队当参谋。1961年3月中旬返回到兰空司令部工作。1963年12月,又下放到陕西临潼基地机务三中队任副指导员,至1964年12月返回兰空司令部。一九六五年二月至六月下旬,在兰州空军指挥所协助首长搞秘书工作;同年9月至次年4月,随首长到陕西渭南固市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结束时被评为五好队员。1966年回机关参加文化大革命,至1968年11月下放眉县五星公社尧士大队五七干校劳动,期间因翻车致使左臂骨折脱臼未得到及时治疗,落成三等甲级残废。1996年8月,参加陕西省国防工业办公室支左工作。
1974年3月回到兰州空军司令部政治处待分配;1975年1月调西安空军通信学校政治部工作,任秘书科长;1976年7月,改任政治教研室主任,正式转为搞教学工作。这个阶段,通校的政治教育由开门办学转为课堂教学,主要从事政治课程教学和编辑教材、撰写论文和著书立说,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研究及大量的社会活动。兼党支部书记,所在支部连续三年评为先进支部,立集体三等功,个人又连续两年立三等功,被空军树为二十四个顾大局典型之一。党内曾任政治部党委委员。
他从小酷爱古典诗词及诗词写作,刻苦钻研,语文水平造诣深厚,写作意愿极为旺盛,作品甚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个杂家,什么都学,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方面,都曾涉猎。又好写文章,无论是论文、散文、骈文、诗词、歌赋、日记、笔记,都曾写作。中学阶段,自编诗文集;参军后,写大量日记。《姚平文存》十一册,主要为诗词。从事教学研究时,写有论文百余篇。有论文集《心影集》出版。
曾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教材编审委员,陕西省军事行为研究会会长,陕西诗词学会秘书长,西安炎黄高级职业学校校长,拓职培训大学校长等职。并任《行为科学》杂志常务副主编、《雁塔诗词丛书》、《雁塔诗词》主编以及多家诗刊编委。系学者兼诗人,潜心研究新学科,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如《军队管理学概论》,为全军第一部军队管理著作,在《世界军事年鉴》中有专文介绍;《人际关系学概论》,被第二届全国图书评奖会评为“金钥匙”奖;《公共关系学新论》,评为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还主编《新时期邓小平战略思想研究》、《军事行为学》、《管理心理学词典》等著作。
迄今已创作诗词六千余首,有《梅亭诗选》、《寒梅阁诗词选》、《寒梅阁吟章》、《寒梅阁续吟》、《寒梅阁三吟》、《寒梅阁四吟》等出版。还有诗词作品散登于《中华诗词》等数十种诗刊;编入《华夏吟友》等数十部诗选;海外《四海之声》、《一衣带水》、《白香词苑》、《诗词玉屑》等刊物亦刊登其诗词。
主编《雁塔诗词丛书》已出十三种,主编《雁塔诗词》已出十三辑。以弘扬中华诗词为事业,从事诗词的创作、研究、教学。出版了《诗词写作入门》。作品多次获奖。
系中国、江南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其事迹,刊登于若干报刊及《当代艺术家辞典》等卅余部辞书和传集。现为全球汉诗总会理事、新加坡新风诗协会顾问、国际炎黄出版社、香港银河出版社特约编审、兰州军区西安老战士大学文学教授。真不愧于:少年壮志,青年凌云,中年树果,老年奋蹄,笔耕不辍,成果累新。
阙德成:(公元1936~今),现名姚方,笔名白玉,乳名润仔;江西兴国枫边乡中坊村小坑麻坑嶂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姐兄之间排行老四,兄弟之间排行老三。三岁失怙,四岁失王父,姐姐出嫁,幼小随母及两个哥哥相依为生,孤儿寡母,家境十分贫寒。母亲为带大兄弟三人,年轻守寡学农耕,处理内外事务,债台高筑,母子四人度日如年,十分凄惨。至十岁时,才破蒙念书,接受书本知识教育。在政府助学金的资助和二哥姚平的支援下,至1960年大学毕业参加革命工作。
为报答慈母养育之情,1962年随母姓,取名为姚方。在十余年的求学期间,刻苦学习,勤奋上进,历任班级小组长、班委员、班主席和校学生会部长等职。1955年5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更名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后,先后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现为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学院(现为江西财经大学)从事行政管理及教学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恪尽职守,与时俱进。党内担任过党小组长、党总支部干事、党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党总支部书记;行政上,任过干事、科员、秘书、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等职务,副研究员职称。
1946年破蒙念书,先后在本村楼排义学、象形湾读私塾,念过《三字红》、《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和《论语》等私塾教本。1949年秋,进入中坊村小读初小;1951年秋,进入枫边乡中心小学读高小,1953年夏小学毕业。接即,暑期到兴国县城报考初中,被录取于平川中学初中部学习,次年春季随年级迁入兴国县第一中学,至1956年夏,在政府助学金资助下完成了初中教育学业。当时,因家境贫困无法升高中,只有报考中等专业学校享受免费教育;同年9月录入江西省赣州林业学校造林专业106班学习,时任班主席。
1957年反右斗争后,赣州林业学校撤销合并到南昌林业学校,1958年春节后随校一并迁入南昌林校学习;同年8月,江西省决定以南昌林业学校为基础,创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成为该校的首批学生。接着,全校大张旗鼓劳动建校,争取粮油菜自给自足。在奉新、宜丰两县交界处的大港山上砍毛竹、修公路期间,表现突出,出席过宜丰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被授予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丙等奖励,颁发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奖章一枚。1959年冬搞造林实习,被分配到兴国县林业局,下派到均福山垦殖场大龙片指导群众冬季造林。
1960年元旦后,急电催促返校接受新的学习任务,2月份派往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参加同位素应用培训班学习,至7月份完成同位素在水稻栽培的跟踪试验返校后,未再回班级参加毕业前的各项活动,作为拔青苗提前参加工作,并享受同届毕业生一切待遇。4月,同位素应用培训班结束,正式享受大学毕业见四期的工资待遇。同年10月,调校办瓜洲农场任管理员。1961年2月,从农场调回到数理化系任系办公室秘书兼人保干事。1963年4月,调校教育工会筹备办公室搞筹备工作,工会正式成立后留办公室任秘书兼组织委员。1964年9月,调至校党委办公室宣传科工作,负责对外宣传报导。1965年春,抽调参加江西省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团,在抚州地区临州县大港公社工作队,在队党委政工组任干事;同年9月进入景德镇市庄湾垦殖场社教工作队,分配在庄湾大队社教工作组任秘书;次年2月进入景德镇市罗家垦殖场社教工作队,在队党委政工组任副组长,后到罗家大队工作组任组长。前后参加了一年半(三期)的社教工作,至1966年6月底结束返校回到科里。这时,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本职工作几乎停止。前一段,参加了机关的《红旗造反兵团》,被造反派打成“老保”,再未参加过任何活动;后一段,逍遥无事。至1968年5月,由校革委会组织组安排到校南湖农场协助工作,6月返回学校,7月调校标准件厂任厂革委会办公室秘书、党总支部干事、政工组副组长,后任劳动工资科副科长兼标准件二车间党支部书记。直至1984年6月,在校办工厂工作十六载。
1984年7月,经江西省组织部批准调江西财经学院(现为江西财经大学)工作,分配在院办公室任秘书兼收发,并主管小车班、收发室和电话总机房三单位工作,后改任院办公室行政科长。1987年4月,升任财政金融系副主任(副处级),分管系机关和学生行政、系办公室、保卫和综合治理等项工作,并兼任系工会主席职务。此间,根据系具体情况,制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致工作于有条不紊,多项工作被评为学校的先进集体。还具体分管财政、税务、银行、财会干部培训班工作,并主讲《农村经济学》、《财经应用文》等课程。
1993年5月,调离退休人员工作处任处长兼党总支部书记,全面主管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的工作。根据老年人特点,组建了老年体育协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兼办公室主任。发挥老同志的积极性,各项服务工作有声有色,活泼有趣,被江西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授予“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阙化善:(公元1953~今),乳名过房生。江西吉安东固乡丰岭村人。著名地方司法干部。
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五人排行老三。幼时家贫,加之九岁失父,十七岁丧母,饱尝生活之艰辛,人生之艰难。
1960年秋起,在丰岭小学读一至三年级,1963年秋入南龙小学读四年级,1964年秋入东固中心小学读五、六年级,1966年秋小学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固中学。时正值文化大革命运动,学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受丰岭大队委派独自一人以五百元资金创办丰岭代销店,为丰岭商业之开端。1969年出席吉安县第一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表彰大会(在东固公社召开)。
1970年8月被丰岭大队委派到安福修建井冈山铁路,因表现优秀,同年10月,筑路结束后选派留在铁路上,编入井冈山铁路常备团第二连,正式参加革命工作,转战安福、永新两县铁路线上,兼任连部政治学习辅导员,1971年“九一三林彪事件”后,井冈山铁路下马。1972年5月,全体筑路工人转入江西省乐平矿务局,分配在呜山煤矿二工区当矿工,1974年任二工区办事员(文书),同年入团、任区团支部书记,197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冬调矿工会任宣传员,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多次受到各种表彰奖励。1979年调矿党委宣教科,任宣传干事,主要从事对外宣传报道,其间有六十多篇新闻稿件散见于江西党报党刊上。
为照顾家庭,1981年8月经省劳动厅批准,调回吉安县供销社工作,先后在基层股、秘书股任办事员、副股长、股长。1987年转为国家正式干部。1989年10月调中共吉安县委政法委员会办公室任干事,期间考入江西省委党校函授班学习两年,获大学专科文凭。
1991年任办公室副主任,1992年10月下派到本县澧田乡任乡长,1996年1月任澧田乡党委书记兼乡人大主席团主席。
2001年1月调县司法局任局长,兼党支部书记。2002年4月调中共吉安县委政法委员会任副书记、吉安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机关支部书记。
国家九级公务员(市局级),授公安一级警督警衔。 跟帖时间 2010-05-25 13:57:01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阙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才能著誉;刺史驰声: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阙津为龙南令,以才能著称。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阙翊官荆州刺史。
官居刺史;政播荆襄:此联为阙氏宗祠“荆州堂”堂联。
侯封英尉;系出下邳:此联为阙氏宗祠“邳州堂”堂联。
2.五言通用联:
阙里家声远;荆州世泽长:此联为阙氏宗祠“荆州堂”堂联。
3.六言通用联:
内侍名高宋室;编修望重明廷: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高宗时宦官阙礼,淳熙末年提举重华宫。孝宗死后,光宗因与孝宗不和,声称有病不出面料理丧事,大臣赵汝愚、韩惋胄请求让嘉王赵扩(宁宗)继位,阙礼人内宫请示慈烈太皇太后同意。后历官内侍省都知、中侍大夫,从不倨功自傲,为南宋内侍中较有名望者。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湖广桃源人阙土琦,字褐公,崇祯年间进士,官南安知县,数月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于是闭门著书,不想再做官,后来因为名望重于一时,又授以编修。著有《余仙草》、《蝌蚪诗》、《阙也草》、《郎当草》等诗文集。
4.七言通用联:
阙里家声期勿替;荆州事业异维新:此联为阙氏宗祠“荆州堂”堂联。
自古官声传汉朝;于今政绩溯荆州:此联为阙氏宗祠“荆州堂”堂联。
绩著南闽光世泽;庥扬东鲁振家声:此联为阙氏宗祠“邳州堂”堂联。
5.八言以上通用联:
赐姓溯成周,风承阙里;家学传曲阜,美显昌平:此联为阙氏宗祠“邳州堂”堂联。 跟帖时间 2010-05-25 13:54:1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阙氏的字辈排行 -- 广西钦州阙氏字辈:“忠正子家兴文章进朝延富贵永雄英”。
江西兴国阙氏字辈:“弁天党(熏)殆忠儒钦永汉承全震朝昊攀荣仁瞻(显)侯遵魁希重升仕化进学(胜)毓(秀)政文炳德惠腾抚祥懋芳(芬)茂肇宁郎(一二三四)宗宋兆登秀朝无松嫩忠(谷)该(永埧)曰显(隆)朝元思孟促友宣悬(八九)文志维通宇宗大南廷世元甫里树敏鲁孚培执求代敏佳人才能定远功自超伦”。 跟帖时间 2010-05-25 13:52:20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阙氏的家谱文献 -- 江苏苏州阙氏宗谱三卷,(清)阙志信等增辑,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圣鄰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松阳下邳阙氏家乘,(清)阙学礼等主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石仓乡七村。
浙江松阳下邳阙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粘档案馆。
江苏苏州古吴阙氏宗谱八卷,(民国)阙香蕃等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圣鄰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浙江松阳下邳阙氏族谱八册,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石仓乡下宅街村。
江西兴国枫边阙氏七修族谱,(现代)合族编修,1990年计算机排印本。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师级教授阙德音撰序。 跟帖时间 2010-05-25 13:50:53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阙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明朝时期废黜。
2.堂号:
下邳堂:以望立堂
铨仙堂:明朝安南县县令阙士琦上任几个月以后母亲就逝世了,他于是回家再也不肯回去做官,而是闭门读书,写书。著作有《铨仙草》、《阙野草》等。
三韩堂:资料有待补充。
邳州堂:资料有待补充。
荆州堂:资料有待补充。
叙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节高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荣堂:资料有待补充。
追圣堂:资料有待补充。
圣鄰堂:资料有待补充。
昌邰堂:资料有待补充。
庆衍堂:资料有待补充。
长兴堂:资料有待补充。
瞻北堂:资料有待补充。
仰高堂:资料有待补充。
香谷堂:资料有待补充。
甘廷堂:资料有待补充。
梅孚堂:资料有待补充。
理文堂:资料有待补充。
维周堂:资料有待补充。
荐馨堂: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5-25 13:46:1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阙氏的迁徙分布 -- 阙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五十九位门阀。今全国阙氏人口约为四十万五千余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5%左右。
据《阙氏族谱》记载,从阙弁之子阙天羽为一世起算,第九世祖阙安承于西汉文帝时期(元前179~前163年)因伐楚有功,官授车骑将军,赐封为下邳郡英卫侯,钦赐下邳为食邑。
阙安承根植下邳后,先后有第十四世祖班仕楚下邳令尹;二十五世祖宣于东汉献帝初平年间(公元190~219年)官授下邳太守。从西汉文帝至东汉献帝以至后来南渡前,近四百年的粗略统计,族传十六代时,有、止、历、翊、杞、睿、高等皆系从下邳出任外地各级官职。这一时期,阙氏家族枝繁叶茂,人文鼎盛,代有科甲,人丁兴旺,为后裔兴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阙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成为望族姓氏创造了良好条件。
其后,南朝宋时期(公元420~479年间),第五十二世祖阙输又“仕下邳”。可见,下邳是阙氏家族繁衍生息之重地。据世代《百家姓》所载:“阙氏望出下邳”,是对阙氏祖先辛勤开发下邳,使之繁荣昌盛、业绩明著的历史定位。
阙弁后裔在曲阜递传数代,展转至下邳发展,子孙繁衍,先后向河南、鲁南、鲁西移居;进而渡淮渡江,散居江南各省。当时,南移之因大致有三:一是灾祸流离;二是战乱所迫,当时战场多在黄河流域;三是出任官职或南下谋生。如第七世祖阙扶节西迁河南军州,第十一世祖阙天郎南下江苏淮安府城东门;唯有第二十四世祖阙杞由下邳回居鲁西之钜野。至晋室南渡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此时汉族纷纷渡江避乱,阙氏亦随之南迁。
据查,越江南移之阙氏主要有四个系统:一是进入江西南昌的第二十四世祖阙杞系统,二是进入湖南长沙的第二十五世祖阙宣系统,三是进入湖南宁远的第三十七世祖阙尊保系统,四是进入江苏南部的阙氏系统。
第二十四世祖阙杞由下邳回迁山东钜野后,越十九传,至第四十三世阙清虎为官豫章(今江西南昌)郡守,家眷随官居凤凰坡(今江西南昌子固路西口),与阙宣之长孙阙胜后裔同居此地。又越三世,阙清虎之曾孙阙韩迁徙西昌(今江西新建西山乡)之乌山。故乌山阙氏是阙杞的后裔。乌山单独有谱,乐安右源老谱载有“乌山谱序”为证。
第二十五世祖阙宣于汉朝献帝末年(公元220年左右)由下邳太守调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太守。此乃阙氏南渡之先锋,亦为湘有阙氏之始。据江南老谱记载:“宣宽仁厚德,善政奇勋,载诸史册。”阙宣生于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殁于三国景耀二年(公元268年),终年六十八岁,葬山东曲阜孔家屋后,配孔氏亦合葬于屋后。其子阙进文系汉“国学生”,无任何官职;其孙阙胜、阙学于东晋明帝时代(公元322~325年),先后由湘入赣定居。此为赣有阙氏之始。
第三十七世祖阙尊保系统,其后裔的迁徙路线是邳州→山西太原→河南汝州→浙江湖州→福建→湖南宁远。现湖南宁远阙氏系尊保后裔。
苏南系统,居于苏北之邳县、淮阴、徐州(今江苏铜山)之阙氏,是由曲阜、鲁南迁入,再派生南移至姜郾(今江苏泰州),泰兴等县市。无锡、苏州、吴县的阙氏,为唐末、五代、宋初之时,从鲁南、苏北南下做官而就地定居者。另据无锡、吴县合谱记载,其祖宗来自长江之安化,而安化的祖宗是武英殿大学士阙统,系属阙宣之后裔。
阙氏先祖从山东曲阜至江苏下邳及先后渡江南移,经过漫长岁月展转,世代生息繁衍,艰辛地在各地创业,已扩散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五洲几十个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及海外的阙氏宗亲已达四十余万人。
江西阙氏:
江西境内之阙氏,是从东晋朝明帝太宁癸未(公元323年)起,时任长沙太守阙宣之孙、第二十七世祖阙胜、阙学先后由湘入赣定居,拓展繁衍,成为江西阙氏之始。其后,第二十四世祖阙杞之裔孙阙清虎(第四十四世)为官入赣,后裔在江西另立谱系。今江南各省市及海外阙氏宗亲之祖先,多为阙学的后裔。
到北宋徽宗末期(公元1101年),第五十九世阙法政,号文山,拜官福建泉州,携眷入闽,为福建阙氏之始。从明朝初期(公元1368年)起,阙文山的后裔又开始从福建回迁江西,先后定居在泰和、吉水、兴国、崇义、大余、信丰、安远、会昌、龙南、铜鼓、黎川、高安、上饶、弋阳等县境。
今江西境内有近三十个县市计上百个行政村聚居着阙氏宗亲,人口总数在一万三千余人左右。江西阙氏人口数量虽然稀少,且分布广而散,但族史源远流长,千古流芳。东西南北中,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第二十七世祖阙胜于晋朝惠帝时,出任豫章(今南昌)郡守,退隐后居凤凰坡(今南昌子固路西口)。至曾孙阙韩肇居于西昌之乌山(今新建县西山乡群力村乌山),为乌山系阙氏之基祖,后子孙扩业至进贤、永修、奉新、高安等县市。据统计,阙胜的后裔,现有人丁四千余人。
第二十七世祖阙学,于东晋朝明帝太宁癸未(公元323年)携眷离长沙入赣至抚州府城赤拦门定居。至第三十七世阙传郎,号懋昭,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陈文帝天嘉丙戌岁(公元566年)离赤栏门迁至吉州(今吉安)永丰云盖乡铜壶(今乐安县湖坪乡)开基定居。传至第四十一世祖阙孟宗、阙孟求、阙孟安(尊称为三孟)三人时,阙孟宗留守铜壶,阙孟求肇业于咸源(今乐安县罗陂乡峡源、右源),而其父阙庚郎则携幼子阙孟安发祥于永丰县的荇田层山。今江南及海外阙氏,多为阙学、阙三孟的后裔。
第二十四世阙杞的后裔阙清虎,又官任豫章(今南昌)郡守,携眷入赣定居南昌凤凰坡,与阙宣之长孙阙胜的后裔同居一处。又越三世,其曾孙徙迁西昌乌山拓业繁衍。今西山乡乌山之阙氏,既有阙胜的后裔,也有阙清虎的后裔。因此,另立有西山族谱,与阙孟安系的族谱不同修。
乐安县:阙孟宗留守铜壶数代后,其子孙均离铜壶。而右源、峡源系阙孟求的发祥地。其中亦有少数阙孟宗的后裔居于峡源。而有的迁居至湖广桃源县桃林寨,至明朝嘉靖年间,阙明辉又离桃林寨回居江西乐安万崇乡地头村感塘。阙孟宗系第四十二世阙春兴,于清光绪年间离罗陂高津迁云下村。阙孟求系第三十世阙贡瑜的后裔,于清朝离峡源迁万崇乡坪背村石桥。阙孟安系第四十一世阙福祥,于1950年从永丰县鹿冈乡罗菜坑迁至彭州上林村。
永丰县:阙孟求系第三十五世阙习泰、习义两,于明天启年间离乐安潭港乡蛟塘迁七都乡枫树村坎下。阙孟求系第三十八世阙立仁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离乐安峡源迁居今藤田镇秋江村。阙孟安系第四十一世阙子廉于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离层山迁至今沿陂乡江口村坪上。阙孟安系有一支离层山迁洪州,至第十三世以成于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由洪州迁回瑶田村阙家。阙孟安系第三十三世阙愈隆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离瑶田阙家迁至陶唐乡邱坊村。阙孟安系第三十八世阙传茂于清乾隆年间离桥头迁至遇源乡海源村。阙孟安系第四十二世培英于民国末离泰和县龙亭迁至龙岗乡龙岗村。今荇田层山己无阙氏族人居住。
泰和县:泰和阙氏是阙孟安第四子阙绍(四郎)的后裔,据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翰林学士戴伯宁撰《泰和阙氏初修族谱序》记载:“…孟求(求应为安)则择吉州丰邑永丰乡层山平台石下居焉,而绍则求(应为安)之季男也,鉴金陵之山川秀丽,遂居金陵之黄井巷口…”而在《泰和阙氏四修族谱序》中记载:“四十六世骄因马殷之乱,由金陵迁吉州望阳门…五十三世廷璞始居栋罔”。在《泰和阙氏七修谱》中则记载:里区、磋富、海棠、大陇江阙氏是由栋罔分派徙出,另一支是阙才美也是离吉州望阳门肇业金溪、枣树、城西、沧溪,拨网塘阙氏则由金溪分派徙出。综上所述泰和阙氏世系为:阙孟安(居永丰县层山石下)→阙绍(离层山徙居金陵)→阙弘→阙承仕→阙骄(离金陵迁回吉州望阳门)→阙文衡→阙敏→阙允善→阙国昌→阙澜→阙仲义→阙廷璞(栋罔系始祖),另一支也是阙仲义的后裔阙才美为金溪系始祖。阙澜长子阙仲仁,号文山,离吉州望陌门之后,历十八世至阙锡甫(总第七十世)于清乾隆年间,离福建省永定县马山堡背头湖迁至水搓乡合江村。今泰和阙氏居于螺溪、文田、马市、塘州、栖龙五个乡的十个行政村中。
吉水县:吉水丁江、金滩阙氏系阙孟安的后裔。福建永定县阙元弼之孙阙廷庆,离富家地迁南靖梧安,生子阙贵安,阙贵安离梧安迁南靖龙山地园,阙贵安长子阙宗成离地园迁肇至华安县高安茶坂,阙宗成的来孙(第五世孙)阙丰、阙重两于明万历末年因闽省寇乱,离归德(即高安)徙江西吉水县折桂乡三十都环州之石塘下(即芹子塘),其后阙重长子进迁居于江。故阙丰、阙重两为今金滩、丁江之始祖。阙孟宗系三十五世阙贤礼、阙贤荣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离乐安峡源迁至田螺乡老山村,老山村又分派到白沙镇街道。阙孟宗系第四十世阙永缘于清光绪年间离乐安县塘徙至白沙镇本滩村戴坊。阙孟宗系第四十三世阙光裕,清光绪年间离乐安县七家坳迁至冠山乡王家地。水南镇曲排阙氏,是从兴国县枫边乡迁入的。
吉安市:吉安阙氏,均阙孟安的后裔,其中横江镇钱塘、凤凰两村阙氏从泰和迁入。东固镇丰岭、南龙两村则由兴国县枫边乡在民国年间迁入。东固镇敖上及张家背两村阙氏则是第四十世阙繁贡、阙繁贤两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从永丰县迁入该地的。白塘阙氏源流待考。
兴国县:
瑞金县:瑞金阙氏,是阙孟安的后裔,自第十一世阙子廉定居今沿陂乡江口村坪上后,传至第三十世阙道淳、阙道朴两人、于明嘉靖廿九年(公元1550年)离坪上迁瑞金丁陂赖源甲黄伯旗卫,为瑞金阙氏之始祖,后裔居今瑞林镇禾塘村、保卫村、水口村。
会昌县:会昌阙氏,是阙孟安的后裔,永定阙元弼房第七世阙维赞,于明朝离散富家地迁至周田乡三坑村。从三坑村大黄沙,在民国年间又派生至寻乌县罗珊乡上津村。
崇义县、大余县:两县阙氏,据当地族谱载,是清康熙年间其始祖阙无漂,离福建上杭县官家坊(官家坊今属上杭县古田镇管辖今已无阙氏居住)迁至崇义县上堡开基,子孙已繁衍到第十二世,分居于崇义县铅厂乡石贤村、关田乡镱尾村及大余县城南安镇。
信丰县:信丰县城加定镇阙氏,是永定阙元弼房第十七世阙芹耀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在永定县城参加红军,长征初期,因掩护伤员留居信丰,今子孙均居于加定镇。而大阿镇园村阙氏,也是从福建永定迁出的。
宁都县:宁都阙氏,一支是阙孟求的后裔,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第三十一世阙继大携子阙宗万离乐安峡源迁入厚固乡铁树村。在铁树村,第四十八世阙礼清于1947年离铁树迁居长胜镇老街。另一支则是永定马山堡三堡村栗树下第十五世阙玉荣于清同治乙酉岁(公元1885年)离栗树下迁江西龙南县城,近几十年来,子孙均离龙南分居于宁都县城、南昌市内及广东省廉江市等地。
丰城市、抚州市、临川县:三市县阙氏,是阙孟安的后裔,宋绍兴年间,永丰县土庄(今瑶田阙家)第十七世阙元达任丰城县荷湖巡联,子孙留居荷湖。清初,荷湖阙氏又派生到临川县桐源乡东坊村王家庄。清朝中叶王家庄阙氏又派生到抚州市抚北镇小溪桥村。
新余市:马洪乡堆甲村阙氏,是阙孟求之后裔,清康熙年间,第三十八世阙添祖离乐安县峡源迁八都大港里堆甲村大港里。但新余钢铁总厂阙氏是阙孟安后裔,抗日战争初,永定增瑞村水井背第二十世阙桃清离家迁湖南省攸县,解放初入新余钢铁总厂的。
弋阳县:弋阳阙氏,是阙孟安的后裔,1937年,上杭县阙文政房第二十二世阙荣华离通贤秀坑迁入弋阳横树墩谢源村。
铜鼓县:铜鼓阙氏,是阙孟安的后裔,清乾隆年间,永定第阙世学富离马山堡背头湖迁至大口镇村老街。
新干县:新干阙氏,是阙孟安的后裔,明崇祯十年,第三十三世阙应口离峡江县十都甘源塘湖迁今潭丘乡海源村。
上饶市:上饶阙氏,是阙孟安的后裔,清初,上杭县通贤乡大陈围墩寨第十四世阙星甫,离围墩寨,迁武夷山岚谷乡山坳村,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因上饶南部山区地广人稀,山坳带居民越省界开垦荒地而入籍上饶,散居于上饶市南部邻福建边界的六个乡共十数个村中。
福建阙氏:
北宋徽宗初,阙孟安第四子绍第九世孙(总第六十世)阙仲仁,号文山,离吉安城望阳门入闽,为八闽阙氏之始祖,其后裔除居于福建外,并拓业至浙江、广东、广西、台湾等省,成为全国阙氏各支裔中的旺支。另一支由赣入闽的是在明朝后期,乐安县云盖乡铜乡下的阙朝远、阙任贤两人,迁入福建邵武县家坊乡将石村。今福建长汀县亦多有阙氏族人分布,其老宗祠起自明朝年间。
浙江阙氏:
从赣直接来浙的阙氏族人,是清同治初期,上饶五府山乡阙立珍偕堂弟阙如积,子阙振书、阙振龄及侄阙振铎,肇基于今建德市大同镇盘山村。
广东阙氏:
已查清由赣直接来粤的有二支:一是明嘉靖年间,有祖籍抚州府临川县十三图人阙正荣之孙阙拱辰,字怀济,广东南雄县百顺太平村,由太平村再派生到仁化县扶溪镇的。行医至广东英德洋塘而定居,为英德洋塘、崩岗之始祖。二是崇义县热水乡竹村人先迁。
湖南阙氏:
由江西省迁入湖南省的主要有二支;一支是阙孟口系第二十二世阙绍梅,字叔明,于明洪武初离乐安县峡源迁入湖广安邑,即今湖南省安化县,为涟源市阙氏之始祖。另一支是明洪武五年,有吉安府庐陵县西门外高少村淳化乡十八都人阙文昌、阙荣昌两人(一说是吉水拖船埠人),阙文昌肇基桃源,而阙荣昌则肇基麻阳。
湖北阙氏:
阙孟求系第二十八世阙明序,于明嘉靖年间,经商离乐安峡源落籍于湖北省应山县(今广水市)十里河,为今广水市阙氏之始祖。
安徽阙氏:
安微省舒城县阙氏,是明朝嘉清初年,阙禹从江西省王家迁入舒城的,为安徽之阙氏始祖。
回迁江西:
北宋徽宗末年(敢于1118~1119年)间,阙孟安的后裔阙仲仁,号文山(居住江西吉安城)拜官泉州,携家眷入闽,至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公元1131年),辞官居龙岩城之西门。此宗族从北宋末入闽拓业至明朝初期,已陆续开始有人回迁江西续居。
吉水丁江、金滩两地阙氏,是阙常贤于明朝万历年末从江西华安县归德(今高安市城)迁入福建永定的阙氏宗亲,至阙元弼(总第五十八世)房中阙思义裔回迁定居的。
崇义、大余阙氏,是阙元漂于清康熙年间从福建上杭县官家坊回迁定居的。
安远阙氏,是清朝乾隆末年,第十七世阙敏莪从上杭县通贤大东村迁入的。
会昌阙氏,是明朝末年,阙思义第七世孙阙维赞从永安县富家地迁入周田乡的三坑村的。
泰和阙氏,是在清朝朝隆年间永定县阙元卿后裔锡甫从永定县马山背背头湖迁入的。
铜鼓阙氏,是在清朝乾隆末年,由阙学富从永定县马山背背头湖迁入的。
上饶阙氏,是清朝初期,阙文政后裔星甫从上杭县五贤大东村围墩寨迁居武夷山岚谷山坳村,至清朝末,又从岗头分几批迁入上饶的。
龙南阙氏,是清朝同治乙酉岁(公元1885年)阙玉荣从永定县马山背三堡溪背栗树下迁入的。今其子孙已离龙南县,分居于南罗市内、宁都县及广东省廉江市内。
信丰阙氏,是元1929年间,永定县阙元弼房思义的后裔转战赣南未跟上应征部队而落籍于信丰县的。
弋阳阙氏,是阙文政后裔荣华,于1937年离上杭县通贤乡迁入横树墩乡落籍的。
黎川阙氏,是1910~1950年的四十年间,从永定县增瑞村、王湖林、中湖林等处分批迁至宏林为中心的农村务农的。
兴国阙氏,源于明朝初期,是从福建回迁和本省永丰县迁入的阙孟安的后裔,距今六百余年。最晚迁入的一支是在清朝乾隆后期,距今亦有三百余年。分布在长岗乡仁塘芋田、枫边乡各村、东村乡小洞村、兴江乡南村、陈也镇鹅形村等处。至新中国解放前夕,枫边聚居点陆续有少部分后裔迁往吉安县东固乡凹上村、南龙村、枫岭村散居。
兴国阙氏均系第四十一世祖阙孟安的后裔。最先迁入的一支,是第六十五世祖阙文政次子阙志显(第六十六世)的后裔阙佩玉,在明朝初期离开福建省上杭县通贤乡培林坑回迁江西,定居在兴国长岗乡仁塘村芋田;其次迁入的一支,是阙应粮于清朝康熙年间离江西永丰县层山迁入兴国东村小洞村定居。再次迁入的一支,是阙陶文于清朝乾隆年间从永丰县层山迁入,其子孙今居兴国江南村及陈也镇鹅形村;最后迁入的一支,是第七十九世祖阙敏煌之子阙芬岩、阙芳鉴、阙芬遴三兄弟,于清朝乾隆后期离福建省上杭县通贤乡大东村迁入兴国枫边乡定居。先后迁入的四支阙氏,已为今兴国县境阙氏宗亲之基祖。
枫边,位于兴国县的北部乡镇,与邻县吉安市青原区东固乡,永丰县龙岗乡接界,富川河两条支流于枫边集镇汇合,四面大山环抱,林木郁葱,山青水秀,气候温湿,人文鼎兴,距县城三十公里,有似世外桃园之山乡。清朝乾隆后期,第七十九世祖阙敏煌从福建至江西经营食盐生意,到枫边集镇后生意兴旺,感到枫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文关系甚好,是个定居拓业的好地方。随后率子阙芳遥(五柳)、阙芬岩(五达)、阙芳鉴(五教)、阙芬遴(五遴)从福建上杭通贤徙迁枫边定居,沿着富川河畔造居创业。之后,其长子阙芳遥又返回福建上杭雉鸡岭下居住。随阙敏煌到枫边定居的还有阙庆衍、阙长兴两族兄弟。在枫边开基后,人丁兴旺,财源茂盛,与当地主居户相比,经济上尤显蔚为壮观。此时,阙敏煌在下坊的外塅选址建造祠堂,堂号定为昌邰堂;庆衍建造了庆衍堂;长兴建造了长兴堂,三堂处于平辈关系。为统一建造枫边的阙氏宗祠,以昌邰堂为基础,将宗祠进行扩建,并将堂名辈份往前推四代至七十五世元枢,用阙元枢字号瞻北为宗祠堂匾名,涵盖三堂的关系。故现在枫边的阙氏宗祠为瞻北堂。
下邳郡瞻北堂子孙繁衍,在枫边几个自然村建立居住点。其中,第八十世祖芳鉴就生育六子:阙准孚、阙歧孚、阙庆孚、阙慎孚、阙有孚、阙元孚,系当时的望族。
长子阙准孚分居下坊村象形湾。生育十子:阙培桥、阙培彬、阙培栋、阙培柄、阙培植、阙培材、阙培檀、阙培育、阙培植、阙培林,在象形湾建立中和堂。而阙培桥迁小坑开基,立仰高堂。生育八子:阙执伦、阙执荣、阙执峰、阙执岭、阙执宝、阙执赏、阙执灿、阙执金。八兄弟中以阙执赏人丁更兴旺,生育八子为:阙求瑍、阙求瑶、阙求蔚、阙求萃、阙求华、阙求志、阙求荏、阙求茂。除阙求萃、阙求荏外,其余六房的后裔都很旺,尤其是长子阙求瑍徙居麻坑嶂拓基后,现有后裔子孙四十余人,人文鼎盛,有官职者居多。准孚的后裔分居在象形湾、小坑、下土丘子、上坊坑、茅坪、贺堂大水塅、蛇形背等地。解放后,随任职、就业散居到吉安市青原区东固乡枫岭村、吉安县城、南昌市下罗、西安市区和美国。
阙元孚在土丘子建贞吉堂,后裔居住土丘子、划眉丘和吉安市青原区东固乡、羊坑等地。
阙有孚在岩子前建立惠心堂,后裔居住岩子前、枫边墟上。
此外,阙劳遴在枫边拓业后,其子孙分别建立了香谷堂、甘廷堂和梅孚堂。还有阙芬岩的后裔繁衍情况,未查清楚。阙庆衍的后裔,主要分居在西林村、早子牌、大竹山等地。阙长兴的后裔,主要分居在木梓山下,枫边墟上和南昌市下罗等地。各族房后裔分居后,就地又立了堂号,如西林的理文堂,上坊坑的维周堂,划眉丘的荐馨堂等。
枫边乡阙氏从第七十九世祖阙敏煌开基后,距今约二百余年历史,子孙繁衍已到第十代。随着时代前进,枫边阙氏后裔因外出拓业,经商、工作、求学等离开乡土,散居在南昌、赣州、定南、寻邬、吉安、吉水、福建、西安、广东东莞以及香港、马来西亚、美国等处。
今上海市,台湾省的嘉义市民雄县、台北市南港县,福建省的永定县、龙岩市、长汀县、上杭县、宁德市霞浦县,江苏省的无锡市、徐州市、南京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钦州市,博白县、梧州市、北流县、南宁市,浙江省的杭州市、温州市平阳县,湖南省的常德市桃源县、怀化市辰溪县、涟源市,广东省的海丰市,河南省的周口市沈丘县、新蔡县,陕西省的西安市,安徽省的萧县,河北省的唐山市,江西省的大余县,重庆市的梁平县,湖北省的宜昌市等地,均有阙氏族人分布。 跟帖时间 2010-05-25 13:40:54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
阙氏的各支始祖 -- 始祖:阙弁,东周人,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21年)任山东曲阜县令,奠基于曲阜阙里。配李氏,子二:阙天羽,阙天翼。
一世祖:阙周羽,世居鲁国曲阜县昌平乡阙里,与孔氏为邻。周敬王三年甲申三月初三日生,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庚子三月十七日殁,葬后龙山人形。配曾氏,周敬王五年丙戌六月二十八日生,至周考王九年己酉三月初十日殁,葬孔家茔吼龙形任山内向。子二:阙熏、阙党。
二世祖:阙党,字华邱,周敬王二十八年己酉七月初六日生,至周考王十四年甲寅十月十四日殁,葬孔家岭风吹罗带形。配孔氏,周敬王二十六年丁未三月初六日生,至周考王四年甲辰五月十八日殁,夫妇合葬。子一:阙殆。
三世祖:阙殆,字丰隆,周贞定王九年辛巳三月十七日生,至安王二十六年乙巳九月十九日殁,葬鲁营前龙形任山丙向。配鲁氏,贞定王十八年庚寅六月十七日生,至烈王三年戊申四月二十一日殁,葬屋后象形子癸向。子二:阙忠、阙思。
四世祖:阙忠,周考王八年戊申九月二十四日生,至显王十七年乙巳七月十九日殁,葬文峰山渴马饮泉形。配邱氏,周考王六年丙午九月初九日生,至显王六年戊午正月十六日殁,葬沙河村游鱼形。子一:阙希儒。
五世祖:阙希儒,字止,战国时仕齐为卿,著《阙子》一书,学者。距今二千三百余年。周威烈王十一年丙寅三月二十一日生,至显王十年壬戌九月十九日殁,葬东岭象形辛山乙向。配秦氏,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八月十三日生,至安王四年乙丑十二月二十三日殁,葬东岭附夫坟。子一:阙钦。
六世祖:阙钦,周安王二十五年甲辰七月十四日生,赧王三十四年庚辰八月十七日殁,葬东营虎形寅山申向。配萧氏,烈王四年己酉三月十三日生,至赧王十六年壬戌九月十四日殁,葬屋后鱼翁撒网形。子二:阙永元、阙永兴。
七世祖:阙永元,周显王二十六年戊寅七月十三日生,至赧王四十九年己未九月十六日殁,葬孤象村屋后燕巢形乙辰向。配孟氏,显王二十八年庚辰六月初六日生,至赧王四十八年正月初一日殁,葬夫坟右侧。子一:阙汉。
八世祖:阙汉,葬营前大鱼形,配尹氏,葬营岗上海螺形。子一:阙安承;女一:适曾(注:从始祖至八世,均居山东曲阜)。
九世祖:阙安承,字大参,秦庄襄王元年壬子五月十三日生,至汉文帝十五年丙子七月初八日殁,葬西营前象形戊乾向。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前163年),因伐楚有功,官授车骑将军,封为下邳郡(今江苏邳县)英卫侯,钦赐下邳为食邑。为下邳堂开基始祖。配罗氏,同葬夫前;继配叶氏,秦庄襄王二年癸丑三月十八日生,至汉文帝后元四年辛已九月十一日殁,葬龙家岭人形。子二:阙全补、阙全邦。
十世祖:阙全补,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三月十八日生,至汉元光元年丁未八月初六日殁,葬沙河村莲花形。配柳氏,秦始皇二十七年辛巳四月十四日生,汉建元四年甲辰九月十四日殁,葬附夫坟右。子一:阙震郎。
十一世祖:阙震郎,汉文帝前元四年乙丑四月十一日生,元封二年壬申九月十九日殁,葬屋后倒地木星形。配许氏,汉文帝前元三年甲子三月初三日生,至太始四年戊子七月十八日殁,葬留村蛇形。子一:阙朝郎。
十二世祖:阙朝郎,汉建元二年壬寅三月十六日生,至天汉三年癸未九月初九日殁。配袁氏,建元四年甲辰四月十四日生,至太始二年丙戌十一月十二日殁,夫妇合葬沙河村冈上乌鸦形。子二:阙昊、阙试。
十三世祖:阙昊,汉元鼎四年戊辰四月十二日生,至五凤元年甲子七月二十七殁,葬薛家村象形。配朱氏,汉元鼎五年己巳九月吉日生,天凤元年甲戌四月十八日殁,葬李家村虎形子癸向。子二:阙攀龙,阙攀凤。
十四世祖:阙攀龙,汉征和三年辛丑正月二十五日生,至河平二年甲午七月初一日殁。配余氏,汉征和四年壬辰九月初四日,至竟宁元年戊子四月十一月殁,夫妇合葬鲁岭象虎形丁未向。子一;阙荣。
十五世祖:阙荣,汉元平元年丁未十一月十一日生,至永始四年辛巳六月十四日殁,葬孔庙冈山狮形寅甲向。配杨氏,本始三年庚戌十月吉日生,至河平四年丙申六月十七日殁,葬刘家虎形。子一;阙仁表。
十六世祖:阙仁表,汉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十一月十日生,鸿嘉三年癸丑七月初六日殁,葬孔家岭虎形。配郭氏,汉甘露三年庚午八月十三日生,至地皇元年庚辰十二月初四日殁,葬屋后人形。子二:阙瞻、阙显。
十七世祖:阙瞻,汉建昭元年己丑四月十九日生,至汉建武十六年庚子十月十二日殁,葬龙凤形。配孔氏,葬木星形。继配赵氏,汉竟宁元年戊子八月十五日生,至东汉建武十七年辛丑二月初三日殁,葬附夫坟。子一:阙侯。
十八世祖:阙侯,汉鸿嘉元年辛丑三月十九日生,汉建武十七年辛丑四月二十四日殁,葬东营象形。配魏氏,汉鸿嘉四年甲辰正月二十八日生,汉建武十一年乙未五月二十九日殁,葬李村凤形。子一:阙遵命。
十九世祖:阙遵命,汉元寿二年庚申五月初二日生,至汉建武十七年辛丑六月初十日殁。配金氏,汉元始元年辛酉四月初十日生,至永平十一年戊辰三月二十八日殁,夫妇合葬大安山虎形。子二:阙魁名、阙魁才。
二十世祖:阙魁才,汉建武十七年辛丑八月初二日生,至汉永宁二年辛酉七月十六日殁,葬刘家村象形。配曾氏,汉建武十八年壬寅五月十五日生,汉延光三年甲子四月十一日殁,附夫坟处。子二:阙希尧、阙希舜。
二十一世祖:阙希尧,汉永平九年丙寅七月二十一日生,汉永初二年戊申五月初八日殁,葬孔家庙前孔家岭蟹形。配潘氏,汉永平十年丁卯八月十四日生,至汉永初四年庚戌四月二十五日殁,葬留村人形。子二:阙重文、阙重武。
二十二世祖:阙重文,字翊山,东汉顺帝时,以官任荆州刺史而廉明闻世,史籍昭然。汉永元四年壬辰三月十一日生,至汉延熹三年庚子十一月十二日殁,葬屋背鱼形。配沈氏,汉永元七年乙未五月初六日生,建宁元年殁,葬同夫;继娶袁氏,葬太平岭;续娶冯氏,葬太平岭。子一:阙升。
二十三世祖:阙升,汉元初五年戊午二月初一日生,汉光和四年辛酉六月初七日殁。配鲍氏,汉永宁元年庚申八月十三日生,汉中平元年甲子十月十六日殁,夫妇同葬曾山双凤形。子二:阙仕圣、阙仕贤。
二十四世祖:阙仕圣,汉永和元年丙子七月吉日生,至汉建安十年己酉十二月十三日殁,葬九里山龙形。配康氏,汉元嘉二年壬辰十月初二日生,汉建安二十三年戊戌六月二十九日殁,葬谷村鲁形。子一:阙宣。
二十五世祖:阙宣,讳化猷,汉献帝初平年间(公元元190~219年),官授下邳太守,后由下邳迁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太守,并携眷入湘就地定居。是江南阙氏之先锋,湘有阙氏之始祖。汉献帝初平二年辛未三月初五日生,三国景耀二年己卯正月二十七日殁,葬孔家盈后龙形。配孔氏,汉兴平元年甲戌三月初七日生,三国景耀四年辛巳九月初二日殁,同夫合葬。子一:阙进文。
二十六世祖:阙进文,国学生,讳韬,汉建安十八年癸巳四月二十七日生,三国景耀四年三月初七日殁,葬屋后鱼形。配颜氏,汉建安十八年癸巳四月初八日生,三国咸熙元年甲申十元月初二日殁,葬文峰岭人形。子二:阙学、阙胜。其子阙胜、阙学两人于东晋时代先后由湘入赣,即阙胜迁豫章(今南昌)凤凰坡定居,后移居新建西乌山村;阙学迁抚州府赤拦门,后南移到乐安峡原定居。是江西阙氏之始祖。
二十七世祖:阙学,东晋明帝太宁癸未(公元323年),由湘举家迁抚州赤拦门,至传郎号懋昭时于陈文帝天嘉丙戌岁(公元566年)离赤拦门迁乐安峡源定居。三国延熙元年戊午八月十一日生,居江西抚州赤拦门南街,至晋咸宁元年乙未二月二十七日殁,葬城南门竹岭番龙形。配靳氏,三国建兴十五年丁巳十月二十日生,至晋咸和二年丁亥二月初九日殁,附夫坟。子二:阙毓、阙秀。
二十八世祖:阙毓,字含辉,西晋泰始元年乙酉七月初七日生,东晋咸安元年辛未三月三十日殁。配皮氏,西晋泰始四年戊子三月二十日生,至东晋建元二年三月初五日殁,夫妇俱葬县山岭凤形甲庚向。子三:阙仁政、阙德政、阙乐政。
二十九世祖:阙仁政,西晋永兴元年甲子四月初七日生,东晋升平三年己未七月十九日殁,葬黄土岭人形乙辛向。配高氏,西晋永兴三年丙寅七月初二日生,殁失考,葬党后虎形。子一:阙文集;女一:适黄。
三十世祖:阙文集,东晋咸康二年丙申九月初二日生,义熙二年丙午七月十五日殁,葬黄山山秉人形。配霍氏,东晋建元二年甲辰八月初五日生,元嘉六年己巳六月初七殁,葬日岭牛形。子一:阙奕郎。
三十一世祖:阙奕郎,讳炳仕,南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壬戌,官至虔化县知县,吏畏其清,民怀其惠。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丁亥十一月初一日生,至宋孝武帝大明二年戊戌三月初五日殁,葬黄山岭凤形。配周氏,晋太元十二年丁亥十月二十四日生,南朝宋大明五年辛丑九月初六日殁,葬烟仙虏岭虎形。子二:阙德仁、阙德信。
三十二世祖:阙德信,东晋义熙十二年丙辰六月十七日生,南北朝宋顺帝升明二年戊午八月十五日殁,葬城南竹岭凤形。配袁氏,义熙十三年丁巳三月初五日生,至宋后废帝元徽二年甲寅正月十二日殁,葬南溪蛇形。子一:阙政怀。
三十三世祖:阙政怀,讳惠,仕为金紫光禄大夫,领诸子辅佐朝廷,论功封为明副使,立庙祀食,于今不明矣。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戊子正月十五日生,梁武帝天监二年癸未七月十三日殁。配高氏,元嘉二十七年庚寅六月初一日生,天监三年甲申十月初九日殁,夫妇合葬屋岸象形丁向。子三:阙孝郎、阙寅郎、阙耸郎。
三十四世祖:阙寅郎,讳腾,仕为洪州司理院参军,宋明帝泰始六年庚戌四月初三日生,至梁武帝普通三年壬寅三月初七日殁,葬黄土山乘人形。配高氏,泰始七年辛亥二月十八日生,至普通五年甲辰七月初八日殁,葬附夫坟,内有碑文。子一:阙敏忠。
三十五世祖:阙敏忠,讳抚,仕为国子监博士,致仕还乡。齐明帝建武三年丙子十月十五日生,至梁简文帝大宝二年辛未十月初八日殁,葬岭人形。配张氏安人,建武二年乙亥五月二十日生,至大同十二年丙寅五月十八日殁,葬黄家边蜈蚣形。子一:阙一郎。
三十六世祖:阙一郎,讳祥,仕为河南开府尹。葬城南竹岭上凤形。配唐氏、锺氏、古氏,合葬仙虎形。子二:阙传郎、阙国郎。
三十七世祖:阙传郎,讳懋始,仕检制节度使。陈文帝天嘉七年丙戌由抚州移居乐安铜壶。葬官岭金钗形。配黄氏,续娶唐氏,同葬夫处。子四:阙芬、阙芳、阙华、阙苗(平郎)。
三十八世祖:阙苗,字平郎,仕官被封为金精光禄大夫,赐紫金鱼袋通天带一品服,葬斋堂水口山亥己向。配朱氏、锺氏,葬牛角岭。子二:阙名生、阙茂生。
三十九世祖:阙茂生,葬新田坑蛇形壬山丙向。配郭氏,葬烟山虎形。子三:阙青郎、阙庚郎、阙贵郎。
四十世祖:阙庚郎,继世祖,讳肇,字岐周,行二,陈大建四年壬辰四月二十九日未时生。至唐武德四年九月初三日丑时寿终,葬永丰八都野源己山虎形己亥兼丙壬。配杨氏,陈大建十年戊戌二月初三日子时生,至唐贞观十一年丁酉十月十六日午时寿终,葬永丰八都野源已山虎形己亥兼丙壬。子三:阙孟宗居铜壶、阙孟求居峡源、阙孟安居层山。
四十一世祖:阙孟安,阮士,名宁,号景峦,行三,隋仁寿二年壬戌十一月二十六日子时生。长兄阙孟宗居乐安铜壶,次兄阙孟求居乐安云盖乡峡源。唐高祖武德戊寅(公元618年)庚郎携阙孟安徙居永丰层山平台寺,创业垂统为层山之始祖。至唐贞观二十一年丁未九月初八日申时寿终正寝,葬于永丰层山祝芳坑尾仙人献掌形甲山庚向。与兄阙孟宗,阙孟求同茔。配黄氏,隋仁寿二年壬戌八月二十九日午时生,唐贞观二十二年戊申七月初二日午时寿终内寝,葬永丰秋波岭阙罗含山,金盆形壬山丙向,与娣女以陈氏、詹氏同茔。子四:阙一郎,阙二郎、阙三郎、阙四郎?注:枫边阙氏以阙孟安为基祖。
四十二世祖:阙一郎,唐贞观四年庚寅二月初九日子时生,唐咸亨元年庚午十月二十四日寅时殁,葬屋后蜈蚣形。配杨氏,唐贞观六年壬辰四月初七日卯时生,唐乾封元年丙寅七月六日亥时殁,葬屋后。子:阙宗尧。
四十三世祖:阙宗尧,唐贞观二十一年丁未十月二十五日申时生,唐嗣圣十一年甲午十二月初四日未时殁,葬屋后。配邱氏,唐贞观二十一年丁未四月二十五日午时生,唐嗣圣九年壬辰二月十八日未时殁,葬梅田。子二:阙宋一郎、阙宋二郎。
四十四世祖:阙宋二郎,唐仪凤三年戊寅五月十九日寅时生,唐上元二年辛丑九月初六日亥时殁,葬三十三都赤坎坡虎形酉亥兼庚甲,此山林一大片至其嵊。配杨氏,唐仪凤三年戊寅六月十九日未时生,唐广德二年甲辰十月十四日午时殁,葬宁都七水坑猛虎擒羊形,坐癸丑向丁未。子:阙正煌。
四十五世祖:阙正煌,国子监博士,讳兆奎,唐太极元年壬子十二月初六日寅时生,唐元和四年己丑十一月十一日酉时殁,葬于田村。配邹氏,唐开元元年癸丑二月十三日亥时生,唐元和五年庚寅九月初十日未时殁,葬堪上。子:阙登篁。
四十六世祖:阙登篁,司功参军,字益高,唐天宝九年庚寅十月十八日寅时生,任抚州司功参军,唐贞元九年癸酉八月初三日未时殁,葬人形。配谢氏,唐天宝十一年壬辰二月十四日申时生,唐元和十五年庚子九月初十日未时寿终内寝,葬堪上。子一:阙秀华。
四十七世祖:阙秀华,律协郎。讳大诚,唐大历八年癸丑八月初一日生,授大常寺律协郎,至唐元和十二年丁酉十月二十日酉时寿终正寝,葬台岭。配刘氏,唐大历二年丁未九月初五日辰时生,至长庆二年壬寅七月初七日寿终,葬门前。子一:阙朝集。
四十八世祖:阙朝集,县令。讳子健,唐贞元四年戊辰三月二十二日亥时生,至元和四年授韶州曲江县主簿,次授临州都督府法曹参军,三任衡州耒阳县令。配彭氏,唐贞元六年庚午二月十八日酉时生,至太和六年壬子七月十一日丑时殁,葬明德乡阙家番凤形。任中,续娶徐氏,早卒;续娶南宫刘正郎之女游海欧阳氏,唐贞元九年乙丑三月初六日生,唐咸通九年戊子六月十三日夫妇前后终于官舍。长男无添奔柩归家,至唐乾符三年丙申十一月二十九日,葬于田村曾祖正煌茔侧。子三:阙无添、阙无惑(彭氏生)、阙无永(欧阳氏生)。
四十九世祖:阙无添,县令。讳浩昂,行民八,唐元和五年庚寅九月十三日未时生,范阳张讳侍中表荐授瀛州河洞县令,至乾符五年戊戌四月二十日亥时寿终正寝,葬凤形。配吴氏,唐元和六年辛卯八月初五日生,至中和元年辛丑三月十一日卯时寿终内寝,葬附夫茔。子三:阙仁松、阙义松、阙礼松,兄弟乃层山祖墓。
五十世祖:阙义松,唐宣宗七年癸酉正月初六日生,至开平四年庚午十一月十八日殁,葬梅田蜈蚣形乙丙向。配罗氏,唐宣宗九年乙亥四月十七日生,至乾化元年辛未九月十一日殁,葬附夫茔。子三:阙嫩一、阙嫩二、阙嫩三,女一:适郭。
五十一世祖:阙嫩三,讳禧,唐乾符五年戊戌八月初六日生,至梁贞明五年己卯四月十九日殁,葬三十二都,圹虎形丁未向。配郭氏,唐乾符五年戊戌五月二十一日生,至天成三年戊子四月二十七日殁,葬油麻岗娱蚣形寅申向。子二:阙忠郎、阙谷郎。
五十二世祖:阙忠郎,唐以其子阙该有功,被诰赠光禄大夫尚书令。唐乾宁元年甲寅四月十八日生,封光禄大失尚书令,至周显德五年戊午七月初十日殁,葬社园前象形酉山庚向。配黄氏,赠封夫人,唐景福元年壬子十二月二十日生,至宋乾德三年乙丑九月十三日殁,葬香城寺后金斗科形卯山乙向。继配朱氏,唐乾宁四年丁巳十一月十八日生,至后唐清泰二年乙未三月初二日殁,葬朱坑屋后金盆形。子三:阙该、阙永、阙埧。
五十三世祖:阙该,字世望,谥忠录,后梁开平三年己巳三月初九日生,任授光禄大夫,丁巳官至长安钦差,领军修城,拜告上苍,有许立寺,神天感应,修城垣有功,制朝请大夫参知政事,兼管劝学举子,殿前发官都押衙,开宝三年庚午八月十六日归官搭院。宋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因见搭院生徒寡少,价买三十三都朱坑地茔一所,四围田米山林修立香城市,建佛殿,施田米一千三百余石,付香城市春秋祭祀,至宋雍熙二年乙酉十月初五日殁,葬香城后金科斗形卯乙向。配吴氏夫人,后梁贞明五年己卯九月十三日生,至宋端拱二年己丑五月十八日殁,夫妇同坟。子二:阙曰修、阙曰备。
五十四世祖:阙曰修,知州。后周广顺元年辛亥十二月二十三日生,由国学考授广东南雄府同知州,宋天禧二年戊午九月初九日殁,葬西岭屋后织女穿梭形寅申向。配梁氏,周恭帝元年己未三月初九日生,宋天圣九年辛未七月十六日殁,葬梅田蜈蚣形已巽向。子二:阙隆郎、阙显郎。
五十五世祖:阙显郎,宋咸平四年辛丑十月二十五日生,熙宁七年甲寅二月初八日殁,葬高台脚蛇形。配严氏,宋景德二年乙巳八月初二日生,元佑六年辛未六月十八日殁,葬附夫茔。子二:阙四九郎、阙朝官。
五十六世祖:阙朝官,生殁葬未祥。配巫氏,生殁葬未祥。子二:阙元辅、阙元弼。
五十七世祖:阙元弼,生殁葬未详。配温氏,生殁葬未祥。子一:阙思温。
五十八世祖:阙思温,考遗才中,任南京鸟湖县知县,配赖氏,生殁葬未祥。子三:阙孟真、阙孟道、阙孟礼。
五十九世祖:阙孟真(澜),生殁葬未祥,配杨氏,生殁葬未详。子一:阙法敬(文山)。
六十世祖:阙法敬,讳促仁,号文山,江西吉安人。仕任朝官将士即尚书令。生于宋仁宗嘉佑年间,殁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北宋徽宗初,拜官福建泉州,携家眷入闽上任,为阙氏入闽之始祖。至明朝初,后裔遂有回迁江西者。南宋绍兴初,辞官居龙岩城之西门,后逝葬于城青草盂,坟名为铺天盖地形。凡福建阙氏嗣孙俱仪每年八月登坟墓前祭祀。配宋氏,生于嘉佑年间。子一:阙友庆。
六十一世祖:阙友庆,弱冠后宦游临安,南宋绍兴末封奉政大夫。生殁葬失考。配金花小姐,银花小姐,俱合葬福建永定三堡。子一:阙宣义。
六十二世祖:阙宣义,南宋孝宗淳熙后期官封刺史,此间购置产业在永定乡下的岭下,即将家眷离城乡居。生殁葬及配偶,俱无考查。子一:阙悬慰。
六十三世祖:阙悬慰,南宋理宗时任朝官,至宋理宗景定元年庚申岁(元1260年),被宋理宗贾贵妃之兄贾似通诬陷,押解龙岩城惨遭族戮。其原因是:宋理宗宝佑元年戊午(公元1258年),贾似道统领诸路重兵援鄂州抗击蒙古大汗之弟忽必烈时无耻求和,回临安后却欺骗宋理宗,说打退了忽必烈。公元1260年忽必烈派吕郝经南来会贾履约,事泄朝议大哗,阙悬慰在朝廷揭发贾似道道貌岸然欺君误国十大罪状,宋理宗昏庸无道,听信贾似道之奏,反将阙悬慰弹劾去职,押解回龙岩,随后假传圣旨,戮杀灭族,八史诸弟也在龙岩城遭难。生殁葬失考。子三:阙四十郎(阙八史)、阙百十郎(阙九史)、阙十一官。
六十四世祖:阙四十郎,号八史,在阙悬慰被诬陷后,同时在龙岩城遭难,生葬未考。配周氏,生殁失考,葬高屋山背头。子五:阙文福、阙文政、阙文兴、阙文盛、阙文运(均年幼居岭下方免于难)。
六十五世祖:阙文政,字千,二郎。宋嘉定元年戊辰三月初五日生,元朝初,离永定境的岭下避难,迁到当时长汀县三坪里大蕨坑(解放后划归上杭县),定居不久复迁至上杭县太平图小坑(今面贤乡秀坑村),在元、明两朝,财丁兴旺,成为当地旺族。葬小坑丘坑上蛇形,祥兴二年庚申移葬连城浪村坪杨梅逼大路下乌鸦伏田形,坤山辰向。配邱氏,生殁失考,葬小坑匠菜洋黄牛输轭形,未山丑向,明正德十四年己卯正月十四日重修。子二:阙志亮(后裔芳鉴兄弟迁回江西,居兴国枫边)、阙志显(后裔佩王迁居江西兴国长冈乡仁塘村芋田)。
六十六世祖:阙志亮,字促一,生殁失考,葬小蕨坑坡头狮形,明崇祯二年五月十三日重修。配廖氏,生殁失考,葬龙里凤形。子三:阙六孙、阙维善、阙维良。
六十七世祖:阙六孙,元至正丙午年五月十五日亥时生,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殉职于南京。配廖氏五娘,明洪武二年已酉十二月二十四日酉时生,明正统五年庚申十月二十日酉时殁,葬破头坑子,明天肇元年八月初一日迁葬小坑抹坑口蛇形。子一:阙荣通;女:阙二姑。
六十八世祖:阙荣通,字孟一郎,明洪武二十六年壬申十二月二十三日巳时生,明正统年乙丑殁,葬小坑秧老里,明崇祯己巳迁葬龙窟窦未山丑向。配邱氏,明洪武二十二年庚午十一月初五日亥时生,明天顺六年壬午殁,葬失考。继配吴氏,生殁未详,葬上村杨梅山长汀罗坊对面徐家屋后背凤形辛山乙向,明崇祯十五年重修。续配李氏,生殁未详,葬桥子席草果。子四:阙宇端(居上排砂)、阙宇衡(居东陂)、阙宇灏(居祭下阙坑)、阙宇立(居小坑)。
六十九世祖:阙宇衡,明永乐二十年壬寅又十二月二十一日辰时生,殁未详,葬本村石角里鸭鞘头形辰山戌向。配邱氏,明永乐二十年壬寅五月二十七日卯时生,殁未详,葬窝坑张坊山巽山乾向。子三:阙罗宗(枣树下祖堂)、阙进宗(居长汀双桥隔)、阙朝玉(大坪里祖堂)。
七十世祖:阙朝玉,明景泰五年甲戌生,五十三岁殁,葬平源张场山后移眼坑里虚形合茔。配孔氏三娘,明景泰乙亥年生,享寿八十有六,嘉靖十九年庚子冬殁,葬眼坑里,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同朝玉合葬丙山壬向兼午子。子八:阙大琼、阙大琪、阙大璋、阙大琳、阙大球、阙大珀、阙大琚、阙大瑜。
七十一世祖:阙大璋,明成化二十一年乙巳十一月初十日午时生,明嘉靖十六年丁酉十二月殁,葬里扶椅形上穴巳山亥向丁乙丁亥分室。配刘氏,明成化十六年庚子九月十九日戌时生,殁失考,葬小眼坑下穴。继配黄氏,享年七十七岁,生殁失考,葬雅髦堂猫儿洗面形坤山艮向丁未配丑分金。子二:阙南山、阙南泉;女一:适刘。
七十二世祖:阙南山,讳尚洪,明正德三年戊辰十二月十一日未时生,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七月初七日亥时殁于福建上杭县忠宪坊,移柩葬于通贤蛇形,明隆庆六年开看误听地师火化,葬王麻坳鱼形,清乾隆三十年乙酉更葬。配邱氏,葬蛇形。子二:阙廷绍、阙廷甫。
七十三世祖:阙东溪(廷甫),名廷甫,明嘉靖十三年戊辰四月初四日寅时生,享年七十七岁,庚戌年殁,葬屋上虎形。配黄氏,合葬屋上虎形;继娶陈氏,葬通贤连由排;续娶温氏,合葬屋上虎形;四娶张氏,明嘉靖十年移葬汪屋虎形右畔坪里。子三:阙子芳、阙子高、阙子壁;女三:阙九英适桥林曹治、阙二英适黄二台、阙菊英适曹一台。
七十四世祖:阙心奎(子壁),字子壁,讳世佩,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三月初十日辰时生,殁失考,葬左蛇癸山丁和丙子丙午分金。配黄氏,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十一月二十三日辰时生,殁失考,葬通贤部坑。继娶郭氏,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七月二十九日丑时生,殁失考,葬本屋坑寅山坤向兼艮。子五:阙元枢、阙元明、阙元瑞、阙元赞、阙元朗。
七十五世祖:阙元枢,名宗斗,号瞻北。明天启元年辛酉六月二十七日丑时生,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三月殁,享年七十五岁,葬黄歧岭下陈屋门口田里丁山癸向庚午分金。配曹氏,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四月二十二日卯时生,清康照十六年丁巳殁,同夫合茔。继配廖氏,明崇祯元年戊辰五月十八日申时生,殁失考,葬涂岭申山寅向丙申丙寅分金。继配林氏,明崇桢十六年癸未生,清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十一月殁,葬葛藤窝。子四:阙英甫、阙癸甫、阙化甫、阙天甫。
七十六世祖:阙英甫,大乡宾。讳士河,号拔群。明崇祯十年丁丑十二月初九日寅时生,享寿八十三岁,清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十五日巳时殁,葬本村小背头。配邱氏,明崇桢十二年已卯六月十六日辰时生,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元月十六日辰时殁,同夫合葬。子四:阙俊文、阙湘文、阙勤文、阙书文。
七十七世祖:阙俊文,讳里飞,号栖桐,例授州同。清顺治十三年丙申十二月二十六日戌时生,享寿七十二岁。雍正五年丁未十一月二十九日殁。元配同合葬。继配赖氏,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十二月二十一日辰时生,乾隆十二年丁卯正月初七日殁,同合葬;续配邳氏,四配吴氏,五配邹氏,三氏俱葬黄福田处穿龙坳癸山丁向弈子。继子二:承阙湘文之次子庠生阙思诚为长子,承阙书文之五子阙思渊为嗣。
七十八世祖:阙思诚,邑庠生,讳树本,号敬谭。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七月十八日巳时生,清乾隆二十年乙亥四月二十四戌时殁,葬罗屋圹寅山申向。配曹氏,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十一月十一日亥时生,清乾隆十九年甲戌八月十三日戌时殁,葬神背岭。子四:阙敏畴(列入阙湘文名下)、阙敏煌、阙敏化、阙敏岐;女一:适罗。
七十九世祖:阙敏煌(昌邰),讳道南,号昌邰。岁贡生,清乾隆己卯科中式,清嘉庆元年丙辰八十八岁钦赐六品顶带,沐上杭县知县崔述奖“齿德兼隆”匾额。清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六日申时生,清嘉庆五年庚申七月初四日丑时殁,享寿九十有二,葬罗屋圹艮山坤向兼寅申,后迁江西兴国县枫边乡周坑背。配陈氏,清康熙四十八年已丑正月二十日辰时生,清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初五日亥时殁,葬石坑戌山辰向。子四:阙芳遥(居福建上杭雉鸡岭下)、阙芬岩(居兴国枫边)、阙芳鉴(居兴国枫边)、阙芬遴(居兴国枫边)。
八十世祖:阙五教(芳鉴),太学生,讳鲁棠,字芳鉴,号甘亭。清乾隆十一年丙寅十二月二十九日巳时生,清乾隆后期阙芳鉴、阙芬岩、阙芬遴三兄弟从福建上杭县通贤乡大东村迁江西兴国枫边乡定居。清嘉庆九年甲子八月初七日殁。葬枫边划尾丘庚山甲向兼酉卯分金。配赖氏,清乾隆十年乙丑八月二十一日吉时生,殁未详,葬本里坊溪虎形准孚之山午山子向。子六:阙准孚、阙歧孚、阙庆孚、阙慎孚、阙有孚、阙元孚;女一:适黄。
八十一世祖:阙准孚,讳凤彩,字仪轩,号中和。诰授驰封奉直大夫。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十月十六日亥时生,因清咸丰年间寇乱慨慷助军,本县宪大人潘安国奖“义历堪嘉”匾额,享寿八十二岁,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三月殁,葬箸坑,清光绪甲申年迁葬太平乡白石贺堂狮形艮山坤向兼寅申分金。配陈氏,五品老宜人,系闽杭赖邦肇胞妹,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四月二十四日亥时生,清道光十一年辛卯三月初九日未时殁,葬枫边下坊坑虎形子螃蟹游江形丙山迁向兼午子辛已辛亥分金。续配谢氏,清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生,清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殁,葬土丘子山窝子。子十:阙培桥、阙培彬、阙培栋、阙培柄、阙培桢、阙培材、阙培檀、阙培育、阙培植、阙培林;女一:适周。
八十二世祖:阙培桥,太学生,讳金波,号仰高,字梁顺。清嘉庆七年壬戌三月初三日午时生,居枫边下坊坑小坑旗形祖堂,辰山戌向兼乙辛门楼乙辛兼辰戌天盘,清咸丰十年十月初六日申时殁,葬芭蕉庵开平夫子弹琴癸山丁兼子午分金。配张氏,清嘉庆九年甲子十二月十九日戌时生,清光绪五年乙卯十月十七日申时殁,与夫同葬夫子弹琴形下沙手上虎形子山午兼癸丁分金。子八:阙执纶、阙执荣、阙执峰、阙执岑、阙执宝、阙执赏、阙执灿、阙执金。
八十三世祖:阙执赏,太学生,讳覃恩,字封懋,号元勋。清道光二十年庚子十月十二日戌时生,居下枫边大布月形祖堂,庚山甲向兼酉卯分金,门楼辛山乙向,民国四年乙卯五月二十五日巳时殁,葬禾稿,辛山乙向兼戌辰分金,民国十二年癸亥迁葬永丰县荇田藤岗。配谢氏,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五月初五午时生,民国十六年丁卯九月吉日殁,葬小坑盈背洋泥坑,民国二十四年迁葬下枫边山下塘大布月形。子八:阙求瑍、阙求瑶、阙求蔚、阙求莘、阙求华、阙求志、阙求荏、阙求茂。
资料有待补充。 跟帖时间 2010-05-25 13:39:42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