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lxyi
发帖时间 2010-05-15 08:45:54 [收藏话题] [删除] 浏览次数 1488 跟帖次数 4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巴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古巴国有个大夫受封于通川(今四川达川),他是巴国君主廪君的后裔,时称“通君”。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通氏,世代相传至今。

通川,历史悠久,很早即有人类活动。远古时期属巴国之地,夏王朝时期称作梁州,周王朝时期称作通川。一直到东汉和帝执政时期改置宣汉县,西魏时期改为石城县,隋朝时期改为通州县,明朝时期改为达州,清朝时期改为达县。

到了197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达县析出部分地域设立达县市,后在1993年达川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时更名达州市。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达川地区设立达州市的同时,达川市更名为达州市通川区。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受封于朝歌之通邑(今河南淇县北阳镇)。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通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朝初期大臣蒯彻(蒯通),属于以先祖名字避难改姓为氏。

蒯彻,范阳人,辩才无双,善于陈说利害,曾为韩信谋士。据传,东汉末年刘表的谋臣蒯良、蒯越等皆是其后裔。

秦二世嬴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农历8月,当时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蒯彻立即游说范阳县令徐公投降赵王武臣,稍后又说服赵王武臣接受范阳县令徐公的投降,传檄千里,不战而下三十余城。

汉高祖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当韩信奉诏攻齐地时,在得知郦食其成功说服齐国以后,原本打算退军。而此时蒯彻鼓动说:“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闲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蒯彻以汉高祖刘邦并未下诏退军为理由,和郦食其争抢功劳,因此要说服韩信攻击未作任何防备的齐国,结果郦食其被杀。

到了韩信成为齐王时,蒯彻则耸恿韩信自立,以成三分天下、鼎足之势。当韩信以为“汉必不负我”时,蒯彻则直指“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且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但韩信未听,仍不愿背叛刘邦。

后来韩信被吕后利用萧何执杀,临死前曾说:“吾悔不用蒯彻之计…”此话传到刘邦耳里,立即下令捕捉蒯彻。而蒯彻则辩称“…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烹之邪?以狗吠非其主、独知韩信非知陛下、欲为陛下者众又可尽烹邪?”十分成功地为自己免除了烹杀之祸。

司马迁曾评价蒯彻为:“甚矣蒯通之谋,乱齐骄淮阴,其卒亡此两人!蒯彻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通善齐人安期生,安期生尝干项羽,项羽不能用其筴。已而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班固也评价蒯彻为:“蒯通一说而丧三俊。”

后来蒯彻成了齐相国曹参的门客。蒯彻一直被汉廷严密追监,在他的后裔子孙中,为了躲避监视之难,有取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彻氏。到了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史学家为了避汉武帝的名讳,改蒯彻为蒯通。该支彻氏族人因改姓氏为通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爵彻侯,属于避讳改姓为氏。

秦、汉时期,朝廷之上有一种最高的爵位为彻侯,是帝王敕封给臣子的最高爵称。

彻侯,为秦朝时期由丞相李斯设计并开始始设的爵位,为二十个等级爵位中的最高等级,其时的“三公六卿”皆为彻侯之爵,汉朝时期沿袭这种爵称,主要封赏给功勋最卓著之人。

秦、汉时期这二十个爵位等级从低至高依次为:第一级为公士,第二级为上造,第三级为簪袅,第四级为不更,第五级为大夫,第六级为官大夫,第七级为公大夫,第八级为公乘,第九级为五大夫,第十级为左庶长,第十一级为右庶长,第十二级为左更,第十三级为中更,第十四级为右更,第十五级为少上造,第十六级为大上造,第十七级为驷车庶长,第十八级为大庶长,第十九级为关内侯,第二十级为彻侯。

最低爵位为“公士”,最高爵位就是“彻侯”,有封国。

实际上,到了汉朝第三代皇帝汉景帝刘启二年(公元前155年),即已经下诏裁撤了彻侯的封国,此后,彻侯有爵位而再无封国,仅领朝廷俸禄。这在南朝宋范晔所撰著的史籍《后汉书·景帝纪》中有记载:“二年冬十月,省彻侯之国。”

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为避刘彻的名讳,改彻侯爵称为“通侯”、或称“列侯”,这在史籍《汉书》中记载:“承秦爵二十等,为彻侯,金印紫绶,以赏有功。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后避汉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侯,改所食国令长名相。”

彻侯在汉朝初期荣贵无比,仅次于诸王,金印紫绶,有封国,允许自己设置家丞、门大夫,庶子等等,功大者食一县,小者食一乡、一亭或数亭,享受封国之内的各项食禄及民利,汉朝初期的开国功勋如韩信、萧何、张良、彭越、英布、曹参等人,以及后世的苏武、司马相如、杨恽、卫青、冯异、岑彭、贾复、耿秉、耿纯、班超、爰延、袁绍等等,皆曾领受彻侯之爵。

在历代彻侯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爵号为姓氏者,称彻氏。彻氏之源并非一家一族,姓源繁复,不可一论。后来所有彻氏族人因为要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分别改称通氏、列氏等;通氏之姓由此而来,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隋朝时期官吏通守,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通守,是隋炀帝杨广在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于各郡设置的官位,名义是辅佐太守管理郡内军民事宜,职位仅次于太守,实际上是隋炀帝派驻各郡监督太守们的督察官。

在通守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通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古代官吏通事,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蒙古族通事纳尔氏,主要源出元朝时期蒙古族官吏称谓。

通事,亦称通官、通政,源起于三国时期曹魏国的通事郎,隶属于中书省。

唐王朝时期,通事的先职为负责呈递奏章、传达旨意与各国之间国事、民事往来沟通,随着大唐势盛,各地区种族、语言皆为多元化,因此专职负责转译语言的通事,就成为沟通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人物。

到了元朝时期,通事成为蒙古统治者征服各地区不可或缺的臂助,称通事纳尔,兼理部落王爷、台吉的内务,隶属于通政院,后逐渐成为姓氏,称通事纳尔氏,蒙古各部皆有,该官称一直延续到清朝。从明朝开始,通事纳尔氏族即有冠以汉姓为通氏、佟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另外,在蒙古族通拉嘎氏部族群体中,有以部族名称为姓氏者,称通拉嘎氏,汉义“明净”,多为僧侣或医师,后多冠汉姓为通氏、明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鄂通氏,亦称鄂屯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奥屯氏部落(奥敦氏),满语为Etung Hala,汉义“强盛”,另义“马槽”,世居鄂通(今黑龙江鹤岗东梧桐河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达斡尔族鄂通氏多冠汉姓为通氏、曹氏、鄂氏等。



得姓始祖:廪君、通君、蒯彻(蒯通)、彻侯。

通氏的历史名人 -- 通 辨:(公元?~1312年待考),雄县人。著名元朝高僧。

他七岁的时候就拜礼真空为师,学习浮图法。

在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初年(公元1312年),万山和尚奉旨大做斋会,请通辩演法。忽然从法座放大光明,通辩随即圆寂,当时白光四射,人们得到舍利子无数。



通 润:(生卒年待考),明朝人,著有《种松老人》诗集。



通本仁:(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官吏。

曾任山西朔州判官,有德政,受到百姓的感念、歌颂。



通 证:(生卒年待考),青浦人(今上海青浦)。著名清朝诗画家,僧人。

喜欢画山水,曾拜太仓王圆照为师,西卢老人尝匾其居曰:“墨花禅”。



通 琇:(公元1614~1675年),俗家姓杨,字玉林;江苏江阴人。著名清朝僧人。

十九岁从馨山圆修出家受具足戒,后从嗣法,传临济宗。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奉诏入京,在万善殿说法。顺治皇帝赐以“大觉禅师”之号。旋归。翌年受封“大觉普济禅师”,受赐紫衣。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顺治皇帝建坛选僧请其为本师,加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此后在内廷说法,撰有《客门》一篇。

他在要求回到天目山以后,又被加封普济能仁国师。重修殿宇,改山麓双清庄为禅寺,此即后之禅源寺。圆寂于江苏淮安慈云庵。

著有《玉林琇国师语录》行世。



通 嘉:(公元?~1685年),满族,纳喇氏,纳喇·康喀勒之从孙。著名清朝将领。

初袭父爵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后加拖沙喇哈番。官至镶红旗蒙古都统。

清顺治末年至康熙年间,先后参与讨伐山东于七、察哈尔部布尔尼、吴三桂叛军,曾大破吴三桂部将谭弘于云阳。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卒。



通 理:(公元1700~1782年),字达天;新河人(今河北新河)。著名清朝僧人。

明十宗五教之旨,通南山四分之法。教授三十余年,传戒十四期,成熟众伙,著作宏富。寂于北京万寿寺。

著有《法华指掌疏》、《愣严指掌疏》、《圆觉新义疏》、《金刚新眼》等百余种。



通 复:(生卒年待考),字文可;浙江嘉兴人。著名清朝僧人、诗人。

少与曹溶同学,晚乃托迹于缁服,溶赠以诗,有“共排流俗论,重起杜陵人”之句。

工诗,遗稿多散佚,康熙己丑,其友人盛远等为刊刻《冬关诗钞》六卷,前三卷皆远所辑,后三卷则汪文桢、汪森兄弟所辑。



通 如:(生卒年待考),号慧融。著名清朝僧人。

幼守僧祇律戒,行清苦,修理梵宇,募建八寺,分处支派。论者谓其得“宗门衣钵”。



通 庸:(生卒年待考),字达中,自号不偏老衲。著名清朝僧人。

四十岁在虎溪岩削发为僧。曾经住持泉州龟湖庵、卓锡天界寺。

戒行修谨,坐卧一斗室。时有吟咏,客至相与酬唱。八十五岁完寂,

著有《刻玉集》。



通 福:(公元1919~1989年),达斡尔族,郭布勒氏;内蒙古鄂温克旗巴彦嵯岗苏木莫和尔图嘎查人。著名现代作曲家。

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内蒙古分会理事、副主席等职。

通福从小就对音乐有不同寻常的敏感和喜好。他从唱片上学会了《空城计》、《霸王别姬》等京剧唱段。1935年,通福就读并毕业于莫和尔图国民优级学校。后考入扎兰屯师道学校,1940年毕业,翌年赴日本学习提琴和钢琴。

1945年,通福由日本回国。次年,他带着小提琴参加呼伦贝尔自卫军文工团。他创作了《团结之歌》、《呼伦贝尔家乡》、《沙漠之歌》、《内蒙古青年进行曲》等歌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他调到内蒙古歌舞团工作,先后创作《前进吧》、《牧民之歌》、《歌颂毛泽东》、《雁舞》、《猎人舞》、《摔跤舞》等歌、舞曲。

1952~1964年,通福先后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内蒙古制片厂从事电影音乐创作。这期间,他创作了电影歌曲《敖包相会》、《草原晨曲》,为纪录片《前进中的内蒙古》、《飞跃的内蒙古》、《阳光普照鄂伦春》、《今日内蒙古》等配乐作曲,其中《敖包相会》、《草原晨曲》成为飞越国界的传世佳作,享誉中外。

1964年,通福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内蒙古歌舞团,继续从事音乐创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通福他受到迫害。1971年,他在内蒙古歌舞团锅炉房烧开水,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但脑子里想的还是音乐。他从工人师傅修锅炉和暖气管道发出的声响中找到乐感,在锅炉房那张摇晃的床板上谱写成欢快的、节奏感极强的《钢管进行曲》。

1979年以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音乐创作之中,谱写了《青城之歌》、《新呼伦贝尔》及大量活泼的儿童歌曲。1981年,他调到中国音乐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工作,他又创作出《小黄马》、《等着你》、《乌珠穆沁的姑娘》、《巴尔虎小伙子》等歌曲、弦乐曲及达斡尔歌曲和儿童歌曲。此时,他着手整理过去创作和改编的一百多首歌曲,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自治区第二届“萨日纳”文艺评奖中,获音乐创作的最高奖——“金驼奖”。198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7年,通福夫妇到北戴河旅游,创作出歌曲《日出》。它以大合唱的形式,体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红日升腾的壮丽景色,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也是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首歌曲,为他的音乐创作添上了一个完整的休止符。

1989年,通福因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逝世,终年七十岁。



通拉嘎:(公元1942~今),蒙古族;内蒙古扎赉特旗人。著名当代教育家、地理学家、译审。

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任内蒙古师大教育系党派支书记。

历任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内蒙古地理学会秘书长、内蒙古高校蒙文教材编译委员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等职。

著作有《蒙语授课教学管理成果》、《蒙汉对照地理名词术语》、《普通自然地理》、《地质学基础》、《当代中国的内蒙古》、《气象与气候学》、《地质学基础》、《地图学》、《世界近代史》、《地貌学》、《中国气候》、《地理名词术语》等十余部大中专教材,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内蒙古风物志》、《团结建设中的内蒙古》等著作。

跟帖时间 2010-05-15 08:53:07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通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望出西河;姓启通川:全联典指通氏的郡望和渊源。

谱成巴邑;氏肇春秋:全联典指通氏的得姓源流。

江阴大觉;朔州判官: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江阴人通琇十九岁出家,说法称旨,清顺治帝赐号“大觉禅师”。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通本仁,为山西朔州判官。



2.五言通用联:

横冈千万树;大半已成龙:此联为明朝时期的通润《种松老人》诗摘句联。



3.六言通用联:

江阴说法大觉;朔州感颂判官: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江阴人通琇,十九岁出家,居武康报恩寺。清顺治年间三次被召见,说法称旨,赐号为“大觉禅师”。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通本仁,任山西朔州判官,有德政,受到百姓感念、歌颂。



4.七言通用联:

通达无阻福禄至;川流不息财源来: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通氏的起源地“通川”二字的嵌字联。

后代长仰墨花禅;先人喜读冬关诗: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画家通证,僧人,青浦人。嗜画山水,以太仓王圆照为师,西卢老人尝匾其居曰:“墨花禅”。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人通复,僧人,字文可,嘉兴人。工诗,有《冬关诗钞》。



5.八言以上通用联:

德被朔州,巷里途歌感戴;宗开巴国,瓜绵椒衍象贤: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良吏通仁事典。下联典指春秋时期巴国大夫通氏的始祖肇姓事典。

跟帖时间 2010-05-15 08:51:59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通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在今山西省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2.堂号:

西河堂:以望立堂。

通川堂:巴国君主廪君的后裔封于通川,即今四川达州通川区,引以为氏,后人纪念起源之处,因以立堂。

判官堂:明朝时期的良吏通本仁为山西朔州判官时,有德政,深受到百姓的感念、歌颂,其族人因设判官堂。

跟帖时间 2010-05-15 08:49:2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

通氏的迁徙分布 -- 通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十二位门阀,望族出西河郡。

跟帖时间 2010-05-15 08:47:06  [原话题帖] [删除] 跟帖用户 lxyi